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6 16:13:3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教学资源特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云服务;电子商务;教学资源库
1概述
云服务是近年来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服务的综合交互模式,是以通过网络提供虚拟资源等进行的服务。消费者可以在云服务中按个人需求获得相应的服务体验,这些服务包括软件、视频、存储、计算、数据分析等。云服务的出现意味着计算力、存储等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商品进行流通。云服务的出现提供了一种极具性价比的教学资源解决方案,其可以采用网络分布部署方式,通过宽带网络、4G网络为老师和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由于云服务的特性使其可以较少的受到地理环境及各高校硬件部署差异的限制,有效降低各高校在硬件中的投入成本,同时云服务可以提供各种模块组合形成资源池,其扩展性较强,方便各大院校后期进行相应的升级和改造。
2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的现状及云服务对其的意义
现阶段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存在诸多问题,第一,大部分院校在建立电商资源库时,大部分资金用于软硬件的采购,但由于目前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用户需求快速提高,导致前期投入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从而造成极大的浪费。第二,目前各院校电子商务资源库出现“信息孤岛”现象,各院校资源库自成一套体系的状态,仅仅能为本院校的师生提供有限的服务,无法与其他院校进行平台共享及互动,更不用说与电商相关企业进行连接。由于校园网络建设落,资源库中很多资源都无法满足多用户同时访问的需求,同时由于存储空间问题,导致后期资源库出现无法添加新资源的情况。第三,由于没有相应的管理及激励措施保障,很多院校的资源库在建立完成后教学资源更新慢甚至不更新的情况;很多资源不完整,例如常出现课件只有几个不连续的章节情况。第四,电商资源库均出现使用不便情况,目前几乎所有的资源库只能从电脑端进行访问,而高校学生更习惯于手机端的使用。这些问题导致了电商教学资源库在建设后使用率底下没有达到建设目的。云服务可以改变各大院校中现有教学资源库的现状,通过云服务可以将各个院系资源进行整合,可以高效的利用各院校的计算和存储,各院校教师及学生通过互联网可任意位置登录云服务平台,从而提高资源库利用效率。基于云服务的特色电子商务专业资源库建设的具体意义如下:第一,可以为院校节约软硬件方面的投入,云服务中的软硬件都由云服务商提供,院校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购买相应的服务,院校自身不用再对网络管理、服务器运行、软件升级等问题负责均由云服务商解决,这大大节约了院校成本避免重复投入,并且在后期升级中也非常灵活,可根据需求购买计算及存储服务有效降低资源库的运行成本。第二,目前大部分院校的教学资源库还属于初级的私有云状态,没有相互连通,而云服务的出现恰恰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其可以让各大院校的老师及学生使用同一个云服务平台,在云服务平台中可以结合诸多模块如教学、实验、实训、实习、交流、管理等,也可为各大电商企业提供接入口,不光电商企业不光能为各大院校提供贴合市场实际的实验实训数据,也能在云服务平台各类有偿任务如店铺美工、店铺促销策划、产品拍摄、双十一客服招募等等,同时云服务平台也能为电商企业提供如大数据计算、存储等服务,这将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以达到双赢的效果,从而牢牢的吸引企业加入云服务平台。同时由于云服务的分布式部署方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网络带宽及存储不足方面的问题。第三,云服务的出现使得教学资源也可成为一种商品,优秀的教师将其录制微课或制作优秀的教学资源放置在云服务平台上,并将其设置为需积分才可下载或浏览的资源,有需求的其他院校教师及学生或企业用户可通过积分等方式进行有偿使用,制作相关资源的老师可以通过该方式获得相应积分从而浏览或下载其他相关资源,这将很好的解决资源库更新缓慢甚至不更新的情况。第四,云服务具有多平台无缝结合的功能,利用APP、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可为院校教师及学生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甚至学生也可以利用云服务平台创建自己的个人云,在其中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同时可以浏览全国各高校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并可以分享个人学习经验,当出现疑问时不仅仅可以向本校老师求助,也可以在云服务平台中积分问题,从而获得更多的帮助。
3基于云服务电子商务专业特色教学资源的建设策略
3.1统一资源标准
