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5 14:40:4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谈谈对高考改革的看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新课改 新史观 主干知识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新课程改革以来,老师和学生都在思考,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高考试题因而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迈进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走向“大众化”“平民化”的今天,上大学不再是那么困难的情况下,高考内容方面是否会逐渐发生变化,高考试题是否也应该突出有利于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知识、能力和理念?针对新课改历史高考复习该如何把握,我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重视新史观。吸纳新理念
综观新课改省份的高考历史试题,不难发现新史观是高考历史试题之魂。历史复习应适当重视新史观,吸纳新理念。
近年来,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和生态史观明显地影响着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复习中应注意对新史观的了解。这几种新史观大体概述如下:
1.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主要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民主化和法治化。
2.整体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进入整体发展阶段。19世纪中后期,世界初步成为一个整体。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代世界整体化全球化趋势加强,人类的交往加强了世界的横向联系,促进了整体化的发展。
3.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的自身文明化的过程。人类文明史可分解为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精神文明史、社会文明史。
4.社会史观认为,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
5.生态史观认为,历史发展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
历史观问题首先是认识历史的视角问题,新史观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历史观问题也是历史阐释体系问题,新史观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历史阐释体系。我们应运用新史观去引领历史知识的复习,让历史学习具有时代活力,适应新课改下高考历史试题的变化。
二、重视主干知识复习的质量
新课程改革下,历史主干知识以三个必修模块形式呈现,而高考三个必修模块占90分,课改下高中历史讲授的和历史高考考查的就只能是历史主干知识,尤其是主干历史基础知识。主干历史基础知识是关于历史上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要制度等的知识,是构建历史知识体系不可或缺的知识。历史复习要狠抓主干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也就是要抓好三个必修模块的主干知识的复习。通常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复习:
1.要素复习法:根据时间、地点、人物(个体或群体)、过程(或内容)、评价(意义、影响等)五个要素掌握历史主干基础知识。
2.系统复习法:按纵向和横向系统把相关历史主干基础知识串联起来,进行系统的专题复习,系统复习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视角变换复习法:此种方法实质上是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史观引领下复习主干历史基础知识所反映的重大历史问题。
三、重视非选择题的能力培养
综观新课改省区的高考历史试题,可以得出材料是历史试题之基,历史综合题以新材料为主,注重热点问题,信息形式呈现多样化。为此,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在材料的阅读和解析上多下功夫。为此培养和提高阅读和解析材料的能力是历史备考的关键。阅读和解析高考历史试题中的材料,要注意方式方法。
1.要认真审题,扣准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关键词等),不要草率作答。
2.要依据并利用材料作答,不要偏离材料胡诌乱侃。有些非选择题的答案已经“明明白白”地写在材料中,材料与高考参考答案的区别,不外乎一个详一点,一个略一点。只要认真读懂、准确理解材料,将相关文字摘抄出来“对号入座”,便可比较圆满地完成答题任务。
3.要注意动态回答,不要用静止的观点答题。学会多用“越来越……”“剧增”“骤减”“大幅上升”“迅速减少”等词语。
4.要注意行文的规范。高考阅卷评分是采点与采意相结合的。答题时不要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让阅卷老师在茫茫字海中寻找要点。力求做到三化――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做到书写工整、字迹清楚,不潦草。
(1)要点化:根据题意,写清要点,如要答原因,写出“原因”:
(2)序号化:在每一个要点前面标出序号,有几个要点就标几个序号,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3)段落化:一个问题层次答完后,自然分出一个段落。
四、历史选修内容的复习策略
选修内容纳入高考命题范围且占总分的10%,广大考生格外关注,对于这部分内容既不能放弃也不能关注过多,掌握复习的度确实很重要。选修要抓重点,抓主干,以整理线索复习为主,同时要把选修和必修联系起来复习。个人觉得人物评价命题简单。
五、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1.从历史事物中提炼经验教训“启示”类问答题以“历史之镜”对照现实,不但是总结历史,更是为现实寻求对策,防患于未然,体现了历史的借鉴功能。
【例1】(2008年高考海南卷28题)(为了压缩文章的篇幅,对试题做了一定的删节,并在试题和答案中同时加数字序号,以示关联。以下相同)与欧盟相比,东盟的特点(5分) 概括东盟和欧盟共同的成功经验(5分)
【答案】
特点:①成员国都是发展中国家;②合作领域是先政治后经济;③成员国的社会制度不同;④不排外,加强与区域外的合作。
启示:从共同关心的问题着手;采取切实可行的合作方式;逐步推进区域化;区域内、外合作相结合(5分)
【解析】本题实际上要求将具体问题或现象加以总结归纳,从而得出一般性的经验教训。论证“实现经济区域化的一般经验”。另外,历史特点是指该历史事物的特殊之处,从“特征”着手,见批注。“启示”是通过启发提示领悟的道理,从“道理”着手;所以,特点与启示思维方向不同。
2.从历史事物中抽象出规律性的结论“历史学的任务是通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的本质,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因此,启示类问答题要深入认识历史事物,并从中抽象出本质性的结论。面对同一历史事物,不同的人会从中受到不同的启迪。
【例2】(2007年高考江苏卷30题)在近代历史上,英国、德国、俄国(1917年前)都经历了崛起的过程。分析英国、德国、俄国崛起过程中的共同之处,就中国的富强之路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案】英德俄崛起的共同特点:走资本主义道路,对外殖民扩张。通过工业革命,发展资本主义。看法:中国要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经济,增强国家实力;走和平发展(和平崛起)之路。
【解析】对中国繁荣之路的看法,在历史的联系中获得启示;有利于认识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汲取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3.从历史事物中反映历史观的基本原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用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启示类问答题要求从历史史实中提炼出历史观的基本原理。
【例3】(2008年高考天津文综37题)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规定……。莱比锡大学建于1409年,初期开设的课程有神学、文科(语言)、法学、医科。至19世纪开设了数学、天文学、哲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几十个科目,并设立了研究院,鼓励科学研究。教育的高度发展,德国创造了19世纪末的奇迹。归纳15至19世纪德国大学课程改革的特点。谈谈教育变革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2分)
【答案】
特点:①自然科学学科增多,鼓励科学研究;②德国科技高度发展,成为欧洲强国。
认识:要加快社会的发展,必须优先发展教育。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推动教育的变革;教育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
【解析】《新民主主义论》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4.历史事物启示的多元性。历史“启示”类试题,命题者有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采意给分,以区分考生创新能力的不同。
【例4】(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39题)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 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3分)
