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5 14:50:0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高等教育科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道路,必须贯彻发展是第一要义的战略思想。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样,当前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和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对培养人才提出的新要求,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和严峻挑战。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把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发展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切实使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道路,必须落实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高等学校落实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重大问题,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特别是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基本政策,保障困难群体的受教育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不断提高其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就要坚持以教师为重点,用更大的精力、更有力的举措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教师快速成长和施展才华的体制机制,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良好环境。
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道路,必须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高等学校内部若干重要关系。要把握好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师生可承受的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相互协调、和谐发展。要把握好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关系,以学科建设为统领,推动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相互促进。要把握好硬件建设和软环境建设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努力搭建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广阔平台。要把握好学生培养中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关系,全面促进广大学生成长成才。
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道路,必须掌握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高等学校既要凝练、传承、发扬民族文化,也要选择、规范、整合时代文化,还要倡导、发展、引领创新文化。既要重视校园精神的培育,也要规划校园环境的建设,还要加强校园行为的引领。既要重视“大楼、大树”的“拔地而起”,也要重视“大师、大家”的“脱颖而出”,还要重视“大气、大爱”的“遍地开花”。既要设计好学校发展的总体思路,也要谋划好学校发展的具体项目,还要建设好支撑学校发展的各支队伍。只有将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统筹好,才能使学校的各项事业科学、健康发展。
一、正确处理扩大办学规模与改善办学条件的关系
规模是基础,办学条件是保障。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学校连年扩招,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更多家庭的子女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要,提高了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为国家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构建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提供了必要的人才和智力储备。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有相当部分的高等学校为了自身的利益需要,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导致硬件设施超负荷运作,而为满足教学需要,又不得不大量借贷用于征地和基础设施建设,真正投入到教学仪器设备的经费很少,致使内部教学设施十分缺乏。同时学校考虑未来可能“人多为患”,也就不可能大量充实师资,使得现有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无暇顾及科研工作,教学质量下降。相应地,学生由于接受不到良好的教育,整体素质下滑。凡此种种,都与科学发展观相距甚远,不可能使高校健康、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因此,要实现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就不能盲目追求数量扩张和规模扩大,而应把发展规模与教学硬件设施的承载能力、师资的承受能力和发展要求、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把握好发展节奏,坚持以人为本,实现高等教育的和谐、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正确处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关系
