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新闻传播规律的内涵范文

新闻传播规律的内涵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10 10:18:0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新闻传播规律的内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新闻传播规律的内涵

篇1

【关键词】 新闻采编 新闻美学 价值

新闻美学是新闻学规律与美学规律的统一,这种统一的最终载体表现在新闻作品中,要想达到新闻作品内在美与外在美的高度统一,必须在新闻采编的各个环节都做到美的内外统一,也就是说,新闻美学的实现路径主要在新闻采编。

1 新闻美学的实现路径主要在新闻采编

新闻美是新闻学和美学的结合,是新闻学规律和美学规律的完整统一,是美的价值在新闻学实践中的应用和体现。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及新闻工作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新闻事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才产生的。和其他学科一样,新闻学也是先有“术”再有“学”的,而且,“学”是从“术”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也就是说,新闻的一切理论来源于新闻实践。因此,研究新闻美学,首先必须研究新闻学的“术”,而研究新闻学的“术”,主要在于研究新闻采编。新闻采编,指的是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等新闻业务的范畴 ,是产生新闻作品的整个工作流程, 是新闻事业的核心和关键。可以说,实现新闻美学的主要路径在新闻采编,只有在新闻采编的各个环节都坚持了新闻美学的标准,才能最终实现新闻美学的价值统一。

美学,是研究美和审美规律的科学。古今中外的研究者虽然对美的概念难以统一,但是其核心观点却始终围绕着美的价值及其审美规律来研究。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美学研究应该从审美事实出发,发现审美活动的一般规律,然后再把诸多审美事实的经验描述与理性思考结合起来,从而上升到理性高度。德国古典美学大师黑格尔认为美的要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内容;一种是外在的,即内容借以表现出意蕴和特征的形式。我国美学研究者朱光潜认为:“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那么,美的本质和内涵究竟是什么呢?本文认为,美是“真善美的内外统一”,是心与物的完美结合,是审美事实与审美意识的完整统一。

所谓真,就是事物的本真意义,即事物的本质属性;所谓善,就是对事物有利、有益,即事物的内在价值;所谓美,就是事物的艺术美感,即事物的外观艺术价值。

用“真善美”的价值和标准来衡量新闻采编,在具体的新闻采编活动中做到真善美的内外统一,使新闻作品体现出美的理念和价值,呈现出美的外在形态,这是新闻美学在新闻采编中的实现路径。通过新闻作品这个审美事实,让广大受众感悟到美、体会到美、品味到美的意蕴和价值,这是新闻美学的理想目标。

2 新闻真实是新闻美学的基础和核心

新闻真实性,是指新闻必须符合客观实际。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一般都主张新闻必须真实,在这一点上基本相同。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失去了真实,新闻就什么都不是。新闻不是政党的意志,也不是文学或艺术作品,新闻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事实;新闻不能臆造或想象,只能遵从事实,任何不是事实的故事或情节,都不属于新闻的范畴;一旦失去真实,新闻就没有价值可言了。当然,在新闻报道中,除了事实真实外,还应该包括整体真实,即事实的规律性;只有坚持了具体事实真实与整体事实真实相一致的原则,才是坚持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从美学的角度看,美的东西首先也必须是真实的。 真,是指各个物种自身的自然状况及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性。换句话说,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性,失去了“真”,美也就不复存在了。所有的美,都来自于客观事物本身。人们对美的评价和欣赏,往往依附于一定的客体,美是自身主体对外部客体的意识反映,失去了客体,美就成为玄虚的哲学而无所依附。例如我们对艺术的评价,首先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艺术客体,如果失去了客体,评价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真”的更深一层含义是客观规律性。例如我们对有些抽象艺术作品的欣赏,它们往往经过了作者的加工、构思,在表现形式上超越了现实想象,但我们也觉得它美,那是因为它的本质是真实的,即符合客观规律性。朱光潜在《朱光潜谈美》中说:“艺术作品本来脱离不去‘真’,所谓‘全体一贯’、‘入情入理’诸原则都是真的别名。”离开了事物的本真意义,美也必然称不上美,反倒让人厌弃了。所以,媒介对新闻的报道,首先必须是真实的,没有新闻真实,新闻美感就无从谈起了。

有些新闻事实,表面上看起来真实,有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但是如果仔细观察或认真思考,就不一定是真实的,即不具有真实的规律。 因此,把握新闻的真实性原则,除了把握具体事实真实外,还要把握整体事实真实,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如实报道新闻,才能报道新闻的本真面目。只有这样,新闻才具有美的前提,才是符合潮流和趋势的美,才能在新闻历史上留下美好的记忆。

3 新闻向善是新闻美学的本质要义

新闻美学的实现,除了新闻事实必须真实外,新闻的内容还必须是向善的,这是新闻价值层面的意义。价值属性是基于自然属性而又超越自然属性的一种新的属性,它以事物与主体(人、人类社会)的关系为前提,并在这种关系中体现事物的价值。“价值”是事物满足人们需要的标志。“善”的最浅近意思是“用”(useful)。凡是善,不是对于事物自身有实用,就是对于人生社会有实用。因此,新闻向善就是新闻必须有利于人和人类社会的功利价值。

新闻的善恶标准,也即新闻的倾向性,是新闻事实中的价值判断,具有主观倾向。一般来说,善是指能够激起人的爱心、同情心及慈悲感的东西。善是美的源泉,如果社会失去了善,美便失去了意义。任何新闻都具有主观倾向性,新闻是主客观统一的结果。新闻倾向性的产生,要从新闻报道活动的过程中加以考察。美国社会学家赫伯特·甘斯认为“新闻本身不局限于对事实的判断,它也包含着价值观,或者说,是关于倾向性的声明”。新闻向善,是新闻真实基础上的向善;也就是说,除了真实,在选择新闻时,还必须判定哪些是美的、哪些是丑的,只有在分清美与丑、善与恶之后才能有所倾向地报道,善是客观真实和主观向善的统一。

凡是美的东西,必定对人们有用,这在人类社会生活及其生产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原始社会人们对美的崇拜,往往是崇拜器皿、武器和力量,因为那时候自然条件简陋,人们需要工具、武器去战胜灾难,需要力量去赢得生存,所以那种对美的赞赏和追求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向善的规律。那么到了现代社会,人们对美的追求开始由实物转向精神,这也正说明在满足了物质需求后,人们对美的精神功利价值的需求,同样也吻合了美的向善规律。当然,在不同社会背景和政治制度下,新闻的向善标准会有所不同。在资本主义社会,“向善”一般是指“自由、个性、财富”等功利价值;而在社会主义社会,“向善”一般是指“集体、团结、公共利益”等。在具体的社会形态中,新闻向善的标准会因国情和社会制度而有所不同,但是只要“向善”的趋势是有利于社会和人类历史发展的,都是值得肯定的。世界因不同而精彩,对于新闻的向善标准,只要不侵犯他人或社会的利益,都应该尊重和理解。

新闻的倾向性常常蕴涵在新闻事实当中,它总会自觉不自觉地通过事实流露出来。例如我们对国庆节的报道,表面上是彩旗飘扬、人情激昂和严肃的阅兵仪式等,实际上,它包含着全国人民对国家的热爱与尊敬,表达着中国的进步与强盛,传递着团结与奋进,凝聚着和平与希望。又如我们对社会黑恶势力的报道,所摆的事实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一种对恶霸势力的痛恨与鄙视,对被欺压百姓的同情与爱护。如果没有事实材料的选择,不顾芝麻西瓜地全部照搬,那报道很可能就会歪曲事实,变成不分青红皂白、没有是非观念的报道。再如,媒体对国家政策的报道,往往包含着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的政治信息;对医学发明和科技进步的报道,也往往是为了给人们提供各种有利的信息;即使是灾难性的事实报道,如地震、台风、矿难等,那些冰冷的数字底下也埋藏着一颗向善的心,即报道这些事实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是为了人们知晓和认识事实信息的需要。可以说,没有主观倾向性的新闻报道几乎不存在。

4 结语

美的新闻作品应该具有向善的意义,如果没有向善的内涵,新闻便没有了价值。 新闻工作者是根据人们具有知晓、认识、教育、审美的共同需要这一客观标准来选择和评价新闻事实的,而受众则是根据新闻机构的新闻能否满足上述需要来评价衡量新闻的。只有向善的新闻,才能赢得受众,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陈琳.论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J].新闻传播,2011(03).

篇2

【关键词】新闻真实 新闻侵权 法律真实 基本真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是新闻在追求真实的同时,却不断与法律法规乃至社会道德碰撞。近年来,以媒体为被告的新闻侵权案件数量持续增长,在这些侵权诉讼中,针对“新闻失实”提出的侵权案达80%以上。在这些案件中,新闻真实与法律真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新闻真实与法律真实的涵义

关于“真实”目前存在三种认识,即客观真实、法律真实和新闻真实。新闻真实和法律真实都是来源于客观真实。那么在认清新闻真实以及法律真实前,必须要厘清客观真实的涵义。

客观真实的定义有赖于客观事件的界定,客观事件是指事实曾经发生或实际存在的状态。①由此可以说,客观真实就是指该事件的真实状态或者实然状态,即实存。

新闻是一种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新闻真实有着自己的独特涵义。“新闻真实是指新闻报道必须如实反映事物的原貌,它表现为一个认识过程”②,包含事实的真实和本质的真实两层涵义,即新闻的“具体真实”和“总体真实”。“具体真实”是指新闻报道对具体的客观事实所作的真实的反映;“总体真实”则是指在“具体真实”的基础上,新闻报道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和客观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揭示客观事物相互联系和发展中存在的内部规律性。但由于受认识能力的限制和新闻特性的影响,新闻真实也只能是事实性真实、过程性真实、有限度真实和即时性真实。

法律真实是指公检法机关在诉讼证明过程中,运用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应当符合形式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规定,应当达到法律的角度认为是真实的程序。③法律真实的形成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并受制于法律的评价,它实际上是“法官主持下当事人一起构造的人工世界”,④在这个人工世界中,参与诉讼的各方当事人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对外只提供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这就使证据的真实性有一定的概率,由此所最终认定的法律真实也有一定的概率。

新闻真实与法律真实的关系

法律真实和新闻真实都是以客观真实为来源,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

无论是新闻真实还是法律真实都是以真实性作为自身存在的第一要素,新闻真实要求:第一,作者所报道的事实必须真实无误,不允许有任何差错、虚构或夸张;第二,对事实的说明、解释也应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能有任何歪曲或掩饰。同样,司法审判的原则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可见,崇尚真实是新闻与法律相通之处。

但法律意义上的真实与新闻意义上的真实不尽相同。法律真实是建立在证据基础上的法律认定的事实,而新闻真实仅仅反映了事物的面貌,是表面的真实。显然,二者区别的重心是对客观事实的认知方式。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

1、价值取向不同。法律真实体现的是诉讼的合法性内涵,新闻真实更多专注于信息传播和舆论监督。

2、对真实的理解不同。新闻对真实的理解属于日常生活的理解,凡是存在的、发生的、非记者虚构的即为真实,而法律对真实的要求是:凡是事实必须要有证据支持,不能证明的事实就不能认定是真实的。

3、对证据的需求程度不同。法律真实需要真实存在的证据,以及由证据组织起来的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没有证据的真实在法律上是毫无意义的。新闻真实却不一定要求有实在的证据。通常情况下,记者在采访中由于受新闻的时效性、信息传播的不确定性的制约和调查手段的限制以及许多客观条件的影响,不一定都能从新闻源中找到确实的证据。

4、证据特征的不同。法律真实强调合法性基础上的真实性,证据既要有证明能力,也要有证据能力,而且在证明标准上,法律真实要求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标准。而新闻真实只强调事实的真实性,不关注证据能力,也不要求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

在新闻报道时还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即媒体报道了一个还没有被认定为法律真实的事实时,无论媒体穷尽多少对于新闻客观事实来源的审查,这个新闻的客观性从法律的角度就是有瑕疵的。这样的报道即使在事实上没有失实,但是其却超出了法律的“底线”,替代司法程序进行了法律真实的判定。这将直接导致报道人承担相应法律规定的责任。如果没有法律救济的“底线”,新闻真实被当作法律真实来报道的话,对被报道者来说就是不公平的,且是侵犯名誉权的。

新闻真实与法律真实的统一

新闻真实与法律真实虽然在内涵、外延及价值标准等方面具有对立的一面,但是在维护人权的根本立场上两者并没有歧义。随着新闻法制的建设和社会法治化的进步,新闻与法律都在不断调整自己,力求为对方所认同并适应对方。

最高人民法院在1993年颁布的《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以下简称《解答》)是目前审理新闻侵权案件的重要依据。《解答》规定“因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因撰写、发表批评文章引起的名誉权纠纷,文章反映问题基本真实,没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的,不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文章的基本内容失实,或者文章反映的问题虽基本属实,但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⑤

《解答》中把构成新闻侵权的“新闻失实”认定为“严重失实”或“基本内容失实”,由此可见,法律对新闻真实性的要求是“基本属实”。这既对新闻报道中难以避免的轻微失实或者无法举证予以宽容,同时又限定了真实的最低限度“基本属实”:新闻内容不能误导读者对真实的看法,不能改变问题的性质,也不能对问题的性质轻率下结论,否则就是构成侵权的失实。

但是“基本真实”这一法律术语如何理解?司法解释“基本真实”还只是一个法律概念,没有具体明确的定义和界定,如何理解因人而异,具有很大弹性。实践中由于每位法官对问题的看法不同、经历各异,其判断也就不尽相同。

