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并购风险的概念范文

并购风险的概念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17 16:16:36

并购风险的概念

篇1

【关键词】 财务协同效应; 财务风险; 效应分析; 风险规避

一、引言

乔治·斯蒂格勒(1996)曾经说过,美国的大企业都是以某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利用并购发展起来的。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掀起了第五次并购浪潮。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进军海外市场、提高经济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竞争力等为目的的跨国并购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方式。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外很多企业受到重创,使得我国企业可以花费更低的成本购买高性价比的国外资产。但是,有关数据显示,在我国跨国并购案例中,成功的不到三分之一。特别是在如今全球经济下滑、国外企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不可以盲目加入海外并购大军,因为往往在诱惑面前,其背后可能潜藏着重大的风险。

为了认清跨国并购的本质,首先了解一下跨国并购的概念:谢佩荃(1998)指出跨国并购是说某国为了对外国某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实施控制,通过一定的渠道,利用一定的支付手段,购买外国企业部分或全部资产的并购行为;李东福(2005)提出跨国并购有直接向目标企业投资的狭义跨国并购,也有通过并购公司在外国注册的子公司完成并购目标公司的广义跨国并购。

本文在跨国并购的背景下研究跨国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和财务风险,探讨风险与效应实现存在的关系,提出合理规避风险方法,发挥跨国并购的效应。

二、效应与风险理论概述

美国的H.伊戈尔·安索夫(1965)首次提出协同理念,他认为协同是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相互匹配的理想状态。他提出的是一个规模经济和经理的协同带来好处的经济学含义,是一种取得利益的潜在机会。而日本战略家伊丹广之(1987)在区别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不同作用的基础上,把H.伊戈尔·安索夫的协同概念区分为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他强调无形资产带来协同效应才是真正的协同效应,同时提出了动态协同效应概念。马克·L.赛罗沃(1997)则是借用了伊丹广之的动态协同效应思路,将协同效应放入竞争环境考虑,他提出并购发挥协同效应表现是并购后的企业价值要比并购前单个企业价值之和大。协同效应概念逐步完善,财务协同效应概念随之产生。鲁梅尔特(1974)将协同效应分为财务协同效应和经营协同效应。J.弗雷德·威斯顿(1990)进一步将并购协同效应分为管理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和经营协同效应,并认为协同效应的实现是企业并购的动机。我国学者许明波(1997)提出并购财务协同效应的表现形式有合理避税、价值低估、预期等效应。本文分析的财务协同效应是指通过并购活动,财务资源整体协调,合并企业财务能力得到增强,企业价值得到增加。

效应的对立面就是风险,风险简单的理解就是一种不确定性。财务风险是众多风险中的一种,跨国并购中的财务风险有其独特的地方。杰弗里·C.胡克(2000)认为财务风险是收购借债融资限制了并购方经营融资和偿债能力的风险。杜攀(2000)、赵宪武(2002)指出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是融资和资本结构改变引起财务危机,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屠巧平(2002)认为财务风险是企业举债筹集资本使企业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陈共荣、艾志群(2002)对并购财务风险的界定是:并购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并购时发生的各项活动引起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赵保国(2008)从跨国并购流程指出了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含义,即由于并购定价、融资、支付等各项财务决策所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可以认为跨国并购财务风险就是在并购中出现中外财务系统不匹配、投资回报预测假设条件存在缺陷、税收窟窿及其他未登记风险、有形与无形资产的定价、融资成本等财务风险。

三、财务协同效应的表现

Bradley,Desai and Kim(1988)的实证结果显示,股票市场对并购的完成显现了积极的效应,为公司带来了理想的回报率,指出协同效应是实现预期绩效的源泉,使公司提高了管理效率、实现了规模经济、提高了产品技术、合理地配置了资源、充分地利用了资产和挖掘了市场潜力等。Healy,Palepu and Ruback(1992)利用会计指标法研究得出并购后公司的资产运营能力获得提高,但资本和研发支出维持行业水平,表明并购增加了公司的整体价值。Parrino and Harris(1999、2001)的研究也发现并购完成后,公司的经营业绩得到提高。陆国庆(2000)采用会计指标法研究发现并购可以显著改善上市公司绩效。余光和杨荣(2000)对我国沪市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被并购企业的股东在并购活动中可以得到正的异常收益。

篇2

论文关键词:企业并购 npv法 实物期权 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

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并购可以促成有限资源的更为合理的流动,并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从实际意义上讲,通过并购可以实现快速业务扩张,或尽快进入某个具有吸引力的市场。实际上企业并购的动力就在于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快速整合资源,分散风险,提高盈利水平以及进入新的领域,以期在未来得到更高的市场地位或更高收益的能力。

一、npv法及其应用缺陷

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是指买卖双方对标的(股权或资产)做出的价值判断,通过一定的方法评估标的企业总体价值,以此作为购并交易活动的价格基础。npv法是企业并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中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它几乎适用于所有具有能产生回报的企业。这种方法是建立在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的:将未来经济效益用反映相对风险的回报率折现,就可以计算出价值。但npv法是存在缺陷的:一是企业并购投资决策的不可延缓性,即企业并购决策不能延迟而且只能选择马上并购或永不并购,同时项目在未来不会作任何调整;二是认为项目投资后产生的现金流是确定的,未考虑未来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现金流的影响;三是认为管理者的行为也是单一的,没考虑管理者的经营灵活性。

二、实物期权的含义及特征

期权是一种选择权,是一个合约,它赋予合约者在某一时期内,以事先约定的价格买进或者卖出的权利。而实物期权,是以期权概念定义的现实选择权,是指公司进行长期资本投资决策时拥有的,能根据决策时尚不确定的因素改变行为的权利,是与金融期权相对的概念,属于广义的期权范畴。期权具有三个特点:着眼于未来的高收益,投资者购买期权是为了能在未来对应资产价格发生有利变化时行使期权获利,有利变化的幅度越大,获利越多;损失有限,期权的购买者只有权利而没有义务,对应资产的价格在未来发生有利的变化则行使期权,对应资产的价格在未来发生不利的变化则放弃执行,投资者损失有限:不确定性,投资者购买期权能否获利由于环境的变化事先难以确定,但获利的概率可以通过对应资产价格的历史变动中分析得出。

三、企业并购的期权特性

并购具有以下特征:并购收益的不确定性。并购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协同效应的大小、市场前景的好坏等都会对并购收益产生较大的影响。收益的不确定性越大。用收益的期望值替代收益产生的误差就越大:并购的可延迟性。并购的机会不一定马上消失,并购方拥有购买被并购方的机会时,可以在一定时期内保留这一机会,等到市场相对明朗之后再作决策,降低并购风险;并购过程中的可转变性。在并购中,可以采用债转股、分期购买、分期报价、可转换债券等方式灵活地进行并购,并购方可以在被并购方形势不佳的情况下中止并购,减少损失。并购的这些性质说明并购具有类似于期权的性质。并购机会的发生相当于买方期权,并购发生相当于执行期权。传统用于并购价值评估的方法(如npv法),忽视了并购方拥有的并购中隐含的期权价值,从而进一步低估了并购的价值,进而可能错过了有利的并购机会。

四、企业并购中实物期权价值的确定

在并购决策中,应用实物期权理论,目标企业价值应视为是用传统方法计算的净现值与一个期权价值之和,即:目标企业价值=npv+期权价值此时的判断准则为:目标企业价值>0,项目可行,但不一定马上并购。在公司并购决策中,投资的机会往往取决于项目的未来发展状况,未来发展虽存在风险,但风险也伴随着机会。风险越大,期权就越有价值。因为如果项目顺向发展,行使期权,进行并购,就会增加公司盈利的可能性;如果项目逆向发展,期权不会被行使,限制了公司的亏损。

实物期权的定价模式种类较多,主要估值方法有两种:一是以考克斯、罗斯、罗宾斯坦等1979年提出的二叉树定价模型;二是费雪·布莱克和梅隆·舒尔斯创立的布莱克一舒尔斯模型。其中二又树模型是一个重要的概率模型定价理论,它同b—s模型在很多方面相似,运用这两个模型对期权定价的结果基本上一致。从逻辑原理来看,二又树定价模型可以说是b—s模型的逻辑基础,虽然b—s模型是被较早提出。但b—s模型过于抽象,且其中包括pindyck所提出的项目未来受益的不确定性服从几何布朗运动的假设,导致模型复杂求解困难,成为实物期权推广中的最大障碍。而二叉树定价模型直观易懂,其优点有:适用范围广;应用方便,仍保留npv法分析的外观形式;易于理解,易列出不确定性和或有决策的各种结果。为提高模型的可操作性,假设不同阶段收益服从二叉树过程且相互独立。这里笔者主要介绍二叉树定价模型。

二叉树定价模型估值有一个假设:风险中性假设。风险中性假设假定管理者对不确定性保持风险中性的态度,其核心环节是构造出风险中性概率。期权定价属于无套利均衡分析。因此比较适合于风险中性假设。

风险中性假设的核心环节是构造出风险中性概率p和(1一p),设v0为被并购企业的当前的现金流入价值,v+是并购后成功经营的期望现金流入价值,v_是并购后失败经营的期望现金流入价值,c是并购的期权价值,c+是并购成功时的期权价值,c_是并购失败时的期权价值,r表示无风险利率。然后由公式c=[pc+(1一p)c_]/(1+r)得出期权的当前价值。其中风险中性概率为:p=[(1+r)v0-v]/(v+-v_)和(1-p),显然p和(1一p)并不是真实的概率。由于期权定价属于无套利均衡分析。参与者的风险偏好不影响定价结果,所以可用风险中性概率替代真实概率。 

五、扩张期权的实例分析

某公司拟扩大公司的经营范围,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准备兼并某一企业,预计需要投入1=300万元的并购成本,并购后每年可以产生税后现金流量100万元,项目可以再持续经营4年,经市场部门调研,该项目最大的不确定性来源于未来的市场竞争状况,估计产品未来现金流量波动率为45%。根据项目的风险性质,公司期望投资回报率为15%,4年期国债利率为5%。问公司是否对该项目进行投资。先计算该项目的npv值=一300+10(p/a,15%,4)=一15.5万元<0,根据传统判断规则,该项目不可行。

下面计算该公司并购所产生的期权价值:

篇3

关键词:消费者购买行为;知觉风险;消费者购买决策

一、知觉风险的概念

知觉风险也叫感知风险,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布尔1960年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的。他指出,消费者采取的任何行为都会产生无法预期的结果,而且有些部分结果可能是不愉快的。在布尔提出此概念后,Cox对知觉风险概念进行了更为详细的描述。Cox(1967)提出消费者的所有购买行为都有购买目标,并希望购买的产品能与其目标相一致。当消费者主观认为他们的购买可能无法满足他们的目标或是在购买后,发现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将可能产生不利的后果,就会产生知觉风险。还有一些学者从其他角度提出了知觉风险的概念,如Stone和Gronhaug(1993)倾向于将知觉风险定义为是一种主观的预期损失。NenaL1m(2003)认为网上购物知觉风险是如果通过互联网购买产品或服务,消费者对将要遭受的损失的相信程度。

综合以上学者的研究发现,知觉风险就是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服务时所感知到的发生不利后果的可能性和若发生这种不利后果的严重性。

二、知觉风险的维度

因知觉风险的定义不同,学术界对知觉风险的维度划分也不同。

有学者划分为两种因素。代表学者是Cunningham。Cunningham(1967)把知觉风险分成两个因素:一是不确定性因素,即消费者对某一事件是否发生所具有的主观可能性;二是结果因素,即某事件发生后所导致结果的危险性。而消费者的知觉风险则为两者的乘积。

有学者划分为多维度。如Roselius(1971)提出消费者可能会遭受时间、危险、自尊以及金钱的损失。Jacoby 和 Kaplan(1972)将消费者知觉风险分为五类:财务风险,功能风险,身体风险,心理风险和社会风险。在此基础上, Peter和Tarpey(1975)加入了第六项时间风险,也就是说在购买产品时,所可能发生的时间及努力的不确定损失。在Stone 和 Gronhaug (1993)的研究中,这六种风险对总知觉风险的解释能力达到88.8%。但同时,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财务、功能、身体、社会、时间五种风险不是独立存在,五种风险均会影响心理风险,而心理风险和财务风险都将直接影响总知觉风险。此外,McCorkle(1990)通过对邮购过程中消费者知觉风险的研究,首次提出了知觉风险的另一个构面―来源风险。来源风险是对零售商可信度的一般感知,如公司是否存在,公司的宣传是否真实。

在之后的研究中,很多研究学者根据不同研究目的采用六个风险中几个或全部维度。如Mitchell 和 Geratorex(1994)使用财务风险、身体风险、心理风险、时间风险来衡量消费者对不同产品及服务所产生的知觉风险。Ho与Ng(1994)的研究,认为知觉风险维度应包含五个方面:财务风险、绩效风险、身体风险、心理风险和时间风险。Dowling 和 Staelin(1994)提出信息风险的概念,因为知觉风险显然会影响信息搜寻的行为,而当消费者所感受到的知觉风险愈高时,在购买决策上则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来搜寻产品相关信息。

