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7:52:5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心理素质;培养
今天的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然而近些年出现在青少年身上的一些问题却让人感到不安,据近些年对几所城市在校学生的调查,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小学生约为10%,初中生为15%,高中生为20%,随年级的升高呈递增趋势,最新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患已超过30%。最近新闻媒体报道,北京市十七岁少年小新为了偷钱上网,竟然将奶奶砍死,将爷爷砍成重伤。陕西省户县十五岁少年王某为图好玩,竟制造火灾。这些问题的出现,无一不与青少年心理方面的原因有关。
上述枯燥的数字和惨重的事例并非危言耸听,它们确实反映出我国教育工作中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欠佳。事实证明,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一个重要因素是心理是否健康。但令人遗憾的是,一段时间以来,学校只重视智能教育,甚至以学生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其优劣,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在推行素质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导致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的因素很多:独生子女的剧增,破碎家庭的出现,父母的望子成龙,金钱的刺激和网络的诱惑,频繁的考试和升学压力,生理的剧变以及现代社会的攀比竞争等,给未成熟的青少年心理发展带来过度扭曲、积压和困扰。使之表现出过度的害羞和依赖,或严重的狭隘和抑郁,或病态的却懦与自卑,或出现逆向心理、打斗伤人,甚至轻生自杀等心理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说明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健康的心理。我们一般知道保持身体健康的途径是讲究生理卫生,却常忽视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是讲究心理卫生。心理健康,是一个系统完整的概念,不能等同与智力发育正常,其核心是情绪稳定、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良好。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而健康的心理状态又是培养心理素质的基本条件。
作为体现基础教育本质要求的素质教育,是一种按着人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和个性特长,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它所提供给学生的不仅是书本知识,而且还包括各种生存本能、生活能力和创新精神等。尤其要在更为广泛的活动中,全面发展全体学生的品德、智力、性格和社会适应性等多方面的心理素质。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做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素质教育工作,不仅可以使我们及早识别和预防其心理障碍,而且可以发展和完善其良好个性,促进和保证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更重要的是这项工作不仅只是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保证人才和谐成长的先决条件,进行素质教育的前提基础,还是顺应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
针对青少年心理障碍的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理论研究。对心理素质,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科研,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指导教育实践,反之又可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重视课堂教学。由于青少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抓住各门学科的课堂教学这个关键,渗透心理保健知识。中小学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特别是思品课,语文课,历史课等科目,教师应深入的加以挖掘,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可在中小学专门开设“心理卫生”、“心理教育”等协同课程,促使其心理素质提高,中小学还应设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信箱、心理咨询热线电话,有经过培训的心理咨询老师,不断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
四、注重课外活动。恰当的利用课外活动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找到友谊和自信心,减轻心理压力,培养健康心理。实验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小学生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等方面的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常人。体育锻炼能改善心理环境,增进心理健康,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
总之,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要减少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产生,让他们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快乐阳光的度过青春期,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的积极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晓文.学生自我发展心理学探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刘益民等.心理学[M].科学出版社,2000.
