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7:52:5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医疗妇科疾病的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 基层医院 妇产科感染性疾病 诊断及治疗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030
正常情况下,妇女阴道内存在着大量的寄殖菌,包括有各种的需氧菌、兼性和专性厌氧菌。当患者抵抗力减弱或接触的细菌病毒多时,便可出现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现在此病已成为了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1]。妇产科的感染大多由多种病原菌混合感染,2/3以上可见厌氧菌。对于部分基层医院来说,卫生条件差,消毒措施缺乏,医护人员操作不规范等也可使部分女性患者在就医中引发妇产科感染性疾病。因此及早诊断,针对可能感染的病原菌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预后起关键作用。现将诊疗48例妇产科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情况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2月~2012年3月收治妇产科感染性疾病患者48例,年龄18~51岁,平均28±5岁。其中妇科感染性疾病34例,产科感染性疾病14例。18例使用中药治疗,30例使用手术治疗。
方法:对48例患者的发病诱因、感染的种类、主要的临床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及预后,进行探讨研究。
确诊及治疗:根据患者局部或全身发热的情况,若有局部红肿热痛的症状为局部性感染。若出现全身性发热,体温升高,且出现下腹部疼痛,血常规异常,如白细胞升高等,可诊断为全身性感染。确诊有感染后,刮宫取物进行培养,确诊病原菌。治疗上,首先控制感染源,有脓肿及局限性感染的,对脓液进行引流;有感染坏死组织的,进行常规清创祛除;有可疑性感染植入物的,予以祛除;对于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嘱患者远离感染源。使用抗生素:及早使用抗生素可控制感染。当炎症过于严重,单使用抗生素无效时,联合给予糖皮质激素,以抑制炎性反应,增强机体抗过敏性内毒素,预防感染性休克等。
疗效判断标准:①完全治愈:患者无发热,白细胞为正常值,B超等看不到感染性病灶;②好转:患者不适症状明显减轻,无发热或有低热,B超示病灶缩小或开始愈合;③有效:患者症状减轻,体温有所下降但仍有发热,B超示病灶有些好转但仍有感染性炎症;④无效:患者仍发热,白细胞升高,症状不减轻,甚则加重,B超示病灶没见缩小或有所扩张恶化,感染性炎症仍存在。
结 果
经治疗处理后,48例患者中,完全治愈15例,好转19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67%。
讨 论
妇产科感染性疾病是基层医院中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与医院的环境、管理、条件和患者等因素有关,具体有:大多数的基层医院妇产科病房布局不合理,不划分出病理区、产前区、产后区,妇科病患者和产妇均在同一病区,出入同一通道,易造成相互污染[2];病房陪护、探视的人员多,人流量相对较大,空气不洁且不注意通风,使病房空气较污浊;病房环境和卫生欠清洁,患者出院后,不注重对床单进行终末的消毒,使地面、物表的病菌交叉感染,存在着医院感染的隐患;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不统一集中消毒灭菌,不注重无菌操作。医护人员无菌观念不强,在做各种的治疗及护理的前后,不彻底清洗和消毒手;产妇难产时,入院后即开始手术,未进行术前的沐浴更衣,清洁皮肤、外阴等。
故医院需建立健全一下几点:①建立及完善医院感染的相关管理制度,包括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方案、消毒隔离的制度、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而进行的防护工作制度、医院感染出现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等。②建立相对独立区,区分无荫区、清洁区和污染区,区域的标志需明确;无菌区包括:无菌物品的存放间、无菌手术室、隔离分娩室、正常分娩室;清洁区包括:器械室、洗手间、待产室、隔离待产室、办公室。③进行严格的消毒隔离管理,工作人员进入手术室前需洗手、更衣、带帽和口罩,在手术或接产时,严格遵守无菌的操作。
妇产科的感染,特别是与妊娠有关的感染[3],其起病急、发展快,一旦治疗不及时,将会危及生命,严重威胁生育期妇女的生命健康,须给予足够重视。基层的医院在预防和治疗妇产科的感染性疾病中,需以预防院内感染为主,进行院内设施和环境改造。对前来就诊的感染性患者,需及时给与足量的敏感性抗生素控制感染,预防传染他人。
参考文献
1 黄学民,杨金清.基层医院妇产科医院感染原因与管理[J].医学信息,2009,1(9):241-242.
