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全球数字贸易范文

全球数字贸易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10 15:05:0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全球数字贸易,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全球数字贸易

篇1

数据流下的全球贸易

为了衡量数字全球化的经济影响,我们利用全球97个国家的商品、服务、金融、人员和数据的流入和流出数据,构建了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发现,十多年来上述流动共拉动了全球约10%的GDP增长,仅2014年总价值便高达7.8万亿美元。其中数据流直接创造的价值为2.2万亿美元(占总值的近1/3),高于外商直接投资;此外,数据流还通过间接促进其他类型的跨境交流,为全球经济创造了2.8万亿美元。因此,综合考虑其直接和间接作用,数据流对GDP的贡献已超过全球商品贸易。在短短的15年间,跨境数据流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增长至此,实在令人惊叹。这十年来,宽带使用量暴增45倍,支撑起生机勃勃的商业活动,预计在未来五年还将增长9倍。

数据流不仅创造价值,还改变了传统商业。全球一半的服务贸易已经数字化,该比重还在不断增长。12%的全球商品贸易也是通过国际电子商务实现的。此外,Airbnb、TripAdvisor等网站还为人们提供便于出行的信息,说明数字化可促进人员流动。

另一方面,商品贸易的增长却渐趋平缓。主要原因为需求疲软和商品价格大幅下跌,此外金融危机也有影响,自危机后制成品和中间产品的贸易都陷入停滞。同时,众多公司正在重新评估长供应链带来的管理风险和复杂性,更加注重产品投入市场的速度和其他业务成本,对劳动力成本的关注相应减少,因此会在消费量大的国家增加生产。未来,3D打印技术将进一步颠覆国际贸易。

开放平台、虚拟商品和“数字化包装”

大企业纷纷搭建平台管理供应商、联系客户、方便内部交流和信息共享。一些为内部专用,但规模最大、最出名的仍是开放平台:电子商务、社交网络和数字化媒体平台不断扩展,联系着亿万名全球用户。

这些开放平台蕴含着可观的客户基础,使企业直接与客户互动,同时打造透明高效的全球市场:消费者只需轻点鼠标,便可获取产品、服务、价格和全球各地供应商的详细信息。减少了中间环节和中介,大幅提高了市场效率。

此外,得益于数字化平台,主营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企业无需实体网点,也能进军新的全球市场。数以百万中小型企业得到新的出口渠道。例如,eBay调查了18个国家后发现,88%~100%不等的中小企业依靠 eBay平台出口,而在传统企业中该比例不足25%。

电子书、应用程序、网络游戏及音乐下载等虚拟产品和流媒体、软件及云计算等虚拟服务的贸易也逐年扩大。3D打印技术的成本降低将带来贸易新领域――也许日后,企业只需发送电子文件,商品便可在当地打印生产。实际上,现在不少企业已经在边远地区3D打印零部件和替换件。

许多企业利用数字技术“包装”产品和服务,从而提升价值。以物流公司为例,可以利用传感器、数据和软件追踪运输过程。某项研究发现,射频识别技术(RFID)可节省高达七成的库存成本,大幅改善效率。在德国的案例研究(样本包括宝马和惠普)显示,该技术减少了11%~14%的运输损失。

开启数字化探讨

20世纪全球化的商业模型在数字时代或已不再适用。企业领导者在权衡得失利弊时,可从以下五个问题入手,开启数字化讨论。

1.我们是否清楚竞争现状?

数字化平台打破了规模和地域的限制,让更多企业可以迅速推出产品、扩展新市场,竞争因此日益激烈。亚马逊现有200万第三方商户,而阿里巴巴平台更是吸引了1000万商家。美国大型跨国企业占总出口的比重已由1977年的84%降至2013年的50%,体现了该国最为明显的趋势――“微型跨国公司”蓬勃发展。全球各地的新兴数字化公司参与到竞争中,带来了价格压力,使得产品周期缩短了。

2.我们是否有足够的竞争资本和能力?

建立数字化平台、线上客户关系和数据中心不再是互联网巨头的专利。例如,通用汽车正在改革其核心制造能力,希望借此引领物联网技术。各行业的企业都应当重新审视手中的资产(包括客户关系和市场数据),探寻获利新途径。为此,企业需要先进的数字化能力,才能占据主要的竞争优势。至于尖端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可以利用线上人才平台,从更广阔的全球化劳动力市场寻找千里之外的人才。

3.能否简化产品战略?

过去,企业针对不同地区市场提供定制产品、服务或区别定价时,常面临种种困难,而数字化大大便捷了这一流程,另外也简化了全球产品的种类。多家汽车制造商纷纷朝这个方向努力;苹果iPhone和iPad系列不论在哪里买,设计和品牌全球统一;Airbnb、Facebook和Uber也是一樱在开辟新市场时未做过多因地制宜的调整,而是复制原有的数字化平台模式。媒体和消费者技术产业能够全球同步发行产品,主要得益于社交平台和其他数字化平台让人们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即刻了解其他国家的更新内容。因此,这种同步发行机制可能使产品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迅速流行。一言以蔽之,审慎权衡产品定制化愈发成为高层领导考虑的重中之重。

4.企业组织和供应链是否有待改善?

借助远程协作和即时通信工具,企业可集中某些散布在全球的职能部门,跨越国界打造虚拟的全球团队,甚至完全抛弃只有一个全球总部的传统模式。例如,联合利华通过技术解决方案,精简了40条全球服务线,让身处世界各地的团队成员可以在视频会议上讨论交流。

同时,数字化技术正在重塑产业链。近期一份UPS调查显示,约1/3的高科技公司将生产或组装厂址迁至更靠近终端用户市场的地区。随着3D打印技术的普及,更多企业将重新考虑制造选址,最终或将重塑全球制造价值链。

5.有何新风险?

篇2

2016年天猫双11全球购物狂欢节1207亿元的销售额、17.5万笔/秒的交易峰值、12万笔/秒的支付峰值,是未来5年消费场景的实战性预演,背后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最新技术力量的支持。数据驱动经济增长。从计量的角度看,PB是大数据的临界点。根据IDC《数字宇宙报告》,到2020年人类拥有的数据量以ZB(1ZB=1,048,576PB)计量。预计,随着IoT的应用普及和在线化,人类将迎来“数据核爆”。数据将如同农业时代的土地、资源、劳动力,工业时代的技术、资本一样,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生产要素。技术驱动发展范式持续创新。传统工业时代形成了包括科技研发模式、标准化流水线、批零体系、物质资源消耗等在内的发展范式,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下,消费者成为推动创新的核心力量,产业模式的变革围绕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而展开。在线常态化。

截至2016年,全球网民达32亿,智能手机用户达25亿,在线用户将逐步拓展到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到2016年6月,中国互联网网民达7.1亿,渗透率已经超过50%,日均上网达3.8小时。网络购物、支付宝、滴滴打车等已经成为路边小贩卖菜,偏远农村地区大妈购物,上班族出行的新常态,在线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存在。

1.0vs2.0

数字经济1.0的核心是IT化,互联网刚刚开始发育。在这个阶段,信息技术在传统的行业和领域得到推广应用,属于IT技术的安装期。通过推广应用IT技术,大大提升了原有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同时,成长起了以IT设备制造和相应软件业为主体的信息产业,互联网开始兴起并得到初步应用,但是没有能在全社会形成成熟的互联网商业模式。这个阶段持续到21世纪10年代。近年来,基于数字技术、以互联网平台为重要载体的数字经济发展开始兴起,我们称之为2.0时代。数字经济2.0的核心是DT化,即万物在线互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数据成为驱动商业模式创新和发展的核心力量。数字经济2.0架构在“云网端”新基础设施之上,生长出互联网平台这一全新的经济组织,并带来了商业模式、组织模式、就业模式的革命性变化。对比1995年和2016年两个时代的主要互联网科技公司,我们可以发现二者在技术水平、业务方向、组织架构都存在着根本性的不同。

三大特征

架构在新的数字技术基础设施之上的数字经济2.0,具有平台化、数据化、普惠化三大特征。

平台化——平台是数字经济2.0的基础。依托“云网端”新基础设施,互联网平台创造了全新的商业环境。信息流不再被工业经济供应链体系中巨头所阻隔,供应商和消费者的距离大大缩短,沟通成本大大降低,直接支撑了大规模协作的形成。信息的透明使得企业信用不需要和规模挂钩,各种类型、各种行业的中小企业通过接入平台获得了直接服务消费者的机会。在物种上,成熟的数字经济2.0平台上的物种极为丰富。以阿里巴巴为例,平台为买卖双方提供了基础、标准的服务,大量个性化的商业服务,则由生态系统内各种各样的服务商所提供。目前,服务市场已聚集数万家服务商及服务者,为千万淘宝及天猫卖家提供服务,年交易规模数十亿,提供了包括店铺装修、图片拍摄、流量推广、商品管理、订单管理、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外包等相关服务与工具几十万个。借助数字经济2.0平台能够实现超大规模的协作。在大淘宝的零售平台上,大淘宝平台+4亿消费者+约1000万在线商家,共同构成了一个超大规模的分工/协作体系。这种超大规模的用户数,是工业时代的公司无法比拟的。

数据化——新兴的数字经济2.0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高度数据化。工业时代的公司,以IT技术为核心实现数字化,数据的流动以及在线化范围有限,数据应用场景主要局限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小的生态圈之中。数字经济2.0时代,数据的流动与共享,推动着商业流程跨越企业边界,编织全新的生态网络与价值网络。正如埃森哲首席科学家齐韶先生所言:“云计算模糊了企业内部IT与外部IT的界线……公司间传统的数据与程序相隔离的状态将有望被打破,随之将出现新的商业生态和价值网络……未来五年,公司间的业务流程可能会高速增长,这反过来将有助于商业生态系统的建立……公司IT系统一旦穿过防火墙,就非常容易与其它公司的IT系统实现信息交流与交换,从而越过公司界线执行业务流程。”

普惠化——在数字经济2.0环境中,“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特点,实现了普惠科技、普惠金融和普惠贸易。在科技领域,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按需服务业务形态使得个人及各类企业可以用很低成本就轻松获得所需要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而不再需要购买昂贵的软硬件产品和网络设备,大大降低了技术门槛,根据阿里研究院测算,云计算的使用可以使企业使用IT的成本降低70%,创新效率提升3倍。在金融领域,以互联网信用为基础的新型信用评分模型,对于普惠金融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大数据统计概率计算,可以使得不同风险的个体得到精准的风险评估,从而能够匹配差异化的金融信贷服务,让更多的个体享受到适合其各自风险特质的金融信贷服务。据网商银行业务团队的计算,假设不良总金额保持不变,如有新型信用评分模型的支撑,那么可授信的客户数量将大幅提升。可授信的企业类客户数量将增长360%,为原有数量的4.6倍;可授信的个人类客户数量将增长1600%,为原有数量的17倍。

