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酒文化的传承和意义范文

酒文化的传承和意义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12 15:33:4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酒文化的传承和意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酒文化的传承和意义

篇1

【关键词】非遗文化;传统传承;媒介融合;黄酒技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240-03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同时也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学术热点与前沿课题。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及其对内对外传播过程中,在口头传承、实物展示、亲身实践和传统的媒介传播方式之外,由于新的传播技术与媒介手段的综合运用,形成了媒介互相融合、互相协同的传播效应。为此,本文将选取典型案例来深入探讨非遗文化传播中的传统传承与媒介融合的理论问题。

一、黄酒技艺: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活体媒介,中国凭借其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成为世界上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浙江省人杰地灵,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浙江省的项目数量位居榜首。近年来,浙江省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也走在前列。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酒文化无疑具有较高的世界公共认可度,而产自中国的黄酒堪称世界上最古老的酒之一,它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在黄酒当中,以绍兴产的黄酒最为悠久有名,不仅具有广泛的市场认可度,完整精湛的工艺,还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持续的技艺传承。其中,“绍兴黄酒酿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绍兴花雕制作工艺”则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前者系黄酒本身的酿造技艺,而后者主要表现在黄酒外包装上的绘画雕刻设计等工艺,这表明绍兴黄酒不仅有内涵之质,也有外在之美,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传统传承:非遗文化传播中的日常形态与媒介影响

在国内外的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绍兴黄酒文化得以传承传播,其实与其嵌套在日常生活中的传播方式息息相关,也与传统媒介的传播有着密切关系。绍兴黄酒技艺能够得以保护、流传和不断优化改进,不仅由于它的产品本身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还与黄酒传统的广泛的传播方式有着深切的联系。与黄酒技艺有关的宣传、普及融合了各种传播媒介,形成隐性传播与显性宣传互相作用的传播模式,使得黄酒为中国百姓所熟知,黄酒文化、黄酒技艺也借此得以传承传播。经过考察分析,其传播主要有以下重要方式。

(一)借助传统酒俗与日常生活消费进行传播。绍兴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古老城市,它的风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而酒俗正是这种地方特色的重要内容。在绍兴,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与酒发生联系,寄托着当地百姓的美好愿望。例如,剃头酒的传统习俗。当孩子满月时,要剃头,要在家中祀神祭祖,摆酒宴请,还要向邻里亲友分送染成红色的“红鸡蛋”等。在拜过天地祖宗之后,就有理发师用一盅酒代水,给婴孩润发,然后剃“瓦片头”。接着就是亲友轮流抱过小孩,最后坐在一起同喝“剃头酒”。与此类似的,还有所谓的“得周酒”,即孩子长到一周岁,同样得办酒席,以款待亲朋好友。还有寿酒、白事酒、忌日酒等等。在绍兴酒俗当中,最为著名的是“女儿酒”,又名“花雕酒”。晋代嵇含《南方草木状》记载:“女儿酒为旧时富家生女、嫁女必备之物。”一般人家生了女儿时,就酿酒埋藏,嫁女时就掘酒请客,形成风俗。到后来,生男孩子时,也照样酿酒埋酒,盼儿子中状元时庆贺饮用,又叫“状元红”。可见,在绍兴,酒俗渗透在日常生活当中,黄酒成为当地人的日常消费品,其传播的主要方式为人际传播、口碑传播和群体传播。

(二)借助言传身教的知识传承与亲身实践。“绍兴黄酒酿制技艺”主要是借助师傅带徒弟式的言传身教进行知识传承。根据2010年中央电视台《人物》栏目专访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省级传承人潘兴祥的解说介绍,尽管目前已经有了现代化的机器设备,但是在酿制过程中,还需要有经验的师傅把关,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即所谓的“开耙”,他反复演示和操作,初看起来很轻松,但是经由潘师傅现场讲解起来,开耙里面的手法技巧特别细腻,不仅有操作工具上的若干注意要点,还有手感温度、抓握起来的粘度等,都需要师傅的准确把握,一个酒厂里面,往往仅有少数人能完全把控其中的要诀。另据2011年12月9日《绍兴县报》头版报道,当年87岁高龄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被誉为中国“黄酒博士”的王阿牛在塔牌绍兴酒有限公司的酿酒车间,为新酿手工黄酒开耙,并向酿酒师傅们传授开耙技艺。这说明传统的手把手传授,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传统价值。学徒要掌握其中的技巧,不能脱离长期的亲身实践和持续的熏陶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隐秘的传播方式,还是心口相传和体验学习过程。当然,现代的传播媒介已经可以将影像完整记录下来,但可记录的形态并不一定都可复制、可实用,内在的精髓难以仅仅借助媒介传播而完全传承到下一代。

(三)借助传统媒介的信息传递与文化传播。在新媒体和融合媒体出现之前,黄酒文化必然借助传统媒介进行传播,在当今,这种传统媒介依然发挥重要的作用。例如,借助书籍对酒文化的传播。由于酒文化在中国有着独特的地位,得益于中国人对酒的热爱与讲究,各种与酒相关的书籍、书中与酒相关的桥段不胜枚举,黄酒文化得以在各类书籍中散发魅力,而其背后的黄酒酿造技艺、花雕制作工艺也得到无形的传播。对酒文化的介绍比较有意趣的书如北京大学中文系夏晓虹教授携杨早博士编选的《酒人酒事》[1],书中有多篇涉及黄酒文化的记录,多为文人轶事,具有故事性,容易引发二级传播,从而形成较好的口碑效应和文化影响,同时此类作品适于对黄酒品牌进行二次传播和文化形象塑造。

此外,对于黄酒文化传播起到重要影响的是报刊,作为传统的大众媒介,报刊的文字图片传播具有便于阅读检索和便于携带投送等特点,是酒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载体。例如,《钱江晚报》《绍兴日报》《绍兴晚报》《华夏酒报》等报纸长期以来持续关注绍兴黄酒文化的各类活动,关于绍兴黄酒本身的介绍有文章《持蟹饮酒,绍兴黄酒是绝配》等;关于黄酒文化活动介绍方面则涵盖黄酒节开幕、黄酒博物馆开放等;关于黄酒产销方面则有《绍兴黄酒恋上“创新营销”》等。除此之外,这些传统媒体还致力于保护黄酒品牌,澄清舆论,在黄酒酿造用水遭受公众质疑时,《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发文《绍兴黄酒可放心饮用》以抚人心。再如,一些黄酒生产企业也办有自己的企业报刊,具有传播黄酒文化和提升黄酒制作技艺的潜移默化作用,以及重要的文献文档价值。中国绍兴黄酒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上市公司古越龙山)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一家黄酒生产经营企业,该公司定期出版酒品文化期刊,周期为一个月,发放方式为在固定的高消费酒店进行免费发放;该公司还出版《古越龙山报》和《古越龙山》电子杂志,该杂志的封面口号即“让世人了解黄酒,让黄酒走向世界”,这恰恰体现了一种传承传播黄酒文化的使命与责任。

三、媒介融合:非遗文化传播中的数字化、参与性及产业化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的过程中,当前已经越来越多地运用了数字化的新媒体传播手段,例如运用新的互联网技术可以获取与传播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数据信息,运用影像技术、动漫艺术可以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术细节和工艺过程等,可以给人以惟妙惟肖、身临其境的感觉。有研究者在借鉴国内外已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从“产业化、数字化、规范化、传承化”四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出科学、可行性较强的绍兴黄酒酿制技艺传承与发展模式”[2],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过程中的媒介融合及其发展趋势。

所谓媒介融合,其实它作为新闻传播学和媒介研究的一个学术术语,主要是指“在数字技术推动下,不同媒介生产者、内容、渠道、接受终端之间,传统边界日渐模糊、趋于融合的轨迹日益清晰的现象和过程。”[3](P5)媒介融合的主要类型包括:“媒介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4](P5-6),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的过程当中,由于越来越多地采纳新技术,事实上也呈现出媒介融合传播的趋势,为了便于讨论,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互相关联的三个层面。

(一)数字化与影像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融合传播的基础。数字化,实际上将各种信息资料都变成可以在互联网上传播、在计算机中进行制作交换的基础信息,不论是文字、图片、符号还是影像、音响、音乐、动漫等都可以混合在一起。这其实也是媒介内容融合的一个基础。数字化传播技术意味着传受双方可以清晰地传递各类精准信息,在内容平台上达到了某种融合共通。对于黄酒技艺方面的信息,数字化记录可以做到将非遗文化传承人的各种动作、形象、语言及姿态等都保留下来,还可以通过动漫化,形成更易于理解的知识点,让人们易学易记,获得直观印象。

对于黄酒文化的各种仪式和相关酿制活动,也可以通过数字化、影像化的方式,加以记录保护,或者制作成纪录片,拍摄成电视剧、电影引起大众的关注、了解、喜爱乃至吸引后继者的努力学习传承。例如,《舌尖上的中国》中就有拍摄到黄酒酿制技艺在食物转化过程中的情形,其中解说辞写道:“立冬的清晨,绍兴的天空开始下起小雨,这对酿酒师傅们来说是个好征兆。酵母菌喜欢江南冬季,这种绵长而又不剧烈的冷……每一年的仪式都是酿酒师们对自然表达的一种尊重。绍兴的黄酒冬酿即将开始。”这里面就有种文字之美与影像之美的内在融合。此外,还有浙江电视台拍摄的专题片《千年陈酒》,著名编导刘郎在片中根据绍兴黄酒的酿造工艺流程,精心设置一条明晰的主线:原料糯米经过筛选、浸米、蒸饭、摊冷、落作(加麦曲、淋饭、鉴湖水)、主发酵、开耙、灌坛后发酵、榨酒、澄清、勾兑、煎酒、灌坛陈酿(3年以上),即为成品酒;同时他又将绍兴黄酒文化作为一条副线,依次展开叙述绍兴千年的历史文化,其中有酒祭的大禹,有用酒激励军士的越王,有兰亭的“曲水流觞”,有沈园的借酒浇愁,还有当地酒俗、绍剧风韵,以及鲁迅、秋瑾、徐锡麟等人的典故。这也是在内容层面的传播融合,即将工艺技艺与历史文化的贯穿融合。

(二)参与性与仪式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融合传播的动力。参与性是指在内容的生产与传播过程中,要让广大的受众、消费者成为内容的生产者。在互联网上有着大量的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户原创内容,就体现了广大网民的参与性,这种自主自在的表达,所创造出来的内容,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融合传播创造价值。第一,用户可以将其参与(包括饮酒、自酿酒、学习体验酿酒技艺、学习体验花雕工艺)的内在体验进行充分的表达,这样,就能有助于文化的理解与文化的传承传播,让更多的人获取切身感受;第二,可以允许更多的人对具有某种隐秘性和神秘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大开放度的接触,或者有更大的展示空间得以亲自体验。例如,在中国黄酒博物馆中,据笔者访谈,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已经在博物馆中展示绍兴花雕制作工艺过程,游客可以近距离亲身感触到工人在绘制雕刻的细节,看到灰坛、沥粉、油泥堆塑、彩绘装饰等工艺环节。同时,黄酒博物馆还将增加具有吸纳游客体验参与的传统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的生产作坊,游客可以在其中感受到酒香扑鼻,感受到原汁原味的生产过程;第三,营造仪式化的传播空间,形成更为鲜活生动的传播场域,从而形成更高层次的文化认同感和价值感。例如,2015年11月8日立冬之际,15家绍兴黄酒企业代表举行盛大仪式共庆冬酿,按传统之仪恭请酒神,诵读祭文,上香祭拜,其辞曰:“……稽山青青,朝晖夕映,三十六源,万壑归流。良心酿酒,神灵昭鉴,团结携手,黄土变金……”在这个过程中,媒介内容的生产与消费也产生了互通融合,隆重抽象的文化仪式与盛大集聚的户外场景在更高层面和更大空间形成了文化意义的融合升华。

(三)产业化与互联网+――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融合传播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当然,最为重要的且能将技术技艺完全落到实处的是产业化,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当作一项可以赢利、可以创造新价值的产业活动,将其纳入到健康有序的经济轨道当中,使其通过商业化运作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电视剧《女儿红》2015年9月在绍兴开机拍摄,希望或许能带来如同韩剧带动韩国饮食文化流行的溢出效应,带动酒文化和黄酒饮品在世界的流行。目前,最为火热的“互联网+”概念也将助力黄酒文化产业化。例如,可以通过“众筹”和互联网金融的方式,获得民间资本的青睐,从而投入到更多有益的可操作性项目当中。浙江省政府在2015年初提出建设“特色小镇”的战略规划,“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第一批37个小镇名单已于6月,其中就有“越城黄酒小镇”,即绍兴东浦镇。这将为黄酒文化产业化带来新的契机,不仅包括黄酒酒业本身的发展,还有以黄酒文化为引领的旅游、休闲、养生、健康、创意、设计等多方位的协同发展创新,这就可能带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融合传播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即绿色、生态、共享、融合的文化传播与社会创新。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黄酒技艺的传承传播案例研究充分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传统与现代的深刻辩证关系,即一方面传统文化礼俗、日常生活生产方式和传统媒介传播依然具有持续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数字化、影像化、动漫化等新技术又不断渗透到非遗文化传播过程当中,在内容生产、渠道建设和终端呈现中形成不断的媒介融合趋势,并且在文化产业化过程中推陈出新,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传承传播形态,同时吸引更多的社会大众积极参与,从而在更大的社会空间中创造出更丰富的文化内涵。黄酒文化和黄酒技艺的传承保护,一旦能够在浙江省政府引领的特色小镇或者创意文化小镇的建设中,得到落地开花,则有可能形成新的传播媒介空间形态和创意文化产业形态,这一点还有待未来进一步的观察研究。无论如何,在非遗文化传播中,多种媒介的融合发展,传统传承与时代创新密切结合,必将开辟出越来越宽广的发展道路和美好前景。

参考文献:

[1]夏晓虹.酒人酒事[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2]郑燕飞,沈磊,李博,孙东芳.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模式――以绍兴黄酒酿制技艺为例[J].现代商业,2014(36).

