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范文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15 14:57:5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

篇1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机制;产业支撑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脚步逐渐加快,同时带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据专家预计至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超过60%,而在此过程中,逐渐发现很多问题,需要各界的共同努力来加以解决。

一、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很多制约因素。首先是人口因素,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指出,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07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3111万人(53.73%),农业人口为62961万人(46.27%),而在这些农业人口中,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缺少专业职业技能,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大阻力。其次是资金因素。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离不开资金支持,仅靠国家下拨的款项是远远不够的,如何筹措城镇化建设所需资金,也是当前的一大问题。第三是资源因素。由于自然资源尤其是土地总量有限,加上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有限,使得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低下,有些地区还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

2.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管理不到位。有些乡镇没有编制乡镇总体规划,使各乡镇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使得相邻城镇之间、城镇与周边之间难以形成分工明确,布局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部分乡镇有总体规划,也设有详细控规,不注重特色设计,乱搭乱建乱占耕地现象严重。大中城市建设长期存在“重面子轻里子”、“重地上轻地下”、“重硬件轻软件”、“重短期轻长期”等问题,造成城市功能不完善、不协调。

3.新型城镇化建设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首先是道路设计不科学,而且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出现交通拥挤、出行不便等问题。其次是给排水系统过于落后,无法保证居民生活用水质量,另一方面生活及工业污水处理问题也亟待解决。第三是环境卫生问题,缺乏有力的保护措施,生活垃圾没有专门的处理措施。第四是教育和医疗设施有待提高,外来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存在入学难、费用高等问题。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1.科学规划,建设高质量城镇。

首先是要准确定位城镇发展方向。正确合理的发展定位是科学制定规划的前提,决定着城镇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其次是邀请高水平专家参与设计。知名专家和规划设计机构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站得高、看得远、观念新,能够更准确把握城镇发展脉搏,量身制定城镇规划。第三是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规划。在制定城镇规划中,除了要立足本地实际进行规划外,必须还要站在全局角度、更高位置来审视一个地区的发展,只有将本地规划融入地区发展大环境中,才能紧跟全局发展步伐,获得更多支持。因此在制定城镇发展规划中,可以邀请各级领导参与论证,将城镇发展纳入全局发展规划中,保证规划全面合理,长远超前。

2.加强管理,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

一是创新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城管进社区”,大力实施“数字城管”和网格化管理模式。完善乡镇小城镇管理配套机构建设,健全市政环卫、行政执法等机构。二是完善城管综合执法机制。进一步集中行政处罚权,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对重点地段和重点区域市容市貌和客运交通秩序等的综合整治力度,形成良好的城市秩序。三是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和权利。赋予重点城镇更大的管理自,完善城镇管理法规,突出城镇文化特色,提升城镇建设管理水平,逐步形成一种市民认识到位、部门监督有力、社会自觉共管的城市管理新局面。

3.扶持产业,带动城镇经济发展。

首先是要加强城镇战略规划研究,培育发展各个城镇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骨干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用区域发展政策指导城镇空间布局、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避免趋同发展、低水平竞争。其次是加快工业化进程。县域经济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高附加值、无污染、低耗能、节水型工业。建制镇、中心乡镇要发展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优化园区企业布局,实现上下游产业衔接,减少资源浪费。搞好招商引资,扩大园区发展规模,拉长产业链条。重视科研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品竞争力。

4.户籍改革,促进城镇农转非。

户籍制度改革不是一项单纯变更户口的工作,随之进行的是相关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的改革,要求各地区根据本地经济水平、综合承载能力等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先放开小城镇的户籍管理,对已在城镇取得固定住所、有稳定收入来源但仍是农村居民身份的人员,居住满一定年限后优先办理;对具有投资移民性质的人员,在户籍管理上相应实行优惠政策。然后再逐渐放开小城市、中小城市、大城市的户籍管理,通过自下而上的改革,逐步建立起适应城镇化建设所需要的户籍管理制度。对暂时不具备在城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要改善公共服务,加强权益保护,使这部分人员能够享受到满意的教育、医疗、培训、居住条件。

5.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城镇精神文明建设。

首先是加强城市总体建筑风格的规划设计。提炼出一批形象生动、内涵丰富、雅俗共赏的地域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体现到城镇的空间布局中去。其次是加强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对历史特色建筑和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摸底和立法保护。有计划地对历史特色建筑进行恢复性修建、保护性修缮、展示性利用。第三是规划建设文化中心功能区和重点文化街区。加快规划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加快推进文化公园、特色街区等项目建设进度。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中小城镇;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98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5-0349-01

根据十报告精神,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而中小城镇又是我国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部分,为适应城市化的推进趋势,中小城镇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关注,利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推动中小城镇和大中城市协调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的进程[1]。

1 中小城镇规划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城镇处速发展的时期,城镇化不断加快,很多地区主要重视经济的发展,忽视了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及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中小城镇规划管理比较落后,城镇规划工作滞后于规划建设管理和城镇目前建设的需求,跟不上全国大形势下新型城镇化的整体建设规划理念,对于城镇规划及管理的投资比较少,致使目前中小城镇规划建设及经济发展出现瓶颈,亟需寻求适合中小城镇的发展模式,紧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速度[2-3]。

2 中小城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中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是不少地区也逐步面临发展瓶颈,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

2.1 规划缺乏科学性

中小城镇的规划编制工作滞后于城镇建设需要,城镇的基础设施规划滞后于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同时没有科学有效地进行分区规划,中小城镇的公共设施服务半径小、功能少,服务设施的布局及发展不平衡。中小城镇的规划没有长远性,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

2.2 经济发展模式落后

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方式落后,产业结构老化,致使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如果不能转变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进入低碳环保的发展阶段,将很难跟得上新型城镇什的发展速度。

2.3 规划的综合功能不配套

中小城镇在规划中不能很好地结合本地区的经济能力、社会发展、生态环境,而是只顾眼前和局部利益,因而出现城镇规划中功能不齐、配套不全的城镇设施现象。中小城镇在规划建设的理念中逐渐失去自己的特色。

2.4 规划建设管理体制不完善

中小城市的规划管理部门权力有限,以规划部门的权限不可能改变城市的不合理建设。在中小城镇中,规划管理人才数量少,知识结构不合理,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市规划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2.5 居民生活无保障

随着中小城镇的迅速发展,城镇慢慢形成半成品的城镇化,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差,配套设施不完善,就业没有保障。

3 中小城镇规划建设对策

在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导向下,中小城镇应充分把握国家政策和机遇,积极推动自身经济的规划发展,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5-6]。

3.1 树立科学规划的理念

科学的城镇规划是中小城镇发展的基础。根据自身的资源、产业和人口布局,找准城镇规划的定位,充分利用城镇的自然资源及人文优势,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功能,注重实用原则,多方案规划,规划方案应具有超前性、科学性,打造符合自身产业文化发展的城镇。

3.2 完善公共基础设施

中小城镇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改善民生,应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共同发展。不断完善城镇的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医疗、教育、文化、就业等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完善推动城镇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优质、方便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3.3 倡导节约发展模式

建立现代化的经济发展体系。坚持走新型节约化道路,依托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转变目前重速度、轻质量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以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推动地区经济的增长。中小城市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需要对自身的政策作出改革和调整,才可能实现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4 加强规划建设管理

中小城镇的发展,一方面是以科学的规划建设为基础,另一方面,合理的规划管理是关键,一个城镇的规划建设及经济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管理和法律来监督实施。应利用管理及法律手段来监督城镇规划建设的严格实施,同时处理违法占地、违法建设案件,确保城镇规划建设的严格实施。

3.5 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国家应制定一些帮扶中小城镇经济发展的政策,改善居民住房条件,促进城镇居民就业,在城镇化的发展当中,让中小城镇居民能够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生活质量。

4 结语

面对新型城镇导向下的中小城镇的规划建设,重要的是因地适宜,不能盲目求发展,关键点是发挥中小城镇的地区优势,统筹兼顾,既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又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地利用当地环境资源,以达到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及经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5 参考文献

[1] 刘慧彦,杨军.浅谈北方中小城市的规划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12(15):242.

[2] 张车琼.服务于城市总体规划的生态规划――以宁城县生态规划为例[J].建设科技,2011(14):76-77.

[3] 芩迪,周剑云.新型城镇化导向下中小城镇规划探析[J].城镇规划,2012(4):36-41.

[4] 游宏滔.“中心镇培育中小城市”专题学术论坛暨2007年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在绍兴召开[J].城市规划通讯,2007(23):15-16.

篇3

【关键词】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格局

河南省是中原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步进入全面建设完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处于新型城镇化逐步渗透并推荐的中间时刻,必须把握住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又要面临各种风险挑战,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稳中求发展。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因此需要加快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优化新型城镇化格局。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笔者认为,新型城镇化就是指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为本重要思想,以工业化带动城镇集聚化,以工业化带动农业城镇化。全面提升全省城镇化水平,发展过程保证生态环境、社会和谐、功能完善等方面。新城镇的“新”就是要以提升城市的综合文化水平、公共服务设施等为中心,逐步使城镇发展成为宜居之所,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不是发展城市,大拆大建,而是要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城镇化的本质是农村农民不断减少,农民不断向城市转移。

二、河南省新型城镇体系存在的问题

在挺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看到时下存在不可小觑的困难和问题,具体上讲河南省在新型城镇建设方面存在着:

(1)资金支撑较弱,经济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脱离经济支撑而发展城镇化建设几乎于痴人说梦。就河南省目前状况来讲,全省无主导产业,大型集约企业数量较少,就长远发展来讲,没有强有力的经济支撑,新型城镇化发展明显后劲不足。

(2)城乡规划编制工作进展不平衡,局部发展势头高涨,也有部分城乡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城乡总体规划不近科学,成模板的粗线条规划较多,但体现全省特色和个性的规划几乎没有,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均出现趋同性。

(3)现有城镇功能不近完善,不满足居民各项需求,基础设施不健全,城镇化建设是涉及到居民户籍管理、个体劳动就业以及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但眼下配套政策缺乏,勉励的政策不多。尽管出台了一些鼓励农民进入城镇居住的政策,但在还存在较多不健全,有待政府提高。