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更要在考虑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与当地的产业、行业结构和就业需求结构相协调,科学调整和设置专业,确保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不能盲目攀高攀大,盲目追求高速增长。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还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主要问题是专业口径过小、社会适应面太窄、课程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滞后、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致使大学毕业生供给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结构相矛盾。影响学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这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是相悖的。应该看到,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后续社会人才需求,或者说,往届生创业率与创业质量反作用于应届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因此,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结构、强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正确处理好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是实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真正付诸实践。
三、正确处理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与综合素质提升的关系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高等教育责无旁贷,任务艰巨,其责任和使命是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优秀综合素质人才。在高等教育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推动各项工作,有利于培养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兼优的人才,有利于发展、实现、维护广大青年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中,基础教育仍旧是以升学为导向,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从根本上忽视了对学生全面素质提升方面的教育。而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后,人们更认为,高等教育应该使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质,解决就业问题。因而,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方面看,我国高等教育的缺陷主要在于: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忽视对学生全面素质提升方面的教育。有些方面的教育虽然实施了,但由于教育观念陈旧,教学内容偏颇、方法失当,教育效果并不明显。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事件的出现,固然有他本人的主观原因,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教育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存在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失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仍不能忽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因此,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我们应树立多元质量观,在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努力营造适宜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成才的校园文化氛围,尤其是努力营造优美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真正将学生培养成为品德好、性格好、身心健康,能正视现实、心胸开阔、待人宽厚、意志坚强、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综合素质人才。
四、正确处理强化管理与优化服务的关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制胜法宝是品牌。学校办学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以质量为生命。质量就是一所学校的品牌。那么,如何提升质量,创造品牌?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强化管理与优化服务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规范教学秩序,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这也是普通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战略突破口。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强化管理更显重要。从教师层面讲,强化管理就要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做到以师德教育为主线,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科研业务能力的培养;加强对骨干教师的管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培养教师良好的敬业精神。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强化管理还应科学管理,不断优化管理方式方法,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治校的原则,在软硬件上为广大教师搞好教学科研搭建广阔平台。注重人文关怀,创设和谐校园。就学生管理而言,面临诸多问题。由于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不良因素的影响,以及高校扩招后学生整体素质的相对下降,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越来越困难。因此,出现两种倾向,一是放任型管理:放松对学生的管理,只要不出问题就行;二是保姆型管理:担心学生出问题,对学生实行强制式的管理。二者均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不符。我们认为,人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这是由大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不稳定性、不成熟性以及人本身所具有的惰性决定的,是由大学的特殊氛围、现代大学的生存发展需要以及社会与高等教育的关联性所决定的。只有强化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才能纠正教育行为偏差,规范教育行为,确保育人质量。当然,坚持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严格管理,还必须强化服务观念,提升服务意识,建构科学、合理、适当、明确、可行的制度与规范。要从学生整体实际出发,多了解学生,多鼓励学生,多关爱学生,建立起与学生之间多角度、深层次的情感交流,构建以热爱学生、尊重信任学生为基本出发点的民主平等的管理方式,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范式;高等教育研究;高等教育学科