在全球贸易领域,数字经济2.0为全球带来了普惠贸易的全新局面。普惠贸易意味着各类贸易主体都能参与全球贸易并从中获利,贸易秩序也将更加公平公正。普惠贸易包括以下几个特点:弱势群体能够参与国际贸易;贸易流程更加方便透明;国际贸易信息对称;全球消费者能方便购买来自全球任意地点的商品;贸易中的参与主体,如消费者、小企业,都能从中获益。跨境电商快速发展、eWTP理念得到积极认可,正是普惠贸易快速发展的例证。

未来的样子

过去20年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这轮技术自身的积累与进步。而未来十年,这轮技术则向零售、制造、教育、医疗、文化等行业深入渗透。与此同时,各种新技术将层出不穷,量子计算、区块链与生物科技等将在未来获得突破性进展。伴随技术进步,经济组织也将进一步演化,数字经济2.0时代的平台经济体将进入蓬勃发展的黄金阶段,成为全球经济活动的主角,彻底改变我们的工作、生活。

想象一:自由连接体

在网络的连接下,数字经济将为社会创造上亿的就业机会,成为促进民生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亿万个体将成为数字经济生态系统中的一个个自由连接体,未来社会就业将出现六个趋势:

“平台+个人”的“平台式就业”将成为基本的就业景观。

基于互联网的“创业式就业”将成为一种重要的就业方式。

U盘式就业、分时就业、斜杠职业等“灵活就业”将极大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基于网络、跨越地理距离的“分布式就业”将越来越普遍。

基于数字技术的产业、商业和经济模式快速创新、快速演化、快速迭代,大量高度细分、快速演化的新职业将大量涌现。

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大学生、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将获得更加公平、更加可贵的就业机会。

预计未来十年到二十年:

未来十年,数字经济将创造更多的岗位和就业机会,人类将更多地倾向于成为芭蕾舞演员、专职音乐家、数学家、运动员、服装设计师、瑜伽大师、小说作者等等,成为给机器人安排任务的“主人”,人类和机器之间将形成一种共生共存关系。

未来二十年,八小时工作制将被打破,50%劳动力将通过网络实现自我雇佣和自由就业,灵活就业成为未来人们的重要就业形态。

未来二十年,在制造业领域60%、服务业领域30%的重复、枯燥、繁重劳动,以及大量的家庭服务将被人工智能机器人取代,人工智能机器人将成为重要的劳动力大军,形成人类特定时期的技术性失业。

想象二:人人经济

在网络的连接下,每一个个体都有权力、有机会成为数字经济活动中的活跃主体。每一个个体的创新、创业、创意、创造能力将得到极大释放,人人设计、人人制造、人人销售、人人消费、人人贸易、人人银行、人人物流等新的生产经营模式将逐步涌现,催生人类经济活动的新范式,形成人人经济的新景象。

预计未来十年:

经济和产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数字经济规模将超越制造业规模,贡献全球25%的经济总量。

众创众设将成为企业与用户改进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的重要创新方式,用户和消费者通过网络参与研发设计,成为企业聚集智慧,提升研发设计能力的新渠道。

4D打印将成为满足个人化、快捷需求的重要制造模式。

自然人经营权、消费权、资源获得权,将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人类的重要权力。人人都有利用互联网开设网店、开网约车、售卖自家农产品、交换个人闲置物品等的权力;人人都拥有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商品和服务的权力;人人都享有通过自己的信用、无需担保平等地获得贷款等金融普惠服务的权力。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将成为数字经济服务业发展的新形态。每一个个体在获得金融普惠服务、快捷高效物流服务的同时,也有权利和义务为经济社会活动提供资金支持、物流快递等服务并从中获得收益和报酬。

想象三:平台经济体

技术的创新将伴随经济组织的变革,“共享平台+企业/个人”的经济组织方式在未来20年将获得突破性进展。当小企业或个体接入到“平台经济体”,他们将变得强大起来,能像大企业一样可以自由地进行创造、创作并在全球分享、交易。个体只要有一块屋顶就能做太阳能的生意;有一辆车就可以做网约车;通过手机甚至联网的眼镜就能买卖全球。

想象四:万物在线与数据核爆

移动互联网如同一个强大吸引力的黑洞,将世界万物连接在一起。到2016年底,全球网民数量将突破35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26。人的在线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物的在线化也正在迅猛发展。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构建了互联互通的网络,人与机器自由穿梭在边界日益模糊的虚拟与现实之间,共同编织着生动的实时在线世界。数据量将呈现爆发式增长,真正成为核心生产要素,通过在线数据、迭代算法、实时计算匹配供需,进行市场资源配置。

预计未来十年:

超过万亿传感器将接入移动互联网,超过10%的衣服、鞋、眼镜等都能接入移动互联网,首款植入人体式手机也将上市。

无人驾驶汽车将占美国汽车保有量的10%,人们将乐于使用汽车共享计划而非使用私家车,全球范围内使用汽车共享服务的行驶里程将超过私家车。

超过10%的人拥有人工智能私人助理,帮助我们买菜、饮食搭配、健康建议、安排行程、补充知识等。

自然人机交互成为主流,人类可以通过自然语言、身体动作甚至思考意识与机器进行交流。

全球的数据量将超过230ZB,以数据计算为基础的零人工干预的经济模式也将迅猛增加,将超过经济总量的10%。

计算量将代替耗电量成为衡量经济活跃度的重要指标。

想象五:再造经济学理论

数字经济是以交易和账户为中心的经济体系,交易效率远远超过生产效率,不同于以生产为中心的工业经济体系。从生产到消费,从柜台到平台,从IT到DT,数字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学带来三大冲击:一是诸如市场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边际成本理论、博弈论、就业理论、产权理论、竞争理论等一些具体领域;二是资源稀缺性、理性人等基本假设;三是方法论。

预计未来十年:

经济学研究者将更深入地参与到数字经济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数字经济的核心概念,研究数字经济的核心问题,创造性地构建起数字经济的理论体系或框架。

篇3

美国数字电视时限再揭国内企业专利伤疤

“美国数字电视专利费”事件再次为中国企业敲响知识产权的警钟。

随着电视技术从模拟技术转向数字技术,一次质的飞跃正在电视产业发生。IDC报告指出,2008年全球电视机销量将达1.96亿台,销售收入将达860亿美元,其中数字电视占全球电视机的出货量到2008年其比例将提高到60%,销售收入将达到700亿美元。

无论是产业升级,还是全球彩电销量的递增,对于已经建立了一定产业基础的我国彩电企业来说,都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机会。据统计,美国是我国彩电最大出口市场,2006年前10个月出口彩电1281.6万台,金额30.9亿美元,分别占全部出口彩电的27%和40%。

开拓海外市场一度被认为是国内企业摆脱相互间激烈的价格肉搏战,寻求竞争差异化的重要手段。然而这个被广为看重的机会却可能因为核心技术的缺失而演变成为一场空前的灾难。

机遇还是陷阱?

来自市场调查公司eMarketer的数据显示,2005年美国数字电视用户数约为5900万,传统电视用户数有1.9亿,相差两倍多。而到2010年,传统电视用户数为1.17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1.16亿,数量基本与传统电视用户数持平。

如此庞大的数字电视市场吸引了全球彩电企业的关注。在竞争过程中,中国企业逐渐认识到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并逐渐加大了对技术研发的投入。然而,由于资金和技术积累的差距,在核心技术方面中国企业仍未占据整体的主导地位。

日前传出的一条消息,让中国彩电企业的神经再度紧张起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近日的信息显示,按照美国数字电视转换的时间表,从明年3月1日开始,在美国国内销售的所有电视机都必须是数字电视,且必须符合ATSC(先进电视制式委员会)标准的技术规范。

据了解,这个标准背后捆绑着少数国际彩电巨头的技术专利。ATSC是美国先进电视委员会制定的数字广播地面标准,FCC于 1996年底正式批准,该标准业已被加拿大、韩国和阿根廷接受。有媒体预测, 如果按照ATSC对韩国电视的收费标准(每台数字电视20~30美元)计算,中国彩电企业因这些专利授权每年将多支出约10亿美元。

标准缺失之痛

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路线相对应的是,国际巨头们也同时将矛头对准了中国市场。资料显示,到2008年,全球数字电视机销售额将达到700亿美元。中国数字电视相关设备市场规模也将达到万亿元以上。如此硕大的蛋糕,自然引得跨国巨头蜂拥而至。目前,美国朗讯公司、美国哈雷公司、比利时巴可网络公司、法国汤姆逊广播系统公司、荷兰爱迪德公司、荷兰万播技术控股公司等专业广播电视设备厂商已全部进入中国,LG、三星、索尼、松下等国外家电生产厂商也纷纷加大了在华高端彩电的产量和投资力度。

令人痛惜的是,由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优势不足,在这场国内外企业间的彩电争夺战中,国内企业并不占优势。有关数据显示,1996年至2003年,中国电子信息类专利申请前10位中,没有一家中国内地企业。而在电视产业的下一个“高地”――数字电视领域,72%的核心技术已经被日本、美国和韩国掌握。

去年9月9日,在第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举办的“第三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健康发展论坛”上,科技部副部长尚勇表示,创新能力薄弱已成为我国产业国际竞争的“瓶颈”,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仅占25%,研究开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56%,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在决定平板电视产业生死命运的最关键的部件――面板和核心模块上,中国彩电企业至今仍是‘拿来主义’。”家电资深观察人士刘步尘认为,这才是中国彩电产业的“死穴”所在。据了解,占数字电视成本一半以上的的高清显示器――LCD、PDP、DLP、LCOS等技术仍然受制于人,而融合音视频解码等技术的集成电路芯片也依赖于日、美、韩企业。

业内人士分析,自主专利技术的匮乏,是国内业界对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消息如此敏感的根源。

联盟才能自救

事实上,彩电企业当前面临的危机,并非我国企业受困于国外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案例。

商务部去年12月25日的《2005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有15.13%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在22大类出口产品中,有18类产品由于国外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而遭受691亿美元的直接损失,约占2005年全年出口额的9.07%。此外,2005年中国企业为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所增加的生产成本为217亿美元,约占2005年全国出口贸易额的2.85%;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给中国企业造成的出口贸易机会损失高达1470亿美元,约占2005年全年出口额的19.29%。

面对DVD的前车之鉴,国内彩电企业的出路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可喜的是,国内企业并未气馁,而是通过联盟等形式展开了市场自救。

日前有消息称,长虹、TCL、康佳、创维、海信、厦华、海尔、上广电、熊猫、西湖、新科、万利达和夏新等13家中国彩电企业正在共同注册一家合资公司,与海外的专利权人进行谈判。

据了解,13家彩电企业的合资公司成立后,将会组成一个中国企业的数字电视专利池;与此同时,彩电企业还会加大研发力度。具体来说,比如HDMI接口专利的年费约为1.5万美元,中国彩电企业一方面加入它的联盟,看能否买对方的专利;另一方面也在组织相关的工厂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且可以与HDMI兼容的接口技术。

值得关注的是,这并不是国内彩电企业的首次联盟。早在去年5月28日,长虹、康佳、创维、海信、海尔、厦华、熊猫、上广电、TCL等9家中国彩电企业就在北京宣布在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的组织下设立技术标准协调、知识产权协调、国际市场协调以及国内市场协调四个专业工作委员会。

篇4

无论是产业升级,还是全球彩电销量的递增,对于已经建立了一定产业基础的我国彩电企业来说,都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机会。据统计,美国是我国彩电最大出口市场,2006年前10个月出口彩电1281.6万台,金额30.9亿美元,分别占全部出口彩电的27%和40%。

开拓海外市场一度被认为是国内企业摆脱相互间激烈的价格肉搏战,寻求竞争差异化的重要手段。然而这个被广为看重的机会却可能因为核心技术的缺失而演变成为一场空前的灾难。

机遇还是陷阱?

