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对外经济贸易管理范文

对外经济贸易管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09 11:09:0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对外经济贸易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对外经济贸易管理

篇1

摘要:当前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受过去传统的以“出口导向型”的对外经济战略的影响主要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指标过分强调贸易总量和贸易顺差;忽视了对资源、生态环境效益的评价;社套公平缺失。在以重商主叉的视角对相关原因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对外贸易的综合经济效益;经济效益评价与资源、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公平相结合。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重商主义;修正

1重商主义基本思想

(1)在社会财富观上重视货币。重商主义坚持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金银。认为金银即为财富的惟一表现形态,把货币即金银的多寡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2)认识到商业的重要性,重视对外贸易、谋求贸易顺差。重商主义认为财富的源泉只能是流通领域,只有靠流通才能增加社会的财富。还意识到商业的重要性。认为国家应保护商人的地位,发展商品经济。随着认识的深化,他们进一步明确:纯粹的国内商业虽属必要,但不能增加国家的财富(货币量),对外贸易才是国家富裕的根本保证。同时,贸易顺差,才能保证金银源源不断的流人国内。托马斯·孟在他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中明确提出了贸易差额论的原则。他极力主张发展对外贸易,并提出和论证了为保证贸易顺差应采取的途径和手段。(3)强调国家的作用。重视发展本国的制造业。重商主义者要求建立统一的民主国家,认为中央集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国家致富的重要保证。同时颁布保护商业、工业的法令,实行货币输入和产品出口,限制或禁止货币输出和商品进口的政策。

可见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看,重商主义是一个思想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不仅仪是斯密所描述的那样“重商”,而是一个将商业、贸易、工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的理论及政策体系。历史证明,重商主义学说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历程。

2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的重商主义分析

受重商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借鉴了“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的经验后,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确立一条以“出口创汇”为导向的对外经济战略。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一切对外经济活动以及对我国贸易发展的评价指标都带上了一股浓厚的重商主义色彩。这一评价指标主要有以下不足之处:

2.1过分强调贸易总量和贸易顺差

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开始实行的是“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型”并列的经济政策。1994年进行外汇改革后,人民币太幅贬值,这标志着我国全面转入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这与资本主义发展早期,西欧各国奉行的重商主义政策有着极其相似之处。改革开放30年来,对外贸易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重商主义思想影响下的“出口导向型”战略导致了我国在对外贸易发展中对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特别强调贸易额顺差、出口增长速度等指标。为了发展对外贸易,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辅助和直接推动对外贸易总量的增加和贸易顺差的实现。

(1)廉价货币、出口补贴。

中国在实行这种经济战略时借助了两种手段。第一个是廉价货币;第二个是出口补贴。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我国开始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市场汇率制度。通过汇率并轨,人民币深度贬值,由以前的1美元比5.7元人民币贬值到8.7元人民币,实则远远低于自身的购买力价值。再加上出口补贴的政策,使出口货物的价格远远低于成本价。有了这两手,从而使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价格偏低,竞争力大增,成就了中国对美国大量出口。

(2)招商引资。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有效的促进经济发展,政府不遗余力的招商引资。中国各级政府制定了各种优惠的政策比如说:税收优惠、设立外商开发区,降低贷款利率等。这一政策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使中国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增强了经济活力,扩大了出口。另外对出口还特别实行了退税优惠等政策。

(3)大力发展加工工业。

在沿海沿江经济带上大力发展以“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通过发展这种劳动密集型工业,扩大出口,目前中国在纺织品、服装和制鞋等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均已居全球第一。2005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占外贸出口总值的55%,2007年,我国对美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1454.1亿美元,占当年我国对美出口总值的62.5%,加工贸易项下对美贸易顺差1272.5亿美元,相当于2007年我国对美贸易顺差的77.9%。由此可见,加工贸易在我国外贸中的地位。

(4)“外资”主导中国的出口。

众所周知,许多发达国家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土地成本纷纷来华投资设厂,将中国变成其生产、组装基地,然后出口到世界各地。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外商出口占我国出口额的比重由1980年的0.04%大幅上升到2005年的58.3%。据中国海关统计,2005年出口企业200强中,外商投资的企业就有148家。出口额达1675.5亿美元。占前200家企业的出口额的75.5%。而现有的对外贸易评价体系在对于我国出口中的外资控制现象缺乏有效的细分,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针对我国的知识产权问题就值得我们深思。在我们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绝大多数产品是要依赖国外的专利技术的,这对于我们在评价我国的对外贸易效益时需要有清楚的认识,并积极鼓励国内企业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增强核心竞争力。2.2忽视了对资源、生态环境效益的评价

这一评价体系忽视了发展对外贸易尤其是在重商主义思想影响下的“出口导向型”战略对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的不利方面。“出口导向型”战略下长期的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整体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然而,问题也同时彰显出来了——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中的“四多”“四少”。(“四多”,“四少”是指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强度大的产品出口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强度小的产品出口少}产业链低端产品出口多,产业链高端产品出口少;传统产业出口多,高新产品出口少;货物贸易出口多,服务贸易出口少。)它带给我们的另一个“财富”就是资源的不断枯竭,生态遭到破坏,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比方说长期的低价值产品出口,造成国内原材料和能源的大量消耗。由于消耗的资源大都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我们面临的资源枯竭危险不断增大,尤其是能源危机。伴随着国际原油市场价格的不断飙升,中国不得不花更多的外汇去购买日益稀少的石油。

随着遍地开花的工厂拔地而起,尤其是国外把那些环境污染严重的产品大量转移到中国生产,然后再从中国进口。长期的招商引资使得利益实现了国内外共享,然而污染却留在了国内。温怀德,刘渝等通过对中国30个省(市、区)2000年~200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FDI与环境污染效应的实证分析,得出了出口贸易与FDI加剧了中国环境污染的结论。虽然外汇有了,但我们付出的代价却是难以计量的——严重威胁子孙后代的利益。

然而解决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还将在未来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国现阶段的出口结构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出口产品还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在这样一个阶段,保护环境会引起企业成本的增加,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失去了价格优势的中国产品,再出口就是一个问题了。长期的“扩大出口,赚取外汇”思想使得一些企业对一些污染产品不断扩大生产,增加出口,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地威胁与破坏。

2.3社会公平缺失

加入WTO后,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7年我国的进出口总额达到21738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德国。其中出口额达到12180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伴随着贸易量的增加,长期的贸易顺差和资本流入,使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加得非常快,截止到2008年3月末,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达到16822亿美元,同比增长39.94%,是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

然而,在我们的身边却有着这样一种现象:东部沿海经济发展了,从事外贸业务相关的老板富有了,而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农民工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报酬。他们的工资水平长达数年的徘徊,收入低,没有任何的保障且还被人歧视。社会公平缺失,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的对外贸易评价体系的不足。

3改进措施建议

3.1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对外贸易的综合经济效益

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越来越大,同时结合着国际贸易体系中的新格局,尤其是我国在世界贸易中地位的上升,我们有必要修正当前的一些评价指标,以期更加完善的反映我国对外贸易的真实情况。同时还应该体现对外经济效应变动的连续性。

3.2经济效益评价与资源、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相结合

在评价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水平指标上注重将经济效益同资源、生态环境效益结合起来,修正过去片面追求贸易总量,贸易顺差以及贸易发展速度等指标,增设一些反映外贸易发展过程中资源利用、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情况的评价指标。走一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子孙后代留后路。

篇2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外经贸委(厅),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外经贸委(厅):

