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6 16:09:1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财政档案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会计档案亦是企业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始终受到国家财政与档案主管机关重视:1984年,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下发《会计档案管理办法》;1998年8月,财政部、国家档案局针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经济和会计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原会计档案管理规定中不适应经济发展和会计改革要求的问题,重新修订了《会计档案管理办法》;1999年颁布的《会计法》。国家一系列法律法规不仅为会计档案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程中,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对于贯彻执行《会计法》,提高会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为加强我国会计档案的科学管理,《会计法》原则规定了会计档案的范围、保管、销毁等问题,从而将会计档案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会计档案管理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为此,《会计法》授权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对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调阅和销毁,以及单位变更后的会计档案管理等问题作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
各种法规颁布以来,我集团坚持把会计档案管理作为企业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先后制定了《会计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会计档案整理标准》等制度标准,推行了会计档案集中统一管理,集团公司主要生产、辅助单位的会计档案纷纷移交档案部门保管,提高了会计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1999年,根据国家颁布的《会计法》,结合我集团实际情况,档案主管部门会同财务部门重新修订了我集团《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加大了会计档案管理力度,进一步提高了我集团会计档案工作的管理水平。具体体现在以下诸方面:
一、对交由档案部门管理的会计档案进行了系统整理、排列、编目,有的档案室还引进计算机管理模式,形成了比较好的管理基础,为及时、快捷查阅创造了条件。
二、会计档案移交档案部门管理,减轻了会计人员负担。确保了会计核算材料的安全质量。
三、对会计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符合档案法规要求,使企业档案更加齐全完整。
四、由于会计档案借阅实行严格的审批手续,使查阅利用控制在允许范围,有效保护了企业秘密。
五、会计档案管理规范化,促进了会计档案作用发挥。据统计,近年来会计档案为我集团内部审计、清产核资、追收欠款、解决经济纠纷、维护合法权益提供了依据和参考。取得明显成效与经济效益。
六、集团公司实施会计电算化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细则,对会计档案存档手续、保证备份数据的安全:打印输出的凭证、帐册、报表等书面形式的会计档案管理:对随计算机配置而来的操作系统、各类应用程序软件以及购买的商品化会计核算系统软件和以上软件的备份磁盘,均作为会计档案保管;同时对备份磁盘会计档案出借的管理及对伪造、非法涂改变更、故意毁坏数据文件、帐册、备份磁盘等的行为的处置都做了详细的规定,通过一系列可操作性的规定,不仅完善了内控制度也保证了会计档案完好。
纵观我集团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少数单位的会计档案未能按法规要求管理。《会计法》规定“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会计机构保管一年,期满之后,应当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统一保管”。截止目前,我集团少数辅助单位或“三产”企业仍存在着会计部门自行保管会计档案现象。
(二)部分超过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不能及时鉴定销毁。《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保管期限已满的会计档案除未结清债权债务的原始凭证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外,可以按照报批程序销毁。由于很多应销毁会计档案不能正常销毁,加大了档案部门工作量,并影响档案库房、装具合理使用。
(三)会计电算化给会计档案管理带来的新问题亟待解决。伴随会计电算化技术的普遍应用,与之俱来的会计电算化所形成会计核算材料的归档、保管、利用问题,档案部门目前尚无较为明确的管理规定与标准,还有待研究探讨。
为深入贯彻落实《会计法》,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笔者建议如下:
一、提高认识,把会计档案管理作为贯彻《会计法》的一项内容来抓。会计档案管理是会计工作组成部分,直接关乎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有关方面应把会计档案管理作为贯彻《会计法》的具体内容,为规范有序的会计工作夯实基础。
财政监督档案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既有财政收支管理,也有会计工作监督;既有金融市场监督,也有国有资产管理;既有行政管理工作,也有党务建设工作。这方方面面的工作就构成了财政监督档案体系的架构。财政监督档案建设就是要服务于财政监督工作的开展,体现出监督工作特点,重点围绕财务、金融、会计监督等工作建立健全业务档案,同时兼顾党务、政务等方面档案的建设,形成一个比较科学、全面、系统的财政监督档案体系。
2.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进度。
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不仅给财政监督档案管理部门和财政监督档案信息用户带来许多便利,也给档案工作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缩短了人与信息的距离。在财政监督档案信息化管理中,首先,计算机要有合理的硬件配置,这样就可以充分考虑到本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现时规模与发展前景和设备的适应情况、扩充能力、兼容性以及联网能力。其次,要选择合适的管理软件,使其能够严格按照档案信息管理自动化技术数据规范要求和标准。再次,要加强财政监督档案数据库建设,一方面,档案人员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档案信息的快捷传输、有效反馈、提供利用、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财政监督档案数据库的建立可以极大地提高财政监督档案信息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3.提高档案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为财政部门各方面工作提供档案的利用服务,是财政部门档案工作的方向,也是档案工作目的的体现。因此,要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多角度、多途径开展档案利用服务工作。档案工作者应做到“掌握”、“熟悉”、“主动”,即掌握单位的工作动向、熟悉档案的基本内容、主动为各项工作服务。要充分利用财政监督业务档案资源,努力提高档案利用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提高档案管理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首先,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作为从事财政监督档案管理工作的档案工作者,要具备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做到爱岗敬业、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并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学习和进步,从服从服务于财政工作的大局出发,认真履行档案工作者所肩负的工作职责,讲政治、讲大局、讲服务,在思想和政治上提高自己,为财政监督工作发展和进步做出新的贡献。其次,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档案工作者要想把工作做好并取得一定的成绩,要掌握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有如此,才能在工作中轻车熟路、游刃有余。同时,档案管理人员应了解和掌握财政监督档案的具体情况和基本内容,精通财政监督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统计等业务工作,并具有良好的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技能的能力,不断地更新自己、提高自己,以便应对面临的新挑战。再次,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
关键词:信息化视角;乡镇财政;档案管理;研究
一、加大档案信息化设备的投入
加大档案管理工作力度,从强化档案管理责任入手,按照档案标准整理归类,进一步促进乡镇财政所强农惠农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拨专款为乡镇财政所添置档案柜,配置电脑、扫瞄仪、空调、温度计等专用设备,定期更新和录入档案管理系统信息,确保档案质量的完整性和完好性。聘请档案管理专家为财政档案人员进行培训,组织人员到外地档案管理先进地区进行学习;扩大档案整理范围。加大工作奖惩力度。一是强化工作责任。将规范档案管理作为推进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创建乡镇财政规范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并要求乡镇财政明确专人管理档案,做到相关档案资料收集及时、整理有序。二是强化业务培训。采取培训、观摩、邀请专家讲课等方式,学习档案管理知识,指导乡镇财政如何收集整理档案;开展后续教育,通过不间断学习,及时更新档案专管员业务知识,提高档案管理技能。三是强化类型划分。制定乡镇财政档案管理手册,将档案划分为文书、会计、业务、荣誉实物、声像电子、图书资料六类,同时,按照档案管理规定并结合工作实际,分别确定档案保管不同期限。四是强化日常归档。规定档案专管员工作职责,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对档案资料进行分类、立卷、归档,并做到组卷合理、卷文规范、外观统一。
