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金融市场形势分析范文

金融市场形势分析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12 16:02:03

金融市场形势分析

篇1

■ 基本情况

1.香港房价明显下降。自2003年下半年起,香港房地产市场逐步恢复增长,但自2008年三季度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香港房价逐步下滑,2008年10月,住宅价格已较6月高峰时回落11%(见图1)。

2.交易量大幅萎缩。2008年11月份,香港全部楼宇买卖合约登记3786宗,较10月份下降37.5%,创1991年1月份有记录以来18年的新低;楼宇买卖合约金额106.5亿港元,较10月份下降43.8%,为2003年5月份以来的新低。住宅方面,2008年11月份整体住宅楼宇买卖合约(包括一手、二手私人住宅,居屋、公屋及夹屋自由市场买卖)共3264宗(较10月份下跌30.8%),创1996年1月份有记录以来新低。住宅买卖登记总值90.1亿元(较10月份下降44.7%),创2003年6月份以来的新低(见图2)。

3.房地产贷款收紧。受全球经济环境影响,香港银行业贷款放慢,房地产业也不例外。2008年三季度末,香港房地产贷款余额1.26万亿港元,同比增长15.2%,较二季度回落1.1个百分点(见图3)。

根据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统计调查,23家认可金融机构10月份发放住宅按揭贷款113亿港元,较9月份减少2.6%。新批出的贷款较上月减少5.9%,至137亿港元(见图4)。在新批贷款中,利率低于最优惠利率2.5个百分点以上的贷款所占比率由9月份的83.1%下降至51.7%。

■ 面临的风险

目前,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香港经济放缓,失业率上升 。同时,许多机构出售在港物业,并削减员工住宅津贴,对楼市形成多重打击。进入2008年第三季度,香港楼市交投清淡,楼价持续下调。如果危机持续,则可能进一步影响香港经济和房地产市场。

1.房价可能进一步下滑。受危机影响,香港经济增长放缓(香港2008年第三季度GDP按年率计算增长1.7%,较第二季度4.2%的增长进一步减慢),失业率攀升。银行房地产贷款亦趋于谨慎,据部分地产中介在2008年11月份的调查显示,每3个客户中只有1个能取得按揭,而超过1000万元或先前涨幅过高的住宅,则更难获得银行按揭。部分机构看低香港楼市,预测未来12个月香港房价还将下跌20―30%,豪宅将下跌30%或更多 ,并预期2011年前香港楼市不会有复苏迹象。由于香港按揭贷款成数在七成以内(参与按揭保险计划的除外),所以房价若下跌超过三成则会造成一定的负资产现象出现。

2.政府收入减少。由于开发商勾地愿望减少,香港2008财政年度上半年(2008年4月至9月)的地价收入仅为124.31亿元(其中7至9月卖地收入为零),较上年同期的404.56亿元大减70%,只达到财政预算案中全年地价收入的28.8%。政府收入的减少势必影响其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

3.地产机构倒闭可能增加。代表近9成地产中介机构的香港六大地产商会表示,其调查了约160家中小机构,其中8成机构在2008年10月份没有生意。若楼市持续清淡,预计至农历年前,有逾百家中小型机构倒闭。

■ 对下一步的初步判断

由于目前香港楼市泡沫因素不大,受全球金融危机和联系汇率制约束,香港利率不会过高,并且香港楼市供应较低、居民供楼收入比处于较低水平,楼市出现1997年大跌局面的可能性较小。

1.房价泡沫成分不高。香港2008年6月高点房价只是1997年高峰的73%,市民供楼负担只有三成左右 ,楼价大幅下滑风险较低。另外,以要素成本计算的香港房地产业增值(包括地产发展、租赁、保养、管理、和转售等)在本地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由1990―1997年间的8.6―11.3%降为2005年的4.5%,与房地产业息息相关的建造业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也由4.6―5.5%降为2.9%,房地产业在香港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即使房地产业衰退,但其对经济的影响力已不像以前剧烈。

2.房屋新增供应有限,存货处于历史新低。香港政府实行“勾地”制,土地在挂牌出让前,必须由对该土地感兴趣的单位向政府提出购买意向,政府才组织对该地块的拍卖。目前,香港的房屋新增供应有限,存货处于历史低位。此外,2008―2009年的特首施政报告也强调政府不会贱卖土地,将协调相关机构控制批地,务求房屋供应能够配合市场需求,遏制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篇2

一、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山东省市场主体运行的基本态势

经过对走访活动中获取的有关数据分析,山东省各类市场主体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基本情况是:

(一)从基本层面看,大部分市场主体发展态势良好。统计显示,接受走访的各类市场主体中,经营正常的为80114家,占全部走访市场主体的77.4%:经营困难的为21503家,占20.8%;停产1935家,仅占1.8%。从市场主体属性看,经营困难的公有制企业占所走访的公有制企业总数的17.2%。外商投资企业占20.8%,私营企业的比例比公有制企业高7.6个百分点。比外商投资企业高近4个百分点,达到24.8%,个体工商户(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比例为30.8%。

(二)从所属行业看,劳动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受冲击较大。走访显示,在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企业中,困难企业占走访本行业企业总数的比例从高到低排在前几位的是:采矿业29.6%,制造业25.4%,商品供应商25%,房地产业2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3.4%,建筑业23.1%,批发和零售业20.9%,以上属于劳动或资本密集型行业。而在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市场主体中,困难企业占走访本行业企业总数的比例,从低到高排在前几位的是:金融业6%,教育业9.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2.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3.1%,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4.5%,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4.7%,科学技术、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17.7%。

(三)从经营规模看,中小型企业是受影响最大的群体。经营困难的企业中,注册资本10万元以下的占走访户数的25.7%,注册资本10-100万元的占23.3%,注册资本在100-1000万元的占22%,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占20.4%,困难企业比例随企业注册资本提高呈逐渐递减趋势。个体工商户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销售额在5万元以下的业户,经营困难的占走访户数的41.6%,5~10万元之间经营困难的业户占29.7%,10万元以上的占28.7%。个体工商户的规模越大,所受影响程度越小。

(四)从产品销售方向看,外向型市场主体受影响程度远大于内向型市场主体。数据显示,在走访的企业中,经营困难的外向型市场主体占走访户数的36.1%,外销为主、内销为辅的市场主体占34.4%,内销为主、外销为辅的市场主体占28.2%,内销的市场主体占23.6%。可以看出。随着外向度的减小,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也逐步降低。

(五)从竞争优势看,拥有自主品牌、信誉良好、掌握高新技术的市场主体抵抗冲击能力较强。调查中,共有18082家企业对品牌和信用状况进行了反馈。其中经营正常的13814家企业中,共拥有注册商标13014件、省著名商标821件、中国驰名商标153件、地理标志43件,拥有率分别为94.2%、5.9%、1.1%和0.3%。而经营困难的4268家企业中,注册商标、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及地理标志的拥有率分别为41.2%、1.9%、0.03%和0.02%。经营正常的企业中,获得“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称号的有2271家,获得“消费者满意单位”称号的有1691家,争创率分别达到16.4%、12.2%,经营困难企业的争创率只有8.1%、6.2%。个体工商户的情况也大致相同。

此外,一些掌握核心技术、居于行业领先地位的企业,因其较强的竞争优势,也表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山东华特磁电有限公司在行业整体市场需求出现较大萎缩情况下,凭借自身技术的高端型,不仅经受住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且借机整合梳理了客户资源,产品订单相当可观,赢利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国际金融危机给山东省市场主体带来的不利影响

调查影响和制约市场主体发展的11个主要因素中,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资金不足和市场需求萎缩,其他因素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一)资金流动不足,企业融资环境恶化。金融危机爆发后,尽管国家和省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大部分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而这些领域主要是国有大型企业,惠及中小企业的很少。据统计,经营困难的各类市场主体中,有资金缺口、急需融资的8982家,占41.8%,其中企业占51%、个体工商户占36.6%。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担保机制和其他融资平台,市场主体融资渠道狭窄。所以,在金融危机到来后,市场主体除运用自有资金外,83.4%的选择向金融机构贷款,15.3%的则运用动产抵押融资渠道,仅有0.9%和0.4%分别运用了股权质押和商标权转让、质押。

(二)消费信心下降,市场需求严重萎缩。金融危机严重削弱了国内外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特别是外向型市场主体受金融危机贸易传染效应和金融传导效应共同作用,外部订单大幅减少,而内向型企业特别是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市场观望情绪严重,成交量萎缩,直接减少了对其上游产品的需求,使其原材料和服务供应商等受到影响。走访显示。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市场主体有8924家,占经营困难全部市场主体的38.7%,其中市场需求萎缩造成困难的企业占50.5%、个体工商户占36.4%,市场需求严重萎缩已成为制约市场主体正常经营的重要因素。

(三)原料价格波动较大,企业成本大幅上升。2008年上半年,由于原材料涨幅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市场主体利润空间被压缩,许多企业为保证生产计划顺利完成,不惜高价储存原料。而下半年原料、产品价格同时暴跌,库存原料大幅贬值,市场主体短时间内难以消化原材料价格急剧下降的影响,亏损严重。调查显示。有15.8%的经营困难企业反映由于产品出厂价格下降给企业带来了不利影响,有14.1%的经营困难

企业反映因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导致经营困难,有14.2%的经营困难个体工商户反映由于原材料涨价影响了正常生产经营。

(四)创新经营不力,企业生产风险加大。技术创新最终表现为品牌竞争力和市场认同度,提高品牌竞争力和市场认同度是市场主体提高产品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的重要手段。从调查的市场主体情况看。拥有自主品牌或拥有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的经营正常企业比例远大于经营困难企业的比例。在拥有注册商标、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及地理标志的企业中,经营正常的分别占88.1%、90.8%、92.2%和82.7%。而经营困难的企业所占比例仅为11.9%、9_2%、7.8%和17.3%,反映出一些企业品牌意识的薄弱。据统计,有5%的经营困难企业、9.4%的经营困难个体工商户,是由于创新能力不足造成的。

此外,决策失误、产品质量不高、人才缺乏、受零售商限制等因素也是不少经营困难的市场主体反映的问题。

三、山东省市场主体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

为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山东省各类市场主体在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采取多种应对措施以降低经营风险。

(一)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金融危机虽然造成了国内外市场需求的萎缩,但是国内外的经济仍在运行,那些技术含量高、符合消费者要求的产品仍有巨大的需求空间。经过金融危机的考验,有相当多的企业家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统计表明,分别有28%和24%的走访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和改善产品质量。同企业选择一样,也分别有20.8%和15.4%的个体工商户选择调整商品结构和提高商品质量。

(二)寻求资金扶持,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在走访市场主体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中,有22.2%的企业、18.4%的个体工商户选择向政府及相关部门寻求资金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主体依靠自身力量复苏的信心不足,希望政府部门为其提供更多的融资担保和融资平台。自2008年以来,淄博市银行贷款1400亿左右,80%以上面向大企业,对中小企业放贷规模只有100亿元,其中经担保公司担保的不到10亿元,在严峻的金融危机面前,作用甚微。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的统计也显示。今年1-2月份,全省信用增量创历史新高,但新增贷款基本上都是“瞄准”大项目,对于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则少之又少。

(三)压缩运营费用,降低生产成本。针对金融危机给市场主体带来的困难,全面规范财务管理制度、提高原料使用效率、压缩日常开支成为许多市场主体的选择。调查显示,分别有17.6%和11.6%的经营困难企业选择减员增效和降薪,12.7%和6.8%的经营困难个体工商户也有同样选择。许多市场主体尤其是国有企业和一些社会责任意识较强、生产经营影响不大的私营企业,坚持不裁员、不降薪,通过减少产量、减缓固定资产投资速度、强化内部管理、控制支出降低运营费用。

(四)大力招聘人才,积极开拓市场。由于原有市场萎缩,销售困难,许多企业对招聘人才、开拓新市场的需求比较强烈。调查中,有5%的经营困难市场主体抓住当前人才成本较低的机遇积极吸纳人才加盟,有16%的经营困难企业打算开拓新的市场。

(五)打造自主品牌,强化信用管理。金融危机使一些没有自主品牌、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信用不良的企业损失严重,也使企业更加认识到树立自主品牌、进行技术创新以及提高信用的重要性。调查显示,有6.8%、5%和4.1%的企业选择要通过加强信用管理、加大科研投入和树立自主品牌来获得更好地发展,而个体工商户也有10.2%、3.1%的选择通过提高商业信誉和树立品牌来谋求发展。金晶公司充分利用中标奥运会鸟巢和水立方工程的影响,进一步强化品牌管理和技术创新,今年1-2月主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6%,出口增长35.5%。

此外,也有部分经营困难的企业被迫裁员、转行、重组甚至停业。

四、国际金融危机给山东省市场主体经营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尽管金融危机给我省市场主体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但危机中也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只要各类市场主体在危机中能够不断地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和产品结构,在技术创新、人才培训、内部管理等方面狠下功夫,苦练内功,进一步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必将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充分利用国家产业政策实现新发展。近一个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4万亿的投资计划以及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进行了燃油税等改革,加大了出口退税的比例:我省召开了产业振兴大会,确定了重点扶持和发展的项目,这为很多产业和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受惠于国家家电下乡、摩托车、电脑下乡的政策,我省轻型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受益匪浅。据统计,今年2月份我省生产轻型货车41532辆,环比增长89.4%,同比增长75%:生产微型客车21920辆,环比增长42.6%,同比增长188%。

(二)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市场份额。金融危机中,持有高新技术、掌握本行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利用金融危机对本行业的洗牌作用,进一步加大了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2008年浪潮集团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全年共申请专利338项,多款产品一经推出就取得很好的销售业绩,尤其是2009年3月推出的售价仅为5万元的国内首款万亿次桌面超级计算机“倚天”,受到许多基层科研单位、企业研发中心的青睐。

(三)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重组。金融危机发生的过程,也是企业加快实施战略重组、优化和转型升级的难得机遇。企业核心能力强、业绩好、资金丰裕的优势企业,可以用较低成本进行横向并购,扩大规模经济。各类市场主体为抵御市场冲击而采取抱团作战、联合发展的战略,也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发达国家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将一些附加值较低的一般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向我国转移,这对于我省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机遇。

(四)积极推进外向型企业不断拓展国外市场。我省外向型市场主体出口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的美国、韩国和日本等国,出口环境的恶化促使很多外向型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开拓具有更大发展潜力的市场,如东南亚、中东和非洲等地市场。而国家对于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也有利于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企业发展。今年1-2月份,东营市石油装备企业完成出口6032万美元,同比增长157.6%,增幅列全省第一。

