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态文明的特点范文

生态文明的特点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11 15:54:2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生态文明的特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生态文明的特点

篇1

一、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处于由单要素治理转向系统防控的关键阶段

1.要实现从环境保护部门分割管理向跨部门、跨行业、多主体的综合治理思路转变。生态文明建设应成为优化经济增长的重要选项。在环境防治领域,应从单一的生态环境要素,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固废环境等的点源治理和保护,向面源治理和区域环境综合治理转变;在环境管理模式中,要引人多元化、多主体参与、多样性的新型环保治理模式,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参与到环境保护和管理的事业中来,打破部门分割的封闭的决策模式,向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模式转变。

2.人口调控要实现从单纯的人口数量控制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当前,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北京的人口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由于人口增长过快,经济社会发展面临4个方面的考验:资源环境能源负载压力过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能受限;城市发展布局调整难度加大;公共服务没施供需矛盾凸显。北京应牢固树立人口规模综合调控的理念,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准确把握首都城市性质功能、首都人口资源环境和首都经济特征,以合理控制人口规模为基础,以优化人口空间布局为重点,以改善人口发展环境为曰标,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改善城市功能布局,不断创新服务管理体制机制。重点围绕构建与首都资源环境相适应的产业调控人口规模体系、与首都城市性质功能相协调的规划引导人口分布体系、与首善标准相匹配的服务促进人口融人体系,统筹谋划,综合设计。

3.城市化模式要从扩张型城市化发展模式向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转变。传统的扩张型城市化模式,大量耗费了土地等自然资源,忽视了土地的节约可持续利用,而新型城市化绿色发展模式,是集约、高效、紧凑的绿色城市发展模式。绿色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则是高度重视城市群的协同发展,特别是环境要素的时空流动性和关联性特点,更需要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加以推动。

二、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由单一性制度向系统性制度转变的演化时期,处于由强制性制度向选择性制度转变的关键阶段

1.单一性制度向系统性制度转变。生态文明制度的设计不再是单一的制度设计,而是越来越倾向于系统性制度设计和制度结构的设计。因此,生态文明制度创新不是局限于单项制度的创新,而是制度的组合,或是制度结构的构建。生态文明制度离不开法律规则的保障,离不开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的组合,需要有弹性的规则和无弹性的规则的组合,需要制度规则和实施机制的组合。总之,生态制度创新需要市场机制、政府机制和社会机制的结构创新,需要生态法律制度、生态行政制度、生态经济制度和生态社会制度的系列创新。

2.强制性制度向选择性制度转变。在生态环境领域中,生态制度的强制性减弱而自觉性增加,管制性减弱而选择性增加。由于强制性制度的执行成本过于昂贵,这种制度日趋减少。生态文明制度变迁总体上呈现出以下轨迹:由管制手段向侧重于政府干预的经济手段的转变,再由政府干预的经济手段向侧重于市场机制的经济手段转变,再向社会手段逐步过渡。

三、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由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背离向两者耦合的转变阶段,处于生态经济化建设的关键时期

1.生产模式要实现从粗放型经济向产业生态化模式转型、产业生态化模式转型包括:尽管北京的第一产业比重占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不足1%,但其生产过程仍占有较大的土地面积,并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要不断提高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的比重,增加对绿色生态农业生态基础设施的投资;在不断清退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和环保不达标的企业的同时,要大力发展资源生产率高的生产业和绿色环保工业;对经济附加值高的金融产业和文化创业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引入绿色生态的基本要素。

2.消费模式实现要从过度消费模式向适度和绿色消费模式转型。在新时期,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消费模式也在不断改变,奢侈性炫耀性消费逐渐为绿色有机性消费所替代。2013年尼尔森公司了《全球社会意识消费者报告》,报告显示约有66%的消贤者认为企业应当保护环境,而且消费者愿意为绿色消费承担更多成本。2014年全球绿色食品的贸易量已经达到820亿美元,未来市场潜力巨大.北京作为一个典型的消费型特大城市,承载巨大的资源消耗,居民对绿色消费更加迫切。2014年,北京二级以上能效产品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70%以上。

3.技术创新实现要从单项绿色技术的研发应用向大规模绿色技术综合集成与创新方向转变。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绿色技术创新,北京是全国的科技中心,但在节能环保技术创新方面并不领先,无论是从发明专利,还是产学研结合方面,北京的绿色环保技术均落后于江苏、广东等省份。而绿色技术创新已经逐渐从单项绿色技术的研发应用,向更高层次的综合集成创新方面发展。以绿色建筑为例,发展绿色建筑正成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谋求经济增长的新突破口,北京的绿色建筑业发展较快,但仍需要完善和成熟的建筑节能技术创新研究和应用平台的支撑,需要着力加强建筑节能技术的研发、系统优化及集成应用能力,主要包括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风力制热技术、绿色建筑集成设计技术、建筑智能化技术、污染物浓度检测和净化等领域进行适应性研究和系统集成创新。

四、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文化价值观念变革的重要时期,处于培育生态价值观转向生态文化建设的高层次阶段

1.物质文化与消费文化价值观要向生态文化价值观转型。要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将人们的物质文化与消费文化价值观转向生态文化价值观。生态文化价值观包含了生态和谐和对自然的平等对待,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人们只有从文化价值观念上进行彻底的变革才能彻底解决环境和资源危机。

2.生态文化价值观要向生态文化建设的转型生态文化价值观要引领首都生态文化建设。首先要通过各种形式培育生态文化价值观,包括宣传口号、教育引导,要积极加强中小学生的生态文化教育,树立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其次要积极倡导健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继续加大对节能环保、环境友好产晶的补贴支持力度,形成政策绿色采购文化;再次打造生态文化建设的多种载体,组织多种形式的生态文化活动,搭建生态文化建设平台。

五、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由单区域整治向区域联动转变的关键时期,处于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的重要阶段

篇2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四个结合

作者简介:周晓阳(1953-),男,湖南祁东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唐文(1987-),女,湖南衡阳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 衡阳 42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研究”(课题批准号:XJK012BDY005)、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构建雁城市民生态文明素质培育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2010-HYSKJJ-ZHONGDIAN-01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210-02

为了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优化教育方法,克服传统教育方法的片面性,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把传统教育手段与现代教育手段结合起来,把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只有做到了这“四个结合”,才能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1.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所谓“显性教育”,是指通过正式开设专门的必修课或选修课而进行的课堂教育。[1]显性教育具有公开性、正规性、系统性等特点。通过生态文明意识的课堂显性教育,可以集中地向大学生系统传授生态文明理论,使他们全面深入地掌握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美学、生态科学等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生态文明理论水平,丰富他们的生态文明理论知识,增强他们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自觉。

所谓“隐性教育”,是指课堂正规教育之外其他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其具有隐蔽性、非正规性、多样性等特点。[1]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隐性教育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利用校园文化活动、校园生态环境、大众媒体、第二课堂等各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的非正规的、隐蔽的、分散的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隐性教育可以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具有持久的影响力。[2]

2.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紧密结合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各有其优势与不足。显性教育的目的明确,具有正规性、直接性、系统性的教育优势,但也有单一化、灌输性、呆板性等教育弊端,单纯开展显性教育,其教育效果往往不够理想。而隐性教育具有间接性、多样性、持久性等教育优势,但也有非正规性、复杂性、目的不够明确等弊端,单纯依赖隐性教育,也不可能完全达到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因此,必须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生态文明理论显性教育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的隐性教育,从而克服这两种教育方式的弊端,更好地发挥二者的优势,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目前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两种倾向:有些高校片面强调显性教育,忽视了隐形教育,不重视课堂之外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有些高校则片面强调隐性教育而不重视显性教育,连一门专门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都没有开设。这两种倾向都是片面的,都不利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必须克服这种错误倾向,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二、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1.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所谓“理论教育”,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概念和判断,借助一定的推理形式而进行的系统知识的传授活动。理论教育具有逻辑性、抽象性、系统性等特点。首先,理论教育是由概念、判断和一定的推理方式构成的,具有逻辑性。在生态文明理论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逻辑性,发挥理论逻辑的力量,让大学生掌握生态文明理论的内在逻辑,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理论教育不是具体的事实陈述,而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阐述,具有抽象性。在生态文明理论教育中,必须突出重点和难点,解决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问题,以提高他们的理论层次。最后,理论教育是一种系统的知识传授,具有系统性。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理论的系统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生态文明理论水平。