来自市场调查公司eMarketer的数据显示,2005年美国数字电视用户数约为5900万,传统电视用户数有1.9亿,相差两倍多。而到2010年,传统电视用户数为1.17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1.16亿,数量基本与传统电视用户数持平。

如此庞大的数字电视市场吸引了全球彩电企业的关注。在竞争过程中,中国企业逐渐认识到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并逐渐加大了对技术研发的投入。然而,由于资金和技术积累的差距,在核心技术方面中国企业仍未占据整体的主导地位。

日前传出的一条消息,让中国彩电企业的神经再度紧张起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近日的信息显示,按照美国数字电视转换的时间表,从明年3月1日开始,在美国国内销售的所有电视机都必须是数字电视,且必须符合ATSC(先进电视制式委员会)标准的技术规范。

据了解,这个标准背后捆绑着少数国际彩电巨头的技术专利。ATSC是美国先进电视委员会制定的数字广播地面标准,FCC于 1996年底正式批准,该标准业已被加拿大、韩国和阿根廷接受。有媒体预测, 如果按照ATSC对韩国电视的收费标准(每台数字电视20~30美元)计算,中国彩电企业因这些专利授权每年将多支出约10亿美元。

标准缺失之痛

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路线相对应的是,国际巨头们也同时将矛头对准了中国市场。资料显示,到2008年,全球数字电视机销售额将达到700亿美元。中国数字电视相关设备市场规模也将达到万亿元以上。如此硕大的蛋糕,自然引得跨国巨头蜂拥而至。目前,美国朗讯公司、美国哈雷公司、比利时巴可网络公司、法国汤姆逊广播系统公司、荷兰爱迪德公司、荷兰万播技术控股公司等专业广播电视设备厂商已全部进入中国,LG、三星、索尼、松下等国外家电生产厂商也纷纷加大了在华高端彩电的产量和投资力度。

令人痛惜的是,由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优势不足,在这场国内外企业间的彩电争夺战中,国内企业并不占优势。有关数据显示,1996年至2003年,中国电子信息类专利申请前10位中,没有一家中国内地企业。而在电视产业的下一个“高地”――数字电视领域,72%的核心技术已经被日本、美国和韩国掌握。

去年9月9日,在第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举办的“第三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健康发展论坛”上,科技部副部长尚勇表示,创新能力薄弱已成为我国产业国际竞争的“瓶颈”,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仅占25%,研究开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56%,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在决定平板电视产业生死命运的最关键的部件――面板和核心模块上,中国彩电企业至今仍是‘拿来主义’。”家电资深观察人士刘步尘认为,这才是中国彩电产业的“死穴”所在。据了解,占数字电视成本一半以上的的高清显示器――LCD、PDP、DLP、LCOS等技术仍然受制于人,而融合音视频解码等技术的集成电路芯片也依赖于日、美、韩企业。

业内人士分析,自主专利技术的匮乏,是国内业界对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消息如此敏感的根源。

联盟才能自救

事实上,彩电企业当前面临的危机,并非我国企业受困于国外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案例。

商务部去年12月25日的《2005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有15.13%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在22大类出口产品中,有18类产品由于国外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而遭受691亿美元的直接损失,约占2005年全年出口额的9.07%。此外,2005年中国企业为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所增加的生产成本为217亿美元,约占2005年全国出口贸易额的2.85%;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给中国企业造成的出口贸易机会损失高达1470亿美元,约占2005年全年出口额的19.29%。

面对DVD的前车之鉴,国内彩电企业的出路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可喜的是,国内企业并未气馁,而是通过联盟等形式展开了市场自救。

日前有消息称,长虹、TCL、康佳、创维、海信、厦华、海尔、上广电、熊猫、西湖、新科、万利达和夏新等13家中国彩电企业正在共同注册一家合资公司,与海外的专利权人进行谈判。

据了解,13家彩电企业的合资公司成立后,将会组成一个中国企业的数字电视专利池;与此同时,彩电企业还会加大研发力度。具体来说,比如HDMI接口专利的年费约为1.5万美元,中国彩电企业一方面加入它的联盟,看能否买对方的专利;另一方面也在组织相关的工厂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且可以与HDMI兼容的接口技术。

值得关注的是,这并不是国内彩电企业的首次联盟。早在去年5月28日,长虹、康佳、创维、海信、海尔、厦华、熊猫、上广电、TCL等9家中国彩电企业就在北京宣布在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的组织下设立技术标准协调、知识产权协调、国际市场协调以及国内市场协调四个专业工作委员会。

篇5

5月14日下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高级别会议“推进贸易畅通”平行主题会议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罗伯托・阿泽维多在该主题会议上表示:“我们要推进改革,促使贸易便利化协定生效,减少贸易时间和成本。在一个贸易畅通的世界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将共同受益。”

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一带一路”倡议包含“贸易畅通”,是驯А跋蛲饪础钡男鼗常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建设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主席在讲话中非常清楚地强调了联动的重要性,更快的更有效率的全球贸易,这也是我们全球最为关注的。如今的世界经济需要刺激,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正是当今世界最为需要的,它将改变世界。” 罗伯托・阿泽维多评价说。

在他看来,能用手机购买和销售商品,还不意味着贸易畅通真正实现。

“我们还需要其他方面的东西。” 罗伯托・阿泽维多表示,“硬件”层面,要有使货物运输畅通无阻的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这正是‘一带一路’倡议为什么非常重要且恰逢其时的原因;还要实现数字互联互通,让目前全球接近半数还无法上网的民众也能顺利接入网络。至于“软件”层面,要有良好的监管环境,为商品流通提供便利条件。

目前,世界上仍有约半数的人口还无法上网,在不发达国家中,只有1/7的人口能上网。

“我们将继续支持‘一带一路’倡议,我们也更关注数字的互联互通,在线贸易额的快速增长透露了巨大的商机。”罗伯托・阿泽维多表示,世贸组织会继续努力在这些领域进一步促进互联互通,也期待与各方携手合作。

他认为,支持互联互通,还需要合适的监管环境来促进贸易。

“‘一带一路’倡议关乎于相互联系,关乎于国家之间更容易地沟通来进行商品和服务的贸易,这是全球化所需的,这正是主席这个倡议所做的。我认为全球化是无法更改的事实,是不能倒退的,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保证贸易带来的益处,全球化带来的益处能触及更多人,让那些被排除在外的人能享受到全球化带来的收入和益处,这样的项目会帮助保证这些。”他表示。

篇6

中国的巨大贸易逆差一起全球关注。

英国《经济学人》认为,中国应该担心“硬着陆”。中国长期贸易顺差激怒了许多国家,因此经常遭到各种指责。除了中国的巨额贸易逆差,同时应该关注3月13日,美国联合欧盟及日本向WTO提出针对中国限制稀土出口问题的磋商请求。文章认为中国的农历新年可能扭曲数据。中国的巨额贸易逆差引发恐惧的同时也带来希望。令人担忧的是,中国经济将大幅放缓,出口下降影响危机中的欧洲,也导致石油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希望的是,中国正在重新调整,从依赖于出口的经济模式转向增进内需。欧美经济滑坡的近三年来,中国依旧吸引了大量投资。但是,巨大的投资来自房地产,例如2009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只有10%用于工厂建设。值得担心的是,中国在平衡外部的时候没有先平衡国内经济,“硬着陆”是首要难题。

BBC网站报道,分析师认为贸易逆差扩大可能预示着中国经济遇到更深层次的问题。中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但全球经济增长依然缓慢。与此同时,中国赖以推动其经济增长的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面对这些问题,许多分析家预测,中国将不得不做一些刺激内需的事情。也有专家认为,欧美经济正在慢慢复苏,此刻不需要对中国出口过于悲观。

美国《纽约时报》文章称,中国贸易逆差降至十年中最低,这是国家经济增长放缓的最新迹象。分析师惊讶于逆差规模如此庞大,他们认为,今年前两个月的贸易数字,与中国农历新年假期有一定关联。尽管如此,随着中国经济开始放缓,以及欧美经济现状,专家担心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

篇7

强势发展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之后的五年里,由于巨大的投资热潮,中国大陆的经济规模翻了一番,达到2.2万亿美元。去年,中国已经超过英国,成为继美国、日本、德国之后的第四大经济体。到2010年,如果中国能够保持8.5%的年增长率,GDP将达到3.2万亿美元左右,挺进世界第三,即将赶上日本。一些人认为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的GDP将超过美国。

外汇储备

多年的强劲出口势头使得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预计将超过1万亿美元。这个数字大约相当于中国台湾、泰国和印尼等的经济总和。中国的政府投资者和私人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库券以及其他政府机构的债券总额约为5270亿美元。

巨额贸易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第三大贸易国,每年的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总额价值约1.4万亿美元。2005年,中国的贸易顺差达到创纪录的1020亿美元,是上年的近3倍。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今年的顺差预计将超过1500亿美元。中国2005年对欧盟贸易顺差1270亿美元,对美贸易顺差2020亿美元,这种巨额的双边贸易顺差将继续使西方的贸易强硬派大为恼火。

农矿消耗

喂饱中国的工业需要大量的矿产品――中国大陆的需求使得从澳大利亚到巴西的出口商们的公司收入大幅上升。虽然中国只占全球经济的5%,但大陆却消耗了全球20%的铝和铜、约30%的钢、铁矿石和煤炭以及45%的水泥。

城市污染

美国现在仍是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中国是第二位,但排放量还在不断增加。据世界银行的最新数据,中国大陆的排放量,截止到2002年的10年间增加了33%。中国的城市名列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行列,酸雨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大约20%的人口生活在“严重污染”地区,中国70%的河流和湖泊情况危急。中国的环保部门警告说,如果中国不转而采取清洁能源和清洁工业的生产方式,那么到2020年中国的污染排放量将翻两番。

寻找能源

中国的石油公司正在全球寻觅,在非洲和中亚争取获得开采权和能源资产。美国能源部估计,曾经是能源出口国的中国到2020年预计将进口其75%的所需原油,是目前的近2倍,消耗10.6%的世界石油。

所以中国开始了工业史上最大的一次核能建设运动。预计未来14年大陆将在约30座新反应堆上投入500多亿美元。目前正在运营的有9座。

地产泡沫

1990年以来,上海兴建的摩天大楼足以覆盖曼哈顿地区,从太空时代的写字楼到居民楼。上海的建筑热让一些人担心地产泡沫的出现。在飞速进行2008年奥运会建设的北京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繁荣城市深圳,居民商业住宅的价格正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与此同时,低收入家庭住房的供应量却极度匮乏。

