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2 15:33:5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旅游文化的内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内蒙古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等,这些都非常吸引人们的眼球,特别是在城市中长期生活的人们,内蒙古的旅游资源可以满足他们感受自然、追溯历史、开阔视野和休闲娱乐的精神文化需求。地域辽阔,地理位置特殊,地质条件优越,使内蒙古形成了特色的自然景观,这里的草原、湖泊、沙漠等都吸引着八方来客;内蒙古的历史文化非常悠久,留下了很多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供现代人品鉴。内蒙古要想发展好旅游文化产业,必须树立崇尚自然的理念,必须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基础,开发建设旅游文化产业。这里所说的崇尚自然是指,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要爱护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存。在开发这些自然景观时,必须将保护这些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放在第一位,不能有任何破坏行为,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未来,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证这些自然景观的完整性,这不仅能造福当代人们,还能造福子孙后代。
二、旅游文化内涵的提升策略
(一)科学合理地对旅游文化内涵予以定位
为了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各地方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正确定位,突出地方特色。对于一个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地区,文化定位对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根据该地区未来发展规划、历史文化底蕴、县域经济情况、旅游文化资源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明确该地区应如何进行旅游文化定位,让人们对该地区旅游文化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从而根据自身特色制定科学的规划,使该地区成为旅游文化内涵具有特色的旅游景区。
(二)不断完善配套设施
要想使旅游文化不断发展和延续,就需要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做支撑。地区在发展旅游业时,要在各种配套设施中体现出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内涵,包括交通、住宿、饭店、旅行社以及旅游纪念品等方面。在旅游地区建设星级酒店、农家乐集群、大型旅游餐饮服务区时,要使游客充分感受到当地特色的旅游文化,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四川九寨沟旅游区周围的配套设施,如酒店等,都体现了当地独特的藏羌风情。在九寨沟周边有一个喜来登大酒店,无论从外形还是里面的陈列品、饰品等,都体现了藏族特色的文化内涵,让游客感受到了浓郁的藏族文化。
(三)充分突出内蒙古旅游文化内涵特色
旅游业的健康良好发展离不开特色的旅游文化内涵。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如果凸显不出当地的文化内涵,就失去了吸引游客的魅力,不能创造特色的旅游品牌,也就阻碍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因此,要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重视旅游文化的挖掘和发扬,真正将当地特色的旅游文化内涵表现出来。例如,当我们去杭州或者北京时,均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其对应的旅游文化,杭州西湖文化、北京四合院胡同文化等。这些旅游文化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旅客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实则是一种文化的挖掘、发扬,而后通过传播所实现的。因此,应高度重视挖掘内蒙古旅游特色文化,具体如下。1.明确内蒙古民族文化的核心草原牧业文化是内蒙古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所在。正如学者林富平关于草原牧业文化的精髓提出的看法:“其精华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兼容并蓄的人文观和开拓进取的创造精神,表现特征是开放性和流动性,这与中原地区稳定的、保守的农业文化构成鲜明对比。”因此,必须将草原牧业文化作为旅游文化内涵挖掘的核心。2.将民俗文化资源转变成旅游文化产品充分结合内蒙古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融合社会民俗、信仰民俗、游艺民俗等等。在充分结合实际的情况下,合理选择一些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例如婚俗、岁时节庆、人际交往习俗等,将其转化为旅游文化产品,让更多的旅客领会到内蒙古民俗文化之丰富,特色之鲜明,进而促进文化旅游产业更好的发展。
(四)实施全方位的旅游文化内涵营销战略
营销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旅游文化内涵也要靠科学有效的营销战略来发扬和传播。第一,以当地的特色文化为中心,突出文化内涵,形成特色。第二,对特色的旅游文化进行充分宣传营销。特别是要利用网络媒体的力量进行传播,如微信、微博等。同时,利用好各种旅游平台进行宣传营销。第三,可以利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宣传营销。宏观上,相连地区可以联合起来共同营销,打造地区特色的旅游路线等产品,以节庆、会展等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从而发扬当地特色的旅游文化。如,秦、汉、唐、宋4个朝代都曾在西安、洛阳和开封先后建都,这几个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古迹资源。在发展旅游业时,这3个地区可以联合起来形成一条特色的旅游路线,从而弘扬其独特的旅游文化内涵。
三、结语
[关键词]旅游文化史;旅游体验文化;旅游介入文化;历史分期;分期标准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5)12-0109-12
Doi:10.3969/j.issn.1002-5006.2015.12.015
旅游文化史是旅游文化的纵向发展过程。在不同学者的眼里,旅游文化史有不同的内涵,其发展阶段也见仁见智。旅游文化史的内涵究竟是什么?旅游文化史应该怎样分期?这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1 旅游文化史的内涵
1.1旅游文化史内涵研究述评
旅游文化史的论著目前已有很多,对旅游文化史内涵的探讨却不多见。 林永匡先生着眼于中国旅游文化史,认为心态与价值观念是旅游文化活动(实为文化旅游)的“核心”与“灵魂”,是旅游文化史的首要课题。
马勇先生则从文化学的角度提出:旅游文化不是旅游的某一方面或独立于旅游之外的另一事物,它是旅游的另一种表述;旅游文化史就是文化学视角的旅游史。
张启先生立足于旅游主体,认为:旅游文化史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最为光辉灿烂的部分,则是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历史。旅游文化的历史,实际上就是旅游者的历史。
诸家对旅游文化史内涵的探讨虽各有侧重,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自觉不自觉地把旅游文化史混同于旅游史――林永匡强调旅游文化史首要课题是文化旅游的心态与价值观念(的发展史),马勇强调旅游文化史是文化学视角的旅游史,张启认为旅游文化史实为旅游者的旅游史。有的旅游文化史论著虽未明言旅游文化史就是旅游史,但所著旅游文化史却实实在在是指向旅游的,论著中旅游一词的使用比旅游文化一词还多。
这种现象令人深思。难道旅游文化史真的等同于旅游史?按某些学者的说法――旅游文化就是旅游,旅游文化史就是文化学视角的旅游史,旅游文化史当然可以等同于旅游史。遗憾的是,上述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
第一,旅游文化不同于旅游,旅游文化史不同于旅游史。旅游文化与旅游是不是同一现象?少数学者是持肯定态度的。但历史告诉我们,它们从来就不是同一现象,20世纪90年代前两个概念从未混用即是证明:作为概念,旅游一词早在5世纪初即已出现,泛指人的暂时性异地流动,是与“家居”相对应的。在诸多与之混用的概念中,有“游”“观”“游览”,唯独没有“旅游文化”;旅游文化一词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泛指与旅游有关的文化,是与“旅游经济”相对应的。在诸多与之混用的概念中,有“旅游者文化(tourist culture)”“游览文化(touringculture)”“旅行文化(travel culture)”,唯独没有“旅游”。20世纪90年代,个别学者提出“旅游就是旅游文化”,两种独立的现象开始混为一谈。旅游文化与旅游有联系,更有区别,双方在主体、客体、性质上各不相同。旅游文化不同于旅游,这在逻辑上决定了旅游文化史必然不同于旅游史。
第二,研究视角无法改变历史内容,文化学视角的旅游史依然是旅游史,不是旅游文化史。就本话题而言,研究视角和历史,两者是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的关系。研究视角是研究者选择的,只能发现对象,不能改变对象。研究旅游史,可以用文化学视角,但旅游史并不因此变成旅游文化史。正如我们用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等视角研究旅游史,旅游史并不因此变成旅游社会史、旅游经济史、旅游地理史一样。作为研究对象,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研究者的意识为转移的。旅游史可能因研究视角的不同而“横看成岭侧成峰”,但这只是旅游史的不同侧面,不是旅游文化史的“峰”和“岭”。毕竟,此岭非彼岭,此峰非彼峰。
1.2基于“体验与介入”理论的旅游文化史内涵
既然旅游文化史不是旅游史,那么,旅游文化史本来内涵是什么?旅游文化史是旅游文化的纵向展开,欲弄清旅游文化史的内涵,首先必须明确旅游文化的定义。
关于旅游文化的定义,学界也有不同的看法,影响较大的有“相关文化总和”说、“特殊生活方式”说、“旅游主体文化”说、“旅游介体文化”说、“旅游客体文化”说、“旅游主、客体文化”说、“旅游主、介体文化”说、“三体碰撞”说、“文化交流与对话”说、“体验与介入文化”说。其中,“体验与介入文化”说较为晚出,也最有说服力。该说认为:旅游文化不同于旅游,也不同于一般文化,更不同于旅游资源,它是“人们对旅游的体验与介入过程及其精神产品的总和”,旅游体验文化和旅游介入文化是旅游文化的两大主干。旅游体验文化是旅游文化的核心,是“旅游参与者对旅游的体验过程及其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现实旅游体验、虚拟旅游体验及相关的体验规范,具有广泛性、享受性、自由性、情感性和个体性等特点。旅游介入文化是旅游文化的,是旅游干预者对旅游的介入过程及其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现实旅游介人文化和虚拟旅游介入文化,其特点突出地表现在导向性、功利性、地域性、民族性和规范性等方面。
基于“体验与介入”的旅游文化理论,旅游文化史的内涵可以这样界定:旅游文化史就是旅游体验与介入文化的发展史。其内涵主要有二:
(1)旅游文化史是旅游体验文化的发展史。旅游体验文化包括现实旅游体验、虚拟旅游体验及相关的体验规范,旅游体验文化史必然包括现实旅游体验史、虚拟旅游体验史及相关的体验规范史。
从体验对象的角度看,现实旅游体验史包括社会旅游体验史和自然旅游体验史。
所谓社会旅游体验史是指旅游者通过对人文景观和旅游服务等社会文化现象的体验而创造的旅游文化史。人类生活在自己创造的社会之中,较之自然,人类对社会更熟悉、也更亲切。所以,社会文化比自然更早进入旅游活动领域。古埃及是世界上社会旅游体验活动的发源地,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大批游客去那里游览人文奇观金字塔,考察当地民俗风情。我国先秦典籍《易经》也有“观光”等社会旅游体验的记载。此后,社会旅游体验活动日益发达,由此产生的旅游体验文化作品更是汗牛充栋。近代以来,随着旅游业的产生,旅游服务成为社会旅游体验的重要对象。对旅游服务的体验,因人而异,因质而异,苦辣酸甜,一言难尽。在当代,社会旅游体验仍是最主要的旅游体验文化之一。
所谓自然旅游体验史是指旅游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体验而创造的旅游文化史。春秋时孑L子总结了自己和前人的自然旅游体验,提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论语・雍也》)的格言,成为中国自然旅游体验的经典;公元前5世纪,柏拉图等号召向大自然学习,揭开了西方自然旅游体验的序幕。魏晋南北朝时期,无数中国知识分子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吟风咏月,抒怀,掀起有史以来首次大规模自然旅游体验的;18世纪中叶,在浪漫主义思潮的引导下,欧洲也出现了自然旅游体验的大潮。二战结束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渴望获得“回归自然”的乐趣,自然旅游体验有了快速的发展,并成为旅游体验文化的大宗。
虚拟旅游体验史几乎与现实旅游体验史同时发生。虚拟旅游体验史主要包括神游史和卧游史两大部分。
所谓神游是指身体不至而心神旅游,泛指想象出来的旅游。神游主要是一种想象活动。在古代,人的旅游受到极大限制,现实不能满足人的旅游需要,人们就通过想象来获得满足,于是出现了“神游”这一虚拟的旅游体验方式。古希腊的《大地环游记》、古中国的《山海经》就属于早期的神游作品。在虚拟旅游体验史上,神游主要有仙游、梦游、幻游3种形式。仙游是想象的神仙之游:不受内外环境制约,随心所欲,无所不至,优哉游哉,绝对自由。仙游主要盛行于古中国,流行至今。屈原的《远游》及大量的“游仙诗”即为著名的仙游作品。梦游是假托梦境所作的精神之游,中西盛行。典型的梦游当属《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爱丽丝的仙境之游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的天姥山之游。幻游是以现实为基础幻想出来的旅游,主旨是批判现实,反思文化。幻游包括以社会文化为主题的奇幻之游和以科学技术为主题的科幻之游。前者如《桃花源记》中渔夫的桃花源之游,《镜花缘》中唐敖的海外之游,《神曲》中但丁的地狱、炼狱、天堂之游,《格列弗游记》中格列弗的探险之游;后者如《地心游记》中登布罗克一行的地心之游,《时间机器》中时间旅行者的未来之游。奇幻之游往往流行于社会动荡、转型时代,科幻之游则盛行于科技发达的近现代。
卧游最初的意思是通过居家欣赏山水画体验旅游,后扩大为通过欣赏与旅游有关的诗文、图画或影视等体验旅游。按此定义,现代兴起的“网游”――网上旅游(不是旅游电子商务或电子网络游戏)也属卧游。因为网游同传统的卧游一样,也是通过欣赏与旅游有关的诗文、图画或影视等体验旅游,只是体验的介质不同――前者是网络,后者主要是纸质。(相对于网游,我们也可以据此把传统的卧游称为“纸游”――纸上旅游。)卧游主要属于感知活动,也是以满足旅游需要为主要目的。传统的卧游兴盛于中国,以至于山水画也称为卧游图,如南宋李生的山水画称为《潇湘卧游图卷》、明代沈周的山水画称为《卧游图》、清初程正揆的山水画称为《江山卧游图》。网游则中外咸宜。美国权威旅游杂志《旅行家》曾选出世界“十大奇景”,第十景即为无国界的电子网络。
无规矩不成方圆。随着旅游体验的形成,旅游体验的规范亦随之出现。
最早形成的旅游体验规范应属旅游习俗。习俗是人类最早的行为规范,是道德、法律等其他规范的渊薮。早在原始社会末期的传说时代,祭祀旅行保护神――路神的旅行习俗就产生了。古中国的路神是“修”或“累祖”,行前要举行祭祀仪式,称“祖道”。古希腊的路神是“赫尔墨斯(Hermes)”,街头路口要树立赫尔墨斯的雕像,供行人识别、拜祭。其后,旅游习俗越来越丰富,如中国人出行要占卜择吉,外国人旅行要赠物送别。春踏青、秋登高、游必有记,则是古今中外普遍的旅游习俗。在现代旅游活动中,除了业已形成的传统旅游习俗之外,还有一些正在形成的新的旅游习俗。新的旅游习俗主要源于相关组织(包括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和研究人员根据旅游发展的需要制定的各种“守则”、“指南”和“规范”。
