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6 10:16:5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古典艺术的特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古典;艺术;审美;特征
贯穿整个古代史的美学思潮是和谐思想,所谓和谐,就是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内容与形式在实践的基础上和谐自由的关系。古典主义艺术就是以这种关系为基础的和谐美的艺术。在和谐美的艺术中,主观与客观、再现于表现、现实与理想、情感与理智、典型与意境、内容与形式、以及形式构成的诸要素,既相互区别对立,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组成一个均衡、稳定、有序的统一整体。它平稳、舒缓、宁静,给人的感觉是轻松愉快、毫不费力的,像黑格尔所说,就像坐在自己的家里那样自由自在。作为一种艺术的类型和美学的表现形态,古典主义艺术的审美特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主体与客体、再现与表现的素朴的和谐统一,要求在表现艺术中有丰富的再现、模拟、写实的因素,在再现艺术中有浓厚的表现、抒情、写意的成分,再现与表现水乳般的融合在一起。古希腊诗人摩西尼德斯把绘画称为“无声的诗”,把诗称为“有声的画”。直到文艺复兴的达·芬奇还说:“画是嘴巴哑的诗,诗是眼睛瞎的画”,本来诗与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诗在语言艺术中是属于表现、抒情的,画则是典型的再现,但是在这里诗和画这两个概念又超出它狭隘的题材范围,扩大和上升为深刻的美学范畴。诗相当于表现,画相当于再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就是表现中有再现,再现中有表现。抒情的诗和模拟的画在古典和谐美的时代,有一个共同的审美本质,这就是坡说的“诗画本一律”,也就是再现与表现在古典美的时代所特有的一种素朴的辩证的和谐结合。
二.理想与现实的单一的、素朴的统一。它一方面满足于现实的理想,不追求现实之外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认为具体存在的现实美是不充分的,需要把现实中分散的美挑选出来,集中概括起来,来创造一个兼具众美的范本式的形象。这样创造的古典和谐美,既是现实的,又是理想的,它是现实的,因为它的组成元素都是现实中可以找到的,不迷恋于现实之外的幻想;它是理想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具体的现实事物的美可以符合它,可以达到它。对个体的现实美来说,它是一个理想的范本。
三.情感和理智、想象和思维的和谐统一。客体的再现与理智、思维直接相关,主体表现更多的诉诸情感想象。古典和谐美艺术,再现与表现,主体与客体的和谐,也制约着情感与理智、想象与思维的和谐统一。苏格拉底即要求“塑造优美的形象”又要求“描绘人的心境”,“表现心理活动和精神方面的特质”,亚里士多德也是既强调模仿和认识,又重视悲剧的情感净化作用。艺术的再现与表现,与时间和空间紧密相联。一般的说偏于再现的艺术,侧重在空间展开,时间凝练在空间上,时间空间化了;偏于表现的艺术侧重于在时间中运动,空间随时间流转,空间时间化了,偏于再现的艺术重客观的物理时空,偏于表现的艺术重主观的心里时空。古典主义美学由于要求再现与表现的的和谐统一,既重视时间的空间化,又重视空间的时间化,既重视客观的物理时空,又重视主观的心理时空,总之,强调时间与空间的均衡和谐。西方古典艺术偏于再现与空间,它以再现、感性、空间为基础结合表现、理想、时间的因素,它的趣味是把时间空间化,它的时间因素在空间的动势中暗示出来,它把对象按自然的、感性的、认识的原则来组合结构。
