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技术人才的培养范文

技术人才的培养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03 17:55:3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技术人才的培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技术人才的培养

篇1

第一,国家要划拨专项资金,加大生物技术专业投入。生物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高科技产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之其他行业要小很多。要振兴中华,建设祖国,生物技术是一个很好的增长点。目前,这个增长点还比较幼小,它的成长需要祖国母亲的大力支持“,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我们相信在祖国的关怀下,终有一天生物技术将成为中国的拳头产业,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生物技术课程结构模式。高等教育是密切服务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的,高校应当立足于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调整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高校和生物技术用人单位可以携手合作,签订用人协议,共同设置课程,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既降低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成本,又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形成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的结果。

第三,加强实验室建设,增加实验课的比重,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首先,高校要加大生物技术实验器材的投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其次,生物技术的实验教学要与生物技术的学科建设、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更新相结合。最后,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能够正确的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第四“,开门办学”,实施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型的育人模式,具有诸多优点。首先,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利用企业的先进生产设备,减少了试验设备的投入和维护资金。其次,通过在企业的实习,学生不仅能够学到本专业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可以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查找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学校的教师通过深入企业,学习了本专业的先进知识,可以与企业共同进行科研项目的开发与合作,大大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第五,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生物技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谓“合格”,就是德才兼备,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又在专业素质之先。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要在人才培养中把思想道德教育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来,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

篇2

关键词:电子技术 汽车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b)-0195-01

1 汽车电子技术人才供求现状

随着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不断广泛,汽车电子化配置程度已经成为各汽车厂商市场竞争的焦点,但我国汽车电子控制方面的核心技术主要由外国公司垄断,作为汽车产销量的大国,若我们没有自主品牌的汽车电子控制模块的核心技术,则对我国自主品牌的汽车产业的发展是危险的。所幸,我国汽车电子控制模块的自主产品已经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但要能使自主品牌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达到能跟国外品牌竞争,具有同样高性能和价格优势,必须突破技术关,使自主品牌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能够胜任市场,还能被市场认可,要达到这一目标,人才是瓶颈。

2 汽车电子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2.1 教学设计要合理

教学设计是人才培养的方向,为培养具备扎实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知识,又具备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工程研发技术能力的人才,必须有合理的教学设计方案[1],比如,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方案,其应最少包含以下内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以理论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三年级以项目驱动的方式进行各专业科目的课程设计,使学生具备综合应用各专业课程知识解决理论技术方案的能力;在四年级同样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毕业设计,并在顶岗实习中结合预就业工作,使学生具备综合应用各专业课程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技术方案的能力。

2.2 人才培养定位要准确

毕业生是学校的产品,用人单位是人才产品质量高低的检验部门。汽车电子技术人才培养定位是否能够做到准确,首先需要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客户群进行调查、分析,从中寻找合适的客户发展成为固定人才供需关系[2]。教学团队在制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前应调查学校周边是否有汽车整车厂、总成厂、汽车电子控制企业等单位,然后与用人单位联系,了解用人单位对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在知识水平、技术水平等方面的要求;其次,主动与汽车整车厂、新能源汽车企业、总成厂、汽车电器设备厂、汽车电子控制等企业进行洽谈,寻求汽车电子技术人才供需合作,争取成为部分企业的人才培养供给基地。再次,根据岗位群要求,确定培养目标,使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毕业生能有扎实的电子技术基础,又能对汽车技术有深刻的理解,具备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性能匹配、制造、试验的工程技术能力。

2.3 人才培养内容要符合行业要求

人才培养内容是高等院校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通过教学活动过程来实现[2]。首先要做好专业基础课程内容设计,其次要做好专业核心课程内容的设计,这是保障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而做好专业拓展课程内容的设计则是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特色的重要手段。要培养具备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制造、试验的工程技术能力的本科毕业生,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内容时应最少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大学一年级完成所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最少应该掌握的专业基础课程有:汽车机械基础、汽车CAD等二维设计工具使用、汽车UG(或CATIA)等三维设计工具使用、汽车电路识读、数字电路、模拟电路、C语言等程序语言的编程、Multisim等EDA电路设计仿真设计工具使用。

(2)大学二年级完成所有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最少应该包括的课程有: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汽车底盘构造与原理、汽车电器构造与原理,发动机电控技术、底盘电控技术、汽车信息通讯技术、新能源汽车控制技术、汽车单片机技术、汽车传感器技术等。

(3)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完成所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主要针对的是理论学习,而在大学三年级的教学内容设计若以课程设计方式进行,则能使学生有机会对之前所学的技术理论进行综合的应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的内容应该最少包含[3]:①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②车身电子控制系统;③汽车底盘电子控制系统;④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⑤混合动力汽车驱动能量分配策略及制动策略。这些课题覆盖了传统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安全系统和舒适系统的电子控制。

(4)大学四年级。

在第7个学期进行毕业设计,使学生对所学的所有课程进行融会贯通的应用[3]。第8学期进行顶岗实习,在选择顶岗实习的单位时结合考虑学生的预就业。

2.4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要能执行设计好的人才培养方案,有一个具备汽车电子技术教学及工程技术能力的教师团队是必要的,特别在大学三年级涉及汽车动力系统、安全系统和舒适系统的电子控制模块的课程设计教学工作,以及大学四年级的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指导工作中,这些教学活动不能按照理论课程的讲授方式进行,而以项目驱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指导的方式进行。指导老师除了具备汽车专业的理论教学能力外,还需要具备汽车电子技术的工程技术能力,因此,教师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3 结语

高等院校汽车专业教学团队是汽车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负责人,要培养汽车行业紧缺的汽车电子核心技术人才,必须准确定位人才培养方向,正确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建设具备汽车电子技术教学能力和工程技术能力的教师团队。

参考文献

[1] 杨开城.教学设计:一种技术学的视角[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篇3

关键词:林学专业;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加强林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是转变林业管理方式、提高林业现代化管理水平、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必然选择。林业信息化建设的速度、质量,从某种程度上说,必须靠人、靠人的素质的提升,必需依靠大量林业从业人员的信息技术整体素质。中国

信息社会对林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林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有明显的偏差,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能力普遍偏低。一方面人才市场需求远远不能满足;另一方面林学专业学生难以就业。林学专业教育如何主动适应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适应不同岗位的林业信息技术人才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林学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各级教育部门所关心的重点,也是摆在高等林业教育面前的一道难题。

