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态平衡特征范文

生态平衡特征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18 14:40:2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生态平衡特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生态平衡特征

篇1

【关键词】城市化;生态平衡;绿地空间;本土特色;生物物种;丰富;城市小气候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城市的发展,新型城市化成了当今中国发展的趋势,但如果在城市建设中没有考虑生态系统对城市的重要性,那么在人类文明进化史上未必是一件好事,如果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保留足够的绿地空间,使城市的生态多样性得以存在,即在城市建设中绿地面积占城市的一半以上,重视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园林绿化,重视生物物种的丰富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那么城市化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必然还会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并受到人们的热爱。

一、城市建设要充分考虑对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

人类居住的城市环境与自然界有很大的差别,集中表现在人工造成特殊的城市小气候,城市化的加快,使所在生物物种受到了较大影响或破坏,适应能力差的物种种群缩小或灭绝。另外在城市建设中,往往会引进外来物种,合适的外来物种能丰富本地物种,但有的物种会很大的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虽说城市多种多样的小气候,适于很多生物物种的生存,进而丰富了本地的生态多样性,但城市的人造恶劣环境也为很多物种的自然选择增加了相当大的困难,并产生了一定数量的变异物种,这样也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并产生了新的生态平衡,但这种平衡是脆弱的、不良的、短暂的。因此鉴于人造城市形成的小气候对生态多样性的影响,我们有必要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中要尽可能避免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一方面扩大绿地面积,建设完整丰富的城市绿化体系,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确保城市建设朝生态平衡健康发展。

二、建设多样绿地系统,保护物种多样维护城市生态平衡

在城市建设中,要想维护生态平衡,必然要首先建设多样性的城市绿地,如公园、植物园、苗圃、小游园、道路绿化带、防护林等。公园是城市绿地中最常见的模式,造山理水,形式多样,强调意境、情趣,注重诗情画意,创造出了丰富的生态环境,为各种生物物种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对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为人们提供丰富的休憩娱乐场所祈祷的重要的作用。植物园是城市植物多样性的基地,既是植物科研基地,也是植物种质资源基地,在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许多城市在建设规模扩大时没有考虑植物园的增加,这对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极为不利。多样的生态环境为不同的生物物种提供了生长繁衍的场所,在客观上对生物物种起到了保护作用,是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不可或缺的。

三、城市生态系统是本土特色和生物物种丰富的和谐统一

城市绿地系统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不同地域不仅气候差异大,水质土壤变化也很明显,这必然造成各地的生物物种的差异,那么如何结合地域特色搞好城市绿地系统,使城市绿地系统既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又有本土特色呢?

第一,在城市绿地建设中,选择乡土树种及植物作为主要或基本造景材料,因为乡土植物既能很好地反映城市所在地域的植被特征,是城市具有鲜明的绿化特色,充分反映地方特色,又能很好的很容易的维持生态平衡,如果在城市绿地建设中不努力开发利用本地植物物种,而是为了单纯的为了增加植物物种多样性引进外地物种,必然会不同程度的破坏城市的生态平衡。

第二,引进外地植物物种要把握好度,外来植物物种虽然在丰富植物景观中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如果不加选择盲目过分引进外地植物物种,很可能会造成本地物种的减少,如十九世纪美国从澳大利亚引进速生树种桉树造成了美国部分地区的自然植被的永远消失,因为桉树是“抽水机”,对土壤的水分需求极大,大面积引种桉树会导致地下水位严重下降,使土壤保持水的能力很差,时间长了,土地表面板结。桉树是“抽肥机”,对土壤的肥料和养分需求极大,会使土地肥力下降乃至枯竭,引发土地退化贫瘠,使其他植物根本无法存活,使原生物种衰减、退化,造成植物种类极为单一,无法给大多数动物提供食物或适宜的栖息环境,逐步使生物食物链断裂,生态将遭受颠覆性的破坏,且难以恢复。因此我们在引进植物物种时必须慎重。

篇2

关键词:天然次生林;生态保护

中图分类号:S7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173

近年来,由于受到人类活动、各种病虫害以及土壤酸碱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天然次生林的储备数量在逐年下降,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正经受着极大的挑战,因此本文将着重探究天然次生林保护在生态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1 天然次生林在生态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1.1 调节气候、增加雨量,维持生态平衡

由于大面积的次生林其自然蒸发和蒸腾作用较大,一旦当地温度有所降低,就容易形成降雨。据科学统计,次生林区域的降水量明显大于非林区的降水量,进而增加区域湿度,起到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1.2 涵养水源能力强,净化空气效果好

次生林地土壤的渗透作用一般比非林区的作用要强很多,再加上次生林中的林木通过林冠和枝叶吸收的水分,这就大大降低了地表径流,对于防止水土流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次生林能够将大量降水贮存在林地中,被称为“绿色水库”,实现了对水源的涵养和水土的保持。次生林还被称之为“氧气制造厂”,这是因为次生林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CO2,然后释放氧气,实现净化空气的作用。

1.3 拥有天然景观,生态旅游开发利用性强

天然次生林的组成比较复杂,而且具有丰富的结构层次,能够形成天然的、景色绚丽的自然景观。次生林的树种丰富且类型多样,物种丰富,资源储备后力充足,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大的生态旅游开发利用价值。

1.4 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资源有力储备源

野生动植物资源在天然次生林中的蕴藏量非常丰富,这不仅对次生林所处区域生态平衡的维持具有促进作用,而且还能够提供珍贵的动植物性药材以及各种轻工业原料和食品、香料。

2 保护天然次生林促进生态保护的途径

2.1 对现有天然次生林的保护途径

根据天然次生林周围的生态环境以及主要的植物生长,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来为次生林创造并提供适合其生长的生态环境,并根据自然保护区规定,对一些珍稀的林木进行繁殖,加大对其种群扩大技术的研究力度,以人工手段来加强对物种的保护和维持,使得天然次生林得以恢复,进而扩大其数量,从而避免绝种的危险,强化对天然次生林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使其充分发挥生态服务功能。

2.2 对退化的天然次生林进行更新、恢复和再建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各种资源能源消耗量大大增加,这就使得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尤其是对林地的破坏更为严重,造成了荒山荒地和水土流失现象。针对受到人为破坏较为严重林区,应当加大对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技术的研究和探索;建立天然次生林生态退化预警指标体系以及生态系统功能评价体系;加强对天然次生林超坡退耕地植被恢复技术的研究,科学利用经济林培育模式,因地制宜地进行森林植被恢复。

2.3 针对不同地段和林分结构特征,采取不同的植被恢复和治理技术

针对土壤条件恶劣以及人为破坏较为严重的地段,要充分结合工程措施和生物技术手段,来研究并应用景观林业的恢复和再建技术,促进天然次生林景观的恢复;针对人工堤岸、河滩以及沟壑与河谷这样的地段,应当应用综合治理模式,并加大对“3低”(低产、低质、低效)天然次生林生态恢复技术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有效改善这些条件较差地段的生态自然环境;按照天然森林培育思路和方案,依据不同的林分结构特征,培育复层林和混交林,并采取动态的经营体系,探究天然次生林封山育林技术;还可以根据天然次生林的自然演替规律,采取不同的抚育间伐技术,对退化的天然次生林进行定向培育。

3 结 语

要想实现对天然次生林的保护,从而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就要对退化的天然次生林进行更新、恢复和再建;还要针对不同地段和林分结构特征,采取不同的植被恢复和治理技术,并强化对天然次生林物种多样性的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文化传承;农业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研究

人类想要生存,必须重视和发展农业。我国农业文化传承经历了几千年,拥有大量宝贵经验,但技术发展使传统农业逐渐被取代,虽然短时间内实现农业利益最大化,但过度依赖先进技术,会破坏生态平衡,因此,人们开始重视研究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我国传统农业历经几千年发展,对促进生态平衡,应对气候变化具有独特经验。农业文化遗产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我国相关农业专家也在不断进行农业文化研究,希望可以促进农业发展,保护生态平衡,为后代留下一片绿水蓝天。由于我国关注农业文化时间较短,这一领域仍有诸多不足,需要各界专家学者深入研究和不断探讨[1]。

1农业文化传承现状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也是农业发源地,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并且我国历史悠久,有大量农业文化资料需要整理,涉及农业发展和环境制约因素等方面。我国从2005年开始重视农业文化遗产概念,注重开发与农业文化相关的产业,通过发展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农业文化内涵,促进农业文化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业部也在积极推动农业文化遗产发展,通过发展农业文化保护农业生态平衡,在保留农业文化特色时发展经济,通过现代先进技术研究及一系列评估工作,为农业和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我国重视发展农业文化遗产的时间不长,但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获得相关国际组织的认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值得相关农业专家重视并深入研究。

2农业文化传承特征

农业文化属于特殊的文化遗产,与其他文化遗产有所区别。农业文化遗产一般存在人口密集和科技相对落后的地区,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十分宝贵,具有较强的传承性。农业文化遗产不但关乎民生,还关乎未来发展,既是一种资源,又是一种生产方式。提升传承农业文化的意识,认识农业文化的重要性,才能保持生态平衡。农业文化不仅包括农业技术知识,还包括农业生态系统,农业文化综合性强,需要加深对农业文化的了解,保护和发展农业文化,构建农业生态平衡体系,促进社会稳定发展[2]。

3农业文化传承价值

只有认识农业文化的价值,才能提升对农业文化的认识,加强对农业文化的保护。我国农业发展历史已有千年,其中衍生了大量农业文化,这些传统农业文化值得传承和发扬,虽然很多传统农业工具已被淘汰,但先进技术需要与传统农业工具融合,才能保证生态平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倡农业文化传承,目的是发展农业文化时不破坏传统农业文化,农业文化具有经济价值、生态环境价值、科学价值、人文价值等,所以传承农业文化至关重要。重视农业文化发展,在保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发展农业,使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4文化传承视角下农业保护与发展策略

