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科技的意义范文

科技的意义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05 17:02: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科技的意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科技的意义

篇1

中英科技创新合作的中心是新经济,两国应走创新引领的路线。

中英新经济的发展情况。首先看创业。中国、美国和英国是世界上创业数量最多的国家,每年的创业企业数分别是500万、200万家和60万家。英国只有6千多万人口,却能有60万的创业数,说明其对创业的重视。其次看独角兽。根据CB Insights的独角兽数量的最新统计,美国有130多家独角兽公司,中国有131家,而英国有10家,依旧位居全球第三。以上两组数据说明,在全球新经济发展中,美国、中国、英国稳居前三。在这个意义上,中英开展新经济合作是具有全球意义的事情,也是全球最前沿的探索。两国探索新经济合作将会影响全世界,更好地引领全球创新。

关于中英新经济合作,我最看重的项目是英国ARM公司在中关村成立的孵化器――安创空间。安创空间相当于中国大企业所做的专业化众创空间,这和中国的创业政策及全球趋势相吻合。作为全世界著名的芯片设计公司,ARM主要为大公司提供服务,但只有在中国为创业者服务。该孵化器设立在中关村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创业团队服务需求较多。此外,我与ARM团队的深入交流得知,目前他们已在中国做了50多个创业团队的芯片架构方面的合作,并已有不少成功的合作案例。如果安创空间在中探索成功,意味着英国的大企业在专业化众创空间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面。这个探索如果成功,可能会在硅谷、伦敦等创业高地拓展创业孵化的新业务。这无形中将中国创业服务的地位大大提高了。

中英两国新经济合作的重心应在创业、孵化、科技园区、技术转移四个方面进行探索,在分享经济、平台经济、智能经济三个领域展开。英国是观念领先的国家,但是在新经济的发展方面,中国实力不比英国弱,中国在创业、众创空间、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等方面位于全球领先水平。

中英科技创新合作要探索新模式

关于中英科技创新合作模式,我认为有两点要重视:

第一,中英科技合作应重视两国的优势互补。中国首先要考虑学习并引进英国传统研发的优势领域,同时也要重视中国的优势。中国的优势体现在动员创业和数据领先的发展模式。在英国人看来,中国很快就成为单笔研发投入最大的国家。这点是英国重视与中国科技合作的很重要的方面。

第二,两国合作要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探索新的合作模式,要向新思想引领方向靠拢,搭建更好的平台,来促进实现两国创新创业合作。应搭建更好的平台,这些平台包括创业平台、金融平台和科技园区平台。中国已经与新加坡、以色列共建了国家级的科技园。中英科技合作中,也应该共同搭建中英国家级科技园。

篇2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推广

1实施农业科技推广创新的重要作用

农业作为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产业,而且其还是基础产业,要想促使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要实施科技的创新,也只有强化科技的创新才能更农业的稳定发展。近些年来,随着当下我国社会经济技术的持续不断地发展,我国的农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新问题,诸如农业产品的成本一直处于居高不下的形势和发展状态,并且我国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还存在着环境污染问题相对比较严重的状况。除此之外,农业发展中还存在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不过关,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令人堪忧等各种问题,上述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的程度上对于我国农业的经济深化及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因此,我国农业面临着这样不利的发展局面,就必须要进行行之有效的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策略,这同时也是当下社会中处理和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等几大问题的十分重要的方式方法。有效进行农业科技创新的推进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的农业、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强化国家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手段,也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1.1科技创新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对一个国家的农业发展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时代背景下,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才能从根本上加以改变,而实现这一切的改变就需要有强大的科技创新的水平来做依托。

11.2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对于增长农民的收入是至关重要的方式方法当前社会的持续发展,要想增加农民的收入,其方式方法也在逐渐发生着改变,农业科技的投入对于农民增收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农民的实际收入也受生产技术水平的影响。

11.3我国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需要农业科技的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农业的发展方向也随着产生着变化,自然资源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了,劳动者的素质以及科技水平的高低在农业发展水平上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2当前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2.1农业进行科技创新时的创新能力明显较弱鉴于当前我国农业企业的发展状况,在对农业问题的研究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农业企业认为其自身的关键技术依旧有待提升,但是实际中却是这些农业企业却没有获得新技术的有效方式,并且非常多的我国的一些大专院校以及科研机构能够为农业企业提供的技术与其企业自身的实际需要的技术之间仍然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多数现象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当下我国农业的科技在管理在体制问题上、管理的激励机制问题上以及整体的评价体系上依旧存在着比较大的提升空间。

22.2我国当下针对农业企业科技发展创新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调查研究中分析得出,只有不断增加农业发展的资金和投资力度,方可以更好地显示出农业创新的强度。我国农业科技才能进入自主创新的发展阶段,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以及农业的其他部门才能得到协调与发展。

22.3相对较低的产业化发展程度,造成进行农业推广的技术力度以及难度不断增大尽管近几年来,我的农业产业开始有所回升,然而在总体上依旧存在着程度偏低的情况,更多的则是体现在当前农产品加工流通产业链比较短。并且由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再加上我国当下的农产品形成的加工流通的路径相对而言比较短,因此也就造成要想推进农业技术的提升,其难度仍旧比较大,进行一项技术的推广需要很多农业企业以及公司进行多次的沟通与协调,由此才能慢慢加以实施,所以形成产业化的农业产品链,对于农业的推广意义深远。

22.4当下在我国农业的发展进程中,相对而言还是缺少推动农业科技进行创新的平台在目前我国的农业创新过程中,加强对技术的推广和研究与应用都要求必须具备完善的体系为之服务。但是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是,在农业科研过程中,进行创新服务的平台明显不够。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我国的很多地区在农业技术人员的配备上,依旧存在着过于陈旧的服务理念和态度。而且很多政策的执行也不到位,这就造成了无法更好地适应农业技术的发展需求。

3创新多元化的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33.1完善并深化农业科技发展创新的制度

3.1.1将农业科技推广所需的资金成本的投资力度加以强化促进农业技术的不断推广,深化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所以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落实对农业经费的大力投入,这是非常关键和必须的。第一,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要求我国的政府部门必须不断地深化并增强对农业科技的重视以及投入的力度,这其中的措施还包括强化对农业科技创新推广费用以及人员工资和福利等的改善。第二,对于政府而言,应当深化并展开能够针对农业发展的科技推广以及各种项目的资助,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对农业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的支持、很多企业以及私人也才可以更好地参与到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中去,农业推广所需的经费等才能得到改善,科技的创新发展才会更具有动力。

3.1.2落实对当前农业科技发展推广各项政策法规的执行这几年以来,我国针对农业的发展问题上,已经制定并颁布了一些法规,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为农业的技术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农业要想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政策法规的支持必不可少。然而现实中我们发现,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法规在某些地域中的操作性不强,而且也欠缺一些有效的条文对其加以激励,因此也就造成无法与当前的农业推广技术进行行之有效的结合,所以就必须进行更近一步的完善以及修正。

33.2深化对当下农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与教育,增强技术人员队伍的实力为了能够更进一步的推广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必须要先深化对技术人员队伍的培养,因此农业企业要强化与农业院校的相互合作,在技术的推广与创新过程中,要把市场的需求以及导向作为最重要的因素加以考虑。在队伍实力的增强以及人员的培养问题上,一定要选择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去参与到技术研究中去。另外,就是对当前的就业条件要进行严格的把控,确保选择的人员在第一关就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再者,在农业科技创新以及技术的推广问题上,要不断增强人员的福利以及实现待遇的提升,针对一些专业素质过硬,学历相对较高的人员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奖励,对其余的技术人员也是一种有效的鼓励和带动,深化农业学院和农业机构的强强联合,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近一步应用到实践中去,促进农业科研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33.3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信息化平台建设当前社会正处于互联网时代,我国的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对农业科技创新造成了新的冲击,使其推广方式发生了改变。因此,政府要积极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加快信息工程建设,实现互联网覆盖全国的目标。33.4强化并完善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推广技术和体系的一体化发展其一,在基层农业中深化对农业科研机构的建设并完善,在农业技术的科学研究与发展过程中,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基层农业科研机构的职能要不断加以深化并健全,强化监督职能的完善化。第二就是整个基层农业队伍的建设必须要持续不断地管理,运用最新的理论和管理手段对整个队伍进行维护,人员培训的力度也需要不断地增强,尤其是当前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农业的发展更加需要网络的推动,因此对于技术人员而言,强化对其网络业务的培训也是至关重要的。

篇3

一、科技档案经济属性是科技档案有偿服务的前提

科技档案的有偿服务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科技档案[作中出现的新事物。在科技档案的对内提供服务中,用户往往就是科技档案的形成者或所有者,因此,提供的服务理应是无偿的;而在科技档案的对外提供服务中,用户与使用的科技档案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属于利用或占有他人的科技成果,因而就使提供与利用双方存在着一定的经济利益矛盾,科技档案的有偿服务是基于科技档案的经济效益提出来的。首先,科技档案的有偿提供服务源于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及其有偿转让。科技档案是科技成果的一种存在形式,科技成果的有偿转让本身就是科技档案有偿提供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次,相对于一般的科技成果商品化的有偿转让,科技档案的有偿提供服务有其特定的含义。科技档案的有偿提供服务虽然包含了部分科技成果作为商品买卖的成分,但它并不是买卖科技档案本身。科技档案的有偿提供服务的实质是利用经济手段使人们在形成科技档案和开发科技档案时所付出的劳动,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再次,科技档案实行有偿服务有其必要性。一;b-面,实行科技档案的有偿服务,有利于加快技术引进和交流工作。通过有偿服务,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资料,使科技档案工作逐步“面向世界,走向世界”,以适应科技交流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档案工作运行机制要改变闭关自守的状态,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科技档案不但要通过满足本部门需要而间接地为市场经济建设服务,更要主动直接地面向市场,把科技档案通过有偿服务的方式推向市场,加强科技档案工作部门同经济科技部门以及社会各有关方面的紧密配合,把科技档案所载有的科技信息以特殊的商品形式流传于礼会各个领域或者渗透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去,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二、科技档案经济属性是企业商业秘密不容侵犯的依据

