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8 14:41:4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要求,十报告中继续强调“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并将实现生态文明纳入到国家“五位一体”的总体发展布局规划之中。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发展目标和战略。高校身担为国家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重任,在推进社会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的生态文明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因此,对我国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展开研究是推进高校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我国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
高校的生态文明借鉴了环境发展领域中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推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1]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引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是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和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高校生态文明的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素质,使他们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优良传统,从而树立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进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是环境发展和落实“五位一体”发展计划的现实需要
环境是多种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因素的集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人类为了取得生存和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改变自然环境的方式和方法,虽然取得了发展,但同时也对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从宏观的层面看,这些破坏主要表现为空气质量的不断下降、物种的不断减少、气候的不断升温等,这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人类的健康和生存。从中观的层面看,在追求工业化的过程中所带来各类污染需要我们付出严重的经济代价来偿还。在微观层面上,人类追求发展过程中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所带来的迫害,最终会通过另一种形式作用到人类自身,从而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由此可见,在大学教育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有助于提升环境质量,从而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五位一体”经济发展规划的内容是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通过对该经济发展规划内容的解读不难发现,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被纳入我国未来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与此同时,该规划还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改善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打造适合于人类生存的良好的生活环境,从而实现我国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和进步。因此,在高校中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是落实国家“五位一体”发展规划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
(二)推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打造文明、和谐校园环境的现实需要
校园是社会的构成元素之一。因此,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也必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举措。所谓“和谐校园环境”,顾名思义,即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校园环境。换言之,即构成校园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展。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构建生态文明型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在哪一个社会,高等院校始终处于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是新思想、新技术以及新知识等的诞生地,在推进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要推进高校的生态化,首先必须在高校中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对校园中的不同群体,包括专任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甚至后勤人员等加强生态意识教育,为构建和谐校园环境较少阻力,在校园中实现不同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三)推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综合发展,指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应该具有的所有本质。[2]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身体、智力方面的发展,还包括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的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所在,指在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上,各种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这些素质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传统的学校教育过分强调对学生的成才教育,只重视对学生知识的输入,而忽视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等的培养,致使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高,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由此可见,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人才的中坚力量,生态文明素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也是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所在。
二、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
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在于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推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标本兼治,其内容主要如下。
(一)加强生态环境的现状教育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对学生实施关于生态环境现状的教育。[3][5]对全世界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现状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生态环境危机意识,使其意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树立环境责任意识。当代大学生只有具备了环境责任意识,才会主动地去关心生态环境,从而主动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世界自然基金会一项针对全球环境的调查报告表明,当前,如果人类不能够有效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获取和开发,那么到2030年,人类的生存环境将出现严重的衰退。由此可见,要使人类未来的生存环境不出现衰退,各国政府都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化。如若不然,到2030年,人类必然要受到自然的惩罚。长期以来,人类为了发展,对自然资源过度地开发和利用,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长此以往,人类必然遭受自然的报复。例如,近年来北方不断出现的雾霾天、空气质量的不断下降、水资源的不断减少、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等。除此以外,一些社会层面的惩罚也日益凸显,例如,人口膨胀、住房短缺、失业加剧、社会动荡不安、人类道德素质败坏等。在全球范围所出现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等都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由此可见,高校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生态环境现状教育,使其对环境发展现状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从而增强其生态环境的危机感,树立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
(二)加强生态科学基本知识教育
高校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包括对学生生态科学基本知识的教育。这是因为,大学生掌握一定的生态科学知识有助于其科学、有效地分析生态危机出现缘由,并提出解决对策。高校内的大学生群体来自于不同的专业,拥有不同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能力,因此,对于生态科学知识的掌握和了解程度也必然不同,且大部分学生缺乏对生态科学知识全面系统地掌握。生态科学知识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知识体系。截至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在课程设计和组织过程中,都没有将生命科学导论以及生态学导论等生态科学类课程列为公共必修课,纳入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致使绝大多数学生对生态科学的一些基础课程知之甚少。因此,高校在设计和组织其课程时,可以通过公共必修课或者选修课的形式让大学生对这类课程和这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大学生对生态科学知识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在处理生态环境问题的过程中站在生态学的高度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问题教学的效率,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
(三)加强生态文明观教育