为了更好地实施中国人民银行1996年9月25日公布的《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管理办法》,规范对外商投资企业对外担保的管理,便利外商投资企业正常经营,根据《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管理办法》的规定,现将有关外商投资企业对外担保管理事宜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对外商投资企业以其财产或者权益为自身债务对外提供担保(包括对外抵押和质押)的,除外资企业须经其原审批机关批准外,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外汇局)采用事后监督方式进行管理,即提供对外担保的外商投资企业须在出具对外担保后15天内持主债务合同(如主债务合同未涉及抵押和质押内容,则应随附有关抵押或质押协议)到所在地外汇局办理对外担保备案手续,无需在出具对外担保前到外汇局办理报批手续。

二、对外商投资企业以第三人身份为他人债务提供对外担保的,外汇局采用事前审批与事后监督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即外商投资企业出具此类对外担保之前须事先获外汇局的批准,并应在出具对外担保后按本通知第一条规定的内容办理登记备案手续。

三、本通知自下达之日起生效,并于《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公布之日起失效。

篇3

关键词:电子商务;对外经济贸易;问题分析;处理措施

在当今经济社会中,应用传统的对外经济贸易方式进行经济活动已经逐渐无法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潮流,并且我国传统形式上的对外经济贸易也在经济活动中凸显了诸多的弊端,不利于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而在这一时期电子商务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对外经济贸易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成效,同时也符合我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因此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从经济学的发展潮流角度来看,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应用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产物。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讲,电子商务的应用也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中小型商务企业提供了同世界沟通以及了解世界经济的机会。文章针对电子商务的内容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是阐述电子商务的应用对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主要影响;其次是阐述传统的商务活动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应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再次是阐述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因素;最后阐述在电子商务的影响下,对外经济贸易采取的主要措施。

1 电子商务的应用对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主要影响

在我国传统的对外贸易经济活动中,任何一笔交易都要通过相应的固定交易地点进行交易处理,在处理的过程中需要调动很多的资源来完成,例如需要非常多的交易实物单据作为凭证等等。但是电子商务的出现却改变了这种局面,它对对外贸易经济活动的影响和改变不容忽视。首先,电子商务的应用对对外经济贸易活动运作方式的改变。在电子商务应用运行过程中,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主要通过电子商务方式来进行经济活动的处理和交易,再也不需要采用面对面的方式来进行经济活动的处理。目前,对外经济贸易中电子商务的应用类型主要有两种类别。第一种是完全形式的对外经济贸易的电子商务应用模式;第二种是不完全形式的对外经济贸易的电子商务应用模式。上述两种电子商务模式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完全依靠自身的资源来处理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其次,电子商务的应用对对外经济贸易活动流程的改变。电子商务的应用已经逐渐的摒弃了原有的经济操作流程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高效的操作流程模式。

2 传统的商务活动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应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2.1 问题一:传统对外经济贸易在招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现阶段招投标活动的逐渐增多,招投标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在这一过程中招投标相关的工作量也在相应的增多,大量的相关文件在人工处理的情况下会显得非常困难,同时也降低了工作效率。传统的对外经济贸易处理模式不仅仅严重浪费了企业的人力物力,还对招投标市场的秩序产生了很大的滞后影响,很容易导致经济活动中各种矛盾的产生,并扰乱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2.2 问题二:传统对外经济贸易在配额许可证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海关等监管部门所采用的人工方式从某种程度上加大了经济贸易活动进行的难度,导致很多不规范行为的出现而且难以避免,如越权发证、无配额发证、超配额发证、伪造许可证等。另外采用手工方式进行操作,不仅工作周期较长,而且很容易出现差错,难以控制。

3 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因素

3.1 安全问题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阻碍

电子商务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的应用以及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如何保障电子商务在应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现阶段的经济活动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作为对外经济贸易现阶段的主要应用,电子商务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都显得尤为重要。例如经济活动过程中的网络安全通信;经济数据的存储等问题必须在短时间内得到处理或者是加强。我国在这一问题中表现最突出的就是CA认证并没有确定的归属,这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3.2 融资问题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阻碍

在电子商务应用的前期,我们需要购置大量的相关设备来支持电子商务在对外经济贸易中的应用,这样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电子商务的应用。但是对于一般企业来讲,大量的资金支持是非常难以实现的,因此最佳的途径就只有进行银行贷款。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最主要的从事企业还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而这些企业的融资途径都比较单一。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企业还没有能力通过证券等相关方式进行融资。面对着银行对贷款安全性以及风险性的进一步重视,中小型企业从银行贷款变得更加困难,从而严重的制约了中小企业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尝试和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电子商务的整体发展速度。

4 在电子商务的影响下对外经济贸易采取的主要措施

4.1 在经济活动中要不断的树立正确的电子商务观念

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活动要想进一步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应用,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树立正确的电子商务观念和意识,从传统的经济模式中跳离出来,采用电子商务的最新经济模式理念,让企业的经济贸易活动更加的全球化,商业化,提升企业的业务处理能力以及效率,使企业在经济市场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

4.2 在经济活动中要建立健全并且完善相应的安全体系

在安全方面,一是安全认证。电子商务认证系统作为电子商务基础建设的核心,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必须具有可靠的安全保障。二是网络保障。必须确保能够提供24小时服务。三是防黑客袭击。另外,要加速计算机信息系统技术风险防范体系的建设,从而构建好计算机病毒防范系统。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将有利于创造一个良好的对外经济贸易环境、有利于增强国家对进出口的宏观调控能力、有利于推进外经贸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参考文献

[1]黄芹.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探究[J].财经界,2009(11).

[2]曹虹峰.电子商务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7.

篇4

论文关键词:对外贸易和,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一、欠发达地区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对东部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的贡献甚微。贵州是西部欠发达地区最具典型意义的一个区域,一方面,它具有较先进的电子、航空、煤化工冶金等产业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另一方面,它的GDP占全国的比重极其小。2009年贵州省GDP占全国的比重仅为1.16%,造成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外开放的滞后。鉴于此,本文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地区贵州为代表,分析欠发达地区对外开放滞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对外贸易现状

贵州的进出口总额在1990年之前一直处于10亿元以下的水平,大大落后于其他省份,直到1990年才突破了11亿元。上世纪90年代,贵州对外贸易总额稳步增长,但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依然很小。“十五”期间贵州推出了一系列加强对外贸易的措施,使得对外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其中2004年突破了百亿,“十五”末期比“九五”末期增长了110.52%。在“十一五”期间的2008年对外贸易总额达234.08亿元,创了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5.44%(图1)。

图11980-2009年贵州省对外贸易和GDP关系(单位:亿元)

对外贸易贡献率是判断对外开放对经济发展贡献的重要指标。近年来,贵州对外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5%左右波动,贡献较小,甚至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出现负贡献。这反映了出口结构较落后的贵州,在正常情况下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不大,在国际市场不景气时负面作用较大(参见图2)。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经济对贸易的依赖程度,是用来判断对外开放程度的另一重要指标。如图2所示,贵州的外贸依存度一直徘徊在6%左右,从来没有突破10%。贵州经济发展对进出口贸易的依存度不仅远低于东、中部地区,与我国外贸依存度相比差距则更大。我国外贸依存度一直保持两位数,2007年达到最高峰,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2009年有下降的趋势,2009年为44.96%。

图2贵州与全国贸易依存度及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单位:%)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以贵州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对外贸易和GDP增长基本同步。当GDP增长时,对外贸易同步增长,但是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呈现出不同步的状况,对经济发展(工业增长)贡献度最大的电力、有色冶金、饮料、烟草和黑色冶金五大优势行业外向度低,显示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自我循环,反映了欠发达地区GDP的内向型特征,缺乏竞争力,显然,欠发达地区对外开放滞后是其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的一个重要原因。