探究题属于新生事物,还在摸索、尝试阶段。从2007年至2012年新课标卷的探究题答案基本都是封闭式的,答案从文中进行筛选、整合,再概括即可。随着探究题型的设题逐渐走向成熟、完善,势必会更加灵活多变。加之,选考题被人称为“伪选考题”,95%的学生都放弃文学类文本阅读,而青睐实用类文本阅读。为改变这种失衡状态,加大探究题的难度也是形势所逼。面对2013年高考,怎样完善答案,灵活应对,需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开宗明义,亮明观点
任何探究题都要求有个性的看法,即个人的观点。面对“话题选择类”探究题,不能以话题代替观点。问你是否赞同××的看法,首先回答出是否赞同,紧接着谈一条理由,即个人的观点。观点要求客观、辩证,不可主观臆断,也不可脱离文本。多数情况,需钻进文本,深入分析,得出结论,得出的观点要与文本中人物事迹相吻合。如,2010年高考题,请就你对“同行”“尊严”“友谊”三个方面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二、切中要害,深入分析
明确观点后,需分析论证。学生的答案多是对文本原生态的摘抄,或是寻章摘句,稍加整合,即引用事实、事例。单纯的引例与观点之间缺少分析,所以显得很轻飘,论证力度不够。紧扣文本的分析和写议论文一样,需有理有据,摆事实与分析要相结合,让论证更有力。分析论证可以设置三个分论点,分论点可以揭示概念的本质,可以指出某种做法的意义,还可指出实现目标的途径。分析应用议论性的句子,也可采用假证论证分析。
三、静观其变,内引外联
有些探究题明确指出调用积累或联系现实,这种情况下必须做到“内引外联”。前两条紧扣文本分析,第三条联系现实,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注重情感和态度的分析。联系个人作为中学生,在特有的人生阶段,对某一问题应持的态度。
四、有头有尾,善始善终
有观点,有分析,还需有总结。用因此、所以、综上所述、一言以蔽之等总结性的语言,收束全篇,给人整体感。
五、内容详实,分条作答
关 键 词:高考 历史 复习 地方史
一、巩固基础知识 指导学生积累
新课程的改革虽然对高考的考试方向有细微影响,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考试方向无论如何改革,但也脱离不了教学文本,只不过是考题的形式改变而已。所以基础知识的积累仍然是教学内容关键所在。
为了能使学生对高中历史知识系统地、有效地复习,这就要求老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务必要紧扣新课标和考试大纲,有条有序地、全面地、扎实地复习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指导和帮助学生能借助图片资料并联系文中的知识来分析历史事件;指导学生会运用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历史事件;指导和帮助学生把高中历史课本的知识点进行归类,从时间、相似事件、相同性质以及相关联的考点等方面加以纵横的联系,使学生理清知识点,加深记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高中课本的历史知识有了全面的、系统的和深入的了解,在解答问题时才能有条不紊,应对自流。例如:我在复习《从中日到八国联军侵华》此章节时,通过网络搜集到四幅图,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观察这些图,并思考下列问题:
二、讲练结合,指导解题方法
在复习过程中,如果仅仅满足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也远远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所以在指导学习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通过多层次,多题型的讲练方式结合,指导学生如何分析题目以及如何解题等技巧。因为高考复习的时间有限,所以讲练时要选择典型的题目,要精练,精讲。坚决不浪费学生的时间,会做的题目不让学生做,不会做的题目,不但要让学生反复做,并且在讲解时一定要精讲,使学生彻底理解,理清解题思路,并尽可能举一反三。如下题:改革与社会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改革会使社会制度发生变化,是转型的改革;而有些改革只起着补偏救弊、拯救危局的作用。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就上面所提及的改革列举中外改革一例加以说明。未讲解此题前,我要求学生审题时一定要仔细,如果审题不当,也许一个关键的字或词就会使题目的答案和标准答案绝然不同。而此题的关键词为:改革、社会进步、转型、补偏救弊、拯救危局、中外和加以说明。在讲解时,我首先要求学生们把古今中外改革的例子全部筛选一遍,并指导学生对这些改革的事件分析,归纳。再根据题目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例子加以分析。总之,在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时,一定要引导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不然。同时还要对有些题目一题多练,多角度全方面进行练习,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我们的练习才是真正的有效。
三、关注地方史,指导考点归纳
【关键词】高中物理 课堂教学 实践与反思
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地位显得尤为突出,一堂课40分钟,如何体现新课程的要求就显得极其重要。那么启发性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尝试,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启发引领下让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过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近向年来始终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地讨论着。作为一名普通物理教师,我想就此结合新课程下物理课堂教学的实际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和做法。
一、对新课程的理解
新课程以"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视各学科为有机整体的一部分,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机器转变为发现规律、主动学习的主体,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和技能上,还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时,它也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创设快乐的教与学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主动学习。
二、物理教学实践对新课程理念的践行
1.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性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地位显得尤为突出,一堂课40分钟,如何体现新课程的要求就显得极其重要。那么启发性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尝试,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启发引领下让学生"提出问题、猜测可能的答案、通过实验的探究、得出结论"这样一个基本过程,在高中新课程教材中的许多内容中可以得到落实,比如牛顿运动第二定律、自由落体规律、平抛的规律、动能的变化产生的原因(动能定理)、弹簧弹性势能的探究等等,这样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的培养和发展,使学生进一步产生探索未知物理世界的欲望,主动学习就成为可能,作为课堂教学对课外学习的主导功能也就能体现出来。
2.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过去,物理学对许多学生来讲就是大量地做习题,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物理学的发展史是物理学家的奋斗史,因此其中蕴含着大量的人文素材,教师完全可以利用物理教学让学生在了解物理学家科学研究的大致方法的同时,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研究的艰难和物理学家执著的探索精神,培养他们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积极合作的人文品质,从物理学家的身上看到伟大人格的光辉,教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怎样做人。新高中物理教材的"读一读"和"科学漫步"中有充分体现,教师不能放过。此外,还要让学生了解物理学与周围的环境联系起来。如,讲能量时可以联系能源和能源危机,进而提出节约资源的理念,在工业生产的同时注意到环境和环境污染问题,使学生与社会联系起来。
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应该是新时代对新型人才的要求,作为物理教师理应充分利用好教学机会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
3.充分利用网络,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新课程改革中的推进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应用,在突破学科本位观念的要求下,除了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外,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也是必然的。网络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能够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学得真实、有趣,在教学实际中具体分为二类。一类是理论或概念抽象,或者动态过程很难相象的,需要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比如3-5中讲到波粒二象性时,教材上有图片,但不好理解,做实验不可能,这时就可利用多媒体手段,演示当光子一个一个通过单缝时屏上亮点分布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和理解到波粒二象性的真正含义。另一类就是物理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应用,让学生分组上网查资料,通过讨论各组写出报告,比如桥梁结构中的力学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查资料和实地考查,提高学生对力学在日常生活中作用的认识,进一步激发他们进一步学好力学的兴趣。
