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绘本教学策略范文

绘本教学策略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15 14:50:0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绘本教学策略,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绘本教学策略

篇1

(一)教师对绘本认知存在问题

从绘本的选材入手,通过对本园教师进行谈话了解到:教师所选择的绘本是以网络推荐的为主,多选择国外优秀经典绘本作为绘本教学素材。进一步访谈中,教师透露出之所以选择国外经典绘本是因为网上有相应的教案可以作为参考。部分教师会考虑到与现有主题活动相符的绘本作为素材,但是所设计的教案比较局限,多设计成语言活动。教师在绘本的选材存在着拿来即用的思想。

从教师对绘本的解读入手,通过访谈、实践教学以及听课评课的方式了解到,教师能做到理解绘本的整体画面和故事情节。即使我园将绘本作为园本课题进行研究,要求教师将绘本教学活动作为常规的教学活动,但是对绘本中所存在的教育价值进行深挖掘缺乏经验。加上幼儿园缺少绘本教学的专门培训,教师在以绘本为素材进行设计教案时,非常迷茫,总是在绘本活动和看图讲述活动中徘徊,界定不清。绘本的教案来源多数是参考网络信息,再来就是对已有优质绘本教学视频进行磨课,还有就是通过年段教研时集体研讨出来的,但是单纯从年段教研所设计出来的教案多数是差强人意的。就是因为教师对绘本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甚至有的老师是将绘本教学做为一种教学任务而已。

(二)教师在绘本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分不清绘本教学与看图讲述活动的区别

以我园绘本公开观摩活动为例。例如绘本教学活动《鼠小弟的小背心》,教师运用多媒体制作PPT,通过一张一张的绘本PPT进行分段讲述,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观察绘本中画面、模仿各种动物穿“小背心”的神态,以及对整个绘本故事情节进行表演。这一系列的教学手段让听课的老师有种分不清这是不是绘本教学活动,研讨时大家都提出这样的困惑:感觉这和语言活动中看图讲述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到底什么样的活动才能称之为绘本教学呢?由于教师花了大部分的时间让幼儿观察画面、描述画面,模仿画面,所以教师往往忽略了绘本中原有的语言文字描述,总是重图轻文。其实一本绘本的完美呈现一定是图画与文字的结合,因为文字表达了这本绘本中的隐形节奏,传递这本绘本中的情绪变化。

2.教师停留在绘本教学的形式上

几乎全园所有的教师在开展绘本教学活动时都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整个活动所准备的教具往往是PPT,从谈话导入、从创设情境导入,从问题导入等导入方式之后就开始从头到尾都是PPT,利用PPT让幼儿观察图画,理解故事情节,有时候再加上动作模仿,语言模仿来达到深入理解,最后的活动延伸环节不是美术就是表演游戏。直到整个活动完整结束之后,绘本的实体都为出现过,有的老师说PPT是为了方便所有的幼儿观察绘本画面,或者是说开展活动之前幼儿已自行先阅读过改绘本了。但是即使是这样的理由都不能忽略教师过于注重形式的行为,并忽视了绘本的最根本的教育价值和绘本作为园本课题研究的最重要目的是为了在绘本教学中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3.教师的提问技巧和应答水平偏低

以大班绘本教学活动《狼大叔的红焖鸡》和《第五个》为例。教师在活动开展前已设计好教案,预设了各种问题以及孩子们回答内容。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多为:“是不是这样的?为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是怎么想的?”听课老师把自己当做孩子的角色投入这个活动,会发现上课老师提出了很多的为什么,我们都无法回答得出来。这样的问题预设和这样的提问方式让听课老师都感觉到特别的疲惫,更何况是孩子呢,这样单向性的提问容易使人用脑过度,而且面向的只是个别能力强的孩子,而不是全体幼儿。但是往往老师就是只要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就可以顺畅地衔接上已预设的下一个环节。又例如在《狼大叔的红焖鸡》这个活动中,当母鸡打开门时看到大灰狼说道:“亲爱的狼大叔……”,而后老师提出问题“你们猜大灰狼会怎么做?大灰狼为什么会害羞?”孩子们的回答都是“大灰狼不会吃母鸡!”回答原因时,教师请了一个回答,孩子说道:“因为母鸡很有礼貌,它们有很好地沟通!”老师只是点了点头敷衍地“嗯!”的一?,因为这孩子给的答案不是她想要的。但是这个孩子的答案正好表达了这本绘本所要传递的“遇到危险应该通过良好的沟通而化解危险”。所以在绘本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和应答策略欠缺,不能随机应变。

二、优化幼儿园绘本教学策略

(一)选择适宜的绘本

中班年段分别开展的是“有趣的昆虫”和“蔬菜一族”两个主题,在原有主题活动设计的基础上,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充分挖掘绘本资源,发挥本园特色,探索设计适合本园特色的绘本主题活动。首先以“昆虫”和“蔬菜”主题相关的绘本入手,经过教师自主阅读和学习之后,再进行年段教研分析,从中选出《蚂蚁和西瓜》、《瓢虫娜娜》、《昆虫运动会》、《昆虫躲猫猫》、《一园子青菜成了精》、《南瓜汤》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最后在随着实际主题活动的开展再进行分析和抉择,选出孩子们感兴趣,与当下分主题相融合,能与孩子的已有经验进行对话的绘本。

(二)通过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绘本教学能力

根据本园教师存在的实际问题开展有针对性、形式多样的绘本教研活动。例如“请进来”和“走出去”。“请进来”就是引进专家来园讲座和指导。“走出去”是多鼓励教师外出观摩优质绘本教学活动,参与优质绘本教学活动研讨。结合本园实际或者本年段幼儿实际情况,将优质的绘本教学活动引进并进行磨课,同时在年段开展同课异构、同书异构、一课多研的形式,让每一本的教育价值被深挖局,让绘本教学内化于心。

(三)以一本绘本的构成为素材,展开系列活动。

在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以一本绘本作为中心点,通过阅读该绘本,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从幼儿兴趣点为基准,挖掘出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和区域游戏。选择同一本绘本紧紧围绕同一个主题,除了利用绘本开展语言领域活动外,还可以结合主题开展进度开展其他领域活动。例如中一班利用绘本《蚂蚁和西瓜》引起幼儿对蚂蚁的好奇,从而开展了一系列认识蚂蚁的特性、蚂蚁的家、饲养蚂蚁等自然角观察活动。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绘本中蚂蚁的形象拟人化,夸张的手法和简单的线条从而挖掘撕贴、添画蚂蚁动态的美术活动,同时体会蚂蚁勤劳能干、乐天不惧困难、聪明灵活又富有合作的精神。又如围绕《一园子青菜成了精》开展的主题活动,除了绘本有趣的故事情节为基础开展的语言活动外,中二班和中三班教师与孩子一起在班级自然角和种植区种植各种蔬菜,在照顾和观察蔬菜生长的过程中渗透绘本中蔬菜不断变化的过程,又开展了泥塑蔬菜、印画蔬菜等美术活动。

(四)优化绘本教学活动设计。

在整个活动的设计前教师应该反复阅读绘本,细致地观察绘本中每个图画,反复推敲绘本中的文字,理解作者所要传递的信息和绘本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在设计绘本教学活动时要懂得取舍,有目的性地选择典型性的画面来设计活动。在绘本教学活动中营造一个温馨愉悦的氛围,从有趣的导入活动开始,可以是游戏,可以是情景表演,可以是实物引入等,先调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最后要有情感的迁移,也就是要回归绘本。

图画和文字的结合才是有生命的绘本。绘本教学活动有有别于看图讲述活动,在引导幼儿关注绘本中静美的图画的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把握绘本故事的节奏,用生动的表情和夸张的语气自然地讲述绘本中原有的绘本文字。适合中班幼儿阅读的绘本多是文字简练,反复出现,朗朗上口,能激发幼儿阅读和模仿的兴趣。例如绘本《这是我的》,反复出现“这是我!”最后出现“这是我们的!”教师示范,引导幼儿用朗诵的形式学习和掌握绘本。

篇2

关键词:绘本;阅读环境;学习方法

一、选择优秀的绘本,创造活跃的阅读环境,让幼儿“乐读”

1.如何选择绘本

(1)选择绘本之前,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幼儿的年龄特点,使之能充分引起幼儿的阅读兴趣

例如绘本《好饿的小蛇》故事情节简单,画面生动、形象、有趣,内容重复、单一,很受小班幼儿的喜欢,因为小班幼儿的视觉发展还不够完善,所以能很快接受和理解这一类的图画,所以,要根据不同阶层幼儿的心理及生理特征,选择相对应的幼儿绘本。