我国学者对消费者知觉风险的维度也有一些探讨:2003年高海霞学者基于手机市场提出了知觉风险的四个维度:产品风险、社会心理风险、误购风险、身体安全风险。2005年董大海等提出了网络环境下消费者感知风险四维度:网络零售商核心服务风险、网络购物伴随风险、个人隐私风险、假货风险。井森等(2005)提出了网上购物知觉风险八维度:社会风险、功能风险、服务风险、身体风险、经济风险、社会心理风险、时间风险、隐私风险。朱丽叶,卢泰宏等(2007)提出财务风险、功能风险、身体风险、社会风险、心理风险和时间风险六种风险维度。

三、消费者购买行为中的知觉风险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即引起需要、收集信息、评价方案、决定购买和购后行为。在每个阶段,消费者都会产生不同类型的知觉风险,每一种风险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引起需要阶段。这是购买决策过程的第一个阶段。随着社会的不同发展,商品种类越来越多,消费者会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或因自身内在的心理产生某种需要。而在这个阶段,消费者需要考虑此产品是否是为自己真正需要、产品健康安全问题等。同时,还会对商品的价格进行预期。如果消费者预期此商品短时间内价格下降,那么知觉风险就会增加,从而推迟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第二,收集信息阶段。消费者的主要信息来源包括有个人来源、商业来源、公共来源和经验来源等。当消费者认识到自己的某种需要后,会开始通过各种信息来源途径来了解产品相关的信息,比如产品价格、特征等。在这个阶段,消费者的知觉风险会产生明显变化。如果第一阶段的知觉风险很大,那么消费者就会在此阶段收集大量信息来降低自己预知的风险。可是,随着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越加深入,他会意识到更多关于产品的问题,这也非常有可能增加比预期更大的风险。因此,消费者在此阶段会常常选用最信任、可靠的信息渠道来获得信息,降低自己的知觉风险。

第三,评价方案阶段。消费者会将自己已搜集到的信息进行适当的分析、评估和选择,这是决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来对前一阶段的信息进行整合,对不同类型的知觉风险也产生很大影响,从而影响他的评估标准。例如,当消费者感知到的价格风险最大时,那么产品的价格和性价比就成为了该消费者的评估指标;当消费者对产品的社会风险很大时,那么产品的代言人、媒体评价、企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就会成为更重要的评价标准。因为大多数消费者的评选过程是将实际产品同自己理想中的产品相比较,所以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如果消费者知觉到的风险集中在一个或几个主要评价标准上,则消费者要学会灵机应变,灵活的将选择规则应用到方案评估阶段。如果消费者知觉到的风险比较均衡,那么消费者可能会选择补偿性规则。

第四,决定购买阶段。消费者在对商品做出评估后会从预先想好的方案中选择最适合自己预期的方案,做出购买决策。但有时,消费者在第三个阶段后可能会由于一些意外的情况滞后进入第四个阶段,这也就会使其知觉风险增加。当消费者确认决定购买之后,会通过慎重选择购买渠道来降低知觉风险。相对来说,传统的购物渠道比新兴的购物渠道知觉风险小。

第五,购后行为阶段。在这一阶段,消费者会对已购买的商品与预期的商品进行对比,做出是否满意的评价。如果在购买前知觉风险很高,那么消费者对产品的不满或怀疑就会加大,尤其是在使用中出现问题的时候。这也会影响消费者的再次购买。

参考文献:

【1】高海霞.感知风险在消费者购买决策中的应用研究[J].商业研究,2004(1).

【2】朱丽叶;卢泰宏等. 感知风险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一国内消费者知觉风险实证研究 [J]现代管理科学,2007(8):13-15.

【3】简嘉伶.善因行销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知觉风险影响之研究 [D].中国文化大学国际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2008年.

篇4

关键词:电子商务风险;非技术风险;不确定性;风险度;认知风险

中图分类号:N94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7(03)-0095-08

随着因特网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正在迅速风靡全球。电子商务给世界的经济注入了一支强心剂,它带来了经济的巨大增长,并且越来越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电子商务活动也蕴含着相当的风险,给传统商务带来很大的冲击,改变着企业的管理、经营等模式以及人们的观念。因此,要想很好的发展电子商务,使它能够更好的促进经济增长,并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就必须对电子商务活动所存在的风险加以清晰的认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管理风险,才能使电子商务发挥更大程度的优势。

一、电子商务风险界定

1、对风险的理解综述

关于“风险”这个词的来源,有好几种不同的说法。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对此曾经做过解释:风险概念“看来最初是在两个背景下出现的:它起源于探险家们前往前所未知的地区的时候,还起源于早期重商主义资本家们的活动”。吉登斯明确的指出了他们之间的分歧所在。

风险的概念人们众说纷纭,各学派的观点也不尽相同。风险研究之父特纳指出,“没有一个单一的风险观点可以宣称是权威的或完全可接受的。”众家所言,我们都是可以借鉴参考的,都有可取之处。一般认为风险就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认为风险可以看作是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的偏离。最早的关于风险的概念,或许是威雷特在1901年做出的,他认为风险是关于不愿发生的不确定的客观体现。对风险的一个相当经典的定义是美国经济学家奈特(Knight)做出的:“风险即是指可测定的不确定性”。还有人直接认为风险就是不确定性。若森布鲁姆(J.S.Rosenbloom)认为风险就是一种损失的不确定性。克瑞尼(F.G.Crane)进一步指出风险是未来损失的不确定性。此后,詹姆斯.S.特里斯曼(James S.Trieschmann)、桑德拉.G.古斯特夫森(SandRa.G.Gustavson)和霍伊特(Hoyt.R.E)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将风险定义为与损失相关的不确定性。

对“风险”的各种概念因研究的角度、内容、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而各自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回顾风险研究的早期工作,目前对风险的理解主要有7个不同的视角,它们大部分植根于不同的学术学科,包括:保险精算的方法(使用统计的预测)、毒物学以及流行病学方法(包括生态毒物学)、工程学的方法(包括可能性的风险估计)、经济学的方法(包括风险一效益比较)、心理学的方法(包括心理测量分析)、风险的社会理论、风险的文化理论(使用阶层一团体分析)。

宋明哲将这7个不同视角的风险观点分为两大类:客观实体派的风险理论与主观建构派的风险理论。依据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与哲学研究风险理论的,称为主观建构派。其余学科研究风险理论的,归类为客观实体派。风险研究的建构派是在举世瞩目的几个重大科技灾难发生后迅速异军突起的,目前形成与客观实体派并驾齐驱的态势,双方对风险的解读各有主张。对风险涵义理解的不同反映出目前对风险理解的全球学术思维正在面临重大变革,风险理论的实证论哲学思维与后实证论哲学思维针锋相对。前者以保险精算观点的理论为代表,后者以社会文化建构观点的理论为代表。客观实体派认为风险是客观的不确定,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是可以预测的。这一派以客观概率为指导,对风险进行规范并测定。它是基于数学运算,能够给出一个具体的参考值,从而给风险决策者一个清晰明了的决策参考。主观建构派则认为风险不是测度的问题,而是建构过程的问题。

统计学、精算学、保险学等学科把风险定义为一事件造成破坏或伤害的可能性或概率。通用的公式为:风险=伤害的程度×发生的可能性。他们运用的是客观概率,认为风险完全可以数值化。以玛丽・道格拉斯和维尔达沃斯基为代表的人类学者文化学者把风险定义为一个群体对危险的认知,它是社会结构本身具有的功能。道格拉斯认为:知识是不断变化的社会活动的产物,并总处于建构过程中。社会学家卢曼的定义与道格拉斯等人的类似,也认为风险是一种认知或理解的形式,但强调风险并非一直伴随着各种文化。贝克的定义似乎更具有洞察力和学理性,揭示了风险的现代性本质。他明确指出,风险是“预测和控制人类行为未来后果的现代方式”,他认为风险是一种“虚拟的现实,现实的虚拟”。人类文化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领域并没有一味的运用客观概率,他们都不同程度的考虑了主观概率,也都构建了自己的理解模型,而又没有一味的反对统计学保险学的观点,但不认为所有的风险都可以量化。

在关于风险的有影响的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其重点主要是探寻人们风险认知的各种各样的启发法或构成判断的认知力和理解力的框架,人们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是对风险有个体反应的主体。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经济人,在做决策的时候,也不得不考虑各种社会的、政治的和文化的因素。比如人们对机构团体的信赖、个体及组织所属的文化类型、所秉持的价值观等。在我们的研究领域里,网络购物的时候,经济主体是不是要考虑周围人对产品的看法,或者对这种方式的看法呢?这个时候,单纯一个经济上的“理性人”的假设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我们要破除这种思想的束缚。不过,如果将心理学跟经济学相结合,某种程度上可以减轻这种观点的影响。

如果我们能对贝克定义仔细深入的分析,就会发现无外乎两种情况:把风险看作物质或者既把风险看作一种物质特性,也视为一种社会建构,并且把重点放在后一种含义上。这两种认识风险的路径各有优势。把风险看作物质特性,强调了风险的可计算性和可补偿性,并赋予了个人理性发挥的空间。但这种认识路径带有明显的“经济主义”色彩和“理性至上论”倾向。正如我们指出的那样,强调风险的社会建构性深化了我们对风险的认识。一方面并非所有风险都是可计算的、以及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的;另一方面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对同样的风险有不同的理解,因而也会采取不同的行动。

2、电子商务风险

对风险的分析,必须放在具体的应用环境中,结合社会、文化以及历史的观点去理解。近年来,人们多半从技术角度或者延续传统方式去分析风险。面对电子商务这么一项可以说不成熟(或者说是新的)的商务形式,有许多学者都对其风险进行过各

种各样的研究,探究其机制。玛丽莲・格林斯坦(Greenstein.M,2001)曾经把电子商务风险定义为:秘密数据丢失的可能性,或者导致在物理上、运行机理上或财政上对另一方造成危害的数据或程序的毁坏、建立或使用,以及对硬件造成损坏的可能性。

可以看出,Greenstein.M是着重从数据保存和传输角度来界定电子商务风险的,属于本文在后面的分类中所提到的技术风险的范畴。下面我们将采用行为经济学的方法,将心理学和经济学相结合,辅助于其他理论(诸如风险认知理论等)来分析电子商务风险。

在这里,电子商务风险(Electronic CommerceRisk),主要是指人们在运用各种终端设备,通过各种网络(诸如因特网、无线因特网等)进行的以交易为目的的活动过程中,所可能对自己造成的损失。无疑,电子商务风险也是风险,它也符合风险的一般涵义。从上面给出的涵义中可以看出,我们是从消费者角度研究的,如果从“买-卖”关系上而言,是从买者考虑的。我们的研究出发点也即在此。虽然,企业所理解的风险概念与此有一定差别,但其本质还是一样的,只不过企业可能会将风险的盈利面考虑在内,而我们将不予考虑。

电子商务风险可以说既是一种新的风险形式,也是一种新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的外在表现。因此,在电子商务交易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并讨论过的风险,不在我们的界定范围之内。但是,正如读者所知道的那样,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事物之间会有或多或少的联系。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对电子商务风险的理解,仍然或多或少借助了传统的研究方法。我们受传统思维束缚太久而不得不延续下去,这种思维使得我们对电子商务风险的理解摆脱不了传统商务的框架,尽管我们在努力跳出。事实上我们也是这么做的,我们尽量不去触及传统的框架,而努力构建我们的理解框架。举个简单的例子,就财务风险而言,在传统商务交易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风险,在电子商务交易中,它也是存在的,只是在其内涵方面发生了一点变化。我们可以说,电子商务活动中存在财务风险,但是,如果说电子商务风险包含财务风险,这是否有些不妥?是否是小概念套大概念?其实,这要看我们从哪个角度去理解它。你可以将电子商务风险与以前研究的诸多风险(诸如财务风险,生产风险,信用风险等)处于相同的地位,当然,为了突出这种全新的未来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电子商务,你也可以将电子商务风险与传统商务风险(传统商务存在的一系列风险的汇总)放在等同的地位。如此,不同领域的人就有了很多不同的理解。国内的学者大都倾向于后一种理解,国外有的学者从前一个角度去分析,比如Grcenstein.M,但其分析有很大一部分根本就没有体现出商务的实质,一味地在谈着商务的最底层即支持层的风险,而电子商务活动其他层次所涉及到的风险几无谈论。我们也是从前一个角度去分析,但考虑了电子商务活动其他层次所涉及到的风险。

另一方面,风险可以描述为实际风险(Real/Ae-tual Risk)和认知风险(Perceived Risk)两种形式。实际风险即是指风险的估计值,而认知风险则为人们对实际风险的评价。认知风险又称为感知风险,这在研究消费者行为尤其是网络购物时,是一个很重要而且很有用的工具。

Peter与Tarpey(1975)认为,消费者在进行购物时存在两种认知:认知报酬(Perceived Retum)与认知风险(Perceived Risk),并将二者之差定义为净认知报酬(Net Perceived Return)。此处的认知报酬与净认知报酬等同于Zeithaml(1988)定义的认知利益(Perceived Benefit)与认知价值(Perceived Val-ue)。

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发生前,会对该购买行为形成一定的感知,以Zeithaml(1988)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消费者倾向于选择认知价值最大的方案;而以Bauer(1960)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消费者倾向于选择认知风险最小的方案。消费者在作出购买决策前,总是在认知利益与认知风险之间进行权衡(Mazumdar,1993;Mitchell,1992)。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购买时倾向于规避风险而不是最大化其得利,认知风险在消费者行为的解释上更强而有力(Mitchell,1999)。