三、对教学实践的反思
在三年的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也发现存在许多的问题,而主要的问题是新课程的理念与社会实际的相对脱离。
1.新课程理念与资源不足的问题。
小班化教育更有利于落实新课程理念,但现在绝大多数学校还是大班制教育,这导致了在探究活动中实验器材明显不足;同时学生可以在必修之后各科都有选修,但这样做的结果是各科的教师明现不够,实际的应对措施是各个地区统一了各科选修课程,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另外,探究所需时间长与课时少不相符。
2.新课程理念与社会价值观问题。
学生是社会在学校的具体代表,所以社会价值观必然会在学生身上具体地表现出来。希望自己的子女考上大学是家长的心愿,也是学生的心愿,这样家长和学生只注重解题和考试成绩,学生对于新课程理念下的许多活动更象是一个旁观者。
3.新课程中的评价与高考实际的问题。
在当前,高考仍是课改是否成功的关键,从理论上讲新课程改革的评价体系很完整,是相当理想的,但实际操作还是以分数为准,综合素质的评价根本无从体现。反过来,综合素质的评价没有全省统一标准,各地区各学校自己制定;就算有全省的统一标准并纳入高考录取中(折算成分数),那么带来的社会问题可能会更大,社会诚信成了最大的考量。可见,新课程改革要取得成功必须依赖大教育的改善。大教育是指社会全员的教育。只有提高社会诚信,转变社会价值观,合理分流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解决高考样本过大的难题,才能在高考中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从而为教学实际提供更大的动力和空间,当全社会都参与进新课程改革时,我们的学生就会学得更快乐、更踏实、更主动。
参考文献
1、目前很多政府宴请浪费严重,政府注重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谈谈你对目前铺张浪费和面子工程的看法。
【参考解析】:
(1)这些现象在一些地方确实存在。
(2)影响:
这些现象不仅造成了国家资源的极度浪费,还形成了不良的社会风气,引起群众的不满,破坏了政府形象,影响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更严重的是给腐败创造了条件。
(3)原因:
这些铺张浪费现象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政府信息透明度低,政府公共决策缺少公众的参与;财务制度存在漏洞,导致财务预算执行不严;内部监督缺失,形成“上级不好监督,同级不愿监督、下级不敢监督”的监督“死角”;对群众监督不够重视;错误的政绩观导致地方政府官员热衷于形象工程。
(4)措施:
提高政务工作的透明度,推进民主的公共决策制度;完善政府财政管理体制,加强对财政预算的监管;加强对土地等资源的合理调配;加强政府思想、工作作风建设;拓宽和重视社会监督;强化科学的政绩考核。
(5)对于我们政府工作人员,只有切实转变政府工作观念,加强自我约束,才能真正构建起一个阳光、透明的节约型政府,才能真正成为对群众负责的合格的公务人员。
2、世界上并不缺乏人才,而缺乏发现人才的人,很多人才得不到领导认可和赏识,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1)这种现象确实存在,这就造成了人才资源的的浪费。因此伯乐的重要性就日益突出了。
(2)但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一个人的才能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已经不仅仅取决于伯乐一个因素了,因此对于这种现象我们要从多个角度来查找原因。
(3)除了没有碰到伯乐之外,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导致人才得不到重视:
才能与工作职位、工作环境不匹配导致无法发挥;工作中没有找到正确的工作方式、方法导致才能没有充分展现出来;疏于和同事、领导的沟通,导致才能不为大家所发现;工作态度不够端正,影响了工作。
(4)因此,为了合理发挥这些人才的作用,一方面,政府和社会要积极为人才创造发挥才能的环境和条件,另一方面,作为人才本身来说,也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定位,找到适合自己发挥才能的土壤,同时,在工作中要端正工作态度,找到正确的工作方法,加强与领导、同事的沟通,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自己。
7月3日下午
1、高考舞弊事件频发,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解析】:
(1)近年来,高考舞弊事件频频发生,不仅损害了广大考生的利益,更对社会风气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2)在舞弊事件屡禁不止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教育体制中的不合理的成分是这种现象屡屡发生的根本原因,“一考定终生”的精英选拔制直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为此人们铤而走险;政绩考核、升学率的利益诱导,淡化了一些教育工作者的道德意识;优质教育资源的进入门槛的不同标准,决定了其他地方的考生需要以更高的分数才能进入;惩处力度的不足无法对违规者起到杀一儆百的效用。
(3)因此,要改变这种现象需要从根本入手:
加快素质教育改革的步伐,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完善考试制度;展开广泛的社会道德教育,增强人们的道德感;加快相关的法制建设,加大对高考舞弊事件的打击力度。
(4)作为一个公务员,这种现象也启示我应该牢记自己的工作职责,遵守自己的职业道德,运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力,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
2、文强涉黑案反映了司法人员与黑恶势力勾结,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1)文强涉黑一案是司法腐败的一个典型,虽然只是少数现象,但其公权私用、滥用的行为却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威胁,严重影响到了地方社会的安定稳定。
(2)这些司法腐败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有着重要的社会原因:
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价值观发生变化,个人欲望极度膨胀;缺乏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给司法腐败创造了条件;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导致思想政治素质下降;内部管理不严,执行不力,使制度流于形式;对腐败现象查处打击力度不足,导致此类现象蔓延。
关键词: 新高考政策 数学课堂 教学活动
在新课程改革春风的吹拂下,新高考政策的内容随之发生深刻变化。研究高考政策走向、命题趋势、考查要求,成为高中数学教师课堂教研的一项重要课题。教师作为教学改革的践行者、高考政策的执行者,必须切实将高考政策要求渗透和落实在平时教学的点滴进程之中,不断转变教学思路,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和形式,以便更好地适应和引领新课改和新高考政策要求,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发展和显著提升。现在梳理已有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新高考政策下的高中数学课堂如何科学组织实施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更加重视双向沟通交流活动的开展
课堂教学是运动、变化、前进的发展进程,在此进程中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活动是双向、双边的互动活动。新高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首先挑战的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并且强调指出深刻变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教与学之间的合作共同体,重视教师的科学引导及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而在实际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师与生之间的活动相互割裂,没有交集,各自完成讲解和学习任务,缺少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压抑内在情感,影响教学进程及效能。这就要求新高考政策要求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更具“动感”,更有“活力”,将双向交流、双边沟通等融入和渗透进师生之间的学教进程中,组织开展问答式、探讨式、讨论式等具有互动特点的课堂教学活动,以此提升课堂的活跃度,提高学教的实效性。如教学“等比数列”第一课时“类比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写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内容时,笔者采用问答式教学方式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师:通过上述等比数列定义的学习,我们可以通过类比等差数列推导出等比数列,那么我们学习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时使用过哪些方法?
