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航天工程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航天工程专业就业方向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10 15:05:0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航天工程专业就业方向,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航天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篇1

从“神五”到“神十”,我国系列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在全国上下特别是在青少年中引发了一股“航天热”,很多高中毕业生希望报考航天专业,将来从事航天事业,为祖国航天事业的腾飞奉献终生。

那么,航天专业有着怎样神秘的内涵?若想投身于航天事业,应该选择什么专业?在大学时代要做好哪些职业准备?航天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又如何呢?

专业设置特点

航天是个令人向往又神秘的职业。为了推出本期专题,记者在做了充分案头准备后进行了调查采访,现在,就让我们按照航天器的发射程序走进航天类专业。航天器升空的每一个步骤都涉及很多交叉学科与专业,本文中所列举的,是每一个步骤所对应的比较重要的专业之一,其中有些专业既涉及航空类,也涉及航天类。

小贴士:载人飞船升空分几步?

第一步,随着倒计时口令,点火升空。逃逸塔分离。

第二步,助推器分离。一、二级分离,一级坠落。

第三步,整流罩分离,船箭分离。5次变轨控制后,航天器进入预定椭圆轨道。

第四步,太阳能帆板打开。

第五步,航天员执行空间任务。

第六步,返回大气层。

航空和航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又有所区别。前者是研究近地面飞行环境及物体的,而后者是研究大气层外高空飞行环境及物体的。航空航天类专业主要研究飞行器的结构、性能和运动规律,培养把飞行器设计制造出来并送上太空的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无论是飞机还是航天飞行器,都是综合科学技术的结晶,因此从广义上讲,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等都是航空航天技术不可或缺的学科基础。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近年来又催生出航天运输与控制、遥感科学与技术等新兴专业。

中国有7所国防院校,11家央属国防企业集团。涉及航天领域的专业,排名前三位的高校分别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其中尤属哈工大的航天专业实力强,毕业生中有很多已成为各领域的专家和骨干,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马兴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袁家军、海王集团总裁张思民等。

“关行器设计专业,一共包括三个方向:卫星、火箭和导弹。最开始觉得火箭和导弹都比较‘暴力’,所以高考填报志愿时,我选择了与航天工程紧密相连的卫星方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大四的小和介绍说,北航宇航学院下设三个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和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其中,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飞行器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受到航空航天飞行器工程方面的基本训练;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主要负责航天器送入太空后,对其进行制导和各种变轨姿态调整控制;而飞行器动力工程主要负责研制火箭发动机。据宇航学院的学生介绍,这三个专业中,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最热门,而选择探测与动力专业的人数则要少一些。

航天专业的学业与素质要求

航空航天类专业对学习者的要求是“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创新”。学生要学习和掌握航空航天技术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接受航空航天飞行器工程方面的系统训练,通过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可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毕业生在数学、物理、力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础比较扎实,在逻辑、分析、空间想象力、推理等思维上优势明显,知识面宽,适应力强,发展潜力大。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很高,申请国外大学奖学金的成功率也较高。

如果你想学习航天专业,那么,除了一腔热情外,还需要做好哪些心理上的准备呢?

由于航天职业的特殊性,从事航天职业需要三种精神。

1. 刻苦学习精神

航天专业要求高、课程多、任务重,要成长为一个合格的航天人,除了工科的基础课程之外,还要学习诸如发动机设计、自动控制理论、数字电路等专业课程。

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一个本科生成长为博士生,仅力学就要学习20几门,学生们每天自习到11点已是习惯性作息。

同工科专业一样,航天工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也很强。学生除了修完课程、掌握理论,还要懂技术。因此,动手能力强、有组织协调能力的考生学这个专业很适合。

2. 吃苦奉献精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被誉为“载人航天精神”。神舟成功发射,被大众熟悉的只有少数几个人,但是背后有数以万计的航天人在默默无闻地工作着。“飞行工作更多的是辛苦,而不是神秘。工作人员需要比较强的抗压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位在航天一院702研究所做航天测试测量技术与设备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的工作时间上朝九晚五,但是来了试验任务,就要加班加点不分昼夜地把它完成。具体到个人的职业,航天火箭与飞船的设计制造需要反复测试某些零部件、程序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比如像飞机上的“黑匣子”之类的东西,以保证飞行器、导弹等执行任务时万无一失,并获得飞行中或执行任务时所需要测量的参数。

此外,航天工作人员会经常去酒泉、西昌的靶场执行任务,而靶场是炮弹爆炸或飞船起飞、卫星发射的地方。

3. 团队协作精神

航天系统内部分工精细,一个课题需要众多研究者协作完成,团队协作精神在航天领域体现得更为充分。航天系统内部分工精细,一个课题需要众多研究者协作完成,有的时候自己的成果仅为别人做嫁衣裳而已,因此,在航天领域里少不了团队协作精神,一个人只能完成更多的任务,但是绝对不可能包揽所有的工作。正如一位在航天一院工作的孟先生所说:“航天是一项既神秘又平凡的事业,航天事业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许多行业、许多不同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科研管理人员共同协作,需要每个人都具有协作意识、吃苦耐劳精神以及奉献精神,安于自己平凡的岗位,做一个螺丝钉,不要太计较个人得失。”

需求趋势与就业前景

近几年,随着神舟飞船的频繁发射,航天专业进一步升温。有媒体报道,最被看好的12类专业中,航空航天专业名列其中。

据哈工大招生就业处负责人介绍,该校航天专业的学生在入学时成绩在全校是数一数二的,录取分数在全校最高,集中了校内的“尖子生”;在就业方面去向也非常好,主要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输送航天人才。学生毕业时国内的航天科研院所都抢着要。

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博士生导师唐国安教授预测,我国飞行器可供开发的空间很大。载人火箭发射成功,意味着我国准备开始对外空间进行和平开发,航空航天科技工业极具发展前景,对人才的需求会持续旺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党总支书记孟庆春介绍说,我国飞行器可供开发的空间很大,许多应该用到飞行器的民用领域目前还未开发利用,在私人使用上也几乎是空白,因此,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人才会是我国将来急需的人才。

航空航天产业将引发对航空航天人才的巨大需求,包括航空航天经营管理、航空航天飞机总体设计与研发、发动机研发与制造、零部件研发与设计、航空航天新材料研发等方向,其中航空航天产品光电通信技术、能源系统设计、力学及环境工程、计算机、仿真、可靠性技术等领域在内的专业人才缺口巨大。

“我想以后在航天五院好好发展,做一名总体设计师。”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小和2012年6月份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去了航天五院深造,完成了他儿时作为一名航天工作者的梦想。

据小和介绍,宇航学院的本科生毕业之后也能找到工作,比如他们班当年就有人去了航天火工、东航、西安飞机强度研究所、北京现代、东风日产、陕西鼓风机等企业。也有很多本科生选择继续深造,读研或读博,并且几乎都去了十大航天院所,如航天一院、二院、三院、五院和八院、沈飞、成飞、西飞等等。“飞行器设计专业是国家自建国以来持续扶植的产业。我国的火箭技术相比于美国俄罗斯还比较落后,为了日后的载人登月计划,必须研制出更强大的火箭。我很看好本专业的就业前景。”

未来十年是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需要更多更好的人才。为了加强对航空工程骨干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高水平、高素质的航空专业技术队伍,航空工业第一、二集团公司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院校设立了航空奖学金,金额每人每学年7000~11000元不等,以支持立志投身祖国航空事业的学子顺利完成学业,这对于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同学无疑是很好的选择。

同时,除了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等专业外,航空航天事业还涉及信息、能源、制造等技术的综合专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航空航天高科技领域的成果已不仅仅应用于航天飞船上,也在逐渐向电子、机械、汽车等领域渗透。也就是说,学习航空航天类专业的同学一样能在其他领域大展才华。

报考注意事项

航天人才≠杨立伟

高校航天专业的培养目标都是航天工程领域的技术与管理人才,而非培养宇航员。形象地说,航天专业出来的人才可以当戚发轫这样的总设计师或袁家军这样的总指挥。要是想当杨立伟一样飞上太空的宇航员,现阶段在我国只能报考飞行员。

身体条件要求

一些考生和家长误以为报考航空航天类专业,体检的标准要按照军检的标准来进行,其实不然。航空航天类专业主要是培养航空航天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对考生的身体状况没有特殊要求,同学们只要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指导意见》,就可放心报考。

篇2

关键词: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0-0145-02

引言

航空航天代表了科技和工业发展的最前沿,是促进国家科技发展、满足经济建设、增强国防安全和加快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加强航空航天类高校教育,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创新能力的航空航天类专业人才是服务我国战略发展的必然需求。航空航天类本科人才是高层次航空航天类人才的基础,培养适应国际竞争的航空航天类本科人才,是我国航空航天科技发展的关键。当前,以美、俄为代表的航空航天大国都建设了自己特色的航空航天专业院系,开展了多年的教学实践,具有丰富的经验。论文旨在通过材料的梳理,了解国外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国际一流大学航空航天类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学生培养特点等方面进行研究,从中总结经验,为国内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教改提供参考。

一、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

(一)美国著名航空航天院系

美国是世界上航空航天类研究最发达、人才培养最成功的国家,其人才培养主要依赖其国内的大学。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类教学与科研由航空航天系负责,下设三个部门,分别是信息部、航空系统部、飞行器技术部。信息部分主要研究航天系统有关的信息获取、处理、传输技术,如卫星通信、高空侦察、空中通信、集成防御系统等,负责教授导航、制导、控制、通信、网络、实时软硬件系统等课程。航空系统部门主要研究航空航天高复杂性系统的设计、制造、操作方法,教授最优化方法、故障诊断、系统容错等课程,建有人机实验室、空间系统实验室、国际空运中心、操控台研究中心、复杂系统研究实验室等。飞行器技术部门负责计算方法、流体力学、推进技术、材料科学、结构技术等的研究和教学,建有宇航计算设计实验室、空气涡轮实验室、宇航微小结构协会、空间推进实验室、先进材料和结构技术实验室等。