所谓“实践教育”,是指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受到深刻教育,以巩固他们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创造能力。实践教育具有直接现实性、社会历史性和自觉能动性等特点。首先,实践教育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通过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可以使生态文明理论见之于现实,使之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其次,实践教育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通过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总结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最后,实践教育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特点。通过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可以发挥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创造能力。

2.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的基本原则,也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方法。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必须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才能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目前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片面强调理论教育的作用,而否定实践教育的作用。一些高校虽然开设了生态文明理论教育课程,但很少组织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教育活动,使理论脱离实际,犯了唯理论的错误。二是片面强调实践教育的作用,而否定理论教育的作用。一些高校虽然组织大学生开展了一些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活动,但没有开设专门的生态文明课程,使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系统的理论性,犯了经验论的错误。因此,必须把生态文明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理论指导实践,又以实践来检验、丰富和发展理论,克服唯理论与经验论两种错误倾向,全面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水平和实践创造能力。另外,还要克服“两张皮”的现象,注重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在生态文明理论教育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理论教育同解决实践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在生态文明实践教育中,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注意用实践经验来检验、丰富和发展理论,要求大学生撰写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社会调查报告。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

1.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的内涵与特点

所谓“传统教学手段”,是指以书本为载体,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解和学生听讲与练习为主要活动方式的一种教学手段。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凭借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即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课堂教学,开展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的理论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依赖于教师的传授和点拨。传统教学手段具有教学成本低、便于随机应变、利于双向互动等特点和优势。首先,传统教育具有教学成本低的特点。这种教学手段花费精力小,投入经费少,节省了教学成本,有助于提高教育的经济效益。其次,传统教育手段具有随机应变的特点。采用这种教学手段,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情况变化,临时采用措施,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突发性事件。最后,传统教育手段具有双向互动性特点。采用传统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发挥启发式、互动式教学的优势,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开展个性化教育,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所谓“现代教学手段”,是指采用各种电化教育器材和教材,把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电影机、VCD机、DVD机、计算机等现代教学器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新型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网络、QQ群及电子邮箱、手机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具有高科技性、生动形象性、内容丰富性等特点和优势。首先,现代教学手段具有高科技性。它采用现代高新技术进行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现代教育手段操作能力。其次,现代教育手段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它可以将抽象的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影像展示出来,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最后,现代教学手段具有内容丰富的特点。现代教学手段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的教育内容传播给学生,包含信息量大,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

2.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的相互结合

传统教育手段与现代教育手段各有其优势和特点,但也有各自的不足,这就要求在生态文明教育中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克服各自的不足,以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

采用现代多媒体与传统板书相结合的方法既能发挥多媒体、黑板板书各自的优势,又能克服它们各自的缺点。如:多媒体具有信息容量大的优势,但也具有学生记忆不深刻的缺点,而这一不足恰恰能通过黑板板书来弥补,因为黑板板书停留时间长,从而能起到突出重点、难点的作用。而黑板板书只能对所学知识作静态、平面地展示,这一不足又可通过多媒体来弥补,多媒体能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于一体,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因此它能够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兴趣。再如:现代教学手段虽然具有高效性的优势,但它不利于师生双向互动和情感交流,而传统教学手段可以弥补其不足,有助于师生情感交流,开展个性化教育。因此,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必须把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3]

四、他律与自律相结合

1.他律与自律的内涵与特点

所谓“自律”,是指通过自我约束、自我调整,把言行控制在社会道德、法律及制度规范允许的范围内。自律也叫“自我教育”,具有自主性、自觉性、自控性等特点。首先,自律具有自主性的特点。学生在自我教育过程中,能够发挥自主性。在他律过程中,学生只是一种被动的教育对象,而在自律过程中,学生却成了独立性的主体。通过生态文明的自律,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自主性。其次,自律具有自觉性。学生在生态文明自律过程中,必须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生态文明的自我修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最后,自律具有自控性的特点。通过生态文明自律可以使大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觉选择与调整,以保证自己在道德与法律制度的规范内活动,防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发生。

所谓“他律”,是指他人对自己进行的教育。他律包括学校教育、社会团体教育与家庭教育等,具有外在性、互动性、强制性等特点。首先,他律具有外在性特点。教育者从外部把教育内容灌输到受教育者头脑中去,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发生变化。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学校教师、社会团体、家长都要发挥好他律的作用,相互配合做好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大学生受到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其次,他律具有互动性特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必须做到双向互动,才能提高教育效果。在生态文明的他律过程中,必须做到双向互动,才能使教育双方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尤其是在课堂教育中,更要注重师生的双向互动,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最后,他律具有强制性特点。无论是学校教育、社会团体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要受社会法律制度的约束,具有强制性。学校教师、党团组织、家长都应按照法律制度和组织规定,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他们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成为生态文明的合格建设者。

2.他律与自律的有机结合

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必须做到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体现了内因与外因辨证统一的哲学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4]自律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因,他律是生

态文明教育的外因。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在于自律,自律在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当然,他律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没有学校教师、社会团体和家长的教育,大学生仅靠自律难以真正树立起生态文明观念。因此,应当把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起来,在自律的基础上加强他律,在他律的前提下加强自律,使生态文明观念内化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并外化为生态文明行为,使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成为生态文明的合格建设者,自觉地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世宏.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

[2]王艳.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若干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4).

篇3

2008年5月国家环保部下发了《关于开展生态文明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了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的6个市县,并同时印发《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指导性要求。此后,第二批、第三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陆续开展,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尽管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广泛推进,但其建设程度如何衡量和评估仍无明确规定,缺乏一套统一的指标体系。我国对生态省、市、县建设已经颁布了相应指标,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市相比,内涵更为丰富,目前国内许多地区已经尝试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这为本文研究提供了许多前期成果和资料。本文在充分考察和借鉴国内各省市政府及学者对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践经验、研究报道的基础上,阐释了经济发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特征和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 包含4个准则层、37项指标的经济发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在该体系下对深圳2001~2010年时序数据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2009年截面数据进行了测算,得到了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历年变动趋势和我国4个主要经济发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比较研究结论,验证了本文构建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1评价体系的构建特点、原则与思路

1.1经济发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2009年9月北京林业大学了我国首份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报告显示北京、上海、天津和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排名均处前列,按报告划分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6种类型,北京、上海、天津均属社会发达型,东南沿海省份则属于均衡发展型,这两种类型的共同特点是地区经济总量和人均值较高、经济比较发达、城市化率高、社会发展程度普遍较好[4],即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其他地区已经发生明显分异,经济发达城市亟需一套更具针对性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研究经济发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标,应从其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特点出发:(1)经济发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较国内地区,水平更高、进程更快,已进入到相对高级阶段,因此虽然指标设置带有一定的普适性,但指标值应严于其他城市要求。(2)经济发达城市的经济总量和人均量都达到较高水平,对其生态经济方面指标的考核应更侧重产业结构、资源绩效、科技创新方面的考核,充分突出个性,如“人均GDP、恩格尔系数”等生态市评价的常规指标在本文评价体系中并未列入。(3)生态环境类指标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硬实力,特别是污染减排、环境质量方面的指标应考虑国际通用或国家要求,顺应国际、国内发展形势。而经济发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反映其“环境—经济”关系的库兹涅茨曲线即将或预期走向拐点,生态环境类指标较之国内其他城市通常优势明显,因此其更注重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等软实力建设,在其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中对这两方面的指标设计应更为慎重。

