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旅游资源的定义范文

旅游资源的定义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09 11:09:0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旅游资源的定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旅游资源的定义

篇1

作者简介:何效祖(1966― ),男,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04级博士生,甘肃省旅游局旅游促进与国际联络处处长。研究方向: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旅游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等。

摘 要 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自2003年5月推出以来,各级旅游部门都以此为依据开展工作,但各地在应用过程中,也发现该标准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其中旅游资源分类存在的概念模糊、前后重复、类型缺项、细分不够等问题逐一进行分析,提出了具体修订意见,并对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初步构想。

关键词 旅游资源;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75(2006)―05―0062―06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是开展旅游资源普查、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和确定旅游开发项目重点的主要依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以下简称“国标”)自2003年5月推出以来,各级旅游部门基本上都以此为依据开展工作。2003年版“国标”在1992年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基础上,明确界定了旅游资源的类型体系、调查规范和评价方法等实用技术路线;为便于应用,对旅游资源类型的释义也作了简要说明。本“国标”总体上内容全面,技术规范,便于操作,是一部应用性较强的技术标准。但“国际”在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方法上明显存在不足,对个别旅游资源类型的释义也不够准确,各地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发现其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本文参照部分欧美国家的相关u标准,结合国情与笔者近两年参加评审甘肃省各市县几十个旅游规划的工作经验,重点对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问题提出一些修订意见。

一、关于“旅游资源分类”问题

“国标”确定的旅游资源分类结构,分为8主类、31亚类、155基本类型。但个别地方仍存在概念模糊、层次不清、前后重复、类型缺项、细分不够等问题,下文列举分析。

1.概念模糊问题

“国标”虽然在《附录规范表》中,对旅游资源类型释义(以下简称《释义》)作了简要说明,比较清楚,但在《旅游资源分类表》中,对资源的主类、亚类和基本类型中个别名称存在提法不够准确或概念模糊、层次不清问题,容易引起歧义。

(1)AAE奇异自然现象:概念较大。直观上理解,自然现象不仅包括地表,也包括地下(如“BAB暗河河段”、“BD泉”等)的奇异景观和“D天象与气候奇异景观”等基本类型中的奇异自然现象,在分类应用中容易引起混淆和重复。《释义》中说明为:“发生在地表面一般还没有合理解释的自然界奇特现象”。因此,改为“AAE地表奇异自然现象”似乎更加准确。这样,像“怪坡”类即可归入此类,而天象、河流类则归人它类。

(2)ACI丹霞:概念不全。《释义》中说明为:“由红色砂砾岩组成的一种顶平、坡陡、麓缓的山体或石体”,概念不够准确。丹霞地貌有馒头状、麦垛式、宫殿式和奇峰峭壁式4个基本类型,且基岩有暗灰、红、土黄等多种过渡色,有些则未必有“顶平、坡陡、麓缓”的特点。建议完善释义说明,以避免分类时排除其他类型的丹霞景观。

(3)BBA观光游憩湖区:概念较大,包含了“FGA水库观光游憩区段”基本类型,界限不清,容易引起重复计数。前者释义为“湖泊水体的观光游览区域段落”;后者释义为“供观光、游乐、休憩的水库、池塘等人工集水区域”。为避免应用时出错,应将前者的《释义》界定为“天然湖泊水体”。

(4)DAC海市蜃楼现象多发地:概念模糊。《释义》中说明为:“海面和荒漠地区光折射易造成虚幻景象的地方”。事实上,海市蜃楼是只有在海岸地带才能见到的海面景观,荒漠地区常见的虚幻景象应称为“沙漠(戈壁)蜃景”更为准确,像嘉峪关至敦煌地段在夏季常见的只有蜃景,没有蜃楼,更没有海市。建议基本类型中增加“DAD沙漠(戈壁)蜃景”。

(5)E遗址遗迹:概念太大,层次不清。应改为“E人类活动遗址遗迹”,以区别于自然的遗址遗迹(如动物化石点),也与亚类、基本类型相呼应。同样,“EB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建议改为“历史人文活动遗址遗迹”,与“EA史前人类活动场所”相呼应;也与“FA综合人文旅游地”中的现代人文活动相区别。

(6)F建筑与设施:层次不清,涵盖不了所属的亚类和基本类型。如“FAC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有些在露天祭祀山神的,没有建筑设施;“FAK景物观赏点”有些可能在自然的制高点上,没有设施。建议改为“F建筑设施与现代人文旅游地”。“FA综合人文旅游地”的概念也太大,可能涵盖史前和历史的人文旅游地,建议改为“现代人文综合旅游地”,与“E”主类相区别。

(7)H人文活动:概念太大。应改为“H现代人文活动”,以区别于E、F、G三主类。其亚类和基本类型的内容也相应为现代的内容。

2.前后重复问题

主要为两者间有涵盖关系的基本类型,容易引起重复计数。典型的有:

(1)EAA人类活动遗址,《释义》为“史前人类聚居、活动场所”;EAD原始聚落,《释义》为“史前人类居住的房舍、洞窟、地穴及公共建筑”。事实上,前者概念较大,包括后者,二者也难以截然分开。原始聚落不管是原态的,还是复原的,都在史前人类聚居、活动场所。离开史前人类聚居、活动场所的复原聚落(如异地的博物馆),就不能称其为原始聚落。因此,二者应合并归类,称“EAA史前人类活动遗址与原始聚落”为宜。

(2)FAC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释义》为“进行宗教、祭祀、礼仪活动场所的地方”;FBB祭拜场馆,《释义》为“为礼拜神灵、祭祀故人所开展的各种宗教礼仪活动的馆室或场地”。有些祭拜场馆是单体活动场馆,有些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也单设祭拜场馆,但只是大景区的一部分。在资源调查中,很难截然分开。对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内又单设祭拜场馆的,如按照2个景点计算,显然不合理,容易造成同一景点的重复统计,应合并改为“FAC祭祀与宗教活动场所”;在“FB单体活动场馆”的基本类型中,删除FBB祭拜场馆项,凡是祭拜场馆,都归入“FAC祭祀与宗教活动场所”较为合理。

(3)FCE长城段落,《释义》为“古代军事防御工程段落”;EBH烽燧,《释义》为“古代边防报警的构筑物”。事实上,古代长城的结构由烽燧、亭、障几部分构成,明代时即所谓“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因此,烽燧不管是独立的还是残存的,都应属于长城的范畴。因此,“长城段落”包括“烽燧”的概念,烽燧不应单设,否则会重复计数。资源调查时,消失的烽燧遗迹应归入“EBG长城遗迹”;残存的烽燧墩台则应归入“FCE长城段落”。即应取消“EBH烽燧”这一基本类型。

3.类型缺项问题

在旅游资源分类表中,仍有不少缺项。虽然在“释义”中说明“如果发现本分类没有包括的基本类型时, 使用者可自行增加。增加的基本类型可归入相应亚类,置于最后,最多可增加2个。”但作为“国标”,应类型全面,编排科学,不宜由使用者随意增加,且有些基本类型仅限于增加2个,显然是不够的。主要的缺项有:

(1)“AA综合自然旅游地”中,应增加“AAA山丘谷地复合型旅游地”基本类型,这是最普遍也最具旅游价值的旅游地。其它编码应依次后推。

(2)“AC地质地貌过程形迹”的基本类型中,应增加“ACO彩色丘陵”类型。彩色丘陵类似于丹霞地貌,但与丹霞地貌又有本质区别。丹霞地貌专家黄进教授认为,中国有大量的彩色丘陵,是地质地貌过程的重要形迹,极具旅游价值。甘肃张掖的彩色丘陵规模居全国之冠,归人“丹霞”显然是不合理的。

(3)“AC地质地貌过程形迹”的基本类型中,应增加“ACP戈壁滩地”类型。“ACM沙丘地”《释义》为“由沙堆积而成的沙丘、沙山”,显然不包括戈壁滩地,而戈壁滩地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4)“BA河段”的基本类型中,应增加“BAD漂流探险河段”类型,属专项旅游的范畴。常规性观光而不具备探险性质的漂流河段,如武夷山九曲溪,则应归入“B从观光游憩河段”。

(5)“EA史前人类活动场所”的基本类型中,应增加“EAE史前传说人物活动地”类型。

(6)“FC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的基本类型中,应增加“FCL非宗教类庙宇建筑”类型,亦可与“FCC楼阁”合并成“FCC非宗教类楼阁庙宇”。如各地普遍存在的文庙,即非书院、也非宗教庙宇和祭祀建筑者,当归入此类。

(7)“FG水工建筑”的基本类型中,应增加“FGG人造滑雪(滑冰)场”类型,这种类型的资源与天然的“BF冰雪地”有所不同。“Ⅲ冰雪地”是天然形成的,而“人造滑雪(滑冰)场”是人工辅助于机器制造的,应属于水工建筑类型,以与天然的冰雪地有所区别。此外,应增加“FGH水电站发电厂”类型。

(8)“HC民间习俗”的基本类型中,应增加“HCI古民族后裔聚落地”类型,因为多年来传承演变形成的现代民间习俗和有些一直保留了原始传统的古民族后裔,其习俗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旅游价值,细分会更加实用。如甘肃永昌的古罗马人后裔、泾川的金人完颜部落后裔、临潭的明代江淮汉人后裔等民俗,当属古民族后裔类型。

(9)“HD现代节庆”应改为“HD现代节会与专项活动”,使其范围更大。在其基本类型中应增加“HDE专题交易会”和“HDF专项旅游活动”,其具体内容可在《释义》中加以界定。

4.关于类型细分问题

“国标”对有些基本类型的划分比较笼统,有必要再细分。

(1)BDB地热与温泉:《释义》为“水温超过20℃或超过当地年平均气温的地下热水、热汽和出露泉”。地下热水、热汽和出露泉是3种不同性质的旅游资源,因其温度和呈现方式不同而有不同的旅游功能,地下热水多用于温泉浴,而热汽和出露泉多用于观赏,因此应细分为“BDB地下热水、BDC热汽、BDD出露泉”3个基本类型。甚至可以将出露泉再细分为热泉和温泉两个基本类型。

(2)FBC展示演示场馆:《释义》为“为各类展出演出活动开辟的馆室或场地”,应包括展出和演出两个方面。可细分为“FBC地域性综合博物馆、FBF专题博物馆、FBG专题展示馆、FBH地域文化演示馆、FBI大型歌舞剧院”等基本类型。

(3)GA地方旅游商品:应将“GAB农林畜产品与制品、GAC水产品与制品、GAD中草药材及制品”3个基本类型归类为“GAB地方农副产品与饮食”,在这一较大的概念中,只要具有本类型的产品,不同地域之间即便是产品不同,也具有同等重要的可比性。应删除“GAA菜品饮食”,其中只能现场品尝的饮食部分,应归入“HCG饮食习俗”;可以作为商品销售的饮食制品,当归入“GAB地方农副产品与饮食”。此外,应增加“GAA旅游用品”、“GAC旅游书店”、“GAD旅游纪念品”3个基本类型。如此划分更便于实际操作和不同地域间的比较。

鉴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有必要再次修订“国标”,使分类更加全面、科学、合理;细化《释义》说明,使《释义》具有旅游资源分类工作的“实施细则”功能。《释义》中,对有些比较模糊,容易引起错误归类或重复归类的资源,应加以说明界定。如具有农业观光性质的人工花卉基地,应归入“FAF建设工程与生产地”;水上娱乐设施应归入“FGA水库观光游憩区段”;综合性批发市场和大型商场应归入“FAG社会与商贸活动场所”,其他类则归入“FDH特色市场”等等。

二、关于“旅游资源评价”问题

1.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的局限性

“国标”根据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进行评价,设立“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3个评价项目;“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等8项评价因子。每一评价因子按4个档次相应赋值。依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将其从高级到低级分为五至一级和未获等级的旅游资源。这是一种传统的模糊权重评价方法,在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1)评价对象概念模糊

本标准是根据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评价。“国标”的定义为:“旅游资源单体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据此可知,“单体”概念包括“基本类型”。但是,资源分类中对“基本类型”划分得很细,有些甚至只是一个独立的很小的而又可能会具有很大吸引力的“点”(如HAA人物),因其缺乏独立的综合服务功能,按照此评价方法,几乎得不上几分。更多的单体则是完整旅游景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亮点,没有独立、完善的旅游配套功能,“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几项评价因子的得分几乎为零。因此,按此方法评价的结果,各小的独立单体间没有可比性;综合性的基本类型和其中的小单体(如山丘型旅游地与山上的独峰)更没有可比性,也就失去了评价的意义。

笔者认为,在旅游资源评价中,“旅游地”和“旅游目的地”的概念太大,评价会过于笼统;基本类型的单体则大小不一,过于杂乱,难以比较。因此,评价的旅游资源范畴应界定为具有综合旅游功能的相对独立的景区。

(2)评价因子存在缺陷

“国标”指出,旅游资源共有因子评价,是按照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所共同拥有的因子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价值和程度评价。但本标准确定的8个评价因子不能涵盖所有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将出现许多资源难以“对号入座”问题。该评价方法更适合对观光游览性旅游资源的评价,基本上不适合对休闲度假性和专项活动性旅游资源的评价。如参照本标准评价休闲度假性旅游资源,则“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等几项赋值较高的评分会很低,总分自然不会高,这对优质度假旅游地显然是不公平的,评价结果也不 会科学。如用于大型旅游交易会这一专项旅游活动的旅游价值评价,则评分会更低。因此,评价标准应依据资源类型,补充完善评价因子,重新确定赋值。