(2)绘本中的图画内容最好与幼儿的实际生活有联系

若是画面中的内容能与幼儿的生活相牵连,这不仅可以让幼儿对画面中的人物产生共鸣,还能激发幼儿阅读的好奇心,从而促使幼儿产生阅读的兴趣。例如,绘本《我妈妈》中呈现的画面内容,就可以使孩子们产生共鸣。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妈妈都不可替代的,是最伟大的,也是最棒的,这样的画面内容不仅能激发孩子们阅读的兴趣,还能为课堂的互动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3)绘本不能一味地追求简单,要有选择性地为幼儿的阅读增加挑战

随着幼儿心智的发展,画面内容的单一化、简单化、重复化,已经不能带给孩子们阅读的乐趣了,所以,这时就要选择一些有挑战性的绘本给孩子们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适当地引导和鼓励孩子们,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小蛇散步》绘本中,作者会适当地在每一幅画中提供一点线索或者伏笔,从而引导学生去探索,这样孩子们在绘本阅读时,就好像在玩猜谜底的游戏一般,猜对了欢欣鼓舞,猜偏了会更加好奇后面的情节。

(4)绘本中画面和色彩一定要符合这个年龄段的幼儿,不能太过于超前

每一本绘本都是一部经典,是启迪孩子艺术天赋的最佳捷

径,但是若是画面的色彩超出了孩子们的理解范畴,那么势必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选择绘本的颜色,最好是幼儿生活学习中能接触到的颜色,这样才能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艺术天赋。

2.创造好的阅读环境

虽然一本优秀的绘本会让幼儿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但是一个好的阅读环境,不仅能帮助幼儿产生阅读的兴趣,还能让幼儿更加专注于绘本中的内容,让幼儿的精神得到成长。对于一个心智还没有发展完全的幼儿来说,自我创造阅读氛围自然是不可能

的,所以,这就需要教师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在课堂之上,老师可以通过猜谜语、表演的方式来帮助幼儿阅读绘本,从而创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感染更多的幼儿去阅读绘本。而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有规律的更换带疑问式的墙画来吸引幼儿注意力,让其思考,然后在相应的位置摆放与壁画对应的绘本,让幼儿阅读,从而培养其阅读兴趣。例如我们还可以将孩子的母亲请来,让孩子一边体验到母爱,一边感受阅读的快乐,从而实现“乐读”。

二、引导幼儿挖掘绘本故事的内涵,让幼儿体验阅读过程

想要多读绘本,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喜欢绘本。这需要教师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犹如在玩耍一般。一本优秀的绘本可以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但若是不加以引导和挖掘,那么孩子们读完了就读完了,这样不仅浪费了绘本资源,还失去了与孩子们互动的机会,也失去了让孩子们感知故事内涵的机会。

例如,在绘本《小蛇散步》中,作者虽然留下了些许线索,让孩子自己去猜测后面的故事情节,但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孩子们很容易因为急切的好奇心而不会去寻找线索,直接去观看故事情节,这也就失去了绘本原本的意义,所以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鼓励以及挖掘,才会让孩子们感觉绘本带来的快乐,而不仅仅满足好奇心。

通过引导孩子们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让孩子们参加自行猜想故事的后续发展,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以及挖掘,这样就可以让阅读的过程变成孩子们玩耍的过程,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循环,

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想要孩子们正确地阅读绘本,就离不开老师的引导,而这种正确的阅读方式将持续影响孩子们,促使孩子们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法。

绘本阅读的时间应是轻松的,没有任何压力的,也是有趣、快乐的,只有这样才符合孩子们的天性,才会让孩子们对绘本爱不释手,而不是拿所谓的条条框框去约束孩子们的天性,这样不仅得不到孩子们的喜欢,还会让孩子们畏惧阅读。绘本给孩子们的感受应该是趣味性十足、魅力和感动并存的,只有这样的绘本,才会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开出快乐的花朵。

参考文献:

[1]陈月芳.畅游绘本让孩子“读”享快乐:浅谈幼儿园绘本阅读的教学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0(22).

篇3

1.教学目标模糊。在幼儿园的绘本教学中,由于大多数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将绘本教学等同于看图讲述和故事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其实不是幼儿在阅读而是教师在讲故事,根本起不到绘本教学促进儿童阅读能力提升的作用。另外,在绘本教学中,教师用完整的语言描述绘本课件资料,幼儿的思考能力也受到了限制,绘本教学的目标在幼儿园中太过模糊,对幼儿的成长起不到什么作用。

2.课程导读过多。在对幼儿进行绘本教学时课程的导读过多。导读就是在对幼儿园的儿童进行教育的时候,教师通过提问、解读的方式帮幼儿理解书中的内容和主题思想。在对幼儿进行绘本教学时,教师的导读过多,会阻碍幼儿形成自己的思考,幼儿会顺着教师设置的路线去想,这样就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在幼儿园的绘本教学中,过多的课程导读,使幼儿的阅读过程变成了被动接受,使幼儿对阅读产生反逆感,影响其早期阅读习惯的培养,从而阻碍了绘本教学的有效开展。

3.绘本教学中课件成了主角。在绘本教学中,课件往往是起到活跃气氛和增强课堂故事形象作用的,只是提高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并不占据教学的主导地位。但是目前不少幼儿园在实行绘本教学的时候,就使用课件来完全代替教师的讲解,教师在幼儿园的教学中也开始充当配角,甚至幼儿在绘本教学中连课本都不曾打开,这一堂课就结束了。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幼儿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在阅读上,而是在课件载体的多媒体上花了很多心思,严重违背了绘本教学开发幼儿阅读能力的条件。长此以往,必将会导致幼儿园的儿童思考能力和阅读能力下降,同时又对课件产生很强的依赖性,严重地影响了幼儿园绘本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幼儿园绘本教学方法及策略分析

1.明确绘本教学的目标。在对幼儿园儿童进行绘本教学时,要明确绘本教学的目标,即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幼儿掌握阅读本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还要在绘本教学中培养幼儿的阅读技能,让幼儿自己学会反复思考,此外,还应教会幼儿弄清书面表达和口语之间的关系,让幼儿试着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进行故事的讲述和描写。在幼儿园的绘本教学中,重要的不是讲述故事本身,而是教会幼儿阅读故事和思考故事的能力。故此,教师就要设定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资料,让他们自己能理解和消化故事中的道理。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只有全面地认知绘本教育,才可能避免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走进误区。

2.在绘本教学中应尊重幼儿的感受。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绘本教学时,教师要让儿童自己体会阅读的思想,让幼儿有自己的观察、思维以及推理的空间,给他们一定的发展空间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其与自身意见相同。教师应该经常和幼儿互动,以便了解他们对课堂知识的感受以及认知水平,这样才有利于绘本教学课件的准备,可以根据幼儿的水平来制作教学课件,使幼儿可以更轻松地提升阅读能力。

篇4

关键词:幼儿园;绘本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7―0179-02

在幼儿园教育中,对于3~6岁的儿童实行绘本教学是目前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幼儿进行绘本教学的时候,对绘本资料要做合理取舍,做到重点突出、层次阅读等,这样才能体现出幼儿园绘本教学的意义,从而引导幼儿主动地学习知识。本研究首先简单介绍了幼儿园绘本教学及其作用,然后分析了幼儿园绘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一、幼儿园绘本教学及作用

绘本教学其实就是教师利用绘本材料,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完成教学目标的方法。由于幼儿园的儿童理解能力不如长大的孩子,因而在幼儿园实行绘本教学对幼儿的教育非常有益。绘本教学中的特色就是绘本可以提供给幼儿直观、真实的视觉感官,绘本中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幼儿更容易接受,教师可以通过绘本教学使幼儿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发挥其学习主动性,提升思考能力。

幼儿园进行绘本教学其主要就是为了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使幼儿产生对书籍阅读的兴趣,以及自身学习书面语言的敏感性,让幼儿可以掌握一定的阅读和书写技能。然而,在当前幼儿园绘本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幼儿园绘本教学的质量没有提高、绘本教学缺乏教育价值等,这些都严重限制了幼儿园绘本教学的发展。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经验总结出如何做好幼儿园绘本教学的反思。

二、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的问题

1.教学目标模糊。在幼儿园的绘本教学中,由于大多数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将绘本教学等同于看图讲述和故事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其实不是幼儿在阅读而是教师在讲故事,根本起不到绘本教学促进儿童阅读能力提升的作用。另外,在绘本教学中,教师用完整的语言描述绘本课件资料,幼儿的思考能力也受到了限制,绘本教学的目标在幼儿园中太过模糊,对幼儿的成长起不到什么作用。