4.1文化传承视角下农业保护与发展的现状

国内外在研究农业文化遗产方面经验尚浅,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研究体系,但国内外各界专家和政府对农业的关注始终不变,为研究农业文化传承奠定了基础。调查发现,目前很多专家学者不断地对农业文化进行评价,这些评价大多是将农业文化当作一种资源,例如孙业红副教授,专注研究农业文化、修复农业文化遗产工作,曾主持过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委托项目多个,发表了40多篇与农业文化课题相关的国内外论文,是我国农业文化遗产方面资深专家。农业文化遗产复合性非常强,同时也比较脆弱,文章从各方面阐述对农业文化遗产的认知,是希望深入了解农业文化遗产,了解农业保护和发展现状。这样才能根据农业文化需要提出一系列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建议。经过各界专家分析,发现了旅游业与农业文化遗产间的联系,希望可以将农业文化遗产拓展为旅游资源,从而发挥农业资源最大价值,促进农业文化可持续发展[3]。

4.2通过农业文化开展旅游开发

通过对农业文化展开不同角度的调研,国内外专家学者发现开发农业旅游不仅可以有效保护农业文化,还能促进农业文化遗产发展。模式一经提出便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对文化传承和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转变。实践证明,文化传承视角下开展农业旅游开发,能够提升农业文化价值,增加地方旅游特点。农业文化旅游不同于目前的农家乐旅游,属于重视精神文化的全新旅游模式,旅游者可以从中获得享受和安宁。我国刚开始发展农业文化遗产旅游时,由于缺少可借鉴经验过度开发,生态平衡被破坏,传统农业文化受到冲击,如今逐渐调整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限度,在农业文化旅游时植入积极价值观,削减农业文化旅游的负面影响。政府一定要重视管理开发机构和农业生产者,促进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例如,我国特有梯田农业在开发农业旅游时,深入分析梯田特点,在保护梯田的基础上开发特色旅游,发展定位明确[4]。

4.3建立生态博物馆保护和发展农业文化

基于文化传承视角建立生态博物馆,保护和发展农业文化。马存利曾指出生态博物馆即活体博物馆,建立生态博物馆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和传承农业文化遗产时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服务政府和人民才能发挥农业文化遗产最大价值,因此,一定要注重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保证生态博物馆的真实有效和完整。建立生态博物馆可以汇集当地资源,我国地大物博,民族文化众多,将民族文化与农业文化相结合,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文化博物馆,在原有农业基础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4.4培养发展农业文化人才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也是农产品进出口大国,但相关农业专业人才较少,发展农业和农业文化需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我国可以建立农业相关的高校或者开设农业和农业文化相关科系,培养大批人才,为发展农业和传承农业文化奠定基础。政府还可以鼓励资深农业专家传承农业文化理念,为相关科研团队提供资金支持,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农业文化事业传承中。传承农业文化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国家和地方政府必须不断重视农业文化,提升各个阶层的认识,共同促进农业发展[5]。

篇4

一、科技文化的实质与当代内涵

科技文化源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而真正意义上具有科技内涵的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却是与人类形成分工加协作的系统化和社会化生产方式相联系的。系统化社会化生产方式的出现,促发了近现代科技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反之,科技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又提高和扩大了系统化社会化生产方式的程度和力度,彼此构成互为因果的辩证系统关系。所以,广义的科技文化就是现代科学和技术与系统化社会化物质生产过程的差异统一。而狭义的科技文化则是属于人的思维活动领域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工程乃至于产品设计过程的差异统一。

然而,不论是广义的科技文化,还是狭义的科技文化及其发展都没有达到从根本上使人类从繁重的劳动状态下解放出来的目标。反倒是使得劳动的强度和长度不断地加大,本来应该轻松愉快的现代生活却变得压力重重,显得比传统社会生活更加沉重。现代科技所创造的现代机械本应该为人们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受人们的意愿所支配,而实际的情况却相反,形式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具有了现代生活的特征,受人们意愿的“支配”,本质上却是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受到这些现代机械的压迫、奴役和排挤,这也正好验证了某些科学家“机器人将统治世界”的预言。而这一现象从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不论是一般的机械还是智能的机械都是如此。呈现的是本末倒置的人与人工自然的关系,现代机械的运转已经脱离天然理性(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调控,反之也严重伤害了天然理性(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权威,也就是伤害了自然的生态平衡,进而也严重地伤害到人类自身(全球气候不利于人类生活的变化就是最有力的实证),这样的后果是与人类创造和发展科技文化的初衷背道而驰的。人类在不断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并在从认识自然和模仿自然的生存过程向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转型的生活过程之中,在认识活动与改造活动互为因果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关于自然的科技文化。而人要有超越自然物的生存,首先就必须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认识自然,理解自然,把握自然,实现对自然从片面到全面、从部分到整体、从现象到(本质)规律的认识过程,这样才会形成现当代意义的自然科学和技术即科技文化。也就是说,人的社会物质生活的现代化是与科技文化直接相连的。

然而,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所内含的社会利益关系,有感性自然自发意义上所形成的社会利益关系,与理性自觉和创造意义上所形成的社会利益关系的区别。前者是顺其自然的以自然性为主导的社会利益关系,具体表现为沿袭弱肉强食和以强凌弱的自然法则。但是,由于人所独具的思维能力和相应的判断力,弱肉强食和以强凌弱的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就难以畅行无阻。因此,人类自从顺其自然地进入阶级社会以来,为争取平等和自由与民主的矛盾斗争至今也没有终止。而产生于人的物质生活领域的社会利益关系,正是社会科学尤其是马克思的现代社会科学(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研究的主要对象。自然科技文化的发展所造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系统化、现代化和社会化,与自然自发形成的传统的社会利益关系的非现代化、非社会化和非系统化之间的不匹配和根本的不适合,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人类社会内部利益流动关系的严重失衡和社会的不平等,正是马克思的社会科学所揭示、批判和理性改造社会的对象。而后者则是在遵循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理性即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前提下,以具有科学性且符合自然理性(生态平衡规律)的社会科学理论为依据,在社会理性精神的引导下对非社会化且失衡流动的利益关系进行根本的改造,进而形成关于社会的科技文化并与已经形成的关于自然的科技文化相匹配,使现代科技文化实现完整的形态,这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某些人在狭隘价值观念的驱使下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有意无意的伤害,并努力避免违背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客观要求所进行的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正所谓,什么样的社会利益流动关系就造成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只有理性而科学地构建起社会化、科学化、系统化平衡流动的社会利益关系,才能够为普遍形成正确而完整的社会价值观念提供可靠的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的价值观念,才能够自觉地遵循自然的生态平衡规律,并为全面性新技术的发明创造和运用提供可靠的动力保证。

现代自然科学已经揭示了自然从微观到宏观的自然规律,既有对人的社会发展有利的规律也有不利的规律。而根据科学真理全面性的要求,相应技术的发明和运用也应是全面的。借鉴有利的规律发明对自然和社会都有利有用的技术,借鉴不利的规律发明预防自然灾害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技术,使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变为现实。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有科学的社会价值观念的配合,以及在此基础上理性建构的平衡利益流动关系的支撑。而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自然事物之间平衡的利益流动所呈现的自然生态平衡规律,与社会科学所揭示的社会利益平衡流动所呈现的和谐统一规律,本质上是同一规律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已。所以,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不论是改造自然的技术还是改造社会(化解、缓和、解决和避免社会矛盾)的技术,目的都是为了人类能够更好更愉快和轻松自由的生活,这就是现当代科技文化需要全面发展的实质。而正确地反映和揭示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发明和运用科学基础上全面性的技术,使改造自然的技术与改造社会的技术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才可能建构起自然与社会与人之间和谐的利益流动关系,并真正建成人化的自然与自然的人化的美好社会。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马克思说过,自然科学与人的(社会)科学将是同一门科学,[1]82这就是现当代科技文化应有的内涵所在。

二、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差异和统一

没有差异就没有世界,没有差异就不会有自然生态,更不会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所以,自然生态是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自然生物在差异统一基础上的存在状态。因此,人的社会生态不可能根本脱离自然生态而存在和发展,没有差异统一的自然生态,就不会有人的社会生态存在的根据和前提。然而,自然生态仅有生物即植物和动物的存在,并不构成具体而现实的自然生态,而只是抽象的自然生态。而现实的自然生态还必须具有非生物的存在作为前提和基础,没有非生物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就不可能有自然生物的存在和不断进化。换一个角度看,正是非生物的物质在差异前提下的相互作用,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化,才形成了现实的自然生态,进而又经历了不断的演化,才呈现出自然界的精灵即具有能够思考的人的大脑和以此为前提的人类社会和人的智慧的展现。所以,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之间呈现差异的根据,就在于人类特有的能思考的大脑所具有的思维活动和由其产生的智慧性的精神力量。正是这样的精神力量,使人类超越了自然生物属自然的本能限度,在脑力和体力的相互配合下形成了超自然的属社会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并在与自然环境(自然生态)长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取得了人的社会生存状态和应有的主体地位,也就是“社会生态”的生成。然而,确证社会生态得以真正确立(在人的智慧支撑下)的人工自然,却是在日益伤害自然生态环境的状况下而得以扩展和壮大的。尤其是到了当代,更呈现出自然生态环境对人工自然及其人的社会生活越来越多的伤害。而伴随这种伤害的持续和加剧,社会生态存在的意义将会越来越小。在自然界,各种非生物和生物以及各种动物和植物(人类社会暂除外),在差异的基础上共同构成了自然的生态环境(与人的社会相联系而言)和自然生态环境中千差万别的自然生物的共存。是什么原因和力量造成了这样共存的状态即自然生态,而且是按照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力量大小的排序)形成的生物链条,也就是自然的生态系统?而共存的前提是包容而非排斥,那么在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下,为什么能够形成差异基础上各种自然物的共存,并在彼此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呈现出自然的生态平衡规律?仔细考察和深思后就不难发现,自然生态所以能够出现平衡的存在状态,是因为不同的生物之间贯穿着一条平衡流动的利益关系。在弱肉强食的前提下为什么会导致自然的生态平衡,而在人类社会内部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还在被有意无意地运用,可为什么不仅没有带来社会生态的平衡而是相反呢?客观地说,自然生物之间正是在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下展示了彼此的依存关系。表面看,弱肉强食展示的是不同生物之间矛盾对立即排斥和离异的状态,但实际上,这样的状态却是短暂和有限度的。#p#分页标题#e#

