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语文教学的本质范文

语文教学的本质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03 17:55:36

语文教学的本质

篇1

高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A-

0086-01

语文课堂教学要避免出现表面热闹而收获不大的现象,教师要抓住语言文字训练这个根本,突出语文学习的本质,采用简洁的教学手段,真正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简约、高效。

一、学生的阅读感悟不能偏离文本内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提倡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内容来学习,自主交流学习感受,以为这样做便是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但是,教师在面对学生的个性感悟时,更应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有一次,笔者正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文中有一句话是“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当时笔者请学生说一说对这句话的理解。一个学生说:“小女孩死了就幸福了,就能永远和奶奶在一起了。”听了学生的发言,笔者顺势说:“是的,对于小女孩来说,死了还好,死是一件好事。”此言一出,学生疑惑地看着笔者。于是笔者接着说:“文中提到小女孩说‘奶奶,请把我带走吧’。那么,是什么让一个鲜活的生命渴望死亡呢?”另一个学生回答:“因为小女孩活着太痛苦了。”“难道小女孩死了就真的幸福了吗?”笔者继续提问。有的学生马上回答:“死了还怎么体会幸福呢,小女孩实在是太可怜了。”此时,笔者的教学达到了预设的教育目标,即培养学生的情感。于是笔者趁机引导学生讨论:这看似“幸福”的背后,你看到了什么?这样的正话反说,看似顺水推舟,其实也是模拟课文中的表达,对于学生理解“幸福”背后的深层含义有着重要的意义。假如学生也像安徒生笔下的路人那样冷漠、无情,这些偏离了文本价值取向的个性感悟,就会被教师所忽略,语文教学也就没有真正触及文本的内涵。

二、语言文字训练要体现语文的工具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读与写宜并重,教师应引导学生“读中悟写,以读促写”,写不仅仅是为了写,而是要学习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以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威尼斯的小艇》为例,文中第5自然段写了商人、妇女、孩子、老人乘坐小艇的场景,寥寥数语,但是人物的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很到位、很有趣。笔者让学生以“我看到了乘小艇”的句式,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并在说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如何描写人物的动作和神态,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在口语表达训练结束后,笔者要求学生仿照作者使用的写作方法,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展开想象,写一写不同职业的人的个性特点,同时要求学生使用“我还看到了乘小艇,他们”的句式写一些。这是学生语言内化后的应用,是领会情意后的表达。有的学生写道:“我还看到了老奶奶乘小艇去卖菜,她满脸笑容地招呼客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写了什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是怎样写的,如何运用语言和技巧来表情达意,只有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才能真正地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质。

三、语文教学流程要简约

我国古代哲学家老子说:“万物莫与朴素争美。”有的教师在教学语文时,喜欢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插入图片、呈现学习资料,但是有时“非语文”“泛语文”的东西太多,占据了有限的语文教学时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其实,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力求简约、朴素、有效。

笔者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桃花心木》时,对教学设计进行了2次修改,笔者从中也获得了启示和收获。在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的感受更深刻,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从网上下载了2幅人物图像,一幅是与癌症作斗争的少年诗人子尤,一幅是带着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在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时配上背景音乐。一位教研室的教师在听了笔者的这节课后,建议笔者删除这个教学环节,他说:“这个设计对教学的意义不大,反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多媒体课件上。你只需要带着学生好好地朗读课文,认真学好语言就够了。”于是笔者删除了繁琐的教学设计,带领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朗读课文,抓住作者情感的变化和种树人的话语来感悟人生哲理,由树及人,扎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简约的内容要用简单有效的教学方式呈现,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真实有效的。

篇2

[关键词]语文;本质;语言运用;教学内容

自语文独立为一门课程以来,人们对它的研究、思考就没有停止过。语文到底是什么,语文教的到底是什么?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段精辟的论述:什么是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上的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和书面语连在一起,就叫语文。

人们一般认为,语文就是传授语言规则、知识。而实际上,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口头语和书面语,应该是一种语言运用,因为语言会随着语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呆板规则。如新教材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中有一句话:“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单从语法规则上理解,“欢笑”怎么可以与“埋葬”搭配呢?我们读后却不觉得它不通顺,而是觉得形象、生动,能表达作者对土地的一种深深的爱。为什么不合语法规则的句子,人们没有产生歧解呢?如果单从语言方面去理解、解释,怕是费尽脑汁也猜不透,但是如果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就很好理解了。可见,语言运用对语文教学的影响确非一般。

一、从教学内容看

在语文课上,课文教学是重要的教学任务。学语文就是学课文,但是,到底学课文的什么呢?如果只是学词语、修辞、课文的中心思想之类,那是将语文课上成了文章课、知识课、思想教育课。实际上,语文课应重在分析课文的语言运用。如《背影》一课,如果从形式上看,它很自由,可以作为“随笔”的例子,也可以作为“抒情文”的例子,还可作为“叙述文”的例子。教师不应纠缠于课文的结构如何划分、课文的文体是什么,而应重在分析此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如父亲为我爬月台买橘子的那一段,语言运用得非常精妙,连用几个动词“走、探、穿、攀、缩、倾”,就体现了父亲行动的艰难,父亲对儿子的关怀深情跃然纸上。

当然,语言的运用分析应建立在语言知识的掌握基础上,但这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最终目的还是运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遵循“语言知识——语言运用”原则。熊成钢先生有段话说得好:“利用言语作品(这里指课文),教师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在学生自己涵咏、诵读与品味的基础上,加以点拨引导,做到‘精讲’——讲精华精要并讲得精练精彩,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对语言有系统的、准确的认识,学生通过比较、分析逐渐体悟出语言运用的精妙。”

二、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

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应具体建立一种怎样的关系,历来有较多说法,如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已成共识。

教育学者李海林先生与任伶老师在网上的语文教育论坛曾有一段对话。李海林先生说现在的语文课名堂太多,程式太多。老师和学生都像演戏一样,一环套一环,有开头、过渡、结尾、提问、答问及学生讨论,整个教学过程就像“抖包袱”一样,但没有真正让学生接触语文。语文课的本质是让学生与语文接触。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接触语文,学生自己也应主动地积极地去接触语文。李海林先生之所以用“接触”这个词,就是要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运用的妙处,这样才能悟其深意,更有感觉,也更能为学生所用。

三、从培养语感看

培养语感是目前教改提得较多的问题。简单来说,语感就是人们通过实践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1.整体感知。因为语言运用是语言的一种临时运用,随机组合,所以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具体语言因素上可能有所放弃,甚至出现异变。这时不应纠缠于形式上的小节,而应在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进行整体把握,从而获得言语的隐含意义。语感是要达到对内容的直觉同化。如看到“落叶”想到秋天到了,这不是语感,只有看到“落叶”产生“寂寞、凄凉”的感觉,这才是语感。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可持续性 教育目标 人本化

在实践人本化的语文教育目标时,首先应促进学生本体意识的启蒙,充分实现学生自身的可发展性;其次必须加快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最后要努力加强语文教育的美育功能。语文教育目标不是狭隘的“语文教学目标”,而是语文课程目标。它客观地反映语文教育的规律,预示着语文教育发展的方向,是语文学科编选教材、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手段、设计教学程序及安排教学组织形式等一系列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检查、评价语文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那如何实践语文教育目标的人本化,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加快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在教学中建构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语文学习环境。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容许学生对课文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自由、思维的自由。语文教师应克服循规蹈矩的思维定势,为学生营造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创设能发展学生个性的时间与空间,实现开放式教学,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各具特色的生命活动过程。

第二,促进学生本体意识的启蒙,充分实现学生自身的可发展性。

教育中的可持续性发展指教育活动不仅能促进学生当下的发展,而且还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即教育的过程要实现从“教”——“不教”的过程转变。正如上文所说,语文教育的目标之一在于“唤醒”,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唤醒学生自身的潜能,唤醒学生自我发展的欲望等等,而语文教师则无疑肩负着具体唤醒的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放权,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权,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人地位,这样学生才能树立信心和责任感,才能独立进行思考,大胆质疑,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第三,加强语文教育的美育功能。

马克思曾说,人“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自己。人按照美的规律来打量自己,按照美的规律来获得新的生命,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运用、发展和丰富自己的语言,人按照美的规律构造自己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人因美而幸福地生活,人因美的消逝而消逝。所以,“美”对于人来说,是无可或缺的,学生的茁壮成长同样离不开“美”的熏陶。

于漪老师曾经说过:语文教育中人文性的缺失,造成国民道德水准的下降,语文教育成了失去灵魂的教育,这是要负责任的,语文教育不能再做没有灵魂的教育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人,使人健全和谐地发展,因此找回语文教育失落的人文精神,重塑语文教育的价值基础,应成为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

第四,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指导下创新的教学方法。强调要进行情感教育,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充分发掘语文课的教育功能。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教学中大体经过三个过程:首先,导其入境,就是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气象万千的境界,感知作家所描绘的画面、人物、情调或气氛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融合,这里无论是自然美还是社会美,不入其境就不可能有对美的强烈感受和尽情想象,不能领略作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怀。教师可以借助电化设备,提供与课文有关的视听形象导其入境,也可以借助诗意或是描摹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意境之中,去感知美,发现美。其次,激其情感。文学作品是艺术家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多以情感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内容,无论是优美还是壮美,必将激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作家在写作时灌注了浓烈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饱含深情,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课文中的情感交流,产生共鸣。教师也只有充分挖掘课文语言和内容方面的情感因素,潜心体味,并用精心锤炼的优美语言表达出来,才能唤起学生的共鸣。最后,领其评价。教师在引导学生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审美判断,识别真善美和假恶丑,提高审美鉴赏力,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回归教育本质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学科特性,强调了教学中要以美去激发爱,以美感染人,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主动和谐、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充分实现学生自身的可发展性;其次必须加快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手段、设计教学程序及安排教学组织形式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优化了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楚廷 教育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向贤明 教育与人的发展新论[J].教育研究,2005,5。