同样,评价依据中仅列4个级差,缺项问题也较为突出。如“适游期或使用范围”因子的评价依据,最低一级为:“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100天,或适宜于4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赋值为1分。像季节性、阶段性的专项旅游活动类资源,旅游时间一般少于100天,游客也不可能达到40%,其评分自然为零,但这不符合实际情况。

(3)因子赋值不够科学

本评价方法是按照“旅游资源共有因子”设定的“综合评价系统”,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设定了相同赋值的共有评价因子。但现实中的旅游资源存在巨大的类型差异性,正是这种差异才引起游客的旅游动机。因此,不同类型或特点各有侧重的旅游资源,评价因子的赋值应有所不同。比如对不同类型的资源,在“资源要素价值”评价项目的各因子赋值,特别是在“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和“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两项中的赋值应有明显差异。如果按照相同赋值的因子评价,就某一类型旅游资源评价出的总分与实际价值会有很大出入,不同类型的综合评分结果出入会更大,也就更没有可比性。比如,应用这一标准,对九寨沟景区评价中,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的赋分会很低,而观赏游憩使用价值的赋分会很高;反之,对西安兵马俑的评价中,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的赋分会很高,而观赏游憩使用价值的赋分会很低,这样,总评出来的赋值很难说明那个景区有更高的旅游价值,二者之间也没有可比性。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的目的在于比较,但评价的结果却无法比较。

综上分析,本标准比较适合对人文与自然综合类观光游览性旅游资源的评价,而不太适合对自然或人文类型占绝对优势的旅游资源的评价,也不适合对休闲度假类和专项活动类旅游资源的评价。应对以上类型资源,分别按照同一类型资源的共有因子,再设定4个不同的评价标准。笔者认为,旅游地的评价可以是综合性的评价和横向比较,而旅游资源评价比较科学的原则应是同一类型资源的横向比较和等级确定。

(4)评价过程流于主观

“国标”明确提出,“调查区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结束后,由调查组填写”;本标准是“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因此,标准显得过于宏观和笼统。虽然引入模糊权重评价方法,但也只能是概念性的定性评价,难以真正做到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科学化评估。就甘肃省的几十个市县的旅游规划来看,按“国标”进行的旅游资源评价普遍存在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标准》本身的缺陷使得调查、评价人员难以正确处理不同类型、不同规格资源的合理赋值和对《标准》中缺项资源的评价处理,加之对世界及全国旅游资源的了解不够,缺乏可用于对比评价的知识赋存,对资源的赋值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二是评价标准本身缺乏不同类型的实用技术标准,难以开展可用于参考的技术性评估。如对休闲度假地的赋值,基本没有考虑气候适宜性(风效指数)、海拔高度、负氧离子含量、山体坡度、水体性质等因素的定量评估,只是主观打分。三是由调查人员完成评估,旅游业者和相关专家几乎没有参与,而评估人员也往往只是主观打分,几乎没有考虑美感质量的定量评价、游客心理刺激――反应评价、旅游地生命周期等基本的评价参考因素。按照旅游资源的不同类型,分别设定评价标准,细化定量评价的标准,即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不足。

(5)结论表述不够直观

“国标”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该单体旅游资源的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值。依据赋值大小,将旅游资源依次划分为:五级旅游资源为“特品级旅游资源”;五级、四级、三级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二级、一级被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一级以下为“未获等级旅游资源”。这种评价结论等级非常清晰,但对资源级别的描述性表述显得比较平淡,难以直观反映资源等级和市场吸引力的区域概念。建议做如下调整:五级旅游资源为“世界级旅游资源”;四级为“国家级旅游资源”;三级为“省级旅游资源”二级为“地市级旅游资源”;一级为“县区级旅游资源”;其他为“乡镇级旅游资源”。这样,在旅游开发定位和市场推广中,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都会一目了然。当然,对评价项目和因子的赋分也应按此要求,做相应的调整,以求结论和实际相符。

2.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方向构想

本“国标”对旅游资源的评价,说到底是对资源单体的评价,基本上反映不出一个完整旅游景区价值的大小。旅游资源的概念伸缩性太大,可以是旅游目的地,也可以是顺访地;可以是相对独立的景区,也可以是小的资源单体。旅游工作中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应是对旅游景区或旅游地这一更大范畴的评价。因此,在本“国标”基础上,还有许多旅游资源价值的评价问题,亟待研究,应以国标形式予以规范。笔者认为,至少还应考虑设立以下国家标准:

(1)旅游景区评价标准:在地理区域和服务功能上相对独立的旅游景区,是许多资源单体的集合,对于确定旅游地的开发重点至关重要。但是旅游景区的价值不是资源单体价值的简单相加,应结合国情,就旅游景区划分出旅游活动类型,分别确定评价标准。国内外就部分类型的景区已有成功的评价标准,如适合休闲度假地气候适宜性的“温度―湿度指数和风寒指数”,对山地旅游活动的“地形适宜性技术评价”,海水浴场、海滩等景点的“旅游资源要素组合的技术性评价”,自然风景区“风景质量分级评价”等等。我国对不同类型的旅游景区尚没有统一的国家评定标准。

(2)旅游地评价标准:旅游地是包含若干个旅游景区的较大的区域,可以是目的地,也可以是顺访地;可以是市级或县级区域,也可以是乡镇级或较大的旅游景区群。对旅游地的综合性评估,旨在旅游地旅游资源的整体价值评估或旅游地开发价值评估,也可用于不同地域间的旅游地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价值比较,或规划与管理意义上的重要排序。对旅游地的评估,目前已有“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郭来喜等提出的“中国观赏性旅游地的综合性评价模型”等模型。“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检查标准应是比较成熟的对城市旅游地的综合性评估方法。但我国对不同类型的旅游地尚没有统一的国家评定标准,亟需研究出台。

完善旅游资源单体的评定标准,可用于旅游景区内各单体景点间的对比和重点排序;出台旅游景区的评定标准,可用于旅游地内各旅游景区的对比和重点排序;出台旅游地的评定标准,可用于旅游地域内各旅游地的对比和重点排序,也可用于同级旅游区间的对比和重点排序。这几个标准是层层递进关系,缺一不可。具体内容有待进一步专题研究。

三、结语

篇2

数量多,价值高

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437项中,中原经济区所辖的30个地市共有101项(如表1所示),占7.03%。中原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品位价值、为旅游开发提供了高价值、高品位的基础,使中原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拥有巨大的开发价值。

类型全,名气大

在中原经济区的10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涵盖了10个大类中的9项,除了传统医药这个类型没有。如图1所示。但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河南有5个传统医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齐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中原经济区的文化旅游具有了切实的可行性。资源的多样性也必然会带来开发的多样化和综合化。

历史悠,底蕴深

中原经济区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中原经济区的非物质文化在远古时代就有呈现。如以“河图”、“洛书”、“周易”为代表的中国“易文化”,以少林拳、太极拳等为代表的中国武术文化,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最早的文字文化等,都能在中原找到它的印迹。中原经济区非物质文化所体现的根源性,说明中原文化既是民族之根,又是文化之源。

美感强,特色鲜

篇3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旅游地理学者就从资源开发的角度提出了旅游资源的概念,旅游经济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旅游产品的概念。后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加强,旅游吸引物一词进入国内研究领域,并被视为外延较广的旅游专属名词,开始用于旅游研究。由于三者之间存在的相似之处,就造成了概念混淆以及旅游资源和旅游吸引物二者循环定义的现状。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科体系的合理构建和广泛的学术交流,对旅游研究的深入开展不利。因此,本文从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旅游吸引物吸引物这三个仍存争议的基本概念入手,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彼此间关系,希望能有助于旅游学科基本概念共识的形成。

一、相关概念回顾

(一)旅游资源

由于旅游本身的多学科交叉性和研究的多向性,让旅游资源存在一定的视觉差异性,学术界对于旅游资源的内涵界定仍没有统一答案。从旅游供给的角度,郭来喜认为,凡能为旅游者提供休闲、学习、社交等功能,并具有开发价值的为旅游资源;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陈传康等认为“旅游资源是在现实条件下,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从经济学的角度,王大悟、魏小安认为“旅游资源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旅游供需角度,谢彦君认为,“先于旅游而客观地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并因其对潜在旅游者所具有的休闲体验价值而可供旅游产业加以开发的潜在财富形态。”

对于旅游资源的含义,不同学科角度有不同的侧重点,继而理解也不尽相同。但部分学者的定义值得我们深层次的思考,比如说有些学者的定义中忽视了潜在的旅游资源,有些学者将旅游资源与旅游商品划分为同一类事物。比较赞同与欣赏从旅游供需角度定义,认为旅游资源是客观地存在于某一地域空间、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也就是说,旅游资源本体存在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的意志只能决定这种资源何时作为或视为旅游资源。

(二) 旅游产品

对于旅游产品的概念,学者们也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定义,有学者从旅游需求角度定义,认为“旅游产品是旅游生产者和经营者为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在一定地域上生产或开发以供销售的物象和服务”;有学者从旅游目的地角度出发,认为“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着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

上述的几种定义从某些角度揭示了旅游产品的本质,同时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或因为对旅游产品内涵理解片面导致了其定义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去定义旅游产品,忽视了旅游供应商的立场,而反之则忽略了旅游者自身的需求,单纯以旅游目的地去定义,忽略了期间的组合过程。本文认为产品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劳动创造物,它虽不能等于商品,但它有商品所含有的货币价值,是需要通过购买而进行获得,与此同时它必须要考虑旅游者和旅游供应商两个角度。因此旅游产品的定义可以理解为谢彦君所提出的,“旅游产品是为满足旅游者的愉悦需要而在一定地域上被生产或开发出来以供销售的物象与劳务的总和”。

(三)旅游吸引物

旅游吸引物(Tourist Attraction)一词虽为舶来品,但国内学者对旅游吸引物的研究由来已久,并且由于旅游吸引物的外延十分广泛,对其概念的界定至今也没有统一的定论。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认为旅游吸引物主要指已经投入旅游市场的各种旅游产品,同时吴必虎、唐子颖沿袭了这一习惯用法;邵t以上述定义为基础,并对相关概念体系进行了总结性的体系构建后,他认为旅游吸引物是一项产品,它与旅游交通一起,是旅游产品必要的配件产品;保继刚、楚义芳认为,旅游吸引物通常指促使人们前往某地旅游所具有的因素的总和,并认为通常情况下旅游吸引物是旅游资源的代名词。

上述几种观点,虽然分别定义了旅游吸引物,但是都存在着值得思考和斟酌的地方。将其定义为旅游产品或旅游资源,虽体现出旅游吸引物核心,但两种定义要么忽视旅游资源、要么忽视旅游产品,而且未能将旅游者等其他参与者的作用摄入其中;而认为旅游吸引物是旅游产品的一部分,扩大了旅游产品的定义,也缺乏对其文化价值,体验价值等其他方面的思考。因此本文认为,旅游吸引与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相比,旅游吸引物是一个更宽泛、更自由的概念,它不应该从各种学术角度去进行限定,而应该综合各类要素。即可以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游客产生吸引力并产生旅游动机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以称为旅游吸引力。

二、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及旅游吸引物间关系

对于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旅游吸引物间的关系,一些学者已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如宋子千通过对旅游的被吸引性特征分析,了解并探讨了旅游资源的本质及其与旅游吸引物的关系;王玉明、冯卫红对旅游商品、旅游产品的概念和产品结构作了进一步探讨;陈才等引入了旅游对象概念,分析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旅游吸引物的关系;谢彦君在其专著中也对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吸引物概念及其三者间关系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总体上而言,首先旅游吸引物比旅游资源的外延要广,它除旅游资源还包括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第二,旅游资源虽然对旅游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但并不是所有的旅游资源都会产生经济效益并成为旅游产品;如未开发和利用的旅游资源,它们相对旅游产品而言是自在之物或独立之象,并不会因没成为旅游产品而消失;第三,若把旅游资源等同于旅游业资源,则无限地扩大旅游资源的范畴。

因此综合学术界中关于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旅游吸引物间关系的各类观点,总结出三者间关系应该是:旅游者通过旅游经营者的介绍或者推销对旅游吸引物中的旅游资源或者旅游产品所吸引,并产生了前往该地进行旅游的旅游动机,或者旅游者直接被旅游吸引物中某些内容所以吸引,如旅游地中的某些游客的回忆诉说,而直接前往该地进行旅游。而对于这个旅游吸引物,它包含了众多方面,核心为旅游产品和旅游资源。对于旅游产品,可以将其分为两个类别,第一类是资源脱离型旅游产品,如大连的发现王国,深圳的锦绣中华以及香港的迪斯尼乐园,第二类是资源依托型旅游产品,这一部分是将已开发的旅游资源作为核心旅游产品,然后组合景区服务、景区门票等其他内容,使其成为一个组合性的旅游产品进行出售,如黄山旅游景区,旅行社推出的乌江三日游等内容。对于旅游资源除了已开发的旅游资源外,还存在着未被开发的潜在旅游资源,这一部分内容虽不是旅游产品,但也存在着潜在的吸引力,仍属于旅游吸引物中的一部分。而对于酒店的住宿设施和其他各种基础设施,以及其他相关内容,甚至包括逗留的旅游者本身,他们都可以产生吸引力,也构成了旅游吸引物中的一部分,但是他们既不属于旅游资源,也不属于旅游产品,本文将其统一称为边缘的旅游吸引物。总体而言,可以将旅游资源、旅游产品以及旅游吸引物的关系表现为图1所示。

