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1 16:53:5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教师专业要求,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003-02
一、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缘起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发展至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一种以掌握学习为理论基础,将传统教学模式颠倒,变为课前学习新知,课上做作业、解决问题,内化新知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传统课堂中老师站在讲台前授课,学生在不断地记笔记,学生接受的信息是一样的,一样的进度。但是当老师呈现的一样的知识的同时,每个学生的反应是不同的,这种方式完全忽视了每个孩子的能力的不同。所以美国林地高中的亚伦萨姆斯认为翻转课堂最基本的理念是把传统课堂上的直接讲授移到课外,充分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现代化教学媒体和技术的介入,翻转课堂有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教学视频,每天学生在家通过个性化的平台学习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效果自主调节进度。在网络平台上师生的交流也变得简单了,上课教师不仅仅站在教室里讲授,更是走进学生中间。翻转课堂使老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真正地了解成为了可能。上课前老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单独备课,解决学生的个性化问题。这就是翻转课堂的优越性所在。
二、翻转课堂实施过程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课前学习、课上活动课后评价与总结三个过程。
1.课前学习设计。课前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三方面,首先分析教学目标,教师要针对学习者的特征、学习需求、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根据教学目标的分析判断教学是否适用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简化、组合以适应学生在翻转课堂中的学习。接下来是教学视频的制作,教师要通过视频录制软件,将所表达的教学内容进行视频录制,要求教学内容简练、幽默、视频效果丰富等使学生能够爱听、听懂,视频长短大约10分钟左右,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获取视频资料。最后就是设计学习任务单,这个环节相当于传统教学形式中学生的课后作业,针对课前视频的教学内容教师要设计一些问题,能让学生根据个人需要自定进度学习,自定步骤学习取得学习实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课前练习,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在网络平台上与其他同学及教师进行交流。
2.课上活动。课上活动是翻转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环节是学生针对教学内容内化的过程,对于课前学习知识问题的收集,教师充分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教师的组织进行小组学习、协作学习、探索学习等,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学生们通过讨论、交流、老师的指导、解决问题之后进行成果交流展示。最后教师要根据课堂上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感知学生的疑点、难点、学生在课堂表现以及在一对一辅导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总结评价。
3.课后总结评价。翻转课堂的课后评价比较特殊,“在这种模式中评价应该由专家、学者、老师、同伴以及学习者自己共同完成”,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占主要部分,评价不仅要注重学习结果,还要通过建立学生档案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对他人的评价等并行。同时也需要对整个翻转课堂进行反思整理,评价的内容包括:课前设计、学习计划安排、时间安排、活动安排、成果展示、交流等。同时为下一次的翻转课堂提供经验收集、优化、完善翻转课堂的进一步实施。
三、翻转课堂中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
教师的专业能力作为教师教育实践的关键要素一直颇受人们的关注。有人说“教师的专业能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层次、多维度、多因素构成的综合体”,一些研究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所提出的专业能力的内涵和结构各不相同。本文则认为教师专业能力应划分为教学能力、交往能力、课程评价能力、科研能力四个方面。翻转课堂的出现将对以上四种教师专业能力提出要求。
1.教学能力。首先翻转课堂需要教师分析教学目标、制作教学视频、设计课前任务单等。教师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去分析教学内容及学生自身特征,衡量教学内容是否适用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如果适合要求,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有一定的深度,才能对教材根据学习多维目标加以提炼,精简成便于学生学习的10多分钟的微视频。翻转课堂中微视频的质量是重点,当然对于视频录制技术的掌握要有基本要求。所有视频都是老师为自己的学生量身定做的,能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又不至于直接将知识转述给他们。因为是针对学生的特点来制作教学视频,所以录制视频的形式要多样,录制内容要有重点、简练,教师的语言要尽量幽默,等等,使学生对其感到有兴趣有吸引力。这些都对教师教学技术方面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翻转课堂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课上活动,在翻转课堂中教师要安排课上教学活动,生生协作、小组交流合作等活动形式。在师生交流过程中和学生间讨论的活动中了解学生课前学习、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还要组织学生之间、小组之间成果交流展示等。课堂上以学生活动为主,课堂活跃程度很高,要求老师要很好地掌控课堂秩序、组织课堂活动,因此老师需要在充裕的课堂时间里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实战经验,翻转课堂的走向如何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视野开阔性,这样的课堂里教师需要具备较高水平的课堂管理能力与课堂组织能力。