二、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领导、组织实施
平时指定专人负责档案计算机的使用和管理,按要求设定开机密码,不与互联网连接,确保计算机的安全,有力地促进档案工作的深入发展。严格执行档案收集、整理、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订、入盒、上架制度。切实把会计档案工作列入年度工作任务,积极推动档案工作的科学有序开展。加强档案管理规范工作,促进电子档案的开发利用。此次整理的所有档案均录入数据库,以便于对错漏档案及时进行校补和远距离共享。今后,逐步将常用档案进行电子扫描后建立档案核心信息数据库,查询档案可不进库房,不翻阅纸质材料,实现电脑查阅及打印技术。
三、加强档案业务培训和信息保密制度教育
不断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水平,扎实做好档案建设和管理工作,注意档案保管和保密细则及要求,加强库房管理、认真做好人事档案移交手续和档案鉴定销毁工作。立足档案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科学化建设,不断强化管理、规范操作,着力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利用业务学习和会议等形式,组织全所工作人员学习《档案法》等法律法规。添置、改造和完善硬件设施,改善档案管理条件,做到档案室与工作人员办公室分开,保证了档案保存质量。组织专职人员对文书档案、会计档案、实物档案进行全面整理、科学分类、规范归档,做到内容详实、信息真实、便于查阅。并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档案保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使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为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设立综合档案室,所内全体同志各自在搞好本身业务工作的同时,都能主动整理收集、移交好资料;为了落实责任,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所内工作的总体规划,制定档案工作管理目标,明确档案工作责任制,与其它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一起奖惩。定期召开档案工作碰头会,了解档案工作情况,给档案工作以必要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保障,从而为档案整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增强全员档案信息化管理意识
为增强所内档案意识和提高档案业务素质,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档案知识的学习培训。一是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学习;二是号召大家在自学的基础上,利用学习日,开展档案管理知识集中学习,广泛学习宣传有关档案管理的政策、规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强化档案管理意识。三是出门学。多次组织人员参观学习档案管理技术,邀请县档案局专家指导,有效提高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缺什么补什么,保证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综合档案室配备一台计算机和打印复印、扫描一体机,购买文件档案资料综合管理系统软件,将十三类档案《文件归档目录》、《专门档案分类目录》、《实物档案归档目录》、《声像档案归档目录》等录入到计算机,各类档案均有完整的纸质目录,全部档案目录实现计算机检索。
五、健全规章制度,确保档案管理信息化规范高效
为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根据档案目标管理要求,建立健全一整套档案管理制度,如《各类档案立卷归档制度》、《档案保管制度》、《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责任制》、《主管档案工作的办公室主任责任制》、《专职档案员岗位责任制》、《档案保密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档案查、借阅制度》、《档案统计制度》等做到有章可循。并严格将档案管理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使在公务活动中产生的文书、基本建设和设备、声像、荣誉实物等档案、资料实行了集中统一管理。制定各门类档案的分类方案,提高档案案卷的质量标准,充分发挥档案的潜在作用,方便利用,更好地为财政工作服务;建立各类档案统计台帐,如各类档案借阅登记薄、档案数量统计台帐等,做到台帐清晰规范。利用档案为该镇沉积多年的建校借款债务纠纷的妥善解决、村干部垫交农业税的及时准确兑付均提供了大量翔实的材料,使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马卫东;李丽红.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措施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年21期.
[2]杨勇军.浅谈如何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J];才智;2013年13期.
一、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档案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维护历史真实面貌的工作。财政档案管理工作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作为单位生产、技术、科研和经营等活动的真实记录和一项基础性工作,同时作为与单位同步发展的无形资产,在单位管理等各方面正积极地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规范化、科学化的档案管理,是单位必须做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单位发展的同时档案工作不被削弱,建立一套适应财政业务特点、体现财政规范化、科学管理水平的档案体系,使得档案工作的发展不置后于单位发展速度,它将为财政各项综合业务、研究工作的开展创造必要条件,对规避和抵御各种风险起到一定的必备作用。
二、加强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实现财政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财政档案管理制度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办公自动化趋势的到来,需要不断确保财政档案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所以为了更好的推进财政档案现代化管理工作,需要对传统财政管理制度进行适当的改革,因此,这就要建立现代化的财政档案管理制度。一方面新的财政档案管理制度要重视计算机信息安全保护工作,着重加强对电子档案的保护工作,切实保障电子档案的安全可靠。另一方面,在财政档案的收集、整理、管理和使用各个环节中要按照统一合理的操作规范,才能有效避免财政档案在使用中出现信息丢失等问题,从而维护财政档案电子文件的原始性和真实性,保证财政档案的现代化管理。
(二)健全财政档案管理监管体系
加强对财政管理工作的监管是切实优化档案网络建设的一项重要手段。监管工作的实质其实就是加强对相关信息的监督,更好的实现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健全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体系就是对在财政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科学合理的监督。根据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做好财政档案管理的监督工作,需要具备高效运转的财政档案管理监督部门,才能确保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监督。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也需要不断对财政数据的真实性进行合理的监督,才能防止出现无效的数据。另外,需要对财政档案管理人员的具体工作进行合理监督,按照档案管理的总体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要求,合理设计财政档案监督管理的总体方案,制定档案信息网络监管内容,才能全方位对财政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合理的监管。另外,财政档案管理监督体系涉及总体设计、软件开发、档案整理、扫描录入等一套包括硬件和软件的系统。为了提高对财政档案管理的利用率,可以适当设置档案查询系统,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科学合理的建设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进而可以更好的实现财政管理信息的共享,从而从机制上提高对信息的共享能力。
(三)加强财政档案管理队伍建设
提高财政档案管理业务水平需要有一支知识和能力都过硬的档案管理者队伍,针对基层财政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较低、计算机操作水平较差的现状,需要对财政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切实提高这些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加财政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时还要针对财政档案管理人员统一进行计算机技术操作培训,让他们掌握信息技术的新知识,提高他们的计算机使用水平,进而从人员层面上更好的保障财政档案现代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还要不断提高财政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道德素质,培育其事业心和奉献精神,进一步增加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三、结语
1 财政局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保存条件不完善
随着经济社会的逐渐发展,大部分的财政单位中的办公场所都有限,没有设置集中的档案室。部分单位中会将办公室和档案室合并,在办公室内摆放几个资料柜,以此作为档案室;还有一些单位对档案室没有清晰的概念,与仓库混淆,将一些档案资料存放在仓库内。还有些单位中没有健全的基础设施,经常会发现档案霉变、虫蛀等情况,而且搜索过程困难。
1.2 档案管理不集中