终上所述,旅游资源、旅游产品以及旅游吸引物三者本属于不同的概念。旅游资源先旅游业而存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处于潜在的待开发状态。旅游资源对于旅游者是吸引性,是吸引的一种潜在能力,它没有与顾客直接发生联系;而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是现实存在的吸引作用,其使用价值在顾客那里得到体现。对于旅游产品来说,它也被包含于旅游吸引物中,但是它与旅游资源只有交集,并不存在包含于被包含的关系。总体概括起来,包括了旅游资源、旅游产品、以及边缘的旅游吸引物(如旅游服务设施、景点标示等),同时把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有机的联系起来,一起构成了旅游吸引物。

三、小结

篇4

在经济活动中,旅游一直作为一种产业存在着,它应同一般(其他)产业一样,生产能够满足需求的产品。为达到此目的,旅游资源的地位就凸显出来了。旅游资源作为旅游产品的依托,这就决定了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却具有一定的联系。在实际应用中,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这两个概念有时会被混用,有时却被视作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来进行定义。在笔者看来,这种“混用”并不完全是错误的,二者虽有区别,但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是可以被等同看待的。

一、相关概念的厘清

(一)旅游资源

保继刚在与楚义芳、彭华(1993)合著的《旅游地理学》一书中,提出“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这个概念强调的是被人类开发利用并直接运用于产生经济效益的旅游资源。

谢彦君(2015)在其所著的《基础旅游学》一书中,提出“旅游资源是指先于旅游而客观地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并因其对潜在旅游者所具有的休闲体验价值而可供旅游产业加以开发的潜在的财富形态”。这个概念强调的是还未被开发但是存在休闲体验价值和潜在经济价值的旅游资源。

笔者认为,由于旅游被定义为产业,旅游资源是必然被用于经济活动中的,因此选择从资源的经济价值出发,来界定旅游资源。

牛津字典(牛津大学出版社,第六版?英语版,2000)中对“resource”的解释是“a supply of something that a country, an organization or a person has and can use, especially to increase their wealth: the exploitation of minerals and other natural resources. ”(翻译:一个国家,一个组织或是一个人所拥有的并且能被他们所利用的供应品,通过对矿物质和其他自然资源的开发能增加他们的财富。)解释中强调资源是可以被使用来增加财富的,换句话说,资源是被运用于经济活动中的,这一定义反映了资源一词的经济内涵。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资源即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投入。这再次印证了资源的经济内涵。再者,资源一词本身就来源于经济范畴,所以离开了资源的经济价值来谈资源是毫无意义的。

同样地,对于旅游资源的概念来说,旅游资源来源于旅游业的发展,同一般资源一样,不能离开其经济价值来谈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包括了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的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当旅游资源能为旅游业所利用时,旅游资源的吸引向性决定了这部分旅游资源是已被开发利用的事物和因素(笔者将这部分旅游资源看作是已具有现实经济价值的旅游资源)。这恰巧是旅游产品的一部分。而还未被旅游业所利用的旅游资源(笔者将这部分旅游资源看作是还未具有现实经济价值的旅游资源),即处于未开发状态的旅游资源,虽然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但是由于处于未开发的状态,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并未转化为现实经济价值,不能被划归为旅游产品中。

(二)旅游产品

谢彦君在其所著的《基础旅游学》一书中,提出“旅游产品是指为满足旅游者的愉悦性休闲体验需要,而在一定地域上被生产或开发出来以供销售的物象与劳务的总和”。笔者比较赞同这个定义,因为旅游产品除了包括带给旅游者愉悦的经历和感受它也是经过开发利用之后形成了旅游景点、设施和服务的总和。

人们通常所认识的产品,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理解的,即产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而出现的。在市场营销学中,产品是指能够提供给市场用于满足人们某种欲望和需要的任何事物。整体的产品包括以下三层含义:核心产品,指顾客购买某种产品时真正想要获得的利益;有形产品,指某种产品出现在市场上的具体形态,这种形态表现为产品的式样、质量、品牌和包装等。它是核心产品得以实现的形式;无形产品,指顾客购买某种产品时所获得的附加利益和服务。其中,核心产品是最基本的一层,不管是任何产品需求都将会作为交换的前提。

同样地,旅游产品也应以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为前提,通过交换使得交换双方获得各自的利益。而旅游产品就是通过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后形成的旅游景点、设施和服务,以及旅游者所获得的经历和感受,其经济价值表现为通过向旅游者销售获取收入。对于旅游产品来说,其核心产品就是旅游者所获得的一种旅游经历和感受,即旅游产品是旅游者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旅游目的地通过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获得旅游经历和感受,而不是获得旅游产品的所有者提供的旅游景点、设施和服务本身。

二、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的关系辨析

(一)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的辨析

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对旅游者有吸引力的旅游吸引物,就变成了旅游产品。就旅游产品来说,旅游资源是旅游产品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就旅游资源来说,得到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是具有现实经济价值的旅游资源,而未得到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是不具有现实经济价值的旅游资源(也可称为潜在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具有现实经济价值的旅游资源,这部分旅游资源是已被开发利用的,并且为旅游经营者所利用来获取经济收益的;第二部分是不具有现实经济价值的旅游资源,这部分旅游资源是未被开发利用的,但并不代表它是不具有经济价值的旅游资源,只能说它的潜在经济价值由于未被开发利用所以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价值。

同样地,旅游产品也主要包括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旅游产品的核心部分,即旅游者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所获得的经历和感受,其经济价值可以通过直接向游客销售获得收入来体现;第二部分是旅游产品与旅游资源的叠加部分,即旅游资源经开发利用后形成的旅游景点、旅游设施和服务。这是旅游资源的具有现实经济意义的部分也是旅游产品中的实体部分。

(二)旅游产品和旅游资源的相互交集

篇5

关键词:旅游资源 市场化 评价

对市场具有吸引力是旅游资源概念的本质特征

关于旅游资源的定义有很多,但“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吸引性)是众多定义达成的一个共识,这一共识也是大家认识旅游资源的基础。从旅游资源的吸引性共识不难看出,旅游资源是从需求出发的定义,这和大多数其它资源定义构成本质的区别。一般来说,石油、土地、矿产等资源可以从其本身的物理属性上来进行界定,如词典上对石油的解释是“液体矿物,是具有不同结构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可以燃烧,一般呈褐色、暗绿色或黑色,渗透在岩石的空隙中”,可见尽管石油是对人们有用的资源,但是石油的定义可以完全抛开人类利用的性质。实际上,旅游资源这一词语的构成和其它资源就有差别,如石油资源,“石油”本身是资源的一种,石油资源说的就是“石油”这种资源,而旅游资源显然说的不是“旅游”这种资源。

除了吸引性之外,有的旅游资源定义还强调了经济性。如根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界定,旅游资源(tourism resources)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在“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之外,又附加了“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条件。严格说来,经济性和吸引性并不是并列的条件,虽然具有吸引性未必具有经济性,但缺乏吸引性必然缺乏经济性,对市场具有吸引力是由旅游资源概念内在规定的。

对市场的吸引力是旅游资源评价根本依据

既然旅游资源概念的本质特征是对市场具有吸引力,那么从逻辑上说,对旅游资源的评价也必须以对市场的吸引力为依据。遗憾的是,在目前关于旅游资源的评价中,对市场的吸引力并没有得到足够的体现。以上面提到的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为例,虽然该标准关于旅游资源的定义坚持了“吸引性”的共识,但是该标准的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却主要是按照事物本身的属性进行设计的。该标准对旅游资源的评价指标包括“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知名度和影响力”等,虽然也有“观赏游憩使用价值”、“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项,但是对于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考虑并不充分。从事物本身属性出发制定标准,从可操作性来考虑是较好的选择,而且“珍稀奇特程度”等指标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长期以来对旅游资源的一些认识,因而有其合理的一面,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早期对于摸清资源家底、选择开发项目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这种脱离市场吸引力基础的评价体系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混淆了旅游资源和文物资源、科考资源等专业资源的差别。在理论和实践中都不乏将事物的文物价值、美学价值、科学价值等同于旅游价值,将专业资源等同于旅游资源的例子。一些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门可罗雀,但是在旅游资源评价中,它们无一例外地可以得到较高的分数。

比如,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境内周口店镇的北京人遗址,距北京市区仅50公里,是世界上发现和保存古人类化石最丰富的遗址,特别是北京人头盖骨和大量用火证据的发掘,为研究人类进化提供了生动有力的实证。1961年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与长城、故宫、秦陵、敦煌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其文物价值不可谓不高,区位交通条件不可谓不好,但是近年来每年接待人数不过三五万人,甚至还远不及同在房山区、同是人文景观,且距市区较周口店远20多公里的云居寺。人们可以从管理体制、项目开发等方面找很多原因,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北京人遗址本身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太小,特别是在休闲度假日益成为旅游者出游主要动机的时代更是如此。

针对现有资源评价体系的不足,有研究者提出,鉴于体验价值已成为旅游产品能否热销的重要指标,因此,在进行旅游资源评价时,应充分考虑各项评价指标的体验价值。增加体验系数确实可以对评价结果起到一些矫正作用,比如该学者对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评价,在增加体验系数后,其旅游资源等级明显降低了。不过,在笔者看来,增加体验系数只是一种改良方法,还未能坚持彻底的旅游资源市场观。彻底的从市场出发的旅游资源评价应该就是吸引力评价,主要就是4个方面:一是吸引力的广度。如在空间范围上,是吸引本地居民、周边市场,还是国内市场或国际市场;在人口特征方面,是老少适宜,还是只适合年轻人等。二是吸引力的强度,反映对特定市场吸引力的大小。三是吸引力指向的市场结构。也就是吸引人群的差别,如大众或专业、城市或农村、沿海或内陆、中老年或年轻人、男性或女性、白领或蓝领等。四是吸引力的可持续性,即重复性和将来的发展如何。

在旅游规划界有所谓的“资源派”和“市场派”,但是如上所述,旅游资源本身就具有市场依赖特征,真正的资源派也就应该是市场导向的,因此做出所谓的“资源派”和“市场派”划分,本身就是一个假命题。当然,有一种所谓的资源派,做规划主要依据是按照国家标准的条条框框,对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这其实是一种教条主义,而不应该是“资源”的罪过。旅游资源的教条主义不仅在资源派学者中存在,在市场派、形象派、产品派乃至所谓的综合派等学者中也普遍存在。

基于市场化评价对旅游资源的重新认识

当将旅游资源评价从事物本身属性转向事物对旅游市场的吸引力时,关于旅游资源的认识也就大大拓展了。特别是旅游市场一直在发展变化,只有密切跟踪市场需要,才能准确地把握一些新型旅游资源。

(一)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资源才是好资源

旅游资源必须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而吸引力往往又是由比较产生的。单独看某项旅游资源本身,也许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并且有开发为旅游产品的潜力;但是,在考虑到周边的竞争下,这些旅游资源就未必能够成为旅游资源,至少是难以成为好的旅游资源。如山东省邹城市是亚圣孟子的故里,有文物点295处,其中国家级2处,省级6处,并有省级风景名胜区1处,旅游资源的数量、品位可谓一流,但旅游事业却一直不够景气,究其根本原因,是邹城邻近曲阜仅23km,并与曲阜的旅游资源雷同(“三孟”孟庙、孟府、孟林雷同于“三孔”即孔庙、孔府、孔林),位于曲阜这个热点旅游区的影子里。因此,除非是对儒家文化、古代建筑特有兴趣的专家、学者,绝大多数游人是不可能看了“三孔”再来看“三孟”的。虽然“三孟”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国家级或省级,但其旅游价值在阴影区内也只能是地区级或县级。这种“减值效应”致使邹城的旅游事业难以有大的发展。

(二)环境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在我国旅游业发展早期,观光旅游是最主要的旅游活动形态,因而人们认识到的旅游资源主要也是观光旅游资源,如文物古建、奇峰怪石等。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界定的8主类31亚类155基本类型的旅游资源,几乎都属于观光类型,其对于旅游资源的评价,也多是围绕观光旅游的开发利用进行的。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一些新的旅游活动形态如休闲娱乐、度假运动、修学考察等逐渐成长起来,即使是观光旅游,也出现了休闲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主要基于观光旅游制定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也就显现出种种不合时宜来。海南三亚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笔者曾就三亚最吸引人的旅游资源做过一次简单的调查,结果大多数人都回答说是海滩、阳光,而很少有人说是南山、大小洞天、天涯海角、鹿回头这些具体的景点。在三亚官方网站对三亚旅游名胜的介绍中,也明确指出三亚的十大旅游资源有阳光、海水、沙滩、气候、森林、温泉、动物、岩洞、田园、风情,并且特别强调了三亚的环境优势,“三亚年均气温25℃,长夏无冬,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大气质量居世界第二,中国第一,被誉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显然,诸如气温、水质、大气质量这类资源,是很难用“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来评价的。

