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5 14:40:4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规模经济的概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模式
一、情境―归纳教学模式的含义
概念是认识的高级产物,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所以数学概念教学在整个数学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很多时候,学生只能流利地背出概念,却不能将其运用到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数学教学要联系实际,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情境―归纳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综合等过程学习数学概念。
二、将情境―归纳教学模式应用于农村小学六年级数学概念课的策略以及注意的问题
情境―归纳教学模式的步骤主要是由情境导入,明确教学目的―呈现例子,引导归纳―抽象概括―检查学生的概念获得情境―总结概念,形成概念―应用概念―反思概念化过程组成的。
首先,教师要设计科学的范例呈现方式,并且根据范例类型选择不同的呈现方式。比如,在学习《方程》时教师可以举一个例子,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来解决,之后教师呈现出自己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方程的便捷之处。其次,教师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时,不要轻易评价学生提出的假设,要启发学生通过范例识别概念,让学生自己通过分析材料真正学会数学概念。最后,教师在检验学生的概念获得情况时,可以通过让学生识别相似类型的实例、指出新学习概念与有关概念的关系、用自己的语言给概念下定义等方式进行。
在小学数学概念中应用情境―归纳教学模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方法,并深入挖掘数学概念的背景,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情境向学生讲述数学概念,比如讲述方程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路程问题等等引入。其次教师要鼓励、支持学生的大胆假设。
情境―归纳教学模式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让学生通过良好的数学情境轻松学习抽象的数学概念,教师在此过程中要通过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假设,学好数学概念,进而更好地学习数学。
[关键词]旅游;新业态;非正规就业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7)06-0014-14
Doi: 10.3969/j.issn.1002-5006.2017.06.007
引言
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200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率从11%降到2015年的7%,但官方公布的失业率一直保持在4.0%到4.3%之间。这引起了不少学者的质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失业率维持稳定主要是中国国企愿意容纳过剩工人。根据他们的调查,虽然目前国企过剩员工的绝对数量并不大,但比例却相当高1。许多产能过剩的行业如钢铁、矿产等,这些行业里的国企有着很高的劳动剩余比例。另外,大量农民工聚集在低技术含量的岗位上,受到经济下滑的影响比城镇工人更大;但失业后的农民工通常会离开城市回到农村,不在城镇登记失业率2的统计范围内。因此,真实失业率没有显现出来。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的开展,去产能与去库存必然会带来失业4。例如,2016年3月,武钢裁员5万人5。整个煤炭系统和钢铁系统,总共涉及180万职工的分流安置6。为了解决就业问题,2015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和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93号),希望通过产业融合吸纳失业人员。2016年5月,总理考察人社部时,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增长根本是为了保就业。考虑到建筑业和制造业等传统行业吸纳农民工就业在下降,总理指出今后要逐步把农民工引向新经济、新产业和新业态1。因此,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如何解决就业问题,成为改革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砝码。
一直以来,政府部门解决就业的方式就是通过投资和企业规模扩张来拉动就业。但是,这种方式不可持续。因为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且企业的规模总是有边界的。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解决就业的手段,不难发现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思路死板而且进入了死胡同。政府总是想着自己动手来安置农民工和下岗工人或者必须要有企业来雇佣他们,而没有考虑到人们可以主动就业――自己雇佣自己。事实上,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非正规经济积累了丰富的相关经验,但政府部门选择了无视。2015年以来的供给侧改革不但不能通过国有企业的规模扩张来吸纳劳动力,相反,它们必须分流很大一部分劳动力。在这种经济两难的时期,适度放开非正规部门,将会促进许多个体主动走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洪流。
产业融合中非正规部门对就业问题的解决具有先天的优势。产业融合会导致原来的产业边界消失,出现许多市场空隙。非正规部门的商业嗅觉和敏感性总是能够让它们找到合适的方式参与其中。在这场庞大的产业变革中,旅游业作为综合性的服务业天然成为众多商家如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万达等竞逐的场所。旅游非正规部门会自然而然地在这场角逐中生长演化,从而成为就业和经济的新增长点。通过阅读现有的文献和观察经济生活中的经验事实,我们能够确认产业融合带来了就业增长。但问题的关键是,旅游产业融合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带来就业增长的?就业增长主要表现在什么领域?只有搞清楚这些问题,我们才能真正确认就业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1 文献综述
1.1 产业融合引致旅游新业态
关于产业融合,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日本著名产业经济学家植草益[1]认为,它是指技术进步和管制放松导致的两个企业之间的竞合关系发生改变。美国学者Greenstein and Khanna[2]认为产业融合是一种经济现象,是企业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
产业融合的思想最早源于Rosenberg,又叫技术融合[3]。20世纪80年代,技术融合所产生的创新活动激活了原本死气沉沉的市场,推动了产业融合的出现[4-5]。它拓宽了大型企业的技术基础,使它们赢得了竞争优势[6-8]。技术融合之后,经历了产品融合[9]。产品融合对原有的技术生产路线、业务流程、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造,使新产品能够更好地迎合潜在的市场需求[10]。技术融合与产品融合都以市场融合为导向[11]。很多企业技术融合失败,并不是技术能力不足,而是在新的价值链上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12]。
产业融合发生的基础通常是产业之间拥有共同的技术基础[13]。发生融合的产业之间相互具有一定程度的关联性[8]。融合一般发生在产业之间的边界和交叉处。它会改变原有产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6]。
旅游产业融合通常指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或旅游产业内不同行业之间相互渗透交叉[14]。旅游方式和旅游型的多样化是促成产业融合的决定性因素[15]。信息技术在实现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起到助推的作用[15]。融合后的企业如携程、去哪儿、芒果等依靠强大的预订网络渠道和信息影响力,共同分享日益扩大的客源市场,优化了资源配置[16],共同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自身的附加值,创造了新的旅游服务价值[17-19]。因此,笔者认为,现代旅游产业融合主要指企业(也可以是其他产业的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旅游资源、产品和服务等进行整合形成的一种新的产业形态。
新业态以旅游者为中心展开[20],表现为产品形态、组织形态(企业)和经营形态的融合[21-22]。互联网技术是旅游产业融合和旅游新业态的主要驱动因素[18]。近些年来,随着出境旅游市场的发展,结合国内旅游消费的经验,国内旅游者的消费心理日趋成熟。他们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和精细化[23]。这种新的消费需求对原来的旅游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细分市场的“小众化”需求分布广,企业无法通过原来的规模经营模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24];另一方面,“小众化”加总起来的需求量很大,但是单个企业却无法以原来的成本模式进行市场供给[25]。这种两难困境和矛盾冲突迫使旅游企业寻求突破,这种突破主要从两个方向展开:第一,传统旅游企业和在线旅游商合作,通过线上和线下的结合降低成本[26];第二,其他行业的企业发现了旅游市场的商机,主动和旅游企业进行融合[27],通过产品和资源的平台化运作,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
旅游新业态的出现和发展是企业和消费需求在市场上的耦合[28]。旅游新业态具有它自己独特的运行规律[29]。随着传统旅游企业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旅游产业内部存在着一种动力驱动企业在产品表现、管理组织结构和经营方式上实行突破[30]。这种突破正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日益扩大的新型市场消费需求;这些突破中,不同的业态类型或以产品、或以技术实现了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消费的对接[31]。正是因为这种对接,造就了众多的旅游新产品。这些产品包括乡村旅游[32]、文化旅游[33]、生态旅游[34]、遗产旅游[35]等等。
新业态出现的重要作用,就是带来了就业的增长[36];@种增长主要是从产业边际和职业工种上发生的,它表现为各种形式的非正规就业。国内目前很少有学者关注这方面的内容。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了解新业态以什么样的方式影响非正规就业。具体概念模型见图1。
1.2 非正规部门和就业
1972年,国际劳工组织在肯尼亚的调研中发现,城市里的大部分人员都在“非正规部门”就业,他们的工作千差万别,但主要都是一些不“体面”的工作,如街头小商贩、擦鞋匠、木匠、石匠、裁缝、厨师、司机等等[37]。Keith Hart[38]和 Breman[39]对加纳与印度的研究也证明了非正规部门的存在及其效率。托达罗用二元部门做了最后的总结,后来的学者通称“非正规部门”。随后,人们观察到发达工业国家的许多现代部门里的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非正规化了[40]。
随着非正规就业的普及及其重要性的发现,学者们提出了许多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总的来说,包括4个不同的流派,每个流派涵盖相类似的理论。(1) 结构分离主义的核心强调非正规部门及其就业是现代工业发展不充分所导致的。发展中国家存在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两部门之间的经济属性和收入存在差异,导致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流动形成了城市劳动力的超额供给。代表人包括刘易斯[41]、托达罗[42]、托克曼[43]和哈特[39]。主要理论是贫困就业理论、二元主义理论和劳动市场分割理论。(2) 结构替代主义的核心认为职业的歧视性、有失公平的制度以及对城市移民的排斥是导致非正规部门和非正规就业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代表人是德・索托[44]。主要理论是新自由主义理论。(3) 结构联系主义倾向于将非正规部门和就业界定为现代生产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他们将非正规经济视为依附于现代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不可缺失的一个重要环节。代表人物是莫斯[45]、卡特斯和波 斯[46-47]。主要理论是新理论。(4) 结构嵌入主义认为市场经济制度是嵌入在社会、文化系统之中的;同样的,非正规经济则是以非市场的基本规制和行为逻辑“镶嵌”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制度背景中。它是社会福利不能支撑个体正常生活时的一种替代性的生产行为,具有特定历史的合理性地位。代表人物是波兰尼[48-49]和波特斯[50]。主要理论是反嵌入理论和标签理论。
中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非正规部门就产生了。大量流动人口和下岗工人在非正规部门中就业[51-52]。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三个原因:第一,户籍制度的松动,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第二,城市化快速推进,大量临时性就业岗位增长迅速;第三,所有制结构显著调整,国有、集体单位等城市公有制部门劳动力边际吸纳能力下降[53-54]。尽管非正规就业(非正规部门就业)符合当时的我国国情,具有庞大的就业潜力,但是,非正规部门一直没有得到政府的承认。为了用非正规就业重构就业空间,张彦在理论层面上澄清了非正规就业本身存在的合理性[55]。都阳和万广华研究了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非正规就业在减贫中的作用[56],蔡P和王美艳说明了非正规就业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发育以及城镇就业增长的原因[57]。李强[58]和万向东[59]集中研究了农民工的非正规就业,说明了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条件和效果。
1.3 旅游非正规就业
国内对旅游就业的研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以2010年为界限,2010年之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正规部门的就业;2010年之后非正规就业的研究开始出现并且占据了主导地位。在2010年之前,旅游就业研究集中在总量方面,主要涉及旅游对就业的促进作用[60]、就业效应[61]和弹性[62-63]以及旅游就业的统计[64]等等。2010年之后,王丽和郭为开始关注中国旅游非正规部门并对青岛旅游自我就业者进行研究[65]。随后,郭为和秦宇研究了青岛和烟台的旅游非正规就业者的群体特征[36],并对中国旅游非正规就业的总量进行了估计,约为2040万人,远远超过了正规就业的总量[66]。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产业融合,旅游非正规就业继续增长,非正规就业模式的转变已经成为未来就业的基本方向。一些旅游非正规就业者本身也开始把“非正规”的就业作为一种向上的职业通道而不是终端[67-68]。本文将从新业态的角度考察旅游非正规就业增长。文章的结构如下:第二部分以文献综述的形式介绍了产业融合导致新业态形成以及新业态与旅游非正规就业的关系;第三部分分析旅游新业态的就业路径;第四部分经验地说明新业态如何带来非正规就业增长;第五部分通过调研数据说明新业态如何带来非正规就业增长。结论和建议放在第六部分。
2 新业态影响就业的路径
旅游新业态表现为产品形态、经营形态和组织形态。随着产业融合的展开,市场上涌现了许多“小众旅游”新产品形态,主要包括:定制旅游、网络旅游、养生(康体)旅游、结伴背包旅游等等。为了应对大量的“小众”旅游形态,旅游企业通过线上和线下的融合,形成了不同的经营形态。这种新经营形态利用互联网技术,形成平台经济,许多企业或个人以这个平台为核心聚合在一起。面对新产品和新经营形态,企业不得不调整内部组织结构,利用互联网技术,将组织管理变得越来越扁平化。
上述旅游新业态的出现导致了旅游就业增长路径的变化。这种变化来自三个方向:第一,旅游正规部门的正规就业增长,这一部分在统计上看主要是政府部门每年统计的非私营旅游企业的年末就业人员总量。第二,旅游正规部门中的非正规就业的增长,这一部分无法在统计上反应出来,主要表现为非私营旅游企业所雇佣的零时工、钟点工等没有稳定的劳动合同关系的人员数量。第三,非正规就业的增长。非正规就业,从统计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指在政府部门涵盖的统计对象之外的所有其他就业。郭为和厉新建[66]曾经详细地对非正规就业进行过定义,并且估算中国在2011年旅游非正规就业的总量为2040.40万。他们认为,旅游发展对中国就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非正规就业上而不是正规就业上。本文是以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主旨是研究旅游非正规就业影响来源或路径。
3 旅游非正规就业增长:经验说明
3.1 旅游正规部门中的非正规就业增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解释,旅游正规部门中的非正规就业主要指非私营企业部门(企业)与所雇佣的劳动力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形成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1。旅游新业态的出现,其盈利模式的形成,是通过构建新型的劳动关系和工作形式来实现。这种“新型”的劳动关系大量表现为非正规就业。
旅游正规部门的非正规就业形式种类多样,主要表现为非全时工、季节工、劳务承包工(外包)、劳务派遣工、小时工、钟点工等等。尽管国家没有对这部分就业进行统计,但根据我们的调查,自2008年以来,正规部门的非正规就业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主要目的是规避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笔者以青岛H酒店的具体调查情况为例说明。
青岛H酒店是一家知名酒店,其产品和服务一直得到业界的好评。近些年来,H酒店在劳动用工结构和形式上出现了明显的改变。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除个别岗位外,H酒店逐步减少了合同工的用工形式,大幅增加劳务工和实习生的比重。在2014年,增加了66名劳务工、68名实习生。第二,钟点工的使用逐年增加。2014年,钟点工的使用达到了1 7666小时,平均一天要使用8个钟点工。
除了酒店的非正规就业在扩大之外,一些互联网旅游企业也明显增加了非正规就业人员的使用量。以携程技术部门使用的兼职人员数量为例,2007年为10人,2010年为30人,2013年和2015年分别达到了220人和420人。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在携程,其他部门如销售部门2中其他类型的非正规就业人员的使用量必定也有增加。遗憾的是,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料,也没有这方面的统计数据来估算旅游正规部门中非正规就业的总量及其增长。
3.2 旅游非正规部门的就业增长(非正规就业增长)
旅游非正规就业,可以从城市和农村两个地域的具体表现进行说明。第一,城市旅游的非正规就业。城市既是旅游的目的地,也是旅游客流的中转地。很多下岗工人、进城农民工以及刚毕业的大学生都以非正规就业的形式为这些游客提供各种服务。他们构成了城市旅游非正规就业的主体。我们可以观察到,在一些旅游城市如青岛,大量的人员活动在车站、码头和景点景区周边,向游客兜售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品和美食。郭为[14]曾经对青岛的旅游非正规就业进行了分类,并描述了这个群体的特征。第二,农村地区的旅游非正规就业。在农村地区,景点景区及其周边的非正规就业基本成为了主流。在旅游旺季,企I雇佣大量的本地劳动力来接待游客,而到了淡季,这些劳动力就回乡务农3。我们可以观察到,在大型的发展成熟的乡村旅游景区周围,围绕旅游服务兴办的旅馆和餐馆比比皆是。在成都的三圣乡乡村旅游景区附近,可直接进行网上预订的旅馆和农家乐就有260多家[21]。这些企业为本土农民提供大量非正规就业机会。郭为[66]利用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结合官方统计数据的具体内容和特征,估算出全国旅游非正规就业的总人数大约为2040.40万人,约占全国非正规就业总量的1/5。
4 新业态如何影响非正规就业的增长:实证证明
4.1 数据说明与调研
由于国内没有非正规就业的官方统计数据,我们只能通过调研的方式“迂回”研究旅游新业态对非正规就业的影响。对于旅游新业态,不同的学者看法都不一样,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以杨玲玲和魏小安[22]为代表,他们站在企业角度把旅游新业态看作产品形态、经营形态和组织形态的综合。第二类包括大部分学者媒体4,他们把许多新出现的产品归结为新业态,例如生态旅游[34]、乡村旅游[70]、遗产旅游[35]、体育旅游和文化旅游[33]等等。笔者认同杨玲玲和魏小安的观点。因为旅游新业态代表着行业的一种运作模式,不同于单纯的产品表现形式,因此,我们把新业态概念具体化成了产品形态、经营形态和组织形态3个维度10个问项;把非正规就业具体化成了3个问项,这3个问项分别代表了正规部门的非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非正规部门的就业)。考虑到企业成本和经济景气度对企业用工方式的影响,我们针对它们各自分别设计了两个问项,这两个问项分别归因,作为两个控制变量来排除它们对非正规就业的影响。