2.实证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欠发达地区对外贸易对GDP的影响,这里采用贵州3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利用Eviews软件,将进口、出口、进出口及GDP等作为变量,并对这些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GDP与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进出口贸易都有很显著的相关性(参见表1)。

表1贵州省进出口贸易与GDP的相关性

GDP

EX

IM

TOTAL_TRADE

GDP

1

0.954

0.949

0.957

EX

0.954

1

0.980

0.997

IM

0.949

0.980

1

0.993

TOTAL_TRADE

0.957

0.997

篇5

如今经济贸易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逐渐加深,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生产要素已经成为国际间合作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这种背景下,各个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国际间对外经济贸易在近些年发展的速度也逐渐加快,并有所变化。1.经济贸易自由化占据主导地位。在经济全球化高速进行的今天,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与保护经济贸易的手段之间存在许多分歧。总的来说,经济贸易发展的现状已逐渐形成,形成一种自由发展的趋势。世界对外经济贸易自由发展在各国间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经贸的保护措施依然存在,市场份额成为国际间竞争得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国际间的竞争逐渐残酷起来,许多国家为了保证自身的权益不被侵害,在最近几年实行了对经济贸易的保护措施,这就造成了我国国际贸易产品在国际上的市场打不开的局面。2.经济贸易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导致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农业、服务行业的产业结构不断变化,这就造成了对外经贸合作的结构也随之进行相应调整,一方面货物贸易往来过程中需要新技术、新方法的支持以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初级产品在经济贸易往来以及总体贸易的占比中持续下降,并不断提高非工业产品的所占比率;另一方面,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影响,第三产业,如:服务行业也因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第三产业在经贸往来中的比重上升较快。

二、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我国GDP呈现不断上涨趋势,究其原因就是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高速发展的结果,自中国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以来,受全球化影响较大,经济贸易总额与经贸顺差增长迅速,据统计我国平均GDP年增长率以9%的速度上涨,自2009年统计进出口总额以来,我国进出口总额已经达到2.9万亿美元,增长30%左右显示出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过分依赖对外经济贸易。但是,我国经济贸易的增长主要依靠数量的优势,凭借我国足够的劳动力资源,增加贸易出口额度,在产品的质量、附加值上存在许多瑕疵,这种问题就导致了能源以及环境之间的一系列问题,造成对外贸易的非持续发展。同样我国在对外贸易方面也存在着许多机遇,在经济全球化来临之际,我国抓住了全球化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在此期间,我国国际间的服务业、物品加工贸易行业快速发展起来,科研技术、重工业等重要领域发展水平逐渐向世界水平靠拢,这样就给我国经济贸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背景,给国际贸易市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实行对外经济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策略,抵制经济贸易保护主义,促进贸易双方合作体系。这样不仅有利于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长久发展,而且增加了我国的贸易出口额度,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我国将“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发展,吸收国际间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我国科研成果,在此基础上,吸引外企投资,同时将我国产品“走出去”,凭借我国出色的劳动力资源,开拓国际市场,参加国际交流合作,为我国打开国际市场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技术的提高,金融领域的创新,也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与国际间充分接触合作,对金融体系的完善,是我国对外经济贸易良好发展的前提。

即便这样,我国在国际市场上仍然面临许多挑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高端科技已经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这就造成了在国际间的竞争加剧,由于我国存在的关于贸易体制中的一些问题以及部分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在国际间造成了许多摩擦,这就要求我国在对外贸易中,考虑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对我们国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改正。我国对外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是对经济放任型,所谓放任型,指的是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相矛盾,与我国可持续增长的基本国策相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端产品我国过于依赖进口,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品牌。(2)近几年及时对外经济贸易飞速发展,但我国贸易出口总额仍然低于世界领先水平,甚至有些阶段呈现负增长趋势,这对国民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3)由于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现有的国家企业对外来技术的引进多采用模仿的方式,凭借劳动力的优势,我国仅仅能被称为生产的大国,而不是科技大国,长久下来,能源的支出以及环境的浪费和从国际市场上得到的利润不成正比,严重地影响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使国民经济迅速提高的同时,对外贸易水平也快速发展,从而推动了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并且,平均GDP环境损失率逐年下降,也使中国经济向着更有利于民生发展的方向进行。我国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优势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对贸易自由发展的政策,这样就充分发挥出我国劳动力的优势,凭借优势的劳动力资源,对一些需要劳动力的产品,从国外引进原材料,进行多方面的加工,之后加工后的产品就可以凭借国际市场,将需求以外剩余的产品通过国际市场走出去,通过这样积累下去,最终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2)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通过从国际市场引进国内所缺乏的材料、设备、技术,如果此事物缺少,那么与其相关的整条产业链就得不到持续发展的动力,也就造成了对外贸易发展的空缺,另外凭借本国的资源进行调配生产,则会使本国有限的资源急剧下降,面临资源枯竭的紧迫,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

四、对外经济贸易的策略分析

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就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就是指持续性的发展,近期发展目标与长远发展意义相结合,对长、远利益同时兼顾,使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等全面协调发展。从中不难看出,可持续发展的就在于发展与持续,发展是前提,可持续是硬道理。另外在政策方面,应当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友好发展关系,对周边国家开放市场,促进贸易双方两国经济共同发展,加强经济共同体的建设,注意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如中东、非洲、拉美等打开市场,增加对这些国家的出口份额,如在非洲地区可以进行药品等物资的出口,对其石油等资源进行引进,同样在发达国家如韩国、日本,根据这些国家的国情,可以对其进行农产品的出口,增强对这些国家先进技术的学习发展。对出口产品结构还需要进行调整,应努力对现有的对外贸易出口进行调整,尽量发展对环境有益的产业结构,并对现有的产业进行加工与升级,大力发展产品附加值高的商品,并尽量保持商品的绿色性,做到对环境的无污染,从环境上降低产业成本,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可持续发展,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需要。我国在国际间的对外贸易竞争力也需要提升,实施相对平衡的竞争优势导向,目前我国的出口战略主要倾向于粗放型经济增长,对外贸易与贸易数量带来的利益发展不协调,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抑制。我国是贸易出口大国,但低水平的经济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许多差距。建设对外贸易产业集聚,有利于聚拢资金,加快产业链结构发展,可以把相似企业聚集在一个地区,方便管理的同时增加了企业间的竞争,我国目前企业集聚化程度低、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不高,在国际市场上很难站稳脚跟,要打破这种局面,必须加快企业集聚化建设,建设区域性的产业集群,对产业现有模式进行升级,达到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增强的目的。此外,还应当对我国环境经济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努力培养塑造人才,充分利用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对环境进行改造,借此加快招商引资,并加大教育力度,提高教育成本,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促进消费市场水平的提高,高素质的人才间接影响环境的发展,发展经济贸易切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最后才能促使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长久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对外贸易能够持续发展的动力,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想要在国际上立足,应当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对新型能源、材料的研究不容忽视,新型能源的应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能耗等问题,从而降低平均GDP的资源环境损失,最终达到对外贸易的良性发展。

五、结束语

篇6

现在高校毕业生仍是求职的主力军,企业和个人求职就业是双向选择,本科毕业生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而就业期望值却很高。在职研究生解决个人的理论水平不足的问题,同时工作积累实战经验,对于在职研究生求职帮助作用明显。

  在职研究生课程 注重应用能力 在职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学校强化职业需求导向,注重人文与科技相结合,增加了专业拓展课程特色模块,并依托产业对科技的需求改革学科专业设置;其次,通过校地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切实提高了研究生的应用研究能力。