旅游道德是继旅游习俗之后又一重要旅游体验规范,它在上古时期即已出现。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到外邦旅行时不要带着本国的成见,即要人乡随俗。这一提示要求尊重目的地的文化,已成为告诫旅游者的金玉良言。古中国思想家孔子提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这一伦理思想也很快成为中国极为重要的旅游道德规范。近代以后,旅游道德的调整对象已从人与人扩大到人与自然。旅游者不但要尊重人,更要尊重自然。1999年10月1日,世界旅游组织第13届大会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通过了《全球旅游伦理规范》,对旅游道德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全球旅游伦理规范》的通过,标志着全球旅游道德的初步形成。
规范旅游者及其行为的旅游法规,是随着旅游问题的加剧而出现的。早在先秦时期,西周统治者为了管理旅行,建立了通行制度和宵禁制度;秦国为了驱民归农,过禁游惰、废逆旅的法令。这应该是旅游法规的先声。现代以来,随着旅游的发展及其影响的扩大,一些国家,尤其是旅游发展较早、较快的国家,感到了旅游立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20世纪40-50年代,有些国家开始制定有关旅游者的法律、法规;20世纪50-60年代,“旅游法”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到20世纪60-70年代,日本、韩国、巴西、墨西哥、英国等根据本国情况,相继制定了一些专门的旅游法律、法规。但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专门针对旅游者的法律规范体系,相关的内容只能从国家立法与行政部门制定颁布的法律、法规中去寻找。
(2)旅游文化史是旅游介入文化的发展史。旅游介入文化包括现实旅游介入文化、虚拟旅游介入文化,旅游介入文化史必然包括现实旅游介入文化史和虚拟旅游介入文化史。
现实旅游介入文化是随着旅游体验文化的产生而产生的。旅游者对旅游景观的体验起源于何时,至今未有定论;至少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出现。那时旅游现象刚刚萌芽,不足以引起社会有关方面的关注,自然谈不上什么旅游介人文化了,社会、政府、企业、学界介入旅游形成旅游介入文化,那已经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事了。
最早的旅游介入文化当属旅游服务文化。上古时期,随着旅游体验活动的出现,为之提供食、住、行、游等服务的旅店、交通、导游等应运而生了,旅游服务文化就此萌芽。在古希腊的城邦时代,有一种自愿为故国来客提供食宿、向导的服务惯制,服务者均为义工。这应当是后世旅游服务志愿者文化的源头;在古中国的西周时期,宾馆既已形成“宾至如归”的服务理念,要求视来客为家人,影响至今。近代以后,旅行社纷纷成立,严格意义上的旅游服务文化正式形成。
继旅游服务文化之后的是旅游景观开发文化。最初的景观开发作品当属上古时期埃及的圣苑、中国的苑囿、西亚的花园和希腊的官苑。其后累经设计,自然山水越来越人工化,园林的组成要素日益成熟,终于形成风格各异、自成一系的中国、西亚和西欧三大园林体系。近代以后,山河湖海、民俗古迹,无不列入开发范围,并形成多样的开发理念。
旅游宣传文化几乎与旅游服务文化和景观开发文化相伴而生。为了吸引游客,推销产品,上古时期中国酒店发明了“酒旗”(幌子)这一宣传形式,古罗马甚至出现了“某某酒店欢迎光临”的宣传标语。中古时期,导游手册大量出现,导游员、游记成为旅游宣传的重要载体,旅游宣传文化进一步发展起来。近代以后,旅游宣传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也越来越高,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以此为核心的旅游宣传文化也日益壮大。现在,旅游宣传文化已经成为一支最绚丽的旅游介入文化之花。
旅游研究文化同样历史悠久。在中国,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据史料记载,老子、孑L子、壶丘子、列子均曾讨论“游至”与“游道”。“游至”即游的最高境界,“游道”即游的艺术方法,这些一直是中国旅游大家津津乐道的旅游核心问题,已经讨论几千年了,至今仍是旅游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西方,关于旅游的研究可追溯到16-18世纪“要不要旅行”的大讨论。近代以后,西方成了世界的旅游研究中心,旅游研究文化的西方色彩也越来越浓厚了。
虚拟旅游介入文化也是随着旅游体验文化的产生而产生的,所涉及的虚拟旅游介入主要有虚拟导游服务(如但丁《神曲》中的浮吉尔、俾德丽采导游,屈原《远游》中的丰隆向导);虚拟食宿服务(如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便要(邀)还家,设酒杀鸡”,屈原《远游》中的“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虚拟交通服务(如但丁《神曲》中的开隆使船,屈原《远游》中的风伯开道)等。最初的虚拟旅游介入是从虚拟旅游的角度提出来的,没有形成独立现象。在虚拟旅游的最高层次――“仙游”中,上述虚拟旅游介入更是可有可无,因为这些仙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逍遥游》),已经达到“无待(无需依赖任何介体而随心所欲)”的境界了。
现代以后,随着网游的兴起,网游介入文化兴盛起来。目前已经陆续开发出一些网游介入系统,如桌面虚拟现实系统――主要通过计算机显示器来显示虚拟世界;坐舱式虚拟现实系统――主要通过置身于特制的转动坐舱从不同的角度观看虚拟世界;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用户通过头盔式显示器或全方位监视器自由地环顾虚拟空间。网游介入系统为人类开辟了一个新的生存和休闲空间,在其中,人们不必像在传统旅游世界那样受到因财富、地位、身份等不同而产生的歧视和压抑,可以平等地进行游览、交流,充分的解放思想和“人性”。从这个意义上说,网游介入系统不只是对传统旅游文化的一种颠覆,更是一种文化创造――一种平等、宽松的文化环境的塑造。网游介入文化的兴盛,标志着虚拟旅游介入文化已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现象。
2 旅游文化史的分期
研究旅游文化史,绕不开旅游文化史的分期。这既是旅游文化史研究的基础,也是旅游文化史研究的方法。本文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探讨旅游文化史的分期标准和具体分期。
2.1学界对旅游文化史分期的认识
关于旅游文化史的分期,学界已取得不少成果。郝长海等先生认为:纵观旅游文化史的发展行程,大体上可以分为3个阶段:一是19世纪初叶之前的古代旅游文化,具有功利性、求知性、宗教性、审美性等特征:二是19世纪初叶至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近代旅游文化,具有驳杂性、制度性、娱乐性、跨文化性等特征;三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兴起的现代旅游文化,经济与科技因素大增,消遣娱乐需求高涨,负面价值增多。这一说法出现较早,影响较大。
谢贵安等先生认为:世界旅游文化史可以分为起源与发展(上古-15世纪)、突变与扩展(15世纪-18世纪)、交流与整合(18世纪-现在)3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的上古时期,中西两大旅游文化系统分别在欧亚大陆的两端发生并成型。中古时期,中国旅游文化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西方民族冒险勇进的旅游性格也借教士、骑士和商人的旅游活动顽强地表现出来。在第二阶段,紧接中国人之后进军海洋的是西方的探险家,他们掀起了第二次跨越海洋的历史巨浪,并一浪高过一浪地将跨越海洋和联结文化圈的事业继续了下去。在第三阶段,东西两大文化民族的旅游风尚开始接触,并发生冲突。加上其他因素的作用,最终导致环球旅游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形成世界性的旅游文化系统。谢先生的分期着眼于文化流变,为多家引用。
喻学才等先生认为:欧洲的旅游文化主要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公元前8-公元前3世纪),唱主角的是古希腊人。希腊人经过许多世纪的探险旅游,地理观念从原来熟悉的地中海周围扩张到印度和非洲。在第二阶段(公元前3世纪-3世纪),唱主角的是罗马人。本阶段欧洲的旅游文化主要体现在探险旅游上,罗马的探险集中在西欧陆地和不列颠岛。在第三阶段(3世纪-15世纪),传教士唱主角。中世纪的欧洲旅游文化有极浓的宗教色彩。在第四阶段(16世纪-现在),欧洲旅游文化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局。旅游中介机构的出现以及随之而起的旅游产业使旅游文化打上一系列迥异于此前许多个世纪的痕迹。喻先生还把中国的旅游文化分为神话传说和信史两个时期。其中信史时期又分为夏商周、秦汉、六朝、唐宋、元明清、晚清民国等若干阶段。喻先生的欧洲旅游文化分期着眼于旅游文化主体的变化,很有特色;中国旅游文化分期则以朝代更替为标志,很有代表性。
沈祖祥、马勇则分别对中国旅游文化史分期做了探讨。沈祖祥认为:中国旅游文化史可分为形成(先秦秦汉)、勃兴(魏晋南北朝)、鼎盛(隋唐宋)、发展(元明清)、转型(近现代)5个时期;马勇认为:根据对旅游文化的主体、客体和媒体以及旅游观念等发展变迁的综合考察,可将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历程划分为滥觞(先秦秦汉)、勃兴(魏晋南北朝)、隆盛(隋唐)、新变(宋元)、穴结(明清)和转型(近代)等6个时期。沈、马的中国旅游文化史分期着眼于旅游的自身发展,兼顾朝代的更替,在学界亦有影响。
2.2旅游文化史分期之我见
2.2.1 分期标准与分期对象
如前所述,上述各家的旅游文化史分期影响较大,但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造成差异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分期标准和分期对象并不相同。
从分期标准看,目前的旅游文化史分期标准实际上有两种:一是按社会发展史的不同阶段,把旅游文化史相应分割若干个时期,如以朝代命名的旅游文化史阶段;二是按旅游文化史的阶段性,把旅游文化分为若干时期,如以“形成”“勃兴”“鼎盛”“新变”“穴结”“转型”命名的旅游文化史阶段。分期标准不同,分期阶段必不相同。
再从分期对象看,目前的旅游文化史分期对象形式上也有两种:一是旅游史,二是旅游文化史。大部分学者认为旅游史就是旅游文化史,所作的旅游文化分期,对象当然是旅游史了(奇怪的是,其中大部分人又认为旅游不同于旅游文化);小部分学者认为:旅游史不同于旅游文化史,所作的旅游文化史分期,对象自然锁定旅游文化史了(遗憾的是,持此观点的学者多未能坚持到底,他们笔下的旅游文化史仍多是旅游史)。分期对象不同,分期阶段也不相同。
可见,欲统一旅游文化史的分期,必先统一分期标准和分期对象。
我们认为:旅游文化史分期标准还是以第二标准――旅游文化史的阶段性较为科学。进行历史分期,不仅仅为了方便学习历史,更是为了方便把握历史――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与发展规律。旅游文化史也不例外。用社会史的分期标准处理旅游文化史的分期,固然简便易行,却容易忽略旅游文化史的特殊性,有生搬硬套之弊。
至于分期对象,无疑应统一到旅游文化史上来。旅游史不是旅游文化史,也不能代替旅游文化史。为旅游文化史分期却以旅游史为替身,显然是找错了对象。目前已有的旅游文化史分期几乎全是旅游史分期,这正是进行历史分期时弄错对象的结果。
综上所述,按旅游文化的阶段性亦即旅游体验文化与旅游介入文化的发展阶段进行分期,这才是明智的选择。
旅游文化史是旅游体验文化与旅游介入文化的发展史,旅游体验文化与旅游介入文化的发展有时是不同步的;旅游文化的形成是多元的,各地的旅游文化发展是不平衡的。在这种情况下,旅游文化史分期的界标如何确定?笔者主张:旅游体验文化与旅游介入文化发展不同步时,界标的确定以旅游体验文化为重心;各地旅游文化的发展不平衡时,界标的确定以旅游文化相对发达者为重心。因为旅游体验文化是旅游文化的核心,旅游文化相对发达者是区域旅游文化的代表。
2.2.2 宏观分期与中观分期
(1)宏观分期。按着上述分期原则,从宏观的角度,整个旅游文化史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3个大的历史阶段,起讫时间分别为公元前31世纪、18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现在。
公元前31世纪是人类旅游文化史的起点。旅游文化是在旅游的基础上形成的,旅游从哪里开始,旅游文化就从哪里开始。一般认为,人类旅游与旅游文化始于原始社会末期、人类文明初期。具体时间是什么?我们认为:具体时间是公元前31世纪。埃及阿拜多斯曾出土一块刻有古埃及第1王朝第2任或者第3任法老Djer名字的象牙板,其上隐约记载了Djer巡游三角洲地区布托和舍易斯的情景,距今已有5000多年。这应是人类旅游体验之始,也是人类旅游文化的开端。至于旅游文化起源于数万年前的说法,根本就是将迁徙与旅游混为一谈了。
18世纪中叶是世界旅游文化史古代与近代的分界点。
近代的旅游文化,其主流无疑是资本主义的。资本主义的旅游文化早在14世纪工商业发达的欧洲既已出现,只是那时还不是主流。经400年的积累,资本主义的旅游文化终于在18世纪中叶实现从亚文化向主文化的华丽转身。其标志性事件有两个,一是大规模自然旅游体验的出现,二是传统求知旅游体验的质变。在西方,18世纪前已出现零星的自然旅游体验,其资本主义因素虽较中国为多,但仍属非主流。18世纪中叶,欧洲首次出现了有明确目标和自我意识的大规模自然旅游体验活动,酷爱自然、崇尚自然、回归自然成为该体验活动的主旋律。由于它与工业革命密切相连,又以资产阶级的浪漫主义精神为指导,加之规模巨大,其资本主义性质和主导地位一举奠定。求知旅游体验古已有之,欧洲17世纪兴起的教育旅游(又称大旅游)及由此引发的求知旅游体验,堪称规模空前:贵族子弟几乎都要做一次全欧游学,贵族游学体验成为社会旅游体验的大宗。18世纪中叶起,游学文化的主体和内容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主体由传统的贵族子弟转变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内容由学习贵族文化转变为享受生活乐趣。长达百年的贵族游学文化就这样摇身一变成为资产阶级的游乐文化。显而易见,欧洲18世纪中叶的旅游体验文化已经驶入近代的轨道。欧洲的近代旅游介入文化也是从18世纪中叶开始逐渐形成的:1760年,近代大饭店服务文化出现;40年后,近代交通服务文化出现;又40年后,近代旅行社服务文化出现。18世纪中叶,中国正处于康乾盛世晚期,中国旅游文化虽然也达到古史最――帝王巡游文化空前绝后,士人漫游文化华章毕现,饭店服务文化尽显旅游色彩,景观开发文化进入全盛时代,但其主流仍属封建性质,其在旅游文化史上的界标意义,首先是古代旅游文化的由盛转衰,然后才是近代旅游文化的化蛹成蝶。因为中国古代旅游文化直到19世纪中叶才宣告终结。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资本主义旅游文化由亚文化向主文化的华丽转身,昭示世界旅游文化正在告别古代,迈向近代。而发生这一历史转折的18世纪中叶,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世界古、近代旅游文化的最佳分界线。以19世纪中叶近代旅行社开端为古、近代旅游文化分界线的流行说法,无视此前百年主流旅游文化的近代属性,独重旅行社服务文化,真正是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20世纪中叶是世界旅游文化史近、现代的分界点。
首先,20世纪中叶是世界近代旅游文化史的终点。近代旅游体验文化的主体是资产阶级,较之古代旅游体验文化的主体,也算是“大众”了,但较之现代旅游体验文化的主体,仍然是“小众”;近代旅游介入文化的主干是中、上层文化,较之古代旅游介入文化,更多平民色彩,但较之现代旅游介入文化,仍然是贵族文化。如果发生近代旅游文化从“小众”向“大众”、从贵族化向平民化的转变,就意味着近代旅游文化走向衰落。事实上,这种转变在20世纪初就开始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出国旅游仍然是少数有钱有权人的专利;战后,出国旅游开始大众化了。1908年前,饭店服务文化仍然是大饭店的贵族服务文化;1908年后,饭店服务文化开始向商业饭店的平民服务文化转变。1914年后,近代旅游文化加速衰亡: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让衰变中的近代旅游文化伤痕累累;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让伤痕累累的近代旅游文化奄奄一息;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让奄奄一息的近代旅游文化走向尽头。
