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考改革的方向范文

高考改革的方向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19 14:51: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考改革的方向,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考改革的方向

篇1

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是为高校选拔合格新生而设立的一项制度,这项制度对高中教育乃至整个基础教育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我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已30多年。高考在一定意义上是社会公平、公正的象征。据有关调查,95.7%的受访者对现行高考制度公平公正性给予了充分肯定。然而现行高考过于注重笔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忽略知识的全面掌握,忽略品行修养,直接导致“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应试教育,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国家对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因此。对现行高考制度存在的弊端与改革方向进行探讨,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现行高考制度存在的弊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行高考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人们对高考制度诟病的批评也越来越尖锐。综合起来。现行高考制度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全国(或全省)统一的考试要求、统一的试题,进行一次性考试的方法。使全国(或全省)高中教学面对的是高考的最高要求,忽视了高校要求的差异性和地区的差异性,以及学生志向和能力的差异性。

2.高考考试方式的过于单一性、考试试题解答结论的唯一性,试题的封闭性等因素,造成了高考对学生的考查只能涉及到学生认识和表现能力中范围狭窄、层次较低的范畴,学生和老师对学习成果的理解和追求表现特别狭隘,浪费了学生发展的有效时间和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时间。

3.“一考定终身”的模式给考生和家长带来很大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调查显示,58.6%的考生在高考之前曾因紧张或焦虑而失眠,而70.8%的考生家长在孩子高考时感到焦虑。

4.高考成为“指挥棒”,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皆以高考为中心,以考试代替评价,高考成为评价教育结果的唯一尺度。使得高考考的不仅是应届高中毕业生,也对整个教育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小学、中学。甚至幼儿园的教育,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围着高考的指挥棒转。

5.人才选拔方式和标准的单一化,导致高考的“负荷”加重。一张试卷既考研究型大学的精英,又考接受职业教育的高技能劳动者,使层次、类型各异的高校无法根据自己的定位和需要选拔人才,没有真正的招生自:录取标准单一,高考分数成为录取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平时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品行修养和综合素质评价、其他能力及对社会或学校的贡献等因素。

6.把一个省的学生摆在一起进行排队划分数线的做法,不合理地夸大了高考试题可能达到的精确度,极度夸大了考试分数的价值,使全社会对分数在教育和考试中的作用产生了片面的认识。

三、对高考改革的方向探讨

高考改革就是要充分利用考试资源,使考试具有较多的评价内涵,加强和深化对人的能力、学力和潜质的测评。利用评价的观念和方法改造我们的高考,利用考试的数据开展评价工作,是实现高考改革和推动教育评价的最佳结合点。

1.变高考“独木桥”为“立交桥”。高考改革必须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育形式以及选拔和录取方式,变全国统一的、一次性的高考为多次、分层的高考。既适应不同层次的高校的要求,又适应不同的课程、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水平。让考生能多渠道、多层次接受适合自己教育的“立交桥”,改变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状。

2.高考要增加对教育过程和教育对象的评价功能。逐步实现变单一的书面笔试形式为多种不同的考试形式,以考查学生不同形式的能力表现。不仅为学生提供分数,更要通过考试的各种数据,为考生提供知识、能力、特长和潜质的评价报告。以此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长处和优点,理性选择发展方向。

3.用水平考试辅助高考选拔。目前的高考制度使学生忽略平时注重知识的全面掌握,同时忽略品行修养。因此,高考改革中应建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对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文化课进行考查。同时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合作精神、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等方面对高中毕业生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并将两者同统一考试相结合,共同作为普通高校录取的依据。

4.给高校一定的招生自,让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学生,逐步建立起高校间在招生和人才培养上的竞争机制。

四、高考改革不能单兵独进

尽管现行高考制度对基础教育消极作用都是非常显然的,但其改革是不能单兵独进的,必须有社会改革同步进行。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至少能够摆脱多数社会权力和金钱势力的践踏与蹂躏。至少能让没有社会背景的中下阶层子女通过个人奋斗能够得到高等教育的机会,从而也有向社会上层流动改善家庭状况的微妙机会。如果摒弃了这一原则,用什么来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公正公平?

高考改革必须在整个社会大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的前提下进行,这种大环境包括人们的社会道德水准、诚信意识、社会价值观、信息的透明与完整、法制观念和水平等等。没有社会改革同步进行,高考改革是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成效的。

参考文献:

[1]徐小洲韩国高考改革的动向及启示《教育研究》2003年第12期

篇2

【关键词】教学管理 决策 评估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教学管理工作是各项管理工作的中心,在教学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管理模式是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和基本保障,一所大学的教管部门具备怎样的教学管理理念,尤其是基层管理者具备怎样的教学管理思维,成为左右一所大学发展兴衰的决定性因素。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和挑战。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多的改革,在很多方面如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学科建设、专业布局及细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等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问题的梳理,不难看出,高校教学管理问题是教育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教学管理问题在整个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中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在教学管理体制所面临的问题中,笔者认为,教学管理行政化色彩浓厚是最主要的表现,而这种行政化色彩作为一种管理态度,其影响涉及到教学管理过程的方方面面。

从系统的“结构―功能”理论模型出发,建立“多层环状”教学管理系统,完善教学工作的决策、执行、监控和信息反馈系统,构建多层环状、环环相扣、结构紧密、功能优化的教学管理工作“回路”。强化教学管理在教学质量的监控、保障和对学生学习等方面的引导功能,强化教学评价在教学管理中的激励、导向作用。

首先,在一个管理组织中,决策的制定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管理活动的运行及管理效果的评估。在教学管理政策的制定上,要保证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努力使决策全面客观的反映教学管理的相关问题。教学管理政策的制定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教授参与民主决策。有学者指出:教学管理政策的指定要包括决策核心层、咨询层、信息层几个方面,其中校长、主管教学工作副校长、教务处处长及各二学院院长构成教学工作决策中心(核心层),制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计划,并进行决策;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组织构成咨询层,犹如“外脑”,对教学工作发挥宏观指导、决策论证、咨询作用;教学管理机构的信息反馈网络是“神经中枢”,负责提供决策参考信息。

笔者认为,这种决策制定突出了“领导”这一高层人士在决策制定过程中的决定作用,而忽视教师、学生这两个教学主体在教学管理中能动作用。将教师和学生至于被管理者地位上,是我国教育教学行政色彩浓厚的重要表现,这当然是不可取的。因此,在决策制定过程中,为尽量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就要听取多方意见和需求,结合学校的发展目标和自身条件来制定相关政策。

第二,保证教学管理过程的规范化和人性化,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一般情况下,规范化管理更容易被理解成制度化管理或标准化管理。但是制度仅是形式,任何一种形式管理都可以以制度的形式予以界定和贯彻。所以人们所说的制度化管理仅仅是强调要把管理者的稳定意志,以制度的形式予以界定。它仅仅是相对于由情感主导的管理者的随意性管理行为而言的,强调的是事事有章可循的“法制”化管理。而规范化管理则是与泰罗的科学管理相对立的,强调的是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人的价值,而不是把人当作一个机器上的螺丝钉和齿轮,是在对人的本质特性准确把握的基础上,通过确立一套价值观念体系来引导被管理者的意志行为选择。因此规范化的教学管理过程可以理解成:在尊重教学管理个体价值的基础之上,通过合理完善的制度引导而实现管理目标的过程。而管理过程的人性化则更容易理解,就是强调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人的价值,这与充分发掘受教育个体的个人潜质,达到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一教育目标不谋而合。

第三,要保证对于教学管理结果评估的客观性和一致性。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需要对结果进行评估与考核,从而明确本次管理过程的实施效果,并对下一阶段管理过程的实施提供指导性意见。对于教学管理过程及其取得的结果进行评估,要保持客观性和一致性的原则,主要是为了避免教育管理行政化的影响。组织的评估标准如何确定,笔者认为应遵循组织决策时的标准,只有保证对结果评估的客观性和一致性,才能保障组织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的一致性,保证管理过程的严谨性,保证管理过程的公平性和可操作性。

要保证对教学管理结果评估的客观性和一致性,就要求教学组织决策时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管理活动中,如何依据教育教学目标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决策尤为重要,这对教学管理中的管理阶层提出很高的要求。

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明确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高管理者的素质、规范管理过程、客观评估教学管理结果对教学管理改革均起到积极作用。而如何将教育的特殊性与管理的一般性合理结合也是教学管理体制改革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毕灵敏,关于高校教学管理规范化的思考[J],学习月刊,

2008年

[2]路彦冬、王博,国内一流大学教学管理模式及分析[J],科

技信息,2010年第15期,97

[3]茶世俊、廖才英,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究[J],现

代大学教育,2002年第1期,40―44

[4]王庆丰、申爱红,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J],辽宁教育

行政学院学报,2007.11:149―150

[5]李建,对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变革的思考[J],山西青年管理

干部学院学报,2007,20:98―100

[6]吴同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J],淮北煤师学院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130―131