军事实力

中国声称其军费每年只有300亿美元,但是五角大楼认为,如果把从外国购买武器(特别是从俄罗斯)、国防工业的补贴等算上,那么实际的数字是它的3倍。北京正在加强其集成网络电子战能力,以干扰敌方的网络信息。

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影响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5-1242-0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日益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手段。它作为一种新的商务模式和商务理念,不但改变了企业的管理、经营,而且为传统的国际贸易发展、更新提供了新的方式。

1 电子商务的概念及特点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是一种以电子数据交换EDI和Internet网上交易为主要内容的全新商务模式具有以下六个特点:

1)技术化。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持系统离不开与其相对应的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系统的维护、网络的建立和相关的通信服务等。

2)数字化。计算机的发展带来了数字革命,电子商务的发展也证明了数据的重要性。由于电子商务具有易存储、查询、处理和修改的数字化的信息优势,使得其效率大幅提高。

3)高效率。由于电子商务的信息传输采用的是互联网的信号传输通道,因此传输速度极高,并且电子商务高效率的传播速度是其最大的优势。

4)交易虚拟化。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信号传输的特性也导致了其虚拟化的特征。电子商务是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运作、以电子数字的方法来传递着信息的商业活动。

5)市场全球化。电子商务作为一种虚拟化的市场,打败了时间、特别是空间上的限制,使得信息通过全球网络传播扩大到全球。交易双方之间空间距离大大缩短,商品交易的范围从区域性向全球性发展。

6)充分竞争。电子商务的交易发生的时间更快,参与竞争的人或者企业更多,竞争的范围更广。

2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电子商务的应用可以降低国际贸易的成本。

利用电子商务使国际贸易的交易过程更便捷、迅速和低价。收集信息是一个昂贵的商业活动,尤其国际贸易需要郭跃国界的信息收集过程。传统国际贸易中,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寻找符合要求和高质量的产品,价格谈判,安排交付和营销产品都是需要较大的经济成本和人力成本。然而,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应用,交易双方不必见面交易,减少了交易过程中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另外,通过组织电子市场,使消费者和卖家更易进行商品交流和互动,从而较低了信息成本。

2)电子商务完善了国际贸易服务内容。

电子商务和电子信息的技术化完善了国际贸易的服务内容。通过电子商务的交易活动,使得传统国际贸易中不可交易的商业活动变得可进行交易。比如,产品研发、库存管理、质量控制、会计、人事管理、市场营销、广告和分销。跨境国际贸易中广泛的金融服务、法律服务、电信服务和定制软件的服务都将可以以电子商务的形式进行交易。

3)电子商务有利于贸易自由化。

互联网有效地打开了原来封闭的市场,被看做是另一种形式的贸易自由化。技术的改进降低了交易成本,在许多服务行业上增加了贸易自由化的潜在利益。

4)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国际外包业务的发展。

随着通信成本的下降,国际外包业务得到了发展。国际外包管理和相关生产活动变得更加重要。并且,一些世界性的部门和商业活动受到电子商务的较大影响。Mann.C.L.在2001年的一项研究详细阐述了因特网密集型指数,并从美国和欧洲的数据表明,大多数互联网密集型行业为电子元器件、食品、医药和纸制品。因此,在其他地区,这些相同的部门和行业将受到电子商务进行外包业务的处理。Kuwayama,M 的一项研究表明跨国公司可能是最密集的电子商务用户。

5)国际贸易同样反作用于电子商务。

最近的国外研究表明,国际贸易业刺激互联网的使用。例如,一个国家融入全球经济的程度与其电子商务的使用程度成正比。一个国家通过贸易与其他国家接触越紧密,更有可能比其他国家使用和研究先进的数字化技术用以支撑其贸易的发展。

6)电子商务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影响更大。

与发达国家相比,电子商务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影响更大。因为,发达国家的互联网接入率较高,大多数企业都可以接入互联网,企业间的差异性较小。但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并非如此,可接入互联网而进行电子商务的企业具有极大的优势,使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

3 结束语

电子商务的出现为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它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将会对世界经济结构带来重大调整,对每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来说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为了使我国国家贸易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我国需要探索和利用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发现其发展规律,以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李吉.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2.

[2] 南洋. 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与对策[J]. 金融理论与教学,2012,No.11505:75-76.

[3] 崔汝明. 电子商务对中小企业开展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实践探析[D].天津大学,2007.

[4] 贾慧敏. 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A]. 智能信息技术应用学会.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SE 2010) (Volume 3)[C].智能信息技术应用学会: 2010:3.

[5] 段艳萍. 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分析[D].暨南大学,2009

篇9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的要求,电子商务在整个商务活动中的比重定迅速增加,传统的贸易方式已不能满足全球经济发展的需求,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相比有,其有着种种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它能提供远高于传统商务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电子商务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布局的全球化,资源的配置得以完善,有力地推动了各国之间分工的深化和全球化合作的开展。由于电子化交易手段的广泛应用,各国之间的交易变得更为有效率。正因如此,日益增多的国家把电子商务视作未来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正如同志所说的,“电子商务代表着未来贸易的发展方向”。

1.1降低国际贸易成本

据国外权威机构预测,一桩采购交易的平均管理成本是130美元,但采用自动化软件之后成本可以削减70%。网络平台可以对多个分销点和区域进行资金统一管理,使资金使用状况迅速反馈,缩短资金周转周期;通过网络平台,企业可以随时向客户、商有效、准确、快速地提供进销存信息和订单状态的报告以及产品趋势等公共信息,降低营销成本;提高货物周转率,利用数字化传输网络,实施供应链管理,对销售进行实时追踪,并获得即刻反馈,使预留库存压缩到极低的限度,降低库存成本,企业甚至可以实现零库存生产,有效地管理库存。

1.2改变经营模式

随着电子商务模式的不断普及,提高了企业运作的效率,降低了经营成本,交易方式的无纸化和支付手段的电子化也将成为主要形式,这就促使企业实现经营模式的改变。企业可以和任何一个客户直接接触,掌握每一个客户的情况,并借助数据库系统进行一对一营销。生产厂商可以利用电子商务网络进行定制生产,让客户提出需求来进行生产,最大限度地赢得客户满意。

1.3减少贸易壁垒

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网络,电子商务彻底消除了地域的界限,对减少国际贸易中的有形和无形壁垒有着积极的意义。没有了的限制,也没有了种族的歧视,甚至公司的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差别都显得不再重要。

1.4高效率的营销

企业网站和网页作为一种集多种媒体于一身的,具有非强迫性、交互性、实时性、广泛性、经济性和易统计性的传播手段。企业在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制作网页,广告,以及使用电子邮件传送信息和自动回复等方式,都为企业开展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和形式多样的营销活动提供了便利的工具,为企业最大限度向全球展示和介绍自己的产品提供了高速通道,可以使客户和消费者更能详尽地了解产品的各方面具体指标。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客户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可以足不出户地挑选到品质好,价格便宜的商品。

1.5提高交易效率

在传统国际贸易的程序中都必须由人工参与,交易效率低,错误发生率高,时间局限性大。而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国际贸易,买卖双方可采用标准化、电子化格式的相关单证,在网上实现瞬间传递,既节省了操作时间,有效地减少各种数据错误,提高了交易的效率,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成本,并且不受时间限制,提高了业务处理的灵活性,为客户带来更多的便利。

2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化的发展趋势

2.1有形贸易下降,无形贸易增加

近年来,世界各国电子商务迅速发展,而使国际贸易中有形贸易的比重相对下降,无形贸易的比重相对增加。软件、图书、印刷材料、音乐、电影和其他多媒体产品在传统国际贸易中都是通过相应的载体形式以物理方式进行运输,比如纸张、CD、VCD、磁带、电影胶片、录像带等,这些可以看得见的产品交易属于有形贸易。而在电子商务交易中,这些看得见的实物产品都可以转化成数字形式,并在网络上以电子的方式进行传输,所以被称为数字化产品。由于这些数字化产品的形态表现为电子符号,在磁盘上储存时是磁介质,在网络中传播时是电磁波或者光波,在CPU处理器中是电脉冲,因而都是一种非实物形态,因而数字化产品贸易属于无形贸易。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很大一部分的实物交易都由有形贸易转化为无形贸易。由于互联网本身的特性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知识的生产、分配、交换、传播和消费非常迅速。同时,信息流和技术流的规模和发展速度都将大大超过以往的商品流和物流。

2.2高科技产品和信息产品贸易快速增长

随着世界各地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全球高科技产品和信息产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例增长较快。在互联网上,一些如软件制品、多媒体音像制品、书籍、杂志、报纸等的实物产品都可以以电子形式通过网络的传输达成交易,一方面拓宽了国际贸易商品的范畴,另一方面也加快了贸易双方的交易速度。随着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加强各个国家、企业的信息化广度和深度,所以对高科技和信息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在互联网知识广泛普及的环境下,各国居民对信息产品的需求也在逐年增长。因此,许多高科技产品和信息产品就逐渐成为国际贸易商品市场中需求量较大的商品。高科技和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全球发展速度最快和最强大的行业。

2.3制订新的贸易规则

由于电子商务与传统国际贸易的运作方式大不相同,所以许多适用传统贸易的贸易规则已经不再适用电子商务贸易。为了让电子商务贸易顺利开展,有些传统的贸易规则就必须有所变化。与此同时,电子商务交易与传统贸易相比较,电子商务贸易新增了许多非实物贸易的交易,所以在贸易纠纷的问题上,也会与传统贸易有所不同。这样,制订新的适合电子商务贸易仲裁的规则就顺势而出。一是适合新的商品形态的贸易规则;二是适合电子合同的贸易规则,包括电子合同的缔结地、合同的履行地、交易所所在地、电子合同的信用如何认证、电子合同的有效性等;三是适合电子商务贸易仲裁的规则。主要体现在,计算机中保留的数据是否具备法律效力,数据电文的法律效力,电子单据的发送时间、接收时间,电子单据的数字签名等。

2.4电子商务向移动商务演变

移动商务会是继电子商务带来21世纪初最大的商机,其原因就是移动商务的发展速度比有线要快得多。移动商务凭其无线的特点,更大的程度上减少了交易活动的限制,使交易活动变得更为便利。移动互联真正实现了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传输信息的梦想,它重构了基于互联网的商业生态系统。移动商务作为电子商务的新引擎,它将向用户提供快捷的购物、付款和寻求产品的途径。

2.5与网格计算相结合

IBM中国研发中心的王玮博士说,网格计算将成为电子商务的下一次浪潮。所谓的网格就是未来的互联网将会从联网通信逐步成为一个计算平台,这个平台可同时运用网络中所有的CPU、存储、作业系统、应用软件系统的资源。用户透过PC、手机或PDA,可从互联网上获取来自全球的计算资源,互联网将变成一个虚拟的、非常强大的计算平台。而这一现实过程就是网格计算。自主计算和计算力公司将成为网格计算的发展趋势。自主计算具有自优化、自配置、自诊断和自保护特性,可使网络实行自主管理,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和费用。计算力公司作为网络提供服务的一种方式,更适合于中小企业,可帮助企业减少先行性投资,获得企业内部缺乏的专门知识和经验。

