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习惯的重要性范文

习惯的重要性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12 15:33:4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习惯的重要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关键词:养成;好习惯;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2-0269-01

在校园内外,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学生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说:“如果我们不节约用水,那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课后,他却将水龙头开到最大,让白花花的自来水“倾泻”直下,甚至还会不小心“忘”了关水龙头。课堂上,学生会振振有辞地批评那些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的行为。然而一出校门,他却能很自然地将剩下的冷饮纸往地上一扔,然后若无其事地离去。每每看到这样的景象,我总会不经意地反思起我们的环境教育:轰轰烈烈的倡议与号召,大大小小的实践与活动,林林总总的检查与评比,忙忙碌碌的教师与学生。等到活动结束后,一切又回到从前:课桌里的白纸依然不情愿地成了废纸,厕所里的水龙头仍旧默默地欢唱,白天的教室照样“灯火辉煌”……。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养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1.教师要微笑面对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

作为教育者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追求上进,都希望获得别人(尤其是老师)的肯定和赞扬,他们不想犯错更不想故意与老师作对,他们之所以犯错是因为他们已有的习惯。这样,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就会减少一些情绪化的语言和手段,多一些理智的思考。既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又有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因为当教师在面对学生坏习惯的时候首先表现出的不能是生气和发脾气,当你用理解,用爱心去面对时问题就会变的简单化,处理起来也会更顺畅一些。所以用平和的心态,正确的面对学生的不良习惯是关健。作为班主任经常会遇到学生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他们出现的一些坏习惯坏行为的确让人头痛,那么一定要先让自己心平气和,通过思考冷静的去处理。这样的效果肯定比发怒更管用。我们班有一位男生,进校时行为习惯特别差,经常给我带来麻烦事,起初我也很生气,认为他是朽木一个,总是以责备为主,但后来冷静思考后觉的自己处理的不好,因为责骂的效果并不好。于是我改变了方法,当他犯错时自己先保持平和心态然后让他讲原因,和他讲道理并且从学生角度想问题,处理问题。慢慢的他有了一些变化,虽然还是会有一些小毛病但己经有了很大进步,这学期当了校卫生督察后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在班里的表现也改进了很多。这件事让我明白一个好班主任首先应该是学生的朋友而不是他惧怕的对象。

2.对孩子的赞赏更多一些

有人曾经这样说过:“每个人都希望受到赞美,所以我们要善于赞扬和感谢他人,而不要轻易批评他人。”现实生活中许多事例也告诉我们,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责难和赏识,方法不同,结果也大不一样。经常鼓励学生,用赏识和赞许的目光关注学生,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赏识教育" 是每位家长和教师都使用过,无意中又遗忘的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方法,是让家长和教师成为教育家的教育,更是使学生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教师和学生生命和谐、两代人成为朋友并共同成长的教育。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

3.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我们的祖辈十分注重学习环境对行为习惯的影响,“昔孟母,择邻处”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应该十分注重班集体的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与优良班风的形成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一个个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就会组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当一个班级具有了良好的班风,那些个别的行为习惯差的学生由于从众心理的作用自然就会向好的方面发展。如果班级风气不正,习惯好的学生也会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向坏的方面发展。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注重班集体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和良好有效的方法。班主任在建设班风班貌时一定要用心思,花功夫,基础打好了,对后面的班级管理有很好的帮助。

4.榜样的力量(教师、家长要做好表率)

首先从家庭教育来说,家长应该多和孩子沟通,自己做好榜样,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如自己不赌博,教导孩子不能参于,自己不讲究吃穿,教导孩子要节约,自己尊敬老人,教育孩子也要尊敬老人,等等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孩子,所以家庭教育十分重要。其次要从教师开始,身体力行,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自觉拾起一片废纸,扶正课桌椅,学生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都会自觉坚持学习。如要求学生守纪律、有礼貌。教师自己就要守纪律、懂礼貌,否则学生就不听你的。所以最重要的是老师必须事事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才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另外凡是学生行为习惯好的,有进步的,改正缺点快的在班内进行表扬,促进其互相模仿行为。并且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要与家长多进行沟通,一起想办法来解决。

篇2

关键词:学习习惯;培养;重要性

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如今有许多初中生养成了不良习惯,如:上课吃东西;不认真听讲,走神;抄袭其他同学的作业;对于老师的问题不认真思考;有严重拖延症,把作业积到最后才做等。这些坏习惯在他们看来无关紧要,实则一点点地侵蚀他们的心灵。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因此,我们作为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下面我就来谈一谈如何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端正学习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要想学习好,就要有好的学习态度。态度是做学问的前提,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一切都是无用功。因此,教师在工作中,首先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好的态度才会形成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态度体现在很多方面,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上课认真听讲,不搞小动作;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等。做好了这些,学生就有了一个学业有成的前提。

二、多动脑,勤思考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类拥有意识,人类的进化也是源于不断地思考。因此,对于初中生来说,培养一个认真思考的习惯十分重要。如今许多学生很贪玩,对于学习中的问题不及时解决,许多知识点也是一知半解,不加以深入思考。思考能力是人类独有的,如果想拥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就必须深入思考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三、持之以恒,切勿半途而废

如今学生缺乏的就是持之以恒的精神,许多事情不是他们没有能力做到,而是他们不能坚持下来。我认为,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于初中生来说意义极大。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为此做出一些行动,对学生讲解坚持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做一些事,并每天坚持去做。能够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学生的学习就有了保障。这种精神不仅对他们现在的学习有用,更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学生从现在起每天坚持,从而形成一种习惯,会让他们的人生更加持久绚丽。

初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靠自身,教师也要发挥作用,监督并通过新的教学方法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只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才能在大海中乘风破浪,起航。

篇3

重要。

一、什么是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学习方式。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它便会不由自主地延续下来,如物理中的惯性。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学生必须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

1.尊重与欣赏老师的习惯

亲其师,信其道。一个学生同时要面对形形的教师,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可能大有不同。所以学生要学习好,除了我们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适应学生外,反过来学生更要尊重老师,适应老师,并学会欣赏自己的老师。

2.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的好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一种养成“自主学习”的可行方式,即使在新课程实验教学中,也应该提倡这种学习方式。