[3]张大均.当代中国青少年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
关键词: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2-0105-02
同志指出:“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民族新一代,人才预备队重要组成部分的城镇青少年,不仅要具有健康的体魄,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技术,而且要具有开拓进取、执著追求、勇于创新、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良好心理素质,而研究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青少年群体中的独特群体――弱势群体的心理素质教育则不仅关系到青少年的自身成长,也关系到我国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健康发展,更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
在国际上,美、日及欧洲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因经济发展较早,很早就开始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在国内,我国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市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也表现出不平衡。如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的城市,学校、家庭和社会均给予了较大的关注,发展也较迅速;但尚处于农村城镇化、城镇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中小城市则心理素质教育还存在着形式化的严重问题,尤其是普遍存在于大、中、小城市青少年群体中的独特群体――弱势群体的心理素质教育则研究少之又少。笔者通过社会调查,对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心理素质教育现状作了分析研究,并提出构建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构想。
一、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及分类
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主要是指生活、居住在城市半年及以上,年龄在6~24岁的较其他同龄人在社会生活中更为脆弱和更易受到伤害的群体。
我国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六种:
一是失学青少年。通常指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学习过程中中途辍学的青少年,他们跟农村孩子相比,不是家庭供养不起,而是厌恶上学,经常逃学,并充当学霸之类的角色,对同龄人进行所谓的少年强索等,造成广大中小学生心理恐惧,并对青少年产生了不良示范效应,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恶性刺激作用。
二是失业青年。这主要指没有条件或机会进入大学学习,且因家庭或个人经济资源及社会资源的缺少,在社会就业紧张的现实条件下缺少必要的个人条件的青年。
三是家庭贫困青少年。城市贫富差距近些年有不断拉大的趋势,相应地,贫困家庭的子女在生存和受教育方面等各方面的权利得不到保障,这种劣势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还直接影响到他们将来就业的能力,甚至是继承了前代的贫困,形成代际继承的特征。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高校贫困生,刚接触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由于经济能力的落差巨大给身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很容易形成不健康的心态,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样,不仅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也非常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人生道路,最终伤害自己最深。马加爵之类的事件偶有发生,提供给我们的思考是多方面的,但贫困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四是孤残青少年。主要指三无青少年和残疾青少年。三无青少年是指一些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义务抚养人的孤儿、弃儿、流浪儿等。他们有的是遭受家庭抛弃的,有的是社会结构调整中生命不断受到威胁的流浪汉,有的是犯罪分子控制下从事非法活动,有的是被收容机构安置遣返又流浪到城市中的等等。给社会增添了不安定的因素。由于环境、遗传、意外伤害等原因,残疾青少年也占有相当的比例。而社会性的救助体系的不健全等原因造成了一些孤残青少年在生活保障上的问题,如一些孤残青少年得不到正常的教育;相当比例的残疾青少年不能正常就业;不少人甚至无法融入主流社会;有的孤残青少年生活温饱得不到基本满足;还有的被犯罪分子所胁迫,从事盗窃等违法活动的等等。
五是问题青少年。这类青少年长时间呆在街头,游逛街头成为其主要生活方式,没有从照管的成年人那里得到足够的保护、监督。他们以义气结群、拉帮结派,通常形成所谓江湖上的各大门派,加入“青龙帮”、 “斧头帮”等。这些青少年本身就是诸多社会问题的直接牺牲品,其存在又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谐,同时也扭曲了自己的人生,产生了极为不健康的社会心理问题。问题青少年中有时甚至就包括着入狱后刑满释放的青年,情况比较复杂。
六是流动青少年。这主要指青年农民工、第二代移民即农民工的子女以及躲避计划生育政策的超生游击队家庭子女等。这类青少年因多数无固定居住证明,且相当一部分存在失学现象,无论是学校还是社区都无法掌握其确切资料,对个人的成长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总体上来说,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包含了以上六种类型。但因社会情况的复杂性,分类中难免有交叉的地方。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的生活遭遇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受教育水平、身体健康状况,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其对人对事的判断、把握以及与人们交往的心理动机。生活在他们身上更多地烙上了本不该有的社会心理特征,妨碍自身的健康发展,也给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心理素质现状,并建立心理素质教育系统,以便有针对性地提高这一群体的整体心理素质水平。