《浙江省“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把信息技术在农林业中的推广应用作为今后发展的战略重点。林业信息化建设人员信息化素质偏低,有些单位也试图依靠引进计算机科学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来承担林业信息化建设的重任。事实表明,这些毕业生在进入林业行业后由于缺乏林业知识背景,很难适应林业信息化建设。因此,培养一大批既熟悉林业知识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迫在眉睫。

林业信息化建设需要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人才,有些对信息技术要求很高同时对林学没有要求或要求较低的岗位可以通过引进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人才来担任,但大多数岗位还需要林学专业的人才。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确林学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即学生通过四年课程的学习应该达到和掌握怎样的技能和水平?笔者的设想是,要求林学专业学生不仅能够熟练地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常用的软件工具和基本网络技术,而且还能熟悉使用一种林业应用信息系统;另外还应掌握处理常见的计算机故障和简单的维修技术,部分学生熟悉一种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或一种遥感软件。对于少数学生还应多了解一些软件开发的知识,了解软件开发人员的思路和需求,掌握一门编程语言和一门数据库技术,具备较高的计算机编程能力,或者较好地掌握网络技术,以便于在以后的工作中成为满足林业信息化建设需要的人才,成为林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技术骨干。

二、林学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

当前我国林业行业的主要任务很多,决定了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较多。林学专业学生不可能都朝着林业信息技术的方向发展,在培养计划中也不可能设置很多的信息技术课程和课时。这就要求在有限的信息技术课程和有限的课时内培养出适应林业信息化建设不同层次的人才,实现林学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浙江林学院林学专业采用“平台+模块”的培养模式,确保林业各种特色人才的培养。第一平台为公共基础平台,第二平台为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前两年以素质培养为主,宽口径、厚基础;第三年为专业平台,完成专业模块课和专业选修课,实现特色+技能培养;第四年为个性培养,学生根据需求进行毕业设计。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是人才成长的养料,也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对林学专业学生信息化能力的培养,我们对教学计划进行了全面修订,并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主要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依托,同时创造性地在非信息技术课程中穿插安排信息技术内容的传授和实践,并对少数对信息技术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在非课程教学环节中进行重点培养。

(一)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信息技术教育

浙江林学院林学专业的课程主要由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模块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组成。在公共基础平台中,林学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程主要由两个阶段两门课程组成,即“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第一学期开设)和“高级程序设计”课程(第二学期开设),二者是递进关系。专业平台中设置了“遥感导论”课程(第四学期开设)、“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第五学期开设)和“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第七学期开设)。公共选修课程中设置了其他信息技术课程供学生选修。

1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这是信息技术的第一门课程,也是最基础的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办公自动化软件microsoftoffice、常用软件工具、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知识。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工作所必备的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网络基本操作技能,了解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使学生树立起牢固的“信息意识”。

学生学完课程之后,有的看不懂帮助,不会安装操作系统,甚至连简单的软件都不会安装,一些简单的计算机维护也要请人指导帮助,这些现象都应当避免。这门课程应以注重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为主,因为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常用软件都一一讲到,学生也不能等老师讲了之后才能使用。我们要教会学生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信息化能力的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2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林学学生信息技术教育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为主,要求学生在掌握高级语言的基本结构并能熟练用之编写程序的基础上,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窗体和常用控件的使用,具有程序调试和出错处理的能力,能较熟练地运用开发windows环境下简单应用程序的能力。主要任务是使得学生初步掌握一门高级语言。

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往往对该课程的语句结构还能掌握,但一碰到自己动手编程的设计问题就束手无策,不知如何下手。所以,在程序设计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程序调试能力和编程的思维导向,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编程思维能力,并对编程能力较突出的学生及早发现,进行重点培养,为培养较高层次的林业信息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转贴于中国

3 “遥感导论”和“地理信息系统”课程。“遥感导论”和“地理信息系统”是林学专业的两门专业选修课,也是信息技术培养最为重要的两门课程。“遥感导论”课程注重反映遥感的基础知识与理论,结合遥感技术的最新成果及应用,以“林”为特色,详细讲解遥感的基本概念、遥感成像原理、遥感图像特征、 遥感图像处理和信息的提取的基本方法等内容,要求学生能够熟悉一种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操作,为森林资源调查打下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要求学生加深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处理的方法、空间数据分析功能方法;熟练掌握常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应用与操作。中国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是林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技术,在课程讲解过程中注重结合林业信息化建设实际是进行林学人才信息化能力培养的关键。

4 “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本校林学专业的专业选修特色课,是将前面3年所学信息技术总结集成提高的课程,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也是大学4年最后的一门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通过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具备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方面的知识,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方法,空间信息的管理技术,熟悉信息技术在组织管理中和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基本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具有正确使用、管理和组织信息系统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将管理理念融入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能力,使学生对信息系统的理论和在林业中的应用有较深刻的了解,使之成为信息社会的中高层管理者。

5 其他信息技术课程。除了上述的信息技术课程之外,公选课程中还设置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其他语言)、“动漫技术基础”、“网络技术”、“网页制作”、“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等课程供林学学生进行选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适当的课程进行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质。

(二)非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信息技术教育

在目前的培养计划中,由于课时限制的原因,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和专业必修课程中没有(也没有必要)设置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教育部要求计算机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做到学习期间不断线。在教学管理上让讲授专业课的老师参与信息技术不同层次课程的教学研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体现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有助于课程体系的建设、发展和完善。

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不知道信息技术能在林业中干什么,有什么用。对于林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要学习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来解决林业问题。如果只是单纯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而不能将其与林业进行充分的结合,学生会感到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得不到应用,同时林业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也不能实现。

因此,值得在非信息技术课程中,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学期开设)、“测树学”(第五学期开设)、“森林经理学”(第六学期开设)等,探讨如何结合专业进行信息技术教育。

1 microsoft office的深入学习。在大一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完成之后,学生对word的文字处理基本操作、excel的制表、绘图和计算等基本功能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已有了基础的认识,但是还有很多的菜单和功能不清楚,认识还很粗浅,离社会实践要求有一定距离。需要在以后的课程学习中继续加强使用和体会,以掌握更多的技巧。

在专业课程中要求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文档格式在计算机上写出实验报告和作业;安排学生上讲台做读书报告等,使他们进一步熟悉word和pow—erpoint的菜单和功能,按照预定目标编排出图文并茂的文档,提高学生的排版能力和演示文稿的水平。

为了深入学习excel,授课老师可以通过安排适当的教学内容和实验项目,将excel功能很强的函数、图表、统计与工程分析功能逐一结合实例具体说明其操作步骤、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比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一元回归分析、方差分析、t检验、统计量的临界值等内容;“测树学”中一元材积表的编制、树高曲线的绘制等内容;“森林经理学”中一些图表的绘制、线性规划问题等内容。通过类似的学习,使学生感觉到自己所学的信息技术能真正地解决林业上的实际问题,增强其成就感,从而不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林学和信息技术水平。

