发布时间:2024-01-19 14:51: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网络新媒体的特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5-191-02
一、新媒体崛起的环境背景
新媒体是相对于电视、广播和报刊为主的传统媒体而言的网络媒体。新媒体的接收方式主要通过手机、电脑等现代化产品来获取信息资料。新媒体的崛起深刻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其信息量逐步扩大,人们通过新媒体来进行信息的获取、生活服务的享受以及娱乐化活动参与,其功能深入到生活的方方而而。其中,作为网络新闻而言,其数量远远超过传统媒体,其信息是真正意义上的“海量”标准,从而导致每一条新闻都好像一滴海水一样,一般不会激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由此也造成了在网络新闻编辑中需要花费更多的创意去吸引读者浏览以及参与讨论。网络新闻的载体是网站本身,网站为了获取浏览量来提升网站知名度,需要网络新闻更具有冲击性,这样才能有效的刺激读者的阅读兴趣。特别是网络新闻的对象是青年群体,也有部分中青年群体,总体来说具有较为年轻的特性。这类受众群体所处的生活环境具有更快的生活节奏,人们已经没有耐心去一一的阅读每一条新闻,更多的需要通过对标题的阅览来对可阅读的内容做筛选。大多数的新闻推送主要以标题排列为主,读者首先接触到的是标题,而后通过点击才能进入新闻具体内容,这种方式不同于传统报刊媒体对新闻内容一览无余,只有让读者点击进入内容部分才能提升新闻本身考评价值,因此编辑人员会更多的将关注点放在新闻标题上。同时由于媒体竞争强烈,人们获取新闻的渠道不断的多元化,已经不同于过去传统的较为局限的地区渠道。要想与全国各大媒体竞争,甚至是全球媒体竞争,提升新闻媒体关注度,网络新闻媒体自身肩负着更大的压力。因此,网络新闻的生存环境是而对着更多的媒体生存环境,更挑剔的受众,以及自身独特的新闻阅览规则,由此导致了网络新闻对标题制作尤为关注。
二、网络新闻标题语言特点
(一)吸睛效果
网络新闻标题由于白身需要引导读者点击,因此希望读者从标题上由充分的关注度和兴趣,从而进行新闻内容的点击阅览,提升新闻点击量。而吸睛的方式较为多样化,如常见的夸张、热门关键词、离奇等。如热门词汇中,会更高频次的使用人们关注的名人身份、富二代、奢侈品、第二者等,涉及的内容会随着时展而不断变化,词汇内容与当下的热点话题有密切关系,带有浓重的时展特点。特别是当下网络新闻中更多的关注名人、明星的话题,或者是经济高速发展情况下社会环境的畸变,如人们对财富、美色的推崇,相关话题也会围绕这些素材进行,如热门词汇是“任性”“给力”“蹭红毯”“代购”“和谐”“水军”“恶搞”“炒作”“中国大妈”等,各热门词汇背后都反应了时展下的各种标签性的时代烙印,具有较大的关注度。而名人明星用词则多与热门人物有关,主要是其身份地位较高,以及粉丝群较广作为新闻标题的使用标准。例如新闻“赌王四姨太带百名员工赴井冈山学爱国教育”,该新闻为了达到吸睛效果,所以将人物的特别身份亮出,如果仅仅提到对象的名字可能并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甚至不会有人指导该对象是谁,但是如果提到赌王,同时具体到其四姨太,受众就会清晰的知道报道对象的情况,同时对于富豪信息的关注度引导人们对新闻内容的阅读,特别是赌王四太身份与井冈山两者之间的奇怪的关系更引人注意,而读到内容则发现,其实质上并没有太高的可读性,因此标题成了吸引人们点击,同时提升新闻评估价值的有效方式。而该新闻也代表了时展的特点,特别是当下人们对名人,及名人私生活关系的关注度非常高。而在交通事故中,也通常将两车相撞直接称呼为两车辆的品牌,特别是高档奢侈品轿车相撞中,为了吸引人们对高端产品的关注度,以及标题的新奇说法,由此形成该话题的标题编制,而如果是普通的两车相撞,新闻标题就较为普通,无法抓住人们关注新闻的关键点,越是较大的损失越容易引起人们重视。此外,吸睛做法中还会将标题进行一定的夸张的描述,例如巨额数字、巨大损失,将新闻本身较为具有影响性结果的内容作为标题的主体,让人们因为其异常的结果而关注新闻。其标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煽动性,会激起人们内心的某种情绪,从而进行新闻的点击与关注。
(二)受标题字数控制
网络标题不同于传统报刊媒体,其由于网站版而对标题的显示空间有限,因此一般不会超过20字,更多情况下在15字范围左右,这样才能让标题在网站所设定的推送栏目里较为全而的显示。实质上这是对编辑人员的考验,需要将更为浓缩而富有吸引力的内容做精炼呈现,不能冗长累赘的出现。在选择其他媒体报道内容时,也会因地制宜的对标题做修改,但是也会进行适当的照搬。但是如果标题过长,一般会对标题进行重新的精炼编辑,而后做网络新闻材料呈现。由于字数控制,因此在语言上更为的精炼,用词需要更多的引人联想,避免冗长语言的运用。同时由于字数限制,会更加倾向于直指核心。
(三)标题语言组成的新颖性
由于网络搜索引擎的特性,更加倾向于选择更新标题内容,标题越新更可能处于更前的排名。所以在网络新闻编辑中,无论是标题还是新闻内容,都在一定程度上要保持新颖度,对原有新闻内容做适当的编辑后再做本网站的。因此可以发现,虽然新闻内容核心意思一致,但是会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方式。
(四)受单行标题形式限制
网络新闻标题不同于传统媒体标题,一般网络新闻没有主标题下的副标题设置,主要是由于版而设置的局限性所致。因此,网络新闻标题多为一句话精炼完成。但是对于较长的内容,还是会在文章中使用二级标题。但是在网页上显示,一般只会看到一句话式的网络新闻标题。甚至对于很多人来说,阅读标题就是阅读新闻,新闻标题已经将内容完全的展现,让人们可以快速的掌握整个版而新闻的大体情况,从而再进行筛选阅读。因此,在用语上更加的趋于简单直白化,不会有太多的解释,甚至会故意设置标题悬念来吸引读者点击阅读。而传统副标题可能将内容做进一步的阐释,但是网络新闻标题则不会如此,更多的需要通过读者阅读单行标题来激发其阅读全文的兴趣。因此标题语言设置中要留有悬念,同时又要提出更为精彩的部分吸引人们阅读。