[3]邵鹏.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生产[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

[4]蔡雯.媒体融合与融合新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廖卫民(1971-),男,浙江平阳人,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浙江省舆情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传播理论、新媒体、网络传播、文化产业等;

高 晶,张泽茜,景 歌,均为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传播系本科学生。

基金项目:2014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中的媒介融合及其传播影响:以绍兴黄酒酿制技艺为例”(编号:2014R406065);

篇2

关 键 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 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4)01-0071-03

依据2003年10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次大会上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广义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活态”传统技能或经验,涉及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并世代相传的,除物质形态以外的多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与表演艺术,礼仪、节庆等民俗活动,口头传诵的民间传统文学等。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以37项的成绩成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河北省有其悠久的历史根基与厚重的文化底蕴,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如何将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并有效传承下去,是我们当代人必须承担的重要责任。

一、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状况

河北省位于华北平原的腹心之地,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物产丰富,人杰地灵,自古有“燕赵多有慷慨悲歌之士”之称。历代勤劳善良的燕赵儿女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 同时也留下了大量门类齐全、形态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享有“农耕社会图解大全”之美誉的武强年画,风行一方的井陉拉花,享誉中外的曲阳石雕,还如吴桥杂技、沧州武术、蔚县剪纸、永年吹歌、衡水内画、西河大鼓、河北梆子、徐水狮舞、女娲祭典、耿村故事、磁州窑烧制工艺等民间传统技艺, 无一不浸透着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 这些凝聚了深厚河北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展现燕赵文化魅力的平台,也是沟通世界文化与中华文明的桥梁, 更是维系人民群众精神与情感的纽带, 为文化遗产的薪火传承做出了突出贡献。

据统计, 截至2013年底, 河北省有五批共计600多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北省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在相关部门与广大文化工作者的支持配合下,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健全组织体系。成立了以主管副省长为组长,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等多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实现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专业指导与项目经费支持。此外,建立了省、市各级民族民间文化研究保护中心,专家委员会等组织机构与工作部门,并通过微博、 网站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方式, 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普查等常规工作数字化。

第二,名录制度与政策保障并行。当前河北省已初步形成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为继承和弘扬河北省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收藏,河北省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资料和实物征集与管理办法》、《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有效的政策保障。

第三,成果展示与交流。2008年起至今,河北省已成功举办六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为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中专院校的传播,命名包括河北大学在内的10所大中专院校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旨在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选取包括乐亭县“河北省刘美实业有限公司”在内的17家单位为河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序传承与合理利用。为使更多更优秀的传统文化活跃在舞台上,河北省定期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内外展演活动,让广大群众了解、喜爱传统民间艺术,从而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强大合力。

二、国内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验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比如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深刻;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受到“洋文化”的冲击正在悄然流失;传统技艺手工业者产出较少,收入下降等。应积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促进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一,政府倡导,全民参与。俄罗斯具有鲜明民族气质的传统文学、美术、音乐、戏剧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技艺精湛的马戏表演艺术,精美的民族编织手工艺,特别是极具传统风情的套娃工艺品等木制品将其鲜明的民族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出于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政府积极鼓励民众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设立“国家文化遗产特别基金会”, 以奖励在文化传承方面做出贡献的人士,加强国民对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意识。俄罗斯文化部与媒体设立青年文艺中心,定期免费对青少年普及民族工艺知识与培训。

第二,迈出国门,走向国际。“翡翠岛国”爱尔兰,处处弥漫着艺术气息,从手工羊毛制品的编织到凯尔特民族音乐的传唱, 无一不成为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缩影。为了弘扬爱尔兰民族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政府到国民都非常重视寻求与世界沟通的途径, 将素有民族史诗之称的《大河之舞》搬上了世界舞台,全球巡演一万余场,成功突破了全球化与现代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禁锢的瓶颈, 使传统的民族舞蹈焕发出新的活力。

第三,产业带头,学研共赴。浙江省为了攻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过程中的难题, 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产业化之路, 制定了有针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案。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资源的科学开发与合理利用,划拨专项经费,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运作的双向互动和良性循环。同时,加强民俗文化学术交流,创建“立体化、综合性、学术型”的文化遗产传承模式。在庆祝传统节日的同时,开展民俗文化研究、学术讲座等活动,由公众、学术团体、院校、博物馆等机构共同完成,从而为促进传统技艺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智力支持。

第四,开展普查,人才为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 是奠定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基础。 近年来, 蒙古政府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普查与全面普查相结合,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普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分布状况,出台了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以人为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核心。 陕西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之契机, 建立民间艺人数据库, 记录其姓名、住址、年龄、所学技艺、取得成果及传承状态等信息。印度政府成立传承人基金会,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视为“国宝级大师”,授予荣誉称号,并注册认定。 无论是工艺技术的传承者还是表演技艺的传承者,都能获得国家专款艺术津贴资助。此外,印度中央邦、 北方邦等各邦政府也出台了相关保护非物质文化的制度, 规定各级代表性传承人至少带五个徒弟,并定期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开放日,向民众宣讲工艺的制作过程或表演。

三、 强化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政策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应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之路,即以人为本,以保促传,以新代旧,以动换静。具体包括:

第一,掌握传统技艺的手工艺者信息是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核心。 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保护、延续和再创造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从而丰富着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性。重视民俗文化创造者、持守者和继承者的主体性,关心他们的现实境遇与要求, 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的关键。通过建立“国家级工匠大师”制度,明确传统手工艺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掌握能力和传承责任,促进其对产品的不断创新、创造的能力。应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专门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才,涉及的项目应包括传统手工技艺、传统音乐、民间文学、传统舞蹈等方面,广泛吸纳对传统艺术感兴趣的青年人,并从中培养、挖掘继承人。

第二,对传统技艺的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传承的根本和基础,通过保护工作促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针对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和规律,采用合适的保护方式和手段。如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处于濒危状态和传承困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抢救性保护,记录、拍摄、整理、保存、建档,建立有效的传承机制,力争保存、保护好这些代表民族历史记忆的文化遗产;以生产性方式保护具有可生产性质和经济效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具体的生产实践活动得以传承和保护;以整体性保护的方式对传统文化积淀丰厚、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设定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立整体保护的思路和理念。

第三,创新传统手工艺产品,增加民族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在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合理引进现代人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观念。在坚守传统的同时,设计研发具有流行气息和时尚感的产品,赢得年轻一代的支持与喜爱,提升“老”产品的“新”活力。以河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定州白瓷”为例,定窑瓷器以其丰富多彩的纹样装饰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独具一格,生动自然,有浅浮雕之美,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定瓷经典之作莫过于“孩儿枕”。造型为一俯卧的儿童,双臂抱拢,枕于头下,双足拱起。以儿童俯卧形成的弯曲下凹的背部为枕面,构思巧妙,细腻传神,把稚气未脱的童子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惹人爱怜。而今打造出许多小巧玲珑的“孩儿枕”产品,方便携带,是远销海内外的馈赠佳品。

第四,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应树立动态的、立体的传承理念。以各地传统节日的活动,如庙会、赶集、汇演为契机,展示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民族文化魅力, 使观众在欣赏各种技艺的展示和表演的同时感受传统、继承民俗。以资源所在区域为重点建立产业园开发区,组织规模加工,积极拓展全省乃至海内外市场,打造“泛华北民间手工艺圈”,发挥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 创建影响国内外的民间手工艺制作和销售产业中心。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造福子孙的巨大工程,应大力推进保护传承方式创新,加大生产性保护工作力度,将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促进河北省传统民间艺术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Abet,P A. Planning and Building the Infrastructure for Technological Entrepreneurship[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2(7):129-139.

[2]陈淳. 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视野[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22-129.

[3]黄宏智. 历史街区价值认识评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资金资助街区保护实践研究[M]. 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3.

[4]陶伟. 世界遗产中古城研究方法与内容初探[J]. 地理研究,2002,21(2):210-218.

[5]许力生. 跨文化的交际能力问题探讨[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 (5):17-20.

篇3

2014年12月,鸿茅药酒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研讨会在鸿茅药酒的故乡——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召开,这次论坛是对鸿茅药酒于2014年11月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国务院文件“国发〔2014〕59号”的总结和见证,同时也作为对中国药酒文化的一次献礼,梳理药酒的传承与发展历史,向世人展示中医药“大药大方”的传统力量,从而增强人们对药酒的认知,促进中国药酒文化的发展。

此次论坛邀请了政府主管单位相关领导、行业专家等,共同探讨了鸿茅药酒取得非遗的必然性及重要意义,以及未来传统药酒文化的发展方向,探讨了中国药酒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问道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就未来中国药酒发展的重心达成一致:文化传承是中国药酒发展的“核武器”。这一共识是以鸿茅药酒近三百年的发展为例,研究得出的重要结果,同时也意味着“文化传承”将成为中国药酒发展的驱动力,靠文化的力量推动传统药酒发展,是行业腾飞的关键。

药酒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

论坛上,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贾亚光就“中国保健产业需要功能也需要文化”的主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中国社科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也发表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传统药酒文化与新消费行为”的讲话。他指出:药酒作为我国的传统消费品,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灿烂的药酒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中医药文化对我国药酒消费者的消费存在重要影响。近年来,人们对健康的空前关注使得药酒市场越发引人关注。在这种形势下,研究药酒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就显得尤为重要。

张主任还谈到,通过研究现代消费的文化内涵和特点不难发现,现代的消费不仅仅是物的消费,还有其深层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味。而药酒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日常饮食消费品,其消费行为与传统文化价值观必定有着潜在关系。业内人士必须从界定文化价值观的内涵与概念着手,并将其运用到对药酒品类消费动机影响机制的研究中。通过这样的研究,有针对性地从不同维度提炼药酒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毋庸置疑,文化传承必将成为药酒发展和营销实践的主线,对市场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鸿茅文化对中国药酒发展的重要意义

此次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在鸿茅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考察了生产车间、鸿茅文化馆等,对鸿茅药酒的历史传承有着较深的认知。鸿茅药酒配制技艺包括:67味药材合理配比,独特的选药、炮制、煎膏、鼎合、封坛、泉浸、地养、茅缩工艺等八步69道工序。独特的八步酿酒法,成就了鸿茅药酒卓然的品质和功效。其最后一道神秘而独特的工艺来自晋楚遗风,起源于三千年前周室天子祭祀神农远祖的仪式,鸿茅名中“茅”之真义,便是发隐于此。经过秉烛焚香祷告之后,再以茅束缩酒,滤除残渣取清液,始成了一剂“济世宁人,饮之奇效”的灵酒妙药。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底蕴,在五千年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药酒文化成为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鸿茅药酒古法酿制工艺自乾隆四年始,至今已传承了近300年,独特的文化积淀是其永恒的灵魂。鸿茅药酒地处优越的自然环境,拥有独具特色的酿造工艺,在传承中医药文化,汲取蒙藏医学精华,对研究中华药酒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对现代中药制剂的科学研究与工艺创新也具有借鉴与启迪意义,影响极为深远,使传统药酒旧貌换新颜,在中华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保持药酒文化独立性的基础上发扬

药酒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与历史的沿革息息相关,药酒文化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当代要继承中国优秀的药酒文化遗产,尤为重要的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继承是基础,发扬是关键,两者相辅相成。药酒不仅是物质的还是文化的。如果抽掉其文化内涵,就不会有好的药酒产品。在药酒的开发和创新中,鸿茅药酒将这样的理念一以贯之,始终坚守。鸿茅文化内涵丰富,正是有了这样以独立性为基础的文化传承,才多年来一直在市场上受到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可以说鸿茅药酒是继承和发扬中国药酒文化传统的一个典型范例。