2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深入学习。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学生反映在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以后编程能力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很快就把原来学习过的程序设计内容都忘记了。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相关的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结合编程练习,采取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不断的积累总结经验,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比如“测树学”中一些常用算法就可以结合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来编程实现,可以根据学生的编程水平,从易到难地选择安排单木材积测算、林分蓄积测算、林分出材量及板方材材积计算、生长量计算、拟合模型参数计算、一元材积表编制、地位指数表编制等编程内容。

3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深入学习。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已在森林资源管理上得到广泛应用,正逐步普及到市(县)林业局和林场管理上。由于遥感获取大尺度数据的能力,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空间管理分析能力及森林资源所具有的分布的时空特征,在林业信息化建设中,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已成为林业信息化建设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学习完成后,可以在“森林经理学”(第六学期开设)课程教学中,突出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比如,在森林区划和森林调查章节中,讲授gis的数据采集和数据编辑功能。在森林采伐、经营方案、森林资源动态、森林景观动态等章节中,讲授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在综合实习时,利用实时的遥感图象作为森林资源的主要信息源,采用gps作为地面控制点的手段,对地形图进行矢量化,以arcgis为软件平台,进行某个林场的森林资源gis空间数据的制作,包括森林林相图、各种专题图、森林资源统计表的生成和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并利用两期数据,进行林业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分析,进而使学生切实提高信息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能力。

转贴于中国

(三)非课程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教育

对林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以计算机能力为主的信息技术教育重点要依靠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时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做到触类旁通,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今后继续获取知识的能力。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的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这样才能把信息技术理论和知识变为一种熟练的技能,才有可能把信息技术熟练地应用到林业中去。但是,仅依靠课程教学和实践来提供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是不可能实现的。在每一届学生中,总有少部分学生专业知识扎实,且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极大。对于这样的学生,要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积极利用非课程教学环节展开多层次、多方位的重点培养。中国

在近些年的实践中,我们主要是利用了毕业设 计(论文)、科研实训(学生课题和教师课题)和实验室开放项目3个教学环节。在这3个教学环节中可以选择遥感在林业上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在林业上的应用或程序设计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等大型实验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较高层次的培养。

1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林学本科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为了更好地发挥毕业设计(论文)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提高的作用,同时减少学生找工作与毕业设计(论文)的冲突,我们于第六学期末就完成学生的毕业选题工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早早地从暑假就开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2 科研实训。浙江林学院设立了“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基金”,每年拨出专款用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使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接受较为严谨的科研工作训练,开展一些初步探索性的研究工作。每学期进行一次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学生围绕一个课题自由组合组成科研小组。所申报的项目要求有一定的创新性,对学生某方面的能力有所锻炼,并具有实际应用性或现实意义。教师利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指导学生申报信息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等相关项目,或者允许学生直接加入到指导教师的相关科研课题中进行研究。这样的科研实训,使学生有接受科学研究训练的机会,有利于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

3 开放实验室项目。浙江林学院于2006年设立实验室开放专项经费,支持开放实验室项目,允许学生进入实验室,给学生创造了实验活动的环境。教师根据培养林业信息技术人才的要求,提出合适的实验室开放项目,向学校教务处提出申请,教务处批准后公布开放实验室项目清单并组织学生申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实验项目的不同,小组人员由学生自由组合,自己选择已公布的实验项目,向开放实验室提出申请,实验室批准后即可着手实施。

相对于课程教学而言,这3个教学环节在信息技术培养方面有其优越性。第一,前者是以教师为主,后者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不是前台的讲解,而是变为幕后的指导,整个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中心而展开。第二,学生更为主动,学生自主选择题目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科研课题或开放项目,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三,后者对林业信息技术的综合性更强,要求更高,要求学生花费相当的精力和时间来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三、结语

篇4

关键词:英语特色;信息技术;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 引言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懂计算机、会英语是现代人的象征,因此信息类专业一直是学生追捧的专业。信息类专业中,计算机类专业更是最为热门的专业,在全国高校中分布点数最多。尽管教育部有一个专业培养指导性方案,但各个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特色化的培养方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成立于2004年初,目前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及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4个信息类专业,每年招收本科生500人,是国内外语外贸类院校中最早增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校之一,其计算机类专业从开办就确立了充分利用学校外语外贸的教学优势培养具有计算机专业知识,又有较强英语能力,面向未来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涉外IT人才的办学宗旨。

2008年10月25日,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召开了“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广州分论坛”(YOCSEF广州)会议,会议主题为“国际化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学校与企业共同探讨外语加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教学计划制定、外语能力培养、信息技术专业课程安排、企业对员工的需求等问题。

2改革思路及教学计划的制定

针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专业加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在增加英语教学时数的统一规定下,我们制定了英语特色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方案。

2.1改革的思路

图1是英语特色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工作思路。在各项工作中,教学计划的制定是整个工作的开始,而课程内容的改革是工作成功的关键。

课程内容的改革主要体现在“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汇编语言与计算机系统组成”及“计算机专业英语”这几门课程的建设上。同时学生个性化培养问题也很重要。

2.2教学计划的制定

在学校教务处的指导下,学院每两年对教学计划作一次大的修改。针对教学需求,教学计划每年略有微调。2008版专业教学计划在2008、2009级学生中实施。专业教学计划充分体现了学校践行“明德尚行,学贯中西”的校训,着力推进外语与专业的融合,一专多能,“双高”(思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两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强、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能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国际通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

培养计划中明确提出,计算机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专业知识的学生。同时强调学生既要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又要有较强英语应用能力,达到社会对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外向型”IT人才的要求。

表1为计算机专业学分分布情况,专业总学时为2844学时,总学分为16分。其中必修课程108学分,占63.91%,选修课程45学分,占26.63%,实践教学16学分,占9.47%。

* 创新能力学分评分标准按广外大教[2002]26号文的规定执行。

* 创新能力学分可充抵通选课中同类型课程的学分,最高为8学分。

在培养方案中,英语的授课时数达504时,是一般院校相同专业英语授课时数的2倍。英语授课时数的增加,特别是英语口语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3课程内容的改革

由于英语授课时数的增加,必须加强专业课程的改革,我们通过对“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汇编语言与计算机系统组成”两门课程的改革,节省了200多课内教学时数。