生态文明观,也可被称为生态文明意识,它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中心内容。生态文明是一个集合的概念,指人类在遵守社会发展规律、自然进化规律等的前提下,所取得的一切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成果的总和。[4]生态文明观的内涵是指人类对于自然、社会、人类自身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有机联系等所持有的基本态度和看法,是多种思想观点的总和。结合目前生态环境的现状以及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本研究认为,目前高校中的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道德意识、道德规范以及道德素质教育等。其中,生态道德意识集中体现了人类与外界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人类道德进步的程度以及人类自我发展的程度。生态道德意识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杆。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养,才能增强其对生态环境行为的自我约束性,从而引导其积极投身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实践活动,自觉履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责。生态道德规范就是要尊重社会、人类以及自然的发展规律的过程,具体而言,即控制人口数量、保护环境、爱护动物、和谐发展、保护资源、低碳生活等。生态道德素质作为人类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重要指标。开展生态道德素质教育要注重对人的道德素质和道德能力的培养与开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三、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策略
高效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任务,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借鉴国外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成果的基础上,我国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构建适合我国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学校内部应从上到下统一认识,并成立专门的教育管理部门。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积极配合,尤其是需要高校领导和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鉴于此,高校应成立专门的针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管理部门,并委派专人,专门负责此项教育工作。目前,全国范围内针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专门部门几乎没有,此项教育工作在绝大部分高校内要么由学校团委、要么由教务处负责,且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但是,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多。为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成立专门的教育管理部门负责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这是生态文明教育顺利实施的必然要求。首先,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国家教育部、各省教育厅等要专门组织专业人员负责生态文明教育教材的编写。教育的开展离不开教材,教材是教育实施的依据,对教学内容具有规范的作用。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目前尚未出现此类教育的专门的教材,致使各个高校在此类教育方面缺乏规范的内容。鉴于此,应成立专门的生态文明教育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写专门的教材,从而为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支持。其次,对于高等院校自身来说,应将生态文明类教育课程列为学校的公共必修课或者专业选修课。调查显示,目前,将生态文明教育类课程列为公共必修课或者专业选修课的院校少之又少,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发展需求严重脱节。因此,必须将此类教育通过课程开设的形式进行,并将其纳入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之中,满足社会生态文明教育的实际需求。再则,高校内部的人事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活动的践行者,教师队伍的素质状况直接关乎教育的最终效果。承担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师队伍身担生态文明教育活动设计、组织以及实施等任务,其职能主要体现在教育、管理、协调以及研究四个方面。高校人事主管部门应重视生态文明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态文明教育落到实处。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伴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职责也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教育的作用,具有了新的教育内容。生态文明教育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内容之一。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目前高校内缺乏生态文明教育类课程的现实状况,将生态文明教育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是耗时最短,最有效的捷径。
(三)在校园建设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人的生存和发展总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而且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有的时候,环境还会对人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是未来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实际上也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在这个小的校园生态系统中,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道德观念、心理素质等都会受到这个生态系统中校园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建立生态文明的校园环境迫在眉睫。具体而言,即用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来引导高校的校园建设和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将校园建设成和谐、美丽的校园。首先,在绿色校园建设中渗透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理念;其次,在文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要凸显生态文明的要求;再则,在安全校园的建设中要彰显生态文明。
(四)在学生的社会实践环节中提倡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教育贵在落实。因此,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深刻领悟并感受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高校可以通过与地方一些企业的相互合作,建立生态文明的教育基地,为学生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创造条件。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学校参观一些生态农业、自然保护区等,让其亲身体验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从而端正自己的态度和行为。高校身担为社会发展培养所需人才的重任,推进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实现大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而且还有助于落实国家“五位一体”的整体发展规划。生态文明的高水平已经成为未来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方向。高校在推进自身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还应该担负起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重任,发挥其独特示范效应,为推进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傅新华.论生态文明中的教育功能[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23-27.
[2]陈寿朋.生态文明建设论[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3]欧汉生.节约型高校建设的策略思考[J].江苏高教,2011(1):46-48.
[4]付文杰,何艳玲.论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J].教育探索,2005(12):62-66.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作者简介:周芬芬(1982-),女,湖南祁东人,南华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讲师;谢磊(1975-),男,湖南湘潭人,南华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副教授。(湖南 衡阳 42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研究”(课题编号:XJK012BDY005)、南华大学高等教育改革与研究项目“生态文明视阈下环保专业大学生开放性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02201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206-02
高等学校是知识的摇篮,是培养社会精英的场所。要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必须以科学的生态文明理论武装大学生,不断拓展和充实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内容。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应当包括四大方面。
一、生态文明理论教育
生态文明理论是被实践反复证实了的科学真理。它是由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生态审美观等构成的理论体系。生态文明理论教育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
1.生态世界观教育
生态世界观是生态意识的基础。所谓生态世界观是指人们关于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根本观点。生态世界观的理论化被称为生态哲学。[1]生态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生态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批判资产阶级生态哲学,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思想武器。生态世界观是在两个层面上展开的:一是“应然”层面,即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角度论述理想社会应该是怎样的;二是“实然”层面,即资本主义是如何现实地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的。在“实然”层面上,生态世界观告诉我们:资本的本性是造成现实世界生态危机、环境问题的最终根源。在“应然”层面上,生态世界观告诉我们:要消除生态危机,必须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生态世界观是最科学的生态哲学,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进行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建设的行动指南,必须加强科学的生态哲学思想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自觉地建设生态文明。
2.生态价值观教育
生态价值观是生态伦理学的核心范畴。所谓生态价值观,是指人们关于生态伦理关系的根本观点,包括生态价值取向、生态价值标准、生态价值意义等。在生态伦理价值观上,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但在生态具有伦理价值这一点上已经达成了共同认识。E·温克勤明确指出:哲学家们对生态学研究对象的范围各持不同的观点,对人和各种生物的道德地位也各有不同的看法。但他们却形成了一种共识,“即生态学是一种伦理学”。[2]马克思、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了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伦理价值观。在马克思看来:“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学科。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3]马克思、恩格斯主张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良性互动,以生态和谐为根本价值取向,既反对片面的人类中心主义,又不赞成片面的自然中心主义。我们必须用生态伦理学教育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
