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学校人才培养措施范文

学校人才培养措施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09 11:09:0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学校人才培养措施,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学校人才培养措施

篇1

【关键词】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

高职教育评估是对高等职业学校功开展各项工作的分析与认识。在特定教育内容的开展下,对产生的信息收集、整理、判断、反馈,学校针对这些信息做出工作上的调整,能够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开展这种评估,能够使高等职业学校在评估基础上对自身工作有一个全面认识,客观的认识到自身人才培养工作的优势与劣势,进而推动高等职业院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竞争力。

1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存在的问题

1.1评估证据搜集与测量方法使用不到位

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上,评估证据搜集在我国应用的不是很普遍,但是发达国家使用的较多。例如,英国采取的是角色评估,以实际测量或者模拟的方式进行角色评估,评估人员通常使用模拟日常工作的方式对实际工作进行系统评估。评估过程中能够做到严格监管、进而保证了评估的真实、可靠。但是,在我国人才培养评估都是以书面方式将资料、数据表述出来,与上述国家相比缺少实践性,很少有高职院校采取现场作业的方式对相关数据进行评估。并且,在实际评估中,被评估者以问卷调查方式接受评估居多,在完成问卷调查式的评估以后,专家就可以到现场对被评估者的各方面能力进行测评,搜集评估证据方式被忽视,使用的次数非常有限。

1.2能力评估不足

国内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在评估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较为重视,尤其是对技能的掌握程度较为注重,却将学生学习方面的技能忽视了,缺少对学生探索能力、独立学习能力等的评估,致使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没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2]。此外,国内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察往往是以书面形式体现出来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评估没有真正体现出来,不能达到全面性的考察目标,大部分学生道德素养不高,集体荣誉感较差,且心理素质差,致使团队合作能力大大降低。

2提高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措施

2.1健全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体制与机制

鉴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晚,评估制度还有很多不健全的地方,评估的内容也不是非常丰富。为此,要想使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评估体系更为健全,就要不断借鉴国外的相关经营与成果,从而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得以提高。

2.1.1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将政府下设的各级行政主管部门与市场的关系作为重点,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同时,教育部门也是政府的一个重要下设部门,不断强化其服务意识,使部门职能由“行政型”转变为“服务型”。教育部门要利用自身服务资源,将教育指标设计作为市场导向,建立起理论与现实相互联系的体系,不断对体系进行完善,借助相关理论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3]。

2.2.2将被考核者作为中心

在澳大利亚,职业资格的考评能够是在考评者与被考者共同作用下完成的,考评者还能够为被考者提供一些考核资料,帮助其收集更多有利于考核的知识。被考者能够以一名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考评中,被考核者能够更为深入的认清自己的能力,提高了被考核者的积极性。我国的职业资格认证也要采取这种方式,首先对被考核者的自身素质进行评定,再针对考核者的能力开展相应的培训,完成考核以后,将最新的职业能力标准证书发放给被考核者[4]。实际考核中,考评的方法要灵活,时间也要灵活,不能对考评时间进行限制,确保考评能够更为深入、具体。

2.2.3构建起先前学习能力的认可制度

在我国有一些专业性强的行业,比如,建造师必须要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才能有资格从事本行业。只有先完成上一级的考评,并取得合格以后,才能进入下一级的考核,这同时也是对先前学习效果的一种考核。但是,大部分考核都普遍存在先前学习能力认可低的现象,不同的行业对先前工作能力的认可度也是存在差异的,过于注重考核的结果,不注重学习的过程。为此,要想使高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工作机制得以健全,就要对先前的学习能力进行强化。

2.2逐步完善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体系

2.2.1评估机制要将教育过程作为重点,逐渐过渡到教育结果评估

可以将毕业生签约率、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工作稳定率、薪酬水平、用人单位满意度等指标综合起来进行考评。将现有的评价机制过渡为社会评价上,不断接受来自社会实践的检验与考评。

2.2.2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

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评过程中,要体现出教育出口这一内容,这不仅是教育部门关注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要重点提高的内容[5]。高职学校不仅要注重职业技能,更要将用人市场的选择融入到考评中,作为一个考评的指标,并且,学生就业的自主选择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为了与市场相适应,就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结语

本文主要对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中,人才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高职院校塑造自身形象、提高行业竞争力的关键,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则是对人才的个人素养、职业能力等进行的一次最为标准、最为严格的考评工作,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高效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此,针对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存在的问题,要充分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成果,从制度上、体系上以及人才自身积极性上进行加强,推动高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蔡蕾.现代职教体系中高职衔接关键点之一——对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融通的思考[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5(2):15-18.

[2]徐芳.中职学校品德评价体系的建构研究——以石河子大学护士学校为例[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2.

[3]邹联克.开展示范职业学校评估引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对贵州省示范中职学校评估工作的思考[J].贵州教育,2015(5):10-15.

[4]蔡慧孟.地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及激励机制创新研究——对TZVTC的个案分析[D].南京:东南大学,2011.

篇2

【关键词】高职高专 ; 校企合作 ; 订单培养 ; 资源共享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201202455)立项课题,“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年报研究与实践”成果论文。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017-01

《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我校《2012年教育质量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育人的力度”。

一、目标方案、共知共融

高职教育的发展体现出了开放性与职业性的特点,坚持以就业为中心,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发展思路,为有效实现学生与岗位“零对接”,使培养的学生符合当前及未来社会幼师职业发展需要,我们与用人单位共同商讨培养目标,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是“立足本地区,面向全国,思想品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职业技能突出,综合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互惠共赢、订单培养

(一)互惠共赢是基础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提出“ 校企合作, 双赢发展”校企合作只有合作各方都能获利 ,合作才能深入。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选择合作单位,主要看幼儿园是否优秀,能否高效满足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幼儿园与学校的联合也希望通过校企合作, 获得人力资源储备、 学校文化资源高层次的指导等。只有各方的条件与需求都相适应, 才能顺利实现校企合作,并能纵深发展。

(二)实施订单式培养

为有效实现学生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上手”,使学生能够与岗位实现“零对接”,我校学前教育专业能够与多家用人单位实施签订协议合作育人的“ 订单式培养”。我们除了培养学生基础性、综合性的知识和综合能力素质以外,还根据合作幼儿园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特定的实践技能培训,使人才培养更具有岗位针对性,等学生毕业后就可以直接上岗工作。校企双方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

三、专业建设、资源共享

校企深度合作,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保证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一)送教入企、引企入校

以“教精学实,够用、适用、能用、会用”教学原则为依据,实施送教入企、引企入校的“四进课堂”活动,即把幼儿园教材带进课堂,加强实践环节训练;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进入幼儿园课堂,进行听课、指导、调研;幼儿园教师进高校课堂,即通过实习实训联谊活动进行了交流,聘请幼儿园教师进行指导或专题讲座;学生进入幼儿园课堂方面,我们通过观看优质课录像、见习实习、实训课程入园等形式的 “四进”课堂活动,使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之后就立即能转变角色投入工作,实现学生能力与幼儿园需求的零对接。

(二)课程共建,增强学生职业能力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课程建设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为主线,做到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就业服务,课程建设与改革为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服务。

1.合作开发课程

聘请行业企业领导、幼教专家给学生授课。根据企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任务驱动、现场指导等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于一体,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

2.共建精品课程

扎实推进校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把行业专家、幼教精英纳入精品课程建设中来,把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与幼教实践更好融合,通过精品课程共建活动,促进校企深度合作的内涵发展,实现校企合作互惠双赢。

3.协议置换课程

对“订单式培养“的学生,以灵活课程置换的形式进行校企深度合作,如用人单位对“订单班学生”进行企业所需课程讲授并按课时折合学分,再如学生到订单培养实践单位接受企业文化与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也可以按课时折合学分,学生对职业规划的课程学习效果好,这样课程置换的形式深受学校、用人单位、学生、学生家长的欢迎,实现了互惠多赢的效果。

4.加大实践课程比例,注重职业能力培养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就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为此我们加大课程实践教学比例,实践课程设置占整体课时的半数以上,并且认真编写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践指导书,按教学计划上好实践课。

5.校企合作共同促进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转化

与共建单位共同开发教材,对合作成果加以提炼与总结,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同时,提高校企社会声誉。组织行业、企业一线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调研,进行专业发展状况调查,利用学校的智力资源,共同进行课题研究,解决校企合作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实现校园合作的双赢局面。

(三)丰富实践教学环境,完善校企合作教育机制

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校内仿真实训室和校外实践基地,通过见习、实习、顶岗实习实训等环节,满足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需要。在原有的以城市为主,农村为辅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基础上,根据我省在“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中对学前教育发展规划的精神要求,积极开拓农村学前实践基地,形成市、县、乡村三级平衡的、多样性的专业实践环境。

在科学稳定的实践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加大校、园深度合作力度,把已成熟合作模式进行推广。加大课程置换力度,在原有课程置换、委托培养、毕业设计(校、园)同步指导等合作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实训的针对性和情境性,有效提高实训效果。对校、园合作教育项目,采用双向指导,双方评价学生能力的考核制度。学前教育专业只有与用人单位密切合作,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才能发挥各自优势, 促进校园深度合作,增强办学活力。

