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4 15:50:5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创新能力的特征主要表现,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概述
区域创新能力主要由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的环境和创新的绩效五个要素构成(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2002;柳卸林、胡志坚,2002),是一个多种要素系统性协同作用的结果。它不仅包含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而且各种要素的作用过程也是动态演化的。也有学者认为,自主创新能力是由自主创新投入能力、自主创新产出能力、自主创新运行能力、创新载体的建设能力和自主创新环境支持能力构成的。(刘凤朝、潘雄锋、施定国,2005;赵彦云、甄峰2007;林迎星、2008;朱孔来,2008等)
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学者对创新能力、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内涵和构成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发现,大多数学者都是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角度来研究其构成,但是缺乏从创新系统的角度对区域自主创新的构成要素及其互动关系的描述。作者认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是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主体、创新环境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而构成的关系结构,是由多种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共同影响和协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
二、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
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根据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和构成要素,在参考了诸多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四个层次,试图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反映我国30个省级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该指标体系不仅考虑到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所包含的资源投入、成果产出、载体能力、环境能力、政策能力等内容,而且反映了区域自主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主体间的互动以及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之间的关系。需要说明的是,区域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非常广泛,例如在创新支撑条件中,区域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人文环境等等因素也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起着关键作用,但考虑到这类指标大多是定性指标,难以量化,因此在此没有体现。
2. 评价结果。根据多层次因子分析的结果,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结合各个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综合因子得分以及聚类分析的结果,本文将区域自主创新综合能力划分为4类,并按其发展特征可进一步归纳为“领先型区域”(包括北京、江苏、广东)、“优势型区域”(包括上海、山东、浙江)、“潜力型区域”(包括辽宁、天津、湖北、陕西、四川、福建、河南、重庆、安徽、湖南、黑龙江)和“后进型区域”(包括河北、吉林、广西、江西、山西、内蒙古、云南、甘肃、新疆、贵州、宁夏、海南、青海)。
三、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总体特征
1.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整体偏低,各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总的来看,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得分总体水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只有12个省域,一半以上省级行政区域的自主创新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见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整体水平偏低。如果按照传统的区域划分方法,将我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不难发现,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以及各自地区内部自主创新能力空间分布差异显著。
2. 各区域在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上发展并不协调。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东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中作用最强,其次是创新支撑能力,然后是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而创新载体能力相对其他三个要素较弱;中部地区在四个要素的得分上都低于平均水平,但是其中创新载体能力相对其它三个要素要更胜一筹,创新支撑能力相对较弱;西部地区的四个要素相对于东、中部地区来说都是最弱的,但是西部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构成要素中表现突出的是创新载体能力,创新支撑能力和高校、科研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表现相当,而西部地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最弱。
3.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四个构成要素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不均衡分布现象,尽管分布格局并不完全一致,但是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支撑能力高的地区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以北京、天津、山东、辽宁为核心的环渤海经济圈、以上海、江苏、浙江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圈、以广东为核心的珠三角城市圈表现十分活跃;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创新载体能力高的地区出了中部的湖北和西部的陕西之外,其余也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也以三大经济圈的突出表现为主要特征。
4. 区域自主创新网络基本形成,但各构成要素之间缺乏互动。通过观察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各构成要素的相关系数矩阵,相关系数检验的概率p值都近似为0,当显著性水平为0.01时,拒绝相关系数检验的零假设,可见各要素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此外,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构成要素之间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基本上形成了以创新环境为支撑、企业为核心、企业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创新载体相互了关联的区域创新网络,但是整体互动并不显著以及官-产-学-研之间关系一定程度的缺失使得区域创新网络之间的关系还不很紧密。
四、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分类及其特征
1. 领先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总体特征。
(1)区域自主创新综合实力强劲,各构成要素表现均衡、协调。领先型区域不仅在区域自主创新综合能力上表现突出,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高校和研究机构自主创新能力、创新载体能力和创新支撑能力4个系统要素上都领先于其它类型区域,区域自主创新系统运行的较为平稳。
(2)领先型区域内部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构成要素能力上存在一定差异。尽管该类型区域总体上在各构成要素的表现比较稳定,而且在区域自主创新综合能力上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其内部三个省市之间在各个构成要素上的表现存在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及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上差异比较显著。
(3)领先型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绝对优势体现在其强大的自主创新推动力上。北京地区综合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劲推动力主要源于其政府主导—高校和研究机构推动—企业跟进—创新环境支撑的区域自主创新网络;江苏省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大推动力则源于江苏区域自主创新系统各要素自主创新能力的平衡发展,雄厚的产业基础和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广东省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源于其以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政府的创新型管理方式以及多层次、多形式、多种类型的创新服务体系。
(4)领先型区域尽管从全国层面上的比较来看占据着绝对优势,但是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领先型地区要想成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龙头,形成整体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还需要加强区域自主创新资本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力度,加大品牌的投入和培育力度,从而增强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2. 优势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特征。“优势型区域”主要包括上海、山东和浙江3个省市。
(1)优势型区域自主创新各构成要素特征不尽相同。企业表现出较高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引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力量;高校和研究机构是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动力;创新载体为区域自主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了较好的服务功能;创新环境建设较好,成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有力支撑。
(2)优势型区域自主创新的主要推动力。上海拥雄厚的工业基础、日益完备的金融体系和投融资体系、高水平的市场开放程度和信息化使得其创新支撑能力在全国数一数二。浙江和山东两省经济发展水平很高,对外开放程度高,企业自主创新水平非常高,其中浙江的民营企业业已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的主力军。此外,浙江和山东在创新成果的产出上具有绝对优势,创新成果的市场化程度高,技术市场的成交金额都位于全国前列。
(3)优势型区域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优势型区域的自主创新人力资源投入和经费投入强度都有待提高。基础创新能力稍显不足,浙江和山东两地总体上看高校数量较少,本地培养高素质创新人力资源的能力较弱,科技人才缺乏,在组织进行重大科学攻关项目方面力量薄弱;优势型区域与领先型区域之间还没能完全突破行政上的壁垒,形成对潜力型和后进型区域的联合辐射能力。
3. 潜力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特征。
(1)潜力型区域自主创新各构成要素上的表现不尽相同,可以将11个地区进一步划分为三类来分析:①辽宁、湖北、陕西、四川和重庆——较强的基础研究能力;②天津和福建——较强的创新载体能力;③河南、安徽、湖南和黑龙江——较强的创新支撑能力。
(2)潜力型区域内部各地区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构成要素上的表现有一定的差异,但不十分明显。总体来看,辽宁、天津和重庆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该类型地区中比较突出;湖北、陕西、四川和黑龙江在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创新载体能力上的表现比较突出;福建、河南、安徽和湖南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各构成要素的表现均不十分平稳。
(3)潜力型区域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潜力型地区也存在着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即R&D投入强度严重不足;区域内企业缺乏核心创新能力,并没有成为自主创新的核心,其主体地位尚未确立,创新成果市场化程度低;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基础研究能力较弱。
4. 后进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特征及评价。
(1)该类型地区各创新要素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得分都低与全国平均水平,是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比较薄弱的地区。
(2)后进型区域各地区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上的可以发掘出其发展潜力。尽管后进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很低,但是后进型区域内的各地区企业都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而且都比较关注对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
(3)后进型区域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区域内部创新人才投入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企业自主创新的力度不足,缺乏创新意识;区域内企业技术引进比重较高,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能力不足,处在创新初级阶段;区域内部高校和研究机构与企业间缺乏联系,高校和研究机构来自企业的资金比例平均仅占10%左右;技术市场交易落后,自主创新成果转移和扩散能力较弱,在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平台等创新载体能力建设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五、 我国各类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
1. 领先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1)充分利用领先型区域自主创新资源上的优势,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支持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项目,大力发展区域原始创新能力。
(2)依托领先型区域高校和研究机构雄厚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力量,发挥其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和基础科研领域的创新攻关能力,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与企业的研发需求相结合,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
(3)在发展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品牌战略工作的实施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形成国际一流的科技园区和创新型产业集群。
(4)充分发挥领先型区域创新思想活跃、创新资源集聚、创新产业发达、创新环境优越、创新成果丰富的优势,保持和加强创新型区域作为全国创新中心的地位,成为引领中国自主创新发展的先锋和联结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
2. 优势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1)继续加大创新资源的投入,合理创新资源结构配置,充分发挥优势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区位特征对创新人才和资金强大吸引力的优势,构造一个科学且独立的科技投入、科技计划及项目评估的监督机制,让许多科技经费得到应有的监督,防止造成创新资源的浪费。
(2)发挥优势型地区高校和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强,人力资源丰富,科教和研究实力较强等优势,打造“以应用为导向”的全国性自主创新中心和基地,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供知识和智力保障。
(3)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学习和实干的基础上迅速形成自主创新的能力。优势型区域一些产业已经具有相当规模,但过于依赖引进,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很容易在国际竞争中受制于人,应善于利用国际资源,高度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学习和实干的基础上迅速形成自主创新的能力。
(4)与领先型区域共同协作,打造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增长极,将其吸引过多创新资源导致区域创新资源分配不合理的“极化效应”合理地转化为“涓滴效应”,形成对潜力型区域和后进型区域的联合辐射效应。
(5)寻求利益共同点,结成利益共同体。优势型区域内部的三个省市来自于我国两大经济增长极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各地区之间应该突破行政区划界限,通过共建区域自主创新网络服务平台等方式寻求在区域自主创新方面的利益共同点,结成利益共同体。
3. 潜力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1)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性、前沿性研究的比重,保持并加强潜力型区域基础创新能力雄厚的优势,并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提高其核心创新能力。
(2)建立健全相应的自主创新投入机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自主创新活动的资金倾斜力度适当加大,从而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力度以及科技人才培养的强度,加强创新投入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达到区域经济、社会与科技均衡发展的目标。
(3)营造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改善区域自主创新的外部环境。通过营造用于创新、尊重创新和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在相关省市区内树立一种创新的标准和行为规范,形成尊重知识、崇尚真理、珍惜创新型人才的风气,提倡“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理念,倡导各个创新群体进行复核市场需求的创新活动。
(4)积极与领先型和优势型地区开展自主创新合作,承接领先型和优势型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发展战略新型产业,推动本地区产业机构的升级,发挥自身优势,与领先型和优势型地区开展深入有效合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4. 后进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1)后进型区域需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力度,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自主创新支撑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尽力与经济社会密切结合的自主创新能力,达到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双提升的目标。
(2)通过加强自主创新投入为本区域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将自身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双重优势”进行战略组合,不断摆脱边缘区域“后发劣势”,赢得发展新优势,从而加快实现经济转型与跨越发展。
(3)在自主创新的初级阶段,以模仿创新为主,同时加大技术引进力度,在此基础上积极进行消化吸收,从而增加“二次创新”的能力,在短期内取得较好的自主创新效果。
(4)积极制定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实施重点人才培育工程,打造促进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统筹推进以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应根据自身发展特点,牢固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统筹推进以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人才政策杠杆作用,为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优化升级提升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林迎星著.自主创新与区域建设——全球化、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区域建设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2. 朱孔来.创新、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能力相关理论研究.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5):1-11.
3. 柳卸林,胡志坚.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分布与成因.科学学研究,2002,(5):550-556.