消费者对损失的敏感性强于收获,拥有的不想轻易放弃,未得到的却想便宜获得。这在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Thaler,1980,1986)中生动地体现了出来。禀赋效应是指一旦一个人拥有了一件物品,他对其的估价马上会高于他拥有前的估价。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用认知风险来测度电子商务风险。为了使我们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思考问题,有必要先将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关系讨论一下。

3、风险与不确定性

从前面的论述中,我们会发现,当我们说到风险的时候,往往与不确定性(Uncertainty)相联系着。那么,我们就不得不将这两个概念加以解析。

风险(Risk)是一种人们可知其概率分布的不确定,但是人们可以根据过去推测未来的可能性;而不确定性则意味着人类的无知,因为不确定性表示着人们根本无法预知没有发生过的将来事件,它是全新的、唯一的、过去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奈特用“风险”指可度量的不确定性,用“不确定性”指不可度量的不确定性。

具体讲,风险的特征是概率估计的可靠性,以及因此将它作为一种可保险的成本进行处理的可能性。估计的可靠性来自所遵循的理论规律或稳定的经验规律,对经济理论的目的来说,整个概率问题的关键点是,只要概率能够用这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以数字表示,不确定性就可以被排除。与可计算或可预见的风险不同,不确定性是指人们缺乏对事件的基本知识,对事件可能的结果知之甚少,因此,不能通过现有理论或经验进行预见和定量分析。

在事件发生后果与其概率之间的关系上,可以用以下五种情况说明:①未来的后果与发生的概率都可以客观确认;②未来的后果可以客观确认而发生的概率无法客观确认;③未来的后果无法客观确认但发生的概率可以客观确认;④未来的后果和发生的概率都无法客观确认;⑤事件完全确定。有学者用光谱图显示了这种渐进变化,但其说明比较含糊。如果将所有事件都与概率联系起来的话,事件完全确定是指未来后果已知,且概率为100%。此时,概率也就不称其为“概率”了,只要概率存在,就有不确定性。如前文所言,真正的不确定性应该是第四种情况,这种情况已经超出本文所讨论的范围。我们谈论的风险只包括第一、二两种情况,前者我们称为客观的不确定性,后者称为主观的不确定性。至于第三种情况,比如买机票乘飞机、购买某种新药等事件,对后果的分析实际应用中会相当复杂(比

如飞机失事是否生还、服用该新药若干年后的影响),其深层的风险分析不属于本文的讨论范围,而浅层的、一般情况的讨论可以将之归于第一种情况。之所以存在不确定性,就是因为人们对某一事件的无知。然而,现实经济生活中,我们对事件的判断主要还是依据不确定性,但基于不确定性的判断往往系统性的偏离理性选择。问题在于:我们拥有的数据往往只是有限清晰的,而判断清晰度的手段往往是经验法则(empirical rules),但经验法则往往又是不可靠的。因此,我们只能尽量用科学的方法减少这种不可靠带来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授小威廉和汉斯把主观因素引入风险分析,认为虽然风险是客观的,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程度的存在着,但不确定性则是风险分析者的主观判断,不同的人可能会对同一风险存在不同的判断。前面已经提到,我们主要考察的不确定性可以分为两类:客观的不确定性和主观的不确定性。因为这两种不确定性正是我们所理解的风险。

二、电子商务风险分类

不同的风险具有不同的特征,因为研究问题的侧重点不同,也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人们将风险进行了各种分类,并且认为不同的风险之问或多或少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1、依据风险的可能结果是否带来盈利划分

这种分类法也被称为Mowbray分类法,它是由美国学者A.H.Mowbray(1969)首次提出的。Mowbray将精算及统计方法应用于风险的分类上,将风险分为纯粹风险(Pure Risk)与投机风险(Spec-ulative Risk)两类,此种分类法已成为当前实务上研究风险及制订对策的常用方法。

纯粹风险是指只有损失机会的风险,纯粹风险的结果有两种:有损失和没有损失。一般而言,纯粹风险具有可保性。投机风险是既有损失可能性,又有获利可能性的风险。投机风险是不可保的。纯粹风险所导致的损失是“绝对的”,意思就是个人遭受了损失,整个社会也遭受了损失;而投机风险所导致的损失是“相对的”,有人遭受了损失,就有人获利,导致整个社会不会有任何损失或盈利。消费者在电子商务活动中遇到的往往是投机风险。

2、依据外部经济环境是否发生变化划分

胡宣达称这种分类为Willett法,美国保险学者A.H.Willett(1951)首倡这一分类法。他将风险分为静态风险(Static Risk)与动态风险(DynamicRisk)两类。

静态风险指的是在经济环境未发生变化时可能发生损失的风险。这种风险是由于自然力量的不规则变动或由于人为的错误所导致的风险。它只有损失的机会而无获利的机会。谈到风险,不能不提及企业,企业静态风险一般可分为下列6种:财产损失风险;员工伤亡损失风险;所有权人或高层主管变动的损失风险;法律责任或契约行为损失风险;员工犯罪损失风险;间接损失风险。动态风险是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风险。动态风险可能有损失也可能使社会受益,而它也是消费者最不可知的东西,最不确定的风险。

3、依据风险的来源划分

以上两种分类(当然还有其他分类)对于电子商务风险来讲,也是完全成立的。为了便于对电子商务风险的分析,下面我们再依据风险来源将其分为技术风险(Technological Risk)和非技术风险(Non―Technological Risk)两类。技术风险是指在电子商务活动中,涉及终端设备及其传输介质的各种风险,包括数据丢失或损坏,程序毁坏,终端物理设备的损坏等等。而非技术风险则是指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各种人为因素引起的风险。

显然,在这里,我们是从企业的角度来分析电子商务风险的来源,而大部分的研究也是在这个视角上。如果从消费者角度来考虑又如何呢?正如财富效应所揭示的那样,也正如感知风险理论所表达的,消费者对于损失的感受强于收获。消费者所理解的风险,就是他/她可能的损失。任何一项活动都有风险,都可能有损失发生,更何况是网上进行的商务活动。既然如此,那么消费者究竟是如何考量技术风险与非技术风险的呢?

首先指出,本文所论及的技术风险中的“技术”只包括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这三大技术(包括其中的安全技术),并不包含其他。技术风险就是这三大技术所固有的不足而可能带来的潜在损失,是技术本身所造成的。某项技术总能找出其漏洞,因而,就可能被使用者刻意或无意间利用。不管怎样,都存在风险,而且刻意利用风险大,无意利用则风险小。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个人或组织所利用和侵袭,从而造成某种损失,比如黑客利用黑客技术窃取一些商业机密或用户银行账户等私密信息,而后进行非法活动、窃取资金等,或者是因为人们使用成熟技术不当,而给了黑客侵袭等不法行为的机会,那就属于非技术风险的范畴了。认识到这一点至关重要,电子商务风险中消费者可控的、可衡量的就是非技术风险。当然,造成非技术风险的因素还包括相关政策、法规、诚信等等。

消费者实际上不怎么关心具体的技术实现,也就是说他不怎么关心技术风险。而且似乎消费者对于技术有着某种天生的不信任,这个也很好理解。如果你对某事物不是很了解的话,那么,你就会产生某种程度的怀疑与不信任。消费者关心的是交易时的安全性,或许这是初次交易时首要考虑的因素。但即便是这样,也多半是涉及隐私的,而不是技术本身的问题。换句话说,消费者不会理会你采用的技术以及方法,也不关心这种技术以及方法存在的隐患,更没有时间去学习探讨这方面的问题。他所关心的只是商家能不能保障其交易的安全,而不管商家采取什么方法。因此可以说,从一开始,消费者就没有针对技术问题发问,或者说他的提问不是有关技术本身的。也正是这些原因,我们的讨论集中在非技术风险方面。

三、电子商务风险度量

1、通常的风险度量

如何衡量风险是一个风险主体进行决策时必须明晰的。经济学上是以实际结果与人们对该结果的期望值之间的离差来度量某一事件的风险的大小。离差越大,风险越大。而该离差的大小可以用方差来表示。强调风险是由于各种结果发生的不确定性而导致行为主体遭受损失的大小。同时,主体的性质必然决定了度量方法选择的范围。由于能力、资金以及时间等方面的不同,企业和个人对风险的度量方法有很大差异,他们因此所能选择的空间也不尽相同。

然而,中外学者的研究大都基于企业视角,胡宣达在其著作中提到风险损失的静态计量方法以及动态计量方法,对损失的计量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风险的精确数学定义。为此,他描述了风险度R的概念:“风险度是在特定的客观情况下,特定的期间内,实际损失与预测损失之间的均方误差与预测损失的数学期望之比”。其数学定义为:

方程(2)这种表示方法不关注风险带来的正面

利益,也符合我们所理解的风险的基本涵义,我们考察的风险就是其负面,造成损失的一面。当实际出现的结果优于预期结果时(即发生正偏离),这种偏离的程度并不被看作是事件x的风险;只有当实际出现的结果次于预期结果时(即发生负偏离),这种偏离才构成风险。这种风险的观点符合行为理论、效用理论和人们对风险的实际主观感受(心理学理论)。

方程(3)代表了另外的一种观点,从风险的构成要素和生成机理来描述风险,可以使人们清楚地了解到导致产生某一风险的各种风险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过程。

2、基于消费者的风险度量

如果基于消费者视角,情况又如何呢?我们是否也能运用上述一系列方法呢?以上的种种方法,经过仔细分析你就会发现,每种方法都是有一个前提的,而这个前提只有企业才可能办到,比如大量历史资料的搜集,这是个人无法办到的。不过,仍有很多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比如,方程(3)表示的这种方法,它与认知风险理论联系紧密,并且符合多维度理论模型的假设。1972年,Jaeoby和Kaplan把总体认知风险分成绩效、身体、财务、心理和社会等5个维度。他们的研究发现5个风险维度能对总体认知风险做出61.5%的解释。这方面的情况在国内也有不少人研究,孙祥等将B2C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感受到的认知风险分为财务、绩效、隐私、心理、时间、社会和身体等7个维度。这7个风险维度对总体风险变异的解释量达到了63.3%。我们的研究是将消费者网上购物认知风险分为经济、附加产品、产品交付、隐私安全、产品误购和社会心理等6个潜在维度,这6个因子共解释了56.633%的变异量。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着重研究了C2C市场的认知风险情况,最终得到信息、产品、时间、服务、绩效、心理认同、隐私等7个风险维度,共解释了54.8%的变异量。具体情况将另文详述。

风险认知理论将各种风险因素一一揭示出来。也就是说,研究消费者的风险度量方法,重点是放在认知风险上,而不是实际风险,前者是后者的评价。而DoMing介绍了认知风险的一种度量方法,可以用方程(4)表示:

如果我们将风险度(Degree 0fRisk)稍加改造一下,并且运用以上介绍的各个公式,或许就能运用于消费者了。正如前人的研究需要验证一样,我们在前面介绍的人们将风险初步分成的不同维度,也需要在实证中进一步改进,从而提取出最有代表性的风险因子。

不管是谁划分的风险维度,都可以先做一个尝试性的探讨,然后再由以后的实证研究去检验。在这里不妨以我们最新的C2C研究为例,将消费者网上购物认知风险分为信息(R1)、产品(R2)、时间(R3)、服务(R4)、绩效(R5)、心理认同(R6)、隐私(R7)等7个潜在维度。假设消费者当次购物金额为M,R1、R2、R3、R4、R5、R6等因素各自导致风险发生的主观概率分别是P1、P2、P3、P4、P4、P5、P6,而且EP=54.8%。

我们不妨假设客观概率为P1、P2、P3、P4、P5、P6、P7。由于我们并没有完全解释变异量,所以,假设其他的变异量由R2一个因素进行解释,其客观概率相应为R2。另外,对于风险维度的分布消费者没有历史数据,无从知晓,所以不基于任何分布。

消费者心中都有一个承受风险的底限值(承受力),我们不妨用Mo表示,与S、M、P有关,见公式(5)。其中,S代表个人收入,M代表购物价值,P为由于购物发生损失的概率,由(6)式确定。根据全概率公式,假设B事件为损失发生,R对应各个风险事件,如此,我们可以认为,P(B/R)=Pi其中Pi为风险R;的客观概率,Pi为风险R;的主观概率,可通过互联网上相关问卷调查及统计结果进行推断。

式中R为消费者购物的风险值。(7)式表明,消费者的风险度DR由商品价格M、购物发生损失的概率P和消费者的风险承受力Mo决定。下面,我们就不妨用一个简单的算例来看一看方程(7)是如何应用的。

假设某件商品,标价1000.00元,对于月收入5000.00元且具有乐观风险认知(P=0.2)的A君和月收入1000.00元且具有不太乐观的风险认知(P=0.5)的B以及月收入1000.00元且具有悲观风险认知(P=0.8)的C君这样三个不同的人来讲。其对风险的承受力(底限)显然是不同的。假设A君的风险承受力为2000.00元,B君为200.00元,C君为160.00元,我们据此可以计算出他们三人不同的DR值。

根据不完全经验推断,我们认为:当DR≤2时,可以考虑购买;DR>2时,应慎重购买或不购买。在本算例中,对于A君其风险度低于预期值,风险承受力比其认知风险大,所以可以考虑购买;对于B君,虽然风险承受力比其认知风险小,但其风险度低于预期值,因此也可以考虑购买,但需要慎重;对于C其风险度高于预期值,风险承受力也比其认知风险小,因此不考虑购买,如果实在需要购买则要特别慎重。

