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基础研究的重要性范文

基础研究的重要性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16 16:13:31

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基础研究;含义;意义;建议

1. 基础研究的特点

基础研究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继承性等基本特点外,还展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它虽然将各种学科方面混淆起来,但总体上还是产生新的前沿和方向,我们需要共同探索这些前沿问题,推动基础科学的发展,向新的学科和领域迈步。同时,基础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国际合作,经济全球化与日益更新的通讯技术为国际科学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合作的领域愈来愈广泛,规范的范围愈来愈扩大,作为基础研究的国际合作形式之一已经成为研究科学问题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主要途径,有组织的开展综合性研究尤为重要。

基础研究不考虑其直接的应用和实践可能性,只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目的和目标而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为了认识现象,获取现象和事实的基本原理知识。在围绕特定目的或目标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把全面的考虑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作为研究问题的原则。而它的研究结果一般只影响科学技术的有限范围,并有专门的性质有一定的理性认识和思考,针对具体的领域、问题或情况,其成果形式以科学论文、专著、原理性模型或发明专利为主。也可以这样说,应用研究,即所谓的就是将理论发展成为实际运用的形式。在校大学生的专业选择就是组成基础研究的一部分,经过专业学习,选修哪些与论文选题内容相关的课程。

2.基础研究的发展状况

基础研究是长期累积的效果,人类文明发展以来就一直在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厚积而薄发”,我国的研究在国际基础科学研究当中起了重大作用。自973计划的实施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对人才的重大需求,立足国际科学发展前沿,解决我国自身社会发展和科学发展问题,使我国的科学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在973的计划中,我国培养了一支优异的作战队伍,凝聚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形成了一个创新团队,显著提升了中国基础研究水平,促进了基础研究与国家目标合作,解决国家战略需求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探索了联合多部门行业共同推进计划发展的组织模式,完善了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评价模式。加强基础研究是提高我国原始性创新能力、积累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是跻身世界科技强国的必要条件,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动力和源泉。

3.基础研究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我国虽然在基础研究方面做了很大的改进,目前我国的基础研究也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我国的许多领域也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但是,由于科学发展有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特征,各种深层次的矛盾不断显现,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使得我国的基础研究整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国家科学一等奖,重要奖项获得者甚少,且我国高质量的论文引用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即使基础研究的投入幅度较大,国家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支持基础研究,加强宏观管理与协调,改善研究环境,组织实施各类基础研究计划,形成了一支稳定的研究队伍,但其中存在的问题随着发展的时间日益暴露出来制约着我国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提高。

4.基础研究的意义

基础研究是经过时间筛选而慢慢遗留下来的精华,它是一本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书籍。随着人类的进步,它也在跟随着我们的脚步。如果没有媒体的存在,我想基础研究就是体现人类文明的直观展现。当然,基础研究的意义不止这些,它对我国经济科学化发展和培养新人才的建设工程起了推动作用。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基础研究来实现精神的延生并且克服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挫折和问题。基础研究这个名字也许听起来和我们的生活离得十万八千里,其实它就是我们所学的专业课程,只要我们把专业课程学通,那么我们就是在为基础研究工程建设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5.推动基础研究发展的建议

5.1借鉴国内外重大项目组织管理模式

众所周知,在所有事物的发展历程当中我们都会遇到瓶颈,而突破这个瓶颈就是向他人学习,借鉴国内外的管理发展模式,弥补自己的缺陷。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清楚地知道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但要如何解决建立了专家咨询与政府决策相结合的科学决策模式,实现了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有机结合的科学管理模式,探索了联合多部门行业共同推进计划发展的组织模式,完善了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评价模式。建立了自由探索和国家需求导向“双力驱动”的基础研究资助体系,完善了基础研究布局。自1998年实施以来,973计划围绕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综合交叉与重要科学。

5.2招聘多数人才,将人员年龄小龄化

虽然经验丰富的但多是年龄比较大的,但是我认为也应该多接受青年。年龄大的对操作实践的理论直接结合的很紧密,但是我们还需要将青年的活力和气氛参入当中,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老一辈科学家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术上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各自领域的学术带头人。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是凝聚和培养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培养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团队的重要途径,是培养科技领军人才的有效平台。因此,要把握好任何学习和给自己充电的机会。

5.3端正学习的态度

"遇到事情不是想能不能做,而是想怎么去做";"做事情一定要拿出真正的诚意来";"不要只做低于自己能力的工作";"不仅要会做事,还要会共事";"勇敢做你害怕的事";"善做事就是要做最重要的事,而不是去做琐碎的事";"要把事情做好,先让自己变好";"做小事要细心,做大事要小心"等等,你只要熟练掌握做事方法,深刻领悟做事理念,你就能把事情做到最好。

态度决定一切,我相信有一个好的心态就是成功的一半。学习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善于观察和记录,有不懂的可以画出来找资历较深和经验丰富的老师帮忙,不要自暴自弃,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而基础研究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期间当中要学会忍耐寂寞。它可能本身就是一个枯燥的过程,要学会坚持。在经历了这些之后我相信我们会比别人更加能经受得住风雨的考验。

6.结语:

基础研究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内在动力,人类在探寻规律和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凝结而成的科学与人文精神,以及基础研究所汇集的智慧结晶,促进了人类思想的一次又一次的解放。基础研究也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不仅有助于丰富人类知识发现的宝库,而且有助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国家核心竞争力,基础研究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社会经济功能日益突出。认真对待基础研究是增强我国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条件,我们要学好专业知识为中华名族伟大而长期奋斗。

参考文献:

篇2

    该文围绕“中医药院校硕士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现状”,以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为主题,从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三个角度设计调查表,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级国家统招硕士研究生、本硕连读生毕业学位论文为数据源开展调研工作。

    1总体情况

    排除应用软件使用的情况,94.6%的学生能运用计算机应用技术解决毕业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计算机应用技术已成为学生毕业课题研究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结合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生的基本科研思路为: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结果解析形成结论。总体而言,在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过程中,技术应用水平不容乐观,严重影响研究成果的整体水平和论文的整体质量,“专业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互融合”的创新思维与意识不强,相应的创新能力与科研素养亟待提高。

    2具体分析

    首先,在数据管理方面。“数据库系统设计”理论知识短缺,“数据库基本概念与设计原理”不清,“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如MSAccess)应用率高。部分学生错误地运用数据库基本概念,将SPSS数据文件(或Excel文件)误称为数据库,或将单一的关系表称为数据库系统。从学生科研数据资源建设角度,高质量、可持久的资源管理意识严重不足,无法有效地为学科未来科研工作服务,无益于提高科研数据再利用价值以及毕业课题进一步研究价值。其次,在数据分析方面。借助软件工具(如SPSS软件)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居多(如频数分布、t检验、卡方检验等),缺少系统、科学地运用数据分析方法的意识,如利用多维度、多层次数据分析技术,获取更为丰富、有价值的数据处理结果,尚无一例。第三,在数据挖掘方面。学生缺少“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获取未知的规律与知识”的科研意识,即欠缺“数据深度利用”意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过于“单一化”(如仅限聚类分析),“结合数据量特点,恰当地综合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能力不足。数据挖掘基本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严重欠缺,存在“仅知技术、不明原理”,“仅见结果、不懂解析”等不良现象。最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着“从众”现象,即受到上届(或同届)学生的影响,跟从大众的科研思路和行为。例如研究目标与方法雷同、研究题目类似,导致批判与创新精神不足,严重影响课题研究的创新性。上述情况反映出学生在与自身科研领域相结合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理论基础及其实践能力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科研能力有待提高,适应新形势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以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为根本,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应以“专业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互融合”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适合新形势要求的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方法与途径,探寻当前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质量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

    1人才培养目标

    面向知识经济时代和中医药现代化,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成为中医药领域高层次人才知识结构中的关键部分。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标应为:通过与专业领域相融合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和能力教育,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发现、提出、分析、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怀疑性”思维能力、“开拓性”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性”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成为适应中医药现代化的“专业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互融合”创新型人才。上述培养目标是计算机基础教育其他改革内容的基准。

    2课程设置

    中医药院校应依据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特点[8],形成地位明确、特色突出、内容实用的课程,完善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知识结构,培养基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能力。首先,在课程地位方面。中医药院校必须积极加大该类课程的重视度,确立课程的基础性地位,将其设置为公共基础课程。这是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保障。其次,在课程名称方面。该类课程名称应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和培养目标。如中医药信息分析与数据挖掘(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formationanalysisanddatamining)。由此可知,该课程旨在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中医药信息意识与素养,培养学生对专业领域数据信息进行获取、整理、存储、积累、利用以及知识发现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拓宽学生的未来科研思路。第三,在课程教学目标方面。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明确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重要地位,掌握数据管理、分析与挖掘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其在中医药应用领域中关键技术的基本实践技能,为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与研究提供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对专业领域数据进行整理、存储、分析和再利用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

    3教材建设

    目前,面向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计算机类教材甚少。现有教材存在内容系统性较差、基本知识点短缺、实践案例特色不明显等缺陷,难以满足课程教学要求。在未来教材建设过程中,此类教材编写应树立“中医药创新型人才培养”基本理念,紧密围绕中医药信息分析与数据挖掘的核心技术,具备内容精炼、实用性强、难度适宜、案例丰富、特色鲜明等特点,不仅要适合作为中医药院校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也要适合从事相关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阅读。

    4教学改革

    目前,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依然延续本科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培养”,难以适应高层次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必须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合理规划教学内容,推动教学资源建设,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注重研究性教学。课程教学须适应研究生的学习特征,采用恰当教学方法,开展研究性教学。通过启发式、发现式、案例式、研讨式等教学法,调动学生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开展“个体与团队融合、学习与研究并存”教学,培养学生批判和创新精神。挑战性研究课题应融入教学过程中,培养“怀疑性”思维能力、“开拓性”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性”实践能力。教学设计应注重质疑性教学环节。如以问题和案例为引导,结合技术的基本原理,剖析问题的实质和案例的研究目标、方法及其结果,并利用启发式和研讨式方法,提炼研究缺陷,培养学生理性精神和实证精神。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课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9]。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应积极注重丰富、系统的相关研究文献和科研数据积累及运用,建设开放式、软硬件完善、特色鲜明的中医药信息实验室,构建网络教学平台。

篇3

关键词:部队会计;基础性工作;新趋势;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E2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1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部队会计基础工作的开展是国防事业发展的重要助力,而部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成部分,会计基础工作的实施关系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在部队自身建设中,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更是举足轻重。

一、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提示

1.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需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部队会计基础工作的基本职能也是核算和监督职能,部队各部门为了保证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监督职能变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我国部队建设中,基层并没有设立专门的审计部门,内部控制体系不甚合理,因此会计基础工作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往往无法保证,为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基层部队的监督职能主要反映在对部队资产状况以及军事活动各项耗费进行监督,旨在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部队会计基础工作的实施,提升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意识。

2.会计基础工作实施能够促进部队文化思想的改善

社会文化生活中出现的诸多不良现象正在逐渐的侵蚀部队生活,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正在影响着部队的会计基础工作的实施,使得会计部门正常的上下级关系以及同事之间关系被染上商业色彩,许多纪律观念以及法纪观念也被淡化,而部队文化思想不能正确的指导会计基础工作的开展,许多领导对基层单位的检查不能发现实质性的问题。只有将会计基础性工作做好才能够从源头上更正不良风气,做好部队财务的管理。