斯坦福大学航空航天系隶属于工学院,承担航空专业的教学科研任务。该系的研究领域包括空气弹性变形及流体仿真、飞行器设计与控制、应用航空动力学、空气声学计算、流体动力学计算、动态系统计算、机器人控制、复杂材料与结构、湍流模拟、推进、高超声速流体、导航、控制系统辨识与优化、卫星工程、湍流与燃烧等。

(二)俄罗斯著名航空航天院系

俄罗斯也是航空航天强国,开设航空航天专业的主要学院有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西伯利亚国立航空航天大学。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建于1930年,拥有12个学院,56个系,128个实验室,3个设计局,几个计算机中心,一个实验工厂,一套运动航空训练设施,一个莫斯科附近的飞机场,两个科研机构(应用力学和电气力学,低温研究)。该学院通常以数字编号代替学院名称,从一院到十二院分别为航空工程院、发动机院、控制系统院、信息与电力院、无线电电子学院、经济与管理院、航空航天院、机器人与智能系统院、应用数学和物理院、应用力学院、人文科学院、预科院。西伯利亚国立航空航天大学拥有空间研究及高技术学院和航天技术学院,设置了飞机制造系、航空发动机与能源装备系、飞行器管理系统系、航空导弹技术系、飞行器无线电技术系统系。

(三)欧洲著名航空航天院系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在其工学院设置了航空系,主要负责飞机设计制造方面的研究与人才培养,包括航空动力学与航空结构学两个研究方向。航空动力学方向包含流体基础、航空飞行器设计、控制、生物医学、环境与工业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航空结构学方向包括计算力学、冲击与损伤、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法国国家高等航天航空学院已经有90多年的历史,它位于欧洲航天业发展的中心地带,致力于培养顶尖的技术工程师,在研制协和式客机的工程师当中,有许多就是从法国高等航天航空学院毕业的。学院下设5个系和一个研究中心,分别是空气动力学、能源、推进系、结构与材料力学系、光电子与信号系、语言文化艺术系、航空宇航中心。

二、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一)学位与专业设置

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多数是本科四年,研究生二年,英国有本科3年,研究生1年。俄罗斯不同,如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预科1年、本科4年、硕士2年、博士3年。在学位设置上,各个院校有所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工学学士、航空航天工程学士、航空工学学士、航空航天工学学士、航空工程理科硕士、航空航天工程学士、航空与宇航工程学士、航空学理科硕士、航空与航天学理科硕士、机械与航天工程理科硕士。

(二)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课程体系

麻省理工学院(MIT)航空与航天专业是美国同领域中最有名的专业,其人才培养理念和课程设置世界闻名。MIT航空与航天系设有两个本科专业方向:航空与航天科学工程专业和航空与航天信息科学工程专业,两个方向的课程设置都建立在航空航天基础(核心)课程上,下面分别以A和B代指这两个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全校统一要求课程和系课程构成。全校统一要求课程包括基础科学课程(6门)、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课程(8门)、科学与技术限选课程(2门)、实验课程(1门);系课程包括系核心必修课程、专业课程、试验与进展课程,其中系核心必修课程包括一体化工程I、II、III、IV,计算机和工程问题求解引论,自动控制原理、动力学、随机系统分析、微分方程;专业课程中专业A包括空气动力学、结构力学、推进系统引论、航天工程中的计算方法,专业B包括航天系统的评估与控制、数字系统实验室介绍、实时系统与软件、交互系统工程、人为因素工程、自主决策原理;试验与进展课程包括飞行器工程、空间系统工程、试验项目I、试验项目II、飞行器进展、空间系统进展I、空间系统进展II。

(三)学时学分要求

1.学分组成。课程学分组成考虑教学环节,如MIT飞行动力学课程,总学分12分,构成包括课堂3分、实验1分、预习和复习8分。另外还有无学分课程,课程必修但无学分,如普林斯顿没有学分制、强调上课门数,斯坦福大学基础课程要求5门航空航天基础课程,专业课程4选3。英国大学一般不设立学分制,所有学生都按部就班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

2.学分要求。美国大部分学校有明确的毕业学分数要求。如MIT航空航天工程系根据培养计划设课程学分,又分成4类,分别是核心课(core)108、专业领域课(professio-

nal area)48、实验和综合应用(experiment and Capstone)30、非限制性选修课(unrestrictived elective)48,总学分大于234学分。但是在学分数量并不统一,差异很悬殊,如密歇根128学分、MIT大于234学分、宾州州立132学分。航空航天专业必修课比例很高,有的高达90%以上,如斯坦福、佐治亚理工、普渡。另外还有只要求课程而不要求学分的,如普林斯顿毕业要求共36门课。

3.学时要求。有些大学要求学时达到一定数量,如悉尼大学本科至少192学时,研究生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至少144学时。斯坦福大学研究生基础课程设置门数要求,其他按学时要求,数学(6个学时)、技术选修(12学时)、人文社科类选修(45学时)。

三、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专业培养特色

归纳起来,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在专业培养上具有如下特色。一是国外著名大学航空航天专业设置宽、窄各有特色。美英等专业设置以宽口径、大类培养为主,基本不针对特定航空航天器划分专业,学生专业方向只是体现在个别课程的选择上。俄罗斯、乌克兰等的专业划分细而精,如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几乎整个大学的院系专业就代表了航空航天器的各个不同部分,专业面向具体而明确。二是国外著名大学航空航天专业课程体系具有少而精且多样化特色。美英等课程每学期课程数量相对较少,但课业工作量不少。学生毕业所需学时学分也不少。美英等航空航天专业的课程必修多、选修少,完全学分制的作用并不明显,反映了航空航天专业的特殊性。课程学习课内外并重,还有较多实践环节、交流讨论、项目设计等。课程的环节丰富多样(如剑桥)。教授授课。三是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在通识教育上,在课程设置中有重视科技写作、科研道德规范、表达与交流、团队协作、人文素质培养和工程师就业指导。在专业教育上,强化多样化实践环节、注重专题课程和生产实习。四是注重综合素质和个性化培养。例如南安普敦大学设置有工程管理与相关法律的必修与选修课程,让学生学习在工程实践中如何领导团队、进行项目管理与风险评估、做出决策以及熟悉与之相关的法律知识。还会从工业部门请来客座教师来协助授课,并安排有相应的实践环节。针对个性化培养需求,在课程设置上具有较大的选择基数。

四、总结

航空航天类本科人才是高层次航空航天类人才的基础,是航空航天类研究生人才的后备军。论文主要对国际一流大学航空航天类专业学位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学时学分要求点等方面进行了梳理,总结了人才培养特色,为国内航空航天类专业建设和教学教改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田正雨,李桦.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类本科生课程体系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1).

[2]MIT航空航天系战略计划[Z].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教所译.1991.

篇3

【关键词】应用型 汽车服务工程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的背景下,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将学校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以服务地方为己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走以“应用化、特色化、地方化”为特点的发展道路。作为新升格的本科院校,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核心任务,努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建设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汽车服务业已发展成为一个极具发展空间和潜力且要求越来越高的技术服务性行业,但高素质、高层次汽车服务人才的严重缺乏已成为制约国内汽车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的瓶颈。出于培养广西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汽车服务人才的目的,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在首批申报的6个本科专业中申请设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经教育部批准,从2012年开始招生,由此成为广西第二所举办该专业的高等院校。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一、明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确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以举办该专业的宗旨及专业特点为出发点,同时也要根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发展趋势、区域经济对人才需求及地方性高校生源构成情况等诸多因素来决定。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主要承担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按照学院“产学融合、异科融合、工学融合”的教学方针,汽车服务工程专业遵循以现代汽车服务技术为主线,坚持实施融汽车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于一体的宽口径、厚基础教育, 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理论基础扎实、工程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面向汽车服务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其规格为:培养具有扎实的汽车产品知识及技术基础, 掌握必要的工商管理方面的理论、汽车市场营销、汽车维修服务、国际汽车贸易和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具备“懂技术、擅经营、会服务”的综合素质, 能够从事汽车产品设计服务、汽车生产服务、汽车销售服务、汽车技术服务、汽车运输服务等领域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复合人才。

(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

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领域所必需的机械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和汽车专业理论知识;能熟练阅读外文专业资料,有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具有本专业前沿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方面先进的科学知识。

2.素质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汽车服务职业道德;具备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身体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

3.能力要求

作为应用型人才,学生的能力体现在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三个方面。基本能力是指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沟通能力以及文献检索、资料查询以及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专业能力是学生应具备汽车市场调查和营销管理能力;具有汽车电气、电子控制技术分析能力;具有汽车技术状况测试与评估,汽车故障检测、诊断及排除等工程技术能力;具有汽车运用管理、汽车服务企业管理能力。综合能力是指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综合性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具备获取新知识、不断开发自身潜能和适应知识经济、技术进步及岗位要求变更的能力。