  哪些专业是今年的就业热门呢? 近年来,传统优势产业强势增长,用工需求增加,金融实务、财务管理、人力资源、行政管理、英语专业、大数据分析和物理管理等专业技术类人才越来越受市场青睐,工资待遇优厚,发展前景良好。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免试入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北京+远程班)为各企事业单位培养在管理、经济等方面具有较宽知识面,了解国际、国内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最新成果,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就业质量是衡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办学质量与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准。为了更好地了解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掌握就业市场的用人需求,检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办学质量,近年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开展在职研究生培养课程坚持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科学分析。

篇7

关键词 商务英语 培养方案 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商务英语概况

商务英语是以英语为载体商务知识为核心的一种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即 ESP)。本文拟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广大外语外贸大学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差异性进行比较,希望通过比较能对商务英语专业设置合理的培养方案提供一些参考

2 差异性比较

2.1 培养目标差异性比较

(1) 培养目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知识和技能,掌握较宽广的人文与社会科学以及国际商务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适应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国际商务活动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娴熟的英语交际能力、良好的文化素养、系统的商务知识、宽阔的国际视野、善于跨文化交际,适应经济全球化竞争,能胜任国际商务管理、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部门工作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

(2) 具体要求。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①掌握扎实的英语知识与技能。②掌握国际商务基本理论,熟悉国际贸易相关专业知识和政策法规。③必须选修一门第二外语且达到学校要求的学习标准。④掌握比较宽广的中西方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知识。⑤熟练掌握必要的计算机应用技能。⑥掌握获取专业学术信息的科学方法,具备独立从事英语研究的基本能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①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②熟悉英语国家文化,具备较强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③系统掌握国际商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④具有第二外国语的初步应用能力。⑤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用英语撰写与国际商务相关的毕业论文。

可以看出,两所学校在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上都大同小异,都强调了对学生语言技能,商务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二外水平的培养。

2.2 课程设置比较

英语语言类课程: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5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63%。

英语文化类课程: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7%,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8%。

商务类课程: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7%,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9%。

(1) 英语语言类课程。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综合英语、 英语听说、 英语语音、 阅读指导、 英语写作、 第二外语、语言学导论(英)、 传意学导(英)、 英语文体学、英语公众演讲、 交替口译(一)(英)、英语论文写作、高级商务英语听说、商务英语写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综合英语、商务英语、英语写作、商务英语 写作、高级英语阅读与写作、高级英语阅读与写作、英语听力、英语口语、商务英语听说、英汉口译、英汉笔译。

(2) 英语文化类课程。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美文学导论(英)、欧洲文化(英)、 美国文化(英)、欧美戏剧鉴赏(英)、散文(下转第165页)(上接第147页)分析、跨文化交际导论(英)、个人商务交际技能(英) 、 跨文化商务交流(英)。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美文学和跨文化商务交际。

(3)商务类课程(略)。

可以看出,两所学校在英语语言类和文化类课程比例上差异性较大,笔者认为这种差异受地域性特征影响。北京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相应加重了英语文化课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坐落于国际贸易中心广东省,在商务英语专业下细分为四个方向,以服务于国际贸易不同需求。

2.3 师资结构比较

2008年,对外经贸英语学院成功申报了商务英语国家级教学团队,教学主要围绕语言技能、商务知识、跨文化交流、人文素养四大模块展开。

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务英语学院设有五个研究中心,分别为商务翻译研究中心,法律语言学研究中心,商务英语研究中心,国际商务研究中心以及跨文化商务研究中心,约有1/3的既掌握语言又掌握商科知识的复合型教师。

3 加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一些思考

面对这种新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形式,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要找到合适的专业定位,逐步改善目前的专业建设情况。

3.1 培养模式市场化

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模式应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地方经济文化的特性。通过本文对对外经贸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比较也可以看出两所高校在培养模式上地域性差异特征。

3.2 人才国际化

从对外经贸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培养目标可以看出,商务英语专业作为服务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应用型学科,更应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标,加强学生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专业知识等硬件方面的培养,也应注重学生国际视野,人文素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教育。

3.3 课程系统化

专业课程体系是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上要合理处理语言类课程和商务类课程关系,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的关系。笔者认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包括语技能,商务知识,跨文化交流,人文素养,计算机及实习课程等方面内容。

3.4 教学案例化

作为哈佛商学院MBA教学的代名词,案例教学化在我国也得到不断应用和推广。案例教学法对加强商务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3.5 教师复合化

在高校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培养英语和商务专业知识“双精通”型教师。针对对这种状况,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师培训和实践锻炼方案,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篇8

(一)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着力优化进出口结构

着力优化进出口结构。继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扩大高新技术产品、服务产品和农产品出口,进一步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出口商品价格要全面反映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和资源环境代价。鼓励企业履行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规范出口秩序,遏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低价竞销和恶性竞争。进一步优化进口商品结构,抓住当前国际石油价格回落的有利时机,适时扩大原油进口,充实国家石油战略储备。进一步提高进口的便利化程度,适当减少进口自动许可目录产品。抓紧研究进口信贷、进口融资担保等政策,为促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进口创造条件此外,实施科技兴贸工程,自主创新能力有所增强。科技兴贸工程是商务部13项重点工程之一,通过建设一批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运用政府相关的特殊政策,如典型的技改贴息以及新型产品的研发和资助等,在最大程度上的鼓励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以及再创新,进而使得企业能够获得属于自己的高新技术产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对对外贸企业的扶持和管理

就目前的形式而言,我国外贸经济效益的提高不外乎是外贸企业利润的提高,因此,在我国政府的角度来看,政府应该转变期职能,即是必从过去的外贸经营者转变为外贸宏观调控者,从直接的行政干预转变为通过汇率、关税等经济手段进行间接调控,进而通过对外贸企业的扶持和管理提高产品在国际的竞争力,简单而言,由于我国现在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政府在经济建设中的职能必须有所改变,必须要与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简单来说,政府在改变职能后可以起到以下的作用:

1、树立正确的经营指导思想,明确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将一切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2、转换外贸企业经营机制。要逐步推行股份制,朝着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使外贸企业真正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道路。

3、开展工贸、技贸、农贸结合,走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道路。

4、抓紧出口生产企业的技术改造,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出口成本;提高出口商品质量,增强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增加适销对路产品的出口,提高外销价格,从而提高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益。

5、加强经济核算,节省费用开支。

6、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7、提高企业素质,特别是提高外贸工作人员的素质.

(三)以竞争优势导向为主的平衡型发展战略

就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式来看,出口导向战略是我国的现行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基本战略,由于该战略使得对外贸易所带来的利益并没有与对外贸易数量同种程度增长,这也使得粗放型经济贸易增长方式容易出现,从而影响了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竞争力。因此,实行平衡型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战略是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我国的基本情况来看,我国的自然资源、资本、技术等资源稀缺,因此,必须要充分利用国外的优秀资源。同时,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趋势正在加强,我国对世界各国的依赖性和竞争性也在逐渐加强。所以,我国还要将竞争优势作为自己的导向,通过增加对外经济贸易,增大就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结束语

篇9

【关键词】本科院校;国际贸易;课程建设

作为一所上世纪90年代中期升本成功的地方性本科院校,我们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它的培养目标为:要求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以及从事对外贸易及其它国际化经营所需的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熟悉通行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制度、惯例以及中国对外经贸的政策、法规,能在政府涉外经济贸易管理部门、工商企业等从事对外经济贸易政策研究、实际业务、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具有市场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主要学习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训练,掌握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要是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2、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要是管理学、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发展的动态,熟悉WTO规则及其它国际经济与贸易惯例;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现状、趋势及其经济贸易政策、措施。

4、熟悉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政策、法规和措施;了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趋势;具有敏锐的市场意识、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

5、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应用能力;能熟练利用计算机及网络从事对外经济贸易工作。

6、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身心健康,懂礼仪,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7、学生毕业时获得一种专业技能或职业资格证书。

篇10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0号

乙方:北京xxxxxx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xx路xxxx号x号楼x单元x层

经友好协商,甲,乙双方就共同建立"对外经贸大学xxxx教育中心",合作举办xxxxx教育项目,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非学历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大学后继续教育及其它中,高层次人才培训等相关事宜达成以下协议.