【关键词】 妇科疾病;治疗;预防保健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19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305-02
当今人们经济水平显著提高,但女性缺乏基本卫生保健常识,妇科疾病发病率普遍偏高[1]。妇科疾病是女性健康的主要威胁,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妇科疾病种类繁多,治疗过程复杂多样,容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困扰[2]。为了提高社区内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疾病的复发率,保障社区内女性的健康安全。笔者在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妇科疾病普及宣传,以此探讨女性保健对社区常见妇科疾病的临床意义。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利用计划生育妇女三查的契机,随机选取社区内400名已婚女性进行免费妇科检查,并针对每名女性制作详细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学历、既往病史、生活卫生习惯、生育状况、避孕措施等,建立健康档案,跟踪观察患者病情发展并详细记录。
1.2 诊断 采用妇科常规检查、阴道镜检查、B超检查等方式确定患者的疾病类型。
1.3 治疗保健方法 对抽取的妇女体检结果进行分析论证,并予以相应的个性化诊疗。采取保健措施:①加强已婚女性的健康保健常识普及宣传,定期对社区女性进行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增强女性的健康安全意识;②规范饮食习惯,科学膳食。保证日常所需蛋白质、维生素、脂肪以及各种微量元素的摄入,保持机体健康的营养状态,降低女性妇科疾病的发生率[3];③加强女性卫生保健,保持外阴洁净,勤换内衣内裤,养成卫生的习惯。如有身体不适,尽早就医治疗。
2 结 果
2.1 受检女性年龄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检女性学历和卫生习惯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2.1.1 学历 部分女性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卫生保健教育,对疾病常识认知不足,没有科学的生活行为习惯。社区内女性妇科疾病发病率偏高,如阴道炎、宫颈炎、尿失禁、盆腔炎等。女性普遍预防保健意识淡薄,妇科疾病早期不能较好的控制而继续恶化。女性卫生习惯与学历高低成正比例关系,学历程度高的女性具备卫生保健常识,卫生习惯良好,发病几率相对较小。
2.1.2 卫生习惯 受检女性具备坚持前清洗外阴习惯的很少。调查数据显示:前坚持清洗外阴的女性156例,占39%;前偶尔清洗外阴的女性190例,占47.5%;前不清洗外阴的女性54例,占13.5%。不洁是诱发女性妇科疾病的关键因素,不洁与妇科疾病发生率呈正相关。
2.2 体检结果 260名受检女性出现妇科疾病,占65%。其中以妇科炎症为主,包括阴道炎105例,子宫内膜炎35例,宫颈炎48例、盆腔炎72例。妇科疾病是困扰女性身心健康的最大问题,严重影响了她们的生活质量。妇科疾病发病率增高,发现病情晚,基层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尚不完善,医护人员缺乏和医疗设施不完善,导致社区女性患者妇科疾病的发生率居高不下。
3 讨 论
现代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健康要求指数也随之提升[4]。科学预防疾病、卫生保健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意义重大。中年女性妇科疾病的病发率居高不下,疾病治疗过程复杂多样,病程持续时间长,易反复发作。妇科疾病种类多样化,临床以妇科炎症、妇科肿瘤最为常见,这类疾病给女性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困扰,严重降低了她们的生活质量。女性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内分泌激素水平发生显著变化,生理和心理也随之变化,须注意科学合理的卫生保健[5]。
本组研究随机对社区内400名女性调查显示:女性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关键要素。女性卫生习惯与学历高低成正比例关系,学历程度高的女性具备卫生保健常识,生活行为习惯良好,发病几率相对较小。调查数据显示以阴道炎患病率最高,占妇科疾病总数的40.4%,是危害社区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原因:①外源性因素:前不注意清洗、性生活频繁、节育措施不当、机械性刺激损伤,引起病原菌反复感染所致。②内源性因素:生理功能改变、雌激素分泌水平等因素导致女性自我免疫能力降低。
加强社区女性的妇科疾病保健常识宣传,指导妇女日常生活中科学膳食,保证体内营养均衡,注意微量元素的有效摄入,维持机体正常营养状态;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力,养成科学的生活行为习惯,保持女私部位的洁净,能较好地预防妇科疾病;加大保健预防措施宣传,鼓励女性定期体检,做到妇科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积极健全基层医疗保健体系,建立社区内女性健康档案,做好妇科疾病的科学防控。不仅有利于防治社区内常见妇科疾病,也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韩洁,方凡夫,俞超芹.老年妇女常见妇科疾病的预防与保健[J].中华医学杂志,2008,10(4):316-317.
