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8 11:23:3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教育心理学涉及的要素,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 检视
教学设计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以各种学习和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理念、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①通过教学设计,教育实践工作者“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②
教学设计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虽然历经30多年的本土化进程,但目前的研究一直停留在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学习、引进、借鉴等消化吸收的层面,缺少超越理论反思直接指向具体实际问题的实务研究。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与其显著的重要地位不相匹配。本文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基于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师生观、学习观等,检视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教学设计的要素,旨在为教学设计提供新的理论参照,发现教学设计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尝试提出改革的建议,提升教学设计的实际效果。
一、教学设计的现实困境
教学设计的根本宗旨是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其立足点和落脚点是教学实践。然而,实然的教学设计现状与应然的教学设计定位相差甚远。教学设计在各级各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状况普遍令人担忧,与教学实践的契合度较低。理论上完善的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屡屡碰壁。
现代教学设计是适应工业时代大批量生成需要的产物,以科学理性主义为理论基础,信奉客观主义的知识观和学习论,以要素还原论为思维方式,认为复杂的学习或教学系统可以还原成若干微小的组成部分,对于微小部分的良好控制可以达到整体的系统效果。跨入二十一世纪,人类迎来了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在新的历史时期,人类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对教学设计而言,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等要求教学设计的宗旨、框架、实施等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具体而言,现行的教学设计认为教师和教科书是知识权威的化身,学习者是等待灌装知识的容器。教学过程是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固定的程序和步骤传递客观知识的过程,结果完全可以预测和控制。教学设计为了追求一般性和普适性,设定理性化的教学状态,构建线性的、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强调设计的准确性和使用的优先性,忽视教学情境的独特性和教学对象的主体性。
二、教学设计问题的原因诊断
传统的教学设计遵循的是工业时代大规模批量生产的思维模式,而信息时代的教学设计应该从“标准化生产”向“量身定制”转变。教学设计不应局限于狭窄的学校和固定的教学内容,而应该将整个社会作为背景,与现实环境相结合,开辟一切可利用的学习资源,扩大教学设计的视野。传统的教学设计以逻辑实证主义为基础,过分简化了世界的复杂性,把人类的学习简化为可以完全操控的行为。教学设计在上述令人堪忧的表象背后潜藏着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深层次原因。
传统的教学设计认为,知识是客观的,传递知识的方法也有客观的、普适性的程式。优秀的教学设计能够通用于任何教学情境,具有超越具体教学情境的普适性。在传统的教学设计理念中,教学设计作为一种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保持价值中立。教学设计期待能够满足所有教学情境的需要,忽视了教学情境之间的差异。事实上,教学情境是由诸多复杂的因素构成的,很难匹配单一的教学设计。教学实践具有丰富性、差异性、不可预测性的特征,其间充满了未知的变量。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在活动之初很难想象教学设计能够预知所有的教学因素,从而在预先构想的逻辑严谨的教学蓝图中按照既定的轨迹开展教学活动。正如教学设计研究专家Rose所认为:“教学设计特别强调理性主义的过程,希冀对教学问题提供一种‘工程学’般的解决方案,认为纯粹的技术考虑和普遍的程式可以客观地应用到任何情境和任何内容领域中。”
另外,教学设计在宣传价值中立或超越教学情境的背后,隐含的是一种理论和方法上的优越感。传统的教学设计凸显出对教学实践的控制欲,渴望动态的教学实践尽在静止的教学设计的掌控中。教学设计的初衷是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但其真正意图是对课堂教学活动予以完全控制。
三、以新课程理念检视教学设计的要素
任何一项教学设计都包含下列五个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③以新课程的相关理念检视教学设计的要素,旨在为后者提供新的理论参照,解析教学设计的要素,提高教学设计的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1.教学任务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任务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着眼于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关注的是如何用教材教,而不是以往局限于教材,一味只是为了教教材。很久以来,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一味的吃透教材成了教师分析教学任务的唯一所指。诚然,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元素,但在新课程理念的关照下,教学内容即教材不成立,教材之外分布广泛的课程资源都可以开发成为学生感兴趣、有意义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外延已经超越了教材。教学内容作为学生发展的载体是开放的、多样的、生动的,不是封闭在单一的教科书中。教材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课堂也不是学习的唯一场所,学习在学生广阔的生活世界中时时发生,处处存在。面对如此多层次、多样式的教学资源,教师分析教学任务的核心工作就是通过自己的加工赋予它们教育价值,充分挖掘其教育潜能,使其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2.教学目标
达成教学目标是衡量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标尺。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唯一主体,教师的教是检验教学目标达成与否的核心,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时对学生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知识的获得上。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共同追求,学生的发展才是教学目标的根本依据。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有机整合。学生的发展不只是停留在知识的累积上,良好的学习技能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在学习中丰富自己的情感,完善自己的人格更是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要素,是衡量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的显著指标。学生不是知识的接收器,不能只是用获得知识的多少来评价,学生作为一个完整个体的全面发展才是教学设计的根本目标。
3.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要素构成的综合性方案。它直接指向具体的教学活动及其过程中细节问题的解决,是教学设计中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
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新的学习方式必然要求与之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传统大规模的班级授课制已经不能满足新的学习活动的需要,小班研讨、导师制等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应该在教学策略中大面积推广。人类已经步入了终身学习的社会,个体未来高质量的社会生活不能只是依赖学龄阶段系统化的学校教育,学习应该弥散在各个角落,贯穿一生。基于此,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改善是评价教学策略的重要标准。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策略需要着重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此,教师应该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民主、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展探究性学习、自主式学习。
4.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由规划变为实践的核心环节,所有教学设计活动的新理念均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教学过程的实施状况是衡量教学设计的关键标尺,也是教学设计不断完善的现实根基。新课程观念在为教学设计提供变革动力的同时,必然预示着教学过程的重构。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不是对以往教学过程的简单修补,而是基于新课程价值理念的教学过程的系统改革,包括教学过程从指导思想到实施细节的全面革新。以新课程为理论指引,教学过程的展开更关注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主体参与、自主探究、情感投入。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单向过程,而是师生在开放的教学生态中开展的主体间的交流互动。
5.教学评价
教学设计作为一项完整的活动,包括开发、设计、实施和评价等环节。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设计的系统过程和最终结果作出的评鉴,旨在帮助教学设计诊断原因,改善实践。在新课程理念的关照下,教学评价要淡化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将发展作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具体而言,教学评价不再给学生贴标签,而是帮助他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明确成长的方向,获取发展的动力。教学评价不再是制约教师的刚性考核,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平台。教学设计中教师的自我评价是教师重要的元认知活动,不仅有利于改善教学实践,而且能促进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符合新课程理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通过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注释:
①汪霞.对教学设计问题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04,(12).
②高文.教学设计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1,(1).
③鲁献蓉.从传统教案走向现代教学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04,(7).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汪霞.对教学设计问题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04,(12).
[3]盛群力等.简论系统教学设计的十大特色[J].课程・教材・教法,1998,(5).
[4]钟志贤.传统教学设计范型批判[J].电化教育研究,2007,(2).
[5]鲁献蓉.从传统教案走向现代教学设计――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7).
[6]索桂芳.新课程与课堂教学设计理念的更新[J].教育探索,2004,(9).
[7]钟柏昌,付小连.论面向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设计[J].当代教育科学,2004,(20).
[8]李芒.从系统论到关系论――论信息社会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1,(2).
[9]钟志贤.传统教学设计范型批判[J].电化教育研究,2007,(2).
[关键词]学前教育;心理学;要素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39-0140-02
学前教育心理学经过长时间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其逐渐形成独立、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专门学科。该学科最早单独成立于西方国家,而关于学前心理教育的相关理论资料,中国早在周朝就有记录,而较为著名、关于学前教育的历史文献资料为《颜氏家训》,其涉及的教育内容较广,体现了学前教育的相关理念。在现阶段的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要区分幼儿心理教育与学前心理教育之间的区别,避免研究对象出现混淆。
一、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相关概述
学前教育心理学最初起源于西方国家,随着教育心理学逐渐发展成独立的学科门类,学前教育心理学逐渐具有初步的系统轮廓。[1]教育学具备完整系统且正式独立的时间为19世纪中期,随着《大教学论》的问世,初步形成教育学的理论基础。[2]同时期,赫尔巴特在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设想:教育问题可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探究。该理论观点、设想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思想雏形,也使得教育学研究带有哲学含义。19世纪末期,西方心理学研究实验室正式成立,该研究部门的成立也意味着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专业性、系统性的科学项目。心理学在早期的文献资料中,关于教育领域的著作主要有《初等心理学与教育》和《向教师谈心理学》。西方国家教育心理学建立的标志在于《教育心理学》的出版,该部著作在理论框架上将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相区别,使前者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科学。中国古代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文献早在殷周时期就有涉及,如《周易·蒙》在文献记载中描写了孩童对接受教育的渴望,从文字记载的内容上看,中国早期已初步认识个体的教育心理。在《礼记·内侧》记载的内容中,较为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以10岁作为接受教育的初始年龄阶段,并且在教育形式上注重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同时注重道德方面的教育。在宋朝前的朝代中,主要使用秦朝的教育模式。随着佛教、道教文化理论的兴起与发展,教育体制逐渐受到影响,教育学者在教育内容与形式上,实行兼收并蓄思想,将佛教、道教、儒家文化与先秦教育模式相结合,由此使儿童在接受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接受心理、内在等方面的教育。
二、学前教育心理学发展阶段研究
(一)初步形成与发展阶段
伊万·彼德罗维奇·巴甫洛夫作为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以及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创始人,其理论学说与早期行为主义相结合后,形成具有教育心理学性质的理论学说,即新理论學说认为刺激性物质在接触和产生联系的过程中,能够调整外在形态与内部结构,由此适应新环境与新物质带来的影响。从行为学的角度来看,外界因素所带来的刺激,对于个体的外在与内在成长具有较大影响。
随着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该主张理论与意识形态能够与学前教育心理学的认知主义相互结合,使得即成理论与新型理论相互融合,由此形成新的教育理论知识。[3]心理学研究专家皮亚杰在此方面的研究中,将个体的知识结构定性为同化、适应以及协调的过程。同领域专家布鲁纳则在相关理论著作中,认为认知结构属于主动汲取外界知识的过程,被动灌输知识的形式容易影响个体的内在成长。主动型的认知行为,其核心在于旧知识的更新,以及内外知识的相互结合。
学前教育心理学此前主要将重心放在智力培养的工作上。[4]在人本主义的发展背景下,不能只重视个体智力方面的教育,还应重视个体的情绪因素,以及内在需求等,确保个体在接受相关教育活动时,能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
(二)分离、独立阶段
直至20世纪80年代,学前教育心理学逐渐从教育学中分离,形成一门拥有完整理论体系、独立的科学门类。[5]20世纪80年代初,《幼儿教育心理学》在内容上,主要针对幼儿的教育情况进行了研究、论述,该项著作的出版也是幼儿阶段心理学发展的里程碑。由于学前教育心理学所研究的心理学要素较为宽泛,在研究内容与方向上与幼儿心理学存在一定差异。二者理论体系上具有相似性,但在研究对象上具有明显差异,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其年龄分布主要在0岁至6岁,而幼儿教育心理学所研究的对象,其年龄主要分布在3岁至6岁。在21世纪的社会、科技与教育等方面的发展过程中,脑科学逐渐成为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越来越大,而学前阶段作为学习能力培养、思维训练的关键时期,在该阶段内,儿童的脑部发育属于黄金时期,该时期外界因素能给予儿童内在更多刺激,使儿童在相关的内在引导上,获得心理与脑部的培养。
三、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与实施意义
学前教育心理学作为专门性学科,在现代教育体系上,其早已成立专门的教育专业,用以储备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相关人才[6]。从不同角度来分析,良好的学前教育能够给予个体和社会等有力的发展条件。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学前角度主要针对内在因素,即心理因素、性格因素、品格因素以及智力因素等,上述因素对于个人成长而言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影响个体的价值观念形成,另一方面影响个体的智力水平与道德品质等。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完备的学前心理教育,对于社会安定以及持续发展等,能够提供稳定因素与发展因素。
(一)个体意义