由于云服务需将各院校资源进行整合,首先要保证的就是多个电子商务教学资源库中资源标准相统一,否则很难整合,因此需制定统一的资源标准,如基础数据标准和相关网络数据接口标准等,如基础数据中的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dataaboutdata),主要是描述数据属性(property)的信息,用来支持如指示存储位置、历史数据、资源查找、文件记录等功能。这样才能实现云服务平台的数据统一性,从而为在校师生及企业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检索、浏览、下载、互动等服务。各大院校需与各电商企业共同在制定此标准,以方便云服务在后期使用及升级中更加便利。
3.2建立云服务平台有效绩效管理机制
大多数院校对于资源库的管理还只局限于前期建设部分,后期实际运用基本处于无人管理状况,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绩效管理机制,由于大部分院校的资源库仅仅对本院校开放,甚至只能在校园网中访问,这大大降低使用率从而导致资源库更新缓慢等问题。云服务平台将各院校资源整合后可以使得电子商务资源数量得到极大的提升,继而访问量也会大大增加,在此基础之上需建立云服务平台有效的绩效管理机制,如引入会员级别、积分制等,通过资源共享的数量或互动活跃性等提升级别及累计积分,以获得更多的访问权限或下载资源。同时云服务平台在为企业提供服务时所得收益可根据制定的绩效管理机制进行合理分配,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电商资源库更新缓慢的问题。
3.3开发多终端
APP随着无线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全国各地均实现4G网络覆盖,5G网络也将很快普及。笔者对无锡区域各大院校进行调研,平时主要使用移动设备上网学生数量占整体的99.7%,移动端可以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电子商务特色资源云服务平台应利用其互联网的特性开放基于多终端APP,方便院校师生及企业客户随时随地获取云服务平台资源,构建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同时也可连接入微信等社交软件中的公众号,以增强云服务平台的互动性,使其与互联网紧密结合。
3.4建立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渐被大众熟悉,尤其在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显得尤为重要。故而电子商务云服务平台在鼓励多用户进行资源分享的同时更要维护共享资源用户的智力劳动成果,要为其提供权益保障。对于电商企业用户在云服务平台任务等相关资源时,需提醒其公开版权信息并放置在显要位置。
4基于云服务电子商务专业特色教学资源结构设计及实施
4.1逻辑结构设计
云服务电子商务专业特色教学资源逻辑层结构由各院校自建资源库、各电子商务实验实训网络平台、各电商企业平台等组成。通过牵头院校或公司建立的主云服务平台与各子云平台相连接,整合成为完整的电子商务特色云服务平台。可为各大院校师生及参与的电商企业提供教学资源获取、云计算、云存储、大数据分析等相关云服务。可以促进基于该云服务平台的各院校老师提升教学能力,帮助学生便捷的获取电子商务行业最新资源。
4.2云服务平台架构
4.2.1基础设施层主要为两方面,其一为硬件基础设施,主要为服务器及网络设备,由于云服务的分布式部署特性,并基于前文所述建立统一资源标准,牵头院校或企业可快速利用各参与院校已有服务器等作为前期的硬件基础进行初期部署。其次为软件基础设施,主要为云服务平台软件、各类系统等,为更好的将各院校的资源进行连接,建立前期需统一系统及相关接口。4.2.2网络层电子商务特色资源云服务平台基于互联网存在,可利用互联网获取大量教学资源,能为各级用户提供相关服务,例如B2B、B2C、跨境电商实验实训平台在线使用学习等。4.2.3应用层应用层可提供各种应用服务,如常规的B2B、B2C、跨境电商等实验实训应用程序,还需为各用户提供多应用整合服务,如实验实训流程管理、各类课程考核应用等。4.2.4访问层该层为面向用户层,为用户提供标准化的访问接口,为各级用户提供个性化学习空间,并能提供多平台访问接入,不光为教师提供资源分享及下载服务,更要为其提供相应的管理功能以方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度有所掌握。
4.3云服务平台实施策略
首先由牵头院校或企业进行总体规划,制定相应标准,同时要贴合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脉搏,理清目前电商专业教学所需功能,其次根据相应标准各院校进行软硬件整合,并逐步将统一标准的资源进行上传,并建立分布式管理模式,最后各院校企业基于云服务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基于云服务电子商务专业特色教学资源的最终应用。
5总结
云服务作为近年来新的互联网服务,虽然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其所带来的改变已被很多行业认可。在日新月异的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背景下,各院校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教学面临诸多挑战,利用基于云服务的特色电子商务资源进行专业教学必定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王键.基于云计算的资源共建共享型职教网络学习服务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7):22.