某些财政单位中的不同部门中都会安排一些兼职人员,对档案资料进行分散化的管理。大部分的兼职人员都有很多工作任务,也不重视协调配合,而且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投入的时间、精力也不够。同时,这些兼职人员的专业能力不够强,业务技巧也不够熟练,对于管理档案没有高校、合理的方法,导致档案文件不够完整,而且财政单位中的档案管理工作无法达到科学化、规范化的目标。
1.3 管理水平不高
一方面,档案管理缺乏制度保障。有的财政局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少数有制度的,也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还有的没有相关配套实施办法和检查考核措施,制度成为一纸空文,纯属纸上谈兵。另一方面,档案管理缺乏现代化手段。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不少财政局单位开始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管理档案,相当一部分档案管理人员还实行手工收集、手中操作、手工检索,利用现代化技术设备的水平不高、范围不广,不利于档案的收集、编研、开发利用和档案技术支撑作用的充分发挥。
2 出现问题的原因
2.1 对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
档案工作在一些领域尚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主要表现为,领导阶层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档案管理不是单位的主要工作,对创造经济社会效益、完成工作目标任务帮助不大。因此,执行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不认真,导致财政局档案管理人浮于事,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滞后,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2.2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强
档案业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连续性,需要相对固定的工作人员。档案管理人员不稳定,专职少、兼职多,工作缺乏积极性。一是工作不安心。缺乏长远计划和打算,对档案工作的责任心不强。二是学习业务不专心。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和继续教育没有纳入培训计划和要求。三是工作不用心。大部分兼职人员没有经过专业档案知识培训,对档案的重要性和管理要求掌握不全面,对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等业务不熟悉,档案收集意识淡薄,档案管理缺乏连续性。
3 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3.1 财政局的领导阶层应该加强重视
保证财政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核心在于领导阶层的重视。因此,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促进各项工作的协调,以此获取领导阶层的认可与支持。首先,管理人员应该树立积极的工作观念,热爱档案管理工作,加强专业知识,提高管理效率与质量,保证完成自己的工作职责,以出色的表现来引起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其次,管理人员应该重视宣传工作,运用多种方法,大力宣传《档案法》与其他法律规定,帮助单位的全体人员都能够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并且,管理人员如果有新的想法,应该向领导提出建议,将档案设备完善、档案文件的维护、人员建设等方面纳入单位发展方案中,同时按照工作内容提供资金。最后,管理人员应该坚持为单位服务的原则,保证为领导阶层、其他部门提供有效、及时的档案服务,增强档案管理的影响作用,以此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建立健全的机构体制
财政局应该建立健全的机构体制,以此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在设置业务科室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固定一些兼职管理人员,在更换工作人员时,也应该保证档案文件的交接。同时,还应该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包括保存、鉴别、使用等规定,推行岗位责任制,这样可以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并且,财政局还应该处理好与档案部门的关系,将分散化的档案管理工作转变成集中管理模式;加强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同等看待档案工作与其他工作内容,并且与业务工作同计划、同布置、同检查、同落实,充分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3 必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提高档案人员素质是搞好财政局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必须在提升档案工作的生命力、档案事业的保障力、档案队伍的战斗力上动脑筋、下功夫。一是加强财政局档案人才队伍建设。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有针对性地选择综合素质好、发展潜力大、责任心强的人员进行教育培养,引导他们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抓好智力引进工作,注重引进档案专业人才或公开招录档案学、历史学、计算机等专业人才从事财政局档案工作,壮大财政局档案人才队伍。二是加强档案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档案管理工作专业性很强,要求从业人员既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又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尤其是具有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管理档案的基本技能。要经常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学习《档案法》等法律法规;要强化信息技术、缩微技术、数码复印新技术、相关标准规范和档案基础业务知识培训,优化知识结构,实现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要坚持走出去,学习先进工作经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三是注重自我提高。档案工作人员要积极探索管理新模式,掌握管理新方法,自觉提升专业水平,实现财政局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一.培训内容
这次培训班的课程充实紧凑,涉及到办公室工作的各大方,
面,具体讲授了以下专题:
财政部办公厅秘书处邱玲处长讲授的《认真执行国务
院公文处理办法进一步提高财政公文质量》。内容包括:
()年月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
法》,相较于旧的《办法》,作了重要的修改并新增了不少内容。(具体内容见材料)
()公文办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常见差错。其中,主
要讲解了“函”这一文体。“函”说白了就是非文件,是一个大类。相较于正式的“文件”,函的形式更灵活、运作的过程更简便。
府办公厅秘书处冯宏梅处长讲授《关于国家行政机关
公文格式的若干问题》。对公文的格式作了具体而详尽的总结。
()介绍了公文的种类。分为①文件式(红头文件);②信函式、命令式;③会议纪录、电报;
()介绍了文件式的格式,文件式是公文中最常用的
文体,包括版头(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具体而详尽的规定;
()介绍了信函式、命令式的格式;
()介绍了会议纪要的格式;
()介绍了省政府办公厅的动作。即收文、分办、办
理、呈送、核稿、审批、发文(对外发文)、督办、返谴、归档的全套模式。
广东省档案局石大泱处长讲授《加强机关档案工作、提高档案水平》。内容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档案法》对机关档案工作的规定。重点指出行政部门形成的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组成部分。受国家重点保护;要求行政部门档案要集中统一管理,要维护档案完整。
()档案工作与机关工作的联系。石处长指出档案工作是各项业务工作的一个基础,机关工作的过程、结果都客观地记在档案中。同时,档案材料也是加强机关管理的基础材料、是机关领导决策的重要参考、是开展机关各项研究工作的重要材料、是编史修志的第一手材料。
因此,机关部门应对档案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
政府办公厅信息处罗展怀处长讲授《政务信息工作理
论与实践》。主要内容包括:
()怎样看待信息工作。首先认识信息工作的特点:对
现实情况反映快、涉及社会经济的范围广、形式灵活。其次是了解信息工作的作用:是领导了解各方面工作的渠道,可以让领导掌握社会动态;是向领导同志汇报工作、扩大影响的经常性渠道;是反映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途径;可以成为推动政府转变职能、转变工作作风的有力手段。
()信息工作的具体内容。作为政务信息,包含了三个
层面:为上级领导服务;为本级领导服务;为下级领导服务。
二、培训心得
各级领导在培训班上的发言、授课,对办公室作为一切工作运转中心的重要地位给予了高度肯定,对今后更好地开展办公室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建议:
邱玲处长在如何提高财政公文质量的问题上提出在办公室的具体工作中,首先要深入学习年的新《办法》,严格按照新《办法》的各项规定进行公文写作,务求格式规范、内容严谨;
其次是要深入了解新《办法》中提出的“函”这一形式,相较于文件,“函”的灵活和运转的简便有助于减轻繁杂的办公室事务。一些重要性、紧急性低的内容应多用“函”的形式发出,以简便流程、减轻办公室的工作量。
冯宏梅处长在公文格式的问题上提出各级机关部门应严格把住公文的格式关,将格式上的错误降到最低点。
同时,冯处长也介绍了省政府办公厅的运作过程以供各级机关部门参考:①收文,由秘书处资料科收文,包括上级、同级、下级各方面的来文,分为阅卷和办卷来进行登记,分送承办的科室;②办理,由省政府办公厅综合一二处办理,收文后每人签收,按规定处理,将不符合要求的文退回,将不属于本处职权范围内的文再分送;③承送,报送领导审批;④核稿,是正式文件的核稿,领导审批完付印前由办公厅主任最后审核,再由秘书处审核一次,有原则性改动的重新审批,没有原则性改动的可付印;⑤发文,由发行科发文,电报则由省委机要局发出;⑥督办,对已发文进行事后监督,包括电话催办、领导上门等方式;⑦返谴,用领导批示回报表,复印领导批示,送达先阅先批者处;⑧归档,书面存档,方便以后查阅,将所涉及所有材料罗列。