篇3

关键词: 高职高专考核评价方法 现状 设想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决定着考试的方式方法的变革。当今,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全面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过去以笔试为主要形式,以卷面成绩为主要依据的传统考核方式已明显影响着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对我国传统考核方式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和改革,提出新的理念和模式,已是促进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必需。现对高职高专考核评价方法的现状及设想分析如下。

1.高职高专考核评价方法的现状

1.1过于注重分数

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在学生考核评价方式上,仍然沿用以笔试为主要形式,过于注重分数,把分数作为判断学生优劣的主要或唯一标准。其实分数对受教育者可带来一定的危害性[1]。

1.1.1过于注重分数,容易使学生卷入为分数而学习的误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激发学习的动机。为分数而学习,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和枯燥,从而降低学习积极性。学生把精力放在分数上,而不是放在学习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上,难免会出现“临时抱佛脚”或弄虚作假等不正常情况。过于强调分数高低,为分数而考试的激烈竞争,有损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的学生对分数有一种恐惧感,内心总是充满了焦虑,担心因低分而在班级中受到白眼与冷落,为此,只得竭尽全力争取高分。

1.1.2分数不能准确说明学生情况。分数提供的信息是十分含糊、抽象的,不能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在某学科上的长处及不足。尽管分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知识、技能、技巧,但与学生学习有关的努力、勤奋、动机、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并未得到评价。

1.1.3分数能使学生走上死记硬背的歧途。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考试成为一种记忆能力的测验。为了取得好成绩,学生必须按教材的内容和教师的要求去学习。固定的考试题型也迫使学生花时间去适应。繁杂的学习内容连记忆都来不及,也就无暇顾及去深思、去运用了。因此,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对考试改革作过不少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但在很大程度上还未跳出以记忆书本知识为主的考试框框,仅以分数来评估教学质量,确定出学校或个人在群体中的名次地位。因此在校际统考中,把获得高分作为考试的目的。为了备考,学生不得不日夜加班加点,陷入题海之中,有的学校甚至缩短临床学习时间来应付统考,打乱了正常教学秩序,妨碍了教学计划的执行,学生为了考试也只得去读死书、死读书。

1.1.4考试评分的过程难以做到完全准确公正,如稍有偏差,可能会引发学生的不满;也不排除个别老师在分数上设置障碍,以图“征服”个别学生,这些皆因分数导致的师生关系紧张,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我国,考试还存在一个标准化问题,表现在考试的主观因素较大,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试题质量不稳,或难或易;评分手段不尽人意,多为手工操作,这些对考试结果均会造成影响。实行标准化考试,可能使学生为了追求“标准答案”的唯一性而放弃其个性的发展,从而抑制了人的创造性。

1.2平时成绩水分太多

评价学生对每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之所以要看平时成绩,就是为了避免“一张试卷定乾坤”的现象发生。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对平时成绩的处理往往是依据1―2次书面测验(每次一节课左右)而定。且不说这1―2次书面测验能否反映学生对该门课应有的能力,单凭测验时学生密密麻麻的座位,没有实行单人单座,学生互相抄袭的现象很严重,因此平时成绩水分太多,占总分30%―40%的平时分基本上是送给学生的。这样的平时分还不如取消,因为它助长了学生互相抄袭的不良考风。

2.变考试为考核,加强形成性评价

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采用启发诱导、问题探索等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提倡手脑结合,使学生能研究、思考,创造,为终生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现行的学校考试要进行很大程度的改革,变考试为考核,才能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为全面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服务。

2.1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考试改革的总体原则

2.1.1要改过去那种以书面测验为基础的考试,实行以观察法为重点,方法多样化的考试,除笔试外还可采取口试、操作、演示等。

2.1.2改以记忆为中心的考试,实行以创造性及问题意识为中心的考试。

2.1.3改在狭小范围内测验能力的考试,推行以考查认识、情感及应用能力的全面综合性考核。

2.1.4改在课程结束时考试为与课程同时进行的使用性评价,把评价渗透到整个学习过程,边教学、边评价、边矫正。其目的在于真实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肯定优点,指出缺点,确定学习目标,是一种学生个人的纵向比较,了解达标度,不作横向比较和划分等级。这种评价方法,正如著名教育家布鲁姆在《教育评价》一书中指出的:“不是给学习者评定成绩或作证明,而是既帮助学习者,也帮助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达到掌握程度所必须具备的特定知识上。”[2]

2.1.5改评价仅着眼于课程要求和学习成果为也重视对学生个人要求、感知能力、兴趣发展和学习过程评价。

2.1.6改强调学生知道多少、理解多少逐步发展为强调学生看到多少、有多大变化、有多少创造、有多少综合职业能力的技能的考核。

2.2关于是否取消考试分数的探讨

2.2.1完全取消分数是否可能?至少在近几年不可能。因为取消分数,并不意味着不要给教学以评价,而是用有具体内容的评语来给学生以评价。这些内容包括学习进步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改进学习的建议和努力方向。在写评语前,教师要对每个学生进行全面、认真、客观的分析。这也促使教师平时就得深入学生之中,加强了解,其中的工作量是相当大的。目前高职高专教师繁重的工作量和菲薄的待遇使得教师没有精力去这样做。而且一定的分数可反映学生一定的学习基础。

2.2.2评分与评语相结合。由于分数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全部学习情况,也不能给学生找出准确的差距,因此,在考试评分的基础上,再给学生一个客观适当的评语,从中给学生一些用分数无法反映的问题,这样,学生才领会到分数的正确,明了自己在本门课程中学习的不足,进而对症下药,克服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考试评分可占考核学生的一部分,最好是占50%。把评价与整个学习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师生双方都明确学习目标,教学中一旦出现偏差,就及时中止,并加以适当辅导,然后进入新课内容学习。这是一种形成性评价方法。由于形成性评价的比重不断加大,学生更重视实践操作,有时间去思考问题,去扩大知识面,因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维能力都会得到增强。这种形成性评价的考核过程学生也较为欢迎。

以上关于考试改革的探讨,仅给我们改革考试问题提供了一些思路,能否有用,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验证。总之,对于考试的改革,对于学生学业的评价,不应仅仅强调学科认知领域学习水平,还应从教育的角度,适当强调社会生活目标、伦理道德目标、态度方法目标[3],即智力的与非智力的。只有这样,才能使考核评价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加速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树成.国外对评分制的批判与改革.外国教育研究,1991,2:52.

篇4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前厅与客房管理》;项目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6-0307-02

《前厅与客房管理》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前厅与客房管理能力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通过项目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使学生能够完成由客房预订服务、总台接待服务、前厅系列服务、客人投诉处理、客房清洁服务、客房系列服务和客房用品管理等七项学习任务,提高对前厅部和客房部的认识,明确前厅部和客房部的主要服务内容,掌握各项服务程序,通过情境模拟熟悉相关服务流程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达到国家职业标准前厅服务员(中级)和客房服务员(中级)的考试要求,使学生基本具备适应前厅部与客房部相应岗位工作的能力。

一、高职《前厅与客房管理》项目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有利于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项目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坚持以能力为本位,这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不谋而合。坚持以能力为本位,要在重点、扼要、完整讲授“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注重以工作岗位任务引领型案例或项目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和学习技能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有利于发挥旅游管理专业特色。《前厅与客房管理》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应充分发挥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本门课程中涉及酒店两大主要部门,即前厅部与客房部,工作岗位多元化,工作环节程序化,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通过项目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学生以多种方式参与项目活动,合作完成工作任务,身临其境演练岗位技能,逐步强化专业能力。

3.有利于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项目课程教学中的“项目”均应来自于行业、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应尽可能引入企业经营或服务过程中的真实项目,为不泄露企业商业秘密或淡化敏感问题,必要时可经过适度的教学加工,但应努力保证项目的“原汁原味” [1]。据此进行教学组织和实施,借助校内外实训基地,重在提升实际岗位能力,培养符合行业、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

二、高职《前厅与客房管理》项目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1.在课程内容设计上,突出“岗位”和“任务”。通过专业所面向的岗位定位、工作任务定位和职业能力定位,开发课程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要求课程设计要基于工作过程,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特点,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来实施课程整体设计。本课程的内容设计思路是“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分析课程内容设计教学实施设计”。

2.在课程实施设计上,突出“应用”和“实践”。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次课前根据教学情境设计下发任务书和相关学习参考资料,让学生了解课程的基础知识。进入情境教学环节,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活动进行学习,完成任务。教师通过启发、提问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析、思考。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总结,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点评、讲解,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在效果评价设计上,突出“过程”和“能力”。以任务为效果评价体,驱动学生主动学习与思考的能力,强化“职业情境,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学生完成“工作任务”为线索排列,并在实践教学中根据需要选择相关的理论知识加以传授,真正做到理论实践一体化。通过学生完成情况,直观地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将学生对任务问题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作为效果评价的主要内容。

