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幼儿艺术感受的特点范文

幼儿艺术感受的特点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11 16:53:5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幼儿艺术感受的特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幼儿艺术感受的特点

篇1

关键词:“读”画 “说”画 “画”画

一、“读”画,读出大师的艺术情感

培养孩子的艺术感受力,需要让孩子与经典美术作品生活在一起,使其成为生活中的朋友,见面点点头,走过回回头,这样孩子与美的作品接触多了,起点也就高了,对美的视觉体验和选择也会更敏感。

在经典美术作品库中,每幅作品都有着自身的艺术独特性,要么侧重于色彩,要么侧重于线条,亦或是构图和情感等等方面。因此,我们在选择作品时要巧妙地引导幼儿来“读”画。如在欣赏毕加索的《梦》时,播放背景音乐《舒伯特小夜曲》,请孩子闭上眼睛,把自己假想为画中的妈妈,然后跟着老师说的话展开想象:“我躺在软软的沙发上……我很放松……我做了个梦……我梦见了……”通过这样的感受,孩子可以较快地进入角色,从而较快地理解作品。在欣赏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时,孩子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情来感受人物的心情,从人物的所处的环境和色调、构图等方面感受作品的意蕴。

相信通过对各位大师名画的欣赏,超越了时间的距离,孩子们能与大师们的作品进行交流,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过程,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对大师作品的欣赏能力。

二、“说”画,说出自己的艺术体验

1.我看到:这是最直观的感受,是视觉上的欣赏。主要引导孩子观察作品画面,从画面表现的景物、构图、主要的色彩、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等方面引导孩子整体了解作品,并有意识地观摩画面细节。

在欣赏《大碗岛的星期天》的时候,教师指出的主要问题是:“你看到了什么?”“这些人在干什么?他们有些什么样的姿态?”“你能猜出他们在什么地方吗?” “从画画上你能看出这是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吗?”

在幼儿描述阶段,教师要耐心倾听幼儿的讲述,让幼儿充分表达。只有当幼儿需要帮助时,教师才可以用启发、提问的方式给予启迪,引导他们观察、想象并进一步地陈述清楚。

2.我觉得:从直观引申到理解,分析视觉对象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分析作品所表现的美的形式。我们可以通过我感觉到、我好想听到、我可以闻到等适合孩子心理特点的形式带领孩子走进作品,加深幼儿的审美体验,提高审美理解能力,这一阶段也是教师指导的关键阶段。教师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浅显而简明的描述也可以自己用启发诱导性的语言,引导幼儿反复多次地深入感知、体验作品,让幼儿真正地理解这些艺术语言与形式美原理的内涵。

3.我想到:结合观察体会,表达所思所想,也是审美判断形成阶段,这是活动的难点。

以《大碗岛的星期天》为例,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你觉得这幅画美吗?”“你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你看了这幅画后,有什么感觉?”“这幅画在哪些地方最能吸引你?为什么?”这一环节,教师要特别注意尊重和保护孩子的想法,尊重每一位孩子的观点,对有困难的孩子需要给予适时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同时教师还要为孩子语言表达搭建“基石”,让孩子有话说、能说好。

三、“画”画,画出自己的艺术感受

幼儿在欣赏之后不可能按照原画画下来。因此,我们要合理引导幼儿观察作品的构图、色彩等,感受其中的意韵,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1.将难点前置:有些作品内容复杂,在一个活动中进行全面的创作难度较大,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技能掌握水平,将内容分段,使创作的指向性更明确。

2.改变创作形式和作画对象:在欣赏过程中,有些作品深受幼儿的喜爱,但拘泥于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无法创作,为满足幼儿的需要,我们可以利用改变操作材料的形式,从另一途径帮助幼儿完成创作。

在欣赏梵高的《星月夜》,教师可以将画面进行分割,分成孩子人数的份数,每个孩子拿着原图上的一张纸片,模仿大师的笔触重现经典,最后作品的呈现就是另一幅孩子的“星月夜”,虽没有大师一样精致的笔触、细腻的情感但却有着孩子更灵动、更稚嫩的向大师致敬的精神。就是这样简单的操作过程,不仅让孩子感受了快乐,更是拉近了孩子与大师间的距离,这仅仅是源于简单地改变了创作形式和创作对象。

3.游戏化的作画过程:我们在创作活动中更注重孩子感受的过程,用孩子喜欢的能接受的方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情感和体验,这样的创作方式非游戏莫属。因此,让孩子和艺术玩玩花样成为了课题研究的“新宠”。

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就必须成为一个在艺术上有修养的人。”经典美术作品教学旨在让幼儿感受作品与激发幼儿因欣赏而激起的创作欲望,鼓励幼儿敢于自由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感想,看到别人视而不见的事物,去想别人想不到的事情,培养了幼儿的艺术创新能力,从而采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江苏省无锡市爱尔艺术幼儿园)

【参考文献】

[1]孔起英,《幼儿园美术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篇2

幼儿的舞蹈欣赏活动包括了幼儿欣赏舞蹈艺术作品、欣赏现实生活中社会事物和自然现象呈现的动态美。艺术作品中的美,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审美目标、审美实践要求和审美理想的指引,根据美的规律所创造的一种综合美。生活美是一种经验现象,是人们经常能够欣赏和感受的。不同年龄段幼儿舞蹈欣赏活动的内容要根据幼儿能力发展情况进行选择。

第一,3~4岁幼儿舞蹈欣赏活动的内容可以选择艺术美中贴近幼儿生活的舞蹈内容和形式,带有模仿性很强的动物形象、姿态的舞蹈作品;选择欣赏自然环境、生活环境中的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舞蹈动态,例如:小猫伸懒腰、玩耍时的动作,蝴蝶翩翩起舞的姿态等都可以给幼儿开展舞蹈欣赏活动。

第二,4~5岁幼儿舞蹈欣赏活动的内容可以选择描绘儿童生活的舞蹈作品、幼儿感兴趣熟悉的童话剧等。例如:舞蹈《十一点半》、幼儿童话舞剧《丑小鸭》等;适当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幼儿熟悉的事物、舞蹈形象以外,还可以欣赏幼儿生活中不常见的舞蹈形象,欣赏日常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例如:企鹅笨拙的走路样子等。

第三,5~6岁幼儿舞蹈欣赏的内容则可以选择不同风格的作品,在欣赏的同时注意活动的可延伸性。例如,欣赏完芭蕾舞蹈以后可以尝试自己垫着脚尖跳舞等。还可以选择欣赏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欣赏自然环境中有代表性舞蹈动态,并能够分析其特点。

2 幼儿舞蹈欣赏活动内容选择的原则

2.1 幼儿舞蹈欣赏活动内容要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舞蹈是美育手段之一,传情是舞蹈艺术的特点。舞蹈的思想性必须通过艺术性来体现,所以幼儿舞蹈欣赏内容选择时既要考虑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例如,欣赏幼儿舞蹈《我不上你得当》,通过对舞蹈内容的欣赏,让幼儿懂得我们不能随便地跟陌生人离开,面对好吃的、好玩的等等诱惑,要坚决抵制。这就是舞蹈作品对幼儿的教育意义,体现了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2.2 幼儿舞蹈欣赏活动教材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我们为幼儿选择的舞蹈欣赏活动内容应该是生动、活泼、有模仿性和趣味性,能够反映幼儿日常生活,是幼儿能都理解和接受的。动作简单、形象、健康、活泼、大方,确切地表达所反映的思想内容。

例如,我们要选择《天鹅湖》的片段作为幼儿舞蹈欣赏活动的内容,作为成人或许更喜欢欣赏黑天鹅32圈的旋转技巧、天鹅之死的凄美动人,但是对于幼儿来说,他们会更喜欢四小天鹅的音乐节奏和动作特点,他们会对小天鹅的脚上动作更加关注。所以我们选择的欣赏内容一定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才能更好地完成我们活动的目标,提升幼儿的审美素养。

2.3 幼儿舞蹈欣赏活动教材要形象化、具体化

由于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形象和具体的,因此舞蹈教材要形象化、具体化,抽象的内容和动作是幼儿不能理解和接受的。例如:舞蹈《罂粟花的眼泪》这个舞蹈作品,舞蹈通过服装和道具的配合,表现了吸毒者血与泪的控诉,对于成人来说非常具有教育意义。但是这样的作品对于幼儿来说,题材过于沉重,表现形式太过抽象,服装和灯光也以阴暗为主,不适合作为幼儿舞蹈欣赏活动的内容。

2.4 幼儿舞蹈欣赏活动教材要社会化、多元化

教材的内容除了有幼儿生活、社交生活内容外,还要有自然界方面的内容。不仅可以使幼儿从不同角度受到教育,还可以使教育内容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同时选用优秀的国内外的舞蹈作品,还能够使幼儿获得多种多样的情绪情感体验和美的感受。例如:给幼儿开展以小鱼游为主题的舞蹈欣赏活动。我们可以选择鱼缸里小鱼游的动作让幼儿欣赏,感受小鱼吐泡泡、喂食等场景里欢快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可以欣赏舞蹈《小金鱼》,通过舞蹈动作来感受小金鱼和同伴之间游戏的动态,能更大程度使幼儿获得多种情感体验,是欣赏内容多元化的体现。

3 舞蹈欣赏活动指导

每个幼儿都有热爱美好事物的天性和学习艺术的潜能。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情感性、愉悦性、形象性、想象性、活动性等特点,符合幼儿的思维水平和认知特点。3~6岁的幼儿对鲜明而有特点的音乐和舞蹈动作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一阶段正是培养幼儿的舞蹈感受力、审美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关键时期。人在认识一个具体事物的过程中,开放的感知觉通道越多,对于该事物的认识就会越全面、越丰富、越深刻。教师在进行舞蹈欣赏活动时,不仅要让幼儿的视觉感官参与,也要让幼儿有听觉、运动觉、触觉的多感官参与。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表演舞蹈,进行最直接的感知体验。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舞蹈欣赏能力的差异性,幼儿舞蹈欣赏活动的指导也要分年龄段开展。

3.1 3~4岁幼儿舞蹈欣赏活动指导

该年龄段的幼儿喜欢观看运动中的物象,这为开展舞蹈__欣赏活动奠定了基础。幼儿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认识也是该阶段幼儿的一个重要特征,这样的表现方式为后继的舞蹈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条件。

(1)以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为主开展活动。3~4岁幼儿舞蹈欣赏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喜欢欣赏舞蹈动作,对欣赏对象中各种形象,动作感兴趣。所以这个年龄段我们不管是舞蹈欣赏内容的选择也好,欣赏活动的组织也好,都要以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为主开展活动。幼儿对舞蹈产生兴趣,才能更好地开展以后的舞蹈活动。幼儿兴趣的激发可以根据幼儿对这个舞蹈题材的以往经验来引导,也可以通过幼儿没有见过的事物,增加他的好奇心来引导等方式灵活处理。例如,幼儿欣赏幼儿舞剧《丑小鸭》,就可以结合幼儿认知的小鸭子的形象和走路的动态来引起幼儿的关注,进而联系自己在幼儿园和小伙伴的相处情景展开欣赏活动。

