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9 14:51: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高考改革的方向,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是为高校选拔合格新生而设立的一项制度,这项制度对高中教育乃至整个基础教育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我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已30多年。高考在一定意义上是社会公平、公正的象征。据有关调查,95.7%的受访者对现行高考制度公平公正性给予了充分肯定。然而现行高考过于注重笔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忽略知识的全面掌握,忽略品行修养,直接导致“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应试教育,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国家对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因此。对现行高考制度存在的弊端与改革方向进行探讨,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现行高考制度存在的弊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行高考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人们对高考制度诟病的批评也越来越尖锐。综合起来。现行高考制度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全国(或全省)统一的考试要求、统一的试题,进行一次性考试的方法。使全国(或全省)高中教学面对的是高考的最高要求,忽视了高校要求的差异性和地区的差异性,以及学生志向和能力的差异性。
2.高考考试方式的过于单一性、考试试题解答结论的唯一性,试题的封闭性等因素,造成了高考对学生的考查只能涉及到学生认识和表现能力中范围狭窄、层次较低的范畴,学生和老师对学习成果的理解和追求表现特别狭隘,浪费了学生发展的有效时间和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时间。
3.“一考定终身”的模式给考生和家长带来很大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调查显示,58.6%的考生在高考之前曾因紧张或焦虑而失眠,而70.8%的考生家长在孩子高考时感到焦虑。
4.高考成为“指挥棒”,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皆以高考为中心,以考试代替评价,高考成为评价教育结果的唯一尺度。使得高考考的不仅是应届高中毕业生,也对整个教育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小学、中学。甚至幼儿园的教育,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围着高考的指挥棒转。
5.人才选拔方式和标准的单一化,导致高考的“负荷”加重。一张试卷既考研究型大学的精英,又考接受职业教育的高技能劳动者,使层次、类型各异的高校无法根据自己的定位和需要选拔人才,没有真正的招生自:录取标准单一,高考分数成为录取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平时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品行修养和综合素质评价、其他能力及对社会或学校的贡献等因素。
6.把一个省的学生摆在一起进行排队划分数线的做法,不合理地夸大了高考试题可能达到的精确度,极度夸大了考试分数的价值,使全社会对分数在教育和考试中的作用产生了片面的认识。
三、对高考改革的方向探讨
高考改革就是要充分利用考试资源,使考试具有较多的评价内涵,加强和深化对人的能力、学力和潜质的测评。利用评价的观念和方法改造我们的高考,利用考试的数据开展评价工作,是实现高考改革和推动教育评价的最佳结合点。
1.变高考“独木桥”为“立交桥”。高考改革必须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育形式以及选拔和录取方式,变全国统一的、一次性的高考为多次、分层的高考。既适应不同层次的高校的要求,又适应不同的课程、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水平。让考生能多渠道、多层次接受适合自己教育的“立交桥”,改变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状。
2.高考要增加对教育过程和教育对象的评价功能。逐步实现变单一的书面笔试形式为多种不同的考试形式,以考查学生不同形式的能力表现。不仅为学生提供分数,更要通过考试的各种数据,为考生提供知识、能力、特长和潜质的评价报告。以此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长处和优点,理性选择发展方向。
3.用水平考试辅助高考选拔。目前的高考制度使学生忽略平时注重知识的全面掌握,同时忽略品行修养。因此,高考改革中应建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对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文化课进行考查。同时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合作精神、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等方面对高中毕业生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并将两者同统一考试相结合,共同作为普通高校录取的依据。
4.给高校一定的招生自,让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学生,逐步建立起高校间在招生和人才培养上的竞争机制。
四、高考改革不能单兵独进
尽管现行高考制度对基础教育消极作用都是非常显然的,但其改革是不能单兵独进的,必须有社会改革同步进行。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至少能够摆脱多数社会权力和金钱势力的践踏与蹂躏。至少能让没有社会背景的中下阶层子女通过个人奋斗能够得到高等教育的机会,从而也有向社会上层流动改善家庭状况的微妙机会。如果摒弃了这一原则,用什么来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公正公平?