四.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亚里士多德早就强调内容和形式诸因素有机统一的整一美,直至布瓦罗的《诗的艺术》,还在说:“不管写什么主题,或庄严,或谐谑,都要求情理和音韵永远相互配合”。西方艺术本来是偏于再现 、内容和理智的,从《诗学》的模仿说,到文艺复兴的镜子说,都在不断的论说这一点,但美在形式和谐的观念却是从毕达格拉斯学派,经亚里士多德,直到康德的《判断力批判》的一个传统的理想,被人称为形式派的美学。这种本来偏于内容,却强调形式的现象,正是为了强调内容美和形式美的和谐统一。
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的艺术都鲜明的体现出这种和谐的思想。
古希腊神话包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这种思想最鲜明的表现就是宇宙大和谐的思想。人跟自然的和谐是原始人的目的,人跟神的和谐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原始人把想象中的神话世界当作真实的世界,认为自然跟人的和谐与不和谐,都是控制自然的神使然的。人跟神是同源的,存在和谐的基础,人只有通过对神的信仰和与神的沟通,才可以使神驱使自然为人类服务,形成人、神、物统一的宇宙大和谐。所以,古希腊神话凝聚了人跟自然的理想关系,凝聚了人以和神通神为中介达到跟自然协调统一,形成宇宙和谐格局的理想。这是古希腊神话最为根本的美学意味。
古希腊神话大多综合的反映了人认识与支配自然与社会的现实与理想。从有关自然与神产生的神话中可以看出,宇宙随着神的产生而产生,不仅各自有产生的有序性,总体的整一性,相互间还有着严密的对应性,反映出原始人对宇宙系统、神普系统及其统一的和谐意识。有关人产生的神话认为,人是普罗米修斯用隐藏着天神种子的泥土捏塑而成,表现了人神同源的思想,表明了希腊人的和谐意识由物的和谐、物神的和谐到神人和谐的逻辑发展。有关神统的神话对应着宇宙物统、社会人统的层次与秩序,表明古希腊人在人神和谐的基础上,形成了神统、物统、人统完整的宇宙大和谐意识。
【关键词】《醉了千古爱》 艺术特征
歌曲《醉了千古爱》是由陈道斌作词,栾凯作曲的一首艺术歌曲。作品一经推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受到了广大歌曲爱好者的欢迎。
歌曲的词作者是陈道斌,擅长从历史的角度出发,选取一些非常具有意境的歌词,结合现代的诗歌语言,创作出具有古典感觉与现代时代音乐相结合的歌词。所以他的歌词都非常具有特色,深受歌者与音乐人士的赞赏与喜爱。他的经典代表作品有:《醉了千古爱》、《兵马俑》、《鹿回头》。
歌曲的曲作者栾凯,是我国著名的音乐人、作曲者。栾凯从小就开始接受音乐教育,后来他进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进行作曲的学习,在作曲系的学习时,栾凯就尝试进行歌曲的创新,所以从栾凯的音乐作品来看,极具创新精神。他的经典代表作品有:《牡丹亭》、《今夜星光》、《大羽华裳》、《我和祖国》、《千手观音》等。
这两位音乐人士合作,创编出了《醉了千古爱》这一首优秀的声乐作品,带给人们新的听觉享受。作品歌词格调优雅,雍容华贵,意境深远,精美雅致,曲调优美、婉约动听,成为民族声乐教学、演唱和各种声乐比赛的一首必选曲目。[1]
一、歌曲《醉了千古爱》歌词格调优雅,雍容华贵
《醉了千古爱》这首歌的歌词,具有浓郁的古典艺术特征。作词者陈道斌曾经说过:“一首歌的歌词就如同散文诗,既具有散文的优美,又具有诗歌的韵味,才能够创作出朗朗上口的歌词。” [2]所以在创作《醉了千古爱》这首歌曲的时候,陈道斌就运用了古典与时代相结合的手法,使得歌词非常的优美,古香古色。其次,《醉了千古爱》这首作品的歌词是根据音乐旋律所谱写的,而且歌曲经过了陈道斌的精心设计,使得每一句歌词都和音乐旋律相互配合,让人只听歌词就能够感受到音乐之美。除此之外,一些独特的作词手法,更是给这首歌曲增色不少。
1.“立象以尽意”手法的运用
在《醉了千古爱》的歌词中有“巫山”、“沧海”、“天涯”、“春风”、“长亭”、“古道”、“雁”、“梅花引”,这些歌词都是非常具有古典诗词特色的,塑造的环境优美悲凉。 而且歌词中的“巫山”、“沧海”、“天涯”、“春风”,都是用虚词来进行景物描绘,会让人联想到唐代诗人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诗。借鉴这首诗词里面的“沧海”与“巫山”,使得整首歌曲诗意更浓,在美妙的意境之中,让人沉醉其中。