(2)挖掘丰富的舞蹈审美资源,拓展幼儿的舞蹈欣赏体验。舞蹈欣赏活动绝不仅仅是欣赏艺术作品,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用作舞蹈欣赏活动的素材,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来说,贴近幼儿生活的舞蹈元素是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这就要求我们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并好好的引导幼儿来激发对舞蹈的兴趣。一定不能局限于日常教学活动。例如,教师组织幼儿在户外散步,看到大雁飞过,候老师可以引导幼儿对大雁飞过的队形,飞翔的姿态进行欣赏和表演,把生活中的现象和幼儿的身体动作、姿态结合在一起,丰富、提高幼儿的欣赏体验。

(3)合理控制舞蹈欣赏活动的时间。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要在有效的时间段里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就要选择舞蹈欣赏内容的时间,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能引起幼儿兴趣。欣赏活动时间不宜过长,可以根据活动目标制定欣赏内容,更好地开展舞蹈欣赏活动。

3.2 4~5岁幼儿舞蹈欣赏活动指导

该年龄段的幼儿有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和自己偏爱的情节,比如小女孩喜欢宫廷舞蹈,小男孩更喜欢军旅题材的舞蹈作品。以此为基础组织相应的舞蹈欣赏活动,教师应该在满足幼儿舞蹈欣赏需求的同时,拓展幼儿的艺术视野,在指导该阶段幼儿的舞蹈欣赏活动时就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对欣赏的舞蹈作品的自我感受。敢于表达是树立幼儿审美自信心的重要手段,教师应该给每个幼儿表达自己审美倾向的机会。在幼儿完成对舞蹈作品的欣赏过程后,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和引导,让幼儿对刚才欣赏的舞蹈作品的内容进行描述,并且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加深对幼儿舞蹈作品的印象,提高幼儿的舞蹈感受力。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强调作品中希望幼儿能够理解的舞蹈动作和舞蹈的主题,使幼儿的舞蹈审美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对培养每一个幼儿的艺术感受非常有意义。幼儿表达情感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他可以通过语言来描述,可以借助肢体语言来表达,但不是说欣赏完舞蹈内容后必须要表演相应的舞蹈动作,才表示他完成了舞蹈欣赏活动。

(2)舞蹈欣赏活动组织形式的多样化。这个阶段的幼儿舞蹈欣赏能力比3~4岁有所提高,能逐渐理解舞蹈作品中简单的动作含义,对不同的舞蹈种类分辨能力有一定的发展。幼儿舞蹈欣赏活动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我们可以先对欣赏的内容对幼儿加以引导,然后再欣赏,也可以让幼儿先欣赏以后表达自己的意见,老师再引导幼儿有针对性的欣赏;同样的,可以选择反映同一或接近主题的舞蹈作品让幼儿欣赏,使得幼儿较好的感受该类作品的艺术特征。还选择风格差异性较大的舞蹈作品让幼儿对比,以感受不同风格作品带来的艺术感受,加深对作品的印象。对比欣赏选择的作品虽然要求有差异,但是彼此间应该是有联系的。这样就能更好地在欣赏过程中的增加幼儿创造性表现能力

(3)帮助幼儿学会欣赏舞蹈作品的方法。幼儿在开始欣赏舞蹈作品时,往往是听声音、看画面的过程,只知道用很漂亮、很美丽等语言表述自己对舞蹈作品的认识。随着幼儿认识能力的提高,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从舞蹈作品的构成元素上欣赏并评价。从细节入手引导幼儿欣赏是进入舞蹈欣赏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幼儿发现美的重要方法,为下一步艺术表现奠定基础。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同时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舞蹈欣赏理论知识,能够较严谨的分析舞蹈作品。例如:我们欣赏傣族舞蹈,就可以从手的细节动作和变化等方面引导幼儿进行欣赏,还可以通过幼儿对舞蹈服装、舞蹈背景等内容的关注程度等方面来拓展组织开展专题性的舞蹈服装欣赏等活动。

3.3 5~6岁幼儿舞蹈欣赏活动指导

该年龄段的幼儿,由于观察力的发展,能够关注到更加丰富、细腻的肢体语言,对舞蹈的服装、道具、灯光等元素的欣赏能力也有所增强。所以在幼儿舞蹈欣赏活动中我们应该注意:

(1)对舞蹈作品的欣赏要逐渐倾向于对舞蹈情感的欣赏。舞蹈艺术由于综合了听觉艺术、视觉艺术等其他门类的艺术特征,其情感表达与其他门类艺术相比更容易被幼儿感受到。该年龄段的幼儿虽然对舞蹈作品欣赏经验的积累,感受力和理解能力有了更大的进步,他们能对舞蹈作品中的动作、队形变化产生更大的兴趣,并能基本理解到这些动作和队形在舞蹈中的魅力。但是,教师应该引导幼儿更加关注舞蹈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内涵以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欣赏幼儿舞蹈《宝宝会走了》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幼儿关注幼儿学步过程中的可爱与滑稽的动作,更应该让他们体验到坚韧的精神和成长的快乐。

篇3

我园于自2009年5月开始进行《艺术教育促进幼儿多元化发展的实践性研究》课题研究以来,老师们潜心投入,在“用教育的理想实现理想的教育,用艺术的教育追求教育的艺术”理念的指导下,课题研究着力从理论融合、实践探索、研讨反思三个层面展开,做了大量细致而扎实的工作。各种改变在课题研究的 “随风潜入夜”中进行着。

我们的认识在改变——理论综合,形成融合性大艺术观

科学的理论是课题实践的根本依据。我园教师在全面深入学习各种理论的基础上,对相关理论加以融合,形成了适合幼儿发展、适合教师研究的大艺术观。

儿童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主张“艺术教育在于强调个人和自我创造的潜能,尤其在于艺术能和谐地统整成长过程中的一切,造就出身心健全的人。”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将充分运用罗恩菲尔德的美术教育理论来张扬幼儿个性、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在心手一致的不断锻炼中养成鲜明的个性。

艺术是现实生活或内心体验的符号化反映,根据符号的形式和实体的不同关系,它可以分为视觉艺术(美术、造型、建筑、舞蹈等)、听觉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戏剧)等门类,因此我们充分吸纳了罗恩菲尔德、奥尔夫、加德纳等教育家的思想,大胆打破原有幼儿园课程中艺术领域只包含音乐和美术的教育内容,吸纳文学教育内容,把艺术教育范畴加以拓宽和融合,形成了以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审美表现的大艺术课程观。

我们的研讨在改变——深入研讨,丰富园本研究方式

1.分层规划,研究从微观处着手

课题组在艺术教育主课题下分解了“音乐、美术、文学”三个子课题,在子课题下又分解了“歌唱、韵律、节奏、美术欣赏、绘画、手工、童话剧、诗歌、散文”九个次子课题,教师在次子课题下确定每学年的微型课题。课题网络紧密,研究落点准确。

2.组建团队,研究从难点处展开

课题组在集中分析课题研究诸多问题中筛选出能深化研究的难点,由市级幼教学科人带队组成研究小团队,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实践、反思,充分发挥了教师的研究特长、满足了教师的研究兴趣,获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

3.实例探讨,研究从理论中化解

每个专题的研究,教科室首先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和讲解,子课题组针对实例进行研讨,分析原有研究的得失,最后教师进行研究反思,形成一定可分享的研究经验,比如:个案研究报告对本课题的价值,如何操作,如何撰写等等。

4.追踪个案,研究在自然中进行

教师通过确定研究专题,设计研究表格,对幼儿某一艺术发展在一日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原生态的记录,从而分析出艺术教育对不同性格、不同兴趣、不同能力幼儿的影响,提炼出艺术教育的有效方法。

5.展示交流,研究从活动中深化

课题活动的展示与交流能给子课题之间的教师一个相互学习,研究共鸣的机会,尤其是学科之间融合更有大开眼界豁然开朗的作用。

我们的课程在改变——梳理资源,构建园本化艺术课程

自本课题开展以来,教师们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前提下,广泛吸纳了幼儿艺术教育中的传统资源、民间资源和家长资源,梳理和充实了幼儿园艺术教育内容,我们选择艺术教育内容时遵循以下“四性”原则:

1.适宜性

幼儿各年龄段的发展情况不同使得所需艺术教育的内容也不同,所以每学期课题组成员就要详细分析幼儿学期发展目标,依此来选择适宜的教育内容,每次活动后进行审议反思,期末梳理好一学期的教学内容进度表。

2.审美性

艺术作品必须可以让幼儿多感官感受的积极向上的美,能激发幼儿对美的认同和美的创造的作品。

3.趣味性

童心童趣是幼儿的特点,所以选择的艺术教育内容也必须具有童真、趣味,才能引发幼儿审美和创美的冲动,用积极、快乐的情感投入到艺术教育活动之中。

4.挑战性

选择的活动内容必须在幼儿发展基础上并又高于幼儿原有的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在大艺术观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注重发挥艺术综合的优势,从最容易感知的审美结构入手,对不同艺术类型的共同审美要素进行互构,使之互为感受、互为理解、互为表现、互为创造。

我们的策略在改变——实践探索,提炼有效艺术教育策略

艺术活动与其他教学活动的区别在于它更着重于情感的体验,是精神达到自由、愉悦后达成共鸣、引发创造的活动,所以在艺术教育策略上我们始终把对幼儿幼儿个性、情感的尊重放在首位,把幼儿积极健康的精神世界成长作为活动的最终目标。

1.感受与想象同步

艺术作品必须在幼儿充分感受的基础上大胆想象才能获得深刻的美的体验。比如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充分观察作品或者实物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经验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再用画笔概括事物的主要特征并加以大胆表现。

2.游戏与练习结合

艺术活动需要一定的技能学习,只有学习了一定的技能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但是幼儿的学习具有直观形象特点,所以运用适合幼儿心理特点的游戏方法更有效。

3.情境与图谱互补

艺术活动中幼儿的审美体验与当时的情绪有直接联系,因为它是主观者心态能动的结果,心情愉悦、情绪高涨时幼儿会认为美的作品,在心情不快、情绪低落时则不一定认为是美的,甚至会对美的事物反应迟钝、排斥。所以在组织艺术活动时创设相得益彰的情境能很快促使幼儿投入情感到活动之中。

4.学科与学科融合

遵循不同艺术形式所蕴含的情感的互通性进行情感同构目标的提炼,在活动中采用共鸣、移情和“创造”的方法来引导幼儿深入感受艺术作品,所以我们非常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篇4

美术欣赏与幼儿的发展

回望传统的美术教育,我们从一入园就要求孩子"依样画葫芦",以幼儿作品与教师的相似程度评价画面的质量。而儿童身上与生俱来存在的巨大艺术潜能,(如:幼儿对艺术形式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往往不需成人的指点,他们凭着直觉就能感受出不同的色彩、线条等)。就在我们长期生活的一个推崇理性、讲究逻辑思维的社会与教育环境中,使孩子本应具有的艺术感受力被种种世俗的、功利的尘埃所蒙蔽。

