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等教育科学范文

高等教育科学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15 14:50:0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等教育科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等教育科学

篇1

高等教育科学发展道路,必须贯彻发展是第一要义的战略思想。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样,当前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和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对培养人才提出的新要求,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和严峻挑战。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把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发展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切实使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道路,必须落实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高等学校落实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重大问题,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特别是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基本政策,保障困难群体的受教育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不断提高其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就要坚持以教师为重点,用更大的精力、更有力的举措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教师快速成长和施展才华的体制机制,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良好环境。

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道路,必须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高等学校内部若干重要关系。要把握好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师生可承受的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相互协调、和谐发展。要把握好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关系,以学科建设为统领,推动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相互促进。要把握好硬件建设和软环境建设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努力搭建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广阔平台。要把握好学生培养中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关系,全面促进广大学生成长成才。

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道路,必须掌握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高等学校既要凝练、传承、发扬民族文化,也要选择、规范、整合时代文化,还要倡导、发展、引领创新文化。既要重视校园精神的培育,也要规划校园环境的建设,还要加强校园行为的引领。既要重视“大楼、大树”的“拔地而起”,也要重视“大师、大家”的“脱颖而出”,还要重视“大气、大爱”的“遍地开花”。既要设计好学校发展的总体思路,也要谋划好学校发展的具体项目,还要建设好支撑学校发展的各支队伍。只有将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统筹好,才能使学校的各项事业科学、健康发展。

篇2

一、正确处理扩大办学规模与改善办学条件的关系

规模是基础,办学条件是保障。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学校连年扩招,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更多家庭的子女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要,提高了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为国家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构建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提供了必要的人才和智力储备。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有相当部分的高等学校为了自身的利益需要,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导致硬件设施超负荷运作,而为满足教学需要,又不得不大量借贷用于征地和基础设施建设,真正投入到教学仪器设备的经费很少,致使内部教学设施十分缺乏。同时学校考虑未来可能“人多为患”,也就不可能大量充实师资,使得现有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无暇顾及科研工作,教学质量下降。相应地,学生由于接受不到良好的教育,整体素质下滑。凡此种种,都与科学发展观相距甚远,不可能使高校健康、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因此,要实现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就不能盲目追求数量扩张和规模扩大,而应把发展规模与教学硬件设施的承载能力、师资的承受能力和发展要求、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把握好发展节奏,坚持以人为本,实现高等教育的和谐、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正确处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关系

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更要在考虑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与当地的产业、行业结构和就业需求结构相协调,科学调整和设置专业,确保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不能盲目攀高攀大,盲目追求高速增长。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还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主要问题是专业口径过小、社会适应面太窄、课程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滞后、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致使大学毕业生供给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结构相矛盾。影响学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这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是相悖的。应该看到,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后续社会人才需求,或者说,往届生创业率与创业质量反作用于应届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因此,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结构、强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正确处理好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是实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真正付诸实践。

三、正确处理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与综合素质提升的关系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高等教育责无旁贷,任务艰巨,其责任和使命是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优秀综合素质人才。在高等教育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推动各项工作,有利于培养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兼优的人才,有利于发展、实现、维护广大青年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中,基础教育仍旧是以升学为导向,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从根本上忽视了对学生全面素质提升方面的教育。而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后,人们更认为,高等教育应该使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质,解决就业问题。因而,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方面看,我国高等教育的缺陷主要在于: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忽视对学生全面素质提升方面的教育。有些方面的教育虽然实施了,但由于教育观念陈旧,教学内容偏颇、方法失当,教育效果并不明显。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事件的出现,固然有他本人的主观原因,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教育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存在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失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仍不能忽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因此,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我们应树立多元质量观,在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努力营造适宜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成才的校园文化氛围,尤其是努力营造优美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真正将学生培养成为品德好、性格好、身心健康,能正视现实、心胸开阔、待人宽厚、意志坚强、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综合素质人才。

四、正确处理强化管理与优化服务的关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制胜法宝是品牌。学校办学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以质量为生命。质量就是一所学校的品牌。那么,如何提升质量,创造品牌?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强化管理与优化服务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规范教学秩序,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这也是普通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战略突破口。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强化管理更显重要。从教师层面讲,强化管理就要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做到以师德教育为主线,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科研业务能力的培养;加强对骨干教师的管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培养教师良好的敬业精神。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强化管理还应科学管理,不断优化管理方式方法,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治校的原则,在软硬件上为广大教师搞好教学科研搭建广阔平台。注重人文关怀,创设和谐校园。就学生管理而言,面临诸多问题。由于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不良因素的影响,以及高校扩招后学生整体素质的相对下降,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越来越困难。因此,出现两种倾向,一是放任型管理:放松对学生的管理,只要不出问题就行;二是保姆型管理:担心学生出问题,对学生实行强制式的管理。二者均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不符。我们认为,人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这是由大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不稳定性、不成熟性以及人本身所具有的惰性决定的,是由大学的特殊氛围、现代大学的生存发展需要以及社会与高等教育的关联性所决定的。只有强化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才能纠正教育行为偏差,规范教育行为,确保育人质量。当然,坚持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严格管理,还必须强化服务观念,提升服务意识,建构科学、合理、适当、明确、可行的制度与规范。要从学生整体实际出发,多了解学生,多鼓励学生,多关爱学生,建立起与学生之间多角度、深层次的情感交流,构建以热爱学生、尊重信任学生为基本出发点的民主平等的管理方式,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目标的实现。

篇3

[关键词]范式;高等教育研究;高等教育学科

Abstract:China''''sresearchinhighereducationhasgonethroughtwoparadigmtransformationssince1978.Inthe21stcentury,anopenandpluralisticparadigmsystemshouldbeformed.China''''sresearchinhighereducationwillturnintoanopenresearchfield.Thehighereducationdisciplinewillexist,anditshouldexertaleadingactionintheopenandpluralisticresearchinhighereducation.

Keywords:paradigm;researchinhighereducation;highereducationdiscipline

1978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从蹒跚起步到蓬勃发展,历经两次范式转换。新世纪的中国高教研究事业要持续、健康、繁荣地发展,在解决高等教育现实问题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对现有的“高等教育学科范式”进行一场真正意义的变革,通过建立开放、多元的研究范式,使中国高教研究全面走向开放。同时,高等教育学科并不会因此终结,而是将在开放、多元的高教研究中发挥主导作用,并不断得以完善,为世界高教研究的科学化进程做出应有贡献。

从科学发展史看,“范式”的转换往往被认为是科学发展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更替的主要依据。在西方,不仅科学界许多人借鉴“范式”概念来描述现代科学的发展,并试图找出现代科学演进过程中所遵循的必然逻辑,一些教育理论研究者也发现“范式”的魅力,并借用它来解释教育学理论的进展,进而在方法论层次上进行深刻的反思。

何谓“范式”?不同学者的解释五花八门。笔者认为,高教研究范式可理解为研究高等教育现象的一种视野、参照框架和主导性的研究方式,它规定了高教研究领域的成员对解决高等教育问题所共有的理论体系、基本观点、基本假设和基本方法。从这个意义看,1978年以来中国高教研究已经历了两次转换。

第一次转换:“前范式”“普通教育学科范式”。1978年以前,由于高教研究尚未形成专门领域,当时学者从事的高教研究主要是自发、零散的研究,没有专门的理论指导,属于“前范式”高教研究。1978年中国高教研究成为专门领域后,以潘懋元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高教研究专职人员就开始致力于建立一个专门的高等教育学科,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高教研究。但由于此时高等教育学并未产生,普通教育学就成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构建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学科的主要理论基础和参照框架,即我们理解的“范式”。潘懋元主编的第一部《高等教育学》就是在参考普通教育学体系基础上经过加工和创新后完成的。普通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经过数百年的探索,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在高等教育科学的起步阶段,把“普通教育学科范式”作为研究范式,无疑是合理的选择。以普通教育学作为参照、在普通教育学理论的基础上寻找高等教育的特殊性,作为构建高等教育理论的主要路径,比直接从高等教育实践中抽象出理论,更加快捷、有效,相比过去缺乏理论指导的经验性研究更是质的飞跃。

第二次转换:“普通教育学科范式”“高等教育学科范式”。尽管1984年第一部《高等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建立,但这并不意味着高等教育学科就成为了高等教育研究的范式,因为借助普通教育学建立起来的高等教育学在体系、概念、理论、方法等方面还不成熟,尚无力承担作为高等教育研究参照框架和主导性研究方式的责任。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高等教育科学学科群的形成中,普通教育学及其分支学科如教学论、教育史、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比较教育等对高等教育科学各分支学科的影响甚至比新兴的高等教育学更大。1992年以后,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进入了繁荣发展和稳步提高的新阶段,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1993年成立的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明确提出以高等教育基本理论和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为主要任务,该研究会的前三次学术年会都以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为主题。在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的带动下,不少学者投身到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研究中,对高等教育学性质、对象、体系、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其目标是建立高等教育学的科学理论体系,实际上也是为了构建高等教育学科范式。与此同时,更多的学者编写了高等教育学新作,在构建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今天,虽然高等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尚未建立,但高等教育学科作为高等教育研究的指导理论与参照框架已经得到普遍认同,高等教育学科基本上确定了中国高教研究学术共同体解决高等教育问题所共有的理论体系、基本观点、基本假设和基本方法。因而,可以认为“高等教育学科范式”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初步确立。

从1978年以来中国高教研究的进程看,尽管存在两次范式转换,但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学科范式这一重大目标始终没有变化。在近二十多年中国高教研究众多成就中,创建高等教育学科、形成高等教育研究范式无疑是最重大的成就,它不仅是中国高教研究事业繁荣发展的直接原因,也是中国为世界高教研究的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耐人寻味的是,尽管高等教育学科范式的意义和贡献有目共睹,但学术界对它的质疑和挑战始终没有停息过。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问题的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新兴的高等教育学科范式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常常显得力不从心,多学科研究范式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青睐,高等教育学科范式受到严峻挑战。如果说,学科建立初期要不要建立学科、能不能成为学科的质疑主要来自学科之外,目前已经基本从理论上得到解答的话,那么提出建立高等教育学科范式究竟对高教研究有多大作用的问题,主要来自高教研究内部的深刻反思和高教研究中的种种困惑,是对高等教育学科范式价值和功能的再审视和再定位。

实际上,对学科研究范式的质疑在西方早已有之。“二战”以后,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急剧变革,西方社会科学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社会科学学科分工日益受到了挑战,分工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质疑。尽管传统学科仍然坚守着各自的学术边界,仍然在发挥各自的作用,但“偏狭的学科分类,一方面框限着知识朝着专业化和日益互相分割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可能促使接受这些学科训练的人,日益以学科内部的严格训练为借口,树立不必要的界限,以谋求巩固学科的专业地位”[1]。因而,华勒斯坦(ImmanuelWallerstein)等西方学者开始大声疾呼:要“重建社会科学”、“开放社会科学”,“将现有的学科界限置于不顾,去扩大学术活动的组织。对历史的关注并不是那群被称为历史学家的人的专利,而是所有社会科学家的义务。对社会学方法的运用也不是那群被称为社会学家的人的专利,而是所有社会科学家的义务”。“总之,我们不相信有什么智慧能够被垄断,也不相信有什么知识领域是专门保留给拥有特定学位的研究者的”[2]。

60年代以后蓬勃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也对西方社会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在方法论上崇尚一种相对主义、视角多元主义,认为没有绝对统一的、一成不变的、权威的理性和逻辑,没有固定的结论,只有充满生机的思维方式,任何一个理论充其量只是提供关于对象的局部性叙述和局部性观点。同时,社会现实是多元的、复杂的、多方决定的,社会领域从来都不是封闭的终极性的结构,而是开放的、非稳定的、非统一的、偶然的。因此,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采取多维学术范式,追求对现象的多元解释,追求研究方法论的多元化,尊重解构性差异。

西方学者的上述观点集中表达了一种思想,即社会科学要走出学科的羁绊,克服思维定式,追求开放的研究,追求多维范式和对问题的多种解释。这些观点对中国高教研究范式的变革是有重要启发的。近年来,高等教育学科的危机不在于其合法性问题,而在于其对现实高等教育问题解释能力的弱化,仅仅运用高等教育学科范式已无法解决日趋复杂的高等教育问题,固守单一的高等教育学科范式肯定不利于高教研究的发展。21世纪中国高教研究要持续、健康、繁荣发展,必须全面走向开放,在研究范式上取得新的突破,从单一的高等教育学科研究走向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研究。只有多种范式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高等教育问题,才能有效提高高教研究的科学化水平。

21世纪建立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研究范式,是否就意味着高等教育学科从此走向终结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未来的高等教育学科不仅不会消失,而且将在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研究中占据主导作用。提出这一观点,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其一,高等教育学科的建立极大地提高了中国高教研究的地位,极大地推进了中国高教研究的制度化进程。

