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历史文化特色范文

历史文化特色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4-01-04 11:48: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历史文化特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历史文化特色

篇1

两溪环村,气候湿润,使得村落的水系条件优越,深澳村下筑暗渠,当地人俗称之为“澳”,澳深水清,村名由此而得。处在山谷平原之中的村庄,东北方向是狮子山和黄山,西南方向是前山,东南方向是龙门山余脉,整个地势南高北低。全村轮廓呈长方形,占地面积7.5公顷,南北走向有一条长约200米,宽约4米的老街,两侧各有3条弄堂,因而村落的建筑排列形成“非”字形的布局。现存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有16万平方米,仅明、清堂屋就有100余座,古建筑雕刻精美,内容丰富,工艺精湛。深澳村内的文物古迹众多,恭思堂、神农堂、攸叙堂等建筑与村内的水系构成了自己独特的风貌和特色。

深澳历史文化村保护规划于2008年12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在这份文件中指出:“深澳村是以居住功能为主,兼顾商贸、旅游服务功能,形成居住、旅游、古文化特色于一体的村庄。在维持和突显深澳传统风貌和格局的基础上,通过各种保护手法,严格保护古村内传统的水系、原始院落格局、传统建筑、构筑物及环境构件要素等保护要素;从村庄肌理入手,恢复宅院原有的院落形态,达到整体保护与恢复原有风貌特色的目的。”深澳村的地理环境、独具风水布局的风貌格局、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明清建筑、丰富的民俗文化,这些自然、人工、人文环境要素互相之间的有机关系构成了村落特色。

在实地走访的过程中发现整个村落游人鲜少,加上多为老年人居住,能使人充分感受到这个古朴村庄的安逸宁静。村落的整体空间格局与四周的地貌、水体、农田、植被等环境要素较为和谐,传统的民居构成错落有致的空间形态格局,记录和反映深澳古村落居民与周围自然环境多年来融合的结果。保存较为完好的明代古水系作为深澳村的重要风貌特色,部分明沟坎井至今仍在使用,水质清澈,不但满足了村民日常生活用水的需要,也营造了幽美的村落水景致。

深澳村并没有任何相关的旅游设施服务。据村民介绍,农家乐和住宿要到相邻的荻浦村才会有,整个村落只有满足村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商铺和菜市。随处走进古色古香的民居里,热情的村民会用自家种植的茶叶和玉米来招待客人,从谈话之间可以了解到,现来深澳村的游客逐渐增多,以自驾车的游人居多,大多是来桐庐野营登山而路过深澳进村的。

深澳村的每处古建筑都有专门的标牌来做介绍,可建筑保护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村中的一些房屋倒塌无人修缮,精美的雕刻也被剔除。此外居民的生活条件也比较恶劣,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破损,基础的生活公共设施也不完善,种种因素导致了年轻的一代到村外建新屋。村内各处建筑是明清时期的遗存,具有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已遭到破坏就很难复原。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加快,一方面要抓住机遇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来改善民生,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对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力度。

国际公认的文化遗产的评估和保护标准中最重要就是原真性原则,在保护及利用的过程中,都要以维持传统空间的肌理和历史信息为前提,现存的和新建的都要达到原汁原味,使其还原历史本来的面目,但如何把握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度”是文化历史村落面临的一个难题。走访高淳、乌镇等村镇都可发现有一些以功利性为目的而建筑的复原物,这些失去文化背景和历史内涵的建筑,事实上也是在保护阶段中对文化遗产的破坏,丢弃了传统的原材料、原工艺和古朴的风貌。反之,单纯为了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而放弃居民改善生活基础设施的方式也是不可取的,随着城乡之间的交流日益紧密,也必然会产生新的村镇文化。

在人类的活动、地域各自发展历史差异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尽管每片区域的历史文化基因可能带有一些相同的要素,但从整体的表现形式上看来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从保护与管理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历史文化村落的现状特点和保存状况,包括村落的自然环境、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等要素。

自然环境包括大自然亿万年来鬼斧神工的自然风景,包括地貌、水体、天象、植被等物态形象。堪舆书《宅经》中所述“宅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建立在自然法则上的村落在千百年后仍能保持活力生机,这与地貌、水系及宅院的巧妙组合和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在受到风水模式影响的传统古村落,要延承保护周边的立体空间及整体的山水环境,视自然为有机的生命体,如果自然环境风貌都改变了,村落也就失去了遗产的价值。

物质文化遗存是人类长期劳动实践和创造的结果,包括一切人类活动所留下的痕迹。街巷、民居、核心的建筑界面要保持质朴素雅的建筑形态,对重要的历史建筑要坚持修旧如旧的方法。一般的旧民居,在其内部可进行有机的更新改造,从而满足百姓的生活需要,但在外观和结构方面应保持原样。对于与传统建筑不协调的新建筑,应拆除或按与当地建筑相同的形式、材料及色彩等条件进行更新,从而保证整体风格的一致。江南水乡与水共生,古村落的水系结构,例如阴沟暗渠等也要保持原貌,在具体的场所中要注重用水场所的人性化和居民用水的方便性,只有把水纳入自然系统中,按自然的规律进行维护,水这一元素才能长久地维持下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显示了各地的乡村文化、风土人情,包括制作精妙绝伦的手工艺品等行为景观,凝聚着各地区人民的智慧结晶。在民间信仰的催生下古村落出现了祠堂宗庙、戏台、祭祀仪式等,这些物质形态或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构成也成为一个村落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的文化载体。在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应死板地出现在商业舞台活动和民俗表演上,这与传统的民俗文化氛围格格不入,只有注重历史功能的维护,进行活态的传承,才能充分体现出历史文化名村的文化内涵。