三、加快河南省新型城镇建设的指导原则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亟待加强和提高,河南省城镇化进程对于我国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示意涵。加快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迫在眉睫。

(1)提高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民众更新观念,政府加强引导工作,形成加快发展的综合动力。

(2)做到统筹兼顾,适度发展,科学规划,逐步推进,构建全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格局。主要研究制定具有河南省优势,特色鲜明的新型城镇总体规划。

(3)市场引导为主,产业依托为辅,为新型城镇化打下坚实经济基础。新型城镇发展必须依靠产业依托,城镇发展需以经济发展为前提。

四、优化新型城镇格局的主要措施

(1)高起点规划,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要有科学的定位,要站在一定高度,对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起提出主要措施。突出城市特色,立足科学定位。河南省要依据新的调整后的总体区划,立足于现有的基础条件,建成区面积,政治、经济、文化、人口规模等,结合河南省在十二五规划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科学明确定位,制定详细的规划制度。从而把河南省建设成为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省市地区。优化城市布局和功能。要进一步拉大中心城区框架,构建城市竞争平台。郑州市、洛阳市、开封市等主要城市要以中心城区为依托,充分发挥自我均势,从速建设新县城。加快构建河南省大市区道路交通分布。完善主要城市主要交通干道修复,形成完整的交通体系,充分发挥郑州的枢纽工作,加快建设郑州到全国各地高铁及高速公路,并加大力度建设省内高速公路,逐步落成以郑州城区为中心的通达无阻的交通网络。

(2)以产业支撑为引导,逐步提高省内综合实力。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大力发展离不开经济支持,只有经济提高落实在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才会促进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提高城镇人口集中转移、扩大规模和完善城市各项基本工程。强化产业支撑。要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工业振兴工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继续发展传统服务业,健全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服务体系,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与就业增长点,解决城市人口扩张带来的就业压力。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营造良好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

(3)注重以人为本,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品位。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总要思想。这是城市发展质量实现跨越式提升的一种内在的、必然的要求。推进城市管理体系创新,以新的城市管理体系更好地服务人、发展人、提高人,必然会给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加强城市综合整治。要通过加强综合管理,全面提高城镇规划,努力打造河南文化品牌,并加强对外宣传推介,从而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高效能经营城市。一是继续深人搞好土地经营。二是经营城市基础设施。要尝试大胆引人BoT(建设―经营―转让)、Bro(建设―转让―经营)、B00(建设―经营―享有)等新型融资方式,广泛吸收社会、企业和国外资本。

五、结语

作为人口大省的河南,将近6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具有我国经济社会前进的关键性特征。安阳市的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调整对于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以至我国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示意涵。本项目通过对安阳新型城镇化的空间布局分析,研究优化布局提升安阳新型城镇化质量存在问题及建议,对于我市新型城镇化进程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水平 城乡统筹

目前,广西城镇化发展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城镇化建设与全国城镇化建设较好的省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发展广西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城镇建设、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一、广西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

据2012年统计,广西人均GDP为28202元,城镇化水平为43.6%,低于同期全国52.57%的平均水平。根据国外经济学家城镇化发展模型,当人均GDP达3621美元时,城镇化水平应超过50%,据此广西的城镇化建设还是非常欠缺的。与全国其他省市比较,位居全国倒数十位。

广西小城镇人口分布密度小,人口数量少,城镇聚集程度低,无法产生小城镇聚集效应,因此无法集中城镇经济发展力量带动周边镇域发展。同时,小城镇规模制约了产业集中发展,无法消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起到带动周边村镇发展的作用。

城镇化发展建设需要由产业支撑,三大产业的合理设置才能带动经济全面发展。目前广西城镇化发展由于资金问题,忽视自身区域资源优势等等问题,没有形成特色产业支撑,资金来源缺乏支撑。广西是以农业为主的大省,产业结构仍以农业为主,二三产业发展不足。

2、城镇规模数量较小,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西人口数量位居全国第11位,常住人口数量为4602.66万人,人口主要集中在首府南宁市,地级市人口数量均少于全国其他省市。除城市规模较小外,广西各个城市职能划分也不够明确,城市发展未能物尽其用,没有利用自身地理、资源优势,建设特色经济支撑产业,因此无法实现城市集群明确分工。

广西全区中,中小城市较多,尤其是刚刚划拨到地级市或者下属县区等中小城镇,财政状况不容乐观,城市建设资金短缺,传统的城市建设依靠政府拨款和投资为主,但这些中小城镇主要依靠财政,日常政务维持较为困难,因此城镇建设脚步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都远远落后于全国其他省市,城镇公共服务化程度较低。

造成城镇建设缓慢的原因主要来源于规划的不足以及建设机构设置不完善、政府调控不力。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产业机构发展存在相似性。在广西城镇化发展中,由于城镇化分工和建设长期存在问题,严重的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3、农民增收、农民工就业问题

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民收入和农民工进城就业问题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2011年广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231元,较上年增幅在17%左右,但相比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有较大差距,相差13623元。因此加快城镇化发展速度,需进一步缩减城乡人均收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解决农民收入问题,需要从经济产业结构发展出发,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二、加快推进广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1、加速城乡统筹发展,完善体制建设

应当加强广西全区城乡建设相关规划法规建设,制定地方性的法规以及建设规划标准,进一步促进城镇化建设规划发展。按照相关规划条例、办法,科学规划城镇发展,促进城镇基础建设完善,公共设施空间规划布局。于此同时,要加强城镇化体系整体规划,坚持与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发展统一结合。

城镇化建设需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产业发展、人口发展等着手,整合城乡建设与社会发展,以城市发展为中心,扩大城镇发展规模,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统一结合,应当按照城、县、镇、村四级体系进行规划建设。以先进城市发展为榜样,致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制造业等,集中利用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整合优势发展规划特色支撑产业,建设劳动密集型、技术型产业。完善城镇体系和镇村体系规划,做好规划建设评估、监督制度,详细掌控建设实施状况,明确发展周期。实行评估制度,对建设城镇化明确发展进程和要求。实施城镇化发展规划听证公示制度,倡导公众参与,完善工程建设制度检查,形成由政府、纪检、行政、监察、建设等部门联合组成的监督团队,定期对城镇化发展进行推行监督检查。

2、完善居民户籍管理制度和相关配套建设

完善城镇化人口管理,需要在中心城市如南宁、柳州、桂林等城市建立起完善的外来人口和农民工户籍登记制度,加大户籍制度改革,简化户籍登记程序和准入门槛,取消对农业和非农业人口户籍制度的区别对待,放宽对外来人口和农民工的落户政策,只要具备稳定职业、生活来源稳定、住所稳定等基本条件即可。要按照居民户口的登记方式进行统一,实行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开放中小城镇的户籍限制门槛,鼓励农民工在中小城镇安家落户,在城镇拥有住房并有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的就可以登记城镇户口。

同时要加快城镇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居民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建设,如住房、就业、教育、社保、生育等,使城镇居民都享有同等待遇。完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设施配套,将他们纳入政府支持保障系统。保障落户城镇农民的集体土地合法经营、承包、转让权,继续拥有集体利益的分配、相关义务的承担权利。

3、扩大资金投入,加速中小城镇建设

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拓展渠道,增加中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以政府为主导,吸引企业集体、个人等投资。政府的财政主要投入到城镇基础设施、环境建设、公益服务性项目等,最大程度的发挥政府导向作用。

拉动广西金融投资机构资金投入中小城镇,加速资产资金流动。同时鼓励投资公司以经营方式参与到城镇化建设中,灵活运用民间资本、招商引资,加速城镇化发展进程,拓宽城镇金融发展道路。鼓励中小城镇商业、制造业发展,集中开发建设,建设产业基地以一条龙式产业开发经营模式,鼓励企业参与城镇发展。大力发展以小城镇为中心,完善商业配套。

4、推进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发展

城镇化发展要与工业化、信息化发展相结合,加快产业发展集群建设,完善产业布局。在城镇内形成分工完善、具备专业化配套的优化区域产业结构,通过合理的分工、资源利用,降低生产、交易成本,实现城镇经济发展的聚集、联合、制度化。在广西重点城市发展能源型产业,如石油、化工、钢铁、造纸、造船、信息等,加速产业集群壮大建设。以区域特色为发展基础,完善区域配套及市场建设,加速支撑产业发展。

提高城镇信息化发展水平,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为城镇化发展提高技术支持。在全区及下属镇、县内建立电子政务体系,通过政务公开、行政公开、信息服务等电子化信息服务,推动城镇信息化管理建设,为居民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三、结 语

广西城镇化发展进程虽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传统的发展模式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因此要推行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发展有利于农民增收、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加速城镇经济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发展。因此为发展广西经济建设,需要将城镇化建设推向新的高度,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

参考文献:

[1] 刘殿敏. 新型城镇化的现实路径探索——对中原经济区发展道路的思考[J].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12(01)

[2] 张友良. 深入理解城镇化内涵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J]. 传承. 2012(02)

[3] 耿明斋. 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几点认识[J]. 经济经纬. 2012(01)

[4] 王倩,侯红昌.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关系辨析[J]. 中州学刊. 2012(03)

篇5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核心内涵;主导路径

1.新型城镇化概念解析

“新型城镇化”的由来要追溯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战略,继而党的十正式将“新型城镇化”确立为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特别是当2012年中央经济会议首次正式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职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并将之确立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动力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后,“新型城镇化”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尽管长期以来各行业和学界人士分别对“新型城镇化”进行不同的研究和定义,但在很长一段时间“新型城镇化”并无明确统一的概念。直到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至此对“新型城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有序推行新型城镇化是为了:①积极主动地应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形势;②矫正和弥补持续高速的城镇化所带来的弊病和损失;③使广大人民最大限度地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④提供中国未来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2.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与内涵

新型城镇化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愿景图: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城乡建设有条不紊、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绿色低碳。深刻明确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主导因素以及实施路径,是实现新型城镇化这一美好愿景的基本前提。

