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5 14:50:0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绘本教学策略,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教师对绘本认知存在问题
从绘本的选材入手,通过对本园教师进行谈话了解到:教师所选择的绘本是以网络推荐的为主,多选择国外优秀经典绘本作为绘本教学素材。进一步访谈中,教师透露出之所以选择国外经典绘本是因为网上有相应的教案可以作为参考。部分教师会考虑到与现有主题活动相符的绘本作为素材,但是所设计的教案比较局限,多设计成语言活动。教师在绘本的选材存在着拿来即用的思想。
从教师对绘本的解读入手,通过访谈、实践教学以及听课评课的方式了解到,教师能做到理解绘本的整体画面和故事情节。即使我园将绘本作为园本课题进行研究,要求教师将绘本教学活动作为常规的教学活动,但是对绘本中所存在的教育价值进行深挖掘缺乏经验。加上幼儿园缺少绘本教学的专门培训,教师在以绘本为素材进行设计教案时,非常迷茫,总是在绘本活动和看图讲述活动中徘徊,界定不清。绘本的教案来源多数是参考网络信息,再来就是对已有优质绘本教学视频进行磨课,还有就是通过年段教研时集体研讨出来的,但是单纯从年段教研所设计出来的教案多数是差强人意的。就是因为教师对绘本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甚至有的老师是将绘本教学做为一种教学任务而已。
(二)教师在绘本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分不清绘本教学与看图讲述活动的区别
以我园绘本公开观摩活动为例。例如绘本教学活动《鼠小弟的小背心》,教师运用多媒体制作PPT,通过一张一张的绘本PPT进行分段讲述,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观察绘本中画面、模仿各种动物穿“小背心”的神态,以及对整个绘本故事情节进行表演。这一系列的教学手段让听课的老师有种分不清这是不是绘本教学活动,研讨时大家都提出这样的困惑:感觉这和语言活动中看图讲述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到底什么样的活动才能称之为绘本教学呢?由于教师花了大部分的时间让幼儿观察画面、描述画面,模仿画面,所以教师往往忽略了绘本中原有的语言文字描述,总是重图轻文。其实一本绘本的完美呈现一定是图画与文字的结合,因为文字表达了这本绘本中的隐形节奏,传递这本绘本中的情绪变化。
2.教师停留在绘本教学的形式上
几乎全园所有的教师在开展绘本教学活动时都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整个活动所准备的教具往往是PPT,从谈话导入、从创设情境导入,从问题导入等导入方式之后就开始从头到尾都是PPT,利用PPT让幼儿观察图画,理解故事情节,有时候再加上动作模仿,语言模仿来达到深入理解,最后的活动延伸环节不是美术就是表演游戏。直到整个活动完整结束之后,绘本的实体都为出现过,有的老师说PPT是为了方便所有的幼儿观察绘本画面,或者是说开展活动之前幼儿已自行先阅读过改绘本了。但是即使是这样的理由都不能忽略教师过于注重形式的行为,并忽视了绘本的最根本的教育价值和绘本作为园本课题研究的最重要目的是为了在绘本教学中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3.教师的提问技巧和应答水平偏低
以大班绘本教学活动《狼大叔的红焖鸡》和《第五个》为例。教师在活动开展前已设计好教案,预设了各种问题以及孩子们回答内容。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多为:“是不是这样的?为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是怎么想的?”听课老师把自己当做孩子的角色投入这个活动,会发现上课老师提出了很多的为什么,我们都无法回答得出来。这样的问题预设和这样的提问方式让听课老师都感觉到特别的疲惫,更何况是孩子呢,这样单向性的提问容易使人用脑过度,而且面向的只是个别能力强的孩子,而不是全体幼儿。但是往往老师就是只要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就可以顺畅地衔接上已预设的下一个环节。又例如在《狼大叔的红焖鸡》这个活动中,当母鸡打开门时看到大灰狼说道:“亲爱的狼大叔……”,而后老师提出问题“你们猜大灰狼会怎么做?大灰狼为什么会害羞?”孩子们的回答都是“大灰狼不会吃母鸡!”回答原因时,教师请了一个回答,孩子说道:“因为母鸡很有礼貌,它们有很好地沟通!”老师只是点了点头敷衍地“嗯!”的一?,因为这孩子给的答案不是她想要的。但是这个孩子的答案正好表达了这本绘本所要传递的“遇到危险应该通过良好的沟通而化解危险”。所以在绘本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和应答策略欠缺,不能随机应变。