[2] 万星明,谭小燕,王宏,等.珠海市香洲区1036名女教师常见妇女疾病调查分析[J].河北医学,2009,15(10):1167.
[3] 古丽巴哈尔,玉苏音.中年妇女常见妇科疾病的临床分析及保健策略[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6):245-246.
【关键词】
妇科疾病;调查研究
In recent years gynecology department disease change trend analysis
WANG Ai-hua.Henan Province Shangqi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department Wang Aihua 476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trends in gynecological diseases,prevention and cure of women to seize the current focus of the work to develop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women’s health.MethodsFrom 2003 to 2008 consecutive six-year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gynecological diseases,and a summary comparison,respectively.ResultsThe consecutive six-year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gynecological diseases can be seen in the declining vaginitis and other gynecological diseases,the upward trend,especially in the last two years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incidence of cancer increased significantly.ConclusionTo strengthen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on women’s health knowledge,and women’s diseases census work,and to reduce the prevalence of gynecological diseases,so that our early detection and early treatment of various gynecological diseases,improve the city women’s health.
【Key words】
Gynecological diseases; Investigation
妇科疾病的调查是保障妇女生殖健康、防病治病的一项重要工作,2003年以来作者通过门诊健康查体,控制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率病的发生,制定干预措施,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探讨妇科疾病防治工作重点,促进生殖健康服务质量的提高。现对我市近6年来历年妇科疾病的调查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市2003年至2008年连续6年妇科疾病调查,体验者年龄在20~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1岁,均为已婚妇女。
1.2妇科疾病阴道炎(霉菌性、滴虫性、老年性、混合性),宫颈炎(宫颈糜烂、息肉、纳氏囊肿、宫颈肥大等),附件炎,盆腔炎,子宫肌瘤,宫颈癌,其他。
1.3检查①常规妇科检查;②阴道分泌物检查;③盆腔B超;④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巴氏法)。
1.4方法将我市2003年至2008年连续6年妇科疾病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进行总结对比。
1.5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我市2003年至2008年连续6年妇科疾病调查分析对比,见表1。
表1
连续6年我市妇科疾病对比总结(%)
年份阴道炎宫颈炎附件炎盆腔炎子宫肌瘤宫颈癌其他
2003年46.2%11.4%6.9%7.5%3.9%0.6%23.5%
2004年41.7%13.5%6.8%7.3%4.6%0.8%25.3%
2005年38.2%13.6%7.1%8.2%4.9%0.9%27.1%
2006年37.6%12.8%7.6%8.5%5.1%1.1%27.3%
2007年34.8%13.7%7.3%8.4%6.7%1.5%27.6%
2008年30.6%13.9%8.3%8.9%7.1%1.6%29.6%
总结,我市连续6年妇科疾病调查分析可以看出,阴道炎在逐年下降,其他妇科疾病均有上升趋势,特别是最近两年肿瘤的发病较前明显增加。
2.2连续6年我市妇科阴道炎患者分类分析,见表2。
表2
阴道炎患者分类分析表(%)
