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解读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解读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4-01-05 17:02: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小学语文教学解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小学语文教学解读

篇1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成德功能

道德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关键性意义,它不仅指导着人们行动的方向,而且对智育、美育都有促进作用。语文学科由于具有丰富的人文性特点,因此承担了更多的德育任务。但是教学和德育又不是纯粹自发的结合,需要教育者自觉地有意识地掌握和发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语文教学的成德功能。

其一,利用课文背景介绍进行德育渗透。小学生由于心理和社会经验的缺乏,往往需要教师在学习课文时进行一定的背景介绍,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文章内容,主要包括课文反映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每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写作背景,借助对课文背景的介绍、分析,使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从而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达到受教育的目的。

其二,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小学语文教材涉及面广,思想内容丰富多彩,且大部分蕴含着思想道德教育的因素。语文教材中的大多数课文文质兼美,内容丰富、结构多样。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力争把德育与语文阅读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此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素质。讲授课文时,既要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更要树立文章的情感目标。这种德育不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的,而是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式的渗透和熏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指导学生对文章中字、词、句、章的研读,启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感情,使他们真切体会到文章的思想内容。这种体会必须是学生在理解内容上下功夫,而不是空洞地要求有感情。

其三,通过课文中的典型人物形象进行德育渗透。语文教材中不乏英雄人物的描写,他们身上有着各种各样值得学生钦佩和学习的闪光点。在学习这样的作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人物的精神力量和人格力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这种德育渗透不是“贴标签”式的附加学习,也不是口号式的呼吁,而是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寻找教材内容与德育相渗透的结合点,使二者融为一体。

其四,在阅读教学拓展延伸部分中渗透德育。语文教学中拓展延伸是在课后安排活动或者写作等形式,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一步深化、延伸,加深理解和巩固。其中,写作是语文教学拓展延伸的一种方式,也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有力环节。写作一方面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教师在写作这一教学环节可以有意引导学生创作一些关于爱国、生态环境保护、团结同学之类的文章,通过这一类文章的创作,学生可以树立起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怀,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自身言行对学生进行德育。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可见,良好的师德风范是学生学习和做人的导航,也是最直接有力的一种德育渗透。学生在学校中绝大部分时间和教师共处,教师身体力行对学生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这样说过:“教师是学生智力生活中的第一盏灯,继而也是主要的一盏指路灯”。可见老师的言行是影响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直接因素。教师的人格、品行在学生品德形成中也具有参照作用,会对学生产生潜在的、持久而深刻的影响。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德育实效,教师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师德修养,用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尤其是小学老师是学生的启蒙老师,他们高尚的品格、言传身教的作风,往往是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恰当地将语文知识同德育内容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将语文的德育功能发挥出来,才能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益智功能

小学语文学科最根本的性质是其工具性,即要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它对提高小学生的智力水平,发展其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学科的益智功能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培养注意力

由于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因此必须依靠学生的有意注意才能顺利进行。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互动过程,而注意则在其中起到基础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水平还处于发展性阶段,语文教学过程恰恰可以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文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此基础上促进智力的发展。

(二)提高观察力

语文学习中,观察力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优势。语文学习中的写作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从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素材中找到自己作文的资料,并结合所学语言文字进行表达。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提供了观察的素材和示范,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好好把握这一优势,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三)强化记忆力。

如果学生所学的知识不能在记忆中贮存,需要时又不能提取,那就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是没有效果的。语文教材往往是以单篇课文的形式进行编排,所包含的知识点也比较零碎、分散,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让学生对一些优美片段进行朗读、背诵和默写等,一方面是要让学生欣赏和模仿这些课文的优点,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一过程强化和促进学生记忆力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往往需要采用整合的方式将知识系统化进行教学,并需要教会学生如何整合和运用知识,这也无形中对学生记忆力的提高起到了帮助作用。

(四)锻炼思维能力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想象能力;关爱;写作

语文是综合素质的基础和表现,是听、读、说、写的教学。小学语文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倾诉,让他们善于说、敢于说,这样他们才能够心花怒放,才能够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下面将教学心得逐做列举。

一、想象能力的培养

识字是基本的语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将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使之掌握住每个字、每个部首的字的特点,促进教学的高效。在教学“跳、扔、举、拍、扫、洗、刷、端”一课,要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使用多媒体,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让每一个字跳起来、扔出去、举过头顶、刷干净等,生动形象,把字变成活的小精灵,让静止的动起来,让枯燥的变得有意思,这极快地促进了他们的认字能力的提升,对兴趣也是极大的培养,想象力同时也得到了增强,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关爱学生