一、创新教育的基本内涵
什么是创新?简言之,创新就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所从事的产生新思想和新事物的活动,其根本特征是变革、进步和超越。从社会发展的历程来看,创新是一切人类活动的核心之所在,是人的本质力量发挥的最高表现,有了创新,才有了人对现实的不断超越。从人的生命发展的历程来看,创新是人的最有价值的生命活动形式,他推动着人从现有的生命水平向着更高的生命水平发展,有了创新,才会有人对生命的不断超越。所以,创新既是人对世界现实水平的超越,又是人对现有生命水平的超越。
创新不仅可以从社会意义上来考察,也可以从个体意义上来考察。所谓个体意义上的创新,就是指个人以一种探究的态度产生出个体水平上的新的经验,其新与不新的评价不是以社会规定的标准来进行的。个体创新是人人皆可有的行为与经验,但其创新活动不一定得到社会的承认,而只是他们自己才感到是有价值的新经验。显然,小学创新教育活动中的创新,从学生主体的角度看,主要指的应是个人意义上的创新,即小学生在自身的心理水平上去造出一些“前所未有”的东西,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在多数时候都并不直接显示出社会意义上的创新价值。其教育的宗旨是在于让小学生从创新的教育走向创新的人生。
据此,我们认为,创新教育就是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并以此为教育基础,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的教育。所谓创新人才应该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两个相关的层面。其中创新精神主要由创新意识(包括创新需要、创新动机、创新兴趣、创新体验、创新理想等内容)、创新品质(包括独立性、坚持性、批判性、挑战性、进取性、合作性等个性特征)构成。创新能力则包括人的创新感知能力、创新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等内容。从两者的关系来看,创新精神是影响创新能力生成和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和主观条件,而创新能力的提高则是丰富创新精神的最有力的理性支持。在实践过程中,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呈现出一种互动的态势。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从培养创新精神入手,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
创新教育的内涵还可以用四个“不是”和四个“是”来予以更进一步的表述,即:创新教育不是一种单纯训练学生发明创造的技巧的教育,而是一种全方位的改造教育过程和学生成长过程的教育;创新教育不是一种培养少数尖子学生的英才教育,而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不是一种只重结果上的创新特征的教育,而是一种即重结果更重过程上的创新特征的教育;创新教育不是一种以挖掘个体某项能力为价值目标的教育,而是一种要从个体的心智世界中源源不绝地诱导出一些提供最佳创意的人格特征的教育。
二、小学创新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
从创新教育的构建来看,小学创新教育活动应被作为一项完整的系统工作来加以对待,即必须通过对学校教育教学的目标、课程体系、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及校园文化等诸多要素,进行较为深刻的变革,从而在整体上形成一种在过程和结果上都具有创新特征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氛围,并在不断的实践操作中日渐形成一套具有固定行为特征的教育表达方式。贯穿创新教育过程构建的主线应该是:通过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创新教育指导思想,切切实实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逐步改变现行小学教育过程中压抑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内容和形式,渐趋形成解放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过程结构,探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规律以及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的教育影响在教和学两方面的具体行为表现。从而减少现行学校中“无爱好、无特长、无创造性和无个性”学生的存在,最终促使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的 提高。为此,教育活动的开展应充分遵循下述教育原则:
1.主体参与性原则
该原则是指教师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教育措施条件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充分发展而选择和设计的,同时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选择、设计和完成多种教育活动,做到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提倡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做工作的主人,做生活的主人,做集体的主人,以主人的姿态投入到教育过程之中。
2.整体发展性原则
该原则是指教师要把学生的成长发展看成是一个生命整体的成长发展,这个整体有一种内在的和谐性,它表现为能力的多样统一性、身心生长的有序性。而人的非整体性的发展,其最直接的不良后果就是导致创新能力的呆滞,更有可能造成一种人格的不健全。
3.协同创新原则
该原则是指把教的创新和学的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学科创新和活动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校内创新和校外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机地统一起来。
4.民主个性化原则
该原则是指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要以一种平等、博爱、宽容、友善、引导的心态来对待每个学生 ,使学生的身心自由地表现和舒展起来。民主的教育环境是挖掘小学生创新潜能的最重要的客观环境。
5.实践探究性原则
该原则是指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要交给学生一些富有探索性的实践任务,使学生具有开展探索性活动的广阔时空,不断扶植和加深学生成为发现者的愿望,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关键词]网络型组织;组织结构;企业创新能力
[DOI]10.13939/ki.zgsc.2017.10.138
1 引 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技术、产品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企业外部环境日益呈现复杂多变的特征。在此背景下,传统、机械式的组织形式逐渐显露其弊端,难以快速响应外部变化、有效进行内部沟通。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由此展开,有机式的组织结构应运而生,网络型组织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与此同时,知识资源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引发了人们对于知识和创新的关注,希望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对于“企业创新能力”,前人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与衡量。Vorhies等人(2002)从过程的角度对创新能力进行了定义,认为创新能力是企业从内部或外部获取市场知识和技术知识,将这些知识整合以获取创意并配合相应资源,从而为市场创造出有价值的产品的过程。陈力田等人(2012)则从创新系统的结构角度出发,将企业创新能力分为要素能力和架构能力,前者指代创新过程中各职能部门所需形成的惯例,后者指代创新活动w系中协调各职能要素关系的能力。[1]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创新能力都与企业内部各部分的构成与关系,即组织结构息息相关。网络型组织产生于适应知识经济新环境的需要,作为一种新型组织结构,它对企业创新能力必然有着特殊的影响。本文希望从网络型组织的组织结构特征出发,分析它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从而加深对这一新型组织结构的认识。
2 网络型组织概述
网络型组织是一种新兴的组织结构形式,它的产生与发展同企业环境的变化密不可分。Gerioff等人(1991)从三个维度界定了环境的特征,分别是:环境的动态性,衡量环境的变化速度与幅度;环境的异质性/复杂性,衡量参与人数量和新参与人出现的频率;环境的容量,衡量环境能够为组织发展提供的资源支持和成长空间。[2]
Courtright等人(1989)从以上三个维度出发,分析了环境对组织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静态、均质、高容量的环境中,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较低,遇到的多为结构性问题,可以用程序化的方法加以处理。机械式的组织结构,例如“U”形(职能型)、“M”形(事业部)等,可以很好地适应这类环境。这类组织结构一般具有以下特点:集权度较高,层级与分工分明,具有严格的规定和程序、正式的沟通渠道,以客观业绩为基础的评估和奖励。[3]
但在动态、异质、低容量的环境中,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较高,想要及时响应外部变化并正确应对必须保证内部的有效协调和高度合作,机械式的组织结构胜在稳定却失之灵活,有机式的组织结构更适应这类环境。有机式的组织结构一般拥有较高程度的分权或授权,规则与程序相对模糊,具有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和非正规化的关系,重视对组织公民行为的激励。[4]有机式的组织结构可以提供密切的、持续的跨职能沟通和同伴之间的协调,有利于释放和提高组织及其成员自身的创造能力、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而网络型组织就是其中一种典型的组织结构。
网络型组织是多个独立的个人、部门和企业为了共同目标而组成的联合体,这些个人、部门、企业或是它们的混合构成一个个节点,每个节点之间都以平等身份保持着互动式联系。当某一项使命需要若干个节点的共同参与时,它们之间的联系会有针对性地加强。密集的多边联系和充分的合作是网络型组织与传统企业组织形式的最大区别所在。[5]
3 网络型组织的组织结构特征
Stephen Robbins在《组织理论》中提出,企业组织结构包含着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即复杂性、规范性和集权与分权性。[6]
“组织结构维度”及其含义
组织结构维度含义
复杂性横向的差异性组织中横向分工的细化程度
纵向的差异性组织中层级的数量
规范性组织行为受成文制度或规则制约的程度大小
集权与分权性组织中权力和决策的集中程度
下面文章就从组织结构的这三个维度来分析网络型组织的组织结构特征。
3.1 复杂性
企业组织结构的复杂性由横向和纵向的差异性决定。从横向差异性来看,在网络型组织中,劳动分工是按照掌握一定技能的知识雇员的类型来进行的。网络型组织中的员工大多具有知识型员工的特点,以自身独特的智力劳动来交换劳动报酬。他们都具有相应的知识专长,在某一领域有着长时间的智能积累,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和不易替代性。因此依据员工类型进行的横向分工细化程度高,网络型组织的横向差异性大。[7]
但是从纵向角度看,网络型组织的差异性较小。在传统的机械式组织结构中,企业纵向层级较多,组织的运转多靠自上而下逐级命令与自下而上逐级服从来维系。而网络型组织更扁平化,作为基本组织单位的每一个团队都是自主的、平等的,没有设置过多的纵向层级来层层管控。[8]
总的来说,网络型组织横向差异性较大,纵向差异性较小,具有扁平化的特征。
3.2 规范性
规范性是指由成文的制度或规则所制约的员工行为的比例大小。在机械式组织中,组织管理的一切多以制度形式固化,等级森严,部门、岗位都有着明确的描述和要求,确保了组织运行的顺畅、稳定。而网络型组织的运行并非依靠传统的层级控制,组织内各部分在遵从统一内部规则的前提下,彼此之间展开激烈的“背对背竞争”,依靠市场机制进行控制。因此网络型组织中固化的制度规则较少,规范性较低,更多依赖灵活的内部市场而非制度规则来维系组织的运作。
3.3 集权性与分权性
集权还是分权,往往是权衡成本和信息成本的结果。组织的决策效率取决于决策权和支持决策的知识的匹配程度。当知识与决策权不匹配的时候,有两条路径:一是将决策权转移给有知识的人,这会提高成本;二是将知识转移给有决策权的人,这会提高信息成本。前文提到网络型组织中员工大多拥有一定的专门知识,而专门知识具有难以转移的特性,导致组织的信息成本高于成本,所以组织一般是将决策权转移给具有专门知识的人。[9]因此在网络型组织中,职位权威让位于知识权威,集权化程度低。
4 网络型组织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创新成为了企业赢得和保持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网络型组织产生于适应知识经济新环境的需要,并在这一背景下不断得到应用和发展,它对于企业的创新能力有着特殊的影响。下面就从网络型组织的组织结构特征出发,分析它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4.1 复杂性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网络型组织呈现扁平化的特征,横向差异性较大,纵向差异性较小。横向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按照员工掌握知识、技能类型进行细化分工,同时他们可以选择单独或者团队的形式去完成某项任务。这种横向差异性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分工效应方面。而网络型组织的纵向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管理层级的减少,作为基本组织单位的团队自主、平等。这种纵向差异性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信息流动和组织边界拓展方面。
4.1.1 分工效应
新d古典经济学认为分工的创新路径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分工促进了技术的发展,即科学知识或其他有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系统运用(Galbraith,1967),而这些技术最终带来了生产力的快速提高;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使组织能够充分利用其成员所拥有的特殊技能,并通过反复的运用和学习促进这种技能的发展。[10]网络型组织对横向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主要深化了后一种影响,细化的分工更适应员工的专业知识领域,使他们得以在某一领域不断积累和应用知识,为创新奠定基础。
4.1.2 促进信息流动与共享
在管理层级较多、注重集权的组织结构中,信息主要是纵向流动的。中层监督部门或下层专业化操作人员有着影响上层决策和绩效评价的动机,往往会凭借其私有信息组成利益集团,操纵传递给上层管理者的信息,导致信息在企业中流动不畅,产生了严重的阻碍创新效应。[11]
而网络型组织中,管理层级减少,基本组织单位――团队之间主要通过沟通对话来协作,所以信息主要是横向流动的。横向沟通减少了信息的不对称性,使信息渠道更加通畅,有利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而促进了企业的知识积累,并最终推动创新的发生。
4.1.3 拓展组织边界
网络型组织不依赖于集权控制,其组织边界也就不会受到合理管理幅度的制约。随着新的知识供给单元或知识消费单元的出现,组织的边界必然向外拓展以获取递增的知识规模效益,为企业的持续创新奠定基础。
总的来说,网络型组织的复杂性特征促进了企业内知识的积累、应用、流动,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必要的资源条件。
4.2 规范性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网络型组织的规范性较低,固化的制度规则较少,更多依靠团队内部的合作以及团队间基于内部市场机制的竞争合作来维系组织的运作。这一规范性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组织学习和组织适应能力的提高上。
4.2.1 加强组织学习能力
网络型组织本质上是一种学习型的组织。其工作团队与个人之间联系密切,并相互提供援助,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彼此积极主动地学习,将各类知识、技能整合,促进了新知识与新技能的产生,为企业的创新提供了推动力。且由于组织内各团队各部分是基于市场机制开展内部竞争的,组织学习处于一个市场环境内,其积累和产生的知识更贴近市场的需要,最终的创新效果更佳。
4.2.2 提高组织适应能力
机械式的组织按设计、制造、营销、财务等职能划分部门,员工及管理人员的知识被分类和固定化,部门和职位的职能、要求等被各种规章制度固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各部门开始为了部门利益、目标而忽略企业整体利益和目标,这会使组织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创新的迫切要求,逐渐丧失竞争优势。
网络组织中的团队组成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经常根据任务需要进行团队的重组,这种本位主义现象出现的概率相对较小。而组织内部的市场竞争机制确保了网络型组织结构总是由最具适应能力的职能性模块构成。此外,密集的多边联系和充分的交流合作打破了组织内信息交流的隔阂,确保了网络型组织结构内部协作的效率。分属不同职能的模块可以对周边环境作出快速的反应,且模块之间可以高效沟通,这使得网络型组织具有很高的适应性能力。
总的来说,网络型组织的规范性特征加强了组织的学习能力,提高了组织的适应能力。组织学习是创新系统的推动力,直接推动了企业的创新过程;而组织适应能力的提高为企业创新系统的运行提供了保障。
4.3 集权与分权性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网络型组织中集权程度低,组织将决策权转移给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这一特征极大鼓舞了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由此对企业创新能力产生了积极影响。
网络型组织中,专门知识在整个组织权力系统中的地位十分突出,促使职位权力中的指挥、决策职能不得不下移和分散。团队掌握所需的权力和资源,各项决策由团队成员共同制定。员工直接参与决策制定满足了员工的尊重需要,激励员工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满足自我价值的实现。此外,员工、团队之间的知识技能互补,会进一步推动创新的进程。因此,网络型组织中的员工既是创新的参与者,又可能成为创新的推动者和倡导者。
总的来说,网络型组织的集权与分权性特征满足了员工的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有利于激发其工作热情与创新渴求,保持了企业创新系统的活力。
5 结 论
文章从网络型M织的三个组织结构特征出发,探讨了这一新型组织形式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发现网络型组织从多个方面促进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网络型组织的复杂性特征在知识的积累、应用、共享方面为企业创新提供了资源条件和基础;规范性特征通过加强组织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推动了企业的创新过程,并为企业创新系统的运行提供了保障;集权与分权性特征则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与创新性,为企业创新系统注入了活力。网络型组织促进了企业创新能力的保持和提升,为企业适应知识经济背景下竞争强、变化快的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陈力田,赵晓庆,魏致善.企业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其演变:一个系统化的文献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4):154-160.