中国的古村落分布广,数量多,历史价值高,但就保护现状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有的地方为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采取拆旧建新的方式,对原有的历史风貌和传统布局造成破坏;有些村落则为谋求经济发展而一些不协调的建筑,破坏了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而导致的结果却都是对历史文化名村特色的破坏。我们在对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应侧重于对历史文化名村在特色上的保护性开发,而非破坏性的开发。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字:历史文化;城市特色;阜康市

当前,在日趋激烈的城市竞争中,突出城市特色已成为城市政府吸引投资者、旅游者,发展地方经济,推销城市、经营城市的重要手段,成为城市参与城市竞争的锐利武器[1.2]。因此,如何塑造城市特色也成为当今人们关注的问题。任何城市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背景中生长起来的。城市中许多有价值的历史的印记就像是生命的足迹,是生长的资源,是财富,是宝藏,是特色[3]。历史文化好比“来龙”,而城市的未来发展则是“去脉”,唯有在把握好“来龙去脉”基础之上萌生出的规划创作理念,才能够既别具一格,又富有文化内涵[4]。所以本文把历史文化因素作为首要的因素,从历史文化特征的角度,以阜康市为例,探讨如何重塑城市特色。

1阜康市基本情况

阜康市位于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地处天山东段博格达峰北麓,准格尔盆地东南缘。市域东临吉木萨尔县,西接米泉市,南以天山分水岭与乌鲁木齐县相邻,北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与阿勒泰地区富蕴县接壤。市域的地理坐标为东经87°46?~88°44?,北纬43°45?~45°30?,东西相距76公里,南北绵长198公里,行政区总面积11726平方公里。

阜康市区位于市域西部,西南方向距乌鲁木齐市57公里,西距昌吉州首府昌吉市93公里,建成区面积17平方公里。

2阜康历史文化判析

2.1阜康历史文化特征

2.1.1城市历史是城市特色的发展之源

阜康市域原为塞种人和月氏人的游牧地。阜康市历史悠久,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1992年设立阜康市,可以将其历史发展阶段分为隶属频繁更迭阶段(唐代以前)、古丝绸之路阶段(唐代)、民族大融合阶段(宋辽时期至明末)、稳定发展阶段(清代至今)四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形成不同的历史文化。

(1)游牧文化。由于阜康地处古时的西域,是众多游牧民族逐草而居的所在,因此这种极不稳定的经济、社会状况使得唐代以前阜康地区的政治隶属关系很不稳定,政权更迭频繁。特别是在汉代和晋代,这一情况尤为突出。形成了富于地域特色的游牧文化,迄今的哈萨克等民族还延续着这一文化背景下的生产、生活方式。

(2)丝路文化。从阜康境内遗留下来的古城遗迹、烽火台遗址等发现,阜康是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从而产生了丝路文化。

(3)民族文化。宋辽时期至明末,古丝绸之路北道的开通使阜康逐渐形成了西域一座集军事、政权、商贸等功能于一体的边陲小镇,而这一时期西辽、元的先后统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多民族的融合,阜康也开始逐步走向开放,形成了多元的民族文化。

(4)中华文化。清代至今,阜康一直处于与内陆完全同一的职权管辖之下,因此这一阶段是阜康发展史上最为稳定的时期,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同一政权不仅给阜康带来了“物阜民康”的良好发展局面,而其对地域文化来讲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更为博大的中华文化。这也使阜康形成了与新疆其他城市有所不同的文化特色,这一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每个阶段产生的文化特征是城市特色的重要元素,是城市特色塑造的再生力量。

2.1.2西王母道教文化与剑侠文化丰富了天山的神韵

据《穆天子传》、《山海经》、《汉武故事》等古籍记载,公元前十世纪,周穆王姬满,命御造父架八骏,率六师,放辔西来,与西王母欢宴于瑶池之上,互赠礼品,应酬唱和,为一时之盛事。历代文人墨客对天池、博格达峰吟咏颇多,或描绘天池美景,或感慨述怀。这些作品积淀了天池数千年之久的文化底蕴。还有,以“七剑下天山”为代表的众多有关天山的武侠作品,使得天山影响深远,成为中国武林文化符号。

2.1.3民俗活动与民间艺术的多彩构成了阜康文化的特色

阜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这里除了有占人口大多数的汉族外,还分布有哈萨克、维吾尔、回等多个少数民族,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且多元共生的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在这些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维吾尔歌舞、哈萨克阿肯场、民间体育项目、回族花儿以及特色民族小吃等。