2.1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不是土地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单兵突进,必须统筹推进;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①

以“包容、公正、有序”的理念推进人的城镇化,着眼于解决户籍制度等一系列社会福利制度,如异地高考、养老问题等,为移民、进城的农民提供保障服务,真正做到以人为核心。同时应极力避免国外城市化进程中出行的“城进农退”问题,改变人口城镇化慢于土地城镇化、社会城镇化慢于经济城镇化的两个慢于状况,构造社会文化生态,创造城镇欢迎、接纳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社会环境。②

2.2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作为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策略,其发展内涵不容忽视,必须深刻理解阐述。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内城镇化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各类资源日趋减少、“资源枯竭型”城镇接连出现、人口老龄化继续加速。这些问题无不制约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因此新型城镇化必须努力摆脱现阶段对土地、资源、人口的严重依赖,坚定不移地走持续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精神层面的物质文化需求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而日益增长,因此新型城镇化仍应以改善民生为基本要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形成了众多的弊端和损失:忽视了农业经济,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致使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受到制约;城市空间不断被侵占,城镇肆意蔓延,土地资源浪费问题与紧缺问题并存,亟待解决;传统资源被过度依赖和消耗,致使能源、材料濒临枯竭;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监管力度,致使“三高”问题长期存在。2014年爆发的雾霾天使全国半数省区、30余个城市深受迫害,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为此,新型城镇化必须以质量效益型为主,必须坚持健康城镇化,坚持走绿色低碳、节约集约的发展之路。

综上,“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强调民生,强调可持续发展和强调质量。在此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必须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发展与惠民并举的新道路。

3.新型城镇化的主导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推行的城镇化。因此,新型城镇化的主导因素应该是市场,并非政府。政府的职责在于维护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平衡。

在城镇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象征是城市的形成,然而城市的形成并非简单的“圈地运动”。城市是先有“市”后有“城”,“市”即指市场。过去的城是因为先有了市场,人们在市场上交易、生活,然后城才慢慢形成,谁也没有刻意造城。像魔都迈阿密和中国上海等一些国际大都市都是无意中形成的,其后来的发展规模和实力远在人们预料之外,一些国际金融中心也是如此。因此,城市化,市场是当仁不让的主角,政府是不可或缺的配角。③

目前,新型城镇化已由政府全面主导逐步向有限主导转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政府在城镇规划、公共服务建设、土地利用、体制改革等发面发挥作用,市场主导具体的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等。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矛盾,解决人口转移、资源合理配置等问题。

4.新型城镇化的路径

关于如何选择新型城镇化的道路问题,一度出现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但随着大城市问题愈发严重,又出现了小城镇发展观点。通过反复的争论、分析、探索后,关于道路选择问题现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观点,即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应该是:因地制宜地发展城镇化,各地从实际出发,走综合协调与多元发展相结合的道路。这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城乡发展差异较大、资源环境各不相同,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也不尽相同,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所以我国推行新型城镇化必不能采用相同模式,更不能搞“一刀切”。

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城镇化道路,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④在此过程中,要根据城镇发展规律和实际布局来因地制宜地确立城镇发展战略,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从而实现城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

5.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型城镇化是根据当前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社会具体问题提出来的,它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下,城乡差距拉大,生态环境恶化等。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人口、资源、环境三个层面。

5.1人口问题

在城镇化进程中,一些政府部门片面追求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聚集,却没有解决农民在城市中享受公共服务的问题,没有使农民更好地融入城市。由于农民缺乏文化素质和一技之长,所以在城镇中的社会地位无法提高,这就违背了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大量人口竞相涌入大城市,造成大城市负荷过重,形成城市拥挤、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过难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人口的不合理转移致使大中小城镇发展畸形化。

5.2资源问题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受到资源环境的严重制约,资源短缺、资源浪费这些问题与新型城镇化强调的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相违背。传统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现代化农业还未彻底实现在,这些都直接导致土地资源日益短缺;城镇化占用大量耕地建设城镇,降低了农业生产率。工业化迅速发展导致大量资源过度消耗,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用资源十分有限。城镇建设与人口需求的严重不和谐致使建筑资源的严重浪费,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鬼城”这样的怪现象。

5.3环境问题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大量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工业和产业对生态环境平衡遭成严重污染和破坏。大量绿色植被遭到破坏、生活环境严重恶化、空气质量急剧下降、极端恶劣天气不断出现、水资源严重污染等等,这些问题无不制约着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无不对居民身心健康造成威胁和伤害。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新型城镇化进程将无法顺利进行,社会也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6.总结与展望

稳妥有序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未来阶段极具关键性的发展问题,是中国未来较长时期内城乡建设、城乡发展的关键指导战略。明确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与核心、内涵与路径,发掘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十分必要。

2014年12月29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名单正式公布,今年以来,取得突破性成果,24省出台户改方案。2015年9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在北京指出,将扩大新新型城镇化试点范围,第二批试点名单不久将会公布。新型城镇化必将蓬勃发展,拉动内需,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彭佳彬.对城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中国发展观察,2013(9).

[2]陈文科.转型中国城镇化实践四题.汉江论坛,2013(9).

篇6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户籍制度;生态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选择。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体的新时期。“新型城镇化”是在“城镇化”基础之上提出的,强调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追求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实现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崭新的过程[1]。对于吉林这个农业大省来说,根据本省特点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战略意义。

1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吉林省是城镇化发展较早较快的地区之一。2014年吉林省常住人口2752.3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08.58万人,城镇化率为54.8%。现辖1个副省级市、7个地级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山管委会,60个县(市、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吉林省特色城镇化建设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1 城镇化率较高,但增幅有所放缓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多年来城镇化率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同时,吉林省城镇化率增幅缓慢,在近5a内,平均增幅仅为0.9%,明显低于全国平均城镇化率7.1%的增幅水平;同时,放缓的增幅水平也使得吉林省的城镇化率从2009年的高出全国平均值6.7%下降到2014年的0.4%。可见,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相比,吉林省的城镇化步伐已经开始放缓,可能已经处于城镇化发展的波峰阶段。

1.2 城镇化质量不高

城镇化质量,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与城镇化数量相对的反映城镇化优劣程度的一个综合概念,特指城镇化各组成要素的发展质量、协调程度和推进效率[2]。2013年3月的《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中指出,在全国选取的286个城市样本中,进入前100名的城市中,吉林省仅占3席,并且排名也仅为67(松原),68(长春)以及95(吉林),由此可认为吉林省的城镇化质量仅处于全国平均值甚至以下。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吉林省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确存在着某些不够协调的因素,影响了城镇化发展的质量。

1.3 城镇化率呈现自东向西递减的特点

从吉林省近两次人口普查数据看,东部地区的白山、延边和通化的城镇化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中部地区的长春、吉林和辽源次之,而西部地区的白城、四平及松原的城镇化率一直相对较低,呈现出自东向西逐渐递减的态势。

1.4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近年来,随着全省经济的发展,吉林省的城乡居民收入也在不断提高,2010~2014年间,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净增加7807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净增加4543元。2010年,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2.47倍,2014年,这一数值下降为2.15,从数值上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减少,但是2倍多的比值说明收入差距仍存在较大差距。在居民消费方面,城乡居民消费性支出虽然从绝对值上差距明显,但是城乡消费倾向差距不大,均保持在70%左右。

1.5 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加工制造业比较发达,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是吉林省的三大支柱产业,医药、光电子信息为优势产业。

近5a来,吉林省的三大产业发展迅速。仅2014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524.56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7287.26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4991.99亿元,增长6.9%。2010~2014年间,吉林省三大产业所占比重变化不大,但值得注意的是与全国同期平均值比较,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略高于全国平均值,第三产业与全国平均值却存在较大差距,可以认为,吉林省的产业结构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仍有必要进一步优化。

2 吉林省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吉林省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问题,从以上分析数据中可以看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空间分布不平衡

从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看,吉林省内2个特大城市(长春和吉林)的城市人口占城镇总人口39.53%,6个中等城市的城市人口占全部城镇人口的23.43%,其他37%的城镇人口居住于小城市和小城镇。可见,吉林省内大城市数量不足,中等城市的辐射和带动能力不强,存在结构性的不合理,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2.2 农业从业人口比重较大,农村人口转移任务艰巨

吉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具有大量的农业从业人口。新型城镇化使人口在不断向城镇聚集的同时,城镇的非农经济应能吸纳更多农村转移的劳动力。但是目前吉林省三大产业的从业人数与三大产业的生产总值比重并不协调,特别是第一产业,仍有大量人员需要向其他产业转移,以优化产业结构,在增加总产值的同时,也促进了城镇化的推进。

2.3 面临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的风险

新型城镇化的一个核心主题是绿色城镇化,倡导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生活。吉林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省份,支柱产业中的汽车、石化、医药等尽管促进了经济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但是也确实经历着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发展过程。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产生大量的农村流动人口。城市的二、三产业在吸纳了这些流动人口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城市的生态承载能力的问题。更多的工业生产带来的污染,更多的城市人口带来的生活垃圾等一系列城市问题,会使城市陷入困境,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城市污染问题仍然不容忽视。

2.4 体制机制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壁垒

同其他省份一样,吉林省农村人口的城镇转移也一直受制于二元户籍制度的束缚。户籍制度中存在的城乡差别,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随着社会转型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并日益呈现家庭化流动趋势。二元户籍制度产生了一系列了不均衡问题:粮食供应、就业、福利保障、教育、医疗以及公共事业投入等。城镇间在户籍、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形成的公平失衡的二元制度,已经成为阻碍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壁垒。

3 加速吉林省新型城镇发展的对策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立足本省,结合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产业结构、生态建设、体制改革等方面找到切实有效的途径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3.1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城镇化的发展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产业结构的优化将带动就业的变化,城镇化也将因此得到进一步推动。对于吉林省而言,农业产业化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前提。农业产业化的核心问题是把农民从土地中释放出来,使他们成为城镇经济发展的新兴劳动力供给。政府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另一方面,中心城镇也应该积极改善工业发展的投资环境,为农业加工业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同时,积极发展具有吉林省特色生态特色农业。积极将生态环境与现代有机农业相结合,为人口非农化提业支撑,为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提供坚实基础。