此外,冯处长建议各级机关制作政务动态通报,将一天内重要领导批示,上访情况等整理制文,第二天放至领导处,以全领导全面掌握情况。
石大泱处长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是要对《档案法》进行深入学习,将《档案法》里的各项规定落实到各项具体的工作中;其次是认识到档案工作与机关工作的密切联系,在,具体工作中加大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再次是提出办公室作为档案工作的领导,应如何在具体工作中加强它的领导作用。
罗展怀处长提出了做好信息上报工作的具体内容: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渠道,其中又以人的沟通为主为重;其次是要把握上报住处的最基本的内容,这些内容包括重大的经济社会动态、突发事件、重要的工作部署、领导决策落实的情况、需要上级帮助解决的困难、上级要求上报的内容、领导批示的反馈等等;再次是要提高上报信息的针对性。这主要是指内容的针对性:考虑内容的重要性、综合性;介绍的经验是否先进和可借鉴性;反映的问题是否需要上级关注和帮助解决、提出的建议是否针对上级提出来的。
建立财政专项档案的必要性
(一)财政专项档案形成的特点
财政专项材料内容广泛。科研单位财政专项通常分基本建设、人才建设和科研辅助三大方面。基本建设又有仪器设备建设、基建和环境建设。因此,财政专项档案材料形成情况比较复杂,涵盖内容广泛,涉及科研单位几乎所有档案。如财政专项申请、执行和验收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文件涉及文书档案,仪器设备建设涉及仪器设备档案,基建和环境建设涉及基建档案,财务收支涉及会计档案,科研辅助的财政专项又涉及科研档案,财政专项执行过程中形成的照片还涉及照片档案,等等。
财政专项执行时间较长。多数财政专项不可能在一年内完成,一般要2~5年,少数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二)现行财政专项归档管理办法及弊端
现行的财政专项档案分散在文书、科研、基建、仪器设备、财务等各种档案中,缺乏系统性。这种归档方法最致命的弊端:一是材料分散,不但材料分散在各种档案中,而且文书、会计等档案是按年度归档,会计凭证还是按月装订,导致材料更加分散。因此要系统利用财政专项档案难度较大,特别是项目验收、绩效评价和上级检查等情况下往往不能很快很及时地提供齐全的档案。二是对财政专项档案的归档情况无法进行系统检查监督,如归档项目是否齐全和每一项财政专项中归档材料是否齐全等都无法监管,导致一些项目或材料漏归。可见,有必要对财政专项档案的归档和管理方法进行全面改革,建立专门的财政专项档案工作。
建立财政专项归档管理体系
(一)财政专项档案归档管理体制的构建
浙江省农科院2007年建立了财政专项档案管理体制,构成如下:
1.组织体系:院档案室负责指导和监督全院财政专项档案的归档工作,并确定专人管理财政专项档案。财务处负责财政专项工作的人员负责提供全院财政专项的有关信息,并负责全院财政专项汇总材料的归档。各研究所设有财政专项档案兼职管理员,专门负责各研究所财政专项档案归档的技术指导和管理未结束的财政专项档案。财政专项执行部门确定专人负责做好项目档案材料的收集、保管和归档工作。
2.归档制度:全院所有的财政专项无论资金数额大小均应归档。财务处在下达财政专项经费项目时必须同时落实财政专项档案的归档任务。涉及院内数个单位承担的财政专项形成的综合档案由主持单位负责落实归档任务,相关的基建和仪器设备档案由各参加单位自行归档。归档材料应由执行部门主要负责人审查签字才能归档。财政专项验收时必须同时验收财政专项档案。
3.归档时间:由于许多财政专项执行时间长,如果等项目结束后再归档,许多材料容易丢失,特别是原件丢失严重。因此,财政专项一经立项必须于次年年初开始归档,每年归档一次。
4.档案管理:将财政专项综合档案单独作为一种档案进行管理。尚未结束的财政专项综合档案由各处(室)、中心、研究所负责管理,已结束的财政专项项目综合档案及时移交到院档案室保管。
(二)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制作
1.明确财政专项归档材料范围
财政专项归档材料可分为财政专项综合档案和业务档案。业务档案即在执行财政专项过程中形成的科研、基建、财务等档案,这些档案按照各业务档案归档范围进行归档。
财政专项综合档案归档材料范围,包括财政专项申请、实施和验收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记录、账单、声像等各种载体材料。
财政专项项目的申请材料:项目申报书、经费预算、可行性研究报告、批件、合同书等。
财政专项项目执行中的材料:招标投标材料、政府采购确认书、合同、协议、会议记录、有关审计材料、财政专项整改材料(含申请报告、批复、整改后的决算表)。相关硬件设施照片、发票复印件等。另行归档的基建、仪器设备和科研等档案的移交目录、卷内目录以及归档情况说明。
财政专项检查中的材料:执行情况汇报、工作总结、经费执行情况、经费使用表和其他汇报材料。
财政专项验收材料:验收申请书、总结、绩效评价全套资料、经费决算表、仪器设备等资产账单、验收意见、会议记录等。
2.财政专项档案的制作
以件归档:因提倡财政专项一经立项就开始归档,因此归档工作是一项持续的工作。为便于归档和管理,财政专项综合档案原则上以件归档。为便于保管和利用,件的大小可根据材料自然形成的规律和有机联系灵活掌握。同一时间形成的材料或性质类似的材料可以适当合并。如申请材料(项目申报书、可行性报告、批件等)可合为一件;验收材料可合为一件等。
立卷单位和题名:财政专项综合档案一般以一个专项项目为立卷单位,案卷题名与财政专项项目同名。
年度归档方式:同一财政专项每年归档只是在原有的档案盒中逐年加入新形成的材料,直至档案盒装满,再另装一盒,而不是每年形成一卷(盒)。件的顺序一般按形成时间前后排列。备考表上注明每年归档的年份、件号和件数。
业务档案的归档:财政专项所形成的科研、基建、仪器设备档案可根据科研、基建、仪器设备档案的要求进行归档。
保管期限:财政专项综合档案保管期限暂定为30年。
正确处理财政专项档案与其他档案的关系
原则是:在维持原有的各种档案归档管理方法的基础上,既要确保财政专项和各业务档案材料归档齐全,便于管理和利用;又要减少重复归档,浪费人力和财力。
(一)财政专项档案与文书档案的关系
财政专项材料形成的文件留档时多留一份打印(油印)件。文书档案还是按原来的方法(打印件、发文稿加底稿)归档,以维持单位每年形成文件材料的完整性。另一份打印件归入财政专项档案。
(二)财政专项档案与基建、仪器设备档案的关系
财政专项中许多经费是用于基建和购买仪器设备的,因此所形成的档案也是财政专项档案内容的一部分,这些材料如果归到财政专项档案中,则基建档案和仪器设备档案就不系统、不健全,并且在查找时首先要分清该基建或仪器设备是否属于财政专项,然后在不同的系统中查找,给查找增加了难度。同时基建和仪器设备档案的管理利用有自身特点,归到财政专项档案中管理也不顺畅。然而,这些基建或仪器设备档案又是财政专项档案的组成部分,特别是一些审批、审计、招投标、免税等材料在检查财政专项时又常常要查阅,如果只归基建、仪器设备档案,不归财政专项综合卷,由于基建、仪器设备档案归档材料内容与财政专项有所不同,容易使财政专项申报、审批、决算及验收等方面的材料漏归。
因此,作为以基建和购买仪器设备为主的财政专项的材料,分为财政专项综合卷和基建、仪器设备档案。其中基建或仪器设备档案仍根据基建和仪器设备档案原有的方法进行归档。但是,在归档时要把已归档的基建、仪器设备档案的移交目录和卷内目录归入财政专项综合卷中,并标出案卷号,以便查找。
(三)财政专项档案与科研档案的关系
与科研有关的财政专项:一是纯科研的财政专项,二是包含基建、仪器设备等其他内容。科研档案与财政专项档案虽然属于两个范畴,但是纯科研的财政专项全过程和步骤,以及材料实质内容和性质与科研类似,因此作为纯科研的财政专项,可以按照科研档案的归档方法归入科研档案中,不需要另外再归。而除科研外还包含其他内容的财政专项,可以把科研、基建、仪器设备档案按原有的方法归入各类档案中,再归一份财政专项综合档案,并把已归档的科研、基建、仪器设备档案的移交目录和卷内目录归入财政专项综合卷中,标出案卷号,以便查找。
(四)财政专项档案与会计档案的关系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种档案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财政档案是财政局的重要文件,其记载的内容可反映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证据,高质量的财政档案可为领导层决策提供基础,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因此对财政档案的管理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对财政档案实行现代化管理有利于提高财政档案的管理水平,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财政档案现代化管理就是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来对财政档案进行科学而高效的管理,以使财政档案保持完整性和较高的质量。
1.财政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性
1.1是传统档案管理方式需要改变的要求
财政档案管理与其他领域的档案管理过程基本一致,主要包括档案资料的收集、筛选、分类、校核、传递、存储、利用等过程,在传统的档案管理过程中,由于档案资料的主要载体为纸质,并且从收集到使用的整个过程大部分工作都是人工操作,具有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档案管理人员众多、浪费存储空间、保养费用高、使用不方便等缺点,因此无论是从经济性还是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当前传统的财政档案管理方式都已经相当落后,要想使财政档案在国民生产中发挥参考的作用,其管理设施和管理方法都必须要实现现代化。
1.2是时展的要求
当今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随着信息量的不断增大,使得档案的存储空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给档案的分类、整理等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同时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经在各行业各领域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而一些信息的载体已经由传统的纸质转变为纸质与电子载体并存的局面,并且档案的管理工作不再局限于基本的保存和保养,而是要促进档案信息利用率的增加,使档案保管与信息开发并行,很显然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档案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因此实现财政档案管理现代化成为必然趋势。
2.财政档案管理现代化相关措施
2.1财政档案管理技术现代化
财政档案管理要想实现现代化,首先就要升级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如计算机硬件、软件、互联网与局域网等,并采用相应的现代化技术对财政档案进行管理。