[2]E.A.Gerloff,N.K.Muir,W.D.Bodenstenie.Three Components to Perceived Environment Uncertainty: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Aggregation[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749-768.
[3]J.A.Courtrigllt,G.T.Falrllurst,and L.E.Rogers.Interaction Patterns in Organic and Mechanistic System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9:773-802.
[4]刘学,靳云汇.动态、异质性环境中的组织设计与管理[J].南开管理评论,2000(3):49-52.
[5]甘碧群,程凯.网络型组织: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组织创新[J].经济评论,2001(2):120-122.
[6]Stephen anization Theory:The Structure and Design of Organizations [M].New York:Prentice Hall,1987.
[7]胡晓鹏.网络型组织结构与模块化创新[J].财经科学,2007(4):80-87.
[8]曾小彬.试论知识经济组织的优化原则与特点[J].财经研究,2001(4):26-31.
[9]刘景江.网络环境下制造企业组织创新的机理与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4.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课堂;创新能力;培养
小学体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课堂教学是教师施教,学生求学的主阵地,自然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主渠道。[1]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创设问题情境,让所有学生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对目前体育课基本因素的分析
(一)教师对小学生创新能力的认识
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般只是单纯的将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往往忽视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展和创新性的发展,容易使学生只是在单纯的接受知识。而在教学内容上,教师更多的关注到的是授课内容上如何进行教学或是如何将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这也说明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全然的忽视了对学生的启发性的培养和创新性的培养。[2]因此,基于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与实施,教师在今后的授课过程中将要进行对学生创新能力思考并且要加以培养。
(二)小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
小学生在其生长发育的各阶段中,在注意、感知、情感等方面都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了解和学习,主要依赖于自身的兴趣和喜爱程度。相比之下,在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运用与理解上,小学生所表现的出来的则是选择直观、简单的进行模仿操作。因此,对于体育课堂来说,小学生根据其年龄特征则是对体育课堂由衷的喜爱。归根其原因,则是小学生只是简简单单的误以为体育课是大家可以进行做游戏活动的一堂课,比起鼓噪乏味的语文数学课,是喜爱有加。
(三)对于小学体育课堂学生创新能力的认识
对于小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国内外众多学者都曾做过分析,其理论依据都离不开的一点则是学生自身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因为小学生是一个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最初级的、最单纯的、最直接的阶段角色,他分辨是非的能力弱,但模仿性强;不会举一反三,但学习的进度很快。因此,在这个时期对小学生进行智力开发是最佳时机。所以在小学体育课上所要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在教师本身的工作上,更重要的一点则是基于小学生自身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
(一)营造教学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人是有感情的,人的感情直接影响着人的行为活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心理将直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种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象、主动参与。[3]反之,严肃的课堂气氛就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性,阻碍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尽可能营造民主、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创新。体育课作为小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师更应该做到让体育课堂宽松愉悦,排除掉以往单纯的训练模式。
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在教学进程中,教师要常用商量的口吻与学生交谈,如:“可以吗”,“能行吗”,“愿意吗”,“谁敢……”等,听完学生的回答后,可以多用鼓励、赞许的话语,如:“你真棒”,“和老师想的一样”,“我和你的意见相同”等。体育课中表扬激励的话语能够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同时,让学生认为教师就是学生中的一员。由此,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总是在应对不同的困境或问题时产生的,在问题解决中发展起来的,问题解决是创新的土壤。在教学中就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注重设置不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
学生通过操作,有仿到创,在“创造”的过程中深化了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碰撞,不断认识新的分数,从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三)引导合作学习,培养创新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仅可以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看法,还可以了解和借鉴他人的想法,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体育课堂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应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互帮互学,达到共同提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与竞争意识。使学生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主人,而不是旁观者。交流、合作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基本方式,也应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思维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交流合作中逐步完善和发展,有利于合作意识的形成。合作意识的形成,必将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加强实践操作,培养创新能力
现代教学论提出,“要让学生亲身去实践,而不是用耳朵听课。”由此可见,实践操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为此,教师要多给学生以放开手脚、自由游弋的空间,只要教师放开你呵护的双手,充分利用教具演示,学具操作等手段,创设可操作性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尽量让学生不仅用眼看,还要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观协同活动。这样就把数学这门抽象的、单调乏味的学科生动起来,使学生乐在其中,并在动手实践中培养了学生设计、想象、创造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回归到体育课堂中,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其启发性开始着手,并跟随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培养。而且还要求体育教师,在小学生的课堂中,一定要抓住学生自身的心理特征,带有启发性的进行教学。只要我们从每堂课的设计做起,甚至每个细微的环节做起,就能使课堂教学得到优化。长此以往,必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国成.对大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8):1105.
关键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素描教学改革
一、素描教学改革的意义和目的
素描教学改革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必然要求。2012年底召开的党的“十”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定了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2014年8月份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强调: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2015年3月份,在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交流时再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可见,创新在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要实现创新型国家目标,科技、文化、教育创新发展不可或缺,具体到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如何抓住机遇,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及时调整思路,深化改革,是当前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在此结合教学实践对素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其路径进行探讨。素描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在借鉴欧美先进设计教育经验基础上,经过不断改革调整,已逐步从注重技能转变为注重思维,从注重结果转变为注重过程,特别是党的“十”以来,创新已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为适应新时期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发展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上创新能力培养得到强化,创新能力及应用能力培养成为艺术设计教育的首要任务[1],传统的素描课程教学目的、教学内容随课程性质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课程名称也做相应调整。目前国内高校普遍使用的名称是造型基础或设计素描,这说明素描教学目的已从传统的研究客观物象外在特征转向研究事物内在结构形态,通过对物象内部结构形态的不断提炼、设计,从而创造出全新的形态,理性推导代替了传统的感性表现,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不断思考、体验、探索的过程,这一转变大大促进了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是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进步。作为艺术设计教育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素描(又称设计素描、造型基础)肩负的责任重大,直接关系到后续专业学习能力培养,由于素描实践涉及的问题较多,不同专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会有差别,因此,如何适应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等不同专业教学需要,在教学中因势利导,加强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是素描教学改革的重点。
二、素描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路径
(一)通过素描实践培养分析事物之间特定关系的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反映在素描具体教学过程中就是要通过对客观物象的观察、分析、意象表现训练,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往我们的素描教学体系是把教学重点放在追求精确再现物象的外部形态、肌理、质感、明暗关系等方面,这种素描实践的结果只是表达了物象自身的客观存在,无法建立起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特定关系,而这种关系的深入研究对于设计素描来说恰恰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说,只有当客观物象特有元素以抽象化的形式被提炼出来,经过在画面上设计、重组,才能实现对事物本质规律的理解、准确描述。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事物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分析,充分把握事物的各种信息,这就涉及我们在素描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即结构解析。解析的过程必须建立在事物存在特征基础之上,否则就会流于臆测、做作、无生命力,而事物存在的最基本特征是结构,一幢大楼没有框架结构无从建起,一粒种子没有特定的组织结构无法生根发芽,一件产品没有内在结构就不会有外部形态的存在。可见,结构解析是认识事物、表现形态、设计形态必不可少的重要阶段。造型中的“结构”是什么呢?结构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结合、构造形态,是事物存在的状态。“结构”一词并非造型艺术专有,传统用法多指建筑构件的组合、安排,如杜甫《同李太守登历下新序》有:“新亭结构罢,隐见清湖阴”。“结构”一词用于素描,是艺术家运用艺术理论知识和艺术表现手段分析、表现客观对象的组织关系、存在形态、运动状态的客观依据。结构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来说尤为重要,关系到对形体的塑造、空间的表现、产品的设计创造等,从造型基础、构成基础到形体构成与模型制作、包装设计、版面设计、容器造型等,几乎所有艺术设计专业课程都涉及结构问题。
(二)通过素描实践培养以设计为目的的事物结构解析能力
讲到设计素描中的结构问题,首先要对素描课程性质进行分析。一般来说,绘画上的素描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素描指一切以线条或单色表现形式为主的平面造型艺术;狭义的素描是指借助铅笔、炭笔、钢笔等工具,以线条、明暗调子塑造形体,以研究物象的形体结构、光影变化、空间关系、质地特征为目的的艺术形式。根据研究的方向不同,素描可分为绘画素描、设计素描,绘画素描讲究的是对事物外在形体的客观再现或主观表现,事物内部结构关系虽然也是其考虑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其表现的主要目的,结构表现只是为外在形体服务的。而设计素描却不同,事物内部结构本身就是研究的重点。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重视结构并不能就此认为设计素描就是结构素描,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结构素描是以研究客观物象的组织结构关系为重点的一种素描表现形式,设计素描却是为设计本质服务的造型艺术形式,研究结构是为了发现形态结构组成的基本规律,为新形态的设计创造奠定基础,无论是内涵上还是外延上设计素描都远远大于结构素描[2]。设计素描研究结构的过程即为结构解析过程,结构解析的具体步骤主要包括:(1)以线的形式表现客观物象的内部结构形态,通过线条的虚实、疏密表现结构与结构之间的空间关系、透视变化;(2)利用物象轮廓线或物象内部结构剖面所产生的重叠、透叠关系提炼出各种单元形;(3)按照不同物象形态特征对单元形进行简化、重组,进而分析出物象内部、物象与物象之间的存在关系;(4)按照形态构成的基本规律加强或减弱单元形的轮廓特征,完成对物象形态结构的解析。
(三)通过素描实践培养以创新为目的的物象重构和意象表现能力
当物象的基本形态通过解析被提炼出来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运用这些基本形态进行画面的重构。重构的过程是发挥创新思维的过程,意象表现训练通常是创新能力训练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画面形式设计、点、线、面组合、肌理材质运用等不仅需要理性的构思安排,更需要借助意象化的表现才能充分体现出作者情感和画面精神内涵[3]。由此,必须进入设计素描另一个重要环节,即意象表现环节。意象是什么?意象不等于随心所欲,也不是激情宣泄。设计素描的意象表现是作者综合运用从物象解析阶段提炼出来的点、线、面、肌理、纹样等各种形态元素进行形态设计创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具有强烈形式感的创造性设计现象。结构解析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新的形态,前文我们已对结构解析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只有充分把握了物象形态基本构成元素,才能使新形态设计创造成为可能,立体主义绘画就是从自然形态中抽取各种构成要素,重新组合创造出复杂的抽象画面,这种从自然的立体形态到结构形态的平面元素,再到重新创造的、反映意象思维的立体形态的表现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表达过程,因此,意象表现也是设计素描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习惯上人们会认为素描训练是以有序、严谨的理性思维表现客观物象的形态特征的过程,事实上从艺术形式美的角度看,素描意象化表现同样能像纯绘画一样赋予作品强烈情感表现,尤其是设计素描相对于侧重理性分析的结构解析来说,意象表现更易获得艺术创造的自由空间,更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综上所述,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艺术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急需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规划设计,不同的专业方向、不同的课程体系都需要围绕创新能力培养中心目标,根据自身特点,充分发掘课程资源,认真设计切实可行的路径方案,否则所培养的人才将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具体到素描实际教学中,比较理想的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是通过强化实训过程的认知体验,改变过去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主动探究学习的机会,由浅入深,从认知事物,把握事物之间的特定关系,到分析事物的组织结构,再到对事物本质形态的重新组织安排,最终通过意象化表现把自己的创造能力充分发挥出来,这样一个注重过程体验到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地素描教学体系一旦建立,将能够有效实现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目的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周飞战.艺术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J].艺术教育,2011(5):64.