二、优化幼儿园绘本教学策略
(一)选择适宜的绘本
中班年段分别开展的是“有趣的昆虫”和“蔬菜一族”两个主题,在原有主题活动设计的基础上,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充分挖掘绘本资源,发挥本园特色,探索设计适合本园特色的绘本主题活动。首先以“昆虫”和“蔬菜”主题相关的绘本入手,经过教师自主阅读和学习之后,再进行年段教研分析,从中选出《蚂蚁和西瓜》、《瓢虫娜娜》、《昆虫运动会》、《昆虫躲猫猫》、《一园子青菜成了精》、《南瓜汤》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最后在随着实际主题活动的开展再进行分析和抉择,选出孩子们感兴趣,与当下分主题相融合,能与孩子的已有经验进行对话的绘本。
(二)通过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绘本教学能力
根据本园教师存在的实际问题开展有针对性、形式多样的绘本教研活动。例如“请进来”和“走出去”。“请进来”就是引进专家来园讲座和指导。“走出去”是多鼓励教师外出观摩优质绘本教学活动,参与优质绘本教学活动研讨。结合本园实际或者本年段幼儿实际情况,将优质的绘本教学活动引进并进行磨课,同时在年段开展同课异构、同书异构、一课多研的形式,让每一本的教育价值被深挖局,让绘本教学内化于心。
(三)以一本绘本的构成为素材,展开系列活动。
在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以一本绘本作为中心点,通过阅读该绘本,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从幼儿兴趣点为基准,挖掘出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和区域游戏。选择同一本绘本紧紧围绕同一个主题,除了利用绘本开展语言领域活动外,还可以结合主题开展进度开展其他领域活动。例如中一班利用绘本《蚂蚁和西瓜》引起幼儿对蚂蚁的好奇,从而开展了一系列认识蚂蚁的特性、蚂蚁的家、饲养蚂蚁等自然角观察活动。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绘本中蚂蚁的形象拟人化,夸张的手法和简单的线条从而挖掘撕贴、添画蚂蚁动态的美术活动,同时体会蚂蚁勤劳能干、乐天不惧困难、聪明灵活又富有合作的精神。又如围绕《一园子青菜成了精》开展的主题活动,除了绘本有趣的故事情节为基础开展的语言活动外,中二班和中三班教师与孩子一起在班级自然角和种植区种植各种蔬菜,在照顾和观察蔬菜生长的过程中渗透绘本中蔬菜不断变化的过程,又开展了泥塑蔬菜、印画蔬菜等美术活动。
(四)优化绘本教学活动设计。
在整个活动的设计前教师应该反复阅读绘本,细致地观察绘本中每个图画,反复推敲绘本中的文字,理解作者所要传递的信息和绘本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在设计绘本教学活动时要懂得取舍,有目的性地选择典型性的画面来设计活动。在绘本教学活动中营造一个温馨愉悦的氛围,从有趣的导入活动开始,可以是游戏,可以是情景表演,可以是实物引入等,先调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最后要有情感的迁移,也就是要回归绘本。
图画和文字的结合才是有生命的绘本。绘本教学活动有有别于看图讲述活动,在引导幼儿关注绘本中静美的图画的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把握绘本故事的节奏,用生动的表情和夸张的语气自然地讲述绘本中原有的绘本文字。适合中班幼儿阅读的绘本多是文字简练,反复出现,朗朗上口,能激发幼儿阅读和模仿的兴趣。例如绘本《这是我的》,反复出现“这是我!”最后出现“这是我们的!”教师示范,引导幼儿用朗诵的形式学习和掌握绘本。
关键词:绘本;阅读环境;学习方法
一、选择优秀的绘本,创造活跃的阅读环境,让幼儿“乐读”
1.如何选择绘本
(1)选择绘本之前,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幼儿的年龄特点,使之能充分引起幼儿的阅读兴趣
例如绘本《好饿的小蛇》故事情节简单,画面生动、形象、有趣,内容重复、单一,很受小班幼儿的喜欢,因为小班幼儿的视觉发展还不够完善,所以能很快接受和理解这一类的图画,所以,要根据不同阶层幼儿的心理及生理特征,选择相对应的幼儿绘本。
(2)绘本中的图画内容最好与幼儿的实际生活有联系
若是画面中的内容能与幼儿的生活相牵连,这不仅可以让幼儿对画面中的人物产生共鸣,还能激发幼儿阅读的好奇心,从而促使幼儿产生阅读的兴趣。例如,绘本《我妈妈》中呈现的画面内容,就可以使孩子们产生共鸣。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妈妈都不可替代的,是最伟大的,也是最棒的,这样的画面内容不仅能激发孩子们阅读的兴趣,还能为课堂的互动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3)绘本不能一味地追求简单,要有选择性地为幼儿的阅读增加挑战
