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9 09:47:5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健康教育存在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农村病人;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458-01
健康教育是通过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评价的教育活动,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能力,达到预防疾病、保持健康、促进康复、建立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笔者在针对农村病人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发现存在着许多问题,通过对68例农村病人进行健康教育问题分析,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以提高对农村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质量。
1 临床资料
1.1年龄:50岁以下15例,50-65岁31例,65岁以上22例。
1.2 文化结构:文盲10例,小学毕业32例,初中毕业以上26例。
1.3 疾病分类:原发性高血压18例,冠心病12例,脑梗死17例,高血压脑出血5例,其它16例。
1.4 教育效果:健康教育普及率100%,小学毕业以下的健康教育有效率为75%,初中毕业以上的健康教育有效率为90%。
2 农村病人健康教育存在问题
2.1 病人方面
2.1.1 文化层次较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思想观念落后,对医学知识缺乏,对疾病的认识不足,难以接受健康教育的知识。
2.1.2 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对医院的一切都感到恐惧、陌生,难与医护人员沟通。
2.1.3 大部分农村病人家庭的经济基础差,承受大笔开支的能力较弱,希望花最少的钱能把病治好,不大愿意接受必要的辅助检查。
2.1.4 对生活质量要求较低,只注重眼前的疾病治疗效果,对愈后疾病预防知识不重视,因此,很少主动配合护士健康教育。
2.2 护士方面存在的问题
2.2.1 护士的观念阵旧,护理模式未转变,思想上没有完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病人健康为中心”的理念上来。
2.2.2 护士自身的素质和知识水平存在差异,知识面较窄,对新业务、新知识接受较慢,护士敬业精神不强,自觉性不高,工作缺乏主动,个别护士“看不起”农村病人,不愿与他们交谈;护士不能把握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机。
2.2.3 其它:健康教育缺乏整体教育计划和个体教育计划;健康教育只重视对病人的教育,忽视对病人家属的教育。
3 对策
3.1 树立新理念,适应新的护理模式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从“疾病护理为中心”转移到“以病人身心健康为中心”的模式上来。护理的任务不再是简单、机械地执行医嘱和常规的护理操作,而是转化为集治疗、预防、康复、促进健康为一体的多元化护理。① 21世纪护理人员将是卫生保健的主要力量,是健康教育的实施者,是其他医务人员的平等合作者。护理人员要为病人提供高质量、高技术水平的护理。而我们是面向广大农村的基层医院,促使农民朋友们自愿地接受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及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提高广大农民朋友们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能力。这是21世纪我们基层医院全体护理人员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3.2 加强继续教育,提高护士自身的素质和知识业务水平
现在护理队伍中仍以中专毕业的为多,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较少,因此普遍存在知识阵旧、知识面窄的现象。而我们整天对着疾病身、身心处于痛苦状态、对疾病一无所知、社会低层次的弱势群体,这就不仅要求我们有崇高的责任心与爱心,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技术,还要有心理学、社会学、营养学、康复医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这样才能把健康教育做得更生动、更深入、更仔细、更广乏。因此,我们也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机会,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护士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3.3 因人而异,制定个体化的教育目标
3.3.1 正确评估病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不同疾病的病人对健康教育的要求不同。如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人,他们最需要了解的是本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愈后的情况,饮食、生活、工作、休息等对本病的影响,以及怎样才能保持正常的血压;而那些高血压脑出血或脑梗死的病人及其家属最迫切想知道的是该病有多危险、病程有多长、愈后怎样,病人的家属急需立即掌握一些护理病人的知识和帮助病人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的时间与方法。所有病人及其家属在心理上都渴望得到护士的同情、关心与安慰。
3.3.2 制定个体化教育的目标与方法