三、高职《前厅与客房管理》项目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

1.合理选取典型工作任务。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根据酒店前厅部与客房部的实际工作过程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考虑到学生就业的需要,任务的选取应符合目前旅游饭店职业岗位发展状况,体现企业对饭店前厅部、客房部相关岗位人才的需求,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打破传统教材的知识框架,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客房预订服务、总台接待服务、前厅系列服务、客人投诉处理、客房清洁服务、客房系列服务和客房用品管理等七项学习任务,注重科学性,渗透思想性,突出职业性。

2.科学设计教学活动环节。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学习规律,力求满足高职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通过实践、讨论、合作、调研等方式,发展酒店管理综合应用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以“客人投诉处理”工作任务为例,可以将其具体活动(见表1):

3.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与“学”的互动,突出学生的“学”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充分展现自我。选用项目、任务或者典型案例,鼓励学生运用思考、调查、实践、讨论、合作等方式,在活动中自主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培养职业素养,形成职业能力。教学中应注重职业情景的创设,以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小组活动、第二课堂等丰富多彩的形式,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前厅与客房管理实务工作的能力。教师在整个活动中,承担监控、引导、指导的作用。

4.灵活采用多重考核方式。项目课程考核可以从知识和实践两个层面入手,改革课程考核与成绩评价体系。采用理论考试与实践环节相结合、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平时与期末相结合的考试方式的多元考核方式。在考核具体操作方面主要有即平时考核、项目考核和期末考核三部分内容,作为课程成绩评定依据,三项成绩的权重分别为20%、50%和30%。课程考核重点在于项目考核,突出过程考核与阶段评价,根据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技能掌握情况和工作态度进行评定,具体包括项目分析成绩和任务完成结果成绩。通过多元化考核体系的建立,重在对学生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篇5

关键词:高校; 高等教育; 公共基础课程; 考试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142-001

众所周知,高校公共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而开设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课程。而考试环节,则是通过书面、口头提问或实际操作等方式,考查参试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活动。

本文将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公共基础课程考试方法与形式的对比,探讨我国高校公共基础课程考试改革的新方向。

一、国内外高校公共基础课程考试的对比

当今社会,有很多国家的高等教育都在不断的改革中日趋完善,比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都是较早实行考试改革的国家,他们考试的方法与形式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学习、比较和借鉴的。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

1.考试目标

有些国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概念,他们的高校公共基础课程考试注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因材施教,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创新的能力。而我们国家的一些高校公共基础课考试,仅仅延续了高中考试的制度,倾向于应试教育,以一考定成败,以考试的通过率指挥着学生的学习,往往学生也只能学会考试中出现的内容。

2.考试方法

国外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考试形式多样,可选择采用闭卷、开卷、半开卷、口试、答辩、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依据如何发挥学生的真实水平为原则选择考试方法。而国内的高校公共基础课程考试时间相对集中,多数集中在考试周进行,学生在复习备考期间突击应考,其实这并不利于真正的掌握知识。

3.考试内容

国外高校考试的内容涉及面广,他们注重的是学生的应用能力,而对记忆性的内容考查较少。国内高校的考试内容多数是由任课教师出题,根据教学大纲,大部分考试内容都局限于教材,偏重书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这样往往无法体现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4.成绩评定

国外高校课程的成绩评定方式:采用课程作业、平时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多次考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累计积分。会根据课堂表现、课程作业、平时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按比例综合评定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不占太大比例(一般为30%-50%),而比重较高的则是由课程作业、平时测验、期中考试等组成的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70%,让学生对课程的学习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而不仅仅是在为了学期末的期末考试复习备考的阶段。

评定中的成绩分类标准:以人为本,多数不以分数进行评定,改为采用等级、固定成绩、成绩分布曲线等相结合的方法评定成绩,力求每个学生的成绩能够显示出其真实的学习情况。

而国内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虽然也采取总评方法,但由作业、课堂表现、出勤情况所组成的平时成绩只占总成绩的30%-40%,期末考试成绩则占极大比例,达到60%-70%,基本上以一次期末考试的成绩代表了一个学期的学习成果。

5.结果反馈

国外高校有着一套较完备的反馈制度。在考试结束后,教师不仅要评定出学生的成绩,还要针对此次考试的方法、内容、结果进行分析,并且分析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学生。而国内高校的考试中,待考试结束后,任课教师只进行阅卷给分,教师不会对学生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分析,学生也得不到反馈,使得学生有考完放假、学期结束的概念,甚至不知道自己对在哪里、错在哪里,不能够真正的起到为后续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基础的效果。

二、我国高校公共基础课程考试改革的新方向

基于对国内外高校公共基础课程考试方法和形式的多方面比较,不难发现,我国高校公共基础课程考试急需学习借鉴优秀的经验和方法,及时做出合理的完善和改革。

1.考试目的要以人为本。高校的考试目标,特别是公共基础课程的考试,要以培养学生的人才发展为目的,避免“一考定成败”的误区,结合学生的情况,以人为本,积极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考试方法需有机结合。我国高校公共基础课程的考试要改变单一的考试方法。只有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才能够真正的评价出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将学生从对书本上理论知识的机械记忆和简单理解中解放出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在应用方面的培养。

3.考试内容应全面多元。考试的内容要体现公共基础课程的全面性和基础性,侧重于对学生分析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

4.成绩评定要重在过程。改变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重过大的现象,进行多阶段考试,强化考试在学习中的过程性,将学生对期末考试的重视程度和注意力转移到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同时改变以分数论定,以单一指标为衡量标准的片面方法,而采用多种评分方法相结合,更好的反映出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

5.结果反馈需针对及时。考试不能以分数为学习的结束,教师在阅卷完成之后,应该对考试的方法、内容进行分析,改进教学方法,同时要将分析结果及时的反馈给学生,通过向学生反馈分析结果,让学生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和教学要求之间的差距。有效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使其能够真正理解所学课程的内容。

三、结束语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焊接专业;教学改革;方法分析

现代高职院校大都以就业导向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以培养更多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实践、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技能。[1]以前的焊接专业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存在脱节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满足实际就业需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1.高职焊接专业实际教学状况

在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发展的影响下,很多职业院校不得不采取降低录取分数线的措施来获得更多的生源,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职焊接专业学生的质量。很多学生在高中或者初中阶段没有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导致他们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知识结构之间缺乏有效连接,从而导致他们的学习意识比较薄弱。目前很多高职学生不愿意去主动进行学习,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焊接专业的学生课程设置难以满足企业生产发展的需求,要想保证高职院校所开设的焊接专业教学满足新时期环境下社会发展对综合性人才所提出的需求,就要结合实际教学状况,探索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保证各项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2.高职焊接专业教学改革方法

通过对当代就业形势的分析,高职焊接专业教师要对职业教学的实际教学层次以及人才需求进行综合分析,采取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的改革措施,高职焊接专业教学过程中要培养更多技术型以及专业性的人才,才能够满足实际教学所提出的相关要求。

2.1选择适合学生职业发展的教学内容

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内容是保证高职焊接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这也是现代高职焊接教学的难点以及重点。根据现代职业教学岗位培训的现状来分析,在选择焊接教学内容时,要把握技术应用的培养规律,结合高职焊接专业教学工作的实际特点来对专业课程的选择以及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坚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作为主要发展线路,重点培养学生的操作技巧,对重要的教学概念进行深度强调,降低理论教学的难度以及深度。对使用结果进行分析,突出针对性,保证教学内容的选择满足实践实训活动的种种需求。[3]结合教学实际状况来选择焊接结构生产、焊接实训等教学内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还要兼顾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不断激发和满足学生的探索欲望与学习焊接技术与知识的需求。

2.2转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2.1应用模块式的教学模式

高职焊接专业教学模块的建立要打破陈旧的教学体系,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来分析,属于尝试,也属于改革,更是教师对实际教学活动进行创新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学会将各种教学理论知识深度融入到各种实训活动中,结合目标培养的相关要求和标准,坚持技能训练的教学重点,确定相关技能所需要的教学内容,按照技能的实际特点进行分类,建立各种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块。例如热处理实训教学与《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相结合的教学模块;焊接技能实训与《材料焊接》相结合的教学模块。通过这种理论与实践互相结合的教学模块运用来不断提升实际教学效率,为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2.2.2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