心理学家调查发现:“蹲下来倾听孩子的谈话,孩子会感到放松,蹲下来是成人关爱儿童的最好方式。”这说明了倾听和关爱的作用,这样能够开启孩子们语言的闸门。倾听的时候,慈颜含笑,不时地提醒、赞许,以便他们更好地打开思路,从而促使言语水平的发展达到最佳。满足幼儿的表现欲,促其表达得顺畅,点燃语言的火花,树立交往的自信,这样对语文的学习是大有裨益的。

三、让学生学着写作文

低年级阶段,就要引领写作的意识了,写作从真实入手,实际上就是培养孩子们的美德,人是有感情的,思想感情贵在“真”,贵在“实”,所谓“真”,即不说假话;所谓“实”,即不说空话,学习写作,其实就是学习做人的开始,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少年时代的所思所想,学好了写作,做人和文字智慧水涨船高,能够打好各学科的基础,可以更好地交流思想和表达情感。可以写一写心中的理想,写一写平日生活里的愉快经历,记载下天真活泼,记载下无忧无虑,记载下童年生活的纯洁无瑕的一页。小学生的写作好像是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可以反映出一个灿烂多彩的世界,里面大有天地,甚至能够对一个人的一生起着重大的影响。

篇3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文本解读 思悟

教师在文本中走得多深,学生跟随的脚步就有多远。教师开辟的路有多清晰,学生就能走得多轻松。教师要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大胆地朝文本的核心走,朝作者的内心走,直到文本生命向我们深情呼唤,到达风光无限的精神与情感的巅峰。下面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文本解读。

一、钻研教材,丰富文本内涵

文本中的语言是一扇神秘的窗户,谁能开启它、解密它,谁就能抵达文本解读的彼岸。现在课前对文本的探究,许多教师只是将相配套的语文教参读一遍,圈画出对课文重点内容的精彩分析,教师不进行独立思考,认为教参就是教学的权威,最后导致课堂上生拉硬套,忽视了文本真正的内涵。其实,教师要站在作者、编者、教者、学者的视角领略文本。

执教《心田上的百合花》片段:师:这株百合花为什么会近乎完美?生:因为它的信念始终如一。生:是信念让它变的几乎完美,让它有了生活的目标。生:信念是一种力量,所以这株百合花能够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生:信念还是一颗种子,所以这株百合花能够幸福、美丽。生:信念使百合花不再斤斤计较,使它的生命有了意义。生:信念使百合花开在了人们的心田上。师:如果百合花想放弃的时候,你会怎样劝告这株百合花呢?学生迫不及待地举起小手……

案例中“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这一株百合花本是几个平面的汉字,在学生的多元的、个性化的想象里,一下子就活了起来,散发出淡淡的幽香,这是一曲个性洋溢的高歌,一片色彩缤纷的朝霞。这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是一种理念的灌输,生命的呵护。我们只有科学地钻研文本,对文本核心价值进行审视,做到多元化,才能获取文本解读的真正自由与完美,可谓“江山凭指点,水归沧海意皆深”。

二、个性体验,感悟文本价值

文章不是无情物,“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本通篇跳动着作者的脉搏,字字是真善美的音符,句句是作者的心血。教师在课堂上,只有通过感悟才能把学生带上晏妙丰盈的心路历程上,将语言化作涓涓溪水,缓缓流向文本,走进人物心灵世界,对文本的感悟,“豪华落尽见真淳,铅华洗却见本真”,把课上到孩子们的心里,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境界。

执教《爱如茉莉》片段:师:谁知道文中“怔住”是什么意思?生:就是被吓住了。生:老师,“我”为什么被“怔住”了呢?这时,教室里一片安静。师:这个问题提得真好!请同学们去读课文,想想作者为什么会被“怔住”?生读后讨论。生:作者看到爸爸睡着了却“紧握着妈妈的手”,因此怔住了。生:作者看到妈妈虽然生病了,但是嘴角却“挂着恬静的微笑”,于是怔住了。生:作者被阳光下这一温馨的场面怔住了。师:是呀,这温馨的场面怔住了作者,老师相信后文中爸爸、妈妈的话一定会“怔住”我们每一个人。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感受吧。