篇4

但是,公开教学结束以后,理性地回眸学生学习之路,笔者不禁想问:本节课中,学生究竟哪个方面提升了呢?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究竟应该以什么为本呢?带着这样的问题,笔者开始了一次语文阅读教学的寻根之旅。

一、反思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

现今的语文教学正陷入了一种十分尴尬的境遇: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过分地强调了人文性,而忽略了语文这一特殊学科所特有的学科属性。这一现象在阅读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一位青年教师在参加一次大型的赛课活动中执教冯骥才的散文《献你一束鲜花》。整节课,学生都在他的引导下从课文的语言文字中寻找着能有力论证课文中心句“花,理应呈送给胜利归来的英雄,难道也要献给这暗淡无光的失败者?”的佐证。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的是:要把鲜花同样送给那些失败者,因为“他们同样用尽汗水和力量”,因为“失败和胜利同样重要”。因为只有“让失败属于过去,胜利才属于未来”。笔者认为,这是一节十分成功的人文课,或者说是一节十分成功的思想品德课,学生对于失败的内涵理解得十分深刻!但这绝对不是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因为除了中心句,学生几乎没有好好地去品读课文语言文字,也没有好好地去研究课文关于插叙以及首尾呼应等的相关写法。这样的语文课,试问:语文性如何体现?但遗憾的是:这样的语文课时下却比比皆是。

二、探寻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

要使阅读教学凸显语文的学科个性,我们还必须追根溯源,好好地研究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问题。何谓阅读?阅读,是通过书面语言获取思想或体验情感的心理活动,是读者与作者以文本凭借的对话。它是一种获取思想或体验情感的心理活动,但它是以文本为凭借的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学生理解以后的阐述以外,更多地应该体现在学生对于文本的多种形式的朗读之中。在朗读中,学生完成了借助文本,与作者的对话。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的本质在于对于文本的研读。

再以《献你一束鲜花》的教学为例,对于引发作者“花,理应呈送给胜利归来的英雄,难道也要献给这暗淡无光的失败者?”的思考的故事,即具体的文本,教师应该引领着学生由浅入深地好好研读。只有这样,学生作为读者与作者冯骥才先生的对话才能逐步走向深刻,直至真正读懂了冯骥才先生的用意。仅仅抓住课文中为数不多的诸如 “不,你同样用尽汗水和力量。” “谁也不能避免失败。我相信,失败和胜利对于你同样重要。让失败属于过去,胜利才属于未来。”等所谓的关键语句进行的讨论只能算作是对于文本的简单处理。这样的对话是断章取义的朗读,对于学生理解文章内涵毫无意义。学生把宝贵的课堂时间白白浪费在同一层面上的讨论交流上,原本会的,现在表现出来了;原本不会的,现在也没有学到;语言文字的品读没有到位;文章内涵没有准确把握……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丧失殆尽!

阅读教学以文本为凭借,那么语言文字就是阅读教学的“根”。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朗读是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语文阅读教学就应该回归“以读为本”。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应该努力地指导学生通过有效的“读文本”的训练,积累语言、熏陶情感、感悟形象。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注重给予学生充分读文本的时间,让琅琅书声成为阅读课堂的主旋律,更要注重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重点词句,在读中感悟文章丰富的内涵,感受文本浓郁的情怀。

回到文章开头所提及的那个案例,黄果树瀑布的美是学生都未曾亲眼见过的,但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仔细研读文本,就会在头脑中形成对于描写黄果树瀑布景象的语句所刻画的语言形象。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反复诵读文本,在朗读中帮助学生真切地触摸语言,真正地走入文本。这样反复诵读,十分有助于学生头脑中语言形象的形成,十分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语文阅读教学本质的体现。

篇5

一、要有较高的文学素质

语文与文学有着天然的不可分离的关系,语文教材中也编选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使得语文教学色彩纷呈,美不胜收。然而,要体现出语文教学的审美特质,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与学生一起进入优美的文学殿堂,去欣赏那璀璨的艺术之花,以美育美,以情动情,这样,语文课才能真正打动人心,受到学生的欢迎。语文课要达到引人入胜的境界,语文教师应有较高的文学素质。小学语文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诗歌、散文、小说、议论、童话等各种体裁,如果教师缺少一定的文学知识,就很难把课讲好,这就要求就是认真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拓宽知识面。

语文教学的目的大致是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二是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课堂主渠道,让学生获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一方面通过长期的接触,教师示范引领,潜移默化受到影响,在不知不觉中从教师身上受到的影响, 当一个教师的宿舍里有几橱书,他常常在读书写作,他的文章常见诸报端,可想而知,学生对这个教师有几分敬意,无形中学生自觉模仿教师的行为,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要有较高的语言素质

课堂教学语言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准。教学语言不单单是口头表达技巧的问题,而是一个语文教师知识总量、道德修养及性格特点的外在表现。语言是心灵的窗口,看一个语文教师是否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很大程度上是看其教学语言是否成熟。语文教师除了应具备一般教师所具有的课堂语言特点,讲究准确、生动、活泼、得体,还应具有自己的教学语言素质,如:讲标准的普通话,字正音准,遣词造句合乎语法、修辞、逻辑,语言生动形象,饱含感情,富于艺术感染力。语文教师都有应该以于漪、魏书生、宁鸿彬等名家为榜样,努力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使自己形成较高的语言素质。传统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之一是教师的诵读带动,因为韵味是从吟诵中来体会的,兴趣是从吟诵中产生的,语感是从吟诵中来积累的,素养是从吟诵中培养的,倾听教师吟诵,有助于学生形成初略的情感体验。

因此,在课堂上,语文教师通过自己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艺术水平去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交流,使教学过程成为其乐融融的师生情感交流过程。也就说明了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是实现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

三、语文教师要有较高的写作素质

要教会学生游泳,教师必须首先下水;要教会学生写作文,教师自身必须具有丰厚的写作素质,必须掌握写作规律,通晓训练程序,精于执教之道。语文教师首先要懂得写作方面的知识:既经懂得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文体的写作,又要教会学生运用仿写、改写、扩写、缩写以及材料作文、命题作文等训练体式,在写作训练的实践中培养写作能力。其次,语文教师必须会写、善写,用自己的写去带动学生的写。教师善写下水作文,能够现身说法,这有利于学生增进对教师的敬慕感和信任感,消除对作文的畏惧心理,培养作文的兴趣与习惯。同时,语文教师自身也为学生树立了崇高的写作榜样,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热爱。

篇6

【片段一】“品读人物”教学片段

活动一:品读人物

1. 自由朗读林肯在参议院的演说,体会林肯是个怎样的人,在书旁写上恰当的词语。

2. 组内交流。

① 交流感受,将相关词语写在白板上。

② 组内选定一个词语(用波浪线标出)进行研读,再结合演说内容品品,读读。

③ 确定展示方式(如:谈感受、多形式朗读等),准备展示。

3. 各组展示。

(根据活动一的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准备展示,教师巡视并适时参与)

师:我们先浏览一下各组的研读成果,然后交流。

(生环视各组白板上的词语)

生:我们组用“不卑不亢”来形容林肯。(读)“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他是一个鞋匠的儿子,但并没有感到自己身份卑微。他身为总统,居然可以为别人做鞋子,大家可能会意想不到。

生:请大家看第一组的白板,我们组研究的是“尊重父亲的林肯”。“等到大家的笑声停下来……”大家都知道,鞋匠的工种是最卑微的,是社会底层的工作,而他却觉得他的父亲做鞋匠是一种艺术,更能体现他尊重父亲。我从三个“永远”读出他对父亲的感情是特别深的。

师:我真想再听你读读,怎么个深法?

(生朗读得一般)

生:他的朗读没有读出那种悲伤感,因为林肯的父亲已经过世了,我来试试。(生读)

生:我觉得他的朗读没有演讲的感觉,演讲和朗读是两码事,我再来试试。(生读)

师:这就叫不同的体会读出不同的精彩。来,我们一起来读读。(生齐读)

师:好,你们组接着讲。

生:艺术是一种令人享受的东西。林肯说他的父亲做鞋子是一种艺术,说明他认为做鞋子是种享受。(读文句)

生:他说得很好,但我觉得读得不够味。(生补读)

生:我还想说说,林肯是一个总统,但是他却不摆总统的架子,想和参议员成为一种朋友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林肯是追求平等的!我想起《简·爱》中的一句话:人与人是平等的,至少我们可以通过坟墓,平等地站到上帝面前。(全场掌声)

生:刚才几组讲的内容我觉得都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林肯“追求平等”的思想。

师:你在综合概括了!