2008年12月16日,阜康市公布了首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括西王母神话、传说;民间美术剪纸、邹氏微雕、新疆花儿、新疆曲子、新疆杂话、哈萨克刺绣、婚礼;体育竞技拔棍、拔河、下方等13个项目。这些项目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民族性和代表性,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和保护价值,是阜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华。

2.2阜康城市特色建设的现状评价

(1)不同年代的多类型风貌建筑混杂分布,没有明确的风貌分区。阜康城区内现有建筑质量整体较好,多建于近20年内。建筑高度以多层为主,低层、中高层建筑占有一定比例。由于阜康是一座历史悠久且文化多元的城市,因此城区内建筑所采用的形式和风格种类较多,有仿明清风貌建筑、现代风貌建筑、地域风貌建筑、民族风貌建筑等类型,不具有城市整体风貌特色的基本格局。

(2)特色街区(道)保护力度不足,历史文化遗产受损严重。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公共活动领域圈的逐渐成形,目前在老城区内已经形成了几处较有特色的街区(道)空间,包括民族巷商业步行街区、特纳格尔小吃一条街、康乾街旅游购物街区等。这些街区基本能够代表阜康的文化特色和城市风貌。此外,在特纳格尔街和康乾街的交接处,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特纳格尔古城墙遗址。该遗址是目前城区内能够印记城市历史的唯一标识,但是由于年久失修且保护不利,该遗址被破坏严重,难以形成能够追忆城市文脉的风貌节点。

(3)绿地的空间分布十分不均衡,阜康老城区绿地规模小且分布不均,成片绿地均位于城区周边地段;而准东片区不仅绿地规模大、分布均衡,且绿地的保养和利用均较好。

3阜康城市特色的塑造

3.1通过山水格局,营造城市空间结构上的“绿廊”特色。

阜康市在城市发展建设上十分重视与自然山水的结合。天山山脉,流经城区的水系是城市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营造阜康城市特色的宝贵资源。随着阜康城市中心区的西迁和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核心向两翼展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天山雄鹰”的空间形态。结合南湾河和水磨两河穿城而过的优越自然条件,在两河之间以高绿化率的网状廊道连接城市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景观,在中心城区形成“绿廊”是一个具有独特与创意的设想。

构建这样一个特色“绿廊”,使其成为阜康城区的绿色廊道,不仅可以塑造城市环境特色还具有一举多得的效果:一是沟通城区内部与城郊绿地,利于促进动植物物种的多样性;二是通过合理的绿地系统组织,恢复河道两岸绿树成荫、水草茂盛的状态,建设散步小道、自行车道和划船通道,使人的活动与自然融合起来。

3.2传承西王母道教文化内涵,强化阜康市核心风貌景观

阜康市是与天山山脉最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天山天池相距最近的城市。阜康通过举办西王母文化论坛,挖掘和宣传天山西王母文化以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规划设想采用三大板块来展示“西王母”的风貌景观:

第一,天山天池的活动,应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的建设,使成为向世界展示潍坊特色风貌的重要窗口。

第二,以西王母文化为主题,建设主题公园。

第三,在老城改造中应注重保持古城格局与风貌,保护历史遗存,尽可能恢复原有历史符号和文化遗存,强化以康乾街-古城遗址-特纳格尔街为走廊的历史环境气氛,突出以民族巷为轴线的民族文化氛围,继承城市独特的地域历史文化。

总之“王母之都”在文化内涵和景观风貌上均具有唯一性,是阜康具有强烈识别性的个性特征,应当将“西王母之都”作为城市的核心风貌景观来进行建设和经营,提升阜康作为天山天池旅游景区集散地的地位和功能,增加城市的人文气息增强城市吸引力,发展城市购物、旅游、娱乐功能,促进都市旅游业的发展。推动城市社会经济和生态建设的全面发展。

3.3尊重历史文脉,创造新老环境的和谐氛围

作为一个有上千年历史的城市,阜康具有自身特色的地方文化。目前老城区内有些历史文化遗产年久失修且保护不利,遭到了不可逆转的破坏,还有几处较有特色的历史街区,需要从文化延续的角度妥善地加以保护。已列为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物,是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和地方文化脉络延续的物质产物。规划划定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风貌协调区三个区域进行保护与控制,使其具有城市特色认知点的作用。

近10余年,阜康城市建成区面积从7km2扩大到17km2,现代化的新区风貌穿插在城市传统风貌中。传统风貌与现代风貌已经在城市形成共存,阜康在特色塑造上要正视这一现实,力争实现统一、多样中的和谐共存。在城市特色塑造过程中,以整体特色塑造为前提,避免小范围的杂乱而丰富区域特色,在不同风格的空间体形环境之间,采用适当的手段,形成隔离、联系或融合。

3.4延绵地方文化底蕴,实现城市特色上的创新。

一个城市的文化地域是厚重而丰富多彩的。阜康市不仅是天山天池旅游景区的目的地还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镇,所以考虑打造“新丝绸之路”文化游览观光系统。