3.1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改革

在本课程的改革中,我们率先在全国计算机专业中将三门专业核心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进行有机整合,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及数字电子技术三部分的内容定为35%、25%及40%,此外还增加EDA技术的内容。该项改革在2001级学生教学中开始实施,目前已经过7届学生的教学实践检验。课程合并前,每门课程按周4课时算,共需216课时;课程合并为一门后,只需108课时。课程改革后,计算机的学生赢得了更多的专业新技术及自主学习时间,我校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达到专业能力突出、英语应用能力强的特色。同时本课程教学内容满足计算机专业学生专业学习的需求。

3.1.1改革的必要性

(1) 专业培养目标的需求

各校计算机专业办学时应体现自己的办学特色。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办学特点定位于国际化视野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应达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强、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强”的培养目标。

教学计划制订,注重加强对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强调在计算机应用行业就职能力的培养。如外资银行、合资企业和外贸出口等行业的就业。这要求我们针对这种培养需求调整教学计划课时。

(2) 可整合课程的内在联系

三门课程存在内在联系。“电路分析”是“模拟电子技术”的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是“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课程合并后可有效地衔接、有机整合,针对学生培养目标,有利于课时减少。

(3) 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程改革节省的时间可用于新技术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在竞赛中培养能力。

3.1.2改革实践

(1) 改革初步阶段(2001年~2004年)

在2001年开始考虑该项改革,2002年第1次开设此课程,周学时数为4课时,共72课时,使用两本教材,由于较多学科知识点难于全面照顾,教学反馈效果一般。

2003年第2次开设此课程,周学时数为5课时,共90课时,使用自编讲义,教学效果较好。但有较少关键知识点在教学中难于完成。实验室建设初具规模,并开始编写实验讲义。

2004年第3次开设此课程,周学时数为6课时,共108课时,使用自编教材,教学效果好。实验讲义趋于完善,并着手网络课程的建设。

(2) 改革完善阶段(2005年~2008年)

2004年开始教学时数固定为周学时数为6课时,共108课时,并开始在软件工程及网络工程开设该课程。当年开课学生数达350人,2007年课题组被评为“校级教学团队”。申报校级教研课题“面向21世纪的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内容改革的研究”获立项,2005年申报校级精品课程成功。2007年申报省级精品课程成功。2005年“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网络课件获校二等奖。2008年获全国课件比赛一等奖。

我们以下面三种方式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以弥补课时减少带来的不利影响:

① 常规课堂理论验证性实验:以班为单位,教师讲解与指导,原则上课内完成实验,若没有完成,在实验室开放时间继续进行。

② 课外整机电子系统练习: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完成一个电子产品的安装与调试工作。

③ 创新基地:创新基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目标,通过参加“挑战杯”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比赛,以赛助学,使学生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全方位得到锻炼。

2005年、2007年分别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赛,取得好成绩。2008年出版了《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教材。

3.2 “汇编语言与计算机系统组成”课程的改革

在教育部公布的本科专业总览的计算机专业中,“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及“计算机系统结构”是计算机专业的主干课程。通过分析,这三门课程的关联度较密切,为课程改革提供了先决条件。这三门课程有相互依赖关系,因此独立开课时难免有重复现象,而如果整合则可节省大量的课时。三门课程整合后形成一门课程“汇编语言与计算机系统组成”。

刚开始我们将三门课程分开开设,汇编语言周课时为4,计算机组成周课时为5,体系结构周课时为4。第一步改革是对三门课程课时的压缩,每门课程周课时均压缩1课时;第二步改革是将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课程合并,形成一门课程“汇编语言与计算机组成原理”,周课时数为6;第三步改革是将上述三门课程合并,形成一门课程“汇编语言与计算机系统组成”,周课时数仍为6。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及“计算机系统结构”三门课程整合成“汇编语言与计算机系统组成”一门课程,是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妥善组织好课程教学内容,可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有用的内容。课程改革带来的一个任务则是新教材的编写。我们采用使用两本教材的方式,已完成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及“计算机组成原理”组合成一门课程“汇编语言与计算机组成”的改革实践。而将三门课程整合成“汇编语言与计算机系统组成”课程的研究正在进行中。教材《汇编语言与计算机系统组成》将于2009年出版。

3.3双语课程建设

以上两门课程的改革为学生争得了英语学习及自主学习的时间,而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学生的英语学习,学校通过加大英语学习的课时,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通过开设英美文化等课程增加学生对西方社会的了解,通过举办英语戏剧赛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专业英语能力。专业英语教学不仅考虑本门课程教学内容的讲授,同时考虑与其他双语课程内容的统筹问题。

(1) 在“计算机导论”课程使用英文原版教材,课程在一年级新生中进行,教学中强调学生对学科的了解及对专业词汇的学习。

(2) 在二、三年级开设使用双语的专业课程,例如我们聘请外教开展“数据挖掘”课程的双语教学,提升学生专业英语能力。据来自美国的外教说,数据挖掘课程内容较新,美国的计算机专业开设该课程的院校不多,但该课程应用较广,我们选择该课程作全英(双语)教学,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3) 配合学校的英语教学,在三年级学生中开设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是归口学校的公共英语基础课程,学院接管该课程,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强调专业与英语的融合。课程不仅强调专业语汇的学习,更加强专业英语的写作和听说。学习中要求学生学作Presentation,提高学生专业英语口语沟通能力。

4结论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在英语特色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教师教学层面,“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改革获得了省精品课程的称号,两门课程的改革出版了配套教材。在学生层面,毕业生英语水平较高,学生均能通过4级考试。学生参加6级考试,70%以上的学生达到425分以上,97%以上拿到6级考试成绩。在2008年毕业生中,有40%学生进入对英语有较高要求的汇丰软件开发(广东)有限公司。另外,我们在学生个性化培养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及泛珠三角大学生计算机作品赛等专业竞赛,均取得省级一等奖以上的好成绩。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中国计算机本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EB/OL].[2005-5-18]. /jiao_xue_318/20060323/t20060323_126300.shtml.

[2] 李心广. 面向21世纪计算机专业硬件教学改革的研究[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2):41-42.

[3] 李心广. 汇编语言与计算机系统组成课程改革研究[C]//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全国计算机新科技与计算机教育论文集.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384-388.

[4] 李心广. 计算机专业硬件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0).

