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电工职业技能培训范文

电工职业技能培训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08 11:23:3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电工职业技能培训,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电工职业技能培训

篇1

【关键词】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

现阶段,随着全球金融形势的多变,我国就业市场的发展充满变数,在这种形势下,着力培养和造就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培养各行各业所需的新型劳动人才是保持我国劳动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各地均立足于劳动力市场的客观实际,加强各类行业职业人才的技能培训和鉴定,维修电工职业自然不例外。在维修电工职业培训过程中,紧密依照国家所规定的各项职业等级指标,民联系技能鉴定的特征和实施方式,时刻围绕着职工多层次的变化,有的放矢地搞好各项培训和鉴定工作,为促进维修电工顺利就业,提高人才的专业素质奠定了扎实基础。本文首先就维修电工职业培训及鉴定过程中的问题做一番探究,接着就这些问题的科学解决给出一些可行性见解和建议。

一、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技能鉴定偏向于理论记忆,缺乏能力考察

在技能鉴定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个别问题有待健全,首先是鉴定考核的题目大都局限于教材,一些同电路密切结合的试题未有电路图,接受鉴定的人员仅能彻底地记牢该电路,才有可能回答正确;其次,鉴定中的理论试题基本均是纯粹记忆性的数据或定义,分析计算等体现职工职业技能高低的试题相对匮乏,致使职工缺乏自主发挥的余地,理论水平无法得到展现。

2、培训中的理论知识同技能匹配度不够强

由于电路内部的电磁物理量具备隐形性等特征,造成维修电工在故障调试和探析、读取电路图等技能层面上缺乏必备的理论根基。在技能培训教材中,所选入的基本理论常识太过简单,例如,三相负载联接、基尔霍夫定律、分流分压公式等比较关键的应知应会的常识未被选入教材,显得异常精简。假若从未接触职业电工知识学习的人会较难学透弄懂,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培训教材的可读性和利用参考价值。

3、培训教材的编排不够科学

在电工职业培训教材中,钳形电流表、电容、电阻的型号标识等初等级别的电工便要掌握的知识,不必编入中级甚至高级电工阶段才领会弄懂,所以,对于类似问题要做一定的调整,以充分适应接受职业培训的维修电工的实际水准。

4、技能的考核方式缺乏新意,未能充分凸显高科技的先进性

现今维修电工职业考核所采用的方式较为老套,缺乏创新活力,依然延续传统意义上的“纸面考核”样式。伴随当代高科技手段的发展和运营,对维修电工的考核可通过专项选考的办法有条不紊地开展,考生可立足于自身的培训状况,有侧重性地进行高科技的考核。专项高科技可依据培训子模块的内容要点做出适当地划分,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缩小考核范围,在考核的全过程中要充分凸显技术的前沿性。

5、技能鉴定中缺乏对个人能力的展示

维修电工作为一类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职业,职工所具备的技术能力异常关键。基于此,职工个人的能力业绩要在培训中加以鉴定,在接受模块化培训时,需合理选择相应的课题为过程鉴定创造先决条件,这样一来,便能达到整体评估电工技能人才的鉴定目标。

二、解决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问题的有效措施

1、推行全新的技能鉴定方案,实现鉴定的科学化

通过多年的职业培训经验可知,如若纯粹的进行职业教学或训练,一般无法充分地调动和发挥维修电工学习的积极性,难以从本质上提高职工技能。为此,要从推动职业技能培养及职业素质的角度出发,不失时机地健全技能鉴定方案,设立基于实践过程中的技能考核鉴定体系,也就是说,技能的考核成绩是由职工的每次实践经历及工作成果所组成和决定的,每项职业技能的考核评价围绕着职工岗位技能的领会和运用、综合职业素质的稳步增强以及专业常识的熟知等,进而稳步地推进职业素质、理论素质和操作技能三方面的评价。与此同时,可引进维修电工初、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方案,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创新考核内容及形式,将新的鉴定环节分成应知考核及应会考核两大内容,职工们可在完成这两项技能考核后获得相应的维修电工初、中级职业技能证书。

2、科学编排职业培训教材,强化技能,适应岗位需要

毋庸置疑,职业培训教材作为维修电工开展技能鉴定的纲领性文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教材中编排欠合理的问题,要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改进。

首先,要将职业技能的培训作为教材编排的中心环节,强调技能培训的特色;其次,在具备级别不同,所对应水平也不相同的差异性特点;第三,教材在具体电工技能要点的选择上要突出代表性和普遍性特点。

3、实施科学的技能考核方法,以适应市场需求

在维修电工的技能考核过程中,要明确具体的考核范围,通过培训教材在内容上有所差异的区分每个级别的内容,为职工有条理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提供便利。除此以外,在考核形式上也要清晰地划分成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主要对电工专业理论常识的作答,而主观题则是一般的技能操作题,考核的直接目的在于检测电工现场实际操作电力器械设备的综合能力,使每位职工的技能尽早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维修电工在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问题,要勇于正视问题,积极改进技能培训、鉴定的方案,并付诸于行动,从而打造一支业务过硬、技能合格的电工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浅谈中级维修电工技能鉴定考前培训[J].学周刊,2011(01)

[2]张开霖.浅谈维修电工实习指导教学[J].海峡科学,2012(05)

[3]施剑凡.高职院校中高级维修电工考核实训教学的探索和改革[J].科技信息,2011(17)

篇2

【论文摘 要】现代企业需求高级电气维修专业人才,传统的企业培养的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以能力为本位的高级电气维修工培养模式及其考核鉴定体系迫在眉睫。依据高级工等级标准,结合技能等级鉴定的方式和特点,考虑学员不同层次的特点,采用模块式教学方式,深受学员欢迎,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电气维修专业与国家职业标准相对应的职业名称为维修电工,其职业定义为:从事机械设备和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等的安装、调试与维护、修理人员。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企业广泛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新设备显然对从事维修工作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无论是从知识结构,还是从技术技能结构上都发生了变化,故传统的企业培养的模式已无法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立以岗位需求为目标,以能力为本位的高级电气维修工培养模式及其考核鉴定体系迫在眉睫。 

1 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只具有达标性 

我国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类似一把尺子,只具有达标性,是按照“标准参照考试”方式进行的,它是以某一个职业中某一个等级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操作熟练程度和职业道德要求等作为标准,检查考生是否达到等级标准规定的要求。难度不是以考生通过率来确定,而是以要求的知识、技能量的特征(掌握多少、反应快慢等)和质的特征(复杂程度)来决定,对来自不同企业、具有不同工作经历、不同文化层次的人进行高级维修电工等级鉴定培训,使他们大都能达到高级维修电工等级鉴定标准,目前尚无统一培训模式,为提高培训质量、满足参训学员不同的要求,在高级电工培训教学中我们依据高级工等级标准,结合技能等级鉴定的方式和特点,考虑学员不同层次的特点,采用模块式教学方式,使培训教学能有章可依,参训学员能各取所需。 

2 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采用模块式 

2.1 模块化的由来 

“模块”一词是外来词,其英文为module,模块化作为一种高技术时代的技术开发、设计思想,最初出现在信息技术领域。国际劳工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出一种较为先进的培训模式——模块式教学(简称mes),在我国一般称之为“模块式教学法”,它是在深入分析每个职业(工种)和技能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工作标准(岗位规范),将教学大纲和教材开发成不同的教学模块,形成类似积木组合式的教学方式。培训目标明确:每个模块的学习都要以掌握必要的技能为目的,主要以胜任本职业的能力要求为目标,每个模块的课程设置,应在对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培养的人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按需施教、学用一致,干什么学什么,尽量精简不必要的知识。 

2.2高级维修电工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四大模块教学 

模块式教学将高级维修电工应掌握的应知、应会内容分成四大模块:基础模块、基本技能模块、行业技能模块、新技术应用模块,特别是新技术应用模块:高级维修电工要能利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变频器对旧的拖动线路进行改造,利用编程软件进行编程设计,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通信等知识,该模块以介绍新技术在电气控制方面的应用为目的,是培训的重点与难点。以可编程控制器为例: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而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工业控制装置,它将传统继电器控制技术和现代计算机信息处理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中最重要,应用最多的控制设备,并已跃居工业生产自动化三大支柱(可编程控制器、机器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首位。

现代工业控制普遍采用plc的必然性:在plc问世之前,继电器控制系统是针对各种控制要求而专门设计的;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控制电路要使用大量的控制电器,需要通过人工布线,组装来完成电路的连接,其通用性能差,只要控制要求改变,其控制接线就需进行改动。其二,单个继电器触点数目仅限于4~8对,若控盘线路较复杂,则需增加较多的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等器件,从而导致控制柜体积庞大,功能局限。其三,由于器件的老化,脱焊,触点的开闭导致的电弧烧蚀、接触不良等现象不可避免,控制系统的可靠性降低,导致维修工作耗资费时,若停产维修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鉴于上述缺陷,现代工控采用plc控制也就自然而然,plc用软件代替大量的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仅剩下与输入和输出有关的少量硬件,接线可减少继电器控制系统的1/10~1/100,因触点接触不良造成的故障也大为减少。 plc优越的工控性能亦不再赘述。 

2.3 高级维电plc改造模块的针对性培训 

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虽分为应知、应会两大部分,但由于维修电工对理论要求较高的特殊性,尤其可从高级维修电工的应会考试可以看出,高级维修电工的技能并不是纯粹的操作,而突出的是理论指导实践。因此,为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对各模块教学时要用理论去分析解释实际中的问题,将理论与实际中的应用结合起来,组织学员对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典型事例进行探讨,提高学员的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模块中的课时,是考虑到参训学员有中级维修电工技能等级、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并利用在职业余培训的特点计划的,大量的消化和练习将由学员自己完成,教学以讲授为主,指导练习、参观为辅,若有学员想对某一模块系统学习,可增加学时,参加专训班学习。 

总之,高级维修电工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内容模块化分类,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员选择学习项目,节约时间,节省培训成本;有利于教师的备课和器件的准备;将培训内容模块化并将模块中的内容公示,还有利于接受社会的监督。通过几批次的运行操作,该模块化教学方式利于提高学员的技能鉴定合格率,深受学员欢迎,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参考文献: 

[1]维修电工(初级、中级、高级).《职业技能鉴定教材》编审委员会,1998.10. 