在歌词中还有“长亭”、“古道”,与歌曲《送别》对比可以发现,两者中都有“长亭”、“古道”,而《送别》这首歌曲蕴含了淡淡的送别时的感伤,所以也使得《醉了千古爱》的情感中具有一丝离别之情。
2.“押韵”手法的运用
在《醉了千古爱》中,歌词书写采用押韵手法,使得歌曲朗朗上口。每一句歌词的最后一个字:“外”、“海”、“改”、“哀”、“排”、“猜”、“怀”、“待”、“在”、“爱”,这些字全部的韵脚都在“ai”上面,唱起来郎朗上口,让人听过之后,过耳不忘。
二、歌曲《醉了千古爱》曲调优美、婉约动听
《醉了千古爱》的旋律优美抒情。歌曲为六声羽(加变宫)调式,是我国传统的民族小调式,所以整个音乐具有极其浓郁的民族特色。
在歌曲的开始,音乐旋律是以二度级进和三度小跳来进行的,音乐线条较为平稳,如回忆般倾诉。但是在作品的第十五小节开始,音乐旋律从小幅度的起伏开始变为大幅度的起伏,带动了情感的传达。而且在第十五小节的小字一组的d和第十六小节小字二组的f,两个音之间形成了十度音程的大跳,使得音乐旋律忽然出现转折。将内心的苦闷与挣扎表现的淋漓尽致。
歌曲旋律中还添加了大量的装饰音,使得音乐旋律在变化中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觉。倚音与波音的使用,使得音乐旋律非常的生动、活泼,旋律与歌词结合的更加贴切,增加歌词的语言性,使得歌曲情感表达更为细腻。
这首歌曲的音域没有特别宽,作曲者正是借用这些最简单质朴的东西,向听众传递最真实感人的情感,使听众感受到了声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意境。歌曲的曲式结构也并不复杂,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栾凯在为这首作品谱曲的时候,为了使得歌曲能够便于传唱,便使用了单二部的曲式结构。整个乐曲一共有九十九个小节,分为AB两段。在歌曲的两部分作曲家分别使用了#d羽调式(加变宫) 和e羽调式(加变宫),音乐曲式转换的同时,采用了类似西方歌剧中由宣叙到咏叹的方式,营造出了不同的音乐情境,给人不同的音乐感受。
《醉了千古爱》这首新古典民歌作品,在旋律创作上,使用简单的结构类型进行音乐旋律的谱写,在简单中,能够让人感受到歌曲的魅力。在歌词的创作上,运用诗歌与散文的结合,使得歌词极具古典韵味。词曲作者对于该曲情感的表达十分真挚激昂,让听众跟随歌曲感受如泣如诉的爱情。演唱者要对歌曲的情境进行深入的理解,然后结合自己的思想进行艺术的表现。一首成功的音乐作品离不开词曲作者完美的书写,更离不开演唱者完美的二度创作。只有演唱者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知道词曲作者所要传达出来的精神内涵,进而对于歌曲进行细致的演唱分析,才能够更好的带给听众完美的听觉盛宴。
【参考文献】
[1]王升典. 浅谈歌曲《醉了千古爱》的创作分析及演唱处理[J]. 通俗歌曲,2015,11:24.
[2]词作家 陈道斌[J]. 歌曲,2015,06:2.
[3]梁琼. 栾凯声乐作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考察;艺术特点;意义
13年10月份,河北美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践小分队赴苏州拙政园及北京颐和园进行了为期20天的实地考察调研。采用对拙政园与颐和园管理处的采访、对游人的问卷调查等形式重点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索。
1、多种构成要素的完美体现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有山石、水体、建筑、植物。