篇5

关键词:LTE人才培养;SMART培养体系;全面培训评估

1 项目背景和意义

1.1 项目背景

网络优势历来是中国移动的最大优势之一,网络能力也始终是中国移动最为关注的核心能力。秉承着“质量是通信企业的生命线”理念,中国移动致力于提高网络能力,建成了一个覆盖广、质量高、业务多、服务好的移动通信网络,并领先于其他运营商,在国内率先开通TD-SCDMA第三代及TD-LTE第四代移动通信业务。

自2004年中国移动大规模使用外包以来,许多专业技术领域逐步外包,人员在不十分了解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可能已被推上了技术管理的岗位,造成核心通信技术能力的下降。虽然移动公司每年也有投入大量培训经费用于技术课程培训,公司亦积极举办技术竞赛以选拔优秀技术人才,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但是由于缺乏工作实践的领悟,较难与工作实践绩效对接,也使员工的技能提升缺乏针对性。

1.2 项目意义

1.2.1 “基于SMART原则的LTE人才培养项目”有助于提升人才培养的精确性、适用性和系统性

通过SMART原则的LTE人才培养项目可以实现学习需求的精确性、学习设计的适用性和学习评估的系统性,建立学习需求来源于工作指标,学习结果反馈于工作指标的闭环管理模式,实现“以工作促成长、以成长提效益”,充分将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发挥学习对工作效益的促进作用。

1.2.2 “基于SMART原则的LTE人才培养项目”有助于完善培训管理体系

通过SMART原则让培训的指标更为量化,可以为培训的选择、开展、评估提供量化参考和有力支撑,实现培训的精细化管理。

2 项目亮点

基于SMART原则的LTE人才培养项目,搭建了ACT人才培养行动体系,实现了“五个一”培养模式。

东莞公司基于SMART原则的LTE人才培养项目可以概括为ACT人才培养行动体系。A是指以员工成长学习路径图作为员工培养的标准, C是指基于SMART原则的5个特性搭建人才培养体系,T是指实现业务匹配、精确培养、快速成长、绩效提升四个目标。

“五个一”培养模式的内涵是以一个LTE项目作为技术人才培养的试点项目开展探索,结合一体化SMART培养原则,固化了一套培养流程,按照一条员工成长学习路径图执行,坚持一心为能力成长和业务提升服务,最终实现技术人才成长与网络业绩提升向匹配的目标。

3 项目思路

LTE人才培养项目以员工成长学习路径图为出发点,从“理论学习、生产实践、报告总结”三个流程开展人才培养,结合能力认证成果,由各专业核心骨干员工率先学习并将课程内化,逐步覆盖网络线全体员工,形成知识的梯队传递和网络线人才的梯队建设。

工成长学习路径图为出发点,从“理论学习、生产实践、报告总结”三个流程开展人才培养,推动人才的阶梯化成长与发展][理论学习][生产实践][报告总结]

为了使培训的设计能够最大程度的支撑公司全面建设及维护LTE网络的需要,LTE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将基于SMART原则来设计。

4 项目实施方案

Specific(明确性)、Measurable(可衡量性)、Attainable(可达成性)、Relevant(相关性)和Time-bound(时限性)等5个特性共同构成了LTE技术人才培养项目的基本原则,将通过培养需求挖掘、标准化方案设计、时间成本规划、多元化培训评估及后期宣传借力等措施加以实现。

4.1 明需求,定方向,挖掘明确范围

4.1.1 查阅公司战略规划报告

为了能使培训规划与公司战略规划想协同,先主动查阅公司相关的战略规划报告。主要分内外部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以内部为主,对公司战略报告及相关文档进行查阅、分析,了解公司的战略方向。第二阶段是以外部为主,查阅社会及相关通信企业的发展方向及规划,结合第一阶段的结果进行分析,吸收外部参考案例,形成调研分析报告初稿。

4.1.2 访谈专家了解一线情况

提前c网络各部门各专业不同专家详细了解今年4G对他们工作方方面面的影响,包括工作量、工作进度、工作内容、人员情况、维护模式、工作饱和度等。

4.1.3 访谈部门领导明确培养需求

由于部门领导访谈时间较紧,为能有效提升访谈效率,结合访谈前的分析和假设,针对LTE培养的内容、实现方式、时间安排、资源情况等多个角度对问题展开提问,形成无线、传输、交换/工程维护包含理论、实操需求的培训规划调研分析报告。

4.1.4 实到现场进行分析与评估

通过亲临现场对LTE培训规划调研报告进行分析、评估与优化,最终梳理出终版的培训规划调研报告。

4.2 简设计,多验证,设计可衡量方案

4.2.1 联合专家走访

由于技术专业的培训具有受场景影响大、受设备影响大、受技术理论及经验影响大、与网络建设规划密切相关等特点,因此为了摸清培训的重点及可能影响培训开展的环节,需要联合技术专家共同走访踩点,找出适合人才培养的方式及地点。

4.2.2 精细化设计

精细化设计由学习方式设计、培养项目设计、具体方案设计三个步骤构成。

首先是学习方式的确定,采用了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相匹配的方式,做到理论学习内容必须为实践服务,理论学习计划与实践学习计划要相互承接。

接下来进行培训项目确定。如下表所示。

最后一步是具体方案的设计。将实践项目细化到每一个具体步骤和场景,和理论学习知识点相关联并设定考评指标,形成指导具体实践的可衡量的方案。

4.2.3 交叉验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正式实施培训方案前,按照方案的细节内容逐条在现场进行体验,亲身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4.3 精规划,细把控,成本时间可达成

4.3.1 成本彰显价值化

将成本花在刀刃上。在成本的支出上,将过去单纯的买知识、买理论,转变为买方法。将成本支出向资产转变。参训人员在培训和实践的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转化为《LTE原理c随工实践》、《LTE规划及建设基础》,并将故障处理过程转化为应用案例,将难点问题和创新解决思路转化为课题和论文。让成本的支出转化为有型的知识资产,并通过公司的能力认证体系,由高认证层级向低认证层级进行普及,充分提升成本的使用效能,确保项目在低成本下可达成。

4.3.2 时间规划平滑化

在时间的规划上,充分考虑人机料法环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在人员安排上,充分考虑协调员工工作与培养的最佳时机;在机制上,通过机制跟踪与保障进度的实施与变更可控;在资料上,将培训资料、实践工具、仪器等提前准备到位;方法上,充分运用甘特图、流程图等工具,清晰地呈现培训的总体计划安排;在环境时机上,抓紧工程LTE建设的黄金时间,为员工的生产实践培训提供环境支持。

4.4 多考虑,深评估,提升相关领域

充分运用多元化的培训评估体系,充分提升并检验培训工作对相关领域的影响。

在供应商层面,重点监控培训方案的设置是否能够针对员工的短板,是否能够实现培训的效果。在员工层面,重点考察员工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员工工作行为的改变,考察员工的专业知识技能是否得到有效提升。在公司层面,将网络绩效指标提升与员工培训达成紧密相关,让培训的效果与相关领域指标的提升紧密相联。