1.2指标选取的原则(1)共性与特色相结合原则。在选取国内外普遍涵盖且有实践意义的指标的同时,突出经济发达城市特点,形成这一类型区域评价的特色。(2)继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原则。保留传统的国家、各部委及其他省市已有的“科学发展观”、“生态市”等指标体系中的精华指标,并对相关指标和相关标准予以提升,并针对生态文明的特有内涵提出反映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的指标。(3)可实践性与前瞻性相结合原则。既要考虑指标、标准值的要求在目前的社会水平和技术水平下可以实现;又要预见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使指标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前瞻性。(4)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既要考虑理论上的完备性、正确性,又要避免指标简单罗列和过度相关导致重叠;同时,指标应具备可操作性,既要具备可约束性,即要有社会动员能力,又要具备可分解性,可从城市层面分解到行业、企业、社区、家庭各个层面,此外指标的可考核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也要兼具。(5)分步实施和分段评估的原则。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过程中,通常将生态文明城市战略目标分阶段来实施,因此在具体的应用中指标应便于设置分布实施目标,并实施分阶段评估。

1.3指标设计的基本思路本文中将生态文明建设分解为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制度保障4个方面。其中,生态经济是环境和经济协调的根本体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外在体现和物质保障;生态文化通过文化理念影响社会行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动力;生态制度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在法律规范、管理体制方面的保障。因此,本研究从上述4个方面归集各类指标,并遵循如下设计思路:(1)按照内在逻辑对四大类指标进行设置。生态经济类指标以资源、能源节约和产业绿度为核心,并提出生产力的先进性和科技贡献;生态环境类指标以“压力-状态-响应”为内在逻辑[5],重点评估环境要素、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情况;生态文化类指标以“意识-行为”为逻辑,重点反应公众对于生态文明意识的认同;生态制 度则考察了现行相关的7项主要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2)按照指标性质将评价体系分为四层。顶层为目标层,即经济发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指数;第二层为准则层,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制度指数;第三层和第四层为指标层,第三层是对准则层的分解和延伸,主要反应结构变化情况,第四层即为具体指标,将第三层指标进一步细化到可操作的层面。(3)按照指标特征将指标分为控制型、预期型和引导型指标。控制型指标是通过一定工程、项目、制度的实施在一定时期应达到的约束性指标;预期型指标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时间推移等其他因素的变化,单纯从客观上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难以控制的指标;引导型指标是指难以量化或量化意义不大,但从长期来看,指标的规定是具有行为引导意义的趋势性指标。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案例中仅涉及经济发达城市历史和现状对比情况,对具体城市未来某时间段的控制型指标数值确定并未讨论,所有类型指标均仅进行了用于数据归一化的高低值确定分析。

2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

2.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目前,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数量基本介于20~40项之间,大部分均从国家生态市指标衍生而来,如张家港市30项指标中有11项,无锡市42项指标中有15项,昆山市37项指标中有19项,吴江市37项指标中有15项指标与生态市指标相同。本文梳理、比对了生态市指标和其他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中相关和差异性指标,按前文所述的指标设计特点、原则、思路,基于AHP法,构建了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制度4个准则层,涵盖18项控制型、5项预期型和14项引导型,总计37项单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1所示。

2.2指标的归一化处理与权重的确定表1中各个指标量纲不同难以直接进行评分比较,本文依据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城市1990~2010年各指标变动区间和未来规划目标,以及前人研究成果[6~7],确定了上述各项指标的高低值,其中涉及经济类数据按不变价调整,采用归一化方法进行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设第i个指标的原始值Xi的对应的高值水平为Mi,低值水平为mi,则归一化后的指标为Ri,对不同性质的指标归一化公式为[8]:其中Cij表示评价某项评价目标时,第i个指标的重要性对第j个指标的重要性的比值,一般采用1~9标度法表示Cij的值,Cij的取值从1/9到9依次代表在评价某项目标时,i指标较j指标的重要性从极端不重要到极端重要,并通过求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得到各指标的相对权重[9]。本研究中分别对四个准则层对总目标的权重,和各准则层下指标的权重在矩阵实验室(MATLAB)下进行了测算,对于超过7项具体指标的生态环境类指标(AHP法判断矩阵不应超过7项指标)在各个三级指标下分别计算,并通过了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各具体指标综合权重如表1所示。

3案例研究为了检验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挑选了我国4个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作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案例研究对象,这4个城市均属经济发达且生态建设起步较早的城市,具有相近的建设目标和较好的参照效果。其中,深圳作为我国首批生态文明6个试点城市之一,在2008年即出台《深圳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领(2008~2010)》,此后又制定了《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在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具有相对充分的历史数据积累,因此选择深圳市时序数据,利用本文评价体系对经济发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历史变动趋势进行分析;而北京、上海、广州由于数据收集原因仅暂与深圳进行2009年横截面数据的横向对比研究。

3.1深圳市历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变动趋势分析按照前文所述归一化方法,对深圳市2001~2010年各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对生态制度类指标采用[0.9,0.7,0.5,0.3,0.1]赋值对应制度建立和执行程度的[好,较好,一般,较差,差],采用线性插值法填补部分缺失数据,对历史数据难以考证的部分指标未列入指数计算,并对由此引起的综合权重变化作平衡调整,得到深圳市历年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指数和4个准则层的评价指数如图1和表2所示。总体评价结果显示,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指数由2001年的0.23稳步上升至2010年的0.79,年增速高,这说明近十年来,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大、成效显着,已经跃过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初级阶段,进入到纵深推进时期。剖析这一总评指数变化的原因,4个准则层分指数的评价结果显示,生态环境和生态制度得分的大幅度提升是总评指数升高的重要贡献源,深圳市近年来实施基本生态控制线的铁线管理政策,环境质量和生态安全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财政性环保投资经费也高于国内绝大部分城市,以“四个难以为继”为背景开展政府环保实绩考核制度;其次是生态文化分指数升高的贡献,而生态经济由于2001年背景值起点较高、地均产出、能耗、水耗均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因此相对提升速度较慢,潜力空间有待进一步挖掘。图1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指数变动图(2001~2010年)

3.2北上广深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比较分析受数据采集条件所限,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城市间的对比研究采用评价体系中涉及的均已收集到2009年数据的共21个指标,对指标权重作同比增大,这样计算的深圳市综合评价指数

篇4

1陆水流域的特点

1.1陆水流域处于单一市级行政区划内陆水是长江的一级支流,源出湘、鄂、赣3省交界的幕阜山北麓,流经通城、崇阳、赤壁、嘉鱼3县1市,在武汉市上游约157km的陆溪口(洪庙)注入长江。整个流域位于北纬29°05~29°50及东经113°40~114°10之间,全部处于湖北省咸宁市境内。

1.2陆水流域水系发育、干流不长但流域面积大陆水水系东南面以幕阜山与鄱阳湖水系修水分界,西南面与洞庭湖水系相邻,干流全长183km,流域面积3950km2。陆水水系发育,总体呈羽状分布,河长大于5km的支流有98条,比较长的有6条。地势大致为东南高,西北低,中上游多山岳、丘陵,下游多湖泊、洼地,一般高程在25~800m。

1.3河流特性相对稳定,水质有很好的潜质1)陆水流域内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无大型控制性工程建设,河流特性相对稳定。2)流域内土壤以红壤和黄壤为主,植被良好,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仅0.137kg/m3,属少沙河流。古人曾以“酒旗翻野色,渔棹弄秋光”的诗句,描绘陆水河流域人水和谐的景象。3)目前流域内无大型污染性企业,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本较低。