因此,可以肯定地判断,正是这种短暂和有限的弱肉强食,而不是无限的赶尽杀绝式的弱肉强食,才换来了自然的生态平衡和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展现。因为这是自然生物之间唯一的利益流动方式,也是自然生物共存的客观依据。而自然生态的根本特征,就是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存在。生态尤其是自然生态,作为一种生命的存在状态,就是必须有平衡利益关系的流动,也就是必须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与交流,否则,就只有自然的死亡态,一种无差异的死寂的世界。[2]人的“社会生态”以自然生态为依据,是自然生态系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生物链条的最高环节,因为自然生态的长期演化使人脑具有了能够思维的功能,并在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能够形成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思想意识,进而也形成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思想意识。而科学地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根本区别开来的标志,如果说近现代自然科学家开启了人类科学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新时代,那么,以马克思为代表的现代社会科学家,则开启了人类科学地认识和改造社会的新时代,也就是开启了社会科学及其技术与自然科学及其技术相互配合,使人类社会由片面走向全面发展的新时代。而科学地认识和改造自然,就是要在认识自然生态不同事物的个别规律、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基础上,在普遍规律许可的范围内,运用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有利的个别规律和特殊规律,进而建构起科学改造自然的可操作的实践观念,并付诸实际的实践活动和现实地改造自然,使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利益流动,也就是彼此利益的平衡流动,这样,社会与自然才可能真正形成符合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和谐的自然生态大系统。但是,这样的大生态系统并没有形成,原因何在?“社会生态系统”要得以确立并持续地存在,对外就必须与自然生态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和实现利益的平衡流动,对内就必须实现个体与群体与社会(或国家)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也就是实现社会利益的平衡流动。这双重的利益平衡流动,才是社会生态系统得以确立和实现的根本依据所在。没有人类社会内部利益平衡的流动,就不会有真正的社会生态系统,没有社会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利益平衡流动,就不会有自然与社会之间的真正和谐统一,即自然的人化与人化的自然的美好社会生活。所以,如何建构现代性的科学合理且平衡流动的利益关系,是摆在自然科学及其技术理论和社会科学及其技术理论面前的重大课题,两者的如何配合与协调将成为人类社会能否全面实现现代化的依据之所在。

三、科技文化基础上的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现代科技文化,系统地加以理解,应是自然科学及其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的有机统一。已有的历史经验表明,仅局限于现代自然科学及其技术的科技文化,并没有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和文明进步以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和更加轻松愉快的社会生活。进而自然科学真理的全面性要求,在狭隘社会价值观的束缚下,相应技术的发明和运用走上了片面发展的道路。同时也严重违背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客观要求。生产性技术的发明和运用,往往大于或高于生产废物的回收和再利用技术的发明和运用,这样的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作用方式,严重伤害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由此设问,没有社会科学及其技术的协调配合,自然科学及其技术要获得对人类价值实现的最大化(对自然和社会都有利的),可能吗?没有差异,就不会有不同事物之间以及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没有相互作用就不会有交换与交流过程的展现。然而,相互作用性质的不同则又决定了交换与交流的是否有效、是否顺畅和是否互利。同样也决定了自然生态的是否平衡与社会生态的是否和谐统一。这就说明,自然生态的平衡依赖于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协同(利益的平衡流动),而不是相反。自然界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矛盾对立的统一,只有差异协同所呈现的和谐统一。自然生态平衡规律就是自然的理性即天理,违背了这一天然的理性就将受到惩罚。所以,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把自然生态平衡规律所展现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利益流动的平衡本质,实实在在地贯穿到人的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和实际行为过程的始终。

社会生态文明根本上就是人类社会生活符合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理性化,人的实践行为的理性化和科学化,最终是人的社会价值观的社会化和系统化。而这一切都要归结到社会生活的法治化和道德化,这是社会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社会生态由具体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三大领域构成,其中文化生活全面的科技化是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文明化的精神支撑和根本保证。所以,文化生活领域的文明建设就是实现全面科技化基础上人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没有先进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就难以产生创新尤其是社会价值观的更新,社会生态的文明建设就只能是空想。文化生活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可以说是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首先,就是要通过广泛的社会化教育,通过学习,通过独立的理性思考,用现代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生态平衡规律所展示的整体性、系统性与利益的平衡流动性的本质理念,来改变传统非系统和非整体的思维方式,使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具有最开阔的眼界,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具有最全面、最合理、最科学和最强可操作性的规划和设计。这就是人的思维活动所内含的,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认识性思维和改造(价值)性思维,以及相应的认识性实践(科学实验和考察,社会调查和考古)和改造性实践(社会生产和社会制度的创新或改良)。[3]其次,在此基础上以系统和整体性的社会价值观,来改造或取代传统片面自私狭隘的社会价值观,使各种社会行为在实现自身价值目标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和联系他人和社会环境的价值实现和利益。在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相互关爱和彼此沟通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利益关系的和谐统一。其三,在系统和整体的思维视角,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及其相应的全面性技术,逐步成为同一门科学和相应的系统化现代技术。其四,以整体和系统性的理性精神做支撑,生产出系统化展示真善美和谐统一的文学艺术作品,以系统化体现真善美的道德观念逐步取代假丑恶的片面狭隘的价值观念,并以这样的价值观念支配人们的行为,使利益矛盾冲突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篇5

关键词:景观设计 美观 生态平衡 植物

景观设计的主要目标是美观。所有景观都应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和精神上的娱悦。在追求生态平衡的现念下,景观设计中的美观必须与生态保持平衡。既要景观美化,也要生态平衡,这是景观设计中的完美主义。

一、遵守“生态平衡”原则,合理布局园林及水景

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原则。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打破了过去为景观而景观,为美化而美化的传统理念,开始景观设计的同时进行生态维护的探索。如北京、天津、南京、深圳等大、中城市,在布局景观、美化城市的同时,努力使郊区的绿地树木渗透到城市,结合实际保留林地和绿草面积,基本上实现了景观设计中的美观与生态保护相对平衡。

在生态园林的建设中,正确处理绿地系统的结构与布局形式、自然地形地貌、河湖水系的协调关系,是景观设计所致力探求的目标。我们所有设计者,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必须着眼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布局各种景致,使城市绿地不仅围绕在城市四周,而且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

景观设计与生态平衡也要求因地制宜。水资源丰富地区,可发挥水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天然水系湖泊,营造天人合一的“水景住宅”;而缺水及气候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大可不必发扬“人定胜天”的精神而造景,破坏我们的生存空间。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水景喷泉所有的环境景观用水,都是利用污水处理厂提供的高品质再生水,以满足园区内的浇灌用水、道路喷洒、景观喷泉用水等要求。

二、遵循“生态位”规则,搞好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

植物文化是城市园林精神内涵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植物是景观中重要的造景元素之一,通过景观设计将不同植物合理配置,达到科学与艺术价值相结合。而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园林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如果不注意花色、花期、叶色、树形的搭配,随便栽上几株就显得杂乱无章,景色大为逊色。再者,园林植物品种丰富,形形,有的种类在一年中仅一次特别有效,或者在开花期、或者在结果期。

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市景观植物配置中,可以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如长沙植物园的槭树、杜鹃园就是这样配置的――槭树树干直立高大、根深叶茂,可吸收群落上层较强的直射光和较深层土壤中的矿质养分;杜鹃是林下灌木,只吸收林下较弱的散射光和较浅层土中的矿质养分,较好地利用槭树林下的荫生环境;两类植物在个体大小、根系深浅、养分需求和物候期方面有效差异较大,按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分异进行配置,既可避免种间竞争,又可充分利用光和养分等环境资源,保证了群落和景观的稳定性。尤其是在特定的城市生态环境条件下,应将抗污吸污、抗旱耐寒,耐贫瘠、抗病虫害、耐粗放管理等作为植物选择的标准。如在南京的园林绿化植物中,槭树、马尾松等生长状况不良,不宜大面积种植;而水杉、池杉、落羽杉、女贞、广玉兰、棕榈等适应性好、长势优良,可以作为绿化的主要种类[2]。

在搞好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我们再将美学原则应用到实际中。如运用节奏与韵律,统一与微差,对比与协调等美学原则,采用有障有敞、有透有漏,有疏有密、有张有弛等手法造景,富有季相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如上海外滩南京路――九江路以市花白玉兰花为主调,林下种红杜鹃,红装素裹,相映成趣;北京东路――南京路,用草花、绿篱、草皮组成形似“浪花”和“如意”的大图案,色彩醒目;四平路两侧由广玉兰、银杏、美人蕉组成有节奏变化的绿带,上海九亭绿化示范园中,规划了由广玉兰、红叶李、银杏、红运玉兰和茅白杜鹃,八角金盘组成的绿带,形成“步移景换”的流动画面。

三、遵循“合理性”原则,正确处理生态互联关系

生态互联,是指生态与其内部的各元素以及外部环境之间的关联。这种关联的运用和处理,表现在景观设计的全过程中。

首先,是景观与外部系统的关系。如城市滨水地带的规划和景观设计,一直是近年来的热点。滨水区设计的一个最重要特征,在于它是复杂的综合问题,涉及多个领域。作为城市中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带之一,河流和滨水区在城市中的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如水利、交通运输、游憩以及生态功能等等。因此滨水工程就涉及航运、河道治理、水源储备与供应、调洪排涝、植被及动物栖息地保护、水质、能源、城市安全以及建筑和城市设计等多方面的内容[3]。

其次,是景观内部各个元素之间的生态关系,即水平生态过程。来自大气的雨、雾,经过丛林的截流、涵养,成为终年不断的细流,最先被引入村中人所共饮的蓄水池;再流经家家户户前的洗涤池,汇入塞中和旁边的池塘,那里是耕牛沐浴和养鱼的场地,最后富含养分的水流,被引入下方的层层梯田,灌溉着他们的主要作物――水稻。这种水平生态过程,包括水流、物种流、营养流与景观空间格局的关系,正是景观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再次,是景观元素内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如丛林作为一个森林生态系统,水塘作为一个水域生态系统,梯田本身作为一个农田系统,其内部结构与物质和能量流的关系,这是一种在系统边界明确情况下的垂直生态关系,其结构是食物链和营养阶,功能是物质和能量流动,这是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在景观设计中必须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 王立波《植物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李池沅“植物造园与生态设计”城市规划汇刊 1997No4