(三)差异构成旅游资源

当前旅游消费总的趋势是追求更丰富、更深刻的体验。观光也是一种体验,但是体验不局限于观光,它的范围要比观光广泛得多。今天所说的体验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体验,今天的观光也是深层次的观光,包含文化体验的观光。从传统观光的眼光来看,很多事物未必是旅游资源,但是由于它们对于旅游者来说是一种新奇的事物,和旅游者惯常环境中的事物相比具有差异性,因而可以构成体验旅游资源。譬如,乡村老太太身上的大襟褂子,老头手中的大烟袋,光屁股的小娃娃,村姑羞涩的脸蛋,手中的鞋底子,村里人好奇的目光,以及他们的行为习惯、房舍服饰、居住饮食等,对城里人来说都是旅游资源,都可以转化成旅游产品,但是长期以来,这些社会事物并没有被列入旅游资源的行列。西部影视城也是一个成功利用差异性资源的典型例子。西部影视城距宁夏银川市仅20公里,又称为镇北堡影视城。与大江南北五花八门的“电影城”相比,可谓荒凉之至,寒碜之至,只能算是一片荒漠。然而正是因为这种荒凉,西部影视城才让人感到新鲜和神秘。从20世纪80年代初迄今,在这两座废墟中已拍摄了电影数十部。在此摄制影片之多,升起明星之多,获得国际、国内影视大奖之多,皆为中国各地影视城之冠,故被誉为“中国一绝”,正如其标语所说“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正因为它的神奇和众多影视的传播,镇北堡成了游客到宁夏必看的景点。

结论

从旅游资源的内涵来看,它就是一个从市场需求出发进行界定的概念。但是在以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为代表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应用中,人们往往有意无意忽视了旅游资源这一本质特征,不是从市场需求出发而是从作为供给的事物本身属性出发来认识旅游资源,因而导致对旅游资源的大量误解。一些被认为价值很高的旅游资源可能得不到市场认可,而一些通常没有纳入旅游资源范畴的事物则对人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特别是近年来休闲度假性质的旅游快速发展,“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等指标对于衡量这类旅游资源的价值更加不适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研究者提出在旅游资源评价中增加体验系数,还有研究者提出非传统旅游资源的概念,但是从根本上说,只有坚持以吸引力作为评价的依据才是彻底的从市场出发的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的市场化评价,通过将评价建立在市场需求基础上,从而使得这种评价能够及时反映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特征,深化和拓展对旅游资源及其价值的认识,更好地指导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从市场化评价的理念出发,还可以进一步得到只有具有竞争力的资源才是好资源、环境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差异构成旅游资源等结论。当然,市场的复杂性以及评价主体对市场的了解程度可能会导致旅游资源市场化评价结果的不一致,但这种不一致可以通过市场竞争得到检验,对于旅游资源配置的优化其实是有利的。

参考文献:

1.宋子千,黄远水.旅游资源概念及其认识[J].旅游学刊,2000(3)

篇6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投入到了旅游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的研究中,经过在中国期刊网上搜索和阅读我们可以看到,有关旅游环境或者旅游资源单方面的文章并不多,颇为让人担忧的是在对两者进行研究论文中,对旅游环境和旅游资源两个研究主体的界定却是模糊不清,有时甚至不予区分。无论是保护也好,开发也罢,笔者认为对虽然对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做进一步的应用研究固然重要,但是对于这两个主体概念界定的严谨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能明确区分两者,便能更好的在研究中将二者划清界限,在理论付诸实践的时候也不会遇到难以界定的障碍。

一、根源:资源与环境

(一)何为资源

辞海对资源的解释是:资材的来源,一般是指天然的资源,“资”为财富,“材”为材料,顾名思义“资源”就是能够给人们带来财富和材料的事物。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并没有对“资源”一词的整体定义,一般是作为环境保护的附带品,或者作为森林,河流,山川等细分类的主语来使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资源的定义是:“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

在经济学领域,《经济学解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将“资源"定义为"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投入”,这一定义很好地反映了"资源"一词的经济学内涵,资源从本质上讲就是生产要素的代名词。

对于资源的引用,在学术各界似乎并没有统一,李维华和韩红梅认为,人们对资源的理解曾经经历了四个阶段:从最开始局限于自然资源的传统观念,到引申释义加入社会、经济资源,再到对知识资源的扩展阶段,最后形成了全面的大资源概念。所谓的大资源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可利用的一切有形或无形的、物质或非物质的、自然的或者社会的要素或者价值。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受着“输入-转换-输出”的三段论思想束缚,而资源也被理所当然的看做是“输入”部分,所以以往在定义资源的时候,他们都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的。随着周德群先生“竞享元”概念的出现,这个限制才被打破,他提出,资源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而竞享元则是泛指资源所应对的广义(不仅仅是人类)的主体,它既可以是个人、集体、地区、国家甚至整个人类,也可以是植物、动物、生态等自然系统中的对象,可以是其它任何存在的事物。

综合而言,笔者认为,李维华和韩红梅最后对资源概念的描述也是十分贴切的:所谓资源,简单地说,就是主体用以实现其特定目的的凭借。这就是说,作为资源至少要具备两个特征:(1)它是依附于或相对于一定的主体而存言的,没有脱离主体而独立存在的资源。当我们谈到某一事物为资源时,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以已知或假设的某个可以利用此资源的主体的客观存在为前提的。(2)它要具有效用性,或者说是对于其主体要有一定的价值(无论是社会、经济、生态还是文化价值),能够被其所依附的主体用于实现一定的目的,而不管这个目的是现实的还是预期的。

此外,对照申玉铭和方创琳对“资源”的理解,我们在定义资源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到一个时空的概念,因为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的范围内,“竞享元”对其“资源”的需求范围是不同的。至此为止,我们对“资源”一词的理解可以给予归纳总结了,结合以前各界学者们的观点,“资源”应该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相对于一定的主体而言的,是能够被主体应用而现实一定的目的客观存在。

(二)何为环境

环境是由“环”和“境”两个字构成,“环”有围绕、周围之意,若要成环则须有中心和半径,也就是一个主体周围的部分,而“境”则是有边界、区域之意,是一种范围的概念。“环境”一词从其自身来讲一般是指一个主体周围的地方,而在日常生活中也往往被引申为主体周围的情况、影响和势力。环境一般是相对于某一事物来说的,是指围绕着某一事物(通常称其为主体)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通常称其为客体),即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在中国的古代,“环境”也一般指周围的地方或者环绕所管辖的地区。而在英语中“environment”一词也取周围、围绕之意。在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中曾提到,它所指的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古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在目前的研究中们环境一般被定义为:主体所在的周围地方与有关事物,一般分为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环境(environment)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环境也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此外,当环境被应用在不同的领域,其对应的主体和所指的范围都有所不同,正如在法律中环境的主体一般为“人”,而在科学研究中,其主体却可能是一切的客观存在一样。

(三)资源与环境辨析

人们在对资源和环境的界定问题上产生困扰,往往是由于二者具有的一种关系,那就是资源和环境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许多的事物都具有环境和资源的双重属性。

环境有价值的部分也属于资源,随着人类对环境认识的提升,保护良好的环境也变成了在保护一种资源,这种资源就是学者们老生常谈的“环境资源”,这种观点被称为“环境的资源化”。与此相对的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资源的环境化”:一个主体的资源可能是另一个主体的环境,我们在开发利用这个主体的资源的时候,不能给另外的一些主体带来其生存环境恶化的影响。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界限,往往因为人们想同时实现经济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的而得以模糊,虽然环境和资源在不同主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但是对于同一主体却不容混淆,所以在描述两个词语时,明确其主体则显得必不可少。

尽管资源与环境在范围上有诸多的重合,但是它们对主体的作用却是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资源强调的是“价值和效用”,而环境却强调的是“相关和影响”。环境具有整体性和联系性,它一方面为其主体提供各种资源,另一方面也承担着接受、分解、还原、转化主体在利用资源的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其他的有害影响的作用。对于主体来讲,环境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而资源却似乎只是具有有益的一面。把握这样的区别我们便不难以对二者进行区分。

二、旅游环境与旅游资源

依据上面对资源和环境的理解,我们可以在进一步对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进行分析。

(一)旅游资源

近年来,由于旅游界对旅游资源概念的不断放大,导致了旅游资源的范围难以界定,甚至有些学者认为“旅游资源”的概念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为了道清旅游资源的本末,在这里必须引入两个相对较为成熟的旅游界的概念,那就是旅游吸引物和旅游产品。

在国外的研究中,对于旅游吸引物的引用并不罕见。顾名思义,旅游吸引物便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能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它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吸引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旅游吸引物一般是指有形的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有形的事物,包括自然事物和人文事物;广义的旅游吸引物除对旅游者具有旅游吸引力的有形事物以外,还包括旅游服务、社会制度、民居生活方式等无形的因素。

旅游者进行旅游的初衷是由于旅游吸引物的存在,但是,我们不难想象,在旅游者的整个旅游过程中,他们所游览的或者体验的并不仅仅是旅游吸引物,还有诸如承载着旅游吸引物的环境,服务和其他配套的设施,而这些事物的组合便成了旅游产品,旅游产品包涵甚广,可以是一个大到一个景区,小到一个旅游纪念品都属于旅游产品的范围。在这里引入旅游产品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旅游资源。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知道,资源,简单讲就是“资材”的来源,它需要一个主体来承载他的价值,那么旅游资源的主体又是什么呢?按照国标: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不难看出,旅游资源在吸引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方面指的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已经”对旅游者产生了吸引,从这个意义上讲,旅游资源可以理解为“旅游吸引物的来源”,或者说“可以成为旅游吸引物的资源”。正如资源本身一样,旅游资源也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潜在性是他与生俱来的特性之一,其对应的主体应该是旅游者,其价值也是一种潜在的价值。

这样一来,我们便可以比较清楚的将旅游吸引物和旅游资源区分开来。旅游吸引物已经进入了旅游市场,并已经对游客产生了吸引,参与了整个旅游活动的过程;而旅游资源则是未被开发、未真正的参与旅游活动,而只是处于一种潜在的待开发状态。旅游资源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性,但是这种吸引是一种潜在的能力,它并没有直接与旅游者发生联系;而对于旅游者来说,真正现实存在的吸引作用是来自于旅游吸引物。所以,旅游吸引物和旅游资源是不同的概念。

孤立的旅游吸引物是难以构成旅游产品的,而且也无法光靠旅游吸引物自身来让游客完成旅游活动,所以就需要一列诸如服务和设施等类似的事物去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而这个系统便属于旅游产品,往往直接提供给旅游者的是包装好的各类旅游产品。

到此,我们便可以构架出一个逻辑系统:旅游产品是一个大的后期概念,是向旅游者在一次旅游过程中所提供的所有旅游吸引物、旅游媒介物、服务等构成的系统产品的总体;其中旅游吸引物是这个系统最核心也是最必须的部分,他属于旅游产品,并与各项其他配件完成组合来实现旅游者的旅游;而旅游资源则是旅游吸引物的来源,是旅游吸引物进入市场之前的状态,一旦进入了旅游市场,它就不再是旅游资源了,而是旅游吸引物,这个道理就像木材是造纸的资源,而一旦成为了纸以后他就不再是这个系统的资源了,而是一种产品,这也是资源的另一种特性--产品倾向性(这也是资源的价值所在)。

此外,对于旅游资源还有两点需要进行强调。第一,旅游吸引物是导致旅游者旅游的主要动因,换句话来说,没有旅游吸引物就不会有旅游,所以只有旅游吸引物的来源才是旅游资源,而能够加工成旅游产品其他部分的材料不能成为是旅游资源,比如说造成古建筑的普通木材、用来灌溉植物的水资源等等,这些都不应该包括在旅游资源的范围之内。第二,有些学者认为应将“旅游经营资源”和从事旅游业的人力、市场等旅游业生产因素也归为旅游资源的范围的想法也是不太妥当的。在国外很多文献中曾出现过“tourism resources”一词,这个词语在被翻译成中文之后便产生了歧义,即可以是“旅游资源”也可以是“旅游业资源”,笔者认为,“tourism resources”所指的应该是中文中的后者--“旅游业资源”,虽然这个翻译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但是这样一来,便解决了旅游资源的范围被无限扩大的困境。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旅游资源定义为: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以各种类型的旅游者为主体,经过旅游业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成为旅游吸引物的客观存在。作为旅游资源应至少具备以下特征:

以旅游者为主体,却面向的是旅游生产者。

对旅游者具有潜在的旅游吸引力。

在现在和将来经过开发和利用能够成为旅游吸引物。

它会随着人们的对旅游吸引物的认知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并与对应的社会、经济、技术等条件相适应。

(二)旅游环境

篇7

一、关于文化、文化旅游和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

根据李思屈先生的分法,文化有五种理解:文化就是知识;文化是以知识为载体的思想、观念、精神、价值观等人文因素;文化是风俗、习惯、观念和规范形成的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模式;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文化是精神力量对人的教化过程。综合五种文化的定义,从笔者认为,文化可以从生活方式和精神内容两方面来把握: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

文化旅游的概念不是简单的文化加旅游,其界定也有多种理解。根据徐菊凤先生的研究,国内对于文化旅游的理解至少有五种,论述基本都停留在文化类资源的开发,很少有系统的、理论性的研究,且这些文化旅游的概念经常和旅游文化混淆。笔者认为,应该引用欧洲旅游与休闲教育协会(ATLAS)关于文化旅游的定义概念性定义和技术性定义。概念性定义:人们离开其日常居住地,为获得新的信息与体验,满足他们文化需求而趋向于文化景观的移动;技术性定义:人们离开其常住地,到文化吸引物所在地,如遗产遗迹、艺术与文化表演、艺术与歌剧等的一切活动。综合起来,文化旅游就是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地领略独特文化的所有活动。

本文对文化旅游资源的理解基于旅游资源。但是,对旅游资源的理解也存在众多分歧。陈传康认为,旅游资源是在现实条件下,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合。孙文昌认为,旅游资源指凡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的、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自然和社会的实在物。保继刚则认为,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笔者认为,吸引力是旅游资源最大的特点。所以,综合上述关于旅游资源的表述,将旅游资源定义为: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中,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自然和人文创造物。基于此定义,这里将文化旅游资源定义为存在于一定空间中,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文化创造物。

