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动物疫病的预防范文

动物疫病的预防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04 11:48:1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动物疫病的预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动物疫病的预防

篇1

【关键词】动物;疫病;预防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第五条明确规定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动物疫病的预防在保障畜牧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过程中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是动物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畜牧业经营方式已由传统的粗方式向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变,农区畜牧业在农业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防疫方针,依法进行计划免疫是畜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是畜牧业增收的有效措施。

1 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

动物疫病包括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它严重危害养殖业和人体健康。当发生重大动物疫病时,则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搓伤农民的积极性;发生人畜共患病时还会威胁人类的健康,影响社会的稳定。

各级人民政府和兽医卫生防疫部门是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机构,具体负责组织本地区的动物疫病的预防工作。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动物防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履行好“双轨”目标责任制,形成动物防疫工作由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责任到人的工作格局。把动物防疫工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主要内容之一,签订县、乡、村三级防疫目标责任书,明确防疫目标和任务,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坚持“预防为主”和“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治,果断处置”的方针,强力推行计划免疫和强制性免疫,使动物防疫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正规化。

2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2.1 生物药品的管理制度

生物药品对动物疫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疫苗则是用病毒制成的生物药品,贮藏不当就会造成疫苗失去应有的效价,给动物接种后不会产生抗体,若发生重大疫情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各级动物防疫机构要制定《生物药品管理制度》,县级动物防疫部门对生物药品的贮藏要做到专人、专库管理,严格按照生物药品的贮藏使用说明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使用。乡级畜牧兽医站要有专用贮藏室贮藏疫苗,疫苗的发放领用要按照《生物药品管理制度》规定的要求进行登记造册,严防疫苗的浪费和流失,以及胡乱丢弃造成环境污染。村级防疫员是疫苗贮藏的最后一道环节,也是目前疫苗贮藏管理最薄弱的环节,保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疫苗的效价,对村级防疫员应该配备疫苗专用贮藏箱,在疫苗注射过程中保证疫苗的有效接种。

2.2 防疫器械的管理制度

各级动物防疫部门要建立建全《医疗器械管理制度》,组织供应防疫器械,保证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并且贮备一定数量的器械以备应急。乡镇畜牧兽医站对村级防疫员要配备足够的注射器、针头和消毒器械,并进行不定期检查,及时更换不能正常使用的器械,保证防疫质量。

2.3 防疫登记管理制度

随着动物防疫工作的深化和工作的需要,在防疫期间,各级畜牧兽医站对各村的畜禽都要进行详细的登记,建立防疫登记簿,实行一户一卡,以村成册,做到谁防疫、谁登记、谁负责,从而有据可查,防止弄虚作假。

2.4 防疫经费的管理

各级管理部门要及时下拨防疫经费,不得以种种理由拖延、截留和挪用用于动物防疫工作的各项经费,要按照专项资金使用要求的规定做到专款专用,保障动物防疫工作能够正常开展。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拿出切实可行的防疫费统收统筹办法,解决防疫收费门题;对收缴的防疫费要专户管理,用于开展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等工作。

3 提高人员素质,严格操作规程

加强对县、乡、村三级防疫队伍素质建设,定期举办各类培训班,通过请专家授课、现场操作等形式对防疫员进行防疫知识、操作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轮训,切实提高防疫人员素质。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做到安全接种,确保防疫质量。

篇2

关键词 疫病预防;计划免疫;加强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第五条明确规定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动物疫病的预防在保障畜牧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过程中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是动物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畜牧业经营方式已由传统的粗方式向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变,农区畜牧业在农业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防疫方针,依法进行计划免疫是畜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是畜牧业增收的有效措施。通过对我县近几年动物防疫工作的调研,发现农区畜牧业疫病预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

动物疫病包括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它严重危害养殖业和人体健康。当发生重大动物疫病时,则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搓伤农民的积极性;发生人畜共患病时还会威胁人类的健康,影响社会的稳定。

各级人民政府和兽医卫生防疫部门是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机构,具体负责组织本地区的动物疫病的预防工作。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动物防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履行好“双轨”目标责任制,形成动物防疫工作由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责任到人的工作格局。把动物防疫工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主要内容之一,签订县、乡、村三级防疫目标责任书,明确防疫目标和任务,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坚持“预防为主”和“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治,果断处置”的方针,强力推行计划免疫和强制性免疫,使动物防疫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正规化。

2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2.1生物药品的管理制度

生物药品对动物疫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疫苗则是用病毒制成的生物药品,贮藏不当就会造成疫苗失去应有的效价,给动物接种后不会产生抗体,若发生重大疫情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各级动物防疫机构要制定《生物药品管理制度》,县级动物防疫部门对生物药品的贮藏要做到专人、专库管理,严格按照生物药品的贮藏使用说明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使用。乡级畜牧兽医站要有专用贮藏室贮藏疫苗,疫苗的发放领用要按照《生物药品管理制度》规定的要求进行登记造册,严防疫苗的浪费和流失,以及胡乱丢弃造成环境污染。村级防疫员是疫苗贮藏的最后一道环节,也是目前疫苗贮藏管理最薄弱的环节,保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疫苗的效价,对村级防疫员应该配备疫苗专用贮藏箱,在疫苗注射过程中保证疫苗的有效接种。

2.2防疫器械的管理制度

各级动物防疫部门要建立建全《医疗器械管理制度》,组织供应防疫器械,保证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并且贮备一定数量的器械以备应急。乡镇畜牧兽医站对村级防疫员要配备足够的注射器、针头和消毒器械,并进行不定期检查,及时更换不能正常使用的器械,保证防疫质量。

2.3防疫登记管理制度

随着动物防疫工作的深化和工作的需要,在防疫期间,各级畜牧兽医站对各村的畜禽都要进行详细的登记,建立防疫登记簿,实行一户一卡,以村成册,做到谁防疫、谁登记、谁负责,从而有据可查,防止弄虚作假。

2.4防疫经费的管理

各级管理部门要及时下拨防疫经费,不得以种种理由拖延、截留和挪用用于动物防疫工作的各项经费,要按照专项资金使用要求的规定做到专款专用,保障动物防疫工作能够正常开展。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拿出切实可行的防疫费统收统筹办法,解决防疫收费门题;对收缴的防疫费要专户管理,用于开展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等工作。

3提高人员素质,严格操作规程

加强对县、乡、村三级防疫队伍素质建设,定期举办各类培训班,通过请专家授课、现场操作等形式对防疫员进行防疫知识、操作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轮训,切实提高防疫人员素质。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做到安全接种,确保防疫质量。

4解决好村级防疫员的报酬,稳定防疫员队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的深化(已取消农村义务工),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越来越不稳定。年龄大一点的老防疫员已不能胜任,而年青人又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不愿再担任,有些乡镇出现村级防疫员断层,使动物防疫工作不能正常开展。近2a来,财政对村级防疫员的报酬实行了转移支付,防疫员工资有了保障,但有些乡镇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及时足额发放防疫员工资,有些防疫员每年只能领到几十元甚至连一分钱都领不到,本身就很低的工资都不能保证,促使防疫员队伍出现滑坡。各级行政部门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防疫员工资按时足额发到手,才能保证防疫员队伍的稳定发展。

5严格监督检查,防止漏洞出现

《动物防疫法》规定,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依法对动物防疫工作进行监督。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督促乡镇人民政府和业务部门组织并实施本县内的动物防疫工作,对不支持动物防疫工作的乡镇行政领导,提请县政府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对不作为的业务部门进行处罚。

动物防疫工作结束后,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及时组织人员对防疫情况进行抽检,对达不到防疫密度的乡镇要求及时进行补针,对在防疫过程中投机取巧、虚报、瞒报,没有按规定要求完成防疫工作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动物防疫法》进行处罚,保证动物防疫工作不出现漏洞。

6加大《动物防疫法》的宣传力度

篇3

中图分类号:S851.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2)01-0004-03

按照农业部提出的“两个努力确保”的总体要求,湖北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力度大、亮点多、成效明显,防控工作得到了有力推进,各项措施得到了有序的落实,重大动物疫情总体稳定。虽然湖北省兽医工作亮点很多,但目前面临的重大动物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的风险依然很大。

1 湖北省重大动物疫情的流行现状

1.1 禽流感疫情

2004年,全国发生有50起疫情,波及湖北省的有10起;2005年,全国发生31起疫情,湖北省有3起;2006年以来湖北省虽然没有疫情发生,但每年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监测显示,水禽带毒、活禽交易市场病原学阳性也时有检出,疫情发生的风险依然存在。

1.2 口蹄疫疫情

从1999年以来,湖北省O型口蹄疫疫情不断,2004年又发生了亚洲I型口蹄疫,2009年再次发生奶牛A型口蹄疫。口蹄疫血清型不断增加,而且O型新的变异株也在不断出现,控制口蹄疫的难度也非常大。

1.3 猪链球菌病

2005年四川省暴发猪链球菌病,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公共卫生严重影响。该病在湖北省也呈地方性流行,是生猪的主要细菌性疾病之一,近几年疫情呈上升趋势。