生:回顾思考,指出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证明通项公式的方法。
师:引导同学们通过类比等差数列的推导过程,推导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二、更加注重数学实践探究能力训练
学习能力培养永远是常说常新的话题,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更是实施教学的“主任务”。新高考政策的制定是以新课改要求为基准,自然将数学学习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等作为考查和检验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实施的高中数学课堂应贯彻和落实“学习能力培养首要任务”的重要思想,将数学学习能力培养落实到具体教学进程之中,设置具有探究、实践特点的教学载体,提出数学探究任务和要求,引导他们进行数学实践和思维活动,同时强化高中生探究解析实践过程的有效指导,逐步培养高中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素养。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学中,教师组建起同组异质、相互均衡的探究合作小组,设置“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探究任务,并且向学生提出“求一般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一般采用什么样的步骤”、“讨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是否与二次函数的解集讨论相类似”、“正常情况下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是什么”等探究解析的要求,组织学生根据所提要求进行针对性合作学习、互助探究、协作讨论等学习活动,在集体协作、集思广益的实践互动下认识到“一元二次不等式图像的特点及解集的解题步骤”,发挥课堂探究任务的有效完成和数学探究思维能力的有效训练这一“双重功效”。
三、更关注数学高考政策要求的渗透
高考政策的认知和掌握不是短暂的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在潜移默化的持之以恒的点滴教学进程中逐步认知和掌握。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进程中要将新高考政策对学生数学知识及解析能力方面的要求和标准化整为零,渗透和落实到相应的章节教学之中,在相关数学知识点内容及案例讲解训练的基础上,及时提出高考政策中对知识点掌握的要求,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数学案例呈现,组织讲解和案例解析等教学活动,通过“积沙成塔”的方式,让高中生适应和适从新高考政策和案例解析要求。如“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知识点讲解后,教师向高中生指出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是直线方程的深化,线性规划与实际问题有着紧密联系,在新高考政策命题中,一般都是设置现实问题进行展示和考查,命题时一般多以填空题、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平面区域的确定及求最优解的问题。这样高中生对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知识点的学习要求及命题趋势有所了解,有效提升高中生的数学迎考能力。
四、更强化良好学习品质情操的培树
新高考政策与新课改要求一样始终关注学生主体的学习品质、学习情操,始终把社会优秀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内容。成才先成人是对学科教育教学的最根本、最基础要求,是对学生主体最现实、最基本的要求。高中数学教师作为学生主体成长进步的“引路人”,自然承担和肩负“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在其课堂教学组织推进中,高中数学教师要通过各方面教学资源、多形式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方式提振他们的精神、激发他们的斗志、锻炼他们的能力、深化他们的认识,做好高中生善于学习情感的激励、敢于攻克难关的精神及积极向上的品质,促使他们形成优秀学习情操,培养更多社会有用人才。
以上是对新高考政策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的简单论述,还希望更多教学同仁积极深入其中、共同教研,为高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出力流汗。
参考文献:
【关键词】英语听力;复习备考;策略分析
贵州省新一轮课程改革后,恢复了听力测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英语听力的地位。为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高考英语听力进行认真的研究,以便有效指导考生进行英语听力的训练,从而提高英语听力成绩。在此,笔者就高考英语听力复习备考谈谈自己的分析和看法。
一、2017年及以后高考英语全国Ⅲ卷试题听力试题命题趋势分析
2017年高考英语学科《考试说明》(全国Ⅲ卷)明确告诉我们:高考英语科考试要“为了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试卷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结合《考试说明》后面所提供的样题信息,我们不难看出,今后高考英语的听力测试将在近三年的基础上保持相对稳定,即题型、题量、分值及命题方式不会发生变化,即听力仍然为二节,共计30分。
2017年新的《考试说明》要求“遵循选拔性考试的规律与要求,贯彻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反映英语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注重基础、突出能力,重点考查考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普通高考英语科要求考生掌握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结合功能和话题,在听、读、写三方面加以运用,并藉此考查考生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由此可见,今后高考英语听力考试将会在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发生某些方面的变化。
1.减少直接信息题,增加理解推断题
直接信息题主要考查考生英语听力的准确性及信息获取的能力,显然这是听力中最基本的技能。要求考生对单词、短语、句型相当熟悉,对所听的内容具有较强的识别、判断能力。也就是说,考生能根据所听到的内容直接回答What is / was…? What did …? Who …? Where …? 等问题或者根据所听到的信息直接写出答案。
理解推测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所听到信息内容的理解及处理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根据说话双方的语音、语调、用词来理解说话者的目的、意图,或通过推理、计算来判断问题的答案的能力。这类问题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内容经过简单的思考或计算回答How …? Why …? How much/many …? What will …?/What do you think will …? 等问题或者对所听到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整理写出答案。
根据今年《考试说明》所指出的“高考命题将着力于选拔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在进一步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考查”。可以大胆设想,今后高考英语听力试题将在往年的基础上减少直接信息题,增加理解推断题,加大对考生英语理解、推断等信息处理能力的考查。
2.减少客观信息题,增加主观态度题
在近几年高考中,考试命题都是客观信息题为主,即要求考生能根据所听、所读的内容进行信息获取或处理回答问题。然而,这类试题并没有考查这段对话、文章或某个人的观点对考生思想的触动,没有考查这些内容对考生的教育或影响作用。也就是,考生只是被动地学习或参加考试,而没有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思考。
二、英语听力复习备考探讨
高考是教学的指挥棒,是影响和促使教育、教学不断发展的杠杆,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高考的变化,也就势必导致教学的变革。那么,面对今后高考英语学科听力考试的改变,英语教师应该如何进行英语复习备考?
1.紧扣《考试说明》,夯实语言基础
《考试说明》是《新课程标准》在高考中的具体体现,是高考命题时所必须遵循的纲领,是高考复习的指挥棒。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必须结合当今英语教材,按照英语科《考试说明》的要求,指导学生认真复习。
(1)语音知识:语音是听力的前提。如果学生对英语语音不清楚,势必听不懂。因此,教师在复习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学生清楚、掌握英语的音标及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同时了解英美的发音差异,让学生能正确区别thirteen与thirty,hot与hut等;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懂得英语中句子的重读和轻读、失去爆破、连读、软化及语调等情况。
(2)词汇知识:词汇是听力的基础,没有足够的词汇量,听力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在复习过程中,一是要帮助学生牢记考试说明中所规定的词汇,二是要帮助考生掌握重要词汇的用法。要使学生一听到读音就能知道单词在语境中的意义和拼写,反过来,考生也能在语境中猜出所用的单词等。
(3)语法知识:语法是听力的保证。没有坚实的语法知识,很难保证听力的正确,如名词用单数,还是用复数?动词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还是复数形式?词组中有没有不定冠词或定冠词?句子中有没有介词、助词、连词、代词等?而这些在说话过程中往往是轻读、弱化的,在听力过程中,考生必须在注意听的同时,还必须根据其语法知识、句型知识准确理解。
因此,只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培养较高的听力理解能力。离开了基础知识,听力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2.加强实践训练,鼓励实践创新
实践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一切知识只能通过运用才能转化为能力。听力的发展和提高也是如此,若只有英语基础知识,那么还很不够,而必须加强听力训练。
听力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但是也不可长时间的训练。在复习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每一次的听力训练能够学习、掌握某种听力方法,鼓励学生发散思考,勇于开拓和创新,大胆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听力技巧和听力理解能力。