其次,20世纪中叶是世界现代旅游文化史的开端。现代旅游文化有两大特征:一是旅游文化大众化,二是旅游文化一体化。旅游文化大众化是指旅游文化主体来源广泛,数量众多;旅游文化产品大众制造,全民共享。旅游文化一体化是指旅游文化由点到面,由区域性到世界性。旅游文化的大众化在19世纪中叶已见端倪,但真正的大众化是从20世纪中叶开始的:1950年,全球的国际旅游人次为0.25亿;1960年,全球的国际旅游人次为0.72亿;1970年,全球的国际旅游人次为1.58亿。国际、国内旅游人次按1:9的比例推算,1950年至1970年全球国际、国内旅游人次由2.5亿增至15.8亿。20年间国际国内旅游人次增长6倍多,包含了各个阶层。这还仅是旅游体验文化主体,旅游介入文化主体尚未计算在内。随着旅游文化主体的大众化,旅游文化产品也趋于大众化:旅游体验文化产品由雅而俗,旅游介入文化产品由贵族化而平民化。旅游文化的一体化也是从20世纪中叶开始的:20世纪50-60年代,探险、文化、生态等旅游体验主要流行于欧美、肯尼亚,现在已遍及全球,随着国际旅游者的增多和网络媒体的发达,这些旅游体验文化已由一时一地变为世界共享,其体验模式也因相互效仿而越来越趋同化进而国际化。这是现代旅游体验文化而且是主流体验文化的一体化。20世纪50年代前后,旅游介入文化也呈现出快速一体化的趋势:1947年,世界旅游组织前身官方旅游组织国际联盟成立;1949年,世界国际旅行社协会成立;1951年,国际旅游科学专家协会成立。上述世界性旅游组织分别是旅游行政、旅游企业、旅游学术等方面的代表,它们的成立,是旅游介入文化一体化的缩影。现代旅游文化的两大特征始于20世纪中叶,具体说是20世纪50年代前后,因此,20世纪中叶(或者说20世纪50年代)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近、现代旅游文化的分界点。
“现在”是旅游文化史第4个最重要的时间点。意大利史学家Bendetto Croce有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旅游文化史也不例外。它形成于“过去”,壮大于“现在”,发展于“将来”。但“将来”的历史还未发生,它的休止符只能暂时停留在“现在”,“现在”也就成了既有旅游文化史的最后一个时间点。
(2)中观分期。从中观的角度看,古代、近代、现代旅游文化亦可各自细分为若干小的历史时期。
古代旅游文化可分为形成、消长、嬗变3个时期。
古代旅游文化的形成阶段从公元前31世纪开始,到2世纪、3世纪之交结束。古代的旅游文化是多元发生的,埃及、西亚、欧洲、中国等都是旅游文化的发源地。其中,最重要的旅游文化区无疑是欧洲和中国。古欧洲旅游文化迭经古希腊、古罗马人的积累、创造,兼融地中海周边的旅游文化,至2世纪罗马兴盛时期,大体具备了贪图享乐、偏爱冒险、讲究科学、张扬个性等基本特征。兴盛时期的罗马旅游文化是欧洲旅游文化的主要源头,上述特征的具备,意味着欧洲旅游文化的形成。中国古代旅游文化以怡情、修身、观道、恤民为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具备,秦汉时期更加突出。这意味着中国古代旅游文化至迟在在2世纪也已形成。东西两大旅游文化在2世纪相继形成,由此决定了2世纪、3世纪之交必然是旅游文化史重要的分界点。
古代旅游文化的消长阶段始于2世纪、3世纪之交,结束于14世纪中叶。本阶段旅游文化的显著态势是此(西)消彼(东)长,故名。2世纪、3世纪之交成为古代旅游文化史的重要分界点,除了因为古代旅游文化形成于此前,还因为它开启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古代旅游文化的消长阶段:2世纪末,罗马安敦尼王朝灭亡,罗马帝国陷入最混乱时期。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西方严格意义的旅游不绝如缕,旅游文化一蹶不振。与此同时,中国的东汉王朝名存实亡,中国也陷入分裂割据的混乱局面,大批知识分子走向山林,开启了旅游文化史上首次自觉、大规模的自然旅游体验。古代旅游文化消长阶段如此开端,奠定了本阶段旅游文化西衰东盛的发展格局:在西方,欧洲旅游文化自2世纪末衰落后,取而代之的是宗教旅行文化,真正的旅游文化进入“冬眠”状态,而且一“眠”就是千年,直到12世纪开始复苏。14世纪初但丁的“三界”神游及作品《神曲》标志着欧洲旅游文化复苏的完成。14世纪中叶,一场突如其来的黑死病(鼠疫)横扫欧洲,消灭了1/3的欧洲人口,复苏的旅游文化几乎再次进入“冬眠”状态。在欧洲古代旅游文化走向衰落的时候,东方旅游文化却日益繁盛。在中东,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开始崛起,并逐渐成为重要旅游文化区。14世纪中叶,阿拉伯著名旅行家Ibn Battuta的亚非之游及其游记为盛极一时的阿拉伯旅游文化书写了完美的最后一章。在远东,随着封建社会的成熟和古代旅游的进步,3-14世纪中叶的中国旅游文化又迈上新的台阶:在旅游观念方面,中国人对旅游有了新的认识,不同旅游方式观和旅游价值观,各行其道。在旅游体验方面,旅游体验继续由社会领域向自然领域延伸,自然体验成为旅游体验的主流;旅游体验趋于艺术化、哲理化,行为和成果都变得前所未有的精致;在虚拟旅游体验方面,神游、卧游体验十分发达,前者如曹植笔下的仙游、李白笔下的梦游、陶渊明笔下的幻游,后者如宗炳自述中的卧游,均瑰丽多彩,辉耀古今。在旅游服务文化方面,不但逆旅食店兼营食宿服务,馆驿也开始向私务旅行者开放,旅游服务文化的色彩日益浓厚;在景观开发文化方面,古典旅游景观设计日趋成熟,园林设计完成了从“范山模水”到“尚理重神”的转变。这一时期,中国的旅游文化,无论是旅游体验文化,还是旅游介入文化,都超迈上古,并遥遥领先于世界。14世纪中叶后,中、西旅游文化变局频现,阿拉伯旅游文化风光不再,世界古代旅游文化进入新的阶段――嬗变阶段。
所谓“嬗变”,是指古代旅游文化高度发达,酝酿质变。这个阶段始于14世纪中叶,止于18世纪中叶。在西方,欧洲旅游文化历经持续的鼠疫和连绵的战争,开始复兴。特别是16世纪以来,发展势头益发强劲(有学者认为这是欧洲旅游之始:传统的“温泉旅游”体验再现辉煌,新兴的海滨旅游体验颇为流行,旅游审美体验开始崭露头角,旅游求知体验、旅游探险体验更是迭起,虚拟旅游体验以《格列弗游记》(Jonathan Swift著,1726出版)为标志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人们的旅游观念由保守而趋于开放,旅游服务文化由单一而趋于多样。欧洲14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的旅游文化,既有传统的强大的封建主义基因,也有新兴的壮大的资本主义因素,既有本土的特质,也有外来的养分,各种成分交织在一起,汇成一股壮观的洪流,新旧裹挟,呼啸着穿越中世纪的寒夜,向着近代的黎明奔腾而来。在东方,中国正从明朝建立走向康乾盛世,中国古代旅游文化也经历着最后的辉煌:旅游行为方式雅俗竞胜,旅游心理取向内外并行,传统旅游进入全面反思阶段,旅游服务文化丰富多彩,古典景观设计进入集成时代。同西方旅游文化一样,此时的中国旅游文化虽然以传统为主,但也有一些开新的因素,如探险旅游体验盛行,科考旅游体验大兴。正是这些开新的因素,为近代旅游文化的到来做了铺垫。只是较之西方,开新不足而集成有余,以至于18世纪中叶,西方旅游文化率先迈入近代的门槛,中国旅游文化还停留在古代。领先世界1000多年的中国旅游文化,就在这短短的400年间,被西方迎头赶上并最终超越。
近代旅游文化可以19世纪中叶为界,分为前后2个时期。近代旅游文化史除了上限18世纪中叶和下限20世纪中叶外,恐怕没有哪个年代像19世纪中叶那样重要了――许多重大旅游文化事件都集中在这个年代:1840年,中国迈人近代社会,中国旅游文化打开了通往近代的大门;1845年,托马斯・库克创建世界首家旅行社,近代旅游服务文化的核心从此形成;1851年,首届万国博览会在伦敦举行,参观者600多万,开旅游文化大众化的先河;1852-1858年,世界级旅行家、俄国作家冈察洛夫(IvanAleksandrovich Goncharov)环游欧亚,完成了旅游文化史里程碑式的巨著《冈察洛夫环球游记》;1863-1869年,“科幻之父”、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Jules Veme)先后出版了《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从月球到地球》《格兰特船长的女儿》《海底二万里》等系列科幻小说,开辟了神游文化的新时代。这一系列重要事件使19世纪中叶成为近代旅游文化前、后期的当然分界线,以此为界,近代旅游文化前后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在前期,西方旅游文化率先迈人近代的门槛。自然观光成为旅游大宗,人、家、山、水、林、沙、星、云,成为自然旅游体验的永恒主题;假日旅游风靡一时,温泉旅游体验和海滨旅游体验成为中产阶级的时髦风尚和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前所未有的探险、考察旅游大潮出现了,形成了惊心动魄的另类旅游体验文化;大饭店服务文化、轮船服务文化、火车服务文化相继出现,近代旅游介入文化开始形成;随着美国的独立,北美旅游文化区也开始形成。
在后期,世界近代旅游文化出现新的局面。北美自然观光体验沛然兴起,新大陆成为领略自然的壮美与神秘的最佳场所;西方温泉度假疗养旅游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也加入其中;海滨旅游进入疗养娱乐阶段,滨海旅游体验也由疗养向娱乐延伸;探险、考察体验在世界各地广泛普及开来;以《时间机器》(Wells H.G.著,1895出版),《太空旅行记》(Georgios Melis导演,1904年上映)等为载体的科幻旅游体验达到新的高峰。交通服务文化从传统转向现代,饭店服务文化从贵族化转向平民化,旅行社服务文化成为近代旅游服务文化的标志,旅游宣传成为近代旅游介入文化的亮点,有组织的旅游景观开发开始兴起,旅游研究从文化向经济转移。中国旅游文化充满忧患意识并与西方接轨,北美旅游文化区完全形成并与欧洲旅游文化区交相辉映。1914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相继爆发,世界近代旅游文化走向衰亡。
现代旅游文化可以20世纪9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2个时期。同19世纪中叶一样,20世纪90年代也是重大旅游文化事件集中的年代:1990年,首届中国旅游文化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旅游文化从学术走向学术中心;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旅游文化模式全面转型;1992年,旅游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旅游介入文化的发展获得了无比丰厚的基础;1997年,全球联网主机近2000万台,上网人数突破1亿,旅游文化进入网游时代;1999年,美国安德森太空冒险旅行公司和俄罗斯空间联盟公司合作开发“太空旅游项目”,并于20个月后完成自费旅游者Dennis Toti的太空“非常之旅”,太空旅游的体验与介入首次由虚拟变为现实。重要的年代,必然是重要的界标。以20世纪90年代为中界的现代旅游文化,前、后期确有大量的变化:
在旅游体验文化方面,20世纪90年代前,旅游体验文化的主流是普通化;20世纪90年代后,旅游体验文化个性化的脚步明显加快。
二战后旅游体验文化普通化主要表现有两点:一是旅游体验的行为方式趋于普通化;二是旅游体验的心理倾向趋于普通化。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等旅游体验工具和观光游、海滨游、乡村游、体育游、文化游等旅游体验形式原本只有少数人才能够享受得起,二战后不出几十年,很快成为一般大众普遍选择的普通旅游方式,这是旅游体验行为方式普通化的典型事例;二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单一性旅游需要占据主流,大多数旅游者渴望和谐、熟悉、稳定、可预见性,不希望旅游出现非单一性,团体包价旅游盛行,这是旅游体验的心理倾向趋于普通化的典型事例。
与普通化相对的是个性化。普通化旅游体验文化久了,不免厌倦,个性化旅游体验文化于是受到青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个性化旅游体验文化获得长足发展,主要表现有三点:一是普通旅游体验个性化,二是个性旅游体验扩大化,三是虚拟旅游体验普及化、定制化。现代以来,乘坐火车、游船旅游是一种非常普通的旅游体验方式,这种方式已传统得既让人厌倦,又让人难舍。于是,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上不少旅游者纷纷尝试乘坐豪华列车、豪华游船的旅游方式。这是普通旅游体验个性化的例证。“背包旅游”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是欧美年轻人追求个性的结果和表现。20世纪90年代后,背包旅游之风已流行世界各地。从欧美到非洲,从亚洲到大洋洲,到处都能看到这样一些年轻人:手执一张地图,身背一个大双肩包,全身便装,脚踏旅游鞋,步行穿梭在城乡山水之间。这是个性化旅游体验扩大化的证明;网游体验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种充满个性的虚拟旅游体验。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网游体验行列中来。“一项新的研究发现,45%的成年美国互联网用户利用了能够使他们虚拟地到其他地方旅游的功能。尽管大多数网络活动都是年轻人的天下,但年龄稍大些的用户更喜欢参加虚拟旅游活动……城市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互联网用户也更喜欢参加虚拟旅游。”有些网游者连这样充满个性的体验也不满足,进一步要求定制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虚拟旅游产品,如独特的“旅游线路”、全套的“旅游证明”。这是虚拟旅游体验普及化、定制化的反映。
在旅游介入文化方面,20世纪90年代前,旅游介入文化盛行标准化;20世纪90年代后,旅游介入文化凸显个性化。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旅游文化可持续旅游发展
近20多年,我国旅游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经过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人们意识到经济增长只是手段,经济发展才是目的,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中心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旅游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从而构筑旅游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文化内涵的阐释
现代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影响很大。文化的内涵,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笔者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总体上对文化的内涵得出以下认识:
1.1 文化的广泛性
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对文化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也正说明文化内容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视角可以把文化进行细分,旅游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1.2 文化的层次性
文化具备特有的层次结构,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中介层的教育文化。所以“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因此,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应当多方位、多层次思考。
1.3 文化的模糊性
由于文化涵盖面广泛,有学者提出文化天然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内容既具体又抽象,“模糊的文化和文化的模糊,使得我们在理解、研究文化时,有时不得不不求甚解”。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
1.4 文化的差异性和发展性