Abstract:China''''sresearchinhighereducationhasgonethroughtwoparadigmtransformationssince1978.Inthe21stcentury,anopenandpluralisticparadigmsystemshouldbeformed.China''''sresearchinhighereducationwillturnintoanopenresearchfield.Thehighereducationdisciplinewillexist,anditshouldexertaleadingactionintheopenandpluralisticresearchinhighereducation.
Keywords:paradigm;researchinhighereducation;highereducationdiscipline
1978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从蹒跚起步到蓬勃发展,历经两次范式转换。新世纪的中国高教研究事业要持续、健康、繁荣地发展,在解决高等教育现实问题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对现有的“高等教育学科范式”进行一场真正意义的变革,通过建立开放、多元的研究范式,使中国高教研究全面走向开放。同时,高等教育学科并不会因此终结,而是将在开放、多元的高教研究中发挥主导作用,并不断得以完善,为世界高教研究的科学化进程做出应有贡献。
一
从科学发展史看,“范式”的转换往往被认为是科学发展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更替的主要依据。在西方,不仅科学界许多人借鉴“范式”概念来描述现代科学的发展,并试图找出现代科学演进过程中所遵循的必然逻辑,一些教育理论研究者也发现“范式”的魅力,并借用它来解释教育学理论的进展,进而在方法论层次上进行深刻的反思。
何谓“范式”?不同学者的解释五花八门。笔者认为,高教研究范式可理解为研究高等教育现象的一种视野、参照框架和主导性的研究方式,它规定了高教研究领域的成员对解决高等教育问题所共有的理论体系、基本观点、基本假设和基本方法。从这个意义看,1978年以来中国高教研究已经历了两次转换。
第一次转换:“前范式”“普通教育学科范式”。1978年以前,由于高教研究尚未形成专门领域,当时学者从事的高教研究主要是自发、零散的研究,没有专门的理论指导,属于“前范式”高教研究。1978年中国高教研究成为专门领域后,以潘懋元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高教研究专职人员就开始致力于建立一个专门的高等教育学科,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高教研究。但由于此时高等教育学并未产生,普通教育学就成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构建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学科的主要理论基础和参照框架,即我们理解的“范式”。潘懋元主编的第一部《高等教育学》就是在参考普通教育学体系基础上经过加工和创新后完成的。普通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经过数百年的探索,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在高等教育科学的起步阶段,把“普通教育学科范式”作为研究范式,无疑是合理的选择。以普通教育学作为参照、在普通教育学理论的基础上寻找高等教育的特殊性,作为构建高等教育理论的主要路径,比直接从高等教育实践中抽象出理论,更加快捷、有效,相比过去缺乏理论指导的经验性研究更是质的飞跃。
第二次转换:“普通教育学科范式”“高等教育学科范式”。尽管1984年第一部《高等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建立,但这并不意味着高等教育学科就成为了高等教育研究的范式,因为借助普通教育学建立起来的高等教育学在体系、概念、理论、方法等方面还不成熟,尚无力承担作为高等教育研究参照框架和主导性研究方式的责任。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高等教育科学学科群的形成中,普通教育学及其分支学科如教学论、教育史、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比较教育等对高等教育科学各分支学科的影响甚至比新兴的高等教育学更大。1992年以后,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进入了繁荣发展和稳步提高的新阶段,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1993年成立的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明确提出以高等教育基本理论和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为主要任务,该研究会的前三次学术年会都以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为主题。在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的带动下,不少学者投身到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研究中,对高等教育学性质、对象、体系、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其目标是建立高等教育学的科学理论体系,实际上也是为了构建高等教育学科范式。与此同时,更多的学者编写了高等教育学新作,在构建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今天,虽然高等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尚未建立,但高等教育学科作为高等教育研究的指导理论与参照框架已经得到普遍认同,高等教育学科基本上确定了中国高教研究学术共同体解决高等教育问题所共有的理论体系、基本观点、基本假设和基本方法。因而,可以认为“高等教育学科范式”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初步确立。
从1978年以来中国高教研究的进程看,尽管存在两次范式转换,但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学科范式这一重大目标始终没有变化。在近二十多年中国高教研究众多成就中,创建高等教育学科、形成高等教育研究范式无疑是最重大的成就,它不仅是中国高教研究事业繁荣发展的直接原因,也是中国为世界高教研究的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耐人寻味的是,尽管高等教育学科范式的意义和贡献有目共睹,但学术界对它的质疑和挑战始终没有停息过。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问题的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新兴的高等教育学科范式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常常显得力不从心,多学科研究范式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青睐,高等教育学科范式受到严峻挑战。如果说,学科建立初期要不要建立学科、能不能成为学科的质疑主要来自学科之外,目前已经基本从理论上得到解答的话,那么提出建立高等教育学科范式究竟对高教研究有多大作用的问题,主要来自高教研究内部的深刻反思和高教研究中的种种困惑,是对高等教育学科范式价值和功能的再审视和再定位。