4.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用人单位普遍注重应聘者的职业能力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因此,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基础通用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 还应接受专业技能的培训,毕业时具备汽车维修工(高级)、二手车鉴定评估师、汽车营销师、汽车碰撞估损师、汽车保险公估师等职业技能素质,我们鼓励学生考取一个或多个与本专业相近的职业资格证书, 以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二、建立“本科教育+职业技能素养,3.5+0.5”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一般是指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一所地方应用型高校能否形成特色,关键在于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特色,能否培养出适应地方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人才。笔者所在的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针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提出了“本科教育+职业技能素养,3.5+0.5”的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将4年的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压缩为三年半完成,最后一学期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同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围绕培养汽车服务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坚持专业改革与企业需求相适应,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一致,教学计划与职业生涯相结合,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的原则。以培养和提高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际工作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以全方位能力培养为根本,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工学结合为平台,课程改革为根本,职业考证为入口,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用人要求课程设置专业理论教育实践环节教育师资建设”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逻辑建设主线,重实践建设强师资队伍,促进资源保障条件建设。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根据职业岗位需要的“基本技能”“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在加强专业理论知识教育的基础上,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技能为本位,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通过校内环境下的实习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具体实践,获得最为直接、有效的职业岗位经验,完成从学校到社会、从理论到实践、从模拟岗位到实际工作岗位的对接。

三 构建模块化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动态特征和极大的柔性特征, 能在保证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大学生基本素质培养和专业理论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并加以引导, 提高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根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将课程体系划分为通识教育、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三大模块,本专业毕业要求达到的最低总学分为20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模块的学分数为32学分(必修27学分,选修5学分),占总学分数的16%,包括《基本原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体育》《航天概论》《文学欣赏》等主要课程;理论教育模块的学分数为85学分(必修66学分,选修1分)占总学分数的42.5%,包括《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机械制图与CAD》《机械设计》《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营销与策划》《汽车服务工程》等主要课程;实践教育模块的学分数为83学分(课内实践36学分,集中实践47学分),占总学分数的41.5%,主要包括《金工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汽车拆装实习》《汽车故障检测诊断实训》《汽车营销实训》《驾驶实习》《汽车维修工培训及考证》《汽车营销师培训及考证》《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主要实践教学内容。该课程体系完全突破了高校传统的以学科为本位的学术化课程结构,充分的体现了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所需的“厚基础,多方向,重实践,强能力”的课程结构特点。

四、结语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汽车服务工程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 开拓创新。只有不断推进教学改革,积极探寻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力度,才能保证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 校企 “3+1”合作办学

1.国内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我国飞机保有量和需求量快速增长,以及为实现从“航空航天大国”向“航空航天强国”发展、提升航空航天工业水平而实施的“大飞机”等项目产业政策的推进,我国对飞行器制造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加大。近些年,各类高校依托教学科研优势,不断加强或开设了飞行器制造方面的专业,提高了行业参与度。至今,办此本科专业的有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等十多所高校。各高校依托自身的优势,积极开展专业特色化建设,培育自身的专业特长。如西北工业大学偏向于CAD/CAM集成的数字化制造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突出于板料成型技术专业教学和实验、中北大学以飞行器特种制造为特色等,形成了面向飞机制造、适应航空航天发展要求的课程培养体系,培养出一批具有飞行器制造工艺技术的航空航天类人才。

从2002年开始,我国高校开始重视本科专业教育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并以此为依托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如带领学生深入企业进行现场教学、企业人员为学生讲课(讲座)、征求企业意见制订专业培养计划、订单培养等。我校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主要面向航天航空飞行器产品制造等相关产业培养钣金、铆接、装配技术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由于本专业开办时间短,目前我校在飞行器制造工程人才培养方面仍处在探索阶段。加强实践教学已成为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而其中最有效的途径是校企合作。

2.校企“3+1”合作办学的优势

3+1校企合作办学指前三学年的培养在校内进行,第四学年除部分课程及实验教学在学校完成之外,其他现场课教学、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均在企业内实施,以强化学生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简称“3+1”合作办学模式。校企合作办学“3+1”模式,这种合作教育能够实现工学结合,为学生提供在真实工作环境下学习的机会,是实现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与就业联系最密切的一种教育模式。

由于有很多限制条件,学校无法投入过多资金购置像企业的一些精密加工设备作为教学仪器设备,所以学生在校内学习期间只能在理论上了解基本成形原理和方法,根本看不到实际的设备及生产工艺过程,也就无法掌握一些知识。而合作教育提供的教学手段和设备资源,弥补了学校的教学条件的不足,解决了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甚至落后于生产现状的严重问题,实现了校企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

学生在航空航天企业生产实践过程中会认识到,一个不受社会和企业欢迎的人是无法发挥才干的。到企业后,学生清楚地了解了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目标,了解了作为飞行器制造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重点掌握的知识,明确了学习目的和方向,增强了学习主动性。在专业知识对生产过程发生作用的亲身体验中找到了成就感和危机感,提高了学习兴趣,明确了专业思想,树立了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使就业观念和定位更符合社会与航空航天企业的需求,且学生就业之后,表现出的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都明显增强。

3.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校企“3+1”合作办学模式探析

我校长期以来,一直与一些航天企业有着较好的合作关系,并与其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如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柳州长虹机器制造公司、桂林航天电子有限公司等。这些公司每年都会吸收一批本科毕业生,以补充和优化专业技术人员结构。本科生在外语、计算机及基础知识等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但普遍存在本科生专业知识与航空航天生产过程的需求脱节比较严重、独立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薄弱,同时表现出对社会及企业的了解甚少,融入工作环境的协作精神比较欠缺等问题。这正是毕业生和企业共同担心的问题。这些公司在航天专业技术领域与我校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在培养学生过程中需要的全部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见校企及学生三方都有合作办学需求的基础。

3.1合作办学模式的定位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采取校内培养和企业联合培养的方式,即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部分。学制4年采用“3+1”模式,即3年校内通识类课程、大类学科基础课程、核类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验教学,着重加强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锻炼和培养;累计1年(主要集中在第四年)校外企业核类部分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重点是最后一个“1”的环节,具体而言在这一年的校外企业实践教学环节中实行“部分专业课+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的集成化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3.2“3+1”校企合作办学的主要特征

3.2.1规范选拔机制,组建一支优秀学生队伍。第四学年初,学校需要在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组建实验班进行统一编班授课。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前三年在校成绩及获奖等综合素质表现,择优选拔出一定数量的学生,成立“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3+1’校企合作试验班”。规范的选拔机制应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也是对低年级学生的一种激励。再则,一支高素质学生队伍是校企合作有效办学的重要保障。

3.2.2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和实施培养计划。试验班的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应由我校机械工程学院牵头,与企业共同协商制订,将学校教学过程和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掌握一定飞行器构造、飞行器制造工艺与工艺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基础上,具有钣金、铆接和装配等基本操作技能,能够从事飞行器产品零件的设计、生产及装配、工厂生产管理和服务于第一线的工作的能力。实验班往往会加入部分企业需要的专业课程,学校无法完成的可由在企业中聘请的兼职教师到学校讲授。部分实践教学依据学校实验设备条件和企业生产进度协调安排。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选题应尽量来源于企业的生产实际。

3.2.3建立校企双向管理制度。学生实践活动期间,不仅要保障学生安全和日常教学活动,还不能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因此,应严格实行校企双向管理制度。学生的劳动纪律考核应由企业负责,尽量与员工保持同步。校企双方应各派一名专职辅导员,有利于学生日常行为和具体事务协调与管理。由于航天企业有其特殊性,教学管理程序要适应航天企业产品研制与生产中的相关保密规定。

3.3“3+1”校企合作办学实施的保障措施

许多学校在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的过程中,企业合作积极性不高,教学主体在实施过程中缺乏企业的实际参与和互动等问题。为了实现校企双赢的合作关系,保障校企关系持久稳定,要在以下两方面下工夫。

3.3.1寻求学校、学生与企业三方协调。学校有教学任务,学生有就业任务,而企业有其生产任务,校企合作教育应该在学校、学生与企业三者间寻求协调和统一,在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二级学院和专业教师的精心组织与周密安排下,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加强与企业兼职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校企之间要协同制定相应制度,明确各自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职责,成立专门部门,负责协调校企合作各项事宜,真正做到有政策制度的保障。特别要健全学生在企业实践学习阶段的教学质量考核与评价体系,优化企业对试验班毕业生的择优录用机制。

3.3.2培养高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近年来,为了加强师资力量,学校引进不少拥有博士学位的毕业生补充到我校飞行器工程专业教师队伍中,他们虽然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但工程实践背景比较薄弱。因此,师资队伍建设中,除注重学历、年龄和职称结构外,还特别强调教师的航空航天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和工程实践背景。为了加强专业课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要鼓励或创造条件让来自高校或没有一线工作经历的教师到相关企事业单位挂职,增强实践能力,以促进校企合作教育的开展。

4.结语

合作办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在合作教育所有效益中,适合人才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利益的核心。校企合作办学让高校走向企业,也让企业走进高校,将高校的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有机融为一体。这种办学模式对促进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人才培养思路非常有利。

参考文献:

[1]蔡向朝.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形式与内容[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志科学校学报,2005,23(5):23-27.

[2]张凌云,周丽琦,王巍,贺平.厂校合作办学模式在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中[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9,26(4):27-31.

