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9 11:09:0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学校人才培养措施,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职教育评估是对高等职业学校功开展各项工作的分析与认识。在特定教育内容的开展下,对产生的信息收集、整理、判断、反馈,学校针对这些信息做出工作上的调整,能够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开展这种评估,能够使高等职业学校在评估基础上对自身工作有一个全面认识,客观的认识到自身人才培养工作的优势与劣势,进而推动高等职业院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竞争力。
1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存在的问题
1.1评估证据搜集与测量方法使用不到位
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上,评估证据搜集在我国应用的不是很普遍,但是发达国家使用的较多。例如,英国采取的是角色评估,以实际测量或者模拟的方式进行角色评估,评估人员通常使用模拟日常工作的方式对实际工作进行系统评估。评估过程中能够做到严格监管、进而保证了评估的真实、可靠。但是,在我国人才培养评估都是以书面方式将资料、数据表述出来,与上述国家相比缺少实践性,很少有高职院校采取现场作业的方式对相关数据进行评估。并且,在实际评估中,被评估者以问卷调查方式接受评估居多,在完成问卷调查式的评估以后,专家就可以到现场对被评估者的各方面能力进行测评,搜集评估证据方式被忽视,使用的次数非常有限。
1.2能力评估不足
国内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在评估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较为重视,尤其是对技能的掌握程度较为注重,却将学生学习方面的技能忽视了,缺少对学生探索能力、独立学习能力等的评估,致使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没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2]。此外,国内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察往往是以书面形式体现出来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评估没有真正体现出来,不能达到全面性的考察目标,大部分学生道德素养不高,集体荣誉感较差,且心理素质差,致使团队合作能力大大降低。
2提高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措施
2.1健全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体制与机制
鉴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晚,评估制度还有很多不健全的地方,评估的内容也不是非常丰富。为此,要想使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评估体系更为健全,就要不断借鉴国外的相关经营与成果,从而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得以提高。
2.1.1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将政府下设的各级行政主管部门与市场的关系作为重点,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同时,教育部门也是政府的一个重要下设部门,不断强化其服务意识,使部门职能由“行政型”转变为“服务型”。教育部门要利用自身服务资源,将教育指标设计作为市场导向,建立起理论与现实相互联系的体系,不断对体系进行完善,借助相关理论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3]。
2.2.2将被考核者作为中心
在澳大利亚,职业资格的考评能够是在考评者与被考者共同作用下完成的,考评者还能够为被考者提供一些考核资料,帮助其收集更多有利于考核的知识。被考者能够以一名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考评中,被考核者能够更为深入的认清自己的能力,提高了被考核者的积极性。我国的职业资格认证也要采取这种方式,首先对被考核者的自身素质进行评定,再针对考核者的能力开展相应的培训,完成考核以后,将最新的职业能力标准证书发放给被考核者[4]。实际考核中,考评的方法要灵活,时间也要灵活,不能对考评时间进行限制,确保考评能够更为深入、具体。
2.2.3构建起先前学习能力的认可制度
在我国有一些专业性强的行业,比如,建造师必须要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才能有资格从事本行业。只有先完成上一级的考评,并取得合格以后,才能进入下一级的考核,这同时也是对先前学习效果的一种考核。但是,大部分考核都普遍存在先前学习能力认可低的现象,不同的行业对先前工作能力的认可度也是存在差异的,过于注重考核的结果,不注重学习的过程。为此,要想使高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工作机制得以健全,就要对先前的学习能力进行强化。
2.2逐步完善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体系
2.2.1评估机制要将教育过程作为重点,逐渐过渡到教育结果评估
可以将毕业生签约率、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工作稳定率、薪酬水平、用人单位满意度等指标综合起来进行考评。将现有的评价机制过渡为社会评价上,不断接受来自社会实践的检验与考评。
2.2.2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
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评过程中,要体现出教育出口这一内容,这不仅是教育部门关注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要重点提高的内容[5]。高职学校不仅要注重职业技能,更要将用人市场的选择融入到考评中,作为一个考评的指标,并且,学生就业的自主选择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为了与市场相适应,就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结语
本文主要对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中,人才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高职院校塑造自身形象、提高行业竞争力的关键,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则是对人才的个人素养、职业能力等进行的一次最为标准、最为严格的考评工作,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高效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此,针对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存在的问题,要充分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成果,从制度上、体系上以及人才自身积极性上进行加强,推动高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蔡蕾.现代职教体系中高职衔接关键点之一——对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融通的思考[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5(2):15-18.