建设的构想来源于东西向贯通阜康城区北部的古丝绸之路所留下的丰富的文物古迹与城市发展印记。我们认为可以东西向贯穿阜康城区各个组团的博峰街为依托,创造性地打造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新丝绸之路”文化走廊。该走廊由东向西依次连通民族巷、特纳格尔街、特纳格尔古城墙遗址、康乾街、体育中心、文化中心、仿古风貌城、商贸文化中心、石油基地中心广场等一系列具有阜康文化标识、特色的节点,能够以连续的方式最为快捷地展示城市的全貌,且便于组织游览线路。该系统将是未来集中向游客充分展现阜康城市文化特色的舞台,并能够以此为依托,发展形成与古丝绸之路比翼双飞的综合性旅游观光项目。

总之,挖掘历史文化,塑造城市特色的主题就是在于通过保护来继承传统,寻求特色,促进城市发展,协调解决保护与建设,过去和现在、改造与利用诸方面的矛盾,关键在于传统风貌特色的发展与现代个性创造的结合,达到城市特色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完美统一[5]。

参考文献:

[1] 冷红,袁青.形象工程的整体性、表面性和地域性[J].城市规划,2003(5):42.

[2] 陈伟.现象工程应大众化、价值化、本土化[J].城市规划,2003(5):41.

[3] 周干峙.城市化和历史文化名城[J].城市规划,2002(4):7-10.

[4] 闫整.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特色的塑造——以潍坊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7(2):106—107.

[5] 赵敏莉,曾立峰.从城市文化看城市特色[J].山西建筑,2011(5):15—16.

作者简介:

篇3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旧城改造;哈尔滨

中图分类号:F592.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8-0126-02

哈尔滨是一座近代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以冰雪文化著称的北方名城,面对现代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建设用地日益紧张,哈尔滨旧城改造、新区建设过程中一系列矛盾凸显。为了适应城市经营和塑造城市品牌的需要,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保护就尤为重要。既要使城市的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又要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善居民的工作生活环境,保护与建设要协调统一[1]。

一、哈尔滨城市建设的历史

哈尔滨于1994年1月4日,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898年由于中东铁路的修建,哈尔滨从松花江畔一个荒僻小渔村迅速发展成为我国东北北部最大的中心城市。建城初期,由于采用了欧洲近代的城市规划方法,逐步形成了与中国传统城市格局截然不同的城市肌理。哈尔滨的城市特色,是特定的历史背景、自然地理环境、建筑技术和艺术的综合体现。它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在中国近代城建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哈尔滨城市建设的历史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俄帝国时期

中日后,俄国协迫清政府合作修建中东铁路。哈尔滨被选作工程指挥中心并成为了中东铁路管理中心镇,从而拉开了哈尔滨近代城市建设的序幕。

日俄战争后,大量外国商人和白俄难民云集哈尔滨,以至于外国人的数量一度超过在哈尔滨的中国人数,这一时期哈尔滨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城市规划按照西方方格网状结构布局,形成“四”字形结构。并形成了有明显贫富差异的人口聚居区。这一时期为满足大量外国人在哈尔滨的居住和工作需要,建设了大量的东正教堂,天主教堂,以及公共建筑和商业建筑,建筑形式主要为从欧洲流传过来的新艺术运动风格和巴洛克、新古典主义风格,构成了哈尔滨近代城市的主体风格特征。松花江铁路桥、索非亚大教堂、省博物馆、秋林公司、中山路两侧花园洋房,中央大街、靖宇大街、花园街铁路职工花园住宅等是这一时期的经典建筑,已经成为哈尔滨历史的写照,使哈尔滨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惟一的新艺术运动城市[2]。

(二)日伪统治时期

1932年哈尔滨沦陷,此后日伪统治哈尔滨达14年之久,为了增加容纳更多的日本移民,大部分郊区土地变为移民地。在建筑风格上大多体现了日本的“帝国风格”,如国际饭店等。但这一时期有保留价值的建筑并不多。

(三)解放后调整与发展时期

1946年哈尔滨解放,经历了战后的调整期和“一五”时期的大发展,城市建设围绕工业项目布局展开。由于50年代中国与苏联关系密切,所以在建筑风格上也刻意模仿。宏伟高大、带有明显欧洲传统建筑特征,但又具备现代建筑简练语言的折衷主义风格,是这一时期许多重要建筑的共同特征。这种做法客观上使哈尔滨的城市建设风格得到了很好的延续。总体来看,“一五”和“二五”时期哈尔滨的建设基本保持和发展了原来的“欧陆风情”特色,历史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延续。但是,由于城市发展的重点放在了工作上,工作用地布局又比较分散,所以城市格局受到较大影响。

(四)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改革开放后,哈尔滨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总体结构并没有跳出以往的框架。开发区的建设使城市部分功能跳出中心城区,但城市中心区易深度开发、改造的力度并没有降低,中心区建设密度不断加大,旧日塔尖林立的景观早已让位给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南岗中心区、道里中心区已经是高楼林立,但新的建筑并没有统一的风格和色彩,彼此间也缺乏协调和对话,传统的建筑和空间不断被拆除、挤占,城市整体秩序遭到较大破坏,新区建设也没有形成明显的特点。