对于单独的个体而言,其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为学前阶段,心理学专家皮亚杰在其相关理论与研究项目中,认为个体所具有的认知发展能力体现出持续性和阶段性等特点。个体在儿童2岁前的发展阶段中,主要依靠运动感觉与外界形成联系,作为初步的外界信息获取形式,对于个体认知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具有重大影响,甚至在2至7岁的阶段中,对个体的前运算能力具有重大影响。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儿童在出生后,其智力水平开始升高,在10岁的成长阶段中,其智力水平的提升速度开始放缓,直到18岁青春期,个体的智力成长水平升到最高水平,而后的成长阶段中,个体的智力水平逐渐放缓并有下降的趋势。从相关研究资料中可以看出,学前阶段是个体智力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该时期内提升儿童智力水平能够获得较好效果。
学前阶段不仅是提升智力水平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塑造人格品质的关键时期。人格品质作为个体素质的主要反映项目,在个体成长上具有不同阶段,每个阶段之间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最初阶段为儿童阶段,即7岁之前的阶段。该阶段能够引导学生形成友爱、责任感和团队意识等方面的良好品质,此外在个体情感与性格方面也具有较大影响。在大量的资料、数据以及实际案例的研究基础上,可以发现身心发展存在缺陷的儿童,其成长阶段存在多种要素的缺失,同时不良的外界环境也是导致儿童身心存在缺陷的主要因素,如教育与医疗设施的不完善等。部分7岁年龄段的儿童,在受到良好的内在引导与教育上,可以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项目,如一部分学前儿童对于普通学校所传授的知识,能够进行理解并练习。学前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能够针对儿童的内在心理与智力发展特点等,使儿童可以获得更多关注,使其在情感与内在需求上能够得到满足,避免学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身心上的缺陷。
(二)社会意义
从社会角度来看,个体接受教育对于社会稳定与发展而言
具有重要意义。学前阶段的心理教育、引导以及价值观建设等,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供给。从个体的角度上看,学前教育及其心理教育,能够在心理层面、精神层面以及品格方面给予个体良好教育,使其在智力等方面的内在因素成长中,能够以较高水平实现个人价值。学前阶段的教育质量对于个体后续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奠定作用,学前阶段不单是智力开发的过程,也是个体综合素质塑造的重要时期。社会运转离不开科学技术、经济活动以及生产制造等,而人作为主要的社会个体,其受教育质量不仅影响到社会安定,还影响社会的未来发展。改善和创新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实施形式,一方面能够使个体获得较好的个人成长经历,另一方面可以为社会安定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对此,在当前的学前心理研究与工作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理论研究质量与实施质量,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前心理教育的实施水平。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 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 教育心理学 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247-02
教育心理学是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为培养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专业基础课,兼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教育心理学的课程性质,决定了本课程的教学必然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而明确地联系起来。然而,目前的教育心理学教学现状还不尽如人意。经过长时期的实践摸索,笔者尝试探索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概述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想,强调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发挥教师的学习组织者、情境创设者、过程引导者、资源提供者、意义建构帮助者等角色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个性学习、自主学习,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真实情境的创建,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给予若干具体问题,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同伴)的帮助,学习者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最终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具备如下一些特点:
第一,以任务为主线。教学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教学内容需要蕴涵于具体的任务中,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学任务可以说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学习活动线索即主线。
第二,以教师为主导。教师由传统的教学中心者角色转变为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来设计任务,创设尽可能真实的问题情境,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资源,组织、引导、促进学生完成整个学习过程,实现教学的目标。
第三,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不再是学习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突出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能动作用,主动地收集与分析有关的信息,对所学习的问题能够提出各种假设并加以验证,能够有效地获取他人帮助,展开协助与会话。
二、当前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心理学是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主要研究教育实践领域中的各种心理学问题。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教育心理学课程,希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为将来从事教育实践所必需的学生发展心理和教育心理方面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实践技能,初步形成用所学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分析与解决现实中的生活现象和教育现象的能力,以便将来更有效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然而,目前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所开设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
(一)思想观念落后
教育心理学既然是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很多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都会开设,且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招生的考试科目之一。然而,很多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方案的制定者普遍对这门课程重视不够,没有意识到教育心理学基础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认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只要学习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就可以了,不用像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那样进行相关的实验和实践活动。相应地,任课教师按照既定的教学方案进行授课,导致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对于学习这样的课程将来有什么用途没有直观的认识,往往在教学中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并不如意。
(二)教学方法陈旧
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课程所采用的教材一般都是重视理论,与教育实践联系不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般都采用单纯的理论课堂讲授,利用黑板、投影等工具进行板书和演示,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陈旧,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教育心理学课程本身就涉及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多门心理学课程,专业名词多且知识点分散,而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心理学基础相对薄弱,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基础理论学习效果不够理想。纸上谈兵的理论,让学生感受不到教育心理学对自身学习和教育实践的作用和影响,不能有效地指导自己的学习,更不用说如何利用应用实践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了。
(三)教学评价单一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学科,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作为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学科又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目标不仅要重视基础理论的掌握,更要重视应用技能的培养。然而,目前的教学心理学课程考核方式大多还是传统的纸笔考试,采用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概念理解和理论比较,应用能力的考查涉及较少。这样的目标导向,反过来推动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仍然要采用的还是理论学习。
现有的研究,大多以演绎和归纳两种方式为主要的手段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理性思维和经验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研究对象的部分根本规律和共性与特性。但是,过多地依赖于这两种研究方法难免会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概括不完全、不能充分发挥根本规律的功能,且较少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对象进行跟踪,实证的方法运用少,缺乏对教育现象的观察、实验、比较的研究。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思想、心理状态,提出的对策方案缺乏可操作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争议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科创建时间不长,在许多研究领域存在较多争议。
一是关于研究对象。学界普遍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但对于研究对象未形成一致观点。主要观点概括为:
(1)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胡凯指出“:以人们的思想行为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依据这种规律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王新山、王玉婷认为:“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乔立骐、梁丽萍认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笔者认为,如何把握一般心理过程来探究新的、更具实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各种互动因素的心理特征和规律。施春华认为研究对象包括四个方面:社会环境、个体心理状况、教育内容和教育者的心理。针对第一种观点,本学科要特别注重研究如何根据人的心理规律来实现政治立场、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转变和提高,若不能把握好“在思想政治教育框架中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这一基本原则,将很容易被认为是偷换普通心理学的概念、照搬其内容体系。第二种观点的范围更加宽广、全面,从某种意义上讲更有利于学科的内涵丰富、外延拓展。但可能会使研究范围泛化,致使学科边界模糊。现有研究表明,对于研究对象的阐述已经在对过程进行“心理分析”、“心理研究”上保持了原则性的统一,实现了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忽视教育对象和过程的突破。但是尚未形成定论,不够清晰、明确。
二是关于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心理学研究。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的研究,对心理环境、心理效应、心理机制与心理功能的研究。有学者认为,应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将思维、情绪、需要、动机等内容纳入研究内容,形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知识体系。
(2)对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的心理学研究。致力于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和职业类别教育对象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其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差异性及其对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寻针对性对策;研究教育者的角色定位、心理品质、能力结构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学科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其研究内容,上述研究内容符合学界对于本学科研究的普遍观点。但是一定程度上也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没有切实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甚至是简单地借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学科界限比较模糊,不利于确立其学科地位。三是关于学科归属。由于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具有牵丝挂藤的联系,学科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目前,代表性观点有:
(1)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王瑞雪从学科成立的背景、研究对象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等方面论述,认为应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也有学者从“心理学”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角度出发,论证其学术立场。
(2)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此观点被普遍认同,因为学科交叉,兼具了两个学科的共同特点和性质。胡凯,王希永、杨芷英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关系分析,指出,一方面,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原则和内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出发点对教育过程进行心理研究;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心理现象与特殊的心理规律,其范围包括在一般的心理现象和规律之中。明晰学科归属问题,是构建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逻辑起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重要动力是开展多学科的协同研究,但必须以明确的学科归属为前提。目前对此缺乏权威性的论证,致使学科体系和内容体系构建方面也颇有分歧:主要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纲”与“以心理学为纲”的对峙。需要不断深入研讨,推动其逐渐走向成熟。
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新兴学科,困难和不足尤为突出。主要面临着一些在短时期难以得到完全解决的困境。
一是理论建构不完备。
(1)研究的基本范畴存在较大争议。学界普遍认同本学科研究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也有学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相对主体、相对客体以及教育过程的心理研究来解释其研究范畴。
(2)学科归属问题存在较大争议。大多学者认为本学科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部分共同的特点和内容,应归属于这两门学科的分支学科;也有学者认为,应该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
(3)学科体系建构存在较大争议。有学者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主张以心理学的理论框架来构成学科体系;也有从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因素出发,主张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纲。
(4)学科理论整合程度不够。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有机整合,构建特有的理论体系是一个现实难题。首先,对于二者在理论、方法上的联系和区别缺乏系统的论述,导致在理论建构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含混不清、特色不够鲜明;其次,需要长期探索如何有效地将心理学的方法、工具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二是缺乏科学的范式。具体表现在:
(1)在教育范式上,在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为指导实施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者依然大量采用传统文本教育范式,封闭、知识化、教条化以及一定程度的泛政治化,未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方法有效地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未能实现相对主体同相对客体的良好互动;