篇5

历史上,远洋航海技术的兴起,导致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开辟和近代科学的一系列成就,开始了一个“全球文明”的时代。当今载人航天技术的兴起,则使人类走出了地球摇篮而到达浩瀚无边的太空,开始了“太空文明”的新时代。距地面100千米以上的太空是继陆地、海洋和大气层之外人类的第四个生存环境,那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它比地球上可利用的资源要多得多,其中包括太阳能、强辐射、高洁净、高真空、微重力、高远位置,以及月球、火星、小行星上的地球稀有矿藏等,开发它们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不断努力扩展自身的生存空间,其活动范围经历了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大气层空间,再从大气层空间到太空的逐步发展过程。人类活动范围的每一次扩展,都是一次伟大的飞跃,增强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促进了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

为了开发太空资源,人类现已研制和发射了两大类航天器――无人航天器和载人航天器。1957年10月4日,人类在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谁曾想到50多年后的今天卫星会有如此广泛的用途,它已成为当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为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使这近60年的发展程度超越了过去几百年的发展。

航天是人类对未知的探索

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由于载人航天器可以由航天员直接操作,所以它可以开展复杂、多变的科研工作,进一步提高航天活动的效益,大大扩展航天器的功能和用途,对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有巨大推动作用。例如,利用人的敏锐观察力、分析判断能力以及机动灵活能力,可更有效地进行“观天看地”活动,它远胜于遥感卫星的能力;利用人所具有的灵活操作能力,可完成航天器在空间的装配、拆卸、检测、维修、更换部件、实验操作和对接控制等复杂任务;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随机应变能力,可避免和减少航天器发生事故,排除故障,化险为夷;利用人的智能与高度思维能力,可在太空进行有效载荷的实验研究,无论是航天医学和生物学实验,还是生产、制造药物与器件,大都离不开人的照料与操作,并要求有人来随时观察、记录、分析与处理数据,修改程序,处理意外情况和进行样品的补给等。

简言之,航天员在太空的主要作用可归纳为5个:飞行监控、装配维修、研究探索、太空生产、相互支持和照料。另外,航天器上有人,还可实现人与自动化的结合,相互取长补短,这比单纯自动化在工作效率、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方面都会取得明显改善。

载人航天技术持续的开拓性和高度的综合性,决定了它的发展方向新颖,思路开阔,涉及学科、专业广泛,从而使它有高层次、多途径和全方位的渗透性,对各种技术领域的前沿研究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其“裂变反应”比比皆是。载人航天技术与其他科技互相渗透后又可产生不少新的交叉学科,扩大了其应用范围。例如,形成了空间生物学、空间材料工艺学等新的边缘学科。其应用效益不能单纯以产品销售收益来衡量,而应主要体现在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开拓出新技术、高效益产业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等方面。

所以,中国在航天技术、综合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于1992年9月21日正式开始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该工程对中国的国计民生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例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体现了中国综合国力和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因为发展载人航天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水平、发达的工业基础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对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科技等诸多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它已经成楹饬恳桓龉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中国现已先后把11名航天员送入太空,这一壮举也像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拥有“两弹一星”一样,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注视,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和国际地位,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全民族的凝聚力。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带动了中国科技的全面、快速发展。因为中国载人航天技术集中体现国家现代科技多个领域的发展程度,同时又给现代科技各个领域提出新的发展需求,从而大大促进整个科技的发展,并为培养和造就航天科技人才作贡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实施以来,在组织实施13次航天飞行任务、突破和掌握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的过程中,取得了近千项国家级发明专利,推进了中国航天基础设施建设,使中国航天科技产业实现了跨越发展,并辐射带动了上述科学领域和工程技术快速发展,极大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前期着重于高远位置资源的利用,各种人造卫星均是利用高远位置资源有效地为人类社会服务,而在微重力等其他太空资源的利用上考虑得不多。1992年开始发展的中国载人航天主要是利用微重力资源以及其他资源进行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改善地面生产工艺,为人类创造新的财富。中国航天员在载人航天器内微重力条件下进行的基础物理、空间天文、微重力流体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和地球观测等许多学科的研究,也能取得不少在地球上很难甚至根本无法获得的科研成果。

航天与每个人的生活都不遥远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促进了太空资源的开发,为人类造福。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过程中创造的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知识等,带动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了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促进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岗位。这些新技术还广泛得到二次应用,或叫间接应用,即把用于中国载人航天器的热控制、环境控制、遥测遥控、太阳电池、航天服等技术分别用于地面通信、能源、医药、运输和消费品等相关的行业中,从而取得了很高的效益。

篇6

关键词: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课程;通识课程;航空概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144-03

一、航空类专业课程体系简介

在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航空航天类专业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飞行器适航技术和航空航天工程等7个。目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开设了前3个专业,均归属于航空工程学院。以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为例,在第1学期设置了“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导论”课程(16学时)、第2学期设置了“航空航天技术基础”专业必修课(32学时)作为专业学习的前导课。第1―5学期,学校设置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第4―7学期则按照飞机设计的各个子学科,设置了“通用航空技术”、“空气动力学”、“飞行器总体设计”、“无人机系统导论”、“飞行器专业英语阅读”和“飞行器专业技术讲座”等专业课程。

从课程设置上可以看出,“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导论”和“航空航天技术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专业基本情况和学科领域的整体性把握,属于专业通识性课程。而在专业课中渗透通识意识,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经过这两门课程的前期引领和必要的数理、力学知识的学习之后,学生再按照飞机种类和飞机设计各分支学科的特点进行专业课学习。可以说,“航空航天技术基础”的各个章节基本上对应了后续专业课的主要范围,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激波、升力、机翼结构、飞机稳定性和操纵性等概念尽管在“航空航天技术基础”课程中已讲授,但在相应的专业课学习中,学生仍觉吃力。调查发现,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专业课程数学公式较多,而数学、物理等公共基础课的学习效果一般,有畏难心理;第二,不知所学知识的应用情况,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针对航空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探索研究专业通识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的联系,对于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航空概论”通识类课程的建设情况

航空概论是学校面向非航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通识课程(24学时),内容主要包括航空航天基本概念、航空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我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学基础、飞行原理、航空发动机等[3],考核方式为期末半开半闭考试。此外,针对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nternational Scholarly Exchange Curriculum Undergraduate,ISEC)项目的双语版航空概论(32学时),内容较普通版更为丰富,更强调课堂参与和团队协作,考核方式为平时作业、表现和期末设计报告。

航空概论被列入学校的特色课程组合中,除航空专业外,其余专业的学生均须从特色课程组合中选修一门。学校每年的本科生招生人数近7000人,日常教学任务较为饱满,考虑到学校招生专业包括财经类、管理类和艺术类等,学生数理基础参差不齐,在讲授时一般避免进行复杂公式的推导,多采用类比法和案例法讲解。

此外,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发展定位与传统的三所航空重点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其他高职高专类院校存在明显区别,市场上已有的航空概论教材并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的教学需求。经过多年的建设,学校主编并出版了《航空概论》教材,并将“航空概论”课作为学校慕课平台课程体系的第一批建设项目立项,通过网上课堂与实际课堂相结合的形式,探索“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在航空类通识课程中的应用效果。现在,此项工作正在稳步开展中。

三、航空类专业课程与“航空概论”课程贯通建设

为了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我们对航空类专业课程和“航空概论”课程进行了统筹处理,并尝试进行贯通建设,主要包括如下措施。

1.教具的开发和使用。“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导论”开设于第1学期,是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其中理论课为8个学时,主要介绍专业课程特点、发展现况和就业方向;实践课为8个学时,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设计制作飞机模型,主要培养学生对飞机的认识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专业综合性设计与制作”开设于第7学期,为专业必修实践类课程,为期两周,要求学生按照总体设计指标完成飞机的总体概念设计,制作出模型。

篇7

【关键词】创新训练 实践体系 拔尖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37-01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是1987年6月经国家航天工业部批准成立的,是我国第一个以培养高级航天专门人才和从事航天高技术研究为主的学院。作为国内航天主干学科最为齐全,规模最大的学院来说,培养具有航天特色拔尖创新人才一直是学院的首要任务,为此,学院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举措,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果。

一、教授治学,全员育人,推动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高校中的创新可有多种表现,自然科学方面的最高表现是对新知识的发现,工程技术方面的最高表现是创新方法,而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最高表现是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创新型人才。为此,航天学院充分挖掘自身学科和师资优势,积极推进学院全员育人的培养模式。

1.依托责任教授团队,进行团队育人的新探索

航天学院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规模最大的学院,拥有140余位教授。为充分发挥每位教授的智慧与力量,学院在各系、所、中心分别以课程教学为主、科研和研究生培养为主、基础研究和学生培养为主三大类,组建了36个有明确职责的团队。每个团队都设有责任教授、岗位教授等岗位,其中责任教授全面负责该团队的组织建设。各个团队都将育人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承担着学院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各项工作。

2.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学院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行政权与学术权应该分开,在于全员和谐为育人服务。基于这样的认识,学院采取相应的改革,从学术层面上,学院完善“教授会”制度,从教育教学方案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教授会”都发挥重要作用,保证了育人体系的科学内涵。从行政层面上,学院对原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两方面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成立本科生培养办公室,以学生为主体,为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合我院规模较大,专业层次多等复杂情况,经过多方探索与试验,学院决定采取育人二级管理体制,即学院和系所负责学生事务管理,各个团队负责学生业务与综合素质培养。实行二级管理改革后,促进了学院各学科专业教师间的交流;强化了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工作的互通与结合,有利于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

二、搭建学院创新训练实践平台,切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在当前科技竞争的新形势下,学院持续推进创新训练实践平台建设,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潜能。

1.学院创新训练课程体系建设

为切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使创新培养不断线,学院从2009年就提出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将学院各责任教授团队开设的创新训练课纳入到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在2013新版培养方案中,学院进一步整合完善创新训练课程体系,分阶段分年级按学生不同特点开设覆盖率达到100%的“创新训练课程”。目前学院共开设基础性创新训练课10门,综合性创新训练课10门。此类课程是学院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应用到本科教学的载体,以切实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

2.全新的“项目学习模式”

