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的属性范文

传统文化的属性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15 15:11:3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传统文化的属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传统文化的属性

篇1

关键词: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文化 性质 民间性

前言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不仅有融合性较强的中原文化形态,而且还有各少数民族特有的多元文化形态,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灿烂文化体系,这是我国56个民族共同缔造的结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各民族历史实践的产物、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区域化的不断扩大,少数民族也逐渐走进整个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而带来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其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则面临时展的挑战,是继续传承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和要求,还是与时俱进,顺应发展的要求,大胆创新,寻找新的出路。本文根据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状和前人研究的成果,旨在分析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性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性质分析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性质及传承和保护必要性分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我国主体民族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是各少数民族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点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历史悠久。性质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和特质。是同类事物所共有的,也是区别他类事物的依据之一。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性质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也具有自己的文化特征,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地处边远落后地域,自然条件、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并受到中原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综观中国传统文化,它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而是我国众多民族文化大融合的产物。从地域性和民族根源性来看,华夏的中原文化是其主流,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北方草原地区的“北岳文化”和“游牧文化”,东北黑水白山的“满洲文化”,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各少数民族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而各个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彰显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和生活习惯,它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民族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人文特点等因素融合而成的。然而,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生活情趣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逐渐被人们淡忘、失传,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合理定位,以及在生活现代化的今天如何普及和推广,继承和弘扬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更具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尤其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热潮中。搞好少数民族团结是很重要的一项举措。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能有效调解、缓和人际关系冲突与矛盾,促进民族团结。

综上所述,我们根据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特有的特征,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性质归纳为民间性、同族性和自发性。

民间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是在体育活动形式中升华出来的一种意识文化,进而融入整个本民族的文化主流,随着历史的车轮,注入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大熔炉,形成一种传承的民族文化形式,深深地扎根于各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并在传承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文化价值。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大都没有统一的文字,所以教育的手段主要靠言传和身教,大都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模仿学习。这种模仿是生产生活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是民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需要说明的是生活方式对民族体育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譬如,主要分布在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流域的赫哲族,从事渔业生产,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赫哲族人民积累了丰富的捕鱼经验。人们对各种鱼类的习性十分熟悉,捕鱼的手段是用鱼叉去叉,往往百发百中。为了,让下一代能熟练地掌握叉鱼的生产技术,家长就教他们学习叉草球,这就演化成了一项富于乐趣的传统体育活动,同时又能学习生产技能。叉草球运动的方法是一手握鱼叉,一手把草球扔在地上使其向前滚动,象征着鱼儿在水中游动,这时迅速掷出鱼叉,一人叉一次,轮流进行,数轮以后,以叉中次数最多者为优胜。当小孩子的叉球技术十分熟练的时候,家长便带他们到江河中去叉鱼③。新疆哈萨克、克尔克孜、塔吉克、蒙古等民族都以畜牧业为主,马成了他们主要生产、生活的工具。由此产生了与马有关的体育项目。如:赛马、刁羊、骑射、马上角力、姑娘追、飞马拾银等项目。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历来是漠北少数民族载货物和骑乘的工具。由此产生了“赛骆驼”运动。这些形式多样、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族体育活动一直沿袭至今。

同族性,是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民旅之间的民族性、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5个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所谓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性是指:除汉族外55个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民族群体共有的,并区别于其他民族体育文化的特征。文化学理论认为:文化具有民族性是任何文化的共性所在,如珍珠球运动是满族的一项传统游戏项目,又称“采珍珠”,满语“尼楚赫”;板鞋舞、板鞋竞技是壮族民问传统体育项目,起源于明代:还有傣族的孔雀拳;白族的霸王鞭等,都反映出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显著的民族特性。由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加之地域性和民族性等基本特性,使其成为培养民族认同感和民族精神的有效形式。认同感是使人们聚合在一个群众中的情感,是一种其成员对某些人比另一些人感到更亲近的情感。认同感的形成是在伦理观念、价值观念相同的同一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就起着使本群体、本民族认同的作用,并能增强内部的亲近感。许多少数民族都通过民族体育活动增强这种认同感,并从孩提时代开始就这样做了。如白族的人拉人拔河、苗族的接龙舞等运动,在运动中往往需要许多人参与和协作,儿童在活动中能结识许许多多的小伙伴,并养成与众多小伙伴友好相处的习惯,从而培养儿童的协调关系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认识得到加强,也对增强认同感起着重要作用。

民族文化认同对于维系一个民族形成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具有全民性的特征,尤其是全民信教的民族,通常以、节日祭祀活动等形式来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特殊性往往是由民族特点所决定的,这些特点包括居住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民族心理素质、等因素以及各种

因索的互相交织,反映了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生活轨迹。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形成要素中,民族认同是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特征。因为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虽然民族文化认同也随着其他要素而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则会发生民族分化或者与其他民族融合。民族认同的差别,是区别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标志。民族认同是促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发展最基本的族体维系力量。从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往往要经历一个体育文化的实践、族外体育文化的趋同、族内体育文化的认同、最后融合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形式。

集体荣誉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各个少数民族也不例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培养这种集体荣誉感的功能。例如,舞龙、舞狮子、踩高跷、龙舟竞渡、斗牛、拔河、赛马等活动,多以村赛或部族为单位。参加比赛者除了进行激烈的竞争外,还表现出了集体荣誉感。在这类富有竞赛性的活动中,集体内各成员相互配合和协作,往往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即使旁观者也都难以作为局外人,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角色,为自己的集体欢呼鼓劲或沮丧惋惜。这种将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融为一体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培养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自发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受地域条件的制约,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只能以嬉戏、娱乐的形式延续。例如:青海牧区的“抱沙包”,藏族的骑“牦牛”,朝鲜族和苗族的“荡秋千”,青海土族的“轮子秋、拔腰”等。根据上世纪80年代由中国体育博物馆和原国家体委文史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的全国性的调查,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达970余种,但大多数项目都是自娱自乐的项目,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虽然有一部分项目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但从本质上没有超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自发性的缺陷,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自发地从生产生活的劳动中逐渐演变出自己的以嬉戏、娱乐等形式的体育运动项目,竞技成分较淡。不同的民族自发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体育项目,分别代表不同的民族文化,如以我国南方(包括西南、中南和东南地区)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就属于山地体育文化的类型:我国西北地区和内蒙古部分农村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就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村体育文化类型;生活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藏、门巴、珞巴等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就属于高原体育文化的类型:分布在我围的内蒙古、新疆、青海、等牧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大体上属于草原体育文化的类型等。

结语

篇2

关键词: 当代人类的危机 中华传统文化 救赎性价值

当今时代,人类面临生存的双重危机,那就是自然环境危机和精神环境危机。自然环境危机很明显地体现为“危及生命性”的“生态破坏”,精神环境危机很明显地体现为“近乎整体性”的“道德沉沦”。这意味着当代人类必然要陷入难以逃避的毁灭性灾难之中,那些触目惊心的由于“生态破坏”和“道德沉沦”所导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已有力地证明了事实就是如此。于是,“人类的拯救”便毋庸置疑地成为当代最重大的一个课题。在本质性地剖析当代人类的灾难形成原因之后,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当代人类的救赎力量已成为很多对人类命运充满终极关怀的思想者的共识。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救赎性体现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当今时代人类的救赎力量不仅在理论界成为高昂的唱响曲,而且在实践领域成为蓬勃的雨后春笋。更本质的是,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实践领域,中华传统文化的高调亮相都被证明了其作为当今时代人类救赎力量的正确性。

在中国的理论界,无论是鼎鼎有名的大思想家们,还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思想者,在他们公开的声音中,只要是谈到当今人类的救赎问题的,都显示出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关注到了人文。这不仅由于当代社会人文的缺失,而且由于当代社会在人文缺失后的损失,进而显示出人文对当代社会的救赎作用。那么,蕴含着高度人文价值的中华传统文化便自然而然地作为焦点进入对人类充满终极关怀的思想者的视野。通过当代救世性论文或论著显示,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救赎性力量已经成为其中热点。

其实,西方的理论界,也显示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青睐。可以说,海德格尔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西方哲学家。而让海德格尔声名鹊起的就是他在审视时代悲剧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重新界定。海德格尔对“存在”的重新界定其实是在诠释万物的一种关系――在本性语言的召唤下,人的世界与以天、地、人、神为代表的万物达到相互映射对方的一体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存在本身显现了出来,世界世界化、物物化。这种关系否定了西方文艺复兴以来“人对它者霸权”式的分裂型关系,肯定了万物之间“相互成全”式的和谐型关系。很明显,这种否定与肯定其实是对时代病症的把脉与开药。当然显示出了明显的时代救赎性。需要说明的是,海德格尔本人对老子思想有极大兴趣,海德格尔与老庄思想存在某种交流被当今一些著名学者,如张祥龙和曹街京等肯定。老子认为,“道”内在于万物之中,道与万物之间是一种相互规定对方的生育关系。这不正是海德格尔的“天、地、人、神之间的关系”吗?海氏由于“存在”这一哲学思想而声名鹊起,成为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西方哲学家,以及海氏的“存在”与老子的“道”的契合,究其实质而言,表明了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当今时代的救赎力量已进入西方理论界的意识流中。

在实践领域,中华传统文化更是以论坛形式走进中国的大江南北,以夏冬令营的形式吸引了无以数计的莘莘学子,以演讲形式激发了许许多多中华儿女的热情,以举办各种礼节仪式的形式震撼了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的心灵……更令人欣慰的是,举办方的角色既有官方又有民间,既有团体又有个人。而且,无论官方还是民间,无论团体还是个人都是出于自觉。由于自觉而尽心,由于尽心而成功。这种在实践领域所显现出来的星星之火燎原之势正是中华传统文化当代救赎性的体现。

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在当今时代得到如此强烈的回应,是因为当今时代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强烈需求――当今时代的救赎力量。正如所言,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

二、救赎性的本质在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境界

中华传统文化何以能够作为当代人类的救赎力量,这是由当代人类的灾难形成原因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质决定的。无论是当代人类的灾难形成原因还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质都是人性某个层面的体现,更具体地说,是人的存在境界的折射。

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一书中说道,人与动物的不同就在于人对其所做的事情有一种觉解,这种觉解使人所做的事情对于其具有了一定意义。人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有各种各样的意义,各种各样的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了人的人生境界。相同的事情由不同的人做,便会有不同觉解,从而具有了不同意义,便也构成了不同的人生境界。冯友兰先生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它们依次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冯友兰先生认为,一个人做事,如果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风俗,而对他所做的事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有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自然境界;一个人做事,他的动机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事对于他有功利意义。这样,他的人生境界就是功利境界;一个人意识到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从而使他为社会的利益做事,他所做的事便具有了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就是道德境界;一个人意识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而且是宇宙的一员,从而使他为宇宙的利益做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天地境界。