3.开展多元化讨论,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兼顾‘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考查,加大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素质立意转变的力度”,教师也应该必须改进英语复习方法。在听力训练过程中,不只是要求学生能听懂、听明白,还要正确引导考生对所听内容进行正确的评价;并且,还要正确引导学生明白所听的内容对考生本人有何意义和作用,考生应该看待这一问题,从而不断促使考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同时要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和欧美文化意识的培养。
4.与读、写、说等活动相结合,提高听力水平
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读、写能力的提高对听力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社会生活经验也对听力有很大的影响。实践也已证明,考生对于熟悉的材料或有某方面的经验,听力就会显得容易得多。
教师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必须将英语的读、写训练与英语听力训练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多读、多背诵优美的英语句子、段落,多进行口语和听写训练。通过读、写训练,就能帮助考生熟练掌握英语中的词汇、语法、句型的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提高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等快速、准确的能力;通过听写、口头讨论的练习,培养学生快速记录能力,准确理解的能力。
【参考文献】
2013年高考录取刚刚结束不久,某些网络媒体报道江苏省将于2016年进行高考改革,据称将取消英语在高考总分中的计分,而以等级形式供高校参考是否予以录取。不久,北京市出台的《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又一次把人们拉回了高考改革的视野中。无论是传言中的江苏高考改革方案,还是北京市的征求意见稿,都有一个共同点——均不约而同把改革的视点集中在英语科目上。无独有偶,近几年如山东等地也进行了针对英语科目的口语、听力考试分多次进行的改变。为什么焦点都集中在英语科目上?一时间议论纷纷,不乏各种支持或反对的观点、态度。在此,特邀请到从教语文、英语学科的资深教师,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人员和教育学者,来谈谈他们的观点——
将对高考语文的思考与对素质教育的思考结合起来
北京陈经纶中学语文特级老师 王大绩
北京市教委前不久《高考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其中“高考考试与命题方面”在“语文学科”的具体体现是:语文学科要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注意考查内容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联系;发挥语文学习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分值将由150分提高到180分。
这个“征求意见稿”说明了三个问题:
第一,北京市教委正视语文学科与现实需要不匹配的现状,表达出改革加强的决心愿望。这令人鼓舞。第二,市教委试图以高考为导引改变这一现状,这是实事求是的选择,体现出勇毅气概。这值得肯定。第三,市教委对高考语文学科的改革包括内容形式两个方面,为征求意见提供明确方向。这引发思考。
的确,立足现实教育机制和社会心态谈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不能无视高考,不能无视高考对社会人心的强大吸引力,不能无视高考几乎成为中学生学习唯一动力的严峻现实。唯一实事求是的抉择就是,将对高考语文的思考与对素质教育的思考结合起来,通过高考促进语文教学实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的使命。
“考查内容”所强调的正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符合语文学科的规律。其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点,特别解释“不仅限于古诗文”,这解释十分必要。我觉得,还有一些是无需解释,自然包含在内的。例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见诸书本,也见诸生活实际。因为语文就是反映生活的学科,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再例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排斥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因为中华文化的特点就是包容,就是兼收并蓄,这一点鲁迅先生在名文《拿来主义》里曾做过精辟阐述。
阅读是高中语文教育的重点,通过阅读吸纳,实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的教学任务。阅读类题目也是高考语文试题的重要环节,应能促进语文阅读教学。
高考写作题目提供写作思维的原点。给标题和给话题的题目是给出一个原点。考场作文要由原点出发,在生活的广阔空间中,发挥展示思维,向外辐射。从而实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的任务。
从万圣节说开去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肖娟群
写这篇稿子的时候是11月1日,刚好是西方的万圣节,儿子拎着一个带着憨态可掬笑脸的小南瓜兴奋地跑回来,告诉我幼儿园举办的南瓜节玩得很开心。我们现在的青少年们都热衷于过洋节日,除了万圣节,其他诸如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每个节日总能在中国掀起一股热闹的节日气氛。反观中国的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人们似乎已不大喜欢了。当这么多人感觉端午没有圣诞重要、感叹月饼没有麦当劳好吃、对春节的热情越来越少而对情人节念念不忘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西方文化正在猛烈;中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毋庸置疑,在中小学教育中,语文,承载着很大一部分文化传播的功能,所以当看到北京2016年的高考改革方案降低英语考试分值、将“盈余”的分数分配给语文,且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将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部分的考查”时,我是乐见其成的。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一直在过度学英语,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硕博士生入学考试,乃至步入社会后的职称考试,英语都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席位,甚至现在已经向下延伸到了幼儿园、托儿班、早教班。全民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拼命学英语,但功利化、低龄化的教学并没有让英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虽然中小学生们每天都在学语文,语数外也是中高考中的铁三角,但是在学生的实际学习中,并没有真正把语文摆在应有的重要位置,众多高考科目中,学生普遍“怠慢”语文。这使得现在很多学中文、新闻出身的记者,中文功底都不是很好,写的一些稿子经常语句不通。在众多工作部门,经常有困恼是找不到真正能写出好公文、好报告、好总结的人。我自己在审学生的通讯稿时,也时常被一些错乱的遣词造句噎至无语。无论是现在的青少年文字运用能力偏弱现象,还是之前提及的文化传统传承问题,都亟需我们对语文教育改革的理性自觉。高考具有指挥棒的作用,语文分值的提高,相信语文课也会受到更多的重视。
将英语拉下“神坛”,并不代表英语不重要,而是让其回归工具本质。降低英语在中、高考中的权重,增加听力比重,突出英语作为语言的实际应用作用,其实这是在做一种非常有意义的英语考试方式方法探索——摒弃“哑巴英语”,让应试化、畸形化的英语教育更专业化、实用化!
改革不能只有初衷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著名教育学者 熊丙奇
北京高考新方案公布,英语降低分值,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总体而言,舆论普遍赞成降低高考英语权重。在《新京报》组织的“你支持高考英语降低分值吗?”调查中,这也得到充分体现,支持者达74.8%。可是,再进一步分析各年龄段群体的意见,就会发现,对于这一改革,公众的情绪还是很纠结。
总体看来,这一调查得出一个结果:年级越大者,越支持降低英语分值、增加语文分值。比如,对于“你支持高考英语降低分值吗?”,有80.8%的50后被调查者选择赞成,60后选择赞成者则达73.4%。对于“你支持语文增加分值吗?”,有高达92.3%的50后选择赞成,60后选择赞成者达78.5%。而与之对应,刚完成学业、或者正在求学的80后、90后,赞成这两者的比例却要低,尤其是对于增加语文分值,赞成比例要低近20个百分点。赞成降低英语分值的80后为73.9%,90后为71.0%,支持语文增加分值的80后为68.4%,90后则仅为63.2%。
更为有意思的是,虽然赞成降低英语分值的比例颇高,可对于“降低英语分值是否会给学生增加新的负担?”,明确表示“会”的,50后群体却最高,为42.3%,60后紧随其后,为41.8%。这说明,就是最赞成英语降低分值者,也对这能否减轻学生的负担,并不看好。如果再考虑到90后群体有38.1%认为会增加负担,有20%说不清,80后有34.4%认为会增加负担,21.4%说不清,此次降低英语分值的高考改革,能有怎样的减负效果,还有待观察。
这对包括英语科目改革在内的高考改革,提出两方面问题。其一,改革必须充分听取各界意见,尤其是教育第一线、正在求学的学生的意见。其二,改革不要关注形式,而要重视实质。为何那么多的60后、50后赞成降低英文分值,却又认为这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呢?——按理,如果认为这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当反对这一改革才是。可以解释的理由是,对于降低英语分值的改革初衷大家是支持的,但对于改革措施的效果却不看好。大家对改革初衷的支持,被理解为对改革措施的支持了。
所以,要把改革的初衷和改革的措施分开,不能把支持降低英语权重与支持目前的改革措施混为一谈。降低英语权重是大势所趋,但目前简单降低分值的做法,很难说能起到这一效果。真正能让英语权重降低、引导基础教育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改革措施是,实行考试、招生分离。
定位准确,举措适当
北大附中资深英语教师 范存智
近期无论报刊、网络还是其他大众媒体热议2016年高考北京将英语降至100分,由此又使沉寂多日的2014年山东高考英语听力取消再起波澜,进而连带江苏的英语改革。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一名执教英语逾40载的老教师,我对高考改革举双手赞同,对降低英语权重由衷拥护。让英语回归到工具学科的位置无疑是明智之举。
数年来我多次在各类型座谈会上发言谈应当降低英语权重。理由一:全球都是地球村了,英语作为交流工具很容易学;理由二:中国早已开放,走出去与请进来极其容易,外语与学外语再不神秘;理由三: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广袤大地上的13多亿人不必人人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也不可能做到这点;理由四:中国人不可能都走出去,随国力日盛,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他们更愿意学说三两句中文;理由五:学外语要有语言环境,缺少语言环境的教学必然属无本之木,不接地气,实用价值大打折扣;理由六:目前义务教育初中段英语最大用场是中考,高中三年则是高考,大学就是四六级了。除此之外哪还能派上用场?