问卷调查开始于2016年6月12日,结束于7月10日。调查对象是全国各地旅游行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这些人员在旅游行业工作时间大部分都超过了3年,对行业的具体运作情况比较熟悉,他们的回答基本能够反映行业的现实。本项调查以青岛本地为主,主要调研的企业有港中旅、万达旅业、省中旅(山东省中国国际旅行社)、威斯汀、香格里拉、海尔洲际、携程青岛分公司以及一部分青岛本地的民营旅行社,其中,包括一部分青岛大学旅游专业毕业的走上了管理岗位的学生。本次一共发放问卷300份,共回收258份。剔除无效问卷7份,实际分析的问卷数251份。
4.2 调研的人口统计信息与因子分析
通过对调研的人口信息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男性的比例略高于女性,分别为55%和45%。年龄主要集中在25~44岁之间,约占51%。被调研对象主要来自旅游企业管理人员,约占52%,在旅游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约占19%。他们曾经或现正在旅游行业工作年限超过3年但少于10年的人数占比达到了74%。
年龄数据反映了旅游行业的管理层比较年轻,工作或年限超过3年说明了被调研对象对行业比较了解。问卷反映出来的信息在真实性和可靠性上有一定的保证。
笔者使用SPSS软件,对问卷中所有题项进行可靠性分析,信度指标克朗巴哈系数为0.863,信度系数大于0.7,说明因子分析提取出的主成分与问卷设计初衷一致。又因为KMO值为0.809,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通过正交旋转后得到了4个因子(表3)。产业融合后,大部分旅游企业利用相关技术以尽可能丰富的形式和手段表现自身的产品,问项Q1到Q3主要与产业融合产品的表现形态相关,命名为产品形态。问项Q4到Q6主要描述了产业融合后旅游企业组织结构的改变,命名为组织形态。问项Q7到Q9主要说明了产业融合后旅游行业出现的新经营特点,命名为经营形态。问项Q11到Q13主要描述了当前旅游企业在招工方面对劳动力的使用,核心是劳动力的非正规使用方式,命名为非正规就业。所以,反映新业态的3个因子分别是产品形态(Q1~Q3)、组织形态(Q4~Q6)和经营形态(Q7~Q10)。反映非正规就业因子一个(Q11~Q13)(表3)。在利用非正规就业各个变量单独进行回归时,对变量进行了标准化处理。
4.3 回归分析
虽然我们得到了4个因子,但产品形态、组织形态和经营形态3个因子能够和第4个因子非正规就业具有逻辑上的相关关系吗?是的。从微观角度看待就业,本质上是企业对劳动力的使用。企业对劳动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取决于产品销售1。产品销售(在给定质量的情况下)很大程度上是与产品形态相关的如产品广告投放的渠道、位置和时间等等。经营形态直接与劳动力使用数量相关,例如产品生产的工艺和流程差异会直接决定企业需要雇佣多少劳动力,前端销售和售后服务员工的多寡会影响消费者对企业产品质量的感知。组织形态本质上是企业内部对劳动力的配置,通过实现最优配置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因此,我们的概念模型具有坚实的理论支撑,是将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在企业内部做了功能上的分解。它们在理论逻辑上都指向了就业。
因此,根据上面的因子分析,我们依据逻辑概念(见图1),可以通过构建经验模型来分析新业态以何种方式影响了非正规就业。模型设定如下:[zi=β0+β1x1i+β2x2i+β3x3i+β4y1i+β5y2i+β6~11j=13k=12xjiyki+εi]
其中,[z]代表非正规就业因子,包含3个问项,每个问项作为一个被解释变量,分别代表正规部门中的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和自我就业(自我雇佣)。[β0]代表截距项,[x1i]、[x2i]、[x3i]分别代表产品形态、经营形态和组织形态因子,[β1]、[β2]、[β3]分别代表前述3个变量的回归系数,[y1i]、[y2i]分e代表企业成本和经济景气度因子,这两个因子从微观和宏观层面作为模型的控制变量,引入的目的是排除它们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β4]、[β5]分别代表前述两个变量的回归系数。[j=13k=12xjiyki]分别代表新业态的3个变量与企业成本和经济景气度的交互项,[β6~11]代表这6个交互项的系数,具体说明将会在回归列表中给出。[εi]是随机扰动项,服从同方差、期望值为零的正态分布。
每一个模型分为两类,第一类为不纳入交互项的情况,考察新业态对三类非正规就业的直接影响;第二类为纳入交互项的情况,主要考察新业态对三类非正规就业的间接影响。
具体的回归结果见表4。
模型(1)反映正规部门中的非正规就业。其回归结果显示,在不纳入交互项、控制企业成本和经济景气度变量的情况下,产品形态和组织形态对正规部门中的非正规就业不产生影响,在5%水平上统计不显著;经营形态在5%水平上显著影响正规部门中的非正规就业,经营形态改变1个单位,正规部门中的非正规就业增加0.259个单位。具体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经营形态处于市场的前端,直接通过销售与消费者打交道,劳动力使用量的变化对市场非常敏感。产品形态引致对劳动力的需求,与劳动力间接相关;组织形态更多表现为企业内部管理结构上的调整,也是与劳动力间接相关。因此,这两个变量在统计上不显著。企业成本和经济景气度显著影响正规部门中的非正规就业,分别在5%水平上统计显著。这意味随着企业成本的上升和经济景气度变差,正规部门倾向于雇佣更多临时工和采用更加灵活的用工方式。其中,企业成本上升1个单位,非正规就业会增加0.447个单位;经济景气度变差1个单位,非正规就业会增加0.367个单位。
在纳入交互项的情况下,6个交互项都显著影响正规部门中的非正规就业,并且在5%水平上统计显著;产品形态和组织形态单独不影响正规部门的非正规就业,在5%水平上统计不显著。这说明新业态不是独立影响企业对劳动力的雇佣方式,而是和企业成本、经济景气度联合起作用的。具体来说,产品形态与经济景气度联合作用显著影响正规部门的非正规就业,在5%水平上统计显著,交互项提高1个单位,正规部门的非正规就业增加0.084个单位,说明了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产品丰富的表现形态等仍然可以增加企业的销售,企业会雇佣更多的临时工。产品形态与企业成本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正规部门的非正规就业,在5%水平上统计显著,交互项提高1个单位,正规部门的非正规就业会增加0.212个单位。企业成本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经济景气度的影响。组织形态与经济景气度的联合作用显著正向影响正规部门的非正规就业,在5%水平上统计显著,交互项每提高1个单位,正规部门的非正规就业增加0.279个单位,说明了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企业会调整组织结构,同时用工方式更加灵活。组织形态与企业成本的交互项显著影响非正规就业,在5%水平上统计显著,交互项每提高1个单位,正规部门的非正规就业增加0.177个单位。经营形态与经济景气度联合作用显著正向影响正规部门的非正规就业,在5%水平上统计显著,交互项每提高1个单位,正规部门的非正规就业增加0.328个单位。经营形态与企业成本的交互项显著影响非正规就业,在5%水平上统计显著,交互项每提高1个单位,正规部门的非正规就业增加0.336个单位。与前面的两种交互类型相比,经营形态的影响系数最大。经营形态涵盖了销售环节,而销售是企业雇佣非正规就业最多的部门。销售结合互联网技术,会产生新商业模式,新商业模式会生成新职业和工种,衍生新的就业方式(例如共享经济中的就业),这种就业天然会游离在正规的就业体制之外。
模型(2)反映非正规部门就业。其回归结果显示,在不纳入交互项、控制企业成本和经济景气度变量的情况下,产品形态和组织形态对非正规就业不产生影响,在5%水平上统计不显著。经营形态在5%水平上显著影响非正规就业,经营形态改变1个单位,非正规就业增加0.302个单位。这里存在一个“悖论”,似乎企业愈是处于最优运行的状态,所需要雇佣的员工愈少,流向非正规部门的劳动力愈多(这可能与我们使用的截面数据相关,如果是时间序列可能不会出现这种悖论,因为最优运行的企业会扩张,雇佣更多的员工)。企业成本和经济景气度显著影响非正规就业,分别在5%水平上统计显著。这意味随着企业成本的上升和经济景气度变差,更多劳动力会流向非正规部门。其中,企业成本上升1个单位,非正规就业会增加0.411个单位;经济经济景气度变差1个单位,非正规就业会增加0.358个单位。
在纳入交互项的情况下,6个交互项都显著影响正规部门中的非正规就业,并且在5%水平上统计显著;产品形态和组织形态单独不影响(非正规部门)非正规就业,在5%水平上统计不显著。具体来说,产品形态与经济景气度联合作用显著影响非正规就业,在5%水平上统计显著,交互项提高1个单位,非正规就业增加0.131个单位。产品形态与企业成本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非正规就业,在5%水平上统计显著,交互项提高1个单位,非正规就业会增加0.196个单位。组织形态与经济景气度的联合作用显著正向影响非正规就业,在5%水平上统计显著,交互项每提高1个单位,非正规就业增加0.225个单位。组织形态与企业成本的交互项显著影响非正规就业,在5%水平上统计显著,交互项每提高1个单位,非正规就业增加0.136个单位。经营形态与经济景气度联合作用显著正向影响非正规就业,在5%水平上统计显著,交互项每提高1个单位,非正规就业增加0.409个单位。经营形态与企业成本的交互项显著影响非正规就业,在5%水平上统计显著,交互项每提高1个单位,非正规就业增加0.414个单位。
总体来看,无论是否纳入交互项,产品形态和组织形态单独都对非正规就业没有影响;只有与经济景气度和企业成本交织在一起,才能对非正规就业产生影响。经营形态在任何情况下都在5%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在中国经济中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的二元经济结构仍然存在,但通过经营形态存在一定关联。二者通过经营业态形成了互补的关系,即正规部门无法吸纳的就业总是会流向非正规部门。这进一步证明了旅游非正规就业是“就业蓄水池”的理论。
模型(3)反映非正规就业中的自我就业。自我就业同时是一种创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自我就业(创业)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这也是自我就业(创业)单独作为一个问项、单独以被解释变量作为一个模型的原因。模型(3)的结果与模型(1)、模型(2)相一致。主要的区别在于,在模型(1)和(2)中,新业态对非正规就业的创造具有主动性;而在模型(3)中,我们无法确定个体选择自我就业是否是主动的或者被动的;但新业态导致了自我就业的增加却是确定的,它对非正规就业的影响仍然不是独立的,而是和其他因素联合发生作用。
5 结论和建议
国内关于旅游就业的研究较为丰富,但这些研究大多从统计的层面告诉人们旅游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具体到旅游就业增长的途径却都语焉不详。本文另辟蹊径,以实证的方式说明了旅游新业态是如何影响旅游就业的。具体的增长路径分别是正规部门中的非正规就业增长和旅游非正规就业的增长。
研究结果显示,旅游新业态通过产品形态、组织形态和经营形态影响非正规就业。这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在经济不景气/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企业会雇佣更多的临时工。第二,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的二元经济结构仍然存在,通过经营形态存在一定关联。正规部门无法吸纳的就业总是会流向非正规部门。第三,自我就业同时是一种创业。新业态导致了自我就业的增加。上述现象并不单独发生,而是与经济景气度和企业成本交织在一起。它们相互作用影响旅游非正规就业。如何具体看待这种影响路径呢?笔者认为,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多样化催生了丰富的产品形态,一些产品非常小众化和碎片化,在经济不景气、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它迫使企业以非正规就业形式(例如弹性工作的方式)来雇佣员工,例如部分资助大学生出游,利用大学生写游记来表现产品和带动消费群。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的应用一定程度改变了组织结构,从而改变了用工模式,例如,许多旅行社减少了合同制导游,当业务繁忙需要导游时,企业直接从导游互联网平台“借用”。经营形态的改变从根本上导致了用工形式变化,线上线下的结合催生了大量的零时雇佣;这些临时雇佣可能是因为一个项目或者一个临时的小业务。一个最令人关注的群体是网络销售,它的代表是阿里旅行去啊上的线路或单一产品销售,就像淘宝,它由无数个自我就业的“个体公司”组成。
上述研究结论在宏观上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旅游新业态是旅游非正规就业增长的源泉,而旅游非正规就业的总量远远超过了旅游正规就业。它可能是中国供给侧改革时期对下岗工人分流的一重要产业。第二,新业态不仅在边际上增加了就业,而且会通过就业结构的改变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所以,政府的产业政策要重视对新业态的引导和培育。第三,政府部门应该重视非正规部门对就业的贡献,通过合理的方式引导非正规就业,而不是以各种名义对非正规就业进行打压。
同时,研究在微观上也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在经济不景气或成本上升的时期,企业可以通过利用互联网等技术丰富产品的表现形态,利用零时工等非正规就业手段增加产品销售。第二,经营形态是企业用工的核心,在任何时候都显著影响劳动力的使用量。逻辑上来看,灵活的非正规就业形式可能是企业控制成本的最佳手段。第三,组织形态只有与经济景气度或企业成本交互作用时才显著影响非正规就业。这说明了企业可以同时从用工结构和部门结构两个方面来控制成本,前者节省外部的劳务成本,后者节省内部的交易成本。上述结论对旅游企业的具体营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甚至有可能意味着企业未来用工模式的根本变革:即从固定用工制(正规就业)走向弹性用工制(非正规就业)。
最后,文章的概念框架、分析辑及其最后的结论共同呈现了一个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关于非正规就业的理论。以旅游非正规就业为例,笔者认为,产业之间的融合导致了市场空隙的出现,这些市场空隙是碎片化的和长尾的1;正规部门不具有足够的“灵活性”来获得这些市场中的利润,只有成本够低和灵活性足够的“非正规形式”才能把握住这种机会。产业融合通过组织结构的改变催生了企业新业态,新业态的形成过程本身是一个劳动力以非正规方式流进流出的过程,这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非正规就业增长的过程。其本质就是降低组织的成本来获取新市场或市场空隙中的利润。二元主义以静态的眼光把经济分为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新自由主义则从交易费用的角度看待劳动力进入正规部门的障碍,新注重分工中生产关系呈现的“剥削性”。我们的理论基于产业融合,产业融合是动态的,因此,我们的理论也是动态的;劳动者是在一个动态的新市场中综合考量自己的能力主动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式。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Masu Uekusa. The convergenc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dustries[J].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2001, (2): 24-27. [植草益. 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 中国工业经济, 2001, (2): 24-27. ]
[2] Greenstein S, Khanna. That does industry convergence mean?[A]//David B. Yoffie. Competing in An Age of Digital Convergence[M].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7: 33-45.
[3] Rosenberg N.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the machine tool industry, 1840-1910[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1963, 23(4): 414-443.
[4] Dosi G. Sources, procedures, and microeconomic effects of innovation[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88, 26(3): 1120-1171.
[5] Sahal D. Technological guideposts and innovation avenues[J]. Research Policy, 1993, 14(2): 61-82.
[6] Busby G. Vocationalism in higher level tourism courses: The British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 2001, 25(1): 29-43.
[7] Cantwell J, Fai F. Firms as the source of innovation and growth: The evolution of technological competence[J].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1999, 9(3): 331-366.
[8] Fai F, Tunzelmann N V. Industry-specific competencies and converging technological systems: Evidence from patents[J].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2001, 12(2): 141-170.
[9] Freeman C, Soete L. 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M]. London: Routledge, 1997: 56 -63.
[10] Stieglitz N. Industry dynamics and types of market convergence[A]// Carlsson B. Paper to be Presented at the DRUID Summer Conference on“Industrial Dynamics of the New and Old Economy-Who is Embracing Whom?”[C]. Copenhagen/Elsinore, 2002. 342-350.
[11] Gambardella A, Torrisi S. Does technological convergence imply convergence in markets?Evidence from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J]. Research Policy, 1998, 27(5), 445-463.
[12] Christensen C M, Rosenbloom RS. Explaining the attacker's advantage: Technological paradigms,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and the value network[J]. Research Policy, 1995, 24(2): 233-257.
[13] Lei DT. Industry evolution and competence development: The imperatives of technological converge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0, 19(7): 699-738.
[14] Zhang Lingyun. The basis and precondition of tourism industrial convergence[J]. Tourism Tribune, 2011, 26(4): 6-7. [张凌云. 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和前提[J]. 旅游学刊, 2011, 26(4): 6-7. ]
[15] Zhang Hui, Huang Xueying. Some basis conclusions about tourism industrial convergence[J]. Tourism Tribune, 2011, 26(4): 5-6. [张辉, 黄雪莹. 旅游产业融合的几个基本论断[J]. 旅游学刊, 2011, 26(4): 5-6. ]
[16] He Jianmin. The form, reason, route, obstacle and mechanism of tourism industrial convergence development in China[J]. Tourism Tribune, 2011, 26(4): 8-9. [何建民. 我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形式动因、路径、障碍及机制[J]. 旅游学刊, 2011, 26(4): 8-9. ]
[17] Cheng Jin, Lu Lin, Zhu Fubiao. On the study progress of tourism industrial merging and its enlightenment[J]. Tourism Tribune, 2011, 26(4): 13-19. [程锦, 陆林, 朱付彪. 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及启示[J]. 旅游学刊, 2011, 26(4): 13-19. ]
[18] Yang Yanfeng. Internet technology has become the main driving force of tourism industrial convergence and new format[J]. Tourism Tribune, 2012, 27(9): 7-8. [杨彦锋. 互联网技术成为旅游产业融合与新业态的主要驱动因素[J]. 旅游学刊, 2012, 27(9): 7-8. ]
[19] Zhang Wenjian. Agricultural tourism: Industrial convergence and urban rural interaction[J]. Tourism Tribune, 2011, 26(10): 11-12. [张文建. 农业旅游: 产业融合与城乡互动[J]. 旅游学刊, 2011, 26(10): 11-12. ]
[20] Lee HK, Fernando Y. The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the medical tourism supply chain[J]. Tourism Management, 2015, 46: 148-157.