现代高职焊接专业教师要努力调整好“学”与“教”的比例,努力将老师的教学活动转变到学生的学习上面。陈旧的教学方法大都较为死板,教学效率相对低下,很多老师在教学活动中都是简单地对教材进行诵读,难以达到教书解惑的实际目的,转变陈旧的教学模式,选择满足现代职业教学状况的内容。[4]要想充分发挥现代教学资源的优势,从根本上实现现代市场所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师要根据现代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来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和改革,通过深度挖掘组织教学方法的优势,来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可以例举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案例来激发学生产生好奇心以及求知欲,养成主动思考的好习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要结合时展优势来逐一进行,多媒体信息技术是新时期环境下高职焊接专业教学常用的教学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各种新型的焊接技术以及焊接成果进行展示,从而让学生在这种较为直观的教学环境下提升学习兴趣。除了上述几种教学改革策略之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教学做一体化、工学结合的策略和手段,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教学空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

3.结语

要想从根本上提升高职焊接专业教学有效性,培养更多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国家的焊接专业人才。教学改革活动是提升现代焊接专业教学的主要措施,通过实际的教学活动来提升教学效率。[5]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薛春霞.高职焊接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3(3)

[2]王衡军.高职院校焊接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科技研究,2014(13)

[3]周文军.试论高职焊接专业教学改革的探析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2(z1)

[4]贾华.基于高职院校焊接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学园,2014(7)

篇7

关键词:高职;项目化课程设计;考核方法

技能是高职生谋职就业之本,安身立命之基,才略智能之长,个性发展之根。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就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所在。因此,高职课程的改革必须以高技能培养作为发展主线和价值取向,突出高职教育的能力本位特色,打破原学科课程结构,构建突出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式,彻底改革传统的考核方法,推行与项目化课程相适应的考核方法,在项目化课程的教学中实行生产育人。本文结合高职《水工混凝土材料检测》项目化课程设计与考核方法改革的工作实践对此加以说明。

一、项目化课程设计

《水工混凝土材料检测》课程是在传统的《建筑材料》课程的基础上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后重构的一门项目化课程。

1.教学内容设计。该课程针对合作企业提供企业发展需要和试验员、质检员、材料员等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从适用性出发,与企业合作开发,将教学内容归纳为五个项目(钢筋检测、细骨料检测、粗骨料检测、水泥检测、混凝土检测),每个项目均包括三个工作过程(进场检验与取样一性能检测一合格判定),见图1。五个项目的划分是从原材料的检测(钢筋检测、细骨料检测、粗骨料检测、水泥检测)到成品(混凝土)的检测,检测过程由简单到复杂,检测方法由单一到综合。每个项目的三个工作过程即为材料检测的工作流程。

2.教学组织。根据三峡工程中混凝土材料检测的过程为工作情境,在各工作环节中设计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教学内容。按照由简单操作到复杂操作的工作需要进行相应知识的讲授,在做中学,做中教,集教学练做一体化。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传统灌输式教学的主体,而是学习活动的主持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掘,学生团队以及独立工作能力也得到充分锻炼。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深度融合、教学练做一体化,学生在经过“五个项目、三个工作过程”中掌握材料检测的方法并增强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项目实施过程中,将传统的“学生”和“老师”的角色转换为“企业员工”与“部门领导”;将学生分成若干小团队,每个团队4―6人,让学生有企业工作的真实情景感受,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面对实践性、真实性的工作任务,学生要经过确定目标、制作计划、逐步实施并检查和评价整个工作过程,每个项目均应按工作顺序完成“材料取样登记表一试验委托单一实训预习报告一试验设备准备单一试验原始记录表一试验报告一实训报告”等阶段成果,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积极主动,知识和技能均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项目化课程考核方法改革

长期以来,《建筑材料》课程沿用传统的一次性闭卷考试进行考核。这种单一的考核不仅忽略了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运用,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形成有很大的弊端。因此,必须推行与重构《水工混凝土材料检测》项目化课程相适应的考核方法。

1.实现评价过程的动态化,促进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该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主要靠平时的积累和训练,因此该课程考核方案设计依据“强调技能操作,体现综合应用能力,加强形成性考核”的原则,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实现评价过程的动态化。其中形成性考核(采用项目化考核)占70%,终结性考核占30%。

总评=形成性考核成绩(项目化考核)×70%+终结性考核成绩(期末考试成绩)×30%。

2.实现项目化考核。项目化课程包含若干个项目。各项目所占比例为:项目一占20%,项目二占10%,项目三占10%,项目四占25%,项目五占35%。每个项目考核涵盖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考核成绩的评定在项目化教学中进行,以项目完成情况为基础,既重视项目成果,也重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职业态度、科学性、规范性和创造性。项目化考核成绩一般按照项目权重加权平均。

项目化考核成绩=(X1C1+X2C2,+……XiCi,+……XnCn)

其中:Xi,――第i项项目成绩;

Ci――第i项项目权重系数,由项目的重要性确定,∑Ci=1;

i――项目编号;

n――项目总数。

3.量化评分标准。为使教师和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有章可循,便于操作,根据项目中每个工作任务应提交的阶段成果的内容特点,制定了相应的评分标准。每个项目成绩按预习情况、表格的填写情况、仪器操作情况、实训总结等完成情况打分(具体分值见表1)。每个项目在学习过程中分别登记成绩,按项目填写项目考核成绩单,即学习完成各项目打分完成,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合理。

4.评价主体多元化。改变单纯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由教师、企业人士,团队成员、学生本人组成教学评价的多元主体。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团队互评、教师(师傅)对学生评价和教师(师傅)对团队评价,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促进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沟通、协调,使评价对象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5.采用核心指标一票否决制。对考核内容进行具体评分是项目化考核实施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考核效果,分值分配既要突出考核重点,也要对学生训练过程起一个导向作用。另外,为突出核心技术学习或关键注意事项,采用核心指标一票否决制。即核心操作中只要有一步操作错误、操作不规范或漏操作,该项目考核成绩即为不合格。

6.采用“两个不”原则。为强调课程的整体性和团队的合作性,该课程采用“两个不”原则,即一个项目不合格,则整个项目化考核成绩不合格;一个人不合格,则整个团队考核成绩不合格。

篇8

一、现行考试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目前中小学考试质量来看,试题难度过大,效度不高,促进发展的功能不强是其主要问题。

(一) 在试题难度方面,一般考试仍受“全面发展”、知识中心思想影响,为了考查学生的知识的全面性,考试内容范围普遍广,题量大,学生没有相对充足的时间思考每一个题目,而且试题的难易编排也不尽规范,没有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不符合考生的思维逐渐深入的过程,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偏题怪题仍然存在,加之有些考试题目用词、用句不甚通俗易懂,句型比较复杂,考试难度依然过大。

(二)在考试效度方面,考试内容过度注重课本上的知识,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等的考查;试题编制往往为了追求答案的客观化和标准化,题型单一,客观题比重过大,绝大多数试题是具有唯一正确答案的封闭式试题,重点对学生学了多少,即学习的“量”进行评价,忽略了学生深层理解及应用能力的考评。

(三)在考试评价的功能方面,其发展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方面,考试方式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这种考试方式有利于考查学生对已有知识的了解、掌握以及简单运用,但对许多高层次的能力,如学生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创新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考查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从考试的实际功能来看,考试评价往往不真正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为指向,而以淘汰一部分学生为目标,许多学生在考试之后经常得到的体验是“沮丧、受挫,兴趣渐失、信心殆尽”等负面刺激、不良影响,背离了基础教育的性质的和任务,考试评价功能异化,成为制约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亟待“改变考试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考试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二、深化考试评价改革的方向与策略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新的考试评价体系的重心必须由原来的智力水平的评价为主逐步发展到以发展能力、激励成功为主的方向上来,要适当降低难度,进一步提高考试的效度,使之更为科学地反映、促进教学过程顺利进行、教学水平和效果不断提高,促进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及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

(一)在试题内容方面,要紧扣大纲,选取恰当的内容,努力提高效度。效度要求试卷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发展目标和学习要求。首先,要以教学大纲上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基准,强调在考查知识的基础上考查能力。通过考试导向,进一步确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地位,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其次, 试题内容要开放、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关注学生应用和联系实际的能力。改变传统考试以记忆性、技巧性或速度为主的现状,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生活,重视生活体验。在试卷中,大力提倡和展现联系学生现实生活,联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题目,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问题”,且试卷语言、文字、图形要尽量符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及理解能力,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和参与意识。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程度。

例如,如图所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飞向月球,在月球附近一点P轨进入以月球球心F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I绕月飞行,之后卫星在P点第二次变轨进入仍以F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Ⅱ绕月飞行,最终卫星在P点第三次变轨进入以F为圆心的圆形轨道Ⅲ绕月飞行,若用2c1和2c2分别表示椭轨道Ⅰ和Ⅱ的焦距,用2a1和2a2分别表示椭圆轨道Ⅰ和Ⅱ的长轴的长,给出下列式子:

1. a1+c1=a2+c2; 2. a1-c1=a2-c2;

3. c1a2>a1c1; 4.

