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6 16:13:3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交通运输的发展现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交通运输;发展;现状;趋势
1 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现状
(1)公路建设资金保障面临压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迅速发展,而公路建设资金保障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尤其是山区交通运输设施落后的地区。银行信贷的变化以及国家政策的改变,减少了公路建设的融资渠道。另外一些山区的交通运输建设成本高,而且公路的保养维护费用也相对比较高, 这样就会加剧了资金的短缺。
(2)区域发展下面临的严峻挑战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是以功能区域为单元的区域发展方式,因此,想要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挥,需要交通运输业在功能上提供更多适应经济发展的服务。我国交通运输在区域发展下面临着成本控制、规模经济以及范围经济的挑战,如果我国交通运输经济没有优化发展路径, 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就会面临着制度和技术的难题。
(3)个性化服务面临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的提高,人们对交通运输业提出新的要求,交通运输业只有发展个性化的服务才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提高交通运输业的个性化服务,就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然而股票交通运输业的个性化服务受到交通资源和运输成本的控制,这样就造成了交通运输服务的质量难以满足人们的生活的需要, 影响到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4)运输安全问题凸显
交通运输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国家更加重视交通运输的安全问题。造成交通运输安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表现在下列几点:对于货运站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做到位,对于车辆和驾驶员的管理缺失,还有客货运输人员的安全服务意识落后,经常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另外运输企业对安全运输并不重视,没有对车辆进行及时的检测和维修, 这样无法消除安全隐患。
2 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
(1)制定支持偏远山区的特殊政策
我国中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经济发展落后,影响到了当地的经济的发展,而中西部的交通运输设施建设的成本高,加之中西部地区气候条件的恶劣,影响到了交通运输的建筑,因此国家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改善中西部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国家可以建立藏区道路客运发展基金,对藏区的乡镇和村的公路建筑实施优惠政策。国家可以补助中西部的农村的公路建设, 减少地方开支。
(2)加强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的管理
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优化对交通运输经济的管理,可以采取合同运输,这样可以对规范交通输市场,维护运输市场的正常秩序,从而能够确保货物运输的安全。强化运输企业的内部管理,企业需要破除落后的管理制度,实施依法管理以及依法经营。最后运输企业需要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企业管理者需要认识到全面预算的重要性,运用全面预算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的结构, 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提高交通运输业的服务质量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竞争会变得越来越激烈,因此需要加强对交通运输市场的管理,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难度提高交通运输业的服务质量,引导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有序竞争。提高交通运输的服务质量,才能够确保交通运输市场的健康发展。
(4)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想要促进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需要重视安全运输,对于运输人员需要提高他们对安全运输的意识,企业需要加强对安全运输的管理,只有在交通运输中重视安全问题,才能够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我国交通运输业想要做到可持续发展,需要以安全运输为基础,进而促使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5)优化各种各样运输方式以及交通系统间的衔接
在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和管道运输的交通系统,交通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合理的安排各个交通运输方式,只有处理好各个交通运输方式,才能够让他们有机的结合,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各个交通运输方式被各个部门分别管理,这样各个交通运输方式联系很好,不能够密切的配合,阻碍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因此您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对各个交通方式进行合理的安排,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
3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出台促进交通运输设施建设的相关政策,缓解了我国经济发展和运输力之间的矛盾,这样就促进了我国城乡区域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经济对于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各个部门需要重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我国交通运输业肩负着我国物资和人员的转移的重担,对于实现我国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战略, 进而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需求;供给;规模
中图分类号:F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3—0026—03
1 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与现状
1.1 运输线路不断延伸
伴随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现代化建设不断加深,国家运输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1998年末,我国各种运输线路总长度已达297.5 万km,比1949年增长15.4倍。其中,铁路营业里程5.76万km,内河通航里程11万km ,公路里程127.85万km,民用航空航线里程150.6万km,管道运输从无到有,目前输油输气管道已达2.31万km,90%的原油已通过管道输送。
1.2 交通运输网布局大为改观
随着成渝、宝成、成昆、湘黔、襄渝、天兰、兰青、南昆等10多条铁路干线相继建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已基本形成。目前,西南、西北地区的铁路里程已占全国的24.0%;公路里程已占全国的30.0%,不仅实现了县县通公路,而且98.7%的乡镇和87.7%的行政村也已通公路。民航运输也逐步形成以北京为中心,连结全国138个城市的国内民用航空网。
1.3 交通运输网质量显著提高
在运输线路不断延伸的同时,线路质量也得到改善。铁路朝向重型化发展,在正式营业的线路上铺设50 kg以上重型钢轨的线路里程比重已由1949年的8.5%提高到1998年的91.1%。无缝钢轨线路里程达25 979 km,占铁路线路总里程的32.9%。建成通车的青藏铁路创造了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充分体现出我国铁路建设业的高层次、高水平。同时,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公路建设水平也不断提高,高等级公路的水准得到了质的提升。
此外,我国交通运输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改善,一批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新装备、新技术在交通产业得到了充分运用,提升了我国交通系统的层次水平,智能化、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有效保证了交通设施运行的效率和安全。
2 交通运输需求分析
为了定量地研究运输需求量受各影响因素影响的弹性大小,需引入运输需求函数的概念。运输需求函数是用函数形式表示运输需求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可记为:
Q=f(P,G,H,Y,A,Z,…)
式中:Q为运输需求量;P为运输服务价格;G为工农业生产的规模和速度;H为产品运输系数;Y为国民经济的产业和产品结构;A为生产和运输布局;Z为人口增长及其构成;“…”表示其他因素。
我们以客运需求为例,对其进行函数分析。经济发展水平,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来表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则显示了居民的消费水平。而运输服务价格等数据难以获取,经济体制,服务质量等因素难以量化。为简化计算过程,了解客运需求与这些因素的关系及其一般规律。我们选取人口,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这三个指标,计算其与旅客周转量之间的关系,即Z为人口,I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G为国内生产总值,Q为旅客周转量。假设旅客的需求均得到满足,那么旅客周转量就反映出了客运需求量。
如图1所示,为1990年~2005年关于我国人口,城镇居民收入等数据的柱状统计图。由图1可见,从1990年~2005年,人口,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都有了明显的增长。而为了更直观地展现各个影响因素与旅客周转量之间的关系,在此给出它们之间的散点图,如图2、图3、图4所示。
由图2可见,相关系数为0.9829,说明该函数能很好地拟合旅客周转量与人口之间的关系,两者的关系表达式为Q=3×10—36Z7.7753。
同样,如图3所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旅客周转量直接的相关系数达到0.9651,也有很高的拟合度。表达式为:Q=5364.2е0.0001I。
而国内生产总值与旅客周转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式为:Q=6×10—12G3—2×10—6G2+0.2621G。
即可得到旅客周转量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口之间的关系。表达式为:
Q=f(Z,I,G,…)=f(3×10—36Z7.7753,5364.2е0.0001I,6×10—12G3—2×10—6G2+0.2621G,…)
通过该公式的推导,我们可以看出旅客周转量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口是正相关的。但由于Z,I,G这些影响因素间存在一定相关关系,因此还难以确定确切的表达式,来表征Q与这些变量的关系。但通过该公式,我们可以了解交通运输需求的大致规律,了解影响因素对需求量的影响程度。同时根据这一表达式,可以进行交通需求量的预测。
同理,通过该方法,也能得到货周量与各个影响因素的函数表达式。
3 交通运输供给分析
运输供给有赖于以下四个主要影响因素:技术因素、运营策略、政府机构的要求和限制、使用者行为。这四个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了运输供给函数,它从使用者的角度描述了供给特征。
运输供给函数可表示为:
Q=f(P,b1,b2,…,bn)
其中,Q表示运输供给量,P为运输服务价格,b1,b2,…,bn为除运价以外的其他影响因素。由于技术因素,运营策略,政府机构的要求和限制,使用者行为这些指标难以量化。因此,此处不详细讨论公式的推导。