3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在21世纪,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一股不可轻视的力量。全球各国已采取各种策略,加大对电子商务的开展,电子贸易占整个国际贸易的比例在逐渐加大,最终将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方式。而我国要想在国际贸易领域中保有自己的竞争地位,就要作出一些新的应对策略去顺应这个新的贸易方式。

3.1加强并完善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基础,为电子商务活动提供必要的硬件基础与技术支持。为此,企业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基础建设在电子商务应用中的作用,做好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借鉴国内外企业的成功案例,立足于我国实际情况,建设个性化的信息化系统,降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成本,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和成功率。我国政府在对于电子商务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中,可以继续加大国家主干网络建设,促进网络统一协调,提高网络覆盖面,增加出口带宽,逐步降低外费用。

3.2重视技术研究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能力,通过合作、自建等形式建设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商务系统。同时还要积极研发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新的科学技术,提高网络信息服务水平,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从而在国际贸易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与地位。

3.3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与制定

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积极采取各项措施,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要与经济管理部门、企业等相关部门开展合作,根据我国国情推出适合我国企业国际贸易发展的电子商务领域法律体系,进一步明确规范各级政府、企业以及消费者在国际贸易电子商务运用过程中所应当遵守的法律法规,为推动电子商务活动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与指导,以保证电子商务按预期轨道发展。

篇10

第一,奉行不干预的政府政策和专门机构的积极推动。意大利政府奉行不干预出版活动政策。意大利的新闻出版管理分为法律管理和行业管理两大块。所谓法律管理,主要是指遵守宪法赋予公民以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权利。这种权利以尊重别人的自由权利和社会秩序为前提,体现的是权利与义务和责任的有机统一。意大利于1887年加入《伯尔尼公约》,1941年颁布《版权法》,1952年加入《世界版权公约》,1981年颁布《出版法》。在诸多法律里面,意大利都积极鼓励出版对外贸易,并有相应的配套措施。

在政府机构中没有专门管理新闻出版的机构,但设有旨在促进和发展意大利公司与国外公司的贸易、商业往来和工业合作的机构――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Italy Trade Commission, ICE)。该委员会总部设在罗马,在84个国家和地区设有107个办事处。主要活动是在全球范围组织意大利公司参加商业展示、展览会、研讨会和交流会。该委员会在促进意大利国际版权贸易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出版机构致力于意大利特色和优势输出出版物。意大利是西方文明和艺术的摇篮,同时也是现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源地。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就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一批手抄报纸,同时还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新闻采编业者行业协会。在政府倡导下,意大利出版机构致力于艺术读物版权输出贸易。意大利阿格斯蒂尼出版集团的出版事务负责人卡帕・里格拉说:“我们的战略就是向全球推广具有意大利特色的产品。”该集团还专门在英国伦敦设有一个版权办事处来专门负责丛书、百科全书以及插图读物的版权贸易。意大利艾里克塔出版社致力于艺术书籍出版,并努力通过合作出版方式向海外发展业务。该出版社在英国、美国都有固定的常年合作伙伴,并设有多家艺术图书专卖店和超级连锁书店。意大利艾迪卡特出版公司则以出版儿童艺术读物闻名,其版权贸易和图书出口遍及全球。还有专门出版惊险小说而知名的里佐里出版集团,为拓展国际业务还在纽约设立版权公司。

第三,出版引进和输出基本平衡前提下,意大利图书出口上涨趋势明显。意大利图书出版业受版权书市场影响很大,其图书市场的版权书比例一直保持在25%左右。意大利出版的每四本作品中就有一本是翻译作品,在儿童图书细分市场中,这种趋势更为明显,几乎每两本书中就有一本是引进版。近年来,意大利的图书版权出口也在不断增加,并逐渐超过引进版权数额。目前,意大利77%的图书版权输出到欧洲国家,如德国和法国。新兴版权输出国包括波兰、匈牙利、俄罗斯和亚洲国家,其中亚洲国家已经占到意大利版权输出量的11.5%。

近年来,意大利政府日益重视中国市场。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在中国市场投入的宣传资金已达其推广预算总额的14%,每年该委员会在中国组织的贸促活动也有100多项。而文化交流已成为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中意两国出版协会与外贸协会的共同努力下,两国的图书版权贸易已经有了实质的进步。为加强中意出版界的交流与合作,2006年,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邀请中国出版社参加意大利书展,并组织意大利代表团来北京与中国的多家出版社进行面谈,还与意大利出版商协会合作。同年,意大利首次组团参加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

篇11

关键词:WTO;电子商务;法律规制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商务活动的日益结合与不断发展,形成一种全新的国际贸易方式——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崭新的生产力作用于人类经济社会,对全球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可否认,21世纪将是一个以电子商务占主导地位的时代。电子商务是一项具有复杂性、国际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几乎涉及传统法律部门的各个环节,所以电子商务的法制建设对于推动其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法律的滞后性,现行的法律无法规制电子商务所衍生的许多问题,这必将制约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拓展。因此,在WTO现有的法律框架出发,探究电子商务的法律规制问题,期望国际社会促进电子商务的统一立法,推进电子商务贸易的自由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WTO框架下,以GATT、GATS和TRIPS为三大支柱来规范电子商务,其中,以GATT和GATS的交叉规范最具有现实意义。

一、GATT与电子商务

GATT作为当前国际货物贸易的法律框架,对电子商务的运行依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由于电子商务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属于通过电子媒介寻找交易伙伴、缔结合约,但仍然以实物形式进行交付。对于这部分交易,GATT的法律规则仍然适用。所以在GATT的框架下进一步削减关税,促进贸易自由化,可以进一步释放电子商务的巨大潜能。

除了GATT的这种整体促进作用外,GATT下属的《信息技术协议》(简称ITA)为全球电子商务的开展奠定了牢固的物质基础。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其硬件基础,即电脑、网络设备等信息技术产品。1997年3月缔结的ITA规定各参加方自1997年3月1日到2000年1月1日将主要的信息技术产品的关税降为零。在该协议中还列出了一份经各方一致公认的信息技术产品分类清单。

ITA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协议的50个参加国几乎覆盖了全球信息技术产品贸易的95%。而且ITA各参加国所作的关税减让承诺是必须服从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也就是说非ITA的参加国也可享受到ITA参加国信息技术产品的关税减让所带来的利益。另一方面,ITA的谈判程序对WTO重新启动电子商务的工作也是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的。在一个重要的技术领域,要想启动一个新的贸易回合来进行谈判,操作的难度较大。而ITA在谈判参加国有限的情况下,由参加国在贸易回合之外自行进行关税减让的承诺,将这种承诺置于最惠国待遇原则的控制之下,这样不但ITA的参加国而且非参加国都可以享受到关税减让带来的贸易福利。因此,相应的贸易政策能够更快地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实施,而没必要经过冗长的贸易回合谈判。这种ITA的模式无疑对以后的电子商务协议指明了切实可行的方法。虽然ITA在全球电子商务中的基础性作用已经得到确认,但ITA中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完善。

1.参加国范围不广。虽然ITA包括了全球95%的信息技术产品贸易,但50个参加国大部分是发达国家,所以ITA仍须进一步拓广参加国的范围,争取吸收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这样才更符合电子商务全球化的特征。

2.对新技术产品反应迟钝。尽管ITA明确规定信息技术产品的清单需要不断更新。但是1997年、1998年的更新计划由于成员方不能达成一致而搁浅。这就造成了电子商务中出现的许多新技术产品不能进入ITA的管辖范围,这样势必造成了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

3.信息技术产品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日渐增多。如进口许可、国内管制欠缺透明度、技术标准认证的昂贵费用,这些都是电子贸易的障碍。

二、GATS与电子商务

相对与GATT来说,GATS和电子商务有着更密切的联系。因为电子商务中的大部分内容都与GATS有关。首先是作为电子商务运行必不可缺的电讯服务和因特网接入服务(这两点通常被结合在一起讨论)。另外,能以数字方式提供的服务内容,如咨询服务、法律服务、视听产品提供服务等。由于对后者没有特别的协议规定,主要见诸于各国的具体承诺表,所以电讯服务和因特网接入服务是这里的讨论重点。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以网上电子交换形式为基础的商业机制,必须以因特网为依托,以电讯系统为其信息交流的渠道。但是电讯服务,因特网接入服务一般在大多数国家是由垄断机构控制着市场,于各国不轻易开放的领域。即使有国家承诺开放市场,如果不能建立非歧视性、透明的国内管制机制,市场开放的承诺依然是一纸空文。因此在电讯、因特网接入服务领域建立起良好的竞争机制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至关重要。

1.GATS的第8条“垄断及专营服务提供者”对这个问题做出了一些规定。

明确“各成员方应确保在其境内的任何垄断服务提供者,在相关的市场上提供垄断服务方面,不得采取与本协定第2条有关该成员方的责任及其承担的特定义务规定不一致的行为”。还规定“当成员方的垄断服务提供者,根据该成员方承担的特定义务,不论是直接或通过其分支机构在其垄断权范围之外参与提供者服务的竞争时,该成员方应确保其服务提供者在境内不滥用其垄断地位,不进行与其承担义务不相一致的行动。”这些规定对电子商务具有两点重大意义。

①在没有开放基础电信领域但却对因特网接入服务做出具体开放承诺的WTO成员国,依据GATS第8条,应确保处于垄断地位的电信服务商不得对各参与竞争的外国接入服务商实行歧视待遇。即这些因特网服务商应能平等地、不受歧视地享有使用或租用公共电信网络的权利。

②成员国的因特网接入服务独占经营者不得滥用这一独占经营的地位,只能将其限定在特定的服务领域内。因此在其他与因特网有关的服务领域就可以排除这种垄断地位的干扰,这一点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扫清了不少障碍。

2.除了GATS第8条外,乌拉圭回合最后文件中,GATS有一个《电信附件》。

该附件规定各成员方应保证任何其他成员方的任何服务提供人在获得合理与不歧视对待条件下,进入并使用公共电讯传输网络与服务。这一规定并非是电信服务市场准入的承诺而是保证在其他服务门类内已经得到承诺的服务能够使用必要的电信网络。所以可以把《电信附件》看作是向其他门类服务提供者开出的一张总保险单,保证他们进入WTO成员方的电信网络,得到所需服务。这一点对于电子商务非常重要,即使电信市场开放未能达成协议,电子商务的其他方面的服务内容(因特网内容服务、电子货物贸易等)依旧可以在一国的公用电信网络上进行。