护士对病人进行个别教育,这是病人反映最好的一种健康教育方式②。在基层医院,个病人的身体状态、心理反应、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对疾病的认识都不一样,我们要根据他们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人的病情等等具体的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教育计划与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施教,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如一位42岁的“原发性高血压脑梗死”的男病人,他小学毕业,来自较偏辟的山村,是家庭中的中坚力量,其家庭经济较困难,病人及其家属对本病的相关知识一无所知,出现紧张、恐惧、甚至绝望的心理。我们根据他们的情况,首先是关心、安慰病人及其家属,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后,向病人及其家属讲清楚本病的病因、发生、发展及治疗愈后的情况,并介绍本科室的技术力量,及同病例在本科室治疗的情况,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及肢体康复训计划,并与家属一道实施,教会家属并与家属一起共同实施对病人偏瘫的肢体进行功能恢复训练。通过共同努力,病人康复较快,住院25天,能拄拐步行出院。病人及其家属都非常满意。
3.3.3 准确把握时机,恰当运用沟通技巧
准确地把握时机,恰当运用沟通技巧是健康教育是否能取得较好效果的关键。把握好时机,运用恰当的沟通技巧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单元大厅设立橱窗,宣传本病区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对危重病人要在抢救到生命体征平稳后再进行施教;对家庭经济困难的要多同情、关心、理解他们,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在取得病人及其家属的信任后再进行施教;对文化层次较高的病人,找一些与本病相关的健康教育资料,让病人自己阅读后再有针对地讲解;如对老年病人,因为他们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较差,听力、记忆力都下降,对他们的教育我们采用直观的形象、通俗的比喻,深入浅出,多举例子,反复强化的教育方法,说话时声音宜大些、亲切些、速度慢些,这样才能收到满意的教育效果;健康教育应避免在病人休息、吃饭、病人感到不适或医生进行查房时进行。
3.3.4 重视病人家属的力量,注意对病人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在基层医院,病人住院多有家属倍同。家属是病人主要依赖、依靠、信任的对象。所以实施健康教育时,不但不能忽视对病人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而且重视通过对病人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来达到预期的效果。通过对病人家属的健康教育,尊重家属的意见,重视家属的反馈,与家属一起共同改变病人的不良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共同促进病人的康复。
4 体会
对农村病人,我们在实施对“治病”的同时,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一方面可使我们社会中这一群相对较低层次的弱势群体也可以了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影响并改变他们的不良生活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他们不良的心理因素,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以“健康教育”为契机,激发我们的求知欲望,提高我们学习的自觉性,提高服务质量,密切护患关系,帮助我们实现自身的价值,使护理工作能得到社会的理解与支持,使病人及其家属都满意,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社区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对策
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重要内容,是搞好社区卫生服务的前提和基础。随着我国社区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和依赖性不断增强,社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因此,如何开展和搞好社区健康教育是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亟待研究的课题。
1 当前社区健康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城区是由各个街道办事处统管社区工作,各个办事处对应城区各部门,进行具体事务管理。但唯独区卫生部门在街道办事处没有对应的下设机构,由于机构不完善,导致管理机制不健全。卫生局对社区的管理不能到位,因而社区的健康教育无专人管理,造成了管理上的断层,使社区(街道办事处)这一基层政府职能部门无法在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中承担应有的责任,发挥应有的组织作用。
1.2 社区健康教育的网络不健全 社区健康教育是一项社会化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多部门、多层次、多手段地综合执行,因此,建立健全市、区、街道三级健康促进网络是社区健康促进的基本要素。而目前社区健康教育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政策、资金及社会动员等方面的支持和配合,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部门、多学科的共同参与。
1.3 社区健康教育人员综合素质普遍较低 由于地域、种族、社会习俗的不同,各地区影响健康的主要问题也存在极大的差别。因此,社区健康教育要抓什么?这需要通过社会调查,流行病学诊断,找出社区内急需解决的主要健康问题或行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知识教育和行为干预,并通过效果评价及时调整,然而由于我国目前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健康教育专职人员,一般由社区医生和护士兼顾健康教育工作。因此,其健康教育综合素质相对较低,更是缺乏社区健康教育需求评估和效果评价。