如何既能合理保障公民人格权不受侵犯,又能保证舆论监督的正常开展,使新闻真实和法律真实进行真正的融合统一呢?这就需要国家尽快制定专门法律,从新闻工作的特点出发,对“基本真实”作出符合新闻发展规律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

由“基本真实”向“法律真实”靠近

新闻侵权是一个法律上的概念,防止和避免新闻侵权也必须从法律的层面入手。在现阶段,国家法律无法对“基本真实”进行明确界定时,防止和避免新闻侵权的最有效做法就是:新闻真实由“基本真实”向“法律真实”靠近。从这个角度出发,对媒体或记者来说,对所要报道的事实不仅应该从新闻真实的角度加以认识,还应从法律真实的角度加以把握,努力做到新闻真实与法律真实之间的统一和平衡,在法律的范畴下实现新闻的真实性要求。为此,新闻工作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锤炼,使新闻真实由“基本真实”向“法律真实”靠近。

1、使新闻事实报道程序合法化,拒绝媒体审判。

“媒体审判”即媒体在司法机关尚未做出判决前,根据自己掌握的“新闻事实”,对相关案件作出了自己的判断,并将自己的判断传播给了广大的受众,使大家对案件有了先入为主的观点。然而,媒体所依据的并非是法律真实,而是未经证据证明的新闻真实。虽然新闻真实可能更接近于客观真实,但法院只能就法律真实做出判决,因为法律真实的可信度要高于新闻事实。为了避免媒介审判,新闻工作者要牢记“重证据,不轻信口供”的法律原则,站在法律的层面上去思考、观察和审视新闻事实。

2、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不断强化法制观念、加强新闻职业道德修养,做一个懂法用法的新闻工作者。

法制观念并不仅仅是法律的专门知识,而是对正在建设中的整个法制环境和法制社会的自觉认同。新闻工作者应该了解与新闻传播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基本的民法、刑法、行政法的知识,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新闻侵权事件。

3、了解证据的重要性和举证责任。

证据及举证责任是构成新闻真实的新闻事实向构成法律真实的法律事实转变的关键。诉讼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调查事实和适用法律来保护被侵害的权利。在有新闻机构或新闻从业者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案件中,无疑会牵扯到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将掌握的新闻事实材料转化为法律事实材料。在二者的转化过程中,证据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新闻真实有了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其可信性,那么法院就会采纳这个新闻事实材料,从而完成新闻事实向法律事实的转变。新闻工作者要知道什么是合法有效证据,注意收集保留证据,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视听材料等等,皆可作为证据。

4、要注重全面深入采访,眼见为实。

采访一定要深入、全面,这是实践检验了的、新闻采访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如果过分相信采访对象,仅依靠一方当事人提供的材料写新闻,是很容易造成失实的。深入采访要做到细问、细听、细察,注意每一个细节,防止片面性,防止先入为主,防止主观感情用事。同时对新闻事实中的重要细节、关键性内容,不能过分相信采访对象的叙述和记忆,最好是找到文字依据仔细查对,眼见为实。

在防止和避免新闻侵权时,有一种倾向应该被杜绝。在新闻侵权所引发的诉讼越来越频繁的情况下,一些新闻媒体为防止侵权,采用一种消极的方法,即尽力避免对有争议的事件的介入,或者放弃对非正常现象的抨击。这样做虽然在表面上减少了因新闻报道而可能产生的纠纷,但它却是以放弃新闻的舆论监督功能作为代价的,违背了新闻自身的规律和要求,不应该提倡。■

参考文献

①孔祥俊,《论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J].《政法论坛》,2002(05)

②刘建明:《宏观新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③樊崇义等:《刑事证据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

④陈乐,《法律视野下的新闻事实》 [J].《理论与思考》,2007(09)

⑤李毅,《真实与谎言之间有多远――新闻失实和侵权的法律界限》[J].《中国记者》,2008(08)

篇3

一、新闻学的概念及背景

从理论角度来阐述,新闻学主要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客观、真实的新闻事件。新闻学中重点研究的是新闻内容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作为一种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特性的科学,新闻学所探索的是新闻产生、发展的普遍情况和特殊规律。新闻学解决的是社会客观现实对人新闻活动的影响和改变,以及新闻活动对于社会的反作用。

新闻实际上是一种人类社会信息的传播活动,传播是新闻被制造之后的出口,不具备传播价值的内容则不具备新闻价值。回望原始社会,在人类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为了交流信息并了解周围的变化和危险,人们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播信息,这种口头传播信息的方式和今天的广播、电视的信息传播其实是类似的。而这就是新闻产生的最初雏形。

中国新闻学的起步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较晚。直到1815年《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出版,才有了第一份中文报纸。但是中国人对于信息及新闻的渴望与热衷却是超越西方国家的。从中国近现代史中,我们从每一个发展阶段都能看到新闻业对时代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而新闻学和新闻业对国人生活及思想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互联网当道的今天。

二、新闻热点事件对新闻学的影响

新闻热点作为当下新闻行业当中的重要角色,其每次出现都会给新闻学界带来震动。新闻热点的出现仿佛新闻学界的狂欢,一众新闻从业人员、学者、评论家、网络公知在当前时代都是新闻热点事件的簇拥者。他们对于热点事件追逐点评,蜂拥而上的姿态仿佛是一场学界盛宴。然而,新闻繁荣的背后所隐藏的却是思想的枯竭。新闻热点事件逐渐丧失其新闻价值的本真,而变成学界乃至媒体用来追逐名利的工具。对于新闻热点的过度消费很大程度上在透支受众对于新闻事件乃至新闻学界的关注与信任。新闻热点事件的追踪在当下逐渐失去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新闻从业者忘记初心,开始忽视对于新闻热点事件中所隐藏的普适性规律的探究。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当今这个娱乐至死的“速食”年代,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稀缺品质。新闻学者对于新闻热点事件的盲目追求导致新闻事件研究中的“真、善、美、深、新”已经逐渐开始被人忽视。研究实实在在问题,推动新闻学界学术进步的重任正在被新闻从业者遗忘。

新闻学是一门与传播学、历史人文科学等学科密切相关的学科,实践性强是新闻学的特点。新闻学的研究可以分为现象研究与问题研究两个方面。所有社会及生活中的新闻内容都可以称为新闻现象,但是并非所有新闻现象都可以称为新闻问题,并非所有新闻现象都具有研究价值。那些能够从个别事例中总结出普适性规律、能够从个别事件中体现出人类社会共通价值观的内容,才能够构成新闻问题。为人类社会提供值得学习和借鉴的进步经验,是新闻学产生的价值之一。新闻热点事件的追踪和报道在关注事件本身的特殊性和猎奇性的同时,也要结合其是否能够为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进步提供有用的普适价值观来作为筛选标准。以当前新闻热点事件为例,某明星的婚恋状况、某电影票房多少、某传媒公司的危机公关等内容成为热点新闻事件受到广大新闻受众的关注和追捧,甚至这类新闻有些竟然成为新闻学界研究的主流,而真正有“营养”、值得关注的内容反而无法激起受众及新闻研究者的兴趣及关注、这是当前新闻学界存在的很大问题。新闻及新闻学作为反映社会现实及记录当下历史的工具,不应该“套路化”生产。新闻的内涵性、真实性、社会性,是新闻保持生命力的法宝。如果新闻从业者对于新闻热点事件的追逐停留在套路化点评、模式化观察的层次,而缺少对于真正有价值新闻事件的挖掘及思考,那新闻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失去其生命活力,而变得让公众丧失关注的兴趣。

同时,在对于当下新闻热点的研究中,新闻从业者及新闻学者忽视对于新闻理论深度的挖掘,模式化的借用国外学者研究理论和标题,缺乏根植于我国社会特色的新闻探究精神。这种借鉴国外先进的新闻研究理论方式并没错,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犯了用理论反推观点的错误。在新闻研究中,我们通过对于新闻事件的记录与观察分析,来推断证明某种新闻理论,这才是新闻研究的正规路径。然而当前“拿来主义”之风的影响下,新闻学界产生一种用新闻学既定理论去推新闻事件现象的错误方法,这是本末倒置的新闻研究法。因此在对于新闻热点事件的分析阐述中,一定不能有理论先行的思维定式。一个合格的新闻学工作者一定是从事件本身挖掘其新闻价值和新闻内涵,最终总结出新闻规律与论点的。

篇4

一、新闻史在新闻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人文精神的内涵在于:一是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追求”,提倡人文精神与科学性的相容性,关怀的中心是现实生活中人的身心全面价值的体现;二是人文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其核心是贯穿于人们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文模式、审美情趣,亦即人文精神,认为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活动的内在灵魂与生命;三是人文精神是把人的文化生命和人的文化世界的肯定贯注于人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之中,强调人的文化生命的弘扬和人的文化世界的开拓,促进人的进步、发展和完善;四是人文精神是人类不断完善自己、拓展自己、提升自己,自己从“自在的”状态过度到“自为”的状态的一种本事;五是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的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它包括对人的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等。

而任何的历史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是通过授予历史知识,使受教育者在认识自我世界、认识和适应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的教育。因而真正的新闻史教育,应当以新闻事业所关乎的人为中心,把握人对于新闻事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追问新闻事业的发展背景对于人的意义与价值,辨析以人为主体的新闻事业发展规律,并最终学会观照当下现实。

(二)把握新闻事业的一般规律,提高理论素养

新闻理论素养的内在要求其实是加强人文素质与人文素养的融合。科学素质的基本内涵可以分为两层来理解:一是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和现代自然科学的知识、技术、能力,提高媒介素养,即获取信息、解读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也包括社会交往能力、新闻敏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网络操作能力等。二是养成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即求真、创新、怀疑和坚持,包括启蒙精神、怀疑精神、理性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媒介素养就是以批判性思维为核心的,它是批判性思维与媒介文本解读的结合。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任何理论都是从事实中总结得出。而历史是每一个事实的积淀。尊重新闻历史,才能更好的理解新闻理论,提高个人理论素养。

二、新闻史在新闻教育中的误区

(一)当前新闻史教育缺乏横向拓展

长期以来,新闻史被视为枯燥乏味,基本上是人物、事件、时间的简单罗列。这实质上是教师将新闻史视为孤立的个体,只重视历史知识的简单传授,自然谈不上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横向比较就是运用共性和个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横向联系形成整体,将某一历史时段新闻业发展的“点”提升到人类社会新闻业发展的“面”上去考察,将某时期的新闻史实与其他方面史实相联系,探讨新闻的共性、个性。从构建“大新闻传播史”的观念看,新闻传播史的任何一个片段都可算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

横向比较观照也不应拘泥于一国的时空范围。比如在讲述美国新闻史20世纪初大众化报业和黄色新闻时,可以首先分析其社会背景、特征,启发学生是否有类似的报业现象可进行比较,再让学生审视当前我国都市报大战:新闻炒作,恶性竞争,同质化等现象。

中国都市报发轫于1995年《华西都市报》,如今走过十多年的发展史,但回头看美国这段新闻史,虽然国家不同,却是“历史惊人的相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的报纸将走向何处?可以通过组织学生阅读材料、报纸深入讨论,促进学生对当今新闻史———都市报现象进行剖析。

(二)当前新闻史教育缺乏纵向延伸

实际教学中,人们更关注现实的媒介生态环境,注重对现时舆论事件和话题的把握。新闻史教学忽视了新闻的历史传承性及新闻的历史视角,淡化历史对于新闻业务的指导作用,使学生产生为学历史而学历史的错觉。而更多的新闻史教学中并未加强纵向延伸,联系现实情境,将历史的讲述与现实重大变动结合,没有注意历史知识的现实意义。所以,新闻史教学中缺乏课程的贴近性,难以使学生对历史有深刻的感知与理解,也难以培养学生增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很难体现出新闻史的价值在于启示现在、昭示未来。

正如学者李彬所言,所谓新闻传播史不过是当代媒介世界的有机构成,一切新闻传播史的意义同样取决于当代的环境和语境。因此,现在时而非过去时才是新闻传播史的本质属性,学习与研究新闻传播史实际上都是基于现实而非思古幽情。只有从当代性的角度才能把握新闻传播史的真谛,当代性而非历史性才是新闻传播史的根本所在。

三、新闻史教育中“瓶颈效应”呼唤“东风效应”

所谓“瓶颈效应”,反映的是一定社会心理过程中各个因素、环节的相互关系。社会角色扮演者在进行某项创造活动时,在从事某一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角色行为时,要求与之相关的各因素、环节配合与协调并进,其中如果某一因素和环节跟不上,就会成为“瓶颈”卡住整个活动和某一行为的正常进行。而通过观察研究,我国当前新闻史教育滞留于“前茅塞顿开”状态,而难以在形式和内容上创新与提高。由此看来,突破当前新闻史教育中的“瓶颈状态”而使之得以提高和改进欠缺“一剂东风”。

在新闻史教育中,如何使得“东风效应”迅速到来,而冲破“瓶颈效应”,首先要调整新闻史教育自身的行为欠缺,重视教学中思维想象力的养成,着力扩大教学中的联系点,积极寻找新的“要素子系统”,呼唤“东风效应”以消释“瓶颈效应”。

篇5

【关键词】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教学;关系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在高等学校新闻院系新闻学专业的主干课课程系列中,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都是有着毋庸置疑的重要性的课程。它们是在培养新闻学子专业精神和专业素质的过程中发挥过和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两类课程。

