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科技创新的对策范文

科技创新的对策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08 14:41:4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科技创新的对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科技创新的对策

篇1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人们生存的根本。农业的发展水平不仅关系到人们的自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如今,国家把发展农业放在首要位置,坚持走特色农业化道路,不断创新农业科技,加强农业管理。传统的农业科技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而农业科技又对农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不断创新农业科技,才能更好的推动农业的发展。但是,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可以看出,农业科技创新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文章主要阐述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和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对策

影响农业科技创新的因素比较多,科技创新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农业科技的特点,并结合科技的特点合理制定创新方案,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动农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也应该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为农业科技创新奠定物质基础。国家还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鼓励农业科技的创新。

1.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1.1农业科技创新经费不足调查显示,我国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比较少,农业科技创新得不到物质保障。2013年,我国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投资强度为0.195%,投资增长率为-2.5%。2014年,投资强度增长为0.34%,但到了2014年年底时又下降为0.31%。2014年,我国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还不到西方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的1/2。2013年,国家计划投资17.65亿用于农业科技创新,但是实际投资数额仅达5.68亿元,根本无法满足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1980年至今,西方国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都占农业总投入的1.5%以上,而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仅占农业总投入的0.18%。相对来说,我国农业科研人员数量较多,很多科技创新资金都用于人员开销上,创新资金比较分散,这必定会削弱科技创新费用的使用价值。

1.2缺乏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农业科技创新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科技创新成果有很大影响。如今,我国本科学历的科研人员仅有4万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1/3,硕士学历的创新人员仅占科研人员总数的7.5%。除此之外,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员的流动性也比较大,人员流失十分严重。2013年,我国某省农业科技创新人员减少5200人,是新增科技创新人员人数的1.9倍,这对该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

2.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多途径筹集农业科技创新资金农业科技创新离不开国家资金的扶持,国家资金扶持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基本保障。农业科技创新部门也可以和金融机构合作,多途径筹集资金,推动农业科研的发展。农业科技的创新是为了推动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种植产量。因此,农业科技创新必须有针对性,不能盲目创新。《农业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指出:农业科技创新必须从四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对农业种植技术的创新,二是对农业机械设备的创新,三是对农业灾害防治方法的创新,四是农业节能增效方法的创新。

2.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员的培训要想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就要不断提高科技创新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通过以下四种途径可以有效提高科技创新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第一种是加强科技创新人员的培训。国家还应该大力支持农业院校的发展,比如:2008年起,国家在内蒙古农业大学等七所大学实行学生的免费教育政策,为农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贵州地区还设置了专门的农业科技创新人员培训机构,免费为科技人员提供培训指导,提高科技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第二种是培养农业企业管理骨干,第三种是外聘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员,第四种是加强农业种植人员的培训。要想留住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国家还应该提高科技创新人员的薪资待遇,保证农业科技人员的稳定性。管理人员还应该在科研人员内部设置奖励机制,对表现好的科研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提高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热情。案例:某省高度重视科研人员的培训,在该地区举办了“阳光培训活动”免费为农业科研人员培训。该地区政府还聘请了农业科研专家,为科研人员分析科研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该地区除了重视科研人员的培训,还制定了实用人才培训计划,以“百万中专生”为主题展开了科研讲座活动,让当地人们的综合素养都得到提升。

2.3加速农业政策创新农业科技创新除了离不开国家的资金扶持,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因此,国家必须不断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政策保障。2012年国家制定了《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法》,主张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的快速发展。国家还应该制定政策,提高农民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共同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的目标。

3.结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要想实现农业的快速发展,就要对农业科技进行创新和调整。农业科技的创新离不开国家资金的扶持,国家资金扶持是农业科技创新的物质保障。但是,我国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根本无法满足科技创新的需求,农业科研部门还应该不断拓展资金筹集的渠道,尽可能多的筹集科技创新资金。科研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有很大影响。因此,国家还应该加强科研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科研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国家还应该不断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政策保障。

参考文献

[1]覃肖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问题的本因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2.

[2]闫振红.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

[3]满佳.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3.

[4]霍文娟,李仕宝.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14(02).

篇2

党的十报告强调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现代的科技竞争是立足全方位的竞争,包括市场、资源、人才、信息、政策等诸多因素,是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实力的较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内容。

创新概念最早由奥地利裔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的,他认为创新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应用从而创造出新的价值的过程。创新最初并不是科学或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经济的概念。因此科技创新不是仅仅以科学上的新发现或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作为标准,而需要以实现市场价值为其判断标准,如果发明的成果没有转化为新产品、新服务,没能创造出新的价值,它就不能属于科技创新,而只能称之为科技进步。

当今社会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科研成果转化的周期大幅缩短,产业升级不断加快,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世界各国纷纷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的核心要素。

在中国经济总量高速增长的同时,缺乏核心技术已成为中国的“软肋”,在信息、材料、生物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中国基本上受制于人;在航空设备、医疗设备、精密仪器等重大装备制造业中国主要都是依赖进口;甚至在某些国家安全领域,一批重大武器装备和关键元器件也依赖他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缺乏关键技术、核心知识产权不仅会影响国家竞争力的提升,还使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发展受到威胁,所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目前我国的科技创新质量和效率均不高,导致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研发资金不足是抑制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例如2011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占 GDP 的比重仅为1.84%,这与美国的 2.90%、韩国的 3.74%、日本的 3.26%有较大差距。与创新型的国家相比,我国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也较低,科技型企业普遍出现的融资难问题就是很好的证明。

由于受到计划思维的影响,我国科研管理体制的转变明显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因素。目前在科研项目评审方面仍然存在条块分割、效率低下等现象,“立项评价组织程度高,结题评价组织程度低”,“争取项目有组织,实施项目无组织”等问题较为常见。

我们科技创新中还存在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科技企业创新最根本的动力在于对利润的追逐。国企容易得到国家政策资金上的优惠从而获取较大利润,这种非市场因素导致的超额利润使得企业不再积极关注市场需求,虽有创新的实力但是缺乏创新的原始动力。民营企业虽然存在创新的压力,但行业准人、融资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科技创新的意义,尽快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的转变,从依靠国外技术向自主创新的转变。

一、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

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解决创新体系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技管理机制;制定和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加强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促进科技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是政府的应尽的职责。

二、建立长效的投入机制,搭建科技创新的投融资平台

政府应该把科技投入作为重要的战略投资,通过政策引导等多种手段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长效机制。科技管理部门要调整财政性科技投入的结构,重点支持关键技术研究和重大战略产品研发。同时也要鼓励企业对科技的投入,培育创新型企业,突出创新活动中企业的主体地位。政府要采取有力的措施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应该鼓励大型国企加快研发机构的建设,针对重大关键性技术难题攻关和创新,引领科技创新活动;重视和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在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作用,支持其成长壮大;要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综合服务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

政府需要大力发展现有的金融机构的机制以及产品创新,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不断扩宽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融资的渠道以实现金融社会化。应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提高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把知识产权战略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是树立国际信用的需要,更是激发科技创新的需要,因此要健全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制定要以鼓励自主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和公平竞争环境为宗旨,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侵权判断标准,强化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坚决打击知识产权侵权等违法行为。

参考文献:

[1]张来武,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国软科学,2011年第12期

[2]许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北方经济,2008

篇3

关键词:科技创新 地方高校 成果转化 学科建设

1 河南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

“十五”期间,河南省高校共计发表学术论文6万余篇。其中,在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2654篇,被SCI、EL、ISTP三大检索收录论文3139篇。出版科技专著973部,鉴定科研成果2387项,申请专利717项,已经获得专利授权238项。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508项,其中获国家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13项(发明奖1项、科技进步奖12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83项,高校获奖总数约占全省的1/3强。近五年,全省高校共接受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2600项,项目经费达3.3亿元。转让科技成果265项,合同金额8238万元,实现转让收入4454万元。

从上述数据看,河南省是一个高等教育大省,但绝不是强省。由于历史原因,河南的部属院校相对较少,在项目扶持和资金支持上主要靠本省的力量。2009年,河南省共有高等院校83所,其中本科院校31所,高职高专院校52所。但是无论从本科院校数量还是博士点数量,无论从三大检索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还是项目和科研奖项数量上,河南高校明显落后于北京,江苏、山东等地区,河南高校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和层次都还比较低,科技创新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2 河南高校科技创新实践中的问题

2.1 科技创新团队的实力相对较弱

河南高校的科技创新团队实力相对较弱,拔尖人才较少。虽然河南省采取了积极的柔性引进政策,吸引两院院士、引进省级特聘教授(2002-2005年的三年间,河南省高校引进和培养的两院院士由17人增加到51人,分布在全省14所高校,引进的省级特聘教授由1人增加到26人),但是,院士和博士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目前各个高校的需求。由于缺乏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导致科技创新团队不稳定,不能围绕政府目标和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组建高水平的科研攻关,在国家大的项目和基金申请上处于不利局面。

2.2 科技剑新的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当前河南大多高校对科研创新的成果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针对论文、项目,获奖、著作等高校科研的主要成果,无非是先给出额定科研指数,然后计算个人总的科研完成指数,再给出相应奖励措施,其弊端一目了然。在科技创新的激励措施上,往往文科和理工科、科研周期较长的数理科学和其他理工科没有区分,项目的意义和价值也缺乏合理的分级与甄别,这种“一刀切”的科研管理政策极易造成利益分配的不公和广大科研工作者科研积极性的下降。

2.3 科技创新的资金扶持力度不够

目前大多河南高校都存在科研资金难以到位的尴尬。在市场经济下,没有资金就无法吸引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就难以形成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就难以在科技创新中积累优势。而且,资金是高校科技创新的血液,不论是前期的研究,中期的试验,还是后期的成果转化,都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支持。资金源源不断地供给,才能保证高校科技创新的持续,顺利开展。如何争取政府、企业等多渠道的资金支持,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保证是今后一段时间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2.4 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太低

整个“十五”期间,河南高校与企业共签署技术转让合同265个,技术转让金额总计约8236万元,但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仍很低。除了原来一些工科基础较好的院校与企业有横向的合作外,大多高校与企业的横向合作较少。同时,河南高校的纵向科研合作大多停留在高校之间学术会议的层面上,缺乏更深层的科研合作,在科技攻关等重大项目上往往无法形成“拳头”的力量,不但造成了科研资源的浪费也制约了众多地方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发展。