1.4近年来水生态治理效果显著造成赤壁市20多万人城区人口饮水告急的陆水河,经过咸宁市4县市联手治理,水质现已明显好转,干流基本达到国家地表水二类标准,符合水功能区划要求。在经历了“五六十年代淘米洗菜,七十年代水质变坏,八十年代鱼虾绝代”之后,上世纪末因企业和城镇大量排污,使陆水河水体污染严重。2004年一项环保调查结果表明:陆水河流域共有排污企业45家,年排放工业污水量达1275t,占咸宁市工业废水排放量的53%,从而导致陆水河流域污染严重。为改变过去受流域分割之限,破解跨区域环境污染治理的难题,2005年初,咸宁市委、市政府提出“人水和谐共处”的理念,责成市环保、水利、城建等部门拟订一个长效的水污染防治方案。2007年,咸宁市政府出台了《陆水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管理方案》。几年来,4县(市)轮流召开联席会议,商订治理对策,关闭了小炼矾厂、小造纸厂等排污企业数十家,加强旅游、餐饮以及农业生产管理。目前,整个陆水河流域的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水质不断提高。

1.5地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意识较强2005年元月,通城、崇阳、赤壁、嘉鱼等4县(市)政府共同签订了湖北省第一个市辖区流域的规范性文件———《保护陆水河流域协议》,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协调陆水流域环境保护,通报各地落实情况。

1.6进行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才和技术资源较丰富陆水流域内除市县级水利、环保部门外,区域内还有国内水资源管理的权威机构长江水利委员会下属的几个单位,水利人才丰富。长江水利水电学校在境内办学多年,为当地培养了大量的水利人才。

1.7建设水生态文明的时机较成熟由于流域内已建设了陆水水库、青山水库等大型控制性工程,对堤防和护岸也进行了整治,防洪压力大为减轻。可以认为陆水河已经度过了“除害”阶段,正式进入“兴利”阶段,陆水河正逐步变为咸宁市的聚宝盆。

2建设陆水水生态文明的措施

2.1存在的问题由于过去一段时间发展经济的压力和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较差,陆水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①法制贯彻不够;②资源整合不够;③基础工作不足;④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科学体系。

2.2措施根据陆水流域的特点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建设陆水水生态文明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2.1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法治水平国家关于水资源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近期更推出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从宏观上指明了方向,但具体实施需要基层单位和组织大量的工作和投入,将它们付诸于具体的工作实践中。1)组织相关方面的领导、专家对国家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充分研讨,结合陆水流域的具体特点,制订具体的实施办法,实施办法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可追溯性。2)坚持把培育水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根据党的群众路线精神,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和基层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强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使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使水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仅仅把水生态文明理解为“保护水生态”是不全面的,水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和谐。当陆水流域内的干部甚至普通村民都具有了很高的水生态文明意识时,陆水流域的水生态文明建设必定事半功倍。

2.2.2进行资源整合,完善管理机制依照陆水流域的整治方案,针对水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情况,参照水利部门洪水调度的模式,制订了一系列的工作规程并严格执行。陆水流域的各管理单位互相配合,使陆水流域的水生态文明建设及管理工作做到全覆盖、无死角,而且通过工作规程这种法制化的管理,采用追溯、问责等手段,以提高工作效率。

2.2.3加强基础工作1)加强社会监管体系和宣传体系建设。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培养一大批村级监督员和宣传员努力使水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向基层延伸。2)增加监测点,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监控体系。整合各部门的监测点,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建立陆水水生态实时监控体系,是陆水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3)增设标志牌,尽量使纸面上的红线实物化,有利于流域内民众的行为规范化。4)增设宣传牌,大力宣传政策法规,将职能部门联系方式公示于众,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使大家更好地参与到陆水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2.2.4建立陆水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考核指标体系通过大量的理论和实践工作,逐步建立起陆水流域水生态的数字模型,使陆水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走上科学化的发展道路。水生态文明考核体系可分为以下几个子体系:①防洪排涝体系;②水质保护体系;③水资源开发利用。结合陆水流域特点,设置相应的指标。如陆水流域水量充沛,从取水量指标考核不能很好地体现周边企业对陆水水生态文明的影响,但从周边企业排污影响水量指标考核反而能更客观地反映其对水生态文明的影响。相应地,将企业对生态影响相关指标与其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建立相应的数字联系,以此考核其对整个社会的贡献也将更客观。

2.2.5合理分配投入比例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应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只考虑生态系统保护,而是发展与保护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水利工作,既包括工程建设等硬手段,也包括水资源管理制度、法制、监管、科技、宣传、教育等软手段。单一重视工程措施或过分强调非工程措施都不是科学的态度,要使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和谐发展,共同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性手段具有直观、见效快、对GDP贡献直接的特点,但真正能对陆水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产生根本性和长期性作用的,能衡量其真正水平的还是软手段的水平。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水平、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水平、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流域区内民众的水生态文明层次等。这些水平的提高同样需要投入,而且其投入具有长期性,缓进性、反复性。

2.2.6水生态的修复步骤陆水水生态系统基础较好,但其生态修复同样要遵循以下科学的修复步骤。1)现状调查和评价。建立起水生态系统监测网络及站点,建立长期监测和定期评价制度。2)开展专项规划,制定水环境、水生态功能的保护和修复区划,根据区划制定各级各类水域保护和修复目标和修复计划。3)从源头抓起,减少污染物质向水域的排放。4)水生态修复应该顺应自然条件和规律,应该以自然修复和生态工程修复相结合,其中前者应该为主要方式。5)水网连通与城市防洪排涝结合。6)水生态应该注意低成本维护原则,如岸边植被最好采取本地物种及低维护物种。7)由于水生态系统修复的复杂性,应该采取适应性的修复和管理方式,广泛的公众参与必不可少。以上特别应注意做实前2项工作,切忌盲目地以上工程为目的的粗放思路。建设水生态文明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决策者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在制度上同时要建立起对短期行为进行强力约束的机制。

篇5

生态文明对于建筑行业来讲是新时期新型的理念,是总结建筑行业与社会过往和趋势、经验和教训,在面向行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全新而系统的理念。生态文明在整体上关注家园建设,以环境保护和科学开发利用作为手段,重新构建社会结构和生态系统,并在思想、制度、组织等方面进行全新改革的重要措施和主要思想。在建筑领域对生态文明有着深层次地解读,建筑行业的发展必须以生态文明作为长期性、战略性的目标,以生态文明的建设作为建筑行业的发展突破口和进步着眼点,将生态文明内化、整合于建筑行业的体系和细节之中,使生态文明成为建筑行业和建筑领域的共识,将生态文明的优势体现在建筑领域的各项环节之中,做到对建筑领域长期发展和持续建设的不断规范和有效指导,为建筑行业实现生态、物质、精神上的综合发展目标提供支持。

2、生态文明对建筑设计重要价值的主要体现

2.1生态文明对建筑设计的规范性价值

从建筑设计的过程和系统上看,设计中思想和意识的体现将会直接影响到建筑设计的质量与进程,生态文明可以有效规范建筑设计的思想,使建筑设计能够以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规范作为出发点,遵循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生态重建的规律,避免建筑设计中的失误,控制建筑过程中的污染和破坏,解决当前建筑设计不关注资源、环境和生态的实际问题,有利于生态文明为平台的新型建筑设计模式的建立。同时,生态文明还有助于建筑设计提升效率和质量目标,生态文明理念将会以规范化的程序、细节确保建筑设计效率,确保建筑设计符合质量层次的需要,为建筑设计达到生态文明的水平和品质提供保障。

2.2生态文明对建筑设计的指导性价值

建筑设计存在发展与保护、结构与成本、生态与效率之间的深层次矛盾,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发展受阻、生态破坏、成本增加等一系列问题。而生态文明可以为建筑设计人员提供原则性、方向性、目标性的指导,使建筑设计工作能够平衡发展与保护、结构与成本、生态与效率之间的深层次关系,处理好建筑、资源、社会、自然的深层次关系,将建筑设计指向绿色发展的道路,在实现生态化建筑设计的同时,为建筑行业总体走向可持续发展指明进步的方向。