3.生态审美观教育
生态美学是现代兴起的一门美学学科。生态美学的核心是生态审美观,生态美学的主旨是揭示生态美的本质及规律。所谓“美”,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产生的审美感受。根据审美对象不同来分类,美可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其中,自然美处于基础地位。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美。人们在保护和改造自然界的生产过程中创造了“美”。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尺度和需要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4]人类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又创造了“美”。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古今中外形成了共同的审美标准,那就是“和谐即美”。孔子指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5]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也认为,艺术美来源于对自然美的模仿。“自然界喜欢矛盾,并且从矛盾中而不是从相似中逐步形成了和谐……显然,艺术在这一点上模仿了自然。”[6]人同自然的和谐协调,构成了“生态美”。所谓生态美,是指自然美与社会美的有机统一,它是形成现代艺术美的前提。在高校开展生态审美观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审美情操。
二、现代生态科学教育
生态科学也叫环境科学,是生态文明意识的核心内容。所谓“生态科学”,可以定义为:探索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早在一百多年前,德国著名的生物学家海克尔第一次提出了“生态学”的概念。海克尔于1866年撰写出版的《普通有机体形式学》明确指出:“我们可以把生态学理解为关于有机体与周围外部世界的关系的一般学科,外部世界是广义的生存条件。”[7]20世纪50年代,随着系统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从而推动生态科学趋向成熟。英国著名的生态学家斯坦勒强调指出:所谓生态系统,应当包括地球上整个生物群落及其所处的环境化学物理因素(土壤、河流、空气、气候等因素)。“它们是一个自然系统的整体。因为它是以一个特定的生物群落及其所在的环境为基础的。”[8]
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生态环境科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众多生态科学的专门学科。生态科学教育就是要把各种生态学科知识传授给广大学生,使广大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生态环境科学的内容和方法,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奠定坚实的科学知识基础。现代生态科学是一门内含多门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涉及生物学、环境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社会学、管理学、文化学、经济学以及数学等许多学科知识。20世纪90年代以后,现代生态科学又得到了新发展,形成了环境生态学、物理生态学、化学生态学、地理生态学、经济生态学、社会生态学以及文化生态学等多门交叉学科。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科学教育时,可以结合大学生的专业特点来进行,将生态科学知识融入其所学专业中,使大学生能够更加热爱学习现代生态科学。
三、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教育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必须用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来教育大学生,丰富他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历史文化底蕴。
1.儒家生态文明思想教育
儒家思想包含丰富的生态和谐理念。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最为深远。儒家关于“仁爱”、“中庸”等思想蕴含极为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周易》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明确表明了人与自然界和谐统一的观念。孔子在《中庸》一书中指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9]儒家关于生态和谐的思想,从本质上看,就是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协调与统一以及整个人类世界的和谐。孔子强调,“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孟子主张“斧斤以时入山林”,“不违农时”;荀子则强调“不夭其生,不绝其长”,[10]等等,他们都是从生态文明的视角阐述了人类在物质生产中应当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达到人同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思想。我国古代的儒家文化建立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之上,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思想。儒家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取向,对于维护中国古代的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目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文化渊源。因此,我们应当以儒家的生态文明思想来教育大学生。
2.道家生态文明思想教育
我国古代的道家思想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道德经》和《庄子》作为道家的代表作,集中阐述了道家生态和谐理念。道家强调的“天人合一”是传统生态和谐理念的基础。道家强调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在这里,道家把天、地、人看作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辩证统一、和谐共生的。在老子看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具体阐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观。庄子进一步强调,自然是世界万物的本质。自然既是万物的起源,又是万物的归宿。因此,人必须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如果把人与自然界分离开来只能是自取灭亡。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并不是自然界的主宰者和支配者,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1]推崇生态和谐,是道家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道家对中国文化发展的突出贡献。道家的生态和谐思想是中华传统和谐文化的精华,为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渊源。因此,必须把道家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
3.佛家生态文明思想教育
中国古代佛家的生态文明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万物一体的生态和谐观。佛家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因而主张“万物一体”。在佛家看来,生命作为世界的主体和生存环境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处于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果联系之中。一切生命都是自然界的产物,都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脱离自然界,那么生命就不可能生存。二是众生平等的生态价值观。在佛家看来,生命是人类和一切动物及植物所共有的,一切生命都是同样宝贵的,众生是完全平等的。人类因其具有意识和文化而成为生命界的主人,但人类不能因此而伤害其他生命。佛家认为,一切生命皆有佛性,世界上的生命在本性上是平等的。因此,一切生命都应当值得人们尊重。三是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佛家不仅强调要保护自己的生命,而且强调要关怀其他生命体。佛家甚至主张,在必要时应当放弃自己的利益,保护众生的利益。儒家认为,世界一切生物都是平等的,应当善待众生,关爱生命,反对杀生。为此,佛家要求佛教徒素食、放生。佛家的上述生态文明思想在当代世界仍然具有一定的教育启发意义,因此,应当把佛家的生态文明思想有选择性地纳入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之中。
四、生态文明道德法律及政策教育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而且需要严格的行为规范来约束,需要正确的方针政策来引导。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道德法律及政策教育。
1.生态文明的道德规范教育
所谓“生态道德”是指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伦理关系的行为规范。人们在长期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道德规范。只有用这些生态文明道德规范教育广大公民特别是大学生,才能形成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道德伦理教育,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使之自觉遵守生态文明的社会公德,成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生态人”。通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了解生态文明的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提升生态道德素质,并外化为自觉的生态文明行为,为建设生态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
2.生态文明的法律制度教育
生态文明行为规范包括两大类:一是生态文明道德行为规范,二是生态文明法律行为规范。这两种生态文明行为规范各有其特点,前者具有自发性、软约束等特点,而后者具有强制性、硬约束性等特点。在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法律行为规范教育,使各种生态文明行为规范制度化,才能保障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提高。因此,生态文明法制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生态文明法制教育主要涉及到国际、国内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知识,关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制度等方面的教育。通过生态文明法制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法律意识,养成生态文明自律精神,自觉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3.生态文明的方针政策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制定了一系列建设生态文明的方针政策,包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两型社会”建设的基本方针,“美丽中国”的建设战略目标,以及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等一系列具体政策。必须将党和政府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方针政策纳入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之中,通过生态文明方针政策教育,使广大大学生深刻理会并自觉贯彻执行党和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发展的战略和具体方针政策,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生态文明理论教育、现代生态科学教育、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党和国家的生态文明方针政策教育。其中,生态文明理论教育是基础和核心。必须以生态文明理论为主线,全面深入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帮助大学生普遍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自觉地建设生态文明,为建设“两型社会”和“美丽中国”作出应用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95.
