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5 14:57:5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对新高考改革的看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随着高考新方案的出台,给广大考生带来些许惊喜。这是惠及千家万户、意义深远、影响巨大的又一新举措,备受广泛关注。同时,也引发作为革命老区农村教师的思考,面对新的高考、新的举措,我们农村教师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一新的变革和如何应对,本人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新高考“新”在何处
1.考试科目及内容发生新变化
新高考方案为保持其延续性,除保留传统的考试科目和内容外,又有新的要求。“新”表现为:
一是文理不分科。
二是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三是考生的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外语听力)三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三个选考科目考试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分值不变。
四是改革录取方式。从2017年起,本科三批与本科二批合批录取,逐步减少普通本科录取批次,克服简单用录取批次来划分和评价不同类型高校的倾向。加快推进基于考生总成绩、专业志向和学习特长的考生志愿填报方式和投档录取方式改革。
五是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选考科目考试(简称“选考科目考试”)。合格性考试范围覆盖国家规定的高中所有学习科目的必修内容。选考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三科。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参加同一科目的两次合格性考试、一次选考科目考试。
2.考试方式发生新变化
一是合格性考试和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选考科目考试。
二是“3+3”高考模式。语、数、外三科和学生自主选考三门。
三是招录形式变化。招生录取实行基于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机制。
3.高考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三位一体,高考内涵发生新变化
一是学业水平考试进入高校录取范畴。
二是综合素质评价也进入高校录取考虑的范畴。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新高考方案与现行的高考方案有很大不同,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从语数外三科的“3”,到学生自主选考的“3”,新“3+3”的高考模式,再到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引入录取机制,可谓改革的深度和广度是巨大的,改革的影响和意义是空前的。
二、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以适应新高考
由上可知,新高考的考试科目及内容、考试方式、新录入机制都发生了新变化,这些新变化对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必须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及时适应新高考的进程。
1.提升教育理念
农村教师要认真学习和领会新高考方案,吃透精神,把握内涵,全面落实。学校对教师除要求学好教学大纲、教材外,更要全面掌握新高考方案。打破不适应新要求的旧教育观念,树立新教育观念,全面领会新高考精髓,强化我们农村教师的思想和观念,提高认识,做好引领,认真贯彻新高考的难度标准,把握好教学“标高”,竭力打造高效课堂。
2.创新教学模式
应对新高考,不可完全照搬原有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要结合校情、师情与学情推陈出新,创新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模式。“满堂灌”“填鸭式”和照本宣科地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新高考的要求了。变以教师为主为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自主、主动、合作和探究的精神贯通教学始终,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得到提升。发挥教师的引领、合作、推进和协调的作用,师生互动,共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提高业务能力
针对新变化,提升农村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已迫在眉睫,头脑要清醒。这要求在新的教学中不能新鞋老路,对教材的掌控和内容深度的把握应有新的认识。对于高考科目,尤其是语文学科,语文是基础学科,对一个人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语文学好了,就为学好其他学科打下了基础。英语一年两考,表面上英语的地位降低了,其实是更加重视英语,这也更符合英语的教学规律,重在实际应用,避免突击应对。这些都给我们农村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能简单套用老办法,知识要更新,能力要提升,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利用各种国培、网络媒体和名校资源共享的平台,进行师资培训,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加强教科研究,组成学习型学科团队,提升科研能力,以此来强化我们业务能力和教学能力。
4.加强师德师风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规定,要综合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首先规范自我的言行,率先垂范,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教师的职业道德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教师热爱学生,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这种信念会不断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加强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这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在动力,这样才能提升其评价学生思想品德的水平。
5.强化学科素养
学科素养是学科的素质与修养。教师良好的学科素养既是自身发展与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新课程与适应新高考的需要,所以各科教师必须强化其学科素养。语文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语言知识、熟练的语言技能、良好的行为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雅的言谈举止等语文学科素养,以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发展,提高其语文高考成绩。外语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流畅的语言交际与表达能力、较强的外语自学能力、较强的理解和尊重异国文化的能力等外语学科素养,以促进学生外语学科素养的发展,提高其外语高考成绩,并依此类推到各科。
总之,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推进中还将遇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农村教师必须锲而不舍、坚忍不拔、持之以恒提高自己,把改革推向前进。
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已经出台,与我们现在实施的“3+3(综合)”有了很大不同,即统一考试科目仍为语文、数学、外语,但分值有了变化,物化生史地政不再分文理,改为学业水平考试,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和优势以及将来所报考高校的要求,选择部分等级性考试科目。新疆在不久的将来也必然会进行高考改革,那怎样在新的高考体制下做好历史教学工作就成为我们历史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在查阅了资料后,我有以下一些看法。
在传统高考3+X的选拔方式下,历史作为高考科目中的一门,学生尤其是文科生对待历史学科还是相对比较重视,而对于高一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喜欢听历史课但又不喜欢记忆历史知识,再鉴于社会的就业导向等问题选择文科的孩子数量较少,所以历史学科地位相对较低。高考新方案中语数外的比重依旧大于“副科”,但是相对于当下的高考模式,历史的地位提高不少,这点应该领我们历史老师欣喜的,可是鉴于我们在高考总分中的比重,历史作为副科受到的重视肯定远不如语数外。在率先进入新高考的浙江省,依据《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历史(2014版)》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2014版)》我们可以发现选考历史的学生在高中学习期间第一次参加选考最迟应在第三个学年第一个学期的10月底。复习时间大约缩短了4-6个月。从考试范围看,所有选考历史的学生都要复习五个半模块内容,与以往报考二本的学生复习内容相比,足足增加了两个模块。如果把考试难度提高这一因素考虑进来的话,复习量就更重一点。我们历史教学在高中阶段是时间紧,任务更重了,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展开教学: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1.要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手段关注高考先行省市的历史教学动态,研读考试标准,研读各类新高考的试题,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为自己未来的历史教学工作未雨绸缪。2.要转变历史教师的教学观念。毋容置疑,新高考方案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思想指导,但教师如何理解新高考方案、如何展开教学,这才是关乎高中历史教育发展前途的大事。当前,教师教学方法相对比较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与新课改相脱节,以至于表现出“你推我进”的被动教学状态。教师以高考为教学前提,学生以高考为奋斗目标,这种偏于一隅的教与学的思想观念,难以支撑高中历史教育的发展。“生本”理念是新课改的最大亮点之一,也是新高考方案的现实体现。但这一亮点与传统历史教学形成了激烈的碰撞,“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传统教学理念仍植根于此。3. 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从新高考来说,考的是鉴于基础知识之上的基础能力,是历史思维语历史素养。只学会死记硬背历史知识的学生是绝对考不了高分的。那怎样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呢?就需要我们老师转变教学方法。要加强历史教学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横向联系是指对同一个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地区发生的历史事件的联系,横向联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对同一历史时期的背景有很好的把握,形成一个体系,从而有利于对历史整体的把握。纵向联系是指同一个国家不同时期发生事件的联系,或是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时期发生事件的系,教师恰当地运用纵向联系,不但能够举一反三,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贯穿古今的历史思维。 要密切历史教学的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可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开阔人的视角。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将历史与现实世界相联系,从历史中总结提炼前人的经验、教训,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指导当前的社会生活。 如本学期101中学的王森月老师给我们展示的一节《》就做了这方面的一些尝试。注重构建历史不同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由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子系统所构成的,一般来说,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制约的。这可能就要求我们在历史复习中打破模块学习的分割,将历史还原为一个整体。