3.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要求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性

部队中的会计从业人员业务能力直接决定会计基础工作的好坏,会计基础工作对于部队财务管理来说是源头性的、长期性的工作,从根本上来说需要增强会计从业人员的管理意识,提升从业专业素质。另外,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性是保证会计基础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一支高水平的会计从业人员队伍是部队会计部门提升会计基础工作质量的重要组成部门。

二、加强部队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的建设性意见

1.树立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的科学工作意识

部队会计基础工作在现阶段还存在一些制约部队自身建设的问题,因为长时间得不到解决,使得我国的国防军事事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需要从根本上加强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的科学工作意识,提升会计基础工作质量,这是因为,正确的工作意识能够决定部门行为方向,为部队的会计工作作出指引性引导,对于部队的会计工作来说,一直以来未能得到有效地质量提升,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科学的工作意识,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将工作任务确实的落实到每一位会计业务人员身上。因为思想意识能够脱离小团队的思想局限性,能够真正的从会计工作的全局出发,重视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能够从全局了解会计基础工作对于部队建设的促进作用,能够从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找出定位方向,真正的提升会计工作的质量,从而有效地营造一种部队良好的会计工作氛围。

2.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部队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不仅关系着部队自身建设的好坏,更重要的也对其他企事业单位起着引领性的作用,加之会计基础工作涉及的范围广、工作面深,各种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以及工作理念都应该进行更新和创新,将资金运作的科学理念灌输到部队会计基础工作中,这时候,会计基础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的提升不仅影响部队财务管理、会计工作的质量,也能够对宣传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优秀的会计基础工作人员是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有效地清理不合格的从业人员,加强部队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保证,不仅要从管理意识、工作态度、工作手段以及工作技能上进行改进和提升,更应该将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作为一种提升工作质量的思想进行宣传,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力度,从自身言行举止上进行自律。

3.将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加入考核制度建设中

对于部队会计工作人员的考核不仅要从日常工作以及行为中掌握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的高低,也应该考核会计人员是否从观念上知道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部队会计基础工作的考核力度能够有效地提升会计工作质量,而考核的重点也应该放在会计基础工作的各个方面,比如:会计档案管理、会计凭证以及资金安全管理等,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会计人员是否能够保证通过过去的单项考核制度,加强考核人员之间的业务交流,能够从考核双方以及考核内容上进行讨论以及交换意见,寻找加强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宣传的建设性意见,有效地提升考核机制的积极性和长期有效性。另外,也应该将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考核的指标记录连同档案一起保存,以待下次作为参考依据。总之,部队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的加强不仅能够全面的提升会计部门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提升了部队内部人员调配的主动性和准确性,提升了会计工作的质量。

三、结束语

部队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研究不同于其他企事业单位,因为部队自身建设的特殊性,要求会计基础工作的开展不仅要合理性、合法性、系统性,更应该注重长期性,会计基础工作质量好坏对于提升部队自身建设至关重要,同时也对国家国防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虽然当前的会计基础性工作的重要性意识并不强烈,但是只有从根本上加强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的意识,才能够有效地提升会计工作的质量,推动会计基础工作的全方位开展。

参考文献:

[1]曹军.刍议消防部队会计集中核算的几点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5,14:28.

篇4

一 农业领域

1 主要作物高产、优质品种设计和选育的基础研究

2 主要粮食作物高产栽培与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

3 可持续发展的水产养殖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4 农业生防微生物和设施农业的基础研究

(1)研究重要微生物生防基因结构,功能与代谢调控,生防活性物质分子改造及制剂优化相关基础研究。

(2)研究设施园艺作物在亚适宜环境中生长发育,代谢适应及其调控;设施条件下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控制;农药和营养元素在植物和土壤中的行为和调控。

5 畜禽产品有害物质形成机理及控制途径研究

6 林木生长和纤维素合成的机理研究

7 光合作用分子机理及其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基础研究

8 农业生态安全相关基础研究

二 能源领域

1 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基础研究

2 高丰度煤层气富集机制及提高开采效率基础研究

3 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相关基础研究

4 节能及工业低品位热源利用的基础研究

5 太阳能化学和生物转化过程的基础研究

6 新型二次电池及相关能源材料的基础研究

7 内燃机高效清洁利用代用燃料的基础研究

8 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勘探开采基础研究

三 信息领域

1 新型光电子器件与技术相关基础研究

2 微传感器芯片系统和系统级封装基础研究

3 光传送网的新体系研究

4 认知无线网络基础研究

5 新一代互联网体系和协议理论研究

6 复杂控制系统的理论与技术基础研究

7 基于网络的复杂软件可信度和服务质量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

8 基于视觉特性的视频编码理论和虚拟现实理论与方法研究

四 资源环境领域

1 大陆构造演化与成矿规律

2 我国急需矿产资源成矿机制与预测研究

3 中国主要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研究

4 干旱区陆表过程对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的响应与调控

5 东亚能量和水分循环过程的变异及其对极端气候的影响

6 台风登陆前后的演变及其成灾机理

7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海洋环境与生态安全

8 大气和土壤环境污染与修复调控机理

五 人口与健康领域

1 肿瘤发生和转移的分子调控机制

2 脑血管疾病发生和防治的基础研究

3 呼吸系统疾病与损伤的基础研究

4 精神依赖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5 基于细胞信号转导网络的重大疾病机理研究

6 具有成为创新药物前景的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

7 物理和化学有害环境因素的危害机理及防护

8 脏器移植的免疫学应用基础研究

9 重要传染病基础研究专项

(1)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防治的基础研究

(2)重要致病性细菌微进化的研究

10 中医理论专项

(1)“肺与大肠相表里”脏腑相关理论的应用基础研究

(2)确有疗效的有毒中药科学应用关键问题的基础研究

13)灸法作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规律研究

(4)中药成,验方的现代临床实验研究

六 村村领域

1 节能降耗与环境友好建筑材料的基础研究

2 信息功能陶瓷的基础研究

3 有机,高分子光电转化材料的基础研究

4 材料结构、性能表征新技术与新设施的基础研究

5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多层次结构和性能研究

6 面向应用过程的膜材料设计与制备的基础研究

7 新结构高性能多孔催化材料的基础研究

8 耐热,耐蚀高温合金材料制备与加工的基础研究

七 综合交叉领域

1 科学与工程计算中若干基础科学问题

2 成像,探测,观测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3 涉及飞行器的综合交叉基础研究

4 先进制造基础理论

5 面向生命科学与健康的重大交叉科学问题研究

6 城市防灾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科学基础

7 重大工程灾变机理与控制理论

8 工业过程中的若干基础科学问题

八 重要科学前沿领域

重点支持经过自然科学基金等前期培育取得重要进展,可望取得重大突破的科学前沿研究基于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开展的前沿科学研究;基于重大国际合作计划开展的基础科学前沿研究;其他可望取得重大突破的科学前沿交叉综合研究。如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东亚平流层大气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作用,全球重大地震活动规律及其对我国的影响研究,BES3 r-粲物理实验研究,粒子束与物质相互作用微观机理的研究,化学合成中惰性分子的选择性激活,重组及其控制,新非编码基因和非编码RNA的系统发现,合成生物学及人工进化工程,糖化学和糖生物学研究,中国人群医学遗传图谱的构建及重大复杂性疾病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表观遗传的结构机理研究等。

“973计划”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08年重要支持方向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部署,2008年科技部将继续组织实施蛋白质研究、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四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部署一批重大项目。蛋白质研究

1 重大疾病发生发展的蛋白质组研究

2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和动态相互作用的机制与效应研究

3 真核细胞DNA复制、转录、蛋白质翻译及其调控的机制研究

4 基于蛋白质结构与相互作用的计算生物学研究

5 蛋白质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6 重要功能蛋白质的生物学研究

量子调控研究

1 基于物质新有序状态的量子调控研究

2 磁性微结构电子态的调控研究

3 微纳结构和器件中的量子调控

4 单原子,单分子尺度的精确量子表征,检测及其在量子调控中的应用

5 关联系统的多重量子序共存,竞争与调控的研究(委托重点基地)

6 量子信息基本逻辑单元和关键器件的研究(委托重点基地)纳米研究

1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2 纳米材料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3 面向生物医学应用的纳米材料,器件和系统研究

4 纳米技术改善药物功效的关键科学问题

5 新型纳米加工技术研究

6 基于纳米材料,纳米结构的器件原理和应用基础研究

7 新型纳米结构表征技术研究

8 纳米科技的若干前沿科学问题(委托重点基地)发育与生殖研究

1 调控发育与生殖的小分子化合物和天然产物研究(委托重点基地)

2 猪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系及其个体发育研究

3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的重编程机制

4 内胚层组织器官的发育

5 神经系统的发育与疾病

6 植物重要器官分化和形态建成的分子机制

篇5

关键词:高校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经济发展;公共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1-0018-05

基础研究是进行知识创造和原始性创新活动、发展科学的重要源泉,也是培育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经费投入是进行基础研究的物质保障。在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主要投向企业、研发机构和高校三个组织实体,其中对高校投入的比重最大。根据2009年和2010年的数据统计,高校基础研究经费占全国基础研究经费的55%左右。近十年来,虽然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持续蔓延,但中国经济始终保持着较快速度的发展,为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这一时期,国家出台了几部旨在推动科技发展的重大规划,也出台了一系列专门针对基础研究的政策,这对于引导和扶持高校的基础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对近十年高校基础科研经费投入情况进行准确地描述与恰当地评价,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对于合理地配置资源。推动高校的基础研究、增强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及人才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近十年我国高校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情况分析

(一)经费投入总量

经费投入总量是指单位时间内经费投入的总数量,是衡量高校基础研究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十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下,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总量逐年增长。2001年我国高校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总量为19亿元,到2010年达到179.9亿元,增长了近10倍。

(二)经费投入增长率

经费投入的增长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经费投入的增长数与经费投入总数量之比,它是衡量高校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增长情况分为年均增长和逐年增长两种情况。从年均增长情况来看,基础研究经费年均增长率为32.44%。从逐年增长情况来看。基础研究经费增长率总体波动幅度较大(如图1所示)。2012年高校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比2001年增长46.3%,2003年比2002年仅增长18.3%,2004年比2003年增长45.6%,变化幅度较大,2008年到2010年,基础研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从32.3%下降到23,6%。

(三)经费投入强度

经费投入强度是反映一个国家经费投入适度性程度的重要指标。国际上一般用基础研究经费占GDP的比值来衡量一个国家基础研究的投入强度。参照这一计算方法,本文将高校基础研究投入强度描述为高校基础研究经费占GDP的比率和高校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比率。

1.高校基础研究经费占GDP的比率

随着我国GDP的逐年增长,2001年至2010年,高校基础研究经费也逐年上升,经费投入强度基本呈上升趋势,但中间出现一些小的波动(如图2所示)。具体来说,2001至2005年,经费投入强度逐步上升,从0.173‰上升到0.307‰,但在2006、2007年间出现小幅下降,2006年基础强度为0.33‰,2007年基础强度为0.327‰。2008年之后,呈上升趋势,由0.366‰增长的0.452‰。