非常明显,当代人类的人生境界在主流上表现为功利境界。正是这种功利境界使当代人类面临危机、陷入灾难。因为在功利境界的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在做事时,是围绕自己的利益展开的。这必然导致人的主客二元论思维模式。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外在的一切是自己支配、征服的对象。如此,人与其周遭的一切,自然、社会、他人的敌对分裂便也自然而然了,人类的生存环境被作为对象征服从而使人类面临生存的危机便也再正常不过了。其实,西方者也表现出同样的思想。比较焦点的是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工具理性。马克斯・韦伯指出资本主义对财富的狂热追逐和对效率的热烈推崇必然导致工具理性的主宰性地位,工具理性关注的是理性的技术化、功利化、实用化。显然,西方者与冯友兰先生在思想上具有沟通性。西方者所批判的工具理性在本质上就是冯友兰先生所提出的功利境界。

既然当代人类的功利境界导致了当代人类的危机,那么,拯救当代人类就需要把当代人类从功利境界中超。然而,超之后进入人的其他何种境界呢?自然境界,由于其是功利境界前的人的非觉解状态下的境界,显然不能够成为答案。道德境界――觉解到自己与社会的不可割裂而为社会的利益做事,天地境界――觉解到自己与宇宙的不可割裂而为宇宙的利益做事。显然,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所体现的是一种整体性、和谐性,这与功利境界的自我性、敌对性是截然不同的,其导致的结果与功利境界所导致的结果必定是截然不同的。非常明确,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是对功利境界的颠覆,也是对功利境界所导致人类灾难的拯救诉求。所以,把当代人类从功利境界中超使其进入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是拯救当代人类危机的当务之急。

观古今中外,最能体现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的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来源――儒、道、释。儒家讲“仁”。孔子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体现了推己及人的思想,含蕴了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和谐的关系;道家曰“道”。老子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体现了无私大惠的精神,含蕴了人与万物之间融溶和谐的关系;释家言“慈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体现了无分别的平等普爱情怀,含蕴了整个宇宙的大和谐关系。十分了然,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脉是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的极致体现。

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成为对人类充满终极关怀的当代思想者的关注焦点,是因为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正是对导致当代人类危机的功利境界的对治。于是,中华传统文化便也不可推卸地担当起当代人类的救赎之责。

三、情感作用下的理性内蕴与境界升华

在对当代人类的危机与拯救的探究中,中华传统文化,由于其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的本质,作为救赎的力量已经被十分了然地凸显出来,关键是如何把当代人从功利境界中超,使其进入道德境界和功利境界。在实质上,这是个如何有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问题。

从人学的角度而言,人是情感和理性的统一体。当情感与理性的和合持久为一种稳定的自然而然的状态时便达成了一种境界。其中,情感作为力量,理性作为智慧。而从经验的角度而言,情感较理性具有优先性。一旦对什么产生了情感,便会在情感力的促使下主动认知什么。所以,欲使当代人类有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从而进入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便需要首先激发当代人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进而在情感力的作用下主动认知中华传统文化。当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和理性内蕴能够和合持久为一种稳定的自然而然的状态时,当代人类便也进入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中,颇多自觉者正是立足于人学,从情感到理性到境界,走出了一条有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道路,如陈大惠等举办的传统文化论坛、蔡礼旭等举办的传统文化讲座、寂静法师等举办的系列传统文化活动……

当人类面临生存的危机时,对人类充满终极关怀的思想者们努力为人类寻求一条出路。在思索与探究下,出路显现出来,那就是中华传统文化。而且,从人学的角度出发,在实践中,一条有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道路已经被成功地走出来,那就是情感作用下的理性内蕴和境界升华。

参考文献:

[1]冯友兰.新原人[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7.

篇3

(巢湖学院 体育系,安徽 巢湖 238000)

摘要:中国传统武术在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并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之所以如此是由于中国传统武术同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具有开放的包容性.本文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内涵着手,探讨其文化包容性的存在及体现.

关键词 :传统武术;文化;包容性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177-02

1 前言

文化包容是指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借鉴,其本质在于承认、尊重并欣赏文化的多元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基本精神的体现,中华民族从其文化发展来看是极具包容性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强大的同化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同任何一种延绵至今的文化一样,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直到现在还生生不息,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是包容并蓄,形成了同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发展态势.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演变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传统武术也带有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烙印,因此中国传统武术也有着极强的文化包容性,这也是中国武术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

2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中华民族的形成有其复杂性和多元性,回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与消亡,逐渐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相互包容的,互不排他的多元统一体.这个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还有它的特色:在相当早的时期,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由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入了这个核心.它在拥有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东亚平原之后,被其他民族称为汉族.汉族继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而日益壮大,而且渗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这样的民族其最大特性就是重包容,有强大的同化力和顽强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集中体现在儒家文化的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上.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周易大传》的“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都是主张思想文化的多元开放.这种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一方面,使儒学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各家各派的思想,成为一种绵延不绝的思想体系.另一方面,这种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之形成了兼收并蓄的传统,并生生不息.“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中国传统文化绵延不绝,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包容、兼收并蓄的结果.

3 中国传统武术的文化包容及体现

3.1 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促成了中国传统武术的文化包容

中国古典哲学的范畴很大,包罗了许多传统思想及学说流派,影响较大者有道家哲学、周易学说、五行学说、太极哲理以及孙子哲学等诸多方面.在我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的观点也是本体论的范畴.所谓“天人合一”,即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武术是人体的运动,要达到武术的目的,练武实践必须顺应自然,效仿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达到与宇宙自然的统一与和谐,以寻求发展.同时,中国传统武术得益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使中国传统武术不仅是一种技击技术,而更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的包容精神.

3.2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包容性的体现

3.2.1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包容性的外在表现

中国传统武术不仅仅是一种搏击术,更不是单纯的拳脚运动.它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武文化”.它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中和养气之说,同时又融合了道家的守静致柔,释家的禅定参悟,从而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武学体系.中国传统武术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广泛结合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包容性,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内部形成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局面,在外部不断吸纳外来文化的营养,使自身更具生命力.这也是中国传统武术与其他传统体育项目的最根本区别.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包容性的外在表现就是武术对其他非搏击文化的吸收及相互影响.武术与宗教文化、中医文化、养生文化、兵法等都有着紧密的相容性.宗教与中国传统武术的关系甚密,许多武术流派和拳种及其拳理都得益于宗教文化;同时,武术结合了中医理论,与中医相得益彰,中国传统武术对中医文化的包容也使得中国传统武术不但有了防身御敌的作用,也有了强身、强心、养生的多种功能.此外,武术与艺术、教育等文化元素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武舞同源,武若文用则为舞,武用则为武(术).在中国古代,宫廷宴会时,有时有舞剑等,就是武舞.古时,周朝的贵族子弟必须接受严格的舞蹈教育,其中不仅有陶冶性情、修炼风度的文舞,更有锻炼体格、培养战士的武舞.同时,中国传统武术为中国的古典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许多石窟壁画都有大量武术演练的图片,也为我们研究当时的武术提供了参考.另外,武术的德育功能在当代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再赘述.当然,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深深的影响了当时人们的行为方式、社会管理等,其包容性的外在表现也不是以上几例所能囊括.中国传统武术的文化包容性也使其在本质、形态、功能等方面发生蜕变,这种“变”更是一种发展、创新,使中国传统武术不断发展壮大,使其更加的具有生命力.

3.2.2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包容性是以其强大的同化力为前提

中国功夫讲究刚柔并济,内外兼修,既有刚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内涵,蕴含着先哲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中国传统武术的内涵决定了武术是不断发展和超越的,是身心兼修的也是与时俱进的.同时,中国武术之所以能不断发展完善,与其自身特点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因为它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对于武术的发展起到了引领和补充的作用.究其主要原因中华武术的超越性由于其自省,包容,及自身区别于其他各类技击形式的先进性.它用这种强大的同化力去影响和改造外来文化,使之具有中国的特色.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是吸收外来文化的重要心理文化基础,没有这样一个基础,不仅不能消化、吸收外来文化,还有可能被外来文化所同化,从而丧失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但是由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根基深厚并且富于包容精神,其结果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不断同化外来文化.外来文化的进入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却并没有使中国传统文化丧失其特有的本色.一切外来文化一旦进入中国,便开始了中国化的进程.中国社会强烈的宽容气氛,甚至使得一些独立性很强的外来文化,也在不知不觉中融合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之中.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作为相对狭义的文化,其同化力更多的是指对其它非搏击文化的吸收借鉴,并将其与武术文化充分的融合,最终形成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传统武术与传统中医之间的关系.传统中医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武术诞生在医学相对欠发达的历史时期,许多习武之人难免在演练中出现运动损伤,中国武术将中医引入武术研究范畴,不但研究其疗法,更是将中医理论同与武术相关的人体科学,运动科学相结合,在整个中医学的范畴中,中医伤科、中医针灸与武术关系最大,联系也最为紧密;并且中医在诊疗治病的过程中,也或多或少的借鉴与运用了武术的一些相关内容,比如抓筋疗法、点穴疗法、导引疗法、气化疗法、按矫疗法、运动疗法等等,武术也成为了中医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大医学家往往也是大武术家,医武兼修之人,可上溯到东汉名医华佗、孙思邈、丹阳子马钰与长春子丘处机等.中医与武术在理论和实践上还有很多密切的联系.比如,武术家在修炼武功的过程中,他运输精气神的路径,实质上就是中医的经络体系,大周天就是十二正经的循行,小周天就是任督二脉的循行,而作为武术“三宝”的精气神,根本上就是中医名词;武术中很多动作招式的命名,都包含有中医的命名特点和文化色彩,比如气沉丹田,力劈华盖等;此外,武术家练武还讲究阴阳五行、九宫八卦、子午流注、食养药补、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等,这些内容和中医文化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由此我们可知,中国传统武术对于非武术文化有着极强的吸收能力,使之成为中国传统武术重要的组成部分.

3.3 传统武术文化包容性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主张有容乃大,大乃久.文化上的包容性,使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在内部形成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局面,在外部则向世界开放,不断接受异质文化的激发和营养,从而使自身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充分发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容精神要求我们要自觉地不断吸纳外来文化,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文明成果,也正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包容性使得武术成为庞大的体系,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武术的包容性不仅有利于武术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推进我国的文化建设,培育精神振奋、品格高尚的民族精神.中国武术始终都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其价值核心,须臾不能脱离,它表现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坚韧不拔、锐意进取的意志品质;诚实守信、守义节的高贵品质;行侠仗义的理想人格追求,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

4 结语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包容性造就了今天中华武术百花齐放的繁荣态势.武术只有扎根传统才能汲取营养.批判地继承武术文化,使之成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必将振奋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

〔2〕栗胜夫.论我国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

〔3〕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J].齐鲁学刊,2003(5).

〔4〕田传信.论文化的包容性与存在[J].文化艺术研究,2007(3).

〔5〕杨建营.武术文化特色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5(5).