二、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我们要帮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学习者,成为课堂的主角;从被迫学习变为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以改革学法作为突破口,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借鉴国外的翻转课堂等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逐渐形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尽可能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摒弃“满堂灌”。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养成良好的学习与思维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要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尤其要注意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调研取经
专家们调研了美国、日本、欧洲、韩国,以及台湾地区的高考形式,分析发现,尽管各国及地区在具体考试形式和内容上千差万别,但究其核心,突出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已成为全世界高等教育在选拔学生时的重要标准,这一标准也相应体现在*高考新方案的制定中。
国内已实施新高考的省市也是命题专家们关注的重点。*是全国第三批进入高中新课程的省份,在此之前,已有11个省、市、自治区进入了高中新课程。从20*年起,考试院新高考方案调研组的专家们奔赴各试验区,对各省市新高考施行情况进行系统调研,包括对旧的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和教材进行详细对比,形成了一系列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与高考相关问题研究的报告。
与此同时,在*市,一项在4000名高中生和2000名高中教师中展开的问卷调查也在铺开,通过这次问卷调查,《*市高考改革调研报告》应运而生。在强大的调研数据支持下,*新高考方案轮廓逐渐形成——扩大高校招生自、为学生减负、分类考试、建立多元化考试评价制度等关键词出现在方案制定者们的思路中。
第2
理论论证
“*高考新方案经历了六个方面的调研。”昨天,在*新高考方案的会上,*教育考试院副院长臧铁军介绍起两年来考试院在制定高考新方案时经历的一系列工作,如数家珍。
早在20*年,*在进入高中新课程时就宣布,3年后实施的新高考方案将是一份由教研专家、一线教师、招生考试专家等共同参与制定,并广泛听取各界意见,科学、可行的方案。
如何体现方案的科学、可行性?作为方案主要制定部门的*教育考试院开始了周密而细致的调研工作。臧铁军是*教育考试院主管高考命题的副院长,据他回忆,方案在制定伊始是理论论证工作。“对国内外高考改革总体趋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对国内外高考改革总体趋势进行系统研究和论证。”
第3
集思广益
经过一年半的广泛调研、酝酿,*市高考新方案征求意见稿渐渐浮出水面。2008年秋季起,对*高考新方案的征求意见工作渐次展开。
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参与征求意见的人士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区县教委主任、教研员、高中校长、一线教师,甚至学生代表……参与的人数已无从算起,但所有参与讨论的人的意见都被考试院工作人员一一记录下来,成为方案充实、修改的参考。
西城区教委副主任李燕玲作为区县教委负责人代表曾参与过其中一次座谈会,她清楚地记得那次座谈上,各区县教委主任们在谈到“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招录取中究竟占多少比重”时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综合素质评价是高中新课程的亮点,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新高考方案应该体现这个变化,但在具体操作形式上产生了分歧。臧铁军也参与了那次座谈会,他一一听取了各位负责人的意见后,谈了他的看法:“综合素质评价确实重要,但它的可信度如何保证?若是作为录取的实际参考,那么算多少分才合适?”两个问题抛出,问得刚发完言的李燕玲哑口无言。确实,这是一个核心问题,在社会诚信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的时候,简单地把综合素质评价量化到高考录取中的做法势必会引起更大的风险。
第4
稳中求变
初次拿到*新高考方案,很多人的第一感觉都是“改革的力度似乎小了点。”但在*市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们看来,这恰好是*方案的一大亮点。<,o:p>
作为全国第三批进入高中新课程的试验区,*在改革之初就明确提出“稳步推进”的概念。在昨天的新闻会上,臧铁军也表示,重点突破、稳步推进是*这次高考改革方案的重要精神。
高职招生是方案中改革力度最大的部分,也是突破口,这个变化经过了3年的磨合试验。20*年,*市首次在9所高职进行自主招生试点,学校完全脱离高考成绩招生,考生根据专业学习意愿选报学校,通过学校组织的面试和笔试来决定是否录取。这一新的招考模式在当年被称为“吹响了高考改革的号角”。
高职自主招生试点进行了3年,考试院跟踪调研也进行了3年。专家们发现,通过自主招生形式,学生学习兴趣能够与专业很好结合,学校在招生时能对学生个性特长进行甄别,确定他们是否符合专业学习需求,学生、学校双向选择很好地解决了高职新生报到率低的状况。于是,由考试院起草的一部20万字的针对高职招生改革的报告出台了,这为新方案中高职改革方向提供了最为科学、客观的理论和事实依据。
今年初,经市委市政府、教育部审批后,*高考新方案正式公布。
教师摸索中等待新方案
两年前的9月,随着高一学生开学,*高中进入新课程改革。对于在一线授课的教师而言,这两年的教学生涯带给他们很大的挑战。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同时,“新高考到底怎样考”一直困扰着教师和学生。各种版本的消息经常传来,但官方却一直未正式。两年来,从混乱到紧张,从满怀期待到从容等待,教师们对新高考方案的态度体现在了教学过程中。
尝试
开启“研究性学习”
“每个老师都很兴奋,因为对学生来说是件好事。”
最近与一家辅导学校签订教学协议后,陶定一直很闲。学校说如有学生需要辅导,就给他打电话,但一个多月过去了,对方却没有回音。
两个月前,陶定从*十四中的语文教师岗位上退下来。到现在,他还清楚地记得20*年5月底参加*新课改教师培训的情景。授课人是新课标的编者,地点在九华山庄,当时他任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
培训针对各科老师分开进行,新课标的编者们就新课程的构思过程和想法与老师们详谈。那次培训规模小、时间短,但是,却给对新课改没有任何概念的高中老师们“第一次感性认识”。
这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新课程内容将课堂内容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保证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层次、分类别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选择的内容。
新颖的课程和学习方式让老师们充满了新奇感,对课改前景满怀向往。“每个老师都很兴奋,因为对学生来说是件好事。”陶定说。
新课改也不全是无章可循。根据新课改内容,高中新课程每科都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组成,研究性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因为没有范例可借鉴,老师们就按照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和自己的理解尝试着来。
实践
40多个“阿Q精神”
“教了这么多遍《阿Q正传》,从来没有人想到这一点。”
作为语文教研组组长,陶定身体力行,在组织研究性学习课程上下了很大工夫。
一套研究性学习的大概步骤如下: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文,正音正字。阅读后分成讨论小组,议题由老师指定。下一步,各小组阐述自己的结论和理由。最后,老师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点评,对表现出色的小组给予奖励。
“印象最深的是《阿Q正传》。”陶定说。
当时他提出的要求是,让每个小组找出课文中最能体现“阿Q精神”的细节。学生们共找出四十多处,除了类似于“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我总算被儿子打了”之类明显的言语和动作,学生们将许多先前教案没有提到的细节也拎了出来。
有一个学生指出“哭丧棒”的情节。“哭丧棒怎么能体现阿Q精神呢?”陶定有些奇怪,学生解释道,哭丧棒是出殡时孝子们拿在手中的仪仗,阿Q骂“假洋鬼子”拿的手杖是哭丧棒,意思就是“儿子打老子”,本来是被别人欺负,现在反而成了“孝子哭父亲”,这是经常体现在阿Q身上的自欺欺人。
“我后来特别表扬了他,教了这么多遍《阿Q正传》,从来没有人想到这一点”,陶定高兴地说,学生能够主动丰富课外知识、愿意开动脑筋,这是新课程带动学生积极学习取得的明显进步。
困难
课时明显不够用
“不敢多做研究性学习,光备课就吃不消。”
几次研究性学习下来,教学课堂由“一言堂”变成老师引导、学生主动讨论的集体学习,知识点掌握也更加牢固。但是在实践中,老师们在欣喜之余也同时发现,新课程开展中遇到了一些一时难以解决的困难。
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课时不够。
“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留给其他章节的课时就相当紧张了。”十四中高三数学教研组组长*说。数学科目调整后,学习内容注重与大学课程的衔接,模块虽然看起来简单,但覆盖面更广。高一高二每周只有四个课时的数学课,让老师感觉教学压力徒增。
为了能按时完成教学进度,老师们在课堂上就不能像以前专门留出时间讲解题方法、深挖知识点,而只能“点到为止”。尤其是高一高二阶段,基本上没有时间单独讲题。进入高三后,课时比较充裕,老师才能进行系统的巩固加深。
和数学相比,语文的研究性学习占用时间更长,每次都需要四到五个课时,以至于下次讲课时,老师只能把几篇课文放在一节课讲完。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备课量的增加。
按照平常的进度,课文通读,给学生讲一下文章中的几个重点,然后指出课文主旨、人物特点就可以了。
研究性学习可没这么简单,老师要把整篇课文涉及的知识点全部了解清楚,仅仅翻看教参根本无法应付。
陶定是有着10年教龄的语文老师,但每准备一次研究性教学都会耗费很长时间,老师还要留出精力掌握整体进度。所以“不敢多做研究性学习,光备课就吃不消”。
“慢慢地,研究性学习不像前两年那么火了。”陶定说。
探索
培训每一位老师
“教师们两年里的‘学习’,确实摸索出了一些好方法。”
作为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年12月敲定实施时间到20*年9月正式启动,*市教委联合各个部门做了周密的准备。首都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的专家在20*年、20*年深入课改实验区几十次,了解课改进展情况。
即使这样紧锣密鼓地筹备,接手新高一,老师们还是感觉到了“混乱”。
对于新课本,*有自己的想法:新课本扩充了知识,但体系不如老课本完备,有些模块之间衔接不上,且模块内容需要课时长。
相比之下,学生的负担骤然减轻。选修和必修相结合,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比以前容易。但是,学习变轻松也会带来问题——许多学生高一高二很快乐地过去了,到高三压力突然上来,身体和心理都承受不了。
种种情况的变化接踵而至,造成了考生和家长的不安,他们不清楚*市的新高考会有哪些变化,也不知道自己能否适应。
对此,教委、学校和老师只能尽最大的努力把风险降到最低。
在新高考正式实行的前一年半,*就对外了“安民告示”:*市2010年的高考将以“稳定”为主,总体难度将不会超过旧高考。
大规模的教师培训后,*市教委组织各方面专家、教研员、命题者和培训者共同制订了16门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每一位老师教授新课程之前都要进行“培训”,各区和学校一次次请调研专家、编者解读新课程,听双方讲述编写意图和情况。
教师们在这两年里的“学习”,确实摸索出了一些好方法。比如高三的总复习阶段,数学科目集中做专题的研究性学习。由老师提出研究问题,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推导原理等等。
在看不到指挥棒的两年多时间里,*300多所高中的老师与学生只能慢慢探索。
忧虑
担心学生受不了
“学生反映‘太累了,这个礼拜下来要不行了’。”
今年9月开学,高三的教学计划已经制定完毕,但高考方案依旧不见,老师们只好“边计划边等待”。从新高一到新高三,*担心了两年——学生们学得如此轻松,高考的难度却有可能不会降低。尽管两年中大家都不曾掉以轻心,他仍坦言,对明年的高考“没信心”。
“高一高二快马加鞭学新知识,高三开始消化,但消化完还没来得及深化,就该上战场了。”*说,老师的压力极大。这种压力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盲目,不知道考试的重难点和方向;其次,轻松度过高一高二的学生能承受最后一年的磨砺吗?