五、推动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应对

金融危机、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的建议

金融危机对我省各类市场主体而言,挑战与机遇并存。为引导我省各类市场主体有效应对危机,抢抓机遇,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政策扶持。提振企业信心。在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全国各地纷纷出台经济刺激计划的形势下,我省必须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出台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举措,建立完善激励政策,强化政策扶持作用。要加大政策落实的执行力度,畅通政策执行绿色通道,提高政策执行效率。

(二)拓展融资渠道,保障资金供给。积极推进银企合作,鼓励金融部门对高成长型、科技型企业在利率、期限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加强规范民间融资行为,探索适合民间融资的有效方式。创新融资渠道,通过动产抵押、股权出资和股权出质等方式扩大融资范围。开展小额贷款公司登记工作,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充分利用国家即将推出的创业板,争取更多的中小企业利用创业板上市融资,

(三)加强企业品牌和诚信建设,以竞争优势开拓市场需求。引导企业重视品牌建设和信用培育,以品牌和信誉提升产品竞争力,开拓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引导企业积极注册并使用自主商标、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和省著名商标,引导企业以诚信赢得市场,积极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文明诚信”企业、“消费者满意单位”的评选和争创活动,提高消费者对诚信经营企业产品的市场认同度,以信用优势开拓市场。

(四)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继续加大财政、税收等方面对企业创新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在开展创新研发方面加大投入。鼓励企业加强对关键技术、高端产品的自主研发,努力掌握核心技术,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从低端生产向高端制造的转变,促进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的转型。依托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平台,通过发展产业联盟等形式加强技术联合攻关,共同打造有竞争力的产业链。

篇3

【关键词】 银行业 市场营销 经济环境竞争环境

一、前言

银行是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从事货币和信用经营活动的特殊服务企业,较之一般工商企业有其特定的职能和特点,其职能可概括为:(1)信用中介职能;(2)支付中介职能;(3)信用创造职能;(4)金融服务职能。这些职能决定了银行市场营销的含义是银行以金融市场为导向,通过运用整体营销手段,以金融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需求和欲望的管理过程。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是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包括市场分析、制定计划、组织实施和管理的一个过程。

二、银行市场营销的环境分析

银行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不能在真空中运行,而是无时无刻不与外部社会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银行制定营销策略不仅要分析市场,还应认真研究市场营销环境,使企业营销策略与其环境因素相一致。所谓市场营销环境是指对银行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所有外部因素的总和。它是银行制定营销策略并开展一切经营活动的基础。它分为宏观营销环境和微观营销环境两方面。

1.宏观营销环境

(1)经济环境。通过对经济发展状况、商品市场的情况、产业周期的变化、通货膨胀情况等经济形势的分析,找出有利于或制约营销业务的因素,把握未来的变化趋势。对居民收入的变化、居民家庭支出模式的变化、居民储蓄和消费信贷情况的变化等家庭收支状况分析,从而确定金融市场容量和购买力的大小。

(2)政策法律环境。通过对经济政策和计划的研究、分析,确定银行未来的资产业务规模和方向;通过对财政预算政策和财政收支状况的分析,预测未来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变化趋势:通过对金融政策和法规(主要是信贷货币政策、利率政策等)的研究,预测银行未来业务变化趋势,规范业务行为。

(3)人口环境。通过对人口数量、教育程度、年龄结构、人口增长、地理分布及地区间流动等因素的分析,预测金融市场的资金流向和规模。

(4)社会文化环境。通过对社会成员的道德规范、风俗习惯及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分析,找出对银行市场营销策略和工作方式的影响。

(5)技术环境。通过对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电讯设备的研究,分析由此带来的新的市场机会、金融创新能力、新的分销渠道和新的服务功能对目标市场的影响。

2.微观营销环境

(1) 银行客户。通过深入了解客户需求特点及变化趋势,为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并最终制定营销组合策略奠定基础。

(2)竞争对手。通过对金融市场潜在进入者的数量、现有竞争对手的营销活动情况、竞争对手占有市场的大小、竞争对手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等方面的分析,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及其营销策略的特点,根据自身资源条件,确定合理的竞争策略。

(3)社会公众。通过对媒介公众、政府公众、一般公众、内部公众等不同层次利益趋向和关注重点的分析,找出符合各类公众利益,并能得到理解、支持的营销策略。

三、目标市场策略

银行的目标市场策略即如何在对金融市场细分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并根据商业银行自身特点和竞争要求,做好其金融产品的市场定位工作,因此它包括三个方面。

1.市场细分。这是根据客户对金融产品(或服务)需求的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客户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的不同,将银行客户整体划分为不同顾客群的过程。其中每个顾客群就是一个细分市场,整体市场经过细分后,就分成若干个子市场。不同细分市场之间顾客需求有明显的差别,但同一细分市场内部顾客需求却有相似性的特点。

2. 市场定位。是指在对细分市场顾客群和竞争对手充分理解,并对自身优势和资源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确立商业银行及其产品在市场之中的位置,以适应顾客特定的需要和偏好。定位就是要设法建立一种竞争优势,以便在目标市场上吸引更多的顾客,能为尽可能多的客户接受和认同,使其在市场中具有持久的竞争优势。

3.市场选择。目标市场选择是在对金融市场细分基础上,根据自身优势和资源产品特点、各细分市场需求情况、以及竞争对手的优劣势所确定的特定细分市场,作为自己的主要客户群体,并全力满足其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的过程。目标市场的选择,可以是少数几个细分市场或多个细分市场,也可以是整个市场。

四、市场营销策略

1.产品策略。产品策略是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及客户需求,通过产品开发和产品组合的手段,扩大经营范围,调整产品结构,吸引现有市场之外的客户,提高现有市场的容量,降低提供同样的或类似的服务的成本的竞争行为。

2.定价策略。价格是代表银行产生利益的唯一要素,在银行的整个市场营销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制定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时,又必须兼顾政府金融政策、顾客特点及竞争需要。银行的产品价格可分为有形产品价格(存、贷款),无形产品价格(中介服务)。有形产品定价往往受政策、法规及竞争对手价格限制而很难发挥价格优势;无形产品价格则需根据不同的追求目标即生存目标、当前利润最大化目标、市场份额领先地位目标、服务质量领先目标,并充分考虑政策、成本(盈利性)、风险、客户需求(购买力)、综合收益、竞争对手价格等因素,确定能达到目标的合理价格。

3.分销渠道策略。分销渠道策略是银行通过何种方式,将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方便快捷地提供给其目标市场的顾客。通过分销,能够提高银行服务的可用性或便利性,从而增加其使用或从使用中增加收入。随着银行业中各种因素的变化,银行产品和服务的分销渠道也越来越复杂和趋多元化。只有适应市场需要,不断增加新的分销渠道,才能增强银行提供服务和产品的能力。

4.促销策略。促销即促进销售,指银行不能消极地坐等顾客要求服务,而应将自己的市场营销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将本银行及银行的产品和服务的特色及优势主动介绍给目标市场的客户。产品促销是决定银行顾客多少、营业额大小和市场份额高低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

5.营销管理策略。营销管理就是通过创造、建立和保持与目标市场之间的有益的交换和联系以实现组织的各种目标而进行的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从市场营销管理的全过程看,应包括设立专门的市场营销研究开发评价机构,配备专门的人才,建立营销管理评价与调控体系,对确定的营销目标根据策略执行时的环境、结果变化进行动态计划管理,以确保营销策略及组合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赵晓表.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一对一营销”策略及其应用[J].金融论坛,2003.3.

篇4

【关键词】国际金融市场 发展趋势 特点探析

一、引言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无疑为我国的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开展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探析,明确当下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特点,并且根据国内企业的发展需求,制定更加周密的发展计划,可有效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在使得我国的企业获得更加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础和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二、当下国际金融市场形势的基本特点探究

开展当下国际金融市场形势的基本特点探究,主要可以将当下国际金融市场形势的基本特点总结如下:

(一)当下的国际金融市场的总体形势相对较为平稳

随着国际经济的不断复苏,当下绝大部分的欧元区重债国所具有的债务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有效的解决,同时很多国家的高风险资本也逐渐的呈现出回调现象(以美国为主)。因此国际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变动也逐步的呈现出了缓和的状态,所处的环境和其总体的趋势也相对平稳。

但是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结构的复杂性相对较高,因此很多具有经济问题的稳定趋势也容易被较小的经济变动因素打破,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需要长期的保持警惕性[1]。

(二)国际金融市场所具有的资本呈现出流向逆转的现象

当下的国际金融市场所具有的资本的结构分配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动现象,逐步的显现出了“南升北降”的发展特点。“南升北降”的经济资本特点的逐步呈现,使得新兴股市的发展速度十分的缓慢,进而出现了资本呈现出流向逆转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而导致经济发达的国家的发展速度的逐步提升造成的。

(三)国际金融市场的信贷结构性分化

由于世界的经济体系的逐步复苏,国际金融市场的信贷结构性也开始逐步的呈现出了分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1.发展中的经济与发达经济的结构分化问题日益凸显。同时由于发展中的经济受通货膨胀的整体趋势的影响较为明显,因此需要加急改革自身的货币政策。

2.发达经济与短期利率的分化问题呈现出长期分化的趋势[2]。开展当下国际金融市场形势的基本特点探究可知,当下的国际金融市场的总体形势相对较为平稳,在其所具有的资本呈现出流向逆转的趋势的同时,其信贷结构性分化并且发达经济长期于短期利率分化。通过开展国际金融市场的形式的基本特点,可以为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的思考和探究提供更加明确的探究思路,进而为我国的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中指出更加科学的发展方向。

三、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的因素探究

针对于当下国际金融市场形势的基本特点,进行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的因素探究,主要可以将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的因素总结归纳如下:

(一)美国经济的发展情况

美国的经济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所占有的主导地位无需质疑,因此美国的货币资金吸引能力、以及美元的资金的流动性都会影响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

(二)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资金的流动方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多元化趋势的逐步呈现,美国在国际上的经济主导地位也开始被逐步的削弱,国际上的金融资金也开始逐渐的呈现出由美国流向欧洲以及亚洲的趋势。但是由于国际的金融市场被全球的宏观经济所良好的调控,因此可以在这一背景下实现国际金融经济的稳定性的有效的保障[3]。

(三)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银行无疑是金融和经济的重要承载体之一,只有保障国际银行业发展的稳定性和平稳性,才能够真正实现国际金融市场的长期的、可持续性的发展,因此国际金融银行的发展趋势,也是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的重要因素之一。

开展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的因素探究可知,美国经济的发展情况、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资金的流动方向以及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因此我国企业在新时期进行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应当密切的观察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因素以及因素的动态,进而才能够真正的提升自身竞争实力,实现企业的长期的、可持续性的发展[4]。

四、国际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探究

开展国际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探究,主要可以将国际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总结如下:

(一)国际金融市场逐步呈显出资金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逐步发展,其所呈现的资金国际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国际金融市场的资金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可以有效的提升国际资金的利用率,实现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趋势的良好型的保障。

(二)国际融资畅通化成为了国际市场的发展主流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整体的逐步发展,国际融资畅通化成为了国际市场的发展主流,国际金融市场的畅通化的提升,也有效的提升了各个国家在利用资金投资时的宏观性[5]。

通过思考探究当下国际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可知,国际金融市场逐步呈显出资金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并且国际融资畅通化成为了国际市场的发展主流。当下国际金融市场的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为我国的企业的发展、改革和扩张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同时也对于企业的综合实力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因此我国企业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应当顺应市场趋势,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才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结束语

开展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探析,首先应当明确当下国际金融市场形势的基本特点,进而针对于当下国际金融市场形势的基本特点,进行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的因素探究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探究。开展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探析,明确当下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特点,根据我国的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有方向性的、科学的以及全面的提升我国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可以有效的实现我国的企业的良好发展,进而高速推动我国社会和经济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陶思豪.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研究[J].中国商贸,2015,04:79-81.

[2]玄立明.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5,22:61-62.

[3]张雪.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5,33:41.

[4]韩洋.危机以来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

篇5

一、区域金融竞争力分析的理论基础

区域金融竞争力分析是建立在区域经济学和区域竞争力理论基础上的。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金碚,2003)。它是以区域作为考察基本单位,以资源禀赋、集聚经济和转移成本为假定前提,以区域比较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为核心的科学。区域竞争力是指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争夺资源或市场的能力(金碚,2003)。金碚还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机制,认为一个区域的竞争力高低,归根到底取决于区域比较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两个因素。

一个区域的竞争力是各种竞争能力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城市竞争力等。其中产业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提高区域竞争力,必须具有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而这些都离不开金融提供的资金或资本支持。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表明,金融已成为社会经济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区域金融竞争力内涵

相对于区域竞争力比较成熟且已经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而言,区域金融竞争力还是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新课题,同时又具有丰富的内涵。有关区域金融竞争力的概念在现有文献中大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给出定义。许涤龙(2007)将金融竞争力按照竞争主体的层次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金融竞争力。宏观层次的金融竞争力是指金融体系竞争力;中观层次的金融竞争力是指区域或城市金融竞争力和金融产业竞争力;微观层次的金融竞争力是指金融企业竞争力。许涤龙认为,金融产业竞争力的竞争主体可能是国家(地区),也可能是产业,当以金融产业为竞争主体时,所强调的是不同金融产业或金融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竞争,此时的竞争客体主要是同一经济主体内部的投资、人才等因素,也包括各产业对税收优惠政策、市场扶持政策、投资环境优化措施等“软实力”的竞争。许涤龙全面分析了金融竞争力,但对金融产业竞争力的解释还是比较笼统。国际竞争力归根结底是各国同类产业或同类企业之间相互比较的生产力(金碚,2003),显然,将其定义为金融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竞争比较令人费解。于尚艳(2005),田霖(2007)认为区域金融竞争力是从竞争力的角度研究区域金融产业的综合能力,是区域金融产业竞争力。关于区域金融竞争力的内涵,不论从什么角度来看,普遍的观点是金融在一定层次的地域上会形成为一个产业,具有产业形态。本书对区域金融竞争力的定义是指一个区域的金融产业与另一个地区的金融产业相比较所表现出来的争夺资源或市场的能力,是有效推动本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的能力。其实质是金融产业的区域竞争力。张金昌(2002)认为,有竞争才有竞争力,竞争由竞争主体、竞争对象和竞争结果三个要素构成,竞争力是竞争主体在竞争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因此,从竞争理论的角度,区域金融竞争力由竞争主体、竞争客体和竞争结果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区域金融竞争力的研究主体是什么取决于对产业的理解和定义。王建廷(2007)认为,产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产业内的所有企业,产业经济活动的目标是实现全行业的利润最大化。因此,对产业的定义为产业内企业的整体或包括产品和企业的行业整体,它不是同类产品的集合。由此,区域金融竞争力的研究主体就是金融企业群体和金融业整体,包括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以及金融产业的整体。明确了区域金融竞争力的研究主体,由研究主体决定的研究客体就迎刃而解。区域金融竞争力的研究客体,在研究主体是金融企业的集合或金融业整体的情况下,其研究对象应该是所有金融企业面对的市场或经济关系,如金融市场、金融生态环境等。区域金融竞争力的竞争结果通过市场价值和企业自身利益体现出来,主要是金融业盈利水平、金融的市场化、金融的开放度、金融配置效率以及对区域经济的金融渗透力、辐射力等。