二、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一)环状加放射的铁路网和方格网状道路格局

哈市因兴建中东铁路而建,一环加五条放射线状铁路格局是中东铁路历史形成的格局。铁路将哈市划分为道里、道外和南岗等区,铁路因应地形、地势特征而筑,与城市街道、松花江水道和南岗高地形成呼应之势。只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铁路才逐渐成为横亘城市中心地带的障碍,给城市带来许多不便。哈市道路网最早是由俄国高级建筑师在莫斯科精心规划设计而成的,当时,俄国沙皇推崇法国巴黎的建筑和城市格局,因此,当时俄国许多建筑师在进行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时借用了许多巴黎手法。哈市城市道路骨架基本以方格网为主,在主要街道交叉处形成多条路放射的环岛。道里、道外商业中心区的路网密度加大,这种网格布局生长性好,为以后各时期路网布局的延续奠定了基础。

(二)街、中山路和东、西大直街形成的历史十字轴

街和大直街是哈尔滨历史上最早形成的两条主要街道,街道沿线曾经是中东铁路办公和职工居住最集中的地区。两条街道宽阔舒展,两侧分布着许多精美的欧式建筑,两条大街的交汇点形成现在的红博广场。解放后,大直街和街分别向西、向东延伸,两侧的建筑和绿化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山路沿线先后建设了工人文化宫、省政府大楼、省公安厅大楼等大型公共建筑,使中山路成为黑龙江省政治文化中心。西大直街在解放后由于诸多高等学府的云集而成为一条文化大街,东大直街的秋林商场为核心,建设了大量商场和高层金融、商务办公楼,成为哈市商业贸易中心之一。中山路和大直街是展现哈尔滨各时期城市建设的历史长廊。

(三)传统欧式建筑和历史街区

1898年哈尔滨开埠时,正是新艺术运动在俄罗斯流行的时候,哈尔滨成为了远东最大的新艺术运动中心。同时哥特复兴建筑、巴洛克复兴建筑,文艺复兴建筑、新古典主义建筑,中西合璧的折衷主义建筑等许多类型建筑在哈尔滨大行其道。道里、道外、南岗成为哈尔滨早期建筑、街道、广场、公园最集中的地区,也是保护价值最高的地区。其中,中央大街、街、中山路、景阳街、靖宇街、西大直街东段、东大直街西段等地区是最典型的代表。

哈尔滨的欧式公共建筑大部分都建有穹顶,尤其是教堂建筑形成了穹顶林立的标志性景观,展示出了塔尖林立的天际轮廓线[3]。

(四)自然风光美不胜收

哈尔滨的冬夏风光如画,美不胜收。夏季松花江畔绿树成荫,防洪纪念塔巍然屹立,江畔餐厅,江上工人俱乐部等建筑小品充满了异国情调。江北太阳岛上一座座度假村掩映在红花绿柳之中,从江南望去一片郁郁葱葱,开阔自然。冬季的冰城近年时常出现自然美丽的雾凇,自然气候与热情奔放的冰城人相得益彰,别有韵味。饮誉国内外的冰雪文化使冬天的哈尔滨游人如织,增添了冬日里的暖意。

三、名城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

旧城改造大拆大改的思路是破坏哈尔滨名城特色的根源。近年来旧城改造拆毁了大量传统建筑,只有中央大街、靖宇大街等少数影响大、历史风貌突出、保护建筑集中的街区,以及部分独立的、质量较好的历史性建筑得以幸免,其余大部分历史性街区并没有作为保护对象进行整体保护和控制。与此同时,中心区内进行的高密度建设使得传统中心区地带高楼林立,低缓舒展的天际轮廓线已不复存在,代之以高层密集,传统建筑在夹缝中生存的景观形象[4]。

由于现代建筑新功能的产生和新材料的运用,哈尔滨的新建筑已经失去了传统的风格特色,新建筑与传统建筑缺乏对话,建筑色彩也缺乏协调,街道景观与其他城市日益趋同。拯救历史文化名城的根本出路在于城市整体空间布局的舒展和中心区功能的拉开。必须及时扭转旧城改造大拆大改的思路,保障历史性建筑和历史街区生存的环境,进行历史街区整体保护和对环境的综合整治。新的建设必须充分尊重历史环境和整体风貌特色的要求,与传统进行对话[5]。

四、旧城改造的整体思路

(一)旧城存在的问题

片面强调旧城改造,损毁了大量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城市发展与保护历史文化特征的矛盾凸显;建设密度过大,人居环境受到影响。道里、南岗中心区高层商住楼的开发建设密度仍在继续加大,对老区的交通造成了巨大压力,公共空间和城市绿地日益减少。20世纪90年代以来,哈市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对于人口和建筑量的增长而言,公园、绿地、广场的建设还未尽人意、很多道路拓宽后街道绿化减少甚至取消。

(二)旧城改造的整体思路

旧城改造最重要的是疏解中心区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保持适当的开敞空间和绿化质量。旧城改造中最迫切的事情有两条:一是历史街区的保护;二是控制适度的建设密度。

为此,首先要慎重对待老街坊的改造,尽量保留传统街区特征和结构,划定更多的历史保护地区,使哈尔滨的旧日风貌能够得以充分体现。中心地区只要着重于改善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完善城市服务功能[6]。其次,对老城区内解放后建设的居住区要进行更新改造,增加绿化,配套公共设施;配合住宅功能的改进和面积的扩大,改造建筑立面和屋顶形式,使这些结构尚好的旧建筑能够更好地适应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居住水平提高的要求。最关键的是,要在更大的空间内分布城市的各项设施,保障中心区功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阮仪三,孙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2001,(10).