高三开学后一周,很多学生反映“太累了,这个礼拜下来要不行了”。
毕竟是有着13年教龄的老教师,经历过短暂的慌乱和重压之后,*的心态已经趋于从容,“该想到的我们都想到了,怎么去教,学生怎么学,包括学生考得不好老师怎么帮助,只怕学生们突然置于高三的重压之下,他们会承受不了”。
一、指导学生在7选3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决定命运的不是你面临的机会,而是你自己做出的选择。”随着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选择时竞争的加剧,培养职业规划意识应当从中学开始,中学生已经处于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新高考正是为了适应这种需要。而高一学生对未来仍然很迷茫,很多同学从来没有想过将来要做些什么,也对高校的专业一无所知,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做出正确的指导。首先,化学教师要能对自己这门学科有充分的认识,知道化学除了能与带着化学、化工字样的专业匹配之外,与环境、材料、医药学、食品营养等也高度相关,选择化学可以报考83.5%的专业。其次,在学好化学专业的同时,新高考形势下,还要求我们多接受一些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培训,对新高考要有充分的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简而言之就是:知己,知彼,择优选择目标和路径,并用高效行动去达成目标。再次,要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环境评估。对自我的评估包括兴趣、价值观、综合素质、能力特点优势与劣势等,对环境的评估包括家庭影响和社会形势(如市场供需状况、就业政策、需求分析、地理环境等),指导学生能综合考虑进行选课。
二、开设高质量的化学选修课
在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很多老师都开发开设了校本选修课程。以往化学教师开发比较多的是比如《生活中的化学》、《化学史话》这一类选修课。《生活中的化学》往往是从学生生活出发,加强了化学知识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化学史话》则是尽量找到化学史人物与学生的结合点,引起学生思维的共振和感情的共鸣,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开设一些与大学专业接轨的选修课,让学生尽早接触大学中与化学相关的一些专业,帮助学生尽快做出选择。
三、提高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不要拒学生于千里之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化学有了兴趣,才能选择化学,学好化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这里谈三点自己的看法。
1.开足开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课程改革后,理论上更强调了实验的重要性,而事实上因为没有了对动手实验的考查,很多老师也为了图方便、省时间,不但学生实验没有了,课堂上的演示实验也是能省则省。从表面上看,上课时间省下来了,老师可以讲更多的习题。而事实上,“百闻不如一见”,学生没有见到过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对知识的记忆是不深刻的,这是你讲多少遍都换不回来的。而且,没有了实验,化学的魅力也大打折扣。笔者认为,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可以设计成学生分组实验课堂完成,而【观察与思考】则以教师课堂演示为主。
2.把握好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学生在进行7选3的时候,往往依据哪门简单选哪门。其实学科简单与否,除了学科自身特点及学生本身差异之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课教师。有些教师没有很好的掌握学生的认知情况,仍然按照以前老教材的特点,一步到位,一味地加大难度,那就把学生拒于千里之外了。
如何把握好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笔者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两点:
(1)做好初高中衔接。高中教师也应该好好研究初中教材,掌握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没有掌握的知识,才能知道如何下手。做好初高中衔接,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才有可能让学生对化学充满兴趣,使高一化学真正发挥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严格按照《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的要求,重视基础核心,不随意拓展和加深。高一化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水平。
3.利用微信平台,增加学生对化学的好感度
微信是目前最流行的沟通交流方式,过年的时候在微信上收到了很具化学特色的新年祝福:事业不断升华,爱情不断结晶,身体如钢筋混凝土般强健,心情如焰色反应般灿烂,把烦恼氧化,把开心还原,分解郁闷,化合好运,拥有幸福不再可逆!诸如此类还有很多,看到一些化学课堂上熟悉的字眼在这里出现,相信学生在感受温馨的同时定能对化学产生更强的学习欲望,希望知道更多关于化学的知识。事实上,微信在教学中还能产生很多辅助功能,只是我们不允许学生平时带手机,只有在假期里稍加利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走向深入,高中政治的学法、教法、考法以及学生的定位都在发生变化。政治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新高考变化,在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教师课堂有效教学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1.有效教学理念是教师有效课堂教学的起点。理念是人们从事工作的行动指南,是人们追求目标的内在动力。在新课改中,教育教学中的“教”、“学”、“考”、“研”、“思”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在高考改革中,政治学科在高考中所占比重较以往“3+X”模式有所下降,学生需要应付多科目的任务学习,往往出现一些学生在政治考试中“答多分少,最后来搏”,导致“平时准备不够,考试失分严重,课堂学习被动”的不良局面。因此,政治教师需要把握高考改革动向,积极有效地贯彻新课程理念,构建起有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有效实施课堂教学,以及关注学生成长进步的教育理念,调整自身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更深层次去引导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激活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师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点。兴趣是激发学生创造的不竭动力。在新课改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能够有效推动学生主体认知,建构知识体系,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有效性,即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效。教师有效课堂教学,首先要注重“学生需要什么”、“课堂需要什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什么”,实现因需而教。应坚信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可培养性、学习潜力的无限性:对学生能够掌握的知识不重复讲,有能力做好的题目不多讲,有创造力探究的话题不细讲。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找到“预设”的同时,更加期待其创造性的“生成”。有效课堂教学不是一味追求“学生能学到多少”,而是怎样让学生“感兴趣地学”和“有需要地去学”,激活学生学习原动力,从而体验课堂教学的真正魅力。
3.创新教学模式是教师有效课堂教学的生命点。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师在其发挥作用的主阵地即“有限时间的课堂”里,所运用的教学模式对有效课堂教学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实施有效课堂教学,就必须革新教学模式。课堂有效教学,应结合学生实际,选取运用有效模式,在实践中借鉴、吸收、融合和创新。教师可以因材施教,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实现课堂有效教学。如学案导学模式,即引导学生自学,重难点解析,精选题目训练和讲解巩固知识;分组学习模式,即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探究一合作一分享一争鸣”过程,达到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效果;开展“情境教学十问题引导教学”模式,即设计情境和问题,引导学生融人情境,感悟情境,探究情境,学到知识;任务制学习模式,即将练习、背诵内容等设置为任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做好监督激励;兴趣活动模式,即设计课堂小游戏,如课堂剧表演,头脑风暴游戏等,增添课堂趣味性,激活学生学习主动性。
4.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是教师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点。教师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任何有效教学的课堂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做一个学习型教师,广泛获取和掌握新课改信息;教师要“备好”课堂、学生和高考,立足课堂,结合学生实际,把握高考动向,做一个知识型、兴趣型、创新型教师;教师还要注重自我修养,做一个自律型、博爱型、奉献型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师德水平,潜心治学,以身为范,立远志,爱教育,爱学生,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