3.上课认真听的习惯

学生在课堂上要集中精力,认真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要把教师和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4.独立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教师教学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最基本、最常用的独立完成学习部分的活动。做作业的同时也是一种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学的作业一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书面的,二是看书思考或实践操作的。学生只有通过作业才能检测自己对知识的熟练和掌握程度。因此,独立完成作业至关重要。

5.仔细读题的习惯

读题是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第一步。学生仔细阅读题目内容,抓字眼,抓关键词,认真推敲、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

6.考后反思的习惯

篇4

关键词:交通管制;管制习惯;重要性

空中交通管制是指利用GPS、通信技术等科学技术手法,对飞机飞行活动进行监测以及控制,保证飞机空中飞行的利进行。在飞机航行的过程中,空中管制对于保证飞行安全,减少航空事故发生意义重大,所以空中管制作用的有效发挥已成为近年学界探讨的重要议题。

一、空中管制中管制员存在的问题

(一)具体问题概述

在空中交通管制工作中,常会出现交通管制员管制不当的情况,无疑给空中交通安全带来了不小的隐患。究其原因,可谓林林总总。哪些原因导致管制不力,笔者看来可以概括为三点―“漏、忘、错”。

首先,“漏”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其指在空中管制工作中,空中管制人员遗漏了工作的重要流程或细节。这样会造成流程的缺失,极有可能导致航空事故发生;第二,“忘”为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是在空中管制工作中,管制人员因忘记具体的事项,工作中记忆力出现短暂性模糊或注意力分散,如没有准确的把控飞机的数量及航道的使用情况等;第三,“错”为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是在具体工作中,管制人员具体操作中发生失误,会给飞机驾驶员以错误的指令,进而产生安全隐患。“漏、忘、错”的存在可能会使管制员无法有效的对飞行中的飞机发出指令,造成空中交通的混乱,严重者则可能引发交通事故。

(二)原因分析

空中管制员工作中“漏、忘、错”问题发生,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而出现的。例如:管制员在飞行操作中失误;又如管制员人流更换情况比较频繁,使新人员难以适应。归根结底总结为三大因素:人、机和环境。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三大因素也可归纳为两类,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作为主观的因素是受空中管制员的状态所影响的,我们在下文中重点分析人的状态对空中管制的影响即管制习惯。

二、管制习惯在空中交通管制中的重要作用

笔者首先来分析习惯的养成。所谓习惯,是一个人在生活中长期形成的,它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品质等等,作用不可小视。?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方式,是反复作用而形成的一个人的固有的思维方式,习惯能够让人把这种固有的行为意识映射到实践中去。反观管制习惯,良好的管制习惯是管制员在长期的日常职务的执行中养成的,对于其交通安全意识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也可能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不良的管制习惯则会导致空管员行为的失当,若空中管制员的行为不当,极易诱发空中管制的不安全问题。因此,在空中管制中,管制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保证航空工作顺利安全进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外,空中管制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作,每一个环节的处理都应谨慎小心。虽然,影响空中管制工作不安全因素繁多,空中管制人员的行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而且是至关重要的方面。在以往的实践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空中管制实现的流程涵盖以下方面:首先是在空中管制命令,接着空中管制人员接收命令,并根据空中交通情况,做出明确的判断,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以正常的工作流程为指导,选择有效的应对措施解决空中交通问题。在处理空中交通冲突过程中,空中管制人员会受到自己的工作习惯、自身工作经验等因素的影响。若为良好的工作习惯,能保证管制工作高效高质量的完成,可有效减少事故发生;若为不良生活习惯,在遭遇紧急情况时,管制人员不能做出明确的决策,甚至可能因为紧张而导致决策上的失误。综上,一个良好的行为方式对于空中管制员来讲十分重要,习惯成.自然,它影响着管制员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而且,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够出现纰漏。

三、解决管制员工作中问题的改善措施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它需要时间的积淀。下面我们分析什么是良好的管制习惯。首先,应清楚的知晓所管辖区域的航班及这些航班的航线。第二,要准确的掌握飞机飞行过程中的情况,其中包括天气情况、飞机机体情况、旅客情况等等都需要进行一一的排查。第三、针对出现的突发状况,协调各方,做好空中管制工作。

(一)对管制人员进行有效监督

管制人员是空中管制的主体,其重要性前文已作阐述,要对新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培训过后要给他们一定的适应工作的实习时间,切忌立刻上岗操作。等到管制员工已全面掌握管制基础知识后,要求他们按照规范的工作流程实施操作,做好管制工作,及时发现管制人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另外,在管制的岗位上,需要设置专门的监督岗,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保证工作的科学、规范化。

(二)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管制人员专业水平及心理素质水平

空中管制人员也应不断在工作中摸索,强化自身素质空中管制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操作水平、专业技能,才能积极应对管制工作中存在的突发问题,减少航空事故发生。同时有必要加强对空中管制人员的普通话以及英语的培训,提高管制人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及与人沟通的能力。另外,应增强班组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灵活处理的能力。最后,增强其抗压能力,使其能够积极的面对特殊的工作环境,这样,可有效减少心理因素对其工作的干扰。

(三)优化班组人员结构

空中管制人员只有紧密合作,配合得当,协调一致,才能保证空管工作科学。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人,在团队协作作用下可有效弥补个人工作的失误。优化配置管制班组,可以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来配置人员,以防因个人的失误从而带来整个机组的损失。另外,还需建立严格的人员管理和考核制度,提高空管人员的工作效率。

(四)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习习惯 重要性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一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那么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小学语文学习习惯概述

(一)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内容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包含的内容较广,既包括基本的生活技能,如:说普通话的习惯、认真观察的习惯、爱护公共财物的习惯等等,还包括学习时的习惯,如:及时复习、提前预习的习惯、学会重点记忆的习惯,敢于提出质疑的习惯等。这些习惯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有重要影响。

(二)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特点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具有长期性、自发性、两面性的特点,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反复,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断纠正学生错误的学习习惯。尽管在短时间内就能形成好的学习方式,但是要想延续成一种习惯还需要长期的坚持,一旦中止就会前功尽弃。例如,在练字时坚持最重要,只要坚持下去才会有所收获,如果中间有间断,那么以前的努力可能就会白费。学习习惯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习惯一旦养成,不用依靠外界干预或自己的意志力,学生便会自觉遵守。好的习惯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而坏的习惯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反作用。基于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以上特点,教师应当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始终,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直至这种习惯在学生中固定下来,成为学生自觉的潜意识。