关键词:网络资源;情感教育;动机;自信心;自主学习能力;个性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286-02
一、利用网络资源的交互性,倡导“主导―主体”教学理念
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交互性、系统性及开放性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创造了良好的互动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学通过校园网以及互联网建构起一个立体的学习环境,这是一个生动活泼、充满生机的学习和交流空间,使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更加顺畅地进行交流与合作,营造了一种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氛围[1],使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成信息的组织者、编制者与参与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因此,在教学中应倡导“主导―主体”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与现代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设计理论有机结合,使之优势互补,逐步趋于完善。
二、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培养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习源动力
培养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源动力是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多媒体网络环境促进了学生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多媒体形象性、直观性、大容量的特点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用计算机创设的与现实生活相仿的情景形象逼真、生动有趣,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热情和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学习情感得以发挥。如此丰富生动的语言学习环境能保证学生兴趣持久旺盛,学习内容经久不衰。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拓宽了英语教学的教材、教参的内容,而且也有利于创设语言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三、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性,消除焦虑和紧张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因特网以其资源的广泛性、传递的灵活性、变化的自由性、结构的复杂性以及查询的快捷性等特点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库。网络中众多的英语国家报纸、电台、网站等都是获取第二语言课堂资料的绝佳途径。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免费的交流平台。如,(1)英文文献;(2)多媒体试听材料;(3)教学参考资料;(4)多媒体教材等。很多网站为人们提供最新的考试动态、试题库、教学辅导等栏目方便了教师备课和查阅资料。多媒体网络语言教学改变了传统的被动学习局面,学生成了学习和设备的主人,学生根据实际从多个层面从容自主的选择内容广泛的语言材料,自主确定学习起点、学习目标,学习进度,选择相应的学习方式,自行决定处理收集的信息,并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加工,使知识系统化,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及时检查学习效果,从而建立起自信心,消除焦虑和紧张感,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利用网络资源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多媒体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语言学习和使用环境。它以教育智慧为核心,构建新型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情境,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创造让学生最大限度接触信息技术的条件,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促进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探索、协作式学习,最终达到改善学生学习的目的 [2]。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学习者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利用网络资源的灵活性,学生还可以借助于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提供的弹性学习环境,随时随地自主学习,下载或输出所需材料,从而实现网络资源的提供者和接受者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交流,使学习者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能及时地得到解答和讨论。通过人机协作和师生、生生的协商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共享智慧成果,达到真正意义的知识建构,并在综合运用各种语言技能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使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拓展。