3.2 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城镇化的推进涉及到很多的社会问题。只有给农民全面的保障,他们的生活安稳无忧,他们才会自发主动地进城,成为市民。农民的保障是否能够得到满足,根源就在于城乡居民的二元户籍制度是否能够彻底消除,而对于这一制度的改革一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2014年7月30日,备受关注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吉林省也于2010年了《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规定了申请落户长春和吉林、地级城市、县级城市的条件,对于进入吉林省城镇化建设示范镇定居的农民,在户籍、社保、就业、教育、社会救助等方面享有与市民同等的待遇。长春和吉林可以吸取其他大城市的落户经验,通过市民积分制等途径,合理有序地控制进城的人口数量;其它中等城市则可以放开落户,增加城市的辐射能力,做到“因城而异”和“因人而异”。

3.3 进一步加快东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

吉林省是我国的第2个生态省,长白山是东北地区的重要水源地,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也是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生态屏障。这就决定了吉林省东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应特别注重生态保护,以“生态省建设”为契机,建立符合本省特色的生态城镇,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控制数量,保证质量。吉林省的西部地区近年来由于天然降水不足,生态功能有所衰退,加上人为因素的破坏,沙漠化、盐碱化现象日益严重。西部地区在发展生态农业时,重点应放在对恶化的生态环境的治理上,加强退耕还林及恢复植被的建设。只有通过东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建立强大的生态屏障,才能为整个吉林省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支持,才能进一步推进中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李程骅.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战略[J].求是,2012(14):35-37.

篇7

一、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

新型城镇化在“三化”协调发展中起着战略性、全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具体可以体现在如下六个方面:

一是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河南来讲,最重要的就是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转变为消费、投资协调拉动,必将带来消费观念的更新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带来巨大消费潜力的释放。

二是引领城乡发展一体。河南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涵盖了农村的城镇化,更加注重破解“三农”发展难题,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城镇体系,推动城乡分割向城乡统筹、城乡一体转变。

三是引领城镇功能完善。发挥新型城镇化引领,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既对城镇功能完善提出要求,又为城镇功能完善提供机遇,促进城镇以提高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就业承载能力为核心,实现城镇功能完善化、发展机制良性化、公共服务配套化,实现城镇功能提升与城镇人口增长的协调同步。

四是引领产业集聚发展。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城市新区、城市组团、产业集聚区、特色专业园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等载体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为工业化、服务业的发展集聚生产要素、创造宜居环境、营造良好氛围、带来集聚效应,必然加快工业项目集中布局。

五是引领农业现代化进程。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只有调整产业结构才能发展现代农业,只有转变生产方式才能转变农村生活方式。这正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发挥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的根本目所在。

六是引领资源节约利用。资源节约、生态宜居、环境友好是新型城镇化区别于传统城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根据目标要求,河南发展每年实际需要新增建设用地约80万亩,国家每年下达的指标不足30万亩。同时,河南18多万个自然村(47766个行政村)星罗棋布,面积总和比城乡居住和工矿用地总面积3/4还多。推进新型城镇化,制定符合河南实际的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节约集约用地标准,将有效推动城乡发展向节约集约和生态宜居转变。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引领存在的问题

尽管河南新型城镇化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效应开始凸现,但从发挥引领作用的角度看,我省城镇化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制约了新型城镇化各项工作的推进和引领作用的充分发挥。

1、城镇之间协同发展水平较低。河南探索构建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现代新型城镇体系。但是,从当前的情况看,郑汴都市区与地区性中心城市之间、地区性中心城市与县域中心城市之间、县域中心城市与小城镇之间的功能定位、产业分工、重大基础设施衔接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2、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较弱。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直接决定了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的发挥程度。河南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欠账较多;二是吸纳就业能力有限,多数中小城市和中心镇缺乏产业支撑,新型农村社区配套的产业园区发展相对滞后;三是保障房建设过程中土地供应和资金筹措压力较大,影响了城镇对农村转移人口的吸纳能力,降低了城镇化质量;四是由于政府财力相对薄弱,融资能力不强,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直接制约了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完善。

3、城镇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以及河南创造性的将新型农村社区纳入五级城镇体系,对各级城镇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城镇精细化管理还有待于完善,环境提升、交通道路秩序整治等工作推进亟待加快,管理长效机制急需健全;二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民进城数量将持续增加,给城市管理带来巨大压力;新型农村社区的并村调整,势必引发原有的村民自治制度向社区管理制度转变。三是保障房的监管体系还不健全,迫切需要由以建设为主向建管并重转变,由多种保障房并重向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转变,由注重建设数量向提升建设品质转变。四是社会管理理念落后、社会管理手段单薄、社会管理法规缺位、社会管理人才缺乏等一系列问题更加突出,影响新型城镇化和谐发展目标的实现。

4、资源利用方式亟待转变。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用地需求快速增长,加上国家实行较为严格的管理政策,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但是,土地利用方式粗放加剧了用地紧张。河南省20多家省级产业集聚区中,饱和度最高的达到85%,最低的仅32%,多数饱和度不足50%。同时,生态环境脆弱和环境容量不足也是新型城镇化不能忽视的制约因素。在转型发展期,河南以资源型为主的偏重的工业结构在短期内仍然存在,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加重了经济的高碳发展,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必须在资源环境制约加剧的情况下来运行。

5、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新型城镇化推进及其引领作用发挥的体制机制障碍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区域之间规划协调机制不健全。二是土地制度改革缺乏顶层设计,现行一系列土地制度创新的效果受到抑制,无法发挥。三是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尚未完全打破,以户籍制度为核心,包括就业、就医、就学、养老在内的一系列制度造成进城农村居民无法享受到均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四是行政区划调整不能满足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市县同城问题也无法得到根本解决。五是城镇公用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亟待突破。六是城镇化统计考核体系不完善,不能全面评价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也不能及时发现城镇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完善现代城镇体系

1.构建“核心+亚城市群+放射状发展轴线”的中原城市群空间组织框架。第一,加速郑汴都市区的发展,形成河南省的核心增长极,加强洛阳作为副中心的发展。第二,根据城市群发育程度,构建郑汴焦新亚城市群、豫北亚城市群、许平漯南亚城市群、洛济三亚城市群和黄淮亚城市群等五个亚城市群。第三,构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米”字型城镇空间发展轴线。

2.强化中心城市和周边城镇的组团式发展。近期,各个城市的中心新商务区规划陆续获批、开始建设。在以中心城市市区为中心的3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和中心城市关系密切的周边卫星城镇(县城、县级市市区和特定功能区)。通过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发展,强化中心城市的商业服务功能,藉此可强化中心商务区和周边城镇的联系,同时也可以加速中心城市的增长。

3.实现城市与产业集聚区、城市新区互动发展。河南省共规划建设了180个产业集聚区,每个省辖市、县均有产业集聚区。每个县市中心城区通过商业、金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工业的发展承担区域增长核心的功能,产业集聚区通过特色产业的集聚发展承担产业发展功能,城市新区通过三化协调、城乡统筹,探索新型城镇化的实践模式。

(二)提升城镇功能

1.打造全省核心增长极——郑汴都市区。作为全省的增长极,郑汴都市区主要承担着区域经济增长的组织和带动作用,对周围区域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其承担着作为区域现代服务业中心、金融中心、技术研发和扩散中心的功能。

2、提升地区性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在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战略下,地区性中心城市是其周边区域的组织核心,主要发挥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主要承担该区域的商业服务、产业发展功能,也是重要的宜居之所。

3、壮大县域中心城市发展实力。县域中心城市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是新型城镇化推进的主要载体和主导,是接受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的理想之地、首选之地,它对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4、完善建制镇和新型农村社区的居住和服务功能。建制镇和新型农村社区是更低层面的区域发展核心,其为城乡居民提供居住、生活服务功能,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5、加快城区改造,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旧城区、城中村和棚户区是不同等级城镇快速发展的产物。旧城区是城市发展的历史纪念和见证,但生活环境较差,城中村和棚户区生活环境更差,对它们改造势在必行。

(三)推进城乡统筹

坚持政策引领、规划先行、突出主体、保障权益、规范有序、拓展创新、互动联动、一体推进”的原则要求,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一是强化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和镇总体规划引导作用。二是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和小城镇发展的融合。充分发挥小城镇的关键节点作用和新型农村社区的战略基点作用,统筹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就业结构的合理化。三是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构建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险与救助等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

篇8

任丘市是河北省中部的一个县级市,地处京津冀经济圈,属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开放带,是国务院确定的对外开放市。改革开放以来,任丘依托丰富的石油资源,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多次被评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完成了由传统农业县向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的县级市的转变。任丘正处在城市化的加速期,因此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整体素质,为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开辟广阔空间,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强力支撑,是任丘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一、任丘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优势

1.经济发展初具规模

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4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全部财政收入96.5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9.6亿元,综合经济实力一直稳居全省前十强。

2.工业体系逐步形成

任丘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形成了以中国石油华北石油公司、石化公司、华油荣盛机械等国有大型企业,同时发展了铝型材、节能炉具等多种产业为特色的大工业体系发展格局。

3.园区经济发展迅猛

继开发区成为省级工业园区后,2011年底雁翎工业区也被确定为省级工业开发区,雁南工业区的建设也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园区经济的发展,不仅解决了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更成为推动任丘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

4.中小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全县现具备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1.8万余户,其中一部分经过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完成了一定的原始积累,正在辐射周边县市。

5.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全市建设中和竣工投产千万元以上的项目845个,其中超亿元的项目85个,省重点项目25个;累计引进外资项目28个,合同利用外资1.6亿美元以上,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铝型材、摩托车等传统产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石油钻采及石化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改变了过去“一油独大”的局面,实现了大石化、铝型材、摩托车、石化装备制造、铁路机车及电器备件等五大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任丘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