[2] 庄建源.维修电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操作技能考试手册.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1. 

篇3

关键词:维修电工 技能考核 线路检测

维修电工控制线路实操培训实习及技能鉴定对接线板一般用万用表测试和实际通电试验,存在检测者与操作者之间互动脱离,万用表测试判断对错直观性较差,通电试验存在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等实际问题。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之处,现介绍一种控制线路简易检测器,其工作原理及使用简介如下。

一、检测器的工作原理

1.检测电路短路的原理

采用直流12V(电源适配器)的安全电压作为检测的电源,利用R3水泥电阻有电流流过时电阻两端会有电位差的原理,当测试端3和4有短路或电阻两端有够高的电压时,电流流向R1、R2(精密电阻)驱动Q1三极管,使Q1三极管导通;Q3继电器①脚和②脚接通,线圈通电;Q3继电器③脚③和④脚之间的常闭触点打开,③脚和⑤脚接通,SP1蜂鸣器得电发出声音的原理,来检测电路是否短路(电路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2.检测电路断路和正常的原理

检测器通电后,测试接头触点1和2向所检查的控制线路(主电路或控制电路)供电,检测器内部小灯泡电路引出的测试接头触点5和6、7经控制线路(主电路或控制电路)的某测试点与1和2形成回路,并进行相应的按钮和交流接触器的手动操作,之间如断路或短路,相对应的小灯泡不亮,如相对应的小灯泡亮,说明该路之间正常(电路原理如图2)。

图2

二、使用简介

以检测双重连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图3)为例。

1.在控制线路的接线板标出主要测试触点的位置标志

在图二主电路中用A1、B1、C1、A2、B2、C2标志;在控制电路中用A3、B3、D1、D2标志。

2.短路检测

(1)控制电路的检测。首先把FU2熔断器旋下;电源适配器向检测器通电,测试器的接头触点3和4接到A3和B3的接线点上。此时如蜂鸣器发声,说明控制电路有短路;如按下SB1或SB2才发声,说明B3与D1或D2之间有短路;可逐段排除直至不发声。

(2)主电路的检测。测试器的接头触点3和4接到A1和B1,或A1和C1,或B1和C1的接线点上;电源适配器向检测器通电,按下KM1或KM2。此时如蜂鸣器发声,说明主电路有短路,可逐段排除直至不发声。

3.通路、断路的检测

(1)主电路的检测。测试器的接头触点3和4接到A1和A2,或B1和B2,或C1和C2的接线点上;电源适配器向检测器通电,按下KM1或KM2。此时如蜂鸣器发声,说明该路有通路,正常;如按下KM1或KM2后,蜂鸣器不发声,说明该路有断路,可逐段排除直至更换交流接触器。

(2)测试器的接头触点3和4接到电路中的任意某两点后,如蜂鸣器不发声,说明该两点有断路;如蜂鸣器发声,说明该两点通路。

4.无短路的情况下,进行接线是否正确的检测

首先将FU2熔断器旋上,确认A1与A3、B1与B3之间在通路状态。

(1)控制电路接线是否正确的检测。测试器的接头触点1和2接到A1和B1,或A3和B3接线点上;测试器的接头触点5和6、7分别接到B3和D1、D2的接线点上。当按下SB1或KM1时,灯泡1有亮,说明该路正常,如不亮就有断路或其他故障原因。在灯泡1有亮后,按下SB2或KM2,则要熄灭才正常。同理进行灯泡2所处的电路测试。当按下KM1或KM2后,因有12V的直流电通过线圈,有一定的吸合力,所以要按下SB3、KM1或KM2才能复位。

(2)主电路接线是否正确的检测。测试器的接头触点1和2接到B1和A1,或B1和C1接线点上;测试器的接头触点5和6、7分别接到B2和A2、C2的接线点上。当用手动按下任意一个交流接触器时,其中一个小灯泡有亮,说明该路正常,如不亮就有断路或其他故障原因。此时再用手动按下另外一个交流接触器时,原先吸合的交流接触器复位,有亮的小灯泡熄灭,另外一个小灯泡有亮,说明该路正常,如不亮就有断路或其他故障原因。当按下KM1或KM2后,因有12V的直流电通过线圈,有一定的吸合力,所以要按下SB3才能复位。

三、小结

篇4

经过认真的筹备,春节长假后我县第一期失业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班今天正式开班,这标志着我县惠及返乡农民工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的喜事、好事全面启动。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培训班的开班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学员表示诚挚的欢迎!

开展失业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失业返乡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影响,我县陆续出现失业农民工返乡,截至目前,全县失业返乡农民工返乡(含季节性返乡)已达4.032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总数的8.5%,其中,因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而失业返乡的农民工已达到2.99万人,占失业农民工返乡总数的74%。失业返乡农民工就业再就业已成为我县当前就业工作一个新的课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县劳动就业部门举办本期失业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班,是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切实解决失业返乡农民工有关问题的通知》及市、县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在对各乡镇失业返乡农民工就业再就业愿望的调查基础上,结合失业返乡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和实际需要,举办本期培训班,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失业返乡农民工就业再就业,是党和政府为广大失业返乡农民工办的一件大好事、大实事,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民生工程”的具体行动。

“外出务工把钱赚,不在家里当穷汉”,已成为同志们的共识。但我县农民工普遍缺乏职业技能,没啥手艺,出苦大力的多,真正干技工挣俏钱的少。因此,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使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一是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是稳定就业的实际需要。从目前的就业形势看,全国现在不缺大学生,而是缺有技术特长的工人。现在外出务工,不是用工单位难找,而是技术工人难找。只要经过职业技能培训,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到哪都能找到稳定工作。二是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是促进劳动力高薪就业的必然选择。要想挣钱多,必须得有一技之长,这已经被实践所证明。三是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是实现劳动力由“体力型”就业向“技能型”就业转变的唯一途径。劳动者要提高素质,必须走培训这条路。劳动者只有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才能真正就业、就好业,农民工也才能真正转变身份,离开土地创业致富,变成产业工人。四是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是落实国家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培训制度,特别是对技术工种从业人员实行就业准入制度,持证上岗的实际举措。

在此,我希望在座的农民朋友,要珍惜本次学习机会,认真学习,虚心请教,确保此次职业技能培训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真正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

篇5

关键词:电力企业;电力职工;技能培训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 A

在知识经济时代,电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对职工的技能培训,本文通过分析目前电力企业职工技能培训的现状以及合理有效的培训对策探寻电力企业进行有效培训的合理途径。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开展培训工作就是要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操作能力,在培训过程中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以免劳民伤财。要制定明确的培训内容和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能结合工作实际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并对培训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总结并汲取经验,为以后的培训工作打好基础。

一、电力企业职工技能培训的现状

1.电力企业职工技能培训的目的不够细化

虽然大多数企业管理层,对职工培训已相当重视,能正确认识职工培训与企业发展的利害关系,也制定出了各种培训计划,但是目前许多企业的培训工作缺乏针对性,为培训而培训的现象存在于很多企业中,其培训活动过于独立,并没有与其他部门进行相互配合,或者对培训的目标没有进行明确、细化。另外,培训目的缺乏细化,衡量和评估培训结果的标准模糊不清,导致企业培训的效果往往达不到企业的预期目的。

2.电力企业培训机构的运作不够规范

目前,电力企业的培训方式、培训方法、培训手段都较为落后,培训教师的专业知识老化,培训内容也缺乏实用性、前瞻性。而且电力企业生产技术人员培训的需求量很大,电力职工又处于定编定岗的情况,如果将其集中起来培训,那么工作和培训就会产生矛盾。对于电力企业来说,职工的素质,尤其是生产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是企业得以安全生产的前提,因此每个电力企业都很重视职工的培训,也明确了职工每年参加培训的时间。但是很多工作在生产一线的职工无法脱离岗位去参加培训,只能选择自学或相对集中的培训方式,而一些生产技术人员由于自觉性不够、自学能力不高、不能保证自学的质量和时间,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相对集中的学习培训尽管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职工的学习效果,但由于工作时间的限制,也很难保证学习时间。

3.培训内容和生产实际不相符合

一些电力企业进行培训时缺乏实用的培训教材,只是按照教材按部就班的进行培训,忽视了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职工的内在需求。培训手段也过于单一,基本上采取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讲授方式缺乏双方的沟通、交流,容易使学员感到枯燥乏味。培训的内容也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相脱离。企业在电力基建、生产发电、设备检修各阶段的需求较高,但是在培训过程中一般忽视了此项内容,而且不同层次的职工,他们的知识、技能水平差异较大,对培训有着不同的需求,如果只采取简单的课堂教学灌输模式,很难将培训内容和专业岗位的实际情况联系在一起,从而导致培训内容无效,培训效率低下。

4.电力企业的培训评估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对于电力企业培训效果的评估手段过于单一,基本上是以考试或者汇报为主,评估培训绩效的重点和指标还停留在培训人次、培训时间和经费执行率这些初级层面上;评估的内容和实际工作相脱离,仅仅考核评估培训课程中所讲授的知识和技能,而对职工工作态度、工作行为的转变没有深入调查,更没有对职工的工作绩效、工作能力和为企业带来的效益进行评估,考核内容片面,更谈不上对培训后的效果进行追踪观察。此外,电力企业的培训监督机制也不够完善,在培训过程中没有有效地监督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培训结束后也没有对培训效果进行正确、有效的评价,导致培训信息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培训工作针对性不强、培训质量也不高。