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各民族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在稳定与发展的对立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
2、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1 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
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2 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
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象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2.3 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入的重要驱动力。
2.4 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
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
2.5 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
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学习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本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传播和交流了两地的文化。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众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旅游者大规模持续来访,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更多的是消极部分,最明显的是使当地文化不正常的商品化,这类变化对于那些原本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会风情民俗为基本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来访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将使这些目的地失去原有吸引力,失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乃至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基础。
3、结语
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春山.旅游文化——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关键词:节假日旅游;经济意义;文化内涵
一.我国节假日的发展轨迹
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与它的环境密不可分,国家规章制度的实行也肯定与它的政治、经济密切相关。五一、十一长假就是在1992—1998年我国宏观经济陷入了经济增长与消费疲软的困境,消费与生产的矛盾日益激化的背景下产生的。为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从1999年五一、十一长假正式开始。于是人们利用长假,纷纷出游。当时人们纷纷用“井喷”来形容这种突如其来的旅游大潮。摩肩接踵的旅游人群,让所有的旅游热点地区的景区、宾馆、交通、餐饮等价格成倍上涨。从那时开始,人们发现原来长假蕴藏着这么多的“黄金”,媒体用“钵满盆满”来形容商家的收获。于是五一、十一长假被人们称为“黄金周”。黄金周成了商家创利的重要时机之一。十年来“黄金周”确实完成了最初的使命:刺激了消费,拉动了需求。
新事物固然有其强大的生命力,但随着环境的改变、社会的日新月异,新事物逐渐会丧失其原有的优势,那它就会面临淘汰或被改良的问题。另外黄金周的弊端也日渐显现。当“黄金周”演变成消费热潮之后大量的消费需求在短短的几天之内被释放。而生产过程需要一定的调整周期。从而导致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在黄金周期间供不应求的刺激下,社会上更多的资源被调配于应对黄金周的需求,当黄金周的消费热潮过后,整个市场出现了消费低潮,间接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状态。另外,由黄金周引起的交通拥堵、景点爆满等负面影响,使黄金周逐渐褪尽原有光环。从最初的全民狂热,到随后的大面积疑惑,每个黄金周过后,都给我们流下来太多的思考。黄金周正是在这样的追问、分析、质疑下不断发展。
当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在家度过“黄金周”,或在此期间探亲访友时,由“黄金周”引起的争议愈演愈烈了。从第一个黄金周开始,黄金周就是以旅游为其特征,将近十年的“黄金周”经历,催生了一个旅游时代。当大对数人的黄金周被习惯冠以“旅游”的名义时,很多人对“黄金周”期间在家休息反而不习惯了,反而觉得“黄金周”已经没有意义了。其实黄金周为何不是休闲的黄金周、探亲的黄金周,度假的黄金周呢。终于,在种种压力和非议下,五一黄金周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由清明、五一、端午等几个小长假代替,但是十一的黄金周依然存在。
二.节假日的经济意义与文化内涵的博弈
众所周知,十月一日本应是举国同庆日子,但是人们过度关注“黄金周”的经济利益,整个社会冲刺着黄金周到底能给社会带来多大收益、给商家带来多少回报的金钱的诱惑之下,忽视了它的文化内涵。虽然十一不像清明节、中秋节那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但国庆节也是中国人民值得留恋、祝贺的日子。提到十一长假,我们想到的是黄金周,想到的是经济利益。但是这种文化意义却逐渐被我们淡忘了。另外黄金周本应是老百姓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之后休息娱乐的时间,可是各个商家对待它的态度远比老百姓热衷的多。它被老百姓称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在旅游景点、交通等面临强大压力情况下,现在大多数人选择在家渡过黄金周,未免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十年后的今天,国内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我们更应该淡化“黄金周”的经济意义,更加关注它的文化内涵。转变休闲娱乐的实施模式,将老百姓的休闲娱乐放在首位。
1980年在菲律宾马尼拉世界旅游会议上通过的《马尼拉宣言》指出“人必须享有积极的休息、假日,必须享有在人本身所需要的闲暇及娱乐时间内自由旅行的权利”。使用闲暇时间的权利,特别是由于工作权利而带来的度假、旅行和旅游自由的权利为《世界人权宣言》及许多国家的法律视为为实现人类自身价值的一个方面。对社会而言,每个社会有义务赋予其公民最为实际的、有效的、毫无歧视的权利。
我国的黄金周实施这么多年来,已经在人们的心目中形成了一个真正的盛大节日。每次黄金周来临的前夕,人们就开始盘算着如何利用这个长假来做自己想做而没时间做的事情。比如远在他乡就读或工作的孩子回家探望自己的父母、学习、进修、考各类证照、聚会购物等等。当今的工作节奏非常快,大多的工薪阶层都没能有时间好好的休闲放松一下,所以黄金周的长假就是这些工薪族彻底放松自已、好好娱乐、休闲的最佳机会。虽然每次黄金周后,人们都说好累好辛苦、在家没意思等等,但谁不期盼有这种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时光呢?确确实实地说,黄金周已成了国人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么多年来,人们已经习惯了黄金周这样一个长假。
有些人称,随着带薪休假制度的逐步实行,黄金周会自行消失。但是由于我国劳动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带薪休假制度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却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是难以做到的,尤其在民营企业。因此如果完全取消黄金周,会极大地影响人们的休闲娱乐生活,不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三.淡化节假日旅游的经济意义,提升其文化内涵
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一下黄金周的经济意义,而把它过渡到旅游文化内涵上来呢?其实,黄金周为何不能看成是一个新的文化现象呢?黄金周体现了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反映了一种文化现象的追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认识,这是中国整个社会的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其次,不论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多么现实、重要,都不会也不可能是各国作出鼓励发展旅游业的决策的唯一标准。度假的权利,公民熟悉自己周围环境的机会,更深刻地了解国民性及把每个人与其同胞联系在一起的凝聚力、文化和民族归属感,才是人们真正应该追求的目标。实际上黄金周假日的产生和发展也改善了中国总体的国际形象。外国人老是说中国没有人权,《国际政治权利公约》写着度假作为人权的存在,中国也签署了这项公约。所以,黄金周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国际形象的一种提升,中国在逐步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把人们认为黄金周是经济的黄金周转变到是休闲的黄金周、度假的黄金周观念上来,恐怕需要政府、旅游企业以及公众的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应该通过法律、法规制度来保障公民的休假权利,制定一系列的法律进行保障人民的休假权利,使企业意识到给予工作人员正常的休假权是企业一项基本义务。 政府推行奖励旅游制度,如日本为了推行企业奖励旅游制度,也是作为扩大内需的一种措施,规定企业组织奖励旅游其中有一部分费用可以计入成本这等于是政府出钱来办奖励旅游。加大鼓励对旅游基础理论研究的力度,从理论上解决旅游者的本质属性,理清旅游、休闲和旅游休闲等一系列基本概念。扩大对黄金周文化意义的宣传,打造中国旅游的黄金周文化品牌,使黄金周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兼具的休闲假期,使黄金周逐步成为中国人团聚、休闲、出行、购物的一个“新民俗”。
其次,旅游企业应该分时推出具有不同特色的旅游产品,能够吸引旅游者在不同的时间参观旅游景点。开发乡村休闲旅游、工业旅游等多种旅游模式,把旅游业从一般观光的旅游景区中分流出来。企业应该落实奖励旅游制度,因为他可以提高企业自身的凝聚力,培育团队精神,也有一种广告效应。另外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互帮互助,共同应对黄金周期间的旅游问题。
最后,社会公众应该有一种理性的休假意识。首先应该认识到黄金周是我们的正当休假权利神圣不可侵犯。至于休假的方式,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包括探亲、访友、购物。而旅游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如果有意愿旅游,应该及时了解黄金周期间的旅游信息,为了提高旅游旅游质量,自觉避开旅游高峰期。
旅游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权利,是社会进步和繁荣的标志。因此,对待黄金周,我们应该从对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过于关注转到更加重视黄金周的文化内涵上来。那样我们才能全面地看待黄金周,才能正确地对待它所产生的各种社会现象。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宁夏;沙地改造;旅游文化意义
中国沙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面积约130.8万平方千米,在辽阔的沙区自然资源丰富,有广阔的天然牧场,充足的热能、太阳能和风能。在对沙区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改造沙地时,要把握适度原则,防止沙漠化的扩张,生态系统的破坏,变害为利的去发展我国沙区。
一.宁夏沙漠化现状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我国沙漠主要包括戈壁及沙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区、华北及东北。沙漠区气候干旱少雨,风沙大,辐射强度高,蒸发量大。宁夏是我国重要的沙区之一,长期遭受风沙危害,全区沙漠化面积达118万公顷。沙尘暴是在我国北方地区常出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春冬季节,沙尘暴发生时,黄沙漫天,昏天暗日,给宁夏的生产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据沙尘天气年鉴统计资料显示,受蒙古气旋和冷锋的影响,2000年到2004年发生沙尘暴共28次,扬尘天气22次,其中强沙尘暴8次,风力最大可达8到9级。
二.宁夏沙地改造现状
1994年钱学森提出沙产业理论,即利用沙区的资源优势进行生产活动的新兴产业。宁夏位于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毛乌素沙地的接壤处,具有发展沙产业的独特优势[1]。
(一)治沙工程
目前,沙漠化是干旱地区面临的严重的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沙漠区的生态系统极其脆弱,治沙工程的建设时必不可少的。沙丘形态复杂多样,治理难度较大,三北防护林工程产生了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宁夏沙区在封沙育草育林、栽植固沙植物,以及修建人工沙障防护林等生物治沙措施方面取得了成效。宁夏沙坡头是区内沙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了包兰铁路不被沙漠淹没,顺利地通过腾格里沙漠,中卫在铁路两旁建立麦草方格沙障,沙丘不再向黄河逼近,确保了包兰铁路的畅通,目前,中卫沙坡头已成为景色优美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因保护铁路的治沙工程却成就了今天宁夏旅游的重点景区。
(二)绿洲农业的发展
在沙漠区,气候干旱导致农业经济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生态系统脆弱,但是这一地区发展了独具特色的绿洲农业。宁夏平原地势平坦,黄河流经宁夏大部地区,具有发展绿洲农业的良好条件[2],宁夏已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瓜果甘甜可口以及醇香口感的大米已远销全国各地。绿洲农业的发展不仅使得该区的气候有所改善,而且有效地抑制了沙漠的扩大侵袭。
(三)沙区旅游业的发展
宁夏沙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沙漠、风蚀地貌、戈壁滩、雅丹地貌等,这些在干旱气候下形成了特殊的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吸引力。腾格里沙漠南部中卫沙坡头,宁夏5A景区沙湖,西夏王陵,镇北堡影视城等这些独特的旅游地构成了荒漠景观的一大特色。依据当地特色,宁夏特色旅游业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3]。宁夏沙漠旅游在国内及国际的知名度逐渐提高,采用多景点联合,多点一线的开发模式,扩大了沙漠旅游市场[4]。另外,生长于干旱气候中的枸杞也是本区的特色产品,具有适应干旱区生态特征,主要产于宁卫平原和银川平原。依赖于干旱区的气候特征,光照充足,葡萄、哈密瓜、西瓜等独具特色的瓜果,甘甜可口,含有很高的糖分。宁夏正准备在中卫建立宁夏国际沙漠博览园,在园内展示近年治沙成果,建立沙产业园,宣扬沙漠文化,目前宁夏沙漠旅游产业已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之一。