三、区域金融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篇6

关键词:金融业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效应

1970年代以来,随着跨国银行的迅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以银行、证券和保险为代表的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了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新生力量。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不仅为它们在母国扩展国际业务提供了新的机会,而且为它们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机会。金融机构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金融市场发展、金融体系稳定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随着金融自由化步伐的加快,银行、保险和证券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全球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逐渐明显,考虑到金融业在一国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因此,有必要将包括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等领域的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纳入研究视野。

一、金融业跨国直接投资的理论依据

金融机构的对外直接投资作为跨国公司的一种特殊形态,适应于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经营的需要、其母国和潜在东道国政策、制度的变化,为实现其整体战略而从事跨国投资经营。金融业跨国投资一般也是出于节约成本费用、分散经营风险、追逐更多的利润;同时还有为客户跨国经营服务、减少市场不完全的影响和对不完全市场结构的寡占反应等动机。

对外投资最具说服力的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邓宁(Dunning,1981)提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EclecticParadigmofInternationalProduction)”,认为一国企业能跨国投资经营的关键,在于所有权优势(OwnershipAdvantages)、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Advantages)和区位优势(LocationAdvantages)三种优势的综合作用。这一理论现已成为当代国际直接投资的主流,并被誉为一个广泛接受的国际生产模式(裴长洪,1995)。其中所有权优势主要表现在企业所拥有的某些无形资产,特别是专利、专有技术和其他知识产权。内部化优势主要是指拥有无形资产所有权优势的企业,通过扩大自己的组织和经营活动,将这些优势的使用内部化的能力。区位优势是指潜在的东道国存在着阻碍出口而不得不选择直接投资或者使用直接投资比出口更有利的各种因素(前者如关税和非贸易壁垒,后者如劳动成本、吸引外资的政策等)。邓宁认为,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只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内部化优势是动力,而区位优势则决定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空间。

金融机构也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其跨国投资经营也符合这一理论。跨国金融机构的所有权优势与不完全的市场相联系,包括商标或品牌优势、技术优势、企业组织优势、管理与创新优势等产权或无形资产优势,货币资金、对国际市场信息来源及处理规模优势,提供灵活、方便、多样化的服务特征、差异性的服务质量与服务范围优势,技术性人才等人力资本优势。对金融业来说,由于套汇、分保、投资组合、证券、债券上市的复杂性、随机性和风险性,内部化将在实现跨国金融机构的全球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区位优势包括东道国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所形成的优势(如独特的地理位置所形成的时间区在金融活动尤其是证券和外汇交易中能体现出它的优越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保险事业的拓展提供了便利等)以及东道国的政治体制、税收等政策优惠所形成的优势。对于以消费者的需求为首要原则的金融服务业来说,经济中心、贸易中心、商业中心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远较其他地区要多得多。

邓宁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银行业中的适用性被众多文献所验证(FariborzMoshirian,2001;DarioFacarelli和FrancoPozzolo,2001)。根据对制造业和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该理论也能解释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

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有很多,上述分析并不能解释所有的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具体到每一家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经营的原因甚至同一家金融机构在不同的时期、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投资的原因及战略也会不同。依据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不可能反映出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事实的全部,其他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或理论的一部分也可以用来解释金融机构跨国投资这种现象。

二、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分析:来自美国的实践

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实践中,以国家来分析,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来看,美国都是站绝对优势地位。就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情况来说,美国也是走在了其他国家的前列。最近十多年来,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其中金融领域的直接投资比例逐步提高。1992年底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5020.63亿美元,其中金融领域对外直接投资存量1618.39亿美元,占32.23%;1994年底,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全球存量为6121.09亿美元,其中金融领域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2045.74亿美元,占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全球存量的33.42%;2000年底,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全球存量为12556.54亿美元,其中金融领域对外直接投资为5344.22亿美元,占42.94%(王燕辉,王凯涛,陈金贤,2004)。可见,美国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在全部产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例逐渐提高。

依据邓宁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假定以以下经济指标来近似表示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1)在东道国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来度量金融机构在东道国所有权优势。可以预期,在一国的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越多,在该国金融业追加投资量越多,这项指标可以度量美国金融业在该东道国专有资产的所有权优势。(2)以非金融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和双边贸易额来衡量东道国对母国的开放程度和双边经济一体化程度。这两个指标可以度量美国金融业内部化优势的可利用程度。(3)以东道国GDP、金融发达水平(以银行信贷占GDP的比重来反映)、经济发展水平(以人均GDP来度量)等经济指标以及有无国际金融中心来反映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优势。GDP总量越大意味着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更多的市场机会;东道国金融越发达,表明该国对金融业的依赖程度越高,从而对其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有着更多的市场机会和更低的风险;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是跨国金融机构决定是否投资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东道国有无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良好的金融基础设施、便捷的同业市场和专业的金融人才都将吸引跨国金融机构的直接投资,众多跨国金融机构之间地域接近,彼此接触的机会很多,它们可以从国际金融中心的信息外溢(informationalspillovers)所带来的正的外部性受益。东道国拥有国际金融中心将吸引更多的跨国金融机构直接投资。

对美国1995年—2000年金融业对各东道国直接投资的投向的地域分布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美国金融业对各东道国投资流量流向与1994年美国在各东道国金融领域对外直接投资存量、1995年—2000年美国对各东道国非金融领域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双边贸易水平、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有无国际金融中心等正相关,进而说明1995年—2000年美国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与制造业跨国投资一样也符合邓宁提出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国际生产折衷理论。[NextPage]

三、金融业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效应分析

有关对外直接投资的效应分析大多从制造业角度进行,很少有人从服务业角度来分析少。随着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日益增长,金融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效应分析显得日益重要。与制造业跨国公司一样,金融业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也具有的经济增长效应、就业创造效应、资源转移效应、技术转移与扩散效应、贸易增长效应、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等经济效应,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与制造业相比,由于金融业在一国经济中居于核心的特殊地位,其效应也有自己的特性。

1、货币金融效应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通过货币资金的投入,可带来生产、管理技术的转移与扩散、创造就业、转移配置资源、促进贸易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等经济效应,给东道国带来经济增长与发展,这基本上已形成共识。但是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效果大小、效率高低以及如何才能更好实现这一经济效应等的研究不多。LauraAfaro、AreendamChanda、SebnemKalemli-Ozcan和SelinSayek(2002)算是在这方面作了开创性研究了。他们依据1975—1995年间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建立模型来验证有较完善金融市场的国家是否使对外直接投资高效地促进了经济增长。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考察了对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71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贡献中金融市场作用的大小。结果表明,完善的金融市场可以明显改变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即具有完善金融市场的国家从对外直接投资中获益更多,而不具备完善金融市场的国家则不能从对外直接投资中获益,甚至会获得负效益。这里LauraAfaro等人是从一种静态的模型考虑,把金融市场视为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发生作用时的一种或粗或细的管道。他没有考察长期动态的效应会如何。任永菊和张岩贵(2003)根据中国1985-2001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模型,验证了:外国直接投资和金融市场的信贷规模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和货币化程度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外国直接投资也是货币化程度的格兰杰原因。而金融业跨国对外直接投资直接作用东道国的金融市场,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主体、带来更为充分的竞争、先进的市场交易技术、分析理论,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反过来,完善的金融市场有利于提高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效率。

2、市场结构效应

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所产生的市场结构效应较为复杂。从静态来看,由于金融业在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发展中国家对外来金融资本的进人十分敏感,总是尽可能地保护本国脆弱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这种保护实际上是对本国既有的政府垄断性市场结构的维护,这种状况如果没有外来因素的冲击是不容易改变的。因此,当这一垄断性的市场结构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终于被打破时,外资金融机构的进驻、市场竞争机制的引人在短期内会形成巨大的竞争压力,有利于打破东道国的市场垄断结构,产生正效应;在长期情况下,由于外资金融机构实力强劲,在他们站稳脚跟后会挤出东道国原有的弱小的金融机构,形成一种新的垄断或寡头垄断者,对后来者形成市场进人壁垒,产生一种负效应,从而部分甚至全部抵消原先的正效应。引人动态分析的话则情况又有所不同,面对竞争国内金融机构不可能坐以待毙,为了生存也会作出积极反映,而政府也会因为种种关系对国内金融机构提供有利的政策导向(比如制定较为严厉的反托拉斯法),因此,实际情况往往是垄断或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让位于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发展中国家可获得部分的正效应。

3、人力资本形成效应

这一效应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尤为显著。因为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是一项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发展金融业需要有先进的分析理论、精确熟练的操作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网络的运用。因此,从普通交易员、行情分析师和精算师到金融业的高级管理人才都应掌握现代金融理论知识、操作技术,同时,也需要现代化的金融交易服务设施,这就需要安装、调试与维护这些设施的技术人员。而发展中国家在教育上的投资不足,各种金融设施的配套也比较落后,通过金融业跨国公司对其直接投资可一段室内改变这种局面。无论投资以独资、合资或设立分支机构的方式进入,大型跨国金融机构固有的对人力资源、人才资源的培训、可提供接触国际社会的机会和国际金融市场新信息的渠道都为当地人力资本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金融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也吸引了大量外流人才的回流,遏制了长期以来的脑力外流,突破了发展经济学中关于发展中国家智力外流的“卢卡斯模式”,促进了东道国人力资本技术含量的提高,这是正效应。当然,本地的中高级人才在高薪高福利的影响下从本国金融机构向外资金融机构转移,这种人才的流失是负效应。一般来说,由于先进理论和技术分析手段的带入,这种效应总体上还是正的。

4、经济一体化效应

由于金融业自身的特点和对金融制度规范的要求。与制造业相比,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一体化效应较大。一方面,电子信息技术在金融业中的普及应用,使得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相互联接,全球范围内24小时的金融交易成为可能,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而金融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不仅通过各分支机构之间网络终端的联结,促进了同一金融机构之间的异地交易,还方便了不同金融机构之间资金的划转,使信息的传递几乎在瞬间完成,金融服务出现了根本性变化。如无纸化交易被券商广泛使用,一张信用卡可以在全球通存通兑,分保险和再保险通过计算机网络而简便易行。同时,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相互联接,不仅加强了同类市场之间的国际联系,而且强化了不同市场如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金融衍生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增加了国际金融市场发生共振效应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证监会组织、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国际证券市场协会等国际金融组织的有关规定,《巴塞尔协议》和《金融服务协议》的签订,使得金融服务在统一规则下执行,这种制度的规范统一从更高层次上促进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由此可见,一体化效应的形成既离不开金融机构的跨国化又反过来刺激了金融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这一效应直接给消费者得到了更高质量和更方便的服务,也会通过市场交投活跃而产生投资乘数效应进而带来的全球经济增长的正效应;但在经济一体化联动共振效应下,一旦出现金融危机则会带来外部的负效应了(如东南亚金融危机),因此,这种化效应既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5、东道国经济自与安全效应

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中,无论是制造业跨国公司还是与金融业跨国公司,由于跨国公司的决策中心在母国(多是发达国家),它本身是一个微观经济主体,但其背后有一个国家(发达国家),它有很高的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不执行东道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而削弱东道国的自。同时因为它拥有资金、技术、品牌、信誉等有形的和无形的资产而在与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谈判中处于强势地位。因此,引进的外国跨国公司越多,东道国的和自就受到越多的限制,这是一个纯粹的负效应。就金融业投资而言,由于该行业直接掌握着资金融通这一国家的经济命脉,外资金融机构进人后可以通过银行信贷、证券承销和财产保险等投资渠道与东道国的各行各业发生联系,涉及行业的分布面厂,影响力强;而且外资金融机构实力雄厚,业务多样化程度高,分支机构遍及世界各地,不易进行金融监管,使东道国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大受影响,在国际金融市场联动与共振效应作用下,甚至会危及其经济和金融的安全。

总的来看,金融业跨国投资产生的效应很复杂,有正有负。总体效应是正是负取决于东道国的经济整体实力、调控能力和对外资吸收能力结构(Porter,1990),一国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一定要制定不同的吸引外资投入政策(杨先明,2000),对开放金融业更应如此。因此,发展中国家在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一定要慎之又慎。

四、结论与启示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与启示:

金融业跨国公司对外投资与制造业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在理论依据、影响因素和效应等方面多有雷同,但由于金融业的独特性质,居于现代经济的核心地位,在具体动因和效应方面有其特征。

根据对金融业对外投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对中国非金融领域直接投资规模及双边贸易的发展前景广阔,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增长必将吸引更多的资金直接投资于中国金融业。

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根据承诺,金融市场将逐步向外资开放,在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等方面对外资机构进一步开放,更多的外资企业将对中国金融业直接投资。这被国外金融集团认为是打入中国金融市场的机会,金融和保险业现已成为国外跨国集团直接投资增加的重要领域。

篇7

关键词:金融业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因素;效应

1970年代以来,随着跨国银行的迅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以银行、证券和保险为代表的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了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新生力量。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不仅为它们在母国扩展国际业务提供了新的机会,而且为它们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机会。金融机构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金融市场发展、金融体系稳定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随着金融自由化步伐的加快,银行、保险和证券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全球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逐渐明显,考虑到金融业在一国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因此,有必要将包括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等领域的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纳入视野。

一、金融业跨国直接投资的理论依据

金融机构的对外直接投资作为跨国公司的一种特殊形态,适应于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经营的需要、其母国和潜在东道国政策、制度的变化,为实现其整体战略而从事跨国投资经营。金融业跨国投资一般也是出于节约成本费用、分散经营风险、追逐更多的利润;同时还有为客户跨国经营服务、减少市场不完全的影响和对不完全市场结构的寡占反应等动机。

对外投资最具说服力的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邓宁(Dunning,1981)提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Eclectic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认为一国能跨国投资经营的关键,在于所有权优势(Ownership Advantages)、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s)和区位优势(Location Advantages)三种优势的综合作用。这一理论现已成为当代国际直接投资的主流,并被誉为一个广泛接受的国际生产模式(裴长洪,1995)。其中所有权优势主要表现在企业所拥有的某些无形资产,特别是专利、专有技术和其他知识产权。内部化优势主要是指拥有无形资产所有权优势的企业,通过扩大自己的组织和经营活动,将这些优势的使用内部化的能力。区位优势是指潜在的东道国存在着阻碍出口而不得不选择直接投资或者使用直接投资比出口更有利的各种因素(前者如关税和非贸易壁垒,后者如劳动成本、吸引外资的政策等)。邓宁认为,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只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内部化优势是动力,而区位优势则决定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空间。