而在影响运输供给量的诸多因素中,运输价格对供给量的变动最为重要。因此,可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绘制供给量同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此时,运输供给量函数简化为:
Q=f(P)
【关键词】交通运输,管理,措施
1公路交通是现代社会的骨干运输方式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进步,汽车运输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公路网的形成,使公路运输成为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骨干运输方式。公路运输在技术经济特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首先,它机动灵活,适应个别交通运输用户的需要和具体条件,在“个性化”服务方面具有最大优势,服务面深入广大,是最基本的集散运输方式,适应西部开发的基本交通运输需求。其次,它的直达性最好,在途周转、停滞时间短,运输时间利用充分,在基础设施条件较好时运输速度在地面运输方式中也是比较快的。是唯一能实现门到门运输服务的运输方式。
2公路交通运输存在的问题
2.1运输生产力水平不高。在营业性客货运输车辆中,中高档客车特别是高档客车和大吨位柴油货车以及集装箱等专用货车所占比例偏低,远不能满足广大旅客和货主的需求。
2.2运输站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种种原因,客货运输站场建设进度缓慢,到目前为止,在部分大中城市、相当数量的县城以及大多数乡镇,客货运输站场基础设施仍很短缺且设备简陋,成为制约道路运输发展的薄弱环节,影响了公路基础设施功能和车辆运输效率的充分发挥。
2.3运输组织水平和运输效率较低。在部分地区,由于地方保护主义比较严重,存在着地区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封锁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使空驶率提高、运输组织水平降低,对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造成了消及的影响。
3加快交通运输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管理是一门学问,是一种方法,是一个过程,凡是有人群从事活动的地方都需要管理。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能决定一个企业的成败,而且还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
3.1正确处理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和交通运输工作服务的关系。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要推进交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因此,从全国交通运输工作涉及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范围可以看出,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和服务主要也应该分为两大类,即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管与服务和企业单位的管理与服务。管理就是服务,我们要把政府办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现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对于交通运输企业来说,其管理和服务的内容和对象有别于服务型政府机关。
3.2 强化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协同理念,推进交通运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类起源以来,就具有一定的管理本能。如何积极应对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推进交通运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就是要建立一个具有管理协同功能的交通运输大系统。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协同就是将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或孙子系统以及更小一级系统的功能进行有机、有序、和谐地管理,从而更加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发挥大系统的整体优势。因此,交通运输系统能否形成协同效应是由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功能和作用来决定的。如果一个管理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内部以及相互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围绕目标齐心协力地运作,那么就会产生协同效应,好的协同效应可以使系统的功能发生放大或倍增;反之,如果一个管理系统内部互相掣肘、离散、冲突或摩擦,就会造成整个管理系统内耗增加,系统内各子系统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致使整个系统陷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任何组织和单位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交通运输系统也存在于一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之中。
4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的趋势
4.1智能运输系统是未来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智能运输系统可提高公路交通安全水平,减少交通堵塞,提高公路网的通行能力,降低汽车运输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汽车运输生产率和经济效益。随着智能运输系统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系统工程等高科技在公路运输领域将得到广泛应用,物流运输信息管理、运输工具控制技术、运输安全技术等均将产生巨大的飞跃,从而大幅度提高公路网络的通行能力。
4.2公路交通运输将与现代物流日益融合。物流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运行方式,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服务部门之一。公路交通运输加速向现代物流的发展和融合,不仅是为了面对现有的国内市场的需求,同时更是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挑战。公路运输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物流服务水平,以满足日益提高的客户服务的要求。
4.3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是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的方向。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路客运市场需求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从要求“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同时,随着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投入、高等级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为提高公路客运营运质量提供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以及通达能力、运行条件改善的小环境,都对公路客运发展方向提出了战略性转变的要求。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成为现阶段中国公路客运发展战略的主要取向。
参考文献:
关键词:旅游交通;发展现状;对策建议
基金项目:河北农业大学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津保铁路视阀下保定旅游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60302)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河北旅游交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津保铁路为例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12日
一、旅游交通概述
旅游业已经成为促进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区域开发开放、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子,并成为增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创造就业岗位的最活跃力量。而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依附基础和先决条件的旅游交通,其发展现状对旅游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增加了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力度,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但相对于旅游业的其他环节,旅游交通是薄弱点,无论是在基础设施使用还是在合理规划建设方面,旅游交通都还有待完善。
(一)概念。旅游交通是指旅游者利用某种途径和手段,实现两个地点的空间转移的过程。与普通的、大众的交通不同,旅游交通不只是简单地提供交通运输服务,而是一种以旅游为主题,集交通服务、交通运输、交通管理于一体的活动。它不仅要帮助旅游者实现快速转移,还要尽可能地在转移过程中实现观赏、娱乐等活动。
(二)国内外旅游交通发展现状
1、我国旅游交通发展现状。在国家大规模投资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建设的基础上,在旅游风景区为解决旅游人数剧增而大力改善或新建旅游交通线路的努力上,我国旅游交通运输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相对于快速发展的旅游业,我国旅游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挑战。下面从三个方面分析我国旅游交通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1)交通服务质量。在旅游业中,服务质量一直是关注度较高的话题,因而交通服务质量也是备受广大游客的关注。虽然硬件设施的质量在不断提升,但服务质量却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改观。硬座火车的卫生仍然存在脏、乱、差等现象,大客车、出租车宰客现象常有发生,严重影响游客对旅游的认识。
(2)道路安全。旅游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这不禁让游客对公路的安全性产生担忧。目前,私家车数量的增长促进了自驾游热潮的盛行,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交通堵塞问题。改善道路交通状况,提高道路安全性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3)发展平衡性。从我国各地区旅游交通硬件和软件设备的投入和使用情况来看,发达地区和相对落后的地区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差距。发达地区对旅游交通的资金投入较大,发展较快,情况较好;相对落后地区硬件和软件设备的投入力度有限,发展缓慢,从而影响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2、国外旅游交通发展现状。相对于我国旅游交通发展现状,国外发达国家的经济以及旅游业发展程度较高,航空、公路、水路等交通硬件设施较为完善,具有丰富的旅游交通建设经验,而且对旅游交通事故的处理等问题具有较为深刻的研究。无论是从旅游交通规划、旅游交通管理、旅游交通发展对策等各个方面,国外旅游交通发展都比较靠前,因此我国相对于国外的旅游交通发展,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河北旅游交通现状
由于河北省环绕京津,因此其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网络。铁路网络密度较大,通过本省的国道有16条,可数全国之冠。民航机场有4个,分别是:秦皇岛、唐山、石家庄正定、邯郸机场,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设备。近几年为了发展旅游业,河北省高速公路增长较快,民航迅猛发展,铁路增长也较为明显,运输网密度不断增大。现以津保铁路为例进行说明。