“国内外各门类研究工作发展的实践表明,从‘非制度化’阶段转变到‘制度化’阶段是本门研究状态的质变表现之一。只有‘制度化’才能使本门研究有赖以存在的稳固基础和得到持续发展的保障”[3]。1978年以后,中国高教研究制度化的核心工程是建立高等教育学科,但建立一门学科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不仅要有学科之名,还要有学科之实;不仅要形成教育学的分支或形成一类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还必须建立学科研究的规范、规则、范式,拥有包括学会、专业研究机构、图书资料、专门出版机构及专业刊物等社会建制在内的学术共同体(academiccommunity)。因此,建立高等教育学科,不仅使高等教育研究在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而且有力地带动了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研究组织、研究队伍、课题规划等其他制度化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学科本身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形态,可以作为课程在大学出现,这对高等教育研究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二,高等教育学科范式具有多学科研究范式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

尽管多学科研究范式对高教研究的意义已毋庸置疑,但这种范式在保持高教研究的学术独立性,促进高等教育理论的严密性,整合研究兴趣多元性等方面存在缺陷[4]。尤其目前的多学科研究,主要表现形式是有关学科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各自进行研究,对同一高等教育问题缺乏多学科的协同研究,这不仅会导致对高等教育整体和全局把握不足,也有可能导致对高等教育一些关键问题,特别是人才培养等高等教育内部问题的忽视。同时,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理论、方法,也有不同的话语规则和学科文化,未必都能与高教研究相容。不同学科之间的话语沟壑和“坑道视界”,使不同研究者之间难以相互对话、彼此了解和相互借鉴,难以进行协同研究,更难以把高等教育的知识整合起来。

与多学科研究相比,高等教育学科是专门研究高等教育的独立学科,必然以整个“高等教育”作为“问题域”。它既关注宏观领域的高等教育发展,也关注微观领域的人才培养;既研究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也研究高等教育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显然,通过高等教育学科范式来研究高等教育问题,可以从高等教育的全局来整体把握,可以更好地探索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矛盾和特殊规律,从而建立相对完整和系统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

同时,当代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走向复杂性。对复杂性的关注意味着研究范式的一次根本性变革,意味着对于简单性原则的一种时代性反思与超越。解决复杂性的问题需要复杂性思维。与简单性思维不同,复杂性思维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有机的系统整体,必须用整合的思维方式去考察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研究问题要采取从整体出发、深入部分,再回到整体的思维方式。运用复杂性思维研究社会科学,需要“自觉地面向多因素构成的复杂巨系统,进行综合性思考”,“只有在最深度的分化和最宏大的综合中保持张力,才能达到对于现代人文社会系统的完整性把握”[5]。高等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高等教育问题是典型的复杂问题。解决高等教育问题,不仅需要多维视角和多种范式,也需要在研究中对多种范式进行整合;不仅需要通过多学科研究,深入到高等教育各个层面,追求“局部的、片面的深刻”,也需要对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整合,从而达到对高等教育问题进行综合性、整合性思考的效果。正如有学者所言:“复杂性所要求的教育研究范式,不仅是后现代的多元,而且还强调整合。”[6]

根据上文对高等教育学科特点的分析,笔者认为,在未来对高等教育复杂问题的研究中,整合多种范式、整合多学科研究的重任非高等教育学科范式莫属。当然,这里只是初步提出这个新问题,至于高等教育学科范式整合多学科研究的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随着高等教育学科范式的不断完善,问题定向、诊断、选择、预见等也将成为未来高等教育学科范式的主要功能。

其三,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开放性特点证明它的继续存在不会影响高教研究的开放和繁荣。通过回顾近二十多年中国高教研究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从来都没有把自己封闭起来,始终持一种相对开放的姿态。开放性可以认为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与不少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和学科相比,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几乎没有门户之见:在研究队伍方面“来者不拒、一视同仁”,无论是教育专业的“科班出身者”,还是其他专业的“半路出家者”,甚至“业余爱好者”都可以加入高等教育学科行列,都可以在学科领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成果,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成果赢得同行的尊重;在研究理论和方法方面“兼容并包、海纳百川”,高等教育学科虽然是研究高等教育的专门学科,但在高教研究中并没有唯高等教育学科“独尊”,任何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都可以为高教研究所用。正如有学者所言:“高等教育学自创立至今,之所以能发展如此迅速,从学科内部看,就是学科共同体有意识地使学科研究处于开放状态。”[7]

在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继续存在不会出现华勒斯坦等学者担心的局面,只会促进中国高教研究更加繁荣和发达。当然由于起步晚,研究制度不健全,加之某些落后观念的束缚,以及语言障碍、经费短缺等困难,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开放程度是远远不够的,存在国际交流严重不足、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思路单一等问题。今后,高等教育学科需要进一步开放,学科建设的思路也要更加开放和多样。高等教育学科不必因其他学科的广泛介入而妄自菲薄,应以一种更加开放、更加自信的学科意识,在主动接纳其他学科资源的过程中,重建自己的理论、观点和规范。在未来整个人文社会科学日益走向开放的环境中,高等教育学科要实现自我超越,走向开放是唯一选择。

总之,在未来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研究中,高等教育学科不仅不会终结,相反,它会继续发挥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我们今后要继续加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努力构筑科学的高等教育学科范式。同时,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将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高等教育学科作为研究高等教育的专门学科,将受到更多的关注,必然有更多的学者加入到高等教育学科队伍中,高等教育学科大有可能迈入21世纪的“显学”或“朝阳学科”之列,这又向未来的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

[参考文献]

[1][美]华勒斯坦,等.学科·知识·权力[M].刘健芝,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2.

[2][美]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M].刘锋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106.

[3]陈学飞.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1949-1999)[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4.

[4]陈伟.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之评价和超越——关于研究方法论的尝试性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3,(4):45.

[5]欧阳康.复杂性与人文社会科学创新[J].哲学研究,2003,(7):22.

篇4

文章提出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并对辽宁省2006-2015年的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切性进行分析。依据研究分析结果提出具体的优化建议:依据区域的资源与特色,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调控各学科的发展规模,完善学科的良好适应力;增强政府调控与高校自主调节的契合度,做好人才需求预测;加强高校整体战略规划,调整专业设置思路。

关键词:

区域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产业结构;适切性

供给侧改革为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全新的思路,该改革思路也同样适用于高等教育领域。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或基础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教育[1]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因此,有必要对区域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切性进行研究,有利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一、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作用机理

(一)产业结构决定高等教育学科结构

产业结构的变化决定并制约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是在社会生产劳动分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同产业对劳动者的数量规模、质量内涵的要求具有差异性,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的构成比例关系能够主动适应国家产业结构的发展和调整。国家新的产业结构的产生也要求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培养与之相匹配的专业性人才。二者之间的关系符合教育的外部规律,教育外部规律是指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社会是一个大系统,教育是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与社会的其他子系统如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等存在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与关系,教育要受社会其他子系统和诸多因素的制约,也对其他子系统和诸多因素起作用[1]12。教育外部规律要求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种适应包括双重含义:一是受制约,即教育发展受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制约;二是起作用,即对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起作用。因此,产业结构决定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契合教育的外部规律。

(二)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以人力资本为中介间接反作用于产业结构

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对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反作用,与产业结构并不发生直接性的作用与联系。而这种反作用主要是以高等教育学科结构所培养的人才为中介,通过对人力资本的进一步开发和提升间接反作用于产业结构,其中,人力资本是教育与产业劳动力市场相联系的纽带和桥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影响着培养人才的行业类型、就业质量等。这进一步反映教育的内部规律,即教育主要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人,通过培养一代代人来促进社会发展的进步。高等教育学科结构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才的培养数量和质量,进一步关系到能否提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结构。自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至今,我国三大产业结构之间的比重关系发生变化,第一产业在保持基础地位的前提下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仍在扩张,第三产业的比重保持逐渐上升态势。因此,高等教育学科结构要迎合并适度超前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培养并提供相匹配的人才,实现对产业结构的良好反作用能力。

二、辽宁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依据辽宁省目前经济发展的情况以及辽宁省作为全国高等教育的大省,笔者选取辽宁省为重点研究对象,对其近十年的产业结构与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之间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期望通过本研究为辽宁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调整提供指导方向,同时促进辽宁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真正实现区域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良性循环互动,进一步摆脱辽宁省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并实现由高等教育大省向高等教育强省转变。

(一)辽宁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根据辽宁省统计年鉴和辽宁统计官方信息网,整理出从2006年到2015年辽宁省三大产业间的产值数据。三大产业的比重基本上呈现“二、三、一”结构,其中在2006-2015年,辽宁省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呈现下降趋势;而第二产业的比重在2006年至2012年几乎呈现递增趋势,2013-2015年呈现下降趋势,略显波动;第三产业的比重在2006年至2012年呈现交替式的上升与下降趋势,近三年内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上述数据显示,在过去10年中,辽宁省的经济发展仍以第二产业(重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虽然略有发展,但速度并不明显。这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主要依托资源和环境的辽宁省来说,其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辽宁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现状分析

辽宁省作为全国高等教育的大省,共有普通高校110多所。笔者关于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数据选取的是2006-2015年辽宁省普通高校各学科的毕业人数,其中,毕业人数包括普通高校研究生与本科生两部分学生主体。辽宁省高等教育涵盖普通高校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学科结构划分的11大门类。为了便于接下来的研究分析,将高等教育的11大学科门类与三大产业结构进行匹配,其中,农学与第一产业(农业)相匹配,工学和理学与第二产业(工业)相匹配,文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文学、医学、历史学、管理学这些学科与第三产业(服务业相匹配)。农学这一学科门类的毕业生人数逐渐呈现递减趋势;而工学和理学在所有学科门类中毕业生人数最多,这进一步反映辽宁省作为工业大省对其工学和理学专业人才的强烈需求,此外,从2006-2015年,理学和工学学科在所有学科中比例在下降,但下降幅度并不明显;在与第三产业相关的学科结构中,管理学、医学、文学毕业生人数及所占比例一直处于稳步上升趋势,教育学、历史学、哲学和经济学的毕业生所占比例先递增再递减,法学毕业生人数所占比例在2006-2015年呈现逐渐递减趋势,这进一步反映法学学科毕业生人数已经达到市场需求的饱和度。总体来讲,辽宁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比例变化与该省三大产业结构的比重变化基本上是趋于一致的。

三、辽宁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切性分析

笔者主要采用Person相关分析法和SPSS21.0软件来进行统计分析。

(一)农学学科与三大产业结构的适切性分析

通过皮尔逊相关分析,农学学科毕业生人数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513、0.566、0.458,说明农学与三大产业呈中度相关。

(二)理学和工学与三大产业结构的适切性分析

通过SPSS21.0软件对理学和工学毕业生人数与三大产业结构产值的适切性进行分析。理学学科毕业生人数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26、0.35、0.49,说明理学学科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之间存在中度相关,而与第二产业存在弱相关。工学学科毕业生人数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26、0.188、0.943,工学学科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呈显著相关,而与第二产业呈现不相关。

(三)其他学科与三大产业结构的适切性分析

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医学学科毕业生人数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产值之间存在非常强相关;法学、历史学、哲学学科毕业生人数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产值之间存在强相关;教育学学科与第一产业呈非常强相关、与第三产业呈强相关;而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学科毕业生人数与第二产业产值存在弱相关,管理学、法学、历史学、医学学科毕业生人数第二产业产值呈现不相关,哲学毕业生人数与第二产业产值呈现负相关。通过对上述的分析能够看出,辽宁省高校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切性存在以下问题:农学学科与第一产业产值的适切性并不高、工学和理学这两大学科与第二产业的产值呈现不适切关系,这进一步说明辽宁省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限入滑坡的趋势,高等教育的农学、理学与工学学科不能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而除了农学、理学和工学之外的其他学科与辽宁省第三产业的产值不断增长的趋势呈现较高适切性,趋于吻合。

四、优化建议

(一)依据区域的资源与特色,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辽宁省作为20世纪形成的老工业基地之一,目前产业结构仍是以“二、三、一”为主。而国外的产业结构演进规律表明:在整个工业化的进程中,三次产业占国民收入比重先是在工业化起点的“一、二、三”,而后是“二、三、一”,再到后工业化阶段的“三、二、一”,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将经历一个倒U形变化[2]。依据产业演进规律,辽宁省应向“三、二、一”产业结构努力转变,结合自身省域的区域特色,促进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为高校学科结构提供良好的基础。对此,在第一产业方面,应改变传统、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可借鉴辽宁省盘锦市的稻田河蟹模式,地方城市可以结合地方特色探索其他农业生产模式,这样才能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对第二产业的技术改造,化解产能过剩的趋势,开启企业兼并重组的方式,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优势产业,淘汰高消耗污染重的产业,为辽宁省第二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从工业型大省向知识创新型省份转变。在第三产业方面,作为辽宁省未来重点努力的方向,应结合自身老工业基地的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链,如旅游模式、物流、医疗健康体系、创意性设计等,提升服务业的品质,实现产业结构朝着中高端方向发展。

(二)调控各学科的发展规模,完善学科的良好适应力

针对农学、工学和理学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适切性不高的现状,笔者认为有必要调控农学、理学和工学学科的规模,而从学科外延扩张趋势向提升学科的内在质量转变,淘汰那些不符合现代产业更新方向的传统学科。重点发展一批与创新农业发展、装备制造、能源材料等优势学科相关的专业,严把学科的质量关,注重学科的内涵式发展,建设以地方城市优势资源为中心的学科专业群,这样更有利于实现高校服务所在城市的功能。此外,应适当增加与第三产业相关的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学科,要与未来辽宁省产业结构的转变趋势相匹配,为产业结构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学科供给结构。正与《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战略目标一样,省属高校应主动适应这一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要求,建设一批与新战略相适应的重点学科与学科方向,培养本省急需和紧缺的专业人才,同时打造具有特色的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也进一步体现教育服务从“供给导向型”向“需求导向型”转变。