[2]徐芳.中职学校品德评价体系的建构研究——以石河子大学护士学校为例[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2.
[3]邹联克.开展示范职业学校评估引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对贵州省示范中职学校评估工作的思考[J].贵州教育,2015(5):10-15.
[4]蔡慧孟.地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及激励机制创新研究——对TZVTC的个案分析[D].南京:东南大学,2011.
【关键词】高职高专 ; 校企合作 ; 订单培养 ; 资源共享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201202455)立项课题,“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年报研究与实践”成果论文。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017-01
《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我校《2012年教育质量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育人的力度”。
一、目标方案、共知共融
高职教育的发展体现出了开放性与职业性的特点,坚持以就业为中心,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发展思路,为有效实现学生与岗位“零对接”,使培养的学生符合当前及未来社会幼师职业发展需要,我们与用人单位共同商讨培养目标,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是“立足本地区,面向全国,思想品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职业技能突出,综合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互惠共赢、订单培养
(一)互惠共赢是基础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提出“ 校企合作, 双赢发展”校企合作只有合作各方都能获利 ,合作才能深入。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选择合作单位,主要看幼儿园是否优秀,能否高效满足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幼儿园与学校的联合也希望通过校企合作, 获得人力资源储备、 学校文化资源高层次的指导等。只有各方的条件与需求都相适应, 才能顺利实现校企合作,并能纵深发展。
(二)实施订单式培养
为有效实现学生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上手”,使学生能够与岗位实现“零对接”,我校学前教育专业能够与多家用人单位实施签订协议合作育人的“ 订单式培养”。我们除了培养学生基础性、综合性的知识和综合能力素质以外,还根据合作幼儿园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特定的实践技能培训,使人才培养更具有岗位针对性,等学生毕业后就可以直接上岗工作。校企双方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
三、专业建设、资源共享
校企深度合作,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保证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一)送教入企、引企入校
以“教精学实,够用、适用、能用、会用”教学原则为依据,实施送教入企、引企入校的“四进课堂”活动,即把幼儿园教材带进课堂,加强实践环节训练;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进入幼儿园课堂,进行听课、指导、调研;幼儿园教师进高校课堂,即通过实习实训联谊活动进行了交流,聘请幼儿园教师进行指导或专题讲座;学生进入幼儿园课堂方面,我们通过观看优质课录像、见习实习、实训课程入园等形式的 “四进”课堂活动,使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之后就立即能转变角色投入工作,实现学生能力与幼儿园需求的零对接。
(二)课程共建,增强学生职业能力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课程建设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为主线,做到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就业服务,课程建设与改革为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服务。
1.合作开发课程
聘请行业企业领导、幼教专家给学生授课。根据企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任务驱动、现场指导等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于一体,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
2.共建精品课程
扎实推进校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把行业专家、幼教精英纳入精品课程建设中来,把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与幼教实践更好融合,通过精品课程共建活动,促进校企深度合作的内涵发展,实现校企合作互惠双赢。
3.协议置换课程
对“订单式培养“的学生,以灵活课程置换的形式进行校企深度合作,如用人单位对“订单班学生”进行企业所需课程讲授并按课时折合学分,再如学生到订单培养实践单位接受企业文化与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也可以按课时折合学分,学生对职业规划的课程学习效果好,这样课程置换的形式深受学校、用人单位、学生、学生家长的欢迎,实现了互惠多赢的效果。
4.加大实践课程比例,注重职业能力培养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就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为此我们加大课程实践教学比例,实践课程设置占整体课时的半数以上,并且认真编写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践指导书,按教学计划上好实践课。
5.校企合作共同促进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转化
与共建单位共同开发教材,对合作成果加以提炼与总结,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同时,提高校企社会声誉。组织行业、企业一线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调研,进行专业发展状况调查,利用学校的智力资源,共同进行课题研究,解决校企合作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实现校园合作的双赢局面。
(三)丰富实践教学环境,完善校企合作教育机制
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校内仿真实训室和校外实践基地,通过见习、实习、顶岗实习实训等环节,满足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需要。在原有的以城市为主,农村为辅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基础上,根据我省在“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中对学前教育发展规划的精神要求,积极开拓农村学前实践基地,形成市、县、乡村三级平衡的、多样性的专业实践环境。
在科学稳定的实践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加大校、园深度合作力度,把已成熟合作模式进行推广。加大课程置换力度,在原有课程置换、委托培养、毕业设计(校、园)同步指导等合作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实训的针对性和情境性,有效提高实训效果。对校、园合作教育项目,采用双向指导,双方评价学生能力的考核制度。学前教育专业只有与用人单位密切合作,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才能发挥各自优势, 促进校园深度合作,增强办学活力。
参考文献
[1]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