文化旅游资源是开展文化旅游的物质基础。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游客对旅游过程中的文化需求逐渐增加。在旅游的经济功能之外,旅游的文化功能、更深层次的社会功能正在逐步显现。因此,保护并合理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文化旅游成为现阶段旅游的一大主题。

二、章丘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一)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不足

作为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城市,章丘市涌现出了诸多历史文化名人,如战国哲学家邹衍、汉代皇帝王莽、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一代丞相房玄龄、东方商人孟洛川、戏曲学家李开先等。这些历史名人赋予章丘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章丘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西河遗址、城子崖遗址、东平陵故城、洛庄汉墓、齐长城、朱家峪古村落等文化遗产众多,以龙山文化、济南之根、清照故里、明水泉城而著名,“南部大山水、中部大奇观、北部大文化”构成了大旅游格局。

然而,旅游资源并不代表旅游产品。就当前来看,章丘市的旅游资源多分散、规模较小。如何将章丘相对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为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产品,是章丘市必须急需解决的问题。济南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了章丘旅游在济南整体框架中的地位。作为济南的东部旅游区,章丘主要是指济南市区东部、章丘市济青高速公路以南的地区,包括了章丘市绝大多数景区(点)。根据章丘市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积淀和区位交通条件,章丘市应积极发展以泉水为核心品牌的生态观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和会展商务旅游等多元化产品体系。但是,目前章丘市在历史文化休闲度假、会展商务等方面做的还不够,未能充分发挥章丘旅游资源的优势。

(二)缺乏自身特色

章丘市受济南市阴影效应和替代效应影响,缺乏自身特色。所谓阴影效应,即有两个旅游景点,地理位置接近,旅游资源相近,但其中一个名气比较大,那么大多数旅游者第一选择肯定是名气大的那个,另一个几乎被无视,如活在阴影之中。章丘市旅游资源丰富,但相对于济南市而言则相对贫乏。章丘以外的地区,特别是省外游客基本都是以济南市为依托城市,在章丘进行一日观光旅游后返回济南。章丘以泉水闻名,而这也正是济南的招牌强项。此外,济南市内拥有风景湖泊大明湖、历史文化名山千佛山等,更使章丘市身处济南市的阴影之中。

从产业角度看,“替代效应”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产品与产品之间的替代效应,但是此种替代效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二是产品升级换代的替代效应,主要体现在一种产品面临更经济、更高级的产品挑战,从而产生替代效应。这种替代效应最具有想象力。章丘号虽为小泉城,其百脉泉等名泉也在近几年名声大噪。但济南市的趵突泉,早在清乾隆年间即被皇帝封为“天下第一泉”。游客来到济南游览趵突泉后,往往就没有游览章丘百脉泉的必要了,导致章丘虽一直大力进行省外旅游市场开拓,但成绩一直不甚理想的原因。

(三)作为旅游资源非优区,对地区旅游存在不利因素

旅游资源非优区指特定地域内,没有国家级和世界级的风景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风度不够,难于形成致命旅游产品的现象。章丘市虽然有百脉泉的泉水旅游和朱家峪的古村落旅游,但是由于紧邻天下第一泉趵突泉,使百脉泉一直处于阴影效应之下;而朱家峪古村落旅游一直以来也是没有太大起色。基于此,笔者认为,章丘市属于旅游资源非优区。

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受市场约束和能力约束的影响。市场约束方面,区域旅游发展以市场为基础,没有发达的客源市场,即便再好的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也不能发展旅游。章丘毗邻济南和淄博,区位条件优越,但是在两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阴影遮蔽下,其文化资源优势难以显现,客观上形成了济南、淄博两地旅游的附属,区外客源只能靠分流济南、淄博市场,难以形成规模。能力约束方面,区域旅游发展与中心城市的实力密切相关。城市实力不仅为旅游开发提供了资金支持,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也形成了不同层次和级别的旅游客源市场。章丘市虽然是一个较强的县域经济体,但其整体实力无法与青岛等大城市相比,即便是济南也是如此。这就极大地束缚了章丘市的旅游业发展。

三、章丘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及建议

章丘市有相对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是其旅游发展的弊端也无法忽略。文化旅游资源的规模小而且分散、非优区的不利地位等都为章丘市旅游发展设置了诸多障碍。面对困难,停步不前是不能解决问题的,章丘市的文化旅游非优区的不利地位也只能在不断的发展中改善。根据唐文跃、欧阳军的观点,非优区旅游开发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一是开发休闲娱乐场所,培育旅游吸引因素阶段;二是适度开发,启动中短途旅游市场阶段;三是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和区域内旅游合作阶段;四是参与区域外部竞争与合作阶段。笔者认为,严格按照这个发展过程发展章丘文化旅游是不现实的。因此,只有打破阶段观念,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促进该区旅游的健康发展。

(一)立足于非优区的名泉、名人旅游

泉水旺,全盘活。泉水游一直是章丘的旅游重头戏。为了不让泉水白白流掉,章丘市有关部门应采取堵、蓄、引等措施,充分利用泉水优势。其中,堵是指封堵泉水补给区内的水井,蓄是指在泉水补给区建蓄水池保存降水,引是指引黄河等水量大的河流水灌溉补给区。上述是为了保持泉水的地下水高度采取的措施,实行起来简单高效。

在强化泉水保护的同时,更要开发利用好泉水,使其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打响泉水旅游特色品牌。整合、设计精品旅游线路,把泉水景观、自然景观与龙山文化、汉文化、清照文化等融为一体,打造章丘旅游特色品牌。同时,要加快眼明泉二期工程建设,完善百脉泉公园建设,扩大水面,凸显“小泉城”特色。第二,扩大泉水旅游项目的内容,增加与其他旅游景点(区)的联合,吸引游客增加停留在章丘游玩的时间长度。第三,实施泉水综合利用。加大百脉泉品牌酒水开发力度和百脉泉矿泉水公司建设进度,实现泉水先观后用。围绕泉水的特色和品牌效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泉水开发利用方法,依托更多媒价,全力提高百脉泉水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响泉水品牌。

当前,历史资料上对于李清照的章丘籍贯尚没有完全认同。这就需要章丘旅游主管部门利用附近丰富的高校资源,聘请专家为李清照的章丘籍贯正名,进而扩大现有的李清照纪念馆,使之成为一处独立的、有一定规模的纪念馆。同时,将目前所能收集到的李清照诗词重新整理编排,聘请知名书法家书写李清照作品,并雕刻于李清照纪念馆及章丘的广场等公共场所,进一步增大清照文化的影响力。此外,要大力发展章丘清照品牌产品,使之突破香烟、酒水的限制,成为真正代表章丘的品牌。在章丘市区的清照路口,修建李清照塑像;建议章丘市举办类似于临沂书圣文化节的李清照文化节,使李清照的章丘形象通过专门的文化节得到更充分地展现。笔者认为,考虑到章丘属于非优区,还要对章丘市的泉水和李清照旅游有正确的定位,不应该把全部精力放在这两项开发上。

(二)在社区参与基础上,开发兼顾利益相关者的古村落旅游

旅游者长期居住的环境与旅游目的地环境之间的异质性构成了旅游的基本动机。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的显著差异,导致了现代人对访古探幽的偏好。古村落旅游对地理环境相近、文化背景趋同的乡村和准乡村旅游者来说,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但对于长期生活在喧嚣都市的旅游者来说,古村落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文化景观、古韵乡风对他们有着无穷的吸引力。出于寻觅故旧的心理和好奇心,古村落旅游成为城市人选择的旅游目地之一。

对整个济南市的文化旅游资源来看,朱家峪古村具有唯一性。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章丘市独有的古村落旅游成为明智的选择。朱家峪明清古村落既保留了明清时期古村落建筑的原貌,又能使游客真正体会到原汁原味的乡村民俗,使游客亲身参与到当地的农村生活。朱家峪离章丘市区5km,大约半小时车程;离济南市区40km,大约一小时车程。这一距离对于章丘和济南本地游客来说,极具吸引力。对于外地游客来说,也完全可以在济南与章丘之间任选一地作为自己的依托城市,完成这一个简单、便捷却极富吸引力的旅游活动。

同时,利用古村落发展旅游,可以为保护文化遗存筹集资金,改变为保护而保护的传统保护观念。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很有可能竭泽而渔。古村落,一是古,二是村落。如果古韵、古朴、古貌不存,商贾遍地,古村落就变成了新集镇。因此,要坚决取缔杂乱无章的摊贩,保持原汁原味的古村落风韵。要树立“保护第一”“保护就是资源”的观念,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必须按照“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思想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工作方针,结合运用行政、法律、科技手段,加大保护力度,制订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和保护性、抢救性维修方案。要整合当地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当地居民以及旅游者之间的关系,注意维护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注意合作的重要性。而合作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利益相关者追求的价值取向是否一致。若能一致,就会增加合作的可能性;相反,就会带来冲突。因此,旅游企业和当地政府管理部门的任务就是找出利益相关者共同的目标,在共同受益的原则下进行协调与合作,组成古村落旅游发展的和谐联合体。

(三)以政府为主导,借济南市经济发展的东风,确保客源稳定

篇8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开发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 旅游营销 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 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国家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 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篇9

关键词:旅游资源;个性化;开发;影响

一、个性的含义

逐渐增长的文献为个性下了大量的定义。根据拉夫蒙特提到的,个性的定义牵涉了很多观点,个性不能被视为与典型的特征相同,特征指的是个体属于整体。而个性是考验人类居住的社会持续不断受支配的手段,个性的形式是国家的,种族的,社会的,文化的,个人,工作,宗教的等等。然而,在过去的20年里很多文献都提到了旅游与个性的关系,国家随着旅游的发展而创造与再创造越来越多的突出民族个性旅游资源。本文将旅游和旅游资源个性联系在一起并根据以下的观点对旅游在旅游资源个性的创造与再创造中的作用进行了调查。

二、旅游对于旅游资源个性化的作用:

阿瓦莱特夫(2004)在对到尼日利亚旅游的旅游者的价值观,旅游活动和旅游动机的调查研究中提到去该国旅游的游客大部分是对尼日利亚的文化和再创造的旅游资源即博物馆,酒店和海滨的类型感兴趣。这个调查反映了再创造的旅游资源个性会吸引游客产生旅游的动机。此外,一个国家个性的出现推动了该国的国家概念并促使其个性向全世界展现。本文随后的观点将以旅游对于推动一个国家旅游资源个性的创造与再创造中所起到的作用为基础来进行研究。

1. 旅游推动了旅游资源一个国家的概念

安德森叙述了国家的概念并将国家下定义为“想象的政治社区”。“一个国家就是一个想象的政治社区-即想象其既是君主立宪又是独立自主的。说它是想象的社区是因为即使是最小的国家成员都永远不会认识、遇见或甚至听说他们的大部分合作伙伴,而且在这个社区里每个人脑海中都有一个自己想象的社区的形象。”这个定义反映出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需要和人们渴望对合作伙伴更多了解的需求。

纳瑞恩认为爱国主义的发展激励了“人们以一种退化的形式即通过探索人类的内心需要,通过对本土资源的更深层次的描绘和对关于自己本民族的民间英雄和秘密的挖掘来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如工业化,经济繁荣,与人平等,等等)。普瑞特斯, M(2003)提到想象的社区必须通过加强国家的制度来传播一个普遍被认可对个性的看法。纳瑞恩的观点证明了人类是如何加强对旅游资源个性的建立。

瑞恩描述到“旅游是对某个地方的体验。旅游‘产品’不是旅行者的目的地而是旅行者在旅游地所体验的一系列活动”。瑞恩的描述证明了人们通过旅游可以丰富对某个地方的认识。

安德森认为人口普查,地图的制定和博物馆的建立促进了人们对于个性有共同的认知。很显然地,人口普查指向了人口和种族特性方面,地图展现了一个国家幅员有多么辽阔,而博物馆展示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历史遗产并陈列出了国家概况的特性。由于大部分的参观者都是游客因此这些机构的建立只要是服务于旅游业。一方面,这些机构的建立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并向游客展示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历史遗产和特性。另一方面,由于游客会带来大量的资金并刺激贸易的合作因此作为经济元素之一的旅游业也激励了这些机构的建立。此外,现今,一个国家不仅要发展个性和社会文化,也要提高经济水平。经济因素作为一个重要元素推动了一个国家的概念。根据以上的这些陈述,旅游确实是推动了一个国家的概念。

2. 旅游向游客展现了旅游资源的历史性

沃尔什提出,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旅游业领域的发展使得国家的旅游形象和旅游风格变得越来越为重要。这种认识使得个性化被推向了市场,这也就意味着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不仅是个人,商业,教育和卫生服务而是娱乐,奇特的经历和令人意想不到发生的事情。国家的历史遗产显然已经成为一个经济发展的重要元素向游客来展示。