[2]张明宝,李雨.电子商务云实验室的构建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5):79-81.
[3]欧阳红巍,潘果,龚芳,孙晓庆.电子商务专业云空间教学资源库构建研究[J].中国培训,2017,(06).
关键词:测控类;专业建设;优质教学资源;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211-03
优质教学资源已成为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办学能力的核心指标,并且是高考学生报考时进行学校或专业选择的主要考虑因素,也是在校生进行课程选修或学业规划的一个基本依据。优质教学资源对本科特色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决定性和保障性作用,为此,教育部在“十一五”期间实施的“质量工程”和“十二五”期间启动的“本科教学工程”本质上都是加强培育和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并努力增强其示范和辐射效应,最终落实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近年来,我们以教育部“质量工程”和“本科教学工程”的总体指导思想为统领,瞄准当前影响和制约测控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强化优质教学资源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保障作用,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以测控类专业建设为平台、以提高教师教学执行能力为关键、以提升测控类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目标,创新教学管理以协调和优化系统各环节的关系,努力从教学团队、精品课程、特色教材、实验(实践)平台等方面,通过教学改革和科研转化教学等途径,培育市级和国家级优质教学资源,在示范性测控类本科特色专业建设工作中成效显著。
一、加强测控类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的基本做法
自从“十一五”教育部“质量工程”实施以来,我们以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物联网工程等测控类本科专业建设为平台,以资源优势明显、专业特色突出、人才培养效果优良为目标,按照“追求卓越、突出重点、改革创新、满足需求”的原则,前后经历了6年“提炼突出问题—解决方案—建设与实践—总结、创新与完善”的探索过程,通过建设示范性测控类本科特色专业的实践,突出了优质教学资源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保障作用,全面推动了本单位的教学改革与建设工作,回答了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社会普遍关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背景下,如何创新教学管理理念、培育优质教学资源,培养高素质测控类工程应用创新型人才,以满足“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传感网与物联网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对相关专门人才巨大社会需求的问题。
加强测控类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的基本做法包括以下几点。
1.围绕培育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示范性测控类特色专业的要求,创新教学管理,提出了“强化管理与服务并重的责任意识,‘目标驱动、过程优化、务求实效’三位一体教学管理”新理念,并以“关注热点、抓住重点、补强弱点、培育亮点”(即“四点法”)为教学管理指导思想,系统建立了适应测控类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制度。①创新教学管理理念。根据本单位的教学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考核要求,合理设定教学管理的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以此作为本单位教学工作的行动统领;在实现教学管理目标的过程中,注重各方面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工作的绩效性作为核心考量指标和评价标准,形成“目标—过程—实效”三位一体的教学管理相关链。加强教学改革研究,在《电气电子教学学报》等刊物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0余篇,形成经实践证明较行之有效的适应测控类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推动了本单位教学管理制度创新与教学管理效率与效果的提高。②创新教学管理指导思想并完善管理制度。在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等实践中总结归纳出“关注热点、抓住重点、补强弱点、培育亮点”的“四点法”教学管理指导思想,以提高教学质量和“质量工程”建设为核心,努力培育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规划教材、优秀教学团队等;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先后制定并实施了数十个教学管理办法,对本单位教学工作予以全方位的制度保障和激励。