2.高校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比率

R&D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三者占R&D的比重可以衡量研发活动的结构状况。本文以高校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R&D的比重来反映高校研发活动的结构状况。与我国高校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呈稳定性的逐年上升相比,基础研究所占R&D经费的比例不够稳定,但波动范围不大(如图3所示)。2002年,基础研究占研发投入的比例为21.3%,2003年降到20.3%,2004年投入比率上升到23.8%,2005年又微降到23.4%,2006-2009年呈稳定增长趋势,25.8%增至31.1%,但2010年又下降到30.1%。

(四)经费投入地域分布情况

经费投入的地域分布情况反映一个国家经费投入结构的均衡性程度。我国高校R&D经费和基础研究经费均呈现出由东至西逐级递减的趋势,同时,不同地区问的投人增长率和投入强度差别较大,呈现出不均衡性的特征(如图4所示)。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东西部地区基础研究经费总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中部地区在2010年出现回落,由2009年的40.99亿元下降到2010年的37.52亿元。东部地区高校基础研究经费占全国基础研究经费的比重总体呈稳定趋势,始终保持在60%左右;西部地区呈现由降到升的趋势,2004到2006年由16.2%下降到12.6%,2006年到2010年由12.6%上升到16.3%:中部地区波动较大,2004年到2009年基本呈上升趋势,由23.7%增长到28.2%,2010年出现大幅下降,由2009年的28.2%下降到20.9%。

在年均增长率方面,东中西部地区高校基础研究经费年均增长率普遍较高,分别为31.45%、26.95%和30.48%,但从逐年增长率方面看,东中西部则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04年的18.4%增长到2010的38.5%;西部地区呈现由升到降的趋势,由2004年的4%增长到2007年的39%,2007年到2010年又由39%下降到29.1%;而中部地区则波动较大,2004年到2008年由27.2%上升到48.0%,2009年下降到39.5%,2010年出现大幅下降并出现了负增长,负增长率为8%。

在投入强度方面即高校基础研究经费占GDP的比重和高校基础研究经费占1K&D经费的比重两个方面,总体上看东部和西部地区均呈现出较高的比例,而中部地区则波动性较大。具体而言,东部地区高校基础研究经费占GDP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由0.180‰增长到0.284‰;西部地区在中间呈现小幅下降之后又逐步上升,分别由2004年的0.048‰下降至2006年的0.042‰,之后又增至0.07‰;而中部地区波动较大,2004年至2009年整体呈上升趋势,由0.071‰增长到0.12‰,2010年出现下降情况,由2009年的0.12‰降至0.09‰。同样,东部和西部地区高校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东部由24.0%上升到31.3%,西部由21.9%上升到28.5%,而中部地区则波动较大,2004年到2009年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4.9%增长到37.1%,2010年则出现大幅下降,由2009年的37.1%降至27.8%。

二、高校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经济发展水平因素

高校基础研究经费总量与增长率的提高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十年来,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长,GDP总量由2001年的109655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471564亿元,并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这为高校科研经费的持续投入奠定了物质基础。上述分析表明,十年来高校基础研究总量达到782.7亿元,年均增长比率为32.44%。可以说,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曲线与高校科研基础研究领域的经费投入总量持续增长具有很强的对应关系。

同样,经济发展水平对经费投入强度影响巨大。依据国际惯例,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发达国家基础研究经费占GDP的比重普遍高于4%0,而创新能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则普遍低于2‰。2008年,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强度为0.698‰,而同期的美国为4.8‰,韩国为5.4‰,日本为3.9‰,分别是中国的6.9倍、7.7倍和5.6倍。可见,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与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邻国韩国相比也表现出明显的不足。我国高校基础研究占全国基础研究的一半以上,由此推断,我国高校基础研究投入强度并不高。当然,一个国家经费投入是否适度,不能仅以投入强度数值的简单地对比进行评价。同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基础研究投入强度与其经济发展阶段具有对应关系并呈现出一般的规律性:当一个国家处于工业化初期时,其R&D投入大多用于试验与发展,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将会有更多的经费投入到基础研究中来。因此、工业化发展阶段与研究经费投入的对应性是对研究投入强度进行评价的一个维度。有研究表明,综合来看我国的工业化总体上处于中期阶段,且已出现向后期阶段过渡的明显特征。国际上研究经费投入的一般规律是,处于这一发展阶段的国家,正是R&D经费投入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的时期。因此我国在高校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上应当进一步加强。

(二)公共政策导向因素

公共政策作为政府对资源进行权威性分配的有力手段,其导向性对于资源分配格局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十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针对基础研究的公共政策。2006年,《国家“十一五”基础研究发展规划》提出,把基础研究作为科技投入的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投入力度,使基础研究的投入在“十一五”期间有明显的提高,为落实《规划纲要》确定的基础研究战略任务提供经费保障。同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对从事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国家财政给予相对稳定支持。”这些具有鲜明导向性政策的出台对于高校基础研究经费的增长也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公共政策的影响在高校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增长率的波动曲线中也可以得到反映。从图1中可以看到,2005年以前,经费投入增长率波动较大,但自2006年以来情况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期间虽有起伏但总体来看表现平稳,这种情况与2006年上述两个纲要的颁行时间高度吻合。同样,我同东中西部地域间高校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的不均衡性问题,除了一直以来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这一经济原因以外,西部地区还得益于西部大开发系列政策的影响,使得其经费增长的稳定性要高于中部地区。

三、进一步改进高校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的对策建议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十年来我国高校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投入总量、投入增长率、投入强度及投入均衡性等方面均需要进一步改进。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使我国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同年颁行的《国家“十一五”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也提出“把基础研究作为科技投入的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投入力度,使基础研究的投入在‘十一五’期间有明显的提高,为落实《规划纲要》确定的基础研究战略任务提供经费保障。”这些政策为基础科研经费投入的改进提供了方向。

(一)充分发挥政府作为高校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的主体作用

从性质上说,基础研究产出的知识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并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的特点,可以带来多重社会效益。同时,基础研究具有周期长、结果不确定性的特点。其中,周期长主要表现为投资回报周期长,在短时间内很难获得经济回报;不确定性表现为基础研究不但具有创新风险大、研究难度高的特点,而且表现为研究成果受益主体的不确定性,即投资者往往既不能保证其独占基础研究所带来的全部收益,也不能从其模仿者中得到应有的研究补偿。基于此,政府应该成为基础研究经费的当然投入主体。对此,国务院2006年颁行的《同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指出,“国家财政投入主要用于支持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解决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等公共科技活动。”2012年《国家基础研究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再次强调,“充分发挥国家财政对基础研究投入的主体作用,继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保持基础研究投入较快增长。”可以说,近十年来我国高校基础研究经费的增长与政府的财政投入密切相关,但与法定要求相比,财政投入的比例仍需提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的具体目标是“使我国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到2010年达到2%,到2020年达到2.5%以上。”根据2010年科技统计年鉴的数据统计,我国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为7062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为397983亿元,两者之比为1.77%,低于2%的目标。可见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总量并未达到纲要的基本要求。由此也可以推断,作为研发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与要求相比尚存在距离。故此,应当按照国家法律和政策传递出的基本理念与具体要求,建立起与财政增长情况相挂钩的长效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以保障高校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稳定而持续性地增长。在财政投入地域结构上,应更注重向中西尤其是向中部地区倾斜,以增强地域间基础研究均衡性。同时,加大经费投入情况的监管力度,保证经费投入的及时到位且切实用于基础研究。

(二)拓展经费投入渠道,培育多元化投入主体

2012年2月17日,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颁布的《国家基础研究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指出:“加强协同机制,拓宽基础研究的投入渠道;制定有关政策法规,引导和鼓励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逐步提高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在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的比例,形成全社会支持基础研究的新局面。”可见,在经费投入主体方面,国家也把“引导企业”和引导“社会组织”进行科技投入作为发展战略的内容。

篇6

1.1中医基础理论特点中医学不断在临床实践中获得完善与发展,是综合化、系统化、动态化的一门科学体系。总的来说,中医基础理论具有三大特点,分别是开放系统性、实践指导性与哲学思辨性。中医基础理论的这些特点是中医学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开放系统性,能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之初,便将各种学科融合作为基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吸收融合社会学与自然学的研究成果,融汇成综合的理论体系,在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这些学科理论占据着理论基础与源泉的地位。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实践认知性,中医基础理论之所以具有实践认知性是因为基础理论的发展同步于临床实践应用,中医基础理论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因而具有实践认知性。中医基础理论还具有哲学思辨性,中国古代的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其形成与发展与哲学密切相关,如其中的阴阳五行学说等都是中国哲学的基础理论,中医也有相关的应用研究,并已发展成中医学的基础理论。1.2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与创新近年来,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不断完善,研究方法也不断发展,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且多元研究方法的应用也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系统性与科学性。现阶段,应用比较广泛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交叉学科研究等。其中文献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国古代的医学文献解读与参考;理论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医基础理论及理论学科框架进行的研究;临床研究主要是病证研究、药方研究、治则治法研究等;实验研究则是利用现代化的实验设备与手段进行的药理研究与疗效研究,并基于实验进行药理诊疗理论阐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交叉学科研究主要是将医学与数学、信息科学、天文学、哲学与气象学等结合,并进行医学实践阐述医学理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还在不断完善,而且创新因素不断增加,信息化水平与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甚至有学者着力进行技术方法创新以不断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

2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与态势研究

2.1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及其必要性我国的中医理论源于先秦医学,其基本理论体系发展成熟于汉代之前,是中国现代中医学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对古中医学的继承与创新。中医主要关注人类活动,并对人类发展的身体技能与规律进行探讨总结,并在反复总结、论证、概括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体系的构建。在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众多医学大家的医学理论探讨,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意义突出,也决定了我国中医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发展与创新的核心,其中的认知思维与理论特点对中国现代中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医的发展不能脱离中医基础理论框架,也不能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的片面取舍,导致中医研究精髓缺失。2.2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规律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具有必然性与不可逆转性,现阶段的社会需求与疾病演变都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并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应用,对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突破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现阶段,中医基础理论在发展与研究中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性不断强化。中医学从产生之初便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并注重对生命与自然的整体性、能动性及发展性的研究总结,近年来更多的是与西方现代科学的结合。现阶段,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不断进行整理、吸收与改造活动,还充分运用各种创新思维方法进行理论研究与诊治技术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基于传统医学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的基础不变,又加入了现代科技因素,发展更具有能动性。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以临床应用为基础,但其对临床的依附性呈弱化态势。传统中医的发展都以临床需求为推动力,可以说中医理论是在临床应用中完善发展的,由此看来,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对临床需求过于依赖。中医基础仍与中医临床学科相结合,但发展已呈现出临床依附弱化的趋势。中医基础理论开始注重假说临床验证,这是中医的进步与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假说量不断增加,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近年来,中医不断与西方学说理论相结合,各种假说应运而生,如中医着重脏象学说中脏象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就传统中医经典学说进行论证,这是对中医科学化水平的创新探索,意义重大。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还进行语言创新与规范。中医发展历史悠久,其中含有众多古言词汇,以致在使用过程中术语混乱,规范性缺失,且由于语言障碍,众多的中医理论不能被广泛解读与传播,影响了中医的可持续发展。中医基础理论的语言创新极大地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的严密性、准确性与严肃性。此外,中医基础理论语言规范过程中还进行了新的理论补充创新,剔除了中医基础理论中比较含混的理论词汇,推进了中医理论的系统发展。