在这个案例中,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而在问题比较棘手的时候,老师给了自己,也给了孩子们时间去思考、讨论,在联系上文后,孩子们被文中深深的情感包围着。一个“怔住”简单而复杂,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并捕捉到了新的情感支点,同时,还调起了孩子们对下文阅读的兴趣。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学生通过朗读、讨论,走近文本,走进“我”的内心世界,加上教师理性地引导,定能启迪学生的知识和潜能的开发,情操的陶冶和价值观的形成,使他们在文本中感悟到真情所在。

三、多元评价,彰显文本魅力

课堂上的评价语言应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教师要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使被评价的学生能得到成功的满足,从而更积极主动地思考,真正让课堂评价语言发挥促进多元解读的作用。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

G423

一、引言

语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什么构成了语文学习的核心内容?我们认为,语文学习归根结底是通过阅读来实现德智体的全面发展,通过品读经典来体味人生。新课标对小学语文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强调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的学习是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起到统领作用。语文教学并不是刻意地复兴传统文化,而是让学生通过品读经典,实现人格的升华。

二、小学语文阅读和教学现状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本质要求。但是我们也发现市面上可供小学生阅读的真正有内涵的书籍并不多,质量参差不齐。读书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而不是拿着诸如“小学生优秀作文选”之类的“应试宝典”翻来覆去。我们也应该反思我们的课堂语文教学是不是已经变味走样,是否认为所谓课外阅读就是作文选,甚至是五花八门的漫画卡通读本、各色各样的脑筋急转弯。当然毋庸置疑这些书籍都有各自的阅读群体,但对小学生而言,应该学会读一些经典名著。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应该体现出一种经典阅读的导向。有教师指出,小学阶段的学生不适合读一些大部头的经典书籍,而且理解起来也比较有难度。诚然,小学生处在认知水平的较低层次,生活经历和阅历都还有限,对一些经典内容难以把握。但是并不意味着语文教学不能尝试触碰经典。像我国的古典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现代作家如鲁迅、冰心、孙犁、吴伯萧等著名作家的很多文章都可以引导学生去读。以学生认知水平不足而不去试读经典是对学生不负责的做法,更不符合语文教育的规律。很多文章年幼时读起来自有当时的体会和认识,几十年后再拿起来翻阅时就会想起儿时读书的乐趣。这何尝不是语文教育和经典阅读的魅力呢?

我们也看到,不少学生在唯分数论和考试指挥棒的压力下,正逐步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阅读能力也在不断退化。课业负担太重导致学生不愿意阅读经典,而语文课上的教学又不太注重对经典的阅读,过于强调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这种状况长期发展下去必然会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丧失殆尽,更谈不上拿起基本经典来细细品读。多数学生的阅读兴趣比较单一,除了教科书和辅导材料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经典阅读。

三、如何通过经典阅读带动语文教学

(一)更新教师观念,发挥经典阅读的作用

语文学习不仅是学说话、学写字的过程,更是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增强情感体验的过程。它通过对经典的诠释,为学生展现了文质兼美、内涵丰富、情趣盎然的文化世界。我们也注意到,传统的语文教学仍然过于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相对忽视了学生人格素养的形成和文化的熏陶。我们过于强调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领悟。归根结底,语文教学还没有完全走出功利化的价值取向,还没有真正站到学生的角度上提供他们需要的精神财富。经典阅读能促进小学生不断地积累历史知识。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便是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让学生走上一条通往知识宝库的坦途,这与经典阅读的意义是一致的。换言之,重视经典阅读既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又能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

(二)引导学生快乐阅读

为了让学生养成诵的习惯,我们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安排一定时间,比如每节语文课的前五分钟。也可以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进行设计。如讲经典小故事、介绍一种当地民风民俗、结合教材谈谈体验等等,不必拘泥于特定的形式,关键在于鼓励学生大胆开口,积极参与。只要激发了学生参与诵读或演讲的兴趣,这种活由杓凭褪浅晒Φ摹?炖衷亩潦且恢痔逖椋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我们应该让这种读书生活成为一种常态,并尽可能变得丰富多彩。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让经典阅读和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情趣盎然。除此之外,也可以定期举办一些经典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等,让学生和家长都参与其中。一方面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演讲口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活跃学习气氛,为语文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课内外阅读相结合

语文学习具有固有的特点,其中重要表现就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乐趣和信心。我们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同的。经典阅读到底读什么呢?最重要的就是能通过学习经典带动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探求知识。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以课外经典阅读带动课堂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比如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教师应整合其中适合在小学阶段开展学习的内容,如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关于做人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趣味性解读,启迪学生的思想。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世界名著时,教师要帮助学生体会如在困境中战胜自我,如何胜不骄败不馁。