2.5 科研与教学的定位不准确

高校的发展定位不是“空中楼阁”,它需要通过对教育发展环境,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以及学校自身实际情况作出科学全面的把握后,才能进行合理的定位。河南不少高校不顾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盲目确定自身的发展定位现象突出。单科性学校想办成多科性高校,多科性学院想办成综合性大学,以求得所谓的“综合化”,“一流化”,片面追求论文、项目和成果,导致缺乏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难以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 完善河南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

3.1 加大在科技创新上的投入

科技创新既可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又可以为学校持续发展积蓄能量。但科研和实验早期的投入存在风险,所以政府应主动承担起责任。一要从认识上把科技创新提到应有高度,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额度,加大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急需的设备,仪器和实验室应抓紧建设,为科技创新创造优良环境:二要把“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当成一项系统工程来做,从计划制定、团队培养,项目支持多个细节上下工夫:最后,作为高校一方面要为每年科技创新经费做好预算,科学高效地使用这些经费,另一方面要拓宽融资渠道,争取政府扶持之外更多的经费支持。

3.2 形成科学合理的创新激励机制

高校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应坚持如下原则:

(1)科学化原则。高校应当建立科学的、易操作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在科技成果量化积分的过程中,应考虑不同学科的差异,防止“唯SCI、EI检索化”。对于那些科研上有重大突破,或为国计民生带来重大贡献的科研人员可以在利益分配政策上予以倾斜。

(2)公平化原则。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必须坚持公平和公正。科研奖励涉及多数人的利益,但“平均主义”绝不是公平。科研激励政策要在广泛征求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并严格考核考评,保证公平,公正和透明。

(3)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是产出科研成果的第一要素。科研政策中应突出对高层次人才和科研骨干长远发展的扶持,积极引进人才的同时,更要重视原有人才队伍的稳定。

3.3 探索行之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创新成果转换成物质成果。这种转化不但有利于增强科研人员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也可以为后续的科技创新打下基础。当前,缺乏科技成果培育机制已成为制约河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原因。

(1)高校系统要强化自身科技成果转化的培育功能。我们应该正确地理解企业是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主体这一观念,企业和高校既要紧密结合,又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和承担不同的任务。在转化前期的培育阶段,高校要加大成果转化的培育力度,掌握培育的主动权和主导权,提高可供转化成果的成熟度,造就一大批高新技术的种子企业,研究了解市场,加快科技产业化的进程。企业应主动把握和高校合作的切入点,利用自身在市场推广,物流网络、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利用好高校科研的平台,争取形成双赢的局面。

(2)高校应尽快完善中介服务体系。中介服务机构就像科技成果的营销部门,其经营方式是成果“转化”,目标是要取得最佳的转化效益和为成果方获取最高的回报。河南多数高校在这方面缺乏经验。所以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培育中介服务市场,推进中介服务的专业化分工,形成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中介服务体系;另一方面,高校要努力培养自己的中介服务机构,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篇4

【关键词】中小微企业;科技发展;对策

全球经济不断深化的今天,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技术创新己经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就张掖市而言,近一二十年,中小微企业犹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这些新兴的中小微企业拥有充沛的活力,创新更有动力,已经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中小微企业的兴起与发展将能够改变张掖市工业短腿的现状,能促进和推动生态工业的发展,将会为实现幸福美好家园梦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

1 张掖市中小微企业运行情况

据调查统计,2012年全张掖中小微型企业约3803户。其中中小微工业企业857户,期末从业人员47808人,中型企业23户,占全部工业企业的2.7%;小型企业268户,占31.2%;微型企业566户,占66.1%;小型微型企业比重达到97.3%,构成工业经济的主体力量。12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59.9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43.1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8.33亿元。规下中小微工业企业729户,实现总产值46.8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40亿元,工业增加值15.8亿元,增长迅速。

2 中小微企业的科技发展状况

近年来,全市中小微企业越来越意识到科技创新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及竞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部分企业已经加大了科研投入,积极同科研院所合作,引进科研人才,改进工艺设备,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先机。举例来说,临泽县神光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每年的销售收入只有73万元,但每年的研发投入都在10万元左右;三强化工建材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研发投入高达482万元,占销售收入的11%;年销售在千万以上的企业其每年的研发投入都占到销售收入的10%以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1000万的企业研发收入达到5%,500万以下的企业每年也都拿出一部分资金开展研发。至目前,部分企业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例如河西制药公司开发的国家三类新药前列泰片年均销售收入占企业销售总收入的60%左右;锦世化工公司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铬盐无钙焙烧清洁生产工艺,取得发明专利23项;宏丰蔬菜加工公司引进了混联式高效太阳能集热箱式果蔬干燥设备和相关技术成果,年节能达到35%以上;高台格瑞斯公司开发出了主导产品番茄红素胶囊。

从全市大的创新环境看,中小微企业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日趋完善,正向着一个良好的方向发展。至目前,已建成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9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9家、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2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认定市级民营科技企业41家。已有26家企业获得国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无偿资助资金2230万元。企业申报专利数量占全市专利申请总量的65%,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达到82家,实现技术贸易额12.3亿元。中小微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力明显增强,科技研发财力智力投入增长加快,创新项目支撑得到进一步加强。

3 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难题

在各个中小微企业对技术创新日益重视、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科技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日趋严峻。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供给能力不足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瓶颈性约束。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矛盾。

3.1 小微企业生存困难,综合经济实力弱。目前,科技成果中的大部分都是占2.7%的中型企业取得的,比重达到97.3%、构成工业经济的主体力量的小型微型企业的科技成果微乎其微。企业运营成本增高,生存周期短,淘汰率较高,使得小微型企业的生存压力增大,阻碍了小微企业的创新之路。

3.2 科技投入资金不足。目前全社会R&D支出占GDP的比例仅为0.16%(全省平均水平为0.97%),是甘肃省R&D投入强度增速最慢的三个市州之一。近几年来,虽然市财政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专门用于科技创新,但与科技发展的要求相比,只是“杯水车薪”。

3.3 科技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科技推广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还不够完善,职能作用发挥不够,科技服务组织存在量少、运行不规范等问题。

3.4 科技人才不足。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15万人,而从事工业科技的才1376人。科技人才严重不足,尤其是高层次创新人才不足或大量流失,成为影响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障碍因素。

4 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

4.1 加强政策落实,加大中小微企业资金投入。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民间融资为基础,货币资本、知识技术资本合作的全方位、多元化、多形式的投入机制。积极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各项金融政策,加强银企沟通,创新金融产品,为小微企业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

4.2 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的环境氛围。大力宣传和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使企业重视科技成果的开发应用同重视生产经营一样,并把它作为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要素来抓,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

4.3 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原则,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全市大部分中小微工业企业从事加工和初级产品开发,要迅速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必须采取拿来主义的作法。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进一步的技术研发工作,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4.4 进一步完善中小微企业创新服务体系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技术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服务,提供技术咨询、信息服务等技术创新服务。整合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孵化器及中试基地等各类科技资源。紧紧抓住现代科技大发展的机遇,引导中小微企业创造、吸纳、承接和转化科技成果。

4.5 进一步构建科技人才体系。一方面,结合省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引进学科带头人和拥有领先成果的高层次技术领军人才,加速区域人才集聚;另一方面,加速培养既懂科技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企业人才。健全科技人才流动机制,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到中小微企业兼职或自主创业,强化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参考文献】

篇5

农业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这是不言而喻的。诚然,由于历史的原因,加上自然条件的因素,新晃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新晃县)农业现代化的速度远远滞后于城镇化和工业化。虽然全县粮食生产连年有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较快增长,但农村发展仍然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

1、农业物质技术基础薄弱和农业竞争力不强,抑制现代农业生产步伐。新晃是山区县。由于山区地理环境闭塞、信息不发达、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意识较浓、商品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淡薄;农民科技素质较低,科技意识淡薄;资金投入不足,农村创新和农技推广支撑能力不强;农业自然风险和风险低御机制不健全,农产品和农业信息市场导向功能不强;现行的土地经营制度、农民组织制度、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度落后;传统思想观念影响山区农业发展的冲动;农业金融体制不完善,资金短缺使山区农业发展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支撑,科技落后使山区农业发展缺乏动力,低效制度安排使山区农业发展缺乏活力。这不仅严重制约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增强与提高,同时也加大农业遭受自然风险的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现代农业发展较为薄弱、农业基础地位不够巩固和制约、阻碍了农民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从而影响了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增强,再加上失衡的制度供给,政府对农业投入资金不够,致使农业科技现代化水平低下,直接抑制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这就必然成为制约现代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最大障碍。很显然,尽快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是多么迫切。

2、现代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和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阻碍农业生产力进步。新晃县农业科研、推广和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进步贡献率不高,远远不能适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要求,不能满足农民对技术和信息服务的渴求。农业科技投入增长比重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在科技队伍建设、科技机构的健全、科技宣传和创新技术推广运用等方面投入不足。由于资金投入、人事编制等问题的制约,造成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再加之服务机构机制不活、体制不新等问题,使服务体系很难发挥自身作用,有一些地方和部门甚至呈现出“网破、线断、人散”的局面;科技人员素质不高,科技队伍人心不稳,多数人知识老化,农村普遍存在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不开,农业信息获取缺乏有效渠道等问题。

3、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低,滞后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新晃全县农业生产主要还是以分散的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仍停留在小而全的小农经济状态,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的市场组织化程度不高,应对和抗御市场能力弱,这些都制约着现代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县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基本上还属于粗放型。尤其是在水资源利用和化肥施用方面浪费极为严重。粗放式的生产经营,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更为严重的是进一步加剧了稀缺资源的紧缺,进而又影响了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前些年,农业发展中的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益问题比较突出,土地、化肥、农药等农业资源利用率偏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农业循环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普及面不广。

4、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低,制约农村经济发展。新晃县的农业基本上还处于单门独户的分散型经营状态,使新技术的推广和机械化作业难以实施。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农民靠政策增收、靠“天”增收成分较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购买力偏低,农村市场难以扩大,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增产不增收、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剩余劳动力积压过多、农民负担过重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不强、农业投入不足、农业生产受到资源制约越来越大等等。这些是严重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