[21] Guo Wei, Xu Ke. Tourism industrial convergence and new type of operation[J]. Tourism Forum, 2013, 6(6): 1-6. [郭为, 许珂. 旅游产业融合与新业态形成[J]. 旅游论坛, 2013, 6(6): 1-6. ]
[22] Yang Lingling, Wei Xiao’an. Novels in new operational types of tourism[J]. Resources and Industries, 2009, (6): 135-138. [杨玲玲, 魏小安. 旅游新I态的“新”意探析[J]. 资源与产业, 2009, (6): 135-138. ]
[23] Guo Wei, Chen Zhi, Wang Li. Tourism complaints, tourism assessment and improvement on service quality[J]. Tourism Forum, 2009, 2(6): 812-818. [郭为, 陈枝, 王丽. 旅游投诉、游客评价与服务质量的改进[J]. 旅游论坛, 2009, 2(6): 812-818. ]
[24] Zhu Huying, Xu Chunxiao. Study on the differences of cultural tourism demand among urban residents with different income: A case study of Changsha residents’ tourism demand for Phoenix Town[J]. Journal of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2006, (1): 38-41. [朱湖英, 许春晓. 不同收入城市居民文化旅游需求差异研究――以长沙市不同收入居民对凤凰古城的旅游需求为例[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1): 38-41. ]
[25] Huang Yanling, Huang Zhenfang. A study on the urban citizen`s demand of leisure: A case study of Nanjing city[J]. Human Geography, 2007, (3): 60-64. [黄燕玲, 黄震方. 城市居民休闲度假旅游需求实证研究――以南京为例[J]. 人文地理, 2007, (3): 60-64. ]
[26] Lemoine F, Poncet S, ?nal D. Spatial rebalancing and industrial convergence in China[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5, 34: 39-63.
[27] Gershuny J. Post-industrial convergence in time allocation[J]. Futures, 1993, 25(5): 578-586.
[28] Adriana B. Environment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tourism: The case of large tour operator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9, 17(16): 1385-1392.
[29] Guo Yang, Shen Han. System establishment and regulatory policy study of the new tourism industry based on the endogenous ecology[J]. Ecological Economy, 2011, (4): 120-122, 129. [郭D, 沈涵. 基于生B内生化的旅游新业态的体系构建与规制研究[J]. 生态经济, 2011, (4): 120-122, 129. ]
[30] Wang Yan, Li Donghe. A study on classificatio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new tourism format[J].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2011, 11(6): 9-12. [汪燕, 李东和. 旅游新业态的类型及其形成机制研究[J]. 科技和产业, 2011, 11(6): 9-12. ]
[31] Zhang Zuqun, Lin Shan. The cultural capital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advanced socialist culture capital construc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eijing rural tourism based on eight new format[J]. China Soft Science, 2011, (S2): 143-149. [张祖群, 林姗. 首都城乡建设的文化品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建设――基于北京乡村旅游八种新业态的分析[J]. 中国软科学, 2011, (S2): 143-149. ]
[32] Li Junxia. The research on the emergence of new forms of cultural tourism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Lanzhou[J].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2012, (4): 126-129. [李俊霞. 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出现和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以兰州为例[J]. 开发研究, 2012, (4): 126-129]
[33] Zhang Ying. Research on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uangdong Wanlu lake one-stop ecotourism zone[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2014, 8(4): 24-27. [张颖. 广东万绿湖生态旅游集聚区旅游新业态发展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4, 8(4): 24-27. ]
[34] Zhang Jianzhong, Sun Gennian. Relic park: New industr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n cultural heritage experience: A case study of three relic parks in Xi’an[J]. Human Geography, 2012, (1): 142-146. [张建忠, 孙根年. 遗址公园: 文化遗产体验旅游开发的新业态――以西安三大遗址公园为例[J]. 人文地理, 2012, (1): 142-146. ]
[35] Marelli E. Evolution of employment structures and regional specialization in the EU[J]. Economic Systems, 2004, 28(1): 35-59.
[36] Guo Wei, Qin Yu, Wang Li. On the group features of tourism informal employment and industrial satisfaction: Taking the survey of tourism informal departments in Qingdao and Yantai as an example[J]. Tourism Tribune, 2012, 27(7): 81-90. [郭为, 秦宇, 王丽. 旅游非正规就业的群体特征与行业满意度――以青岛和烟台的旅游非正规部门调查为例[J]. 旅游学刊, 2012, 27(7): 81-90. ]
[37] Bangasser P E. The ILO and the informal sector: An institutional history[J]. ILO Employment Paper, 2000, 9 - 13.
[38] Hart K. Informal income opportunities and urban employment in Ghana[J]. Journal of Modern Africa Studies, 1973, 11(1): 61-89.
[39] Breman J. The Informal Sector in Research: Theory and Practice[M]. CASP: 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 1980. 49 C 58.
[40] Zhang Guoying. Informal employment: theory and development[J]. Academic Research, 2012, (8)55-58. [张国英. 非正规就业: 理论与发展[J]. 学术研究, 2012, (8): 55-58. ]
[41] Lewes. Dual Economic Theory[M]. Shi Wei. Beijing: Beijing Economic College Press, 1989. 90 C 102. [刘易斯. 二元经济论[M]. 施炜, 译. 北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9. 90 - 102]
[42] Todaro. Third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M]. Beijing: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Press, 1988. 33-34. [托达罗. 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 33-34. ]
[43] Tokman V. Policies for a heterogeneous informal sector in Latin America[J]. World Development, 1989, 17(7): 1067-1076]
[44] Soto HD. Another Road[M]. Yu Haishen, trans. Beijing: Huaxia Publishing House, 2007: 112-131. [赫南多・德・索托. 另一条道路[M]. 于海生, 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7: 112-131]
[45] Moser C. Informal sector or petty commodity production: Dualism or independence in urban development[J]World Development, 1978, 6(9): 1041-1064.
[46] Custer, Portes. The bottom of the world: The origin, motivation and influence of informal economy[A]// Xia Zhujiu, Wang Zhihong. The Cultural Forms of Space and Social Theory[M]. Taipei: Ming Wen Book Company Limited, 1993: 95 - 106[卡斯特, 波特斯. 底层的世界: 非正式经济的起源、动力与影响[A]//夏铸九, 王志弘. 空间的文化形式与社会理论读本[M]. 台北: 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1993: 95 - 106]
[47] Portes A, Castells M, Benton L. The Informal Economy: Studies in Advanced and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M]. Marylan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9: 147-153.
[48] Bromley R. Organization, regul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the so-called urban informal sector: The street traders of Cali, Colombia[J]. World Development, 1978, 6(9/10): 1161-1171.
[49] Bromley R. A new path to development?The Significance and impact of Hernando De Soto’s ideas on underdevelopment,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J]. Economic Geography, 1990, 66(4): 328-348.
[50] Portes A. Competing perspectives on the Latin American informal sector[J].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993, 19(1): 33-60.
[51] Hu Angang, Zhao L. Informal employment and informal economy in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1990-2004)[J].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2006, 21(3): 111-119. [胡鞍钢, 赵黎. 我国转型期城镇非正规就业与非正规经济(1990-2004)[J]. 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1(3): 111-119. ]
[52] Hu Angang, Yang Yunxin. The change of employment mode: From normalization to non normalization: An analysis of informal employment in cities and towns in China[J]. Management World, 2001, (2): 69-78. [胡鞍钢, 杨韵新. 就业模式转变: 从正规化到非正规化――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状况分析[J]. 管理世界, 2001, (2): 69-78. ]
[53] Li Qiang. The realistic predicament and path choice of peasant-workers citizen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l employment[J]. Urban Problems, 2016, (1): 99-103. [李强. 非正规就业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 城市问题, 2016, (1): 99-103. ]
[54] Li Qiang. A literature review of informal employment of peasant-workers[J]. Lingnan Journal, 2015, (6): 124-130. [李. 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研究综述[J]. 岭南学刊, 2015, (6): 124-130. ]
[55] Zhang Yan. Informal employment: Social recognition from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08, 10(5): 18-24. [张彦. 非正规就业: 理论层面上的社会承认[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8, 10(5): 18-24. ]
[56] Du Yang, Wan Guanghua. Informal employment in urban labor market and its role in poverty reduction[J].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14, (9): 88-97. [都阳, 万广华. 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非正规就业及其在减贫中的作用[J]. 经济学动态, 2014, (9): 88-97. ]
[57] Cai Fang, Wang Meiyan. Informal employment and labor market development: An analysis of urban employment growth in China[J].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04, (2): 24-28. [蔡P, 王美艳. 非正规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发育――解读中国城镇就业增长[J]. 经济学动态, 2004, (2): 24-28. ]
[58] Li Qiang. Informal employment of peasants in cities[J]. Expanding Horizons, 2002, (6): 47-49. [李强. 关于进城农民的"非正规就业"问题[J]. 新视野, 2002, (6): 47-49. ]
[59] Wan Xiangdong. The entry conditions and effects of informal employment of peasant-workers[J]. Management World, 2008, (1): 63-74. [万向东. 农民工非正式就业的进入条件与效果[J]. 管理世界, 2008, (1): 63-74. ]
[60] Wang Yuming. Strategic thinking on tourism promoting social employment growth[J]. Economic Geography, 2003, (3): 401-404. [汪宇明. 旅游促进社会就业增长的战略思考[J]. 经济地理, 2003, (3): 401-404. ]
[61] Li Xinjian. Analysis of China’s tourism employment effect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J]. Journal of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2004, (5): 29-35. [厉新建. 中国旅游就业效应分析与制度创新[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5): 29-35. ]
[62] Tang Daijian, Li Li. An empirical study of elasticity measurement of tourism employment: A case study of Zhejiang province[J]. Tourism Science, 2005, 19(2): 10-13. [唐代剑, 李莉. 对旅游就业弹性测量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 旅游科学, 2005, 19(2): 10-13. ]
[63] Guo Wei, Geng Qinghui, Kou Min, et al. Analysis on the elasticity of tourism employment fluctuation: An empirical study of hotel and travel agency industries[J]. Tourism Science, 2009, 23(1)21-27. [郭为, 耿庆汇, 寇敏, 等. 旅游就业波动的弹性分析――对饭店、旅行社行业的实证考察[J]. 旅游科学, 2009, 23(1): 21-27. ]
[64] Li Xinjian. A study on Beijing tourism employment and revised calculation[J]. Tourism Tribune, 2009, 24(3): 22-29. [厉新建. 北京旅游就业研究及修正计算[J]. 旅游学刊, 2009, 24(3): 22-29. ]
[65] Wang Li, Guo Wei, Chen Zhi. Literature review of tourism informal sector and employment - self-employment[J]. Journal of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2010, (9): 41-48. [王丽, 郭为, 陈枝. 旅游非正式部门及其就业――自我就业的研究综述[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 (9): 41-48. ]
[66] Guo Wei, Li Xinjian, Xu Ke. The neglected true power: Tourism informal employment and its pull effects[J]. Tourism Tribune, 2014, 29(8): 70-79. [郭为, 厉新建, 许珂. 被忽视的真实力量: 旅游非正规就业及其拉动效应[J]. 旅游学刊, 2014, 29(8): 70-79. ]
[67] Liang Zengxian, Li Jieyi, Wen Tong. Tourism and quality of life perceptions among urban tourism informal employees: A case study of Guangzhou city[J]. Tourism Tribune, 2015, 30(9): 72-81. [梁增贤, 黎结仪, 文彤. 城市旅游非正规就业者生活质量感知研究――以广州为例[J]. 旅游学刊, 2015, 30(9): 72-81. ]
[68] Liang Zengxian, Xie Chunhong. Informal tourism employment: The end to a career or a channel for career development?[J]. Tourism Tribune, 2016, 31(1): 102-110. [梁增t, 谢春红. 旅游非正规就业: 职业发展的末端还是通道[J]. 旅游学刊, 2016, 31(1): 102-110. ]
要准确地揭示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内涵,必须认真区分与其相关联的农业经营规模、农业规模经济、农业规模经营三个基本概念:
1.农业经营规模。规模,一般是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生产要素,在一定的经济实体(企业或其它生产经营单位)内的聚集程度。任何社会生产,尤其是社会化的大生产,都是由经济实体在聚集了一定的生产要素(即构成一定的经营规模)的条件下进行的。当然,这里所说的规模,不仅仅指经济实体所聚集的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综合,而且还包括经济实体聚集的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及其形成的生产劳动能力。
农业经营规模是指农业经济实体(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农户等)聚集的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总和及其优化配置所形成的生产能力。当然,农业经营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关键是要寻求经营规模的适度值,而适度值的确定则要看在一定的自然、经济、技术条件下,一个农业经济实体的经营规模能否取得最佳规模效益,也就是能否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2.农业规模经济。规模经济的概念源自西方经济学,它的一般含义是指经营规模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即较大规模的经营能够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或者可以增加总收益(指总利润、总收入等),或者可以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提高利润率。在现实中,我们理解和使用规模经济这个概念,必须密切联系农业发展的具体实际,科学把握规模经济理论对规模经济所下的严格定义:第一,规模经济是指纯粹规模扩大(即生产要素同比例扩大)而引起的经济效益提高,同时又是与生产要素配置比例变动会引起报酬递减的变化相对应的。它要求我们在使用规模经济概念时,一定要区分纯粹规模变动和生产要素配置比例变动对农业经济效益产生的不同影响,否则,如果只看重纯粹规模变动这个假设,就会使规模经济的研究失去实际意义。第二,规模经济是指规模报酬递增现象,即经济效益的提高幅度必须大于经营规模的扩大幅度。在发展农业规模经济的实践中,我们不能忽视这种幅度的比较,也不能简单认为“只要规模扩大提高了效益”就是规模经济,而应该重视经济效益提高的幅度是大于、等于还是小于经营规模扩大的幅度。第三,规模经济理论认为,经营规模扩大可以产生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两种现象:经营规模扩大,经营效益不断提高,就是规模经济;反之,则是规模不经济。在现实实践中,我们不能把农业规模经济理解为“规模越大必然越经济”,“农业规模经济是经营规模扩大的唯一的、必然的趋势”,而应该防止农业经营规模扩大过程中的规模不经济现象的发生。
3.农业规模经营。农业规模经营与农业经营规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农业规模经营是在我国农村80年代中期以后,在一些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比较快的地区,由于经营规模太小和生产手段落后,导致农业比较效益不断降低,农民务农种粮的兴趣下降,农业生产出现了停滞徘徊局面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形式。这种经营形式的特征不是表现在生产关系方面,而是表现在生产力方面,它体现为合理的规模特征。因此,农业规模经营就是指使农业经济实体的经营规模实现规模经济的一种经营形式。它将使农业经济实体的经营规模与其内部各类生产要素和外部环境相互协调,从而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可见,农业规模经营与农业经营规模、农业规模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农业经营规模与农业规模经营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对农业经营活动的规模特征的直观反映,而后者是对具有合理的规模特征的农业经营活动的界定;农业规模经济与农业规模经营的区别在于,前者侧重于表现经营规模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合理关系,而后者侧重于表现为达到这种合理关系而进行的经营活动本身。它们三者之间的联系表现为,农业规模经济是农业规模经营所要实现的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又必须以农业经营规模的变动作为主要手段。
4.农业规模化经营。通过以上三个基本概念的区别和界定,我们就可以给农业规模化经营下定义了。规模是一个名词,在它的后面加上“化”以后,就使得规模成为一个动态过程。过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虽然存在像那样大的农业经营规模,但却没有形成“规模化”,“规模化”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才能够产生。农业规模化经营就是指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以追求最佳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为中心,在改变细碎、分散的极小农业经营规模的前提下,使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不同农业经济实体之间实现合理集中和优化配置,逐步建立起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农业内部与外部规模经营组织形式,最终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规模效益。