2.以“三位一体”教学管理新理念和“四点法”教学管理指导思想为引领,通过教学改革和科研转化教学等途径高效培育优质教学资源,及时服务于测控类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①优秀教学团队类资源:教师是教学的第一资源,是教学活动中最活跃的主导因素。在教学实践中以加强教师教学执行力建设为重点,实施课程“首席教师制度”,从课程教学团队和课程内涵两方面互相关地加强建设,通过教学改革、多模式进修培训和“科研转化教学”等多种有效途径综合锻炼培养,确保了教师队伍的快速成长。并从教研部、课程群和实验教学的角度建成“测控技术与仪器教学部”、“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群”、“测控技术实验中心”、“先进制造技术实验中心”等四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8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重庆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等。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优秀的教师资源保障。②精品课程类资源:课程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单元,我们以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市级特色专业、物联网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测控类特色专业的建设为平台,通过产学研合作等途径,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以前沿技术提升课程内涵,注意课程PPT演示文稿、FLASH动画课件、教学案例、媒体素材、专家讲座、学生作品等教学资源的开发与积累,加强专业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建设,形成了以“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为代表的校、市、国家级精品课程系列,建设了较为完备的课程网络资源共享平台,③特色教材类资源:教材作为体现知识与能力训练要素的基本载体,是学生赖以学习的基本资源。为服务于测控类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高度重视特色教材建设工作,注意总结教学实践中的授课体会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映与需求,并借鉴已有同类教材的建设经验,通过教学改革和科研转化教学等途径培育了多个系列的特色教材,其中《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作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已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重庆市“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并被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全国60余所高校选用,相应的PPT等教学资源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700余所高校的教师下载,显示出优质教材资源良好的辐射效应和共享特性。④示范性实验教学平台类资源: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应用与创新能力为基本考量,结合测控类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基础,面向应用,突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注重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通过中央与地方共建等模式,建成了“测控技术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先进制造技术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增强测控类特色专业人才的实验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展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和因材施教等准备了良好的实验环境条件,为学生多样性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提供必要的设备保障。可使学生受到接近生产实际的教育,为学生提供机械产品生产过程的全景式、系统性实践实训环境条件,学生可以基于该平台进行多种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和课外科技活动,学生在机械产品的项目管理、产品质量监控、设计制作、在线检测、装配、产品性能测试、成品入库、工业现场管理等过程具备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并且在产品设计和开发能力方面也可得到训练,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大大提升学生就业或继续深造的自信心,有力促进学生课业学习与课外科技活动的参与。
3.优质教学资源为保障,加强了示范性测控类特色专业的建设,持续显现出高素质工程应用创新型测控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在广泛调研和内部诊断基础上,分别按照国家级特色专业、市级特色专业、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或传统制造业的测控类特色专业定位,进一步对本单位所开办的测控类专业的专业特色和专业发展方向进行凝练和优化,通过构建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分模块多层次的课程平台设置、加强实践(创新)能力的锻炼等,拓宽学生自主发展的多种课外科技活动途径,产学研结合建立“卓越工程师”培养平台,形成适应“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传感网与物联网等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教育体系。