3、将生态文明整合与建筑设计的措施

3.1推行人性化的建筑设计模式

建筑设计和生态文明都将服务的对象指向了“人”,因此,要将建筑的人性化设计作为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思想加以体现,要从建筑结构、功能方面入手,提升建筑的经济性,倡导宜居的环境与空间,提升建筑的舒适和美观,将生态文明体现在为“人”服务的细节之中,将人性化建筑作为实现生态文明的前提和基础。

3.2推行生态化的建筑设计模式

在现代化建筑设计中应该以生态文明作为基础,构建符合生态化的新型设计模式与路径,要做设计中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充分利用环境元素和自然元素将生态合理、科学地引入到建筑设计之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提升建筑形式和建筑结构生态化发展的同时,建立起生态化建筑设计的新体系和新模式。

3.3推行人文化的建筑设计模式

建筑设计要以人文环境和人文关怀作为出发点,要将生态文明的目标整合与建筑设计的过程之中,合理利用建设区域人文特点和民间艺术手法,通过风格化、人文化的手段重构建筑设计的框架,为实现生态文明的设计目标,构建人与环境、人与文化的新关系作出努力。3.4推行一体化的建筑设计模式生态文明倡导集约化和系统性,目标是将人类社会、个人需要和自然环境统一为一个整体,扩大人类实现持续、科学发展的空间和基础。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要以生态文明作为载体,充分重视一体化的理念体现,整合光照、温度、湿度、景观、元素等各方面要素,使建筑能够与周边环境组成具有生态文明特点的整体,让人们能够更好地利用建筑、使用建筑提供可能。

4、结语

篇6

[关键词]规划设计 原生态性 休闲旅游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意识日益增强。而在规划设计中更应该保持自然地貌、生态的原始性,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的前提下如何进行合理的规划是我们艺术设计工作者都应该考虑的课题。本文以广西毛南族环江县中草屯生态农场规划设计为例与各位同行进行规划设计原生态性的探讨。

一、项目简介

广西毛南族环江县中草屯生态农场位于县城西北部45公里处,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18公里,紧靠河池市重点打造的旅游区——牛角寨风景区。项目内有深山、弄场、溪流、山洞等。在规划之初,笔者进行多次实地考察,提出进行原生态性的规划设计:①进行合理的土地整改。将农场多地进行整改填平;在农场中心位置修建主题木楼;修建生态停车场。②依据地形,修筑水坝、水库。修建水坝蓄水;利用水库区进行野鸭等水生动物的放养;水坝下游进行休闲游泳等;修建人工滑水道;在库区上游设立生态放养区;在后山修建休闲垂钓鱼池。③规划区域,依据要求规划成为梯田果林区、休闲娱乐区、烧烤区、生态畜牧放养区、水库区、畜牧农舍、游泳区等。④植树造林。种植相关果树、名树、青竹等。

以上设计全部依据地形进行规划,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每一个区域并认真考虑自然生态的可持续性及循环性。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必须实现两大战略,即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本文所进行的中草屯生态农场的规划设计,正是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举措。

二、生态农场的规划设计研究

根据生态学的理论,生态农场就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建立起来的农业生产体系。在这个系统内,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和产品结构,投入最少的资源和能源,取得尽可能多的产品,保持生态的相对平衡,实现生产全面协调的发展。

生态农场的特点主要是:①因地制宜。生态农场是建立在合理和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基础上的。在不同区域范围内,只有对当地特点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才能建立起最佳的生态农场。②综合性。生态农场与普通农业生产系统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是通过能源利用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规划来提高生产率,从而避免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生态平衡的破坏。③稳定性。包括营养物质和能量平衡的相对稳定和经济效益稳定增长两重含义。

在规划设计当中,应根据生态农场的特点来进行。根据地形地貌进行设计,充分考虑规划设计后的综合运用能力,维持生态的稳定性。

三、规划设计的原生态性

原生态一词的出现,首先基于将自然做一种生态性的理解,也就是说自然具有生态性。自然生态即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

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原生态性,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原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是全球发展的要求,也是时展的要求,代表人类文明发展的总方向。原生态文化不等于生态文明,然而生态文明不是空中楼阁,它是对原始文明和人工文明的扬弃,原生态文化则是原始文明中一粒粒闪闪发光的民间瑰宝,是生态文明大厦建设的天然材料。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可借鉴的模式,没有现成的方法。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因地制宜,需要我们创造性地发挥,但也不是异想天开。必须了解过去,认识现在,才能把握未来。原生态民族文化是原始文明的影子,在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成为我们的一个重要参照物。

2、旅游开发的重要作用

原生态文化因其古老性、自然性与独特性,而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形式。近年来在各地的旅游开发中,人们不仅开发传统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更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的开发,使其成为生态旅游的一大亮点。“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表明民族民间文化正走向世界,而成为世界共享的精神财富。

在规划设计中,不光要考虑因地制宜,更要考虑当地的民风、民俗、原生态文化等,这样才能设计出可持续发展的原生态规划作品。

篇7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态问题关心的程度也越来越大,生态文明教育已逐步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生态文明对于建设协调发展的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也是未来环境的承受者,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水,作为一名中学教师,不仅要给他们传授文化知识,更要加强中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因此,在中学阶段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和学校德育的需要。学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大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并教育学生以生态文明观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一、生态文明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新内涵

十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批判反思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生态文明认为人是价值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要摆脱生态环境危机,就必须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逻辑,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走一条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正如国家环保局副局长潘岳所言:“西方失去了成为生态文明领头羊的机会,而为中华民族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契机”。我国在实现工业文明的过程中无缘享受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拥有的廉价资源和环境容量,我国正以严峻的生态环境供养着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向工业化迈进。因此,经济发展不能以触及生态环境底线为代价,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学校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具有良好生态文明观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事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有调查表明:我国环保意识显著增强,生态文明教育初见成效,尤其是青少年环境意识明显高于成人,年龄增长与环保知识总体成反比。青少年对环保的重视程度、自然观、环保行为等各个方面均明显高于成人,青少年70.3%的环保知识有来自于学校课堂。所有这些,充分表现学校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学校加强文明生态教育的主要方面涉及:加强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世界观教育、加强生态文明道德观教育、加强环境教育、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

二、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学校德育各方面

单纯说教不符合中学生身心特点,作用非常有限;单独地开设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也不可行。在这种情况下,发挥专业课教学紧密联系生态文明的特点,把生态文明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当中,让学生在思索中体会、在启发中感悟,能起到终身难忘的显著作用。

目前,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环境意识”的总体目标。同时,一些与生态文明教育密切相关的科目课程标准中都规定了具体的内容,比如在化学、生物等科目的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环境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具体可行的案例。因此,让生态文明教育走进专业教学,就显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三、生态文明教育走进中学专业教学的三步曲

(一)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和主渠道开展活动。这要求教师紧扣课程标准,挖掘教材内容,把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讲授与相应的生态文明意识结合起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例如,在初中化学关于“空气”“水”和“碳及碳的化合物”等知识教学中,可以进行“空气污染”“三废”“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等环境问题的讨论。高中化学在进行“硫和硫的化合物”和“环境保护”等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可结合二氧化硫、硫酸等化学知识的讲解介绍“酸雨”的成因、危害及防治,大气污染及防治,水污染及防治等环保知识。