1.4 猪无名高热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2006年湖北省有66个县发生了猪无名高热病,发病猪近30余万头,死亡和扑杀生猪13万头。2007年初,该病被确诊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后,湖北省仍有62个县发生疫情,发病数达到了13万头,死亡和扑杀生猪9万多头。2008年以来,随着免疫工作的强化,疫情总体基本平稳,但零星发生的态势依然存在。

1.5 人畜共患病仍比较严重

人畜共患病发生频率升高。据有关部门数据统计,近年来人畜共患传染病如结核病、布病、狂犬病等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仅湖北省每年死于狂犬病患者达300多人;同时湖北省又是血吸虫病的重疫省,虽然通过部省联动,增加投入,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但要根除血吸虫病仍然任重道远。此外,新发的动物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不断出现,不仅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对人民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也构成了严重威胁。

2 湖北省重大动物疫情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从禽流感来看,近几年虽然未接到正式疫情报告,但据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其阳性率大概是1%。实际上,如果只算家禽交易市场的活禽,阳性率还要大于1%。当前检测出的阳性全部来源于家禽交易市场。这说明发生疫病的病原不仅存在,而且病原在不断变异,再加上饲养条件差,防疫意识差,如果工作上出现一些漏洞,发生疫病的风险则很大。

从口蹄疫来看,湖北省以前口蹄疫O型、亚洲I型、A型都同时存在。据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口蹄疫野毒抗体阳性依然存在。这说明污染面仍然不小。加之其病毒型多变异快,防控形势也不容乐观。

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来看,也有三大风险:一是病源的污染面大。湖北省在2006年、2007年曾经有过大的暴发,2008~2009年也有局部发生。2011年据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病原学的阳性率为7%,实际数据或许要高一些;二是目前湖北省散养户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散养户饲养条件差,环境卫生差,防疫意识也比较差,存在着发生重大疫情的风险;三是湖北省气候条件比较特殊,高温高热高湿天气时间较长,容易诱发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因此,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风险极大。

综上所述,通过实施强制免疫后,湖北省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大幅下降,疫情呈零星散发状态。这表明疫情流行得到控制,但疫情散发的态势依然存在。重大动物疫病病原种类多、变异快、污染面广,疫情随时可能出现反复。此外,我国周边国家疫情也十分复杂,外疫传入的风险也在加大。近几年,周边国家亚洲l型和A型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非洲猪瘟等疫情频繁发生,新病种、新亚型传入的可能性增加,非洲猪瘟等境外重大动物疫情威胁仍持续存在,因此,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3 湖北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兽医管理体制不健全

湖北省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监管职责分散在多个部门,动物检疫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部门间监管权责分离。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责不清,管辖关系十分复杂。现行管理体制与国际通行做法不一致,不符合“独立兽医管理体制”的要求。

3.2 资金投入不足

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近年来的投入远不能满足防控工作的需要。湖北省每年要对饲养的几千万头牲畜和上亿只(羽)家禽进行多次免疫,需要直接支付的人工、交通、器械、药品的损耗、疫苗运输、存贮等费用是巨大的。平时用于畜禽养殖场的消毒、疫情监测、发生疫情时对染病畜禽和同群畜禽进行扑杀的补贴没有足够的经费保证。特别是奶牛、肉牛、生猪的扑杀补贴明显低于市场价值,养殖户反映强烈。

3.3 地方保护

湖北省的兽医管理是以行政区划作为管理单位,这种管理特点与控制动物疫病的科学规律不相适应,也容易使各项工作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

3.4 技术支撑力度不够

从为动物防疫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角度分析,我们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技术支持体系。在动物疫病监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等领域急需加大研究和建设力度。

4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策略思考

当前,湖北省畜牧业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正处在由传统的分散养殖向规模生产转变,由家庭副业向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转变。防疫工作必须适应这种形势的转变,进一步转变防疫工作理念,转变防疫工作方式,具体讲就是按照《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切实加强动物防疫管理,预防控制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民健康,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

4.1 切实转变防疫观念

要适应畜牧业发展的新形势,转变防疫发展方式,笔者认为还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坚持国务院提出来的“24字”防疫方针,以稳定控制重大动物疫情为目标,以创新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体制机制为动力,以提高防控技术支撑能力为依托,以落实投入、健全公共财政机制为保障,以强化队伍建设、稳定基层防控体系为重点,组织开展好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

一是动物防疫要准确定位。将动物防疫定位于保护人类健康与安全,并以此为准则,确立动物防疫工作的地位、目标、方针及措施,实现动物防疫工作由以保护动物健康为核心向以保护人类健康与安全为核心的转变,推进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是动物防疫要全程监控。建立完善动物产品生产全过程的动物防疫监管机制,对动物的饲养、管理、屠宰、销售等各个环节实行全程监控。

三是动物防疫要依法管理。形成依法治牧、依法防疫的工作格局,动物防疫是政府行为,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确保防疫工作落到实处。

四是动物防疫要树立长年防疫的理念,由春秋集中免疫转变为常年免疫。目前对散养户的月月补针工作要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规模以上养殖场可以按照防疫程序进行免疫)。

4.2 建立和完善兽医管理体制

在兽医管理体制方面应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建立垂直管理的官方兽医体制。目前省、市、县都设有畜牧兽医局、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三大职能机构基本建立(行政管理、行政监督执法、事业技术支撑),但兽医相关职能要相对集中,才能做到责、权、利统一。

兽医职责就是减少动物疾患,保障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要深化完善乡镇畜牧兽医体制改革,依据动物防疫法和国务院、省政府的文件要求,建立健全乡镇动物疫病防控公共服务机构,最好是重新恢复乡镇畜牧兽医站,配备动物防疫管理人员(夷陵模式),加强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和村级防疫网络建设,提升基层兽医领域的工作能力,使乡镇这一级能按照规定职责组织做好本辖区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4.3 将动物疫病防控以疫苗免疫为主向综合防控的策略转变

动物疫病防控不能过分依赖疫苗甚至滥用疫苗,任何时候都应把生物安全放在首位。另外,在实施疫苗免疫的过程中,还可能发生免疫失败,因此,以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为目的生物安全措施才是第一道防线。疫苗免疫只能作为动物疫病防控的一种措施,不能完全依靠疫苗免疫来控制动物疾病。

4.4 转变饲养方式,大力推广标准化养殖

一是制定促进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新制度。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加快推进畜牧业“专业化、市场化、区域化、标准化、产业化”建设,以养殖小区和规模场(户)建设为重点,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养殖小区建设,明确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许可制度,彻底实现人畜混养向人畜分离、场村分离的转变。实行统一防疫、封闭管理、严格消毒、定期监测、严格检疫,增强抵御重大动物疫病风险的能力,才能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水平。

二是创新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管理机制。依据试点工作经验,对防疫重点部位实行定人监管,积极稳妥地推进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组织制(修)订相关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加大牲畜耳标和移动智能识读器的抽检和监督检查力度。探索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强化管理措施,保证养殖、监管等基础信息全面、真实、有效、及时地传入数据库,实现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管理目标。

4.5 建立和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机制

一是要建立和完善重大动物疫病应急处理机制,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防控方针,同时还要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综合防控、措施果断、合力扑疫”的处疫措施,做到早发现、早响应(处置)、应急处理、迅速扑灭疫情。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建立重大动物疫病应急处理预案,建立应急指挥系统,确定相关部门职责,建立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组建应急队伍,做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

二是要建立和完善重大动物疫病的预防机制,对重大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依法对重大动物疫病实行计划强制性免疫制度,实施免疫、加强检疫监督、常规性消毒、加强饲养管理、阻断传播途径等都是预防为主方针所包含的内容。

三是要建立和完善重大动物疫病的预警机制,建立健全省、市、县、乡、村五级监测网络体系,省、市、县三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负责疫情监测情况的调度和监测网络的管理。建立和完善重大动物疫病的管理机制。根据重大动物疫病疫情传播速度、流行范围和趋势,建立疫情的信息收集和专家分析制度,将疫情划分等级进行预警预报,根据疫情发生的等级进行分级管理。

四是要建立和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保障机制,省、市、县各级都要建立动物防疫物资常年储备制度,储备相应足量的应急物资,重点储备疫苗、治疗药品、消毒药品、消毒设施、防护用品、诊断试剂、封锁设施、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等防疫物资。各级财政应安排好重大动物疫病储备资金,以备应对突发疫情,同时加强技术储备。

五是要建立群防群控、联防联控机制,要充分发挥我们现行体制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动员基层组织自觉参与动物防疫工作,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坚持专业队伍和群众防治相结合。加强动物防疫知识的宣传普及,加强对广大养殖者的培训,把科学防治的技术交给群众,增强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疫能力。

