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人口老龄化的缺点范文

人口老龄化的缺点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05 14:40:4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人口老龄化的缺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1 人口老龄化的概念

人口老龄化在概念上指的是国家的总人口数量中,因为年轻人口的数量降低、年老人口的数量相对的增加而引发的老年人口与总人口的比例增加的一种动态过程。在1956年联合国对于人口老龄化的调查结果来划分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就表示进入了老龄化的阶段。而在1982年,在维也纳举行的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也确定了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

2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特征

2.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我国是人口数量众多,是一个人口大国,但同时,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2012年,我国六十岁以上老龄化人口数量,已经高达1.67亿人,其数量占全国总人口的1/8,已经是高于联合国制定的传统老龄社会10%的标准;占全世界老龄人口的1/5。这个结果是,我国已经成为当下世界上唯一一个老龄化人口超过亿的国家。2013年,全国老龄委预计,未来20年中国将进入老龄化高峰。2014年,根据调查,我国国内人口六十岁以上老年人人口数已超过2个亿,占总人口的14.9%。

自从我国社会进入到老龄化社会以来,社会人口已经呈现出老年人口的基数过大大、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快、老年人高龄化、失能化以及空巢老人数增长趋势明显的形势特征。我国不仅已经明显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十分严峻。

2.2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征

2.2.1 呈倒三角人口结构,老龄人口的数量十分大,而且还呈现出明显的高龄化趋势

因为我国一直以来的人口基数相对较大,而且在经过了改革开放的冲击,国内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的条件也不断得到提升,国内的人口平均寿命有了较大的延长,因此也带来了老龄人口的每年增加。

2.2.2 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经济条件不发达,未富先老

在普遍上,一个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往往是在社会经济已经进入到一个相对发达的时期才会出现,这个阶段国民经济已经具备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能力。但是,我国却是发展中国家,在当下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其带来的问题会越加严重。也因为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发达,缺乏应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各方面影响所需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条件,因而人口老龄化给我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2.2.3 老龄人口在城乡、地区之间分布不均

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明显的二元性特征。我国城市老龄化发展进程快于农村。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城镇老龄化比例为7.3%,农村为6.3%;而近年来,伴随着农村中大多数的青壮年劳动力出逃农村,涌入到发达地区的城市中,使得城镇老龄人口比例下降,但这种情况却是加剧了农村人口老龄化。

另外,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存在地区差异。在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如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等,其人口已经是进入到了老龄化阶段。特别是,北京市、上海市等一线城市,其老龄化问题的程度更是超过现在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现状;而与东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则相对较低。

3 人口老龄化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降低人力资源供给量,影响人力资源年龄机构,影响人力资源质量,减少优质人力资源,对劳动力市场和未来的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其种种效应直接扩散到微观的企业层面,难以避免地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乃至于企业的整体运营和发展带来了诸多影响,带来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3.1 颠覆旧式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及策略

过去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强调的是责任、承诺、执行、自我激励和管理,这些在老年员工身上都不难实现。老年员工的问题是时间、智力、体力、关怀和宽容度等方面的管理。而在这些方面,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及工作已经与逐渐老龄化的员工年龄结构不匹配。随着人口老龄化,企业里中老年员工所占比重逐渐上升,年轻员工所占比重逐渐下降,员工年龄结构逐渐呈现倒三角形,员工队伍整体的能力、需求、长处、缺点等各方面将逐渐发生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及策略应该随之改变、更新,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适应逐渐老龄化的员工年龄结构。

3.2 人口老龄化会带来技术传承问题

人口老龄化使得员工年龄结构逐渐变化,当企业内员工年龄结构呈现倒三角形时,即老龄员工所占比重大,青年员工所占比重小,则可能存在技术传承的问题。不少年轻员工仅仅具有知识上的储备,缺乏实践经验,工作胜任能力不高,尤其是一些依靠多年磨炼的技术性工作。对于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年龄结构倒三角形明显的员工队伍,往往由于众多资深老龄员工的陆续退休而大大影响甚至中止了对年轻员工及新进员工的技术指导和经验传授,尤其是那些需要长年培养、磨炼的技术性工作。

3.3 影响企业的组织行为

人口老龄化会影响到企业的管理行为。企业领导者的老龄化将使企业以更稳健更保守的方式应对市场的变化,这会使企业稳步发展,但弊端同时存在。由于领导阶层的老龄化,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能力往往比较弱、比较迟缓,这很可能会使企业错失改革的良机或者在改革上遇到前所未有的来自自身和企业内部的阻力。领导者的思想往往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组织文化的取向,而当一个企业的领导者能够有更加长远的目光看待老龄化出现在企业中的问题,建立起一套具有良好运行人力资源模式,这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

4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4.1 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及策略

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及员工队伍具体情况,积极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及时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与时俱进,积极适应逐渐老龄化的员工队伍和外部劳动力市场。只有让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及策略与员工年龄结构相匹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才能合理有效地进行,企业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

4.2 灵活设置工作内容及工作方式

以更大的弹性安排工作,灵活对待年长员工随着年龄和资历的增长而增长的不同需求,以更大弹性的制度去适应年长员工工作生活方式的变化。

相对于年轻员工,年长员工体力、精力较不充沛,而具有成熟、丰富的技术经验。企业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水平、不同工种的员工的不同需求、不同能力、不同特质,提供灵活的工作机会、工作内容、工作方式,使得不同的员工在工作中有更大的选择性,将有利于他们更加高效、更大程度地发挥各自的长处,从而促进企业员工队伍整体工作效率的提高。

4.3 实行弹性退休政策

弹性退休政策,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员工老龄化的问题。企业在允许劳动者在退休年龄、退休方式与收入等方面采用具有某种弹性的较为灵活的退休政策。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实行弹性退休政策,具有以下方面的有利影响:

篇2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医药经济 发展

2011年8月17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出现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2.21亿,占全国人口16%。由于过去特殊的人口政策,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正呈加速增长状态。随着老龄化人口的激增,老龄化社会问题特别是健康问题将成立社会焦点问题,同时,这将推动老龄化产业特别是给医药经济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人口老龄化与我国人口现状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国际上通行的标准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2011年6月2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总人口已达13.7亿,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较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较2000年上升6.29个百分点;与1999~2000年对比,60岁以上和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分别上升了1.77个和1.45个百分点,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并呈现加速增长趋势,预计到2015年我国老年人总数将突破2亿、2025年将超过3亿、到2045年将达到4亿人。

二、老龄化人口疾病特征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项生理机能逐渐降低,患病几率也逐渐增高。在人一生中,大约80%的医药消费是在最后20年产生的,在医药市场,老龄化人口医药消费占了医药消费总额的50%以上。

据调查,我国老龄健康人口(无重大脏器疾病)占老龄总人口的20%~25%,约82%的老龄化人口均患有慢性疾病。老龄化人口所患疾病大多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且所患疾病常不只一种而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甚至有的患病多达七八种之多。老龄化人口所患疾病多为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抑郁症等。这些疾病都具有疗程长、费用大、难以痊愈等特点。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降脂减肥、维生素、提高免疫力等保健品越来越受到老年人的欢迎。但是我国的医疗保健品市场发展并不规范,很多保健品还存在一些缺点,需要国家规范保健品市场,同时医药企业加大科研力度,开发出更多高品质的医疗保健品。

三、人口老龄化给医药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商机

老龄化人口的数量直接决定了医药经济的发展规模。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已超过老龄化人口的三分之一,并且致死率已超过恶性肿瘤位居第一,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老龄化人口第一杀手,其治疗药物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目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销售规模约占全国药品总销售的15%。

老龄化人口的第二杀手是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之一,目前全世界抗肿瘤药物的市场份额约在500亿美元左右。中国抗肿瘤药物的消费也有500亿元的市场份额。抗肿瘤药物的市场份额是如此,其它老龄人口用药的市场份额也相当地高。

过去几年,生物医药连续实现了超过4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并且出现了逐年增加的趋势。未来医药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在生物制药领域,特别是新特药,如多肽蛋白类药物、抗肿瘤药物、抗心脑血管病药物,预防和治疗类的疫苗等,都具有不可想象的空间。随着老龄化人口的逐年增加,医药消费也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这样的发展趋势给医药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将有力地促进医药经济的发展。

四、我国医药经济腾飞之路

1 改变传统观念,树立全新理念

以老龄化人口数量激增为契机,改变过去那种只顾生产、不顾研发,只管销售、不管服务的传统观念,打造研发、生产、流通、消费、服务一条龙的医药经济新理念,从整体上把握市场,发展特色产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中国医药经济快发展。

2 重视新产品研发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民疾病谱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类急慢性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性疾病正逐步被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症所代替,这给我国传统医药也提出了挑战。我国医药行业生产药品很多都是仿制品,真正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并不多。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使企业拥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加大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避免同质化价格竞争。

3 抓住机遇,促进发展

篇3

值得相关人员的仔细研究。

关键词:规划层面;养老居住模式;研究

近年来,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问题越来越突出,正如大家所知道那样,我国正在一步步深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我国的老龄化人群居住问题面临着比以往任何国家、任何阶段都要严峻的形势,这必然需要我们对养老居住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在规划层面对养老居住模式进行了探讨,综合分析对比了不同养老居住模式的优缺点,提出家庭――社区――分级养老居住模式,该种养老居住模式最能够满足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国情,同时,该种养老居住模式也符合我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值得相关人员的仔细研究。

1 人口老龄化过和养老居住模式概况

1.1 人口老龄化发展概况

人口老龄化是指在社会总人口中,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增长的动态过程。按照国际标准,一般认为:一个国家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达7%,或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达10%,即被称为老年型国家[1]。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已于1999年步入老年型国家的行了,更为严峻的是,由于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人口大国,作为老年型国家的我们老年人口也是最多的,这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从城市规划的视角来看待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很自然地就会将研究具体到老年居住的问题上,我们应该前瞻性的对未来老年居住问题加以研究和思考[2],找到适合我国国情和我国传统文化的养老居住模式,以便在我国的老龄化高峰到来之时,我们可以从容应对,继续保持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1.2 养老居住模式发展概况

养老居住模式是指人们在一定时期内居住生活的行为方式[3],养老居住模式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今,综合国内外养老居住模式的发展历程,总共形成了以下几种养老居住模式[2],见表1.1。

表1.1各类养老居住模式

养老居住模式 主要特征

机构养老 由社会养老机构承担全部或部分养老责任

原宅养老 老年人仍生活在原有住宅中,自己照顾自己

居家养老 老人居住在家中,社会和子女共同承担养老责任;

老年住区 该养老居住群体全部由老年人构成;

住区远离儿女,有配套的养老服务体系

社区养老 将社会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体系引入社区;

维系老年人原有的居住习惯,仍与儿女、亲朋居住在一起

2各种养老居住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而言,现行的养老居住模式均是有利有弊,对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养老居住模式的选择是不尽相同的。下面仅针对我国的当今国庆对各种养老居住模式进行优缺点分析[4]。

如表1.1中所示,现行的养老居住模式大致分为五种――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居家养老、老年住区和社区养老[5]。对于机构养老而言,该种模式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但其经济效益却不尽如人意,这都归结于我国是老年型的发展中国家这一原因,不难发现,对于我国的国情而言,该种养老居住模式是不可行的。同样的,原宅养老这一模式也不适应于我国国情,因为该种养老居住模式的初期资金投入相当巨大,但短期内没有与之相当的利益回报,最终的结果便是不能够在我国大面积的推广。对于居家养老,该养老居住模式是一种传统的养老居住模式[6],但是该种养老居住模式缺乏专业的护理服务人员,很难做到切实解决生活不能够自理的老年人的养老需要,不能够完全满足我国老年人的需求。老年住区养老模式具有专业的护理人员,但是,由于该种养老居住模式需要老年人远离子女,与社会公众隔离,因而与我国老年人的传统居住观念大相径庭,不能够得到老年人们的大力支持,同时,该种养老居住模式的费用高昂,对于一般家庭而言是难以承担的起的,这也进一步限制的该种养老居住模式在我国的普及。对于单纯的社区养老[7]而言,该种养老居住模式忽视了老年人的差异性需求,几乎不考虑老年人的个人生活习惯,最终的结果同样是不能够得到大多数老年人的支持。