3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途径

3.1中医基础理论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是整个中医学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随着近年来中医学发展的新要求,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必须进行理论创新,与时俱进。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但我们仍应注重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并在理论创新的同时加大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应用,力求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用成熟正确的理论指导临床实践。3.2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的途径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与创新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进行有效的中医基础理论创新需先进行创新途径探讨,笔者认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需遵照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不断推进中医理论研究,此外,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还要加大中医理论与其它多学科的结合,加大创新宣传。笔者认为要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引向科学实证研究的方向,是当代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所在,以实现中医理论的实质进展。

4结语

篇7

关键词 布什模式 基础科学研究 应用研究 知识 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二战之前,美国科学界活跃着三种彼此独立却又相互斗争的科学研究信念,它们是“纯科学”信念、“应用科学”信念和“工程科学”信念。①迫于战争的压力和知识发展的需要,1944年11月,罗斯福总统致信美国科学研究发展局主任布什,信中写道:“我们正面临着需要聪明才智的新领域,如果我们以进行这场战争所用的同样的眼光、勇气和干劲来开创它们,我们就能够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工作和生活。”②要求布什能够从本次战争中得出可以用来解决战争留下的后遗症,并能够提出关于未来和平时期的矛盾如何解决的对策等。1945年7月美国颁发了《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它是科学政策史上一份扭转乾坤的报告,该报告扭转了美国“重应用,轻基础”的历史局面,论证了基础科学对国家的重要性,笔者认为,该政策对我国如何发展基础科学和知识产生的路径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学习此报告,并且结合科学研究自身发展的特点和新知识产生的途径,进行简要论述,意在指出基础科研的重要性和知识产生的路径依赖。

1 基础科学研究及其功用

正如《弗拉斯卡蒂手册》所规定的科学研究的三个方面,一般认为科学研究主要分为三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那么到底何为基础研究,是本文论述的重点。198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重新对基础研究进行定义:实验性或理论性的工作,目的是为了获取关于现象和可供观察事实的根本基础性新知识,而事先没有特定或具体的目的。③早在1945年布什报告中认为,基础研究是在不考虑应用目标的情况下进行的研究,它所产生的是普遍知识和对自然和规律的理解。

基础研究即对正在进行研究及其成果的实际应用前景并不是很明确,或者即使知道其应用前景但并不知道达到应用目标的具体方法以及技术途径。应用研究虽然也是为获得新的科学技术知识,但是应用研究是用来发展基础研究成果确定其可能用途,或是为达到具体的目标确定应采取的新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基础研究获取的知识必须要经过应用研究才能发展成为对实际应用具有重大影响的形式。实验发展,则是对于以上方式所有获取知识的验证和不断完善,最终使其更加合理科学。总之,笔者认为,在布什模式的框架下,基础科学研究的目标是获得新的综合性知识为目的,不带有功利性,它通常没有具体的实际利益,基础科学的本质是揭示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是人类关于客观世界基本规律的知识体系。虽然它不像应用科学那样能产生即时性的效果,也不像实验那样具有明显的结果。基础研究的功用到底有哪些,如与国家发展、社会经济、知识发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科学本身的发展、人才培养等作用,而本文主要结合《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从科学研究起点、知识探索、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简要论述,这些是其他功能发挥作用的前提。

1.1 科学研究的起点和资本

布什在《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了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生产与开发”的“转化链”,即所谓的“布什模式”或“线性模式”。布什认为,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最后的生产开发,是一个单向的线性过程,也是很自然的过程。布什指出,相对于生产实践而言,“基础研究是技术进步的先行官。”④将基础研究从以应用为目标的短期价值中解脱出来,然后通过应用研究、发展研究的中间环节,转变为不断满足经济发展、医疗卫生、军事等社会需求的产品。布什模式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引起了国家政府、高等教育系统、其他研究机构的广泛重视。战后美国美国基础研究虽然历经曲折,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进入醒悟阶段,然后依次经历了推进阶段、徘徊阶段、“固本”阶段,虽然历经曲折,但是很快使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至今为止,美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仍然占据半壁江山,这些都与《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报告的颁布和实施密不可分。该政策对教育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国家确立了对研究型大学的资助原则,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精英等。

布什模式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进行明显的划分,但是忽略了其相互影响和作用,布什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后康南特、沃特曼、布鲁克斯、斯托克斯等人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进行了模式扩展。但是,在科学发展史上,许多称为基础研究的项目是有明显的实用性,反过来,被认为是应用研究的一些项目中也含有基础研究的成分。如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他在研究微生物的基础上,不仅形成了疾病细菌理论,建立了微生物学,而且也产生了明显的实用效果,引起了各界和专业人士的广泛关注。笔者认为,布什模式是对于基础研究传统观念的认识,而其他扩展模式是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关于基础研究的新观念则“承认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之间的密切关联以及它们的相互依赖性,认为其中一方面的进步有赖于另一方面的进展”,⑤诚然,它们相同之处都突出强调了“自由”的基础研究的重要地位,基础科学研究为其他研究提供了理论源泉,是科学研究的资本所在。

1.2 有助于人才培养

基础研究的特殊性质,要求必须要有为科学研究和知识探索献身的人才,柯南特校长的话:“……在可以合适地成为‘科学’的整个领域的每一个方面,其限制的因素是人”⑥依据布什报告所建议的科学人才培养方式,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军事到医疗等领域,更新了科学人才的等级和类型,同时确认了美国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平等性和民主性。“每一部分居民中都有人才”,⑦给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1946年,美国高等教育入学率超过15%,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比欧洲、日本早20 年,比中国早近60年。另外,进行基础科学研究的独立性和不确定性,需要相对自由的环境,能够培养出一大批具有科学研究兴趣的人才。

1.3 有助于知识的再发现

基础研究直接产出的是知识,知识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共享性等特征,⑧知识的这些特征,能否产生巨大利益,和使用者的能力有关,基础科学研究和功用也具有不确定性和长期性,往往被人误认为无用的,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不断健康,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正如庄子的“无用之用”,它是以隐喻的方式对自然的无为之道进行的拟说。任何事物只要运用得当,都能带来大用。一个新知识和新事物的发现和进一步认识,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也对深入研究进行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因为,任何物都有它的不可触犯性、坚固性和深广度,即,都有它们的非透明性,都有它们无限的存在意义,在此意义上物具有认知维度上的不可能终极的未完成性。⑨如今科学发展虽已经不断完善成熟,但认识的无限性,要求物有所新。

不可否认,基础科研还有很多其他作用,比如与国家目标利益、经济发展等作用,基础研究的意义重大,但是有时由于不确定性,甚至产生与预期其相反或否定结果,然而这些结果也仍然是有价值的,甚至从无意间发现新的理论知识。

2 小结

前文中,主要结合布什报告单一的线性模式,从纯科学自身发展的角度对基础科学的概念及其功能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即基础研究是对自然及其规律的探索以及对科学知识的探求,是一种旨在增进科学知识的、没有特定目标不考虑实际应用的研究活动。这一单一的线性模式也是布什报告中进行基础科学研究所倡导的路径,这种路径是正相关的,是在一种理想和原始的状态下,完全受研究人员的好奇心所主导,然而忽略了应用研究和市场需求对其的反作用。而这种反作用已经成为未来发展不可抵挡的趋势。基础研究的实现并非只有通过自由探索这条唯一的途径,科学史表明,对解决特定问题所作的应用研究也确实促进了基础研究的发展。笔者认为,那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高度融合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科学研究才能更好适应未来的发展,目前一些国家已经采取了此种融合的方式,例如,日、韩、英、美、德等国都提出了如何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相结合的战略方案及其途径,更新了各自的战略研究领域。目前,我国的自主创新整体上还相对落后,科学技术仍然处在追赶状态中,科技资源比较匮乏,因此基础科学研究不可能将所有领域覆盖,此时,我们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借鉴布什报告和其他先进范式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注释

① 李勇.美国科学研究信念的历时性考察[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9):36-40.

②④⑥⑦布什等著.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M].范岱年,解道华等,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4:3,64,71,75.

③⑧谭文华,曾国屏.关于基础研究及其与国家目标关系的再思考[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9-22.

篇8

一、高校基础科学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科技发展较快,特别是“九五”以来,高校的科研经费在总量上逐年增加,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的数量日趋增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断提高。

根据2003年度科技统计,高校科研人员和承担科技项目经费都有显着增加,约25.6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12万名研究生参与了科研活动,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6.5万项,全国高校科研经费总额超过253亿元,项目支出超过165亿元。

全国高校共有3.5万人次出席了2003年度各种国际学术会议,交流学术论文2.6万篇,派遣访问学者1.7万人,接受访问学者1.4万人;出版科技专着6778部,发表学术论文38.7万篇;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63510篇。2003年内地高校获国家三大奖11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13项,占全国68.4%;国家技术发明奖11项,占全国57.9%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91项,占全国59.1%23。

在全国科研经费(见表1)投入中,高校从事基础研究与研发经费支出比例是科研院所的2倍左右,全国有1/3的基础研究经费和2倍于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人员集中在高校[3]。高校是我国科技论文产出的最大群体(见表2),2003年高校被SCI、EI、ISTP收录的论文数比上一年均有增加,论文质量提高,各项指标远远高于科研机构。由表1、表2数据可以看出,我国高校与科研机构相比在全国基础研究中占有一定优势。长期以来,高校以其特有的身份和竞争力,在基础研究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取得了显着成绩,代表基础研究科技成果产出的论文逐年增长,已经逐步成为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的主力军,同时基础研究在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方面又起着重要作用;科研院所依靠国家前几年科研投入的政策惯性及早期形成的研发队伍,在科技开发领域保持着明显优势,但是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能力不断减弱。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在人才、学科、设备、团队等方面具有适应基础研究创新与发展的综合优势,在科技创新中的巨大潜力不断凸显。但是由于资源分配和经费不足等因素,又制约了高校基础研究的跨越式发展。

二、高校基础研究的制约因素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逐年加大,投入渠道增多,我国高校基础研究在近期取得了一定成就,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但总体来说,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基础研究经费不足,分配不合理

科技投入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足够的财力投入是保证科技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近四年来我国研发经费(R&D)占GDP的平均值为1.16%(见表3),与1993年国家提出的1.5%的目标仍有一定差距,而美日英等发达国家的比例均在25%~3.0%。

世界工业化国家在其经济起飞初期,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呈现超常规增长,研究经费投入占全社会R&D经费的比重均在20%以上。由表3可以看出,我国R&D经费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2003已达到1.31%,但是全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的比重变化不大,2000一2003年分别为5.2%、5.3%、5.7%、5.7%,国外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比重远远高于我国,2002年度,美国为16.2%,日本为13.8%,韩国为14.1%,英德法均在25%左右。

我国高校基础研究经费占有比例更低,近年来占全国基础研究经费不足40%,占R&D经费的2%左右,但是这些经费却支持了占全国约70%的基础研究人员。显而易见,在王要从事基础研究的高校中人均占有基础研究经费严重不足,这直接阻碍了高校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