4.5 会借力,多传播,确保时限内完结

LTE技术人才培养是为未来的LTE网络建设、运维和优化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所以LTE技术人才培养的时限性要求极高,要求尽快提升技术专业人员的能力,因此需要借助于以下几项举措:

4.5.1 借力至上

充分发挥网络部及相关业务部门的专业能力,搭建实操场景,并对学习过程进行管理跟进。

4.5.2 宣传造势

抢占大家的注意力,争取得到更多的支持。

4.5.3 沟通为王

通过访谈、讨论、会议明确需求,通过课后分析总结、随工日志、月度总结通报随时随地播报项目进展。

篇6

关键词:专业建设 学科建设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a)-0160-02

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基本职能,高校的所有工作都应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对于以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高校,长期以来坚持以应用为主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办学思路[1];办学过程中,在厚基础、宽口径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能够主动纳入地方经济建设,实现学科链、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对接,确保所培养人才的规格、素质和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下面,针对定位为工程应用型的本科院校,就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谈几点看法,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

1 学科建设是实现专业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

众所周知,学科是根据知识的体系结构进行划分的,一个学科是一个科学领域,或者是某个科学领域的一个分支;目前总共有工学、理学、农学等13个学科门类,这些学科门类共包括110个一级学科。而专业是各个学科根据社会需求以及社会分工的不同而设置的,一个专业一般对应某个社会岗位或者某种职业。由此可见,专业来源于学科,学科是支撑专业发展的平台,所以学科建设是进行专业建设的重要手段。学科建设包括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学位点建设等方面,其中通过学位点建设可以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促进学校在更高水平上培养人才。而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

首先,通过学科队伍建设强化团队建设,使得团队中的教师承担与研究方向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将研究课题融入日常的教学过程,从而实现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而科学研究的课题需要跟踪学科的发展前沿,这样可以将学科前沿纳入专业教学,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专业技术的最新发展,使得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在走向社会后不至于落后,进而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其次,通过科学研究反哺教学,促进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体现最突出的是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通过近几年来对该院7个工科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申报、开题以及结题工作的参与,发现大部分项目均是教师的科研课题;这些课题来源于社会的实际需求,具有一定的应用背景,能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载体。实践教学包括课内实验、综合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针对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设置实践教学环节时应关注如下几点。

(1)加强课内实验所占比例,每个实验针对课程的某一章或者某几个知识点,实验项目要有一定的综合性,用于固近期课堂教学内容,但难度要适中,应先易后难,以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置单门课程的综合性实验。要求实验题目有一定难度,能够综合课程大部分知识点,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锻炼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3)课程设计。设计内容应涉及多门课程的知识,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几门课程的知识去系统解决一个复杂问题;实现过程要体现出一定的系统性,要求以小组形式完成,从而锻炼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纵观各类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无论是国内一流的研究型院校,还是普通地方院校,大都以“厚基础,宽口径”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所制定的课程体系也大同小异,对学生的能力差异以及学校定位考虑不够。

对于以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院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是能够将专业知识和所具备的能力应用于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知识结构上,不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更注重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1]。在培养过程中,应做到先宽后专,即将学科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通过精炼的几门课程(学科平台课)将专业介绍给学生;然后根据社会需求(如:热门岗位)开设一系列课程(专业方向课),专门讲授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并通过实验、实训等环节进行强化,保证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解决一些复杂系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使得学生毕业时就能够满足社会实际岗位的需要,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4 加强校企合作,提倡高校和社会的协同育人

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因而应跟踪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往这项工作由高校独立完成;但是由于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这种由高校独立完成的人才培养过程4年后可能又滞后于市场需求的变化。所以高校应转变目前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办学过程向社会开放,以学校为主体,学校协同企事业、行业、政府等各方面,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制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和教学过程等各个环节,和企事业单位广泛建立产学研基地,积极开展合作教育,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实际问题[2-3]。同时,应灵活设置课程体系,大一、大二学年完成学科基础知识的传授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大三、大四学年完成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并通过大学生创新、社会实践等活动逐渐由专业能力培养过渡为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就能满足实际岗位的需要。对于实用性强、技术新的课程可以聘请企业资深的一线专家来承担,并结合实际项目采用案例教学等方法进行讲授。同时应压缩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大四的大部分时间应到合作办学单位去完成就业前的培训和毕业设计工作;毕业设计题目可以来自企业,由企业技术人员和高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毕业后经实习单位考核可以直接就业,这样可以确保学生所学的知识、所培养的能力与当前社会需求相适应,从而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5 结语

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应注意与经济社会需求的密切结合,应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及人才的培养规格;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高校应加强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和合作,积极吸引社会力量与高校协同办学,以确保真正按照社会的实际需求来培养人才,从而实现学科链、专业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 王青林.关于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3(6):20-23.

篇7

一、上好信息技术第一课

俗语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了计算机的文化、初步掌握了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开发智力、授人以渔的教学过程中实现能力的培养。成功的精彩的第一堂课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此我设计了演示课件,向同学们展示计算机的用途等,同时展示老师们制作的网页、多媒体课件和学生的作品,以此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离他们并不远,信息技术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学好信息技术对他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节课,如果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便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因此我在上信息技术课时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讲到第四章第五节《动手做网页》时,我没有按部就班地讲解FrontPage的启动、工作界面、使用方法等,而是一开始让学生登录到张家港教育网站,打开《合兴初中》网页,同学们熟悉的照片、老师、同学等都赫然呈现在眼前,让学生感到既熟悉又亲切,更多的是惊讶:“生活中离自己这么近的眼前情景、老师、同学们的图片究竟是怎么被做到网页里的呢?我能够学会吗?”然后介绍网页制作方法,同学们很乐意接受,效果很好。

三、采取分层教学

比如我们农村初中的学生一部分来自中心小学,另一部分来自村小。由于条件有限,有的村小没有机房,从而导致部分学生从未接触过电脑,造成学生个体差异悬殊。如果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就会造成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后进生“吃不了”的局面,这样势必加大两极分化,难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在教学中通过研究学生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潜能的差异,把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为优等生,他们电脑基本功扎实,有一定的实践能力;B层为中等生,电脑基础一般;C层为后进生,电脑基础差或没有。然后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针对个体差异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方法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因材施教,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四、以“任务驱动”为教学原则