3 养老居住模式的发展趋势

3.1 家庭――社区养老居住模式

随着人们对养老居住模式研究的不断深入,慢慢的提出了一种新的养老居住模式,即家庭――社区养老[3],该种养老居住模式是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相结合的产物,同时汲取了两种养老居住模式的优点。

家庭――社区养老“是指老人住在自己家庭或熟悉社区里,以自我供养为基础,由社区承担养老工作或托老服务[8]”,有的学者也表述为“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社区养老[9]”。从长远来看,家庭――社区养老这一养老居住模式符合我国的特殊国情,会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同时也符合我国老年人传统的居住习惯,会得到为老年人的支持。

3.2 社区分级养老居住模式

张玉石提出了构建中国社区分级养老体系的构想[2]。社区分级养老,顾名思义,该种养老居住模式涵盖了“社区养老”和“分级养老”。其中,“分级养老”是指有针对性的满足老人的养老居住需求,对不同的老年人提供不同级别的养老服务,划分级别的标准是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文化背景、生活习性、自理能力、以及经济条件等因素[10]。

社区分级养老与传统的养老居住模式大相径庭,该种养老居住模式更加偏重于老年人的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该种养老居住模式是针对不同的老年人的不同养老需求提供差异性的养老服务,目的是尽最大努力使老年人尽可能的感受到存在感和归属感,进而使老年人的生活充满温馨,过的舒心。

3.3 家庭――社区――分级养老居住模式

综合考虑我国的特殊国情、文化传统和老龄化程度,在结合国外养老居住模式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最适合在我国发展和大力推广的养老居住模式是家庭――社区――分级养老居住模式,该模式是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分级养老三者的有机结合,充分汲取了三者的优点,最终会发展成为我国的一种主流的养老居住模式。

4 结论

综上可知,现行的国内外养老居住模式均不能够很好的适应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文化传统,因此,在充分结合我国的国情、文化和国外养老居住模式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有人提出了适合与我国国情的养老居住模式,即家庭――社区养老居住模式和社区分级养老居住模式,从长远来看,两种养老居住模式均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同时,这两种养老居住模式还能够满足我国老年人特有的与子女居住在一起的传统观念,因此,可以推测,家庭――社区养老居住模式和社区分级养老居住模式将成为我国未来养老居住模式发展的主流方向。

参考文献:

[1]史永麟 杭州市中老年居住现状及其对未来老年居住模式的影响

篇4

[关键词]护理 智能 传感器 婴幼儿 老年人 特殊群体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380-01

通过对市场的调查可知:由于意外、疾病等因素,我国现在大约有3250万老年人处于失能、半失能的状态,需要不同形式的长期护理和照顾;每年0-3岁的婴幼儿有7000万左右。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以及国家人口政策的调整,这两个数字每年都在递增。

智能护理产品的销售对象定位为:一、老年人特别是残疾,瘫痪,大小便失禁以及术后病人等。重点服务区域为:养老院,福利院,疗养院,医院等特殊机构。二、0-3岁婴幼儿。购买者主要为其亲属及朋友。然而当前的老年人及婴幼儿护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而且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比如老年人纸尿裤,其透气性不够好,如果不能及时地更换,将使使用者患上褥疮等皮肤病。而现在婴儿常用的尿不湿,也因为透气性、散热性等原因可能使宝宝患上尿疹,瘙痒增加宝宝的不适,长期使用对宝宝的骨骼发育产生不利影响,这已经引起了许多妈妈的担心。无论是现有的老年人护理用品还是婴幼儿护理用品,它们功能不全面,缺乏创新,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存在着影响使用者健康的缺点,让子女或爸爸妈妈担心。

1、婴幼儿用品领域

近日来自日本东京大学研究成果显示他们正式研制出了一款柔性传感器,上面的电路可以感受到舒适度、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他们甚至把这个传感器安装到了尿布上。这就让尿布有了感应能力,大人们随时随地可通过传感接收器即可监控尿布中是否有异常。除此之外,它还支持无线充电和传输数据,这样一来照护人员就可以通过手中的接收器,除了放在婴儿的尿布里,它也能用于成人尿布。由于日本进入快速老龄化社会,成人尿布当前在日本大有市场。使用者在不脱去外面衣物的情况下查看婴儿或老人是否需要更换尿布。由此可见,这类型的智能产品的研发是一个那么空白区域。

那么,在中国有没有这类产品的开发呢?现在我们可以给一个肯定的回答是:“有”。我们的智能睡垫产品,将它铺在身下,可以对睡眠环境进行检测和控制,有助于用户的良好睡眠,同时能够在患者犯病或婴幼儿尿床及发生危险的时候给家人或护理人员以语音提示,以便及时处理危险情况,保障用户的安全。后期产品也将与室内电器实现对接(如通过睡垫检测到的情况控制空调的状态),并与物联网结合起来,本着简单好用的原则,通过智能化家居给用户提供更方便的生活。

1、老年人及特殊群体用品领域

据统计,自1999年我国首次步入老年化国家的行列后,2000年我国有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约1.3亿,占总人口的10.46%;65岁日上人口0.87亿,占总人口的7%。2002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约1.49亿,占总人口数的11.8%。两年之内我国的老年人口净增了2000万人。2007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1亿,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3%,占亚洲的38%。

随着我国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到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万。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平均每年递增0.54个百分点。本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顶峰,占总人口的1/3,数量超过世界发达国家老年人口的总和。据郑州市民政局老龄处工作人员介绍:早在2010年,全市60岁以上人口已经突破100万,占郑州市总人数的13.6%。显然郑州已经进入到老龄化进程。如今,这个数量还会更多。

人口的年龄结构,决定社会的消费结构。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者对所需的商品和服务有着不同的要求。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的变化,对所需商品和服务有着不同于其他年龄组人口的特殊要求,这就要求商家能够专门为其生产和提品。老年用品市场更准确的说是一个产业链,即中国老龄产业,是一个产业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既包含了第一、第二产业,更包含了第三产业。第一、第二产业为老年人的消费提供适合于其特殊需求的物质产品;第三产业则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提供服务。随着老龄人口规模的持续增长,其间蕴藏的商机也逐渐显现:小到拐杖、老花镜、助听器,大到按摩器、轮椅、坐便具、保健品,甚至还有专门为老年人开发的尿不湿和玩具。

市场上满足老年人需求的产品琳琅满目,也越来越专业。我们初期由智能睡垫入手,解决老年人大小便失禁以及瘫痪的大小便报警问题。并由此,逐步的向老年市场其他智能护理用品过渡

3、智能睡垫的使用

现有的智能睡垫的生产和销售目前处于零阶段。目前婴幼儿市场上销售的睡垫,大都是采取传统工艺制作,布料质量不均一,产品层次较少,功能单一,且不具备智能化,不能很好的解决老年人、婴幼儿特别是特殊群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传统睡垫由于技术含量不高,因此,制作粗糙,标准不一,销售不科学。但是,我们的产品,由于采用独家专利技术,优秀的科研团队,合理的市场分析;在价格定位,销售渠道,营销策略上都比较科学。所售产品按市场调查需求来,符合广大消费者利益,适合不同购买力人群。产品集个性化,人性化于一体,必将受到市场的亲睐。综上来看,智能睡垫是绿色无污染,干爽透气,为婴儿老人等营造良好睡眠环境。我们的产品现有替代品的竞争能力比较小。所以,智能用品在护理领域的市场潜力非常大。

4、结论

在我国人口据高不下,人口质量不断提高,人们生育观念逐渐改变,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老年人数量已达2亿并且不断增加以及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有能力也愿意在父母和孩子身上进行更多的投资的社会背景下,再考虑到国家加大了对包括对婴幼儿和老年人用品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的优惠和扶持力度,以及国家有序开放二胎政策等的影响,智能化睡垫的前景广阔,在未来一段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拥有着巨大的市场,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市场呈现巨大生命力,在很长的时间内会继续扩大,潜力巨大,同时现有同类产品竞争力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智能护理产品将有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

篇5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China's aging population, aging residential becomes popular. But the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residential optimum alzheimer is lack.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aging popul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heory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residential optimum alzheimer at home and abroad. Finall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residential optimum alzheimer.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residential optimum alzheimer to promot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sidential optimal aging and make the elderly are provided for.

关键词: 老龄化;住宅适老性;层次分析法;评价指标

Key words: aging;residential optimum alzheimer;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evaluation index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4-0059-04

0 引言

人口老龄化是 20世纪以来世界性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1950-2050 年为人类人口史上前所未有的百年“人口世纪”,前50年为人口数量迅猛增长时期,后50年则是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1]。到2025年,全球6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将达到12亿,这意味着到那时全球的老年人将比年轻人还多[2]。而在我们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民寿命不断增长,老龄人口不断增多。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60周岁及以上人口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1%[3]。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很多层面带来影响,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对于人口老龄化给房地产市场带来的影响,持悲观态度的陈斌开认为人口老龄化将使中国的住房需求在2013年以后成负增长[4],而持乐观态度的杨红旭则认为在未来的15年里住房需求仍将持续旺盛。对此,本文认为不论人口老龄化给房地产市场带来的是挑战还是机遇,我们目前最应该做的是对住宅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为了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住宅的结构必然需要向适老化方向调整,以使得住宅更加适合老年人的起居生活,同时也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对此,我国的各大房地产公司已经频频发力。截至2014年,包括保利、万科、远洋、绿地、万达、绿城等企业在内,全国已有超过80家房企开始调整楼盘开发方向,开始建造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的适老社区。但目前我国关于住宅适老性的评价指标仍然欠缺研究,评价指标的欠缺必然是不利于住宅适老化的良性发展的,本文通过对我国住宅适老性评价指标的研究来推动我国的住宅适老性评价指标的发展。

1 目前国内外住宅适老性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情况

要对我国住宅适老性的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就必须了解目前国内外对于住宅适老性的理论研究现状和实践情况。首先,在理论研究方面,国际目前关于住宅适老性的主流理论主要有:通用理论,潜伏性理论以及住宅适应性理论。表1为这三种理论的主要特点。

由表1可以简单归纳:通用理论是从老年人的人格尊严角度出发,潜伏性理论是从前期规划的角度出发,住宅适应性理论是从住宅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出发。所以本文在编制住宅适老性评价指标时综合考虑了这三种理论,在这样的评价指标指导下,住宅适老化才能向更符合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和可持续化方向发展。此外,国内外住宅适老化的发展现状对于评价指标的研究也十分重要,因此本文在表2中列出了国内外住宅适老化的发展现状。

通过表2对欧美,日韩,中国三者住宅适老化的发展现状的对比,更加突显了中国在住宅适老化上的落后。同时,通过对比也可以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比如:欧美从老年人尊严角度出发的“通用设计”理念和日韩从前期规划角度出发的“潜伏性设计”理念。此外,由上表可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目前对于住宅的适老性研究基本上都是重视前期规划而忽视评价指标的制定,这就导致了住宅的适老性程度只能由专家进行评估,然而这种主观定性的方法又难免缺乏科学性与客观性,所以建立一个可行、客观且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当下显得尤为总要。

2 评价体系的建立方法

建立一个评价体系往往是先建立评价指标,但由于每个评价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往往是不一样的,所以还需要根据每个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对其进行赋权。本文的评价体系也是先建立评价指标再对其进行赋权,而在赋权方法的选择上,目前主要有:环比评分法、FD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多目标距离最大法、数列分析法等。基于住宅适老性的评价指标是新近出现的、缺乏研究经验的,本文选择了主观赋权法中比较偏向客观的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能很好地将定性的研究指标转化为定量的研究指标,同时还可以很好地避免了客观赋权法过于行而上学的缺点。

层次分析法是将与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不同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定性和定量的决策方法[6]。层次分析法的步骤为:分层、确定标度及构造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及权重的求得。首先对评价指标进行分层,得到分层指标后便可以开始层次分析,分析的步骤为:同一层的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得出各自的标度值,由得到的标度值编制各个层次的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并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首先表3给出了标度值的计算方法。

按照表3的计算方法将住宅适老性的同层评价指标进行两两对比得出各个层级的评价指标的标度值,得到标度值后便可以开使编制判断矩阵。判断矩阵的形式见图1,判断矩阵中的 Bi与Bj代表同层次用来对比的两个评价指标。Cij表示与Bj 相比,Bi得到的标度值。