充分利用已建成的教学团队、精品课程、特色教材和示范性实验平台等优质教学资源,探索出一套对加强学生工程实践应用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积极发挥“以赛代练”、“课赛结合”和综合实验平台的作用,通过竞争性课外科技活动,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竞争意识和求知欲望,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巨大推动作用,已在不同层次类别的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活动中得以推广应用并取得了突出成绩,人才培养效果在同层次高校中优势明显。如近年来所培养的学生在课外科技活动中成效显著,获“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2项;“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全国铜奖2项,重庆市金奖2项;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重庆市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数模竞赛全国一等奖3个队、二等奖5个队;“飞思卡尔”杯大学生智能小车比赛全国二等奖10项;有10人次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二、建设成效与影响
以培育优质教学资源为途径,以示范性测控类本科特色专业建设为平台,经过近6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与积累,已取得了多项重要建设成果并表现出良好的示范辐射效应。
1.对校内的影响与作用。以制度、文件等形式融入了本单位的日常教学管理实践中,成为指导教学管理、教学改革与建设的重要保障,多次通过会议交流、督导简报报道、拓展为各种校级学生竞赛交流活动等方式得以推广借鉴。并以市级和国家级标志性教学成果的巨大影响来推动单位间的交流、学习与借鉴。
该做法指导本单位教学管理工作连续多年在全校名列前茅,特别在以“质量工程”、“本科教学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提升计划”等具有综合性考量指标的工作中遥遥领先,积累了一批优质教学资源,如本单位已获评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市级特色专业2个、市级精品课程4门、市级教学团队4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多个校级“专业提升计划”实施效果明显。
2.对社会的影响和辐射。基于所培育的优质教学资源并加强其共享特性,在全国同层次高校中展示出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示范辐射效应。如以“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国家级精品课程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国家级规划教材为典型代表的优质教学资源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共享,因此受益的单位达到700余家;不断有国内高校的代表到学校参观学习所建设的实验教学示范平台;精品课程首席教师和教材主编还在教育部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举办的全国性教学研讨会上详细报告了课程与教材建设情况,并与参会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所取得的成绩和建设方法受到参会人员的高度赞赏。部分高校的任课教师专程到校交流学习课程教学、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等。
优质教学资源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保障,以“目标、过程、实效”三位一体教学管理理念和“关注热点、抓住重点、补强弱点、培育亮点”的教学管理指导思想为引领,以测控类特色专业建设为平台,努力探索从教学团队、精品课程、特色教材和实验(实践)平台等方面培育优质教学资源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形成了一批市级或国家级优质教学资源,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测控类工程应用创新型人才准备了条件。
参考文献:
[1]刘润华,刘广孚,任旭虎.“电工电子学”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33(5):13-14.
[2]李俊,薄翠梅,王鑫国,等.卓越工程师培养创新实验平台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4(3):81-82.
摘 要:本文对高职焊接技术特色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有效建设专业性、实用性的教学资源库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 :高职 焊接特色专业 数字化 教学资源 建设
当前,高职教育迅速发展,教育信息化突飞猛进,如能以此为契机,以高职焊接特色专业为例,建立互动、高效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体系,不仅能为在校师生、焊接技术人员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更能提高焊接特色专业在校学生参与学习和交流互动的积极性。
一、建设思路
以世界大学城和学院网站交流平台为依托,以专业资源建设为主线,以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为重点,以职业培训资源库、技术案例资源库建设为突破,紧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采用校企合作共建共享、边建边用、持续更新的方式,建成“自主学习、立体互动”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实现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资源共建共享。