航天学院于2012年春季学期申请加入学校“基于项目学习计划”,成为首批试点学院。为此,学院在培养方案、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相应调整,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的鼓励政策,将“基于项目学习计划”贯穿于学生整个本科阶段。大一学年,学生可以参与“大一年度项目学习计划”;大二至大四学年,学生可以参加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单片机设计大赛等各类基于项目学习形式的课外科技活动。

在学院政策的牵引和鼓励下,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显著提高,全面提升了其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近三年来,学院学生获得各类科技竞赛奖励近450项,其中国际级(国家级)获奖比例高达54.6%。除此之外,参与“大一年度项目学习”的数量和质量也有大幅度提高,2012年度,我院共有291名学生参加“大一年度项目”,占学生总数的60.4%,结题率为85.7%。2013年度,学院共有450名学生参加“大一年度项目学习计划”,占学生总数的98.3%,结题率上升为91.3%。

三、积极倡导教学与考试方法改革,促进课程体系与工程实践内容的创新

1.深入推进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改革,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为培养“精英人才”,航天学院一直持续推进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改革,将教学改革做深、做实。从2011年开始,学院率先在本科生课程中提出教学方法与累加式考试方法改革立项工作。近三年来,学院教师积极投入教法与考法改革中来,共立项建设各级各类精品课和专业主干课近30门。在课程改革建设的过程中,教师们除了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内容的具体设计中,利用各自科研优势,充分考虑到当前最新行业发展态势和就业需求,加大对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为全面提高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依托“卓越工程师计划”和“工程领军人计划”,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2010年我院自动化、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工程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共五个专业加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2年12月,学院又获批成为首批“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试点学院。

以上两项计划实施的关键都是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实践平台,为学生进行工程实践与实习,更好的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提供帮助,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实际工程项目解决能力和项目研发能力。通过实施卓越和领军计划,学院积极联系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同时,不断拓宽与航天科研院所及知名企业的联系范围。到目前为止,已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805研究所等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学生的表现获得了合作单位的一致好评,为今后支持更多学生到企业进行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实习奠定了前期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鹏.项目学习:推进课程优化与改善的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1(4):93-96

[2]叶赋桂,罗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维叶赋桂,罗燕[J].复旦教育论坛,2009,9(4):19-23

篇8

【关键词】汽车应用 人才培养 教学成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180-03

“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汽车产业作为广西继食品产业之后第二个千亿元产业,其发展势头迅速,专业人才需求迫切,国家已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才列为国家紧缺性人才之一。广西作为西部地区,办学条件相对薄弱,伴随着高校持续的扩招,面临着更多的问题、矛盾与困难,必须依照现代高职教育规律探索出一套形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由笔者等教师完成的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汽车电气系统与检修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高职高专汽车专业‘双证书’制度推进及职业资格鉴定工作研究与实践”及相关区级教改项目为推力,科学革新,努力实践,历时六年,探索出一套在职业资格框架下的特色鲜明的“一体两翼”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辐射并带动其它院校汽车专业方向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一、教学改革的背景、思路

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指引下,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全面发展的能力观以及生命发展的基础观等新职教思潮得到了迅速发展,全国高职高专掀起了一场空前职改革命,许多高职高专乘此良机,在教育部推动的“211”高职示范院校、国家精品课程、国家教学团队、国家教学名师,以及100所骨干职业院校建设等方面收获颇丰,他们改变了观念,壮大自己,赢得了市场与生源。在这场职改竞赛中,其核心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打破原来重知识的学科体系,重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行动体系,实施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工学交替,走教学做一体化之路。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近年来已经建成万人大学,学院各方面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汽车专业由原来的一个专业建成现在由4个专业所组成的专业群,每年招生人数达到300人,但随之而来的是专业人数增长过快带来招生生源质量不高、学生上课听不懂、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用人单位调查等方式,反复论证查找问题:一是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行业需求结合不高,从而导致课程设置不合理,不能适应行业发展需求;二是教学内容安排过于理论化,与实际工作岗位脱节;三是教学方法与手段不够创新,不能适应教学需求;四是师资建设整体不协调,滞后于课程改革;五是实践环节与职业教育要求相距甚大,职业资格在内涵建设不够。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整套特色鲜明的“一体两翼”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以职业能力为中心,既满足学历教育的要求,又适应职业资格取证的需要。所谓“一体”就是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需求为目标”的三位一体主体方向构建课程体系主体。“两翼”是指大专学历教育的文化知识结构与中高级工的职业资格标准。

二、教学改革实践

(一)在职业资格的框架下按职教规律重构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课程体系。实行“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方案,在职业资格的框架下,按现代高职教育先进理念重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要素,革新教学手段与方法。首先,确定以培养高技能应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培养方案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其次,在课程的整合与开发上,将专业主干课程与职业标准相结合,把学历教育的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内容相互融合,把职业资格标准作为学历教育的内涵,引入到教学中来,根据中高级工的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课程开发、教学设计,实现“双证融合”;再次,通过“课题带动、项目拉动、比赛促进、迎评促建”,建设成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大力推进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最后,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分步推进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目前我们对汽车电气系统检修、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汽车构造、汽车美容四门课程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理实一体化改革。

(二)强化实践教学,多平台打造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结合区情、校情及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特别是近四年来,学校加大实践环节的投入力度,按汽车4S店的标准,打造“校中厂”,按课程建设需要,构建了“课堂实验实训+多平台整周综合实训+拓展性实践”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强化课堂实践教学。第一,增加课堂实践教学的时数,要求专业基础课程每门都应有课内实验实训课,应用性课程试验实训课不少于25%。第二,既要开设汽车常规保养、内饰拆装、汽车悬架拆检、汽车清洗等技能型的实训课,也要开设汽车油耗检测、汽车排放检测与分析、汽车测滑性能检测等原理性实验课程,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多平台搭建综合实训。我们依据就业方向,在实践环节我们分为五个模块,即为汽车机修方向、汽车电工方向、汽车美容养护、汽车销售与保险理赔,且为每个模块方向都构建了多平台的多维度的实践体系。如汽车电工方向,我们有汽车电气实训室、汽车电控技术实验室、整车故障实训室来满足学生在不同学习层次与过程对实践环节的要求。

(三)解放思想,内培外优,打造双肩挑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师资队伍建设方针,强化内训,通过建立一套合理的专业教师职业核心能力测评体系,要求专业教师既要能讲,还要能做,有较强的课程组织能力,有较好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既要做主导,又要做辅助工作,实现角色的转变,突显学生主体的地位。我们的做法是“转变观念,敢于挑战,勇于承担”,即深入掌握职业教育内涵,注重学生全面提升,敢于到企业中磨练自我,提升技能,敢于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转换角色,言传身教,学生受益,自身提高。

同时,我们从校企深度合作的企业一线聘请能言技优的骨干技师来校承担一定量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工作。

(四)校企共建,实施“全过程多维度的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在学校统一部署下,以“深圳美鹏订单式”、“中国博士培训”合作为契机,由学校、行业、企业3方联动,全面合作办学、全程合作育人、全员合作就业。基于企业真实工作过程,实施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同开发专业课程、校企共同建设专业教学团队、校企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共同实施专业教学、校企共同开展教学评价、校企共同负责学生就业等多维度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达到多方共赢,校企合作发展的目标。

(五)扎实推进人才培养建设,全方位打造机制与制度保障

在纵深推行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改革中,各高职院校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高职院校过于强调课程体系解构与重构,而忽视建构一套与课程改革方案相适应系统化的质量保障体系。为此,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行工学交替、能力递进“332”模式,即在课程安排上我们采用将学生三年分为八个时间段,利用寒暑假,灵活安排学生在生产旺季(下半年)和企业中实践,生产淡季在学校学习。安排见表1所示。

同时,我们针对理一体化课程、校内实验实训课程、顶岗实习的需要,不断的改革探索,成功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机制与制度,见表2所示。

三、教学改革成果

(一)推进了汽车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建设

项目的实施,有效推进了学校汽车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高质量教学平台的建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已建成广西特色专业;建成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汽车电气系统检修、汽车构造等3门区级、校级精品课程;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汽车美容教材被列为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立项建设了汽车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011年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荣获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获得50万元资金资助,汽车电气系统检修及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被认定特色课程。这些平台建设为高素质应用型高素质汽车应用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推进了学校实践环节建设,改革实践教学

经过多年建设,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汽车专业先后获得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实验室项目2项,获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1项,加学校持续投入,总计近五年来投入达到了600万元,实践场地达到6000平方米。实验室正从传统的汽车实验室中过渡到适应社会发展的培养现代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需求。2010年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被评为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三)促进学校汽车应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项目的实施,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校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专业技能训练、职业资格培训与考证、社团活动以及社会实践,表现出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与好评。学生组队连续参加了二次广西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010年荣获第四名,2011年在全区16个参赛学校中荣获第三名。

职业技能鉴定方面成果喜人:2007年申请并获得批准成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2007年培训与考证人数为250人,2008年培训与考证人数为310人,2009年培训与考证人数为365人,2010年培训与考证人数达到400人,成为桂林市汽车方面最大的培训与鉴定机构;鉴定站每年被桂林市劳动局评为“职业鉴定先进单位”,培训教师多次荣获“职业鉴定先进个人”称号。

汽车专业毕业生历年来都达到并超额完成就业指标,就业率均达到96%以上,位居广西各高职高专院校的前列,学校每年荣获自治区就业先进单位,并获国家就业先进单位一次。

在2003年的迎评及2012年申本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汽车专业作为学校拳头专业,其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得到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学校首批6个本科专业之一。