美术欣赏活动中,在通过与大师作品的经常接触、对话和欣赏,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吸收了艺术大师的构图、线条、做画方式,对色彩的应用,甚至是某些艺术语言。在潜移默化中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丰富着孩子的艺术感觉,提高着他们的审美能力。面对着大师的作品,孩子们用着直接的、单纯的、不受世俗、概念的框框的心态感受作品时,孩子们奇特的想法、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认识源源不断。也正是在幼儿经常接触优秀的艺术作品中,幼儿的艺术感明显提高,并能在不知不觉中将所看、所思、所想迁移到他们的艺术创作中。

欣赏活动中的指导。

1 内容的选择

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发现:幼儿期的孩子常把具有明快色彩的作品作为自己喜欢的对象。而抽象派因其色彩的鲜艳、不断的流动变化,更符合幼儿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特点,容易被幼儿接受。在欣赏活动中,儿童对抽象作品所作出的热烈程度,他们对线条、形状、颜色的直觉感受和把握,他们就作品所表达的意象和情感表现性方面所展开的丰富想象,很多时候是教师和成人所不及的。如:我们在教研活动时,冯婷老师选择了《快乐线条》这一活动,围绕着线展开了活动,在第一次活动中,冯婷老师选择了一幅名画,让孩子来欣赏线条,感受线条的美。这幅画虽然很抽象,但孩子们也能发现许多线条,因此,作品中变形、夸张的图案,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更帮助了幼儿对色彩、线条、形状产生了美的感受与体验。之后又让孩子们欣赏了一些幼儿的作品,让我们大人看来不怎么样的画,孩子们却很感兴趣,都能说出画中的美。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孩子感兴趣身边的作品更容易被幼儿所接受。这样的欣赏活动也是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有力手段。

2 作品的分析

幼儿对艺术作品的体验是欣赏、探索的开始。他们对作品的讨论是随意的、自由联想的、由感而发的。这与幼儿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不一样的,幼儿不能依靠本能来生活,随着幼儿理解力的增强,对艺术的表现能力也有所要求,如果不适时的给予必要的知识技能也会挫伤幼儿的艺术兴趣。因此,对幼儿美术欣赏的指导,必须在深入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知识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帮助幼儿掌握一定的欣赏技能和审美概念。

当作品出现时,应把幼儿的个人体验放在第一位。在孩子大胆的表现自己对作品的体验后,教师对幼儿的直觉体验进行提升,并应给予孩子一些欣赏的技能。在分析作品中,不应看到教师的灌输与教师的权威。我们提倡以平等的方式与孩子进行层层的分析:就像冯婷老师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就很注意这一点,她让孩子们欣赏作品后,通过欣赏到不同的线条让孩子们跳了彩带舞,孩子们还很感兴趣,拿着彩色的彩带跟着音乐跳舞,老师还把孩子们跳的舞蹈,用线条的形式画出来;最后有让孩子们去画出彩色的线条,孩子们也很高兴的作画。在

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帮助孩子们整理、清晰了感受,让一些直觉、感受的东西,也夹杂了理性和逻辑。

3 教师的评价

美术欣赏中,教师的评价包括: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评价、美术作品的评价。

美术欣赏中幼儿对作品的讨论是随意的、自由联想的,教师的评价应注意善于抓幼儿最初的艺术感觉,随时适时地加以引导提升。如:欣赏中为幼儿作品起名字,是表现幼儿对作品理解的重要途径,教师对幼儿所起的名字多采用不置可否的:"恩、好、不错!"通过研讨我们达到共识:教师应该给予一个简洁、适当的反映。"你是根据画面的内容起的名字"、"你是根据时间起的名字"、"你是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起的名字"、…这样的反馈既有评价作品,有暗含应该这样为作品起名字的的各种思路的提示。

篇5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 音乐潜能 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071-02

音乐能带给人们美感,使人们获得高尚的情感。幼儿园音乐就是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能被幼儿接受的歌曲、律动、音乐欣赏等,音乐让幼儿有感受力,性格稳定,从小接触音乐,更能提升幼儿智能的学习。音乐教学实践中,我深感发挥音乐教育特点,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是幼儿音乐教育成败的关键问题。为此,我们在音乐活动中做了以下探索:

一、遵循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幼儿音乐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的音乐启蒙教育,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培养和发展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特别是在激活幼儿潜能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勒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英文简称MI)来看,每个幼儿天生都应该是个音乐家,每个幼儿都喜欢在音乐中畅游。

根据MI的论述,所谓音乐智能,是指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它允许人们能对声音的意义加以创造、沟通与理解,主要包括了对节奏、音调或旋律、音色的敏感性。要成为幼儿对音乐的认识与实践相融合、相统一的过程;结合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所提出的"元素性音乐活动"的有关理念,多元的音乐活动,为幼儿创设广阔的音乐学习与音乐表现空间,提高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

二、创设多元音乐氛围,促进幼儿园音乐的潜能延伸

奥尔夫认为"音乐来自于生活", 优美的音乐环境能陶冶幼儿爱音乐的情操,促进幼儿优秀品质、高尚情操的形成。因此我们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时,我们注意创造一种美好的音乐氛围,使幼儿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接受音乐的洗礼,培养幼儿"音乐的耳朵"。要给孩子好的音乐环境,让孩子自然,快乐的接触音乐,通过使用各种无律节奏乐器、旋律乐器钢琴、电子琴等器乐,配合音乐游戏、律动肢体创作、语言创作、节奏应用等,激发孩子思考想象、创造等能力,让孩子感到音乐的奥妙及乐趣。让音乐回归自然,回归生活。

为使幼儿音乐教育真正达到了增智、养性、陶性、悦美之目的,使音乐潜能延伸到五大领域,促进了幼儿身体、情感、智能、社会性等素质的全面发展,幼儿年龄小,思维具体形象,生活经验和知识范围有限,我们要用音乐艺术的语言和富有感情的动作、表情让幼儿从听、想、说、唱、动等方面去感受音乐,领悟音乐。例如在欣赏歌曲《不上你的当》时,幼儿一听到这段音乐,就随着鲜明的节奏前后左右摆动身体,配合双手动作。这说明幼儿能根据乐曲的性质而表现相应的情绪。在老师布置的场景中,小朋友争着扮演角色上台去表现,整个活动幼儿性质浓厚,在音乐的感染下,情绪高涨,因此,音乐能使人产生美感,受到美德教育、爱的教育,因而感到生活的乐趣。

幼儿音乐艺术,能使幼儿感受到强烈的审美享乐。活动室墙壁上挂着高雅、优美的音乐旋律图谱,意境图谱,并设立了音乐角,在里面放置木琴、各类节奏乐器和一些简单的乐器等,让它们成为幼儿感受音乐美的园地。因此,我们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就要善于利用一些图画、可视得画面来诱导幼儿。例如在教授《摇篮曲》这首歌曲的时,我让小朋友们把自己想象成爸爸妈妈,怀里拍着宝宝,静静地聆听,放飞梦想的翅膀,角色互换。显然,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感受音乐的过程。这样,幼儿就成为一个感受音乐的主题,在教师的诱发下充分感受音乐的美,音乐的审美能力也在逐步提高。当孩子产生了一种主动去感受音乐美的积极心态后,可见,音乐教育对幼儿智能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发展了幼儿的智能。

三、加强幼儿园音乐的教学,培养幼儿灵敏的音乐感受

音乐活动本身就需要丰富的想象及创造能力,创设多元音乐氛围,培养灵敏的音乐感受。这种氛围是多方位的,可听、可见、可感、可想,它对幼儿的身心起到一种熏陶、感染的作用。从而把兴趣延展到对新的艺术活动的需要和期待。

首先,引导幼儿在愉快的教育中学东西,影响产生于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从音乐的教育渗透到创造力、表现力、思维能力的开发,使幼儿成长为一个阳光、快乐的小精灵,做美的使者, 在音乐活动区内为幼儿提供多种打击乐器。孩子们在反复的敲敲打打,唱唱听听中,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和节奏,并把音乐巧妙地融入到生活之中,使他们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审美、体验成就。如:教师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节奏感,活动《盆、碗、碟、杯在唱歌》、《到音符家做客》等活动比较生动。在教育的过程中,快乐的学习能让幼儿对音乐产生兴趣,利用音乐的娱乐性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在乐中学,把音乐教育寓于愉快的音乐表现之中。

其次,音乐启蒙教育有利于陶冶幼儿的情操。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在幼儿欣赏音乐时,会对节奏、音高、力度、音色等方面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这就使幼儿在听觉方面有很好的提高和加强。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单单是要靠听,幼儿在学习歌曲和律动练习时必须在记住歌词和动作的前提下才能够进行,这又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记忆力的发展。幼儿通过感知,将自己所听到的音乐传入大脑,会产生一种特殊的不同凡响的情感体验,增添幼儿的兴奋情绪和积极动力。

再次,唱歌是幼儿园进行的一种艺术活动,也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幼儿通过唱歌可以陶冶情操,活泼身心,抒发感情,发展语言,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图谱教学在唱歌活动中的运用是一种视觉参与,有了图谱,活动内容的表述会更生动、形象。故事、儿歌的渗透。对幼儿来说,具有莫大的吸引力,我们可以利用幼儿对故事和儿歌的兴趣,将一些具有较强的情节性的歌词内容,编成小故事讲给幼儿听,以增强幼儿对歌词的记忆与理解。游戏是幼儿在幼儿园的主要活动,也是幼儿最乐意接受的形式,同样在歌唱活动中也可以将游戏渗入其中。教师把歌曲的内容设计成一个游戏,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熟悉歌词,旋律。如歌曲《找朋友》,我先让幼儿一起玩游戏,我边玩边有节奏地演唱歌曲,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很快掌握了节奏,学会了歌曲。

音乐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歌唱教学是传授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实践总结,抓住音乐教育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艺术特点,丰富幼儿健康的感情世界,塑造其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在音乐中,使各种潜能不断延伸,并不断地去探索、去创新,探索最佳的教育策略,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与科学特点》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篇6

对教师,在设计舞蹈课程时,要注重幼儿不同年龄段、不同的心理特点及情感特点,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培养幼儿对美的感知能力;对父母,为幼儿创造一个美的环境,在生活中时时观察幼儿,及时鼓励幼儿随意的一些舞蹈表演或舞蹈动作,使他们享受由舞蹈带来的亲切感和优越感。

1.3~4岁小班幼儿的舞蹈训练

3~4岁的幼儿初步认识艺术作品中简单美的表现形式,教师应通过让幼儿欣赏美,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初步学习,模仿环节很重要,拿模仿小兔子的表演来说,幼儿们首先想到兔子的形象,兔子会蹦,并且是双腿蹦,有的幼儿会跳起来;然后教师引导幼儿,想象兔子的形象,两只耳朵如何模仿,幼儿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各种各样的形态及动作出现了。学习中给予幼儿们少量舞蹈知识及动作,一步步慢慢加量,学习一段时间后,幼儿们会自己创造一些美的动作,再教给幼儿们能接受的简单儿童舞蹈作品。幼儿们需要适应的过程,虽然看不到过高舞蹈技术,但在幼儿们的内心已树立了舞蹈美及综合素质的成分。