高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投入比例失调制约了基础研究的发展。基础研究是应用的先导和源泉,是促进三个研究阶段紧密衔接和良性循环发展的基石。我国高校内部R&D三类研究经费分配结构如下:“九五”期间,全国高校获得R&D经费303亿元,其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投入分别为55.9亿元、167.4亿元和79.7亿元,三者比例为18%、55%、27%;“十五”前三年,全国高校获得R&D经费395.2亿元,其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投入分别为79.7亿元-213.4亿元和国在1970—1995年期间,大学R&D经费总支出为2726亿美元,其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比例为68%、25%、7%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的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由以上数字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基础研究资源配置和经费投入不符合发达国家验证的“金字塔”型结构,分配比例严重失调,这与大学的研究优势和基础研究实力不相适应,抑制了高校高水平创新成果的产出和高层次创新人才作用的发挥。

2. 基础研究经费来源单一,竞争激烈

目前,我国高校除科研事业费和科研基础设施建设费以外,主要通过两条途径获得基础研究经费,一是以定向研究为目的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该计划单项资助额度高,但涉及面窄,每年约30项;二是最具影响力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该基金分为人才培养和项目资助两个板块,鼓励自由探索,是高校科技人员获得基础研究经费的主要渠道。而地方和社会力量对基础研究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基础性地位认识不足,经常急功近利,对研究周期长、经济效益潜隐的基础研究缺乏兴趣,不愿为其提供科研经费。

由于资源短缺,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将大部分时间浪费在经费的竞争中,甚至扼杀了许多创新性思维,违反了基础研究的发展规律。国外经验表明,基础研究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充足的、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这样才能保护科学的多样性和科学探索的自由性。

3. 资源整合不足,高校科技创新潜力难以充分发挥

伴随我国现代科技发展综合化、一体化的趋势,高校科技创新要实现重大突破,就必须在基础研究领域有创新性成果,并增强团队作战能力。我国高校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科技资源分割、力量分散、成果不能共享、效率较低等,这直接导致高校‘集团作战”能力较差和重复研究现象严重。由于高校的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使得科技成果的数量相对较少。

三、促进高校基础研究的对策

1.优化基础研究经费分配结构,建立以高校为主体的基础研究模式

我国现行科技体制是沿袭前苏联模式和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形成中科院与高校并行的科研系统。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家把大量的基础研究任务和科研经费投向中科院,高校以培养学生为主要任务。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这种体制越来越显露弊端,中科院系统在得到大量科研经费的同时,只有10%的研究人员和10%的经费用于基础研究,而高校因基础研究经费的缺乏不能将教学与科研有机地衔接起来,不能形成创办高水平大学所必须的高水平基础研究成果。国外经验证明,创办一流大学是发达国家取得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法宝,也是发展中国家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的捷径。

建立以高校为主体的基础研究模式,是实施科教兴国,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重要举措,是创建一流大学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是由我国高校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实力和优势所决定的。目I前应依据中科院和高校等科教系统的人员配置及运行机制进行合理分工,国家通过政策调节,加大投资力度,改变基础研究经费的投资取向,由高校侧重承担基础研究,中科院等科研机构侧重应用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的开发,有效配置基础研究资源,使各部门发挥所长,各尽所能。

2.以政策为导向,实现科技投入多元化

科技经费的多途径来源是科学研究和研究思路多样化的保证。目前,我国大学基础研究经费来源单一,主要靠政府部门的投入,在较短时间内还不能有较大增长。

美国对基础研究给予了多渠道支持,所有与科技有关的政府机构对基础研究给予了重视和支持,并且结合国家总体目标制定各自的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和评估办法。根据统计,美国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强度逐年递增,1998年美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为379亿美元,其中联邦政府资助202亿美元,占533%企业界资助113亿美元,占29.8%;大学系统自身筹集经费32亿美元,占8.4%非盈利机构提供19亿美元,占5.0%地方政府资助13亿美元,占3.5%。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和产业部门是基础研究经费的主要资助者。

依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高校基础研究经费的80%以上来源于国家的直接投入,并且总量有限。政府部门一方面应提高对高校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比重,另一方面应鼓励和引导企业对基础研究投资,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使其认识到基业发明创造的重要性,广泛吸收社会 资金,真正实现科技投入的多元化发展。

3. 整合资源,合理布局,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

篇9

关键词: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

课题项目:本文是“河北省研究生教育发展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以教材建设为核心,推动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基金项目[编号:20090301]结题论文和河北省精品课程《桥梁墩台与基础工程》教学改革建设成果。

作者简介:张彦玲(1973―),女,河北吴桥人,博士,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钢结构与组合结构;

张德莹(1975―),男,河北饶阳人,硕士,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桥梁结构分析;

张志国(1971―),男,河北秦皇岛人,博士,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钢结构与组合结构;

殷春足(1968―),女,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钢结构与组合结构。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是前沿科学研究的生力军,是社会高级科技人才最强劲的后备力量。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水映了一个国家教育与科学技术、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发展的水平。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设置好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并不断加强课程建设,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

课程学习是研究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国内外各大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中,研究生在培养计划的前1~2年一般都首先完成规定学分的课程学习,然后才进入实质性的论文研究阶段。当前研究生课程一般分为学位课和专业课程两大类,其中学位课程是研究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而专业课程则是在学位课程的基础上,针对研究生的专业学科领域所开设的集中在某一研究方向的学习课程。

课程建设的基础首先必须加强课程教学大纲与教材建设大纲建设,这是组织课程教学和选编教材的重要依据,是实现课程教学要求的基本教学要求。在国外,研究生阶段的专业基础课程建设,尤其是教材建设远比我们更系统、规范和完善。但目前国内的情况是:研究学位课程的教材建设相对比较成熟,但在专业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却出现教材建设滞后的情况。在硕士研究生教学中,有的尚无课程教学大纲,有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完善。各个学校相对封闭,比如一些名牌大学采取分专题多位教授共同完成一门课程模式,主要以讲义形式授课,或指定几本参考教材;也有的是以辅导方式授课,布置参考书自学;较多的是一位老师以讲稿形式授课。可见,缺少教材以及没有规范的教学内容致使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因此,从加强研究生教学合理的要求出发,凡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都应当逐步制订一套适合研究生教学特点的教学大纲,以明确各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内容、规范等,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在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则更应以教材建设为突破口进行研究,从而为规范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应针对研究生的培养特点和培养目标,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个性培养,加强知识体系构建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使专业基础课程在创新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效发挥其连接基础学习和论文研究的纽带作用。

一、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建设

为了达到“以人为本,突出个性,因材施教,体现创新能力要求”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必须首先对其教学课程体系进行合理设置,根据研究生的教学特点建立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新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建设中应完成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定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和设定原则

在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建设中,首先应确定课程设置的目标。根据研究生的教育特点,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的目标应确定为:学习并掌握本研究领域相关基础知识,为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学习课程教学中对某一问题的研究思路,训练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科学问题的研究范例和教师的人文魅力培养研究生严谨的学术作风。

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的设定原则为:

1.应有利于研究生完成从基础理论学习到专业研究的转变

专业基础课程应当是研究生从基础课程到专业应用研究的过渡桥梁,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选择既能够与研究生在本科期间的基础理论知识相衔接,又能够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在内容上更深,范围上更广,并且有一定系统性和应用性的课程,使研究生完成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之后,就基本上能够顺利开展本专业的相关研究。

2.应在本研究领域内具有相对宽泛的专业基础知识平台

在研究生的培养与授课过程中,都应着重其独立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应该能够保证在本研究领域具有比较广泛的受众面,不能仅局限于某一个研究方向,应当与专业应用研究课程有所区别。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应该能够拓宽研究生在本研究领域内的视野,使思维更开阔,并且可以采用同一研究领域内其他研究方向的常用方法解决本研究方向的科学问题,便于启发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二)通过大量调研和实际教学的反馈,确定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内容的选择原则

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的内容应该从研究生教育目的出发,针对本专业研究生特点而选择。基于专业基础课程的特点,应当在课程内容上既能与宽泛的基础知识相衔接,又能作为专业应用研究的前期基础。使学生能够顺利、自然地完成从单纯的知识储备到科研实践的过渡。因此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内容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应充分反映出本专业领域对科学问题的一般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在内容选择上不但要有本研究领域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应本着科研研究的思路以专题形式向学生渗透某一科学问题的全过程研究,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结果和结论。使学生在掌握本研究领域相关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学习掌握本专业研究所需的基本方法,建立起从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到专业应用研究的过渡桥梁,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开展科研工作。

2.应涉及本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研究热点

研究生专业课程内容应充分引用本研究领域的重要信息,包括在本领域的权威期刊和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学科领军人物的著作和本领域的必读书目等等,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外能够获得更加深入和专业的阅读材料。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在完整讲述本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之后,还应该给学生指出本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研究热点,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3.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以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为例,在内容选择上应注重基本原理与工程规范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基础理论的学习对规范理解得更深入,了解当前各国规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当前规范的不足之处,指出本领域需要继续研究的方向。

(三)确定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

对于任何一门课程而言,考核是督促学生学习、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是保证课程效果的重要环节。国家对硕士研究生的基本要求是:①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②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因此对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的考核也应该以这两个基本要求为原则,选择合理的考核方式,既能考察研究生对本领域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考察其进行科学研究或技术工作的实践能力。

目前经常采用的考核方式包括笔试

(开卷或闭卷)、口试、专题报告、课堂讨论、大作业或论文等形式。笔试是最传统的考核手段,对于研究生课程而言,由于主要考查知识运用和解决问题能力,故应以开卷考试为主。这种方法客观、容易操作和实施,但过于强调书本上的知识,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科研实际能力;口试方法灵活,能直接掌握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但当学生较多时操作不便;专题报告和课后论文是让学生自由选择本研究领域内的某一研究方法,针对专题从查阅资料开始,进行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的完整汇报,并针对简单的问题能自行解决,得到初步结论,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全面接触整个科研过程,能充分反映其科研实践能力,但对基础知识掌握的广度反映不够;课堂讨论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但无法准确给出每一个学生的成绩。因此上述各种考核方法各有利弊,单一的考核方式对研究生而言均不能达到满意的结果。

因此,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不但要重视最终考核方式的一次性结果,同时重视课程的过程,应将上述各种考核方式进行有机结合。专业基础课程不同于应用研究课程,因此对专业知识的笔试是必需的,但应以开卷为主,而且笔试成绩不能作为最终评定的唯一成绩。应同时结合专题报告或专题论文,进行多元化的考核。因此对于专业基础课程的考核应更多地采用笔试+专题报告+平时作业成绩的形式,笔试在课程完成后进行,专题报告在课程中间穿行,要求学生制作PPT,每堂课安排几个学生进行汇报,最终的考试成绩进行各项加权平均。这样既反映了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对其科研实践能力进行了考察。

二、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

(一)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授课方式的实践探讨

基于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内容覆盖面广,信息涵盖量大的特点,要在有限的课时内清晰完整地向学生传达这些信息,就必须采取适合研究生本身和研究生专业课程特点的讲授方式,体现经典理论和现代方法手段的结合,将理论和规范结合,依托课程教学实现育人目标。