津保铁路于2010年9月1日开工建设,2015年12月28日开通运营。线路总长157.8km,其中新建线路132.9km,利用既有京广铁路24.9km。全线分别经过天津西站、胜芳站、霸州西站、白洋淀站、保定站等。天津西―霸州西站为客运专线,设计时速250km;霸州西―徐水站为客货共线,设计时速200km。不仅实现了京沪高铁、京广高铁、京津城际铁路、津秦高铁等高速铁路的无缝衔接,同时还将京九铁路、京广铁路、京沪铁路等普速铁路连通起来,进而形成了铁路路网的相互连通。由于津保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使得保定与天津之间的运营时间由原来的4小时左右压缩到1小时左右,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客运需求,大大减少了旅客的乘车时间。
由于津保铁路在保定、白洋淀和白沟等地都相应设立站点,因此给这些地区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旅游先机。保定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美食游”成为其关键的旅游吸引点。老字号品牌驴肉火烧、白运章、马家老鸡铺和白家罩饼等都在吸引着游客们前来品尝;为了欣赏到古风元素,游客们不约而同地前往西大街来感受那古色古香的韵味。为了让游客尽享饕餮盛宴,保定运用现代化元素符号,统一沿街立面风格,改造水、电、暖、气等市政设施,实现街区wifi全覆盖,辅以招商政策支持,吸引老字号传统美食、小吃店铺、咖啡店、酒馆、饮品店进驻其间,打造集美食、美酒、美味于一体的小吃风情街,让游客体验保定美食风情街的热情。白洋淀具有原生态的自然风貌,“生态游”是其发展旅游的重要因素。利用其淡水优势、红色文化来不断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览。白沟具有浓厚的箱包文化,“购物体验游”成为旅游的一大卖点。利用独具特色、设计新颖、美轮美奂的箱包来吸引游客眼球,充分利用其作为北方最大箱包集散地的优势,来获得游客们的青睐。为了更加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白沟积极开发箱包购物市场,打造富有影响力的购物品牌,全面提升白沟的箱包购物旅游品质。
为获得天津至保定沿线旅客的出行特征,本次在保定市东火车站附近对200名旅客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主要调研内容包括津保铁路建成后在游客不同出行方式选择意愿、旅客职业构成、出行目的等方面是否产生影响,发生何种变化。(表1、表2、表3)
通过表1,我们了解到津保线旅客出游目的主要集中在商务、上班以及回家等方面,但相对于以往数据来讲,津保高铁的开通提高了交通运输速率,缩短了从保定到天津的时间,保定到天津交通变得愈加方便,从表中也可以看到旅游比重超过10%,所以旅游方面的比重相比而言也有较大提升。
通过表2,我们得出三个结论:一是津保铁路开通分流了原来津保线上普通铁路的客流量,减轻客运压力,提升运输速度及效率;二是津保高铁的客源地主要集中在100~300公里的范围内,从保定至天津大概200多公里,车程1小时左右,比起原来4个多小时的车程,可见津保铁路的时间距离设计相对合理,能吸引较大客源市场;三是保定路段游客出行方式选择主要集中在铁路,其次是公路,最后是高铁,但高铁乘坐人数比例较以往有所提升。
通过表3,了解到乘坐高铁的旅客主体是商务人士、行政人员、学生等,他们或者经济基础较好,或者思想进步开放,农民、工人乘坐高铁人数较少。
综上所述,津保铁路的修建及开通对河北省旅游交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带动保定及天津两地的旅游业发展。虽然河北省旅游交通的发展呈上升态势,但处于我国旅游交通发展大背景下,其在发展过程中还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旅游交通运作效率低。公路、铁路的修建为河北省带来了五湖四海的游客,例如津保铁路的修建就为保定带来了广泛的客源。虽然公路、铁路的数量在不断增长,但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应尽量避免火车晚点现象,以减少游客对旅游活动的偏见;二是旅游交通运作不当对环境造成污染。景区内的交通常常由汽车和索道构成。汽车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尾气严重污染了景区的环境,景区内的运输工具应该尽量使用环保的电瓶车来充当。同样,索道的建造会对原有的自然地貌造成破坏;三是旅游交通的数字化管理程度低。虽然现在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游客也已经基本能从网上直接购票,但客运汽车并未装有交通运输卫星定位系统,仅仅靠导航系统并不能快速地到达目的地以及方便相互之间的联系。
三、河北旅游交通发展建议
根据前文所述,通过对国内外旅游交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与对比,可以看出相对于国外旅游交通,我国旅游交通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具体到河北,同样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由此对河北旅游交通提出对策,希望能对今后河北旅游交通的进一步深入发展起抛砖引玉作用,并对河北旅游交通的建设和持续研究能有一些借鉴意义。
(一)改善交通基础设施。要想使旅游交通向高水平方向发展,就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来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从而解决旅游交通的现存问题。
(二)提升交通服务质量。旅游交通的方式包括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由于游客可选择的旅游交通方式较多,因而旅游交通服务质量的高低成了影响游客抉择的关键因素。因此,优化旅游交通服务质量成为企业制胜的法宝之一。
(三)借鉴先进经验。通过上文对国内外旅游交通发展现状的比较不难看出,我国的旅游交通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作为在国家的大背景下发展旅游交通的河北来讲,更需要借鉴先进、引进国外先进的机制、优化自我品牌来促进旅游交通的发展。
四、结语
根据前文所述,通过对国内外旅游交通发展现状的描述、对比可以看出我国相对于国外旅游交通起步较晚,面临的挑战较多,发展空间较大,而河北相对于我国发展状况更是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基于此,笔者在上文中对河北旅游交通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希望能对河北旅游交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对其旅游交通的建设和持续发展起到借鉴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我国旅游交通发展评述[J].综合运输,2003.4.
[2]周新年,林炎.我国旅游交通现状与发展对策[J].综合运输,2004.11.
[3]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议,旨在提高公路网规划的科学性。关键词:高速公路;出入通量;经济发展;相关性中图分类号:F299.23 文献标识码:A
我们都知道,通常情况下,一个地区所产生的交通量是与其经济总量成正比的,经济总量越大,交通量也就越大。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事实上,影响交通量的众多因素中,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交通量增长的主导因素,而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是影响其增长的具体因素。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同样的经济总量,对于不同的经济结构来说,所产生的交通量还是不同的。在研究高速公路出入通量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时,需要通过统计各地市从收费站上下高速公路的交通量,再结合当地的经济指标,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分析。
一、研究高速公路出入通量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而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整体中所占的比例也持续增加,如今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中的一个支柱产业。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的保障,可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而要研究高速公路出入通量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首先就要搞明白交通运输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现状
交通运输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它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毋庸置疑,在如今这个全流通的时代,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越来越重要。而我国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强,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显然不仅促进了我国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为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
通常情况下,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复杂,不仅相互影响,而且相互联系。所以为了促进交通运输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对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据此对交通运输业的未来发展作出规划,最终提高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一个国家的交通运输发展水平和其经济发展水平是有着密切关系的,这是因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可以推动城市化的进程,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又可以加大各城市间的交流,这样对交通运输系统的要求也就会增加。所以,如果没有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做支持,社会经济的发展根本就不能够长久。
(三)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在加大对交通运输业的投入,而国家的重视也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另外,由于交通运输发展与经济发展是相互影响的,所以我们不难做到使交通运输和当前经济发展相互吻合。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要想要得到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就要以一个高效安全而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做为保障。因为高效安全而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可以实现各个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如果交通运输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的话,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一个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可以逐步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竞争机制,为人才交流和知识传播提供有利条件,从而利于人们视野扩宽,对生产资料进行优化配置,加大不同地区的经济交流,最终也会促进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
二、研究高速公路出入通量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的思路
(一)思路详介
这里讲到的收费车型,是指高速公路在收取行驶车辆通行费时所划分的车型。在一般情况下,提到交通量时都是指由交调车型进行统计的交通量。交调车型就是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统计中所采用的调查车型,即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所划分的车型。在研究高速公路出入通量与经济发展相关性时,可以通过人工进行分车型调查,从而获得收费车型和交调车型交通量对应的比例关系,由该比例可将统计的高速公路出入通量转换为交调车型交通量,接着再进行汇总,在汇总时,要分地市进行,将其所辖的收费站分进口和出口进行汇总,这样就可以得到各地市每年高速公路的交通量。这时候,就需要将该交通量和其经济指标进行回归分析,最终确定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
(二)思路简介