事实上根据沃尔什所提及的,历史遗产不仅仅反映出人类对历史探求的需要或者是参观其所带来的与社会相联系精神需求,而且被认为是一个为旅游产业进行服务的一个产品。历史遗产能够通过博物馆和展览这样的形式而被再次创造,传统的博物馆向游客展示了历史,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相较于博物馆展览更能够提供快捷便利的历史和考古的展示。事实上许多人喜欢过去的表现,而不是在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展品。此外,越来越多的游客去参观历史遗产,还显示出游客通过旅游活动在了解过去。例如:参观莎士比亚的出生地的游客数量。十九世纪中叶,莎士比亚的出生地是收到的关于每年接待3000游客;到1900年,这个数字上升到30000。它在1989年迎来了571000名参观者,大约有一百万的访客到斯特拉特福德其他景点。这些事例说明,历史遗产的作为一个旅游产品成为了向游客展示历史的媒介。事实上,游客们通过旅游活动来认识历史。因此,我们不妨可以这样认为旅游向游客展现了历史。

三、旅游资源个性化对于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1. 国际旅游的发展促进旅游资源开发趋向于国际化

在过去的20年中,许多文献为民族个性下定义。史密斯(1986)认为,民族个性是一同民族的人们共享一个历史性的领土,常见的神话和历史记忆,大规模公众文化,一个共同的经济和常见的法定权利和义务。这个定义表明,民族个性与文化、经济和社会相关。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民族主义被用于支持现代国际政治系统,因为它注重市场、民主和世俗主义,而这些都源于自民族个性和对国家的健康发展的关注。事实上,在过去的20年中, 随着旅游业的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各地的交流需求的增长,经济和文化成为发展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策略。

拉夫蒙特(1995)认为国际旅游业产生日益增长的要求,每一个地方或每个国家都需要有自己的个性。为了实现在国际旅游业中的竞争优势,每个国家都需要做出一些贸易标志的同时注重其创新及其优越性。根据这个促销规则,每个地方,每个国家都是生产、声明和标注当地民族的特征来吸引国际游客。事实上,为了吸引游客,国家利用当地的资源创造出大量具有民族个性的旅游产品如难忘的地方,历史纪念碑,传统社会的文化遗产和工艺技艺。这些产品不仅吸引外国游客,但吸引了本国的游客。

3. 旅游操控了能反映能旅游资源个性的标志

旅游业是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的相关形式的变化,体现了当代社会。旅游资源个性的标志是文化环境、经济因素和当代社会的象征。在安第斯山脉,由于旅游市场的需求,传统的纺织生产随经济背景而发生变化,不同的纺织产品解释不同的历史、生态和经济条件。在旅游行业,这些纺织产品可以被看作是旅游资源的个性标志,因为他们被称为民族工艺品。然而,这种旅游资源个性的标志肯定是被旅游业所操控。因为经济只是刺激生产变化的目的地而商业价值是旅游业成为影响纺织生产的主要因素。

三、结论

旅游作为一个中介为一个国家个性与世界搭建了桥梁,通过旅游资源的创造它推动了一个国家的概念。通过旅游资源的再创造和游客的流动,旅游向游客展现了历史。旅游作为一个经济元素也带动了一个国家的发展以至于很多国家将旅游看作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快速的与世界相连的途径。国际旅游的发展肯定会促进国家个性走向世界。此外,经济的发展增加了社会个性的生产,由于大量游客的不断变化的需求也推动以旅游为目的的能反映旅游资源个性的标志的产生。因此旅游操控了能反映能旅游资源个性的标志,因为这些标志的建立是依赖于旅游的发展而发展。

参考文献:

[1]Lanfant M. F, Allcock, J. &Bruner, E. (ed, 1995) International Tourism- Identity and change. SAGE publications Ltd.

篇10

关键词:新疆;可续续旅游;战略 

 

在全球人类面临生态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可持续发观念已经迅速普及到全球领域及各行各业。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有许多种,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产生不同的认识,给予不同的定义。但是1987年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而可持续旅游是可持续发展观在旅游业的应用,它注重社会、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到目前为止人们所认可的、唯一的可持续旅游的实现方法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偏重于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近年来,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可持续旅游也引起许多学者与旅游者的关注,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在为保护本地旅游资源并提高收益而大力支持可持续旅游业替代传统旅游发展模式。 

一、新疆发展可持续旅游的优势 

(一) 新疆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环境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八个国家接壤,接壤边界约5 600公里。新疆位于中国的西北边陲,地域幅员辽阔。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和远离海洋的干旱环境塑造了许多世界罕见的奇特景观。新疆有沙漠、高山、冰川、草原、河流,还有生长在不同环境的植物与生存在不同地域的野生动物。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所列的六大类型旅游资源新疆都齐备,并在68种基本类型中拥有56种,占全国实体旅游资源数量的83%。其中,国家特批的动植物保护区有29个。因此新疆被国内外旅客誉为“天然博物馆”。这些特有的自然景观构成了新疆的旅游资源体系。 

新疆还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新疆是中国著名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居住着包括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俄罗斯族、锡伯族、满族等13个主体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民族习俗造就了得天独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在天山的南北分布着许多岩画、草原石人、历史文化名人的墓穴、烽火台等历史文化景点。 

除此之外,新疆现有的22个城市中有13个城市在1998—2007年间先后荣获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称。它们各具特色,例如:库尔勒市—梨城、吐鲁番市—葡萄之园、乌鲁木齐—亚心之都、喀什市—维吾尔故乡、哈密市—哈密瓜之乡、克拉玛依—两游之城(石油与旅游)、阿勒泰市—黄金宝石之都、伊宁市—花城、阿克苏市—20世纪60年代的小上海、博乐市—草原春城、昌吉市—乌鲁木齐的卫星城、阜康市—新疆的形象与旅游的代表作。这13座城市如同13个辉眼明珠闪烁着魔力,得到中外旅客的认可、引领者新疆旅游业的腾飞发展。 

(二)政府对新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 

新疆是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为新疆带来了许多发展旅游的优惠措施。西部大开发的核心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新疆旅游业已经准备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逐渐形成,产业实力明显增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旅游宾馆、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配套设施等全面发展,初步形成了六大要素齐备的综合产业体系,能够为今后发展可持续旅游提供条件。近几年来,当地旅游局为了提高旅游业的地位,牢固树立“以保护家园为最终目的,发展可持续旅游”的理念,进行了“一卡通”、“旅游绿色通道”、“新疆人游新疆”等好政策来帮助新疆旅游业的不断发展。 

(三)社会的关注与客源市场的不断扩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也有了变化。“出去旅游”变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这大大促进了旅客的数量。对于新疆来说国际市场上是客源市场的主体。2009年全疆共接待入境旅游者35.5万人次,同比下降2.8%,创汇1.37亿美元、同比增长0.63%;接待国内旅游者2 09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6.7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了4.4%和10.7%。在充分考虑新疆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自治区旅游局制定了2010年旅游发展目标,接待入境旅游者50万人次,同比增长40%,旅游创汇1.93亿美元,同比增长40%;接待国内旅游者2 500万人次,同比增长19%,国内旅游收入220亿元,同比增长24.5%[1]。新疆旅游客源的扩大为旅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 新疆发展可持续旅游业的意义 

可持续旅游的发展已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满足现代人的旅游需求,也不危害后代人的利益。这对像新疆这样的地处内陆又拥有丰富旅游资源地区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新疆的旅游最初是以自然资源为源头,以水域风光和民族风情为吸引力。人文资源与自然环境脱节,自然环境与古代人工建筑只是某些主要生态因素简单组成的产物,所处环境没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保留不完整。新疆旅游资源的这种“天性”和“不完整”特征,正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所在。

(一)发展可持续旅游有助于新疆实施扶贫战略 

《中国问题探究》中显示,新疆的贫困县有25个,多数位于少数民族居住地区 [2]。而消除贫困是中国迈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步骤。对于广大贫困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应充分发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但任何形式的旅游活动,即使是生态旅游也会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而且传统旅游业的发展多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对旅游资源采用的是“掠夺式”的开发,使得旅游活动范围超过了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只有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确保新疆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促进新疆经济的蓬勃发展。 

(二)保留民族历史文化 

新疆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居住地区,在这片沃土上生活着47个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及文化艺术,如享誉中外的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麦西来甫”、哈萨克族的“姑娘追”、“黑骏马舞”、克尔克孜族的名诗“玛纳斯”等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人文旅游景观。但由于被忽视,出现了“民族文化的淡化”、“失去本质” 等现象。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保留好这些宝贵的民族遗产。 

篇11

Abstract:Develops one kind "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the tourism form,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the social efficiency three unions, regarding avoids the development model which is eager for quick success and immediate gain having the important meaning.

关键词:生态 旅游业 资源 产业 旅游者

Key words: Ecology tourism resources industry tourist

一、生态旅游概念走进生活

目前,生态旅游一词虽已得到广泛应用,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可分为三个范畴:

(一)、从旅游发展战略上对生态旅游进行定义。这一定义将可持续发展目标为生态旅游核心概念,把生态旅游看作一种旅游发展模式,将旅游发展与社区发展、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认为只有同时具有保护资源和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功能的旅游是生态旅游。

(二)、基于旅游主体行为对生态旅游定义。这一概念倾向于市场和消费行为为生态旅游核心内容,将生态旅游做为一种旅游产品向市场推销,向旅游者提供没有或很少受到干扰和破坏的自然和文化旅游环境,如自然旅游、文化旅游、科学旅游、探险旅游等旅游类型。这种类型的旅游活动相对一般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并可以增强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从旅游资源价值观的角度定义生态旅游。这一定义强调旅游管理者、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行为规范和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资源价值观,通过旅游活动和旅游教育使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建立环境保护和环境道德观。

总之,生态旅游定义应包涵两个基本内容:首先,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资源基础的旅游活动;第二,生态旅游是具有强烈环境保护意识的一种旅游开发方式。中国生态旅游实践的研究上形成了两个热点:一个是对我国开展生态旅游条件的判断和注意问题的研究,一个是针对特定区域的生态旅游规划案例研究。

二、生态旅游的保护

时下,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都市人的青睐。开发生态旅游,成了不少边远地方发展经济的热点,但在一些地方游人多了,草木却少了。一些专家指出,发展旅游是件好事,但回归自然先得保护自然,不能破坏生态环境。

(一)?生态旅游是对不可再生性资源的保护。旅游景观不仅是一种有限的资源,而且遭到破坏就无法复原,具有不可逆性。人口、科技、交通工具的发展,地球上有限资源所受的压力日增,大量消费的结果,使旅游资源日益趋于匮乏。旅游景观的改变具有持久性,因此也就使它具有非再生性资源的性质。

(二)生态旅游能够满足人类对生活品质的不断需求。旅游活动包括在大自然环境中的自然欣赏以及在文化环境中,对人文景观的欣赏。从这种活动中不仅获得适当的身心运动和锻炼体魄,使身体更加健康;更因为活动中的静态休闲活动以及净化心灵满足人们生理上及心理上的需求,获得的各种感受?,而使他感觉幸福,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自尊的情怀,以及对精神上的追求。这些都是人类经验的有益面,强烈的使人获得满足感。由于从事旅游活动的增加,人们对于生态旅游和环境品质重要性的普遍了解,人类要求清新的空气和纯净的水源,以及减少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破坏的诉求。由此可见,人类的生活需要生态旅游进行调剂,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需求,人类情愿花钱去获得更好的旅游质量。总之,不管时代多么进步、工商业多么发达,人类对生态旅游的需求是不可能降低的。

(三)生态旅游是对历史资源的传承和延续。当我们在西方文明的侵袭下慢慢失去民族传统特点的时候,属于我们的旅游资源也渐渐地消失,如果我们不能以生态旅游的理念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那么民族的文化也就真的没落了!旅游资源是经由中华民族祖先的血汗、智能以及梦想改造而成的,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相当的重要的遗产。从旅游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各个历史阶段的痕迹,这些痕迹使我们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象征意义和潜作用力,生态旅游也后世子孙留下最好的宝贵财富。

三、结论

研究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的目的所在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我们人类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旅游资源是人类可能利用的自然界和人文的物质;环境则是资源的状态;而旅游生态就是在旅游过程中人与自然界中各种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观就是资源的持续利用。通过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实现地区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应该维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要求维护生态平衡。人类不可能不发展,生态不可能不改变。生态平衡既然不可能恢复,只有树立生态动态平衡维护观才是科学的,才能为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服务。

篇12

旅游资源;资源安全;旅游目的地;评价指标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开展各项旅游活动的载体.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由于各项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措施不到位、经验缺乏、加上旅游者自身安全意识淡漠以及对旅游安拿问题研究相对滞后等诸多原因,旅游资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如稀之宝的敦煌壁画和雕,面临风化剥落的威胁;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的汉白玉浮雕、铜制品,遭受酸雨的侵蚀;一些曾扬名灭下的苏州园林和庭院,正从地图上消失;举世闻名的云南石林,也越来越受到人为的破坏与此同时,旅游地传统的民风民情文化逐渐被异化、冲淡或消失等等.自然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即使在一定程度上能更新但也不能恢复原生态,人文旅游资源一旦被毁将就水远失去,旅游资源安全问题应该引起足够关注.因此,深入旅游资源安令研究,加强旅游资源安全管理,对旅游资源进行安全评价,查找、分析和预测旅游资源安全系统存在的危险、隐患,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以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1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

1.1旅游资源的定义国外把旅游资源称作旅游吸引物(TouristAttractions),它不仅包括旅游地的旅游资源,而且还包括接待设施和优良的服务因素,甚至还包括舒适快捷的交通条件.而在我国,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视角,对旅游资源概念的具体界定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认识,提出了许多关于旅游资源概念的表述.但对旅游资源的定义比较确切和规范的是: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等8主类,31亚类,155基本类型.涵盖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温泉、野生动植物、气候、历史文化古迹、古建筑、民族风情、现代建设新成就、饮食、购物、文化艺术和体育娱乐等类型.