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最大的区别是:本科生课程中注重掌握基本理论,注重“知其然”,而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则更注重这些基本理论的发展背景和深层含义,注重“知其所以然”。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应该更注重启发式,在课程上多采用提问和课堂讨论的形式,让研究生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其学习兴趣和热情。课程讲授手段可以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对结构工程专业中适于通过图形、图片、声音和视频展示的内容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讲授,对原理性、基础性和需要推导的问题应结合板书进行讲授。

(二)开展专题讲座和讨论,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

针对本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开展相关的专题讲座,重点讲述这些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的来龙去脉,包括问题起源、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的现状以及相关的研究文献等等。在教学中开展讨论课,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列出当前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中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目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爱好自由选择,从查阅文献考试,全面总结其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研究思路,并制作成PPT在课上进行汇报,这种教学实践可使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得到加强。

结合课程教学,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依托教师及其科研小组承担的各种科研项目和试验研究,将其中涉及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并让学生对项目实施方案和试验方案进行讨论,让学生尽量参与项目的实施,在科研实践中锻炼能力。

三、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的教材建设

(一)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教材的编写宗旨

教材建设是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的一个方面,对于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必须至少有一种以上基本教材、讲义或主要参考书,并指定必读文献书目,以保证学习质量。因此,应组织力量编写供研究生使用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专业基础课程教材的编写宗旨为:在课程体系框架内,将理论知识和规范基础相结合,体现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提出研究问题,突出思维过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学习到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提升专业基础课程教材的育人功能。

(二)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教材建设的实践探索

本文依托“河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的探索与实践”项目(以教材建设为核心,推动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完成,课题组在进行了大量的教学实践和前期调研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完成了《钢结构理论》教材的编写工作,并已进行了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活动。

教材内容在结构上分理论篇和专题研究篇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钢结构基本原理理论,编写时在内容上注重了结构工程专业领域内各研究方向均需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了广度和深度并重;第二部分为钢结构研究专题,注重了专题内容的前沿性和热点性,在内容编排上注重了从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方面的一整套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并进行了规范比较研究,体现基础理论和前沿工作的融合,起到了更好的指导性作用。

在教材编写上,一方面注重了本专业领域内通识的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及国内外不同规范的对比;另一方面,对钢结构科研领域内的研究热点问题,以研究专题的形式,以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为框架向学生进行了讲授,同时结合授课过程中正在进行的课题试验,着重培养了研究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在教材语言上力求简练通俗,很好地实践了构建的编写原则和编写方法。

参考文献:

[1]单庆晓,潘孟春,唐 莺.工程技术类研究生课程成绩的多元评定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4,27(3):85―87.

篇10

当前,新型互联网体系结构研究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已成为信息网络领域最重要和最迫切的研究问题。美国FIND(FutureInternetDesign,未来互联网设计)计划针对不同角度对未来网络需求,支持新型体系架构、路由机制、无线传感网络和光纤网络等50多个项目的研究。美国GENI(GlobalEnvironmentforNetworkInnovations,全球网络创新环境)计划在2008年提出了SDN及OpenFlow技术,现已成为新型网络研究的热点。美国NASA启动SCaN(SpaceCommunicationsandNavigation,空间通讯与导航)计划,通过实现深空网、近地网和空间网互联互通进而打造下一代空间网络。美国FIA(FutureInternetArchitecture,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计划资助NDN、MobilityFirst、NEBULA、XIA、ChoiceNet五个主要项目,从不同方面研究新型互联网体系。2012年,美国启动USIGNITE计划(点燃计划),进一步完善信息网络与应用的基础研究。2015年,美国陆军启动了WIN-T项目,研发自组织、自愈合的新型综合军用网络。同时,美国的商业公司启动OneWeb项目和O3b项目,开始超大规模卫星组网以及互联网接入服务研究。在亚洲,日韩等国也相继启动了新型互联网研究。日本于2006年启动了AKARI(微光计划)项目,设计全新的互联网体系架构。2010年,日本启动NWGN(NewGenerationNetwork,新一代互联网)研究与发展计划,目标是覆盖新一代网络研究各领域的核心技术成果。2008年,韩国设立FIF(FutureInternetForum,未来互联网论坛),以针对未来互联网的关键技术开展研究,积极探讨新型网络体系与机制。在欧盟,德国启动了G-Lab计划,研究未来互联网的新应用以及相应的新技术。2014年,欧盟FP-7计划陆续启动了一系列H2020项目,比如:2014年的H2020-ICT项目关注信息通信技术,2015年的H2020-VITAL项目关注新型天地一体化网络,2016年的H2020-SEC项目关注网络安全,2017年进一步设立H2020-FI项目关注未来网络架构。

二、我国研究现状

从“十一五”开始,我国973计划和863计划相继启动了一系列项目。“十一五”期间,973计划的“一体化可信网络与普适服务体系基础研究”项目,创造性地提出并设计了以“四种标识”和“三种映射”为特征的未来互联网新体系机理与架构,改进了互联网的安全性、移动性、路由可扩展性,以及可控可管性等能力;“多域协同宽带无线通信基础研究”项目,主要探索从根本上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力争实现宽带无线通信技术体系及核心关键技术的创新;“可测可控可管的IP网的基础研究”项目主要探究现有IP网的可测可控可管性;“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和协议基础研究”项目,从互联网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实现机理上,进行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与协议和算法设计的研究;“认知无线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围绕认知无线网络体系结构的适变性、无线网络多域环境的认知性,以及认知无线网络管理与控制的自主性三大科学问题展开研究;“信息服务的模型与基础研究”项目,在信息服务的表达性和适配性两个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上形成重要创新成果,改变了传统信息服务研究的特定性和表观性,为互联网信息处理的本征研究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十二五”期间,973计划继续支持了“面向服务的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与机制研究”和“可重构信息通信基础网络体系研究”。前者以面向服务为核心的设计理念,以服务内容命名驱动路由和数据传输,在体系结构和核心机理层面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后者侧重于构建一个功能可动态重构的基础物理网络,为不同业务构建满足其需求的逻辑承载网,以解决目前网络层“静态、僵化”导致的功能瓶颈。2013年,支持了“智能协同宽带无线网络理论基础研究”和“智慧协同网络理论基础研究”两个项目。前者重点研究了宽带无线网络资源的智能协同理论与机制;后者研发了全新的网络体系架构以及相关理论机制,创建了以三层(智慧服务层、资源适配层和网络组件层)、两域(实体域、行为域)为典型特征的智慧协同标识网络体系模型与总体架构。同期,863计划则在未来一体化标识网络关键技术和示范方面进行支持。2008年支持了目标导向类课题“身份与位置分离的新型路由关键技术与实验系统”,研究身份与位置标识分离的新型路由寻址体系结构及解决方案。2010年启动了“三网融合演进技术与系统研究”重大项目,将“面向三网融合的创新网络体系结构”列为重要研究内容。2015年立项的“未来一体化标识网络关键技术和示范”项目主要探究了一体化标识网络的关键技术,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验证。进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2016年支持了“天地一体化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技术”和“网络空间拟态防御技术机制研究”两个项目。前者主要从物理层、运行层、数据层3个层面分析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面临的威胁,并对抗干扰、安全接入、安全传输等安全保障技术进行研究;后者主要从拟态防御的科学问题和理论框架等方面对网络空间的安全问题进行探究。2017年,支持了“地址驱动的网络安全管控体系结构及其机理研究”项目。该项目以IPv6为基础,从源地址认证的角度入手,力图提高现有IPv6网络的安全性。此外,2013年2月,国务院8号文件将“未来网络试验基础设施(CENI)”项目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立项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简称CENI项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虽然我国持续开展相关领域研究,但总体来讲,我国互联网技术相对于发达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依然不足,互联网核心技术长期受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和控制,对我国网络空间主权造成了重大威胁,使得信息化和网络安全方面的任务和挑战日益复杂多元。特别是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智能制造、高铁等核心技术的对外输出,迫切需要新型自主安全可控的网络体系与系统,需要在智慧协同网络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方面的持续深入研究,为我国核心支柱产业提供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撑。

三、对策建议

篇11

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我国几代图书馆学家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我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不断发展,图书馆学理论体系逐步健全,一大批具有一定影响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论著不断出版,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如火如荼,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研究者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概念和新理论,大大地促进了我国图书馆学的发展。使我国图书馆学学科具有了时代气息,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不断得到拓展;对图书馆学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关系的研究进一步拓展和加深了人们对图书馆学的理性把握等等。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所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不仅为我国图书馆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和导向作用,同时也为我国的各级各类图书馆改革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有力支持和思想解放前提。没有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发展,我国的图书馆改革特别是图书馆观念的转变和更新,要取得目前的成绩是不可想象的。但我们也似乎意识到,目前仍有一些人对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缺乏了解和认识甚至抱有某种偏见,从而导致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无辜地背上了“玄”、“虚”、“空”等罪名,对此我们不能熟视无睹。

1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特点

1.1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抽象性

所谓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就是对图书馆实践和图书馆学领域的基本问题进行高度的分析、概括,是普遍性、规律性的总结和归纳。而不是对图书馆实践和图书馆学现象的简单描述或复制。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对图书馆实践和其他图书馆学分支学科的发展应起到根本性的、深层次的和普遍性的指导作用。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学科性质和所应发挥的功能,要求它必须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从现状来看,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抽象程度还明显不够,理论层次还明显偏低。现在图书馆界存在这样一种偏见,认为图书馆学理论越抽象,就会越脱离实际,变得虚无缥缈。其实,科学的抽象只是高于实际而不是脱离实际。不高于实际的认识就不是理论,尤其不是基础理论。理论的抽象有不同的层次,但是基础理论必须是高层次的抽象。因此,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作为图书馆学体系的一个分支,应将其定为高度抽象高度概括的学科。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的抽象性,抽象性可以说是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

1.2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超前性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任务之一就是根据图书馆实践和图书馆学的运动规律,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前瞻,使图书馆学理论既能指导图书馆实践及图书馆学学科建设,又能规范未来的图书馆及图书馆学研究行为。因此,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一方面要紧密联系图书馆实际,不能闭门造车;另一方面又不能被图书馆工作实践牵着鼻子走,只是对图书馆工作的历史和现实做事后的简单的注释和说明,而应跳出图书馆工作实践的具体范畴,走在图书馆工作实践的前面,预先研究尚未出现的图书馆工作实践,对其发展方向、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科学的假设和判断。如果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与图书馆实践活动齐头并进,甚至落后于图书馆实践活动,那么一旦图书馆实践活动发生巨大的变化,图书馆实际工作者就必然会感到无所适从、束手无策。应当承认,我国现有的一些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确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性问题,其对图书馆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和苍白无力。这是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遭到非议的主要原因。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者应牢固树立超前意识。努力增强研究成果的预见性。

1.3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创新性

科学的意义在于创新,只有不断创新,科学才能健康地向前发展;如果墨守成规,科学便会裹足不前。图书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其发展史也只有一个世纪,其理论体系还不完善,还有不少理论处女地亟待开垦,有些理论虽然已经提出,但尚需进一步研究,因此,创新对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来说,不仅是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这就要求图书馆学者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逐步培养自尊、自信、自强的创新意识和科学、严瑾的研究作风。当然,我们提倡创新,并不是要将以前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全盘否定,而是在继承其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对其加以修改、补充和完善。继承和创新是图书馆学研究的两大前提,继承是为了更好的创新,没有继承,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没有创新,继承便会失去其应有的意义。