参考文献

[1]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

篇3

顾佩华(2008)[1]认为,高校人才培养要以工程设计为主要导向,坚持以培养个人能力、团队能力和系统调控能力为核心目标的工程教育理念。张丽立(1998)[2]提出了“企业与高校全面合作”的概念模式、运行过程图示模型,并进行了实例研究。谢开勇(2002)[3]对产学研关系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产学研运行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型产学研运行机制,包括完善高校科技园、建立产学研产业公司、强化产学研合作链等。胡春蕾(2013)[4]认为,通过对高校所处生态环境的再审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生态位的再界定和高校人才培养战略的再选择,使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在复杂多变的生态环境中准确找到自身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选择并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规划。总体来说,在目前的高校人才培养研究中,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个性问题研究多,系统化研究少。本文将探索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因素,建立高校人才培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高校人才培养的内部运行机制,并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建议。

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外部因素

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会受到外界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与之发生联系。例如,高校的发展要受到政府机构的指导,高校的运行离不开政府和有关组织、个人的资金投入;高校为企业和事业单位提供人才,随着市场的变化和技术的变化,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会受到企事业人力资源需求种类和数量变化的直接影响。1.政府。政府作为高校办学的主体,对高校发展起着宏观指导和监督作用,政府对高校教育拨款的多少也会影响高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2.企业(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是高校人才最终的输送地,随着经济、社会、技术环境的变化,企事业在不同时期对人才有着不同的要求,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高校的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

(二)内部因素

1.学生。学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直接对象,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结构、探索能力、创新意识等对人才培养的结果有着重要影响。2.教育资源。高校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关键作用,如师资力量、教育基础设施、教育经费等。3.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由人才培养的目标及手段所决定的,高校的学科建设不仅要反映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专业要求,还要考虑社会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综合素质。4.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特点和授课对象特点,采用互动式教学、小组讨论或做中学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活动。5.管理体制。传统集中体制下的高校在办学思路、管理体制、教学理念上变化较少,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无法培养出适应新环境、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三、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系统动力学是通过分析和研究系统、反馈系统,对问题加以认识和解决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系统动力学仿真建模是一种以系统动力学为基础理论,综合运用系统学思维和方法,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建模的方法,主要应用于现实环境中客观系统问题的建模仿真[5]。

(一)系统边界

高校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内部和外部变量的制约。建模的第一步需要初步划定系统的边界,确定系统的各种变量,包括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系统输入变量,并根据这些变量确定系统行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活动是多边活动,包括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的积极学习、学校的有效管理以及丰富的教学资源、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的人才需求导向等多个方面。

(二)因果分析

1.绘制因果关系图。因果分析是通过分析系统中变量的因果关系,使用图形的方式显示系统的一种方法。因果关系图通常应用于模型构建的分析阶段,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的系统界限和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我们绘出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因果关系图(图1)。图中的因果链方向表明其影响作用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链条箭头指向的变量随箭头源变量同时增加、同时减少的为正反馈,反之则为负反馈。在因果关系图中,主要存在九种回路。回路R1:正反馈回路。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校声誉增加,学生入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回路R2:负反馈回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校声誉增加,企业人才需求增加,学生学习能力减弱,人才培养质量降低。回路R3:负反馈回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校声誉增加,政府教育投入增加,学校规模扩大,高校管理效率降低,学科建设改进减少,人才培养质量降低。回路R4:负反馈回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校声誉增加,政府教育投入增加,学校规模扩大,高校管理效率降低,教师教学能力改善减少,教学方法改进减少,人才培养质量降低。回路R5:负反馈回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校声誉增加,政府教育投入增加,学校规模扩大,高校管理效率降低,教师教学能力改善减少,学科建设改进减少,人才培养质量降低。回路R6:正反馈回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校声誉增加,政府教育投入增加,教学资源增加,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方法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回路R7:正反馈回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校声誉增加,政府教育投入增加,教学资源增加,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学科建设改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回路R8:正反馈回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校声誉增加,高校引进高素质教师增加,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方法改善,学生学习能力增强。回路R9:正反馈回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校声誉增加,高校引进高素质教师增加,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学科建设改进,学生学习能力增强。

2.因果分析。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决策变量有两个,即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其余变量为辅助变量和控制变量。主要方程如下:学生学习能力(t)=f1(学习教学资源,学科建设,学生入学质量,教师主动性,企业人才需求)教师教学能力(t)=f2(高校管理效率,学校教学资源,高素质人才引进)学科建设(t)=f3(高校管理效率,教师教学能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t)=f4(学科建设,学生学习能力,教学方法)从因果分析链路和系统方程中可以看出,企业人才需求和高校管理体系两个变量的增长带来负反馈,共涉及R2、R3、R4、R5这四条回路。图2中,当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时,学校的声誉提升,会有更多的学生报考该校,学校通过择优录取学生,学生的入学质量提高,这会使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提高,最终毕业质量也会得到提高,这是一个正反馈回路。同时,图中也存在一个负反馈,即随着高校声誉的提升,更多的企业认可该校的培养水平,学生的就业水平提高,这也会使一些学生产生惰性,认为进了声誉好的学校,不需付出太多努力就会找到好工作,从而影响其学习能力的提高,最终造成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在关注正反馈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正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负反馈对系统带来的负作用,负反馈的发展会抑制正反馈的发展。因此,需要制定新的决策来消除这一不利因素,这个新决策就是设计新举措,构建促进学生学习机制,如制定奖励学习的政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等。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减少学生的懒惰行为,从而确保学生学习能力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涉及高校管理效率的负链路如图3所示。图中,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会提升高校的声誉,声誉的提高又会为学校带来更多的教育投入;高校利用教育投入扩大办学规模,完善教学硬件设施,引进高素质人才,而规模扩大带来的是管理的复杂性,原有的管理有效性会随着规模的扩大逐步降低,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影响学科建设和教师管理,最终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降低。从图3中可以看出,负链路的出现是规模扩大带来的,高校近些年的规模扩张确实影响了管理效率。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引入新的措施和手段来降低负影响。新的措施就是构建长期的管理监督和评价机制,通过定期的监督和评价,确定学校存在的管理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引入高校管理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可以及时发现规模扩大所导致的效率低下问题,并采取适当措施及时解决问题,提高管理效率,最终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决策措施

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重点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使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当高校的声誉和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也就达到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上限,此时高校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学校管理机制的优化以及促进学生学习机制的实施方面,这些措施应当在人才培养质量达到上限以前着手实施。

四、结束语

篇4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7-0005-02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规模日益扩大,对相关的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紧紧抓住市场经济的需求,根据社会需求来设置专业,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型人才。高职院校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职业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国家为了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认为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应当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应当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快速稳健推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发展适合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的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创新的重要研究课题。

2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交替是指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为学校的理论学习和企业的实践两个部分。工学交替是一种新型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校企合作关系的理论基础学习与实践工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尤其利于工科、服务业等对职业技能要求高的技术型人才培养。这种培养模式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充分利用学校的理论基础教学强和企业的管理经验丰富等优势,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使得学生将在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互相促进,有利于学生提高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成为优秀的技术型人才。在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下,学校主要负责教授理论知识、提升道德水平和个人素质,企业负责学生的实践工作。

高职院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的优势包括:

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得学生毕业时能获得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校企合作基础上的,学校和企业之间实现互补和互惠互利,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成绩是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的,因此利于企业从学生中选拔优秀的学生作为正式员工,减少培养时间,节约招聘成本,但是这种选择是双向的;3)学生在企业里实践时,需要遵守企业的管理制度,使得学生清楚学校的培养目标、学习目标和职业发展方向;4)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学校会考查学生的实践情况,做出适合的考核与评价;5)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学生会获得一定量的报酬,可以缓解家庭较为贫困的学生的生活问题,同时利于吸引学生进入高职院校。

3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的现状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但是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现状来看,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学校知名度不够,硬件设施较差 部分高职院校的实力不强,特色不明显,知名度不够,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脱节,难以吸引优秀的生源。由于学校的资金不充裕,在实训基地建设上投入较少,购买的设备不足。这导致企业不愿意深入合作,只愿意在就业方面合作,使得工学交替培养不能落到实处。

企业的参与意愿不足,校企合作较为肤浅 多数企业认为人才培养是学校的责任,而不是企业的责任,在学生进入企业实践时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生产效率。同时,企业发展压力较大,会导致企业只注重当前成熟的技术,而不注重技术的开发和人才的培养。因此,企业也不派员工到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先进的技术。

企业参与意愿不足导致校企合作较为肤浅。当前,接收学生实践的企业较少,大部分企业只愿意为学生提供参观机会和做辅助工作,而不是顶岗实习。

政府引导不够 国家制定了鼓励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但是各地落实的力度不够。同时,国家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证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没有对学校、企业、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的监督和约束。企业在引入学生实践时,会承受由于学生劳动素质不够而导致的次品率上升等因素带来的生产成本上升。此外,国家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并未真正落地,其应有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课程设置不科学 学校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而且,多数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是本科院校的浓缩版,并未体现高职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课程目标的设定上存在与高职院校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的表现。此外,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不可避免地出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脱节,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实习基地实践等之间的脱节,不利于培养社会所需的实用型人才。

“双师型”教师不足 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中,“双师型”教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但是从多数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构成现状来看,普遍存在:学校教师理论基础知识丰富,但是缺少实际的工作经验;从企业聘任的兼职教师实际工作经验丰富,但是理论基础知识欠缺。因此,迫切需要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

4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的改进措施

政府加强引导,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出台鼓励措施 当前,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如何受到监督和保护,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家可以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各参与方,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出台对参与校企合作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这样能有效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国家可以购买部分大型设备,逐渐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最后,政府部门出资设立一个校企合作平台。