自秦汉就开创了“一池三山”的叠山理水模式。园林理水是中国园林中的一个主题。水在中国艺术,文学,风水中代表相当多的涵义。艮岳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巧、以石为主的假山。在传统园林中,山和水一样重要,水是流动的,与山的固定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有“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的说法。
明.计成的《园冶》中“掇山”章节包括了池山、溪涧、瀑布等,所以,掇山与理水不可分。
在传统园林中沿水而置的为各种各样的建筑,如厅、堂、馆、斋、亭、台、楼、阁、榭、轩舫等,根据其功能分为不同的种类,如廊、桥用于联系交通、联结景点,园墙、园窗、园门用于围护、分割空间。与其他类型建筑相比,园林建筑有着不同于别的建筑类型的特点,如宫殿、寺院等,出自不同的要求或雄伟或严肃,一般不追求诗情画意的意境,但是园林建筑在设计师的创作中就凝聚了很多的内涵,追求含蓄乃与我国诗画艺术有关,在绘画中强调“意贵乎远,境贵乎深”的艺术境界,颐和园的设计就是这样的,仁寿殿前院由正殿及南北配殿围成,呈长方形,气氛较严肃,连接仁寿殿与玉澜堂的夹巷既曲折狭长,又十分封闭,过玉澜堂前院至西配房,即可透过隔扇窥见昆明湖与玉泉山塔影,出西配房至昆明湖岸,视野突然开阔,昆明湖及西山一带自然景色全部呈现眼底。
植物是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因素。花木犹如山峦之发,水景如果离开花木也没有美感。植物在园林中有多种功能,本身可构成景色画面,可以围合空间,可以陪衬山、水和建筑等各种园林要素,也可以体现寓意,代表了园主的文化背景和个人品格。如拙政园中的听雨轩,就是建筑与植物完美搭配体现出诗情画意的例子,听雨轩的竹、荷、芭蕉完美演绎出“听雨入秋竹”,“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
2、造园手法耐人寻味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不胜枚举,一般的园林建筑都不追求巍峨壮观的仰视效果,但也不排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借仰视来加强某些局部景观的效果,颐和园中的佛香阁,作为大型皇家苑囿的制高点,呈八角多层的楼阁形式,并耸立于重重高台之上,自下向上仰视,气势磅礴,巍峨壮观。
3、融于自然的空间分割
中国古代园林用种种办法来分隔空间,其中主要是用建筑来围蔽和分隔空间。空间分隔力求突破有限空间的局限性,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为此,必须处理好形与神、景与情、意与境、虚与实、动与静、因与借、真与假等关系。
除了用建筑来围蔽和分隔空间之外,植物用来围蔽和分隔空间也是很好的。颐和园谐趣园,以游廊连接建筑而形成的界面,尽管绕湖一周而呈闭合的环状,但毕竟由于湖面过大而建筑的高度又有限,空间感仍嫌不足。为了有效的增强空间感,以参天的乔木进行围合,在建筑形成的比较密集的界面之上又形成一段较稀疏的界面。
4、南北互融
北方园林以皇家园林为主,规模大,充分利用天然山水,显现出气势宏大的帝王气概,在色彩处理上主要采用辉煌艳丽的红黄等颜色。南方园林以私家园林为主,地域有限,显现私家园林的小巧、活泼,在色彩处理上主要采用淡雅的黑白为主调颜色。南北园林在意境、总体风格、平面布局、空间尺度、色彩处理等方面有着很多的不同,但是这也不妨碍南北园林的互融,将艳丽与淡雅、粗犷与柔美和谐统一。在清代,江南一带的自然美景成为皇家园林设计的创作蓝本,在北方大量运用江南的堆山叠石方法,但是材料以北方的青石为主。如颐和园中的昆明湖就是仿照杭州西湖的苏堤和“苏堤六桥”,营造出西提一带微风垂柳的自然景色。颐和园中的谐趣园仿无锡寄畅园的风格而设计。承德避暑山庄的文人狮子林仿苏州的狮子林风格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事业。
参考文献:
[1]钱海燕:《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及其继承与发展》,《浙江林学院学报》,2001年第12期。