科技档案的经济属性直接决定了科技档案-I=作的机要性,而保守科技档案机密的重点是要保护好企业的商业秘密。商业秘密的法律概念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扩展和深入而逐步确立、发展起来的。它是同竞争性的商业环境相联系68——的,也是与之相适应的商业道德观念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提出的要求。所谓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许多情况下,因为掌握一项秘密的技术信息或经营信息而给生产者和经营者所带来的竞争优势是十分显著的。生产经营者可因掌握着某些商业秘密而大大降低有形投入的成本,回避风险,发现市场机会,使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得到创新或改进,从而在同行业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商业秘密的核心是技术秘密。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尤以人才、信息方面的竞争最为激烈。而信息的竞争,又往往集中体现在对各种经济情报特别技术秘密的争夺上。企业的技术秘密主要包括处于保密阶段的生产计划、科研进度、营销策略、营销渠道等;本企业所拥有的发明创造、先进技术、行业“绝活”、“拳头”产品等有关的设计图纸、数据资N-、=亡艺流程、原料配方以及应保密的技术合同、投标书、报价材料等。这些技术秘密,大都以科技档案的形式保存于企业的档案部门之中。对每个企业来说,这些不为外人知晓的技术秘密,往往反映了企业的最新、最高的技术水平,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克敌制胜的法宝,是企业的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除国务院的《科学技术保密条例》就科学技术保密档案的管理工作等作了具体的规定外,近年来,我国还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维护知识产权与技术秘密,规范我国市场经济竞争关系的法律,如《专利法》、《著作权法》、《技术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科技进步法》等。这些法律规定,充分体现了科技档案经济属性特点的要求,是企业保护自身商业秘密的有力武器。

篇4

科技创新是实现粮油精深加工的有力支撑

市场上,产品竞争主要是质量和价格竞争,其实质是科技竞争。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我国粮油精深加工的科技水平,可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权。粮油加工的精深化发展,不仅需要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也需要科学思维的不断创新。思维创新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思维过程,善于大量地、广泛地吸收外界各种信息,在与外界各种信息的交换和反馈中,不断吸收新东西,以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整合自己的思维成果。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存在着很多有特色的民族风味粮油食品,如兰州拉面、过桥米线、龙口粉丝、小磨香油等,可运用现代加工技术实现工业化、规范化和标准化。通过科技创新,及时洞悉消费者和市场环境的变化,经营导向从生产为中心转向需求为中心,实现从大众产品到细分产品的突破。以汤圆为例,“从核桃大的到豆粒大的,芝麻、花生、菠萝、山楂十几种馅”,生产系列产品以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

科技创新是实现粮油资源综合利用的必然选择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能量源泉,粮油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自然资源。我国作为经济迅速增长的人口大国,人口发展与粮油资源的矛盾要比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尖锐得多[8]。近年来,我国粮油加工发展和供需形势呈现出较好局面,为社会发展稳定全局奠定了重要基础。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粮油加工面临的形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粮油原料生产逐步受重视,但继续稳定增产的难度加大;粮油产品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发展粮油加工循环经济、加强加工副产物的利用开发、提高粮油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是解决粮油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针对不同加工副产物的特性,通过科技创新,将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结合、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结合、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结合,实现粮油资源的综合利用。对淀粉废水、麸皮、麦胚等小麦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可开发出小麦蛋白、麦麸低聚糖、麦胚油等功能性产品。利用玉米胚、芯、茎等副产品可生产玉米油、糠醛、木糖醇、饲料等产品。加强大豆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发展磷脂、异黄酮、维生素E、纤维素、低聚糖、皂甙、多肽等高附加值保健食品,推广利用油脚、皂脚水等提取生产脂肪酸、甘油和肥料技术,利用废弃食用油脂生产生物柴油。

篇5

根据专家多年研究,概要而言,“项目是创造独特产品、服务或其他成果的一次性工作任务。”;“项目管理是为了实现一个确定的目标,从开始创意到结果完成,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的管理”。旗滨集团重点项目立项,是根据企业内部机制,设置了一套垂直管理模式,以承上启下的方式,由旗滨集团组织发起、全体技术人员参与、各个玻璃企业互动、带动整个项目立项活动顺利进行。通过科研项目立项,可以深入到企业基层,把研发、生产、技改和大修理等企业实施过程中的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材料创新、设备创新和节能减排创新以及技术创新提案等挖掘、提炼、分解出来,为申报项目做好储备库。具体做法:每年年底,由旗滨集团技术研发中心发放通知,组织各企业及相关部门,开展科研项目立项的申报活动,填报《年度研发项目立项申请表》,进行初审、中审和科技委专家的终审,从中遴选出一批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和创造性的自主科技项目。被列入旗滨集团年度重点科研项目的开发计划,签订《科研项目计划任务书》、经审批后下拨研发经费,每年研发投入不低于销售额3%的科研经费,用于推动项目研发、实验、试产和工业化生产和科研人员工资福利等。被列入旗滨集团重点项目,由各企业技术部指定1~2技术员进行研发项目跟踪、信息反馈,并提供项目试产记录和研发过程的质量检测报告;同时企业做好每月研发费用归集、采购发票、试产和直接投入费用凭证等管理工作。对于按照计划完成的重点项目,按照项目技术分类,及时向国家各级政府申报各类成果。由于成果申报,国家政府部门有着一套复杂而又严密的程序,明确规定:项目实施须有改进研发管理创新、实现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突破、具备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选择申报项目,须符合政府通知的精神,否则,将直接影响到项目申报的成功率。旗滨集团设立了专职管理部门,配备了专职人员,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和导向,密切关注政府部门网站和相关信息,对照企业储备项目,积极地撰写申报材料。针对玻璃企业内部情况,我们重点倾向于企业生产一线技术发明项目,竭尽全力去帮助企业员工撰写申报材料。经领导审批同意后,提交上报。由此我们也看到,经过政府层层筛选出来的项目,其承担的科研项目对实现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推动社会技术进步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同时,科技成果申报,可以及时把企业员工创造发明的智力劳动成果归集起来,进行法律保护,不让企业无形资产白白流失。短短几年来,通过重点项目立项申报,企业科技成果丰硕,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等。高新技术企业的诞生,为企业科技发展推向了新天地。

2重点项目实施,加速人才脱颖

企业要发展,科技是先导,人才是关键。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一种开发使用度与其价值成正比关系的可再生资源。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旗滨集团始终坚持一流队伍创建一流企业的经营理念。一方面采用多种方式和途经,引进各种高层次优秀人才。在技术上,充分倾听他们的意见,不惜代价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在生活上,以事业、感情和待遇留人,运用了灵活独特的绩效机制;另一方面,针对玻璃企业现状,加强企业内部员工技术培训,加速生产技术岗位人才的脱颖而出,以点带面带动科技队伍全面发展。当前,旗滨集团正处于企业转型升级、筹建高端浮法线、技术研发和生产改良的高峰时期,需要大量优秀人才加盟并承担培养和带领引领工程技术人员,解决疑难问题和提高团队整体水平。在项目建设工程中,也是优秀人才锻炼技能和施展才华的大好时机。通过重大项目平台的实战,加速了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尤其是刚从大学校园毕业出来的青年员工,在师傅带领下,参与了几条浮法线的筹建,积累了丰富实战经验,得到了很好的学习锻炼机会,也是我们从事玻璃行业工作中最难得的宝贵经历。因此,通过项目建设和企业规模扩大,加速实现了企业“人才完成工程”、“工程成就人才”双赢丰收。企业和个人荣誉接踵而来:如福建省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工作者、工程项目立功竞赛优秀团队、青年先锋队、劳动模范和福建省高层次创新团队等;同时一批技术人员被提拔到中高层领导岗位,提前肩负企业重任。

3科技管理创新,实现企业突破

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说,对企业来讲,要么创新,要么死亡。拥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国家、民族强盛的重要标志,也是众多企业做大做强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高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旗滨集团不断地践行了科技管理创新之路,加强科研项目管理、产品结构调整,提高国内、国际竞争力,不断开拓国内外高端玻璃市场,在进军玻璃行业的征途中,实现了六大突破:一是,集聚高端人才突破;二是,筹建浮法玻璃生产线所需时间突破。创造了玻璃行业“旗滨速度”的里程碑。三是,浮法玻璃升级换代突破;四是,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化突破;五是,企业经营金融资本化突破;六是,玻璃市场竞争理念突破。因此,科技管理创新,为“旗滨玻璃”企业打造了一个新的引擎,带领企业跨入飞速发展的新时期。可以预见,通过“引擎”不断地发力,“旗滨玻璃”必将成为中国玻璃行业乃至世界玻璃行业的一颗璀璨之星,深受人们关注和青睐。

4结束语

篇6

关键词:科技;数据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8-0000-02

一、引言

目前在大学中,专业英语课程开设已经相对普遍,但课程设置一般将专业词汇,语法,专业文献阅读与写作并重,这样英文科技论文写作只有大约四分之一的课时或者更少,相对得到较少的重视,单独开设英文科技论文写作的院校更是寥寥无几。然而在本科高年级及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对毕业论文及期刊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科技论文写作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意义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二、科技论文写作的教学内容

英文的科技论文写作是以科技词汇,语法,熟练阅读方法为基础的,属于专业英语课程中高级的内容,所以学习科技论文写作,必须是在整个英语能力提高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科技论文写作的专项内容之前,基本的英语能力应该首先打扎实。

(一)科技论文写作的概要

科技论文写作是科研工作者的必修课,科学研究工作中,沟通主要是靠科技论文,所以科研人员学术水平的衡量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是他论文的发表情况。科技论文不能不得到重视,科技论文不像其它文章的写作,不需要过多修饰,只需要严谨和清晰,要简洁无累述。

从古时起,人类便通过各种文字符号作为沟通的主要手段,这便成为科学与文明的主要传载者,也是科技论文发展的前身。当今,科技论文写作即是以规范的形式,通过规范的审核及流程,正规发表在期刊上的过程。所谓正规发表即是,有可以被评估的原始资料,可以被重复的实验过程,可以被评估的推导过程。

科技论文的目的是沟通,所以科技论文必须是让读者可以清晰的感知到要表达的内容,所以无论从表达方法还是组织方式上,都必须是标准清晰的。

(二)科技论文各项内容的写作要点

科技论文写作应该分为:标题,摘要,引言,正文,结论,讨论和参考文献几大部分。

科技论文的标题位于第一行正中,不用加标点,常用动名词的短语代替完整的句子。如有要加副标题,用冒号隔开。作者的姓名和地址写在标题的正下方,中国人的姓名和地名均按照汉语排序用汉语拼写书写即可。

摘要是全文的高度概括,使读者可以通过它迅速了解全文。摘要一般要包括论文的主要论点,要说明论文的资料来源或者研究方法和过程,要陈述研究的结论以及意义。摘要所用时态为一般现在时或者一般过去时,在陈述一般规律和给予的建议时用一般现在时,在陈述过去所做的研究和实验时,用一般过去时(这在整个论文写作中都是时态使用的原则)。

引言是引出研究内容的陈述。引言一般从本论文论点的研究历史开始叙述,讲述本文所属学术领域的研究背景,研究的近况,从而引出本研究分支和本论文的研究点。引言的内容由广泛到具体,逐步引导,让读者不必再参考相关文献就可了解本文的研究内容的来龙去脉。

引言之后就是正文,正文要详细的写出本文研究内容所使用的原始数据,原始资料以及研究的方法。正文要充分详细的给出所有使用的原始资料及数据,正规实验过程和研究方法的叙述,要可以使得读者通过你的描述还原推导过程,重复实验。正文要足够详细和具体,是整个论文篇幅最大的部分。

结论是整个文章的核心部分。结论必须是由正文所给出的原始资料和数据,用正文所描述的研究方法进行推导和实验引出的。所以结论部分应该包括两个部分,第一要描述得出此结论的直接推导方法或者最终的成熟的实验方法,第二要将得出结论用到的所有数据表达清楚,如果使用的数据不多,可以直接列举在文章中,如果需要大量数据,则需要使用图表的方法进行表达。

结论之后应该是讨论部分,讨论部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从你的原始数据资料和推导方法中,仔细分析它们和结论之间的关系。

第二,指出所有疑点。包括缺失的数据以及不确定的方法等。

第三,指出所有不一致的地方。

第四,指出你研究方法的缺点和不足。

第五,给出以上四点的一个总结。

文章的最后部分是参考资料。参考资料的写法应该包括标号,引自的文献,作者,出版或者发表日期等,具体格式一般如下,但是也要根据期刊的要求有所调整。如:

[1] Geem Z.W., Kim J.H., Loganathan G.V.. A new heuristic optimization algorithm: harmony search. Simulation, 2001,76(2): 60-68.