实际上,对学科研究范式的质疑在西方早已有之。“二战”以后,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急剧变革,西方社会科学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社会科学学科分工日益受到了挑战,分工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质疑。尽管传统学科仍然坚守着各自的学术边界,仍然在发挥各自的作用,但“偏狭的学科分类,一方面框限着知识朝着专业化和日益互相分割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可能促使接受这些学科训练的人,日益以学科内部的严格训练为借口,树立不必要的界限,以谋求巩固学科的专业地位”[1]。因而,华勒斯坦(ImmanuelWallerstein)等西方学者开始大声疾呼:要“重建社会科学”、“开放社会科学”,“将现有的学科界限置于不顾,去扩大学术活动的组织。对历史的关注并不是那群被称为历史学家的人的专利,而是所有社会科学家的义务。对社会学方法的运用也不是那群被称为社会学家的人的专利,而是所有社会科学家的义务”。“总之,我们不相信有什么智慧能够被垄断,也不相信有什么知识领域是专门保留给拥有特定学位的研究者的”[2]。
60年代以后蓬勃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也对西方社会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在方法论上崇尚一种相对主义、视角多元主义,认为没有绝对统一的、一成不变的、权威的理性和逻辑,没有固定的结论,只有充满生机的思维方式,任何一个理论充其量只是提供关于对象的局部性叙述和局部性观点。同时,社会现实是多元的、复杂的、多方决定的,社会领域从来都不是封闭的终极性的结构,而是开放的、非稳定的、非统一的、偶然的。因此,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采取多维学术范式,追求对现象的多元解释,追求研究方法论的多元化,尊重解构性差异。
西方学者的上述观点集中表达了一种思想,即社会科学要走出学科的羁绊,克服思维定式,追求开放的研究,追求多维范式和对问题的多种解释。这些观点对中国高教研究范式的变革是有重要启发的。近年来,高等教育学科的危机不在于其合法性问题,而在于其对现实高等教育问题解释能力的弱化,仅仅运用高等教育学科范式已无法解决日趋复杂的高等教育问题,固守单一的高等教育学科范式肯定不利于高教研究的发展。21世纪中国高教研究要持续、健康、繁荣发展,必须全面走向开放,在研究范式上取得新的突破,从单一的高等教育学科研究走向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研究。只有多种范式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高等教育问题,才能有效提高高教研究的科学化水平。
二
21世纪建立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研究范式,是否就意味着高等教育学科从此走向终结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未来的高等教育学科不仅不会消失,而且将在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研究中占据主导作用。提出这一观点,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其一,高等教育学科的建立极大地提高了中国高教研究的地位,极大地推进了中国高教研究的制度化进程。
“国内外各门类研究工作发展的实践表明,从‘非制度化’阶段转变到‘制度化’阶段是本门研究状态的质变表现之一。只有‘制度化’才能使本门研究有赖以存在的稳固基础和得到持续发展的保障”[3]。1978年以后,中国高教研究制度化的核心工程是建立高等教育学科,但建立一门学科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不仅要有学科之名,还要有学科之实;不仅要形成教育学的分支或形成一类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还必须建立学科研究的规范、规则、范式,拥有包括学会、专业研究机构、图书资料、专门出版机构及专业刊物等社会建制在内的学术共同体(academiccommunity)。因此,建立高等教育学科,不仅使高等教育研究在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而且有力地带动了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研究组织、研究队伍、课题规划等其他制度化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学科本身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形态,可以作为课程在大学出现,这对高等教育研究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二,高等教育学科范式具有多学科研究范式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
尽管多学科研究范式对高教研究的意义已毋庸置疑,但这种范式在保持高教研究的学术独立性,促进高等教育理论的严密性,整合研究兴趣多元性等方面存在缺陷[4]。尤其目前的多学科研究,主要表现形式是有关学科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各自进行研究,对同一高等教育问题缺乏多学科的协同研究,这不仅会导致对高等教育整体和全局把握不足,也有可能导致对高等教育一些关键问题,特别是人才培养等高等教育内部问题的忽视。同时,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理论、方法,也有不同的话语规则和学科文化,未必都能与高教研究相容。不同学科之间的话语沟壑和“坑道视界”,使不同研究者之间难以相互对话、彼此了解和相互借鉴,难以进行协同研究,更难以把高等教育的知识整合起来。
与多学科研究相比,高等教育学科是专门研究高等教育的独立学科,必然以整个“高等教育”作为“问题域”。它既关注宏观领域的高等教育发展,也关注微观领域的人才培养;既研究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也研究高等教育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显然,通过高等教育学科范式来研究高等教育问题,可以从高等教育的全局来整体把握,可以更好地探索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矛盾和特殊规律,从而建立相对完整和系统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
同时,当代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走向复杂性。对复杂性的关注意味着研究范式的一次根本性变革,意味着对于简单性原则的一种时代性反思与超越。解决复杂性的问题需要复杂性思维。与简单性思维不同,复杂性思维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有机的系统整体,必须用整合的思维方式去考察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研究问题要采取从整体出发、深入部分,再回到整体的思维方式。运用复杂性思维研究社会科学,需要“自觉地面向多因素构成的复杂巨系统,进行综合性思考”,“只有在最深度的分化和最宏大的综合中保持张力,才能达到对于现代人文社会系统的完整性把握”[5]。高等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高等教育问题是典型的复杂问题。解决高等教育问题,不仅需要多维视角和多种范式,也需要在研究中对多种范式进行整合;不仅需要通过多学科研究,深入到高等教育各个层面,追求“局部的、片面的深刻”,也需要对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整合,从而达到对高等教育问题进行综合性、整合性思考的效果。正如有学者所言:“复杂性所要求的教育研究范式,不仅是后现代的多元,而且还强调整合。”[6]