[2]张旭.高校美术设计素描创新改革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9(2):133.
(一)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
人才是体能、技能与智能三者的高度统一,必须以体能为依托,以技能为表象,以智能为其核心。这里“智能”集中体现为创新能力,表现为正确判断与分析、透彻理解与掌握、适当推理与应对。创新能力是运用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并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的智力品质。创新型人才的素质主要具有以下特征:活跃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智慧的源泉,是理性的使者,是创造的火花,没有创新思维,就不可能有创新能力;合理的知识机构。知识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源泉,在某一领域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在该领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并对相邻学科和科学发展历程要有一定的了解;很强的实践能力。创新重在行动,创新型人才必须善于捕捉机会,并果断决策进行研发,从而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创新产品成功地引入市场;强烈的创新动机。创新型人才必须有远大的创新抱负,坚定的创新信念,这样才会有内在的动力去克服困难,并保持持久和旺盛的生命力进行创新活动;高尚的创新人格。创新型人才通常是风险偏好型的,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敢冒风险,勇为人先,善于团队合作,珍惜时间。
二)影响创新能力的权变因素
上面所谈的创新型人才素质主要反映了潜在的创新能力,要使潜在的创新能力转化为现实的创新能力,必须正确分析影响创新能力的权变因素,并千方百计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真正使创新型人才的创新能力大量涌现出来。影响创新能力的权变因素有:
1创新文化。它主要是由创新价值观、创新制度体系和创新行为规范这三部分组成。价值观是文化的根本特征,当代创新文化的价值观应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强调能力权威,鼓励开拓创新,追求卓越高效,包容错误失败。创新作为企业家精神,不仅仅是个体的行为,更应是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因而创新文化要得以形成和运行必须有创新制度体系为基础,这包括在组织内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与使用制度、研究与开发制度、奖励与惩罚制度、成果鉴定与保护制度,并同时要求在国家和社会层面上有相应的科技法规、教育制度、风险投资制度、技术引进与转移制度等与之相配套。创新行为规范是创新文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社会对创新活动的重视、理解、参与和支持。
2 激励体系。中国古语有云:“非不能也,是不为也”。这里的“能”可以理解为我们所说的潜在创新能力,“为”可以理解为将潜在创新能力转化为现实创新能力。显然,在这个转化过程中,个人的主观意愿起决定性作用。为了使创新型人才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投入到创新中,把潜在创新能力转化为现实的创新成果,就必须从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出发,构筑全面促使创新能力发挥作用的激励体系,采用多种激励手段,把潜在的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实现潜在创新能力向现实创新能力的质的飞跃。
3 组织环境。创新不仅是个体行为,更是群体行为,必须有一定的组织环境为支撑。支持创新的组织一般都具有如下特征:①扁平式的组织结构。它可以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应变力,并能跨职能工作,从而使创新更易于得到采纳;②容忍不切实际。组织不抑制员工对“如果……就……”这样的问题作出不切实际的甚至是愚蠢的回答;③包容失败。组织鼓励员工大胆试验,注重过程甚于结果,鼓励积极探索实现目标的各种途径,不用害怕可能的失败;④外部控制少。组织会尽量将规则、条例、政策等减少到最低限度,积极创造一个自由、平等和宽松的工作环境;⑤容忍冲突。组织鼓励成员发表不同的意见,并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启发,进而触发灵感;⑥开放迅捷。组织时刻监控环境的变化并随时做出快速的反应。
二、我国人才资源创新能力的建设方略
(一)能本管理:以能本为理念指导人才资源创新的能力建设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作用日益凸现,确立能本管理理念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在人才资源创新能力建设中要倡导组织成员各尽其能,各尽其才,各尽其长,各尽其用,把提高和激发创新能力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决定性因素,把人才创新能力作为具有终极意义的价值目标,建立起有利于人才创新能力提高和激发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创新能力,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因此,在人才的选拔上,要唯才是举,特别要关注其是否有创新潜能;在能力开发和培训过程中,要强调个性化开发和终身学习,改革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实现从知识型培训向创新能力型培训的转变,特别要强调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培养,使组织成员具有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与此同时,要定期对创新能力开发状况进行考核,提倡组织成员进行创新能力的自我开发;在薪酬方面,要强调向知识、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付酬,实现薪酬支付因子从以岗位为主向以人为主的转变,逐步形成按能付酬和按绩效付酬相结合的薪酬制度,从而一方面有利于潜在创新能力提高,另一方面又有利于潜在创新能力向现实创新能力的转化。
(二)文化再造:以创新文化为土壤孕育人才资源创新能力建设
创新必须文化先行,没有创新文化的滋润,就不可能有持续的创新行动,更不可能有自觉的人才创新能力建设。然而,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中庸之道”,“学而优则仕”,“成败论英雄”。表现在组织里,忽视个体尊严、价值和权利,抑制个性发展,崇拜权力,惧怕“权威”,过于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害怕失败,不敢创新。显而易见,这与创新是格格不入的,因而必须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吸收和超越的基础上,再造组织文化。
首先要树立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执着追求、开拓进取、高效卓越的价值观;其次要确立鼓励创业、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尊重失败者的道德准则;最后要创造自由、平等、宽松的工作环境,尊重个性,尊重独立,与此同时也要倡导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使人们享受到工作的成就感和乐趣。
(三)制度创新:以激励为动力推进人才资源创新能力建设
在创新型组织中,人的个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人在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到空前强化,个体成长、工作自主、工作成就愈来愈为创新型人才所看重。因而,在推进人才创新能力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从人力资本“能动性”和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出发,进行制度创新,在激励重点上把利益驱动和个人发展结合起来;在激励方式把个人激励与团队激励结合;在激励时间效应上把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结合起来;在激励报酬机制设计上把事后激励和事前、事中激励结合起来。因此,必须从这几个方面努力:①要确立责权利明晰并能从根本上保证和鼓励人才充分发挥其创新能力的新制度,这包括产权制度创新、分配制度创新和用人制度创新;②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确保创新型人才拥有其智力成果的专利权和创新需要付出艰辛的智力劳动,并投入大量的资金,往往还要承受极大的风险,如果对创新成果不加以保护,那么创新者付出的心血和代价在经济上也得不到满意的回报,从而不能也无力继续从事创新活动; ③要特别重视非物质激励的作用,围绕创新型人才对个体成长机会、工作自主性和成就感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展现才华、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并通过心理契约和共同愿望把创新型人才的个体成长与组织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创新管理
1 建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目的和意义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涉及到各个方面,它是政府资源与政策因素、市场因素、企业自身资源因素和社会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企业如何培育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如何通过有效措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甚至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这些都需要对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由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因为只有在充分了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才能采取相对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以达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目的。因此,建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无论是在企业自主创新的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促进企业进行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实践中,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是企业认识了解自身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企业明确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之后,可以更好地运用和发挥已有的优势,弥补不足。建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有两个目的:一是评价并分析某一企业或者某一类型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并且在此基础上可以相互比较同类企业在自主创新能力上的差别,并找出存在差异的原因;二是在评价各种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找出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政府制定自主创新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2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是企业外部的政府政策和资源、市场因素和社会的支持因素共同作用于企业自主创新系统,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一种外在表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它既要体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各种影响因素,又要反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真实现状,其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科学合理。并且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选择和量化是建立评价模型的基础,也是决定评价结果优劣的关键一步,指标选择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评价质量的好坏。因此,建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2.1 科学性原则
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要体现科学性原则,即客观准确地反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状况及其本质特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既要对经济产出进行评价,又要对要素投入进行评价;既要对当前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又要对发展的潜力进行评价。因此,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科学合理,并符合中国企业的国情。
2.2 全面性和概括性原则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系统是一个特殊的开放系统,系统结构的复杂性以及系统内部外部诸要素相互作用,都要求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必须坚持全面性和概括性的原则。评价指标尽可能地反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全貌,同时把握关键要素,突出重点指标,不要面面俱到,尽可能用较少而准确的指标把要评价的内容表达出来。
2.3 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标是统计理论与实践操作的结合点。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在理论上处于一种成熟状态,但是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国内学术界还处于一种探索过程中。在构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时,既要以理论分析为基础,又必须考虑统计实践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数据资料支持的可行性。因此。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往往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研究的最大制约因素。
3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分析
3.1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包括要素项与指标项的确定,它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界定密不可分,正确认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本质是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准确评价的基本前提。本节基于前文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分析。根据上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建立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对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设计,主要参考已有文献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企业创新成功及失败因素的分析提出的。为了达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在评价过程中尽量选取一些既能真实地反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状况,又易于获得可靠信息的定量指标。
自主创新主要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从科技统计角度来讲,研究与试验发展(R&D)是国际上通用的反映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层次目标评价体系结构。通过分析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涉及到的各影响因素,从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活动能力、创新资源环境能力等四方面建立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18个具体指标。
(1)创新投入能力指标。创新投入的核心方面,也是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方面的要素就是企业R&D投入。创新投入能力评价指标主要从R&D投入的几个方面设置了4个指标,企业R&D人员数、企业年R&D经费投入总额、企业年R&D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企业人均R&D经费)。
(2)创新产出能力指标。从企业自主创新的创新产品销售和专利申请量两个大的方面精选4个评价指标,分别是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拥有量和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等。企业技术创新的产出能力反映其各种要素组合产生的实际成效,因此,该指标是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
(3)创新活动能力指标。企业的创新活动主要表现在R&D活动项目、企业科技活动和对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活动等几个方面,其评价指标有以下几个:R&D活动项目数、企业科技活动项目经费、企业消化吸收经费支出、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与引进国外技术支出的比重。
(4)创新资源环境能力指标。这一指标包括人力资源存量和经济资源存量,主要反映某区域内的所有企业潜在的技术创新能力。在一个给定的科技投入与制度体系下,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对该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影响。详细指标有: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反映该地区技术市场的活力和繁荣程度)、技术创新中的金融机构贷款(反映金融部门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数(反映企业自主创新的潜力和资源实力)、科学家和工程师数、政府科技三项费用支持和国家认定技术中心数(反映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