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扎实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基础 高职院校面对现阶段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状况,首当其冲应根据自身要求、自身条件向国家申请相应的补贴或奖励,获得的资金用于购置适合学校的设备。在此基础上,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扎实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基础。具体应从如下两方面入手。

一是积极调研企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信息。学校根据调研结果来设置专业并招收优秀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企业需求、岗位要求的实用型人才。

二是加强校企合作,让企业从幕后走到台前。校企双方应当合作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措施来保证工学交替的正常实施,共同开发符合行业需求的课程,共建满足高职院校实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实习基地,推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地。

课程教学体系设置 学校应当与企业合作,科学设置理论基础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其中,理论教学课程应当以企业需求为中心来设置,将企业中所需要的技能分解成若干环节,每个环节都是理论基础知识教学的内容。而实践教学应当注意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在学校,学校可以承担较为基础的、简单的实践工作,而较为复杂的、系统的教学就需要企业来完成。根据这一思路,高职院校可将项目式教学法和模块式教学法引入课程教学之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新媒体以及网络平台等开展具体的教学,并立足于实用型人才培养从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职业技能以及自身素养等多个层面来对课程教学的效果进行考核。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实行工学交替的高职院校的教师通常要么擅长理论知识,要么擅长实践。因此,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对完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教师深刻理解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涵。学校可以将教师派到企业学习,深刻理解相应的工作环境、流程、管理和所需的技能。企业可以派技术强的员工如高级工程师到学校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对于企业派出的这批员工,学校可以择优聘用为兼职教师,充实教师队伍。

5 结语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目前一种新颖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中应用较为广泛。高职院校在探索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道路上,由于自身条件、政府支持和引导力度以及与企业的合作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势必会遭遇一定的困难。高职院校只有突破这些现实困境,才能实现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的落地,才能培养更多符合行业需求、岗位需求的实用型人才。结合现阶段高职院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状况,提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的改进措施,希望对促进基于工学交替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黄诗义.高职院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49-153.

[2]兰小云.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3]胡应占.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工学交替人才培养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40):237-238.

篇5

本文选取北京工商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印刷学院、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农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等20所北京市地方本科院校,按照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措施、发展结果的逻辑路线,对其特色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发展目标都是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经过建设都成为了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

一 北京市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发展路径的个体分析

按照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措施、发展结果的逻辑路线,我们对20所北京市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路径进行分析。

北京工商大学。办学的理念是理论与实践相融,知识与能力并重,人品与才干相长。发展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高水平、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提高教学水平;二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加强学科及专业建设;四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五是加强国内外合作交流。建设的结果学校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优化学科专业体系;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北京服装学院。办学的理念是求是创新,学以致用。发展的目标是建设为首都服装业人才培养中心、服装科技研发中心、服饰文化传播中心。采取的措施一是建立跨学科的课程体系;二是多样化、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三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建设的结果:学校发挥学科优势,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北京印刷学院。办学的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实为要,民主办学。发展的目标是建设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传媒类教学研究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构建学科体系;二是培养印刷出版专门人才;三是注重工科与文科结合;四是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建设的结果:学校创新育人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特色办学结硕果;社会认同度不断提升。

北京物资学院。办学的理念是面向人才市场办学、通过市场谋求发展。发展的目标是建设首都乃至全国的高素质物流人才培养基地、物流理论研究中心、物流政策与决策咨询中心和首都物流技术应用研究中心;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二是培养专业素质过硬专门人才;三是强化实践教学;四是加强国内外合作交流。建设的结果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完善就业体系;双证培养模式;学生就业率高。

北京农学院。办学的理念是以农为本,唯实求新。发展的目标是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多科融合的都市型现代农林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二是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三是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四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

中国戏曲学院。办学的理念是育人为本,特色立足,质量立校。发展的目标是建设成为民族特色鲜明、国内水准一流、国际影响广泛的戏曲艺术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以“规范严谨、中正浑厚”为人才素质特征的学院风格。建设的结果:学校形成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以人才素质特征为核心的学院风格。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办学的理念是立足北京,依托行业,服务首都,面向全国。发展的目标是培养创新型高级应用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打造北京市属高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二是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三是坚持特色发展;四是科研兴校;五是秉承校企协同、产学研合作的实践育人传统。建设的结果:学校已建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相结合,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工程实践特色的普通高等学校。

北京联合大学。办学的理念是办学为民,应用为本。发展的目标是为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一线应用性人才,发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二是开展实践教学;三是开放式办学,国内外合作交流;四是产学研合作;五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建设的结果:学校初步形成了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应用性特色初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为国家培养的毕业生达到90%以上在北京地区就业,学校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日益活跃,形成了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特色突出的人才培养体系。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办学的理念是明德,勤学,求是,竞先。发展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外语优势突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层次国际性应用型人才;建设以外语和旅游等学科为优势,多科性、开放式、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逐步形成“学用结合,注重实践”的育人模式;二是鼓励学生广泛开展课外实习、实践活动;三是加强教学科研的交流与合作;四是师资队伍建设;五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开拓国际教育市场,教学规模和质量都位居全国前列,已经成为培养国家外语外事、对外经贸、旅游管理高水平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

首都医科大学。办学的理念是以学科实力为基础,培养精英型高端人才和各级各类应用人才。发展的目标是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医科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促进科研发展;三是加强学科及特色专业建设;四是进行自主创新;五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术型、应用型医科人才。

首都师范大学。办学的理念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有为、追求特色。发展的目标是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师范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促进科研发展;三是加强学科及特色专业建设;四是加强实践教学;五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教学体系,为北京市基础教育输送合格师资和培养其他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的重要基地。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办学的理念是立足北京,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市化。发展的目标是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建筑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促进产学研结合;三是提高教学质量;四是加强学科及特色专业建设;五是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六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已成为以工为主,特色鲜明的多科性高校。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办学的理念是育人为本。发展的目标是努力建成国内培养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建设国内知名、特色突出的教学研究型院校。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三是促进科研建设;四是提高教学质量;五是加强学科及特色专业建设;六是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七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已成为具备多形式、多专业、多规格办学能力,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高等院校。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办学的理念是政治建校、从严治校。发展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建设国际一流警察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三是教学科研相结合;四是教书育人相结合;五是加强学科建设;六是理论实践相结合;七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已为全国政法机关培养专门人才,成为公安系统学科专业最为齐全、办学规模最大、教育层次最为完备的高等学府。

国际关系学院。办学的理念是知时、知势、至诚、至真。发展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社会竞争力的国际化复合人才,办成具有特色和一流水平的涉外多学科教学研究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提高教学、科研质量;三是重视培养综合专业素质;四是加强学科建设;五是理论实践相结合;六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已为国家政法机关、外事部门及教育科研等单位培养了大批品学兼优的人才,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以外语、国际问题为教学科研重点的多科性大学。

中央戏剧学院。办学的理念是坚持现实主义美学原则,继承中华民族美学传统,博采众长,厚基础、重实践。发展的目标是培养戏剧影视艺术精英人才,建成以戏剧艺术教育为主体、特色鲜明、国际一流的艺术院校。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提高教学质量;三是管理机制创新;四是加强学科建设;五是提升办学实力及办学质量;六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是从事戏剧影视艺术训练和实践的重要基地,是中国戏剧艺术教育的最高学府。

北京电影学院。办学的理念是正方向、厚基础、重电影、强技能。发展的目标是培养有所敬畏、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优秀电影工作者,建成世界一流的电影学院。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人才培养精英化;三是实践教学规范化;四是加强学科建设;五是开展协同创新;六是研创提升与产学研一体化;七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建立了完整、科学的电影学学科体系,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电影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培养国内优秀电影人才的摇篮,是中国唯一、亚洲最大、世界知名的电影专业院校。

中央美术学院。办学的理念是兼容并蓄,广揽人才,崇尚学术。发展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民族文化传统修养和国际视野的艺术人才,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综合性美术学院。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培养高层次人才;三是建构特色美术教育体系;四是加强学科建设;五是促进科研建设;六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引导中国美术教育的进程,成为中国美术院校的代表。

北京舞蹈学院。办学的理念是以特色建一流、以质量求生存、以和谐促发展。发展的目标是建成世界一流的舞蹈高等学府。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及教学质量;三是加强学科建设;四是促进科研建设;五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形成较为完善的舞蹈教育体系,引领着中国舞蹈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培养精英舞蹈人才的摇篮,是中国舞蹈教育的最高学府,也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专业设置最为齐全的舞蹈知名院校。

北京协和医学院。办学的理念是小规模招生、高层次培养、高质量输出。发展的目标是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以精英教育为特色的研究型医学院校。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高进优教严出,医学精英教育;三是加强学科建设;四是注重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五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六是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创新模式;七是开展高水平学术研究。建设的结果: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医科专门人才,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

二 二十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发展路径的整体分析

2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过程中,其特色发展路径和采取的主要措施图示如下:

三 二十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形成特色采取的主要措施

在对2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发展路径的个体和整体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每所学校发展的目标都是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经过建设后形成的结果都是成为了专门人才培养的基地;但是,由于学校类别不同、社会需求不同等,其建设措施也不同。

例如,在建设过程中,16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开展国际合作交流;15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加强学科及专业建设;13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师资队伍建设;13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加强实践教学;1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促进科研发展;1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7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提高教学质量;5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产学研合作;4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可见,2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在形成办学特色过程中,“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加强学科及专业建设、建设师资队伍、重视实践教学、促进科研发展、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产学研合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等措施是其采取的主要措施。

四 二十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路径

由上,2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在形成特色发展路径过程中,每所学校发展的目标都是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经过建设后形成的结果都成为了专门人才培养的基地;但是,由于学校类别不同、社会需求不同等,其建设措施也不同,即“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加强学科及专业建设、建设师资队伍、重视实践教学、促进科研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产学研合作”等措施是2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在形成办学特色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综上,我们把按照理念目标措施结果的地方本科高校特色发展路线称之为北京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中国高等

教育启思录―百所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理念与特色研究

[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潘懋元等.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

[J].教育研究,2009(2).