篇4

初到民族文化园时,紧闭的售票窗口和空荡的大门无一不是在诉说其的冷清,但转而想想偌大而又繁杂的京城里能有这么一片安静的土地确也难得。怀揣着一丝激动的心情,沿着葡萄藤架一路走了进去,入眼的便是回族传统窑洞式建筑和青青草地上的敖包。沿着林荫小道走下去,沿途经过了畲族古民房、廊桥,瑶族瑶山,穿过柳絮,便到了豁然开朗的平地,矗立着的仿制的大理三塔,和洒在上面的阳光无一不在宣告它的神圣。可就是这么壮观的景象,却只有一两个游客,心中不知道为什么顿时涌出一丝伤感。这冰冷的场景,不禁让我联想到现实,想起民族理论课上老师曾说的:“第四次中央民族大会在前些日子召开了,距上一次已过九年,并不像经济会议那般年年都会召开。”,亦想起高中的初中的同学都像以前的我,对民族民俗漠不关心,遑论了解。这是否也意味着,不只只是他们,还有数以万计的学生对我们独特的民族民俗也呈现出同样的态度,有没有可能甚至还认为他们“土”。我甚至可以断定事实可能就是如此残忍,因为我不得不抱歉地说在未进入民大前,在未来到中华民族园前,我就是这样的人。之前的我根本不甚在意什么族信仰伊斯兰教,甚至对伊斯兰教都没有较为详细的认识,也不会注意什么族有什么特别的节日,又是在什么时候,甚至可能会一不小心弄混藏族和蒙古族的服饰。当时还满不在乎的我随着越来越深入地游历民族园,心中的歉意就更深一分。不仅仅是为这富含自己特色的民俗、或磅礴大气或小家碧玉的民族建筑,更是因为工作人员比游客多,猫比人多这样的景象而痛心疾首。

一次短短的中华民族园之旅让笔者领略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可是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现在的它是何其的脆弱。这小小的景观园,是否亦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反应着现在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遭受着巨大的冲击。下面让我们不妨再来结合定义和现代化社会下遭受冲击的传统文化应该如何面对困境来进行探讨。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影响下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一点上不仅是在普通的非少数民族聚集地上得到了体现,更是在诸如西部大开发的这些传统的少数民族聚集地上得到了体现。改革开放不仅带给了这些地区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也给其传统文化带来了挑战。因而,少数民族面临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冲突、调适的重大问题。在这种历史性的文化变迁大潮中,如何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已迫在眉睫。要做好这一工作,必须通过文化转型,使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更多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全球化相适应,从而建立起真正现代化的生产生活体系。只有用现代文化把人“化”为现代人,才能干好现代化的事。由于这种现代化是学习型、推广型、后发型而非内生型的,所以必须“引领”。

篇5

一、我国艺术设计的现状

由于我国艺术设计起步较晚,发展的还不够成熟,在西方教学方法及内容的长期影响下,我国的设计观念、设计思维受到了重大的侵蚀,甚至还出现了全盘西化的现象,严重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些人认为中国文化并不适用于现代社会,是背离现代社会发展的,这种种原因,使得大部分青年设计者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态的认识,盲目地模仿和借鉴西方设计形式风格,导致我国很多艺术设计创作缺少文化内涵与精神追求。

二、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设计间的关系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生活、生产方式在漫长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它是人类发展的基础及灵魂,体现不同民族之间的不同价值观。现代艺术设计起源于西方国家,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

1、我国现代艺术的发展。工业革命以来,艺术设计的创新产生了质的突破,它继承并发扬了我国传统文化,使得传统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早期,我国艺术设计由于商业美术上的需要应运而生,主要表现在:产品广告、电视广告、路灯广告、墙体广告、气球广告等。到二十世纪初,彩印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由于其技术新型、色彩柔丽、线条细腻等特征取代了生硬的中西合璧的广告技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艺术设计也呈现出极强的发展活力,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图案、符号被融入到艺术设计中,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打开了一条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融合的创新之路。踏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艺术设计受到了主要来自西方文化的影响,设计者盲目的模仿和借鉴,导致我国艺术作品出现理想贫乏、文化丧失、随波逐流等不良现象,严重与我国传统文化脱离。

2、传统文化是艺术设计创新的源泉。大多数认为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是一个矛盾体,其实设计文化是需要依赖于传统而存在的,因为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延续传统的过程。要做好艺术设计,就必须吸纳传统文化,否则将会失去其发展的动力,不能很好的将艺术魅力展现出来。艺术设计是对传统文化的发扬,继承其精华所在。只有容纳传统文化的艺术设计才能将其自身艺术魅力展现出来,同时,艺术设计需要创新,但只有在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才能显现出创新的意义。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传承民族文化的艺术设计才是国家设计文化生存之本。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及优良的传统文化,创新是长时间积累、淘汰和传承文化的过程。

三、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形态

从广义上来讲,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形态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艺术、道德、信仰、习俗和人在社会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和习惯。所谓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形态,就是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设计中。为此,我们应结合传统文化形态与当代设计语言,创造出适合于我们民族的设计语言形式。在艺术设计的传统文化形态上,汉字与传统图饰这两点是值得我们永远感到骄傲与自豪的。

汉字是在人类社会某种共同的理念下,运用点、笔画这样的基础元件,通过设计的结构原理和手段设计出来的,它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的一种“艺术设计”。和其他的艺术设计一样,汉字可以作为思想与实体相互转化的中介以及它们的检验标准,只要认识了便能使用。但是汉字也和其它的艺术设计存在不同之处,应该说是特别之处,因为汉字自身还具备有描绘事物、抒感、审美等许多文化功能,只要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唐诗宋词元曲在历史文学上的光辉事迹,另外还有中国独有的艺术门类——书法。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月亮代表着团圆,梅花、、竹等代表着高尚的气节、情操,这些都是汉字以简单的设计元素——点、划、捺、撇为基础,运用丰富而复杂的设计手段,设计出的恒定而又单纯的“艺术设计作品”的事例,其内涵之丰富、用途之广泛、影响之深远,乃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以,从艺术设计来讲,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成功的设计,首选汉字。

传统图案纹饰,以形式构成反映出特定观念的方式,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形象把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艺术的内容就是观念。中国传统图饰是以传统文化的众多内容和人文主义精神为主题,对人生的各种需要和方面进行形象描述,它在传统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传统文化精神的镜子。中国传统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悠久的历史。我国传统美学着重把万事万物都看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都遵循着同一个本质规律,强调主客统一的整体意识和追求尽善尽美的美学观念,因而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始终致力于整体美的创作,借物抒情、以形写意、形神兼备,这些体现了善和美的行为和意志,是将人的情感通过物表达出来的形式。中国传统图案纹饰是民族文化意识和形态哲学观念的完美体现,它着重传神、表现、物我同一的审美观念,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即使与世界艺术之林相比,它那独特的东方艺术魅力也毫不逊色。中国传统图饰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总结,是我国人们对幸福的向往的体现。另外,中国传统图饰还有着自身的寓意,表现了我国人们不屈不饶、不畏艰苦的优秀品质。生活中常见许多吉祥图饰,它表达了我国人们对安定、和谐、康富生活的企盼。

“言有尽而意无穷”形象、生动的体现了中国传统图案纹饰背后的“意”,这正是它的魅力独特之处。美好事物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因而传统图案纹饰蕴含的意味在现代设计也一样应用广泛,在我们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最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奥运会的申奥标志,它是一个以中国结为外形、借用奥运五环色组成的五角星形。环环相扣,表达了世界五大洲人们团结、交流、携手发展的美好愿望。五星则像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代表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另外,作者还将中国书法的“枯笔”效果融入其中,使得标志的整体形象更加生动、形象,如行云流水般,同时也体现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体育精神。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其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积淀了我国五千年的文化精华。艺术设计应随着时代的要求,在善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上,还应该赋予它新的内容、形式,使中国传统文化形态焕发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贾敏,钟厦.中国传统符号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0,(16).

[2]凌会侠.浅议现代设计与"传统性"和"民族性"的关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29).

[3]张丽娜.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D].

[4]凌会侠.浅议现代设计与"传统性"和"民族性"的关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29).

篇6

一、大文化传统――雅文化对武术流派形成的影响

按照西方人类学家雷德斐尔德的文化大、小传统之说,可把哲理化的儒、道学,大乘佛教中的禅宗等归入作为精英文化的“大传统”中。大传统指的是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你可以认为儒家思想是传统社会大传统的代表思想,也可以说儒释道三家是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文化。

(一)儒家思想对武术流派形成的影响

儒家文化中的“内在超越”理论对武术流派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从明代开始,基本上同于现在面貌的中国武术形态开始发达、成形。但它的载体已不再是军事集团,而是一个个结社组织,这些组织分布各地,系统不同,师承各异,互相保密,于是就形成了诸多的武术流派,每个流派为使自己的武术内容能够在庞大的武林中占有一席之地,流传百世,就要有特色,就要形成自己的个性风格,这就需要在演练过程中不断地完成新内容与旧内容的增进和更换,使拳术内容不断充实,在风格特点与套路绝招等方面独树一帜,这种对个性风格的追求就为武术流派的形成提供了内部条件。

(二)道家思想对武术流派形成的影响

道家思想对武术流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在认识论方面,武术汲取了道论、气论、天人合一的观点,并以此阐释武术的本质;在方法论方面,武术汲取了道家“物极必反”、“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等思想,并以此作为武术技击的指导原则。道家思想对武术的影响还体现在方法论上。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的技击理论都与道家思想有关。在“炼神还虚”的功能理状态支配下,将武术运动的实践方式掩盖于行云流水、藏诸于内的静缓处理之中,在武术学技击原则上形成了“后发制人”的主要特点:以静制动,以逸待劳,后发先至,乘势借力,要求斗智不斗力,尚意不尚力。

(三)佛家文化对武术流派形成的影响

少林武术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林武术以实战威猛、博大精深,饮誉天下,“拳以寺名,寺以拳显”。少林武术因禅武合一而博大精深,以禅入武,习武修禅,绝非自卫强身小技;退则参禅养性修道行,进则护寺报国救众生,故少林武术又称为“武术禅”。少林武术是我国传统佛家文化最为通俗,传播最广的表现之一,从面壁九年的高僧菩提达摩到历代少林寺的主持方丈,他们对佛教文化都有很深的造诣,传承了禅武文化,促进了佛教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对世界佛教文化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小文化传统――俗文化对武术流派形成的影响

作为传统文化内容之一的武术,体现了浓郁的俗文化气息,这里把家族本位思想、门派观念等作为通俗文化归入“小传统”中。从历史的纵向来考察,传统武术的主要传承载体,乃是时代生衍不息的广大民众百姓。俗文化对武术流派形成的影响是显著的。

(一)家族本位思想对武术流派形成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家族本位思想使得武术在家族和类似于家族的组织中流传。中国人重视血缘关系,注重家族。中国就是以人为本位,以“家庭”作为其构成的基本细胞,然后由家而国,构建成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弟子对师长敬,族规、家法成为人人必须遵守的准则,这样就形成了强烈的凝聚力和排外性。武术宗师就是家族祖宗,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祖宗秘传,传内不传外。这些特定的历史环境,使武术技艺往往只在一个家族中或是某一区域中流传,这样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武术流派――即拥有独特内容和风格的武术大系统下的千枝百蔓。

(二)门派观念对武术流派形成的影响

一提到武术,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各具特色的种种门派。各个门派之间相互衍生、竞争、促进,形成了武术的繁荣昌盛。武术流派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武术在明代以前的社会环境、人们生存的需要和门派条规的约束。因为武术在流传过程中,拳师们传授的方式主要是“师承口授”、“只传嫡系”,对徒弟们的要求亦是“一徒不能认二师”,使武术的流传始终在一种封闭的状态下进行。

(三)民间宗教与结社对武术流派形成的影响

民间宗教结社组织注重追求武术的实用技击价值功能,这就极大地促进和丰富了武术的内容,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拳种异彩纷呈,出现了红拳、梅花拳、八卦掌、洪拳等众多拳种。嘉靖年间学者郑若曾说:“中国武艺,不可胜计,……各有专门,迄法散之四方……教师相传,各臻所妙”大有百家争鸣之势,而且拳名大多以擅长者姓氏命名。拳师们为了崭露头角、光宗耀祖,更是绞尽心思的探索和研究自身所学武艺的精妙之处,使自己处于优势,这样无形之中就促进了武术流派的产生与发展。

三、 结论

我们从文化传统的角度探究武术流派的形成,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武术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以便理清传统流派的脉络,使繁乱的流派呈现出清晰的面目,从中可以看出它们的形成、演变与发展过程,有利于我们把握和理解武术发展的整体面貌,从而更好的发展中国武术。

参考文献:

[1]温力.重视血缘关系的家族本位思想对武术继承和发展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11.