随着幼儿心智的发展,画面内容的单一化、简单化、重复化,已经不能带给孩子们阅读的乐趣了,所以,这时就要选择一些有挑战性的绘本给孩子们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适当地引导和鼓励孩子们,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小蛇散步》绘本中,作者会适当地在每一幅画中提供一点线索或者伏笔,从而引导学生去探索,这样孩子们在绘本阅读时,就好像在玩猜谜底的游戏一般,猜对了欢欣鼓舞,猜偏了会更加好奇后面的情节。
(4)绘本中画面和色彩一定要符合这个年龄段的幼儿,不能太过于超前
每一本绘本都是一部经典,是启迪孩子艺术天赋的最佳捷
径,但是若是画面的色彩超出了孩子们的理解范畴,那么势必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选择绘本的颜色,最好是幼儿生活学习中能接触到的颜色,这样才能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艺术天赋。
2.创造好的阅读环境
虽然一本优秀的绘本会让幼儿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但是一个好的阅读环境,不仅能帮助幼儿产生阅读的兴趣,还能让幼儿更加专注于绘本中的内容,让幼儿的精神得到成长。对于一个心智还没有发展完全的幼儿来说,自我创造阅读氛围自然是不可能
的,所以,这就需要教师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在课堂之上,老师可以通过猜谜语、表演的方式来帮助幼儿阅读绘本,从而创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感染更多的幼儿去阅读绘本。而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有规律的更换带疑问式的墙画来吸引幼儿注意力,让其思考,然后在相应的位置摆放与壁画对应的绘本,让幼儿阅读,从而培养其阅读兴趣。例如我们还可以将孩子的母亲请来,让孩子一边体验到母爱,一边感受阅读的快乐,从而实现“乐读”。
二、引导幼儿挖掘绘本故事的内涵,让幼儿体验阅读过程
想要多读绘本,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喜欢绘本。这需要教师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犹如在玩耍一般。一本优秀的绘本可以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但若是不加以引导和挖掘,那么孩子们读完了就读完了,这样不仅浪费了绘本资源,还失去了与孩子们互动的机会,也失去了让孩子们感知故事内涵的机会。
例如,在绘本《小蛇散步》中,作者虽然留下了些许线索,让孩子自己去猜测后面的故事情节,但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孩子们很容易因为急切的好奇心而不会去寻找线索,直接去观看故事情节,这也就失去了绘本原本的意义,所以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鼓励以及挖掘,才会让孩子们感觉绘本带来的快乐,而不仅仅满足好奇心。
通过引导孩子们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让孩子们参加自行猜想故事的后续发展,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以及挖掘,这样就可以让阅读的过程变成孩子们玩耍的过程,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循环,
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想要孩子们正确地阅读绘本,就离不开老师的引导,而这种正确的阅读方式将持续影响孩子们,促使孩子们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法。
绘本阅读的时间应是轻松的,没有任何压力的,也是有趣、快乐的,只有这样才符合孩子们的天性,才会让孩子们对绘本爱不释手,而不是拿所谓的条条框框去约束孩子们的天性,这样不仅得不到孩子们的喜欢,还会让孩子们畏惧阅读。绘本给孩子们的感受应该是趣味性十足、魅力和感动并存的,只有这样的绘本,才会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开出快乐的花朵。
参考文献:
[1]陈月芳.畅游绘本让孩子“读”享快乐:浅谈幼儿园绘本阅读的教学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0(22).