1、坚持以“科教兴县”统筹各项工作,扩大创新成效。新晃县在研究确立全县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坚持将“科教兴县”贯穿于发展经济的全过程,确立了向科技要质量,以科技增效益,用科技求发展的工作思路,将科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科技工作,分析科技发展形势,解决科技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强化科技培训,扩大创新成效,先后制定出台了《新晃侗族自治县关于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意见》、《新晃侗族自治县科技十二五规划》、《新晃侗族自治县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方案》、《新晃侗族自治县专利奖励办法》和《新晃侗族自治县专利资助办法》,设立科技兴县专项资金,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

篇6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学科;需求;问题;对策

随着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惠机政策的实施,我国农机化进入快速发展轨道。辽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和老工业基地重要省份,农机装备制造业发展严重滞后,农机科技创新能力落后于江苏、黑龙江、山东、河北等省,有待全省农机科技战线认清形势,抓住机遇,直面挑战,迎难而上。

1辽宁农机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时期,辽宁农机化事业取得了积极成果,农机化综合水平逐步提高,为辽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但从农机科技创新角度看,辽宁农机科技创新能力与山东、江苏等先进省份相比明显不足,体现在农机工业整体实力较弱、科技投入机制尚未建立、农机龙头企业偏少、农机高科技产品很少、农机产业化程度较低等方面。结合多年农机科研工作,总结辽宁农机科技创新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科技人才短缺。科研创新队伍力量薄弱,缺少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关键技术造诣较高的拔尖人才。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科研队伍老化断层问题严重,青年科研骨干比例偏小,后备科技骨干人才缺乏。二是创新能力不足。基础研究前瞻性不够,设计思路拘泥于机械设计层面,对液压、空压、自动控制等技术缺乏探究和运用,机械化与信息化智能化结合不紧、运用不够,缺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核心技术成果。三是农机农艺融合不够。农机农艺各自为政,影响成果的先进性、实用性和适用性,降低成果应用的效能。四是成果转化率不高。项目研究缺乏连续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时有脱节,科技成果先进性和技术成熟度有待提高。“重研究、轻转化”观念依然存在,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有待形成,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不足。五是科研投入不足。经费不足成为科研单位的共性问题,影响科研工作的开展和学科的可持续发展。省级科研经费明显缩减,国家级项目争取困难加大。六是技术推广重视不够。偏重于农机科研,技术推广重视不够,缺少稳定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和成果展示基地。七是学科建设滞后。按项目定人员,没有按学科建设开展工作,主导学科不突出,研究目标缺乏专一性。八是激励机制不健全。现有的科研管理机制体制影响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利于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新机制。

2辽宁农机科技创新环境分析

2.1不利因素

1)从国情省情看:国内外总体经济形势不乐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受周边环境影响长远。尤其是辽宁省目前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直接限制农业领域和科技领域的投入,不利于科研事业发展,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艰巨。2)从农业形势看:辽宁农业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关键期,农业发展环境条件和内部动能发生深刻变化,水资源严重匮乏,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劳动力短缺等严峻形势对农业科技提出新要求。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科技贡献率已成为全省农业科技创新的重大命题。3)从科研形势看::一些重要农业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呈现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国际国内抢占农业科技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益加剧,但辽宁省科研投入收紧,课题申报途径上移,国家级课题申报竞争激烈,课题资金申请难度加大,对农机科技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4)从市场形势看:国家及省一系列惠农政策对农机市场拉动作用明显,农机化发展面临黄金期,但农机市场供需趋于平衡,主要作物关键环节机械装备需求空间缩小,农机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加之大宗粮食作物———玉米价格近年来连续走低,直接降低农民的购机热度,农机滞销现象已然显现。

2.2有利因素

1)从全国形势看: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依然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农机购置补贴、保护性耕作和深松作业项目补贴等扶持政策的连年实施,成为拉动农机市场发展的引擎,农机科研事业发展正当时。2)从辽宁形势看:中央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为辽宁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农业作为辽宁社会经济的稳定器,依然会受到重视。同时,农机装备制造业作为辽宁现代装备制造业的组成部分,其落后状况急需重视改善,发展空间广阔。3)从农业视角看:农业供给侧改革给农机科研事业提出了新要求,在“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的目标任务中,尤其在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方面,农机科技和农机化的作用发挥至关重要。4)从行业角度看:农机科研工作是全省农机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与农机系统建立的密切关系为未来农机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无论是农机管理系统还是农机技术推广、农机质量监管等体系,无论是项目申报还是科技推广、科企对接、建设基地等,行业体系资源十分宝贵,是农机科研工作赖以依靠的力量。5)从现实发展看:农机农艺融合让农机科技的合作空间更广,农机农艺相互适应、互为促进,学科之间相互补充、互为合作,将大大提升科技创新效率,拓宽科技创新空间,用科技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向前。

3辽宁农机科技创新对策

充分抓住农机化发展和农业供给侧改革难得契机,围绕大农业,发展大农机,主动探求农机农艺的融合点和农机科技服务现代农业的切入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求发展,夯实学科建设,突出科技创新,强化技术服务,注重成果转化,助推全省农机产业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

3.1抓好学科建设,突出优势特色

深刻理解项目管理制度改革和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打造国内领先学科、做强重点学科、发展一批新兴产业学科和区域(或行业)特色学科”的新要求,着力在重点学科和行业特色学科上下功夫。一是巩固旱作机械化和水田机械化领域技术优势。重点在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精量播种施肥、秸秆田间处理等领域开展农机农艺融合下的集成创新和技术推广,把重点学科的传统优势发挥出来。二是突出行业特色优势。农机化具有行业特殊性,其优势发挥可以拓展到农业全领域。无论特色产业、设施农业还是其他农业产业,离开农机化就无法实现节本增效。三是突破学科界限。以学科建设和发展为主线,以课题主持人为主体,根据项目需要,结合学科交叉,组建跨区域跨院所跨学科的联合攻关团队,打破以研究室为单元的固有研发格局,提高项目完成质量和科技创新效率效果。

3.2引进培育人才,打造创新团队

事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而缺少领军人物、拔尖人才和青年骨干,恰恰是制约辽宁农机科技创新发展的核心因素。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兴所的理念,解决长期存在的人才短缺和年龄断层难题,才能维系辽宁农机科技事业的有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一是引进人才。把住进人关,引进高素质人才,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提高全省农机科技创新活力。二是培育人才。设立青年基金,鼓励青年脱颖而出,为中青年技术人员快速成长、尽快担当创造条件。关注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培养,为其提供学习、交流、培训和深造的机会,使其跟上现代装备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三是打造创新团队。按照学科建设需要,结合本人专业水平,整合科研力量,组建学科团队。切实增强团队意识,激发创业创新激情,为农业科研事业培养中坚力量,给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提供舞台。

3.3把握需求导向,拓展创新空间

解决为何研究和为谁研究问题,把握研发方向:一是围绕项目需要搞研发。注重项目研发物化效果,对研发样机尽力改进完善,使其成为可以转化生产的成熟产品,推进项目产业化,实现科研资金的有效利用。二是根据市场需求搞研发。深入农业一线,了解农民需求,以市场为导向,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算2017年第3期刘琳:辽宁农机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83好投入产出账,提高研发成果转化率。三是结合产业发展搞研发。抓住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供给侧改革机遇,在红薯、杂粮、花生、大豆、食用菌、中药材等小作物上做好机械化大文章,在绿色、安全、优质、高效方面发挥机械化的作用。四是契合行业发展需要搞研发。找准农机化各环节的薄弱点、农机农艺的结合点、产学研推的合作点和服务农机农业工作大局的切入点,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为农机事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作者:刘琳 单位: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参考文献

[1]蒋亦元.农机科技创新中的农机与农艺相结合问题[J].农业机械学报,2007(3):179-181.

[2]梁海辉,罗超.农机科技创新中的农机与农艺相结合问题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5):31-32.

篇7

[关键词] 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产业;唐山;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7. 061

[中图分类号] F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7- 0099- 03

在全球经济进入以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正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双引擎。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的特点, 是文化、科技、金融相互融合的产物,其发展不仅依赖创意, 更重要的是依赖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创意产品是否具有先发优势、原创优势和特殊优势,取决于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科技创新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推动力,对文化产业短期的快速发展和长期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现代科技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促进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理念和文化模式的形成,以高新技术催生的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部分,代表文化发展的未来和方向,特别是正在推动传统的常态的文化产业向创意高端变革。

1 唐山文化创意产业现状与问题

唐山作为全国首个科学发展示范区,正处在城市转型的重要时期,文化创意产业以其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高等特点,自然成为唐山城市转型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唐山市正在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把园区带动作为重要载体,建立多种形式的文化创意产业园。2009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总数达114项以上,总投资313.46亿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启新1889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代表的工业文化项目;突出建设了唐津运河唐人街、滦州古城、唐人文化园、曹雪芹文化园等一批历史文化项目;组织拍摄了电影《唐山大地震》、电视剧《节振国传奇》《铁肩道义》等一批影视精品。

唐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政策支持、文化资源和市场潜力等优势,但是,目前人们对科技创新在产业中究竟如何发挥作用的认识仍显不足,对科技创新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方式、途径认识不足。文化创意产业还存在设计、制作与传播等环节科技应用不够、技术支撑作用尚待挖掘、科技环境存在不足、创意高端人才匮乏、文化创意产业技术服务平台缺乏、创意和技术结合深度不够等问题,导致很多好的创意因缺乏先进科技手段而难以成为优质产品。如何发挥优势,使科技创新全方位作用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各个阶段,不断地赋予文化创意产业新的内涵,拓展文化创意产品的表现形式,提升和丰富文化产品的价值,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背景下,研究科技创新如何支撑和推动唐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于唐山科学发展文化产业、转变文化产业增长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也是建立创新型城市、增加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的客观需要。

2 科技创新支撑唐山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技术是支撑,产业是核心,政府是引导,文化是灵魂,企业是主体。因此,本文从技术、产业、政府、文化和企业5个视角,提出科技创新支撑唐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

2.1 技术视角

科技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①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②信息技术所提供的高科技手段,促进各类创意设计的想象力得到更广阔的发挥。③科技的发展使传统的创意生产过程发生变化,达到产业化所需要的效率。[1]唐山文化创意产业应该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云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产业科技创新。