求出每个层级的判断矩阵后,开始进行一致性检验,CI=(λmax-n)/(n-1),CI为一次性检验的指标,λmax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n为该评价指标层次的指标个数。在求出CI后求CR,CR=CI/RI,RI的值见表4,得出的CR值如果小于0.1,则认为判断矩阵是合理的,否则需要对指标两两对比得出的标度值进行修改,直至修改后再次得到的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在通过一致性检验后,便可以开始计算每个层级的指标占该层级的权重,Bi的权重。在得到权重后便可以对待评价项目进行适老性评价,首先对项目的各个评价指标的完成程度进行打分,打分可以通过专家评估的方式进行,再根据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行分层加权,最终得到待评价项目的适老性得分。

3 评价体系的建立

3.1 评价指标的建立

要研究住宅的适老性评价指标就必须从老年人这个主体出发,只有知道了老年人的真正需求,也只有依据这些需求编制的社区适老性评价指标才能真正服务于老人。随着人的身体慢慢衰老,人的体型和外貌会开始变化,体内的各种器官会开始老化,人的免疫系统也会开始慢慢退化,这些是生理上的变化。同时,当人们老了退休以后,每天的重心将不再是工作,将从以前的没时间陪家人变成天天围绕着家人,从原来的每天忙忙碌碌变成现在的赋闲在家,这些给人们带来了心理上的改变。所以当你老了,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会慢慢发生变化,图2列出了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通过对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分析,在进行住宅适老性评价指标的编制时,本文认为首先是硬件上的配备必须方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同时,应采取通用设计原则,应避免那种养老院式的模式,本文认为养老院模式会让老人觉得自己属于一个特殊的群体,从而从心理上产生自卑感。此外,本评价指标的编制还综合考虑了潜伏性理论以及住宅适应性理论,从住宅通用设计,套型空间设计,适老服务配套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指标的编制。同时,本评价指标在指标编制时参考了周燕珉的《老年住宅》[7],陈百泉的《老年住宅与通用设 计》[8]以及常怀生的《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9]。本文将评价指标分为:类别层、指标层、具体指标层,见表5。

3.2 评价指标的赋权及打分

本文的评价指标来源于实地调研,在调研中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本文的评价指标做了实地调研,调研数据见表6,并在调研材料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对各层指标进行对比打分,从而得到了每个指标的各个标度,见表7,然后对这些标度进行一致性验证,得到的一致性检验结果均为通过,最终算出每一层级各个指标的权重见表8。得到权重后,本文编制了具体指标的打分表,见表9。在具体评价一个项目的适老性时,可以通过专家评估的方式得到打分,然后对得分进行加权从而得到待评价项目的适老性得分。

3.3 住宅适老性的分级

基于目前市场上适老住宅基本上朝新建方向一边倒的趋势,本文认为在进行住宅适老性的分级时应该将改建和新建的项目区别对待。根据本文对老年人的需求调研,本文发现大多数老人是负担不起新建适老住宅那高昂的费用的,然而由于在既有住宅基础上进行改造的适老住宅模式的成本回收较慢且直接利润较低,所以本文认为可以通过评价指标的区别对待来扶持推动在既有住宅基础上进行改造的住宅适老化模式的发展。本文住宅适老性的分级方式为:对项目的各个评价指标进行打分并依据权重进行加权得到项目最后的总分;依据得到的分数对项目进行评级,评级表见表10;对不同的等级实行不同的财政政策,见表11。

4 结论

当下的中国已然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社会化的趋势已经逐渐明朗[10]。社会化养老必然导致住宅适老化的兴起,但目前国内关于住宅适老性评价指标的研究仍十分欠缺。本文首先从国内外住宅适老化的发展出发,为编制住宅适老性评价指标奠定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并通过本文的调研和专家的讨论,最终得到评价指标的权重,从而编制了本文的住宅适老性评价体系。本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这一方法将住宅适老性的评价指标定量化,这使得评价指标更为客观科学。此外,本评价体系通过对新建和改建项目的区别对待起到了推动既有住宅改建模式的发展,这一点是符合国内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的,是有利于住宅适老化的良性发展的。最后,由于本文的学术水平有限,本评价体系一定存在不完善之处,敬请各位指正。同时,本文希望借此文引起大家对住宅适老性评价指标研究的重视,从而使得住宅适老性评价指标不断完善,推动住宅适老化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黑田俊夫.基本战略和倒三角形的论理[M].人口与开发,1999(1-2).

[2]J.F.Villanverde,D.Krueger. Consumption and Saving over the Life Cycle: How Important are Consumer Durables?[J]. Macroeconomics Dynamics,2011,15(5).

[3]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国家统计局,2015.

[4]陈斌开,徐帆,谭力.人口结构转变与中国住房需求:1999-2025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微观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2(1).

[5]武甲晓,美国养老地产开发经验启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

[6]邓雪,李家铭,曾浩健.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方法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4.

[7]周燕珉,程晓青,林菊英,等著.老年住宅[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4.

[8]陈百泉,刘艳辉.老年住宅与通用设计[J].住区,2004(3).

篇6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模式;社区服务

中图分类号:C913.7 C91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2-0123-02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问题的现实状况

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普遍趋势。多数发达国家在经济腾飞之后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即“先富后老”。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其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比例于2000年达到10%,是在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的行列,即“未富先老”,从而更加体现了我国养老压力的巨大。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在人口寿命普遍延长与生育水平迅速下降的双重作用下,未来老年人口的规模无疑将继续扩大。尽管从本质上讲,老龄化与否并没有好坏之分,但在现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安排下,中国社会仍对这种前所未有的人口学变化缺乏及时有效的适应和调整,使得老龄问题无疑被更多的视为一种挑战。

二、我国由传统养老模式过渡到新型养老模式

“老有所养”一直以来被尊崇为中国的传统美德,古代所说的大同社会中,其中一点就是老有所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需要达到老有所养。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的显著提高,尤其是人口跨区域就业、独生子女政策的贯彻实施、医技水平提高与人口预期寿命延长等多重因素交集,与传统社会相适应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据相关资料调查,截至2011年年末,以60岁以上为标准,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85亿,预计到“十二五”期末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与此同时,与家庭供养结构相关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显示,中国家庭人口的基本构成为“4-2-1”甚至“4-2-0”模式。

从中国主要的居家养老模式看,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空巢家庭的大量出现,加之部分失独家庭或因多种原因未生育家庭的增加,家庭养老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从机构养老看,由于我国社会保障机构建设的相对滞后,无论是公立还是民营养老机构,能够提供的服务能力与现实需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在短时间内难以获得显著改善。为此,需要探寻一种新的养老模式。

与家庭密切联系的社区作为社会养老的重要载体而受到多方关注。社区养老在一定程度上将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使得老年人在家,或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享受到多层次的社会养老服务,提供对老年人经济支持、社区照顾、精神慰藉、社会参与等多方面的养老服务功能。在养老模式转变过程中,需要创新养老模式,努力走社会化、多元化的养老之路,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三、社区养老模式的探究分析

(一)社区养老模式的理论研究

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养老模式,广大学者展开了大量的研究。

谭楼芳(2007)认为,社区养老可以充分的利用现有的家庭物质资源,不脱离现有的生活环境,社区养老符合老年人养老的需求,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坚实的保障,同时将家庭和社会资源整合利用,减轻了家庭和社会养老压力。社区服务的兴起和发展,是国家政策指导和经济发展的产物,为我国的养老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

熊必俊(2004)认为,“社区养老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养老方式,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在社区,让老人住在自己家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老龄化在制约经济发展的同时孕育着巨大的消费市场,发展老年产业这一新兴产业可以带动相关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谭克检(2001)认为,社区养老是在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养老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这种养老模式包含深化家庭养老、对家庭养老进行监督、对老年人经济上的支持、建立完善的老年养老服务体系、调动老年人进行社会参与,组织老年人探寻适合的养老方式等。

(二)社区养老模式的内在优势

社区的主要特点是:集合各种资源于一体,并且能够给人认同感、归属感的小社会。社区养老具有潜在的优势,主要表现为:社区养老能够充分利用就近的资源,服务周到,取得效果的时间快,可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文教方面的服务。社区主要将街坊四邻的老年人聚集在一起,这里对他们而言就是一个情感的聚集地,老年人在一起可以寻找共同的生活乐趣,不但如此,在他们力所能及的基础上,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不需要工作人员全程照顾,也可以为整个社区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社区养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家庭养老的缺陷,另一方面解决了机构养老服务不到位,意识淡薄的缺点,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

(三)发达国家社区养老模式分析

目前,大部分发达国家所采用的养老模式主要是以“社区养老”为主,这也是在无数的实践经验中摸索出来的最合适的养老方式。欧、美、日等一些国家在 20 世纪 80 年代就已经呈现了人口老龄化现象,开始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这些国家普遍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社区养老体系和相关的配套设施。他们在社区养老需要提供的一些服务上拥有成熟的经验,可以为我们建立社区养老提供相应的借鉴。

瑞典在实行“社区养老”这方面力度很大,具有相对完善的养老金体系和家政扶助制度,政府鼓励老年人开展二次创业,缓解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其在老龄化方面做的特别完善,被世界誉为“老年人的王国”。老而快乐着,成为瑞典老年人的标志。瑞典国家的法律并没有明文的法律规定儿女和亲属必须赡养自己的父母,这方面的责任主要由国家来承担。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瑞典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力求让所有的老年人都能够有个舒适的环境安享晚年。

日本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较为严重,社区养老由于其相对完善的服务体系和相对细致的社区服务质量,深受广大老人们的喜爱。日本政府从 2000 年开始实行护理保险制度。这项保险实行主要目的是让老年人“脱离医院,回归社区,回归家庭”。20 世纪 70 年代,日本面临严重的空巢现象,伦理学家提出了“一碗汤距离”的概念,即儿女和老年人居住距离不要太远,以送过去一碗汤而不会凉为标准。此种做法的目的是可以让儿女有自己的世界,还可以时常照顾长辈。后来,有人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最近为“一碗汤”距离,最远为“一炷香”时间。

德国在社区养老这方面主要是采用大学生和老年人一起居住的方式,大学生可以帮助老人做晚餐、清扫房间,陪老人看电视、聊天、散步、外出采购等,这样既可以照顾到老人,又节省了很多宿舍的租金。德国的社会福利机构还想出了一个新举措,也就是安排一些独居老人和单亲家庭住在一起,组成“三代同堂”的临时家庭。老人平时可以和“孙子孙女”一起过日子,享受“祖父母”照顾孙子的快乐,单身母亲或父亲也能因此节省雇佣保姆的费用。

(四)对于我国完善养老模式体系的经验与借鉴

1.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全方位需求

总的来看,老年人的需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经济提供,二是生活照顾,三是医疗护理,四是精神慰藉。西方发达国家采取了让老年人回归社会的各种措施,例如,鼓励老年人重新就业、参加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各类公益性活动等,也包括让老年人重新回归家庭。

2.建立分阶段、分层次、分级别的养老模式体系

由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个人喜好、经济承受能力等有所不同,所以所采取的养老模式就必然有所不同。因此,应根据老年人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收入层次、不同健康级别,建立满足不同需求层次的养老模式。

3.调动家庭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

养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从国外经验来看,政府、家庭、社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有些国家已在探索给予因照顾老人而不能工作的家庭成员一定的补贴或提供弹性工作机会等,此外社会上还有大量的志愿者,包括慈善机构和个人。

4.注重信息化建设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加强对老年人的监护和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带来了希望。如美国正在推广的家庭紧急救助系统就是很好的应用。该系统由一个与互联网连接的电脑、电视界面、电话和一系列传感器组成。通过电视界面,家人可观察老人的情况,并给老人发送信息。通过网络服务,使服务更加完善,老年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服务。

结语

我国目前现有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还不能达到老年人所需要的各项服务标准。政府应加强对社区养老事业的监督与投入力度,提高社区养老的设施完善程度;同时,推动老年人互助,鼓励社会各阶层投入到社区养老的建设中,不断完善养老事业。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一个以政府为依托、社区为主体、家庭为载体、公益性与专业性机构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和推动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海雪.我国城镇居家养老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0.