关键词:诗词 数量词 意象化
诗歌是旋律和意象的艺术,无论写景叙事,还是章法结构,所有的诗歌元素都极力体现诗歌的意象化特征。数量词作为诗歌的元素,也必然体现诗歌的意象化特征。
所谓数量词意象化特征,就是诗人将枯燥的数量词赋予了意象内涵,将抽象的数量词极力地具象化,让数量词变得有情有义有生命力,把本属抽象思维范畴的数量运用于形象思维领域,从而获得奇妙的美学效果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壹:含情脉脉的数量词
诗歌创作诗歌时,极力地将数量词进行情感化,实在是神来之笔。
(一)将人生情感人生体验注入数量词,使之含情脉脉。如唐代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妙用数量词的经典之作。为什么是“两个”?为什么不是“一个或数个”:“两个”黄鹂,不多不少,一个就显得孤寂冷清,多了就显得杂乱喧嚣,唯有“两个”才可相互鸣叫,一唱一和;唯有两个才可理解情人间的无限缠绵。
(二)将千年文化内涵注入数量词中,使之带有人文情感。如“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中的“六朝”,就是将数词赋予了朝代更替、世迁的人文情感。从东吴到陈,三百多年间,六个短命的王朝一个接一个地衰败覆亡,变幻之快,本来就给人以如梦之感;再加上台城柳的春意盎然与人事沧桑的对照,更加深了 “六朝如梦”的幻境感。一个“六”字就叫人有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长叹。
(三)将数量词进行对比性组合,从而给数量词注入情感。“故园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三千”表明了远离家乡的过程,“二十”表达了入宫之久的煎熬,“一”、“双”表明了声泪俱下,四个数量字全有了动感的主要原因是开成了比对:首先,“三千”、“二十”表多的数词与“一”、“双”表少的数词在诗中两两相对,组成对偶句式,“双泪流”明显具有动作性,那么“一声”就有了“唱”的动作,从而赋予了前面的“三千里”“二十年”的动作性;其次,四个数词形成了虚实对比,“三千里”“二十年”是虚数,“一声”和“双泪”是实数,虚数表明故乡的遥远、居宫时间的长久,倾诉了她们乡心漫长和宫怨愁苦。“一”与“双”是实数,“一”、“双”两个数词,释放出积蓄已久的悲情,虚实对比,让数字富有张力,具有鲜明的动作性,因而富于强烈对比的数量词就成了全诗的灵魂。
(四)将数量词进行衬托化组合,从而给数量词注入情感。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千”和“万”是极言数目之多,创设出宏阔远大的背景,目的是用“千”“万”来反衬出“孤舟蓑笠翁”的“独”,从而表达了诗人凄凉落寞的情怀。
贰:形象生动的数量词
大师们极善于将抽象的数量词进行具象化,使之富有意象特征。
(一)将数量词进行形象化,使之具有意象特征。如范仲淹的《江上渔者》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的“一叶”是极有形象性的,落叶飘零,随风而去,用“一叶”修饰小舟,表现了小舟在狂风巨浪的起起伏伏,象水中的落叶一样随波飘荡。再如秦观“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中的“万点”表明幽愁之多,用“愁如海”这个比喻来点染,把抽象的万点愁思具体化、形象化,使之具有意象感。
更为奇绝的是苏轼妙笔生花的两个数量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的“一蓑烟雨”,生动形象地写出诗人披着一件蓑衣在风雨中行走,将数量词转化为事件,极具意象化。与“蓑笠”、“烟蓑”之类的意象一样,“一蓑烟雨”从此成为古典诗歌中固定的意象。再如“江上一犁春雨”,春雨只能用“场”来限定。“一犁春雨”更是“皆曲尽形容之妙”,妙就妙捕捉住了雨后春耕的特殊景象。春雨喜降,犁地春耕,作者将农家喜雨,忙于犁地的情形写得神鬼莫测之妙,“一犁”是写事件,而用“一犁”来形容“春雨”,将数量词转化为意象了。因而“一犁春雨”就成为神来之笔,成了经典中的经典。