篇6

1英语全球化

被称为“世界语言”“全球语言”“一种永不褪色”的英语,其全球化地位源自于“它的角色地位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公认”。这暗示着英语可以从三个途径来获取全球化地位。首先,英语在当前世界中是多个国家本族语,比如英美等发达国家。其次,英语作为某些国家的官方语言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公认,因而它可以广泛地使用到政府、工业、媒体以及教育等关键性领域当中。在某些时候,英语又被称之为“二语”,作为某些国家母语或一语的补充,如同当今所产生的新加坡英语、印度英语等。最后,英语作为外语教学中最具优势的外语。在众多国家的外语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随着外语人数的增多,英语在众多国家当中得到了广泛传播。如此一来,如同Crystal所言“英语已经完全达到了全球化的地位”在当今世界上,英语作为60多个国家的官方或半官方语言,其中在20多个国家中占据着主要地位。在这一背景下,英语全球化所承载的语言霸权对整个全球语言生态所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在这一背景下,英语正将其他民族语言逐渐边缘化,破坏其语言多样性,导致世界语言生态失衡,加剧语言单一性的产生。

2英语对其他语言生态的影响

“语言生态”是语言生态学中所提出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人种语言学、人类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这些领域中对语言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主要指某一特定语言在其所在的族群、社会、文化以及地理环境中与其他社会文化背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生态发展状况。其中语言的多样性是一个完整的语言生态环境所具备的基本特征。然而随着英语霸权地位的产生,世界民族语言多样性开始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英语霸权地位对整个语言生态产生了重大影响,破坏了语言多样性,给弱势民族语言带来了严重的生存危机。据统计,目前世界上现存的6000多种语言中,40%以上的语言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划定为“濒危”语言,每两周的时间内就会有一种语言消失,这一消失速度是哺乳动物消亡速度的两倍,是鸟类消亡速度的四倍。造成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相关学者认定为某种语言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处于一种较为强势的地位从而导致其他国家语言被迫出现转型等现象,致使这一国家语言逐渐被人们所遗忘。而随着英语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其他小众国家的民主语言逐渐被排挤出语言生态一大环境,从而导致语言消亡速度的加快。其中母庸质疑的是世界语言生态随着英语全球的快速发展正处于一个急剧恶化的环境当中。语言的多样性问题、保护濒危语言、“弱语言”问题、英语全球化问题是21世纪中维护语言生态的三大热点问题。纵观历史,世纪语言生态的变化总是遵循着一定的发展规律,强势语言的出现必将伴随着弱势语言文化消亡,虽然语言消亡还涉及到自然灾害、战争以及政治等多方面的因素,但强势语言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是相关弱势语言文化的主要原因。虽然英语作为当今世界“强势语言”的扮演者,并非当前语言生态危机的唯一因素,但对世界语言生态环境的恶化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其他弱势语言的濒危及消亡,破坏了语言多样,给世界语言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损害。

3维护英语语言生态的重要性

维护语言生态平衡是保护语言多样性,也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必然要求。语言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是需要全人类共同维护的重要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文化多样性体现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在他们内部及其间传承”。其中,语言作为各个国家民族文化最基本的内容表现形式,维护语言多样性是维护语言生态平衡的必然要求。每一个国家民族的语言都记载着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兴衰,是民族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延续的重要载体。世界文化多样性必然包含着世界语言多样性,语言多样性是保证语言生态平衡的重要关键。英语作为当前世界的主流语言,需要在全球化发展的同时,避免取代其他民族主流语言。语言多养性是保证不同语言群体接受教育、获取资源以及表达自由的关键,是确保世界语言生态平衡的必然要求。其次,语言多样性是维持世界语言生态活力的基础,也是促进人类生态文化延续的重要前提。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每个人以及每个国家都需要对世界通用语言进行一定的掌握,在掌握的同时也要避免被其所同化,丧失自身的民族语言。维护语言生态平衡,保护世界语言多样性,加强不同文化、语言之间的交流借鉴,是推动不同文化之间平衡交流、文化共进的主要形式,是加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推动力。母语作为每个人语言文化的根基,记载着这个民族的兴衰,每个人都有着利用自身母语来表达自身愿望的自由,从某种意义层面来说,维护语言多样想也就是保障每个人权利实现的重要基础,是每个人依法享有权利的重要保障。就如同《岳麓宣言》中所强调的“保护和促进语言多样性有助于促进人类发展,保护语言多样性就是要保障各语言使用者在教育及其他基本的公共服务、就业、健康、社会融入、参与社会决策等方面机会均等”英语不可能站在世界各个国家民族语言上发展,尊重语言多样性,可以更好地避免语言歧视、文化歧视以及文化霸权等不公平现象的产生,更好地保障人权,促进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

4语言多样性的维护措施

维护语言多样性不仅仅是维持人类语言生态平衡的基础,还是世界各国文化生态延续的关键。语言的消亡意味着某一文化的消亡,其后果不可预估,语言多样性的维持,意味着人类生态文化得以延续发展。民族语言的消亡意味着民族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遭到了毁灭性打击,意味着可供学习借鉴的文化财富在逐渐消失。随着英语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开始作为强势语言对世界各国的语言多样性造成了严重威胁。就如同戴维·克里斯托所说:“人们生就可接触到英语,并且它仍为多元化语言之成员,那将是件大幸事;倘若届时英语成为地球上仅存的语言,那必将成为我们星球有史以来最大的文化灾难。”为了更好地避免弱势语言边缘化,拯救其他的濒危语言更好地维护语言多样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多项规定,成立了相关部门小组。各国开始极力倡导语言多样性,制定相关的语言保护政策。一个国家所奉行的语言教育以及语言政策对于语言多样性的维护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当今世界由于英语所处于的霸权地位所带来的影响伴随着是世界语言生态的濒危与消失,因此,维护语言生态平衡,控制英语的无限制传播与削弱英语的霸权地位,加强各民族语言的母语教育,维持保护本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对维持世界语言的生态平衡具有重大意义。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展开语言多样性的维护,减弱英语对民族语言的影响已刻不容缓。(1)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其所具备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而所面临濒危的语言也相对较多,所以在进行保护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强化自身的民族意识。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经济的腾飞,越来越多的开始借助国门走出世界,同时带动的也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英语的学习当中,而在这种状况下,为避免汉语学习遭受到来自英语的冲击,我们需加强民族意识,上至政府下至平民,维护自身语言多样性的重任需要每一个人参与其中,加强对濒危语言的关注,减弱英语所带来的文化冲击,鼓励发展各民族语言,深入发掘语言价值,重视濒危语言所面临的语言生态危机将各民族参与到民族语言抢救保护行动当中来。(2)语言不仅仅是各民族交流的工具还是各民族文化的外壳与载体,伴随着英语全球化的进行与发展呢,其所带来的的不仅仅是语言的普及,还是英语语言文化的渗透于占领,英语所承载的英语文化可潜移默化的影响众多学习者的文化价值取向。所以在保护语言多样性的同时,需要从自身语言政策入手,实现自身民族语言的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从政策上确立本民族语言在各级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确保少数民族语言在各民族地区的主体地位,确保相关民族语言得到传承与发展。(3)客观看待英语全球化。一方面,英语作为当今世界政治、经济、贸易等方面的通用语言,我们需正视英语所带来的关键性作用,不能完全将其摒弃与排除,应当以一种英语为我所用的态度,将其看待成一种与世界建立交流的工具,利用英语来获取让自身进步的技术信息,借助它向外传播我国先进思想与优秀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在进行学习的同时还需要对英语所承载的英文文化以及语言霸权保持警惕,坚决反对语言霸权主义以及帝国主义利用语言所带来的的文化渗透,维护我国语言文化的纯洁性,避免英语语言文化对我国民族语言文化的侵蚀,加强民族语言文化的学习、保护与传承工作,尽力维护我国语言文化的多样性与我国语言生态的平衡与发展。

5结语

篇7

1生态学理念

生态学理念的主旨是在一定的系统内根据系统具有自我修复调节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系统内生物多样性,维持系统内生态系统的稳定,可以通过在人为的因素下创建和维护系统内生态的平衡,实现系统内高效、充分的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2生态学理论对于城市园林绿化的意义

城市园林绿化是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环境下,可通过植被的建造和维护工作来提高生活质量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在此背景下,用生态学理论建设城市园林绿化,对于城市园林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对此,可针对自然环境的现状进行改造和维护,调节当前城市的气候,保持城市生态的平衡。另外,通过人工模拟的方式,建立层次鲜明,结构清晰的植被环境体系,最大化的节约资源,创造高效利益,实现提高生活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达到城市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城市园林绿化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往往缺少正规的建设,相关部门的重视度不够高,对生态理念的认知不足,忽略了自然生态,忽视生态学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平衡性掌握不到位,导致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而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以生态学理念为中心,规划建设多功能的城市园林绿化带,既能满足现代化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需要,又能充分发挥现代化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平衡性带来的经济和自然的效益,打造生态平衡的现代化城市园林绿化,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高效发展,完成生态平衡的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4生态学理念的应用

现代化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和建设就是以生态学理念为基础,维护系统内的各个群体、结构的人与自然平衡。通过人工铺垫植被,在原有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打造一个科学合理的结构、完美的布局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园林绿化带,实现城市的原生态平衡和生态稳定,创造有效的经济和自然利益。

4.1多样性理论生物多样性不仅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关键,还是系统内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保障,主要分为群落多样性、布局结构多样性和景观样式多样。4.1.1群落多样性生物群落多样性能使生物相互制约,保持系统内群落的平衡。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是就要科学合理地引入多种植被,投入相适应的生物,打造丰富多彩的群落,充实城市园林系统,保持生物之间能够相互和谐平衡发展,多种多样的群落能够相互促进生存生长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系统环境。4.1.2结构多样性在布局结构上的多样性是指在建设城市园林绿化时根据生态学理念,建设科学合理、美观、简单的布局结构,将各种植被群落进行合理的铺垫布局,将区域合理分化,充分合理利用系统内的空间资源,使其层次鲜明,给人们视觉上带来冲击,产生视觉差,打造观赏性强,特色鲜明的城市园林。4.1.3景观样式多样性景观多样性是根据建设和引入相应的设施和群落,进行合理的配置,丰富多彩的搭配,建设多种多样的景点,开发出相应的观赏性强的区域,打造鲜明的特色,满足人们对于美感的需求,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结合当前城市的特征,形成艺术性强、符合当前系统特征的现代化城市生态园林。