(2)在研究范式上,高校具有广泛的教育网络和丰富的研究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实践和研究的主要阵营,其主导型研究范式是经典教育学范式,以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伦理学等为主要理论资源,以演绎法和归纳法为主要思维特色。但是实证研究还不够,其广度和深度还不能适应现实社会的要求和学科自身发展的需求,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是研究结构不够优化。
(1)相对主体业务素质有限、整体协作程度不够。缺乏既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系统理论知识、方法,又精通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同时,研究者缺乏联系和沟通的氛围和平台,协作不够,致使研究力量分散,学术观点难以达成一致。
(2)相对客体覆盖面不够广泛。研究人群主要是高校学生,较少涉及不同年龄层和其他行业的群体。
(3)动态研究、对策性的研究有待加强。针对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和思想变化而进行的动态研究以及个案和小样本的长期、追踪研究相对薄弱;同时,用于解决教育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的可操作性、对策性研究有待加强。
(4)对教育过程本身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待深入。当前,较多关注于从理论上探讨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法和效果,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育过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的心理功能开发、利用的研究鲜见,需要借鉴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此外,对于受教育者如何把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获取的信息外化为行为的研究少,不利于受教育者良好行为的强化与教育效果的反馈和改进。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建议及展望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应该坚定发展的信心,攻坚克难。基于对现状和面临困境的理性分析,笔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初步展望。
第一,推进范畴及体系的理论完善和创新。对学科范畴及其体系进行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探索和提升一些新的范畴,使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和充实。
(1)推进学科化建设。要创新理论体系,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术语和话语体系从本学科研究的“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特殊领域中概括、提升和创新范畴,避免从心理学中简单照搬、机械拼接;要整合学科资源,借鉴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从最新成果中提炼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点,如: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心理为切入点,研究受教育者的需要、动机、情绪情感、态度和行为,探讨激发其兴趣的方法与对策。
(2)推进科学化建设。学科发展“科学化”的趋势要求教育过程更加关注对教育对象和教育过程的研究。以现实为基础,运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借鉴和运用心理学甚至自然科学的研究工具和方法分析教育现象,作出能准确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本质和规律的概括。
(3)推进现代化建设。以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并重的方式进行新的理论分析,对本质和规律进行前瞻性的概括,总结出预见性的理论和应对方法。对现有的范式理论框架加以检验和论证,并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发展,以新的观点、范畴、原则加以补充;构建既能够充分反映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和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又适应时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的学科理论体系。
第二,发展“人本”的研究范式。范式是学科共同体所拥有的共同的信念、遵循的一套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与方法。
(1)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本学科逐步向科学化和时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学范式强调以人为本,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的同时又要教育对象生存方式的优化提升。在坚持用心理学的方法,对教育现象和事实进行客观、数据型分析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整体、系统的探究,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关注其心理特征和情感体验。
(2)要扩大研究对象的覆盖领域。研究的相对客体由以大学生为主,逐步涉及中学生、儿童、其他群体,如:少数民族地区、军队、企业、社区等群体。同时,群体与个体心理的比较研究,以及针对群体人际互动、集体意识的研究将受到重视。
第三,扩展新的载体和方法。
(1)在教育实践方面,探索公共、虚拟空间的运用。教育过程呈虚拟化和模糊化的发展趋势,要突破以学校教育为主的形式,加强公共环境的开发和利用;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作用,提高无意识教育和隐性教育的能力,强化互动性和渗透性。
(2)在研究方法方面,注重量与质的研究相结合。研究教育过程的构成要素、其相互关系及整体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开展过程研究的起点。在用实证方法进行宏观概括的同时,也要注重小样本、个案研究,进行深入、动态的跟踪。借鉴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实证研究范例的标准化工具、实验来研究心理学理论、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融合的具体途径;研究已有的教育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并用代表性的数据和研究结果为参考对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和验证。
第四,加强复合型的研究队伍建设。
(1)从长远来看,应当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训,针对研究者或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相关知识和心理学知识、操作技术的培训,使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既能够熟练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同时又能够恰当地运用心理学的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方法。
关键词: 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迁移
一、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概述
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它属于认识的范畴,是人类第二资源。20世纪80年代以后,现代心理学受信息论、计算机等其他学科的影响,对知识有了全新的认识,形成了新的知识观。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个体从世界中所习得的知识性质是不同的,根据知识解决问题的功能,概括来讲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另一类是程序性知识。
所谓陈述性知识是用于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也叫描述性知识;所谓程序性知识适用于回答“怎么办?怎么做?”的问题,也叫操作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就其性质而言,有明显区别。
1.从输入输出看,陈述性知识是相对静止的,其输入与输出的内容相同;而程序性知识是活动的,是用于操作的程序或规则,其操作的对象输入与输出不同。
2.从储存来看,前者主要以命题、命题网络及图示的形式来储存;后者则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储存。
3.从激活与提取来看,前者提取速度慢,往往是一个有意识的搜寻过程;后者激活速度快,能相互激活。
4.从学习与遗忘速度来看,前者学得快,但也忘得快;后者学得慢,但遗忘也慢。
5.从测量角度看,前者可以通过“陈述”或“告诉”的方式测量;后者一般通过观察人的行为间接测量。
二、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1.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奥苏伯尔根据其研究把知识的学习区分为三类,即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及命题学习。表征是人之心理学里信息在人脑记载和储存的方式;命题是逻辑学中指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奥苏伯尔把学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信息进入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中被激活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从而形成新的意义的建构;第二阶段是新建构的意义储存与长时记忆中;第三阶段是意义的提取和运用阶段。
2.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按程序性知识的性质和特点,程序性知识分为智慧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三类。其中智慧技能的产生式系统理论认为智慧技能的形成需要经过模式识别学习阶段与动作步骤学习阶段;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认知(接受)阶段、分解阶段、联系定位阶段(有知觉到运动的转换阶段)、自动化阶段(效应器阶段);认知策略学习的过程划分为早期归纳与选择、巩固与转化的过渡、与后期提取与应用三个阶段。
由于陈述性知识具有结构化、层次化的特点,因而陈述性知识的储存呈现非独立的网络性,其迁移具有叠加扩充的特性;程序性知识的储存呈现独立的模块性,程序性知识的迁移具有序列迁移的特性。
三、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关系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学习迁移的具体体现。根据学习内容来分,可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迁移;按其效果来看,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前者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后者是指两种学习间的干扰作用;按迁移的顺序来分,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依据迁移的水平,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横向迁移是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知识间的相互影响,也称水平迁移,纵向迁移又称垂直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根据产生式的形成过程,产生式迁移理论将迁移划分为四种。
1.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迁移。它指已有的的陈述性知识结构促进或阻碍了新的陈述性知识结构的获取。如早期的语言与联想学习的迁移研究及后来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研究。
2.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迁移。当训练阶段所获得的产生式能直接用于完成迁移任务时,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迁移就产生了。其先决条件是在现阶段要接受大量的练习。
3.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迁移。指获得的认知技能促进了陈述性知识的获取。如果没有读、写、算等基本技能,我们就不可能汲取大量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
4.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迁移。训练阶段获得的陈述性知识结构有助于前一阶段产生式的获取,这就是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迁移。任何技能的学是从陈述性阶段开始,然后进入程序阶段,所以每一种技能的学习都反映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迁移,因此,这种类型的迁移是普遍又极其重要的。
四、迁移理论的发展
1.官能心理学的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是一种早期的迁移理论,它认为各种心灵的官能,可由一种科目或一种题材上受了训练而整体发展起来,由此被称为形式训练说。其代表人物是18世纪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其理论基础是官能心理学。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通过某种科目或题材对组成心的各种官能进行训练,以提高各种能力自动实现,从而转移到其它学习上去。
2.联结主义的相同要素说
相同要素说主要指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和武德沃斯提出的一种关于学习迁移的理论。桑代克通过实验提出了相同要素说,在他看来,学习上的迁移,就是相同联结的转移。两种学习情境的相同或相似之处越多,则前一种学习越能对后一种学习发生迁移作用。武德沃斯后来将“相同要素”说修改为“共同要素”说。根据共同要素说,如果两种学习活动含有共同成分,则无论学习者是否意识到这种成分的共同性,都有迁移现象发生,学习就会更容易。只有两种学习中存在着联结,一种学习上的进步才能转移到另一种学习上去,才能发生正迁移效果。
3.机能心理学的经验泛化说
经验泛化说是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贾德以实验研究了原则和概括化的迁移。这个理论认为,只要一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贾德倾向于把两个情境之间的相同要素的重要性减到最低限度,而突出强调经验概括的重要性。
4.格式塔学派的关系理论
关系理论又称关系转换说,是格式塔心理学家1929年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这个理论可以认为是概括化理论的继续与发展。他们并不否认学习依赖于学习原理的迁移,但他们强调“顿悟”是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认为迁移不是由两个学习情境具有共同要素、原理或规则而自动产生的某种东西,而是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着关系的结果,也就是说学习者领悟学习情境中的关系是实现迁移的根本条件。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原理的迁移,其实质也在于领悟事物之间的关系,基本概念或原理掌握得越深入透彻,则越能实现迁移。
5.认知派的认知结构说
认知结构理论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迁移理论。奥苏伯尔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产生的。在有意义的学习中,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始终是影响新的学习与保持的关键因素。奥苏伯尔认为对新学习产生影响的不只是两个学习之间的相似性,更重要的是贮存在个人长时记忆中的认知结构变量。
6.建构主义的学习迁移观
在建构主义看来学习迁移实际上就是知识在新条件下的重新建构,这种建构同时涉及知识的意义与应用范围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而知识的应用范围总是与一定的物体、内容、活动及社会情境联系在一起的。
五、促进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迁移的条件
1.知识的运用过程是可以促进迁移的。知识的应用实际上就是人们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解决同类或类似问题的过程,如果人们能够顺利使问题得到解决,那么实际上就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当人们习得陈述性知识,将陈述性知识应用于实践,使其为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做好基础,人们通过练习可以使有关知识得到熟练,从而形成技能。在此过程中,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及稳定性得到提高,从而影响程序性知识的获得。
2.根据迁移理论,如果要达到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迁移,人们必须深入研究两者之间的共同要素、相互联系。必须从整体上把握这些知识,只有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才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要注意知识在教学整体结构中的内在联系,揭示知识间的互相联系、互相沟通。为了理清联系,我们注意总结构建知识体系中的思想方法,揭示思想方法对形成科学的系统的知识结构,把握知识的运用,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等等。
3.自我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提高自我对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在不断巩固已习得知识的前提下,增加练习,将不同层次的知识结合起来,在科学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指导下,提高认知水平,以达到“技术性知识”转化为“实践的知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第2版.
[2]张二虎.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关系.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Vol.4,(1).
[3]唐卫海,刘希平.教育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12,第1版.
[4]冯维.现代教育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9,第2版.
[5]王晓云.知识分类的教学意义.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10,Vol.23,(10).