现在被热议的多种改革方案突出一点就是加强听说,听是基础,也因此北京方案中初中听力50分,高中30分,但总分100时,权重增至三分之一。山东取消听力,但强化了过程性评价力度;江苏的分级多次考也仍保持了英语的重要性。
关键词: 高考历史题 选择题 材料问题答题 材料论证题 答题技巧
2012年河北省迎来新课改后的首次高考。在备战高考和考后的反思中我体会到,要想改变历史学科得分较低的现状,除了要有完善的知识体系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答题技巧。
全国课标卷分三类题型:选择题、材料问答题、材料论证题。选做题都是材料类问答题,但选做题的选择及答题技巧的运用,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所以我从以上四个方面谈谈看法。
一、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1.时空定位
“遵循历史学科的时序性,以凸显历史发展主线”[1]。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独有的特点,时空结合构成历史学科的基本要素,明确时间和地点是答对所有历史题的前提。确定试题内容所发生的确切时间,再现这个特定时间内的重大事件、时代特征等,就会很容易选出正确的选项。如2012年新课标文综历史卷第33题:看到题干中的1992年的中国,就可联想到当年发生的大事――党的“十四大”的召开,党的“十四大”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以只有A项“市场经济改革为社会共识”符合题意。
2.题干聚焦
先不看选项,先审题干,阅读题干,对题干文字进行最大限度的浓缩,在这一过程中出题意图将会逐渐凸显,选择意向会在头脑中形成,然后将选择意向与答案相印证,从中找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如2011年课标卷第34题:仔细阅读题干就能得出工资总额与上缴利税总额成正比,即工人的工资与国企的经济效益挂钩,这样做的目的毫无疑问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再将这一结论与所给选项相印证,就可得出C项“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即正确的结论。
3.干扰项排除
即运用排除法。排除法的运用原则如下:并列关系的应排除;答非所问的应排除;与题干重复的应排除;因果倒置的应排除;选项基本相同的应排除;绝对化的选项要格外小心。
二、材料问答题的答题技巧
1.坚持论从史出
出题人往往选取与教材不一致的材料,用来考查考生提取材料信息和把握正确观点的能力,所以要依据设问的要求从材料中提取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据材料得出结论。“但对一个问题的正确理解,不仅依赖于有足够的史料,而且依赖于有正确的指导思想。”[2]所以不应忽视理论的指导意义。
2.审读设问
首先审准答案来源。近年来高考历史问答题的设问方式有三种:“根据材料回答”,答案就在材料中,根据材料提炼归纳即可;第二种提示语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此类题的答案来自教材;第三类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题时既要依据材料,又要联系教材。
其次审准问题要求。每一个材料问答题都会有一些答题要求,如比较、归纳、列举、说明等。要求不同,答案内容就会不同,所以明确了问题要求,才能为下一步答题指明方向。
再次审准主干语。主干语即所需回答问题的核心,它提示答案围绕的中心和落脚点。
最后审准设问分值。设问的分值是答案详略的提示,分值大,回答要详细些,分值小,回答要简略些。
3.带着问题读材料
在上一步审读设问的基础上,带着问题读材料。先读设问,给材料内容定位,明确答题方向,然后带问题读材料。这样做的好处是有针对性,减少干扰,使答题思路清晰明确。
阅读材料时,除读懂材料正文外,还要特别注意提示性文字和材料出处,这些文字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作者、国别,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信息。阅读材料时还应注意从材料的开头、结尾、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开头和结尾一般都会总览全文,对答题有重要的提示意义,省略号两边往往有答案。
带问题读材料的过程也是加工材料、提炼信息并为组织答案而打腹稿的过程,提炼信息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一步。首先要提炼出显性信息,即从材料内容本身获取有效信息,然后从材料与教材的关联中找出相似点,即提炼隐性信息。在提炼信息的过程中把有价值的材料勾画出来,以便迅速便捷地为答题服务。
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还要找出材料之间的关系。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中心,即使一些材料观点完全相反,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这个中心,材料间的关系就会一目了然。而明了材料间的关系就不至于答跑题,尤其是回答开放性的最后一问更是如此。
4.规范作答
首先答好第一问。材料问答题有多个设问,设问与设问之间是紧密联系的,第一个设问的作答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下一个问题的作答,所以答好第一个设问意义重大。
其次要求做到序号化(或段落化)、要点化、术语化。答题要分清层次,所以要求序号化(或段落化);答题要突出重点,所以要求要点化;答题不要口语化,要用历史语言答题,所以要求术语化。
三、材料论证题(小论文式材料题)的答题技巧
这一题型在2009―2012年课标卷中连续4年出现,均占12分,而且连续4年得分较低。做好此类题要树立信心,消除畏惧心理。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有效的解题方法。首先要提炼观点,明确材料观点是什么,材料有几个观点。其次要亮明态度,明确你的观点是什么,你想论证材料中的哪一个观点。再次要用史实论证观点,要注意从多个角度来论证,如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或内因、外因,以及国内因素、国际因素,等等,但不要简单地罗列史实,而是要用史实来说明观点,即要有论证过程。
在审题过程中要写一简要提纲,列清楚自己的论证角度和每个论证角度用到的基本史实,还应注意不要写成文学性的作文,也不要写成提纲,而应表述成文,另外涉及的史实不要展开。
四、选做题的选择及答题技巧
考生在开考前5分钟拿到试卷后就应确定选做题。确定选做题一般依据以下两个原则:一是根据设问方式,从中选做“根据材料回答”题,答案全在材料中,对材料进行提炼概括即可。二是根据熟练程度,尽量选择知识储备最多的题。
选做题的设问往往以比较题的形式出现,如比较相同点、比较不同点、比较异同点。其中比较不同点时,常用对称性的语言来表达,答题时可先把较好答的一方列好,据对称性另一方很容易就能答出来。
当然,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学科能力,仅凭答题技巧,就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那无异于缘木求鱼。然而在基础功扎实的基础上,掌握较好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必定是高考成功的捷径。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考体育加分政策 学生个体 受益影响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1(a)-0004-01
高考加分政策是我国高校招生的一个重要政策,其中体育加分又是加分政策的重头戏。2011年11月19日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规范和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其中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项目调整为三大类学生有加分资格。一是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获集体或个人项目前6名的学生;二是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取得前6名的学生;三是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并参加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统一测试达到相应标准者。近年来,高考体育加分政策在执行中出现一些问题,使人们对体育加分制度产生了信任危机。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高考体育加分政策的大讨论。
本文拟从“某学生高考体育加分受益分析”这个角度对高考体育加分政策谈谈自己的看法。
何晶鑫,2011年高中毕业,以总分598分(其中文化成绩578分,体育加分20分)考取中南大学――能源与动力专业。在高考中享受了武术20分加分的政策。高考体育加分政策对其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首先,身体方面的受益,在小学初中阶段,何晶鑫同学酷爱上网玩游戏,每天上网时间不低于4小时,尤其是双休日,每天上网的时间达10多个小时,几乎到了痴迷的状态,因为缺少体育锻炼,身体瘦弱,经常感冒生病。父母为此心急如焚,想了许多的办法,但其收效甚微。2008年秋季进入高中后,正逢学校组建武术队、足球队等。其父母怀着让其锻炼身体的目的加入了武术队。每周二、四、六下午课后训练两个小时,风雨无阻。经过三年的艰苦训练,他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肌肉结实了,力量加强了,身体更加灵活了,有了强健的身体,为高三的最后冲刺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心智方面的受益。何晶鑫同学刚进入高中时,因为压力过大,出现过精神紧张、轻度的神经衰弱、失眠等,其父母带他看过医生,让其吃过不少的药物,但均不见效果。但随着武术训练的进行,团队的协作精神日益体现。例如:在训练过程中,某人动作不规范,其他成员会帮他纠正。一起出去参加比赛时,离开父母,队员之间会相互关心,相互鼓励,互相帮助,一切以团队利益为重。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何晶鑫的身体越来越结实,心智也越来越成熟,性格越来越开朗,心理承受能力也随着身体耐力的提高而提高。三年后,何晶鑫成了一个乐于助人、阳光、开朗的大男孩。
第三,高考方面的受益。何晶鑫同学在高一、高二期间,不是很努力。但思维较灵活,成绩中上,在全校大约在150名至190名之间。在高三第一学期通过了体育加分资格赛。第2学期由于通过了中南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何晶鑫同学深受鼓舞,立志考取中南大学,并由此开始了高三阶段最后的大冲刺。这段时间里,何晶鑫每天晚上学习至凌晨2点,因为体育锻炼使他拥有一个强健的体格,所以他每天都是精力充沛,精神抖擞。通过几个月的日夜奋战,最终他获得高考598分的好成绩(包括体育加分20分)。何晶鑫在高考中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虽然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但其中的高考体育加分政策是帮了大忙的。
第四,进入大学后的受益。在高手云集的大学校园,何晶鑫同学的学习成绩虽然不是最好,但是高中三年练就的武术本领和足球技艺绝不是虚的。体育老师甚至认为他是特招的体育特长生,对其更是刮目相看,过硬的技艺使他在大学校园的武术擂台上、足球场上叱咤风云,出尽风头!从而使他的大学生活充满自信,充满阳光,充满激情,充满朝气!第一学年结束他获得了二等奖学金。我相信他今后的人生大道会更加辉煌!