3.WTO对电信服务自由化的努力并未止步于《电信附件》。

1997年达成的《基础电信协议》(又称GATS第四议定书)进一步推进了基础电信领域内的市场开放。该协议涵盖了全球基础电信贸易的90%。一般情况下,各国提供因特网接入服务的大部分为政府性、公共性机构,或者是具有垄断地位的机构。因此,第四议定书大大放开了基础电信领域内的竞争,对电子商务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第四议定书的谈判过程中,各国除了达成市场准入的承诺外,还达成了一个《参照文件》。谈判方在这个文件中对基础电讯服务的国内管制做出了“附加承诺”。《参照文件》的目标是为市场准入和外国投资的具体承诺的真正有效实施,在国内法律上提供不可少的保障,把这种保障与WTO体制挂钩,以便遇有投资者不予实行时诉诸于WTO争端解决机制。《参照文件》明确定义了电讯领域的一些专门术语,如基本设备、主要服务提供人等,比较详尽地规定了各种竞争行为;如交叉补贴利用从竞争者那里获得信息,扣留技术与商业信息等。这些规则为电讯服务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对GATS第8条的规定是一种重要的补充与发展。《参照文件》为基础电信市场构建了一个公平、透明、高效的市场竞争框架,这一点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TRIPS与电子商务

TRIPS是GATT、GATS之外WTO的另一大支柱。它将WIPO管理下的大部分知识产权条约的规定纳入国际贸易法律体系中来,并赋予争端解决的强制力。根据技术中立性原则,TRIPS仍然适用以信息技术和因特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但这一新课题毕竟是给TRIPS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TRIPS没有统一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标准,而只是确立了最低的保护标准。所以各国对知识产权保护标准的参差不齐,以及相关规则透明度的缺乏,都是对电子商务乃至整个国际贸易潜在的威胁。另外,缔结TRIPS时,网络与电子商务并未像现在这样成为关注的焦点,TRIPS中也没有针对网络环境中的特别规定。1996年WIPO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条约》对因特网环境下的知识产权问题作了比较详尽的规定,被称为“网络环境中的知识产权条约”。但TRIPS尚未能将这两个条约的规定吸收进来。而且可以设想,要在TRIPS框架中将两个新的WIPO的条约纳入,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的。

随着时代的前行,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商业运行机制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国际贸易流转关系中来,因此通过以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来促进全球电子商务已是势在必行了。但是在讨论通过什么途径来完善WTO中的电子商务规则之前,有两个问题需要澄清。

①利用WTO来发展电子商务,并不是让WTO包办电子商务中的所有事项。WTO要解决的问题限于在非歧视的基础上,各国对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关税减让和市场开放。至于电子合同、隐私权保护等问题不属于WTO调整范围。

②WTO对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工作不仅是为了贸易自由化,而且是为WTO所有成员方创造条件,使之能平等地获得电子商务所带来的机遇和利益。因此,WTO的工作必须与其他国际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国际贸易发展委员会)的工作紧密配合,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

四、重点比较GATT和GATS对电子商务的规制

(一)理论分析

在WTO总理事会的第二次关于电子商务的专门讨论会议上,大部分国家还是坚持认为首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电子商务的规则应该是归在GATT或GATS下,还是另立一个门类。

有些成员国代表认为因为电子商务传输的内容全部是0和1,所以无法真正界定出电子商务的性质—货物贸易还是服务贸易,即使在理论上达成了一致,实践中也很难操作。2许多成员国认为电子化、数字化的产品都应该看作是服务,并且应该适用GATS的规则。但是有许多国家表示了反对意见,因为有许多商品一直是在GATT的规则之下进行国际贸易,这些商品如果为了适用GATS的规则而被重新界定为服务,在转换上必然缺乏连续一致性而且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各个国家显然对电子商务的定义有自己的理解,这也是建立在不同的利益考虑的基础上的。尽管如此,大部分国家还是相对一致地认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势在必行的,不应该人为地制造一些不必要的障碍。

正如有些国家指出的那样,数字化商品中的数字化服务毋庸置疑是应该适用GATS的。问题其实主要在数字化商品中的数字化货物和非数字化商品上,尤其是非数字化商品。在第三次关于电子商务的专门讨论会上,已经越来越多的国家表明自己的立场是支持这样一种归类方式的:物理运输的商品仍旧适用GATT,但是电子形式传输的应该适用GATS。对于非数字化商品,这种“物理运输的商品仍旧适用GATT,但是电子形式传输的应该适用GATS的原则是恰当的。“非数字化商品”是为了清楚地分析电子商务的表现形式,实际上,真正属于电子商务部分的其实是非数字化商品的前实际交易阶段,比如网上咨询、订货等。而这些“前物理运输非数字化商品阶段”又是属于数字化商品中的数字化服务。  但是诚如许多成员国代表对一种例外商品—软件的疑惑和争议那样,对于包括软件在内的数字化商品的情况就远不是那样的简单。以软件为例,联合国中心商品分类84(CPC84)所定义的“软件”是包括设计、制造和实现功能,当然这其中必然包括传输,因为传输是实现功能的前提。而GATS也很清楚地表明“服务”的含义是相当广泛的,包括服务真正实现所要求的前提,即提供、营销、买卖和传输,所以,设计、制造、调试、检测和实现功能都是“服务”的一部分。

那么,究竟应该用怎样的标准对这复杂的数字化商品进行分类讨论呢?笔者认为,可以把在数字化商品实现功能以前,其物理形式存在与否作为一个重要的标准。如果在第一消费者能够实现功能以前,这种数字化商品的物理形式没有存在,它就是一种“服务”,其适用的规则是可以归于GATS下的,比如我们可以在因特网上享有的在线视听。如果在第一消费者能够实现功能以前,这种数字化商品的物理形式已经存在,无疑它是数字化的货物,它要适用的规则应该归于GATT下。这里笔者特别强调了“第一消费者”和“能够”这两个概念。原因在于有些“第一消费者”的目的也许是继续生产而不是真正地消费这种通过电子传输来的商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部分人也许会把原本作为“服务”进口来的电子商务成果转化为有形的物理商品形式,例如CD和光盘形式的软件等。假如我们仅仅因为实际的消费者消费的是有形的电子化货物就把这种电子化商品划入货物贸易中,明显是失之偏颇的,因为在上述情况下,电子商务进人国内以后,它们已经经过了某种意义上的“消费”,虽然这种“消费”没有切实地“实现”它们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完全是“能够”的。

上文中提到的观点—如果在第一消费者能够实现功能以前,这种数字化商品的物理形式已经存在,无疑它是数字化的货物,它要适用的规则应该归于GATT下。我们必须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这种情况存在,这类数字化的货物其实是没有经过电子传输的,也就是说电子商务在这种数字化的货物中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可以更加明确“数字化货物”并不是指所有的数字化货物,而仅仅是指具有在物理运输以前存在电子商务的数字化货物。

笔者认为纯粹的电子传输理应是一种服务。我们可以设想当基础设施完善,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一台可以将网络的触角延伸到世界每一个角落的电脑的时候,我们需要的电子商务的商品可以通过电子传输送到我们的面前。在这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工作是我们的电脑做到的,而电子传输就变得十分单纯,从经验上来看,这种无形的电子传输应该是一种服务。但是问题就处在现实中笔者设想的情况不可能发生,至少在现在是这样,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当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需要这种电子商务提供的商品的时候,也许发展中国家只好由“需求创造出生产”,出现了原本无形的商品有形化的产业,如此以来电子商务不再纯粹,而且电子商务降低成本的初衷也许也达不到了。举一个形象一点的例子来说,网络和电脑等产业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想要听一首远涉重洋的外国歌手的专辑,他们是做不到在线欣赏的,那么将网上的音乐下载下来然后制成CD的产业就应运而生了。但是笔者注意到这制成CD的产业是在国内产生的,所以当然地不属于国际贸易,也就更谈不上适用GATT还是GATS的问题。

如果在线得到数字化商品,然后以个人行为将此数字信息下载,保存到一定的存储设备里(比如:计算机硬盘、软盘、光盘等),从这个角度讲,电子商务仍然是一种“服务”。因为运用笔者刚刚提出的标准,个人作为“第一消费者”“能够”实现数字化商品的功能之前,电子商务传输给他们的只是一种无形的“服务”,而非有物理形态的“货物”。个人将其用一定的物理载体进行保留纯粹是个人行为,而且电子商务过程已经在“第一消费者”在“能够”实现数字化商品的功能的瞬间结束,所以这种保存的个人的行为丝毫不可能影响到电子商务的性质。

在1998年,WTO秘书处发表了一项题为“电子商务和WTO的作用”的研究报告,报告阐述了电子商务对贸易的潜在利益,指出将因特网迅速增加地用于商业目的将对贸易带来巨大的和潜在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指出了通过因特网进行贸易的复杂性。报告中认为电子商务即为通过电信网络生产、宣传(广告)、销售和分销产品。为便于政策的讨论,电子商务可以被分成三个阶段:

(1)搜索阶段,即生产者和消费者或买卖双方首次接触阶段;

(2)订购和支付阶段,即买卖双方一旦同意进行交易,便进人此阶段;

(3)送货阶段。

在笔者看来,这种把电子商务笼统地分为三个阶段的做法会给各个成员国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误导。如果按照上文中阐述的观点,报告中电子商务的第三阶段“送货阶段”,显然不是任何一笔电子商务都具有的,有些电子商务中,在进行物理送货的时候,这笔电子商务就已经结束了。

在WTO的讨论过程中,WTO的成员国对把电子商务归化于服务,主要基于以下四个理由:

(1)GATS是技术中立的;

(2)传送和交换的是信息而不是制造品;

(3)电子传输是个性化的,并不是标准化的产品;

(4)数字化的信息并不豁要物理或是有形的形式。

如果启用一套新的规则可能会割断电子商务先天和GATS以及GATT下的电信协议的联系。因特网等物质基础技术手段需要GATT的规范,电子传输自身和其内容又必然涉及到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所以重新设置的一套规则在适用的同时又必须回头重新在GATT和GATS之间定位上,当然还要考虑新规则建立的目的。

(二)实践分析

关于GATT和GATS的区别,WTO的秘书处归纳出以下四个方面:3

(1)GATT下的国民待遇是全面的义务,GATS下该义务则根据各成员在各部门所作的承诺而定;

(2)GATT禁止采取数t限制措施(但也允许有例外情况),而GATS规定,在政府希望保持对市场准人的限制时,允许使用数量限制措施;

(3)在GATT下,成员如没有将其关税水平约束至零,对进口就要征收关税,而GATS除了指出任何税收体制都必须与成员在具体承诺减让表中就国民待遇做出的承诺相一致之外,就基本不再涉及关税或一般税费了;

(4)GATT的重点是跨境的货物贸易,而GATS除涉及跨境贸易外,还将在外国司法管辖权下的商业存在和自然人的流动等问题作为服务贸易的一部分来加以考虑。

通过比较并从长远的眼光来着,明显是GATS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更为有利,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GATT初看对自己有利,因为适用了GATT就可以对电子商务征收关税,由此可以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收人。但实际上,GATS的优惠是更多的。GATS允许部门具体承诺,所以在发展中国家自己未承诺部门具体承诺时,GATS并不会包含任何实质性的服务方面的自由化的进展。可以说,GATS给成员国设定的义务和权利是更加明晰和具体化的,而且GATS所设置的自由化的体系比GATT更有发展空间。

GATS下的第2条“最惠国待遇”、第6条有关国内法规的实施以及其他相关原则、第14条例外条款和第17条“国民待遇”条款等,发展中国家都可以从中寻找出和创造出一些利于本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措施。具体地分析,比如GATS的第16条规定“每一个成员对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给予的待遇,不得低于其在具体承诺减让表中同意和列明的条款、限制和条件”,以及第17条第2款规定“一成员可以通过对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或服务提供者给予其本国同类服务或服务提供者的待遇形式上相同或不同的待遇”应该符合“不得低于其给予本国同类服务或服务提供者的待遇”的要求。这实际上是提供给了成员国给予外国服务或服务提供者歧视合法的理论基础。而GATT的第3条已经把国民待遇作为成员国的一般义务了。对于如此作法的原因,WTO秘书处解释是,成员国在相对一段时间内对货物贸易可以比较容易地运用关税、配额等多种方式保护国内市场不受冲击,但是相反,服务贸易就不容易做到,也就只能让国内的服务提供这项由国内管制方面的优势来保护国内市场。两害择其轻,两益取其重,发展中国家权衡之后,从实践出发,仍然应该支持选择GATS来规制电子商务。

当然,这里讨论的是WTO框架内纯粹的电子商务自身应该受GATS规制,但是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产业还是应该受GATT的规制,电子商务过程中的知识产权应该受TRIPS协议的规制。电子商务的生存与发展偏要一个适宜的环境,所以为了协调WTO框架内电子商务的各种矛盾,GATT、GATS、TRIPS协议应该接受整体的调整,电子商务正待WTO框架内三个协议的整合。4

注释:

1.魏虎,WTO框架中电子商务立法的现状分析,发展,2004年第10期.