三.荒漠景观的文化意义和内涵
旅游景观中沉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沙漠景观成就了豁达豪情的沙漠英豪。沙漠景观是一种独具特色的风景资源,具有显著的地域性,潜力巨大,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但是沙区自然生态系统脆弱,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应开发和保护并重,即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既要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又要保护当地独特资源。宁夏近年在沙区有效的发展了低碳旅游,沙漠景区在保护资源及环境的前提下,稳步发展[5]。
(一)豁达的沙漠精神
宁夏在沙地改造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60多年的治沙历史中涌现了一批治沙伟人,白春兰,王有德等,为宁夏治沙工程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在沙漠中摸爬滚打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宁夏中卫市即将建成的宁夏国际沙漠展览园,就是要展示宁治沙历史、成果,治沙伟人,及展现丰富的沙漠文化,更加体现了浓厚的文化意义与内涵。
(二)宏厚的文化沉淀
沙漠文化,黄河文化,民族文化以及工程文化等文化在宁夏这块历史悠久的土地上淀积。唐朝诗人王维写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赞美。沙漠文化是仰赖于自然环境而形成发展的。旅游者通过沙漠旅游,对沙漠文化有更深的认识和感悟,并且使人们意识到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同时激发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人们常说:“天下黄河富宁夏”确实如此,有了黄河的滋润,沙区发展更加生机勃勃。
参考文献:
[1] 彭树涛. 论钱学森的沙产业理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 刘普幸,陈仲全. 中国西北绿洲生态农业发展举措[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3] 米文宝,廖力君. 宁夏沙漠旅游的初步研究[J].经济地理,2005(3)
[4] 沙爱霞,祥. 宁夏沙漠旅游开发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
1、旅游商品与历史文化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文明古国,许多工艺品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包含了先民丰富的智慧和精神,历史文化内涵极为丰厚。现今的旅游商品涉及范围很广,衣食住用无所不包,几乎涉及所有商品门类并拥有很广的外延,充满了历史文化内涵。如我国四大名砚——黄河澄泥砚、广东端砚、安徽的歙砚和甘肃的洮砚,不论器形、图案还是制作工艺都有美丽的传说,尤其是端砚更与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文官、铁面无私的包公拉上了关系,使其身价倍增,尽管当今人们更多使用电脑和键盘来书写,四大名砚依然是不可多得的珍品,旅游商品的典型代表。历史文化内涵对于旅游商品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再如江苏宜兴紫砂壶,和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素有不解之缘,紫砂壶的工艺成就和作为茶具的优越性使其成为旅游商品中的上上之品,驰名中外。还有,素称中国传统工艺品三绝的北京景泰蓝、福建脱胎漆器、江西景德镇瓷器又何尝不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呢?单就景德镇瓷器而言,从宋至今,声名远播,历时经久、工艺精湛,蕴含了无数能工巧匠的智慧和血汗,是中华民族献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反过来说,假如某种商品缺乏历史文化内涵,纯粹现代科技的产品,流水线上走下来的物什,对于旅游者来说能有多大的吸引力是不成为问题的。可以说,具有生命力的旅游商品必然不能缺少历史文化内涵。
2、富于历史文化内涵是河南旅游商品的特色
众所周知,河南是中国文化的腹心,河南文化当仁不让的就是中国文化的正根,中国许多的文化事象都与河南有着莫大的关系。河南旅游商品的最大特色无疑就是历史文化内涵的厚重。河南传统的旅游商品,如开封汴绣和木版年画、南阳玉器、钧瓷等都起源久远、工艺精湛,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开封汴绣源于北宋宫廷,木板年画起于号称中国四大名镇之一的朱仙镇,年画本身又契合了中国的年岁节庆和趋吉避凶的普遍文化心理。南阳独山以产玉闻名,南阳玉器与中国古代玉文化和中国“君子比德于玉”的尚玉传统息息相关,自古有“黄金有价玉无价”之说。钧瓷来自北宋的五大官窑制瓷工艺,“入窑一色,出窑千彩”的窑变控制技术体现了我国先民的超人智慧和不懈的进取精神。河南旅游商品除传统的陶瓷、刺绣、玉器、剪纸、年画、澄泥砚、奇石以及山货土特产以外,麦秸画、红色旅游商品、高档工艺品、青铜仿真器、泥塑等近两年的新的工艺形式的产品也成为中的“创新大军”。但这些新兴的旅游商品都未能完全离开河南历史文化,起码如濮阳麦秸秆画、固始编织、安阳洛阳的青铜器仿制等工艺制作就有传统工艺挥之不去的身影。洛阳的旅游商品“洛阳铲”虽说是古代盗墓贼的发明,却也是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毕竟洛阳北邙是古代富贵之家择穴下葬的“风水宝地”。纯手工制作的旅游商品如淮阳泥泥狗,五彩斑斓、造型夸张而形象出奇,制作古朴,价格不高但蕴含丰富,已有数千年历史,据说起源于太昊伏羲与女娲造人的传说,更是远古生殖崇拜的遗存,甚至今日太昊陵周边还有以泥泥狗求子的习俗。即便是土特产品如四大怀药、新郑红枣等,也和我国历史文化中人们重视机体营养、注重养生保健的民族偏好有关,而且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勤劳质朴和农耕的文化传统。河南旅游商品许多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文人才子、学者名流的记载或传说,更增添了其人文底蕴。
3、挖掘河南旅游商品历史文化内涵的意义
河南旅游商品本身充满了历史文化内涵,但是在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异常的背景下,旅游商品的竞争也是如火如荼。而河南旅游商品似乎未能得到多少先机,深入挖掘河南旅游商品的历史文化内涵可以算是一条捷径。
3.1可以为河南旅游商品提高档次。河南旅游商品与周边省份某些旅游商品动辄成百上千的价格相比,档次不高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为河南旅游商品提升档次计,挖掘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可以打造河南旅游商品的特色品牌。在旅游商品上附加历史文化内容,将与河南历史文化资源大省的身份相符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品牌。毕竟河南相对于其他省份而言,有着独特的区位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为其他省份所不可匹及。假如将河南旅游商品融入恰当的历史文化内涵,必将树立起河南独有的旅游商品品牌。
3.3为培育和挖掘河南旅游商品市场打下坚实基础。旅游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也应重视“卖点”问题。河南旅游的重点理应站在自有优势基础上,河南旅游商品同样也应植根于这一优势。也就是河南旅游商品也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找到合适的“卖点”,这样才可以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从而为下一步的营销打下基础。
3.4为河南旅游助威。实际上,富有特色、令人难忘的旅游商品往往会带动旅游业的进步。譬如河南开封的夜市小吃,虽然由于便携性的问题而在一定意义上不能说是旅游商品,但它对于开封旅游的带动效果确实非常明显的。再如南京特色旅游商品雨花石,其独有性带来的就是若要拿到真正的雨花石就必须到南京去,所以小小的雨花石就是南京旅游的推进剂。河南旅游商品融入河南历史文化内涵就一定会为河南旅游插上双翅。
3.5创造河南旅游特色。近些年来,河南旅游有了长足进步,涌现了如河南武术、云台山、伏牛山、栾川等诸多旅游品牌。但旅游商品并未走上前台,甚至对于某些旅游品牌来说,缺乏物质性的旅游商品配套支持,不能不令人扼腕。虽然这些旅游品牌所在地并不缺乏土特产,就是因为缺乏对其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才有如此的问题。对于河南旅游商品来说,挖掘其内涵与提高其质量同等重要。只要着力挖掘内涵,就会有更多的商品进入旅游商品范畴,也就会为河南旅游特色的形成推波助澜。
4、挖掘河南旅游商品历史文化内涵的方法
必须开动脑筋,在深刻理解河南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谈得上从多角度、不同的层次挖掘出河南旅游商品历史文化内涵。
4.1旅游商品与历史文化名人。从旅游商品和历史文化名人关系角度来考虑,河南许多风物特产都与名人有着不解之缘。像杜康酒就有着夏代帝王杜康造酒的传说,既反映了中国酒文化的源远流长,也反映出夏代帝王仍需亲自劳动的历史真实。
4.2旅游商品与古代历史文化事件。中国宋代以前的历史长期与河南有关。如河南民间流传久远的刘秀躲避王莽追杀的传说,也有一些风物与此相关。还有河南的许多历史掌故,如仓颉造字、阪泉之战、黄泉见母、仁义之师等等,自然在民间有大量的物事附着了历史文化事件。这些尚有待于发掘整理。
4.3旅游商品与人类发展进程。河南也有如南召猿人、许昌人、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等诸多代表人类文明进程的文化遗址、遗迹。如果能够将这些内容有机地融进旅游产品,就会极大地丰富其内涵。
4.4旅游商品与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倘若能将民族精神与旅游商品以及景点景区的主题紧密结合,当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正如殷墟博物院推出的仿制青铜器、陕西富于特色的秦始皇铜车马,就是成功的先例。
4.5旅游商品与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淮阳太昊陵的泥泥狗了。伏羲女娲的传说本身就与人类的繁衍密切相关,泥泥狗又是寓意了生殖的文化崇拜。无论从主题还是象征意义,都吻合的天衣无缝。
4.6旅游商品与近现代中国。近现代河南虽然历史地位有所降低,但并未能排除在中国历史进程之外。有云河南历史是中国历史的缩影。河南近现代依然可以找到和近现代国运为表里的人物、事物,旅游产品与其结合一定会有相当的难度,但如果能够给恰当的结合点,也不失为丰富其内涵的一条出路。苏州丝绸博物馆就不仅是中国丝绸工艺和历史的荟萃之地,也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一大明证,其旅游商品附着的就是近现代的历史文化。
4.7旅游商品与世界。无疑,当今世界已经走向了全球化一体化。但这一进程造就有了端倪。如果可以在河南的某些旅游产品挖掘出世界性的历史文化内涵,则将使这些产品具有全球意义,对于河南旅游产品走向世界也是有利的。当然,我们不能无端的将历史文化贴标签式的滥用,也不能听任历史文化资源流失而无动于衷。这是挖掘河南旅游商品历史文化内涵必须避免的问题,将在以后进行探讨,不再赘述。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资源文化;学科建设
1.旅游文化与旅游资源文化两者之间的联系
1.1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资源文化
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就是作为旅游资源,而且是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没有旅游资源就构成不了现代旅游活动。旅游文化的吸引力关键在于丰富的旅游资源文化,旅游文化直接的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作为客体文化的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文化作为旅游文化的依托,最能起到文化对旅游者的诱导作用,也是目的地文化与客源地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内容。
1.2旅游文化与旅游资源文化相互影响
如果离开了旅游文化的指导,旅游资源文化的开发与建设就会偏离名族化的方向,从而失去了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就会失去生命力和竞争力。旅游资源文化的开发对旅游文化的形成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它甚至关系着旅游文化的整体内涵。旅游活动的普及和产生,一方面受到旅游资源的吸引和激发,另一方面在于人类追求自由生命表现的内驱力的作用,再加上旅游资源所具有的魅力调动和激发了人们旅游的欲望和动机,最终转化为实际的行动。
2.旅游文化与旅游资源文化两者之间的区别
2.1概念内涵不同
旅游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揭示了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从文化方面研究人类旅游活动发展规律的学科。旅游文化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以旅游容体、主体、介体之间的关系为基础,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所以,旅游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既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研究范围既涉及旅游者自身的兴趣爱好、文化素养等旅游主体文化领域;也涉及人文景观文化和自然景观文化的旅游客体文化领域;还涉及旅游业的管理文化,教育文化等旅游介体文化。无论哪种说法,都可以看出旅游文化与旅游资源文化的不同,超出了旅游资源文化的范畴。
旅游资源文化的研究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自然景观的文化内涵体现在审美文化和附含文化中,成为旅游者的某种理念和情感的载体;第二、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直接体现,是原有的传统文化特色能否保持生命力的关键所在;第三、社会旅游资源,展现的是异质文化和异地方言文化等,充满强烈的动感和鲜活的质感。
2.2表现形式不同
旅游资源文化是一种动态文化,是在旅游中,通过服务与被服务以及旅游过程本身体现出来的,是主体和客体融合所产生的文化。而旅游资源文化却是一种静态文化,是在特定的区域表现出来的一种资源文化,体现地方特色,有地域差异性。
2.3研究目的不同
研究旅游资源文化目的是在于如何在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开发利用资源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景点和景区,提高竞争力,研究旅游文化目的在于发掘其表现形式和个性意义,广义上关注的重心是旅游活动的基础理论,狭义层面上关注旅游业和旅游活动中的文化。
3.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旅游文化不能从旅游文化一个方面去理解,因为旅游文化是在旅游活动和为旅游活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不仅包含资源文化,还包含主体文化与介体文化方面。区别旅游文化与旅游资源文化,在理论上理清两个概念,使旅游文化的研究不只停留在对旅游资源文化的开发和保护上,从而更加关注旅游文化的内涵。只要人们对两个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使旅游文化研究、教学和实践都不再停留于表面层次,就有利于学科建设的发展,对旅游实践活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37.
