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范文

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4-01-08 14:41:4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人类自从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在经济发展取得飞速进步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自己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而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损害和隐患,大气和水污染,水土流失,森林锐减,沙漠和石漠化,温室效应,珍稀动物近于灭绝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必须改变对大自然采取的掠夺式的杀鸡取卵式的生产,消费、生活方式,谋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此时十分有必要树立良好生态环境意识,只有具备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动性、自觉性,才能摆脱影响人类生态发展的生态环境危机,才能使现代人和子孙生活在蓝天碧水青山之中,而良好生态环境意识的培养必须从幼儿教育中抓起。

这是因为,幼儿期是一个从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是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起步期,启蒙期,这时候开始打基础,培养起幼儿初步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意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较好成效。

培养幼儿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本身应该通过过不断的努力学习,掌握较为丰富的生态环境科学知识,理解建立良好生态环境意识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给小朋友们传授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带动小朋友们的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树立培养起小朋友的良好生态环境意识。

培养幼儿的生态环境意识,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循循诱导,点滴养成。

采取多种手段,将生态环境教育渗透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及各科教学中去,是十分必要的较为有效的。例如,教师可采用画图画,讲故事,欣赏图片,游戏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形式,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向幼儿传递生态环境知识。再如:幼儿在园生活饮食活动中,适时教育孩子节约每一滴水,抓住全市停水等契机让孩子进行体验,这些都是培养幼儿生态环境意识的良好机会。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态环境意识,在向幼儿讲授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时,应尽量用简单通俗,幼儿易懂的方式,使幼儿能较容易,较快地理解和接受。可以较多地采用拟人化、类比、比喻的方式讲解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比如"温室效应"可以试图以"地球的大棉被越来越厚"之类的形象比喻来讲解,使幼儿易于接受。

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态环境意识,应多让孩子接触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自发地感受和培养对良好的生态环境的亲切感和绿化情,认识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积极意义和重要性。可以在幼儿园多种植一些树木花草,在带幼儿春游时多去一些绿树成荫、花繁草茂的地方,让孩子们比较这些地方与无树无草的荒山或水泥地的优劣性,也可以让孩子感受未受污染的清澈山溪的秀美,对比污水遍流的河、塘的不可爱之处(如发黑、发出异味等)。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态环境意识,还应引导幼儿适当地自己动手,参加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比如带领幼儿播撒花草种子,浇水、松地、养育花草树木等。让幼儿感受到保护生态环境行动的乐趣。

篇2

摘要:农村作为建设生态文化的重要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国生态文化建设进程的步伐。加强建设农村生态文化,能够有效实现农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农村生态文明的发展,从而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本文从生态文化概念入手,强调了提高农民生态意识的重要性,探讨并提出了提高农民自我生态意识的策略,旨在加快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进程。

关键词:农村生态文化;农民;生态意识

一、前言

面对现今日渐严峻的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和资源约束,党的十提出了农村生态文化的建设。农民是农村人口的主力军,其生态意识和文明理念的提高与农村的生态文化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农村人口需树立起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和尊重自然的生态意识,与政府的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相结合,为建设美丽的中国做出努力和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文化的建设迫在眉睫,农民的自我生态意识也应有所提高。相关政府机关需将农村的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相结合,以农民自我生态意识的提高为基础,切实加快农村的生态文化建设。

二、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及提高农民生态意识的重要性

(一)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农民在特定的本土生存环境下,逐渐发展并形成的生态价值观被称为农村生态文化,广义的农村生态文化集中反映了农村人口的生存方式,也体现出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发展趋向,主要分为物质层面及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各种农村生态文化内容。狭义上的农村生态文化是指精神层面上的生态文化,主要是指以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为基础,将维护生态平衡和创建美好生活作为目标,逐渐建立起的一种生态价值观和文化系统。农村生态文化的建设是自然与人和谐共处关系形成的关键,同时也是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共赢友好的合作状态。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完善的法规体系是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也是其主要任务。相关部门需大力普及生态及科学知识的教育工作,引导和培育以生态为主体的消费形式及生产方式,致力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等社会价值观念的构建。农民自我生态意识的提高能够积极推动农村生态文化的建设,农村生态文化的建设既与自然环境生态文化相关,也于生态中人文和交往文化离不开关系。

(二)提高农民生态意识的重要性

生态意识是人们对于自然和人类关系的一种全新认识,并由此衍生出来的一种价值观念。良好的生态意识能够科学的帮助人们处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让人们正确的认识到自身对生存环境的依赖性,进而减少对大自然的掠夺,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自然和人的和谐统一。农民自我生态意识的提高能够让其认识到人类发展中自然环境的重要性,随着他们自身生态意识的提高,会逐渐参与到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中来,而农民公众的参与程度也决定着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程度。