4.2整体上布局按照生态学理念,通过将植被引入当前的城市园林建设中,利用有效的、合适的种群植被打造成一个现代化整体的布局结构,将城市的功能分区调配,实现一体化,形成人工创造的、具有自然生态的城市园林结构,为生物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打造符合当前系统需求、符合城市园林风格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园林。

4.3因地制宜根据生态学理念,科学合理的选取最佳的植被将其引入当前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地,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分区,最大化的发挥其作用,将系统内有效的资源充分合理的利用,更好地适应当前系统内的环境,促进系统内人与自然的和谐稳定和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高效的利益。

4.4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自我修复调节能力,当系统受到破坏时,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我调节恢复。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时,把握好维持和保护当前系统的自我调节修护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维持生物之间的平衡,还能维护整个系统内的相互和谐。另外,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改善系统内的环境,使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促进系统内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在当前系统受到破坏而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不足时,需要采取有效的人为措施,创造良好的环境,给予当前破坏了的系统一个稳定的支持。需要将各个方面严谨考虑,找出系统内的不足,问题所在,进而能够采取相对科学合理的方法维持系统内生态系统的稳定,保持人与自热的和谐发展。

4.5互惠互利的原则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时,需要重点考虑生态系统内各个生物的特点,合理选取植被种群等群落,减少损失,使其相互适应生存,达到在系统内各个生物之间的互惠互利的境地,充分利用资源环境,营造一个互惠互利的环境,已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

5结语

篇8

【关键词】生态建筑;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

生态建筑就是将很多人整合聚居在一个大的空间中,通过各种有组织的物态作用,使能量和各种人类生存所必须的物质在一个空间中合理有序地不断相互转换,使人们获得一种高效低耗、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

1. 生态建筑的发展现状

由于生态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和自然条件之上的,而这些社会和自然的条件需要一个从产生到成熟,再到普及的过程[1]。所以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生态建筑不是在某个时期突然出现的,它的产生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历程。

工业革命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人们逐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且为保护环境不断进行努力。在世界各地,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和破坏在不断增加,同时环境污染也在各地开始蔓延。在人们追求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大背景下,导致人们居住的环境超越了自然所能承受的限度,结果致使人类生存环境恶化。人口膨胀、环境污染、气候异常、资源枯竭和环境危机成为摆在我人类面前的难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这就要求人类不断地反思总结,面对当前的环境形势,人类应该思考如何去利用自然,如何去建造自己的居所,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0世纪七十年代初期,随着美国设计师提出“生态建筑”的概念,人们逐渐在建筑中探索和实践改善人居环境的方法。半个多世纪以来,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也为生态建筑的兴起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人们开始不断把新的能源技术、节能技术、环保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应用于生态建筑,使现代生态建筑有了充分的发展。例如德国通过利用太阳能,建造出了没有污染的生态建筑;巴西在建筑物的周围栽种草木,建成了建筑物生态墙;英国利用生态平衡的方法建造出了适于人类生存的生态建筑空间。

2. 生态建筑的基本准则

地球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适于人类生存的环境,人类是随着自然的发展,不断进化而来的,所以人类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必须遵从自然规律,达到生态平衡[2]。人类生存的环境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构成,并且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使人类的生存得以延续。

生态建筑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人与自然,以及建筑相互融合起来的人工环境,这个人工环境虽然有别于一般的自然环境,但同样应当遵循生态平衡的自然规律[3]。只有当建筑同当地的自然环境相结合,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平衡时,才能给人类营造出舒适的生存环境,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3.生态建筑的基础

摆在人类面前的各种环境问题,使人们意识到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在过去发展工业和经济的过程中[4],没有使人和自然和谐统一起来,人们始终在想办法改造自然,而不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即充分利用自然的同时,又不影响后代人对自然的需求成为了生态建筑的基础。在新的环境保护观念影响下,人们逐步形成了兴建绿色家园的行动,包括发展绿色工业,推崇绿色交通,兴建绿色居所,保护生态资源等,其中追求人与自然同建筑和谐统一的生态建筑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4. 生态建筑的特征

生态建筑是人类在新的形势下,不断思考总结发展而建造的一种人与自然和建筑相互和谐统一的居住环境,也是把新的科学技术不断应用于建筑,更好地为环境发展和人的舒适居所和谐统一做出贡献。生态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

4.1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相互协调

在古人营造的建筑中,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经常体现在其中,这便是中国古代风水学和现代建筑观点相吻合的地方。人工建筑通常不是孤立的一个建筑,而是处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因此人工建筑需要与周围的环境相互协调统一起来,才能使居住在建筑物中的人感到舒适。

4.2注重建筑内的生态平衡

人类所建造的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一个新的生态系统,这就要求新的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的周围植物,和作为消费者的人,以及作为分解者的微生物,需要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并且达到生态平衡,才会对周围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不至于对环境产生超载或破坏。要达到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相互平衡,最主要的就是要求生产者提供合理的能量来维持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这就要求建筑物在设计的时候,就应该充分考虑周围环境中植物的数量和分布,做到植被数量合理利用。

4.3绿色生态建材的选择和应用

当前建筑中常用的钢材、水泥、砂石、砌块等都是取自地球上现有的资源,既对自然资源浪费,又容易对环境产生污染。而生态建筑所用到的建筑材料既要不浪费自然资源,又要对环境不产生污染的新型建筑材料。日常建筑中可以选用一些对环境友好的建筑材料[5]。例如可以选用垃圾和废品制成的砌体材料,使用不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的装饰装修材料等。

4.4加强建筑设备和设施对环境的保护

传统建筑中,在建筑的建造、装修和使用等各个阶段,均会产生噪音、空气污染、光污染等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了周围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生态建筑要求在建筑物从开始建造到日常使用的各个阶段,不对周围环境和人体产生危害,营造一个舒适和谐的居住环境。

4.5处理好建筑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建筑物通常都处于一种社会环境中,所谓社会环境,就是由既有建筑、街道和一些人造景观所组成的直观环境,和由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人为观念、社会制度和审美等潜在的环境所组成的。人类是从自然界中由生物进化而来的,并且每天生活在一个社会环境中,所以只有当人类自己所处的环境同周围的社会环境相一致时,人们才会感觉到舒适自在。这就要求建筑物具有与周围社会环境相协调的作用,即生态建筑。

5. 生态建筑的发展趋势

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生态建筑已逐渐深入人心,并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为生态建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发展生态建筑,是提高人居环境的最有效途径。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以及对居住空间的舒适度要求提高,生态建筑将会产生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煜,Deo Prasad.国际绿色生态建筑评价方法介绍与分析[J].建筑学报,2003,(3):58-60.

[2]刘逊.生态与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之路[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01,34(1):85-89.

[3]吴北华.试探建筑与园林的和谐统一[J].中国房地产业,2012,(8):420.

篇9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the intensifying the city process, as well as the mass and unreaso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the city and the surrounding wetland landscape, ecology, hydrology, vegetation these natural condition produces the tremendous change. So we must design the wetland landscap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principles, the sustainability principles of natures, the principle of continuity thes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to achieve the wetland landscape design optimization.

Key words: wetland; ecology; natural; context; optimiz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地球上有三大生态系统,即:森林、海洋、湿地。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人类的工业文明在创造了辉煌的现代文明的同时,对这些生态系统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系统自身的平衡受到严重的威胁,并已威胁到人类自身。尤其是城市环境的破坏,已使人们产生警惕和反思,虽然人们已在不断建设和改善城市环境,但总免不了带上过分的人工雕琢与堆砌的印记,城市中十分珍贵的自然生态信息逐步在减少,使对现代人的身心涤荡作用受到严重干扰,人们渴望远离生态系统已经被严重破坏的城市环境,去呼吸新鲜空气,拥抱大自然。

湿地因独具的生态与环境功能,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摇篮”、 “物种的基因库”、“天然水库”和“鸟类的乐园”。据资料统计,全世界共有自然湿地855.8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6.4%。湿地可以改善气候、蓄洪防旱、调节径流、降解污染、净化水质、为珍稀与濒危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为人类提供多种资源与美化环境等,湿地自有的休闲特质提供了多样的景观,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是人们观光旅游、放松心情,亲近大自然的绝佳场所。

正因如此,如何开发利用湿地,同时保护或恢复湿地自身的生态平衡,以及湿地的可持续利用,成为了湿地景观设计必须解决的课题。

1.目前城市湿地开发现状

由于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以及大规模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致使城市中及周边的湿地的地貌、生态、水文、植被等自然条件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原有功能的改变、土壤的酸化、水污染、围湖造田等人类的行为,直接导致湿地大面积持续减少,功能萎缩,水资源枯竭,湿地失去了应该有的功能,产生恶性的连锁反应,如水土污染,植物凋亡,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加剧,破坏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使许多物种陷于濒危境地等等。对人们的生存环境构成威胁,对未来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到1990年代中期,中国已有50%的滨海滩涂不复存在,近1000个天然湖泊消亡,黑龙江三江平原78%的天然沼泽湿地丧失,七大水系63.1%的河段水质因污染失去了饮用水的功能。[1]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证实由于开发引起的生态栖息地恶化是美国生物多样性的最大威胁,至少85%的物种经确认受到严重影响。[2] 虽然人们在反省自己的行为,并有所收敛,但这种破坏仍在不断加剧。对于湿地的开发和保护措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对湿地景观优化设计的研究和探讨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 2.湿地景观优化设计基本原则2.1生态的可持续性原则 生态性是湿地的根本属性,失去了生态性,湿地就失去了自身的意义。然而生态性绝对不是简单的生态材料或符号的运用,它是一个平衡的系统,有自我更新的生命力。景观设计师应把生态性放在设计的首位,最大可能地保持湿地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接近于自然状态,使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物种维持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把“整体的和谐”作为设计的宗旨,除了设计语言要和谐外,关键是它们与环境功能之间的和谐,达到不需要外界的干预就能自动的修复和平衡。2.2可持续性的自然性原则