篇4

一、传承历史,突出特色,重视文化遗产

一个城市的魅力在于其是否有特色,而特色的基础又在于它的文化。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其特色内涵的重要集中表现。它可以表现为独特的城市风俗民情,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痕迹,富有创新性的个性特征等。它从某种程度上是超越国家和民族的,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具有普遍的吸引力。城市文化特色就是它的文化品格,是城市的名片,是整个城市文化、历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城市形象的客观展示与城市的魅力所在。酒在我国有着7000多年的历史,自从酒出现之后,作为一种物质文化,其形态丰富多彩,其发展历程与经济的发展史同步。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酒文化大国。从已出土的文物来看,殷商时代就有很多关于白酒的文字记载和相关实物;春秋时代的《诗经》,里面有大量饮酒、祝酒、祭酒的记载和故事;可以说,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酒的历史和社会文明史是同起源并且同步发展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一方的人民创造了一方的文化,一方的文化又哺育了一方人民特有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气质。因此,一个地区酒的历史越长,其文明程度就越高。中国酒文化蕴涵丰富,既是一种艺术文化,又是一种社会文化,更是一种政治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酒类文化占据着重要地位,作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酒不仅仅是满足人类生存所需的饮品,更可以以酒兴邦、以酒交友、以酒赋诗酒既是科技进步的产物,又是人类感悟美、欣赏美的结晶。泸州地处川南,素有“中国酒城”的美称,“百年老窖”、“国窖1573”、“青花郎”“红花郎”、“沱牌曲酒”等酒名更是人尽皆知。泸州酿酒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两三千年以前的秦汉时期。有关泸酒的典故传说举不胜举,如吕洞宾醉卧江阳、诸葛曲药制酒、三仙醉酒等。每一段传说都体现了泸酒的历史,给泸酒增添了神秘和传奇色彩,也是泸州酒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大量出土文物考证,秦汉时期,泸州就有“以酒祭祀”、“以酒宴乐”等社会礼仪活动。苏轼、黄廷坚、张船山等文人墨客也曾在泸州留下“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衔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寒香给客橙”、“佳酿飘香自蜀南,且邀明月醉花间”、“江安食不足,江阳酒有余”等千古佳句。发展现代泸州酒文化,应充分发掘历史沿革和人文内涵,结合泸州独特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突出酒城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浓厚的酒文化气息,打造泸州良好的“酒文化”城市形象。只有了解历史、传承历史,珍视泸州宝贵的文化遗产,将新旧文化结合、传统与现代交汇,才能赋予泸州酒城文化鲜活的灵魂,焕发它无限的生命活力。

二、深挖内涵、丰富外延,拓展泸州酒文化

酒城泸州地处长江、沱江汇合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人文荟萃,交通便利,又是通往滇黔的门户,为川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泸州市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可以打造的文化品牌有许多,如红色文化、长江文化、奇石文化、军事文化、苗族文化、汉棺文化、夜郎古道文化等等。在这些文化品牌中,酒文化因其鲜明的特色而独树一帜。泸州老窖现拥有全国唯一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泸州老窖池群,距今有420多年的历史。泸州酒不仅有“国窖1573”、“红花郎”等高端品牌,也有“仙潭”、“国粹”、“巴蜀液”等知名品牌。泸州酒文化是泸州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最具开发潜质和品牌效应的优势特色资源。研究泸州酒文化的历史发展与内涵特色,将泸州酒文化与其他文化融合在一起,打造出“醉美泸州中国酒城”的品牌形象,是十分有意义的。要打造泸州“醉美”特色的酒城形象,品牌文化的定位必须要明确、内涵一定要厚重,才能拥有强大而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以及较高的认可度。因此,只有深入挖掘泸州酒文化的丰厚内涵,同时丰富它的外延,才能拓展泸州酒文化,提升其品位和特色。同时,还可借鉴中国云南丽江古城与福建厦门鼓浪屿的建设风格,将泸州的某一区域、某几条街,建成具有古典风格、特色酒文化的标志性酒文化区域,把酒文化这样一种非物质形态用直观的风格彰显出来,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泸州酒文化,提高泸州“中国酒城”的知名度。

三、整合资源,体现优势,树立品牌形象

泸州是一座酒城,一座山城,也是一座水城,因此可以说泸州是一座山水之上的酒城。将酒的激情,山的厚重,水的灵动,浑然天成地交融在一起,才能彰显出水的风情、山的气质、酒的性格。泸州有许多保留比较完好的文化遗址,如报恩塔、钟鼓楼、龙泉井、百子图、龙透关等,每一个地方都是泸州悠久文化的见证,蕴含着泸州厚重的人文文化。要打造泸州“醉美泸州中国酒城”的品牌形象,要在传承历史,深入挖掘酒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整合地域资源,拓展优势,树立个性化的品牌形象。以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泸州老窖池群为中心,打造酒文化一条街,将与酒相关的文献资料、诗词歌赋做一个详细的陈列与解说,并将泸州酒文化的历史展示在街道的两旁,建成可视化墙面,让更多的人了解泸州酒的酿造过程。另外,通过电脑软件做个性化的瓶体及外包设计,打造一些品味高雅的小店让客人停留、休憩、品酒,让他们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充分感受泸州酒的香浓、泸州人的热情、泸州酒文化的厚重,如鲁迅所说“越有地方性就越有世界性”,只有树立具有地方性、民族性、互动性的特色酒文化为基础的“中国酒城”的良好形象,泸州城市形象的品牌效应也才更强,文化价值才更高。

四、结束语

篇5

关键词:泸酒文化;多元性

泸州是名酒之城,具有悠久的酿酒历史,在漫长的酒类产品生产经营消费过程中,积淀了内涵丰富、个性突出的酒文化元素。从现有的研究状况来看,虽然酒文化旗帜下多种角度研究不断开展,然而目前还没有专门对泸酒文化资源的多元性开发利用的专题研究。尤其是在当代,世界各地的文化也纷纷进入我国,人们的主流价值观念的凝聚力逐步降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淡薄。泸酒文化发继承和保护,是多元文化交融过程中泸酒文化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泸酒文化的多元性的特点,对于促进泸酒业及其文化的发展,推动各国之间酒文化的广泛交流,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物质态酒文化的多元性

泸州作为全国最主要的白酒生产基地之一,酿酒业是泸州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一方面泸州是浓香型白酒发源地。泸州市为国家名酒“金三角”产地之一。几千年传承的传统工艺和得天独厚的酿酒条件,使泸州成为中国白酒和优质名酒的重要产地,孕育了“浓香鼻祖”泸州老窖。另一方面,古蔺赤水河流域是酱香型白酒国家级原产地保护区,自然美境、优质水源、千年工艺、天宝洞藏,盛产“酱香典范”郎酒。同时,泸州酒不仅有“国窖l573”、“红花郎”等高端品牌,也有“仙潭”、“国粹”、“巴蜀液”等知名品牌,多类型白酒汇集,物质态酒文化丰富。

二、泸酒名命的多元性

酒不像生活必需品那样仅限于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需要,而是也用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情感性的商品,因而白酒品牌命名更加体现了白酒的情感属性,更能激发人们精神上的共鸣。在泸酒的命名中,泸酒命名种类多种多样,承载了品牌定位、品牌文化、品牌经营、品牌价值等诸多因素,体现了泸酒文化丰富的内涵。如“郎”酒,命名源于郎泉,但很少会让人联想到一口悠悠的泉水,而是给人一个温文儒雅或者豪气冲天的男子形象,让女人感觉亲切,让男人产生共鸣。其后,郎酒集团在品牌文化上的诉求有了新的变化,对品牌重新进行了定位,确立了“神采飞扬・中国郎”的品牌战略,从此“郎”在“神采飞扬・中国郎”这一具体语境中语义也发生的相应的改变,既可以指中国人,又可以指中国的“郎”酒。老窖知名品牌国窖 1573,采用了 1573 年开始创办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数字命名。泸州泸御贡酒厂是泸州本地中小型白酒企业,它的产品单碗儿,结合了“单碗儿”是泸州方言,意思是“酒、喝酒”,体现了丰富的地方特色。

三、泸酒品牌文化的多元性

文化内涵的定位是指以文化资源为原料,注入品牌之中,形成文化上的品牌差异,使品牌富含精神价位和文化魅力。这种定位将普通商品升华为文化情感象征物,更易获得消费者的心理认同和情感共鸣。对一个企业来说,品牌文化有利n于品牌树立独特的个性,形成了鲜明的差异。著名的泸州老窖责任有限公司既有的“国窖1573”强调了产品的年份文化,突出了品牌文化的传统性,又有创新的泸州老窖二曲酒泸小二系列。开发时尚光瓶酒,这是白酒新群体彰显和分享格调、个性、情趣的标签。快乐、乐观豁达、积极向上是泸小二的主张,力争打造中国第一潮小酒。通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挖掘,提高品牌形象,最终实现营销的目标。泸州玉蝉酒类有限公司把玉蝉之清廉高洁精神理念与玉蝉酿酒人造良心酒的质朴信念高度契合,因此逐步打造出了玉蝉品牌高洁的品牌文化。同时提出的:“一杯玉蝉美酒 广交天下朋友”企业核心价值观更能充分体现其对玉蝉品牌的诠释。作为泸州文化典型的酒文化,是十分具有品牌效应和开发潜力的优势特色资源。

四、包装文化的多元性

包装设计包含产品和产品文化的精华,将商品进行一体化美化设计,承担商品外在表现力强弱的重大责任。许多包装开始向历史学习,采用比较有文脉气息的元素来重新设计,追寻文化的踪迹。如国粹酒的脸谱运用,它已不但是一个产品、一款包装作品,它还代表了东方文化。“国窖1573”原浆酒纪念品设计方案中,用色的不同体现风格的差异及出色的品牌价值。“国窖古韵”系列以红、浅褐、墨绿色为主,表现出古朴、稳重之感;“国窖魂”系列以黄褐色为主,体现清新雅致之感;“国窖樽”以黄、褐、棕、金色为主,体现深奥、高贵之感;“国窖添香”系列以宝石蓝、白、银色为主,体现祥和优雅之感。

五、泸酒民俗的多元性

泸州的饮酒历史渊源久远,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次,几乎占据了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雅俗共饮,已经成为泸酒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以泸酒为载体的泸酒文化,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目前白酒产业面临的严峻形势下,挖掘泸酒文化多元性、促进泸酒品牌文化的建设,对于泸酒资源的开发、泸酒产业的发展都有很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林枫. 白酒企业如何进行高效的品牌管理[J].中国酒,2013(03):47-50.

篇6

关键词:酒文化;特色数据库;信息中心

1.中国酒文化信息中心建设提出原因与现状

宜宾学院为一地方性综合院校,2001年5月11日,经教育部批准,由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宜宾教育学院(含宜宾师范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经过10年的发展,宜宾学院已经成为拥有34个专业的综合性大学。

四川省为了弘扬中国酒文化,打造中国的“波尔多”国际品牌,让川酒更多地进入国际市场,提出了“中国白酒金三角”及“长江上游白酒经济带”的产业战略构想。为此四川省专门成立了“中国白酒金三角”推进办公室,全面负责各项具体工作,制订整体规划方案和具体实施细则。宜宾市人民政府也召开了酒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并提出了加强酒业发展的相关意见,努力要把宜宾建设成为“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核心区域。

结合多方面因素,宜宾学院图书馆提出了中国酒文化信息中心的建设,中国酒文化信息中心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中国酒文化特色数据库”和“中国白酒包装文化陈列馆”。在建设方案中提出了:立足宜宾、服务于宜宾、服务于宜宾地方经济。

2.中国酒文化信息中心建设的现实意义

通过建设中国酒文化文献信息中心,可以把中国酒文化资源数字化、电子化、网络化,为酒文化的发展搭建一个信息化平台,促进我国及宜宾酒业的发展,使酒文化更多地为社会创造财富。建设中国酒文化文献信息中心,有利于酒文化资源的整合,可使原本散乱无序的酒文化信息变得开放、集中、有序,使酒文化的信息交流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期,也便于让外界了解酒文化,认识酒文化。建设中国酒文化文献信息中心,可以向人们展示酒文化的丰富多彩和以此派生出的诸多思想、行为、文学等等,帮助研究人员了解酒文化的方方面面,以及中国酒文化的特点,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使中国酒文化得到更快的发展。同时,建设中国酒文化文献信息中心,可以提升“中国酒都”宜宾的形象。

2.1与地方经济结合,以利用促建设

酒类产业是宜宾市一号支柱产业,也是宜宾市传统优势产业和最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对宜宾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巨大。全市现有白酒生产企业284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8户,原酒生产规模75万吨/年,资产合计318亿元,从业人员3.65万人。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白酒生产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96.3亿元,利税总额74.76亿元,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分别占全市工业的42.06%、54.32%,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分别占四川省同行业的49.79%、44.70%。拥有全国最大的白酒制造企业——“中国酒业大王”五粮液集团,生产能力达45万吨,堪称酒业之最。

企业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撑,但同时企业也缺少相应的,有规模的,全面的相关文化资源,文化的传承同时需要有企业的支持,中国酒文化信息中心的建设正好在企业发展与文化建设之间找到了平衡点,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2.2与学院教学和科研相结合,为师生员工提供教学设计素材

“中国白酒包装文化陈列馆”收集了宜宾地区及全国各地不同企业,不同时期的各种包装实物,这些实物即是包装历史的体现,也是企业文化发展的见证。这些实质为我们学院师生,特别是美术学院的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

同时,宜宾学院为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专门成业“酒文化与酒产业中心”,并拥有重点试验室-发酵资源与应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这些部门都需要相关的资源来支撑与建设。

2.3是研究宜宾文化、建设宜宾文化的需要

“天下三千年,美酒出宜宾”、“川酒甲天下,精华在宜宾”。宜宾自古出产美酒,更出现了许多与酒相关的文化。古有北宋元符元年,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为代表的名人在宜宾流传下了“九曲流杯”的佳话,今有五粮液集600年古法与今天科技结晶的酿酒法,这些资料散落在宜宾的民间,需要专门的收集与整理。