2.1.1 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文化创意产品的表现形式,提高制作效率

创意产业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需要技术创新的支撑。在创意产业中,软件产业、通讯服务、信息服务、数字娱乐、移动网络服务属于“高科技服务业”,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唐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拓展产品表现形式,提高制作效率。借助先进的数字技术完善网络游戏、传媒、广告、动漫、创意设计、出版、会展等行业,依托数字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对媒体从形式到内容进行改造和创新,并以数字媒体内容设计和制作为中心使语言、图像与数据融合,加强不同形式的媒体之间的互联性与互换性;用HPC和CAD技术来进行数字内容创作、动画创作和影视数字特技创作。例如,通过电子地图、三维实景等相结合,在网络上构建开滦国家矿山公园虚拟旅游环境,使游客有身临其境之感;借用现代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对工业遗产再设计再创造,重现传统工业工艺流程,再现矿井开采过程,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体验。

2.1.2 借用互联网技术加速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建设

互联网技术促进了文化和科技的结合,提升了创意产业的品质,延伸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技术载体,为文化产业发展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唐山可以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整合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各类创新资源,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信息共享平台、文化创意产业服务软平台、网上创意产业集聚区域或文化创意产业信息数字交易港,为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技术开发工具平台、测试平台等服务;扶持文化创意产业专业孵化器建设,增强孵化器的专业服务能力;建立文化创意产品的信息共享和交流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建设;集中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个体创意者的最新技术成果,推动技术成果转让,实现科研成果向生产转化;拓展网上资讯服务,大力发展音像业、网络业和软件园等新型文化创意产业。

2.1.3 依托物联网和云技术加速文化创意产品的流通

国际电信联盟在2005年度报告中提出,信息与通信技术的目标已经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连接人和人,发展到连接任何物品的阶段,而物体的连接就构成了物联网。物联网将给文化创意产品的跨地区流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云技术是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更是一种新的信息服务模式。云技术的飞速发展创造了数字国际文化贸易市场的云环境,减轻了工作负荷,提高了在线账户交易水平和交易效率。在云环境下实现了信息快速大量访问,大大提高了数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唐山可以依托陶瓷博览会,着力建设与陶博会相匹配的跨地区、国际化,并拥有物联网和云技术支持的虚拟文化创意产品交易平台。

2.2 产业视角

2.2.1 开展文化创意产业技术创新交流活动

文化创意产业技术创新交流活动有利于把握创意产业发展方向,了解业界动态,展现唐山文化创意产业最新成果,扩大唐山文化产业的影响,增进业界对唐山创意产业的了解,对与开展合作、吸引创意产业人才有重要意义。另外,产业交流活动可以充分展示唐山各种新创意产品,最大限度激发民众的归属感、自豪感,激发投资者的投资兴趣,提升投资者投资信心,有效实现产业优化升级,促进产业做大做强。

2.2.2 利用信息技术将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

信息化催生的新型创意产业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不仅表现为自身的迅速成长,而且还表现为与传统文化产业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因此需要利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打破传统文化产业之间的界限和壁垒,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渗透和融合。唐山应该根据产业构成、企业实力的实际情况以及唐山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及需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可以着重考虑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大型创意设计与工业遗产旅游业(如“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启新1889文化产业园”)相结合;二是动漫游戏软件的设计及制作与民间艺术产业结合,例如利用3D技术将唐山的名人轶事、历史人物、特色文化(如:评剧、乐亭大鼓、唐山皮影)重新创意设计;三是文物展览馆、城市展览馆和博物馆与高科技电子艺术有机融合。

2.3 政府视角

2.3.1 政策引导科技创新支撑文化创意产业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能采取纯粹的市场模式,任其自由发展,政府应适度介入,采取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的模式。政府是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有效推动力,政府的科技理念和技术支持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平台。唐山市制定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市财政每年设立专项资金1 200万元,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资金引导力度,制定了《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积极支持重大文化项目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开发、对外文化交流等。[2]今后应该进一步通过政策倾斜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的科技创新,营造科技发展环境,鼓励将新成果、新技术应用于文化创意产业,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支持。

2.3.2 加大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文化创意的产生也依赖于人才。所以,政府应该鼓励、支持高等院校与文化创意企业创设人才培养、研发等基地,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开创官、产、学、研合作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局面。一方面,政府需要配合创意产业主管部门、高校培训基地培养大学生动漫制作技巧、软件开发技术等技能,培养创意人才在创意产品推广、品牌塑造、价值挖掘等方面的能力,同时,积极举办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创意产业展示活动、创意产品设计竞赛活动,为学生和业界设计人员打造良好的交流平台,使他们得到开阔视野、更新知识、实践锻炼与能力提高的机会。另一方面,大力引进高级管理、创新、经纪等人才,开展国际交流,聘用海内外杰出人才。

2.3.3 加强科技需求调研和技术预见

政府应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技术预研的重点方向,联合相关科技、产业促进部门和机构,深入挖掘产业技术需求,按照不同产业发展要求,将技术进行分类,按照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等不同层次,确定不同的支持方法。要将文化创意产业的重点科技需求列入各级科技主管部门的计划,加强科技需求调研和技术预见,明确重点支持方向,制订攻关计划,争取在一些前沿领域取得突破。[2]

2.4 文化视角

2.4.1 借助科技整合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有4种基本形态,分别是符号化意义的文化资源、经验型的技能文化资源、垄断性的旅游文化资源和创新型的智能文化资源。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可以将不同类型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使得文化资源获取信息化存在形态,而信息资源数量和质量的提高,标志着文化资源开发的深度和配置的优化程度大大增强。[3]唐山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但是文化资源相对独立,各自发展,整合效果并不好。因此,利用科技手段搜寻文化资源,将文化资源数字化,借助科技创新转变文化资源整合方式,进而实现文化资源全市整合,有助于经营者摆脱时空阻隔,充分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

2.4.2 利用科技创新提升文化创意产品的品质

不管是优秀的文化资源还是好的文化创意,变成文化产品,都需要借助相应的技术手段,都需要以科技创新作为支撑和推动,进而使文化产品化,并借助技术手段得以大量复制传播。

唐山文化创意产业在设计、制作与传播等环节,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匮乏, 原创能力薄弱,导致产品品质不高,竞争力不够。因此,应利用新技术形态将文化资源和创意加以表现,从而提高产品的可观赏性和互动性,提升文化产品质量,积极提升文化创意产品的品质,实现文化产品制作和传播方式的优化升级。

2.5 企业视角

2.5.1 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

信息技术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了新型的管理手段。对文化创意企业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信息管理上,包括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通过对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流程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信息管理可以使信息交流更加畅通,内部资源得到整合优化。信息管理可以提高企业信息处理能力,使企业内部信息畅通,外部信息快速传递,促使文化企业实现生产方式自动化、智能化,决策管理科学化,营销方式电子化和网络化。

2.5.2 加强企业研发合作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创新战略的设计、创新活动的组织实施、创新环境的营造都离不开企业。唐山文化创意产业中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上都有一定的缺陷。所以开展企业间研发合作,或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开展科研合作极为重要。第一,以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加强企业研发合作,通过科技项目引导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合作,形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第二,以企业为主体,唐山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开展共性技术的研发,在重要产业领域开展面向应用的关键技术研发。第三,鼓励企业组建产业技术联盟,加强行业技术标准的研发;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标准体系和规范体系建设。[4]

主要参考文献

[1]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0)[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387,350.

[2]雷丙寅,赵凯.论科技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系[J].求索,2012(3):113-115.

篇8

关键词: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 内部冲突 研究分析 创新绩效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作为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是国家创新体系中原始性创新的重要基础,其创新成果与效率关系到国家、地区及高校的科技发展水平与速度。关于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创新绩效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在技术层面,包括知识、技术的学习、共享、融合与集成等方面,二在团队组织机制层面,表现在激励、组织结构、文化、合作与冲突等方面。其中科研创新团队内冲突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已受到重视,从早期认为冲突具有完全的破坏性到目前认为在特定情况下也具有一定的有益性,在认识上已有了一些转变。但目前针对知识创新性更强的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内冲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还比较少见。

一、团队冲突与创新绩效的概念

1.团队冲突

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基于对客体所期望结果或处置方式互不相容、互相排斥而引起的心理上、行为上的矛盾对立过程。根据Jehn和Mannix的定义,团队冲突是指团队成员对于团队内部认知差异、目标不兼容和愿望不调和的感知[1]。汪洁认为,团队冲突即团队与组织、成员与组织、团队成员之间,由观念、目标、情感、价值观、利益等方面的意见分歧、对立所导致的整体过程[2]。

关于团队冲突,Jehn定义的分类被广泛采用,包括关系冲突、任务冲突以及过程冲突[3]。关系冲突通常由于团队成员间情绪、情感的差异,引起团队互动过程中的争端。任务冲突即团队执行任务的目标、工作流程、结果等,各团队成员拥有不同的观点。过程冲突包括团队成员基于任务完成方案、工作如何进展等方面的不一致与不协调分歧。

2.创新绩效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创新绩效是指团队的创新产出水平和实际开发成果。Hagedoom认为狭义的团队创新绩效主要是指新产品导入市场阶段所体现出的效益和成果[4]。国内学者陈劲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将企业团队创新绩效界定为能够客观感知的团队创新活动所产出的相关成果与绩效[5]。

科研团队创新绩效的考核与评价比较复杂,Lynn从创新所取得的效果方面出发,开发和改进新产品的数量、技术转移数量、专利申请数量等4个维度进行测量团队创新绩效[6]。John结合团队研发活动过程,认为衡量团队创新绩效的指标应当包括:新产品比例、新产品的产生速度、团队专利的增加数量、新产品所具有的创新性、新产品的获利率[7]。

本文则根据Ancona和Caldwell的研究成果[8],将团队在创新性方面的表现直接作为团队任务完成有效性的衡量内容,从团队创新效率、团队创新质量、创新任务完成及时性、团队创新成果4个方面进行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创新绩效的测度。

二、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内冲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根据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组织体系和运行特征,从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内三种冲突产生的动因、冲突的动态运作过程及冲突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结果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深入分析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内冲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1.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内关系冲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成员具有相当频繁的流动性,部分成员之间还未建立充分的信任感,知识型员工又比较倾向于自主的研发环境,因此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关系冲突的产生原因在于团队内个体之间个人社会经历体验、个人性格、价值观的不一致。当团队中关系冲突出现时,团队成员情绪状态会呈现焦虑、恐惧、不自信、挫折与压力感增大,直接降低团队成员的信息处理能力,干扰团队成员对外界意见的接受,直接影响到成员间交流、沟通与合作,大大降低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创新效率。