1.4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批判性

理论的批判性是理论的功能以及生命力的重要特征,也是自身发展的动力之一。缺乏批判性的理论是没有多大冲击力和战斗力的,也是没有多少感召力和魅力的。作为应对图书馆活动和整个图书馆学发挥导向作用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必须对现实中各种各样的图书馆实践活动经常进行一种批判性的审视。现实的图书馆活动与图书馆主张尽管在某种意义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客观合理性,但这些图书馆实际和图书馆主张并不一定符合图书馆的客观规律和人们普遍的价值标准,自身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程度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这就需要对它进行批判和超越。此外,任何图书馆实践活动和图书馆主张都是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合理性也是历史的、相对的,而人们又总是倾向于不断地去追求理想的价值标准和终极意义上的合理性,这也就要求必须对现实中相对合理的图书馆存在和图书馆主张不断地进行超越。总之,图书馆现实总是需要不断超越的,图书馆实践和图书馆学理论都是在不断的超越中获得不断的发展和提高,而对现实的超越前提之一,就是对现实的不断审视和批判。一般来说,最有批判精神和批判能力的就是理论家和思想家,因为他们的思想比较活跃,眼光比较敏锐,具有渊博的知识,也比较不满足现状。因此,图书馆实践和图书馆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工作者对图书馆实践和图书馆学理论的现实,如图书馆学的各种理论、学说、观点、政策等以及相应的图书馆实践的率先批判和超越。

2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图书馆学科建设基本上是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如,全面恢复了传统的图书馆学学科,并使传统的学科得到更新;拓展了图书馆学学科发展的视角和空间,创设了一批新的分支学科,使我国图书馆学学科充满时代气息,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不断得到充实。因此说,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工作者应感到欣慰和自豪,进一步树立自信心,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切不可妄自菲薄,轻视自己的研究。

目前图书馆界有一些人认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是没有直接应用背景的纯理论研究,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用处不大或没有用。这种看法多少有些令人感到遗憾和不解,大家知道,一个没有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是一种基础性研究,如有人要问:“图书馆基础理论研究有什么用?”我们借用英国的电磁学家法拉第(M.Faraday)的一句话来回答:“新生的婴儿又有什么用?”[1]我们千万不要忘记,中国科学技术从古代的辉煌走向近代的相对落后的一个重要的认识论上的原因,就是没有从实用技巧上升为公理体系,从而为其自身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反复证明,任何应用都是以理论为背景的,没有基础理论研究,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应用,基础研究具有不可替代性。对此,著名的科学家李政道教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阐述自己的看法的,他说:“基础跟应用和开发的关系,可以做这样的比喻,就像是水与鱼同鱼市场的关系,没有水就没有鱼,没有鱼当然没有鱼市场。”(注:郭雷.我看基础研究.光明日报,1997-01-24(第4版))基础理论研究常常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大容易见到成果的。但是一旦拿出研究成果,它会发挥极大的作用,不是引起人们思想的变化,就是引起管理方法、技术手段上的变革。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图书馆实践活动中的矛盾和问题,提高图书馆学的理论水平,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来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

2.1 图书馆基础理论研究是建立与完善图书馆学理论及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手段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研究主要由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部分组成的。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研究的地基部分,应用研究则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开发研究是科学技术实现其社会作用的部分。这三个部分彼此分工,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于一门学科来讲,只有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并驾齐驱、协调发展,其理论及学科体系才能不断走向成熟与完善。如果只重视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而忽视基础研究,那么该学科将永远停留在“经验科学”的层次上,很难真正跻身于科学之林,其学科地位也很难得到社会的承认。反之,如果只重视基础理论研究,而忽视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那么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就不会在实际工作中获得普遍的应用,其理论以学科体系也将始终处于畸形状态。

图书馆学作为科学百花园中的一员自然也不能没有自己的基础理论。诚然,图书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客观上要求针对各个不同时期图书馆实践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力加强应用与技术研究,以便指导、规范图书馆实践活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图书馆基础理论研究可有可无。实际上,图书馆学基础研究虽然看起来比较抽象,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它对整个图书馆学大厦的影响却是奠基性的。由于应用理论与技术研究探讨的都是具体的、直接的图书馆工作技术、方法与手段问题,对图书馆的定义属性、价值、图书馆工作的基本矛盾和规律,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属性、图书馆学的体系结构、图书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等问题则不涉及。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图书馆学就不能摆脱纯技术研究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社会对图书馆学的偏见也就不能被消除。可以说没有基础研究作支撑的所谓应用研究是不存在的,它充其量只能是一种“花瓶式”的研究,有时虽可产生一时的轰动效应,却只是昙花一现。因此,要想使图书馆学健康、快速的发展,就必须既重视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又重视基础理论研究。

2.2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是培育图书馆学创新人才的园地和沃土

图书馆学的繁荣和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图书馆学研究人才队伍。特别是从事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不仅要求图书馆学研究者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且要求他们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要敢为人先,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是因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目标就是为了拓展新知识,开辟新的学科领域,创造新的科学方法。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与图书馆学研究创新人才互为因果,互为条件。图书馆学研究创新人才是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根本保证,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则是锻炼、培养图书馆学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者大都知识渊博、思维敏捷,具有良好的科学的严谨的研究态度。善于提出新问题,勇于开拓新领域,敏于探究新知识。彼此间通过开展图书馆学学术交流与合作,借鉴、吸收他人的治学经验,无疑可以集思广益,扬长避短,进一步提高各自的思辨能力和科研水平。同时,在这种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中,还可以发现、遴选、造就一大批新的图书馆学研究人才,从而源源不断地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队伍补充新的血液,使其永葆青春,充满活力。这是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比较突出的优势,应用研究和技术研究一般不具备这种功能。应用研究和技术研究虽然也要求研究者独立思考、求实创新,但它面对的是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不需要高度的理性思维,因而对科研人才的成长、提高帮助相对较小。当然,应用研究与技术研究人才也是图书馆学全面发展所必需的研究力量,不过仅有此类人才是远远不够的,图书馆学新理论、新观点的构建需要的是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大家”。

2.3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是图书馆工作发展与变革的基础和先导

21世纪的今天,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科学已经成为人类现代文明的基石,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已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今天科学之所以发展成为如此规模宏大的事业,并受到社会的如此的重视,是因为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系统知识,还在于它为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注入了不竭的动力。近现代科学与技术史表明,科学的新发现孕育和带动技术的创新,科学革命往往也是技术革命的基础、动力和先导。图书馆学和图书馆史同样印证了这一事实,历史不会忘记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高扬理性旗帜的三次高潮:20世纪30年代的“新图书馆运动”;20世纪50年代开展的“什么是图书馆学和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大讨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关“图书馆发展战略”的研究。这三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和讨论不仅为图书馆学的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于各级各类图书馆的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注释:

2 李政道.从一些国家的科技政策看科技发展趋势.中国科学报,1997-09-03

【参考文献】

1 李明杰等.图书馆学的理性回归之路——关于21世纪图书馆学发展的思考.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6):14-17

篇12

 

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是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临床医生还是基础研究人员都认识到加强临床与基础结合的重要性[2],因此,在医学教育过程中采取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为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和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基础医学是我校重点建设学科,和其他医学院校相似,我校的基础医学研究生在招生、培养和就业中存在生源欠佳、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科发展薄弱、就业渠道不畅等问题[M]。如果采取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培养,将有助于提高基础医学研究生的综合医学研究素质,拓宽学术视野和就业途径。

 

但是,在培养过程中如何做到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有机融合,以及在基础医学各学科和专业中的具体操作措施,还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近年来,针对我校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中曾存在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脱节等情况,我们在导师选拔、课程设置和学位论文课题等方面注重基础与临床的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改革,并取得了初步成效,进一步推动和加强了我校基础医学教师与临床一线医技人员的交流和融合,提高了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增强基础研究人员与临床医技人员的交流,组建联合导师组

 

为了保证基础医学研究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学术视野和科研技能,在师资力量配备上注重基础医学教师和临床医技人员的交叉与融合。我们利用学校附属医院的资源组建了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根据研究方向,由基础医学教师和相关临床医技人员组建联合导师组。

 

例如,联合神经外科、骨科和脑外科等临床科室的教师组建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专业导师组,联合医学检验科、感染科等科室的教师组建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专业导师组,联合病理科、肿瘤科和ICU等科室的教师组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导师组,联合放射科、核医学等临床科室的教师组建放射医学专业导师组。导师组根据学生人学前的专业基础、研究方向及学生的研究兴趣,制定基于临床实践与基础研究相结合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在基础导师和临床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学位论文选题、课题设计及实施,并且保证每个研究生可以在与研究方向相关的临床科室调研、实习或实践,充分依托临床医学专业资源为基础医学人才培养服务。

 

2调整课程设置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趋势,近年来我们在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优化调整。首先,调整了公共课考试方式和授课学时,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和自然辩证法等课程的考试方式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减少了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授课学时(分别从〗〇8学时和54学时缩减为72学时和36学时)。

 

基于网络信息环境中的文献检索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新变化,医学信息检索与应用课程由25学时缩减为18学时。公共课的调整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专业实践的学习时间。专业基础课的设置方面,仅保留了高级生物化学、高级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细胞培养技术、医学科研方法学等共同基础课程,其他课程由学生和导师组根据学生入学前所学专业及课程、研究方向等因素共同商定,实现了基于学生个人基础和不同专业、方向培养目标的个性化培养。

 

在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注重加强科研实验技能的训练以及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的整合,多开设临床问题相关的专题实验,传授更多的技术方法,以提高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基础医学科研能力。

 

3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实践的学术交流,鼓励基于临床问题的选题研究

 

医学研究的深人发展离不开基础研究人员与临床医生的沟通。我们既鼓励基础研究人员深人临床实践一线寻找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也重视临床一线医技人员通过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为基础医学教学和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为此,我们定期组织基础医学教学和研究人员、临床医技人员、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会,就肝炎、肿瘤、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衰老、感染与免疫等重大疾病及基础与临床研究专题展开经验交流并探讨相关问题,最终实现以发现和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的有效沟通和共同攻关。

 

在这种交流中,基础医学教学和研究人员以及研究生可以敏锐地从临床中发现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且可以得到临床实践人员的积极反馈,真正做到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协同发展,并促进医学研究逐渐深人,从而创新了研究生培养模式[5,6]。

 

4促进基础医学各学科整合及与临床医学的融合,加强学科建设

 

基础医学作为医学各学科的重要支撑,加强其学科建设非常必要。为了充分实现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交叉融合,我们首先在基础医学各学科之间进行了整合:将原有的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两个学科合并,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整合为人体机能学,将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和免疫学整合为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此外,我们还建设了由人体解剖、组织胚胎、病理解剖及病原生物等标本模块组成的人体科学教育中心和生命科学教育中心,作为医学人才培养、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基地,有效实现了学科间科学研究和教学资源的整合,促进了基础医学内部各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协调发展。同时,在学科群组建、教师申报科研课题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建立“以健康和疾病为基础,以解决实际临床问题为导向”的基础医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新模式,结合学校相关政策支持,注重基础医学教师和研究生的个人发展,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科研素质,提升基础医学的学科整体发展水平。

篇13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高职计算机课程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前言