[2]沈祖祥.旅游文化概论[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16.
[3]张国洪.旅游文化学:研究选位与学科框架[J].旅游学刊,1999,基础理论与旅游教育专刊:20-23.
[4]喻学才.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J].江汉论坛,1996,(12):74-76.
[5]王德刚.试论旅游文化的概念和内涵[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38-41.
[6]姜红莹.张家界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开发初探[J].旅游经济,2006,(6):145-146.
[7]马锐.对中国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探讨[J].兰州学刊,2005,(6):231-233.
关键词:旅游文化;现状;P-C-M模式构建
在早期,旅游经营者只是通过把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作为一种营销手段,而如今,旅游文化营销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经营战略,探究成因,一方面,旅游文化能满足人们的观赏需要、精神慰藉;另一方面,旅游文化能给旅游经营者带来丰厚的市场回报。
一、现阶段我国旅游文化营销运作现状分析
(一)旅游文化产品缺乏深层次开发。旅游文化,准确来讲,应为文化旅游,景点有文化内涵才能吸引游客,反之,单纯的景点无法吸引游客。旅游因文化理念的加入,而提升了莫大的附加值。现如今,旅游行业已从“单纯只靠游客数量增加收益”的怪圈中跳出,所以,不断挖掘深层次的景点文化内涵,才是旅游行业的生存之道。但现状则为,旅游行业经营者对挖掘深层次旅游文化的理念匮乏,只是简单的对景区、景点、旅游线路等进行变化,开发,不能从文化的角度,去再次解读旅游环境,导致旅游文化没有连续性。
(二)旅游文化主题缺少特色和个性。景区的生命力、吸引力就在于景区的主题。特色主题、个性主题能吸引游客的眼球。比如拥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江南典型水乡古镇――乌镇,以“淳朴秀丽的水乡景色、风味独特的民间小吃、历史沉积的民俗节目”为主题,吸引游客。旅游文化的主题,是旅游文化营销中的核心,是旅游行业之间的竞争力所在。因为,旅游是一种大众化的审美过程。但现状却令人担忧,很多景区、景点普遍存在严重的“跟风嫌疑”。所以,旅游文化主题的特色和个性,决定着景区的长远发展,切勿盲目跟风、雷同。
(三)旅游文化的营销策略枯燥单一。现在的旅游文化的营销策略,已经与“文化”二字背道而驰,如果说早期的文化旅游还算是营销手段之一的话,现在,则不然。因为多次经历文化旅游后,游客对其已经熟知。“文化旅游”已经无法再次吸引游客,“降价”反而成为文化旅游的“生命力”,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在于没有挖掘景点的文化内涵;其次,旅游文化营销的宣传策略手段也普遍单一,除了不停投入的广告宣传外,很难见到其他出彩的宣传方式,宣传缺乏立体感,持久性;再次,旅游时间相对集中,旅游经营者只把目光盯在全年为数不多的几次长假上,造成大量游客短时间内涌入各大景区,被网民讽刺为,不是去看风景,而是去看人头。
(四)旅游文化营销策略呈现快餐式。旅游文化快餐式的营销策略,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大误区。例如:《马向阳下乡记》在央视热播后,取景的淄博市淄川区涌泉村,就成了当地最炙手可热的旅游地。但是在《马向阳下乡记》开播之前,淄博市淄川区的涌泉村,只是一个距离淄川区中心35公里远的小村庄,由于位于群山之中,尽管它已经成为了一个风景区,但是来此探访的人却并不多。然而随着电视剧慢慢退出银幕,涌泉村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类似这种景点品牌如昙花一现般。这样的旅游文化营销策略缺乏张力,缺乏生命力。
二、新时期旅游文化营销运作模式的构建
旅游文化受到三个基本因素的影响,分别是市场、需求、文化。原因在于,一是旅游本身就是连接市场与需求的桥梁,实现市场与需求的良性对接,是旅游的根本任务;二是文化因素影响着市场、需求,是旅游联系的第三个端点。所以,市场(P)、需求(m)、文化(C)这三者成为了互为影响的三角关系,且这三者,构成了旅游文化营销的运作模式。在此种新形式的旅游文化营销的运作模式下,又可以细分为四类:第一种,以旅游产品为目标,以整个旅游市场的需求为核心,兼顾文化因素,考虑的顺序依次为:市场、文化、需求,即为P-C-M营销运作模式;第二种,以需求为目标,考虑的顺序依次为:需求、市场、文化,即为M-C-P模式满足市场需求;第三种,以文化创新为目标,以市场为核心,考虑的顺序依次为:文化、市场、需求;第四种,以满足不同需求的文化为目标,考虑的顺序依次为:文化、需求、市场。以上四种营销方式,由于出发点和注意点的不同,效果的取得亦会不同。接来下,我们就以这四种营销模式,细细分析。
(一)挖掘旅游文化产品内涵,恰当运用P-C-M营销运作模式 。P-C-M营销运作模式,其中,文化(C)作为连接市场(P)和需求(m)的中间项,意为借助文化媒介,把旅游产品推向市场,满足需求。旅游文化营销,实质为营销与文化的结合。文化不能因为营销的原因,而去改变自身。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文化属性的力量强于营销力量,在营销与文化的结合中,营销应以文化为根本,利用文化,挖掘文化内涵,辅之于恰当的营销手段;另一方面,若为了营销而去强行改变、改造文化属性、文化内涵,这样会增加不必要的投入。恰当运用P-C-M营销运作模式,能使游客对文化产生认同感、亲切感,然后,再把产品推向游客,这样有助于产品实现价值。
(二)旅游资源实行整体策划,运用M-C-P模式满足市场需求。M-C-P营销模式中,需求(m)目标,意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物质消费是一方面,但也不能忽视游客的精神消费。所以,在开发旅游产品使用价值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其文化内涵。原因在于:一方面,不会存在纯文化的旅游产品,文化必定依附产品而存在,但并不意味文化因此而被忽视;另一方面,文化是旅游产品决定性因素,是旅游文化营销的核心、灵魂。所以,在营销前,旅游经营者应深入了解产品文化底蕴,挖掘产品文化内涵,对旅游资源实行整体策划,再与市场需求相联系,使得二者保持通畅。比如,山西省的旅游开发就很值得提倡,不仅开发文物古迹、山水自然景色,而且还将文物古迹与山水相结合,利用文物古迹的文化感染力,将山水自然景色,推向市场。
(三)确保旅游策略的差异性,实现以文化创新的C-P-M模式。创新是旅游行业不断发展的动力。当今,人们对于文化需求提高,满足的程度也因人而异。所以,如何把握在现有的旅游产品上,不断挖掘文化内涵,创新符合旅游产品特色的文化主题,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旅游经营者的面前。诚然,影响旅游经济效益的因素很多,比如当地政策、景区的硬件措施等。但关键还是在于努力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品牌,实现自然与人文的彻底融合。这就需要一个适当的、吸引游客的文化主题,将文化主题融入到旅游产品中去,利于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以文化创新的C-P-M模式。比如苏州拥有各式各样、数目总多的私家园林,将这种园林历史文化融入至当地水乡古镇中,形成了特有的园林古镇文化。
(四)实现多文化营销的整合,争取满足不同需求C-M-P格局。了解市场、把握市场、引导市场,满足市场,是营销的过程和目标。旅游行业也是如此。C-M-P营销运作模式就是以需求为关键点,以文化为出发点,以产品为着力点。具体为,密切关注市场,发现市场变化动态,挖掘消费空白点,以此为基础,掌握文化发展潮流,预测文化发展趋势,准确判断未来消费需求,再推出适当的旅游产品,符合人们对旅游文化的消费观。营销法则有一条为:发现需求,也就是创造了需求。C-M-P营销运作模式,正是对这一法则的很好诠释。同时,不断创新营销方式,对文化营销实现整合,不再单纯的依靠广告、降价等单一手段,争取满足不同需求C-M-P格局。
结束语:在旅游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文化、对精神的需求已经远远大于对物质的需求,而这种需求会因旅游文化营销运作模式的不同,而受到影响。旅游行业应与时俱进,在具体的市场经济环境下,选择属于适合增加发展的旅游文化营销运作模式。
参考文献:
一、永州市旅游资源状况
(一)旅游文化资源丰富
(1)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众多。永州历史名人众多,如舜帝、柳宗元、怀素、周敦颐、黄庭坚等;地方文化丰富,如舜文化、柳文化、碑文化、女书文化、草书文化等。此外,永州有历代形成的古陵、庙、塔、阁、桥两千多处,已被国家、省县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38处。(2)风景美丽,自然景观独特。永州是以山多水秀闻名的。潇水南北纵切,湘江西东纵横;九嶷山、阳明山、舜皇山、金洞林场4大国家森林公园分布境内,全境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水相间,风景独特。(3)少数民族众多,民俗风情古朴。永州境内居民共有29个民族成分,以汉族、瑶族、壮族为主,这使得永州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地方气息浓郁,对外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二)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日趋完善
1.旅游基础设施逐步改善。(1)永州市道路系统日趋完善,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境内有洛湛铁路、衡枣高速、永连公路三大交通动脉,区位优势逐步显现。(2)相关配套设施明显改善。永州市供水、电、气系统完备,环境卫生良好,为永州市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旅游服务设施发展很快。全市现有各类旅行社19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家;拥有星级饭店20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3家;省旅游餐饮示范点1处。
(三)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经营管理网络
永州已经初步形成了芝山柳文化、九疑山舜文化、阳明山佛教文化、浯溪古书法碑林、江华江永瑶文化、道州濂溪故里、中心城区百里平湖和舜皇山生态旅游区等九大风景名胜旅游区,基本上形成了较完善的旅游经营管理网络。
二、永州市旅游文化开发中应注重的新问题
(一)文化主题的物化
文化主题的物化,即将旅游文化的内涵用具体的、形象的、生动的载体体现出来。旅游者外出旅游,其目的是观光、游览、娱乐、休闲,获得一种经历,而绝不是探究某一种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只有通过一系列的物化过程,以一种独特的、直观的、可感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为旅游者所接受。因此,开发旅游文化,首先要注重的就是文化主题的物化。永州市要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就必须注重文化主题的物化。但是,永州旅游文化的物化新问题不容乐观,以柳文化和舜文化为例摘要:有关柳文化的唯一的景点就是柳子庙,而闻名天下的“永州八景”现在大都难觅踪迹;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舜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但是,目前只有舜帝陵和舜文化有关。
(二)文化内涵的拓展和延伸
旅游者的需求千变万化,若旅游文化仅仅固守其原本的文化基础,最终只会被旅游者所遗弃。作为具有重要吸引功能的旅游文化,应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的汲取新的营养,拓展其内涵,延伸其外延。永州市在文化内涵的拓展和延伸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柳文化在旅游者的印象中,基本上还停留在柳宗元时代;舜文化的开发,其目标顾客主要是拜祖、寻根的旅游者;女书文化正在进一步被遗忘……这种局面之所以产生,一方面是由于旅游文化的物化新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永州市的旅游文化基本上还保持在固有的模式上,其内涵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使得旅游者和旅游文化之间缺乏一座沟通的桥梁,使得旅游者对其敬而远之。
(三)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
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二者并不矛盾,关键在于能否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均衡点。目前,有关旅游资源的开发性破坏,在我国时有发生摘要:建设性破坏,景区超载开发、错位开发、索道建设等,屡见不鲜;保护性破坏,以保护为名,却使得景区失去原真性、整体性;管理性破坏,由于旅游区管理不善,使得环境受到污染……目前,虽然永州市还没有发生严重的开发性破坏,但由于开发不当,导致旅游事故的事情也有发生。因此,永州市在开发旅游文化时,应该以此为鉴,在保护和开发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永州市旅游文化开发的策略
(一)突出地域文化,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首先,突出“舜文化”特色,兼顾“柳文化”。开发舜文化,应注重“德”、“教化”,将和舜文化相关的载体联合起来,即以“舜文化”为主题,将舜文化、碑文化、舜帝陵结合起来,以九嶷山风景区为基地,根据游客的需求,有特色、有重点的整体开发,形成立体开发网络。开发柳文化,可重修永州八景,恢复当年风貌,既要突出柳宗元纵情山水的欣喜,也要流露出“独钓寒江雪”的孤独,并将柳子庙作为凭吊柳宗元的场所,将柳宗元当年的游览线路贯穿起来,形成一条独特的旅游线路。其次,纵向开发,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开发永州市旅游文化资源,可纵向开发,将永州的古老文化以时间为纽带,一一展现出来,突出其历史的厚重性,把永州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古老的历史文明结合起来,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二)科学开发,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永州市开发旅游文化,必须深入挖掘,将其内涵和游客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如瑶文化,可突出少数民族的生活情趣,开发一系列的节庆活动,如“盘王节”、“耍春牛”、“敬鸟节”、“坐歌堂和送亲”等,让游客和瑶族人有一个亲密的接触机会。此外,可通过题材和立意(突出其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形态设计(张扬其个性特征,设计不同人物形象)、材质(通过木、竹、金属等不同的材质,开发独特的旅游工艺品)等,从不同的方面展现瑶族人民的风貌。
(三)增强旅游产品的参和性
永州市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在不破坏原生文化内涵和历史遗迹的基础上,应增强旅游产品的参和性摘要:首先,可以利用声、光、电等先进技术,以时光倒流的方式让游客欣赏永州的历史文化;其次,和特色文化相结合,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让游客接受古老文化的熏陶,如体验舜帝的耕作方式、学习怀素芭蕉练字、模拟柳宗元“独钓寒江雪”、参加瑶族的节庆活动、熟悉女书等等,通过种种途径,让游客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了解永州市的旅游文化,将游、娱、乐和旅游文化融于一体,从而达到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的目的。
(四)加强宣传促销,塑造旅游形象
首先,科学、统一规划旅游文化资源,将永州市的旅游文化资源通过某种联系贯穿起来,凝聚在一起,从而改变旅游资源零散、不集中的弊端;其次,将“舜文化”和“柳文化”作为对外宣传的重点,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利用图片、影视,塑造其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形象,改变过去落后的旧面貌;最后,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为游客提供一个美丽、干净、卫生的旅游环境,展示永州市的良好面貌。
参考文献