(三)研究成果受到关注和好评

课题组成员完成了广西教育厅的相关教改课题2项,通过了相关部门的鉴定和验收,项目成果得到了同行专家的肯定,在研区级教改项目2项,公开出版规划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广西优刊6篇,其学术观点多次被学术界引用;课题组撰写的“产、学、研三结合开发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型人才”获《中国汽车报》主办的首届中国汽车人才论文评比二等奖,获奖论文己收藏于由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的《汽车创新与人才战略》论文集。多年实践与探索而形成的“一体两翼”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受到兄弟院校与企业的高度赞扬,其中广西师范大学(汽车专业大专层面)、桂林市交通学校、桂林市技师学院在汽车人才培养方面也借鉴了该教学成果。

四、成果的创新点

第一,汽车应用人才培养从地方院校办学定位、服务面向社会、服务面向广西的实际出发,较早进行了课程改革实践,充分把握现代职教理念,工学结合,在职业资格框架下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校情及区域发展需要的,特色鲜明的“一体两翼”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第二,对核心课程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按高职现代教育理念,进行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成立理实一体化教室,以企业典型工作案例为载体,按照由易至难的排序,分阶段设计了相应的学习情境及教学方法与手段,并开发相应的学习工作单、教学实施计划、助学课件及互动式网络学习平台。

篇9

【关键词】电子发展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子产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产业规模、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为我国经济增长起了很大推动作用。但事实是改革开放的这30年,中国电子行业的发展并不乐观,这是个缓慢发展的过程,我们与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

我国是一个电子大国,但非强国,如电子行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技术依赖较强等老问题依然是我们在走向电子强国中需要去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我国电子基础行业的生产能力与技术能力的落后,直接使我国只能是国际信息产业中的跟随者。而且随着电子产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也使我们面临着产业的新问题,如内外资企业差距继续增加,使我国本土企业受到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国内企业缺乏面对国际贸易摩擦的经验,电子产品出口不断受阻;随着国外持续将消耗大、低端产品的生产转移到我国,使原材料、能源等生产要素供给紧张状况进一步突出。虽然看似中国出了很多大型高科技企业,如海尔,华为之类的,每年也出口很多的电子产品。但是作为电子控制系统核心的芯片,80%以上都需要进口。

有个曾经从事电子工程师的商人说“中国只是工厂,只需要工人”。虽然这种说法很消极,但事实上也反映了中国的现状。中国虽然每年都生产出大量的电子产品,有的还出口到国外,但中国很多电子产品的核心技术却是国外的,这样就使中国在这方面的收入只是很少一部分的劳工费,却让国外拥有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企业赚取了大部分利润。

在电子教学岗位多年,简单对电子行业的发展做一些推断与预测。电子界正在向智能化、微型化发展。这些都可以从电子方面的历程可以看出来。以前,电子行业是纯电子的,就是模电数电的基本组合。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Fairchild(仙童)公司首先推出了第一款单片机以来,电子行业就基本上进入了一个飞跃,也就是智能化时代的标志。看准未来电子的发展方向,对于我们电子专业的学生在此行业中如何学习,如何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现就电子的三个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一、电子装配工及PCB制造业方向

当前,电子产品与人们的生活已经密不可分,大到国防、航天。小到半导体收音机、手机,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我们对电子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不可避免地需要大量的电子装接与调试的技术人员。

电子装配工应积极掌握静电放电的基本原理及其防护知识,穿孔安装技术和表面安装技术的工艺知识,熟悉IPC工艺标准。会识别和测试常用电子元器件,熟练掌握焊接技能和表面元器件的返修技术。具备在电子制造企业一线高技术岗位(测试技术员、SMT技术员、物料准备、Qc、Q1等)工作所必需工艺知识和工艺技能。装配同时为后续的PCB设计奠定基础,对于PCB制造业在印制电路板出现之前,电子元器件之间的互连都是依靠电线直接连接实现的。而现在,电路面板只是作为有效的实验工具而存在;印刷电路板在电子工业中已经占据了绝对统治的地位。对于想从事这一方向的电子技术人员来说,必须掌握焊接工艺、现代化焊接工具工作原理、PCB制作与设计软件DXP、电子仿真软件MULTISIM等。

二、现代电子产品(MP3/MP4,手机等)的维修及通信方向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新时代。新的产品,新的技术层出不穷,电子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电子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电子技术正在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世界。未来一线生产的应用型电子维修人员的需要则是十分必要的,企业迫切需要一些与之相应的维修素质过硬的技术保障队伍。

掌握通讯技术、现代电子电器的装配、维护及维修测试技术,能独立完成通讯设备维修、电器设备的装配工艺及流程、调试与维修等工作。就业岗位非常灵活,不会局限在一个岗位上,可以从事电子信息产品生产企业基层技术人员,或在工程部做产品设计改良,也适合自己创业做电脑维修或家电维修行业的维修工程师岗位。

三、现代的产品(单片机,CPLD/FPGA等)开发方向

单片机的发展使得产品走向了微型化,智能化的道路,要想产品具备核心竞争力,单片机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最近几年出现了CPLD,也就是大规模可编程逻辑电路,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硬件工程师靠PCB和通用集成电路过日子的状态,可以预先设计好端口和负载之间的硬件外部连线以及一切可以固化的连线,其他复杂的逻辑处理通过对板上的CPLD芯片编程,在这里PCB电路板的走线变得非常简单,逻辑关系通过编程即可实现,这就好比把集成电路和电路连线画到了CPLD内部,最重要的是它是可以随时改写的,这样也就不存在布线错误和产品升级开发难的问题。经常可发现国外的产品开发周期很短,升级很快,实际上,这和大量的采用CPLD器件有很大关系。试想一下,如果有一个大板,上面都是用74系列来做的,那就不可能升级了,一切都是固化的。而如果用CPLD来做,不但PCB面积很小,而且可以随时通过编程来改变不满意的逻辑关系,这就是CPLD的威力所在!

改革开放的这30年,中国电子行业的发展并不乐观,这是个缓慢发展的过程,与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这种状况下,电子行业在中国不仅具有挑战性,即行业起点低,技术相对落后等问题,而且也给了我们很多机遇和发展空间。认清中国电子行业的发展状况,不仅让我们对经济市场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让我们电子专业的学生看清了电子行业的发展状况和方向,让我们对未来从事此行业有了更多的优势。

参考文献:

篇10

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国内的专业教育机构也开始寻找各种出路。记者观察发现,一些IT知名企业已开始加入这一事业,对改变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起到了关键的助推作用。

能让学生“就业”的比赛

今年8月, 已经举办了两届的“H3C杯”全国大学生网络技术大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正式落下帷幕。令记者颇感意外的是,今年参赛的院校数量不仅大幅超过去年,报名队伍也多达380多支。在企业赞助的各类IT技术大赛席卷校园的今天,“H3C杯”的魅力显然耐人寻味。

“高校教学很难打破传统模式,也有一系列约束。而毕业生一毕业就要到用人单位和企业工作,又很难快速适应。过去,这二者之间一直缺少一个缓冲环节。和很多其他厂商举办的网络技术大赛不同,H3C的活动有实践、有培训,学生通过预赛、复赛、决赛等环节在技术技能及职业水平方面都有所提升,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为将来的就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H3C搭建的这个平台非常有效。”作为连续两年参加“H3C杯”并连续获奖的高等院校之一,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计算机系书记杨立向记者道出了他的真实感受。

一位获奖学生则告诉记者,参赛以来,他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合作的意义与价值。因为比赛的成绩是按照他和搭档两人的平均成绩计算的,只有两人一起努力才能赢得奖项。通过比赛,他还接触到很多与他年纪相仿的技术“牛人”,深刻理解了“天外有天”的道理。他认为,除了技术之外,“H3C杯”更重视一个人的整体素质,获奖后,他离就业“预备态”又近了一步。

在杨立看来,学校教授的理论知识及实验室中的实验,很多时候未必能和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往往需要通过“H3C杯”这种模式进一步强化。事实上,几年来,H3C一直在通过与全国众多高校、职校的深度合作,为在校学生提供网络技术的职业培训。截至2010年底,H3C网络学院已达280余家,每年培养的学生更是超过万人。为了形成优质的人才输出管道,H3C还为此发展了250余家人才联盟成员,直接向成员企业输送毕业生。与此同时,考虑到学生就业素质与企业用人标准的一些差距,H3C公司将大学生网络技术大赛与夏令营活动相结合,开创了网络技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教授学生网络技术的同时,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并提供现场招聘面试机会,一边依托大赛促进教学,一边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

从“一技傍身”到“更职业”

“这两年,虽然不少人是拿着各种IT认证证书来面试的,但一旦涉及实际操作层面的面试考题,他们根本就解答不出来。现在的一些网络技术培训,与实际应用结合得太差,会答题甚至就能取得相应的认证,这样的工程师放到企业中却什么用都没有。”北京山海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一位项目经理曾向记者如是倾诉他们在招聘中的苦恼。尽管基于校企合作的各种网络技术培训已充斥大学校园,但由于一些培训只重理论和应试,忽略了与企业实际应用环境的结合性教学,学生耗费大量精力、财力换来的一纸证书,依旧难换好前途。

广东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的鲁顶柱老师表示,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接触到来自企业一线的问题,对学生很重要。通过和H3C及其授权公司的合作,由具备行业项目背景的H3C工程师到学校中为学生讲课,对学生将理论与真正有价值的实践相结合帮助很大。H3C全球技术服务部副总裁李林指出,H3C的三千多家合作伙伴对于专业的网络工程师均存在迫切的用人需求,这说明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急需这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如果在网络技术专业学习的学生,最终能够在这个行业内相对优秀的企业中就业,对学生和企业来说,实际是双赢,最终还会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