1.2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生产资料,是旅游活动最基本的载体.换句话说,旅游资源安全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稳定,旅游资源安全的内涵和意义深远.谷树忠,等人(2006)在综合各种解释和理解的基础上,提出资源安全的基本定义,所谓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或能力.这个概念揭示了资源安全的本质,在我国使用较为广泛.鉴于此,我们可以得出,旅游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可以获得稳定的旅游资源供给,同时旅游资源基础难以依存的生态系统处于良好或免遭不可恢复破坏的状态.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旅游资源需在数量、质量、结构和功能上保证持续、稳定的供给.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需考虑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各地区在旅游开发利用时,做到有一定的旅游资源赋存量或储备量,以备及时、持续的利用.二是人们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要保证旅游资源基础的生态系统不被破坏.旅游资源也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对外进行着物质、能量的交换,以维持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平衡.此外,我国也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试图去分析和探究旅游资源安全的本质内涵.如:从经济学观点来看,是指其对一个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起到支撑和保障作用.具体来说是指旅游资源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状态.在旅游生产中的资源安全,是指旅游资源的占有和使用过程,以及原始提取、加工改造中,旅游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改变、可利用范畴的延展或局限;在旅游资源分配中的资源安全,是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所获利益的再分配问题;在旅游产品交换中的资源安全,是指旅游产品在市场流通渠道中的畅顺;在旅游资源消费中的资源安全,是旅游者对作为旅游产品载体的旅游资源的占用与消耗.消费结构越合理,旅游资源利用效率越高,对资源的破坏越低.从可持续发展观点看,旅游资源安全是指是在生态与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基础之上,旅游业的发展要以不破坏其难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及其他资源为前提,坚持以人为本观念,运用科技创新方法,维持生态系统与人文环境的动态协调,实现可持续利用资源并且有助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利用.由此可见,旅游资源安全的内容丰富,需要深入探讨.2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的天一人一机系统旅游资源安全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通过对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和内涵的研究,我们将影响旅游资源安全的因素分为三个子系统,即旅游资源安全状态应由生态子系统(天)、行为子系统(人)和保障机制子系统(机)三大子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2.1生态(天)子系统生态子系统是天然禀赋状况,是旅游资源安全的基础,为旅游资源安全提供基本保证.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主要由旅游资源的种类、数量、结构、质量和资源的承载能力等组成.一地区旅游资源禀赋种类、结构的多样性增加了旅游资源供应的安全性,也满足多样性的旅游需求,促进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资源的质量越高,开发利用的成本越低,利用效率越高,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过度开发,所以旅游资源的安全程度也就越高;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数量做保证,某种程度上说,数量越多越安全;另外资源的承载能力和抵御自然等灾害能力越高,则安全的保证程度越大,反之资源短缺、脆弱,安全的可靠程度就低.保证旅游资源的生态子系统的安全,就是要维持生态系统在数量、种类、结构等方面平衡,实现旅游资源的自我更新和恢复.

2.2行为(人)子系统行为子系统是人类的行为对旅游资源安全影响的直接作用力,主要包括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行为、旅游企业经营行为、以及旅游者行为等构成.旅游资源安全问题的很大方面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例如:开发商在景区的大量建设、过度开发;旅游企业过分商业化、舞台化,扭曲民俗旅游资源的原始性;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旅游者外来文化对旅游地的传统文化的冲击等.旅游资源的行为子系统的安全,就是树立科学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观念,防止n-目开发、重复建设、模仿跟风;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防范经营过程中造成生态破坏;严厉禁止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减少旅游者的碳足迹.

2.3保障机制(机)于系统旅游资源安全的保障机制子系统主要为生态、行为子系统的安全提供组织制度和物质技术保障,它由安全管理组织、安全政策制度、安全资金技术、周边礼区保障、事故保险等方面内容组成.安全管理组织是整个旅游资源管理的组织保证;安全政策制度关系到旅游景区安全管理的有力执行;旅游资源安全状况离不开资金、技术的支撑;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离不开剧边礼区的支持;旅游资源安全保险是规避、化解旅游资源利用过程中遇到风险的有力手段.保障子系统的内容共同为旅游资源安全的提供安伞保障.在旅游资源安全系统中,生态子(天)系统安全为旅游资源安全提供皋本保证;行为(人)子系统安全决定于行为作用力的正负,正向作用力可以减少旅游资源发利用中的损失,是旅游资源安全系统的重要推动.保障机制(机)子系统是为旅游资源安全的生态、行为子系统提供管理支持、资金和技术等保障,是生态子系统和行为子系统安全的重要调控.3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3.1旅游资源安全的研究现状关于资源安全的评价研究成果较多,如王礼茂(2002)分析了影响资源安全5个主要因素(资源本身的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运输因素、军事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了14项指标,初步组成了资源安全的评估指标体系;姚予龙、谷树忠(2002)研究了资源安全的机理,阐释了资源安全的经济学含义;梁亚红(2008)。在明确影响自然资源安全的主要因素(资源因素、政治因素、运输因素、经济因素、军事因素、技术进步和资源替代因素)基础上,构建了含有资源禀赋状况、资源开发状况、资源进口安全、政治安全因素、经济安全因素、运输安全因素、军事安全因素7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的自然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内容较为全面.然而,国内外关于旅游资源安全层面的研究不多,学者大多是探讨旅游资源的评价。和旅游资源安全『口J题产生的原凶12-14~,认为主要南自然破坏和人为破坏造成;另外,我国还有些学者针对旅游地生态安全进行_r评价,如曹新向(2006)根据生态足迹模型,并以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和人均旅游用地承载力的比值米确定旅游地生态安全的状况,构建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周国海(2009)以生态安全理论为基础,应用压力一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了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压力指标反映人类活动给环境造成的负荷,状态指标表征环境质量、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的状态,响应指标表征人类面临环境问题所采取的对策与措施.它较好地反映了自然,经济,环境,资源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些研究都是旅游资源安全的重要内容,对于构建旅游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不乏有启示意义.3.2旅游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和系统分析,以及参考已有的相关文献,同时按照层次分析法的结构,提出旅游资源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共分三层次(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因素层),共23个指标,其中生态(天)子系统包含8个指标,行为(人)子系统包含9个指标,保障机制(机)子系统包含6个指标,具体见表1.

3.2.1生态(天)子系统指标构成生态子系统的评价指标是用于判断其对日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状况的影响程度,包括:①旅游资源的总量,反映了目的地旅游资源的禀赋状况.总量越多,可利用的空间越大;②旅游资源品质,反映了资源的价值和抵御灾害的能力.资源价值高,往往旅游资源的品质、等级也高;同时品质好的旅游资源,保护的压力越大,对整个资源的生态系统安全影响较大;③旅游资源结构,反映了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结构多样,利用空间越大,越利于生态的平衡;④自然灾害发生概率,概率高,对整个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和资源安全的破坏程度越大;⑤植被覆盖率,影响了生态的自我恢复和生态系统的平衡性;⑥旅游资源承载力,反映资源容量的大小,容量越大,破坏程度越小;⑦旅游资源的退化速度,资源生态系统有进化过程,但是退化速度过快,直接影响生态的自我更新和生态平衡;⑧工业三废排放量,目的地工业企业排放的三废,造成的酸雨等物质对自然资源破坏严重.

3.2.2行为(人)子系统指标构成行为子系统的评价指标是用来衡量旅游者、开发商、旅游经营者的行为和资源保护意识对旅游资源安全的影响程度,包括:①旅游资源的储备率,合理的预留储备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②旅游资源综合利用率,利用率越高,使用价值和程度越高,有利于保护旅游资源;③景区新增建设面积,影响了植被覆盖率和生态系统平衡;④本地居民人口增长率,人口增加,资源需求量增加;开发利用和破坏的机会加大;⑤旅游接待人次增长率,接待人次增加,对旅游资源的需求量越大,影响到旅游资源的承载力;⑥本地文化异化现象,文化异化对本地文化是一种破坏,不利于文脉的传承;⑦游客行为,文明的出游行为,对资源安全有利;反之,给景区景点造成破坏和环境污染;⑧旅游企业经营行为,反映了旅游资源保护意识,也影响到旅游资源安全;⑨本地居民资源保护意识,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影响到旅游资源安全.

3.2.3保障机制(机)子系统指标构成保障机制子系统的评价指标是用于衡量保障措施和手段对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状况的作用大小,包括:①资源保护的法律规范制度,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旅游资源开发使用和保护越合理,旅游资源越安全;②管理人员的结构,管理组织结构合理,职责落实到位,责任到人,资源越安全;③资源安全教育和宣传情况,宣传教育以提高旅游资源保护意识,规范人们的行为,较少对旅游资源的破坏;④资源保护的资金技术投入,资金技术的投入并不是越大越好,不投入也不利于保护,关键是科学的支配资金和利用技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开发利用的限制条件越多,门槛越高,开发的难度加大,直接减少了对旅游资源的破坏;⑥旅游资源保险状况,保险是化解和规避自然灾害对旅游资源造成的破坏,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灾害防范有利.

3.3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旅游景区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权重的赋值.通过旅游景区管理者、旅游者、院校专家们组成德尔菲小组,对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了两两互判,构造判断矩阵,然后按照层次分析法的步骤,使用yaahp0.5.2软件进行计算,分别计算出准则层、因素层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使用软件通过了一致性检验,评价因子权重的计算结果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系统中,行为子系统和保障子系统的权重值分别为:0.3528和0.3771,对旅游资源安全的影响程度较大,生态子系统的权重值为0.2702,说明先天的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禀赋,是旅游资源的一种生态进化和演化过程,而后天的人为因素对旅游资源安全的影响和破坏显著.三个子系统的各自指标权重情况:生态子系统各指标中,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影响相对较大,权重值为0.1592;工业污染物排放对旅游资源直接造成破坏,权重值为0.1179;退化速度是衡量资源安全的破坏速度,权重为0.1179;旅游自然的禀赋状况,如总量、品质、结构等影响也不小;植被覆盖率和资源的承载率也不容忽视,其权重值分别为0.1015,0.1122.在行为子系统中,根据权重值可以分成三层面,其一是本地居民的资源保护意识和行为,分别为0.1433,0.1199和0.1226,对旅游资源安全的影响较大;其二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旅游资源的储备率和综合利用率权重值分别为:0.】199和0.1147;其三是新增因素的影响,有新增建设面积、新增加的本地人口和旅游人次以及本地文化异化,这些方面也是旅游资源安全的重要制约因素.在保障子系统中,资金技术的投入和教育是重要的保障措施,其权重值为0.1948和0.1884;制度规范、管理队伍和利用的条件相对也比较重要,分别为0.1649,0.1704和0.1595;从目前看来旅游资源安全保险的作用还不是很明显,权重值为0.1221,但是未来旅游资源安全保障的一项有力措施.4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管理的策略通过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系统的内容分析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值确定,可以了解影响旅游资源安全的因素及其程度.为更加全面加强旅游资源的安全管理,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本文提出如下相应的策略:4.1加强生态(天)子系统的安全管理对于目的地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安全,要求在旅游资源数量、质量、结构、承载率、抵御自然灾害和文化旅游资源文脉的传承等方面加强安全管理,保证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旅游资源结构的合理性和文脉的永续传承,维护旅游资源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可持续性的旅游资源需求.具体措施有:①在旅游资源数量上,根据《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总量进行摸底,统计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各自的数量,建立旅游资源档案,并调查分析旅游资源的状况,正在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需加强管理;对于尚未利用且濒临灭绝的旅游资源,加强保护、做好档案记录,使其自然进化;对于新发现的旅游资源,既要保护也要科学转化利用,维护旅游资源数量的多样性.②在旅游资源质量上,按照《中国旅游资源等级评价办法》,对目的地旅游资源等级进行评定,并依据等级采取保护措施.③在旅游资源结构上,既要保护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更需重视,以维持旅游资源的协调.自然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具有一定的自我更新能力,能够稍微复原;而人文旅游资源破坏,将永远消失.通过建立生态博物馆、合理的舞台化等方式,让人文旅游资源得以永续传承.④对于旅游资源的承载率,在对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时,需要依据国家标准计算出旅游环境容量,为防止旅游高峰期因旅游容量超载导致事故发生和资源受损.⑤自然灾害是造成旅游资源危害的最重要的因素,为此,需针对在自然灾害中经常受损的旅游资源,通过安全技术构筑安全防护拦,强化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⑥文化旅游资源是易损资源,虽然文化资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一旦不注意保护,亦易失传.根据文化资源的等级申报相应级别的文化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确定好相关传承人,使人文旅游资源的文脉得以传承.