第一章 总 则

一,合作宗旨

以互惠,互信,互利为原则,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进行强强联合,实现社会和经济利益的共赢,进一步提升各自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共同为开发继续教育和终生教育市场而努力.

二,合作范围

双方同意共同成立"对外经贸大学xxxxxx教育中心",以联合宣传,共同招生,合作举办xxxx教育项目为龙头,带动其它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开发全方位的中,高端非学历培训项目,资格认证培训项目,以及国内及国际紧缺人才培训项目.

三,合作期限

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有效期x年.协议到期前三个月,如双方一致认为可以继续合作,可正式续签协议.

四,办公地点

"对外经贸大学xxxxxx教育中心"设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内.

五,资金来源

本项目的前期宣传推广,项目筹备,招生咨询,教材及教学资料,教师课酬,教学及教务设备和设施等资金投入及各项费用的支出均由乙方负责.

六,学习费用

专科层次:每人每个专业每期(两年)人民币$xxxx元;

本科层次:每人每个专业每期(两年)人民币$xxxx元.

学习费用(不含教材费,辅导资料费)报到注册时可分学年缴纳.

七,利益分配

1, 甲方按所收学员学费总额的xx%提取;

2, 甲方负责支付向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缴纳管理费;

3, 乙方按所收学员学费总额的xx%提取.

项目实施

一,项目实施

1,本合作办学协议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批准后立即生效,并在15天内成立"对外经贸大学xxxxxx教育中心".

2,XX年8月开始,(合作协议正式签署后)在国内主要媒体展开宣传推广,同时进行项目介绍,项目咨询等活动,时间约为1-3个月.上述活动将由乙方牵头,甲乙双方共同完成.

3,宣传推广工作展开后,可开始招生报名工作.具体招生报名的有关工作将由乙方负责.

4,全部教学工作将于XX年1月1日正式开始.

第三章 双方职责

一,甲方责任

1,负责项目开办的相关立项和报批手续,及时传达国家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有关继续教育的方针,政策;

2,负责审定项目策划,推广,招生咨询,招生简章的内容和文字;

3,负责提供办学所需的基本条件(包括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正式收费收据,中心公章等),免费提供x间办公室;

负责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选定教材和辅导资料,并对教学计划的实施进行全程监控;

负责收取学员的学费,并开据正式票据;

负责在协议规定的时间内将乙方应分成的学费部分划拨到乙方指定的银行帐号.为确保学员的合法权益,划拨将以分二次完成,第一次,乙方应得学员所交学费的xx%在学员完成交费后的20个工作日内划拨;第二次,乙方应得学员所交学费的xx%在第二学年开学后的50个工作日内划拨;

负责审定教材及辅导资料收费标准,委托乙方收取,并负责监督乙方完成教材及辅导资料费的多退少补工作.

8,负责在审查学员学习达到结业标准后,颁发写实性毕业证明书及其它相关专业资质证书.

篇11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在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和战略方向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贸易战略趋势

随着当前国际经济贸易形势的不断变化和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了世界上影响力巨大的贸易大国,但是贸易大国并不完全等于贸易强国,中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在发展规模、竞争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面对这样的经济形势,中国必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不断创新,及时改变政策,调整战略方向,促进产业升级,使中国成为贸易强国。

一、新形势下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增加,与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贸易联系不断增强,呈现出越来越强的全球化趋势,同时贸易政策保持稳定,贸易结构在不断优化,国家大力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提高了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在我国国际经济贸易获得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随之而来的问题。

(一)国际竞争力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稳步提升,我国成为了世界第一的贸易出口大国,贸易出口种类越来越丰富,但是我国的出口产品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偏低,国内大部分的生产企业也仍然属于劳动型企业,没有形成产业化,企业缺乏创新能力,生产技术没有更新,导致企业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不足,并且近年来伴随着激烈的竞争氛围、原材料价格上涨、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承接出口加工产能转移、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能力的提升等因素,很多企业在发展中失去了传统的竞争优势,甚至逐渐消失。

(二)发展规模不均衡

虽然我国的经济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由于本身起步较晚,所以我国的经济贸易发展规模仍然较小,同时由于地理条件、政策实施等多方面条件影响,我国的经济贸易发展规模也不够均衡,比如沿海地区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较快,而我国的西部内陆地区受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原因的限制,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就较慢,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

(三)严重的生态问题

国际经济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经济贸易自由化不断发展,在带来巨大了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环境被污染,生态资源被大量消耗,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正在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

(四)国际经济贸易服务发展滞后

在我国服务业总量不足,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低,导致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在整体的国际贸易出口的规模中,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规模偏小,整体水平不够高,出口的部门、结构也不合理。同时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的管理体制、政策规章等方面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五)贸易摩擦加剧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一些国家通过设置贸易壁垒等手段抢占国际市场,中国一直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受害者。

二、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趋势

在新的国际经济贸易形势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一)网络贸易规模不断加大

网络贸易是指借助互联网,利用网络交易平台进行贸易活动。随着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沟通交流越来越便利、快捷。现在各国的经济组织也开始积极采取措施来维护网络贸易交易平台的安全性,以保护网络贸易的健康发展。

(二)新型产业和跨国企业规模不断增大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国际贸易的竞争核心,技术、人才、知识逐渐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这也导致了一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取代了以自然资源为核心的传统劳动产业。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型产业和跨国企业。通过不断调整贸易战略,跨国企业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的主要推动者。

三、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战略

作为人口大国,劳动力的丰富资源始终是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中的优势,劳动密集型产品也一直是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内容。但是随着贸易自由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些优势逐渐被取代,新型的产业结构正在建立,知识、科技、人才正在成为这个时代经济发展的核心,面对这些变化,我国应该积极转变调整国际经济贸易战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

(一)建立健全的国际经济贸易法律体系,完善管理机制

完善的管理体制才能更有利于推进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健全的法律体系作为我国对外贸易活动的法律保护武器,能够有效避免其他国家利用国际贸易规则侵害我国的合法权益,稳定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有效保障经济利益的增长。

(二)大力发展新型产业,积累竞争优势

高新技术产业、跨境电商等新型产业的发展可以调整优化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结构,提高我国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国应该加快人才建设,继续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对自主知识产权的投入,使出口产品积极向高端产业、高附加值方面靠拢。同时更加支持大型跨国企业的发展,注重跨国企业品牌建设,多加强与国际企业的合作交流,引进先进的技术经验和管理理念,使中国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扎根立足。

(三)增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

在信息化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变得频繁,经济贸易的关系变得密切,因此在对外经济贸易发展中,应该更加注重与其他国家地区的合作交流,加强友好关系,寻求合作,共谋发展。目前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已经进入实施阶段,也已经与22个国家和地区达成自贸协定,在未来的经济贸易工作中促进共同发展。

(四)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深入挖掘国内市场

在对外经济贸易中,我国国内的生产企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积极推进产业调整,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在资金、资源、政策、人才等各个方面给予支持,增加品牌推广力度,鼓励民营企业运用网络贸易等现代交易方式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工业园区、电子口岸的建设,加快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机制。同时,也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拉动内需,扩大国内消费市场

(五)实现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在努力发展国际经济贸易的同时,还应加强对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视,一方面创新技术,调整产业结构,逐渐减少重污染企业,另一方面加强对企业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工作,同时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管力度,实现经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际经贸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给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带来了给予和挑战。开展好国际经贸工作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该紧紧跟随时代潮流,响应国家政策,不断变革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型产业,提高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交流,共谋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晓红.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战略与趋势研究[J].中国市场,2013.11(46).