[2] 郭竟成.居家养老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社会保障研究,2010,(1).

篇7

[关键词] 重庆 老年人 长期照护 社区照顾

一、前言

重庆市自1997年直辖以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随之在之前就已出现了的人口转型也加速发展。所谓人口转型是指人口自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的均衡状态转变为低出生率与低死亡率的均衡状态。人口转型的必然结果就是社会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

按照国际通用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7%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称为“老年型国家”或“老年型地区”。 根据重庆市统计局的资料,早在1995年重庆市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并且在近十年以年均3.86%的速度急速攀升。来自重庆市老龄委的数字显示:截至2005年底,重庆市年满60周岁及以上的人口已达414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3.1%;截至2008年底,全市共有60岁以上老年人465万人。无疑,重庆市已经是老年型地区,正受到“银潮”的强烈冲击。而且,现在重庆市的老年人口正以年均3.86%的速度增长,以此推算,到2036年重庆市的老年人口将突破90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四分之一,那时,重庆市将达到老龄化的顶峰。

发达国家或地区人口老龄化普遍是在经济起飞后才开始的,而重庆市人口老龄化则超前于经济发展。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时,人均GDP一般在5000美元以上,有些甚至达到了10000美元。相比之下,2004年重庆市人均GDP才首次超过1000美元,而实际上,重庆市早在1994年底就已经开始就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显然,重庆市在经济才刚刚起飞时,人口结构就迅速老化,明显地呈现出了“未富先老”的特征。

20世纪50年代的鼓励生育政策,促使重庆市出现战后婴儿潮。这一批婴儿在近十年都会进入老年,而且医药与公共卫生的进步也使人口平均期望寿命延长,两者共同推动重庆市进入顶部老龄化;同时,在70年代末提倡的计划生育政策及后来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丁克”家族促使重庆市婴儿出生率降低而进入底部老龄化。顶部老龄化和底部老龄化的双面夹击,加速了重庆市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来势汹汹的“银潮”,迫使重庆市政府要着重考虑建立一个完善而又高效的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并且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卫生部门需要重新对卫生资源的利用进行优化配置,以适应广大卫生资源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的需求;年青的一代人也要认真的考虑如何解决家庭养老责任与个人发展之间的矛盾;老年人自身也要自然地考虑到如何使自己“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教”。2007年5月17日,提交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情况报告”表明:2009年重庆市将扩建100所社区医院,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总数将超过600个。我们可以大胆推测:社区医院的扩建将有效地推进重庆市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地建立和完善。显然,重庆市政府已经开始重视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问题,并且关注到了当今国际社会长期照护的焦点――社区式的长期照护,即:将社区照顾作为长期照护体系的基础,以社区为基地。

二、重庆市当前老龄化的特征及对其的一些思考

重庆市早在12年前就已经开始进入老年型社会,经过十多年之久的发展过程,其老龄化又逐步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征:

1.全市老龄化城乡差别明显,乡村老龄化迅速。

从上表可以看出,重庆市乡村地区的老龄化程度明显高于城镇地区,这与乡村劳动力年龄人口向城镇地区大量迁移和流动的关系密切。但实际上,当今这个转型加快的社会,不管是乡村还是城市,年轻的一代都会因工作,因个人发展而居留不定,生活存在很多的不稳定性。同样,也会让老年人的长期照护受到各方面因素尤其是家庭因素的影响而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这即是前文所提到的年青一代要面临的家庭养老责任与个人发展之间的矛盾。

2.高龄化老人增长迅速,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明显

2000年,重庆市8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只有1.1%,而2005年上升到1.6%。从高龄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重来看,2000年为13.5%,而2005年达到14.6%。由此可见,重庆市老年人口向高龄化发展的趋势明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高龄老人的数量还将继续增加。此外,因为年龄在某一阶段的聚集,可能也会在某一时期出现高龄老年人口的激增。高龄老人是老年人群中的重点人群,同时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人群。他们的患病率较一般老年人高,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的比率也更高,所以他们的依赖性很强。那么,在老年人的长期照护体系中将高龄老人例为需特殊照顾的特殊人群是有必要的。

3.单身老人口占老年人口总数的三成半

2005年1%抽样调查数据显示,重庆市单身老人占老年人口的36.7%,其中丧偶34.7%。而老来有伴的生活,不管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能让老年人得到相互的扶持和慰藉,是很多老年人安享晚年的理想生活,因为他们往往想能有个老伴共同追求高品质的老年生活。然而现实是:很多老年人会因为配偶的离世而恢复单身或是更多的老年人本就未婚单身,那这些单身老人从哪里得到帮助?尤其是精神上的慰藉呢?

4.老年空巢家庭增加,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冲击

随着社会转型的速度加快,人口流动和迁移加速,年轻人大都要求有独立的活动空间。传统的大家庭居住模式已经不适应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促使大家庭结构向小家庭转变,老年人与其子女、晚辈共同生活的情况逐年减少。同样,来自2005年重庆市1%抽样调查显示:单个老年人和老年夫妻独自生活的老年空巢家庭占有老年人口家庭户的20.4%,比2000年的18.3%上升了2.1个百分点。

但据可靠研究证实,与家人同住的老人相较于不与家人同住的老人长寿概率增加10.927倍,日常生活得到家庭成员照顾的概率再增加4.213倍,得到家人经济供养的概率增加18.57倍。由此可以推断出,家庭功能是直接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所以,研究老年人的长期照护,同样也得探讨家庭功能在老年人长期照护中的重要性。

三、老年人的健康问题

时间的流逝,对于生命来说,总是残酷的,老年人尤其如此。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机体逐渐出现衰老的现象。伴随衰老出现的还有各项生理功能的逐步下降,同时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可能因退休无所寄托而出现问题。经济收入降低,健康每况愈下,无所寄托的心境,都会使老年人产生失落感、孤独感、寂寞感。这反映了老年人在社会上处于弱势,更希望得到社会、家庭的尊重和关心,不遗余力地建立老年人的长期照护体系不仅是对他们曾经所作贡献的尊重,也是对我们未来老年生活的保障。

中国卫生部1998年调查表明: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两周患病率为全人群的1.7倍,慢性病患病率为全人群的4.2倍,并且人均患有2-3种疾病。老龄化带来的平均期望寿命的延长并没有带来人们所期待的健康期望寿命的延长,所延长的寿命中大多数为非健康寿命。同样,重庆市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调查数据显示,在重庆市,48.3%的老年人口认为自己身体健康,25.5%的老年人口基本能保证正常生活,24.9%的老年人口不能正常活动或者生活不能自理,说不准的占1.3%。而高龄老年人口的身体状况则令人担忧,身体健康的只占23.3%,基本能保证正常生活的占24.6%,而不能正常活动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占到49.6%。老年人口向高龄化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加强对老年人口健康状况的关注,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关键环节,重庆市拟在今年扩建100所社区医院的目的也就在此。

四、当前重庆市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的状况

1.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的内涵

长期照护,国际上简称LTC(long-term care),是指对失能者或失智者,配合其功能或自我照顾能力,所提供的不同程度的照顾措施,使其保有自尊、自主及独立性或享有品质的生活。其内涵为:对身体功能障碍缺乏自我照顾能力的人,提供健康照顾、个人照顾及社会服务。服务可以是连续性的或间断性的,但必须针对个案的需求,通常是针对某种功能上的障碍,提供一段时间的服务。因此,长期照护应包含有诊断、预防、治疗、康复、支持性或维护性的服务。

老年人不一定都是失能者或失智者,但身体机能的下降及心理适应能力的降低,都表明他们的弱势处境,或多或少都会出现ADL和/或IADL的障碍。那么,长期照护系统就应该有协助一些IADL或ADL部分障碍的老人仍可在家中生活的功能,如:送餐服务、护工协助洗澡服务、社区护士的家庭访视等,甚至应该有协助一些IADL或ADL大部分障碍的老人到医院治疗及愈后康复的功能。由此可以看出,LTC要负责提供多重服务,而且要求的专业技能及护理配置的涵盖范围也很广。

2.重庆市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的状况

重庆市LTC需要的资源中,主要的两大项是生活照料的人力资源和医疗康复护理的卫生资源,LTC资源的提供者主要是家庭、朋友、邻居、志愿者、社区、社会团体和政府等。因此,根据资源提供者的类型可以将LTC的服务方式可以分为:机构式、社区式、居家式。

(1)机构式LTC:给老年人提供全天候的住院服务

机构式的长期照护部门主要是指养老院、福利院等大部分由政府出资建设的养老性质的机构。其服务对象主要是也只能是依赖性高又没有家庭照护资源的老年人,给其提供全天候的住院服务,服务的内容范围广,包括:医疗、护理、康复、各种日常生活照顾。但是,现在重庆市的这类机构大都因为专业资源(主要是医疗和康复)提供的不足,而不能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供有效的保障,尤其事老年人的急性照护,如:突发心脏病的简单急救,突然摔倒的诊治、护理。即便是对其日常生活的照护也可能会因政府支持的不足,社会扶持的冷漠而有所懈怠,从而不能充分保证其品质。这对老年人造成的伤害很大,如此,所谓的对老年人的长期照护也就失去其作为社会公益的意义而成为老年人心中的郁结。当然,这与重庆市现在的社会经济还不够发达关系密切,“未富先老”更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巨大的压力。

(2)社区式LTC:在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这是近50年来,国际上比较提倡的老年人长期照护方式。上世纪50年代后期,社区照顾就已经进入老年照护的领域,发展到现在,其内容已经扩展,社区医院成为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西方很多国家已经能够将社区式的老年人长期照护整合为一个统一体,即“一个有组织的、高效的、客户导向的、成本效益的统一体”,而且,在美国也得到了成功示范。然而,重庆市现在的社区式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还极不完善,甚至可以说还是一个错综复杂、零零散散的不成体系的“大杂烩”。体系的不完善,专业服务资源的调度也就存在问题。现在大部分的老年人不管大病小病只要有负担能力都得到大医院诊治,所以出现大医院门庭若市,社区医院门可罗雀的怪现象,分析其原因,无非是他们对社区医院医护人员的专业性还不信任,这也是实际上就存在的专业资源调度问题。

同时,现在重庆市的社区照护系统都由政府管理,存在严重机构化的现象。政府要进行管制却又对其投入不足,对于某些老年人如果个人支付费用又会是昂贵的,这让社区照护的公平性和可得性遭到质疑。

(3)居家式LTC:到老年人家中提供服务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国家,家庭始终是老年人长期照护的主要承担者。这里所指的家庭不只是老人的子孙,还包括其亲戚、朋友、邻居等等。他们通过非正式的关系对其进行非正式性的照顾,更重要的是,亲友所能给予的精神支持是不可取代的。同时,这种照护形式成本较便宜,是重庆目前最普遍的照护形式,也是重庆老人最佳的养老方式,膝下有儿女环绕共享天伦始终是中国人理想的老年生活。

但是,现在4-2-1的倒金字塔式家庭结构,让子女承受沉重的负担,也使家庭养老的传统的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从1997年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第一代独生子女已进入婚育年龄。调查数据显示,在重庆市30岁以下年龄的独生子女占总人口的16.4%,其中已婚独生子女占总人口的1.7%。这表明4-2-1的家庭模式已经在重庆市出现并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老年人口的增加和抚养老年人开支的加大,将使重庆市从20世纪“两头沉”的总抚养比在21世纪变成养老“一头沉”。少儿比重下降,老年人比重增加,老年抚养系数自然也就增大了。而社会发展如此之快,独生子女又要面对个人发展的重重压力,形容他们将步履沉重的度过自己的成年也不为过。

五、浅谈重庆市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未来的发展

机构式的LTC对老年人的照护品质上不能得到充分保证,同时经济上也会成为政府、社会的沉重负担,而且重庆市现在的经济水平也限制了政府与社会的投入。这种在经济上和品质上都不可取的LTC形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供需变化,毫无疑问,应该逐步减少其数量。