关键词 多元化经营 规模经济 相关多元化
1 多元化经营与规模经济
1.1 多元化经营的涵义
多元化经营,又称多样化经营,是指个别企业供给市场不同的产品和劳务的增大,也就是企业生产多种产品或提供多种劳务。一般认为多元化与专业化是相对而言的,专业化是市场经济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企业成长的必然选择,高度的专业化可以带来单位产品成本的下降而获得规模经济;而多元化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继续成长必然面临的现实选择。
1.2 规模经济的内涵及扩展
(1)规模经济的内涵。规模是指生产系统的大小,它一般由固定资产、职工人数与生产能力的大小或多少来衡量。规模经济则指企业或工厂扩大到一定规模,由于固定成本可以分摊到较大的生产量而成本下降,其存在基础是一些产品或设备的整体性以及生产活动的不可分割性。一般认为规模经济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与专业化经营联系到一起的,且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有一个前提,即市场容量足够大,产品价值的实现不存在困难。
(2)规模经济的扩展———范围经济的提出。随着企业多元化的发展,对规模经济的认识也有了深化,有人提出范围经济的概念,并提出要将范围经济纳入规模经济的范畴。范围是指生产系统的集合分散程度,范围经济来源于生产活动的多样化,企业内部生产多样化或数个企业完成不同的生产又相互协作。存在的基础是某些生产活动的可分割性。范围经济的本质上是对企业剩余资源的利用和共享。范围经济的存在似乎为多元化经营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显然范围经济的存在也不是普遍和任意的,许多企业滥用范围经济盲目多元化其实是逆逻辑而行,结果导致范围损失。
2 多元化经营面临的风险
(1)非关联产业的多元化经营。新进入的产业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性,则对企业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此种情况下一般不能通过直接投资来进入,通过对该产业内现有厂商的兼并或收购是较为现实的选择。即使如此,也存在较大的风险。首先,可能因为收购兼并的成本太高、投入太大,对企业原产业的规模经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产业必需能提供足够的现金支持;其次,收购或兼并后的整合可能时日较长,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企业容易陷入两难困境。正因为这样,非关联产业的多元化经营因进入、退出都存在较高的壁垒,企业都不愿轻易涉入。
(2)某些“游牧民族式”的企业对收益较高的行业的逐利行为。除了要考虑到许多企业相继进入后,新行业收益率的变化可能会使之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同时还要考虑进入壁垒虽低,但退出壁垒却高的后果(典型的多元化陷阱),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不能盲动,要考虑到各“元”在技术、生产、销售、管理等要素上的相关性,也就是力求获得内部的范围经济效益。
(3)建立在企业现有资源基础上的多元化也必须考虑规模经济问题。虽然企业拥有剩余资源是多元化经营的前提或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其剩余资源的量不足以转移到其他产业领域利用。就是对大企业来说,剩余资源也有一个度量和合理利用的问题。
(4)建立在核心能力理论上的多元化。它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企业已经拥有核心能力,进行多元化是把核心能力在多个行业领域内重复使用,对目标行业的选择要考虑核心能力的适应条件,以及核心能力在新行业内的重要程度,即延伸的领域与原领域能否产生协同的范围经济性;二是企业尚未建立核心能力,基于对核心能力的认识,通过多元化来构筑核心能力,这时往往要对其他行业进行收购、兼并,并进行剥离、清理、整合,往往还须伴随着业务的对换和战略联盟的建立。此时多元化目的是长远的,而不是急功近利。
3 多元化与规模经济相容
(1)纯粹的规模经济是在专业化经营之上。它对产品实现即市场规模存在较高的要求,但在现代经济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迫使企业进行多品种小批量甚至是定制化的经营和组织生产,因而出现了多元化与范围经济的概念。这其实是对范围经济、多元化经营概念的延伸。规模经济主要是指量的规模,如资产、职工人数和外在需求的规模,而范围经济是指质的规模,是核心能力、核心技术、战略性资产的规模,是对现有核心能力的规模利用,是对抽象的能力利用的规模,多元化则是对核心能力的多方面扩张和利用。多元化如果逆规模经济而行,则风险太大、困难重重。
(2)相关多元化是多元化与规模经济相协调的体现。理论界推崇相关多元化,实践证明相关多元化成功率较高,这是因为相关多元化与规模经济相协调而存在以下潜在优势:多元化的各个“元”———战略业务单位之间可以共享同一战略性资产,从而可以获得规模经济优势;利用建立和维持某一战略业务单位现有战略性资产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核心能力,可以提高另一战略业务单位的现有战略性资产的质量,使现有战略性资产的规模进一步增长;利用在建立现有业务的战略性资产的过程中开发的核心竞争力,可能会更迅速地或以更低的成本去创立一项关于新业务的战略性资产,这显然是对现有核心能力的规模利用;相关多元化可能会增强现有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在建立新业务的战略性资产过程中,公司会学到新的技能,这反过来又会提高现有业务的战略性资产的质量,这是核心能力的聚合效应。
(3)企业在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时,必须注意到多元化与规模经济的相容性。相关多元化较好的结合了多元化与规模经济性,是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较好选择。而且,要做到“鱼”与“熊掌”兼得,不能多管齐下,在次序上要有先后。规模是基础,在规模上培育了核心能力,才可以多元化。企业只有立足自己原有的优势,不断向更深的层次拓展,面对不同的客户、不同的市场和不同的需求,不断开发新的品种,这样在主业基础上的多元化,才能保证企业效益不断增长。
关键词: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技术关联;内在关系;政策建设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月23日
一、问题的提出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是一组相互对应但不对立的概念,二者都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均有内部与外部之分,从本质上看是宏观与微观之别。因此,与之相关的有两组概念:即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范围经济、外部范围经济。内部规模经济是微观企业层面的,主要是指企业内部随着生产要素投入的不断扩大而导致单位产品成本下降;外部规模经济则是指当整个产行业的产量(因企业数量的增加)扩大时(企业外部的因素)该行业各个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下降。内部范围经济是指随着产品品种的增加,企业长期平均成本下降。外部范围经济是指在同一个地方,单个企业生产活动专业化,多个企业分工协作,组成地方生产系统。外部经济是通过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交流与沟通引起成本的节约。通过对二者概念的检视,规模经济说到底是因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所创造的经济,具有纵向的重复性特征;而范围经济则是多元化、关联化经营所形成的经济,具有横向的多样性特征。然而,从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历程来看,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经济活动经历了从范围不经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发展过程。在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之前,个人、组织或企业的经济活动总体上处于工而不分的社会状态,即便出现了分工,大多是建立在性别、年龄等自然属性差异的基础上。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认识到分工所带来的优势,于是,社会分工开始从自然状态走向社会理性。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就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认为组织和社会将从劳动分工中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分工的结果不仅因劳动者工作的同质性增强,劳动技巧业专日进,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便于劳动者发现更简易更便利的方法实现其工作目标。因此,劳动分工是对劳动混杂状态的革新,因而规模经济的基础是劳动分工与专业化经营。然而,劳动分工也是相对的,从企业内部的情况来看,绝对的劳动分工相反影响了企业内部集成效应的充分发挥。正如研发人员不到生产车间进行技术应用的咨询与指导,势必导致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问题。因此,范围经济的基础是劳动协作与多元化经营。所以,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之间并不是孤立无联的,而是密切相关。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呢?这些联系的背后隐匿着什么样的经济规律呢?揭示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内在联系及其本质规律,不仅丰富了经济管理理论,而且为政府、企业提供现实的指导意义。
先从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关键词的语源来看,“规模”与“范围”都体现了量的特征,没有一定的量,也就无法形成规模,同样也无法构成范围。这里“量”是指企业所生产经营的产品或服务,在规模经济中所指的产品或服务更具有同质性而已,而范围经济中的涉及的产品或服务则表现一定的异质性。按照曾卫锋(2012)的理解,企业内不同种类的最终产品之间的同质部分给企业带来规模经济属性,异质部分的成本项目之间的积极外部性给企业带来范围经济效应。然而,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是相对的,“同质”的指向很宽泛,既有外在的同质性,如材料、功能、用途、款式、花色等方面的同质性,又有内在的同质性,如资本、技术、管理、渠道、品牌等要素。无论是外在的同质性还是内在的同质性,都表现为异质基础上的同质性,或者是同质基础上的异质性。从这一思想出发,我们从企业最终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或异质性入手,分析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内联机制,并为地方政府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有关的政策建议,便是本文的基本脉络。
二、内联模型分析
我们先从一个加工制造企业由单一经营向多元经营演变历程来考察企业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形成。假定这个企业投入资本、技术、劳动、管理四种要素,分别用K、T、L、A表示,其产量为Q,那么产量Q是上述四种生要素的函数,即:F1(K,T,L,A)=Q1。作为厂房、设备、设施等生产条件的投入作为固定成本(C)在一定条件保持不变。所以,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为C/Q。如果外部市场尚未饱和,产品或服务不存在滞销,因此,企业为了提高产量,可以有两种途径加以选择:一是企业通过改进生产函数,使生产效率提高。即F2(K,T,L,A)=Q2,当然Q2>Q1;二是企业通过同比例地扩大生产要素来获取产量的增加,但这样又会有三种种结果,第一种是产量也是同比例地增加,即:F3(λK,λT,λL,λA)=λQ1(λ>1),第二种是产量的增加比例大于要素投入的比例,即F3(λK,λT,λL,λA)>λQ1(λ>1),这时就出现了规模经济。第三种情况是产量的增加比例小于要素的投入比例,即F3(λK,λT,λL,λA)
当然,这种规模经济的获取是建立在短期均衡的基础上。如果外部市场发生了变化,例如同行业的竞争加剧、产品的生命周期进入饱和或衰退阶段等,这时通过规模生产的产品或服务会发生滞销情况。外部市场的变化迫使企业开拓新的市场,于是多元化经营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是要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尤其是资源方面的压力成为最大的障碍。所以,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只能遵循先易后难、先近后远的办法。从产品或服务的角度看,它是按照产品或服务的相近性依次进行选择的。对于企业而言,“最近”产品的选择主要是考虑产品迁移所产生的转换成本。所谓转换成本是指企业在保持和适当压缩原有产品的条件下,生产和加工另类产品所新增的成本。它具体包括新技术投入、新的机器设备投入、新的原材料采购新增成本、员工培训的学习成本、开发市场新增的成本等。而新的机器设备、原材料、员工培训、市场开发等新增的成本主要是由生产加工技术所引起的,也就是说,企业只要开发和引进了新技术,那么相应连锁地引起其他成本的增加。因此,技术转换成本对企业新增成本具有决定性作用,于是其他成本可以看作是技术转换成本的函数。
假定技术的转换成本为CT,那么机器设备成本、原材料采购新增成本、员工培训学习成本、开发市场新增成本分别为λ1CT、λ2CT、λ3CT、λ4CT(λ1、λ2、λ3、λ4为常数),故企业生产和加工新产品所引起的转换成本总值为(1+λ1+λ2+λ3+λ4)CT,显然,企业的转换成本的大小取决于技术转换成本CT。而技术转换成本大小又与范围产品之间的技术关联程度息息相关。一般而言,范围产品的技术关联方式主要包括技术的局部独立关联、局部交叉关联、技术的整体关联和技术的混合关联。技术的局部独立关联是指如果生产某类产品的某个技术环节只要满足一定条件(如其他原料)但不需要其他技术的支撑就可以独立地生产另类产品,那么这两类产品之间是按照技术局部独立关联的。如果这项技术环节需要与其他技术相结合才能生产另类产品,则属于局部交叉关联情况。技术整体关联是指如果生产某类产品的整个技术链在不需要其他技术的作用,仅仅在不同条件下又可以生产另类产品,这两类产品是属于技术的整体关联。技术的混合关联就是生产加工某类产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技术环节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再生产加工出另类产品的情形,那么这两类产品之间是技术混合关联的。由于技术的整体关联使产品之间的关联程度最高,因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类产品之间按照技术的整体关联引起的转换成本最小,其次是技术的局部独立关联。
假定企业选择技术的整体关联方式生产和加工新产品,技术的转换成本为CT1,因而生产技术得到规模使用,同时也引发机器设备、原材料、员工等要素的规模化利用,从而为企业创造了范围经济。从范围经济的形成过程看,它实质上是企业生产要素按照技术的整体关联建立了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且又以另一种要素投入比例的增加为条件,因而范围经济实质上在另一种生产函数基础上的规模经济。当然,当企业按照技术整体关联的方式经营的新产品随着外部市场的变化,企业又会依次选择技术的局部独立关联、技术的混合关联和技术的局部交叉关联的方式开展多元化经营,在这个渐进过程中,技术始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同时,多元化经营必然会有技术以外新的生产要素投入,但同时也保留了原有生产要素的成分,所以产生范围经济的过程始终是技术的“同质”部分产生规模经济的过程。当转换成本超出了多元化经营所带来的利益时,便出现了范围不经济。
我们必须看到,在分析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内联机制时,并没有考虑外部因素。其实,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范围经济的存在,可以有效弥补单个企业自身在生产要素及其组合方式中的不足。因为企业可以通过“搭便车”,来共享外部资源,并非一定需要企业自身的投入,这样可以节省企业的转换成本。邓俊淼(2013)认为,中小企业通过产业集群可以带来以下好处:一是集群内部大型固定资产的共享使用;二是企业地理的空间聚集促使默示性知识溢出;三是中小企业集群内公共品和准公共品的供给;四是中小企共享交易渠道对交易成本的节约。因此,对于一些中小企业而言,利用外部资源弥补自身的资源缺陷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三、二者的内在联系
(一)规模经济是范围经济的源头经济。规模经济的普遍性与范围经济的条件性。从上述模型分析中不难看出,范围经济的形成过程始终是规模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规模经济具有普遍性。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分析,无论是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生产要素的重复使用成为最基本的生产方式。因为社会分工与企业不变成本的普遍存在,在原有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模便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常态。在利益最大化的诱导下,对规模经济的不懈追求是企业的天性,所以规模经济具有普遍意义。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专业化生产经营决定了企业随意地改变生产经营方式已经越发困难了,只在遵循原有生产状态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求近渐进,才能稳步发展。也就是技术的锁定效应成为规模经济的内在动力。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看,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由于各国之间在自然禀赋和后天的生产条件方面存在差异,各国商品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形成了绝对差异,这便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亚当・斯密认为,通过国际分工,每个国家都应该专门生产那些自身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将其中一部分产品出口来进口那些自身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这样就会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更好地促进分工和交换,使每个国家都获得最大利益。由于每个国家的资源禀赋的差异,各自生产那些成本处于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再通过贸易而满足各自的需求。虽然这个理论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但其思想的内核仍有可资借鉴之处。企业也是一样,首先择其在生产方面具有优势的产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只有当情况发生了改变,才逐步转变生产经营范围。所以,范围经济的发生是对规模经济的扬弃,是建立在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基础上的规模经济。因此,规模经济是范围经济的源头,范围经济则是规模经济的另一种呈现形式。
从分工带来效率的原理看,范围经营本来是不经济的,但在特定条件下,只要范围经营体现了对规模经济思想的弘扬和坚持,范围经济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的。例如,海尔集团从1984年开始在连续7年时间里,一直坚持专业化经营的策略,在电冰箱领域创造了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海尔的品牌延伸和多元化经营奠定了的扎实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海尔通过科学管理与技术创新,开始从单一冰箱产品扩展到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等领域,完成以技术关联为主导的纵向一体化多元经营目标,这是制冷技术、智能技术、电子技术的规模应用的必然结果。当资本积累达到了足以支持横向一体化战略的规模时,海尔集团开始从家电领域向数码、家居、医药等资本、技术密集型领域挺进,使资本这个稀缺资源得到了极大效益的使用,可以说是资本创造的规模经济。目前,海尔已形成了96大门类1,51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是国内企业成功实施多元化经营模式的样板,有力地印证了规模经济是范围经济的源头活水。
(二)范围经济是更大范围的规模经济。我们对范围经济的理解很多时候难免出现对“范围”的误解。“范围”其实是一个集合概念,从数学当中的“集合”概念出发,“集合”是指建立在一定规则基础上的多个元素的聚集。这些元素看起来各不相同,但它们之所以能“集”能“合”,就在于有着共同的规则。范围经济所及的产品的共同规则是关联要素。这些关联要素有很多种,既有资本、技术方面的,也有机器设备方面的,还有员工素质、管理和市场需求方面的,从某种意义上看,没有关联要素的产品是不能作为范围经济的经营对象。当然,这些关联要素有很多种组合方式,我们在单一经营的视野下考察的规模经济,所生产的单一产品内部其实同样是有关联的,只不过是在关联要素上表现为100%的关联状态。而范围经济则打破了生产加工单一产品的格局,它在寻求一种部分关联的机制。例如,在保留部分生产要素的基础上,融入一种新的生产要素,这时,在新的生产要素投入的催化下,技术的规模使用、设备的规模使用、管理的规模扩展、需求的充分满足得以实现,它们一起成为创造范围经济的重要力量,这是一种更大范围的规模经济。如图1、图2、图3所示。(图1、图2、图3)
(三)范围经济是规模经济的剩余利用。企业生产加工过程所投入的要素是此消彼长的过程,它们之间在有机结合的情况下发挥作用,形成综合的生产加工能力。规模经济说到底就是不断挖掘内部综合潜力的过程,并不代表所有投入要素的高效利用。而且不同生产要素实现高效利用存在着不同的内在要求,如技术的使用频次与使用的时间越长对成本节约更具有优势,而机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则讲求损耗与折旧,而员工则要保持一定的“再生产”过程,要更加休生养息等等。由于各种生产要素在投入使用过程中的特性各不一样,所以规模经济的实现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某些个别生产要素的剩余,例如生产技术总是具有“永不满足”的特点,在任何生产过程中,它都具有剩余性。范围经济正是引入新的生产要素,与剩余要素的重新结合,充分利用,是对规模经济的散落部分拾归到生产过程中,发挥经济效益。
(四)范围经济是规模经济的条件经济。规模经济的背后隐藏着三个条件:一是外部市场的情况保持相对稳定;二是规模经济总是以一定生产要素的组合为前提的;三是规模经济必须建立在一定生产函数的基础上。第二与第三个条件具有内在的联系,当生产要素的组合发生了变化往往引起生产函数的变化。总之,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发生了变化,规模经济的作用方式与表现形式也相应发生了改变。在第一种情况下,当市场竞争加剧或者产品进入饱和期或衰退期,再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创造规模经济已经不可持续,因此企业必须保持或压缩生产规模,寻找新的生产经营领域,为范围经济积累条件。当第二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即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发生了变化,这种情形又有三种情形:一是各生产要素的比例发生了变化;二是融入了新的生产要素,原先各生产要素的比例相应发生调整;三是既减少一种或几种生产要素,同时又投入了新的生产要素。无论是哪一种条件的变动,都为范围经济创造条件,也都是朝着新条件下规模经济的均衡迈进,当规模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开始在打破均衡格局,向着新的均衡发展。所以,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是在动态平衡中相互转化,因而可以作出这样的理解:范围经济是规模经济在特定条件下的规模经济。
四、政策建议
根据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互动关系原理,对于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有如下重要启示:
(一)政府要不断优化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发展环境。减少企业对发展范围经济的转换成本。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开展多元经营的最大考量就是从单一经营向多元化经营过程中的转换成本问题。转换成本同样具有内部性和外部性,而且两者之间的边界是相对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例如,企业为开展多元化经营而投入的技术、机器设备、原材料、员工培训、市场开发等所花费的成本,除了有些支出必须由企业自身承担,而有的则可以通过外部免费或廉价获得。当外部公共产品(如配套设施、交通物流)的种类齐全、供应充足、环境优化,无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减少了企业创造范围经济的转换成本。因此,地方政府要在公共设施、产权交易、融资政策、人才成长、技术创新等方面创造优良的硬件和软件环境,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外部支撑。
(二)企业要通过技术研发降低内部资源的专用性。所谓“专用性”特指专门为支持某一特定的团队生产而进行的持久性投资,并且一旦形成,再易做他用,其价值将大跌;也就是说,专用性资产的价值在事后严重依赖于团队的存在和其他团队成员的行为。企业内部资源的专有性既是优势也是劣势,一方面它作为企业形成独特优势的来源,对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和服务质量、差异化产品实现其战略优势具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它对外部市场的适应性较弱,专用性资源的替代用途很少,因此较之于非专用性资源所承担的风险更大,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这种资源的专有性并在很大程度锁定了企业的经营范围,对多元化经营形成较大的障碍,也是阻碍范围经济形成的内在因素。因此,企业现行的资源如果具有较高的专用性,应该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的力度,要通过技术的融合与创新,寻找技术关联的突破口,不断地降低内部资源的专用性,为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扫除路障。
(三)企业要考虑产业集群提高外部资源的共享性。关于产业集群所形成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富了。由于产业集群内部的各种资源的密度较高,一些企业通过地理位置的聚集,会使游离于企业外部而处在集群内部的各种资源得到规模化使用,会给集群内的每个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的利益。当然,不同集群内的资源类型和密度均有差异,企业要充分考虑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特别是在开展多元化经营过程中,要全面比较转换成本中的各构成情况,力求充分利用自身稀缺但集群密集的资源,这样通过加入到集群内部会较大幅度地降低转换成本,促进企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产生。
主要参考文献:
[1]寇晓宇.《国富论》中的分工理论对20世纪初管理理论的影响[J].生产力研究,2004.11.