2.高校科研创新团队任务冲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由于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目标是实现科技创新,本身就比较模糊并具有一定的动态性,需要满足团队内外、科研项目内外、组织内外等不同人的利益需要,因此高校科研创新团队任务冲突的动因是由于团队内成员的目标、知识结构、利益及在组织内的地位不同,而对团队执行任务产生的不一致现象。当团队中出现任务冲突时,团队成员会进行持续争论和广泛交流,促进团队整体对于决策任务的认知,科学地看待团队所具备的各类条件,发现团队任务中潜在隐藏的问题,提高团队对有关任务方面决策达成共识的速度。由于团队决策是由团队成员共同制定,以团体协调一致保证了团队成员的共同合作[9],使决策方案更容易得到正确和顺利的执行,提高了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创新质量,达到了取得更多团队创新成果的预期目标。

3.高校科研创新团队过程冲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由于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成员具有的知识型员工特点,必然存在成员能力差别、个人学术专业性具有强弱、团队领导与成员知识与技能信息的不对称等特征。因此高校科研创新团队过程冲突的动因在于团队在进行任务分配时,仅考虑岗位责任、工作目标及能力要求,而没有考虑团队成员的实际情况,从而导致团队成员对任务分配产生不满。当团队中出现过程冲突时,科研创新团队成员对于工作责任及工作资源的分配会产生一定的不公平感,质疑同事的工作能力,对工作资源和利益进行争夺,导致团队分化,团队工作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团队成员工作效率下降,直接影响创新任务完成的及时性。

表1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内不同类型冲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三、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冲突管理对策

1.优化知识团队结构

知识团队结构主要包括团队规模、成员知识背景、团队组织体系。团队的规模大小对团队产出和团队互动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团队规模过大,将导致团队凝聚力、忠诚度和相互信赖感的形成难度加大。要想建立富有成效的科研团队,必须适当控制团队规模,如果任务比较重大,确实需要团队成员比较多时,可以考虑分成小组[10]。组成人员的知识背景直接关系到团队成员的专业知识交叉与互补的程度以及团队成员思考问题的异质性。专业知识互补程度比较高的团队,更容易产生任务冲突,影响团队的创新绩效。团队结构主要包括团队管理者和团队成员,由于高校科研创新团队一般都是以项目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团队管理者和团队成员在职位上不一定具有上下级关系,所以团队管理者一般都是依靠项目引领者的身份来影响团队成员,这就要求团队管理者具有一定的战略前瞻眼光、丰富的知识结构、对科研前沿问题的敏感等特质。团队成员应当具备适合团队需求的工作能力、诚实的品质确保能够完成团队分配的研究与开发任务,并善于与团队管理者及其他成员互动沟通。

2.营造互相信任的合作氛围

在高校科研创新团队运行过程中,信任是解决冲突的重要中介,团队互相信任的合作氛围,直接影响着团队的创新绩效活动和效果。无论是关系冲突、任务冲突和过程冲突,团队内部互相信任能够有效消减冲突带来的内耗,将冲突的焦点引导至创新活动本身而不是团队成员个人偏见上。科研团队通过塑造团队和谐的价值观,树立合理的目标,强化知识的共享与转移,建立和谐、真诚的信任合作文化,促进团队创新绩效的提高。

3.建立良性互动的沟通机制

良好的沟通机制是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内部信任建立的基础,积极互动的交流能够直接消除团队成员内部关于个性、任务、目标、决策等方面的误会,消除团队合作的障碍[11]。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应该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树立正确的沟通观念,加强注重团队成员沟通技巧的培训。

良好的沟通需要团队成员真诚、相互理解和彼此信任,团队管理者应当不断进行强调并身体力行地实践验证,对于团队的紧密合作、提高团队运行效率将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完善的激励机制包括两个部分: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和奖励机制。对团队成员的个体贡献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能够减少团队成员因劳动报酬未达到预期而产生的不满情绪,对积极参与创新与协作的成员进行奖励,则能提高团队创新力和凝聚力。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应当注重个体与团队相结合,注重团队成果与协作过程,注重刚性与柔性指标的结合。值得注意的是,对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成员来说,创新的主动和积极性不能仅靠单纯的物质奖励来激励,良好的工作氛围、团队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完善齐全的科研资料、个人知识专长的发挥程度,及知识更新的机会、挑战性任务等都能对知识型员工起到激励作用。

四、结语

团队成员特别是管理者,应充分了解团队成员的工作能力、知识结构,以及个性等方面的特征,灵活掌握冲突管理方式,并在团队内部逐步形成积极面对问题、敢于发表不同意见、不回避分歧与矛盾的良好氛围,实现团队内部顺畅的沟通交流、真诚的信任与合作,维护团队成员持续稳定的良好关系,保障团队创新任务的顺利进展,提高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创新绩效。

参考文献:

[1]Jehn K.A.,Mannix E.A.The dynamic nature of conflict:a longitudinal study of intragroup conflict and group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1,44:238-251.

[2]汪洁.团队任务冲突对团队任务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从团队交互记忆与任务反思中介作用视角的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09.

[3]Jehn K.A.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conflict types and dimensions in organizational group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7,42:530-557.

[4]Hagedoom J.,Cloodt M.Measuring innovative performance:Is there an advantage in using multiple indicators[J].Research Policy,2003,32:1365-1379.

[5]陈劲.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03):86-91.

[6]Lynn G.S.,Abel K.D.,etc.Key Factors in increasing speed to market and improving new product success rates[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0,28:319-326.

[7]Jehn K.A., Bendersky C.Intragroup conflict in organizations:A contingency perspective on the conflict-outcome relationship[J].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3,25:187-242.

[8]Ancona D.G.,Caldwell D.F.Bridging the boundary: External activity and performance in organizational team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2,37:634-665.

[9]朱亚男.知识团队的冲突管理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10]陈晓红,赵可.团队冲突、冲突管理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0(05):45-52.

篇9

【关键词】大学生 科技 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上下对于科技创新有着越来越多的需求。大学生作为参与科技创新的重要成员,在参与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在参与科技创新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指出了大学生在参与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鼓励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一、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意义

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有助于激发全社会进行科技创新的热情,提高国家科技水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大学生是未来二十年中,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能够最大范围的激发社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另一方面,和其他社会阶层相比,大学生在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科技水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以及个人能力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能够使大学生主动地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尤其是一些需要合作完成的科技创新项目,更是对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有着十分有益的作用。

二、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目前,以“挑战杯”为主要平台的科技创新在全国范围内逐步被大学生所熟知并接受,但是大学生在参与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数量,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造成了阻碍。

第一,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意识不强。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以及初等、中等教育体系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体,应试教育的模式不但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使得进入大学后的大学生在创新意识方面有很大的欠缺。目前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大多是出于获得某些政策奖励的目的,为了创新而创新,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不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质量。

第二,科技创新制度不完善。虽然我国在鼓励科技创新方面提供了很多政策方面的支持和引导,但是由于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起步晚、底子薄,因此在很多引导科技创新的制度方面还很不完善。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奖励机制不够成熟。社会上对于科技创新的鼓励和引导并不充分,很多高校对于科技创新的优秀人才也并没有相关的奖励政策,使得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不高。

(二)资金支持不足。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基金会、社会团体等对于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非常充足,在我国,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则主要来源于国家机器,难以支持数量庞大的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

(三)没有完善的指导教师制度。一方面,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方面经验不足,需要有专门的指导教师进行帮助;另一方面,我国很多高校并没有专门的机构和部门负责科技创新,因此,也就缺乏有经验有能力的指导教师对大学生的科技探索进行引导。这种指导教师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大学生的创新需求得不到满足,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四)缺乏有效的科技创新平台。目前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最主要的平台就是参与“挑战杯”。但是由于参赛人数、比赛性质、活动资金以及比赛规模等原因的限制,挑战杯的平台并不能满足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需求。而我国目前又缺乏其他有效的平台,因此对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产生了阻碍。

第三,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比例不高。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成果,很少能被企业或社会团体所运用,投入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其市场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对于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造成了不小的打击。

三、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首先,要广泛宣传,增强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参与意识。学校、政府和社会三个方面要全力配合,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的宣传工作,使科技创新成为一种观念深入每个大学生的脑海。

第二,逐步建立并完善科技创新制度。要继续出台并完善相关奖励机制,鼓励社会以及企业也参与到科技创新中来,为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此外,要逐步建立指导教师管理制度,并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让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技能力有用武之地。

第三,以市场为导向,注重科技创新的实用性和长期性。要在大学生和企业之间搭建有效平台,让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能够快速的投入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既促进社会的发展,也为大学生能够在科技创新中获得实际利益。

四、结束语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是促进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促进大学生自身进步的有效手段,对于国家和社会,对于大学生自身都有着重要意义。我们要积极引导并鼓励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将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数量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后盾。

参考文献:

篇10

[论文摘要]阐述了科技管理创新对高校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围绕建立产学研结合的良性机制,为技术创新提供组织保障及营造良好环境,推动高校技术创新工作的不断发展,提出了高校实行科技管理创新的主要对策。

技术创新体系是与技术创新活动的创新资源配置和各类管理活动相关的各种机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技术创新活动顺利实现的组织系统和关系网络,以及保证系统有效运行的制度和机制。技术创新体系包括管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离不开管理创新。

高校技术创新工作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建立高校和企业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需要,是企业自主创新、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客观需要。而科技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高校技术创新的发展。高校科技事业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技术创新工作要上台阶,不仅要靠高水平的科技管理,更要坚持科技管理的不断创新。

一、科技管理创新对高校科技工作的促进作用

1.科技管理创新能集成科技资源

科技资源,是高校科技工作发展的必备条件,它包括科技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科技管理创新,最根本的是体制的创新。体制是资源配置的根本保障。随着科技国际化趋势的加强,我国高校的科技管理体制也进行了不断完善或创新,新的科技管理体制以国际科技发展为背景,逐步解决计划经济体制下科技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科技资源的主要手段,通过科技政策调控,促进科技与经济的一体化,“依靠产、学、研三方面的密切配合,加速科技资源的有效流动,进行科技资源的优化重组”。并通过优胜劣汰,形成科技资源竞争性的互补关系,使科技资源“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相互优势互补、匹配的有机体”,实现其最大限度的集成。