1.教学目标模糊。在幼儿园的绘本教学中,由于大多数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将绘本教学等同于看图讲述和故事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其实不是幼儿在阅读而是教师在讲故事,根本起不到绘本教学促进儿童阅读能力提升的作用。另外,在绘本教学中,教师用完整的语言描述绘本课件资料,幼儿的思考能力也受到了限制,绘本教学的目标在幼儿园中太过模糊,对幼儿的成长起不到什么作用。
2.课程导读过多。在对幼儿进行绘本教学时课程的导读过多。导读就是在对幼儿园的儿童进行教育的时候,教师通过提问、解读的方式帮幼儿理解书中的内容和主题思想。在对幼儿进行绘本教学时,教师的导读过多,会阻碍幼儿形成自己的思考,幼儿会顺着教师设置的路线去想,这样就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在幼儿园的绘本教学中,过多的课程导读,使幼儿的阅读过程变成了被动接受,使幼儿对阅读产生反逆感,影响其早期阅读习惯的培养,从而阻碍了绘本教学的有效开展。
3.绘本教学中课件成了主角。在绘本教学中,课件往往是起到活跃气氛和增强课堂故事形象作用的,只是提高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并不占据教学的主导地位。但是目前不少幼儿园在实行绘本教学的时候,就使用课件来完全代替教师的讲解,教师在幼儿园的教学中也开始充当配角,甚至幼儿在绘本教学中连课本都不曾打开,这一堂课就结束了。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幼儿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在阅读上,而是在课件载体的多媒体上花了很多心思,严重违背了绘本教学开发幼儿阅读能力的条件。长此以往,必将会导致幼儿园的儿童思考能力和阅读能力下降,同时又对课件产生很强的依赖性,严重地影响了幼儿园绘本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幼儿园绘本教学方法及策略分析
1.明确绘本教学的目标。在对幼儿园儿童进行绘本教学时,要明确绘本教学的目标,即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幼儿掌握阅读本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还要在绘本教学中培养幼儿的阅读技能,让幼儿自己学会反复思考,此外,还应教会幼儿弄清书面表达和口语之间的关系,让幼儿试着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进行故事的讲述和描写。在幼儿园的绘本教学中,重要的不是讲述故事本身,而是教会幼儿阅读故事和思考故事的能力。故此,教师就要设定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资料,让他们自己能理解和消化故事中的道理。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只有全面地认知绘本教育,才可能避免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走进误区。
2.在绘本教学中应尊重幼儿的感受。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绘本教学时,教师要让儿童自己体会阅读的思想,让幼儿有自己的观察、思维以及推理的空间,给他们一定的发展空间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其与自身意见相同。教师应该经常和幼儿互动,以便了解他们对课堂知识的感受以及认知水平,这样才有利于绘本教学课件的准备,可以根据幼儿的水平来制作教学课件,使幼儿可以更轻松地提升阅读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绘本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7―0179-02
在幼儿园教育中,对于3~6岁的儿童实行绘本教学是目前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幼儿进行绘本教学的时候,对绘本资料要做合理取舍,做到重点突出、层次阅读等,这样才能体现出幼儿园绘本教学的意义,从而引导幼儿主动地学习知识。本研究首先简单介绍了幼儿园绘本教学及其作用,然后分析了幼儿园绘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一、幼儿园绘本教学及作用
绘本教学其实就是教师利用绘本材料,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完成教学目标的方法。由于幼儿园的儿童理解能力不如长大的孩子,因而在幼儿园实行绘本教学对幼儿的教育非常有益。绘本教学中的特色就是绘本可以提供给幼儿直观、真实的视觉感官,绘本中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幼儿更容易接受,教师可以通过绘本教学使幼儿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发挥其学习主动性,提升思考能力。