金融机构也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其跨国投资经营也符合这一理论。跨国金融机构的所有权优势与不完全的市场相联系,包括商标或品牌优势、技术优势、企业组织优势、管理与创新优势等产权或无形资产优势,货币资金、对国际市场信息来源及处理规模优势,提供灵活、方便、多样化的服务特征、差异性的服务质量与服务范围优势,技术性人才等人力资本优势。对金融业来说,由于套汇、分保、投资组合、证券、债券上市的复杂性、随机性和风险性,内部化将在实现跨国金融机构的全球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区位优势包括东道国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所形成的优势(如独特的地理位置所形成的时间区在金融活动尤其是证券和外汇交易中能体现出它的优越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保险事业的拓展提供了便利等)以及东道国的体制、税收等政策优惠所形成的优势。对于以消费者的需求为首要原则的金融服务业来说,经济中心、贸易中心、商业中心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远较其他地区要多得多。

邓宁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银行业中的适用性被众多所验证(Fariborz Moshirian,2001;Dario Facarelli和Franco Pozzolo,2001)。根据对制造业和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该理论也能解释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

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有很多,上述分析并不能解释所有的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具体到每一家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经营的原因甚至同一家金融机构在不同的时期、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投资的原因及战略也会不同。依据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不可能反映出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事实的全部,其他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或理论的一部分也可以用来解释金融机构跨国投资这种现象。

二、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分析:来自美国的实践

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实践中,以国家来分析,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来看,美国都是站绝对优势地位。就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情况来说,美国也是走在了其他国家的前列。最近十多年来,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其中金融领域的直接投资比例逐步提高。1992年底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5020.63亿美元,其中金融领域对外直接投资存量1618.39亿美元,占32.23%;1994年底,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全球存量为6121.09亿美元,其中金融领域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2045.74亿美元,占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全球存量的33.42%;2000年底,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全球存量为12556.54亿美元,其中金融领域对外直接投资为5344.22亿美元,占42.94%(王燕辉,王凯涛,陈金贤,2004)。可见,美国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在全部产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例逐渐提高。

依据邓宁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假定以以下经济指标来近似表示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1)在东道国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来度量金融机构在东道国所有权优势。可以预期,在一国的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越多,在该国金融业追加投资量越多,这项指标可以度量美国金融业在该东道国专有资产的所有权优势。(2)以非金融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和双边贸易额来衡量东道国对母国的开放程度和双边经济一体化程度。这两个指标可以度量美国金融业内部化优势的可利用程度。(3)以东道国GDP、金融发达水平(以银行信贷占GDP的比重来反映)、经济发展水平(以人均GDP来度量)等经济指标以及有无国际金融中心来反映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优势。GDP总量越大意味着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更多的市场机会;东道国金融越发达,表明该国对金融业的依赖程度越高,从而对其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有着更多的市场机会和更低的风险;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是跨国金融机构决定是否投资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东道国有无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良好的金融基础设施、便捷的同业市场和专业的金融人才都将吸引跨国金融机构的直接投资,众多跨国金融机构之间地域接近,彼此接触的机会很多,它们可以从国际金融中心的信息外溢(informational spillovers)所带来的正的外部性受益。东道国拥有国际金融中心将吸引更多的跨国金融机构直接投资。

对美国1995年—2000年金融业对各东道国直接投资的投向的地域分布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美国金融业对各东道国投资流量流向与1994年美国在各东道国金融领域对外直接投资存量、1995年—2000年美国对各东道国非金融领域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双边贸易水平、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有无国际金融中心等正相关,进而说明1995年—2000年美国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与制造业跨国投资一样也符合邓宁提出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三、业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效应

有关对外直接投资的效应分析大多从制造业角度进行,很少有人从服务业角度来分析少。随着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日益增长,金融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效应分析显得日益重要。与制造业跨国公司一样,金融业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也具有的增长效应、就业创造效应、资源转移效应、技术转移与扩散效应、贸易增长效应、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等经济效应,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与制造业相比,由于金融业在一国经济中居于核心的特殊地位,其效应也有自己的特性。

1、货币金融效应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通过货币资金的投入,可带来生产、管理技术的转移与扩散、创造就业、转移配置资源、促进贸易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等经济效应,给东道国带来经济增长与,这基本上已形成共识。但是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效果大小、效率高低以及如何才能更好实现这一经济效应等的不多。Laura Afaro、Areendam Chanda、Sebnem Kalemli-Ozcan和Selin Sayek(2002)算是在这方面作了开创性研究了。他们依据1975—1995年间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建立模型来验证有较完善金融市场的国家是否使对外直接投资高效地促进了经济增长。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考察了对包括发展家和发达国家71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贡献中金融市场作用的大小。结果表明,完善的金融市场可以明显改变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即具有完善金融市场的国家从对外直接投资中获益更多,而不具备完善金融市场的国家则不能从对外直接投资中获益,甚至会获得负效益。这里Laura Afaro等人是从一种静态的模型考虑,把金融市场视为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发生作用时的一种或粗或细的管道。他没有考察长期动态的效应会如何。任永菊和张岩贵(2003)根据中国1985-2001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模型,验证了:外国直接投资和金融市场的信贷规模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和货币化程度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外国直接投资也是货币化程度的格兰杰原因。而金融业跨国对外直接投资直接作用东道国的金融市场,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主体、带来更为充分的竞争、先进的市场交易技术、分析,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反过来,完善的金融市场有利于提高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效率。

2、市场结构效应

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所产生的市场结构效应较为复杂。从静态来看,由于金融业在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发展中国家对外来金融资本的进人十分敏感,总是尽可能地保护本国脆弱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这种保护实际上是对本国既有的政府垄断性市场结构的维护,这种状况如果没有外来因素的冲击是不容易改变的。因此,当这一垄断性的市场结构受到外来因素的终于被打破时,外资金融机构的进驻、市场竞争机制的引人在短期内会形成巨大的竞争压力,有利于打破东道国的市场垄断结构,产生正效应;在长期情况下,由于外资金融机构实力强劲,在他们站稳脚跟后会挤出东道国原有的弱小的金融机构,形成一种新的垄断或寡头垄断者,对后来者形成市场进人壁垒,产生一种负效应,从而部分甚至全部抵消原先的正效应。引人动态分析的话则情况又有所不同,面对竞争国内金融机构不可能坐以待毙,为了生存也会作出积极反映,而政府也会因为种种关系对国内金融机构提供有利的政策导向(比如制定较为严厉的反托拉斯法),因此,实际情况往往是垄断或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让位于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发展中国家可获得部分的正效应。

3、人力资本形成效应

这一效应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尤为显著。因为作为经济核心的金融业是一项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发展金融业需要有先进的分析理论、精确熟练的操作技术和机的运用。因此,从普通交易员、行情分析师和精算师到金融业的高级管理人才都应掌握现代金融理论知识、操作技术,同时,也需要现代化的金融交易服务设施,这就需要安装、调试与维护这些设施的技术人员。而发展中国家在上的投资不足,各种金融设施的配套也比较落后,通过金融业跨国公司对其直接投资可一段室内改变这种局面。无论投资以独资、合资或设立分支机构的方式进入,大型跨国金融机构固有的对人力资源、人才资源的培训、可提供接触国际的机会和国际金融市场新信息的渠道都为当地人力资本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金融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也吸引了大量外流人才的回流,遏制了长期以来的脑力外流,突破了发展经济学中关于发展中国家智力外流的“卢卡斯模式”,促进了东道国人力资本技术含量的提高,这是正效应。当然,本地的中高级人才在高薪高福利的影响下从本国金融机构向外资金融机构转移,这种人才的流失是负效应。一般来说,由于先进理论和技术分析手段的带入,这种效应总体上还是正的。

4、经济一体化效应

由于金融业自身的特点和对金融制度规范的要求。与制造业相比,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一体化效应较大。一方面,电子信息技术在金融业中的普及,使得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相互联接,全球范围内24小时的金融交易成为可能,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而金融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不仅通过各分支机构之间网络终端的联结,促进了同一金融机构之间的异地交易,还方便了不同金融机构之间资金的划转,使信息的传递几乎在瞬间完成,金融服务出现了根本性变化。如无纸化交易被券商广泛使用,一张信用卡可以在全球通存通兑,分保险和再保险通过计算机网络而简便易行。同时,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相互联接,不仅加强了同类市场之间的国际联系,而且强化了不同市场如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金融衍生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增加了国际金融市场发生共振效应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证监会组织、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国际证券市场协会等国际金融组织的有关规定,《巴塞尔协议》和《金融服务协议》的签订,使得金融服务在统一规则下执行,这种制度的规范统一从更高层次上促进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由此可见,一体化效应的形成既离不开金融机构的跨国化又反过来刺激了金融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这一效应直接给消费者得到了更高质量和更方便的服务,也会通过市场交投活跃而产生投资乘数效应进而带来的全球经济增长的正效应;但在经济一体化联动共振效应下,一旦出现金融危机则会带来外部的负效应了(如东南亚金融危机),因此,这种化效应既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5、东道国经济自主权与安全效应

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中,无论是制造业跨国公司还是与金融业跨国公司,由于跨国公司的决策中心在母国(多是发达国家),它本身是一个微观经济主体,但其背后有一个主权国家(发达国家),它有很高的自主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不执行东道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而削弱东道国的自主权。同时因为它拥有资金、技术、品牌、信誉等有形的和无形的资产而在与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谈判中处于强势地位。因此,引进的外国跨国公司越多,东道国的主权和自主权就受到越多的限制,这是一个纯粹的负效应。就金融业投资而言,由于该行业直接掌握着资金融通这一国家的经济命脉,外资金融机构进人后可以通过银行信贷、证券承销和财产保险等投资渠道与东道国的各行各业发生联系,涉及行业的分布面厂,影响力强;而且外资金融机构实力雄厚,业务多样化程度高,分支机构遍及世界各地,不易进行金融监管,使东道国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大受影响,在国际金融市场联动与共振效应作用下,甚至会危及其经济和金融的安全。

总的来看,金融业跨国投资产生的效应很复杂,有正有负。总体效应是正是负取决于东道国的经济整体实力、调控能力和对外资吸收能力结构(Porter,1990),一国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一定要制定不同的吸引外资投入政策(杨先明,2000),对开放金融业更应如此。因此,发展中国家在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一定要慎之又慎。

四、结论与启示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与启示:

金融业跨国公司对外投资与制造业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在理论依据、影响因素和效应等方面多有雷同,但由于金融业的独特性质,居于现代经济的核心地位,在具体动因和效应方面有其特征。

根据对金融业对外投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对中国非金融领域直接投资规模及双边贸易的发展前景广阔,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增长必将吸引更多的资金直接投资于中国金融业。

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根据承诺,金融市场将逐步向外资开放,在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等方面对外资机构进一步开放,更多的外资将对中国金融业直接投资。这被国外金融集团认为是打入中国金融市场的机会,金融和保险业现已成为国外跨国集团直接投资增加的重要领域。

金融业跨国公司进驻中国,尽管其银行业的存款利率将继续由我国当局确定,使他们不能在价格上削弱我国内资金融机构的能力,但我国银行业必将面临外国银行的竞争压力,因此,我们应对挑战必须实行银行再造。通过银行再造其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提高中资商业银行经营的集约化程度,集中银行的核心力量,增强银行竞争力,使银行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企业树立了国际竞争意识,积极“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这也要求我国金融业相应跟进,因此研究金融业对外投资的动因、理论基础、影响因素和效应,对我们稳健地对外开放金融市场和国内金融业“走出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Dunning, J.H.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London: Allen & Unwind,1981.

[2]裴长洪.当代外国直接投资的[J].,1995,(6):54-59.

[3]Fariborz Moshirian.(2001)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in financial services.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5. pp 317-337.

[4]Focarelli Dario,Franco Pozzzolo. patterns of cross-border bank mergers and shareholdings in OECD countries.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1,25. pp 2305-2337.

[5]王燕辉,王凯涛,陈金贤.美国业对外直接投资流向的实证[J]. 经济经纬,2004,(1):23-25.

[6]Afaro Laura,Areendam Chanda,Sebnem Kalemli-Ozcan,Selin Sayek,2002,“FD1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Role of Local Financial Markets,Macroeconomics,0212007,Economics Working Pacer Archive at WUSTL,econwpa.wustl.edu.

[7]任永菊,张岩贵.外国直接投资与金融深化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03,(5):24-33.