(三)增强政府调控与高校自主调节的契合度,做好人才需求预测

政府应结合市场需求与经济发展需要对高校学科结构进行宏观调控,为高校自主调节学科结构提供政策支持性的保障,加强政府与高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对此,笔者认为可以借鉴以苏联为代表的结构应对模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功能性应对模式的各自优点,建立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应对方案。中国模式的基本应对思路是:国家利用掌握国有的大中型企业和有能力进行综合计划管理的优势,大力强化预测、规划和长远计划的管理工作,运用经济、行政等综合管理手段,使全国范围内的培养与需求关系不发生大的结构错位,同时给地方和高等学校以较大的自[3]。辽宁省可以实施政府宏观调控和地方高校灵活应对的模式,高校在辽宁省政府的有效引导下,自主地根据省内产业结构需求和自身高校的特点与优势,定期进行产业结构人才需求方面的专项调研,合理地规划并调节学科结构的设置,做好人才需求的预测,达到与劳动力市场以及产业结构的远期动态吻合。这样可以避免辽宁省高校学科结构具体培养过程中的浪费与迂回,增强其学科结构培养人才的高弹性。

(四)加强高校整体战略规划,调整专业设置思路

为了更好地履行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增强辽宁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适切性,对此,辽宁省的各个高校要科学地制定整体的战略性规划,明确学校自身的发展定位与方向。依据自身高校发展的特色,合理地制定高校的学科结构发展规划,不能一味地追求学科结构的全面。高校要从顶层设计层面来避免学科结构设置的随意性,综合考虑辽宁省产业结构的需要以及学校自身的师资配置和硬件设施资源等方面因素,理性地做好高校整体战略规划。此外,高校要转变以往专业设置思路,打破细分专业、培养专才的固有模式,进而转向通与专相结合的专业设置思路。要汲取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各自的优势,构建高弹性的专业培养模式,应当用厚打基础、缓分专业、用灵活选修课组合的方式,培养具有更强专业适应力的毕业生[4]。只有通与专相结合的专业设置思路,才能增强高校所培养人力资本的供给结构的质量,才能更有效地满足并适应辽宁省产业结构的需求。

作者:雷云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韩雪峰,等.辽宁省产业结构演进的定量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7):107.

篇5

 

自201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逐步增加,经过近五年的迅速发展,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559万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37.5%,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有1202所,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721.4万人,研究生招生62.13万人。

 

根据这一趋势,我们可以看到,在未来五年,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将在达到一个高位平台后稳步增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着力于全面提高质量,更加注重人才培养,提升科研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特别要求高等教育特色办学、优化结构,向发展战略性转变及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迈进。

 

高等教育的发展将质量放在首要位置,这就为支撑教学改革及发展的物质基础行业——教育装备提出了挑战。教育装备,是指实施和保障教育活动的所有硬件、软件的统称,是学校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手段,教育装备的水平已成为衡量学校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国高等教育装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国家战略缺失、部分仪器设备亟待更新、高精尖产品研发不足、装备市场体系不完善及相关研究不足等问题,这就需要我国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快速更新与之匹配的教育装备,加快制定高等教育装备战略,对仪器设备进行更新,提高高精尖产品的研发制造水平,进一步加强装备市场体系建设,加强高等教育装备的研究等。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高等教育,教育装备需要满足高等教育教学需求,提高教育水平,以教育装备的规范化、优质化发展带动教育的科学化、高效化发展。

 

(一)发现需求,保证需求

 

教育模式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呈现丰富化趋势,其教育标准也在不断提高,这对教育活动中的装备配置有了全新的要求。

 

教育对装备的需求除了显性的表现外,很多情况下是不易被发现的,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有意识的挖掘和发现,教育装备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深入到教育一线去,亲身参与教育教学,以此发现对教育装备的需求,同时将新型仪器、新式的教育模式及方法拓展到教育教学中,以此拉动需求。

 

而教育需求受科技水平、资金能力、人才因素等条件的制约,这就需要教育工作在研制、开发、生产、配备、建设等环节进行合理优化配置,在使用教育装备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故障,进行及时有效的维修、日常管理,这样才能保证在发现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证需求。

 

(二)规范发展,科学定位

 

教育装备工作就是要为教育优先发展、公平发展、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基本保障。

 

而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教育质量,其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创新。教育装备是教育教学的物质基础、技术支撑,也是必要的手段,是体现教育思想及教学内容的重要资源,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要求教育装备率先实现现代化,这就需要教育装备向着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以此实现教育现代化发展。

 

而加快教育科学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关键在于清除体制机制障碍、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高等义务教育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发挥教育装备的应有作用。

 

(三)提高效能,优化系统

 

教育装备的设计和建设即使进行了大量的前期研究,也不能全然做到面面俱到,在运用的过程中会有一定需要改进的地方,提高装备的效能就是对装备系统的完善,也只有在教育装备发挥其功效的前提下,教育活动才能正常稳步的行进。

 

在追求教育、教育装备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考虑为此付出的成本,因此需要进行系统优化,对物品组成、工作程序及使用方法进行优化,合理配置教育装备工作中涉及人、财、物等全系统的资源,将完成高等教育任务所需要的物品进行有效整合,提高系统的联动性。

 

高等教育装备工作需要创新工作思路,将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寻找教育装备工作的新规律、新方法,强化战略谋划,将规律方法灵活运用到实践当中,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科学发展意识,提升科学发展能力,创新科学发展机制,推进教育装备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促进并推动教育科学的平稳发展。

篇6

在高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发展普及科学技术及继承发扬传统历史文化、服务社会体系三大功能的发展中,建立一个符合国情的、科学的发展理念是关系到高等教育能否起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提升国民基本素质的关键问题。教育同其它客观事物的发展一样,都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运作模式,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处于不断地加深和创新的变化当中。当认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对高等教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解释。所以,应将传统教育理念与新形式下的教育需求作出合理的比对、分析,进行相应地转变或提升。唯物辩证的观点认为,发展是事物的一种运动状态。是特指事物在变化过程中的一种运动形式,是由较低级形式向较高级形式变化的运动,是一个不断地修正、提高的创新过程。没有实质性改变的变相重复或翻版的运动都不属于发展或是创新。虽然,事物发展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有时间长短和速度快慢、有全面和不全面等一系列问题。即理念正确与否,是否符合自身现阶段的发展条件,是事物发展时间长短的函数;发展的先决条件的具备程度和引导人们接受、执行的程度是事物发展速度的函数。总之,无论是从哲学意义还是从自然规律上讲,发展就是事物辩证的运动过程。正确的科学发展理念是以辩证的、发展的观念为理论基础的。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理念应该是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追求规模,在符合地域自身条件的合理结构框架下强调功能,在自身能力保证的条件下提高效益。应该把这三大基本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与科学发展观不协调的问题

把三大基本目标统一起来落实到教学实践上,尽管在理念被大多数人所承认。但在具体实践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往往产生片面的不符合实际的理解,导致工作中的指导原则发生偏差。高等教育与其它行业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这些是客观的事实,是不能被人的主观意识所左右的。对于高等教育内涵的理解与研究必须是认识与现实的辩证统一,科学的、符合实际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就是对这一认识在现实方面的评审。“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规律,主观上有强烈的发展愿望和发展意识十分重要,但最终能不能顺利发展,发展的速度如何,还要受社会需求度和自身发展能力制约”[1],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是如此。高等教育如何发展应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为理论基础,既体现发展的内在需求,又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外在特殊性。我国在建国以后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应该认真反思和正确解决的问题,有些问题已经成为国民经济进一步调整和发展的障碍和瓶颈。

在经济发展和调整的时期内,高等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可以大致概括为六个方面:

第一,存在着盲目追求发展目标的现象,不切实际的“创建一流”的宏伟目标。要创建一流的大学,首先必须有一流的教学。没有一流的教学质量作为基础,其他的伟大目标都成了水中幻月。当年国内的经济、现在的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单纯追求降低成本所带来惨痛教训都说明同一个问题,切合实际的、科学的发展观念和精湛质量是各个行业发展和生存的基本保障。近年来,效率至上的经营理念、产业化政策、高校的创收行为,都与大学教学质量滑坡有直接的关系。追求高目标、高质量的教学体系不是一个短期能实现的目标,我们的经济基础、国人的文化底蕴和正确理解、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教学、科研理念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初级阶段。拔苗助长是“创建一流”收不到理想效果的根本原因。

第二,经费投入严重滞后和分配不近合理是规模发展的障碍,亟待提高的是国人的文化底蕴和进一步文明的基础教育。大众化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大多数国人的文化底蕴和一步文明的基础教育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素质较高的人才,为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有利的条件。

第三,办学条件估计不足,学科和课程设置达不到市场要求,出现结构性缺陷。市场不断提升招工的标准,以适应产品的开发和市场竞争力的要求,致使众多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出现高学历、好专业、低能力造成国家为难、学校为难、学生更难的尴尬局面,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发展的进程。对社会的稳定、和谐、诚信构成一定的危害。

第四,管理工作存在非理性因素。把不切合实际的目标通过行政的手段落实到对教师的各项考核当中,不仅加重了教师的心理负担而且影响整个教学秩序。决策层制定阶段性目标的跨度过大,对实际情况估计不足,过度强调行政手段的作用,使教师为实现学校的某项目标而疲于奔命,没有考虑问题、研究方法的时间,出现较大的盲目性。“领导生病给群众吃药”的现象严重。

第五,教师工作量的增大、科研环境和条件的不足,学生学习和实践条件的缺乏,给教师和学生带来空前的压力。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但主体出现很大的盲目性。这些问题的存在,有些是客观的原因造成的,有些却是我们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认识不当造成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重新定位和深入探讨。

第六,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与社会上其它因素的关系出现了不协调的矛盾日见突出: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向教育提出的巨大需求与教育投入不足的矛盾。造成办学条件同发展规模、尤其是同提高质量严重不相适应的状况。二是对学生的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与抵抗当今社会不正之风的教育严重不足。学生很难静下心来学习,学生对未来的生活、学习、工作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强调对社会的回报和他人的义务过多,自身对社会的贡献认识不清,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找不到自己能生存的位置,容易产生对社会和他人的抱怨及敌对情绪。三是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家庭有限支付能力的矛盾。由于教育成本的不断上升增加了家庭负担,造成一部分学生因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够而找不到适合自己兴趣的工作,阻碍了提高全民族素质教育的进程。四是教育差距拉大的矛盾。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师资力量、教学经费投入、教师待遇等方面差距明显加大。形成了招生、专业设置和教学都以好招生、多招生为衡量指标的不协调的局面。当然,高等教育事业本身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职能有待于进一步的调整与研究。高等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上其它方面之间不协调等问题,说明了高等教育在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处地位的重要性,同时也证明了对高等教育的认识与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出现了不相适应性。正确的更新理念是关键,要用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确立在符合国情的前提下,满足地域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等教育体制。

三、高等教育发展观的结构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究竟应该确立什么样的发展观,已经成为大多数高等教育工作者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通过借鉴国内外很多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典型的观点有:

(1)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发展观;

(2)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发展观;

(3)以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为基本功能的发展观;

(4)以规模、质量、效益相协调为基本态势的发展观;

(5)以国际化、综合化、特色化、社会化为基本理念的发展观;

(6)以坚持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为基本运营方式的发展观。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这三项任务,也就是高等教育的三个基本功能。高等教育在我国所担负的人才培养、传承历史文化、服务社会进步的功能,决定了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具备独特的内涵和体系。培养人才在高等教育中的科学发展观中占据基础性的主导地位。它与传承历史文化、服务社会进步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人才为桥梁和纽带,对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和强化作用,从而达到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高等教育在不断地丰富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科学发展内涵,不断完善提高人才培养的机制方案。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就是在人才培养中要坚持以德育为首位,以科技智能素质培养为核心,以身心健康为基础,以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篇7

我国高等教育学科正经历蓬勃发展的阶段,理论方面的知识建构不断丰富,且实现跨学科的全方位综合发展,高等教育不断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制的发展日趋完善,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继续得到重视,理论与实践关系密切,而且产生的影响持续扩大。根据高等教育学理论上的热点问题研究,从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等几个角度入手,通过对高等教育学科的回顾,对研究方法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前瞻进行多角度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问题;建议

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过程中,既要重视高等教育学自身学科的理论建设,而且要将高等教育学的理论教育付诸于我们的教育实践中,通过实践的丰富完善高等教育学的理论成果,从而促使高等教育学的进一步成熟和快速发展。

一、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历史悠久,历经多个发展阶段。但是,在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萌芽时期,高等教育学科的研究只是以十分零散的方式存在,缺乏系统的论述和完善的理论知识的架构。而我国的潘懋元教授主编的第一部《高等教育学》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后,对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发展产生了里程碑式的影响,从而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初步建立,在同一年,建立的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硕士点获批;随后,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点获批。经历了这个过程后,高等教育学获得了快速发展,逐渐成为我国的重点学科。首先,在学科建设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博士点逐年增多,培养的高等教育学科人才数量和专业队伍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同时期的研究机构随之应运而生;在学科体制的建设方面,要逐步提高高等教育理论知识体系的建设,理论建设水平日渐提高,逐步形成了日益完善的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随之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日益提高,高等教育学已成为教育学科中举足轻重的学科门类。