五、利用网络资源的交互性,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以及互动性评价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情感、思维、价值观的变化,有利于激活常态的思维,使得创新精神得以落实 [3]。利用网络资源的开放性和交互的自由性,学生在网络学习中以小组为单位,通过BBS、聊天室、电子邮件、ICQ、INTERNET PHONE等方式进行讨论,通过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开展小组合作探索、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协商讨论、相互分享信息,交流心得及研究成果,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发挥集体智慧、互助合作,共同协作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方式即能获得有效的学习效果,也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在更高的认知层次上达到对知识的真正掌握。
六、利用网络资源的开放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网络环境的开放性,资源的丰富性,资源易获性等特征使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更大突出了教学活动的外部促进作用,如网络的互动交流、真诚对话、情感交流、信任互换等。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满足学生个性化4A学习的要求。由于语言学习者无论是在个性、环境还是学习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网络信息资源为教学个性化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网络教学课件的开发者们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个性差异,在课件的内容设计上尽量提供详尽的课文讲解,中英文译文,语言点的活学活用,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课文结构的分析和总结以及“同步自测”“阶段测试”的内容,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网络课程中一对一师生交流平台和小组协作机制,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增大了学生的语言输入,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语言学习环境,有了更多的超越传统课堂的师生间交互和学生间交互以及人机交互,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同时使个性化学习程度得以提高 [4]。
七、利用网络资源的平等性,创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情感交流
创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基础。在网络时代,网络所具有的共享性、快捷性、实效性,使得教师和学生获取信息具有同步性和平等性。丰富的网络资源充实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为学生提供了获取英语信息和练习实践的机会。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丰富和深化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提高自己搜索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生还可以通过E-mail交流学习心得,和学生平等地交流、共同探讨学术问题,发表学术见解,拓展知识领域。促进师生情感交流。
八、利用网络教学的时效性,构建良好的反馈平台和评价方式
多媒体网络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反馈平台。在这种环境中,每个学生都可以评价他人,也可以被他人评价。更重要的是,教师应有意识地利用这种良好的反馈环境,引导学生将以教师为主导的外部反馈转化为学生对自己的内部反馈,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1]。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鼓励,对不足进行正确归因,使学生感到努力就有希望,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整学习策略,从而树立积极的情感态度。同时,在课前、课后通过局域网与学生进行互动,定期收集回馈信息,以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完善与提高。
参考文献:
[1]何志波.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9):77-78.
[2]叶海智.信息技术与情感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8-50.