(二)在化学、生物实验过程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化学、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本中大约有60%的知识要通过实验引入。实验又是学生关注的焦点,也是最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关键环节。在实验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严谨科学的行为践行生态文明意识。这要求改变以往在实验教学细节上的不足之处:如较普遍地存在实验准备中环境污染严重、课堂演示实验中毒气大量泄漏、实验用水任意排放、实验废弃物没有得到较好处理等现象,师生对此习以为常。这既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毒害着师生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环保意识的养成。因此,在中学实验的各环节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本着厉行节约、减少污染的准则进行,尽量消除造成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在实验中要做好毒气泄漏的处理及吸收的方法设计、实验废弃物的回收与再利用的方法设计。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从我做起,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促使他们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

(三)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在专业课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光靠课堂渗透是不够的,还应结合化学、生物等学科的特点,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采用适合学生特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生态文明教育。

1.宣传教育活动。专业教师可利用全社会开展世界地球日、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保护臭氧层日等环境宣传教育活动的机会,组织学生举办环保知识及环保法律知识讲座、演讲比赛、征文比赛、问卷调查等,利用黑板报、墙报进行宣传展览,排演环保节目,还可组织学生深入社区、乡村进行宣传并开展清除“白色污染”等义务劳动。以此来增长学生的环保知识,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2.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实践性教学是中学教学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一是带领学生深入到大自然中。以大自然为课堂,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去劳动、去品尝……使学生在感受自然美的过程中,培养对大自然的感情,以增强学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学习或实习。为了使生态文明教育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可以带领学生到化肥厂、农药厂、造纸厂、制革厂等去参观和教学,了解工厂在处理工业“三废”方面的具体举措等。三是利用节假日、夏令营,组织学生对当地环境污染区进行实地考查。通过现场对比,结合已学的知识,开展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知识的探究,如酸雨是如何形成的?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什么?防治途径如何等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环保兴趣小组活动。专业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成立环保兴趣小组,结合课本环保内容知识,开展活动。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增强环境观念。如在讲授“酸雨及其危害”时,可以结合相关专业知识,组织学生利用ph试纸监测降水的ph值,了解本地区降水的酸碱度和大气污染状况。还可组织学生测定附近河水和湖水的酸碱度,到附近工厂进行污水排放观察及污水处理参观,利用节假日到野外收集废电池等等。

篇8

>> 生态文明视阈下的城市化进程 生态文明下的城市化 生态文明视野下城市建设规划探讨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市文化建设初探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晋江低碳城市发展战略 生态文明视野下特大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型优化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康德美学思想解析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生态型政府 浅析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伦理观 谈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企业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保护 浅谈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建筑设计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建筑设计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美学研究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湘西油茶产业建构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政府责任问题研究 全能政治视野下的中国城市化 城市绿道与可持续城市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④钮怿.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优化国民经济需求结构[N].文汇报,2010-2-8(6).

⑤苏晖.关于2011年汽车市场基本判断和分析[OL].

⑥禹杰.当代世界人口增长特点[OL]./content/11/0113/21/4295303_86340742.shtml

⑦王雅君. 2015年上海常住人口预测2140万[N].上海商报,2010-7-7.

⑧于猛.土地财政不可持续[N].人民日报,2010-12-27.

⑨仇保兴.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模式之辨――“C模式”:超越“A模式”的诱惑和“B模式”的泥淖[J].城市发展研究,2009(1).

(美)霍华德・T・奥德姆等.繁荣地走向衰退――人类在能源危机笼罩下的行为选择[M].毛志峰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仇保兴.超越传统:探寻中国城镇化的新模式[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10-25.

篇9

关键词: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家庭教育

十七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论述,充分体现了当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明确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又是重中之重。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必须着眼于国家发展的未来,关注祖国的下一代,着力于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

1注重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

1.1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必然要求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稳步、和谐推进的坚实保障。树立生态文明观,培养生态文明意识,主要还是靠教育。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小学教育作为一个人接受整个学校教育的最初阶段,是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起点。因而,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小学生自身特点,营造节约环保氛围,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关乎千秋万代的伟大事业,而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并使之得以不断地延续和传承,就必需从娃娃抓起,着眼于发展的未来。培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一代,培养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的一代。

1.2不断加强完善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丰富与拓展

小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有两个方面尤为重要,其一是启发性教育,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其二是德育、体育教育,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和健康体魄。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又要有健康的体魄、高尚的道德、善良的心灵和优雅的情操。

在启发性教育之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传递“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等一些朴素的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小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使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能从节水、节电等一些细节做起,不断增强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素质教育重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开展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教育,必将成为加强和完善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丰富与拓展。

2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2.1课堂教育——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主渠道

课堂是小学生获取科学知识,提升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之一。要在课堂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就要求在遵循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拓展教育途径,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不要试图引导他们理解很多大道理,记忆往往对他们帮助更大。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教师可以适时讲述一些与课文相关,有趣味性、故事性的环保事件,让他们记住这些有趣的故事,知道其中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在数学应用题的案例编制过程中,也可以融入一些日常生活中节约、环保的要素,如对不节约的生活习惯造成水、电浪费的量化等。

2.2课外活动——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载体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要将课外活动作为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载体,通过课外活动,实现对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和品德教育。实践已经证明,正确组织和吸引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可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领域,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兴趣、才能与特长。

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其一要求活动主题明确,其二要求活动形式丰富新颖。例如,新华社曾有过这样一则报道——“江苏扬州开展‘生态文明你我同行’系列活动,面向社会征集节能减排‘金点子’。扬州市中、小学生广泛参与,争做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小卫士。”通过类似主题鲜明的课外活动,使他们懂得生活中要环保、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环保。

2.3家庭教育——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学延伸

当前,小学生教育过程中存在“5+2=0”现象,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严重脱节,在学校里对小学生进行5天的系统教育,当小学生回到家后由于教育的不连续或滞后,经过周末两天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学校教育中产生的效果。所以,在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教育过程中,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与协调,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例如,可以尝试以“绿色家庭日”为主题,利用假期,组织学生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绿色环保活动。通过这样的平台,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3关于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思考

3.1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养成的习惯,塑造的价值观往往对其一生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加强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对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推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当前,社会对培养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教育方法、教学内容、学校家庭联动等诸多方面,并未结合加强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这一主题,有针对性地改革和转变。如何在全社会范围内重视和完善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这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超级秘书网

篇10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生态文明 生态道德 生态法律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

0076-02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一)贯彻党的十精神关于大力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党的十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2013年,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根据中央关于推动党的十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部署,了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党的十精神教学建议》的通知,该通知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结合每门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深入领会党的十精神,把十中的一些新的观点和内容融入到教学中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普通本科院校开设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其中一门,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等。在此基础上,充实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发挥高校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贯彻党的十八精神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二)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健康的体魄,还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道德素养。而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成果,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主要形式之一,是一种崭新的人类社会文明观,是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人类公德,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方向。因此,具有较高的生态伦理道德素养,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德育主阵地之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潜在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主要内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就业观婚恋观教育、法律教育等,生态文明教育虽然没有开设专门的章节,但在很多内容中都有所渗透。例如,在爱国主义教育章节中,教材提到,爱国主义首要的基本要求是热爱自己祖国的大好河山,我们要建设美丽的家园,实现山清水秀,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注意保护好生态环境。在第三章第三节人生环境的内容中,也谈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论述了人和自然的依存关系,要求人们善待自然,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这些都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内容。特别是第五章“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指出了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等。在第五章的“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这一内容中,还以很大的篇幅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让学生认识到自觉保护环境,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不仅是当今全世界的公共道德要求,也是国家法律的要求,这样可以使学生更科学理性地看待生态文明建设。可见,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现有的教材内容中,潜在着不少生态文明教育的资源,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开发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举措

如上所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贯彻党的十精神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适应时代的必然要求,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现有的教材内容中,也潜在着许多生态文明教育的资源。针对如何根据本课程的学科特点,开发和利用潜在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笔者建议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生态法律法规教育,还要开展灵活多样的生态文明实践教学活动,以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效率。