关键词:交通运输;规模经济;范围经济
一、运输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基本内涵
(一)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范围经济是由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也即是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时,生产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所需成本的总和,这种状况就被称为范围经济。只要把两种或更多的产品合并在一起生产比分开来生产的成本要低,就会存在范围经济。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即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当生产厂商增大企业的生产规模时,由于有更多的产品分摊了固定成本,使每个产品成本中的固定成本有所下降,所以企业单个产品的总成本必然就会有所下降。
在产业经济理论中,规模经济有规模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之分,规模内部经济中的"规模"是指工厂和企业在一定条件下的生产能力或产量,规模内部经济就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收益上升。规模外部经济是指实现规模内部经济性所需的外部条件,如市场规模扩大、资源供给充足、运输和融资方便等。
(二)运输范围经济与运输规模经济
现代运输业是一种网络性很强的行业,其所涉及到的运输网络空间极为复杂,范围极广,且运输的客货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性与计量要求。因此,对于该行业的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研究也较为复杂。现代经济学研究中,有关的运输业经济学研究都没有给运输业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下一个权威的定义。但要弄明白运输产业的经济问题,首先必须要搞清楚这些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在此,仅以自己的理解对这些概念进行分析。
运输范围经济主要是相对于运输行业而言的范围经济,是指同分别单独生产每种运输产品(提供某种运输服务)相比较,采取共同生产多种运输产品(运输服务)的平均成本能够降低。运输范围经济可以是某一运输企业而言,也可以针对整个运输网络或者运输网络的某一个部分,如某一运输线路使用率高低,运输站点、运输设备营运能力高低及车队等。
运输规模经济主要是相对于运输行业而言的规模经济,主要指随着运输规模的扩大,运输产品和服务的平均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降低,而形成的单位运输产品成本下降的现象。运输的规模经济包括运输密度经济和运输距离经济。运输密度经济包括线路通过密度经济,运载设备能力经济,车队规模经济和节点处理能力经济。运输距离经济是指随着距离延长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现象。
二、运输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的比较
(一)相通之处
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的相通之处主要在于规模经济都是指产量增加会引起平均成本降低,范围经济都是指共同生产多种产品比分别生产时的成本要低,但二者的最终结果都是使运输产品的平均成本降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都是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使用,提高经济效率的重要手段与途径。
同样运输范围经济与运输规模经济的最终结果都是降低提供运输产品和运输服务的平均成本。二者都实现了社会交通运输资源的充分的有效的使用,是我们发展交通运输业,提高将交通运输业生产效率,更好地满足人们的运输需求的有效途径。
(二)不同之处
运输范围经济与运输规模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二者的形成过程是不同的。规模经济的主要来源是: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经济性,采用大型、高效和专用设备的经济性,标准化和简单化的经济性,大批量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性,大批量运输的经济性,大规模管理的经济性。而范围经济的主要来源是:生产技术设备具有多种功能,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具有多种组装性能,研究与开发的扩散效应,企业无形资产的充分利用。
运输规模经济的形成原因有很多,其中较重要的一点就是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特别是道路网络体系的建设。道路网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使公路交通运输效率大大提高,运输产品可大批量快捷方便的进行运送。其次,运输企业自身运输能力的提高、加强运输生产过程中的组织与管理,也有利于运输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在道路运输过程中,尤其是节假日出行高峰时段,通过公共交通,或者汽运大巴出行,显然比每个旅客单独驾车出行更有规模经济效益:大家通过公共交通出行分摊了出行成本中的汽油费用、司机的工资、过路费等等费用,并且减少了资源浪费和汽车尾气排放等带来的空气污染。
而运输范围经济形成的主要是运输设备的改进、运输线路的延长和服务节点的增多带来的。在长途旅客运输中,我们常见的运输形式有两种:一是直达运输,即从出发地到目的地中间不停靠不加客;另一种就是俗称的"过路车",这种运输方式通常是运输线路较长的长途运输,所载的乘客的目的地不一定是线路的终点,但都是在这一运输线路上。若空间允许,汽车可在下一运输网点搭载乘客。这种运输形式通过延长运输线路就达到了一种范围经济。它在同一运输过程中提供了不同的运输产品来满足了不同旅客的需求,充分利用了运输资源,节省了运输成本。
三、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在运输业中的复杂性
对于运输业来说,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体现显得尤为复杂,常常令人混淆。仅管如此,二者也是有区别的,这些不同主要由不同运输产品的特殊性引起。运输业是一个特殊的多产品行业,这使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在运输行业中相互交叉,几乎无法分开。这使得其应用也较为复杂。
首先,运输业是空间网络性很大的行业。运输业主要是将某一地点的客货运送至指定目的地 ,实际上是一种地理空间上位移的活动。而且运输业所覆盖的规模非常广,路线很长,网点也很多,因此难以确定运输业的描述与计量方式,对它的分析和应用也相对比较困难;其次,运输路线的使用率的高低,即某条道路的运输量的多少,也影响着该线路的单位运输成本,运输量越大,单位运输成本则会越低,这是范围经济所研究的问题。第三,各单一运输设备的营运能力不同,运输成本就会有很大差异,运载能力大的设备,单位运输成本越低,范围经济性越好。第四,各运输企业所拥有的运输设备的多少,对于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单位成本有着直接影响,设备越多,效率就越高,单位成本也就越低。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运输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应用与分析是具有很大复杂性的,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很多不同。为了能够更好的运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来发展交通运输业,提升运输企业经营水平,从而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客货运输需求,我们必须明确二者的概念、联系和区别,分析其形成原因,以便更好地发挥交通运输行业中的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公路交通网。
二、鼓励运输企业加强合作和兼并,提高组织管理水平。
三、推进运输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改进运输设备。
参考文献:
[1]荣朝和.关于运输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问题的探讨[J].中国铁道科学,2001,22(4)
[2]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陈引社.我国道路运输的规模经济问题[J].综合运输,2004(06)
[4]荣朝和.高宏伟.运输业规模经济计量方法的探讨[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9,23(03)
关键词:运输规模经济 运输业发展 相互促进
一、运输规模经济的理论分析
规模经济是随着日益增长的生产能力,促使每单位的生产成本下降,收益率上升的发展。它意味着当固定成本可以分摊到更大的经济生产时会产生的经济性。规模经济反映的是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规模经济实现产品的规格和标准的统一;通过采购大量原材料,使购买的单位成本下降;有利于精简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有利于新产品开发;同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运输规模经济是指随着运输网络中总产出值的扩大,平均运输成本不断下降的现象,即运输业的规模发展会直接影响运输成本的高低。对运输规模经济的分析我们同样可以划分为运输内在规模经济与运输外在规模经济两个方面。【1】首先,运输内在规模经济主要是指运输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的运输关系,包括企业自身运输活动形成规模而引起的成本降低行为或是新技术研发形成更强竞争力,又或是企业间形成密集型、集约型、规模化的经营。从多方面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益,获得更大运输规模经济效益。其次,运输外部规模经济是一种从宏观方面所讲的规模经济,是指由于整个运输行业规模的扩大,各种运输方式的不断融合,运输市场结构的不断完善及运输行业经营环境改善等而产生的运输企业效益增加或平均成本下降。例如集装箱运输就是运输规模经济的一个典型体现。它是把需要运输的货物集合组装成一个个集装单位,以集装箱作为载体,使其可以运用现代化大型装卸机械和大型运载车辆进行装卸、搬运和运输。这是一种综合的、新型、高效率和高效益的实现“门到门”的运输方式。而这种规模化的运输使得在港口、船舶、隧道、公路等的运输环节中建立标准化的一整套运输体系。在此规模下,减少了运输工具中转时形成的巨大成本,扩大了运输能力,提高了运输效益,促进了运输规模经济效益的提高。特别是整体技术性的提高,以及政府政策性的支持都会对运输外部规模经济效益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运输业发展初期,运输方式及运输工具处于初级阶段并且运输需求比较少,因此运输规模并未形成。但是随着运输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运输需求增大,运输项目多样化,运输业开始快速发展,运输规模经济也就随之产生。初期的运营方式逐渐无法满足社会对运输业的需求,不再适应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规模化运营方式因其成本低、效率高而普遍发展。【2】20世纪90年代中期,集约化、网络化、规模化经营概念开始推行,这确立了运输企业开始向规模化发展的道路,形成了规模经营的格局。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运输企业组织形式也在不断进步,运输规模化经营在更大范围得到了发展,并且更加注重企业的运输质量、运输组织、运输管理等方面,最终实现规模化的发展。
二、运输业发展现状分析
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下,运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我国而言,交通运输业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础结构之一,通过专项的客运及货运的运输服务,保证各行业、各地区之间的交往和经济建设发展,并使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正常运行。目前,从我国交通运输结构情况看,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高质量、高效率的客货运输的需求提高,产业结构的变化,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所占比重上升较快。而从总体情况来看,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是运输业发展的总趋势。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就是运输规模化的体现,由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输网络设备、客货流量、运载工具和组织管理等四个方面构成的复杂动态系统。建立在五种运输方式之上,强调运输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使运输资源在各运输方式之间合理配置,实现旅客的“零距离换乘”以及货物的“无缝中转”但是在运输业的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一系列问题。【1】比如,在运输规模化经营过程中,经营组织管理水平不高,易导致分散经营的运输管理模式,很难将各运输方式紧密结合实现高技术水平的综合运输,难以满足运输需求。其次,综合运输体系完善的过程中,对于各运输方式的要求比较高,但是现有的运输基础设施无法满足相互配合的关系,且技术方面也同样有着差距。因此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应配合国情政策以及经济布局,资源分布,人口集聚,社会发展情况,区域发展等对交通运输的一系列要求考虑。
三、运输规模经济与运输业发展关系
(一)运输业发展为运输规模经济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运输业的产生与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手工业生产阶段、工厂手工业阶段和机器生产阶段。而进入机器生产阶段以来,分为以水运为主的时期,以铁路为主的时期,以管道、公路、航空运输发展时期和建立综合运输体系时期的以不同运输方式为主的四个发展阶段。【3】由于运输是商品交换的重要手段,影响资源开发和对外贸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运输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才引起了运输供给与需求的不断进步从而形成运输规模化的改革。也是由于运输业的发展大道可以形成规模经济的范围之下,运输规模经济随之产生。所以运输业发展为运输规模经济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随着运输业发展完善,运输基础设施特别像是公路、铁路网体系具有四通八达、高密度的特点,从而为运输网络化运营和不断提高其规模经济性奠定了基础。其次运输在社会需要具有广泛性,运输需求弹性较大,运输企业经营及参与市场竞争的灵活性更高,并且由于运输市场结构的不断变化而影响。比如垄断性运输市场结构的主要特点有集中度高、经营主体少、服务差别性大,十分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效应。规模化经营的经济含义是使运输企业能够实现运输资源的合理配置,能够使场站、路网、运输工具、劳动力、资金等要素有效优化,形成发达的专业化分工与紧密的社会化协作,组织运作上讲求整体效率与效益。【4】使运输企业做到生产专业化、运作统一化、经营组织化。管理集中化,最终实现规模化的发展。但是在运输业长久发展中,生产技术水平、行业政策。运输生产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运输规模经济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二)运输规模经济促进运输业的发展
运输规模经济促进运输业的发展。运输业发展过程中,运输市场中存在许许多多运输问题,运输规模经济是必然的趋势,通过将规模经济理论与运输业实际相结合,指导实践,有利于优化运输市场结构。影响运输规模经济效应的主要因素是运输市场结构,规模经济对一定时期运输市场结构的形成具有影响作用,运输规模经济有利于提高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优化运输资源配置。【5】运输市场规模经济的形成过程,就是运输成本不断降低,运输效益递增的过程,也是资源向效益更高,协作更紧密的单位和区位集中的过程,从而使运输资源得到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运输规模经济促进运输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发挥运输规模经济就需要改变传统经营和组织方式,强化运输组织的网络化水平,进而推动市场集中度,提高与道路运输产业发展和运输企业获利能力增加的互动效应,发展适应于现代化生产力发展的运输组织管理形式的创新。运输规模经济可以有效的促进运输急速改革创新,形成多种运输方式、运输工具的有效结合,使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提高运输能力、运输水平,从根本上改善运输业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极大促进运输业的改善与发展。因此运输规模经济的形成最根本的是提高了运输效率和管理水平,加强运输生产各环节以及多种运输方式间的衔接使运输业向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运输规模经济与运输业发展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运输规模经济的完善必然会给运输业发展带来更加新鲜的血液,带来新的契机。而运输业发展步伐的不断前进也会给运输规模经济的优质化,高效化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从而形成以科技为先导的智能化、信息化运输规模体系。
参考文献:
[1]陈引社,我国道路运输的规模经济问题[J]运输市场,2004(6)
[2]于海涛,道路运输业规模效益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6(2)
[3]郭晓黎,浅析国民经济不同阶段下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特点[J]财经界,2011(16)
[4]张桂欣,道路运输规模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
[5]黄彦苹,交通运输的规模经济分析[J]统计与管理,2011(3)
1.知识溢出和规模经济
1.1知识溢出:是指某一组织的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在同一地区、行业内不同组织之间的扩散、传播、转移和获取。隐性知识知识是创新的主导知识。知识溢出是知识的非自愿外溢,却可以促进区域的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增强集群的竞争力,是经济外在性的一种表观。马歇尔认为:知识溢出使行业的秘密不再成为秘密,知识溢出源于知识的外部性特征。如果一个企业有了新思想,若能为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就成为新的思想源泉。这不但会驱动本企业而且会带动行业、区域和整个产业集群的知识水平的上升。之后,庇古对知识的外部性特征作了清楚的阐述。阿罗(1962)最早用外部性解释了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1]。在阿罗的基础上,罗默(1986)提出了知识溢出模型[2]。而卢卡斯(1988)设计了人力资本溢出模型[3]。由于知识溢出的存在,罗默将知识分为专业化知识和一般知识。专业化知识产生“内在经济效应”,给个别厂商带来垄断利润;一般知识产生“外在经济效应”,使全社会获得规模经济效应。MAR(Marshall-Arrow-Romer)外部性强调知识溢出发生在同一产业相同或相似企业之间,这样便产生了规模经济[4]。
1.2规模经济:规模经济(EconomiesofScale)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之一,通常用来衡量和描述企业的规模,说明企业或产业的规模是否合理。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概念,一般从技术的角度来理解。生产函数表明,当投入均衡增加时,随着产出的增加可能出现三种情况: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递减。严格的规模经济定义:在技术不变的前提下,规模经济表现为:随着投入的均衡增加,在每一产出水平上所获得的产出增加比例大于投入的增加比例,同时,长期平均成本在每一产出水平上呈现处处下降的趋势。这就意味着在一定的产量区间范围内,在任意产出水平上,只要增加投入就可以获得更大的产出,只要增加产出就可以降低成本。保罗?A?萨缪尔森认为,最早研究规模经济的是卡尔?马克思。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他认为,内部规模经济是由单个企业内部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形成;外部规模经济是由众多相互联系的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区而产生的规模经济。他还用外部规模经济来说明中小企业集群因何而存在。他认为,生产或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或存在着产业关联的上、中、下游企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会使专业人才、专门机械、原材料产生很高的使用效率,而这种使用效率是处于分散状态下的企业所不能达到的,正是这种高效率形成了外部规模经济,从而促使中小企业集中在一起,形成了中小企业集群。经济学家胡佛(E·M·Hoover)也认为规模经济是中小企业集群产生的原因。他提出,任何一种产业都存在三个不同层次的规模经济即单个单位(工厂、商店等)的规模经济;单个公司(联合企业体)的规模经济;一定产业在特定地区的企业集中的规模经济。最后一层次的规模经济正是中小企业集群具有的规模经济。
2.知识溢出的规模经济
新经济增长理论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了知识溢出和人力资本,因此突破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规模报酬递减的外生增长边界,产生了规模经济效应。从总体上来看,知识溢出的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是以技术、信息、经验等为特征的知识资产具有着公共品与非公共品的双重特性。而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这两个公共物品的属性,一是使得某种知识(特别是技术知识)在一个企业的使用并不会妨碍其他企业的使用;二是它不仅不会在使用中受到损耗,恰恰相反,在使用中它会得以改进和深化。这与自然资源在传统物质经济形态中“越用越少”的特点相反。弗里曼认为作为公共产品的知识“一旦被生产出来,生产者就无法决定谁来得到它”。因此,知识是一种具有外溢扩散的自然趋向以及兼容共享的生产性潜能的资本要素。具体而言,知识溢出的规模经济主要源于知识的MAR外部性。Glaeser等将集群这种外部性归为三类(1992),其中一类为Marshall-Arrow-RomerExternalities(MAR外部性),它是指集群产业所存在的较高产业专业化促进了集群在某个技术领域中不断创新,也就是说集群中主导行业专业化程度高度发达,其创新主要来源于该行业,而其他行业发展则较为薄弱,这些行业对集群产业的创新作用影响较小。它关注的是同一产业相同或相似企业之间知识溢出。马歇尔(Marshall,1890)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通过研究工业组织,间接表明了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他指出外部规模经济有利于知识溢出,促进了经济发展。阿罗(Arrow,1962)把这种思想理论化。罗默(Romer,1986)用这种外部性思想构建了内生增长模型,并得出了具有影响力的论断。MAR外部性理论强调区域垄断对区域创新和经济增长的作用,垄断的力量能够使知识生产者拥有创新的独占价值。产业集群所具有的创新就是基于MAR外部性的创新性。知识在相同或相似的企业之间溢出,刺激了企业的创新活动和创新生产,企业增加了创新经济租,同时也降低了单位成本,产生了规模经济。
3.规模经济对知识溢出的影响
知识溢出和规模经济中的技术学习的关系本身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知识溢出促进了集群的技术学习,更促进了规模经济的可能和强度;同时,规模经济中的企业集聚带来的集群技术又加速了知识溢出。知识溢出对规模经济中集群竞争力的影响表现在:降低了集群内部的交易成本和学习成本——知识溢出可以导致正的公共外部效应,使企业个体可以在投入很少资源的情况下获取必要的产业技术信息知识溢出还有助于激活集群内部的缄默性知识,提高企业个体实现外部知识内部化的可能。由于知识溢出机制的存在,使成员企业不但更容易消化、吸收自身和其他成员的知识,而且也更容易使外部知识和自身知识的结合,实现外部知识的内化,提高规模经济的整体竞争能力。
规模经济使得知识得以更有效率的传播,这不仅是由于它拥有的更先进更准确的信息源,也是因为它所提供的更快捷通畅的传播渠道。规模经济内知识的外溢效应,使得企业能够以最大程度、最低成本、最短时间获取所需的各种知识,从而使得企业的创新活动犹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提高了企业和集聚的知识积累水平和创新水平,增强了竞争优势。
关键词:水泥企业 并购 规模经济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098-02
引言
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对水泥的需求量持续走高,水泥行业成为各地方争相投资和发展的行业,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为快速的行业。当前,水泥行业已被国家明确定义为产能过剩的行业,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进行规范和限制。水泥行业兼并重组的进程从2009年第四季度就开始提速,旨在清理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拟建项目、严控新建项目的国务院38号文,终结了水泥行业数年来“新建为主、并购为辅”的发展策略。以大吃小的并购戏码不断上演,而大企业间也是暗潮涌动,大企业间的并购正在酝酿。水泥行业虽然说是规模经济效应明显的行业,但是企业规模经济的发挥仍然受制于企业的合理规模;另外,水泥市场受运输半径的影响非常大(100公里通常为水泥公路运输的最佳运输半径),具有很强的区域性,水泥企业的过大规模必然导致运输成本的增加。如果并购后水泥企业由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成本的增加抵消了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成本的降低,那么企业就应该停止并购。因此,对并购重组背景下水泥企业的合理规模的探讨具有一定意义。
一、水泥企业的合理规模
(一)水泥企业合理规模的概念
水泥工业企业的合理规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满足水泥消费需要为前提的企业最佳规模。它是随技术水平、经济水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合理规模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一个动态概念。水泥企业合理规模的标志应该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单位产品投资最小、原燃材料消耗最少,技术装备最合理,劳动生产率最高,单位产品市场成本最低。从宏观角度看,符合生产力合理布局的要求,物流顺畅合理,工厂规模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二)决定水泥企业规模的影响因素
决定水泥企业规模的影响因素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工业布局、市场需求、地区经济、运输条件及水、电条件等;内部因素包括矿山资源、技术装备、生产组织等。选择合理的规模就是把上述两类因素统一起来,保证在生产和流通两个方面,达到最低的劳动消耗和最好的经济效果。现将主要影响因素分述如下:
1.工业布局与工厂规模的关系。合理的工业布局是提高社会生产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而工厂规模是体现生产力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工厂规模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又影响着工业布局。改善工业布局不仅包括对企业在地理分布上的调整,也包括对企业规模的调整。因此,工厂规模应服从国家或地区整体战略布局的需要。
2.水泥消费量与工厂规模的关系。在符合布局要求的前提下,水泥工厂的规模,首先决定于在经济运输半径范围内的水泥消费量。可按下式计算:Q=πR2q其中,Q:工厂规模(吨/年);R:水泥的经济运输半径(公里);q:水泥消费密度(吨/公里2年)。q=q1q2。q1:按人口计算水泥平均消费量(吨/人年);q2:水泥消费范围内的人口密度(人/公里2)。
水泥消费密度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水泥消费密度较大,工厂规模一般比消费密度较低的中、西部地区要大。在水泥消费密度较大地区的工厂规模较小,或在水泥消费密度较小地区的工厂规模过大,都是不合理的。
3.矿山资源与工厂规模的关系。水泥原料资源主要包括石灰石和硅铝质原料,尤其石灰石矿山资源对工厂规模起着最直接的制约作用。中国是世界上石灰岩矿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除上海、香港、澳门外,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分布。据有关地质部门统计,全国石灰岩分布面积达43.8万平方公里(未包括和台湾),约占国土面积的1/20,全国已发现水泥石灰岩矿点七八千处。因此建厂规模一定要与资源条件相适应。
4.运输条件与工厂规模的关系。水泥是一种体重、量大、低值的短腿产品,由水泥生产到市场消费直接按运输条件及运输费用决定工厂规模极为重要。不同运输方式的运价率不同,其合理的运输距离也不相同。一般来说,公路运价率最高,铁路次之,水运最低。因此,采用公路运输时合理的运距应小于水运。在相同的水泥消费密度下,工厂规模增大,消费半径就增大,运输费用也随之增大。当运输费用的增大超过规模增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时,则应适当缩小工厂规模。如何衡量运输的经济性?通常以水泥运输费用占生产成本或销售价格的比重作为衡量标准。不同国家允许运输费用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西方发达国家允许水泥运输费用占生产成本的30%~40%。发展中国家一般控制在30%以下。根据中国的运输条件,水泥的运输费用对生产成本的比例控制在30%左右是比较合理的。
(三)合理规模数学模型探讨
昃向祯在他的文章中通过借鉴瑞士学者罗伊斯(AK.Reuss)计算水泥工厂的最佳规模的方法,对他的公式进行修正,从而提出了适合中国水泥工业最佳规模的计算公式。
昃向祯认为,罗氏模型以水泥消费为基础,从水泥生产成本加上运输费用的最低值来确定最佳规模的思路是可取的。但他认为按该模型计算出的最佳规模偏高,原因可能是国外的运输费用及劳动力价格与中国有较大的差别。所以昃向祯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对罗氏模型公式的常数项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公式为:Q=255 000q0.34906。
(四)2009年中国六大区域水泥工厂合理规模统计
根据中国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人口数据,以及数字水泥网上的水泥产量,计算出中国2009年六大区域水泥工厂合理规模。全国六大行政区工厂平均合理规模可分为六个层次:华东最大,西南最小。依次是:华东(256.1万吨)>中南(211.9万吨)>东北(143.5万吨)>华北(139.4万吨)>西北(86.3万吨)>西南(25.5万吨)。全国平均153.9万吨。除了华东和中南的平均合理规模在全国平均合理规模之上,其他四个行政区都在全国平均合理规模之下。东北和华北的平均合理规模与全国平均合理规模相差不大,但是西北和西南的平均合理规模与全国平均合理规模相差甚远。但是,企业合理规模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每个区域的规模本来就应该有差别。不同区域之间的合理规模没有可比性,但是能为每个行政区域内的省市提供一个借鉴。另外,具体到每省每地而言,工厂合理规模的大小也要按照具体条件确定,该大则大,该小则小,如靠近大城市或沿江沿海水运方便的地方规模可大些,相反消费密度低、交通不便的地方规模可小些。而且合理规模是一动态概念,随着地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水泥消费密度不断上升,合理规模也应随之变大。
二、并购重组过程中水泥企业合理规模的思考
水泥行业存在着规模经济,企业间的并购重组也是为了发挥出水泥企业的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说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即生产规模扩大对产量或收益的影响。当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小于产量或收益增加的比率时,就是规模收益递增。当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大于产量或收益增加的比率时,就是规模收益递减。当这两种比率相等时则是规模收益不变。根据规模经济理论,通过并购活动使其资产、管理能力等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得到不断下降的LAC曲线。但是LAC曲线下降到最低点以后开始上升,这说明作为特定的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是可以无限扩张的,适宜的生产规模受到并购后企业资产存量、管理能力、人员分工等因素的限制,所以生产规模一旦超出了最优状态,就会出现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是以企业合理规模为基础的。企业规模经济的发生应该是合理规模和其他影响企业业绩如文化、技术和管理等因素起协同作用的时候,而且企业拥有合理的规模还是基础条件。试想,如果水泥企业为了发挥规模经济一味地追求企业规模扩大,以为企业规模越大,规模经济就越明显,忽视了合理规模,那么企业并购后的绩效也是可以预见的。要想提高竞争力,在并购重组过程中,注意企业的合理发展规模是非常必要的。
在大多数行业的生产中,企业在得到规模内在经济的全部好处之后,规模内在不经济的情况往往要在很高的产量水平上才会出现,所以在中国水泥行业第二轮大企业间的并购即将开始之前,水泥大企业应该考虑并购后是否会出现规模不经济的问题。此外,水泥是一种体重、量大、低值的“短腿”产品,运输费用在水泥的商品价值占了很大比例,所以需要考虑运输的经济性。运输的经济性通常以水泥运输费用占生产成本或销售价格的比重作为衡量标准。不同国家允许运输费用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西方发达国家允许水泥运输费用占生产成本的30%~40%;发展中国家一般控制在30%以下。根据中国的运输条件,水泥的运输费用对生产成本的比例控制在30%左右是比较合理的。所以在考虑水泥企业规模的时候,既要考虑规模经济的充分发挥,以降低单位平均成本;又要考虑水泥产品区域性特征。因为过大的企业规模所带来的规模经济会被过多的运输成本所抵消,甚至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成本降低还不及运输成本的增加。
三、建议
并购是把双刃剑,它只能是做强企业的手段,而不能是目的。现在很多水泥企业一味的忙于扩张,忽视了并购后企业的合理规模的问题。水泥企业的合理规模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在并购过程中水泥企业要注意规模的合理性扩大,而不要为了并购而并购。规模经济的发生需要一系列企业内部管理的因素的有效整合,但也需要企业合理的规模。企业规模过大和过小都不利于企业规模经济的发生。当然不同省份的合理规模不一样,而且同一省份不同城市的合理规模也不一样。因此要根据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规模。
参考文献:
[1]祁绍平,肖强,刘文.水泥业务并购:是馅饼还是毒药?[J].中国建材,2010,(2):64-69.