A.13B.23C.14 D.24

本题材在有效考查椭圆的性质及公式等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用现实问题提出题目,更容易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书本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试题质量较高。

(二)试题编制方面。一是整个试卷的试题难度的排列应遵循由易到难排列,使多数考生都能在基础题得到基本的分数,有了前面相对简单题的顺利解答既有利于降低考试焦虑,也有利于后面难题的作答,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我实现。二是对单题而言,采取分步设问的方式,降低题目入口的难度,前一、二问多数考生都能理解、会做。三是要针对不同类型试题的优缺点合理选用题型,根据不同性质的考试需要确定主客观题型的比例,例如如果是达标式考试就可适当增加客观题型的题量促使更多的考生通过考试,如果是选拔性考生就可以通过适当的增加主观题的题量增加区分度,达到对不同学习水平考生有效甄别的目的。四是要设置更多的开放性题目,改变传统考试注重答案唯一的状况,使学生不再满足于记住教师给予的结论,通过设置探究型问题、开放型问题、操作型问题、应用型问题等多维度地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的意识。

(三)适当减少题量,降低试卷难度。试卷难度过大,教学难度就被迫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自然大大加重,直接后果就是大面积学生因为不堪学习重负而厌学。正如有学者所言: “高难度的考试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使教学陷于机械训练、猜题押题之中。人为地提高学习难度,已给相当多的学生造成了学习困难,甚至带来身心的不健康以至人格的不健全,事实早已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基础教育考试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降低试卷难度。一是在试题长度上适当缩减,给考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使多数考生在有限时间内做完多数题目,这既是降低考试难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得到更多的肯定、良性反馈、激励,增强学习兴趣及自信心;二是在试题编制中,不给考生理解题意设置障碍,不搞文字游戏。通过适当降低试题的难度,既可以提高考试效度,又可以引导教学中减少重复、机械、大量的练习,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掌握方法和提高能力上。

篇9

2月2日,教育部公布了2012年年度工作要点,提出要研究高考改革重大问题,制定改革方案,指导各地根据实际探索本地区高考改革。规范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逐步扩大改革试点范围。清理规范高考加分。(《新京报》2月3日)

此次,教育部在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到了“”,这表明,今年出台高考改革方案已没有悬念。即将推出的高考改革方案,要想不负公众的期待,做到实至名归,应当有具体、明确的路线图,具有可操作性。2010年7月的《纲要》,其实已指明高考改革的方向,这就是“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本来,按照这一方案,制订具体方案并不难,只需按照这一方向细化、完善即可。

不难看到,教育主管部门的权力下放,直接影响高考改革方案的推进。在这种情况下,高考改革方案不能只有原则,必须有具体的步骤,尤其是关于教育部门放权的步骤。

以自主招生改革来说,目前的自主招生其实不是真正意义的自主招生,按照教育部门的规定,当前80所高校的自主招生,是与统一高考和集中录取相嫁接的。要进一步扩大高校的自主招生权,就应该打破集中录取,具体的方式有二,一是基于社会化联考基础上的高校完全自主招生,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不再参加统一高考、集中录取;二是基于统一高考的高校自主招生,将高考作为自主招生的笔试成绩,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学校自主提出申请成绩要求,学生自主提出申请,每个学生可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不管是哪一种方式,都将改变目前高考的功能和地位(前者社会化联考与高考竞争,后者将高考的功能从选拔转为评价),也将促使教育部门转变职能(不再掌握计划审批权和投档权)。

篇10

关键词: 高考录取 平行志愿 发展方向平行志愿录取机制改革是我国高考制度改革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2003年湖南省首次尝试高考实行平行志愿录取,2005年之后,江苏、上海等省市紧随其后,相继跟进试行平行志愿录取机制改革。在教育部统筹兼顾、平稳推进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改革的要求下,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省市已经全部或部分推行了平行志愿录取改革。

所谓平行志愿指在填报录取批次的每个志愿时,考生可以填报多所平行院校志愿,然后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优先满足高分考生的志愿,考生最大收益在于变同一批次报考的一个“第一志愿”为多个“第一志愿”。对于考生来讲,机会增加了,即扩大了考生选择范围,这种志愿填报方式可以有效减少传统方式第一志愿填报失误影响录取的情况,大大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一定程度上减少院校招生“大小年”的形象。可以说,平行志愿录取的推出是一项以人为本、以考生为本的改革措施。尽管平行志愿改革自实行以来得到考生和高校的广泛认可,但是作为高考改革中的新生事物,不可避免存在某些问题或缺陷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

一、河北省平行志愿录取机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2007年河北省在部分批次开始试行“平行志愿”改革,2008年逐步扩大试行批次。在两年试行基础上,2009年河北省在所有录取批次(除特殊类型招生外)都实现了“平行志愿”。改革多年,平行志愿录取机制的积极作用值得肯定,但实行中同样存在很多弊端和问题不容忽视。

第一,考生落榜风险依然存在。平行志愿录取中的风险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被退档的风险。现行河北省录取体制规定,高校可以在招生计划数的120%之内自主确定提档比例,如果院校的提档比例高于招生计划数的100%,录取中院校没有增加招生计划,那么超出100%部分的考生存在被退档的风险。(2)志愿填报过高带来的风险。如果考生对自己的高考成绩定位不准,志愿填报过高,院校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就可能导致填报的几个院校志愿都落空。(3)不服从专业调剂和其他原因带来的退档风险。考生档案被投到填报的某所院校后,如果填报的专业志愿按学校录取规则都不能满足,而考生又没有填报专业服从调剂,或由于身体等其他原因不符合学校录取要求,则有可能被退档。

第二,考生自主选择与高校自主录取难以实现。考生自主选择高校和高校自主选拔学生,考生和高校的双向选择一直是高考录取改革追求的目标。对考生而言,实行平行志愿录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生选择的权利,但当考生条件满足其所有志愿院校时,并没有真正选择院校的权利。对高校而言,按照自身需要自主选择考生空间几乎没有。

第三,仍未摆脱单一录取标准,“唯分数论”倾向更严重。河北省平行志愿改革的实行仍然建立在统一高考的前提下。一年一次的高考,唯一的高考成绩,高考试卷的考量标准,单一的录取标准在平行志愿录取机制实行后并未得到完善。相反,平行志愿改革后,在考生有多个志愿可以选择的同时,依据“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录取原则,反而更强化高考分数的重要作用。与国家长期以来推行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唯分数论”的理念给原本就将高考作为唯一出路的学生更多压力,学校和家长更忽视学生其他素质的培养。

二、深化平行志愿录取机制改革思路与发展方向

第一,探索“一档一投”向“一档多投”发展,实现考生与高校的双向选择。为实现考生和招生院校的双向选择权,逐步探索“一档一投”向“一档多投”发展。上级教育考试主管部门向各个批次平行志愿的多所高校投档,进行一档多投,即由平行高校根据自己的要求对考生进行个性化考量,让考生有机会获得多所学校的预录取通知,并可以让考生最终确认选择的高校,从而实现考生和招生学校的双向选择。招生学校向考生发送预录取及考生查询自己的拟被录取状态并最终选择确认自己心仪的院校等一系列操作均在网络平台上操作,待考生确认自己想去的院校后,招生院校最终根据预录取和考生选择的最终结果向考生发送纸质录取通知书。在考生和高校之间真正建立起良性双向选择机制,最终实现一档多投。这是当前我国高考平行志愿录取机制改革的主要方向。

第二,逐步尝试高校自主录取,提高高校自主选择权。高等学校的职责是按照国家要求和自身特点招生进行培养的,为国家输送人才,理应由高校招生部门行使录取权。以此平行志愿录取机制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方向是扩大招生院校的招生自。招生考试行政主管部门应尝试放权,让招生院校按照自身要求和发展需要,录取符合条件的考生,这样有利于招生院校招到更优质的生源,更重要的是优化教育生源的合理配置,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第三,探索综合评价录取机制。优化录取标准,以高考分数为基础,科学加入考生平时成绩、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标准,建立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综合考量学生录取与否,改变招生录取完全依据考生高考成绩的情况,从而有效降低考试误差风险,缓解学生焦虑和压力,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综合评价录取机制中,高考成绩不再是决定录取的唯一标准,最终目的是以统一考试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为基本方式,辅以自主录取、推荐录取、破格录取等方式。

我们期望能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推出进一步改革方案,促进高校招生录取模式取向最优化,让高考进一步向教育本能靠拢。

参考文献:

[1]樊本富.我国高考志愿填报方式与录取机制的利弊分析[J].考试研究,2014,2.

[2]熊丙奇.平行志愿改革的问题与出路[J].考试研究,2009,1.

[3]王泽来.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的发展趋势探讨[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9,6.

[4]林其天.普通高考“平行志愿”的现实意义及其历史定位[J].教育与考试,2009,2.

[5]李凤.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和录取机制研究[J].教育研究,2010,10.

[6]应朝帅.深化平行志愿改革的对策研究[J].中国考试,2011,1.