根据上文对高等教育学科特点的分析,笔者认为,在未来对高等教育复杂问题的研究中,整合多种范式、整合多学科研究的重任非高等教育学科范式莫属。当然,这里只是初步提出这个新问题,至于高等教育学科范式整合多学科研究的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随着高等教育学科范式的不断完善,问题定向、诊断、选择、预见等也将成为未来高等教育学科范式的主要功能。
其三,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开放性特点证明它的继续存在不会影响高教研究的开放和繁荣。通过回顾近二十多年中国高教研究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从来都没有把自己封闭起来,始终持一种相对开放的姿态。开放性可以认为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与不少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和学科相比,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几乎没有门户之见:在研究队伍方面“来者不拒、一视同仁”,无论是教育专业的“科班出身者”,还是其他专业的“半路出家者”,甚至“业余爱好者”都可以加入高等教育学科行列,都可以在学科领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成果,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成果赢得同行的尊重;在研究理论和方法方面“兼容并包、海纳百川”,高等教育学科虽然是研究高等教育的专门学科,但在高教研究中并没有唯高等教育学科“独尊”,任何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都可以为高教研究所用。正如有学者所言:“高等教育学自创立至今,之所以能发展如此迅速,从学科内部看,就是学科共同体有意识地使学科研究处于开放状态。”[7]
在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继续存在不会出现华勒斯坦等学者担心的局面,只会促进中国高教研究更加繁荣和发达。当然由于起步晚,研究制度不健全,加之某些落后观念的束缚,以及语言障碍、经费短缺等困难,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开放程度是远远不够的,存在国际交流严重不足、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思路单一等问题。今后,高等教育学科需要进一步开放,学科建设的思路也要更加开放和多样。高等教育学科不必因其他学科的广泛介入而妄自菲薄,应以一种更加开放、更加自信的学科意识,在主动接纳其他学科资源的过程中,重建自己的理论、观点和规范。在未来整个人文社会科学日益走向开放的环境中,高等教育学科要实现自我超越,走向开放是唯一选择。
总之,在未来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研究中,高等教育学科不仅不会终结,相反,它会继续发挥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我们今后要继续加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努力构筑科学的高等教育学科范式。同时,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将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高等教育学科作为研究高等教育的专门学科,将受到更多的关注,必然有更多的学者加入到高等教育学科队伍中,高等教育学科大有可能迈入21世纪的“显学”或“朝阳学科”之列,这又向未来的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
[参考文献]
[1][美]华勒斯坦,等.学科·知识·权力[M].刘健芝,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2.
[2][美]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M].刘锋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106.
[3]陈学飞.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1949-1999)[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4.
[4]陈伟.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之评价和超越——关于研究方法论的尝试性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3,(4):45.
[5]欧阳康.复杂性与人文社会科学创新[J].哲学研究,2003,(7):22.
文章提出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并对辽宁省2006-2015年的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切性进行分析。依据研究分析结果提出具体的优化建议:依据区域的资源与特色,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调控各学科的发展规模,完善学科的良好适应力;增强政府调控与高校自主调节的契合度,做好人才需求预测;加强高校整体战略规划,调整专业设置思路。
关键词:
区域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产业结构;适切性
供给侧改革为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全新的思路,该改革思路也同样适用于高等教育领域。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或基础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教育[1]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因此,有必要对区域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切性进行研究,有利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一、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作用机理
(一)产业结构决定高等教育学科结构