其实像何晶鑫那样脚踏实地,实实在在通过刻苦的训练而获得体育加分的同学占绝大多数,所以本人以为不能因为某些不正之风就全盘否定加分制度。
专家认为,体育加分制度是为打破“一考定终身”,在高考招生中实行了多元化选拔人才而设计的。以上事实也说明,通过体育加分进入高校的学生在推动本校的体育发展,增强学生体质,传播体育文化,活跃校园生活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政策执行与政策本身不是一回事,不能因噎废食。操作中发现问题,不能因此就否认它也有合理性。首先,它可以给弱势群体一定的帮扶和照顾;其次,可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再者,可以让高校招到一些特长生,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种缺陷。
学生体质已经连续多年下滑,如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已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教育的普及不应该只是知识上的教育,体育也是如此。如果取消高考体育加分,在现有的高考体制下,学生的体质是得不到提高的,所以用考试或加分“指挥棒”来督促学生锻炼身体。首先使它成为一种动力,继而使它成为一种习惯。
一、课改面临的困惑
1.教师对课改的认识还不到位。习惯于老套路的一些教师担忧课改后会影响考试成绩而心存疑虑,放不开手脚。一些教师认的就是考试成绩。于是,有些教师“背”着新课程的同时还“抱”着旧课程,还不能完全摆脱旧的教学模式化,对新课程与考试评价特别是与高考的关系还不能很好的理清。
2.教学设施不能适应新课改要求。在实施新课改中,新课程配套资源缺乏,原有资源还没有完全进行重新组合配置。如各类实验室数量过少,实验仪器设备不足,体、音、美教学设施缺乏,客观条件相对落后,课改实验受到限制。
3.教学存在内容多与时间紧的矛盾。课改后,学生学习的教材增多,既有必修又有选修,还有校本教材。由于课堂上既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而教学进度就被拉下来,有的课只安排一个课时,但实际上安排两个课时才能完成,于是学生有时就会有应付的做法。因此,对于如何处理新课程内容多而时间紧的矛盾,如何有效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以及如何真正实现三维目标等等,都是今后在教学实施中需要逐步摸索的。
4.初高中学段的衔接问题。高中教师对于新生教一段时间一般都会感叹:学生基础怎么这么差,这个不懂,那个不知道,初中是怎么学的?其实,这怨不得学生。初高中学段的衔接问题本身就一直没有解决好。初中学段针对的是中考,高中学段针对的是高考,二者目标要求、能力要求都不一样。初中老师不了解高中的教学任务,高中老师也不了解初中的教学内容,造成初高中学段衔接脱节也是很自然的事。
5.考试实际与评价的问题。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不能按教师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平时上课表现、作业表现、考试表现等均不尽人意,特别是考试的实际成绩分数较低。在课改学分管理中,教师学分要求填写对应模块名称下的过程表现和模块考试成绩,分数对应有A(优)、B(良)、C(及格)、D(不及格)四个等级,如果老师如实填写,会导致学生拿不到学分,无法正常毕业,势必会带来一系列的麻烦。教师为此也感到纠结。
二、关于推进课改的几点思考
1.加强知识培训,为深入推进课改奠定基础。
课改的关键在教师,针对部分教师仍习惯于沿用老套路的现象,加强对教师的宣传与培训必不可少。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按照国家要求,教师上岗前必须接受培训,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教育行政部门和教材出版部门将采取远程培训和集中面授等方式,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
2.构建校际与地区之间相互交流和研讨的机制。
除了强化本校学科备课组的功能外,还应建立校际之间、乃至地区之间的课改研讨和交流机制,从而使封闭型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开放型的教学模式。通过校际间公开课和示范课的展示,进行相互学习与研讨。这样,既可了解其他学校课改的动态和进程,也可从相互间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中,总结利弊得失,获取可供参考和借鉴的第一手素材和资料,有利课改课堂教学的不断改进与提高。
3.尽快改革考试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价对课改的导向作用。
在课改背景下,如何评价学生,如何评价课堂,如何评价教师,如何评价学校,课改高考怎么考等等,都是教师们该思考的问题。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尽早出台相关方案,建立健全考试评价制度,让学校的教有所据。过去,由于“应试教育”的片面误导,致使教师为考试而教、以考试为指挥棒。这样,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不能有效得到落实。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采用新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4.加大经费投入,为课改提供物质保障。
关键词:高三历史教学;课程改革;素质教育;革新历史观
中图分类号:G633.5
引言
高中是教育的前沿阵地,一方面受高考升学率的压力,另一方面要履行素质教育的职责,尤其是高三的教学,备考必然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如何将备考与历史课程改革结合起来成为了老师们的难题。如何平衡学生基础知识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何平衡考点教学与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等等问题都有待解决。
一、基础知识的落实与历史观的培养
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教材观也在一定程度上被颠覆,在课程观的指导下,很多老师放松了对基础知识的教学,片面强调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的做法是坚决不可取的,一方面基础知识是高考的重点考察内容,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等于为高考留下了很大的隐患。另一方面,没有基础知识打底,也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因此,笔者认为,基础知识教学是无论如何不能放下的,在此之上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老师在备考的过程中要根据《考试说明》对知识点进行细化、归类,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系统掌握和深入的了解,对于一些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可以采用默写的方式进行定期检查。与此同时,老师在进行知识点的整理时可以补充一些非考点的历史背景,或者根据时间的脉络对知识点进行一个梳理,让学生形成一个具象的历史观,透过这些知识点来思考历史。例如在讲解时,老师可以联系二战后日本一直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让学生们从历史知识的角度进行思考。日本在二战中杀害了无数无辜的中国百姓,战后却妄图篡改历史,不低头不认罪。老师可以让学生依据二战期间的相关知识来审视日本对于战争的反思,中国人又是如何研究和对待这一段历史的,自己对于战争有着怎样的看法和反思。这些都是建立在相关知识基础之上的,对于学生的历史思维有着很好的锻炼。
另一方面,老师也可以让学生以时间为脉络,梳理一下汉唐以来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关系。日本从对中国盛唐的崇拜,不断派使者来学习,长期依附中国。被美国打开大门之后,日本很快将目光投向西方,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与教育,反过头来又侵略中国。两国关系的戏剧化变动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国为什么在历史的发展中被日本这样欺负,就是因为闭关锁国。历史给我们的永远不是知识点,更多的是思考。我们只要以基础知识为基石,然后随着知识的脉络发散思维就能做到备考与课程改革的结合。
二、将情境带入历史课堂