(三)科技论文中的图表表示方法

科技论文中的图表分为,表格,图和照片。表格主要用于表示大量精确的数据,不是所有数据都要以表格的形式表述出来,如果数据量较少,或者可以用文字表达清楚的,都可以写在文章中。图是图形化的表格,图和表格一样,都是用于表达数据的,但是图能更加直观的显示出数据的变化,如果所表达的数据变化可以提供较好的效果,就可以选择用图来表达,如果仅仅是大量数据,选择表格比较合适。照片是真实的实验现象或者原始资料的呈现,能给予有力的证据。但是选择照片要注意,要选用同类型中最典型的,最能反映效果的,还要注意印刷出来照片的效果是不是满意。

无论图,表格还是照片,都需要有标号和名称,还必须在正文中对此加以一定的解释。

(四)科技论文的发表事宜

科技论文只有在发表之后才能算是真正完成,所以科技论文在按照以上内容撰写完成之后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发表。在国际杂志上不仅仅代表了作者的较高水平,更能促进学术的交流和研究工作的发展。国际专业性刊物主要分为期刊(Journal),学报(Actta),公报(Bulletin),快报(Rapid Communications),评论性刊物(Review),论文集(Proceedings)等。

在投稿之前,要选择合适的刊物,如果选错刊物,可能会影响的层次甚至被拒稿。选择刊物时,要反复了解刊物的相关信息,包括刊物的名称,种类,刊物的性质,水平,出版周期,通讯地址等等。只有充分了解了相关领域的刊物,才能正确投稿。获取刊物信息的渠道有很多,可以通过专门提供各个刊物简明信息的相关书籍进行查阅,也可以直接通过刊物本身获得,在互联网发展甚是普及的今天,在网上查询也是很好的方法。

选定刊物之后,就可以投寄论文,在收到刊物的收稿涵后,经过相关专家及编辑人员审稿之后,就可以确定是否可以发表。但是,通常还要根据每个刊物的具体要求进行修改才能正式发表。在投稿过程中,投稿信也十分重要,一封礼貌得体的投稿信可以帮助你的,所以在投稿信中,一定要注意英文信件的格式和礼貌用语。

三、英文科技论文写作的教学方法

以上所述是英文科技论文各个部分相关内容的撰写以及注意事项,其实科技论文是进行学术交流的主要方式,在信息越发国际化的当今,科技论文的各部分内容也相对规范和标准了,所以,以上内容对于用中文或其它语言撰写的科技论文,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对于学生来讲,除了要了解以上内容外,要想撰写出专业高水平的英文科技论文,还需要一些其他的相关学习,以下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和方法,希望对于相关教师有帮助。

(一)化整为零教学

如果想针对性的对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进行教学,比较有效果的方法即把科技论文的各个部分拆开分别进行教学并且练习。比如,在摘要部分的教学,可以先讲解摘要的内容,摘要的长度,摘要的分类,然后讲解摘要的时态,总结各种表达常用的相关句式。然后通过让学生阅读优秀摘要来加深印象,最后,让学生自己撰写一定数量的摘要进行巩固。如果对于科技论文的各项内容都扎实的掌握,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会更加标准,进步也会更快。

(二)用写作集成英语能力

很多学生科技论文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技巧都了解,但是仍然无法写出满意的文章,有很大的一个原因是英文基础不够扎实,其实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离不开英语的学习,英语表达能力好的同学对于科技论文的写作掌握起来更得心应手,所以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在各个部分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该适当练习和提高学生的英语专业词汇,语法,长句的阅读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的更快,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强调学生对写作的重视

因为科技论文写作大部分是理工科学生,所以对于写作往往比较欠缺,甚至有的同学不够重视。这使得学生对于此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够,从而影响了知识的掌握。所以在课堂中,教师要首先以身作则,说明科技论文写作和其他种类写作不同。首先,写作目的不同:文学性写作的目的是感染读者,陶冶情操,而科技论文写作是用于学术交流,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写作方法不同。文学写作属于艺术创作,需要作者的文学天赋及修养,而科技论文只需要准确,清晰,简洁的表达出相关研究的内容即可,文章的组织和内容都是规范化的,无需任何修饰。

四、科技论文写作学习的意义

科技论文写作无关生死,但是却比生死更重要——这句话充分表达了科技论文写作对于科学研究者的重要性。古代哲人说过这样的谚语:无人见到的森林里飘落的树叶,它是否真的落下?这句话形象的描述出那些只会埋头做研究,而不注重撰写研究成果的科学家,他们的很多研究成果都悄无声息的被埋没了。而我们的高校学生,是以后科学研究的后备军,我们有责任让他们在科学研究起步阶段就充分了解到科技论文的重要性,更有责任让他们掌握专业的科技论文写作方法和技巧,而不仅仅根据以前所学的“作文”的写法来撰写专业论文,或者仅仅模仿自己的老师来撰写。

参考文献:

篇7

信息技术连接农业与市场信息的桥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信息技术为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技术支撑,扩大农业生产中的成本收益率,缩短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流通时间,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从某种角度来看,信息技术开创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新体系或者新天地,它根据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特点,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基础上构建的新型科技传播体系,使得农业的发展更好地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相协调,同自然的规律相和谐。例如,电子商务就是信息技术在农业经营中的典型运用,它集多种信息技术于一体来进行农业贸易活动,其高效率、高收益的特点弥补了传统营销的缺陷,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和组织营销方式的发展方向。其主要优点有:

第一,加快了农副产品的流通,增加农民收入。互联网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可将触角伸到世界的任何角落,使得普通农民也能够利用它推销农产品,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从而减少了农业生产和销售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

第二,拓宽了农产品的市场空间。随着我国农村信息技术环境的不断完善,农副产品信息网应运而生,为农民提供了及时准确的生产和销售信息,拓宽了农副产品经销的市场空间。

第三,减少市场交易风险。市场经济是信息引导的经济,掌握了信息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就能更好处理好农业生产、分配与消费的动态关系,从而使农业顺利进入市场,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农业供求关系在市场中不断获得新的平衡。不可否认的是,在农业生产中,农产品生产具有一定的周期,而农产品市场信息却瞬息万变等,往往导致农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决策往往带有盲目性和滞后性,增加了农产品生产和交易的风险。农业信息化通过其了强大的物质技术支持,很好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实现了决策、生产、分配、消费等的有机衔接和运转。农民掌握了及时、准确、真实的交易信息,就掌握了主动权,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和滞后性,降低市场风险,大大提高农产品市场流通效率。

构建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农业科技信息有效传播的环境

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发展的进程中,技术的进步一直在推动着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越高,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效能和速度就越高,农业发展的水平就越高,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就能尽早实现。因此,构建农业科技信息有效传播的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1、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创造条件。随着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发展,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逐步形成了“一主多元化”的推广体系,“一主”是以政府主体构建的农业科技传播管理体系,它主要依托国家、省、市、县、乡的农业管理部门;“多元化”指各类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专业协会组织和涉农企业等通过不同的途径构建多元化的农业服务模式,比如“企业+专家+协会+组织”和“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但是,截至目前,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的应用还很薄弱,农业现代化的程度还不高,农民利用科技等能力还不强,这也是我国同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的主要差距。为更好的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农业科技信息有效传播,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在发展中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首先,政府主导型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其次,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销售等方面的服务领域要不断拓宽;再次,农业科技服务方式实现向双向互动型的转变,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服务的实效性;最后,农业科技推广手段要更趋信息化和现代化,从而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创造条件。

2、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做好农业科技知识载体建设。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播需要载体,将信息技术与农业科技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实现农业科技知识信息化,称为农业科技知识载体建设。比如利用多媒体技术、数字化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将农业科技知识转化为方便信息渠道传播的农业信息化知识,从而使农业科技信息具有“能使农民操作”的可操作性、科学有效性和因地制宜的适用性,利于农民对农业知识的吸收和接受。事实上,农业科技知识载体建设是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基础和前提。

3、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信息媒介建设。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科技推广,势必要借助媒介,媒介发展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表现,也就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过程。选择合适的传播媒介是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基本要求,良好的传播环境有利于激发农民对科技信息的需求。从传播的任务上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媒介的选择就是传播渠道的选择,渠道选择是决定传播效果的关键。首先,政府和公共机构应该在农业信息网络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农村的信息主干网应由政府投资建设,从主干网到中心局的管道可以考虑由电信企业投资建设,从中心局到用户的网络,由电信企业负责,政府给予经费补助。随着我国“村村通”工程的逐渐深入铺开,电信网络的基础建设会更进一步加大和基本保证网络全覆盖率。互联网依靠电信网而发展,发展的趋势是“三网融合”,主要通过电信提供的ISDN、ADSL、DDN等宽带服务。其次,还可以制定优惠措施方便农民上网,同时农林水产网站的信息应免费给农民使用。农业科技信息媒介建设,是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物质基础。

4、要借助信息技术服务于农民信息素养的培养。农民对农业科技信息的认可度决定于农民对农业科技信息的接受程度,接受度高的农民会更快地将农业科技信息应用于实践,而这种能力恰恰取决于农民的素质。在信息社会,农民在对信息接收能力的素质主要表现为信息素养,也往往被称为农民信息素养建设。农民信息素养提高往往通过“科技传播”和“教育”这两个途径。但对于农民,在没有直接利益驱动下,他们主动参加农业科技培训和学习的动力不足,“教育”的效果已经非常有限。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科技传播,从传播效果中的利益驱动激发农民获取农业科技知识的热情。可见,农民信息素养的培养决定着农业科技推广的成败。