产业结构的变化决定并制约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是在社会生产劳动分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同产业对劳动者的数量规模、质量内涵的要求具有差异性,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的构成比例关系能够主动适应国家产业结构的发展和调整。国家新的产业结构的产生也要求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培养与之相匹配的专业性人才。二者之间的关系符合教育的外部规律,教育外部规律是指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社会是一个大系统,教育是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与社会的其他子系统如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等存在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与关系,教育要受社会其他子系统和诸多因素的制约,也对其他子系统和诸多因素起作用[1]12。教育外部规律要求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种适应包括双重含义:一是受制约,即教育发展受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制约;二是起作用,即对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起作用。因此,产业结构决定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契合教育的外部规律。
(二)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以人力资本为中介间接反作用于产业结构
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对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反作用,与产业结构并不发生直接性的作用与联系。而这种反作用主要是以高等教育学科结构所培养的人才为中介,通过对人力资本的进一步开发和提升间接反作用于产业结构,其中,人力资本是教育与产业劳动力市场相联系的纽带和桥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影响着培养人才的行业类型、就业质量等。这进一步反映教育的内部规律,即教育主要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人,通过培养一代代人来促进社会发展的进步。高等教育学科结构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才的培养数量和质量,进一步关系到能否提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结构。自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至今,我国三大产业结构之间的比重关系发生变化,第一产业在保持基础地位的前提下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仍在扩张,第三产业的比重保持逐渐上升态势。因此,高等教育学科结构要迎合并适度超前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培养并提供相匹配的人才,实现对产业结构的良好反作用能力。
二、辽宁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依据辽宁省目前经济发展的情况以及辽宁省作为全国高等教育的大省,笔者选取辽宁省为重点研究对象,对其近十年的产业结构与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之间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期望通过本研究为辽宁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调整提供指导方向,同时促进辽宁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真正实现区域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良性循环互动,进一步摆脱辽宁省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并实现由高等教育大省向高等教育强省转变。
(一)辽宁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根据辽宁省统计年鉴和辽宁统计官方信息网,整理出从2006年到2015年辽宁省三大产业间的产值数据。三大产业的比重基本上呈现“二、三、一”结构,其中在2006-2015年,辽宁省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呈现下降趋势;而第二产业的比重在2006年至2012年几乎呈现递增趋势,2013-2015年呈现下降趋势,略显波动;第三产业的比重在2006年至2012年呈现交替式的上升与下降趋势,近三年内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上述数据显示,在过去10年中,辽宁省的经济发展仍以第二产业(重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虽然略有发展,但速度并不明显。这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主要依托资源和环境的辽宁省来说,其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辽宁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现状分析
辽宁省作为全国高等教育的大省,共有普通高校110多所。笔者关于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数据选取的是2006-2015年辽宁省普通高校各学科的毕业人数,其中,毕业人数包括普通高校研究生与本科生两部分学生主体。辽宁省高等教育涵盖普通高校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学科结构划分的11大门类。为了便于接下来的研究分析,将高等教育的11大学科门类与三大产业结构进行匹配,其中,农学与第一产业(农业)相匹配,工学和理学与第二产业(工业)相匹配,文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文学、医学、历史学、管理学这些学科与第三产业(服务业相匹配)。农学这一学科门类的毕业生人数逐渐呈现递减趋势;而工学和理学在所有学科门类中毕业生人数最多,这进一步反映辽宁省作为工业大省对其工学和理学专业人才的强烈需求,此外,从2006-2015年,理学和工学学科在所有学科中比例在下降,但下降幅度并不明显;在与第三产业相关的学科结构中,管理学、医学、文学毕业生人数及所占比例一直处于稳步上升趋势,教育学、历史学、哲学和经济学的毕业生所占比例先递增再递减,法学毕业生人数所占比例在2006-2015年呈现逐渐递减趋势,这进一步反映法学学科毕业生人数已经达到市场需求的饱和度。总体来讲,辽宁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比例变化与该省三大产业结构的比重变化基本上是趋于一致的。
三、辽宁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切性分析
笔者主要采用Person相关分析法和SPSS21.0软件来进行统计分析。
(一)农学学科与三大产业结构的适切性分析
通过皮尔逊相关分析,农学学科毕业生人数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513、0.566、0.458,说明农学与三大产业呈中度相关。
(二)理学和工学与三大产业结构的适切性分析