一、什么是初中教育心理学
在对心理学的定义中,心理学家有这样几个目标:在适宜的水平上客观地描述行为,解释产生行为的原因,预测行为何时会发生,以及控制行为以改进生活质量。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十分宽泛,包括: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感觉与知觉心理学、比较心理学、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性别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进化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犯罪心理学。
而本文要探讨的研究对象——初中生,所要涉及到的心理研究领域,则是以上多种领域的结合。我不是心理专家,只是作为长期与初中生打交道的老师,愿意从非专业的角度,剖析自我与学生的心理,达到改进教学质量、和谐师生关系、呵护学生心灵健康成长的目的。
结合我十年来所面对的庞大的初中生群体,简单把初中生的主要心理归为以下几类:
依赖心理、自负/盲足自大、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嫉妒心理、厌学心理、孤僻心理、易怒心理、偶像崇拜。
二、初中教师心理
教育家徐特立指出,教师有两种人格,一种是“经师”,即教科学知识;一种是“人师”,即教怎样做人。《教育心理学》一书指出,教师是个“角色丛”,包括:“教员”角色、“组织者”角色、“人类灵魂工程师”角色、“心理医生”角色、“青少年朋友”角色、“父母”角色、“榜样”角色、“学校管理者角色”、“研究者”角色、被攻击对象。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教师需要具备以下能力:运用科学手段洞察学生、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有效影响学生、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学生心理问题。
我们以“教师”这个身份,要起到以身作则引导学生的作用,分别是:
A、适度的自我批评。人无完人,即使是教书育人的教师,也会有做错事情的时候,比如,错误地批评了学生,或者在教课过程中出现了小失误等等。这种情况下,及时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勇于向学生承认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
B、较强的主动性。初中生的性格各不相同,成长环境和背景也各不相同,“主动性”程度也参差不齐,这时候,如何让学生更有“主动性”地去学习,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除了平时的“言传”教导之外,“身教”依然更为有效,如果教师自身有较强的“主动性”,比如,主动不断增强自身修养、学习多方面知识充实自己,主动与学生沟通、与家长交流,主动为班级服务等等,学生会欣然效仿。
C、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学生在学校里,要做的事情当然是学习各类知识,可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明白到底为什么要学习。实际上,如果教师能在平常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这样的一种观念“老师教书的目的是明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教育育人的理想,是为了国家的未来出一份力,是希望孩子们都有好的人生,等等”,也就是说,教师首先向学生明确自己的教书目的,再要求学生思考自己学习的动机,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D、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一定的个性,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判断是非的标准。教师,通常是学生的首要模范和学习对象,除了学习知识,其行为、性格等,也常常会被学生不知不觉地效仿。教师在学校中,不仅是简单地完成教学任务,也要处处以身作则,比如,和同事、学生、家长相处融洽,有个性却不张扬,有想法不人云亦云,爱思考爱学习,处事果断,对学生的是非对错能够准确判断并处理。
三、初中生常见心理表现及教师应对方式
大概分析了初中生的几种常见心理,归纳了作为教师应该重点具备的几大“心理”标准后,我们再来试着探讨一下,教师在面对第一段中所提到的几种学生心理状况时,究竟该如何化解和引导。
A、 依赖心理。根据第一段中的A事例,13岁的初一女生A,一旦离开父母就无法主动有效的学习,有极强的依赖心理。教师首先要分析该女生的几个问题:一是主动性不强,离开父母的督促就不主动学习;二是独立性差,学习需要父母的陪伴甚至帮助才能进行;三是环境适应性差,从自己家到奶奶家,就不能很好的适应环境,影响学习效果。针对这几个问题,教师一是与其父母深入沟通,改变父母如陪伴小学生一般过分参与学习过程的习惯;二是与女生A进行沟通交流,指出其问题所在,告知其危害,并且充分鼓励她的自信心,让她认识到,没有父母的参与,自己也有能力保持好成绩,同时循循善诱地告诉她该如何建立自觉性、独立性;第三是找班级几个自觉性主动性较强、成绩较好的女生,让她们与女生A多沟通交流,传授自身学习经验。相信一段时间后,女生A的依赖心理会有所改变。
B、 盲目自大。16岁的初三男生B,成天夸口自己智商高,成绩差只是因为不想努力,鄙视用功的同学,不思进取,学习态度不端正,人缘也不好。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首先应该耐心而又和蔼地找其多沟通几次,以随意闲聊的模式,首先肯定男生B的智商,其次指出,这世上所有的成绩都要靠天分加努力才能取得,在此之前,教师要先了解到该男生所喜爱和关注的偶像或者明星人物,并且选择其中几个正面努力的明星为例,让男生以偶像为榜样改变自己。同时,教师还可以用几个人人讨厌的“爱夸口,爱标榜,爱吹牛”的负面形象为例,让男生意识到自己总是标榜自己高智商是不好的行为。总之,男生B的盲目自信,需要用缓和的方式去化解,在保护其自尊和自信的基础上,用他所能接受的人物为例,使其改变。
总之,与学生产生“共情”,深入理解学生心理,推心置腹的沟通交流,发自内心的关心,是解决学生所有心理问题的前提。也就是说,先对学生交出自己真诚的“内心”,与学生保持“心”的沟通和交流,了解自己的“心”,更了解学生的“内心”,才能更有效的教授给学生知识。
关键词: 教学研究 发展趋势 整合
当代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可以从基本理念、理论基础、发展路向和研究方法四个维度加以概括。在基本理念上,当前教学研究正从客观主义认识论走向建构主义认识论;在理论基础上,当前教学研究正逐渐走出教育心理学“科技理性视阈”的束缚,不断向众多相关学科深化和拓展;在发展路向上,当前教学研究正由孤立静止的线性研究转向整体的动态的立体研究;在研究范式上,当前教学研究正从以量的研究为主转向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相互结合。
一、基本理念:从客观主义走向建构主义
长期以来,在教学认识论领域,客观主义一直占有支配地位。客观主义基于现实主义和实证主义。现实主义相信真实世界的客观存在,此真实世界独立于人的主体之外,不受人类经验支配。而知识或者真理作为与外部客观实在相符的理解,也必然具有客观性,对于学习者而言它是外部的,是脱离于认识主体的存在。在这一点上,实证主义也认为在各种特征中间稳定的知识或者真理,是事物本质属性的存在,二者如出一辙。从客观主义的视角设计教学,尽管难以排除它在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和运做方式方面的有效性,但是它的缺点也显而易见:客观主义对知识客观性的偏执、对知识经验性的拒斥,直接导致学习者在知识面前主体地位乃至个体差异的丧失,也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对知识的专业占有逐渐走向威权化。客观主义的这些缺点,必然导致学习者个体难以有效而自主地学习,课堂教学难以生动活泼地开展。
二、理论基础:从心理学走向多学科
20世纪大多数时期的教学研究是建立在教育心理学之上的。相应的,教学论也成为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学科。一方面,教学论的每一步发展都与心理学研究成果紧密相关,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心理学理论尤其是学习理论的发展,对教学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是新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及人本主义心理学有关学习问题的研究,对于形成斯金纳、布鲁纳等人别具特色的现代教学论功不可没;二是有关情绪、动机及个性等方面的心理学理论,构成了现代教学论建立学习动机激发系统的理论基础。可以说,没有心理学理论研究成果作为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就没有教学论的新发展。
另一方面,教学论对心理学的过分依赖,也导致自身发展受到了科技理性的局限,在这种教学论的指导下,教学实践也遭遇了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在20世纪50年代末,布鲁纳受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启迪,提出了“学科基本结构”的理论和“发现学习法”。尽管他的主张受到了理论界的热烈欢迎,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却难以实现他的理论预想。正是对教材内容的过于理论化、对发现法的过于依赖,才使得教学实践领域完全为科技理性所控制,缺乏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当教学论理论研究者认识到自己的视野受限于科技理性以后,现代教学论也同时找到了走出“科技理性视阈”的出口,那就是由原来对教学有效控制的关注转向对教学和教学设计深入理解的关注,并将教学和教学设计的研究置于众多学科基础之上,不但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原有学科基础不断得到强化,而且计算机科学系统、动力科学、数理逻辑和模糊数学等现代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也被充实为学科基础的一部分。最主要的是,语言学、人类学、社会学、伦理学、管理学、未来学、美学等一大批与“人”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更是为教学论的新发展和新突破提供了坚实的理据。
三、发展路向:由线性研究转向立体研究
线性研究用教学语言解释就是直线方法,它强调事物之间简单的因果联系,呈现单向性。如果事物可以近似地简化为单一的因果关系,使用线形性研究就是成功的。
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十分复杂。要考察教学,首先要考察它的内部结构,要考察它的内部结构,就必须着眼于它所包含的要素。教学系统本身其实就是一个庞大的要素系统。教学要素包括平凡要素和特质要素两个子系统。平凡要素包括时间、空间、信息;特质要素包括硬要素系统和软要素系统。硬要素又包括教师、学生、教材,而软要素则包括客观性软要素和主观性软要素。[1]这些要素之间的关联及关联之间的关系是纷繁复杂的,也即这些要素不是孤立的,要素间的关联及关联之间的关系也不是静止的,因此,仅仅依靠线性研究来研究教学论,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只能将人们对教学要素系统及系统内要素间联系的认识一般化、简单化,非但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和揭示教学规律,反倒会使教学论本身呈现出封闭、僵化、空泛的理论状态。因此,我国教学论研究已从线性研究转向立体研究,即用整体的、动态的观点研究教学现象。
四、研究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定性研究对教学现象的理解和解释强调过程性、情境性和具体性。定量研究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分析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的一种方法。由于大部分定性研究基本上没有系统收集和分析原始资料,加之对教学现象的理解和解释过于强调过程性、情境性和具体性,使得诸多定性研究显出比较大的随意性,不够严谨也不够准确。
在研究方法上,我国教学论研究曾比较重视定性分析,造成这种状况有三方面因素:一是教学实践的复杂性。教学实践是开放的,其中涉及多种要素、多重关系、多元方式,其所呈现出来的现象既体现出一定的规则性、有序性,又表现为一定的特殊性和情境性。尤其教学实践又同时关联着教学事实与教学价值这两端,这就注定了对教学实践进行定量研究的难度;二是思辨传统的影响。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教学论工作者主观上受传统的人文精神的影响,客观上受脱离实践的理论研究定势的制约,致使思辨型研究方式一直在我国教学论中占据主导地位。三是教学论研究者自身的素质。一直以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比较普遍地缺乏必要的数学方法训练,许多教学论研究者也不能幸免。如果研究者自身数学理论修养不足,他们也就无法采取量化分析的方式研究教学现象。
因此,要想使教学论研究真正走向成熟,就必须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同时,也需要找到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达成对两者所具有的研究局限性的超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为准确地把握各种教学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2]
教学论自身的研究实践证明,对某一领域研究的视角越多,理论成果就越丰富,理论与理论之间的冲突就越激烈,而理论本身的张力和发展潜力也就越大。这些研究方法的使用,促进了理论研究者与教师、学生、家长、课程政策的制定者、教材的编写者、教学行政管理人员等各个方面人员的互动和对话,有的研究方法甚至需要教学实践人员的亲自操作才能发挥理论研究的作用。这无疑有利于现代教学论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紧密结合,这种结合,既为教学论自身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研究空间,又为促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实践人员的理论素养,实现理论所应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提供了新的契机。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课改 心理学 教法
据调查,当前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差是影响教师队伍质量的主要原因。我们根据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结合师范生的心理特点,对教育学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在培养师范生实际应用能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以往,许多学生学习公共《心理学》的积极性不高,其中,既有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问题,也有教师授课方法单一、满堂灌的问题。为提高教学效果,我们着力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入手,围绕优化师范生教育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这根主线,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一、心理学教学的几点注意事项
一是要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学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生考试既是对考生本科阶段所学内容的检验,又是对是否具有从事进一步专业研究的潜能的考察。因此大纲中明确规定考核目标为大学本科阶段所学的本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要全面复习,但又要有所侧重。教育学统考涉及多个学科,这就要求考生要全面复习,使得复习工作量加大了。但各门学科的比值又有所不同,所以在全面复习的同时,还要有所侧重。有所侧重的第二个内涵强调,在一门学科内也要有所侧重,比如第五至八部分的理论阐述因为是教育心理学的精华和热点,使用性也较强,因而考生要加大力度。
二、提高学生心理教育的学习兴趣
1.深入探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热点话题,增强教育理论学科的探究性
教育学课堂必须提出富有价值的教育问题。如“高考改革和教育评价的方法改革”“教育公平就是起点公平吗”等等。教育学课堂的任务首先应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树立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对教育-社会问题的兴趣,进而把握好教育理论,并发挥教育理论的实际作用。
2.突出教育理论解决问题的现实性、生活性,让师范生走进社会、走进教育
一是通过历史案例资料来促进学生理解教育价值问题——教育是为社会文明进步服务的。如给学生提供对教师的社会使命的深刻认识的案例资料。很多学生反思这个案例之后认识到:从这位中学校长的信中,读懂了教师职业的神圣——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二是通过让学生走进生活了解教师的神圣职责。比如我们生活在活生生的社会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生活的各种矛盾,在中小学学生生活中也同样如此,对教师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如何处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等事例可以启发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教育机智,形成教育的生活艺术。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