篇7

关键词:文化传统;移民;适应性

文化是人类为了解决生存而产生的一种机制,人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其一切行为都具有该族群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文化特质,简单来说,“文化始终是人们用来解决其生存问题的机制”[1]。因而,人们为了适应环境所做出的行为和选择,亦可以看做是一种文化行为、文化选择。在生态移民的过程中,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其生计模式、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以及心理等随之发生变化,移民为了适应新环境所做出的一系列适应性调试,不仅是居于新环境的基础上产生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其自身的文化系统是影响其适应性的一个重要的、先导性的因素。目前,不少研究者侧重于研究生态移民给民族文化带来的影响,近几年,相关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而对移民的文化传统对其适应性的影响关注甚微。本文将在以丰乐安置点为例,试探讨民族文化传统在移民适应性中的作用。

一、丰乐安置点的概况

榕江县古州镇丰乐村安置点距离县城中心1.5公里,属县城规划区。该安置点与廉租房衔接,每户住房面积50平方米。到2015年4月份,该安置点共安置955户3755人。其中,计划乡摆王、摆拉两个村整村搬迁497户1783人,其他为寨蒿镇、崇义乡和八开乡的零散搬迁户。该安置点的安置模式具有典型性:实行整村搬迁、集中安置,依托城区、园区安置,采用“一个村一栋楼房、一个组一个单元、一个家族一层楼”的方式进行安置。该安置点的移民主体为摆拉村和摆王村,这两个村辖于计划乡。摆王村距乡政府驻地30公里,距县城80公里,主要民族为苗族;摆拉村距乡政府驻地20公里,距县城70公里,主要民族为苗族、水族。两村坐落在海拔1300多米的月亮山主峰上,是典型的深山区。摆拉村和摆王村由于地处深山,农业基本能满足平时生活所需;交通不便,与外界交流较少。这些因素使得他们的民族文化较为完整地保留和传承下来。为了动言他们搬离 “高坡”①,当地政府做了不少工作。2013年春节前摆王、摆拉村303户农民1070人从世代居住的大山搬到了县城,2013年7月,因一直犹豫而暂时未搬迁的194户713人也搬到了县城,至此两个村完成了整村生态移民搬迁,共搬迁了497户1783人。

二、文化传统对丰乐移民的影响

文化传统是“支配着整个民族的一种习惯势力和精神力量,一种集体的潜意识”[2],文化传统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代一代积累和传承下来的,在这个历程中,文化传统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习惯势力,影响着人的思维和行为。人们遵循它行动,但又很难意识到它的存在。丰乐移民都是从较为偏远的山区搬迁而来的苗族、水族和侗族等少数族,特别是处于月亮山深山区的摆拉村和摆王村,受现代化影响较小,其文化传统较为深厚,成为一种强大的习惯势力,时刻影响着他们移民后的生产和生活。

(一)影响移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人们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为了生存逐渐形成了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某种生计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形成过程。当生存的自然环境发生改变,势必会引起生计方式的变迁,进而引起生活方式的改变,在这个变迁的过程中,移民传统文化对新环境中生计方式的选择和生活方式的适应起到或制约或阻碍的作用。丰乐安置点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概括来说,丰乐移民大部分青年人初中毕业以后就到沿海一带打工,在安置点居住时间长的移民,一部分是妇女和老人,在家带孩子、送小孩读书;一部分是有劳动力、适应能力稍强的人,他们主要靠打零工为生,包括建筑工人、街上的苦力、超市、摩的及部分卖菜等;大部分人两边居住,即一个月在县城做几天零工或闲上几天,又回老家做几天农活。为了移民能够在县城安居下来,榕江县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帮助移民解决就业问题。从2013年开始,榕江县对丰乐安置点移民进行就业前的技能培训,培训后的就业去向主要为蔬菜基地、木材加工厂、超市、工业园区等。据榕江县人力资源局工作人员介绍,移民后安排到蔬菜基地工作的移民有四五十个,但在2014年走访摸底的时候,只剩下不到十人留在蔬菜基地;在永盛木业、甘力木业和永利木业的移民也先后离开了。

移民后,丰乐移民的农耕技能和文化,与县城的工业、服务业所需的劳动技能和意识产生很大矛盾。原有的文化传统制约了他们在城市中的生产和生活。在调研中得知,移民大多认为安排的这些工作他们不适应,一是不能适应这样的工作规律和工作节奏,有村民说:“以前在家想做就做一下,不想做就休息,没人管。”以前在农村做农活,没有约束,而城市的工作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和岗位职责规定,很多村民一时适应不了新工作岗位规律的劳动时间和劳动方式。二是劳动技能不适应,“做不惯那边的活路,我出来一个月做几天,吃完了又去做。”很多村民从生下来就呆在村里,很少与外界接触,最多到乡里赶集,找点钱,其余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种庄稼上,在传统的农业种植方面他们是一把好手,但是长期以来的农耕技能与城市的工作要求是有很大区别的,他们一时做不了那些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

(二) 影响移民的心理调适

发展是梯度推进的,那些接受现代技术和观念较早的地区和个人,更容易接受新的东西,更容易适应新环境;相反,受新技术和新观念影响较晚的地区和个人,其文化与现代性的适应较慢。文化习惯促使他们的经济行为、思维等与现代经济社会间存在较大差距,“比如那种几乎出自本能的族群情感、历史记忆、信仰情怀、乡土认知和道德习俗等,对人们的认知、选择和学习(模仿)活动总是具有一种先决性影响,而且由于这些因素的作用并不是总是以自觉的方式存在的,它们有时更像是一种本能,于是也就更加难以放弃。”[3]移民后环境的突然改变,移民的文化传统使其在新的环境中产生不同的表现。丰乐移民一方面很想融入城市,另一方面又因为自身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间的巨大差异,使其很难融入城市。要融入就得求同,就得改变。而割离意识中原本具有的一些东西本身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在变与不变、变什么、怎样变这些问题中,每个移民的思维和行为无不带着原有的民族文化因子。可以说这是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较量,“在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往往是文化传统的改造问题。”[2]在这个较量和改造的过程中,移民在开始的一段较长时间内往往呈现出迷茫和焦虑的精神状态。当问起丰乐安置区移民“你觉得你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他们大多游离很久后给出“不知道”的答案。他们大多在城市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心理归属感缺失;而返回原居住地又不似移民前的农民身份,乡土意识正逐渐弱化。在这段特定的时间内,他们作为一种“边际人”②而存在。世代形成的农耕文化使他们在面对城市中陌生的生计方式和人际关系时,一时难以适从,产生一种身份焦虑,一种文化焦虑。

在同一个村寨里面,个人的文化开放程度亦是不同的,从而人与人之间的适应能力也有较大区别。在丰乐安置区,青年人的适应能力远强于年纪较大的人,文化程度高的人适应能力强于文化程度低的人,与外界交流较多的人适应能力又强得多。丰乐移民中:返回原居住地的移民绝大部分是老年人,在他们身上,文化传统的“习惯势力”更大,他们更加难以适应城市的生活;四五十岁那部分人,很多人游走在农村和县城安置区,既不完全脱离乡土,也完全融入城市;相比之下,青年一代受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就小得多,他们大多初中毕业后就去东南沿海城市打工,离开居住条件差、交通闭塞的农村是他们乐于接受的。总之,文化开放程度较高的村民,他们会在城市中较快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城市的生产、生活。而文化传统较为浓厚的村民,则往往在城市中无所适从,在一次次的碰壁中更加焦虑,产生强烈的身份认同危机,因而他们或游走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或返回原居住地。

三、结语

通过丰乐安置点移民的适应情况可以看出,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与其传统文化价值有着深刻的联系,人们的价值观内在的限定了他们对发展目标的选择和对发展手段的应用。不同的文化所遵从的价值取向不同,势必会造成不同文化群体应对自然和社会等外界环境时做出不同的价值选择,因为文化传统规定着人们的社会行为。

文化传统对移民的适应性具有先导性的影响,文化开放程度越大、包容性越强,移民适应性越强;相反,文化相对较封闭的族群,其移民适应性较弱。因为,文化是人们解决生存问题而形成的机制,文化也是文化拥有者的生存方式,他们的生存能力不仅通过他们的文化体现,而且通过他们的文化获得。移民以后,移民能否适应新的生计方式,能否在新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其文化传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移民的过程中,“移民的再社会化一定会受到现有资源以及环境中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这些资源或环境要素面前, 移民个体并非毫无作为, 他们一定会在适应的同时, 重新对其进行构建。”[4]移民在建构的新的社会环境时所进行的一系列选择和行为,都是经过其文化过滤的,都带有其文化价值的意义在里面。因而,在搬迁的过程中,须充分关注民族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应把文化结构对移民的影响考虑在内,所实施的搬迁模式和安置工作应尽量与之相适应。

同时,不仅是在不同的移民群体间,即使在同一群体当中,那些接受现代技术和观念较早的人,更容易适应新环境,移民后能快速适应转变,并能抓住机遇改善自己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相反,适应能力较弱的移民,则有可能因搬迁而更加贫困。因而,在移民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可能会出现的 “马太效应”。③(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项目来源:文章系贵州财经大学2014年度在校学生科研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 [美]A・哈维兰著, 期铁硼、张钰译.文化人类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492.