2.4~5岁中班幼儿的舞蹈训练

针对中班幼儿,教师可采用启发法,让幼儿们发挥自己想象力去拓展舞蹈。在幼儿听了音乐后,诱发、引导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用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提高自己的舞蹈表现力。训练幼儿的舞蹈表现力,首先从训练基本功开始,正确的基本功训练,锻炼幼儿的柔韧度、控制力,培养幼儿的表现力、感染力,加强幼儿的综合素质能力。中国当代舞蹈大师贾作光谈道:“舞蹈美首先接触的是舞蹈形态、色彩、感情、音乐等,诉诸人们的审美感情,因此舞蹈形式——身体线条、肌肉能力及技巧显得十分重要”。①可见从小训练孩子们的技巧性是比较重要的,因为幼儿处于中班,技巧性的舞蹈内容要循序渐进,不要抓住幼儿们天生柔韧性好的特点,偏重技巧,要在学习技巧的同时,学习一些反映真善美的歌舞表演,内在美与外在美同时进行,达到舞蹈美的极致。

3.5~6岁大班幼儿的舞蹈训练

处在5~6岁的大班幼儿,能通过欣赏,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中的美,初步理解艺术作品中的形式美,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周围环境与生活中美的事物的喜爱之情,用自己的方式创造出艺术活动。教师通过示范法把舞蹈教材中最准确的基本功动作和富有感染力的舞蹈动作展现给他们,根据不同的教材和教学阶段,采用完整和部分示范,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示范的重点。如“小燕飞”的动作,有基本功底的半脚掌交替点地,双手臂在身体两侧上下由上位到旁平位,落至下位的路线,手腕提与压的交换,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小燕子欢快飞翔的感觉。在基本功训练上比中班加强点难度,在儿童舞蹈中,教一些反映社会生活中美好的内容。不仅在舞蹈动作上提升幼儿本身美的素质,还要让幼儿们感受到社会上美的状态,让他们创造出自己美的艺术形式。

二、结束语

培养幼儿舞蹈审美能力,不仅只在舞蹈本身上加强训练,更重要的是让幼儿真正认识美、感知美、欣赏美,一味追求技巧的方法是片面的。要以美感人、以美动人、以美育人,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段灌输不同的思想及舞蹈动作,促使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挖掘他们的潜能,拓展他们对美的认知。美学家席勒说:“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

②让幼儿们得到更多的自由,获得愉悦与满足,净化心灵。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说过:“从来没有孤立的音乐,只有与动作、舞蹈语言同时存在的音乐。”

篇7

幼儿的绘画技能不如成人,表现出一种稚拙感。而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我们更应关注他们的表现能力而非绘画技能。

表现能力不等同于绘画技能。以画人物头像为例,如果幼儿没有经过细致、认真的观察和体会,即使通过临摹学会了画人物头像,也只是学会了技能,画得再“好看”也是没有表现力的,因为他没有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想法,画的只是教师告诉他的人物,而不是自己感知的人物。幼儿自己的画尽管不一定好看,但满足了表达的愿望,而且,只要是基于亲身感受的,都可以说是具有表现力的。当然,培养表现能力并不排斥绘画技能。在教育实践中我们看到,幼儿的绘画技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体现在图像的结构、比例的处理及线条的运用等方面,但这种技能不是教出来的,而是他们在感兴趣的活动中通过大量的实践自然而然提升的。如果为了画得好看而教幼儿技能,就会削弱幼儿的表现力,这样的画只是“徒有其形而无其神”,最终变得大家画得一个样。

因此,绘画活动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育价值取向是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追求幼儿绘画作品的完美,还是让幼儿体验生活中美的事物,追求幼儿情感、个性的表达和学习能力的提升。这就决定了绘画活动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我认为,教师更应关注幼儿感知、体验、想象、创造等本体艺术能力的培养,关注幼儿艺术素养、表现能力的提升,强调让幼儿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培养幼儿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情趣。为此,教师宜选择来源于幼儿生活经验的内容,让幼儿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借助真实的生活体验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美。以人物画像为例,可先引导幼儿观察身边最亲近的人,说说他们面部表情的各种特点,并用剪纸、泥塑等方式尝试表达自己对人物头像特点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绘画创作,这样幼儿可能就会主动去尝试把脸画大一些,以表现更多的面部表情细节。

篇8

从事幼儿线画教学工作以来,我一直让幼儿在生动活泼的线画游戏中,以自己喜欢的,身边的事物为素材,自由发挥想象力,灵活地创造对象,表达感情,愉悦身心,提高能力和谐发展,表现出一个崭新的别开生面的艺术世界,开辟幼儿绘画的新领域。

一、在游戏中感受线

《纲要》强调:“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是在游戏中成长的,应让幼儿在宽松、愉悦、游戏的氛围中感受线带给他们的快乐。如在活动《舞动的曲线》时,教师和幼儿在《喜洋洋》乐曲声中,每人选一根长绸,跟着音乐欢快地舞起来,自由地说一说长绸舞起来像什么。幼儿表达,像天空中的彩虹、腾空的长龙、小河里泛起的波浪、滚动的车轮……在游戏中,幼儿感受、体验随动作的变化带来了不同的曲线(弧线、波浪线、螺旋形线等)。

又如在《会画画的玻璃球》中,教师用故事的形式示范玻璃球滚画的方法:“玻璃球不小心掉到颜料盒里,全身沾满了颜料,还要请小勺子帮他回到纸上。沾满颜料的玻璃球又开始在纸上跑,这次他跑过的地方留下了一串脚印。最后他还请了不同颜色的玻璃球一起玩,你追我赶,玩得可高兴了。”孩子们大胆地用不同颜色的珠子在纸上滚画,并留意玻璃球在纸上走过的痕迹。幼儿看到自己在游戏中产生了许多自由蜿蜒的多彩线条,感受到了活动带来的成就感与快乐。

二、在生活中认识线

艺术源于生活,“线”其实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注意寻找就能发现。生活中、自然界中有着无数的线状物体,如路人的头发、冒险、电线、蜘蛛网、梳妆、面条、弹簧等;也有着依附具体形状的线,如门框、叶子的边缘、城墙、砖缝、栏杆、衣服的花纹等。幼儿通过观察,会认识、体会线条的多样性。活动《生活中的线条》就是让幼儿在观察、触摸中感知周围环境中不同的线条,学习区分认识直线、曲线。先让幼儿自由探索、玩各种物品。“桥,老师这儿有各种各样的有趣东西,现在每个小朋友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用眼睛仔细看一看,用手摸一摸,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好朋友。”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教师根据幼儿讲述在黑板上分别画出直线。“这种摸上去是直直的、平平的线给他起个好听的名字叫直线。”“在我们这儿你还看到了哪些直线?”“这种摸上去弯弯的,有点弧度的……叫曲线。”“你还看到了哪些是曲线?”最后引导幼儿在四周寻找哪些是直线哪些是曲线。

三、在学习中掌握线

1.丰富有趣的学习内容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的内容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因此,我们要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下功夫,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特征、兴趣、爱好及绘画特点,来选择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感兴趣的、具有吸引力的题材,提高幼儿运用线条的能力。如:幼儿喜欢的小动物《小刺猬》《大力士蚂蚁》,和幼儿生活有关的《美丽的地球》《各种各样的房子》,发展幼儿想象力的《尖牙齿怪物》《画个奇奇怪》《巨人的故事》,等等。运用观察实物、图片、学说儿歌、讲故事等吸引幼儿的兴趣与注意,在《五彩的乌龟》活动中边说儿歌,边学习小乌龟是怎样画出来的:“一只花彩蛋,伸出四只脚,圆圆脑袋尖尖尾,变个小乌龟”。幼儿在边说边画的氛围下轻松地强化了圆形线,学会画小乌龟,自然地充实了画面的内容,增加了画面的情节性。在教学内容、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上,我们注重多样化,引导幼儿在看看、想想、画画、玩玩的过程中,调动各项感官与积极性,用鼓励的口吻,引导幼儿提高作画兴趣,敢于尝试表现各种各样的线,花不同组合装饰的线,让幼儿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很自然地学习线画的技能。

2.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

幼儿所有的学习活动都需要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他们所感受的事物用其特有的天真表现出来。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线画环境,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我班在幼儿活动室、走廊、楼梯墙壁上悬挂了名画家的作品供幼儿欣赏,在天花板上悬吊幼儿的绘画作品,激发幼儿创作作品的成就感,为幼儿提供随时欣赏的机会。浓厚的线画氛围,激发了幼儿的创造积极性,使幼儿的形象思维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启发。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我们在活动室里专门成立了“线画美工”区域,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激发幼儿线画兴趣。根据作画内容变化纸的形状,尝试多种作画工具,如:油水分离、刮画、油墨版画、线描装饰、写生等满足不同年龄幼儿的操作水平和能力,并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运用作画材料、工具。每一次尝试新的作画材料,都会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满足好奇心。每一种的尝试都会带来不同画法的效果,当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教师用启发的方式、提问题等形式给予他们以线索启迪,引导他们观察、体验、想象,体验成功的喜悦。活动区这种宽松的气氛,使孩子们有自由发挥表达的空间,时常会创作出有特色有新意的作品。

四、在情境中欣赏线

篇9

关键词:幼儿;美术欣赏;作品

美术欣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审美感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当今的幼儿美术欣赏教育既是一种艺术熏陶,也是一种文化沉淀,是文化传递和提高幼儿审美情趣的重要方式,是培育幼儿艺术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幼儿美术欣赏教学是幼儿园美术教育三大内容(绘画、手工、欣赏)之一,它是绘画、手工教学的一种准备和启蒙,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以下几方面来谈一谈幼儿美术欣赏教学

一、选择和安排适合学前儿童美术欣赏的内容

根据各种艺术理论的提示,并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我们感到幼儿美术欣赏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可以按照以下几大块的思路来进行。

1、抽象性的作品。这些抽象画虽然既没有真实的物体,也没有具体的人物,有的只是各种线条、形状、颜色的不同组合,但这些由“有意味的形式”所构成的视觉品质,这些形式层面的东西恰恰最容易为儿童所理解、欣赏和接受。对于抽象作品,因为儿童天赋的直觉和敏锐的感受力尚未遭到破坏或损害得较少,他们的起点很可能在成人之上。

2、具相性作品。对这类作品的欣赏不必苛求儿童完全按照创作者的原意来理解,因为儿童对作品的解释必然受到他们已有知识背景的经验的限制。不过儿童在欣赏了抽象画后,在美术表现的基本要素如线条、形状、色彩、质地及其情感表现性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些基础正可以有效地迁移到对写实作品的欣赏上来。通过对这些美的艺术的欣赏,儿童变得对美的事物更敏感了,对人物命运的体察更加细致和富有同情心了,情感体验也更丰富了。

3、介于抽象和具相间的作品。在分别欣赏了抽象、具相的作品之后,还可以考虑为儿童提供一些处于抽象和具相间的作品。乃以“西洋画”欣赏为例,早期印象派大师莫奈的《日出印象》、《睡莲组画》、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德加的《舞者》等作品,都是可以选择的内容。