要丰富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农业信息化建设

现代农业的支撑是农业的信息化,只有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发展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一过程也就是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目的是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的效率,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村的落后状况。在信息社会,农业信息化建设不仅包括硬件的投入和建设,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更凸显其重要性,特别是农技信息网站要迅速发展,电视等传统媒体宣传和传播农技信息要进一步延伸,农技实用数据库以及业务应用信息系统要加大开发。比如,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农业网站的传播,它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特点,以最大化的适应农民的科技需求。其中,网站资源应加强几种类型资源的建设:第一种是各级政府部门专门创建的农业信息网站,其涵盖的农业科技信息是对当地的农业生产与发展进行宏观指导,在加快农副产品流通、推广农业科技知识、宣传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农业科技交流和引资招商等方面进行的公益信息服务;第二种是我国教育部门和农业科研单位创建的农业科研教育信息网站,它们不仅具有专业权威性、服务范围地域性和公益性的特点,而且在农业科技研究与服务方面具有极强的专业性、知识性和教育性等优点;第三种是涉农企业和赢利机构所创建的农业信息网站,它们一般以企业经营范围为中心,进行自身产品及科技的宣传、销售、服务等,并通过开展相关的农贸电子商务活动,实现共享与双赢。

篇8

关键词:科技项目管理;思考;问题;措施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如今,全球都在关注交通事业的发展,并在高速路建设发展方面不断加大投入。而高速公路施工项目则成为了发展交通的重要载体,对高速公路施工项目进行宏观的指导,重点推进国家的重要交通项目,让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际接轨是我国推动交通行业发展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首先要对我国现有交通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 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管理主要是对施工、研究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的一种知识管理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主要内容有项目申报、立项、项目全过程管理及项目的结构管理等,其中会涉及到的人与物非常复杂,不仅有组织、人员,还有资金、科技的成果、资料文档和知识产权等。

虽然说,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施工的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但是在科研项目的管理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下面作者将重点就目前我国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1 高速公路施工管理较为分散

在我国,对于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的管理仍采用层次结构的方式进行管理,让项目部门与职能部门共同负责,这样就导致了权责不清,沟通出现问题,而实际在工作中,没有真正负责科研项目工作的部门,这样在遇到问题时,解决起来就很慢,无法满足科研项目发展的需求。同时,由于行政管理部门本身的工作性质,工作起来头绪多,涉及到的人事关系复杂。因此,监管起来常常不到位,也就对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缺乏,那对于项目的检查而言就只是一个形式,无法真正起到管理的作用。

1.2 规范化的系统管理不够

我国现阶段的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管理还停留在以前的管理模式,对于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的管理还处于一种被动的角色。因此,对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的调控能力有限,评估也就无法形成系统性。通常的方式是出现了问题才去进行调控,而这种管理方式,完全没有达到管理应有的预测性、信息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效果。

1.3 风险防范意识较弱

随着国家对交通事业的投资越来越大,对高速路的建设规模也日益越大,那工作的复杂程度也在不断加强,这就要求多个部门来共同实现对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的管理。在实际的工作中,势必会出现因参与因素增多,而风险增大。但是,我国目前的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并没有体现应有的风险意识,更没有针对风险管理进行计划或者方案等。

1.4 缺乏有效的惩戒措施

在我国,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管理一直以来就存在着“重立项,轻管理”的现象,而对于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与计划不符,或者在执行过程中不合规范的行为都没有有效的处罚手段,这不利于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管理的成效。

2 对科技项目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改进的措施

2.1 新管理模式

在我国,对于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任务是要求其对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管理。这就要求在立项阶段,要对立项的标准和程序进行严格的规定,以及在评价过程中采用竞争机制,通过公平、公开的方式,进行规范的立项管理。在项目的实施阶段,在保证项目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科研成果。此外,要在项目的执行阶段实行中期评估,从而保证项目投资最终成果的实现,同时,也对高速公路施工项目实现动态管理。在项目的验收阶段,要做好验收前的工作,并对验收评估体系进行完善,以加强对未结项目的管理,对于一些验收成果低的单位要在其项目信用管理中进行备案。

2.2 完善项目管理监控体系

对于高速公路施工项目这种高投放的项目,执行完善的项目管理监控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通过对制度的完善、程序的规范,以及主体职能和责权力的明确,达到对项目的规范管理。同时,在科技项目的管理过程中,要根据这些文件去执行,从立项到验收的全过程都要在规定下规范执行。对于科技项目的信用档案机制要进一步完善,以加强对信息档案的管理,有利于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从而,让那些信用状况不好的单位和个人为其失信行为负责。

2.3 完善施工管理机制

第一,在高速公路施工过程当中,要根据施工步骤严格规范施工人员的工作;第二,因为施工过程中人员比较复杂,所以一定要做好对施工成果的维护、验收等方面的工作,最大限度防止因为人为的原因而破坏了工程,对施工质量造成了本可避免的损失;第三,构建起质量问责制度,把施工过程中各个路段工程质量完成情况都落实至每一个员工;第四,还要加大对施工教材的质量安全检测,以此提升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的完成质量。

2.4 实现科技项目信息化管理

如今的互联网时,信息化成为时代的主流。实现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对于科技工作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将科技项目全方面、多层次管理的动态形势进行信息化管理,有利于项目管理中的各个层级人员对项目有一个动态的了解,同时,也有利于承担单位及时将成果转为经济效益,从而保证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的实效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管理的最终目的都是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我国社会的交通事业水平和经济的发展。因此,结合我国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全新的项目管理模式,完善项目管理的监控体系,并将科技项目过程管理信息化,从而更好地保证高速公路施工项目从立项到验收全过程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也更有利于科技项目成果的转化,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清华领导力培训.科技项目管理模式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09(12).

篇9

关键词: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地科技”,上市代码:600582)是2002年5月在上海证交所上市的公司。公司总股本6.74亿股,第一大股东是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占天地科技总股本的61.9%。

天地科技的主营业务是煤机制造和示范工程,煤机的生产与销售占总收入的80%,天地科技近三年的营业收入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6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84元,全面摊薄的净资产收益率25.79%。

目前国内各省区纷纷开展煤炭资源整合,提高煤矿行业经营门槛,一批不具备安全生产能力的私营矿主被迫退出,而相当部分资源整合主体技术管理水平等方面欠缺,造成大量资源价值高、开采条件好的中小型矿产闲置,当地政府有强烈的资源再利用意愿,为矿山管理服务输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开发空间。天地科技正是抓住了这一有利时机,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一般的机械设备制造企业,其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一、天地科技在产业链中游刃有余,同下游煤炭企业合作中,公司开创的“华泰模式”很有特点,所为“华泰模式”,即公司为煤矿业主提供从设计到开采再到日常管理的一条龙服务,公司投入设备、输出管理、运营煤矿,除收取设计费用、设备融资租赁费用外,按吨煤销售收入提取佣金,开采效率和资源回采率做到双高,实现业主和公司双赢。由于省去了开采及运营的精力耗费,这种营运模式深受西北等地煤炭矿主的欢迎。

二、公司主营煤机设备和交钥匙工程。由于煤矿开采的地形、地质条件及储量不同,相应煤机产品具有一定的非标性。不同煤矿需要配备不同功率性能的煤机产品,天地科技的优势在于可提供煤矿开采的整体方案,并一揽子解决设备的配套和安装。公司是国内唯一具有集产品设计、研究开发、生产制造、系统集成能力为一体的企业,与国外竞争者相比,公司具有本土化优势,产品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同时公司还开辟煤炭技术服务,开展煤炭综合利用工程、地下工程工艺技术与产品开发、矿井建设及生产系统的设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这一块占总收入的10%。

三、公司近年发展的煤炭物流业务,有效扩大公司主营业务规模,虽然相应毛利率只有2-3%,但该领域的快速增长,已成为公司新业务拓展的榜样。

在特殊工程施工方面,公司有地下特殊工程施工业务,近几年承担了数百项特殊工程,并已进入海外市场。主要客户是地铁、水电、矿山、市政交通等行业中具有特殊施工需求的各类工程企业,控股子公司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近几年已承担了北京复八线大北窑地铁隧道、上海地铁联络道等数百项特殊工程,并已在土耳其、越南、摩洛哥等国家承接工程。

综上所述,天地科技创造了从单一的装备业务向“装备+服务”业务拓展的新的盈利模式,通过高效安全的煤矿运营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公司煤机产品在当地的销售。

煤炭建设是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的脊梁,但却总是处于煤炭产业链的最末端。近10年来,我国煤矿建设施工的难度和总量几乎超过前50年的总合。虽然煤炭事业飞速发展对煤建施工企业的依赖程度力加大了,煤建企业装备技术水平有了质的提高,而最终由于煤建施工企业自身的技术研发投入不足,传统工艺占很大比重,生产技术水平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走劳动密集型路子,再加上矿建市场不规范,经济效益偏低,导致了国有矿建企业的发展和总体煤炭事业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而且差距越拉越大,煤建行业在内外困惑的艰难处境下求生存、求发展。

煤炭施工企业要想走出困境,必须大胆创新,跳出传统的经营模式,大胆探索产业链的延伸,同样是做矿建,天地科技的战略定位是提供煤矿开采的整体方案。根据煤矿开采的地形、地质条件及储量不同,提供煤矿的最佳建设方案并根据方案一揽子解决矿建所需设备的系统集成,从事交钥匙工程。

同时,华泰模式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煤矿运营”这一新概念可以植入到煤炭施工业务中,天地科技的煤矿运营收入从2005年的1.2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4.6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60.8%。

我们可喜的看到,现在的一些煤炭施工企业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积极探索。山东矿业管理技术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由新矿集团整合旗下多个专业性生产企业而成,目前公司拥有3个全资子公司和13个参股子公司,已初步形成集勘探、设计、建设、生产、咨询、服务、成套技术输出于一体的完备产业链条与业务流程, 为煤矿业主提供从设计到开采再到日常管理的一条龙服务,并通过兼并、收购、参股、托管等方式整合各类矿井资源。

篇10

关键词:耒阳;现代农业科技园;环境条件;意义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003-2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是选择在农业科技力量较雄厚、具有一定产业优势、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城郊和农村,集中配置土地资源和农业资源,由政府、集体经济组织、民营企业、农户、外商投资兴建,以现代农业设施和高新技术为支撑,集农业、林业、水利、农机、工程设施等高新技术为一体,运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经营的现代农业产业密集区域,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展示现代农业科技为主要目标对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集中投入、集中开发,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基地、种植基地,以此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1]。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发展农业高新技术项目,已经成为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国家也加大了对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及农业高新技术项目的投入力度,并给予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及扶助资金[2]。