2.交往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主宰着课堂,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建立在师生地位不平等的基础上的。这样的交流方式阻碍着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发展。翻转课堂的形式则建立了一种和谐平等的保障。在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角色比以前更重要了,教师绝不是在袖手旁观,他们总是很忙碌,在不停地和每个班的每个学生进行互动,教师根据课前学习情况及网络平台上反映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或师生共同探讨。在课堂上教师不再照本宣科,取而代之的是与学生的不断互动,鼓舞和督促他们,并且参与他们的学习。其中最大的特色就是其个性化教学方式,开展一对一或小组学习需要教师组织活动的同时有充分的时间与学生个体交流并进行辅导。与传统课堂相比,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平等交往的时间增多并且以这种交往形式为课堂的主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能力要提升,尤其是交往对象是学生本身,教师的语言、动作、交流方式都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阶段进行,要求达到彼此间能够和谐、融洽。
3.课程评价能力。课程评价是依据一定的课程目标对课程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通过课程评价反馈信息,可以调控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活动、教学时间安排,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帮助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保证学生知识的掌握。翻转课堂经过课前接触新知、课上活动内化知识的两个过程后,课后的总结、反馈、评价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常常依靠一次考试来评价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的评价效果并不科学,给教师和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然而根据翻转课堂比较主要的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及档案评价等,可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接受能力等,可以及时给学生一些补救措施,例如重新观看教学视频,查找相关资料进行补充,同时可以调整下一次的翻转课堂的实施,汲取经验完善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要求教师能够熟悉、熟练运用不同的课程评价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实践、探索适用于翻转课堂的课程评价模式,充分发挥翻转课堂的优势。
4.科研能力。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培养敏锐的科研意识不仅是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需求,也是翻转课堂需要教师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尤其是在我国翻转课堂是作为一种舶来品出现的。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有着较高技术含量的课堂组织形式,与传统课堂区别较大。兴起于美国,2011年被引入、吸收,我们需要对其去粗取精,舶来品大多不会完全适应我国本土情况所以要对其加以改造,学者们从开始介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到不断深化明晰其内在理论,最重要的目标是在实践中找到适合我国教育教学情况的翻转课堂。这就要大部分依靠一线的翻转课堂实施者――教师的科研能力。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丰富的理论根基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实践能够更好地给予理论以补充和完善。所以翻转课堂的时间给教师们提出了一个极大的挑战,在实践的同时要具备科研的能力,才能将翻转课堂更好地扎根中国,发挥其有利的教学优势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贡献。
四、结语
翻转课堂的实施基地在学校,教学一线的教师是主体,如何拥有适用于新的课堂教学形式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是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交往能力、课程评价能力、科研能力等是新时代新信息社会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2]邓银城.简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能力的改变[J].孝感学院学报,2008,(3).
[3]张连绪,冯克江,王贵军.关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探讨[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6).
[4]李梦丽,张月琪.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3,(6).
[5]钱国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研究,2013,(81).
[6]刘杰.浅谈对翻转课堂的认识[J].课堂教学,2014,(1).
[7]陈晓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5).