[2]朱伶瑾.浅谈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战略及趋势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3(11).

[3]金明美.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战略趋势研究[J].知识经济,2014.1(6).

篇12

关键词:朝鲜语专业;毕业生;就业;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常静(1977-),男,安徽宿州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朝鲜语系,讲师。(北京 10002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197-03

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两国在各领域的交流不断扩大,朝鲜语专业人才也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近年来,很多高校增设了朝鲜语专业,据统计,国内已有107所高校开设朝鲜语本科专业,数十所高职或民办院校也分别开设朝鲜语专业,在校本科生已超过15000名。然而,随着用人单位需求质量的提高,朝鲜语本科人才渐趋饱和,目前高校朝鲜语专业毕业生就业不容乐观。朝鲜语专业人才培养如何从市场需求出发,提升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是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朝鲜语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朝鲜语本科专业为例,2008~2012年,两校朝鲜语本科生就业情况呈现出如下特点:

1.就业去向呈多元化趋势,但就业主要领域较为集中

从表1可以看出,朝鲜语专业就业去向呈多元化态势,但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三资企业仍是毕业生主要的就业选择。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这三类就业岗位占5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占77%。在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去向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为3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63%,这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朝鲜语专业设置经贸类课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大关系。民营企业也是吸纳朝鲜语专业毕业生的重要行业,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占2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12%。

此外,在就业压力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倾向于国内读研或出国继续深造。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有21%的毕业生选择国内读研或出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9%。

2.就业去向较为集中,多在安全、海关、银行、旅游、韩企等行业

表1显示,两校从事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三资企业岗位的朝鲜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占总数的66%。同时数据显示,在三类性质的单位中,朝鲜语专业就业又较为集中在几个行业。具体如下:安全、海关、边检、外事岗位占两校就业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岗位的65%以上,其中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为78%,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65%。国有企业中就业较为集中的是银行业和旅游业,其中银行业尤为突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朝鲜语专业毕业生5年来从事银行系统工作的毕业生占从事国有企业的3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64%;旅游业方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朝鲜语专业毕业生近5年来从事旅行社工作的毕业生占从事国有企业的3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4%。三资企业就业去向上,韩企占1/3以上,其中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为49%,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34%。就业韩企中较为集中在北京现代、三星、爱思开等知名韩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还呈现出在非韩企三资企业中就业的优势。

3.就业地域较为集中,以北京、天津等周边一线城市为主

从表3可以看出,北京仍是很多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5年来留京工作占就业总数的4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占76%;天津、河北、山东、上海、广州、深圳地区对毕业生也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中西部省市、西南部省市对毕业生吸引力不大。

4.就业中受性别、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实践经历、出国经历等因素影响很大

在朝鲜语专业本科生就业中,男生、担任过学生干部、有过出国学习经历、社会实践能力较强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朝鲜语系2010~2012年被公务员、事业单位录取的22人中,男生16人,女生6人,20人曾担任学生干部,21人曾参加过公司或事业单位的实习或社会实践活动,全部具有出国学习经历。

二、当前朝鲜语专业本科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供需存在波动和不平衡,就业观念需要转变

当前国内朝鲜语人才培养规模不断壮大,韩国留学归来人才也不断增加,韩国出入境管理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在韩中国留学生已超过7万人,①这些留学生归来求职,无形中加剧了朝鲜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加重了朝鲜语人才需求供大于求的趋势。此外,很多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大都愿意留在一线城市中能解决户口、编制的事业单位或薪酬待遇较高的三资企业工作,而待遇尚可且能解决编制的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城市的工作却往往受到冷落,更不用说经济欠发达、待遇较低的中西部地区了,出现了经济发达地区供过于求与经济不发达地区供不应求并存的现象。

2.用人单位需求期望与毕业生综合能力存在差距

在用人单位回访中,用人单位对朝鲜语专业人才需求期望值很高,大都希望毕业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便能适应工作岗位,一年内成为业务骨干。不仅在语言能力上要求精通,而且对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也提出较高期望,比如要掌握一定的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知识。此外,对在人际交往、管理能力、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的朝鲜语本科生培养往往仅限于语言的传授,由于师资专业背景的限制,除了开设专业的语言课外,有关社会、文化、经贸、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课程少之又少,一般仅开设一门经贸或旅游类课程。

3.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就业技能亟需提高

目前,语言类学生对职业缺乏全面的认识,对未来职业倾向理想化,一般认为将来从事相关语言的翻译工作,对职业规划缺乏正确认识和长远规划。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进而影响求职和就业。此外,在求职过程中,学生的求职技能不高也直接影响到了毕业生的就业。

三、朝鲜语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及就业工作改进措施

1.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竞争力

朝鲜语专业应根据社会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进而完善课程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增加学生的附加值和就业竞争力。

(1)走访和调研社会需求,掌握最新的人才需求能力要素。朝鲜语专业人才培养不能与社会需要脱节,应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培养目标,向学生提供更有用的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要走进市场与用人单位,对人才能力结构进行调研,掌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技能、实践技能、知识结构、管理能力、人际交往、创新精神等综合能力的要求,为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做好准备。

(2)完善人才培养目标,细化课程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当前的朝鲜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较为宏观、泛化,对培养目标具体能力、知识的要求不是很明确,有的即使有较为明确的目标,但是在课程设置上也很难反映出来。因此,朝鲜语专业应进一步细化、具体、明确培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设置课程,搭建科学的知识结构框架。

(3)加强师资建设,优化教师专业结构、知识结构。朝鲜语专业教师绝大多数为语言学、文学专业毕业,课程设置往往存在按教师专业开设课程的现象。朝鲜语专业应进一步凝练学科特色,积极通过引进、培养、国际交流等渠道打造多学科的教师队伍,优化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师资保障。

(4)凝练专业特色,拓宽人才培养口径。朝鲜语专业应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在强化专业课程建设的同时,拓宽人才培养口径,拓宽学生知识结构,促进文理交融,提升综合素质。目前很多高校均开设了辅修课程,应该鼓励朝鲜语专业学生根据兴趣辅修其他专业课程,强化“朝鲜语+专业”或“朝鲜语+英语”的人才培养特色,满足学生人文素养的知识汲取,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5)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就业竞争力。朝鲜语专业需要在教学理念、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行改革。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为学生将来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提供指导。

2.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应从新生入学就开始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尽快做好职业定位,制定好就业目标及实施路径。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根据大学生成长的规律和就业现状,大学四年坚持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指导学生思考职业生涯规划,注重职业意识培养,帮助学生了解朝鲜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就业前景等。大二、大三阶段引导学生初步制订就业目标,同时做好与就业目标相关的技能训练,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就业能力,积累就业经验。大四阶段应着重加强就业实战技能的训练,包括简历制作、收集招聘信息、面试技巧等具体就业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2)正确的就业观教育。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注重对毕业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加强毕业生的社会责任感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选择基层岗位或二、三线城市就业,建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要进一步加强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和咨询工作,引导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准确定位。

3.分类指导,提高就业技能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每个学生具体的职业规划,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辅导和就业技能提升训练。

(1)从就业岗位类别来看,一般情况下,毕业生去向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公务员。朝鲜语专业每年均会有很多学生报考公务员,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公务员招录的程序,包括报名时间、报名程序、考试科目、考试内容、面试等具体安排,然后通过学长经验交流或邀请相关领域专家给予辅导,帮助学生制定备考计划,充分准备,提高成功率。