二、建设内容
1.以课程建设为主线,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以课程建设为主线,建设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技术应用、焊接结构生产等6门专业核心技术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库,包括课程资源、学生作品展示、企业焊接能工巧匠“绝技绝活绝招”专题、名师课堂等资源,职业培训资源及焊接标准与技术案例资源。完成焊接机器人操作与编程、金属材料与热处理2门专业基础课程的项目化改造,并将其建设成为院级课程资源库。
2.依托世界大学城,搭建3个互动交流平台
依托世界大学城,加强课程空间建设,搭建师生互动交流平台、焊接技术互动交流平台和在线考核平台。在世界大学城的基础上,使用广告牌生成器设置教师互动交流栏目、师生互动交流栏目及学生互动交流栏目。
搭建“校、企、行、会”人员参与的焊接技术互动交流平台,设置焊接技术交流、项目研发和技术咨询等栏目。在此平台上展示焊接领域中的国内外著名企业及研究机构的技术标准、工作案例、技术培训资源等,满足企业品牌宣传、客户培训、员工学习、人才引进等方面的需求。在平台上设置焊接新技术专栏,交流焊接新技术应用和相关信息。
建设学历教育考核与职业培训考核在线测试平台,包括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考核、专业通识考核、模拟技能鉴定等。
3.以iReader与iBookstore为媒介,开发1部移动学习包
基于Android和iOS6操作系统,开发iReader和iBookstore移动学习包,提供自主学习指引。学习者可利用手机实现在线学习与交流,焊接专业在校生95%以上参与在线学习与交流,达到时时、处处、人人共享数字化资源的目的,最终形成“5库3台1包”专业教学资源,如下图所示。
三、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组建由学院各级领导、主要合作企业技术骨干、专兼职教师参加的教学资源开发团队,明确成员任务分工,明确验收时间与标准。
2.制度保障
制定《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实施办法》《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任务分工与考核办法》等制度,保障专业教学资源的建设与资源的利用。
3.经费保障
学院设立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专项资金,结合省财政投入经费,学院纪检、审计部门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全程监控,确保专款专用。
四、小结
焊接技术特色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职院校在人力、财力和物力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坚持标准化和规范化, 推行资源共建共享,实现效益最大化。建设者需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开放、合作的思想,在大力建设显性教学资源的同时,也要重视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蔺素珍.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方法[J].山西科技,2014(9).
[2]于桦楠.基于网络环境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2010.
城市飞速发展,建筑的标新立异逐步蚕食着古老建筑,怎样使老建筑文化得以保护、传承已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地处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历史文化名城北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地。北海珠海路老街形成于1927年前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文化融合,最终形成了骑楼文化。如今,北海大力加强城市建设力度,骑楼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已经受到重视,只有深入研究才能合理保护和改建骑楼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城市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北海重要的艺术设计院校,我院把老建筑的保护和改建作为高职院校环艺专业特色教学资源引入实训、实习的研究将为老建筑的保护和改建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实训、实习在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地位
高职类院校多与企业、产业相紧密联系,着重培养专业技能型应用人才,突出技能培训,针对专业应用能力设置课程的实训、实习环节,其课时所占比重较高,这正是高职区别于本科教育之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融合多学科知识,学科交叉性强,理论教学仅能够培养部分专业素质。高职类院校环艺专业以专业的可实施性、可操作性作为导向,结合学生掌握的专业理论,通过实训、实习环节来重点完成专业能力的培养,以适应专业岗位需要。