[2] 陈国强主编.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8): 78

[3] 戴庆中.边界漂移的乡土――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民族的生存智慧与文化突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60

[4] 马伟华.移民的文化适应:宁夏吊庄移民生活习俗调试调查研究――以芦草洼吊(兴泾镇)为例[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注解:

① 当地人称农村为“高坡”。

篇8

 

民办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一批急需的适用人才,逐渐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民办高等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凸显出一些问题,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而言就显得比较欠缺,譬如传统文化艺术教育机构组织尚不健全,师资队伍比较薄弱且不够稳定,管理平台滞后等环节出现偏差和问题。鉴于此,各民办高校应积极整合资源,紧紧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努力创新工作思路,形成学工部、教务部、研究所、公共课部等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协同创新机制,开拓出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做法,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价值引领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艺术教育工作的保障机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工作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牵涉到各个方面,只有为其建立起一定的保障机制,工作才能够顺利进行。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

 

首先,加强组织领导。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工作的认知是一个逐渐由陌生到熟悉再到内化的过程,在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引起矛盾冲突,影响工作的进行。因此,民办高校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工作,对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民办高校应建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或办公室,由校领导牵头,组织协调各部门配合工作,解决问题,分化矛盾,保障各环节相互衔接,以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同时,领导小组或办公室还可以对外部环境进行整合提升,为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其次,健全激励机制。将激励机制引用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工作的全过程,能使民办高校大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这一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他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自觉性,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潜能,增强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大学工作的实效性。当前,在民办高校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面对新形势下的实际情况,民办高校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工作激励制度,不断创新内容、形式和途径。这种激励机制,可以通过建立相关的政策制度和考核标准来进行,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客观的单位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可以对优秀的典型进行大力宣传和表彰,树立起一个榜样。学校也可以制定相关政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工作提供正确的政策支持,把思想引导与物质利益、精神利益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制度和氛围,加快工作的整体推进。

 

二、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骨干教师队伍

 

民办高校要提高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素质,首先就要提高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整体素质。为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师队伍。

 

首先,要优化队伍结构。可以通过选拔建设不同年龄、不同职称、不同专业学历的教师队伍来实现此目的,可以挑选 30-45 岁阶段,具有副高或以上职称的老师或工作人员来进行专门的培训,以此达到优化队伍结构的目的。然后还需要从岗位基础、工作实务、经验实践等维度进行培训,以便加深他们的印象,提升能力,优化结构。

 

其次,可建立应用性课题介入平台,让民办高校德育教师和工作人员运用他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围绕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融入大学德育工作这一命题,在接受机制、融入方式和载体途径等关键问题上,将他们纳入到项目平台中,并在这一过程中反复思考、反复实践、探究问题、寻找答案。“只有大学教师的以文化人、立德树人做好了,才能充分发挥人才优势,这对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非常重要。”

 

再次,搭建导师组教育平台。可以选拔优秀的德育教师、工作人员攻读古典文学专业、古汉语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聘请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国学大师,组成讲师团,为他们进行授课,实现与大师的对接,以启迪心灵、感悟真谛。此外,可定期举办德育教师、工作人员的交流论坛,提升他们解决工作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民办高校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网络阵地建设

 

当今时代,网络媒体的发展为日益社会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技条件和物质基础。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民办高校建设并管理好大学校园网就显得尤为重要。民办高校有关部门特别是网络信息主管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大学校园网络环境的建设、维护、监督和管理,净化当代大学生的上网环境,努力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学校园网络文化,为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营造良好的大学校园网络环境氛围。具体而言:

 

首先,各个民办高校应积极争取建设一批既有鲜明特色又符合各自学校实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精品网站。“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站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比如其通过在网站上开展一系列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活动,在当今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民办高校还可以组织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名师名家整理、汇编出适合大学生学习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通过文字、图象、声音和动画等各种形式,使大学生身临其境,从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无限魅力。

 

其次,各民办高校、高校主管部门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积极通过网络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宣传,可以在个人微博、博客上与大学生交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心得体会,及时向他们解答有关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种种困惑。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在QQ、博客、微博上组织开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为主题的网页设计大赛,中华文化经典常识、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成语故事比赛,等等,使大学生真切感受到学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并不枯燥,从而激发当代大学生不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几千年来数代人的文化积淀,更是无数优秀思想家智慧的结晶。我们无法也不能脱离或抛开历史的优秀文化传统,而要不断发展它,赋予它以时代的特征。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今天,各民办高校应注重将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德育相结合,创新和发展德育的内容和途径。这样既传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又加强和改进了大学生道德教育。

 

篇9

【关键词】传统文化 习惯 美术

我国传统文化是民族史上多种观念形态、思想文化的总体体现;是由中华文明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风貌的文化;是居住在中华大地上的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优良文化。美术教育的发展,反映了社会文化、经济,思想观念不断发生了变化。在美术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同样看到我国的传统艺术,在社会发展中不断的被边缘化。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我国现在开始注意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宏扬了。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下的高中美术教学,怎样才能做到传统与现代并进?既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让学生融入现代美学?令人遗憾的是还有很多美术教师只强调学习书本知识,不去强化传统文化教育。由于我们教育的忽视,传统文化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小。本人经过多年探索,取得了些许心得,现将其总结如下,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在教学准备阶段让传统文化先入为主

教学准备是否充分是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教学准备阶段我除了熟悉教学大纲对教材的要求外,着重考虑的是这些内容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哪些联系。习俗指在一定地理范围或民族中长时间所形成的约定俗成。他们经过世代的相传,慢慢的就变成了习惯。习俗对各地区人民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让学生了解各地方的一些习俗,让他们感受到习俗形成的历史,探究它们能够保留下来的理由。习俗有比较稳定的区域性和民族性。在教学过程之中,通过让学生了解一些民族习俗,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的热爱。训练学生用各种手段来进行艺术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们生活的细节都有艺术,有使人进步的内涵。进而去品赏其艺术美。

二、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传统文化的特点具体结合教学实例进行教学

传统文化具有四个明显特点,1.世世代代的相传。中国传统的文化在有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一些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许有一些改变,但是大体上是没有中断的,总的来说是具有延续性的。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所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化有很大的不同。3.具有五千年的历史。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我国传统文化是丰富多彩的,“精深”是说我国传统文化是高深莫测的。传统文化是在经过长期发展形成并保留到现在的、有一定稳定性的文化。本人在教学《桥》这一课时,本节课的大纲要求是“运用立体结构进行纸桥梁模型的制作”。本人在对学生们进行纸质立体构成进行指导的同时对学生们进行如下引导:桥梁的建造在我国古代就是一门娴熟的技术了。赵州桥可以说是代表之作。赵州桥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像这样的拱桥,欧洲直到19世纪中叶才出现,比我国晚了一千二百多年。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根据史书记载,我国秦代就可以建造桥梁了。通过对桥梁的历史、人文、艺术等方面的探索,激发学生对桥梁的热情。再来进行纸质立体构建的尝试,以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在扩展。让学生加强教材的感性认识。在课堂上本人展示了课前在图书馆、网上查找的资料,各种具有特色的桥,比如桥洞最多的桥;最古老的桥;最早的十字桥……让学生大大的增加自已创造各型桥梁模型的欲望。让学生运用常用工具,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完成纸质桥梁模型的设计、制作。

三、在课堂小结环节中加强知识拓展,延续传统文化的教育

为了使本节课更加精彩,让学生对本堂课的映象更加深刻。最后我给大家说一个关于桥的故事:在一次战争中,有一个设计人员亲手炸掉了他自己设计的一座大桥。1937年发生之后,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作出了一个惊醒世人的决定——在钱塘江大桥的建设中在桥墩上留下了一个大洞。在开桥的第一天,桥里面就先埋了炸药,这在古今中外是空前绝后的了。11月16日茅以升得到政府的命令:如果杭州丢失,就要炸毁钱塘江大桥。1937年12月31日下午1点,茅以升最终接到命令:炸掉大桥。下午5点,日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到来,引线被点燃了。随着一声巨响,钱塘江大桥落入江中。人们不会忘记钱塘江大桥的这一段惨痛经历。有一位学生想为他唱一首桥的歌曲,表达了大家对先人的敬佩之心,将课堂的效果推向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大家都很熟悉。让同学们感受同志豪迈情怀的同时,切切实实的认识到桥梁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之中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民俗等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渗透进去。现在多数学生只喜欢年轻时尚,把传统的东西认为是过时的东西。对于这些现象,我认为只有运用多种方法,在各种场合下让轻年人喜欢我国的传统文化。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对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如果到处散发的是国外所谓的时尚,那么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将会走向虚无。并且会从量变转向质变。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以为我们应该在教授学生美术知识的同时,挖掘民族的人文精神和传统文化资源。在教学中,将美术知识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让学生接受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其产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欣赏,感受我国五千年历史的深厚文化底蕴。

总之,美术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的载体,通过美术传递感情是整个人类的文化行为。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宝贵的教育资源。吸收历史长河中的精华,通过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仅让学生掌握专业的美术知识,还完成了对学生的成人教育、爱国教育。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教学中我们要多角度、多元化的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利用美术所独有的文化传承性,让中国传统文化走进我们的美术课堂。在美术课的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呈现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的艺术价值,激发出学生对于我国美术遗产珍惜的情怀和热爱民间文化的情感,让高中生学会传承与保护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洛克:《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6.

篇10

【关键词】传统文化 金融技术分析 有效性

Charles Dow于20世纪初提出道氏理论(Dow Theory),标志着技术分析的诞生。MURPHY(1986)对技术分析的定义是:“技术分析是以预测未来的价格趋势为目的,主要通过使用走势图,对市场行为进行的研究”。(爱德华迈吉,股市趋势技术分析,1992)。因此技术分析是一门科学,它通常以图像的形式,记录某一股票或者某个“平均值(Averages)”交易的实际历史(价格变化、交易量,等等),然后,从勾画出的历史里推导出可能的未来趋势。由此可见,技术分析(Techn ical A nalysis)是对历史数据进行特定的处理, 寻找股价起伏的周期,从而建立起买卖证券的规则,以优化收益、规避风险的一种投资理论(韩杨2001)。

一、关于技术分析有效性的争议

金融技术分析研究对象是金融市场种金融产品价格行为的规律,决定技术分析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金融市场价格行为的规律是否客观存在,对此分歧一直很大。在金融分析流派中基本面分析派坚持“股市趋势不可知”的理念,认为金融市场无趋势、无规律、不可预测,因此技术分析无效。随机漫步理论流派(Random Walk)也坚持在金融市场中价格的变动是随机的,更谈不上预测。这种随机性是非理性的,并不具备操作的有效性。

二、现代经济理论对于金融市场技术分析有效性的研究现状

在现代主流经济学中,对技术分析持否定意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效市场假说(EMH)(Fama,1970,《有效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回顾》)。他们认为技术分析所谓的原理与弱式有效市场理论是冲突的。技术分析根据历史价格走势分析出未来价格趋势,这一点有效市场理论坚决反对,他们认为众多投资者已经通过对历史的价格信息的研究,做出了自己该做的投资选择,目前的价格实际上已经反应了过去的历史信息,以后的价格只能随机波动,和以前没有任何联系,因此在弱有效市场成立的条件下技术分析无效,不能获得额外收益。