二、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后发现,在我国国内经典的关于高等教育学的研究著作中,对于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有多重分类,其中最经典的分类定义是:有文献法、调查法、历史法、个案法、实验法、统计法等常用的研究方法。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也经常要用到抽样、假设、比较等一般的研究方法。要善于运用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逐步完善,实现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的完善架构。

三、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前瞻建议

(一)打破学科建构传统,建设现代高等教育学科体系

第一,打破学科建构传统,建设现代高等教育学科体系,运用适时的研究方法,充分运用现有的高等教育资源,建设符合现代化教育要求的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因此,我们要突破传统高等教育学的固有的框架限制,建立现代学科的高等教育学。第二,努力将高等教育学打造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级学科。传统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学往往因为学科地位的低下而受到困扰,这也是进行现代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促进因素之一。因此,作为现代学科的高等教育学,要提高学科地位,增强学科自信。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的长远发展,要做到突破传统教育学的视角,努力建设作为一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学科门类。

(二)建设学科体系,保证学科独立性

要想确保高等教育学学科的独立性,首先要明确高等教育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一,处理好与教育学的关系。在高等教育学发展的初期阶段,是作为一级教育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发展的,以至于在发展初期都是按照教育学原有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没有高等教育学独特的教育方法和方式。第二,要处理好与教育学分支学科的关系。作为新兴的高等教育学科要明确与其他分支学科的关系,高等教育学科要关注自身所感兴趣的领域,只需关注自身所涉及的相关领域,无需考虑与本学科无关的领域。第三,要处理好高等教育学学科与教育学以外学科的关系。除了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和平共处”,对可借鉴的研究方法等有选择地借鉴,要保证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三)提升高等教育学研究队伍的专业素养

第一,目前,从我国的高等教育学研究队伍来说,无论从教师队伍的人员构成、所作出理论贡献等方面,都是很优秀的,对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要更加注重高等教育学科研究人员的专业素养,不仅要注重人员数量的增加,更要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意识到所承担的历史使命。第二,要注重研究队伍的扩大,进一步提升学科的整体素养,加强学术建设的交流与合作,不仅是专业人员队伍内部的交流,更要在注重本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汲取养分,还要在加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国际影响。通过本国与外国的交流和碰撞,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

作者:毛会想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潘懋元论高等教育[M].福州:福州教育出版社,2000.

[2]伯顿•克拉克(美).高等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李均.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4]文雯.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2005(6).

篇8

一、我国成人教育学科建设现状

国外一些学科的研究者已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得出确认学科本质特征的七项标准:(1)学科的材料域,即一组研究对象;(2)学科的题材,即从某一角度来考察材料域所取得的范围;(3)学科的理论一体化水平;(4)学科的独特方法;(5)学科的分析工具;(6)学科在实验领域中的应用;(7)学科的历史偶然性。目前,我国成人教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理论上看,在以下方面取得了进展:成人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成人教育课程研究;成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研究;成人教育与各类教育的关系研究;不同形式成人教育内部机构、特点及规律研究;成人教育立法研究等不断深化,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成人教育学研究框架。从实践上看,主要表现在 :(1)建立研究机构,组织研究队伍;(2)积极译文著书,科研成果卓著;(3)创办成教刊物,论文硕果累累;(4)开展课题研究。这些研究为中国成人教育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学科建设的意义

1.是普通高校完善学科建设的需要。建设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必须依托完善的学科体系。近年来,各高校都在努力建构能反映学校整体定位目标的、富有本校特色的学科体系。成人教育学的存在、发展确实与成人教育事业的存在、发展紧密相连。一些高校特别是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理论研究工作者十分关注成人教育研究与理论体系构建,并设成人教育硕士研究方向,在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另一方面,在申报教育学一级学科过程中,高校内相关教育研究人员对完善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如成人教育学硕士点申报表现出了热情。成人教育学学科建设对于丰富整个教育学体系的内容,促进教育学理论体系的科学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2.是建设一流大学成人教育发展目标的需要。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一流大学承担着高水平科研、教学任务而为社会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责任。为更好提升在中国教育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人教育应把服务于社会与提升专业水平结合起来,从经验提升成为专业优质的教育服务。这种要求需要加强成人教育专业自身建设,培养成人教育实践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另外,一流大学成人教育发展目标还应定位在致力于终身教育机构的建设。一流大学成人教育应该更主动地致力于发展大学后继续教育,向社会广泛传播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思想。

3.是提升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办学机构地位的需要。学习型社会的推进为成人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活力,依附于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机构要进行成人教育学学科建设,这是获得与其他二级学院同等地位的需要。大学的主要功能是科研与教学,普通高校的教学院系充分发挥了大学的功能职责,而目前大多数高校继续(成人)教育学院也逐步从完全单一的行政管理职能拓展成为管理、办学的多重职能,如果能与时俱进,以成人教育硕士点建设为契机,承担学科建设的责任,将学院进一步定位为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教学科研实体机构,那么,高校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的发展之路会越走越宽。

三、我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构建的建议

1.明确成人教育学科体系构建的立足点和归宿。培养人一直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成人教育既传递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知识,又传递高等或职业技术教育知识。探究问题,就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满足社会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推动成人的现代化进程。学科建设的最终价值在哪里?寻求更大的实践价值,增大学科理论对成人教育实践的解释、评价、控制、预测和改造的功能,可能恰恰是成人教育学科理论的生命力之所在。研究对象和研究边界如何确立?成人教育研究对象的扩大、交叉、融合可能不断持续,成人教育学的研究边界可能更加开放,人们将怀着宽容和复杂性的思维方式看待成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边界。所以科学的态度是承认并主动实现成人教育学科对象和边界的必要融合和泛化,在与社会的广泛联系中研究成人教育,构筑成人教育学科学的学科体系。

2.明确成人教育学科的基本属性。探索成人教育学科的性质,有必要从教育科学体系谈起。成人教育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这同国外关于成人教育学是帮助成人学习的艺术和科学,以此为目的进行的成人教育理论、过程与方法的研究的表述大体一致。因此,成人教育学科作为以应用为主的分支学科,既有应用教育基本理论认识成人教育现象,解决成人教育实践中问题的任务,又有以成人教育研究成果来丰富教育基本理论的作用。成人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大量的是应用性、开发性的研究,但必须重视理论研究,包括应用性理论研究和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3.明确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结构类别。成人教育科学是一个学科群(成人教育学只是其中的一门学科)。为便于研究,我们把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分为三类。即:第一类是成人教育学这门基本学科分化出来的分支学科。如成人教育原理、成人教育课程论、成人教育教学论等;第二类是由成人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结合产生的交叉学科。如成人教育哲学、成人教育(学习)心理学、成人教育管理学、成人教育经济学等;第三类是研究不同教育对象所构成的分支学科。如成人基础教育学、成人中等教育学、成人高等教育学等,或者是职工教育学、老年教育学、农民教育学、干部教育学、军人教育学、残疾人教育学等。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要处理好成人教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应借鉴和利用教育科学的理论成果与相关学科(如教育心理学、教育文化学、教育经济学等)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和利用世界各国成人教育学科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进行全面的综合的研究,并加以创新,使相对独立的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在构建中发展,在发展中走向成熟,更好地服务于成人教育事业。

4.明确成人教育学科的科学理论体系。学科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指该门学科的概念和联接这些概念的判断,通过推理、论证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结构严密的逻辑系统。一般认为,一门社会科学的学科,有三种相互联系的不同体系:理论体系、知识体系、课程体系。(1)理论体系。 建立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学科建设的最终的目的。成人教育学科同教育学科的理论体系的建立一样,应当是揭示一系列的教育科学概念、规律,构成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而这个理论体系还应当充分体现成人教育本身固有的内在逻辑。因此,成人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应从教育科学的逻辑起点(如元教育)出发,运用逻辑手段,进行推导,并加以扩展,由抽象到具体,构成严密的逻辑系统。 (2)知识体系。知识体系包括经验体系和工作体系两大系统。目前,我国整体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从知识体系角度考察,或经验体系不完整,或工作体系有欠缺,或整体研究水平低,或逻辑关系欠恰当。随着成人教育专业、学位点建设的发展,目前出版的成人教育学科研究成果,不论是知识体系,还是理论体系、课程体系都明显逐步地走向完整、规范、系统、科学和富有个性。(3)课程体系。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有关高校开设的完善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一般来说,构成成人教育课程体系的课程设置由三类组成。即:(1)核心课程类:核心课程由成人学习、成人发展、项目开发、教学过程与教学手段等入门课和概论课组成;(2)专门课程类:专门课程开设的有成人教育哲学、成人教育史、成人教学法等课程;(3)特殊课程类:特殊课程开设的有成人基础教育研究、比较成人教育研究、成人教育立法研究等专题。

篇9

关键词:科研;教学;人才培养;高等教育

作者简介:段庆茹(1979-),女,黑龙江大庆人,东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阚连宝(1979-),男,黑龙江大庆人,东北石油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黑龙江 大庆 163318)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GBC1211024)、东北石油大学水分析化学重点课程建设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010-01

科研与教学的互动是本科高等院校的重要特征。张舜徽认为教学与科研是可以相互促进的。经过几十年来的不断实践与探索,诸多高等院校形成了一条新思路:以科学研究的强劲势头为依托,形成教学与科研良性运作,不断强化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科研与教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为辩证统一的关系,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关系:其一,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关键。科研可以多渠道筹集教学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又可以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其二,教学是科研的基础和前提。教学人员的知识结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决定了科研队伍的结构和水平。其三,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是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科研促进教学

1.加强科研设施和经费对改善教学条件的支持力度

(1)提高科研设施对改善教学的支持力度。要求凡是用科研经费购买的科研仪器必须服务于本科教学,科研基地必须赋予教学实验和实训功能。用科研经费购买的科研图书资料必须从课题组转到各系、部资料室,要做到共享。要保证在科研中改善教学条件,在教学中促进科研,要做到教学和科研的一体化,使其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提高科研经费对改善教学条件的支持力度。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科研经费在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要将10%~15%的科研经费用于购买科研教学仪器和科研图书资料;课题科研经费5万元以上的,要将15%以上的科研经费用于购买科研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

2.加强教师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支持力度

为了促进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特别对于省自然基金和哲学社科基金的研究成果要采取优先资助的办法。

(1)加大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对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内容的支持力度。为了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内容,根据高等院校学术著作出版资助办法,每年将优先资助博士论文及重大课题研究成果出版,加大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对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内容的支持力度。

(2)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融入教材、进入课堂。科技论文、科技活动和科研项目是教师科研促进教学的最好作品。通过学生助研、学术讲座等系列活动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活动。积极倡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相结合,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造能力。

3.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活动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高等院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以科研促教学,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1]

(1)设立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高校在科研经费预算中设立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预算项目,用于支持大学生科研创新和课外科技活动。为“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创业计划大赛等竞赛活动提供经费支持。

(2)组织具有科研潜力的学生结合专业学习确立或参加教师科研课题研究。开展学生结合专业学习进行科研立项活动。对学生提出的科研课题经校专家评审通过就可以获得大学生创新基金支持,并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课题研究,指导教师由负责课题的学生自行聘请。同时要求教师在确立课题时要吸收部分学生参加课题的研究过程,要让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了解科研,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大型的学术科研交流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科研处协助组织好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大学生科技节、文化节是培养学生科技文化素质的有效载体。科研处将协助校团委、学生处组织好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在大学生科技论文、优秀调查报告征集、大学生科普系列讲座、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多媒体课件设计大赛、原创FLASH动漫大赛、“奇思妙想”创意大赛等方面做好引导工作。做好学生科技文化作品评审组织工作,确保大学生科技文化节达到引领大学生了解科技文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科技知识的普及、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及展现个人风采、挑战自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下转第28页)

(上接第10页)

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技文化素养的目的。

三、在教学实践中促进科研

在教学活动中启发学生提出问题,针对所提出的的问题进行再学习、再提高、再创新。例如,有关“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的一些问题,[2]开始时学生并能不完全掌握,在讲述水分析化学过程中,试问学生是否还有其他方法来克服当氯离子浓度较高时测高锰酸盐指数测量方法的不足,学生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找到了解决学习中所遇到问题的方法。通过进行更多的中、外文献的查阅和互译才能全面理解作者的风格和整套的理论体系,才能使重要的理论和方法的讲授变得既深刻又广泛,而且还能帮助自己提出许多问题。例如,某些选修课让学生自己备课,自己进行文献检索,自己讲授,跟同学一起交流研讨,从而训练并提高了学生文献检索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另外也培养了学生钻研科研的创新能力。[3]

四、科研与教学结合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教学与科研都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4]实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使学生增加知识,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以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是教学改革甚至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可以促进师资队伍自身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高等院校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5]教学与科研相融合具体还表现在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的转化。对于高等院校,科研丰富的学科要注重用最新的科研成果丰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使专业知识的教育跟上学科发展,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专业人才。钱伟长院士曾说过:“大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实现教学过程科研化,科研过程教学化,最终形成二者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职能。二者对大学而言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高等学校成长过程中永恒不变的主题就是教学和科研,推动教学与科研的共同发展,促进两者的协调统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教学与科研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的两个关键环节。科研是源,教学是流,两者共同构建高等院校的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扈旻,房丹,等.高等院校本科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0):121-124.