[2]刘松茯.近代哈尔滨城市建筑的文化结构与内涵[J].新建筑,2002,(1).

[3]姚征峰.浅析“新艺术”运动的建筑装饰风格[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5).

[4]郑伟亚.旧城改造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经济师,2008,(2).

篇4

【关键词】西安;文化产业;艺术节;存在问题;发展战略

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产业在西安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机遇下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012年6月12日陕西省“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主题宣传座谈会上提出“把陕西新形象推向全国”。加强城市形象传播、建立优良的城市形象已然成为一种世界城市发展潮流。一个良好的国际化大都市形象的建立,不仅可以起到美化城市、提高居民满意度的作用,而且可以吸引更多人才与外资来到西安,为西安这个拥有古老历史与悠久文化传统的城市注入新的发展活力,提升整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这对于我国目前正在轰轰烈烈进行的城市化运动来说,无疑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2005年《西安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发展报告》就已指出,“西安国际化的策略:重点突破,特色带动,持续推进。当今,以文化发展促进城市国际化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要以西安的历史、教育、科技、文化和旅游等优势资源为战略启动点,注意发展的内在联系与阶段性,兼顾优势领域与一般领域,兼顾国际区域与世界范围,突出重点、发挥特色,大力增强科技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和旅游业竞争力,在这些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率先参与国际经济循环,以此带动其他领域的国际化,走西安特色的新型国际化道路。”

西安是中国传统文化发源地之一,作为西部经济重镇,如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举办具有持续性的国际文化艺术节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助于搭建具有鲜明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文化平台,有助于推动国际化大都市西安城市形象世界传播。不仅能给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古城西安注入现代活力,推动西安进行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形象世界传播,也能带来巨大商机。

《城市营销战略》的作者刘彦平详细论述了城市营销从战略到城市实践的各个要素和它们之间的联系。美国著名城市规划专家凯文·林奇 (Kevin Lynch,1960)在其《城市形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一书中指出,“城市形象”是指人们对城市的印象和感知,提出城市形象的构建过程是一个城市环境和城市居民互动的过程。艾什沃思和科特勒(Ashworth & Kotler)等则从城市营销的角度对城市形象进行了集大成式的论述,认为城市形象是人们对某一城市的信念、观念和印象的总和,是人们对城市相关信息的联想与简化,是人们对城市大量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和提炼的产物。城市营销学对城市形象的界定从最初的局限于物质层次、单一目标市场以政府为主导逐渐扩展到对非物质层次、多目标市场以顾客为导向的研究。城市形象是经过长期、综合的宣传与沟通所获得的结果,城市形象一经形成就很难被复制或模仿,他们体现了城市风格的个性化和差异化。

在一个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时代,正如《西安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发展报告》指出:西安要以建设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大城市为目标,凭借我们独特的资源,通过积极、主动加入国际分工和竞争,实现生产要素参与世界经济循环,经济体制、管理方式与国际惯例接轨,社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居民生活和文化交往达到的国际或现代化水准,最终使西安成为国际化城市。

一、西安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构建际化艺术节历史文化特色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然而,即使我们有如此高品质的资源,并不代表我们可以躺在祖宗留下的资源上高枕无忧。事实上我们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然而我们并不是文化产业强市,不仅如此,与其他城市相比旅游产业也存在“大而不强、竞争力不够”的客观问题。在陕西省政府政策研究室所做的《陕西旅游:瞄准世界旅游目的地——推进我省旅游产业做大做强的调查与思考》一文中提出“慢也是退”的严峻局面。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一以贯之的定位与目标

特色是一座城市的招牌,以国际化文化艺术节为桥梁搭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结合平台,需要有独特的个性,在实践中总结出成熟而完整的理论框架,并一以贯之的坚决执行。近几年西安的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成果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曲江新区、曲江文化旅游发展速度极快,然而,快是一把双刃剑,在享受“曲江速度”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这种猴子掰苞米式的速度与发展模式很难形成统一的形象感,容易给外界造成混淆的形象感受。如,2009年举办的西安曲江国际当代艺术节,如过眼云烟,时隔3年已然消失。虽然艺术界有双年展、三年展的先例,但是这也说明任何一个文化节仅凭一时的冲动是无法持续发展的,必须要有一以贯之的定位与目标,否则就是花大价钱看一次美丽的焰火,为一次冲动买单,这显然不是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2、缺乏与综合创意人才有效的、长期的商业合作模式

历史文化遗迹是不可能实现古长安向现代长安的直接转变,必须要有符合现代产业模式的商业合作模式才能使文化艺术节不是昙花一现,而是能贯彻到底的模式。如同在法国贡佛朗艺术节主席古尔萨热推动下已经举办了55年的法国贡佛朗艺术节。如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总策划陈圣来连续10年的坚持,最终形成了艺术节自己的特色。