简单来说,研究高速公路出入通量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的思路即:先由各收费站得到各收费站交调车型交通量,再由各收费站交调车型交通量通过分市区的汇总,得到各市上下高速公路交通量,最后由各市上下高速公路交通量得到交通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过这里有几点是需要注意的:1、首先,各收费站交调车型交通量可以通过人工分车型调查得到收费车型与交调车型的转换系数后,再结合各收费站收费车型交通量得到。2、其次,交通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由各市上下高速公路交通量和该地市的经济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到的。
三、总结
影响交通量增长的因素有很多,但有两点是最重要的,一个是国民经济的发展现状,一个是经济总量与经济结构,前者是主导因素,后者为具体因素。所以,一个地区所产生的交通量是与其经济总量成正比的,经济总量越大,交通量也就越大。但是,即使是同样的经济总量,对于不同的经济结构来说,所产生的交通量还是不同的。因此在研究高速公路出入通量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时,需要通过统计各地市从收费站上下高速公路的交通量,再结合当地的经济指标来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具体分析。
[1]赵伟,周俊红.高速公路出入通量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 公路与汽运,2013,03:230-231
[2]匡安乐.高速公路运营交通量增长特性及预测方法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0
关键词: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发展现状;组成构造
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使得交通运输迎来了巨大挑战,每天数以万计的人口流动要求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必须不断优化,这不仅是城市人群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根本要求。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方式具有运行速度快、准时、班次频繁、承载量大、安全可靠的优点,是人们的首要选择,为了保障这一重要交通运输方式的可靠运行,就必须要不断优化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它为轨道运输方式提供了动力,也是各项轨道控制的基础,一旦供电系统出现问题,整个轨道交通运输系统就将面临瘫痪的危险。
一、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概念分析
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英文名称:Power supply system for urban rail transit)是指电流经过高压输电网、主变电所降压、配电网络、牵引变电所降压、换流站等多个环节,为城市轨道运输系统中的车辆以及控制台传输电力的系统总称。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主要有两大部分组成,一种是对牵引变电所输送电力的专用外部供电系统,这部分也被称为牵引供电系统的“外部供电系统”或“一次供电系统”;另一种是地铁供电系统,这部分也被称作“牵引供电系统”。
二、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功能
在城市中,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交通,这其中,轨道交通运输方式由于其承载量大、安全可靠且班次较多称为了人们的首要选择。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作为轨道交通运输的电力输送和传输系统,是保障轨道安全运输和日常控制监测的重要基础,在城市中,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根据其不同的使用功能可以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电动轨道运输,这类用电群体主要是牵引运输体,例如:轻轨、地铁、有轨电车等等,是为运输的主体提供电能。另一类则是车站、各车辆段、控制台、各车间等等辅助设施的店里供应,例如:轨道照明系统、车站的电梯和扶梯、通风系统、控制中心的通信系统以及信号指示系统和调配系统等等。在不同的用电群体中,具有不同的电压等级,且每种用电设施都有自身的使用要求和规范,轨道交通系统可以满足不同用电群体的需要,并为其提供不同的电压等级,使各部分都能够正常工作,保障轨道交通运输的顺利畅通,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这也是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根本作用。
三、国内外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发展现状
(一)国外发展现状分析
据统计,在国外有近80%的城市中,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使用的是第三方供电方式,在前苏联,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主要使用的是DC825V的电压等级供电系统,而在英国的大型城市,诸如伦敦、格拉斯哥等地区的地铁供电系统则采用了DC600V供电系统和DC750V供电系统,客流量巨大的法国巴黎的轨道交通使用了DC1500V 的供电系统,并同时采用了架空接触网受流。在德国,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采用的则是与英国相同的DC600V和DC750V供电系统。在亚洲地区,日本的许多城市中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则根据不同的运输方式有着不同的供电系统,例如:地铁、轻轨等均采用了DCl500V 供电系统,同时还使用了接触网受流,而单轨铁路则使用了DC750V 供电系统和接触轨受流。
(二)国内发展现状分析
在我国,繁荣的香港是人口流动巨大的城市,为了保障运输的可靠性,香港的地铁多采用DC1500V供电系统以及架空接触网受流,而轻轨则使用DC750V供电系统。北京和天津作为大型都市,客流量也相当可观,城市的地铁采用的是DC750V供电方系统以及接触轨受流。北、上、广中的上海和广州则使用了DC1500V供电系统和架空接触网受流。正在建设新型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苏州、杭州、武汉等城市则将在地铁和轻轨中使用DC750V的受流馈电系统。
四、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组成
根据用电主体的功能各不相同,主要有集中式供电系统和分散式供电系统来那个大类,而集中式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又可分为外部电源系统、主变电所供电系统、牵引供电系统、动力照明配电系统、电力监控系统五大部分;分散式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则由外部电源、牵引供电系统、动力照明配电系统、电力监控系统四大部分构成。根据每座城市的电网结构不同,可以在集中式、分散式、混合式等不同形式中进行选择。
(一)集中式供电
根据城市中的用电情况和运输线路的长短,建立专门供给轨道交通电力的主变电所,这种凡是称为集中式供电系统,其中,主变电所的电压通常为110kV,降压到35kV、10kV后供牵引变电所与降压变电所电力使用。集中式供电有助于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独立运行,免受其他系统干扰,便于管理和控制。
(二)分散式供电
在地铁沿线引入多路电源的供电方式称为分散式供电系统,这种供电方式必须保证每座牵引变电所和降压变电所有双路电源供电,分散式供电系统主要应用于有足够电源供沿线引入的城市。
(三)混合式供电
混合式供电是指两种供电方式的结合使用,例如:我国北京的地铁一号线以及环线的供电系统、武汉轨道交通供电系统、青岛南北线地铁供电系统等,这种供电系统能够发挥各自的优点,便于调整和选择。
五、结束语
轨道交通项目将会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本文对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略作分析,以期对我国的城市运输领域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关于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J].都市快轨交通,2006(04).
[2]翟维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关键技术及相关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
近年来,宁波市物流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作为与物流关系甚大的交通运输业,如何有效地提高交通运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中的关键途径之一就是认清行业发展现状,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1.宁波市交通运输企业的地域特征
宁波市交通运输企业具有很强烈的地域特征。
1.1具有很强的海洋经济氛围
宁波港的天然优势促进宁波市海洋经济的发展。为了服务海洋经济的发展,宁波市交通运输企业在设施设备,信息系统,运输网络等方面的发展程度都有不同于国家其它城市特别是内陆城市。总体来讲,宁波市交通运输业服务于海洋经济的发展,逐步形成海洋战略指引,围绕港口,辐射全国的态势。
1.2智能化覆盖全市
宁波市正处在建设智慧城市的关键时期,宁波市交通运输企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改革对象,要实现“人畅其行,货畅其流”的目标,交通运输企业应引进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一方面交通运输企业要勇于创新。另一方面,交通运输企业要加强与宁波市或是全国范围内的专家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及时了解国家和宁波市的发展动态,对企业的管理和企业对外的服务意识要逐步上一个大的台阶,以此来实现智能化覆盖全市的目标,跟上智慧城市建设的步伐。
2.宁波市交通运输企业发展现状
根据宁波市交通委2012年6月统计,从事公路运输相关的企业大约有8264家。交通运输企业正在由单一运输向综合运输协调发展的转变,由企业自发组织向政府有序引导的转变,由注重硬件服务向注重硬件软件服务并重的转变。
2.1受国家“营改增”政策影响,交通运输企业经营出现负面影响
“营改增”一方面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经营压力增大。2013年一季度,宁波市交通运输企业实际缴纳的税收金额同比增长10.6%。另一方面,企业开始大规模购置新车等基础设备来作为增值税抵消企业税收,企业的运力得到大大地提升,但是由于业务量没有增长,车辆的运输效率有所下降,造成企业包括社会车辆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地重新整合利用。
2.2运输价格进一步降低,交通运输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
2012年交通运输企业的利润明显比2011年少。大多数的交通运输企业的营业收入和主营业务收入都与2011年相当,但是利润却少了没多,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的业务量增加了,但是因为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运输价格进一步降低。为了完成业务量,交通运输企业只好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等资源,再加上近几年来,工资和物价的上涨,使得交通运输企业的内部运营成本增加。将近一半的交通运输企业运营压力大,出现了连年亏损的局面。
2.3交通运输企业的发展越来越缓慢,遇到瓶颈
来自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调查的69家公路运输企业在2012年全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和主营业务增长率在下滑。现在,在宁波市范围内85%的交通运输企业以运输和仓储等基础的业务为主,能够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的企业缺乏。交通运输企业发展仓储和运输等基础业务已经遇到瓶颈。
2.4交通运输企业的社会效益有所提高,企业形象逐步改变
一方面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人员结构还是以操作人员为主。2013年一季度,交通运输企业从业人员数量同比增长幅度加大。其中,操作人员数量增长17%比管理人员数量增长12%要大。操作人员的数量大约是管理人员数量的7.25倍。交通运输企业不断壮大,管理结构不断优化。
二方面企业利税总额有所增长,税收贡献率同步提高。2013第一季度,企业所得税比去年同期增长26%,比去年同期5%的总税收收入增长。交通运输企业对社会的贡献率有所提高。
三方面车辆能耗有所变化,节能减排工作逐步推进。2013年一季度,汽油消耗增长4%左右,柴油消耗减少5%,这两者加起来占能耗总量的95%,节能洁净无污染能源天然气的消耗量同比增长20%,增长幅度较快,节能减排工作初现成效。
四方面交通运输企业车辆事故率获得控制,造成的经济损失有所下降。交通运输企业采用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手段,突发事故的发生率有所降低,客户对交通运输企业的信任度大大提高。