1 耒阳历史人文

耒阳地处湖南省东南部,是湖南省衡阳市所辖的县级市。全市总面积2656km2,总人口130万人,市区常住人口43万多人,辖一个正处级开发区,34个乡镇办事处。耒阳有着两千多年悠久历史文化,是中国农耕文化发祥地之一,有“神农创耒”的美丽传说;是世界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故乡;是湖南省最大的县级能源基地,俗有“油茶之乡”、“楠竹之乡”、“能源之乡”、“汉白玉之乡”等诸多美誉。早在2007年,新上任的耒阳市委书记袁延文就说过:“没有煤炭,就没有耒阳的今天;光靠煤炭,就没有耒阳的明天”。2009年3月,耒阳市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名单,有专家称400m以上的煤矿仅仅只够挖15年,耒阳经济结构转型已迫在眉睫。

2 耒阳地理环境条件

耒阳南邻广东,是湖南省经济战略重点“五区一廊”的南大门[3],是内陆地区主动承受粤、港、澳经济辐射,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地。舂陵江四季通航,京珠高速、107国道、武广高铁贯穿全境,水陆空交通俱全,到广州、武汉、南昌、桂林等地均在五小时内可以到达,全面融入“中南五小时经济圈”。

耒阳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17.7℃,月平均最低温5.8℃,月平均最高温30℃;日照时间1680h左右,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常年平均降水量1337mm,植物资源种类丰富。

3 耒阳蔡伦农业科技园地理位置

耒阳蔡伦现代农业科技园(以下简称园区)地处耒阳蔡子池办事处所辖的七岭、大金、上岭和大唐等村,总体规划面积1万亩,欧阳海灌渠贯穿全境,耒水紧邻其侧;园区土地以低矮山地丘陵为主,其中山塘水库面积500多亩,优质水稻田3000余亩,土壤类型以第四纪红壤为主,土层深厚,经过人工改良后适合各类亚热带作物生长。园区位于107国道旁,开车从园区出发到耒阳区约8min,到京珠高速12min左右,到武广高铁站20min左右,到遥田机场约30min。丰富的水资源为园区农业生产、农副产品深加工提供了基本保障,便利的交通条件为休闲旅游、储藏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

综上所述,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为耒阳蔡伦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4 耒阳蔡伦农业科技园建设的意义

耒阳蔡伦农业科技园是一家集科研、农技培训与推广、农业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储藏、加工运输、新农村建设及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现代综合性农业科技园,是耒阳经济结构转型的产物,是农业由传统经营模式转变为现代经营模式的典范,是农业科技研发的载体和孵化地,将为耒阳、衡阳乃至湖南甚至全国的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4.1 结合科技力量进行农业生产

耒阳蔡伦农业科技园同湖南农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及绍兴农科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园区建设年产1000万瓶组培苗的组培大楼和50亩大棚基地,组建专家团队,专门进行科研、产品开发和技术推广等工作,为农业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4.2 结合国家相关政策进行农业生产

耒阳蔡伦农业科技园结合耒水流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使园区范围内荒山秃岭经过整理后,能成功种植各类果树和绿化苗木,实现了荒山变绿、环境变美的目标,为实现把耒阳蔡伦农业科技园建设成为耒阳 “城市后花园”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4.3 合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

耒阳蔡伦农业科技园结合低产田改造项目,将园区低洼冷浸田改造成优质农田或扩大为水面,实现了田地的综合开发利用,解决了冷浸田抛荒问题,提高了土地利用价值。

4.4 紧随市场经济步伐,实现农副产品价值最大化

耒阳蔡伦农业科技园建设大型的冷藏物流中心及农副产品加工交易中心,完善了农业产业链条式生产经营即: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一条龙服务,实现了农副产品价值的最大化。

4.5 结合国家新农村建设政策,完善农村设施,实现农业产业化

耒阳蔡伦农业科技园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了农村自饮水工程,解决了农民工就业问题,改善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使一部分农民掌握了一技之长,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建设[4],实现“公司+基地+农户”,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舞台。

4.6 推广农业科普知识,展示传统农耕与现代农业文化

耒阳蔡伦农业科技园结合农耕文化,建设农耕文化科普走廊,为展示传统农耕文化,展望现代农业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建设生态餐厅及商务会所,进行商务和会务等接待,垂钓、休闲娱乐等项目相继建成,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完美结合,探索出一条农业综合发展的新思路。

5 小结

耒阳蔡伦农业科技园的建设,确立了科研单位、园区专业人员、企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的有机结合,不仅利用产学园结合的优势合力推进企业发展,更在推进产学园结合的同时加快了现代化农业前进的步伐[5],是耒阳由不可再生矿产经济转型为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的最佳选择,是实现耒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是由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催化剂,是高新技术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6],对推进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于平福,梁贤.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评价体系研究[J].广西农业科学,2004,35(4):342-345.

[2] 曹仁稳.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福建热作科技,2003,28(3):38-41.

[3] 中国耒阳党政门户网站[OL].leiyang.省略/main/zoujinleiyang/index.shtml.

[4] 郭春恒,刘春和,张玉东,等.对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几点建议[J].农业经济,2003,7:29-30.

[5] 高炜.推进产学园结合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J].奋斗,

篇11

[关键词]开放获取 社会责任 法律有效性 可持续性 支撑机制

[分类号]G255.75

科技信息开放获取正在塑造新的学术交流机制,也在不断扩展其内涵和意义。本文将对开放获取的内涵变化、责任意义以及相应的实施战略进行分析。

1 开放获取:发展中的内涵

1.1 科技文献的开放获取

开放获取正式提出时的主要目标是科技文献的开放获取。2002年2月的《布达佩斯开放获取计划》提出推动科技文献的开放获取,即用户通过互联网免费阅读、下载、复制和传播作品,并提出开放获取的两种实现形式:开放出版,即期刊以免费获取方式,供公众开放阅读;开放存储,即作者在后将论文存储到机构或专业知识库,立即或延迟一段时间(一般为6到12个月)后开放。2003年10月,德国马普学会发起柏林会议,通过《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知识开放获取的柏林宣言》,将开放获取的对象扩展到科研论文、数据、参考资料、照片图表、学术类多媒体资源等,并提出了开放获取的两个条件:①作者或版权所有人承诺向所有用户提供免费的、不能撤回的和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复制、利用、传播权利,只需保证以适当方式表明作者权利;②作品的完整版本应以标准格式存储到在线存储库中以支持作品的开放获取和长期保存。同年6月《毕士达开放获取出版声明》,宣布支持开放获取,强调通过科学领域的行为准则为作品的负责任的使用建立约束。

1.2 科学数据的开放获取

2004年1月,经合组织(OECD)科技政策委员会《开放获取公共资助研究数据的宣言》,提出要建立公共资助的研究数据的开放获取机制,要建立透明的关于数据作者权、拥有权、使用伦理及其他限制、知识产权保护、使用者责任等的说明规则,通过标准化提高数据的互操作性,建立搜集和传播数据的最佳方法与技术等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原始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建立数据管理最佳方法和专门服务来促进全球数据共享的高效率等。同时要兼顾开放获取为科研创新带来的利益和保护合法权益所需要的限制间的平衡,在设计科研数据获取机制时应与国家的法律体系保持一致。2006年12月,OECD又颁布了《开放获取公共资助研究数据的原则和指南》,指出“公共资助的研究数据”是由政府机构研究获取的数据,或利用任何级别的政府资金资助的研究产生的数据。科学数据主要指用来作为科学研究主要来源的事实记录(数值分数、文字记录、图像和声音等)。实际上,科学数据开放获取中已经涉及到关于数据收集、处理、利用、保存和管理等一系列机制,已经成为科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组成部分。

1.3 教育资源与教育过程的开放获取

2007年9月,在南非开普敦举行的开放教育会议上了《开普敦开放教育宣言――解放开放教育资源的潜力》指出,教育者和教育机构通过创造和传播大量的开放资源,建立和推广各种支持内容创建、合作学习、知识共享、交互讨论和开放传播的教育技术,不但使更多人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而且能使教育本身更有效,一种新型的以教育者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共同创造知识和共同推动知识发展的教育模式,一种以参与、交互、创造为特征的教育过程将应运而生。2008年,麻省理工学院出版了《开放教育:通过开放技术、开放内容和开放知识推进教育发展》,指出开放教育不仅提供了开放的教育资源使得更多的人能更方便地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包括通过虚拟试验或可网络操作的仪器而获得的实验资源),更重要的是利用诸如Web 2.0技术使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主动的创造者和教育者,教育过程可以真正成为沉浸式、参与式、交互式、合作化和自适应的过程。这种开放教育所支持的知识的可复用性(reuse)、可融汇性(remiX)和可重定向性(re―purpose)将创造融汇的(biended)和无边界的(Bounda―ry-less)的教育模式,对好奇心的激发、学习过程的参与和交互、跨领域的发现和理解、新知识的产生和优化等将产生深远影响。开放教育将造就新的教育生态(Educational Ecology)。

开放获取的内涵不断扩展,不仅是覆盖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源种类,而且逐步把信息的收集、处理、管理与保存等机制都纳入开放环境,把知识资源和利用知识的手段与过程纳入开放机制,实际上是建立开放的知识基础设施和开放的教育与知识创造过程。“开放”对教育和知识创造的影响不断深入,不仅能使教育和科研更广泛、更平等、更经济,而且将创造参与式、交互式、充分合作和有机融汇的教育与科研模式,大幅度提高传播知识和创造知识的效率。当教育与科研无障碍地向广泛的参与者乃至社会开放,向交互与合作开放,向交叉与融汇开放,向复杂与变化开放,很可能为教育和科研本身带来革命性变化。

2 开放获取:深化的意义与责任

开放获取的提出最初源于学术期刊的大幅度涨价,这种涨价大大超过图书馆订购经费的增幅,逼得图书馆不得不减少期刊订购,造成了所谓的期刊危机(Serials Crisis)。电子期刊出现后,出版商设立了许多限制,将图书馆订购电子期刊的使用限制在一定范围,形成所谓的许可危机(Permissions crisis),阻碍了对学术研究成果的广泛传播和有效利用。但是,开放获取不仅仅是图书馆的问题或信息获取的问题。由于科学知识的广泛交流对于科学发展的不可或缺性,开放获取成为重要的科学事业问题;由于科学家和科研机构有责任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应用,开放获取也成为科学界的职业责任与社会责任问题;由于科学资助机构有责任保证公共资金资助的研究成果得到广泛传播、公平利用和长期保存,因此,开放获取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全面认识开放获取的意义与责任,有助于梳理开放获取的各类责任主体及其尽责努力要求。

2.1 开放获取的经济意义与责任

从经济上讲,开放获取模式将在整体上大幅度节省科学交流的成本。据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统计,即使美国最富有的私立研究型大学所能担负的文献购买能力也不到他们希望为用户提供的文献量的70%,而连年增长的期刊价格使得很多图书馆不得不忍痛删刊、停刊。开放获取通过倡导免费获取学术信息资源,可以大大减少经济原因对信息传播、学术交流和科学发展的阻碍,具有明显的经济意义。Welleome Trust的研究指出,与传统的出版模式相比,开放获取出版能节省多达30%的费用。由欧洲粒子物理研究中