高考改革必须在整个社会大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的前提下进行,这种大环境包括人们的社会道德水准、诚信意识、社会价值观、信息的透明与完整、法制观念和水平等等。没有社会改革同步进行,高考改革是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成效的。
参考文献:
[1]徐小洲韩国高考改革的动向及启示《教育研究》2003年第12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 决策 评估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教学管理工作是各项管理工作的中心,在教学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管理模式是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和基本保障,一所大学的教管部门具备怎样的教学管理理念,尤其是基层管理者具备怎样的教学管理思维,成为左右一所大学发展兴衰的决定性因素。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和挑战。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多的改革,在很多方面如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学科建设、专业布局及细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等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问题的梳理,不难看出,高校教学管理问题是教育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教学管理问题在整个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中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在教学管理体制所面临的问题中,笔者认为,教学管理行政化色彩浓厚是最主要的表现,而这种行政化色彩作为一种管理态度,其影响涉及到教学管理过程的方方面面。
从系统的“结构―功能”理论模型出发,建立“多层环状”教学管理系统,完善教学工作的决策、执行、监控和信息反馈系统,构建多层环状、环环相扣、结构紧密、功能优化的教学管理工作“回路”。强化教学管理在教学质量的监控、保障和对学生学习等方面的引导功能,强化教学评价在教学管理中的激励、导向作用。
首先,在一个管理组织中,决策的制定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管理活动的运行及管理效果的评估。在教学管理政策的制定上,要保证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努力使决策全面客观的反映教学管理的相关问题。教学管理政策的制定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教授参与民主决策。有学者指出:教学管理政策的指定要包括决策核心层、咨询层、信息层几个方面,其中校长、主管教学工作副校长、教务处处长及各二学院院长构成教学工作决策中心(核心层),制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计划,并进行决策;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组织构成咨询层,犹如“外脑”,对教学工作发挥宏观指导、决策论证、咨询作用;教学管理机构的信息反馈网络是“神经中枢”,负责提供决策参考信息。
笔者认为,这种决策制定突出了“领导”这一高层人士在决策制定过程中的决定作用,而忽视教师、学生这两个教学主体在教学管理中能动作用。将教师和学生至于被管理者地位上,是我国教育教学行政色彩浓厚的重要表现,这当然是不可取的。因此,在决策制定过程中,为尽量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就要听取多方意见和需求,结合学校的发展目标和自身条件来制定相关政策。
第二,保证教学管理过程的规范化和人性化,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一般情况下,规范化管理更容易被理解成制度化管理或标准化管理。但是制度仅是形式,任何一种形式管理都可以以制度的形式予以界定和贯彻。所以人们所说的制度化管理仅仅是强调要把管理者的稳定意志,以制度的形式予以界定。它仅仅是相对于由情感主导的管理者的随意性管理行为而言的,强调的是事事有章可循的“法制”化管理。而规范化管理则是与泰罗的科学管理相对立的,强调的是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人的价值,而不是把人当作一个机器上的螺丝钉和齿轮,是在对人的本质特性准确把握的基础上,通过确立一套价值观念体系来引导被管理者的意志行为选择。因此规范化的教学管理过程可以理解成:在尊重教学管理个体价值的基础之上,通过合理完善的制度引导而实现管理目标的过程。而管理过程的人性化则更容易理解,就是强调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人的价值,这与充分发掘受教育个体的个人潜质,达到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一教育目标不谋而合。
第三,要保证对于教学管理结果评估的客观性和一致性。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需要对结果进行评估与考核,从而明确本次管理过程的实施效果,并对下一阶段管理过程的实施提供指导性意见。对于教学管理过程及其取得的结果进行评估,要保持客观性和一致性的原则,主要是为了避免教育管理行政化的影响。组织的评估标准如何确定,笔者认为应遵循组织决策时的标准,只有保证对结果评估的客观性和一致性,才能保障组织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的一致性,保证管理过程的严谨性,保证管理过程的公平性和可操作性。
要保证对教学管理结果评估的客观性和一致性,就要求教学组织决策时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管理活动中,如何依据教育教学目标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决策尤为重要,这对教学管理中的管理阶层提出很高的要求。
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明确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高管理者的素质、规范管理过程、客观评估教学管理结果对教学管理改革均起到积极作用。而如何将教育的特殊性与管理的一般性合理结合也是教学管理体制改革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毕灵敏,关于高校教学管理规范化的思考[J],学习月刊,
2008年
[2]路彦冬、王博,国内一流大学教学管理模式及分析[J],科
技信息,2010年第15期,97
[3]茶世俊、廖才英,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究[J],现
代大学教育,2002年第1期,40―44
[4]王庆丰、申爱红,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J],辽宁教育
行政学院学报,2007.11:149―150
[5]李建,对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变革的思考[J],山西青年管理
干部学院学报,2007,20:98―100
[6]吴同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J],淮北煤师学院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130―131