[1潘宝明,中国旅游文化[M,北京摘要: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2 秦方,评析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设计[J,知识经济,2008(5)摘要:164-165
[3http摘要://hntj.gov.cn/sxfx/yzfx/200706120 013.htm
关键词:永州市旅游文化开发
一、永州市旅游资源状况
(一)旅游文化资源丰富
(1)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众多。永州历史名人众多,如舜帝、柳宗元、怀素、周敦颐、黄庭坚等;地方文化丰富,如舜文化、柳文化、碑文化、女书文化、草书文化等。此外,永州有历代形成的古陵、庙、塔、阁、桥两千多处,已被国家、省县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38处。(2)风景优美,自然景观独特。永州是以山多水秀闻名的。潇水南北纵切,湘江西东纵横;九嶷山、阳明山、舜皇山、金洞林场4大国家森林公园分布境内,全境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水相间,风景独特。(3)少数民族众多,民俗风情古朴。永州境内居民共有29个民族成分,以汉族、瑶族、壮族为主,这使得永州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地方气息浓郁,对外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二)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日趋完善
1.旅游基础设施逐步改善。(1)永州市道路系统日趋完善,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境内有洛湛铁路、衡枣高速、永连公路三大交通动脉,区位优势逐步显现。(2)相关配套设施明显改善。永州市供水、电、气系统完备,环境卫生良好,为永州市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旅游服务设施发展很快。全市现有各类旅行社19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家;拥有星级饭店20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3家;省旅游餐饮示范点1处。
(三)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经营管理网络
永州已经初步形成了芝山柳文化、九疑山舜文化、阳明山佛教文化、浯溪古书法碑林、江华江永瑶文化、道州濂溪故里、中心城区百里平湖和舜皇山生态旅游区等九大风景名胜旅游区,基本上形成了较完善的旅游经营管理网络。
二、永州市旅游文化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文化主题的物化
文化主题的物化,即将旅游文化的内涵用具体的、形象的、生动的载体体现出来。旅游者外出旅游,其目的是观光、游览、娱乐、休闲,获得一种经历,而绝不是研究某一种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只有通过一系列的物化过程,以一种独特的、直观的、可感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为旅游者所接受。因此,开发旅游文化,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文化主题的物化。永州市要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就必须注意文化主题的物化。但是,永州旅游文化的物化问题不容乐观,以柳文化和舜文化为例:关于柳文化的唯一的景点就是柳子庙,而闻名天下的“永州八景”现在大都难觅踪迹;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舜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但是,目前只有舜帝陵与舜文化有关。
(二)文化内涵的拓展和延伸
旅游者的需求千变万化,若旅游文化仅仅固守其原本的文化基础,最终只会被旅游者所遗弃。作为具有重要吸引功能的旅游文化,应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的汲取新的营养,拓展其内涵,延伸其外延。永州市在文化内涵的拓展和延伸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柳文化在旅游者的印象中,基本上还停留在柳宗元时代;舜文化的开发,其目标顾客主要是拜祖、寻根的旅游者;女书文化正在进一步被遗忘……这种局面之所以产生,一方面是由于旅游文化的物化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永州市的旅游文化基本上还保持在固有的模式上,其内涵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使得旅游者和旅游文化之间缺乏一座沟通的桥梁,使得旅游者对其敬而远之。
(三)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
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二者并不矛盾,关键在于能否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均衡点。目前,关于旅游资源的开发性破坏,在我国时有发生:建设性破坏,景区超载开发、错位开发、索道建设等,屡见不鲜;保护性破坏,以保护为名,却使得景区失去原真性、整体性;管理性破坏,由于旅游区管理不善,使得环境受到污染……目前,虽然永州市还没有发生严重的开发性破坏,但由于开发不当,导致旅游事故的事情也有发生。因此,永州市在开发旅游文化时,应该以此为鉴,在保护与开发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永州市旅游文化开发的对策
(一)突出地域文化,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首先,突出“舜文化”特色,兼顾“柳文化”。开发舜文化,应注重“德”、“教化”,将与舜文化相关的载体联合起来,即以“舜文化”为主题,将舜文化、碑文化、舜帝陵结合起来,以九嶷山风景区为基地,根据游客的需求,有特色、有重点的整体开发,形成立体开发网络。开发柳文化,可重修永州八景,恢复当年风貌,既要突出柳宗元纵情山水的欣喜,也要流露出“独钓寒江雪”的孤独,并将柳子庙作为凭吊柳宗元的场所,将柳宗元当年的游览线路贯穿起来,形成一条独特的旅游线路。其次,纵向开发,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开发永州市旅游文化资源,可纵向开发,将永州的古老文化以时间为纽带,一一展现出来,突出其历史的厚重性,把永州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古老的历史文明结合起来,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二)科学开发,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永州市开发旅游文化,必须深入挖掘,将其内涵和游客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如瑶文化,可突出少数民族的生活情趣,开发一系列的节庆活动,如“盘王节”、“耍春牛”、“敬鸟节”、“坐歌堂与送亲”等,让游客和瑶族人有一个亲密的接触机会。此外,可通过题材和立意(突出其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形态设计(张扬其个性特征,设计不同人物形象)、材质(通过木、竹、金属等不同的材质,开发独特的旅游工艺品)等,从不同的方面展现瑶族人民的风貌。
(三)增强旅游产品的参与性
永州市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在不破坏原生文化内涵和历史遗迹的基础上,应增强旅游产品的参与性:首先,可以利用声、光、电等先进技术,以时光倒流的方式让游客欣赏永州的历史文化;其次,与特色文化相结合,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让游客接受古老文化的熏陶,如体验舜帝的耕作方式、学习怀素芭蕉练字、模仿柳宗元“独钓寒江雪”、参加瑶族的节庆活动、认识女书等等,通过种种途径,让游客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了解永州市的旅游文化,将游、娱、乐和旅游文化融于一体,从而达到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的目的。
(四)加强宣传促销,塑造旅游形象
首先,科学、统一规划旅游文化资源,将永州市的旅游文化资源通过某种联系贯穿起来,凝结在一起,从而改变旅游资源零散、不集中的弊端;其次,将“舜文化”和“柳文化”作为对外宣传的重点,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利用图片、影视,塑造其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形象,改变过去落后的旧面貌;最后,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为游客提供一个优美、干净、卫生的旅游环境,展示永州市的良好面貌。
参考文献
[1]潘宝明,中国旅游文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2]秦方,浅析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设计[J],知识经济,2008(5):164-165
一、现阶段我国旅游文化营销运作现状分析
(一)旅游文化产品缺乏深层次开发。旅游文化,准确来讲,应为文化旅游,景点有文化内涵才能吸引游客,反之,单纯的景点无法吸引游客。旅游因文化理念的加入,而提升了莫大的附加值。现如今,旅游行业已从“单纯只靠游客数量增加收益”的怪圈中跳出,所以,不断挖掘深层次的景点文化内涵,才是旅游行业的生存之道。但现状则为,旅游行业经营者对挖掘深层次旅游文化的理念匮乏,只是简单的对景区、景点、旅游线路等进行变化,开发,不能从文化的角度,去再次解读旅游环境,导致旅游文化没有连续性。
(二)旅游文化主题缺少特色和个性。景区的生命力、吸引力就在于景区的主题。特色主题、个性主题能吸引游客的眼球。比如拥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江南典型水乡古镇———乌镇,以“淳朴秀丽的水乡景色、风味独特的民间小吃、历史沉积的民俗节目”为主题,吸引游客。旅游文化的主题,是旅游文化营销中的核心,是旅游行业之间的竞争力所在。因为,旅游是一种大众化的审美过程。但现状却令人担忧,很多景区、景点普遍存在严重的“跟风嫌疑”。所以,旅游文化主题的特色和个性,决定着景区的长远发展,切勿盲目跟风、雷同。
(三)旅游文化的营销策略枯燥单一。现在的旅游文化的营销策略,已经与“文化”二字背道而驰,如果说早期的文化旅游还算是营销手段之一的话,现在,则不然。因为多次经历文化旅游后,游客对其已经熟知。“文化旅游”已经无法再次吸引游客,“降价”反而成为文化旅游的“生命力”,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在于没有挖掘景点的文化内涵;其次,旅游文化营销的宣传策略手段也普遍单一,除了不停投入的广告宣传外,很难见到其他出彩的宣传方式,宣传缺乏立体感,持久性;再次,旅游时间相对集中,旅游经营者只把目光盯在全年为数不多的几次长假上,造成大量游客短时间内涌入各大景区,被网民讽刺为,不是去看风景,而是去看人头。
(四)旅游文化营销策略呈现快餐式。旅游文化快餐式的营销策略,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大误区。例如:《马向阳下乡记》在央视热播后,取景的淄博市淄川区涌泉村,就成了当地最炙手可热的旅游地。但是在《马向阳下乡记》开播之前,淄博市淄川区的涌泉村,只是一个距离淄川区中心35公里远的小村庄,由于位于群山之中,尽管它已经成为了一个风景区,但是来此探访的人却并不多。然而随着电视剧慢慢退出银幕,涌泉村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类似这种景点品牌如昙花一现般。这样的旅游文化营销策略缺乏张力,缺乏生命力。
二、新时期旅游文化营销运作模式的构建
旅游文化受到三个基本因素的影响,分别是市场、需求、文化。原因在于,一是旅游本身就是连接市场与需求的桥梁,实现市场与需求的良性对接,是旅游的根本任务;二是文化因素影响着市场、需求,是旅游联系的第三个端点。所以,市场(P)、需求(m)、文化(C)这三者成为了互为影响的三角关系,且这三者,构成了旅游文化营销的运作模式。在此种新形式的旅游文化营销的运作模式下,又可以细分为四类:第一种,以旅游产品为目标,以整个旅游市场的需求为核心,兼顾文化因素,考虑的顺序依次为:市场、文化、需求,即为P-C-M营销运作模式;第二种,以需求为目标,考虑的顺序依次为:需求、市场、文化,即为M-C-P模式满足市场需求;第三种,以文化创新为目标,以市场为核心,考虑的顺序依次为:文化、市场、需求;第四种,以满足不同需求的文化为目标,考虑的顺序依次为:文化、需求、市场。以上四种营销方式,由于出发点和注意点的不同,效果的取得亦会不同。接来下,我们就以这四种营销模式,细细分析。
(一)挖掘旅游文化产品内涵,恰当运用P-C-M营销运作模式。P-C-M营销运作模式,其中,文化(C)作为连接市场(P)和需求(m)的中间项,意为借助文化媒介,把旅游产品推向市场,满足需求。旅游文化营销,实质为营销与文化的结合。文化不能因为营销的原因,而去改变自身。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文化属性的力量强于营销力量,在营销与文化的结合中,营销应以文化为根本,利用文化,挖掘文化内涵,辅之于恰当的营销手段;另一方面,若为了营销而去强行改变、改造文化属性、文化内涵,这样会增加不必要的投入。恰当运用P-C-M营销运作模式,能使游客对文化产生认同感、亲切感,然后,再把产品推向游客,这样有助于产品实现价值。
(二)旅游资源实行整体策划,运用M-C-P模式满足市场需求。M-C-P营销模式中,需求(m)目标,意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物质消费是一方面,但也不能忽视游客的精神消费。所以,在开发旅游产品使用价值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其文化内涵。原因在于:一方面,不会存在纯文化的旅游产品,文化必定依附产品而存在,但并不意味文化因此而被忽视;另一方面,文化是旅游产品决定性因素,是旅游文化营销的核心、灵魂。所以,在营销前,旅游经营者应深入了解产品文化底蕴,挖掘产品文化内涵,对旅游资源实行整体策划,再与市场需求相联系,使得二者保持通畅。比如,山西省的旅游开发就很值得提倡,不仅开发文物古迹、山水自然景色,而且还将文物古迹与山水相结合,利用文物古迹的文化感染力,将山水自然景色,推向市场。
(三)确保旅游策略的差异性,实现以文化创新的C-P-M模式。创新是旅游行业不断发展的动力。当今,人们对于文化需求提高,满足的程度也因人而异。所以,如何把握在现有的旅游产品上,不断挖掘文化内涵,创新符合旅游产品特色的文化主题,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旅游经营者的面前。诚然,影响旅游经济效益的因素很多,比如当地政策、景区的硬件措施等。但关键还是在于努力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品牌,实现自然与人文的彻底融合。这就需要一个适当的、吸引游客的文化主题,将文化主题融入到旅游产品中去,利于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以文化创新的C-P-M模式。比如苏州拥有各式各样、数目总多的私家园林,将这种园林历史文化融入至当地水乡古镇中,形成了特有的园林古镇文化。
关键词:永州市 旅游文化 开发
一、永州市旅游资源状况
(一)旅游文化资源丰富
(1)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众多。永州历史名人众多,如舜帝、柳宗元、怀素、周敦颐、黄庭坚等;地方文化丰富,如舜文化、柳文化、碑文化、女书文化、草书文化等。此外,永州有历代形成的古陵、庙、塔、阁、桥两千多处,已被国家、省县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38处。(2)风景优美,自然景观独特。永州是以山多水秀闻名的。潇水南北纵切,湘江西东纵横;九嶷山、阳明山、舜皇山、金洞林场4大国家森林公园分布境内,全境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水相间,风景独特。(3)少数民族众多,民俗风情古朴。永州境内居民共有29个民族成分,以汉族、瑶族、壮族为主,这使得永州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地方气息浓郁,对外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二)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日趋完善
1.旅游基础设施逐步改善。(1)永州市道路系统日趋完善,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境内有洛湛铁路、衡枣高速、永连公路三大交通动脉,区位优势逐步显现。(2)相关配套设施明显改善。永州市供水、电、气系统完备,环境卫生良好,为永州市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旅游服务设施发展很快。全市现有各类旅行社19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家;拥有星级饭店20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3家;省旅游餐饮示范点1处。