1.4 社区健康教育手段单一,未形成可持续性发展的优良态势 目前的社区健康教育在相当多的地区仍停留于卫生宣传的水平,无法起到提高居民健康素质,降低疾病发病率、患病率的作用,因此,如何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干预体系是每一个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综合国内外的先进做法和经验, 以医院为中心扩大预防、分片负责,以学校教育为基础开展系统教育,以媒体为媒介扩大宣传覆盖面,以居委会为单位、以健康教育骨干为依托开展持久的教育干预,以各个节日、卫生日为带动群众关注健康的积极性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才能尽快改变人群生活方式,形成健康行为,从而降低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1.5 社区健康教育支持经费不足 社区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服务的组成部分, 在性质上和社区卫生服务一样,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是健康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经费是开展城市社区健康教育的重要保证因素, 没有经费支持, 一切将无从谈起。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尚未设立健康教育的专项经费,没有社区健康教育专项经费指标,在工作机制上没有健康教育经费的保障措施。而没有经费,就意味着很多工作难以开展,同时,社区健康教育很多硬件建设也无法落实。
2 社区健康教育的对策
2.1 明确政府职责, 突出政府行为和行政干预 社区健康教育是以人为本, 以健康为中心, 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畴的健康服务,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群众的根本利益之一。各级政府对发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有重要的责任, 各级政府要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协调机构, 制定相关政策, 健康教育要纳入当地卫生发展规划、纳入社区卫生服务轨道。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 教育、文化、出版、广播电视、环保、计划生育等部门要把健康教育纳入各自的规划目标, 把普及卫生知识, 引导群众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逐步变为自觉的行动, 把健康教育与各自业务有机地结合起来, 共同为提高全民健康素质而努力。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充分调动社会团体、企业、学校、家庭参与社区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鼓励和支持各种形式的资助和志愿服务。
2.2 建立健全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组织网络 建立健全“双轨(向)管理、条块结合”的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组织网络,是加强社区政府、专业机构和各部门间合作,协调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必要的组织保证。双轨管理即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一靠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协调;二靠各级健康教育机构的业务指导。两条渠道,对口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卫生局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市健康教育所的技术指导下,负责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指导、实施、评价,是承上启下连接“双轨”的中心。条块结合:一是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以专兼职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为骨干形成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纵向网络;二是社区内各单位协同参加,形成由教育、卫生、财政 、环保、群众团体以及各单位领导共同组成的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横向网络。
2.3 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依托, 发展社区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就为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最好的机遇。因此,要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依托,发展社区健康教育。一是在保障人们能够公平地享受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前提下, 通过健康教育建立社区卫生知识服务体系, 健康教育贯穿于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的全过程, 贯穿于居民生命保护的全过程, 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社区人群, 提供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服务, 满足社会多层次需求。二是积极探索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健康教育, 在医疗服务、康复指导、家庭护理、饮食起居照顾等多形式的安老助老服务模式中, 在提高卫生知识水平的基础上, 提供健康咨询、技能指导, 例如心脑血管疾病意外的家庭护送与护理、心肺复苏、骨折的家庭急救等。三是研究我国疾病控制工作承担两次卫生革命双重任务的严峻形势, 适应疾病控制工作的战略调整。当前我国城市社区面临着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新的疾病的威胁, 这些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不能过高期望医药的作用, 不良的行为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是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针对危险因素开展行为干预将成为社区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四是积极主动地研究市场和居民健康消费心理变化, 引导社区居民健康投资。如建立预警信息系统, 提供健康教育提醒工具,制作高质量的科普知识光盘,举办健康教育展览,开办高血压、糖尿病等俱乐部,开设戒烟门诊等。