【片段二】“角色演说”教学片段

活动二:情境演说

1. 组内推选林肯、参议员角色。

2. 尝试演说,组内点评。(注意演说时的语气、神情、手势……)

3. 全班展示。

师:多具魅力的演说啊!让我们来体验体验,走进活动二。(组内交流充分,组员间悉心指点)

师:哪组来试一试?(各组均跃跃欲试)那这样,就请你们两个来试一试。但其他组不要遗憾,可以把我们各组的想法在他们身上体现,对他们说说表演期待。

生:我认为参议员是个傲慢的人,所以他说话时那个傲慢的语气很重要。

生:林肯说“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时,应该要拍一下胸脯。(伴手势)

生:我认为林肯在演讲时提到父亲应该是很悲伤的。(生范读“我非常感激……”)

生:我希望做演讲的那名同学一定要把林肯的平易近人感读出来。

生:我认为林肯要读出一种大气来。(生示范读)

生:我认为参议员要读出那种傲慢蔑视的语气。要这样读:“林肯先生,我希望你记住,你……”

生:我觉得读这句话时要强调“你”,那位参议员不是称总统为“您”的。

师:你再试一试!(生读得特别投入,台下掌声)

师:好了,林肯先生,您可以上台了,同学们寄予了厚望啊!

(出示参议院演说的场面图,演讲席;总统在音乐声中缓缓入席;进行演讲,演说非常精彩)

师:此时此刻,请问这位参议员:“现在,你想对总统说点什么吗?”

生(参议员):林肯先生,您的大恩大德、宽宏大量感召了我,我非常愿意做您的部下,为您效劳!

生(林肯):刚刚那位先生提到愿意做我的部下。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我们是共同为美联邦效劳的!(台下掌声热烈)

【评析】我用三个“彰显”对这堂课作一个简单的概括:彰显教学的本质,彰显学科的特点,彰显教师的智慧。

一、 彰显教学的本质

现代课堂教学的本质规定性是什么?是“学”不是“教”。这堂课中,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一种自主、自觉、自愿、自发、自然的学习状态,教师则最大限度地给予了学生亲历学习的时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自主学习”时,他们紧扣目标,潜心会文,独立思考,读读写写。“小组交流”时,他们各抒己见,互为补充,求同存异,达成共识。特别是课堂上的“成果展示”环节最是亮点,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是一个小组的成员同时站起,有时是一个学生独立展示,但只要有一名学生大声发言,其余的学生就会很有秩序地坐下,开始专注地倾听。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展示的方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发表意见时紧扣小组的研读点或神采飞扬、激情四溢地阐发自己的观点,或辅以动作、抑扬顿挫地朗读课文的片段,课堂热而不闹,动而不乱,真正成了学生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洋溢着蓬勃的活力和生命的光彩。

二、 彰显学科的特点

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什么?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然而,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偏离语文特质的现象越来越多,各种非语文的活动名目繁多,屡见不鲜。《鞋匠的儿子》这堂课虽也颇具强烈的动感,但这种“动”是为学习语言而“动”。一是“读”占鳌头。读既是语文教学的手段,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这堂课中,各种形式的“读”贯串始终,有鸦雀无声的默读,有正确流利的朗读,也有字正腔圆的演读,学生在“活动单”的指引之下潜心会文,品味文本的内容,感悟人物的形象。尤为可贵的是,教者能根据语体特点指导朗读,让学生悄然明白“演讲”这种特殊的语言样式的基本特点。二是咬文嚼字。这种优秀的语文传统在本堂课也有充分的体现,学生通过对“永远”“忠告”“艺术”等关键词语的深度品读,咀嚼玩味,感悟语言的精妙,领会文本的内涵,触摸人物的灵魂。三是语言实践。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是学习语言的一条重要途径。本堂课的“检测反馈”环节,教者让学生在插图旁写上一两句话来赞扬林肯,学生分别以黑奴的身份、父亲的身份、参议员的身份、普通公民的身份对林肯进行评价,角度不同,语言不同,但相同的是都亲历了语言实践的过程。

三、 彰显教师的智慧

篇7

1.读书论

读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读书的过程,就是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滋养青少年学生,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并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他们铸造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所以说,读书是学习的开始,又是做人的发端。

要解放思想,让读书声回归我们的课堂。教师应该少一些滔滔不绝的讲解分析,学生应该多一些充满情感的朗读。让学生在吟诵之间细细品味,用心领悟,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展开联想、想象,海阔天空,纵横驰骋,“视通万里,思接千载”。

我们应以课堂为阵地,以现行教材为基点,用滚雪球的办法,把读书的触角不断地向广度和深度延伸。如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教师可简介《水浒传》,播放电视剧《水浒传》的精彩片断,印发茅盾先生的《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的文章,以此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引导学生去欣赏、去探究那一百零八个“面目不同”的水浒英雄。这样以点带面,可谓事半功倍。“不动笔墨不读书”,强调读书“每有会意”必须随时记下来。读书动笔的好习惯,教师应大力提倡。至于采用哪种形式,教师不必强求,可以由学生自由发挥,或摘录,或评点,或体会,如此等等。总之,内容是“百家争鸣”,形式是“百花齐放”。这对积累知识,提高写作能力不无裨益。

语文学科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其广泛的外延。天文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哲学、科学文化等等,都有所涉及。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具有促进和提高的作用,它有利于思维的拓展和创新。因此,我们语文教育中提倡的读书也应该是广义的。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把目光只局限于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而应该顾及长远的、整体的利益。因为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培育文学家,更是培育人,培育有学习能力、有工作能力、有高尚情操、有完整人格的人。所以,让学生博览群书,是培养有全面素质的新一代的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决不能等闲视之。

2.作文论

如何提高学生实际有用的作文能力,历来是语文教学研究的重大课题。读书是作文的基础,作文是读书的提升。作为语言表达的书面形式,作文比说话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全面素质。“文如其人”,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它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揭示了“作文”与“做人”的奥秘及其相互关系。我们的作文教学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巧等问题”,而“必须探到根本,讨究思想、情感的事”。“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叶圣陶语)。”只有把思想、语言、文字结合起来训练,才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会学生写普通文。老一辈语文教育家认为,语言教育,包括写作教学的主要目的,首先就是要培育善于运用语文工具以适应生活需要的普通公民。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有别于作家的写文章。而我们学生中的大多数人是不会去做文学家的,所以我们也不必用作家的要求去教学生写文学性很强的作文。我们的作文教学应面向全体,立足于普通应用(实用)文训练。

加强普通应用文的写作训练,如计划,总结,申请书,自荐书,合同书等,以适应实际生活、工作的需要。鼓励学生说真话。“言为心声”,非由衷之言不发;“感乎人者莫过于情”,非真情实感不写。只要说了真话、实话,就应该给予肯定和赞扬。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积极性才能得以保护,作文的兴趣才能得以激发,作文的热情才能得以持久。也只有这样,人性中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才能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开花、结果。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志向、情感、观念等等不尽相同,我们教师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强求一律,否则,就会走上“八股文”的老路,使学生被束缚在重重的规范之中,泯灭了个性。试问又有哪一部伟大的作品不是作者个性、才情的大展示?我们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的作文氛围,让学生尽情地展现活生生的自我,或倾诉心曲,或抒发感慨,或评点议论,或憧憬展望,并在作文中找到自我,发现自我,重塑自我。

培养学生积累、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作文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人能力的综合反映。积累生活,积累语言,积累思想等等,没有积累就没有作文。同样,没有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就没有作文。而分析综合能力是作文的最根本能力,也是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总之,作文即做人,我们要把素质教育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地锤炼思想,锤炼语言,让作文来自社会,回归社会,服务社会。让学生在作文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为理想、为目标而努力奋斗。

3.做人论

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一文有这么一段话:“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生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充实,更是完整人格的培育。语文教育要实施素质教育,只有把传递人类文化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与传授语文知识和实际技能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要教给学生实用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为他们以后踏入社会作准备,而且更要帮助他们形成道德责任感和关怀人类的善性。

“正之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心正,是治国的根本;意诚,是做人的根本。诚信是人性中最可宝贵的东西,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华。孔子说过:“人不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一个人对自己行为负责论的伦理规范,诚信做人,诚信律己,诚信做事,应是我们这个时代道德标准的核心。而语文学科包含了异常丰富的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素质构成的人文因素。因此,语文教学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最佳切入口,语文教材应是实施素质教育鲜活的实例,语文课堂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作文是自我创造的开始,也是创造世界的开始。我们要用人文精神去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学会做人。

篇8

一、认知停靠点

有意义学习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如奥苏伯尔所说,有意义学习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学习者头脑中应具有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如果我们把学习者头脑比做一片港湾,新知识比做一条轮船,所谓的适当观念就是固定和栓住轮船的“锚桩”,我们称之为认知停靠点。认知停靠点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直观停靠点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在课堂里主要是学习前人积累起来的文化科学知识。什么叫知识?知识是人类从实践活动中得来的,对实际事物及其运动和变化发展规律的反映。也就是说,知识本身是具有丰富生动的实际内容的,而表征它的语言文字(包括符号图表)则是抽象和简约的,学生所学的正是语言文字所汇集成的书本知识即教材。这就要求学生不论学习什么知识,都要透过语言文字、符号图表把它们所代表的实际事物想清楚,以至想“活”,从而真正把两者统一起来。这样的学习就是有意义的学习。相反,如果学生只记住一大堆干巴巴的文字符号,而没有理解其中的实际内容,这样的学习便是机械的学习。

从有意义学习角度来说,“实际事物”就是“文字符号”的停靠点。从哲学角度讲,这一停靠点解决的是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的矛盾。教学中直观停靠点主要包括实物直观、图象直观、动作直观。

教师在设置直观停靠点时一定要在“停靠”上做文章,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直接为教学服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旧知停靠点

学生在学校里所学的不是零散的、片面的知识,而是“提炼浓缩”又“易于消化”的系统的、整体的知识。任何知识都是整体网络上的一个点或一个结,离开了网络,也就丧失了生存的基础。奥苏伯尔所强烈反对把有意义的材料以机械的方式来教,就是出于这个原因。知识只有在整体联系当中才能真正被理解、被掌握,从而体现其有意义的价值。这也就是说,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新知要么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起来的,要么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或由旧知重新组织或转化而成的,所以旧知是学习新知最直接最常用的认知停靠点。