2科技管理创新能为科技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科技资源分布呈多极化,科技队伍分布呈国际化,科技投入呈多元化,如何高效地利用科技资源,整合科技力量,解决科技投入等问题,是科技发展的要求,也是科技管理创新要解决的问题。我国高校的科技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实行高度集中型的管理体制。由于它与当时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对科技的发展也起到了一些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传统的科技管理结构僵化,科研、开发与生产脱节以及不能充分调动老师、科研人员积极性等弊端日益显露,影响着科技的创新发展。近年来,我国高校的科技管理创新,以促进科技的发展为宗旨,通过解决制约科技发展的问题,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组织保障,通过科技管理制度抑制科技发展本身的失衡,促进科技步人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3.科技管理创新能为科技工作营造良好环境

科技创新,离不开创新的环境。因为“科学技术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科学技术研究本身却是社会活动。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主体是社会的人,他们的活动在特定社会环境中进行”。可以说,科技研究的良好环境,是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外部条件。科技管理创新以服从和服务科技创新为目的,因此,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环境,也应是科技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校实行科技管理创新的主要对策

1.努力探索产学研结合的良性机制。高校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性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实践证明,高校与企业开展多种多样的产学研合作对双方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它不仅是双方优势资源的互补,而且在一些重要的技术领域有了稳定的研究队伍,有了更多创新知识的来源,提升了自主创新的能力,同时也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例如中国石化总公司和一批重点高校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联合研究所,经过20年发展成绩显著;华东理工大学与兖矿集团开展联合技术研发,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技术,打破了国外对大型煤气化技术的垄断;东北大学和上海宝钢采取了“年会制”的合作模式,将合作制度化、长期化,确保了双方的利益;清华大学和同方威视创新了技术成果转移模式,不但为企业创造了利润,也给学校带来了更多的研究经费。随着高校和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合作的深入,还会创新出更多更好的模式,取得更大的成绩。

2.管理观念创新,高校要进一步提高对科研工作特别是科技创新的认识,创新观念为制度创新奠定基础提供动力。学校和教师都要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培养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的根本手段,也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水平的重要途径;要充分认识创新在科研工作中的核心地位,牢固树立科学研究的本质是创新、创造的观念;要充分认识科研在学科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牢固树立以科研为先导抓学科建设的观念。还要牢固树立竞争激励、资源共享、联合攻关的观念;树立产学研合作的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强化学术民主意识,树立学术权力主导学术活动的观念。尤其要强化科技创新需要制度创新来保障和推动的观念,积极推动体制和机制创新。

3.以人为本,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科研工作关键在人才,科技创新的关键在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人才的作用比资金、设备和其他工作条件都重要。因此,深化改革、创新机制,首先就要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必须以人为本,建立起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必须从整体上达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要求,而其核心就是选贤任能的聘任制。这种聘任制应该是彻底做到评聘分开、科学设岗、按岗位聘人、按岗位职责考核、按岗位付酬,真正的聘任选拔优秀人才,鼓励优秀人才各尽其责、尽其所能。其次,要通过真正实施合同制,把选人用人的视野和范围扩大到全社会、直至要面向世界选聘人才,形成一种良性的人才流动机制,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第三,分配政策和人事管理政策要向人才倾斜,通过利益导向鼓励创新和人才上进。第四,要重视人才环境、软件建设,不仅在政策上而且在学术环境、校园文化和生活、工作条件上都要鼓励人才拔尖,积极扶持优秀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从总体上形成一种鼓励学术上水平、科研出成果、人才有成就的运行机制。另外,学校还要通过青年科技人才计划、人才引进计划等补充措施和办法来吸引、培养和扶持新生力量,有了人才科技创新就会长足进步。

4.改革管理制度,创新竞争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建立合理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深化科技改革的重点。创新制度,首先要确立市场竞争机制在高校科研中的地位,通过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来促进高校科技竞争力的提高。科研是讲实力、讲水平的,因此,高校的科技工作首先要有竞争,学校间的竞争、学科间的竞争、课题组之间的竞争、人才之间的竞争,包括对项目、对经费的竞争,也包括对岗位、对成果的竞争。但我们的政策和管理措施一定要保证这种竞争是公平合理的,这样才会形成一种良性的机制。还有十分重要的一条是利益导向机制。在分配制度中要向科研、向科技创新倾斜,要加大对科技成果和创新人才的奖励力度,通过技术人股、技术有偿转让、职务技术奖励、科技奖励等办法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热情,推动科技创新。其次,约束机制的重心则是考核评估,尤其是通过定性和定量结合,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科研工作和学术贡献评价体系和办法法;建立客观、全面、公正、科学的科技水平和科技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并把评价考核与奖惩、晋级岗位聘任结合起来,以约束形成激励,促进科技创新,鼓励多出人才、多出成果

篇11

关键词:温州企业 现状 科技创新 产品转型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1-13-02

一、温州企业发展的现状

1.温州以中小企业居多,缺少科研中心。在温州这块土地上,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主要是以中小企业居多,大型、特大型、上市企业是少之又少。这些中小企业主们,一般都不愿意拿出一定的资金去搞科研,去成立科研中心。多数企业只是去模仿、复制别的产品或挖走别人的技术人才,很少自创和自主开发。

2.温州企业的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劳动密集度高。温州企业主要生产的产品为:鞋子、服装、打火机、皮箱、眼镜、低压电器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主要是以出口为主。近几年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原材料的大幅度提价,欧美市场的疲软,金融危机的冲击,工人的工资的增加,大部分企业连2%~5%的利润都没有,再加上用电,用水成本的增加,使得这些企业很难生存,做得多则亏得多,一旦融资出现困难,企业就陷入困境。

3.温州企业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温州没有能源,没有原材料,没有劳动力等各类资源,另一方面城市管理不细,机关效能不高,基础建设不快,税收、用电、用水成本也高,政府投入不够,融资难,招人难,用地难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4.企业家单纯追求眼前利润的思想严重。温州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家在这两年实体企业生存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思想波动大,他们不想再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实体产业,投入到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而是转向房地产、虚拟经济、金融投机方面去追逐高额利润,更有人去进行炒煤矿、炒棉花、炒大蒜等投机行为,不再把实体企业做为自己的终身事业。比如温州的德力西、巨一集团、康奈集团等这些名牌企业也涉足了房地产事业,还有一部分企业利用实体生产线向银行融资,把融资到的钱投入其它行业,造成实业资金严重投入不足,但由于对其它行业不熟悉,风险很大,反过来造成企业难以维持。

二、温州企业如何完成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为完美转型提供经济保障

1.企业家要有长远眼光和战略意识。由于现在的企业利润很有限,企业家们都在想办法,他们很愿意把有限的资金放在广告宣传、产品包装或者是销售费用方面,好一点的会投入到新设备的采购方面,但很少有企业家会把有限资金用到新产品研发方面,因为新产品的研发不但投入大、时间长而且是见效不那么明显,有时还不一定能成功。因此在新产品研发方面一直是企业家们的痛,他们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总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就要求他们一定要站得高,看得远,要有长远的眼光,并且要坚持下去,不能急于求成,只有掌握了新技术,新产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经得起风雨。

2.企业应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是企业实施自主创新的可靠组织保障。温州企业都应建立健全企业技术研发中心、设置精干的研发机构,使其真正成为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指挥部。同时,要在企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新”的良好风尚,形成并运行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高效机制,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有效办法,培育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为创新人才施展聪明才智创造机会和提供舞台,还要广泛吸引从事自主创新的国内外各类人才到企业工作,形成人才积聚效应。尊重人才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制定一系列的制度,让人才有一定的安全感和社会价值的体现,特别是从资金上要有一定的保障。

3.企业应加强管理,建立健全高效的创新激励机制。企业必须进一步严格内部管理,认真建章立制,扎实有效地推进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以保障自主创新顺利进行。同时,必须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在物质激励方面,要采取切实可行、与时俱进的激励措施,坚持“责、权、利”相结合原则,从改革分配制度入手,按创新贡献的质和量,给予科技人员公正的回报,激励科技人员快出成果、出好成果并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精神激励方面,要帮助科技人员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自己的发展前途紧紧地捆绑在企业的发展前途上,要与企业共荣。大力宣扬科技创新突出的事迹和人物,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广大科技人员刻苦钻研技术,勇于承担风险,不怕挫折失败,形成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企业自主创新氛围,提高创新能力。

4.企业应创建自主、开放、创新的企业文化。自主创新的企业文化,既能增强员工的创新激情,形成和谐宽松的创新环境,也能将广大科技人员团结在企业自主创新目标之下,形成强大的创新力量。因此,要加强以“创新”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建设,创建出“人人是创造之人,时时是创新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的创新文化氛围。要以文化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使创新理念深深地根植在每个员工的心中,激发全体员工特别是广大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推动个人与团体共同创新。

5.企业应千方百计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温州企业要努力完善自身的“造血功能”,积累技术创新资金,确保把企业折旧和利润的绝大部分作为研发投入,并开辟多种融资渠道,充分利用能满足技术创新投资风险性和长期性要求的资本市场,千方百计地加大企业研发投入,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雄厚的资金保证。

6.企业应坚持搞好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的结合工作。引进技术是实现技术进步的一条捷径,但如果不将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就不可能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反而会增加对技术引进的依赖性。温州企业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投入,搞好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的结合。一要联合科研院所和高校做好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可行性论证,制定详细的、操作性强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计划;二要实现从重视引进硬件技术向主要引进包括专利、图纸、工艺等在内的软件技术和关键技术的转变;三要从系统集成创新的角度出发,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散引进,搞好产业链上下游集成、单项技术系统集成、引进技术与已有技术系统集成、相关学科系统集成等,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展开再创新。

企业自主创新是国家自主创新的基础与核心,企业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战略高度牢固树立以创新求发展的理念,以市场竞争为根本动力,发挥创新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地跨入科技自主创新的发展阶段,积极探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企业自主创新之路。