社会和政府资源)。
3.2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实证分析――以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例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涉及各个方面的数据收集与整理,而很多数据难以收集齐全(特别是单个企业的自主创新数据),在这样的情况下,选择某个地区的某一类型的企业作为评价的目标就显得更为现实。基于此,本实证分析选择各个地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作为评价对象,以评价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本部分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006年的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概况调查报告、2006年全国科技统计年鉴、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报告,以及一些其他各个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发展的相关数据。从这些数据中,选取10个典型城市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数据,分别为:2个直辖市,北京、上海;3个中部省份,河南、湖北和湖南;3个东部省份,浙江、江苏和广东;2个西部省份,陕西和四川。之所以这么选择,是因为这些城市和省份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比较具有代表性,能够体现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差异性。针对这些数据,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ASS,并构建主成分因子分析模型,最后得出了各个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排名。
X1(企业R&D人员数)与X16(科学家和工程师数),X2(企业年R&D经费投入总额)与X10(企业科技活动项目经费),x6(专利申请量)与x11(消化吸收经费支出)等几个变量之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但是其他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一般,所以整个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还是比较合理的。
主成分个数提取原则为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大于1的前m个主成分。特征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是表示主成分影响力度大小的指标,如果特征值小于1,说明该主成分的解释力度还不如直接引入一个原变量的平均解释力度大,因此一般可以用特征值大于l作为纳入标准。提取4个主成分,即m=4。
企业R&D人员数、企业年R&D经费投入总额、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拥有量、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R&D活动项目数、企业科技活动项目经费、消化吸收经费支出、技术创新中的金融机构贷款、科学家和工程师数和科技三项费用支持在第一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一主成分基本反映了这些指标的信息;企业年R&D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人均R&D经费、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和国家认定技术中心数在第二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二主成分基本反映了这些指标的信息;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与引进国外技术支出的比重在第三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并且还有几个指标在第四主成分上有一定的载荷。所以提取前4个主成分是可以基本反映全部指标的信息,可以用4个新变量来代替原来的所有变量。
综合评价得分系数为:
C=(00562 l×factor1+0.234 8×facror2+0.078 7×facor3+0.058 7×factor4)/0.934 4
其中:
factor1=0.898 60×ZX1+0.984 61×ZX2+…+0.870 00×ZX17+0.472 000xZX18;
factor2=-0.299 89×ZX1+0.107 07×ZX2+…+0.305 65×ZX17+0.653 8×ZX18;
factor3=-0.280 7×ZX1-0.059 69×ZX2+…+0.084 55×ZX17-0.146 08xZX18;
factor4=-0.080 45×ZX1-0.060 371×ZX2+…+0.239 98×ZX17+0.414 33×ZX18
关键词:能力素质模型 中小企业 创新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056-02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其创新的源动力既受外部环境影响,也受内部企业员工素质能力的制约。虽然领导者是中小企业的核心,但实际上员工是整个企业的实际运作者,因此,组织员工自身的能力素质就往往决定了中小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实效。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一般组织成员有限,因而,每个成员对企业发展影响力相对较大,提高中小企业员工的个人素质与工作创新能力对企业的发展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能力素质模型的概念及其分析
1.能力素质概念的提出。能力素质一词很早就有人提出,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正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里兰教授(McClelland)的《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Testing For Competency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 )一文,他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个人的工作绩效更多的依赖于其自身的某些潜在的素质,如认知、个人特质、态度等,而不是智力,因此,其胜任特征的理论要点为智力不能代表和预测其在职业中的成功和其他重要成就,应该用一个更加科学的特质来取代智力和能力倾向测试,麦克里兰教授称这些特质为胜任特征,也叫做能力素质。此后,按照这个理论,麦克里兰教授与其他人一起成立了管理咨询公司,并让其理论在商业营销中取得巨大成功,能力素质模型也因此而出名。
2.能力素质的构成要素及其通用模型。关于能力素质构成要素的界定,中外学者和专家有许多研究,总的来说可以总结为:胜任力是员工在某工作岗位或者工作环境中表现出来的,能够有效胜任此岗位工作要求的,或者能有效区别一般工作者和优秀工作者的个体潜在的并能持久存在的特质、素质、能力和特征。美国著名的HAY公司经过研究,提出了能力素质的“冰山模型”,将能力要素分为两类。一部分要素犹如冰山在海平面以上的部分可见,包括个体行为和个人知识技能,海平面下不可见的要素主要包括个人社会角色、态度与价值观、自我定位、品质和动机等。从图1所示的“冰山模型”我们可以知道,真正决定个人能力的关键不在“冰山”上部分,而是海平面下的那些特征。
二、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1.关于中小企业的定义。按照我国1999年修订的《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中小企业是指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000万人民币及以下的为小型企业,以及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000万人民币以上、5亿人民币及以下的为中型企业。所以,中小企业可以说是泛指经营规模较小的,在发展方式和生产经营活动等方面具有类似特征的企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已经逐渐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
2.目前中小企业创新面临困境。总体来说,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较为突出的就是创新能力不足,目前,珠三角和长三角一带中小企业仍然处于低端的加工和模仿阶段,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所生产的产品附加值也较低,真正依靠自主创新去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为数不多。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一般而言有以下几个原因:(1)核心技术一般被一些跨国公司、大型国有企业所垄断,小企业难以获得创新技术上的支撑;(2)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少,创新经费投入不足,导致企业走创新路径的成本较高;(3)自身缺乏进行自主创新的动力和人才,企业创新的文化氛围不强,具有创新意识的员工不多。最后一点是目前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最主要因素。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就珠三角地区的中小企业而言,普遍存在员工学历不高,高素质人才缺乏的难题。被调查的中小企业中,初中及以下的员工群体占到总数的53%左右,高中学历的占了31%,拥有大学学历的员工比例仅仅占到13%。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过分依赖人力资本和低端技术的企业必然要被时代淘汰。2011年上半年,珠三角再次出现一些中小企业倒闭的“浪潮”,不能不说和中小企业严重依赖低端产品加工,自身员工缺乏创新意识和动力有关,因而本文认为,要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主要应该从提高企业员工创新能力和意识入手。
三、中小企业员工能力素质模型研究的必要性
中小企业员工多为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招聘的社会劳动力,由于中小企业工作平台和领域限制,加之中小企业资本不够雄厚,无法有效招聘具有较高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毕业学生及其他企业工作人员,从中小企业当前在自主创新上面临的瓶颈和困境来看,当前外界的技术革新和竞争压力并不是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道路上最大的难题,员工创新能力弱化,或者说员工缺乏创新的素质与能力,才是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瓶颈”。如果我们把员工能力素质模型和员工的创新主动性联系起来,通过对员工能力素质模型的研究,找出最适合员工创新能力发挥的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就能够从对员工的管理上进行规范和调整,建立有利于员工工作创新的主动性发挥的能力素质评估体系,从而从内部保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动力。
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与能力素质评价模型实施
(一)建立创新能力素质模型
1.能力素质测评:能力素质模型是将员工在素质和能力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的,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首先要建立员工的岗位能力素质模型库。模型库包含对员工的核心能力素质的测评,以及不同职位所需求的基本的能力素质。核心能力素质是基于企业在核心价值观和文化素质,也就是创新能力素质,它是每一位职员都必须具备的能力素质,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就是创新的意识、创新的动力和能力,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基本能力素质则包含组织协调、人际交往以及判断推理方面的能力素质。此后,企业采取分步骤的方式进行员工的创新能力素质测评,以获取相应的能力素质数据。
2.创新能力评估:中小企业依据能力素质系统的测评结果,对企业整体员工的能力素质,尤其是创立能力水平进行评估。组织协调、人际交往以及判断推理方面的一般能力素质是每个员工都需要掌握的,创新能力素质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分析现有优秀员工的素质和企业对员工创新素质的要求,企业可以目前员工的素质能力水平,从而对团队能力素质提出新的要求。
一般而言,员工的创新能力决定了企业的产品研发水平,其不仅引导着企业发展的方向,更是创造产业价值的关键一环,是能力素质模型真正“冰山”下的素质特征。通过图2我们可以发现,目前,中小企业员工的创造力实际上和企业的价值创造并不成正比,员工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产品的生产和制造中。所以,当前中小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的提升比技能的提升更为迫切。
3.测评结果对比:对员工的能力素质进行了测评之后,过一段时间再次进行测评,通过分析企业员工两次的能力素质测评报告,使员工能正确的认识到自身能力变化和不足,认识到自身能力素质的改变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企业员工一致认可的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通过员工创新带动企业创新。
(二)开展提升创新能力素质的培训
根据企业员工在能力素质系统中各项能力的测评结果,找出员工普遍存在的短板,从而制定有关提升员工能力培训的课程,让员工懂得创新所必备的条件和技能。
如图3所示,利用素质模型界定作为创新能力的具体要求,企业可以发现有创新潜力的人才,从而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发展的机会,系统建立起企业的创新人才梯队,在实际的工作中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能力素质的培训不仅有利于使员工能够认识到自我能力的提升促进了企业发展,更让员工把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企业的目标协调一致,增强了中小企业员工创新的内在动力。
(三)建立创新能力素质激励机制
为了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中小企业还要制定培训的激励机制,调动起企业员工与培训人员积极性。可以把培训的效果与员工的待遇相联系,对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而培训学员的成绩和表现则可以与培训者的奖金待遇挂钩,从而从两个方面激发员工和培训者的积极性。同时,企业领导者也能够通过能力素质模型的测评结果,全面掌握员工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激励,充分激发员工在企业创新中的个人潜在素质,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五、结语
能力素质模型在企业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只是刚刚起步,模型的建构还需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在能力素质模型建立后,对员工创新能力的分解和量化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同时,素质模型的建立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其效果的显现有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并非掌握了基本的工作流程就能获得理想效果。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能力素质模型在中小企业中的广泛应用,必将为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提升带来契机,促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帮助中小企业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核心竞争能力,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胡八一.能力素质模型构建与应用[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7
2.易子敬.中小企业领导胜任力影响因素及其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王绪君.企业规模结构优化[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2
4.千庆兰,陈颖彪.广东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特征与对策[J].经济地理,2008(5)
中图分类号:F832;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4-0019-04
Abstract: Base on the panel data of 29 provinces from 2001 to 2013 in China, this paper measures the technology fina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Meanwhile, using Spatial Durbin Model (SDM) in the condition of spatial distance weights and spatial economic weight, it empirically tests whether technology finance could promot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whether the region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is affect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provinces technology financ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space is not randomly distributed, but has a significant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financ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region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In the features of spatial geographical and social economic, technology finance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ovinces technology finance can influence the other provinces technology innovation.