(二)将数量词代词化,使之具有人的特征。王昌龄的《采莲曲二首(其二)》“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的“两”字,既是指荷叶,又是指美女,描绘了荷花似青春少女那样鲜艳娇美,而少女的脸庞又如荷花那般红润艳丽,人花难辨,融为一体。一个“两”字既替代了荷花,又暗指了少女,拟人、比喻融为一体,这个两字就具有了意象性。与“人面桃花相映红”有异曲同工之妙。
叁:数量词的时空叠加
大师们创作诗歌时,会将表时间和空间的数量词进化叠加,同一个数量词既表时间又表空间,从而具有意象性。如《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数量词“无边”“不尽”是全诗的中流砥柱。“无边”既写出“落木”的数量,更具有空间感,让读者想象出宏大阔远的空间,让我们联想到世世代代人性永远的秋意;“不尽”写出了江水之多,有“一江春水”明写的是空间无穷,更让我们联想到数千年来滚滚长江流不尽,人世变迁,朝代更替,长江之水是永远的,“不尽”具有极强的时间感。“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中的“万里”,明指万里空间上的漂泊,是指千百年来无数的人都是“常”“作客”,无家可归,纵然是回到家,仍然找不到家,仍然是个秋客——诗人明写自己,何尝不是写尽人性的漂泊?从这个意义上说,“万里”又是个时间意象了。“常”虽然是写频率,何尝不可理解为时间上的“长”啊!“常”和“独”“万里”与“百年”两个数量词叠加,将时间与空间重叠,将诗人个人情怀与人性的共同点相融合,写尽了人性的漂泊苍凉之感。
关键词:古典芭蕾 “开、绷、直、立” 中国舞蹈 文化艺术
古典芭蕾舞动作的基础是建立在“开、绷、直、立”的美学基础之上的,它是一切芭蕾舞动作的基础,只有符合其美学原则,才能称得上是完美的古典芭蕾。相比之下,“东方舞蹈的动作都是内向的,腿几乎总是自然弯曲,并拢;浑圆的双臂一般都围绕着身体运动;一切都似乎聚集在一起”。①“开、绷、直、立”是古典芭蕾最为主要的特点,由此对比西方与我国的传统舞蹈及其他姊妹艺术,便可以更为清晰地认识古典芭蕾“开、绷、直、立”的艺术特征及中西方舞蹈艺术的文化差异。
一、“开、绷、直、立”的艺术特征
“开”――人体动作尽最大的可能向外部拓展。芭蕾舞演员在站立时,脚膝要开成180度,四肢动作要向四面打开。身体从肩、胸、胯、膝、踝5大关节向外打开,最大限度地延长肢体的线条,扩大舞蹈动作的范围,增强表现力,同时也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和运动的灵活性,使身体理想化、完美化、职业化。
法国舞蹈批评家安德列•莱维森曾说:“芭蕾舞出发点的根本原理――外开性……在一般情况下,人体腿部的动作仅限于前后运动,而当腿外开,就可以使它在任何方向――前、后、旁、斜线、划圈运动,在所有这些方向,动作都显得轻松而优雅……”②苏联著名编导罗•扎哈洛夫在《舞剧编导手法》一书中表达过这样的看法:要充分掌握古典舞的全部动作,就必须具有充分外开性的胯骨,这样才能使双脚轻松地站成一位,并且令双腿外开地向前后两旁抬起。同时,胯部的外开,必然造成舞者收腹、挺胸的直观效果,强化了身体的直立感。由这种直立感产生的臀部收缩与足部向上踮起,又会给人一种挺拔欲跃的感觉。这样一来,“开、绷、直、立”在一个基本的站立动作中就得到了统一的体现。由此可见,展开胯部是芭蕾舞训练中最基本的要求。
舞蹈家以一腿足部为支点,另一腿足面绷直向后尽量高抬、伸展;一臂沿高抬腿伸展的相反方向前伸,形成身体水平方向的直线;另一臂向侧后面抬起,与直立的躯干基本成直线,从而产生平衡。此外,人的四肢伸展到了极限,加之脚尖的踮起,强化了纵向的延伸感,使人体在最大限度内向四个方向拓展。
“绷”―― 芭蕾舞种,将膝关节和踝关节绷直,绷起足尖的站立,可谓芭蕾舞最突出的视觉特征,同时,还要求显示出人体肌肉的外形。
“绷”也是芭蕾舞蹈艺术中非常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芭蕾舞作为一种形体艺术,必须通过“绷”才能将肢体放射到舞台当中,在有限的空间内使能量聚集在肢体末梢部位,使舞姿更加舒展,从心理上延展了肢体的长度,增强了舞蹈动作的力量感与节奏感。,也拓宽了“开”的审美想象力。