3.宁波市交通运输企业发展趋势
交通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变成为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企业发展遇到瓶颈,企业利润不断下滑,单一的运输、仓储等物流服务不能够满足客户的个性需求。现代物流以及供应链的发展为交通运输企业的转型带来契机。在宁波发展电子商务,发展第四方物流,促进社会的“物流”等先进的物流模式,是对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变的要求。目前,交通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变主要有两种方面的变化:一方面拓展业务,将服务功能延伸到采购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配送物流;另一方面培养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联合其他现代物流企业有不同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和服务的供应链。
4.宁波交通运输企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宁波市开始迎合世界先进国家步伐,逐步进入供应链运作期。交通运输企业是供应链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一方面实现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之间的物品实际流动,另一方面及时反馈信息,为供应链决策提供很重要的依据。宁波市大部分的交通运输企业在提供运输业务,其他的业务比如信息反馈、供应链管理等新兴业务很少开展。一部分原因是市场不稳定,大型客户业务固定不变,小型客户的业务需求量有限。在现代物流飞速发展的今天,宁波市交通运输企业应该更加清晰地找到自己的定位,使自己处在一个结构完整、运作效率高的供应链中。在供应链中,交通运输企业主要的职责有两个。一是帮助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降低供应链的运作成本,二是培养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做好规划。
在宁波,海洋经济战略和智慧城市建设为交通运输企业的发展提供的很好的外部条件的同时也对其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是信息化建设。交通运输企业不能停留在过去依靠单据和电话记录和传递信息的水平。交通运输企业需要建立自己的信息化系统。该信息化系统不仅能够实现企业自身的人员、车辆、仓库等管理,而且能够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供应链管理平台之间的信息可靠性传递。
二是人员培训。交通运输企业从事服务类业务,虽然对大部分工作人员没有太高的水平要求,但是在服务类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和网络发达的今天,社会对员工的工作方式、态度等有更高的要求。一旦给客户留下不好的印象,在行业内很快就可以人人皆知。因此,交通运输企业要重视人员培训,重点教会企业员工开展业务的方式,熟练运用企业现有的资源,怎样能够快速发现企业潜在的能力。一个良好的人员培训机制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在人员流动性大的时候能够及时开展业务,而且能够提高客户满意度,在业内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关键词】交通运输;网络效应;探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逐渐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中,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同时也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变革。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网络型产业,它最基本的特征是网络效应,而交通运输业作为特殊的网络型产业,又有着与一般产业不同的网络效应,这种效应是促进交通运输产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力量,也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
1网络型产业与网络效应
网络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兴起的名词,主要指的是由节点及相互之间的作用而形成的结构,通常依靠节点之间的联系发挥作用。网络结构存在的产业范围比较广,在经济学中,网络主要指的是由相互促进的物品及其连接物品之间的工具所组成的具有某种能力的组织结构。随着科学家们对网络结构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具有这种结构特征的产业较多,为了方便总结规律,所以他们将具有这种结构的产业归结为网络型产业。而网络效应是网络型产业独有的特征,也被称为外部性特征,它主要是针对用户而言的,指得是随着网络用户的不断增多,相关产业的服务水平和产业价值也会有所提升。为了方便研究,相关人员将网络效应根据作用对象的不同进行了分类,当某种产品需求增大时,只对本产品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称为直接网络效应,而当某种产品需求增大时,市场对互补产品需求也随着一块增大的称为间接网络效应。
2交通运输中的网络效应
交通运输行业主要是由交通枢纽和运输线路所组成,一般所跨范围较广,包含枢纽数量较多,所以它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网络型产业。交通运输产业的发展一直都是经济学家研究的重点,通过对该行业的结构分析发现,在运输网络中所包含的工具和耐用物品较多,不同的组成成分之间具有相互依赖的关系,运输线路之间相互交错作用,共同构成了复杂的网状结构。交通运输产业由于其网络结构的复杂性,所以它有着与一般的网络型产业所不同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交通运输产业的主体有多个,而且彼此之间的影响较大,其中有一部分的设施设备是由国家组织兴建的,其服务由全社会所共享,所以交通运输产业要求不同成分之间的配合要更加密切,彼此之间的兼容性与互补性更加明显;另外,一般的网络型产业都是以价格来进行相关环节的连接,而交通运输产业由于主体的多样性导致不同环节的连接因素也较多,网络效应的内部化结构较为复杂。而且,交通运输的能力是有限的,需要采取措施提高运输效率,这对运输的供需双方都有要求,从而导致交通运输产业的网络化结构更加复杂。
3对交通运输中网络效应研究的意义
在我国,每年由交通运输业所创造的利润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对经济产业结构的变革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交通运输业与物流等多行业都有联系,涉及的范围较广,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研究交通运输中的网络效应能够结合供需双方的需求,分析影响运输效率的因素,对于我们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促进产业结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运输供应下的网络效应与运输行业的产业结构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作用,在不同的运输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网络效应,而网络效应的不同又会促使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进一步影响实际的运输需求,所以不同的运输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运输产业的内部推动力,促使产业不断向前推进。通过了解运输要素之间的联系,分析供需双方的网络效应特点,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本质,总结发展经验,从而促进交通运输行业不断向前发展。交通运输业与经济产业之间的联系也十分密切,交通产业的发展不仅要追求高速度,还要注意与经济市场的适应性,其发展要能够符合市场的需求,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要努力推动经济体制的变革,从而促进经济稳定的增长。在制定交通运输规划时,不仅要了解产业发展现状,还要关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分析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不利因素对交通运输过程的影响,加强各环节的配合和管理,不断优化市场资源,改善运输条件,从而保证运输的质量,减少运输成本,促使我国的交通运输产业取得长远的发展。同时利用交通运输中的网络效应协调供需双方的关系,使产业发展更能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促进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
4结语
交通运输产业是典型的网络型产业,具有明显的网络效应。通过对交通运输中网络效应问题的研究能够优化产业结构,协调不同运输要素之间的关系,同时对于科学制定运输方案、促进运输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交通运输中的网络效应问题的研究,了解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
参考文献:
[1]邓丹萱.交通基础设施的网络效应及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
【关键词】甘肃欠发达地区 现代交通运输体系 物流
1 甘肃欠发达地区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1.1 交通运输方式单一,技术水平落后
甘肃欠发达地区交通运输方式单一,目前主要依靠配套设施并不完善的公路运输,且公路运输的技术水平相当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严重滞后。
甘肃欠发达地区公路运输的客运站和货场设施简陋,往往只具备最基本的功能,勉强只能满足用户最基本的要求。与此同时,交通运输技术水平落后,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技术如GPS、GIS等普及率较低。
1.2 交通运输“节点”的基础设施提升相对滞后
甘肃欠发达地区“节点”交通运输能力的低下,严重制约了整个交通运输体系能力的提升。究其原因,主要是“节点”基础设施的提升相对滞后。这些“节点”在设计之初并没有预见到,未来其在交通运输环节上地位及重要程度的变化。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往往没有预留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1.3 交通运输体系市场化程度低
甘肃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资金匮乏,长期以来是甘肃欠发达地区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而交通运输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交通运输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往往意味着资金的来源多样化,这些资金的流入在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交通运输技术及管理理念的提升[1]。
1.4 交通运输未实现互联互通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及大力推进,对于包括欠发达地区在内的整个甘肃交通运输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可以预见,未来几年甘肃的交通运输行业将继续呈现高速发展的状态。甘肃欠发达地区目前严格来说仍处于各自发展阶段,铁路、公路和航空等交通运输方式各自规划、建设,无法做到各种运输方式的良好衔接。
2 甘肃欠发达地区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影响因素分析
2.1 经济因素
首先,从总量上看:根据2015年甘肃省政府公布的数据来看,2014年甘肃省生产总值(GDP)达到了6835.2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0.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达到了20804元,三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趋好。纵向来看,以上指标比2013年有了较大改善。但横向来看,甘肃经济总量在全国各省份排名中依然处于倒数位置。
其次,从构成及人均上看:2014年兰州生产总值(GDP)为1905.2亿、庆阳669亿、酒泉634亿,分列甘肃12个市、州的前三;人均GDP方面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嘉峪关110403.40元、酒泉57204.70元、兰州52317.68元。值得注意的是,人均GDP最低的临夏州不足嘉峪关的十分之一。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甘肃经济总量依然很低,各市、州发展严重不均衡。经济层面这一问题的长期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制约了甘肃欠发达地区交通运输的发展,致使由于经费及资金投入的严重匮乏,而将交通运输的发展搁置成为了一种常态。