2.4 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业务指导作用 各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要成为当地的社区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要逐步建立起各地社区健康教育规划、工作目标、岗位职责、考核标准;各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负责全科医生的健康教育理论与技能培训, 指导社区健康教育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社区健康教育的重点是普及科学知识、引导人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针对社区居民主要危险因素实施综合干预。社区健康教育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低收入人群为重点人群, 通过健康教育, 提高居民的基本健康知识水平, 掌握基本的自我保健技能, 建立健康行为, 提高生活质量。各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每年普及5―10条健康信息, 结合当地情况对社区健康教育实行分类指导,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经济文化状况, 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使健康教育在社区有针对性地进行, 有的放矢, 注重实效。建立信息系统, 逐步实现社区健康教育档案的网络化管理。卫生信息薄弱和缺乏基线数据是当前社区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 要搞好社区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建立信息系统, 目前已有不少社区运用计算机管理, 是一种高效的管理方法, 值得提倡。要尽快建立、推广社区健康教育应用软件, 改变目前大多数社区健康需求评估资料“死档”状况, 逐步实现社区健康教育档案的微机化管理和网络化管理。
2.5 开展以社区健康教育为主导的综合干预 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综合干预, 形成“社区诊断―社区规划―综合干预―评估”的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社区健康教育的工作质量, 有利于将健康相关行为干预落到实处,使社区健康教育逐步地向以证据为基础的健康促进发展,通过社区诊断制定健康教育规划。社区诊断的重点内容主要是社区人群的人口学特征、人群生产、生活环境及其生活质量, 从而找到影响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 确定社区优先要解决的主要卫生问题。社区健康教育的综合干预主要表现在: 临床与预防的综合, 以健康教育作为主要策略;一、二、三级预防的综合, 以健康教育为导向;全人群策略与重点人群策略的综合, 以健康教育为主线;卫生部门与社会各部门协作的综合, 健康教育贯穿于全过程。
2.6 增加财政投入, 建立和完善社区健康教育经费补偿机制 社区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服务的组成部分, 在性质上和社区卫生服务一样, 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是健康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 必须予以保证。因此,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 多渠道筹集资源, 单位出一点、居民出一点的经费管理体制, 建立社区健康教育经费补偿机制。
2.7 加强健康教育需求评估和效果评价 根据社区健康教育的规划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进行综合评估, 综合评估包括年度评估、中期评估、远期效果评估。年度评估主要评价每年的健康教育效果, 包括组织领导、部门协调、资源保障及各项干预措施落实情况;健康教育覆盖人群, 群众参与社区健康教育情况;人群基本健康知识水平、相关健康行为变化情况等。中期评估3―5年组织1 次, 主要评价阶段目标完成情况,评估健康教育导致社区目标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根据年度评估、中期评估及时对社区健康教育目标与策略进行调整。远期效果评估包括健康教育对社区人群健康状况乃至生活质量改变, 以及卫生经济学的评价。关于评价指标体系,目前社区健康教育评价尚未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建议组织专家与有关人员论证、研究制定社区健康教育的评价体系。
2.8 努力造就高素质的以全科医生为骨干的社区健康教育队伍 建议成立国家级社区健康教育培训中心, 举办社区健康教育高级师资培训班。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的医学院校加强健康教育人才培养。健康教育纳入全科医生培训内容, 社区健康教育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健康教育专业培训, 经考核合格上岗。加强全科医生的继续教育, 将健康教育列入全科医生继续教育必修课程。编写基层社区健康教育适用的健康教育培训教材和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手册。组织健康教育专业机构拍摄专题性的社区健康教育教学片, 以生动形象的形式介绍典型范例, 推广社区健康教育成功经验。
参考文献:
[1] 张红叶, 李申生, 施建华等. 建立新型社区综合防治模式的探讨[J].社区医学杂志,2007 年第5 卷第1 期(上).