我院环艺专业实训、实习现状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训、实习环节大多是与企业、产业联系,学生的实训、实习环节多依托建筑空间,普遍为室内家装、公装和室外规划等项目,即实训、实习以普通资源与基地为主。2009年,由凹凸设计事务所承建设计的北海老街海西路165号老道精舍精品酒店项目顺利开展,其资深设计师任教于我院环艺系,将老建筑保护和改建的教学资源引入教学实践,大大拓展了我院环艺专业学生的实训、实习的范围。通过结合所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对实际的项目进行深入的专业分析,极大地提高了实训实践效果。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很多老建筑面临拆毁、让位的问题。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和改建,目前仅仅停留在文物保护及规划的范围内。我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将其引入教学实践环节,突破了老建筑保护和改建的承载范围,将老建筑文化发扬光大。
老建筑或老建筑保护区成为环艺专业实训实习基地的可实施性
首先,能传承城市文明,弘扬地区文化。北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建筑形态独具特色,久经沧桑的骑楼文化更使这座海滨城市散发独特魅力。美丽的建筑与和谐的环境不应被城市化进程毁坏,老建筑保护和改建――老道精舍精品酒店项目正体现了设计师对北海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将北海特色融入设计前沿,提升了城市品质,保护了历史遗迹,弘扬了北海独特的滨海文化,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其次,能提升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素养与社会认可度。高职学生知识结构体系形成的时间相对于本科类院校明显不足,我院通过合理设置课程,将老道精舍精品酒店等老建筑保护与改建项目引入教学实践环节之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运作能力和专业素养。同时,老建筑因其所处的地理与人文环境易受到社会关注,从而加强院校和专业与地区的联系,并提升社会认可度。
利用老建筑保护和改建特色教学资源
进行实训实习的具体方式
我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依托老道精舍精品酒店项目,将其前期调研、设计概念建立、设计素材收集、项目扩出初设计、施工图阶段等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归纳,引入2009级、2010级商业空间设计课程的实训环节,与方案设计相结合。具体实施环节为――老道精舍建设期间,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工地现场参观、调研、测量、参与设计图纸绘制、材料市场采购、教师现场指导说明等;针对老建筑保护和改建这一领域开设“老建筑改造工程 ―― 建筑的功能置换”专业选修课程,课题组其他两位教师分别开设“酒店餐饮空间设计”与“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解读”两门专业选修课作为相关领域理论知识的补充。环艺系学生通过“老道精舍”项目实际案例进行实训、实习,能够较好地完成商业空间设计课程的方案设计,从中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能力建设。老建筑的保护和改建作为高职院校环艺专业特色教学资源进入实训、实习有着重要的意义,伴随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对于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方面,环境艺术设计与其有着密切的关系,地域特色和建筑文化的继承和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单位:北海艺术设计职业学院)
关键词:中国音乐;特色教育资源库;科研;教学
中国音乐学院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培养从事中国音乐理论研究、创作、表演和教育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音乐学府,多年的科研、教学已经积累了数以万计(小时)的中国音乐教学资源(音频、视频)。这些独一无二的资料,这些尘封的历史档案、沉睡的音乐记忆,亟待抢救、整理,使之为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建设发挥更大作用。学校作为“北京市属高校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首批建设单位(首批只有四所高校),承担了民族音乐教育专题资源建设,2005年—2016年间共建设完成40余个主题资源包,内容涵盖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中国汉族传统音乐、20世纪以来的中国音乐创作等方向。特色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对于学院的科研和教学产生了良好的效应,同时对社会音乐文化普及也产生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资源库主要内容及管理经验
中国音乐资源涉及门类众多,根据学科划分及资源属性,学校特色教育资源库分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资源库系列、中国汉族传统音乐资源库系列、20世纪以来的中国音乐创作资源库系列三个方向。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资源库以民族为单位,拟建设包括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子库,现已建设完成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等音乐的子库;中国汉族传统音乐资源库将建设包括民歌、戏曲、说唱、器乐、歌舞音乐在内的内容,现戏曲已完成昆曲音乐、评剧音乐等子库,器乐已完成古琴、竹笛、三弦等子库;20世纪以来的中国音乐创作资源库,以西乐东渐以来中国传统音乐嬗变而来的新形式与中国作曲家借鉴西方音乐作品的形式、创作思维、创作技法而创作的作品为主体,现已完成中国声乐、中国歌剧、中国管弦乐等子库。