虽然任丘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我们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产业转型压力还很大,淘汰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低产出,粗放型的小微企业的任务还很艰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产业发展面临转型升级

任丘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虽然为我国为中国石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现在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如何进一步延伸石化产业链条,怎样发展其他几大支柱产业才能更好的实现由石油城向石化产业和其它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工业城市的转变。

2.农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尤其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目前,任丘农业生产比较零散,多以小范围分散种植为主,很少形成规模,一些地方农民为了取得较高的收入放弃耕种转而务工经商,因此出现了耕地撂荒现象,由于农业生产大都以单户分散经营为主,就使农业技术推广成为难题,农业发展滞后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短板。

3.城乡收入分配不合理,公共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存在

任丘属于农村包围的城市,目前,由于乡镇企业较多,大部分乡镇农民的收入水平是高于城市居民的。在农村,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居民每月的养老补助也是很有限的,更别说其他的一些保险了,几乎是没有的,而对于城镇居民在这方面就比较完善。还有在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购买条件上,住房公积金的发放上城镇居民就可以享有,而农村居民却不可。对于复员军人的安置费城镇和农村的也是大不一样。还有就是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相对滞后的,一些农村地区至今还没有水改,没有通公路,更不用说建公园,图书馆,一些农村的文化生活是十分贫乏。

4.城市化建设推进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市场机制的有效参与

任丘的城镇化建设也存在问题,城镇化建设由政府规划和主导,以政府为主导的城镇化建设短期内集中资金,提高城市建设的效率,但如果缺乏市场机制的有效参与,就会使城镇化缺少了生机和活力。没有产业、没有人的城镇建设是有问题的,而依靠市场机制来主导城镇化建设,使资金投入优势项目,可以实现资源的更合理的配置。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1.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强工业园区及周边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

我市可以启动建设任丘石化基地,重点建设热电厂项目,对五大特色主导产业进行整合,加强排污设备运作。对于乡镇工业园区建设,要注意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周边配备相应的社区,作为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另外一种尝试。

2.培育新的经济增长亮点,搞活一批新的旅游项目

白洋淀素有“北地西湖”和“华北明珠”之称,要合理开发和利用白洋淀资源。通过新建水上游乐景点、温泉度假村、新民居改造及高效有机农业旅游开发项目,搞活白洋淀的旅游经济,启动“引水进城”工程,营造北国水乡风情;同时规划新的旅游景点,例如莫州大庙,红色旅游等项目,促进任丘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3.以打造文明生态城市为目标,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打造城镇新形象

市民化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关键,要加强城镇管理,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文明。可以通过举办夜校,开展对市民文化素质的教育满足市民多样的文化需求。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建设一批高质量的休闲娱乐广场,建立健全精细化、标准化的城市管理体制,深入开展市区环境卫生,交通和市场的综合治理活动,做好城市绿化工作和地下管网改造,城乡并重。任丘要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篇9

[关键词]生态城市;智慧型;城镇化;空间结构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4247

21世纪的主题是生态,人居城市的生态化是信息发展和环境文明的有机结合。随着我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家的转变,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据预测我国在未来十年间将有26亿农民进城居住或完成城市化转化。[1]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城镇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的发展失衡问题。党的十提出建设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并将生态文明作为新时期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基调。同时,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革命的时代背景下,新型城市运行模式与居民生活环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数字信息为基础的智慧型城市开始成为中国城镇发展的更新理念。

1生态城镇化与智慧型城市的内涵

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城市的快速膨胀和传统乡镇的城市化变革,给居民生活、就业以及相应的产业布局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生态城镇化,即是把生态文明的建设作为城镇化发展的主题,统筹思考在城镇发展中建设与人口资源、人文环境、产业经济和社会和谐间的相互关系,以便民、和谐、宜居和低碳为建设基调,努力打造一种具有持续性发展能力的绿色生态城镇模式。生态规划是生态城镇建设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将展望未来的生态理念与当前城市的既有规划相“契合”,强调城镇规划的功能性、层次性和协调性,从而实现城镇化发展的经济生态与文化和谐。

在20世纪90年代,智慧型城市作为一种解决城市人口增长和相关城市化问题的战略手段在发达国家首先被提出。在我国,随着互联信息化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崛起,信息技术作为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和城市运行的基础手段快速发展。目前,关于“智慧型”城市的概念还没有明确的定义,诸多学者常常将其解读为“数字城市”“知识城市”和“创意城市”。[2]本文认为,“智慧型”城镇是以城市数据信息为基础,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现代化“智能”空间体系。

2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空间结构问题

21城镇化发展速度快,空间结构设计功能性欠缺

城镇界定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主要有两个类型:一是依托区域产业资源完成由农业、半农业向工业或服务业的转化,实现居民生活质量的城市化提升,称为“资源型”;二是依托临近城市的地缘性优势,通过地产开发和劳务输出打造为城市边缘的扩展地带,称为“依附型”。两种城镇建设的发展基础不同,在空间结构的设计功能上也存在着显著的^别。

“资源型”城镇具有较强的自主发展能力,在城镇化建设中根据自身产业能力向独立性的城市化发展,如位于河北省的迁西、迁安两个城市就是依托矿业和钢铁资源完成由县级城镇向城市化的转变。这类“资源型”城镇化在建设的空间结构功能上,容易发生由于自身产业限制而在空间设计上的天然弱势,以及过于依赖产业资源而造成可持续发展空间过小。

“依附型”城镇的建设发展主要取决于依托城市的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的影响,在城镇建设中基本从属于某些大中城市的功能刚需,如承接了北京房地产需求的燕郊和保定、沙城等城镇,以及受到冬奥会影响的张家口崇礼县等。这类“依附型”城镇建设的最大特征是在空间结构功能上的单一性,同时由于其依附的弱势也存在着很大的发展风险。

22城镇化发展规模大,空间结构规划层次性不明确

我国城镇化建设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发展规模大体现在城镇化总体量和个体规模两个层次。我国行政体制以城市为核心,即绝大部分城乡农村的行政能力属于对应城市的高阶管辖。地方政府为缓解产业和居住压力、以及提升政绩的多重考虑,在国家政策的推行下大力发展下属乡镇的城镇化发展,盲目扩大建设规模,将着眼点关注在经济动力上而忽视了城镇建设在空间结构规划上的层次性。

空间结构层次性是指城镇在规划建设之初应明确自身承担的城市功能、现有基础和发展优势,将城镇发展分类为城、区、镇等不同层次,并为持续发展和功能转型预留可用空间。“城”是指具有良好发展空间和综合功能的区域,可以实现由县镇向城市的转化;“区”是指具有良好发展空间和单一功能的区域,可以形成依附于城市的新型功能城区,如承接北京和唐山工业产业能力的曹妃甸区;而那些不具备产业和功能转型的区域,则应积极寻找发展空间,准确定位发展层次。

23城镇化建设定位高,空间结构模块协调性不完善

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良好的城市化发展意识,在建设规划中大多能够体现空间结构的功能模块性。“资源型”城镇具有独立的建设特点,行政模块、商业模块、生活模块和产业模块建设相对完整;“依附型”城镇模块也较为单一,往往只能形成单一的生活模块或娱乐消费性模块。

承接城市生活功能的模块型城镇具有较大的居住密度和日常性特征,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不仅承担了部分城市住房的刚需压力,同时形成了农业转化中的城市劳动力输出,会形成较为严重的城乡结合部交通压力和文化差异矛盾,居民生活和城市运行成本提高。承接城市娱乐消费功能的城镇模块具有突出的季节性和局域性特征,即城镇发展在空间结构上出现季节或局域性的不均衡。如何完善多空间模块间的协调性和单一功能模块的均衡性,是城镇化建设在实现发展定位后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3生态与智慧型城镇化建设的空间结构优化思路31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宜居性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快速发展是城市扩大和传统农业转化的双重要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空间结构的规划如何体现生态性主要从宜居性和文化提升两个层面进行优化。

宜居性是指间空间结构规划理念关注于当前城镇居住的主要问题上,如城镇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破坏、绿化不足、生活配套不完善和交通拥堵等迫切生活问题,这类问题的解决主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城乡文化差异矛盾是近年来在城镇发展过程中开始显现的问题,从当下影响看并没有得到政府和居民的普遍重视,由于居住人口的复杂性和文化差异引发的社会问题已不断发生。通过加强城镇社区建设和高质量中小学配套,是实现城镇发展中文化提升的主要途径。

32通过智慧型管理理念,打造和谐现代生活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早已突破了城乡界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网络的依赖性不断加大。巨大的信息流在整个社会实现了无限制的流通,为实现城市和新型城镇的协调性统筹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平台。在城市的扩展中,可以形成以城市为核心、周边城镇为功能模块的协动性管理模式;城镇也可以通过信息平台把握依托城市发展脉络,从而确定自身的建设目标。信息技术的发展没有区域限制,没有量身定制和经济基础的约束,为新型城镇从生态型建设向智慧型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国城镇化发展已进入较为成熟和重要的时期,各种早期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开始逐步显现。厘清现有城镇建设空间结构中的存在问题,对更好地完善城镇空间结构规划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将生态和信息化的智慧理念引入到城镇发展中,为城镇空间结构规划提供了良好的优化思路。

参考文献:

[1]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1):48-54

[2]Komninos NIntelligent Cities:Innovation,Knowledge Systems and Digital Spaces[M].London:Spon Press,2002:198-199

篇10

一、内蒙古城镇化水平与全国的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同全国一样,城镇化进程持续加快,形成了大中小城市20个、建制镇491个,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大体相当,部分指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城镇化率。从2012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看,全国为53.7%,内蒙古为57.7%;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看,全国为36%,内蒙古为41.2%。两项指标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能与内蒙古人口基数小、空间分布密度小,行政事业人员、科技人员占比较高,还存在150多万矿区、林区、垦区城镇户籍职工等因素有关。