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影响

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对学生以后的深入学习有重要影响,小学阶段对学生的教学重点主要集中在习惯的培养上。小学阶段由于没有升学压力,对学生的成绩要求没有那么高,只要完成基本的文字识记和知识的积累工作就可以了,但是小学阶段学习习惯的培养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小学阶段是学生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一旦形成不好的学习习惯,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长远发展。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基本语文知识的前提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主要教授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等语言积累和运用方面的知识,但是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自我约束和控制力较差,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时明确学习方法,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学习习惯。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学习方式还没固定化和模式化,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学生在这一时期的特点。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前提条件,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主要培养学生对汉字的识记和书写能力,在写字时正确的握笔方式和坐姿对学生的书写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把字写得又快又漂亮。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读写等表达能力的培养应该放在首位,阅读和写作不仅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其中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视野,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此外,在做阅读理解题目时,好的阅读习惯和解题习惯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讲阅读题时就应该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此后在多次的练习中反复强化,最终使学生形成固定的习惯。

(二)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重要影响

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交际工具,是思维的载体,语文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重要影响。而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学生爱上学习,轻松学习,并在实际应用中运用自如。学生在语文课上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惠及其他学科,尽管有些学科间的差异很大,但是学习方法是相通的,学生可以举一反三,最终达到融会贯通。

(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小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培养的关键时期,培养健全的人格是小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学生的性格特点往往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有人甚至认为“性格决定命运”,性格除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外,外部环境至关重要。积极的学习习惯可以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相反,消极的学习习惯会让学生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条理清晰,详略得当,那么生活中也会是一个主次分明的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塑造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迫切需要。

三、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主要手段

(一)教师和家长相互配合并及时沟通

习惯的培养需要贯性,小学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不仅集中在课堂上,还应延伸到家庭中,教师应该针对每位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与家长及时沟通,让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习惯有一个长期的追踪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可能做不到面面俱到,但是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和陪伴就能很好的弥补这一点。

(二)机智幽默的教学方式和丰富多样的手段

教师在纠正学生的学习习惯时,不应采取强硬的手段,而是应该运用幽默的语言、丰富的手段改正学生的不良习惯,这样既不会使学生产生反感,而且还能调节课堂气氛。

篇6

早期阅读教育不是把识字作为唯一的内容和方式,而是在培养幼儿欣赏、讲述和朗诵等多种能力的文学活动中,让幼儿了解一些有关书面语言的信息,对幼儿来说也并不是简单的听听、看看、学学,而是在多方面的接受熏陶和教育。

通过实践探索,我们发现早期阅读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已远远超过我们所认识的程度。早期阅读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儿童学习的兴趣,引发了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从早期阅读活动中,幼儿倾听到的比日常生活中更为丰富,幼儿在阅读时得到一种特别的机会――通过一幅幅具体形象的图片来理解和学习新词,使词汇量迅速增长。如在阅读《小动物去郊游》这个故事:“一天,天气非常晴朗,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唱歌,小动物们高高兴兴地去郊游。”幼儿通过画面,就能迅速掌握新词“晴朗、高高兴兴、郊游”的大意。这显然要比单独学新词更容易记住。

很多人疑惑:幼儿这么小,又不识字,怎能阅读呢?其实,幼儿阅读与学龄阶段的阅读是有很大区别的。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只要是与阅读活动有关的任何行为,都可以算作阅读。如用拇指和食指一页一页地翻书;会看画面,能从中发现事物的变化,将之串联起来理解故事情节,读懂图书;会用口语讲述画面内容,或听老师念图书文字等等。也就是说,早期阅读是指幼儿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幼儿园的语言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语句"春风吹绿柳树,吹红了桃花,吹醒了青蛙……"熊猫勇敢地冲向豹狗,金丝猴趁机搬起一块石头朝豹狗砸去……"等等。这些形象化的语言能够更清楚、更准确、更具体形象地表达人对各种事物、人物情境的思想、观点和印象。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听听孩子们的谈话,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他们在文学作品中学到了许多东西。

对幼儿来说,朗读可满足他对声音或语言的倾听能力,等孩子能理解其中的意义,就会享受故事及文字节律的美。况且,读出来才知道孩子是否读对或领会,也可知道他的兴趣、理解力。同时,大人也要读出来给孩子听,如此可让孩子理解抽象文字或故事内容,无论是否看着图画,都可在脑中建构有别于书中或大人想法的画面,激发想象力及创造力。

篇7

关键词:管制习惯;空中管制;重要性;改善对策

空中交通管制指挥员在长期空中管制工作的过程中难免形成诸多管制习惯,良好的管制习惯能够有效地提升管制指挥员的空中管制水平,而不良的管制习惯则对于空中管制指挥工作的顺利展开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许多空中管制指挥员在日常的空中管制过程中经常存在诸多不良管制习惯,造成空中管制过程中出现管制错误、管制遗漏以及管制遗忘的现象,对空中管制工作职能的发挥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1 管制习惯的重要性

管制习惯事实上指的是空中交通管制指挥员在长期的管制过程中形成的自身知识、技巧以及思考的有效结合,是空中管制指挥员在管制指挥过程中下意识采取的行为,也是决定空中管制工作具体内容的重要行为。空中管制指挥员的管制习惯对于空中管制工作的顺利展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事实上,不良好的管制习惯将会对空中管制指挥员的指挥工作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

具体来讲,空中管制指挥工作事实上是一项富有系统性、即时性以及技能性的工作内容,而在整体的空中管制指挥工作中,空中管制指挥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空中管制指挥员需要在空中管制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将相应的调度规则熟记于心,根据当前空中管制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科学合理的分析和判断,同时有效的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内容和以往的指挥经验针对当前的空中管制工作进行具体的命令,解决空中管制工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现象,保证空中飞行过程中的安全和秩序。而管制习惯就是在空中管制指挥员在长期的分析和选择过程中最下意识的行为、思考以及语言,良好的管制习惯能够有效地帮助管制指挥员高水平地完成空中管制工作,而不良的管制习惯则会造成管制指挥员在管制工作中出现判断失误、行为失误、应用失误等诸多现象,造成了空中管制工作存在着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2 不良管制习惯的表现特征及形成原因