网络媒体的传播全球化、传者多元化、传播互动化三大优势是其成为跨文化传播的“利器”的关键。但是,在网络时代,中国的跨文化传播也面临着危机。
首先,网络传播的掌控难度较大,超过了任何传统的传播手段。网络传播的传播类型非常复杂,它集中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等几乎所有的传播类型。网络传播的传播方式非常复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传播方式在网络媒体上都可以实现,而且可以组合应用。网络传播的频率非常复杂,可以即时信息,也可以滞后信息,即便是当时得到有效控制的信息,也可以在几天甚至几个月后随机出现。网络传播的主体非常复杂,网络人人可用,中国传统的国家掌控大众传播工具的局面,已经在网络上被完全打破。网络传播的内容非常复杂。传播主体的复杂性导致了传播的内容的复杂性,即便在得到有效掌握的网络传播机构,其传播内容的来源也非常复杂。这些复杂性综合在一起,就是一个网络媒体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不可控性”。我国有关机构的管理经验只在于管理可以简单掌控的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还没有处理如此复杂的传播环境的经验。
其次,网络媒体的出现使网上的公众意识逐步减弱。网络传播的不可控性,使我国传播媒介上的主流的声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削弱。网络媒体的特点决定了它是张扬个性的地方,个人获取信息大多获取个性化的信息,个人传播信息也大多传播个性化的信息――网络媒体成为个人意识自由扩张的空间。目前的网络传播缺乏有效的监管,个人在网络传播中几乎不需要承担具体的法律责任,这使得个人意识在网络中得到了极大的放任。个人意识在网络媒体中的放任,意味着公众意识的淡薄。中国大量的有官方背景的网络媒体影响力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传播的主流声音太多。我国有关机构的管理经验主要在于管理“主流声音”、培育“公众意识”,对网络媒体个性化的信息传播和获取,缺乏管理经验,也没有进行非常直接有效的掌控。
再次,西方文化借助网络媒体大肆“入侵”,网络传播西强东弱。这是网络传播不可控性所带来的最大后果,也是网络媒体使我国跨文化传播面临危机的最具体的体现。在网络媒体出现以前,世界传播市场的不平衡状态就非常明显,可以说西方国家在跨文化国际传播中,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全球跨文化传播中,我国处在一个相对被动的地位。我们有必要针对全球网络传播的特点、跨文化传播的特点以及中国的实际,增强网络媒体跨文化传播能力,以赢得网络传播的主动权。
1.强化全球化传播的观念。我国的宣传“内外有别”,分外宣和内宣。网络媒体在中国出现后,有关部门将网络媒体定义为外宣媒体。事实上,在全球化的网络传播中,“内”和“外”的界限已被打通。此外,利用网络媒体进行传播的对象,并不只是具体针对某个国家,而是面向全球。而就我国的网络媒体而言,虽然其主要定位是外宣,但其主要内容来自于国内的各大传统媒体,并不完全适合面向世界的宣传的需要。
2.认识网络媒体的重要性。网络媒体已经将我们带入全球传播时代,文化意识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甚至超过经济和军事的“软力量”。有关部门的确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建设了大量的网站。可一些地区和部门只是形式上重视,许多网站成了单纯的形象工程,实际上是永不更新的死网。
3.做大做强主流网络媒体。2000年,人民网、新华网和东方网等大型综合性新闻网站相继建立,中国真正意义的新闻网站(有官方背景的网络媒体)开始出现。目前,我国各省市区几乎都建成了综合性的新闻网站。作为新兴媒体,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就完成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并出现一批大型综合性新闻网站,这种速度在中国传媒史上绝无仅有。在欣喜的同时,我们还面对着这样的现实,我国主要新闻网站的实际访问量远远低于主要的商业网站,至于和境外的重要网络媒体相比,影响力更低。作为多媒体,网络媒体自身具有非常强烈的跨媒体需求。一个真正的大型综合性网络媒体,需要大量的文字、音频、视频资源。跨媒体整合新闻资源,是网络媒体的特性所决定的,我们有必要以组建跨媒体的网络媒体为切入口,来探索中国跨媒体新闻集团的建设之路。另外,还有必要充分利用市场杠杆发展网络媒体。目前,中国主要的新闻网站大都是通过行政手段催生的,没有市场的锤炼,这些网络媒体将很难发展壮大。尤其是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合作,不能简单地靠行政命令,而是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两者的协同发展。