关键词:师幼互动;教师;专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016-01
1.实施良好师幼互动的意义
师幼互动是学前教育机构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行为及过程。师幼互动贯穿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直接影响学前教育过程能否顺利进行,是学前教育影响有效实施的前提条件。师幼互动的性质、主题、内容以及双方的行为特征,折射出的教师与幼儿的关系特点,也是教师专业理念、保教行为以及专业素养的直接表现。在当前学前教育事业内涵式发展需求下,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能否进行良好的师幼互动也是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关键与核心。因此,无论是基于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还是基于幼儿的健康发展以及教师的专业成长,能够实施良好的师幼互动都有着现实意义。
2.教育现实中折射出的师幼互动问题
2.1师幼互动中不能体现幼儿主体性地位。按照良好师幼互动的特征,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应是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对话和交流。但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中,"教师在与幼儿互动的过程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师幼互动中基本以教师作为互动行为的主导者,师幼互动中更多表现的是教师主导,幼儿顺从。例如,日常的师幼互动主题更多以教师发起,以指导活动、维持纪律、行为管理等强调教师权威性的互动为主,而与儿童共同游戏、表达情感、情绪安慰等体现师幼互动中平等性和对话性的互动类型较少。这说明在师幼互动中儿童更多的是被控制和指导的角色,没有体现出其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相关研究指出:"高度控制,高度服从为主导行为特征的互动不仅不利于幼儿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甚至在相当程度上剥夺了幼儿社会心理需要的满足并诱导幼儿去习得偏态的社会行为"。这也反映出教师的专业理念、师幼互动方式没有得到更新。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教师角色的要求,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师幼互动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儿童的伙伴和向导,能够在体察幼儿需求的基础上,为幼儿发展提供支持、引导和帮助。儿童应作为一切教育行为的原点和目的。
2.2师幼互动中教师情绪与行为失控现象。近几年来,幼儿教师在园对幼儿进行打骂的现象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这种在师幼互动中教师的情绪和行为失控有些是由于教师没有受到最基本的专业训练,其教育信仰以及师德修养都严重缺失,不具备作为幼儿教师的资质;还有一些教师受过专门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育,持有教师资格证书,具备基本的从业条件,但仍旧出现师德失范的行为,这往往与教师的自控能力和个人修养有关。众所周知,幼儿教师的生存现状导致其容易出现工作压力大、职业倦怠等问题,但在面对幼儿时,教师应遵循基本的教师行为准则和师德要求,教师在师幼互动中出现情绪与行为的失控对于幼儿来说是身心两方面的伤害,这也是目前师幼互动最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
2.3师幼互动质量不高。幼儿一日生活中所参与的各种活动的性质与主题都将影响教师的保教行为和幼儿的活动方式,并间接影响师幼互动的质量。多数的幼儿园虽然已经注意到应开展多样化的保教活动,但教学活动和强调纪律性的集体活动依然是目前幼儿园所占比重最大的活动方式。高结构化的活动势必应增加教师为主导的师幼互动几率。而教学活动中教师又往往为了达到目标而忽略幼儿的差异以及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并更为关注活动中的秩序问题和幼儿是否能够完成既定要求。因此,要想提高师幼互动质量,必须有一定专业素养的教师在尊重幼儿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在各类活动中尊重幼儿需求,保证师幼互动的质量。
3.良好师幼互动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具体要求
师幼互动对教师素养的要求,其实是对教师能够有效与幼儿进行沟通的能力要求,这种有效沟通又需要教师有多方面的专业能力作为支撑。
3.1持有专业理念。我国2012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明确了幼儿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与专业态度,师德与专业理念是教师职业的基准线,理念是左右教师态度与行为的观念力量。专业理念包括教师对自身职业的理解与认识,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以及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四个领域。也即职业观、儿童观、保教观念与个人修养。教师仅仅将幼儿作为自己控制的对象,无视幼儿的发展需求,还是能够做到像《专业标准》要求的,关爱幼儿,信任幼儿、尊重幼儿,维护幼儿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其区别基于专业理念。教师行为失控事件的调查表明,教师之所以做出师德失范行为,其原因是心中没有"儿童",也不能认识到自身的行为已经到了侵犯幼儿权利的严重地步。幼儿教师的工作特点要求其无论在照料幼儿生活,保障幼儿健康层面,还是组织教学、游戏,通过行动和经验引导幼儿学习层面,都需要秉持科学、理性的儿童观和保教观念。教师应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要做到不讽刺、挖苦、歧视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这是尊重幼儿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幼儿教师的师德底线。同时,教师还应做到"重视自身日常态度言行对幼儿发展的重要要影响与作用","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以上要求同样需要教师在进行师幼互动中能够在言谈举止中做到。