篇8

关键词:金融机构集聚;主成份分析;聚类分析;梯度效应

中图分类号:F8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2

如今的金融产业,越来越多的表现出集群发展的产业组织形式。许多金融机构之间的企业联动性不断增强,寻求在一定空间内协调组织交易,既缩短了时间成本,又减少了距离成本。这种现象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有所萌生,从银行的布局集中到投资行业的兴起,到现在的各种类型金融机构集聚,各金融中心的形成即使最好的例证。从世界范围内看,伦敦、纽约和东京是历史最为悠久的金融产业集聚地,而在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无疑是发展最为迅猛的金融集聚地,虽然面积狭小但是依仗其特殊的区位优势和贸易历史,已然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与第一第二产业不同,第三产业是香港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内地,上海正逐步成为中国金融机构最集中的地区,尤其是陆家嘴贸易区及外滩金融中心,吸引外资数逐年增多,新的金融产品不断涌现,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资源配置能力不断提升。到2011年底,上海金融机构总数已达1136家,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量打到4080亿元,境外机构在上海开立人民币结算账户达700多个,使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步伐更加稳健。2012年上海市生产总值达到两万亿元,第三产业占60%,实际利用外资152亿美元,跨国公司及地区总部达到400多家,金融市场交易额比2007年翻了三倍,上海金融业的集聚程度和成熟速度令人惊叹。

以上海金融业的蓬勃发展为蓝本,我国建立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纲领规划,力图以上海为中心,全面带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金融版图,如今也取得显著成效。

一、金融集聚的一般动因

金融机构的集聚动因除了区位地理优势、历史因素、市场供求因素等一般的产业集聚因素,还有金融产业自身的特点所带来的影响因素。

1.金融产业自身的根植性

虽然金融业的网络化实现了非面对面的交流与合作,但金融产业的根植性使得金融活动并不仅仅是单纯的金融活动,其触角也会延伸至该区域的社会和政治层面。对于金融服务业来说,顾客来源和供应者十分关键,以及花费时间成本培养的熟练劳动力,这些社会经济因素的本地化,使金融产业具有特殊的根植性,很难迅速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是金融机构集聚的一个重要原因。

2.金融产业的信息依赖性

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或许第一手信息往往成为商战中决定性的因素。一个地区成为金融中心的必要条件必然包括信息的高度流通能力。金融机构的区位选择上,也更加倾向于接近它的信息来源。而信息高度流通的地区主要位于市场健全并具有外向性的区域,因此,考虑到时间和距离成本问题,银行和金融机构的集聚现象总是最早出现在城市中心。同时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多数金融中心沿海而立,毗邻海洋的区位优势使得与外界的信息交换更加频繁,本身作为港口,贸易形式也更加多样。这是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也是金融行业蓬勃发展的不二要求。

3.金融资源的流动性

金融服务业本身属于第三产业,相比于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面积的土地或者工厂,金融业更容易进入新市场,营业场所变动成本低,退出市场成本低,使金融行业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而这种流动性将会对金融机构的集聚产生重要的正向推动作用。

4.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使得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倾向于选择一个特定的区域,空间上的接近可以大大降低产业成本,扩大市场规模,并有利于信息共享和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且外部规模经济还有自我加强的特点,当较多的金融机构在同个区域内定位,这个区域对其他的金融机构就会有更高的吸引力,将会加快金融集聚的速度。由此产生的规模效益对金融集聚现象的形成产生了推动作用。

二、长江三角洲金融机构集聚因素模型分析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以上海、杭州、南京为中心,是我国经济和金融行业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经济区内各主要城市条件相近,经济发达,来往密切,区位优势明显,并以上海这个亚洲金融中心为依附,联动发展,是产生金融集聚现象的动因。而长江三角洲内部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和发展速度的快慢,导致了明显的梯度效应。

以下我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长三角9个城市(上海、无锡、扬州、南京、杭州、南通、苏州、湖州、绍兴)从2006年-2012年的7年数据进行分析。选取指标有:年度GDP、进出口贸易总额、实际到位外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保费收入。得其相关性矩阵如下

不难看出,各因素之间相关性很高,因此可以用主成份分析法进行分析。通过解释变量的方差分析可以看出,只有一个主成份。

得到九个城市的金融集聚度得分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虽然同在长三角,但金融集聚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上海作为亚洲金融中心遥遥领先。同时也可以看到,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存在明显的梯度效应。

利用聚类分析将其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上海。在我国,上海无疑是全国的金融坐标,也是亚洲的金融中心之一。通过主成份分析的因子得分矩阵不难看出,无论是金融规模、经济水平方面上海都具备较高的水平。因此,这类城市必然是长三角地区金融发展的中心城市,同时也起着辐射作用。

第二类:无锡,南京,杭州,苏州。这四个城市的集聚度都从零点以下发展至零点以上,金融发展势头迅猛,有较强的金融集聚趋势,但离成为金融中心还有一段距离。

第三类:扬州,南通,湖州,绍兴。这些城市的金融集聚度恒为负值,金融机构的聚集趋势不明显,金融市场规模不大,信息流通速度和经济发达程度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篇9

    关键词:农村信贷市场;竞争结构;分析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信贷需求日益增加,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存在,农村金融市场与城市金融市场从市场需求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所以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结构以及市场竞争主体所采取的竞争战略与城市金融市场存在明显的不同。根据战略管理专家迈克尔·波特(M.E.Porter)的行业竞争理论,行业的竞争结构决定着行业的竞争原则和企业可能采取的战略,因此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是企业制定战略最主要的基础。[1]对于各个金融机构而言,要制定正确的竞争战略,在未来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深刻理解行业竞争的决定因素。本文利用波特的五动力模型分析了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结构,为金融企业在农村金融市场的战略选择提供依据。

    一?农村信贷市场及竞争力量分析

    (一)农村信贷及信贷市场的概念界定

    信贷市场是指运用借贷方式,以信贷合同为工具融通资金的金融市场。农村信贷市场是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农村票据市场?农村同业拆借市场?农村证券市场以及农村外汇市场一同构成了完整的农村金融市场。同时,本文分析的信贷是指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不包括民间金融等其他信贷融资方式。本文分析的金融产品是农村一般性的信贷业务,不包括对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的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以及粮棉油收购的低息或者无息贷款部分的分析。一般的信贷业务包括农户为满足生产需求而产生的贷款需求,也包括农村工商企业?农村经济组织或个体工商户为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而产生的贷款需求。

    (二)农村信贷市场竞争力量分析

    按照波特的观点,一个行业中的竞争,远不止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他们是潜在的行业进入者?替代品的威胁?购买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2]

    1.现有企业

    (1)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由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而来的农村合作银行。目前农村信贷市场的主要供给方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农村商业银行,也是农村市场最大的正规金融机构,其队伍庞大?点多面广,最接近农村基层群众,其信贷规模约占全国信贷总量的11%左右。[3]我国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成立了信用社,建国后农村信用社得到迅速发展,到1956年,农村基本实现了信用合作化。从1958年开始,我国农村信用社几经改革,但至今仍没有就其组织性质形成明确的结论。

    (2)商业银行。除农村信用社之外,农村市场还存在中国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是目前农村地区从事金融业务的唯一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成立和撤销。1996年,与信用社分离后,中国农业银行开始了收缩乡镇?巩固县城?拓展城区的经营战略,大量分支机构从农村撤出,仅仅保留部分营业网点。但是农业银行仍保留了一些农村的优质客户,比如一些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资信状况好的个人客户。

    2.潜在进入者

    虽然目前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缓慢,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首先,目前农村借贷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供不应求状况,资金需求者对资金的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另外,我国目前金融机构的信贷产品单一,不能满足农村经营主体的多样化需求。所以当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将出现新的竞争主体。

    (1)民间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各种民间金融机构和融资形式如基金会?私人钱庄?企业集资?农民互助合作社等一直受到政府的严格限制甚至打压。据估计,目前全国地下信贷规模在7000亿元至8000亿元之间。央行有的官员也多次表示:要解决小额信贷和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放宽民间金融活动空间。民间金融的许多优点是国有银行无法比拟的,特别是民间金融机构有着期限灵活?手续简单?便捷高效等特点,在满足农村金融市场需求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所以我国对民间金融机构的态度由一味的打击开始向规范转变,管理部门已经发出了明确的“解禁”信息,允许民间金融机构合法化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变为现实。

    (2)外资银行金融机构。2006年是我国进入WTO后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年底过后,我国的金融业将会全面开放。同时,中共中央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在保证资本金充足?严格金融监管和建立合理有效的退出机制的前提下,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在这种情况下,对外资银行来讲,具有一个非常好的进入我国市场的机会。原来已经进入的外资银行一方面会进一步对我国的各类金融企业扩大投资份额和加强各项业务的合作,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农村金融。据悉,澳新银行计划投入2亿澳元换取上海市农村商业银行约20%的股份,荷兰合作银行可能入股浙江省和辽宁省的农村信用社。[4]

    (3)其他商业银行。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随着农村的城市化?农业的产业化?农民的市民化,我国农村的机会增加了。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风险会相应降低,从而具备的投资价值会随着时间和各项政策的落实显现出来。在这种趋势下,国内商业银行会逐渐加大对农村市场的关注,一些商业银行会逐渐加入到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中来。

    (4)邮政储蓄。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在北京举行的“2006中国金融高峰会”上介绍,筹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已得到国务院批准,这家银行将成为面向普通大众,特别是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性服务的金融机构。虽然新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暂不经营信贷业务,但随着其内部治理结构的逐渐完善和管理的逐渐规范,未来的邮政储蓄银行会不断扩大资金自主运用范围,极有可能涉足农村信贷,充分发挥其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

    3.替代品

    (1)直接融资金融市场的发展。作为间接融资的替代品,直接融资市场相对于以银行金融机构为中介的间接融资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对于一些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上市融资不仅融资成本大大低于银行,而且募集的资金是作为股权资本使用,相对于银行信贷,没有还本付息的要求。山东省目前共有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4家,通过发行股票累计发行融资近12亿元。[5]同时,上市融资在经营管理和信息披露方面的要求还可以使企业在获取资金的同时理顺内部关系,完善治理结构,实现更好的发展。这些优势都是银行信贷融资所没有的。另外,正在探索中的企业债券也会对银行信贷产生一定的替代作用。

    (2)民间借贷。虽然民间借贷目前尚未以合法的企业形式参与农村金融市场,但农村大量的信贷资金还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民间金融机构以及私人借贷,民间借贷凭借其获取信息以及成本方面的优势,使其具有期限灵活?手续简单?便捷高效的服务特点,已经构成农村借贷市场的重要互补因素,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据调查,2003年全国民间金融融资规模已达8000亿元左右。[6]

    4.储户和贷款者

    农村信贷市场的主要资金供给者是各类型的储户,既包括农民及个体工商户,也包括农村工商企业?各类经济组织和乡镇政府。因此,对储户资源的争夺就成为各个金融机构发放信贷资金的重要保证。

    在农村金融市场上,资金的融入者与资金的供给者有着高度的重合,因为金融机构就是在各个市场主体之间调剂资金余缺的中介组织,他们对资金的需求程度影响到了农村商业信贷市场的竞争强度,所以也成为农村商业信贷市场的重要竞争因素。

    二?农村信贷市场竞争强度分析

    以上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其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决定着行业中获利的最终潜力。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强度分析

    目前,在农村正规金融市场绝大多数信贷业务由农村信用社提供,中国农业银行仅仅占据少量比较大的客户,二者之间的竞争并不激烈,农村信用社实际上处于一种垄断状态。究其原因,一是农村信贷市场竞争者数量少且二者存在一定的产品差异,即农业银行只注重一些相对规模较大的优质企业或项目;二是农业银行正在逐渐寻求退出农村市场;三是农村正规信贷市场的进入障碍的存在使目前尚没有或者很少有竞争者进入这一领域。

    (二)进入威胁强度分析

    农村信贷市场之所以竞争强度有限,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村信贷市场存在种种进入障碍。但一些障碍正在逐渐降低,尤其是政策的限制。

    (1)规模和成本限制。这是阻碍其他金融机构进入农村信贷市场的最重要的因素。我国农业生产力落后且发展不均衡,农业生产率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所以从资本逐利的角度来说,社会资金是不会向农村流动的。即使一些地方或者一些部门利润水平达到了社会平均利润率,由于农村需求主体过于分散,且缺乏统一有效的征信体系,信息获取成本高昂,所以,进入这一市场的金融机构就很难扩大经营规模以确保盈利,规模的扩大会使经营成本上升速度提高。几大银行由于追求大市场?大银行的发展目标和降低成本考虑也逐渐退出了农村金融市场。这样,农村信贷市场仅仅有农村信用社发挥自己信息成本优势在享受优惠政策的条件下经营着农村信贷业务。

    (2)政策限制。虽然经营农村信贷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巨大的农村信贷市场需求催生了各种民间融资形式,它们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农村的资金需求。但是,他们一直没有走到农村金融市场的前台,因为我国没有出台正式的法规允许民间金融的经营,甚至将它们混同为高利贷等加以打击。但为满足农村发展的资金需求,随着农村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入,国家逐渐在放宽进入这一市场的限制,目前民营小额信贷机构和外资小额金融机构的进入试点等措施证实了这一点。在政策不断放宽的情况下,新进入者的威胁不断增强,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机制将逐渐形成,从而打破信用社一统天下的格局。

    (3)其他因素制约。除了受规模?成本和政策的影响外,进入农村金融市场还有一些其他因素的制约,基于客户转换成本?信贷产品营销渠道等方面因素的考虑也是进入农村信贷市场的制约因素。

    (三)替代强度分析

    正规金融机构的缺位给其他的融资形式创造了满足农村资金需求的条件。作为与间接融资同样重要的融资形式的直接融资方式,已逐渐被一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合作经济组织所接受。《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如果说上市融资距大多数农村融资主体还较远的话,那么农业保险?融资租赁等形式的直接融资方式则更加被农村融资主体所接受。就目前来看,我国农村资金需求主体的直接融资比例仍然会比较低,因为我国的直接融资市场还没有延伸到农村市场,不仅是直接融资需求较少,难以形成成熟的直接融资市场。在一定时期内,直接融资还不会对农村信贷市场产生太大的替代作用。

    尽管作为正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信贷市场存在很大障碍,但一些民间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形式在满足农村信贷市场需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很多地区,民间借贷的总量远远超过了正规金融机构的放贷额。民间借贷有着天然的信息获取优势,信息成本大大低于正规的金融机构,同时,民间借贷具有方便灵活,手续简便等优势,所以民间借贷对正规金融市场的借贷具有相当强的替代作用。

    (四)储户及贷款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储户作为农村信贷产品提供者的资金来源,其谈判能力并不是很强,首先因为利率水平相对储户来说是外生的,我国目前尚未达到完全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即使储户有一定的谈判能力,他们的选择也很少,能够吸收存款的机构只有农村信用社或者邮政储蓄机构,况且地理上相对分散的农村储户,资金也相对比较分散,吸收他们的存款本身成本就比较高。另外,农村存款主体的储蓄率比较高,缺乏其他的资金融出渠道。这一切导致了他们在金融机构面前出于弱势地位。

    在贷款者的角度来看,他们的谈判能力要区别看待。农村一部分运营状况良好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资金需求比较容易得到满足,而且借贷成本比较低,享受着较低的贷款利息,因为他们资信状况好?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大?盈利水平比较高,从而具有的谈判能力比较强。但个体的农户就不具备这样的谈判能力,他们往往成为金融机构“惜贷”的对象,正常的资金需求也得不到满足,他们往往缺乏担保人或抵押物,而且要求的资金数量少,周期灵活,金融机构贷款的单位成本高,所以面对金融机构,农户在贷款方面出于弱势地位。另外,利率的管制使对农户的贷款利率达不到弥补风险的水平,也是金融机构“惜贷”的重要原因。

    三?结论

    就以上分析看来,我国目前农村信贷市场竞争强度并不大,现有的两类金融机构按实力分别占据着不同的细分市场。竞争意识的缺乏降低了涉农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措施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 杨锡怀.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C.W.L希尔,G.R.琼斯.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

    [3][6] 何广文,冯兴元.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4] 安徽省商务厅.中小外资银行涉足我国农村金融[DB/OL].http://anhui.mofcom.gov.cn/aarticle/sjgongzuody/200605/20060502215107.html(2006.05.18)[2006.07.13].