自然性也是湿地的根本属性,是其艺术审美价值的根本,只有自然性突出的湿地才能吸引人们的审美感知,才能放松城市人们紧绷的神经。所以,设计师不能将自己的审美趣味强加于湿地,更不能忽略湿地景观自身的演变过程与规律,导致对原有湿地自然性的破坏。景观设计师应该了解湿地生态学的原理,按照湿地形成、发展与演化规律来进行设计。理想的湿地景观设计首先应该具有完整湿地自然结构,呈现明显的自然特征,保持湿地的自然属性特征,尽显湿地自然之灵气,不因人类的参与而改变其自然属性,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达到“天人合一”。

2.3文脉的延续性原则

湿地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地域、地貌、水文、气候、植物、动物、人文等的不同,每个湿地都带有自身的特征,积淀了丰厚而又独特的人文底蕴。设计师应重视文脉的延续性,对现状地貌、文化背景、民俗风情、现状生态群落特征等进行调查,然后再根据这些基础资料进行湿地景观设计。即使是人工开出的湿地也要适合当地人文脉络,体现出当地的自然及人文特征。 湿地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决不能置历史及地域文化而不顾,盲目追求所谓时尚流行风格,应将自然机理与地方文化机理相结合,将地方文脉精彩的演绎给人们欣赏。如在滇池的改造中,设计师通过大观楼长联,恢复出以往滇池独有的景观元素:“蟹屿螺洲”----湿地中的岛屿与水生物;“苹天苇地”----大片的莎草和芦苇;“四围香稻”----水稻农田;“九夏芙蓉”----荷塘;“三春杨柳”----柳树林;“两行秋雁”----生态园中的候鸟栖息地。。。这些都是以现代的设计语言重组可以唤醒回忆的景观元素,让他们不只是怀旧的景色,而是让地方历史文化延续的景观框架。 3.湿地景观设计元素的具体运用3.1基地

篇10

关键词:生态园林 城市环境 主要功能 类型

城市是一个规模庞大、关系复杂的动态生态系统,由社会、经济,自然子系统复合而成,具有开放性、依赖性、脆弱性等特点,极易受到环境条件变动的干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既有自然的组成要素,又有高度人工化的组成要素,而园林绿地系统则是其中唯一具有自净功能的组成成分,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景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一、二十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问题的加剧,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走生态园林道路、以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性,许多国家已将其作为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一个衡量标准。

1、生态园林的概念与科学内涵

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如互惠共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竞争,化学互感作用等)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能够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空间、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工业化的高度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剧,给人类带来了生存环境的危机,这一严峻的现实,迫使人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仿造自然环境,以谋求优良的生存环境,把园林绿化作为主要手段,因势利导地利用对城市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有利因素和改造不利的因素,从整治国土,促进生态平衡的高度全面绿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将园林绿化事业推向生态园林的新阶段。生态园林的科学内涵在于:

(1)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2)充分利用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化率,调节小气候,吸收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气体,衰减噪声,调节生态平衡;

(3)美化景观、在绿色环境中提高艺术水平,提高游览观赏价值,提高社会公益效益,提高保健休养功能,为人们提供更高层次的文化、游憩、娱乐需要和人们生存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

2、生态园林的主要功能

(1)调节小气候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能调节气温、调节湿度、吸收太阳辐射热,对改善城市小气候具有的作用。

(2)具有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

①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维持碳氧平衡;

②吸收有毒有害气体,在一定浓度下,有许多种类的植物对它们具有吸收和净化能力;

③吸滞粉尘植物,特别是树木,对粉尘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

④杀菌作用由于绿地上空粉尘少,从而减少了粘附其上的细菌。

3、生态学原理在生态园林中的应用

3.1坚持以“生态平衡”为主导,合理布局园林绿地系统

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含意是指处于顶极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此时系统内的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与协调,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系统的整体效益最佳。在生态园林的建设中,强调绿地系统的结构与布局形式与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湖水系的协调以及与城市功能分区的关系,着眼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布局,使城市绿地不仅围绕在城市四周,而且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开始了城郊结合、森林园林结合、扩大城市绿地面积、走生态大园林道路的探索。

3.2遵从“生态位”原则,搞好植物配置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选配,实际上取决于生态位的配置,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地系统景观审美价值的高低和综合功能的发挥。生态位概念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在特定的城市生态环科条件下,应将抗污吸污、抗旱耐寒,耐贫瘠、抗病虫害、耐粗放管理等作为植物选择的标准。

在绿化建设中,可以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分异来配置植物。如杭州植物园的槭树、杜鹃园就是这样配置的。槭树树干直立高大、根深叶茂,可吸收群落上层较强的直射光和较深层土壤中的矿质养分;杜鹃是林下灌木,只吸收林下较弱的散射光和较浅层土中的矿质养分,较好地利用槭树林下的荫生环境;两类植物在个体大小、根系深浅、养分需求和物候期方面有效差异较大,按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分异进行配置,既可避免种间竞争,又可充分利用光和养分等环境资源,保证了群落和景观的稳定性。春天杜鹃花争妍斗艳,夏天槭树与杜鹃乔灌错落有致、绿色浓郁,组成了一个清凉世界;秋天槭树叶片转红,在不同的季节里给人以美的享受。

4、生态园林建设的类型

不同的城市其地形地貌和河湖水系等自然条件布局形式和环境状况都有不同的特点,也就对生态园林的群落类型及其功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近年来,国内外主要生态园林建设类型有以下两种。

4.1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

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是生态园林中植物利用和配置的一个重要类型,它将景观、生态和人的心理、生理感受进行综合研究。一方面,在美学原则的应用上,运用节奏与韵律,统一与微差,对比与协调等美学原则,采用有障有敞、有透有漏,有疏有密、有张有弛等手法造景,富有季相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另外,在意与形的统一上,强调意与形的统一,情与景的交融,利用植物寓意联想来创造美的意境,寄托感情。

4.2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

特定的文化环境如历史遗迹、纪念性园林、风景名胜、宗教寺庙、古典园林等,要求通过各种植物的配置使其具有相应的文化环境氛围,形成不同种类的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从而使人们产生各种主观感情与宏观环境之间的景观意识,引起共鸣和联想。

参考文献:

[1] 袁兴中.刘红. 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J]. 上海环境科学, 1995,(02)

[2] 刘 伟.刘晓彬.胡学聪 城市规划与环境经济的关系[J].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02,(01)

篇11

关键词:环境;环境污染;损害赔偿

中国是一个环境资源大国,也是一个环境资源特点突出、环境资源问题相当严重的国家。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侵权行为越来越广泛,环境侵权损害赔偿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

环境损害作为环境污染或者破坏等侵害事件导致的后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态环境平衡遭受的损害,二是私人财产利益等民事利益遭受的损害。这两类损害有时会同时

发生,有时却主要表现为某一个方面。其中,第二个方面的损害在传统的侵权法的范畴内即可得到救济,第一个方面的生态环境平衡遭受的损害则超出传统侵权法律的救济范围,是一种新型的损害。本文讨论的环境损害即为环境侵害事件发生后,作为媒介物之环境本身所遭受的直接损害。

一、环境损害的原因

从整体上看,环境损害主要是外在的人为原因引起的,一定环境平衡状态遭受的不利于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的显著有害变化的事实。环境损害作为客观事实,需要立法加以确认。严格来讲,任何的人类活动都会对环境质量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并不是所有的环境质量下降都属于环境损害。只有达到法律明确规定的环境平衡状态改变以致不利于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的客观标准时,该损害才能构成法律事实。作为环境损害原因行为的人类活动,包括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行为。单纯因自然灾害等自然原因引起的有关环境平衡状态的破坏不是法律直接规制的对象。

二、环境损害的特征

环境侵害行为主要导致两类损害,一是传统民法上的人身权、财产权等损害,二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须依赖的环境平衡状态的损害,本文称之为环境损害。较之于环境侵害行为导致的人身权、财产权等损害,环境损害具有以下特征:

(1)环境损害的损害后果是一定环境平衡状态遭受的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有害变化。这种有害变化是“环境的任何组成部分或者其任何多个部分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整体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能的任何重大退化的危害后果,或可能造成这种危害的后果。不同于环境侵害行为导致的财产损失、人身伤害以及精神损失等。

(2)环境损害的法律救济方式主要是排除妨害、修复或者赔偿。当环境侵害行为存在造成环境损害的潜在危险时,应以排除妨害为主;当环境侵害行为已经造成实实在在的损害后果时,则主要以修复和赔偿为主:修复环境损害责任主要包括责任人自己或者第三方采取的降低损害的措施、恢复原状的措施或者替代性修复措施,当遭受损害的环境无法修复时,则应该由责任人承担赔偿的责任。

(3)因环境侵害行为所导致的环境本身价值的丧失通过传统侵权法律制度不能得到救济。环境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环境损害后果更复杂,更严重,并具有不确定性、潜伏性和滞后性。因此环境损害救济本身是一个集法律、经济、技术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系统性的工程,救济的难度更大,对救济能力要求更高。

三、环境损害的受害人

损害的受害人问题至关重要,其直接关系着损害存在与否以及损害索赔权如何归属的问题。总的来说,有关环境损害之受害人主要有两种理解方式:“人的环境的损害”和“对环境本身的损害”。前者认为环境损害的受害人是“人”,环境法上的环境是狭义的,是指人类自然生存基础与空间,特别是包含环境之媒介物,即土壤、空气、水、生态及其彼此之间的关联性,以及人类与其之关联性,其以人之生活和生存基础为起点,以“人”为核心定义环境;后者则认为环境损害的受害人是“环境”。环境法确实应该坚持“以生态为中心之环境保护理念”之色彩,但在解决环境损害这些具体的法律问题时,所谓的“人类中心主义”更具有实用性。环境损害的受害人是“人”,环境损害是“人的环境的损害”,就如财产损害是人的财产的损害一样。“人”主要有三个层面上的含义,一是个体意义上的个人,二是集体意义上的群体(团体),三是整体意义上的人类。环境法调整的是人们在修复、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环境”为必要中介形成的社会关系。

四、环境损害的性质

作为媒介之环境是人之生活和生存的基础,环境侵害事件对环境的损害实质上是有关人类环境利益的损害,即环境损害实质上为人的环境利益之损害。具体来讲,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对环境损害进行把握:

(1)人类是环境损害的受害人。正因为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和生存的基础,人类才得以享有一定的环境利益,而“这种环境是不可分的,这种环境带来的利益也是不可分的”。环境利益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依托,就其属性和对全人类的极端重要性来说,其属于人类的“共享资源”和“公共财产”,不同于属于个体的人身、财产利益,个体无法分割出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环境利益。因此,环境利益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其实质上是一种公共利益。

(2)环境损害的客体是环境利益。环境利益体现的是人对一定环境状态和质量的需求,只有维持在一定状态和质量的生态平衡才能够使人的环境利益得到满足。一旦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这种环境利益的满足度便会降低,人类便不得不依靠某种补救措施将这种损害消除,从而使生态平衡得以恢复。

综上所述,环境损害的受害人是人类,因此,环境损害是一种公共利益的损害,即对环境资源公共利益的损害;环境损害实质上损害的是满足人类环境利益需求的一定状态和质量的生态平衡,只要环境质量低于一定的标准和限度,即生态失衡,即可认定环境遭受损害;环境利益遭受损害后,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恢复。

参考文献:

[1]韩德培.环境保护法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出版,2012.