教师言行切忌"语言粗俗、行为不检",应注意自身言行对幼儿的示范作用。模仿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幼儿通过观察和模仿成人行为进行学习,幼儿教师是幼儿最具影响力的模仿对象。教师所表现出的良好个性修养能使幼儿在与教师的互动中,不仅学到知识经验,还能通过模仿教师的文明行为举止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3.2观察儿童的能力。良好师幼互动的平等性、对话性特征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需求,能够接纳幼儿的各种行为表现。根据符号互动理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发生与进行都意味着双方对彼此行为意义的理解与建构。但教师作为成人,容易根据自身已有经验去判断幼儿的行为与需要,对幼儿作出的反馈行为也容易按固化的行为模式,忽视儿童的本意。因此,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幼儿特点、行为背后的原因,评估其发展水平及个性化需要,这是实施良好师幼互动的首要前提。观察与评价儿童的能力同时也是当前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非常强调的能力之一。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应更多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在掌握一定观察和评估幼儿方法(如观察、记录、谈话等)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的表现和需求,以适宜的行为和方式进行师幼互动。
3.3营造良好互动氛围的能力。环境的特征和师幼互动的氛围将影响幼儿与教师会出现什么样的行为。教师需要从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两个方面为师幼互动双方营造宽松良好的条件。物质环境上,教室的干净卫生程度,光线、色彩、声响、室内布置等方面都将影响可能出现的行为。干净整洁的教室有助于儿童产生秩序感,也有助于其讲卫生、守秩序等行为习惯的养成。色彩的刺激和教室的明亮程度对能否吸引幼儿注意力有很大作用,色彩的平衡也有助于幼儿产生或活跃或放松安静的情绪。
精神氛围的营造则要求首先为幼儿做到榜样示范作用,如以亲切的态度与幼儿互动。教师还应制定相应的活动规则,为幼儿的行为提供指导。并以各种方式让幼儿明白自己的行为能够受到关注和教师的理解,消除幼儿在园的精神压力,帮助其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要求。有国外研究者指出:"一个没有威胁感的学习环境是很关键的,如果学生面对问题是感到安全,会探索激发出新的想法"。宽松的环境能够使幼儿产生安全感,从而与教师之间产生信赖,更敢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要求,有助于师幼活动的有效开展。例如,在一日生活的开始,老师和幼儿围成一圈一起席地而坐的"圆圈活动",教师与幼儿处于平视的物理距离中,各自分享对自己计划进行的活动的想法,对集体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有助于幼儿在入园后感受到来自教师和集体的关心和爱,也对自己一日活动有更加清晰的计划,有利于营造班级的轻松氛围。
3.4应用情绪智力。有研究者基于情绪智力在教师职业效能感的提升和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认为教师的专业素养中应包括具备良好的情绪智力。情绪智力的核心是控制情绪冲动。在教育情境下解释情绪智力,还包括教师能够合理表达并有效管理自身情绪,同时能感知、理解自己和学生的情绪。教师应该具备控制情绪冲动的能力,要既能够感知自己的情绪,也能够理解幼儿的情绪,并能合理表达、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使日常的保教活动能够顺利进行。首先,情绪状态具有传递信息并能感染他人的作用,教师应能够在互动中通过言语、表情、动作等外在表现使幼儿能够感知到自己的情绪,并注意不把幼儿园环境之外的生活情绪带入师幼互动中,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状态。其次,教师还应明白自身的情绪表现将影响幼儿的情绪体验。当幼儿出现应被肯定的行为,教师应以积极、赞许的态度回应幼儿,使幼儿感受到赞许和鼓励;在幼儿出现不恰当的行为时,教师则应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运用合适的情绪表达方式对幼儿表示关注。第三,教师还应具备情绪调控的能力。即能够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并能使积极的情绪状态得到良好的保持。例如,可采取回避刺激,转移注意力和场景等方式改变自身的情绪指向。教师需要理智对待自己的不良情绪,如可依据当时情境判断有无必要出现不良情绪,思考有无其他方式替代当前的不良情绪,并提醒自己思考负面情绪可能产生的后果。通过一系列的语言暗示等缓解自身激进的情绪出现。同时,教师也应接纳和感知幼儿的各种情绪,不仅能对幼儿的积极情绪进行有效回应,对于幼儿的情绪也应做到接纳和理解,并帮助幼儿调整和消除不良情绪。如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积极回应、表达自己的关心等方式引导幼儿情绪进行调整。也可采取适当的发泄方法使其紧张的情绪得以放松。师幼互动必须以教师对幼儿情绪情感的理解为前提,因此,教师还应具备移情能力,并用各种方式加深与幼儿之间的相互理解。教师在日常应注意与幼儿分享自身情绪体验,并学会接纳幼儿的各种情绪感受。尤其是对于幼儿表现出的消极情绪,教师应基于幼儿立场去感知,才能洞察幼儿各类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背后的原因。并且,以移情作为理解与接纳幼儿的一种方式,同时也为幼儿提供了情绪管理和交往行为的榜样,有助于幼儿移情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3.5积极的行为指导能力。师幼互动的主题中,维持纪律和管理幼儿行为占有很大比重。教师基于其教育者的角色立场对幼儿进行行为管理。但现实中,对幼儿的行为管理往往以机械的方法甚至无视儿童尊严的方式对儿童进行约束。简单粗暴的行为管理方式可能在当时能够起到效果,但幼儿只是表面的服从,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其行为习惯。教师以粗暴的方法进行行为管理,反而会引起反效果,不仅伤害幼儿身心,还可能激发幼儿出现其他问题行为。