六是要加强防控技术研究,提升动物医学原创和集成创新能力。科研院校与技术推广部门要各司其责。科研院校是重大动物疫病基础研究的重点,应开展病原生态学、分子流行病学、免疫与发病分子机理、病原体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方面研究,摸清湖北省重大动物疫病的基本资料,建立完整的疫病流行病学数据库和流行趋势计算机模拟预测模型,为防疫提供科学依据。推广部门是应用研究的重点,应加强重大动物疫病新型疫苗与鉴别诊断和快速诊断试剂、疫病预警预报、疫病净化集成与示范等技术研究,建立相应的技术平台,形成重大动物疫病科学研究、技术集成、产品开发、防控措施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要重视人畜共患传染病和进出口重大动物传染病的防控研究,尤其是重大外来动物疫病发生机理与监控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等,同时,要尽快完善新技术并迅速加以推广应用,全面提高我国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与水平,确保我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七是要继续加大投入,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一是要转变经费投入方向,逐步将国家拨疫苗采购经费以及动物防疫经费向拨疫情扑杀补贴经费及防疫经费模式转变,积极争取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及扑杀经费逐年增长的投入机制。二是要解决防疫经费不足问题,以确保强制免疫所需的人工、交通、器械、药品购置费及疫苗调运、储存费能正常支出。三是要尽快提高各类动物现行的扑杀补贴标准。各类标准依法由农业部门与财政部门共同制定,依据市场行情动态管理,决不能一个标准管几十年。四是要增强对防控重大人畜共患病的投入。要重点增加防控布病、结核病、狂犬病及血吸虫病的投入,逐步将这几种直接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人畜共患病列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范围。五是要积极争取对生物安全隔离区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的投入。各地要以创建生物安全隔离区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为抓手,积极争取财政的投入,工作上实行免疫与净化相结合的防控策略。对人畜共患病实施群防群控,要秉承“共一世界、同一健康”的理念,不同部门不同区城要联合起来,彻底扑灭传染源,切断疫病传染途径,阻断疫病在人与动物之间的循环传播。加强免疫效果监测和病原学监测,逐渐减少免疫带毒动物,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或区域,要分区城、分阶段地逐步建立生物安全隔离区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最终实现单一病种的净化和扑灭。

收稿日期:2011-12-05

篇4

【摘要】 目的 利用诱导的离体动物细胞系兔肾细胞RK13 和昆虫细胞Tn5B1产生抗菌活性肽类物质,筛选具有抑菌作用的抗菌药物。方法 利用热灭活的大肠杆菌DH5α或柠檬色葡萄球菌分别诱导RK13和Tn5B1,对16 h后的细胞诱导产物应用滤纸片法和双层平板法做抑菌活性检测。结果 诱导的细胞系随着诱导时间延长出现了一系列形态变化。诱导产物均对受测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形成了较明显的抑菌圈,且热灭活的大肠杆菌DH5α诱导RK13的诱导产物较之后者的抑菌圈更明显。结论 RK13和Tn5B1经热灭活的大肠杆菌和柠檬色葡萄球菌分别诱导后分泌了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质。

【关键词】 离体细胞 诱导 抗菌肽 免疫防御

【Abstract】 Objective Cultured RK13 and Tn5B1 animal cell lines were induced with heatkilled Esherichia coli DH5α or Staphylococcus sarophyticus.Methods Analysis by bacterial growth inhibition experiments and twolayer plate method indicated that they generated obvious inhibition zones compare to control.Results Morphological change was displayed on cell lines induced.Staphylococcus aureas to be detected were susceptible to the antimicrobial substance from inducible animal cells in culture.In comparison, the antimicrobial substance induced with heatkilled Esherichia coli DH5α displayed more obvious inhibition zones.Conclusion Antibacterial substances were produced and secreted into media from induced animal cell lines.

【 Key words】 cell lines, induction, antimicrobial peptide, immune defense

研究发现,从低等的细菌、线虫、水生生物、昆虫、蛙到哺乳动物以及人类细胞都能产生抗菌肽[1,2]。抗菌肽作为阳离子型小分子多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在机体的天然免疫中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3],并且作为辅助因子,与其他的免疫效应物一起可加快伤口愈合、消除炎症、控制感染[4]。

细菌的耐药性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这给临床药物治疗带来了困难。许多研究致力于发现新的抗菌药物。抗菌肽是生命体天然免疫系统中的小分子多肽,是免疫防御中的重要物质,具有抗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杀害肿瘤细胞的功能,是新型抗菌药物的理想选择[5]。从水生动物体内分离到杀锥虫以及利什曼原虫的抗菌活性肽,蛙皮肤上分离到抗幽门螺杆菌的抗菌肽、橘柑树上抗青霉菌的富含色氨酸的活性肽等[2,6]。研究表明,抗菌活性物质不仅可以从生物机体中获得,也已经从多种离体细胞诱导分离得到[7]。我们实验室利用灭活的大肠杆菌以及柠檬色葡萄球菌诱导离体哺乳动物细胞及昆虫细胞产生了抗菌活性物质——抗菌肽。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细胞系及菌株:粉纹夜蛾Tn5B1细胞由武汉大学提供,兔肾动物细胞RK13由华中师范大学提供;大肠杆菌DH5α、柠檬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系本实验室保存菌株。

1.2 方法

1.1 哺乳动物细胞及昆虫细胞培养

1.1.1 兔肾细胞RK13培养:兔肾细胞系RK13利用辅加10%小牛血清的1640培养基于37℃、5%CO2的培养箱中传代培养,每天观察细胞贴壁生长情况,每两天换液并传代,扩大培养以备诱导所用。

1.1.2 Tn5B1细胞的培养:在液氮冻存的Tn5B1细胞按常规方法复苏,复苏后的细胞用辅加20%胎牛血清的Grace培养基培养,细胞生长状态恢复正常后换用补加10%胎牛血清的Grace培养基常规培养,以备诱导。

1.2 细菌的培养

1.2.1 大肠杆菌培养与制备:将DH5α接种于LB培养基中,37 ℃、150 r/min恒温摇床培养过夜,离心取沉淀,121 ℃、20 min灭活备用。

1.2.2 柠檬色葡萄球菌收集与制备:将活化的柠檬色葡萄球菌划线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上,37℃恒温箱中培养,收集细菌,80 ℃、30 min灭活备用。

1.3 抗菌肽的诱导

1.3.1 兔肾动物细胞抗菌活性物质的诱导:将灭活的大肠杆菌和柠檬色葡萄球菌分别与1640培养基混合(按照过量诱导菌比例),加入PBS漂洗过的兔肾动物细胞RK13的培养瓶中诱导16 h后收集,2000 r/min、10 min离心弃去细菌和细胞等取上清。对此上清进行三氯乙酸冰浴沉淀10 min后8000 r/min、10 min离心取沉淀,丙酮洗后14 000 r/min、15 min离心两次,分离出的沉淀物质为待检测的抗菌物质,于-20℃冰箱保存备用,对照组不加细菌,对细胞作同样处理。

1.3.2 昆虫细胞抗菌肽的诱导:传代培养的Tn5B1细胞经PBS洗两次后如上述处理,不同在于用Grace基础培养基培养16 h后收集上清,离心后进行有机溶剂沉淀收集备用[14]。

1.4 抗菌活性的检测

1.4.1 滤纸片法:取抗菌活性物质分别对大肠杆菌DH5α、柠檬色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抑菌活性检测,接种10 μl活化菌株后涂布平板,然后将加有样品的圆滤纸片轻放于平皿上,37 ℃恒温培养箱过夜,并用灭活的对应细菌作对照试验。

1.4.2 双层平板法:将活化的葡萄球菌加入冷却至70℃的半固体培养基中混匀,迅速倾入已倒好的平板上,待半固体培养基形成后,将加有不同浓度样品的圆滤纸片轻放其上,37 ℃恒温培养箱过夜,灭活的对应细菌作对照试验。

2 结果

2.1 诱导前后细胞生长状况观察 诱导前:细胞生长状态较好,镜下细胞饱满、透亮,呈梭形或圆形,细胞间隙较小,贴壁生长(如图1)。诱导后:诱导后细胞生长较慢,但是12 h后细胞生长较快,细胞间隙变小,镜下细胞生长状态正常(如图2);但是随着诱导时间延长,镜下细胞变得小不再饱满,且细胞间隙增大,多见细胞聚集成团,培养液中有细胞漂浮(如图3)。

2.2 抗菌活性 抑菌试验显示,诱导的兔肾细胞系RK13经过热灭活的不同病原菌诱导,产生了抗菌活性物质,其中大肠杆菌诱导RK13以及柠檬色葡萄球菌诱导RK13产生的抗菌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抑菌活性,相比之下前者抑菌作用更强,而诱导的抗菌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效果强于柠檬色葡萄球菌。而同时进行的氨苄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试验没有出现抑菌圈。图4示热灭活大肠杆菌诱导兔肾细胞所得诱导物质进行抑菌试验的结果,可清楚的显示,培养的兔肾细胞RK13,经过DH5α诱导后上清产生了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物质。表1 两种灭活菌分别诱导兔肾细胞RK13后对不同菌株的抑菌情况菌