年份霉菌性滴虫性老年性混合性总结
2003年8.3%16.9% 3.4% 17.6% 46.2%
2004年9.5%17.1% 3.8% 11.3% 41.7%
2005年9.8%16.3% 4.2% 7.9%38.2%
2006年8.7%15.8% 4.3% 8.8%37.6%
2007年8.1%15.2% 4.5% 7%34.8%
2008年7.3%14.5% 4.6% 4.2%30.6%
总结,连续6年我市妇科阴道炎患者的比例在逐年减少,不难看出我市妇科老年性阴道炎在逐年增加。
2.3连续6年我市妇科宫颈炎患者分类分析,见表3。
表3
宫颈炎患者分类分析表(%)
年份宫颈糜烂息肉宫颈肥大纳氏囊肿总结
2003年17.2%3.8%2.1% 0.4%23.5%
2004年17.6%4.5%2.5% 0.7%25.3%
2005年18.9%4.6%2.7% 0.9%27.1%
2006年18.9%4.8%2.8% 0.8%27.3%
2007年18.5%5.1%3.0% 1.0%27.6%
2008年19.4%5.6%3.3% 1.3%29.6%
总结,连续6年我市妇科宫颈炎患者的比例在逐年增加,特别是宫颈糜烂患者的比例在以不小的比例增加。
3结论
生殖道感染作为严重危害妇女健康问题,需引起注意,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妇科阴道炎患病率最高46.2%,患病率较高,患者缺乏定期检查及体格锻炼,致使有病不能及时发现及治疗而导致患病率高。因此,针对我市妇女患病情况应进行妇女病防治教育,加强对生殖健康认识及生殖道感染防治宣教,使妇女有病早防早治。同时,我市妇科疾病阴道炎患病率高,是由于患病妇女不洁净性生活、避孕失败造成意外妊娠而反复人流、膳食营养结构不合理造成身体免疫功能下降,以及到消毒卫生条件不好的医疗机构就诊手术等,都是主要的致病因素 [1] 。特别应加强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防治,让育龄妇女注重个人卫生,坚持每天清洗外阴,勤换内裤,是群防群治的有效措施,也是降低各种妇科疾病发生的有效办法 [2] 。由于抗生素的应用,滴虫性阴道炎的发病率下降,假丝酵母菌阴道炎发病率2005~2006年高于滴虫性阴道炎,且患病后好治易复发难根除。作者认为与以下几方面有关:①大量抗细菌性抗生素的应用,甚至滥用,造成体内菌群失调,假丝酵母菌泛滥;②使用不洁卫生用品和经常使用阴道冲洗剂,而阴道冲洗是不提倡的一种卫生习惯,它会造成阴道内的菌群紊乱,从而给机会致病菌白色假丝酵母菌以生长繁殖的机会;③部分女同志喜好用卫生护垫或穿紧身化纤内裤,透气性差,外阴潮湿,给假丝酵母菌提供了滋生环境[3];④治疗不正规,疗程不足或合并有糖尿病等;⑤服避孕药和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基于这些,首先祛除各种诱因,积极治疗合并症,规范、合理用药,可有效降低发病率。
其他妇科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可能与现代职业女性工作生活压力大,时时面临挑战,精神高度紧张易引起内分泌失调[4],又因经济因素有病未能及时治疗;饮食习惯不良、摄入多脂饮食造成其他疾病逐年增高。同时也可能是我市妇女工作压力大,工作竞争性强,精神紧张导致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患其他妇科疾病疾病可能性大。其他妇科疾病疾病的发生与工作性质、教育程度、精神及心理因素有关。同时,也提示足疗工作人员:妇女保健工作应将这些高危人群列为重点筛查防治对象,妇科疾病的早期诊断是及时治疗的基础,加强健康教育,提倡母乳喂养,倡导妇女采取合理饮食,限制过多脂肪摄入,不滥用女性激素药物,生活和谐,情绪稳定,坚持适度体育锻炼,保持内分泌平衡,不定期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妇科疾病发生,提高妇女生存质量。
子宫颈糜烂是慢性疾病,虽一时不会危及生命,但也会给女性带来诸多隐患,有子宫颈糜烂的妇女较无宫颈糜烂的妇女患宫颈癌的几率高十倍。加强对宫颈治疗。本次普查宫颈炎发病率最高13.9%,在逐年增加,其中宫颈糜烂占63%,而且发生年龄主要分布在性成熟期,此时妇女正处在生育旺盛时期、性活跃阶段,卵巢内分泌功能旺盛,雌激素水平较高[5]。同时,又要历经月经、分娩、流产及放、取宫内节育,宫腔手术、宫颈极易受激素及机械性刺激而导致不同程度糜烂,宫颈糜烂对妇女健康危害极大,通过对宫颈糜烂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在排除恶变病史及控制感染后,以局部治疗为主,通过药物治疗或物理疗法达到治疗目的。同时提示医疗工作者:针对上述高危人群进行重点干预,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加强性卫生知识教育,注意性卫生,选择有效避孕措施,减少人工流产术,避免各种损伤,积极治疗宫颈糜烂,终止其向宫颈癌发展。
因此,把妇女卫生保健工作列为保健工作的重点,重视并安排好每年一次的妇科疾病调查工作,使妇科的一些疾病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提倡多学习一些卫生保健知识,掌握定期自查的方法,对于提高女性的健康水平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肖玉明,江肖兴.广州市越秀区1996-2001年妇女病普查情况分析.广州医药,2003,34(2):66.
[2]王连英,张凇文,丁 辉.妇科疾病普查结果分析及干预措施探讨.中国妇幼保健,2004,19(6):15-17.