[2]黄君礼.水分析化学[M].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3]彭培英,崔海亭,等.以科研促教学,提高本科教学质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8):14-16.

篇10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提升

我国高等教育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建国六十年来,全国高等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出现和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如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与教育机会均等的关系问题;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区域和城乡高等教育发展失衡问题等。而其中大多数问题都需要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创新高等教育发展理念来解决。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育的根本作用在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本身就应该“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高等教育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确立和坚定“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高等教育需求同高等教育资源供给总量不足,以及供给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因此,高等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调整,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调整高等教育供给结构,给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教育权利和受教育机会。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对人的最基本最深刻的生存和发展关切。

所以,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必须以人的发展为本,以赋予人受教育机会为本,以教育公平为本,最终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1]。其次,必须坚持和谐发展的发展理念。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首先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对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来说,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继续和持续发展,不改革就不可能发展。但高等教育改革实际上是一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利益关系调整往往会引起不同群体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包括不同区域高等教育之间的矛盾、城乡人口接受高等教育之间的矛盾、不同类型和形式高等教育之间的矛盾、不同教育需求群体之间的矛盾等等[2]。同时,高等教育改革也面临人民群众的物质条件和心理承受能力问题。这些方面的矛盾如果处置不当或者改革超过了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容易产生不稳定因素。没有稳定,就没有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也就没有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统筹兼顾,建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和谐关系,使高等教育在和谐的环境和关系中发展。最后,必须坚持着眼于全面发展的理念。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即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从以书为本、以知识为本,真正转向以高校的广大教职员工为本,以广大的青年学生为本,以造福人民为本,以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为本[3]。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思想,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根本目的。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升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高等教育必须坚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自身科学发展的硬道理,作为检验自身发展成效的硬指标,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硬任务,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大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4]。

(一)构建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积极推进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坚持分类指导,因材施教,进一步打通学科专业壁垒,逐步构建起以实践能力培养、科研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为平台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奉献社会的优秀品质[5]。

(二)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各类高校均需要通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形成一个“纵向管理与横向管理相结合”、“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网状管理体系,建立具有高灵敏度的信息搜集、反馈系统,使人才培养过程自始至终处于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之下,向着确定的培养目标有序运行[6]。

(三)建立规范的教师管理与评价体系

通过落实激励竞争机制、合理的绩效评价和学生评价机制,以及岗位培训机制等一系列管理与评价措施,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四)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

各类高校需要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强调对学生各方面活动和发展状况的关注,强调从德智体各方面去评价学生。学校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较强的审美能力等[7]。

(五)建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相结合的全方位学风建设工作体系

各类高校需坚持开展“学风建设月”活动,以课堂教学秩序与质量检查为切入点,以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构筑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相结合的全方位学风建设工作体系,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不断提高[8]。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我国高校服务社会和谐文化建设能力的提升

高校既是教育机构,也是文化机构,更应是区域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驱动力。但现实中我国各类高校的服务理念均略显滞后,服务功能也还很薄弱[9]。因此如何推动我国高校服务社会和谐文化建设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语境下显得尤为紧迫。

(一)我国高校应积极走近社会文化

高校的主旨是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人才服务、科研服务和其他社会服务,因此高校的办学模式在强调高深学问、重视自由自治的同时,还应倾向于强调社会服务和现实服务[10]。具体来说,需要做到“三动”。第一,态度得主动。各类高校上至党政领导下到广大教工,要明确服务社会是大学的责任。第二,关键是行动。各类高校要调查了解区域社会,根据其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培养任课教师,开设对口课程,让大学生成为有德之人、有用之才。第三,成效求感动。各类高校与社会应当确立一种良性的对话机制和互动关系,要用自己服务社会的诚意和努力打动社会。如果社会真正被大学的服务真情打动,那么,高校就很容易与社会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从而走出自我封闭,走近社会文化。

(二)我国高校需要深入研究区域社会文化

在我国大片的非中心城市地带,区域社会的研究力量非常薄弱,迫切需要各类高校的智力支持。各类高校研究地方文化,领域广泛,资源丰富,既可从事人文研究,从历史资源中汲取营养,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精神源泉,为地方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也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为解决地方社会的前沿和重大问题出谋划策,发挥智囊团和人才库的作用;还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帮助解决城乡生态环境和各种需要自然科学理论与技术帮助研究解决的问题。因此,各类高校应建立强有力的区域社会文化研究机构,努力争取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建成下联地方区域社会,上联更高研究机构的区域文化研究中心;根据社会需求,定期科研项目,组织力量联合攻关,为区域社会文化决策服务,为研究区域社会文化创造良好的研究环境。

(三)我国高校应辩证地扬弃社会文化

区域社会是各类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一方面,各类高校需要走近区域社会文化,能够下得去;另一方面,各类高校也要跳出区域社会文化,能够出得来。正是因为下得去,所以高校对区域社会文化建设感之肺腑,了解透彻;因为出得来,所以高校对区域社会文化建设高瞻远瞩,明辨大势。作为区域社会文化研究的发展载体,各类高校要传承社会文化,但决不是精华糟粕照单全收,而是有所选择,有所批判[11]。对于其中不符合和谐社会,不符合科学发展,不符合高等教育长远利益的短期行为和掠夺式经营,各类高校既不能钻在象牙塔里不闻不问,也不能趋炎附势沦为历史错误惯性的随从,而要鼓起追求真理的勇气和坚守独立的精神,严格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既定目标,勇敢地、辩证地扬弃历史文化[12]。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是各类高校的根本使命。

(四)我国高校应努力引领社会文化

各类高校是知识分子的集中场所,更应该是知识创新的渊薮和社会文化的引领者。但从实际的服务社会文化建设的成效看,要肩负起“引领社会文化”的责任,我国各类高校还面临着或多或少的不足,担负起这个神圣而光荣的使命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为此我国各类高校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宏观指引下,立足自身,苦练内功,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同时要充分考虑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寻找融入社会文化的切入点,提炼自己的精神文化,规范自己的行为文化,改善自己的环境文化,提升各类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最终要将自己塑造为服务社会文化建设的高端品牌。

篇11

为了能够使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各种质量搞上来,而利用一些必要的管理形式及方法,使教育活动达到预期希望值的过程称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本文章通过研究、调查得证论述根据科学发展观为主导思想,改革教学管理形式,提高教育教学管理内容和机制体制,深层更新,大力提高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创新

对于我国而言现在正属于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阶段,也是进步的瓶颈期。对于下一步的发展很难进行突破,怎样进行更合理的改革是接下来要面对的重要问题。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治国的根本方针,如果把科学发展观运用到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时其更加完美的融合让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有效的提升我国人才质量。[1]对于科学发展观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占据的位置和指导思想,本文加以陈述。

一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社会发展客观存在的基本规律就是进行科学发展观的更好诠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基本的治国方针,其中反映了我国现处阶段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整改的意见。对于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是大势所趋。如果能将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融合进行整改,势必会对教学质量有着本质改变。以科学的指导方针作为改革的基础将会是高等教育管理上的一大新的创举。为了能够使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各种质量搞上来,而利用一些必要的管理形式及方法,使教育活动达到预期希望值的过程称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其中包含:专业建设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教育质量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中心内容,又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其改革根本任务就是对于人才培养,以更好的完成创新教育及教学质量改革为核心,以科学发展观为基本指导方针进行的改革应从其包含的问题入手。

二对于教育教学宗旨的整改问题

对于教育教学管理来说,最难的问题就是管理,很简的两个字具体实施起来却有着很大的难度。面对高等院校的管理更是需要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人才,在管理的过程中要依据正确、科学的方法,不能盲目的实施想要进行开展的工作。对于教学管理工作而言这是唯一的路径,过程中需要教育管理理念不断推陈出新和升级改革内容。对于社会所需要高等学校人才的要求做到充分了解,随变化对教学内容进行新的整改,与其保持同步,是如何更好的进行彻底改革的科学依据,改革的步伐应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开展。[2]

(一)不断增强关于学术的管理思维意识

对待专业的学术人才要重视对待,大力吸取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对于人才要采用特殊事件特殊处理。从而保证人才的聚集不流失,对其要设立相关部门进行统一的管理,不能懒散消极。在高等院校中进行改革时一定要郑重强调教学管理工作将要发生改变的重要内容及改革过后应当如何具体实施才能逐渐提升教育质量管理水平,必要时应该聘请专业的管理技术人才对教育教学进行统一整顿、改革及管理。防止在改革过程中发生“换汤不换药”的局面。杜绝大力整改过后依旧是一场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的“面子”工程。在改革过程中必须加大办事力度,适当的施加改革压力,确保教育教学管理改革顺利进行,保证对于日后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不断增强、开放管理意识

对于管理者来说应该做到被管理者能够自主的进行管理。要求被管理者的思想觉悟迅速提升,被管理者不能只依靠别人的管理,应该时刻自我监督及自我调整。全民性的进行管理,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管理工作,只要提出的理念符合教育教学管理理念都应该被采纳接受,只有开放了管理大家才能尽快的提高管理意识。我国的教育管理系统属于构成部分过多、职能机构不完善和管理人员过于饱和’,并不是单一的决定能够完成的,其本身就是一个应当是全透明的模式,对于被管理者应当能够清晰地了解所管理自己的体系属于什么样的、是什么样的人在进行着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全体都能进行参与。[3]

(三)不断增强民主管理意识

我国推行的民主化法制化进程应该推广应用到现代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在教学决定、教学计划、教学执行、教学检查等全程都存在民主化,执行民主决定,科学合理的进行搞笑的教学教育管理,逐渐完成民主与法治相融合。

(四)树立国际标准的管理思想

在针对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整改问题上我们应当坚持本土的指导方针为根本,加入国际标准为辅助,修订出即属于中国独有的管理方法又能和国际管理方法接轨的标准体系,在完成与世界接轨的同时有符合我国的特色,整理出最具优势的管理模式。

(五)建立现代化管理意识

现代化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一定要有时代特色,依据以时代同步发展,不断更新改革内容,创新手段、保持优越性。

(六)树立科学发展管理思想

为了建立能够体现公正、公平的管理,要找到符合这一精神的方法是很艰难的,而可持续发展管理创造的就是拥有持续稳定的管理环境,从而完成能够高效率管理整改。[4]

三对于管理体系的修改

只有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才能更好的创新教学管理体制,大力打造积极、自主独立又能够以学生和老师作为管理改革的核心地位,组建具有现实社会竞争力、激励的体制,一定要遵循教育规律。要求一定要体现管理的清晰度、具有的科学化、采取的全名参与等特点。将传统的管理模式改为弹性模式进行,将目标型定为基本的管理方式。采取的主转变应由民主化、导向化代替行政化、控制化,管理方法必须要以多种形势完成开展和注重网络的参与。[5]应该做到完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对于教学提供高效的保障措施。高等院校应该尽快完成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决策、执行、监管和网络信息反馈系统的建立,建设内部完整、紧紧相连、整体合理得教育教学体系。加速完成决策系统,建设决策中心,修订年度工作计划标出工作重点,作好教育发展的规划。与此同步进行对教学的宏观指导工作、决策验证、查询指导作用。对待教学管理与保障机构中管理职能要清晰、工作明细要确立,从而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执行系统。修补教学工作中监控系统的不足,建立立体化的监控体系,严格要求目标监控、人员监控、制度监控及考试评估等。在整套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中,一定要注意各个部门之间相互的配合与协作、互动与联系。应该建立严格却又能够灵活应用的教学管理制度,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展示自己,为学生打造充足的发展空间,调动学生参加各项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作为老师要尽到主导主导者的义务,把传统的刚性模式转为弹性模式,更好的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允许学生对于主讲老师进行选择,在课堂采用开放式的学习方式以此增添学习上的兴趣,对待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修改,允许跨专业学习、学习感兴趣的科目、缩短学习年限、跨年级选课,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将课程进行分层次学习,学习的板块可由学生自行选择,给予学生可以选择想要学习的范围,对于学生放手管理制,让其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完善教学工作评价体系,将重点放在组建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上,对教学实行全方位评价,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过程、教学建设、教学效果等。有效的调整教学工作。通过新改革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建立,更好地巩固竞争及激励制度,充分激起老师和学生教育、学习的积极性。针对院校的改革进行制定目计划、建立目标,所有的教学都向培养高质量人才靠近,对于优秀的教育者和学生进行奖励和重点培训。[6]

四结语

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的指导方针为一切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更好的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是推进一切工作的原动力。[7]充分贯彻科学发展观为振兴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振兴打下坚实基础,以科学发展观推动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掌握当前现状经过认真分析,建立高等教育教学“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理念,通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现代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我国当前现代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为祖国培养更多出色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

[2]姜文,苏靓,崔庆玲.十年来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述评——以2001-2010年数据库为样本的统计分析[J].高教探索,2011,4(11):159-160

[3]李素敏.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15,,4(30):134-135.

[4]刘素华,朝克.基于内蒙古支柱产业需求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网络财富教学前沿,2015,6(29):233-234.

[5]玲玲,高娃.内蒙古高等学校蒙古族传统体育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23):333-334.