具体来讲,空中管制指挥员在空中管制过程中存在的不良管制习惯的表现特征以及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1 管制习惯造成的管制错误现象

管制错误现象是管制指挥员在日常的空中管制过程中出现的管制操作失误或者管制指挥失误现象,一旦管制指挥员在日常的空中管制过程中出现了习以为常的管制操作失误或者管制指挥失误现象,对于整体空中管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管制效果将会造成严重的影响,造成空中航班飞行过程中的巨大安全隐患。管制错误现象是必须要控制的习惯现象。

2.2 管制习惯造成的管制遗忘现象

管制遗忘现象事实上指的是管制指挥员在空中管制的过程中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出现的管制失误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管制指挥员在管制工作的展开过程中没有集中注意力而将注意力集中到了管制工作以外的地方,这也是造成管制工作出现失误现象的重要原因,严重的管制遗忘现象甚至会造成航班飞行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对于空中管制指挥员来说管制遗忘现象也是必须要重点避免的现象。

2.3 管制习惯造成的管制遗漏现象

管制习惯造成的管制遗漏现象主要也是由于管制指挥员在管制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相应的管制流程,或者管制指挥员在管制工作的流程应用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细节上的遗忘现象,对整体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效果和质量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这也是造成空中管制指挥员工作作风和管制指挥能力逐渐下降的重要原因。

3 不良管制习惯的改善措施

针对上述空中管制指挥员在空中管制过程中存在的不良管制习惯,应该采取的不良管制习惯的改善措施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3.1 加强对良好管制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管制习惯与不良的管制习惯事实上是相对的,因此相关企业在管制指挥员的培养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指挥员良好管制习惯的培养,而所谓良好的管制习惯主要指的是指挥员在空中管制指挥的过程中应该集中注意力、熟记工作流程、将空中管制规则熟记于心、重视每一项管制工作细节等,这些习惯的存在能够有效地提升管制指挥员的工作素质和个人能力。企业可以加强对新员工上岗以前的培养,加强对新员工岗位工作内容在标准上的严格要求,按照正规的工作流程以及工作操作方法,培养新员工在岗位工作过程中全面细致、标准规范的工作能力,保证新员工能够在岗位工作过程中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理性化的工作习惯。而针对老员工的习惯培养,企业可以采取暂时撤离岗位和严格培养的方式,针对老员工的指挥习惯进行全面细致的严格要求,做好老员工的思想准备工作,采取竞争上岗的模式保证老员工能够更加高标准的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保证不良管制习惯的彻底清除。

3.2 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应用

企业应该加强对空中管制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应用,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保证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更加有效的提升空中管制指挥员在管制过程中的管制能力,有效的达到改善管制工作环境的目的,保证管制指挥员在具体的管制工作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利用先进的基础设施完成管制工作,减少管制过程中存在的管制错误、管制遗漏以及管制遗忘现象,从基础环境上改善管制指挥员的不良习惯。

3.3 加强管制指挥的配合与提醒

管制指挥工作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各个部门以及同组内工作人员的相互配合,加强对彼此工作范围、工作标准以及工作内容的严格要求,加强管制指挥工作过程中相互操作的配合与提醒,保证管制工作能够在具体的展开过程中变得更加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系统化,减少整体管制过程中个人失误的出现,提升整体空中管制过程中的管制水平和管制质量。

3.4 加强管制指挥员的专业素质

企业还应该针对管制指挥员的专业素质进行严格的培训,保证空中管制指挥能够具备专业的工作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有效地提升空中管制指挥员的心理素质,保证空中管制指挥员能够从容淡定的面对空中管制工作中的各种突况。具体来讲,空中管制指挥员可以通过对语言沟通能力、专业操作能力、信息熟记能力、心态稳定能力、抗压承受能力以及其他专业能力的培训有效的达到提升管制指挥员专业素质的目的。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对空中管制过程中管制习惯的重要性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同时对空中管制过程中不良管制习惯的表现特征和形成原因以及改善措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空管指挥员必须针对自身的不良习惯进行全面彻底的清除,保证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邢浩.管制习惯在空中管制中的重要性与对策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7):185.

篇8

一、体育行为习惯的引导

(1)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体育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模范的感召力去感染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的体育行为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在体育教学中应做到课前准备充分、讲解准确、动作规范、组织严密、教法合理、知识渊博、关心和爱护学生、及时总结反思。

(2)形成有效的课堂常规机制。学生良好体育行为习惯要常抓不懈,形成有效的课堂常规机制。教师要与学生一道建立切实可行的课堂常规,在每节体育课中得以落实,明确相关要求,促进良好体育行为习惯的养成。

(3)发挥体育特长生的引领示范作用。在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但教师可以潜意默化的影响学生,同样,体育特长生在体育活动中的积极表现也带动并激励着其他成员良好体育行为习惯的养成。中学生善于模仿,可塑性大。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这些心理特征,利用体育特长生榜样的力量来激励其它同学。如:在教学比赛、班级比赛、校级比赛中,通过对特长生的优异成绩或获得的荣誉促使同伴体育意识转化为行为,进而逐渐形成一种运动需要和倾向。

二、培养对体育课的兴趣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在动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产生动力,才能有坚定的自觉性。因此,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必须科学地安排教材内容,在教法上要采用竞争性、趣味性的组织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转贴于

篇9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学生

体育课虽然不是初中课程的重点课程,在中考的时候也比较容易通过,但是不能因此就忽略了体育锻炼,很多学生甚至教师也容易在课业压力下忽略这一点。“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没有健康的体魄,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都是空谈,所以面对当前的形式,初中体育教师如何教好体育课程,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

一、现阶段初中生的身体状况和发展情况

初中学生的生长发育、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具体情况如何呢?他们的年龄一般集中在14~16岁之间,刚进入缓慢的增长期,除少数发育指标外,大部分指标仍处于正向增长期。80年代和近几年对全国学生前后进行的近100万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查、测试与研究,所获得的有效数据表明,在高中年龄段的汉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如50米跑、1000米跑(男生)、800米跑(女生)、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生)、斜身引体(女生)等项目的指标,除个别项目略呈平稳的下降趋势外,绝大多数项目的指标都呈缓慢上升趋势。因此,抓住初中阶段的有利时机,全面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他们的整个人生都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为终生体育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这阶段要教会他们锻炼身体的方法,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打好强身健体的基础,既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也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归根到底是全面锻炼身体,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逐渐形成较为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因此,初中学生的体育教学,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仍是主要目标,这一基础的目标是不能动摇的。