[3]教育科学研究编辑部.追求特色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

2005(1).

[4]李志平,张阿樱,李雪.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发展路径研

究[J].教育探索,2013(5).

[5]李志平,张阿樱,李雪.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发展路径

研究[J].学术交流,2013(6).

[6]李志平,孙莹,李雪.基于P-R方法的大学特色发展范

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5).

[7]李志平,张阿樱,李雪.北京211院校特色发展路径研

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5).

[8]果笑非,李志平.中国外国语大学特色发展范式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2).

[9]张阿樱,李志平.地方本科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范

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0).

篇6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一、电子商务专业高端技能型精英人才培养的背景

(一)电子商务高端技能型精英人才供求不平衡、不匹配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了,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投入到电子商务平台发展中,但是与此同时,也会造成对这方面人才的缺乏,从目前我国电子商务高端技能型精英人才的发展需求来看,一方面,存在着以电子商务平台作为主要的发展企业面临着人才的缺乏,为了满足企业岗位的需要,大部分是从其他行业或者专业进行改行的,在整体上而言,素质以及能力的都比较弱,这也是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平台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的发展中,电子商务高端技能型精英人才的缺乏现象尤为严重,另一方面在于,目前各大专科或者职业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较多,出现了在本科院校的电子商务高端技能型精英人才专业较少,并且就业率比较的低,不少本科毕业生存在着学非所用,甚至出现毕业等于失业的现象,出现了不适应电子商务实际需要的所谓“专业人才”供过于求的问题。

(二)专业教育教学内容和标准与企业的用人标准出现偏差

结合目前学校在电子商务平台培养高端技能型精英人才的实际情况,一般的学校在教育与职业的发展之间缺乏一定的联系,采用常规的理论与实践课相互之间的分离,专业课程与实际企业的发展之间不相符合,甚至教师的队伍参差不齐,造成了在教学中教学的内容与企业用人的标准之间的偏差比较严重,在高端技能型精英人才培养方面,与企业之间的要求相差甚远,学校与企业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对接。

(三)内涵式发展之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学校发展现由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转变,从示范申报到示范建设,再到人才培养水平评估都体现了高端技能型精英人才培养质量的发展趋势,都需要相应的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有关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质量工程的政策文件。

二、高端技能型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目标

依托现代化的企业以及面向社会的行业发展,加强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对于采用的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去报长效机制的有效运行,搭建一个合理开发的深度合作平台,使得企业真正参与到人才培养中去,成为办学主体的一部分,与学校一样成为办学双主体,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工作目标,而且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既要考虑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通用要求,扎实发展专业化的基础,培养高端技能型精英人才的基本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有利于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拓宽人才的就业率,提高职业发展的可能性,同时结合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将学生的职业个性能力以及岗位拓展能力进行综合性提高,解决就业的问题,分阶段对学生的能力进行不断提升,使得学生在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上又具备了较强的创新能力,对管理问题进行解决以及优化发展潜力。

三、高端技能型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路及措施

(一)高端技能型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路

将2+1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学校与企业之间展开深度合作,将一元化的发展模式拓展到二元化的办学方式,学校与企业之间都共同承担着人才培养的任务需要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工作,对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职业通用、职业个性以及综合拓展能力进行不同阶段的培养,调整出符合职业发展的课程体系。

(二)高端技能型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措施

1.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机制体制,构建建立校企合作平台

按照校企合作办学指定思想,建设“两层机构、五个方面”的校企合作机制体制。两个机构为电子商务校企合作委员会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委员会;五个方面为校企共同进行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系级校企合作管理制度,逐步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运行机制。

“两层机构、五个方面”的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具体操作中,两层机构主要是校企合作委员会下增设体制机制建设工作委员会和系企合作专业建设理事会,调整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按照专业和专业群建设需要,成立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校企合作方面的制度建设。

制定全院校企合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督促、检查各教学系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组织引进企业,组织实施学校投资额度较大及跨系的校企合作项目。五个方面的具体的工作是制定本系的校企合作工作计划和总结,按学院要求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实施本系的产学合作项目,配合校企合作处完成院级校企合作项目,开发新的校企合作企业、维持与已有校企合作单位的良好关系,配合校企合作处完成全院校企合作方面的评价、资料归档及管理。

2.校企合作形式与运行机制建设

校企合作是电子商务平台高端精英人才的一大核心模式,可以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建设,成立校企合作的委员会以及专业建设的委员会,根据学校专业发展以及需求,不断拓宽合作的领域,双方积极的寻找合作的方法以及途径,合作的内容不断的丰富,以人才培养以及技术服务作为纽带,以校企双方作为利益点进行互相结合,随着时间的发展,多数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以认为本,人才共育,共同管理、责任共同承担以及研究成果共享的一种长效合作运行机制,实践中,学生可以在校企合作的教学方面进行合作,学生在学校期间完成基本的理论课程的学习以及基本职业发展的能力的培训,在学校的第四学年,可以在校企合作的学校进行一学期的实践学习,但是培养学生专业的课程需要学校与企业共同商量决定,可以考虑企业的骨干人员进行教学担当,进行理论教学与实训,亦或者进行工学交替,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制定的教学方案、电子课件、授课计划或者项目的相关作业,制定一些列的考核标准,并组织相关的考核,完成全部的教学活动,学生在真正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熟悉理论知识的运用,在理论中发挥实践的作用,实现做合一一体化,通过一学年的订单培训,学生既可以完成学习的任务,也可以通过相关的考核以后,校企联合结业证书,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实现带薪顶岗实习或者预就业。

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成果

在人才培养模式下,办学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学校,学校与企业的用人标准进行互相协调,避免因为教学内容以及实际需求之间相互脱节,不同的培养阶段将学生的能力由职业的基本能力拓展到综合性的发展能力,在岗位上发挥的更加淋漓极致,学生刚走进社会的身份也在不断的变化由基础员工到学徒,在到正式员工,能力不断的递增,进行前后连贯,毕业生的质量明显提高,企业也容易招到适合的应用人才,与学校容易形成长期的合作。

从学生对人才培养模式接受的情况分析,采用这样的模式培养出来的人一般能力突出,对于未来,薪酬比例不断增高,成长的空间也在加大,容易使得学生在短期以内走上高层的位置,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都有着引领的作用,现代化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电子商务平台中的企业与学校合作往往比较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这是一种教、学、做合一的平台,使得他们更快的成长,获得更好的工作机遇以及发展机会。

电子商务平台高端精英人才培养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对学校条件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这样的培养人才模式中,企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办学主体,将有实战经验的专家以及企业骨干人员进行师资队伍的整合,将企业作为培养学生实验基地,在增强了学校的办学同时,也可以很好的改变学校的环境,为学校节约了一定的资金。

对于本科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深度开展校企合作模式,完善相关的体制机制,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内容、合作方法以及运行的机制有效的融合,积极有效的开展了双主体办学,开展了我国积极有效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集体群以及校企深度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以及借鉴的作用。

紧密联系合作企业,积极进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建立了合作关系的电子商务企业按培训班学员人数拨付了资金设备,建立了相关的实训室。

实行股份制合作。企业以资金设备入股,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学校以学生作为人力资源入股企业,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学校也分享了企业发展的成果。目前这种做法我校还处于积极探索阶段,它需要我们进一步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参考文献:

[1]韩臻,黎琳,何永忠.美国信息安全教育和人才培养措施借鉴[J].保密科学技术,2014(07)

[2]黄淑勇.高职电子商务专业“B+D+E”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08)

[3]许英.报关人才培养服务平台建设研究[J].经贸实践,2015(12)

[4]孙亚.基于高职商贸类市场营销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9)

[5]何守超,陈婷,潘维真,张茂雨.“班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15(05)

篇7

关键词:高等教育;自动化;人才培养

自动化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保证产品质量,改善劳动条件,改进生产工艺和管理体制,加速社会产业结构的变革和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等方式有着深远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自动化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也日益明显。在当前由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过渡过程中,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与规模、资源的矛盾日渐突出。为了进一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必须采取措施,改革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自动化学科专业的跨越式发展。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本校专业特色

培养“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家和培养“改造客观世界”的工程师是高等学校,特别是理工院校并重的两个方面。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类型,结合我国国情,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教育指导委员会对自动化学科专业提出研究主导型、工程研究应用型、应用技术主导型和技术技能型四种人才培养目标分类[1]。研究主导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一流高水平的自动化研究、工程应用、应用技术及其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工程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具有解决实际工程能力的自动化应用研究与开发、应用技术及其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奠定基础;应用技术主导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自动化应用技术及其复合型专门人才,绝大多数本科毕业生将直接进入社会并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在生产、实验、试验一线从事自动化生产技术和管理的技术型、技术与技能复合型人才以及高级自动化控制系统岗位的操作、调试和维护的智力技能人才。