篇11

[关键词]内涵式发展 应用型本科院校 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李宝媛(1980- ),女,河北廊坊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电子工程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杨耀稳(1970- ),女,河北文安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党建;钟(1984- ),男,河北承德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河北 廊坊 065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3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内涵式发展战略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JXH2013-2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041-01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必然选择。

一、内涵式发展战略的意义与要求

内涵式发展战略是为实现高等教育全面改革和发展提出的重要决策。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教学规模不断扩大。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发展的同时,也肩负着提升教育质量、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的重要任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诸多高等院校彰显特色、谋求发展的需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和十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正如杜玉波同志所言,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求高等学校切实转变发展观念,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人才培养作为首要职责,把人才队伍作为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把质量特色作为竞争取胜的发展主线,把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把学科交叉融合作为品质提升的战略选择,把产学研结合作为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这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内涵式发展战略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机遇与挑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高校大致分为三类,即科学型(学术型)、工程技术型(应用型)和职业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应用型本科院校,如诸多新建本科院校、地方性本科院校等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培养面向实践工作岗位的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依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现实需求,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当前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存在教育规模与质量发展不协调、办学趋于同质化等问题,内涵式发展战略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内涵式发展战略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指明了发展道路和方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想培养出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提高自身竞争力,必须转变传统的外延式发展模式,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另一方面,内涵式发展战略也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在办学定位、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特色创新等方面要敢于探索和实践,加快改革步伐,提高办学质量,培养适应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三、内涵式发展战略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途径

1.明确人才培养理念。教育理念是决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应用型本科院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首先要更新观念,转变教育理念。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与岗位相结合的教育,应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思想品德、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培养模式,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厚基础、宽领域、广适应、强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性,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之更好地适应职业和社会发展需求。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第一,优化学科和专业设置,彰显办学特色。学科专业结构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将学科专业设置放置于社会与经济发展需求的动态系统中,以劳动力市场和职业岗位的变化与需求为着眼点,探索交叉学科和新兴专业,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形成符合高校自身特点、结构合理、特色突出的学科和专业体系。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做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并重,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第二,创新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教育质量。目前,很多高校仍然采用大班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人数过多,教学过程中缺乏互动和交流,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要切实提高教学质量,需要鼓励小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运用启发式、参与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加强网络精品课程建设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还要充分利用社会和企业资源,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市场和企业需求相结合,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此外,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树立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等理念,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和方法的训练指导,倡导多元化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三,完善质量评价体系,形成合理引导。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评价,要考虑高校的行业定位、区域定位、特色定位等,注重引导其形成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对于学生和教学的评价,要改变一张试卷、一场考试的评价方法,实行知识、技能、能力综合考核,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评价。

3.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基础。应用型本科院校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须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第一,拓宽教师选拔和任用标准,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引进高层次人才充实一线教学队伍,聘用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和企业家担任专兼职教师,鼓励教师参加校外学习、学术交流等,优化专兼职教师结构。第二,加强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教育。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要加强对青年教师专业教学技能的培养,重视其教学基础能力的训练,同时加强其教育伦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职业道德等的系统培训,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第三,围绕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调整教师评价办法和教学业绩考评办法,引导教师统筹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打造教学能力强、专业技术能力强的优秀教师队伍。

4.建设优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展现了高校的办学特色,对学生有着持久而深入的影响。应用型本科院校坚持内涵式发展,要建设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在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上下功夫。积极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校园文化,大力弘扬崇尚科学、探索真理、独立思考、注重创新、奉献社会的精神,通过校园文化品牌和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等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诚信教育、制度规范等形成优良的教风和学风,打造优秀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5.加强对外开放与交流。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同质化问题凸显。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想提升办学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应开放办学思想,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交流和合作,立足国情和校情,积极借鉴其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利用优质的教育和教学资源,引进适合学校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的专业和课程,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加强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合作,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高校与用人单位的良性互动,在行业企业中锻炼和培养人才,为行业企业提供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小虎.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解析及其人才培养体系建构[J].江苏高教,2008(1).

篇12

【论文摘要】人才类型结构调整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人才类型调整本质上是一个如何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以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的问题。人才培养类型调整中应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在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关系上,应对接和适应社会和未来;在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上,应加大实践、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在人才类型上,要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践关系上,要拓展实战空间,提升动手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要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的战略目标。教育结构调整是适应时代要求和面向未来的大战略,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教育领域的重要内容。高等教育结构包括规模结构、区域布局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层次和类型结构等。笔者仅就人才类型结构调整作一探讨。

1、人才类型调整本质上是一个如何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以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器求的问题。

伴随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在校大学生总规模已增加到2009年的2700万人。在笔者看来,高等教育的适应性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数量规模问题了.更重要的是人才的质景、规格和结构问题。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成为了继下岗职工之后最受关注的社会群体之一。原本社会需求大、专业热闹、企业急需的一些专业毕业生也出现了 “就业难“。这一问题的凸现对高等教育自身提出了挑战。

伴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会发生变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取向推进“五化”要求高等教育在人才数量、结构、质量方面大力度的高速和转变。

2、在专业结构与社会器求结构关系上,应对接和适应社会和未来。

提高学生知识结构应对市场的的适应性,首先要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找准专业的对应性。目前不同类型的高校都在探索自设专业方向并根据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调整和自设专业。专业面拓宽和新专业的设立已成为各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其次要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在所学专业向跨学科、跨专业发展。学生入学后进入相关的专业院系学习.但专业归属并不是意味着‘’一锤定终身“锁定学生的学习取向和发展方向.近些年来许多高校在课题设置和学分规定上加大了跨院系、跨专业选课并认学分的举措。还有些高校探索给予学生入学后一次“转专业”选择的机会。一般高校和职业类院校更是根据自身特点探索有差异的人才培养定位.由 “专业型转向通用型和适应型“。这些多路径的探索试验为人才培养对接和适应社会和未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在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上,应加大实践、就业、创业能力培养。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人才知识、素质、能力的需求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适应性和竞争力有了新的内涵。从需求角度看.市场和社会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而且需要运用专业知识付诸于工作实际的能力及开展开创性工作的能力。随着知识半衰期的缩短和经济社会发展新问题的出现即使对所学专业知识也有一个不断更新和根据工作实际学习新知识的需求。而更新知识和学习新知识主要路径是自身的再学习能力,即根据工作实际需要通过实践再学习的能力。

大学生毕业后经历的第一关是就业和创业。其由学生转变为一个建设者或创业者,能否尽快完成这一转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校期间是否具备了就业、创业的心理准备和技能训练。将传授知识与培养就业创业能力分离开来将学校培养视为是知识教育而将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推到大学教育之外社会环节是对现代教育体系的误解。近年来各院校推出的“百项工程”、“创新实验.“模拟创业“等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取得了积极的效果,这一育人模式的转换不仅提升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也积累了学生走入社会的就业创业技能。

4、在人才类型上,要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后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结构呈金字塔型。除培育创新型拔尖人才和基础理论研究人才外.育人的主要类型是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根据笔者对天津、山东、河北的调查,大学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要的失衡较突出的是职业技能人才的缺乏和创业型、复合应用型人才的不足。前者是指既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又具有较高操作技能的毕业生后者是能在工作中或在市场上适应环境变化开展开拓性工作或创业的毕业生。

在人才培养类型上应定位并重视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一方面目前我国普通本科生在学人数约tooo万人高职高专生在学人数tooo万人成人本专科及其它学历教育在学人数soo万人。无论是从学生结构看还是未来高教育规模扩展看.培养的主体应是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伴随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升级,专业分工工深化。无论制造业还是服务业对员工素质、技能、动手能力和开拓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电子信息、航天工业、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对有专业知识、技能较强的中高级技术型人才需求成旺。金融保险、物流、文化创意、会展、科技服务、社会工作《如商会、行业协会)等产业或部门亚待集聚有专业知识、能开展开拓性工作的人才。

定位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转变办学理念改变培养目标的理解错位和与社会需求的脱节扭转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校正在办学取向盲目地追求“研究型“,甚至不切实际地争上硕士点甚至博士点在专业设置上不能及时地根据社会需求结构变化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目标的倾向。

篇13

(一)人才供求出现结构性失衡

人才供求的结构性失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才供求的专业结构性失衡。根据近几年高职人才市场需求情况分析,社会主要对连锁、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对工商企业管理、商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少。二是人才供求的知识能力结构性失衡。近几年,企业对工商管理类高职层次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基层管理或管理操作岗位。相应地,高职层次的人才培养工作主要是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岗位技能的针对性训练,使其具备从事企业相应的具体经营管理事务的能力,但同时毕业生也存在着职业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因而也导致了用人企业的不满意。综合人才市场的供求关系分析,并不是人才市场上需求量不足,而是人才供求的结构性问题,高职院校必须综合考虑区域与行业人才市场需求的特点,做到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并能够提供一定的后续学习与职业发展能力,所培养人才的学识与能力结构才能符合企业管理与发展的需要,进而为管理类专业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

(二)复合型管理类人才紧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与完善,以及广西经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对经营管理人才从数量与层次两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以来,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增长迅速,2012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突破4000亿美元,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在政治、经济、商贸、商业、文化等方面多领域合作的桥头堡,对外经外贸、会展、涉外旅游等外向型人才产生了大量的需求。《广西“十二五”人才开发目录》中根据广西区各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的发展情况,明确了对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旅游等各类管理人才的旺盛需求,并指出其中复合型管理人才培养难度较大,培养周期长,需求尤为紧缺。