每年12月18日的“中国白酒文化节”都将在宜宾召开,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也将是对宜宾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网络化、数字化是现在文化传承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2.4与宜宾学院“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的理念相一直

宜宾学院提出两个基本的办学宗旨-----“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

“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是宜宾学院作为地方高校对社会服务职能的理念提升,体现地方高校对社会服务职能的强化,遵循地方高校要适应并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服务地方体系”是宜宾学院践行“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 办学宗旨的思想指南和行动策略,包括以全面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目标,实现高校与地方共生发展的需要,为政府、企业、个人等层面的提供服务,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科技、文化和思想等支撑。

中国酒文化信息中心建设则是图书馆对社会服务的一个直接体现,希望能从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角度出发为地方企业提供智力支持。

3.宜宾学院图书馆建设中国酒文化信息中心的优势

3.1宜宾学院图书馆有专业的人员从事中国酒文化信息中心开发与建设

中国酒文化信息中心建设是一项严谨的系统工程,要有专业的技术保障和严格的建设标准规范,才能打造特色品牌。宜宾学院图书馆有图书馆学、情报学、历史学等专业的本科、硕士研究生等人员,在人员配置与构成上能胜任建设工作。同时把中国酒文化信息中心的建设纳入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范畴中,从根本上保证了建设的长期性,有利于人力、财力的保障,有利于后期建设与发展。

3.2宜宾学院图书馆有丰富的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作保证

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150万册,拥有cnki、万方学位论文、超星数字图书等数10个数据库,有丰富的酒类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如此众多的资源是该地区其它单位与部门无法比拟的。中国酒文化信息中心的建设必须依托这些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开发。

4.中国酒文化信息中心的主要内容

“中国酒文化特色数据库”主要收集了与“酒文化”相关的特色文献相关资源,纸质资源及电子资源,包括文档、图片、音视频等。各种信息资源按纸质文献、电子文献、纸质影像、电子影像进行分类,然后再按年代顺序进行详细划分。通过基于互联网应用的信息中心平台,并以平台为纽 带,整合散乱的互联网信息,实现各方面参与,多用户共建共享。

“中国白酒包装文化陈列馆”收集范围与内容以宜宾地区酒企业白酒包装为主的,全国各地白酒企业包装为辅。分地区、分企业实物与网络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他们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包装文化。

5.中国酒文化信息中心建设的经验

5.1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扩大影响力

宜宾市政府自2007年举办首届“中国宜宾酒圣节”以来,到去年已历四届。2011年正式更名为“中国白酒文化节”,宜宾学院作为“中国白酒文化节”组委会成员单位全程参与了“中国白酒文化节”,并且图书馆“中国白酒包装文化陈列馆”全程对社会各界人员开放。

图书馆应该以此的契机,扩大中国酒文化信息中心的影响力,争取取得广大企业的信任与支持,让他们也加入到中国酒文化信息中心建设中来。从企业中获取的第一手信息才是中国酒文化信息中心最宝贵的资源,也可能是独一无二的资源。

5.2在建设过程中注意相应资源的版权问题

中国酒文化信息中心建设过程中,常会对已购数字资源的下载转化,对网络资源的下载与链接等,在这些工作中,我们要注意和重视版权相关问题。

(1)充分利用“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这两项权利限制条款。

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是著作权法中为平衡著作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而创设的权利限制条款。所谓合理使用,是指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又不必向其支付报酬,基于正当目的而使用他人著作权作品的合法行为。法定许可是指他人依法以特定的方式使用已经发表的版权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是必须按规定向其支付报酬的制度。我们应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充分利用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这两种制度来解决特色库的版权问题。

(2)与商业数据库签订购买合同时,应极力争取将出于合理使用目的复制和传播作品作为必备条款。

(3)认真做好授权许可,并尽可能通过第三方机构获得间接授权

获得版权许可使用的方式和途径主要有三种:①获得著作权人的直接授权;②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等第三方机构获得间接授权;③授权要约模式

(4)图书馆作好资源访问权限设置,保护资源在限定范围内使用

按用户不同范围访问不同类型的资源,可以很多程序上减少版权风险。如设置校内用户与校外用户组等手段。

(5)做好资源的二次加工整理工作

在现有资源的条件下做好资源的二次加工整理,可以防范版权风险。

5.3要与地方企业充分合作,密切配合地方经济建设

让地方企业参与建设,让他们在建设中提高自己的文化口味,提高企业文化,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只有让企业在建设中有所收获,他们才能主动的、积极的参与其中。与地方合作,才能让中国酒文化信息中心建设成为有源之水,否则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失去建设的动力,慢慢走向死亡。

参考文献:

[1] 汪明义. 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发展探索——以宜宾学院为例 [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 04: 3-9.

篇7

人类对于酒的喜好可以说是历史悠久。葡萄树在人类诞生前就已经存在,因此葡萄酒也被认为是在遥远的过去就存在了。后来随着基督教传教士到世界各地传教,葡萄酒也进一步在各地散播普及。葡萄酒与人类的历史同步演化,可以说是“永远的酒”。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改善与提高,对于酒文化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展,从最初只是对于酒本身的喜好,发展到今天.有不少的人对酒包装也情有独衷。消费者喝完酒以后会爱不释手地把许多名酒精美的包装盒和造型别致的酒瓶保留下来, 陈放在酒柜里或餐桌上作为一件装饰品。正如艺术史家格罗塞的比喻: 装潢在发展的初期只有一种次要的艺术性质, 悦目的形式只是依附于实际的重要状态上的,正像一颗藤子的卷须附着于大树枝干一样,可是后来藤子的稠密绿叶和花朵掩蔽住了大树。同时次要的装潢也渐渐失去原来的意义而发展到纯粹的美的形式中去了。”包装的价值在酒文化中日显重要。

一个完整的酒品包装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酒容器、酒标以及外包装。酒标的设计包括瓶签及挂签,有的酒包装只有瓶签而不一定有挂签,而且这~部分也包括酒容器封口部分的设计,甚至有的酒包装还包括酒盖或酒塞的外观设计:外包装包括的方面比较广泛.对于精装的酒品和简装的酒品在这一部分可能有些不同,但总的来说一般包括外盒、手提袋等。

酒标的设计与印刷

每当提起葡萄酒,脑海里总是出现淡黄的、标记着年代的长的、方的或椭圆的酒标,这是我对葡萄酒一直以来的记忆,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城堡果园的印象以及漂亮的西文花体字。实际上,这也是典型的葡萄酒标签的设计。对大部分的葡萄酒来说,干红常使用深色的玻璃瓶装,而干白则常选用绿色的玻璃瓶。酒瓶表面的商标,很多则选用黄色为主基调,并配以红色、金色等文字.使得色彩对比较强:而对于瓶嘴的收缩膜颜色来说,经常选用金色 与商标形成了呼应, 浑然一体。当然.除了多数的葡萄酒标签采用黄色基调的颜色之外.也不乏有黑色和普通的灰白色或者深酒红色等,但是那种眩目耀眼 跳跃性很大的色彩确实不多见。这可能是因为葡萄酒的历史渊源.用这些。发旧的 颜色酿造一种年代久远的印象。

在葡萄酒的酒标上通常会注明葡萄酒品种、采收年份 制造者 产地、容量 酒精浓度等信息,可以说是葡萄酒的履历表。为恪守葡萄酒的品质.欧盟还制定了有关葡萄酒的基准.各国也有专属于其国家的法规将葡萄酒予以详细的分类。酒标依据国别不同表示的方法也有所差异.但无论如何.这些酒标都可以让饮用者在享用之前先对葡萄酒有所了解。

酒标的印刷属于标签印刷中的一类.通常使用胶印 凸印或柔性版印刷的方式来完成.并区分为不干胶标签和一般的纸类标签印刷。其加工还含有各种印后加工技术.比如烫印、压凹凸上光等。

由于在酒标上常常会使用金色的线条或文字来表达高贵之气.因此.在酒标的印刷中常有金(银)墨印刷.也有采用烫印的。为此.印刷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金(银)墨的正确使用.或者烫印材料及工艺的选择。否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弄巧成拙。

鉴于酒标的特殊用途及摆放的特点.要特别考虑其耐水防潮性以及耐摩擦性.因此.酒标印刷中使用的承印材料(如纸张)和油墨等应满足以上要求。转贴于

酒盒的设计与印刷

酒品的外包装在销售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酒盒就像是一件漂亮的外套.要能够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并引起其强烈的购买欲。葡萄酒外包装盒的设计可以说有比较大的灵活性.但应尽量做到全面、协调,能够给酒品购买者比较宽的选择范围。因此我们可以见到单瓶装 双瓶装 系列装等不同风格的酒盒。葡萄酒盒的形状也不仅局限于长方体.圆筒型的葡萄酒盒也不少见.而且常见于档次较高的一些名品葡萄酒的包装上。

葡萄酒盒的包装材料常选用纸板.对于一些高档的葡萄酒还有以木材为外包装材料的.显示其自然与文化气质。例如英国的MATTER系列葡萄酒在设计定位的时候就立足于体现乡村特色比较浓厚的葡萄酒文化,在酒包装设计中使用了大量的木质材料来制作葡萄酒的外包装,而且在葡萄酒的内盒中加入了稻草以衬托磨砂材质的葡萄酒瓶.将葡萄酒浓厚的乡村文化特色体现了出来.做到了酒包装设计与酒文化的和谐统一。而与白酒的包装中常用金(银)卡纸作为承印材料不同,葡萄酒盒则较少以金(银)卡纸为材料而设计,但其高贵气质却是更胜一筹。

色彩在包装设计的运用上相当重要。葡萄酒盒的色彩多见深底色 印刷黄色系或白色及金(银)色图案与文字.形成鲜明的对比.用色少而不单调,多而不杂乱。而且,在深底色上通常会有代表年份或酒名称的同色文字.很有品牌的特质。

篇8

【关键词】:白酒;包装;酒文化

一、酒俗在白酒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许多传统风俗。这些风俗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饮酒风俗就是其中之一,我国的饮酒历史源远流长,形成了许多种饮酒习俗。中国白酒包装设计中酒文化的应用主要从酒俗文化来阐述,酒俗文化又主要分为两个方面:节日酒俗和民间酒俗。

1.节日酒俗在白酒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中有几个重大节日,都会有相应的饮酒活动,如正月初一、三月清明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九日重阳节。根据以往节日的饮酒习俗,为了传承这种文化,在白酒包装设计上可以对酒的品类进行细分,设计一套节日白酒套装,里面装有一年之中所有节日要引用的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酒,六个重要饮酒节日,设计六种功能性质的白酒。包装设计主要从文字、色彩、还有图案上区分开,版式相似,根据节日的性质来选择恰当的主色调,比如春节是比较欢乐的气氛,那就选用色调活泼点的、暖色系的。文字选用较为传统的书法字体,增添一些传统的艺术美,把这种传统文化展示给消费者,对于图案来说,就采用跟节日有关的,能很好的说明节日含义的,更加有说服力的图片作为包装上的图案。同时也能让大众更容易识别它们的功能。在酒的包装设计中融入节日酒俗的概念,可以使产品具有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感。

2.民间酒俗在白酒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民间酒俗包括:祭祀饮酒、婚嫁饮酒、生育饮酒等,关于祭祀饮酒,夏商时期就用酒来祭祀天地、山川、神灵、先祖,这种祭祀饮酒之风迄今仍然盛行,但摈弃了封建迷信色彩,成为人们表达对死者、前辈、英雄、先烈的缅怀思念的方式。关于婚嫁饮酒,男女媒聘有定亲酒、认亲酒、嫁娶之日饮婚礼酒,人们习惯把婚礼叫“吃喜酒”。还有“女儿酒”、“接风酒”、“出门酒”等,这些都属于是“喜酒”。关于生育饮酒,中国过去有多子多福的传统思想,生育饮酒祝贺自古相沿。早在春秋时期,越国就实行过用酒奖励生育的政策。此外,生日祝寿、送别、出征告捷、喜庆丰收祈福、谈判会盟、中举登第得官等都有饮酒的习俗。

关于祭祀饮酒,把这种风俗文化融入到白酒包装中,因为祭祀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所以在包装设计的色彩上就应该以冷色调为主,字体同样选择书法字体,凸显传统艺术美,图案选用一些代表神灵或者天地、山川具有象征意义的。关于喜酒的包装,根据其性质的属性,可以将喜酒的包装在色彩上当然是选择中国红,象征着喜庆;在文字上选用活泼、有情趣化、传统的字体,;在图案上选用龙凤元素,当然也少不了心心相印的符号;在排版上要求简洁、大方、重点突出。

二、酒令在白酒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酒令是中国酒文化的精华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现象,酒令增添了饮酒的“食外之趣”,一种好的酒令,不仅能够为广大酒友所接受,有相当广阔的流行区域。而且应该有一定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在古代酒令分俗令和雅令,猜拳是俗令的代表,雅令则是文字令,通常是在具有较丰富文化知识的人士间流行,从古至今有很多酒令,比如:骰子令、猜拳、接龙令、击鼓传花等。