2.WTO documents,G/C/W/l58,26 July 1999,p.4.

篇12

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0.2万亿元,其中跨境电子商务占比已经达到30%。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约为1.6万亿元;2012年约为2万亿元;2013年突破3.1万亿元,到2016年将增至6.5万亿元,年均增速接近30%,远高于一般外贸7.6%的增速。据eBay统计,大中华区跨境零售出口电商交易额最高的三大产品品类依次是电子类产品、时尚类产品、家居园艺类产品,增速最快的是家居园艺、汽配产品和时尚类产品。PayPal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和巴西五大跨境电子商务目标市场五年后对中国商品的网购需求预计将超过1440亿元,巴西等新兴国家和地区正成为中国在线商品的新主力购买群体。

二、跨境电子商务与传统国际贸易的区别

跨境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形式,借助于互联网技术促进国际间商品、服务与要素的自由流动。相对于传统的国际贸易形式而言,跨境电子商务具有独特的突出优势。

(一)商品和服务信息获取更加便利

众多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积聚了丰富的、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贸易信息,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使其直达全球消费者,信息的获取不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因此,相对传统国际贸易而言,跨境电子商务的市场信息在互联网上广泛公开与共享,国外消费者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能够直接搜索不同商家提供的同类商品的相关信息,进行质量与价格比较,选取最有利的商品和服务。

(二)企业直接面向全球市场

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直接面向全球市场。因此,跨境电子商务降低了对外贸易市场的进入障碍,大量的中小企业积极开拓国际贸易途径,更多差异化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商品的进出口贸易范围不断扩大。相对于传统国际贸易,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上公开与共享的商品和服务信息使得买卖双方的交流更加充分与透明,信息不对称程度大幅降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还提供了买卖双方直接沟通的渠道,去除了传统国际贸易中冗余、低效的中间环节,由此,企业的商品和服务质量信息能为全球消费者所熟知,有利于企业品牌向全球推广。

(三)在线交易更加便捷

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对外贸易信息的传递效率,交易信息、单证传递、购买支付等通过互联网瞬间完成。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交易与支付的时空限制逐渐消除,消费者可以随时查看和购买来自各国的商品和服务,商家迅即响应消费者的需求,通过跨境物流系统,快速配送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有机融合,使得对外贸易更加高效和便捷。

(四)跨境网上交易批量小、频率高

跨境电子商务中公开、透明的商品信息增强了对外贸易商品价格的透明度,降低了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流通渠道的减少也为在线商品价格的降低提供了空间。因此,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在线对外贸易商品的价格不断降低并且趋同化。丰富的商品、较低的商品价格、便捷的交易方式促进了大量消费者跨境网购。为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及多样化需求,跨境网络零售呈现出单笔交易批量小、交易批次多、频率高等特征。

三、跨境电子商务推动国际贸易转型升级

(一)促进多边贸易发展,优化配置多边资源

跨境电子商务拥有不断更新的产品和服务信息,具有快速、高效的信息传递方式,几乎不受时间和地理范围的限制,因此,全球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可以随时查看和购买来自国外的产品和服务。在跨境电子商务中,国内外供需双方直接接触,流通环节减少,市场进入壁垒降低,企业由此可以直接面向更加广泛的国际市场,从而促进多边贸易的发展。通过跨境电子商务、社交网络和物流服务等平台,国际贸易中的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有机融合,促进国内外生产者、零售商、物流企业、其他相关服务机构和消费者形成一个整体,以信息流为重点,融商品生产、物流配送、海外仓储、电子支付和信息服务等于一体,以消费者为中心重构价值链,促进了多边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推动对外贸易转向差异化竞争

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及其他服务平台积聚了大量的国外消费者信息,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收集、整合和处理分散孤立、动态、高维、复杂的消费者数据提供了基础,而全面的消费者数据为分析消费者偏好提供了依据。因此,跨境电子商务能够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个性化和高度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促进对外贸易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提升。基于跨境电子商务中大量的数据,还能够预测市场的消费规律,创造与消费者潜在需求相适应的差异化产品和服务,实现新的价值创造,提升贸易质量。因此,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能够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型,推动对外贸易从数量扩张向贸易质量提升转变,提高对外贸易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和竞争优势。

(三)促进新型服务贸易发展

目前跨境网络零售的物流方式主要采用快递和邮件,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跨境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将会推动海外物流仓储和配送中心的快速发展,提升物流配送的信息化水平,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跨境第三方支付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的跨境第三方支付市场主要由PayPal等境外支付公司垄断,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深入发展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我国的跨境第三方支付将会迅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也将带动软件、影视、音乐、电子期刊、游戏等数字内容产品贸易的快速发展。数字内容产品是一类特殊的数字化信息产品,与传统的物质产品有很大差异。第一,数字内容产品存储方便,内容具有可变性和易复制性,附加值较高。第二,数据内容产品具有使用价值的非排他性,可以反复销售,从而形成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第三,数字内容产品的技术含量高,从而附加值较高。第四,数字内容产品的数字化特征使其非常适合网络传递。跨境电子商务为数字内容产品提供了对外贸易的运营平台,消费者可以从平台上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取所需的产品。

(四)提升对外贸易企业的国际化营销水平

跨境电子商务为企业提供了品牌营销、精准营销的新机会。传统国际贸易因交流渠道的限制,营销水平较低、成本很高。尽管许多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很好,但因营销水平和成本的限制,产品的知名度较低,不为外国消费者所熟悉。跨境电子商务提供了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直接交流的通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和社交网络等平台,国外消费者能够直接获取企业的产品信息和评论信息,为企业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利用跨境电子商务积累的数据,企业还能根据需求方的偏好及潜在需求变化作出快速反应,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实现精准营销。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与移动互联网的结合将推动跨境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其能够充分利用消费者的碎片化时间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最大程度地促进精准营销,满足消费者的多方位需求。

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加强跨境电子商务信用建设

信用风险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最大瓶颈之一。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刚刚起步,存在信息不对称、交易行为不够透明和市场监管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失信成本较低,制假售假、侵犯知识产权和售后服务不足等问题频繁出现。相比信用体系建设及管理相对完备的美国及欧盟国家,中国的信用管理明显滞后,引发其他国家对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网络交易的严重不信任,导致跨境交易平台的发展比较缓慢。应加强跨境电子商务信用建设,促进信用信息的公开和共享,加强信用信息服务,减少跨境电子商务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建立奖惩联动机制,培育企业和消费者的信用意识,规范跨境电子商务市场秩序。由于各国缺乏统一的信用标示,跨境电子商务的信用建设需要各国政府的密切合作。

(二)加强跨境物流的一体化建设

我国的跨境物流明显滞后,物流配送的及时性和安全性不足、成本较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市场一半以上的商品是通过邮政体系运输,物流成本是发达国家的两倍左右。相较于传统国际贸易注重库存管理,跨境电子商务更加注重商品的快速流动,海外仓储、配送中心和海外退换货服务的需求快速增加,高效的信息资源整合成为提升跨境物流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跨境物流配送涉及环节较多,包括国内外的仓储中心、配送中心、服务中心及海关等,加强跨境物流的一体化建设,集物流的硬件基础设施与软件服务于一体,不仅能够确保物流的效率和服务质量,而且能够改善物流服务能力。通过互联网、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及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整合订单管理、库存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及运输管理,能够突破制约跨境物流的各种因素,提高物流效率和水平。

(三)加强快速通关、退税和结汇

通关、退税和结汇等问题是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问题。通关是跨境电子商务流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传统贸易通关主要适用于大批量商品,通关的周期长、费用高,难以适应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小、频次多、周期短等特点。由于目前跨境电子商务商品的出口普遍以快件邮件方式通关,按当前的通关管理制度退税非常困难。传统贸易的结汇方式对于跨境电子商务显得非常繁琐,若通过跨境第三方支付企业结汇,银行又难以掌握买卖双方的真实交易情况,第三方支付平台容易成为非法资金的流通渠道。加强企业、海关、工商、税务和外管等方面的协同运作,为跨境电子商务提供通关、退税和结汇的一站式服务,将会大大提升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效率和水平。

(四)建立跨境电子商务法律法规

篇13

“中国制造”优势渐失、临危转型之际,备受关注的“中国服务”,近日再报隐忧。

9月27日,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551亿美元,这是“中国服务”赤字连续第三个季度快速上涨,赤字规模已经与2011年全年水平相当。

所谓服务贸易,即服务以及服务产品的进出口,包括运输、旅游、通信、建筑、保险、金融等等。发展服务业已成为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而服务贸易作为跨境的服务业,日益成为中国转变经济与外贸发展方式的着眼点与风向标。

然而中国服务贸易在总量增长的同时,逆差持续扩大,如果坐视服务赤字进一步攀升,不但中国商品贸易所积累的顺差将被吞噬,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转型也可能成为一纸空谈。

旅游成服务贸易最大赤字来源

2013年上半年,中国在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项下逆差进一步恶化,拖累了“中国服务”的整体表现。

10月1日,时值中国国庆长假,从韩国仁川到德国法兰克福,从加拿大多伦多到澳大利亚悉尼,从南非开普敦到巴西里约热内卢,世界各地为接待纷至沓来的中国游客,一片忙碌。清晨,美国纽约帝国大厦检票处门前,中国旅行团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来自北京的游客赵小姐对记者表示,“除帝国大厦,旅行社还安排了参观华尔街,乘船游览自由女神像。”如赵小姐一般,众多中国游客在境外所产生的消费,积累在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形成了“中国服务”的巨大逆差。