[6]朱苏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一般地方高校的发展路径[J].教育与经济,2016,18(3):284-285.

篇12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学科范式;经典学科;现代学科;

作者简介:张应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430074)

如果从1983年高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列入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学获得学科建制已经三十余年。三十多年来,高等教育学术界一直有学者质疑是否存在一门作为学科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在“是一门学科还是一个研究领域”的争论中曲折发展。高等教育学的两种学科范式——经典学科论范式与研究领域论范式的激烈冲突,引发了人们对高等教育学学科性质、学科建设方向和高等教育学的未来的思考。不过,同目前火热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问题研究相比,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研究显得极为冷清。似乎这两类研究没有什么关系,或者高等教育学是不是学科并不妨碍人们开展高等教育研究和人才培养。但是,我们不能不注意到,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研究中产生的大量重复研究和低水平研究成果,以及专业研究人员培养缺乏确定的知识体系、方法体系、评价标准等,都是因缺乏学科范式的规范约束而导致的。因此,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高等教育研究的开展和专业研究人员的培养是息息相关的。努力建设作为一门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实现高等教育学的再学科化,是高等教育学术界必须担负的学术使命和学科责任。

一、高等教育学中两种学科范式的冲突

(一)范式和学科范式

“范式”是托马斯·库恩为了解释“科学革命是如何发生的”而创造的一个概念。他把科学发展分为两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常规科学阶段和科学革命阶段。在常规科学阶段,科学家共同体成员遵循着共同的范式开展科学研究;而在科学革命阶段,常规科学时期范式的一致性消失了,科学发生了“范式转换”而进入新范式约束阶段。因此,范式是常规科学时期科学家共同体所共同接受和遵循的信仰、公认的价值和技术的总和。因此,范式具有公认性,具有“范型”和“典范”意义,对科学家特别是新一代科学家的科学研究进行“规范”和“示范”。不同科学范式之间是不可通约的,如果发生“范式转换”,则意味着科学革命发生了。

库恩提出的范式概念和范式理论经社会科学界改造之后被广泛运用。社会科学界保留了“范式”规范“常规科学研究”的“范例”内涵,而将范式的不可通约性、不可共存性改造为不同的理论范式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可以共存的。同时,扩大了范式的内涵——“范式”既可以用来区分科学家共同体或干脆用来区分不同学科,也可以用来代表某一学科的不同发展阶段,还可用来代表同一时期、同一领域内的亚科学家共同体。[1]我国有些学者甚至将范式概念进一步扩大,认为范式可以扩展为一种“研究取向、解释框架和叙事模式”或者是一种研究视角。[2]

范式概念和范式理论被引入学科后,出现了学科范式的概念。“学科范式”是指,学术共同体所共有的信念体系和方法论体系,它以范例形式规定了学术研究的方法和程序,成为学术研究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范式是存在于某一科学论域内关于研究对象的基本意向。它可以用来界定什么应该被研究,什么问题应该被提出,如何对问题进行质疑,以及在解释我们获得的答案时该遵循什么样的规则。”[3]

人们用学科范式来区分不同学科或者学科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学科中的不同学派,甚至演化为学科发展成熟与否的判断标准。认为只有成熟的知识领域才有学科范式,不是所有知识体系都能处于范式阶段。对于成熟学科来说,“每一个学术范式都有自己确定的知识体系、方法体系、学术评价体系、典范的培养体系与工作体系,”“范式化知识体系可以分为三部分:不容怀疑的知识核心,若干如何应用核心知识于实际问题的典型范例,以及一些确定的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发展领域。不容怀疑的核心知识防止人们在基本问题上争论不已,从而把主要精力用于发展研究……经典范例教会人们怎样运用核心知识,同时规定了研究的对错、好坏的评价标准。核心知识与经典范例共同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4]

同扩大“范式”的内涵一样,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往往也采用一种扩大了的学科范式概念。如心理学中精神分析领域的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和霍妮等不同范式,西方经济学说演化史中的亚当·斯密对重商主义的革命、杰文斯等的“边际革命”、创造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的“凯恩斯革命”以及代表劳动阶级经济利益的“马克思革命”,[5]还有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革命史学范式”和“现代化史学范式”等,都是在扩大学科范式内涵的基础上使用学科范式的概念。

(二)经典学科论范式与研究领域论范式的冲突

如果从扩大了的范式和学科范式概念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学存在着两种学科范式:一种是经典学科论范式,另一种是研究领域论范式。所谓经典学科论范式是指,学术共同体坚持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学科的学术信念,将建设高等教育学科和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作为学科建设的目标,作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基本任务,从而按照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经典学科的标准,把高等教育学建设成为一门经典学科。所谓研究领域论范式是指,学术共同体认为,高等教育学只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具体领域,不可能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应借鉴和运用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来研究高等教育现象和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领域,这两种学科范式一直存在着激烈冲突,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方向、路径以及高等教育学的未来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使得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呈现矛盾甚至尴尬的局面。李均教授在回顾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历史后指出:在我国,极少有学科像高等教育学一样从建立开始就一路危机四伏,也极少有学科像高等教育学这样即使获得繁荣发展却依然难以摆脱“被终结”之虞。[6]

作为一门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既具有偶然性也具有必然性。早在20世纪50年代,潘懋元教授等学科开拓者从教育学学科中受到启发,也受到苏联高等学校教育研究的影响,提出了“高等学校教育学”这一学科概念,并编写了《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二十多年后,他积极倡导在中国开展高等教育研究,以回应“按照教育规律办教育”的社会诉求,提出了“高等教育学”这一学科概念,并组建了专门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编写了《高等教育学》教材,开始培养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推动建立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高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列入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高等教育学获得相应的学科建制。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制度性确认,使得高等教育学获得了学科地位和社会认可,高等教育学由此蓬勃发展起来。

高等教育学学科论范式的产生,是以经典学科为标准和目标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经典学科,一般要求有独特的研究对象、独特的研究方法论、独特的概念和范畴系统以及独特的理论体系,并且把是否具备完备的学科理论体系作为判断一门学科是否成熟的标准。为了把高等教育学建设成一门经典学科,我国高等教育学学者按照经典学科的标准开展了按图索骥式的学科理论研究。一是研究和论证了高等教育学独特的研究对象。有的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学独特的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问题和高等教育现象,有的认为是高等教育规律,有的认为是专业教育,有的认为是高等教育理论,等等。虽然没有达成广泛共识,但大多强调了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与一般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二是确立了建设理论体系的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目标。“高等教育学逻辑起点”研究就是一例,不少学者希望找到一个蕴含高等教育多重关系、多重矛盾的最简单要素,作为高等教育学理论演绎的起点,然后通过概念、范畴、命题、理论的层层演绎和推进,建立起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三是寻找和论证高等教育学独特的研究方法论。在这一过程中,不少学者提出了多种研究方法论,其中“多学科研究说”影响最大,认同者最多。“多学科研究说”认为,多学科研究方法可能是高等教育学独特的研究方法。[7]

尽管学科论者做出了艰苦努力,但作为经典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却始终没有建立起来,作为学科的高等教育学成为一项尚未完成的愿望和任务。人们开始怀疑是否存在一门作为学科的高等教育学,怀疑作为学科的高等教育学的合理性。很长一段时期,高等教育学界研究高等教育学科理论和学科建设的人员和成果越来越少,虽然潘懋元教授用“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为之作解,但“结网”之功似仍无期。

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而被怀疑,还与其上位学科——教育学高度关联。在不少学者看来,“教育学和商科一样,都只是各种真正‘学科’的大杂烩……这个领域由各种真正的学科所组成,当中涉及心理学、哲学、社会学、历史学……各种学科都有适宜我们挪用之处,只要加上‘教育’这个前缀词便可(因此教育学必然是比各种学科次等)。”[8]这种否定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地位的观点,并不是来自其他学科的学者,也不是来自从事学科分类研究的专家,而是来自从事教育和教育学研究的学者。对于高等教育学而言,美国高等教育研究界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有一个理想,希望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把高等教育研究变成一个独立学科。但这种努力进展甚微,并没有成为现实。1974年德雷索与马瑟运用所谓“广泛接受的学科标准”来进行判断,认为美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文献所提供的多是作者的观点,而不是关于高等教育现象的知识。高等教育的分类或类型系统还是初步的,目前也没有被合理地组织起来。大类下面的子类鲜有成熟到可以严格区分彼此,并在概念上相互关联的地步,因而高等教育在美国并没有发展为一门学科。二十多年以后,知名高等教育学者阿特巴赫做出了“高等教育确实是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它将不会成为一个单独的科学学科”[9]的判断和预测。

在作为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发展之时,研究领域论范式作为一种对立的学科范式一直与之如影随形。尤其是在学科论范式遭遇困境之时,研究领域论范式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研究领域论范式是以学科论范式的否定者身份出现的。它明确认为,不存在一门作为学科的高等教育学,正如阿特巴赫等西方学者所认为的那样,高等教育学目前不是且今后也不可能是一门学科,高等教育学只是且只能是一个研究领域。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高等教育学,聚集在高等教育问题研究的旗帜下,开展了多学科的、内容极为广泛的高等教育研究,不仅产生了众多有影响的交叉研究成果,而且产生了高等教育研究的众多分支领域,高等教育研究呈蓬勃之势。这更加强化了作为研究领域论学科范式的信念——高等教育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有着更为广阔的前途。它不仅没有妨碍高等教育研究的蓬勃开展,而且以更为广泛、实际、具体的研究成果表明它优于学科论范式。而经典学科论范式追求虚无缥缈的高等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从而使高等教育研究脱离实际,回避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问题,实际上,是限制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开展。

两种学科范式的冲突除了源于两种学科信念的极大差异,还源于对“高等教育学”这一学科概念的不同理解。20世纪70年代末期,潘懋元教授等学科开拓者用“高等教育学”代替了20世纪50年代所使用的“高等学校教育学”,这表明,高等教育学已经超越学校教育学范畴而进入大教育学领域。高等教育学的核心研究内容和学科范式,就不只是围绕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而研究高等学校的教学和课程问题,而是扩展到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即潘懋元教授所提出的“教育外部关系”。高等教育学的基本内容,就是研究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规律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如果说研究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规律还与一般学校教育学有一定关联,那么,研究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就不仅脱离了一般教育学,而且超越了学校教育学的视界,进入“社会教育学”的广大领域。也许正是这种拓展和超越,为研究领域论范式的滋生埋下种子,为高等教育学两种学科范式争论和冲突打下伏笔。

两种学科范式的冲突还与学科标准有关。经典学科论范式是按照经典学科的标准来建设作为学科的高等教育学的,希望把高等教育学建设成一门经典学科。而研究领域论范式却是按照经典学科的标准来否定和批判作为学科的高等教育学的,认为高等教育学不可能发展成为一门学科。作为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只是人们的一种不切实际的愿望,这种愿望对高等教育研究产生了消极影响。

两种学科范式的冲突,还源于人们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地位的不同认识。经典学科论范式之所以以建设高等教育学学科为目标,是认为学科是知识体系的最高阶段,学科或学科理论体系的形成是进行知识探讨的原动力和最终目的,是比研究领域更高的一个阶段。只有形成学科,并形成严谨的学科理论体系,才可能获得学术认可和学科地位。研究领域论范式则认为,经典学科范式使学科和学科知识体系变得封闭和静止,从而成为束缚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力量。而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高等教育学,能够以开放姿态开展和吸纳多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有利于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

二、现代学科范式:高等教育学的超越发展之路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学的未来发展,笔者曾经提出过建设作为现代学科的高等教育学的思想和观点。[10]这一思想观点有两方面含义,一是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学科,在我国,必须把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二是要放弃建设作为经典学科的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思路,按照现代学科的特点,把高等教育学建设成为一门现代学科。

(一)学科论范式对高等教育学的重要意义

学科对知识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学科的含义之一是“学术的分类”,是“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类”。在知识发展和复杂化之后,学科分类对知识生产和知识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它至少会产生两方面效应:一是知识生产的专门化和体系化——在清晰的学科边界下开展专门领域的学科知识研究,促进学科领域知识的关联性和体系化;二是知识生产的集约化和组织化——人们按照知识分类形成不同的学术生产单位(学术共同体),遵循共同的学术生产规则从事集约化和组织化的学术生产活动。知识分类和知识生产形成一种互动关系,知识生产产生了各类知识,而在知识生产基础上的知识分类(学科化)导致了组织化的知识生产,促进了知识发展和知识生产效率提升。从这种意义上看,建设高等教育学科,促进知识生产学科化,对高等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高等教育学术共同体的形成

学科是学术共同体形成的基础,任何一个学术共同体的形成,都是围绕相应的学科知识领域,通过聚集研究人员,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形成不同学派等方式而形成的。高等教育学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事实上形成了高等教育学学术共同体。尽管出现了研究领域论范式对高等教育学学科的挑战,但不容否认的是,研究领域论范式也是在高等教育学学术共同体内分化产生的。如果没有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化努力,不仅不会产生研究领域论范式,而且其对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质疑,就连质疑的对象都没有了。研究领域论范式开展多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其研究人员分散在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领域,根本就不可能形成学术共同体,更不可能形成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共同体。只有把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才可能在高等教育学科的旗帜下形成高等教育学的学术共同体。