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大致分属“学”与“术”的范畴。梁启超在《学与术》一文中说过:“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真理而致诸用者也。”则认为:“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本,两者并进始可。”(高叔平,1996:p398)梁启超之论,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学”与“术”的分野以及两者各自的内涵,不无启迪意义。然而将此论用于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则有需注意之处。笔者在上文特意说明: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大致分属“学”与“术”的范畴,意在强调:对新闻“学”与“术”所作区分,不可太过绝对。实际情况是:新闻业务,虽为“术”但“术”中有“学”,而非纯粹的“术”;而新闻理论,则是密切关注新闻业务此“术”的“学”(当然,它也还要关注新闻业界的现实发展状况和其他应当关注的问题)。相对于新闻业务而论,新闻理论并非高高在上之“学”。所言,则道明了“学”与“术”的关系。“学”与“术”,既有区别然而又有联系,它们都必须以对方为凭借或基础。的见解是颇为可取的。

新闻有“学”,但此“学”与文、史、哲等“学”相比,更偏重于应用,因而被划归为应用学科。新闻学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新闻。新闻是以特定方式对人类社会生活所作的反映。在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一点上,新闻与文学有相通之处;但是新闻反映生活,采取的是真实报道事实这样一种特定的方式。新闻反映社会生活,程序上体现为:由新闻采访到新闻写作(此处的新闻写作包括新闻报道写作和新闻评论写作),再到新闻编辑和公开刊播。在此过程中,“术”无疑占有重要地位。新闻与在反映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更多体现“人学”内涵和审美特点的文学的差别,当是十分明显的;新闻学与既包含对文学的研究、又包含对语言文字的研究的“文”(文、史、哲中的“文”)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新闻学内部的情况而论,作为分支学科的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前者更偏重于“学”(但又并不全然撇开“术”),而后者则更偏重于“术”(当然是“术”中也有“学”)。从一个方面说,新闻理论教学和新闻业务教学的关系,大抵也就是讲授“学”与讲授“术”之间的关系。对以上两类课程,无疑应该并重,应该兼顾,而不能顾此失彼。诚如所言:“两者并进始可”。

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新闻之“学”在逐步形成的过程中,得益于新闻之“术”所提供的基础和养料。新闻理论从包括新闻业务在内的广义的新闻实践中经科学抽象而来,反映了人们在对新闻现象、新闻活动、新闻事业进行理性探索方面所形成的深厚积淀和智慧结晶;它反过来又对新闻业务、对新闻之“术”有着不可低估的指导作用,为新闻之“术”的掌握和使用者提供新闻思想和睿智灼见,使之能站到比较高的立足点上思考和认识新闻业务中遇到的问题,在思考问题所体现的深刻性方面胜人一筹。当然,对新闻业界人士和新闻学子的新闻业务实践产生积极和良性影响的,除新闻理论而外,还有其他学科的理论。它们共同陶冶着上述特定主体,并共同参与构成了特定主体的理论素养。新闻理论素养作为特定主体理论素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与新闻业务的联系最为直接、最为紧密,因此它的作用尤其不容低估。

在新闻业界,业务出类拔萃的人士,其新闻理论功底一般说来不可能不扎实、不深厚;而新闻学子中,新闻理论底子欠佳者,则难以在新闻业务课程的学习中有突出的表现,在以后的新闻生涯中更是难以长久保持后劲和竞争优势。以上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两者关联之紧密。

诚然,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的关系,并不能等同于新闻理论课程与新闻业务课程的关系,也不能等同于新闻理论教学与新闻业务教学的关系。但是探讨两类课程及教学的关系从探讨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的关系起步,这又是完全必要的。从新闻教育的角度进行考察,上述两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常有相交叉和交融之处。一般而言,新闻理论课程作为先导课,在安排上往往先于新闻业务课程,以此可以激发新闻学子的理论兴趣,培养其理性思维能力,同时为此后的新闻业务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新闻业务课程的任课教师,也总是会根据课程的进展情况,适时引导学生重温在新闻理论课程中学习过的内容,或从不同侧面、不同层面,对新闻理论课程中的某些内容作出新的更具体的阐发。需要说明的是,新闻理论课程先于新闻业务课程开出,与“学”与“术”“并进”的理念并不违背。“并进”,并非时间上不分先后,而是在重视程度和用力程度上不厚此薄彼。

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课程。前者以“新闻学概论”为课程名,围绕新闻展开理论探讨和阐述,涉及新闻本体、新闻传媒、传媒受众、新闻传播、新闻事业、新闻工作者等一系列重要命题,旨在探讨新闻自身(新闻的界定,新闻的功能、本质,新闻信息传播以及新闻传播的规律),探讨新闻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新闻与社会生活,新闻与受众,新闻与经济、政治和文化,新闻与法律,等等);后者则涵括了采、写、编、评、刊(播)等多门课程[1],既涉及具体的操作层面,又探索其中的相应规律。毫无疑问,新闻业务所涵括的每一门具体课程,都有着自己的理论和理论体系;而作为新闻学的三个分支学科之一的新闻理论(或称理论新闻学),则是整个新闻学中的统摄性的理论。依笔者之见,在新闻教育中,应致力于体现新闻理论教学与新闻业务教学之间应有的紧密联系,并利用两者之间的紧密的内在联系,使新闻理论课程和新闻业务课程各自从对方身上获益。具体而论,即:在新闻理论教学中,任课教师以新闻业务课程中的鲜活内容和经典个案来诠释新闻理论中的有关重要命题,以历史上和现实中的著名记者的相关实践,来证明新闻理论范畴的重要理论观点;在新闻业务教学中,不仅要以新闻理论剖析典型个案及其成败得失,更为重要的是,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新闻理论指导新闻业务学习和实践。两类课程的任课老师,都可以考虑或是向新闻理论课程或是向新闻业务课程做点内容上的恰当延伸和拓展。

说新闻理论课程与新闻业务课程关系密切,并不意味着在新闻业务课上大量地讲授新闻理论问题;说新闻理论课程和新闻业务课程重要,也不意味着用新闻理论课程取代新闻业务课程,或用新闻业务课程取代新闻理论课程。[2]而只是说,在教学中要发挥新闻理论对于新闻业务的某种应当可以发挥的指导作用,发挥新闻业务对于新闻理论的某种确实具有的支撑作用。

新闻理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新闻业界人士和新闻学子都认同它对于新闻业务的指导作用。一些新闻业界人士并不推崇新闻理论,或将它束之高阁,认为新闻理论是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是新闻业务,新闻理论对于新闻业务而言未必管用;部分新闻学子,也并没有对新闻理论和新闻理论课程予以足够重视,没有把新闻理论当作对新闻业务真有指导作用的一门重要课程。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人们对于新闻业务重要性的认识,也并没有与它对新闻理论所具有的某种支撑作用联系起来。上述两个方面的认识,其实也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有关人士对于新闻理论教学与新闻业务教学两者关系理解上的一定程度的偏差。

新闻理论并不只是为回答新闻业务中的问题而形成和产生的。它有着更为宏观的研究视野,既关注新闻业务,又关注除此以外它所应当关注的各种问题,并从学理的层面予以思考和给出回答。同样道理,新闻理论课程也并不就是为新闻业务课程而设置的,并不只是新闻业务课程的铺垫。但是,谁也不能否认,新闻理论中关于新闻(性质、功能、特点等)、新闻传播、新闻作品、传媒受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是新闻传播实践包括各类新闻业务的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特定主体学好了新闻理论课程,能对他学好新闻业务课程并切实提高新闻业务能力产生正向的推动作用。

新闻理论对于新闻业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为提供与新闻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的理性思考,提供在探寻新闻规律方面所形成的真知灼见。曾经说过:“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1966:p263)在以上论述中,前一个“感觉”,依凭的是直觉或经验,固然很直接、很感性,但是毕竟难以达到从理性的高度认识、理解事物的境界;后一个“感觉”,以对事物的合乎科学的认识和理解为凭借,体现为由个别到一般的抽象和提升、对事物本质的深思和探求的过程,体现出高于前一种“感觉”的理性和智慧的力量。可见,停留于前一种“感觉”层面的认识,不可能是深刻和全面的认识;而在对事物的更深层次的内容有所认识和理解以后,特定主体对事物的“感觉”就会进入新的境界、达到新的高度。能帮助人们深刻地感觉、认识和理解事物的,是符合科学理性要求的理论。在新闻业务的每一门具体课程中,都由相应的理论概括实现对人们在该领域中的直觉和经验的升华;而新闻理论,则在更高的层面上对新闻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理性概括。新闻理论是可以引导和帮助人们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新闻活动包括各项新闻业务的理论。

大致可以说,所有新闻业务课程,它们所涵括的知和行,都是建立在对于新闻本体的正确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偏离了正确的新闻理论的指导,新闻业务就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具体而言,新闻理论以及新闻理论课程至少在以下四点上,能够为特定主体新闻业务课程的学习和新闻业务水平的提高提供帮助:

一是新闻理论对于“新闻是何物”、“新闻有何特点”、“新闻可以用来做什么”、“新闻应当如何体现自己的特点”等等问题的理解和阐述,从一个重要方面影响和制约着特定主体在从事相应的具体新闻业务时认识所能达到的高度,制约和影响着特定主体进行具体新闻业务操作时理念的先进程度、准确程度。虽然不能说对上述诸多问题理解正确和深刻,就必然带来新闻业务上乘的结果;但是,倘若特定主体对上述问题缺乏正确而深刻的认识,新闻理论素养甚差,那么其新闻业务就势必难以达到只有佼佼者才能达到的水准。

二是新闻理论坚持以受众为本位,它对于传媒受众包括对其接受心理、接受习惯和期待视野的深入研究,将推动特定主体不断探索通过具体的新闻业务赢得受众好评的方式、方法,从而推动提高新闻业务的质量和水准。受众是传者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每一个特定传播过程的终端。新闻信息和新闻作品的价值的实现,固然离不开新闻从业者的采写(或采制)和媒体的刊播,但归根结底要由受众来最终完成。最近若干年来,新闻理论加大了受众研究的力度,并且已经形成了许多有益的成果。这些成果,是值得在新闻业务课程教学过程中加以吸收和借鉴的。

三是新闻理论对新闻规律的研讨,虽然探索的不是每一门新闻业务课程所涉业务的具体规律(例如新闻采访规律、新闻写作规律、新闻编辑规律等等),但它对于每一种业务的具体规律无疑有着总体上的统率和笼罩作用。再则,新闻理论所研究的新闻规律中的某些内容,与新闻业务的某些具体规律是相融通、相对接的。例如,新闻有效传播的规律,就与新闻采访规律、新闻写作规律、新闻编辑规律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闻业务中的上述规律,共同构成了新闻有效传播的规律;而新闻有效传播的规律,则是在更高的层面上对新闻业务中采访、写作、编辑等项规律的概括。

四是新闻理论对于新闻价值的深入探究,既使之成为新闻理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又可以直接地用于指导特定主体的新闻业务实践。在任何新闻业务的实践中,在任何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中,相应主体都不可忽视对新闻价值的正确理解和把握,不可忽视新闻理论关于新闻价值的研究成果中所显现的理性光辉。新闻价值理论关注事实的“从没有到有”和“已有而生变”。新闻从业者,在事实“从没有到有”的变化中,关注其“发端”;在事实“已有而生变”的过程中,关注其“变异”。“新闻价值要素(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接近性、趣味性)论”,则揭示出了构成或影响新闻价值的一系列重要因素。举例说,记者采访一场庭审,出乎原先所料,从女被告被法警背着上法庭这一细节中发现了新闻,意识到了此事在折射司法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凸现对犯罪嫌疑人人格的尊重方面所具有的意义和体现的价值。据此写成的作品,以小见大,在对事实的报道中隐含深意,从而产生了相当不错的效果,后来获得了次年中国新闻奖消息的一等奖。[3]在记者自己也许并不一定明确意识到的情况下,新闻理论关于新闻价值的研究成果对他们的新闻采访、写作实践实实在在地发挥了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在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发挥新闻理论对于新闻业务的指导作用,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有鉴于此,笔者坚持认为:新闻理论课程的任课教师,有必要增强以此理论向新闻业务渗透的意识,以充分体现新闻理论对于新闻业务的引领和统摄作用;新闻业务课程的任课教师,则更是应当将新闻业务与新闻理论紧密地结合起来。

在新闻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应当也完全可以凸现新闻业务对新闻理论的某种支撑作用。既然新闻业务方面的实践以及对于这类实践的科学概括,是新闻理论的一个方面的重要来源,那末,新闻理论也就必然能够从新闻业务那里获得有力的支撑。例如,新闻理论中关于新闻规律的研究,关于新闻真实性的研究,关于新闻传播效果的研究,关于传媒受众的研究,关于新闻价值的研究等等,都可以从新闻业务中得到相应的验证;而新闻采访、写作和编辑方面的某些正反典型案例,则又往往成为新闻理论中一些重要观点的生动例证。就此而言,在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以新闻业务的实例印证某些重要的新闻理论观点的比较广阔的空间。

在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的教学中,存在着两类课程都不能不讲授的诸多内容,例如新闻真实性、新闻规律、新闻价值等。笔者认为:这些也就是两类课程之间的连结点,必须以此为纽带,在两者之中有意识地建立和体现其间的紧密联系。

新闻理论课程与新闻业务课程的连结点之一:新闻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的基石,是其生命之所系。新闻真实性,不仅是极为重要的理论命题,同时也是任何时候都不容许出现疏漏的实践问题。