农村人口的素质高低决定着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进程,因此,建设农村生态文化的重点为对农民进行相应的的生态文化教育。相关部门需从终生教育、全程教育和全民教育等方面进行生态文化的教育工作,其中包括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成年人的社会化教育。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有近一半的人口为农民,因此农民自我生态意识的培养是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高农民生态意识的策略

(一)开展相应的生态教育活动

现阶段的农村缺乏对生态文化的教育,相关部门应做好培养农民生态意识的工作,通过开展相应的生态教育活动加强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可定期利用网络媒体,组织农民观看有关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纪录片,加深农民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可通过宣传教育工作让农民认识到恶劣的农村生态环境现状,进而提高农民的责任心和危机感,让农民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态意识。此外,定期开展的科普活动也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生态化和科学性的提高。

(二)发展良好的农村生态经济

积极发展农村的生态经济,能够有效促进该地区内的人类生态、自然生态、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环境保护和谐统一的发展,激发农民自我生态意识的提高。农村地区需充分认识到自身地理优势,注重现代化农业和生态经济的发展。若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则可在现代化农业的基础上发展生态旅游行业,以因地制宜和保护环境为前途寻求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激发农民自我生态意识的提高。

(三)建立健全的环境法律法规

现行的环境法律体系在农村污染防治方面并无完善的规章制度,对农村中农药、化肥、畜禽等易产生污染的事物缺乏相应的规定,农民在无法律约束的情况下大量使用此类产品,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相关部门应建立和完善关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并加强执行力度,确保农民生态意识的提高,并加以约束,以保证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投入完善的环境基础设施

现阶段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垃圾处理设施的缺乏导致农民不合理的处理生产生活垃圾,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农民生态意识的提高和农村环境的保护,投入相应的环境基础设施,完善该地区的环境管理体系,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督,做到责任到人,切实提高农民的自我生态意识。

四、结语

农村生态文化和建设与农民自我生态意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建设农村生态文化是保证整个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构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基础。建立起良好的农村生态文化需经历较为复杂的过程,相关部门必须把握好生态文化的意义、任务和内涵,致力于生态文化环境的建设和宣传,才能在农村领域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舆论,提高农民的自我生态意识,进而推动农村生态文化快速稳定的发展。(作者单位:石家庄学院)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分析;挑战;策略

为助力我国生态建设,我国林业部门先后开展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1-4]。当前,虽然我国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明显增加,但木材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林业产业科技水平亟待提升,我国林业在生态环境保护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尤为重要[6-7]。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林业资源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明确当前对林业资源进行保护面对的困难,进而对新时期应当怎样更好地实现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进行探索。

1林业资源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原因

林业资源是生态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林业资源的支持。林业资源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0-16]。1.1避免水土流失。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森林中的枯枝落木吸收水分,具有一定储备地表水的能力,森林中的植物根系对土壤具有凝聚力,在暴雨等天气时,减少地表水对土壤的冲刷,避免水土流失。在我国黄河、长江流域,以往的林业工程也充分证明,扎实地做好林业资源发展与保护工作,才能让土壤得到有效保护,减少河道泥沙淤积,减少水灾发生概率。同时,这对自然地理环境原貌的恢复有着重要作用,该区域的生态也因此得到改善。1.2应对沙尘天气。森林可作为沙尘的屏障,对沙尘形成阻隔作用。森林可形成防护林有效降低风速,高大的乔木类植物发挥的作用更为明显。以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我国多地区的防沙治沙工作得以整体推进,沙尘天气得到有效改善,防护林改善了下垫面的植被状况,树干枝叶对局地小风场可起到抑制作用,能有效防止局地扬尘,林业资源对防风治沙和生态环境治理等工作效果较为明显。1.3调节气候。森林对气候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每一处森林都具备小气候特征,这也是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之一。森林对周围地域的温湿度具有调节作用,能有效降低气温。相关研究发现,林地日均气温明显低于林地外日均气温。一方面,林地植被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另一方面,林地比热容大,增温慢。此外,森林中的小气候系统可通过水循环向环境中释放水蒸气,提高生态环境中的湿度,从而使周围的气候更为舒适。1.4净化空气。绿色植物借助于光合作用,可吸收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再释放出氧气。有研究表明,1hm2阔叶林1天可以消耗吸收1t二氧化碳,释放0.73t氧气。森林中的多数生物也因此获得更好的生长环境,生态环境也因森林面积的扩大得到明显改善。森林净化空气的作用对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成效作用较为明显。