3、缺乏长期、持续的投入

和缺乏长期目标相对应的,一时灿烂的文化节因为没有战略规划以及有效的商业合作模式,导致每一次的艺术节都成为实现了短期目标,没有了长期的政府投入也没有完成商业转化,造成艺术节的举办资金“吃上顿,没下顿”的尴尬,所有艺术节的承办单位都成为捧着金饭碗等着要饭吃的被动局面。

篇5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便捷和多元化,搜索引擎、虚拟社区、门户网站等不断分流着高校图书馆的用户。在这种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专业优势、人才优势,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突出自身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用户粘性,促进图书馆不断发展。建立特色数据库便是高校图书馆提供主动知识增值服务的一种体现。特色数据库是指针对用户的信息需求,对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题信息进行收集、分析、评价、处理、储存,并按照一定标准和规范将特色资源数字化,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信息资源库[1]。特色数据库应根据本馆馆藏特色、地方特色或本校的重点专业,集中各类文献而建立,能充分反映文献馆藏信息资源和数据资源特色的总汇。宁夏大学图书馆依托地域特色和学科特色,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化手段,对现有的回族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有序的整合,构建回族历史文化特色数据库,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回族历史文化数据库的建设,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特色资源的利用价值,为读者提供系统、全面的回族文献信息服务;另一方面,能够借此集中各方力量搜集整理与回族历史文化相关文献,将形式各异、观点鲜明的资源集中于一个平台,形成百家争鸣的格局,促进回族历史研究的不断进步。

2回族历史文化特色数据库总体规划

根据回族历史文化特色数据库的建设目标,我们应全面搜集各种载体相关信息,将这些相关信息整合规范到一个系统中。建设回族历史文化特色数据库的总体规划是:一方面对本馆、本校和兄弟院校的回族历史文化纸本资源进行搜集、开发与整合;另一方面对有关回族历史文化的各种格式的网络文献资源进行挖掘与整合。最终将这些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划分成若干个子库,统一在同一检索平台,在WEB服务器上。可以进行目录检索、分类检索、主题检索和全文检索,实现读者网上轻松阅读和下载。

3回族历史文化数据库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3.1成立专门建设团队

由馆领导牵头组织,成立由回族研究学者、图书情报人员、计算机技术专业人员共同组成的特色库建设团队。总结和借鉴已有建库经验,确定数据库建设内容、软件平台、相关数据规范标准、数据收集范围,对资源采集、资源整理、资源加工、资源入库等工作进行合理分工。

3.2确定信息源与数据收集范围

数据是数据库的核心,数据收集是数据库建设的基础。回族历史文化特色数据库收集所有载体的回族文献。关于回族文献,我们秉承以下定义:凡记录、存贮和传播有关回民族知识的一切载体,统称为回族文献,它不仅包括内容具有回族属性的文献,而且涵盖文献作者(主要指著、画、写、刻、译等)具有回族属性的作品,如萨都剌的诗、张承志的小说。此外,回族文献不等同于伊斯兰文献,如《古兰经》的译本,回族学者的汉译本为回族文献,而维吾尔语译本则不为回族文献;同为记述清真寺的文献,广州的怀圣寺属于回族文献,而记载新疆的艾提尕大清真寺就不能称作回族文献[2]。在此数据收集范围的界定基础上确定建库信息源的种类,包括图书、期刊、图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和视频等载体类型;然后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筛选、整理和组织,以确保数据库中文献的含金量。筛选、整理和组织文献的过程是知识管理的过程,这一过程关系到整个数据库的质量,需要在学科专家的建议和指导下,由专业人员和图书馆建库人员共同来完成。

3.3确定数据规范标准

高校特色数据库具有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按照一定标准和规范建设而形成并可供共享等特征。因此,我们在建库过程中应注重标准和规范的制定,从而建立兼容性强、标准化高的特色数据库。参照CALIS特色数据库建设相关标准,将是一个捷径,如《CALIS资源数字加工与标准》《信息资源名称规范》和《CALIS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命名规范》。CALIS针对数据制作标准制定了相关规则或规范,包括《CALIS描述型元数据规范及其著录规则》《CALIS管理型元数据规范》[3]等,用来统一规范特色库的建库标准和服务功能。其中《CALIS描述型元数据规范及其著录规则》选定了11种规范格式及其著录规则,作为元数据规范格式,包括古籍、舆图、家谱、拓片、地方志、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电子图书、音频资料、网络资源的描述元数据规范及其著录规则。本馆根据实际情况,据此规范制定了图书、学位论文、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图片、视频六种元数据格式,以图片元数据格式为示例一,见表1。

3.4确定特色库建库软件平台

本馆在建设和中采用通过CALIS二期认证的方正DESI系统作为资源建设和的平台。DESI系统是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所开发的一套数字图书馆制作软件。分为采用C/S模式的信息制作系统、信息资源系统和采用B/S模式的信息系统,此系统可以将各种纸质资源数字化,统一成符合国际标准格式的电子资源,能同时管理文字、图片、多媒体等信息并提供全文检索服务,支持网页的动态,一个程序界面便完全实现了数据加工、审核、,是一个面向内容管理的应用和信息软件。DESI系统具有以下基本功能:(1)纸质文献数字化,并进行图像处理和文字识别;(2)文档格式转换,支持DOC、PDF、PS、JPG、TIF、TXT等格式转换;(3)支持文档的拆分、合并功能;(4)进行元数据标引、分类、目录制作、多媒体链接等深度数据加工;(5)内容加密使之无法随意拷贝、打印、散发;(6)支持电子资源的字段检索、全文检索、全面检索和关联检索;(7)支持网络、光盘,并可进行各种统计;(8)加密入库及安全管理引擎,授权限定范围内的用户下载阅读;(9)提供FAQ、新闻、公告栏论坛等辅助功能;(10)对加工的电子资源添加水印。基于以上功能,DESI系统能够很好地满足我们的建库需求。