心牵头的SCOPE3计划测算,高能物理领域文献开放出版的费用只是现在相应期刊订购费的1/5或更少。考虑到全球非订购机构也能通过开放获取获得学术期刊信息,开放获取将为公众带来重要的经济利益。因此,科研资助机构和科研机构应认识到,资助和推动科研成果的开放获取,提高科学交流的效率,提高科研投入的回报率,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是科研资助与管理的责任之一。

2.2 开放获取的科学意义与责任

科学的生命力在于交流。没有科学知识的广泛交流,知识不可能得到传播、验证、修正、集成和发展。在当今网络化的地球村里,开放的交流意味着更好的合作和竞争。因此,任何限制、阻碍科学知识交流与传播的机制在本质上是反科学的。在25位诺贝尔奖得主致美国国会的公开信中提到:“科学是人类进步的方式,作为科研工作者和纳税人,我们反对妨碍、延迟、阻碍由政府税金资助的科学知识获取的种种障碍,这其中也包括我们自己的工作成果”。而且,有关研究已经初步证明,开放获取拓宽了文献的传播范围,增加了读者数量,提高了研究成果的显示度和影响力。仅仅将发表的论文存储在开放的机构知识库中,研究论文就比不实行自存储的论文引用率要高,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影响的增加还会加快。

更重要的是,从社会的角度讲,科学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研究成果变成社会广泛应用的知识,变成创造社会福利的产品和方法,变成社会成员科学素养的组成部分。科学界的社会责任之一就是促使科学知识尽可能广泛、快速、经济和方便地为尽可能多的人所共享。所谓期刊危机和许可危机,往往体现为科研知识(尤其是前沿研究知识)只能被少数科研教育机构获取,而社会大众,包括那些急需这些知识的企业和教育机构,都难以获得这些知识,这将严重影响到科学知识的社会价值实现,严重影响到社会对科学本身的认识、认可和支持。促进开放获取是科学界促进科学自身发展和实现科学的社会价值的职业责任。

2.3 开放获取的政治意义与责任

对于公共资金支持的科研成果的开放获取是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公共政策问题。在许多国家,科技研究主要是依靠公共资金支持的,公众为大多数科学研究埋单,公众有权利获得这些研究所产生的知识。但由于期刊危机和许可危机,科研知识(尤其是前沿科研知识)只能为少数科研精英机构所获得,多数公众实际上被剥夺了对研究知识的获得权。在发展中国家,多数优秀研究成果都在国外商业性学术期刊发表(而且往往是用非本国语言撰写),一方面本国作者的知识产权(至少是网络传播权)落到出版商手里,公共投资的科研成果成为国外出版商向本国索取高额利润的工具;另一方面又使本国公众(包括未来的科学家们)被剥夺了利用这些知识进行学习和创造的权利。这使得社会在知识权上的公平难以真正实现,公共投资的公平利用难以真正实现,国家自主的科学知识资产及其社会共享能力和长久保存能力难以真正形成。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在积极采取行动。OECD在2005年的关于科学出版的报告中指出,政府应通过扩大研究成果传播范围使公共投资的科学研究获得比较好的回报;2006年美国25所大学的教务长在给高等教育界的公开信中提到,广泛传播学术研究成果对于实现高等教育推动知识进步、促进知识传播的长期使命至关重要;澳大利亚政府和研究理事会也积极强调开放获取的政治责任意义,要求公众资助的研究要保证公众获取来满足公众利益,通过开放获取使公共资助科研的经济和社会收益最大化。

对于科学家、科研机构和政府,开放获取不是一项善举,而是一个责任。对于科学家和科研机构,保证研究成果的公共可获得性是从事科学的道德责任和政治责任,是对纳税人应尽的义务和持续得到公共资助的必要条件,也是科研经费使用及其效率评价的透明性和可问责性的客观保证。对于政府及其科研资助部门,保证研究成果的公共可获得性是一项政治责任和管理责任,通过促进科研成果的广泛传播、有效共享和长期保存,保证科学知识尽快转化为社会福利和人民素质,提高科研投资的回报率,体现公共投资的公平性,提高科学研究的透明性和可问责性,保证国家科学知识资产的安全和永续利用。

3 开放获取:任重道远的战略突击

开放获取的理念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并得到全面推进,许多国际组织、国家和教育科研机构已采取积极措施推动开放获取:2007年10月,欧盟理事会批准它的科学研究委员会提出的开放获取建议,支持对公共资助的研究信息实行开放获取;2008年3月,欧洲大学协会批准了它的开放获取工作组的建议,支持建立开放获取的政策、组织机制和支撑机制;美国NIl4在国会立法授权下,从2005年5月起要求受资助者自愿实行开放存储,从2008年起要求受资助者强制实行开放存储;英国研究理事会(RCUKs)在2005、2006年连续支持开放获取的立场声明,它所属的BBSRC、ESRC、MRC已经制定了强制实施开放存储的政策,加上Wellcome Trust的强制开放存储政策和2007年6月英国癌病研究所公布的开放存储政策,使得开放获取授权覆盖了英国医学研究总量的90%以上;德国科学基金会(DFG)于2006年1月提出鼓励受资助的研究人员将研究论文实行开放存储或开放发表研究论文;法国科研中心(CNRS)于2005年3月提出了自身的开放获取政策;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在2008资助规定中鼓励受资助者实行开放存储,并要求对开放存储进行报告;加拿大社会科学和人文研究理事会(sSHRC)在2004年发表了支持开放获取的原则声明,并在2006年启动对开放出版期刊的资助;2007年9月,加拿大健康研究院(CIHR)要求受资助的研究成果实行开放存储或开放发表;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理事会(NSERC)在资助经费使用规则中明确允许将开放出版论文的费用作为研究费用;美国哈佛大学、加州大学、德国洪堡大学、哥廷根大学等许多科研教育机构都制定了开放获取的政策,各类出版商也逐步采取了多种方式来部分支持开放获取。

目前,开放出版期刊达到3680余种,开放知识库已达1200多个。但是,由于开放获取对科学交流的机制和权利等都带来重要影响,也引起了不少疑惑。分析和澄清这些疑惑,有助于建立积极的开放获取战略。

3.1 从战略高度落实开放获取的责任机制

尽管开放获取已经全面推进,但在遇到法律、政策、经济、机制等方面的阻力或不确定性问题时,还经常出现“责任缺失”,即主导开放获取实施的责任主体和可以调动必要资源来保障开放获取实施的责任主体缺失,导致政策和条件缺失。这往往是由于对开放获取的意义与责任的认识缺位所造成的。本文已经指出,开放获取不仅仅是信息获取的问题或者图书馆的问题,而且更是科学成果能否通过无阻碍的交流而健

康发展的问题,是科学成果能否通过社会化传播而有效实现其社会价值的问题,是保障公众平等获取科技信息、保障公民学习权的问题,是保障公共投资的透明性与可问责性的问题,而且还是保护国家科技知识资产的问题。正如德国外交部文化与教育专员Rolf―Di―eter Schnelle指出,“开放获取再也不仅是专家们讨论的事情,它已经成为欧洲政治议题的一个部分”。

需要澄清开放获取的责任意义来促使责任主体的到位。实行科技信息的开放获取,是科学家的职业责任、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是科研机构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道义责任和运营责任,是科研资助机构和政府机构的政治责任、管理责任和道义责任。正是科研机构、科研资助机构和科学家,对科技信息的开放获取负有首要的和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这个责任不仅仅是相关的政策,还包括通过经济、管理和人员的投入,完善法律,建立实施支撑机制,实行有效的激励与考核措施,并将这个过程纳入社会监督之中。

3.2 理直气壮地坚持开放获取的法律有效性

开放获取常被误解为与著作权法冲突,但实际上,开放获取政策有坚实的法律有效性基础。2008年9月,美国46名法学教授发出公开信,针对有人提出NIH开放存缴政策构成非自愿的著作权转移、侵犯出版者和作者的权利的指责,从法律角度系统说明NIH的政策并不构成非自愿权利转移,不是强制性合同,也没有侵犯出版者和作者的权利。由于NIH政策的标本意义和内容的法律意义,这里引用部分该公开信论述如下:NIH政策只是对资助条件的合同约定,研究者可以选择不接受NIH资助,从而不受这个限制,但如果研究者接受NIH资助,就意味着研究者自愿接受资助合同的条件,因此不存在非自愿的著作权转移。由于受资助者接受NIH资助条件远早于受资助成果的出版,当受资助者与出版商签订出版协议时,受资助者的成果权利转移必须遵守先前的资助合同,因此NIH政策并没有剥夺出版商的任何可以合法获得的权利。由于NIH要求开放存缴的是作者的最后定稿手稿,不是出版稿,因此不涉及出版商版权。由于NIH政策涉及的是合同条件,所以不属于著作权法律或国际协议中的限制与例外的约束范围。

NIH政策的法律效力还来源于知识产权关系中的政府目的许可(Government Purpose License),即对于接受政府资助的研究成果,政府有合同上的权利来获得成果的著作权或使用权,包括为了公众利益和政府活动来复制、传播、制作衍生作品等的权利。NIH在资助政策中明确规定,为履行政府职责,NIH必须获得非排他、不可撤销和免费的许可,以便联邦政府可以复制、发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或允许别人使用受资助研究的成果。我国著作权法中,这种政府目的许可体现在对法人作品权利、职务作品使用权利、委托创作作品的合同约定权利、以及“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使用已发表作品”权利的规定上。

而且,无论是开放出版还是开放存缴,已建立起以创作共用协议(Creative Commons)为代表的授权机制来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和公众的合理使用。

3.3 旗帜鲜明地改造传统学术交流模式

传统的商业化学术期刊确实在科学发展中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这种模式已经逐步被大商业出版商所绑架,越演越烈的期刊危机和许可危机就是明证。当垄断出版商的期刊价格增幅连续16年三倍超过消费者指数增长时,当最富有的大学都无法应付迅速上涨的期刊价格时,这个学术交流模式肯定出了大问题。开放获取顺应互联网的革命性发展,在打破出版商商业化垄断的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学术信息的广泛获取、共享和公平利用。同时,开放出版继续保持了专家编委和同行匿名评审等质量保障机制,并不会影响期刊质量,例如开放出版期刊PLoS Biology和PLoS Medicine的影响因子都达到同领域期刊影响因子最高组。而开放存缴本身是对已经出版的论文进行存缴和开放获取,其质量保证取决于的期刊,与是否开放获取无关。其实,开放获取对作者和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有着积极影响,已有研究数据表明,开放获取论文比非开放获取论文得到更多的浏览量和引用量。