“直”――指双腿膝盖伸直以及后背的垂直,也就是使身体垂直拉长,使舞姿舒展优美,达到完美的长线条视觉造型。
芭蕾动作在舞台中的动作路线也多呈直线形,这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有相似之处,与中国舞的“拧、倾、圆、曲”的审美标准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古典舞蹈中普遍存在的脚腕和手腕的有力回扣,在芭蕾中是见不到的,取而代之的是脚的用力绷直和手的自然伸展。外开的、绷直的脚尖,强化了腿部乃至躯干直立的感觉,加长了人体的延长线,提高了人体重心的位置,造成了舞蹈家向上升腾、放射的效果,也间接地放大了“开”的效果。
“立”――足尖直立,即身体的直立挺拔,使头颈躯干和四肢作为一个整体,并把身体重心准确地放在两腿或一条腿的重心上,其空间占有感就像古典宫殿似的傲然挺立,给人以稳定健美之感。
只有在“立”的基础上,“开”才有条件。稳定健美的“立”是放大延伸的“开”之所以实现的前提。同时,“开”也大大丰富充实了“立”的审美表现力,令“立”不再仅仅是稳定健美的“立”。
由上述可见,作为古典芭蕾动作与美学基础的“开、绷、直、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虽然我们习惯上经常把它们四者分而论之,但是,从根本上讲,它们并非彼此无关或各自独立,而是共同塑造了古典芭蕾的技术与审美特征。进一步说,“开、绷、直、立”四者中,“开”字为先,“开、绷、直、立”的后三者无不与“开”字相关,无不为“开”字服务,无不受“开”的统摄,在此基础之上,加之“绷”“直”“立”三者的共同塑造,芭蕾技术与形式美感的大“开”,才更为鲜明地跃然眼前。
二、“开、绷、直、立”与中西方艺术
“开、绷、直、立”的身体造型与西方艺术文明之源的古希腊雕塑、建筑造型所体现的凸起、清晰的几何造型观念相通,而几何观念深深地影响了西方的各门艺术。
西方音乐中复调音乐的对位法基本构成于几何原理之上,并使五线谱坐标空间形成多声几何主体造型的艺术空间,这正好和芭蕾舞身体强调精确的几何造型观念相通。西方的弓弦演奏,下弓常常提得很开,不像中国弦乐(如二胡)的弓夹在两根弦之间。小提琴的弦张得直直的,加上有指板在弦下面,弦受压力后不可能像二胡那样出现弯曲。此外,小提琴等弦乐器演奏时,每个音的手指站位都要求立直,不许拖泥带水,滑音也不是其基本音乐语汇。这些演奏方面的“开、绷、直、立”给人一种刚劲、刚性的力量。与之相比,中国音乐演奏中的“拧、倾、圆、曲”则给人一种柔韧的感觉。
“开、绷、直、立”呈现外拓性的特点,也体现在欧洲的建筑、园林之中。西方建筑明窗洞开,举柱伟立,文饰纵横,并附以精美的雕刻,仿佛要将天下之美尽现于世人目前。宗教中的“神”,要用直观、崇高、神秘的视觉形式去吸引人们、威慑人们。宗教建筑表现出外向的、放射的形态特征。德国乌尔姆教堂、科伦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等,都有又尖又高、鳞次栉比的塔群,瘦骨嶙峋、垂直耸立的束柱与筋节毕现的飞拱尖券,创造出飞舞之势。仿佛能使这些巨大的石头建筑随时脱离地面,冲天而起,人们的灵魂也随之升腾,一直升到苍穹,升到天国上帝的脚下。
西方建筑与园林的这些典型特征在中国古代的建筑与园林艺术中几乎看不到。中国古代的建筑与园林往往融为一体,共同营造着中国人心目中的自然与生命,表现宇宙天地万物生生不息、元气流动的韵律与和谐。人与自然的交融合一,不是外显,也不是外拓,而是强调人与自然的交融,人的主观心灵与天地自然的沟通,完全不同于西方宗教建筑所强调的营造一种升腾感与神秘感。
由上述可见,中西方艺术不仅仅在技术特征上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在各自艺术的创作与审美理想的追求上都存在着明确而深刻的个性差异。
三、古典芭蕾与中国传统舞蹈的文化差异
在上文中,探讨了中西方舞蹈及相关文化具有的众多的差异,那么,这些差异源于何时又来于何处呢?