二、电力企业职工技能培训的实施对策

1.企业领导应认识到电力职工培训的重要性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日益加快,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电力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职工培训是企业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职工培训是企业为职工的终身学习提供的有效途径,但是职工潜能的激发、工作技能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参与。要使职工技能培训获得良好的效果,不仅需要培训教师的讲授,还需要企业领导的重视、职工的积极配合。培训要结合电力职工不同岗位、不同学历、不同技能的需求,使全体职工都能接受到最新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培训,从而获得共同发展。

2.分析职工培训需求,确定合理的培训内容

对于电力企业的领导来说,许多都意识到了职工培训的重要性,但是对培训工作还是很茫然,究其根本是因为企业对于职工的培训需求不够明确,没有科学、系统、细致的分析职工的培训需求,导致很多培训工作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这就要求电力企业的领导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员工要重视培训需求分析在培训工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进行培训工作前应充分调查和分析不同岗位、不同职工的要求,根据职工的培训要求来制定相关的培训内容。要想确定合理的培训内容,快速有效的办法是由培训教师深入到生产现场去调查生产技术人员存在的问题以及迫切需要学习的内容,并进行整理分析以作为培训内容,从而有效的对职工进行专业岗位培训,避免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不相符的情况发生。

3.完善电力职工技能培训体系

电力公司应在原有培训管理机构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培训工作所涉及的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将这些部门负责人组成公司培训管理机构的领导小组,另外指定专门的执行人员来执行职工培训工作。通常培训工作是由具体需要接受培训的单位、机构或者部门自行负责具体实施工作的,培训工作的经费预算、经费落实及同其他部门的沟通工作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具体实施,另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要及时监控培训过程,加大对培训过程的管理力度,使培训效果得到最大化实现。需要参加培训的部门要及时选出参加培训的人员,以便让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前做好课程设置、教师安排以及场所布置等准备工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要根据培训部门及培训人员预先做好培训前、培训中和培训后的一系列相关管理活动,对一些突发事件做出应急措施,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4.制定合理有效的职工培训激励制度

任何工作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激励制度,职工培训工作也不例外。合理有效的职工培训激励制度可以充分激发职工的培训激情和热情,可以使公司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从而达到职工培训的效果。因此,电力公司要根据培训项目、培训部门、培训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职工培训激励制度。鉴于培训本身的目的是使职工本人素质得到提升,电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根据企业实际,制定出合理的精神激励制度,同时公司可以根据职工的晋升情况,制定合理的物质激励制度。另外,要对培训工作做的好的部门领导进行奖励,充分发挥领导模范带头作用。对于电力公司的实际业务情况,公司及部门应设立资质证书等硬性条件,使职工通过培训切切实实的提高技能,并对职业资历进行薪资的调整,促使职工提高培训积极性,让职工在优胜劣汰中学习、工作。

5.评估培训工作,沟通培训效果

企业的培训报告一经确定就要在企业中进行传递,使职工尽早了解。首先,要传递到接受培训的职工手中,使受训职工充分认识到他们在培训中的收获,总结经验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学习和改进;其次,培训报告要传递到接受培训职工的直接领导手中,使领导了解掌握在培训中每个职工的表现及成果,并对职工进行奖励或惩罚;再次,培训报告要传递到教育主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他们可以根据培训的效果来改变培训项目及策略,使以后的培训达到更好的效果,并且他们可以通过培训的结果决定是否继续聘用该职工,或者为职工调整薪资提供一定的依据;最后,培训报告要送到企业的高层管理层,他们可以通过培训的效果来决定是否继续实施培训工作,如果培训确实给职工带来了很大的提高,那么企业还会延续这种方式提高职工的技能水平及综合素质,一旦培训效果不好,企业就会取消这种培训工作而另辟蹊径。因此,要重视培训评估工作,及时对培训工作进行沟通、调整。

三、结束语

近年来,电力企业为了提高职工综合素质与企业综合实力,越来越重视电力职工技能培训。为了使培训效果更加合理有效,为了使电力企业更好的服务社会,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职工培训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为谋求电力企业长远发展,应从电力企业内部培训发展状况着手分析,对现代企业培训的发展趋势进行探究,纵观全局、系统思考,从现代企业大环境中探索和开发出适合电力企业自身特点的培训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体系并要使其与电力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

参考文献:

[1] 马嘉谦 ,李薇 , 黄蔚文 . 新形势下电力教育培训面临的挑战及未来走势 [J].中国电力教育,2008,(1).

篇6

关键词:职业培训;技能鉴定;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3-0000-01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特点决定了只有拥有高标准的职业技能水平,才能在就业市场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才能求得更加优秀的就业机会,因此需要关注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的有效开展和落实。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的主要表现就是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这是参与职业培训、接受技能鉴定的证明,也是就业过程中的重要职能资格证明。

一、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目前我国受市场经济的深入影响,对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的要求不断提高,高专业水准的企业人才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推进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的深入开展,能够使我国人力资源行业的专业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进而提升我国企业的人才技能水平,为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长远发展提供支持,为企业市场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增加保障。

(二)提高我国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当今社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将我国市场带入一个人力资源竞争的环境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为人才的竞争,谁拥有的高水平的专业人才,谁就拥有了市场竞争中的强大竞争力。当国际化的企业竞争将人才竞争的影响带入我国市场经济中时,就决定了我国市场要面临国际化的竞争环境,国际化竞争中对企业人才水平的关注极高,因此我国只有选择增强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才能拥有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才能以此为资本同国际上的企业进行市场竞争。

(三)全面提升我国专业型人才的技术水平

扩大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的影响力,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到职业技能的培训提升工作中,可以使人才的技能水平得到直接提升,如果能够将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更大力度的推广,就可以使我国更多的劳动者接收专业水平的培训并获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必然能够起到对整体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推动,使整体人才的专业水平明显提升。

二、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开展中的问题

(一)参与培训的劳动者数量不足

近年来我国在不断的加大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的推广力度,虽然已经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成效,但从参与培训的劳动者数量上来说,仍然不足以满足当前我国企业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这说明仍然有一大部分劳动者并没有参与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

(二)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专业化程度不足

个别职业或技能在培训与鉴定工作开展中缺少专业性支持,在培训内容、方法上的不足产生对劳动者的误导,影响其专业能力的提升,而技能鉴定专业化程度不足直接导致许多资格证书缺少实质性价值。

(三)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与我国专业人才需求方向不统一

目前得到推广的许多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与当前我国的专业人才需求不并不统一,这使得部分行业的专业人才供过于求,而部分专业的专业人才数量则不足,使我国的行业发展不均衡现象显著存在,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当前的职业培训与技能技能鉴定工作进行全面调整。

三、发展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的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法律体系

由于当前我国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存在许多不符合专业标准的现象,而从事这些非专业性的职业培训所技能鉴定的机构通常都不具备合法的职业培训资格,因此要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就应当从法律手段进行完善和强化,严格控制这些非专业性的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行为。有关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的法律体系完善主要包括一些职业培训机构的合法经营许可、技能鉴定资格的合法登记等等,培训机构只有在符合这些基本法律标准的情况下方可实施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行为。

(二)扩大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的影响范围

通过各种支持政策鼓励劳动者参与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实现劳动力技能水平的全面提升。当前我国参与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的人数比例仍显不足,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应当能够各种优惠条款与扶持政策的支持,促进劳动者参与职业培训积极性的提高,才能达到工作影响范围扩大的效果,从而实现我国整体人才专业水平提高的目的。

(三)建立完善的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专业体系

当前我国的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专业化水平不足,极大的影响着我国职业培训对人力资源市场专业化水平提升的效果,建立完善的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体系就是要求根据我国的专业技能评价体系对各项培训内容、鉴定标准进行专业性的审核,对于专业性不足内容或标准进行革新或摒弃,而选择符合职业专业标准要求的培训内容、鉴定标准来完成培训和鉴定工作。其中专业化技能评价体系是支撑完善的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的基础,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应当对各种专业知识、职业要求进行详细、全面、明确的分析,再以此为基础制定出合理的技能培训评价体系。

(四)调整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的重点工作方向

根据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的专业人才需求方向,进行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的调整,实现与我国专业人才需求的统一,是实现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效果有效提高的主要措施。首先应当对我国目前的职业人才需求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并针对其中的专业人才供需情况进行有效统计;其次针对调查分析结果对我国当前的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现状进行评价,分析其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最后提出与我国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人才需求方向相统一的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规划,并付诸实施。

四、结束语

我国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已经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重视,面对当前工作开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能够针对性调整、专业化完善,才能保持其为我国提供有效专业人才支持的积极作用,最终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于媛.加强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的几点建议[J].现代企业教育,2012,15:140-141.