顾佩华(2008)[1]认为,高校人才培养要以工程设计为主要导向,坚持以培养个人能力、团队能力和系统调控能力为核心目标的工程教育理念。张丽立(1998)[2]提出了“企业与高校全面合作”的概念模式、运行过程图示模型,并进行了实例研究。谢开勇(2002)[3]对产学研关系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产学研运行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型产学研运行机制,包括完善高校科技园、建立产学研产业公司、强化产学研合作链等。胡春蕾(2013)[4]认为,通过对高校所处生态环境的再审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生态位的再界定和高校人才培养战略的再选择,使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在复杂多变的生态环境中准确找到自身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选择并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规划。总体来说,在目前的高校人才培养研究中,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个性问题研究多,系统化研究少。本文将探索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因素,建立高校人才培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高校人才培养的内部运行机制,并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建议。
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外部因素
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会受到外界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与之发生联系。例如,高校的发展要受到政府机构的指导,高校的运行离不开政府和有关组织、个人的资金投入;高校为企业和事业单位提供人才,随着市场的变化和技术的变化,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会受到企事业人力资源需求种类和数量变化的直接影响。1.政府。政府作为高校办学的主体,对高校发展起着宏观指导和监督作用,政府对高校教育拨款的多少也会影响高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2.企业(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是高校人才最终的输送地,随着经济、社会、技术环境的变化,企事业在不同时期对人才有着不同的要求,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高校的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
(二)内部因素
1.学生。学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直接对象,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结构、探索能力、创新意识等对人才培养的结果有着重要影响。2.教育资源。高校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关键作用,如师资力量、教育基础设施、教育经费等。3.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由人才培养的目标及手段所决定的,高校的学科建设不仅要反映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专业要求,还要考虑社会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综合素质。4.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特点和授课对象特点,采用互动式教学、小组讨论或做中学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活动。5.管理体制。传统集中体制下的高校在办学思路、管理体制、教学理念上变化较少,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无法培养出适应新环境、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三、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系统动力学是通过分析和研究系统、反馈系统,对问题加以认识和解决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系统动力学仿真建模是一种以系统动力学为基础理论,综合运用系统学思维和方法,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建模的方法,主要应用于现实环境中客观系统问题的建模仿真[5]。
(一)系统边界
高校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内部和外部变量的制约。建模的第一步需要初步划定系统的边界,确定系统的各种变量,包括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系统输入变量,并根据这些变量确定系统行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活动是多边活动,包括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的积极学习、学校的有效管理以及丰富的教学资源、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的人才需求导向等多个方面。
(二)因果分析
1.绘制因果关系图。因果分析是通过分析系统中变量的因果关系,使用图形的方式显示系统的一种方法。因果关系图通常应用于模型构建的分析阶段,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的系统界限和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我们绘出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因果关系图(图1)。图中的因果链方向表明其影响作用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链条箭头指向的变量随箭头源变量同时增加、同时减少的为正反馈,反之则为负反馈。在因果关系图中,主要存在九种回路。回路R1:正反馈回路。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校声誉增加,学生入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回路R2:负反馈回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校声誉增加,企业人才需求增加,学生学习能力减弱,人才培养质量降低。回路R3:负反馈回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校声誉增加,政府教育投入增加,学校规模扩大,高校管理效率降低,学科建设改进减少,人才培养质量降低。回路R4:负反馈回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校声誉增加,政府教育投入增加,学校规模扩大,高校管理效率降低,教师教学能力改善减少,教学方法改进减少,人才培养质量降低。回路R5:负反馈回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校声誉增加,政府教育投入增加,学校规模扩大,高校管理效率降低,教师教学能力改善减少,学科建设改进减少,人才培养质量降低。回路R6:正反馈回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校声誉增加,政府教育投入增加,教学资源增加,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方法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回路R7:正反馈回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校声誉增加,政府教育投入增加,教学资源增加,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学科建设改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回路R8:正反馈回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校声誉增加,高校引进高素质教师增加,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方法改善,学生学习能力增强。回路R9:正反馈回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校声誉增加,高校引进高素质教师增加,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学科建设改进,学生学习能力增强。