研究主导型人才培养要稳定本科生规模、稳定博士研究生规模,积极发展硕士研究生规模,所在学校设置有研究生院,并具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中至少一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工程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要适度发展本科生规模、适度发展研究生规模,所在学校为“211”重点建设高校且具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中至少一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或者具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中所属2个及以上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应用技术主导型人才培养要积极发展本科生规模,所在学校为达到本科自动化专业办学教学条件标准的普通本科高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是,大力发展专科生规模,所在学校为高职高专学校。实际过程中,虽然对这四类人才的培养有所交叉,但由于各个高校的背景、发展历史、服务领域与办学条件不同,所以对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应有所侧重,根据自身条件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本校办学特色。

二、改革专业教学体系,突出实践教学过程

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以控制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为基础,以工程应用为特色,使学生掌握较厚实的控制理论基础、较宽广的自动化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具有一定的工程技术能力,能从事自动化装置和系统的分析设计和科研开发与应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为了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高校应从教学体系改革入手,培养“厚基础、强能力、善创新”的自动化专业人才。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表现为高度的单一性,对所有学生提出统一的培养要求,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利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去培养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利于自动化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2]。此外,受传统高等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大部分高校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在高校的教学计划中,实验实践课一般作为理论课的辅助,课时量和受重视程度远远不及理论课,从而造成目前大学生实践能力差的高分低能的现象。创新之源在于实践,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了培养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自动化专业人才,必须改革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体系。通过增加实验实践课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制定综合学分制度、开放实验室、设立科技创新基金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扎实理论知识的同时,多渠道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自动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充分的实践条件。

三、加强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科技引领水平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自动化专业人才应该具有广泛而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丰富而扎实的道德文化素养、锐意进取的实践创新意识和坚忍不拔的科学探索精神。要培养这样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教师的教育对学生的道德素质、专业水平都起着主导作用,决定了学生能否适应社会的需求,以及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水平[3]。在高校中,专业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教师既是高质量人才的培养者,又是学科建设的开拓者,更是科技创新的引领者,教师质量决定着教学质量,教师水平决定着教育水平,一流的国家必须有一流的教育,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教师。要大力推进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就必须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着眼于跨世纪人才梯队的建设,通过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加强教师培训和师德建设等有效措施,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培养具有时代精神的创新型专业人才服务。

四、结语

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其特点决定了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会有较大的差异,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对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并通过突出实验实践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打造专业能力强的教师队伍等有效措施,为自动化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自动化专业调研报告.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10-02-04.

篇8

【关键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 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C-0087-02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一种以学校和企业为基础,以学生为培养中心,利用学校与企业的人力资源和相关设备培养人才的模式。企业主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进行培养,学校主要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思想品德进行培养。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和相关的旅游企业是学生学习的监督和评价的主体,两个主体发挥自我的作用,培养的人才其综合素质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意义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从传统的学徒制培养模式中加以改进提出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工业的迅速发展,手工类的作坊式运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求,企业的大规模专业化已经成为生产主体,在这种前景下,社会和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大。传统的学徒制对于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培训的效率方面,不能满足社会的大范围的需求,进而使得学校的职业教育模式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由于教学环境和教学质量不能达到学校和社会的要求,这也使得社会和高校加强了对人才教育制度和方式的研究。现代学徒制的提出,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现代学徒制通过企业和学校联合、企业师傅和学校的老师共同传授,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实践性的现代化人才。现代学徒制充分结合了传统学徒制的优点,又把企业纳入教学主体中,使得学校能够对学生的培养有了一种新的方式,同时对教育模式改良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还不够完善。目前,一些高校在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依据学生的专业安排不同的实习时间,有的先让学生去企业实习,然后回来交替地学习,把企业和学校的知识融会贯通;也有些企业和学校制定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制度,提出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培训形式。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还比较生疏,相关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学生在企业和学校的转换上没有一个有效的制度参照,半工半读制度的不规范,这导致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面临着难题。

(二)企业对学生的管理问题。高校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管理也是面临的难题之一。管理措施的不完善、管理针对性不强、管理对象适用性不高,这些都是企业对学生的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高校学生到企业中去,学生还没有适应从校园环境到企业环境的转变,使得学生在企业工作期间难以管理,给企业的管理制度的实施造成一定的难度。而且企业在学生管理方面的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企业与高校的关系恶化,进而终结两者之间的合作关系。

(三)教育政策因素制约。现代学徒制的顺利推广,需要有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在欧美地区及一些教育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都有相关的法律制度来保障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如在美国的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和学校受到立法和制度的制约,因而现代学徒制能够更好地实行。目前,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关部门对高校与企业的监管和促进没有太多的积极性,提出的相关政策措施太宽泛,缺乏强制性,不能适用于如今的教学体制,导致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存在诸多障碍。

(四)经费问题。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学校的专业学习和在企业中实习的经费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企业与学校合作实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高校学生给企业创造的经济利益不高,导致与学校合作的企业逐渐减少。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经费和企业与高校合作的经费没有相关制度约束,导致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出现阻碍。

三、对策

(一)高校教学方式和课程的改革。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传统教育主要是教师根据教材对学生进行填充式教学,没有对学生进行专业性实践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课本上的知识,缺乏对课外知识的了解,使得学生的社会适应力较差。高校在制定教学任务中,以必修课为主体,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任务,这种课程设计不灵活,造成学生不能够自主地对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进行安排。目前高校高水平的教师招聘困难,师资力量不够强大,导致教师教学方式过于呆板,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很好地实施。高校应该针对这种情况,加大对综合教师的招聘力度,对教学方式进行科学有效的完善,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相关的教育制度,对课程进行改革,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选择性学习。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旅游景点进行实地教学,这样避免了课堂教学的枯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学习的内容不再满足于教材,可以让学生综合地发挥发散性的联想思维,相互之间讨论,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这种教学方式锻炼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上可以更好地让学生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提升企业对高校学生的整体影响,促进更多的企业与高校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二)为现代学徒制实施提供经费保障。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多方面提供保障。主要是资金保障和政府制度的保障。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学校的专业学习和在企业中实习的费用都是需要考虑的。企业中指导的师傅不仅要完成企业日常的业务安排,同时还要对来企的高校学生进行技术和职业道德培训,帮助高校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和进行学习评估。大多数情况下师傅要带多人培训,这就使得师傅任务过重,相应的培训和指导经费也就不可缺少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经费的保障是占主要地位的。政府应该针对这种情况成立有关的服务部门,鼓励学校和企业之间更好地合作,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益提高,从而减轻现代学徒制培养过程中的经费消耗,学校则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推荐学生进入企业特定的生产环节,使得学生能够更快地创造自身的价值。为了保障现代学徒制在社会上顺利地实施下去,高校应该加大宣传力度,组织人员到人流量比较大的区域进行宣传,进入企业对这种培养模式进行宣传,吸引企业加入校企合作中来。

(三)政府加大对现代学徒制的支持力度。为保证现代学徒制顺利实施,政府应根据具体情况为学校和企业提出相应的政策支持,并且针对性地制定有关的法律制度来保障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有效进行。随着教育体系的改革,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高校的鼓励和促进,在企业和高校中起到桥梁的作用,对高校的教学制度进行专业性的帮助,对资金方面进行补助,确保人才培养计划顺利进行。政府应该综合考虑现代学徒制的特点,选择一些试点,加大关注力度和鼓励措施,使得高校和企业能够更好地发展,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有些高校尽管在现代学徒制试点中的经验非常丰富,但是还是出现学校专业比较热门但没有企业愿意与其合作的情况,使得现代学徒制难以推广下去。政府应建立有关的实习平台中介系统,帮助高校和企业增加接触途径,使得高校和企业之间能够更好地搭建合作的平台,推广现代学徒制,实现企业和高校的双赢。政府可以加大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和宣传,让企业了解现代学徒制的好处,主动积极地与高校进行合作。

(四)构建考核评价体制。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该先建立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绩效考核体系,考核企业的满意度、学生的满意度和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状况以及教师的教学进度。绩效考核主要是评价和观察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有关情况的直观表现和参照。针对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观点和表现形式等特性,规范性地成立由企业、学校领导和专业老师组成的监督小组,制定有关的考核体系,科学有效地实行,观察效果,根据推行过后的一些不足进行修改,并按照相关的教学体系对教学管理、企业和学生的满意度进行数据的收集和评估。由于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不强和社会经验不足,以及企业的规章制度不健全,影响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进行,企业应针对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考核评价体制,在高校学生刚进入企业时由企业师傅带领学生到各部门参观,讲授各工作岗位的任务与职责,熟悉企业环境,了解企业文化,培养对企业的归属感,使得实习高校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企业工作的学习和研究。

综上所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校教育体制中推广是很有必要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应与企业的师傅进行交流,结合专业理论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和接受知识的范围,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快地融入社会,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促进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俊兰.中国学徒制研究――需求与原因分析[J].职教论坛,2014(31)

[2]佚名.“现代学徒制”还有多少路要走[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3)

[3]李冬梅.对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科技信息,2013(1)

[4]刘群,元梅竹.现代学徒制的几种基本模式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

[5]芮小兰.传统学徒制与现代学徒制的比较研究[J]. 消费导刊,2013 (4)