新闻理论课程讲授新闻真实性,重在讲原理,讲何谓新闻真实性和新闻为何必须真实的道理。这里所说的新闻真实,有别于文学范畴中的真实。它拒绝虚构、编造和合理想象。马克思曾经说过:“究竟什么样的报刊(‘好的’或‘坏的’)才是‘真正的’报刊?谁是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谁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呢?” (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1985:p107)。马克思此处所说的“真正的”报刊,不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而是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的报刊。则有“只有忠于事实,才能忠于真理”、“为报道真实新闻而奋斗”这样的至理名言。延安《解放日报》曾经发表过题为《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的社论,对新闻真实性加以专门强调。事实上,媒体的正确导向、对于公众舆论的引导功能以及新闻在社会生活中的无可取代的积极作用,都是在真实报道事实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和实现的。我们不妨将新闻真实性与文学真实性、广告真实性加以比较,通过比较体察和辨明新闻真实性独特的内涵。在文学写作中,即使“无中生有”(编造、虚构)和“夸大其词”(适度夸张或极度夸张),但仍然可以是真实的。在这里,体现的是文学的真实性。在广告写作中,以不误导消费者为前提,虚拟某些故事和情节以进行广告诉求或增强广告诉求的效果,也仍然可以达到被认可的广告真实。在这里,体现的是广告的真实性。而故失其真的夸张,在广告中也并非就是虚假。[4]

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等业务课程讲新闻真实性,重在讲在操作层面如何达到和确保新闻真实性。笔者认为,通过新闻真实性使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两类课程相贯通的要义是:在新闻理论课程中就新闻真实性所作阐述,对新闻业务的具体操作具有启发性;在新闻业务课程中就新闻真实性所作阐述,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使人避免误识、少走弯路。为此,笔者将新闻真实性概括地阐释为:据实报道(根据事实进行报道),如实报道(报道符合事实的实际情况)。这样一种界定,力求具有理论含量,又便于实际操作。据实报道和如实报道,其结果是可以查验的。当然,纪实类文学作品与非纪实类文学作品、纪实类广告作品与非纪实类广告作品,情况有一定差别。文学上和广告中被认可的真实性内涵,在新闻范畴中则不被认可。

现实生活中频频发生的虚假新闻和失实新闻,对新闻真实性理论构成了挑衅,对新闻传媒的公信力构成了危害,成为新闻理论课程和新闻业务课程必须共同认真对付的大敌。在新闻理论课程中,只将新闻真实性作为一个一般性命题,不足以应对来自虚假新闻和失实新闻的挑战;在新闻业务课程中,仅仅让新闻学子知道从技术层面防范和规避虚假新闻、失实新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借助于新闻理论,寻找和分析虚假新闻、失实新闻的源头和成因。这样,方才可能多一份“堵”、“防”虚假、失实新闻的自觉性。而光靠新闻业务技术、技法的传授,就难以达到这样的境地。

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课程的连结点之二:新闻规律

新闻理论始终致力于研究和揭示新闻规律。新闻理论中关于新闻规律的研究成果对新闻业务的指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新闻规律大致包括如下具体内涵――

第一、以真实报道事实的方式面对世界说话

这是新闻传媒存在和与受众发生联系的最基本的方式。此规律常被学界和业界人士诠释为“用事实说话”,即用真实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方式说话。这一命题包括如下三层含义:(1)“用事实”说话,将报道事实作为“说话”的依凭;(2)用事实“说话”,以报道事实的方式蕴含报道者的观点和倾向,巧妙地“说”想“说”的“话”;(3)在报道中凸现事实的新闻价值,而不是忽视和淡化事实的新闻价值。综合以上三点,可以说:新闻是报道者运用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说话的一种“艺术”。曾经说过:我们反攻敌人的方法,并不多用辩论,只是忠实地报告我们革命工作的事实。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东内哄”。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1983:p5)以上虽然是在对敌斗争中运用的方法,但是论述中关于充分发挥事实的作用的见解对于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而言却是富于启发性意义的。毫无疑问,新闻理论中关于新闻真实性的理论观点,既是新闻理论内容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又可以直接用于指导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等业务实践。

第二、兼顾所报道事实的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

新闻以真实、及时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而区别于文学。所报道的事实蕴含的新闻价值高,则报道后受众新闻需求的满足程度就高。两者呈现为正相关关系。而文学则以满足欣赏者的审美需求为旨归,审美价值的高低成为衡量文学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由此,构成了新闻与文学的最具重要性的差别。但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并不是新闻从业者用来取舍新闻事实的惟一标准。与新闻价值标准同等重要的,是社会价值标准。对具有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事实进行真实、及时的报道,是媒体肩负的责任,又是它们坚持和体现正确导向的基础、凭借。新闻价值标准,用于估量事实报道以后受众新闻需求得到满足程度的高低;社会价值标准,用于估量事实报道以后对受众和社会从总体上说是有利还是有弊。新闻传媒及其从业人员如果不报道事实而只传播观念,或者所报道的事实不具备新闻价值,那末就无法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因而就不可能实现新闻信息的有效传播;如果所报道和传播的事实仅有新闻价值而不同时具有社会价值,那末就无法坚持和体现正确的舆论导向并引领社会舆论;如果所报道的事实光有社会价值而不同时具有新闻价值,那末新闻就成了一般的宣传,不可能得到媒体受众的认可并为他们所乐于接受。

第三、力求对新闻事实进行及时报道

在对人类社会生活作出反映的所有方式中,新闻是最能体现时效性的反映方式。“新闻姓‘新’”,“新闻是易碎品”――此类说法,以朴素的言语方式道明了新闻传播的一条基本规律。新闻以时效性强而有别于历史,也有别于文学。因此,追求时效性应是新闻的不可丢失的基本品格。新闻追求和体现时效性,现在已经到了必须拼抢的地步。在网络时代,受众在很多时候对新闻更是提出了即时播报、同步播报的要求。媒体也已经意识到“第一时间”报道新闻事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实际上,这已经成为媒体参与市场竞争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重大事件发生后,对此进行及时报道、争取“首发”,已经成为媒体赢得权威性、公信力和话语主导权的重要途径。

第四、以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新闻传播

应当说,有效的新闻传播,与诸多原因密切相关:一是媒体传播受众之所需;二是新闻从业者按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三是受众对媒体和传播者所传播的信息进行认可性接受。上述前两点,属于传者所为之范畴;后面一点,则属于受者所为之范畴。新闻传播按受众之需和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新闻传播,这既是新闻理论研究之旨归、新闻理论教学之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新闻业务教学和实践中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

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讲究新闻事实的选择。选择何种新闻事实和怎样选择新闻事实,是记者基于采访基础,着手进行新闻报道时必须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他们所选择的新闻事实,不仅在主观上蕴含了其正确的价值判断,蕴含了健康进取的倾向和导向,而且客观上也将直接促成新闻报道取得良好的效果。一般来说,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很少直言不讳地交代取舍事实的缘由(这部分内容往往被省略);但是,报道什么与不报道什么,暗含主观倾向与导向意识则是不言而喻的。媒体和记者当然必须努力发现、充分发掘社会生活中的正面新闻事实,通过对此所作的报道,发挥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激励、鼓舞、推动作用;然而,如果对负面新闻事实一味回避,则又是不明智的。通过对上述两类新闻事实的不同的选择和处理,都可达到将正确的导向蕴含于其中并产生积极效果的目的。其二,讲究新闻事实的表现。记者通过采访而掌握了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经过一番理性思考以后,要将这样的事实示之于众。这就离不开对事实的表现。对新闻事实的表现,涉及角度、叙事、语言等多个问题。要通过精选,找到既能体现正确导向又具有某种新意的角度。对于某一新闻事实,不同的报道视角可以用来体现不同的导向,相应的也就会产生不同的舆论引导效果。其三,报道包含理趣、包含情趣,或两者兼备。如果所报道的事实或对事实的报道有趣(有理趣和情趣),那末就易于吸引受众。在受众注意力日益成为紧俏资源的今天,这已经不是一个可以等闲视之的问题了。

综上所述,对于新闻规律的探讨和阐发,应当成为新闻理论课程和新闻业务课程共同的重要内容。

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课程的连结点之三: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理论是新闻理论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一概都是如此。新闻与文学,均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新闻报道事实且事实具有新闻价值(同时具有社会价值),以此方式反映社会生活并区别于文学。新闻价值与三个方面的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是事实本身的因素即事实所具有的素质。倘若事实所蕴含的、经报道能在较大程度上满足受众新闻需求的要素比较多,那末其新闻价值就比较高;反之,事实的新闻价值就甚微乃至全无。二是记者的因素。记者在决定报道什么与不报道什么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要进行选择,选择的重要依据和标准之一即新闻价值。新闻理论课程讲述新闻价值,以讲新闻价值为何物以及它有哪些构成要素为要旨。新闻业务课程讲述新闻价值,则以对事实的新闻价值的发现、发掘、表现等重要环节为侧重点。以上每个环节,既包含丰富的技术含量,又包含丰厚的学理内涵,是新闻价值理论在新闻业务层面的合乎逻辑的延伸。记者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发现能力,是为新闻敏感。新闻敏感的练就,是新闻理论参与对特定主体熏陶和特定主体自身注重实际操练而共同形成的结果。三是新闻传媒的受众。因受众的存在,事实才有所谓新闻价值,新闻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才得以最终实现。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传媒受众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因而无论是新闻理论及其课程还是新闻业务及其课程,都必须以受众为中心、为本位。新闻理论及其课程,要研究、要讲授新闻传播如何为受众所有效接受方面的内容;新闻业务及其课程,则要研究、要讲授受众乐于接受的新闻传播方式和具体操作方法。这是上述两类课程教学中不言自明的共同要旨。

注释:

[1]需要说明的是,新闻业务课程中所包括的新闻评论这一课程,其相当一部分内容,实际上是可以包含在“新闻写作”课程中的。新闻评论写作应是新闻写作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故文中提及的新闻业务课程,主要是指“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和“新闻编辑”。

[2]参见丁柏铨:《略论新闻采访写作教学》,《青年记者》2006年第23期。

[3]参见杨永辉、王雪莲、吴怡:《法警背起生病被告》,2000年12月16日《北京青年报》。

[4]参见丁柏铨:《新闻、广告、文学真实性之比较》,《新闻探索集》第405-42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参考文献:

[1]见高平叔:《年谱长编》(中)第398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版。

[2]:《实践论》,《选集》第1卷第263页,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篇6

画面语言是电视新闻作品的基础,是视觉符号之一,与其他符号元素相比,它是电视新闻的第一语言或第一要素,没有画面,就没有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特性

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把不同景别,连续活动的图像剪辑组接在一起,形成一句句有视觉形象的特殊语言,用来叙说新闻,反映现实,形象地为观众传递一种确定的信息。①这种由一幅幅图像构成的有着生动外表形态和丰富内涵的专业语言,自身具有丰富的特性,通过镜头语言的真实性和视角的潜在性的特点以达到完整讲述新闻故事的目的,再通过画面编辑产生影喻和联想,深度报道和发掘新闻背后的故事,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镜头的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本质,电视新闻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画面真实。电视新闻报道的一项根本原则是电视画面的真实。电视新闻镜头的真实性指利用画面的亲近性、即时性、直接性给观众造成更接近客观真实的心理效果画面镜头是电视新闻主要的叙事方式,它给接收者们提供了接触新闻的平台,要让他们认可眼前的新闻客观,就要尽可能抹去或隐藏复杂的叙事流程中叙事者主观介入的痕迹,让新闻事实仿佛直接来到接收者眼前。

在《新闻调查》这个栏目中,记者不是退居镜头、话筒的背后,而是直接出现在屏幕上,形成与采访对象的直接互动。针对屏幕外的接收者眼睛的追寻,叙事者将记者与采访对象交谈的方式借用摄像机的视角,使记者视角与接收者视角重合,当记者在注视被采访者时,接收者也同时和记者一起注视被采访者,当被采访者面对记者、回答记者时也同时在面对接收者,接收者不仅是他作为新闻观众的自己,还是一个事件的调查者。这种通过整合新闻叙事者与新闻接收者的视角而形成的“真实性”,把新闻接收者视角牢牢契合于新闻文本视角。让接收者的眼睛与摄像机的眼睛重合,很容易使接收者忘了自己的存在.