4用方正DESI系统建设回族历史文化特色数据库

4.1创建数据库

DESI中启动方正DESI客户端,新建资源库。DESI系统内置了27种资源库模板,其中包含《CALIS描述型元数据规范及其著录规则》中规定的11种格式的特色库模板。根据回族历史文化特色数据库的需要选择特色库图书、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图片和网络资源等六个模板。每个模板具有不同的字段,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或修改字段信息。对于建好的各个子库还需要进行相关设置,主要包括子库是否需要完成除元数据标引外的数据分类、目录制作和多媒体链接可选工作;是否分配不同人员来完成不同工作;是否数据审核后才能够。数据库框架如图1示:

4.2数据采集

对于本馆收藏的有关回族历史文化的纸质文献资源通过扫描、图像处理、OCR文字识别等手段形成数字化文档,文本以pdf格式保存,图片以tiff格式保存。利用文件上传功能将数字对象转入DESI系统相对应的子库中,最终文本数据转换成方正DESI使用的CEB格式。CEB作为DESI系统的特有格式,是完全高保真的中文电子书格式,其将不同的源文件格式转换成统一格式,并保留了源文件中的字符、字体、版式和色彩的所有信息,该格式对文字图像等进行了压缩,节省了数据存储空间。对于本馆收藏的电子资源和搜集的网络资源,需要进行预处理,使之符合《CALIS文献资源数字加工与标准》:文本格式的数字对象为pdf格式;图像格式的数字对象为jpg格式或者tiff格式;视频资源建议采用Mpeg或AVI(MPEG4)保存。在收集这类资源的过程中,利用Excel或access等软件将各类型资源的元数据根据定义好的规范收集整理,利用DESI系统的资源导入导出功能批量将元数据和数字对象导入系统相对应的子库中。

4.3资源加工

入库的记录要经过数据加工,才能最终到网上。回族历史文化特色数据库的数据加工过程主要包括元数据标引、数据分类和数据审核3个方面的内容。

4.3.1元数据标引

元数据标引是对文档元数据进行标引的工作。元数据标引是数据加工阶段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标引的准确、详细程度也直接决定数据库的质量。在此环节中,直接从原文中拖选需要的内容,操作简单,对于无法拖选内容的资源也可以直接输入。如果利用系统资源导入导出功能入库的资源,元数据信息只要保证在入库时已经完整准确,就不再需要手工标引程序。在特色数据库建设中,数字化对象的标引和分类工作量通常很大,可将这些标引工作分配给不同的工作人员,多人并行工作。

4.3.2数据分类

数据分类是将相关资料分到某种分类法的某一种类目之中。DESI系统在分类模块中预制了标准的中图法分类体系,同时也允许用户自定义分类体系。用户可根据自身需要创建相应的导航树结构,将库中的记录进行分类,以方便数据的管理和访问。回族历史文化特色数据库采用学科导航分类法来进行数据的分类管理。

4.3.3数据审核

在具体的建库过程中,我们设定数据审核,检查元数据标引和文件是否准确无误,分类是否合理。对于元数据标引、分类信息准确无误的任务标记为“任务正确”,只有“任务正确”后才能审核通过,对于有错误的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的错误类型进行分类标记,如元数据标引错误、文件错误、分类错误。对于审核有错误的任务,在弹出的“错误信息”对话框中输入错误原因,以待进一步的修改。数据审核是数据库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对建立数据库起到了质量保障作用。

4.4资源

数据处理完毕后就可以到数字资源平台上,供广大读者查询、检索、借阅、下载;供管理员进行推荐、上架下架等操作。在DESI系统中时有三个选项可供选择:一是仅元数据,只一个任务的元数据,而不会其他相关的数字对象文件;二是覆盖,遇到重复的资源,自由选择是否需要覆盖已经的资源的元数据和相关文件;三是时资源文件加密,对要资源的数字对象ceb文件进行加密,加密后的ceb文件在读者下载到本地后不能拷贝到其他电脑。为使后的资源文件更加安全,我们选择“时加密资源文件”,遇到重复的资源,选择更新资源的元数据和相关文件。在过程中会有进度条显示情况,在结束后会生成日志文件,以txt格式保存。txt文档中展示了过程中是否有失败的情况,若任务都成功就代表完成了资源。若有失败的任务则根据文档中提示查找失败原因,方便修改后再次。资源成功后,用户便可以根据权限在数字资源平台访问回族历史文化资源库。目前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采用的是IP限制的方式来控制用户权限,只有校内用户才可以访问本资源库,全面开放共享将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