四、总结

篇5

关键词:并购;财务风险;风险矩阵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1-0165-05

作为企业资本运营的一种重要方式,并购是实现资产质量改善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重要途径。并购是机遇和风险并存的资本运营方式,并购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文化风险、整合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等,这些风险最终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是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则是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跨栏”。从广义上讲,并购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并购活动过程所涉及的各项财务活动而引起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与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企业蒙受损失和并购失败的可能性。完整的企业并购流程包括前期可行性分析、目标企业价值评估、出价方式的确定、收购资金的筹措、收购后的财务整合和债务偿还等,上述各环节中都可能会产生财务风险。因此,为便于分析和阐述,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进行了概念上的界定:是指由于并购而涉及的各项财务活动直接或间接引起的财务状况恶化或造成参与收购中各方未来财务效益的不确定性,包括杠杠融资以及资本结构改变所引发的财务风险,甚至破产的可能性。

一、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因素与识别

企业并购是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每一个经济活动都可能出现问题而产生财务风险。一般而言,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主要涉及三大类,分别是定价评估风险、融资偿债风险和财务整合风险。

(一)定价评估风险

对目标企业的定价是并购谈判的核心议题,也是并购交易行为成功与否的重要筹码。

1.目标企业内在价值衡量

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是并购交易的核心环节,成功并购的关键在于找到双方默契一致的交易价格。目标企业的估价取决于并购方对目标企业未来经营现金流和折现率的预期,但预测的经营现金流和折现率带有诸多主观的因素,所以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可能因预测失误而不够准确,这就产生了并购的评估风险。其大小取决于并购方所用信息的数量和质量,而信息数量和质量又取决于下列因素:目标企业的员工是否有抵触情绪;并购方和目标企业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差异度;目标企业是上市企业还是非上市企业;并购方是善意收购还是恶意收购;准备并购的时间及目标企业审计距离并购的时间长短。

2.并购谈判过程

企业并购是并购方对目标企业股权或净资产的购买。目标企业十分熟悉本企业的运营及管理实际,十分清楚自身的内在价值,因此拥有信息优势的目标企业及其管理层在谈判过程中易获得主动权,而并购方相对而言处于信息劣势地位,在谈判中会受到牵制和约束。企业并购谈判过程中,被并购方管理层由于对所在市场当前需求、潜在需求、市场供给、政府规制等有清楚的认识,所以能够准确评估被并购企业的价值;而并购方为了弥补信息不对称的缺陷,往往对相同区域的类似企业进行横向比较,但这些被比较的企业往往与目标企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导致目标企业定价评估差异。

3.并购环境影响

在中国,有一部分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并购行为是由政府部门强行撮合而成的。由于并购行为是基于市场竞争而自发而成的路径选择,是一种市场化的行为。政府依靠行政手段对企业并购进行行政干预,不仅违背了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则,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往往还给并购双方带来极大的风险。比如政府以非经济目标代替经济目标,过分强调并购、重组规模、力度,以彰现行政主导改革的力度和成效,在并购定价时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将使并购偏离资产最优化组合的目标,从而使并购活动在一开始就潜伏着风险。

(二)融资与偿债风险

企业并购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企业获取资金的重要手段就是利用财务杠杆即融资。显然,在这个融资过程中,企业就会面临着融资风险。而再融资之后,企业还要面临着偿债风险。

1.外部融资风险

就企业并购而言,并购资金需求大是其突出特点。并购的融资风险是指并购方能否按时足额地筹集到资金以保证并购顺利进行。如何利用企业内外部的资金渠道,在短期内筹集到所需的资金是关系到并购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由于并购动机不同以及并购方收购前资本结构不同,使得企业并购所需的长短期资金,自有资本与债务资金的投入比例存在差异。诱导融资风险的要素较多,从风险评估的角度来讲,一般可分为定性和定量两大类:一类是定性风险主要是指资本结构的合理性和融资的支付方式;另一类是定量风险则包括筹资能力、融资成本比率和财务杠杆比率。

2.偿债风险

偿债风险是指由于并购所需要的大量资金要用收购后新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来偿还,可是新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具有不确定性,新企业很可能会因为缺乏足够的资金还债,继而导致资本结构恶化,负债比例过高而导致破产倒闭。分为短期偿债风险和长期偿债风险,其中短期偿债风险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现金流量比率、现金支付保障率等因素;长期偿债风险包括资产负债率、资本负债率、现金流量结构比率、债务本息偿付比率、资本性支出比率、现金偿债比率等因素。

(三)财务整合风险

财务相关资源整合是企业并购后必要的一个流程,对新企业进行财务绩效评价是收购之前的预测,但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容易形成并购后的财务风险。

1.资本运营风险

并购完成后,增加的其他费用是一笔庞大的开支,如人员安置费、培训费、机构撤并改组费用、派驻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费用等。如果整合成本太高,将导致企业持续盈利能力的下降。

2.财务收益风险

被并购方的绩效预测主要包括预测的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收购后的财务收益上。财务收益主要包括净资产收益率、销售毛利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和成本费用利润率。

3.发展前景风险

并购方和债权人都十分关注并购后新企业的发展能力或成长前景。影响企业发展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收入的增长、资本的扩大、利润的增加,都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管理素质、发展战略、技术创新、理念创新、人力资源等等方面都是影响企业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充分研究,排除外部环境变化因素的影响来判断企业未来的发展能力。具体包括企业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收入增长率和技术投入比率等。

二、构建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评价模型

风险矩阵是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识别风险(风险集)重要性的一种结构性方法,并且还是对项目风险(风险集)潜在影响进行评估的一套方法论。本文的创新之处是在风险模糊评估模型中引入风险矩阵,过虑掉风险等级判定的主观性因素。

(一)引入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矩阵

在风险矩阵中,风险是指相关财务指标不能满足并购及并购后需要的概率。风险矩阵方法主要考察并购需求与财务支持两个方面,以此为基础来分析辨识项目是否存在财务风险。一旦识别出财务风险(风险集)之后,风险矩阵下一步要分析的是:评估财务风险对并购的潜在影响,计算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根据预定标准评定风险等级,然后制定方案来管理或防范风险。

1.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列出影响财务风险的具体构成板块,通常包括定价评估风险板块、融资与偿债风险板块、并购后财务整合风险板块。

2.风险成因

描述该风险产生的原因。

3.风险影响力

评估风险对项目的影响。一般将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对项目的影响分为5个等级(如表2所示)。

4.风险概率

评估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描述与对应的概率水平(如表3所示)。

5.风险等级(如表4所示)

(二)财务风险评估模型

引入模糊数学理论,构建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因子的模糊集合、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性质的隶属函数和评价并购财务风险因子的模糊矩阵,用来测评并购财务风险的重要性及关键性,判断并购目标企业的可行性并做出相应抉择。

1.财务风险评估的指标

(1)论域U。即并购财务风险因子的集合,可以根据并购财务风险识别得出的结果建立,即前文中所探究的三大风险模块,十个二级财务风险指标。

(2)模糊集合A。风险因子重要度矩阵,即风险因子对并购财务风险影响的重要程度的集合,由风险矩阵中的风险影响等级进行量化。模糊集合是模糊数学中的基础概念,是描述与分析并购财务风险、建立并购财务风险评估模型的基础。

(3)隶属度。即元素对模糊集合隶属关系量的规定性,表示风险因子与并购财务风险之间的密切程度;隶属度越高,对并购财务风险的影响越大。不同元素对同一集合有不同的隶属程度,合理的隶属度应由并购及财务部门的专家参考风险识别结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4)隶属函数V。即描述并购财务风险因子模糊性的定量方法,其值域为区间{0,l},根据并购财务风险评估的需要确定,是对并购财务风险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科学构造并购风险因子隶属函数,是应用模糊数学方法测评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关键。

(5)模糊矩阵R。风险因子关系函数值矩阵,用来模糊描述各并购财务风险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矩阵中的元素表示各并购财务风险因子可能存在的状态及其发生的概率。

(6)模糊评价模型B。并购财务风险隶属综合矩阵,用以测评企业并购风险的高低,集合中的元素表示并购财务风险各种存在状态发生的概率,由风险矩阵中的风险发生概率进行量化。

2.财务风险评估的步骤

(1)以影响企业并购风险的各种主要因子为元素,建立企业并购风险因子的论域:U={U1目标企业内在价值评估,U2并购谈判过程,U3并购环境影响,U4融资定性风险,U5融资定量风险,U6短期偿债风险,U7长期偿债风险,U8财务收益,U9资本运营状况,U10发展前景}。

(3)根据并购实际情况及企业并购风险管理的需要,将并购风险划分为5个等级:V={高V1,较高V2,中V3,较低V4,低V5},由风险矩阵中风险级别进行量化。

(4)聘请适当数量的财务专家、投资专家、并购专家、风险管理专家及董事会下属投资评审委员会成员等,评估并购财务风险因子,根据评估结果建立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模糊评价矩阵:

(5)利用模糊评价矩阵,建立企业并购风险的模糊评价模型,测评企业并购风险。

最后结果bj表示在综合考虑了所有因素的影响时,评价对象对财务风险等级集中第j个元素的隶属度,然后根据隶属度的大小进行决策。

3.财务风险评估模型的应用范围

应用该财务风险评估模型可以量化测评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以此断定一个候选目标企业是否可行,以及如何在不同的候选目标企业之间做出对比抉择,或一种备选并购方案是否可以作为并购方案,以及如何在对同一个目标企业的不同备选方案之间选择最优方案。实践中因不能精确地计量企业并购风险。并购专家和财务专家按照一定的方法,通过分析和论证能够识别出并购过程中的主要财务风险因子,并对其不确定性进行估测,便可通过财务风险评估模型评估其并购财务风险。

三、财务风险防范战略和规避措施

并购财务风险是企业并购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而并购过程中的定价评估风险、融资与偿债风险、并购后财务整合风险是影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主要成因。通过引入风险矩阵构建了并购财务风险的评估模型,从而对财务风险进行了科学度量。在对并购财务风险进行度量后如何防范和规避是评估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构建信息顺畅传输体系降低估价风险

采用恰当的收购估价模型合理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以降低价值评估风险。由于并购双方信息不对称是产生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的根本原因,因此并购方在并购前对目标公司进行详尽的审查和评价。并购方可根据并购动机、收购后目标公司是否继续存在,以及掌握资料信息的充分与否等因素来决定采用合适的评估方法。并购方也可综合运用定价模型,如将运用清算价值法得到的目标企业价值作为并购价格的下限,将现金流量法确立的企业价值作为并购价格的上限,然后再根据双方的讨价还价在该区间内确定协商价格作为并购价格。

(二)拓宽融资渠道以降低融资风险

并购企业在确定了并购资金需要量后,就应着手筹集资金。资金的筹措方式及数额的大小与并购方采用的支付方式有关,通常现金支付可采取分期付款方式以缓解资金紧缺的局面。并购企业可以结合自身能获得的流动性资源、每股权益的稀释、股价的不确定性、股权结构的变动、目标企业的税收等情况,对并购支付方式进行结构设计,将支付方式安排成现金、债务与股权方式的各种组合,以满足收购双方需要来取长补短。

(三)完善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以降低流动性风险

通过建立流动性资产组合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由于流动性风险是一种资产负债结构性的风险,很难在市场上化解,必须通过调整资产负债匹配关系来解决。并购企业可通过分析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将未来的现金流入与流出按期限进行分装组合,寻找出现正现金流和资金缺口的时点,不断调整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来防范流动性风险。

(四)依托杠杆收购中目标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以降低偿债风险

杠杆收购的特征决定了偿还债务的主要来源是整合后目标企业将来的现金流量。降低杠杆收购的偿债风险,首先必须选择好理想的收购对象。一般而言,目标企业必须经营风险小,产品有较为稳固的需求和市场,发展前景较好,才能保证收购以后有稳定的现金流来源。

参考文献:

[1] 吴利明,刘鸿兵.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及控制研究[J].经济师,2012,(2).

[2] 谭建华.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的财务风险控制措施研究[J].商业会计,2012,(5).

[3] 聂建平.中国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J].财会研究,2012,(11).

[4] 卫金华.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与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企业导报,2011,(15).

[5] 杨卫东.浅议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J].财会通讯,2009,(20).

[6] 原磊.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并购行为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0,(7).