2.课程导读过多。在对幼儿进行绘本教学时课程的导读过多。导读就是在对幼儿园的儿童进行教育的时候,教师通过提问、解读的方式帮幼儿理解书中的内容和主题思想。在对幼儿进行绘本教学时,教师的导读过多,会阻碍幼儿形成自己的思考,幼儿会顺着教师设置的路线去想,这样就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在幼儿园的绘本教学中,过多的课程导读,使幼儿的阅读过程变成了被动接受,使幼儿对阅读产生反逆感,影响其早期阅读习惯的培养,从而阻碍了绘本教学的有效开展。

3.绘本教学中课件成了主角。在绘本教学中,课件往往是起到活跃气氛和增强课堂故事形象作用的,只是提高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并不占据教学的主导地位。但是目前不少幼儿园在实行绘本教学的时候,就使用课件来完全代替教师的讲解,教师在幼儿园的教学中也开始充当配角,甚至幼儿在绘本教学中连课本都不曾打开,这一堂课就结束了。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幼儿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在阅读上,而是在课件载体的多媒体上花了很多心思,严重违背了绘本教学开发幼儿阅读能力的条件。长此以往,必将会导致幼儿园的儿童思考能力和阅读能力下降,同时又对课件产生很强的依赖性,严重地影响了幼儿园绘本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幼儿园绘本教学方法及策略分析

1.明确绘本教学的目标。在对幼儿园儿童进行绘本教学时,要明确绘本教学的目标,即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幼儿掌握阅读本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还要在绘本教学中培养幼儿的阅读技能,让幼儿自己学会反复思考,此外,还应教会幼儿弄清书面表达和口语之间的关系,让幼儿试着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进行故事的讲述和描写。在幼儿园的绘本教学中,重要的不是讲述故事本身,而是教会幼儿阅读故事和思考故事的能力。故此,教师就要设定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资料,让他们自己能理解和消化故事中的道理。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只有全面地认知绘本教育,才可能避免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走进误区。

2.在绘本教学中应尊重幼儿的感受。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绘本教学时,教师要让儿童自己体会阅读的思想,让幼儿有自己的观察、思维以及推理的空间,给他们一定的发展空间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其与自身意见相同。教师应该经常和幼儿互动,以便了解他们对课堂知识的感受以及认知水平,这样才有利于绘本教学课件的准备,可以根据幼儿的水平来制作教学课件,使幼儿可以更轻松地提升阅读能力。

3.有针对性且灵活地实施教学。对于幼儿园的绘本教学,教师对于教学课件的设置可以是灵活且有针对性的,对于课前的导读也可改成疑问或提问的方式,这些都将会增强幼儿的阅读能力与思考能力,也会提升幼儿的阅读速度。对于绘本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教师应该将其与教学方式结合,提升课堂的知识转化率,使幼儿能有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幼儿园的绘本教学对促进幼儿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绘本教学会增强幼儿的思考和动手能力。在幼儿园进行绘本教学时,应该尊重幼儿的感受,激发幼儿的情感,丰富幼儿知识的同时也寓教于乐,引导幼儿去主动学习,这些都对其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潘儿娜.浅谈绘本教学中幼儿低效自主阅读现象及应对策略[J].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2,(8):120-121.

[2]王卓君.幼儿园课堂绘画教学中创造力的追寻[J].科技资讯,2012,(8):26-27.

[3]高敬.早期教育机构质量的重要性内涵与评价[J].学前教育研究,2011,(7):46-47.

篇5

误区一:阅读识字型

图文并茂的绘本,图画精美,语言精炼。在绘本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便利用绘本精简的语言,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进行识字训练。在识字要求的压力下,让绘本失去原有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让幼儿对绘本望而却步。

误区二:提问传授型

好的绘本不仅仅在讲述一个故事,同时有着经久不衰的永恒主题和深刻的内涵。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急功近利,为了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受到教育,便以提问贯穿绘本阅读始终。在一连串的“你知道了什么?”“你懂得了什么?”的追问下,幼儿的阅读兴趣被蒸发。

误区三:无指导型

在绘本阅读教学的实践中,一些教师本着“绘本是读给孩子听的书”的理念,在绘本阅读教学中,纯粹以朗读者的身份出现,读完故事就完事,不启发、不质疑、不指导,使绘本蕴含的丰富价值和意义缺失,效率低下。

那么,在绘本教学中如何让幼儿对绘本“爱看、会听、善讲、敢编、乐演”呢?我们园相关课题组通过以绘本为载体的教学活动实践,探索出了一系列的绘本教学策略和方法。

一、教材的调整和处理策略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绘本页数较多,画面细节非常丰富,信息量较大。幼儿在集体阅读时兴趣点容易分散。根据这种现状,我们课题组教师在进行绘本教学前,会站在幼儿的角度上进行研读与思考,根据教学的需要,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对绘本进行适当的取舍和整合,用最适合幼儿的表现方式将绘本所蕴含的真正内涵传递给孩子,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如:绘本《鼠小弟的小背心》中,有六个动物借小背心:小鸭子、小猴、海狮、狮子、马、大象,而且,他们的对白都是一样的。反复的情节、反复的对白在教学过程中显得很单调,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我们删减了两个角色:海狮和马,这样故事更加紧凑,又没有影响主题的表达。

二、幼儿活动式体验策略

幼儿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体验,体验强调的是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强调亲自参与活动,使幼儿在此基础上构建知识、提升经验,最终让幼儿感悟到体验的快乐,为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根据小、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分别采用了不同形式的活动式体验策略。针对小班幼儿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无意注意占优势的学习特点,我们重点采用“游戏体验”和“操作探索”的策略,引导幼儿在游戏性、情景性、操作性的氛围中充分感知和体验。如:小班绘本活动“好饿的毛毛虫”,我们设计了这样的操作探索环节:提供1~5的数字卡及水果卡一套,让幼儿进行数学方面的5以内数量对应关系的操作。数字1,对应毛毛虫吃了1个苹果;数字2,对应毛毛虫吃了2个梨子……中大班幼儿生活经验和知识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想象力、表达力和探索欲有了进一步发展,我们重点运用“表演表现”、“想象创作”等策略,鼓励幼儿在充分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学会表达、学会合作、学会创造,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如大班绘本《佩泽提诺》中的几个角色小P、飞得远、游得快等形象都是由色块组成的,那么小P在寻找自我的旅途中还会遇到的什么样的朋友呢?我们在续编活动中提供了由色块组成的可自由变化的魔棍,让幼儿用魔棍建构形象,并根据自己建构的形象起名,如:为什么(问号形象)、看得远(望远镜形象)、航海家(龙舟形象)等来续编绘本故事。

三、师幼互动提问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教师:“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和表现,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在这种互动中,教师是幼儿的合作者、引导者。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提问”,抓住故事情节线索,抓住绘本特质进行引导提问。在绘本阅读活动中,我们运用了引导性互动提问、追问式互动提问、层次性互动提问、启发式互动提问等一系列的策略。如大班绘本活动“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教师可在出示封面,揭示书名后,在第一张画至海狮前面几张画运用引导性互动提问。教师可提出:“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小老鼠摘到苹果了吗?为什么?”的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有意识地去自主阅读并理解绘本前一部分的信息。在绘本故事情节发展的转折处,指着海狮的画面至结束处,教师采用追问式互动提问:“小小的海狮为什么能摘到苹果?”这样的追问引发幼儿进一步深层的思索。再如大班绘本活动“我的幸运一天”,针对幼儿在阅读过程遇到的重难点问题,设计了启发式互动提问:“为什么狐狸不吃小猪,反给它洗澡、做午餐、做按摩呢?”一些幼儿认为是狐狸想吃到干净、肥一点的小猪;另一些幼儿则认为这是小猪想出来的办法,想拖延时间。到底哪种推测是正确的,教师不作解答,而是让幼儿带着期待到最后几张画面中(这部分事先用夹子夹住)去寻找答案。

实践证明,以上互动中的提问共同构造了一个全方位的、动态的绘本阅读活动中关于问题的探究过程,这种全面的互动使阅读活动更富有活力,并从不同的角度保证了绘本阅读活动目标的实现。