有研究表明,"高水平的压力将阻碍学习,若教师对儿童大喊大叫制止其做某事,听到起喊声的孩子都会感到害怕,害怕会导致大脑释放荷尔蒙激素,阻碍儿童清醒地思考问题。持续高压力或威胁会降低大脑理解的承载力,干扰高级思维。教师贬低、嘲笑或批评儿童,会阻碍儿童的学习"。因此,良好师幼互动的进行需要教师具有对幼儿行为进行积极的指导。首先,教师对幼儿的行为应具有预见性,做到组织活动前的精心安排和活动进行中细心观察,创设一个安全的环境,都能防止幼儿出现不恰当行为。其次,以积极关注代替消极否定。面对幼儿的不恰当行为,教师应避免只是单纯进行制止,而应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合理的指导。行为管理不是为了制止某种行为,更重要的是激发幼儿良好行为,提高其对自身行为的控制能力。单纯的纪律约束只是对幼儿进行纠正或惩罚,虽能控制幼儿行为,但却带给幼儿消极的情绪感受,不利于幼儿自我和自尊的发展,并剥夺了幼儿发展自我控制能力的机会。一直被动地接受外部控制将不能很好地发展其自我控制能力,以后也会更多依赖成人管教。因此,教师应多用积极强化的方式激发幼儿学习适宜的行为,避免对幼儿进行严格的纪律管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组编.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版
[2]贾妮斯.J.比蒂.学前教师技能[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1版
[3]刘晶波.社会学视野下的师幼互动行为研究[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
[4]朱朕红,罗生全.教师情绪智力及其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4年1月
[5]刘晶波.谈师幼互动中教师的权威及其限度[J]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1月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内在要求
一、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合作能力
教师合作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当花费更多的时间对课改新型理念进行有效探讨,分析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多种问题;各个学科教师也应当注意配合力度,将学生发展作为教学关注重点;教师还要着力对教师的合作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使其在互动学习中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教师能否理解教育改革理念是决定教育改革是否能够实行的重要因素。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将课程改革理念贯穿到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同时教师还应加大与其他教师之间探讨、交流的频率,在课程改革核心问题、教学目标中形成工程。一些情况下,课程改革理念或多或少都会与教师日常行为习惯产生一些矛盾,随着矛盾的不断增多,其不确定性也在不断增加。甚至一些教师在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强烈的异常感,此时如若没有外界因素及时给予知识,那么很容易导致改革流于形式。因此,在校园教学中营造一种教师合作学习的专业发展环境就显得极其重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各种新旧问题也在不断显现,因此教师更要在不断合作学习中找寻最佳解决方案。虽然不同学科的不同教师教授学科各不相同,但是在整体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学观念等方面,各个学科之间都有着一定联系。所以,为了更好地达成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即使不同学科的教师也要开展合作方式。除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师生合作也是决定新课改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新课改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将生活与教学进行有效联系、培养学生探究、动手能力。这对于师生关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的单一讲授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
二、课程改革需要教师的发展更具主动性、自主性
课程改革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个人能力、教学理念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更好的符合当前课程发展趋势,教师必须要从各个方面更新、优化自身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师在课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都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应抓准专业发展机遇,不能仅仅依靠定期培训。由于新课改力度较大,所以教师本人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中可能会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冲突,这对于教师而言,正是一个自身专业成长的重要机会。教师应当及时转变自身教学方式,将新课改理念贯彻落实到实际教学中。总的来说,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即使建立自主发展意识,在实践中思考、学习,进而更好的满足新课改的实际要求。教师自主发展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可以在外界压力环境下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计划,明确自身学习内容,并且有一定达成目标的个人能力。但是,对于很多教师而言,自主发展并非易事。教师日常工作压力本就繁重,再加上外界多种因素,使得教师失去了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此种情况下,就必须要对教师本人进行适当的外部干预。