篇6

【关键词】风险投资概念 湖北风险投资现状 存在的问题 发展建议

一、风险投资概念

风险投资又称VC,在中国别名创业投资。广义的风险投资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狭义的风险投资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投资;风险投资是一种权益资本。

二、湖北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湖北省创业投资真正始于2000年,但受制于国家大环境以本地经济实力,创业投资于2007年开始因创业板推出才重新活跃起来。

2007年10月举行的“武汉・中国金融博览会”上,深创投等多家来自深圳、上海的投资机构纷纷现身,寻找投资项目。创业板开板后的财富效益,不仅激发了创业者的热情,还激发了创投机构的热情。近年来,少数以政府资金为主导的创投机构,如湖北科技风险投资公司、武汉开元科技创业投资公司等大型创投企业,因国企改制、股东理念差异等原因纷纷暂停创投业务或者歇业;而一部分较大的民营创投机构,如武汉圣威德投资有限公司、光动力投资有限公司等,因项目运作不善或资金实力不足而转向或停业。目前仍然活跃的是以武汉东湖创投、华工创投、武大创投等国资背景创投企业和光谷创投为首的民营创投企业,而一些外地投资机构如深圳创新投、亚洲基金、IDG等纷纷在湖北设立分支机构,并有了实质性的投资项目。

2014年中国风险投资业各省统计概况

图1 2014年中国风险投资业投资事件各省统计

由图1可知,北京投资事件数量最多,达到1272起;上海第二,604起;然后是广东和江苏,湖北78起,排名第七。

资料来源:清科数据库http:///

图2 2014年中国风险投资业并购事件各省统计

由图2可知,北京业并购事件数量也是最多,达到352起;广东第二,331起;然后是江苏和上海,湖北73起,排名第九。资料来源:清科数据库http:///

图3 2014年中国风险投资业上市事件各省统计

由图3可知,广东上市事件数量最多,达到276起;江苏第二,260起;然后是北京和上海,湖北74起,排名第七。资料来源:清科数据库http:///

湖北风司名单

资料来源:百度文库

综合上图和表可知,湖北地区风险行业活动整体上虽活跃,但与东部还是存在较大差距,投资,并购和上市事件还偏少,主要投资方向多集中在先进制造、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少数领域,风险投资业在湖北还有巨大发展潜力。

三、湖北风险投资问题概述

(一)制度因素

1.关于风险投资公司组织形式的限制。《公司法》规定:“本法所称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企业法》为合伙企业设计了一套既要承担无限责任,又要双重征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组织形式,而这种组织形式对风险投资者来说毫无吸引力。目前在国际上已被证明最有效率的风险投资公司的组织形式是有限合伙制。在采取有限合伙制的公司中,少数专业风险投资家作为普通合伙人对内管理公司,对外承担无限责任,既承担高风险又享受高回报;而提供风险资金的投资者作为有限合伙人,对内不参与管理,对外承担有限责任,以稳定的回报保证风险投资基金的来源。另外,《合伙企业法》第九条规定:“合伙人应当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这一限制显然不利于机构充当合伙人。

2.关于风险投资公司投资金额的限制。《公司法》第十二条规定:“公司向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除国务院规定的投资公司和控股公司外,所累计投资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净资产的50%。”这一限制显然不利于各种资金采用风险投资形式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3.关于风险投资公司设立条件的限制。《公司法》对股东人数作了如下限制:“有限责任公司由二个以上五十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成立。”对股东人数做了上限不利风险投资公司筹集大量的资金。对于股份有限公司而言,虽然在股东人数上尚未规定上限,但是却对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作了如下限制:“以募集设立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不得少于公司股份总数的35%,其余股份应向社会募集。”事实上,在国外发起成立风险投资公司的大多为专业性人才,他们组建风险投资公司主要是提供专业化的管理,而不是风险投资资金的主要提供者。

篇7

关键词:企业并购;民营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

一、海外并购相关理论概述

1.海外并购的概念

海外并购涉及的双方为并购发出企业和目标企业(被并购企业)。并购发出企业出于战略布局、资源、技术等目的,在某种渠道和支付手段下,购买目标企业一定份额的股权甚至整个资产。并购渠道包括直接向目标国投资或并购目标国所在地子公司两种形式,支付手段包括现金支付、发行债券等多种形式。

2.海外并购现状

近几年,海外并购的发展势头很强劲,就数量来说民企毫不示弱。数据显示,民企在海外并购方面进行了更多的尝试,国企的交易数量大约为民企的一半且变动不大;2013年数量下降主要是由于上半年活动的疲软,下半年的强劲反弹创下了2010年以来的半年度之最。

3.民企海外并购的特点

(1)政治风险小。国企财力雄厚,紧盯行业巨头,目标国担心威胁国家经济安全,会以政治手段阻挠,即使成功也多是控股程度;民企政治色彩弱,选取目标较少涉及国家安全,规模有限,有利于避免目标国过度敏感,易实现全资并购。

(2)交易数量大,交易金额小。民企产权清晰,决策自由,适应市场,不论申请数量还是最终成交数量都较多;但是其自身实力有限,财务风险承受能力弱,多渠道融资受限。

(3)领域多元,地域扩展。民企的投资领域不断拓宽,不仅保持对资源、能源和工业三大领域的热情,高科技、电讯、娱乐等很行业也被纳入海外并购范畴。投资亚洲国家便于文化整合,而今美国、欧洲等技术品牌比较成熟的市场更受民营企业的青睐,且金融危机下的欧美市场对民企来说未必不是一个机遇。

二、海外并购的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必须面对的问题。狭义的财务风险主要指企业受不合理资本结构或融资的影响,偿债能力下降或丧失,阻碍企业正常运营的风险;广义来讲则是财务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使企业财务状况受损的可能性。本文采用广义财务风险的概念。

1.并购前――战略与估值

(1)战略风险。企业根据长远发展目标制定自身的长期战略规划,在经营过程中进行的海外并购活动只有符合企业整体战略,对企业战略的实现起到推动作用,相关的财务资源消耗才是合理的,也才能够在后期起到协同作用。不合理的战略规划会增大财务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及风险的破坏力,危及企业财务状况。

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不超过5年,这表明民企,尤其是中小民企对战略规划的管理不到位。战略规划在许多民企内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企业缺乏合理完整的战略目标、发展方针、市场定位等;有些中小民企的战略规划更多是对大型成功企业的复制,没有针对自身所处的市场环境,也不适合自身的发展特点,且在制定后一成不变,以致于挑战大于机遇。

(2)估值风险。并购目标的价值评估结果直接影响后续的融资决策和初期的资金投入,一个合理的价格对并购方来说至关重要。

民企获取的信息资源非常有限,尤其是在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市场环境更是增加了判断难度;而且目标企业有可能隐瞒信息、提供假信息或者通过媒体造势夸大品牌价值,如进行债务评估时,交割期产生的新债务需要评定,被并购方故意隐瞒的债务也很难发现。目前的经济状况并不稳定,海外企业的发展前景不明朗,任何来自通货膨胀、汇率等因素的财务风险都会使并购方承担损失。

2.并购中――融资与支付

(1)融资风险。海外并购融资数额大,获取时间有限,运作复杂,因此如何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所需资金对海外并购来说至关重要。我国落后的资本市场、不完善的法律政策等对民企融资有很大限制,民企融资不到位无法完成收购,结构不合理在后续管理和偿债时会很被动。

资金来源按照融资方式可以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自有资金不足、高负债率是我国民企普遍存在的问题,内源融资金额十分有限;金融机构畏惧民企机制所带来的风险,在信贷方面严格限制。有些民企会甚至选择非法借贷,背负高额的利息,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

(2)支付风险。在支付方式的选择上,虽然存在现金、股权等方式,但民企海外并购多选择现金方式,这对并购方而言,不会导致股东结构的变化,不会稀释控制权和股东权益;但是现金支付需要强大的融资能力,巨额的现金流出对民企来说是很大的压力,易引发高财务风险,在购后整合中也很容易带来财务困难。

3.并购后――整合与运营

(1)整合风险。财务整合是指并购方对被并购方的财务制度体系、会计核算体系统一管理和监控,对被并购方实施有效控制,民营企业本身在财务管理和内控、绩效考核体系方面存在不足,又面临差异的会计制度,容易影响财务稳健性。整合是多方面的,广义来讲,文化、管理、人力、技术等在整合时也会引发财务问题,比如财务成本,会对财务产生间接但是不容忽视的影响,这也是整合风险所在。

篇8

关键词:公司 战略并购 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7-255-02

企业并购出现于19世纪末的西方国家,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实现并购的企业不计其数,并购的方式和特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体趋势是愈演愈烈。世界工业发展史上出现了系统的企业并购活动,并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浪潮。目前正处在第5次浪潮。目前,我国企业也越来越多的利用并购壮大实力,培育核心竞争力。

虽然有众多企业进行了并购,但如果从实效上来看,真正的成功者并不多。企业并购要冒很大风险,搞不好不仅不能达到并购的目的,还会对自己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因此企业在进行并购决策时,应进行详实的分析研究,以防范企业并购风险。

一、企业并购概述

企业并购是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行为,是一个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对其以及其相关概念,人们有不同的理解和侧重。在此,我们对企业并购的基本概念作一分析。

1.兼并。在《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merger一词的解释是:“指两家或更多的独立的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兼并的方法:(1)可用现金或证券购买其他公司的资产;(2)购买其他公司的股份或股票;(3)对其他公司股东发行新股以换取其所持有的股权,从而取得其他公司的资产或负债。”

一般认为,兼并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兼并仅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依照法定程序重组,重组后只有一个企业继续保持其法人地位,而其他企业的法人资格消失。

广义的兼并则包括狭义兼并、收购、联合以及接管等几种形式的企业产权变更行为,目标企业的法人地位可能消失,也可能继续保留。

2.联合。在西方公司法中,企业合并有两种方式:吸收合并(存续合并)和新设合并(创立合并)。吸收合并也就是狭义的兼并。新设合并,也称为联合,一般意义上。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通过法定方式重组,重组后原有的公司都不再继续保留其法人资格,而是重新组成一家新的公司。

3.收购。收购是指一家企业用现金、债券或股票等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股票或资产,以获得对该企业的控制权行为,其特点在于目标公司经营控制权转手,但目标公司法人地位并不消失。收购有两种:资产收购和股权收购。

另外,在西方还有一词“Take Over”与Acquisition含义相近,中文译为“接管”。接管一般是指某公司的原具有控股地位的股东由于出售或转让股权,或者股权持有数量被他人超过而被取代,此后通常该公司的董事会将被改组。

从兼并的狭义角度考虑,兼并与收购这两个概念是有所区别的,主要区别在于产权交易所涉及的目标企业法人地位保留与否。这种区别从法律角度和财务处理角度来看是显著的。但从企业实际控制权即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易位来看,两者却没有本质的差别:兼并直接使目标企业的资产处于兼并方的控制之下,收购使目标企业的法人――进而法人财产――受收购方的控制。所以从广义来看,收购也可以看成是兼并的一种。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兼并和收购在概念上有很大的重叠部分。且两者在经济运行中所产生的作用也是基本一致的,所以本文将两者结合起来使用,将企业兼并与收购简称为企业并购,不作特别区分。

由此,我们认为企业并购是指一家企业以现金、债券、股票或其他有价证券,通过收购债权、直接出资、控股及其他多种手段,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或资产,取得其他企业的资产的实际控制权,使其失去法人地位或对其拥有控制权的行为。

企业并购是企业进行资本集中、实现企业扩张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途径,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产业组织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途径。

二、战略并购

战略性并购是相对于财务性并购而言的,是并购双方以公司发展战略为基础,以各自核心竞争优势为起点,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的方式在适度的范围内继续强化主营来增加公司价值的产权交易活动。目的是产生一体化协同效应,创造大于各自独立价值之和的新增价值。如:横向合并、纵向合并、市场占有率增长(甚至产生垄断利润)、产品/市场保护、生产能力提高、财务协同、专业合作等均属战略并购范畴。

财务性并购是收购方通过并购入主目标公司,然后对目标公司进行大规模甚至整体资产置换,通过改变目标公司主营并将收购方自身利润注入上市公司的方式来改善目标公司业绩,提高目标公司的资信等级以拓宽其融资渠道。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财务收益,由于注入的非上市公司资产是以重置成本来估价,而资产上市后则被证券市场以市盈率倍数估价,造成目标公司股价大幅上扬,从而为收购方带来巨大收益。

财务性并购与战略性并购的区别在于:

1.目的不同。财务性并购只是为了迅速提高上市公司业绩,获取短期的财务收益,从而获得和利用上市公司的融资权,上市公司经营的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改善,这样的“重建”最终必走向失败;而战略性并购是着眼于公司的长远发展,比如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为了降低成本,为了获得研发能力等等。

2.战略性并购对目标公司的行业与公司素质都十分挑剔,重点关注目标公司的行业属性、经营模式、重建难度、地域差异,一般总是会选择进入一个产业上下游相关的行业或产业,以实现协调作战,占领市场份额,获得竞争优势和规模经济效益的目的;而财务性并购往往忽视行业与目标公司的选择,搞跨行业的多元化经营。因此,从优化资源配置和引导要素资源的流动以及增加社会总体财富等各个角度看,战略性并购比财务牲并购更有利于经济发展和从整体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3.战略性并购从公司的角度出发,即从公司发展战略、管理能力和财务资源的角度出发考虑并购活动,制定周密的并购计划,充分考虑并购活动的财务预算、对目标公司的定价、支付结构以及融资方式等,以降低成本;而财务性并购过多依赖于中介机构,过多地关注并购交易的结构和融资技巧,而不是将并购与公司发展战略联系起来。

4.战略性并购注重并购后的整合,包括人员、资产、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整合,使并购双方最终融为一体;而财务性并购只是把“报表”组合在了一起,购并双方的经营管理往往仍然各行其是,并没有真正地整合一致。

5.正是由于上述几点不同,战略性并购是具有协同效应的,即使得收购公司与目标公司的总体价值高于二者单独存在时的价值之和(1十1>2),而财务性并购往往不具有协同效应。