自从课程改革提出课程观之后,各地的高考也顺应潮流,考题中大量出现情境化的试题,据调查广东省2007年以来每年高考试题中情景化试题均超过70%。因此,在高三历史教学中我们也要适当使用报纸、考古资料、数据等教材之外的情景资料来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这道题目虽然看着是满眼的数据,其实就是一道考试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问题,根据数据,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渐减少,且下降速度很快,而在19世纪下半页至20世纪初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因此,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很显然是工业化。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就是考察学生对于题目给出的资料能不能分析出重点,对于学到的历史知识会不会用。老师如果想考察学生对于耕犁出现的年代有没有掌握,可以给出一张“胡人执犁佣的照片”,问他们该陶佣可能存在的最早年代。在该题中,我们需要考虑陶与耕犁产生的时间,再作选择。当然这样的方式不适合使用于课堂知识的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使用于每课一练中,将前一天或前几天复习的知识点用这样的方式来考察学生,即培养了他们的分析能力也检查了他们知识点掌握的是否扎实牢固。老师在教学中则要多联系生活多联系社会,尤其是要联系一些相关的热点问题,让历史知识变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这些历史知识如何用。
三、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能力的提高
目前高考命题的特点是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规定形成的,那就是专题形式的编撰特点,因此,我们备考的重点之一就是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将考纲的微观性与课标的宏观性相结合。人们对于历史的理解往往就是已经发生过的事,历史学习就是将这些已经发生过的事都记住。但是,所谓知识,不仅有知还有识,不仅要指导还要理解。学生对于史料的解读、运用、理解正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历史不是死板的知识,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
例如在复习中国古代农耕经济时,老师首先要对中国当时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作一个介绍,学生们才能理解为什么中国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而不是其他的经济形式。这就有了知识树的根基,小农经济的土地制度是什么样的呢?如何发展的呢?有哪些先进的耕种工具呢?区域经济中心在哪?为什么会发生南移?农耕时代为什么会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历程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也就自然而然产生了,学生了解了自然和社会背景自然理解了精耕细作产生的原因,了解了农业的发达,自然明白富足的劳动力就会开始发展手工业,这样由一个知识点就会带出多个知识点,不断由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知识树也就建立起来了。通过理解所掌握的知识其本身就赋予了一定的生命力,能够让学生去重视史料,用自己的思维解读史料。同时,这样构建出来的知识体系也将高考所要考察的知识囊括、归类,能够更好地应对高考的考察。
综上所述,高三历史教学虽然时间和课程上都比较紧,不适合开展讨论、角色扮演、视频观看等活动,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在备考的同时推进课程改革。以知识点为基石,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引入情景、生活进行教学和考察,培养学生对于史料的分析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同时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试述、简述、简要述评、概述、简要说明、概括说明、概括指出等。
此类常用词语一般用于问答题之中。“述”,就是叙述,即摆事实;“评”,就是评论、评价,即讲道理、谈观点。“述评”,则意味着既要摆事实又要讲道理。“说明”、“指出”,实际上就是评述,即解答问题的依据是什么,怎么样。“简”、“简要”、“概”、“概括”,说到底意思也差不多,都包含两层要求:一是综合,即全面综合、高度概括;二是简要,即抓主干去枝节,点到即止。
2.说明、表明、体现、反映、表现等。
说明,一般来说是从事实(材料)中得出结论的意思。表明和说明的意思差不多。而表明什么、说明什么,一般是指结论是什么,另外还含有阐述、分析的意思。体现、反映、说明、表明都有由甲而得乙的意思。体现是指某种性质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反映是指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因此,体现、反映是深层说明、本质说明,而不是表面说明、现象说明。换句话说,如果要求是体现、反映,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表现,则指历史情况、历史史实而言,是历史事物本身具体情况外在地表示出来。表现与反映、体现不同,不是由现象到本质,而是由本质到现象。
3.联系、结合、据、依据、根据等。
联系,是联络、结合相关的人或事。结合在这里与联系的意思差不多。在高考历史试题中,一般设问形式是“联系(结合)什么分析(说明)什么”。联系(结合)的对象,实际上是作为分析(说明)问题的背景、依据而存在的。因而,回答此类设问的重点是分析(说明)而不是联系(结合)。在这类设问中,也可以把联系、结合换成据、依据、根据等词语,题意不会发生变化。
4.性质、实质等。
性质,是事物所具有的特质,即此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实质是事物、问题的本质内容。性质、实质都有本质的意思。就问题来看,实质、性质的要求差不多,完全可以替代。但两者在本意上、使用范围上又略有区别。性质,着重于区别,定性于是什么;实质着重于去虚,定位于实际如何。如俄国1861年改革是农奴主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是指其性质;从表面看俄国1861年改革是对农奴的解放,实际上是农奴主对农奴进行的一场厚颜的掠夺,这是指其实质。
5.结果、效果、后果、成果、成绩、结局等。
这类词,其实都是指某种事物、某种力量、某种做法、某种态势、某种因素产生发展的阶段或最后状态,但在使用的范围、表达的感彩以及价值取向上有一定的区别。结果、效果在高考历史试题中使用最广泛,是中性词,可指好的结果(效果),也可指坏的结果(效果)。后果是贬义词,指坏的结果。成果、成绩是褒义词,指好的成果、成绩。结局是中性词,可以指好的结局,也可以指坏的结局,在这点上与结果(效果)相似。但是,结局大多数情况下是指最后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态势。
6.意义、作用、影响、地位等。
这类词在高考历史试题中用得较多。意义是指价值、作用,作用是指对人对事所产生的影响、效果,影响是指对人对事所起的作用。由此看来,三者的意思大致差不多。而从适用范围上看,意义的适用范围较之作用、影响要大。教材中大凡涉及意义的叙述,一般都包括性质、作用、影响、结果、评价、经验教训等。但在高考历史问题中,意义、作用、影响三者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地位,是指历史事物在社会关系中或历史变化中所处的位置。
7.经验、教训、认识、启示等。
这类词,就其主要意思来说,都是指人们从实践(包括成功的实践、失败的实践)中得来的认识。经验,是指实践成功后得到的认识。教训,是指实践失败后得到的认识。认识,本来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包括感性认识(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片面的、现象的和外部联系的认识)和理性认识(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反映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和内部的联系的认识)。在高考历史试题中认识类设问往往是以“谈谈你的认识”形式表现出来的。这里的认识,实际上就是指评价、看法,要回答是什么、怎么样才行。启示,是指人们受某种历史事物的启发而有所领悟,其特点是由此及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