与此同时,在中国音乐资源库建设过程中,积累不少有益经验,主要可以归纳整理为以下三方面:1.统一组织、分工协作。为确保资源库建设任务的顺利开展,学校由科研处牵头成立了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组,全面负责中国音乐学院特色教育资源项目的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学校由主管校长负责项目全局统筹、协调组织;学校科研处处长与项目负责人一起对项目进行顶层设计,并对项目进行过程管理;资源包负责人大多为学校的学术带头人,具体负责主题资源包框架设计、资源采集加工、整合教学应用等,这样有利于把特色资源的建设与学科建设、教学应用整合起来;技术公司根据资源包负责人需求设计资源展示结构及网站展示风格并对资源进行编目;信息技术人员负责平台架构设计、系统维护、技术支持和数据安全;项目负责人、主题包负责人、信息技术实施人员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协作,保证了项目的有序开展、顺利实施。2.简单管理、提升服务。在项目建设中,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建设管理,项目负责人以“简单管理、提升服务”的管理理念,通过项目“启动培训、过程跟踪、专家咨询、定期研讨”的方式控制项目实施工期,并对主题包负责人提供信息技术对接服务,让主题资源包负责人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资源采集、加工等工作中,从而达到服务与管理的良性循环,保证资源包建设的可管可控。3.搭建平台、共享心得。为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新问题和难题,学校定期组织资源包负责人参加北京市教委主持的主题研讨会。研讨会主题包括调研类研讨、管理类研讨、学习类研讨等类型。通过研讨会,一方面,促进了各高校间的横向交流,打通隔阂和学科壁垒,共享经验和心得;另一方面,树立了特色资源库专题建设的优秀典型。
应用推广
1.人才培养。该成果现已广泛应用于学校的本科、硕士、博士教学工作中,已经成为中国音乐教学的课堂延伸。其使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学生对中国音乐的兴趣、激发其主观能动性,推动了学校的教学方法改革。很多研究生在参与该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全面了解某种类型的音乐文化,并直接催生出其博士论文,博士生张天彤、特古斯、腾腾参加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资源库建设,论文为《达斡尔族民歌研究》《科尔沁蒙古族萨满仪式音乐的个案调查与研究》《蒙古族音乐数据库的设计与制作》;博士生袁环参加中国戏曲音乐资源库建设,论文为《长三角地区滩簧声腔研究》等。2.科学研究。各子数据库负责人在建设过程中衍生出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这些课题的成果与调研资料又进一步充实、完善了中国音乐学院特色资源库的建设。此类课题主要有: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民族音乐研究”“中国传统多声音乐研究”;教育部哲社重大攻关项目“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管弦乐创作与传播研究”、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尼苏人的文化遗存”、北京市教委项目“中国歌剧演唱研究”。3.学科建设。该成果紧密支持学校的学科建设工作。例如: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数据库支持了学院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学科方向建设;中国戏曲音乐数据库支持了学院戏曲音乐的学科方向建设;中国民族器乐数据库支持了学院国乐的学科方向建设;视唱练耳数据库支持了学院视唱练耳的学科方向建设;中国管弦乐数据库、中国钢琴音乐数据库支持了学院管弦、钢琴的学科方向建设等。该数据库的很多新成果,可直接转化为新课程,服务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各项目组承担了确定库结构、元数据著录规范及资源标引必备项可选项、设计页面、数字水印的设计、音视频资源的格式转换、加工上传数据等工作。各数据库负责人负责提供网页文字资料、风格设计、素材收集,保证每个数据库有不同的页面设计、前台展示、分类导航系统和检索入口等。项目组由教授、副教授带队,带领讲师、博士、硕士、本科生参与项目,既促进了学科建设又完成了人才培养,加强了学院人才梯队建设。在特色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学校一直走在全国音乐院校的前列,是诸多艺术院校,尤其是各大音乐院校数据库建设的典范。目前,建成的40余个主题资源包已通过网络实现了全球登录检索。该成果在信息化时代,使得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科研成果向全社会辐射,为全世界关注中国音乐文化的同行提供了极大的工作与研究便利,受到业内专家的广泛好评与称赞,为中国音乐的继承、发展和弘扬作出了重要贡献。该工程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系统项目,过去十多年的建设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将会有更多彰显学校办学理念、体现学科特色、服务科研与教学的一批中国音乐数字资源问世,为把中国音乐学院建设成为“中国音乐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中国音乐教学和科研的信息中心、中国音乐对外交流和传播的文化窗口”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张豫,张京彬.区域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0(6):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