二、激发学生热爱体育的兴趣

兴趣是第第一生产力,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认为,教学是一门艺术,其本质不单单是传授本领,而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兴趣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础,也是搞好学习的动力和有效保证。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独特的身体素质,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更好地掌握一些运动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锻炼的兴趣,树立锻炼的信心。

三、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本人认为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篇10

在一个山村里,父子俩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父亲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的眼神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生病没有下山,儿子独自驾车下山。行至途中,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这头牛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1 习惯的重要性

拿破仑・希尔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一句话:成也习惯,败也习惯。成长中的学生,一定要培养好习惯,克服坏习惯,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1 20世纪60年代,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叫加加林。当时挑选第一个上太空的人选时,有这么一个插曲,几十个宇航员去参观他们要乘坐的飞船,进舱门的时候,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把鞋脱下来了。

他觉得:“这么贵重的一个舱,怎么能穿着鞋进去呢?”就加加林的这一个动作,让主设计师非常感动。他想:只有把这飞船交给一个如此爱惜它的人,我才放心。在他的推荐下,加加林就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所以有人开玩笑说,成功从脱鞋开始。实际上就是从好的习惯开始。

1.2 华盛顿是美国历史上最令人尊敬的、堪称美德典范的总统,他的诚实故事家喻户晓。他从小看得最多的一本书,是一本随身携带的小册子―――《与人交谈和相处时必须遵循的文明礼貌规则110条》。好习惯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总统和一个伟大的人。

1.3 北京有一家外资企业招工,对学历、外语、身高、相貌的要求都很高,但薪酬挺高,所以有很多高素质人才都来应聘。这一些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到了最后一关:总经理面试。

这些年轻人想,这很简单,只不过是走走过场罢了,准十拿九稳了。没想到,这一面试出问题了。一见面,总经理说:“很抱歉,年轻人,我有点急事,要出去10分钟,你们能不能等我?”年轻人说:“没问题,您去吧,我们等您。”老板走了,年轻人一个个踌躇满志,得意非凡,闲不着,围着老板的大写字台看,只见上面文件一摞,信一摞,资料一摞。年轻人你看这一摞,我看这一摞,看完了还交换:哎哟,这个好看。

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说:“面试已经结束。”“没有啊?我们还在等您啊。”老板说:“我不在的这一段时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很遗憾,你们没有一个人被录取。因为,本公司从来不录取那些乱翻别人东西的人。”

哎呀,这些年轻人一听啊,捶胸顿足。

从这些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呢?

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 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习惯。 一个企业,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是如此, 对于人的一生,更是如此。好习惯是一个人终身的财富。生而为人,每个人都需要踏踏实实地做人,而良好的做人习惯正是帮助我们构建成功人生所必需的。

2 习惯可以改变

改变命运只需21天!

2.1 行为心理学研究的结论: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

2.2 形成习惯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0~7天左右,“刻意,不自然”

第二阶段:7~21天左右,“刻意,自然”

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不经意,自然”,形成固化习惯,习惯成自然,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习惯”了

3 正视生活中各种习惯

2003年1月18日下午1时46分,在武汉某高校研究生考点外,一考生被几个保安人员拦下,被告知超过了规定入场时间(迟到15分钟),眼睁睁地失去了考试资格。该考生说,为了专心备考,他辞掉了网络公司的工作,牺牲了很多东西,到头来却因为这个缘故被拒之门外。在上海,也有考研生因为进不了考场而痛哭流涕,其中一位不断向老师苦苦哀求:“我为今年考研已经准备了3年,我很有信心考上,老师给我一次机会吧。”

某高校的几位学者,有一次到国外参加会议期间,按照约定,拟与某一外国组织成员开个座谈会。不料,我们的这几位学者不知什么缘故迟到了几分钟。结果,对方彬彬有礼地退了席。

泪水,值得同情;规则,应该遵守。 须知,“守时”,既是一种行为规范,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品格修养。

4 改变命运从改变习惯开始

你一定熟悉这样的现象:骑自行车的时候,刚开始是不是很费力气?而一旦骑起来以后,就会感到轻松多了。汽车在发动的时候很慢,而后速度会越来越快…… 这就是“飞轮效应”。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我们必须使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反复地推,每转一圈都很费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飞轮会转动得越来越快。达到某一临界点后,你无须再费更大的力气,飞轮依旧会快速转动,而且不停地转动。

我们每个人都想出色,都想让自己发展得更快些,但却往往输在起点上。正如“飞轮效应”一样,一开始我们必须付出数倍的努力。开始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很重要。

改掉坏习惯

方法一:①交一些能够管住自己的朋友②用写座右铭,挂字画等来提醒约束自己③用写日记来管住自己

方法二:①.制定适合自己学习习惯的计划,去有计划地为自己塑造好习惯,从而获得我们梦寐以求的好命运②.坚持不懈的去完成这些计划③.每天十问

早上你要自问的问题――清晨四问:

①我的核心大目标是什么?

②我今天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么?

③我今天准备学到哪些新东西?

④我今天准备哪些方面进步一点点?

晚上你要自问的问题――静夜四思:

①我今天是否完成了小目标?

②我今天又学到了些什么?

③我今天在哪些方面还做得不够好,我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④我明天的目标是什么?