二、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心理素质现状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思想观念、价值的多元化以及青少年在价值选择时产生的心理矛盾和冲突的不断增加,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的社会问题将会导致缺乏社会适应和应变能力的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加剧,由于他们所占有的社会资源太少,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力微弱,使得这类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各种矛盾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如较典型的外出打工者的子女,他们在家庭里难以得到交流和关怀,他们便会在心理上产生自卑心理,自制力弱的缺陷,严重者还会产生攻击,甚至自杀或同性恋倾向;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也相对较差,表现出失败、厌学、人际关系紧张等特点。其次,随着近年来我国离婚率呈上升趋势,父母离异,家庭破裂,对于孩子的最大改变是心理上的变化,问题少年多是由此产生。我们知道,12~25岁是犯罪的危险年龄,而其中15~18岁是青少年犯罪的高峰年龄。由于这些孩子在单亲家庭生活,在空间和心理上与父母产生距离,缺少同龄人那样完整家庭的温暖,缺少家长的及时教育和引导,再加上经常同与他们有共同厌学心理和家庭经历的人结伙成帮,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再次,贫困家庭青少年和残疾少年享受到的教育机会,远低于大多数家庭的青少年,贫困家庭青少年中有近70%就读于教育质量一般的学校,只有20%就读于教育质量较好的学校,而普通家庭中有40%多的青少年就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于教育质量较好的学校,只有不到30%的青少年就读于较差的学校。
以上仅举三例分析了在我国目前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中存在着来自教育、就业、家庭、消费模式等方面的“社会排斥”,他们在政治参与、社区朋辈交往、社会活动参与以及课余时间的安排都显示出他们与社会主流的一种隔离状况,同时,透过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所拥有的外在的物质财富匮乏情况,我们也能够看到他们内在的心理极其稚嫩和脆弱,经常性的恫吓、孤立、歧视、侮辱、贬低等精神虐待,严重地损害了心理健康,轻则出现偏执、逆反、冷漠、孤僻,产生孤独感、无为感,影响正常生活、学习、成才,重则产生自弃、逃避、反抗、破坏等行为。
总之,内外因的交互作用使得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形成一系列社会及心理问题,本文试图就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与学校双向参与教育模式来解决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心理素质教育这一重要课题。
三、构建社区与学校双向参与的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教育模式的探讨
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由于社会转型,生理和和心理、家庭状况、居住地和受教育情况等方面的原因处于较其他青少年更为不利的地位,要求我们在社会发展中积极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长期、系统的心理素质教育,建立一个“以学校为龙头,以社区为平台,以家庭为基础”三位一体的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心理素质教育模式,是构建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心理素质教育系统的关键所在。
双向模式参与是近年来在我国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社区与学校相结合的新的教育模式。它主要是指社区支持和参与学校教育,把学校教育纳入社区发展的大系统中,为学校教育的发展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学校教育反过来也要适应社区发展的需要,为社区文化、经济建设服务。这种模式通过利用学校、社区现有物质财富、人才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来解决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占有资源少的问题,实现对其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1.依托社区,促进教育优化,提升教育效能。社区教育机构的组织协调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开放性与灵活性。在非正规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的过程中,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逐渐接受本社区成员中存在的比较一致的共同理想、共同信仰,促进了自己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完善了自我观念,从外在行为到内心世界尽可能地合乎社会的需要。他们通过社区的价值观念内化作用,矫正自身的心理问题,完善人格,培养自己的社会角色。
2.发挥学校优势,形成社区和学校教育的良性互动。发挥学校现有优势,利用教师、设备、场地等教育资源与社区联办文化、体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如科普知识讲座、专家心理咨询等,加强对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心理素质教育。
3.深入调研,有序开展,落到实处,整合资源。由于社区内的青少年弱势群体情况不一,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他们的构成情况,分析问题,才能做出科学决策,提供相应的运行机制,从而进行有效的教育。为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可根据社区实际,建立相应的适宜的各种群众性志愿者组织,形成覆盖全社区的教育关怀网络,调动全社会的力量主动参与,人人关心弱势者,充分发挥各方面的育人功能,通过社区这个平台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从而实现全员育人的目标。
社区、学校双向参与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结构,走向了大教育、大文化,走向了教育和社区双向互动,互相促进,走向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这既解决了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心理素质教育问题,也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将资源共享、教育平等落到实处,这也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
收稿日期:2006-05-30
作者简介:樊海源(1972-),男,湖南邵阳人,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互联网+”时代青少年成长常常有许多“烦恼和困扰”,不但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也影响着他们的人格发展和健全。因此必须立足于“互联网+”这一社会、科技大背景,从丰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入手,着眼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塑造与培养,将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变革推向全面化、系统化、高效化。