Key words:technology fina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SDM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促进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党的十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发展需要科技的助推,科技创新必须与金融创新有机结合,相互作用,相互推动。因此,如何利用科技金融推动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是经济新常态下的重要热点问题。
1 文献综述
关于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的相关问题,学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了研究。国外学者对“科技金融”的解释接近于“科技与金融”,强调的是科技与金融的互动关系,并没有对科技金融进行定义。大多数研究侧重从不同角度分析金融如何影响科技创新,King和Levine通过构建内生增长模型,以企业创新活动为纽带,把金融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认为金融系统能够促进创新,主要通过评估筛选潜在的项目、筹集资金、评估创新活动风险和预估未来利润来实现,金融与科技的协同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1]。Neff指出,金融与科技创新相互影响,没有金融支持,企业的科技创新就非常困难[2]。Atanassov等采用计量实证分析方法对1974~2000年美国上市公司融资与科技创新关系进行了研究,结论显示:拥有更多创新项目的公司更容易通过多种方式(如公债和股权)获得融资,能够在未来获得更多的创新产出,导致未来价值增加20%以上;而创新项目较少的公司一般通过银行贷款融资,未来的创新产出较少[3]。也就是说,拥有多种融资方式自由权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优势更加显著。
相对国外学者从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视角研究而言,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科技金融进行了研究。赵昌文等最早对“科技金融”的概念进行了界定[4]。之后,国内学者在微观和宏观层面上对科技金融进行了诸多研究。叶莉等以我国322家科技型上市中小企业(2006~2014年)为样本,运用计量分析方法的实证结果显示:政策性、自主型资金对科技创新具有显著的积极推动作用,特别是政策性融资对科技创新表现出极强的正向作用[5]。张玉喜和赵丽丽采用2004~2012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结合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方法,实证分析了科技金融投入对科技创新的作用,结果表明在短期内,科技金融投入对科技创新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而长期并不显著[6]。徐玉莲等在分析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系统协同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系统协同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了系统协同发展的运行机理,提出了实现系统协同发展的方略[7]。尹志超等采用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研究了金融知识对家庭创业决策和创业动机的影响,结果发现金融知识水平越高,家庭参与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就越高,家庭就会越主动??业[8]。基于协同学理论,和瑞亚和张玉喜构建了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28个省级区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各省级区域科技创新与公共金融的耦合协调程度整体较低,大部分区域公共金融滞后于科技创新[9]。王任祥和杨曼利用两阶段GMM回归模型,从最优化视角论证了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最佳耦合协调的存在性,认为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协调度对经济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10]。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的有关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但仍然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①多数学者在现有经济理论基础上,分别研究了金融发展、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等层面的影响,但忽略了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影响。事实上,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②现有研究对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的评价表现为两种极端:大多数研究采用单一指标来评价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与当前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日益复杂化的现状不协调;有些研究采用很多分析指标,使得某些指标之间高度相关,造成研究结果偏误。③现有研究很少考虑空间面板数据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相关性。实际上,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数据具有很强的空间关联性,Tobler和Anselin认为,一个地区某一属性与邻近地区同一属性是相关的[11,12]。因此,如果理论和实证研究忽略空间相关性,就会使得相关研究的结论缺乏解释力和说服力。针对以上不足,本文的贡献在于:①从理论和实证双重层面分析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影响。②通过构建多指标评价体系对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进行评价。③运用空间杜宾计量模型,分析科技金融是否显著地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各地区科技创新是否具有空间依赖性。
2 指标构建及数据来源
本文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对科技金融是否促进科技创新进行实证研究,需要解决以下问题:①科技创新的测度问题。目前,国内外文献普遍采用专利授权量作为科技创新的变量,忽略了科技创新能力的多指标特性。于此,本文从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科技创新扩散和科技创新环境四个方面评价科技创新能力。②科技金融的评价问题。本文根据科技金融的界定,选取能够代表各省市区发展状况和现实情况的科技金融评价指标。
2.1 科技创新能力(inno_tech)的评价
为了能够全面地评价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本文基于徐玉莲、宋跃刚和杜江等提出的有关思想[7,13],主要从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科技创新扩散和科技创新环境四个方面评价科技创新能力,表1显示的是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和权重。
2.2 科技金融(fina_tech)的测度
国内外文献关于科技金融的研究较少,对于科技金融的评价指标更是没有统一的标准和体系。本文基于徐玉莲等度量科技金融的基本思想[7],从科技信贷额、科技信贷占GDP比重、风险机构投资总额、风险投资机构数量、科技型上市公司总市值和科技型上市公司数六个方面来衡量科技金融,表2显示的是科技金融指标体系和权重。
2.3 控制变量
事实上,尽管科技创新受到科技金融的影响,但也受到其他因素的约束。本文借鉴宋跃刚、张林等采用的方法[13,14],对一些可能影响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进行控制,这些因素包括:产业的集聚程度用集中化指数(hhi)和专业化指数(sli)衡量①;产业结构(stru_indu)用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度量;金融深化程度(deep_fina)用信贷总额占GDP的比重衡量;对外开放程度(openess)通常用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度量;人力资本投入(human)用Barro和Lee提出的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近似表示[15];城镇化水平(urban)选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度量。
2.4 数据来源及其处理
为了保证研究的客观和真实,充分考虑数据的易得性和可行性,本文选取的样本是除西藏自治区和海南省外的29个省(市、自治区)2001~2013年期间的省际面板数据①。以上变量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教育年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国泰安数据库和WIND资讯金融数据库。在指标的计算过程中,为了保证各指标跨年度可比性,对各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②,然后通过熵权法算出每个指标的权重和综合值。对于部分年度缺失的数据,通过线性插值法填补。
3 空间计量模型的构建
3.1 空间矩阵构建及空间相关性检验
关于空间计量模型的问题,一般通过空间依赖性检验比较LMLAG和LMERR的显著性来选择[17],但是适用于截面数据而非面板数据。对于面板数据而言,本文依据宋跃刚和吴耀国的检验方法[13],结果显示应该选择空间杜宾模型③。然后,对空间杜宾模型进行Hausman检验,卡方统计量为36.39,对应的P值几乎为0,在1%的显著水平下,拒绝随机效应的原假设,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4 实证结果和分析
4.1 空间相关性检验
为了判断各省(市、自治区)科技创新能力在空间上是否存在策略性互动的可能,本文选取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2001~2013年科技创新面板数据作为空间单元观测值,对被解释变量科技创新(lninno_tech)进行了Morans I检验,如表3所示。根据Morans I检验值,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Morans I统计值总是大于期望值-0.036,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性,表明科技创新能力在空间上并非呈现随机分布状态,而与具有相似空间特征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密切相关。
4.2 回归结果及其分析
本文运用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2001~2013年科技创新和科技金融的相关数据,共377个观测值,分别进行了普通面板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回归①,结果见表4。
根据表4模型(1)至模型(5)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否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科技金融能够显著地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1)通过普通面板回归结果(1)显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解释变量科技金融系数显著为正,科技金融水平每提高1%,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就会提高0.19%。表明科技金融??科技创新有着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科技金融能够显著地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2)由地理权重和经济权重的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2)至回归结果(5)显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空间自回归系数(ρ)全部为正,说明各地区科技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性,即每个地区科技创新受其他相似空间特征地区科技创新和科技金融的影响。
(3)从系数值大小看,与地理特征权重模型(3)的相关系数相比,当模型中引入了专业化指数、集中化指数、产业结构水平、开放水平、金融深化程度和城镇化水平等控制变量后,社会经济特征权重模型(5)的相关系数相对较高,即在空间经济权重下,各地区科技金融水平每提高1%,科技创新能力就会提高0.155%,高于空间地理权重下的0.129%。说明社会经济因素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更加明显。
(4)就其他控制变量而言,考虑空间地理权重模型(3)和空间经济权重模型(5),在5%的显著水平下,集中化指数、产业结构、金融深化程度和人力资本对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说明一个经济体的产业集中化程度、产业结构特征、金融深化程度和人力资本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但是产业专业化指数、开放程度和城镇化水平对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
5 主要结论和政策启示
本文考虑了区域科技创新的空间依赖性,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科技金融是否促进科技创新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如下结论:
(1)科技金融能够显著地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无论是采用普通面板回归,还是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回归,都显著地支持科技金融促进区域科技创新的理论。
(2)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呈现空间互动效应。即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受其他地区科技创新和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 教学方法 教育体制
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创新能力也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提到创新能力,很容易把它和智力活动联系起来。毫无疑问,创新能力离不开智力活动,离不开大量具体的知识,但创新能力绝不仅仅是智力活动。它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改造和运用,不仅表现为对新思想、新技术的发明,而且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是一种善于把握问题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总之,创新能力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综合素质。
一、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培养创新人才,是当今时代特征的必然要求,我国的教育发展迅速,但是在教育体制、教学方法、思想观念等方面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目标的实现,而且严重制约了教育制度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1)教育体制单一。我国采取的教育体制基本上是由政府包揽几乎所有的教育事业,这就容易形成体制僵化、办学体制单一化等问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2)教育方法落后。目前,我国的教育方法基本上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考分还是一个硬杠杠。这种教育方法使得课堂教学形式以满堂灌、题海战术为主,教学内容仅是与考试相关的知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毫无涉及。“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此外,还普遍存在实验课课时分配不足、学生动手机会少、学生不重视实验课的倾向,甚至在高校中还存在主讲老师不进实验室,不带学生做实验的现象,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极为不利的。
(3)传统文化制约了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多年来,
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但是,比较保守的传统文化也制约了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师生关系还基本上是传统的“君臣关系”,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1)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教育体制重要的是办学体制的改革,应调动社会各界对发展教育的积极性,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积极倡导创新教育。从而使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建设提供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2)改变教学方法。改变“考分是衡量学生成绩好坏”的这种思维,考分仅仅证明了学生在某些方面的能力,但不能完全肯定学生在各方面都很突出。有的学生虽然考试不是很好,但是在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比较强,那么他同样也是一名很出色的学生。
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设置疑点,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师则进行适当的解疑辅导,指导学生寻找问题答案,最后归纳总结。学生有了自学能力,可以博览群书,扩展知识面,丰富知识,以满足创新能力培养所需要的大量的知识。
重视实验教学。逐步实现一线教师既讲课又带实验的目标,借助实验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切实把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密切结合起来,使学生对所学课程有较为形象和深入的理解。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科研,以此来启发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欲望,大力开发其实验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达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导者,是否对学生实施创新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因此,教育创新根本在于教师创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必须要求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努力健全自身人格,充实精神需求;具有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与突破自我和他人的勇气和能力;提高对最新研究信息的敏锐意识,能在不断学习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能力的应用。同时,教师还要建立与学生之间的新型的师生关系,经常性地和学生交流,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
当然,对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我们只能在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可以进行部分试点,成功以后再全面推广。针对目前的一系列情况,各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要组织力量,创新的文化和环境氛围,通过共同的研究和教学活动,最大程度地实现他们的理想和抱负,使自己的各种创新潜力得到发挥,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5(c)-111-0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高等教育的首要社会职能和根本的社会价值就体现在培养人才,大学创新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离开培养创新人才这个根本性的任务。中国大学要构建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创新型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如果没有创新,那么一切将止步不前,也就没有了发展的动力,因此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开拓创新能力是高校学生必须要努力实现的。但是我们现在对什么是创造,还缺乏认识,更没有深切体验。在此对创新能力的一般构成因素作一论述:
1 创新能力的定义
能力是指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而具有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表现。任何能力都有着复杂的心理结构,它是心理品质的综合。创新是指在前人或他人已经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能够做出新发现、提出新见解、开拓新领域、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或者能够对前人、他人已有的成果做出创造性运用的过程。创新能力是指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创造性的思想、理论及设计转化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的一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定义包涵以下几层意思:
创新能力是每个正常人所具有的;创新能力是在创新活动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个性品质对创新能力有较大影响;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知识、经验、技能、能力和个性品质等各个方面,不能片面地理解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水平主要通过创造性成果表现出来。
2 创新能力的决定因素
创新能力由多种能力构成,这些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由一定的因子所决定。事实表明,创新能力并不等于这些因素的简单相加,它呈现出一定的非加和形式,其形成过程受一定的内外环境的影响,这可用创新能力与内外环境关系图加以说明(图1)。如图1所示,内部环境包括一个人的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外部环境是指国家的教育制度(其中高考制度是影响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高考制度不断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与素质教育同步),教育管理模式(学校在执行国家教育制度过程的实际操作,学校为学生创造一个怎样的学习氛围,学校倡导的是怎样的一个学习结果),更直接的一个因素就是教育者(包括管理人员)的素质影响、决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在因素,即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也就是内部环境。
大量研究表明,创新能力是一定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构成的系统表现出的特殊的功能。创新能力由基础能力和专业业务能力组合而成,是通过认知、情意、技能三方面的整合与有效应用,并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之后,在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出前所未有的、与众不同的、实用多样的且具有一定价值的新产物。其中基础能力包括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推理能力、类比能力、判断能力、归纳能力和相关的思维能力等;专业业务能力包括信息的获取、加工和综合能力,可行性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社会适应和把握机遇能力,合作和协调能力,系统分析和综合能力以及决策能力等。基础能力在一定的智力水平的支持下,获取知识,转化知识,对发现和获取的外部显性知识进行内化,并用广义化原则扩展,以便广泛应用。从知识发现到知识获取,然后进行知识转化,进而实现知识创造是一个整体的过程,也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最终内显为一定的智力水平,外显为一定的能力水平。所有这些能力都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识为基础,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文化功底越深越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发挥。创新能力的大小不仅仅由知识决定,它是一个综合素质,更体现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和精神状态。
总之,创新能力决定于一定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其中智力因素受制于一定的智力水平(IQ)和后天获取的知识,外显为一定的实践能力。研究表明,取得创造性成果的人,其成就大小与IQ有一定的关系,但IQ值到了一定时就不再成正比了。有研究指出,当人的智商达到120时,人的创新能力就不再与智商成任何比例。非智力因素则更多地受性格特征、思维习惯的影响。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一次审议报告指出:“创造性与个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笔者认为,影响创新能力大小的因素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在一定IQ的影响下,由个人后天获取的知识所决定,知识分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践活动技巧方法。非智力因素则是指拥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自由发展的个性以及实践活动中一些非智力性的能力,如社交、协作、领导等(图2)。
图2创新能力的因素图
[参考文献]
[1].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1999,6:16.