在公共卫生服务领域中,为服务对象提供健康教育也是护理人员的一项基本责任。[1]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患者正确接纳自己的疾病,正确认识疾病,改善患者对疾病的不良认知,向患者传达积极的心理支持信息,使患者以积极的求医行为改善不良的情绪[2]。临床护理人员如何开展健康教育,成为病房健康教育成败的关键,本文通过查找病房护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措施,以达到提高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水平的目的,以便更好地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1.护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护理人员不足
当前临床护理编制严重不足,致使在实际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在完成基本护理工作量的同时,难以保障充足的时间实施健康教育。
1.2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
部分临床护理人员深受旧护理观和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延续重治轻防的陈旧观念,对病区护理健康教育在疾病防治以及康复中的重要作用缺乏认识,导致服务意识缺乏、教育方式单调、教育内容泛化,更无法进行积极的经验总结和合理的创新。
1.3护理队伍年轻化,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不足
护理健康教育是交叉性应用学科,医学、护理学、教育学、人际沟通及礼仪、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均在健康教育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当前护理队伍年轻化现象较为普遍,参加工作时间短,知识面狭窄,学术交流、人员培训、参加进修及外出学习的机会较少,导致临床护理人员知识更新缓慢,技能老化,知识储备不足等问题,影响实施护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
1.4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经验不足
实践中采用的方式简单,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甚至有些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内涵产生误解,将其同卫生宣教等同起来,无法针对不同患者开展个体化的健康教育。
1.5护理人员缺乏健康教育技巧
护理工作是由许多环节紧扣而成的,临床护理人员每天都要遇到不同病情、不同个性的患者,针对患者知识的接受程度,身体状况,学习动机等,因人、因地、因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良好的沟通技巧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前提,护理人员沟通能力差,致使患者对护理人员没有信任感,导致护理健康教育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1.6管理及激励机制不完善
我国开展护理健康教育的历史较短,尚未建立明确有效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管理滞后,在人员培训、规范实施、评价标准及方法体系上均不完善,影响护理健康教育质量。
2 对策
2.1缓解护理人力资源的不足
针对临床护理人员不足的现状,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下,聘用护工。护工上岗前,进行岗前培训,并严格规定护工只能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对病人进行非技术性的生活护理,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同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护理人力资源成本,缓解护理人力配置不足的现状。
2.2加强宣传,转变观念
通过岗前培训、职业道德教育、礼仪培训等宣传教育活动,使护理人员树立现代护理观,明确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健康教育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主动履行护理健康教育职责,使护理人员从被动地执行护理操作逐步过渡到以人的健康为目标的预防保健和促进健康工作上来,积极主动有效地进行健康教育工作。
2.3 鼓励学习,提高技能
健康教育是一个全新知识和技能领域教育,护理人员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护理健康教育必备的技能,才能适应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职能部门要重视、支持临床护理人员的进修学习,创造条件参加短期培训、学术讲座,鼓励护理人员参加不同形式的继续教育及自考函授班的学习,不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开阔眼界,活跃思路,学以致用。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病房健康教育的程序,按程序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护理健康教育活动,保证目标实现;掌握与疾病护理相关的知识,包括专科护理知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疾病预防、卫生保健、药理学、营养学、医学新进展等知识,才能具备健康教育的能力。护理人员仍需提高认识以促进护士主动宣教意识,加强学习以促进护士掌握宣教的内容[3]。
2.4掌握技巧,营造和谐
病房健康教育要实现内容具有针对性,形式多样化的要求,护理人员就要正确运用沟通技巧,努力营造出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获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才能使患者愿意接受护理人员传递的健康教育信息,并主动参与健康教育的全过程;掌握知识灌输的技巧,运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如示范、讲座、交流、开展主题活动日、健康教育专栏、制作健康教育手册等方法进行有效的护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提高护理健康教育质量。
2.5完善管理,提高质量