相反,社区式的LTC则有可取之处,主要表现在经济方面,尤其是对卫生资源的充分利用方面可圈可点。社区照护的花费约为机构式长期照护花费的10%。据英国社会局的调查:机构式的LTC占用了其社会局预算的四分之三的经费,而居住在家中接受社区照护花费则仅为社会局预算的五十分之一。社区式的长期照护还可以为那些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短暂的住院服务以及进行简单的诊治护理,这是现在所提倡的“双向转诊”的基础,是节约大医院卫生资源的重要出路。但重庆市的社区式长期照护则需去机构化,让老年人更加自由地获得更具人性化的长期照护。

家庭式的长期照护同样也因其独具的人情魅力而应继承并发扬,对老人而言最佳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家,毕竟,能在自己家中安度晚年是绝大部分老人的愿望。而且,这种方式也能减轻政府及家庭的经济负担。但我们首先要解决专业性和技术性的问题,如何能让老年人只要需要就能在家中或是就近获得专业的照护是发展家庭式长期照护的突破口。

社区式的长期照护与家庭式的长期照护各有优点却又都避免不了各自的局限,我们就应该试着在重庆市发展一种兼具两者优点而又避其缺点的长期照护方式,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整合的长期照护体系――居家式的社区照护。这种体系在西方已经提出并正在实行,在《卫生服务导论(第6版)》第11章第342页提到“理想的护理体系是一个护理统一体,是一个客户导向的体系,它包括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一种涵盖各个护理水平的健康、精神健康及社区服务的综合安排,来指导和追踪病人的一种服务体系和整合机制”。其中,社区长期照护仍为这一体系的基础,在必要时,为居住在家中的老人提供居家服务予以协助。这一体系既然是居家式就会去除一些机构化的弊端,从而显示出其人性化的优点:(1)让老年人尽可能在自己的家中或类似家中的社区环境中过着正常的生活;(2)经由适当的照护和支援,以协助老年人得到高度的独立自主性,并协助其发挥最大的潜能;(3)让老年人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及所需的服务有较大的决定权。

我们可以设想,这一以社区为基础地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提供简单地医疗护理服务、家庭事务协助、助餐服务,可以避免、延迟或取代昂贵地机构照护,尤其是对于占重庆市三成半地单身老年人和一些无子女或是单独居住的老年人。

居家式的社区照护要承担起以前养老机构的工作,并协助老年家庭完成好老年人的长期照护,不单单要靠社区成立医疗护理管理中心,还需要不同的医院(与社区医院搭建起“双向转诊”桥梁的大医院尤其重要)、医护专业人员、社会工作人员、财政单位等的全力配合。多方配合有助于形成一个理想的整合的医护统一的长期照护体系,如下表:

值得一说的是,其中的个案管理人在整个统一体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纽带作用,其服务是一对一的为老年人与社区照护管理中心、与社区医院及医护人员、与社会慈善机构及慈善人士取得联系并安排一切具体照护事宜,就如同老年人的经理人一样。

由上表可以看出,该体系的建立需要社会各界多方配合,以实现多渠道的获取资源,包括生活照料的人力资源和医疗康复护理的卫生资源,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六、结束语

直辖以来,重庆市的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普遍提高。同时,很多人也意识到:经济发展了,我们的上层建筑就得跟上,否则,经济发展到一定得阶段时,上层建筑中的一些软件,如: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老年人照护问题,就会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这与国家力主将重庆市建设成为西部政治、经济、文化高地的初衷是不符的,也不利于重庆市建设成为国际性大都市目标的实现。而实际上直辖以来,重庆市在这方面的投入偏少,不管是政府还是大众的热情。追溯其根源,主要是因为长期照护意识的欠缺。

可喜的是,2007年5月17日,提交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情况报告”表明:今年我市将扩建100所社区医院,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总数将超过600个。社区医院的大力扩建即可为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打好基础,说明重庆市政府已经在开始重视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问题。而未来,我们还应该为提高社会大众的老年人长期照护意识而努力,全社会动员起来为老人长期照护储备更多的人力资源与卫生资源。

可预期的是未来长期照护服务并不会一成不变,将会寻求提供服务的不同形式、不同内容。居家式的社区照护服务是未来重庆市长期照护发展的重点,以代替大部分机构式照护,或者以期能相辅相成。很多老人还是愿意选择在家接受照顾服务,长期照护的目标就应该是让需求者在最无拘束的环境下提供,所以居家式的社区服务将符合其需求。重庆市相关部门在规划建设老年人的长期照护体系时应该多以老年人本身的需求愿望为基础,创造性的发展居家式的社区照护体系,形成整合的长期照护统一体――有组织的、高效的、客户导向的、成本效益的统一体。这会是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理想的最佳方式,也会是重庆市应对“银潮”冲击的良策。

参考文献:

[1]陈晶莹:老年人之长期照护.省略/

[2]程晓明 陈 叙 谭晓红:上海市人口老龄化对卫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07.1 .22

[3]宋绮霞:2005年重庆市人口老龄化进程呈现四大特征. chinapop.省略/

[4]宋绮霞:江西老年人口状况与养老保障问题研究. stats.省略/

[5]宋绮霞:2005年重庆市人口老龄化进程呈现四大特征. chinapop.省略/

[6]张 琼 吴锦辉:都江堰长寿老人养老方式及影响因素[J].现代医学杂志. 2007,34(6).1044

[7]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我国老年卫生工作,卫生部疾病控制司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处(100044),1999

[8]宋绮霞:2005年重庆市人口老龄化进程呈现四大特征. chinapop.省略/

[9]陈晶莹:老年人之长期照护.省略/

[10]康尼丁伊娃斯韦克. 长期护理体―卫生服务导论(第6版)[C]. 北京市.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4,1

[11]宋绮霞. 2005年重庆市人口老龄化进程呈现四大特征. chinapop.省略/

[12]刘 平 郭 耘 杨晓煦:石河子垦区人口老龄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科协学术年会《生物物理与重大疾病》分会,2005

篇8

经济奇迹的背后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30年之久,被国际社会誉为“中国经济奇迹”。大量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奇迹与先前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亚洲经济奇迹的共同点都在于“劳动力无限供给”,即有着相对劳动生产率而言的过剩劳动力。

为此,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包括吸引外资、控制消费在内的资本形成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中国与亚洲经济奇迹不同点在于因体制改革所创造的“制度红利”。

在改革开放前,囿于计划经济体制所导致的城乡二元经济分割的强化,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条件无法充分利用;市场经济趋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桎梏,使劳动力与包括外商在内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开始充分有效地结合,使经济增长速度相对保持在较高水平上。

由此观之,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工业化与市场趋向性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结合是中国经济奇迹的基本成因。但目前各种迹象表明,劳动力无限供给状态正趋于终结,并由此使中国经济增长的条件开始了减速趋势。

人口变化的挑战

劳动力无限供给状态的终结是中国人口变化的结果。尽管目前农村劳动力仍呈剩余状态,但统计分析表明,50%左右适合于外出就业的16岁至45岁剩余青壮劳动力转变成农民工,务农已为数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农村年富力强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转移完毕。这一现象就是国内外学术界热议的“刘易斯拐点”。

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当“刘易斯拐点”来临时,工资当呈普遍上涨趋势,并对以低成本劳动力为特点的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成本竞争优势带来深刻的挑战。如果说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人们所期待的加速转移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产物,那么问题的深刻性则在于中国的人口结构同时也在向老龄化方向加速转变。

据测算,中国人口总数将在十年后的2020年前后达到峰值。按联合国标准的劳动力人口,即14岁-64岁人口将在2012年前后达到峰值;而按就业最佳年龄,即34岁以下劳动人口,在2003年前后达到峰值,目前正在回落。

这一估算不仅在某种程度与本世纪初出现的“民工荒”现象相吻合,同时也预示着明年劳动人口见顶后,新增劳动力将开始下降。而随着经济的发展,预计在2015年前后,新增劳动力供给与新增劳动力需求将基本持平。随后,劳动力短缺也将成为普遍现象。这不仅意味着工资上涨的幅度会加大,而且有可能需要修改现行的退休标准,以动员更多的人口参与劳动。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如果上述预测准确,对“十二五”期间乃至未来十年中国宏观经济将会产生下述影响。

首先,由于人口规模总体上升,对商品和劳务的社会总需求仍在上升,但劳动力供给却有下降趋势,从而使供给方面的增长率与需求方面的增长率出现差距,这将导致物价上涨的趋势长期化。尤其是35岁以下的劳动人口持续回落,会使低端劳动力工资增长速度快于平均工资增长速度,致使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和低端服务业的物价上涨快于平均物价上涨速度,从而对中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成本造成更大影响。

人口变化对通胀的含义是,物价总水平有可能持续上涨,而农产品、低端制造业和服务业价格上涨幅度更大。这就需要宏观经济政策的定位从支持经济高增长转变为控制通胀。

其次,劳动力供给的下降意味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口抚养比将再次上升。由于全社会用于社会保障的开支加大,储蓄率将呈下降趋势,意味着投资驱动性经济增长将难以为继,不仅会导致经济增长的减速,更重要的是工资上升导致出口成本上升,出口竞争力下降;同时工资上升和老龄化均会推高消费,拉动进口,从而使贸易顺差较快下降。最悲观的估计是,2016年后贸易顺差将开始由正转负。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口变化将直接影响国际收支的变化,这就需要宏观经济政策密切关注国际收支,及时有效协调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关系等。

再者,鉴于上述情况,劳动力供给数量的下降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既意味着创造财富的人口减少,也表明需要抚养的人口上升,从而导致有可能的人均财富下降。根据中国以往的经验测算,人口抚养比每下降1个百分点,人均GDP将增至0.11个百分点。

更为重要的是人口老龄化抚养比的上升,与人口年轻化抚养比的上升有截然不同的含义。14岁以下人口抚养比的上升,不仅意味着抚养成本的双倍增加和医疗费开支的80%提前使用,而且表明未来进入劳动力队伍的人口增加,抚养成本可偿还且有结余,而人口老龄化的抚养成本是净支出,偿还基本无望。

由此,人口变化所带来的社会保障开支代际偿还来源片面会使当期社会运行成本上升,从而对家庭、企业和财政在内的全社会层面的国家资产负债产生意义深远的冲击,其中对财政的可持续性威胁最大。这就需要从长远着眼、从现实着手立即开始规划构架,包括家庭、企业和财政在内的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国家资产负债表。

绸缪“先老未富”

经验表明,“刘易斯拐点”是个区间,区间包含着始点和终点两个拐点。流行看法的拐点实际上是终点,称之为“商业化点”,意味着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完毕,农村“隐蔽性失业”不再存在。从而农村,主要是农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使农产品如同其他商品一般,具有商业上的竞争性,并因此改变了经济社会的二元特征。

事实上,在达到这一终点之前的相当长时间就会出现“刘易斯拐点”的始点,称之为“食品短缺点”。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在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如机械化等尚未完全改善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提高有限,从而面对增长中的需求农产品产出提高有限,甚至有所下降,只是食品价格上升。而食品支出又是工资中的重要构成部分,食品价格上涨又会促使工资进一步上升。

从目前情况看,近年来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产品的涨价以及农民工的短缺都预示着在中国“刘易斯拐点”的始点已经来临,中国已进入“刘易斯拐点”区间。与其他国家相比,由于中国人口结构快速老龄化的因素,使处于“刘易斯拐点”区间的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更加突出。

篇9

关键词:个人账户;空帐运行;名义账户制

一、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原因

一.由于我国在1995年才开始从法律层面上规定了社保的养老保险实行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最终形成的筹资模式为企业缴费的20%计入统筹账户,二个人缴费的8%记入个人账户。但是由于在制度转型过程中形成了巨大的转型成本,即从1995年以前的现收现付制转为现在的部分积累制的情况下,退休的那些人国家需要拿出多少的财政进行补贴。这笔钱的数额无疑是巨大的,而全部由国家补贴则显得困难重重。由于转制成本的责任承担主体界定不明,因此,在各省的社保养老保险实际支付中,挪用个人账户中的资金则成为了一种难以避免的途径。

二.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速,养老保险的收支平衡收到了极大的挑战。因为人口老龄化所引起的缴费率、替代率和制度赡养率的变化,制度设计内的隐性债务也在不断地增加,养老保险的收支已经面临严重的不平衡危机,由于统筹账户的收不抵支,客观上也不得不挪用个人账户中的资金来弥补统筹账户的缺口。