5 中学生必须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5.1 尊重与欣赏老师的习惯

亲其师,信其道。一个学生同时面对的各学科教师,长短不齐,在所难免。所以学生要学习好,除了我们老师努力提高能力水平,适应学生外,学生更要尊重老师,适应老师,并学会欣赏自己的老师。不同层次的老师,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眼睛向内、提高自我的方式去适应,与老师共同进步。从现在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5.2 自学预习的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提前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5.3 专心上课的习惯。

教与学应该同步,应该和谐,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掌握基本原理的来龙去脉,哪怕是你已经超前学过了,也还是要认真听,要把教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在这过程中,尽量多理解记忆一些东西。,

5.4 独立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然延续,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独立学习实践活动,也是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做作业的同时也时一种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学的作业一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书面的,二是看书思考或实践操作的。

5.5 善于提问的习惯

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学问、学问,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最终害自己,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5.6 仔细审题的习惯。

审题能力是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内容,学会抓字眼,抓关键,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公式、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内容,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上的内涵与外延。

5.7 复习归纳的习惯。

每天尽量把当天的东西都复习一遍,每周再做总结,一章学完后再总的复习一下。对记忆性知识的复习,每一遍的用时不需多,但是反复的遍数要多,以加深印象。

5.8 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平时要把有什么疑问或是弄错的地方随手拿张纸记下,经常看看,看会了、记住了才扔掉。有价值的就用专门的本子记下,并找些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相关知识点研究一下它们的异同,解题的技巧和办法。

篇11

一 预习的概念及其内涵

要做好语文课预习首先我们要清楚预习的涵义。何为预习,《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

我认为,预习应该包含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即预先学习和预备学习。预先学习以预备学习为目标,预备学习以预先学习为基础。预习是为了更好地听课,更好地掌握知识。所以说,预习是学生课前的一种自主认知活动,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课文先进行了解、质疑、思考的过程,是课堂教学之前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的过程。

二 预习的重要性

叶圣陶先生说过:“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一年级学生必须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通过预习,学生可以了解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并进行有的放矢的学习。

1.预习有利于学生提高听课效率

不经过预习的听课,只能是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分不清难点和重点,失去了听课的目的性和选择性;预习后带着自己的问题上课,目的明确,注意力易集中,听课效果好。

2.预习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如果学生能坚持预习,自学能力就会提高,阅读的速度会加快,思维变得敏捷,分析综合能力、发现问题、抓住问题本质的能力就会提高。

3.预习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通过课前预习,能让学生扫除听课中的一些障碍,在课堂上可以听懂,或基本上能全部理解,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同时因为上课听懂了,课后用于复习的时间相应减少,做作业的速度加快。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提高,学习效率也会大幅提升。

4.预习有利于学生提高笔记能力

听课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是做课堂笔记。如不经过预习,就会盲目地抄老师的板书,不知道哪些内容教材上有而不必记,哪些内容是书上没有的或是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而必须详细地记。由于忙着抄板书,便没有精力动脑筋去思考和理解问题。经过预习,记笔记就会有的放矢。

三 学生语文预习存在的问题

一年级学生在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无所适从

预习语文,对许多学生来说,常常感觉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要么骑马观花,将课文粗略看一遍,就算是预习;要么抓了芝麻,漏了西瓜,只查出几个生字生词,便以为是预习。

2.不抓重点

一些学生预习语文时,只是简单地自学生字,把课文读熟,知道课文主要讲什么而已,没有做总结思考。

3.敷衍了事

一些学生在语文预习时有敷衍现象,在没有读课文之前就动笔标小节圈生字,根本就没有用心读课文,只是把预习看作在书上做几个标记,这样,预习就渐渐失去了它的作用。

四 进行语文预习的方法

作为刚入学不久的小学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刚接触不同于以前的教育,对如何学好还没有足够的认识,需要教师进行指导。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对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语文预习进行指导呢?

1.要明确一年级语文预习的主要任务

对照新课标相关要求,我认为一年级预习可分两个阶段:一是汉语拼音学习阶段,以口头预习和预习习惯养成为主。任务是让学生练习拼读音节,记住新课中字母的形。二是识字和课文教学阶段,主要任务是:(1)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读准字音,看清笔顺,想想记忆字形的方法;(2)借助拼音将课文读通顺,圈出文中的生字,并划出词语;(3)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2.预习时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知道预习时该做些什么。因此,在每次预习之前,我们要告诉他们预习的目标和要求。比如,预习《咏鹅》时,可让学生先圈出不认识的生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并在家长帮助下制作生字卡片;再让他们熟读诗歌,直到熟能成诵为止;最后要求他们在读诗时把握节奏。有了要求,加之对学习新课文的“求知欲”,学生会在家长的督促和帮助下完成预习,预习的扎实与否,直接影响到第二天的课堂教学质量和进度。

3.努力提高学生的预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不是他们学不会,而是想不想学,爱玩爱闹是他们的天性,没有老师监督进行预习对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所以老师必须想办法提高他们的预习兴趣,才能有好的预习效果。所以,在预习的初始阶段,我们可以采取下午放学布置学生预习,第二天一早就来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读得好,看谁读得有进步,及时进行鼓励,以激起大部分学生的预习兴趣,有了四五次之后,学生都不用老师布置,自己就知道每天晚上回家进行预习了。

4.语文预习要讲究方法,培养习惯

翻开一年级语文课本,我们可以发现,在汉语拼音之后,安排了两种课文形式,一种是识字,另一种是课文。对于这两种形式的课文,老师布置预习的目的主要是借助拼音把词语读准,把课文读通顺,并通过预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已有知识,使之与新知识联系起来,为课堂学习做准备。因此,学生预习时要具体做好三件事:第一,读一读。读词语和课文。读课文,一般读五遍。1~3遍读准字音,第4 遍读通顺句子,读出停顿。第五遍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来。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多读几遍。第二,想一想。课文中感兴趣的句子、词语是什么意思,生字怎么记,如果孩子求知欲旺盛或好奇,他就要借助图画去研究。第三,问一问。对于自己解决不了而急于知道的问题可以向父母或他人请教。如得不到答案可以在旁边画问号,在课堂上解决。

五 结束语

学习主动性决定孩子学习的效率,预习是培养主动学习的好方法,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有效途径。有效的预习才能保证有效的课堂,随着孩子能力的不断提高,指导孩子预习的方法也会逐步完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孩子学习、预习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习惯,更多的还需要家长的配合。相信,长期坚持会有收获的!