3 讨论

对培养的正常动物细胞及诱导的动物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发现RK13经诱导后细胞变圆,生长缓慢,细胞暂时出现生长迟缓期,此时细胞被诱导源所攻击,细胞正逐步适应有病原菌的生长环境,但是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12 h后诱导的细胞生长较快,与正常培养条件下同样生长的细胞比较,且生长状况较好,这时的细胞为了生存,本身受刺激产生了抗菌活性物质,说明诱导后的细胞产生了抗菌物质,在诱导12 h、16 h细胞瓶底贴满呈规则梭形的细胞,细胞已经产生了足够量的对付外界病原菌的抗菌物质,随着产生的抗菌物质增多,细胞开始适应有病原菌的环境,生长状态逐渐正常化。随着诱导时间的继续延长,细胞之间出现接触抑制,24 h细胞出现结团,最后漂浮死亡。

我们利用诱导的兔肾细胞系RK13细胞,收集上清浓缩蛋白,获得了较高含量的抗菌蛋白肽类物质。对于Tn5B1昆虫细胞诱导前后的细胞生长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过程,由于目前对昆虫抗菌肽的研究较多,关于粉蚊夜蛾离体细胞诱导抗菌肽的试验,洪华珠等[8]的研究中,也有了很好的说明,在此我们将其用于对比试验。此RK13细胞诱导产生的抗菌物质与诱导Tn5B1细胞产生的抗菌肽是否不同,有待进行对比研究。我们还试图寻找此类抗菌肽与抗生素的异同,抑菌试验显示,诱导RK13细胞获得的抗菌肽能够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柠檬色葡萄球菌的生长,而受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青霉素不敏感。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很多病原菌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生素都有较强的耐药性,初步试验显示,诱导兔肾细胞RK13产生的抗菌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这对人类解决临床上许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疾病有重大意义,为人类寻找新的抗生素替代品提供了可能。但是,把这种抗菌肽作为药物应用于临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还需要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参考文献

[1]  Chen L, Li Y, Li J,et al.An antimicrobial peptide with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gainst Helicobacter pylori[J].Peptides,2007,28(8):15271531. [2] Bradshaw J.Cationic antimicrobial peptides : issues for potential clinical use[J].BioDrugs,2003,17(4):233240.

[3] Boman HG.Comment in: Antibacterial peptides: basic facts and emerging concepts[J].J Intern Med,2004,255(4):519520.

[4] Brown KL, Hancock RE. Cationic host defense antimicrobial peptides[J]. Curr Opin Immunol,2006,18(1):2430.

[5] Rossi LM, Rangasamy P, Zhang J,et al.Research adva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eptide antibiotics[J].J Pharm Sci,2008,97(3):10601070.

[6] Munoz A, LópezGarcía B, Marcos JF. Comparative Study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s to Control Citrus Postharvest Decay Caused by Penicillium digitatum[J].J Agric Food Chem,2007,55(20):81708176.

篇5

市卫生局:

今年第七号热带风暴“天鹅”给我市农业和畜牧业造成巨大损失。风暴过后,由于农作物叶片受损严重,容易发生各种病虫害;畜禽淹死及体弱,也容易引起动物疫病的发生,特别是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为了做好灾后动植物疫病的防治工作,恳请贵局拨给药品、疫苗、器械购置经费15.006万元,其中动物疫病防治经费8万元,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经费7.006万元。

附:灾后动物疫病防治经费测算

篇6

【关键词】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 布地奈德 复方异丙托溴铵 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多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常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以6个月以下小婴儿多发。目前没有特效治疗,我地区以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为主。我们对4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空气压缩泵驱动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比较疗效,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2—6个月是26例,大于6个月小于等于1岁32例,大于1岁小于等于2岁22例,其中发热48例,腹泻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严重程度、临床表现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抗病毒、氨茶碱及支持治疗,合并感染时加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空气压缩泵驱动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年龄

药物剂量

治疗方法 疗程

≤6个月 0.9%氯化钠1毫升布地奈德1/2支(每支2毫升)复方异丙托溴铵1/3支(每支2.5毫升) 雾化吸入

一日2次

5-7天

>6个月≤1岁 0.9%氯化钠1毫升布地奈德1/2支(每支2毫升)复方异丙托溴铵1/2支(每支2.5毫升) 雾化吸入

一日2次 5-7天

>1岁≤2岁 0.9%氯化钠1毫升布地奈德1支(每支2毫升)复方异丙托溴铵1/2支(每支2.5毫升) 雾化吸入

一日2次 5-7天

1.3疗效判定标准 记录治疗5天后喘息哮鸣音有无减轻或消失及治疗后的症状体征(呼吸困难,咳嗽、喘息、哮鸣音)消失时间。显效:症状体征消失;好转:症状消失,体征减轻;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恶化。显效与好转均记为有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0软件进行处理,数据用x-±s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5天后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2.2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体征平均消失时间比较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2.3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空气压缩泵驱动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细支气管炎能迅速缓解喘憋症状,防止呼衰,缩短病程。

空气压缩泵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将放入微型雾化罐内的药物以气雾的形式持续喷出,被患者连续吸入,药物随患者的呼吸不断被吸入肺内。不需要患者技术性配合,对口咽部刺激小。吸入肺内药量较高,药物在肺内分布好,疗效好于其他吸入方法。

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已被公认为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布地奈德是目前唯一可以用来雾化吸入的激素,布地奈德是新合成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有较高的皮质醇受体结合率,有很强的抗过敏和抗炎作用,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从而达到平喘作用,且很少有全身副作用。抗胆碱能药物通过与乙酰胆碱竞争m受体上相同结合部位而发生竞争性拮抗作用,从而减少胆碱能神经降低细胞内环鸟苷酸水平,起到气道平滑肌松弛作用。对大中气道松弛作用强于小气道。峰值时间出现在用药30-60分钟。β2受体激动剤治疗哮喘发作是在药物吸入后5分钟起效,疗效持续3—4小时,β2受体激动剤以降低小气道平滑肌张力为主。二者合用可增加支气管扩张效果,并延长支气管扩张时间。复方异丙托溴铵是异丙托溴铵(21mg/支)与沙丁胺醇(120mg/支)的合剂,比单用一种药物扩张支气管作用更强,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雾化吸入治疗作用协同,能迅速缓解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喘憋症状,防止呼衰,缩短病程,疗效肯定。

参 考 文 献

篇7

关键词:动物;传染病;防疫;措施

动物疫病是影响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大害,它能引起大批动物发病死亡和动物产品的损失,影响动物及其产品的安全,造成环境污染。动物防疫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和实效性很强的工作,其目的就是利用科学的技术手段,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有效预防、控制、扑灭和消灭动物疫病,提高动物健康水平和动物产品的卫生质量。

1 江城县动物疫病防治现状

长期以来,我县的动物防疫工作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因病设防、突出重点、科学免疫、综合防制、分级负责、协同作战、规范管理、讲求实效”的原则,积极落实各项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1 行政推动措施得力 动物防疫作为确保畜产品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得到了各乡镇和畜牧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加强领导、落实政策、目标管理等方面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县政府成立了“江城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下发了《江城县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全县51个行政村都配备了村兽医防疫员。

1.2 动物疫病防制工作进展有序 猪、鸡“两瘟”的防疫密度达到了88.8%和80.2%,牛、羊、猪、五号病的免疫密度也达到88.6%、50%、60.4%,同时有针对性的加强了疫病监控和免疫等措施,切断了疫病传播途径,做到了有备无患,提高了我县动物防疫灭病的能力,建立了严格的免疫档案和免疫标记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疫苗、耳标、耳号钳、打孔钳的发放及管理工作,规范了免疫档案和耳标管理,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动物疫情监测报告网,指定专人做疫情的收集、汇总、分析和报告工作,为全县动物防疫工作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

1.3 抓紧了动物防疫监督和检疫工作 实行了强制免疫标识管理,把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运输检疫、监督检查紧密结合起来,并在江城县整康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设卡,对运载动物及其动物产品的过往车辆严格查证验标、点物及登记,使全县开展产地检疫的乡镇达到了 100 %,开展产地检疫的村达到了 30 %以上。

1.4 兽药监督和饲料监控管理水平有新的提高 畜牧部门采用多种形式加大对《兽药管理条例》、《饲料管理条例》及配套法规的宣传力度,做了兽药、饲料的抽检工作,严厉查处了无证经营制售假冒伪劣兽药和在饲料中乱添滥用违禁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和净化了兽药饲料市场。

2 动物疫病防治应采取的措施

2.1 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在防疫工作中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养、防、检、治”等诸环节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有效控制动物疫病。对于动物疫病,首要的是防止其发生与流行。预防工作做好了,可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动物疫病在防疫方面有其共同的规律,只要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增强动物的免疫力3个方面进行综合防控,就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控制、扑灭动物疫病,要因时因地制宜。兽医防治人员须根据每种传染病在不同时间、地区的具体流行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动物传染病是在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以后,机体抵抗力减弱而发生的。传染病的流行有3个环节:传染来源、传播途径及易感动物。这3个环节联结在一起,才能引起传染病的流行。预防和控制、扑灭动物传染病,应针对些环节和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