[2]段继杨.创造性思维[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3]苏福忠.思维轮[M].香港:香港中联出版社,1992.
[4]王大中,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推进教育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3(2):1-9.
[5]张庆林.创造性研究手册[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论文关键词:团队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我国高等院校现行的教育制度,仍未完全脱离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许多方面与社会生产结合的不够紧密,缺乏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不够,重点高校的大部分教师都侧重于科学研究,而地方性院校的教师又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疲于教学,缺乏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提高,这种大环境下,严重影响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发展。因此,高等教育由数量扩张发展到质量提升后,“转变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模式,更新教学手段,培养创新人才”是各高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改革的方向。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更是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全面创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既对当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孕育着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良好契机。
二、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和特征
1.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创新能力是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的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潜在的心理品质。创新能力具有综合独特性和结构优化性的特征。根据当代“以人为本”教育的观点,“创新能力”分为“特殊才能的创新”和“自我实现的创新”两种。“特殊才能的创新”是指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等特殊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它可以产生出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事物。而“自我实现的创新”,则是指开发的可能性,自我的潜在能力,在这一意义上的创造性,是个体本身产生出自身特有的个性活动的创造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
2.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动性。表现为大学生能主动地学习、参与各项科研创新活动,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
(2)实践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无论是培养目的、途径,还是最终目标,都离不开实践。必须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和评价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准。
(3)协作性。创新型人才的创新能力不只是和他们的智力因素有关,个性品质中的协作特征作为非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他们创新潜能的发挥。
(4)发展性。大学生正处于身心不断发展的阶段,其创新能力必然随着个体知识经验结构、思维方式的进步及更多深层次的实践活动而不断提升。
三、电气信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
1.培养目标
根据高校本科教育目标和要求,并结合电气信息类专业“强弱电相结合、电气与信息相融合,要求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特点,通过开展以学生为主的创新性实验,以科研课题为牵引,引导大学生接触工程实践,通过“干中学”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的积极性;将导师制、科研团队及工程实践相结合,在创造性地科研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培养模式
如何确立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本科类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从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立“本科研究机会计划”(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简称UROP),鼓励支持达到一定条件的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培养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到我国教育部关于“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推广都体现了国内外著名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许多理论与实践的探索。通过对教育部确定正在试点的十所重点大学开展“大学生创新训练”的经验进行学习和总结,并结合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理论分析,“大学生参与科研训练”被普遍认同为是改革本科生教学模式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形式。为了达到大学生能广泛、有效地参与科研训练,需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转贴于
(1)创新实验区建设。结合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学目标的特点,在创新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以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为契机,分别从知识基础、方法训练和环境因素三个维度建立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实验区。对于低年级学生,以电气信息类基础课程为实验对象,以课程改革为先导,以课程设计为核心,开展学生团队创新实验,研究课程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对于高年级学生,以国家级工程学科竞赛和真实的纵向科研项目为牵引,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学生团队创新活动,研究科研方法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最后,以环境营造为重点,在无导师的情况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团队创新活动,研究工作环境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上述各层次学生开展综合创新性教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际创新能力。实验区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结合。
(2)学生创新团队建设。学生是实践创新活动的主体,学生创新团队建设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学生创新团队建设应将学生兴趣放在首要位置,然后根据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开拓性思维、创新能力和组织纪律等各方面进行分层次集中训练。同时,学生创新团队的建设要兼顾高低年级搭配,不同专业搭配,可以通过拔尖人才选拔、课题科技小组、学生社团等组织形式开展,在具体的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中实行全程导师制度、专题进行研究、重点课题公关和纵向项目负责制等形式开展。
(3)导师团队建设。导师团队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处于主导作用。导师的选聘必须兼顾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因此,创新实验区的导师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业务能力、思维敏捷,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能够认真按时完成学生的科研指导工作,并在指导学生科技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性情的陶冶和为人治学的作风教育。同时,导师团队结构上要注意老中青结合,学科专业结合。导师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科研方法的训练、科研思想的熏陶、科研能力的锻炼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并指导学生完成科研任务和竞赛课题研究工作。
(4)校企结合。校企结合是建立在学校和企业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合作。对于高校而言,校企结合最重要的职能是培养创新人才,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是为了获取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二者的结合点是学生,因此,在校企结合运作模式中,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高校和企业的“无缝连接”,完善双方合作的利益驱动机制。在校企结合运作模式中,学生能主动地参与企业的纵向科研项目,其利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深入了解与专业相关的企业需求,能进一步明确本专业的内涵和要求,解决“为什么学”、“怎么学”的难题;二是通过参与企业的纵向科研项目能获得工作能力、工作经验,为就业做铺垫。
四、电气信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我院在良好的教学改革大环境下,一直都在对电气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实践探索。2007年完成了省优秀电工电子实习基地和省示范实验室的建设,2008-2009年学校又投资进行“学生创新实验基地”的建设。学校拥有网络中心、计算中心、CAI开发室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学科实验室,能满足学生创新训练的实施。我院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勇于改革创新的导师队伍,已完成省教育厅的教学改革项目并取得优良的教学成果;学院与多家企业进行了联系,并多次派出导师组成员进入企业交流,共同探讨电气信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了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培训。2008年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和我校共同创建的“3+1”创新教育实验班正式运行,已完成了多个纵向科研项目任务,班级成员还取得了国家级竞赛大奖,大学生创新训练的校企合作平台已基本建立。
关键词: 标志设计 创新能力 培养
标志设计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是其核心与灵魂,是促使其健康向前,良性发展的最大推动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适应社会对创新设计人才及经济社会建设人才的新要求,各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系、科、专业都开设了标志设计课。这门新的专业课教学与传统的艺术设计专业课教学相比,在教学模式、教学环境、教材形态、教学方式方法、教学体制与教学管理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殊性。从现有的成果来看,大多是研究标志设计的历史源流、设计方法、设计流程、设计原则和设计软件的使用等,而直接针对标志设计课程在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方面的教学方式与方法的研究特别鲜见。尤其是从培养学生在设计素质、设计技能、设计实践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出发来研究标志设计课程教学的相关研究更是罕见。我主要结合教学实践来探讨标志设计课程教学中如何激活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其在标志设计实践中有效发挥和利用这种思维方式,并形成一种设计思维的自觉。
一、影响标志设计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
标志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中最为讲究精炼、简洁的一个门类。它要求用独特而新颖的图形化视觉语言来传递特定的信息与审美情感。与诸如绘画、雕塑等一般的视觉传达艺术不同,标志设计在注重形象美的同时,尤为追求实用性、创新性和识别性。既符合实用要求,又符合美学原则,同时又具有新颖独特的唯一性,是对一个优秀标志设计的基本要求。那么,在标志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以独特新颖的视觉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用新颖别致、简洁鲜明、准确有效的视觉语言去设计出符合上述要求的标志就成为标志设计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要解决此问题,就必须了解标志设计教学中影响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些主要因素。
1.学生方面的因素
创新思维是指不受现成的、常规的思维方式约束,寻求对问题全新的、独特新颖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可见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智力因素等的支撑。
首先,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由于长期形成的现状,以及招生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在文化知识等积累方面,普遍知识面不广、文化基础较差。而宽广的知识面、必要的专业基础是激发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基本因素。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必要的专业修养,就无法在标志设计中产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也难以通过适当的视觉形式来完美表现构思好的设计意图。
其次,学生大多由于长期处于教师“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下,已根深蒂固地形成了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老师怎么教就怎么学的思维定势。在具体的标志设计实践中,对创新问题缺乏兴趣与原动力,对所谓的权威盲目地服从。面对具体的标志设计课题不擅长思考,很少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主张,对教师的依赖心理特别强,总想从老师那里坐享其成地直接获得解答。事实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具有创新意识、意志毅力、自信心、胆识等个性品质。若没有这些基本的个性品质,创新思维能力就难以得到激发与提高。
最后,学生缺少创新实践的刺激也是不利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现今,学生大多数都没有亲身体验过标志设计,特别是商业性的标志设计实践。有的只是课堂上老师灌输、纸上谈兵的理论知识。对商业设计及设计文化缺少生活体验的弊端导致对创新实践的刺激不足,这必然会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2.教师方面的因素
创新能力除了先天智力因素外,还具有可塑性。根据心理学研究,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创新的潜力,遇到了适当引导和刺激就会得到良好的发展。这就说明,创新能力是可以培养并得到提高的。因而,在标志设计教学中,教师应具有创新教育的理念,明确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所扮演的角色,使教师成为标志设计课的指导者和宏观调控者,而不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者和灌输者,从而通过各种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的教学方法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
然而,在大多数标志设计课教师中,“以学生为本”这种有益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还没有落到实处。如在具体的标志设计教学中,还是习惯于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既束缚了学生自身的个性,又压制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还扼杀了学生创新的想象力。在标志设计课程考核时,只注重最后的标志设计结果,不关心创意构思的整个设计过程,从而导致投机取巧的抄袭现象特别严重,网络下载拷贝已有作品泛滥成灾。其直接的结果是,学生养成了“拿来主义”的恶习,根本不愿意独立思考,开动思维,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在标志设计教学中,作为创新能力培养的第一线人员的教师,首先,必须认识到创新能力在标志设计的重要性,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其次,必须引导和树立学生在标志设计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从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充分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式教学法及课堂讲评教学法等促进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求新,在课堂中产生丰富的创新思维方面的脑力激荡。最后,必须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动手体验与创新实践,重视标志设计的整个过程,而不仅仅是看最后的结果,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的潜能。
3.教育环境方面的因素
标志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学生和教师一起配合来实施,而且是否具有适合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合适的教育环境是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的一个重要基础。现行的教育环境存在一些不利于标志设计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设计专业的教育管理与高校教育管理体制之间存在诸多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国内独立设立的专业艺术院校较少,大多数设计专业都要么以院系的方式设置,要么从属于相关的文理科院系。设计专业特别强调创新思维等专业特殊性及自身的管理规律被边缘化,如重理论知识的讲授而轻创新实践的训练,等等。
二是标志设计课堂的教学管理缺少弹性与人性化。其课堂的教学管理大多还是遵循一般艺术基础课,如素描、色彩课的管理方式,以基本技能与常规知识的传授为主,而对标志设计训练特别是对注重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求异求变的心理引导不足,甚至出现对这种心理打压与束缚的现象,从而导致磨灭甚至扼杀学生在标志设计中寻求创新的潜力,失去标志设计教学的创新环境。
三是标志设计教学评介缺少创新方面的指标。在标志设计课程的考核方面对学生设计能力的评介缺少创新能力评介方面的因素,大多只看重学生上交的作业数量、常规设计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对标志设计作业中是否蕴含有创新思维不太重视。尤其是在标志设计实践训练中更是缺乏有针对性地开发创新能力的设计课题,使学生难以有创新实践的体验机会与直接动力,以致逐步缺失主动创新的意识。