四、幼儿情感体验式策略

幼儿期的情绪情感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而绘本非常强调情绪和主题的连续性,绘本幽默、夸张的内容深深吸引幼儿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幼儿的真实情绪的需求,紧扣绘本情感的中心思想,因势利导,弥散情绪气氛,使幼儿受到感染和影响,再通过教师的肯定和鼓励,让这种体验印入到幼儿的脑海中,成为他们真实的情感体验。如大班绘本活动“苏菲生气了”,开始时我让幼儿观察苏菲生气的表情,并学一学她生气的表情。猜一猜苏菲今天为什么这么生气?通过猜想生气的原因让幼儿设身处地将自己和苏菲融合在一起,感同身受地去阅读理解后面的故事。当幼儿阅读了绘本,知道了苏菲生气的原因后,再让幼儿讨论:生气好吗?有什么不好?那你们在非常生气的时候有什么好办法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你能把自己的办法记录下来吗?同时将幼儿记录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请幼儿逐个说明自己的做法。通过这样的情感体验的方式,让幼儿明白生气的情绪对自己和别人都不好,当你生气的时候,要学会找一个好办法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让自己和周围的人重新快乐起来。

五、多元化表达表现策略

每个幼儿都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教师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应为幼儿提供多种想象、尝试多元化表达表现的机会与条件,运用多种形式创设各种有利于幼儿多角度、多方面表达表现的情景,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表现自己对绘本中描述情景的理解,从而实现艺术间的同构。如:在绘本活动“爷爷一定有办法”中,可让幼儿从衣料的大小、材质方面,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多途径、多方面的讲述衣料还可以变成什么?并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和实践中,充分感受到爷爷的智慧和不同制作方法带来不同效果的成就感。多元化的表达表现,不仅激发了幼儿对语言表达的渴望,也深植了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多途径的角色体验。

六、信息技术的运用策略

篇6

【关键词】英语绘本 儿童同伴交往 策略

英文绘本,又称为英语图画书( English Picture Book) 或英语童书( English Children's Book),就是指用英语表达的“绘本”,或者以学习英语为目的的绘本。英语绘本具有画面优美、情节简单、句型反复、语言押韵、寓意丰富等特点,能吸引学生,能让学生更乐意去尝试与接受英语的挑战,而不再视英语学习为畏途。在阅读英语绘本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学习、语言发展、人格涵养、想象力与创造力等诸多方面,都能有所成长。所以说,英文绘本是学生不可或缺的课外阅读资源。因此,笔者一直在进行英语绘本教学的尝试,将英语绘本故事融入学生平常的英语学习中,使它们成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使它们成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手扶梯,也使它们成为课内教材的延伸与拓展,更使它们成为丰富学生人生经历的多彩世界。

下面,笔者以《Kate’s Game》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英语绘本教学实践中促进儿童同伴间交往策略。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体的同伴冲突是儿童发展视角转换能力的必要条件,是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前提。”这样的言论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良好的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儿童的社会往的发展。但是,我们课堂中的时间毕竟有限,学生间很难进行非常充分的同伴交往。因此,有时候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将同伴交往的舞台移至课后,为学生创造更多同伴交往的时间与机会。集体性的交往活动一定能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启发与共同提高,并且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交往条件,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尊重意识、学习意识、合作意识和表现意识。因此,在绘本故事《Kate’s Game》教学活动结束后,笔者没有马上为学生的故事阅读画上句号,而是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我们是否能够创编这个故事,并且来演一演创编后的故事?非常庆幸,这个提议得到了学生们的大力支持。看来,同伴间的交往,不仅可以由我们老师亲自动手为学生搭建平台,有的时候我们不妨当一回“甩手掌柜”,只动一动嘴,为学生提提恰当的建议,鼓励他们自主进行同伴间的交往。

在学生进行创编、表演故事之前,笔者进行了适当的指导:其一、学生可以自由组合,确定各人不同的分工。学生对于这个提议非常赞同,由此可见学生们非常需要自由、宽松的交往环境。这也正是生命化教育所强调的:“教育的方法要随顺人性,使学生感到愉悦与自由。”其二、考虑到《Kate’s Game》这一故事条理清晰,分为开头,Kate 与Cat,Duck, Pig的分别对话,以及结尾部分,笔者建议学生们可以分旁白与四个角色的对话内容进行创编,丰富人物间的对话,表演时加上夸张的表情、到位的动作,并且可以有头饰与道具的配合。其三、传授学生在共编共演绘本故事的这个过程中需要的一些交往技能,比如:根据各人的能力进行角色、工作的分配,积极主动地与同伴进行协商,学会换位思考、服从大局等。

后来,学生们在为期一周的紧张创编、排练绘本后,在课堂上进行了分组的表演展示。有的小组,表现出色,从服装、道具到生动的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有的小组,表演没有那么完美,但是看得出非常用心,因为他们在享受这个过程。最后的比赛结果没有将学生的表演分成一、二、三等奖,而是与学生商量,根据小组的特点,为每个小组评了特色奖。面对学生们如此出色的表现,我们教师确实需要改变对学生单一、直接、“粗暴”的评价方式。因为对每一个学生来说,这一次的活动,最主要的不是结果,不是他们最终的表演,而是过程。学生们在这一次共同创编绘本、排练绘本的过程中满足了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在更加自由、轻松的环境中互助协作,而且学会很多的交往技巧。同时,整个过程中,学生们始终抱着主动、自愿的、积极的情绪参与活动,这样的情绪不仅能够促使他们今后更加乐于与同伴交往,而且会促进他们改善自己交往行为,更善于与同伴交往,强化更积极的同伴交往行为。此外,通过这次快乐、有意义的尝试,相信学生们一定会“爱屋及乌”,爱上绘本阅读,爱上绘本学习,爱上绘本表演。我们的课程教学就是需要学生们这样的实践,我们师生共同努力,一定能开发出更多、更好的课程资源。

篇7

关键词:绘本 阅读 情景

绘本一般借助于文字和图画共同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内容贴近幼儿生活,兼具文学性、艺术性,文字与绘画和谐共处等特点。它适合孩子的年龄特征,能唤起幼儿阅读的欲望,对幼儿的成长有着独特、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而要使幼儿理解绘本故事意境,相关情景创设尤为重要,本文即是对这一成果的概括和总结,以期能为幼儿阅读教育提供经验和借鉴。

以音乐渲染情景。绘本一般会用生动的文字和传神的视觉艺术讲述拟人化的动物、用品或其他事物的虚构故事。这些虚构故事不仅有情节而且有贴近儿童生活的逼真在这样的绘本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回本的特点为之精心选择相应的音乐,如激烈的电吉他曲,清脆的八音盒乐,动感的摇滚乐,优雅的天鹅湖奏鸣曲,梦幻的摇篮曲等。音乐的渲染能让儿童身临其境,通过肢体语言的大胆表现于创造,融于角色中。教学绘本《美丽的梦想》为例,当教学进入画面“激情四射的疯狂小羊”时,我们设置了一个表演情绪场,为孩子提供墨镜、吉他,帮助孩子装扮好,然后教师播放和画面匹配的动感吉他曲。台前的孩子便可以和台上的孩子一起配合音乐自然舞动,感受音乐的节奏和绘本场景。这种场景交融的教学策略既能调动孩子参与的兴趣,又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以生活展现情景。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觉性的特点,他们对熟悉的事物常常喜爱有加。因此教师首先应该在生活中寻找幼儿喜爱的,而且与图画书故事内容相符的真实情景,这样有利于幼儿更好地融入故事情境中。在春暖花开、枝繁叶茂的季节里,我们带着绘本《艾玛捉迷藏》,和孩子们到户外享受阳光,亲近自然,讲讲艾玛的故事,玩玩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在这个阅读活动中,我们带领孩子走出了活动室、图书室这些相对封闭的阅读场所,选择孩子们熟悉和喜爱的自然场景作为阅读地点,让孩子们在捉迷藏的游戏中体验艾玛的快乐。

以实物演示情景。我们发现,在实际的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并不一定每次都能寻找到与故事情景相类似的真实情景。有的故事场景很难再现,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增加辅助材料,创设虚拟的阅读情景,将幼儿引入到故事情境中。绘本《艾玛打雪仗》中提到打雪仗的场景,对于生活在南方地区的孩子来说,很少有机会可以打雪仗。于是,我们尝试增加辅助材料,创设了“雪地”的情景,教师通过语言渲染和问题设计,引导孩子展开想象。虽然大多数孩子都没有见到过真正的雪,但是在教师营造的仿真“雪地”中,孩子们同样感受到了玩雪的乐趣。

以语言描绘情景。“语言描绘情景”可谓“声音的图画”,教师是利用有声的语言去画画,去揭示形象,是对整体情境的生动再现。教师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是儿童情感的示范者。流露出内心的真情,或热爱,或赞美,或思念,或向往,或义愤,或欣喜,或忧伤......总而言之,教师的语意、语速、语调语气都应该从与儿童对话的角度全面考虑,用自己的真情,形象化的语言说到儿童的心上,师生同在情境中。由此可以引导从感受到创造再到顿悟。