4.提高跨文化传播的水平。目前,我国网络媒体的从业人员整体新闻传播水平不高。有关部门的统计表明,在我国主要新闻网站的编辑中,缺乏新闻经验的编辑已超过80%。即便是有相关经验的从业人员增加了,我们也需要改变从业人员传统的新闻传播思维定势,使素质提高到适应全球性传播的水平。
从业人员要充分研究传播对象的特点。在国际性传播中,受众对象比较单一,在全球性传播中,受众对象比较广泛。但目前的传播,又出现“窄播”的特点。因此我们要从不同的传播目的出发,来具体研究传播对象的特点,进而提高网络传播的实效。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新闻这一概念也随之而出现。其作为一种新的媒体传播形式,网络新闻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相比于纸质媒体新闻传播,网络新闻传播速度更快,更加方便阅读。也因此,网络新闻的发展前景非常好。笔者对其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对于网络新闻未来的发展非常有利,而且也能帮助相关工作者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如今,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网络新闻也开始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其发展前景非常好。
1 网络新闻的特点
1.1 能随时的进行传播
网络新闻能随时随地的进行传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人们不管身在何处,都能够及时的查看和传播网络新闻。不仅如此,人们还能自己成为网络新闻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微博微信以及其他的通讯工具,都给人们提供了传播新闻的平台。能够随时随地进行新闻传播,是网络新闻的重要特征。同时,这也是新闻传播的优势所在。
1.2 帮助受众更好的进行沟通交流
网络新闻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能够帮助受众更好的进行沟通交流。比如,微博有评论的功能,其可以更好的整合大家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微博这个平台,大家还可以自己一些新闻线索,网络媒体对这些新闻线索进行鉴别,然后甄选出真实性强的,有价值的新闻。同时,新闻媒体也可以根据大家的意见和反馈来进行改进,使网络新闻的传播更方便,更快。
1.3 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务功能
信息技术处于不断的发展当中,网络新闻也随之而不断的改进,提高传播的效率。如今,网络新闻已经不再和纸质新闻一样。网络新闻更加具有自身的特色,而且服务功能非常多样化。举个例子,人民网最近开辟了新闻信息服务功能,针对大家的阅读需求,制定出了包括关于不同类型新闻的定制服务,比如军事新闻、娱乐新闻以及社会新闻等。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新闻的需要。
2 网络新闻的缺点和不足之处
2.1 缺乏监督,涉黄现象严重
如今,网络新闻媒体虽然在竞争当中赢过了纸质新闻媒体,但是相比起来,网络新闻因为缺乏严格的监督,不但容易涉黄,而且在报道深度上有一定的欠缺,这就是网络新闻的缺点。由于网络如今已经普及,大部分人都是通过网络来查看一些本地新闻。但本地新闻媒体因为缺乏监督,常常为了吸引:眼球,不惜采用“奸杀”、“尸体”、“美女”之类的字眼。尽管赚取眼球很重要,但是这也会对阅读新闻的人产生不好的影响。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后发现,一家新闻网站在一个月的时间段内,社会新闻里涉及到性的占了39.4%,涉及到犯罪的占了32.6%,灵异类的新闻占了12.3%,这几项内容占了所有新闻的84.3%。除此之外,关于宣传正能量的新闻、正面性强的新闻仅仅只占了10%左右。
2.2 网络新闻的侵权现象严重