并购是能有效透过并超越价格、产品与服务、市场与规模、人才等界面的竞争方式,同对又是最经济的方式,而且未来并购重组更多的趋势将是以行业内的兼并、整合为主的战略性并购,这样的做法才吻合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跨国公司之间的并购重组层出不穷,各行业排名靠前的公司多采用该做法,有的是为了巩固行业内的领先位置,拉大与其他公司之间的差距;更多的是为了争取行业内的垄断地位,合理分配、充分利用合并方的资源,扩大市场份额。我国加入WTO以来,有关企业并购政策不断调整,为跨国并购提供了契机,外资进入国内,并购国内上市公司将为期不远。因此,国内上市公司应积极推行战略性并购,一方面能尽早熟悉与掌握战略性并购的方法与技巧,以便能在未来的收购大战中应对自如,另一方面则形成大的公司集团参与国际竞争和参与国际证券市场运作。

战略并购根本动力来自于公司发展的内在需要。国内许多公司原来一直习惯于通过自身的积累来寻求公司的发展,但这种发展模式在目前已经受到巨大的挑战,因为在一个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和技术变化不断加快的时代里,光靠自身积累求发展有不少局限性,尤其是时间不会等待一个公司的成长。

三、战略并购中的风险问题及其管理

企业并购是风险极大的一种企业行为。据美国贝恩公司的调查,有20%的兼并案由于谈判失败而流产了,实现兼并的企业中也只有30%创造了新的价值,获得了成功,其它70%的企业不仅没有创造新的价值,反而破坏了原有的价值。也就是说,100家进行兼并谈判和实现兼并的企业中,只有24%是成功的,其余76%都是失败的。

1992年,库波斯―荣布兰会计咨询公司对英国公司的兼并经验进行了研究并深入调查了英国最大的100家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涉及50项交易价值超过130亿英镑,包括自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经济衰退时期,最低价值1亿英镑的大型并购。被调查的高级管理人员认为,大约54%的兼并是失败的。这种显而易见的失败水平与《国际商务》杂志在1973年和1988年先后进行的两次调查所报道的49%和48%~56%的失败率是一致的。

据美国麦金西全球研究所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的10年里,通过以强并弱兼并企业后,原来就有的优势的大公司的80%未能收回投资成本。而根掘J・P・摩根投资银行的统计,过去10年来欧洲30家大企业合并后,有12家企业的经营状况恶化。

在美国,企业并购都是在专业机构的协助下完成的。即使这样,由于并购业务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并购完成后三年再来考察其财务指标,成功率不足50%。三年后再来评价我们今天的并购,成功率会达到多少呢?

与商品市场上的商品交易不同,企业并购是在资本市场交割企业和资产。商品一般具有标准化和可分割性的属性,而资产和企业则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系统,其在交易之前、交易的过程中和交易之后,受外在条件的交互影响和内在因素的交互作用,会发生可控和不可控的变化,这些变化因素最终可能导致兼并失败。

企业并购是产权资本经营。广义的资本经营泛指以资本增值为目的的企业经营活动,生产经营也包括其中,而作为与生产经营相对应的概念出现,企业资本经营则是可以独立于生产经营而存在,通过对资本价值形态的买卖,来提高对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最终实现资本收益最大化的企业行为。基于企业所采取的是内部增长还是外部扩张的战略,生产经营模式和资本经营模式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由于资本经营的特性,其本身蕴藏着巨大的财务风险。企业并购活动离不开巨额的金融支持,再加上在不同领域的扩张还必须冒有信息不对称、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和文化整合失效的巨大风险,不但导致兼并的失效,甚至还可能拖累母企业陷入困境。环境的不确定性是兼并风险的根本来源,比较通行的风险划分方法是按引起环境不确定的因素的归属类别来划分。一般将由于全局性的不确定性所引起的风险,叫做系统风险,包括社会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等,这些风险起因于企业的宏观环境,是不可控的风险,它们在企业兼并过程中的表征是由系统性风险导致的成本不可控。由于非全局性的不确定因素所引起的风险,称为非系统性风险,包括经营风险、商业风险和财务风险等,这些风险可以通过改善企业的微观内环境来控制。其在企业兼并过程中的表征是由非系统风险因素所引起的成本不可控。其实,在企业兼并过程中,因不可回避人的问题,再加上中国经济结构还处于不完全市场经济阶段,因此大量的系统风险因素和非系统风险因素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很难区分。

从风险因素的时空分布来看,战略并购的风险可划分为并购决策风险、并购实施过程中的操作风险和并购完成后的整合风险。基于不同的并购战略,企业会选择不同的并购方式。按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的行业关系,可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而不同的并购方式有着不同的战略风险。当企业在实施并购后,要将被并购企业纳入到整个并购后的企业组织系统,这样并购企业往往会将并购企业竞争战略的理念灌注到并购后的整个企业组织,同时也将附生于竞争战略的风险一并灌注到了并购后的整个企业组织。这样并购后的企业组织不但要承受并购后竞争战略的整合风险,还要承受自并购企业或目标企业竞争战略中转移过来的附生风险。

企业并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导致企业并购面临诸多风险。系统的研究企业战略并购中的风险因素,科学的评估企业并购的风险,并对企业并购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与防范,是加强企业并购操作的科学性,提高企业并购的成功率,促进企业并购的各种积极效应充分发挥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萨德沙纳姆.兼并与收购.中信出版社,1998

2.彼得・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3.刘文通.公司兼并收购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李光华,李凤英.关注实质性重组[J].企业家天地,2001(4)

篇9

关键词 大学生消费群体 网络购物风险 消费行为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程度的提升,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消费群体比例逐年增大。大学生消费群体年轻时尚,具有超前的消费观念,易于接受新事物,消费需求较大,他们是潜在的网上购物的主要群体之一,并逐渐成为网络购物的主力军。相对旺盛的消费需求与有限的可支配收入成为亟待解决的矛盾。

二、文献综述

网络购物感知风险强调主观感受,是一种消费者从自身立场出发的主观心理评价。关于感知风险的研究最早开始于心理学领域。国外对感知风险的研究开始的较早,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研究体系。鲍尔(1960)首次在市场营销学研究中引入感知风险的概念。董大海等(2005)对感知风险构面进行简要的解释,提出网络购物风险感知由网络零售商核心服务、网络购物伴随、个人隐私和假货风险等四个风险构成;叶乃沂等(2014)提出了消费者网络购物风险感知的可操作概念,商店不可靠的风险、金钱损失风险、产品配送风险、产品质量性能风险、个人信息丢失风险,这五个维度综合构成了网络购物风险感知,每一个维度由3个可观测指标,总共15个问项来测量消费者网络购物感知风险。

三、实证研究

(一)数据说明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工作于2016年3月展开,为期一个月。针对本研究样本的样本对象主要是青岛地^在校大学生消费群体,本研究调查问卷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发放:一是通过网络平台“问卷星”定向问卷,二是在青岛各大高校的图书馆发放纸质版问卷.两种问卷发放方式各有特点,丰富了样本特征,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32份。

(二)因子分析

在问卷通过信度检验后,本研究主要用主成分分析法来提取因子,提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并用方差最大的正交旋转法来解释因子。基于问卷前测结果,正式发放的问卷中大学生消费群体网上购物风险感知测量量表共有22个测量问项。首先对量表进行初始样本测度和巴特莱特球体检验,大学生消费群体网络购物风险感知的KMO值为0.840,介于0.8~0.9之间,表明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度非常高,很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并通过显著性检验。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大学生消费群体网络购物风险感知的22个测量问项进行第一次因子分析,提取了5个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共可解释60.106%总体方差的总体变异。采用主成分法和标准化的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如表1所示的旋转后成分矩阵。本研究以0.5所谓删除因子的临界值,测量问项3、问项7、问项8和问项20的因子得分均小于0.5,删除这三个问项。量表其余的18个测量问项的因子得分均大于0.5,因此保留18个问项。结合对大学生消费群体网上购物风险感知量表分析的输出结果,量表的效度和信度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基于上述分析,并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将因子命名如下:因子1命名为个人心理风险,因子2命名为售后服务风险,因子3 命名为社会评价风险,因子4命名为信息风险,因子5命名为绩效风险。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大学生消费群体网络购物消费行为的3个测量问项进行第一次因子分析提取了1个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共可解释58.945%总体方差的总体变异,将问项23、24、25三个问项归结为一个因子,并将其命名为“消费行为”。

(三)相关分析

通过相关系数表2可以看出,因子4、因子5与消费行为因子具有显著相关关系。而因子1、因子2、因子3这三个因子与消费行为的相关性不够显著。也就是说,信息风险和绩效风险对大学生消费群体消费行为的影响最显著,而个人心理风险、售后服务风险和社会评价风险对大学生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影响不够显著。

四、防范网络风险的建议

更详尽的把握商家信誉。在浏览购物网页时,首先要对商家的信用状况进行充分了解,选择信用评级较高的商家。这样既能够保证网购的商品最大程度的符合自己的预期,买到高质量的商品,又可以有效防止个人信息的泄露。

不能过分依赖网络购物而忽视传统的购物渠道。网购前,可以去实体店体验所要购买的商品或者类似的商品。同时还要多和身边的同学交流购物经验,多和家人沟通,做出理性的购买决策。

使用安全的交易付款手段并保留好电子发票。在网购时,可选择较为安全的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或者货到付款。同时,还要保存好电子发票,增强自身法律意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网上交易的过程中产生的财务纠纷,可以凭借电子凭证和卖家进行交涉。

(作者单位为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简介:郑珊(1994―),女,山东青岛人,中国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农村与区域发展。翟敏(1991―),女,山东济南人,中国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农村与区域发展。苏秋兰(1995―),女,山东菏泽人,中国海洋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农村电商。张英梅(1993―),女,山东威海人,中国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农村与区域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阳.不同产品涉入度的网上购物消费者感知风险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07.

[2] 董大海,李广辉,杨毅.消费者网上购物风险感知构面研究[J].管理学报,2005(1).

[3] 刘永武.北京高等教育普及化对高中阶段教育的影响[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4).

[4] 史吉锋.消费者网上购物的感知风险研究――以高科技数码产品为例[D].湖北大学,2008.

[5] 杨晓菊.大学生网上购物感知风险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2.

篇10

关键词:中国银行业金融危机;跨国并购机遇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走国际化经营的道路成为各国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金融危机前,由于国外银行绝大部分财务状况良好,不愿意接受被并购,再者,即便有很好的并购目标,也将会面临较多的竞争对手。中国银行业很难实施并购。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欧美的各大银行损失惨重,而中国的商业银行却较为平稳的度过难关。此次金融危机,是世界银行业的一次从新洗牌,金融危机导致银行客户从追求更高收益变为更关心资产安全性,从而为中国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一、从外部市场环境看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有利条件即中国机会

首先,中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竞争对手减少。在金融危机爆发前,欧美大型跨国银行一直主导着全球的银行并购市场。欧美大型跨国银行通过战略投资、设立分支机构、兼并收购活动,在新兴市场发展迅速,各项业务收入和投资收益增长使其获益匪浅。而今,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许多跨国银行资本萎缩,迫于自身财务困境而四处寻求资金援助,甚至不惜变卖资产补充资金来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在新兴市场的发展步伐。一些跨国银行开始收缩战线,集中于自身的核心业务,对于潜在的并购交易已无暇顾及。这些都使中国银行未来跨国并购的竞争对手相对减少,提高了中国商业银行在并购交易中的议价能力。

其次,中国商业银行可选择的潜在并购对象增加,并购交易成本下降。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进一步显现,银行业的并购交易也在不断增加。2008年全球银行业的并购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急剧上升。截止2009年12月初,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已有140家多银行先后倒闭,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到来及迟迟不能得到好的解决,全球预计将有更多银行陷入财务困难,而这为中国商业银行今后的跨国并购交易提供更多可选择的潜在并购对象。

最后市场准入门槛降低,更容易获得监管当局的批准。由于金融行业对于一国的经济、政治的发展和稳定至关重要,因此大多数国家都对外国资本本国金融机构设立了严格的限制。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政府为了化解金融风险、稳定金融体系,往往会降低准入门槛,吸引外资进入。由于银行的特殊性,政府都倾向于对银进行救助。但是受金融危机影响的银行太多,国内金融机构中有能力收购的银行又太少,政府的救助成本太高,而且政府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救助,这对政府来说有点困难。此时,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允许外资机构的进入,可以短时间内解决问题。稳定市场环境。

二、从目标公司的需求看中国银行业的海外并购的机会

(1)金融危机后,许多海外的银行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急需要资金的注入,而国家的注资受到许多限制,并且国家不一定能够注资,美国许多银行的倒闭例子证实了这一点。而中资银行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资金实力雄厚,各项经营指标也符合监管者的要求。

(2)借助中国银行的发展空间巨大。中国银行从改革至今才走过二十年左右的时间,经营比较单一,业务创新不足。中国金融业仍然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银行的业务类型收到了很大的限制。海外银行通过与中资银行的联姻,进入中国的市场发展业务可以得到中资银行在资金、客户等方面的支持,获得本土化的优势,实现本土经营。

(3)中资概念在全球的影响巨大。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外资基于对中国经济成长的看好,中资概念在国外收到了热捧。

(4)中国银行业的海外并购,将会使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同时实现全球战略布局,实现跨国经营。中资银行可以为外资银行的发展提供资金、客户资源、广阔的市场空间,外资银行可以为中资银行提供技术优势、产品研发优势、管理优势等等。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未来银行业的竞争无疑是国际化的全球化的竞争,尽快在全球布局,积累全球化经营的经验,可以为以后的竞争赢得更大的优势。

三、中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所面临的风险

机会往往与风险并存,海外并购并非是盲目的并购,并购的风险也不容小觑。首先是并购前的风险。包括(1)政治风险,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常常会遇到他国政府机构、社会团体等力量的干预和阻挠,还要面对某些媒体别有用心的鼓噪和压力,结果万钢会导致并构成本的上升,并购成功率的下降,并购后整合难度加大等等。(2)市场风险,引起市场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银行业的海外经营经验不足、利率与汇率的变动、国内相关支持体系的不完善等都会引起市场风险。

其次是并购中的风险。包括(1)决策风险,此次银行业的并购浪潮的突出特点是以战略并购为主,每个着眼于全球发展的银行都必须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缺乏战略或者战略决策失当是造成并购失败的重要原因。(2)金融财务风险。银行的收购所需资金是巨大的,筹资会加大银行的财务杠杆或者使减少经营中的现金流,会带给银行一定的风险(3)评估风险。由于每个国家会计标准的差异,使得收购方很难了解目标银行潜在的业绩状况。(4)反并购的风险。中国银行的海外并购,目的就是活的对方的控制权,被购银行的管理层处于对自身利益的维护和对外来文化的抵御,就会做出种种反并购的努力,加大并购的难度。

最后是并购后的风险。(1)银行治理的风险。来自于不同文化的银行存在不同的治理理念或方式。中国银行也的公司治理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还比较落后,不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会给银行的海外并购带来种种隐患。(2)整合风险,并购的最核心问题应该是整合问题,每一例海外并购都会度过一个相对漫长的磨合期,经历了内部排斥反应后形成的新的统一体,此项并购才算是成功的并购。(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巫才林.金融危机后中国银行业的跨国并购的机遇和挑战[J].财税金融,2010(6).