由于教师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但是由于日常工作繁多很少有时间可以进行自主学习。所以,为了更好的满足新课改的实际需求,必须要在学校为教师创设适合教师自主发展的工作环境。首先,在日常工作中应当给予教师充分的个人选择空间。每个教师都其自身特有的教学模式与思维习惯,所以自身的发展路径也都各不相同,不管是自身教学还是个人发展都需要自主空间。教师专业发展虽然离不开行政的引导,但是如若行政力量过强,极易导致教师出现等级化、功利化行为,进而影响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其次,在对教师进行整体评价过程中,不能以某一固定指标为评判标准。在本次改革中对于教师的评价体系也进行了明确要求:教师在自身教学行为分析中,应当以自身评价为主,校长、学生评价为辅,从各个渠道获取不同信息,进而有效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在传统评价中过于看中学生个人成绩,此种评价方式势必会对教学质量造成直接影响。最后,真正切实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必须要依靠充分的自主发展时间。但是根据调查发现,很多学校教师在工作过程中,除了承担基本的教学任务外,还承担了其他多种形式的任务,为期增添了额外负担,这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教师工作自主性。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对就教师工作进行合理安排,进而为教师创造更多的自由选择时间。
[关键词]阅读教学;有效;静态语言学;动态语言学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
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其核心问题是教学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有效教学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效益、效率的教学。
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师是一个关键因素。有效教学的理念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对语文教材的分析既需要心理学、教育学、文学理论的支撑,也需要语言学理论的支持。
二、静态语言学理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进与退
关于语文,有人阐释为“口语为语、书面为文”,有人理解为语言和文字,有人理解为语言与文章或语言与文学、语言与文化。不论何种理解,规避不了的是:语言的学习是语文学习的应有之义。
传统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为汉语的研究曾经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语文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语言学的析句方法尽管在学校教育中还有很大的影响,但是这种中心词分析法有很大的缺憾。如对教材的条分缕析,对句子的成分划分,对词语结构剖析,导致了许多语文课堂的无效教学、低效教学。因而,淡化语法的呼声越来越高,语言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渐渐衰落。
三、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是多元形式的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多层次的,既有知识层面的学习,又有情感态度方面的培养,还有人生价值领域的教育,体现在教材文本设置上也是多元形式。因此,在阅读教学实施的策略上,也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选择恰当的教学突破口。如可以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入手,实施三维目标;可以从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入手,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丰富他们的内心体验,实施三维目标;还可以从交流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入手,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在阅读中享受探究和创造的乐趣,使三维目标得以落实。
四、动态语言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不可否认,静态语言学在解释语言现象时存在许多的缺陷,但因此而过分淡化汉语语法教学,忽视动态语言学理论的发展,无视动态语言学带来的教学价值,就有失偏颇了。随着系统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语言学理论不仅能够更加合理地解释语言现象,而且也能为语文的阅读教学提供强有力的分析武器。
从小的方面讲,用认知语言学中的焦点、隐喻、原型、相似性等概念,能够很好地解释教材中的语言现象。从大的方面来说,鉴于诗歌的创作特点和语言特色,可以用认知语言学Fauconnier(福柯尼尔)的概念整合理论为基础,从诗词意象建构的认知分析入手,探究概念整合理论对诗词解读的科学性。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中学古诗词教学有着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可以开辟新的诗歌阅读教学模式;运用主位推进模式对既有科学性、又有通俗性的科普文章进行分析,有利于读者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的脉络,掌握作品的语义逻辑关系新途径;运用语篇分析原理对教材文本进行阅读教学,使学生可以从篇章分析的角度,先宏观再微观,先整体再局部,先段落再单词,从理解整篇内容入手,在此基础上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切实提高学生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