除了以上两个缺点,网络新闻还存在侵权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如今,大部分新闻媒体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为了取胜,不惜制造虚假新闻,夸大事实,因此造成了侵权的现象。因为网络媒体和纸质媒体比较起来,具有交互性和分散性的特点,所以难免会出现侵权的现象。比较突出的现象是对著作权的侵权。根据网络的内容进行剿窃,占据别人的作品,所以侵犯了著作权。除此之外还有名誉权的侵犯,名誉权对于公民而言非常的重要,一旦在传播新闻的时候侵害了他人的名誉权,对事实进行捏造,给他人带来了一定的伤害。如今,网络上这样的事情非常多,越来越多的网络新闻侵权事件发生。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人权非常重要,甚至超过了一切。甚至还有一些国家制定出了关于人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是在我国,因为网络媒体的发展太快,监督力度不够,所以很容易出现侵权的现象。
2.3 网络新闻的文字表现形态及结构存在很大的缺陷
如今,我国的网络新闻大多数来自于纸质媒体和其他媒体,新闻网站对于转发来的新闻都有所标注,有的甚至更改了新闻的题目,对原文进行了简单的编辑。大部分内容都是一致的。因此,网络新闻和其他媒体传播的新闻有非常大的形似之处。所以,我国的新闻媒体传播比较单一,和纸质媒体具有太多的相似。除此之外,媒体没有关注到新闻阅读者的需要,更没有根据网络的特点来对新闻进行撰写,因此我国网络新闻的文字表现形态及结构存在很大的缺陷。
3 网络新闻的下一步发展趋势
3.1 网络新闻将进一步细化
在未来,网络新闻将会朝着专业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在过去,网络新闻被几家媒体所垄断,这几家媒体分别是雅虎、新浪、以及搜狐等等,其传播方式非常单一的。而今后,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新闻也会被无限细分,并且向着无差异、大规模向个性化、集中化的方向进行转变。这样的转变将会给人们的阅读带来越来越多的方便。而且新闻的传播方式也不再单一化,而是呈现出纵向与系统连贯性相结合的特点,把某个相关领域的信息做深、做透,从背景、功能、前景等等各个方面都要涉及到。与此同时,新闻媒体还会根据人们的需要来设计新闻的传播方式,最大程度上满足大家的阅读需要。
3.2 网络新闻将对从传统媒体获取的信息进行深层加工
尽管网络新闻在不断的发展,但是也和传统媒体有着很大的联系。预测以后,网络新闻不会再仅仅是传统媒体的翻版,更不再只是对纸媒中的新闻进行照搬。而是对传统媒体当中的新闻进行甄选,然后再加工,将更好的新闻呈现给受众。网络具有很多的优势,其中一个优势是其拥有大量的信息和资源。媒体要优胜劣汰,发现好的信息和资源,再对资源进行加工,这样就能呈现出好的新闻。
3.3 网络媒体将与传统媒体进行资源共享
当前,网络媒体虽然在竞争中获得了一席之地,但是传统媒体仍然存在,网络媒体必须和传统媒体共同发展,共同借鉴。两者既有合作关系,也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只有达到了合作共赢、共同竞争的目标,才能呈现给受众更多高质量的新闻信息。网络媒体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所有的网友都可以在其中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些意见当中不乏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但是很多媒体并没有引起一定的重视,更没有进行采纳。如果能结合网络媒体的优势,和传统媒体进行结合。将一部分网络新闻发表在传统媒体上,这样就能达到好的传播效果。
据估算,目前我国拥有网络编辑人员近300万,而传统媒体有编辑记者75万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从数量上远远超过传统媒体。同时,现在网络编辑的学科背景与六年前相比,也有了显著的变化。2000年以前,有着计算机学科背景的编辑成为各大网站的主力军,但自2000年以后,网络媒体竞争逐渐激烈,内容为王的理念被视为网站发展的“圣经”,有着社会科学背景的编辑逐渐占据主流,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进入网络大潮。从2004年开始,网络媒体从业人员与传统媒体从业人员进行大轮换,网站人力资源结构也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既有新闻、计算机的专业人才,也有了涉及中文、法律、财经、历史、外语等专业的人员。
如今网络作为第四媒体的地位已经确立,既然是一种媒体,那么与以往纸质媒体和广播电视相比,网络编辑工作的编辑特点又有哪些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网络编辑具有超链接式编辑特点网络编辑工作的编辑特点几乎都可归功于Internet中的超文本技术。超文本是由相对独立的节点信息和表达它们之间关系的链所组成的信息网络。超链接的编辑方式具有跳跃性的特点。从某种意义来说,读者用网络阅读新闻实际上是在时间与空间的两维中搜寻他们需要的信息。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会导致人们的阅读心理发生一些变化,同时,对新语境的陌生感导致读者与超链接的内容隔膜,文本与读者之间的互不认同感也由此产生。作为网络编辑,就应该降低这种“隔膜”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比如可以发挥网络编辑元素的多元化这个优势,在正文中较多地嵌入一些直观的图象或音频、视频等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更好地弥补电子阅读中的缺陷。