创设旧知停靠点,第一要找准旧知,第二要温故知新。

3.背景停靠点

所谓背景知识是指与教材课文内容相联系的知识的总称。背景知识与新知的关系不如旧知与新知的关系那么密切、直接,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但背景知识同样是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的一种重要的认知停靠点。比如,语文教学中,没有必要的背景知识,阅读思考往往是无法进行的,背景知识越丰富,阅读理解水平就越高。

4.思想方法停靠点

任何一门学科,作为人类的精神财富,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具有丰富的思想方法。思想方法基于知识,又高于知识,与知识具有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性。学科知识反映和蕴载学科思想方法,学科思想方法又产生和发展学科知识。这便是设置思想方法停靠点的理论依据。由于思想方法高于知识,设置思想方法停靠点,就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自觉的、高层次的。

上面四种停靠点,有的是属于隐型的,有的是属于显型的;有的是属于直接型的,有的是属于间接型的。这里所要强调的是,没有停靠点的学习只能是机械的学习,停靠点越多,就越能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二、情感激发点

有意义学习的第二个条件是学生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在课堂教学中,有意义学习心向的激发和培养,可从三个方面着手:

1.教师方面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总之,教师必须用自己的情感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教学中教师的情感,首先源于教师对学生真挚无私的神圣之爱。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从泉眼里流出来的是水,从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的教学里,奔涌出来的是一股股极大的感染力。

教师的情感还源于教师对所授学科的热爱。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所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

教师的情感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只有把教书育人当作事业来追求,而不仅仅当做职业来从事,教师才会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就象演员全身心进入角色一样。

总之,教师想教、爱教是学生想学、爱学的前提和关键。教师的情感是激发和培养学生有意义学习心向的最有力的因素。

2.教材方面

教材――知识本身是激发和培养学生有意义学习心向的潜在因素,教师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把这种潜在因素转化为现实因素:第一,把教材知识内容巧妙地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即设置问题情境;第二,要致力于揭示教材知识的价值。

3.学生方面

学生什么时候更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呢?实践证明,当学生感觉到学习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时,他们就会更乐意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情感激发的目的在于为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情绪背景,学生兴致勃勃、兴趣浓厚、甚至兴高采烈,这是教学的最佳精神状态。

三、思维展开点

新旧知识的相互同化、相互作用,只能是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才能实现。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学习,没有思维,就谈不上理解。所以,课堂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这是实现有意义学习的关键所在。但是,应该承认,我们在以往的教学中对“思维展开”重视不够,表现有二。一是以学生认识的特殊性为理由,抹煞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让学生走成功的捷径,直接地消极接受现成的结论,这是导致学生机械学习的一大原因。二是片面夸大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把应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的难点、疑点和关键点全部包办代替了。这种课堂教学活动显得顺顺当当,学生听起来好像什么都明白,事后却又说不清,一遇新问题,就必然昏昏懵懵,这是导致学生机械学习的另一大原因。

教学中展开学生的思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引导学生通过展开充分的思维来获得知识,了解结论的来龙去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条件和设置各种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即参与到概念、判断、推理的形成过程,法则、定律、性质的推导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来。

第二,暴露学生学习过程的困难、障碍、错误和疑问。一般说来,学生在独立学习过程中必然要碰到各种各样的疑难,这些疑难既是学习的障碍,又是学习的动力。但是,对于这些疑难的解答,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把结论告诉学生,而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自己解决。

第三,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学生在展开充分的独立的思考过程中,常常能提出许多创造性的见解,这些见解如能得到及时的赞扬和鼓励,学生就会感觉到莫大的成功感和自豪感,这些积极情感反过来又会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展开思维,学生才能获得真知,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

篇9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活动不仅要进行语言教学还要进行思维教学。所谓思维教学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现实世界时的动脑筋的过程,提升个体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它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探究文本内部深层次意义,触摸文本灵魂的能力。这一环节为个性的锻炼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当前课程改革环境中,教学思想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把教学的出发点放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上。笔者对于如何实践语言教学和思维教学也进行了探索。结合教学经验和新课程理念,提出了以下一些方法和策略,以飨读者。

一、语言教学法

语言教学法并不是研究语言内部结构规律(那只能留给语言专家去研究),而是让学生体味语言的外部意义。鉴赏词语、句子以及语段的妙出。在鉴赏中感受名家的语言个性风采,学以致用,触类旁通,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做到融会贯通。那么该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1、筛选法。此法在语言教学活动开始阶段以问题形式提出,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意识。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文体的阅读教学,而且效果也很明显。 如:教学《孔乙己》,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体验鲁迅语言精练、深刻、含蓄的基础上,提出:在文中划出你认为精练、深刻、含蓄的句子,或者划出你觉得用的好的句子。此问题一出,学生再次快速有目的地阅读课文,具体深切的感悟了鲁迅语言的风格。学生一:我觉得鲁迅语言的精练。如“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就这一句简单明白地把孔乙己的特殊身份给揭示出来。学生二:我喜欢孔已己说的那些话,如“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鲁迅模拟一个穷途末路又迂腐不堪的书生的话很到位。学生三:“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和“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是用这手走来的。”这一“徘”一“摸”写得出神入化。 筛选法的精髓在于筛选,就是感悟文中的亮点并把它筛选出来,统一整理,它是一个由理性到感性的过程。

2、体悟法。所谓体悟法,顾名思义,就是体味、感悟文中的亮点。如果说筛选法由理性回归到感性,那么体悟法就是由感性升华到理性。它是个体灵感火花碰撞的一次深化过程。为了能触摸语言深处的精华,可以运用添、删、换、调等多种技法剖析语言,提升语感。 如:(1)《孔乙己》中让学生体悟“排”、“摸”的妙处。(2)《窗》中让学生感悟一位病人优美的语言:公园野鸭、天鹅、鲜花、球场、情人……进而窥探他们内心的善,感悟另一位病人的心理语言: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能有幸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以此窥探他们内心的丑。(3)《神通广大的基因》 让学生体味“人体的某些 性状或疾病是受多个基因共同控制的。”“某些”删去以后的效果。(4)《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让学生体味“形状也大了,有的生有蜜腺,分泌蜜汁,有的散发芬香,这就成为虫媒花,昆虫给花完成传粉受精的任务。”中添加“蜂争粉蕊蝶分香”这一诗句效果又如何。(5)《食物从何处来》让学生体味“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中把“和”换成“或”效果如何?

二、思维教学法

陶行知先生“教育要解放人”这一教育理念道出了今天我们的教学应以完善和提升人为主要宗旨,学生的发展是目的,学问、知识、技术是手段。“教学的本质意义应使自在的知识有目的地进入人的自觉领域,不断地推动人由自在走向自为。”如何由自在走向自为?如何借助语言这一桥梁窥探作者贮入文本中深层次的意义?一句话,在于教者的一个“导”字导向学生内在的个性思维,意在让学生有话可说,从而锻炼学生的个性思维。笔者试以案例说明之。 教学《始得西山宴游记》时教师让学生在体味柳宗远笔下西山“怪特”语句基础上,导引学生思考:柳宗元眼中的西山为何写得如此优美、怪特?学生一:作者的心情好,所以看见的事物也优美。 那作者是什么样的心情? 学生二:心胸完全放开毫无杂念那种。用文本的话讲就是“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学生三:我觉得与他的性格有关。他性格是超沉拔俗、卓立不群、桀骜不驯,所以非常喜欢怪特的景物。

至此学生基本上完成了对文本意义上的感悟、提升。但仅此而已,教师应乘胜追击,进一步完善学生对文本意义的建构、整合,促进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交流。提出:学了这篇文章,受到不少启发,你想对柳宗元这位古代名人说一句什么样的话呢?学生一:从您的文章中,感悟到您品格的伟大。作为一个现代人,我深深的被您的不同留合污的品格所熏陶。 学生二:我想用刘禹锡笔下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来比喻您。学生三:我被您的寂寞、惆怅、孤标傲世的情怀所折服。但我生性是一个不怕挫折、不怕困难的一个人,面对现实的残酷,我不会移情山水陶醉大自然,求得一时的安宁,我会选择挑战困难,攀登人生高峰。

篇10

关键词:语文味;语言表达;阅读教学

反思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大量的非语文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关注了人文,却淡化了语文,注重了开放、多元、拓展及综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使语文教学迷失了本真和自我。这种“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园”的现象或过早过度地远离文本的拓展且充斥语文课堂的非语文的活动与内容等,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尴尬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那么,如何使阅读课具有“语文味”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删繁就简一树花――聚焦语言的表达形式而非内容

“语文味”就是从体会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散发出来的。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往往只强调文章内容,而偏废了文章形式。其实阅读课不是仅以汲取文章思想为目的的,而是要通过文章获得关于语文的感性经验和相关知识,理解文中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情感,这些固然重要,但如果忽略了对语言形式的把握,将具有借鉴价值的表现手法等弃之不顾,那必将使“语文味”丢失。语文的味道正是从对文本细部的探幽发微中散发出来的,而这种探究,更多地在于“怎么写”,而不仅仅是“写什么”,即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