篇12

所谓的园林造景,是园林设计艺术中的关键环节,其旨在遵循一定的审美原则、运用一定的设计方法,将山、水、石、花、草、树等景观材料,进行科学而合理的分解、设计、搭配以及组合,从而创造出一种和谐、统一、完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的景观。在日常的园林造景过程当中,设计者们往往有意识地按照造景材料不同的生物特性和美学原则,进行科学而合理的搭配,从而为人们设计出美观、自然、和谐、统一的园林景观。

二.色彩灌木在园林造景中应用

1色彩灌木在园林造景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1.1因地制宜的原则。众所周知,不同的色彩灌木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尽相同,只有在适合的环境条件才能存进色彩灌木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园林造景中运用色彩灌木这一新型造景材料,必须从色彩灌木不同的自然特性出发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不同的土壤、湿度、温度、阳光以及水分的条件下,选择不同种类的色彩灌木进行栽培。例如,红叶石楠喜光,在光照条件充足的情况下,生长状态良好,色彩鲜艳,而在光照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则会造成其生长状态不佳,色彩暗淡。因此,只有根据色彩灌木的生物特性出发,进行科学而合理的栽培,才能充分发挥色彩灌木的观赏价值。

1.2合理搭配的原则。在园林设计艺术过程中,合理的搭配是非常重要的原则之一。特别是在色彩灌木的造景设计中,应当切实根据色彩灌木的株形、姿态、花形、花期以及色彩等基本特征,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精巧的搭配。这样才能切实做到适地适花、合理配植,营造园林景观的节奏与韵律,最大限度地迎合人们日常的审美习惯,充分发挥色彩灌木的观赏价值和环境效益,真正实现园林造景的自然、和谐、统一。

1.3生态平衡的原则。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穿于园林设计中,是当今园林绿化设计发展的一大进步和特色。因此,将色彩灌木应用于园林造景,同样必须尊重自然、爱护环境、遵循生态平衡的基本原则。在选择和栽培色彩灌木时,必须从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地资源的实际出发,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倡导生物的多样性,这样才能促进当地环境的自我更新,从而实现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目的。

2色彩灌木在园林造景中的重要作用

2.1单独成为景观,丰富园林景观设计。在园林设计过程当中,可以将恰当地选择色彩灌木独植、丛植、片植等手段设计成为独立的景观。例如,呈片状的牡丹或玫瑰、呈带状的月季、独株直立的蓝冰柏等等经过精心设计都可以单独成为一景,这样就可以极大地丰富园林景观的景观以及色彩,形成令人赏心悦目的图画,吸引游览者的视线,成为园林景观的焦点。

2.2进一步优化景观,有力烘托环境和氛围。以前,在我国传统的城市绿化以及园林设计中,常常中运用绿色灌木来进行造景,这样的造景方式色彩单一,景观平淡无奇,容易造成观赏者的视觉审美疲劳。而在现代园林设计技术中,特别注重将色彩鲜艳的色彩灌木运用于造景过程中。无论是独株还是成片、成带、成块的色彩灌木,都可以栽培在花坛、广场、道路的周围与其它绿色植物互相搭配,构成美丽的镶边以及各种字符和图案。色彩灌木的合理运用有助于表现园林景观的层次感和跳跃感,突出整个景观的主题,有效的提升景观设计的品位,优化外部环境,烘托环境氛围。

2.3有效分割空间,实现园林景观的形式美和功能性。园林绿化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人们创造美的环境以及休闲功能完善的活动场所。在园林设计中,可有有效利用色彩灌木来分割空间,顺利实现园林景观的形式美和功能性。例如,在草坪、广场、道路等场所的园林设计中,可以运用带状或片状、直线或曲线、规则状或不规则状等形式对色彩灌木进行栽培和设计,分割出一块块独立的功能区,这样既可以形成流畅的线条美,也可以营造花开叶散的色彩美,可以打破大面积的色块格局,把整个园林分割为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景致,从而有效地美化和丰富了整个园林设计的景观,同时实现了园林景观的形式美和功能性。

2.4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众所周知,无论是在城市绿化中还是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运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重大意义,色彩灌木的运用当然也不例外。一方面,色彩灌木类木本植物根可以有效地固持土壤,提高土壤品质,大大增强边坡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与其他草本植物相比较而言,色彩灌木的光合作用功能性更强,可以有效地吸收、稀释、分解大量的烟灰粉尘以及空气中的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对净化空气和调节气候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因此,在园林造景中运用色彩灌木,其保护环境以及维持生态平衡的重大作用不容忽视。

三.结语

篇13

【关键词】 生态园林 环境保护 生态平衡 物种多样性

城市是一个规模庞大、关系复杂的动态生态系统,由社会、经济,自然子系统复合而成,具有开放性、依赖性、脆弱性等特点,极易受到环境条件变动的干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既有自然的组成要素,又有高度人工化的组成要素,而园林绿地系统则是其中唯一具有自净功能的组成成分,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景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一、二十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问题的加剧,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走生态园林道路、以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性,许多国家已将其作为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一个衡量标准。

一 生态园林的概念与科学内涵

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如互惠共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竞争,化学互感作用等)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能够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空间、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工业化的高度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剧,给人类带来了生存环境的危机,这一严峻的现实,迫使人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仿造自然环境,以谋求优良的生存环境,把园林绿化作为主要手段,因势利导地利用对城市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有利因素和改造不利的因素,从整治国土,促进生态平衡的高度全面绿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将园林绿化事业推向生态园林的新阶段。〔1〕

生态园林的科学内涵在于:①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②充分利用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化率,调节小气候,吸收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气体,衰减噪声,调节生态平衡;③美化景观、在绿色环境中提高艺术水平,提高游览观赏价值,提高社会公益效益,提高保健休养功能,为人们提供更高层次的文化、游憩、娱乐需要和人们生存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

二 生态园林的主要功能

生态园林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讲,主要体现在调节小气候,改善环境质量和美化景观方面。

(一)调节小气候

L.J.Batten认为:小气候主要是指从地面到10余m至10Om高度空间内的气候,这一层正是人类生活和植物生长的区域和空间。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都深刻影响着小气候。

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能调节气温、调节湿度、吸收太阳辐射热,对改善城市小气候具有积极的作用。研究资料表明,当夏季城市气温为27.5℃时,草坪表面温度为20℃~24.5℃,比地面低6℃~7℃,比柏油路面低8℃~20.5℃,而在冬季,铺有草坪的足球场表面温度则比的球场表面温度提高4℃左右。

由于绿色植物具有强大的蒸腾作用,不断向空气中输送水蒸气,故可提高空气湿度。据观测,绿地的相对湿度比非绿化区高10%~20%,行道树也能提高相对湿度10%~20%。

城市的带状绿地,如道路绿化与滨江滨湖绿地是城市的绿色通风走廊,可以将城市郊区的自然气流引入城市内部,为炎夏城市的通风创造良好条件;而在冬季,则可减低风速,发挥防风作用。

(二)改善环境质量

1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维持碳氧平衡 有关资料表明,每ha绿地每天能吸收900kgCO2,生产600kgO2,每ha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可吸收1000kgCO2,生产750kgO2,供1000人呼吸所需要;生长良好的草坪,每ha每小时可吸收CO215kg,而每人每小时呼出的CO2约为38g,所以在白天如有25m2的草坪或lOm2的树林就基本可以把一个人呼出的CO2吸收。可见,一般城市中每人至少应有25m2的草坪或10m2的树林,才能调节空气中CO2和O2的比例平衡,使空气保持清新。如考虑到城市中工业生产对CO2和O2比例平衡的影响,则绿地的指标应大于以上要求。

2 吸收有毒有害气体 污染空气和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气体种类很多,主要有SO2、N0x、Cl2、HF、NH3、Hg、Pb等,在一定浓度下,有许多种类的植物对它们具有吸收和净化能力。有研究表明:当SO2通过树林时,浓度有明显降低,每公顷柳杉林每年吸收720kgSO2。臭椿、夹竹桃、罗汉松、银杏、女贞、广玉兰、龙柏等都有较强的吸收能力。

3 吸滞粉尘 植物,特别是树木,对粉尘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由于树木有强大的树冠,叶片被毛和分泌粘性的油脂使得树木具有滞尘作用。

4 杀菌作用 由于绿地上空粉尘少,从而减少了粘附其上的细菌;另外,还由于许多植物本身能分泌一种杀菌素,而具有杀菌能力。据法国测定,在百货商店每m3空气中含菌量高达400万个,林荫道为58万个,公园内为1000个,而林区只有55个,林区与百货商店的空气含菌量差7万倍。

5 衰减噪声 植物,特别是林带对防治噪声有一定的作用。据测定,40m宽的林带可以减低噪声10~15分贝,30m宽的林带可以减低噪声6~8分贝,4.4m宽的绿篱可减低噪声6分贝。树木能减低噪声,是因为声能投射到枝叶上被反射到各个方向,造成树叶微振而使声能消耗而减弱。