例如:在学习Word表格制作时,我要求学生制作一张精美的课程表;在学习Word公式编辑时,我要求学生为数学老师出几道题目;在学习网上搜索信息时,我要求学生到黄山旅游,并下载几张“迎客松”的图片;在学习网页制作时,我要求学生制作班级网页……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任务”驱动下进行学习,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任务,从而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应用计算机处理信息技术的能力,也提高了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五、多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和探索的余地

如讲Word表格修饰这一知识点时,讲完了修饰边框后,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边框粗细”、“边框颜色”、“设置单元格底纹”等的方法,而是让学生依照以前所学的方法,自己想办法解决。同学们通过比较,进行观察、思考、讨论和操作试验,很快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学习,经过自己头脑的分析和思考解决了一个个难题,比被动接受老师照本宣科的讲授效果要好得多。实践证明,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与体验,才能真正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而且,只有经过自身探索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做到深刻理解、扎实掌握。

六、多元化评价

评价具有导向、诊断、激励、调节、鉴定等功能。积极的评价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有利于激励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信、自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我在上课时,当一个学生准确无误地完成了他的操作后,总是给予充分的肯定,让他有一定的成就感,从而培养他的自信心和敢于动手大胆操作的勇气;对于不会的学生,我从不训斥,而是热情鼓励他,耐心辅导,即使他有一点小小的进步,我也会真心地表扬他。事实证明,只有这样才能使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效率。

篇8

关键词 教育系统工程 空中乘务专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以科学定位为立足点,优化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树立系统培养的理念,坚持就业导向,明确人才培养规格、梯次和结构,明确高等职业学校定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作为一所以建设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我院以服务区域经济和建设行业发展需求为己任,探索“依托行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紧贴人才市场需求,铸造建筑特色的专业品牌。作为广东省第一大支柱产业,电子与信息技术产值连年提高,其中智能建筑电子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对楼宇智能化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维修、技术服务人才的培养提出需求。这就要求我们以“工学结合”理念为指导,面向行业就业,对社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科学定位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合理选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配备实践教学条件和教学团队,从而构建适合建筑行业需要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1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1.1专业定位

在建筑行业,一方面智能家居市场需求旺盛,产品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工程应用领域产品的技术性能尚处于开发改良阶段,调研表明毕业生主要工作于电子产品设计、样机制作、调试维修、生产线产品制程技术指导、质量成本控制等岗位。依据“工学结合”关于职业教育能力目标培养的理念,针对这些专业工作岗位,将其工作过程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主要包括:产品方案选择、电路原理设计、控制编程、电子线路制作、调试、测试、文件编写等。因此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要面向智能建筑电子产品设计与生产应用第一线,培养从事产品设计、生产、维修和技术服务工作,具有扎实的电子电路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能力,具有电子线路设计与产品制作工艺实践能力,能够胜任智能建筑电子产品的工程应用、安装调试、维修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1.2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采取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方面。

2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2.1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

根据专业设置,结合往届毕业生顶岗实习反馈信息,以及各类电子设计大赛和技能竞赛情况,我们认为需要提高学生在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质量检测、成本控制方面的能力,加强PCB制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了解SMT技术工艺,因此结合专业定位和企业岗位实际调研制订课程体系改革重点:在专业课程中设置针对电路分析、设计、PCB绘图、样机制作、编程与调试、测试测量等技能的教学,以及积累电子产品工艺的设计和管理经验,如电子产品表面贴装(SMT)工艺、PCB制板等内容。针对产品设计工作过程中软硬件设计、PCB绘图、样机制作、测试,将专业课程体系划分为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课程、专业核心能力平台课程、专业综合能力形成课程和专业知识技能拓展课程,共26门专业课程,其中4门集中实训课,占总学时60%以上。包括电路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C语言程序设计、检测与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课程,电子CAD、电子测量与仿真技术、单片机应用设计、电子基本技能实训、电子产品装配工艺实训、电子线路应用实训、单片机原理与接口实训等专业核心能力平台课程,以及生产实习、智能建筑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专业证书考试训练、顶岗实习等专业综合能力形成课程,在专业知识技能拓展方面开设电气控制与PLC应用、集成电路应用、高频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EDA技术、智能卡技术、VB程序设计、建筑设备智能控制等课程。

2.2实践教学环境构建

为满足教学体系中的实践环节,配置专业实践条件和环境,包括电子技术应用实训室、电子加工工艺实训室、电子创新设计实训室和电子材料室。电子加工工艺实训室主要承担表面贴装(SMT)加工工艺实训、PCB线路板制作工艺实训和电子线路应用实训。配备的设备有:数控电路板雕刻机、热转印线路板制作机、腐蚀机、沉铜器、手动焊锡膏丝印机、真空吸笔、再流焊机、放大镜和热风拆焊台等加工与返修设备。

2.3教学团队的建设

篇9

论文摘要:市场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竞争,企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如何适应市场竞争对人才的需求,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服装现有技术人才的现状和服装企业人才难觅的矛盾所产生的原因,提出需要企业对技术人才加强培养和使用来解决目前这一瓶颈问题的相应对策,以求有效解决服装企业的升级及应对市场竞争?

论文关键词:技术人才;培养;使用

一、服装企业现有技术人才的状况

(一)高端技术人才的紧缺。对于服装企业而言,金融危机使得他们更加注重技术、自主创新。危机使得行业进行了重新的洗牌,淘汰了落后的、缺乏技术和品牌优势的企业。生存下来的企业对技术和设计、销售的重视是他们的共同点,金融危机的直接效应——迫切需要产业升级。因此,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销售人员成为危机后服装企业所最紧缺的。

(二)技术人才技术不精、素质单一。企业效益在于人。无论哪个行业都需要行家里手,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专业人才。通过调研、带学生实习以及深入工厂锻炼了解到,目前企业岗位技术人才均比较缺乏,而且技术人才技术不精、素质单一的现象比较明显,在一定程度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三)人才结构不合理。从专业技术队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来看,问题还相当突出。专业过于集中、年龄段过于集中、管理专业、计算机专业人才结构不合理是主要问题。这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而言,更显被动与无奈。

(四)技术人才流失状况严重。造成技术人才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从宏观环境上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才流动的壁垒被打破,限制人才流动的环节逐步消除,为人才流动提供了较密切配合的环境。原来企业确定的制度规定留人、党性留人、纪律留人对一些专业人员失去约束力;二是从企业自身来看,现代企业经济实体具有岗位的可选择性、分配的可变性、接收方式上的灵活性等优势,在对技术人才的争夺战中,企业的分配机制、激励机制都具有很强的诱惑力,特别是一些企业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完善,缺乏对技术人才的培养与使用,致使大量学有所成的专业技术人员流失。