[2]E·温克勤.环境伦理学观点综述[M].国外社会科学,1992: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
[5]杨伯俊.论语注释(论语·学而)[M].北京:中华书局,2006:13.
[6]吉尔伯特.美学史[M].上海:上海释文出版社,1989:88.
[7]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7.
[8]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9.
[9]黄磊.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
2007,(8).
“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研究”是研究所涉及的两个基本概念。对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相关研究可以做以下归纳:
1.“广义狭义”说。即研究视野的不同。该观点把生态文明教育看作是社会对社会成员的各种形式教育,又把它看作是具体的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如刘经纬等人认为,“广义的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定位于社会契约与广泛的道德观的对于社会全体公众的教育。狭义的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学校在理论和实践中,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的专门教育。”[1]相关的观点还有,单纯广义的表述:如陈丽鸿、孙大勇认为,“生态文明教育是针对全社会展开的向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是全民的教育、终身的教育。”[2]狭义的理解:如余志健认为,“生态文明教育是一种把人的问题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大学生提出更高要求的教育。它要求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高校德育注入了新的内涵。”[3]从广义或狭义的角度分别对生态文明教育进行界定,有利于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特点和教育要求选择教育内容和途径,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但是,已有的概念表述偏重于对教育对象的区别,缺乏对教育内涵的揭示。2.“素质教育”说。如郑世英认为,“生态文明教育是对人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帮助人们建立起人对待自然、对待环境的正确的伦理观念,能促进人们的自我人格品性和精神境界的升华。”[4]该观点把生态文明教育看作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质,是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准确定位,然而,该表述对师生作为教育主体在表述上显得有些模糊。3.“生态道德说”。如王世民等人认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它要求教育者从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养成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与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5]该观点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活动内容,强调从德育的角度对待生态文明教育,但是对二者之间关联的认识有待深化,对相关的教育内容有待丰富。以上对“生态文明教育”概念内涵研究的分析可以给我们以下启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是“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树立”,为此必须高度注重生态文明教育,其中通过学校对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学校教育有别于社会教育,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必须与正在开展的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必须处理好与学校德育的关系。为此,进一步探讨以培养生态文明建设所需人才为目标,以素质教育为依托,以学校德育为载体,体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特有要求的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对于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态文明教育与素质教育及高校德育的有机结合具有必然性。“1995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把素质教育正式纳入高校德育目标体系,形成了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全面、科学的德育目标体系。”[6]而新时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与时俱进,它丰富了高校德育的目标体系,因此,我们认为,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是指高校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为价值导向,以生态情感认同、意志强化、信念培养与行为方式养成为着眼点,以确立生态价值观为重点,以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人才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素质教育。
二、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视角的评析
审阅有关文献可以看出,由于学者对问题关注的角度不同,其不同的研究视角形成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不同理解。归纳有以下几种:
(一)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德育的关系
对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德育的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对此研究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纳入论”。从德育的角度审视生态文明教育,认为生态文明教育与学校德育联系密切,培养目标基本一致,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德育的有机组成,应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学校德育之中。比如王景明在《高校德育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中认为,“在高校德育中,把树立生态文明观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时展的需要。”王康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中认为,“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体系看,生态文明教育丰富了高校德育的内容。”2.“创新论”。主要是从生态文明教育的角度审视高校德育,通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推动高校德育改革创新。比如阮碧辉在《生态文化视野下高校生态德育探究》中认为,“高校必须借鉴生态文化理念,构建生态德育模式,这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呼唤,也是高校德育建设的新课题。”杨怀祥在《生态文明时代学校德育的价值取向》中认为,“生态文明为学校德育拓展了新的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态文明时代,学校德育具有新的价值取向。”3.“要素论”。通过在中国知网上搜索,2007年以来,从德育视角来探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文献大约有17篇,其中核心期刊有6篇。学者们对此相关的研究内容,如内涵、必要性、途径措施等要素,本文作了以下归纳:(1)从内涵、内容等方面来看.学者们认为,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学校德育之中,丰富了德育的内涵,引起学校德育内容和模式的重新建构。比如周卫平等在《高校德育应增强生态文明教育》中认为,“生态文明教育要求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综合素质,为高校德育注入了新的内涵。”吴存兵等在《高校德育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文明的培养》中认为,“在新的教育观指导下,我们必须加入生态因素,重新构建大学生德育教育新内容。”(2)从必要性和应然性来看,学者们认为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之中,是时展的需要。比如刘倩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研究综述》中认为,“纵观目前的文章,论者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首先强调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阮碧辉在《生态文化视野下高校生态德育探究》中认为,“生态文化视野下高校实施生态德育的应然性是:生态文化为高校德育提供突围路径、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础;必然性是:生态文化对高校生态德育具有规范、渗透、凝聚和认知的功能。”。(3)从途径措施方面来看,学者们认为高校德育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主要是观念的培养与行为的养成。比如唐晓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中认为,“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环节中强化渗透教育,引导大学生构建生态文明观念;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增强环保体验,注重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皇甫艳玲在《生态文明:学校德育的新视域》中认为,“要构筑学校德育教育新体系,丰富学校德育教育内容,创建生态文明基地,以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为依托,构筑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立体体系来实施生态文明观德育教育。”可以看出,目前学者们从德育的视角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和德育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有一定的基础和价值,已经认识到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态文明教育的纳入不仅促进了学校德育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但是目前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学者们从德育内容、目标、内涵、体系等方面来全面研究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德育的密切关系,然而内容比较散、论述较简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系统性研究也要加强。第二,学者们提倡从“德育”来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学校德育有密切联系,同时通过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后如何丰富学校德育新体系、如何创新德育模式、丰富德育内容等方面来进行探讨,但其研究内容并未真正地对“两者的密切联系与影响关系”作详细深入地研究,缺乏系统性研究,研究内容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对于构筑学校德育教育新体系,需要从理念、目标、内容、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论述和充实,以实现创新。