以游戏体会情景。游戏体验是指在阅读过程中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进行游戏互动,在游戏中体会故事寓意,获得情感体验。在阅读活动中增加一些互动小游戏,不仅能帮助幼儿理解故事,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教育无痕化”,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在阅读《月亮的味道》这本书时,我们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游戏――叠罗汉,让孩子们模仿故事中的小动物,一个压着一个叠起来,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成功的大声欢呼,失败的也哈哈大笑,大家都开心极了。游戏后他们自发展开议论:“我压在下面,气都透不过来了。…我在最上面,摇摇晃晃好危险。…‘小动物叠得那么高,可真不容易!”原来,齐心协力完成一件事并不那么容易,孩子们在游戏中自然体会了故事所传达的这一内涵。

以图画展示情景。绘本故事不同于以往传统的儿童读物,它非常注重画面质量,重视趣味性,每一张图画都包含着丰富的故事内容。还有一些图画书在封面、环衬及扉页的设计上独具匠心,巧妙交待了故事发生的场景、主角,有时通过封面就能看到故事中的经典情节。教师要充分利用图画书的这一优势,根据故事情景创设真实的阅读情境,让幼儿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内容。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以现代技术创设情景。现在的多媒体技术是一种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电影等多种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它集视、听、触等多种感官作用于一体,能有效地刺激幼儿的视觉、听觉,能帮助孩子积累经验,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具有良好视听效果的阅读情境能够让故事在动态中流动,故事里的人物从平面的书中跃然而出,成为立体的人物,故事的情景也随之变得立体生动,在教师无形的引领下,幼儿也不知不觉地进入到故事情景中――说着故事人物说的话、做着故事人物所做的动作、经历着他们经历的事情。当然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不能无目的、盲目的进行,要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点,有针对性的使用。

绘本阅读给予孩子的不仅是眼睛的享受,更多是细节的领悟和心灵的体会。在绘本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寻找适宜的、灵活的指导策略,不仅让儿童与绘本进行心灵对话,让孩子在充满自然和谐和童真童趣的图画里感受美好的事物,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而且要注意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为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提高阅读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兢.早期阅读发展与教育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5

篇8

[关键词] 成本会计; 教学策略; 案例教学

1成本会计学

会计成本是指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一般原则,借助一定的计算方法,对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系统、全面和综合的核算和必要的监督管理的管理活动。成本会计学是财会专业的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属于财会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成本会计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方法体系复杂而应用性突出。关于如何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近几年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2成本会计学的教学思考

对于成本会计的教学,就教学的内容而言,教师应该积极做好备课工作,结合课程特点、应用要求、学术前沿研究,及时更新授课内容,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另外针对不同内容的特点,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有所区别,如哪些内容是为了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哪些是在授课时成本会计的使用需求,哪些是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引发学生的思考。由于成本会计是一门有着强烈实用色彩的学科,教师培养的应该是既有理论深度,又能达到社会、企业要求的会计人才。

学生在会计成本的学习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知识点零散,没有形成整体的概念。成本会计课程内容详细,对于一个事项往往介绍了很多种分析方法,比如对于如何分配材料的费用,可以采用产量比例法、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定额成本法、实际重量法等。各种方法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比如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又分为实际耗用量或是实际消耗材料成本除以定额消耗量等形式。通常学生对于一种方法是比较好掌握的,但是对于多种方法,对应的适用范围,各自的原理,各种形式带来成本计算上的差异,通常不易掌握,在知识上有脱节的感觉,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

账证概念模糊。成本会计在成本构成方面又分为料、工、费等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归类、分配和结转程序,调查表明,很多学生不太了解对账表对应关系,以及账簿结转之间的对应关系,对这些内容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于账和证的处理感到比较棘手。

对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和成本计划不理解。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成本计划是成本会计课程的重要内容,而有些同学却认为,它们与“会计”本身关系不大,重视程度不够,掌握得比较粗浅,没有意识到这些方面对成本计算有重要影响。

3成本会计教学的策略

针对学生在成本会计课程学习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加以改进。

3.1教学内容设计

明确教学目标。成本会计这门课主要是讲述制造成本及其相关理论,在财会专业中,是基础会计学的后续课程,是管理会计学的前导课程。在学习的内容上,是对基础会计学上的各种会计原则、不同的记账方法和循环方法的进一步应用,对于管理会计来说,做了些内容上的铺垫。理论上,通过财会专业这一整套流程的训练,使得学生形成专业性的思维和必要的综合素质。因此,成本会计的教师务必使学生了解成本会计学在财会专业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在课堂学习和实际训练当中,形成专业性思维。

教学内容整体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会计主讲的内容是:成本理论、成本会计工作理论、成本核算、成本报告、成本管理。在教学上,把握成本核算这条主线,进行报表分析、账务处理等。成本核算与成本决策是成本会计的两大核心功能。在课程讲述中,主讲教师可以参照多种教材,借助精彩案例讲解清楚。

重点和难点分明。教师除了针对大纲要求进行有重点的讲述外,还要及时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比如通过观察课堂表现、批阅作业、课后答疑、与学生交谈等方式观察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把握情况,结合教学经验,对重点和难点详细分析。

3.2教学方式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把案例引入教学中,通常是教师讲述案例情况,学生讨论之后形成分析报告,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实现教学的目的。在成本会计教学中,引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可以减少照本宣科的枯燥感,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地参与学习,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还能使知识融会贯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提高,达到教学目的。需要说明的是,教师选取案例要慎重,所选的案例应当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和可操作性。

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多提出问题,带动学生积极思考,积极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和新的见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进行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又达到了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法。通过理论方面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有关于成本计算的步骤和方法,但不能保证学生能够在实际中运用,因此实践教学很有必要。在课堂上模拟实践,或是到工厂实习,由学生自己完成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核算成本、编制报表分析等全部工作。有效的实践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加深了对于知识的理解。

主要参考文献

[1] 黄爽. 对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4).

[2] 曾馨瑢,段雪梅,邓劼. 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会计之友,2009(14).

[3] 尚伏雨. 论“成本会计”课程教法改革[j]. 继续教育研究,2010(6).

[4] 南顺女. 关于《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0(4).

篇9

关键词:绘本;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策略

在国外,绘本阅读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而在我国绘本阅读作为早期阅读的一部分正被更多的幼儿园所接纳。但不少幼儿园在进行绘本阅读实践时缺乏正确的理念和科学的课程架构,在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学形式等方面出现了一些误区,譬如教师枯燥的教导而不是与幼儿愉快的分享;强迫幼儿乏味的学习而不是引导幼儿用心的感受;教师冷漠的旁观而不去进行有机的指导等等。那么,在推广绘本阅读的今天,我们教师如何走出这些误区,发挥绘本阅读的优势进行有效的绘本阅读教学呢?

一、深情导读,在妙趣横生的故事中激发幼儿绘本阅读的兴趣

不管是日本最久负盛名的绘本阅读的推广者松居直,还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洛姆布鲁纳,他们都一致认为:教师得先为儿童读故事,慢慢地,用比较戏剧化的方式,来呈现整个作品。在儿童还没有能力完全自我阅读之前,教师利用“最近发展区”,协助儿童了解故事,帮助他们逐渐成为一位真正的读者。在我们的绘本阅读教学中,当教师把绘本所表现的最好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投入感情读故事,用动作、神态辅助语言来“演”故事,用生动、夸张的手法来呈现故事,阅读的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永远地留在幼儿的记忆当中。

如在非常幽默滑稽的《谁的便便开出了花》的阅读中,我运用夸张的语言,演绎各种小动物便便的特点,孩子们便开怀大笑、兴趣高涨,同时在轻松愉快中感悟主题。

二、指导看图,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教给幼儿绘本阅读的方法

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的。在绘本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一本好的绘本,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孩子仅看画面也能“读”出其中大意。手捧绘本,机灵的小猴、憨厚的狗熊、可爱的兔子还有百无聊赖的小猪、色彩斑斓的变色龙一一跃入眼帘。在童话世界里,它们和孩子们一样高兴的时候眉开眼笑,伤心的时候哇哇大哭,愤怒的时候暴跳如雷,烦恼的时候眉头紧锁。生动的形象、鲜艳的色彩、熟悉的感觉一下吸引了孩子的眼球。