为了继续发展酒文化中的酒令,需要对酒令有所创新,在这个快节奏发展的社会,为了缓解人们的工作压力,可以将酒令以现代的设计风格融入到酒的包装设计中,作为包装设计中的一个附属品,继续创新和发展。让人们在轻松、娱乐的气氛中,了解、学习中国悠久的酒令文化。对含有酒文化的酒的产业也有很大的间接促销作用,一举两得。除了酒令扑克牌,还可以借用转盘行使酒令,叫做酒令转盘,还有酒令骰子、酒令卡片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酒令游戏,让这种酒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三、酒器在白酒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的酒瓶造型包装,形状各异,令人目不暇接。我们需要研究新的包装理念,要有新的设计构思,并且汲取丰富的艺术元素,做到“古为今用”,不断创新发展酒文化及包装艺术。创造的包装形式,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要特别引人注目,甚至使用后的空酒瓶也可以作为一种摆设,一种艺术品供人们欣赏和收藏。

以瓷或陶瓷作为酒的容器和包装物,让消费者很容易记住它们的形状和品名,与传统透明的玻璃酒瓶相比,它显得质朴无华。这种形状的酒瓶造型包装,汲取了民族文化的精髓,并融合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因为,商品的地方化,自身就明确地表明了商品的产地,作为内外销的一种包装,以其独特的包装形式,无疑提高了所包装产品的竞争力。由地方特色构成的民族化包装,还具有巧妙的防伪性能,其特殊性贯穿于商品的整个营销策略之中,在浩瀚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酒瓶的造型包装,如此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既传统又典雅,它传达了远古的一种文化信息,又提高了现代的酒文化的品位。

酒器的历史几乎像酒一样源远流长,我国古代的酒器是琳琅满目、五花八门。酒器的造型更是千姿百态、变化万千。青铜器就以它精湛的工艺、种类的多样及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的造型当之无愧的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是尊贵与威严的象征。

实际上,自然界中的任何物体以及人们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都给人启发。将他人(古人或今人)的作品借用到包装设计中,通过模仿、概括等方法,加工、提炼构成自己设计作品的一部分,从而创作出具有新的审美意义的造型。设计师们运用现代的设计理念通过变形、打散、重组等处理手法来丰富传统造型的外观赋予它们新的形象。运用现代的包装工艺与技术,将这些酒器的创新性融入现代白酒包装,将大大拓宽白酒包装的设计思路,同时也体现了中华酒文化优秀的历史性、文化性、艺术性,从而体现出强烈的文化亲和力。

参考文献: 

[1]左汉中.中国吉祥图案大观[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 

[2]陈览月.商品造型设计的抽象美与工艺美[J].包装世界,2000(4):6-7. 

篇9

关键词:酒类文化 ;酒类包装 ;市场误区 ;设计体现 ;市场前景

中图分类号:F7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4-0159-03

1.酒文化在酒类包装设计中的因素分析

对于中国传统酒文化的分析,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对中国传统酒器,即物质性酒文化的研究;二是对酒与文化艺术,即精神性酒文化的研究。

(1)酒本身是属于精神领域的一种物质产品。一般来说能够带来精神享受的产品,它的价值总是体现在它所能带给人精神愉悦的程度上。所以它的附加价值总是远远超出它的成本价值,而在资本的运营中能够带来丰厚利润的也正是它的附加价值。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家总是在“酒的文化”上做文章的理由所在。

(2)酒的包装作为品牌效应的外在体现形式,通过视觉的形象语言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它是企业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最直接的手段,消费者可以通过包装认知产品,从而引发购买欲望,产生购买行为。所以包装设计要与市场接轨,要与产品接轨,与消费者接轨,其包装风格思路应该最直接地满足其产品定位,满足其目标消费者需求,符合其品牌理念。

由此可见酒的包装已经脱离了实用价值范畴,成为酒文化的一部分,是酒的内在品质的体现,在进入流通领域的过程中,好的包装,无疑能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传递出酒的品牌信息。因此,可以这样说:酒包装,具有文化和市场的双重意义。

由于组成“酒文化”含义因素内容上的差别,不同品牌厂商的“酒文化”概念并不完全相同, “酒文化”的内容侧重点也不同,因此促使酒类产品必须从外观来进行区分;虽然“酒文化” 概念包含了从生产到销售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内容,但最终“酒文化”的体现却是以产品包装设计个性化和特色化的形式得以实施,并以外观造型、色彩、图片、制作材料等形式具体展现,因此这也是酒包装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

2.酒文化在现行酒类包装设计中较为突出的几个误区

(1)一味地追求包装的高档化,忽略了目标市场的需求:眼下酒企一味地追求包装的高档化,甚至把高档包装的概念变成了高档材料的简单堆积。忽略了产品品质和包装的匹配关系。

(2)过分强调自身的视觉冲击力,忽略了与同类产品发生同时对比时的视觉冲击力(如:现在一些白酒包装,都喜欢用大红、紫红、金、明黄、蓝、黑、白等色,这些色就其自身的属性和搭配效果来看视觉冲击力确实很强,但是在销售过程中同时上架后会发生产品间的同时对比,这时原本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的色彩,争相冲击视网膜,反而引起视觉的混乱,影响了视觉传达效果)。

(3)错误地将酒文化的普遍性概念,作为自身的特色强加于具体的包装之中。产生出空洞、缺乏底蕴的缺陷。 (如:金麦积酒,从瓶体造型与瓶内注入的塑形来看,形成了非常完美的搭配,但是没能很好地利用自身的特色“麦积山”做塑型,而采用了“一帆风顺”的普遍理念,反而弱化了自身特点。)

(4)缺乏系统化的设计思路,只强调单体包装的面面俱到,这种盲目的自大元素对品牌的长远建设将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5)所谓“有效利用每一处空间传递更多的信息”所造成的包装中的堆砌感。

(6)滥用设计中的移情作用,捏造一段历史,编造一个故事,并简单体现在包装上,使整个包装体系显得矫揉造作。

(7)盲目地采用独特性材料用于追求个性化特征,而忽略了产品的整合性因素。

(8)有一些商家甚至认为酒的品牌反正是“一年喝倒一个”,所以包装随便就可以做,不用付出太多代价。

(9)过于强调图形的民族性,产生国际交流中的沟通障碍。(如:有些图形是我们自己非常熟悉的,但外国人并不认识, 不具备国际共识性;还有一部分图形已具备国际认知性,但表现形式需要改进,以符合国际化的审美需求) 这些都是使酒类包装市场显得杂乱无章的原因所在。因此要真正体现出具有鲜明特色与独特个性的酒文化,走出现行酒类包装的误区,就必须全面了解酒类包装设计中的诸多构成因素,以及对酒文化的体现方式。

3.酒类包装设计中的酒文化体现

3.1 酒文化的设计定位

(1)市场需求定位:包装作为商品的一部分必须在符合市场的条件下分清设计的主次。

(2)产品价格定位:产品的价格决定产品的档次,包装设计要与产品的档次相匹配。

(3)目标消费者定位:包装设计的前期要对其目标消费者进行分析,设计要符合消费者的个性特点。

(4)品牌内涵定位:品牌是产品多年文化的积累,包装设计应该与其理念、内涵相一致,与品牌延伸方向相匹配。

(5)产品包装连续性与延续性原则:任何产品的包装都具备其统一性与延续性,这不但是一个形象问题,也是一个传播问题,所以包装设计应该具备这样的特点,消费者看到包装就能联想到其品牌,在包装上体现其系列产品的特性和共性。

3.2 酒文化的设计切入点

(1)以酒自身的品质作为设计突破点;

(2)以涵盖企业自身的文化理念作为设计突破点;

(3)以与酒有关的历史事件作为设计突破点;

(4)以形容酒的精神享受所带来的利益作为设计突破点。

(目前较成功的高档白酒都在传播中分别体现出了不同的诉求重点(即品牌核心价值),如:茅台――独特的地理位置、酿造工艺流程与原料;五粮液――独有的原料和水质;酒鬼酒――独特的酒文化和浓厚的民族特色;小糊涂仙――别具一格的传统处世哲学。)

3.3 酒文化的设计表达

(1)容器设计表达(酒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酒具的造型样式丰富、独特是体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内涵的较好素材,一个造型独特的容器能突出产品品质和品牌文化含量的心理冲击力。在容器设计的过程中,“酒文化”中饮酒时的感官感受能强化消费者在拿放产品时的触觉感受,和把玩、欣赏的感觉。(如:“酒鬼”酒的布袋造型设计,“天书”酒的书造型等。)

(2)商标、商品名文字设计和运用:商标和文字是传递产品信息的有效符号之一;在设计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在系列产品和衍生品牌,文字和商标的统一标识化作用能使产品的文化传承和品牌文化优势得以继承。

(3)图形、纹饰的设计和运用:图形和纹饰的历史远比文字要早,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图形、纹饰的信息传达具有直观性、有效性、生动性和丰富的表现力。凭借图形在视觉上的吸引力引起消费者的心理反应,进而引导购买行为。包装中的图形,往往构成了包装整体形象的使用部分,使商品突出了个性和审美品位,并加强了促销功能。加上“酒文化”中与饮酒相关的文化典故,使得包装图形再选用时相对集中的表达富贵、豪气、雅致、吉祥、喜庆等寓意的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图形、纹样上来。(如:“宋河粮液”酒包装中的“清明上河图”;“林家铺子”酒包装中的白描;“百年清宫”酒包装上的“江牙海水”纹等。)

(4)色彩:色彩作为一种设计语言,在包装设计领域中最具视觉冲击力,是包装中的重要元素,是体现品牌、品种形象的重要手段。色彩的使用除能表现产品的档次定位还直接受到“酒文化”中对季节、消费目的和相应视觉审美习惯的影响。使得设计中色彩的运用相对集中在传统喜爱的和富有地方特色的色彩中来,主要有大红、紫红、金、明黄、蓝、黑、白等色。(如:“金六福”“浏阳河”酒包装中的红色使用;“黄鹤楼”“水井坊”酒中的黄色使用;“汾酒”“剑南春”酒中的仿青花瓷器效果等。)

(5)包装外形:包装外形在包装设计的功能走入美化商品和传达信息之后,成为反映产品个性特征的重要信息源,产品的特色化和个性差异在设计中具有较强的典型性,特别是在造型的象征、寓意和整体文化品位的体现上造成直接影响。(如“三千年”酒包装的“阙”造型;“龙晶玉液”酒的“玉玺”包装造型等。)

(6)包装材料:酒瓶设计的材料使用现在市场上分为三大类,一是陶瓷瓶类,一是玻璃瓶类,一是塑料瓶类(目前还有人提出采用“竹类”作瓶体),就材质特色而言陶瓷厚实、古朴会产生格调高雅、朴素、敦厚粗犷、笨拙感;玻璃透明、晶莹会产生华丽、豪华、玲珑、高贵典雅之感;塑料轻便、简单易产生现代、快洁、大众化之感。盛酒容器材料的选用要考虑到不同酒体的色泽和文化传承关系(如:陶质容器能衬托酒体的醇厚,玻璃容器能衬托出酒体的纯净)。

外包装材料的选用要考虑到品牌、品种的消费定位、产品的消费季节和消费地域的文化特性(如:不同纸质材料适合表现产品的档次和价格定位,金银光泽材料适合喜庆、节日消费,木、稻草、竹等材料适合表现产品的文化内涵和产品的环保品质)。

“酒文化”不仅仅是酒类产品包装设计中的指导思想,它渗透到包装设计视觉元素的每一个细节中,成为酒类包装设计视觉元素的一部分,它指导包装设计视觉中的视觉元素的设计实施,视觉元素反过来体现“酒文化”,丰富“酒文化”的文化内涵。

5.未来酒类产品包装设计中“酒文化”应用的前景

(1)“民族性”即“世界性”,会随着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影响而更加强调它的文化传播使命,现代设计理念与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地域文化特色之间的结合将使得中国的酒包装设计更加具有民族性和个性化特色,随着酒类产品市场的整合,市场将会淘汰那些包装设计无个性和抄袭包装的品牌,市场竞争的次序化和消费者的理性选择将迫使企业在将“酒文化”作为包装设计中的关键元素运用。

(2)酒包装作为批量化工业产品,有着产品的基本属性,离不开功能、结构、材料和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在最终成品上都会打上这些影响的烙印。但因其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在陶冶餐饮气氛等方面有着特别的作用,所以,在酒包装当中附加了更多人文的因素。因此要花更多的精力去了解和分析饮酒的主人以及喝酒的场所与气氛的需要。只有在基本的使用功能和附加的精神都得到了很好的满足,才能算得上是一件精彩的酒包装产品。

(3)由于市场竞争的国际化的需求,设计中必然要求寻求国际共通的表述语言,对商品信息的认知和达成共识,这就使民族图形的国际化成为必然。(如:获得第30 届“莫比”奖的“水井坊”酒包装设计,是典型民族化风格的设计案例。设计中运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结合的创意,纸木结构的传统包装材质,内烧花工艺将六幅古帛画烧制于瓶底的井台六面,展现了“水井坊”历史文化与现代工艺、传统审美与时尚理念的完美结合。)