1.讲授法
这是教学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在教学中有效使用讲授法,对于学生全面系统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原则方法具有重要作用。讲授过程中,要求教师把握重点,厘清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规律和教育原则,力求启发式教学。同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为主动参与者。
2.研读自学法
研读自学应是大学生的一项基本功,也是大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在《教育学》课程中,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教材中有关章节内容布置给学生,提出自学要求;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拓展性阅读资源,包括各章节参考文献、《教育学》必读书目等,择取其中一些内容,提出阅读要求。此方法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教学相长,取得优质教学效果。
3.课堂讨论法
教师依据教学内容,择取一些教育教学热点、疑点、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或辩论。学生可分组也可自由结对,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事实性材料,提高讨论或辩论、观点的碰撞交流,帮助分析理解实际问题,形成教育共识。这种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活动法
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对客观的感性材料理解和分析、整理和归纳出抽象的理性认识,从而运用理性认识指导客观实践的教学方法。从哲学基础上看,案例教学法派生于欧洲大陆的理性哲学。根据理性哲学的观点,上帝并不能告诉人类一切,上帝将一般知识“隐藏”在他所创造的万物“背后”,人类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建立与世界万物的联系,从而认识隐藏其后的一般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案例教学法就是赋予理性以实践意义,将学科的理性基础建立在“真实”之上。正是由于案例教学法具有理性哲学的思维逻辑,许多学者认为,案例教学法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纠问式讨论。当然,我们所主张的“案例教学法”并不等同于“案例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必须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认知能力,否则就沦落为案例讲授法。在案例讲授法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教师仍然是“言传”的主体,这种所谓的案例教学最多只能培养学生的案例欣赏能力。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案例教学法具有三个主要特征。
首先,案例教学的主体由老师转换为学生。考察我国的教学模式历史,不难发现,教师中心主义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教师一直充当着“言传身教”、“传道、授业、解惑”的主导角色。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从属地位,如果学生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提出质疑,则被认为是“大不敬”的行为。这种消极传授的教学方法一直流传至今,只是教学规模由古代的几个学生演变为现代的几十个学生。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知识锁定”功能,忽视或压抑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的发挥,很难培养出“青出蓝而胜于蓝”的学生,从而使作为理性认知结果的知识范围很难拓展。同时,传统教学法具有“身份假定”倾向,老师被假定为知识渊博的“权威”,而学生被假定为“无知”的“儒子”,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主要依靠传统社会所倡导的“礼”来维系,而案例教学法重视学生的主体价值,通过老师的引导以及学生之间纠问式的互动,老师和学生的思维空间都得以拓展,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对案例背后的理性知识理解得更深刻。这种新鲜的教学方法,从微观上讲,拓展了学生和老师的知识视野;从宏观上讲,推动人类知识的更新和传播。同时,在案例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具有平等的地位,双方关系的维系通过知识辩驳与思想交流进行,从而构筑了主动信任的心理基础。其次,案例教学的内容由抽象理性知识转变为具体实践材料。传统教学以传播抽象知识为主导,虽然在讲解抽象知识的过程中也偶尔穿插一些案例,但穿插案例只是用以说明所讲知识的完全正确性。传统教学方法以知识假定正确为前提,只是要求学生被动记忆或理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发散思维,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因而,在某种意义上讲,传统教学方法不具有知识创造或发现功能。而案例教学法以具体实践材料为主导内容,不受假定正确的理性认知所束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多维度对现实材料进行去繁剥茧式地分析,注重批判反思,为学生创造了充足的独立思维空间,能够有效地塑造学生的创造力。这种重过程轻结果的“大道无形”式的教学方法,不仅对已有理性认知进行辩驳,而且注重把握现实世界的不断发展,从而实现教学由传播知识向创造知识升华。
再次,案例教学的方式由被动讲授转变为平等交流。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具体包括认知情感目标和心因动作目标。只有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猜测的价值和改进的可能性,增强学生运用“思想”解答问题的信心,才能培养学生对既有理性知识的认知情感,提高学生的自我推进水平,从而实现认知价值的性格化,最终使理性认知转变为学生的心因动作。按照柯拉斯沃的教学目标分类法,情感教学目标分为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价值的性格化五个程序。从柯拉斯沃的教学理论来看,传统教学方法以被动讲授为主导,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接受,因而难以实现教学目标。而案例教学法以学生平等交流为主导,在辩驳交流的过程中,既理性接受了人类社会的既有认知成果,又在适应客观环境的基础上,发展了既有认知成果,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经验中的不一致性成为可理解的认知,从而实现新感知的事物与行为模式的一体化,即实现教育心理学上的图式一体化。从行为与心理的关系角度来看,案例教学法将柯拉斯沃所主张的实现教学目标的五个程序统一于教学过程,既实现了情感认知目标,又实现了心因动作目标。
二、案例教学法的适用性分析
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引导,以学生的交流辩驳为形式,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实践驾驭能力的效果。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思维是从具体的经验或具体事物获得印象并对该印象作合乎逻辑的思考,而抽象思维是以具体思维为基础所作的假设与演绎,并对假设的命题进行组合性分析。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法应围绕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选择和设计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引导教学对象作合乎逻辑的思考,并以此为基础,对假设命题进行组合性分析。因此,案例教学法的适用应以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和教学案例为分析基点。从教学对象来看,案例教学法并不适用所有层次的教学,只适用大学及其以后的学生群体。在讲授抽象理性知识的基础上,举例论证所传授理性知识的可接受性,这种教学方法仍然囿于传统教学方法,并不是我们所主张的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应以具体实例为思维起点,并在思维的基础上,对所涉及的命题进行抽象思维。
概言之,案例教学法的实现过程是从思维到抽象思维。按照教育心理学所分析的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7~12岁为学龄初期,12~15岁为学龄中期,15~18岁为学龄晚期。上述三个年龄段分别对应着小学、初中和高中学习阶段。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一般情况下,7岁以前为人的感觉运动阶段和思维准备阶段,7岁以后具有思维能力,12岁以后具备抽象思维能力,意即初中以上的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并不是案例教学方法的唯一目标,心因动作目标才是案例教学法的最终目标,具备抽象思维能力仅仅是实现心因动作目标的前提条件,学生只有具备了抽象思维能力,才可能自觉实现新感知的事物与行为模式的一体化。而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同一性理论,经历青春期(12~18岁)的青少年面临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和角色混乱的冲突。初中、高中的学生具备了实行案例教学法所需要的抽象思维能力的条件,自身也面临着实现社会自我认同的紧迫感。然而,从学校教育的社会分工来看,中学教育主要是知识教育,在大学以上的教育才面临着改造社会、维护现代社会同质性的使命。因而,在中学阶段虽然具备了实行案例教学法的前提条件,但是缺乏社会需求。只有在大学及以上的学习阶段,才同时具备了实行案例教学法的前提条件和社会需求。从教学目标来看,案例教学法并不适用所有课程,只适用于具有实践驾驭培养目标的课程。毫无疑问,案例教学法属于方法论的范畴,而方法论是为社会主体需求服务的,世界上不存在任何一种“万能方法”。案例教学法也同样不可能适用任何课程。目前,案例教学法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几乎泛滥成灾,甚至小学课程都采用案例教学法。经过文献考察,我们发现,大多数都是“伪案例教学法”,仍然属于传统教学法的范畴。太多以讹传讹的学术探讨只能混淆视听,使案例教学法误入歧途。不管是从案例教学法的哲学本源还是从案例教学法的实践发展来看,案例教学法都旨在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实践驾驭能力,是一种与社会实践密切联系的教学方法。哪些课程能够使用案例教学法,既不是由教学主体决定,也不是由教学对象决定,而是由教学培养目标决定。学校按照教学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不同的课程所承载的培养目标不同。只有需要学生运用抽象思维分析社会实践素材的课程,才需要适用案例教学法,否则就是对案例教学法的背离。从教学案例来看,并不是所有案例都适用案例教学法,只有对研究命题具有组合性争议的案例才适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实践驾驭能力为目标,而抽象思维是以具体思维为基础所作的假设与演绎,并对假设的命题进行组合性分析。因而,承载案例教学法培养目标的教学案例应当具有研究命题的多种假设及组合性争议。通过对具体案例相关理性认知争议的思辩,学生运用抽象思维能力进行去伪存真,在自我调节的基础上实现心因动作的教学目标。恰当的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法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首先,所选的案例要具有典型的知识性。案例是传递知识的媒介,是向学生展示间接经验提高认识能力的载体。很多老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在选择案例时过于注重案例的趣味性,忽视了知识性,使案例教学沦落为“讲故事”,这种做法偏离了案例教学法的本源。其次,所选案例应具有广泛争议性。案例是知识的载体,而知识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理性知识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与内部联系,只有案例所反映的理性知识具有广泛的争议,才能激发学生运用抽象思维能力,对组合性的争议进行思辩,进而在大脑中形成强烈的主观映像,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再次,所选案例应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德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表明,学习无意义材料的保鲜率呈急剧下降趋势,在学习1小时后,仅保持40%左右,学习一天后,仅保持1/3,学习6天后,仅保持1/4左右。有意义保持与遗忘理论和弗洛伊德的压抑理论也表明,人们对自己认为很重要的信息自发产生学习热情,并且容易记住相关信息,而对自认为不重要的信息往往容易忘记。所选案例只有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记住相关的学习信息。
三、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现代教育的教育目标包括认知情感目标和心因动作目标,案例教学法通过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实践驾驭能力实现上述目标,而抽象思维能力和实践驾驭能力的培养又通过教育活动当事人的行为实现。因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应围绕教育活动当事人的教学行为和学习活动展开。首先,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应编选并下发适当的教学案例,科学构建案例展示载体。学校教育过程的实质就是塑造或改变学生的个体经验组织或认知结构。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塑造或改变学生的个体经验组织或认知结构主要通过案例进行,选择的案例要突出知识性、争议性,贴近学生生活。在上课前,教师要充分分析案例,提炼案例所涉及的争议命题,比较分析相关争议焦点,并将相关教学材料提前下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时间,避免学生上课时被动听案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案例争议观点的思想激辩活动。教师辛苦的课前准备无形中向学生传递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期望,这种期望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教育心理学理论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选取案例材料以后,要按照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科学构建案例的展示载体。虽然案例分析法重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并不表示案例教学法对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毫无作为。案例展示形式是学生通过感知获得丰富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手段,既可通过实物、影像,也可通过言语、行动提高学生的直观感知水平,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当主持人和平等学习者的角色,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但其主动性、积极性不是由改造客观世界的时间过程激发起来的,而是需要教师调动。在展示教学案例以后,教师的任务是提示争议命题,激发学生围绕争议命题展开讨论。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动作、语言、表情等感知要素,营造活跃的课堂心理氛围。
【关键词】迁移能力;共同结构;课堂教学
一、培养迁移能力,扎根数学课堂
问题的提出:
在数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指出:“迁移是数学学习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正是由于迁移,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才能以某种方式联系起来,并能够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发挥作用。数学新知识的掌握总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学生对已经掌握的不同数学知识进行组合,往往可以形成新的数学知识。诸如此类的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影响,都是数学学习的迁移现象。”
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呢?