三、政府应加大引导企业科技创新的力度

1.政府应加强引导和宣传服务,提升企业创新的意识。建设实力温州,关健要靠科技创新;实现工业”12345”工程目标,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各级党委政府要转变理念,把握方向,以观念和体制机制的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工作。要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人才主力”的要求,着力在打基础、造环境上狠下功夫,营造科技创新工作的良好环境,为企业和社会的创新发展提供阳光、雨露和土壤。要整合政府科技创新资源,改变科技投入方式,集中力量做大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发挥政府投入的最大效应。政府要出面协调,做好服务工作,帮助企业、行业组织获取更多国内产业政策、技术信息,做好产业技术预警,进一步强化科技宣传,大力引导企业加强科技投入,加强科技创新。

2.建立和健全科技投入体系,大幅度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投入。温州经济要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科技必须超前发展,必须提高温州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是很有必要的,今后十年,温州的科研经费至少要保持每年25%的递增速度。

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应引导企业以及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增加科技投入,以财政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贴息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优惠政策做支持的全社会科技投入体系,实现科技投入机制的市场化。同时加强公共创新平台建设,整合高等院校研究院、行业技术中心、高新产业孵化器等各类公共创新平台,市县联动、院地联手,形成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加强科技成果与企业的对接,提高技术供给、产品设计、分析检测、咨询培训等服务水平,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

3.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科技人才队伍。政府要继续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建立企业自己的人才队伍。政府要在财政上,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比如贷款贴息政策,引进人才的户口、家属、子女上学、住房等各方面政策上的支持,要想办法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对于有条件限制不能建立科研中心的中小企业,要鼓励他们与一些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对接,为他们创造一个平台,实现产、研、学的一体结合。

要创造条件把一些研究成果推向市场,不能只留在研究中心。要创造条件,想办法让他们走向市场,使科研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产生效益,实现科研生产市场效益的良性循环。对于获得国家,省市奖品的科研成果应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用以鼓励先进。温州政府要不失时机地建立更多的科技中心、研究机构,建设更多的新科技企业,做更多的实事,让企业完成从低附加值企业向科技企业的转变。

温州企业不但要对现有的产品进行更新,不要推出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尤其在高新技术、能源技术、电子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如:核能科学技术、电子计算机科学技术、半导体科学技术、激光科学技术、光导纤维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材料科学技术以及建立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的现代生物高新技术等,应成为温州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孙丽霞,吕景城.科技创新: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J].温州经济师,2012(1)

2.杨为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再造企业竞争优势[J].温州经济师,2012(1)

篇12

关键词:高校 学风建设 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112-02

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学生数量不断增多,而相关的师资、软硬件设备没有相应的配套,人才培养的质量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是学校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而优良的学风、浓郁的学术氛围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科技创新活动在学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对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独特功能,使之成为高校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是学风建设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为例,阐述了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我院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现状以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1 当前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由传统“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当前高等农业院校理工科专业的学风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大部分同学有明确的目标,学习认真,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学风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内动力不足。

学习目标决定学习方向和动力。许多学生在高中阶段的目标非常明确,努力学习为考取理想的大学,而进入大学后很多同学就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对大学的学习没有及时的作出适应性调整,不知进入大学后该怎么学,对大学生涯也没有规划。

(2)专业思想不稳定,学习纪律松弛。

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态度。部分同学不喜欢所学专业,专业思想不牢固,所以学习兴趣不浓。加上很多同学进入大学门槛后,思想上放松,学习纪律松弛,学习散漫,睡懒觉、旷课、迟到、早退、玩手机等现象时有发生。课余时间,不少学生去网吧或在宿舍打游戏,作息时间不规律,严重影响了学习和身心健康。

(3)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科学。

学习的态度决定学习的效果和努力的程度。社会上流传的“读书无用论”的错误思想在高校中不断蔓延扩大,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他们把大量的课余时间都投入到社团活动、交友、游戏、兼职等方面,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目的性,得过且过,认为大学可以轻松混文凭。

(4)学习氛围不浓厚,沉迷网络普遍化。

学习氛围影响学习效果。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强,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课余时间宅在宿舍玩电脑、打游戏等,有的同学自控能力差,看到宿舍成员打游戏也跟着玩,这些都不利于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形成。另外,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沉溺网络的现象普遍,而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不知道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在哪里,缺乏上进心,导致竞争意识的缺乏。

2 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院校领导高度重视,关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制定了相关的实施办法和激励机制,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近年来,我院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项目活动,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ACM/ICPC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ACM国际程序设计大赛世界赛,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Java程序员竞赛,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数学建模、“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等等,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呈良性态势发展,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专业的指导老师。

科技创新组织与其他社团组织有鲜明的不同,它是以科研活动为主,专业要求较高,需要配备专业型、科研型的指导老师。目前,我校没有给科技创新组织聘请专业指导老师的相关制度,由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担任指导老师。而辅导员大多数没有计算机类专业背景,难以给予专业性的针对性指导,因此,科技创新组织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2)物资难以保障。

科技创新组织需要有充裕的科研经费、充足的科研设备以及科研场所来保障活动的开展,而目前的科研条件还不能完全满足所有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需求。

(3)组织成员专业知识薄弱。

和其他社团组织一样,科技创新组织的成员大多数为大一、大二的学生,而他们的专业知识基础还不坚实,没有丰富的活动经验,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中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4)师资缺乏,科技创新氛围不够。

专业指导老师人数不多,参与项目的学生人数有限,导致很多对科技创新项目感兴趣的学生没有机会加入团队中,不能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3 基于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学风建设的对策

(1)完善科技创新组织的建设,加强专业老师的指导。

科技创新促进学风建设的关键是建立系统化、高效化的科技创新组织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置、管理制度的健全、人员管理、活动的组织开展等方面进行完善。学院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指导老师责任制,由辅导员统筹科技创新活动的常规工作,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参与指导科技创新活动,聘任相关专业的老师为指导老师,明确指导老师的职责和任务,给予参加竞赛老师教学工作量和奖励机制,充分调动专业指导老师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积极性。另外,通过专业老师指导科技创新活动,可以把教学活动与科技创新活动紧密结合,建立课内与课外的互动,促进教风与学风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教”与“学”氛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真正达到以科技创新促学风建设(历建刚)。科技创新活动具有较强的专业型,在组织成员中需融入更多高年级学生的力量,以“老”带“新”,传帮接代,经验共享,形成良好的传承局势,促使组织活动顺利开展,涌现出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

(2)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活动经费与基地的保障机制。

①经费保障。

加强经费的投入是科技创新项目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物质保证。目前,我院科技创新活动的基金的来源主要是校行政拨款;一些企业以设立学生创新实验基金形式冠名赞助,如2011年“合生珠江”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校友与社会人士捐赠,如2013年校友及赞助商支持下开展的“有米杯”IT农场手机游戏及应用设计大赛。我院设立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金,专项资助学生创新项目,运用“优胜劣汰”机制优化项目筛选,严格要求项目管理。近年来,我院领导、教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活动,拓宽创新资金来源,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设立专项基金,加大经费的投入,扩大学生参与面,让更多的在校大学生得到科技创新项目经费。

②基地保障。

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需要一定的场地支撑,稳定的创新活动基地是深入开展大学生学科竞赛的重要支撑条件。学院开放计算机类专业实验室、研究中心,通过整合人机交互(HCI)工作室、温氏互联网新技术开放实验室和土地资源监测监管科技创新等团队,定期开展技术交流讲座和专业技术小型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申报,为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研究的大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另外,我院软件工程专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联合办学,目前有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四川华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中软国际北京实训基地,学生可以结合企业的需要,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利用实习实践的机会,组织科研团队在企业创新基地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学院应加强校企合作共建,构建实践实训基地,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充足的场所和平台。

(3)构筑系统的科研创新活动体系,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构筑系统、完整的科研创新活动竞赛体系,是推动科研创新成果与科研创新人才涌现和交流的有效载体(陆慧娟等)。近年来,我院根据计算机类学科特点,逐步完善了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体系:一是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ACM/ICPC程序设计竞赛、全球企业管理挑战赛(GMC)、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Esri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GIS应用技能大赛、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等为代表的国家级竞赛体系;二是以广东省电子商务大赛、创业创新训练项目、计算机作品赛、Java程序员竞赛、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等为代表的省级竞赛体系;三是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优秀本科生“红满堂”培训计划、“丁颖杯”课外学术竞赛等为代表的校级竞赛体系;四是以学院科技创新组织开展的电脑技能、网络技能、软件开发等为代表的院级竞赛体系。自2010年以来,我院学生参赛人数逐年增加,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奖38项,省级竞赛中获奖152多项。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成功经验分享,先进典型事迹的宣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要充分利用国际及国内各区域举办的各种科技创新竞赛的平台,提高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扩大科技创新的影响面,通过树典型,广宣传,从而推动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4 结语

以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学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拓展学生知识层面,是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同时又是关系着高校学风建设的长效发展(孙宝成)。高校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以科技创新为切入点,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加强专业老师的指导,完善科技创新组织的管理制度和健全科技创新活动经费与基地的保障机制,构筑系统的科研创新活动体系,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进一步推动良好教风和学风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历建刚,周广生.以科技创新为切入点推动学风建设[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1):77-78.