语言文字的形式有两个层次:一是语言文字本身的形式,即字、词、句、段、篇;二是语言文字所形成的文本形式,即由语言文字组织的文体特征。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体裁、题材多样,如记叙文、说明文、诗歌、散文等。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慈母情深》的教学中,在指导学生品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的望着我,我的母亲……”这一句时,让学生将“我的母亲”提前,反复读“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在对比朗读中感受作者将“我的母亲”置后的类似电影中的“慢镜头”特殊的表达情感的形式,更能表达出母亲为“我”倾注的深情,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可以说,对语言形式的把握将直接影响对内容的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书田菽粟有真味――咀嚼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

“文字是一道桥梁。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碰撞,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课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意思,并通过各种情感体验的方法,越过书面文字这道桥梁,在解词析句的同时,创设情境,挑起学生兴奋、喜悦的神经,让学生在情境中依据自身的生活经历和阅读积累,反复诵读,对语言文字进行理解和体会。

“语文味”正是从对具体词句的分析与鉴赏中散发出来的。很多时候,我们大谈作家的人文精神和作品的深刻内涵,却忽略了具体的字、词、句。其实,文章的思想、作者的情感无不寓于词句之中。在教学现代小学语文十二册《感恩》一课时,我着力引导学生品味文中三个小孩写的表达谢意的简简单单的三句话――“昨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昨天吃的比萨饼很香”“路边的野花开得真漂亮”,设计了以下的教学:(1)你对这样的感谢信有什么看法?(2)这三个句子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句子中还隐含着心情呢?你能体会到吗?请把你体会到的心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3)你认为孩子们在写每一句话时要向谁表达谢意呢?学生通过品味,体会到了这三个简单的句子中隐含的快乐、幸福的心情和深深的谢意:听着动听的故事,他们感谢作者精心的创作,感谢妈妈动情地讲述;吃着香喷喷的比萨饼,他们感谢厨师的手艺,感谢麦粉的香甜,感谢调料的美味;看着路边美丽的野花,他们感谢大地的哺育,感谢阳光的沐浴,感谢雨露的滋养……通过品读感悟,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隐含在句子中的无限内涵,从

而也体会到妈妈请三个孩子每天写感谢信的良苦用心,进而明白了“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可以是对生活中任何美好的事物,理所当然的事物的感激和欣赏”这一深刻的道理。

三、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的语言滋养学生的心灵

教学语言,作为传输知识信息的载体,不仅是联结教与学的纽带和桥梁,而且是教师传情播情、诱发美感的最主要的手段。倘若教师教学时能够做到叙述娓娓动人,丝丝入扣;描写绘形绘色,声情毕肖;说明事实明了,简洁清晰;议论深刻有力,逻辑性强;抒情如出肺腑,亲切感人。那么,学生就能够享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状、如闻其声、如嗅其味的巨大美感。其实,在课堂上教师也是一种教育资源,曾经有位老师说:“你要是在课堂上出口成章,旁征博引,学生想不喜欢语文都难。”

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要具备多种才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博古通今;琴棋书画,幽默诙谐。语文课堂上教师丰富多彩的点评,抑扬顿挫的诵读,声情并茂的讲解,诙谐幽默的发问,无不折射出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品味。特级教师于永正常常以恰到好处的教学幽默润色课堂,为教学增添亮色。在教《我爱故乡的杨梅》时,于老师请一个学生朗读课文,让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情节。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仿佛把大家带入了果实累累的果园。这个学生读完后。于老师看了看全班同学,煞有介事地说:“陆晓荣听得最投入。我发现他在边看边听的过程中,使劲咽过两次口水。”回过味来的同学们都会心地笑了起来。于老师接着说:“课文中描写的事物,肯定在他的头脑中变成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我断定,他仿佛看到了那红得几乎发黑的杨梅,仿佛看到了作者大吃杨梅的情景,仿佛看到了那诱人的杨梅果摇摇摆摆地朝他走来,于是才不由得流出了‘哈喇子’……”学生们都哈哈大笑起来。于老师又郑重其事地说:“如果读文章能像陆晓荣这样。在脑子里‘过电影’,把文字还原成画面,那就证明你读进去了,就证明你读懂了。老实说,刚才我都流口水了,只不过没让大家发现罢了。”同学们笑得更厉害了。在这节课中。于老师用幽默的语言,把一个重要的读书方法――“边读边想象,把抽象的文字还原为生动的画面”讲出来了,而学生们发自肺腑的笑声,则表示着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对教师语言能力的折服与钦佩。

总之,充满语文味的新课堂将到处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充满着智慧的交融、个性的张扬,散发着语文的独特的芳香,流淌着师生间真情的表白,涌动着灵性的互动,课堂也将成为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沃土、精神栖息的理想港湾,成为师生难忘的一次“人生遭遇”。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的课堂,方能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因为:

散发语文味的课堂就像一杯陈年的佳酿,飘荡着醉人的醇香。

流淌语文味的课堂就像一股甘甜的清泉,滋润着干涸的心田。

洋溢语文味的课堂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学子的目光。

篇11

“言语”论者包括“语感”论者、“言语—语言—言语”论者、“言意互转”论者、“言语生命教育”论者、“言语智慧教育”论者,他们都以现代语言学之父、结构主义语言学创始人——索绪尔的“语言、言语二分学说”为理论依据,否定“工具性”论者的性质观,认为“语文学科”或“语文课”不是教语言而是教言语,只是由于他们对“言语”的理解不同或者体系运演的不同而导致具体主张有别。“工具性+人文性”论者虽然否定“工具性+思想性”学科性质观,但却使用了与“工具性+思想性”论者基本相同的思想方法,先承认“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再将长期以来基本上是政治思想教育意义上的“思想性”修改为“人文性”。“人文性”论者反对“二元论”,并试图彻底抛弃语言或言语的“工具”与“技术”属性,认为“语文”不是“工具学科”,而属于“人文学科”,“人文性”才是它的本质属性,有人甚至极而言之“母语教育实质就是精神教育”。“模糊性”论者针对“工具性”论者的理论与实践以及从西方引进的唯科学主义取向的“标准化”考试暴露出的种种弊端,认为“语文的模糊性是绝对的、普遍的,而精确性是相对的”,“模糊性”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本质属性。

“美辞”论者认为“语文课”不是教学生学语言也不是学言语,而是学习修辞——美辞:听读上能鉴赏美的辞、说写上能使辞美。在经历了上述无休止的争论之后,近几年出现了自称“本质悬置”和“反本质”的声音。“本质悬置”论者主张既然“‘语文’是什么”说不清楚就干脆不去说了,暂且将本质“悬置”,转而说可以说的“‘语文’不是什么”。“反本质”论者则认为不是“语文”的本质说不清楚,而是本来就不应该有“语文”这个错误的名称,因为原本就没有“语文”这么回事,甚至有人主张将“语文”还原为“国文”,有人呼吁将“语文课”分为“汉语”、“文学”两门课。由以上的简略梳理可以看出,在半个多世纪里,学界对该学科本质的认识仍然是一笔“糊涂账”,而“语文教育本质”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为什么“语文教育本质”研究会陷入这种“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困境,乃至有人声称干脆“本质悬置”或“反本质”呢?第一,研究对象不明。我并不怀疑绝大多数研究者的本意是弄清楚“语文教育本质”,有的研究者也申明自己在探讨“语文教育本质”,但实际探讨的却是“语文”、“语文教学”、“语文学科”或“语文课”的基本特点与属性,而且经常将这几个有密切联系但并不完全相同的概念相互替代使用。第二,研究方法不当。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用“拆字—析字法”界定“语文”二字。例如:有几位著名语文教育家、语言学家在其重要文章里或在大型研讨会上的如下表述都有“拆字—析字”之嫌:“语就是口头语,文就是书面语,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语文这个词可以解释为语言和文字,也可以解释为语言和文学。”“语文这门学问主要是语言文字之学。”“语文课,照我的理解,应该是语言文字。”“我想中学的语文课是指语言文学。”由于先拆字再析字,对“语”的解释有了母语、汉语、口语、语言、言语、语感、现代汉语等,对“文”的解释有了书面语、文字、文学、文章、文化、人文、文言文等。这样,“语文”、“语文教学”、“语文学科”或“语文课”的本质说不清楚了,而“语文教育本质”就更说不清楚了。二是根据语文教学内容、价值观和目的观来确认“基本特点与属性”。传统的“文道统一”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工具性”说、五种“言语”说、“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说、“人文性”说、“模糊性”说、“美辞”说等性质观,都与此有关。三是将“特点”、“属性”等同于“本质”。李海林已经指出:我国语文教育界已经习惯于用“××性”这种言语方式来表达对语文学科、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甚至已经形成了一种顽固的思维定势;“××性”仅仅是一种指向事物外在形态的描述,用“××性”概括语文学科、语文课程的性质是把它的某一外部特征当作了内部性质,而揭示“本质”的最好方式应该是下定义。第三,知其难而退缩。所谓的“本质悬置”论者主张既然“‘语文’是什么”说不清楚就干脆不去说,转而说“‘语文’不是什么”。例如:不是语言教学、不是培养语言学家,不是文学教学、不是培养作家,不是一般的文化课,不是言语形式教学、不是言语内容教学等。其实,这并不是哲学意义上的“本质悬置”,而是在“反向”地说“本质”。所谓的“反本质”论者认为不应该有“语文”这个错误的名称,因为新中国成立以前并没有“语文”这么回事,意欲放弃对“语文教育本质”的追问。例如:有人认为把“国文”改为“国语”进而改为“语文”决不是科学的明智之举,现在把“语文”还原为“国文”不是复古,而是拨乱反正;有人呼吁将“语文课”分为“汉语”、“文学”两门课。这是对“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与机械分割,并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反本质”,因为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用以消解乃至放逐形而上学“本质论”的“反本质”方法论,并不是主张通过放逐或分割使该事物不再是该事物,而是强调只关注“现象”和“存在”本身,闭口不谈本质,压根儿不承认事物有“抽象的本质”。这三种原因的共同点是研究方法不正确,方法不正确又是因为方法论不正确,方法论不正确的根源又在因哲学意识淡薄而没能找到可靠的哲学基础。