三、巧妙设疑,鼓励幼儿大胆地猜想,培养幼儿绘本阅读的能力

好的绘本不仅仅在讲述一个故事,同时也是在帮助孩子提升观察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简明的文字与细腻浪漫的图画能让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以自由驰骋。所以,在绘本阅读过程中,可以选择最富想象、最动人的图画引导学生细细地观赏图画中的形象、色彩、细节等,感受画面所流露的情感、所表达的意蕴,遐想文字以外、图画以外的世界。

四、创设情境,引发幼儿在游戏中充分感受绘本阅读的快乐

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预设一些游戏的情节或是安排游戏的方式引发幼儿主动探究,当阅读引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时,幼儿常常会以角色扮演和身体动作等方式对绘本作出回应。在游戏的情境中幼儿理解故事相对而言会比较容易些。如果设置了游戏的场景,并给孩子提供相应的服装等物品,再配上幼儿的语言、表情、感情、动作,幼儿就能通过多种感官进入故事的情境,充分感受绘本阅读的快乐。

五、迁移经验,感悟内涵,在阅读绘本中得到情感的升华

在绘本里,虽然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在里面,但娓娓道来的却是犹如清泉的关于情感认知以及生命哲理的洗礼。它没有一句教条,却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没有一丝说理,却能启发孩子的深入思考;没有一点儿喧闹,却能激起孩子的会心一笑。在这里,孩子们能够找到自己生活中的影子和情感的共鸣点。通过阅读绘本,儿童不断进行着情感的体验,凭借着阅读,情感得到了提高和升华。在孩子的世界里,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埋下影响终生的良好的情感。

篇10

[关键词]数学绘本;趣味盎然;思维;心灵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5002402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优秀绘本由国外引入,逐渐为儿童所喜爱,所以很多家长选择数学绘本作为孩子数学学习的启蒙读物。同时,数学绘本也逐渐为广大教师所用,成为数学教学中的一种载体、资源。相对于传统的数学教材,数学绘本充满童趣,能够得到学生的喜爱和青睐。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绘本的一些体会。

一、数学绘本让学生的学习趣味盎然

低年段学生识字不多,面对文字较多的数学教材总显得有些不耐烦,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而数学绘本以图文的形式呈现,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趣味性,能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了解数学、学习数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有趣的数学绘本阅读与数学学习活动相结合,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也明显得到增强,获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三只小猪》这一数学绘本,故事内容如下:“一天,猪妈妈对三只小猪说:‘你们长大了,该建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了。可是最近村里来了只大灰狼,为了防御大灰狼,你们必须得到一件宝物――七巧板。’在经过重重困难后,三只小猪终于拿到了宝物,也建好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这回大灰狼真的来了,三只小猪每回陷入困境都积极开动脑筋,通过七巧板拼出各种物品和武器,解救了自己。”《三只小猪》的故事简单且充满挑战性,为课堂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有趣的故事中,学生始终趣味盎然地主动探索和思考,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如果教师仅仅拿起课本照本宣科,学生会在课堂中逐渐失去学习兴趣,进而产生畏难情绪。通过数学绘本,学生不仅愿意把原本零散的知识进行整理,还愿意进行二次分类,把所学知识结构化、系统化,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教学,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与阅读能力。

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学家斯图尔特・J.墨菲是国际知名儿童数学绘本丛书《Math Start数学启蒙》的作者,他认为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的理解离不开“看”。他说:“是美丽的图画和生活的故事教会了我数学。”这说明数学绘本中的图画和故事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让学生主动地、饶有趣味地学习数学。

二、数学绘本让学生的思维火花持续迸发

现在使用的小学数学课本,无论哪一种版本的教材,里面的学习素材、主题图等都比过去丰富了许多,但由于编者所处的地域、自身的生活喜好和经历等因素,所呈现的学习素材、主题图、问题情境、例题等难免存在学生不适应的现象,所呈现的教学资源也难免出现单一、连续性不强或远x学生生活实际等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对数学学习觉得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而数学绘本,设计一环扣一环的童话故事及故事中儿童喜爱的小卡通形象,却让所有的学生津津乐道,回味无穷。数学绘本中设计的故事和数学元素这两条主线交融并进,随着情节的不断深入发展,学生的思维火花也不断迸发,蕴含在绘本中的数学知识持续、反复地作用于学生的大脑,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很好。

例如,《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这一数学绘本,讲述勇敢的公主在拯救王子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和困难,因为要想拯救出王子,就要想办法找到魔女之城的钥匙。在这个过程中,公主要经历一系列关卡,如要找出果树林里那棵规定的树、要选择该走的那条路、要给巨人有规律地涂脚趾甲、要修好桥才能过河……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也随着公主一起热情高涨地思考方法,解决问题,攻克难关。如在找开门的钥匙时,发现果树呈现“苹果树、苹果树、梨树”的规律;在找路时,发现路呈现“粉色、蓝色、白色”的规律;在给巨人涂脚趾甲时,发现要按“红、黄、黑”的规律涂色;修桥时,发现要按“星星、月亮、云朵”的排序修好过河的桥……随着情节的展开,不断强化学生对规律的感知,使学生不仅仅发现规律,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体会到其中重要的数学思想――排序,懂得排序能让事物变得有规律,体现规律美。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从始至终都沉浸在思考的快乐中,提高了学生观察、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又如,《让谁先吃呢》这一数学绘本讲述了一个关于动物们非常有趣的故事:“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想先吃到又香又甜的大桃子,于是发生了争吵,谁也不让谁。最后,动物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进行比赛,谁在比赛中得到第一名,谁就先吃桃子。于是,动物们都想到用自己的优势和别人比较的办法,如依次比个子高矮、比嘴巴大小、比耳朵长短、比体重的轻重等。最后,竟然是一直排在倒数第一名的毛毛虫先吃到了桃子。”在这一数学绘本中,学生在动物之间不同项目的比较中感受“比较”的知识,理解了正向排序和逆向排序的含义,使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数学绘本具有故事性,故事在发生、发展,蕴含其中的数学元素不断强化学生的数学认知,使学生获得的数学知识更丰富、更完整。

三、数学绘本让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人文滋养

数学绘本不仅蕴含丰富的数学知识,还蕴含一个个真、善、美的故事,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净化心灵,得到人文滋养。例如,《小猫托托买鱼记》是一本充满温情的数学绘本:“猫爸爸开了间卖鱼店,每过一段时间都要早早地去城里进货。一天,托托和他的爸爸来到港口,却没有看见卖秋刀鱼和金枪鱼的船。一位港口的小贩告诉他们:‘秋刀鱼船是2号进港口,以后每2天进港一次。’小贩还说:‘金枪鱼船是3号才进港口,每3天进港一次。’于是,托托和他的爸爸只好先回家了。小猫托托为了减轻猫爸爸进货的负担,在日历中排规律,找出进城买鱼的日期,并发现日历中有趣的倍数规律。”这个有趣的故事,给学生传递倍数的知识,同时在学生心里埋下了“孝”的种子。

又如,数学绘本《最小的风妖精》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村子叫清风村,村里住着许多善良的风妖精。这一天,清风村的村民去郊游,没有受到邀请的风妖精明明很不高兴,把大家的郊游搞砸了。妈妈为了惩罚明明,让她整理并算出物品(娃娃、洗衣服、刷盘子和碗)的数量。”故事中的数学元素是数的运算以及两位数的组成,明明在整理和算出物品数量的过程中,先后得到了田鼠兄弟、獾兄弟、兔子一家的帮助。通过这个故事,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做错了事要受到惩罚,得到帮助要懂得感谢。

再如,《最佳守卫》这一数学绘本讲述了森林里山羊村选守卫的故事:“为了选出这名守卫,山羊公公要选手们进行三轮比赛,即比身高、比力气、比灵活性,三轮比赛后剩下了三个动物。山羊公公让这三个动物各任‘临时守卫’一天,最后小羊们根据它们的表现,投票选出最佳守卫。”这个故事中蕴含了观察、比较、记录、统计的数学知识,让学生明白一名优秀的守卫不仅要思维灵活、身材高大、力大无比,更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

篇11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绘本教学;方法策略

幼儿园中适合绘本教学的儿童基本是3至6岁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教师对绘本教学必须做到合理的取舍,并引导幼儿有层次的阅读,这样才能更加方便幼儿对绘本的理解与学习,才可以充分体现出绘本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幼儿园的绘本教学作用

绘本教学就是教师对幼儿园里面理解能力还不够的孩子们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利用绘本材料传达给这些孩子们。因此,幼儿园实行绘本教学不仅可以给孩子们更直观真实的视觉感受,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提高他们的热情,挖掘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对幼儿的教育非常有益。