[2]王燕谋.关于抑制产能过剩的一些看法[J].中国水泥,2010,(1):7-8.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 断汇聚的一个过程。从经济地理学的学科角度看,产业集聚是一种地理现象,因为它表现为产 业在空间上的集中。
第一,早期产业集聚理论研究。亚当?斯密在其著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根据绝对利益理论、,从分工协作的角度,通过产业聚集对聚集经济做了一定的描述,他认为产业聚集是由一 产业聚集理论群具有分工性质的企业为了完成某种产品的生产联合而组成的群体;大卫?李嘉图根据比较利益学说,研究了生产特定产品的区位问题,也指出了产业聚集所形成的聚集经济问题。韦伯指出产业集聚是源于各种因素的集中和彼此相互作用带来的经济收益、成本节约动机下的产业集中。Krugman(1991)认为产业集聚就是大量的产业集中。
第二,现代产业集聚理论早期研究。波特在《论国家竞争优势》中将企业集 群与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竞争力联系起来,创立了产业集聚的新竞争经济理论,指的是属于某种特定产业及其相关支撑产业、或属于不同类型的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理集中。与此相对应的英文是 cluster,也有叫产业集聚的,具体表现是在一个适当的区域范围内,生 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中间服务业,高 密度地聚集在一起,从而显著地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要研究产业集聚,
二、基于核心概念的产业集聚理论综述
对产业集聚的研究,各学派所取得的一致意见是外部性是产业集聚的源动力,而外部性又是规模经济所致,交通运输费用在解释产业集聚时非常重要的。因此,对上述重要概念和范畴的研究和辨析也构成了产业集聚研究的重要部分
第一,外部性。Marshal将外部性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劳动力市场共享;二是专业化中间产品和服务;三是公司创新导致的技术外溢。前两种称为金钱外部性,其特征是在降低本企业成本的同时并没有减少其它企业的效率;最后一种称为技术外部性,特征是每个公司都不能排他地完全拥有自己生产的技术和知识。Marshal的外部性概念是后来研究产业集聚难以绕开的核心概念。
第二,规模经济。规模经济由马歇尔最早提出,他将规模经济分为两类: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前者是指随着企业自身内部规模的扩大,企业成本减少,效率提高;后者又分两种情况:区域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区域化经济是行业层面的规模经济,指在企业投入没有任何变化的情况下,行业规模的扩大导致单个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城市化经济是行业间的规模经济,指在企业投入没有任何变化的情况下,由于城市整体规模的扩大使得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城市化经济和区域化经济被认为是集聚效应的两种形式。
此外,Henderson还指出,专业化城市产业更依赖于区域化经济,因为这种专业化城市可能就以生产某种标准化工业产品为主,更依赖于行业内的集聚;而大都市的产业集聚更依赖于城市化经济,因为大都市中的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处于产品生命中期的成长阶段的、未标准化的产业需要的是差异化的市场环境、丰富的人力资本、巨大的市场容量等。专业化城市和大都市集聚对规模经济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第三,运输成本。以Krugman、Fujita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空间经济学派对运输成本非常重视。Krugman认为将运输成本纳入其数理模型是新经济地理学派形成的关键之一,空间结构的集聚和分散是规模经济导致的收益递增和运输成本的权衡。Krugman、Fujita所创建的空间经济学也是以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的权衡为主体轮廓。运输成本在决定产业集聚的强度和地点时有重要作用。当其它条件不变时,运输成本越高,离心力越大,向心力相对较小,则产业集聚越难;运输成本越低,向心力占优明显优势,产业集聚越容易。
【关键词】企业并购;动因;理论
一、企业并购的概述
并购的内涵非常广泛,至今国内外学者对此仍未形成一个统一、权威的概念,不过总体看来,各种解释在本质上基本一致,区别在于阐释的角度和侧面不同。并购(M&A)是兼并(Merger)与收购的简称,兼并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按某种条件组成一个新的企业的产权交易行为,而收购(Acquisition)是指一个企业以某种条件取得另一个企业的全部或大部分产权,从而居于控制地位的交易行为。这里,“以某种条件”常表现为现金、证券(股票、债券)或二者的结合。
按照并购双方的行业性质,并购可以划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借壳上市大多数都属于混合并购)。企业并购涉及的理论主要有协同效应理论(经营、财务和管理),委托理论,税负利益理论,战略发展理论(多元化),市场势力理论和资源稀缺理论等。
二、企业并购的动因与理论阐释
企业并购的根本动机在于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或实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企业并购的另一重要动力在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寻求发展壮大的企业可通过内部扩张和对外并购两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内部扩张需经历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而对外并购可以比较迅速完成预期目标。追求市场份额,实现规模经济是企业并购的基本动因。支持企业并购的人常以并购会带来协同效应(Synergy)而作为赞同并购的理由。并购产生的协同效应主要包括经营协同效应(Operating Synergy)和财务协同效应(Financial Synergy)。企业并购已成为企业发展战略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行业的企业的具体并购动因也各不相同。
(一)规模经济的动因与理论阐释(横向并购)
在经营领域,通过并购可以实现双方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优势,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在财务领域,可充分利用未使用的税收利益和债务能力;在人事领域,可吸收关键管理技能和优秀人才等。
规模经济指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企业收益不断增加。具体指企业规模增大时,单位投资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也可以是,企业规模达到某一水平后,单位成本的下降。规模经济又划分为工厂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新古典经济理论主要从技术和成本的角度来解释企业并购的动因。在工厂规模经济层面,企业可通过兼并对工厂的资产进行补充和调整,或有效解决由专业化引起的各生产流程的分离,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在企业规模经济层面,企业通过兼并壮大规模,采用新技术、更好控制生产成本、改进与政府的关系,从而提高企业生存发展的能力。
规模经济并不是规模越大越经济,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降低管理效率,增加管理成本。新古典经济理论对规模经济的论述适用于企业横向并购的解释,企业为了获得规模经济就有动力扩大企业的规模,而扩大企业规模较快的方法是企业并购。
(二)交易费用动因与理论阐释(纵向并购)
交易成本理论起始于科斯,而后在威廉姆森等人下得到进一步发展。该理论认为,企业并购在于效率方面的原因。具体说,并购是企业内的组织协调对市场协调的替代,其目的是降低交易成本。该理论借助于“资产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三个概念,对纵向并购给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当交易所涉及的资产专用性越高,不确定性越强,交易频率越大,市场交易的潜在成本就越高,纵向并购的可能性就越大;当市场交易成本大于企业内部的协调成本时,纵向并购就可能发生。科斯认为,企业是市场机制的替代物,企业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手段。
根据科斯对企业性质的认识,可认为纵向并购的动机在于降低交易费用,边界条件是降低的交易费用与增加的行政组织费用相等。此后,其他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拓展。不过,交易成本理论不能合理地解释横向并购和混合并购的动机。
(三)多元化动因与理论阐释(混合并购)
多元化经营战略是指企业采取在多个相关和不相关的领域中谋求扩大规模从而占取市场创造效益的长期经营方针。多元化又分为相关多元化和非相关多元化。对相关多元化的解释较多地用到范围经济的概念,非相关多元化一般出于寻找新的发展机会的考虑。
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的原因主要有:充分利用企业的现有资源和剩余生产能力,增加相关产品种类而形成的“广度经济”,降低风险实现多元投资组合的综合效益,寻求企业成长的新空间。该理论的解释多适用于混合并购。
(四)其他动因与理论阐释
除上述并购理论之外,西方学者试图从其它角度来揭示隐藏在大量并购活动之后的真正动因。
1、价值低估理论
该理论认为并购的发生主要在于目标企业的价值被低估。通常采用两种比率来衡量公司价值是否被低估,一种是托宾比率(即市场价值与重置成本之比),另一种是价值比率(即市场价值与资产的账面价值之比)。当目标企业的价值被低估时,就会出现有竞争实力的企业采取并购手段,取得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
2、市场势力理论
该理论认为并购活动的主要动因在于通过并购可以有效降低进入新行业的障碍,通过利用目标企业的资产、销售渠道和人力资源等优势,实现企业低成本、低风险的扩张,可以减少竞争对手,增强对企业经营环境的控制,提高市场占有率,保持长期的获利机会。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增大企业规模将会增大企业势力。
3、资产组合理论
该理论借助资产组合假设,认为市场环境是不确定的,为了降低和分散风险,企业通常采用混合并购的方式,实现多元化经营。
三、小结
企业并购的最根本动因在于股东价值最大化。在内因和外因的交互作用下,企业并购是一个多因素的综合平衡过程,既有有利因素影响,也有不利因素影响。因此,在做出实际并购决策时,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论证,明确并购动因,对并购绩效做出正确客观的评价。
参考文献:
关键词:规模经济 大企业战略
随着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经济国际化逐渐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具有普遍意义的必由之路,而每个国家企业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该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强弱。让我们看几个数据:2003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1家中国企业,而所涉及的产业主要是能源、电信、金融和贸易,没有一家是我国主要产业的制造业企业。2004年,宝钢集团、一汽、上汽集团和东风汽车也首次同时达到世界500强的标准,一开我国制造类企业上榜世界500强的先河,而此时我国进入世界500强的公司已上升至18家。2005年,世界500强企业中的中国公司仍为18家,但于去年同期刚刚踏入500强门槛的上汽和东风汽车均无缘本次财富排行。2006年,世界500强的门槛进一步提高,而可喜的是中国企业中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数目提升至23家,其中上汽集团重新跻身于世界500强的行列,截至榜单日,中国已有一汽、上汽、宝钢三家制造企业列席世界500强。
从表面上看,这个成绩可能会对我们造成一些迷惑,当然,中国企业步入世界500强的数目在增加,进步和成绩我们不会忽略,但是,作为一个GDP排行世界第四的泱泱大国,仅有23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要知道此时的美国已经有接近200家企业入主,而且涉及到我国主要产业的制造业企业仅有3家列入榜单,排名暂且不论,甚至稳定都谈不上,东风、上汽集团2004年在榜单上刚刚露面便在2005年销声匿迹。横向来看,拿我国入主世界500强企业的营业收入与美国同类企业相比,以汽车制造业为例,我国的一汽和上汽两家公司营业收入的总和不及美国通用汽车营业收入的0.2%……敢问中国的企业拿什么去跟别人竞争?
一、我国企业的现状
正如上面的数据所呈现的状况,现阶段我国产业集中度远不及美国等发达国家,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工业主要产业部门属于高集中度的几乎没有,属于较高集中度的仅限石油、天然气等几个部门,属于中集中度的也寥寥无几,大部分产业都处于低集中度状态。总体来看,我国的企业规模结构存在着严重的“小而散”现象,企业集团数量过多,单个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低、分散、低水平重复严重。仍以我国的汽车产业为例,现下我国大大小小整车生产企业约120家,几乎相当于美国的40倍,但这些企业的资产总额加起来不及一个通用公司,销售量方面也只能是望其项背。可以想象,这种现实造成了多大程度上的资源浪费,但是,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相对比,我国的汽车产业盈利水平却很高。很显然,除了价格因素外,这与我国的人口红利是分不开的,而这种仅凭借高价和绝对购买量来创收的中国企业是根本无法与国外企业相抗衡的,中国企业要尽可能快速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规模经济己迫在眉睫。
二、规模经济的内涵
(一)规模经济
美国管理学家小艾尔弗雷德.A.钱得勒这样定义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可以被定义为从事单一产品的生产或者分配的单一经营企业由于规模的提高而产生的生产或分配成本的降低。”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分析规模经济的时候使用了规模报酬的概念,根据不同的规模报酬,马歇尔将规模经济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其中,内部规模经济指的就是规模报酬的递增,如假设投入要素价格和生产技术不变,随着投入的增加,规模报酬递增则产生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则侧重于产业的整体规模和产业内的分工状况,具体说来,整个产业乃至整个经济规模的扩大和产出的增加可以给企业带来新增的收益而产生的规模经济。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这与企业内部的生产函数关系不大,更多的是信息获取成本和交易成本的降低。
(二)规模经济的优势
宏观上看,企业的规模经济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微观上看,产业中由于有规模经济的存在,能够增强产业整合市场的能力,随着产业内具有规模经济的企业增加,其对市场的支配能力愈发增强,易于形成成本上的优势,提高产业的进入壁垒。自此,竞争力较弱的企业必将退出或者被大企业兼并,这样不仅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对我国企业大量存在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重复生产更是具有很大的改善作用,推动着我国的企业经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三、大企业战略与规模经济
(一)大企业战略
大企业战略隶属于企业发展战略的一种,力求通过企业间的兼并和收购等形式进行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以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而规模经济也是大企业战略的主要动因。虽然有些学者认为企业规模经济是通过企业内部结构优化实现的,当然,我们不否认规模经济的实现有赖于企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但现实更多的例子是“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施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企业要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要依赖扩张,其实现形式就是兼并和收购,同时,兼并和收购的实现要看企业所处的行业是否具有规模经济。
(二)大企业战略中的规模经济因素
在诸多企业规模经济的理论研究中,提到了很多运用大企业战略培育企业规模经济的途径,其中不乏有扩张企业规模、整合产业结构形成高效的产业集群等等,那么这些途径的规模经济因素究竟隐含在什么地方呢?
以制造业为例,就企业所能获得规模经济而言,可以分为四个水平:一个是产品水平上的规模经济,其理论支持就是一般的规模报酬递增理论,是规模经济最核心的部分;二是工厂水平上的规模经济,它是企业规模经济的最低限;三是企业水平上的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企业组织规模的扩大,生产的单位产品的成本降低、收益提高的现象,属于内部规模经济范畴;四是行业水平上的规模经济,主要是指在行业范围内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形成的规模经济。
深入到企业的内部经营来看,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大量生产使成本下降,高性能生产装备的采用变为现实,虽然此时由于设备的原因使投资额增大,但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会进一步下降。同时,在工厂水平上,通过对产品加工环节进行详细合理的分工使生产工程细化,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成本进一步削减,相应的产品竞争力亦会得到提高。在企业水平上,通用化半成品的使用可以使成本获得更大程度上的削减,规模经济的效用更大程度上得到了体现。而此时企业的生产专业化程度也会越来越高,使长期成本得到更细的分摊,提高了产品的性价比,刺激了消费以使市场规模得以扩大。
受市场规模扩大的刺激,厂商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自然会扩大自身的生产能力,并通过扩建、新建工厂或并购等来满足扩大产能的冲动。其中,由于企业间并购重组等方式的成本要大大低于扩建、新建工厂,同时也会使经营规模的扩张速度加快,因此成为企业发展规模经济的首选,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不难发现,这种产业层次上的规模经济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资源向生产技术客观要求的方向聚集,使资源得到合理的流动和优化配置的过程。同时,企业间的并购使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生产也逐渐向这些企业集中,随着规模经济的魅力逐渐张显,最终会形成几个联合企业集团或者寡头竞争格局,进而提高产业壁垒而产生更高层次的竞争,而竞争的结果会使厂商进一步降低成本并加速产品质量的提高,以此形成更高效的规模经济。
(三)大企业战略的潜在问题
大企业战略并非企业集团间简单的低成本的兼并和收购,而是建立在企业技术开发、核心竞争力不断得到强调的前提之上的。我国很多企业运用简单的合并方法把同类企业进行联合,表面上总资产和销售收入都有增加,但集团内成员企业的研究开发和管理水平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善,甚至会因管理不完善,产生规模不经济――内耗严重给发展带来更大的困难。此外,很多企业在大企业战略的指引下经过了规模经济阶段,却被阻滞在规模效益递减的阶段,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有赖于企业自身对集团的规模做出合理的决策,以有效规避不利因素,实现企业效益长期稳定增长。
总之,企业应该“因地制宜”,合理地运用大企业战略,形成具有规模效益的专业化企业集团,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为提高我国的国家竞争力实现自己应有的承诺。
[参考文献]
[1]余兰. 论我国企业集团的规模经济发展.[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5).
[2]陈 勇.王雪松. 我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与规模经济.[J].商业研究.2006,(20).