关键词: 高职高专考核评价方法 现状 设想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决定着考试的方式方法的变革。当今,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全面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过去以笔试为主要形式,以卷面成绩为主要依据的传统考核方式已明显影响着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对我国传统考核方式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和改革,提出新的理念和模式,已是促进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必需。现对高职高专考核评价方法的现状及设想分析如下。
1.高职高专考核评价方法的现状
1.1过于注重分数
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在学生考核评价方式上,仍然沿用以笔试为主要形式,过于注重分数,把分数作为判断学生优劣的主要或唯一标准。其实分数对受教育者可带来一定的危害性[1]。
1.1.1过于注重分数,容易使学生卷入为分数而学习的误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激发学习的动机。为分数而学习,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和枯燥,从而降低学习积极性。学生把精力放在分数上,而不是放在学习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上,难免会出现“临时抱佛脚”或弄虚作假等不正常情况。过于强调分数高低,为分数而考试的激烈竞争,有损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的学生对分数有一种恐惧感,内心总是充满了焦虑,担心因低分而在班级中受到白眼与冷落,为此,只得竭尽全力争取高分。
1.1.2分数不能准确说明学生情况。分数提供的信息是十分含糊、抽象的,不能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在某学科上的长处及不足。尽管分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知识、技能、技巧,但与学生学习有关的努力、勤奋、动机、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并未得到评价。
1.1.3分数能使学生走上死记硬背的歧途。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考试成为一种记忆能力的测验。为了取得好成绩,学生必须按教材的内容和教师的要求去学习。固定的考试题型也迫使学生花时间去适应。繁杂的学习内容连记忆都来不及,也就无暇顾及去深思、去运用了。因此,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对考试改革作过不少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但在很大程度上还未跳出以记忆书本知识为主的考试框框,仅以分数来评估教学质量,确定出学校或个人在群体中的名次地位。因此在校际统考中,把获得高分作为考试的目的。为了备考,学生不得不日夜加班加点,陷入题海之中,有的学校甚至缩短临床学习时间来应付统考,打乱了正常教学秩序,妨碍了教学计划的执行,学生为了考试也只得去读死书、死读书。
1.1.4考试评分的过程难以做到完全准确公正,如稍有偏差,可能会引发学生的不满;也不排除个别老师在分数上设置障碍,以图“征服”个别学生,这些皆因分数导致的师生关系紧张,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我国,考试还存在一个标准化问题,表现在考试的主观因素较大,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试题质量不稳,或难或易;评分手段不尽人意,多为手工操作,这些对考试结果均会造成影响。实行标准化考试,可能使学生为了追求“标准答案”的唯一性而放弃其个性的发展,从而抑制了人的创造性。
1.2平时成绩水分太多
评价学生对每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之所以要看平时成绩,就是为了避免“一张试卷定乾坤”的现象发生。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对平时成绩的处理往往是依据1―2次书面测验(每次一节课左右)而定。且不说这1―2次书面测验能否反映学生对该门课应有的能力,单凭测验时学生密密麻麻的座位,没有实行单人单座,学生互相抄袭的现象很严重,因此平时成绩水分太多,占总分30%―40%的平时分基本上是送给学生的。这样的平时分还不如取消,因为它助长了学生互相抄袭的不良考风。
2.变考试为考核,加强形成性评价
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采用启发诱导、问题探索等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提倡手脑结合,使学生能研究、思考,创造,为终生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现行的学校考试要进行很大程度的改革,变考试为考核,才能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为全面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服务。
2.1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考试改革的总体原则
2.1.1要改过去那种以书面测验为基础的考试,实行以观察法为重点,方法多样化的考试,除笔试外还可采取口试、操作、演示等。
2.1.2改以记忆为中心的考试,实行以创造性及问题意识为中心的考试。
2.1.3改在狭小范围内测验能力的考试,推行以考查认识、情感及应用能力的全面综合性考核。
2.1.4改在课程结束时考试为与课程同时进行的使用性评价,把评价渗透到整个学习过程,边教学、边评价、边矫正。其目的在于真实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肯定优点,指出缺点,确定学习目标,是一种学生个人的纵向比较,了解达标度,不作横向比较和划分等级。这种评价方法,正如著名教育家布鲁姆在《教育评价》一书中指出的:“不是给学习者评定成绩或作证明,而是既帮助学习者,也帮助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达到掌握程度所必须具备的特定知识上。”[2]
2.1.5改评价仅着眼于课程要求和学习成果为也重视对学生个人要求、感知能力、兴趣发展和学习过程评价。
2.1.6改强调学生知道多少、理解多少逐步发展为强调学生看到多少、有多大变化、有多少创造、有多少综合职业能力的技能的考核。
2.2关于是否取消考试分数的探讨
2.2.1完全取消分数是否可能?至少在近几年不可能。因为取消分数,并不意味着不要给教学以评价,而是用有具体内容的评语来给学生以评价。这些内容包括学习进步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改进学习的建议和努力方向。在写评语前,教师要对每个学生进行全面、认真、客观的分析。这也促使教师平时就得深入学生之中,加强了解,其中的工作量是相当大的。目前高职高专教师繁重的工作量和菲薄的待遇使得教师没有精力去这样做。而且一定的分数可反映学生一定的学习基础。
2.2.2评分与评语相结合。由于分数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全部学习情况,也不能给学生找出准确的差距,因此,在考试评分的基础上,再给学生一个客观适当的评语,从中给学生一些用分数无法反映的问题,这样,学生才领会到分数的正确,明了自己在本门课程中学习的不足,进而对症下药,克服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考试评分可占考核学生的一部分,最好是占50%。把评价与整个学习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师生双方都明确学习目标,教学中一旦出现偏差,就及时中止,并加以适当辅导,然后进入新课内容学习。这是一种形成性评价方法。由于形成性评价的比重不断加大,学生更重视实践操作,有时间去思考问题,去扩大知识面,因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维能力都会得到增强。这种形成性评价的考核过程学生也较为欢迎。