2.有利于高等教育学科知识的积累

学科作为科学领域或学术的分类,直接指向学科领域高深知识的发现和生产。知识分类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使研究者以专门化方式来从事知识生产,另一方面是为了通过知识的学科化,形成知识的累积机制。即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和谱系,将纷繁复杂的具体知识分门别类,由此建立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学科关系,形成学科知识生产的递进关系和累积机制,从而促进知识生产和知识发展。而作为研究领域的高等教育研究,显然不利于将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学科化和系统化。多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分属不同学科或研究领域,各种知识杂乱无章地陈列出来,人们找不到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递进关系,知识的累积机制也就无从谈起。只有将高等教育学建设成为一门学科,才可能在学科的规范下实现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和学科知识的系统化和体系化,从而形成高等教育学学科知识和学科理论的累积机制,促进高等教育研究的开展和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

3.有利于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研究人员的培养

学科的另外一个含义是“教学的科目”,即通过对学科知识的教学和传播,培养学科的专业研究人才,从而使学科知识的发现和生产得以延续。新生代专业研究人员的产生和成长,是学科兴旺发达的基础。将高等教育学作为学科来建设,在学科框架下培养高等教育的后续研究者,是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希望所在,也是高等教育研究事业基业长青的基础。如果只是把高等教育看作是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一个研究领域,那么,在研究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人才,就不是高等教育学自身的研究人才,高等教育学科就会出现后继无人的局面。30余年来,正是因为在高等教育学学科领域内,我们建立了高等教育学硕士点和博士点,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和高等教育研究培养了源源不断的后续研究者,高等教育学科才出现了兴旺发达景象。

4.有利于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生存和发展

有了学科才可能有相应的研究机构和人才培养机构,才可能通过建立研究所和系,开展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活动。学科是研究机构和研究组织的安身立命之本,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存在方式是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稳定存在的基石。30多年来,我国大学中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不同命运和不同发展道路充分说明了这点。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建立的高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有的早就被撤销,有的被降格和合并,有的仍然作为安置即将退休人员的机构,有的仍然是“一块牌子、一间房子、几张桌子”的草台班子,而有的却发展成为水平高、专业性强、影响大的研究机构和人才培养机构。个中缘由,在于这些研究机构是否建立在学科存在的基础上,是否以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作为自身的基本任务。

5.有利于高等教育研究获得合法的学科建制

目前,我国建立了基于政府管理的学科管理制度,无论是学科的分类,还是学科专业是否列入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目录,都是由政府学科管理部门决定的。这就是说,学科的合法性需要政府学科管理部门赋予和认可。高等教育研究如果不能以学科为基础,高等教育学如果没有取得合法的学科建制,那么,无论是高等教育研究还是高等教育的知识教学和人才培养,抑或是高等教育研究的资源获取,无疑将成为无源之水、无土之木。1983年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将高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列入研究生培养专业目录,使得高等教育学在我国获得了合法的学科建制,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队伍的成长。如果高等教育学没有获得合法的学科建制,今天的高等教育学抑或高等教育研究,可能依然停留在散兵游勇式的分散研究状态。高等教育的专业研究人员可能也无处可寻。

(二)研究领域论范式将导致高等教育学的生存危机

研究领域论范式下的高等教育研究,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将带来另一番景象。虽然将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并不妨碍开展高等教育研究,并且可能通过多学科研究带来高等教育研究的繁荣局面,但这也给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带来重大挑战。

1.研究领域论范式将导致高等教育学出现“被殖民”学科样态

研究领域论范式主张运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高等教育问题或高等教育现象,但这种高等教育研究所产生的是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而不是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成果。如高等教育社会学,就是社会学学者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所开展的高等教育研究,是社会学的开放性的表现,是社会学的拓展和扩张。其研究成果是社会学理论的积淀,其理论贡献主要是对社会学的贡献而不是对高等教育学的贡献。高等教育社会学在性质上是社会学而不是高等教育学。所以,多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开展得越广泛越深入,高等教育学自身的研究空间就越小,就必然导致高等教育学“成为其他学科的领地”,这就是人们普遍关注的“学科殖民”现象。更为严峻的是,以其他学科理论来研究高等教育,在拓展和发展其他学科理论的同时严重挤压了高等教育学自身的学科理论空间,从而导致高等教育学理论的贫乏而丧失学科的理论品性和学科地位。而来自高等教育学的学者所做的多学科高等教育研究,由于对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并不熟悉,其研究成果往往是“两个半桶水相加”,对高等教育学的理论贡献可想而知。

2.研究领域论范式直接导致高等教育研究整体性的丧失

伯顿·克拉克是开展多学科高等教育研究的先驱,他在领导开展多学科研究时发现,“不同学科的专家所关注的高等教育问题是不同的……当专家们研究这些问题时,很自然他们只管自己的事……专家们有不同的词汇,难以了解彼此的语言”[11]。不仅如此,其他学科开展高等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开拓自己学科的知识疆界,并在高等教育问题上来检验自身的学科理论,同时受单一学科视角影响,它们不需要也不可能顾及高等教育研究的整体性。它们关注高等教育问题,开展高等教育研究,纯粹是因为现代社会已经发展成为“教育社会”和“知识社会”,纯粹是自身学科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而自然做出的一种反映。所以,多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并不研究高等教育的整体,其产生的理论,对高等教育学而言,是分散的理论、分割的理论,肢解了高等教育学的完整性,也就不可能产生以高等教育整体为研究对象的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者奥利韦拉在谈到社会科学学科中的教育研究时说:对于社会科学学科而言,对教育的研究最多也不过就是社会学中的一章,或一个心理过程,或一种经济投入,或一种政治工具,或一个社会心理现象的示例,或一个历史侧面,或一个哲学选题等,仅此而已……(这种做法的)主要后果是使科学地研究教育的工作被扭曲了。[12]这种扭曲的重要表现就是将高等教育研究进行分割和肢解,形成其他学科对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割据”,导致整体性高等教育研究的丧失。

同时,来自其他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学者,他们对高等教育学缺乏基本的学科立场和学科情感,也就不可能整体性地来研究高等教育的整体,导致高等教育研究虽然出现繁荣局面,但没能形成学术研究共同体的内部协调。拉格曼在谈到美国教育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时说:美国的教育研究学者大都对教育学学科没有兴趣,更无建设的责任和尊重。教育研究产生于哲学、心理学、社会科学以及统计学等学科的不同组合,它既没有单一的研究重点,也没有统一的研究方法。这种多样性从一开始就成为教育学术的特点,再加上该领域没有能形成一个十分有力、自我调节的专业群体,这个领域始终没有形成高度的内部协调。[13]这种状况与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状况如出一辙。

(三)高等教育学的现代学科范式

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学科,但不是一门经典学科而是一门现代学科。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学科形态出现后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逐渐成为学科的主要形态。华勒斯坦指出,1945年以后的社会科学知识活动出现了一个与之前的100年相反的曲线运动,学科的新名称层出不穷,并且都获得了适当的制度性基础:大学里新的研究规划甚至新建的系,新的学术团体,新创办的期刊,以及各图书馆制定的新的分类书目。[14]这些“学科的新名称”就是现代学科,它们不仅获得了相应的学科地位,而且进入大学教育领域开展学科教学和培养后续研究者。

现代学科又称为“外生学科”,与经典学科完全不同,现代学科的学科发展逻辑不是由学科知识的自然演化逻辑而是由社会需要逻辑主导的。社会需要和重大社会问题不仅主导着社会科学学科领域的划分以及相应的学科划分标准,而且决定着学科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学术研究的组织方式。学科研究组织突破了传统的院系所组织,以多学科领域学者组成的“研究中心”或“工作坊”方式,开展跨学科或多学科研究。

现代学科表现出高度的开放性。一是研究内容的开放性,一般以重大社会问题和综合性主题为研究对象,综合性问题研究往往冠名为“学科”,出现问题研究学科化倾向。由社会发展产生的源源不断的不断变动的重大问题导致研究内容的变动性和开放性。二是研究方法的开放性,以多学科(跨学科)研究和交叉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各门具体学科的研究方法可能为所有研究者所共同采用。正如华勒斯坦所说,“对社会学方法的运用也不是那群被称为社会学家的人的专利,而是所有社会科学家的义务……总之,我们不相信有什么智慧能够被垄断,也不相信有什么知识领域是专门保留给拥有特定学位的研究者的。”[15]三是学科知识结构的松散性。学科知识结构不是像经典学科一样,由学科知识演化逻辑主导而形成严密的“树形结构”或“阶梯结构”,而是表现出学科知识边界模糊、学科知识交叉和叠加现象,形成如托尼·比彻所说的“关联性结构”——各种观点连接松散,没有很强的关联性,没有很强的整体发展框架。[16]学科也因广泛的学科理论互涉而难以形成严密的知识和理论体系。

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研究开始之时,正是现代学科蓬勃发展之际。这绝非时间上的巧合,而是从逻辑上印证了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典型的现代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高等教育研究热潮,高等教育研究的问题,如学生成分多样化问题、高等教育的社会适应性问题、高等教育民主问题、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大学有效管理与管理效率问题等,都是现代化过程中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的巨大变革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反映。

从20世纪中叶开始,高等教育进入社会的中心,正如哈罗德·珀金教授所说,大学已从中世纪宗教和世俗的知识团体演变成现代在以知识为基础、以科技为方向的技术型后工业社会中起关键作用的机构,大学成为人类社会的动力站。[17]在现代社会,一方面,“知识是社会的核心。越来越多的人和越来越多的机构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甚至是要求知识。大学作为知识的生产者、批发商和零售商,不可避免地要向社会提供服务。今天,知识是为每个人服务的”[18]。而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也进入后工业社会时期,一个“以知识为轴心”的社会时期,其关键变量是信息和知识。科技精英因为他们受到专业教育,具有技术专长而成为社会的统治人物。高等教育进入社会的中心,改变了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以至于离开高等教育,我们就难以理解现代社会。

高等教育进入社会中心之后,曾经清晰的形象变得模糊和复杂起来,以至我们今天很难对之进行准确定义。它远远超越了学校教育中的高等教育概念和内涵,成为“社会高等教育”。它产生了众多的利益相关者,使得高等教育问题成为关涉知识社会所有社会问题的核心问题,成为知识社会的重大问题。高等教育变得如此重要和复杂,不仅不可能只从传统的教育学科角度对之进行研究了,甚至已经不可能只从社会科学的某个学科角度对之进行研究了。高等教育成为几乎所有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对象,成为一门现代学科了。现代学科范式的高等教育学,其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不仅超越了高等学校中的教育问题和人才培养问题,而且也超越了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高等教育核心内容的“高深学问”研究,甚至也正在超越教育学这个高等教育学曾经的寄生之所。高等教育学正在成为“知识社会”之学,成为“高等教育社会”之学,成为知识社会的“显学”。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内容源于“社会的‘真实’问题所带来的持久动力和高校履行其全部社会责任的需要”[19]。

高等教育学的现代学科范式与经典学科范式有着根本性不同。它虽然坚守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学科的信念,但认为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现代学科而不是一门经典学科。它不再按照经典学科范式去建设作为经典学科的高等教育学,放弃用经典学科的学科标准去判断和要求高等教育学,纠正了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出现的方向性偏差,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从而能有效回应研究领域论范式对高等教育学的质疑和挑战,增强了高等教育学的学科自信。高等教育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也因此得到极大拓展,学科研究的重点由建构高等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转向到研究现代社会中的高等教育问题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从而极大拓展了高等教育研究的问题域,更好地体现了高等教育学作为实践教育学的学科特性。现代学科所广泛采用的研究方法,如多学科研究方法、复杂系统研究方法、交叉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方法,等等,也就在高等教育学学科范式中得到广泛使用和体现,从而促进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和成熟。

高等教育学的现代学科范式与研究领域论范式也有着根本性不同。它不再把高等教育看作一个研究领域,而是看作一门具有独立学科地位的现代学科,从而用现代学科范式来形成高等教育学术共同体,形成高等教育学科的知识生产和知识积累机制,达成学科的高度内部协调。同时在高等教育学科的旗帜下会聚自己的专业研究群体,并通过获得学科的社会建制而进入大学教学和人才培养领域,培养高等教育学的新一代研究者。另外,因为有了高等教育学科,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和人才培养机构才有了坚实的学科存在基础,以免随意裁撤和合并之苦。更为重要的是,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将彻底改变高等教育学被其他学科殖民的学科样态,从而坚守高等教育学自身的学科理论空间,发展高等教育学的理论品性,获得学科尊严和学科地位。将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来建设,将极大地促进高等教育学研究者基于自身学科立场和学科情感,来整体性地研究高等教育的整体,以避免高等教育的整体性被肢解、被分割,从而对高等教育有一个完整性的理解和认识。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学的现代学科范式既超越了经典学科范式,又超越了研究领域论范式,并且包容了两种学科范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通过现代学科这一学科特性,一方面认定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学科,增强了高等教育学的学科自信,同时回答了研究领域论范式对作为学科的高等教育学的质疑;另一方面又纠正了经典学科范式将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经典学科来论证和建设的偏向,扩展了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空间,提高和增强了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包容性。