“语文教育本质”研究怎样才能走出困境?强化哲学意识——找到可靠的哲学基础——吸收其方法论——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关键是找到可靠的哲学基础并吸收其方法论。那么,包含着“语文教育本质”研究方法论的可靠哲学基础是什么?笔者认为,其哲学基础在于分析哲学和哲学解释学。分析哲学是20世纪前期最重要的哲学思潮,代表人物有罗素、维特根斯坦等人。尽管分析哲学内部不同学派之间的观点和方法有较大差异,但都重视分析的方法、强调进行语言分析。罗素认为,语言的意义在于精确地描述世界,使世界的本质结构得以呈现;而日常语言是模糊不清的,哲学中经常使用的词语表意不明、歧义丛生。因此,要运用逻辑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建立理想的人工语言。后期的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的意义全在于它在实践中的用法,应该把语言作为一种生活现象和实践来考察;语言本身并不存在问题,问题在于人们对语言正常用法的错误使用。因此,分析哲学的任务就是分析日常用语中有哪些歪曲,还语言以真面目。分析哲学的共同旨趣是通过语言分析给语言“看病”,代表了哲学研究的科学化取向。我国学者王路在《走进分析哲学》中指出:分析哲学对观念明确、思想清晰的强调,对科学精神的追求,正是中国学者最应该学习和借鉴的。真正的“语文教育本质”研究,必须运用分析哲学的语言分析方法。

哲学解释学是在20世纪历史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下,针对自然科学方法论对人文领域尤其是哲学领域的渗透与制约的反抗而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潮,代表人物有海德格尔、伽达默尔、贝蒂、哈贝马斯。伽达默尔认为,科学并不能解决“存在”的根本问题,不足以成为人文科学方法论基础;语言不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工具,而是人类存在的方式,是存在的家园,存在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得以显现,即“能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人类的母语学习即意味着在这个语言世界中成长,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对世界的认识。语言自身对于世界解释的有限性决定了学习者的有限性,语言的界限即是理解的界限。作为核心概念的“理解”是对语言的理解,它离不开“前见”的影响,是理解者自身视域与历史流传物视域之间的“视域融合”。真正的“语文教育本质”研究,必须运用哲学解释学的语言理解方法。分析哲学追求精确严密的语言分析,代表着科学主义的方法论;哲学解释学主张对语言意义进行理解,代表着人文学科的方法论。虽然分析哲学和哲学解释学起初是旨趣不同的两个哲学派别,但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两派哲学家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分析”与“理解”有相互补充的必要,逐步从方法论角度克服各自的片面化信念与主张,呈现出对话和融合的趋势。更重要的是,这两种哲学都极为关注语言,分析哲学由于对语言的关注才带来了哲学研究的“语言转向”,哲学解释学始终把语言看作一切“理解”的基础。正如孙正聿在《哲学通论》中所说:语言的逻辑性与人文性的关系,是现代哲学中的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双峰对峙”的重要根源,也是相互融合的重要基础。分析哲学和哲学解释学融合的趋势,已经为真正的“语文教育本质”研究提供了深刻的方法论启示。

研究“语文教育本质”应该用“语言分析”和“语言理解”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理解并明确地回答“语文教育”的两个根本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语文教育是什么?’是什么意思?”伽达默尔说:当我们碰到“事物的本质”这个表述时,它的要点显然是说,那可供我们使用与支配的东西,实际上有一种自身的存在,这使它能抵制我们用不适当的方式去使用它。或者从积极的角度讲:它是一种不能更改的给定性,我们必须适应这种给定性。维特根斯坦发现,即使我们认为是同类的事物之间,也存在着许多差异,它们充其量只有“家族类似”。那么,超越种种语文教育内容观、价值观、目的观介入的语文教育“家族类似”的“给定性”即为“语文教育本质”,“语文教育本质”研究就是要对这种“家族类似”的“给定性”给出“唯一表达”。

篇12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语文教学发展应体现在“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上。以学生发展为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道路。有专家指出,当今有些“时尚”做法值得思考,其表现为:重研究意识培养,轻基本认识的把握;重创新精神倡导,轻扎实严谨作风的养成;重跨学科的学习研究,轻本学科的孜孜以求;重媒体网络的现代演示,轻语言文字本身的品味;重活动能力的培养,轻聆听素质的养成;重合作精神的培育,轻独立思考能力的造就;重理性质疑研讨,轻感情吟诵、品味。这些“时尚”的做法,无疑对高职高专的语文教学提出了具有挑战性的观点。

一、语文学科在课程理论上应求真

语文主要是指日常在读写听说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就学生来说,不仅在学校里学习需要运用语文工具,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更离不开这个基本工具,即使平时在家庭和社会生活里也处处与这个工具有着不解之缘。简直可以说,离开语文这个基本工具,就无法学好知识、做好工作和过好现代化生活。因此,语文应作为包括生活在内的最基本工具。语文的重要工具作用,还集中表现在传递信息方面。处在当前信息的时代,语文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起了传递信息的作用。语文课在读写听说中都需要增强信息意识,语文课本就是向学生传输新鲜知识的优良信息库,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需要通过语言文字获取和传递有益的信息,从语言文字里传来的信息还帮助和丰富人们的生活。

二、语文学科在教材内容上应求实

语文学科主要是作为基础学科,帮助学生奠定语文基础,在读写听说方面具有实际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语文学科的性质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既有作为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又有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但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工具性是它的基本性质,其他性质都是在工具性的基础上产生的。表现为基本性质的语言文字具有系统的教学内容,处于主体地位除了语文知识以外,教学内容都比较零散而不成系统,处于从属地位。不过,其他性质反过来也能加强工具性的作用,思想性表达了语言文字的思想意义,文学性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表达作用,知识性充实了语言文字的知识内容。这就是语文学科基本性质和其他性质的相互关系。学科的性质决定教学的任务,具有某种性质才能进行相应的教学。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工具性决定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也就是进行读写听说的语言教学。语文学科的其他性质决定语文教学还有思想教育、文学教学和知识教学的其他任务。这三项其他任务各有特点:思想是与语言紧密联系、凭借语言形成和表达的,课文的语言文字含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因此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课本里选有大量的文学作品,艺术形象和文学语言都对学生具有生动的美育作用,这在中学各学科里是特有的,因此文学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特有任务;语文课里所包含的知识是很广泛的,这些知识对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素养以及认识生活和社会的能力都是必要的,因此知识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必要任务。再就语文教学基本任务与其他任务的关系说,思想教育、文学教学和知识教学都是在语言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并以语言教学为核心,因语言教学的进行而进行,随语言教学的完成而完成。因此,语文学科理论可以归结为:语言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

三、语文学科在教学方法上应求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仍应起主导的作用,但如何引导,那就必须以学生为本。求活就是教学方法要求灵活多样,能够把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他们都成为学习的主体,以自主的精神愿意学、喜欢学,学得爱动脑筋、爱动手,学了有所得、能应用,能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具有自己个性的表现乃至带有创造性的成绩。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尊重他们的独立思考,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使课堂教学充满和谐、平等和民主的气氛;学生不再感到封闭、被动、沉闷和枯燥,能在探索中真正体会到学习的愉快和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启发引导就能把整个课堂教学推向生动活泼的最佳状态,也能获得全面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最好效果。

课堂教学既要生动活泼,激发兴趣,又要学好语言,讲求效果,怎样把这二者统一起来,处理得当呢?这就要求教师按照语文课特有的基本教学原则,以生动活泼和灵活多样的方式启发引导学生。就阅读教学来说,从学科的基本性质和教学的基本任务出发,必须坚持如下的基本教学原则:从课文的语言文字出发,领会课文的思想意义(文学形象、科学文化知识),再回到语言文字。这“再回到语言文字”十分重要,就是要做到语言教学的落实,引导学生深入到语言文字的具体运用上,进一步领会并学习这些深刻的思想意义、生动的文学形象和翔实的科学文化知识是用怎样流畅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可以说,是否再回到语言文字,也是语言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坚持这个基本教学原则,语言教学才能真正成为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课堂教学才有了正确的路子,生动活泼和灵活多样的教法和学法才能产生实际的效果。阅读教学如果不按照这个基本教学原则,脱离课本的语言文字,不是从语言文字出发,或者不再回到语言文字,那么整个课堂教学的性质和路子就都变了样,语文课就会变成政治课、故事课或者常识课,即使教师讲得有声有色,学生踊跃发言,讨论的气氛紧张热烈,但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方面并无所得,或者对提高语文能力很少帮助,思想、文学和知识方面也自然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无法完成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和其他任务。总之,教学方法是一种艺术,要取得课堂上教学艺术的成功,教师必须按照基本教学原则,开动脑筋,大胆创新,灵活多样地运用,在不断探索中开花结果,各显神通。

篇13

关键词语文 学科性质 分科教学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2-137-01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自1904年独立设科,至今已走过一百多年。语文教育中最核心的是“语文学科性质”。语文学科性质统帅语文教育全局,决定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然而,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已然成为一个旷日持久的难题。尽管“新课标”敲定语文学科性质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然而学术界并未停止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思考。