(一)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

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关键是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是一种全新的人类道德,它是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生态道德观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理顺道德、社会主义道德、生态道德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教育学生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整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反对个人主义价值倾向。这种生态价值观与生态伦理,其实是与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相一致的,是集体主义、国际主义原则的拓展。只有在理论上让学生对生态道德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才能树立生态道德观。

(二)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态法律法规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不仅要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自觉遵守保护环境、尊重生命、善待自然、合理消费等生态道德规范,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生态法律教育。法律与道德从某种意义来说,都是一种行为规范,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道德强调的是“应该与不应该”,而法律则是带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规定着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现有的教材内容中,有很多法律的知识,但涉及到环境法律法规的知识却比较少,只有在第五章第三节中讲到“公共领域中的法律规范”时,才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在第七、八章的法律教育中,也很少有系统的环境法律法规教育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挖掘现有的环境法律法规资源,进行适当补充,对学生进行环境法律法规教育。我国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就开始重视对资源环境领域进行立法活动,并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增加这些环境法律法规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对生态法律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这对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法律素质,提高大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坚持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理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生态文明的一些知识,包括生态道德观、生态法律法规等,通过理论教学,可以让学生构建一个比较系统的、科学的生态文明认知。生态文明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一样,都要经过知、情、意、行等几个环节,所以,除了理论课教学之外,还应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有助于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总课时中,有四分之一的实践课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等多种形式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

1.课内实践教学活动。在课内实践活动中,可以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环境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如连续的严寒天气,有些同学开始疑惑“地球是变冷了还是变暖了”,就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搜集资料,通过数据对比,展开讨论。还可以就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展开讨论,比如近两年来,广西多地发生地陷灾害,这些地陷灾害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呢?通过设计这些贴近现实生活的环境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或辩论,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新思考,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环境问题,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

2.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在课外实践教学中应注意,活动前要拟好主题,精心准备,明确活动的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生态文明实践教学活动;另外课外实践教学活动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还可以借助党团活动或第二课堂活动,开展一些生态文明主题活动,如每年的4月22日“地球日”,可以以“地球日”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还有“地球一小时”活动等,让学生参与到这些全球性的环保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暑期环保调研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除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学校还应加强生态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氛围,只有把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和校园生态环境建设等结合起来,才能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于海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职业与教育,2010(10)

[2]莫敏秋.高校德育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J].肇庆学院学报,2003(6)

[3]刘江毅.付文杰.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J].教育与职业,2005(11)

[4]王 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6)

篇11

关键词: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家庭教育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 "why pay great attention the elementary student ecology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fosters" as a standpoint, expound the elementary student ecology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importance, the author in view of question, proposed own opinion.

Key words: ecology civilization; quality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十七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论述,充分体现了当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明确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又是重中之重。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必须着眼于国家发展的未来,关注祖国的下一代,着力于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

1注重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

1.1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必然要求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稳步、和谐推进的坚实保障。树立生态文明观,培养生态文明意识,主要还是靠教育。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小学教育作为一个人接受整个学校教育的最初阶段,是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起点。因而,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小学生自身特点,营造节约环保氛围,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关乎千秋万代的伟大事业,而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并使之得以不断地延续和传承,就必需从娃娃抓起,着眼于发展的未来。培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一代,培养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的一代。

1.2不断加强完善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丰富与拓展

小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有两个方面尤为重要,其一是启发性教育,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其二是德育、体育教育,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和健康体魄。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又要有健康的体魄、高尚的道德、善良的心灵和优雅的情操 。

在启发性教育之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传递“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等一些朴素的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小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使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能从节水、节电等一些细节做起,不断增强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素质教育重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开展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教育,必将成为加强和完善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丰富与拓展。

2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2.1课堂教育——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主渠道

课堂是小学生获取科学知识,提升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之一。要在课堂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就要求在遵循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拓展教育途径,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不要试图引导他们理解很多大道理,记忆往往对他们帮助更大。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教师可以适时讲述一些与课文相关,有趣味性、故事性的环保事件,让他们记住这些有趣的故事,知道其中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在数学应用题的案例编制过程中,也可以融入一些日常生活中节约、环保的要素,如对不节约的生活习惯造成水、电浪费的量化等。

2.2课外活动——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载体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要将课外活动作为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载体,通过课外活动,实现对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和品德教育。实践已经证明,正确组织和吸引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可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领域,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兴趣、才能与特长。

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其一要求活动主题明确,其二要求活动形式丰富新颖。例如,新华社曾有过这样一则报道——“江苏扬州开展‘生态文明你我同行’系列活动,面向社会征集节能减排‘金点子’。扬州市中、小学生广泛参与,争做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小卫士。”通过类似主题鲜明的课外活动,使他们懂得生活中要环保、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环保。

2.3家庭教育——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学延伸

当前,小学生教育过程中存在“5+2=0”现象,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严重脱节,在学校里对小学生进行5天的系统教育,当小学生回到家后由于教育的不连续或滞后,经过周末两天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学校教育中产生的效果。所以,在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教育过程中,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与协调,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例如,可以尝试以“绿色家庭日”为主题,利用假期,组织学生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绿色环保活动。通过这样的平台,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3关于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思考

3.1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养成的习惯,塑造的价值观往往对其一生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加强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对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推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当前,社会对培养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教育方法、教学内容、学校家庭联动等诸多方面,并未结合加强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这一主题,有针对性地改革和转变。如何在全社会范围内重视和完善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这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篇12

 

伴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严重加剧,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生态文明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党的十报告,提出建立一种关系民族未来发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生态文明,并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建设融为一体。

 

高职院校作为向社会输送高级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对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笔者就在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论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生态教育的开展途径。

 

1在思政课中,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是系统的工程。其中,在人的思想中,价值理念直接影响人的行为。高校思政教师为了开展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应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开展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让学生懂得理解环境、认识环境对生存的重要性,尊重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理念、生态道德观、生态审美能力等。

 

高校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需要向学生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人与自然和谐之价值观,就需要教师向学生揭示自然本身具备的价值,并且对人类索取环境、资源的行为给予科学地界定。同时,教师应让学生重树正确的生态价值理念,把自然当做人类的朋友与好伙伴,产生尊重自然的关怀之心与道德情感,形成自觉遵守自然规则的责任感与义务感。

 

这就需要教师应教育学生形成一种不破坏花草树木、尊重自然生命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生态道德的出现,也代表人与自然建构一种平等的关系。这一种平等是不破坏、不污染自然生存环境,并承担让子孙后代享受持续生存、发展的责任。因此,教师开展的生态道德教育观,应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和自然的关系,并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自然存在物价值等生态道德观上,建立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在思政课中,丰富生态文明知识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生态教育知识比较少,教师在思政课中应丰富相应的生态知识。丰富生态文明知识,应从这几个方面开展。生态文明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有机结合。以两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在这一课程思想教育内容方面,对学生开展生态文明理论教育,对学生观念进行生态文明的价值认同与价值引导,也能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

 

在这一课程的道德教育方面,如果对学生开展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对学生宣传生态伦理的道德规范,以及宣传先进的道德模范事迹,能有助于学生生态伦理道德的形成。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授法律教育部门所制定的生态环保法律,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以及有关的生态法制意识。

 

在思政课中丰富生态文明知识,教师也应设置独立的、专门的生态文明课程。如可以专门设置一门《生态伦理学》课程,课程内容覆盖生态文明发展历程、生态文明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国内外生态问题的解决之路与现状,并向学生系统讲述生态文明知识。为了让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有系统的了解,教师应仔细梳理生态文明的思想渊源。

 

目前,生态文明学派比较繁杂、来源众多。既有中国古代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也有西方的生态中心主义、动物中心主义、马克思生态主义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性与继承性,在讲述古代生态文明知识基础上,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现代化转变。

 