(二)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指导生态文明教育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它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且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要求坚持五个统筹。在2012年召开的中国十上又正式确立了它的指导思想地位。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学者们从此视角探讨,以求找到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有效达到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标。涉及高校的文献有《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探索》、《科学发展观理念下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搞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等。学者们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应该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高校更好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并提出具体的路径。比如,黄平芳在《科学发展观理念下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认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7]刘甜甜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探索》中论述了“要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并且阐述了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最后探讨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三)运用生态文明理论,加强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背景下的生态文明教育研究
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十又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这成为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目标和价值追求。一些专家从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角度,结合区域性生态环境建设实践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研究。比如赵秀芳、苏宝梅在《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生态教育的思考》一文中论述了“生态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支撑,也是生态危机背景下的全球共识,认为在高校中开展生态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陶小模、秦佩在《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文中论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生态危机,进而提出了在生态文明视野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与建议,以促进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从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视角来审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进而提出相应的路径措施,有助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顺利开展,同时也将促进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
(四)从科技伦理的视角分析生态文明与大学生科技伦理观之间的内在联系
党的十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因此,在高校普及科技伦理知识,为社会培养相应的人才,最终将有利于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顺利开展。如薛建明在《科技伦理视野下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认为“生态文明体现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道德伦理、蕴涵着人与自然和谐的科技价值伦理,生态文明的提出有助于解决科技的双重性带来的生态危机,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五)其他视角
1.运用复杂科学的基本原理指导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如王素华等在《复杂科学视野中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一文中论述道“复杂科学主张用整体思维、关系思维、非线性思维、动态思维来考察研究对象。”通过运用复杂科学的理论来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所具备的复杂科学的特征,进而启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如何更好地开展。2.运用经济学理论指导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如苏畅在《高校生态文明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学分析》一文中认为,“用经济学原理来分析生态文明思想政治教育,找出二者的契合点,可以更深刻认识高校生态文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3.从建设和谐社会的视角探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如于冰的《和谐社会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朱佳佳的《和谐社会视阈下高校环境道德教育有效性研究》,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时增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性,并在两者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现状,并提出途径措施。4.从培养人文素养的角度来研究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如王辰等在《基于人文素养视角下的生态文明教育实效性研究》中认为“从提高人文素养着手,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应该是最为基础的工作,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除了以上的视角研究,还有从其他角度展开研究的。如王为科等的《中国化视角下的生态文明思想》;黄治东的《论社会转型视阈下高校的生态教育》;郭岩的《建构主义理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启示》;李俊斌的《论环境法治视阈下生态文明实现之路径》;盛雅焜的《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生态文明》;肖克艳等人的《议程设置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的应用》等。
总之,无论是从哪个视角来研究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学者们都是试图借鉴这些学科理论,并且企图从国家提出的一些理论思想,以及基于生态文明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来找寻一些理论支撑,从中找到它们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契合点,进而运用这些理论来探寻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此更好地开展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目前研究的相关文献还比较少,理论研究上并不太成熟,势必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深入、创新研究,尤其是在如何利用这些理论来探寻有效的途径措施方面。
三、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内容的评析
就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内容,目前国内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概念、内容、目标、方法和途径等方面。另外,也有涉及其模式、主体性建构、载体等方面。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
分为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是目前研究普遍的观点,如曹迎《论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认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是提高新一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大学生的生态安全意识,树立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8]具体目标,如姜赛飞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究》中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以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综合素养为主旨。具体目标体现在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行为两个方面。[9]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概括来讲,普遍认为内容主要涉及理论和实践教育方面。当然也涉及理念、观念和行为能力的培养等。如姜赛飞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包括:生态文明理念的普及;生态道德意识的唤醒;生态道德素质的形成;生态文明行为能力的培养。[9]曹迎认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包括生态环境现状教育;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教育;生态文明观教育;生态文明观的绿色精神教育。[8]另外林智理在《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的实践策略研究》中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极为丰富,具有跨学科性特征,涉及的学科很多,应该以“化零为整”和“化整为零”的方式进行。[10]