2.2 及时报告疫情与动物检疫 预防、控制、扑灭动物传染病,首先要了解疫情。只有掌握疫情,才能为制订有效的防疫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了解疫情、掌握疫情,是控制、扑灭动物疫病的首要条件,是控制、扑灭动物疫病工作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掌握疫情的基本要求,概括起来是“快、准、全”等三个方面。发现疫情尽早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及时做出正确诊断,迅速采取控制和扑灭措施;动物检疫是预防动物疫病发生,及时发现疫病,防止动物疫病扩散蔓延,以及防止疫病传人、传出的重要措施。养殖人员应对养殖场所、圈舍及设备有充分的了解,对动物群体健康状况要心中有数,每天进行认真检查,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和正确处理,做到及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疫病的发生与传播。对畜禽要勤观察,并按当地疫情定期检查,可采取临床检查和必要的血清学反应和变态反应方法等。把检出的患病动物和健康动物分开饲养以控制传染源,防止疫情继续扩大,将疫情限制在最小范围内就地扑灭。同时也便于对有病动物的治疗和对健康动物实施紧急免疫接种等防疫措施。新引进动物应坚持从非疫区购买,并经过免疫接种,免疫接种证明在有效期内,有检疫证明的动物方可引进。把新引进的动物放入隔离舍内进行观察,各种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的期限,一般为1个月。观察期满,确认健康时,才能与原有的动物合群饲养。

2.3 预防接种和药物预防 在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饲养数量大、相对密度高,随时都有可能受到传染病的威胁与侵袭。为了防患于未然,在平时就要有计划地对健康动物群进行免疫接种,目前疫苗种类多、免疫方法各不相同,被接种的动物经一定时间的免疫力。根据免疫接种进行的时机不同,可以分为预防接种和紧急接种两类。

2.3.1 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是为了预防某些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平时有计划地给健康动物进行的免疫接种。预防接种通常使用免疫原如疫苗、菌苗、类毒素等。免疫原接种后出现免疫力较慢,一般在接种后1~3周才产生,但维持时间较长,可达半年至数年。―般而言,活疫(菌)苗接种后免疫力产生快,持续时间长;灭活疫(菌)苗接种后,免疫力产生慢,持续时间短。

2.3.2 紧急接种 紧急接种是在发生传染病时,为迅速控制和扑灭疫病的流行,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动物进行的免疫接种。在疫区用疫苗作紧急接种前,必须对动物逐头逐只地详细观察和检查,只能对没有临床症状的动物进行紧急接种,对患病动物及处于潜伏期的动物,应立即隔离治疗或扑杀。如果患病动物和潜伏期的动物按种疫苗后,不仅不能得到保护,反而促进其发病,造成损失。

防治动物疫病除正确和合理应用疫(菌)苗预防外,使用药物进行防治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项措施。同时,有许多药物对动物有调节代谢、促进生长、改善消化吸收、提高饲科利用率等作用.成为科学养畜、提高生产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越来越多的药物被用于养殖业中。

篇8

关键词:动物疫病;防控策略;评估

前言:社会科技的进步,带动了养殖业的飞跃式发展,让其向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化,也就是生产的规模化、工厂化以及产品的市场流通化,统一的大市场在逐步形成,病原繁育的温室以及防疫屏障的消失,动物疫病给食品公共卫生与养殖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禽流感、非典等等疫病的暴发,搞得人心惶惶,然而,怎样去防控动物疫病的繁衍流行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人类的问题。所以对动物疫病的防控成为了广大卫生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一、动物疫病存在现状

(1)饲养方式不合理, 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由于部分的养殖业主过于注重生产与效益,完全的忽视了环境和质量,使得动物饲养非常的密集,饲养方法不科学、环境糟糕等的现象,栏舍没有进行全面的消毒,最后导致了利益的损失。有个别养殖场的原料品质欠佳、微量元素过量、蛋白质以及维生素不足,造成了动物的免疫力降低。还有更可恶的是为了非法牟取利益或者是预防疫病,在饲料中添加一些例如:生长激素、抗生素等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对广大人民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的危险性。

(2)反复性旧病复发

从古至今,可以有效控制的动物疫病少之又少,并且一些新的疫病在频繁的出现, 例如:一些疯牛病、黏合菌病、山羊关节炎―脑炎、猪病毒性肠炎、禽流感、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等等的疫病。

(3)免疫抑制疾病增多

因为环境气候的变化, 大部分病毒能够对机体形成免疫抑制,比如:圆环病毒,感染了免疫抑制病的动物将会使效力降低或者是疫苗无效,导致动物疫病的防控更加的困难,最终造成了疫病的流行。

(4)兽医生物制品发展以及技术服务滞后

中国的兽医生物制品行业整体的研发水准不高,创新能力较弱,并且自主产品少、结构不合理,都是集中在禽用以及猪用的制品上,其余的动物制品不多;寄生虫类与细菌类疫苗不够,经济动物制品以及宠物制品的稀少;在加上技术落后,众多的发达国家很多都已经使用生物反应器微载体与悬浮培养技术,并且在疫苗佐剂以及多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制备的疫苗抗原含量高,免疫效力强,在技术服务方面,科研院所和兽医管理部门没有充分的了解养殖单位疫情的情况;与此同时,动物养殖场或者基层单位在疫病防控上一些技术及其难点没有办法解决。此外在疫病防控方面,由于中国的专业化机构缺少,所以不能对动物养殖场的疫情做好定期的跟踪监测,并进行有效的防控措施的手段。

二、动物疫病的防控策略

(1)完善兽医服务工作, 健全兽医组织与管理制度加强

对于区下面的基层单位兽医实验室的建设, 需要提高治疗技术以及诊断水平。应积极扶持兽医技术服务和行业技术协会等的发展,使其在基层的技术培训、现场服务和跟踪服务中发挥作用。同时,应汲取国内外先进经验,进一步完善兽医制度,统筹部署和管理,加大动物疫病的监测与防控、食品及环境安全等方面工作的力度,加快建立兽医执业制度,全面推进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提高兽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2)动物疫病防控必须有长远计划

动物疫病防控是一项长期又复杂的任务,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短时间之内是实现不了的,这必须要有效的发挥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科研院所等众多方面的力量,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行深入分析, 进行科学设定未来20 年或者30 年的发展目标与战略,制定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计划,必须要制定国家级的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控规划以及制定区域性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控规划。

(3)积极推进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

要想有效控制动物疫病,需要有特异与灵敏的检疫诊断技术。通过不一样的疫病特点,进行标准化的诊断措施,在动物疫病爆发的过程中,进行准确的判断与应对的措施。需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由于新增疫病的多样化,和其相匹配的疫苗及时研制不出来。这就要求要加大疫苗的研究力度,保证众多疫病可以进行有效的预防;必须努力的汲取一些先进国家的疫苗制备技术, 提高疫苗的生产技术以及疫苗的接种率。积极推进预防接种工作。目前大部分的人对疫病预防意识不强, 感觉疫病与自己不会沾上边,为动物花钱打接种疫苗更是谈不上。所以各级地方政府以及相关的职能部门需要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使广大的人民群众认识到动物发生疫病的严重性,不但会对人造成影响,对一整个社会也会造成影响,彻底的让广大的人民群众认识到动物疫病的预防是势在必行的。

(4)加强防控技术研究, 提升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水平

由于疫情的复杂性, 疫病的防控技术必须及时的得到创新,所以一定要加强动物疫病新型疫苗以及鉴别诊断方法的研究,与此同时需要推进病原学、免疫学与蛋白质组学等学科的研究, 理解中国动物疫病的一些基本资料,建立相应的技术平台,形成集科学研究、产品开发、防控措施于一体的动物疫病防控系统工程。在应用和基础研究中需要重点加强共患病的研究,特别是外来动物疫病的防控研究和发生机理, 为让中国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使中国养殖业的发展以及广大群众的人身安全得到保证。

(5)优化动物饲养模式, 推行健康养殖和生物安全体系

在动物养殖场的建设上,需要处理好养殖和环境、节能和减排等方面的关系,在饲养模式上,以健康养殖及其生物的安全为首出发点,让动物充分吸收到光照、湿度和温度等基本的条件,合理处置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关注饲料的来源与日粮配方的研制,坚决抵制使用有害化学制剂,严防抗菌药物的滥用,有效控制疫病的蔓延,从而减少死亡率与发病率。

三、总体动物疫病防控策略评估

(1)动物疫病防控策略具体评估

具体的动物疫病防控策略是细节及其特定的策略,比如:美国的猪瘟免疫和退出策略,荷兰政府的牛群限制运动策略扑杀和补偿策略等。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多是偏向贸易限制、接种疫苗等策略,研究通常是根据成本效益的框架,对部分具体的防控策略进行评估,正常是由生产者、消费者等的方面去做研究,研究方法主要是以定量研究为主,计量模型的实证检验最为多。

(2)贸易限制策略评估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贸易增多的趋势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发展方向,但因为动物疫病的扩散性还有负外部性,很多的贸易国家都出台了贸易限制策略对进出口国进行约束。贸易限制策略主要分;限制进口策略和限制出口策略,接着再细分为:动物移动限制和动植物检疫等的更为微观策略。

结束语

总而言之,动物疫病的防控,需要防患于未然,控制好疫病流行的每一个关键点,利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做好对易感动物的保护,彻底除掉疫病的根源,做好现如今的以及长远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发展的需求,尽可能的保证畜牧业持续良好的发展态势,为确保广大人民的健康以及社会的安全起到保障的作用,大力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白裕兵,浦华. 禽流感防控经济学研究综述[J]. 中国畜牧杂志,2013,49( 6) : 19 - 22.