(三)小微企业发展提出新的需求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西要求到2020年体制内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18.5万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要求达到70%,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能力与知识结构在学历层次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观,为高职层面所留下的人才需求量并不大,但是市场需求是多样化的,小微经济实体的创立与成长,为高职人才的需求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工商总局2014年3月的《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情况报告》指出,同样的资金投入,小型微型企业可吸纳就业人员平均比大中型企业多4倍至5倍。2013年,广西小微企业(含工商个体户)130万户,从业人员400多万人,小微企业完成增加值5067.4亿元,占广西生产总值35.2%。2012年广西全区有609户小微企业成长为规模企业,新登记注册微型企业2.1万户;2013年有206户小微企业成长为规模企业,新登记注册微型企业2.15万户。数量众多的小型微型企业不仅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坚实基础,还成为了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吸纳器。在小微企业数量持续增长的同时,也反映出了在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等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方面的积累不足,众多的小型微型企业转型升级较为困难,发展后劲和活力不足。因此,市场对适应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管理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

二、广西高职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合理规划专业布局,开放协作办学

为解决人才供求的结构性问题,首先应考虑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专业布局进行合理规划。目前,广西的高职院校主要集中在南宁、柳州、桂林等中心城市,形成了一定的人才聚集效应,但同时各院校在人才培养、资源项目等方面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竞争。基于服务广西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立足于两区一带的建设,考虑各高职院校的办学积累与办学条件,进行专业的合理规划,形成面向不同经济区域人才需求、侧重培养的专业集群。在建设区域专业集群的基础上,明确重点优先建设专业、扶持特色专业,一方面有利于高校共享资源,避免无效建设;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企业招录员工成本,有效开辟就业市场。为了形成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协同局面,各院校应尽快实施开放式协作式办学。开放式办学是根据“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个对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人才培养必须切合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多样化需求,地方职业院校应从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出发,找准各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形成特色,避免专业建设的重复低水平竞争,通过错位发展打造特色,在特色上寻求突破,避免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培养,亦可有效促进各院校人才培养的协同合作,在创新与实践方面取得建设成绩。在人才培养上也可实行开放协作方式,充分利用同行院校、企业与市场的资源。建设校际间共享的实验室,以供管理类专业低年级单项性的、验证性的专业训练;高年级综合性的、特色性的、创新性的专业训练则直接到企业、到市场上去锻炼。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结合、院校间的开放与合作,全面、有效地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调整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以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由过去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调整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掌握了经济学与管理学基本理论与知识、掌握了管理类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由“实用型、岗位针对型”转变为“应用型、适用型”,强化实践与发展能力,一方面注重培养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要积极培养学生分析经济现象、企业经营管理问题及相应的解决能力,具备相应的职业发展能力,从而适应区域经济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

(三)优化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结构

根据广西区内各重点区域、重点产业的发展情况,必须突出强调培养人才的岗位应用技能,加大对复合型管理人才培养力度。各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面向地方重点行业发展需求、面向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考虑复合型及适应小微企业发展的管理人才培养。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需要综合考虑岗位应用与职业发展,因此必须将社会、企业、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系统设计,着力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工商管理类毕业生应该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可具体概括为社会人、企业人与职业人的统一。社会人必须具备合格的政治素质、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身体心理素质,是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的高素质人才。企业人应该具备经济学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与知识,能分析经济现象、了解企业的市场化运作、熟悉企业各部门的职能和作用,在工作岗位上有全局观、发展观,有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任职后的再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职业发展能力,是符合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的合格员工。在企业层面还要求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经营管理的专门要求,体现行业特色。职业人要掌握从事本专业相应岗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务实进取的工作作风,是符合企业具体岗位工作需要的合格的专业人才。由社会人、企业人、职业人结合而成的管理专业人才,突破了原来高职层次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以岗位人为培养目标的限制,增加了作为企业人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提升了学生的职业后续发展能力,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需求。

(四)深化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与知识能力结构的优化,相应地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围绕“强素质、高技能、有发展”的高职人才知识能力结构体系,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合理补充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基础应用知识,达到“有发展”的要求,为后续职业发展提供实力;并考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业针对性,设置不同方向的职业知识与技能学习训练的课程选修模块,通过“高技能”的设计,体现专业特色,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进一步推行“工管结合、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通过不同学科与管理学科知识的结合,为广西重点产业发展提供复合型的人才,如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设置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与企业开设了订单班共同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岗位针对性强且符合市场新兴职业需求的交叉性专业有着良好的发展态势,拓展了管理类专业的发展空间。

(五)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篇14

摘 要: 文章围绕高等教育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以岗位职业技能形成和工作流程为依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校企共同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思考教学链中各环节人才培养规范和课程质量标准,深化课程内涵建设。

关键词: 职业能力 应用型教育体系 实践能力 创新人才培养

高校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以社会需求、以企业导向为基础的,因此如何培养出具有职业能力的大学生是高校的目标[1]。“怎么样培养人”是高校面临的问题。《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指出,高等教育要“促进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真正实现无缝对接,提高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程度”,“强化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在评估中的主体地位”[2]。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是一所应用型大学,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基于社会需求,加强素质教育,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作为新进本科院校重点优化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推行实践能力培养、着力抓创新创业能力、应用现代化教学方式、综合评价方式,逐步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

1.以职业能力为主的教育体系理念构建

传统的高等教育体系是以学科建设为中心的知识体系,而以学科知识体系和理论思维训练为理论构建出来的教育体系及教育方式缺乏应用性,依此培养的大学生缺乏社会工作能力[3]。“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育体系理念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参考,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技术发展,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以职业能力为主的教育体系的核心是技术知识,目标是培养能满足经济社会需要的具有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实际操作及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从企业岗位对应用型人才职业素质和能力的需求出发,综合考虑社会、行业(公司)、岗位、学生等因素的动态影响,最大限度地符合企业(行业)对应用型人才能力的需求,以技术知识体系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育体系,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在教育体系构建中模块化推行,制定符合教学目标、学习目标、能充分利用教学时间、满足教学需要的课程体系,即知识、能力、素质三者辩证统一有机结合,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出发点,可将课程体系分为三大模块:基础素质模块、岗位职业能力模块及综合职业素质模块。其中,基础素质模块的重点是提升基本工作能力,包括人文教育、科学素养、艺术素质、基本职业能力等;岗位职业能力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和扩大发展空间,包括职业核心能力、岗位通用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综合职业素质模块是上述两种模块的综合与结合,以提升主体职业能力和素质的教育体系。

2.推行实践能力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在不断改变,因此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不断更新。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教育需要深化改革,教育体制需要优化,如何培养出应用型创新人才还在探索中[4]。本文提出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放在人才培养的突出位置,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根据分层分级分类训练的原则,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三模块三层次三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该实践教学体系所有实践教学内容由课程实验、实践与实习、应用与创新三个模块组成,将本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划分为三个层次:“基本技能层”、“综合应用能力与初步设计能力层”和“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层”。针对三个不同的能力培养层次,安排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和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循序u进,组织教学,努力做到教师探究式引导与指导相结合、虚拟实训与现场实训相结合、计划内实验与开放实验相结合。

3.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竞争的根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中心。合理配置教育教学资源,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推行创新实践项目,教学内容适应社会、行业、岗位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关键。根据学生的自我专业兴趣与专业拓展要求,进一步拓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由学生完全自主完成学分,拓展采用多种方式训练完成。通过开放校内外实验室、实践基地,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科学研究,进行科创、发明,或、申请专利,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精神和能力。利用设置的本科生导师制制度,引导学生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大学生“挑战杯”和学科竞赛、创业计划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拓展实践以文章发表、作品展示或竞赛、专利申请、创业计划等多种成果形式纳入考核体系。

4.加强校企业合作机制

学校的服务群体是学生,服务的最终对象是企业。校企合作能让学校更好地掌握企业需求,制定符合企业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充分利用企业设备和资源优势,以弥补学校资源的不足。本文提出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和实施“三三六”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包括①“三结合”:办学结合地方需求,教学资源结合行业资源,学校培养结合企业培养;②“三紧跟”:专业方向设置紧跟地方政府产业规划、课程设置紧跟企业人才能力要求,教学设计紧跟岗位能力需求;③“六共同”:校企共同建设创新创业平台、校企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同承担教学任务,校企共同培养师资和企业技术人才,校企共同研发技术项目,校企共同参与教学管理。

5.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现代化

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是师生之间相互传递信息的媒介。本文提出从三个方面实施:

(1)模拟真实工作环境。教学场地设置在校内实习车间里,布置和配备参照真实的工作环境,这样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掌握企业工作流程,有利于职业能力的培养。

(2)虚拟软件教学和仿真实训。在有限的设备和有限的时间里,利用仿真的场景和良好的交互性更好地满足教学和学生实训的要求,增强教学效果。

(3)建立网络教学资源。网络资源作为第二课堂及补充课堂,不仅能提供课程内的学习资料,而且能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及在线答疑、在线测试等,方便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与复习,更能提供与本课程主讲教师和企业技师请教或讨论的平台,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方便性和随时性能够很好地服务教学。

6.改革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创新的教育体系,可从四个方面开展:①在课程安排中留充分的实践创新时间;②弹性学分制,将实践创新项目或课程纳入学分,提高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③推行交互式教学方式,着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④考核方式多元化,提升实践创新能力考核的比例。

7.结语

本文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育体系构建中从六个方面阐述观点:(1)以职业能力为主的教育体系理念;(2)实践能力培养;(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4)校企业合作机制;(5)教学方法与手段;(6)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为了更好地利用教育为社会服务,教育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因此,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体系的构建与推行是高校教育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韦程东.职业化改革中高校数学教育体系功能化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1):75-77.

[2]教育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Z].教高〔2007〕1号,2011.

[3]杨丹.职业素质本位的教育课程建构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6(S1):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