(二)城市数量。从城市数量看,全国为658个,内蒙古为20个。全国平均每205.8万人拥有1座城市,内蒙古每124.5万人拥有1座城市,全国平均每1.46万平方公里拥有1座城市,内蒙古每5.92万平方公里拥有1座城市,反映了内蒙古人口稀少、城市稀疏、集聚程度较高的特点。

(三)基础设施。全国人均道路、供水普及率、用气普及率、城镇污水处理率、人均居住面积分别为14.4m2、97.2%、93.2%、87.7%、32.9 m2,内蒙古分别为17.9 m2、90.9%、76.3%、83.6%、34.3 m2。除人均指标外,其它基础设施指标偏低,在衡量城市基础设施10项指标中,内蒙古有6个列全国20位之后,反映了内蒙古城市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现状。

(四)存在问题。国家城镇化建设中存在6个问题,即: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建设缺乏特色、体制不健全等,这些问题在内蒙古城镇化进程中也都有存在。除此之外,内蒙古城镇化还有其独特的问题:(1)地域特点。内蒙古东西狭长,首府呼和浩特难以形成经济、社会中心,东部5盟市就近融入东北经济中心,西部乌海、阿拉善盟及鄂尔多斯西南部接收宁夏银川市辐射,城镇化格局呈现一核、多板块特点。(2)人口密度较小。内蒙古人口密度仅相当于全国的15%,人口基数较小,大量农牧民需依赖土地、草场生活,人口迁移半径较小,对城镇聚集人口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人口密度小,政府规划建设新城镇集聚人口的速度较慢,形成空城、鬼城现象。(3)缺乏城镇特色。许多古迹受战火影响,留存遗迹很少,文字记载缺乏。经过近年来大规模城市化改造,古城特色基本消失。新建城镇多数沿交通线、旅游点、口岸等经济活跃区建设,未能充分结合当地人文历史,造成我区大部分城镇特色缺失。

二、内蒙古新型城镇化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以产业发展为载体推动新型城镇化

“十五”以来,内蒙古加快了工业化进程,现处于工业化后期。以往工业发展以迅速做大产业为目标,没有与推进城镇化一并考虑,造成产城分离,当地人就业不足与劳动力供给不足的矛盾并存,劳动力长期稳定供给与工人流动性较大矛盾并存,区外劳动力在自治区大量就业,更加剧了融入当地城镇的困难。没有产业支撑,靠主观意志造城,大量人员无法稳定就业,难免出现“空城”、“鬼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将强化城市就业产业支撑作为单独一章,从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创新能力、营造就业创业环境等方面明确了政策取向。针对内蒙古实际,在产城融合方面,应做好以下工作:(1)产城一体化,以业养人。自治区在产业发展战略中,出于交通、环保及城市布局等方面考虑,要求项目“近城不入城”,员工生活与工作地点相距较远。因此应将产城一体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突破口,在规划产业基地时,除了在产业发展方面进行规划外,与员工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应一并规划统筹,在产业发展同时推进城镇化发展。开发区不仅要成为产业发展基地,同时要成为人口集聚区。按照方便生活、协同发展原则,完善开发区人居环境,使之成为产业与城市共同发展的重点区域。(2)大力发展能源、冶金、新材料、云计算等具有内蒙古特色的产业,形成上下游产业集聚优势,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同时,利用内蒙古地广人稀优势,积极承接能源、航空航天等产业转移,尤其是要充分抓住京津冀一体化机遇,吸引北京市制造业向内蒙古环交通线转移,在乌兰察布、赤峰等地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同步规划城镇化建设,推进产城协调发展。(3)各级政府要对产城一体化项目给予支持,在道路、供水、供气、供电等公共设施建设中给予支持,并对社会资本进入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二)加强体制机制一体化设计

目前,制约农牧民进城的主要问题包括户口、住房、子学上学、就地高考、社保等,在户口方面,除呼包两个特大城市外,其它城市、建制镇转移障碍较少,这次自治区《意见》以稳定居所为唯一条件,没有附加稳定职业条件,并放开了所有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住房方面,部分城市有购房户籍限制,小城市、小城镇没有限制,农民工没有享受保障房待遇。在子女入学方面,仍有一些受限制,有的还需交纳借读费。在升学考试方面,尚未放开就地考试限制。在社保方面,尚未实现城乡统筹,城乡间差距很大。以上问题,除户籍在《意见》中有突破外,其它都是原则性的。

在体制构建上,从分割向一体转变。相对于传统城镇化行政分割、城乡隔离、城际封闭等问题,要以一定的空间地域为“基底”,把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与邻近乡村,作为开放有序、功能互补、要素流动、具有同一发展基础的共生系统,实现城市的高级演化形态和最优空间填充,改变城乡二元体制,推动区域、城乡、城际一体化发展。在政策一体化设计上,要把产业、城乡及其居民作为一个整体,把城乡规划、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等作为一个体系,通盘考虑、综合设计,为城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保障。在空间一体化布局上,要按照主体功能区划分,打破行政界限,将城市的内涵扩展到邻近乡村,把广阔的乡村作为城镇化的“底板”统筹兼顾,保持各自特色,实现共同繁荣。在产业一体化上,要将城与乡打造成相互支持和依存的物质能量交换系统,顺应资源全球配置、产业梯度配置,注重比较优势,促进城乡、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产业链、技术链、资金链上竞争合作、分工协同,推动产业联动、结构升级。在市场一体化建设上,要加快统一的信用体系、市场准入、质量互认等制度建设,促进产品、技术、产权、资本和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构建开放、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

(三)有序推进农牧业人口市民化

按照自治区确定的一核(呼包鄂城市群核心区)、三群(赤通锡、呼兴、乌海及周边城镇核心区)、多中心发展布局,促进人口向城镇聚集,实现到2020年,全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3%、(平均年增46.8万人,城镇人口自然增长28万人,吸收农牧民进城19万人,平均每个盟市1.5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

对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聚集人口情况进行细分,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制定人口转移政策。除对特大城市进行适度控制外,以具有稳定住所为唯一条件,放开其它城镇落户限制。放开中小城市、小城镇户籍限制,鼓励引导农牧民有序转移到城镇。鉴于土地、草场仍是农牧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城镇落户后农牧民,可继续保留承包地和草场,以解除其后顾之忧。在城镇化布局上,针对内蒙古地广人稀的实际,许多地方不适宜人居,基础设施落后等情况,应以现存城区为基础,引导农牧民向此聚集,使其发展壮大,不宜再铺新摊子。

(四)建设完善的城镇基础设施

良好基础设施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吸引农牧民进城的保障。要以现有城镇为依托,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体,建设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尽快缩短我区城镇基础设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一是按照城镇功能定位,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增强对人口聚集和服务的支撑能力。二是建设高效综合交通体系,适应我区地域广阔、居住分散的特点,形成便捷快速的立体交通网络。三是适应信息社会要求,完善信息传输网络。四是加强油气、电网、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市生活的舒适化。

(五)推动农牧民就近城镇化

篇11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政府职能

2010年中国GDP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2012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至10%以下,我国工业化基本实现,而城镇化处于加速发展时期。在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众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基本公共服务在城市和农村差异巨大。而新型城镇化是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十二五”规划中强调要“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同时,新型城镇化强调了能与之匹配的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性,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与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应是齐头并进的。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要性

(一)扩大内需战略的需要

在后国际经济危机时期,发达经济体需求依然不足,我国出口受阻,扩大内需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新型城镇化不仅能拉动内需,而且能促进我国发展模式进行转型。原因在于:一是农村人口城镇化后消费模式将会发生改变,消费总量将得到提升。据统计,每新增1000万城镇人口,每年可带动消费需求增加1000亿元以上[1]。二是拉动投资需求。从投资需求来看,若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随之将至少带动10万元的城镇固定资产的投资。三是农民收入水平将提高带来需求增加。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居民的人均占有资源会相应增加,有利于促进大机器的推广,更快速地提升生产效率,这将大幅增加农民年收入水平。

(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的需要

专家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为了满足解决日益突出的城乡差距和矛盾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3.33:1,是1985年以来第二个城乡差距最大的年份。从居民恩格尔系数来看,目前城镇已经下降到32.6%,而农村仍达42.1%。实际上,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仅仅因为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合理导致的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扩大,更在于城乡二元的医疗、教育、社保、社会服务等发面的鸿沟,迟迟没有成功跨越。当前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已经成为制约城乡协调发展、消除城乡差别的主要制度障碍。

二、新型城镇化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之间的关系

(一)我国已经具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条件

当前我国社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与推进,是在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二元结构逐渐解体、政府职能的现代转型和社会公民意识、权利意识开始觉醒的背景下展开的。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正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在日益改变我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僵化的制度体系和尚待完善的经济基础的同时,也为我国社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与推进创造了越来越有利的社会基础条件。

(二)新型城镇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新型城镇化为公共服务供给提供制度支持,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又充实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新型城镇化要求城乡一体化发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要求把基本公共服务纳入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之中,这既有助于扩大公共服务的辐射范围,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从而促进改善民生,又充分体现了对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的重视,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对推进新型城镇化有着重要意义。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环节

新型城镇化要求加快实现以城市带动农村、以工业促进农业的局面,需要加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力度,实现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包括交通、供水、供电、煤气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包括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在内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公共服务的无差别化,使改革发展的成果覆盖到城乡每一位居民。

三、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基本公共服务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基本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公共安全是广大城乡居民最关心、最迫切的公共服务,是建立社会安全网、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所必须提供的公共服务,并成为现阶段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2]。“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责,提高政府保障能力,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一)公共教育服务特别是义务教育服务不足,教育资源配置存在城乡以及区域不均衡问题

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我国的教育投入不足产生的教育事业与其他社会发展事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再分配过程中比例较小。二是我国的教育资源配置存在城乡间的不均衡问题。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城乡教育资源分步差距较大,教育不公平的问题未能有效解决。三是我国教育资源投入的区域不均衡也是导致教育事业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原因。