篇9

关键词畜禽疫病;流行原因;防治对策

近年来,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蓝耳病等劣性传染病在世界各地时有发生,伪狂犬病、巴氏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等普通传染病在猪场间流行,给畜禽养殖业造成重创,甚至威胁人的生命安全。从传染病的3个环节分析,造成疫病流行的原因有:传染源未有效消灭,传播途径未及时、彻底切断,易感动物的抗体水平未有效提高。笔者结合基层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对畜禽疫病流行原因和对策进行分析,以为小规模畜禽的疫病防控提供参考。

1畜禽疫病流行原因

1.1养殖场选址布局不合理

《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第五条规定,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选址应当符合下列条件: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市场500 m以上;距离种畜禽场1 000 m以上;距离动物诊疗场所200 m以上;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之间距离不少于500 m。不少养殖场选址在家前屋后,人畜混居,畜禽混养,造成疾病的机械传播。大多数规模猪场内部设置不合理,特别是未分设污染道与净道,猪场内一旦有疫病发生,造成交叉感染引起全场发病。

1.2消毒设施不健全,消毒制度不执行

《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第六条第二项规定,场区出入口处设置与门同宽、长4 m、深0.3 m以上的消毒池;第七条第一项规定场区出入口处配置消毒设备,许多养殖者对消毒作用认识不到位,在建场时不设消毒池或消毒池设置不规范,达不到要求标准,或消毒池弃置不用。消毒制度不执行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无规范的消毒制度;消毒操作随意性较大,没有合理的时间安排;消毒药物使用不科学,长时间使用同一有效成份的消毒药,或者不考虑消毒的目的,随意选用消毒药剂。

1.3防疫制度不完善,免疫程序不科学

一是对当地常见多发的传染病的预防不及时[1]。超前或推迟免疫现象时有发生,超前免疫往往造成抗体水平达不到峰值,强毒进攻时造成疫病传播,推迟免疫会给疫病传播造成可乘之机。二是忽视普通病的预防,漏防现象时有发生。有些规模养殖场虽然制定了免疫程序,但是不能按时对该疫病进行预防,而对普通病常出现漏防现象。部分猪场对猪瘟、口蹄疫、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等一类疫病的防疫重视程度较高,但是对传染病性胃肠炎、大肠杆菌病、流行性腹泻等常见多发疾病的预防重视不够,防疫不到位,导致这些病在小范围内流行。三是疫程序不合理。有的猪场没有制定完善的防疫制度,没有合理的免疫程序,防疫时出现随意增减疫苗剂量或减少防疫次数,形成免疫漏洞。

1.4病死动物处置不正确

患病动物不能及时隔离就成为传染源,许多猪场在建场设计时就没有建设病畜隔离舍,使病畜隔离无法操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染疫动物及其排泄物、染疫动物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运载工具中的动物排泄物以及垫料、包装物、容器等污染物,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处理,不得随意处置。但是许多养殖户不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随便丢弃动物尸体,成为疫病流行的根源。

1.5滥用抗生素

多数抗生素对各种动物能产生类似的作用,由于各种动物的解剖结构、生理机能及生化反应不同,对同一种药效反应存在一定差异即种类差异,多为量的差异,少数表现质的差异;不同年龄、性别、种类的动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在用药时一定要考虑以上因素,按照剂量和疗程规范使用抗生素,否则容易产生耐药菌群,导致疾病难以控制。

2防治对策

2.1提高营养

有较好的营养是畜禽健康的前提,是加强饲养管理的重要手段,较好的营养除能促进生长繁殖,还能改善免疫系统,是抵御疾病的基本保障[2]。

2.2减少应激

畜禽生长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应激,如寒冷、断奶、换料、惊吓等,应激的动物比正常动物更容易遭受病害的侵害,因而要尽量排除可能导致应激的因素,给畜禽创造舒适的生长环境。

2.3保健防病

保健特别是药物保健,对饲养水平和条件较差的养殖户极其重要,是防病治病的重要环节,应引起足够重视。

2.4适时免疫

应根据当地疫情流行的特点和本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有条件的场应建立免疫监测制度,随时把握畜禽抗体水平,适时免疫以预防疾病。

2.5严格消毒

消毒一定要分2步进行:第一步机械消毒。尽可能清理掉舍内的粪尿、灰尘,再及时地把地板、墙壁甚至顶棚等用水冲洗干净[4];第二步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环境不洁消毒效果就会打折,消毒不能留下死角。1个月左右要更换1次消毒药,以避免产生耐药性而影响消毒效果。

2.6病死畜禽规范处置

应当遵守农业部《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试行)规定,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这是消灭传染源的有效方法。

3参考文献

[1] 赵兵.提高认识 加强畜禽疫病防治工作[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9):116-117.

[2] 付金花,张志国,吕玉燕,等.牧业小区畜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探析[J].吉林畜牧兽医,2006,27(12):5-6.

篇10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村;动物疫病防控;问题和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国在医疗卫生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在动物疫病方面。近些年我国的畜牧业在动物疫病防控的支持下,经济效益直线上升,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但同时,里面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不仅限制了我国畜牧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对人的身体健康方面带来了极为不好的影响,同时不利于社会整体的稳定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就目前黑龙江农村动物疫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对策。

1 加强农村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动物疫病的防控,对于提高家畜生命力,推动家畜的生产力以及促进畜牧业产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保护人身体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近些年来,高传染率、高致病率、高死亡率的禽流感以及猪链球病菌等屡见不鲜,由一个地方引起就立刻如燎原的火一般,蔓延全国,从而引发全国性的恐慌。这样不仅给地区畜牧业带去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是对人民的人身安全产生巨大的威胁,甚至会导致社会动荡。这一切都说明动物疫病对社会的重大影响。

正是基于这样的影响,国家在动物疫病预防与救治方面加强了控制,但由于农民在生物物理方面知识的匮乏,使得许多农民并不了解动物疫病所能带来的问题,认为在防疫方面做工作根本就是浪费时间浪费金钱的行为。就例如在2005年爆发的全国性“猪链球病菌传染病”中,专家认为病猪是造成这一传染病的主要原因,畜牧养殖家庭要加强对病猪的处理,而不是随意丢掉甚至吃掉。而使得病猪发病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畜牧业的养户没有对猪进行必要的疫苗植入,以及饲养环境十分恶劣,从而导致病菌丛生,促成了疫病的爆发。因此,加强农村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不论对农村、对国家、对人民、还是对养户来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目前在黑龙江省农村动物疫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

2.1 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

黑龙江省一共有四十五个县,经济并不发达。而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属于政府事业单位,在管理制度方面以及薪酬制度方面均是与政府管理制度一致。因此,在薪酬工资方面,补助少,报酬低,工作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导致有些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另外,在农村的防疫中心工作,需要时刻面对着恶劣的工作环境,以及农民恶劣的态度,也容易导致有些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意做好普及工作以及疫情控制工作。

2.2 牲畜养户没有认识到动物疫病控制的重要性

农村经济条件差,农民受教育的水平低,认为牲畜生病也不重要,重点是要将牲畜养好卖一个好的价钱。如果牲畜生病,就重点治病而不是在未得病的时候对牲畜进行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因此在疫病防控中心进行强制免疫时,容易遇到极为强烈的阻碍。

2.3 法律无法控制

在农村,尤其是一些地处偏远,经济落后的农村中,会出现一旦有疫病发生,当地人会觉得没有什么问题而知情不报,将病死的动物随便的处理。在有关部门下乡时,仍然隐瞒不报,使得相关部门无法按照法律进行执法,从而导致无法掐断疫病源,造成了疫病控制中心在工作过程中执法困难。

2.4 牲畜检疫困难

在一些偏远的地区,宰一头猪要多个商人小贩分着卖,不会对这种情况进行主动的汇报和检查。即便是报上去,有关的监察人员在对着已经被分尸了的猪肉而无法进行检验。

3 应对黑龙江农村动物疫病防控中所存在问题的对策

3.1 健全和完善防疫队伍

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动物防疫员的待遇,使他们能够平时从事动物的治疗,在防疫的时候又能得到适当的补助,从而保证动物防疫员的稳定性、责任感以及积极性。不断完善村、乡、区三级防疫网络,有计划的增加有知识、懂专业以及热爱畜牧兽医工作的年轻动物防疫员,保证动物防疫队伍能够不断的壮大,力量得到不断的增强。

3.2 加大法规宣传,确保防疫质量

动物防疫是一个长期的重要性工作,在宣传上要坚持常抓不懈,并且要建立动物防疫责任制,以提高领导对防疫工作的支持和重视。在技术质量上,区畜牧主管部门与乡镇站、乡镇站与村级防疫中心要层层签订质量保证书,从而形成级级抓落实,人人抓防疫的良好范围,从而推动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3.3 进一步完善强制免疫工作,抓好技术培训