篇13

关键词:一小时;旅游圈;近距离

近年来,不断兴起的“城镇周边游”、“一日游”、“自驾游”、“短程自助游”等近距离旅游形式,受到广大旅游者的青睐,简直就是旅游业发展中的“返祖事件”。旅游者的注意力由“核心景点”、“著名景区”、“中心大城市”、“人造景观”等焦点资源逐渐转向“民俗古风”、“乡村农家”、“生态自然”等散点资源,旅游者并不满足于单调的一点一景,一地一游,而是希望遍地是景,沿途观光。这就使得两点一线的旧的旅游规划模式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这也对于近距离旅游资源和近距离旅游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一种需求和背景下,从沿海城市圈到内陆市县纷纷提出要界定和打造自己的“一小时旅游经济圈”,但“一小时旅游经济圈”的概念及其价值一直没有引起旅游业界的相应重视。本文就将对此现象和概念进行一个理性的梳理。

一.“一小时旅游经济圈”概念的来源

(一)小时旅游圈

所谓“小时旅游圈”,就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结合周边的一两个城市组合成一个旅游产品,而且互相之间的车程只需1小时到3小时不等,让游客在一个周末就可进行一次完整的旅游[1]。

(二)一小时经济圈

一小时经济圈是重庆市2006—2007提出的重要的城市经济发展理念和政策,具体含义是以重庆市主城为核心、1小时车程为半径的范围内,打造一个具有明显聚集效应、规模经济和竞争优势的城市群。

(三)一小时都市圈

一小时都市圈是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分布比较密集的地区为了实现圈内各种资源的共享,而以某一个城市为中心,一小时车程所能到达的区域。

以上几个相近概念的提出,散见于一般的新闻报道和报刊杂志中,从对概念用语及逻辑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这几个定义都缺乏精密性,或者说缺乏理论意义的探究,但是却给我们提出和界定一小时旅游经济圈的概念提供了参考。

二.一小时旅游经济圈概念的多角度考察

(一)一小时旅游经济圈概念之“旅游圈”

旅游圈是为了获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以旅游资源为核心组成的具有一定地理范围的协作区域,是一定区域内各种旅游经济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区域空间组织形式[2]。根据这种即成的旅游圈概念,旅游圈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区域,有着相对复杂的经济、社会功能,被赋予了超越了旅游学价值的意义。

旅游圈是一个旅游地区位概念,也可以称作旅游区,是旅游者对居住地外的旅游和休闲活动进行的空间选择,它是通过与客源地和周边旅游目的地的空间联系以及交通的可达性来体现。一个旅游区的选择和区划就是要通过对资源区位、客源区位和交通区位三个方面的考察,来确定一个旅游区是否有存在的价值,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地域定位、定性、定量、定界等一系列手段,来协调旅游者、旅游地、旅游企事业三者对旅游地域范围的不同要求之间的矛盾,为旅游系统的健康运行划定一个合理的地域范围或地域系统。同理,一小时旅游经济圈就是用时间来界定旅游者对居住地外的旅游和休闲活动进行空间选择范围。

(二)一小时旅游经济圈概念之“一小时”

要确定一小时旅游经济圈的真正内涵,最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给“一小时”以适当的定位,这是一小时旅游经济圈概念生成的理论关节点,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界定。

首先,作为以时间来定量的一小时旅游经济圈我们必须先从交通区位方面进行考察和界定,才能认识到它存在的时空范畴和形象定位。所谓交通区位既旅游地的可进入性问题,指各种交通方式在空间上的组合关系[3]。交通区位的质量在提升现代旅游地竞争力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旅游大环境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快节奏、高效率、短假期、重压力之下的现代人,并不想在旅游的路途中浪费太多的时间,这也是全国各大景区争相提升自己的交通区位质量的重要原因,也是一小时旅游经济圈受到游客青睐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小时是一个时间概念,它在一小时旅游或是在一小时旅游经济圈中起着定位空间的作用,不同的旅行方式和交通方式都会有不同的空间区域。但一小时更重要的作用是一种心理概念,每个旅游者都希望自己的旅途花费的时间是短暂的,交通是快捷的,尽量缩短交通距离,而一小时正是给予旅游者这样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只需要一个小时你就到达的目的地,剩余的时间都是你尽情享受的时间了。当然,如果用飞机一小时的飞行里程来定量一小时旅游经济圈,那是没有现实意义的。根据现在人们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和当前旅游者进行近距离旅游普遍采用的方式来看,最合理的定量方式应该是以旅行者居住地的城镇中心区为圆点,私家汽车的一小时行驶里程(世界各国对此类汽车限速标准在88—130公里之间)为半径上限,这样一个环形旅游区域,才是我们一小时旅游经济圈的概念生成的空间范畴和形象定位。

其次,从客源区位方面来考察,我们会进一步认识到“一小时旅游经济圈”存在的经济价值。所谓客源区位是指旅游目的地相对其他地区居民出游能力的空间关系[4]。出游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自然、历史、文化、经济等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特定区域出游人数的比例及出游距离、时间和消费水平。一般而言,现实的出游能力有两个方面构成:一是居民的出游意愿;二是居民的支付能力。而后者是出游能力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出游人数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大城市出游人数明显高于中小城市,就是明证。此外,旅游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具有随距离衰减的规律,特定旅游地所吸引的客源有一定的范围界限。有研究成果表明,中国城市居民出游和休闲活动有80%集中在距城市500公里的范围内[5]。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很多的大中型城市不仅在规划发展自己的“一小时经济圈”,还在编制自己的“一小时旅游经济圈”规划的原因吧。

再次,从资源区位方面考察,我们会认识到一小时旅游经济圈存在的旅游资源依托和优势所在。所谓资源区位指特定区域内某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在空间位置上与该区域其他旅游资源的组合关系,亦即旅游资源在各自竞争中的比较优势[6]。旅游资源的区位优势是建立在“吃、住、行、游、购、娱”这旅游六要素的基础之上的,而无论是从这六要素的顺序关联,还是主次关联上讲,吃、住、行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的,游是旅游的核心内容,购的地位则并不显得那么不可或缺,娱的作用现在有了很大的提升。游的目的很多,旅游者一般把观光作为它最原始的目的,但旅游者也可以是只为了吃,为了购,为了娱,甚至为了住,为了行而去游。如果说传统的长距离旅游以观光、购物为目的居多,如长途跋涉到风景名胜地览胜,带足现金到购物天堂购物等等,那么近距离旅游就是以吃、娱、行为目的居多,从市中心到郊区去吃一餐绿色、美味又廉价的农家饭;到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景色怡人的乡村住上两天换换环境和心情;骑车或步行向郊区进发锻炼锻炼身体,体验体验行走的快乐等等。

(三)一小时旅游经济圈概念之一小时旅游

根据一小时旅游经济圈在交通区位中的定量分析,即在一般的城镇核心区周边100公里的范围内,它有没有旅游资源?有多少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竞争力在哪里呢?所有的旅游资源是否都能成为旅游目的地呢?在这里首先我们要明确旅游和旅游资源的含义,国际通行的旅游定义是“以消遣、公务、朝觐等为目的到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旅行,时间在十二个月之内的游客的活动”。甘枝茂、马耀峰则把旅游资源定义为“凡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都可称为旅游资源”。在国际通行的旅游定义认为只要是“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都可以成为游客的旅游目的地;甘枝茂、马耀峰的宏观而又开放的旅游资源定义这两者都对我们发掘一小时旅游经济圈中的资源区位优势提供了广阔的理论外延。因为“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和“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地方都是无处不在的,假以大中型城市核心区为起点,以100公里为半径向外扩展,我们可以发现多少“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和“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地方呢?在一小时旅游经济圈内,旅游资源可能是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区位优势也是相当明显的。

众所周知,旅游的定义必须包含三个方面的因素:出游的目的;旅行的距离和逗留的时间。传统旅游的概念是建立在旅游出行目的的基础上的,如李天元关于旅游的定义“是非定居者出于和平目的旅行和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而国际通行的旅游定义是“以消遣、公务、朝觐等为目的到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旅行,时间在十二个月之内的游客的活动”。根据这两种旅游概念,我们可以一小时旅游首先是一种旅游现象,而且是有着很大的存在和延伸空间的旅游现象,但核心的界定是可进入的时间和过程只需要小于或等于一个小时。所以无论是那种旅游者,都可能是一小时旅游的实施者和享受者,一小时旅游更多的是强调交通耗时而不是旅游时间的限制。

三.一小时旅游经济圈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综上所述,一小时旅游经济圈的概念就比较明确了,是旅游者对居住地外的旅游和休闲活动进行空间选择的范围是乘座或使用一般交通工具一小时之内就能达到的环状区域,一般不超过周边100—150公里的范围。

作为旅游形象定位它是一种常态旅游,讲究日常性、高频性,还要能够保持一定的规模,控制经济型的消费。

作为旅游形式,它还是一种相对比较随机的、无序的、散漫的旅游,不需要太强的计划性的旅游形式;它是旅游者可以用的最灵活的方式,即以最放松的心情,最节省的花费得到和其他任何旅游形式同样的享受和满足。

作为旅游区域规划,它是圈层布局、网状通达、遍地是景点、点点可游憩。它不需要特别科学严谨的模式,往往是既有资源的随机组合,又有产品在一般意义上的推介。它可以有着相同的规划特色,也可以出奇制胜。

作为旅游目的地,它是一种区域性的、旅游资源较为密集的、近距离的旅游目的地。它还是日常旅游、周末游、自驾游等常态旅游模式的首选目的地,旅游者只要高兴哪里都可能是旅游者的目的地。它的口号是“白天在城里上班,傍晚在农家吃饭”,“生活因一小时而改变”等。

此外,特别要强调的是这个概念中有几方面的不确定性,一是旅游者的范畴没有明确的界限,可能超过24小时也可能不超过24小时;二是居住地的界定也有变化,不一定是家庭居住地,也可能是住宾馆、借宿、野营等方式的居住地;三是交通工具的不确定,在现阶段是除去飞机之外的其他交通工具,也可以步行;四是目的地区域的不确定,除了地域上的布局,还有心理上的期许。

参考文献:

[1]刘永刚:《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小时旅游圈”圈进城间游》,记者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08月/27日/第A08版/。

[2]刘红梅:《旅游圈理论在湖南西部地区旅游开发中的应用》,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第143期)2006年第6期 。

篇14

通用航空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项目,其依托于通用航空产业的整体发展而快速发展起来,随着国家及地方一系列鼓励和支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政策的出台,为通用航空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政策支持和重大机遇。

一、通用航空旅游概念及发展主体

1.通用航空旅游概念内涵

目前,国内、国外对通用航空旅游都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国外主要集中于对航空旅游组成部分的定义,如空中旅游、空中观光、景区飞机观光、飞机游览、休闲飞行、娱乐飞行、空中运动等。国内学者主要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对通航空旅游进行定义,如黄金利等将航空旅游定义为以航空器及相关设施为载体开展的空中飞行和地面参观娱乐的新型旅游形式,其目的是获得愉悦、探险、求知、学习、休闲、放松等。王珂(2011)在其硕士论文中对通用航空旅游进行了明确定义,认为通用航空旅游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并将狭义的通用航空旅游定义为了获得愉悦,人们在异地进行的,通过通用航空器实现的与通用航空有关的时间短暂低空观光游览活动;广义的通用航空旅游定义为通过通用航空器实现的与通用航空相关各类旅游、娱乐、运动等活动;从定义可以看出两种定义有使用的工具相同,目的也相同,区别是包含的旅游活动范围不同。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学者给出的通用航空旅游的定义都是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进行概念的界定,将其界定为一种使用通用航空器实现的旅游娱乐活动,而恰恰忽略了通用航空旅游产业中的主体及其发展通用航空旅游产业的经济性和效益性目的。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从通用航空旅游发展主体角度出发将通用航空旅游定义如下:为了实现传统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提升旅游竞争力,依托通用航空器,开展的低空观光旅游等活动,是一种新的旅游服务形式。从定义可以看出通用航空旅游的发展主体是提供通用航空旅游服务的企业,客体是游客,目的是通过对传统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新的旅游项目提升市场竞争力。

2.通用航空旅游发展主体

通用航空旅游产业的发展,主要目的是通过第传统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对传统旅游运营模式的改革,带动整个旅游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从通用航空旅游产业发展的主体分析,当前,通用航空旅游产业发展主要有旅游资源管理部门作为发展主体、航空产业主导部门作为发展主体、通用航空旅游企业作为发展主体、多元合作型发展主体四种发展主体模式。四种通用航空旅游发展主体的区别和特点如表1所示。

二、西安通用航空旅游产业发展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1)旅游资源优势。西安市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有大雁塔、钟楼、鼓楼、秦始皇兵马俑坑、古城墙等一系列古迹,也有大明宫遗址公园、汉城湖、未央湖等公园风景区,此外南有秦岭山脉、东有华山、北有黄土高原风情,都为通用航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自然资源优势。

(2)航空产业优势。西安是航空类企业、科研院所众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航空技术类人才,西安国家航空产业基地是国内唯一涉及航空全产业链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已初步形成集飞机设计、生产制造、试飞、维修、教育培训、航空旅游等为一体的航空产业集群,将为西安通航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专业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

(3)人力资源优势。西安市高等院校众多,其中航空类高等院校2所,能够保障西安通用航空旅游产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2.劣势分析

西安市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在传统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重视“量的增长”,而忽视“质的发展”,存在发展方式粗放、配套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

3.机遇分析

国家和地方鼓励和支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各类政策,为通用航空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政策支持和重大机遇。如【2016】38号文件明确提出鼓励各地在适宜地区积极开展通用航空空中游览活动,大力发展通用航空旅游产业。陕西省旅游业“十三五”规划,到2018年将将建成西安阎良中航国际航空城展示中心,建设航空博物馆群、航空主题公园等一系列与航空有关的旅游项目。各类政策支持为西安通用航空旅游产业带来发展动力和保障。

4.威胁分析

随着全国各地和陕西省内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内出境旅游爆发式增长,使西安旅游市场面临较大竞争压力,直接影响西安市旅游市场需求,给西安通用航空旅游产业开拓带来挑战。

三、西安通用航空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1.以多元化发展模式为主体,通过政策支持鼓励各通用航空旅游发展主体组建合作联盟,实现资源共享,技术互补,促进西安市通用航空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