幼儿园进行绘本教学其主要就是为了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使幼儿产生对书籍阅读的兴趣,以及自身学习书面语言的敏感性,让幼儿可以掌握一定的阅读和书写技能。然而,在当前幼儿园绘本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幼儿园绘本教学的质量没有提高、绘本教学缺乏教育价值等,这些都严重限制了幼儿园绘本教学的发展。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经验总结出如何做好幼儿园绘本教学的反思。
二、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的问题
1.教学目标模糊。在幼儿园的绘本教学中,由于大多数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将绘本教学等同于看图讲述和故事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其实不是幼儿在阅读而是教师在讲故事,根本起不到绘本教学促进儿童阅读能力提升的作用。另外,在绘本教学中,教师用完整的语言描述绘本课件资料,幼儿的思考能力也受到了限制,绘本教学的目标在幼儿园中太过模糊,对幼儿的成长起不到什么作用。
2.课程导读过多。在对幼儿进行绘本教学时课程的导读过多。导读就是在对幼儿园的儿童进行教育的时候,教师通过提问、解读的方式帮幼儿理解书中的内容和主题思想。在对幼儿进行绘本教学时,教师的导读过多,会阻碍幼儿形成自己的思考,幼儿会顺着教师设置的路线去想,这样就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在幼儿园的绘本教学中,过多的课程导读,使幼儿的阅读过程变成了被动接受,使幼儿对阅读产生反逆感,影响其早期阅读习惯的培养,从而阻碍了绘本教学的有效开展。
3.绘本教学中课件成了主角。在绘本教学中,课件往往是起到活跃气氛和增强课堂故事形象作用的,只是提高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并不占据教学的主导地位。但是目前不少幼儿园在实行绘本教学的时候,就使用课件来完全代替教师的讲解,教师在幼儿园的教学中也开始充当配角,甚至幼儿在绘本教学中连课本都不曾打开,这一堂课就结束了。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幼儿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在阅读上,而是在课件载体的多媒体上花了很多心思,严重违背了绘本教学开发幼儿阅读能力的条件。长此以往,必将会导致幼儿园的儿童思考能力和阅读能力下降,同时又对课件产生很强的依赖性,严重地影响了幼儿园绘本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幼儿园绘本教学方法及策略分析
1.明确绘本教学的目标。在对幼儿园儿童进行绘本教学时,要明确绘本教学的目标,即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幼儿掌握阅读本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还要在绘本教学中培养幼儿的阅读技能,让幼儿自己学会反复思考,此外,还应教会幼儿弄清书面表达和口语之间的关系,让幼儿试着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进行故事的讲述和描写。在幼儿园的绘本教学中,重要的不是讲述故事本身,而是教会幼儿阅读故事和思考故事的能力。故此,教师就要设定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资料,让他们自己能理解和消化故事中的道理。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只有全面地认知绘本教育,才可能避免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走进误区。
2.在绘本教学中应尊重幼儿的感受。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绘本教学时,教师要让儿童自己体会阅读的思想,让幼儿有自己的观察、思维以及推理的空间,给他们一定的发展空间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其与自身意见相同。教师应该经常和幼儿互动,以便了解他们对课堂知识的感受以及认知水平,这样才有利于绘本教学课件的准备,可以根据幼儿的水平来制作教学课件,使幼儿可以更轻松地提升阅读能力。
3.有针对性且灵活地实施教学。对于幼儿园的绘本教学,教师对于教学课件的设置可以是灵活且有针对性的,对于课前的导读也可改成疑问或提问的方式,这些都将会增强幼儿的阅读能力与思考能力,也会提升幼儿的阅读速度。对于绘本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教师应该将其与教学方式结合,提升课堂的知识转化率,使幼儿能有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幼儿园的绘本教学对促进幼儿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绘本教学会增强幼儿的思考和动手能力。在幼儿园进行绘本教学时,应该尊重幼儿的感受,激发幼儿的情感,丰富幼儿知识的同时也寓教于乐,引导幼儿去主动学习,这些都对其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潘儿娜.浅谈绘本教学中幼儿低效自主阅读现象及应对策略[J].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2,(8):120-121.