有关职能部门应完善科学管理体系,对护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通过落实责任、制订健康教育计划、周密组织实施计划,定期检查和效果评价,及时找出不足,纠正偏差,使健康教育制度化、程序化。管理考核方案要明确质量目标及相应的奖惩措施,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工作到位,质量提高。病区护理管理人员应重视对护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控制,通过护理查房定时和不定时的检查和抽查,不断发现护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反馈到每个执行者,不断改进护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提高护理健康教育质量。
2.6改善临床护理人员的工资待遇,提高她们的工作热情,使她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去,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张秀梅,洪静芳,韩培华.临床护士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现状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3-6.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令人担忧,他们正处于人生生理与心理迅速发育的时期,有人称之为“第二断乳期”。在这个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他们的情绪不甚稳定,容易产生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通过心事测试、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日常观察等,我们发现在校中职生心理问题主要归结以下几个方面:(1)依赖心理;(2)放纵心理;(3)悲观厌学心理;(4)消极处事心理;(5)不稳定心理;(6)单亲家庭子女自闭心理。心理矛盾是指个体现有心理发展水平不能顺利应对各种内外刺激时,内心形成的对立或冲突状态。当心理矛盾向积极的方向转化,或者冲突双方维持合理平衡时,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就能得到提高,反之,当心理矛盾向消极的方向转化或者冲突双方应有的平衡被打破时,心理矛盾就演变成不良心理问题。中职生在校几年,不仅是个体脱离家庭,走向社会,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而且也是个体生理上、心理上变化最快,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实施教育的最佳时机。
一 中职生不良心理特征的表现形式
近几年来,中职生不良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既不像儿童时期那样简单和幼稚,也不像成人时期那样复杂和固着,而是呈现一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具体表现在。
(1)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中职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他们对外部世界、成人社会和新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能正确规范自我行为,经不住引诱,易受外界影响,没有坚定的信念,缺乏对知识强烈的渴求,行为驱动的好奇性、情绪变化的冲动性、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都极易导致这部分学生行为举止上的盲目性。
(2)渴望成功,但心理脆弱,经不住挫折和打击,易产生自卑心理?中职生的理想与实际能力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而对困难考虑不足,心理上没有足够的耐挫准备。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产生失落感,自暴自弃,转而自卑。
(3)独立意识增强,但看问题易偏激,易产生逆反心理?中职生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认知方式的发展,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但社会经验不足,不能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在认识上易产生片面性,看问题易偏激,喜欢钻牛角尖,引导不当,易产生逆反心理。
(4)自尊心比较强,易激怒,易产生妒忌心理?中职生自尊心很强,忌讳老师的批评,遇事易激动,稍不如意,便火冒三丈,作出爆发性反应,不严格要求自己,经常犯错误,把老师视为对敌人,猜疑心强,喜欢暗中拆台,背地放风。
(5)求胜心切,缺乏信心、恒心和耐心?中职生不能持之以恒,半途而废,学习积极性忽高忽低,纪律时好时坏,与同学不能和睦相处,经常发生口角,严重时可能引起聚众斗殴。
(6)性格孤僻,自我中心主义色彩浓?中职生自我封闭严密,喜欢离群索居,独来独往,缺乏对他人的兴趣,常处于孤单寂寞,沉溺于憧憬的心理状态,而有些学生则过分地强调自己的感情,夸张炫耀,表现出浓厚的自我中心色彩。
二 当前中职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学生自身心理因素,学习基础差,学法不当、学习松散、动力不足,缺乏成功体验,独立意识强,意志力薄弱,过分强调自我,偏激片面地看问题。2有的家长文化素养较低,教育教学方法不当;有的家长行为习惯存在问题;有的家庭成员关系不和,缺少温情和关爱,会使子女的性格扭曲;有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差,这些会引发许多心理问题,最终影响学生健康成长。3学校教学内容陈旧,学生易产生失落感和厌学情绪;教育方法不当,导致学生懒散、厌学、精神不振;学生生活单调、乏味,心理上易产生消极情绪。4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急功近利的思想,都侵蚀着学生的思想意识,认为中职生学历低,能力小,在就业方面人为地刁难,也加重了部分中职生的不良心态,催生出中职生自卑、消极等心理问题。
三 消除中职生不良心理的措施
1教育者要更新教育观点,要注意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将学生看作朋友,专心听取学生意见,与学生相互依赖,相互信任,对学生胸怀坦白,真诚相见,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体会、认识学生的观点和行为。2教育者应了解中职生的心理特点,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采用电化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现场教学或课堂讲座,尽可能地为中职生提供新的知识和学习方法,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3组织开展各种活动,举办各种形式的辩论赛、球赛等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懂得只要努力就会有成功,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为他们进一步养成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个性品质奠定基础。4通过主题班会、讨论会、故事会等多种形式来提高学生对生活中各种挫折的认识,使他们明白,受挫折是现实生活中的正常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引导学生正视挫折,培养他们的抗挫能力。5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学会全面辩证地看问题。