二是事业单位、企业(国企、外企、民营)。这些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能力要求也很高,不同性质的单位又对毕业生能力要求有所不同,鼓励学生针对自己能力的短板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并积极为学生创造事业单位和国企实习的机会,让学生走进用人单位,了解工作程序、工作内容以及岗位所要求必须具备的能力。通过实践、实习认识到能力差距,并在实践中提高能力,进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是考研、出国读研。近几年来,考研和申请国外研究生的毕业生也越来越多,加强对他们的指导,会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准目标,积极主动的去准备考试或申请。邀请读研毕业生或留学毕业生回校开展经验交流,从留学对象国选择,到专业、学校选择,均给毕业生提供最直接、准确的信息和指导。

(2)从毕业生个体来看,朝鲜语专业普遍存在女生较多的现象,在就业中男生往往比女生更有优势,女生就业压力大于男生。因此,加强对女生就业技能的强化尤为重要。可鼓励女生结合自身优势合理规划职业定位,提高与岗位匹配的能力,培养能力特色,提高就业竞争力。此外,需要给予贫困生及其他就业困难学生额外的关注和辅导。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敢于展示自己的才华,充分调动各种资源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为他们就业铺平道路。

注释:

①数据月报[EB/OL]. http://immigration.go.kr.

参考文献:

[1]张英美,王笑天.韩国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特点与人才培养[J].现代大学教育,2004,(5).

[2]费俊慧.亚洲语言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2,(5).

篇13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 宏观经济 影响

如今我国在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中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口总量都位居首位,在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中,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渠道,因此如何在高速发展的经济大潮下获得广泛的资金渠道就成为需要考虑的问题。上个世纪末期开始,来自国外商人的直接投资,简称FDI,开始迅速地进入到我国,这股资金力量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推波助澜的重要积极作用。这些国际资本的流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从经济效益上来说,这样的投入可以显著地增加我国的经济输出,带动整个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张,因此如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是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内最重要的因素。

一、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经济总值的影响

在此之前,已经有众多的实证分析研究,这些研究均认为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力量输入到发展中国家均对其有显著的帮助作用。从我国的角度来说,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外商投资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资本组成部分,对我国的阐述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所以说可以根据我国的宏观经济的一项重要指标,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来设计计量模型:

GDP=α+β*FDI+ε

然后,笔者收集了我国自2000年以来的经济数据,通过数理分析软件Eviews进行了估算,得到的结果如下所示:

GDP=8757.031+156.0041*FDI

在经过了进一步的调整之后,R2的值为0.936,而F的对应值则为53.9725。

根据这样的结果可以看出,外商直接投资力量的迅速涌入,给我国的21世纪经济建设起到了突飞猛进的推动作用。在过去的十二年内,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亿美元,我国所对应的国内经济总值增长至少为156亿美元。

然而,以上分析所采用的数据是历史的时间排列方式,并没有对其稳定程度进行分析,因此再次对以上数据模型进行协整处理,发现其显著性约为5%,可以说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国内经济总值具有协整关系,因此可以断定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是一种长期的均衡效应,该效应的数理形式可以通过以下方程来表达:

LnGDP=7.97+0.391*LnFDI

从以上的表达可以看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0.391个单位的增加对应外商直接投资的单个单位。另外,根据分析结果还可以看出,上述的均衡效应都可以对外商直接投资和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产生显著的影响,并且这样的影响具有长期持续的关系。与此同时,我国在经济上的增长在反方向上又可以刺激外商直接投资力量向国内转移。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刺激程度分析

本部分分析的主要是外商投入的要素与我国经济变化的关系,一般来说,可以使用那个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也就是索洛斯旺模型来进行研究。在该模型的解释当中,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总资本量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显著地刺激我国经济增长。另外,外商直接投资能够在多个方面例如消费、就业、储蓄等方面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形成积极影响作用。为了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作用,本文使用了上述模型,通过定义外商直接投资为额外的变量,将其融入到以下的数理方程表达式中:

LnY(t)=LnA(t)+a*LnKD(t)+b*LnKF(t)+c*LnL(t)

在上述方程中,Y表示的是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KD表示的是国内投资的资本存量,KF表示的是外国投资的资本存量,L、A、t表示的分别是劳动力、技术进步和时间段。

利用对时间段的微分可以得出以下形式:gY=gA+a*gKD+b*gKF+

c*gL,其中gY、gA、gKD、gKF、gL分别表示对应变量的增长率,而剩余的L、a、b、c表示的分别是国内的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劳动力产出的弹性系数。

将过去的12年中每一年的数据根据队列进行排序,可以得到b的值为2.3,在通过进一步非分析研究可以得到,外商直接投资以6%的贡献率作用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因此可以说我国在对待外商直接投资的力量使用上一直保持着较低的水平。

三、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之间的关系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理论最早出现于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的总量在我国呈现了旺盛的内部转移现象,从理论研究上来说,该问题的起因也逐渐露出了眉目,其中比较有说服力的观点是蒙代尔的理论,他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具有贸易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水平上逐渐提升,这也导致了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广泛,同时对我国的投资结构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笔者选取了近二十年来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来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产生了怎样的作用,通过对比分析,笔者得到了下面的数理表达模型:

EX=385.6383+1.1673*FDI+1.3091FEX

其中,EX表示的是我国的出口总量,FEX表示的是外商直接投资方面的出口总量,该模型中R2的值为0.9831。在对上述的方程进行了基本的优化后,得出的拟合优化程度为0.9809,检验值最终结果为436.3833,每一个回归系数的时间序列检验值都在2.602之上,因此从这样的结果可以看出整个方程线性程度具有稳定的成立性,在出口方面的外商直接投资与外商直接投资总量都对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产生了重要的规模增大作用。

而在进口方面,笔者分析的回归模型具有以下的表达形式:

IM=402.0759-0.7448*FDI+1.7954*FIM

其中,IM表示的是我国的总进口量,而FIM表示的外商直接投资中我国的进口总量,R2的值为0.9701,可以看出方程的整体线性程度非常好,在经过调整优化之后,拟合优化程度值为0.9661,最终的F检验值为243.0949,可以看出该模型方程是稳定成立的。然而回归系数的检验值却没有能够得到接受,这主要是因为外商直接投资总量的增长带来的结果是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产品对一些进口商品产生了替代现象,也就是说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进口经济贸易产生了替代影响。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到的结果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历史演变和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变动趋势表现出了加强的关联一致性,这意味着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外商直接投资和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还有外商直接投资与其进出口之间均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联性,并且这样的关系具有滞后的现象,意味着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之间是共生的,同时也是互相补充的。

四、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内部投资环境的影响

一般来说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对我国的国内投资产生一定的影响之外,还可以间接地在其它一些方面都我国的国内总投资产生一些额外的影响,也就是说在一些情形中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会对其它国家队我国的投资产生一定影响,这样的影响又会间接地作用到我国国内的投资情况,这种间接性的影响行为具体来说可以描述为以下两种形式:

一方面是挤出效应,如果外商直接投资所涉及的行业与国内的同行业企业之间产生冲突时,就有可能产生挤出效应,由于竞争上存在巨大的优势,国内的同行业企业就有可能在激烈竞争中被淘汰,这种淘汰现象被称为挤出效应。同时,这样的效应也有可能产生在对项目的投资商,由于国内的一些企业在对项目进行投资时不愿意与投资效率更加高的国外同行业企业进行优势不存在的竞争,因此很有可能会在途中进行主动退出,这样的现象也可以被称为挤出效应。

另一方面被称为引致效应,该效应主要表现为在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增加上,若其投资额度增加一个单位,在对我国国内总投资带来的影响上大于一个单位,那么这样的现象就被成为引致效应。