2.因果分析。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决策变量有两个,即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其余变量为辅助变量和控制变量。主要方程如下:学生学习能力(t)=f1(学习教学资源,学科建设,学生入学质量,教师主动性,企业人才需求)教师教学能力(t)=f2(高校管理效率,学校教学资源,高素质人才引进)学科建设(t)=f3(高校管理效率,教师教学能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t)=f4(学科建设,学生学习能力,教学方法)从因果分析链路和系统方程中可以看出,企业人才需求和高校管理体系两个变量的增长带来负反馈,共涉及R2、R3、R4、R5这四条回路。图2中,当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时,学校的声誉提升,会有更多的学生报考该校,学校通过择优录取学生,学生的入学质量提高,这会使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提高,最终毕业质量也会得到提高,这是一个正反馈回路。同时,图中也存在一个负反馈,即随着高校声誉的提升,更多的企业认可该校的培养水平,学生的就业水平提高,这也会使一些学生产生惰性,认为进了声誉好的学校,不需付出太多努力就会找到好工作,从而影响其学习能力的提高,最终造成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在关注正反馈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正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负反馈对系统带来的负作用,负反馈的发展会抑制正反馈的发展。因此,需要制定新的决策来消除这一不利因素,这个新决策就是设计新举措,构建促进学生学习机制,如制定奖励学习的政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等。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减少学生的懒惰行为,从而确保学生学习能力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涉及高校管理效率的负链路如图3所示。图中,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会提升高校的声誉,声誉的提高又会为学校带来更多的教育投入;高校利用教育投入扩大办学规模,完善教学硬件设施,引进高素质人才,而规模扩大带来的是管理的复杂性,原有的管理有效性会随着规模的扩大逐步降低,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影响学科建设和教师管理,最终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降低。从图3中可以看出,负链路的出现是规模扩大带来的,高校近些年的规模扩张确实影响了管理效率。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引入新的措施和手段来降低负影响。新的措施就是构建长期的管理监督和评价机制,通过定期的监督和评价,确定学校存在的管理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引入高校管理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可以及时发现规模扩大所导致的效率低下问题,并采取适当措施及时解决问题,提高管理效率,最终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决策措施
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重点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使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当高校的声誉和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也就达到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上限,此时高校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学校管理机制的优化以及促进学生学习机制的实施方面,这些措施应当在人才培养质量达到上限以前着手实施。
四、结束语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7-0005-02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规模日益扩大,对相关的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紧紧抓住市场经济的需求,根据社会需求来设置专业,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型人才。高职院校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职业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国家为了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认为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应当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应当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快速稳健推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发展适合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的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创新的重要研究课题。
2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交替是指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为学校的理论学习和企业的实践两个部分。工学交替是一种新型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校企合作关系的理论基础学习与实践工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尤其利于工科、服务业等对职业技能要求高的技术型人才培养。这种培养模式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充分利用学校的理论基础教学强和企业的管理经验丰富等优势,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使得学生将在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互相促进,有利于学生提高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成为优秀的技术型人才。在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下,学校主要负责教授理论知识、提升道德水平和个人素质,企业负责学生的实践工作。
高职院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的优势包括:
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得学生毕业时能获得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校企合作基础上的,学校和企业之间实现互补和互惠互利,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成绩是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的,因此利于企业从学生中选拔优秀的学生作为正式员工,减少培养时间,节约招聘成本,但是这种选择是双向的;3)学生在企业里实践时,需要遵守企业的管理制度,使得学生清楚学校的培养目标、学习目标和职业发展方向;4)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学校会考查学生的实践情况,做出适合的考核与评价;5)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学生会获得一定量的报酬,可以缓解家庭较为贫困的学生的生活问题,同时利于吸引学生进入高职院校。
3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的现状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但是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现状来看,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学校知名度不够,硬件设施较差 部分高职院校的实力不强,特色不明显,知名度不够,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脱节,难以吸引优秀的生源。由于学校的资金不充裕,在实训基地建设上投入较少,购买的设备不足。这导致企业不愿意深入合作,只愿意在就业方面合作,使得工学交替培养不能落到实处。