(三)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学者们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姜赛飞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要开发课程资源,建立针对低年级和高年级的课程体系。[9]陈新亮、王英在《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刍议》中提出通过校园载体、建立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制定生态教育方案和相应的行为规范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11]曹迎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要开展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活动。[8]黄平芳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讨》中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要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体系。[7]林智理在《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的实践策略研究》中提出要构建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10]除此之外,还有学者提出“进行分阶段教育”、“网上生态文明教育”、“在‘对话’德育教学方式中创造意境并探索相应的方法”、“教育价值观的重新认识与思考”等方法和途径。对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内容,学者们从不同方面进行了论述,研究内容很广泛,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成果,但是目前研究出现一定的雷同现象,研究也比较浅,需要深入、详细、创新性研究。
四、结论与前瞻
(一)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目前学者们从各种视角研究了生态文明教育,有一定的意义和研究价值,尤其是从德育的视角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和德育的相互关系进行的研究,已经认识到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态文明教育的纳入不仅促进了学校德育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而德育与其他视角又有着密切的关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在一切教育中处于先导地位。从学科角度来讲,德育与其他学科相比,处于领先地位、起着统帅作用,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区别是,它们都属于不同的学科范围,侧重点不同。联系则是每门学科都渗透着德育的内容,无论从哪个学科理论视角来研究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最终在途径措施方面都要通过德育的课程体系建设来开展。比如王素华、马健芳在《复杂科学视野中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一文中论述道,“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要开展开放性的生态道德课程、要求打破封闭式的德育课程。”对于其他理论视角,它们最终也要通过学科的宣传,纳入到学科中来,更多的是通过德育学科来开展,对于高校而言,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总之,相比较来说,生态文明教育与德育的联系最为密切,而生态文明教育与其他研究视角的关系研究,也有一定的意义。德育始终处于优先和重要的地位。目前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在研究内容上,虽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内容、目标、方法和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但是存在着散、浅、重复、雷同的现象。需要从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角度加强对有关研究的整合与提升,同时,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具有更强的实践性要求,而现有研究中有关教育实践策略或者实践探索的创新性研究不多,亟待加强。第二,在研究对象上,从已有成果来看,相关的文献仅侧重于对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进行单独分析,缺乏把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家庭、社区的生态文明教育联系起来,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形成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教育合力,强化学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效果,这方面有待研究。第三,目前,与德育视角相比,其他研究视角的相关文献是比较少的,总的来说,这些视角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各个视角研究的都不是很深入。对于德育的视角,虽有研究,但是内容零散、不全面,研究的内容尚浅,并未详细深入、系统性研究。
(二)前瞻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素质
作者简介:周晓阳(1953-),男,湖南祁东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哲(1987-),男,江西井冈山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 衡阳 42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研究”(项目编号:XJK012BDY00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213-02
近年来各高校通过开设生态文明相关课程,启动生态文明意识“三进”工程,开展生态文明相关活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关注生态、关注环保,使生态文明意识通过有形或无形的方式植入大学生的头脑中,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明显增强,大学生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明显提高。但据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还存在着不少突出问题,认真调查分析这些问题及原因,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为建设生态文明和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事业提供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比较认同,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也得到了初步提高。但是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国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态文明素质,对生态文明有一定的认知,但一般处于浅表层,并未对生态文明的本质和规律有一个比较全面而深刻的认知。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认知大多仅仅停留在一些环境保护的基本常识,如公共环境卫生、节约用水用电、保护花草树木等浅表认知上,并没有将生态文明认知内化为生态文明情感和意志,没有形成稳定的生态文明心理机制和思想品质。他们对生态文明的本质和规律大多是一知半解,对生态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认识不深。由于生态文明认知不深刻、情感不稳定、意志不坚定,因而不能外化为自觉的生态文明行为,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现象还相当普遍。
2.各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有待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各高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开始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教育教学体制中。但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计划不周,效果欠佳。能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的高校还是很少,虽然有个别高校开设了生态环境保护专业和相关课程,但还没有制定出面向全体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致使生态文明教育不能全面落实。许多高校至今还没有开设生态文明选修课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也没有纳入生态文明的内容。目前,我国教育主管部门还没有制定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考核指标,许多高校把生态文明教育只是停留在口头,并没有付诸行动。这些现象说明,我国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3.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不够丰富
目前虽有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生态文明相关的人文素质选修课程,但还不够系统全面。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仅仅局限于生态文明常识上,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生态文明的教育内容应该包括生态文明理论教育(包括生态世界观教育、生态价值观教育、生态审美观教育等)、现代生态环境科学教育(包括环境科学教育、生态科学教育等)、中国传统的生态文化教育(包括儒家生态文明思想教育、道家生态文明思想教育、佛家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德法律及政策教育(包括生态文明的道德规范、生态文明的方针政策教育、生态文明的法律制度教育)等内容。但目前,很多高校并没有把上述内容纳入生态文明教育中。我国高校除生态环境专业外,还没有一本专门的、通用的生态文明的相关教材,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还仅仅停留在基本知识的层面上,而很少涉及到深层次的内容。
4.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够科学