二、相关的理论
心理学家桑代克用实验表明,只有当两个情境具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
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认为,要使迁移得到实现,必须把两个课题联系起来,使之包括在一个统一的分析与综合的过程中进行分析与理解。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数学学习的迁移并不是自动发生的,它受制于许多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是数学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由此可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构建有共同结构的数学学习材料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在此与大家交流。
三、教学实践:
研究表明,大量的迁移发生在表层结构大相径庭但却具有共同的抽象结构的对象之间。因此,要实现迁移无疑要建立和形成这样的共同的结构。
(一)结构特征相同:
(二)数学思想相同:
在数学教学中,如数形结合思想这样的数学思想还可总结出如——函数思想与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极限思想等,它们都具有共同抽象结构。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创造性的组织素材,帮助学生超越具体情境和例证,在抽象层面表征经验是形成共同抽象结构表征的十分有效的方法。在解题地过程中,“超越”“具体情境和例证”,在“抽象层面”上表征“经验”,而不是“停留”在“具体层面”上,不断地提高认识水平,形成迁移能力。
四、实践反思:
(一)扎根课堂,构建素材,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布鲁纳指出: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更易于记忆,领会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是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
数学思想、方法内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是学生具备迁移能力的前提,而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更多的是依靠学生的“悟”性的。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引导和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
(二)各个击破,综合发展,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
前文已经提到,数学迁移完全是主动的、动态的过程,并非是一类学习经验的被动结果,并不自动发生的。它受制于许多因素,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1.最初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初始学习不达到一定理解水平,迁移是不会发生的。
2.“所有的学习都涉及到原有经验的迁移。”2——这一原理对包括数学教学在内的所有教育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有些已有经验会产生不易觉察负迁移。
对每一个影响迁移的因素,在课堂教学中都要抓住适当的时机予以解决,综合发展,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参考文献】
[1]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P257-27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赵宪初.《赵宪初教育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 合作学习 信息存储技术
一、 问题的提出
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个人适应社会[1]。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不再贫乏,而是已经过载,然而在生活中仍然存在缺乏信息甄别能力的学习者,在知识碎片中迷失了自我。如何帮助个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呢?本文将从信息存储和传播的角度来谈谈如何借助信息技术优化互联网教育。
二、 对优化互联网教育的思考
(一)借助信息存储技术实现教育的内容革命
在教与学的交互之中,教育者迈出的第一步就是把信息传播给受众,在这个传输链的起点我们面临着如何存储信息的问题。虽然信息存储的方式有多种,但自从人类社会有了“文字”发明,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了知识存储的首选。早年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以视听等方式的信息存储不符合经济节省原则,不便于传播,所以文字的确是最优选择。几千年来的教育传统让我们一提到知识的存储载体就想起书本,但书本并不是存储知识的唯一形式。
罗振宇创办的“罗辑思维”是目前影响力最大的互联网知识社群,通过微信公众订阅号、知识类脱口秀视频音频等来传播知识,由于它采用了视听等方式将知识用有别于传统文字的方式呈现,受到了年轻人的欢迎。“罗辑思维”就体现了对知识存储方式的创新,变革了教育的内容存储,正因为这一潜质,它完成了B轮13.2亿人民币的融资。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互联网教育产品中也不乏创新。儿童教育互联网公司“斑马骑士”的创始人徐毅斐也是“内容革命”的支持者,他出品的儿童教育APP“皇帝的一天”“鲸鱼岛的冬天”,都将科学知识融入故事情节之中,用游戏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两个APP作品一经发行就获得了成功,得到了苹果公司的APP Store首页推荐。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存储方式进行创新,我们再也不用单调地从枯燥的书本上获取知识,可以真正实现“一花一世界”的愿景:通过教学设计,我们把知识赋予一朵玫瑰花,让学生从视觉上欣赏花卉艺术、从嗅觉上感知物理气味的传播、从小王子和玫瑰花的故事里领略文学的魅力……基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我们有理由相信信息存储方式的进步可以为教育带来福音,将学生从枯燥的文字中解救出来;借助科技用更接近知识原貌的方式来呈现它,既回归了知识的本质,也能丰富教育形式,减轻学习者的认知负荷,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信息传播的便利提升教育的交互和合作
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教育需要聚焦到学习者、教师、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来[1]。布鲁纳在1994年总结了教育心理学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并指出今后的四个研究方向,其中包括“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要求我们共享教与学中涉及的人类资源,重视在一定背景下组织起来一起学习,研究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把个人的思维和同伴的思维、经验结合起来[1]。个体的思考是独立的,“一千个人的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对个体独立思维的尊重,并且将教育资源的共享推向一个更深刻的层次。我们不再浅层次地共享师资力量、教学器材、书本知识等等,我们还需要共享自己的内在思考和学习体验!
合作学习需要我们提升互联网教育中的互动性和合作性,信息传播方式的进步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吗?从竹简、丝帛到纸张,再到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方式不断进步。借助信息传播的便利,互联网教育发展出了学习型社交。从国外的线上教学平台Coursera、线上知识问答社区Quora,再到国内的MOOC、知乎,都打着互联网思维的旗号来建立学习型社交,我们期待这些互联网教育产品能够朝着合作学习的方向发展,帮助用户分享教育过程中的人类资源。教育者应该借助信息传播方式的便利,打造便于师生交流、同辈学生间交流的互联网教育产品,利用互联网传播技术来促进教育的交互性和合作性,实现合作学习。
乔布斯说过,如果有超能力的话,他想利用超能力换来和苏格拉底交谈的一个下午。合作学习的理想场景就是让我们通过合作来窥得生活中智者的思考过程,你将从大师级人物的思考品质中获益良多,这种深刻的合作将会使得我们的教育效率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个人在使用互联网教育产品时应注重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积极学习他人的思考方式,而不是流于浅层的知识分享。互联网学习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无处不在的“朋辈压力”,我们可以对他人的学习成果和进度一目了然,这就营造了朋辈学习的环境,激励团体中所有学生共同进步。
三 、小结
学习者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三大要素之一,互联网教育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着眼于满足个人的学习需求,借助信息存储和传播技术优化学习体验,帮助学习者适应信息社会[2]。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教育方式仍旧有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新时代的大学生不应仅此满足,应该根据自己的内在需求进行自主的、深入的主题学习。我们呼吁大学生善用互联网,提升自己的网络素质,树立终身学习观,学会分享和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内源动机 外源动机 激发学习动机策略
教育部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通过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培养中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不能再停留在传统的“教师中心论”层面,而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中心和主体作用。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学习动机就成为了广大教师亟待思考的问题。良好的学习动机不但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而且对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呢?或者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究竟有哪些有效的策略呢?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一、学习动机相关概念
动机是驱使人或动物产生各种行为的原因。动物的行为较简单也容易理解;而人的行为相对复杂,其原因也不易解释。教育心理学在传统上把学习动机定义为激发与维持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原因,但现代教育心理学中,沃尔福克提出:“学习动机不只是涉及学生要学或想学,还涉及更多的含义,包括计划、目标向导、对所要学习与如何学习的任务的反省认知意识、主动寻求新信息、对反馈的清晰知觉、对成就的自豪与满意和不怕失败”。中学英语学习按动机的一般分类分为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外在动机,也称外源动机,它指由外在奖惩或害怕考试不及格等活动之外的原因激起的动机;内在动机,又称内源动机,指的是学习者内在兴趣、好奇心或成就需要等内部原因引起的动机。它以激发与维持学生动机的个人特征为基础,是教师长期坚持培养学生求知欲、求成的需要,通过成功的学习经验来获得学习上的自我满足。
二、激发与维持学生英语学习的外源动机策略
外部动机策略是涉及动机的价值方面最简单、最直接和最适用的方法。这些策略提醒学生成功地完成任务可带来的有价值的目标或者通过建立一种诱因系统,提供对完成任务时及时的外部奖励,能有效够激发学生更加努力。
(一)适当的表扬或鼓励
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应在课程活动中或考试中根据学生学业的发展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表扬或鼓励。譬如,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校通过各种考试,检测学生的英语成绩,若学生成绩表现优秀,教师就应该表扬甚至奖励。对于那些成绩表现不怎么突出的学生也要以鼓励为主,而不应动以斥责。但不论是表扬、奖励还是鼓励都应该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证的态度。同时表扬时应该是真诚的、语气自然不夸张。
(二)适度的竞争
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应有适当的竞争,因为竞争可以让学生的英语学习更积极,也会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例如英语课堂上开展辩论赛、抢答赛等。适度的竞争机会不但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英语知识,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一般情况下,本来比较优秀的学生在某次阶段性测试中分数下降,往往会激发他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产生一种自我改进的需要来促使英语学习。
三、激发与维持学生英语学习的内源动机与策略
要激发与维持学生英语学习的内源动机,教师就应当侧重那些学生始终感兴趣的英语学习活动,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无需任何外部的刺激的情况下积极参加并融入课堂活动中。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鼓励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
教师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作用是促进独立思考和决策,并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英语学习目标, 并帮助他们逐个实现,目标的实现会使他们产生成就感, 学生得到满足的同时信心倍增,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学习当中去,让学生采用讨论和其他促进自主的技巧来支持学生的问题解决和或尝试,参与到英语学习中去。