首先,这种差异源于人类文明起源之初,并且可以从中西方不同的语言文字中找到论据。
中国古代甲骨文、钟鼎文文中的“舞”字写作
从上图中的 “舞”字可以看出:其一,“舞”指人体动态。其二,记号着重表现上肢,可见古人“舞”的概念重在上肢运动。其三,记号反映人持物而动,和祭祀、宗教活动有关。
“蹈”字,《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践”的意思,就是以脚踏地。在古代论舞文字中,“舞”往往单独出现。很少出现把“舞”和“蹈”放在一起连用(即写作“舞蹈”)的文论。比如现在常用的一个词――“手舞足蹈”,其中的“舞”和“蹈”分别指上肢和下肢的运动。
在西方,人们将“舞蹈”称为“ballet”和“dance”。“ballet”源于意大利语,是“跳跃”的意思,而“dance”源于古代高地日尔曼语“danson”,是“伸展”的意思。
从上述对中西方“舞蹈”一词的语言文字研究中,可以看出:第一,中国人的“舞”着重指上肢运动,西方人的“舞”偏重于下肢运动。第二,中国人注重持物而舞,动作呈弧线或圆形。第三,对于下肢,中国人重视“践”,即以足踏地,而西方人重视的是跳跃,注重人体摆脱大地的努力。前者是向大地收敛,脚踏实地,与大地相亲相依,后者则是向空间开放,意在升腾。③
之所以中国人执着于大地,首先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以农立国,中国人安土重迁,固守大地。中国的建筑一般不向高处发展,而向大地横向、水平地延伸,例如长城就是典型的中国建筑,是一条盘旋在中国大地上的长龙。中国的四合院也是在平面延伸,不向高空发展,即便是故宫中也几乎没有什么楼房。所谓的“黄鹤楼”、“岳阳楼”、“鹳雀楼”等,其实都不是很高的建筑。中国人登高只是望远,看的还是平面大地而已。偶然想象升空,最后还是想回到大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其次,古典芭蕾的“开”可以从舞蹈动作中找到例证。
在芭蕾舞的动作中,跳跃动作的种类众多,出现频繁,有中跳、小跳、大跳等。每种跳又分成不同的类型。比如,小跳有擦地双落跳、擦地单落跳、滑步、双起单落跳等;中跳有带跳的空中单腿划圈、敞式西松、闭合式西松等;大跳有凌空越或大跳、变身跳等。大幅度的跳跃是造成芭蕾舞中人体向空间拓展形态的重要原因。④然而,在中国古典舞中,跳的动作不但少,而且相对于芭蕾中的跳,其跳的幅度和高度都小。
从芭蕾舞多腾跳动作,而中国舞蹈缺少腾越动作这一点看来,也可以说明另外一个问题,即西方的舞蹈讲究通过外部的形体与造型,表达外在的宏大与延展,中国传统舞蹈则更为讲究舞蹈动作与造型的内在气韵。
对上述观点,有人认为,以古典芭蕾为代表的西方舞是为了使人从大地解放,以确证自己的存在,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张扬,因此偏重于下肢的动作。芭蕾舞往往要掂起脚尖,高跳、蹦脚,具有放射性,仿佛要摆脱大地的怀抱,寻找新的空间,试图通过不停的跳跃,飞上天空,寻找自由。然而,东方舞则很少有腿部的弹跳动作,表现的是对大地的眷恋,总是依依不舍地在大地上徘徊,因而偏重上肢的运动。这恰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表达的看法不谋而合:西方的舞蹈者总是试图使自己摆脱地心的吸引力,努力跳起来,在空中翱翔。中国、日本和朝鲜的舞蹈者则牢牢站在地面上,很少把脚高抬,他们沿着一定的几何形,缓缓地移动脚步;臂和手的动作千变万化,而且极受重视。而在西方舞蹈中,很少应用手的动作。这又如法国的瓦莱里的观点,即“舞蹈是为了从大地获得解放,是为了确认自己的存在”。⑤日本舞蹈评论家郡司正胜也表达过类似的看法:“日本舞蹈所表现的是眷恋大地,是依依不舍地在大地上往来慢行……西方舞蹈是放射性的,是憧憬天上;东方舞蹈的动作是内涵的,是眷恋大地的……日本舞蹈所要表现的,并不是要离开生活寻找具有新的时间和空间的美的另外的世界,倒是以大地为乐土”。⑥
综上所述,古典芭蕾的“开、绷、直、立”并非偶然而就,其形式与审美特征不同于中国传统舞蹈,离不开其自身的文化,中西方舞蹈文化的差异,从根本上讲,都是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与民族心理、性格所造就的。中国人的含蓄,使得中国人所塑造的生活环境与艺术也是含蓄的;西方人天生自由开放,他们所创造的生活环境与艺术也是外拓外向的。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注释:
①安德烈•莱维森:《古典舞蹈精粹》,《舞蹈摘译》,1984年第2期,转见《人体文化》,94页。
②安德烈•莱维森:《古典舞蹈精粹》,《舞蹈摘译》,1984年第2期,转见《人体文化》,133页。
③谢长、葛岩:《人体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131页。
④谢长、葛岩:《人体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1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