[3]冯律. 规模经济是当前国有企业竞争的选择.[J].市场周刊.2005,(9).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 规模经济 超越对数成本函数
一 引言
“城商行”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称谓,与其说是先验计划的结果,不如说是改革进程的偶然产物。为了解决城市信用社遗留的诸多问题,国务院于1995年9月《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决定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分批组建城市合作银行,后改名为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初步建立起现代商业银行的运行体系。截至2009年底,全国城商行共有145家,总资产在全国银行业占比近10%,逐渐成为中国银行业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
2004年6月起,在银监会的地域经营限制逐步放松后,城商行群体开始了“更名重组、跨地域经营、上市”为主题的大规模改革与发展浪潮。以此为契机,部分实力较强的城商行脱颖而出,相继迈出了跨区域发展的步伐,城商行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其突破地域限制,进行跨区域发展有利于市场化、多元化发展,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推动我国银行体系的良性发展,但同时也引发了资产质量下降和经营风险增加等问题。由于城商行最初的市场定位是“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市居民”,而现实中城商行大规模扩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使人们思索:城商行的“去地域化”会给中国的金融行业带来什么影响?城商行的规模是越大越好吗?银行规模是否存在一个最佳区间?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二 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研究综述
城商行是我国金融改革的特殊产物,在国外没有这个概念,但由于城商行本质上是商业银行,因此国外关于商业银行的研究对于我国城商行克服缺陷,促进自身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六七十在这些研究中,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研究关注的焦点在于银行业是否存在规模经济,以及规模经济在多大的范围内存在。
针对中小银行规模经济问题的研究肇始于Benston(1965,1972)和Bell、Murphy(1968)对银行成本问题的研究。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Benston、Hanweck和Humphrey(1982)才首次用更有弹性的超越对数成本函数(TCF)来衡量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他们利用美国1975~1978年数据对美国的中小型商业银行规模经济进行了分析,得出不管是整个银行还是单个银行的分支机构,美国的商业银行长期成本曲线是U型或是向上倾斜的;在存款规模在100万美元与250万美元之间,存在着最有效规模,低于这个规模或是高于这个规模,银行表现为规模不经济。
Hunter和Timme(1986)利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法,对1972~1982年美国28个州的91家银行控股公司进行研究,考虑了技术因素对银行规模经济的影响,发现单银行制的银行控股公司其规模经济的上限时42亿美元,而对于多银行制的银行控股公司,其规模经济的上限则可以提高到125亿美元;Hunter,Timme和Yang(1990)将这一上限重新界定为250亿美元;Shaffer和David(1991)则认为应该是370亿美元。Lawrence(1989)认为,在小型金融机构中规模较小的银行存在规模经济,在总资产超过1亿美元的银行中,往往存在规模不经济或规模经济不明显的现象。
受经济体制、理论水平及银行数据资料的限制,我国学者对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起步较晚,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早期主要采用的是利润指标分析法,(于良春、鞠源,1999)。后来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得到广泛应用,(徐传湛、郑贵廷和齐树天,2002;阚超、王付彪、沈谦和陈永春,2004;程婵娟、郭芳玉,2008;朱建武,2006)结果发现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之间的效率存在差异,大型银行一般处于规模不经济状态,中小银行存在的非理性规模扩张行为导致其规模经济逐步递减,这和运用其他方法研究的结果大致相同。
国内的研究比较多地关注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对中小银行尤其是城商行的研究比较少。多数学者把重点放在银行的效率变化趋势,认为随着银行规模的扩大,逐渐显现出规模不经济的状态,不过也有学者得出相反的结论。本文将着眼点放在城商行的规模经济这一问题上,力图用数据与实证呈现出我国城商行目前大致的规模经济发展状况。
三 模型设定和数据选取
1.研究方法的选择
在研究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方面,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方法:参数估计法和非参数估计法。参数估计法主要是以银行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为分析对象,估计出生产边界函数中的参数。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具有易估计性和包容性等优点已经逐渐成为研究银行效率的主要方法。非参数估计法主要是指包含数据包络分析(DEA)的线性规划方法。鉴于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法已经成为一种研究银行规模经济的成熟的方法,本文利用这一方法对我国城商行的规模经济情况做实证检验。
2.模型及变量的设定
在选择指标的时候,首先注意所选择的指标能够满足银行规模经济效率评价的要求,能够客观反映银行的竞争力水平,其次是从技术上应避免投入(产出)集内部指标之间具有较强的线性相关关系,最后要考虑指标的重要性和易获得性。在上述原则下,将以上投入和产出指标选择的方法相结合,我们将营业支出总额(记为TC)作为银行的总成本,将存款(记为Y1)和贷款(记为Y2)作为产出指标。由于现有的公开资料中,大部分城商行并不提供职工工资和福利支出、固定资产折旧等具体数据,而将其归入财务报表的业务及管理费中,所以本研究选用业务及管理费替代人力资本和固定资产成本的支出总额。这样既可以反应人力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成本支出,又可避免使用估计值或均值引入误差之类问题的发生。同时,经统计发现职工人数和固定资产净值与银行总资产高度相关,因而使用资本费用率(等于业务及管理费除以资产总额,记为P1)作为劳动力价格和实物资产价格的替代指标。将存款价格(等于银行的利息支出总额除以存款总额,记为P2)作为投入变量。根据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的形式以及所选择的投入产出指标可以建立以下成本函数模型:
(1)
其中Yi为第i项产出数量,i=1,2;Pj为第j项投入价格,j=1,2;均为待定参数,为随机误差项。
由投入要素的线性同质性和交叉影响项的对称性,可得如下模型参数约束条件:
(2)
将约束条件带入(1)式,并化简得:
(3)
本文研究的是银行经营规模变动对银行总成本的影响,因此,
定义总成本对银行规模的弹性系数E,用来衡量银行的规模经济性。E等于(1)式关于lnY1和lnY2偏导数之和:
(4)
展开得:
(5)
规模弹性系数E表示银行规模变化1%将导致总成本变
动的幅度。当E=1时,表示银行规模变动1%将引起总成本发生1%的同比例变动,此时银行处于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临界点;当E>1时,表示银行规模变动1%将引起总成本发生大于1%的变动,此时银行处于规模不经济状态;当E<1时,表示银行规模变动1%将引起总成本发生小于1%的变动,此时银行处于规模经济状态。
3.数据的选取
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我国24家城商行2006~2009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基础。将这24个城商行又根据资产规模的大小分为三组,资产规模大于800亿的为大型城商行;资产规模介于300亿和800亿之间的为中型城商行;资产规模小于300亿的为小型城商行。据此分类,本文选取的大型城商行有12家: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徽商银行、杭州银行、南京银行、天津银行、大连银行、哈尔滨银行、包商银行和重庆银行;中型城商行有8家:西安商行、齐鲁银行、河北银行、锦州银行、富滇银行、南昌银行、浙江稠州商业银行、洛阳银行;小型城商行有4家:烟台银行、日照银行、莱商银行、乌海银行。本文数据来自各城商行公布的年度报告,由于个别年份部分银行的数据缺失,共采集到的有效样本点96个。
四 数据的描述统计与计量结果
本文的样本为24家银行4年的面板数据,因此在计量方法上将运用Paneldata模型进行分析。面板模型分成“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两种,对于具体应该使用哪种Paneldata模型,应该进行相应的检验。因此在本节的实证分析之后,会对选择的模型是否正确进行检验。
1.回归结果
本文的数据均以2006年为基期进行了价格调整。由于本文仅是对我国的城商行进行研究,所以选取固定效应模型比较适宜。本文采用的估计方法为最小二乘法,数据的处理采用的是eviews 6.0软件。经过回归,得到模型中的系数估计值(见表1):
*表示在0.0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资料来源:根据各城商行公布的年报整理所得。
表中只有系数a0的估计值在统计上是非显著的,其它系数的估计值在统计上都是显著的。利用这些参数估计结果,可以得到各银行E值(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一是这24家城商行大都呈现出规模经济的状态,只有个别银行的个别年份规模经济系数大于1,呈现为规模不经济的状态。说明我国城商行目前规模经济状态良好;二是从2006年到2009年,部分城商行的规模经济效率值有一个逐渐增大的轻微变化,说明规模经济的程度在逐渐减小。这说明我国城商行正处于平均成本曲线下降的阶段,且下降的幅度日趋缩小;三是2008~2009年的转折点,规模经济状况趋于显著,可能是金融危机影响了国内金融市场,城商行趁机发展的缘故。这样的结果显示了我国城商行还有很大的扩张区间。
将各种类型的城商行的产出弹性进行求和平均,得到不同规模城商行规模经济状态,如表3所示:
从表3中可以看出,虽然整体显现出规模经济状况,但相对于大型和小型城商行来说,中等规模的城商行的规模经济状况更让人满意,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2.对模型选择的检验
对上文的回归结果进行Hausman检验,结果见表4:
由P值可以看出,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估计系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拒绝原假设,应该对模型进行固定效应估计。说明本章选取的模型形式正确,模型的参数估计是有效一致的。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我国城商行的数量在逐年增多,竞争日益激烈,高服务质量、高经营管理水平、组织结构完善的银行体系正在逐步建立。从实证的结果来看,我国大部分城商行处于平均成本曲线下降的阶段,呈现出规模经济,但是近些年来,规模经济的程度在不断减小。而且相对于大型和小型城商行来说,中等规模的城商行的规模经济状况更为显著。
为推动我国城商行的发展,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加快引进境外战略投资步伐,学习国际经营理念。借助外力推动,以国际经营管理理念来引导改革是解决目前制肘城商行发展的瓶颈行之有效的办法;二是减少地方政府干预,优化银行股权结构。地方政府直接持股比越高,对城商行的干预就越多,城商行的效率就越低。城商行可以积极吸收民营资本入股,提高抗地方政府干扰的能力;三是加强风险管理,降低不良贷款率。从研究的结果看,城商行的不良贷款率显著影响规模经济的情况。城商行应该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增强自我约束的能力,对不良贷款进行专项稽核,将风险降到可控范围内;四是扩充资本金,建立长效的资本补充机制。资本金不足是城商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障碍。增资扩股、提高资本充足率应当成为城商行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五是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目前有些城商行把谋求跨区域经营、规模扩张作为其发展目标,但是不是所有的城商行都适合跨区域经营之路。特色银行、社区银行和微型精品银行都是很好的发展方向,关键在于结合所在地城市的经济结构、产业背景和发展模式,找准自己的市场地位、办出自己的特色、打造自己的品牌。
参考文献
[1]阚超、王付彪、沈谦、陈永春.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实证研究1992~2003[J].金融研究,2004(11)
[2]王聪、邹鹏飞.中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10)
[3]徐传湛、郑贵廷、齐树天.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问题与金融改革策略透析[J].经济研究,2002(10)
[4]于良春、鞠源.垄断与竞争:中国银行业的竞争与发展[J].经济研究,1999(8)
[5]赵怀勇、王越.论银行的规模经济[J].国际金融研究,1999(4)
[6]朱建武.我国中小银行资产扩张效应实证研究(1987~2004)[J].财经研究,2006(8)
[7]Benston G J .Economics of scale and marginal costs in banking operations[J].The National Banking Review,1965(2)
[8]Benston G J. Economics of scale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J].Journal of Money,Credit&Banking,1972(1)
[9]Bell F W,Murphy N B. Cost in commercial banking: An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bank behavior and its relation to bank regulation[R].Federal Reserve Bank of Boston,1968
[10]Benston G J,Hanweck G A, Humeury D B. Scale ecomomics in banking:A restructure and reassessment[J].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1982(14)
[11]Hunter W C and S. G. Timme.Technical Change, Organization Form,and the Structure of Bank Production[J].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1986(18)
[12]Hunter W C,S. G. Timme and W. K. Yang,An Examination of Cost Subadditivity and Multiproduct Producion in Large U. S. Banks[J].Journal of Money,Credit,and Banking,1990(22)
[13]Shaffer,S. and E. David. Economies of Superscale in Commercial Banking[J].Applied Economies,1991(23)
关键词:自然垄断 规模经济 沉淀成本
中图分类号:F224.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042-03
一、自然垄断的界定
不同学者基于不同角度,对自然垄断进行了定义。
在工业化之前,自然垄断概念很少被提及。穆勒(1848)首次使用“自然”这个词,他认为在许多私人没能力投资或不愿投资的领域,供水、公路、运河和铁路等由政府来投资和运行是合理的;Kaysen and Turner(1959)将自然垄断描述成竞争不能很好发挥作用的情况;萨缪尔森认为,当一个产业的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如此之强有力,以至于只能有一个厂商能够生存下来时,就会产生自然垄断;Sharkey(1982)认为如果整个行业由一个厂商生产的总成本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厂商生产总成本低,这个行业就是自然垄断的;张维迎(1999)认为自然垄断是规模经济造成的一种状况,它使得某一行业只有一个企业生产时才是最有效率的。{1}刘树杰(1999)认为,自然垄断是指由于资源条件或规模经济的要求而无法竞争或不适宜竞争而形成的垄断。{2}
从上面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对于自然垄断的定义是从几个角度进行阐释:穆勒主要观察了发生自然垄断的行业领域,但是并没有对自然垄断概念、自然垄断行业特点进行论述;而Kaysen and Turner、萨缪尔森、Sharkey、张维迎、刘树杰等人研究的共同特征是从产生自然垄断的原因出发,对自然垄断进行定义。虽然Kaysen and Turner把自然垄断定义为竞争不能够很好发生作用的行业,但是并没有说明导致竞争不能很好发挥作用的原因;而萨缪尔森、Sharkey、张维迎、刘树杰则是从导致自然垄断的真正原因出发来进行定义,这个真正原因就是所谓的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正因为于此,在一个行业内部由一个企业来生产最有效率。其中,刘树杰把原因定义的更全面一些,因为他不但包括了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而且他还认识到自然资源条件同样可以造成自然垄断。例如龙井茶,这类产品市场上独一无二,消费者又愿意出价来购买,资源所有者就拥有排他性的独占权。由独特自然资源所造成的垄断,往往不能够达到垄断一个行业的目的,因为往往有很多竞争者或者替代者来与其进行竞争,例如“龙井茶”,这种产品会有“毛尖茶”与之竞争;但是由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所造成的自然垄断,则可以达到垄断一个行业的目的。
综上所述,可以给出本文自然垄断的概念:自然垄断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在一定技术、需求、制度等条件下,由于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所导致的只能有一家企业生存下来的状态。在这里就可以看出,自然垄断的概念被赋予了动态特性,即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行业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空、技术、需求、制度的转换而变化的。例如,上海市最初只有虹桥机场,但由于需求扩大,一个机场已经不能够很好的满足需求,所以上海市又新建了浦东机场。
二、自然垄断与其他垄断类型
在经济学中,垄断作为市场结构的一种,一直受到经济学家的批判和否定,主要原因在于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对市场具有强有力的控制力,往往导致整个社会资源配置低效。但是如果对垄断进行细分,就会发现有些垄断并不坏,受到经济学家的支持。
根据垄断形成的原因,张维迎(1999)把垄断分为自然垄断、法定垄断和行为垄断;张光远(2001)把垄断分为经营性垄断、自然垄断与政策性垄断或行政性垄断;{3}常欣(2002)认为垄断可以分为自然垄断、法定垄断、经济性垄断;{4}周其仁(2002)把垄断划分为五种,即由资源的天赋特性带来产品的独特性、发明的专利权或者如可口可乐配方那样的商业秘密、赢家的垄断、成本特性产生的垄断、强制形成垄断。{5}
几位学者的观点基本一致:张维迎、张光远、常欣的“垄断三分法”只是对于垄断类型的叫法不一致而已,而实质是一样的;相对来讲,周其仁对于垄断的划分更加细化,使分类具体化、形象化,而且这种分类使读者很容易区分各种垄断的好坏,但不够简洁。本文比较倾向周其仁的垄断分类。
1.由资源天赋特性,带来产品(服务)的独特性。比如龙井茶、王菲的歌。
2.发明专利权或版权,或者如可口可乐配方那样的商业秘密。政府如果不通过法律保护专利和商业秘密,发明和创新的供给就不足,对经济增长不利。
3.赢家的垄断。凡竞争就有输赢,竞争的胜出者可能凭实力和策略,一时之间将所有竞争对手赶出市场。如微软公司,不是别人不可以做软件,而是一时之间没有谁做得过他们。
4.基于成本特性产生的垄断。一些产业需要一次性巨大投资,才能形成供给能力,这些投资一旦发生,就成为“沉没成本”。在这些产业,新进入者面临很高的“资金进入门槛”。由于市场的有限性,很难容两家来进行争夺,造成只能有一家厂商来提供,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自然垄断”。
5.强制形成垄断。是指运用非经济的强制力量,清除竞争对手,保持对市场的排他性独占。这种强制势力,可以是高度非制度化的,如欺行霸市、强买强卖;也可以是高度制度化的,如政府管制牌照数量,或由立法来阻止竞争而产生的行政性垄断。
对于1和4属于自然垄断;3是市场竞争的一种结果;2则属于法定垄断;如果5的强制是政府通过政策和法令所导致的,那么这种情况属于法定垄断或行政垄断,但是如果企业采用一种非正当性的行为,如欺行霸市、控制价格,那么这种垄断就是经济垄断。
对于上述垄断类型,经济学家的态度往往不同。对于1持支持态度,因为这种垄断毕竟会有其他产品与其竞争,其垄断是发生在某种程度上,不会兴风作浪。对于2都是持支持态度,因为这有利于企业的创新。对于4的态度属于又爱又恨型,爱的是自然垄断有利于整个行业的规模经济,因为独家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平均成本最低;恨的是由于在一个行业中仅仅存在一家企业,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往往会导致莱宾斯坦所说的“X效率”,且企业具有利用其垄断地位来制定垄断价格的倾向,这种两难就是所谓的“马歇尔困境”。对于3和5的态度比较复杂,如果是通过合理竞争行为取得的垄断地位,且企业没有滥用市场地位,那么这种垄断还可以接受,但如果滥用垄断地位,则强烈反对;对于由政府政策强制形成的垄断,态度也是如此。
三、传统自然垄断行业的经济特征
传统自然垄断行业往往属于基础设施产业,由于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引起学者对于这些传统自然垄断行业的关注。而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这些行业的经济特征,下面是一些学者的归纳总结。
法罗(1902)是第一个阐述自然垄断经济特征的学者,认为自然垄断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该产业提供某种必需产品或服务、该产业的厂址有天然优势、产品不可储存、存在规模效益;用户需要协调的供给安排,而这种供给制度在垄断条件下才能实现。马歇尔(1927)首先指出垄断地位与某个产业的生产和成本条件有关,他认为在成本递减行业,垄断的安排可能优于竞争;而成本递减的也就是指存在着规模经济。自此,经济学家开始把规模经济作为自然垄断行业的基本特征。余晖(2000)认为自然垄断行业的经济特征是生产过程的网络性和连续性、固定资本投资的巨额性和沉淀性、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6}唐晓华(2002)认为规模经济性、资源稀缺性、网络性、范围经济性、固定成本沉淀性是自然垄断行业的特性。{7}
综合上述各位学者的观点,传统自然垄断行业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规模经济性。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扩大,每一单位产品或服务的平均生产成本出现下降的现象。规模越大,生产成本越低,因此要求由一家企业进行垄断性经营。目前理论界对自然垄断规模经济性这一定义提出了修正,而把“独家垄断经营的总成本小于多家分散经营的成本之和”作为区分一个部门是否属于自然垄断的标准。
2.具有大量前期投入成本和巨额沉淀成本。自然垄断行业的经营需要投入大量成本,铁路网、固定电话网、供水管网等都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并形成巨额“资本沉淀”。大量资本投入并不是自然垄断行业的独有特征,其他一些行业同样也存在,但在自然垄断行业,资本投入形成的资产难以转做他用,大量资本沉淀造成了市场不完善,如果允许多个企业进行竞争,结果很可能是两败俱伤。
3.所提供的服务具有公益性特点。传统自然垄断行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往往具有公益性特点,这些产品或服务都是与消费者生活密切相关,几乎所有人都离不开。而且这些产业往往是国家的基础设施产业,如果这些产业发展不好,既会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同时又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
4.具有各自网络。分析传统自然垄断行业,不难发现一个现象,即其经营往往需要一套网络才能够把其产品和服务提供给消费者,例如铁路网、供水管网。离开这些网络,企业就不能够把其产品或服务传递给消费者。同时这些网络具有网络经济性,即用户越多,那么这套网络价值就更高。
5.由国有企业来经营。在放松管制这股风潮发生前,大多数国家的传统自然垄断行业往往是由国有企业进行经营,包括西欧的英、德、法等西方国家。对此肖兴志(2001)认为自然垄断行业的国有化是属于国家对于自然垄断行业的一种管制方式。{8}造成这个特征的一个逻辑是:私人企业在为社会提供公益品时,往往不能够从全局角度来为整个社会大众谋福利,相反会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制定垄断价格;政府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就会采用国有方式进行经营,以便实现帕雷托最优。
传统自然垄断行业的五个特征之间是紧密联系的:由于具有前期大量资本投入和巨额沉没成本,决定了规模经济的存在;同时这种巨额投入往往表现为巨大的网络资产,这种网络资产恰恰是公益品的输导设备;这样也决定了国家必须从全局角度考虑,干预这种服务或产品的提供者,确保这些产业资源配置有效性。
注释:
{1}张维迎.信息、管制与中国电信业的改革[J].P239
{2}刘树杰.自然垄断行业的政策与法律的调控[J].P67
{3}张光远.垄断产业价格改革试探,价格理论与实践,2001P9
{4}常欣.三重破垄论:中国基础部门反垄断问题的分析[J].2002P42
{5}周其仁.竞争、垄断与管制[J].北京经济研究中心,2002
(下转第47页)
(上接第43页)
{6}余晖.受管制市场中政企同盟[J].中国工业经济,2000(1)P23
{7}唐晓华.不完全信息与网络产业的激励性管制改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2(6)P71
{8}肖兴志.美英日自然垄断型企业改革的共性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1(8)P50
参考文献:
1.萨缪而森.经济学(第16版)[M].华夏出版社,1999
2.李季.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模式研究[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3.喻立新等.自然垄断行业规制的理论与改革[J].经济论坛,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