三、高等教育学的再学科化问题

现代学科范式的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学的超越发展之路,但建设作为现代学科的高等教育学还需要解决高等教育学的再学科化问题。高等教育学的再学科化,其重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不同学科高等教育研究成果进行理论整合,实现其高等教育学科化建构;二是在学科建制上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学学科地位,建设作为一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

(一)关于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理论整合问题

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理论整合基于一种整合方法论。整合研究不同于综合研究,“综合研究是针对某一特定的问题,而动员与该问题有关的其他相关学科研究成果,以求解决该问题。而整合研究则不然,它最后的目的,虽然也要应用于问题的解决,也是应用各科之学理,但在应用之前必须先将这些学理融会贯通成一套新的原理原则”[20]。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理论整合研究,是为了形成高等教育学学科自身的核心理论问题。

作为现代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具有高度的开放性。现代高等教育系统已经演变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高等教育问题具有高度复杂性和多面性,高等教育的研究内容为不断变动中的高等教育问题所牵引,导致多样化研究成果观点纷呈并变动不居。特别是多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所产生的研究成果,一方面量大面广,另一方面又分属各具体学科领域,而且有关具体学科因存在不同学派的不同理论观点,导致其对高等教育研究的复杂化。复杂的高等教育问题,所要求的不仅是多元研究成果,而且要强调整合研究。对于作为一门学科的高等教育学来说,其学科知识理论不能是来自其他学科理论的大杂烩和拼盘,而应是多学科的理论知识整合的产物。这就需要基于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立场,对不同学科高等教育研究成果进行整合研究,实现不同学科研究成果与高等教育学的对话与交流,并最终纳入高等教育学学科知识理论框架,对之进行高等教育学科化建构。

开放性对高等教育学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是高等教育学的活力之源,又可能是高等教育学的“终结者”。高等教育学的过度开放,将导致高等教育学落入研究领域论范式,丧失学科边界和学科自身的理论内聚力,动摇高等教育学作为学科存在的基础。作为现代学科的高等教育学是按照社会需要逻辑组织起其知识体系的,学科知识交叉叠加、连接松散,缺乏学科知识逻辑的关联性,缺乏整体的学科知识框架,难以形成严密的知识和理论体系。因此,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理论整合,还需按学科知识逻辑来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高等教育学科化建构。

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理论整合研究,只能由高等教育学术共同体来承担。这对高等教育学者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特殊要求,特别是需要具有多学科背景、现代学科思维和复杂科学思维。同时需要通过适当的学术研究组织方式开展整合研究。集体合作型的整合研究是一种重要方式,即以集体合作形式开展整合性的多学科或跨学科研究。华勒斯坦在《开放社会科学》中提出了几种具体的组织形式。[21]集体合作型的整合研究,必须由具有充分研究协调能力和学术功底的高等教育学者担任负责人,以高等教育学者为主体,邀请来自相关学科的研究者组成特定课题研究小组,围绕高等教育理论整合问题,进行不同学科对话,共商问题的解决。其中,高等教育学者必须发挥领导和协调作用,以“对松散联合的研究中所出现的混乱现象提供一定程度的概念和分析方面的条理性”[22]。

(二)关于在学科建制中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学学科地位问题

1983年,高等教育学列入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标志着高等教育学在我国获得了正式的学科建制。虽然只是将高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列入,但仍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和高等教育研究的繁荣。当前,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发展一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以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学学科地位,促进高等教育学的再学科化。关于在我国建设作为一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曾发表有关文章进行过阐述,[23]这里不再赘述,仅就如何建设和发展一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谈两点认识。

1.需要国家学科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

我国学科专业目录的编制,事实上遵循着两条逻辑原则——学科逻辑原则和社会需求逻辑原则。所谓社会需求逻辑原则,即把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思想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和支撑作用的领域列入学科范围,并提升其学科地位。如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决定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增设理论一级学科。我国之前确立高等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建制,并不是因为当时高等教育学已经发育成熟了,而是因为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需要大力开展高等教育研究,需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来发展高等教育,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这就是说,在我国,社会需求是不少学科获得相应学科建制的原因。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高等教育在其中发挥着关键性和主导性作用。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国家创新体系,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因此,应该从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提高高等教育学学科地位。建设作为一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有助于高等教育学增强服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能力,受益的不只是高等教育学科本身,还有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

篇13

[关键词]高等教育;区域经济;科学发展;关系

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这是继中原经济区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国家出台指导意见之后的又一重大成果,标志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三步走”工作部署全面完成,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进入了整体推进、全面实施的阶段。中原经济区作为中部地区的区域经济优势进一步凸显,这也为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与发展机遇。

一、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科学发展内涵阐释

(一)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内涵

科学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中心环节离不开教育和科技,没有高精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经济发展就形成一句空话。研究型大学、学术型大学是形成创新人才的基础和摇篮,只有不断的提高这些学校的办学实力、办学水平,才能不断的为国家输送大量的高端创新人才,从而推动科技的发展。同时,职业学院、民间办学等各种形式的办学又为国家输送各式各样的专门人才。

1. 高等教育与区域教育结构的协调发展

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在基础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没有基础教育的健康、稳序发展,就不会有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教育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上到下的过程,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应统筹兼顾,要使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一个良好的轨道上运行。

2. 高等教育结构内部之间的协调发展

要注意高等职业教育、综合研究型大学、普通本、专科之间的协调发展。不同区域之间,可能对学校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比如在人口劳动力都很丰富的河南要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为国家培养职业技术人才,这是当前国家职业人才的一个缺口,各地用工荒就说明了这一点。如北京作为政治、文化中心,应加大对研究型大学、学术型大学的建设,争创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也应加大西部地区的人才培养力度。

(二)经济的科学发展内涵

经济的科学发展是指落后国家摆脱贫困,最终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经济问题增长和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口结构、政治结构等之间的协调和优化。经济的科学发展不是简单的经济增长,也不能等同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仅仅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包括产品和劳务的产出(Output)的增长。经济的科学发展则意味着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业比重、分配状况、消费模式、社会福利、文教卫生、群众参与等等在内的变化。经济增长的概念较狭小,偏重于数量的统计,而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广,既包括数量又包含质量。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但不等于经济发展,它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早期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混淆,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实践中单独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却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结局。一般而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但有了经济增长也不一定有经济发展。如果由于制度上的原因,产出增长的结果是两极分化,富者愈富,贫者愈贫,产出有快速的增长,但产出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无益于国计民生,而是国民经济的虚耗;为了片面追求快速的产出增长,不顾及广大民众的福利,不考虑付出的社会代价,就不是经济的科学发展。

二、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

区域经济发展为高等教育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持和资金作为后盾,高等教育培训人才又哺于区域经济发展,两者是一对相互依存的互补关系,只有两者的同时发展才能起到一个合力,促进区域各种产业及文化的科学、合理、稳续、健康发展。

(一)经济学视角的二者关系分析

经济增长为教育科学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教育一定程度上是指通过人力投资的基本形式,按计划培养和训练劳动能力的活动。从这个角度看,教育的投资和经营可以看作是一个产业的一种投入产出过程。从负担的主体角度看,教育成本可以分为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两部分。教育科学发展,在根本上是要保证长期和持续的教育投入,但这必须以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前提。

经济增长对教育发展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教育手段,还决定着劳动力的素质和教育培养人才的素质。从根本上说,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最终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既决定着教育投资的需要量,也决定着教育投资的供给量。这必然要求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与经济建设的规模和发展速度相适应,在数量上相协调。

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统筹兼顾。在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上,要考虑到区域之间的差距,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实现全国的经济发展,就要发展全国的高等教育,不能局限于一个地区,或仅仅几个地区的高等教育,在发展好东部、沿海高等教育的同时,也应积极发展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各个地区经济结构发展状况不尽相同,因此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合理高速教育结构,从而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应兼顾当地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在经济得以发展的基础上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一个学校的发展最重要的还是投入问题。只有高校各个部门的建设、学科发展、专业建设等都需要资金支持,只有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才能换来各类人才的回报社会。

(二)教育学视角的二者关系分析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经济发展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教育经费和基本教(下转第282页)(上接第280页)育支出等。同时,又会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科研、技术等方面的人才。高等教育通过各类高校为经济发展培养大量人才,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稳定了经济秩序的运行;但另一方面,如果高等教育办学、学科设置等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反而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1. 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

其一,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师资培养、图书购买,以及各项软硬件设施的建设都需要资金基础和物质前提,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基础作为前提条件,教育投入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

其二,经济的发展程度又决定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规模。一个国家的经济越发达,对教育的投入也就越多,教育的投入首先是义务教育,其次是高等中等教育的各项其它教育。因此,在国家经济实力落后的前提下是没有精力去投入教育的,可想而知,如果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都很难稳定,那么这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就无从谈起。就一所高校而言,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就很难进行学科建设,校园建设等学校发展建设,学校的规模也就无从谈起。

其三,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教育的结构和体系。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教育的体系和结构就不够完善,且教育结构单一。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教育就无法形成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纵向教育系统和教育主管部门与各高校之间的横向系统等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

2. 高等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通过高等教育可以转化为科学技术,并应用于生产,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科学研究,技术更新,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等方面,高等教育对经济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首先,高等教育对经济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作用。当今社会在“产学研”一体的情况下,如何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如何使高等教育服务于生产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要问题。“产学研”结合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习、企业生产、高新技术的研发结合起来,高等教育在新技术的研发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通过对大学生的培养、教育,为企业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这些人才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其接受的教育程度和技术熟练程度的区别,对企业带来的效益也就与一般工人与所差别。

其次,随着高等教育在众化的程度一步步提高,人们对教育的投资在家庭收入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教育投资也必然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从长远来看,家庭对教育的投资也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人才,这些人才回报社会,又反过来拉动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叶茂林.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3]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54.

[4]刘国瑞.区域的经济发展与高校学科建设:基于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4.

篇14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改革

随着英语知识在各行业的逐渐普及,各岗位对英语知识应用能力的要求也日渐增多,而各专业学生层次又参差不齐,提高高等院校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基础课的教学水平,是高等院校英语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英语基础课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英语课程是一门具有知识性、实践技能性与应用性相结合为特征的课程,学习英语科学与技术的过程,不仅是已有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也是新的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学习。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英语基础知识加以强化、分析、总结,学以致用,将所学的英语知识转为化工作过程中的基本技能。区别于英语专业教学,非英语专业的基础课需要分层、分类规划与实施。目前,分类分层次还不够到位,特别是专业大类的特色在英语教学内容中反映不够,各专业大类间教学内容区分度差,英语教学内容游离于专业知识之外,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更别提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同时,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学的英语课程门数少,学时大幅度减少,教学内容浅,学生动手能力差,学习兴趣不浓,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特别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是什么,没有一个准确而科学的规划,学习的目标也不明确,致使在英语学习过程当中对自己的要求不是太高,缺乏学习兴趣与学习计划,同时也缺乏主体能动性,特别是在听力和口语相关课程中会走神。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家庭和学习环境不一样,学生的层次水平也不一样,所以对英语教师的要求就不一样,必须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组织相关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材,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英语基础课教学方法研讨

英语基础课程是一门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承,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手段,应用是目的的课程。下面提出几点教学改革方法:

(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英语基础课程是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但同时其实践能力也较强的一门课程,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等,就涉及到实践应用等。除了课堂英语理论的学习之外,还应当提高学生的口语听力等实践能力,在自身的听说读写中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以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为了完成这一目的,可以制定相关的、目的明确的、内容较具体的实践教学大纲,用来指导学生练习,经过多次反复的强化学习,让学生掌握技能方法,将英语知识点由点到面上升至综合应用。

英语课程中的《大学英语》、《英语听力》、《口语》及《翻译》等部分课程都很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所以英语教学也要跟上社会的发展需求,将课堂知识融入到实践知识中去,更新教学模式,为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为体现英语专业的特征能力,真正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相结合

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英语专业的学科特点,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由“教学生”向“教会学生学习”转变。特别是要加强培养锻炼学生的听、说、写的能力。此时可以引入课外教学,或到外贸单位去实践,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

(三)集中教学和分散辅导相结合

集中教学和分散辅导体现的是因材施教,也就是分层教学,在高等院校英语基础课都是大班集中教学,所以很少注重分散辅导。分层教学,就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水平,在其原来的学习基础上有更进一步提高,最后达到统一的过程。分层教学中,对于高层次学生来说,可以进行分散式教学,而对于中间层次的学生来说,就可以进行集中式教学。无论如何,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学习,最后都同样要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而对于基础很差的层次学生来说,老师在教学中就不能急于求成了,必须让这些学生慢慢学,只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就应该进行正面的鼓励和引导,这样才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结合专业,满足各专业对知识侧重点不同的需求

不同的专业有着不同需求,因此授课内容、知识深度、知识广度都依据专业进行调整。高校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后,应根据学生院系专业的不同,开设不同的提高课程供学生必修或选修,以做到结合专业因材施教。搜集整理大量的教学案例,同一知识点,针对不同专业采用不同的案例,案例与专业对应的岗位紧密联系,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理解部分抽象的概念,也使学生体验到了工作情境。这样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就会激发同学们学习英语的热情,为学生以后学习专业课及从事相应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英语基础课程是高等教育教学中综合性比较强的英语入门课程,但同时又是一门内容不断更新的课程,这在其中的英语听力、英语翻译、英语口语练习等知识方面体现得尤为显著。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探索和改进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活学活用,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突出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日后步入社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