篇11

关键词:企业并购;税收筹划;税收筹划;探讨

一、企业并购的优势

在现有的企业管理策略下企业并购是指企业之间的收购行为,即企业公司通过经济补偿、自愿平等的前提下获取对其他产业公司的部分或者全部资产,我们称之为企业并购。企业并购是企业运营的一种重要的发展方式,企业并购是实现企业的重组,资源的分配调整中一种重要的发展手段,特别是当企业要进行自我突破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时候,企业并购可以帮助企业得到全新的行业技术,使企业在突破发展过程中降低不必要的发展风险,充分利用好企业并购技术可以使企业内部的效益日益增长,实现企业的规模发展,实现协同效应,提高公司资源的利用率,使用最低的投入达到企业资源的整合为企业本身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

二、税收筹划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外国引进一系列先进的企业管理概念,税收筹划便是其中最为显著的企业管理概念,税收筹划这一概念在我国的定义竟不相同,有人认为税收筹划是一种节税、省税、避税和税负的转移,另一种观念则认为税收筹划就是作为节税的一种经营理念。经过对其多种定义的分析梳理的情况下得出,税收筹划是指在于法律责任允许的前提下纳税人通过企业在发展经营和财务的实施和计划中合理利用资源,优化纳税方案,从而实现节税、省税,达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根据税收筹划的观念与概念的需求,企业在实行税收筹划维护本身的合法权益的时候是一个艰难的决策过程。第一,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是税收筹划的基本前提,遵守一切法律责任法律法规是企业一切活动的基本原则,超出法律范围的时候企业将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第二,税收筹划应该做出企业本身的利益分析。当税收策划的成本过高那么对其实施税收筹划便有些不值得;第三,在整体布局的前提下来实施税收筹划。最后,当纳税事实已经出现,需要纳税的项目和计税的依据都成为事实,但却没有提前进行税收筹划工作,如果在进行税收筹划便是违反了法律法规,便不是节税而是偷税。所以我们要加强对政策的理解和认知,减少存在的防范风险,第一时间进行税收筹划方案的改调,最终为企业的发展实现提升的目的。

三、企业并购中税收筹划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凭证的完整性

税收筹划一直是企业购并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在审计、税务等部门的检查前提下,我们需要将企业的税收凭证完整的保存下来方便日后的查找。而现如今的企业税收的记录和保存从不同方面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企业会计账簿中的记账凭证记录并不合理,保存的方法也不够严谨,对于未来未知的企业纠纷,不能够提供强有力的证明使其化解。根据我国税法规定企业纳税期依法纳税但是并不是说明企业纳税义务的结束,在企业进行并购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经济市场监察不充分,有些企业会通过并购手段来实现转嫁债务、偷税漏税,很多企业由于会计账簿中的税收凭证不全面,对其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纠纷,使企业整体的经济利益得不到更好的发展。

(二)筹划方案的前瞻

企业在并购计划之前就要制定好税收筹划方案,税收筹划方案就是企业实施方案的前提,如果在企业完成自身制定实施方案在来制定税收筹划便失去了税收筹划的概念而是为了实现偷税漏税施展出不合法的手段形式。针对国家税法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调整性较大,我国的很多企业策划中,导致税收筹划效果不显著的原因就是由于其对税收筹划意识观念不够强烈,思想不到位,不能够利用国家税收政策减少并购方案中税收负担,所以企业在进行并购计划过程中,要第一时间对税收筹划进行规整,从而减少税收筹划存在的风险。

(三)税收筹划的重要性

随着大量的利益驱使下,很多企业在进行并购过程中违背了法律责任,使国家出现严重的税收损失,使资本主义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不稳定情况。在企业的经营范围和公司业务逐日增多的情况下,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从中触及税务问题也就越来越多。所以在这种氛围下对企业税收筹划的要求逐步提升,一些企业在违反税法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实现并购,大大增加了企业并购的风险,不但不能实现企业的并购规划反而还危及整个企业的正常发展。

很多企业忽略了在税收筹划过程中整体地考虑众多方面因素,企业大多数在并购过程中只注重怎么节税,减少企业税负负担,从而导致实施税收筹划失败。

四、企业并购中税收筹划方案优化措施

(一)加强税收筹划意识,实现事前筹划规划

在企业进行并购的过程中,要强化企业对于税收筹划的意识,加强企业对税收筹划的规划与管理。首先,企业要认清本身并购实际,建立起成熟的税收筹划机制,对企业在实现并购项目中的税收筹划,实行评估与策划,加强企业的节税能力,减少企业为并购所付出的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发展效益。然后,通过设置相应的部门组织,提高企业税收筹划的专业性,达成企业的筹划要求。最后,对于加强每个环节的税收筹划与掌控,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助力。

对于企业来说税收筹划是企业并购事前的规划,所以增强事前筹划才可以使税收筹划更好地开展。首先,需要提升企业对于事前筹划的适应性,加强税收筹划的能力,随着时展企业的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对于税收整体的筹划是企业并购不可容缺的一部分;然后,对于国家的税法与政策在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发展中不断的改革与变动,企业更要增强对税收政策的适应力,加强企业对于税收政策的认识与了解。从而增加对于国家政策的服从能力,提高企业整体水平的稳定发展。

(二)完善风险评估系统与税收筹划方案

企业在实施并购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极大的风险,所以在风险评估这方面企业要不断完善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对于税收筹划的认识,使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风险降到最低。首先,根据企业的并购过程中提升风险意识,政策风险企业一定要注重起来,所以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一定要增强对于国家政策方针的理解与认知,在并购过程中的风险利用国家的政策得到控制使其影响达到最低。最后加强企业相关部门人员的知识梳理,听过企业培训使其风险意识得到提升,同时企业也要引荐一些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从而避免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需要承受的风险。

对于可能对企业并购产生影响的因素,企业要在并购的同时结合本身企业发展的需求,来减少此类的影响,所以,针对企业并购的规划来说我们首先要完善税收筹划的规划,加强企业对于节税和成本控制的能力。然后,企业要通过对于整体需求来考虑在实施并购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从而及时地加以控制,提高企业的发展效率。最后,控制企业并购时候的成本,在实行并购计划的时候要加强对于各个部门人员的交流与探讨,加强整个税收筹划方案的完整性,进一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五、并购支付方式中的税收筹划

F金支付有一定的自身缺陷,使其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会为其带来一定的风险,现金支付会使公司承受巨大的现金压力是一项巨大的即时现金负担。

股权支付可以避免在企业并购过程中的任何税务支出,但是对于未来的企业税务会有一定影响。可以达到延期进行纳税的好处。股权的支付有不同的具体类型,所以其处理的方式也是截然不同,虽然股权支付不同于现金支付,可以缓解企业的经济压力,但是股权支付并不能得到目标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税收抵免,股权支付也存在着股权稀释风险。

相对于现金支付与股权支付来说,混合支付相对来说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现金、股票、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等多种形式组合的支付方式我们称之为混合支付。国家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在非股权支付额不高于所支付股权票面价值(或股本账面价值)20%情况下,并购企业接受被并购企业全部资产的计税成本,需与被并购企业原账面净值为基础确认。所以企业要在这比例是大于20%还是小于20%的程度上做出精打细算,得出有利的方案结果,与之同时,并购企业在混合支付中的非股权方式使用了公司债券或者可转换债券,债券的利息不仅在所得税之前扣除,从而减少了资金周转不开的问题,更可获得一部分抵税利益。债券支付使现金支付的时间延缓,推迟了资本收益税的负担,从而减少了税务的负担。

结束语

税收筹划是企业并购规划中不可缺失的规划前瞻,企业要加强相关部门员工的税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从而实现让税收筹划可以更好地为公司展开企业并购的计划,降低成本,减少并购风险,实现企业省税、节税。从而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提升企业资本市场的竞争力,是加速企业的经济快速发展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企业跨国并购 风险 文化整合 文化差异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各大企业对扩大自身实力的需要,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跨国并购。许多优秀的企业如:中海油、TCL、联想等都实施了跨国并购战略。在一波又一波的并购案中,对风险的控制成为影响能否收购并整合成功的关键因素。在并购中存在的风险有,对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的评估风险、政治法律风险、文化整合风险、人力资源整合风险等。

据麦肯锡公司对跨国并购的统计,全球只有23%的并购是成功的61%的并购以失败告终,其中70% 的并购失败是由于整合不成功导致的,正印证了那句话,“收购难,整合更难”。而在整合的过程中,文化的整合是渗透到企业工作的各个方面的,包括战略的制定、人力资源的管理、资金流动性的控制等等。文化,看似很宏观很空虚的一个词语,却可以对真个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在企业需要控制和把握的各种风险中,文化整合风险是及其重要的一项内容。

文化整合风险是指由于国家、民族间文化差异带来的企业生产和经营风险。中西文化的差异是企业跨国并购中文化整合风险存在的内因。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力行意识和道德意识这“五大意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在于浓厚的道德色彩、顽强的拼搏精神和注重“和”的思想。但是缺点却是保守思维较严重。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可概括为:人类可以主宰自然界的世界观,追求效率和进步的行为特征,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自我价值观,并且在各个行动过程中鼓励冒险奋斗精神。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企业对西方企业文化呈现不同的特征。在我国的企业中,充斥着这样一种企业特征:政治氛围较浓郁、道德色彩教严重、企业个性不鲜明、注重集体主义但是乐于接受等级划分。而西方企业文化的主要特点则为:不断追求卓越、追求利益最大化、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同时强调制度的约束作用。

其实,对于中西企业文化的差异,更多的表现为价值观的不同,在西方的企业中,企业家大多富于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从著名的美国硅谷就能够看出这一点。而在我国的企业中,富于冒险精神的企业家是存在的,但是为数不多,更多的人更愿意循规蹈矩的在市场中寻得自己的一片天地,所谓“稳当保险”、“明哲保身”等等。那么,由于价值观的不同,折射到企业运行的很多方面也都不同,比如说经营理念的不同、管理方式的不同、行为准则的不同、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不同等等。

对于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国外的企业来说,我国企业本身的员工或者管理层往往抱有收购他人公司的优越感,带着这份优越感去工作,对于心态方面肯定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不利于两个公司整合后企业文化的整合。之所以说是企业文化的“整合”而不是“融合”,是因为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公司,企业文化肯定存在着差异,但是两个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也必定存在着其优势。在项目管理中,最有效处理冲突的方式是合作、正视和解决问题,这种方式既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看重问题的解决。

文化整合是一个“慢热”的过程,整合的过程,最重要在于沟通以及互相了解,并且要遵循“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沟通的内容应该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目标和工作习惯等等这些由文化差异衍生出来的各个方面。沟通,并不是单纯的进行桌面上的沟通和交流,应该将沟通的思想融入实践中,在不断的实践和磨合中找到更优的经营公司的理念和方法,并且,让员工以及管理人员之间形成沟通上的无障碍,双方都毫无顾虑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使得双方达成共同为新的公司服务的心理基础,这样一个平等和谐的环境会给公司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管理的艺术。对于中国的企业和管理人员来说,最需要掌握的是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并且并且对文化差异的衍生效应进行分析,在实践中不断寻求不同公司间的默契。

参考文献:

[1]周放生.跨国并购文化融合是关键[J]国有资产管理,2010(2):37-39

[2]刘宗明,石文慧.企业跨国并购与文化整合[J]商场现代化,2006(8):137-138

[3]王东,李辉.我国外资并购中的企业文化差异问题[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7):32-34