三.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太低,在客观上制约了养老金的做实,使得大部分养老金不得不空账运行。由于养老金分散在各个县市的手中,难以进行全国范围内的调动和使用,即使部分省市的养老金有较多的结余,但也难以用来弥补其他省市的个人账户资金,使得个人账户不得不空账运行。

二、名义账户制在应对“空账”问题模式选择上的适用性

在养老金运行模式上,目前一共有四种模式选择。分别为NDB(现收现付制待遇确定型),FDB(基金积累制待遇确定型),NDC(现收现付制缴费确定性),FDC(基金积累制缴费确定型)。这四种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确点,但笔者认为,名义账户制(可近似理解为NDC模式)是目前最能够有效应对中国空帐问题的模式选择。

就FDC模式而言,由于要从现收现付制转为FDC,无疑要面临巨额的专轨成本。其次,由于养老金基本由个人承担,因此,保值增值的问题则显得异常严峻,进入资本市场几乎是必要的选择。但是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还处于很不完善的阶段,如果个人账户的资金大量入市,可能会引起资本市场价格波动的异常,同时也会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并且,由于完全依懒于个人缴费,也容易发生道德风险,并且还不得不考虑到操作的成本问题。而从整个国家社会保障的属性而言,FDC缺乏共济性,也几乎丧失了收入再分配的功能,所以很明显FDC在我国是不适用的。

就NDB模式而言,一个最显著的缺点便是它无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上升,在NDB模式下如果想要保持养老金的收支平衡,就只能提高缴费率或是降低支付标准,而财政风险最终只能由国家承担,更不说是解决空账的问题了。并且NDB由于是现收现付制的,所以它的可携带性差,也是的覆盖面和统筹层次较低,给缴费者的激励不足,不适应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

FDB是指政府财政或者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工作期限和年龄而不是养老基金的投资回报水平来确定劳动者退休后定期给付养老金的计划。但是这种模式基本与资本市场没有太大的关联,虽然携带性较强,但是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缺陷,具体可参考瑞典在上世纪40—90年代中期所面临的困境。

而本文主要讨论的名义账户制,则是属于上述多种模式的混合体,由于与NDC有较多相似性,所以一般可称为NDC,但两者仍有许多的不同之处。所谓的“名义账户”制是指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待遇确定型与缴费确定型的一种混合模式,它既有某些NDB的特征,又有FDC的某些特征,所以,“名义账户”制既可被称为“NDC”模式,也可以被认为是“NDB”的某种变型。从长期来看,只有名义账户制才能更好地解决转型成本的问题,因为从制度设计上而言它不需要做实个人账户,而是就依据空帐运行的模式,来成为一种过渡性的途径。其次,名义账户制还可以对财政的控制起到一定的作用。由于统账结合的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负激励”作用,往往会造成企业和雇员逃避缴费以及支付的失控等问题。如果实行名义账户制,由于它采用的是一种记账方式,所以无论个账规模有多大,都可以保证高统筹的层次,且在名义账户制下,缴费很大部分都是划入个人账户,激励性非常强,加之采用精算的计发办法,也可以有效避免逃费等现象。也因为以上原因,名义账户模式几乎在制度上成为了解决空账运行的一个最佳模式。并且由于其可携带性强,也可以促使养老金提高统筹层次,增加抗风险的能力。最后,因为我国的资本市场并不成熟,无法承受积累制所带来的巨大投资风险,此种情况下,名义账户制无疑是最好模式,因为它不需要非常成熟的资本市场,而且还能与资本市场形成良好的互动。

目前我国养老金实行的是统账结合的模式,笔者认为,统筹账户相当于NDB模式,而个人账户则相当于FDC模式。虽然统筹账户在运行中有着明显的成果,但也伴随着越来越多的问题产生,这是当初在制度设计时所没有考虑到的。本文所探讨的名义账户制,笔者必须强调只是在制度上是最能够应对个人空账问题的模式选择。当然解决“空账”问题还可以依靠扩大缴费渠道,延迟退休年龄等多种方式。(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老年人;老年人产品;设计;思考

一、对老年人生活现状的思考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现已成为当今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他们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更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不同文化程度的老人在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评价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有一定文化水平的老人经济收入会更高,自我保健意识更强,而配偶健在、与子女同住的老人总体生活品质高于独居的老人,可能与家人和配偶是老人的主要沟通对象,家庭的美满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有关。独居或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的老人,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孤单生活,这种生活带给他们的不只是老来失群的孤独感,还有物质生活和健康需求的能否保障、日常生活的料理及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能否满足等诸多问题。健康是老人最大的问题,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健康,金山银山不如健康。使老年人能够拥有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我们应当关注老年人,使他们在生理上无疾患,心理上无奢欲,精神上无抑郁。这些问题对于我们产品设计的研究和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存在的问题就是设计的思考点与出发点,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使老人的生活更加美好是我们设计师的内在责任。

二、对现代社会老年人产品分析

老年人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不同种类的问题,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离不开产品。老年产业包括传统老年产业和现代老年产业这两个方面。传统老年产业涉及有如服饰、饮食、特殊产品、交通用品、医疗保健、老年福利设施等行业;现代老年产业包括如娱乐、公园、旅游、住宅、社区服务、老年教育等行业。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老年用品和相关的服务市场的现状还远远不能满足当代老年人的需求。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增加,老年产业和产品供应与老年消费者衔接明显不足,形式单一、科技含量低是共同的缺点,由于老年人产业利润要比年轻人低的多,老年人的吃、穿、用等商品的开发和生产长期被忽视,导致了以上种种状况的出现。而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可归结为对我国老年产业的认识不足、政策不到位、规模小和缺少产业标准等等。纵观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对老年人的生活健康问题都十分关注。这几年出现了专为老年人设计的手机,适用于老年人的药品,公共汽车的老年人专座、按摩床、公园里的锻炼设施、专为老年痴呆症患者设计的游戏机、老年人家居安全防盗系统、具有保健按摩功能的座椅式马桶、老年人助听器、可以调节高度的汽车座椅以及功能齐全的轮椅等等。在发达国家,老年人用品市场早就成为未来重要市场之一,他们对老年人的关注程度非常高,相比之下,我国的老年用品市场明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老年人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及新的产品方面还有很多的发展空间。

三、对未来老年人产品设计方式的探讨

1.操作的“稳如泰山”

安全因素在任何的产品中都可以排在首要地位,在老人中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要真正走到老年人群中去,了解老年人的需要,关注他们的生活质量,无论从产品的材料、外形、多功能及舒适性等方面进行的设计的改进与多次的实验,为老年人开发出适应面广、舒适且个性化程度高的用品。老年人的产品无论设计得如何“好”,真正涉及到老年人利益的是这个产品所承诺的各种功能的最终实现和安全可靠,不能让老年人在实际使用时才发现毛病,更不要将一些过于复杂的结构和功能强加于老年产品。设计者和生产者不能通过改进技术,加大产品质量的话,再好的造型色彩设计也不能赢得老年人的青睐。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人机工程学在老年产品开发设计中的运用。由于老年人的各项能力都比年轻人差,老年人的生活用品要避免出现尖锐角、突出物,功能和形态要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尽量减少装饰性的形态,重视产品外观的简洁和完整,避免机械性的冰冷等等。

2.功能的“点石成金”

功能的简单合理对于老人来至关重要。针对性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的逐渐衰退,他们在使用现有的常规产品时存在着一定的障碍。所以,我们要了解老年人有那些特别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用我的的设计解决老年人现在存在的问题。为老年人的需要而设计,产品定位要准确,功能不要过于复杂。在满足功能的同时,还要符合老年人的行为需求、心理需求、审美需求,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年用产品。

3.情感的“血浓于水”

老年人由于平时没有什么强制性的任务,所以他们的生活非常的空闲,老人们的求知欲也不必年轻人差,在设计的产品中融入情感的因素可以加快老人对产品的喜爱程度。设计老年产品在造型上要根据老年人群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民俗习惯等差异性,做出相应调节。充分考虑老年人的接受观念和接受能力。色彩上不可过于对比刺激,但是要一改以往大多数老年产品颜色黯淡,色彩单一的缺点,增加产品的个性化和时代感元素的应用。

4.价格、质量的“有声有色”

目前市场上的老年人用品价格相对较高,不符合老年人的消费心理,物美价廉才是他们的需求。让老人解闷的积木价格差不多在三百多元,老年人健身器材,结构简单的没有一件是低于五百的,结构稍微复杂的售价就要近千元,一个给老人活动手腕的活动器也要一百多。价格贵还不是主要原因,很多消费者反映老年用品的质量差。很多厂家过于重视产品的功能而忽略了产品的质量,很难做到物有所值。随着老老龄化的加快,做好老年人市场的产品非常重要,并且老年人的市场非常可观,年轻人更加爱戴父母亲,所以就更加地舍得为父母亲花钱,因此做这样的老年人产品市场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行业。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失能老人;家庭;医疗费用;评估标准

[中图分类号]F84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1X(2012)03—0038—05

老年长期护理保险(Elderly long—term care in—surance,ELTCI)是指对被保险人因为年老导致生理或心理上的某些功能全部或部分丧失,致使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入住专门机构接受长期的康复护理或在家中接受他人护理时支付的各种费用(如医疗服务、社会服务、居家服务、运送服务或其他支持性的服务费用)所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在国外得到了长足发展,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老年长期护理体系。而我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尚处探索和起步阶段,并没有形成一套健全的制度体系。因此,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现状,建立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建立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必要性

1.失能老人数量增多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是系统的、全面的、深远的。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分别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和1.91个百分点。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程度的发展,失能老年人规模正不断扩大。另据调查预测,2010年末全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330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0%。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108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的6.23%。到2015年,即“十二五”期末,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人,比2010年增加700万人,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5%,失能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失能老人特别是完全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健康和家庭关系的和谐,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建立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失能老年人的支付能力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保障老年人基本生存与发展权益,使广大老年人老有所医,已经成为当前我们必须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2.传统家庭功能弱化

在全面推行计划生育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全国少出生了4亿多人,计划生育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一味地控制人口数量,忽略世代更替,却造成了我国老龄化的日趋严重,家庭结构逐渐核心化、小型化、空巢化。由图1可见,从1953年的第一次人口普查到1964年的第二次人口普查,我国家庭户规模为正增长。但自上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家庭户规模逐渐缩小,由1982年的4.41人/户,下降到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的3.10人/户,“四二一”、“四二二”家庭已经形成,并逐渐取代传统的家庭结构成为许多城市最主要的家庭结构。处于中间一层的“夹心夫妇”不仅要照顾儿女,赡养父母,还要在当今这个充满开放性和竞争性的社会里外出工作养家糊口,一旦家庭中有老人需要照护,必然会给家人造成体力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影响其工作。因此,日趋增高的家庭负担系数已经导致了子女对于养老问题的力不从心。另外,空巢家庭的增加对传统的家庭支持功能也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一方面,由于生理原因,老人生病一般具有突发性和长期性,子女如果不在身边,会对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不便。另一方面,离开子女后,老人在心理上会产生孤独感,这种长时间的寂寞会在精神上诱发或加重老年人的病情,从而对其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

3.医疗看护费用攀升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医疗费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医疗费用上涨过快是导致百姓看病难的主要原因之一。由图2可以分析得到,1980—2010年,我国的人均卫生总费用由14.51元增长到1400元,按照当年价格计算,2010年人均卫生总费用是1980年的96.5倍。人均医疗总费用占城城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也从1980年的3.04%上涨到2010年的7.33%,并呈不断上升趋势。就图2而言,人均医疗费用的支出仅代表着人们看病吃药的普遍现象,如果具体到住院开支,费用往往十分巨大。据卫生部门综合医院统计,2008年中国内地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为5446.5元,比2007年增加472.7元,上涨9.5%。从年龄段来看,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患病的可能性更大。据测算,我国18%的老年人将占用80%的医药费,6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医药费用将会占用一生医药费的80%以上,而人生最后6个月的医疗费用开支是一生中最大的。面对人口老龄化下我国“未富先老”的现实情形,建立专门针对老年群体的长期护理保险已成为摆在政府和全社会面前共同的责任。二、国外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相关研究