由于语文学科性质不明,导致语文教育问题层出,尤其是忽视了语言知识教学,把“文学教育”当作了语文教育的全部。中小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并不理想,甚至有的大学生在语言文字知识上仍屡屡犯错。

二、概念界定

属性是对象的性质及对象之间关系的统称。如事物的形状、颜色等都是事物的性质。属性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之分。本质属性是决定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而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属性。本质属性一定是特有属性,而特有属性不一定是本质属性。

语文的学科性质,是将语文同其他学科区分开来的本质属性,当然,也是语文的特有属性。一方面,语文基于本民族共同语,是本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另一方面,语言承载了本民族的共同知识和价值观念,传承民族文化和文明。

由此,可以得出语文学性质――以汉语言为基础,培养学生对母语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传承人文精神、民族文化和文明的人文科学。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非语文学科性质

新课标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科学的特点。有的专家说:“我们相信,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可以成为人们的共识,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期望。” 这种说法其实言过其实。

(一)“工具性”并非语文的学科性质

工具性,是指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的工具,传承文化的工具。语言只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但并非唯一交际工具。图片、肢体动作等都有交际功用。语言也并非唯一的思维工具,图像、画面等也可以作思维工具。除了语言,还有许多载体,如实物、录像、图片等都可以承载文化。

至于语文学科的实践性,更不足以使“工具性是语文学科性质”的论断成立。除了语文,有太多的学科(物理、化学等)具有“实践性”,况且,许多学科实践性远强于语文。“工具性”并不为语言特有,并不是语文的本质属性,只是语文的特点。

(二)“人文性”并非语文的学科性质

“人文”一词含义并不清楚,它有时指人文主义(humanism);有时指人文教育(liberal education);有时泛指人文学科(the humanities)。

语文固然属于人文学科,但人文性却并非语文学科特有其他人文学科,如历史、美术等也具有人文性。人文性并非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无法把语文和其他学科区别开来。因此,人文性并不足以成为语文的学科性质,只是语文学科的一个特点。

(三)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非对等的范畴。人文性是相对于科学性而言的,正如人文精神相对于科学精神,人文思想相对于科学思想,人文主义相对于科学主义;“人文”和“科学”才是对立统一的概念。“工具性”是相对于“目的性”而言的。相反,“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互融合的。一方面,真正的语文教育把语言作为一个依托、平台,人文性以工具性为基础,工具性体现人文性;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作品的学习,感知、领悟、审视语言,提高语言能力。把“工具性”和“人文性”作对等范畴,并不妥当。

四、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语文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将“语文教育”异化为“文学教育”。

新课标重语文的人文性,不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提倡让学生直接在语料中掌握语文规律。而教师却认为淡化语文知识就是“忽略语言知识”,甚至许多教师根本不教语言知识;导致学生在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上屡屡犯错,阅读、鉴赏、作文都因受到影响。语言的交际功能都无法实现,谈何人文性、人文精神?汉语当如何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专家称“目前语文教育最大的失败,如果撇开政治因素不谈,恐怕要数时下语文教学的去知识化、技能化倾向了。”

五、“语言”和“文学”分科教育

当下语文教育如此混乱,根本原因是没把“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分开,反将语言、文学、社会科学混在一起,语文教育成了“三不像”。有专家称“目前语文教育最大的失败,如果撇开政治因素不谈,恐怕要数时下语文教学的去知识化、技能化倾向了。”

解决之道就是将“语文”和“文学”区分开,实行分科教学。可效仿大学分设“汉语课”和“文学课”。汉语课为必修课,文学课为选修课。

“语言教学”应当教学生基本的汉语知识(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文字、标点符号等),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汉语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文学教学”应当让学生学习中外优秀文学作品,了解语言特点,熟练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进行人文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完善价值观体系,促进学生自我实现。

分科教学需协调“语言学科”和“文学学科”。语言和文学虽分属不同学科,但二者并非截然独立。语言中自有人文要素,文学也以语言为载体。在语言教学中,教师不能脱离文本,单独讲授语言知识;“文学教学”中,教师也不应完全忽视必要的语言知识,需将二者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屠锦红,徐林祥.中国语文教育研究六十年述评.教育导刊,2010(上).

篇14

关键词:语文教学;科学发展

Abstract:The Chinese teaching reforms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the new China have always been the process of scientific explorations. At present, three jobs must be done and three ideas must be confirmed while we make research into the scientific Chinese teaching, that is establishing subject theory of Chinese while pursuing its reality, exploring Chinese teaching system while pursuing its truth, making reform on teaching methods while pursuing its variety. It is suggested that we should make a summary for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the former reforms and make a combination with the present innovation, establish experimental bases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of Chinese and write out experiment reports with scientific values through careful organizations, strict demands , exact experiments and truthful summaries.

Key words:Chinese teaching; science development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语文教学(包括语文教材),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探索和改革。此间,1956年学习当时的苏联经验,在中学阶段提出了“文学是艺术,语言是科学”的论断,实行文学和汉语分科教学。第一次由教育部颁发《文学教学大纲》和《汉语教学大纲》,建立了系统的文学教学体系和汉语教学体系,编出大部分文学课本(初中六册,高中四册)和成套的汉语课本(初中六册)。这是一次颇具建设性的改革,可以看做新中国语文教学在科学探索方面的开端。但由于偏重纯文学教学,汉语知识又过于繁琐,脱离了当时的语文教学实际,这次改革半途而废,分科教学被取消,没有取得完整的经验。1963年的语文教学又作了一次较大的改革,教育部颁发了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创立了“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的新论点,从培养读写能力出发,建立了语文教学体系。但由于教学大纲只要求“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导致在实际教学中忽视思想教育,更受到当时政治运动的冲击,新课本只编到初中第四册,也未能完成探索的任务。1978年以后,语文教学大纲作了几次改动,语文教材也跟着反复修改,基本上都保持了语文工具性的特点,也重视在语言文字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的任务。近几年来,语文教学经过讨论研究,从文化对人的陶冶作用出发,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主张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新编的课程标准语文教材已经陆续开始实验。综观过去的多次改革,虽然指导思想不尽相同,改革重点也各有不同,对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更有不同评论,但始终有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力求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语文教学的任务,能按照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构筑语文教学体系,使整个语文教学切合科学原理和实际需要。因此,应当把建国以来整个改革过程看做都在不断探索语文教学的科学化。

一、重视语文教学改革,倡导科学研究精神

语文教学改革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迄今还很难说有哪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已经得到科学化的解决。当前语文教学研究和改革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语文学科的性质仍有可商榷之处,语文教学任务尚欠明确,语文教材内容的科学系统性不够,语文教学方法需要作出大的改革,语文教材的实验工作也不够规范化。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继承前人开拓的语文教学改革事业,倡导科学研究精神,着重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创立能从国家设置语文学科的目的和语文学科具有的特点出发,正确阐明学科性质和教学任务,并可作为语文教学指导思想的学科理论

语文是中学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科学化,首先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全民语文素质和培养人才的需要,这是科学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化的核心问题是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教学任务,这也是语文学科理论的基础。建国以来的多次改革,在这些方面先后有不同提法,往往各有所偏,或偏重思想性,或偏重文学性,或过分强调政治性,或片面强调工具性,或兼重工具性、思想性和知识性而仍强调思想性,这中间也有几段时间是以工具性和思想性并重。由于这些各有所偏的学科性质,也就相应地有了各有所偏的教学任务,这样也就难免导致在教材编写和实际教学中的各有所偏。怎样把语文学科的各种性质和语文教学的各项任务作一番综合研究工作,理出一个科学系统来,明确语文学科究竟应该定为怎样的性质,语文教学究竟应该赋予怎样的任务,性质与性质之间,性质与任务之间以及任务与任务之间,又各具怎样的关系。这就需要从国家设置语文学科的目的出发,按照学科本身的特点和教学中的实际需要,并吸收过去改革的经验教训,经过必要的论证,逐渐形成一个既合乎科学原理又切合教学实际的语文学科理论,具有一定的总结性和导向性,能带动语文学科的各项改革。这样才能正确阐明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语文教学的任务,引导整个语文教学走向科学化。

(二)设计能从教学实际出发,系统反映导向正确的学科性质和教学任务,并可作为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依据的语文教学体系

依照正确的学科理论,设计具有规律性和实践性的语文教学体系,是语文教学科学化的重要内容。语文是具有综合性的学科,教学内容除了读写听说的语言教学以外,还涉及以语言教学为基础的思想教育(包括政治思想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现代化社会生活道德教育以及思维训练等)、文学教学(包括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文学形象分析、文学表现方法以及文学作品的鉴赏和评价等)和知识教学(包括语言知识、文学常识、理论知识、科学知识以及历史社会生活知识等)。因此,按照确定的学科性质和教学任务,紧密联系教学中的实际需要,要把上述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组成一个适合作为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依据的语文教学体系,无疑是一项十分繁重的科研任务。

(三)探索能以学生为本,充分体现学科理论精神和全面落实教学任务,并具有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

当前语文课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主要是传统的模式化教法缺少新的突破,课堂教学或多或少呈现出封闭、被动、沉闷和枯燥的气氛,不少学生对学习语文缺少兴趣,教学效果不够好,这就必须在改革教材的同时,花大气力探索研究适合学生学习的好的教学方法。我们应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按照学科的性质和教学任务,探索语文课教学方法的特有规律,使之演化成为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的教法和学法。这是语文教学科学化的必要条件,也是语文教学研究和改革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语文教学科学化应当重视的几个关联理念