(二)根据学生兴趣开展教学活动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由内外两个因素构成:一是个体内在需要,二是外界的人或事物具有满足个体内在需要的价值。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刺激大脑,让学生潜意识里倾向于英语学习。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设计多变的教学手段,如采用PWP、幻灯片、ppt等,使英语课堂使学生对英语课堂永远充满期待。先进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总的来说,动机是影响中学生英语学习成败的因素之一。要培养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动机,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积极性,首先需要教学系统各要素的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的自律自主,教学内容的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多变等要素的共同努力。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需要广大英语教师、家长和学习者的以及学校与社会的通力合作。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 教育心理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2] J 布罗菲. 激发学习动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元认知 科学探究 物理课程标准
【基金项目】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南民族传统科技的教育转换研究(11JJD880017);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科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11SKB11)等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64-01
1.引言
元认知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莱维尔(Flavell)于1976 年首次提出的,30多年来积累了大量关于元认知的研究成果,并很快成为我国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元认知概念应研究对象的不同存在不同的界定。我国学者汪玲等人认为元认知是“个体对当前认知活动的认知调节”,并包含三个要素:元认知技能、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1]此界定强调了元认知是一种活动过程而并非知识体系,恰对我国现今提倡的物理探究式教学带来了启示。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中指出“应注意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标准》强调了探究过程对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重要性,探究的过程亦即认知的过程,而元认知水平的提高需要在认知过程中完成。可见,通过深入进行科学探究,可使学生提高元认知水平;相应的,提高元认知水平又可帮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行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使学生快而有效地完成探究活动,增强科学探究能力。因此,科学探究是提升学生元认知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元认知水平的提高可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科学探究。下面结合我国初中《标准》中对科学探究的具体要求分别对元认知的三要素在探究过程中的运用情况进行详细探讨。
2.深入科学探究,培养元认知技能
科学探究中,元认知技能指的是学生在科学探究整个过程中自发地对探究进行调节的技能。具体来说可分为计划、监测和调整三种基本技能[3]。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将学生应掌握的科学探究能力划分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和交流与合作七个要素,每个要素都不同程度的训练了学生的元认知技能。从表1可看出,学生对元认知各项技能的使用均暗含在整个物理探究过程的七个要素中。
提出问题需要学生理解某个特定探究任务的活动意图并以此确定需要探究的问题,涉及了 “计划”中的“明确题意”和“明确目标”等;“猜想与假设”需要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涉及了“计划”中的“回忆相关知识”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需要学生对探究计划进行制定并设计实验过程,学生不仅要明确探究目标,还要选择探究策略并制定探究步骤,涉及了“计划”中的“选择探究策略”、“确定阶梯思路”等;在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的过程中,学生应有意识地考虑自己的计划思路是否可行,涉及了“监测”中的“检查自己有无出错、检验思路是否可行” 等,若发现存在实施与计划矛盾之处,又会需要学生对如何调整措施进行计划,涉及了“计划”技能;在评估与交流合作时,需要学生对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尝试改进探究方案,同时涉及了元认知技能“计划”中的“对认知活动的效果、效率以及收获进行评价”以及元认知技能“调整”中的“矫正错误”等。
可见,学生若要掌握元认知的三种技能,探究活动的七个要素不能独立进行,是一种相互交叉循环的活动过程:“计划”指导探究活动的进行,“监测”和“调整”调控探究活动的进度,一旦发现具体实施与计划不符,便会促使学生重新回到“计划”进行调整。另外,通过这样深入的进行科学探究,学生的元认知技能会从有意识运用过渡到无意识自发地运用,进而真正达到掌握的目的。
3.加深探究认识,掌握元认知知识
科学探究中,元认知知识指学生对那些影响探究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因素的认识。影响因素一般包括三类[4],首先是对自己认知资源特点的认识,例如知道自己的劣势在实验操作能力,那么在进行实验操作时便会更加仔细地监测自己的操作过程;其次是对探究任务的了解。
4.重视自我提问,经历元认知体验
科学探究中,元认知体验主要指学生对探究活动有关情况的觉察和了解。这种体验可通过学生的自省式提问获得,也可通过教师在探究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实时提问获得。对学生在活动当下的提问,会促使学生回忆已掌握的元认知知识,进而使其有意识的利用元认知知识来指导元认知技能的使用。另一方面,这种反省性的自我提问为元认知技能的运用提供了必需的信息,使运用具有针对性。
总结
在科学探究中,元认知技能作为三要素中的核心要素,起到积极控制和调节探究活动的作用;元认知知识使元认知技能在探究过程中的运用更具有针对性;元认知体验可激活学生记忆中的元认知知识,并为元认知技能的运用提供必要信息。元认知技能、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共同作用于探究活动,通过三者的协同作用,学生得以实现对探究活动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进而达到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汪玲,郭德俊. 元认知要素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1):4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1.加强教育培训师资人才的管理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永远是教学发展的核心重点。没有高质量的教官队伍,再完美的教学设计,再领先的教学理念,再先进的教育技术对民警培训工作都将是无意义的。1.努力建设高水平的教官队伍。要结合本地区的公安工作特点和优势,设定教官等级和准入制度,提高教官待遇标准,吸引高质人才进入教官队伍。要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真正成为教官队伍建设的核心理念,就必须设定教官等级和准入制度,提高教官待遇标准。教官水平决定在训民警水平,教官素质决定在训民警素质,教官知识能力决定在训民警知识能力。要在晋职晋级、工资待遇等方面,制定稳定的奖优赏优政策制度。这是教官队伍建设中吸引人才、稳定队伍、提高水平的战略方向。注重教官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促进教学水平可持续发展。承担培训任务的教学机构,可通过理论和实战集训,组队深入基层所队调研,开辟新知识新技能“第二课堂”,广泛开展警务技能研讨会、研讨班等方法,不断提升教官的知识能力和教学训练水平。建立健全教官在职培训、继续教育的评估机制,正确引导教官通过“终身学习”模式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对拒不参与继续教育,或在职培训效果不佳,教学脱离公安实践的教官要予以淘汰。2.优化教官知识结构。教官要能够运用教育技术,掌握学科最新进展,把握政策导向,组织领导团队开展教学工作。要避免教官只懂警务实战技术,不懂课程研发;只能具体操作、不能教学设计;只会动作示范、不会讲解传授。要鼓励教官突出自身专长,优化知识结构,努力自主研发课程,设计教学,不断提升教学水平。还要搭建学术专业平台,鼓励支持教官开展警务实战理论和实操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争鸣。随着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开展全警大练兵、苦练基本功等活动不断深入,各地培训机构的实战教学水平迅速提高,经验日趋成熟。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迎潮冲浪,将自己优秀的警务实战教官打造成“掌门人”级别的教学精英,从而在警务实战教学、学术领域打上自身独有的“烙印”,将警务实战教学推向新的高度。
2.加强教育培训资源配置管理
教育培训资源配置的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公安教育培训质量。教育培训教学资源可以理解为一切可以利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媒体条件,是教学材料与信息的来源。当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在现代教育培训中,教师和学生也是教学资源,包括教师资源、学生资源、课程资源和装备资源等四大方面。1.师生资源公安教育培训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的理论知识丰富而学员的实战经验丰富。虽然经过多年的轮岗、选调,一些教育培训机构的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但仍没有根本解决。其主要原因是没有重视学生资源是教育培训的重要资源之一。为此我们建议:一是临时延聘专家型教师。但临时延聘专家型教师是在教学任务下达时间短、警种专业教学特殊等情形下的一种无奈之举,难以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的一贯性、连续性。二是开放互动课堂。开放互动课堂是由教师进行理论讲解,而由实战经验丰富、表达能力良好的优秀学员进行典型案例讲解或模拟实战演示。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精通实操(战)远远不够,只有上升到潜意识中的实战理念,才能在千变万化的环境、情境中应变自如。而从实战上升到理念,需要教师的高度总结、概括、升华。2.课程资源目前在公安教育培训工作中,课程开发、研发、创新热度高,课程资源积累、共享、开放忽视多,造成重复开发、研发、创新,造成大量的、不必要的、本来就稀缺的教学资源浪费。为此我们建议:一是建立健全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资源库。从省部级机构到基层公安教育培训机构,都应建立健全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资源库。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资源库应包括教案、讲义、课件等图文材料,也包括视频、音频等课程媒体材料。经典的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资源库,可通过定期的评比入选、更新。优秀的新研发、新创新课程优先入库。课程资源库在内部应完全公开、全部共享。二是建立健全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辅助资源库。对公安教育培训课程的教案、讲义、课件等研发可能需要使用的文稿、书籍、图片,以及经典实战案例、视音频资料(的可设立访问等级)等,建立较为完善、全面的课程辅助资源库。课程辅助资源库的建立,可以极大方便教师特别是基层教官根据需要研发、更新课程内容,而不会将宝贵的备课时间用在寻找、搜索具体素材方面。3.装备资源目前,我国公安教育培训工作仍处于初级起步的发展阶段。虽然上级对公安教育培训多年投入了大量建设资金,但教育训练基地硬件建设装备资源发展仍处于滞后状况,影响了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上层次,上水平。
3.坚持广泛调研与科学设置课程相结合
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公安教育培训工作谋求新发展的措施和途径,就必须找准公安教育培训工作与公安实际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从而推动教育培训工作向纵深发展。而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开展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则是极为有效的工作方式。一是深入基层所队代职调研。教育培训机构教官,必须带有明确的调研课题或课程研发方向深入基层所队代职调研。由于教育培训机构派员深入基层调研与轮岗交流有着本质的不同,根据我们的实际经验,建议教官调研者可任基层所队临时副职,以便于教官调研者能同时调研基层所队领导和普通警员实际警务工作的真实情况、面临的真实问题,从而研发出更受基层欢迎的、更贴近基层警务实际的教育培训课程。二是课堂调查问卷。在教育培训期间,应定期不定期地开展问卷调查,广泛听取参训民警的意见和建议。既可对授课教官的水平能力进行正确评估,也能便捷获知基层的课程培训需求。三是利用内部网站、办公自动化系统广泛征求基层单位和基层民警意见。四是加强与科研单位和上级训练部门的沟通。为把握国内外教育培训动态,了解当前和将来公安民警应对新形势和新局面所必须具备的前沿理念和前沿知识,应广泛加强与有关科研单位和上及训练部门的沟通联系。五是加强教学交流。加强与省内外相关教育培训单位的横向交流,可以掌握教育培训发展动态,更新教育培训理念,学习好的做法,进一步拓宽自己的工作思路。通过调研和交流,促进培训机构掌握基层警务真实情况,了解实际需求,从而把握重点,创新思维,更新理念,将调研中吸取的意见建议和发现的问题,融入到新的教育培训课程之中,采取更加科学的教学训练方法,优化教学手段,积极探索适应形势发展和基层工作需要的“科学、实用、高效、规范”的训练新机制,逐步实现警务实战训练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实现教育训练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确保培训实效。