2.2 意识因素
可能是经济因素,对于甘肃欠发达地区交通运输的影响是那么的显而易见。因此,各层级的决策者及管理者,在遇到发展甘肃欠发达地区交通运输中的各类难题时,往往就习惯性地将所有原因推到了经济因素方面,似乎经济因素是制约甘肃欠发达地区交通运输发展的唯一因素。甚至极端的认为,没钱连“想”都没必要“想”。久而久之,就放弃了对于解决问题的系统性思考。
意识因素的存在是非常可怕的,因为意识往往影响动机,而动机才会导致行为。具体来说,如果没有发展甘肃欠发达地区交通运输的意识,则不会产生发展甘肃欠发达地区交通运输的动机,进而不会出现发展甘肃欠发达地区交通运输的行为。以兰州市内交通运输体系为例,整个兰州市内交通运输体系原来仅仅停留在地面,且仅仅依靠南、北滨河路2条主干道,如遇重大赛事或节假日,全城拥堵已司空见惯。直至近年,兰州才通过地铁、综合立交及环城路的建设开始重构交通运输体系。兰州即便如此,甘肃欠发达地区则更是可想而知。
2.3 自然因素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虽地域辽阔,但地貌极为多样复杂,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生态环境脆弱。客观上讲,甘肃欠发达地区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体系面临更多自然因素的制约,很多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一些新技术及新方法,因为地质条件的不具备等原因,而无法使用或导致使用难度及成本增加。
3 甘肃欠发达地区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
甘肃地处内陆,属非水网省份,虽有黄河但水运比例很低。因此,构建以航空港加公路为核心、铁路为辅辅助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是较为符合甘肃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实际的。
3.1 统筹完善以兰州航空港为核心的航空交通运输网络建设
鉴于现代物流的迅猛发展以及航空运输成本的逐步降低,致使航空运输所占比重正逐步提升。航空港从位置上看,是一个点的概念,但却能够覆盖很大的面,且对于其他交通运输环节会产生积极的影响[2]。
以兰州中川航空港为例,其位于兰州1小时都市经济圈的永登县秦王川,地处兰州、白银、西宁区域经济和高速通道大三角中心位置,距兰州60公里、白银80公里、西宁195公里。随着中川航空港辐射功能的不断加强,在推动兰州、白银及周边省份及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其覆盖范围内的铁路、公路等运输网络。
但考虑到甘肃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情况及2011年之前三十年未建机场的实际,动辄以亿元作为单位的机场投入,对于甘肃欠发达地区可能显得较为庞大而无法全面铺开。因此,我们需要统筹完善,以兰州航空港为核心的航空交通运输网络,即在甘肃欠发达地区的个别关键“点位”建设机场,打破市、县等行政区域的限制。当然,这些“点位”在选择过程中还应该体现近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这些具备地缘优势机场的盈利,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这类机场普遍亏损的背景下,只有生存下来才能够起到辐射带动作用,才能够发挥优化覆盖范围内其他交通运输体系的作用[3]。
3.2 进一步拓展完善公路交通运输体系
从公路交通运输主干道――高速公路角度来看,在过去的20年间,甘肃高速公路发展迅猛,以省会兰州为中心呈放射状的高速公路网已基本形成,相关配套设施也已趋于完善;从农村公路角度来看,到2016年年底,甘肃基本上所有的乡镇及94.5%的建制村将完成沥青或水泥路的铺设。
从以上两个方面来看,包括欠发达地区在内的整个甘肃的公路交通运输体系看似已经基本建立,但欠发达地区的公路交通运输体系“节点”环节的交通运输能力低下,严重制约了整个交通运输体系能力的提升及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进一步拓展完善公路交通运输体系,应将重点放在对于这些“节点”交通运输能力的提升上。
3.3 加速铁路货场向物流中心转变
长久以来,甘肃欠发达地区的铁路货场一直发挥着类似仓库的单一作用,但随着现代物流的飞速发展,铁路货场应该发挥它更重要的作用。
首先,甘肃欠发达地区的铁路货场应该拓展服务内容,发挥物流节点功能,提供除仓储外的包括运输、配送及流通加工等相对全面的物流服务。对于大客户或相对稳定的客户,可以提供上门接货、代办运输手续、计算费用以及包装等配套服务,并且可以以此为基础向上下游业务扩展。
其次,在上述转变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物流节点功能转变为物流中心,将铁路货运作业、装卸、包装、保管、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业务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个功能完备的系统[4]。铁路货场向物流中心转变并不需要过多的资金投入,但一旦完成转变,其将在很大程度上加速甘肃欠发达地区的交通运输体系的现代化进程。
3.4 构建现代交通运输信息系统
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一大显著特征就是信息化。甘肃欠发达地区本身资源就非常有限,而这些有限的资源,应该投入到对于甘肃欠发达地区构建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最为“关键”的领域,而现代交通运输信息系统恰好符合这一特征。
现代交通运输信息系统是解决现代交通运输系统发展所面临问题的重要手段。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加快智能型交通的发展是我国交通运输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我国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关键。
现代交通运输信息系统,可以将甘肃欠发达地区有限的交通运输资源,通过分布在各个交通运输环节的公用数据网汇总到中央实时数据库,中央实时数据库将收集的时点信息加工处理后,对于这些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科学统筹。甚至做到对于某批货物或某一运输车辆的实时动态追踪管理。最终起到提高运输效率,加速运载工具周转及物资流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欢.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提升综合运输服务工作之思考――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分析[J].交通企业管理,2015(4).
[2]刘小明.开启新常态下的“互联网+综合运输”[J].运输经理世界(上半月),2015(4).
【关键词】铁路信号 铁路枢纽 发展方向
在当前人们出行日益普遍的情况下,交通压力日益提升,铁路作为交通枢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客外出、货物运输的重要手段之一,并且对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某种角度而言,铁路运输在当前众多运输交通工具中的发展,具有成本低、安全性强、效率高的优势,铁路信号系统则是提高铁路效率的重要设备,并逐渐成为现代铁路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关于铁路信号的发展现状及方向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研究意义,通过对当前铁路信号设备的发展现状探讨,明确其在当前发展中存在的缺陷,并为其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一定的建议,具有实践性意义。
1 我国铁路信号的现状分析
1.1 铁路枢纽信号设备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交通压力的增大,铁路枢纽逐渐成为铁路交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铁路网的节点上,主要是为了使不同方向客流、货流能够实现交换和集散,铁路枢纽的畅通是铁路运输能力提升的重要前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诸多大型编组站已经逐渐实现了驼峰自动化,以此使铁路机车在运行过程中能够更加和谐稳定[1]。与此同时,枢纽调度监督设备也逐渐被广泛应用,该监督设备的使用能够使铁路枢纽内的调度情况,更为直观的展现在铁路技术人员面前,并提升铁路交通运输的灵活性和畅通性。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铁路枢纽内车站仍采用分散作业的方式,因此也不同程度上降低了铁路运输的效率,使铁路枢纽信号设备无法发挥总体的作用。
1.2 轨道电路与地面信号机的发展现状
在铁路交通运输中,轨道电路与地面信号机的发展,对于铁路交通枢纽的通常是极为重要的。通常情况下,在站内主要有50Hz和25Hz的轨道电路,能够为铁路机车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而铁路轨道一般都有绝缘系统,抗电气化的牵引电流干扰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从某种角度而言,其并不适应电气化铁路的可持续发展,信息量的相对较少,也需要充分实现对轨道电路技术的改造。另外,在地面信号机发展过程中,通常全部采用透镜式色等的方式组成,目前铁路交通运输中所使用的信号灯主要以矮柱和高柱两种距离形式为主,虽然此两种形式在铁路交通中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在山区弯道地区列车司机t望信号则显得相对困难,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地面信号机的更新和设计。
1.3 岔道转换和信号元器件的发展现状
在铁路机车行驶过程中,岔道转换是比较普遍的交通内容,主要是由于我国地大物博,铁路枢纽相对较多。铁路机车在低速形势下,机车在岔道转换时通常采用固定岔芯和阻力相对较小的岔道号码为主,适应此上述岔道特点的设计为ZD-6型直流电动转辙机,该设备能够实现转换、锁闭和检查等诸多内容,虽然安全性与可靠性相对较强,但是其仍无法有效满足岔道提速时的转换要求,使铁路机车在岔道转换中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2]。信号基础元器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号灯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当前铁路枢纽中所使用的信号元器件主要是安全型电磁式重力继电器,其具有安全性高的忒大你,但是铁路机车速度提升时,信号装置的的功能使用功能则相对下降,对信号装置功能扩展,寻找代替电磁器件的元器件是当前较为迫切的问题。
2 我国铁路信号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
2.1 加强对铁路信号及其系统的认识
在研究我国铁路信号未来发展方向时,首先要加强对铁路信号及其系统的认识,明确其对我国铁路交通发展的重要性。在当前低速、重载的新型运输模式下,提高运输的安全性能,加强对铁路信号的调度监督等,能够为信号技术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内部环境[3]。通过铁路客车提速运输模式的转变,发现传统的铁路信号技术逐渐无法满足现阶段铁路交通的运输要求,因此需要全面发展新一代的信号技术。而由于传统信号设备相对较为普遍,因此要充分认识铁路信号发展中制约提速发展的主要矛盾,并通过新旧信号技术的发展以及模式的转换,逐渐建立新型的铁路信号系统。
2.2 提高对铁路信号未来的改进水平
在铁路信号发展进程中,需要从不同方面对信号系统加以改善,主要是通过技术的更新实现对信号系统的完善。第一,在铁路机车运行过程中,要实现信号显示制式的速差式转换,信号等的显示方式,应由以往以地面信号为主的方式,转换成以机车信号灯为主要方式。第二,自动闭塞制式要改善以往传统的地面三显示制式方式,转向以四制式为主。第三,列出速度的控制技术应放弃自动停车装置,而是采用列车超速防护装置。第四,列车运行中应与控制系统紧密相连,由此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第五,要加强轨道电路与信息传感器的多信息、抗抗干扰性,提高其数字化技术水平。
3 结语
在当前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文化的进步、综合国力的提升。信号技术是科学技术日益更新的新型技术之一,对于交通工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对于铁路运输而言,能够通过对铁路列车的行车指导,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本文在研究中,主要从铁路枢纽信号设备的发展现状、轨道电路与地面信号机的发展现状、岔道转换和信号元器件的发展现状等方面,展开对我国铁路信号发展的现状探讨,并从加强对铁路信号及其系统的认识、提高对铁路信号未来的改进水平等方面,研究铁路信号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吴冲.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方向[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05(01):82-84.