[2]王卓君.幼儿园课堂绘画教学中创造力的追寻[J].科技资讯,2012,(8):26-27.
[3]高敬.早期教育机构质量的重要性内涵与评价[J].学前教育研究,2011,(7):46-47.
误区一:阅读识字型
图文并茂的绘本,图画精美,语言精炼。在绘本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便利用绘本精简的语言,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进行识字训练。在识字要求的压力下,让绘本失去原有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让幼儿对绘本望而却步。
误区二:提问传授型
好的绘本不仅仅在讲述一个故事,同时有着经久不衰的永恒主题和深刻的内涵。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急功近利,为了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受到教育,便以提问贯穿绘本阅读始终。在一连串的“你知道了什么?”“你懂得了什么?”的追问下,幼儿的阅读兴趣被蒸发。
误区三:无指导型
在绘本阅读教学的实践中,一些教师本着“绘本是读给孩子听的书”的理念,在绘本阅读教学中,纯粹以朗读者的身份出现,读完故事就完事,不启发、不质疑、不指导,使绘本蕴含的丰富价值和意义缺失,效率低下。
那么,在绘本教学中如何让幼儿对绘本“爱看、会听、善讲、敢编、乐演”呢?我们园相关课题组通过以绘本为载体的教学活动实践,探索出了一系列的绘本教学策略和方法。
一、教材的调整和处理策略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绘本页数较多,画面细节非常丰富,信息量较大。幼儿在集体阅读时兴趣点容易分散。根据这种现状,我们课题组教师在进行绘本教学前,会站在幼儿的角度上进行研读与思考,根据教学的需要,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对绘本进行适当的取舍和整合,用最适合幼儿的表现方式将绘本所蕴含的真正内涵传递给孩子,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如:绘本《鼠小弟的小背心》中,有六个动物借小背心:小鸭子、小猴、海狮、狮子、马、大象,而且,他们的对白都是一样的。反复的情节、反复的对白在教学过程中显得很单调,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我们删减了两个角色:海狮和马,这样故事更加紧凑,又没有影响主题的表达。
二、幼儿活动式体验策略
幼儿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体验,体验强调的是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强调亲自参与活动,使幼儿在此基础上构建知识、提升经验,最终让幼儿感悟到体验的快乐,为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根据小、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分别采用了不同形式的活动式体验策略。针对小班幼儿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无意注意占优势的学习特点,我们重点采用“游戏体验”和“操作探索”的策略,引导幼儿在游戏性、情景性、操作性的氛围中充分感知和体验。如:小班绘本活动“好饿的毛毛虫”,我们设计了这样的操作探索环节:提供1~5的数字卡及水果卡一套,让幼儿进行数学方面的5以内数量对应关系的操作。数字1,对应毛毛虫吃了1个苹果;数字2,对应毛毛虫吃了2个梨子……中大班幼儿生活经验和知识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想象力、表达力和探索欲有了进一步发展,我们重点运用“表演表现”、“想象创作”等策略,鼓励幼儿在充分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学会表达、学会合作、学会创造,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如大班绘本《佩泽提诺》中的几个角色小P、飞得远、游得快等形象都是由色块组成的,那么小P在寻找自我的旅途中还会遇到的什么样的朋友呢?我们在续编活动中提供了由色块组成的可自由变化的魔棍,让幼儿用魔棍建构形象,并根据自己建构的形象起名,如:为什么(问号形象)、看得远(望远镜形象)、航海家(龙舟形象)等来续编绘本故事。