网络编辑具有全时化编辑特点网络的出现使新闻的时效性大大增强,在网络上可以第一时间新闻讯息,也可以在第一时间更新、修改、删除已的信息,有的网站还可以在线直播。但全时化新闻也有其显著的缺陷:不易于新闻的过滤,而且更新的速度快也易于淹没一些有价值的新闻信息,造成信息泡沫。这就要求网络编辑要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新闻敏感度及集纳新闻的能力,及时把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东西突显出来。
网络编辑具有数据库化编辑特点一般大型网站都建有自己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资料的数据库化是受众本位的体现,读者通过过刊查询和资料检索等,能迅速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大型门户网站都有自己的搜索引擎,很多新闻网站也有自己的内部新闻检索。网络编辑要想使自己的网站有较高的点击率或稳固的受众,就应建造网络资料库的特色,努力满足网民对各种信息的需求。
网络编辑具有交互性编辑特点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甚至已经有点类似于人际传播了,网络传播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传播方式模糊了传者和受者的身份,传者和受者可以互为主体,这在BBS中尤为突出。交互主体性的实现有利于交流双方在信息共享中达到相互认同、相互沟通。网络上的在线聊天、OICQ聊天等都是这种交互主体性的突出表现。作为网络编辑要充分尊重受众的主体精神和传播权利,为他们及时提供交流与沟通的平台。
网络编辑是技术与人文之间的桥梁。他们不仅是技术平台的运用者、操作者,也是信息的人文价值的开掘者。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编辑不但是新媒体时代的“把关人”,更是一位思想者,这就对网络编辑的素质与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网络编辑需要具备完善的知识与技能结构。具体来讲,网络编辑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基本知识与技能:新闻传播学、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基础、文字表达能力及网络编辑所负责领域的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如财经频道编辑需要懂财经,车楼频道编辑至少要懂得房地产领域的基本概念,而负责时尚频道的编辑则要对时尚保持较高的敏感性与觉察力。
其次,网络编辑还应具备一定的市场意识。网站如同传统媒体一样,尽管是以内容为生,可离开相关客户的支持,网站还是无法生存。网站的客户既包括广告主等商业类客户,也包括普通网民。所以,网络编辑在制作内容时,要顾及到网络媒体自身、受众、广告商三方面的利益。另外,网络编辑如果具有了一定的广告意识,就能在制作内容时注重内容独特的形式或独特的解读方式,也会顾及到网站整体风格的统一,这对于网站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再次,网络编辑应充分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网络媒体是媒体的一种形式,像传统媒体一样,需要在意识形态、舆论导向方面有个尺度;网络媒体也是一种内容产业,所以编辑对于内容产业的一些相关法律也是要遵守的,如知识产权、版权方面的法规等;此外,网络是一个新兴媒体,那么,在一些敏感问题方面也需要谨慎,诸如对公众隐私权的保护、对国家安全法及保密法的遵守等,都是不能忽视的。
最后,网络编辑应当是多媒体人才、全媒体人才。互联网是一个多媒体体系,互联网上的内容有文字、图片、声音、图像、Flash……多媒体内容需要用多种媒体的编辑能力进行操作,因此,网络编辑应具备报纸媒体需要的文字编辑能力,广播、电视媒体要求的视频、音频编辑能力以及网络这个新媒体本身所需要的一些能力。由此看来,“全”而“专”,对于网络编辑这个职业而言,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