三、基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下的现代金融技术分析有效性的解释

美国技术分析师.艾略特(R.N.Elliott)根据道琼斯工业指数平均(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DJIA)发现股价结构性形态和宇宙中一些自然现象相吻合。提出波浪理论,用来解释市场的行为,并强调波动原理的预测价值。而对于通过观察宇宙规律硌芯咳死嘈形,中国古代亦做出过不少的努力,比如古人的天人合一等等,因此我们能否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里找到现代金融技术分析有效性的解释,从而说明技术分析的有效性及其存在的意义。

(一)现代金融技术分析的核心概念――趋势

趋势的概念是技术分析的核心。技术分析要求必须研究判断市场趋势,然后顺应趋势交易,决不可逆趋势而动。而且市场的趋势不会朝任何方向直来直去,市场运动的特征就是曲折婉蜒。因此我们从技术分析的核心概念--趋势入手,看看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对趋势的存在和有效性的研究,从而论证技术分析的有效性。

(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下对于趋势的理解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整体,并制约于一个自然法则,这个自然法则无论在自然世界还是人类世界都起作用,否则就会混沌,出现秩序上的紊乱,而就算是人类社会行为如果按照自然法则运行一定会很顺畅,完美,包括有生命的东西和无生命的东西时都按法则运行,比如四季交替就是很典型的自然法则秩序规律的严格运行,这种秩序,按照古代传统文化的假设就是恒定不变。无论是自然还是人类社会的群体行为,都会重复秩序,那么人类社会曾经的群体导致的事态周期性变化,也将重复,也就是历史会重演,而且如果我们掌握了这种秩序,甚至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和程度地上预测未来,以为事态会顺着历史的规律进行,趋势就是其中一种。

中国古人一直很强调对“势”的把握,著名军事家孙子在《孙子兵法》中提到,“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责人而任势”;再有《孟子:公孙丑》,“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t基,不如待时。”

对于趋势的力量论述,孙子兵法也上有记载,“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激烈的流水能冲走巨石,这就是趋势的力量,在宋代,学者陈亮的《上孝宗皇帝第三书》中提到:“天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就谈到社会运行的趋势不是人能改变的,也间接论述了趋势的自主性。战国商鞅《商君书・禁使第二十四》中也有关于趋势的论述,“凡知道者,势、数也。故先王不恃其强而恃其势;不恃其信,而恃其数。今,夫飞蓬遇瓢风而行千里,乘风之势也;探渊者知千仞之深,县绳之数也。故托其势者,虽远必至;守其数者,虽深必得。”这段文字也承认了趋势是存在的,而且应该顺应趋势,可以借助趋势的力量发展的更好,也体现了趋势的力量具备自我发展性。

四、结论

“势”字,从“力”,与力量有关,古人解释“势”为“盛力”、“权”。古人从经验直观中很容易发现“力”是决定事物成败、发展的关键,而概括出“势”这一重要范畴。“势”作为一种客观力量决定着世界中事物的兴衰成败,而人作为是生存于世界之中,通过与世界万物打交道的方式以维持其存在和发展的一个物种。客观的“势”所造成的结果对于人而言则有利害两种情况,人作为具有能动性的智慧存在当然不会也不应该被动地接受“势”所造成的结果,而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势”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对于有利之势则积极利用,以造成有利于自己的最大成果;对于不利之势则尽力回避,以免造成损失。同时,在有些人类活动中还可以人为造势,以获得尽早和更大的结果。就技术分析而言,由于市场行为的庞大性,当然很难造势,通过对“势”(趋势)的研究,人们还是可以对趋势加以把握和利用,以获得投资利益。中国古人对“势”的理解和运用,坚定了我们对技术分析之科学性和有效性的信心。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古人是认为趋势存在的,而且主张要顺应趋势,只有顺应才能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获得更大投资收益。这和现代金融技术分析不谋而合,哲学层面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墨菲著.期货市场技术分析[M],地震出版社,1994.

[2]向文葵,胡忠林.论技术分析在我国证券投资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08(3).

[3]韩杨.对技术分析在中国股市的有效性研究[J].经济科学,2001,(3).

[4]胡荣才,龙子泉.我国证券市场技术分析理论有效性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1(2).

篇11

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传统文化教育;必要性;对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在现如今数字化的网络多媒体时代,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开发与运用、新思想不断发展与丰富的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纵观现代社会,艺术设计已经融入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地铁还是街道等建筑,艺术设计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艺术设计包含着设计者的思想和创意,是艺术累积和创新思考的结合成果,所以,如需要传统文化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则需要将传统文化植入设计者的内心。设计者应善于发现传统文化中民族的、的、美学的、风俗习惯的一些生活元素再结合现代的、前卫的、科技的技术加以合理的分解、重构、加工、再创造,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形式和精神内涵,从而使现代艺术设计更具有灵魂、生命力和中国特色。同时,在现代设计中,结合传统文化也是融古通今,人性关怀的一种方式,是实现多文化并存,人与自然、社会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的实现。基于以上种种因素,笔者认为有必要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引入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以下是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引入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的相关研究,内容如下:

1传统文化教育概述

文化乃民族之根本,如果文化断绝,则民族会名存实亡。在中国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传统文化存在的断层较大。例如,我国目前的老一代,虽然有不少老者掌握着传统文化的精华,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掌握着传统文化精华的老一代逐渐稀少;我国的中年一代目前处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的中坚地位,但这一代人的成长过程遭遇了我国文化缺失的那段时期,虽然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程度地了解,但是缺乏全面且清晰的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体验;青年一代是我国未来的希望,但他们自出生时期,就已经处于文化断层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能存在完全不了解的情况,或者存在严重的误解。因此,对青年一代的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传统文化应渗透教育的方方面面。

2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引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2.1高校学生的设计理念需增强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都是经过考前的突击学习才被录取的,因此考生在进高校前可能都没有经过系统的艺术设计训练,导致目前大部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都对设计缺乏概念。目前,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教课中,大多数都是使用绘画理念来引导学生设计,学生在完成设计作业时大多只能想到素描以及笔触等概念,整个思想被绘画观念限制住。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诞生了儒教、道教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这些作品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同时也显示了时代的特色。尽管“设计”的概念传人中国的时间并非长久,但中国古代文化曾领先于世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可起到增强学生设计理念的作用,能给予学生启示。因此,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需要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2.2高校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累积不足

国内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认知的现象主要是由于:西方文化的进入,由于艺术中大部分的学习课程都是西方艺术教学,中国传统艺术教学所占比例较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了解导致不能领会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导致对传统文化没有兴趣;年轻的高校老师对传统文化的教学认识程度不高,其本身的传统文化了解也不足够。因此,无法给予学生有关传统文化较好的教学指导。一般意义上来讲,一名优秀的艺术设计者必须拥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是合格的文化传播者,如中国的艺术设计者设计出世界水平的优秀作品,那必须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中国的艺术设计者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内心有传统文化的根基,这需要教育者不断地让学生接触传统文化艺术,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设计、审美观等,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让学生更了解我国民俗文化、传统艺术风格以及美学知识文化等。

2.3高校学生的设计水平还需提高

现如今,我国大多高校学生在接受学习的过程中都较为被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设计作品时常常在对艺术设计知识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对别人的艺术作品进行模仿甚至抄袭,以至于缺乏创新性。学生只能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别人的作品并深入理解,将其吸收后成为自己的艺术累积,然后在此基础上创作出自己的作品。艺术设计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在设计方面的创造能力。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艺术设计作品的优劣主要取决于艺术作品含有的文化审美性,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强有力的创造性,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并加强设计作品的文化含量和艺术感。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使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认识到文化的差异性,如中国和西方国家的设计区别;传统文化可以增加学生的创作素材,作为其文化累积;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鼓励学生创作出更多富含传统文化的设计作品。

3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引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

3.1让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更了解传统文化内涵

(1)多媒体应用。如今,随着时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方式也随之变化,传统文化教育可以通过学习课堂的多媒体设备向学生系统地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利用多媒体的便捷性,可向学生展示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图形、文字等;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所展示的图形内涵与一些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给予学生启迪。例如,使用富有寓意的荷花根据其古诗词中所描述的特性,结合现代社会情况,设计出响应“反腐倡廉”的海报;教师可以从学生所熟悉的图形或者符号角度人手,为学生们讲解其构图的含义和基础,积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让学生创造出富有深度和寓意的符号或构图设计,并写出相关说明作为作业。

(2)实景教学。当学生和教师外出采风时,教师可以对当地传统文化进行介绍,如古代的房屋建筑的色彩和建筑特点以及其相关图形的寓意,使学生更加了解传统文化。

(3)切入传统文化设计。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可要求学生有意识地观察所见到的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设计作品,并总结出作品的传统文化是如何体现的,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也可将学生平时的作业或毕业设计作品加入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学生懂得如何更好地在设计作品中体现传统文化。

3.2传统文化概念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教学

想要整体提高中国设计水平,仅仅模仿是不足够的,这需要设计师在借鉴别人艺术设计成果的同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才能使我国艺术设计作品更具有创造性和竞争性。因此,需要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艺术情感。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艺术情感:

(1)在教学过程中先入为主。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艺术的一些代表作,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组织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完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意思考,让学生在各抒己见的同时,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教学方法可以主要分为:教师可在课堂上让学生认知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鲜明的一些代表作品;详细介绍代表作的历史背景、地位、内涵等;鼓励学生按照某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义的图形或者文字进行思考和创作;针对学生的创意,可给予学生评述,让学生对创作的把握程度进行评估;教师在教导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原因和构成规律,使学生明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以及了解传统文化元素适合表现的相关题材。

(2)传统文化基础上的设计理念时代性。现代设计所注重的性质和形式的主次关系以及设计者的个性,在传统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们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使其学会结合现代设计理念。所结合的成果作品必须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观念;要求学生关注类似作品,如流行文化中的传统因素;让学生留心观察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的市场效应;让学生学会在符合现代设计理念的情况下,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重组或改造。启发学生对此进行探索和思考。

3.3丰富教学方式

设计教育应注重教学和研究以及实践,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改变教学思维观念的情况下,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更加了解。

(1)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可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阐述自己结合传统文化结合现代设计理念的作品创意,教师给予其改进意见;教师提出自己结合传统文化结合现代设计理念的作品创意,让学生进行评述;让学生对结合传统文化结合现代设计理念的思想互相探讨。最后,老师对所有学生的看法进行总结。

(2)课题形式。课题形式教学具体方法为:教师设计课程的题材以及表现方式等,组织学生自由选择方法对其进行创意思考;教师设计一个课题,然后组织学生自由选择表现方式对其进行创意思考。课题形式主要是为了促使学生展开联想,发挥创造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认识问题,让学生自由的解决问题,目的在于使学生发挥想象力和拓展创造思维空间。

篇12

【关键词】武术;中国属性

TheDeepUnderstandingofandReflectionontheChineseNatureofWushu

CHENNan

(PhysicalEducationDepartment,AnyangPolytechnicCollege,AnyangHenan,455000)

【Abstract】InordertomakepeopleunderstandtheChinesenatureofwushusoastoinheritandpromotetheheritageofwushu,thispaperresearchesintotheChinesenatureofwushubymeansofliteraturereviewingandlogicalreasoning.ItupholdsthatwushuoriginatesinChinaanddevelopsinthecontextofChina'suniqueregionalculture.Duetoitsprofoundculturalbearingcapacity,wushuhasbeencreditedasChineseMartialArts,nationaltraditionalsport,NationalSkill,andnationalquintessence.