(三)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经营管理网络
永州已经初步形成了芝山柳文化、九疑山舜文化、阳明山佛教文化、浯溪古书法碑林、江华江永瑶文化、道州濂溪故里、中心城区百里平湖和舜皇山生态旅游区等九大风景名胜旅游区,基本上形成了较完善的旅游经营管理网络。
二、永州市旅游文化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文化主题的物化
文化主题的物化,即将旅游文化的内涵用具体的、形象的、生动的载体体现出来。旅游者外出旅游,其目的是观光、游览、娱乐、休闲,获得一种经历,而绝不是研究某一种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只有通过一系列的物化过程,以一种独特的、直观的、可感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为旅游者所接受。因此,开发旅游文化,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文化主题的物化。永州市要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就必须注意文化主题的物化。但是,永州旅游文化的物化问题不容乐观,以柳文化和舜文化为例:关于柳文化的唯一的景点就是柳子庙,而闻名天下的“永州八景”现在大都难觅踪迹;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舜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但是,目前只有舜帝陵与舜文化有关。
(二)文化内涵的拓展和延伸
旅游者的需求千变万化,若旅游文化仅仅固守其原本的文化基础,最终只会被旅游者所遗弃。作为具有重要吸引功能的旅游文化,应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的汲取新的营养,拓展其内涵,延伸其外延。永州市在文化内涵的拓展和延伸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柳文化在旅游者的印象中,基本上还停留在柳宗元时代;舜文化的开发,其目标顾客主要是拜祖、寻根的旅游者;女书文化正在进一步被遗忘……这种局面之所以产生,一方面是由于旅游文化的物化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永州市的旅游文化基本上还保持在固有的模式上,其内涵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使得旅游者和旅游文化之间缺乏一座沟通的桥梁,使得旅游者对其敬而远之。
(三)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
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二者并不矛盾,关键在于能否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均衡点。目前,关于旅游资源的开发性破坏,在我国时有发生:建设性破坏,景区超载开发、错位开发、索道建设等,屡见不鲜;保护性破坏,以保护为名,却使得景区失去原真性、整体性;管理性破坏,由于旅游区管理不善,使得环境受到污染……目前,虽然永州市还没有发生严重的开发性破坏,但由于开发不当,导致旅游事故的事情也有发生。因此,永州市在开发旅游文化时,应该以此为鉴,在保护与开发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永州市旅游文化开发的对策
(一)突出地域文化,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首先,突出“舜文化”特色,兼顾“柳文化”。开发舜文化,应注重“德”、“教化”,将与舜文化相关的载体联合起来,即以“舜文化”为主题,将舜文化、碑文化、舜帝陵结合起来,以九嶷山风景区为基地,根据游客的需求,有特色、有重点的整体开发,形成立体开发网络。开发柳文化,可重修永州八景,恢复当年风貌,既要突出柳宗元纵情山水的欣喜,也要流露出“独钓寒江雪”的孤独,并将柳子庙作为凭吊柳宗元的场所,将柳宗元当年的游览线路贯穿起来,形成一条独特的旅游线路。其次,纵向开发,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开发永州市旅游文化资源,可纵向开发,将永州的古老文化以时间为纽带,一一展现出来,突出其历史的厚重性,把永州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古老的历史文明结合起来,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二)科学开发,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永州市开发旅游文化,必须深入挖掘,将其内涵和游客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如瑶文化,可突出少数民族的生活情趣,开发一系列的节庆活动,如“盘王节”、“耍春牛”、“敬鸟节”、“坐歌堂与送亲”等,让游客和瑶族人有一个亲密的接触机会。此外,可通过题材和立意(突出其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形态设计(张扬其个性特征,设计不同人物形象)、材质(通过木、竹、金属等不同的材质,开发独特的旅游工艺品)等,从不同的方面展现瑶族人民的风貌。
(三)增强旅游产品的参与性
永州市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在不破坏原生文化内涵和历史遗迹的基础上,应增强旅游产品的参与性:首先,可以利用声、光、电等先进技术,以时光倒流的方式让游客欣赏永州的历史文化;其次,与特色文化相结合,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让游客接受古老文化的熏陶,如体验舜帝的耕作方式、学习怀素芭蕉练字、模仿柳宗元“独钓寒江雪”、参加瑶族的节庆活动、认识女书等等,通过种种途径,让游客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了解永州市的旅游文化,将游、娱、乐和旅游文化融于一体,从而达到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的目的。
根据对影视旅游所做的定义,以下分别从资源和文化的角度,对影视旅游所凸显的特点进行分析和归纳。电影是高于生活的艺术,通过影视作品,观众往往能从感官和意念上拥有模糊的时间和空间界限,了解日常生活中无法经历的事和物,亦或者从影像中获得感同身受的体验。作为艺术创作、文化创作和经济运作相结合的成果,影视作品是能使观众产生感情共鸣的文化消费品。因此,由影视所衍生的旅游资源具有深厚的文化特质是无可厚非的。同时,影视旅游资源是具有强烈的可感知性的。影视作品本身所创造和展示的意境是对资源文化内涵的一种烘托和渲染,影视旅游还原了影视作品中相关的自然景色、人造景观、人文古迹等丰富资源,物化的影视旅游资源是旅游者心理上和感官上最直接的感知。《梅兰芳》热映后,有许多海内外的京剧票友专程前往北京游览梅兰芳故居并在什刹海胡同细细品味梅府家宴。除此,泰州梅兰芳纪念馆更是将梅兰芳生前使用过的练功镜、梳妆台等家具进行了原样陈设,为旅游者传递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影视旅游用一种直观的、可感的形式为各类旅游者提供了一项文化之旅。
二、影视旅游文化的概念探究
作为一种文化体验过程,如何将影视旅游的文化功能最大化,使旅游者在参与影视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得以获取最大的文化满足是值得思考的。因此,有必要对影视旅游自身的文化内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1.影视旅游文化的形成
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文化都是人的活动,而且具有实践性。影视文化是狭义文化的类存在,它改变了人类传统的感知方式。传媒科技的发展使得影视艺术得以被广泛接受和传播。因而,影视文化具有广泛性。同时,影视艺术具有被不同年龄层次和文化层次观众所接受的可能。因而,影视文化具有普及性。影视的最终目的在于使观众在感官上和精神上得到认可和愉悦。因而,影视文化还具有娱心性。从审美到观念,包括影视旅游的出现,影视文化广泛性、普及性和娱心性的特质使影视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旅游文化是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旅游使影视旅游文化得以产生和表现。旅游活动中的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目的地以及旅游介体——旅游经营者之间的各种交流活动势必会产生文化行为和文化影响。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旅游者的客源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资源文化和东道文化、在旅游过程中旅游经营者所展示的服务文化等等融合组成旅游文化的内容。因而,旅游文化具有融合性、综合性。同时,由于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文化差异、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之间接受服务和提供服务的人员差异都使得旅游文化具有一定的多元性。旅游的最终目的是愉悦身心,接受文化和精神享受。因而,旅游文化势必也具有娱心性。王恩涌在其《人文地理学》中认为“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影视文化与旅游文化是具有一定相同特质的文化,这两种文化最终表现为愉悦的心情和满足的精神享受,在相互吸纳、重新组合的过程中催生了影视旅游文化的形成。
2.影视旅游文化的涵义
影视旅游是由与影视相关的各类旅游资源所构成的文化体验过程。旅游文化扩充了影视文化的内涵,而影视文化则为影视旅游所服务,可视其为影视旅游活动中的文化资源,它提升了影视旅游活动的意义,使这一专项旅游为更多人所接受,是旅游文化的实践。因此,影视旅游文化是以影视旅游活动为载体所展现的文化交融和文化整合现象。(图1)影视旅游文化的“源文化”——影视文化、影视旅游资源的各种文化要素以及影视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文化关系是影视旅影视旅游文化具体特质表现为:(1)综合性。影视旅游文化所包含的要素众多,所表现的形式丰富。从影视拍摄地的静态景观到各种影视城的动态演艺节目、各类旅游资源和文化产品无一不体现出影视旅游文化这一整合文化的丰富内涵。(2)广泛性。作为感染力最强的艺术,影视艺术已经发展成为了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信息传播方式。影视旅游虽还只是一项新兴的旅游活动,但影视和旅游是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的娱乐方式,热爱影视和旅游的人们众多,只要能有具备吸引力的影视旅游资源,人们自然会对影视旅游产生兴趣,影视旅游文化具有被广泛传播的可能。(3)可感知性。文化的概念是宽泛的,但是介于影视旅游资源的感官体验使得影视旅游文化可感可知。从影视作品影像中所抽离出的逼真的旅游资源驱使旅游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文化感受。(4)娱心性。影视旅游是能带给人们精神享受的文化体验之旅,影视旅游文化宣扬和传递影视和旅游的魅力,使旅游者得到文化需求的满足。
三、探究影视旅游文化涵义的启示
一、区域旅游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景区文化特色不够鲜明,主题定位不够准确
部分景区景点只注重旅游硬件建设的高端大气,乡村景区城市化趋势明显。在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开发中忽视旅游地历史的、民俗的等区域文化资源的主题定位和特色彰显,内涵挖掘不深,底蕴凸显不够,失去文化支撑也就失去了吸引力。
(二)旅游文化与旅游发展相脱节,文化发展缺乏规划
旅游文化软实力建设需要整体规划、统筹安排、系统发展,要把旅游文化发展与旅游及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有机融合才能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很多地方政府往往忽视或忽略了涉及面广、周期长、显效慢的旅游文化软实力发展问题。
(三)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景区文化吸引不足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变和文化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热衷于文化旅游,喜欢到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地去体验民俗风情和特色文化,在放松身心的同时陶冶情操。旅游文化发展滞后,没有文化内涵和文化影响的旅游地势必难以吸引游客。
(四)旅游文化人才资源严重匮乏,文化发展后续乏力
部分具有文化底蕴和内涵的景区景点地处偏远、条件落后,致使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所需的各类策划、营销、管理人才引进难、留不住。加之个别地方政府对旅游文化事业发展认识不高、政策扶持不利,使民俗文化和民俗技艺无人传承。
(五)旅游文化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文化发展缺乏合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加强绝不能单凭市场调节和民间自觉。部分地方政府对强化旅游文化软实力缺乏统一规划和长效机制,缺少必要的政策扶持和总体协调,政府主导作用和宏观调控不利带来了无序、盲目发展,发展合力不足。
二、提升区域旅游文化软实力的对策建议
(一)准确定位区域旅游文化主题,打造区域旅游文化特色品牌
旅游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地区形成旅游吸引力,发展旅游事业的灵魂。地方政府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区域旅游文化事业发展做出长远规划和主题定位。要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文化资源的普查、征集与调研,为制定规划,定位主题,打造文化品牌奠定扎实基础。聘请专家学者对区域特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论证、整理、开发、包装和宣传,力争开发系列旅游文化品牌,形成特色旅游文化品牌产业链。
(二)大力发展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夯实区域旅游文化发展基础
旅游产业发展是旅游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直接载体和有效方式。政府要通过政策支持,鼓励扶持专业人才组建区域旅游文化产业研发机构,并积极将研究成果进行转化,促进旅游文化事业长效发展。旅游文化软实力提升要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实现有机融合、资源共享。在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建设中要体现区域旅游定位和旅游特色,在文艺创作、文化活动、媒体宣传中要鼓励继承、发展和宣传地方文化特色,以提升旅游文化形象和区域文化吸引力。
(三)加快整合区域旅游文化资源,形成区域旅游文化发展合力
旅游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必须以人文生态景观、历史文化遗产、民俗风情体验等文化资源的充分整合为基础。要把诗词歌赋、历史故事、民间传说、风土人情等有机融入自然景观、生态资源和文物遗址中,使旅游地的历史、文化、社会变迁、经济发展历程等能够让旅游者入眼、入耳、入心。充分发挥历史纪念馆、人文生活馆、主题文化园等载体和民俗风情表演、民俗文化节、文化旅游节、学术论坛研讨等形式加大对区域文化的宣传推介,提升旅游文化软实力。
(四)培养引进区域旅游文化人才,促进区域旅游文化提档升级
人才是旅游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智力支撑。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专业文化机构的合作,提升旅游文化档次。积极培养和引进素质高、潜力大、经验足、能创新的优秀人才,保证他们的工资福利、学习培训、评优晋级等待遇,使他们安心于地方旅游文化事业发展。要创造条件给民间文化团体、民间文艺骨干、民间艺人等提供成长空间和展示舞台,保证基层本土文化人才储备充足。通过奖励机制激发全社会的热情和潜能,通过群策群力促进旅游文化提档升级。
(五)拓宽区域旅游文化投入渠道,确保旅游文化产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