通过SPSS21.0软件对理学和工学毕业生人数与三大产业结构产值的适切性进行分析。理学学科毕业生人数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26、0.35、0.49,说明理学学科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之间存在中度相关,而与第二产业存在弱相关。工学学科毕业生人数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26、0.188、0.943,工学学科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呈显著相关,而与第二产业呈现不相关。
(三)其他学科与三大产业结构的适切性分析
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医学学科毕业生人数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产值之间存在非常强相关;法学、历史学、哲学学科毕业生人数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产值之间存在强相关;教育学学科与第一产业呈非常强相关、与第三产业呈强相关;而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学科毕业生人数与第二产业产值存在弱相关,管理学、法学、历史学、医学学科毕业生人数第二产业产值呈现不相关,哲学毕业生人数与第二产业产值呈现负相关。通过对上述的分析能够看出,辽宁省高校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切性存在以下问题:农学学科与第一产业产值的适切性并不高、工学和理学这两大学科与第二产业的产值呈现不适切关系,这进一步说明辽宁省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限入滑坡的趋势,高等教育的农学、理学与工学学科不能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而除了农学、理学和工学之外的其他学科与辽宁省第三产业的产值不断增长的趋势呈现较高适切性,趋于吻合。
四、优化建议
(一)依据区域的资源与特色,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辽宁省作为20世纪形成的老工业基地之一,目前产业结构仍是以“二、三、一”为主。而国外的产业结构演进规律表明:在整个工业化的进程中,三次产业占国民收入比重先是在工业化起点的“一、二、三”,而后是“二、三、一”,再到后工业化阶段的“三、二、一”,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将经历一个倒U形变化[2]。依据产业演进规律,辽宁省应向“三、二、一”产业结构努力转变,结合自身省域的区域特色,促进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为高校学科结构提供良好的基础。对此,在第一产业方面,应改变传统、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可借鉴辽宁省盘锦市的稻田河蟹模式,地方城市可以结合地方特色探索其他农业生产模式,这样才能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对第二产业的技术改造,化解产能过剩的趋势,开启企业兼并重组的方式,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优势产业,淘汰高消耗污染重的产业,为辽宁省第二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从工业型大省向知识创新型省份转变。在第三产业方面,作为辽宁省未来重点努力的方向,应结合自身老工业基地的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链,如旅游模式、物流、医疗健康体系、创意性设计等,提升服务业的品质,实现产业结构朝着中高端方向发展。
(二)调控各学科的发展规模,完善学科的良好适应力
针对农学、工学和理学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适切性不高的现状,笔者认为有必要调控农学、理学和工学学科的规模,而从学科外延扩张趋势向提升学科的内在质量转变,淘汰那些不符合现代产业更新方向的传统学科。重点发展一批与创新农业发展、装备制造、能源材料等优势学科相关的专业,严把学科的质量关,注重学科的内涵式发展,建设以地方城市优势资源为中心的学科专业群,这样更有利于实现高校服务所在城市的功能。此外,应适当增加与第三产业相关的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学科,要与未来辽宁省产业结构的转变趋势相匹配,为产业结构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学科供给结构。正与《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战略目标一样,省属高校应主动适应这一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要求,建设一批与新战略相适应的重点学科与学科方向,培养本省急需和紧缺的专业人才,同时打造具有特色的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也进一步体现教育服务从“供给导向型”向“需求导向型”转变。
(三)增强政府调控与高校自主调节的契合度,做好人才需求预测
政府应结合市场需求与经济发展需要对高校学科结构进行宏观调控,为高校自主调节学科结构提供政策支持性的保障,加强政府与高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对此,笔者认为可以借鉴以苏联为代表的结构应对模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功能性应对模式的各自优点,建立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应对方案。中国模式的基本应对思路是:国家利用掌握国有的大中型企业和有能力进行综合计划管理的优势,大力强化预测、规划和长远计划的管理工作,运用经济、行政等综合管理手段,使全国范围内的培养与需求关系不发生大的结构错位,同时给地方和高等学校以较大的自[3]。辽宁省可以实施政府宏观调控和地方高校灵活应对的模式,高校在辽宁省政府的有效引导下,自主地根据省内产业结构需求和自身高校的特点与优势,定期进行产业结构人才需求方面的专项调研,合理地规划并调节学科结构的设置,做好人才需求的预测,达到与劳动力市场以及产业结构的远期动态吻合。这样可以避免辽宁省高校学科结构具体培养过程中的浪费与迂回,增强其学科结构培养人才的高弹性。
(四)加强高校整体战略规划,调整专业设置思路
为了更好地履行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增强辽宁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适切性,对此,辽宁省的各个高校要科学地制定整体的战略性规划,明确学校自身的发展定位与方向。依据自身高校发展的特色,合理地制定高校的学科结构发展规划,不能一味地追求学科结构的全面。高校要从顶层设计层面来避免学科结构设置的随意性,综合考虑辽宁省产业结构的需要以及学校自身的师资配置和硬件设施资源等方面因素,理性地做好高校整体战略规划。此外,高校要转变以往专业设置思路,打破细分专业、培养专才的固有模式,进而转向通与专相结合的专业设置思路。要汲取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各自的优势,构建高弹性的专业培养模式,应当用厚打基础、缓分专业、用灵活选修课组合的方式,培养具有更强专业适应力的毕业生[4]。只有通与专相结合的专业设置思路,才能增强高校所培养人力资本的供给结构的质量,才能更有效地满足并适应辽宁省产业结构的需求。
作者:雷云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韩雪峰,等.辽宁省产业结构演进的定量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7):107.