篇9

【关键词】 中职学校 机电专业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教育部继而在《进一步深化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应积极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实现管理和训练学生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因此“工学结合的人才教学模式”是新时期教学改革的最佳选择。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各大企业的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直接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半工半读,并不同于实习,主要是将学校的学习和企业的工作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最终目标,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环境以及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到工作中,从而在职业岗位上直接获取的实际经验和能力,努力做到教学与生产、理论和实践、学习和工作有机结合的“三赢”局面,实现学生能力与企业岗位需求无缝对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要求教育单位以及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始终协调一致,将学习者“今天的学习”、“明天的职业生涯”、“后天的职业发展”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国家、企业、学校以及学生个人的利益最大化。中职教育的机电类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自动化设备以及机电设备制造、产品销售、生产线的运行与维护等高素质劳动者以及复合型技能型人才,进而满足社会上生产、服务以及管理等一线岗位的需求。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到机电专业教学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1 坚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加强机电专业技术建设

中职学校应明确教学目标,坚持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积极与校外企业合作,学校可以建立校企结合的机电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应聘请机电企业或行业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职业教育专家等,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应与学校共同探讨机电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的制定以及具体实施的全过程,以便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需求以及机电企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及时的调整、改进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为此我校制定了工学结合的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的就业为主导思想,充分利用并发挥企业资源的优势,企业为学校机电专业教学提供场所、教育资金、教学设备、师资等方面的支持,并且配合学校的教学课程安排组织相对应的实训活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双方都应该指派专人进行教学监督,对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1.2 突出“能力本位”,加强机电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机电专业课程设计应注重专业学科知识的适用性,适当的减少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具体的课程设计时首先应综合评估社会及机电行业对人才的发展需求,深入了解机电行业相关岗位的基本流程以及职责,剖析出岗位需要的核心能力,进而科学的安排学科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以及具体教学形式,促进“双证书”制度的落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而全面加强、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技能,实现学生的“零距离”上岗。

1.3 坚持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加强机电专业师资队伍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水平,教师的能力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效果,学校应打造一支“能教”、“能产”的“双师型”职业教师队伍。首先应加强教师的岗前培训,安排教师到合作的机电企业进行相关的培训,学习、锻炼自己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也可以学习企业对人才能力的具体要求。同时应尽量拓宽师资渠道,多吸收一些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实训教师,学校可以考虑聘请机电企业或行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或者是社会上具备丰富经验的技术人才来担任兼职任教,可以充分实现职业教育和行业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2 实施机电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几大要点

2.1 加强基础建设

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客观必要条件,也是最主要的条件就是实训基地,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学校应根据机电行业岗位的相关要求,结合课程安排合理组织学生的实训时间以及实训地点。首先应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企业环境进行实践操作训练,有利于开发、创新实训教材,调整课程体系,认真落实产教结合以及工学结合的教学制度。同时应充分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以及物资,认真遴选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进而实现学生顶岗实习以及轮岗实训的目的。

2.2 采取“三年五段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三年五段”也就是指在三年时间内为学生安排五个学习阶段,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教学优势,分两个场地对学生进行模块化以及分段式的教学,经过五个阶段的强化学习使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技能以及职业道德得到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熟练以及职业认同会得到慢慢成长,进而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的机电专业是一门集合实践性、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响应课程改革、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必然选择,应坚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突出能力本位,坚持教产结合”的主导思想,加强基础建设,积极推行“三年五段递进式”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订单式” 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途径 保障措施 问题与对策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高等院校与企业共同签订培养协议,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培养过程的管理,指派理论知识丰富和实践能力强的企业专业人员到学校兼课并指导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提供实训设备和场地,为学生提供部分或者全部学费、奖、助学金,学生毕业以后直接到该企业就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直接面向用人单位培养实用型人才,避免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缩短了学生进入企业的适应期;彰显了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的人才培养特点,能够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 “三赢”的效果;培养的毕业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而且还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养,深受用人单位的重用。

“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施途径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途径是:确定“订单”合作企业,签订“订单”协议,组织和实施“订单”人才培养。

确定“订单”合作企业。通过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的生产规模和发展趋势,了解企业的合作意向,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预测人才需求的类型与数量,以及企业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实训的条件等,为“订单式”人才培养提供合作企业的信息平台。

在确定“订单”合作企业时,首先要分析企业的发展前景。依据企业制定的中长期及远景发展规划、生产规模、经济效益与用人机制等,选择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作为合作企业,保证“订单”培养的基础稳固;其次要考虑企业对“订单式”办学的积极性。“订单式”教育是三方的自愿行为,企业自愿和需求是合作的关键,只有企业自愿且对人才有需求,才能保证合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三要考察企业的信誉度。“订单式”培养是一种校企双方共同培养人才的合作办学模式,是以契约的方式签订的人才培养协议,企业的诚信度高,“订单式”培养成功率就高,反之,则会影响“订单式”培养的实施效果。四要考虑企业的“订单”量。“订单”量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①在选择合作单位时,要充分考虑定制培养学生的数量,只有学生达到一定的规模,才有利于实施“订单式”教学,实现办学的效率和效益。因为,“订单式”培养是针对合作企业的人才规格进行的,在培养方案、教学内容与方法、实习实训等方面都是按照订单培养的要求制定和安排的,若定制的人数过少,学校教学成本就会上升,导致办学效率低下,不利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良性发展。

签订“订单”协议。在确立合作企业的基础上,校企双方本着“相互需要,互相依存,互惠互利,互相参与”的原则,签订订单人才培养协议。“订单”协议包括校、企、学生三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责权义,订单学生的基本要求,企业接纳就业的基本条件,学生奖励与违约惩罚等内容。协议签订后,各方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如若违反,就要追究相关的法律责任。

组织和实施“订单”人才培养。秉持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选择订单学生 。②首先校企双方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广泛向学生宣传,让他们了解“订单”企业的基本情况,培养过程,毕业后的工作岗位和基本待遇等,并认真解答学生关心的问题;其次对报名学生进行了严格的笔试、面试,体检、综合考评,从自愿报名的学生中甄选出符合“订单”企业要求的学生,组建“订单班”。

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特色教材。订单协议签订后,校企双方执行层深度合作,共同研究制定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课程体系与教学计划,课程标准与课程内容等,并根据企业实际生产情况,合作开发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教学为一体、能力培养和职业资格鉴定相统一的特色教材。

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和提高实践教学条件。首先,校企双方加大资金投入,遵循通用性、仿真性、开放性的原则,③新建和完善校内专业实训室,改善实践教学条件,营造企业工作环境。其次,由企业提供实训条件、装备与合适的岗位,学生集中一段时间在这些岗位上工作,使基地能满足学生顶岗实训的要求。

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毕业后具有扎实的知识,较强的专业技能,独立或合作处理工作中遇到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顶岗,充实到企业的一线工作中去。④因此,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过程的关键,学校与合作企业采取“教师深入企业、企业专家进校园”的办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校企共建人才质量评价标准。人才质量是校企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为了保证人才培养的优质高效,学院和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包括教学过程考核、课程考核、顶岗实习考核等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共同对学生职业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进行考核,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订单式”人才培养的保障措施

加强校企交流,保障订单的数量与质量。一方面,学校主动与企业沟通,听取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良策,不断提升办学实力。另一方面,订单企业不断向学校提供人才需求信息,企业生产中的难点,保证定制培养学生的数量,共同解决生产难题。

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创建淘汰与奖励机制,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的效果。⑤从模式本身看,“订单式”人才培养增加了学生就业的稳定性,但难免有少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订单企业不满意等。因此,校企双方必须建立一套奖励和淘汰机制,对成绩优秀、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校企助学金和奖学金的激励,对不能完成学习任务、表现差的学生,取消其“订单”资格。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根据企业对“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以及行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将一些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成果及时引入专业教材,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标准和课程体系。

“订单式”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院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如订单量小、校企分割、办学特色不明显等问题,需要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共同加以解决。

政府大力推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纵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少专业还处于校企分割的状态,“订单式”办学模式还未占主导地位。⑥虽然教育部明确提出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作为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但若国家没有一系列强硬的行政与经济措施出台,只靠学校自身能力与企业自愿行为,那么要实现广泛的“订单式”培养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政府应充分利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杠杆进行有效的调节,出台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法规政策。

学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教育与经济、教育与市场、教育与企业、教育与多元文化对接的有效途径。学校必须认清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角色,规划学生的职业生涯,着力夯实其就业顶岗的能力,实现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学生能力和岗位需要的零距离;做到依托市场设专业、依托岗位设课程、依托对象定方法、依托创业育人才。⑦

企业转变选人机制。如今,企业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人才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和发展的根本动力。通过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主动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依据企业的岗位需要派人任教,尽力为“订单”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条件与职业环境,吸收与培养岗位对口的优秀人才,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竞争力,共同实现“四个一体化”的目标:即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一体化,课程教学与课程实践一体化,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一体化,学生毕业与就业一体化。

另外,政府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出台相关政策,搭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平台。校企双方应精诚合作,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共同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操作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等;实现高等职业院校所有专业都能顺利获得企业人才培养的“订单”,企业能获得所需的人力资源;加速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进程,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作者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李亚杰:“高等职业教育‘订单式’培养的探索”,《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8期。

②张涛,谢璐:“‘订单式’培养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③ 朱怀忠:“对高等职业教育建立‘订单式’培养长效机制的思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第19期。