篇7

关键词:职工技能培训;评估;电网企业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6-0095-01

在电网企业职工生产技能培训过程中,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培训内容与培训对象不契合的现象直接导致培训实际效果差。通过全方位的培训需求分析,设计合理的培训项目要求,开展多维度的培训评估反馈分析,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技能人员的培训质量和效果。

一、加强培训需求调研,提高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电网企业职工技能培训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取决于培训内容是否适用于培训对象。以往的培训内容设计侧重于培训机构和培训师的选择,忽视了针对培训对象分层次、多维度的需求调研分析。为有效提升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需要针对培训对象的专业工作经历、技能水平、技能等级、学历、专业、职业资格等进行多维度的调研分析,通过召开专业培训研讨会、深入生产一线调查了解和分析职业生涯发展等多种形式了解电网企业生产技能培训需求,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1.立足生产技能岗位需求,形成培训需求调研内容

在培训需求调研中,要立足生产技能岗位的实际技能需求,有的放矢地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岗位需求贯穿在电网企业生产的全过程中,需要立足生产一线详细梳理、分析。一线的职业经理人(班组长、作业组长)是基层生产作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熟悉生产业务流程,了解一线员工的技能需求,掌握所在班组的人员情况,是培训需求调研的重要对象。但过去在做培训需求调研时,多半侧重于培训对象而忽视了一线的职业经理人。为此,在培训需求调研中,应立足生产技能业务需求,扩大培训调研范围和调研对象,从而形成更能适应于生产一线需要的培训内容。

2.采用偏差分析方法,提高培训需求的准确性

在培训需求调研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培训对象,对照国家电网公司编制的《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和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用偏差分析法,以分职业种类的《培训规范》为标准,详细调研分析不同层次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为培训对象量身设计不同的培训内容,最终形成培训项目,准确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采取信息化管理软件,提高培训需求调研分析的效率

采取分层次、多维度的需求调研,以省公司为单位,对收集到的培训需求数据进行分析,增大了培训工作前期准备工作的任务量。为了有效提高培训需求的工作效率,针对培训需求特点,开发实用性的信息化管理软件,分析不同层次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为设计不同项目的培训组织策划提供支撑和依据,信息化工具的开发利用能够有效提升培训需求分析效率,提高培训管理水平。

二、开展培训项目的设计与策划,保障培训项目的有效实施

在做好培训项目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对培训项目进行策划、设计和组织。策划的内容包括确保培训顺利实施全过程的各个环节,设计培训模块和培训内容,在技能培训的策划中重点加大对技能实操的演练与实训,培训策划要突出技能实训的安全防范、关键步骤、动作要领等关键点,保证做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同时,完整的生产技能人员培训策划方案还应确定培训目的、培训效果、课程、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在培训策划中要注意发挥生产现场班组长和技术骨干、技能专家、兼职培训师的作用,让培训项目的内容、形式等更好地服务培训对象。

三、组织实施培训项目,确保培训项目质量的大幅提升

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是培训工作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使培训需求调研、项目策划等前期环节最终落实到培训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除了甑选的培训对象要符合培训策划的项目外,更要注重培训教师的选择,技能培训师资的选择对生产技能培训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培训实施机构的教师除了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要熟悉生产现场的设备、工作流程等环节,因此,对培训实施机构除了要求实训设备与现场尽可能一致外(也可依靠仿真设备或软件模拟),在生产技能培训过程中,还需要建立一支专业合理、覆盖面广、常态备用的专兼职培训师队伍,以确保生产技能培训取得实际效果。安徽公司在实训教师的培养使用上,采取“一上一下”方式培训锻炼师资队伍。“一上”是指邀请企业生产技术骨干走上讲台,走进实训室,让他们言传身教,传授长期积累的现场工艺经验和实践心得体会;“一下”是指有序组织培训实施机构的教师定期下派到生产现场培养锻炼,让其掌握生产现场的实践技能,熟悉现场工作流程。通过“一上一下”的形式有力地促进了“双师型”培训师队伍的建设。

四、开展多维度培训项目评估,提高培训效果

培训项目评估是培训全过程管控的最后环节,准确地培训评估能有效检验培训效果,反映出培训需求调研、策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生产技能人员开展的轮训,培训评估反馈也是完善培训项目、改进培训方式方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篇8

经过认真的筹备,春节长假后我县第一期失业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班今天正式开班,这标志着我县惠及返乡农民工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的喜事、好事全面启动。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培训班的开班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学员表示诚挚的欢迎!

开展失业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失业返乡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影响,我县陆续出现失业农民工返乡,截至目前,全县失业返乡农民工返乡(含季节性返乡)已达4.032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总数的8.5%,其中,因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而失业返乡的农民工已达到2.99万人,占失业农民工返乡总数的74%。失业返乡农民工就业再就业已成为我县当前就业工作一个新的课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县劳动就业部门举办本期失业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班,是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切实解决失业返乡农民工有关问题的通知》及市、县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在对各乡镇失业返乡农民工就业再就业愿望的调查基础上,结合失业返乡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和实际需要,举办本期培训班,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失业返乡农民工就业再就业,是党和政府为广大失业返乡农民工办的一件大好事、大实事,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民生工程”的具体行动。

“外出务工把钱赚,不在家里当穷汉”,已成为同志们的共识。但我县农民工普遍缺乏职业技能,没啥手艺,出苦大力的多,真正干技工挣俏钱的少。因此,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使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一是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是稳定就业的实际需要。从目前的就业形势看,全国现在不缺大学生,而是缺有技术特长的工人。现在外出务工,不是用工单位难找,而是技术工人难找。只要经过职业技能培训,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到哪都能找到稳定工作。二是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是促进劳动力高薪就业的必然选择。要想挣钱多,必须得有一技之长,这已经被实践所证明。三是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是实现劳动力由“体力型”就业向“技能型”就业转变的唯一途径。劳动者要提高素质,必须走培训这条路。劳动者只有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才能真正就业、就好业,农民工也才能真正转变身份,离开土地创业致富,变成产业工人。四是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是落实国家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培训制度,特别是对技术工种从业人员实行就业准入制度,持证上岗的实际举措。

在此,我希望在座的农民朋友,要珍惜本次学习机会,认真学习,虚心请教,确保此次职业技能培训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真正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

篇9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就业技能培训

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率达到60%左右,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2016年,湖南省城镇化率达到50.89%,低于全国城镇化率为57.36%的水平,离2020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差9.11个百分点,在未来4年需要每年提升2.2775个百分点才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这为湖南快速推进城镇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面临着艰巨的任务。湖南省有接近1800万农民工,通过就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工转变成城镇人口,不仅可以加快湖南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还可以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大量、高素质、高技能劳动力支撑。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面临着诸多问题和难题,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激励和优惠措施,让企业、职业院校和社会共同参与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通过在现有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创新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模式,让农民工认识到参与就业技能培训的好处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就业技能培训,才能完成为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培训大量高素质、高技能劳动力的艰巨任务。

一、湖南农民工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现状

(一)湖南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必要性

在目前的就业制度和劳动力市场的选择来看,教育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择业者的就业途径和收入,根据调查显示,就业者每增加一年的教育,个人收入会增加4.34%。择业者的教育包括正规的学历教育、职前培训、在职培训和教育以及其他形式的培训,这些教育和培训都能提升择业者的学习能力和就业技能。与学历教育的收益率相比,职前或职后培训每增加一年可以增加择业者收入3.655%,参加培训与不参加培训者相比收入可增加27.89%,由此可以推断,对于农民工来讲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参加有组织的就业技能培训,这样可以大幅增加接受培训农民工的收入,从而提升他们尽快完成从农民工到市民转换的进程。目前,湖南省农民工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他们当中文盲占1.9%,小学文化程度占15.7%,初中文化程度占66.3%,高中、中专文化程度占13.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3%,在这些人群中,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占28.6%,未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占71.4%。从接受培训的比例来看,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2%,初中文化程度的占22.8%,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占70.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7.75%。从不同文化程度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来看,随着文化程度比例的提升,农民工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大幅度提升,特别是高中、中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比例相当高,这再一次说明,文化水平决定着农民工是否继续参加或能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同时也决定着他们收入的高低。

(二)湖南农民工目前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途径

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情况直接决定着他们的就业状况、收入水平和成为市民的比例,同时也关系着湖南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在湖南农民工就业过程中,主要集中子啊木工、油漆工、瓦工、装修工等与建筑相关的行业,在这些行业就业的具有特长或技能人数占农民工总人数的56.7%;其次是烹饪、裁缝、电工、司机等服务业部门,占具有特长或技能人数的22.3%;其他的还包括酒店餐饮、美容美发、家政服务、娱乐场所服务等,分布比较宽泛。具有特长或技能的农民工在就业前参加技能培训的主要途径是师傅带徒弟,占到总人数的40.5%;其次是在技工学校或职业学校或用人单位组织的技能培训,这部分占到总数的22.7%;再次是由政府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仅占总数的2.6%。从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来看,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模式占据主导地位,到现代培训机构参加培训的比例在逐步上升,但仍居于此要地位,政府在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作用仍然比较小,需要大力挖掘。

(三)湖南农民工目前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形式

在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政府部门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2009年湖南省总工会印发了《湖南省工会农民工就业创业援助行动实施方案》(湘工发[2009]5号)和《湖南省总工会办公室关于推荐湖南省工会农民工就业创业培训基地的通知》,湖南省财政厅印发了《湖南省失业人员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介绍补贴办法》(湘政办发[2009]34号);2012年湖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印发了《关于开展2013年度全省失业人员和农民工培训定点机构认定工作的通知》(湘人社函[2012]373);2015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15]32号);2016年2月,省人社厅、省扶贫办、省总工会、省妇联联合举办的湖南省2016“春风行动”正式启动,以上各文件对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开展就业技能培训都做了相关要求、拿出了应对措施,提升了农民工参加培训的比例。当前,湖南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形式有培训机构有偿培训、政府部门无偿培训、企业内部培训和企业委托培训等几种。培训机构有偿培训主要是按照市场经济原则,相关培训机构以利益最大户为基本目标,对农民工进行有偿培训。政府部门无偿培训主要是政府为了让农民工掌握一门技术,提升城镇就业能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由政府出资对农民工进行无偿、短期培训。、企业内部培训大多采用学徒制方式,由老员工对新员工进行传帮带,有些企业也通过自己的培训部门对新员工按照就业岗位进行专门培训。企业委托培训主要是指企业根据自己的用工需求,由企业出资,在相关培训机构根据具体岗位要求对农民工“订单式”技能培训,培训后就直接到企业向岗位就业。