5.构建“导师·能师”协作机制是教师有效课堂教学的生长点。学校应着力构建“导师·能师”协作机制推动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一方面,新教师年富力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贯彻实施新课程积极主动。但是,由于缺乏教学实践经验,他们往往对某些知识欠缺把握,教学技能不全面。这时,新教师要以老教师作为“导师”,虚心请教,由此创设良好的教育教研氛围,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另一方面,老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思维定势的影响,在教学理念更新、新课改动向、教学新媒体运用等方面都存在劣势。这时,老教师要视新教师为“能师”,更新“从师观念”,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新课改中,向新教师学习,从而适应新课改课堂变化。
一、 回归课本,狠抓基础知识。
许多老师在一轮复习中,没有处理好资料与书本的关系。往往以一轮资料为主,忙于处理一轮资料,而忽视了书本。其实每年的高考,试题年年变,但考察出发点不变,试卷结构基本稳定。我们的数学复习工作不能在这个捉摸不定的表面现象后面穷于应付,而应该抓住根本。这个根本是什么呢?那就是教材,以教材为根本。第一轮复习应以课本为主,同时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培养和训练。课本是教与学的蓝本,是知识和方法的重要载体,也是产生高考题的主要来源。相当数量的基本题源于课本,即使是综合题,也是基础题的组合、加工和发展,离开课本的复习必然是天源之水,无本之木。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答题中的一些失误,并不是因为缺乏灵活的思维与敏锐的感觉,而恰恰是因为对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还存在某些欠缺,甚至有所偏废所致。
复习时,着力理清课本的基础知识和知识的结构,系统的整理课本的知识脉络,总结基本数学方法,精选例题,引导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运用基本的数学方法,做到正确的,迅速的解题。
注意提醒学生对基本概念的准确的表达和实质性理解,加强概念教学,并注意定理,公理,引理,公式的正用和逆用,变用,活用,以及它们的使用范围,并做到五个过关:
⑴准确地理解课本的每一个概念
⑵熟练记忆课本重要的定律,定理和公式等。
⑶能够自己写出课本的定律和定理的已知和求证,并能证明。
⑷能够熟练掌握课本的重要例、习题。
⑸总结课本上的所有习题和例题,按规律,按解法进行归类记忆和描述。
二、 优化课堂结构,构建高效课堂
“优化课堂结构,构建高效课堂”。我们年年讲,年年落实。可是现实中,我们依然有一部分老师对学生放不开手,给学生的训练不够,自己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听得一愣一愣,这样的结果势必是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脱节。我们必须力争做到“课前教师累,课中学生累,课后学生会”,要做到这点对任课教师有更高要求。教师需要在备课时,针对本班学生情况,高考考点,课堂内容合理取舍。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善于设问,善于追问,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探讨过程掌握知识并记牢。让每个学生动起来,不要让差生成为过客、看客,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来,适度提高课堂训练力度,让后进生们也有危机感。
三、加强做题后的反思及错题集锦
学习数学必须要做题,做题一定要独立而精细,只有具备良好的反思能力,才谈得上精做。做题前要把老师上课时复习的知识再回顾一下,对所学的知识结构要有一个完整的清楚的认识,不留下任何知识的盲点,对所涉及的解题方法要深刻领会、做题时,一定要全神贯注,保持最佳状态,注意解题格式规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良好的心态备战高考。做题后,一定要认真反思,仔细分析,通过做几道相关的变式题来掌握一类题的解法,从中总结出一些解题技巧,更重要的是掌握解题的思维方式,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并总结出对问题的规律性认识和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对做题中出现的问题,注意总结,及时解决,重点一定要放在培养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最后必须要积累。把教师选的好题,考试中错误的题统统集锦起来,然后定期回顾。
四、培优补差促动力
关键词:高考数学;备考;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
思考一,如何发挥《考试大纲》在数学备考中的指导作用
《考试大纲》是我们及时了解高考特点和发展走势,把握高考改革和命题方向的指南,其指导性将使我们的高考备考更具针对性。通过研读《考试大纲》,将使我们对各知识点的学习深度和广度认识更加清晰,对难度的把握更加准确。
在平时复习过程中要明确考纲要求更要逐步渗透。
第一.渗透到复习计划的制定中。
复习计划的制定要以考纲要求为指导,明确章节复习重点,根据要求划分复习梯度,细化复习步骤,针对性的精选题目,计划科学合理的复习时间,让复习的每一分钟都是高效的,不再是无目的、盲目的。
第二.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
以往我们在课堂上只是向学生宣读考试要求,让他们知道考试要求而不是运用要求,这对学生来说只是留有一定的印象,起不到丝毫的指导作用,教师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再讲课,学生仍是一头雾水。所以说,我们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要求什么,更应该引导和指导学生主动研究和运用考试要求,让学生学习的每个环节都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而不是教师在唱独角戏,一厢情愿。
第三.渗透到对高考试题的研究中。
在复习中对试题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要纵向横向全方位研究,研究历年试题--找共性,找趋势;如近几年的试题体现出:1.向量作为一项工具将广泛应用于高中各个学科当中.特别是与解析几何、函数、三角的有机结合将成为一种趋势,向量将不再停留在问题的表述语言水平上,其综合性程度将会逐渐增强.向量和平面几何结合的选择填空题应是高考命题的一个亮点.2.高中内容中的概率与统计,是大学统计学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每年高考命题的热点.在解答题中,排列组合与概率是重点,文科中概率计算是重点.在选择填空题中,抽样方法是热点(尤其对于文科试题)。
再有相同考点考题--找变化;不同模式试题--找差异;外地试题--找信息,力求对高考"考什么","怎样考"有更深了解,这样才能在选题时有方向,讲解时有重点。只有这样,才能讲深讲透,讲得到位,使复习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而这些都要用考纲要求来指导去应证。这些工作不仅教师要做,更要指导学生去做。
思考二,新课改让我们在备考中想到了什么
第一.新课改高考在我省很快就要实行,这不仅让我们想到了如何过渡的问题,同时也应该想到新高考给旧高考的复习备考带来了什么。要过渡要接轨就必然有衔接点,除了新课程中的某些知识旧教材中没有外,对共有内容的要求肯定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和调整,而这些变化和调整不是大踏步的,应是稳中求变的,势必对某些内容要求降低或提高,或改变方向。高考命题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我们的复习在固本的同时,也应学习和研究比我们早的省份,从他们的试题变化中寻找变化信息。
第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课堂教学领域的改革备受关注。从根本上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是现阶段课程改革的重点。新课程改革的落脚点最终在课堂,主阵地是课堂,主体是学生,关键是教师。最终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而打造高效高考复习课堂也是我们必走的路,以往的"一言堂"复习模式将被改革所抛弃,我们的旧复习课堂模式只能拖改革的后腿。
思考三,怎样用数学思想方法统领复习的方向
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的精髓,历来是高考数学考查的重中之重。"突出方法永远是高考数学试题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备考中应重视"通法",重点抓方法渗透。因此,我们先进行方法专题复习,整合几种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化归与转化等,让学生领悟这几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从整体上把握数学思想体系,并把重点放在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上,利于学生对解题思路的理解。充分地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总结提炼,尽管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但是我们认为,遵循"揭示-渗透"的原则,在复习备考中采取一些措施,对于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数学基本方法的掌握是可以起到促进作用的,通过综合练习中的反复应用,来不断地巩固和深化数学思想方法。要真正地重视"通法",切实淡化"特技",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上。
思考四,学生如何提高解题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审题,通过模式识别,学会差异分析,条件与结论的差异是什么?寻找联系,就是想办法消除这个差异,不断地实现转化.解题中要多角度思考,多自我提问:"有什么?因什么?得什么?"如:问题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因为什么?所以就得出什么?这种思考、联想可以形成问题的解答思路.解题后应做点必要的反思,多问问:"为什么?还有什么?"例如:该题目为什么要这么解?不这么解行吗?还能怎么解答呢?类似的问题能用该办法处理吗?