参考文献

[1]周杰.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预习[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8

[2]刘鲁燕.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

篇12

关键词:专心 倾听 独立思考 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3)11-0071-01

一、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好习惯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惊喜的发现,孩子们变得活泼了,胆子大了,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都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是,我们却常常看到这样的镜头:当一个学生的发言未完,旁边的学生却高高的举起了手,大声嚷嚷:"老师,我来,我来……"当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的叹气起来,垂头丧气,根本顾不了听讲;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旁若无人的干着自己的事……凡此种种,不由得人深思。自古以来,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和品质一直是我国教育的精粹,古今教育家无不强调"听"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活跃的数学课堂里,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的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因此,在教学中要明确目标,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回答,并在教学中仔细观察,及时对认真听的学生进行鼓励、表扬,加以强化,而对于不认真倾听的学生及时给与纠正,必要时还给与适当的惩罚。这样,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习也主动了。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解,倾听同学的发言,在听的过程中更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总之,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会对人的全面素养的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学会倾听,也就学会了尊重别人,学会了真诚处事,学会了关心,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赞可夫有句名言:"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在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创新"的实践活动。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推理,实验,观察,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他们他们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通过"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你还能想到什么?""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等语言,启发和诱导,鼓励学生敢想敢说,不怕出错,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低年级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主观意识差,在课堂上容易跟随大流,别人说什么,他也跟着说什么,不经过自己的思考特别是遇到稍微有点难度的题就不愿去想、去做。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创设思考的情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要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时间,提问学生时,要多方考虑,照顾各种层次的学生。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可以让优生多发言,鼓励他们多开动脑筋,让他们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对于显而易见容易解决的题目,多把机会留给一些稍微差的弱势群体来回答,及时鼓励他们,只要他们答对或答对一点,都给予及时的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激发他们动脑筋的欲望。学生的潜能是个不竭的宝藏,你对他有多大的信心,他们就能给你多大的惊喜。

三、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好习惯

合作学习是21世纪提倡的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创新的火花。课中合作实验,合作操作,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形式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间接学会评判他人的观点,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也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做到语言完整,表达流利,声音适度。 如:我在教学《统计》时,先给学生播放一段路口视频,让学生统计在一分中之内过往的车辆有几辆货车、几辆面包车、几辆小汽车,几辆公共汽车,一遍放完后,很多他同学都说:"老师,太快了,再来一次。"我不吭声,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再播放了一次,播完了以后,同学们还是来不及记录。然后我问学生:为什么看了两次都为未能记录下来呢?你们在小组里讨论一下,有没有办法能又快又准确的记录下来呢?同学们各抒己见,很快就想到了分工合作,有的组员记录面包车、有的记录货车、有的记录小汽车、有的记录公共汽车,1分钟视频播完后,各个小组都有了统计结果。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明白了一个人的量力有限,自然而然就进行了小组合作,从而使合作成为学生的一种需求。

篇13

[关键词]管制习惯;空中交通管制

中图分类号:R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336-01

引言

空中交通管制工作就是利用雷达等导航设备,对飞机的飞行状态进行监控,通过无线电通信对飞机进行引导和指挥,从而保证飞行的安全。管制员准确、高效的指挥是保障空中交通流量安全、高效、有序运行的基础,只有养成良好的管制习惯才能形成这种高效、精准的管制指挥手段,才能减少甚至杜绝空中交通管制工作中的安全隐患,避免空中交通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从而保证“天路L安”。伴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航空事业也紧跟国家经济发展步伐迅猛发展,民航大发展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航班量迅速增加,大量增加的航班给空中交通管制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培养管制员良好的管制习惯,使管制员的指挥手段更加安全、精准、有效,从而在满足民航快速发展需要的同时保证空中交通安全、有序的运行。

1 管制习惯的重要性

飞机是一种非常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给人类提供了非常便利的交通方式,与别的交通工具相比较,飞机所具备的速度以及安全性都是最高的。但是,即使飞机有如此高的安全性,航空运输也难免会出现不安全事件,航空安全一旦受到威胁,其代价必然十分惨痛。为了避免航空事故的发生,保障飞行安全,空中交通管制应运而生。空中交通管制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各个管制部门的协同合作,整个过程不仅需要高度的执行力,还需要相互之间的密切配合,所以其工作质量与管制员的管制习惯是密切相关的。管制员通过雷达提供的高度和航迹,来监控每一架飞机的状态,结合空域、天气和飞行动态等情况,计算出每一架飞机的飞行高度,然后将指令发送给机组,再监控机组的执行情况制定下一步预案。这个过程完全依靠管制员自身的计算和评估,信息来源、计算误差和指挥时机的把握直接影响工作的效率和安全,而良好的管制习惯能够让管制员更全面的掌控信息,减小误差,更加精准的把控指挥时机,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安全余度。

2 在空中交通管制中不良管制习惯的形成原因

2.1 一些传承下来的管制习惯不符合当前的管制环境

目前,新进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培训工作主要是以老带新的培训模式,从管制专业毕业生进入单位开始见习工作起,就会有管制教员担当他的“师父”,管制教员负责培养见习管制员的管制理念和管制技能,讲解工作中的各种注意事项以及原因。在这种“师徒”培训模式的影响下,见习管制员管制习惯的养成主要依赖“师父”的教导和要求,他们的管制习惯很大程度上会被以往的管制经验影响。这种一代影响一代的发展中,会有很多优良的工作习惯和作风传承下来,也会有一些不符合时展的习惯遗留下来,这种不符合当前运行环境的管制习惯就成为了制约空管发展的不良因素。

2.2 管制工作人员对规章制度的理解偏差

航空机构制定出相应的空中交通管制制度是为了确保空中交通管制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预防空中交通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保证空中交通安全、有序、高效的运行。工作制度是空中交通管制员实施空中交通管制指挥的依据,也是空中交通管制员的行为准则。如果不能充分认识规章制度的作用和意义,管制员就会感觉规章制度是一种约束,在工作中就会下意识做一些不符合规章制度的行为,从而埋下安全隐患。

2.3 管制技术手段落后

管制技术手段也是影响管制习惯的主要因素。在工作中,管制员不仅要监控飞机运行状态,为飞机配备安全间隔,他们还要为机组、航空公司、机场以及其他航空部门提供相关的飞行情报。在这种一对多的工作环境下,没有良好的技术手段支持,管制工作会十分的繁重和复杂,工作效率也会非常低下。而高负荷、低效率的工作状态也不利于优良管制习惯的养成。