人口老龄化是全世界共同所要面对的严峻的发展问题。自1864年法国成为第一个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国家以来,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大多数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相当严峻,各国也日益重视老年长期护理服务的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完善社会发展支持体系和社会保险体系。在国外,长期护理保险在老年险中的比例已占到了50%。长期护理保险已成为世界各国老年人护理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目前国际上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大致有两类,一类是以日本和德国为代表的强制性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模式,一类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以公民自愿参保为基础的商业长期护理保险模式(见表1)。

美国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首先,责任主体在于保险公司,可以促进市场的竞争性。由于美国资本市场发展程度比较完善,保险公司为了维持自身经营发展,必须不断地推出新的险种满足人们的需求,采用多种筹资方式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控制医疗保险费用,为被保险人提供质优价廉的医护服务;其次,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弹性较大。长期护理保险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以社会人群自愿参保的商业保险形式存在,因此,它能根据社会不同层次需求产生的不同险种开展业务,其供求关系由市场调节,体现了灵活、自由、多样化的优势。其缺点主要体现在:首先,缺乏公平性。商业性的长期护理保险以人们投保与否和保价高低作为接受护理保险的依据,许多人会因为经济能力有限无法享受保险,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于生命的被动选择性和医疗服务的不公性。其次,受市场经济固有弱点和利益驱使的影响,利益的一方会因信息的不对称性而引发道德风险,这会影响长期护理保险的健康发展。

日、德模式的主要优势体现在:首先,惠及全民,公平性强。由于日、德两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属于社会保险的范畴,体现了社会保障制度互济互利的宗旨,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人人平等享受医疗的权益,解决了全社会的老年护理问题;其次,有利于克服“市场失灵”。通过采用强制性的参保方式,政府代替市场成为长期护理保险的责任主体。政府干预可有效控制保险市场的道德风险和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发生。当然这种模式也存在着固有弱点:首先,政府负担加重。由政府负担的长期护理保险会因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无法承担庞大医疗费用的支出,从而出现财政赤字,影响国家整体的发展;其次,灵活性较差。由于缴纳标准和服务质量相同,这种模式往往无法迎合具有较高层次人群的需求,从而造成“共吃大锅饭”和“服务均等化困局”。

三、建立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效应分析

1.均衡配置个人消费

根据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少年时期、壮年时期、老年时期,在少年和老年阶段,消费大于收入,而在壮年阶段则收入大于消费(图3)。

因此,这部分差额应由壮年阶段的收入大于消费的剩余部分来支付。也就是说,一个人将综合考虑他现在的收入、将来的收入以及可预期的开支、健康水平、退休时间等诸因素来决定他目前的消费和投资,以使他的生活水平在生命周期内保持在一个相当平稳的水平上,而不出现遇到突发事件消费水平的大幅震荡和老年生活质量的持续下降。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失能老人长期护理保险无论是作为一项社会保险还是商业保险,都建立在最优化理论基础上,核心内容是在个人或家庭一生当中有限的经济资源约束下,基于终生消费效用最大化的消费和投资策略行为。其最基本的作用就是解决个人在年老时遇到疾病而造成生理和心理功能丧失或部分丧失导致理疗护理费用的高额开支,保证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不因支出的增多不断下降,实现财富的跨期均衡分配,达到人生效用的最大化。

2.释放冢庭和社会生产力

就子女来说,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为了保证父母晚年生活的质量和尊重老人自身生活的习惯,往往将家庭作为赡养父母的首选场所;就老人来说,大多数老人希望晚年和自己的子女住在一起,并接受他们的赡养,不愿意接受外来护理人员或到专门的养老机构所提供的护理服务。然而受家庭规模小型化和经济社会竞争性强等发展趋势的影响,子女数量的减少,工作压力的增大,使家庭的护理功能进一步削弱,一旦家庭中有老人需要护理,必然会给家人体力上和心理上造成巨大的压力,影响其工作。虽然可以暂时聘请专人上门护理或直接由医院提供护理服务,但长期来看,由此发生的护理费用并不是大多数家庭能负担的。因此,建立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可以使老年人自身或老年人所在的家庭在应对老人疾病和护理方面减少一部分开支,使其不至于因养老和医疗问题而导致生活水平的下降和贫困现象的发生。这样一方面可以将子女从父母养老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另一方面还可以将原来家庭的养老储蓄资金转用于消费、投资和再生产,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四、我国开展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设想

通过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对比分析,本文认为,受经济发展基础和市场完善程度的影响,单一地照搬国外模式不符合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对于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构建,可以效仿我国养老保险发展模式,在政府层面上建立基本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在市场上建立商业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将社会型和商业型两种模式相互融合、相互补充,从而建立多层次、广覆盖、满足不同需求的老年长期护理保险体系。

1.建立基础——建立老年人行为能力评估标准

老年长期护理保险作为一种投资方式,无论是社会性的还是商业性的其给付标准都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特殊性,需要达到相应护理标准才能享受。而护理标准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老年人行为能力的测评而定。目前国际通行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包括,“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和洗澡”6项指标,一到两项“做不了”的,定义为“轻度失能”,三到四项“做不了”的定义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做不了”的定义为“重度失能”。但其评估内容存在分类不全、界限模糊等缺点,其评价方式又缺乏动态性和客观性。因此不能有效评价老年人的具体生理机能和行为能力。

对此,制定全面的老年人行为能力量表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评价内容上应包括基础健康评估和机能专项评估。基础健康评估是指一般的体格和机体检查,包括一些简单的临床评估,如血压测量、血脂检测、眼底检查等常规项目。机能专项评估是指在基础健康评估的基础上对没达标机能的专项检查,包括依托仪器检查和科室评估项目对有问题的视力、听觉、身识等机能深入复查。二是评价方式上要在专业评估的基础上加入自我评估。专业评估固然重要,因为它可以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得出一个系统的、科学的评价。但老年人某些生理机能的细微变化专业评估往往难以检测,而这些细微变化由于受老年人自身生理老化、复健较难的影响,其自身恰恰会有较深感受。因此自我评估便显得格外重要。三是对于老年人行为能力的评估还要将初护检查和定期检查有机结合。初护检查是指老年人在接受长期照护和护理保险时所进行的机能检查,包括基础健康评估和机能专项评估,这是失能老人享受护理保险的重要依据。但鉴于老年人生理机能具有反复性,对于失能老人的评估还要进行定期检查,实行动态跟踪机制,从而对老年人的生理状况进行全面了解。

另外,评估标准要做到行业内统一,当老年人出现失能状况时,由专业性医疗机构作为评估单位对老年人进行测评,当评定结果达到一定失能标准时,即可申请享受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

2.建立基本老年长期护理保险

(1)筹资管理

为适应人口老龄化和照顾代际公平的需要,基本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应纳入社会保险体系,采用部分积累的筹资模式征收长期护理保险费,并由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政府应在企业(雇主)、劳动者所提供的保费不足和贫困家庭无力承担保费等情况下补足欠费部分和提供相应保费;企业由于面临劳动者五险一金的支付压力,目前不提倡设立专门账户缴纳长期护理保险费,而应确定相应比例,从养老和医疗保险的交费基数中扣取,个人部分则按其薪资比例进行缴费。企业缴费全部计入统筹基金,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当劳动者或老人死亡,个人账户中的个人缴费部分可以继承。

(2)运营管理

基本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社会性和强制性决定其基金运行管理模式应为政府集中型运营管理。为了避免基金运营时面临通货膨胀、渠道单一、缺乏竞争等因素造成的投资效益低下和基金保证增值困难,基本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应在秉持基本收益和增值收益相结合的原则下,采取银行存款、国债购买、企业和金融债券购买、股票基金市场投资等多种渠道有机结合的投资方式。具体来说,在“保基本”上,银行存款和国债购买的比例不得低于整体投资比例的40%;在“促收益”上,企业和金融债券的比例不得高于20%,并提倡运用信托方式大规模投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股票基金市场的比例不得高于40%,提倡直接股权投资在内的多种投资工具的综合运用来增强证券的投资收益水平。同时,为保证基本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的健康投资运营,我们还要建立专业性的基金投资机构,完善基金的管理体制,更要加强法制环境和金融市场的建设。

(3)偿付管理

为了能给被保险人提供稳定的经济补偿,基本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偿付方式应为年金偿付制。对于偿付条件来说,必须缴满一定的投保年限、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同时必须得到相应医疗机构所提供的失能等级鉴定等。失能老人凭借医疗机构所开出的评估鉴定书,向社会保障部门申领基本老年长期护理保险,长期护理保险金按月给付。

3.建立商业老年长期护理保险

面对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仅凭一项保基本的基本老年长期护理保险来支撑老年人生存健康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有商业性的老年长期护理保险作为必要的补充。目前我国的长期护理保险产品的开发还处于萌芽状态,市场上仅有国泰人寿推出的康宁长期看护健康保险、太平洋人寿推出了“太平盛世附加老年护理保险”和信诚人寿推出的“挚爱一生”附加女性保障等为数不多的长期护理保险产品,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也很难满足市场需求。为此,对于商业性的老年长期护理保险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与完善:

(1)投保条件

目前从我国市场上的长期护理保险的产品来看,为了规避赔付风险,许多产品对投保人进行了年龄的限制(例如投保资格需为60岁以下的人群),这种按年龄划分投保人群的做法既不利于其自身经济利益的获得,又会影响到真正受益群体(老年人)切身利益选择。因此,应该逐步放宽条件,将投保范围扩大到全民,无论是儿童还是老人均有投保的机会。

(2)责任范围

老年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范围的认定不仅关乎保险公司的理赔,而且还决定被保险人享受程度的大小,因此要根据双方具体情况合理制定。首先在定义责任范围上,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应承保被保险人因接受各种治疗性质的个人护理服务(如家庭护理、机构照护、预防康复等)而发生的长期(应至少持续12个月)护理费用。当遇到严重自我过失、自残行为、吸毒或酗酒等不良习惯和已有他人承担理赔责任等情况下保险公司可除外不保。其次在护理类型上,应包含全天候的专业护理、非全日的中级护理和日常护理,每种类型的选取根据投保对象选择的不同保险的额度而定。

(3)产品设计

在保险产品的设计上,应秉承多样性和双赢性这两个原则,坚持“年龄越低,赔付越低,年龄越高,赔付越高”的具体浮动标准。在具体方案上,首先要设计万能护理保险产品,使被保险人在任何已认定范围的情况下享受保险理赔。其次要设计特殊护理保险产品,如意外护理保险和重大疾病护理保险等,使保险人一旦遭遇意外事故和重大疾病,日常生活得到持续有效的保障。由于这些事件的发生不具有普遍性,所以保费的筹集和支付往往要高于万能护理保险产品。第三,为了激发人们购买商业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积极性,保险公司还可以设计一些理财类的护理保险产品,使投保人在规避风险的同时获取一定的投资收益。

(4)支付方式

篇12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2.02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4.8%。2025年之前,中国的高龄老年人口将一直保持年均100万人的增长态势。此外,老年人口的高龄、失能和空巢化,将进一步加剧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和复杂性。

政府规划实行“9073”的养老服务模式,即到2020年,90%的老年人将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7%的老年人将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3%的老年人将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在中国人口结构转变的大背景下,老龄市场的刚性需求,与国家政策的持续引导,使养老服务业成为最近一两年颇受关注的热点投资领域。

医疗行业人士的观点为,老年人的疾病和衰老总是相互关联,不能清晰区分出衰老与疾病综合征之别。因此,从需求上说,老年人的医和养,本身就无法分割。

此外,绝大多数老年人都有居家养老的需求,这一潜在的巨大需求,无疑给养老地产开发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从国外经验看,对于以持有为主的养老地产,即使运营良好,普遍的成本回收期也需要10~15年,每年仅有8%~10%的回报率。这对于习惯于高利润和高资金流动性的房地产企业来说,将是一个艰难的挑战。

众所周知,医养结合是养老开发运营的出路,那么应如何进行医养结合?如何区分医和养的关系和定位?如何在医疗的范畴里解决医和护的协调问题?则众说纷纭。

但无论如何,都要厘清养老地产开发商与运营商的不同定位。养老运营商是养老服务的提供商,是养老地产项目后期运营的接盘者。养老地产是地产开发和养老服务的有机整合,是医养的系统配合,主要分为两大模式:一是重资产模式,二是轻资产模式。