视角的潜在性。视角的潜在性是指从摄像机镜头选取到观众面对的电视屏幕中的新闻画面,叙事者的视角潜隐在画面报道之中,留给观众的都只是从整个新闻事件中的一个角度、一个方面的感知和领会。从新闻接收者角度看,如果不加选择地全盘展示过于丰富的视觉空间会让接收者造成选择与思考的压力,比如在具有若干观点冲突的新闻事件中,他们就会选择并思考丰富的影像提供的信息,而这种主动性会阻碍接收者对于某媒体直接叙事的跟踪和引导,就会使新闻叙事者解读与受叙者解读发生错位或断层,造成两者的疏离,

因此在镜头叙事中,特写和近景有独特的封闭视角的功能。缘自于电影艺术手法的特写如今在电视新闻中运用也较多。通过对新闻事件中人或物的特写或近景拍摄,造成强烈、清晰的视觉形象,起到强调的效果。

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的运用

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造型主要是指如何运用视听语言的画面元素对电视新闻的主题和内涵进行视觉包装和造型,力求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满足观众的接受心理和审美诉求。

电视新闻的景别选择。景别是电视新闻前期拍摄的造型元素。不同的景别具有不同的表现力,远景视野深广、宽阔,全景能完整地观照事物和场景,中景能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近景能表现人物的局部表情和细微动作;特写画面则如同语言文字中的“惊叹号”,具有透视心灵的冲击力和爆发力。景别的选择就是对画面叙述方式和内容结构方式的选择,是创作思维活动最直接的表现,不同的景别往往意味着不同的视野、气质和韵律、节奏。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新闻报道要在前期策划拍摄阶段做好场景选择和景别设置的工作,富于生活真实、构图讲究的新闻画面.才能激发受众的视觉情绪,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电视新闻的镜头选择。镜头分为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固定镜头便于突出主体,使观众能以平静稳定的心态充分体验画面内涵;运动镜头能使观众视点不断变化,更容易调动观众的参与感和注意力,引起强烈的心理感应,因而具有更大的表现空间。推、拉、摇、移、跟、升、降等是最基本的拍摄技法.又是有效的修辞手段。推可以突出重要情节因素和细节;拉可以形成反衬、比喻的效果,发挥感情的余韵;摇,可以表现对比、并列、暗喻、因果的关系;移,能造成现场感和真实感;跟,更能强化纪实效应。

电视新闻的画面蒙太奇运用。画面蒙太奇的使用是丰富电视新闻内涵,引发观众深度思考的重要手段,在新闻专题、新闻调查、深度报道等新闻栏目中普遍应用。这样的新闻栏目不同于强调时效性的消息报道,而是追求典型新闻事件或人物背后的社会意义和传播价值,这就要求在画面的处理上富有层次感和引申意味,表现蒙太奇的运用可以营造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想像空间,把观众从新闻事实引入到对社会问题和焦点人物的认知和理解中,极大地丰富了新闻的社会价值和传播意义。

注 释:

①周晓华:《电视新闻画面语言新课题》,《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10)。

参考文献:

1.秦瑜明:《电视传播概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杜,2002年版,第130~131页。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5~36页。

3.叶子:《电视新闻节目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21页。

篇7

重大主题新闻报道强调的三种报道思维

着眼策划,体现超前思维。主题性报道的重要性决定了对其进行超前策划的必要性。当前,网络媒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媒体尽力“拼新闻”“抢新闻”,力求推出人无我有的独家精品,这就需要在策划中做足文章,最大限度地吸引网民目光。尤其在“同题作文”下,谁能主动策划,谁站得高,谁角度新,使报道更有贴近性,谁就能赢得网民的欢迎。新华网在历次重大报道中,策划先行,全网建立了编委会宏观整体策划、各编辑部中观引导策划、编辑人员微观操作的三级策划机制。每年“两会”,新华网都要提前一个月进行包括特色策划、深度策划、互动策划、访谈策划、直播策划、外宣策划等一系列的策划,通过有组织、有创新的报道策划,使主题报道产生聚合效应、规模效应、辐射效应和品牌效应。

着眼创新,体现求异思维。重大主题报道反映的往往是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如果不思创新,很容易高高在上,流于常规。模式化、概念化的报道已经无法适应网民需求,必须通过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提高网络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在互联网上,新闻资源趋于相同,形式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没有引人入胜的形式,即使是好的报道内容,传播效果也要大打折扣。为此,新华网注重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积极探索突破传统的呈现形式,力求以独特的视角开展报道,使重大主题报道“不同凡响”。在北京奥运会报道中,新华网接连推出各种创新形式,仅首创的报道形式就达8种,其中首创的FLASH和图片相结合的图片深度报道方式,以图片讲故事,在故事中表达思想,将图片报道推向新高度;首创推出“奥运书场”栏目,以评书说新闻,借传统曲艺写新篇奥运,古韵新风,传统活用,受到网民欢迎。

着眼全局,体现宏观思维。重大主题意义重大,因此,重大报道常常是集中的、大规模的战役性报道。对于这类报道,就需要强化宏观思维,反映到报道内容上,既不能是零碎的,也不能是间断的,而要对报道主题进行跨时空、立体的解读,反映到报道形式上,要对各报道形式进行整合,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作为多维整合平台的作用,使各种报道形式做到相互映衬,融为一体。总体来说,要通盘布局,有效深化报道内容和层次,引导网民感悟重大主题的深远意义和丰富内涵。重大主题新闻报道力求的五项突破

规模制胜,提升重大主题网络新闻报道的竞争力。报道规模是增强报道影响力的前提和基础。重大主题报道如果零打碎敲,很难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要在传播渠道多元、信息公开的形势下引领网络舆论,首先必须在规模效应、密集报道上下功夫,确立重点新闻网站的传播数量的相对强势,从而形成报道的阵势、声势和气势。在北京奥运会报道中,新华网以专题页面组合群的规模报道方式,集纳文字、图片、音视频、论坛、博客、播客、短信、手机报、电子杂志等30余种报道形式,几乎呈现互联网所能表现的所有网络报道手段,形成规模庞大的奥运报道“矩阵”,对北京奥运会进行全角度、全方位立体播报。据监测,奥运官方网站、国际新闻中心官方网站70%的图片稿件转载自新华网,大多数文字稿件来源于新华网。各大商业网站第一时间转发新华网奥运信息并将重点稿件置于头条等重要位置,新华网报道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时效制胜,提升重大主题网络新闻报道传播力。传播学有一个规律,先进入人脑的信息,需要再费7倍功率才能否定原有信息,重建新信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先入为主”。重大主题网络新闻报道,同样遵循这一传播规律。目前,时效比拼,已成为网络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各网站“以秒为单位”高频度更新信息,力求与新闻事件同步,先声夺人。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中,网络媒体最成功的突破点就是做到了快速充分、及时透明地公开信息。5月12日,新华网在全球网站中发出汶川地震的第一条快讯后。24小时不间断通过英、法、俄、阿等各语种滚动播报最重要消息,境内外中外网络媒体大量引用新华网的信息。快速出击使我们的报道始终占据着网络主导地位,不仅向全世界传播真实的声音,而且有效树立了中国政府开放、务实的形象。

联动制胜,提升重大主题网络新闻报道的穿透力。重大主题网络报道不同于一般报道,报道的频次和密度是任何单一形式都难以完成的,需要多形式、多手段、多语种、多平动传播,协同作战,形成大手笔、大气魄、大容量。新华网在重大报道中注重做好以下联动:一是中文与外文联动。不仅推出大型中文专题,而且制作英文、俄文、西文、法文、阿拉伯文等外文专题同时开展报道。二是有线报道与无线报道联动。新华网除在有线网络报道中采取文字直播、访谈、即时连线等各种形式联动报道外,还结合移动新媒体的随身性、个性化特点,利用手机短信、彩信、手机报专刊等无线报道手段播报相关资讯。汶川地震发生后,新华网充分发挥无线报道在特殊情况下的独特传播优势,编辑创办免费手机报特刊,第一时间将四川当地的灾情、救援情况、赈灾情况以及地震知识传播给全国2000多万手机用户,新华短信在“关键时刻发挥了的关键作用”。三是充分依托新华社报道力量,与新华社国内外分社联动互动。在奥运开幕式报道中,新华网就与新华社驻北京场内场外100多个报道点,以及驻国内外分社记者全球连线,同步报道开幕式盛况。四是新华网与各承建的网站联动。每次重大主题报道,新华网承建的中国政府网、中国文明网、中国平安网、中华新闻传媒网等都立足各自定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专题等不同形式进行了报道,更广泛地形成网络新闻报道的合力,取得了强势传播效果。

深度制胜,提升重大主题网络新闻报道的思辨力。重大主题报道的影响力大小,不是取决于信息量的多少和篇幅的长短,而是取决于深度和高度。重大报道的深度主要通过以下方面体现:

有效的内容整合。在报道中注重逻辑梳理和服务信息的整合提供。比如针对一个重大主题,将各种新闻信息、专家意见、媒体观点、网民视角融为一体,以“政府视角”指导、以“专家视角”解读、以“新闻视角”看变化、以“网民视角”引共鸣。

客观的网络言论。网络言论对主题新闻进行深入解读,是以平民视角、网络语言,将笔触伸向百姓生活,一般来说观点鲜明,真切、形象,效果不亚于长篇大论。网络言论对主题新 闻进行深入解读,帮助网民了解新闻事件的深层内涵,在网上舆论引导中起到先锋作用。

优秀的原创报道。原创就是独家,独家就是与众不同。在网络新闻同质化的情况下,网络媒体要想吸引更多网民关注,就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制作一些有分量的原创报道,编辑出有特色的稿件。在近期报道中新华网开设各类原创栏目,比如在奥运报道中,由10多位注册非注册记者、30多位评论员、近20位网络主播、30位论坛版主组建的新华网原创报道方阵,汇聚《小豆侃奥运》、《乾进奥运》、《小余读报》、奥运解码等10多个原创栏目,以完全与传统记者不同的姿态推出大量原创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被各大媒体广泛引用。

互动制胜,提升重大主题网络新闻报道的亲和力。互动是网络媒体的突出优势。在以严肃面孔示人的重大主题报道中,常变常新的互动手法成为强有力的舆论引导手段。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更多网民借助互联网表达意见。但是,网络民意如果不加以引导,网上的互动往往很难产生集中的主题,形不成主流的声音。对于重大主题的新闻报道,新闻网站必须运用各种流行的网络手段,主动出击,设置议题,才能取得好的效果。2005年“两会”期间,新华网将总理记者招待会作为充分发挥网络互动优势的难得机会,主动确立了“倡议向总理提问”的互动主题,短短三天内,网民给总理提了800多个问题,新华网将大量网民提出的问题编辑成专题稿件,在新华网首页显著位置展示,从而把广大网民的意愿直接传达到国家最高决策殿堂,架起了党和政府与民众沟通的网络桥梁。

重大主题新闻报道需处理好的四个关系

新闻规律与传播规律的关系。重大主题新闻报道是宣传工作的重要部分。但作为网络报道的重要方面,重大主题报道必须按照网络传播规律办事,按照网络新闻标准选择报道内容。汶川大地震网络新闻报道之所以赢得国内舆论、国际舆论的普遍赞扬,最重要的就是因为网络报道把“以事为本”和“以人为本”高度结合,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对地震、救援等连续不断地进行了全面的、立体化的客观报道,完全按照网络新闻传播规律进行了网络报道。

气势宏大与贴近网民的关系。重大主题网络报道的定位决定了报道风格必然要气势恢弘,能“压得住”,但同时也要避免这种大主题容易带来的“大而全”、“大而硬”的弊病。重大主题报道要通过独具特色的网络创意、新颖的表现形式运用,在宏大中体现亲和。如新华网曾与其它网站合作,在“两会”期间开通网络游戏平台推出“两会科举”网络游戏,这一形式贴近年轻人的需求心理,吸引了大批年轻网民参与。

篇8

【关键词】广播 新闻编辑 创新 内容 形式 编排技巧

创新是新闻工作的灵魂。随着形势的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是新闻工作者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竞争的必然要求。

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是指“报道的内容、题材新颖独特,立意角度胜人一筹,手段形式独具匠心,栏目设置标新立异”。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编辑的创造性,新闻编辑要打破传统陈旧的思维定式,创新编辑能力,在新闻筛选、主题提炼、体裁搭配、编排组合等环节融入新观念,体现出个性鲜明的独创与构思。编辑工作有新突破,新闻报道与众不同,才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提高媒体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新闻工作实践中我体会到,广播新闻编辑的创新重点要在新闻内容、表现形式、编辑手法三方面着手。

一、内容创新,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1.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决定新闻内容的创新能力。广播新闻内容为王,内容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广播新闻编辑在选择、编发新闻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内容是否新颖,能否最大限度地展现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要深入挖掘内容资源,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捕捉具有时代特色的独家新闻。应该说,在当前信息多元化多渠道传播的背景下,获得独家的新闻事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新闻传播的独家性将更多地靠报道角度、报道深度和广度、报道形式的独家特点来体现。面对多家媒体共同关注的新闻事件,新闻编辑要善于用不同的视角审视新闻事实,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前提下,对事件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发现问题的本质,通过新闻策划和新闻信息的整合使广播新闻内容独出心裁,别具特色。并在第一时间反映第一现场,使新闻报道新鲜及时,富有内涵,高人一筹。

2.借助新媒体创新广播新闻节目内容。新媒体语境下,广播编辑应该更多地从受众角度考虑新闻内容。“广播新闻要以平民化为自己的航向,即要站在广大受众的角度确定新闻价值标准,使传播内容能够充分表现民众生活,满足受众需求,使传播方式能够切入平民视角,从而贴近社会,表现民众生活。”时代在发展,受众对于广播节目的心理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只有“投其所好”,选择受众认为对他们有用或与他们相关性强的新闻内容,广播节目才能贴近民众生活,从而实现新闻内容的创新。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媒体为我们更多地了解受众需求提供了新途径,借助APP、微博、论坛、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更为便捷。作为广播新闻编辑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会利用新的知识和手段,了解受众需求,掌握热门话题,把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作为第一取向,把百姓的呼声、建议作为第一信号,从听众的关切点上深挖新闻内涵,深化新闻主题,并在节目中适当地融入一些时代的元素,打造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有趣味、丰富多彩的内容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的受众需求。抚顺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记者在行动》节目的许多内容就来源于网络平台及微信公众平台受众的互动,我们从受众关注、反馈、期望的问题中思考选题,策划采访,把体现党的主张和人民群众的呼声紧密结合,这样的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百姓生活。