篇10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财务公司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1

引言

利率市场化实施以后,涉及到资金利率水平的利率确定、结构、传导以及管理等都是金融机构基于自身结构状况以及金融市场的行业动向进行调节,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金融市场决定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在利率市场化实施以后,对于各类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运作管理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对于财务公司的风险防范控制能力将会产生较大的震动。在这种形势下,就要求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必须深刻分析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积极应对,确保财务公司经营管理的稳健开展。

一、利率市场化对财务公司带来的机遇分析

1.利率市场化有助于提升财务公司的资源配置管理活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施,将为财务公司提供更为自由的自主定价权,在资金价格上的决策权更大,这为财务公司业务操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此外,利率市场化以后,银行将会根据企业集团的实际情况提供差别化的资金价格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集团优质项目的资金融资成本。

2.利率市场化有助于促进行业内的金融创新。利率市场化改革无疑彻底转变了金融市场环境,这将对财务公司结合自身实际以及金融市场行情对金融产品创新提供良好的机遇,利于在金融市场衍生出各种基于客户需求与资金效益最大化的金融新产品。

3.利率市场化有助于提高财务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对财务公司带来新的利率风险,要求财务公司必须改进完善自身的风险管理。此外,利率市场化将对财务公司的各种中间业务、同业拆借业务以及投资业务带来重大的影响,有助于决策层更加重视经营管理工作,因而可以提高财务公司管理水平。

二、利率市场化对财务公司带来的挑战分析

1.利率市场化将会进一步的缩小财务公司的盈利空间。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后,在金融市场内部很可能由于对资金的需求出现“高息揽储”的问题,增加财务公司的存款吸收成本投入,同时,客户群体对于贷款利率下浮的需求更为现实,这就会造成财务公司出现息差收窄、盈利空间缩小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存款减少,利差收入缩减是必然趋势。

2.利率市场化以后财务公司的竞争压力更大。利率市场化后,财务公司势必将会直接面临和商业银行的同台竞争,财务公司普遍存在着金融产品结构单一、受企业资金流动性影响较大等较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财务公司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存款,且一般是大额存款,利率市场化会造成利率上浮进而导致融资成本升高,与金融产品丰富、收入来源多元化、风险承受能力强、贷款定价能力高的商业银行相比,缺少竞争优势,财务公司的活动空间将会受到严重挤压。

3.利率市场化将会增加财务公司的经营风险。在利率市场化的形势下,金融机构取消贷款利率的下限,这表面看似可以降低融资成本,但是这无形之中也大幅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特别是市场主体获取资金等资源的能力,由于资金获取主要依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竞争实力、品牌等因素,如果企业集团出现风险问题,将会直接造成融资成本大幅攀升,更是加剧资金运作的风险。

三、利率市场化下财务公司的应对策略分析

1.财务公司应该结合利率市场化新形势完善业务管理。在利率市场化实施以后,应该充分的发挥好财务公司融资平台的职能和作用,将企业集团的融资、同业存款配置等业务统一,并借助于企业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优势,对内优化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对外开展金融市场议价,最大限度的拓展财务公司的议价空间,降低整体融资的成本。同时财务公司应该注重利率市场化后的自身转型,从过度依赖资金规模、利息收入转向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并举的管理模式,逐步的向以利润、服务均衡发展的业务理念方向转变,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战略,提高自身的生存发展能力。

2.财务公司应该完善定价机制的建立。当前在财务公司的管理中普遍存在着利率定价水平偏低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财务公司应该积极主动作为,可以采取银企合作的模式,对接商业银行建立利率互动机制,借鉴商业银行较为成熟的银行定价管理模式以及银行定价策略,准确的把握好金融市场的存贷款利率走势。同时,应该将进一步的完善自身的利率定价机制,以客户为中心,综合分析客户群体的信誉状况、忠诚度、贡献度等指标,按照不同的资信等级划分不同的客户群体,进而针对性的采取差异化的利率和服务。

3.强化财务公司的风险控制管理能力。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后,财务公司应该充分重视风险问题,尤其是利率风险问题,以免由于风险影响财务公司的稳健发展。在具体的财务风险控制策略上,应该将财务公司不同经营管理环节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进而明确各项风险因素在财务公司的有关信贷业务利率价格中比重,在经过逻辑汇总分析后,估算确定利率水平。在对财务风险进行量化分析时,财务公司首先应该建立信用风险评价模型,并根据不同信用风险初步确定操作风险发生频率和操作风险发生后损失情况,同时制定不同的信用风险溢价以及风险应对措施。

四、结语

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对集团财务公司的运作管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应该深刻分析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各种发展新机遇与新挑战,发挥优势,克服阻力,充分借助利率市场化改革趋势,提高资金运作管理能力与风险控制能力,促进财务公司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赵荣正.基于农户信用水平与贷款利率联动的农信社贷款信用风险控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2]曹静婷.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13.

篇11

关键词:农村信贷市场;竞争结构;分析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信贷需求日益增加,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存在,农村金融市场与城市金融市场从市场需求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所以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结构以及市场竞争主体所采取的竞争战略与城市金融市场存在明显的不同。根据战略管理专家迈克尔·波特(M.E.Porter)的行业竞争理论,行业的竞争结构决定着行业的竞争原则和企业可能采取的战略,因此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是企业制定战略最主要的基础。[1]对于各个金融机构而言,要制定正确的竞争战略,在未来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深刻理解行业竞争的决定因素。本文利用波特的五动力模型分析了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结构,为金融企业在农村金融市场的战略选择提供依据。

一、农村信贷市场及竞争力量分析

(一)农村信贷及信贷市场的概念界定

信贷市场是指运用借贷方式,以信贷合同为工具融通资金的金融市场。农村信贷市场是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农村票据市场、农村同业拆借市场、农村证券市场以及农村外汇市场一同构成了完整的农村金融市场。同时,本文分析的信贷是指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不包括民间金融等其他信贷融资方式。本文分析的金融产品是农村一般性的信贷业务,不包括对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的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以及粮棉油收购的低息或者无息贷款部分的分析。一般的信贷业务包括农户为满足生产需求而产生的贷款需求,也包括农村工商企业、农村经济组织或个体工商户为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而产生的贷款需求。

(二)农村信贷市场竞争力量分析

按照波特的观点,一个行业中的竞争,远不止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他们是潜在的行业进入者、替代品的威胁、购买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2]

1.现有企业

(1)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由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而来的农村合作银行。目前农村信贷市场的主要供给方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农村商业银行,也是农村市场最大的正规金融机构,其队伍庞大、点多面广,最接近农村基层群众,其信贷规模约占全国信贷总量的11%左右。[3]我国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成立了信用社,建国后农村信用社得到迅速发展,到1956年,农村基本实现了信用合作化。从1958年开始,我国农村信用社几经改革,但至今仍没有就其组织性质形成明确的结论。

(2)商业银行。除农村信用社之外,农村市场还存在中国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是目前农村地区从事金融业务的唯一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成立和撤销。1996年,与信用社分离后,中国农业银行开始了收缩乡镇、巩固县城、拓展城区的经营战略,大量分支机构从农村撤出,仅仅保留部分营业网点。但是农业银行仍保留了一些农村的优质客户,比如一些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资信状况好的个人客户。

2.潜在进入者

虽然目前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缓慢,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首先,目前农村借贷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供不应求状况,资金需求者对资金的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另外,我国目前金融机构的信贷产品单一,不能满足农村经营主体的多样化需求。所以当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将出现新的竞争主体。

(1)民间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各种民间金融机构和融资形式如基金会、私人钱庄、企业集资、农民互助合作社等一直受到政府的严格限制甚至打压。据估计,目前全国地下信贷规模在7000亿元至8000亿元之间。央行有的官员也多次表示:要解决小额信贷和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放宽民间金融活动空间。民间金融的许多优点是国有银行无法比拟的,特别是民间金融机构有着期限灵活、手续简单、便捷高效等特点,在满足农村金融市场需求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所以我国对民间金融机构的态度由一味的打击开始向规范转变,管理部门已经发出了明确的“解禁”信息,允许民间金融机构合法化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变为现实。

(2)外资银行金融机构。2006年是我国进入WTO后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年底过后,我国的金融业将会全面开放。同时,中共中央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在保证资本金充足、严格金融监管和建立合理有效的退出机制的前提下,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在这种情况下,对外资银行来讲,具有一个非常好的进入我国市场的机会。原来已经进入的外资银行一方面会进一步对我国的各类金融企业扩大投资份额和加强各项业务的合作,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农村金融。据悉,澳新银行计划投入2亿澳元换取上海市农村商业银行约20%的股份,荷兰合作银行可能入股浙江省和辽宁省的农村信用社。[4]

(3)其他商业银行。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随着农村的城市化、农业的产业化、农民的市民化,我国农村的机会增加了。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风险会相应降低,从而具备的投资价值会随着时间和各项政策的落实显现出来。在这种趋势下,国内商业银行会逐渐加大对农村市场的关注,一些商业银行会逐渐加入到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中来。

(4)邮政储蓄。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在北京举行的“2006中国金融高峰会”上介绍,筹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已得到国务院批准,这家银行将成为面向普通大众,特别是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的金融机构。虽然新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暂不经营信贷业务,但随着其内部治理结构的逐渐完善和管理的逐渐规范,未来的邮政储蓄银行会不断扩大资金自主运用范围,极有可能涉足农村信贷,充分发挥其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

3.替代品

(1)直接融资金融市场的发展。作为间接融资的替代品,直接融资市场相对于以银行金融机构为中介的间接融资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对于一些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上市融资不仅融资成本大大低于银行,而且募集的资金是作为股权资本使用,相对于银行信贷,没有还本付息的要求。山东省目前共有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4家,通过发行股票累计发行融资近12亿元。[5]同时,上市融资在经营管理和信息披露方面的要求还可以使企业在获取资金的同时理顺内部关系,完善治理结构,实现更好的发展。这些优势都是银行信贷融资所没有的。另外,正在探索中的企业债券也会对银行信贷产生一定的替代作用。

(2)民间借贷。虽然民间借贷目前尚未以合法的企业形式参与农村金融市场,但农村大量的信贷资金还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民间金融机构以及私人借贷,民间借贷凭借其获取信息以及成本方面的优势,使其具有期限灵活、手续简单、便捷高效的服务特点,已经构成农村借贷市场的重要互补因素,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据调查,2003年全国民间金融融资规模已达8000亿元左右。[6]

4.储户和贷款者

农村信贷市场的主要资金供给者是各类型的储户,既包括农民及个体工商户,也包括农村工商企业、各类经济组织和乡镇政府。因此,对储户资源的争夺就成为各个金融机构发放信贷资金的重要保证。

在农村金融市场上,资金的融入者与资金的供给者有着高度的重合,因为金融机构就是在各个市场主体之间调剂资金余缺的中介组织,他们对资金的需求程度影响到了农村商业信贷市场的竞争强度,所以也成为农村商业信贷市场的重要竞争因素。

二、农村信贷市场竞争强度分析

以上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其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决定着行业中获利的最终潜力。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强度分析

目前,在农村正规金融市场绝大多数信贷业务由农村信用社提供,中国农业银行仅仅占据少量比较大的客户,二者之间的竞争并不激烈,农村信用社实际上处于一种垄断状态。究其原因,一是农村信贷市场竞争者数量少且二者存在一定的产品差异,即农业银行只注重一些相对规模较大的优质企业或项目;二是农业银行正在逐渐寻求退出农村市场;三是农村正规信贷市场的进入障碍的存在使目前尚没有或者很少有竞争者进入这一领域。

(二)进入威胁强度分析

农村信贷市场之所以竞争强度有限,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村信贷市场存在种种进入障碍。但一些障碍正在逐渐降低,尤其是政策的限制。

(1)规模和成本限制。这是阻碍其他金融机构进入农村信贷市场的最重要的因素。我国农业生产力落后且发展不均衡,农业生产率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所以从资本逐利的角度来说,社会资金是不会向农村流动的。即使一些地方或者一些部门利润水平达到了社会平均利润率,由于农村需求主体过于分散,且缺乏统一有效的征信体系,信息获取成本高昂,所以,进入这一市场的金融机构就很难扩大经营规模以确保盈利,规模的扩大会使经营成本上升速度提高。几大银行由于追求大市场、大银行的发展目标和降低成本考虑也逐渐退出了农村金融市场。这样,农村信贷市场仅仅有农村信用社发挥自己信息成本优势在享受优惠政策的条件下经营着农村信贷业务。

(2)政策限制。虽然经营农村信贷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巨大的农村信贷市场需求催生了各种民间融资形式,它们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农村的资金需求。但是,他们一直没有走到农村金融市场的前台,因为我国没有出台正式的法规允许民间金融的经营,甚至将它们混同为高利贷等加以打击。但为满足农村发展的资金需求,随着农村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入,国家逐渐在放宽进入这一市场的限制,目前民营小额信贷机构和外资小额金融机构的进入试点等措施证实了这一点。在政策不断放宽的情况下,新进入者的威胁不断增强,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机制将逐渐形成,从而打破信用社一统天下的格局。

(3)其他因素制约。除了受规模、成本和政策的影响外,进入农村金融市场还有一些其他因素的制约,基于客户转换成本、信贷产品营销渠道等方面因素的考虑也是进入农村信贷市场的制约因素。

(三)替代强度分析

正规金融机构的缺位给其他的融资形式创造了满足农村资金需求的条件。作为与间接融资同样重要的融资形式的直接融资方式,已逐渐被一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合作经济组织所接受。《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如果说上市融资距大多数农村融资主体还较远的话,那么农业保险、融资租赁等形式的直接融资方式则更加被农村融资主体所接受。就目前来看,我国农村资金需求主体的直接融资比例仍然会比较低,因为我国的直接融资市场还没有延伸到农村市场,不仅是直接融资需求较少,难以形成成熟的直接融资市场。在一定时期内,直接融资还不会对农村信贷市场产生太大的替代作用。

尽管作为正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信贷市场存在很大障碍,但一些民间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形式在满足农村信贷市场需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很多地区,民间借贷的总量远远超过了正规金融机构的放贷额。民间借贷有着天然的信息获取优势,信息成本大大低于正规的金融机构,同时,民间借贷具有方便灵活,手续简便等优势,所以民间借贷对正规金融市场的借贷具有相当强的替代作用。

(四)储户及贷款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储户作为农村信贷产品提供者的资金来源,其谈判能力并不是很强,首先因为利率水平相对储户来说是外生的,我国目前尚未达到完全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即使储户有一定的谈判能力,他们的选择也很少,能够吸收存款的机构只有农村信用社或者邮政储蓄机构,况且地理上相对分散的农村储户,资金也相对比较分散,吸收他们的存款本身成本就比较高。另外,农村存款主体的储蓄率比较高,缺乏其他的资金融出渠道。这一切导致了他们在金融机构面前出于弱势地位。

在贷款者的角度来看,他们的谈判能力要区别看待。农村一部分运营状况良好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资金需求比较容易得到满足,而且借贷成本比较低,享受着较低的贷款利息,因为他们资信状况好、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大、盈利水平比较高,从而具有的谈判能力比较强。但个体的农户就不具备这样的谈判能力,他们往往成为金融机构“惜贷”的对象,正常的资金需求也得不到满足,他们往往缺乏担保人或抵押物,而且要求的资金数量少,周期灵活,金融机构贷款的单位成本高,所以面对金融机构,农户在贷款方面出于弱势地位。另外,利率的管制使对农户的贷款利率达不到弥补风险的水平,也是金融机构“惜贷”的重要原因。

三、结论

就以上分析看来,我国目前农村信贷市场竞争强度并不大,现有的两类金融机构按实力分别占据着不同的细分市场。竞争意识的缺乏降低了涉农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措施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杨锡怀.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C.W.L希尔,G.R.琼斯.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

[3][6]何广文,冯兴元.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4]安徽省商务厅.中小外资银行涉足我国农村金融[DB/OL]./aarticle/sjgongzuody/200605/20060502215107.html(2006.05.18)[2006.07.13].