重资产模式的核心是医疗设施驱动,开发商一般会随项目配套建设医院和康复护理院。国内目前的做法为:由区域顶级三甲医院开设分院,或以品牌冠名、国外医院品牌输出等形式。这样的项目大多身处郊区或景区,需要克服与城市距离远和配套设施不足的缺点,开发商因此需要背负医院与康复中心的经营压力,客户也会对未来医疗设施的兑现心存疑虑。

篇13

论文关键词:社保基金 管理模式 发展趋势 建议

论文摘要:本文对国外三种主要的社保基金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得到一些有益启示,对完善我国社保基金管理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国外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主要模式

世界各国的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等,文化历史各异,因此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模式各不相同。目前国外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主要模式有:

1、 现收现付制

作为一种代际转移方式,现收现付制由政府强制实施,根据“世代合同”让目前的在职工人为退休者支付养老费,从而体现社会保险互助互济的再分配功能。其优点是管理简单,并且能够实现代际之间与同一代人之间收入的再分配。其缺点是无法解决当出现人口老龄化、经济不景气等情况时养老金的支付问题。

2、 积累制管理模式

积累制实际上是本代人对自己收入进行跨时间的分配,即将自己年轻时缴纳的养老保险积累起来,供退休后使用。这是一种更强调自我保障的模式,其优点是每个人都是为自己储蓄,可以提高个人缴费的积极性,同时可实现自我保障,不会代际冲突。缺点是不具有再分配功能,且受通货膨胀、人口老岭化等因素影响,使基金面临较大的保值增值压力。

3、 混合制管理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社会保障基金分为两个部分:社会统筹部分和个人帐户部分,前者实行现收现付的财务制度,后者实行完全积累的财务制度。这种混合模式在理论上既要保存现收现付制基金的代际转移、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又要发挥完全积累制培养个人责任心,提高缴费积极性以及提高储蓄率等作用;同时还可以克服现收现付制无法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完全积累制没有再分配功能的弱点。因此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

二、国外社会保障基金的发展趋势

1、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私有化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私有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l)在个人账户基础上,从收益确定制转为缴费确定制;(2)对社会保障基金的集中性垄断管理转为分散竞争性管理;(3)鼓励社会机构参与社会保障或将某些社会保障项目委托社会机构管理。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私有化有以下优点:一是缴费和受益挂钩,缴费越多,受益越多,可以实现激励机制与社会保障功能兼容;二是可以增加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三是可以弱化政治效应,并通过提高运营效率增加社会福利。

2、社会保障基金资本化

基金进入资本市场,一可以使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二由于社会保障基金是长期的机构投资者,可以对资本市场的稳定性、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的效率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三可以为国家建设提供雄厚的资金。

从实践看,80年代以来,养老基金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主要是因为:(1)80年代以来各国金融业的现代化、市场化的加速发展,金融投资工具多样化和投资管理基金化,促进了养老基金投向上的股化和分散化。(2)投资于企业股票和债券的收益率高于购买国债的收益率。

3、 社会保障基金产业化

社会保障基金产业化主要是针对老年人而言的,主要是对由国家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以外的附加需求或特殊需求实施产业化经营和管理。“老龄化”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可以预见的是,21世纪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保障问题不会仅仅是经济供养方面的问题,在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的问题会日益突出。社会保障的涵义也将拓展,不仅仅包括经济保障,还包括精神和服务保障。 养老社会保障基金产业化的蓬勃发展将是21世纪全世界的一个发展趋势。

三、国外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启示

各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探索和创新,对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制度改革有以下重要启示:

1、各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制度改革的方向趋于一致,都在逐步调整现收现付制度,实行部分积累和完全积累制度,并将结余或积累基金投资运营,实现基金保值增值。我国选择了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但是实施过程中没有合理地承认和消化新旧制度转轨过程中的转制成本,导致我国统帐结合的部分积累制名不符实。因此,下一步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财务制度的改革目标应当是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来补偿和消化转制成本,建立名副其实的统帐结合的部分积累制。

2、很多国家已经建立新的基金管理模式和投资管理体制。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也采取了基金管理公司托管的形式进入资本市场进行投资。

3、各国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在强调审慎的投资原则的同时,逐步放宽基金投资限制,扩大投资管理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正积极准备试点投资海外资本市场。

四、完善中国社保基金管理的策略建议

1、大力拓展筹资渠道,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我国社保基金除在传统领域中进行投资外,还要涉及金融创新工具,金融创新工具为社保基金投资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社会保障基金具有长期稳定的特点,还可投资到电力、石油、通讯、铁路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具有资金需求量大、回收期长但投资回报率高、风险小的特点,恰好符合社会保障基金可长期使用但必须低风险运作的特点,可以为社会保障基金赢得较高的投资回报。

2、 积极推动社会保障基金进入资本市场。

据测算,2006 年底 ,社保资产规模已达2500多亿元,这部分资金通过合法途径进入资本市场,就会大大增加市场的资金供给,平衡市场资金供求。目前我国主要采取间接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按照规范、稳健、专业化和市场化的原则搞好基金运作 ,防范和抵御各种投资风险。

3、加强监督管理

社保基金管理中的一大弊端就是机构设置不合理。对于机构设置方面,我们建议明确和细化相关机构的职能边界,具体措施是:地方社会保障管理部门只负责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缴和发放,相关的监督职能予以剥离,单独设置机构进行全面具体的监督工作。在投资监管方而, 现阶段原则上仍然需进行限量监管,但在具体政策制定上要有适当放宽基金投资限制的考虑, 研究重点应放在基金管理服务机构监管和投资组合限制上。在预警监督方面,我国要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基金预警监督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篇14

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特地选取养老保险制度发源地美国、20多年来深陷老龄化社会步履维艰的日本以及欧债危机的策源地希腊,作为考察应对养老金危机得失成败的典型样本。

美国:小步渐进阻力小 金融危机敲警钟

作为现代养老保险制度发源地,美国养老保障体系十分全面,第一支柱是覆盖了全国96%的就业人口的基本养老保险计划;第二支柱是由雇主出资,带有福利性质的雇主养老金计划;第三支柱则是个人自行管理的个人退休账户。

但随着战后婴儿潮一代的老去,近年来美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越发明显。2001年的调查显示,在税率和退休年龄不变的情况下,到2016年,美国社保养老金就将陷入亏损状态。为化解养老金支付危机,美国政府从2003年开始,决定采用“小步渐进”的方式将法定退休年龄逐步从65岁延迟到67岁(见下表)。

当时,美国法律规定最低退休年龄为62岁,但法定退休年龄为65岁。选择65岁按时退休,可足额领取养老金。如果提前退休(至少62岁后)也能获得养老金,但养老金数额会被削减,如62岁退休后每月养老金要比65岁退休少25%。反过来说,如果65岁后还想继续工作,美国政府会降低其社保养老金缴费比例,最晚可到70岁再领取更高养老金。例如,年薪4万美元的美国人若选择62岁退休,每月养老金只有810美元,但若70岁退休,养老金则为1739美元——比前者翻了一倍多。退休者的寿命越长,延迟退休在经济上的优势就越明显。美国政府通过这种弹性退休政策,既鼓励人们延迟领取退休金,又满足了不同人群对退休年龄和养老金的期望,值得我们学习。

根据新法案,1937年出生的美国人,在2002年满65周岁时,就可以退休并获取全额养老金。但1946年出生的美国人,则需要等到2012年满66周岁时才能领取全额养老金。他也可以要求在65岁退休,但需要削减一部分养老金。

尽管此政策推出时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但由于美国退休制度本身弹性较强,而且用24年时间才实现退休年龄整体上移2岁,潜移默化中逐步改变了美国人的退休时间观,不会有强烈的断代感和不公平感,使之已基本为美国民众所接受。

不过美国的养老体系并非全无缺点。金融危机导致的养老金缩水问题正困扰着许多美国家庭。比如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的401K计划,该计划规定员工和企业各拿出一定比例资金存入养老金账户。企业向员工提供几种风险程度不同的证券组合投资计划,员工可任选一种进行投资,但风险自担。

由于员工对自己年金增值期望普遍较高,许多人都选择了投资风格激进的证券组合投资计划。截至2007年底,所有401K计划中有高达56%的资金(约4.7万亿美元)投资美国股市。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不期而至使美国股市暴跌四成以上,约有将近2万亿美元的401K计划养老金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灰飞烟灭。此后,超过半数的美国人选择“割肉”将账户资金从股票市场转移到非股票市场,这虽避免了养老金遭受进一步损失,但已形成的巨额损失使许多美国人不得不延迟退休。

此外,由于操作过于灵活,使得401K账户投资诈骗事件层出不穷,不少美国人401K账户中辛苦积攒的数十万美元经过投资专家倒腾后几乎血本无归,真的陷入了老无所依的悲惨境地,由于风险自担,政府对此爱莫能助。

与美国相比,我国养老“第二支柱”还很不发达。在我国探索建立年金保险制度的过程中,如何平衡投资收益与投资安全的问题,既给参保人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又要加强企业年金的监管和风险防范,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毕竟,不是每个国民都受过良好的 理财 教育。

日本:开源节流渡难关 亡羊补牢效果差

二战后,日本在经济腾飞之时就建立了与美国类似的较完善的三层公共养老金体系。但自上世纪90年代后,高度人口老龄化和经济低迷的双重压力使日本公共养老制度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日本人口学家预计到2050年日本65岁以上老龄人口比例将上升至40%。为适应人口结构变化,本世纪以来,日本政府开始对旧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缓解人口老龄化给政府和社会带来的压力。

简单说来,就是开源节流。开源方面,一是采取弹性退休制,鼓励延长工作时间。根据规定,日本人原本可提前到60岁开始领取养老金,也可以推迟到65岁之后70岁之前开始领取。如果提早领取,养老金将打折给付;如果推迟领取,则增加领取金额以资奖励。具体办法和美国类似,领取越晚,每月领取金额越高。但2013年以后,领取养老金年龄将逐步从60岁提高到65岁。二是提高养老保险费,即将缴纳保险费的比例在原来占工资13.58%的基础上,每年以0.354%的幅度提高,到2017财年,缴费标准将提高到占职工工资的18.3%。三是将按月工资收取养老保险费改为按年收入,把年终奖等奖金也纳入缴费基准。四是设立青年学生10年保险费的追纳补交制度。

节流方面,首先是逐年降低向公共养老金的替代率。日本计划到2023财年,平均养老金支付额将由现在在职职工平均收入的59.3%逐年降低到50.2%。其次是调整养老金发放方法。日本政府早在2002年就开始制定了一项“物价联动型养老金支付办法”。由于日本长期处于通货紧缩状态,因此该办法实际上是根据物价跌幅,减少养老金支付额。

这一系列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日本养老金给付压力,但由于日本错过了养老金改革最佳时期(上世纪80年代日本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亡羊补牢注定事倍功半,反而对经济和国民生活带来巨大冲击,民怨四起。我国当前老龄化问题远没有日本那么严重,未雨绸缪加快养老金体系改革显得尤为迫切。

此外,2001年以前,日本国民年金资金一直被政府用于被称为“财投计划”的政策性金融体系。上世纪50至8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口年龄结构又年轻,使国民年金积累速度较快,“财投计划”事实上成为了日本政府的第二财政,按照国家的决策导向和政策目标,投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规模日益膨胀。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衰退使“财投计划”弊端显露。据测算,截至2000年末,呆坏账占“财投计划”总资产的比重高达75%,约78万亿日元,成了日本公共养老金体系最严重的历史欠账,其投资失败的教训发人深思。

更可怕的是,供养比的持续快速下降以及代际负担和待遇的不公平现象,使日本年轻一代对公共养老体系失去信心。据2006年统计,20~30岁人口有一半拒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金,30~40岁人口的四成未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金。因为在少子化、老龄化、长寿化的社会中,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障体系注定无法长期维持。

希腊:应对老龄化不力的反面典型

与美日相比,欧洲是福利国家的发源地,也是老龄化趋势最严峻的地区。希腊作为此次欧债危机的策源地,也成了广受诟病的欧洲福利制度的反面样本。为了拯救希腊经济,IMF和欧盟对希腊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改革要求,削减养老福利成了最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