具体可注意这几个关键词:慢,细,译,探,假设,堵。
慢:不是拖延,更不是简单的认字,而是要有节奏有计划的审题,要给自己留下深度认识,理解,提炼,与拓展,联想,化归转化,直观体现的时间,要满中求快。
细:对题目中每一点都要有"看法"和"疑问",要始终记住,出题人不会无缘无故给出某个条件,往往不经意的地方恰好是解体的关键点或切入点,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译:将条件尽可能翻译成简单实用的符号关系,图示等,要学会对每个条件"刨根"和"拓展",猜测其作用,有效联系构建关系网。
探:指探索终极问题,对问题的探索和把握是制定解题方案的重要依据,是将问题和题干联系,解读条件作用,找寻因果关系的直接武器。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改;高考;接轨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34-02
引言:高中语文新课改在目标设计和课程结构设置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它给人的信号是:不能仅以一次考试和一次考试的分数衡量学生,而是要与过程性评价挂钩,以引导学生健康和谐地学习和发展。这也与当代高考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目标统一起来。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与高考接轨,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高中三年的语文教学要对学生有一个阶段性的要求
这是一个总要求,即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式的教育,让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在有计划有规律的学习中掌握语文学习技巧,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借用一位老师的话来对高中三年的阶段性目标进行概括。第一年“学会”,即在教师指导下,学会品读的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第二年“会学”,即学生能够使用掌握的学习方法,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阅读任务;第三年“学好”,即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能够“理解、运用、鉴赏、评价”。
二、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
有些资料显示,海南中学语文组学分构成情况是:平时成绩占40%(其中学生自评占5%,课程研修考勤占5%,平时作业、检测成绩占30%),最后终结考试占60%;而北京一中学的终结性所占比例是70%或80%。由此看来,学分认定真还是个需要我们研究的大难题。我认为,鉴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学分认定的原则必须遵照“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强调教学对象,因此终结性考试权重不能太重。我们更要考查学生平时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时间、态度、课堂记录、课堂表现、课外作业、学术成果等,并将这些细化为重要的学分认定依据。为了实现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以及加强家长对学生的监督,我们也主张进行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比如学生自评应当是全方位的,但要有具体细目,教师要进行适当引导;学生互评必须是有具体的评价内容,如字写得如何、有无拖交作业、大作文能否达到800字、有无完成背诵任务等等;家长评价可以在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习的具体目标、完成家庭作业的程度等等。教师评价要注意强调其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三、对于新课改后教材的把握
新课改后从语文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到编排体系等,都与过去的教材有了较大的变动。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对新教材有新的的理解与把握。专家说,新教材选文的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思想内容健康,第二语言文字规范,第三适合教学。比如,像戴望舒的《雨巷》,学生往往读起来心情随之摇曳,他们将此当情诗来看待;对于《包身工》,因为此类事情离我们太遥远,文章读后学生只剩麻木。这些文章,我们应当从从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上去把握这些作品,如此一来,教学实践就会截然不同。因此语文学习我们也要强调的是对语言文学素养的积累、感悟和熏陶。语文教师还要学会对教材进行再创作。对教材的再创作,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决定着新课改的美好前景。再创作,做起来却是很不容易的。教师必须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下,运用聪明才智,充分激发学生才能。
四、注重课堂上教学方法的变化
有人曾经说过,一堂课“像不像样”,主要是看“一课”有没有“一得”,即是该堂课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预习课最后就是要学生把课文读通顺,不结巴,不错,不漏,明白文章大致意思;教读课就是要学生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写作课就是要学生会使用一种文体完成800字左右的文章,等等。现在,新课改赋予了语文教学新的内涵,但是我们教师仍然不能忽视课堂,以及应该得到的最基本的课堂效果。新课改后我们仍然要改变对灌输知识这一词的看法,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现实中,直接灌输不仅少不得,而且还要加强,不然,鉴于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完全自学达不到预期效果。语文新课程的重心是回归课堂。所以说,我们既然强调“回归”,就必须要考虑“课堂”定位:只有将教读课、自习课、写作课、语文活动课的课堂定位准了,才能考虑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比如,有老师认为,作文就是将文章提供的材料抄在开头,中间加上平时背诵积累的文章片段,结尾再将文章材料稍作改造,使之形成“照应”,就算完整;也有老师说,改高考作文卷,凡卷面不整洁或者字体不工整的一律“不及格”。而我认为,就作文指导而言,应该是平常或总复习的某节课怎么上,比如先确定写什么文体,具体安排训练某种文体结构以及掌握某种写作技巧,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有可能会提高。
五、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培养
我认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表现在处理《语文》与《语文读本》、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等这些学习资料和自学的关系上。这里有两点必须要理清:一是《语文读本》的阅读落实问题。我认为,学生应当读,读懂即可。学习的效果教师可以选择诱导性阅读和检测性阅读的方法进行检测。二是对名著(比如《论语》《大卫?科波菲尔》之类)、名言警句的的处理问题,我赞同学生学生自学进行整理积累而不是依赖老师教读。
综上是笔者对于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粗浅思考,面对新课程改和一年一度的高考,我认为,只要师生齐心协力,把握好原则和规律,最后不仅可以从容地应对高考,而且可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也能开拓出一片新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考;高中物理;教学模式
新高考方案出台后,许多教育工作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高中物理的教学改革上去。笔者通过对高中物理教学模式转变的思考,主要从五个方面阐述了物理教学改革实践中应把握的要点,希望对高中物理的新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一、由传统灌输式教学向互动式教学转变
传统教W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老师负责将知识灌进学生的脑袋中。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不仅提高不起来,还会对老师产生一种依赖的心理,不会主动思考学习,教学效果往往不好。许多时候,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取决于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理解力是否够强,这就导致许多学生在物理方面的基础薄弱,也体现了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其实,课堂教学的主体不仅有老师,还有学生。课堂教学不能只是老师向学生单向授教的过程,而应该是师生之间互动学习的过程。互动过程可以以对话、聊天、讨论的方式进行,这较传统的枯燥空洞理论说教要更生动。学生将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在课堂上提出,老师也可以鼓励其他学生对该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办法。这样,在很多情况下,老师不需要讲太多学生就能自主的解决了问题,而且理解更深刻,学生和老师都轻松。
二、上好初高中衔接课,激发高中新生的物理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高一学生来说,物理不再是一门新学科,初中物理的知识量相对较少,学习较为轻松,他们带着对高中物理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上课,如果处理不好,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开学前应精心设计,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在上第一节课时就对学生明白:高中物理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重新的开始,和初中物理有联系,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高中大家都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老师对每一个学生都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学生,列举最近高二、高三的一些学生虽然之前学习成绩比较差,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努力,物理成绩明显好转,以此来鼓励学生,帮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在上新课前采用几个典型的实验把学生带入学科的大门,学生都会发出赞叹声,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惊异和喜悦,这些直观的演示,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及高涨的情绪,为新课的讲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需要有一定的过程, 在教学中将这一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 教师吸引--学生产生兴趣--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学习。如何使吸引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真正的兴趣是教师的首要任务。虽然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但是有个好的开头是非常关键的。如《功》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 它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 如果在课堂上一味地和学生们谈理论 ,肯定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日常生活的一些场景出发, 引入功的概念 ,同时借助各种手段,比如图例、多媒体等, 做到直观、形象、易于理解、深入人心。此外, 还应开展师生互动的实验、娱乐, 从中探究规律, 在对现象的解释、分析中感悟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加强实验,还物理教学的本来面目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灵魂,新教材在这方面有重大突破。但是,能否完全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有待物理教师认识和实验能力的提高。笔者认为,教师不仅要重视做好教材中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更应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感悟力,把身边发生的自然现象引入物理课堂。要适时开发、补充课堂演示实验,布置学生课外实验作业。这样,才能真正避免把物理当作数学应用课,还原物理教学的本来面目。同时,在实践、动手中让学生体验物理研究的成功与快乐。比如《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一节时,笔者将学生带入实验室或将实验仪器搬入教室(每小组一套)进行上课。上课时,先让学生阅读材料,明白教材中的几个实验怎么操作,需得出什么结论,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完成而且要学生们通过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从而探究出物理规律。这种方式比教师唱独角戏更易接受,能让学生动手探究实验,亲身体验物理实验过程,进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注重内容设计选用,营造以学生为主的课堂
无论是作为老师还是作为学生,我们都知道理科性知识很难理解,尽管语言简洁,但理解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只有不断创新和思考高中物理新课程的教学方法,改进高中物理教学策略,帮助广大高中生培养良好的理论知识理解能力和实验知识实践操作能力 ( 实验能力) ,加强学生的亲身体验,才可以在短期内提高他们的物理成绩,同时也提高我国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以此作为物理老师的我们在备课的时候要充分理解教材,并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教材中的每个活动以及活动的内涵,弄明白每个探究性活动之间的结构及前后联系,这样才能更好的勾勒出一条清晰的探究规律的,并且基于科学课程标准要求的活动线索;同时还要将教材内容和广大高中生的现实生活更好地联系起来,以促进广大高中生更好地运用自己来自现实生活中的个性化经验去理解和把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从而为打造以学生为主的课堂而做好教材准备;除此之外物理老师要在具体的物理概念教学中要注重自己的教学方法,注重摒弃以前那种比较单一的传授知识的方法,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注重在具体的物理课堂上创造比较开放,并且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不断互动的互动式课堂;同时要注重创造探究合作式的课堂,通过探究合作的方式逐个解决,并在探究中掌握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如,在教学高中人教版选修课《氢原子光谱》时候,为了更好地营造以学生为主的课堂,在上发射光谱的时候,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在课堂上观察白炽灯发出的光,发出的连续的亮线,并且同时观察它发出的色光以更好地理解连续光谱,而相应的明线光谱的亮线则不是连续的,进而使广大高中生通过自己更好地理解发射光谱的相关知识。
结语:课程改革最终一定是通过具体的每一节节课来实现,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就是为了上好每一节课,结合一线教学的实际,充分体现新高考形势下新的教学理念,并进行经验积累和成果积累,力争做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论文的研究成果,必将为未来高中物理的优质教学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考试说明》 能力要求 复习效率
多年来,学习《考试说明》更多的是关注考试范围和内容的变化,往往忽视《考试说明》一些基本的功能和要求,这样是不能真正挖掘和发挥《考试说明》的功能和作用的。下面,我就《考试说明》对高考后期复习的指导作用谈谈认识。
一、引导师生重视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
我们在高考总复习的第一轮复习中更多的是偏重于基础知识的解读和记忆,未能真正体现《考试说明》中对学科能力的全面要求。
《考试说明》突出强调了高考命题一贯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是在高考功能上坚持“两个有利”的原则,即有利于高校选拔具有良好学习潜能的优秀新生,有利于促进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二是在考查方向上坚持在考查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历史学科能力。这就明确告诉我们,高考的选拔性要求和考查的重点――历史学科能力,正是中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高考命题改革的方向,也是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方向。
《考试说明》的第四部分“考核目标与要求”共有四大项各三个层次的内容。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2.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1.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2.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3.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三)描述和阐释事物: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2.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
(四)论证和探讨问题:1.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2.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3.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在《考试说明》的第五部分“题型示例”中把“考核目标与要求”的四个方面十二级的能力层次要求,都结合典型题例进行说明,都体现出新高考命题加强对考生获取和解读历史材料信息能力的考查,加强对考生理解和诠释历史能力的考查,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独立地发现历史演变的规律和诠释历史事物的价值。我们在教学中应更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学习方法、研究方法的掌握。
我们在高考总复习的后期复习中,要充分发挥《考试说明》对高考复习的导向作用,把这些层次的能力与要求落实到历史学科的学习和复习中,培养学生能力,挖掘学生潜力,提高高考复习效率。
二、利用“考试内容”,查找基础知识的缺漏。
《考试说明》中“Ⅲ.考试范围和内容”是关注最多的地方,主要是了解与往年相比,考试内容“增加了什么?”“又减少了什么?”,就以此为依据,进行深入研究并作为复习重点。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试想,如果这部分内容没有变化,那么考试说明也没有使用价值了吗?其实,《考试内容》是基本稳定的。经过一轮轮复习,是否清楚高考历史有哪些重要知识考点,自己掌握较好的有哪些?有哪些没有掌握?知识结构是否完善?