3.广播言论让新闻更有思想、有深度。有学者指出,评论是决定媒体高度、深度、品质和影响力的核心标志。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海量的信息快速传播。信息是共享的,但观点可以独树一帜。作为广播这一传统主流媒体,可以“利用独家观点形成区别于竞争对手的鲜明特征,透过价值观表述强化主流媒体的思想表达与观念引导”。在报道客观事实的同时,加入主观的评述,这种“新闻+评论”式的“观点新闻”赋予新闻以思想,可以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也越来越成为公众的一种需求。这就要求新闻编辑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信息解读能力,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既要传播新闻事实,又要进行理性的思考。对一些影响较大、受众关注度高的热点新闻、社会现象,不仅要第一时间报道新闻,还要第一时间表明态度,观点的独一无二让新闻报道具有独家性。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所说的新闻观点既可以是本台评论,也可以是编辑的点评;可以是记者或主持人的现场即时点评,也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评述,或者请受众以不同方式发表观点。编辑在节目总体策划和编辑过程中要根据稿件和节目需要恰当运用。

现在,从中央台到地方台,都在强化“新闻立台,评论强台”的理念,致力打造有思想的媒体。获得第24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中国新闻名专栏)和“2015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奖的杭州新闻广播《连线快评》节目,是一档原创评论节目,其以打造“快速发声、短小精悍、新颖有力、动心动情”的广播评论为宗旨,通过电话连线特约评论员,对热点新闻、重大事件发表观点和看法。在新闻播出后,随之发出相应的观点、评论,增加了新闻的思想性与厚重感。

二、创新新闻报道形式和传播手段

新闻编辑不仅要对新闻素材进行深度加工,实现新闻内容的创新,而且要探寻最能表现新闻内容的不同风格和多种呈现方式,以创新性的表达影响受众,实现报道形式的创新。比如恰当地运用典型音响,让广播新闻视觉化;记者现场连线、现场报道,让受众如身临其境;遇到重大、紧急事件时,打破常规,滚动播出或多角度立体报道,让听众及时、全面地了解新闻事件。这些报道形式能够有效地突出广播特色,发挥广播优势。

新的媒介市场竞争和新的媒体发展形势,使得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成为了一种趋势,广播新闻通过新媒体平台转发或直播等手段,得以更加广泛地传播。2016年7月19日,河南发生当年入汛后最大强降雨,郑州新闻广播与网易直播合作,策划了全天的突发天气音视频特别节目,视频的观看人数超过10万。参与外场视频直播的主持人浑身湿透戴浴帽直播工作的场景播出后,受到各大网站的关注,纷纷转载。广播借助网络实现广播节目视频化,给受众一种新鲜感,扩大了广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说:“没有一种媒介具有孤立的意义和存在,任何一种媒介只有在与其他媒介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自己的意义和价值。”如何拓展广播新闻的受众群,实现新闻传播价值的最大化?媒体的融合发展给广播新闻编辑的创新带来了更多的思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体融合环境下,广播新闻的形态不再局限于广播音频,一些新媒体平台为其提供了包括音频、视频、文字、图片在内的全媒体资讯服务。所以,面π滦问疲广播新闻编辑不能固守原有的工作模式,要有跨界思维,具备跨媒体的业务操作能力,成为全媒体编辑。了解掌握各媒体不同的传播规律和特点,能够编辑制作适合不同媒体的新闻作品,满足不同媒介受众的需求,实现自身工作与新媒体的有机结合。

三、巧妙运用多种编辑技巧,在新闻的编排组合上实现创新

广播新闻的编排组合是门艺术,是一个“创作”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排列组合,它有自身的规律,但不可墨守成规。广播编辑犹如设计师,要有编辑思想,编排战略,从取舍新闻、提炼主题到最后的编排组合都要进行整体的统筹谋划,要运用多种编辑技巧,实现节目的整体优化。新闻节目的编排设计要遵循新闻规律,考虑受众心理,稿件的体裁与风格要呈现多样化。内容安排要有详有略,将受众欲知和应知的新闻有机结合,“硬”新闻“软”新闻适度搭配。在一组新闻节目中,要根据内容设置栏目,将节目分割成若干板块,使整个节目层次清晰,言之有序;长新闻和短消息适当穿插,疏密相间,节奏分明;串联、衔接自然和谐,避免有断裂的痕迹。节目编排上讲究波澜起伏,有高峰,有低谷,设置几个或多个兴奋点,这样既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又能调节听觉的疲劳。新闻节目中头题的选择必须贴近社会生活,选取百姓高度关注的重大成就和新鲜要闻。新闻提要作为广播新闻的点睛之笔,要鲜明、生动、简洁,提纲挈领,引人入胜。在节目中,适当搭配一些娱乐性的因素,让基调严肃的新闻听起来轻松有趣。总之,新闻节目的编排组合是提高广播节目整体效益的重要一环,新闻编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在编辑过程中巧妙运用多种创意设计,就会收到1+1大于2的传播效果。

一名合格的新闻编辑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有不断地学习,运用创新的思维武装头脑,提升编辑力,练就点石成金的本领,才能创造性地把控新闻编播的全过程,制作出新闻精品,满足新形势下受众的新需求,适应媒体竞争、媒体发展的新需要。

(作者单位:抚顺广播电视台)

篇9

电视新闻节目编导中存在的问题

发现能力不足。这种能力,要求新闻节目的编导在抓取新闻线索,选择表现题材,使用节目素材上,凭借自己的政治素养和新闻敏感,能够发现并抓取到有意义、有价值、有影响力的新闻节目线索,及时选择独家、新颖、有说服力的表现题材,拍摄并用活真实、富有冲击力的节目素材。

如北京电视台《今日话题》栏目1995年11月6日~7日播出的《种草药患心病》(上、下)和1997年7月20日播出的《冷漠是一种病》,都可被认为是“发现”出来的新闻佳作。前者,是编导凭借敏锐的视觉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不法分子“坑农”新动向的曝光;后者则是编导凭借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思索,对社会不文明现象的无情鞭挞。该片以孕妇挤公共汽车为切入点,通过对那些“视而不见”的乘客的报道,发现在当今社会里,冷漠不但存在,而且极为普遍;它不但是社会的一种病态现象,而且是一种能够互相“传染”的社会病态现象,长此以往,必然会败坏我们的社会风气。由此可见,编导只要深入生活,用心去寻找去发现,那么即使是在看似平常的日常生活题材里,同样可以编导出有影响力度的优秀之作。

但是,有一些电视新闻节目的编导,总是想着制作一些轰动性强,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题材,却不愿意深入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抓取和老百姓密切相关并为他们所关心、关注的话题,这就往往使得制作出的电视新闻节目政论性强而服务性弱、说教性强而互动性弱,不能引起老百姓的广泛关注和参与。

如果说发现侧重的是对电视新闻主题的一种横向拓展的话,那么,挖掘则侧重纵向的深入,即对电视新闻主题的深入开掘。这种能力在新闻节目的编导中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挖掘的能力不足。“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能力,这其实是对电视新闻节目编导在素质和能力两个方面提出的一个非常高的要求,它要求编导必须善于“在无新闻处找新闻”。不过,有些电视新闻节目的编导往往只是注重对新闻事件本身表面现象的叙述和粗浅报道,缺乏这种“于无声处听惊雷”、“太题小做”和“小题大做”以及“楼上盖楼”的能力,不能很好地透过表面现象挖掘新闻事件的深层内涵,这就使得制作出的电视新闻节目缺乏吸引力,平淡无奇。

表现能力不足。从总体上看,电视新闻节目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但短小并不意味着简单,有时还恰恰相反,越是篇幅短小,表现起来难度越大,因此也就要求编导人员具有更强的编导能力和更高的编导技巧。

1994年由盖晨光和水均益编导的《和平:使沙漠变成绿洲》一片曾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随后的评比中先后荣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和“全国电视新闻奖”专题类一等奖。据水均益介绍,当初他们并没有像现在这样设计结语和标题,原方案只是让水均益在结屡时说出“和平”在阿拉伯和希伯来语中发音相似,两个民族对和平的追求是同样执著就行了。但编导们觉得这样的设计似乎意犹未尽,于是重来,“终于在深夜两点的时候,从《圣经》中翻出了一个古训,这就是该片后来的标题和结尾的串场词――和平:使沙漠变成绿洲”。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句串场词,该片的主题才得以深化,所用素材才有了生命和结构上的附着点――灵魂。该片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尽管电视是当今社会最先进的传播媒介之一,但作为其节目的具体生产者,编导们还是应学一学古代诗人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为了更多的精品节目的诞生,而“片不惊人死不休”。

有的电视新闻节目编导简单、肤浅地认为电视新闻不需要表现,只要讲述、真实地记录新闻事件就可以了,但是,在不违背真实客观的前提下,可以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来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艺术表现力,从而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吸引力。

新闻舆论引导存在误区。新闻舆论引导问题,即通过新闻舆论对社会实施正确有效的引导,是我国新闻传播领域特有的重要概念。在新闻宣传政策正确和传播渠道畅通的条件下,新闻传媒能够代表党和人民的共同利益,正确反映社会舆论,这是新闻传媒能够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前提,也是我国新闻事业所具有的特殊优势。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一些媒体和宣传部门在强调新闻传媒导向性、倾向性的同时,往往忽略、忽视了新闻舆论引导活动自身的规律性,对新闻舆论引导活动所应遵循的新闻规律、舆论生成和运动的规律缺乏必要的理解和认识,结果导致在新闻舆论引导的方式问题上,存在单一、呆板、重量不重质、忽视受众的主体性、缺乏引导艺术等倾向。这些误区的存在,影响了新闻传媒舆论引导效应的有效发挥。

如何强化电视新闻节目的编导意识

加强电视新闻节目编导的社会意识。所谓电视新闻节目编导的社会意识,一方面是指编导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另一方面则是指编导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责任感。作为电视新闻节目编导,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意识,否则将无法编导出具有积极社会意义和能够引起观众强烈的反应的电视新闻作品。即使只是完成《策划阐述》所规定的编导职责,也将因对社会认知程度的不同和价值取向的差别,而导致实施走向的偏差和节目最终社会效应的严重衰减。因此。每一个有追求、有社会责任感的电视新闻节目编导,都应在自己的新闻实践中,真正做到对党和政府负责。

加强电视新闻节目编导的新闻意识。张君昌先生在《电视新闻摄制》一书中对电视新闻意识是这样界定的:“所谓电视新闻意识,是指电视新闻工作者在党性原则基础上,通过对电视媒介性质及其传播规律的正确认识,表现在把握舆论导向和处理新闻技巧方面能动的反应。它包括导向意识、法律意识、时空意识、纪实意识、创新意识等几个方面。”缺乏新闻意识的编导,不但对选题缺少敏感,就是送到手里的现成选题,把握起来他也将很难紧紧抓住观众的心理和电视新闻节目的特殊规律,进行开掘、拓展和纪实表现。

加强电视新闻节目编导的平民意识。这里的“平民意识”,就是指电视记者摒弃因职业优势和技术优势带来的优越感,改变居高临下和俯视一切的思维方式,自觉地关注平民并和他们平等交流的意识。平民意识的产生,主观上讲,是党的新闻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一种具

体体现;客观上讲,平民意识是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一种需求。

要使电视新闻体现平民意识,我们的电视新闻节目编导在从事电视新闻节目的编导时,必须以一种平民化的价值取向与平视生活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问题,使费屏内外的传播与接受、社会与个人,获得严格意义上的心态同步,产生情感共鸣。

多年来,新闻界一直强调“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电视新闻类的节目尤其应以关心群众为出发点,反映群众的意志,以正确、健康的观点激励群众。特别是有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如一些社会问题只有潜入深层去挖掘,才能昭示世人,起到警世、醒世的作用。

电视新闻要体现一种平民化的价值取向,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些探索。

首先,电视新闻节目的编导心里要装着老百姓,选择平民话题,关注百姓生活,记录真实生活,消解群众疑难。在实际工作中,电视新闻节目的编导应深入到百姓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体验平民生活,倾听百姓呼声,反映群众疾苦,敢于触及老百姓特别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并进行深入的报道。事实证明,只有把镜头更多地对准普通人的生活,对准老百姓的苦乐冷暖,才能使电视与观众的关系更为密切,也才能真正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充分履行好“喉舌”的作用。

其次,电视新闻节目的编导要善于换位思考,做一名普通观众。现在的大众传播研究普遍认识到:受众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客体,而是积极、主动的群体,受众的这种主体地位在我国体现得更为明显,因为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电视的主人,受众不仅是电视的传播对象,而且是电视的服务对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电视宣传的根本宗旨。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电视受众的收听收视需求,全心全意地为受众服务,是我们中国电视的出发点。

篇10

关键词 新闻标题 模因 模因传播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模因传播是一种用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着重探究的是信息如何传播、人们如何思考,以及模因在文化进化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报纸杂志的门面,一条标题如何能在成千上万的标题中脱颖而出,受到读者的青睐并在受众当中流行起来,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其打造成具有强大自我传播能力的强势模因,使标题成为一种被人们普遍模仿和传送的语言信息。同时,我们研究模因在新闻标题中的运用,也为我们研究文化与信息传播的规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一、模因传播的概念与特点

模因(meme)最先由新达尔文主义倡导者、牛津大学著名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Richard・Dawkins提出。其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一书最后一章中引入了,与基因相刘应的模因概念,把模因定义为“文化传播的单位,或模仿的单位”。但与基因繁衍不同的是,基因是代与代之间的垂直传播,而模因可以在任何两个个体之间传播,是平行传播,基因传播需要一代人的时间,而模因的传播只是瞬间的事。通俗地说,模因就如“病毒”,它可以感染他人的大脑或者传染到他人的大脑中。

如果从模因的角度来看,人类可以说只不过是传播模因便捷的、有效的机器。模因就是这样的一种信息图式或单位。模因传播也就是这种信息图式或结构通过他人的“模仿”、“复制”而得以生存和广为流传的一种语言信息传播现象。