企业的参与意愿不足,校企合作较为肤浅 多数企业认为人才培养是学校的责任,而不是企业的责任,在学生进入企业实践时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生产效率。同时,企业发展压力较大,会导致企业只注重当前成熟的技术,而不注重技术的开发和人才的培养。因此,企业也不派员工到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先进的技术。
企业参与意愿不足导致校企合作较为肤浅。当前,接收学生实践的企业较少,大部分企业只愿意为学生提供参观机会和做辅助工作,而不是顶岗实习。
政府引导不够 国家制定了鼓励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但是各地落实的力度不够。同时,国家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证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没有对学校、企业、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的监督和约束。企业在引入学生实践时,会承受由于学生劳动素质不够而导致的次品率上升等因素带来的生产成本上升。此外,国家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并未真正落地,其应有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课程设置不科学 学校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而且,多数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是本科院校的浓缩版,并未体现高职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课程目标的设定上存在与高职院校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的表现。此外,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不可避免地出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脱节,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实习基地实践等之间的脱节,不利于培养社会所需的实用型人才。
“双师型”教师不足 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中,“双师型”教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但是从多数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构成现状来看,普遍存在:学校教师理论基础知识丰富,但是缺少实际的工作经验;从企业聘任的兼职教师实际工作经验丰富,但是理论基础知识欠缺。因此,迫切需要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
4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的改进措施
政府加强引导,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出台鼓励措施 当前,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如何受到监督和保护,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家可以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各参与方,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出台对参与校企合作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这样能有效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国家可以购买部分大型设备,逐渐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最后,政府部门出资设立一个校企合作平台。
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扎实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基础 高职院校面对现阶段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状况,首当其冲应根据自身要求、自身条件向国家申请相应的补贴或奖励,获得的资金用于购置适合学校的设备。在此基础上,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扎实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基础。具体应从如下两方面入手。
一是积极调研企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信息。学校根据调研结果来设置专业并招收优秀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企业需求、岗位要求的实用型人才。
二是加强校企合作,让企业从幕后走到台前。校企双方应当合作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措施来保证工学交替的正常实施,共同开发符合行业需求的课程,共建满足高职院校实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实习基地,推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地。
课程教学体系设置 学校应当与企业合作,科学设置理论基础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其中,理论教学课程应当以企业需求为中心来设置,将企业中所需要的技能分解成若干环节,每个环节都是理论基础知识教学的内容。而实践教学应当注意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在学校,学校可以承担较为基础的、简单的实践工作,而较为复杂的、系统的教学就需要企业来完成。根据这一思路,高职院校可将项目式教学法和模块式教学法引入课程教学之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新媒体以及网络平台等开展具体的教学,并立足于实用型人才培养从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职业技能以及自身素养等多个层面来对课程教学的效果进行考核。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实行工学交替的高职院校的教师通常要么擅长理论知识,要么擅长实践。因此,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对完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教师深刻理解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涵。学校可以将教师派到企业学习,深刻理解相应的工作环境、流程、管理和所需的技能。企业可以派技术强的员工如高级工程师到学校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对于企业派出的这批员工,学校可以择优聘用为兼职教师,充实教师队伍。
5 结语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目前一种新颖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中应用较为广泛。高职院校在探索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道路上,由于自身条件、政府支持和引导力度以及与企业的合作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势必会遭遇一定的困难。高职院校只有突破这些现实困境,才能实现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的落地,才能培养更多符合行业需求、岗位需求的实用型人才。结合现阶段高职院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状况,提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的改进措施,希望对促进基于工学交替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黄诗义.高职院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49-153.
[2]兰小云.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3]胡应占.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工学交替人才培养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40):237-238.