《考试说明》中“考试范围和内容”的“古代中国”部分有以下内容: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分封制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始皇帝”的来历,三公九卿,郡县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朝,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行省制度;(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影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3.中同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以上内容区区四百多字,集中在一目了然的方寸区间,高度概括了必修Ⅰ、必修Ⅱ和必修Ⅲ三本教材中有关古代中国历史的主干知识。它把教材中数十页的内容集中起来,是非常精简的知识提纲,是很好的复习指南,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建议可采用以下方法使用《考试说明》的这部分内容:一是根据《考试说明》的“考试内容”,逐一落实每一个知识点,查缺补漏,提高复习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二是参照以上内容,甄别主干和非主干知识,集中力量复习巩固主干知识。如关于“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这部分内容,重点考查的有四条,分别是:“始皇帝”的来历;三公九卿;郡县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秦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背景”、“秦始皇征匈奴,修长城”等并非是要考查的主干知识,这些内容即可淡化。
三、认真领会“考试范围和内容”中的内容要求,有针对性地复习。
利用《考试说明》让学生进一步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形成知识的脉络化,将分散的知识点有规律地串联,把许多零零碎碎的历史知识点建成立体的历史知识之树,提高高三历史复习效率。
四、依据整体性原则学习《考试范围和内容》,宏观把握历史知识。
学习历史,胸中先有一个宏观的大框架,将所学知识条理化、序列化并内化于原有的知识系统,这是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正确法则。依据整体性原则,以宏观之着眼点看待历史,不拘泥于具体的人物事件,而是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并前后连贯的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压缩性的特点纲领。
在一轮复习过程中,学生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是零碎的、孤立的、记忆分散的,不可能把历史学好。后期复习,要求学生必须抓住知识范围之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中,强化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以下为“考试范围和内容”中“近代世界”的部分内容: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荷兰的殖民扩张,英国的殖民扩张,殖民扩张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3)两次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及其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3.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 课堂教学 实践与反思
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地位显得尤为突出,一堂课40分钟,如何体现新课程的要求就显得极其重要。那么启发性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尝试,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启发引领下让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过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近向年来始终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地讨论着。作为一名普通物理教师,我想就此结合新课程下物理课堂教学的实际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和做法。
一、对新课程的理解
新课程以"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视各学科为有机整体的一部分,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机器转变为发现规律、主动学习的主体,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和技能上,还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时,它也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创设快乐的教与学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主动学习。
二、物理教学实践对新课程理念的践行
1.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性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地位显得尤为突出,一堂课40分钟,如何体现新课程的要求就显得极其重要。那么启发性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尝试,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启发引领下让学生"提出问题、猜测可能的答案、通过实验的探究、得出结论"这样一个基本过程,在高中新课程教材中的许多内容中可以得到落实,比如牛顿运动第二定律、自由落体规律、平抛的规律、动能的变化产生的原因(动能定理)、弹簧弹性势能的探究等等,这样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的培养和发展,使学生进一步产生探索未知物理世界的欲望,主动学习就成为可能,作为课堂教学对课外学习的主导功能也就能体现出来。
2.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过去,物理学对许多学生来讲就是大量地做习题,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物理学的发展史是物理学家的奋斗史,因此其中蕴含着大量的人文素材,教师完全可以利用物理教学让学生在了解物理学家科学研究的大致方法的同时,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研究的艰难和物理学家执著的探索精神,培养他们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积极合作的人文品质,从物理学家的身上看到伟大人格的光辉,教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怎样做人。新高中物理教材的"读一读"和"科学漫步"中有充分体现,教师不能放过。此外,还要让学生了解物理学与周围的环境联系起来。如,讲能量时可以联系能源和能源危机,进而提出节约资源的理念,在工业生产的同时注意到环境和环境污染问题,使学生与社会联系起来。
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应该是新时代对新型人才的要求,作为物理教师理应充分利用好教学机会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
3.充分利用网络,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新课程改革中的推进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应用,在突破学科本位观念的要求下,除了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外,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也是必然的。网络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能够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学得真实、有趣,在教学实际中具体分为二类。一类是理论或概念抽象,或者动态过程很难相象的,需要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比如3-5中讲到波粒二象性时,教材上有图片,但不好理解,做实验不可能,这时就可利用多媒体手段,演示当光子一个一个通过单缝时屏上亮点分布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和理解到波粒二象性的真正含义。另一类就是物理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应用,让学生分组上网查资料,通过讨论各组写出报告,比如桥梁结构中的力学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查资料和实地考查,提高学生对力学在日常生活中作用的认识,进一步激发他们进一步学好力学的兴趣。
三、对教学实践的反思
在三年的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也发现存在许多的问题,而主要的问题是新课程的理念与社会实际的相对脱离。
1.新课程理念与资源不足的问题。
小班化教育更有利于落实新课程理念,但现在绝大多数学校还是大班制教育,这导致了在探究活动中实验器材明显不足;同时学生可以在必修之后各科都有选修,但这样做的结果是各科的教师明现不够,实际的应对措施是各个地区统一了各科选修课程,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另外,探究所需时间长与课时少不相符。
2.新课程理念与社会价值观问题。
学生是社会在学校的具体代表,所以社会价值观必然会在学生身上具体地表现出来。希望自己的子女考上大学是家长的心愿,也是学生的心愿,这样家长和学生只注重解题和考试成绩,学生对于新课程理念下的许多活动更象是一个旁观者。
3.新课程中的评价与高考实际的问题。
在当前,高考仍是课改是否成功的关键,从理论上讲新课程改革的评价体系很完整,是相当理想的,但实际操作还是以分数为准,综合素质的评价根本无从体现。反过来,综合素质的评价没有全省统一标准,各地区各学校自己制定;就算有全省的统一标准并纳入高考录取中(折算成分数),那么带来的社会问题可能会更大,社会诚信成了最大的考量。可见,新课程改革要取得成功必须依赖大教育的改善。大教育是指社会全员的教育。只有提高社会诚信,转变社会价值观,合理分流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解决高考样本过大的难题,才能在高考中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从而为教学实际提供更大的动力和空间,当全社会都参与进新课程改革时,我们的学生就会学得更快乐、更踏实、更主动。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主干 拓展 获取信息 地方特色。
教育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在给一线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的同时,更给教师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让教师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为教学注入活力.机遇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新教材的特点,以专题为框架,专题式的学习方式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突出探究性学习,所以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好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发现与探究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本人根据高考形势的发展,从解读课标(突出三维目标)和《考试大纲》及《考试大纲说明》中得到了不少启示;在高中新一轮的教学和复习中进行不断的探索,同时吸取一些同行的经验,形成科学、系统、具有针对性的复习方法.
“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兴趣是创造的源泉,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兴趣是第一重要的.历史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必须考虑:怎样才能引起学生对课题的注意,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历史内容的丰富性生动性,决定了历史课堂教学和复习当中应当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只有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才能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历史教学情景的创设应该多种多样.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阐述自己的见解.