(二)政府不能满足社会充分就业的需要,社会就业压力依然很大

当前我国社会充分就业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乡就业人口的劳动资本价值差异导致的就业层次和地域上的差异;二是农村就业人口流动以及农村就业人口权益保障仍然存在问题;三是城市就业机会区域严格和封闭,不利于就业人口的流动和充分就业。这些问题的广泛存在,强化了外来工对城市社会的不认同感甚至敌意,往往带来恶劣的社会后果。

(三)公共医疗卫生保障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资源配置存在城乡一级区域不均衡问题

公共医疗卫生保障事业是保证国民健康权的必要条件和基本前提。首先,城乡医疗卫生事业资源配置存在差异。农村地区不仅卫生资源总量不及城市,而且普遍存在医务人员业务水平低、医疗设施差等问题。其次,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虽然城镇以五大社会保险为主体的制度体系,经过多次改革,逐渐完善,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农村居民保障水平远低于城市居民。

(四)我国在实施与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存在管理体制与管理机制的问题

在管理体制上,一是未能清晰界定与划分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管理主体的职责与权力,从而导致了不同管理主体之间职权的模糊性;二是未能对不同管理主体之间的职权与事权给予明细的界定与区分,从而导致了职权与事权的相互分离性。在管理机制上,一是未能根据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与实施的要求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管理与具体运作机制,从而影响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推进与实施;二是已建立或形成的相关机制之间缺乏有效的关联性,从而影响和制约了科学与健全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机制的形成与构建。

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途径

城乡一体化的本质是城乡融合,而不等同于城乡一样化。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建设规划、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等相互融合,互为资源,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待遇,使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城镇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

城镇化是基于“发展红利”的概念之上,是世界经济由“国际分工”向“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转变过程中产生的理念。它表明,当经济主体从一个较低级平台向一个较高级平台整合时,由于生产要素组合的趋好、资源配置的优化、专业分工的趋强、发展成本的规模化,使得发展红利呈非线性增长。从投资“机会成本”的原理出发,由于中小城市、镇、乡的土地、旧房等交易成本较低,从而提高了资本的回报率,其对GDP的贡献也高过大中城市,用同样的投资可以产生更大的效益,因此应大力发展城镇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

(二)转变农民工身份,逐步使社保统一化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形成的一个规模庞大的特殊群体。30多年来,这个特殊群体在为工业化、城市化做出历史性巨大贡献的同时,却难以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当前我国已处在快速城镇化时期,无论行现实需求还是发展趋势来看,都需要尽快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工在全国范围内跨区域流动越来越频繁,应当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农民工基本服务相关政策,保障农民工无论在什么地区就业,都能享受到与该地区户籍居民大致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要抓紧建立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在内的农民工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在解决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障的同时,探索衔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基本医疗制度的有效途径。

(三)明确政府主体责任,使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多样化

公共服务提供的主体是政府,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的义务,是人民权利的表达。当前基本公共服务存在供给总量不足的问题,当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公共服务供给的制度保障机制不完善,而制度性的保障恰是每项政策得以落实的基础。责任的缺失导致公共服务中引入市场机制的困难,明确在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政府处于主导地位,市场为辅助地位,政府承担公共服务的主体责任这点十分重要的。政府与市场一主多元的模式是当前我国公共服务有效提供的最优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十二五”城乡一体化趋势与挑战[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0

[2]安应民.构建均衡发展机制——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3]王桂新.中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之路[J].领导之友,2010(3):44—46

[4]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1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社会科学文献文版社,2011:11—12

[5]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2010[EB/OL].教育规划与战略研究网,2011—07—12

[6]]JamesM. Ferris and Elizabeth Graddy , Organizational Choices for Public Service Supply. 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 & Organization,1994 ,(1):126-141

[7] R. C. Mascarenhas,reform of the public service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2001,vol.3(1):75—95

[8]Gregory,R.J. ,Social cap ital theory and administrative reform:Maintaining ethical probity in public service.PublicAdministration Review,1999 (59)

篇12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3-0070-02

新型城镇化是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策略,党的十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并确立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动力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之后,新型城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有所作为、有所创新。

一、漳州市城镇化建设主要成效

(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

2012年,漳州市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4949元,比上年增长18.3%,与全市经济增长速度相比,高出5.7%。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看,2011年,漳州市居民收入超过2万元,之后2012年农村居民收入突破1万元,增长13.8%,近九年来连续快速增长,增长幅度超过城镇居民。城乡二元结构逐渐被打破。漳州市城镇化率不断提高,2012年达到了52%,比2011年提高4.1%,在福建省九个设区市中增幅最大。

(二)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2012年,漳州市GDP总量20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6%。财政收入205.48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在福建省九个设区市中,增幅位居前三位,可观的财政收入在保民生、促增长方面提供了保障。近年来,漳州市工业化水平也快速提升,由此带动了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2008年,漳州市三次产业比重21.3:44.5:34.2,到2012年,三次产业比重为15.9:47.9:36.2。三次产业比重不断趋向合理。

(三)城镇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中心城市和小城镇框架进一步拉开,市区建成区面积由42平方公里扩大到55平方公里。全市形成一批高标准的新型农村社区,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及村容村貌。近年来,漳州市提出建设“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并取得显著成效,符合中央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精神。之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漳州市城市文明指数测评从全国第51位上升到第8位。

(四)城市空间结构支撑体系初步形成

漳州市持续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把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新的发展目标。在中心城区和城市组团建设上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提升城市品位。形成“一中心六组团”的“大漳州”,即中心城区、圆山组团、角美组团、石码组团、滨海组团、九龙组团、靖城组团。

二、漳州市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总体水平低

漳州市多年来城镇化率一直排在全省后几位。“十一五”末的2010年,福建的城镇化率为57.1%,漳州市只有46.7%,居全省第八位。2012年福建的城镇化率为59%,漳州市只有52%,虽然比2010年提高了5.3%,增幅为全省最大,仍然低于全省7个百分点,因此,推进城镇化的空间还很大。

(二)城乡发展不协调

城乡发展差距明显,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特别是在农村的教育、卫生、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要赶上目前城市水平至少需要十几年。此外,农村饮用水处理远不如城市,设施简陋,一些地方水质达不到国家标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三)缺乏本地文化特色

部分城镇的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有的照搬照抄外地的规划思路,导致城市面貌洋不洋土不土、缺乏自我缺乏特色、城镇面貌大同小异,看不到优秀的闽南文化元素。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有的地方为了追求高大全,追求政、追求经济效益,短视行为比比皆是,不惜拆毁历史街区与建筑,珍贵文物遭到破坏。城市文化内涵与特色逐渐丧失。

(四)产业支撑不足

一些乡镇产业支撑不足,难以形成支撑城镇发展的支柱产业,缺乏提供居民就业的城镇产业群,经济聚集效应不明显。不少乡镇产业基础薄弱,产业总体技术水平低。中小城市缺乏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支柱产业形成发展缓慢,产业没有明显优势,经济增长仍然依靠消耗大量的资源和破坏环境来实现,粗放型经济增长特征仍然很明显,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令人担忧,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

三、漳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新型城镇化的“新”,在于新的观念、新的体制、新的技术,在于新的文化内涵,新型城镇化的“新”,还在于“四化”(新型工业化、区域城镇化、社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重在绿色低碳,重在文化个性,重在提升质量,重在以人为本,重在城乡一体。漳州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要从以下几方面拓展。

(一)树立生态理念指导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最大特征就是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漳州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把漳州建设成为更加宜居宜业,更具吸引力的“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目标定位以来,全市上下通力合作,城镇建设成效显著。一是郊野公园建设,即“以水为脉、以绿为韵、以文为魂”的建设思路。二是生态公园建设。通过生态公园建设项目竞赛,在县、市、区确定16个参赛项目。项目建设正积极推进。

生态文明指导城镇化,就是走绿色低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确保自然生态不被破坏。既不能象以前发展污染后再慌忙的治理,也不能死守环境什么都不发展,也就是走低碳化、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之路。当前,城镇建设要按建成面积、常住人口密度制定刚性绿地绿化指标。

(二)传承闽南文化融入城镇化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没有文化的城市不可能有活力,没有文化个性的城市不可能有前途。漳州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文化就是闽南文化、祖地文化,漳州是一座典型闽南文化特征的城市,新型城镇化必须注重融入优秀闽南文化元素。包括开漳文化,闽南建筑文化,闽南民俗文化,闽南宗教文化,闽南民间艺术,闽南宗族文化,开台文化,闽南方言等。

漳州市在建设“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过程中,应重视对上述八种文化的研究,加强对上述文化的保护,既要融入闽南文化,又要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确保城市的“个性”。当前郊野公园、生态公园建设及规划中的城镇标志性建筑必须融入闽南传统建筑元素。

(三)壮大特色产业支撑城镇化

1.突出“一县一品”,做大特色农业。漳州水仙花和蘑菇、平和管溪蜜柚、天宝香蕉、长泰芦柑、云霄早熟枇杷、漳浦保鲜蔬菜、华安铁观音茶、南靖绿麻竹、诏安青梅、东山水产品等规模效益明显,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现代农业“名片”。

2.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石油化工、特殊钢铁、装备制造、食品工业“四大”主导产业和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与新医药“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4+4”产业格局,构建以高新技术为引导、依托传统优势产业、拓展基础产业和制造业、提升现代服务业的现代产业体系。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当前要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重点在各工业园区和主要农产品产地规划建设一批为产业集群服务的专业物流配送中心和现代农产品物流中心。同时要加快金融服务业发展,加大金融业对服务业的扶持力度,将金融业发展作为服务业新的增长点。

(四)统筹城乡一体推动城镇化

1.中心城市与小城镇统筹发展。各地要根据资源、环境、产业布局统筹发展,在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科学合理的分享利益蛋糕,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要有分享机制和补偿机制,形成层级分明、功能互补、共同发展机制。

篇13

当前,河北省正处于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转型推进的关键时期,通过分析新常态视阈下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的现状,剖析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推动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政策建议