三、师幼互动提问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教师:“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和表现,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在这种互动中,教师是幼儿的合作者、引导者。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提问”,抓住故事情节线索,抓住绘本特质进行引导提问。在绘本阅读活动中,我们运用了引导性互动提问、追问式互动提问、层次性互动提问、启发式互动提问等一系列的策略。如大班绘本活动“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教师可在出示封面,揭示书名后,在第一张画至海狮前面几张画运用引导性互动提问。教师可提出:“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小老鼠摘到苹果了吗?为什么?”的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有意识地去自主阅读并理解绘本前一部分的信息。在绘本故事情节发展的转折处,指着海狮的画面至结束处,教师采用追问式互动提问:“小小的海狮为什么能摘到苹果?”这样的追问引发幼儿进一步深层的思索。再如大班绘本活动“我的幸运一天”,针对幼儿在阅读过程遇到的重难点问题,设计了启发式互动提问:“为什么狐狸不吃小猪,反给它洗澡、做午餐、做按摩呢?”一些幼儿认为是狐狸想吃到干净、肥一点的小猪;另一些幼儿则认为这是小猪想出来的办法,想拖延时间。到底哪种推测是正确的,教师不作解答,而是让幼儿带着期待到最后几张画面中(这部分事先用夹子夹住)去寻找答案。
实践证明,以上互动中的提问共同构造了一个全方位的、动态的绘本阅读活动中关于问题的探究过程,这种全面的互动使阅读活动更富有活力,并从不同的角度保证了绘本阅读活动目标的实现。
四、幼儿情感体验式策略
幼儿期的情绪情感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而绘本非常强调情绪和主题的连续性,绘本幽默、夸张的内容深深吸引幼儿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幼儿的真实情绪的需求,紧扣绘本情感的中心思想,因势利导,弥散情绪气氛,使幼儿受到感染和影响,再通过教师的肯定和鼓励,让这种体验印入到幼儿的脑海中,成为他们真实的情感体验。如大班绘本活动“苏菲生气了”,开始时我让幼儿观察苏菲生气的表情,并学一学她生气的表情。猜一猜苏菲今天为什么这么生气?通过猜想生气的原因让幼儿设身处地将自己和苏菲融合在一起,感同身受地去阅读理解后面的故事。当幼儿阅读了绘本,知道了苏菲生气的原因后,再让幼儿讨论:生气好吗?有什么不好?那你们在非常生气的时候有什么好办法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你能把自己的办法记录下来吗?同时将幼儿记录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请幼儿逐个说明自己的做法。通过这样的情感体验的方式,让幼儿明白生气的情绪对自己和别人都不好,当你生气的时候,要学会找一个好办法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让自己和周围的人重新快乐起来。
五、多元化表达表现策略
每个幼儿都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教师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应为幼儿提供多种想象、尝试多元化表达表现的机会与条件,运用多种形式创设各种有利于幼儿多角度、多方面表达表现的情景,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表现自己对绘本中描述情景的理解,从而实现艺术间的同构。如:在绘本活动“爷爷一定有办法”中,可让幼儿从衣料的大小、材质方面,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多途径、多方面的讲述衣料还可以变成什么?并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和实践中,充分感受到爷爷的智慧和不同制作方法带来不同效果的成就感。多元化的表达表现,不仅激发了幼儿对语言表达的渴望,也深植了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多途径的角色体验。
六、信息技术的运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