[3]梁颖,袁于倩.1994~2003年妇科病普查结果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6,21(3):328.
关键词:妇科疾病;中医;预防保健;生活质量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健康保健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妇科疾病一直是女性健康的主要威胁,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妇科疾病种类繁多,有些疾病治疗过程复杂,且较易复发,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
近年来笔者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妇科疾病的特点,积极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妇科疾病健康教育预防与保健,丰富了妇科疾病健康教育的内容,不断加深了中医知识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和理解的能力,自觉地在健康教育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宣教和普及中医药知识与技能,有效降低了妇科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了女性的生活质量,现小结如下。
1.应用中医理论进行女性妇科疾病预防与保健的意义
中医学在数千年医疗护理妇科疾病的实践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保障母子健康、防治妇女疾病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理论与行之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法,符合我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至今仍为人们乐意接受。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妇科疾病预防与保健等健康教育,就是通过以中医学理论为主导,结合预防学、行为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的框架下,通过有计划、有目标的教育过程,使妇女更好地自我护理和保健,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获取中医妇科相关健康、疾病及预防的知识,使之能正确理解自身疾病,理解治疗护理的措施和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自觉地在情志调理、生活起居、饮食调整、疾病防治等方面积极配台,在促进妇女健康、防止发病、疾病痊愈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女性常见妇科疾病的中医预防与保健
2.1体现中医的整体观,针对不同疾病进行辨证施治
近几年,由于环境污染、竞争压力、工作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改变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女性的妇科疾病发生很大改变,特别是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综合症、围绝经期综合症、反复流产、卵巢早衰、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妇科肿瘤等妇科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中医中药治疗妇科病是以整体观、辨证观为指导,通过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并结合现代先进的诊断技术,根据疾病不同的证候、个体的体质、不同的时令、地域等分清疾病的寒、热、虚、实,进行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疾病、不同的证型选用滋肾补肾、疏肝养肝、健脾和胃、调理气血、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等治疗方法,全面调节机体脏腑功能,使气血流通,脏腑功能协调,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2体现治未病的预防观,开展女性妇科疾病保健教育指导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句话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阐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性。“治未病”又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一是已病防变。笔者通过对不同疾病不同证型患者具体的生活起居、生活调摄、饮食护理,精神养护,服药护理等方面指导,使之掌握防治妇科疾病就要避免致病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使患者从被动治疗变为向未病先防,预防为主的方向努力。平常注重保健,在疾病初始阶段,积极治疗并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防范,防止疾病的恶化和传变。发病后期,以扶正的方法增强体质,提高对机体的抗衡能力,使机体完全康复,并预防疾病复发。