需要指出的是,选择作品的思想不论是抽象、具象还是介于抽象与具向之间,具有较强情感表现性的作品都应是幼儿美术欣赏的首选。

二、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

1、整体感觉,自由地谈论。美术欣赏教育是一种给儿童以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感受的精神活动。在这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中,儿童要获得各种各样的心理感受,把认知对象变为情感体验的对象。对艺术品的初步印象,是儿童进入美术欣赏的第一步,这一步应把儿童鲜活的个人体验放在优先位置,由此出发再来讨论其他问题。如在米罗《哈里昆狂欢节》的欣赏活动中,教师刚出示这幅作品,儿童就情不自禁地发出一片“哇!......”的惊呼,显然,他们是被画面鲜艳丰富的色彩、各种奇特的、不规则的图案所吸引住了,这便是他们对这幅作品的第一印象。此时教师应支持、鼓励和激发儿童的表现欲,给他们一定的时间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2、要素识别及其形式关系分析。这一步要放手让儿童认真观察,自由讨论,一开始儿童可能会主要仿照于从作品描绘的具体事物,或这些点、线、形、色所构成的东西“像什么”的角度来观察和感知。如在《哈里昆狂欢节》这幅画中,幼儿说出他们看到的具体事物就有“耳朵、眼睛、鱼、小提琴、太阳、梯子、小猫、小羊、豆子、小音符”等很多种。在讨论中孩子们还提到他们看到了“线条”,红、共同、蓝等各种“色块”,各种形状等,这是一些属于形式语言的东西,是图形艺术的魅力的本体所在,是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要着意引导儿童把握的。

3、回到整体,较深入地讨论作品给人的感觉。这一步也可以通过给作品命名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命名的方式来进行,因为儿童对作品的命名往往能够反映他们对作品的总的感觉,而考虑取名字的理由则能帮助他们整理和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这些感受和思考过程,这里既是有直觉的、感受的东西,也夹杂了理性的、逻辑的东西。

4、创作。儿童对美术欣赏中基本艺术语言与形式美的原理的认识还可以经由艺术创作来获得。这是在幼儿对欣赏的伤口进行心理回忆,并进行讨论、构思的前提下进行的。

5、作品评议。创作之后的评议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它是整个活动的必要和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另外一种欣赏活动。如:先画完的儿童可以自由地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实物投影仪上,或放在展览区中进行展示,并小声地互相谈论和评议;整个创作活动结束后可以请小朋友们手背后自由走动,欣赏别人的作品,挑出自己最喜欢的(而不说是最好的)一件介绍给大家。

三、总结教学经验,更好地开展美术欣赏教学。

1、在生活情境中提升幼儿美术欣赏和表现能力

美术欣赏的目的不在于增长美术知识,而是通过环境和艺术作品两个方面来加深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审美感受。我们感到,当幼儿美术欣赏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幼儿才能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当幼儿的生活体验与艺术欣赏相联系时,幼儿的审美想象才会得以释放。

2、在挑战性环境中推动幼儿审美能力发展

幼儿是不成熟的,在不断发展中逐步走向成熟。我们必须努力探索、寻找幼儿审美感受与表现的起点,创设持续不断的富有挑战性的环境,推动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

3、融美术欣赏于幼儿园多主题活动之中

在选择适合幼儿欣赏的美术作品时,我们始终把幼儿的实际生活体验放在第一位,通过美术欣赏活动丰富幼儿的感性体验。在大班主题活动《我们的城市》的三个分主题中,充分展现了幼儿童年的欢乐与幻想。

4、丰富教学手段、形式多样化。

(1)在美术欣赏教育活动中,可以适当的选择一些中国古诗词来,和画面、音乐、舞蹈、表演等要素一样,在欣赏中相辅相成的多通道展开。如《林中雨滴》的欣赏,除了看、听、闻、想等多感官介入,还可以选择“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觉杨柳风。”的诗句来对比同步欣赏,就类似于橡树.傍晚与林中雨滴的对比欣赏。

(2)可以开设中国画与西洋画同类题材画的对比欣赏。如:莫奈的《睡莲》与朱耷(山人)的《荷花小鸟》一同赏析,感受纯粹写意与写生印象、水墨情趣与色彩美感对比中的中西艺术异曲同工之妙,有助于拓宽儿童人物画题材的眼界。

美术欣赏追随幼儿关注的热点,融入幼儿的生活情景,也成为他们生活环境的重要一部分。幼儿从小就接触经典,与大师直接对话,儿童发展的起点不但高了,眼界开阔了,对美的知觉和选择也更敏感了,同时也有益于发展幼儿的性情、情感、创造、审美、自信和语言。

我们提倡: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幼儿园应更好地开展美术欣赏教学!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幼儿园;艺术教育;发展趋势

引言

艺术教育对于幼儿而言十分重要,它能够挖掘幼儿的潜力,帮助幼儿认识自我,并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感让幼儿形成对生活和社会的认知与理解。然而,当前我国的幼儿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我国对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且大部分幼儿艺术教育都带有功利性与目的性,不适合幼儿的天性。随着教育的发展,幼儿艺术教育也形成新的发展趋势,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新时代我国的幼儿园艺术教育

(一)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含义与内容

幼儿艺术教育是以艺术教学为手段,以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模式。幼儿园艺术教育应当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与需求,有针对性、有目标、有计划地为幼儿组织音乐、美术、手工等艺术教育活动,并通过一系列的课程活动让幼儿对艺术创造有一定的认知,对事物有一定的审美,进而激发其创造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1]。幼儿艺术教育的范畴非常广泛,幼儿美术、音乐、歌舞、表演、文学、影视等都是它涉及的教育领域。幼儿园艺术教育主要以美术、音乐为主。其中,幼儿音乐教育的内容包括歌唱、韵律活动、打击乐器演奏和音乐欣赏等方面;美术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美术欣赏、绘画、手工等。这些内容还可以进行更细的分类,如音乐教育中的韵律活动还可以分为律动和舞蹈;美术教育中的绘画还可以分为线条画、水彩画、纸版画、吹画等。

(二)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目标

教育部对幼儿的艺术教育目标有如下描述:第一,能够感知并喜爱所处的环境、生活,能够感知生活中的美;第二,积极并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够勇敢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第三,能够进行简单的艺术表现活动。而笔者将现代幼儿艺术教育的具体目标描述为:通过引导幼儿接触与感知周围环境与事物,培养幼儿的审美与对美的敏感度;通过指导幼儿熟悉艺术工具与材料、自主进行艺术训练与创作,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能力与审美表现;通过创造自由、平等的交流表达环境,让幼儿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审美观点与创作感受;进而培养他们的创作乐趣,促进幼儿人格的全面发展[2]。

二、当前幼儿园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缺乏一定的教育创新能力

幼儿园园长等教育领导者是幼儿园日常教学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因此,其教学水平与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大部分幼儿园艺术类教育资源比较匮乏,艺术教育课程也很不规范,大部分教师一味地使用教材或者网络上的活动形式,并没有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这种情形不仅阻碍了幼儿艺术培养的发展,而且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也有不良影响。

(二)幼儿教师艺术素养参差不齐

教师是幼儿接触艺术活动的引领者与指导者,因此,幼儿艺术教师的艺术素养是影响教学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因素。但是大部分幼儿园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名艺术教师,他们在艺术上各有所长,但是对于艺术教育却知之甚少。部分幼儿园虽聘请有一定艺术基础的教师进行教学,但是对于其教学方式与教学效果关心不足。幼儿艺术教育者的水平参差不齐,甚至不能达到要求,是当前幼儿教育工作亟须解决的问题。

(三)幼儿园艺术设施、玩教具材料不全面

幼儿园的外观大多采取较为明朗的颜色、风格活泼有趣,贴合幼儿的心理,园内设施也较为齐全,但是其布置上却缺乏艺术特色,不能支撑起大量幼儿的使用需求。幼儿园艺术教学材料少、种类单一、质量低,如美术教学中经常使用画笔、蜡笔,缺少黏土、丙烯燃料等多样性的工具,限制了幼儿的发挥;乐器配置多为钢琴,且不供学生使用等。

三、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艺术教育的综合性趋势

全面发展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对于幼儿艺术教育而言也是如此。要想全面开发幼儿的潜能,教师就必须采取综合性的教学方式,让幼儿能够接触到音乐、美术、书法、绘画等多种类的艺术教育,每种艺术教育的门类也应尽可能多样化。例如,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可以让幼儿接触不同国别的经典音乐、儿歌,以及现代音乐中适合幼儿欣赏的音乐,让幼儿接触不同类型的音乐,从而对音乐审美形成更为系统的、清晰的感知。此外,不同种类艺术教育之间的相互融合也十分重要。艺术本来就有相通的特点,将不同种类的艺术教育进行融合更能让幼儿感受到艺术之美,进而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

(二)艺术教育与幼儿其他学科教育结合

艺术教育能够调动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如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等,因此,艺术教育是一项综合性教育,能够与幼儿其他学科的教育相结合。例如,幼儿体育教育可以采取舞蹈等形式进行;幼儿语言教育可以通过唱儿歌等形式进行;幼儿沟通教育也能以合唱、群体舞蹈、手工制作等形式进行;幼儿科学教育,教师可以穿图画、影视作品欣赏等环节。艺术教育与不同学科的融合不仅能让幼儿的学科教育更加生动,也能让幼儿在接触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的同时,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三)艺术教育活动应更加贴合幼儿的性格特点

幼儿生性好动,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却又很可能快速失去兴趣。所以幼儿艺术教育要尽可能采取生动的、游戏化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要重视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幼儿自行选择或者设计课程活动形式。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只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除非幼儿出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否则让学生自主掌握活动流程。其次,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贴合身心特点的学习情景。例如,在教学古典文化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古风动画或者视频,帮助幼儿感受古典文化的氛围,也可以通过课堂话剧、小品等活动让幼儿亲自感受古典文化的意蕴。最后,教师应采用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新技术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能呈现色彩缤纷的画面、优美悦耳的音效、动态流畅的动画等,以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方式,调动幼儿多感官感受,创设各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使教学更具形象性和趣味性。

(四)崇尚自然本真

幼儿的语言、情感和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在自然本真、优美的环境里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促进,因此,幼儿园开展艺术教育时应当对自然本真更为重视。在开展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让幼儿对自然更为亲近,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感官体验大自然,在不同时节带领幼儿走进自然、体验自然,感受自然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如让幼儿绘画自然,并利用幼儿的作品对幼儿园进行装饰,让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美有更加亲近的体验。

结语

篇11

【关键词】幼儿教育音乐教育

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幼儿音乐教育的主要特点

1、幼儿音乐教育必须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科学规律

幼儿音乐教育必须以幼儿发展的生理、心理特点,幼儿教育的原则、方法等基本理论为指导进行教育工作,违反这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教育工作或事倍功半,或收效甚微,甚至给幼儿带来心理、生理上的损伤。譬如:同样一首歌曲,一位音乐技能技巧纯熟,熟悉幼儿年龄特点,按照正确的教育原则、方法对幼儿实施教育的老师,会教得又快又好;反之一位不具备上述条件的老师,就教不到点子上,自己干着急,幼儿学不会。