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中国旅游服务逆差达357亿美元,同比攀升64%,成为中国服务贸易最大的赤字来源。

作为服务业的重要支柱,中国旅游业贸易逆差之所以快速激增,记者采访的数位业内人士表示,在于中国游客出境游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旅游业的国际化进程明显滞后,换言之,“钱都让国外旅行社赚走了”。

以中国旅行社为例,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出境游业务实现了两位数增长,然而中旅总社北京公司营销总部总经理李兵辉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目前公司出境游利润率尚不足10%,境外许多国家及地区都有明确规定,地接社必须为当地旅行社,这意味着中国旅行社开展出境游业务,必须在当地注册成立分公司,否则就要与当地旅行社合作,使其充当地接社的角色。

为适应这一要求,中旅的跨国机构网络布局已经开始,美中旅、加中旅等分公司相继成立,然而对于中国两万余家旅行社,特别是中小旅行社而言,没有国际分支机构,则很难分得中国出境游的“蛋糕”,与境外本地地接社的捆绑式合作,使中国旅游业贸易逆差不断攀升。与“中国制造”外需下滑不同,“中国服务”常常面临有市场、无生意的尴尬境遇。

上半年,同样的故事发生在中国运输业。数据显示,1—6月中国商品进出口同比增长8.6%,而与此同时,中国运输服务出口增长几乎为零。就在商品进出口增长带动国际运输需求快速增加的同时,中国物流企业却因国际化滞后而错失订单,多数新增服务订单被境外企业争得,这在国际收支表中,表现为中国运输服务进口增长,赤字增加。

仅上半年,我国运输业服务贸易赤字增长达263亿美元,仅次于旅游业。中国国际货运协会负责人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目前中国货代企业有能力在海外投资建设港口、机场、仓储设施的尚在少数,这使得中国货代企业很难承接食品类、鲜活产品、大宗商品等货运订单,对于存在这类运输需求的企业,将订单交予境外公司,“进口”境外公司运输服务,成为唯一选择。短期内,中国运输业服务进口大于出口的趋势很难改变。

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中国服务贸易项下赤字新增551亿美元,若赤字增速不减,今年年底,“中国服务”赤字将在有数据统计以来,第一次站上千亿美元大关。多位外贸专业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下半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回落可能性不大。

国务院总理在近期讲话中表示,必须在着力扩大服务贸易规模的同时,促进服务贸易进出口均衡发展。据悉,相关政府部门不久前已开始深入各省份调研,寻求进一步促进服务贸易出口之策,促进服务贸易收支平衡。

金融等高端服务或成未来更大

“失血点”

相比国际分支机构缺失所造成的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赤字,中国进出口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建业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服务业整体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金融、咨询、保险等高端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还相对较低,服务贸易发展有赖于中国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非朝夕之功。

9月8日商务部在厦门举办的“现代服务贸易与全球投资”论坛上,中外贸易专家济济一堂,一组数据引人注目:目前美国服务业占GDP比重约80%,韩国为70%,发展中国家服务业比重平均已超过50%,而中国则只有44.6%。中国服务业比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也低于同类发展中国家。

滞后的中国服务业发展为服务贸易赤字进一步攀升埋下了隐忧。

目前中国服务贸易中,运输、旅游、建筑、通信服务等传统服务贸易占比超过60%。相比之下,金融、咨询、保险等新兴服务业在中国服务贸易总额中所占份额则相对较小,尤其是金融服务,上半年中国金融服务进出口总额仅28亿美元,逆差2亿美元,与逆差357亿美元的旅游服务进出口形成鲜明对比。1—6月份,中国金融、保险、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高端服务业,贸易逆差增长超过170亿美元。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潘英丽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与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贸易企业缺乏国际分支机构不同,中国银行业与外资银行相比,风险定价能力较弱,在不少中资银行开设有分行的国家及地区,中国“走出去”的服务、制造企业仍会选择汇丰、渣打、花旗等外资银行提供金融服务,若想促进中国金融服务出口水平,则需增强中资银行风险定价能力,而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与商务部《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课题研究的倪月菊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相比其他国家,目前中国对金融等高端服务业开放程度依然较低,使得中国金融等服务贸易额偏低。随着未来服务行业的进一步开放,国际竞争力较差的金融、保险等行业暴露在跨国竞争之中,其贸易逆差势必将快速扩大,高端服务贸易逆差将成为“中国服务”更大的失血点。

下一轮“赤字”冲击波逼近

就在中国传统服务贸易、高端服务贸易双向“失血”难禁之时,国际下一轮“赤字”冲击波已然逼近。

美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6月,美国服务贸易顺差增加2亿美元,至191亿美元。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玉辉看来,金融、教育、医疗、传媒是美国的优势产业,美国正在积极推进这些高端服务业的可贸易化,作为其5年贸易出口倍增计划的重要支点。

所谓服务业可贸易化,即通过新兴技术为载体,使传统意义上很难实现跨境交易的服务行业,变得可以贸易,在各国之间形成进出口。

9月8日“现代服务贸易与全球投资”论坛上,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理事长兼总裁王新奎表示,近来兴起的服务数字化,颠覆了传统意义上服务业的形态。举例来说,传统的医疗服务,此前必须面对面交付,从而很难形成服务的进出口。例如中国人在中国,很难享受到美国医生面对面的医疗服务。然而,如今在数字化交易以及电子支付的方式下,通过电脑屏幕等,医疗服务开始在全球各地实现顺畅的跨境交易,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将有更多的服务业实现可贸易化。例如通过苹果公司的App Store平台,全球的一切知识产品几乎都可以实现跨境交易。近日,苹果公司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App Store已拥有90万款App,超过500亿次下载量。上线5年以来,App Store为苹果公司创造了巨额的销售利润,而这一切反映在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则表现为巨额的美国服务出口与顺差。

在数字化交易以及电子支付等新技术的推动下,近年来,世界服务贸易结构已发生很大变化,传统服务业比重逐渐下降,而新兴服务比重则快速上升。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借助其优势的金融、咨询、医疗等产业,希望在全球,特别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打开市场。

近期,美、日、欧等在华商会纷纷呼吁加快中国服务业市场开放水平,日前中国日本商会《中国经济与日本企业2013年白皮书》,希望进一步开放中国服务业,如银行、咨询、电信等等。9月5日,中国美国商会在《中国服务业的挑战与机遇》报告中,对中国金融、快递、医疗等12个服务行业提出了具体的开放建议。

与此同时,借助美欧TTIP与美日TPP等自由贸易谈判,美国正在WTO之外另起炉灶,构建全球新的贸易规则,拓展新兴服务市场。

篇14

在芜湖长江大桥之畔投资18亿元,仅用18个月时间建成占地面积125万平方米的亚洲最大的第四代主题公园方特欢乐世界近日落成。它建有15个主题项目区,300多个游乐项目、休闲及景观设施,涵盖现代科技、未来科技、科学幻想、神话传奇、历史文化、综合表演、儿童游乐等多方面,将现代计算机、自动控制、数字模拟与仿真、数字影视、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与艺术结合,在公园创意、设计、软件、硬件、影视等方面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被誉为中国版的“迪斯尼乐园”。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芜湖为“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

中兴通讯展前沿技术和交付能力

中兴通讯集中展示四大核心理念――“绿色、融合、创新与演进、贴心服务可信赖的合作伙伴”,聚焦SDR、SAE/EPC、LTE、10GEPON等最新技术与解决方案,着力突出日益提升的交付能力。中兴通讯在香港这一全球建网条件最复杂的市场,与CSL一道交付了全球首个HSPA+商用网络,并领先启动LTE建设。中兴通讯于2009年上半年先后赢得TeliaSonera、SingTel、Telefonica、Sistema等全球一流运营商的系统产品订单。

经济复苏时期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策略

由商务部研究院和中国外汇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进出口企业年会―跨国经营(北京)论坛于9月18日在京举行,论坛以“经济复苏时期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策略”为主题,将着重解读国家相关部委为推动中国企业贸易投资便利化而出台的政策,同时为跨国经营企业在外汇管理、风险控制、金融支持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研讨、交流。

财富CEO年会寻求复苏的动力

9月19日,主题为“寻求复苏的动力”的2009财富CEO峰会在北京举行。包括《财富》全球500强部分企业CEO在内的300多位商界精英针对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发展环境,从多角度探讨了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向及企业如何走向成功并且不断发展壮大的战略。 与会CEO们的畅所欲言,针对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发展环境,探寻走出低谷、捕捉新增长机遇的战略。

3G产业联盟即将成立

以“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合理化建议,促进政府建立相关的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和机制,为3G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便利和资源”等为任务的3G产业联盟,将于今年11月中旬正式成立。未来,联盟将促进政府管理部门和3G产业界的密切交流和合作,为3G产业链的发展组织各种资源,充分发挥3G作为北京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促进北京各行各业与信息化的结合与增值。

丰台园加入世界科技园区协会

2009年9月,丰台园管委会正式成为世界科技园区的会员,成为继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之后,北京市第三个正式加入世界科技园区协会的中关村系统科技园区。成立于1984年的世界科技园区协会(IASP),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以科技园区为成员的全球性非赢利组织,总部设在西班牙。

石家庄5000万扶植初创企业

为鼓励园区企业上市、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扶持产学研合作、鼓励孵化器及科技型初创企业发展,石家庄高新区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奖励和扶持政策。其中5000万元的“保增长促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鼓励项目引进与建设。

英中贸易协会来访中关村

9月14日,英中贸易协会代表团一行11人在协会主席白乐威爵士的率领下访问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英中贸易协会代表们认真地听取了园区介绍,对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许,认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极具吸引力,希望能够介绍英国企业与中关村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

海淀园亮相《世界创新地图册》

《世界创新地图册》于今年6月在全球发行。内容包括全世界创新领域科技园区、研究机构、孵化基地的分布情况,是一本全面展示国际创新发展的图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不仅入选了图册,还成功的进行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宣传。其中“公园、校园、海淀园;歌声、阅声、创新声”反映了海淀一方水土的区域创新特色;“联网、联心、联世界;通路、通智、通四方”反映了以构建海淀新型网络为理念和努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决心。

从数字移民到数字原住民

2009年8月27日,《搜狐新生活论坛之从数字移民到数字原住民―中国网民成长进行时》在搜狐网络大厦举行。本次活动在由搜狐文化、搜狐读书、搜狐IT三频道共同主办,论坛嘉宾有:搜狐副总裁方刚、中国互联网最具影响力blogger之一洪波、儿童游戏SNS社区奥比岛CEO吴立立、以及网络人气小说《黑道风云20年》作者孔二狗。据介绍,“数字移民”是指在传统环境中形成自己价值观后进入网络世界的一代,他们对网络的使用多于网络对其产生的影响。而“数字原住民”的成长则普遍受互联网影响,在运用网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特定思维模式。目前中国互联网形态已进入新时期,即一部分网民在经历数字移民历史阶段的同时,又有新一代的数字原住民正在成长。这些生力军正在与最新的技术一起改变着中国互联网形态。两股力量的交汇将形成空前动力,为下一次网络文化的发展和变革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