(4)材料的环保性需求使得创新加速;酒包装的突破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包装材料的创新和升级。利于环保的包装材料将被广泛的开发利用,并且有意识地降低材料成本。

(5)力求简约冲刺视觉;著名品牌大师马克.戈贝(世界十大品牌形象创意公司――“D/G国际”总裁、首席执行官兼执行创意指导)在他的最新中文著作《情感品牌》 一书中提到:包装就是一部半秒钟的商业广告,它必须立即发挥作用,引起您的注意,或者建立您对于一种产品的亲密感情,好的包装就是一个无声的“促销员”,即使消费者与产品接触的半秒钟里,就会吸引住消费者,达到促销的目的,因此在群雄纷争的市场中为了便于形象传播,势必要求采用简约的包装设计,以达到冲刺消费者视觉的效果。

(6)挖掘趣味性观赏点。酒包装的观赏亮点,可以让产品在平淡中生色,平凡中增加了它的趣味性,所谓“画龙点睛”趣味性地观赏点必须符合产品的内涵,才会为整个包装增添色彩,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趣味性的传达出产品传统而现代的品牌思想,稳重、华贵、经典的品牌诉求,作为观赏亮点使整个包装跃然生辉。

篇10

中国独特的白酒文化

中国是酒的故乡,白酒是中国独有的传统饮品。品质上好的白酒馥郁芳香,醇厚甘甜,回味无穷,而且往往随着时间的久远会更加浓烈。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白酒与社会经济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一直紧密相连。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酒税收入在历史上还与军费、战争有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在有的朝代,酒税还与徭役及其他税赋形式有关。民间的婚丧嫁娶以及节日庆典和祭祀也与酒紧密相关。除此之外,与酒相关的名人轶事、传奇故事及诗词歌赋也是数不胜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心理传承中,白酒都有着独特的地位。白酒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此外,中国人互相攀比,送礼要贵重,请客要豪爽,越贵越买的面子文化在与酒文化相遇后,闪电“恋爱”了,由此诞生了中国独有的白酒文化。一方面白酒作为中国千百年来农耕文明标志性的传承结晶之一,也被赋予了各地地方文化的符号意义,因此其具备代表中华文明或者产地文明的属性,很适宜作为礼品赠送。另一方面,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多是靠投资拉动,投资活动活跃的背后带来的是政商务宴请的频率加大,“面子文化”使得在这类宴请当中,高端白酒成了当仁不让的主流用酒。中高端白酒有了非常明显的社交属性。

白酒文化成就了高端酒的辉煌

在白酒行业过去十年的黄金发展期,茅台、五粮液正是受益于高端白酒的社交属性。2005年,茅台的出厂价268元,此后5年每年提价一次至619元,五粮液紧随茅台提价的步伐,2005年出厂价343元,6年7次提价至659元,茅台、五粮液一路提价,销量却紧跟其后一路上涨,白酒文化成就了茅台和五粮液等高端酒在过去几年的快速发展。

在2012年初的廉政工作会议上,总理要求中央政府接待禁用高端酒,直接打击了高端酒水市场,并且以其示范效应带动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等接待用酒避开高端,因此很多围绕政务展开的消费不得不避开茅台、五粮液等品牌,转向二线品牌或区域性品牌的次高端产品,例如江苏的政商务消费用酒主要为洋河梦之蓝和今世缘,安徽的政商务消费用酒主要为口子窖和古井贡,山西的政商务消费用酒为汾酒,河南的政商务消费用酒主要为杜康和宝丰国色清香,陕西的政商务消费用酒主要为西凤酒,次高端开始承接高端酒水消费的转移。

随着中国人均GDP超越5000美元大关,经济崛起带来了国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增强,传统文化在日常消费中已成为重要的因素,且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趋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中高端白酒在高端私人宴请及礼品选择中越来越多。而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提价后其终端销售价格已过千元,其留下的原有巨大消费空间为300—800元的次高端白酒创造了“量价齐增”的机会。

次高端白酒的崛起

然而,次高端白酒有没有承接市场转移的实力呢?笔者认为,次高端白酒从2010年酒水行业的景气顶点开始正式兴起,在这之后的两年内次高端白酒呈现出翻番式的增长。2010年次高端白酒市场规模约为70亿元,占全行业市场份额的3%左右。2011年市场规模达到210亿左右,占全行业市场份额的6%左右。

目前市场上的主要次高端白酒有贵州茅台的汉酱和仁酒、泸州老窖的窖龄酒和特曲老酒系列、洋河的天之蓝和梦之蓝、古井的年份原浆八年和十六年、山西汾酒的青花汾酒和国藏汾酒系列等。2011年,贵州茅台汉酱终端价格799元,全年收入约4.6亿元;泸州老窖的窖龄酒300—600元,金奖特曲598元,年份特曲758元,全年总收入约14亿元;洋河股份梦之蓝终端价格598元,全年收入约30亿元;山西汾酒的20年、30年青花汾酒终端价格500—600元,全年收入约20亿元;古井贡酒的古井16年原浆终端价格568元,全年收入约3亿元。郎酒的红花郎10年、15年终端价格360—600元,全年收入48亿元;沱牌舍得的舍得酒终端价格600元,全年收入约6亿元;剑南春的普通装剑南春终端价格458元,全年收入45亿元;口子窖的口子窖20年40—500元,全年收入约6亿元;其他品牌如西凤等价格在300—800元之间,总销售收入在25亿元左右。

从总体来看,目前次高端白酒在整个行业中份额还不高,但其品牌背景及发展实力均不容小觑。2012年上半年,在高端酒受到“三公”消费、经济减速和投机资本撤出等影响且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次高端的销售保持了稳定的高增速, 2012年的增速预计将保持在100%左右。

白酒文化促次高端更快发展

品牌是白酒市场的首要竞争要素,一般来说品牌高度决定了价格的高度。白酒的品质差异消费者的直接感知较弱,价格是消费者对白酒产品认知的主要鉴别因素,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人的“面子需求”,越是高价位的白酒越能体现档次、彰显身份、表达敬意。支撑价格的主要是品牌因素,而品牌背后是白酒产品的历史、文化、传统。品牌力决定了一个企业的价格带的宽度和高度,拥有更深厚品牌和文化背书的企业将获得更广泛、更高价位的运作权,由此带来的企业以及渠道商的利润空间也将更大。

品牌是历史和文化的积淀,短期内难以再造,目前次高端白酒特别是其中的名酒一般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汉酱为例,不仅深度地承袭了贵州茅台酒的文化底蕴,更有从汉武帝甘美之史话演绎而来的文化渊源。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公元前130多年,汉武帝听说赤水河畔的习部(今黔北习水一带)所产的名酒“枸酱”,拜唐蒙出使南越取道饮之,情不自禁地赞曰:“甘美之”。以后便有了汉武帝派大将唐蒙到贵州开拓夷道,留下了“唐蒙饮枸酱而使夜郎”的传说,“汉家枸酱为何物?赚得唐蒙习部来。”

篇11

关键词:白酒文化 发展动态 传播体系 特点分析

一、引言

中国白酒文化在发展到至今拥有丰富的内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加上中国的就爱好者数量很大,给酒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白酒市场。在中国国内市场急剧扩大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国际市场,显然中国白酒行业亟待拓展国际市场,不断提升中国白酒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影响力。现阶段,国内已经打造世界顶级的中国白酒金三角的产业基地,给白酒行业带来了空前发展机遇,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酒业发展的美好前景。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酒业企业为主体,乘势而上,切实做好国际市场的白酒文化传播。

二、中国白酒文化传播发展历程

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白酒行业,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白酒文化。通过相关研究我们把白酒文化的传播分为三个发展历程,分别为早期传播阶段、书写传播阶段和现代大众传媒阶段。

早期传播阶段是中国白酒文化传播的初始阶段,在该阶段中神话传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将酒文化推向了至高无上的地位。神话传说主要讲述了酒的起源,通过话语完成传播。神话传说在酒文化发展历程中,酿造了无数动人故事,给白酒自身的酿造带来了活灵活现的诞生世界。

书写传播阶段完成了中国白酒文化的基本框架。书写主要是通过画家、书法家、作家的笔来描绘中国白酒发展历程,传播酒业发展,开拓其文化内涵,构建其基本轮廓。在我国留下了大量的诗词酒业文化给中国酒业发展打下了印记,同时也作为国际市场对中国酒业文化了解的主要方式。

现代大众传媒阶段是通过计算机网络、电视、广播等现代通讯手段进行白酒文化传播。大众传媒具有传播力大、波及范围广、影响力强的特点深受广大白酒企业欢迎。在此阶段传播过程中,白酒品牌传播显得最为重要,成为各个企业传播的重点。因此,酒品牌营销越激烈、越成熟,白酒的样式就会增多,酒文化传播方式也会更加新颖。比如,开办一些面向国际市场的盛大活动,在国际市场中传播中国酒文化的影响力。

三、白酒文化传播体系特点分析

1.我国白酒文化与广告相融合

研究历史白酒文化可知,我国的白酒广告早期的形式相比来说比较单一,通常是店头的广告为主要宣传形式,这也复合那个时代的传播技术。在广告的宣传内容方面来看,通常都是使用语言文字,并且结合时代就行的诗词曲赋等文学知识进行。对于广告宣传的诉求点方面,形式也比较单一,通常都是宣传赞扬酒的自身属性以及酒的优良品质为广告切入点。在白酒广告宣传思路方面,必须要保留历史文化的底蕴,并且需要不断的进行文化底蕴的创新。在进行白酒品牌塑造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历史以及文化的内涵,只有结合二者的基因,才能够保证白酒品牌的厚度和深度。对于白酒文化以及广告结合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结合当前白酒广告的主要组成的要素进行,从广告的图案、文字、声音以及情节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从这些不同要素的主要表现我们能够得出广告口号的核心内容,从而连接整体广告的设计理念和思路。

2.中国民族酒业国际化发展

中国白酒民族文化深厚一直是其发展的特色,通过民族文化深化白酒内涵,从而推动酒业发展是一项独具特色的亮点,可以取得卓有成效的经济效果。历来民族酒业走向国际化发展道路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剑南春利用美国总统克林顿宣传,通过其强大的影响力发展国际市场,占据有力的竞争地位;成都企业通过举办酒文化交流会进行国际市场拓展,在交流会现场进行了酒文化沟通,互相了解其酒内涵。中国正在走中国民族酒业国际化发展道路,在此路程中,中国企业发挥想象,不断构建美酒旅途,开展中西方美酒平等对话,使中国酒文化有秩序、有特色的向全世界传播。中国白酒已经融入了全世界,走向了国际市场,打开了国际化大门,正在大踏步的向前迈进。

3.具有针对国际旅游者的白酒文化设计

对于国际旅游者,要设计以及建立符合他们的白酒文化的相关的旅游与参与项目,保证白酒金三角的旅游者能够真实的体会到白酒文化的深刻内涵以及感受到旅游和白酒文化的必然关系。白酒金三角的旅游设计不仅尊重酒类企业的想法和观点,保证体验项目要具有创新性,还具有别出心裁的商品展示,结合白酒文化的内涵,不断针对不同消费层次、不同年龄、不同社会文化的国外游客设计出不同的旅游商品。在针对国外旅游者的文化体验相关方面,保证了诗词歌赋、等与酒文化之间的结合发展,将民族文化以及地域文化融合到酒文化的旅游之中,保证国外旅游者能够更加深入的对我国的白酒文化理解和认知。在对于国外旅游者品牌体验方面上,确保旅游中的体验项目能够与白酒的品牌文化理念以及企业文化理念实现相互融合,建立以及设计独特的酒文化体系,并且能够保证酒文化在品牌和企业文化中得到有效的展示。

4.构建向国外传播优秀的酒文化的基金会

首届亚太地区葡萄酒及烈性酒展在香港成功举办,在香港的国际会展中心,由波尔多地区的酒基金会总共组织了多达68家企业进行参加展览,总共举办了200多场不同文化品牌展览以及品酒活动。并且法国的前总理亲自带队并邀请明星作为波尔多的形象宣传大使,这次展览会的成功举办为波尔多在亚太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行业酒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过程中,文化传播基金组织的大力支持非常重要,是我国酒文化能够实现海外传播的关键所在。在进行酒文化的基金会组建工作中,通常情况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采取措施:首先必须要深入的对国外的消费者心理特征进行研究,选择合理科学的酒文化传播形式;其次是要积极地和国外的相关酒文化机构组织进行深入交流,定期进行互访合作;再次是要积极的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和手段向国外的消费者宣传我国的酒文化,比如举办酒文化专题讲座、举办酒文化文物展览等。

5.包装设计与中国白酒文化有机结合

包装设计包含产品和产品文化的精华,将商品进行一体化美化设计,承担商品外在表现力强弱的重大责任。白酒包装的手段是利用独特而又不可替代的特点完成产企业品牌文化传播、酒文化承载和产品附加值增加,不仅要突出主题还要展现其形象和个性,充分满足消费者情感与心理需要。白酒包装可以传达产品与客户的信息交流,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表现酒文化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成果。酒是消费者自身情感上和心理上的最优感受,代表了一种满足,所以应该以白酒包装设计入手,用以说明酒文化的内容。不仅要选取简单又不失内涵的材料,进行形态的构思,添加具有深层含义的logo图案,并添加适当色彩,而且还要在传统意义上适合运输。完美的酒包装设计,应当从视觉形象、文化营销入手,应用吸引、引导、培育等方式诠释购买者的需求,从而帮助生产商完成白酒销售工作。近期,通过调查,包装设计与中国白酒文化有机结合已经实现了利润最大化目的,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四、中国白酒文化传播未来发展动态