自201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逐步增加,经过近五年的迅速发展,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559万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37.5%,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有1202所,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721.4万人,研究生招生62.13万人。
根据这一趋势,我们可以看到,在未来五年,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将在达到一个高位平台后稳步增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着力于全面提高质量,更加注重人才培养,提升科研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特别要求高等教育特色办学、优化结构,向发展战略性转变及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迈进。
高等教育的发展将质量放在首要位置,这就为支撑教学改革及发展的物质基础行业——教育装备提出了挑战。教育装备,是指实施和保障教育活动的所有硬件、软件的统称,是学校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手段,教育装备的水平已成为衡量学校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国高等教育装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国家战略缺失、部分仪器设备亟待更新、高精尖产品研发不足、装备市场体系不完善及相关研究不足等问题,这就需要我国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快速更新与之匹配的教育装备,加快制定高等教育装备战略,对仪器设备进行更新,提高高精尖产品的研发制造水平,进一步加强装备市场体系建设,加强高等教育装备的研究等。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高等教育,教育装备需要满足高等教育教学需求,提高教育水平,以教育装备的规范化、优质化发展带动教育的科学化、高效化发展。
(一)发现需求,保证需求
教育模式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呈现丰富化趋势,其教育标准也在不断提高,这对教育活动中的装备配置有了全新的要求。
教育对装备的需求除了显性的表现外,很多情况下是不易被发现的,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有意识的挖掘和发现,教育装备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深入到教育一线去,亲身参与教育教学,以此发现对教育装备的需求,同时将新型仪器、新式的教育模式及方法拓展到教育教学中,以此拉动需求。
而教育需求受科技水平、资金能力、人才因素等条件的制约,这就需要教育工作在研制、开发、生产、配备、建设等环节进行合理优化配置,在使用教育装备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故障,进行及时有效的维修、日常管理,这样才能保证在发现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证需求。
(二)规范发展,科学定位
教育装备工作就是要为教育优先发展、公平发展、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基本保障。
而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教育质量,其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创新。教育装备是教育教学的物质基础、技术支撑,也是必要的手段,是体现教育思想及教学内容的重要资源,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要求教育装备率先实现现代化,这就需要教育装备向着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以此实现教育现代化发展。
而加快教育科学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关键在于清除体制机制障碍、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高等义务教育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发挥教育装备的应有作用。
(三)提高效能,优化系统
教育装备的设计和建设即使进行了大量的前期研究,也不能全然做到面面俱到,在运用的过程中会有一定需要改进的地方,提高装备的效能就是对装备系统的完善,也只有在教育装备发挥其功效的前提下,教育活动才能正常稳步的行进。
在追求教育、教育装备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考虑为此付出的成本,因此需要进行系统优化,对物品组成、工作程序及使用方法进行优化,合理配置教育装备工作中涉及人、财、物等全系统的资源,将完成高等教育任务所需要的物品进行有效整合,提高系统的联动性。
高等教育装备工作需要创新工作思路,将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寻找教育装备工作的新规律、新方法,强化战略谋划,将规律方法灵活运用到实践当中,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科学发展意识,提升科学发展能力,创新科学发展机制,推进教育装备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促进并推动教育科学的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