以上关于考试改革的探讨,仅给我们改革考试问题提供了一些思路,能否有用,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验证。总之,对于考试的改革,对于学生学业的评价,不应仅仅强调学科认知领域学习水平,还应从教育的角度,适当强调社会生活目标、伦理道德目标、态度方法目标[3],即智力的与非智力的。只有这样,才能使考核评价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加速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树成.国外对评分制的批判与改革.外国教育研究,1991,2:52.
关键词:高校; 高等教育; 公共基础课程; 考试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142-001
众所周知,高校公共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而开设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课程。而考试环节,则是通过书面、口头提问或实际操作等方式,考查参试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活动。
本文将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公共基础课程考试方法与形式的对比,探讨我国高校公共基础课程考试改革的新方向。
一、国内外高校公共基础课程考试的对比
当今社会,有很多国家的高等教育都在不断的改革中日趋完善,比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都是较早实行考试改革的国家,他们考试的方法与形式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学习、比较和借鉴的。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
1.考试目标
有些国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概念,他们的高校公共基础课程考试注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因材施教,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创新的能力。而我们国家的一些高校公共基础课考试,仅仅延续了高中考试的制度,倾向于应试教育,以一考定成败,以考试的通过率指挥着学生的学习,往往学生也只能学会考试中出现的内容。
2.考试方法
国外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考试形式多样,可选择采用闭卷、开卷、半开卷、口试、答辩、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依据如何发挥学生的真实水平为原则选择考试方法。而国内的高校公共基础课程考试时间相对集中,多数集中在考试周进行,学生在复习备考期间突击应考,其实这并不利于真正的掌握知识。
3.考试内容
国外高校考试的内容涉及面广,他们注重的是学生的应用能力,而对记忆性的内容考查较少。国内高校的考试内容多数是由任课教师出题,根据教学大纲,大部分考试内容都局限于教材,偏重书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这样往往无法体现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4.成绩评定
国外高校课程的成绩评定方式:采用课程作业、平时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多次考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累计积分。会根据课堂表现、课程作业、平时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按比例综合评定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不占太大比例(一般为30%-50%),而比重较高的则是由课程作业、平时测验、期中考试等组成的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70%,让学生对课程的学习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而不仅仅是在为了学期末的期末考试复习备考的阶段。
评定中的成绩分类标准:以人为本,多数不以分数进行评定,改为采用等级、固定成绩、成绩分布曲线等相结合的方法评定成绩,力求每个学生的成绩能够显示出其真实的学习情况。
而国内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虽然也采取总评方法,但由作业、课堂表现、出勤情况所组成的平时成绩只占总成绩的30%-40%,期末考试成绩则占极大比例,达到60%-70%,基本上以一次期末考试的成绩代表了一个学期的学习成果。
5.结果反馈
国外高校有着一套较完备的反馈制度。在考试结束后,教师不仅要评定出学生的成绩,还要针对此次考试的方法、内容、结果进行分析,并且分析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学生。而国内高校的考试中,待考试结束后,任课教师只进行阅卷给分,教师不会对学生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分析,学生也得不到反馈,使得学生有考完放假、学期结束的概念,甚至不知道自己对在哪里、错在哪里,不能够真正的起到为后续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基础的效果。
二、我国高校公共基础课程考试改革的新方向
基于对国内外高校公共基础课程考试方法和形式的多方面比较,不难发现,我国高校公共基础课程考试急需学习借鉴优秀的经验和方法,及时做出合理的完善和改革。
1.考试目的要以人为本。高校的考试目标,特别是公共基础课程的考试,要以培养学生的人才发展为目的,避免“一考定成败”的误区,结合学生的情况,以人为本,积极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考试方法需有机结合。我国高校公共基础课程的考试要改变单一的考试方法。只有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才能够真正的评价出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将学生从对书本上理论知识的机械记忆和简单理解中解放出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在应用方面的培养。
3.考试内容应全面多元。考试的内容要体现公共基础课程的全面性和基础性,侧重于对学生分析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
4.成绩评定要重在过程。改变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重过大的现象,进行多阶段考试,强化考试在学习中的过程性,将学生对期末考试的重视程度和注意力转移到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同时改变以分数论定,以单一指标为衡量标准的片面方法,而采用多种评分方法相结合,更好的反映出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
5.结果反馈需针对及时。考试不能以分数为学习的结束,教师在阅卷完成之后,应该对考试的方法、内容进行分析,改进教学方法,同时要将分析结果及时的反馈给学生,通过向学生反馈分析结果,让学生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和教学要求之间的差距。有效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使其能够真正理解所学课程的内容。
三、结束语
关键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改革和发展;方向;原则
中图分类号:G726.9 文献标识码:A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和困难。在新的形势下,自学考试必须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与原则。