酿酒产业在我国的食品工业占据着十分关键的地位,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对于促进市场的繁荣、扩大就业渠道以及提高经济的发展速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还能够有效的带动区域经济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在我国“十二五”发展阶段,在国家科学发展观的指挥和指导之下,我国酿酒产业不断的进行经营发展模式的转变和发展,结合国内外不同的经济体制与形式,不断的进行酿酒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结合民族文化的主体优势,进行经营理念、文化发展以及科技研发等方面的创新发展,使得我国的酿酒产业获得了高速健康的发展道路。

1.中国的白酒企业目前已经成功的实现了“中国创造”品牌,不仅仅只局限于起初的“中国制造”,并且也已经结合自己的区域文化建立了完善的酒文化传播体系,结合国际酒文化发展状况,实现中国传统酒文化的融合共同发展,实现资源上的共享。

2.酒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消费文化,是建立在消费观念和消费形态上的一种意识行为和表现。因此,中国白酒文化在国际化的传播过程中必须找到符合国际消费价值观的文化基因。

3.中国白酒文化传播必须作为一项系统工作来进行,需要改变各品牌酒企各自为政的错误理念,规避在国际传播中的错误倾向,构建适合于中国白酒文化特色的国际传播体系。

4.能够打动消费者的文化必然是紧跟时代步伐的,中国白酒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必须首先抓住中国白酒与国际市场的价值观念的交汇点,把握时代的潮流,才能让真正地让中国白酒文化与国际接轨。因此,拟从传统白酒文化与国际消费市场观念如何交汇的视角,对中国白酒文化传播体系进行研究,对如何构建符合国际主流消费观念的现代化传播体系提出积极的建议。

五、结语

中国白酒文化既要根深于国内市场,又要不断向国际迈进,充分体现文化先行带动行业发展。中国具有生后的文化底蕴,与民族文化同行的中国白酒文化也应该不甘落后,应发展其传播体系的特点影响消费。在扩展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不断开发中国白酒文化资源,将自身的竞争优势得以显现,完善相应的文化传播体系,深入研究传播机理,对未来中国白酒文化传播发展动态做出清晰的认识,不断推动中国白酒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康.基于川酒文化的“中国白酒金三角”旅游发展策略[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篇12

一、台湾茶类广告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从唐代陆羽的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开始,“天下益知饮茶”,从不同制茶方式到讲究的茶具再到各式的冲泡方法,茶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承载着古老的中华文明。

两岸的茶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台湾茶源于大陆,其茶文化也打上了大陆茶文化的深刻烙印,不但继承了老祖宗有关茶的经验与智慧,还在保存了茶独有的韵味的同时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

古人喝茶,多与精神意义相关:文人墨客借品茶赋诗来追求高洁的精神品质,高人隐士通过钻研茶道寻找人生的智慧,贵族士大夫用好茶待客以显示自己尊贵的生活品位……而如今,现代繁忙的人们已没有空闲慢慢地醒茶泡茶喝茶,取而代之的是风靡全球的茶饮料。

茶饮料现今已是随处可得的便利商品,街边商店无论大小总会有茶饮料醒目地摆放在柜台上,古人精工细作的泡茶方式已被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所遗忘,现代人总是嫌洗茶倒茶渣太浪费时间,于是,如速溶咖啡一般便捷、高效的喝茶方式也随之出现。

台湾茶的两大巨头“康师傅”和“统一”无疑占据了半壁江山,再加上一些其他品牌如“古道茶”、“御茶园”等,台湾本土品牌已牢牢统治了本地市场。在它们的广告中,运用传统文化进行诉求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无论是从传统艺术美学的角度还是从中医养生的观念,诉求于中国人心中对传统文化或景仰或尊崇的心理,营造传统文化中注重人格修养的氛围,是台湾茶饮料广告诉求一个不可忽视的手段,这使得很多的茶饮料广告都带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

1台湾茶广告中的传统艺术美学

台湾的茶饮料广告中经常表现以礼待客、尊师重教、孝敬长辈等场景,在优美的意境中体现道德仁爱、友情信义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传统艺术美学思想在台湾茶广告中的体现。

台湾明星林心如代言的“古道茶”系列广告中的“古道梅子绿茶”,展现的是以茶会友的场景,“古道葡萄红茶”追求的是亲近自然、回归健康的生活方式;徐若瑄代言的“御茶园”广告中的“奉茶篇”讲述的是向老师奉茶以表敬意的故事,“会面篇”同样表现对长辈的尊重。

中国人对这些传统美德的追求恒久不变。通过塑造与此相关的广告场景,唤起人们对古典文化的追忆,广告诉求的不仅仅是茶饮料本身,更是蕴含在其中的传统道德标准与修生养性、自我提升的价值观念。茶文化这种古老的文明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人遗忘,而是在新时代_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不仅是现代人对优良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扬,也是传统艺术美学的核心价值。值,而“风云”酒正是有了许多人的研发、改进,才能成就今日的辉煌。“成就风云”一语双关,既鼓励人们要成就风云人生的理想。也体现了“风云”酒来之不易的成就。追求人生价值是中国酒文化的一种重要精神理念,这在台湾风云酒广告中被很好地体现出来。

三、台湾房地产广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家”的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空间,无论是贵族的宫殿还是白丁的茅屋,或大或小的房子里承载着人们对家的深深眷恋,这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寓所,还是对人生、对情感的寄托。

台湾的房地产广告多注重对心理、对感情的诉求,往往用最质朴愿望、最单纯的情感去打动消费者,而不仅仅是诉诸理性,把房屋结构图或装修效果图简单地铺陈于宣传单页中。

1借用古典文学作品,打造人居文化

台湾新竹科技同一个名为“荷香别墅”的楼盘广告。极富特色,其宣传册的第一页,是一幅清秀高洁的荷花图,下面所配文字,极具文化底蕴,节选自宋朝大文豪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这段文字咏赞荷的高洁,以荷比君子,将它用在楼盘的宣传中,就是采用联想嫁接的方式将荷花高洁的品质附加到楼盘上来。

这则广告将“世外桃源”作为其文化定位,赋予楼盘更多的文化附加值,让消费者对广告中所描绘的美好生活产生向往,并以此为目标不懈追求。这种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不仅是对中国古典文化精神的提炼,更是对人格的提升、对人性的完善,也是对楼盘在消费者心中地位的有效提升。

在台湾这片喧嚣的土地上,为心灵寻找一个家,让身心回归自然、融于自然,在繁华的闹市中追求一种恬淡、抒情的生活方式,广告所塑造的意境正好满足了消费者对“世外桃源”生活方式的追求与认同。借助古典文学,楼盘成功塑造了独特的人居文化。

2继承古代思想精髓,重寻和谐家园

台湾房产“林与堂”的广告文案不仅包含了陶渊明“隐士”的风范,更进一步发展为孔子“中庸之道”和老子“大隐隐于市”的精神价值观,其“居所·归心”篇文案如下:

生活的最典型为中庸生活,在动与静之间,找到一种完全的均衡。——摘自林语堂先生《生活的艺术》一书。精神与物质兼顾,生命才能从容,颠峰人士的事业与生活,像一座越来越难平衡的天平,车水马龙的市中心,帮阁下赢得事业的效率,却赔掉居家的宁静。根据最新统计结果显示。邻近公园,静巷内的住宅,比大马路旁还要受欢迎。“林与堂”隐身在繁华都会的静巷之中,散步到大安森林公园,开窗看见台北远企中心,享有盛世的繁华,也拥有远世的宁静。

此文案强调都市生活所需要的均衡,物质与精神之间、动与静之间、事业与居家之间,无论是哪个方面,都要追求中庸之道的生活方式。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而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的境界。广告以繁忙都市中渴望拥有和谐生活的人们为诉求对象,以古代思想理论的精髓为手段进行说服,以至诚至善的心态容纳疲于应付生活的世人。闹市的喧嚣与静巷的安逸、盛世的繁华与远世的宁静和谐归一,一种大隐隐于市的绿意,将居家静静地包围,住在这里才是真正的智者。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渗透到了台湾广告的疗方面面。

台湾广告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不仅是对古代历史文化的继承,也是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台湾广告注重文化价值的塑造,借助传统文化构建出与众不同的文化意境,诉求于人们内心对古典文化的认同感,在现代社会繁忙快速的生活节奏下,帮助人们建立贯穿古今的深厚的价值观。

2台湾茶广告的中医养生观念

中国人讲究养生之道,中医养生保健之法古已有之,日常生活中的养生基本上都可以从食物中得到满足,因此才有了“药食同源”、“食疗”等说法。茶的作用早已不局限于止渴,其保健及药用价值也早已被人们所认知,因此,中国人自古就养成的饮茶习惯对于日常的养生保健有着积极的作用。

康师傅大麦香茶的广告就是诉求于传统中医养生之道,中医很早就认识到大麦的药用价值,称其味甘、成,性微寒,有益气补中,利水通淋等作用。如《本草拾遗》说它能“调止中泄,令人肥健”;《调燮类编》认为“大麦性平凉,助胃气,为面胜小麦,而无燥热”。康师傅大麦香茶就是取大麦温和养护的特点,研制出的去油解腻、消热解暑的天然茶饮料,这款绿色天然的产品,既符合中医养生观念,又满足了现代人列天然健康饮品的需求。

康师傅推出的大麦香茶广告,非常注重对健康的诉求,无论是选择金色麦田作为背景还是对六棱大麦的细节表现,都从各个角度体现出自然、绿色、健康的中医养生观念。广告文案“上选六棱大麦、细火煎焙、麦茶温和养护”表明原料的优良品质、加工过程的精细和产品健康的特性,并且同时推出无糖和低糖两款产品,更加契合现代人对美、对健康的追求。

二、台湾酒广告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发扬

中国的酒文化享誉世界,从《诗经》里的“八月到枣,十月获稻,为此舂酒,以介眉寿”到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再到李白的“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跨越几千年的历史,中国古典诗词见证了酒文化的发展与兴盛,也从酿酒、酒具、酒的精神价值等不同方面阐释了传承几千年的中国酒文化的深厚底蕴。

1台湾酒广告对“人情味”的传承

酒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作为一种情绪和体验的文化,它更多地融于人们的精神世界当中,酒文化中蕴含的人情味,是其他任何一种文化形式都无法比拟的。以酒会友、以酒论情,酒远不止是满足人们口腹之乐的玉液琼浆,更是一个传承“人情味”的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良好的礼仪,优雅的气质,高尚的情趣和超脱的心境。

台湾玉尊威士忌酒广告就在广告中体现了浓浓的人情味,主要表现为朋友之问的深厚友情:朋友们没有忘记夏天的约定,每年都在海边餐厅聚会,在海风的吹拂中畅饮威士忌,不变的酒象征着朋友之间永恒的友谊。广告注重营造一种自然洒脱的气氛,在酒香情谊重的环境氛围中将玉尊威士忌酒的“人情味”体现出来。

广告表现的是人们感情的真实流露,是对友情的释怀,这种强烈的情感观使人们对玉尊威士忌酒所蕴含的浓厚“人情味”产生认同,而正是这种认同感反过来再把更为深刻感情价值赋予玉尊这个品牌,使它对“人情味”的传承更为深刻,也使“玉尊”的品牌内涵在酒文化的滋养下酿造得更为深厚。

2台湾酒广告中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台湾烟酒公司的玉山风云高粱酒广告体现了不断追求人生目标、超越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民族精神,广告中一首气势高昂的歌就很好地体现了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篇13

    关键词 台湾广告 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孕育出中华文明的灿烂多姿,传统文化,尤其是儒、道思想中的仁爱道德、忠孝信义,在中华大地上深深扎根,对现代中国产生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台湾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样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这也在其广告中有着明显的体现:从低卷入度商品——茶饮料广告、酒类广告到高卷入度商品——房地产广告,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或多或少的应用。

    一、台湾茶类广告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从唐代陆羽的第一部茶叶专着《茶经》开始,“天下益知饮茶”,从不同制茶方式到讲究的茶具再到各式的冲泡方法,茶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承载着古老的中华文明。

    两岸的茶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台湾茶源于大陆,其茶文化也打上了大陆茶文化的深刻烙印,不但继承了老祖宗有关茶的经验与智慧,还在保存了茶独有的韵味的同时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

    古人喝茶,多与精神意义相关:文人墨客借品茶赋诗来追求高洁的精神品质,高人隐士通过钻研茶道寻找人生的智慧,贵族士大夫用好茶待客以显示自己尊贵的生活品位……而如今,现代繁忙的人们已没有空闲慢慢地醒茶泡茶喝茶,取而代之的是风靡全球的茶饮料。