幼儿园进行绘本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让幼儿可以积极地参与到书本中,以及通过对书面语言的阅读,让幼儿能够得到初步的文学体验,尝到阅读的乐趣。但是往往在教学实践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不足,阻碍了幼儿园绘本教学的发展。例如,在《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活动中,在课堂上带领孩子们做一个游戏:分别让10名幼儿拿着道具做大树,当有老师充当的伐木工人开始伐倒第一棵树时,小鸟飞走并落在第二棵树上,根据情景在线让幼儿自由的编题,直到最后一颗树为止。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一定的扩展,能更形象、生动的明了当堂课所学的知识,不仅告诉了孩子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也使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提高。

然而,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游戏主题不能选用具有创新性,独特性,很有新意的主题,应选用日常生活中常接触,较熟悉的主题。选用方便幼儿理解,简单的,易沟通的内容与规则。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尽可能多的增加绘本教学,让幼儿不过分的集中在游戏的场景、情节中去,较多的去激发孩子在游戏中的智力,这些都是对幼儿的成长百利而无一害的。

二、幼儿园绘本教学存在的弊端

1.教学目标模糊

在幼儿园的绘本教学中,由于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用朗读的形式将绘本进行描述,这样的绘本教学就间接地变成了看图说话,看图文讲解故事。使它没有发挥其教学作用,变成故事讲学,使幼儿的思考能力受到了阻碍,儿童的阅读能力也得不到加强,不能促进幼儿的理解能力,让幼儿教学的实质目标变得模糊不清,对幼儿的教育与成长没有起到实质作用。

2.课程导读过多

在幼儿园绘本教学时教师对幼儿进行过多的提问,过多的帮助幼儿理解书本内容和中心思想,这样的导读过多,会阻碍幼儿思维方式的发展,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主动变为被动,从而产生逆反心理,消减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阻碍了绘本教学的发展。

3.绘本教学中课件变成了主导

在我国的绘本教学中,存在着课件完全替代了教师的讲解,在教学过程中连书本都不曾打开,教师逐渐变成了教学中的配角的现象。这样的绘本教学严重地阻碍了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幼儿不能集中精力在课堂阅读中,而是被课件的场景吸引。会使幼儿严重依赖于课件,不能自主地思考,而真正的绘本教学只是为了活跃课堂的氛围,通过故事的学习,增加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因此必须改善绘本教学中课件变成主角的现象。

三、幼儿园绘本教学方法及策略

1.确立正确的绘本教学目标

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绘本教学的同时,教师既要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自己掌控书本的能力,又要培养幼儿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要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自己思考,能够用清晰的言语表达出绘本所描述的故事、场景及人物关系。在绘本教学中,让幼儿明确知道教师传达的不是讲解故事,而是通过故事学会思考的能力,让幼儿自己消化故事所传达的知识,只有教师明确的了解绘本教学目标,才可以避免绘本教学过程中易出现的差错。

2.在绘本教学中注重幼儿的感受与表达

在绘本教学中,孩子们也会有自己的独特思维,教师一定要给幼儿充分的阅读空间,让他们自己去观察、推理,发展幼儿的想象空间,不一定要与自身意见相同。教师要与孩子们多多沟通,充分地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了解他们对课堂知识的消化程度与认知水平。这样的绘本教学,可以使幼儿轻松地上完每一堂课,而且成绩效果会更明显。

3.有针对性且灵活地实施教学

在幼儿园的绘本教学中,课件不一定是呆板乏味的陈述,可以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灵活的措施。例如,课前的导读,教师可以以疑问或者提问的方式有奖竞猜,让幼儿积极地参与其中,从而提高他们的表达、思考、阅读能力,也会提高幼儿的阅读质量,在绘本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变换多媒体的场景与教学内容的结合,与幼儿展开互动,不仅活跃课堂的气氛,还可以使幼儿更好地吸收课堂知识,使幼儿的学习环境得以提升。

幼儿园的绘本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幼儿的阅读技巧,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幼儿的思考与协调能力,更应该尊重幼儿的想象力,与幼儿尽可能多地进行交流,充分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激发幼儿学习的热情,教师在传授给幼儿知识的同时,也要寓教于乐。

四、结论

在绘本教学中,教师不单单是只在课件的多媒体上花费很多的心思,而应是注重在教学的过程中,试着让孩子们学会自己思考,有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可以通过幼儿自己的思维、理解、推断来进行描述,通过教师设定的故事情节,让幼儿自己揣摩故事所讲述的道理,在绘本教学中,不仅是对幼儿的发展,也是对教师的检测,只有幼儿和教师都得到了全方面的发展,才可以避免在以后的教学中出现差错,这样,绘本教学才可以得到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儿娜.浅谈绘本教学中幼儿低效自主阅读现象及应对策略[J].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2,34(8):120-123

[2]王卓君.幼儿园课堂绘画教学中创造力的追寻[J].科技资讯,2012,34(18):26-29

[3]高敬.早期教育机构质量的重要性内涵与评价[J].学前教育研究,2011,(7):46-47

篇12

一、当前幼儿园绘本阅读中提问现状分析

1.提问内容局限了幼儿对故事内容的回忆

绘本教学活动中,有的老师所提问题大多出现在讲述后,局限对前面学习内容的回忆。其实,小班幼儿很难回忆故事中的情景,幼儿的思维空间受到严重局限。如:在小班绘本《脚指头起名字》的第三个环节中,为了帮助幼儿再次理解故事内容。教师让孩子回忆故事内容。师提问:“第一个脚指头给大家起了什么名字?”(幼儿没有反应)第二个脚指头又给大家起了什么名字?(幼儿还是没有反应),连续两个问题抛出去,可是孩子总是想不起来如何回答。可见,教师局限了幼儿对前面故事内容的回忆。

2.提问内容远离了幼儿最近发展区

小班幼儿正处在语言发展区,而讲述活动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绘本讲述由于它自身图画色彩鲜艳、简单、有趣,内容生动、丰富,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为了让幼儿体验绘本讲述活动带来的乐趣,教师在提问时更应该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发他们的心理活动,激发他们的思维,促进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发展他们独立、完整的表达能力。

小班绘本《我妈妈和我》活动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1.你觉得故事里最有趣的是哪里?

3.你和妈妈在一起幸福、快乐吗?

这些问题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根本不可能理解,或者说似懂非懂,所以,小班幼儿的提问要简单、直接,幼儿易懂,易回答,要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年龄特点为准绳,接近幼儿最近发展区,让幼儿学会讲述,要让幼儿有话说。绘本讲述活动是师幼互动的活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提问能够促进师幼互动的良好发展,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兴趣,才能培养幼儿乐意思考、大胆讲述的能力。

4.提问限制了幼儿自主大胆地观察画面

《指南》指出:“3-4岁幼儿能听懂短小的儿歌或故事,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并能理解图书上的文字是和画面是对应的,是用来表达画面意义的。”

在绘本书阅读活动中,理解书本内容是首要目标,提问应紧紧围绕图画书内容进行。比如:园内绘本《小国王》教研课上,老师为了引出绘本故事的名字,直接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到了封面“小国王”的身上,封面上大大的一个“城堡”孩子们却视而不见,这就脱离了绘本书,教师应充分让孩子们自己观察,大胆的用语言表述,当孩子们发现封面上大大的一个“城堡”的时候,老师可以做适当的提问:城堡里住着谁呢?自然就引出了“小国王!”

二、绘本阅读有效提问的思考和策略

1.开放式提问让幼儿敢说

其实,教师的提问应将“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改成“会说些什么、可能怎么做?请说说喜欢的理由”等。

由此,我想起前几天看了林老师的一节绘本教研活动《小爸爸》,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林老师就能做到大胆放手、很注重开放式的提问,让孩子们想说、敢说,让孩子们思维发散。

师:你喜欢自己的爸爸吗?爸爸有哪些本领? 幼:喜欢!爸爸会开车。 幼:爸爸会煮饭。

幼:爸爸会挣钱。 师: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爸爸,(出示封面)他长得什么样? 幼:这位爸爸长得高。 幼:爸爸将孩子高高举起来了,爸爸很有劲。

很多时候,我们在设计导入时,总是想方设法吸引幼儿,希望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能够主动解决问题。以上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的提问为新授作铺垫,不仅拓宽了幼儿的思路,还有助于提高幼儿对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连贯表达能力。

2.层次递进式的提问让幼儿想说

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把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易理解的几个小问题。如:小班绘本教学《谁的影子》,孙老师采用对话录音与PPT画面相结合的方法:以“这个黑影是谁啊?你们在哪里见过?它们会说些什么?”贯穿始终,从影子特征的种种变化,来引导幼儿充分想象和表达长颈鹿、大象、鳄鱼、海豚,它们分别忙着外出、吹喇叭、与鳄鱼鸟一起玩、玩皮球,而不能和小兔子一起玩的原因。

整节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幼儿(眼看)观察、(耳听)倾听、(脑想)想象、学一学、说一说,做一做等多种感官参与,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幼儿向思维的纵深发展,幼儿就会想说。

3.猜想式提问让幼儿乐意说

在绘本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不需要把故事情节一下子全盘托出,需要给幼儿留下想象发挥的空间,猜想接下来的故事情节。

如在小班绘本《你在哪儿,月亮》教学中:

师:天黑了,有一个朋友来了,你们猜一猜,它是谁呀? 幼:月亮。 师:“小兔子发现月亮不见了,感到很着急,那我们猜猜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幼儿猜测想象)我们一起去找找月亮吧!”