对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猪链球病菌、猪瘟、新城疫、布病等重大动物疫病,规模饲养场要全部实行程序化免疫,散养户继续实行春秋两季的突击免疫为主,常年补针为辅的方法,确保重点疫病的免疫率、免疫证持有率、耳标佩戴率、动物防疫档案建档率要常年保持100%;建立内容齐全的免疫档案。做到一户一档、一场一档、一村一档;将防疫经费纳入区、乡两级财政预算,并根据防疫需要,确保经费到位,用于购买疫苗、器械和防疫设施;区畜牧部门每年要有计划地对乡村动物防疫员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疫苗的保存、使用剂量、注射方法、注射事项以及疫情的发展动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大力宣传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宣传动物防疫的专业知识,宣传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广大养殖场遵纪守法的意识,畜牧部门要提供预防动物疫病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制定各种疫病的简明防疫程序,是动物防疫有所遵循,尽快实现防疫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3.4 完善动物疫情的监测制度

防疫部门要加强建设疫情的监测制度,加大疫情监督的密度、频率以及范围,重点做好一些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工作。同时,要保证对检测结果进行及时的反馈和上报,还要针对相关数据进行认真地分析,从而提出一些预防措施。在疫情刚开始的阶段,要做好对疫情的控制,以及对疫情的宣传,减少因为无知而造成的恐慌等。

结束语

动物疫情是十分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对黑龙江偏远农村经济落后,思想层次低的地区来说。因此,必须要做好相关疫情的预防和治疗,做好相关知识的普及,从而降低动物疫情带来的经济损失,人身伤害等。■

参考文献

[1]季清明.浅谈农村动物疫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上海农业科技,2011(3):53.

篇11

养殖人员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采取了节省动物疫病的防疫开支办法,再加上农民对疫病知识了解较少,在疫病预防方面还有较多误区,正因为养殖户没有对疫病做到及时了解,所以有些疫病不能得到较好地治疗,出现了重养殖轻防疫,有防疫不严密的问题。这也导致了疫病的迅速传播与蔓延,并爆发大规模的疫情。动物疫情对农村养殖户的危害最严重。以上这些对所有养殖场的效益产生了最直接的影响,对养殖业的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

1 养殖场动物疫病预防存在的问题

上思县的畜禽动物疫病免疫工作逐步形成了制度化,从机构到实际的运作也逐步形成了相对规范的体系,对动物疫病的防治也进行的非常顺利。但是根据最近几年的下乡、下户检查也发现了诸多问题,现做如下概述。

1.1 工作机构联系环节的脱节

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对各乡镇站的受理和指导工作不够到位。县编办虽已明文规定以各乡镇站和县水产畜牧兽医局的受理为主,乡镇政府协助受理为辅的双重管理办法,但多年来,各乡镇站的受理工作一直得不到很好的理顺。主要体现在,个别乡镇站人员被乡镇政府进行抽调,长期不做防疫工作,而没有被抽调的乡镇人员本文由收集整理则无所事事,没有从根本上引起重视,不能完成县重防指挥部布置的免疫工作。部分乡镇对动物防疫也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相关检查,得过且过、敷衍了事,防疫工作大打折扣。

1.2 基层防疫人员面貌需要更新

针对动物所开展的动物疫病免疫的工作要做到月月开展、常年开展。但是通过调研得出的结论是,部分乡镇站的工作人员有脱岗现象,在布署工作时没有切实领会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不能与村防疫员及时联系,临时下乡检查工作不能进行。同时,部分村级防疫员仍存在年龄高、文化低、业务弱的问题。

1.3 养殖场的监测工作得不到落实

兽医实验室建立以后,监测工作日益提上日程并占有重要的地位,免疫工作也对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开展调研工作中,还出现了养殖户特别是散养户阻止采血的事情,有些在收到监测结果的反馈以后,没有及时做好免疫工作,导致监测工作难以得到落实。

2 养殖场动物疫病预防的对策

2.1 加以培训,提高养殖、防疫的水平

对于从事畜禽养殖的户主来说,积极参加养殖培训班是有必要的,借助于学习和培训,将有利于养殖户从理论与实践上对科学养殖技术的掌握。

2.2 要加大动物防疫的宣传力度,普及动物防疫知识

借助于媒体对动物防疫做好广泛的宣传,使养殖户充分地理解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这样可以有效地杜绝动物疫病发生的后患,使畜禽发病死亡率能够降低,有效提高养殖户的效益,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控制动物疫病,使畜牧产业的安全得到保障,使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得以保障。通过宣传力度的加大,不断提高所有养殖户对防疫知识的认识,使他们能够密切配合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使防疫工作更好地开展。

2.3 加强防疫机构的建设,有效提升防疫人员的水平

做好基础动物防疫的技术培训工作,按时开展各种培训活动,经常组织不同层次人员进行防疫知识讲座,对不同的疫情有深入的认识,使各种疫情得以控制,减少对人畜的危害。有效提高防疫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逐步打造一批能吃苦、有责任心的动物防疫队伍,有效提高动物防疫工作的水平,使防疫朝着科学化与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2.4 加大执法力度,推动养殖规模的发展

建立并健全动物防疫的监督机构,使动物防疫监督体系趋于正规化,做好产地的检疫工作,对屠宰检疫与运输检疫在得不到免疫证明及免疫标识的情况下,不能开任何检疫证明,没有开具检疫证明的畜禽不能在市面进行销售、宰杀,更不能进入流通环节。

2.5 建立动物免疫程序

动物疫病的发病率较高,旧病还没有根除新病又来。所以养殖场要逐步实现规模化,养殖户的动物防疫疫苗管理要建立相应的免疫程序,并进行严格管理。对动物的防疫所用的生物药品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再经过动物防疫监督主管部的统一管理;动物的防疫疫(菌)苗的免疫注射问题引起注意。

2.6 注重实效,不断完善检查指导机制

检查指导主要是对动物疫病免疫工作的辅助任务。开展防控工作,做好检查指导工作更重要。

2.6.1搞好检查指导队伍的建设

在做下乡检查时,还要结合检查指导的具体工作,由专业人员以小组为单位做好检查工作,并对各种检查工作做好指导与培训,保证检查指导达到标准化与一致性。

2.6.2对检查指导内容的进一步完善

加强防控工作的实验室建设、搞好村防疫员的建设,在做好防疫工作的汇报与总结时,要结合某些软的建设做好专项检查与指导,使每年检查内容的指导在一次以上。

2.6.3进一步完善检查与指导的改进工作。

2.7 加强监测,做好免疫与监测的有机结合

免疫抗体监测是对免疫效果有效手段的检验与指导。因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比较顺利,监测工作在动物防疫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2.7.1制定与本辖区的监测规划相适应的计划

县级实验室结合上级监测任务,根据所辖范围的畜禽分布表,做了日常、重点防控的指导,做好各个时期的免疫抗体检测,对于监测得到的结果要进行反馈,保证监测对免疫工作的指导。

2.7.2做好跟踪监测

在得到监测结果的反馈,对监测区域做好限定时间内的免疫工作,对部分抗体达标的还要做好加强免疫的工作,对整改情况做及时的汇报。监测主体结合整改情况开展,做好跟踪监测的计划,对整改落实情况做好检测,并对免疫情况进行落实。

3 养殖场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措施要落到实处

3.1 相关部门的职责要明确

结合我县的具体情况,县水产畜牧兽医局成立了养殖场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领导小组,并下设了对应的办公室。全县为养殖场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体系建设工作的所有任务由县兽医卫生监督所来负责,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协调;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可以通过耳标采购、发放、使用等各种信息做好及时的通报,再由县兽医卫生监督所做好监督。

3.2 执法监督力度要加大

遵循《动物防疫法》、《畜牧法》中的条文,从根本上加大执法工作的力度,对各种执法程序做到严格执行,对畜禽养殖、运输、销售、屠宰等环节中出现的不当行为要坚决制止,对违反标识使用及养殖档案管理的相关也要明令禁止。

3.3 做好宣传引导

借助报纸、广播、电视等各家媒体进行宣传,让群众了解防疫工作的重要性,使养殖者、有关企业及相关方面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为推进养殖场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4 统一思想,增强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完善养殖场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体系,开展好动物流行病学的调查工作,做好动物疫病的追踪工作,可以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实现对动物及动物产品实施全程有效的监管,有效提升动物的卫生监督管理,确保动物产品质量的安全,为动物及动物产品上市把好关。对养殖场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做到有计划、按步骤地管理。

篇12

[关键词]传染病预防治疗

1前言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而作为农业生产支柱产业之一的畜牧业,同样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些年,畜牧业养殖在国内经济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搞好畜牧养殖业,动物疫病的防控,是我们不得不谈的切身民众利益的要点话题。此外,搞好动物传染病的防控,同样关系到公共卫生安全,对此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

2畜牧养殖中传染性疾病的危害

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种植业并列为农业生产的两大支柱。畜牧业是对经人类驯化成功的动物及野生动物,利用人工饲养牧草、饲料等将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生产相应畜牧产品,而实现盈利为主要目的的产业。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的畜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经济效益也在稳步提升,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果。但是与此同时,在畜牧养殖中,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隐患,最为突出的就是传染性疾病,这是一种由各种病原体所引起的,能够在动物之间、人类之间或者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一旦发生大规模的传播,造成的影响和危害都是难以估量的。例如,在2013年,禽流感的传播不仅给家禽养殖业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更引发了人类的感染和死亡,令人谈之色变。因此,在畜牧养殖中,应该切实做好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