篇12

关键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战略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9)09―0090-03

一、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战略管理的必要性

(一)加强战略管理,是转变经营管理观念的需要

目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劣势主要体现在:一是公司治理不完善,资本补充机制缺乏,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薄弱,总体防范风险能力弱;二是市场定位不明晰,业务特色不明显,缺乏战略规划,业务发展追随大银行,自身优势未能充分体现;三是规模偏小,产品创新和开发能力、人才储备都不足,机构整体功能和服务手段明显不强。因此有必要转变管理机制。战略管理就是在新形势下提高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方面。

(二)加强战略管理是提高竞争能力的需要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城市市场激烈的抢夺和挤压,农村金融市场竞争越演越烈,农行、邮储、股份制商业银行等纷纷瞄准农村金融市场这块蛋糕,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经营空间和方式面临巨大冲击。其原有在产权安排、机制运行、机构设置等方面经营优势也正在削弱。因此,为提高竞争能力,需要树立市场观念,了解农村金融市场需求,找准市场定位,确定发展战略;要开展金融创新,做好市场营销,需要制定合理的营销战略;要提高服务水平和科技水平。需要有服务战略和科技战略的配合。所以,提高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竞争能力需要有战略管理的坚强支撑。

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战略管理的流程模式

一个规范、完整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战略管理流程主要包括战略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控制四个部分。

(一)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战略的分析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战略分析。主要体现在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能力分析两个方面。外部环境分析宏观方面主要表现在对经济、政治、法律、人口、社会文化和技术等因素进行分析;微观方面主要是指对客户的需求和偏好、金融市场的潜在进人者、竞争对手以及客户心目中的形象等进行分析研究。内部资源能力分析内容包括对经营宗旨、资产负债和损益情况的分析、员工素质分析、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分析、营销战略分析。

(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战略的决策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战略目标选择要遵循如下思路和方向:

1、积极配合型的战略目标选择。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经营宗旨是为“三农”服务,所以,积极配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可以更好地发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作用。如以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的发展,支持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促进农业结构向纵深发展为目标,又如积极支持规模企业和高新科技产业,加大第三产业的信贷投入,大力支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

2、市场导向型的战略目标选择。根据农村金融市场变化确定战略目标,以农村金融需求为主要依据。分为现时市场需求导向和未来市场需求导向。在立足于现时市场需求基础上,关注和适应未来的市场需求,争取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3、竞争导向型战略目标选择。根据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可以选择市场领导型战略、市场挑战型战略、市场追随型战略和市场补充型战略。但忌讳战略趋同,这样容易引起恶性竞争。

4、资源优势型战略选择。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内外各种优势资源,可以是产品创新、优质服务、人才培养、科技发展等内部资源优势战略。也可以选择利用当地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地域优势等外部资源优势战略。

(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战略的实施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必须把战略真正落实为各种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并使这些活动分步骤、有计划、有序地进行,必须把战略目标和实现该目标的各种措施分解,整个战略的实施过程都要按照战略的进程逐步向战略目标迈进。同时,要形成和健全良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战略的严肃、有效。总的来说,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必须要明确责任,逐级落实,保证战略在机构各年度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得到真正实施。

(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战略的控制

一是对战略实施情况进行密切跟踪和监视,不断分析银行内外环境变化对战略实施的影响。二是通过一些质或量的评价指标,检查战略运行结果,以市场份额增长率、不良资产率、资产利润率、收入费用等指标来监测战略的实施效果。三是把战略实施的实际情况与其对应的方案、标准进行比较,发现偏差。四是采取纠正措施,对战略进行及时的修改和调整,以适应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正确发展的需要。

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战略选择

(一)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战略市场定位

1、立足“三农”,拓展社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产生、发展、壮大于农村,有着与“三农”密不可分的鱼水关系,与地方经济建立了良性互动的双赢关系,更能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农村和社区的认同。只有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沟通,保持业务政策与地方经济发展方向一致,才能把握地方经济的脉搏,寻找业务新的增长点。随着城镇集聚功能的增强,新市镇建设步伐的加快,社区新兴市场发展迅猛,由于地缘性优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较之其他银行更贴近社区,对社区更具亲和力,广泛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能更好地解决信息不对问题;同时,社区企业和个人不断产生新的金融需求,为金融产品功能的扩展、延伸,金融产品附加值的增加创造条件,通过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实施差异化战略,必将提高业务质量和市场影响力。

2、服务中小企业。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与客户联系密切、熟悉客户资信与经营状况,较其他银行相比,能以较低的交易成本达到有效避免“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可以充分保障放贷资金的安全性和提供服务的效率。同时,由于决策机制灵活,更能符合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

(二)战略选择及战略举措

1、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创造和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具体表现为目标客户差异化、重点产品差异化、服务渠道差异化、资源投入差异化和运作机制差异化。对客户的差异化服务不仅体现在直接的接待服务上,更重要的在金融工具、资金价格、服务收费等更多的方面。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根据一级法人机构、地缘优势突出、运行机制灵活、决策效率高的特点,充分发挥在三农、社区、中小企业等领域的业务专长,并集中主要资源进行全方位“轰炸”,确立农村市场的绝对优势地位,通过差异化战略的实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管理效率和发展质量。

2、品牌战略。

(1)以优质奠定品牌价值。一是提升运行质量,既

要注重资产业务的质量,又要提高负债业务的增值能力;二是提升服务质量,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提高服务效率。

(2)以自主创新打造品牌优势。实施品牌战略,自主创新是关键。创新特色产品,突出特色服务。要创新适应各类经济主体的金融服务产品,满足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服务需求,做细、做精、做专,形成具有明显的服务特色,从而激发起新的需求,创造出新的客户,拓展新的市场。特别是在业务经营的政策和流程设计上要确保特色。增强竞争能力。

(3)以有效营销宣传扩大品牌影响。一是加大设施改造力度,建成众多适合城乡居民、小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的精品网点,树立起品牌。二是要通过积极的市场营销,使客户充分了解服务内容、渠道和手段,更好地享受产品和服务,满足其个性化需求,从而有效扩大品牌影响力。三是通过大型宣传活动,借助和发挥电视、报纸等媒体作用,深入宣传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以及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使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

3、组织再造战略。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重点是从理(董)事会成员结构着手,增加业务相关的资深专业化人士,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有效性。

(2)整合资源,发挥网点的服务主渠道作用。实施服务战略转型,从临柜服务模式向销售服务转型,建立“以客户为中心,实施客户分层,重点发展维护中高端客户”的营销服务型模式;加强资源整合,实施机构网点扩权强势政策,增强营销人员及前台的市场营销功能和能力,根据不同的客户群体设置,实现营销的专业化、一体化和个性化。

(3)以利润为中心,实现集约化管理。一是要推行管理会计体系,公正评价业绩,提高成本控制能力,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二是要集中处理后台,对后台处理中心进行专业化设置,以充分利用资源、提高效率和强化控制。三是扩大网点的市场营销触角,通过业务流程优化改造、人员岗位优化配置、产品服务功能提升,形成集约化的经营格局。四是缩小管理半径,缩短管理链条,实行扁平化管理。

四、加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战略管理的建议

(一)在战略管理体系上应更注重系统性和整体性

1、加强战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首先,要根据战略层次的不同,划分理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决策边界,建立科学的决策程序和决策责任制。其次,要组建战略发展部门,强化其战略分析和评估职能,切实发挥决策参谋作用,并对银行各部门的发展方案做出独立的第三方评估。再次,要明确战略控制的组织部门,对战略执行的情况和结果进行检查和监督。

2、制定可操作性的战略计划。必须在总体发展战略框架下,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各项分战略、阶段性发展计划和年度发展计划。并确定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需要采取的重点发展措施。

3、强化对战略执行的管理。战略执行是战略管理的核心环节。银行必须通过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和完善业绩考核体系,明确理事会、经营管理层、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在战略执行过程中的作用和职责,明确重点、层层推进。贯彻执行发展战略,不断提高战略执行的有效性。

4、强化战略控制。战略控制和实施是同时进行的,目的是保证战略实施的进程和结果符合战略方案的预期。应对战略实施情况进行密切跟踪和监视,不断分析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通过市场份额增长率、不良资产率、资产利润率等评价指标来检查战略的运行效果,并和标准的方案进行比较,找出偏差,再采取必要措施对偏差进行纠正。

(二)在战略管理理念上应更注重持续性和长期性

1、盈利水平长期稳定增长理念。首先要考虑风险调整后的盈利水平;其次盈利能力须建立在合规基础上。

篇13

关键词: 杭州;区域金融中心;比较优势;构想

2008年4月11日,杭州市市长蔡奇在调研区域金融中心规划建设时强调,要从贯彻浙江省委“两创”总战略、建设“生活品质之城”、打造长三角金南翼的高度,坚持省市区联动,共同打造杭州区域金融中心,形成全国性的金融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示范区、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先行区、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和谐的引领区。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是中心城市重要的服务功能,构建多层次、功能互补的金融中心,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积极和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三大区域金融中心,分别是以华东经济区域为重点,辐射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的上海金融中心,以环渤海经济圈为重点的北京-天津区域金融中心,以珠江三角洲为重点的深圳-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杭州的金融总量位居第二,仅次于上海,是名副其实的金融集聚地;杭州的金融服务水平位属第一梯队,仅次于深圳、广州,位列第三位;杭州的金融生态环境在全国的排名中名列前茅;杭州的金融机构数量较多,全国各类金融机构和部分外资银行在杭州设有分支机构;杭州民营资本活跃,是全省民营经济第一大市……有了这些因素的支撑,打造杭州区域金融中心势在必行。

1、文献回顾

目前,国内关于区域金融中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金融中心的定位和演化发展上。从定位方面,唐旭(1996)认为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对区域经济金融的发展、调整及资金流动都有重要意义;殷德生(2000)[2]以区域金融为分析和研究主题,用了大量的篇幅探讨地区金融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战略;倪克湖(2003) 则主要选择了经济金融等方面共31个指标, 通过因子分析法讨论了西部金融中心的定位问题;倪鹏飞( 2003) 通过建立金融中心统计指标评价体系, 对我国主要城市进行系统分类和定位;冯颖洲等(2004)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对各省市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评和分类;倪腾飞和孙承平(2005)利用模糊曲线关系模型和样本城市的相关数据,对国内哪些城市能够成为全国性金融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进行了判断;隋庶(2007)服务区域、金融业务、金融功能等方面对区域金融中心进行了定位分析。

关于演化方面的分析大部分是通过国内外金融中心发展的案例来对比说明各类金融中心形成模式。研究表明, 世界上大部分金融中心的形成与政府的直接推动市场密切相关,政府在构建金融中心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代表性观点如殷孟波、齐亚莉( 2004)指出: 政府在市场形成过程中的不同时期作用是不同的, 市场初期政府要起主要推动作用, 从而引导商业资本、金融资本、民间资本的集聚,市场经过成长期趋于成熟后政府应该淡出市场,主要是努力做好市场的监管工作,维护市场的正常运行。关于金融中心的博弈分析数量极少。周海晨(2004) 从短期静态完美子博弈纳什均衡和长期动态重复博弈两个层次来分析城市之间的金融中心竞争。

关于发展城市区域金融中心的研究,大部分是针对某一个具体城市而言,如王仁祥、石丹(2005),李成,杜志斌(2007),孙学光等(2009),李红坤(2009)等学者就如何打造武汉、西安、南宁、青岛等城市的区域金融中心提出设想。

2、打造杭州区域金融中心的重要意义

2.1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是杭州“十二五”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杭州的地方经济金融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2009年,杭州市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达5098.66亿元,已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连续1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快于全国、全省1.3和1.1个百分点;全市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4924元,增长9.1%,按2009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10968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达到9292美元;截止2009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14284.21亿元,增长26.0%,增幅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新增存款2950.87亿元,同比多增960.94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3113.30亿元,增长30.3%,同比提高11.3个百分点,新增贷款3046.41亿元,同比多增1435.36亿元,增量创历史新高。在人民币贷款中,个人消费贷款增长56.6%。

在经济金融局面一片大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金融格局调整的时机,促进杭州地方金融业的发展,以金融支撑产业升级,通过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高杭州自我发展能力。

2.2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是推进“十二五”发展战略的现实要求

“十一五”以来,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生活品质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得到了新的提升,。“十二五”期间,杭州将加速进入工业化后期,经济结构将趋向高级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将成为发展主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离不开两个要素,一是技术,二是资金。如何将金融发展与产业成长联系起来,形成产业成长的金融支撑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探索力度。杭州经济也凸现出很强的“块状经济”特点,不难发现,块状经济发展的核心瓶颈为“金融瓶颈”,因此,没有金融强有力的支撑,就不可能形成产业规模,企业也难以做大做强,现代产业集群就难以形成。

2.3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是杭州参与全球金融竞争的内在需要

我国如何在新一轮国际金融竞争中把握机遇,完成从全球制造加工中心到全球现代制造业中心与现代金融服务业中心并重的战略转型;如何科学布局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网络,形成我国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腹地优势与辐射效应,无疑是事关我国综合竞争力提升和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重大战略。金融主导全球化的趋势表明,国际金融中心的博弈历来是大国崛起与博弈的制高点。从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战略任务看,面对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挑战,提高杭州的国际竞争力,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必须要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

2.4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符合“长三角”区域发展的共同利益

应“城市区域化、区域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大都市圈或城市群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基本单位,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推动要素资源配置进行新一轮整合与重组,杭州市既面临融入长三角、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的机遇,又面临如何增强作为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功能和综合竞争力、提升在长三角城市群中能级和地位的严峻挑战。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有利于丰富和发展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工具;有利于通过以金融为纽带促进“长三角”地区各省市之间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有利于在更高层面与更宽范围优化和配置资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注入金融资本的活力和创新力。