高职院校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课程,来开展与渗透生态文明知识。如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在讲述旅游知识的时候,有目的地渗透生态旅游、文明旅游方面的知识,间接地引导学生形成生态文明观念。对中文专业学生讲述专业课的时候,应讲述与生态文明有关的文学作品,让学生知道生态文明给人类生存带来的积极意义,在更深层上思考与理解人与自然所建构的关系,达到生态文明教育目标。

 

3创新思想政治课程生态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传统的讲述法之外,还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创新生态教学方法。如可以采用生态伦理两难选择教学法、生态伦理典型示范法、生态伦理互动教学法、生态环境熏陶法等灵活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目前,在生态文明教育上,采用生态伦理“两难选择”法是最少的。

 

这一个方面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与营造一个与生态环境与生态道德密切结合的两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生态环境道德问题展开积极思考,并探索问题所在,推动他们积极去建构一个崭新的生态伦理观念,实现生态道德知识的内化。

 

在平日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生态文明知识。如高职院校可以结合专业特点,以及所在区域生态特点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比如可以让学生考察林区和农村的生态资源,达到普及生态教育知识的目的。教师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上,还可以鼓励学生到各个林管局、林区开展生态文明行为、生态知识宣传活动工作,达到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的目的。

篇13

关键词:慕课;生态文明;教育模式

一、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模式探索的必要性

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自我意识较强,对社会接触较少,很多事情的处理由家长代庖。绝大部分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但缺乏生态文明主人翁精神,主要防范涉及“自我保护”层面的生态问题,很少上升至国家层面,生态文明主体意识较弱。二是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转化为行为的能力较弱,与应当具备和承担的生态责任不匹配,凡是关乎自身的生态文明问题强烈呼吁,而对于那些有间接利害关系的生态文明问题较少过问,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有待提高。三是生态文明知识素养方面,掌握得不够全面和精确。校园举办专场生态文明报告会少,缺乏共享的生态文明教育网站。社会及媒体宣传、对问题的解读不充分,全社会关注程度远未达到全民对生态文明的清楚和正确的理解等等,都会影响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1]。高等学校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战场之一,增加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相关的课程是必要的。生态、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的教师开设生态文明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例如环境保护概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学、环境法等,增强对环保法律法规、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认识,奠定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的理论基础。另外,将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课程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齐头并进,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关系,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3]。在线开放课程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实现提供平台。慕课的本质诠释了“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一种全面依托互联网平台生产并传播学习资源、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学习管理、大规模互动性、开放性的在线课程模式。学生从原先被动地“听”转变为主动地“学”,随时与老师、同学交流问题,重塑师生的教学关系,激发了教师“教”的创造力和学生“学”的驱动力。因此,在线开放课程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带动学习方式的转变,更有利于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在大学四年教育中如何建成慕课背景下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可操作、可实施的模式,对于生态文明的普及,更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将有着重要作用。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模式的构建

1.构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模式的原则

首先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要突出,其次须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的引导性,同时强调教学活动的实践性。

2.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模式构建思路

(1)“慕课模式”对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教学影响。大数据的发展为高校素质教育教学的内容存储、传播和使用提供了便捷的渠道,用户信息获得已经变为多向传播的自主搜索,高校生态文明类的名师课堂、综合生态文明素质的课程资源等,变成了随时可取的信息,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极大地解决了学生想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却受困于地域、时间限制的问题。其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提升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实效性。慕课模式涵盖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增大了教育的时间、空间和效能,利用视频、声频、文字、图像等,为学生展示一个丰富多彩、自由开放的“新世界”。第三,师生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发生转变,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同时注重师生互动及学生自身的学习体验,激发了教师及学生的潜力。(2)慕课模式能够实现终身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传承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教育理念是学无止境、因材施教等,在科学技术发展到几乎能够模拟人类意识的今天,返璞归真的理念需要普及。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存储和获取变得简单,把教育教学变成信息同样是越来越简单,学生自主、自助的信息使用习惯,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学习,最大化实现了“因材施教”。另外,这个过程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自主规划能力,真正做到帮助学生全面成长成才[4]。(3)为学习者提供优质资源。建设师生交流平台,提升校园网速,将新资源及时推送给学生。此外,国内外不同的慕课平台优势不同,教师可以因材施教,指导学生对慕课平台进行选择。(4)国内外高校生态环境专业课教师已开设多门生态相关课程,思政课教师可以结合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哲学等课程讲授生态文明理念,通过不同学科积极渗透生态文明思想等措施,将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课程内容丰富。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模式构建探索

1.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模式中主要解决的问题

(1)组织和支持,让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大学生承担着人类文明延续的历史使命,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入的整体状态,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和必然选择。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要义不容辞地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这不仅是大学生自身需要,也是国家发展和战略目标实现的需要。实现大学生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如何让大学生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1],在这一关键环节中,积极引导、组织和支持,帮助大学生在参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至关重要。(2)让学生认识了解慕课的优越性,利用慕课提升学习生态文明知识的能力。部分学生认为在线课程不好完成,学校之间不能实现学分互认,导致学习成果不能被认可等问题。另外,学生面对新的学习形式,需要逐步认知,进而再熟练运用,有的学生会感觉负担增加。如何让学生乐于接受慕课教学形式,极大提高学习生态文明素质课程的效率,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3)创造网络学习条件。慕课是互联网+时代的学习革命,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能否顺利实施以及教学效果的高低,网络是关键因素。根据慕课平台大数据显示70%的学生都是用手机移动端进行慕课学习,只有30%的学生用台式电脑学习慕课[5]。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标配,教室、图书馆、宿舍、食堂、操场等场所如何保证学生观看清晰流畅的视频,是在线开放课程学习的主要问题之一,否则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学习效果差强人意。因此,各高校在实现无线网络校园全覆盖的情况下,能否低于社会收费标准或免费为学生提供高速的wifi,是本教学模式推广普及的一个限制因素。(4)改善学科壁垒导致的非专业类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堪忧的现状。慕课视域下的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不再受限于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完全自主选择学习的课程,网络虚拟的社交式学习,让不同专业的学生的思想与价值观相互碰撞,开阔学生视野,激发深层面的思考,同时,特点鲜明、见解独到的课程往往更容易受到学生的青睐。新的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体系应该是集网络化与趣味性为一体,可以即时、平等、自主的交流。

篇14

文明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教师要善于挖掘、利用教材中的生态文明因子,找到渗透点和结合点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一、巧妙点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

教材涉及生态文明的内容,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语汇积累、品词析句、理解课文等方面人手,适时地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比如,低年级语汇积累教学应把生态文明教育贯穿渗透其中。我们常见的狮子、熊猫、大象、老虎、熊等动物,生活在笼子里,它们为什么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它们自己的家园里?教育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生态文明,思考入与动物、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面对教材中无数纵横交织的生态文明教育契机,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仔细体味,自然地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于教学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二、相机熏陶,让学生在自行感悟中提升

第一,欣赏“插图”,直观形象。小学语文插图多达几百幅,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例如,教学《桂林山水》,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清澈的湖水,翠绿的山峰,倒映在水中的山影、树影。美丽的景色在学生心头唤起的感觉,会产生愉悦之情,并慢慢沉淀,使之产生保护美丽大自然的愿望,这就强化了生态文明教育。第二,欣赏朗诵,感知形象。小学语文课文都是编者从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中精心筛选出来的文质兼备的上乘佳作,如《三亚落日》《草原》《黄果树瀑布》等,本身就是很好的生态文明教育课文。教学时,可播放配乐朗诵,让学生通过声音感受自然景观的美丽,引导学生认识只有生态文明保护得当,自然的美丽才能得以永恒,使学生在熏陶中深刻感悟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第三,自我朗读,内悟形象。加强朗读,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会收到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效果。如教学《长城与运河》《迷人的张家界》这类课文,要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用赞美和喜爱的语气读出自己对大自然、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进而提升他们保护生态文明和自然资源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