【关键词】公路交通;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在各类交通运输方式之中,公路运输现已成为在各区域间最为直接、高效的一种运输方式。公路建设同时作为基础建设当中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其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就展开相关的研究工作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与思考。据此,下文将以威海市环翠区交通局发展现状为例,展开具体的分析与探讨,并就公路交通对区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展开深入探究。
一、我区城乡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1.农村公路建管养一体化
在我区的农村公路建管养一体化中主要包括了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围绕着全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整体规划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农村公路布局规划,将农村公路路网与城干路网所连接起来。以县道田大线为例,其北连世昌大道,南接省道S302,促使张村、羊亭两镇同市区连为一片,为促进城乡资源共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管理养护一体化的实施,依据建设要求,并在综合考虑当地现状环境的基础上,在孙家疃、张村两镇建立了市政、环卫、园林、交通四位一体的道路养护管理机制,促进了两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第三,实现了安保设施配套的一体化,2016年,全区投资730万元,对41条、79.4公里的农村公路增设防撞护栏、标志牌、道路标线、警示桩、路口减速带等防护设施,有力的保障农村居民出行的安全性。
2.城乡公交体系一体化
首先,在我区内除温泉、羊亭两镇外基本实现了公交一元制票价,并于2014年初,我区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公交“一元制”公交全覆盖。其次,相关的公套设施也实现了一体化,通过实际调研在各主要干道均设立了站棚、站牌等设施,促使农村居民也享有了与市区相同的服务。再次,依据群众需求与实际运营状况,对公交线路采取了优化布局与延长,在温泉、羊亭两镇60岁以上居民老人享受与市民同等待遇。此外,为改善出行环境,我区先后更换了37辆天然气环保公交车。
二、公路交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1.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交通运输、水资源、电力能源以及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无论是各行各业在从事经济活动中所必须投入的生产要素,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助于促进市场运行效率的提升,交通、通信等设施促进了货物与服务流动性的提升。同时相关的基础设施服务成本的下降也将有助于全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促进社会财富水平的全面提升。
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工作在改善运输状况的同时,还可促进交易费用的减小,便捷的交通状况能够促使相关的企业或个人在进行物质、信息、商品以及人员的输送时将更加便捷、高效。交通运输与通讯技术的发展可极大的减少企业所需花费的仓储成本,进而促使企业能够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时针对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做出更加及时性的调整,提高其生产有效率。
2.带动沿线新兴产业发展
由于交通更加便捷,以及交通运输建设的不断加强将会带动大量和交通运输所密切关联的产业,例如物流乃至于部分专业化市场的兴起,并在交通沿线促进一大批新兴产业的发展。例如休闲旅游等产业,随着交通状况的改善,还可促进农家乐旅游的快速发展,为广大农户的经济增收提供了性的机遇。加强对基础通的建设力度,有助于促进旅游景区的建设与发展,对于推动当地旅游市场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繁荣意义重大。
3.盘活沿线资源,提升沿线土地价值
公路交通的建设,对于沿线的资源有着极其明显的“盘活”作用,对于相关的旅游及土地资源所带来的这种盘活效应将更加明显。依据区位理论效应,交通运输的建设会导致当地区域区位发生转变,同时区域的相对位置变化也将会导致土地价值受到波动。一般在交通改善前由于土地及旅游资源难以同其他要素相配套,会长期处在闲置状态下,而一旦进行了公路交通建设,便会使得这些资源被整合到更大的区域空间内,从而也就使得原本闲置的资源其市场价值显著提升。这对于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尤为重要。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性国民经济产业,公路运输发展同我国的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密切相关。随着公路交通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将会促成在交通沿线形成更多的区域经济圈,并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同时公路交通运输还可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带动沿线新兴产业发展、以及盘活沿线资源提升沿线土地价值等作用。只有切实做好公路与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方可将各个国民经济发展基点连结成一个整体,实现对信息、物质、人才等各种资源的充分整合,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交通运输行业是带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国民经济水平、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伴随着交通运输工程建设数量的持续增加,交通运输行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逐渐呈现出来,经济问题就是其中最严峻的一项,主要体现在筹资方式狭窄、资金监管水平不高等几个方面。面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需要从城市运输建设特点着手,对现有经济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以此来进一步促进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稳定发展。
一、城市化交通运输中存在的经济问题
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命脉,运输体系是否科学完善直接关系着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所以,交通运输一直以来都被政府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交通运输体系进行了不断优化与完善,尽管该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却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其中,经济问题所占比例最大,这些经济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益性强,融资方式狭窄
与一般市场经济行为不同,城市交通运输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各地区之间的交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大幅度提升国民经济水平。所以,从性质上来说,城市交通运输具有很强的公益性,这也直接导致了其融资方式的局限性,只能依靠政府部门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民营企业和个人很难将资金投入其中。加上国家近年来对财政政策给予了改革,加大了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渠道的管理,从而使得城市交通运输的融资方式更加狭窄。
(二)资金监管制度存在安全漏洞
交通运输工程具有工程量大、工程周期长等特点,所以,一旦交通运输工程立项,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建设资金的有效管理成为了相关部门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就目前大多数交通运输工程的资金管理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监管不到位、监管制度不健全、资金管理存在安全漏洞等问题,使得资金浪费、怒用、侵吞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了确保交通线的建设能够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在项目建设中,必须确保建设方案具体、完善,除了要对前提施工、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施工的各项操作进行明确规定之外,还要提高对工程验收和试运行两项环节的重视程度,从根本上做好工程建设工作。一般来说,交通运输工程从立项到竣工,再到试运行,需要经历很长的工期,如果施工经验不足、施工技术不成熟,那么施工工期将会更长,随之而来的就是投资周期长、回收周期漫长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资金管理的困难程度。
(三)涉及面广,建设成本高
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区域经济的长足发展,所以,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各组织机构给予大力支持,这些组织机构和部门主要包括交通局、公安局、环保局、规划局、电力部门、燃气部门、自来水部门以及通信部门等。由此可见,交通运输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随之而来的就是建设成本的增加,这些成本除了必要的建设成本外,还包括一些非工程项目成本,比如说,交通疏解、树木移植以及城市环境的保护等。此外,城市交通系统还涉及了多个专业和领域,例如,给排水系统、环控系统、车站建筑、通信工程等。所以,若想使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实现预期的建设目标,必须由多个部分有效配合,对各项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将各个专业和领域的优势发挥出来,促进交通系统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此外,建设成本高也是当前城市交通运输中的一个主要经济问题,尤其是在通货膨胀不断加剧的今天,工程建设中所涉及的成本也在持续提高。众所周知,交通运输系统建设的目标主要是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所以工程所在处几乎都是建筑密集区,不仅交通情况拥挤,而且施工环境复杂多变,一旦施工出现问题,势必会影响到施工安全。所以,必须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这也是交通运输工程施工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解决城市化交通运输中经济问题的对策
交通运输工程建设是一项全面而又系统的工作,其中所涉及的经济问题亟待解决。就当前城市化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现状来看,对于经济问题的解决,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拓展交通融资渠道
针对融资方式单一这一问题,相关部门若想将其有效解决,首要任务就是拓展融资渠道,在原有资金来源的基础上,实现资金来源多样化。经过一段时间深化改革,目前交通运输建设中所涉及的资金来源除了传统的政府支持外,还增添了国债支持和银行资金募取两种方式。所以,为了确保上述两个融资渠道能够实现有效融资,就要求交通投资建设部门除了要对国债努力获取之外,还要尽可能与银行业建立良好的联系。与此同时,还要将民间资金充分利用起来,将民间闲置资金投入到交通运输系统建设中,解决工程建设资金不足这一问题,促进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制定有效的城市交通保障机制
交通保障机制的制定和完善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交通运输建设单位需要以国家政策发展变化为依据,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现状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并且积极探讨与之相关的融资模式,大胆创新融资方法,确保融资机制能够满通工程建设需求。其次,对于交通保障机制、扶持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也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利用政府导向保证城市交通运输进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只有确保保障机制科学合理,才能够确保交通运输建设目标顺利实现。
(三)完善交通建设资金监管体系,定期审查资金使用
资金监管体系的完善也是交通运输部门日后工作的一个重点所在,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一方面可以确保资金的使用满通运输建设需求,避免出现资金滥用、挪用和占用的情况,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则可以有效提高交通运输部门的管理效率。与此同时,还要做到对资金使用情况的定期审查,审查内容主要包括资金使用是否科学,是否存在使用不当的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应第一时间与相关部门联系,进行查找和修正。对于责任部门或责任人,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惩罚。只有完善内部约束与配合机制,才能够从根本上将督促和监督的作用发挥出来,杜绝资金风险的产生,提高资金利用率。
(四)发挥政府部门职能