篇11

目前,我国职业技术学校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教学管理比较松散,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为了对艺术设计专业更好的实行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管理,而管理的前提是拥有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较强的教学管理队伍。因此,职业技术学校应该不断强化教师管理队伍,加强教师管理的团队建设,打造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组织管理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职业道德的教师管理队伍。学生在实训期间遇到的任何问题,教师都能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校企结合模式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建立校企合作的教学管理体系

职业技术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的改革,可以将学校和企业相融合,教学与产出相融合,建立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使企业的丰富资源和成果能够实现共享,将产学有效结合,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模式。按照岗位核心能力和企业标准,不断深化校企结合。学校要建立校企合作的教学管理体系,对学生实训的检验标准、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考核和激励措施都进行明确的规定,这样可以对学校的整体发展方向能起到引领的作用。同时,学校对建立的这些教学管理措施要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确保培养高技能人才。

三、确保校企合作的开展按照各项规章制度执行

实现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以双赢为基础,将学校与艺术设计公司的合作不断完善,积极寻求与艺术设计公司建立稳健和长期的合作,建立开放式,多功能和一体化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基地,实现学生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了确保校企合作的实施效果,必须按照相关规章制度执行。确保学生在实训期间能够遵守实训基地的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实训基地的企业理念和专业技术,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主动向企业前辈请教,认真完成实训任务,使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通过锻炼能够有所提升。

四、不断扩充和更新实训教学设备

校企合作是一种非常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为了更好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可以在校内建立多个实训基地,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理论学习和实践相互促进,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学校要在建立实训基地方面加强资金投入,积极购买实训设备,确保实训设备能够符合学生实训的需要。同时,也可以给校内实训基地增加一些新型的高科技设备,为学生的实训提供方便,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实训评价体系

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的成效,职业技术学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学校可以建立以专业能力为基础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对职业技术学校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改革,可以构建以学生能力为主的实训评价体系,它会成为实训改革深入开展的目标和保证。具体来说,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系统建立社会化和开放化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实训成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将点击率,学生实训期间的业绩,教师团体评分和学生互评作为学生实训的评价标准,给予学生准确的评价。此外,学校也可以建立周期性的多元评价制度,将就业情况,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估和用人单位的检定等纳入评价标准中,促进职业技术学校校企结合模式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六、总结

篇12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企业师傅;人才培养;保障措施

0 前言

针对传统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中行业企业参与力度不足、工学结合缺乏紧密性和有机性、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产业转型升级能力不足的瓶颈,教育部提出要“使现代学徒制成为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与传统的“理论+实验+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具有理论与实践结合,职业与专业融合、岗位与课程对接,并将职业技术与职业精神贯穿于全过程等优点,因此受到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青眯。并且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企业师傅的深度参与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因为现代学徒制的重要标志,就是企业师傅带学徒(学生)在岗位上边做边学,实现零距离的专业技能学习。本文从分析企业师傅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各个环节中的作用、剖析企业师傅深度参与的制约因素,以及如何建立国家、学校和企业层面的保障和激励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 企业师傅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作用

(一)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管理运行文件制定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践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其中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企业师傅的参与。企业师傅往往是企业一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或者管理人员,他们最清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岗位技能、需要什么素质的人、应该如何来培养。所以,企业师傅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和实施各个环节的直接参与者。

(二)主导企业实践和实习课程教学和技能培训

现代学徒制以“学校课堂教育+岗位师带徒技能培训”为主要教学方式,一般从二年级开始,就进入企业实训。由企业选派熟练技工师傅指导,进入实际工作岗位进行实操学习;三年级学生进入顶岗实习阶段,继续在师傅指导下提高操作技能水平;学生毕业时,由校企双方按考核大纲共同考核,合格者可以直接上岗工作。由此可见,企业师傅在以岗位实践,技能提升的系列课程中起到主导作用。

学生直接通过师傅的指导,掌握行业内前沿技术并熟练掌握实践操作技能,而不仅仅是书本理论知识。技术技能除了系统性、逻辑性、确定性的显性知识外,还包括大量的默会知识。学徒通过观察师傅及其他工作者的工作,耳濡目染,从而逐渐习得那些重要的“默会”知识和技能[1]。

(三)直接影响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养成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师傅通过岗位技能培养,手把手教会学生专业的技能和技巧;同时,师傅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也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重要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熏陶。这也是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具有的一大重要特点。

2 影响企业师傅深度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因素

(一)国家因素

虽然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加强校企合作、重视企业兼职教师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和文件,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要求“政府要支持学校按照有关规定自主聘请兼职教师”。“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相关政策,兼职教师任教情况应作为其业绩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合作企业要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师傅,明确师傅的责任和待遇,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应纳入考核,并可享受带徒津贴”[2]。但仍缺乏具体的保障策略和措施,对企业和技术人员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缺乏可操作的约束、激励和支持措施和方法,从而使这些政策很难得到执行和落实[3]。

(二)企业因素

企业师傅一般是企业骨干,担任着企业生产和管理的主要任务。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学生指导教师就意味着把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到岗位实习学生身上,这至少在短期内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所以企业往往不愿意让企业师傅把太多的精力放到带学生身上,在相当多的企业只是让学生参与一些基本的、简易的操作,有些企业甚至把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来使用。

(三)学校因素

学校与企业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时,往往只重视与企业的交流,对课程开发的管理。企业师傅一般在生产现场对学生进行指导,学校教师进入生产现场往往是有限的,因而对指导学生的直接参与者――企业师傅往往缺乏交流和沟通。同时,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构建一个良好的校企合作平台,办事效率不高!没有为企业师傅的教学提供相应的学生思想教育等相关和配套服务,教科研能力弱,不能跟企业进行有效的技术和管理对接,再加上缺乏有激励性的报酬,使企业师傅会觉得只是一项任务,而缺乏热情和责任感去完成[4]。

(四)个人角度

企业技术人员一般是企业骨干,担任学生实习任务往往是企业的安排,而不是自己选择。因为带学生的实训实习要分散精力,有时甚至会打乱生产计划、破坏生产设备,会使他无法专心于本职工作。担任实习指导教师除一定的课酬外并没有其它收入,他们获取职务提升或者职称评定而主要靠他们的业绩和技术;同时,个别师傅怕技术外传、或者害怕教会学生,自己岗位被取代。这些,都会影响企业技术人员真正用心带好学生岗位实践和顶岗实习工作。

3 企业兼职教师深度参与的政策保障和支持

(一)政策保障

首先是政策的明确和保障。例如:制定或修订相关法律,一是明确现代学徒制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赋予企业应有的法律责任;二是理顺管理体制。改变职业教育政出多门的现象,实行职业教育事业的统一领导和统一管理;三是制定《学徒培训条例》,规定学徒培训的目标、工种,企业在实施现代学徒制过程中的职责、义务、工作方式和机制,以及监控、评估和惩处的方法等,出台对实施现代学徒制企业的优惠措施和支持政策。四是引导和鼓励行业、企业与试点院校通过组建职教集团等形式,整合资源,为现代学徒制试点搭建平台。

其次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在对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企业补贴、奖励、免税同时,也规定企业师傅的岗位待遇要求。甚至可以采取将财政资金直接发放到企业师傅账户的方式,来保障企业师傅的合法权益不会受到损失。

再次是加强评估和监管。建立现代学徒制评价和监控立体网络的管理架构、开展多种形式的评估。例如可以在专门网站和企业公布现代学徒制的技术人员资料、课程和培训的内容和时间、企业师傅的培训收入。这一方面公开相关信息,方面群众(特别是本企业人员)监督,另一方面也促使企业师傅和学生不敢让岗位实践课程教学流于形式,师傅认真教学、学徒认真学习。同时制定技术的统一考核措施,从学徒掌握技术情况监控企业师傅的教学质量[5]。

(二)学校保障

为了保证企业师傅能够真正参与到学徒制人才培养,学校一方面要加强对现代学徒制的人力物力支持,与企业多沟通和交流,给企业让利,另一方面要给企业师傅在课酬等待遇上要给予倾斜;要加强服务和管理,让企业师傅能真正参与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系统过程,增加其主人翁感;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管理,使学生遵守纪律,按照岗位实习要求完成实习任务,减少企业师傅的管理负担。

(三)企业保障

企业对技术人员参与现代学徒制的支持,一方面是要体现在对参与企业培养人才的企业师傅在职务和职称方面的上升方面有所倾斜,以提高他们带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提供保障企业师傅指导学生的时间和环境,比如可以适当减少他的工作量,或者给企业师傅在配一名副手,让他能够腾出时间指导学生。

4 结语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车间即课堂”的深度融合培养模式,实现了学生所学技能与企业人才需求的零距离。其中,企业师傅的深度参与是这种培养模式得于成功的关键要素。只有从政策、企业和学校等各个层面保障企业师傅的真正参与,才能保障这种现代学徒制课程的成功,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黄享苟,郭自灿,陈卓.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26).19-22.

[2]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

[3]胡秀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11(3):101-103.

[4]李传伟,董先,姜义.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基于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的师资队伍建设[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8(1):19-22.