毋庸置疑,开放获取确实冲击着已经被出版商绑架的传统学术信息交流模式,但这是一件好事,使得社会能有效地促进和保障科学交流与知识共享。

3.4 满怀信心地支持开放获取以提升可持续性

由于开放出版期刊没有稳定的订阅费,往往依靠作者论文处理费、基金资助、广告收入等来维持期刊的运行,许多人对开放出版期刊能否可持续存在疑问。而且,某些开放出版期刊收取较高的作者论文处理费,也带来对青年研究人员和发展中国家研究人员的不公平以及利益交易的危险。但是,开放出版期刊的主要传播形式是网络版,免去了昂贵的印刷、订阅管理、发行等成本,又有许多功能丰富的期刊出版开源软件支持,使得开放出版期刊的出版成本可以远低于传统期刊。而且,许多科研机构和资助机构已经将科研成果的出版作为科研本身的成本之一予以支持,例如已提到的资助机构允许将论文处理费作为研究经费,还有一些机构采取集团付费方式承担论文处理费(加州大学各分校、加州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马普学会、弗朗霍夫学会、利兹大学、曼切斯特大学等与BioMed Central的集团作者协议和马普学会为其所有成员支付New Journal of Physics的论文处理费),这样,开放出版期刊的可持续性得到积极的提升;开放出版期刊可持续性的另一影响因素是作者的认可度。确实,相当多作者对新兴的开放出版期刊的质量和影响持怀疑态度,但随着诸如PLoS Biology这样的高影响力开放出版期刊的出现,随着开放出版期刊整体的积累和成熟,科学界正日益接受开放获取文献。2006年获得菲尔茨奖的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证明庞加莱猜想的三篇论文,就只是在arXiv知识库中非正式“发表”,而这丝毫不影响他的科学贡献。还应看到,开放存缴正成为开放获取的主流,在机构知识库支持下,开放存缴对作者和社会不产生重要的成本负担。

当然,支持开放出版本身和建立管理机构知识库需要成本,但由于科技期刊和知识库本身在传播、保存知识方面的重要作用,科研机构和资助机构越来越将此作为知识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来建设,把这看成是教育科研机构正常运行、且能产生长远积极效用的投入。因此,可持续性已经不是影响开放获取的根本障碍。

3.5 努力尽责地为开放获取建立系统的支撑机制

篇12

                        制度创新在民营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及其对国有企业的借鉴意义

摘要:本文把责任和激励作为沟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纽带,以“两不”、“四自”、“四权”这一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典型经营机制为基础,讨论了民营科技型企业是如何通过“两不”、“四自”、“四权”的制度建设促进其技术创新机制形成的。并分析了上述制度建设对强化我国多数国有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工作的责任和激励的借鉴意义。企业成功的开展技术创新的标志,不在于它是否开发了一项或几项成果,而是要看它是否形成了科技成果绵绵不断涌出的技术创新机制。而企业真正形成这样的机制,没有制度的不断创新作保证是不行的。因此,讨论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关系,核心就是要讨论制度如何才能保证技术创新机制的形成。企业要真正形成这样的机制,起码需要具备这样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企业需要有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而进取精神的前提是企业有足够的、持久的开展技术创新的动力;。二是企业有足够的开展技术创新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则需要企业舍得在技术创新方面投入,有面向未来的追求企业长远发展的观念。这两个条件的获得,主要来源于企业家的强烈的责任感和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强烈激励。责任和激励不能在企业中自发的产生,他们是需要制度提供的。因此,责任和激励,是把技术创新和制订创新沟通起来的纽带,以此为线索,我们就可以找到企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与目前的大多数国有企业相比,民营科技型企业之所以能够较好地解决责任和激励问题,关键在于他们主要体现在经营机制方面的制度的相对优越性。当然,目前的民营科技型企业也并不是完美元缺的,其本身发展也是不平衡的,而且也确实存在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但从总体上讲,国有企业确实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值得借鉴的东西,特别是在由制度所决定的责任和激励上。

(篇幅:10000字左右)

篇13

晴隆县地处我国西南,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县。一九九一年时被国家定为全国最贫困的山区县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农业生产的极端落后,当地生产力发展水平仍处于全国的最低点,地形、地貌被严重破坏,是我国珠江流域的重要水土防护县。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珠防工程的实施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在县域内的广大农业生产者,由于长期的耕作习惯和地域封闭性的影响,农民对现代科技的接受力表现出特定的特征性。

近年来,在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推动下,晴隆县牢牢抓住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不放,把发展作为新阶段的历史机遇,立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这一大局,始终把农业结构调整,整体推进产业化经营作为创建经济强县的重大举措来抓,目前已建立了大批优势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从广大农村来看,农业结构调整步伐还很慢,严重滞后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究其原因,主要与农民对科技的接受能力有着巨大的关系,同农民对科技的心态有必然的联系,本文就此问题作浅显简单的分析。

1 农业结构调整中农民的心态

当前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农民的心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1 看不准

随着农业科技不断进步,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层出不穷,各种农业信息铺天盖地,农资,农副产品市场千变万化,而农民的素质却没有得到质的提高,许多农民凭以往的经验已无法判断和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知如何是好。如沙子镇的农民在种植早熟蔬菜生产中,在没有当地政府的支持和正确引导下,认为市场好销,盲目地大家一起上,家家户户一起种,结果是一哄而上,种出来后小瓜只卖0.3元/公斤,农民吃了大亏;而搞复杂一点的长期调整,如栽果树、种花卉、苗木,又由于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而且不知市场发展情况,担心自己的心血和投入得不到回报。如在晴隆县的鸡场镇发展农民种植脐橙时,1986年-1989年是政府出资购买种苗送给农户种,但很多农民都是互相观望,犹豫不决,错失了最佳的发展时机。

1.2 信心不足

农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对自然、市场和社会三重风险。在贫困地区中,由于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如果连续几年的水旱灾害,广大农民的承受能力差,就承受不了考验,对社会风险农民的心理更加脆弱。在结构调整中,政府的引导,指导和宏观调控必不可少,但做任何事不可能十全十美,有时也会因决策失误而误导,让农民吃了苦头,或者是大张旗鼓办的示范不成功,而产生了负面效益。如1989年在晴隆县光照镇盲目地大面积种植草莓,由于当年的霜特别大,又没及早采取防霜措施,致使所种草莓几乎无收,正是这些不轻意的伤害和影响,使有的老百姓失去了对政府行为的信任,形成了一种难以克服的心理障碍,形成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思想,以后对某一项调整也只信一、二,不会全信。

1.3 拿不出

高效农业,也是一种高投入农业,特别是设施农业,必须有一定的投入,才会有相应的产出。一个标准高一点的大棚种蔬菜、西瓜、草莓等,每亩能赚3000~5000元,甚至更多,但是一次性投入也不少于2万元,许多农民想干而苦于一时拿不出资金,当然也有人指望政府投入而不想拿,即使是各级政府大力扶持而获得成功的项目,一旦断奶,也可能因投入不足而出现滑坡甚至随之夭折。

1.4 干不了

这是许多农民想干而又怕干不了的又一心理障碍,对一些技术含量高和操作管理稍微复杂一点的项目,看到别人干得好好的,自己真要动手干,还真有点摸头不知脑,加之现有的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怕劳神费力不讨好而打退堂鼓。

1.5 跟不上

晴隆县究竟如何调整农业结构还处于摸索阶段,一年一个新思路,一年一个新方案,对以往推广的东西还没有完全适应和掌握的农民,要他改种其它,他一无思想准备,二无技术储备,真是无所适从。思维上的惯性让他转不过弯来,即使原有的模式效益稍差,也不肯轻音放弃。如晴隆县碧痕镇的农民种植薏仁,1991年以前每公斤薏仁米在本地就可卖10-15元左右,而1992年、93、94年连续三年在广州交货每公斤就只能卖4-4.5元左右,政府一再宣传、发动、推广种植烤烟,农民始终愿种薏仁而不愿种烤烟。

2 促使农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接受农业科技的对策

农民是农业科技的实践者和执行者。在贫困地区,农业调整结构必须要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对他们的不同态度政府只有一要理解,二要宽容,三要检查政府的宏观指导思想,找准问题,对症下药。要从如何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消除他们的思想后顾之忧入手,动员、帮助他们投身到农业结构调整中去,采取各种方法,对此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

2.1 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市场脉络,科学制定农业结构调整规划

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大家都在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大搞产业化,茶、果、蔬、花、鱼、禽逐步代替了传统的粮,乡野平添了许多四季风景园。尽管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不尽相同,但思路基本相似,那就是抢抓机遇,将农业结构调顺、调优。但主观想法与客观现实总有一定的差距,因为同一产品的市场空间总是有限的,当我们丢掉计划种植拐杖之后,“种什么、种多少”似乎是跟着市场走;实际上是跟着感觉走,跟着迟钝而盲目的感觉走,其结果是“价扬时扩种,上市时跌价”。因而,在调整农业结构的过程中,抓住市场是关键,就牵住了发展的牛鼻子,但这条牛必须扣牢了才能牵,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是必要的,但却不能套用计划经济的行政手段,否则易产生误导,导致农民吃亏,政府失信。

在当前,由于农业的持续丰收和多种经营生产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是农产品供求关系已从总体一的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多种经营中的一般传统产品也呈价格下降趋势;另一方面,由于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不断改善,市场需要的品种更多、更新、更丰富。因此,在传统农业转向市场农业的过程中,将面临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但市场是动态的,决定了的结构调整也是长期的。只有我们正确认识了市场规律,自觉地调整发展思路,克服在调整中的时间差,把农业结构调整变成广大农户的自觉行动,克服了认识和落实的时间差,才能在发展农业生产中冲出一条路,走出自己的特色来,反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做到位,这正如同我们打乒乓球一样,等你判断准了球的来路,再换步,挪位,结果总是慢了半拍。如晴隆脐橙是晴隆县鸡场镇的特产,它的品质在全国橙类产品中排列第一,每年上市价格,每公斤不低于10元,但其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这说明知道自己看准的事,到头来只抓了一条小鱼或者只抓了半截尾巴的原因所在,实践告诉我们,调整结构要农民有个好的心态,而我们的干部更应如此,即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因循守旧,对自身优势要心中有数,对市场动态更应追踪了解,要识其利,避其弊,弃其短,扬其长。该一步一个坎,就一步一个坎,能跳跃式发展的也没有必要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领导干部要有正确的政绩观,要把个人和班子的政绩建立在实实在在为农民谋福利基础之上,不能搞花架子和急功冒进,衡量一个地方农业结构调整的好坏,不仅要看面积落实了多少,重要的要看调整后新增效益如何。只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认识市场到把握市场,从眼前利益到长远利益,从快速发展到可持续发展,做到科学决策在前,科学规化在前,科学组织在前,就能理性地做出充满可操作性的调整决策,实现调整农业结构的现实追求。