3 改进空中交通管制中不良管制习惯的方法

3.1 强化空管设备

先进的管制设备和基础设施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管制员在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时使用的时间,从而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监控飞行状态和制定飞行预案上,从而养成更好的工作习惯。从程序管制到雷达管制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先进的空管设备是空中交通管制工作安全、高效的基础,给空中交通管制提供更加先进管制设备和基础设施,能够给管制员进行综合性分析带来很大的帮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工作复杂程度,就能提升管制员的工作效率,使管制工作更加安全、有效的开展。因此,拥有一套先进的管制设备和基础设施对于培养管制员优良的管制习惯是非常有益的。

3.2 优化管制员培训方式

培养一个拥有优良管制习惯的高素质管制员,需要一套科学的培养流程。管制单位需要从招聘、培训和考核等几个方面严格把关,仔细考察,选出优秀的毕业生;实施科学有效的培训计划;建立适当的淘汰机制。经过这样层层筛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管制队伍的整体素质,高素质人才拥有良好的管制习惯,良好的管制习惯成就高素质的空管人才,这样才能组建一个优秀的管制团队,进而更好的保证管制工作的效率与安全。

3.3 优化管制员的工作流程

由于空中交通管制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且系统性的工作,复杂的工作模式带给管制员更大的工作难度和压力,这种环境不利于良好管制习惯的养成,严重威胁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安全开展。在实施管制指挥工作中,管制员需要同时面多架飞机和多家单位,其不像别的工作一样是单一性的。因此,就需要管制员之间以及管制员与其他部门工作人员之间的高度配合,而一人对多人,一个部门对多个部门的工作模式比较容易发生遗忘、错误、纰漏等现象,这给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安全开展造成很大的影响。探索和制定更加科学的工作流程,增加其他单位和部门的参与程度,强化管制工作各部门和人员配合度,降低一线管制员工作量和复杂程度,这样就可以帮助管制员养成良好的管制习惯,降低管制员发生遗忘、错误、纰漏的风险,才可以提升管制工作安全开展的效率和质量,进而更好的保障空中交通飞行安全。

结语

根据上文综合分析可以得知,强化空管设备和基础设施、优化管制员培训方式和管制员工作流程,能够帮助空中交通管制员养成良好的管制习惯,能够减少遗忘、错误、纰漏等情况的发生,降低空中交通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保证空中交通管制工作能够安全、高效的开展,为中国民航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刘海青.管制习惯在空中交通管制中的重要性[J].科技经济导刊,2016,(09):185.

[2] 邢舟.论管制习惯在空中管制中的重要性[J].科技风,2016,(02):218.

篇14

关键词:学习习惯;地理教学;重要性

基于目前初中地理教学中同学们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教学的当务之急。课前预习,课中认真、课后复习、积极思考、讨论分析等都属于地理学习习惯的范畴,教学过程中,要大力培养中学生形成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掌握更多的知识。

一、学习习惯及地理学习习惯

1.学习习惯的界定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规律特性的学习方法和行为方式被称为学习习惯,这种习惯是经过长时间的反复练习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系统性。这种习惯的形成是不需要受到他人的控制和监督的,并且一旦形成就很难进行改变,具有持久可持续性。通过生物钟和条件反射的提醒,人们就会自觉主动的去做一些事情,这就是习惯形成的力量

2.地理学科应该具备的学习习惯

地理是一门包含文理知识的学科,但对于多是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

(1)课前预习的习惯

地里课前的准备预习在整个地里学习的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然而目前大多的学生却没有对学习的预习阶段足够重视,往往忽略了课前的预习。在课前的预习学习中,学生可以扫除很多在课堂中出现的障碍,提高听课效率,同时还可以发现一些问题,使课堂上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目标性。在此过程中,还培养了学生多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

(2)课上专心听讲的习惯

课堂上专心听讲,做到当堂内容当堂吸收,所以一定要聚精会神,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如当教师讲到季风气候的形成因素及影响时,一定要从经纬度、地形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认真听讲,领会这种气候形成的原理,就很容易对相关知识进行理解与扩张,自然就提高了学习效率。另外,还要养成积极思考、用于发言、及时记录总结的学习习惯。

(3)课后自主完成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是对所学知识的检查和消化,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作业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所以就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正是通过做作业,使得一些学生对于地里概念和相关特征原理进行了温习,从而能灵活运用。同时作业也可作为日后复习的一种资料,适当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实践能力,一定要培养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完成作业的习惯。

除此之外,及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认真总结归纳、积极思考发问、合作讨论、综合实践等学习习惯都应该在地里课程的学习中,逐步培养,从而更好的学习地里知识,并进行实践应用。

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增加对地理知识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们对地理产生足够的兴趣时,就会喜欢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地理是一个涉及内容广泛的学科,与其他学科都有一定的连带性。在中国地理的学习阶段,当教师进行《中国工业化布局》这节课程进行讲解时,在同学们认真预习习惯的作用下,同学们就要从人口结构、经济发展、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等多方面进行预习准备学习,多角度的学习,会打破单一枯燥的学科学习内容,符合了中学生灵活多变,追求新奇的性格特征,无疑会增加学生们学习的热情,提高地理学习兴趣。同时当预习这一门学科时,也可以对其他方面知识进行理解和积累,使同学们掌握更多的知识。

2.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提高地理知识学习的认知程度

聚精会神、认真听讲的学习习惯,使同学们在课堂上是效率大大提高,而积极思考,勤于讨论发文的习惯,会使同学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在讲解初中地理国内区域划分内容学习时,对于必须识记的内容,同学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牢记北方、南方、西北、青藏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课后还能及时进行复习和巩固,在地图上能够准确的对这些区域单元进行划分。因为积极思考习惯的驱动,同学们进而会对这些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气候特点、人文景观等问题进行思考,进而和同学们之间展开激烈的讨论。因为中学生内心对自由充满了渴望和大胆想象的特点,对于这些差异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同学们会各抒己见且见解独特。经过认真牢记,积极思考,激烈讨论,及时总结的这一过程,使得中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和熟练的运用。

3.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助推地理教学的进展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加大对地理知识的探讨与研究,总是会对地理知识勤于思考,进行地理模型和相关知识原理的实践操作,对一些现象产生的原理会加大团队讨论,无形当中就要求地理教师具备更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全面的知识素养,同时也提高了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优化了地理教学结构,从而可以丰富地理教学内容。

结束语: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从长远发展目标来看,也会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培养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教学方式与方法上入手,根据中学生的性格特点,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与实践,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杨新.地理教学论[M].长沙:湖南师大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