篇13

[关键词]观察 思考 表达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3-013

目前,绘本教学主要集中在小学低年级和幼儿园两个阶段。幼儿园教学更关注的是如何通过多种教育教学形式满足幼儿阅读的需求,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而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定位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培养阅读兴趣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基于此,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培养观察能力,点亮一双智慧的眼

绘本正文部分是每个读者都会关注的,而封面、环衬、扉页、封底是我们极容易忽略的地方,但也正是这些地方,蕴含着诸多秘密。如封面上,我们能认识作家,发现主角;环衬的内容往往与正文的故事息息相关;扉页是通向正文故事的一扇门,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封底如果细细品读,会给你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学会观察它们,发现它们,会使整堂课弥漫着想象的色彩。

读《朱家的故事》一书时,淡黄色基调的封面上除了作者“安东尼・布朗”外,学生一眼就能看到的是叠罗汉一样的朱妈妈、朱爸爸和两个孩子。细心的学生会发现,这与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留给我们的印象是完全相反的:妈妈背着爸爸和孩子;朱爸爸和俩孩子笑着,而朱妈妈则板着脸;墙壁上的郁金香花朵慢慢变成了猪脸的形状……这种情形给了学生一种非常奇特的体验:这是为什么呢?认真观察每一个细节,学生会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如果够细致,学生会发现封面中的小猪脸也出现在很多地方,门的手柄、水龙头、盘子……甚至窗外树的阴影,全部变成了猪,后来连朱爸爸和两个孩子的头也成猪头了,原来他们都变成邋遢的大懒猪了,难怪朱妈妈的脸那么难看,难怪她会悄悄地消失。这一刻,读者才恍然大悟。

这就是绘本的魅力,它在角角落落中藏着秘密,点点滴滴里含着意味,虚虚实实中透着道理。关注细节,学会观察,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二、锻炼思维能力,启动一颗灵动的心

我们要将阅读、思考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学会自主感悟,继而领悟文本内涵,再慢慢形成自己的认识。

首先,用学生的疑问引发思考与讨论。好问、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探索未知领域的驱动力。引导学生阅读绘本时,根据学习的需要,进行质疑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手段。学生开始质疑时,我们应该感到高兴,因为这是一种积极思考的表现。对他们来说,能够质疑本身就是一种进步。通过质疑获得新知,将再一次获得自主学习成功的情感体验。

其次,关注学生阅读时的个体感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问题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比如:“你看到了什么?你的想法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如《我有友情要出租》一书中,孩子找到了一直在身边的小老鼠,明白友情也需要主动;《爷爷一定有办法》中,孩子看到爷爷剩下的蓝布到了小老鼠家,感受到爱可以传递。所以,我们不能过多地限制学生的思维,设计的问题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第三,引导学生大胆猜测。绘本有很多空白处,想象空间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猜测可能出现的情况。这是一种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极其有用的方法。

三、训练表达能力,培养一张灵巧的嘴

低年级绘本阅读与幼儿绘本阅读的区别,最大的一点就是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绘本阅读的表达方式可以是说、写、画,低年级阅读则以训练口头表达能力为主。

首先,我们要关注语言表达的完整性。绘本书籍中有个普遍的现象――文字比较少,因此,学生说话的空间就变大。这些文章的空白处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填补。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发挥想象。这是语言训练的非常好的切入口。但在训练学生说话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关注语言表达的完整性,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引导学生慢慢地将所要表达的意思说出来。

其次,绘本文字极少,这对作者是莫大的挑战,因为他们必须用精练的语句来表达,既要读者看得懂,又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细细斟酌语句,找到切入点,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是非常有用的。如《朱家的故事》中“一……就……”的句式,《我爸爸》的“……像……一样”的句式。教师的提问、学生的活动、内容的讲解,都有意识地穿插在这样的训练中,既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也能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这就与幼儿园的兴趣教学区别开来了。

篇14

关键词: 幼儿 绘本教学 指导策略

一、幼儿园绘本教学概述

所谓绘本教学,指的是教师利用绘本材料,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许多技巧的运用,和对绘本的形象讲解,让学生主动参与听故事和说故事。在教学设计中加入“说故事”活动的另外一个目的是,通过感受教师在说故事时候的投入与专注态度,学生会了解到说故事本身也是一种很有趣、很有价值的活动。如此一来,学生也会变得愿意与他人人分享自己创作的故事和融入故事当中的真实生活经验。

二、幼儿园绘本教学存在的现状

(一)绘本选择价值取向偏差

在选择绘本时,很多教师受功利思想驱动,以教化为主要取向,把绘本作为说教的工具来使用,忽视了绘本本身的娱乐性和文学价值。这种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使孩子对书和故事失去兴趣。在选择绘本时,还存在注重外在形式,对内涵缺乏思考的价值取向偏差。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其价值取舍更多偏向认知,忽略其中的审美。

(二)将绘本教学与看图说话混淆

大多数教师由于对绘本教学目标不明确,因此将绘本教学变成故事教学,如个别教师边出示多媒体课件,边讲述图意,然后提问故事内容。有些教师一张一张地出示多媒体课件,然后逐张进行提问,要求幼儿观察后,用较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将绘本教学变成看图讲述活动。

三、幼儿园绘本教学的指导策略

(一)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绘本。

为幼儿选择绘本,首先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不同年龄段阶段,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方面有不同的特点,对阅读的兴趣和理解能力、认知能力也不同。适合学龄前儿童的绘本要有具体的故事情节,贴近孩子的生活,比如吃饭、睡觉、交朋友等,孩子与家长、老师之间的亲情等。要注意文字尽可能简短、易读、上口。三岁幼儿对有情节起伏或有小小探险的绘本故事感兴趣;四岁的幼儿想象力非常丰富,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有利于提高其想象力的绘本进行教学;五、六岁的幼儿,对周围的观察比较细腻,图画中最好有很多可以让他观察的内容,可以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二)正确区分绘本教学与看图说话。

绘本故事基本色彩比较丰富,故事性比较强,比较着重于通过故事讲述生活中的道理。通过故事的丰富图画、简单语句,培养孩子们一些生活中的习惯,从故事中体验生活中的大道理,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很有意义。许多绘本的主旨都不一样,主题不一样,要陈述的也不一样,有父母相处、生活中的科学等,各方面都有涉及。看图说话类似于小学生的作文,一般是尝试让孩子看图表述自己的想法或者理解,主要是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师范读,引发幼儿兴趣。

在进行绘本教学之前,教师应该通过手偶引发幼儿的兴趣,之后进行阅读。在教师阅读之前要从读本中提取主要人物、动物、物品等信息并制作成图片。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通过夸张的语言、表情、动作,让幼儿更好地深入阅读,必要时,还可以做一些手偶调动情绪。还可以配上一些音乐,做好阅读前准备。

(四)教师开放式提问,激发幼儿想象力。

幼儿在绘本阅读活动中要多设计开放式问题。在绘本阅读中,教学的提问要根据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幼儿大胆展开讨论,运用他们自己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意愿、思想。使幼儿学会多种疑问方式,从多种角度了解事物,让幼儿敢说,不怕说错,能让幼儿多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也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五)通过故事表演,加深幼儿对绘本的理解。

在教师对幼儿进行绘本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在进行完阅读之后,通过图片及音乐让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从而让幼儿对故事内容加深印象,从中感受到快乐,喜欢上绘本教学。

参考文献:

[1]心怡.绘本向我们迎面走来[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8.5.

[2]曹英杰.绘本,让数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J].考试周刊,2012(58).

[3]吴宇.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