投资的定义较为复杂,它容易受到较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就是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简单来说,我国国内的投资主要有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我国自身经济状况带来的影响作用,另一个是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影响作用。所以说根据这样的原理可以设计出含有时间变量的数理模型,如下式所示:

It=α+β1*F1+β2*Ft-1+β3*Ft-2+β4*It-1+β5*It-2+β6*Gt-1+β7*

Ft-2+ε

在上式中,I表示的是我国的投资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F表示的是外商直接投资和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值,G表示的是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随时间的增长比值,本研究中选取的是近十二年的经济数据,根据每一年的实际汇率转换为当时的人民币数额计算。同样使用的是Eviews统计分析软件,最终进行回归相关的结论为:

It=18.377+1.303Ft-1+0.603Ft-2+0.989It-1-0.544It-2+0.0995

Gt-1+0.0514Gt-2

在上述式子中,经过优化以后,R2的值为0.78,F的值为9.622,P的值为0.001,从上式的结果中还可以看出,模型中并不存在序列上的相关性,并且能够很好地解释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引入和规模上的增加对于我国的内部性投资具有非常显著的积极作用,可以说外商直接投资直接正向带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这与第一章节的内容具有极高的相似性。

五、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上的建议

首先,我国需要在宏观政策上继续引入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流量,充分地利用好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内部性投资、与其它外商之间的投资还有整体宏观经济的积极帮助作用。

其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帮助作用,也就是增加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输出效率,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我国需要在传统的牺牲市场赢取投资金额的策略进行改变,提出全面引入国际投资力量的政策。目前我国仍然处在经济上的转型阶段,传统的投资引进方式已经不能够与现有的经济与政策环境相匹配,因此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升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产出效率。将外商投资的内容更加技术化,也就是说将过去纯粹追求数量的方式转变为追求质量产出的方式,尽量降低技术含量较低并且企业规模较小的外商在我国的投资行为比例。

再次,对于已经进入我国的直接投资外商,需要对其进行行业和投资地域上的管理,从商业上加快引进农业、高质量产出农业、出口型农业等我国政府重点扶持的行业项目,逐渐全面优化好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结构分布,有力地促进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

最后,笔者认为,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现代经济环境中需要的是一种较为稳定的经济背景和科学稳定的经济政策,只有这两方面的结合才能够将外商直接投资的积极作用全面发挥到预期的理想程度。深入一步说,笔者期望我国对资本不再进行限制作用,虽然外商直接投资毫无疑问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但是我国不能够仅仅使用补贴、减税、降税等政策措施来吸引国外的投资方,而是应当积极采用更加先进的政策,改善我国劳动力的技术含量,提升劳动力价值,加强技术上的进步,为我国创造一个优良的宏观经济环境,充分补充局部地区的生产力不足,这相对于我国对国外进行现行的各类优惠和盲目依赖国外企业来拉动经济的做法而言,更加会对我国宏观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作用。我国国内企业的技术含量不能够一味地照搬国外的成果,国外同类技术的经验是无法通过投资来获得的,而是应当利用我国现有的技术资源,依靠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技术帮助来逐渐积累。虽然这样的做法可能会给我国的宏观经济带来短时期的不稳定,但是如今世界各国的互相交流渠道越来越丰富,信息传送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信息传播的地域也越来越广,只要我国能够积极地采取政策和措施应对,避免外商直接投资过大规模的流入和短时间内给我国宏观经济带来的不稳定影响,就一定能够利用好这样的外部投资资源,全面提升我国的宏观经济水平。

六、总结

总的来说,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宏观经济具有着多方面的影响,笔者收集了近十二年的经济数据,进行了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宏观经济贡献度、对外经济贸易和我国国内投资之间关系的实证关系分析,根据结果得出我国要加大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提升其在我国投资的产出效率,但是仍然需要对投资的方向和地域进行全面的管理,同时避免过高的投资量给我国宏观经济带来的不稳定,真正利用好外商直接投资这一股力量,帮助提升我国的宏观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

[1]丁蒙.FDI流量变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J].南宁: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10).

[2]宋鸿家.浅析FDI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J].哈尔滨: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8).

[3]刘颖嘉.浅析后金融危机时期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J].长沙:湖南商学院学报,2011,(4).

[4]刘丽英,王少英,王淑云.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作用的实证分析[J].北京:商场现代化,2008,(22).

[5]金华林,李圣华.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宏观经济指标分析――时间序列分析[J].延吉: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篇14

作为出口商品检验和监督管理的法律依据,商检法突出了国家对出口商品检验的重视。商检法主要包括商检的时间和地点、商检的标准和方法、商检的机构和检验证书等方面。货物买卖的商品检验主要是针对商品的品质、种类、重量、标记、产地、残损等进行检验和鉴定,根据商品检验的目的可分为法定检验和公证检验。法定检验是指政府法律规定实施的强制性检验,法定检验的主要对象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进出口商品、涉及安全卫生的进出口商品、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进出口商品以及国家制定由商检统一进行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等。公证检验与法定检验不同的是非强制性的,主要是根据国际货物买卖的有关当事人的申请,由公证检验机构进行的出口货物的检验。

商检法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出口商品的检验,以保证商品质量,从而保护对外贸易有关的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顺利进行。商检法的实施,保证了进出口商品的质量,维护了对外贸易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对促进中国对外开放和外贸事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进出口商品的检验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地完善。

二、商检法与经济法关系

明确商检法与经济法的关系,能够有助于说明两种法律体系的协调,以及各自不可替代的地位。商检法致力于加强商品的进出口的检验工作,规范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进出口贸易有关的各方的合法利益,从而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顺利发展。商检法执行主体是商检机构和行政管理相对人,商检机构依法对进出口商品实施检验和管理,行使的是国家的行政管理权。商检法为进出口商品检验提供了可靠的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了做出了为什么检、检什么,怎样检的规定,促进了经济的协调发展。而经济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经济管理关系以及和经济管理关系密切有关的经济关系,在主体方面经济法的主体比较广发,使用的方法也比较综合,经济法主体之间的经济纠纷,一般要经过主管部门调解或仲裁解决,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经济法主要致力于调节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直接作用于市场经济,从而促进资源的优化、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国民经济。在基本功能方面,商检法与经济法都是以经济功能为主。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对外贸易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经济法与商检法制度也得到了不断完善。2002年修改后的商检法秉着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统一的原则,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的原则,立法角度转换更加完善等原则,适应了我国商检工作的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而经济法实现了宏观规制与宏观调控手段的结合,使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调控社会经济,使社会经济良性运行协调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由低级到高级发展,交易费用成本的提高,商检法、经济法的产生,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节约了交易费用,有效地保障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现代市场经济是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密切结合的混合经济,商检法和经济法共同扎根于市场经济,分别是这种混合经济的两个方面的必然产物和法律表现,同时市场经济的本身特点也要求了商检法与经济法必须相互配合。商检法与经济法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来说,两者缺一不可。

三、经济法体系的构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经济法作为规范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律规范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经济法体系是由经济法各子部门所构成的统一整体,各经济法子部门内外协调一致,保证了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和谐统一,体现了国家调控经济的意志性。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要利益关系有国家和市场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国家对外经济利益关系、人民群众与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投资的利益关系等。对各种利益关系综合起来可分为一是国家和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二是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因此经济法体系主要可分为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两个子部门。

1.宏观调控法。主要是对调整国家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发生的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宏观调控是指的国家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运用各种宏观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的供求关系进行调节、控制。宏观调控法也就是当社会经济运行与市场主体发生经济关系时,国家对此经济关系的调控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主要的宏观调控法包括:金融法、计划法、产业机构调整法、财政法、税法、价格法和涉外经济管理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