总之,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开展,离不开语言学理论的强大支持,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时常关注语言学的发展方向。有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而有效教学的主导却是教师。语文教师只有拥有扎实的文学、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拥有宽泛的知识面,才能够真正落实有效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蔡伟.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师 教师专业化 素质
1.前言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职业发展的趋势,是社会分工、职业分化的结果,也是社会分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以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为发展的主要目标。专业化素质包括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等。高校体育教师是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者,他们的知识、技能、教学经验是体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证。在高校体育教育和教学改革发展的今天,对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素质需求进行研究是必要的。
2.专业化发展的内涵
体育教师专业化是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是提升教师职业地位、社会地位、社会声望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本质上强调的是体育教师个体职业成长和发展的历程。一方面表现出教师个体职业发展的长期性,成长过程的持续性。另一方面表现出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专业素质的不断累积性,是教师在生涯发展初期获得知识的基础上,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加强的发展过程。[1]
3.专业化发展的意义
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社会地位,是与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的教师职业发展理想,也是新世纪教育变革的需求。[2]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校体育课程需要进行全面的更新与改革,要对原有的课程体系、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等作出重大调整。作为高校体育课程开发、实施主体的体育教师,其专业化发展水平如何适应课程改革的现实要求,是关系到高校体育课程健康发展的关键。
4.专业化发展的素质需求
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的智能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3]为了适应专业化发展的需要,高校体育教师不但要具备教学意义上的素质要求,而且要具备职业发展必需的专业道德素质、专业化知识与能力、身心素质和科研能力等素质。
4.1专业道德素质
强调服务的理念和职业伦理是专业的一个标准。“人们要求教师既要有技能,又要有专业精神和献身精神,这使他们肩负的责任十分巨大”。[4]高校体育教师首先要具备从事职业发展的专业道德素质。在教学中要有团结协作、严谨治学、勇于奉献的职业道德作风,具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人格,同时还要具备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认真教书、精心育人的道德情感。他们不仅是高校体育工作者,而且是教育工作者。他们担负着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任务。要出色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有高度的道德责任感。
4.2专业知识素质
专业化的知识构成是从业人员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需的专门知识体系,是从业人员进行专业操作的素质需求之一。
4.2.1教育学科专业知识
具备全面的教育学科专业知识是对每一位高校体育教师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基本理论知识,还包括与教育相关的语言学、美学、新闻学及计算机、外语等知识和技能。只有具备了这些广博的教育学科的专业知识,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锻炼的兴趣,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自觉地参与到体育活动实践中,不断地培养体育兴趣,发现自己爱好的体育项目,通过学习的锻炼,最终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4.2.2体育学科专业知识
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一种特殊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更具有复杂性和创造性。要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体育教师应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体育学科专业知识包括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体育教学论、体育统计学等体育人文科学知识,还包括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物力学等运动人体科学知识。为了适应专业化发展的需求,还要掌握体育教学经验性知识。只有掌握系统、扎实的体育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准确、顺利地把这些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才能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体现理论和实践、知识和能力、学习和创造的统一。
4.3专业能力素质