一、依据考点,构建主干知识结构
由于三本必修的所涉及的内容多、广、杂,而且结构混乱,学生自学起来难度很大,觉得乱糟糟,无可适从,很难掌握;其二是基础科的考试一般以主干知识为主,难度不大;再而作为基础科,学生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所以,依据考点构建主干知识结构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又能适应高考的方向。学生通过主干知识结构,对历史知识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又可以减轻学习负担,更轻松地掌握知识。如在复习“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这一单元中,根据学生应知的有关于古代农业的知识,构建一个系统的主干知识结构:
每一个主干再分子目展开,形成一个系统的主干知识结构体系。在复习中,把编写的知识结构体系印发给学生,在课堂中结合使用,减轻了学生的时间投入,又有利于学生更轻松、更系统地掌握知识。
二、拓展课标知识
拓展,就是要对现行历史教材岳麓版的知识范围作出适当的延伸和补充。这是由当前高考改革发展的要求所决定的,也是由于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岳麓版本身存在的局限和不足所决定的。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岳麓版本,内容过于压缩,学生应知的知识有所欠缺,另外,许多重要知识点仅一笔带过,交待不详。考试大纲说明中明确强调:考查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所谓“应知、应会”,本人如是解读:一是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即主要知识;二是站在出题人的角度上认为中学生应该知和应该懂的知识,即也包含中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因此,教学时必须针对具体情况予以补充、拓展。有不少老师认为,补充和拓展知识会加生学生的负担。本人则认为,这不等于、也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首先,补充的应知应会的知识多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高,易掌握;其二,出卷人是根据考纲出题,教材欠缺的内容一定要补充,谁也不知道高考会出什么题。本人在复习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一) 补充相联系的、重要的知识。
知识的补充是为了帮助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现象形成更全面的了解和更完整的认识。如复习“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就有必要将其形成的原因给学生适当介绍和补充。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中国这一重要制度,同时也为后面与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原因作比较做准备。又如,在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就有必要介绍和补充土耳其控制东西方通商要道这一直接原因以及宗教因素;讲述条件时,就必须补充“罗盘针”甚至“火药”在新航路的开辟中的作用。再如,在讲“文艺复兴”时, 就必须补充其产生的原因。
(二)补充“应知、应会”的知识。
学生应该知和应该懂的知识,历史教材岳麓版大为欠缺,许多历史知识的介绍可谓“点到为止”,漏掉了许多基本知识。如“文艺复兴”的成就,就应知道但丁、和彼特拉克;认识思想就应了解其外交、文艺等理论;了解“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就应该知道:海明威、高尔基;约翰斯特劳斯、舒伯特、爵士乐、摇滚乐等;了解互联网,就应该知道其在中学生日常生活中影响。应知、应会究竟应达到哪个“度”,哪就只能让教师们自己去体会和把握了。
(三)深层延伸。
《考试大纲说明》中明确要求学生具备有“在历史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运用历史思维和历史学习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行教材侧重于历史过程的讲述,而疏于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归纳,并提升到理论层面上。所以有必要补充一些方法论,即教会学生如何评价事物,用什么标准和用什么方法去评价。同时在课堂上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让学生运用辩证法,运用发散思维对历史事物进行评价。评价历史事物,既提高了学生的学科分析能力,又加深对历史事物的理解,使历史知识得到深层的延伸。
新课标、新高考下如何形成科学、系统、具有针对性的复习方法,只是刚刚一个开端和探索阶段。本人在深入研究“课标”、“考纲”和分析近二年来高考试题的基础上,在教学和备考复习中作了较大的调整,并取得较大的效果。本文只是个人一些粗浅看法,希望能给同仁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 高考;历史;试卷;分析;展望
今年是江苏普通类高考自主命题的第三个年头,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高考改革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就历史学科而言,借用一位专家的话说:“它考出了学生的自信,考出了历史学科的地位,考出了历史教师的尊严”。应该说这是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所希望看到的,也是国家、社会对历史学科重视、创新的结果。随着07年高考的尘埃落定,08年高考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果展示的开篇之年,我想,一定会给我们更多惊喜。回顾07展望08,有益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的理念.也有益于我们下一步的历史教学。
下面我就07年的江苏历史试卷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不到之处敬请指正。
1 就历史学科而言,重点史实的把握,仍是学好历史学科的第一要义
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学提出的三维目标的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准确掌握重要历史知识,永远是历史学科的主要目标,是绝大部分高中教师不争 的共识. 这说明在我们的历史复习中,一定要以主要的历史知识为核心,通过分析其产生的背景,和发展变化的原因,概括其产生和发展的变化与表现,归纳其产生和发展变化影响等方式,形成历史知识结构,一次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务的原因的能力,就这一点而言,说让新课程改革下的理念有所异议,但我们应坚决摒弃亲自始终能力的现象,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为传统教学的方式辩护,而是从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不重视重要历史事实的把握,也绝非是一位合格历史教师所为,纵观07年历史高考试卷,很多学生考完的第一感觉就是总体难度不大,考察的内容都是复习中的重点,没有出现偏题怪题难题,平时备考的重点内容,都基本涉及.从题型来说客观题考得较细,切入点小,难度不大,都属于基础知识。主观题比较活,体现了一定的能力意义,注重了与新课程的衔接。刘道大体分别考了,王安石变法,党的,极易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儒家思想的演变和发展,中日关系,大国崛起,这些问题及时教材重点,也是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所然说今年的历史高考题,创设了许多新情景,出现了许多新材料和图片,但只要基础知识扎实的同学都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旧历史学科而言历史知识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能力培养因素,和情感 态度 价值观的提升因素。
2 注重学生的发展的热点问题的考点化
这次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应该说历史课程从强调历史教育的社会本位,转向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人发展的辩证统一,是建国以来,变化最大的一次。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的提出也是为了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需要,是基础教育的本质的体现,也是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现上的统一,所然说今年的历史高考题创新不足,但已经体现了新课程的转变,注重于新课程的衔接。题目形式可谓丰富多彩,图文并茂,从客观提到主观题以图表,原始材料,表达历史信息,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也是接见了广东上海市卷的特点,注重对心情进行材料的运用,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更加注重考察考生 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实体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考点内容立足于历史课程内容,而不仅仅局限于历史教科书的内容,这是一个较好的“变”但以应有一个度的把握,其中图表形式题,因图片承载了大量历史信息,因此,图片选择题在近几年高考历史实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2007年江苏高考有五题(2、4、6、12、21)。图片新选择题多以历史文物、人物、地图、漫画的图片为依托,综合考察了学生判断图片,提取信息和历史阐释能力。而且对考生认识历史发展特征和逻辑推理能力也有较高要求。如地图型(4)、文物型(2)、漫画型(21)都有设计。文字型选择题2007年江苏高考有6题(1、10、15、17、18、19)。它的特点是在提纲中引入历史原始材料,创设新的问题、情境,思考题更富于历史韵味,给考生潜在能力和素质的充分发挥提供了用武之地。同时,也更有利于检验教师教和学生学历史的时效性,整天考试的信度和区分度,当然也就有利于引导历史教学摒弃死记硬背的做法。其形式一般是题干为材料,备选项为对材料的判断和解释,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具备从材料中最大限度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只是迁移能力。
3 对08年高考历史科目的几点认识
3.1 课改与教改的关系定位。对于这个问题,在今年暑期举办的江苏省骨干教师培训会上,来自江苏沛县教育局教研室的刘洪才老师引用了聂幼犁老师的话为此作了最好的解释。聂幼犁:“已经做的、正在做的、准备做的、等着做的和等着看的人都开始关心高考这一事实上的'末日审判',……高考在'先天'不足的情况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成了课程改革的焦点。因此高考必须提高以课程标准为准则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必须最大限度地遵照课程标准的规定来命题和实施,使那些按照课程标准及其方向教学或学习的学校和学生得到较好的成绩,使那些不按照课程标准及其方向进行教学或学习的学校和学生得不到好成绩。因势利导,借'迎考'之力,克'应考'之弊――考试的竞争就可能转化为按课程标准教学或学习的竞争,课程标准才可能真正变成教师、学生内在的学习宗旨和标准。” 这段话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高考应当成为课标忠实的“仆人”和有力的“杠杆”。从而起到保护和巩固可该成果的作用,形成相辅相成的统一关系。课改与考该的关系应当是契合与互动。