篇13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团队品牌 特色制度政策

1.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义

现代社会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创新[1],科技创新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对于国民经济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个国家具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便能在全球产业分工链中处于高端和主导地位,进一步激活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型产业,同时拥有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

我国重视对创新型、创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大学生科创是社会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项目研究,有助于提高实践能力,对接第一课堂深化理论知识学习,促使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2]。从学校育人角度出发,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是提高大学培养人才质量和创新性的重要途径,举办大学生科创比赛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3]。同时,科技创新活动的成功举办是高校文化环境、基础条件及良好制度的综合呈现。

因此,笔者在分析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充分发挥科创参与主体的能动作用和制度政策角度,针对大学生科创作品质量和影响力提高提出了相应建议。

2.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项目遴选

项目选取对科创作品的价值起着决定性作用,需要从应用需求、科学技术探索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目前大学生科创作数量多发展快,众多作品并未产出长期、深远的社会价值[4]。现有作品部分是学生自主研发设计,部分来源于教师科研子课题。前者是学生当前真实技术水平的体现,缺乏理论深度技术上创新不足;后者有相应的课题团队作为支撑,但知识联系和体系结构丢失,难以体现真正价值,从而影响最终质量。

2.2队伍组建

参与指导学生科创作品主要以青年教师为主,学术带头人和知名教授的参与度不高,青年教师可利用资源单薄,辅导经验较少,容易造成壁垒。学生科创团队组成缺乏不同学科的渗透和交叉,同一专业的学生思维方式和技能较为接近,不利于新技术产生,遇到问题时很难突破现有体系找到有效解决方法。

2.3项目时间经费

目前,多数大学生科创项目的研究期限是一年,时间限制对研究周期较长的科创作品有制约作用。所以应设置柔性指标,不被单一因素时间束缚。在科创经费方面,现有的方法多为设置一定资助额度,学生预先支付再申报资助,鲜见追加研究经费。难以预测的研究开销会阻碍项目的正常研究发展,也会因此而削弱学生参与积极性。

3.教生、高校、产业资源三主体作用

3.1充分发挥教师作用

大学生科创作品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启发,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1)帮助学生确立具有创新性、挑战性和难度适宜的科创项目。指导教师通过对问题的抽象及建模,将一个具有科学理论基础的问题作为大学生科创作品,在科学依据和应用价值上都更有优势。(2)科创项目的技术指导。指导教师在技术方案上给予方向把握,并引导学生探索技术途径,给予心理及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2强调重视团队合作

科创项目并非只是师生作用的结果,更是学校各部门多维度通力协作的成果,从广义上说团队包含学校各个方面成员。院系需提供政策支持;负责学生工作的部门例如学生处、团委,需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平台;学术带头人和教师需要积极参与,使学生把握技术上的难点和项目内容;学校尽可能提供如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馆、教室等资源保障满足科创团队的需求;学生成员作为基础单元,主动发挥作用,保持密切沟通和联系,形成创新合力。

3.3逐渐形成品牌效应

科创作品离不开专业背景和技能,因此科创项目应当与学院专业或学校特色相融合,形成具有品牌效应的科创项目[5]。学校可通过与某些企业的建立长期合作,将科创作品与产品紧密结合。通过科创作品解决技术问题,不断优化提高产品,真正达到“产学研”三者有效结合和统一。

4.完善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体制建设

4.1谋取资源加大扶持力度

学校应加大对科创的扶持力度,将项目与学生学习、教授科研和授课紧密结合。首先,科创项目可与学分结合,学生可转化成果替代学分或免修相关课程;指导教师可获得部分教学工作量或者减免教学工作,以保证有足够的精力。其次,在研究经费和周期上可采用固定和可调节两种交叉控制方式。通过设置科创奖学金鼓励学生参与,加大科创的支持力度。

4.2深入探索科创作品

在科创作品的验收方面建立以技术创新为原则的标准。验收的目的不仅是审核项目作品是否完成,更是判断在技术上是否取得了进展,即使整个作品尚未完成,也应给予支持和肯定。受时间因素限制在结题时未完成功能的作品,可考虑作为新的科创项目将其完善。高年级学生可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深入指导,有助于技术方法的突破和创新;不同的团队有助于对此问题进行彻底、深入、全面的剖析,带来进一步的技术创新。

4.3促进科创与教学科研环节紧密结合

将大学生科技创新作为人才培养的专题方案,为学生和老师提供平台。大学生科创应与本科生教学、科学研究相结合。增设相应的创新型课程和与技术创新相关的实验,丰富学生的实际经验,提高动手能力,启发创新思维,将对科学技术的探讨融入到日常课程中。教师和研究生的科研是发现新问题的有效渠道,有理论依托和实际应用需求,可作为本科生科创的来源和启发,定期安排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学习并参与到课题项目中,承担课题任务可作为课程设计。

4.4层次性模式

为形成高效的科创体系,给科学领域注入新活力,同市场需求较好结合。科创目标应分为学生技能培养、科研团队建设、成果转换三个不同层次,根本是提高学生技能,训练专业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指导,博士生、硕士生积极参与,有助于科研团队的形成。最后基于市场需求,在众多科创作品中选出具有较高市场价值和转化潜力的作品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从而形成科技成果到产品的转化基地。

5.结语

科创项目是高校培养人才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重要体现,深化科创项目带来的效应,提高其质量和长期的影响力至关重要。研究发现参与项目的主体不仅包括学生、教师,还有各类教育资源,只有充分发挥多主体作用,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才能确保科创作品的质量提升。同时,学校和学院的政策支持保障为培养创新人才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魏燕.美国大学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浅谈美国的文科教育[J].文教资料,2013(22).

[2]吴宏杰,张跃辉,王铮,等.对我国大学生科创活动的探索与思考[J].电子制作,2013(09).

[3]朱莉.科创竞赛对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作用分析与思考[J].成功(教育),2011(08).

篇14

关键词 农科院校;创新方法;推广应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3-0326-03

Abstract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universities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innovative methods were described,main problems were analyzed such as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 innovation methods can't be taken seriously enough,the theories research of innovation methods aren't enough in agricultural field,the lack of investment to innovative methods and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in the marginalized areas of application of innovative methods,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 combi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experiences of innovative methods in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it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other universities to promote innovative method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college;innovation method;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problems;countermeasures

创新方法是科技创新的手段,也是科技创新的内容,包括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上的创新。创新方法工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1-3]。根据“创新有规律、创新有方法”这一重要观点,我国高校应在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方面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农业领域,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持申报的“创新方法在农业科技计划中的应用”获科技部立项,开启了创新方法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以及在农业高校的推广试点工作,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3所涉农院校是本项目试点推广的主要单位,其试点工作已初显成效。本文在总结梳理全国高校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华南农业大学创新方法试点工作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全国其他高校推广应用创新方法提供借鉴。

1 背景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推进科研方法创新。2007年,总理先后2次对创新方法工作做出重要批示。科技部积极推进创新方法试点工作,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设立了创新方法专项。2008年,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中国科协联合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肯定了“创新有规律、创新有方法”这一重要观点[1]。黑龙江省、四川省、江苏省成为国家首批技术创新方法试点省,目前,全国已有创新方法试点省28个,培育创新方法试点企业719家,并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启动了国家创新工程师和培训师认证工作。国家创新方法工作开展重点面向科研机构、企业、教育系统“三个群体”,其中重点任务之首为“开展科学思维层面的教育,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人才”[2,4-5],而高校既是教育系统,又是科研单位,是国家创新方法工作推广主体中的三大群体之二,而培养高素质人才对高校而言责无旁贷,因此国家推进创新方法工作为高校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近年来,创新方法的推广应用已经逐步得到诸多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和学者的重视。其中部分高校也在创新方法师资培训、人才培养、平台构建、科学研究以及创新服务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和实践探索,为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1]。

2 现状

在前苏联,以TRIZ 为核心的创新方法学的教育非常普及,TRIZ 是理工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课。在美国、韩国、日本和北欧及西欧一些国家,不仅在高校开设 TRIZ 相关课程,还面向不同年龄青少年开展相关创新教育[6-7]。在我国,以 TRIZ 理论为基础的创新教育刚刚起步,部分高校积极投身创新方法推广普及试点建设工作,在师资培训、人才培养、平台构建、科学研究以及创新服务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创新方法推广普及积累了经验[1]。目前,以TRIZ 理论为代表的创新方法在我国高校中应用主要有3种形式。

2.1 高校科研人员应用TRIZ理论进行科研辅助创新研究活动

如河北工业大学以檀润华教授领衔形成了一支研究创新问题团队,围绕TRIZ理论、TRIZ理论的实际应用技术,以及约束理论(TOC)、AFD理论、大规模定制、破坏性创新(DI)等前沿设计理论和方法等开展了大量理论和应用研究,并承担了“多技术创新方法集成理论与应用研究”创新方法工作专项项目。中国农业大学将TRIZ应用到中小企业投资风险评估研究当中,成功地解决了银行在对中小企业投资风险评估工作中碰到的难题。华南农业大学成功将TRIZ应用到“提高山区丘陵果园高枝剪切断能力”“拓宽悬浮式管道喷施作业方式的作业幅宽”“研发集成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核心技术”等共6个课题的研究中,个别科研人员学习创新方法后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专利申请呈“井喷式”发展,2年内申请专利20余项,其中5项获得授权,15项已获公开号。浙江大学也将TRIZ理论引入到水稻遗传育种研究中,得到了一些全新的研究思路。东北农业大学基于TRIZ理论,改进设计了振动式深松中耕作业机深松部件中的过载保护装置结构,改善了深松铲的入土角度,提高了作业性能,减少了能耗。由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牵头,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河南科技学院等多家单位共同参加编著出版了《我国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方法战略研究》,并共同参与了2011年和2013年科技部基础性研究专项(创新方法专项)项目,进一步探讨创新方法在农业院校应用推广的模式与机制。

5.5 加快创新方法学科体系建设

创新战略,教育先行,构建以农科院校为主体的农业创新方法学科建设体系是确保创新方法研究与应用可持续发展的长效举措。农科院校作为国家农业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基地,在实施创新教育教学方面理应率先垂范,在创新方法的学科体系建设中使命重大。包括根据涉农学科特点,广泛开展农业领域创新方法理论研究,建立创新方法理论研究体系是创新方法学科建设的首要条件;开设创新方法相关课程,通过对培养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转变、教学活动的评价等方面的实践和探索,建立起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培养、培训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创新方法学科建设的重要条件;改善教学条件,为创新方法教育提供各种技术设备(如购买CAI软件等)也是创新方法学科建设的必备条件。

6 参考文献

[1] 张斌,陈广胜,范德林.高校创新方法推广普及试点建设的现状及策略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9):13.

[2] 易剑,金能,聂秋根.TRIZ理论培训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1(7):286-287.

[3] 李晓,刘钺,杜风光.创新方法在流程型企业中的应用探讨[J].创新科技,2013(1):22-23.

[4] 于东红.江苏技术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实践与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2(15):124-127.

[5] 偏利英,席爱华.我国农业领域创新方法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2):286-287.

[6] 张海燕.创造学与我国高校创造教育的回顾与前瞻[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13(4):21-23.

[7] 汪瑞林.自主创新 方法先行:看创新教育理论(TRIZ)在高校的应用[N].中国教育报,2008-04-11(003).

[8] 梁雪梅,支庆庆,谷斌.基于创新方法的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育研究[J].广东科技,2010(6):25-27.

[9] 李瑞广.TRIZ理论与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湘潮(下半月),2012(5):116-117.

[10] 王文红.基于TRIZ理论的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4(4):42-45.

[11] 冯高阳,郭金明.试析高校在创新方法应用推广中的作用[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