首先,许多高校并没有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高校各门课程教学中,特别是没有纳入到高校德育中。生态文明素质作为大学生挑起未来社会主义建设重担必不可少的思想素质,应该是高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培养任务,因此,生态文明教育有待于纳入高校德育体系。
其次,目前生态文明教育的方式不够丰富。部分高校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先进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等,给大学生形象地展示生态文明相关的知识和图片;没有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环保教育活动,如生态文明文艺演出、演讲比赛等,使生态文明意识寓教于乐,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没有把生态文明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社会生态环保实践,培养大学生建设生态文明的能力。
最后,没有营造一个生态文明教育的良好环境。教育环境十分重要,它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目前,一些高校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的显性教育,忽视了教育环境的隐性教育。应当克服这一缺陷,优化教育环境,营造生态校园,发挥生态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隐性教育作用。
二、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造成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上述突出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必须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主客观原因,才能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1.客观原因
首先,我国生态文明思想从古至今源远流长,但生态文明建设起步较晚。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其后党和政府多次作出一系列与此相关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并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的六大特征之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强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即“两型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之一,并把“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1]党的十进一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2]总而言之,我国自觉地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充其量也只有20多年。由于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不长,人民自觉地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还没有形成,这在客观上影响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
其次,我国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经验不足。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顺应时代要求而孕育产生的。新事物从产生到成熟必定要经历很多曲折。目前我国高校虽然已经启动了生态文明教育,但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实践经验严重不足。我国一些重点高校虽然较早设置了生态环境科学的专业和课程,但最长也只有20多年的历史,且其教材大多从国外引进的。至于非生态环境专业的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则是从新世纪以后才启动的,教育经验更是缺乏。目前,各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规划和课程体系,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发展合力,这必然制约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健康发展。
最后,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制度不健全。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建设是保障。但是由于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历史不长,经验不足,制度建设滞后,还没有形成健全的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国家在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制度规范时,还没有明确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其中。各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依据仅仅是党的文件,还没有一部关于生态文明的教育法规出台。个别高校虽然率先制定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一些规定,但还不够系统,没有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经费和师资都缺少制度保障,这必然导致许多矛盾和问题的产生。
2.主观原因
首先,高校及其主管部门对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科学规范。目前,我国高校及其主管部门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普遍重视不够,没有制定统一的规划,更谈不上科学规划。要加强和完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高校及其主管部门必须对生态文明教育进行科学规划。目前我国在生态文明教育规划方面的情况不容乐观。
具体表现为:一是没有把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列为高等教育的议事日程,而只是作为一种临时性的工作任务,没有形成一种长期的战略规划。二是没有把生态文明教育列入高校德育体系。没有认识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教育主管部门与环保部门没有形成协作机制,制定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统一规划。离开了环保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很难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方案。因此教育部门与环保部门必须密切配合,研究制定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计划,统一规划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合理制定高校各门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有计划地在人文素质选修课和各门相关专业课程中渗透生态文明知识和理念,“使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更加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3]
其次,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生态文明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目前,我国高校大多数教师的生态文明素质还不够高,缺乏对生态文明知识的系统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不够强。甚至有个别教师连生态文明的内涵也不了解,更谈不上对生态文明教育规律的认识。由于对生态文明理解不深刻,对生态文明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不到位,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不能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更不能做到言传身教。由于我国生态文明学科建设起步晚,造成生态文明相关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各高校尤其是专科院校的生态科学专业教师十分缺乏。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也是造成生态文明教育滞后的重要原因。
最后,大学生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普遍不强。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只注重对专业知识的教育,使非生态环境专业的大学生只重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对生态文明知识的学习。一些人认为生态文明就是简单的绿色环保,平时多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即可,不需要专门开课去学习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教育仅仅停留在感知上而没有深入到理性层面,致使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普遍不高。
调查发现,除了生态环保专业的大学生之外,其他非环保专业的大学生绝大多数对生态环保缺乏深刻认识,不少大学生甚至连生态文明、绿色文明、低碳生活、循环经济、两型社会、美丽中国、可持续发展等概念都不理解。由于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不深,因而不能形成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和坚定意志,更不能外化为自觉的生态文明行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较低,必然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正因为大学生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普遍不强,因而造成了生态文明教育效果欠佳。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2.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困境
(一)学校观念困境:思想观念滞后于现实需要
高校采取什么样的办学观念,直接决定着教育的内容、人才的培养。高校要培生态文明建设急需的“生态人”,就需要牢固树立起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办学观念,将生态文明教育落到实处。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许多高校的办学观念严重滞后于现实需要,直接影响到“生态人”的培养。一方面,大多数高校的主流思想观念中还未包括生态文明观念,许多高校领导、管理人员自身缺乏生态文明观念,对生态文明教育不够重视,也很少有高校专门设置相应部门负责全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另一方面,对新媒体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巨大作用认识不足,许多高校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新媒体的强大功能,没有重视新媒体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巨大作用,尚未形成新媒体与生态文明教育相结合的观念。