2、通过对音乐艺术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向幼儿进行教育是音乐教育的主要特点

音乐教育的主要特点是通过音乐作品给人以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这样一条音乐艺术途径,来完成它的教育。

音乐审美感受是使儿童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包括旋律美、节奏美、和声美和演唱演奏中的音色美。儿童音乐作品以反映儿童生活中富有情趣的、积极向上的、健康活泼的思想情绪为主,同时表现出这些思想情绪背后所隐藏的称颂、赞扬、关心、同情、鼓舞、帮助等鲜明的态度。音乐艺术不是靠直接的说理,而是以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激励人的感情,给人以启示,发挥其感染教育作用,使人领悟其教育内涵。譬如:教儿童学唱《一分钱》,歌曲的教育意义是进行拾金不昧的品德教育,但是歌曲中没有直接说出拾金不昧的词句,而是以富有天真纯朴的儿童语气、音调的旋律、愉快的情绪,唱出了小朋友把拾到的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警察叔叔拿着钱对他点头赞扬的具体情节,塑造了这样一个生动感人的节术形象,给儿童以启示,使他们领悟到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能要,把拾到的东西,即使是最少的钱--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是对的,是一件令人愉快的好事。这样的激励情感的教育作用,往往比直接说教更能深入人心。在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进行思想意识、情绪体验、品德行为等方面的教育,还是进行知识技能、认识理解方面的教育,都需要通过审美感受的途径来进行。

3、寓教于乐是幼儿音乐艺术教育的又一特点

音乐艺术有娱乐性特点,这是吸引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重要特点之一。利用音乐的娱乐性特点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在乐中学,把音乐教育寓于愉快的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之中,学得愉快,学有所得。引导幼儿在愉快活泼的、富有艺术特点的教育活动中受教育,把教育寓于欢乐的音乐活动之中,以“乐”作为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效手段,以促进幼儿性格活泼开朗,身心健康,精神满足,德、智、体、美等方面同时受到教育。

4、音乐教育的影响产生于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

音乐教育是在儿童愉快的音乐活动中进行的,它的教育影响往往不像语言说教表述得那样直截了当,而是像春雨点点滴滴渗透到儿童的内心情感、心灵深处,起着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因此,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能力培养、思想认识提高,还是心灵陶冶都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而音乐艺术教育作用于人的内心情感心灵深处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比说教更有说服力,更深刻,更持久。

二、在实践中使用音乐教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1、激励幼儿主动、自信地参与活动

在以往的音乐活动中,总有一部分幼儿老当演员,一部分幼儿老当观众。那些天赋好的幼儿经常有机会表现,而那些条件较差的幼儿却因自卑而不敢表现。如果我们任其自然,这部分幼儿不仅失却了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的机会,还可能导致一定的心理缺损。我们应将音乐活动作为手段,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之中,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基于这一思考,我设计了小步递进的“阶梯”,提出合适的要求,尽可能使教育个别化,使每个幼儿都能按各自的步调发展。如我设计了起步较低、由易到难的系列节奏游戏:听着小铃和拍拍手(即模仿小铃节奏拍手)。大鼓和小铃(即以跺脚方式模仿大鼓节奏,以拍手方式模仿小铃节奏)。机器人(即听辨钢琴的低音区和高音区,并分别用跺脚和拍手表示)。小手小脚(即根据图谱上的小手、小脚标志,随音乐用小手、小脚表现相应的节奏)。这组游戏的技能要求并不高,目的是让幼儿轻松自然地走进音乐活动,在难度不高的艺术表现中体验成功。

另外,在音乐活动中,我尽可能给每个幼儿当领头人的机会,如让幼儿担任指挥、领唱、领奏等,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满足自我表现的需要,树立自信心。

2、注重幼儿的探索发展

布鲁纳认为发现法能激发智慧潜力,培养内在动机,有利于学会发现的技巧以及记忆的保持。由于幼儿年龄小,坚持性与忍耐性较差,不能长时间在看不到进步的情境中探索,因此我们应有目的创设环境,以激发其探究内驱力。如在幼儿认识切分节奏(|XXX|XXX|)的过程中,我引导幼儿按以下步骤积极探索:组织幼儿做“拉绳”及“划龙船”游戏,寻找|XXX|的感觉,表现“加油呀”处的语言节奏。引导幼儿寻找周围是否有这样的节奏。如妈妈牙疼时边捂着脸,边说“|喔唷哇|喔唷哇|”老爷爷拔萝卜时“|哎唷嗬|哎唷嗬|”地用力等。此外,我还让幼儿敲击装有不同水量瓶子、碗或盒,使其感受到声音是有高低区别的;让幼儿在“小动物找家”游戏中听辨MI、SOL、LA的音高,获得良好的音准感。

3、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

在音乐活动中,不能只强调技能技巧的训练,还应引导幼儿去表现美、创造美。如用作画形式表示MI、SOL、LA的音高时,有的幼儿画了一台电视机,其中天线是LA,开关是SOL,机脚是MI;有的幼儿画了一条吐泡泡的小金鱼,小泡泡是MI,中泡泡是SOL,大泡泡是LA,它们唱着356356|356356|的歌……面对这些稚拙的创造,我都予以肯定、鼓励,并引导他们当众表现。

篇12

【关键词】幼儿 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幼儿时期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呢?著名美学家腾守尧先生认为:培养审美感知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积极引导幼儿亲身体验和感受现实世界和艺术作品。而我认为培养幼儿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感受和体验大自然的美

大自然是人类艺术思想的源泉。自然界中的许多物体生动形象、绚丽多姿。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都给人在视觉和心理上带来愉悦感,这对幼儿审美感知力的培养是极为有益的。把幼儿带到大自然中,让幼儿观察各种物体的外形、色彩,讲解某些自然画面为什么美的成因。可以让大自然之美在幼儿心灵中得以融化和沉淀。

2 激发幼儿兴趣,丰富幼儿的体验和感受

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决定了他们在选择认知对象时,首先是认知对象引起了兴趣。兴趣是幼儿参与活动的动力,这种兴趣是客观事物以其亮丽的色彩、夸张的形象、富有韵律的动态刺激他们感官的结果。我们要把握幼儿这个充满好奇心的时机,提供符合这些要求的形象、现代化艺术手段,向幼儿展示美丽的大自然以自然界生命特有的运动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充分"动"起来,产生探索美丽愿望,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可以找到"说"和"做"的最佳结合点,这种"做"是带有审美色彩的。

3 接触和欣赏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体现出来的美比生活中的自然美更集中、更强烈。我们经常选择一些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优秀艺术作品,引导幼儿欣赏并发现蕴含于其中的美。如:在初次欣赏线条画《期待》时,幼儿只说好看,却说不上好看在哪儿,再次观察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幼儿去观察画面的内容、线条,说说画家是如何表现安静气氛的。通过启发,通过启发引导孩子理解、欣赏画面内容。

4 将艺术创作、审美感知和反思紧密联系起来

美学家腾守尧说过:"感知是创作的催生素,也是发展幼儿理解和反思能力的基础,必须始终与创作和反思活动联系在一起。"幼儿的艺术创作是审美感知和审美想象的外化,创作过程中的发现和反思必将进一步促进审美感知能力的发展。

5 为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要在挖掘幼儿审美潜能方面选择并使用有效的手段:

① 观察认识事物;② 德育的渗透;③ 参观各类美术作品展览。

⑴ 内容的选择 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发现:幼儿期的孩子常把具有明快色彩的作品作为自己喜欢的对象。而抽象派因其色彩的鲜艳、不断的流动变化,更符合幼儿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特点,容易被幼儿接受。在欣赏活动中,儿童对抽象作品所作出的热烈程度,他们对线条、形状、颜色的直觉感受和把握,他们就作品所表达的意象和情感表现性方面所展开的丰富想象,很多时候是教师和成人所不及的。

⑵ 作品的分析幼儿对艺术作品的体验是欣赏、探索的开始。他们对作品的讨论是随意的、自由联想的、由感而发的。随着幼儿理解力的增强,对艺术的表现能力也有所要求,如果不适时的给予必要的知识技能也会挫伤幼儿的艺术兴趣。因此,对幼儿的美术欣赏的指导,必须在深入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知识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当作品出现时,应把幼儿的个人体验放在第一位。在分析作品中,不应看到教师的灌输与教师的权威。我们提倡以平等的方式与孩子进行层层的分析:"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这样画好吗?""为什么?"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帮助孩子们整理、清晰了感受,让一些直觉、感受的东西,也夹杂了理性和逻辑。

⑶ 教师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包括:对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对美术作品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应注意善于抓幼儿最初的艺术感觉,随时适时地加以引导提升。如:欣赏中为幼儿作品起名字,是表现幼儿对作品理解的重要途径,教师对幼儿所起的名字多采用不置可否的:"恩、好、不错!"通过研讨我们达到共识:教师应该给予一个简洁、适当的反映。 美术欣赏后教师可鼓励幼儿将欣赏经验结合在幼儿自己做画中,通过鉴赏画家的作画方式和表现手法,传达自己的认识。评价这样的作品,教师应避免用成人的眼光来衡量,如:画面是否干净、比例是否协调、是否与范画一致。而应将评价重点放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热情、积极性、主动性、独特的见解等。而这些都是培养艺术素养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参观各类美术作品展览,也是对幼儿美术教育有力的辅助手段。在参观欣赏同龄画时,幼儿们会拿别人的作品与自己的作比较,使自己的视野和思路开阔起来,从而又有利于幼儿创作时放开胆子发挥想象,表现自己的审美情趣。

篇13

一、幼儿泥塑课以及儿童心理生理特点分析

1.幼儿接触世界是从小手的触摸开始的,幼儿在生活当中接触到的事物都是占有一定空间的、立体的。与平面上呈现的绘画方式相比,泥塑的表达方式更有利于幼儿来操作和表达。泥塑能够把现实中的事物完整地再造出来,立体的呈现方式更有利于幼儿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操作,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思想。

2.泥巴柔软多变,能更好地刺激幼儿手部的触觉感受,而且能促进他们大小肌肉的协调发展。不要小看孩子玩泥巴对于手部协调性的训练,我们大人可能都已经忘了自己的双手是怎样变得这么灵活了。小孩子就是这样一点点地锻炼双手,从1、2岁时开始撕纸,拿着笔涂鸦,这都是儿童视觉空间与手的协调性不断发展的过程。

3、泥本身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表现性、变化性,为儿童提供了无限的想象和表现空间。操作的过程能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控制力和满足感,起到疏解幼儿紧张或不良情绪的作用。很多孤僻的孩子不喜欢跳舞、唱歌,但是喜欢画画、捏泥,因为这两种艺术形式更能让儿童表达自己,真实地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二、幼儿泥塑课的开展

1.激发兴趣为开端

激发幼儿参与泥塑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积极投入泥塑活动,是开展泥塑课程的第一步。引发幼儿兴趣的关键在于培养幼儿的感知力,幼儿善于观察,对生活中的艺术作品的美具有敏感性,因此泥塑课程的开始阶段,教师应该出示实物,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实物的特点,让他们说出实物的结构,从而感受实物的美,激发幼儿的审美愉悦。