【Keywords】Wushu;Chinesenature

武术在原始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严酷生存斗争中萌芽,历经中华民族悠悠历史长河不断演进,逐渐走向成熟。中国武术向来以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著称于世,从而成为承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和中国人的骄傲。然而当我们仔细审视我们所谓的“国粹”、“国术”的时候,不难发现武术这一名副其实的中国符号,正在被淡化而走向弱势的边缘,武术发展现状的低迷与它所拥有的厚重中国属性正在失衡,并且这种不平衡还有愈演愈烈的态势。武术自然又理所当然地被冠以“中国武术”、“民族传统体育”的称号,因此它的中国属性也无可非议、顺理成章。正由于武术巨大的传统文化承载力和它典型的民族代表性,我们理应让其充分而现实地得以继承和发扬,让其在华夏子孙中薪火相传。鉴于武术发展现状的低迷,武术发展期待一次革命性的改进。笔者认为规范并加强学校武术教育是发扬中国武术的关键。

一、对武术中国属性的深层理解

(一)武术承载着厚重的中国文化

武术“非武非术”,而是一个承载中华5000年古老文化的载体,是研究华夏文明的“活化石”,蕴涵了中国人对宇宙、生命、社会的思考结晶,及中国人追求的完美的生命本根与人生境界。如中国武术历史研究者陆草所说:“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民族传统文化在武技一道的体现。中国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血缘和形神相依的联系,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承载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哲学、伦理、中医理论和古典兵法思想等,都是武术的理论基础〔1〕。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阴阳五行学说向武术的渗透,使武术多数拳种都强调刚柔相济,内外合一,动迅静定、虚实分明等。刚柔、动静、虚实相辅相成,寓于矛盾的统一体中,它们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这不仅丰富了武术的技法,而且也促使武术理论体系不断完善,这也正是中华武术阴阳五行思想精华之所在。

以老子、庄子的学说为主要代表的道家哲学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中国武术中道家哲学思想的体现尤为明晰。老子学说的主体思想是:“反者道之动”,并由此出发进行了一系列的发挥,演绎出并列不当、虚实、动静、刚柔、曲直、强弱的辩证思想。而中国武术中的“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刚柔并济”等理论无疑是老子哲学思想在中国武术文化中的最好体现。庄子是道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他认为只有进入不受任何现实关系规定限制的境界,才能“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径而不能寒,疾需破山而不能切,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达到生死不惊,万物不介于怀的境界。庄子的这种思想恰恰是中国武学最高境界的真实写照,中国武学追求摆脱招式技能等的束缚,追求武术的本质和“悟性”,除武技之外,更重要的是文化修养和感受能力。

被历代统治者奉为正统的儒家学说,对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儒家思想在中国武术中也有着深刻体现。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说:“有文事者,必须武备。”讲求“仁、义、礼”的儒家哲学,大大影响了中国武术的伦理思想,并成为其基础与核心。儒家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把德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国武术则有尊师重道、未曾习武先练德之说,把武德、礼仪作为习武练技的基础与前提。

中医学被称为中国三大国粹之一,武术则与中医学同属于人体文化的范畴,有着共同的哲学方法论基础,并在同一文化区域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又共同丰富、发展。中医相对于西医来说其优点在于它的整体综合观与阴阳辩证观,以及由此演化出的“精、气、神”是人体“三宝”的观点,认为三者一体,相互依存。武术则将中医学的这些理论完整地吸收到自己的理论体系之中,逐渐形成了形神合一,内外兼修、内养性情、外练筋骨的养生思想和健身之道。武术与中医,在几千年的发展史上,相互渗透、相辅为用,武术不少拳种就是在中医经络学说的指导下进行练拳健身的,一些拳种还具有防病治病的功能。

(二)武术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符号

对于我们本民族而言,社会的进步不应该是断裂的,文化的历史是不能够中断的,传统文化需要延续,这已经不是人们是否感兴趣的问题,而是人们必须面对的一种抉择:与传统文化割裂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如上所述,武术承载着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并始终伴随着民族文化的更新而发展,它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走来,已经为中华民族烫上了不可磨灭的烙印。武术在历史的形成过程中,其文化内涵本身已是多种文化的集合体,武术技术的存在只是它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已,而对武术称之为中国武术的核心要义则是技术之外的文化。中国武术在中华民族历史的大空间形成,历史赋予它的是中国文化载体的职责,因此中国武术应该是中国国学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外,武术一直是公认的“中国符号”,在传播中华文化和增进中外人民友谊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武术从李小龙开始借助于电影媒体,以四部半功夫片把中国功夫挂满世界荧屏,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功夫片时代,从此功夫片这一受众人喜爱的片种便风靡世界,并借此向世界人们宣扬中国武术。美国好莱坞电影制片公司以动画的方式,借用中国武术的题材在全球范围内上映《功夫熊猫》,其居高不下的卖座率不仅仅是制作精良所致,更是中国武术在世界人们心中地位的有力证明。随着中国武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和传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接受并深入研究中国武术,黄发蓝眼的西方人开始源源不断地远赴中国习拳练武,近年来在各类武术比赛中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的出现已屡见不鲜,在他们眼中武术源自于神秘而古老的东方民族――中国。

不可否认,各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的武技,他们民族的武技也都不同程度承载着他们民族的传统文化,然而,值得肯定的是不同民族的武技由于地域文化差异一定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例如西方的拳击,泰国的泰拳,巴西的柔术等等。这也恰恰说明武术之所以称为“中国武术”的内在原因――它代表着中国这个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的传统文化。

二、对武术中国属性的反思

(一)武术发展状况与其中国属性有失衡倾向

“中国传统文化在百年间遭到西方文化体系的全面冲击,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世纪初被西方现代性文化所中断,使得中国文化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面临重重困境和总体危机。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一直困扰着20世纪的学术思想。”〔2〕对于中国武术这个独特的文化现象而言,它同样存在着这样一个文化发展上的困境。中国武术在冷兵器时代结束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不断地更换生存土壤,近现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侵入,西方强势体育文化残酷地冲击着原本纯东方文化特征的中国武术,中国人习武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等均发生了转变。满载着传统文化的传统武术神圣的殿堂突然在短短几十年间被西方体育文化弥漫的环境近乎无情地摧毁,沦落到被冷落、置换、遗弃的境地。“跨过20世纪的门槛来到21世纪的今天,当中国人在追求西方奥林匹克的路上走了很远的时候,他们渐渐发现自己的民族传统体育――中国武术的民族文化身份渐趋模糊起来,甚至濒临着‘丧失’的危险。”〔3〕中国武术今天的发展,近乎被边缘、被削弱到了乡土故园的境地,人们总在怀念着昔日中华武术的辉煌,也总是时而沉浸在对它的眷恋与叹惜之中。

21世纪,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地球村的不断缩小,任何文化都无法回避这场没有硝烟的文化战争。中国武术在与西方体育的惨烈碰撞中,遭遇了“两千年未有之变局”,面临着近乎完全被“他化”的局面。我们不得不承认,几千年的中国武术文化正在被西方现代体育文化推向偏离传统的边缘,它所导致的认同危机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武术发展中最突出的时代问题。在众人对竞技武术的一片褒贬混杂的斥责声中,在对即将逝去的传统武术的扼腕叹息声中,中国武术已经处于茫然的生死抉择路口。国人面对武术“中国属性”流失所滋生的对这种文化的忧伤乃至焦虑则已经无法掩饰。历史的推进犹如一股无法征服的洪流,在摧枯拉朽的同时,也淹没了部分宝贵的文明。正是因为中国武术抗拒不了历史的变迁以及对“他者”效仿的命运,在与西方体育这个他者的碰撞中才渐渐地迷失了自我,使得中国武术的文化身份变得模糊、分裂,产生了深刻的身份认同焦虑。认同的危机,这是一种远比物质匮乏更为尖锐和深刻的生存危机。

(二)规范并加强学校武术教育是发扬中国武术的关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塑造下一代的重要手段,事关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作为锻造人、发展人的学校教育,由于其广泛的普及性,它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自然是学校教育不可推卸的主要作用。

对于中国武术教育问题,尽管党和政府对武术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一直都给予高度的关注和重视,并三令五申要“在各级各类学校加强武术教育”,让武术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时至今日,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却令人担忧,学校武术教育在一个全面西化的体育教育场域里“惨淡经营”。“在学校教育层面上,武术教育还没有真正在学校实现普及……尽管武术作为体育项目已列入学校教育当中,但武术教育却没有从根本上在学校扎根。”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武术教育现今的存在,仅仅成为一种姿态和意志存在,并没有按文化教育的规律占取应有的体育教育份额。

学校教育通过塑造下一代,从而把握祖国的未来,它所发挥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中国武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理应借助学校教育这一有利的平台切实得以继承和发扬。鉴于目前学校武术教育的弱势现状,我们应重新反思,扪心自问:除了极少数高校开设专业武术课程以外,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体育究竟缘何被外来的各式体育项目排挤、淡化、放逐,以至于徘徊于学校教育的门口,迟迟未能真正意义上进入我们的课堂?

三、结语

武术之所以被冠以“中国武术”、“国术”、“国粹”的头衔,完全在于其背后所承载的厚重中国传统文化。它在中国辽阔大地上土生土长,与丰厚的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给予其强大的生命力,历经数千年演化和发展,脉脉相传。武术已经历史地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符号,我们不能自欺欺人地否认其实实在在的中国属性。针对当前武术发展状况与其中国属性之间的失衡态势,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进行一次武术教育的革命,以充分发挥武术在育人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晓栋.中国武术承载中国文化的活化石〔J〕.华人世界,2009,(3):40-41.