2林业资源保护面对的挑战

2.1林业资源保护机制不够健全。为对林业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当前已形成相关监督保护机制,并对林业资源保护中的责任进行了细化。但是,由于我国各地林业资源的复杂性,在进行林业资源保护机制建设上还存在诸多薄弱之处,很多基层林业保护部门受人力物力限制,尚未结合当地林业资源情况制定科学的保护规划。尤其在我国中西部一些地区,基层政府用于林业资源保护方面的资金较少。此外,由于林业资源保护上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不够完善,针对破坏林业资源的行为难以从法治层面进行惩治。基于市场利益的刺激,有的企业或个人对林业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林业生产作业中存在破坏林业资源的行为。上述问题凸显了加快林业资源保护机制建设的重要性[17-18]。2.2相关部门监管力度相对薄弱。虽然,林业资源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但是基层林业保护部门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基层林业部门不仅需要落实各项林业工程建设工作,还需要对林业资源进行监管。只有将监督管理责任落实到位,才能对林业资源形成更好的保护。但是,在当前不少地方的林业资源监督管理当中,有的部门对自身职责认识不到位,尚未形成完善的监督管控制度,增加了毁坏林业资源的可能性,这也是一些地方生态环境得不到有效治理的原因所在[19-20]。2.3林业资源保护投资总额不高。林业生态工程是林业资源保护的实现途径之一。生态环境重点保护地区往往经济不够发达,难以承担林业生态工程所需资金,导致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相关规划暂时被搁置[21-22]。

3加快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

3.1做好生态保护宣传,提高群众保护意识。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全民参与,因此做好生态保护宣传工作,提高人民群众保护意识尤为重要。各级林业部门需要充分用好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介对林业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进行广泛宣传,普及林业资源保护对生态及人居环境的重要作用,注重提高当地居民对林业资源的基本认识,从而减少林业资源破坏引起的自然灾害,确保林业的可持续发展[23-24]。3.2采用农林结合方式,加强部门联合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原则既需要侧重于对林业资源的保护,也要注重林业与农业资源保护的有效结合,使人们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认识更加全面。协调林业资源的使用与保护时,通过农林资源的结合,对农林用地规模进行科学调研与规划,既有利于对林业用地进行保护,也有利于协调农林用地的全面可持续利用。例如,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应与保证农业耕地红线相协调[25-26]。3.3积极利用先进技术,完成生态保护目标。在进行林业资源保护时,应充分运用相关科学技术及先进设备,例如GIS地理信息系统、无人机等,实现对林业资源的实时监测,对林业资源分布、种类、数量等信息进行全面掌握,实时对林业资源进行防火防灾监控,从而更好地进行林业资源保护工作,并根据监测数据随时调整与优化工作方案。林业资源保护应以因地制宜为原则,让林业资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27]。3.4采取多样保护措施,实现林业持续发展。林业资源保护的地域不同,方式丰富多样。例如,在植树造林时,应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对现有林业植物的需求进行全面了解,针对当地不同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种植技术,从而提高成活率。在选择树种时,尽量实现当地林业资源树种结构的多元化,提高人工林抗病虫害能力。这不仅能丰富林业种植资源结构,还能让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28-32]。

4结语

篇4

当今世界,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在社会发展中,长期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益粗放型增长模式使得我国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了党的建设纲领,党的十重要议程明确确立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关系着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分析现状,资源紧缺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在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建设生态文明,林业高校要做好生态文明教育.人人都应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始终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现在直到生态环境问题严重了人们才意识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性,实际是非常错误的,应该从根本上杜绝对生态的破坏.传统的利用自然的观念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毁灭性破坏已经很严重,甚至给人们带来一定程度的惩罚.人们应该意识到需要调整思维方式,杜绝传统对自然破坏的行为发生.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被提上日程,尤其是林业高校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我们要建立新的价值观、资源观和环境观,建立人类与自然是和谐关系.我国地域面积广大,幅员辽阔,在实施及普及生态文明观思想过程中最先实践的人群便是当下的高校学生.而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将生态文明思想贯穿到每个中国公民的头脑当中,而这项复杂又庞大的工程所倚靠的主要途径便是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前导者与开拓者,林业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走在中国普通高等院校的最前列.针对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林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这六所国内林业高校做研究对象,研究林业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并将其吸收归纳出符合当代国情的生态文明教育模式,对推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十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对高校学生,尤其是对林业高校的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将林业生态文明与工业、科技、生活紧密联系,最终运用到社会生活当中.高校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从高校做好生态文明教育能够更好更快的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真正实现生态文明战略目标.