本文选取北京工商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印刷学院、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农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等20所北京市地方本科院校,按照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措施、发展结果的逻辑路线,对其特色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发展目标都是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经过建设都成为了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
一 北京市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发展路径的个体分析
按照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措施、发展结果的逻辑路线,我们对20所北京市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路径进行分析。
北京工商大学。办学的理念是理论与实践相融,知识与能力并重,人品与才干相长。发展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高水平、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提高教学水平;二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加强学科及专业建设;四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五是加强国内外合作交流。建设的结果学校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优化学科专业体系;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北京服装学院。办学的理念是求是创新,学以致用。发展的目标是建设为首都服装业人才培养中心、服装科技研发中心、服饰文化传播中心。采取的措施一是建立跨学科的课程体系;二是多样化、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三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建设的结果:学校发挥学科优势,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北京印刷学院。办学的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实为要,民主办学。发展的目标是建设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传媒类教学研究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构建学科体系;二是培养印刷出版专门人才;三是注重工科与文科结合;四是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建设的结果:学校创新育人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特色办学结硕果;社会认同度不断提升。
北京物资学院。办学的理念是面向人才市场办学、通过市场谋求发展。发展的目标是建设首都乃至全国的高素质物流人才培养基地、物流理论研究中心、物流政策与决策咨询中心和首都物流技术应用研究中心;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二是培养专业素质过硬专门人才;三是强化实践教学;四是加强国内外合作交流。建设的结果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完善就业体系;双证培养模式;学生就业率高。
北京农学院。办学的理念是以农为本,唯实求新。发展的目标是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多科融合的都市型现代农林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二是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三是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四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
中国戏曲学院。办学的理念是育人为本,特色立足,质量立校。发展的目标是建设成为民族特色鲜明、国内水准一流、国际影响广泛的戏曲艺术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以“规范严谨、中正浑厚”为人才素质特征的学院风格。建设的结果:学校形成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以人才素质特征为核心的学院风格。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办学的理念是立足北京,依托行业,服务首都,面向全国。发展的目标是培养创新型高级应用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打造北京市属高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二是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三是坚持特色发展;四是科研兴校;五是秉承校企协同、产学研合作的实践育人传统。建设的结果:学校已建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相结合,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工程实践特色的普通高等学校。
北京联合大学。办学的理念是办学为民,应用为本。发展的目标是为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一线应用性人才,发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二是开展实践教学;三是开放式办学,国内外合作交流;四是产学研合作;五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建设的结果:学校初步形成了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应用性特色初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为国家培养的毕业生达到90%以上在北京地区就业,学校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日益活跃,形成了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特色突出的人才培养体系。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办学的理念是明德,勤学,求是,竞先。发展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外语优势突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层次国际性应用型人才;建设以外语和旅游等学科为优势,多科性、开放式、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逐步形成“学用结合,注重实践”的育人模式;二是鼓励学生广泛开展课外实习、实践活动;三是加强教学科研的交流与合作;四是师资队伍建设;五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开拓国际教育市场,教学规模和质量都位居全国前列,已经成为培养国家外语外事、对外经贸、旅游管理高水平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
首都医科大学。办学的理念是以学科实力为基础,培养精英型高端人才和各级各类应用人才。发展的目标是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医科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促进科研发展;三是加强学科及特色专业建设;四是进行自主创新;五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术型、应用型医科人才。
首都师范大学。办学的理念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有为、追求特色。发展的目标是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师范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促进科研发展;三是加强学科及特色专业建设;四是加强实践教学;五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教学体系,为北京市基础教育输送合格师资和培养其他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的重要基地。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办学的理念是立足北京,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市化。发展的目标是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建筑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促进产学研结合;三是提高教学质量;四是加强学科及特色专业建设;五是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六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已成为以工为主,特色鲜明的多科性高校。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办学的理念是育人为本。发展的目标是努力建成国内培养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建设国内知名、特色突出的教学研究型院校。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三是促进科研建设;四是提高教学质量;五是加强学科及特色专业建设;六是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七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已成为具备多形式、多专业、多规格办学能力,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高等院校。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办学的理念是政治建校、从严治校。发展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建设国际一流警察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三是教学科研相结合;四是教书育人相结合;五是加强学科建设;六是理论实践相结合;七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已为全国政法机关培养专门人才,成为公安系统学科专业最为齐全、办学规模最大、教育层次最为完备的高等学府。