在幼儿充分领略了实物的美,产生了表达自身感受的愿望时,教师就可以引入创作活动,要求幼儿由“感知美”向“创作美”过渡了。

2.多元平衡的泥塑课

泥是没有固定形状的材料,用泥进行塑形对幼儿手眼配合和大小肌肉的协调具有较高的要求。相较于用画笔进行绘画,泥塑活动对幼儿手部技能的要求更高。针对泥塑活动的这一特点,在幼儿园泥塑教学活动中,撇开技术而单一地讲自由表达、撇开教师的示范指导而单一地请幼儿进行自由创作、撇开对范例的模仿而一味地要求幼儿进行大胆的创新是不切实际的。泥塑课程应在技术训练和能力发展之间、在教师示范和幼儿自由创作之间、在模仿和创新之间达成平衡。

3.体验成就感的泥塑课程

艺术活动是幼儿获得自我满足感的重要途径。泥塑课结束后,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孩子小心翼翼地捧着自己的作品,满心欢喜地向老师、同伴展示着。在泥塑课程的结束阶段,教师应善用幼儿的成就感,通过开展作品完善、作品欣赏、作品评价等延续活动,使成就感成为强化幼儿参与泥塑活动兴趣的助推器。延续活动适宜以同伴分享的方式进行,幼儿可以互相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喜悦,并得到同伴的认可和赞许。另外,由于泥塑作品本身的实用性和装饰性功能,幼儿完成的泥塑作品可以作为环境布置和区角游戏的有效材料之一。可以想像,如果在班级中随处可见自己的作品,幼儿的成就感将油然而生,这对于激发幼儿参与泥塑活动的兴趣无疑是非常有效的。

泥塑作为艺术领域的一个部分,在课程建构方面既要遵循积极投入、自由表达和体验乐趣的基本原则,同时也应体现泥塑活动本身独特的教育价值。教师在泥塑活动的开始阶段、实践阶段和延伸阶段均应考虑这两方面的因素,让幼儿在快乐表达、自由创造中获得全面的发展。在泥塑教学中我们要尽量避免以临摹为主的教学方法,儿童美术教育家西泽克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是不教的,让儿童自己去注意、自己去创造,儿童的思想是很宝贵的,我们不要把成人的见解注入他的脑海里,什么希腊雕刻,什么罗马名画,都不应该给小孩看。”因此,在他指导的学生中,低年龄儿童的作品相当卓越。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体会和个人经验。教师的艺术教学理念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艺术成长,让我们多关心儿童,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在成长中学会更多的本领,在泥塑的玩捏中得到艺术的熏陶。

参考文献

[1]朱家雄 著 建构主义视野下的学前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M].2009,5。

[2](英)乔伊·帕尔默 编 任钟印 诸惠芳 译 教育究竟是什么?100位思想家论教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

[3](美)李·汉森 等 著 邓琪颖 译 儿童早期艺术创作性教育[M].广西美术出版社,2009,12。

篇14

关键词:幼儿舞蹈教学 倾听环节 优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b)-0199-03

“听”就是幼儿舞蹈活动中的输入,舞蹈教学从“听”开始,倾听环节也就是舞蹈教学的首要环节,用听音乐的过程激起幼儿内心的情绪情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为舞蹈做准备。没有听的舞蹈,不能说是舞蹈,偏离了舞蹈的本意,只能是动作模仿学习、任务式的情感显露及标准式的音乐诠释。倾听环节就是舞蹈教学的首要环节,音乐可通过“听”这一方式能帮助幼儿更好理解作品内容,为舞作准备。

1 幼儿舞蹈教学现状

现象一:“表演”现象――动作和感受的错位

迎新活动上,孩子们登上舞台,音乐还未开始,台下老师说:“笑,注意脸上要笑”。于是整个表演中,孩子们一直用一种神态(茫然的笑脸)加上统一化的动作,演示整个舞蹈。结束后我随机问一孩子:“你喜欢这个音乐这个舞蹈吗?”孩子摇摇头,“那你为什么一直笑?”“老师说要笑。”孩子回答道。听了回答,我再细分析音乐,里面有悲伤有高兴,有故事,有内容,可是孩子们都不理解,他们只是完成老师的任务―― 统一化的动作和统一的“笑”,甚至有时看到孩子们做的是表现悲伤的动作,而脸上的表情依旧是“笑”。或许这就是孩子对舞蹈的理解:学习或者是机械模仿成人统一的动作。

舞蹈是表达对音乐感受的再表现过程。动作是对音乐感受的表现形式,来源于对音乐的理解。所以对舞蹈教学而言,感受和理解音乐的内涵是核心,倾听音乐成为基础。在案例中,没有倾听,孩子只是跟随教师的要求――“笑”,不该笑的时候也笑,那是“表演”,只是停留在技能表层,缺少表演者对舞蹈的真正意义的理解,是没有灵动的。

现象二:“配乐”现象――动作和音乐的颠倒

带着好奇,我走进舞蹈教室,一幕情境映入眼帘:老师说道:“首先第一个动作,我们头朝窗户,小手这样转动,来,跟着老师做!”于是孩子们一个个开始模仿老师“标准式、一刀切”的动作。接下来几个动作要领在老师同样的指导下,孩子机械模仿。随之产生的步骤更让我吃惊,只听到老师说:“好,我们跟音乐来一遍!”此时孩子们耳中根本没有音乐的听觉感应,从孩子的眼中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对动作的模仿,音乐只是动作的“配角”罢了。

其实这样的场景在我们舞蹈教学中很多,孩子们在表演前对音乐非常陌生,甚至一遍都没有听过,他们舞的只是效仿老师的动作,根本没有空间没有能力去把动作与音乐结合在一起,放弃了对音乐的倾听与理解。

现象三:“配角”现象――教师和孩子的倒置

孩子们跟随老师在音乐的伴奏下舞动一遍后,萱萱突然提出了不一样的想法:“老师我觉得这个音乐讲得不是鸟妈妈和鸟宝宝做游戏,我觉得是蜗牛背着重重的壳,在雨中漫步,他们有的躲在壳里,有的和朋友在一起玩……。”孩子的想象与老师的预设出了岔,也许是老师的习惯语言,也许老师不知如何面对孩子的思考,老师回答道:“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大家一起来看我是怎么做的!”于是孩子们只能用老师标准式舞蹈动作来诠释对音乐的理解,此时他们只是活动的配角而已。

在舞蹈教学中我们往往看到幼儿的发展价值被漠视,教师往往只关注具体知识和技能传授,幼儿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在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幼儿都很漠然,老师做什么就是什么,自己主动思考和探索,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更是不可能的。虽然在集体舞蹈的表演中我们需要有统一的动作,但也要注重个性学习,要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孩子,要是这样动作的起始是来源于孩子听音乐后对音乐的自我诠释,今天呈现大家面前的就是属于孩子内心真正的情感与动作相结合的表演。

2 原因分析

在幼儿园舞蹈教学中出现上述较为常见的误区,究其原因,问题主要出在作为舞蹈施教者的教师身上。细化开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2.1 对幼儿心理特点和发展水平把握不准

幼儿的思维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思维的抽象概括性得到初步发展。在整个学龄前阶段,形象生动的事物最易于被幼儿接受和理解。《指南》中也提出如下发展目标:3~6岁幼儿“能感受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可见,虽然幼儿舞蹈活动中包含舞蹈技术技巧的成分,幼儿的情绪情感体验仍然应放在第一位。如果对幼儿的基本年龄特点把握不准,就容易在幼儿舞蹈教学实践中走进“本末倒置”,即过分重技巧忽视艺术感受的误区,或者以先教纯粹的动作然后让音乐配上机械练习的方式剥夺了幼儿舞蹈活动本该有的趣味性。

2.2 对儿童舞蹈的特征把握不当

根据学前幼儿的心理特征,儿童舞蹈应具备几个基本特点:直观性、模仿性、童趣性、童幻性、纯真性等。在儿童舞蹈中,舞蹈是表现形式,音乐才是灵魂,舞蹈是为音乐服务。幼儿感受和理解音乐在先,然后再用舞蹈动作来表现内心的感受。在日常的舞蹈活动中,幼儿往往喜欢边唱边跳、表情动作夸张,呈现出活泼、天真、有趣的特点。在音乐活动中,要让幼儿先听先熟悉然后再创编简单的动作来进行辅助。同样,儿童舞蹈活动,要在幼儿已经熟悉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如果偏离了这一准则,就会导致音乐舞蹈被剥离开来,幼儿对纯粹的动作感到枯燥而降低活动兴趣。

2.3 对素材的选取和舞蹈的动作编排上存在误区

在儿童舞蹈的选材上,教师们应该把目光聚焦在能贴近幼儿生活经验,节奏感鲜明并体现幼儿生活情趣的优秀作品上。舞蹈和音乐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一个舞蹈作品的成功与否,音乐因为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没有好的音乐很难产生优秀的舞蹈作品。好的音乐作品为基础的舞蹈活动能以其蕴含的审美力量来提高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极大地愉悦幼儿的身心。一个好的幼儿舞蹈作品是音乐和舞蹈的完美统一,高度和谐,是在音乐中表现内容和感情,让舞蹈充满着音乐的激情和音乐的性格,用舞姿和造型编织视觉的音乐。

但是在当前的幼儿舞蹈教学中,出现了“成人化”的倾向:一是内容成人化,即以时下流行的五花八门的歌曲作为素材,不去追求其深层的教育意义和审美意义;二是形式成人化,动作和变化比较复杂的舞蹈呈现在幼儿身上被认为是成功的出彩的表演。

音乐作品的内容若脱离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则无法理解;舞蹈动作若过难过于复杂,则会让幼儿产生倦怠情绪,从而降低他们活动中的自信心和专注力。

幼儿教师应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才能在幼儿舞蹈活动中发挥出应有的引导作用。针对幼儿舞蹈活动中音乐被忽略,倾听环节缺失的情况,笔者在长期的实践中观察和研究,总结出了几点较为有效的应对策略。

3 寻找有效倾听的优化策略

“优化”顾名思义就是为了更加优秀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也就是指使某物变得更优秀的方法等。“倾听环节”的优化即能够采用多种方式和方法引导幼儿有意注意音乐,通过分段式倾听、故事式描述等方式,寻找以孩子为主体的“听”方式,使孩子真正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为表现音乐服务。

同时低龄儿童具有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点。幼儿还难以用言语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和体验,当音乐中强烈的情绪对比,鲜明的感情描写正表达了幼儿的内心感受,幼儿发自内心地喜欢音乐时,以致常常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手舞足蹈,教师可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引导幼儿有意注意音乐,以提高幼儿理解音乐的能力。幼儿的表现离不开“听”。同时幼儿通过听不同的音乐作品,开阔了幼儿的音乐眼界,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经验,从而会更喜欢音乐,并使他们初步发展起感知、理解、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舞蹈教学要真正实现教学的目标,回归到舞蹈教学的本来意义,就需要我们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孩子,从舞蹈教学的首要环节倾听入手,通过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总结法等逐步优化倾听环节的指导策略,让孩子在对音乐理解的基础上再用肢体语言等进行表达,从而提高舞蹈教学的有效性,推动幼儿成长。