比如在《大禹治水》一课中,我们可以这样进行课程设计。我们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两个要求,其中之一作为课上任务,另一个要求在课下完成。在本课的课堂学习环节,我们给学生提出了四个要求。理清课文中人物的关系;弄懂大禹治水的动机;说明大禹治水的方法;读懂课文中的因果关系。课后的两个任务是,查找本课内容的出处;查找关于大禹的详细资料并在课堂上分享。那么,通过这种课内外结合的教学安排,可以充分地让学生对经典教学内容全方位把握,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结论

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成为具有独立人格、高尚情操的个体。无论以后从事何种职业,没有一定经典文章的储备都是非常遗憾的,也是非常危险的。读经典和语文教学相映成趣,语文教学离不开经典阅读,经典阅读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应该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语文学习中不断获得快乐。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细节

鉴于小学语文学科是小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学科,所以,我们一定要夯实其基础知识。从某种意义而言,小学语文的基础是由无数个细节构成的整体,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特别注重细节的处理与教学。事实上,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与每位一线教师一样,非常努力地进行着持之以恒的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在关注细节教学、注重细节教学的前提下简洁而又高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惜时如金地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以下是我教学《山中访友》这篇课文时的几个教学片段,我想就此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一、新课伊始,情境导入

如果将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比作一幕精彩的话剧,那么,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新课导入环节就是这幕精彩话剧中的精彩序幕。故此,上课伊始,我们应该千方百计地运用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强烈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点燃语文思维的火花,在宽松、自由、平等、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快乐地学习语文,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下面,是我教学《山中访友》的新课导入片段:

上课伊始,我并不忙着板书课题,而是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青山绿水的美丽画面:古朴的老桥、茂密的树林、欢唱的鸟儿、清澈的泉水、雄浑的瀑布、玄奥的悬崖……当同学们对上述幻化般的精美画面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而不时发出赞叹之声时,我趁势引导学生道:“同学们都知道,人是群居的高级动物,人是有情感的、非常需要交流的高级动物。总之,人是需爱朋友的,需要沟通与交流的。俗话说,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可见,人的需求与难求是一对难以协调的矛盾。那么,我们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请听读课文《山中访友》,看看作者是如何解决这对矛盾的。”说完,运用多媒体播放我从网路下载的远山朗诵的《山中访友》音画视频,引导学生一边听读一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作者是如何为自己找到朋友的

2、作者找到了多少个朋友这些朋友的名字是什么他们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

3、作者是怎样与这些朋友沟通与交流的

4、作者为什么会如此喜欢这些朋友

如此情境导入,不仅自然、真实地引出了课文内容,还用几个简单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对此,我感到欣慰:我准确地捕捉和把握住了新课的导入细节。

二、细读深品,突破重点

众所周知,语言文字是作者思想情感意蕴的载体,需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方可感知与体味。那么,教学时,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提高了解、感悟作者思想情感和文本意蕴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快乐的情感体验中提升品味语言文字的能力呢答案是:不仅要运用恰当的、正确的引导方法,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中某些细节深入挖掘、精心研究。那么,怎样的细节才是重要的、值得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觉、细细品味的呢我认为,凡是在文本中具有高度概括全文意蕴或者具有提纲挈领作用或者意味深长等的语句或者语段等均属于值得细读深品的重要细节。比如《山中访友》第6自然段中的这句别具深意的话就是阅读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精心探究的细节:“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那都是命运神秘的手相,在它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因为这句话中“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个仪式是“短暂而别有深意的”等问题,对于六年级上期的学生而言,凭借其薄弱的知识储备与短暂的生活阅历是不足以准确解读上述答案的。所以,对此,我们应该敏锐地觉察到这是文本中一个难得的值得引导学生细读深品的细节。教学时,针对这一有研究价值的细节,我引导学生就语句中“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开展热烈的讨论后,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感悟。虽然学生的理解与感悟不尽相同,但是,只要他们言之有理,我均给予肯定与鼓励。

三、夯实基础,指导写字

小学生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是写字。因为指导学生写好字,其意义远远超出写字本身:小学生的写字训练不仅仅是技能训练,还是一个接受文化熏陶、形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情操的过程。学生如果在每堂阅读教学课堂中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一练写字基本功,那么,就有可能夯实小学生的写字基本功。所以,在小学阶段,必须将指导学生写好字当做必不可少的细节加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