(三)美化景观、丰富建筑群体轮廓线

生态园林是美化市容,增加城市建筑艺术效果,丰富城市景观的有效猎施,使建筑“锦上添花”,把城市和大自然紧密联系。

三 生态学原理在生态园林中的应用

(一)坚持以“生态平衡”为主导,合理布局园林绿地系统

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含意是指处于顶极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此时系统内的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与协调,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系统的整体效益最佳。在生态园林的建设中,强调绿地系统的结构与布局形式与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湖水系的协调以及与城市功能分区的关系,着眼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布局,使城市绿地不仅围绕在城市四周,而且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开始了城郊结合、森林园林结合、扩大城市绿地面积、走生态大园林道路的探索,如北京、天津、合肥、南京、深圳等。〔2〕

(二)遵从“生态位”原则,搞好植物配置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选配,实际上取决于生态位的配置,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地系统景观审美价值的高低和综合功能的发挥。生态位概念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在特定的城市生态环境条件下,应将抗污吸污、抗旱耐寒,耐贫瘠、抗病虫害、耐粗放管理等作为植物选择的标准。如在上海地区的园林绿化植物中,槭树、马尾松等生长状况不良,不宜大面积种植;而水杉、池杉、落羽杉、女贞、广玉兰、棕榈等适应性好、长势优良,可以作为绿化的主要种类。

在绿化建设中,可以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分异来配置植物。如杭州植物园的槭树、杜鹃园就是这样配置的。槭树树干直立高大、根深叶茂,可吸收群落上层[生态园林 环境保护 生态平衡 物种多样性

城市是一个规模庞大、关系复杂的动态生态系统,由社会、经济,自然子系统复合而成,具有开放性、依赖性、脆弱性等特点,极易受到环境条件变动的干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既有自然的组成要素,又有高度人工化的组成要素,而园林绿地系统则是其中唯一具有自净功能的组成成分,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景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一、二十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问题的加剧,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走生态园林道路、以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性,许多国家已将其作为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一个衡量标准。

篇14

工业社会,一种自文艺复兴生长出来的人文主义澎涨到了极端,它与文艺复兴旨在反对神本主义的人文精神完全不相融合,这种观念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认为人是地球上至高无上的主人,有权尽情掠取享受地球上的一切资源,二是认为这地球上的资源是无限的,可以供人类任意浪费挥霍。这种主张我们姑且名之为“极端的人本主义”。在极端的人本主义观念的指挥下,凭借高科技的威力,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趋于被打破,地球上诸多原本宜于人生存的自然条件发生变化,这个地球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不那么宜居了。为对抗工业文明的弊病,一种名之曰“深层生态主义”的声音出现了,这种声音的基本观点就是将人类文明看成是“地球这个行星的艾滋病毒”,将地球上的生态问题的严重出现归罪于人,这是有道理的,但是解决此问题的方式过于极端。怎么能将人类比喻为地球上的“艾滋病毒”呢?正如阿尔•戈尔所说的:“这种内在的比喻只会导向唯一的药方:从地球上消灭人。”这显然是荒谬的。

两种主义———“极端的人本主义”和“深层的生态主义”,均行不通,唯一的出路只能是人文主义与生态主义的统一,这种统一所创造的文明即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既不是“极端的人本主义”所标榜的人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价值主体,也不是“深层生态主义”所主张的“地球高于一切”,而是要恰当处理好人的利益与生态的利益关系,实现二者的统一。所谓统一就是生态平衡,基于地球上生态平衡破坏的情况不同,可以分类处理:生态问题严重的地方,要调整文明建设思路,牺牲人的某些利益,坚决地让位于生态利益,力促生态恢复;生态状况良好的地方,要确定生态与文明共生战略,坚决防止生态破坏现象出现。生态文明共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所谓共生,就是自然的向人生成和人的向自然生成。这个过程中,生态与人出现了可贵的互动:一方面,人的目的性(人的建设文明的意志)合乎了生态发展的规律,具有合规律性;另一方面,自然的规律性(其中最重要的是生态平衡的规律)肯定了人的意志,具有合目的性。这种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即是生态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统一。由于有了生态与文明的相向互动,生态主义就不是自然的生态主义而成为了人文的生态主义,人文主义也就不再是社会的人文主义而成为了生态的人文主义。生态与人文的这种统一的最高成就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主体是人,也只能是人。生态文明建设不是让人生活得不好,更不是如深层生态主义中某些人所主张的让人去死①,而是让人类生活得更好。所以,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主体是人,目的也是为了人。与工业文明的人主体之不同在于生态文明主张的人主体是融入了生态利益的,或者说是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的,是人与生态的共生并共赢。生态文明有一个重要的原则———生态公正的原则。生态公正不仅保证人的权利与价值,也保证着物的权利与价值。生态公正的基本原则有环境正义的原则。1991年美国第一次全国有色人种环境领导峰会提出环境正义的17条原则,其主要内容有“保证地球母亲神圣、生态系统的统一,所有物种的依赖性和免受生态破坏的权利”。人类的全部历史都是人与自然的互动,即作为规律的“真”与作为意志的“善”的互动:一方面是“真”向“善”的生成,另一方面又是“善”向“真”的依归。是“真”和“善”的统一,这个统一的成果就是“美”。

人类的全部历史都是美的创造的历史。值得强调的是,这个统一,在人类已往的文明中,并没有能够全部做到,或是部分地做到了,又部分地违背了。生态文明是人类新的文明,在实现真与善的统一上,生态文明立足于人类全部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的基础,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基础,它在实现真与善的统一上,完全能够达到人类从来没有达到过的高度。基于美是真与美的统一,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可以创造人类从未创造过的美。生态文明建设有一个过去的文明从来没有过的原则———生态平衡的原则。不是生态,当然也不是人,而是生态平衡成为调控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指导原则。生态平衡原则必然给人类的审美带来新的视界,新的标准,新的方式。生态文明的美既联系于生命的美、自然的美,又联系于文明的美、人的美,这是一种完全崭新的美。虽然这种美我们现在还不能做出很好的描述,但它确是在地球上露出了曙光。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类以新的观点新的方式实现自然对人的两种基本价值:环境的价值和资源价值。在生态文明时代,人不是从此就不要从自然索取资源了,这项活动永远需要,只是这项活动不应是对环境价值的破坏,而应是环境价值的新实现;同样,环境保护不应成为消极的被动的保护,它应与自然资源的新的开发结合起来。这种新开发具体是什么,需要人去探求,这条道路充满艰辛,光辉灿烂。它是真的追寻,善的实现,还是美的创造。,这条道践没有尽头,魅力无穷!

在生态文明时代,不是“资源”而是“环境”成为人类对地球价值认识的总体性概念。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对地球价值的认识主要为资源。地球上的一切,无不被看做是资源。而在生态文明时代,也许由于工业文明已为人类积聚了相当的财富,人们对财富的贪欲较之工业文明时代有所降低,由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人们的环境意识大为提升。基于环境问题的全人类利益一致性和生态问题的全球一体性,环境概念可能成为人类对地球价值认识的总体性概念。与其将地球看做资源,意在开发,还不如将地球看做家园,意在珍惜。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虽然资源与环境两个概念早就存在,但从人类出现直到工业文明的后期,人们一直重视的是资源,而忽视环境。由于环境本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资源,所以,实际上,不是环境,而是资源成为人类对地球价值的总体性概念。然而,在生态文明时代,不是"资源"而是"环境"成为人类对地球价值认识的总体性概念。

地球的资源价值仍然在,但对人,不是最高价值,环境才是最高价值。在人们的观念中,“资源”不再是为统属“环境”的总体性概念,而是“环境”成了统属“资源”的总体性概念。在人们的实践中,所有对地球资源的开发性活动,均需按程序先做环境评估,根据其对环境影响决定是否开发以及如何开发。生态文明时代,环境作为人类对地球价值的总体性概念,其价值非常丰富,择其要者,有生存价值、生活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精神价值。精神价值中,有科学认识价值、道德启迪价值、历史信息记录价值和审美愉悦价值等。

(一)在环境的诸多价值中,生存价值是最为根本和最重要的,它关系着人能否生存。工业社会前,环境没有遭到严重的破坏,生态平衡比较好,人类感觉不到来自环境的生存威胁,进入工业社会后,随着生态平衡的破坏,诸多生物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人类也明显地感受到了生存的威胁。人类的环境意识的觉醒突出体现在对于环境的生存价值的重视。相较于资源对人的价值,环境的生存价值无疑重要得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生命都保不住,要财富何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理直气壮地说:“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或者说:“保住绿水青山,才要金山银山。”

(二)在环境的诸多价值中,精神方面的价值如历史信息记录价值、审美价值等无可替代,而且不可计量,因此也就无法拿来与资源做比较。从本质来看,资源是一个经济概念,它是可以折换成金钱来衡量的,而环境则是人文概念,它是不可以折换成金钱来估算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金山银山有价,绿水青山无价”①。

(三)环境于人的功能主要是用来为人提供生存生活的场所的,是居,而不是游,更不是借此来做旅游生意大赚其钱。环境具有部分的经济价值,但它是有限的,其规模止于保护。对于环境,保护永远第一。人类财富的获取,不能依赖开发环境的经济功能。我们的口号是:“保住绿水青山,才建金山银山。”

(四)人类对于价值的认识,向来主要以财富计,而财富以金钱计,故而重视资源价值,忽视环境价值。环境也是有价值的,如果不是用金钱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远胜金山银山”。保护和建设美好的环境,其根本上是让人更好地生存生活乃至发展。人的生存与发展与别的生物的生存与发展是相关的,彼此存在着不可分离的生态关系。一个美好的环境不仅是有利于人生存生活与发展的环境,而且也是有利其他生物生存生活与发展的环境。调节人与物的利益的原则,为生态平衡原则。生态文明时代,在审美上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对自然的审美意识凸现为对环境的审美意识。自然与自然环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自然概念与人的概念相对,它的内涵中可以没有人;环境之所以称为环境,是因为有人在其中生存生活,故自然环境概念中必然有人。人对于自然的审美,如果联系到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他实际上不是在对自然,而是在对自然环境进行审美了。虽然人类对自然的审美一直就是对自然环境的审美,但是,人类并没有明确地认识到它。直到生态文明时代,环境的审美才发展成一种成为一种重要的审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