篇13

关键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能力培养 高级应用型人才

当前,许多高校都提出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学校层次和类型的不同,其培养的方式和人才规格也不一样。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具有全面依托地方的特殊性,选择与地方经济社会相生共荣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宽厚专业理论知识,以及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是其实现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界定。人才培养模式即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的问题[1],也就是说,高等学校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而根据培养目标选择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途径,更好地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各种合格人才。而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要特色,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具备相应领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在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技能各方面具有应用性和复合性,以适应社会行业(职业)或技术岗位技术水平提高和知识能力结构多样化的需要;二是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操作技能,这是应用型人才区别于其他人才的非常重要的能力特征;三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使工作岗位的技术含量日益提高对各种不同层次人才所提出的共同要求。因此,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以能力为中心,而且这种能力“不仅是专业能力,也是综合能力;不仅是岗位能力,也是职业岗位群能力;不仅是就业能力,也是创业能力;不仅是操作性技能,也是创造性技能”[2]。为此,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宽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良好的实践思维和突出的实践能力为着眼点。

2.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选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性。与国内重点高校和省属其他院校相比,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学校大都由地市级政府举办,办学经费、学生来源、就业渠道主要为地市级区域。这种鲜明的地方性特征,决定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职能主要是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人才。而作为地级城市及其区域,学术性人才的需求是少量的,大量需要的是具有发展后劲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就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大批下得去、上手快、留得住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由此可见,选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既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又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需要把握两个基本要求:一要符合国家对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二要符合行业、企业岗位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即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在培养目标上,应立足于行业、企业,并能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上从事实际工作;在培养规格上,不仅具备系统的学科、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而且具备从事一线岗位实际工作的技能,并同时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结构设计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必须体现地方经济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本文结合济宁学院的实践,探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结构设计。

济宁学院作为济宁市的一所新建本科院校,自2007年升本以来,学校就如何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改革,设计建构起专业结构优化、培养方案先进、课程体系合理、教学模式实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专业设置。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济宁学院加强以应用性为特色的学科专业建设,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学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主要方向,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培育特色专业,申报新兴专业。学校要求已设方向的专业,进一步明确和加强1―2个应用性特色方向建设,尚未设置方向的专业,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针对相关行业、企业,研究设置方向,并重点建设至少1个具有应用性特色的专业方向。目前学校本科专业已达24个,拓展专业方向16个,其中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工科类、经济类专业12个。逐步形成较为科学、合理的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体的学科专业体系。

2.培养方案。为推进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学校深入开展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研讨,全校达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共识。在学习借鉴不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出台了《济宁学院关于制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在深入分析专业发展和行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对专业逐个定位,明确培养目标、设计培养规格,全面修订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新方案丰富和扩大了以应用为特色,尤其是理论与应用紧密结合的课程的比重,增加了学生实践、实习学分的比重。为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保障。

3.课程体系。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校设计建构了由综合素质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职业类课程四大课程模块组成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四大课程模块所占学时比例及模块内部各类课程结构所占模块学时比例均按照应用性人才培养需求进行合理分配。在四类课程模块中,又分别设置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课内课程和课外课程。在课程的学时比例上,按照“三增三减”的原则进行设置,即增加实践课学时,减少理论课学时;增加选修课学时,减少必修课学时;增加课外学时,减少课内学时。据此,2012年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学时比例分配结构要求:实践课占总学时的比例不低于25%(人文社科类不低于20%);选修课占总学时的比例不低于30%;课外学习(包括社会调查、社区工作、社会服务活动、科技文化活动、社团活动、实习、见习、实训、实践、参观考察、科技创新活动、学科竞赛等)占总学时的比例不低于30%。这样就形成了立体交错、环环相扣的既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又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框架。

4.教学模式。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在教学模式上改变传统的“理论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和“一考定级”的学习评价方法,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研讨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等,同时推进考试方法改革,考核内容注重学生利用知识、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变过去机械再现知识的记忆型考试。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课程在考试环节设计时,则是根据课程性质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教学单元,并设立相应的“项目训练课题”,学生分组后要以小组成员合作方式完成各项目要求,课程结业时要进行小组答辩,课程结业考核由平时表现、项目参与完成情况、答辩情况等多项内容综合给出。学生在上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措施保障

设计建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它不仅需要符合学校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理念,还需要强有力的措施保障来推进。对此,济宁学院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以保障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1.搭建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学校注重实践教学,制定、实施了《济宁学院关于加强实践教学工作的意见》,切实加强了实验、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指导和管理工作。一是确保学生实践教学的时间与质量;二是全面加强教学实验室建设;三是推进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逐步扩大实验室开放范围;四是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工作,大力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完善教学设施。学校强化专业建设、师资建设与地方、企业与行业的联合力度,要求每个本科专业均与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加大与地方、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实践基地的力度,建设了一批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出台了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意见,推进合作办学,增加了执业资格和职业能力的训练要求,提供执业和职业能力实训平台。

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一方面制定优厚政策吸引各地相关人才到校任职、聘请高水平的行业企业专家来校任教,聘请企业的高层次管理人员和应用型、开发型人才参与学院管理,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及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授课、举办讲座,指导学生专业实习、实训,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等。另一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对现有有潜质的教师通过培训、进修、到企业挂职、到国内外参加学术交流等方式,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和知识结构,培养教师的双师素质,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师资保障。

3.建立健全教学监控与质量保障体系。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校构建起了由目标系统、质量标准系统、保障系统、信息收集分析与检查评估系统、信息反馈与调控系统组成的闭环式的教学监控与质量保障体系。

培养应用型人才,无疑是新建本科院校长期的任务,何况目前任何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总结,都只能反映一定时期国家、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即所谓“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也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不断地探索、创新,是新建本科院校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想境界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曹桂彬.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师,2006,(2),97.

篇14

关键词:创业带就业视角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016-02

高校应该积极推动教学改革,以生态化教育为主要教学理论基础,以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为主要教学突破口,不断探索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一个理念、一个目标、两个改革、六大措施”为主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模式目标与理念

(一)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目标

高校坚持生态化教育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力为主,鼓励多种途径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应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提高学生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应该把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作为教学最终目标,不断坚持改革创新,探索出适合高校自身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理念

高校“生态化教育”人才培养教学理念,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相应改革与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生态化教育理念把高校和社会相结合,重视学生身心全方面发展,确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目标和培养设计,利用高校与社会资源进行教学。在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教育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要教学中心,确定教师教学的主导地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学方式上,应该提倡实践与教学相结合,鼓励学生在探索思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教学方式和教学教材应该贴近现实生活,做到因材施教、教学方式上的因人而异。

二、人才培养模式两个改革

(一)加强高校学分制改革

高校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应该加强学生学分制改革。首先,高校应该适当调整学分和课时之间的联系,减少不必要的必修课程,保证课程的数量和质量。课程设计上增加相应的选修课,对毕业的学分要求适当地进行调整。另外,高校应该实施选课制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进行跨专业、跨年级选课,甚至可以对授课教师进行选择。

(二)优化教学课程结构改革

高校的课程结构应该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加强教学实践的重要性,提高专业课的教学水平。高校将主要课程分为两大类,分别为通识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高校应该根据各专业的特点进行课程分类,同一类别的选修课程必须保持一致;同一大类的专业必修课程也应该保持一致,高校应该加强对专业课程的精简和浓缩,保证专业课程的质量和数量。最后,课程结构中应该加入实践教学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高校每个专业都应该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或实训课程,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在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挑战、团结协作的能力,提高学生自身发展空间。

三、人才培养模式六大措施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充分实现以生态化教育为主要基本理念,以产学研教育合作为主要突破口,不断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高校应该加强对人才培养模式六大方面的改革,六大基本改革措施包括: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重视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大高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加强对人才培养团队与创新创业培养基地建设、完善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制度等。具体措施如下:

(一)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

高校应该加强对生态性创业型学校的建设,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高校应该结合自身办学主要特色,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加强与区域内高校之间的合作关系,以培养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才为基准,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应该加强把高校发展建设与区域经济建设相结合,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道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创业就业的竞争力。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应该加强高校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培养,大力建设创新型的高校。

(二)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为加强高校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高校应该具备科学的工作思路,研究出一套适合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其中包括加强学生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创业活动,深化学生课程改革,加强高校师资力量的建设,各个专业开展相对应的创新创业体验式教学课程,保证课程质量与选课制度符合高校学生的需要。最后,高校还应该出台相关政策,调动教师对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开展的积极性,以教师的创新创业相关教育,带动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机制的运行。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应该以学生为教学培养的主体,加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高校应该给予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教师、教学教育时间上的选择权,根据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为学生安排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高校应该改变学校传统选课制度,把公选课程改为选修课程,把专业课以及非专业课模板课纳入选修课范畴之内,提高选修课程的总体质量。同时,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上,以W生为教学主体地位。教学课堂上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的能力。

(四)加大高校实训基地建设

高校应该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推进高校和企业间的相互连接。高校实训基地能够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创业实践能力,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主要环节。实训基地建设是高校进行产学研教育的基础,高校应该加强学校与校外的结合,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地进行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接,创建高校与企业相结合的实训基地。

(五)建设人才培养团队与创新创业培养基地

高校应该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团队的建设,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建立团队合作的教育机制,加强学校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改革创新,加强学校科研成果的研发,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实现无限的教学价值。另外,高校还应该加强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基地的建设,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高校应该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相关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六)完善学生综合能力评价制度

创新创业培养模式下应该加大评价制度的改革,以学分制代替传统的考试制度,学生可以通过科研项目比赛、、获奖证书、参加校内活动等替换学分。高校学分制的能力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对于实践活动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结语

创业带就业视角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明确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目标,紧抓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问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的探索,突出了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学的革新,加强了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对于高校教学模式的影响。高校不断完善与改革原有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下存在的弊端,积极推进科研合作教育,完善学生学业能力评价制度,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扩大学生实习基地的建设,构建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特色的素质教育体系,经过不断实践与完善,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推向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