(二)教师素质困境:师资队伍素质亟待提高
鉴于生态文明教育既涉及自然科学,又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雄厚的自然科学知识功底和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同时还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审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情况不难发现,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大体上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环保专业等理工科背景的教师、计算机专业背景的教师等几种类型的教师来担任,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教师,都不能同时具备自然科学功底、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三种素质,可以说,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综合素质欠缺,难以满足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对师资素质的极高要求。
(三)学生自身困境:生态文明意识相对淡漠
大学生是与新媒体联系最为密切的群体,其伦理道德观念、人生价值取向等受新媒体影响极大,而网络等新媒体所能提供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非常有限,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养。加之大学生存在着“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偏差,致使总体上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不强,生态文明意识比较淡漠,主要表现为:许多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极其缺乏,对公共环境的维护和建设缺乏关心;部分大学生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对全球生态危机和环境恶化缺乏忧患意识和责任感;部分大学生缺乏生态消费意识,忽视资源节约及生态保护;许多大学生缺乏生态法制意识和参与意识,对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缺乏基本了解,对参与生态保护行动和生态保护事业不积极、不热心。
(四)教育资源困境:生态教育资源十分缺乏
尽管新媒体环境下大量信息资源为高校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却十分缺乏,这与高校急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客观需要极不相符。一方面课程资源十分短缺。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还没有将生态文明教育列入全校公共必修课程中。只有少部分综合性大学和农、林、水等与生态文明相关、行业特色明显的高校陆续开设了生态文明相关领域的全校性选修课”[1],而且还鲜有网络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另一方面课程外生态文明教育资源也十分稀缺。全国专业生态文明网站极少,综合网站也少有设置生态文明版块,而且很少有高校创建专门的生态文明网站或者在校园网站上设置相应的生态文明版块。可以说,当前生态文明教育资源的缺乏极大地制约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五)教学方法困境:传统教学方法效果欠佳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对教学方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学方法既要符合生态文明教育的学科性质,又要适应新媒体环境。当前一些高校开设了生态文明教育选修课或在公共课中增加了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但大多数教师进行教学时还是采用了传统教学方法,注重内容传授,忽视新媒体环境下学生信息接受方式的改变,难以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很难达到既传授给学生生态文明科学理论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生态伦理道德的教学目的,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即便有些教师运用了新媒体,也只是将新媒体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欠佳的困境,况且生态文明教育涉及众多学科,传统教学方法根本无法将生态文明教育涉及的内容全面地展现出来。
二、破解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困境的对策
(一)树立生态文明思想观念,引领生态文明教育方向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首要的问题是解决思想观念问题。只有树立起生态文明教育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思想观念,才能真正地使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落到实处。高校要将生态文明观念和新媒体观念作为学校的主流思想观念,尤其是学校领导及其管理者要树立起新观念,才能对学校其他师生员工产生示范和规导作用,引领全校重视生态文明问题,重视新媒体的巨大作用;才能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给予生态文明教育以大力支持,积极推动全校利用新媒体这个全新的平台和载体来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从而抢占新媒体环境下生态文明教育的制高点,切实保障新媒体环境下生态文明教育的顺利实施。 (二)培养素质全面师资队伍,奠定生态文明教育基础
新媒体环境下,只有建立一支文理兼通又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复合型师资队伍,才能为生态文明教育奠定基础和前提。当前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加强复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其一,开展系统的专业培训。对正在从事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师进行形式多样的、系统的培训,使其能够成为满足生态文明教育要求的复合型教师队伍。其二,提供生态文明教育进修学习机会。从现有教师队伍中选拔一些优秀教师到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一步深造,将其打造成新媒体环境下生态文明教育的复合型师资。其三,打造生态文明教育的学科平台。借助新媒体来创建生态文明教育的学科平台,促进校际交流合作,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提升教师的生态教育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强化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营造生态文明教育氛围
“校园文化是融入大学生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最佳载体,生态文明观教育离不开校园文化的浸染和渗透”。[2]新媒体环境下,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可以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氛围,逐渐消融网络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负面影响,使生态文明理念潜移默化中熏陶着大学生。要加大校园物质生态文化建设,整个校园规划、建设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整个校园散发着生态文明的韵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和道德观念。要强化校园精神生态文化建设,利用校园媒介加大生态文明宣传,积极鼓励学生在校园内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活动。要重视校园生态网络文化建设,加大对学生的网络净化教育,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打造生态与绿色的互联网,使学生能正确利用新媒体上的资源,提升生态文明道德意识。
(四)丰富生态文明教育资源,提供生态文明教育保障
加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需要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保障。因此,要完善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体系,要组织专家学者编写不同层次的生态文明教育的系列教材,在条件成熟的高校开设“生态科学与人类文明”等公共必修课或开设“生态文明讲坛”等选修课,条件不成熟的高校可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增设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得到生态文明教育的熏陶,使有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管理专门人才的学生能够进一步得到更为深入的学习机会。要丰富课程外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建立大量高质量的生态文明网站或在综合网站、校园网站上设立“生态文明”版块,为大学生提供大量观点正确、内容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促进大学生生态文明道德意识的提升。
(五)创新生态文明教学方法,增强生态文明教育实效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运用传统教学方法效果不佳,势必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增强教学效果。首先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生态文明教育课堂要大力使用新媒体平台和工具,利用新媒体播放涉及生态文明的影视资料,展示生态文明的知识理论,使生态文明教育的课堂生动、直观、有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其次要重视课外教学方法创新。要广泛建立生态文明网站或增设生态文明版块,充分发挥新媒体图文并茂、声像交融等特点来吸引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关注;要鼓励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师及辅导员开通个人博客(或微博),加入QQ群、微信群,参与BBS论坛,与学生就生态文明问题交流互动;要尝试通过开发网络绿色游戏,利用网络游戏的趣味性来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影响力;要大力开展课外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实现课外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和践行能力。
[ 注 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