二、湖南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需求不旺

由于农民工的主观能动性不足和客观激励机制欠缺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农民工虽然具有参与就业技能培训的渴望,但短时期内很难转变成实际行为。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农民工对自身培训的认识不清晰,农民工较低的文化水平和单一的劳动技能难以满足城镇多样化用工的需求,但他们一般是自己或在亲朋好友的带领下进城务工,对城镇就业市场的用工数量、工种、质量等具体要求不是很清楚,导致他们不敢盲目对自己的人力资本进行投资。二是参加培训周期较长产生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较大。在农民工低技能劳动力情况下,他们可以通过加班获取实实在在的收益,在缺乏长期劳动合同保障的情况下参加技能培训却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再者,目前社会培训的时间较长、学费贵给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带来了较大的机会成本。三是参加技能培训的收益不确定。由于他们缺乏对城镇劳动力用工市场的信息,不能确定自己参加过某一种技能培训后就一定会获得必要的收益,再加上农民工在城镇实在就不了业,也不意味着他们会失业或者是面临生存问题,他们在城镇就不了业之后大多选择回乡务农,虽然收益较低,但还是能够保障基本生存。这说明虽然农民工具有较强烈的培训需求,但在种种因素的限制下这种需求不能转变成具体的行动,这需要破除农民工市民化的户籍障K、社会保障制度障碍、身份认同障碍等一系列问题。

(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供给不足

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工作,需要政府、教育机构、企业、中介机构、农民工共同努力解决。就目前来讲,政府无偿培训虽然有“春潮行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星火计划”、“雨露计划”、“技能培训促就业行动”、“农村青年电商培育工程”等培训工程等各类计划或工程,但覆盖面较小,不能满足农民工的需求。作为用工方的企业虽然知道能够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中获益,但在目前农民工数量充足、用工成本低廉且企业所需技能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企业从经济效益最大化角度出发,不会主动承担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成本和培训后与农民工签订长期用工合同而产生的成本,所以企业没有动力去组织或参与农民工技能培训。教育机构和中介机构一般是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他们提供的培训都是有偿培训,高额的培训费用和较长培训周期产生的机会成本是农民工无能力承受。由以上几个因素共同决定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供给也是不足的。

(三)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市场运作不规范

目前,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市场主要依托劳动就业、农业部门、职业教育机构来进行,社会力量开展的培训周期长、学费贵、机会成本高,农民工很难承受,培训的相关利益主体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有各自不同的认识,没有形成一致的观念。同时,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质量千差万别,主要原因是目前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是以政策导向,并不是以市场原则运作,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对农民工培训的数量和质量都是以政府指标和财政拨款的数额来确定的,受当地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和财政支持力度影响巨大,再加上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没有形成统一的质量鉴定标准,许多都是以完成任务为导向,并不关心培训的质量问题,在机会成本和经济成本的压力下,即使是免费的培训,农民工都会三思而行,不会轻易参加。

三、创新湖南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对策

(一)湖南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市场化运作

市场主导型培训虽然是以盈利为目的,但通过市场信息的共享、培训质量的监督、培训效果的验证,可以让农民工知道到底什么工种、时限、费用、内容、效果的培训机构对他们更有利,让他们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动和各种要素的价格对比选择对他们最合适的培训。最重要的是要注重促进就业数量和质量的职业技能培训的开展,在培训的资质认定、招生模式、培训期限、培训质量鉴定、就业效果等环节中贯穿市场原则,政府要做的就是引导和规范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形成一个按市场规律办事、能充分利用各类资源的农民工市场化培训体系,让市场充分发挥在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引导、监督、反馈作用。

(二)实现湖南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投入的社会化和多元化

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是一项有利于农民工个人、社会、企业的准公共产品,具有很强的外部效应,从这个角度出发,能够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中获得利益的机构和个人都应该分摊一部分成本。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经费筹集应该体现谁获利、谁承担的原则,实施多元化的筹集方式。在促进就业性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构建政府、农民工本人、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共同出资的体制机制,这样既能减轻农民工残疾职业技能培训的负担,又可以做到相对公平和可行。

(三)形成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市场化导向的评价和监督机制

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要以促进就业质量提升为导向,为了提升培训质量,要按照市场化绩效评价原则,把培训过程与绩效评价分离,让第三方机构对各培训机构农民工技能培训的规模、质量,培训后就业的质量提升、就业稳定性、收入变化等指标向社会公布,让农民工传递真是的培训质量信息。政府要做好培训机构资质认定、规范管理和适当的政策、资金支持。

(四)做好促进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配套工作

从调查数据看,农民工文化水平越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越高,特别是高中、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呈跨越式提升,这说明提升农民工基础文化水平的重要性,政府要出台政策鼓励农村生源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继续道职业高中、中专甚至大专及其以上院校学习,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市民化做好基础保障。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用工制度,目前城镇为了提升就业率在同等条件下会优先录用具有城镇户籍的员工,对城镇失业或无业人员的培训、就业支持也大于农村人员,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二元的就业歧视,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晓军.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模式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1

[2]奇爱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03

[3]扬近.中国工业化进程中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09

[4]孙进,孙宁.中国就业――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0

[5]赵鹏程.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互动研究――基于四川农村的调查[M].人民出版社,2010.06

[6]张力跃.受教育者视界中的农村职业教育困境与破解[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04

[7]黄育云等.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现代化互动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2

[8]王一涛.农村教育与农民的社会流动――基于英县的个案分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06

[9]徐舒.技术进步、教育收益与收入不平等[J].经济研究,2010(09)

[10]曾阅林,李健,罗诗文.高职院校参与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路径研究――以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为例[J].成人教育,2013.05

基金项目:

本文是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湖南农民工的教育需求研究》(课题批准号:XJK015CCR002)的研究成果之一。

篇10

【关键词】维修电工;培训;职业鉴定;企业用人需求

【Abstract】Along with our country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a new stag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pressure gradually increase. Future period of time,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from the original production of low value-added labor-intensive way to upgrade to the high added value and high leve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which requires a large number of high-end technical personnel. At present, a large number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production line for some special reason, not received professional vocational training system, can meet the demand of choose and employ persons enterprise growing. Therefore, combining with the present maintenance electrician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and appraisal work reality, the maintenance electrician training programs to carry out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and significan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maintenance electricia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ining program,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Maintenance electrician; Training; Professional identification; Enterprise demand of choose and employ persons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的阶段,伴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改变,我国的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压力剧增,原有的依靠低人工成本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无法在支撑经济的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大力培养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提高劳动者的专业技能,培养企业所需的新型高技能的劳动人才是保障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经济健康发展的的必由之路。而各类行业职业人才的技能培训和鉴定,是当下实现这种需求的有效途径,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当然也包含其中。

维修电工是执行电气系统及器械设备元器件的安置、调试和养护、维修的普遍性技术工种,各类行业对于这个工种都是有需求的,具备覆盖范围广、技术要求高、智能化水准高、安全需求大等特征,也是先前国家劳动部门所确定的首批就业准入的一项工种。在维修电工职业培训过程中,应该严格遵照国家所规定的各项职业等级指标,并依据这些等级指标,安排合理有效的技能鉴定实施方式,且应该及时了解行业的发展,围绕企业对于该工种需求的变化,调整各项培训内容和鉴定工作的方式,使得培训人员能够符合企业的需求,使其顺利就业,提高人才的专业素质。以下,就结合维修电工职业培训和鉴定在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对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就这些问题的解决给出一些可行性见解和建议。

1 现阶段,天津市电工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1.1 在技能鉴定的考核方式上过于强调理论记忆,缺乏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

首先,鉴定考核的题目大都局限于教材,一些实际问题涉及的很少,对于一些没有接受过系统理论培训但拥有丰富实际经验的学员来说,这样的考察方式无法充分体现他们的能力;

其次,鉴定中的理论试题都是一些记忆性、固定的数据和定义,实际案例相对较少,使得学员的思维被固定在培训教材上,无法发挥其在实际工作中的知识,水平无法得到展现。

1.2 在培训中,教材的基础理论知识选择的不够全面

维修电工在电路图的读取、故障的分析和查找等技能方面上需要一些必备的理论作为基础,倘若缺乏这些基础的知识,会对日常的工作造成一些困扰。而在我们的技能培训教材中,尤其是中级和高级维修电工的教材中,所选入的基本理论常识太过简单,且讲解的并不是十分详细,例子不容易懂,像一些比较关键的应知应会的定律和公式未被选入教材,就算是选入了也是一带而过,并未详细介绍,这就造成一些从未系统接受过电工基础知识学习的学员在理解上会遇到困难,从而大大降低了培训教材在技能培训中的作用,使得其成为仅仅是为了应付考核的工具,而在日后的工作中无法发挥作用。

1.3 培训教材内容的编排与国家、企业对于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矛盾

在电工职业培训教材中,很多内容还是延续多年之前的老旧内容,所举得例子仍然是一些老旧机床的电路图或是一些被淘汰的设备,如T-68镗床、S7-200PLC等,对于一些前沿技术,无法及时的在教材中得以体现,如工业机器人技术、新一代的可编程控制器等,这就造成培训内容,与时代的需求不符,无法满足国家对于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1.4 技能的考核方式上未能充分凸显高科技的先进性,及新技术的实际应用,缺乏创新

维修电工职业考核的形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种较为固定的考核模式,优点是成熟、便于操作,缺点就是所采用的方式较为陈旧,无法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缺乏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被应用于实践生产中,更多的企业使用工业机器人和更智能化的生产设备替代原有的旧的生产设备,这就对维修电工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是对维修电工的技能考核可提出了新的要求。各个鉴定机构,尤其是高职学院,应该有侧重地对学员的高科技技能进行培训和考核,依据所培训的模块,对于专项的高科技依据进行划分,并根据模块进行考核,尤其是对技师和高级技师两个等级,进行着重的培训考核,从而保证这类高技能人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

1.5 技能的鉴定,应加入的展现个人能力的考察和展示

维修电工对于从业人员要求较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其他的综合素质,缺一不可。因此,学员的个人能力业绩需要在鉴定考核中加以展现。在培训的过程中,应合理安排相应的课题,进而在考核中使参考人员的个人能力得到展现,并加以鉴定,计入学员的考核成绩中,从而完成对其职业能力的全面考核。

2 对于现阶段天津市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中存在问题解决措施的探讨

针对以上在培训和鉴定的过程中,所暴露的一些不足,结合这些年的工作经验,笔者提出了以下一些解决措施:

2.1 科学的制定培训鉴定方式,使得培训更专业有效,考核更科学合理

国家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其目的就是改革应试教育的弊端,改变原有的那种为了考试而教育的模式。对于我们职业技能培训来说,也应如此,改变那种单纯为了鉴定而开展培训的模式,增加实际应用在培训过程中的体现,使得培训和考核更加贴近于实践,与企业实现零距离对接,即培训的要求就是企业的要求,这样也会提升学员参与的积极性,也会更好的实现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的目的。

为此,作为培训主体的我们,应该健全技能培训和鉴定的方案,设立一套完善的基于实践过程中的技能培训考核鉴定体系,按照各个技能等级要求的不同,分别制定各自的内容,同时要保证各个级别的知识和技能的衔接,便于执行过程中的操作。

在初级、中级的培训考核过程中,应着重加入基础性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考核,着重建立学院基本的职业素养,掌握必须的基础知识,正确认知维修电工的岗位职责,能够基本掌握一些基础性的实践技能。根据不同的学员特点,围绕一些基础性的岗位的职责和技能加以训练,对于一些在职人员,可以结合一些岗前培训,根据企业的要求进行培养,根据学员的总体表现加以考核。

对于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来说,则应着重对学院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进行培训,并对其进行一些在实践中有需求的知识进行培训(知识培训的内容可以根据企业、行业调研获得),技能培训则是根据岗位需求决定,这里的岗位应该是一些高技术要求的岗位(技能标准均有要求),考核则是根据理论考核、技能考核组成。理论考核,应更多的体现实际应用,如在技师、高级技师的理论考核中,可以加入一些生产线调试升级、程序设计、工业机器人的设计应用等。技能考核除应检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也应加入实践经历和工作成果,对于学员在用人单位的表现加以考核,从而实现对其更客观更全面的考核。

2.2 科学编制与国家、企业的需求联系更紧密的教材内容,加强实践环节,适应企业、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下的时代,是科级高速发展的时代,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我国经历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企业生产模式正在快速的升级,一大批高新设备应用于日常生产之中,这就对维修电工提出了新的要求。维修电工技能培训和鉴定所是以职业培训教材为依据开展的,且职业培训教材在日常的工作中,还可起到指导说明的作用,其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要对职业培训教材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还要紧跟行业发展的速度,做到及时的更新和增减。只有这样才能让教材的作用完全的发挥出来。对于培训教材的编制,我觉得应该有以下几点改进的措施:

第一,要将实际操作作为教材编制的核心,以实际操作为中心一切知识点围绕它展开。技能培训和考核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高技能型的工人,因此要以实际操作能力为核心。

第二,教材内容的编制应多参考企业的需求或征集更多一线员工的意见,并针对这些建议,及时对教材进行调整。同时,也应关注企业发展的动向,对于未来的技术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并将相应的内容加入到教材中,以跟上技术的发展,满足企业的需要。

第三,在具体的技能点上,应该选择一些具有突出性和代表性的内容,使得教材可以满足大多数使用者的需求。还应注意不同等级技能点的区分,使所分配的技能点符合所对应等级技能的要求。

2.3 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技能考核方法,使其更加符合实际需要

技能考试是对培训效果的检验,因此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是保障培训质量的重要措施。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许多新技术被应用于实践生产中,更多的生产企业使用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化的生产设备改造或者替代原有老旧的生产设备,这就需要维修电工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储备。用户有需求,培训机构就应做出适当的改变。

在技能考核中,应该增加新的设备,考察学员对其维修使用的能力。若不具备硬件条件的可以与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根据不同的等级,加入新的考核内容。在维修电工的职业标准中,对于设备的升级改造也是有具体要求的,所以在考核的内容中,也应加入升级设备的相关内容,初级到高级可以更多的强调实际操作,技师和高级技师的等级则应在此基础上加入升级方案的设计等更高要求的内容。

个人能力的考察应着重考察学员日常的工作表现,并在考核现场安排如项目设计、团队合作的可以表现出学员能力的考核方式,并配合学员日常的工作业绩,综合加以评定,实现对学员个人能力的全面考核。这里的业绩应该更多是一些实际案例,不需过多强调如等学术性的业绩。

3 结语

在对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出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要做到与时俱进,联系实际,就需要正视所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技能培训、鉴定的方案,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加以改进,从而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符合企业需求,满足学员需要的培训鉴定方案,从而达到培养合格维修电工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黄琴,段莉,陈洪.基于操作步骤明细化《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的开发与实施[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4).

[2]施剑凡.高职院校中高级维修电工考核实训教学的探索和改革[J].科技信息,2011(17).

篇11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截止10月底,我区开展就业技能培训2941人,完成目标任务3600人的81.7%;岗位技能提升培训351人,完成目标任务400人的87.6%;创业培训269人,完成目标任务200人的134.5%;劳务品牌培训250人(省级150人,市级100人),完成目标任务150人的167%。预计第四季度能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分解落实目标任务。为加强对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工作的领导,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我区成立了由区人社局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培训与就业促进股、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各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心为成员的区“春潮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的工作方案,将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分解落实到各培训机构及乡镇。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主动参加培训的意识。利用区级人力资源市场、乡镇、社区(行政村)服务中心(站)、就业网、就业服务热线、室外电子显示屏及企业招聘会、座谈会等,通过培训公告、散发宣传单、张贴报名参训流程、播放技能培训专题片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培训信息、培训及补贴政策,提高农村劳动者主动参加培训的意识。

(三)建立健全农民工培训工作体系,整合培训资源。区政府依托职中组建了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中心,人社部门建立了以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区就业训练中心)、南职中、祥运驾校、安福驾校、红光公司职工培训中心等五个定点培训机构和南职中一个市级劳务品牌培训基地为主,15个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心为辅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体系,实现了培训工作体系全覆盖。乡镇、社区(村)将劳动者培训报名情况收集汇总到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中心统筹开班培训。

(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需培训。一是合理设置培训专业。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区人才机构、市场需求以及劳动者就业前景等因素,科学设置培训专业。既有易学易就业的家政服务、环卫保洁、中式烹调等服务类专业,也有知识层次较高、操作较复杂的安装电工、计算机等专业,还有培养管理人才的创业培训。专业设置针对性强,有市场前景。二是尊重培训意愿,满足不同需求。学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参加培训,也可以根据自身时间安排,提前预约培训,最大程度的尊重学员的意愿。三是服务企业生产需要。定期到企业了解其用工和培训需求,对应开展企业所需专业,实时调整专业设置,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满足企业的需要。

(五)分类培训,力求实效。一是开展转移就业技能培训。针对我区农村劳动者的文化、年龄、就业前景等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其参加中式烹调、环卫保洁、家政服务、办公软件操作、维修电工、电动缝纫等易学、易会、易上岗的服务类专业培训,培训后80%以上都能实现就业。如:今年人力资源培训中心在仙临镇组织开展的办公软件操作员培训,培训32人。南职中开展的维修电工品牌培训,培训75人。二是开展就业能力提升培训。我区建立了企业用工沟通联席机制,主动与企业对接,了解企业用工、培训需求情况,对企业新录用员工及在岗职工开展岗前培训或技能提升培训,适应企业用工需求和产业升级。如:今年南职中在大观园酒业公司开展的初级酿酒工品牌培训,培训100人。三是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针对部分留守农村的劳动者及返乡农民工,各乡镇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动员、组织其参加实用技术培训。今年主要开展了特色农家乐、生态观光农业、水产养殖、蔬菜(水果)栽培技术、农机操作维护等适合农民朋友的培训。培训中既有涉及农村产业经济的专业知识,也有技术要求较高的技能操作知识,还组织外出参观学习,深受农民朋友的好评。四是开展创业培训。为引导农民朋友因地制宜地发展种养殖业,创办专业合作社,走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根据我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规划,我们组织实施了农村劳动者创业培训。通过学理论加实践操作的方式,引导农民朋友大胆创业,并做好跟踪服务工作,率先致富。

(六)加强监管,确保培训质量。我区在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工作中,严格按照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品牌培训资金管理办法要求,对定点培训机构和劳务品牌培训基地开展培训的情况进行全程监管。一是在日常工作中积极主动,严于律己,规范操作,严格把关,做到宣传过程中实事求是不夸张,培训工作中积极主动不怠慢,监督过程中踏踏实实不敷衍。二是规范各项培训申报程序。开班前有培训申请、实施方案、教学安排等开班备案材料,开班中有学员出勤记录和教学记录,培训结束后有考试、鉴定和总结,并统一由人社部门会同财政部门验收审查后,审拨培训补贴。三是加强抽查。人社部门、财政部门对整个培训过程实施监督,不仅要参加开班典礼、结业典礼,还不定期采取现场检查、电话抽查等形式进行明查暗访,将检查情况记录在案,每期跟班抽查不低于两次。同时,设立举报电话,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实行资金拨付公示制度。在审核补助资金前,将培训实施单位、培训项目、培训人数、培训时间地点、补助金额在就业网进行7天以上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再按程序拨付。

三、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的学习意识较为淡薄,主动参加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二)企业怕麻烦,申请培训补贴标准低,不愿意依托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岗前培训或技能提升培训。

(三)技能培训补助标准低,培训时间一般在15—30天以内,学员不能熟练地将理论与实际操作联系起来,达不到相应工种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

(四)学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参加技能鉴定的意识和能力不足,技能鉴定难以组织或达不到规定的合格率。尤其是省级劳务品牌培训要求高,生源难以组织。

四、下步工作建议

当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一半以上都外出务工,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难以组织,但随着我区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二、三产业将成为农民工就业的主渠道,农民工逐步返乡回流到本地就业是大势所趋,因此,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机遇与困难同在。为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做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农民就业能力。

(一)整合农民工培训项目和培训资金。建议将散落于人社部门、农业部门、扶贫部门、工会、团委、妇联等各部门的转移就业培训、品牌培训、阳光工程培训、扶贫培训、困难职工培训等培训项目和培训资金统一整合到一块,由某一个部门进行统筹管理,避免多头管理、交叉重叠、标准不统一等现象。