2林业高校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中取得的成果

2.1以高校校为依托,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态教育课程

2011年秋北京林业大学首次开设生态文明课程作为全校公选课.并在与生态文明密切相关的专业中开展绿色科学研究,推进高校创造绿色科技,促进学术创新.高校教育科研资源丰富,应该充分利用,做好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并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相关课题的研究,以科技创新推进生态文明的进程,培养学生自觉形成生态文明观.

2.2以专业为导向,开展有特色的生态教育教学活动

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不能真正的将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保护生态是每个地球公民的责任与义务.林业高校的大学生是努力开拓的践行者及行动先锋.学校应积极鼓励学生在学生社团及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广泛开展生态文化活动,打破传统的被动教育模式,增强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如森林日(南京林业大学学生社团)、爱鸟周(东北林业大学阳光志愿者协会)、自行车日(西南林业大学徒步协会)、绿色咨询(北京林业大学师生)等有利于传播生态文明教育思想的文化活动.这些生态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学生参与到关注自然保护自然地行列里,而且这些活动的展开都要走出校园,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社会宣传和实践,这也推动了社会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从主观上影响广大人民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队伍中来.在定期开展的生态活动中,不同年级的学生依次参与进来,这也使得这些活动会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他们提出倡议并号召身边的同学遵守生态文明公约、不断完善活动体系,增加活动的参与性及教育性,达到一个良性的循环.

2.3以文化建设为平台,积极搭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注重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育是教育界的先进,做好林业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能为其他的打好基础.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活动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举措.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要实践育人,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中能够充分体验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日常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是异常丰富的,在课堂外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接受教育,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养成生态文明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该校以林科为优势,以生态建设为平台,携手社会各界共同搭建了我国首家高校森林博物馆———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旨在“凝聚森林文化、传承行业精神、彰显生态平衡、耦合经济社会”,长效发挥“收藏与积淀、教育与研究、展示与交流、文明与进步”的社会功能.在传统教学的同时,利用博物馆包罗万象的馆藏对全校乃至社会各界传播生态文明的思想,进行潜移默化的生态文明教育.我国高校博物馆,尤其是林业高校博物馆,在发挥其教育育人功能之上更对于生态文明思想的广泛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大力建设,推行其发展.

3林业高校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实施对策

现阶段我国林业生态文明相关专业很欠缺,培养体系不完善.现在生态文明教育主要学科体系设置尚未健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还需要依托于相关学科的专业教育分别开展,培养体系不健全,缺乏专业的人才培养指导.然而,生态文明属于复杂的交叉学科,涉及与哲学、伦理学、管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和生态保护、环境工程等自然科学,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力量必然会缺乏.高校应该统筹管理首先做好师资的培训,建立建全生态文明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我国北京林业大学作为最高绿色学府,最早开设“生态文明”全校公共选修课程,其他学校也应该开设相应的课程.但是,仍没有生态文明课程相关的教材,仅仅只有相关领域的参考书.在林业高校的课程设置上不能只局限在专业相关的学科中开设生态文明公选课,应该扩大教育范围,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力度.高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生态文明教育实施措施,如成立生态文明教育办公室等.确保本校生态文明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日常生活中的教育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加强实践育人环节,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能够使学生养成生态文明的行为习惯.要发掘日常校园生活中丰富的教育资源,科学的利用,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在实践活动中能够使大学生亲身体验,亲自参与其中,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引导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资源利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在教育教学中将生态文明与当今社会现状紧密联系,使学生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林业高校做好生态文明教育能够在学生走出校园迈向社会时,心中始终存有生态文明的思想,并将良好的习惯、正确的方向传播给更多的人,唤醒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的“生态德行”.把道德纳入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弘扬生态道德观念,建设良好的生态文明.在林业高校教学中要帮助大学生树立生态善恶的道德观,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教育不完善,生态文明的发展还需要加快,林业高校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先进机构,要从各方面做起,创建生态文明教育模式.另外,林业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像师资和科研的优势,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高校条件,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相关课题的研究,不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创新.进而推进生态文明的教育进程,并引导大学生参与其中,使大学生能够切身感受高校生态文化创新对社会生态文明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自觉形成生态文明观.