专业能力是指教师在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体育教学活动的成效和质量,决定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与完成的某些能力的综合。主要有: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等。
4.3.1教育能力
从专业社会学角度来看,教师的教育行为与教学活动是表现教师专业水平与专业能力的主要领域。培养学生是通过一系列相对独立的教育教学活动来进行的。这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要求教师具有教育预见能力、教育传授能力、教育过程的控制能力和专业扩充能力等。体育教学具有活动范围广、师生交流多、学生个性易显现等特点。体育教师应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及时对学生体育活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教育,做到寓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中。
4.3.2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是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教育教学能力之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有自己的主见,好表现自我,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表现为独立思考、单独探索,甚至急于挑战,往往会出现差错或危险。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对体育教师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师首先应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如组织学生开展“两操一课”活动的能力,组织各项体育比赛的能力,担任各项体育赛事裁判工作的能力等。其次,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如体育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管理能力,体育课堂教学的管理能力,学校运动队管理能力,学生体育竞赛与群体组织的管理能力,体育场地、器材的管理能力等。
4.3.3教育科研能力
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是高校教师专业能力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使教师工作富有创造精神和活力的必然要求。它要求教师必须善于从实践中发现问题,不断批判性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育经验,积极探索教育教学问题。体育科学研究是运用科学方法探索体育本质规律的认识与实践过程。高校体育教师在搞好体育教学的同时,还要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工作。通过开展与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相关的科学研究,可以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校体育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包括搜集、整理和分析文献资料的能力,选择科研课题的能力,撰写和评价研究论文的能力,指导和评析学生毕业论文的能力,以及编写体育教材的能力,等等。
4.4良好的身心素质
良好的身心素质是高校体育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保持职业发展的基本需求。首先,身体素质是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的物质基础。高校体育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训练、课外群体活动及社会体育等工作等,必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否则将难以胜任本职工作。良好的基本身体素质是优秀体育教师的外在表现,身体素质能够直接反映教师对本专业的生存适应性。其次,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秀体育教师基本素质的内在表现,它不但影响教师其他素质的形成,而且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体育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为高尚的情操、广泛的兴趣、谦虚的品质、顽强的意志、平和的心境与幽默的性格等。体育教师外在的身体素质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
5.结语
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其发展的核心是专业素质的提升。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构成了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部分,其发展水平决定了教师专业的发展水平。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专业能力包括教学能力、指导学生身体锻炼的能力、训练的能力等。此外,为了适应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高校体育教师不但要具备教学意义上的素质要求,而且要具备职业发展的专业道德素质、专业知识与能力、较高的科研能力和身心素质等素质需求。
参考文献:
[1]高亮,孙庆平.浅谈体育教师专业化[J].四川体育科技,2006,(2):113-115.
[2]程晖等.论《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中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要任务[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10):8.
[3]刘雄军.教育改革新形势下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构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7):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