2.1.1计算机技术在财政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可为财政档案的管理提供巨大的便利,如可通过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实现档案分类、编制目录的自动化,并且可通过计算机软件平台对馆藏档案进行检索和跟踪管理,一方面解放了大量的人力,节省了档案管理开支,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档案使用的科学性。因此,财政局应当加强对档案管理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如足够数量的计算机、网络、服务器、防盗系统等一系列的硬件设施。并要加快档案管理配套的软件建设,如先进的档案检索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平台、档案监测系统等等;最后,为顺应信息时展的需要,加强数字档案管理建设,实现财政档案的无纸化管理,并对特别重要的档案采取纸质和数字双保险的存档方式,推进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
2.1.2网络技术在财政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财政档案的检索与使用要实现随时随地的进行,因此就需要在财政档案管理中引入网络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建立网络服务器,使人们不用再亲自到档案室查询、取用档案,而是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完成对馆藏档案的检索,在线使用等,极大促进了档案的利用效率。
其次,通过网络技术建立的财政档案信息网站可以方便与其他部门的档案之间实现共享,有利于各部门的密切合作,共同为社会发展服务。
再次,无论是互联网还是局域网内,为了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必须要在档案信息联网的同时增加档案的保密性,根据档案的密级程度来分别对各个级别的档案采取不同的加密技术,一方面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档案信息不被黑客窃取,另一方面由于加密技术越复杂投资也越大,因此通过分级对待也降低了档案管理的成本。
2.1.3缩微技术在财政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由于原始纸质财政档案占用空间较大,因此可利用如今已经相对成熟的缩微技术对原件进行现代化信息处理,将其信息用摄影的形式记录在感光材料上,然后加工制作成缩微产品。经过缩微后的财政档案材料体积要远远小于原件,几万卷的档案往往只需要一两个档案柜就可以存放,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放大阅读技术或者放大复印来进行使用,非常方便快捷,缩微品的好处在于可以完全保持档案信息的原貌,并且记录寿命长,也可采用数字化处理将其信息保存在光盘等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直接放大使用。
2.2财政档案管理观念现代化
在对财政档案现代化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一味依靠高科技手段,更应当从管理观念上实现现代化的管理,首先要认识到现代化管理不只是现代化的仪器的管理,更应当是人的管理,人是财政档案管理的核心,要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形成档案管理的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并变被动服务为面向社会的主动服务,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并用前瞻性的眼光看待财政档案管理的未来发展,不断与时俱进,才能真正促进财政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关键词:财政档案;信息化管理;创新
一、对档案信息设备加大投入力度
想要对财政档案管理力度进行不断的提升,需要将相关管理责任作为切入点,根据档案标准落实梳理工作,使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与此同时,还要针对财政档案管理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通过专款的拨放,做好各项专用设备的配备工作,包括计算机、空调、扫描仪以及温度计等,并对管理系统当中的信息进行定期的输入和更新,以此来保证各项档案信息的完整性。此外,要对档案管理方面的相关专家加以聘请,针对财政档案管理人员加强培训,以此来提升档案整理的范围。而这种目标的实现,需要将以下工作做好:第一,要对工作责任进行强化。将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作为推动财政档案有效管理的主要内容,同时,要对专人管理方案加以明确,确保相关资料的及时收集和整理,使财政档案管理的有序开展能够得到相应的保证;第二,对业务培训工作进行强化。可以采取专业培训、外出学习以及技术探讨等方式,对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技能进行全面的提升,使其能够更好的落实档案管理工作。除此之外,要对后续教育工作进行强化,通过不断的学习,使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新,从而对财政档案管理的相关需求加以满足;第三,对类型划分工作进行强化,对财政档案管理手册,具体可以将档案划分为六类,包括会计、文书、业务、图书资料、声像电子以及荣誉实物等,并且要根据档案管理规定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从而明确不同的档案管理期限;第四,对日常归档工作进行强化,对财政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要求在规定期限当中完成档案资料的立卷、分类和归档工作,并保证卷文的规范性、组卷的合理性以及外观的统一性[1]。
二、对档案信息化管理加强组织领导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安排专门的人员使用计算机对档案管理工作加以负责,在对计算机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要求设置使用密码,并且不得连接互联网,以此来保证计算机的安全性,使财政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能够得到不断的深化。与此同时,要对档案的收集、分类、整理、排列、编目、编号、装订以及上架等制度加以落实。要将财务会计档案的相关管理工作列入到单位年度工作任务当中,使财政档案的管理能够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另外,要对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进行不断提升,对电子档案加强开发和利用,所有完成整理的档案都需要在数据库当中进行录入,确保档案的存储管理,使档案错漏问题能够被及时的发现和校补,并推动相关信息的远距离共享。对于一些常用的财政档案信息,要在逐步进行电子扫描以后,对核心档案信息数据库进行有效的建设,使档案查询工作不再需要进入到库房当中对纸质材料进行翻阅,从而实现电脑查阅和打印[2]。
三、针对档案业务以及信息保密制度加强培训教育工作
要对财政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责任意识进行不断的提升,使档案建设及相关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同时要对档案管理方面的保密工作和细则要求保持重视,不仅要对库房管理工作进行强化,还要将档案移交工作以及销毁工作认真做好,将科学化、现代化、制度化以及规范化作为档案管理的主要目标,通过对管理工作的强化,提升相关操作的规范性,以此来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此外,相关领导应该对会议活动以及业务学习活动进行积极的组织,带领工作人员对《档案法》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并且要对各项硬件设施进行改造和添置,使财务档案管理方面的硬件设施能够得到不断的完善,从而达到改善财务档案管理条件的目的,使档案室能够与办公室分离,确保档案保存质量。而财政部门还要对专职人员进行组织,针对实物档案、会计档案以及文书档案进行归档、整理和分类,并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内容的详细性以及查阅的便利性。并且要对一系列的管理制度进行建设,包括档案保密制度以及档案管理制度等,利用规章制度为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支撑,并确保各岗位职责的明确性。而为了对财政档案加强组织领导,推动综合档案室的有效建设,还需要全体工作人员在落实自身工作的基础上,主动完成各项财务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移交工作,另外,为了强化工作责任,还要在工作总体规划当中纳入档案管理内容,确定相关管理目标和工作责任,将其与其他工作共同进行部署、考核、检查和奖惩,并且要对档案管理会议进行定期的开展,对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3]。
四、对财政档案信息服务方面的相关工作加强创新
(一)建立多样化的有偿服务
负责财政档案管理的部门,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对自身的价值进行凸显。例如,在为经济建设以及企业管理提供相关参考和有效凭证时,可以对这些服务进行公开量化处理,通过经常化的建设,使财政档案的价值能够得到有效的关注。此外,财政档案部门具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包括图文绘制、复制修表以及整理装订等,管理部门可以对此进行市场化建设,从而为档案部门的建设提供经济来源渠道,使财政档案管理能够获得相应的支撑[4]。
(二)对工作方法加强创新
财政档案部门应该对自身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进行积极的转变,对以往只出不进的管理理念进行改进,通过对财政档案信息价值以及凭证价值的充分利用,为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谋取福利[5]。
(三)对档案资源进行全面的构建
对于各种文件及档案资源,应落实网上采集、查询及管理服务,推动财政档案规划及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实现各项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统一的平台及标准,对资源查询中心以及交换中心进行建设,使档案资源数据能够实现无缝集成。对于管理业务流程而言,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建立在线工作机制,确保档案信息处理的便利性[6]。
(四)在部门之间加强联动,实现主动服务
在财政档案管理中,需要对一些与群众密切相关,且具有较强政策性、服务性、公益性和法规性的文件及档案进行复制,将其纳入到宣传资料当中,在各乡村集市以及社区街道进行大力的宣传,为群众宣传相关政策法规,使档案自身的信息功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并让群众从中真切感受档案对于自身的实惠,使档案部门和群众之间的距离能够不断缩短[7]。
五、结语