3.2 变“教”教材为“用”教材。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要求执教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师必须十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历史教科书为主要信息资源,结合其他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的信息,指导学生自学,培养他们收集资料、甄别史料、分析解决为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正如黄牧航老师所说:“新旧高考最大的区别在于'课程观'与'教材观'的不同。旧高考强调的是教材观,即依纲靠本,新高考强调的是课程观,即动用各种课程资源来教学和命题。”这里需要明确两点:①学生要清楚教材只是最主要的学习资源,并不是唯一的资源,提高历史学习的思维能力是最根本的。②教师实行课程最大最主要的资源,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字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3.3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上海、广东作为第一轮新程改革的试点省份,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研究和把握上海、广东两地的高考试卷对我们有很好的启迪作用。就广东和上海两地07年高考历史高考试卷我认为以下三点应引起我们注意:①主观题的考察注重贯通古今、关联中外,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②把研究性学习融入试题,全方位体现三维目标的大臣。07上海第35题引入史学方法就是最好的例证。③命题者运用了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新材料,创设了许多与历史史实相符的“新情境”。其内容与考生的生活和现实紧密相关,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鼓励考生从历史中学会思考。
【关键词】新课标;历史;高考;特点;观念;策略;计划;学法;指导
2013年 ,我们已经经历了新课标下的第一次高考,新课标下的历史科高考命题趋势如何,有哪些新特点,应该怎样备考,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体会和认识,现就命题局势和 特点以及备考策略谈谈自己浅陋的看法,与各位同仁共享、商榷。
一、新课标下的历史科高考命题趋势和特点
过去很多人以为课程就是学科,或者就是教材,或者就是教学大纲,这些理解都是片面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将突出以下课程理念的更新:从整齐划一到注重学生的个性与创新;从知识本位的灌输到学生主动学习;从单一的课堂到回归生活;从强调分科到重视综合;从选拔性评价到以评价促发展;从狭隘封闭到走向国际理解。在这些理念中,我们可以从中找出最关键的几个概念: “个性创新”“主动学习” “回归生活” “学科综合”“发展 、评价”“国际理解”等,遵循新课程理念高考命题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创新。今后高考将更加注重题目的原创性和题型的创新,试题将体现当前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的最新理念和最新成果。
(2)贴近生活。新课程理念呼唤课程学习回归生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 “教育即生活” ,反映到高考命题趋向上,就是试题要贴近生活实际,多创设生活情景,以此来检验学生学以致用,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多元开放。根据新课程要求,对学生的评价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别,多元开放。新的高考命题将会充分考虑考生的个性差异,给予学生答题更多的自主发挥的空间,也可能设计出一些具有多元、多解答案的题目,考生答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4)学科综合。根据现代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化不断加强的趋势,新的历史高考改革将在试题中渗入有关联的其他学科的知识,特别是其他人文科学知识,如渗入哲学原理、地理知识等。
(5)视野开阔兼具地方特色。新高考将越来越注重考查一些具有全人类普视野开阔兼具地方特色。
二、新课标下的历史科高考备考策略
面对新课标高考改革步伐加大的必然局势,我们中学历史教学应如何积极备考,以在未来的高考中争取主动权?对此我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更新教学观念
1.破除教师本位,树立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的意识。教师要改变以讲授法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不能仅是一味的灌输知识,要留给学生思考、体验与感悟的时间与空间,建立和谐民主的课堂,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生成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
2.破除教材本位,树立教材只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范例”的意识。高考的命题原则由过去的“依纲、依本”转变为“依标、依纲不依本”即依据课程标准、依据考试大纲来组织命题了,所以教师在高考复习中要逐步改变教材是教学唯一依据的观念,告别“教教材”的旧知识,树立“用教材教”的新思想。
3.破除学科本位,树立科际综合意识。随着教学和考试改革的不断深化,在考查内容上,日益突出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日益突出与其它学科的知识渗透,逐渐加强了对历史学科能力特别是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在这种形势下教师既要有大历史观,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同时还要注意与其它学科的知识渗透和能力迁移,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4.破除课堂本位,树立“社会是大课堂”意识。高考历史试题以情境设计为载体,以问题解决为方式,关心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因此,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重视历史问题的借鉴功能和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
(二)转变史学观念
史学观念的转变对高考命题思路的影响很大。这些年来在史学界流行的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观念在高考试题中都有所反映,特别是以文明史观进行文综高考历史命题的思路越来越明晰,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以及人类所创造的重要的文明成果已成为历史学科考查的重点。因此,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了解近年来史学界的主要学术发展趋势及成果,进一步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深厚自己的学科底蕴,对教材知识要以新的史学范式,从新的角度进行整合和构建,并将它渗透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同时内化为试题加强对学生的适应性训练。
(三)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优化教学理念 ,用心思考高考方案,在教学中体现出高考要求。要再读课标及其相关解读材料,进一步领悟课标精神,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建构为基础,以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变抽象说教为兴趣教学。
(四)、制定科学、详细的复习计划
从学生对于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提高这个具有规律性的高三复习过程看来,长期以来采取的三轮复习的策略还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第一轮:抓点(抓基础)――围绕考纲,全面、系统、细致落实基础知识,策略是“高度重视,以熟悉教材为中心,坚持归纳和反思,坚持训练和解题。”达到对接高考,即讲即练(简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013年8月下――2013年10月中旬 必修1,共8个单元
2013年10月中――2013年11月中旬 必修2,共8个单元
2013年11月下――2014年1月下旬 必修3,选修内容,共15个单元
要求:
①在“全”“细”“透”三个字上下功夫;
②注重分析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构建历史知识网络;
③重视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如课本中的图表、楷体字、注释部分、标识的章节等;
④重视教材的外延知识,有意识地积累传统文化常识,如社稷含义、阴阳五行、纪年方法、节日节气、传统礼仪等,完善知识结构;
⑤做好配套练习。
第二轮:抓线(整专题)――指导思想是“一化(知识系统化)三改(课堂、训练、反思)”。整合中国、世界历史,贯穿古今、关联中外。领会典型试题的解题思路技巧。
(2014、1月下――2014年4月中旬)
第三轮:抓面(练套题)――“调整(心态)、巩固(基础)、充实(薄漏)、提高(能力)”的。突出重难点、热点,以考带练,以练促考,加大材料综合题的阅读量和训练量。(2014、4月中――2014年5月中旬)
最后,灵感复习法――要求“回归基础,回归教材”。(2014年5月中――2014年6月初)
需要说明的是,三轮复习的策略应该遵循“因校制宜、因生制宜、因学制宜”的原则,对于不同层次的学校,由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基本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在每一轮的时间安排上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某些基础较弱的学校而言,哪怕重复一次第一轮的复习也是未尝不可的。
(五)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1、学会阅读教材
高三历史阅读教材的方法(用教材学):阅读课本前言,明确学史目的;阅读课文目录,形成框架结构;阅读章节导语,把握背景线索;阅读历史正文,夯实历史知识;阅读历史地图,形成时空观念;阅读历史图画、表格,提高思维观察力、想象力。
2、教会学生通过谐音、联想、对比、歌诀等记忆方法。
3、教会学生找准历史的重点、难点的方法。凡是发生在历史转折时期,对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凡是教材文字表达中具有“最大”、“最早”、“第一”、“领先”、“标志”、“开端”、“序幕”等字眼的内容;凡是和当今世界时政热点和社会焦点又密切联系的历史知识;凡是教材内容配有图插图,课后有思考题、练习题、讨论题的内容都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4、强化能力训练,学会答题方法
(1)强化训练
从严科学训练:精选试题强化练;把握时间适应练;审题答题规范练。
注重考后的讲评:
讲评原则:注意及时性突出针对性强调层次性体现新颖性。
讲评内容:揭示命题意图 ,展现思维过程,总结基本方法 ,设计习题转换 ,树立规范意识。
(2)学会答题方法
学会利用试题给定的条件和要求审题。
选择题:对题干要做到三看:一看时间、空间,判断答题范围;二看肯定、否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外延。对选项要做到三思:一思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二思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三思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联系。常用排除法。
主观题 :解题技巧可概括为四步曲,即:读、审、列、答。 读,指读材料和设问,这是解题的前提。 审,指审设问,这是解题的关键。列,指列作答提纲,这是夺取高分的前提。答,指根据提纲组织答案并将其书写到试卷上,这是夺取高分的关键。其一,答案在形式上“段落化”、“提示化”、“序号化”、“整洁化”。 其二,答案内容上“面全”、“点齐”、“话简”。
这里我特别强调一下历史材料题的习惯性弊端矫正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材料型问答题束手无策,而此类型的问答题不管是会考还是高考都是常考的题型,而且分值较多,但学生失分率很高。为此,教给学生如何矫正解历史材料题的习惯性弊端显得犹为重要。
弊端一:先看材料,后看问题
矫正:先看问题,弄清题目要求,然后再带着问题读材料,从材料中寻找答案。
弊端二:抛开教材,就题答题
矫正:解材料解析题,一般都要适时联系课本知识。读完问题后,想一下能否用课本知识回答,如果是“课本型”,就可用课本知识作答,省去了细细解读材料的时间。同时有些题目要求回答的是隐性信息,一般仅根据材料是很少能分析出来的,因此,要联系课本知识综合分析,要将材料提供的显性信息与课本知识相联系,进而挖掘出深层次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