(二)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标准。特别是对通过培训合格后,取得了初级、中级、高级及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补贴标准应予大幅度提高,以提高企业和劳动者参加技能培训、参加技能鉴定的积极性,使政府、用人单位、劳动者三方互动起来。

篇12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5707万人,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为3284万人,2010年全国共有1658万人次参加职业资格鉴定,1393万人次通过职业资格鉴定获取职业资格证书证书,“十一五”期间,全国共有6893万人次参加了职业技能鉴定,5683万人次获得职业资格证书。1994年7月3日,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大力开发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认真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的制度,使城乡新增劳动力上岗前都能受到必需的职业训练。在全社会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实行职业资格证书18年以来全国各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共发放了多少职业资格证书,全国持有职业资格证书者共有多少人?遍查互联网和各种统计数据,没有一个权威的数据,利用上述公开数据有推算,十一五5年间5700万人次,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来18年间至少1.8亿人次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

应该看到,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加强,对于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从发展的眼光看,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仍不能很好地适应促进就业以及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其自身也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职业资格证书发放过多,过滥的问题不可回避,由于制度不完善,地方和行业工作领域有交叉,还没有做到有效衔接;通过鉴定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与使用、待遇脱节;鉴定所涉职业(工种)还没有真正做到分层分类管理;鉴定技术指导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证出多门和证书混乱问题依然没有真正解决;考培不分、超范围鉴定、跨地区鉴定,甚至虚假鉴定的现象仍屡禁不止;一些培训机构乱办班、乱收费现象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鉴定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逐步加以研究解决。

提高劳动者素质能力、促进就业,这是国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初衷,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核心,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发放职业资格证书促进劳动者学习技术,掌握过硬的本领,更好的为经济建设服务这是国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的根本目的,也是各级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职责所在。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关键点在于职业技能鉴定如何去科学地引导职业技能培训,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地进行职业分类,从生产和服务的工作实际出发,科学地制定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和培训目标,职业技能鉴定要以培训目标为依据制定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考核标准,这样才能保证通过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人员符合市场需求。做到培训专业设置与职业需求相衔接,并依据职业技能标准开发相应的教学大纲、课程,开展教学活动,才能有效发挥鉴定的导向作用,推动劳动者职业素质的提升和就业质量的提高。

从当前的就业形势看,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时期高校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一方面,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今后五年,城镇劳动力的供求缺口每年将达到1300多万,比“十一五”期间压力更大。另一方面,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其现实表现是部分企业“招工难”与部分劳动者“就业难”问题并存,且有常态化趋势,而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就业结构性矛盾将会更加复杂。不论是产业转型升级,还是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都将对就业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势必更加凸显,结构性失业问题也会进一步加剧。与此同时,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也使就业形势增加了更多变数。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还将长期存在,就业结构性矛盾技能人才供不应求的问题也很严峻。要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更多适合大学生知识结构和就业意愿的岗位。同时要加强就业需求预测,引导高校优化专业设置,改革培养模式。此外要将公共就业服务延伸到校园,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就业见习,帮助大学生更好适应社会需要。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逐步加快,农村人口进入城镇逐年增多,有数据预测十二五期间将有2.5亿农民进入城镇,这就需要一是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的转换;二是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三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如何切实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镇民化,往往我们统计的时候,他们已经属于城镇化人口了,他们是不是享受到和城镇人口同样的公共服务,这才是一个问题,给予了这些人同样的生活权利,他们才能真正成为新市民,新镇民。这就需要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必须认真思考和妥善解决这部分来自农村的新市民、新镇民如何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尽快融入城镇生活,在城镇能够住的下,生活得好,能够掌握一技之长,能够融入城镇社会,过去我们在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也曾经做了大量工作,培训了一大批农民工,并且国家还实行农民工培训补贴政策,据统计2008年全国约1.4亿农民工进城务工,有许多已经成为生产骨干,今后要继续加大进城农民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发挥他们的特长,发挥他们的能力,为促进经济建设的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就业网曾经刊登山东省文登市强化培训选拔注重激励创新全力打造蓝色经济高技能人才队伍的经验。文登市是一个以机电工具、汽车及零部件、工艺家纺等为优势主导产业的新型工业城市。现有从业人员近20万人,一线产业工人4.5万人,拥有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11058人,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4.6%,其中技师、高级技师1800人,各级首席技师45人,高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成为各大产业集群、骨干企业跨越发展的带头人。一是在全省县级市率先开展“首席技师”选拔工作。2005年,制定了《文登市首席技师选拔管理办法》,在技能岗位选拔首席技师,首席技师每3年选拔一次,由市政府命名、颁发证书,进行表彰,每3年一个管理期,三个管理期分别享受3000至5000元的政府津贴,并享受带薪休假、学习考察、免费查体等待遇,至今已选拔了文登市级26名首席技师。同时与新闻媒体联手,大张旗鼓地宣传各级首席技师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学习、争当高技能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创新出台企业职工技能大赛伯乐奖制度。为增强技能人才队伍活力,2010年我们制定出台了《文登市企业职工技能大赛伯乐奖评选办法》,核心政策是由政府出资,鼓励名师带徒,大赛中若徒弟获奖,带徒师傅获得同样奖励。2010年,在全市机械行业职工技能大赛上,12名带徒师父被授予“伯乐奖”,最多获奖金3500元,在广大企业职工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受到了部、厅领导的高度评价。三是在全省县级市率先建立行业高技能人才选拔管理办法。文登家纺产业跻身山东省十大产业集群行列,是“中国工艺家纺名城”,近年来家纺行业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但家纺行业标准设置受限,为激励人才发展培养,今年我们又制定出台了《文登市家纺行业高技能人才选拔管理办法》,享受和市首席技师一样的政策待遇,有力促动了这一行业人才的大发展。四是引导企业建立职业资格与工资薪酬挂钩的激励机制。鼓励引导企业发现高技能人才价值,提高技能人才经济待遇,目前全市骨干企业都建立了职业资格与工资薪酬挂钩的激励机制,技能补贴高达每月600元。同时为技能人才提供广阔晋升空间,部分企业一线技能人才最高可以晋升为副总经理级别,实实在在让拔尖技能人才“名利双收”。

吉林省四平市是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比例大,培训任务艰巨。为切实提高广大农民工的职业技能,进一步扩大农民工就业空间,四平市充分发挥了中等职业教育在农民工培训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相关职业学校积极行动起来,认真思考,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程”。

2010年,全市共有15所中等职业学校参与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成立了专门培训班,参培人数多达9627人次。培训班以技能培训为主,并辅之以创业培训和就业培训,各地、各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分别开设了种植、养殖、机械、电子、计算机、服装、美容美发、按摩、汽修、焊接、激光、工民建、农副产品加工、厨师、面点等十几个专业,采取了“理论+示范+操作”的模式组织教学,经培训合格的学员,由学校和就业部门负责推荐就业,并实行跟踪服务,实现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上的三个转变。

第一、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由数量型向质量和技能型转变。各中等职业学校通过多种渠道深入农民工中间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农民工在培训、就业、创业等方面的需求和愿望,准确掌握农民工的数量、年龄、文化程度、现有技能、集中分布地区等情况,为农民工量身制定专门的培训方案,合理设置培训专业,确定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教材等,使培训的各个环节有的放矢,提高了农民工培训的针对性,克服了以往在农民工培训中长期存在的重数量、轻质量和技能的现象,实现了培训农民工由数量型向质量和技能型的转变。

第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转变。一是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在新闻媒体设立专题、专版,宣传农民工培训政策,动员农民工积极参加培训,提高职业技能;二是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张贴标语、制作滚动大屏幕、出动宣传车等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提示农民工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意识;三是通过召开村务会、群众会、开辟农民工培训咨询窗口等对农民工实行面对面宣传,使宣传的内容更直接、更具体。采取以上三项宣传措施,宣传效果非常明显,广大农民彻底认清了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营造出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促使广大农民从思想上认识到当今社会发展对劳动技能的迫切需要,提高了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自觉地参与到职业技能培训中来。

第三,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从“盲目外出、靠力气赚钱”到“有准备外出、有目的从业、有条件致富”转变。通过积极与就业部门的沟通衔接,准确掌握劳务市场、企业用工需求和本地产业发展等实际,坚持“学以致用、学有所用、按需施教“的原则,多渠道、多层面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做到学习期限更加灵活、学习形式更加多样、学习内容更加实用,使农民工经过培训后能尽快融入生产一线,及早发挥专长,从而进一步拓展了农民工就业空间,增加了务工收入。

各职业学校由于有充分的市场调查为前提,并采取了培训方式上的转变,使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更强,做到“先培训,后就业”,坚持“边培训、边职介、边就业”的原则,以需定培,使培训和就业有机地融合,充分保证了为农民工提供优质的就业平台。一是采取“订单”培训,学校根据企业用工需求,与企业签订就业“订单”。二是采取“委托”培训,对一些实力雄厚、培训机构健全的大型企业,为他们输送农民工时委托他们免费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三是采取“创业”培训,我们选定一些培训时间短、投资少、见效快的专业实施培训。

篇13

关键词:培训;就业;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客观要求电力公司具有一批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稳定的职工队伍,抓培训就是为了更好的就业,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职工队伍,才能保证安全、稳定和可靠供电,更好的服务于第二师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广大职工群众提供安全、优质的电力能源。

一、培训、就业基本情况

2006年天泰电力公司成立之初,职工主体主要是原各团场水电站(连)职工,通过考核组建为第二师天泰电力公司职工主体,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工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显著滞后,就业能力下降,从而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知识结构层次低,职工中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职业技能水平差,职工中初级工比重较大;年龄偏大。

二、培训、就业实践

天泰电力公司近年来积极开展了各类培训,积极促进就业,主要工作是:

(一)加强职工素质教育,全面提升专业水平和综合技能

1、为尽快提高电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的生产水平和技能,利用第二师技校的培训场地和教学器材,电力专家、技校老师和本公司技术力量,对一线职工进行素质培训。

2、加强基层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实行列会制度,以会代训,效果显著。与党校签订了校企培训协议,利用党校教学场地和师资力量进行培训。

3、加强岗前培训,确保职工掌握基本的安全、生产技能。对新录用员工和大、中专学生进行岗前培训,使新职工能够尽快适应工作,保证人身安全。

(二)加强职工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员工职业技能水平全面提高

1、为提高电业从业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保证安全稳定供电,公司在教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缺乏的情况下,在取得了师培训中心的帮助和支持下,开展了电力供电高级工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按规定的培训课时和内容,利用培训中心和技校的教学场地,集中进行培训鉴定,使50余名电业从业人员取得送电线路高级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第二师尚属首次,取得圆满成功。

2、加强特殊专业技能人才的培训,与新疆电力科学院协商,对公司25名变电运行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培训,并取得了变电运行高级工职业资格等级;按照西北电监会的要求,公司选派业务骨干到乌鲁木齐市进行安装工长、合同管理员、预算员培训班,并取得合格证书;为筹备电力调度中心,公司已对新招录的大学生在石河子市电力公司电力调度中心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派大学生到内地电力调度设备供应商处进行学习等。

3、加强入网资质培训,开展了电网许可证培训,规范电工进网许可行为,提高公司员工专业技能。聘请了新疆电科院教授,举办了国家电工进网培训班,课程内容主要以电工进网作业操作规程及技能的理论知识为主,分低压、高压、特种三个类别,经考试合格者将由西北电监局统一注册发放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使全公司全部电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

三、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

由于进行了扎实有效的培训工作,职工的文化结构和职业技能得到普遍提高,有力的促进了就业工作,岗位练兵、岗位成才蔚然成风,有力的促进了公司快速稳定发展。

总结培训就业工作实际,也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一是基层电站职工被动参与培训,缺乏主动性、积极性,职工培训往往处于形式化的状态;二是没有把培训和就业有机的结合起来,“培训”和“就业”往往出现偏颇的情况;三是公司缺乏行之有效的培训就业激励考核机制。

四、培训、就业发展策略

(一)更新观念,创新培训就业理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职工素质的高低及其发展趋势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和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而抓好职工培训,促进职工充分就业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根本途径,企业必须采取措施,建立健全科学的职工培训就业机制,完善科学的培训就业体系,设计职业规划,明确就业目标,充分调动职工培训的积极性,把培训和就业工作有机的机会起来,促进公司发方式方法展。

(二)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增强就业能力

根据电力公司职工职业特点,结合就业目标,确定培训方式方法:

1、建立两个培训体系体系即公司级和站级培训体系,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划分重点培训项目,统筹安排培训任务,公司进行综合性、全局性的培训,各站根据培训任务开展一般技能实操类培训,分级管理,各负其责。

2、建立两级领导上讲台讲台制度,公司领导、部门领导和各基层电站领导上讲台授课,同时邀请上级专业部门领导和聘请专业院校、培训机构专家授课,盘活培训就业师资资源。

3、确定列会制度保证培训时间和培训效果。公司确定每月的十五号、三十号为列会,在总结安排好工作后即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对象主要是站长、技术员等业务骨干;各站在公司列会后确定本站的列会时间,把公司的培训内容及时传达到基层职工,并结合工作特点增加培训内容。

4、搭建两个平台即“师徒平台”、“竞赛平台”,促进培训,检验就业能力。通过签订“师徒合同”加强对新进人员和转岗职工的技能培训,采取“一带一”的方式进行培训,尽快提高就业能力,并对教、学效果好的师徒表扬奖励;积极开展劳动竞赛活动,以赛促培促就业,奖优罚劣,使职工有压力、有动力、有实惠,从而更好的促进培训,使职工充分就业。

篇14

【摘 要】 本文认为目前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资格鉴定上存在较多弊端。以维修电工职业资格为例,主要表现为鉴定方式单一、职业资格证书单一以及培训内容与高职课堂教学内容重复等。结合高职院校电类专业的教学实际,提出了“过程化”的维修电工高技能人才培养与资格鉴定模式。

关键词 过程化;高技能;维修电工;资格鉴定

一、引言

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产业升级和产业链提升的人力资源保证,是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1993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之后《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又对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做出明确规定。2006年,国家教育部在16号文件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与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密切合作,使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都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体现高职教育的办学目的和服务社会功能,各高职院校纷纷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大力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认定,提高高职教育水平,增强毕业学生的就业、创业和工作能力。

二、高职院校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养和资格鉴定现状

“维修电工”是首批实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的工种之一,其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资格鉴定工作已开展多年,各高职院校对该工种的技能培训也较为成熟。国家也建立了相应的题库以便对鉴定考核工作进行规范。但随着各高职院校对高职学生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养与资格鉴定工作的深入与成熟,以目前的培训方法和鉴定方式,在培训效果和鉴定结果方面已逐渐展现出较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鉴定方式单一,形式化严重,重结果、轻过程。

目前,维修电工职业资格鉴定仍采用“理论+实操”这种“一次性”考核方式。这种“一考定成败”的考核方式无法全面地考察学生职业能力、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水平,不利于学生技能水平的真正提高。忽略了职业资格培养的过程,只看重考核结果,有悖于职业技能鉴定初衷,造成较多获取了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持证但不能上岗,也大大降低了职业资格证书在社会上的认同度。

(二)职业资格证书单一,无法全面反映学生水平。

维修电工基本上涵盖了与电类相关的所有知识点与技能点,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是学生全面掌握电类知识及技能的凭证。然而,由于考核时间、地点和设备的约束,每次考核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有限,有的学生进行突击准备,虽未掌握所有维修电工所要求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依旧通过考核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而有的学生已扎实掌握维修电工某方面的所有知识和技能,却因为没有通过考核无法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而不能从事该方面的工作。

(三)培训内容与高职课堂教学内容重复。

目前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已经成为大部分高职院校电类专业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之一,并且维修电工所要求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基本上同时是电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专业课程要求掌握的内容。因此,培训内容与日常专业教学内容几乎完全重复,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培训流于形式。

三、“过程化”的维修电工高技能人才培养与资格鉴定模式

环顾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已制定了适合于本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如德国的“双元制”实行教考分离制度,学生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在学校接受职业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其职业教育考试内容灵活,结果实用。英国BTEC在职业技术资格方面有广泛性和权威性。其考核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核,以学生取得的实际成果为标准,这些成果都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的。

鉴于目前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养和资格鉴定存在的弊端,本文拟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当地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合作,结合电类专业教学实际,对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养和资格鉴定进行改革,以“过程化”的技能培养和资格鉴定方式代替目前“一次性”的培训和鉴定方式,即将维修电工所要求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一一融入于电类专业的多门课程当中,以课程的考核代替职业资格鉴定;将职业资格证书由“一本制”改为“多本制”,即增加“维修电工—电子技术”、“维修电工—电工技术”、“维修电工—电机与机床技术”、“维修电工—电力技术”和“维修电工—PLC技术”等分类证书,持有某分类证书便可从事相关行业工作,若取得所有分类证书可换领最终的“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维修电工鉴定考核知识点和技能点与电类专业课程对应。

维修电工所要求的理论知识鉴定点与操作技能点众多,大致可以分为电子技术部分、电工技术部分、电机与机床部分、电力技术部分、PLC部分等等。若要将维修电工所要求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融入于电类专业的多门课程当中,则必须先将维修电工所要求的理论知识鉴定点与操作技能点进行分类,并将各分类内容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与相应课程的教学知识点和技能点一一对应,这样才能将整个维修电工的培训过程融于课堂教学当中。

(二)设计满足维修电工职业资格鉴定标准的高职电类专业课程考核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电类专业每门课程的考核基本已经转变为理论考核加技能考核的方式,但依然没有摆脱期末一次性考核以及理论考试占大头的模式。为了能更好的将“过程化”的维修电工技能培养和资格鉴定融合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与考核当中,我们应重新设计高职电类专业每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与体系。首先要使之包含维修电工鉴定考核的所有知识点和技能点,其次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应分到学期各个阶段,分模块分项目进行,将维修电工职业资格鉴定的“一次性考核”融于日常课程教学的“过程化”考核当中。

(三)设计合理的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的分类证书。

根据维修电工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分类,合理设计分类证书,制定分类证书制度。与当地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协商,将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由“一本制”改为“多本制”,即增加“维修电工—电子技术”、“维修电工—电工技术”、“维修电工—电机与机床技术”、“维修电工—电力技术”和“维修电工—PLC技术”等分类证书,持有某分类证书便可从事相关行业工作,若取得所有分类证书可换领最终的“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例如,设置“维修电工—电子技术”职业资格证书,若学生通过校内电子技术部分的考核,可颁发“维修电工—电子技术”职业资格证书,持该证书可从事电子技术相关的工作。

四、小结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保障,各高职院校推行“双证书”制度,大力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认定,提高高职教育水平,增强毕业学生的就业、创业和工作能力。然而,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与资格鉴定上存在较多弊端。以维修电工职业资格为例,主要表现为鉴定方式单一、职业资格证书单一以及培训内容与高职课堂教学内容重复等。结合高职院校电类专业的教学实际,提出了“过程化”的维修电工高技能人才培养与资格鉴定模式。从而在高职院校更好地推行双证书制度,更好地培养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庄建源.维修电工技能考核现状与国家题库建设刍议[J].职业,2010(12)

[2]程桢.国外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我国的“双证书”制度的探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

[3]王佳庆.多段分组式教学考核方法简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1(08)

[4]易志芬.利用模块化教学及考核模式将一次性技能鉴定转变为学习过程鉴定—以技校维修电工专业教学为例[J].职业,2011(15)

[5]王维毅.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过程化考核与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