二、标志设计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标志设计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因为在创新能力上既有思维能力上的创新,又有实践能力上的创新。这就要求在标志设计教学中,教师要把一切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都引入到课堂教学上来,如把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实践式教学法及课堂讲评教学法等引入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来。通过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在标志设计方面的综合创新能力,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标志设计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新颖性是标志设计的最为核心的本质特征。标志设计的过程就是一个取得创造性成果的过程,要达到这一目标,作为设计主体的创造素养就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只有独创、新颖,才能使标志作品出类拔萃,永葆艺术生命力。因此,培养出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设计新人,是标志设计教学的核心所在;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师在标志设计教学中的教学重点。
创造性思维最显著的特征是独创性,独辟蹊径地从新的思维角度,运用新的程序和方法来处理标志设计中的各种情况、各种问题,敢于打破陈规,勇于向旧的传统和习惯挑战。例如一个成功的标志设计作品往往需经过苦思冥想的创造性思维过程才能够获得。构思过程中需要结合设计目标,通过发散思维的形式从多个角度出发,寻找最具说服力,最能够巧妙体现目标的切入点,然后从中找出最有个性、最有特点的部分进行综合和归纳。这就要求在标志设计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感知能力、逻辑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帮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打开他们的思路,调整他们的思维方法,捕捉到有创造性、新颖性的意图和想法。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尝试和思考,其创造性思维能力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2.标志设计创新造型能力的培养
标志具有简洁、言简意赅而又含意丰富的特点,要想准确、生动地表现标志设计的主题,唤起受众的共鸣,运用新颖、独特、具有创新性的恰当视觉表现形式就显得非常重要。一个优秀的标志作品一方面要有很好的创意,另一方面又要有创新的表现形式。创意标志设计的生命、灵魂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集中体现,也是作品主题得以深化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关键所在。创新的表现形式是通过在创意的基础上,经过提炼、概括、简化,联想等思维方式将创意上升并转化为艺术的真实,使标志作品在视觉上含蓄巧妙、令人回味、蕴含深邃,给人以强烈而深刻的视觉印象。这就需要在标志设计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创意的思维世界,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开拓创意的潜能,扩展思维空间,同时,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的造型能力与设计表现手法,让学生在设计实践中将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锻造出出新出奇的标志设计创新造型能力。
3.标志设计中创新科技运用能力的培养
随着计算机科技的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标志设计已不复为从前纯依靠手工设计绘制的时代。计算机辅助设计已成为现今标志设计的一个主要工具和趋势,绝大部分的标志设计都摆脱了传统手工绘制的方法,依靠计算机来设计与完成。因此,在标志设计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创新科技运用能力的培养也就丝毫不能忽视。
计算机辅助设计这一新科技的最大优点在于比手工更快捷、更精确,其表现形式更丰富多样,作品的修改也更容易与灵活。而且通过这一技术设计的标志可以通过网络、硬盘等多种数字方式直接进行传播、传递,无论是放大或缩小都不会影响标志的准确性。因此,在标志设计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这一新科技,培养学生在标志设计中充分利用这一创新科技带来的便利,使学生掌握和熟练使用Core1DRAW、Illustrator、FreeHand等矢量设计软件,在设计实践中把前面所培养的各种创新能力融会贯通到一起,快速、有效地设计出即创意新颖、表现形式独特、设计准确的优秀标志来。
三、结语
中国自古就有关于创新的论述,古人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进入二十一世纪,创新已经成为了时代的一个主旋律。通过上面的论述可知,创造是推动标志设计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新颖、独创是标志设计的重要原则,是标志设计师始终不渝的追求。作为标志设计人才支撑的标志设计教学,应注重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这种多样的、灵活的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他们对事物、对生活的独到见解,而且可以使他们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潜能,这无疑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对设计人才的创新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创新素质正是创造思维能力活跃的凸显。所以说在标志设计教学中,强化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从根本上体现了对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素质底蕴和创新能力,标志设计教学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授技能和技巧这样一个单一平台上。尤其要注重开启和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与设计。标志设计课程是如今高等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这就要求其教学方法与手段要融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及相关的新知识、新科技,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陶学忠.创新能力培育[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3.1.
[2]张军.标志设计.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11.
[3]黄维.关于设计“创新教育”的理性思维[J].装饰,2002.1.
创新心理素质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发展并在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有关创新心理素质的构成目前尚存在分歧[1-2]。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内部心理倾向,表现为好奇心、求知欲、怀疑感、创新需求、思维的独立性等方面,它是创新心理素质形成的必要前提。创新能力是创新活动中所达到的能力水平,表现为创造性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创新心理素质的核心,是衡量个体创新心理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竞争心是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是创新个性的重要表现方面之一,拥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是创新人才在社会竞争中不断前进的重要因素。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虽然在创新心理素质的构成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但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创新意识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前提,可支配和强化创新能力;竞争心可激发创新意识,促使创新能力更好的发挥和运用;创新能力反过来又能增强创新意识和竞争心。我们认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竞争心是创新心理素质的三个重要构成部分,它们水平的高低可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个体创新心理素质的高低。
心理健康状况作为影响个体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心理因素,必然会对创新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国内有关创新素质的理论探讨比较多[3-4],具体的实证性研究比较少,而有关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虽有报道,但缺乏深入系统的实证研究[5-6]。鉴于此,本研究拟对我国中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与其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学校创新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研究方法
2.1被试北京市、河北省两普通中学学生558人,其中男生278人,女生280人,初一生108人,初二生179人,高一生161人,高二生110人。
2.2测评工具
2.2.1创新心理素质量表该量表为王极盛编制,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竞争心三个子量表,每个子量表初步由20个项目组成,采用5级评分作答,从1~5分别表示从无、偶尔、时有、经常、总是。
2.2.2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由60个项目组成,共有十个分量表,分别为强迫(MH1)、偏执(MH2)、敌对(MH3)、人际关系敏感(MH4)、抑郁(MH5)、焦虑(MH6)、学习压力(MH7)、适应不良(MH8)、情绪不稳定(MH9)、心理不平衡性(MH10)。该量表为王极盛(1997)专门针对我国中学生所编制,信度、效度较高[7]。
2.3施测与数据处理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被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采集的数据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管理与统计处理。
3结果
3.1创新心理素质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3.1.1项目与总分的相关
分别计算三个子量表各项目得分与其相应的子量表总分的相关。创新意识各项目与其总分的相关在0.41~0.69之间,创新能力子量表中各项目与其总分的相关在0.45~0.76之间,竞争心子量表中,除第58项与其总分的相关为0.31,其余各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在0.42~0.79之间。
3.1.2因素分析和结构效度
分别对这三个子量表进行初步的因素分析,将区分度及共通性偏低的8个项目剔除后再次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卡特尔“陡阶检验”原理,结合碎石图可以看出,创新意识子量表中除因素1的特征值为7.45,其余特征值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41.4%,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8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4。对创新能力子量表进行同样的分析,发现其因素1的特征值为8.65,其余因素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48.1%,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8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1。对竞争心子量表的分析表明,其因素1的特征值为8.66,其余因素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54.1%,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6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9。
3.1.3信度分析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三个子量表的同质性信度(Cronbacha)分别为0.91、0.93、0.94,分半信度(Spearman-Brown)分别为0.87、0.88、0.91。
3.2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整体特点
将三个子量表所含项目的评分之和除以其项目数作为该子量表得分,中学生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上的得分分别为3.38±.76、3.32±.81、3.52±.83。
3.3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3.3.1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得分与其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均分的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创新意识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呈显著负相关;创新能力与抑郁、学习压力呈显著负相关,与适应不良呈显著正相关;竞争心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总均分呈显著负相关。
表1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系数
附图
注:*p<0.05,**p<0.01,***p<0.001,下同
3.3.2不同心理健康水平者创新心理素质的差异比较
选择在心理健康总均分上得分最低和最高的27%的被试各153人,分成心理健康水平高、低两组,对这两组学生在创新心理素质子量表上的得分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两组在创新意识和竞争心上均有显著差异。
表2心理健康水平高低两组被试创新心理素质的比较
心理健康水平高组心理健康水平低组
MSDMSDtp
创新意识3.540.863.270.673.03**.003
创新能力3.420.923.280.761.41**.159
竞争心3.680.973.430.722.60**.010
3.3.3心理健康因子与创新心理素质的回归分析
分别以创新心理素质的三个子量表得分为因变量,与之显著相关的心理健康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学习压力分别进入了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回归方程,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则依次进入对创新能力的回归方程。
表3心理健康水平与创新心理素质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因素BR[2]Betatp
创新意识学习压力-.183.032-.1804.315.000
创新能力学习压力-.210.014-.1953.436.001
适应不良.376.055.3065.534.000
抑郁-.185.066-.1562.612.009
竞争心学习压力-.242.047-.2185.255.000
4讨论
4.1创新心理素质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对创新心理素质三个子量表分别进行项目一总分相关分析,正式项目与其对应子量表总分的相关均在0.50以上,表明这些项目均有较好的鉴别力。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子量表均有一个特征值最大的因素可以说明该子量表的主要成分,且每个子量表的项目在该子量表的这一因素上均有较高的负荷,这一结果与我们编制量表时的理论构思基本吻合,从而表明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对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的信度进行考察,发现其同质性信度均在0.90以上,分半信度均在0.85以上,表明三个子量表的信度较高。
4.2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一般特点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得分均在3分以上,表明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创新心理素质整体状况不错。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广泛、热情奔放、敢想敢做、不畏权威,具有很大的创新潜力。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处于一生创造力最佳发展年龄区的前端,可塑性较强,因此大力开发青少年的创新潜能,使其具备更为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这应是我国创新教育的努力方向。
4.3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强的个体,体验到的学习压力、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较少,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个体在创新意识和竞争心上要显著优于心理健康水平低的学生。创新能力属于创新心理素质的认知结构,创新意识和竞争心则属于创新心理素质的动力结构,因此相对而言后两者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要比前者更为密切些。已有学者[5-6]对创新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本研究从实证的角度进一步证明两者关系紧密。创新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因子的回归分析表明,学习压力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影响作用较大,创新能力受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的影响作用较大。现在中学生的主要压力来自学习方面,巨大的升学压力、繁重的学业任务使他们体验到较强的压力感,从而引发焦虑、抑郁等不良应激反应。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充分发挥智力效应,思维活跃,联想丰富,提高创新敏感性,对有关创新的事物保持浓厚的兴趣,从而极大的提高创新效应。时常处于抑郁、焦虑、紧张状态下的个体,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受到抑制,难于保持较高的水平。学习压力对创新心理素质的三个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这就提示我们,如何将学习压力调控到一个较为合适的水平,以便促进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这是创新教育中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创新能力与适应不良因子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适应不良对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这一结果较为有趣和费解。我们推测这可能与创新能力愈高,个体行为方式独特性愈强,导致有时与外界的常规不太适应有关,具体的原因尚有待今后进一步的探索。总而言之,健康心理是创新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心理条件,健康心理的培养和维护有利于促进创新性人才的快速成长。
5结论
5.1自编创新心理素质量表包括三个子量表即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竞争心,经检验这三个子量表均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5.2中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5.3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较为密切,创新意识与学习压力、抑郁、焦虑显著负相关,创新能力与学习压力、抑郁显著负相关,与适应不良显著正相关,竞争心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总均分显著负相关;心理健康水平高者其创新意识和竞争心较心理健康水平低者高;学习压力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预测作用较大,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对创新能力的预测作用较大。
【参考文献】
1戴春林.创新心理素质浅论.教育发展研究,2000:6:80-83
2崔景贵.论心理科学视野下的学校创新教育.教育探索,2001;126(12):17-19
3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51(1):5-13
4顾明远.基础教育与创新精神.中国教育学刊,1999;94(2):23-25
5王极盛.创新时代.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12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