国际关系学院。办学的理念是知时、知势、至诚、至真。发展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社会竞争力的国际化复合人才,办成具有特色和一流水平的涉外多学科教学研究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提高教学、科研质量;三是重视培养综合专业素质;四是加强学科建设;五是理论实践相结合;六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已为国家政法机关、外事部门及教育科研等单位培养了大批品学兼优的人才,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以外语、国际问题为教学科研重点的多科性大学。
中央戏剧学院。办学的理念是坚持现实主义美学原则,继承中华民族美学传统,博采众长,厚基础、重实践。发展的目标是培养戏剧影视艺术精英人才,建成以戏剧艺术教育为主体、特色鲜明、国际一流的艺术院校。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提高教学质量;三是管理机制创新;四是加强学科建设;五是提升办学实力及办学质量;六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是从事戏剧影视艺术训练和实践的重要基地,是中国戏剧艺术教育的最高学府。
北京电影学院。办学的理念是正方向、厚基础、重电影、强技能。发展的目标是培养有所敬畏、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优秀电影工作者,建成世界一流的电影学院。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人才培养精英化;三是实践教学规范化;四是加强学科建设;五是开展协同创新;六是研创提升与产学研一体化;七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建立了完整、科学的电影学学科体系,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电影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培养国内优秀电影人才的摇篮,是中国唯一、亚洲最大、世界知名的电影专业院校。
中央美术学院。办学的理念是兼容并蓄,广揽人才,崇尚学术。发展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民族文化传统修养和国际视野的艺术人才,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综合性美术学院。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培养高层次人才;三是建构特色美术教育体系;四是加强学科建设;五是促进科研建设;六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引导中国美术教育的进程,成为中国美术院校的代表。
北京舞蹈学院。办学的理念是以特色建一流、以质量求生存、以和谐促发展。发展的目标是建成世界一流的舞蹈高等学府。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及教学质量;三是加强学科建设;四是促进科研建设;五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形成较为完善的舞蹈教育体系,引领着中国舞蹈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培养精英舞蹈人才的摇篮,是中国舞蹈教育的最高学府,也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专业设置最为齐全的舞蹈知名院校。
北京协和医学院。办学的理念是小规模招生、高层次培养、高质量输出。发展的目标是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以精英教育为特色的研究型医学院校。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高进优教严出,医学精英教育;三是加强学科建设;四是注重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五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六是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创新模式;七是开展高水平学术研究。建设的结果: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医科专门人才,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
二 二十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发展路径的整体分析
2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过程中,其特色发展路径和采取的主要措施图示如下:
三 二十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形成特色采取的主要措施
在对2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发展路径的个体和整体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每所学校发展的目标都是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经过建设后形成的结果都是成为了专门人才培养的基地;但是,由于学校类别不同、社会需求不同等,其建设措施也不同。
例如,在建设过程中,16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开展国际合作交流;15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加强学科及专业建设;13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师资队伍建设;13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加强实践教学;1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促进科研发展;1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7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提高教学质量;5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产学研合作;4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可见,2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在形成办学特色过程中,“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加强学科及专业建设、建设师资队伍、重视实践教学、促进科研发展、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产学研合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等措施是其采取的主要措施。
四 二十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路径
由上,2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在形成特色发展路径过程中,每所学校发展的目标都是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经过建设后形成的结果都成为了专门人才培养的基地;但是,由于学校类别不同、社会需求不同等,其建设措施也不同,即“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加强学科及专业建设、建设师资队伍、重视实践教学、促进科研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产学研合作”等措施是2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在形成办学特色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综上,我们把按照理念目标措施结果的地方本科高校特色发展路线称之为北京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中国高等
教育启思录―百所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理念与特色研究
[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潘懋元等.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
[J].教育研究,2009(2).
[3]教育科学研究编辑部.追求特色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
2005(1).
[4]李志平,张阿樱,李雪.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发展路径研
究[J].教育探索,2013(5).
[5]李志平,张阿樱,李雪.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发展路径
研究[J].学术交流,2013(6).
[6]李志平,孙莹,李雪.基于P-R方法的大学特色发展范
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5).
[7]李志平,张阿樱,李雪.北京211院校特色发展路径研
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5).
[8]果笑非,李志平.中国外国语大学特色发展范式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2).
[9]张阿樱,李志平.地方本科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范
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