篇13

关键词:感知风险;外推预期;羊群效应;正反馈交易

1 感知风险概论

1960年,鲍尔(Bauer)将“感知风险”这一概念引人到营销学。鲍尔将感知风险定义为:由消费者的行为产生的、而他自己不能明确预期的后果。严格地说,风险和不确定性并不完全相同。风险是指事前可以知道所有可能的结果,以及每种后果的概率。不确定性是指事前不知道可能结果,或者虽知道可能结果但不知道每种结果出现的概率。但在实际中,两者很难区分,风险问题的概率往往不能准确确定,不确定性问题也可以估计一个概率,因此对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两个概念在这里不加区别。

2 房地产市场消费者感知风险与价格关系研究以大连为例

大连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是工业、贸易、旅游城市,素有“北方香港”的美誉。由于大连市区面积狭小,可开发用地在逐年减少。所以,土地获取的成本逐年提高,再加上建材价格的上涨等因素的影响,房价继续快速上涨已成为必然趋势。近年来大连的房价随全国房价高涨而一路飙升,几度成为全国房价涨幅榜榜首,以2006年2月为例,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5.1%。

高屹的房价已经远远超出了大连市民的承受能力,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市民的购房热情空前高涨。究其原因,除真实住房消费需求外,人们对“房地产价格只升不降”的预期,会导致盲目投资和过度的投机行为,从而推动价格的上扬。这意味着房价不仅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有时人们的心理预期也会对价格的上涨产生影响。

这种心理预期的产生是由于房地产的投资量大、施工期长的特点,难免会出现短期供给的刚性,使供给滞后于需求的。在经济高速发展期,供给滞后意味着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导致价格和租金上涨。国家几次宏观调控的都加大了建筑用土地的审批监管力度,势必使消费者在土地存量有限和房地产供给刚性的基础上,派生出未来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的推测,从而提高对未来价格的预期,“房价势必会涨”成为社会上相当一部分消费者的共识。

另一方面,房地产具有建设周期长、自然寿命和经济寿命长以及土地供给有限等特点,决定了房地产市场短期供给的无弹性。由此可以认为,供给条件的改变不可能是价格预期形成的主要决定因素,对未来需求的变化才是价格预期形成的主要决定因素。由于房地产市场存在着大量的正反馈交易,即投资者根据资产过去价格的趋势而不是其实际价格进行交易。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正反馈交易决定了房地产市场未来需求的变化。

从价值形态上看房地产可分为房产价格和地产价格。由于房产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和劳动具有同质性,而地产所在的区位各不相同,具有异质性特征,使得房地产价格的变化受土地价格的影响很大。土地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价格会随着周边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经济的发展不断上涨。因此,对其价格上涨的预期,是消费者判断房地产价格继续走高极为重要的依据。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作用下,投资者的投资风险感觉降低而投资欲望高涨,消费者的感知风险上升心理压力提高。

我们同时注意到,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者普遍存在“典型示范偏差”和“羊群效应”等心理现象,通俗地说就是追涨杀跌。所谓“羊群效应”是指投资者在“群体压力”等情绪影响下采取的非理性行为。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相互模仿是导致市场整体供需剧烈波动的内在原因。当个体无法理解经济的运行状况时,他们往往会追随其他人,形成羊群行为,令房地产市场不断产生泡沫和非理性投机。

房地产市场普遍存在一种现象:消费者基本上是以外推预期判断价格走势,即价格预期的形成不仅与过去价格有关,而且受过去价格变动趋势的影响很大。这是一种非理性预期,它极大地增加了消费者的可感知风险,是导致住宅价格上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感知风险对价格的推动作用原理通常是:消费者看到房价一路走高,对房地产未来价格预期看涨,从而使其感知风险加剧,“价格还会再涨”“现在不买将来更买不起了”。消费者的感知风险又会使消费者对于有关房价上升的消息特别敏感,出现消息筛选即选择性注意。不断传来的房价上涨的消息使消费者感知风险不断加剧,直至达到消费者的承受极限。于是,出现了消费者为了消除感知风险而产生购买意图,甚至采取购买行为。无论是购买意愿还是购买行为,都会对市场造成影响并加剧了市场上短期内的供需矛盾,推动市场价格进一步上升。消费着对于市场的过度关注和市场上供需矛盾的加剧,是价格上升的直接原因。但是,价格上涨反过来又被认为证明了前期部分消费者关于价格上涨的预期是正确的,这加剧了没有采取购买行为消费者的恐慌。于是,形成了“价格预期上涨——感知风险加剧——刺激其产生购买意图——形成有效市场需求——加剧供需矛盾——拉动价格进一步上升——验证前期舆论——感知风险进一步加剧”的怪圈。

同时,随着价格上升,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度下降,前期认为不可接受的高价渐渐被消费者接受。一旦价格稍有回落,消费者会因为觉得价格便宜而刺激其形成购买欲望甚至形成购买行为,短期内供需失衡必将拉动价格回升。于是,“价格不会降”的预期被再次证实,这就产生了房地产的需求刚性。

而虚假需求推动价格走高并没有就此结束,一旦有人从房地产投机中获利,受大众传媒的影响,就会有更多的人跟进。从众行为会导致的集体的歇斯底里必然会偏离理性行为的轨道。从而,非理性预期和从众行为所形成“虚假需求”会导致价格与基础价值的严重的背离。

3 研究贡献与局限

(1)贡献。①进一步丰富了国内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实证研究,并填补了目前国内对消费者购房感知风险研究的空自;②从多角度阐述了感知风险和房地产价格的关系,有助于营销人员更好地从消费者视角出发,更有针对性地制定营销策略。

(2)局限。①本研究只对房地产市场感知风险与价格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分析 ,缺乏量表和具体数据的支持;②没有形成一个感知风险与价格的动态模型。

参考文献

[1]周京奎.房地产价格波动与投机行为-对中国14城市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5,(7).

[2]古远平.投资者风险态度与羊群行为的理论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6).

[3]高海霞.感知风险在消费者购买决策中的应用研究[j].商业研究,2004,(1).

[4]王德胜.消费者减少风险理论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j].商业研究,2001,(10).

篇14

关键词:感知风险 感知价值 购买行为模式

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大脑对刺激物的反应,在这个过程里,人的心理活动支配着人的行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一种行为,这个行为产生的原因是某种刺激,而购买行为则是对这种刺激的反应。外部刺激被消费者接收后,经过一定的心理过程(购买者的黑箱),产生看得见的行为反应,叫做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

消费者心理过程对企业而言是不易捉摸的,故借用“黑箱”这个概念。只有对消费者“黑箱”中发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企业才可以安排适当的“市场营销刺激”,使消费者产生有利于企业市场营销的反应。在过去的消费者购买行为研究中,已经提出了许多模式,这些模式都在不同程度上对黑箱进行了揭示,其中比较著名且被广泛应用的主要有三种模式。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传统模式

霍华德―谢思模式

此模式由学者霍华德(Howard)在1963年提出,后与谢思(Sheth)合作经过修正于1969年正式形成。此模式主要是解释一段期间内的品牌选择行为,透过消费者的学习过程来探讨消费行为,其将购买决策分为三种类型:广泛性问题解决,当消费者本身并没有特定品牌的喜好时,必须凭借广泛的信息收集来解决问题,因此消费者会花较多的时间进行信息收集;有限性问题解决,受陷于时间或资源的缺乏,可能对部分品牌有偏好时,消费者便会在有限的资源下进行购买行为;例行性问题解决,当消费者对某品牌已产生忠诚度时,便不会进行信息的收集和评估,因此在购买时更多凭借以前的消费经验来决定。

霍华德-谢思(Howard-Sheth)模式来自于“刺激―反应”概念,整个模式包含三部分:投入,借外界的刺激让消费者接收信息,此部分包括了三种刺激来源,分别为实体刺激、符号刺激及社会环境刺激;知觉与学习建构,此部分主要是描述消费者得到刺激或信息后,如何处理在脑中所形成的印象,加上消费者本身的动机、信心等因素后如何产生意愿的过程;产出,消费者在经过前述的刺激、认知和学习等反应后,最后的结果便是产生购买行为,分别为注意、品牌认知、态度、意愿及购买行为。

EKB模式

EKB模式为目前消费者行为中,较为完整而清晰的一个理论。此模式是由Engel、Kollat和Blackwell三个人于1968年提出,并于1984年修正而成的理论框架。

EKB模式认为,消费者的决策程序是由五个步骤构成:问题认知,当消费者知觉到他的理想状况和目前的实际状况有差异存在时,便产生了问题的认知;收集信息,当消费者认知问题存在后,便会去寻求此问题的相关信息;方案评估,当消费者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后,便可以据此去评估各项可能的方案;选择,当消费者评估了各种可能的方案后,便会选择一个最能解决原始问题的方案并采取购买行动;购买结果,当消费并使用了某产品后,可能发生满意或购买认知失调两种结果,并存储于记忆当中。

尼科西亚模式

尼科西亚(Nicosia)模式主要是将消费者购买过程划分成决策程序的流程图,以此对消费者决策过程进行模拟。此模式包含四个部分:

信息流程,厂商将有关产品的信息通过广告等媒介传至消费者,经过消费者的内化(Internalization)后,形成态度;信息寻求及方案评估,消费者态度形成后,对厂商的产品产生兴趣,通过信息收集作为评估准则,因此而产生购买动机;购买行动,消费者将动机转变为实际的购买行动,这一过程受品牌的可用性、经销商因素的影响;信息反馈,消费者购买产品以后,经过使用过程,对所购买的产品产生实际的经验,由购后使用的满意程度,影响再购行为,同时厂商也由消费者的购买意向与使用的满意程度,获得信息的反馈,以作为品质改进、定价、广告以及其他营销策略的参考依据。

感知风险模式

综观以上三种模式,可见其都是假设在信息充分的情况下,其会做出理,其行为是通过一系列心理上的信息加工来实现的。消费者搜索和使用信息,是他们合理地解决问题和决策过程的基础。然而在现实情境下,消费者都是处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因此消费者的偏好或选择将会根据他们对产品或服务的评估而有所改变。他们会衡量所获得的品质与利益,以及购买此产品或服务时的付出。

Wood and Scheer(1996)认为,消费者从交易所获得的利益和为获得该利益所付出的成本二者的权衡即为感知价值(Perceived Value);其中利益包括产品的品质,成本则包括感知的货币付出。不过他们认为成本除了有形的货币付出外,还包括了无形的成本即精神上的成本。这里的精神上的成本其实就是感知风险(Perceived Risk)。感知风险最初的概念是由哈佛大学的Bauer(1960)从心理学延伸出来的,他认为消费者任何的购买行为,都可能无法确知其预期的结果是否正确,而某些结果可能令消费者不愉快;所以,消费者购买决策中隐含着对结果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就是风险最初的概念。

Cox(1967)继Bauer(1960)的研究之后,将感知风险的概念予以具体化的说明。他认为,感知风险理论的研究,其基本假设在于消费者的行为是目标导向的,在每一次购买时,都有一组购买目标,当消费者主观上不能确定何种消费(地点、产品、品牌、式样、大小、颜色等)最能配合或满足目标即产生了感知风险,或者在购买行为发生后,结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时,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也产生了感知风险。Cox(1967)将感知风险进一步定义成两个因素的函数:消费者在购买之前,所感知到购买后产生不利后果的可能性,即消费者在事前所承受的风险程度;如果购买的结果为不利时,消费者个人主观上所感知损失的大小。

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一旦感知到某种风险的存在,就会产生焦虑,进而寻求减少该风险的方法,如图1所示。感知风险可以通过增加结果(满足购买目的)的确定性(购买名牌等),或者降低结果损失的程度(如退款保证)来减少。当感知风险降低到消费者可以接受的程度或者完全消失时,消费者决定购买。从这个角度而言,消费者购买过程也就是减少风险的过程。

Jacoby and Kaplan(1972)认为,消费者感知风险含五种形态:第一,财务风险(financial risk),即产品无法正常运作所导致的金钱损失或更换产品所必须的可能支出;第二,即功能风险(functional or performance risk),产品不能使用或功能不能达到所预期的效果;第三,身体风险(physical risk),即产品设计不良时,消费者在使用时对身体所造成伤害的风险;第四,心理风险(psychological risk),即产品可能无法与消费者自我形象配合或者因为所选购的产品不能达到预期水准时,造成对心理或自我感知产生伤害的风险;第五,社会风险(social risk),即当消费者所购买的产品不被别人所认同的风险。

消费者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来减少上述感知风险(如购买名牌、购买高价产品等),同时企业和分销商也可以提供给消费者减少风险的方法。营销人员可以通过提供担保、保证退款和自由退还有缺陷的商品等政策来减少失败的结果。在更低价位上提供小包装产品,也能使消费者在首次试用该产品时减少风险。营销人员可以用几种方法来增加购买结果的确定性,当消费者不能确定购买与否时,专家的认证可以使消费者确信产品性能。免费样品给予消费者购买之前试用新产品的机会。这些都可以使消费者的感知风险有所减少。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总是在得与失之间进行权衡。过去大多数的营销重点都是放在增加顾客利益方面,而对于减少感知风险的研究甚少。研究消费者的感知风险同样重要,只有识别消费者的感知风险以及了解消费者对于减少感知风险方法的偏好,企业才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突破消费者购买阻力。

参考文献:

1.Bettman•J•R.Perceived risk and its components: a model and empirical test.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73

2.Derbaix•C. Perceived risk and risk reliever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1983

3.Mitchell•V•W.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into pre- and post-purchase risk perception and reduc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4

4.Taylor J•W. The role of risk in consumer behavior. Journal of marketing,1974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