[7]王健.顺序志愿与平行志愿――不同投档管理办法的选择[J].中国考试,2011,4.

[8]郝云忱.我国高考平行录取改革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3,11.

篇11

关键词:新课程 高考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131-01

高考体系对中学以前的所有教育具有很大的引导性作用,是促进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关键点。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渐向高中阶段推进的趋势下,与高考相匹配的改革措施越来越备受社会的重视。

1 高考改革是新课程推进的必然选择

高考属于一种教育考评体系,其最根本的任务是在对学生高中时期的学习情况以及素质教育情况进行考查和测评的基础上,完成各所高校拔取新生的工作。[1]因为我们国家的传统教育课程测评制度太重视鉴别、区别和筛选作用,通过考试来进行测评,所以高考就成为了评估高中时期教育情况的最后方式。在这样的因素下,高考成绩完全成为各大高校选拔新生的主要尺标,直接影响着每年大部分高中毕业生的前途发展方向,也直接影响到所有高中学校的名誉和声望。这就使高考对高中阶段的教学方式造成了强烈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学校的所有教学内容均以高考为核心,根据高考来进行教学,教学的重点几乎全部放在所有考试类别和形式上,“高考考哪些地方,便往哪些地方进行学习,高考不考哪些地方,便不往哪些地方进行学习”。学生的高考成绩作为学习情况是否达标的主要依据,而老师、学校就会用高考升学率作为评判教育、管理是否成功的尺标。

高考对高中阶段教学情况的这种引导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课改如何改,全看高考如何考”“高考不变,新课程怎么改”,像这样的言论,在新课程执行过程中经常听到。这表现了就算新课程改革安排的再合理、再有利,假设不能得到高考的有效响应,实施将很难进行。在很久之前我国就开始注重素质教育,但直到现在也没有获得很大的突破和进步,追究其主要的原因就是目前的高考制度对基础教育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2 新课改高考面临的问题

2.1 理论与实践的矛盾问题

从理论上来讲,高考应该是课改中的一部分,但是事实上却是在某些程度上“引导着”课改的实施。人们不仅是希望能够通过实行课改来改正现在教育中的一些不足,确保学生可以全面发展,但是又害怕高考的成绩对他们的未来造成一些影响。因为历史和实际的因素,高考的“引导”作用已经变为一种客观现象,怎样有效地发挥高考正确的引导作用,尽可能避免不利的影响,是如今高考改革中最需要处理的一个问题。另外,还应该加强高考对新课程思想的贯彻力度,比如考试科目和方式的确定、考试难易程度的确定,还包括考试范围的确定,这都不能只是出于形式,必须在综合各测试区域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整和改进。

2.2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两难问题

新课改比较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人们担心学生会只凭个人喜好和主要兴致去选择上课内容,而丢弃了高中阶段本应该熟悉的简单课程。[2]相反,有些老师和家长顾忌到新高考方针的出炉会在某些方面给考生施加了一些压力。虽然为了增加考生自己作主的权利,高考新方针增添了很多考试板块和内容,评价制度上也从单一性变为了多元性,但是,与此同时也使考试范围变得更大了。因为高考依然是以选拔为主的考试形式,为了拥有更多机会、确保高考成绩,考生可能会陷进新形式的备考误区,出现新的应试学习形势,从而会给素质教育带来不利的影响。

2.3 综合评价方式的效度和公正问题

把整体素质评估作为各大院校录取新生的尺标和凭据之一是新课程高考中的主要优点。毫无疑问,对整体素质进行评估有助于处理高考制度中“高考定命运”、“惟分选拔”的弊病,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却遭受了很多疑问。其一是由于改革最初阶段,大部分省市虽然把整体素质评估作为高考考查的内容之一,但是并未对评估模式、评估标准等进行仔细的规定,形成操作困难的情况;其二是由于在监管、督查制度还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学生和家长顾忌到学校拥有此种评价方式后,容易出现教育腐败的不良现象。

3 新课改高考的改革趋向

3.1 改革高考形式与内容,注重能力考试

受知识价值观的影响,我国以往的中学教育制度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以致于中学教育只注重知识的讲解,没有注重能力的提高。相对的,高考科目也是以课本内容为主体,只注重测试学生的记忆能力和了解能力,忽略了对考试运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考评。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新课改决定从“内容和技能”“步骤和方式”以及“态度和观念”这三个领域进行综合,作为各课程目标的学习方向。同时,高考形式和科目也应该从知识测评往能力测评上的进行改变,在内容考试的基础上要更加重视技能的考查,关键点应该置于对知识的分析能力、运用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测评上。

3.2 健全监督评价机制,建立综合评价制度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考查上,一定要改变以高考分数为主要选拔标准的形式,应该创建与素质教育观念相结合的考查制度。因此,新课程制度制定了学生成长过程、整体素质评估等内容,并且把这些内容归为各院校招生的选拔尺标。高考分数已经不是各院校选拔人才的主要凭据,学生在学校的整个表现情况,选择的科目、参与的社会活动、取得的某些成果,也是各院校选取人才的依据之一,并且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3.3 坚持统一高考为主,慎重、稳步走向多元

作为一种甄选性考试,高考所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广泛,它影响着很多家庭的利益,不单单是影响中学的教育情况、高校的择优情况,甚至影响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3]不管是新课程还是高考,这其中的改革程度和大众的心理接受能力以及整个社会都是紧密联系的,所以,我们需要慎重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及大众的心理承受能力等因素,在保持统一高考的前提下,顾全大局、谨慎、稳定地促进高考改革。

4 结语

高考不单单是教育方面的问题,甚至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高考改革涉及到许多家庭,关系到众多考生的发展,所以,和课改相匹配的高考改革必须在有足够论证和多次测试的基础上稳步实行,逐渐调整,最终确保课改和高考改革能够有效连接。

参考文献

[1] 肖娟群.新课标改革背景下的高考改革[J].湖北招生考试,2010(6).

篇12

关键词: 高考改革 必要性 多元智能

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教育考试制度,而且兼有为国家选拔人才的性质,具有复杂的社会功能。它在为高等学校选拔新生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学教育教学改革,引导了中小学生努力学习,规范了中小学的办学方向。高考制度主要的社会功能体现在维护社会公平、促进人才流动、保持社会稳定。从教育角度讲,高考制度改革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也是重点和难点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我国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一、高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1999年高等学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适龄青年进入高等学校就读的人数急剧增加。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数为64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9.8%,经过几年的连续扩招,200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4%,中国高等教育已完成了从“精英教育阶段”到“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跨越。大众化高等教育既要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又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在“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方面更要承担一部分任务。因此,高等教育不仅要积极培养精英化人才,而且要培养技术型人才,以满足社会需要。由于过于强调统一性,现行高考模式已不能适应发展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多样性的要求。

高考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教育制度,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加强高考制度的改革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组成部分。当前,教育内部和外部环境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过去一个时期以来行之有效的高校招生考试管理规定和办法,以及观念、体制、机制、模式正面临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巨大的并不断增长的考试规模对考试组织管理体制、体系提出了挑战。1998年以来,考生人数连年持续增加,到2009年,已达到1020万。面对已达世界之最的巨大规模的统一考试,现存的高考考试组织管理系统存在多方面不足,因此高度集中的高考组织管理体制、体系、结构和模式深层次改革势在必行。

二、我国高考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为高等学校科学、合理、有效地选拔人才,为学生提供相对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方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正因为此,目前世界许多国家也开始由分散考试走向统一考试。但是,考试形式的统一性和单一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破坏了考试的科学性、合理性,使现行高考制度仍存在着许多问题。

1.高考承载着巨大的社会压力

高考制度不仅仅是高等学校的人才选拔制度,同时还承载着过多的附加要求,包括社会人才观的引导、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高中学业水平的检测、学生综合素质、创造潜能的甄别等。特别是在向全社会开放后,高考已经成为一种社会考试,高考的社会功能还有加大的趋势。与此同时,社会上激烈的就业竞争,也集中反映到教育领域的高考竞争中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高等教育规模扩大,高考招生比例逐年增加,高考已成为关系个人成功、家庭幸福与社会进步的大事,成为万众瞩目的政治和社会事件。

2.“一考定终生”考生负担过重

现行的高考制度规定,每年只有一次考试,考试时间和考试方式基本是全国统一模式,高校录取新生几乎完全依据高考的分数,造成高考成绩的一分之差可能改变一个人命运的严酷现实。过“高考独木桥”,变成了带有长期的、巨大的心理压力的事情。

3.影响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随着高考竞争的加剧,上世纪80年代便出现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片追”、文理偏科、学生负担过重、影响求异思维和个性发展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在中学,“考什么就学什么、教什么”成了一种普遍现象,这种片面应试的结果造成智育一支独秀,教学内容过于求全,教学要求过于求深,从而限制了学生的主动精神与个性特长的发展。