    茶饮料现今已是随处可得的便利商品,街边商店无论大小总会有茶饮料醒目地摆放在柜台上,古人精工细作的泡茶方式已被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所遗忘,现代人总是嫌洗茶倒茶渣太浪费时间,于是,如速溶咖啡一般便捷、高效的喝茶方式也随之出现。

    台湾茶的两大巨头“康师傅”和“统一”无疑占据了半壁江山,再加上一些其他品牌如“古道茶”、“御茶园”等,台湾本土品牌已牢牢统治了本地市场。在它们的广告中,运用传统文化进行诉求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无论是从传统艺术美学的角度还是从中医养生的观念,诉求于中国人心中对传统文化或景仰或尊崇的心理,营造传统文化中注重人格修养的氛围,是台湾茶饮料广告诉求一个不可忽视的手段,这使得很多的茶饮料广告都带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

    1 台湾茶广告中的传统艺术美学

    台湾的茶饮料广告中经常表现以礼待客、尊师重教、孝敬长辈等场景,在优美的意境中体现道德仁爱、友情信义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传统艺术美学思想在台湾茶广告中的体现。

    台湾明星林心如代言的“古道茶”系列广告中的“古道梅子绿茶”,展现的是以茶会友的场景,“古道葡萄红茶”追求的是亲近自然、回归健康的生活方式;徐若瑄代言的“御茶园”广告中的“奉茶篇”讲述的是向老师奉茶以表敬意的故事,“会面篇”同样表现对长辈的尊重。

    中国人对这些传统美德的追求恒久不变。通过塑造与此相关的广告场景,唤起人们对古典文化的追忆,广告诉求的不仅仅是茶饮料本身,更是蕴含在其中的传统道德标准与修生养性、自我提升的价值观念。茶文化这种古老的文明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人遗忘,而是在新时代_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不仅是现代人对优良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扬,也是传统艺术美学的核心价值。 值,而“风云”酒正是有了许多人的研发、改进,才能成就今日的辉煌。“成就风云”一语双关,既鼓励人们要成就风云人生的理想。也体现了“风云”酒来之不易的成就。追求人生价值是中国酒文化的一种重要精神理念,这在台湾风云酒广告中被很好地体现出来。

    三、台湾房地产广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家”的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空间,无论是贵族的宫殿还是白丁的茅屋,或大或小的房子里承载着人们对家的深深眷恋,这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寓所,还是对人生、对情感的寄托。

    台湾的房地产广告多注重对心理、对感情的诉求,往往用最质朴愿望、最单纯的情感去打动消费者,而不仅仅是诉诸理性,把房屋结构图或装修效果图简单地铺陈于宣传单页中。

    1 借用古典文学作品,打造人居文化

    台湾新竹科技同一个名为“荷香别墅”的楼盘广告。极富特色,其宣传册的第一页,是一幅清秀高洁的荷花图,下面所配文字,极具文化底蕴,节选自宋朝大文豪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这段文字咏赞荷的高洁,以荷比君子,将它用在楼盘的宣传中,就是采用联想嫁接的方式将荷花高洁的品质附加到楼盘上来。

    这则广告将“世外桃源”作为其文化定位,赋予楼盘更多的文化附加值,让消费者对广告中所描绘的美好生活产生向往,并以此为目标不懈追求。这种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不仅是对中国古典文化精神的提炼,更是对人格的提升、对人性的完善,也是对楼盘在消费者心中地位的有效提升。

    在台湾这片喧嚣的土地上,为心灵寻找一个家,让身心回归自然、融于自然,在繁华的闹市中追求一种恬淡、抒情的生活方式,广告所塑造的意境正好满足了消费者对“世外桃源”生活方式的追求与认同。借助古典文学,楼盘成功塑造了独特的人居文化。

    2 继承古代思想精髓,重寻和谐家园

    台湾房产“林与堂”的广告文案不仅包含了陶渊明“隐士”的风范,更进一步发展为孔子“中庸之道”和老子“大隐隐于市”的精神价值观,其“居所·归心”篇文案如下:

    生活的最典型为中庸生活,在动与静之间,找到一种完全的均衡。——摘自林语堂先生《生活的艺术》一书。精神与物质兼顾,生命才能从容,颠峰人士的事业与生活,像一座越来越难平衡的天平,车水马龙的市中心,帮阁下赢得事业的效率,却赔掉居家的宁静。根据最新统计结果显示。邻近公园,静巷内的住宅,比大马路旁还要受欢迎。“林与堂”隐身在繁华都会的静巷之中,散步到大安森林公园,开窗看见台北远企中心,享有盛世的繁华,也拥有远世的宁静。

    此文案强调都市生活所需要的均衡,物质与精神之间、动与静之间、事业与居家之间,无论是哪个方面,都要追求中庸之道的生活方式。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而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的境界。广告以繁忙都市中渴望拥有和谐生活的人们为诉求对象,以古代思想理论的精髓为手段进行说服,以至诚至善的心态容纳疲于应付生活的世人。闹市的喧嚣与静巷的安逸、盛世的繁华与远世的宁静和谐归一,一种大隐隐于市的绿意,将居家静静地包围,住在这里才是真正的智者。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渗透到了台湾广告的疗方面面。

    台湾广告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不仅是对古代历史文化的继承,也是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台湾广告注重文化价值的塑造,借助传统文化构建出与众不同的文化意境,诉求于人们内心对古典文化的认同感,在现代社会繁忙快速的生活节奏下,帮助人们建立贯穿古今的深厚的价值观。

    2 台湾茶广告的中医养生观念

    中国人讲究养生之道,中医养生保健之法古已有之,日常生活中的养生基本上都可以从食物中得到满足,因此才有了“药食同源”、“食疗”等说法。茶的作用早已不局限于止渴,其保健及药用价值也早已被人们所认知,因此,中国人自古就养成的饮茶习惯对于日常的养生保健有着积极的作用。

    康师傅大麦香茶的广告就是诉求于传统中医养生之道,中医很早就认识到大麦的药用价值,称其味甘、成,性微寒,有益气补中,利水通淋等作用。如《本草拾遗》说它能“调止中泄,令人肥健”;《调燮类编》认为“大麦性平凉,助胃气,为面胜小麦,而无燥热”。康师傅大麦香茶就是取大麦温和养护的特点,研制出的去油解腻、消热解暑的天然茶饮料,这款绿色天然的产品,既符合中医养生观念,又满足了现代人列天然健康饮品的需求。

    康师傅推出的大麦香茶广告,非常注重对健康的诉求,无论是选择金色麦田作为背景还是对六棱大麦的细节表现,都从各个角度体现出自然、绿色、健康的中医养生观念。广告文案“上选六棱大麦、细火煎焙、麦茶温和养护”表明原料的优良品质、加工过程的精细和产品健康的特性,并且同时推出无糖和低糖两款产品,更加契合现代人对美、对健康的追求。

    二、台湾酒广告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发扬

    中国的酒文化享誉世界,从《诗经》里的“八月到枣,十月获稻,为此舂酒,以介眉寿”到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再到李白的“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跨越几千年的历史,中国古典诗词见证了酒文化的发展与兴盛,也从酿酒、酒具、酒的精神价值等不同方面阐释了传承几千年的中国酒文化的深厚底蕴。

    1 台湾酒广告对“人情味”的传承

    酒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作为一种情绪和体验的文化,它更多地融于人们的精神世界当中,酒文化中蕴含的人情味,是其他任何一种文化形式都无法比拟的。以酒会友、以酒论情,酒远不止是满足人们口腹之乐的玉液琼浆,更是一个传承“人情味”的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良好的礼仪,优雅的气质,高尚的情趣和超脱的心境。

    台湾玉尊威士忌酒广告就在广告中体现了浓浓的人情味,主要表现为朋友之问的深厚友情:朋友们没有忘记夏天的约定,每年都在海边餐厅聚会,在海风的吹拂中畅饮威士忌,不变的酒象征着朋友之间永恒的友谊。广告注重营造一种自然洒脱的气氛,在酒香情谊重的环境氛围中将玉尊威士忌酒的“人情味”体现出来。

    广告表现的是人们感情的真实流露,是对友情的释怀,这种强烈的情感观使人们对玉尊威士忌酒所蕴含的浓厚“人情味”产生认同,而正是这种认同感反过来再把更为深刻感情价值赋予玉尊这个品牌,使它对“人情味”的传承更为深刻,也使“玉尊”的品牌内涵在酒文化的滋养下酿造得更为深厚。

    2 台湾酒广告中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篇14

【关键词】白酒包装 设计 传统元素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在绚烂多彩的历史文化长廊中,浓郁深厚的酒文化当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悠久的白酒酿造历史将白酒文化普及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因其独特的文化形式,使其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中独树一帜,享有独特而不可动摇地文化地位。酒的精彩纷呈的包装设计无疑又为其地位的稳固增添了砝码,即便是在当前设计理念飞速更新换代的严峻局势下,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白酒包装中的设计理念依然不落俗套、极具竞争力。

1 白酒包装的艺术审美价值

1.1 色彩的选用

传统的白酒包装设计中,色彩风格较为单一,而且色彩的应用十分考究,不仅可以将传统文化特征融入其中,还会展现出一定的阶级特征,人为的将酒和人划分成不同的等级。而在现代的白酒包装中色彩选择更为广泛,颜色也更加亮丽,但依然离不开传统文化元素的嵌入。

1.2 材质的运用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对盛酒器皿的选择都很讲究。古时候,人们多采用传统自然的陶瓷、竹制品、木制品等用以酒的装盛,外包装也都是采用天然的麻、叶等材料,极具简约古朴的韵味。当代虽然有了玻璃等其他材质的合成材料,但传统包装材质的轻松、自然的感觉十分契合当前都市生活的人对简洁、大方、优雅的生活追求,因此自然材质包装的酒依然占有十分庞大的市场,符合现代环境下的审美。

1.3 图案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下来的图形艺术因其极具民族特质而广受世人喜爱,许多经典的图案历经数年仍极具文化魅力,很容易引发共鸣,触及到人们灵魂深处的神经。如代表祥和的祥云图案,代表健康的松鹤图案,代表权威的龙凤图案,代表高雅的梅竹菊图案等都是包装设计中频繁采用的图案元素。这些图案在中国传统中已经内化成了一种无形的文化,辨识度高、文化内涵丰富、寓意积极鲜明是其最大的特色。现在白酒包装中将这些图案加上现代化的设计手法和表现方式,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既不乏艺术创新,又不缺文化内涵。

1.4 器物造型设计

人们对“美食美器”的执着追求经久不衰,甚至在当代表现的更甚。美丽精致的器物不仅美观实用,还给人精神的陶冶升华。白酒包装必然要将此精神发挥到极致。瓷器也好,竹木也罢,在用以白酒包装的器物设计都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风格。盛酒器物造型大多讲究对称美,富有十足的生命力,呈现给世人简洁、婉约、大气、沉稳、雅致等不同的观感,将中国建筑艺术之美淋漓精致的发挥出来。现在的盛酒器物仍旧沿袭这些传统,以达到“美食、美器、美酒”的效果。

2 中国传统元素在白酒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2.1 传统色彩的运用

每个国家的文化发展过程中都会约定俗成的形成极具民族共同认可喜爱的色彩、图案等无形文化。无论是在封建内敛的古代还是开放热情的现代,红色一直是中国人的心头所爱,在国际社会上业主一直将红色称为“中国红”。红色是中国的文化印记,在现代的白酒包装中设计师依然对红色的运用情有独钟,运用技巧也更加炉火纯青。红色的运用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十分吻合,喜庆场合断然不会少了红色,红色包装的酒更可锦上添花,既符合场合,又平添其民族特色和视觉冲击效果。

2.2 传统图案的选用

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符号有很多,剪纸艺术、汉子图形无疑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符号。在白酒包装中融入汉字图形或者剪纸这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无形中增添了白酒的醇厚、细腻、温润之感,将人们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完美结合。汉字的文化内涵加上剪纸的艺术魅力让消费者在购买及品尝白酒的时候如同经历一番文化之旅,洗涤内心,传承文明。

2.3 传统器物造型的应用

中国在陶瓷发展史上有着举世瞩目的成就,陶瓷制作水准也是遥遥领先。陶瓷制品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广泛地应用服务于盛酒器物,无论是青瓷白瓷还是黑陶彩陶都曾用作盛酒器。陶瓷声名远扬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其质地优良,更多的原因在于其造型优美。现在的白酒包装中仍采用这些材质的器物。

2.4 书法山水画的嵌入

书法艺术的魅力无以言表,凝聚着中华民族浓烈丰厚的民族感情。书法艺术与白酒包装的结合更是包装设计的一大创新,人文内涵彰显的淋漓尽致,传统艺术精粹的魅力无可匹敌。中国传统的水墨山水画作为国粹之一,备受世人推崇,它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将祖国的壮丽山川、秀丽河水、淳朴民风等意义表现的堪称完美,不仅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和极强的代表性。中国水墨画以新的姿态出现于白酒包装上,使得白酒品级陡然上升,极具文化底蕴,古香古色的水墨艺术赫然展现于世人眼前。

结语

中国古老悠久的酒文化是人们时代研习的对象,传统的中国元素在现代白酒包装中的应用是发扬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符合当前白酒生产销售市场理念的新的开拓。有文化内涵的东西必然可以走得更长远,因而白酒包装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做法值得大力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