信息要成为模因必须经过广泛传播,传播的范围越广、传播的时间越长,模因性就越强,其生命力也就越旺盛。对于任何一个模因传播,我们都可以将其传播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模因同化(“病毒”感染)阶段、模因保持(“病毒”潜伏)阶段、模因传递(“病毒”扩散)阶段。模因同化阶段就是模因寻找“感染者”的过程,一个成功的模因必须要能够“感染”新对象,进入他的记忆,找到新宿主;模因保持阶段则是指模因在新宿主的记忆里保留的时间。一般而言,保留时间越长,此模因传播和影响其他个体的可能性就越大;模因传递阶段是指新宿主与其他个体交流时,模因又必须从其记忆模式中转换出来进入能被别人所感知的物质形式,如话语、文本、图片和行为等,而新宿主往往都倾向于表达那些他认为有趣和重要的,需要重复的模因。模因传播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复制环路。

由于不同的信息结构其传播能力不尽相同,一些信息与信息结构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容易被人们记住,易于被传递给他人,能成为模因;而另有一些信息与信息结构则不易于传播甚至从来得不到传播,也就成不了模因。因此,模因传播的过程是具有明显的选择性的。也就是说,在每个阶段都会有一些信息图式在选择过程中被淘汰:但一般而言,儿能够周而复始传播的模因,基本上都会具有某些相似的特性,即满足一定的选择性标准。从其客体性、主体性、主体问特性等方面来看,基本具有以下类型和特点。

二、新闻标题中模因的类型

我们根据新闻标题中模因的语用功能、语法形式及其社会意义,可以将新闻标题中的模因划分为强势模因与弱势模因、基因型模因与表现型模因、积极性模因与消极性模因等几种类型。

1 强势模因与弱势模因

根据模因的语用功能,可以将新闻标题中的模因分为强势模因与弱势模因。强势模因主要是指那些生命力强、被广泛复制并在一定时期内在媒介上得以持续传播的模因,主要包括从古代流传至今的习语、成语、谚语以及当前一些流行的、强势的、有效的语言表达方式。比如“绿色”一词,自从“绿色食品”被人们重视以来,“绿色”就成为大众流行语,“绿色xx”在新闻标题中也成为了一种强势模因。

2008年3月30日笔者在网上搜索含有“绿色”的新闻标题已达228000条。一般来说,新闻标题中的强势模因具有保真度高(复制精确)、生命力强(传播长久)、多产性(散布广泛)等特点。

弱势模因主要是指那些随着时间与环境的发展变化,不再活跃、逐渐为人所淡忘乃至消失的模因。如前几年媒介中流行一时的“倒爷”、“下海”等极具繁衍力的表达词语现在已逐步淡出。

2 基因型模因与表现型模因

根据模因的语法表现形式,可以将新闻标题中的模因分为基因型模因和表现型模因两种。基因型模因是指那些对信息模式和语言结构原封不动地完全照搬的模因。比如“变脸”一词,本是川剧表演艺术的特殊技巧之一,用于表现剧中人物情绪的突然变化,如今已像基因一样克隆复制进人了新闻标题中,成为一种基因型模因。如:

青歌赛“变脸”(《文摘报》2008-3-28)

董路:杜伊变脸意义格外深远(《体坛周报》2008-3-27)

椰城街景靓丽“变脸”(《海口晚报》2008-3-27)

女足教练班子面临大变脸(《北京青年报》2008-3-25)

表现型模因,则是指那些根据实际需要对固有的信息结构或语言成分进行灵活变动,按需要表达不同文字内容的模因,它们形式相近,内容迥异。比如,随着(007电影在中国热播,因为片中与风流的詹姆斯・邦德搭档的漂亮女演员被称为“邦女郎”,由此,电影界被导演器重并最引人注目的漂亮女演员经常被媒体模因为“×女郎”,比如张艺谋导演影片中的女主角的就成了“谋女郎”,李安导演影片中的女主角就成了“安女郎”,依此类推有“晶女郎”、“岩女郎”等。

3 积极性模因与消极性模因

根据模因所带来的社会意义,可以将新闻标题中的模因分为积极性模因与消极性模因。积极性模因指此类模因的传播能有助于社会积极意义的发展,如合作精神、环保意识、爱国思想等,或能够使我们的知识、文化得以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例如电影《手机》里的一句台词“做人要厚道”很快便成为新闻流行语,不少媒体出现了“做××要厚道”标题,灌入各种新闻内容组成了新的模因复合体。

“做人要厚道”体现了人们对做人的道德标准的追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积极性的模因,而消极性模因则是指可能会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甚至危害社会的摸因,比如含有封建迷信、不良风气、暴力倾向、个人崇拜等思想意识。例如目前网络上流行的模因“跑部钱进”,实则是对社会腐败的夸张与放大,违背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又如,“下半身”模因的泛滥,结果使许多新闻标题硬是文字游戏般地扯上、低俗的东西,刺激着受众的眼球。

这种消极性模因既破坏了受众的新闻审美观,也严重伤害了媒体的公信力。

三、新闻标题中制造模因的手法

设计一则成功的新闻标题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制造模因传播,在标题中打造出具有强大自我传播能力的一个个强势模因,使新闻标题成为一种被人们普遍模仿和传送的语言信息。

1 借用文学语言

模因要得到强化或保留,一个重要因素是该语言信息具有较强的表现力。文学性语言简练并极富表现力,容易被人们普遍接受,并进行广泛复制和传播,因此新闻标题用语借用简洁、凝练的文学语言不失为一种打造模因的好手法

如雪莱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一句形象生动、内涵丰富的诗句,如今借用在新闻标题中,已经也被打造成为了一种强势的表现型模因了。如:

“蓝箭”来了,成渝线公交化还会远吗(《成都日报》2008-2-19)

开发商的冬天就要来了,买房人的春天还会远吗?(《南方周末》2007-12-17)

2 仿造名人话语

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更易于接受他们所喜爱的人的影响和劝导,更倾向于同意他们所喜爱的人的观点。因此,那些深为人们所喜爱的名人、明星,其经典性话语的仿造或借用往往也是新闻标题制造模因的重要手法。

如,200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在小品《卖拐》中的一句“忽悠”,由于是明星经典话语,新闻媒体将其打造成为了一个强势模因,被人们大量复制、迅速传播。如:

天价合同竟系伪造蓝军惨遭忽悠(《东方体育日报》2008-3-29)

文化成为流行“忽悠”的是老百姓(《黑龙江生活报》2008-3-29)

3 复制时尚语言

人们也倾向于对那些晟为流行的语言信息进行复制,在新闻标题中运用,也就很容易成为模因。

比如《老鼠爱大米》的歌名是一句民间对白式的顺口溜,如今已大量复制在新闻标题中,它突破陈规的潮流感、前卫感,能引起人们感应神经的兴奋,成为模因。如:

单车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广州日报》2007-7-11)

音乐爱网络就像老鼠爱大米(《成都商报》2006-8-11)

流行语言简单明晰地传达了,新闻要表达的内容,较之直接归纳文章内容的标题更新颖独特,符合大众求新求异求时尚的心理特点,因此更能吸引读者眼球。

4 模仿权威话语

语言信息是具有权威效应性的。一般说来,拥有权威、名望、魅力的人士和其他有影响的人,往往是众人关注的焦点,人们愿意模仿他们,他们对语言信息的创造、理解和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普通礼会成员对语言信息做出相同或类似的举动。因此权威话语也是新闻标题模因的重要来源。

如“豆腐渣工程”这个词语,比喻施工质量低劣的建筑工程。由于出自朱钊容基之口,具有很大的权威性,也成为了新闻标题模因的对象。如今的“豆腐渣上程”也不再局限于建筑行业,可泛指因偷工减料、缺斤少两、以次充好而质量堪忧的各项工作或服务:如:

篇11

关键词:新闻媒体; 责任

媒体的社会责任是指新闻媒介和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活动中对社会安定和谐、国家安全和公众心理健康所承担的法律、道德责任和社会义务。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结构的多元化,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重要,要求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也越来越高。新闻媒体对于社会上的一些问题的报道要有真实性,不能忽视弱势群体的要求,否则新闻媒体会出现不讲道德、诚信等问题。

1 社会责任的内涵

新闻媒体首先是要做好为党和人民传达重要信息的任务。新闻媒体是国家和人民的喉舌,新闻的报道有利于人民了解国家大事、了解国际形式、开阔人民的视野,有利于国家了解广大人民的生活、倾听人民的心声。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时要对新闻的真实性负责认,不能有偏见,要进行全面阐述。新闻的报道要尊重被报道者,不能报道虚假新闻。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不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的前提下,媒体才能追求更高的效益。

2 新闻媒体要加强自律

要使新闻媒体加强社会责任感,首先就要从内部的管理和自律上着手,完善自律和监督制度、严厉惩罚报道虚假新闻和触犯规定的工作人员,提高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的素质。

其次是让人民大众来监督新闻媒体的工作。这样可以促进新闻媒体与大众的关系,增加新闻媒体的影响力,让二者更加互相信任、互相监督,人民的呼声可以时刻提醒着新闻媒体的工作人员的社会责任,以不至于让工作者忘记自己的使命。

最后是新闻媒体内部机构可以设立自律评价制度,新闻媒体的自律问题不单单是媒体自身的问题,还需要外界人士进行合理的评价和提出相关的建议,让媒体的工作制度更加完善合理,同时在管理体制上也会得到很大的促进。

3 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3.1 新闻媒体要遵守规范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新闻工作者的队伍也越来越庞大,对工作者的要求也提高了。新闻媒体工作人员应该自觉维护人民的信任,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是新闻媒体报道新闻的主要原则。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新闻媒体都不能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只有充分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才会得到国家和人民的信任,才会赢得更多的收听率、收视率等。新闻媒体行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对社会的现象、及群众的意见想法的体现是有着深远的影响的。中国新闻媒体担负的社会责任是责无旁贷的。

3.2 维护国家和大众的利益

在新闻媒体的实践操作方面,维护国家和人民大众的利益,是新闻媒体担负社会责任的前提条件。适当的对一些丑恶现象进行批判和抨击、替那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说话、帮助弱势群体传递有用信息,这些都是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事情。不但发挥了新闻媒体的作用,新闻媒还履行了自己的社会责任,让人民大众更加的信任,提高了人民的社会文化品味,从而更加贴近人民群众。

3.3 报道内容要真实

目前,很多新闻媒体趋于商业化,各种报刊杂志层出不穷,所刊载的内容也五花八门,许多谈论内容肤浅,而不是针对事情的本质而谈,这就损害了新闻媒体的社会形象,且在大众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这是新闻媒体不负社会责任的表现。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所强调的是国家和大众的利益,所以,新闻媒体事业应该适当的制定道德规范,实现内部自律,同时防止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做一些违反社会规律和法律的事情。

4 结语

总之,新闻媒体在传播有效信息和揭示社会现象的工作上,要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不能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弃责任于不顾。没有社会责任和那些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新闻媒体必将会遭人们的厌恶,最终会被人们所淘汰。所以,在新闻媒体的市场上,要追求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得到国家和人民的信任,就必须把握好自己的社会责任,将自己的位置摆正,并且提高新闻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素质,让新闻媒体在大众心中站稳。

参考文献

[1] 柳妮,国清鉴. 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与自律. 传媒文化与管理,2007(4).

[2] 付俊龙,王旭. 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大家,2011(8).

[3] 徐建庆. 论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科技与企业,2012(1).