第二条*市货物和服务类项目政府采购档案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政府采购档案是指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和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电子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政府采购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记录的正本必须归档保管;政府采购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记录的副本一般不作为档案保管,可以作为资料保存;对于涉及商业秘密和其他保密事项的,应当按照国家保密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管理。
第四条各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政府采购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五条政府采购档案是反映政府采购活动的重要记录。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机构、采购人和政府采购机构在管理、组织实施政府采购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都应归入政府采购档案,并保证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不得伪造、变造、隐匿或者擅自销毁。
第六条政府采购档案包括以下文件资料:
(一)采购计划申请表,包括采购需求清单或需求说明和资料等;
(二)政府采购审批表和移交表;
(三)政府采购活动日程;
(四)招标文件,包括有关文件、资料、样本、图纸等;
(五)招标投标信息公告所刊登的媒体记录和有关审批记录;
(六)采购人对招标文件的确认记录;
(七)供应商领取招标文件记录;
(八)对已发出招标文件的澄清或修改的文件;
(九)供应商的考察情况报告或资格审查情况报告;
(十)抽取评审专家记录;
(十一)标前会会议纪要;
(十二)投标供应商签到表;
(十三)评审专家签到表;
(十四)有关部门现场监督人员签到表;
(十五)投标文件正本,包括有关文件、资料等;
(十六)在投标截止时间前,投标人对递交的投标文件进行补充、修改或撤回的记录;
(十七)开标一览表;
(十八)开标过程有关记录,包括采购项目样品送达记录;
(十九)开标过程中其他需要记载的事项;
(二十)工作人员对评审过程的记录;
(二十一)评审专家评审记录;
(二十二)投标供应商的书面澄清或承诺;
(二十三)需要考察的采购项目的评审报告;
(二十四)废标报告及处理意见;
(二十五)有关部门现场监督人员对采购活动监督的签字记录;
(二十六)依法变更采购方式或采购结果的记录;
(二十七)中标、成交通知书;
(二十八)采购结果公告记录;
(二十九)政府采购合同,包括依法补充、修改、中止或终止合同等相关记录;
(三十)公证文书;
(三十一)评标报告;
(三十二)采购人或中标供应商擅自中止或终止政府采购合同的记录;
(三十三)政府采购验收报告;
(三十四)采购资金拨款通知单;
(三十五)有关部门或中介机构的验收报告;
(三十六)争议或纠纷处理结果;
(三十七)供应商质疑材料、处理结果记录及答复;
(三十八)供应商投诉书、投诉处理有关文书、投诉处理决定;
(三十九)其它需要存档的资料。
第七条政府采购机构自组织签订政府采购合同之日起,五日内将政府采购过程中形成的全部文件材料移交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机构。
第八条政府采购活动现场监控系统录制的音像资料,可作为辅助档案资料保存;应当建立健全监控系统音像资料的使用管理制度,以保证监管工作的实际需要。
第九条政府采购档案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文件格式、内容符合要求,规范统一;
(二)整个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齐全完整;
(三)必须是原始件,不可用复印件替代;
(四)文件材料中的签名、印鉴手续齐全。
第十条政府采购档案不符合要求的,档案管理人员不得接收,并告知原因,确保政府采购档案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标准,便于保管和利用。
第十一条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机构和政府采购机构应当依法做好政府采购档案管理工作,指定专人负责政府采购档案的管理并建立岗位责任制。
第十二条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加强政府采购档案的管理,在合同签订、交付验收和结算完成后,按照要求,负责收集、整理档案,档案装具应当符合档案主管部门的规定。
第十三条政府采购档案应妥善保管,并保证档案库房的清洁卫生,做好防虫、防尘、防潮、防火、防盗、防鼠等工作。
第十四条政府采购档案管理人员发生变更时,应按规定办理档案移交手续。
第十五条政府采购档案按照政府采购工作流程排列。
第十六条政府采购档案的保存期限为从采购结束之日起至少保存十五年。
政府采购活动现场监控系统录制的音像资料的保存期限,必须保存至该政府采购项目履行完毕。
第十七条查阅、复印政府采购档案,必须填写《政府采购档案查阅/复印登记表》,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后,由档案管理人员负责调阅;需复印的,由档案管理人员负责复印。
第十八条外借政府采购档案,必须填写《政府采购档案外借登记表》,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办理外借手续,外借时间最长不得超过三日。
外借档案返还时,档案管理人员应按外借时登记的内容核查档案,并办理返还手续。
第十九条档案使用者应对档案的保密、安全和完整负责,不得传播、污损、涂改、转借、拆封、抽换。
第二十条保管期满的政府采购档案,应当按照以下程序销毁:
(一)档案管理人员提出档案销毁清单及销毁意见,并登记造册;
(二)销毁意见必须报单位负责人审核批准,同时报同级档案主管部门备案;
(三)销毁政府采购档案时,必须有两人以上监销,同时要邀请财政主管部门人员参加现场监销;
(四)销毁政府采购档案前,销毁单位和参加现场监销人员,应认真核对清点销毁的档案,销毁后应在销毁清册上签名。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档案行政主管部门和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处以罚款和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将政府采购活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的文件、资料据为己有,拒绝交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机构、档案工作人员归档的;
(二)违反国家规定擅自扩大或者缩小档案接收范围的;
(三)涂改、伪造,损毁档案的;
(四)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工作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造成档案损失的;
关键词:经济活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
一、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1.财务管理中忽视对预算的管理,行政事业单位部分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我国大多行政事业单位出现的问题就是对编制的预估没有很高的重视,才使预估在实行中有很大的问题,导致在专项资金预估和财务做决策上让人难以前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上对预估的限制力不高,使预算和决算间会有更大的距离,也使公平合理的分配原则在一定标准上受到破坏。更有些事业单位直接不按自己所需和不分先后的切实安排来支付,编制预估是显然不对的。常常是因为旧的预算问题没有解决,又有新的预算被批下来就需要对预算实行追加的情况。才常会发生混用资金或专项资金进行违规的调整与挤占的现象。另外,大多事业单位在岗位上没有激烈竞争氛围,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人员培训方面的重视度不够,一些财务人员敷衍了事,没有上进心,使职业道德低下,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上面出现后患,才使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上常出现错误和危机问题。
2.财务管理观念较淡薄,基础管理工作薄弱,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一直以来都是处于计划经济体系之下的,受到社会环境的束缚,致使很多职业人员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上缺少对这方面准确及重要性的认知。对财务管理权力和职责的执行中也缺少了积极性,导致财务人员的在监督作用上达不到有效的表现。众多事业单位都存在着”花钱才能办事”的现象,使行政事业单位中涌出对财务不够严格管理的问题,越来越没有财务管理观念。再者,很多的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管理上,有太多层次,中间有相当多的事业单位在建立财产盘点体制上和对财政管理工作定期考核上不够明确。在基础管理上的工作部分也很薄弱,经常出现有什么事任何人都能管,但是又找不到能负责任的人以及单位内部固定资产不及时登记和登记不全面的现象。除此之外,财务管理内部的掌控制度不够完善,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一人办多事,产生职责不明确和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1]。
二、财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新形势下,有人觉得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资金来源很简单,在资金的使用上账目单一,有明确方向,在解决的财务档案管理时做到简单、明了,甚至认为不需要建立有关档案管理。其实这都是错误的想法。在现在的发展趋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是具有重要地位的。
1.使财政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我国现在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建设的途中,对于资金投入的需求量很大,在近几年,尽管我国的财政收入和原来相比较提高了一些,但是还是没有达到该达到的要求。对财务档案进行管理,不仅能明确记载真实收入与支出的情况之外,对财务档案进行归类分档时,在进行预算编制、进行制定工作时,也可以将其作为参考资料。除此之外,对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务档案管理时,也可以为等级的财政部门的财政进行管理供应有关数据。
2.进一步防止经费挪用、乱用现象的发生
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财政拨付款本来是可以更好的执行国家职责的,可惜的是,在现在生活中常常会挪用办公室经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没有严谨的档案管理,甚至都不进行建档,还有的在记录上弄虚作假。所以,这样不仅浪费了国家有限的财政资源,还让人走上了歧途[2]。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1.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
