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蝴蝶效应的哲学道理范文

蝴蝶效应的哲学道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08 11:23:3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蝴蝶效应的哲学道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蝴蝶效应的哲学道理

篇1

例1 2012年12月22日已经过去,传说中的“世界末日”并没有到来。原来“末日预言”是人们误把玛雅历周期的一个结束日与其先入为主的世界终结日联系在一起。这个预言之所以荒唐,是因为( )

A.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B.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D.联系是客观的,具体联系必须建立在一定条件的基础上

解析 A、B、C项观点本身是正确的,但从材料看,人们并没有建立新的联系,也不是人为事物,不存在发现和利用规律,所以,这三项都不选。“末日预言”属于人为臆造的联系,材料表明,这个预言是荒诞的,这就从反面启示我们,联系是客观的,不能臆造联系,具体联系必须建立在一定条件的基础上。

答案 D

点拨 违背联系客观性有两种情况,一是臆造联系,就是事物之间本没有联系,人们把自己想象的联系强加于事物。典型例子有“喜鹊叫喜,乌鸦叫丧”等之类的说法;二是无视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人们采取行为破坏了事物之间固有联系。比如,滥垦乱伐,破坏生态平衡等。

例2 “蝴蝶效应”不仅体现惊人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魅力,更蕴涵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它揭示了( )

①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 ②世界上所有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是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③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都是大胆想象和合理推论的结果 ④某个微小因素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会对系统产生决定性影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偶然与必然是统一的,任何事情的发生,表面看是偶然因素作用的结果,实际上,偶然因素背后都存在必然性,不选②;③的观点违背了联系客观性原理,不选;①揭示了联系的普遍性,应选;④符合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应选。

答案 B

点拨 联系具有普遍性,万事万物无不处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之中,也就是说普遍联系具有绝对性。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认为,万事万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因为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比如,我们与一个从未谋面的人,本来没有联系,假如有一天,我们与那个人邂逅相遇,这样,我们与他建立了联系,邂逅相遇是建立联系的条件。

例3 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使病菌一度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但是,在人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强。由于滥用抗生素,出现了目前难以控制的“超级病菌”。上述事实表明( )

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③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 ④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因此,不能认为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不选③;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也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事物经过辩证否定不断向前发展,而不是实现向自身的回归,不选④;材料中“在人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强”,说明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由于滥用抗生素,出现了“超级病菌”,说明了量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①、②符合题意。

答案 A

点拨 在做选择题的时候,一定要善于识别观点错误的选项,一般情况下,这类选项应该排除。有两种情况例外,一是题干中有“下列观点错误的有”这样的文字,二是题干引用别人的观点,要求选出符合观点意思的选项。

在做关于“量变与质变”的选择题时,常见的错误性表述有: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总和,量变是质变的原因,运动是量变、发展是质变,有了质变就有发展,等等。

例4 “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在苹果三星智能手机专利案件中,无处不在凸显这一原则。苹果专利研发中,有很多根本就不用到苹果手机上,但依然进行了专利的申请和布局,其目标就是要限制竞争对手的使用。“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进攻是一种防守,防守也是一种进攻 ②进攻与防守作为矛盾的双方相互依赖 ③进攻与防守相互渗透 ④进攻与防守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①揭示进攻与防守的关系,但不是哲学道理,不选;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没有条件,就不可能实现转化,不选④;②、③都是从矛盾同一性角度来揭示进攻与防守的关系,符合题意,应选。

答案 C

点拨 哲学选择题一个常见的陷阱是用非哲学观点来冒充哲学观点,比如此题①的观点。哲学道理与非哲学道理是很好判断的,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非哲学道理则是具体某个问题或者具体学科中的道理。只要我们有这个意识,细心审题,就可以避免误入这类陷阱。

1. 荀子认为:“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这一观点( )

A. 否定了事物的运动、变化

B. 否定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C. 否定了事物与运动不可分

D. 否定了物质运动的普遍性

2. 世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有人喜花好月圆,有人爱百鸟争鸣,有人好断鸿零雁,也有人偏喜欢残荷败柳,一弯新月。后者被人称为喜欢“残缺美”。但可知道,弯月本身已怀抱着未来的圆满,断鸿零雁更深切体会百鸟争鸣的可贵。残荷败柳的前身,难道不是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景致?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