4.单一的人才选拔模式难以适应大众化阶段人才选拔的需求

高等教育大众化相伴随的,不仅仅是大学毛入学率的提高,还有高等教育办学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各种类型的大学、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和多层次的培养规格,相应地要求高等学校选拔学生的方式也要作出调整,现行的整齐划一的高考制度已无法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了。

三、多元智能指导下的高考制度改革

上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多元智能理论着眼于人的智能开发,其核心观点是通过正确认识、评价和开发学生多元智力的潜能,促进人富有个性地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优势智能领域,要避免使用单一的标准化的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发展,努力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智能。同时由于智力发展的多元性,不能只注重高考成绩。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局限于以标准的智商测试和学科考试成绩为主的单一的课业学习智力领域为主的评价,应重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高考的评价方式必须由过去采用单一的、以考试分数作为主要或者唯一录取标准的模式,向着采用多元评价、综合评定、择优录取的方向改革。

综合高考制度改革的方向,本文尝试提出一种分层次考试、多元评价录取的高考制度。在大众高等教育阶段,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是同时存在的,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两者应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高校既要培养精英型、学术型的白领人才,又要培养职业型、技术型的灰领、蓝领人才,以适应金字塔社会多样化人才的需要。

对于能够代表国家最高学术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为了便于实际过程中的操作,可定为“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这些高校不仅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而且承担着繁重的科学研究任务,且往往是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教育基地,对学生入学通常有严格的素质要求。这些大学可以实行全国联考,考试时间定在一月份,具体联考科目和联考内容可以按照现行高考制度执行,实行全国统一命题,联考的录取应由全国统一划线,既保证精英教育的质量,又兼顾全国考生的公平竞争。每个学生只填报一个志愿,成绩出来后高校按照考生成绩安排差额面试,在按志愿录取结束后生源不足的高校可以进行调剂。时间的安排是为了让在此次联考中失利的考生可以继续冲刺六月份的统一高考。

对于一般本科院校,可以采取全国统一高考,但是改变现行的只根据一次高考成绩录取的做法,降低其在录取中的比重,加入高中课程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具体可参考2009年浙江省“新课改高考方案”的选拔模式。在过渡阶段,高考成绩比重可以稍大一点,以后逐渐降低,使三者的比重大致相当。同时需要提高评价的客观性,首先要对教师素质出台相应标准,其次要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以对学校评价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当前,中国高考政策改革应重点考虑健全高校招生的监督约束机制、高考公开透明机制及追究责任的问责机制,为综合素质评价进人高考录取创造更有利的环境。中学也应投入更多力量对中学生进行个性特长、综合素质方面的成长记录,为高校提供更多可靠依据。

对于能够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任务的专科/职业型院校,可以凭高中毕业会考成绩申请入学,必要时可以适当加试和职业、专业相关的一些技能。强化会考结果的利用,高职高专院校应主要根据高中毕业会考成绩招生录取。在高等教育正朝着多元化、多样性发展的背景下,过去那种千军万马抢过独木桥的状况有了一定改善与缓解。一些高中毕业生不需经过高考而凭高中学习和毕业会考的成绩进入高校成为可能。高中毕业会考其实也可以转变为一次“高考录取”,会考成绩完全可以作为部分院校和高职高专的录取依据。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所有的高职高专院校录取的学生都可以不必参加高考,而他们在目前招生总人数中占很大比例。采用多样化的招考形式,学生不仅可以免去因为高考而背负的沉重的负担和压力,而且不会因为备考而耽误其他课业的学习。

分层次招生的目的是让考生分流,改变一张试卷从北大考到高职的局面。在每一个考试层次中,每个考生都可以有三次选择的机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参加哪一个层次的考试,究竟考一次还是考两次由考生自定。总之,多考一次则多一次机会,不以一次考试定终身,高职高专类招生可以不参加联考和全国统考,这就能为前两种去向的学生减轻升学预备教育的压力。

参考文献:

[1]刘海峰.中国考试发展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13

试卷结构有较大调整,“选考试题”首次登场。新旧高考命题题型虽然都是由语文基础知识、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语言表达和写作几个板块组成,但新高考题增加了选考内容,这既是试卷变化最大之处,更是新高考试卷的亮点。与此同时,新试题加强了社科类文本阅读的比重,题量在旧高考的基础增加了一道,而分值却是旧高考题的两倍。社科类文本的阅读题型也有不小的变化,由纯客观题型演变为主客观题型兼顾,分值、题量各占一半。选考类文本的分值则比旧高考必考文本的分值有所降低,语言表达题量和分值也有降低。这个变化,既符合新课标强调的“人文内涵”培养和“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课改精神,也表现出命题者关注社会发展和需要,引导学生和语文教学注重个性化发展的思路。作文题沿用“话题作文题型”,意在鼓励考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并给考生个性以较大的自主发挥空间。

选材富有时代感,注重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实际,兼顾地方特色。试题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如第22题是一道语言表达题,选材是关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四个比赛项目的标志图形,要求自选一个图形,围绕图形内容,紧扣动态特征展开联想,写一段话并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方法表达。

北京奥运会是举世瞩目的大事,更是青年学生关注的热点。四个比赛项目的标志图形是广大学生熟悉和喜欢的,因此,这类材料,比其他任何纯理性的抽象材料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从答题要求来看,既能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又能具有很好的区分度。

广东题锐意出新,命题视野开阔

选考题实用类文本《访钢琴演奏家傅聪》所涉及的人物也是学生较为熟悉的,内容围绕“做好人,才做艺术家”这个中心展开,对人生有正确导向作用,也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名句默写部分,都是耳熟能详的句子,舍弃了旧高考中涉及到的文学常识的内容。文言文阅读所选取的材料,一改传统的传记文学,选取著名文言小说《聊斋志异》的篇章,取材新颖,内容生动,又富有很强的生活气息,读起来让人觉得轻松,不像传记文学那样面孔冷峻,这就拉近了文言文阅读与中学生的心理距离。

第23题是关于粤剧的信息筛选试题。这个内容极具岭南地方特色,作为广东学生应该有所了解,作为广东语文教学也应该有所涉及。老题型新内容,面目鲜活,体现了广东的地方文化特色。

客观题难度降低而主观题难度有所提高,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例如,第1题关于汉字读音,几乎没有设置解题障碍。第2题,关于成语及熟语的运用,秉承了旧高考的传统,去掉了生僻成语以及介于成语与熟语之间的熟语。第3题是关于词语的辨析,选材都是使用率较高的词语,辨析起来没有太大的难度。文言文阅读理解所涉及的词语以及内容的理解难度都不大。而主观题则适当增加了难度,如选考类文学文本第18题,选考类实用文本第21题,要求学生既结合文本内容又结合自身的语文素养来回答,这样既考查了阅读鉴赏能力,又考查了“审美情感”和“思想情感”,虽然自由度增加了,但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社科类文本阅读增加了两道主观题,将原来的三道客观题改为现在的主客观题各两道,无疑增加了答题难度。这些题注重对人的思想精神领域的开掘,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考查的力度也相对加大。

选考题更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难度增加,但给学生提供了较为自由的发挥空间。增设选考内容,有利于不同类型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例如,文学类文本第18题,主要是从学生的“审美情感”角度命题,学生解答时既要鉴赏文章的内容,还要调动自身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难度较大。实用类文本第21题则是从学生的“思想情感”角度命题,出题思路与文学类文本虽然略有变化,但本质上是一致的。由于选考设计了不同文本的阅读试题,这就给考生提供了依据自身特长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文本阅读答题的自由,这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

增加探究题型,凸显新课程理念。该套试题注重探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查。第14题、第15题、第18题、第21题是该套试题的亮点。这实际上是要求学生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和理念来分析问题,昭示了教改方向和学习发展方向,有利于学生形成学术研究思维。

宁夏、海南题 推陈出新,改革力度较大

试卷知识结构与题型结构推陈出新。该试卷题型安排除了根据课改精神推出选考题外,还改变了旧高考试题的编排顺序,先从社科类文本阅读开始,然后是文言诗文阅读,接着是选考文本阅读,再是语言文字选择与运用,最后是写作。

从知识结构来看,全套试题去掉了旧高考试题中的读音和字形的辨析,保留了其他传统知识点的考查,语言运用题量减少,分值也相应减少。但整个板块强调的是语言的运用,着力考查语文的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古诗文的阅读鉴赏,最突出的变化是分值的提高。比旧高考试题增加了4分,更重视古诗文阅读欣赏能力的培养。现代文本阅读设置选考题,这个变化应该说是紧随新课改精神,体现了新课标"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和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理念。

试卷中文本选材既凸显时代特点,又兼顾传统。例如,社科类文本选材是关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却出不了伟大作家"的问题,具有时代特点,而选考文学类文本选材是《林冲见差拨》,则是传统的古白话小说,选考实用类文本是《叶圣陶在四川》,关注的是语文学科本身的相关信息。