提高财务管理才能的主要技巧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财务管理意识的提升。工作人员缺乏管理意识,会导致不能更好的履行管理工作的职责。行政事业单位因为管理领域和本身的条件等方面的束缚,没有办法找到更好的财政管理人员。为了使管理人员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应加强训练和教导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这样,他们的意识和才能就能得到提高。总体而言,单位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供给良好的训练体制构成财务管理环境,二是优良的竞争体制,来激励和鼓动工作人员认真工作,使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不断提升。另外,单位还要通过建造良好的管理氛围,使得内部管理人才一直都要对工作充满热情。这主要是在工作过程中尊重、体谅和认可员工,使员工拥有自己的权力和充分的发展机会等。
2.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
事业单位预算是我国部门预算体制的组成部分,使服务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这次修改订后事业单位要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例如在会计目标、核算基础等方面,不仅兼备了财务管理需求,还展现了财政预算管理的信息需要。另外,可以试着把基本建设支出结合到事业单位统一的财务中去核算,不仅保障了会计信息的完好,还为强化财务会计管理得到了更有效途径,同时也可以利于财政、审计监督,有效的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行政单位的支出是进行各种工作的资金消耗,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部分之一。做好支出管理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很重要的。加强行政执业单位的财务支出管理要按照国家的方法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体制来实行有关管理要求。办理财务收支业务时,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本着少花钱,多做事,做好事的原则处理一切业务[3]。
四、结论
总的来说,新形势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只有把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能够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讨论、研究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除去其中出现的问题,对财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也要有充分的认识,加强预算管理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队伍的建设,对财务体制和财务会计核算基础进行不断创新,使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得到顺利进行,为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发展做出贡献,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会有更长远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袁开宁.新形势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探究[J].中国外资.2013(02).
关键词:财政档案管理;现代化管理;信息技术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种档案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财政档案是财政局的重要文件,其记载的内容可反映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证据,高质量的财政档案可为领导层决策提供基础,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因此对财政档案的管理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对财政档案实行现代化管理有利于提高财政档案的管理水平,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财政档案现代化管理就是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来对财政档案进行科学而高效的管理,以使财政档案保持完整性和较高的质量。
一、财政档案现代化管理工作的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财政档案工作者业务水平的提高,档案的管理工作也逐渐走上规范化的路线,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时刻提醒着档案管理工作还需要与时俱进,还需要跟上现代化管理的脚步。
(一)档案全部实现电子归档难度较大
与纸质文件相比,电子归档是一项更加艰苦细致且难度较大的工作,因为大多数电子文件形成者局限于传统观念,误认为电子文件不是文件而忽视其归档,或怕增加工作量而不愿承担此项工作。
(二)档案管理工作者现代化操作水平不高
由于电子文件必须借助计算机编目归档,这对不熟悉电脑操作技术的档案工作者来说,不像从事纸质文件立卷工作驾轻就熟,容易产生烦躁情绪。
(三)档案现代化管理操作程序不统一
目前,档案工作的现代化管理没有出台统一规范的标准和制度,各地方也缺乏操作的实施意见。各单位虽然依据自己的情况,开发了一些档案的系统软件,但是在遇到问题时,还是难免局限于操作的不规范,所用的操作系统缺乏全面性和可联系性。
(四)档案收集归档的不完整
财政档案所涉及的业务档案、会计档案非常多,除档案部门负责接收的档案外,其他业务档案均分散在相应的业务部门,而业务科室事务繁杂,档案的采集、整理、归档难以做到现代化操作系统的整齐规范,因而档案收集归档不够完整。
二、实现财政档案现代化管理的一些对策
(一)提高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
要做好档案工作,必须得到领导的支持,领导是否重视档案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档案员工作的满意度。因此,要加强宣传,增强领导的档案意识。单位领导对档案工作不够重视,大多都是因为缺乏档案意识,认为档案工作不是主要工作,可有可无,这就需要档案员经常向领导宣传档案工作。档案工作者要勤向领导汇报档案工作情况,使领导受触动、受启发;另外,要努力做好档案服务工作,及时为领导提供上级机关和档案部门下发的相关文件材料,为领导提供档案利用信息,使领导逐渐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争取领导重视后,档案工作人员还要注重完善自我,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出业绩,做出水平,让领导满意,更好地为单位的发展服务。
(二)建立和规范新形势下档案现代化管理制度
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办公自动化的迅速发展,网络的不断延伸和发展,日益迫切地需要确保档案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因此,各级档案管理部门要根据新问题、新要求建立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制订一套科学、合理、严密的管理制度,切实可行的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的操作规程,以避免在电子文件的各个环节中信息更改或丢失,从而维护电子文件的原始性和真实性,保证档案管理现代化持续、有效地发展。
(三)提高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现状是档案标准化、规范化落后和软件应用的“多、乱、杂”,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档案现代化系统整体水平的提高。系统的主要矛盾不是硬件设备的缺乏,而是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应建立一套统一的管理标准,并适时加以更新和规范化,为相关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可管理的依据。
(四)建设一支具有现代化素质的管理者队伍
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要有两手准备,一手抓硬件的投入,一手抓软件的开发,这就需要有一支知识和能力都过硬的档案管理者队伍,档案现代化管理的针对方向是电脑技术应用,档案工作者对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直接影响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对档案工作者进行计算机的培训和管理是一个重要课题,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培育其事业心和奉献精神;有计划组织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的新知识;在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上给予关心和照顾,解除其后顾之忧;广大的档案工作者通过学习现代化的技术实践,从而进行了知识更新。现代化的档案管理给档案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财政局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以制度化、信息化促进财政档案工作的现代化,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财政档案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三、结束语
财政局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财政档案实现现代化管理对于财政局的工作高效进行具有重大的意义,在财政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中,财政局还要注意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工作,以适应新时代档案管理设备、方式方法的更新换代,使财政档案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戚艳.信息时代档案管理现代化刍议[J].镇江高专学报,2010.