四 加强中职生健康心理素质教育的对策
对中职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生个人健康发展的需要,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针对当前中职生心理问题较多的实际,应该采取如下对策:1要净化社区环境,不断完善社区文化设施,为中职生的成长创设一个比较良好的社区环境。要不断生产精神文化精品,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美好的情操陶冶人,以感人的事迹激励人,为中职生的健康成长不断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2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以身作则,塑造良好的形象。3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融入到课堂教学、学校教育活动和二课活动等各项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构建新时期学校的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护理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对策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护理模式也在不断转变,由单纯的“护病”阶段发展到到全面的“护人”阶段,新的护理模式需要将健康教育有效地融入到护理实践中,而护理人员作为护理领域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在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是提高健康教育水平的关键。
1健康教育实施现状调查
1.1资料与方法
1.1.1调查资料笔者2012年6月至7月,先后对苏州3家医院的护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进行了随机抽样法问卷调查和统计调查,其中二甲医院1家,三甲医院2家,问卷调查对象为护理人员及院方领导,人员分布包括内外科的所有科室,其中重症监护室共35名,内外科共25名,消化科共5名,烧伤科共13名,耳鼻喉科共5名,妇产科共20名,麻醉科4名,院方领导3名,护士年龄在20-28岁,护龄为1-10年。问卷调查共发出110份,回收率为100%。同时还对各医院护理人员数量比重做了统计。
1.1.2方法现场问卷调查前,通过制定有关健康教育的调查问卷表,对表中所列的各调查问题进行了解释性说明,在问卷表发放前,耐心回答被调查者的疑问,并讲解本次问卷调查的目的及意义,通过不记名的方式调查。
1.2调查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护理人员在医院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护理人员在全院职工中所占比重低,护理观念滞后、接受健康教育培训的频率低、方式匮乏。
85%的护理人员每日忙于应付大量的非护理性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实施健康教育;90%以上的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的概念仍然模糊,护理观念比较薄弱;67%的护理人员反映在临床带教过程中,接受健康教育培训的机会少,自主学习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不完备。
2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
2.1护理人员紧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市场经济的许多规则逐渐被引入了医院管理的范畴,护士便首当其冲成为被缩编的对象,导致各个护理岗位人员严重不足。我国平均每千人的护理人员比例为1:12,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5.7,护理人员短缺的现象十分严重。而且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护士的职责不断扩充,工作内容愈来愈宽泛,加之护理人员的收入与承受的工作强度和压力不均等,且由于我国重医轻护观念的存在,使他们的思想波动较大,越来越多的护理人员有离职意愿[1-2]。综上所述,由于缩编、工作压力大、薪酬低、离职率高等原因,导致临床护理人员愈显不足。
2.2缺乏开展健康教育的时间随着护士职责的扩充,护士每日忙于应付大量的非护理性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实施健康教育,严重影响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健康教育工作质量的提高。
2.3护理观念滞后护理健康教育的概念于1997年才引入我国[3],大部分护理学校开设护理健康教育课程较晚,多年来,多数护理人员受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对现代护理模式尚未全面认识,依然停留在“就病论病”的层面,没能理解健康教育的内涵与实质。
2.4护理人员接受健康教育的途径匮乏①理论体系不完备。我国的护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体系,而且在理论和体制保证方面还不够完善,可参考的护理文献及书籍较少,并缺乏系统的护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及能力培训;②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模式不成熟。从事护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临床带教的师资队伍中,除了少数临床护理骨干以为,大部分未曾接受过正规、专业的健康教育学习,只参加过短期培训或者自学,他们对医院护理健康教育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及积累经验阶段使,而且教育方法比较陈旧。理论体系的不完备、师资力量薄弱与教育模式不成熟造成护士难以接受专业的教育培训,更不谈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3提高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的对策