1丰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互联网+”时代中教育的内容和教学的形式得到了极大丰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既面临巨大而严格的挑战,同时也存在宏观与微观上的机遇,进行青少年人格健全的建设必须要立足于“互联网+”的社会特点,要不断深入“互联网+”为平台的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通过“互联网+”的资源加工和信息利用全面认知健康人格对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和青少年自主成长的重要价值与核心功能,采取“互联网+”时代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平台、沟通平台和交互平台进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具体工作,使学生的人格健康和人格完善得到“互联网+”科技的基础支持和平台支撑,整合“互联网+”与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互联网+”与青少年健康人格发展的深层次关系,做到内容的丰富、层次的提升、形式的多样,进一步挖掘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潜能,为青少年健康人格的有效塑造和全面发展提供形式与内容上的保障。
2建立青少年人格健康的基础信息库
“互联网+”是资源和信息在互联网平台上的深层次整合与重构,“互联网+”时代更加需要基础信息的详实、准确和全面,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工作要以“互联网+”科技作为基础,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人格建设为目标,建立起“互联网+”载体的青少年认可健康信息库。根据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要求设置基础信息库的目类、体系、系统,并根据青少年实际做好人格健康信息的采集、测评和量化工作,使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了解青少年人格健康的信息,以“互联网+”基础信息库的资源整合和信息深加工全面把握青少年人格健康的动态、特点和规律,对于人格健康的问题做到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敢于,发挥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专业型、系统性优势,真正把握学生的需求和发展特点,实现对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改革和青少年人格健康建设的全面支持与服务。
3丰富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与交往环境
“互联网+”社会中青少年的学习环境、生活情境、交往方式与传统社会有着继而不同的特点,青少年呈现的状态,表现出的需要也具有巨大的差异性,基于“互联网+”的交际和沟通方式正成为青少年相互联系和交互式交往的基本形式,“互联网+”逐步转化为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的时代和环境大背景。作为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工作者必须重新解读当前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因素和周边环境,正确理解“互联网+”社会带来的心理素质养成教育与青少年人格成长的问题和挑战,以心理素质养成教育为主题,兴办各类讲座、座谈会、网络宣传,全面渗透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在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指导下,在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进一步优化学习、生活和交往的外部环境,使学生能够稳定获得心理素质养成方面的知识,全方位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多方面磨砺学生的意志品质,在外部环境和结构上做到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激励、促进、培养和提高。
4建立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新网络
“互联网+”的时代中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面临着关系重构的问题,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必须要立足于“互联网+”这一社会和时代标志进行全面整合,充分尊重学生发展的意愿和主动性,主动进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结构和形式的创新与探索,将自我教育和网络教育结合在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细节和过程之中,相信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发展和自我认知有效化解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扰,构建起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新型的模式和工作网络,达到促进青少年心理素质发展,更好进行养成教育的目的。在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实践中可以借用“互联网+”科技建立起微博、微信等IT2.0技术为平台的新平台和新载体,加强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私密性、实时性,在吸引广大青少年注意力和兴趣性的基础上,更为有效地进行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在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借用互联网技术的核心思想组建起教育新结构和新平台,利用学生社团、心理服务机构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进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的普及、干预、指导,在更大的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提升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内容和质量。
美学家朱光潜说:“凡是美都必须经过心灵的创造。”青少年的良好心理素质,也必须经过青少年自我的“心灵创造”。因此,应当高度重视引导他们进行心理训练,这是发展和完善青少年良好心理素质的必要手段,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尤应采取的重要措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心理科学的繁荣,这种跨学科的综合性发展趋势必将促进心理科学方法多样化和更趋科学化,从而为心理训练提供更多和更为实用、有效的先进方法。要善于依据青少年特点,综合选择那些具有先进性、互补性的训练方式,使青少年心理训练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人的健康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更要重视心理健康。目前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家庭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导致他们中的部分人程度不同地存在学习困难、情绪不稳、孤独胆小、惧怕挫折、缺乏毅力,以及懒惰、怯懦、自私等缺点。如果青少年的这些缺点不能正确引导的话,他们的主体性就不能更好地得以发挥。而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为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可见在青少年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本身占有重要地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智力开发的前提;是引导青少年正确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手段;是增进青少年掌握劳动技能的保证,是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因此素质教育应包括旨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心理健康课不是语文课,更不是思想品德课,绝不能仅仅满是于让青少年了解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懂得一些道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主动讨论,扮演角色,体验情感促进他们的心理发展。