策略一:情景带动,吸引倾听

即通过情景引导幼儿参与到“倾听”环节中来,愿意倾听。利用一定的情景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关注,愿意倾听音乐,参与到倾听的环节中来。此刻教师的身份就是一个引领者,结合自身的动作神态使孩子自然进入所创设情境中,去倾听音乐、理解音乐,从而有感而发地去表现音乐。

3.1 创设情景来导入倾听

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正是通过各种游戏进行学习和获得发展的,舞蹈教学也如此。教师用形象生动的情景来联系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起他们的兴趣,并由此激发更丰富的想象,进而更加“入戏”,增强艺术体验。

如大班舞蹈《数鸡》,音乐呈现之前,老师讲述道:你有去过农场喂小鸡吗?这个问题一出,马上引起孩子的关注,因为前期他们刚去农场,有这个生活经验的铺垫,于是老师继续讲述道:有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一清早起来放鸡出窝,她开始“数鸡”,数完后她端起鸡食开始“喂鸡”,喂完鸡她就开始“赶鸡”和鸡一起做游戏,太阳就要落山了,小姑娘忙着赶小鸡“回窝”,快乐的一天结束了!借助着教师所描绘的虚拟情景孩子对音乐有了初浅的认识。当孩子进入倾听音乐表现音乐时,就显得更加自然。

3.2 设用问题来推动倾听

好奇好问是孩子的特点,喜欢思考是孩子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在舞蹈首要环节倾听时,教师就是用通过层层推进式的问题来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倾听环节中,让他们带着跟主题有关的任务去听,更好地去理解音乐,并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出幼儿自己的思想,同时根据自己的理解而自发做出舞蹈动作。

如:中班舞蹈《调皮的小黄鸭》中,老师一开始就从孩子生活经验入手,提问:你知道小鸭子是怎么走路的吗?就这一话题,孩子们马上热开了,嘟嘟还站起来,摇摇摆摆开始用蹒跚的学走鸭子走路,而此时教室里根本就没有鸭子,孩子们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老师的提问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身体表现出来,虽然还是一些稚嫩的动作,老师及时提炼孩子动作,并用夸张的姿态带动所有孩子一起参与。于是老师马上追问到:小鸭子摇摇摆摆出去,它会去干什么呢?“游泳”“洗澡”“找食物“等等,小小的提问马上激起了孩子的兴趣,音乐也随之给予了孩子听觉的刺激。借助着孩子的回答,在舞蹈教学之前,教师带领着孩子开始音乐欣赏,第一遍自由欣赏,第二遍教师用语言把孩子刚才粗浅的认识与音乐紧密连接,游戏就在音乐中展开,多次倾听后孩子对音乐节奏、速度及所表达的情景有了一定的理解,当然舞蹈动作也在老师的指导之上产生。

策略二:多样呈现,注意倾听

即儿童舞蹈音乐有整体表述一个情境,也有表现复杂多段情境,对于较易理解基调为单一的音乐,教师可引导孩子整体倾听,反复倾听,积累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对于有快慢变化、情绪变化的音乐,教师可选择分段倾听、对比倾听,在熟悉音乐本质后再进入表现。

3.3 整体倾听

即引导幼儿通过完整倾听舞蹈音乐来初步感知音乐的节奏特点和情感基调。如大班舞蹈《波斯猫》因舞蹈音乐整体基调单一,所要展示的都是一只波斯猫生活中各种姿态。当舞蹈动作开始模仿前,老师带领着孩子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情绪和节奏特点,在此基础上再来表现一只可爱、妖娆的波斯猫。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整体倾听要求幼儿在平常的一日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和专注的倾听品质,从而能在需要安静氛围的活动尤其是艺术活动中达成有效倾听。

3.4 分段倾听

即根据音乐的外在特征或内在情绪变化来进行分段,按照倾听-理解-倾听-继续理解的形式对音乐进行缓冲式解读。

(1)有的幼儿舞蹈音乐是几个段落式小歌曲组成,它的情绪表达较为单一。如中班舞蹈《快乐儿歌》就是由几段幼儿熟悉的儿歌合成,歌曲内容在孩子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从《我在马路边》到《门前大桥下》再到《哪吒》,教师可采用分段倾听方式来引导幼儿倾听音乐。通过分段式倾听,一下子引起孩子参与表现的激情。

(2)不过有的音乐它所表达的情绪节奏难度递增,这一类也可采用分段式倾听的方式。如大班男孩舞蹈《嘿!我的梦》这个舞蹈音乐它与《快乐儿歌》舞蹈音乐不同点在于后者都是平行歌谣所组成,而前者在音乐难度及表现上有难度递增,因此更需要分段倾听。《嘿!我的梦音乐三段体,中间一段带有独白,对孩子的表演指导有更高层次要求,教师引导幼儿一段段倾听,熟悉音乐后再进行动作的模仿与表现。

3.5 对比倾听

即为了帮助幼儿理解舞蹈音乐的某个部分,而选取与之风格迥异的音乐作品或者在同一个音乐作品内具备相反特质的部分让幼儿进行对比倾听。

(1)同一素材基础上进行旋律和节奏改编的作品,可用对比倾听。如大班舞蹈《我爱我的家》,家是孩子熟悉的地方,家是让孩子最温暖的港湾。整个舞蹈音乐融入了许多歌曲《我爱我家》的原旋律,当然舞蹈音乐有了更多的快慢、情绪变化。为了更好帮助孩子理解音乐,教师把音乐做了切分,首先挑选了孩子最为熟悉的缓慢的原歌曲旋律让孩子进行倾听,当音乐旋律一出现,孩子们就开始哼唱,有个别孩子还随着音乐做起各种动作。舒缓柔缓的音乐让孩子体会了家的味道。在家可以快乐游戏,这些就与舞蹈音乐第二部分非常符合,但与主旋律快慢有了明显对比,因为有对主旋律的认识,当倾听第二部分时,孩子有了更多的认识:“老师这个音乐好快啊!”“老师原来的有歌词,这段怎么没有了啊?只有伴奏啊!”“第二段音乐我觉得在跑来跑去,好快啊!”孩子对舞蹈里最主要的段落有了一定的认识,这对于后面的音乐表现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

(2)同一音乐背景下用节奏或速度的明显变化来表现情绪或者主题转变的作品,可用对比倾听。如大班舞蹈《狐假虎威》,借助故事狐假虎威改变而成,音乐一起森林里动物都在狂欢,中间转折时音乐起了明显的变化,因为狐狸出现了,教师要引领幼儿将这部分音乐与前面对比着来倾听。从来更好地来表现音乐所需情绪。

小结:当然有些幼儿舞蹈的音乐因其体裁不一,所表达的情景多样性,那么在整个舞蹈音乐倾听时,教师可以用多种方法来帮助孩子倾听,可整体倾听后再对比性的倾听,也可采用整体、分段、对比结合的方式,用感官去感受,用肢体、动作、情绪去表达。

策略三 多元辅助,清晰倾听

即教师结合音乐,可选择性地给孩子一定身体动作、语言、神态或者图片、故事等帮助孩子理解倾听内容。

(1)用身体动作、神态助倾听,主要是适度地在倾听中教师加入一些身体动作元素,一般在第二次倾听的时候运用会更多一些等。如中班舞蹈活动《母鸭带小鸭》中,在幼儿进行第一遍整体倾听后,教师通过幼儿对相关提问的回应中发现,幼儿对第一段的音乐情绪把握比较模糊,于是在第二次音乐播放的同时,教师用与音乐情绪对应的身体动作和表情神态来进行提示,有个别幼儿在此时马上做出了对第一次提问的再度回应。

(2)用图片、符号助倾听,如中班舞蹈活动《快乐的小鸡》,教师借助动态的图片观看小鸡各种动作,各种活动场境:破壳而出、找食、和同伴嬉戏等,让幼儿学小鸡,在此基础上来倾听音乐,了解音乐,在音乐辅助下学跳小鸡舞,以开放、宽容的思维方式引导幼儿大胆、不拘一格的进行个性化表现,体验艺术创造与游戏的快乐。(如图1)

又如大班舞蹈《小蜗牛》,活动前老师在黑板上用笔画出了一个简单蜗牛形象,在这段舞蹈音乐播放时,随着音乐情节的变化,按音乐段落分割,老师用线条把蜗牛在表情动作上做出相应的变化进行描绘,不同符号诠释了音乐内容,使孩子非常清晰地了解舞蹈所呈现的内容,以及音乐段落切换重点,帮助孩子加深对音乐的认知。(如图2)

在使用这种方法时,教师应尽量选取主题突出的图片和简单形象且容易快速呈现的符号来辅助幼儿倾听。

策略四 变式重点,强化倾听

即对重点需要理解的音乐,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呈现,在反复倾听中强化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如大班舞蹈《阳光下》乐曲中所呈现三段体,一开始描述的是种子沉睡,第二部分是种子发芽,第三部分也就是整个舞蹈即将要呈现的最主要的部分,即种子发芽后,在阳光照耀下随风摆动、茁壮成长等等,为了让孩子感受音乐带来的欢快情绪情感,教师可引领孩子重点倾听,第一次倾听时可让孩子通过影片来欣赏种子随风飘动的自然状态,第二次倾听时教师可虚拟故事情节,用种子的身份讲述自己在阳光照耀下的快乐心情,引起孩子对重点段落再次关注,为了使孩子再次感受音乐,在第三次倾听时教师给予一定的身体动作、神情神态辅助等,重复性倾听,鼓励孩子舒展自己的动作来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通过多次的变式聆听和动作的练习,音乐和舞蹈熟悉到好像成为儿童自己的“东西”,使孩子们艺术表演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4 成效分析

在此次关于如何优化舞蹈活动中倾听环节的行动研究过程中,教师和幼儿都受益匪浅。首先,幼儿在舞蹈活动中提高了对艺术的感受力以及艺术表现力和创造能力。通过强化倾听环节的实践后,幼儿逐渐将舞蹈活动中的倾听内化成一种习惯,能在认真倾听中较为准确地把握音乐的情感基调和外在特点,并乐于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在此基础上,由幼儿有感而发创编出来的舞蹈动作变得更为丰富和具有感染力。

其次,教师在舞蹈活动中的角色转变了,舞蹈教学步伐从容了。幼儿在舞蹈活动中的角色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相应地,教师的角色由“教”转变为“引”。引领着幼儿从倾听音乐到感悟音乐到诠释音乐,以幼儿为中心,始终追随幼儿的兴趣开展舞蹈教学,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进行创造与表现。

在本文中,笔者针对舞蹈活动中几种优化倾听的策略都给出了实际的案例,但是由于篇幅的限制,笔者并未按照小中大不同年龄的特点或者不同幼儿舞蹈风格细化来研究。在后续的实践中,笔者将继续推行文中所述策略,并作进一步的跟踪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 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

[3] 陈康荣.幼儿舞蹈训练与幼儿舞蹈创编[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4] 贾任兰.幼儿歌舞创编实用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