增加探究题型,体现出强烈的改革意识。探究题与广东、山东卷一样设在现代文本阅读部分。但两省该题赋分比广东、山东都要多。第14题和18题是探究题,赋分均为8分。这样设置分数,体现了海南、宁夏两省对探究性试题和对探究性学习的高度重视。

作文命题注重考查写作基本功和基本素养。海南、宁夏的高考作文题是材料作文,给考生提供了一个科学故事,故事的核心与创造相关。作文试题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比较大,材料并没有明确给出一个固定的话题,考生只要注意故事后面的提示,就不容易离题,这样将作文的重点放到表达上而不是审题上,是一种合乎实际的回归。这样命题继承了旧高考的新材料作文的传统,注重考查写作基本功和基本素养。由于这个命题留给考生的思维空间比较开阔,考生完全可以根据题意和自己的积累与个性特长立意作文,这与目前我们提倡的创新精神不谋而合,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气息。

山东题平稳中体现创新,继承中寻求突破

山东题全卷整体结构形式与旧高考试题结构形式保持一致。不论是基础知识的考查,还是古诗文、现代文的阅读考查,都体现了良好的继承性和稳定性。除选考题以外,其他题型没有任何变化,该套命题体现了在课改第一年高考中平稳过渡的命题特点。

整套试卷从知识结构和题型结构上,又都在稳中创新,在继承旧高考的传统命题题型上寻求变化和突破。其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几点:

作文由旧高考的新材料作文回归到“话题作文”。作文话题没有安排任何语境,话题本身充满了诗意,虽说审题有一定的难度,但构思、立意和选材的自由度非常大,便于学生充分发挥个性特长写作,便于学生展示个性才华和语文素养。

古诗文识记和阅读欣赏部分虽然题量、题型没有变化,但文言文的翻译和名句默写题增加了分值。

分值增加3分,这暗示了要求考生加强文言文学习的方向。准确翻译文言文和名句默写则是考查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和基本的方式。

社科类之外的文本阅读由过去的必做题改为选做题。在题型和文本的选择上与广东题多有相似之处。

两道题难度、题型和分值基本一致,考生可根据自身特长选做不同内容的文本试题。阅读文本的变化和选择的自主性,便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这种命题与新课标所确立的“注重学生个性化阅读和自主探究的学习”理念十分吻合。

试卷信息量大,题量与旧高考一致,但比广东题多两道小题。这两道小题主要是基础知识部分和语言表达部分各多出了一道题,因而涵盖的知识面更为广泛。

文本阅读选材继承传统,立足于稳,重视语文的“文”的色彩。选材虽然生活气息没有广东试题浓厚,材料也不如广东题鲜活,但所设计的探究题比广东题更开放,更自由。例如,选考题文学类第21、22题,实用类第22题即是如此。

增加探究题型,体现创新和寻求突破。注重探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查,这是山东题创新思想和寻求突破的又一体现。选做题的两个第22题,就是这样的试题。这实际上是要求学生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和理念来分析问题,昭示了教改方向和学习发展方向。

新高考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

四省区新课程改革后第一年的高考题均“稳中求变,稳中求新”,即保持了高考的相对稳定,又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这样的试题命题方向对我们今后的高中语文教学有以下几点启示:

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四省区的语文试题都没有放弃对基础知识、语文素养和基本能力的考查。这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无论高考怎样改革,无论语文教学怎样改革,语文的基础能力和基本素养都要强调。因此,语文教学中必须要认真落实基础知识学习和读写基本能力的培养,强调语文素养的提高意识。

语文教学要锐意改革,积极推进探究性学习。四省区高考最大的亮点,就是将探究性试题引进高考试题中。不管是有意为之,还是不约而同,但都昭示一个共同的方向,语文教学要强化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意识,要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探究性学习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也不能与课堂教学脱节,而应该把语文课堂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结合在一起,进行一体化研究,真正把探究性学习落到实处。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意识,要给学生个性发展创设良好空间。四省区高考命题的另一亮点就是增设选做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语文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

这不仅是高考命题昭示的方向,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更是我们民族独立创新、走向强大的需要。中学语文教学理应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要真正使学生成长为人格独立、思想深刻、见解独到的大写的人。

篇14

关键字:高考;教育提升

高考制度作为选拨人才的重要途径,为我国社会发展和教育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它也存在着教育不公平、生存困难以及生源紧张等尴尬局面。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提高,我国的高考制度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也越来越重要。

一、高考与社会发展

我国的高考制度建立于1952年。高考的建制,可谓是中国现代教育考试史上的一项伟大创举。高考经历了由单独招生到联合招生再到统一招生的三个发展阶段。社会发展对特定行业人才的需求决定着高校专业的增减。社会职业需求的增长,已成为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越来越重要的趋势之一。高考制度不仅在维护社会安定方面发挥指挥棒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公平。分数面前人人平等,高考录取的依据就是分数。为照顾地区差异,高考试卷也从全国卷到各别地方单独命题或几个省市联合命题的走向发展,随着社会职能的转变,各个省市地区也根据本地的教育教学情况、当地考生接受教育的形式和特点来不断调整高考方案。而不是一味地盲从全国高考政策。这种人性化措施不仅使当地学生受益,也对全国教育政策产生影响。而高考分数线的划定,也是根据各个省市的社会发展状况和考生的报考录取率而确定的。

二,高考与教育提升

1,推动教育改革,规范教学方向

一般来说,高考考什么,中学教学就要教什么,为了考生能够不断的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学校就必须达到相应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具备各种软硬件条件,从而推动中小学教育教学不断走向完善。不管是在教学模式、学科设计还是考试方式。都为中小学提供一个良好范式和发展方向,从而真正做到符合高等教育的价值判断和社会满意度。实际上高考作为传达国家政策、意志和中学办学、教学的一个媒介来规范教育教学方向,也就使得高考制度选拔人才的现实意义也就更加丰满。

2,以考促学,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

每个考生“寒窗苦读数十载”都希望在高考中获得高分数,那就必须努力拼搏。正是高考的激烈竞争,让考生明白努力学习的现实意义。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他们早早的就明白了高考的重要性。这样培养了他们努力学习的独立意识。这时高考就要设定一个门槛,通过不断提高试题的难度来选拔出更优秀的人才。考生就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科学文化知识的扩展面以及自身素质。高考就体现出它特有的以考促学的功能。特别是在1997年恢复高考后几年内迅速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高考始终是激励考生奋发学习的最实际、最强大的动力。

3,保障生源质量,优化人才结构

高考制度作为衡量人才的关键。能够为各个专业人才的发展提供生源保证。根据社会需求和高校发展不断优化生源结构。高校在录取新生时,也可以采用多元录取方式,将考生的家庭条件、地域环境等因素纳入评价指标,要求高校在录取中,给予来自中西部贫困家庭的学生提供上大学的机会。高考也是优化人才的过滤器。各个高校提供培养专业人才的“试验田”,例如上海交通大学新设立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特区――致远学院,“致远荣誉计划”覆盖学校所有专业,打造与世界接轨的卓越人才成长体系。而这些专门人才的选拨,就需要通过高考来保障生源质量,为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所需要的人才。

三,高考改革面临的尴尬局面

1,公平问题亟待解决

中国有句俗话“不患贫而患不均”,可见,人们对于公平问题是多么的看重。在高考录取制度中,由于历史条件等原因,考生进入大学的机会的不公平是客观的,巨大的。

2,高校的生存困境

我国高校招生报名人数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峰1050万,之后几年高考报名人数急剧下降。生源下降导致部分高校无法完成招生指标。虽然最后通过征集志愿大部分高校完成了招生计划,但一些院校依然遭遇了“零投档”的尴尬。虽然受生源下降的压迫,但一般普通高校仍然在持续扩大招生量,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此类高校尴尬的生存现实:虽然是公办高校,但对学生学费有严重依赖。招不到学生,学校就难以维持生计。

四,高考改革势在必行

1,落实“异地高考”,体现教育公平

在当代中国,异地高考不仅是一个考试便利的问题,实际上更是一个教育公平的问题。随着进城务工人员人数的逐年上涨,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在随迁子女就地高考升学的政策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

2,本专科分类考试开始试行

实现本专科分类考试将涉及高考,教育体制,办学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将考生更好的分流到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仅在高考录取上面调整政策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更好的适应改革,考生要以综合测试平台进行科目选择与组合,招生学校根据培养要求组织相应的专业考试。

3,“一年多考”启动

高考制度不合理之一在于它“一考定终身”制度,无形的给广大考生增加了不少压力。“一年多考”政策尝试部分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能增加高考的公平性,因为从测试理论上讲,测试次数越多,考试本身的可靠性就越高,其平均值就越能接近参试者的真实水平,这是毋庸置疑的。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