篇12

[关键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特点;发展趋势

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网络时代下的特点

1.网络时代下的传统媒体

新时代的传统媒体不再局限于报刊、电视、新闻广播,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平台与空间价值。传统媒体拥有着宽广的群众基础,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新媒体的应运而生,传统媒体也在不断地更新与发展。传统媒体有着雄厚的品牌意识,经济效益突出,其广告经济利益、平台社会影响力大等等,如电视媒介受众范围广,信息真实可靠,用户可信率高。互联网时代的传统媒体受众越来越趋于老龄化,受众的用户多为中年人或者是老年人,他们不懂网络,不太会使用新媒介,因此互联网时代的传统媒体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

2.网络时代的新媒体

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是在传统媒体之上应运而生的新媒介,例如移动通讯、互联网、数字电视等等。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充满着活力与激情,它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之上的一次延伸。新媒体时代的网络信息传播速度飞快,网络互动及时,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前日发生、明日见报的时间差,但是新媒体也存在着各种弊端,新媒体信息传播虚假性不断出现,各种造谣、丑化、虚构等事件不断出现,负面现象是新媒体时代网络监管不到位所引起的。

3.网络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需要融合,需要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互联网时代是信息高速集聚与传播的时代,传统媒体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传统媒体无法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弊端,所以借助新媒体可以加速媒体传播力度与扩大范围,增强信息的相互交流与互动,例如140字的微博短语,短短几句便可以说明信息,转发之快、传播之广是传统媒体所做不到的。但是,新媒体没有传统媒体严格的监管制度,在信息传播快的同时也存在真实性不稳定的因素,新闻典型报道和深度报道也无法全面展开,所以在增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时,也要增强全媒体时代的相互融合,扬长避短。

二、媒体发展道路中的机遇与挑战

1.互联网时代全媒体发展的机遇

新融合媒体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互联网媒体时代的兴起。互联网时代的媒体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互联网时代下的传统媒体插入了更多的经济价值,突破了纸质行业的媒介弊端,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流通弊端。新媒体借用互联网,赋予媒体更多的广而告之的魅力,增强了媒体的多元化与经济价值,也加速了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传统媒体拥有强大的受众群体,上到机关企事业单位,下到平民百姓、社会群体,用户多、范围广,但是传播速度却没有新媒体迅速,所以传统媒体可以借用新媒体的网络平台,增强自己的社会影响力。

2.互联网时代全媒体发展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是虚拟网络时代的发展产物,新媒体是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的媒介手段,伴随互联网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新融合媒体的发展也面临着各种挑战。互联网时代下的媒体行业,需要突破传统媒体行业时间与空间的滞后性,新媒体行业需要增强新闻媒体信息的真实性,深度和典型的报道增强客户群体的受众范围,增强媒体行业之间的相互促进和参与。所以,互联网时代下的新融合媒体需要不断吸取经验与教训,才能不断地发展。

三、互联网时代下的融合媒体发展趋势

新时代是网络的时代,是互联网的“高铁时代”,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需要有全方位的媒体做依托,融合媒体的发展需要借助互网这个媒介,才能更为高速有序地发展与进步。未来的全媒体发展需要借助行业的发展规则,针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自身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与发展目标。如:传统媒体传播速度慢,客户趋向老龄化,缺少受众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管理制度严格等;而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受众多趋向年轻化,用户之间互动频繁。《半月谈》《人民日报》《光明经济日报》等等报纸杂志,不仅有纸质的报刊,也已经出现网络杂志、手机客户端、微信公共平台等。电视媒体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网络电视中,如CNTV研发的网络电视、PPS网络电视、QQlive、UUSee网络电视、数字媒体、云电视等等。多元化的网络电视与传统的电视台同步播放,扩展了受众群体,增加了与群众互动的平台,增加了客户群体,增强了社会影响力,因此互联网时代下的新融合媒体发展需要依据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各自特点,选择适合的媒体发展模式,创造适合互联网要求的新融合媒体时代。

参考文献:

[1]范明献.传统媒体对网络时间的舆论引

导.重庆科技院学报,2010.2.

篇13

    做新闻就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大众,让大众对事件有一个真实的理解,所以新闻必须做到真实,以事实为依据,不能为了获取关注,对事件进行错误的报道,对大众群体对事件的认知产生错误的理解,有的新闻甚至为了个人利益,对事件进行片面的报道,对有争议的部分进行重点的夸大描述,误导公众试听,更是伴随着如今网络的发达,一个错误的新闻,都会对一个人,企业,甚至国家带来严重的伤害和损失,随着新闻宣传的途径增多,我们需要在对新闻进行报道时,对新闻进行深入的调查,不能盲目的进行报道,一定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闻宣传“三贴近”原则要求新闻工作者不能关起门来想点子,要“沉”到人民群众之中,沉入新闻源头中去挖掘新闻事实。同时,要注意挖掘新闻资源和素材蕴含的全部信息,使信息链条得到有效延伸。通过对大量的、丰富的素材进行深加工,通过分析、思辩、提炼,努力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深入揭示事物的内涵与本质。同时要敢于对一些不法的行为进行报道,不对恶势力低头进行虚假的报道,对事实加以掩盖。

    新闻的宣传要重视新闻的指导性

    新闻的目的不是对新闻进行报道,而是通过对新闻的报道,对新闻所服务的大众进行引导,让其根据新闻做出正确的判断,更好的生活服务,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做新闻必须要做好分类以便针对不同的人群,而且要对新闻做好事后的评论,以便群众能够更好的理解事件,在新闻的正确指导下做出有力的决定。要建立健全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信息收集、反馈、处理系统,建立消极信息排查制度,对可能被媒体和公众关注的事关发展稳定的问题,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排查会的方式,对明确应对的策略和方式,真正做到面对传播的消极信息临危不乱,处置有方。善于趋利避害。一旦出现了消极信息的传播和扩散,要按照“利中取大,害中取小”的处置原则,及时对出现的消极信息进行深入分析,透过消极信息的表象,剔出信息中不能揭示事物本质的东西,把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真实的信息找出来,同媒体一道把消极信息带来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变坏事为好事。净化不良信息。消极信息与健康信息是一对孪生兄弟,对消极消息要引导媒体冷热有度,不追求轰动效应,不参与炒作渲染,不随意转载网上消息,而是着力报道有关部门迅速、及时、妥善处置事件的工作情况,以正面报道引导社会舆论。对那些不顾正确舆论导向,将道听途说的消极信息编发上网,要敢于依法依规及时进行清理,并把真实的信息网上,防止不负责任的小道消息和不良信息影响社会舆论。

    新闻的宣传要重视服务性

    新闻不仅仅是对世界发生的大事件进行报道,还对各行各业有着追踪的报道,可以说新闻已经涵盖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而新闻的宣传也是为一部分群体服务的,有一部分人是可以通过新闻收益的,像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新闻就会为建设社会主义而服务,我们进行新闻的宣传就是为了我们建设和谐社会而努力,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就是为政体服务,稳定他们自身的统治,新闻的宣传也是有制度和法制的约束的,不是任意的新闻都可以进行报道,一定要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自足于实际,不能为了个人的利益,对事件进行夸大报道,甚至进行误导,迷惑众听,在这方面还是有法律的约束力的,一旦发生严重的事件还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的责任。

篇14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导意识;社会意识;新闻意识;平民意识

[中图分类号]G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06-0043-02

电视新闻是当今新闻报道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它与报纸、广播、杂志以及正在兴起并将大有作为的多媒体新闻网络共同构建起现代新闻传播庞大体系。电视新闻以声画并茂的形象化传播,现场感强,真实可信,在单位时间里使传播对象能够获取较大的信息量。而且,电视记者、新闻节目主持人与观众面对面地交流,会给观众身临其境的参与感。

一、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编导中存在的问题

(一)发现能力不足

新闻节目编导在抓取新闻线索、选择表现题材、使用节目素材上,要凭借自己的政治素养和新闻敏感,发现并抓取到有意义、有价值、有影响力的新闻节目线索,及时选择独家、新颖、有说服力的表现题材,拍摄并用活真实、富有冲击力的节目素材。

如北京电视台《今日话题》栏目曾经播出的《种草药 患心病》和《冷漠是一种病》,都可被认为是发现出来的新闻佳作。前者是编导凭借敏锐的视觉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不法分子“坑农”新动向的曝光;后者则是编导凭借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思索,对社会不文明现象的无情鞭挞。由此可见,只要编导能深入生活,用心去寻找、发现,那么即使是在看似平常的日常生活题材里,同样可以编导出有影响力度的优秀之作。

(二)挖掘能力不足

如果说发现侧重的是对电视新闻主题的一种横向拓展的话,那么,挖掘则侧重纵向的深入,即对电视新闻主题的深入开发。这种能力在新闻节目的编导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能力。这其实是对电视新闻节目编导在素质和能力两个方面提出的一个非常高的要求,它要求编导必须善于“在无新闻处找新闻”。

几年前,辽宁电视台的一名资深记者被派去采访报道一项工程的竣工典礼。按常规这应该是一条极为一般的地方建设新闻,因为这个工程的规模并不大,出席典礼的人员规格也不高。但这名记者却并没有满足于此,他在随后豪华得令人吃惊却被其他记者们视而不见的庆功宴上,挖出了一条在全国引起轰动的“大鱼”――“吃喝之风猛于虎”。

其二,“小题大做”和“大题小做”的能力。“大题大做”固然是有气魄之举,但对于以新、短、快、深为特长的电视新闻来说,“小题大做”和“大题小做”则更容易把握题材和突现主题。在目前我国的国情下,野生动物保护恐怕一时还算不上是“大题”,但中央电视台的编导董志敏却“小题大做”地拍摄出了系列报道《为了大自然的生灵》。片子播出时正赶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野生动物保护现状考察团在我国考察,代表们看过后,不仅消除了原来的偏见,而且还主动把片子带回联合国,用它“去堵住别有用心人的嘴巴”。“大题小做”成功之作就更多,如《弹指一挥间》(CCTV)、《展示新成就,迎接十五大》(CCTV)等新闻节目。

其三,是“楼上盖楼”的能力。所谓“楼上盖楼”就是编导在编导实践中,并不回避他人已经做过的题材和已经挖掘、表现过的新闻主题,而是凭借其政治高度、思想深度、表现精度和结构力度,以高屋建瓴之势,进行主题上的再开掘,从而引导观众对新闻现象或新闻事件的思索、认识再上新台阶。在第二次海湾危机中,国内外媒体关于巴格达的报道可谓连篇累牍、铺天盖地。然而,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声音和形象并没有被其他媒体所埋没和遮掩,这是因为由水均益等八人组成的赴巴格达报道小组,在报道中采取了既非伊拉克式的俯视,也非美国式的仰视,而是在其他媒介报道所提供的客观资料基础上,采取了一种与中国政府立场相吻合的平视式报道视角。

(三)表现能力不足

从总体看,电视新闻节目少有鸿篇巨制,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但短小并不意味着简单,有时还恰恰相反,越是篇幅短小,表现起来难度越大,因此,要求编导人员具有更强的编导能力和更高的编导技巧。

1994年,由盖晨光和水均益编导的《和平:使沙漠变成绿洲》一片曾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随后的评比中先后荣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和“全国电视新闻奖”专题类一等奖。原方案只是让水均益在结尾时说出“和平”在阿拉伯和希伯莱语中发音相似,两个民族对和平的追求是同样执着就行了。但编导们觉得这样的设计似乎意犹未尽,于是重来,“终于在深夜两点的时候,从《圣经》中翻出了一个古训,这就是该片后来的标题和结尾的串场词――和平:使沙漠变成绿洲”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句串场词,全片的主题才得以深化,所用素材才有了生命和结构上的附着点――灵魂。

(四)新闻舆论引导存在误区

在新闻宣传政策正确和传播渠道畅通的条件下,新闻传媒代表党和人民的共同利益,正确反映社会舆论,这是新闻传媒能够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前提,也是我国新闻事业所具有的特殊优势。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媒体和宣传部门在强调新闻传媒导向性、倾向性的同时,往往忽略、忽视了新闻舆论引导活动自身的规律性,对新闻舆论引导活动所应遵循的新闻规律、舆论生成和运动的规律缺乏必要的理解和认识,结果导致在新闻舆论引导的方式问题上,存在单一、呆板、重量不重质、忽视受众的主体性、缺乏引导艺术等倾向。这些误区的存在,影响了新闻传媒舆论引导效应的有效发挥。

二、如何强化电视新闻节目的编导意识

(一)加强电视新闻节目编导的社会意识

所谓电视新闻节目编导的社会意识,一方面是指编导对社会的认知能力,一方面则是指编导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感。作为电视新闻节目编导,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意识,否则将无法编导出具有积极社会意义和能够引起观众强烈正面反映的电视新闻作品。即使只是完成策划阐述所规定的编导职责,也将因对社会认知程度的不同和价值取向的差别,而导致实施走向的偏差和节目最终社会效应的严重衰减。因此,每一个有追求、有社会责任感的电视新闻节目编导,都应在自己的新闻实践中,真正做到对党和政府负责。

(二)加强电视新闻节目编导的新闻意识

张君昌先生在《电视新闻摄制》一书中对电视新闻意识是这样界定的:“所谓电视新闻意识,是指电视新闻工作者在党性原则基础上,通过对电视媒介性质及其传播规律的正确认识,表现在把握舆论导向和处理新闻技巧方面能动的反应。它包括导向意识、法律意识、时空意识、纪实意识、创新意识等几个方面。”缺乏新闻意识的编导,不但对选题缺少敏感,就是送到手里的现成选题, 把握起来他也将很难紧紧抓住观众的心理和电视新闻节目的特殊规律,进行开掘、拓展和纪实表现。

(三)加强电视新闻节目编导的平民意识

这里的平民意识就是指电视记者摒弃因职业优势和技术优势带来的优越感,改变居高临下和俯视一切的思维方式,自觉地关注平民并和他们平等交流的意识。主观上讲,平民意识是党的新闻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一种具体体现;客观上讲,平民意识是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一种需求。

要使电视新闻体现平民意识,电视新闻节目编导必须以一种平民化的价值取向与平视生活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问题,使荧屏内外的传播与接受、社会与个人,获得严格意义上的心态同步,产生情感共鸣。

具体来说,电视新闻要体现一种平民化的价值取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首先,电视新闻节目的编导心里要装着老百姓,选择平民话题,关注百姓生活,记录真实生活,消解群众疑难。在实际工作中,电视新闻节目编导应深入百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最底层,体验平民生活,倾听百姓呼声,反映群众疾苦,敢于触及老百姓特别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并进行深入报道。事实证明,只有把镜头更多地对准普通人的生活,对准百姓的苦乐冷暖,才能使电视与观众的关系更为密切,也才能真正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充分发挥好喉舌作用。

其次,电视新闻节目编导要善于换位思考,做一名普通观众。现在的大众传播研究普遍认识到:受众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客体,而是积极、主动的群体,受众的这种主体地位在我国体现得更为明显,因为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电视的主人,受众不仅是电视的传播对象,而且是电视的服务对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电视宣传的根本宗旨。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电视受众的收听收视需求,全心全意地为受众服务,是新闻工作的出发点。

再次,电视新闻节目的编导要注意将平民意识贯穿于整个电视节目后期编播制作过程。文稿写作和语言表达要尽量通俗易懂,画面的编辑力求充满人性,主持风格做到平等亲切,缩短电视新闻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使节目变得更有人情味。同时,也要追求制作播出的尽善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