3、打造杭州区域金融中心的比较优势

3.1历史文化禀赋优势

在历史上,浙江等东南沿海一带一直是中国人口最是稠密、经济最是发达、文化最是昌盛、人民生活最是富庶的经济区域,而杭州作为浙江省会城市,正是该经济区域最主要的中心城市之一。特别是在辛亥革命后,上海逐渐形成了重要的中国和远东地区国际金融中心。随之兴起的,便是在中国经济史上曾叱咤风云的江浙财团。值得我们关注的是, 作为一度举世闻名、兴盛繁华的远东地区国际金融中心,上海的金融业竟一直纵在江浙( 主要是浙江) 金融行家的手中。由此足以说明金融在浙江经济区域的社会历史基础。因此,建立在相对完善的专业金融服务体系基础上的区域金融中心完全有可能在杭州重新崛起,并成为浙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以及杭州城市功能提升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3.2经济运行优势

近几年,杭州市经济运行平稳,发展方式逐步转变。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达5098.66亿元,已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连续1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快于全国、全省1.3和1.1个百分点。全市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4924元,增长9.1%,按2009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10968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达到9292美元。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190.25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2434.89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2473.52亿元,增长13.9%。产业结构排序由“二三一”变为“三二一”,第三产业拉动全市GDP增长6.5个百分点。经济的快速增长,对金融业的发展和构建区域金融中心提供了雄厚货币基础。

3.3金融发展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金融业的发展一直处于上升态势,尤其是90 年代后上升幅度更是巨大。2002年以来,相关数据( 见表2) 显示杭州各项主要的金融指标总体上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杭州的金融业运行表现为以下特征,一是,存款快速攀升。2009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14284.21亿元,增长26.0%,增幅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新增存款2950.87亿元,同比多增960.94亿元;二是,贷款高速增长。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3113.30亿元,增长30.3%,同比提高11.3个百分点,新增贷款3046.41亿元,同比多增1435.36亿元,增量创历史新高。在人民币贷款中,个人消费贷款增长56.6%,三是,金融机构聚集效应显著。杭州是全国金融机构种类最早最齐全的城市之一,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门类齐全,全国性金融机构的省级分支机构和相关的监管部门均落户杭州。同时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产权交易所、评估机构等在内的各类中介服务机构也应有尽有。丰富的金融资源和聚集的金融机构为杭州奠定了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的金融基础。

3.4组织领导优势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杭州政府和市直部门领导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意识、能力、水平综合素养都在不断的提升,尤其是开明的政府、开放的理念和政策,为构建杭州区域金融中心奠定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近两年,杭州市委、市政府适时作出建设“长三角南翼金融中心”的战略决策,出台了关于促进企业上市、支持股权投资企业发展、对在杭银行机构支持杭州市经济发展进行评价激励、开展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以及创投引导基金管理等一系列政策。政府的主导和强有力的推动,对构建杭州区域金融中心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3.5区域影响力优势

近年来,杭州在国际上的知名度逐渐提高,“国际博会”、“休博会”、“动漫节”、“联合国人居奖”等光环的笼罩不仅使杭州得到国内的认可,同时也得到了国际的公认。“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最佳旅游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国际旅游金星奖”、“2009中国十大品牌城市”等,成为杭州一张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区域影响力的不断加大,也为杭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国际化进程增添了重重的砝码。

4、打造杭州区域金融中心的构想

4.1加速金融机构聚集,形成金融产业集群

打造杭州区域金融中心,必须加速金融机构的聚集,营造金融业集中优势,形成金融产业集群。针对杭州实际情况,围绕“一区两带”的规划布局,可以考虑“外请内创”。所谓“外请”是指通过借助杭州区域影响力优势、丰富的经济和金融资源、宽松的政策环境,“请入”国内外金融机构到杭州设置分支机构,重点是外资银行和国内非银行金融机构;“内创”就是积极创造条件发展自己的金融机构,包括省属和市属在杭金融机构,凸现总部优势。当然,无论是“请入”还是“内创”,政府的鼓励政策和优惠措施至关重要。杭州可以考虑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提供购(租)房补贴,车辆购置便利,为金融就业人员买房、户口迁移及子女入学等政策鼓励,特别是对于拟将总部设立于杭州的金融机构,要加大相关便利、服务和优惠幅度,培育总部优势。

4.2加深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生命力和源动力。一是,创新观念。即效益观念、市场观念、客户观念、风险观念和人才观念等;二是,创新运行环境。政府应建立宽松的金融运行环境,鼓励金融机构的创新业务,由此带动金融管制的放松和放开;三是,创新产品交易。一方面积极引入包括企业债券、金融债券、融资票据等的固定收益类金融创新产品的交易,引入利率类、汇率类、股票指数类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另一方面是推进杭州商品期货市场的发展为杭州城市圈的有关大宗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四是,创新业务。进一步开发和构建具有“新经济”特点的现代金融服务网络,发展“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理财顾问、代客外汇买卖等“一揽子”业务,提高金融服务的科技含量和产品增加值。

4.3加快市场培育,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对金融资源的配置和宏观调控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在货币市场方面,应完善经济区域内的资金划拨和票据交换系统,发展资金市场、短期国债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等。特别是票据融资市场,加快基础建设,把握时机推出融资型票据试点,规范票据市场参与主体的经营行为等;二是,在资本市场方面,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各种金融工具,建立适应各类企业需要的多层次产权交易市场,培育资本市场的交易平台。如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逐步完善债券二级市场。提高股权融资比例,构建证券市场的“杭州板块”。积极探索“OTC”市场,促进与上海产权交易市场接轨。做好资本市场开放准备,有序渐进地开放地方资本市场等。三是,创新市场方面,发展新型的房地产金融市场、汽车金融市场和黄金市场等。

4.4加强地方金融实力,做大做强城市商业银行

地方金融是杭州金融业的一直重要生力军。杭州发展地方金融,可以考虑以杭州市商业银行为重要抓手,做足品牌,做大做好。一是,明确市场定位。坚持“立足地方经济、立足中小企业、立足城市居民”的经营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打造品牌优势;二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管理制度,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并加强资本约束和充足准备,建立长期有效的资金补充机制;三是,鼓励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通过联合重组,实施优势互补,资源整合,提高市场竞争力;四是,探索金融创新。从制度、业务、产品、服务等方面探索金融创新,开拓客户、开辟市场;五是,尝试跨区域经营。以上海银行转为区域银行为契机,整合杭州、南京等地方城市商业银行金融资源,建立城市商业银行联盟。

4.5加大金融生态建设,创建良好的金融环境

金融业的长期发展需要一个平衡的金融生态环境。一是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优良信用环境;二是健全金融风险监管体系,创建金融稳定环境;三是创建良好金融秩序,打造“绿色”金融;四是加强信息化减少,营造金融发展的技术环境;五是实施“金融人才工程”,优化人才培养环境等。

参考文献:

[1]唐旭.论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J].城市金融论坛,1996,(7):12-16

[2]殷德生.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3]倪克湖.形成金融中心的条件与建立西部金融中心的方案[J].甘肃金融,2001,(2):15-21

[4]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J].决策与信息,2003,(7),9-11

[5]冯颖洲,曲炳洋,秦浩.从统计视角看金融中心的选择[J].北京统计,2004,(3):4-5

[6]倪腾飞,孙承平. 中国城市金融中心的定位研究[J].财贸经济,2005,(2):17-22

[7]隋庶. 金融倾斜与区域金融中心定位分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7,(1):36-44

[8]殷孟波,齐亚莉. 论政府行为杠杆机制的构造与西部资金问题的破解[J].西南金融,2004,(2):26-29

[9]周海晨.中国构建金融中心的城市间博弈分析[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4,(3):8-13

[10]王仁祥,石丹.武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优势、劣势分析及对策[J].武汉金融,2005(6):41-43

[11]李成,杜志斌.西安建立区域金融中心的SWOT分析[J].西安金融,2007(1):34-36

[12]孙学光,董实忠,陈进. 打造南宁区域金融中心,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J]. 泛北部湾区域研究.2009(3):33-37

[13]李红坤.“一体两翼”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济南-青岛两极区域金融中心构建[J].山东经济,2009(3):146-154

基金项目:杭州市哲社课题(D10YJ32);浙江省教育厅课题(Y201016856);浙江省商业经济学会课题。

篇14

关键词:艾略特波浪理论;技术分析;汇率机制;外汇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4-0132-02

一、艾略特波浪理论及其应用情况

在金融市场走势的技术分析方法中,艾略特波浪理论占有重要的地位。1946年,艾略特发表了《自然的法则》(Nature's Law)一书,系统地论述了这一理论。艾略特波浪理论中的大周期之中存在小的周期,而小的周期又可以再细分成更小的周期。每个周期都以8浪结构的模式进行(见图1、图2)。

图1是一个上升过程周期的8浪结构图。前面的上升走势是5浪结构,后面的下跌走势是3浪结构。波浪分为驱动浪和调整浪,1、3、5、a、c浪为驱动浪,2、4、b浪为调整浪。驱动浪起着推动趋势发展的作用,调整浪是对驱动浪运动的调整。每一个驱动浪又可再细分为5个次一级的波浪,而每个调整浪又可再细分为3个次一级的波浪。这就是波浪的层次细分。图2是一个下跌过程周期的8浪结构图,其运动形式与图1所示的上升过程相反。在市场中,每一种波浪还可能出现多种不同的变体形式,这里不再详述。

几十年里,艾略特波浪理论在金融市场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金融市场迅速发展的今天,它也被人们普遍地使用,我们经常会在媒体上听到或者看到评论说:“现在的走势进行到第……浪。”这一理论也被应用于外汇市场,但是到目前为止。只在一些局部、分散的短期趋势的分析中收到了一定效果,而在外汇市场长期趋势分析中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如果没有一个长期趋势分析的结论,就失去了这一理论在分析上的指导意义,其应用价值大为降低,而且可靠度不高。

为什么在艾略特波浪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几十年里,在这一理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金融领域的今天,其在外汇市场长期趋势分析中的应用效果却如此欠佳?原因是:艾略特波浪理论不能应用于外汇市场长期趋势的分析。要说明这一点,我们就要先弄清楚各种金融产品价格走势的运行特点。

二、不同种类金融产品价格走势的运行特点

我们从商品价格和企业情况开始分析。从长期的角度来看,经济总地来说是出于发展之中的。在经济的发展中,商品的价格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波段性地增加,在长期中具有成长性。如果持续地大幅提高,则会形成通货膨胀。虽然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可能交替出现,但总地来说,商品的价格在长期中整体上呈逐渐上升趋势。这也是经济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社会经济中,尽管有些企业会处于萎缩期,甚至破产,但从一个广义的角度来看,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其资产规模会不断扩大,企业价值会不断增加。一定程度上,企业所具有的长期成长性正是经济长期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商品、大部分金融产品都具有这种长期成长性的特点。例如,消费品、资本品的价格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提高,股票的价格会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我们从CPI、股票价格指数的运行上可明确地看到这一点。这也是经济现实。但是从理论上讲,汇率却不具备这一特征。汇率表示的是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兑换关系,这种兑换关系在理论上不具备长期的成长性,即使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国际收支在一定时期内会有不同程度的相对增长,但这种相对增长并不决定其货币之间的相对汇率一定会长期增长。决定汇率变化的因素很多,且其相关关系十分复杂,有些因素的作用还会相互冲突。总地来看,从理论上讲汇率不具备其他金融产品价格所具备的长期成长性,或者长期负增长性。这是汇率走势不同于商品和其他金融产品的一个重要特点。

三、对于艾略特波浪理论作用原理的探讨

要弄清艾略特波浪理论的适用范围,就必须探究其作用原理。在艾略特的两部专著、发表在《金融世界》的十几篇论文以及其他文献中,艾略特本人从未提及市场走势呈现出5浪前进和3浪倒退这一基本形态的原因。后继的研究者对市场走势基本形态的原因做了一些探究和解释。普莱切特和弗罗斯特认为:“这是在线性运动中实现振荡和前进的最低要求,因此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一浪不允许有震荡,创造震荡的最小细分浪是3浪。在两个方向上的(不限制规模的)3浪不允许有前进,纵使有倒退期,要朝一个方向上的前进,主要趋势上的运动就必须至少是5浪。这不仅比3浪的涵盖更广,而且仍然包含了震荡。尽管可能有比这更多的波浪,但是分段前进的最有效形式是5―3,而且自然界典型地遵循最有效的途径。”

另外,我们也可以由道氏理论对多头市场的三阶段划分,来解释艾略特波浪的5浪上涨形态。道氏理论论述了多头市场三个阶段的情况:

第一阶段,一部分交易者看好后市并开始买进,交易量缓慢增加。

第二阶段,经济基本面向好,企业经营状况好转,利润增加,股价持续、稳定地上涨,交易量大增。

第三阶段,股市交易活跃。投机泛滥,企业融资增长迅猛,新股趁机大量发行,股市升势趋于尾声。这三个阶段的形势,如果固化其市场表现,就形成了上升趋势中的三个驱动浪的基本形态。

我们还须注意到,市场会体现经济基本面的情况,经济发展情况是金融市场价格运动的基础。同时,市场走势也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无论有什么样的经济基本面,无论经济基本面对市场走势的影响力如何,市场都会以其自身的运动形式体现这些影响。所有形势及突发事件都只能通过市场自身运动的规律来逐步实现其影响,而波浪理论正是市场自身运动规律的描述。

四、艾略特波浪理论不适用于外汇市场长期趋势分析的原因

通过以上对艾略特波浪理论作用原理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一理论描述了在长期中具有单向成长性的产品价格的市场技术走势情况,因此这一理论可以应用于商品市场分析、大部分金融产品的市场分析。其应用范围广泛,与这些产品在经济中分布广泛有关。而汇率总地来看,在理论上不具备长期的单向成长性,或者长期的单向负增长性,所以艾略特波浪理论不适用于外汇市场长期趋势的分析。这就是在艾略特波浪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几十年中,虽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金融领域,却不能成功地应用于外汇市场长期趋势分析的原因。

基于技术走势中所包含的同样的人类预期和市场行为的因素,能不能将艾略特波浪理论进行一定的改进,从而得出一种新的理论模式,使其能够从大略上描述外汇这种不具备相对成长性的金融产品的技术走势的理论模型呢?我在学习研究和工作实践中认识到,这是可以的,理由有三点:

1.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所基于的三项合理的市场假设:市场行为包括一切信息;价格沿趋势波动并保持趋势;历史会重复;

2.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的产生不是随机的,其发展过程也不是随机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