篇5

关键词:堤防工程 防洪 生态 景观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在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越来越追求更加文明和谐的人与自然相处状态。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极端恶劣天气与各种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越来越成为社会问题的焦点,人类意识到环境问题关乎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成为人类的共识。堤防工程是人类改造自然并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建设施,具有重要的防洪减排效能,是保证人类生存环境稳定的重要设施,在此基础上实现堤防工程的生态化建设是现阶段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逐渐成为未来堤防工程建设的重要设计思想。

1、堤防工程简述

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界是一种友善共存的相依关系,人类社会谋求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在发展的同时保护好自然环境,如果破坏自然则即使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当今时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所以,在当今时期,堤防工程是人类大规模兴建的水利工程中的一类,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功能性作用,堤防工程应从构建生态环境的的角度加以设计施工,进而实现水利工程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1998年特大洪水发生以后,国家加强了对堤防工程的管理,通过研究并实施了相关规范用以指导堤防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其中《堤防工程施工规范》与《堤防工程设计规范》作为规范中较为突出的技术标准规范,其针对堤防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堤防工程是一种有效的挡水建筑物,主要兴建在各类水域周边。堤防工程由来已久,在近现代以前久已经是人类用以有效防范洪水侵袭的基建工程之一,至今仍在防洪排涝领域被广泛的运用,其对河流治理与防范暴雨侵袭的功能性现如今仍无可替代,因此是一种被普遍兴建的水利设施。

2、堤防工程进行生态化建设的要点

河流是大自然中常见的地貌特征,也是大自然生态系统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河流生态环境的优劣影响着流域内良好生态环境的实现,同时也影响着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因此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下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实现河流生态健康发展是人类社会在当前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现如今堤防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对于传统防洪排涝的功能指标必须得到保障的同时,也要兼顾好生态环境的优化与改善。

在现阶段,环境问题凸显,河流湖泊等水域对于生态环境调节与改善的作用逐渐被人类所认识到,许多触目惊心的河流污染实例对生态系统所造成的严重破坏同时也警醒了人类,这些问题主要可归类于以下两点:一是堤防工程的兴建改变了河流原有的生态环境构成,以往存在与流域两侧的植被、地貌被人工去除,而统一兴建成标准化的堤防建筑物,进而导致河流呈现出规整的状态,失去了生态的多样性,并且也导致了河流的硬质化;二是自然河流出现非连续化,在修建堤防工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河流造成非连续化破坏的后果。因此,对于上述问题,必须充分考虑环保因素,对所建堤防工程是否符合生态学的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论证,力求给出在实现功能性的同时兼顾好环保因素的方案。在另一方面,我们在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有清醒的认识,对于构建堤防工程所导致的生态破坏可能了然于心,进而能够在设计施工时采取规避措施,改善破坏环境的情况,这是当今河流生态化建设的中心任务,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3、现代化堤防工程简述

水利工程行业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与革新日趋完善,业内对水利设施兴的建设提出了许多具有时代性的新要求,在水利工程施工之时安全问题一直是重中之重,而今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对水利设施的建设也要求更加符合环保性,实现生态化建设,使水利设施更好的融入当地自然环境,对于堤防工程在兴建的过程中,防洪排涝功能和生态营造功能必须有机的进行融合,确保必要功能实现时,应多考虑在生态构建、景观绿化上进行营造,能够为人们提供一处自然、风景优美的公共场所,为城市生态景观的打造添砖添瓦。

3.1 规划设计原则

3.1.1 堤防工程在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对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进行研究与取舍,确保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保护与生态构建的因素,进而形成一份堤防项目经济、环境效益研究报告,给出相应的评估。

3.1.2堤防工程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应充分考察流域内生态构成情况,在设计时将全流域的生物群落安置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力求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系统,打造全流域生态链。

3.1.3 岸坡防护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环保效应,把生态的构建与人的休闲需求有机结合,充分融入周边的自然环境,在确保必要功能性之时,利用生态学与景观学的相关原理创新护岸构建形式,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绿色岸坡。

3.1.4 城市在进行水域修整的过程中,应重点利用原有江河湖泊的形态进行城市景观创建,充分考虑多种生物的宜居性,在构建时材料的选择尽量使用天然材料,减少避混凝土、砌石等人工材料的使用,利于各种生物进行栖息。使城市内水利工程设施不仅仅是实现原本功能性,更应当成为城市独特景观。

4、结论

当今对于堤防工程的要求不仅仅确保实现防洪指标,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也尤为重要,而我国由于各方面的历史原因,大部分的堤防工程尚未实现生态化。近年来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加,我国也不再片面的追求经济上高速的发展,因此越来越重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构建,符合生态环保理念的现代化堤防工程应运而生。现代化堤防工程强调了自然生态的重要性,是未来堤防工程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对人类的生态环境带来新的改善。

参考文献:

[1]李冬梅.论堤防工程与生态环境保护[J].科技与企业.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