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改革和发展的应有方向
(一)从工具性教育到发展性教育
教育是作为一种满足社会对人要求的工具还是作为一种发展人的手段,是一个教育价值问题。在自学考试的整个发展历程中,人们更多地是将其作为一种满足社会需要的工具,而把自身生命的发展放到了第二位。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生命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工具性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批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指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自学考试从工具性教育走向发展性教育是其必然的发展方向。所谓发展性教育,就是要在自学考试中,主动地、自觉地促使全体自考生实现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使全体自考生实现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使自学考试由作为考生求得生存基本条件、提高生活水平的工具走向提升考生生命质量,使考生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发展的途径。当然,强调发展性教育并不否认和排斥自学考试更好地发挥作为推动社会发展和个人谋生重要工具的作用,只不过,促进考生的发展应成为自学考试的根本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
(二)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
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早已成了我国整个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当然也应该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方向。
第一,要培养考生具有对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是素质教育中的首要因素。
第二,要使考生掌握比较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素质教育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第三,要培养考生的创新素质。这是素质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应注意加强的环节。
第四,要培养考生的实践能力。这一在素质教育中被着重强调的内容,恰恰是自学考试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应更加重视。
第五,要培养考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比较强的主体精神,使自学考试成为一种促进考生人格完善和自我实现的教育。自学考试作为一种以考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制度,对于培养考生主体精神,促进考生自我实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更应把促进考生具有健全人格和较强的主体精神作为发展的方向。
(三)从学历教育为主到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举,从单一的阶段性教育考试转变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最初是以学历考试的面目出现的,在此后很长的时期内,取得高等教育学历文凭成了考生们参加自学考试的最大动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激增,职业变动的频繁,单一的阶段性学历考试文凭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促使人们必须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必须终身接受教育,终身学习,这样,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方向势必就要从单一的学历教育考试转向,成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人的个性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人开始摆脱了追求学历文凭的动机,而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断完善自己来参加自学考试。因此,非学历教育在自学考试中的兴盛就成了必然的趋势。如果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的学历教育侧重于补偿性教育的话,非学历教育则更侧重于发展性教育,这也符合整个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当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的学历教育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向普及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方向必定是从学历教育为主到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举,从单一的阶段性教育考试转变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从以城市为主到向农村延伸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创立30年来,在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发展得较好,而在农村则还比较薄弱,但可以预期的是:向农村延伸必定是自学考试发展的方向。理由如下:
第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身是一种具有最大民主性的教育制度,向农村地区延伸是保障农村地区人员学习权利的重要举措之一,因此,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是实现教育民主的需要。
第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向农村发展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需要。在“三农”问题中,农民问题是根本问题,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学历考试,特别是非学历证书考试给农民的发展提供了新渠道。
第三,自学考试有助于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业,搞好我国新农村建设,因此,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向农村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第四,农村为自考发展提供了广大的空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是自学考试新的增长点,是自学考试自身发展的需要。
第五,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向农村发展的有关政策和规定,为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提供了政策导向和保障。
(五)从单一发展自学考试教育到进一步与各种教育形式沟通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