3.1转变护理人员思想,提高服务意识大力推行“以病人为中心”的核心护理观念,认真学习相关规范制度和法律法规,明确患者权利和护理人员的义务,让护理人员明白开展健康教育不仅仅是整体护理工作的要求和护理人员的职责,而且是法律要求的护理人员应该履行的义务。帮助护理人员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履行好法律法规规定的每一项义务,扎扎实实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3.2适当增加护理人员数量,合理配置,提高护理人员待遇科学划分护理工作与非护理工作,合理分配后勤、行政工作人员工作职责,将护士从非护理工作中抽离出来,交给相关工作人员。医院要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薪酬待遇,按劳分配,尽量做到同工同酬。要提高夜班及节假日班的补助,体现在这些期间的回报与付出相匹配。对于生活上,医院要尽量增加相关福利,提升例如婚假、产假、年假等的时间,为员工多提供交流的机会,鼓励他们多参与社交活动,增加对工作的满意度。让护士有足够的时间针对性地、有幸福感的学习健康教育,让病人更好的享受专业护理人员的服务。
3.3系统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培训护理健康教育是一门集医学、心理学、护理学等学科为一体的应用学科,而由于目前临床护士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的限制,缺乏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使护士难以担当多元化的角色功能,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因此,系统地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培训非常必要,其中要努力抓好一下四个层次的教育培训[4],强化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专业知识。
3.3.1学校教育在护校中,尽早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为临床培养有教育能力的适用人才。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传播健康知识和技能,最终使教育对象形成有利健康的观念和行为,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在学校教育的环节中要注重对实践效果进行及时评价,注意收集施教后的信息反馈,确保护理人员能够得到有效的学校教育。
3.3.2继续教育把护士教育能力的培训纳入国家继续教育大纲,规定不同职称护士接受健康教育培训学分,途径包括院内培训和外送学习等,使护士基本掌握有关知识技能。医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教育计划,按专业、岗位分别组织实施。如:可采取专科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相结合、短期教育与长期教育相结合等方法,使人人在临床都有扎实的理论作指导。
3.3.3临床带教为不同职称、学历和年资的护士确定临床教育职责,充分发挥高职称、高学历和高年资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带教作用,提高护士教育水平。对业务骨干可选派到上级医院进行脱产学习、进修或参加短期培训班,通过学习,找出差距和不足,取长补短,以点带面,不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3.3.4综合素质在加强以上三个方面之外,还应加强护理人员对美学、护理心理学等人文学知识的学习,以拓展自身的知识层次。
3.4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改变护理人员的护理观念,前提是临床带教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用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断学习护理知识,从全新的角度认识病患、健康、护理等基本概念和相关边缘学科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积累教学经验,提高临床带教水平。
3.5培养沟通技能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前应充分掌握语言和非语言交流的技巧,收集患者详实的主客观资料,包括患者的健康观、生理、心理状况,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受教育程度的,从中分析出患者目前最需要、最重要的健康需求。
锻炼驾驭语言的能力,要使用对方能够理解的语言和能接受的方式,加强与患者的沟通[5],谈话内容要有针对性、内容明确、通俗易懂、内容客观、语速适中、加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等。
3.6保证教育成果医院及科室应积极提供健康教育所需硬件设施及人才软件设施的投入,同时制定责任护士健康教育的检查标准,护理部相关工作人员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询问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掌握情况,广泛收集信息,评价责任护士的教育成果。若成果不理想,护理部相关负责人应协助责任护士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教育呈明显的责任护士,可适当采取奖励机制,提高其健康教育工作积极性,同时让其现身说法,带动科室其他护士一同进步,提高整个科室的健康教育质量。
重视患者、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的反馈,以便了解实践的效果,计划是否完整,措施是否得当,若效果不理想,应积极采取科学的纠偏措施改进教育方法,利用PDCA循环进行自查,不断将健康教育工作引向深入。
健康教育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护理人员技能的提高是健康教育发展的基础,转变护理观念、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人际传播技能,才能确保健康教育的有效落实,让患者得以真正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刘方红.护理人员离职原因分析及对策[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8,10(5):479.
[2]吴欣娟,张晓静,高凤莉.护理人员离职意愿与工作压力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4):197-199.
[3]李剑媛.掌握健康教育原则提高健康教育效果[J].护理研究,2003,17(5A):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