保健教育指导主要有:(1)加强妇女健康知识的教育,定期进行妇女健康的专题知识讲座,增强妇女的健康观念和意识;(2)要注意合理的饮食,日常要保证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摄入,各种物质的摄入要适量,以保证机体健康正常的营养状态,可以减科疾病的发生;(3)加强妇女的保健,要注意保持外阴的清洁和卫生,内衣要经常换洗,在经期要勤换卫生垫,如有感觉异常,要早期就医和检查诊断,以早期弄清楚原因,对症治疗。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重要的保健措施。(4)根据不同女性的年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求知的需求,不同疾病阶段,不同治疗方法,有的放矢的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指导。
2.3普查普治与专项查治密切结合
开展针对女性妇科疾病的普查,要抓住计划生育指导、疾病普查普治、产前检查、医院门诊等一切有利时机,对妇女进行健康教育。结合计划生育指导和疾病普查普治工作,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多式多样,如面对面的卫生知识教育和行为指导,开展专题讲座讲解妇女的普遍性问题等。结合产前检查,可进行孕期卫生保健、用药知识、胎教、母乳喂养等指导。还可利用妇科、儿科等门诊或病房对就医或带孩子就医的妇女进行健康咨询。
全面普查普治常受人力物力条件所限,故可以针对高危人群进行。例如性传播疾病可对职业有关人群,如舞厅工作者,保幼人员进行全面严格查体。有症状者,如白带多、外阴痒患者及年纪大绝经后出血或出血者等也应作为危险人群。普查结果并不能只以防癌为主,一般性妇科病的治疗也深受女性的欢迎。治疗要注意患者的承受能力,不要使治疗成为过重负担,只有这样,常见病防治才能成为被广泛接受的保健内容,并且才能有利于提高广大妇女的生活质量,降低妇科疾病的发病率。
3.结语
加强女性常见妇科疾病的中医预防与保健,在针对疾病治疗的同时,定期做体检,学习保健知识,进行妇科保健,不但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也可以防治常见的妇科疾病,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关键词】妇科疾病;乳腺疾病;普查
妇科普查普治对妇女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某些恶性肿瘤(如宫颈癌)起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作用,
从而提高妇女健康水平、节省医疗成本。我集团属下各单位每年为女职工做定期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工作。现将2004年10月至2005年9月的普查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4年10月至2005年9月我集团属下各单位在我院妇科普查1601例。
1.2方法①专用妇女病普查表,由专人填写、专人检查,详细询问病史、生育史及既往健康状况等。②妇科检查包括:妇科双合诊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宫颈脱落细胞检查(TCT)、盆腔B超检查。乳腺疾病检查包括:视、触诊,红外线扫描。
2结果
2.1患病率在1 601例中,查出妇科疾病1 012例,患病率63.21%;查出乳腺疾病157例,患病率9.81%,妇科疾病前3位是: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子宫肌瘤;乳腺疾病以乳腺增生为主,其次是纤维瘤。各疾病的构成比见表(1-4)。
3讨论
本次普查患病的情况是宫颈炎居首,其次是阴道炎、子宫肌瘤,与其他地区相似[1]。
从年龄组上30~39岁是高发人群,此年龄组人群工作、生活压力大,性生活活跃,加之分娩、流产、防(取)宫内节育器等手术的影响,破坏了生殖道防御功能。故应注意外阴及性生活卫生,加强身体锻炼、劳逸结合,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机会。
本次普查宫颈细胞学检查,ASCUS及CINI共30例,占总人数的1.87%。宫颈炎与宫颈癌关系密切[2]。细胞学检测(TCT)是宫颈癌早期筛选的可选方法。定期进行妇科和宫颈细胞学检查,早期发现病变,积极防治宫颈疾病。
乳腺疾病以乳腺增生为主,其次是乳腺纤维瘤,但仍有26例泌乳的,可能与各种原因引起的内分泌失调、饮食习惯不良有关。有条件的单位可将内分泌检测作为普查常规。宣传自查。
参考文献
1赵红霞.2001-2004年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2):1435-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