一、新常态视阈下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

河北省自2003年实施城镇化战略以来,城镇化率从2003年的33.51%提升至2015年的51.33%,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03年的3.6倍,为2615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03年的3.9倍,为11051元,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明显。截至2015年,河北省人口在300万以上的城市有2个,人口在100-300万和50-100万的城市各有4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比重达到16%,果品、蔬菜和畜牧三大产业产值在农林牧渔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了71%,第三产业比重由2003年的35.2%上升至2015年的40.2%。完成了石家庄、保定、唐山、秦皇岛、张家口5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增加了约11500平方公里城区面积,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建设近1万个美丽乡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当前,河北省仍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区间,向城市型社会发展新阶段步入,以土地财政为支撑的城镇化快速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以往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模式也无法继续,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应该是转型提质,走集约、智慧、绿色、低碳的路子。

二、新常态视阈下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落差较大

一是河北紧邻京津,与北京、天津两大城市存在巨大落差。相比京津两大城市,河北的吸附力明显较弱,短期内优质资源向京津集聚趋势难以改变,京津“虹吸效应”依然明显,河北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提升和优化城市层级结构任务艰巨。二是河北省内城乡落差较大。各设区市发展极不平衡,区域之间差异明显,同一城市内部的发展也差异明显,省内还有310万贫困人口,贫困县较多,交通不便、自然环境差等多因素导致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较困难。农村收入、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等与城镇存在较大差距,较大的落差使得就近城镇化也存在很多实际困难。

(二)城镇布局形态不合理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最大的短板就是城镇布局形态的不合理,没有形成在全国有影响力、有吸引力的次级中心城市。城市规模小,人口在50万以上的城市仅仅10个,人口不足10万的县城占了近60%,县城规模小,没有特色突出的小城镇,城镇分散发展、单体建设的态势较明显,亟待提升城市群的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

(三)城镇化水平较低,进程不快

由于河北省的区域特征及先天不足,其城镇化总体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滞后于河北省工业化水平,虽然河北省农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已下降为11.5%,但是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就业人数中的比重仍然占了1/3。全省约有1100万人口处于“半市民化”状态,近1000万人处在“半城镇化”状态。由于河北省历史欠账多、投资不足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11个市城区经济总量在全省GDP中的比重仅占36%,城市经济不强,辐射带动作用较弱。并且由于城市建设缺乏特色、功能不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落后、城市管理总体比较粗放等原因,导致集聚各类先进要素的能力差,棚户区、交通拥堵、“逢雨必涝”、“马路拉链”等城市病日益突出。

(四)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根据国际公认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属于极度缺水,河北省人均水资源量仅仅307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极度缺水标准,地下水超采严重,属于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2016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城市空气质量数据中显示:中国十大空气污染最严重城市中前八个都是河北省的,河北省已成为PM2.5污染重灾区。由于河北省平原环境整体超载,生态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所以城乡结合部、部分农村人居环境较差。

三、新常态视阈下促进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创新驱动,错位发展

河北省应走创新驱动、错位发展路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的吸附力。一是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契机,与京津共同打造创新链来带动创新资源链在河北的再配置,通过创新能力的提升,将石家庄打造成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第三极”,一方面更好地吸纳河北的各类优质资源,另一方面与北京、天津形成良好互动。二是对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优化,加快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升级优化传统产业,推动县域经济增比进位突破,增强经济活力,着力改善营商环境,为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推进城市与产业融合发展。三是树立智慧城市理念,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对教育、医疗、交通、就业等进行智能化改造,对城市治理进行优化,以达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深度整合。四是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等方式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育体系,强化创新人才支撑体系,优化创新环境,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

(二)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河北省围绕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提出了“两翼(石家庄、唐山)、四区(环京津核心功能区、沿海率先发展区、冀中南功能拓展区、冀西北生态涵养区)、五带(京石邯城镇发展带、京唐秦城镇发展带、沿海城镇发展带、石衡沧城镇发展带、京衡城镇发展带)、多点(发挥保定、邯郸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强化张家口、承德、廊坊、秦皇岛、沧州、邢台、衡水、定州、辛集等重要节点城市的支撑作用)”的城镇空间布局,在扩大石家庄、唐山城市规模的同时,不断改善城市环境和配套设施,重点提升城市的能级,着力推动区域性中心城市提质。重要节点城市扩能和县城攻坚,有重点地培育和发展一批特色小城镇,改进基础设施,优化城镇和村庄布局,构建布局合理、梯次有序、疏密有度、功能互补的城乡空间发展格局。

(三)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一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新型户籍制度,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稳定住所或合法稳定职业为户口迁移基本条件。全面放开各类人才落户限制。通过创立社区公共户口来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等迁入人员租赁住房无法落户问题。二是深入推进居住证制度,凡在河北省城镇连续居住半年以上的非本地户籍人口,符合有合法稳定住所、合法稳定就业或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即可申领居住证,居住证持有人可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计划生育服务、基本公共卫生、证照办理服务等权利。符合居住地政府规定落户条件的居住证持有人,还可根据本人意愿在居住地办理常住户口登记。三是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尝试建立进城落户人员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积极调动农民进城落户。

(四)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综合承载能力

全面规划引领,加强城市设计,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对街道路面及附属设施进行扩容、升级和改造,完善基础配套设施诸如供排水、电力、管道燃气、集中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公园绿地、信息网络等的建设,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布局、科学规划中小学和幼儿园、文化场所、群众健身设施等,有条件的设区市可重点建设综合性的高教园区。对社区服务和养老服务设施进行合理配置,大中城市应建有具备国内一流水准的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和卫生监督体系。加快快速交通网的建设,构建以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为骨干、以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和民航机场为补充的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综合交通枢纽。

(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一是保障水资源供给。遵循以水定城、定人、定地、定产的原则,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增强保障水资源安全的能力。二是在中心城市进行PM2.5监测,加大对机动车尾气、烟尘、粉尘、扬尘、二氧化硫等的防治,关停并转污染严重的违法排污企业,搬迁改造市中心的重污染企业,严格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抓紧创建绿色园林城市。

作者:唐敏 朱叶 单位: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资料

1.支树槐.河北城镇化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领导之友,2011(8).

2.阎东彬.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问题及原因剖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2(1).

篇14

广西来宾市城镇化调研报告2017

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的探路者

广西来宾市国家新型城镇化

综合试点评估报告(摘要)

来宾市围绕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和鼓励社会资本通过PPP等模式参与城镇公用设施投资运营两大重点任务和试点目标,着力解决好农民想要进来、走得进来、住得下来问题,积极稳妥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基本打好了基础,并取得初步成效。

一、主要成绩

来宾市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主要目标就是探索解决中央提出的三个1亿人中的引导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的问题;通过一年半的工作实践,初步总结出了西部欠发达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做到五个基本的经验。

1园区建设、工业发展要基本能满足1/3以上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需求

来宾市长年在外打工的农民工50万人以上,目标是5年内实现30万名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通过工业园区建设、工业发展至少要安置10-15万人从事制造业,余下的从事服务业和现代农业,部分也可依托高铁、城市群的推动,到周边较发达的南宁和柳州打工。为此来宾市结合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强化了工业园区建设和港产城融合发展,全面推进基础设施、产业振兴和脱贫三大攻坚战。

2城(镇)区学校建设要基本能满足农业转移人口子女上学需求

来宾市是从一个县城建立起来的地级市,具有县城便利吸纳农业人口的特征,高中全部在城区,初中大部分农村子女迫切要求到城区就读,小学进城就读的量很大。西部地区的欠发达城市,通过解决农村子女进城读书、吸引农村人口进城安家是当前城镇化最快、最现实的举措,也是顺势而为的民心工程。

3城区房价要通过降成本基本调控在农民进城购房可以承受的价格范围

来宾市是从一个农业地区建立起来的工业城市,但工业还很不发达,要吸引大学生来这里创业、吸引农民进城安家就业,必须推行低房价政策,要让他们买得起房。该市实施了支持房地产健康发展的若干扶持政策,支持房地产企业壮大发展,保障有效的商住用地供给,把房价控制在大部分农民购房无多大压力的区间(3000元/m2以内)。

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流转要基本达到让大多数农民放心离开土地、离开农村的水平

要想让农民放心进城,就必须保障其在农村的原有利益。来宾市率先在全区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

5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要基本满足进城农民的需求

进城农民跟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同样的社会保障,进城农民自主选择新农合或城镇医疗保险,落实好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启用社会保障一卡通,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有序衔接。切实提高参保人员的缴费率。

二、存在问题

1农业人口只想进城不想迁移户口

如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土地制度、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城乡二元化社会政策,造成农业转移人口既想保留农村户籍、享有农村权益,又想在城市打工挣钱、享受城市生活,农村要有房、城里也想有房,造成在城乡之间来回摇摆的现象。

2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难度大

1.资金保障困难。该市是新建市,目前正处于城镇化加速扩张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力资金投入。

2.PPP项目筛选难度大。该市财力有限,之前新建、在建、改建项目或存量公共资产项目最主要是融资平台公司融资推广建设,大多属于公益性项目。

3.可用抵押资产不足。市级可用于抵押的土地等资产明显不足,且土地价值不高,抵押值小,从银行融资难,融资额小,与城镇化建设资金需求差距大。

3工业化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能力不够

近年来,该市工业发展下行压力比较大,导致经济稳增长难度加大,对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支撑不够。部分领域仍然得不到政策支持,如热电联产政策和扶持铝加工、碳酸钙产业政策等;全市经济发展仍然缺乏大项目、好项目支撑。

4市级难以开展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

自治区实施财政省管县后,市本级财政没有权限参与县(市、区)税收分成或集中县级财力,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由自治区统一测算和下达县(市、区),进而影响了该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分担机制的建立。

5项目建设用地规划适应不了新型城镇化需要,项目落地困难

一方面是建设规划跟发展规划不同步编制和调整,新型城镇化规划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了,但建设用地规划不调整,很多规划的建设项目不符合建设用地规划。另一方面,建设用地指标分配到该市的不多,而解决劳动就业问题,需要相当规模的产业项目用地、城镇基础设施用地作为支撑;同时,该市大项目不多,能挤进自治区重大项目由自治区统一解决用地指标的项目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