①任何事物都是有缺憾的,唯有缺憾,才显其丰富多彩 ②审美观因人而异,具有多样化特征 ③“缺憾美”的事物也有其审美价值 ④“缺憾美”与“完美”存在着联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黑格尔说:花朵开放时花蕾便消逝,人们会说花蕾是被花朵否定掉了;当结果的时候,人们又认为果实是作为植物的真实形式出现而否定了花朵。这些形式彼此不相同,互相排斥。但是,它们的流动性却使它们成为有机统一体的环节,构成整体的生命。据此回答第3~4题。

3. 花朵开放花蕾便消逝,花朵的开放是( )

①是花蕾自身否定的结果 ②是花朵对花蕾的既肯定又否定的结果 ③是花朵对花蕾排斥和毁灭的结果 ④从根本上说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①③④

4. 植物的各种形式的流动性使它们成为有机统一体的环节,构成整体的生命。这说明( )

A. 任何事物都不具有质的稳定性

B. 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C. 关键部分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D. 事物发展的过程是连续性的

5. 虽然文化产业发展受到了思想观念陈旧、管理体制落后、人才匮乏等因素制约,但我国文化产业还是具备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有利条件: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是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重要保证;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是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强大动力;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广阔的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要条件。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多样性知识,简要分析说明如何推进我国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篇2

关键词:生活化教育 高中政治 生活素材 素质教育

中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尤其是对于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高中政治课程来说,生活化教育理念在政治教学课堂上的渗透,可以让政治课教学回归生活,实现抽象理论知识的形象化、具体化,促进学生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政治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教学目标。

一、树立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拓宽教学思维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高中生的政治学习压力比较大,尤其是对于“入门慢”、基础薄弱的学生,学生们的学习情绪容易失控,丧失应有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对此,高中政治教师要善于从生活入手,拓宽教育教学思维,树立正确的生活化教学理念,让学生的学习思维更加活跃和开阔,获得更多创造性、生活性的学习效果。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用发展的观念看问题”的教学中,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将未来假设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进行对比,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机会的难得以及青春年华的宝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的体会到哲学道理,并指导于个人的发展与实践。

二、充分挖掘生活教育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虽然与现实生活联系比较紧密,但是很多理论知识都是比较抽象的,尤其是对于哲学方面的知识,很多高中生在理解起来存在较大难度,单纯依靠机械记忆很难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学生周边的生活教育素材,积极构建知识与生活相联系的桥梁,利用学生头脑中已经形成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思维和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主动感知。例如,在讲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的相关内容时,不妨从学生身边的蝴蝶引出“蝴蝶效应”,也可以以某个生病的学生为例,阐述人体内部主要系统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对政治学科知识的理解与感悟。因此,高中政治教师需要有意识的挖掘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实现政治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情境化和实用化,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三、营造生活化的政治教学氛围,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受传统应试教学思维的影响,很多政治教师习惯于对学生施加高考压力,导致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沉闷和压抑,使得很多学生在政治课堂上只能进行被动的学习,丧失了政治课堂上应有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生活化教育理念在高中政治课堂上的引入,要求高中政治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高中生对现实世界的认知状况,营造出贴近高中生心理需求的生活化教学氛围,进而有效吸引高中生的学习注意力,保持高中生的政治学习热度。例如,在讲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神奇的货币”时,很多学生会觉得货币在我们周边触手可及,所以没有什么神秘的,但是当真正将教学内容延伸到商品、一般等价物、信用工具的概念以及货币职能等内容时,很多学生又会觉得教学内容比较晦涩,存在着较大的学习难度,这时政治教师不妨结合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购买行为、交换行为以及赠予行为等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阐释,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经济生活方面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政治学习的效率。

四、走向生活课堂,做到学以致用

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所以知识的应用性、实践性比较强,为了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政治知识的价值,提高学习的主动性,高中政治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切忌过于传统和封闭,而是应当大胆的走出教室,突破教材的限制,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搜集和整理教学素材,构建生活教学课堂,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因此,高中政治课教学必须内外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一片学习思想政治的广阔天地,把政治课置于社会生活中,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思想政治,生活中时时有思想政治。例如,在讲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时,不妨让学生赴敬老院献爱心,或者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与宣传活动,让学生扎扎实实的做一名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实践者,这显然比学生在考试时拿一个高分更有实际意义。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育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嵌入,既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也是开展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高中政治教师要想使高中政治课堂真正走向生活化,就必须积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充分挖掘生活化的教育素材,彰显出政治课程的价值和魅力,保持好学生政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实现高中政治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韩学志. 求新亦要务实――浅谈当下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的反思[J]. 新课程(教师), 2010,(02).

[2] 王惠娟. 巧妙地“点”亮政治课堂[J]. 新课程(中学),201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