3畜牧养殖的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治疗

对于禽畜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一般采用的防治措施分为接种疫苗和切断传播途径,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3.1定期做好疫病检疫,发现疫病及早处理。对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基层养殖户主务必要提高认识,定期组织各类传染病的检疫检验,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的标准要求进行诊断。一旦确诊为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分析其传染性,第一时间隔离治疗,避免出现疫病扩散蔓延的情况。同时,根据传染病流行情况,定期组织接种疫苗,提早做好药物防控准备,增强动物个体的免疫能力。一些传染病高发季节,细节性的问题同样应处理得当。比如:场内通风、卫生、温湿度等等,都要做到严谨和全面。3.2定期杀菌消毒处理,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畜牧养殖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注意养殖环境的杀菌消毒,做好场内的通风工作,能大大降低致病菌的滋生蔓延。对养殖场内残留的粪污,第一时间清理,及时清扫,营造卫生、洁净、干燥的养殖环境,降低疾病发生概率。条件允许的,能根据治污需求,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设必要的排水系统、通风系统等等。同时,严格严重卫生及管理的相关要求,场地内规范严格的检疫制度,并确保制度执行的到位高效。总之,处于防病的现实需求,必须要规范动物养殖、管理、流动等情况,控制传染性疾病的扩散和蔓延。3.3合理调配饲喂用料,确保足够的营养补给。对于一些畜牧养殖中常见的疾病,如禽流感、口蹄疫等,应该提前预防,坚持防治结合的策略,充分发挥人员因素的主观作用,强化对于喂养环节的管理,实现科学喂养,抑制疾病的发生。应该从动物的具体情况分析,对饲料进行合理调配,确保其能够在满足营养需求的同时,强化动物对于常见疾病的抵抗力;应该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和清洗,对没有吃完的饲料进行清理,保持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降低疾病发生的可能性。3.4切实做好防病防控工作,不断创新技术手段。畜牧养殖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例行到位,除了自环境、管理、人员、机制等方面着手优化管理外,更需要不断改革创新防控技术和手段。这些年,随着畜牧养殖工作的开展和深入,禽畜疾病不断发挥变化。变异的新病原体给传染病的防控带来巨大的压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此,对动物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更需要相关科研部门付出更大的努力,重视疾病防控技术的研发,不断创新传染性疾病的控制方式和方法,满足现代畜牧业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控要求。

4结论

现代农业的发展,畜牧业占举足轻重的位置,为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而在这其中,传染性疾病的危害,影响之大,范围之广,着实让养殖户及相关部门重视。而切实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务必做到:定期做好疫病检疫,发现疫病及早处理;定期杀菌消毒处理,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合理调配饲喂用料,确保足够的营养补给;切实做好防病防控工作,不断创新技术手段,以此降低传染性疾病的感染概率,推进国内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秀丽梅 单位:西宁市畜牧兽医站

参考文献

[1]陈长利.几种蛋鸡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J].农技服务,2014,31(7):178.

篇13

当然,在畜牧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对畜牧产品质量安全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很多,包括药物中毒、饲料营养、环境卫生、药物残留、动物疫病以及气候变化等等因素。但是,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动物的疫病。在现阶段所发现的350多种动物疫病中,被确诊能够在人类和动物之间进行感染的就高达200多种,越来越多的疫病例如口蹄疫、布鲁士病、结核病、炭疽病、禽流感等,被发现属于人畜共患的病原体。一旦动物患病,也会导致畜产品携带相关的病原体或者病菌,导致人们食用后也会出现相关病状。为了对疫病进行防疫,一些动物养殖户就会随意地加大添加剂和药物的用量,导致病原体具备抗药性,以及畜产品药物残留过高,给食用人群带来健康隐患。动物的疫病主要是通过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方式附着在畜产品的各组织内部,导致其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引起食用病变等问题。例如,在生猪的养殖过程中发生伪狂犬病、猪蓝耳病、附红细胞体病和猪肺疫等疫病时,就会导致猪肉组织出现炎症、创伤、坏死等情况,产生猪肉品质的下降,影响食用安全。如果人们误食长满病原体或者病原微生物的畜产品,就会引起内分泌激素中毒、感染、致病等情况,情节严重时还会导致人类病发死亡。

2动物检疫在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作用

在进行动物的病检时,可以从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两个方面进行。在每个环节中都应该严格的按照相关标准和程序进行疫病的鉴别,有效地防止疫病的传播和病发畜产品的流出。

2.1产地检疫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作用在畜禽出栏或者运销之前,由产地动物检疫部门或者相关技术人员,按照标准程序和专业技术进行疫病检查和行政监管的行为就叫做产地检疫。在产地检疫的阶段中,能够有效地将常见的疫病诊断出来,做早提前发现提前处理,有效地预防止携带疫病的畜禽流入市场,控制疫病的传播。最具现实意义的就是,检疫部门按照相关程序能够有效地将猪瘟、口蹄疫、猪蓝耳病、猪肺疫等,被农业部列入国家规定检疫对象的疫病检测出来,最大限度的将这些对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存在重大影响的人畜共患病,在产地检疫阶段就诊断出来,确保其不会进入到下一个环节或者流入市场,造成大范围的动物疫病传播以及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因此可以看出,产地检疫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有效地预防携带疫病的动物进入到屠宰检疫阶段,起到早发现早处理的作用。

2.2屠宰检疫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作用屠宰检疫就是指在畜禽经过屠宰以后,做的出病理检疫以及疫病诊断。在动物检疫的全过程中,实现产品质量安全的核心与关键环节就是屠宰检疫。一旦在这一个环节出现工作漏洞或者把关不严,就会导致携带疫病的畜产品流入市场,影响消费者的健康。在这一阶段,还应该加强口蹄疫、猪链球菌等人畜共患病的监察。一旦这种畜产品流入市场,使消费者感染病菌后,就会出现发热、眩晕、全身不适等症状。在屠宰检疫的过程中,准确的将猪链球菌、口蹄疫等相关病状检疫出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消费者因为食用病肉而产生病害。同时,国家还明确的出台相关法律,严格约束屠宰部门一旦发现具有恶性传染病的动物或者已经病死动物,必须严禁屠宰并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无害化处理。在动物检疫的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屠宰检疫更加重要,具备着更加现实的作用。

3结语

篇14

为了认真做好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有效预防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安全,现就我区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大宣传力度,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

动物疫病风险大于市场风险,因此动物防疫直接关系畜牧产业的成败。只有扎实做到应免畜禽头头注射、个个免疫,才可以杜绝动物疫病的流行,确保我区动物疫情形势的稳定,所以各有关镇办和单位要加强对秋防工作的领导,调动一切防疫力量,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宣传《动物防疫法》,使广大群众提高对动物防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秋季动物防疫工作做细做实。为了认真贯彻各项防疫措施和有关规章制度,各镇办要认真推行防疫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切实推行技术人员包镇办,有关镇办要实行干部包村包场包户的包抓制度,确保秋防各项工作按期顺利完成。

二、加大免疫力度,提高动物免疫率

各有关镇办要把秋防工作作为年畜牧业发展的一项中心工作抓紧抓好,切实做到早计划、早安排,保证疫苗、药品、器械、培训等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严格做到镇(办)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今年秋季动物防疫重点,除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强制免疫病种外,猪瘟也列入强制免疫病种之列,这四种病的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鸡新城疫免疫密度在规模养殖场要达到100%。

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严格按照农业部《兽用生物药品管理办法》和《省动物预防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的规定,对药品、器械和疫苗加强保藏、运输、管理、登记、效价和质量等环节应严格要求。防疫人员在注射过程中,要严格操作规程,做到部位准、剂量足、消毒严、一畜一针头,对暂不宜免疫的“四不打”牲畜要做好档案登记,注明补针日期。对在防疫过程中出现的疫苗质量问题或在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要做好原始记录和有关疫苗的保全工作,并及时将有关情况向区动物疫控中心报告。

三、认真开展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朔体系建设工作,健全防检网络

各有关镇办要认真全面推行畜禽标识制度,建立免疫档案,在防疫工作中认真、规范、详细填写免疫档案,凡经免疫的猪、牛、羊,必须佩戴畜禽标识,免疫牲畜耳标佩戴率要达到100%。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和有关镇办要严格执行动物凭耳标交易、屠宰、运输和动物检疫标志管理制度等有关规定,严把活畜交易和屠宰检疫关,检疫率必须达到100%,确保上市畜产品质量安全,无标识的动物及其产品一律不得进入流通环节。要积极主动与工商、公安部门配合,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和逃避检疫的违法行为。

四、加强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工作

“秋防”期间,各有关镇办和区动物疫控中心在做好畜禽免疫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动物疫情的普查和监测,要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值班制度,设立值班室,安排好固定值班人员,坚持24小时值班。一旦发现疫情,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控制和扑灭。要积极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应急物资贮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