政府采购项目档案整理目录一般有中标通知书、政府采购合同、中标(成交)公告、资金审批表、采购文件备案表、采购文件、投标保证金收付明细表、开标会议签到册、投标文件接收记录表、投标文件密封、标记确认单、资格证明、技术部分评分汇总表、开标记录表、最终报价表、评分表、评标报告、投标文件等,要结合采购项目的具体采购方式制作相应的档案整理目录。
一、政府采购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
政府采购档案有着重要作用,它是政府采购当事人在采购活动时所保留下来的,并且有必要较长时间保存,同时有着极其重要参考价值的,较有说服力的原始资料的总的称呼。首先,它的存在可以解决政府采购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并且可以为统计归档提供有力的依据。其次,政府采购档案可以有效确保政府采购程序的平稳运行,做到采购过程有据可查。最后,政府采购档案可以为反腐倡廉以及加强政府的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二、政府采购档案管理现状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机密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档案管理工作是政府采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采购法》有效规范了政府部门的采购行为,但其配套的档案管理制度却相对滞后,制约着政府采购工作的进行。
第一,主体不明。《政府采购法》中规定采购人、采购机构应当保存政府采购文件,但尚未对保存的责任主体进行明确。从目前政府采购档案管理模式来看,采购人、采购机构大都建立了自己的政府采购档案管理制度,各自保存采购文件,既造成管理资源的浪费,还使政府采购档案管理质量存在较大差异。
第二,管理落后。政府采购档案保存在经办人手中,经办人对自己办理的采购项目了然于胸,查阅调用也较为方便。随着政府采购范围的扩大,政府采购档案的数量越来越多,采购档案存放在经办人手中,这种比较落后的管理办法,较难适应发展的需要。
第三,价值缺失。档案具有实证性、原始性的作用与功能和使用效应,但档案的使用效率较低。供应商的投标技术方案描述、技术参数、财务状况、售后服务承诺等方面的内容,对制作标书与评分办法有较强的借鉴参考作用,但因涉及商业机密等因素,不能借阅档案资料,失去档案再次利用的价值。
三、政府采购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笔者认为,要提高政府采购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实现其档案价值,提高归档效率,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宣传。要广泛深入地宣传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学习《档案法》《政府采购法》及《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政府采购部门的档案管理意识和法制观念,按照学用结合、重在实效的原则,树立依法管理意识,形成人人重视采购档案,并成为招投标各方当事人的自觉行动。
(二)健全制度。“依法建档”是规范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原则,“制度管档”是规范管理的核心问题,完善的规章制度是保障政府采购档案管理工作正常进行的保障。建立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对资料的收集、分类、立卷、归档、保存、利用以及销毁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结合采购工作实际,制作采购档案模板,统一归档内容和口径,做到规档有范围,立卷有标准,借阅有规定,保密有条例,查阅有程序,从细节上保证档案工作的顺序开展。
(三)积极创新。要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档案信息管理。利用现有信息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通过努力开发信息资源,把档案从产生、存储、整理至流动、交流、利用、评估一系列过程,整合成完整的资源管理体系,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档案管理体系,充分将档案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关键词】市政工程档案;采集;管理;问题;对策
近些年来,现代化建设正在迅速扩展。面对新的形势,市政工程也扩大了整体规模。对于市政工程而言,采集和管理市政档案的相关工作应当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市政档案的合理保存和运用直接关系到市政工程决策的精确性,同时也关系着市政项目的建设、运行和管理等。针对市政工程而言,有必要探析采集档案信息和管理市政档案过程中的现存问题;结合市政工程档案管理的真实状况,探求完善档案采集以及档案管理的具体对策。
一、采集和管理市政档案过程中的问题
(一)采集市政档案的问题。从现状来看,市政工程有关的档案信息在具体采集的过程中并没有达到高效性的信息采集标准,仍存在较多问题。市政项目在具体竣工之前,城建档案馆先要借助验收的方式来查看档案。经过预先的验收,建设单位就可以吸取城建部门给出的档案修正建议,从而完善现有的市政档案。然而在现实中,竣工阶段时很多市政工程仍缺乏完整的市政档案,与之相应的档案管理及备案制度也很难达到健全标准。在这种状况下,城建部门就无法保障预验收的质量,以至于拖延了采集档案信息的时间。
市政项目中的多数工程都属于政府主导,某些项目实际上并不具备健全的手续,通常是直接开工然后再去补齐相应的手续。在这种状况下,市政档案就很难保留完整的项目信息。在采集市政档案的环节中,相关法规仍缺乏体系性,导致某些项目欠缺指导性的文件,采集得到的市政档案信息缺乏必备的参照价值。在档案采集时,相关人员通常会消耗较多精力用来整理信息,筛选有价值的档案信息然后用于存储。然而,采集市政档案的某些工作人员并没有拥有优良的素质,导致档案采集缺乏精确性。
(二)档案管理现存的问题。从市政工程的现状来看,市政工程中的市政档案管理并没有符合高水准的管理需求。在新的时期内,市政工程也需要相应提高整体的施工水准。然而与此同时市政档案却受到了弱化,某些人员甚至忽视了档案管理。在管理档案的过程中,管理人员仍倾向于选择传统的模式用于管理档案;即便察觉到市政档案已经破损或者残缺,也并没有及时予以修补。在信息化形势下,档案馆有必要更新现存的设备,然而针对档案管理配套设备的更新通常需要耗费较多资金。受到财力的限制,档案管理的相关部门通常排斥新时期的档案管理手段和技术。
二、探求完善思路
市政工程本身包括了繁杂的信息,这些信息反映了市政工程在各个阶段的建设状况。由此可见,市政工程保留下来的档案信息都应当构成珍贵的参考资料。有序管理市政档案,这样做有利于后期调阅档案信息的方便性,在此基础上服务于市政档案的有序利用。从现状来看,市政工程档案仍有待完善相应的档案管理和档案采集措施,具体而言包含了如下的完善思路:
(一)引入信息化的新思路。在信息化的新时代,采集信息档案如果能够借助信息化的措施和手段,那么有利于从根源上改进档案采集的实效性,完善市政档案的日常管理。由此可见,市政档案的相关管理部门就有必要逐步更新现有的管理手段,引入新时期的信息化方式。在档案采集中,相关人员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来获取市政档案中有价值的档案信息;在设置档案目录时,同样可以运用信息化的途径。在条件允许时,档案部门还可以构建局域网,以此来推广信息化。
(二)健全档案管理和采集的机制。完善市政档案的集中管理和信息采集,这个过程不能缺乏相关机制。对于档案部门,需要从根本上完善现存的档案管理机制,通过完善机制的方式来构建统一的市政档案采集标准。针对档案采集的各个流程都需要加以约束和规范,确保档案管理效能的提升。在具体执行时,档案管理人员也有必要认真遵照流程来管理档案,确保市政档案具有完整性。
(三)提升人员的综合素质。档案管理的关键点在于人员素质,如果市政档案的管理人员和采集人员忽视了自身水准的提高,那么将会阻碍市政档案综合质量的提升。在自动化的新时期,市政档案相关的管理机构就需要因地制宜,给予档案管理人员必要的日常培训。通过完善培训,有助于提升档案管理日常工作的整体质量,同时也确保市政档案管理人员具备全新的认识。
三、总结
在市政工程中,档案管理应当构成其中的基础环节。这是由于市政档案记载了市政工程的完整信息,因此应当视其为市政管理中的关键点。通过查阅市政档案,相关人员就可以明确市政建设的全过程。同时,通过查阅现有的市政建设档案,也能够为后期的市政建设提供合理的决策。然而截至目前,市政工程相关的档案信息采集以及市政档案管理并没有达到完善,有待长期的提高和改进。未来的实践中,档案管理的相关人员还需要不断摸索经验,从而服务于市政档案管理的整体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殷志敏. 关于市政工程档案管理问题的探讨[J]. 东方企业文化,2015(0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