篇13

关键词:环境设计;中国传统文化;五行文化;时代气息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有形的物质符号和无形的精神内涵。五行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千百年来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如何合理巧妙地把五行文化融合到现代环境设计中,使产品既有时代气息,又兼具传统文化韵味?五行文化体现的是一种宏大的宇宙物质观,是一种对自然现象的概括总结,又是一种人文文化,因此在设计领域对五行文化的研究应偏重于对五行五色的理论研究。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独有的特征,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这种文化,从文化的特点上衍化归纳出相关的文化基因。那么在设计时,设计师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取所需元素进行应用。

一、五行文化概述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它并不是指具体的五种元素,而是指古人对宇宙万物的划分,将万事万物按照各自的性质归属到水火木金土当中,认为这五种基本要素的运动循环生克变化构成宇宙万物。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独创的,常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五行文化元素提取

在环境设计中,我们就可以通过对五行文化进行研究,提取相应的元素,从而进行运用。

(一)五行色彩元素的提取及运用

古人以色明智,以色明礼。色彩在中国传统用色中有着明确的意向性,古人将五色尊为正色,在长期的归纳总结中,把五色与五行、五方建立起固有的关系,又把宗教、政治属性融入到色彩中,进而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色彩文化系统。五行对应五色,红色主火,白色主金,黑色主水,青色主木,黄色主土。五行相克相生,形成一个生生不息,相互发展,相互制约的动态系统,进而使五行色衍生出丰富的色彩动态体系。因此色彩元素运用到环境设计中时也需要考虑到颜色的各自属性,及颜色与颜色间这种相生相克的原理。如黑白两色的运用,黑白、阴阳两色,体现出一种道家文化,而白色为金,黑色为水,金水相生,这又是一种五行文化。黑白两色的搭配,既给人一种时尚感,又体现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给人一种简单、和谐、平静的感觉。

(二)五行纹理元素的提取及运用

纹理在环境设计中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五行的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中,虽然没有固定的形态,但是每种物质都有着各自的属性与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各自的特点进行提取,把意向性转为实体样条,使抽象物质形象化。而在五行中水、火、木的纹理都极具特色,水和火的纹理又最具变化性,这些都是人们所熟知的。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物质纹理的提取,经过整合,衍化出不同的纹理,再根据产品的属性,把从五行中衍化出来的纹理运用到不同的环境设计中。

(三)五行图形元素的提取及运用

五行是一种物质观,在五行的风水论中,形态相似的物质可以归类到相应的标准图形中,有着相似的属性与特征。在五行范畴中,火可衍生出三角形,体现出火的向上性、跳跃性等。土可衍生出方形,古时的耕地就是方形的田字格,体现了土的属性。金可衍生出圆形,金主肃杀、速度,带有破坏性和冲击力,具有威慑力。而在图形中,圆形是最具有速度感和冲击力的。水衍生出弧形,水无长形却可形万物,而弧形的无常,正好体现了这一属性。木衍生出长方形。木主生发、伸展、富含生机。而长方形的指向性和伸展性,体现了木生长的延伸感。我们在设计中对这些提取元素进行运用时,可以考虑这些图形与五行间的联系,再利用其相生相克的原理,在环境设计中比较运用。

三、五行元素的应用环境

设计是利用构成要素和视觉要素进行组合的整体综合设计,同时运用形式美法则。在形式美法则中最高法则是变化与统一,当变化与统一在同一空间中和谐共处,即在空间点、线、面、体要一致,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才能实现审美的高要求。五行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其相生相克、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形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美学,即“中”“和”之美。这种万事万物的“平衡”与“和谐”之美源于阴阳五行“对立统一”“相生相克”的思想。阴阳五行这种“对立统一”“相生相克”的“中”“和”美学思想,与环境设计中的艺术形式美法则相吻合。五行在环境设计中方位的应用。把五行的方位运用在环境设计上,在环境设计的布局上,可以从用五行正位来表示展馆所在的位置及各个局部的方位;再在各个方位赋予各自对应的五行正色、五行物质等;而在此基础上衍生,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格局。

五行在环境设计中色彩的应用。在环境设计中,我们可以运用这种富含意向性的五行正色,来凸显环境主题,与观者形成一种主观性的心理互动。在环境设计中,还可以运用五行的相生相克原理,五行相克,在环境空间中进行色彩的强烈碰撞,在观者眼中形成视觉的冲击;而五行相生,则能更好地体现环境主题,通过展品的色彩属性与环境空间的色彩属性之间相呼应,进而营造环境氛围,与观者形成共鸣。此外,在环境设计中对五行色的运用,还可以直观地体现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富含人文气息。

五行在环境设计中材料的应用。五行初为五种材料,后发展成为一种物质观。在考虑环境设计用材时,在了解材料本身属性的同时,并从其五行属性去考虑。在满足环境设计基本需求的同时,赋予空间一种抽象、感性的氛围。在环境设计中运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使材料的质感和肌理间形成对比或统一,从而营造环境空间的氛围和表现展品的个性。如木材与玻璃的运用。水生木,“木曰曲直”,水无长形可形万物,可以运用两者的五行属性及材料本身的性格,营造一种曲直蜿蜒的流动空间,塑造传统与现代相相结合的环境空间。四、结语五行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对五行文化进行研究从而认识五行文化的内涵,把五行文化放到时代的背景中来思考,把传统元素运用到当代的设计中去,再把当代人们的思想、心理融入到五行文化中。

从五行文化中来寻找我们的设计灵感。从五行的相生相克、对立统一中来思考我们的设计,从五行这种无形的精神内涵中,把一些五行的文字符号转化为有形的符号,从而运用到我们的设计中来;把五行的意向性融合到设计中,从而让我们的设计与观赏者、消费者形成一种共鸣。传统文化应该是发展的,而非静止的,因此对于传统文化,除了传承外,还需在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发展,赋予它新的生命力,让我们的文化被世人所知,让我们的设计在方便、美化我们生活的同时,还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的精神有所依托,让我们的心灵有一种归属感。

参考文献:

[1]孙迟,吕宁.探析五行理论在设计中的图形应用[J].理论研究,2015,(06).

[2]胡飞.五行说与现代设计思维[J].湖北大学学报,2007,(03).

篇14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 文化属性 审美内涵

中国古典舞是从明、清戏曲舞蹈中提炼,在吸收武术、杂技等艺术形象的同时,又进一步挖掘了古代石窟壁画及出土文物上的绘画、雕塑等动态形象,进而形成独具一格的形象取意的外部形态程式。在传统舞蹈文化和时代的审美情趣、时代的精神和脉搏相结合中发展,其形象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审美理念。

一、文化属性

舞蹈作为一种在一定时间、空间上身体的运动和文化的展示,其背后积淀着深厚的文化价值观。“中国古典舞”这一概念是由戏剧家、戏曲舞蹈家欧阳予倩先生在1950年提出的,这一说法得到舞蹈界广泛认可并开始流传。尽管这一称谓是近现代才形成并逐渐使用的,但其实质内涵和传统精神十分丰厚和悠久。古典舞从20世纪50年代初起,承接着历史的积沉不断充实和完善,以一种活体的形态,像史书一样向后人传递着历史的踪迹。中国古典舞从其他相关艺术门类中吸取与借鉴,使其逐渐形成了细腻圆润、刚柔并济、顿挫有致情景交融,以及“精、气、神”和手、眼、身法、步,完美和谐与高度统一的美学特色。其作品中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属性及精神内涵,也是当代中国古典舞得以再生、发展并与时俱进的重要原因。

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另一种存活形式和表现方式,中国古典舞在丰厚的传统文化背景上对武术、戏曲舞蹈的形象取意进行更高层次的再提炼,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的文化印记,其根就是传统文化。中国古典舞是一个特指的概念,其所蕴含的美学情趣,无不体现出中国古典舞鲜明的民族特色、时代特点和民族精神风范。它不仅仅是中国古代舞蹈经典范式的历史再现,也是当代人创造的一种建立在深厚的传统舞蹈美学基础上,同中国古典舞所强调的气韵、神韵、审美情趣的相互关联,真正具有民族特点、舞蹈特征和时代特征、适应现代人欣赏习惯的新古典舞。

中国古典舞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精神意义,重视用身体抒情表意。在其身法训练中,运动的外形与神的实质产生了共鸣。无论是形态上的圆、曲、拧、倾,“诗、乐、画”的传统文化意境,还是技术技巧中的闪、转、腾、挪,舞姿造型的变化无穷,“手之舞之”的传统文化限制;抑或是气质、形象、意境的丰富多彩;节奏、气息、力度的动律表现,原汁原味的将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呈现于世人面前,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价值和时代背景,是其所追寻的古典审美在当代的重建。从中国古典艺术的美学范畴和审美特征去体会,最重要的情感表达也具有其独特的文化意义。中国古典舞以其动作之形传达民族文化之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遗存,是对民族文化和精神气质的塑造。我们应从深层文化底蕴所挖掘的象形取意,去探寻其蕴含着的极为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时代背景意义。

二、审美内涵

中国古典舞来源于民族传统文化,中国文化审美品格中,中国古典舞作为一种独特的舞蹈审美语言,在表述方式上呈现出其独具的审美价值,满足了人类对于舞蹈审美活动的需要,归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思想。经过长时间的累积和凝聚,中国古典舞从社会生活的常态中超然逸出,所展现的不仅是人体的肢体律动所展示的感性美,更深层次的是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浓厚的文化性、鲜明的民族性以及社会政治道德教化功能。其以刚柔相济为特征,如行云流水般的美感,创造了扑朔迷离瞬间万变的意象,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精神的美的世界。艺术的教化功能,让人充分领略到了一种千变万化,是审美情感和道德素养的修炼,和谐有致地融会了刚柔的意象。以传统的古典文化和民族审美理念为载体,以发自生命深层的自觉力量,从而具有了可“品”的内涵。其动作基本元素具有浓郁的文化底蕴和风味,体现出中国传统哲学以静制动的特点和精神。

气韵是中国古代美学和文艺心理学的重要范畴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舞的重要特点和美学品质。中国古典舞的情感表达,传承了中国古典精神,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古典舞的气韵通过“提炼元素,强化韵律”,以人的身体为物质载体,去逐步探寻古典舞外部程式动作形态之外的内在动律,深层次挖掘古典舞的脉搏和灵魂,即古典舞对于中国古典精神的传承作用和意义,体现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和追求生命的律动,成就了审美在形态上的多样性。中国古典舞中蕴涵了永无休止的玄妙,在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美学规律的前提下,其圆、曲、拧、倾的体态,经过提炼、吸纳、概括、整合,体现出周而复始、轮回常新的中国哲学精神,力图达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境界。可以说,当代中国古典舞的情感表达是中国古典精神的传承性表达,这也是中国古典舞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国古典舞以形神兼备、传情达意为追求目标,深刻地体现着鲜活的生命力,其追求高远境界的精神,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思想和情感。

结语

舞蹈艺术是文化的一种延伸和媒介。中国古典舞在长期的流变发展中,以舞蹈本体特征发展为目的,博采中国传统艺术之精华,其内收与和谐的特点来源于中国人“以和为贵”“中和之美”的品格特征,是对中国古典精神有效而合理的传承。既秉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具有鲜明舞蹈艺术特点的中国精神气质,在刚柔相济之风姿中,以清空曼妙之品性,构筑了一种中国古典舞的民族文化现象。以独特审美的特色,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保持古典审美的韵味,也是我们从事中国古典舞事业,将中国古典舞发扬光大应当认知和遵循的艺术哲理。

参考文献:

[1] 陈苗.中国古典舞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理念[J].江汉大学学报,2007(4).

[2] 汤旭梅.超然逸出,清空曼妙――论中国古典舞的气韵之美[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4).

[3] 王娟.浅谈中国古典舞中的传统文化[J].湘潮,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