2.2 “以人为本”狠抓素质工程,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进程

农民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执行者和直接受益者,但目前战略性调整农业结构与农民文化素质低有较大的反差。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结构调整的难易,一头热的调整和强行调整往往事倍功半,事与愿违。培养一批科技的坚定信徒,造就一个层次较高的科技群体是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提高农民素质,增强他们的信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2.1强化意识

首先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宣传力度,营造一个大调整的氛围,使人们感觉到农业调整结构势在必行,时不待我;其二是搞好典型引路,应更多地有目的地引进外来单位和个人到农村承包土地搞项目开发,种植高效作物和搞名、特、优养殖,让老百姓亲眼看到自己撂荒的田地怎样在别人手里产出了金和银;其三是开展大规模的科技致富竞赛活动,大搞评先表模,一年一评,或者一季一评,一品一评,评出农口各行业的状元,为他们披红戴花,宣传介绍经验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让农民群众看到,同样的坡,同样的地,在这些模范状元手里也能产出高于几倍,几十倍的效益。如此激发广大农民投身到农业结构的调整热潮中去,社会一但有技术上的需要,则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农民的科学意识越浓,对农业结构的调整欲望越强,其行为也就会越迅速。

2.2.2提高劳动者技能

意识的好坏并不代表技能的高低,科技是需要灌输的,首先要扎扎实实地搞好不同项目,不同层次的培训,现在许多地方在年初集中培训一次,这远远不够,要定期和不定期地采取不同形式进行多次培训;其次,要加大田间指导的力度,多组织有权威的专家,技术人员在关键时刻到田间巡回指导和咨询,基层农技人员还应做到腿勤、口勤、农民需要时一找一个准;其三要组织精兵强将种出有一定规模和说服力的样板田、示范田;其四是推行农业技术标准化,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将农业结构调整中所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编成简单的程序和模式,即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抽象的东西具体化,零乱的东西系统化,形成一个完整的农业技术标准,它就象一台“傻瓜”相机,尽管本身包含着深奥的科学原理,但农民朋友使用起来却感觉简单、方便。只有超前做好了农民的技术知识培训,让农民以农业结构调整思想上有准备,技术上有储备,使他们在认识上同市场农业的发展同步,才能有效地克服因循守旧心理,信心十足地加快调整结构的步伐。

2.2.3排忧解难

当前农民想的是致富,少的是门路,缺的是资金,难的是技术,愁的是销路,盼的是服务,怕的是保守。很多农民通过引导,培训以及自我实践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和自我决策能力,但有些问题不是农民单枪匹马和自身能力能够解决的。农行和信用社要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简化贷款程序和担保手续,为真正需要资金的农户送上及时雨;农业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整顿农资市场,即防假冒伪劣坑农,害农,又防高价伤农;农口各部门要加快建立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联合体逐步形成农业集约化经营。改善过去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经营方式,大力推行公司加农户或公司加基地加农户以及订单农业等生产经营形式,发挥公司连接市场和农户的纽带作用。鼓励农民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土地租赁等多种形式,用土地使用权,产品技术等要素与乡镇企业,农业庄园和城市工商资本相结合,形成利益共同体,使农民逐步由土地的直接承包者转变成产业化集经营的企业员工。让农民一方面通过土地使用权胡偿转让获得土地承包收益,另一方面通过在产业经营的龙头企业就业获得收益、学习技术。

篇14

2013年10月对于绵阳这座城市,意义非凡。一场声势浩大的“中国科技城科技博览会”在这里举行,对绵阳、对四川、对全国都意义深远。

别样开幕式

对已经习惯于鲜花、文艺表演和冗长致辞的观众们来讲,“2013年中国科技城博览会”显得另类而独特。

没有鲜花和焰火,“智能”、“高科技”、“简洁”的开幕式让观众印象深刻。

10月15日上午,当时针划过这重要的时刻,“2013年中国科技城科技博览会”开幕式在绵阳市九洲体育馆绚烂开幕。50分钟的开幕式简洁却不失大气,朴素却不失卓越,绵阳的历史和科技的创新在9块巨幅LED展板上一幕幕越过眼帘。

开幕式正式开始,首先出现在舞台上的不是主持人,而是一个从科幻电影中走出来的大眼睛、白色的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的到场吸引了所有观众的眼球,只见它缓缓来到舞台正中,“脑后”的机械臂“手持”话筒徐徐展开,调整高度和位置后,主持人四川省省长魏宏走到机器人旁边,宣布开幕式开始。

这是一场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和演绎,让所有嘉宾体验了一次别样的开幕盛宴。

从开幕式开始,这场以“创新科技·高新技术·军民融合”为主题的盛宴就将绵阳这座城市的风采和魅力昭告天下。

推介会上的新事物

为期4天的科博会项目纷呈,精彩不断,科技成果和交易、人才交流、高新技术产品展示展销、科技创新发展论坛是本次展会的四大板块,涵盖科技创新发展论坛、科技城优势产业投资推介会、四川四大经济片区投资推介会等七大主题活动。

成都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携大批优势科技项目参加了科技投资推介会。推介会上各大经济区都拿出了最具特色、最具潜力的产品进行大比拼。

成都经济区主要带来了涵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农业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投资项目,川南经济区带来了机械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投资项目,川东北经济区将自己的特色项目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生物医药、油气化工带到了科博会上,攀西经济区更是大力推广钒钛、化工、太阳能等新型能源。

“3D打印机是什么东西?听起来好洋气”。学设计专业的大学生杨灿对成都经济区展示的这个新事物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杨灿知道了原来3D打印机是把数据和原料放进3D打印机中,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在展览现场,陈列柜里的杯子、手枪、佛像等都是3D打印机制成的。

“打印机也能打印出3D效果,将为以后的工业设计、美术设计等节省很多时间。”杨灿说,回到学校要和同学好好分享下这个信息,让大家都关注3D打印机。

3D打印更被视为新兴工业化力量。中国国产3D打印技术已经在为航空航天、电力、石化等行业设备提供关键零部件。西北工业大学展出的一个高达3米,重100多公斤的金属构件,就是由他们研制的一款3D打印设备制作,并将用于C919国产大飞机。

在川东北经济区的一个展区内,许多市民对一台导流分质净水器表现出极大地兴趣。对现在水质状况堪忧的市民赵秀春阿姨详细地听工作人员讲解这台净水器的原理和用途,并不断点头表示赞同。当得知这台净水器要8000多元时,赵秀春有点惊讶,但她表示如果能有效改善水质还是可以多推广。

除了推介吸引市民的产品,川南经济区更展示出一大特色——市州抱团发展。8家来自川南的企业分别带着项目走上讲台,将切割床、净化设备、全智能灌装机组、生物质固体燃料成型机……一一推介。

“天宫一号”的太空之旅

会场里,市民能直观感受到当今高科技发展与产业创新、军民融合的最新产物,这让许多人惊喜不已。

天宫一号1:1模型舱在1000平方米的航空航天特色展区里显得格外显眼和夺目。同尺寸的白色模拟舱似乎在向所有参观者诉说周游外太空的见闻和喜悦。

开馆才几分钟,模拟舱外就排起了长龙,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滋滋地等待着进去体验一次当航天员的滋味。“在电视上看到过,今天这么近距离接触,太激动了。”绵阳市民张小姐起了个大早,就是为了来过一把航天员的瘾。

“3,2,1……点火发射”,伴随着舱内提示音,“天宫一号”顺利升空。4位宇航员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开始了陨石撞击,采集陨石标本的的神奇太空之旅。模拟舱内,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此次市民太空体验主要是为了让他们直观地感受火箭升空、起飞、进入空间站进行对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在座的4位宇航员协同配合,最终成功进入空间站。

虽然只有短短8分钟的体验,但逼真的舱内效果让市民们大呼过瘾。“虽然操作不好仪器,但是体验了航天员的生活,感觉真好。”市民李凤英走出模拟舱后还在为刚才没有和朋友配合好而遗憾。

除了天宫一号模拟舱,未来空间站全息影像、探月工程、航天技术应用展区都驻足停留了大量的市民,这一次的航空航天展区让所有人过足了太空瘾。

20秒就能搭建好一个帐篷似乎是不可能的事,在本次科博会上,民用帐篷以20秒的神奇搭建速度征服了在场的市民。这个军用帐篷最大的好处就在于能够最大限度节约人们的时间,同时,严实的质地让不少市民将其视为户外旅游的首选。

创新 让想象发生

绵阳成为战略性新型产业地和高端产业地当之无愧,几组头衔定义了其地位:中国重要的电子信息科研生产基地,西部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全国首批12个“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之一。

这一切殊荣依赖于四川高新产业发展的大背景。

在绵阳科技城,国家级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8个,省级达到57个,科技中介等服务机构达到180个,产业技术联盟建成8个。近年来,绵阳科技城累计实施各类国、省科技计划项目近2000项,获专利授权超过1万件,近3000项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近千项新技术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这些数字看似抽象,却在此次科博会上真切地呈现在大众面前。

聚集了大量人气的长虹数字家庭体验馆,正是此次科博会上创新产业的特色。“长虹,让想象发生”,长虹数字家庭体验馆的主题词引来了市民们的好奇和关注,到底是怎样的家庭体验能让人们所想的都变成现实呢?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

市民崔先生一早就在体验馆外排起了队,他希望能够体验“想象是如何发生的”。体验开始,作为主人的崔老师和妻子在房门前接受摄像头人脸识别,系统在确定了主人身份后,门自动打开了。进入房门,墙上的电子相册自动亮起,为崔老师展现出他们最爱的照片。舒服地窝在沙发上,电子茶几会出现代缴水电费等家庭事务的提醒以及休闲小游戏。

“打开电视”、“将空调温度调至24度”,崔先生对着电器下了口令,没想到这些电器竟然按照崔先生的指令开始运行。

“哇!饭都煮好了”,崔先生的女儿惊喜地发现回家就能吃上热饭。原来这都要归功于崔先生的“英明”,他在下班前一个小时就已通过手机遥控了智能电饭煲,这时热饭已经新鲜出炉。

晚饭后,裸眼3D吸引了一家人的兴趣,看一部好电影成为了消遣的最好方式。

除了客厅、厨房,智尚卧室、智尚书房都让一切变得简便快捷起来。扔掉各式各样的遥控器,只需要一部手机就能够遥控家里所有的电器设备,这样的智能化生活让崔先生神往不已。

“也许,现在我的家还不可能完全成为智能屋,但是将来会让我的家庭从冗繁的家事中脱离出来,接受方便快捷的新科技。”崔先生对于未来的家庭生活方式有了无限的憧憬。

4G体验馆同样吸引了大量市民的目光。在虚拟足球场上进行一场足球赛很是新鲜,只见两个年龄在13岁左右的少年用脚轻轻踢动平台上的足球,足球就能随着脚步摆动的方位和力度进行滚动。“虚拟的场地,虚拟的足球,为什么看起来这么真实呢?”许多爱好足球运动的参观者对这个新鲜事物感到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