总理在2005年11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是本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确定了职业教育在新时期的战略地位。同时国务院在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为了适应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思想和新举措,我们需要更多扎扎实实的新行动。笔者结合自己在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一些感悟,对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进行探讨。

研究性学习是教育科研领域中一个崭新的课题。为了促进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并且充分利用和挖掘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和潜能,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理论将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精神,着眼于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反映了时代对教育的需求,是信息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研究性学习是教育科研领域中一个崭新的课题,同时也是一门追随学习者的课程,学习者的兴趣是课程的起点。与通常的学科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可以用“四重”来归纳,即重发现、重自主、重开放、重合作。

1.重发现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第一要素是发现问题,发现学习和生活中有价值的课题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这些课题既可以是课堂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又可以是对社会和自然现象的探讨;可以是思考性的,也可以是操作性的;可以是已知的结论,也可以是未知的领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也可以是学生发现的。发现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要在对课题的探索过程中得到新的认识、获取新的体验,使自身在新的内容或领域中获得独特领悟。

2.重自主

研究性学习主要不是学习书本知识,而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动脑的实践过程。学生是学习目标和计划的制订者、实践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而且,当前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型学习,这种学习方式适用于事实性知识、技能性知识和规律性知识的掌握,但对于策略性知识和情感类知识的学习往往不能奏效,这些知识的学习只有通过自主性学习,才能内化成为学生的自身经验。在研究性学习中,正是通过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实践、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开放

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是指构成研究性学习的各要素与实施过程所涉及的要素之间的非封闭性,集中体现在学习内容的开放、学习时间的开放。研究性学习没有内容限制和硬性指标,内容可以来自方方面面,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灵活选择自主研究,有来自学科知识的巩固、运用的学习,也有来自社会问题和自然现象等方面的学习,这些学习内容完全开放在学生的面前,充分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学习内容的开放,使得学习时间的开放成为可能,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按自己的学习进度和计划,适时地选择参与学习的时间。因此,相对于学科学习而言,研究性学习显然拥有更为开放的时间。

4.重合作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研究性学习是解决问题的学习,需要学生直接参与和分工合作。通过协作学习和研究,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取得高质量的成果,与此同时,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了解不同人的个性,学会相互交流、协作。例如学会彼此尊重、理解,以及容忍的态度,学会表达、倾听与说服他人的方式方法,学会制定并执行合作研究方案的能力等。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既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又是所有学科发展的基础。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而且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伦理与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计算机是工具,学会使用计算机是和会读、会写、会算一样的。但计算机又不是一般的工具,只会使用是不行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计算机的优秀用户,而是应懂得一些原理,并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单纯地强调知识的传授,并不能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这就要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应有别其他课程的教学,在教学方法上的设计应有所突破。因此,实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需要教学环境、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教学资源的有机协调,需要整合多种教学方式。

研究性学习的设计有多种角度,根据所选的参考标准不同、分析角度不同,对它的设计也有不同的表述,下面主要从研究课题、学习策略、学习评价三个方面,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加以设计。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研究课题的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研究性学习课题与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科教学内容有明显的区别,即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是基于统一的教材,以系统化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间接经验)为基础的,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则是以通过实践获得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因此,同样是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科范围里的内容,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科教学注重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原理和技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却注重使学生应用这些原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坚持这一根本区别的前提下,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内容便可以在相当广泛、相当灵活的范围之内选择。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具体选择和设计,主要是体现在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原则,没有绝对的标准和要达到的程度,而是视学生和学校的具体条件灵活把握。例如同样是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内容,擅长网络知识的学生可以选择网页设计与制作,擅长编程的学生可以选择编写程序来开发软件,这些选择都是合理的,都能够有效地体现和达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并没有优劣之分。

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策略的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的最大特点在于,它需要学生运用多种感官主动地亲自参与完成的。同时,一方面需要学生情感的参与,另一方面又是学生的情感发展和新的情感获得的过程。情感的获得会对学生的认知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书本学习所不能比拟的。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当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包括:自主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分工、活动方式和方法选择观察或调查对象;进行资料查询、操作与整理;汇总、交流学习成果等。实现这样的自主性,不仅要求教师要从思路和活动空间、时间上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从而达到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自主安排、自己组织学习活动的教学目的,同时还要求教师不必拘泥于课堂教学或其它程序规则的限制,自主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

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评价的设计

评价是为决策提供信息的过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是指,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系统地收集信息,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对学习中所引起的学生认知行为上的变化,在定性、定量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为计算机应用基础研究性学习的决策提供信息的过程。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总是呈现出种种阶段性结果,它们既是总结果的分支,同时又是学生在学习中预测总结果的反馈体。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就非常重视阶段性结果评价,即在研究性学习的各个阶段,设定考查学生的不同能力:

(1)在课题设定阶段,考查学生设定课题的能力。

(2)在收集相关资料、调整研究方案阶段,考查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

(3)在开展课题研究阶段,考查学生的课题探究能力。

(4)在自我评价阶段,考查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5)总结、汇报、交流阶段,考查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等。

结语

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正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广泛应用为高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条件,也证明了计算机技术在各专业岗位能力中的重要程度。计算机技术是操作性强、应用广泛的“工具型”应用技术,而且有着鲜明的岗位特性,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实现必将为高职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余清臣.研究性学习[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6.

[2]王文琪,邓小飞,李敬德.研究性学习百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4.

[3]刘婉华,罗朝猛.聚焦研究性学习――从理论到实践[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2.

[4]嵇永宁,苗长广.研究性学习教师导读[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4.

篇14

【关键词】档案学;基础理论;发展历程;反思

0 前言

我国对档案学的研究历经50多年,其基础理论的研究主要为分析档案与档案管理的规律,是档案学生存发展的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档案学理论的研究逐渐发展起来,虽然已成为档案工作历时长、体系健全的国家,但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对于档案学基础理论的发展及反思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1 档案学基础理论的发展

1.1 档案学基础理论内容丰富

1978年以来,我国档案学相关研究者利用依照国家恢复处理档案领域的规定要求,研究分析档案学相关原理准则、档案全宗、档案学特点、档案人才培养、档案管理制度、档案发展对外等问题。此时出现了很多知名档案学理论研究著作,对档案学特征、地位、出现和发展、档案规律等等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之后的10年中,改革开放逐渐深入和扩大范围,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开始涉及到档案分析法、档案学和不同学科的联系、相关法律、档案性质等,尤其此阶段流入了很多先进国家档案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全宗理论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和内容愈加丰富。

1990年开始,社会市场经济进步突飞猛进,基础理论和商品信息发生关联,且出现了对档案商品性质及价值的分歧,研究者有的提出档案有商品性质,而有的提出档案自身无商品性质,经过开发才具备这一性质。这一时期更加注重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档案工作规律、档案领域发展、档案馆建设等方面。

1.2 档案学基础理论深入发展

1980年我国对档案学理论研究集中于问题自身。而自1990年开始,档案学研究发展了知识管理、电子商务、公共管理、电子政务等方面,重点分析涵盖信息知识内容、电子档案含义及影响、相关部门提出的档案工作思想、政府信用档案管理理论等等。

1.3 档案学基础理论与实践结合

改革开放以来,对于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比较重视和实践结合。很多知名作品中都重点分析了基础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且很多选此题展开消深入分析并立项。选题中如对公共档案馆和实践结合、家庭档案服务和实践结合、档案和社区管理结合等,全部体现了基础理论和实际工作结合。

1.4 研究方法丰富繁多

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分析需要利用相关方法展开,且理论体系是否健全很大程度上受到研究方法的影响。1980年之前,档案学理论研究的方法较少,主要有观察法、调研法、定性法等等。而后,方法逐渐更新和丰富,增加了定量法、统计法、系统论法等。通过这些方法,学者和研究专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2 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反思

2.1 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2.1.1 缺乏对档案学基础理论深层次的分析

即使目前社会档案学基础理论内容较为丰富且研究成果繁多,档案学基础理论却仍旧缺乏深层面的分析,几乎存在于表面分析。如档案学文件生命周期论,其最早出现是在20世纪40年代,到了1980年左右逐渐发展完善,但是于20世纪60年代时曾三引出档案自然形成原理,即使生命周期论主要针对文件进行分析,但是自然形成理论则而针对档案进行的分析,两者阐述的观念和观念几乎相同。可是相关专家学者并未对这两个概念理论加以深入分析,并未自理论向整体全方位地明确说明档案自然形成和对档案工作实际要求和限制的影响。

2.1.2 创新性研究成果匮乏

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出现了部分本土创新成果,然而这些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并不可观,和先进国家的理论比较,作用和意义较小,对于其他国家乃至世界的作用不够明显。所以,我国档案学目前存在的特色理论分析仍旧需要改善和深入,应强化对档案学特色间联系的研究,以显著体现出档案学的特点和符合发展需求。

2.1.3 方法移植现象存在

当今社会让不同学科的专家沟通更具便利性,档案学同样移植了不同领域的基础理论,如经济理论、价值理论等等。即使此种移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创新档案学研究,却仍旧发挥出了消极作用。很多专家把与档案学性质和原则不相关的理论移植来,让档案学理论、规律愈加繁琐,阻碍档案学进步。理论跨越通常涵盖了方法改变,档案学基础理论分析一定要避免轻视方法论改革。在吸取原有研究方法的同时,应加强对方法的创新和更新,既可以为原创方法,还能够使其他有关领域或他国研究方法。

2.2 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发展建议

2.2.1 加强档案学与有关领域的结合

随着社会进步,不同领域间概念和范围愈加不清晰,交叉学科数量逐渐增多。和档案学有关的如情报学、电子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等,都为档案学扩大范围的研究带来帮助。不同领域间的关联让档案学专家能够吸取其他领域好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将其改变一定形式和内容融入到档案学基础理论中,以增加和提高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让档案学更科学有效地与不同学科结合,避免其孤立出现的问题发生,提出在学术领域的地位。

2.2.2 强化研究者原创意识

缺乏理论创新,必然会阻碍档案学发展。档案学基础理论如果要实现深入发展进步,则需要冲破限制,不停擦红心,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有效性。档案学理论为自平时应用和操作过程中总结而来。所以,档案学基础理论应和社会发展和用户需求相使用,创新模式方面,相关专家和研究者应加强对我国自身特色基础理论建设的重视,联系目前社会档案管理现实状况,推动原创档案基础浏览的发展,提高我国档案工作实力。

2.2.3 加快档案学基础理论和世界接轨的步伐

档案学基础理论主要研究的为档案学自身性质、规律等,其有宏观的指导作用,不受地点和区域的限制。开发和融合作为目前档案学发展的重要思想,即使世界不同区域的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有一定的不同,却仍旧应加强对共同点的研究和重视。档案学相关研究者应站在世界范围内,以宏观大体的眼光,陆续展开与不同国家理论的对比,积极引进其他国家优秀的理论部门,健全我国档案学基础理论体系,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3 结论

档案学基础理论是档案学发展的基本组成部门,缺少基础理论的档案学是无法进步的。档案学基础理论的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优异的研究成果,但是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有不断地丰富、创新、借鉴、开放、融合,才能健全我国档案学基础理论体系,提高我国档案学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朱玉媛,曹晖,彭潇敏,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主要成就[J].图书情报知识,2010,04(12):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