4.在课程设置中贯彻教育培训理念
当代教育心理学认为,特殊职业从业人员并非是天生就有特殊能力的人,而是由“普通人”通过专业训练设计和培养出来的。对于警务工作来说,警察强于普通人的力量更多来自于专门的警察装备和专业的警察训练。当今发达国家的警察教育培训,教给学员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传输诸多先进的警务理念并贯穿培训始终,直接影响着他们以后的警务生涯,从而内化为执法理念。为此,要坚决将教育培训理念贯彻到课程设置并落实到教育培训之中。将先进的教学设计、先进的教育培训理念、先进的专业教育心理学方法加以科学整合,将会培训出具有优秀执法理念的警务工作者。
5.坚持纪律教育与职业精神的培养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要把政法干部队伍建设成为一支党和人民放心的、能够担当重任的高素质的队伍,一支忠诚可靠、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秉公执法、训练有素、业务精通的队伍,就必须将综合职业道德培养、综合职业精神养成与理论、实战教育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规范的总和。”“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是指警察在工作中应该遵守的,以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调整警察各种职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及警察个人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状况。”根据当代后现代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心理学相关观点,警察综合职业道德培养、综合职业精神养成是一个长期综合过程。必须遵循他律时期、自律时期和价值目标形成时期等三大发展形成时期的特点,耐心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为此,教育培训应相应地分三个阶段进行,即主体形成阶段——主体反思阶段——主体自觉阶段,从而完成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从而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警察综合职业道德培养、综合职业精神养成。
6.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战略前瞻性研究
只有理念上的创新,才有实践上的创新;只有战略上的前瞻,才有实际上的推进。新时期的公安教育培训工作必须敏锐把握时展趋势,树立符合不断发展的警务实际要求的培训新理念。1.教育培训管理者要立足实际,加强战略前瞻性研究,引领公安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战略性前瞻研究,是把握未来发展、把握时代脉搏、把握发展趋势的研究,但要立足当今、不能好高骛远。一是知识上要与现代科技进展——特别是当代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学科——保持同步;二是建立健全警务教育培训大数据系统,综合科学分析,完善优化公安教育培训课程体系。2.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战略前瞻性研究,是公安教育培训工作创新的必要前提和必由之路。其特点是分析过去、探索发展,立足当前、预见未来,依据进展、把握趋势。要创新公安教育培训工作,教育管理者和管理部门,就必须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战略前瞻性研究。
二、当代教育心理学最新进展对民警教育培训课程设计的启示
课程设计,指拟定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课程设计决定于两种不同层次的课程编制的决策。广义的层次包括基本的价值选择,具体的层次包括技术上的安排和课程要素的实施。课程设计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侧重于技术层面,即课程设计是课程工作者从事的一切活动,包括他对达成课程目标所需的各种因素、技术和程序,进行构想、计划、选择的慎思过程;另一个层面更为侧重具体设计前的理论研究和准备。也就是说,课程设计是指教育机构的专家学者对课程的研究并拟订出课程学习方案,拟订教育教学的目的任务,确定选材范围和教学科目,编写教科书等,为决策部门服务。(一)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设计要根据教育培训内容、对象选择匹配的价值取向现代教育心理学各学术流派对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不尽相同。学术理性主义取向主张学校课程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最有价值的学科的教学增强个体的认知能力,重点强调知识、技能和各种学科的价值,倾向于教师为中心,重视以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揭示价值观;认知过程取向强调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的必要技能和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教师为中心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心理发展;人本主义取向主张学校课程,应该向学生提供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的经验,强调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认为学校课程应当为增强个体的自我概念以达到自我实现提供机会。为此,教师必须提供一个有利的情境,以促进学习者的自我学习;社会重建主义取向强调学校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要使社会成为更加理想的社会,在课程中就要表现社会需要、社会问题、现实的理想和未来的憧憬,帮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小组讨论和社会调查等参与到社会的结构与管理之中。社会重建主义取向不仅强调学生能够适应社会,而且还要具有改造社会的意识和本领;科技取向强调运用各种设备和媒体,确定更有效的方法完成事先所期望的任务。而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科技取向常常运用其它课程取向的观点。各种课程设计价值取向各有优缺点。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设计,应根据教育培训内容、对象选择匹配的价值取向。比如系统理论课程设计,总体课程设计可依据理论体系以科目为中心进行设计,使系统理论体系层级叙述完备、框架构成逻辑性强;在重点知识点讲述上,应采取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设计,以调动学习兴趣、记住重点、掌握难点;在知识理论难点上,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进行课程设计,力透难点。(二)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设计要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导向受后现代主义、人本主义、构建主义教育心理学影响,当代课程设计价值取向更多地倾向于多种取向的综合。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设计,应采取多种整合或综合优势的取向,兼顾系统的学科内容、学员与公安工作实际的需求,以使设计出的课程能够发挥更全面的功能、获得最好教学效果。单一形式的教育培训课程设计不可取,但亦不能因为热衷于跟潮流、多取向而忽略教育培训的宗旨。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设计必须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导向。
三、当代教育心理学新进展对民警教育培训技术发展的启示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受构建主义、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教育心理学理念影响,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实验技术日新月异,而许多心理学实验技术已经证实可以走出实验室而广为教育工作者采用。如设计型实验或设计型研究、心理学网络实验和测量技术、交互式学习技术、学习兴趣的任务内测量技术、认知负荷测定技术、概念图与图论测量技术等。而大数据综合分析整合技术、多价值取向教育技术则必将是未来教育技术学实际应用的大趋势。(一)大数据分析整合技术是宏观教育技术发展的热点趋势大数据(bigdata),或称巨量资料、海量数据,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大数据是目前最火爆、最前沿的科技界概念。大数据的特点为4个“V”——Volume、Variety、Value、Velocity。即:第一,数据体量巨大。从TB级别,跃升到PB、EB级别,甚至达到“恐怖”的DB、NB级别;第二,数据类型繁多;第三,价值密度低,分析整合价值、商业价值高;第四,处理速度快。根据以上,我们建立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的优点将是多方面的。1.建立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可以保存完整历史培训档案大数据特点之一就是数据体量庞大而价值密度低。由于大量的阶段性价值淹没在海量数据之中,许多数据或许目前看不出价值,但若干时间之后都成为弥足珍贵的历史数据、历史史料。建立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仅需要一个数据库服务器和海量数据硬盘阵列,及时输入上课信息即可简单组建。当然,许多目前看来非常琐碎的信息,譬如:学员出生日期、籍贯、学历、培训经历等身份简历信息、授课教官的身份简历信息、上课情况、教案、讲义、课件、上课视音频文件、学员因公负伤或牺牲情况、学员获奖晋升情况、学员工作差错处分情况等等,都可输入大数据系统。目前看来越琐碎越普通细节的相关信息,越具有历史保存和未来分析价值。2.建立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是分析目前公安教育培训现状的有力工具基于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的分析结论,将是分析公安教育培训现状的最权威的报告。由于大数据体量巨大、数据种类繁多齐全,基于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既可分析诸于教育培训与受训学员立功授奖、受伤牺牲、差错事故的关系,亦可从长远角度分析受训学员家庭子女因素对教育培训效果的影响,还可分析整合多因素、多技术对教育培训工作的综合影响等等,从而可以对当前的教育培训效果作出科学权威评估和评价。3.建立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是开展公安教育培训前瞻性研究的依据由于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的分析结论的科学性、权威性,对当前的教育培训工作的合理内核和存在问题进行真实展现,从而成为公安教育培训前瞻性研究的最科学、最权威的依据。(二)多价值取向教学技术是课堂教育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受后现代主义、人本主义和构建主义教育心理学影响,当代课堂教学技术更多地倾向于多种价值取向的综合。无论是警务理论教学还是警务实战教学,每节课程都不可能是完全意义上的绝对单纯内容教学,所以也不应该采取特定价值取向的教学技术。1.课堂教学技术的价值取向应以最佳教学效果为目标教学,包涵“教”与“学”两方面概念。最佳教学效果,就是教的好、学的佳的理想教育状态。各种教育心理学流派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各有优缺点。公安教育培训的课堂教学技术,应根据教育培训内容、培训对象选择合理的价值取向。比如手枪应用射击教学,总体课堂教学可依据以科目为中心进行开展;在手枪应用射击实战理念讲述上,应采取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教学,采取实战案例法教学技术;在应用射击难点上,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体验实操实练。2.课堂教学技术的价值取向应与教官教学艺术相统一由于各个教官知识阅历、气质类型、表达艺术不尽相同,课堂教学艺术不可能完全一致。即使教学内容完全一致的课堂教学,不同的教官不可能采取或使用完全一致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教育培训理念的核心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效益。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官个体差异性是授课方式方法和教学技术生动化、多样化的有力保障。但只有将教学科学上升到教学艺术,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而前提是,课堂教学技术的价值取向与教官教学艺术完美统一、完美合一。
四、当代教育心理学新进展对民警教育培训理论教学的启示
当前民警教育培训理论教学范围十分宽泛,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公安业务、职业道德与纪律作风、警察礼仪、心理健康等内容,教学重点一般集中在法律基础知识、公安业务知识、执法规范化、和谐警民关系、公安信息化、群众工作能力、廉政教育、保密教育、现场保护及证据意识和提取证据能力等方面,范围宽泛,内容丰富。依据当代教育心理学最新进展及发达国家警务理念未来发展趋势,我们认为警务理论教学未来趋向于整合成“一个素质、两个理念”为主体内容的综合教学模式。“一个素质”,指的是现代警察综合职业素质。现代警察综合职业素质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公安业务、职业道德与纪律作风、心理健康、公安信息化、群众工作能力、廉政教育、保密教育、现场保护及证据意识和提取证据能力等;“两个理念”,指的是执法规范化理念、服务职业对象理念,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公安业务、职业道德与纪律作风、警察礼仪、执法规范化、和谐警民关系、群众工作能力、廉政教育、保密教育等。“一个素质、两个理念”的教学内容有交叉重叠,但在教学设计、教学方向上有差异。现代警察综合职业素质是人民警察对自我、自我职业的必备道德和必备素质的认同、认可;执法规范化理念、服务职业对象理念是人民警察在对自我、自我职业的必备道德和必备素质的认同、认可的基础上,自觉履行职务与义务、限制性行使权力的认同和认可。
五、当代教育心理学新进展对民警教育培训实战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