为有效引导青少年进行心理训练,需要教育和引导青少年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找准了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就能选择突破口,推动自身整体心理功能趋向最优化的目标;找准了弱点和不足,才能掌握自身前进的主要内在障碍,从攻克“自我”着手,重点进行训练和“再造”,以完善和发展自己。这里重要的就是要善于深刻剖析自我,找到自我心理训练的“起点”。要教育和指导青少年学会努力自我创造“氛围圈”。心理训练要高度重视环境的作用,要努力自我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与人际关系,最大可能地发挥外界对自己的塑造功能和影响力,借助客观力量以推动自身心理状态、心理素养的发展与提高。心理训练者必须注重从人际关系与环境氛围方面创造有利条件,为进行有效的心理训练提供良好背景条件。要增强青少年优良素质的自我建构意识。激励青少年自我完善。心理训练需要具备强烈的自我建施意识。只有具备了自我建构良好素质的要求和愿望,并主动寻找自身心理素养中的弱点,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去攻克这些弱点,教育与指导才能卓有成效。因此,要使青少年懂得优良的心理素质是个体主动建构的结果,从而增强积极开展心理训练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总之,青少年心理训练的过程是个体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这种交换过程越充分,越主动,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就越完善。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心理健康 平衡 全面发展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灵魂和不竭的动力,青少年作为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对其创新素质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我们在对青少年进行创新意识的树立、创新思维的引导、创新能力的提高的创新素质教育过程中,决不能忽视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和对其健康发展的引导。创新素质教育可以解放青少年的创造天性,开启生命智慧,但青少年心理正常、健康状况与否决定着创新素质教育的成败,二者相辅相成。
一、心理健康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心理能力,对青少年创新素质教育,就是指在教育实践中运用科学艺术的形式和方法,全面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培养和实践来挖掘、青少年的创造潜能并加以发扬光大。这种“发掘”过程是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有目的地引导来实现的,是外部因素;而学生个体的参与程度、学习兴趣、处理信息能力、价值取向、心理承受能力等直接决定着创新教育的成效,是内部因素。
青少年正值心理和创新能力的生长发育期,有着强烈的创造激情和愿望,但是由于其思维的片面、狭隘,个体认知发展的不完善等因素,使他们在完成学业和对社会的认知过程中不可避免将会遭受各种挫折打击,产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俞国良教授用一系列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小学生中有心理行为问题的约占10%,初中生约15%,高中生约20%。而创新能力教育、培养就是要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引导,打破原有的惯性思维束缚,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与变通性,调动青少年潜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此过程如果没有一个正常、健康的心理素质,如独立性、灵活性、洞察力、责任感、好奇心、自信心、顽强的意志和毅力,正确对待挫折的良好心态,就很难实现创新能力的拓展与提高。根据2001年,一项对1087名12―18岁的中国学生和1087名11―15岁的英国学生就创造力方面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英国青少年的创造力明显高于中国青少年,特别在发散思维和技术领域方面差异较大。这与我国的教育模式和学生的心理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样,北京市一项调查显示,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出现了错误,敢于当堂纠正老师错误的学生只有5.5%,这项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的问题意识受到严重压抑,严重阻碍了其创新能力的发展。由此可见,心理健康状况对青少年的行为方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显得尤为重要。
二、创新素质培养可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创新素质教育,就是通过打破原有墨守成规的教学模式,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实践来引导学生建立创新思维模式,树立创新观念,以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例如通过鼓励青少年大胆设疑、解疑,提出问题并追根求源;鼓励学生敢于破除成规,敢于向权威和传统成规挑战,敢于有根据地对现有知识或结论进行批驳与批评,从而促进青少年批判精神及创新思维的充分发展;既引导学生探讨问题的深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重视学科交叉发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的思维深刻性与广阔性得到同步提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有利条件。随着创新教育的深入,青少年在理论知识水平、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等诸多方面得到提高,学会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客观全面地看待世界和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用客观、理性的思维模式去处理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和困难,排解成长过程所遇到的各类心理困扰,维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使青少年心理素质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得以提高,加速个体人格的完善和心理的成熟。实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由外部教育转化为内部的自我教育,对培养他们坚忍顽强的品格、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创新素质与心理健康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