上文提高,在交通运输工程的建设与运营中,涉及了多个专业和多个部门,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协调是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要将其职能充分发挥出来,建立与交通投资建设部门的有效沟通,从工程建设与发展的角度出发,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同时,政府部门职能的有效发挥还有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对员工竞争精神、责任意识和学习意识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以间接的提升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对交通运输行业的长足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体系的完善对我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推动作用,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但从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城市化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经济问题,如果不能这些问题有效解决,势必会阻碍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不利于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这就要求城市交通管理部门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构建科学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将现有的经济问题有效解决,为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保障。
关键词:道路运输 经济发展 市场经济
从道路运输的角度来说,所谓道路运输的实质就是通过连接不同城市的终端点,建造一个良好的交通枢纽,从而促进城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由此可见,道路运输和城市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只有深入的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才能够促进道路运输水平的发展。
一、道路运输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关系
众所周知,现阶段我国所实施的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体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道路运输经济给予高度的重视,不仅如此,还应当将其纳入重点建设行列。
(一)道路运输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市场经济
客观的评价一个地区是否发达,发达程度如何,主要看这个地区的交通枢纽是否方便,是否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能否让人们安居乐业。[2]因此,首先要对一个区域的交通实现科学管理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可见,道路运输就像是一张大网一样,这个大网包括区域经济的发展实际情况以及经济发展的运输情况。
(二)道路运输有利于促进周边经济的发展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我国很多农村都流传的一句俗语,也充分体现了道路运输的重要性。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道路运输的发达与否一方面反映出这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情况,另一方面还反映出微观经济发展状况。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说,道路运输在交通枢纽中处于一个比较核心的位置,因此其必须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甚至要比经济发展的速度更快。
(三)区域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存在必然的联系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要想促进经济发展,就必须对公路、里程以及铁路里程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不仅如此,经济进步和公路路程数之间也存在密切联系,还是正相关关系。随着公路里程的进一步增多, 它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它进行深入探究。
二、道路运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交通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实现新常态。交通运输增速也逐步加快,产业调整步伐必须紧跟交通运输发展的速度来实现。然而目前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交通运输经济的迅速发展,因此必须对其予以高度的重视。常见的道路运输经济发展问题包括很多类型,例如道路运输管理存在部门职责交叉、道路运输发展无法满足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道路运输的发展。存在的这些问题,对广大交通管理者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道路运输经济发展情况则不容乐观。
三、对道路运输经济管理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测
一是加强公路水路建设。作为交通运输的重点发展内容之一,铁路建设至关重要,但我们在建设铁路的过程中,却忽视了公路和水路的建设,因此,提升交通运输的服务保障能力,必须加强公路和水路的建设,让两者发挥更大的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服务能力。
二是加快交通运输改革创新能力。若想实现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必须实现交通运输经济的改革与创新,这种创新不仅仅是指技术创新,也是指模式的创新以及交通运输经济服务方面的创新。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各交通管理部门必须做到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才能够实现交通运输经济建设的科技进步。例如加强管理体制创新,推动建立运管、客管、公交合一的“大运管”体制,推行结构性改革,满足产业迈向中高端、消费结构升级等产生的新需求,推动运输行业转型升级。
三是将道路运输经济发展和基本的目标成本管理综合在一起。道路运输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关企业的管理者们必须重视资金收益还有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并将其与道路运输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需要相关企业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管理目标成本,并综合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从而达到推进道路运输经济发展的目的。
四是落实道路运输经济发展过程中管理者的相关要求,提高各企事业单位的预算能以及管理能力和控制能力,使得道路运输经济的发展在各部门科学预算的基础上实现。为此,管理者必须将管理目的落实到实处,遵守相关行业要求,积极反映道路运输经济发展过程中政策的落实情况,并配以相应的法律法规,践行科学的道路运输经济发展规划,为道路运输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道路经济运输情况与经济发现情况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必须对道路运输经济的发展给予高度的重视,否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难以得到发展。当然,我们也应当意识到,道路运输经济的发展与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凤学.中国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2
[2]胡兴华.甘肃道路运输行业文化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3
交通运输作为国家各地区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的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纽带作用。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创新,我国农业与工业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其中一些国有企业分布于全国,有些企业还跨出了国门,在国家有很大的投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各个企业之间、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那就需要建设发达的交通系统。目前而言,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速度得越来越快,高铁、高速公路以及水运方面的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已经拥有了一个强大的交通系统,同时,在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络方面,已经处于领先的水平。但对于国外一些发达的国家来说,我国目前的交通运输网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我国交通运输业和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需要不断做好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以确保交通运输业的正常运营,提高交通运输工作的效率,促进交通运输业的持续发展。
2.交通运输管理中常见问题分析
2.1人均道路面积偏低
过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只注重于建筑结构建设方面,而忽略了国家的道路建设,结果造成我国人均道路面积偏低,远远落后于国际平均水平。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城市道路的需求量变得越来越多,对道路建设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的人均道路面积。但相对于国外一些国家而言,我国的人均道路面积还处于偏低现状,大部分城市道路仍存在着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这也成了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2.2运输任务重和服务水平不高
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多,从中给交通运输行业带来了十分繁重的任务,特别是在载人方面,我国许多地区在运输方面都表现出来一定的难度和存在着一些不足。事实上,无论我国在运输车辆的增加方面,还是在运输次数的提高方面,还是不能满足载人方面的需求,要解决这方面的运输需求仍是一项非常繁重的任务。另外,由于运输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服务意识,加上基础服务水平不高,这也是引发交通运输中问题的原因。
2.3协调发展问题
从我国交通总体规划上看,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在进行交通运输规划过程中,缺乏全局的规划理念,如没有全面地考虑到各种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协调性和系统性,这大大降低了交通运输业工作的效率。与此同时,交通运输的发展大多靠政府的支持和投资,而缺乏多元化的投资,这显然很难满通运输的长期发展,交通问题也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3.交通运输管理的有效对策
3.1优化城市交通运输网络结构
城市交通业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交通运输网络的发展不仅可以缓解城市交通严重的拥堵问题,而且能够融合城市各区的道路,从中提高道路交通容量。要完善城市交通运输网络,需要优化城市交通结构,而城市交通结构的优化既可以改善路网结构不合理现状,又可以解决车辆通行的难题。城市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主要是针对不同等级的道路,按照道路功能进行分工,从而使得道路网络的功能体系更加明确,以实现交通运输业的经济效益目标。
3.2加强交通运输工作的管理与服务
在交通运输中,做好交通运输管理与服务方面工作是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运输管理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交通运输服务与管理工作相互之间的联系。目前,我国的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主要划分企业单位和行政事业单位两种。两种单位由于性质不同,使得其工作的理念也有所差别。企业单位的工作理念主要是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而交通运输企业的工作方式不仅注重经济利益,而且更多是为了分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理念主要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以促进交通运输工作的服务体系的完善,提高交通运输工作的管理工作的效率。
3.3加强客运站场建设力度,完善客运站的基础设施
加强客运站场的建设力度是完善交通运输体系的基础条件,客运站场选址的合理性,对整个城市交通运输体系的运行效率影响较大。目前而言,我国的客运站场的建设力度还需要加强与完善,特别是在基础设施配套方面,乡村客运站场需要考虑到其密度和服务水平。不仅仅要完善运输硬件设施,而且要提高运输安全管理水平,同时还要配备较好的运输设备,旨在为人们提供安全可靠的运输服务。
3.4做好城市交通运输规划工作
合理的交通运输规划,不仅能够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而且还可以促进当地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因此,在交通运输规划过程中,需要根据城市的规划、发展现状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以减少城市建设资金的支出。另外,还要从城市远期的发展进行交通运输规划,以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5运用高新运输管理技术
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的改善,往往需要运用高新运输管理技术。例如,立体停车场的广泛运用,有效缓解了城市地区停车难的问题;多层立体空间的利用,主要分为地上、地下、空中几种空间,这使得城市交通运输与城市功能得到很好的对接;城市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运用,城市智能化管理系统包括智能化的交通指挥调度系统和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其中交通运输中央监控单元可以通过无线电引导车辆最佳行驶路线,从中避免车辆发生堵塞现象。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