(一)语文学科在课程理论上必须求真,主要应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教学任务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语文是什么?1963年的《语文教学大纲》里只提明是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工具,这样的界定当然是很不够的。这里所谓的语文,主要是指日常在读写听说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就学生来说,不仅在学校里学习需要运用语文工具,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更离不开这个基本工具,即使平时在家庭和社会生活里也处处与这个工具有着不解之缘。简直可以说,离开语文这个基本工具,就无法学好知识、做好工作和过好现代化生活。因此,语文应作为包括生活在内的最基本工具。语文的重要工具作用,还集中表现在传递信息方面。处在当前信息的时代,语文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起了传递信息的作用。语文课在读写听说中都需要增强信息意识,语文课本就是向学生传输新鲜知识的优良信息库,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需要通过语言文字获取和传递有益的信息,从语言文字里传来的信息还帮助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总的说来,语文是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最基本工具,也是传递信息的最重要载体。

语文学科究竟具有怎样的性质呢?语文学科的性质,取决于国家在中学阶段设置这门学科的目的和学科本身具有的特点。顾名思义,语文学科主要是作为基础学科,帮助学生奠定语文基础,在读写听说方面具有实际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语文学科的性质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既有作为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又有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但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工具性是它的基本性质,其他性质都是在工具性的基础上产生的。表现为基本性质的语言文字具有系统的教学内容,处于主体地位;表现为其他性质的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都是随着语言文字而形成,除了语文知识以外,教学内容都比较零散而不成系统,处于从属地位。不过,其他性质反过来也能加强工具性的作用,思想性表达了语言文字的思想意义,文学性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表达作用,知识性充实了语言文字的知识内容。这就是语文学科基本性质和其他性质的相互关系。学科的性质决定教学的任务,具有某种性质才能进行相应的教学。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工具性决定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也就是进行读写听说的语言教学。语文学科的其他性质决定语文教学还有思想教育、文学教学和知识教学的其他任务。这三项其他任务各有特点:思想是与语言紧密联系、凭借语言形成和表达的,课文的语言文字含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因此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课本里选有大量的文学作品,艺术形象和文学语言都对学生具有生动的美育作用,这在中学各学科里是特有的,因此文学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特有任务;语文课里所包含的知识是很广泛的,这些知识对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素养以及认识生活和社会的能力都是必要的,因此知识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必要任务。再就语文教学基本任务与其他任务的关系说,思想教育、文学教学和知识教学都是在语言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并以语言教学为核心,因语言教学的进行而进行,随语言教学的完成而完成。因此,语文学科理论可以归结为:语言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强调语言教学的基础和核心作用,着重教好和学好语言文字,不但有利于奠定学生的语文基础,同时也能加强思想教育、文学教学和知识教学。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理解越深刻,就越能在思想上受到良好的启发和教育,越能为生动的文学形象所感动,也越能在知识上扩大眼界和提高表述知识的能力;全面完成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反之,如果离开语言文字,不重视语言教学,空讲思想、文学和知识,那就必然不能完成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其他任务的落实也将成为一句空话。

学科性质和教学任务是语文学科理论的基础,关系比较复杂,可列表概括如下:

顺便提个可供商榷的问题:语文学科的性质如果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否更合适呢?这样定性虽然有利于加强人文教育,但有两点需要商榷:一是人文性的含义比较广泛,凡是人文学科都具有人文性,甚至有些科学素养也带有人文性,这就离开了语文独立成为基础学科并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属性;二是笼统地强调人文性,重点不够明确,容易导致忽视作为重要任务的思想教育,冲淡人文中特有的文学教学。因此,以人文性与工具性并列,不如让工具性与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区别为基础性质和其他性质而又互相配合进行教育,更切合理论上求真的实际。

(二)语文教材在教学体系上必须求实,主要是按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和其他性质,落实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和其他任务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进行读写听说的语言教学,语文教学体系就应以语言教学为主要线索,设计从初一到高三的教学内容。针对目前一般中学生语文基础不够扎实,读写听说能力较差,不能很好适应毕业后升学、就业或参加社会生活需要的问题,初中阶段应以语文的工具性为主,加强语言教学。初一在小学的基础上,着重学习系统的基础语言,从写字端正、用词准确、句子完整、句意明确、句子与句子之间连贯、段落层次清楚,最后归结到思路明晰,要求能读得准确、写得通顺、听得明白、说得流利。这是学习语言的基本要求。初二着重学习各种文章语言,从记叙、说明、抒情到议论,要求能具体运用各种表达方式的语言。这是学习语言的广泛应用。初三着重学习文学语言,要求能初步领会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语言的特色,并在读写听说中重视语言表达的生动性。这是学习语言的提高。初中阶段从学习基础语言到学习文章语言和文学语言,从掌握语言的基本要求到应用于各种表达方式和提高语言的表达水平,既逐步提高,自成系统,又培养语言能力,切合实际应用。配合语言教学,还要学一些实用的语法、逻辑和修辞常识。此外,教学中还要重视课文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对学生的教育意义,特别是文学形象所能起的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至于知识内容可以随时进行教学。高中阶段在初中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教学,可以减少一些工具性,另一方面应当增强一些文学性。高一仍以现代文为主,与初三衔接,着重培养语感,探讨语言的逻辑性和表现力,并培养语言综合表现的能力。高二进行比较系统的古典文学教学,并结合作品学习一些基本的古代汉语知识和古体诗词常识。高三着重选读一些外国文学作品以及非文学的反映社会变革和文化成就的中外名文,以扩大阅读眼界,学习不同风格的语言,提高语言的鉴赏、评析和表达能力。此外,初高中都应该设置一些有益于培养语文素养的选修课,并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的语文实践活动。以上我主要谈了对整个中学阶段语文教学体系框架建构的意见,其主要在于教学内容的求实,也就是落实学科性质和教学任务,切合当前教学中的实际需要。为实现语文教学体系的科学化,无疑还要做大量的研究和设计工作,这里只能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三)语文课教学方法在启发引导上必须求活,教师和学生都应以开放创新的精神,大胆探索,开创出生动活泼和灵活多样的教法和学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仍应起主导的作用,但如何引导,那就必须以学生为本。求活就是教学方法要求灵活多样,能够把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他们都成为学习的主体,以自主的精神愿意学、喜欢学,学得爱动脑筋、爱动手,学了有所得、能应用,能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具有自己个性的表现乃至带有创造性的成绩。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尊重他们的独立思考,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使课堂教学充满和谐、平等和民主的气氛;学生不再感到封闭、被动、沉闷和枯燥,能在探索中真正体会到学习的愉快和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启发引导就能把整个课堂教学推向生动活泼的最佳状态,也能获得全面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最好效果。

课堂教学既要生动活泼,激发兴趣,又要学好语言,讲求效果,怎样把这二者统一起来,处理得当呢?这就要求教师按照语文课特有的基本教学原则,以生动活泼和灵活多样的方式启发引导学生。就阅读教学来说,从学科的基本性质和教学的基本任务出发,必须坚持如下的基本教学原则:从课文的语言文字出发,领会课文的思想意义(文学形象、科学文化知识),再回到语言文字。这“再回到语言文字”十分重要,就是要做到语言教学的落实,引导学生深入到语言文字的具体运用上,进一步领会并学习这些深刻的思想意义、生动的文学形象和翔实的科学文化知识是用怎样流畅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可以说,是否再回到语言文字,也是语言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坚持这个基本教学原则,语言教学才能真正成为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课堂教学才有了正确的路子,生动活泼和灵活多样的教法和学法才能产生实际的效果。阅读教学如果不按照这个基本教学原则,脱离课本的语言文字,不是从语言文字出发,或者不再回到语言文字,那么整个课堂教学的性质和路子就都变了样,语文课就会变成政治课、故事课或者常识课,即使教师讲得有声有色,学生踊跃发言,讨论的气氛紧张热烈,但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方面并无所得,或者对提高语文能力很少帮助,思想、文学和知识方面也自然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无法完成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和其他任务。总之,教学方法是一种艺术,要取得课堂上教学艺术的成功,教师必须按照基本教学原则,开动脑筋,大胆创新,灵活多样地运用,在不断探索中开花结果,各显神通。

这里需要特别提及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语文课还应当使用计算机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许多学校早已开始用计算机屏幕显示图像和文字,以多媒体的形式帮助学生欣赏课文所描述的景色,参考有关的文字资料。教师设计的语言教学提纲,也可预先制成课件输入计算机,在教学中向学生映示。学生家里有计算机的,还可以从计算机中查询词义和典故,搜集作文的资料,或者了解历史上某个文学家的生平事略及其代表作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凡是条件许可的,应尽可能引导学生在读写听说中学习使用计算机,这也是语文课教学方法求活的重要手段。

上述三个基本理念(课程理论上求真,教材内容上求实,教学方法上求活)是当前语文教学科学化的迫切要求。相信在全国各地语文教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抓紧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大好时机,对如何促进科学化问题进行求真、求实和求活的讨论研究,把语文教学改革工作引上新的台阶,有所创新和突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提高语文素质和培养建设人才方面作出新的贡献。

三、促进语文教学科学化进程的两点建议

(一)总结过去多次语文教学改革的历史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多次的语文教学改革,或半途而废,或有所改进,或走了弯路,其间有不少有益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但都没有及时做好总结。可以说,直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具有科学价值的改革经验总结公诸于众,好些当时改革的资料尚在保存中,不少年老的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专家对改革的往事记忆犹新。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应当抢时间组织力量,搜集资料,做好这些改革的总结工作。总结过去的改革,明确哪些是有益的传统经验,哪些是失败的教训,把今天的创新和过去的经验教训结合起来,就更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学科学化。

(二)建立语文教学科学研究的实验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