二、服装企业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及使用策略

(一)发挥市场资源作用,拓宽企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渠道。如今,市场资源丰富,企业应抓住并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大胆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拓宽企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渠道。1、邀请劳动模范来企业做事迹报告。技术人才的培养,不能只强调技术培养,还要特别注重德的培养,要与才同时并举。通过学典型,使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在“德”方面得到熏陶,思想上接受洗理,教育培养技术人才忠于企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艰苦创业的斗志;2、与专业院校建立校企合作,依托院校的优势加强企业储备人才的培养,还可不定期地邀请院校的专业老师到企业宣讲国际国内服装企业发展趋势、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和服装设计等相关知识,丰富完善企业技术人才的思想认识和素质;3、聘请其他企业的优秀技术人才到企业进行交流,开办培训班,有针对性地加强关键岗位技术人才的培养,使他们业务更熟,技术更精,并成为企业内部技术的帮带人。

(二)发挥岗位转化作用,强化企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效益。实践是增长才干的最好课堂,岗位是提高素质的主要平台。1、抓好岗位锻炼,使技术人才在钻研本职业务中提升素质。要坚持把岗位锻炼作为促进技术人才学习成才的一个有力杠杆,通过比武竞赛、比才竞能、换岗锻炼、交叉任职、学习新设备等手段,引导广大技术人才把岗位实践过程作为岗位成才程去钻研,努力争当工作模范、行业状元、创新能手;2、加强在职培训,使技术人才在解决难点问题中提高能力。实施中,要针对各类技术人才能力素质上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采取专题讲解、强化练习、难题会诊、领导帮带等形式,分期分批对各类技术人才进行岗位职责、业务技术等内容的集中培训,让培训始终跟着工作走,能力随着实践长,不断提高企业各类技术人才胜任本职的能力;3、注重实践锻炼,使技术人才在完成急难重任务中增长才干。企业岗位实践是培养锻炼技术人才的大课堂,也是技术人才施展抱负和增长才干的“大舞台”。要针对工作任务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急难重任务的育才作用,有意识地给技术人才交任务、压担子,让他们站前沿、挑大梁,在完成任务中锻炼提高;4、加强研究探索,使技术人才在企业改革发展中掌握本领。坚持与时俱进、创造性地解决企业改革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是提高技术人才素质的主要增长点。要注重围绕企业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搞研究,立足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各种难题搞探索,大力开展改革创新活动,用改革创新带动技术人才的培养,用技术人才培养促进改革创新,使技术人才在钻研新设备、攻克技术难关、解决技术难题的过程中磨砺成才,使之适应企业竞争的需要。

企业培养技术人才的目的在于使用,在搞好培养的同时,要注意及时选拔和使用好技术人才,把各类学有所长的专业技术人才选配到重要岗位上。对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都相对突出的要及时推荐到专业管理岗位上,以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专业技术特长和管理潜能,使人才培养的成本得到最大限度的投资回报。

篇10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具体改革措施:

1根据岗位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确定培养目标

我们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和多手段调研方式,就专业需求和就业岗位等进行实际调研,明确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职业技能、综合素质等要求。本专业涉及到社会各个岗位,电子产品制造业尤为突出。从业人员要掌握电子技术应用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举杯一定专业性知识,不仅要具备电子产品中装配、调试、返修的能力,还要可以接受安装、调试、操作、维护、维修的能力;有可以对电子产品进行分析、测试、设计、开发的能力;并且熟练掌握一定的专业外语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出文化素质以及创新思想和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专业性人才。

2完善课程体系,同时培养具有专业性、实践性和职业素养的人才

我们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把职业素养课程和专业基础能力课程作为基础课程,把专业核心能力作为课程的重点,加强对专业理论学习,增加实践经验,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根据课程进行技能实训、制作实训、产品维修实训等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对电子产品设计、维修等专业核心能力。在实践课程里可以采用以真实电子产品为载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完成对电子产品的设计、装配、等过程,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有具体的实践经验,使学过的过程与工作过程融合贯通。除此之外,我们也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科技不断进步与更新,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要有自我创新的能力,否则很难适应技术的“改朝换代”。

3加强师资建设

随着科技更新,应用电子技术也跟着更新,那么我们教师也要跟着更新自己传授的知识。而作为应用电子技术教学中作为传授者的教师,教学水平高低不一,接受新我们要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对于有较高水平的教师更要定期组织培训;并且在教学中多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对所学专业因“兴趣”而学,不是因为“学”而学。除了传授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4多运用网络多媒体和仿真软件进行教学

篇11

(1)纺织企业传统设备维修模式的形成。我们国家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对纺织设备的维修制定出“五三”保全工作法。当时国民经济处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时代,我国的纺织企业长期、大批量地生产为数不多、差异性不大的几个品种。纺织设备的磨损、变形的规律易于掌握,设备维修周期、维修方法等的制定相对科学、有效。纺织企业细纱工序的设备维修模式是由一个分工明确的系统构成的,它包括:保全、保养、重点检修、运转维修“四位一体”。其中“保全”是对细纱设备进行定期“大修”“小修”的一个技术工种,它担负着保证纺织设备安全生产的职能,因而纺织企业对承担设备大修、小修的技术工人称为“保全工”。这种由保全工对设备进行定期维修的模式,是纺织设备计划维修管理时代的固定“模式”。设备管理部门必须根据国家对细纱设备维修的规定,制定出设备维修周期计划、维修范围、维修方法、维修时间、检验标准。例如,维修周期规定的时间是:细纱设备大修:3年~5年台/次,停机维修时间:5~6天,小修6月~12月台/次,停机维修时间2天,特修3个月台/次。再例如大修范围的规定:它包括对设备基础部分即“机架”的位置变动、水平变动的检查与修复,简称“平机架”;对设备主要传动部位主轴位置的检查与校正,简称“校大轴”等等。

(2)纺织企业细纱保全工应具备的素质。细纱保全工分为:中级工、高级工、技师三个层次。概括地讲,中级工必须具备对细纱机的卷绕成型部分、主轴传动部分、锭子传动部分、车头齿轮传动部分进行平装即修理的技能。高级工在掌握中级工技能的基础上必须具备对细纱机牵伸部分维修的技能、对机架部分平校的技能。技师则在掌握高级工技能的基础必须具备处理、解决细纱机在运转过程中出现的疑难机械故障及问题的能力。

(3)细纱保全实习教学的内容、模式及现状。我院棉纺教研室下设“梳棉”“并粗”“细纱”三个实习工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建校以来,一直担负着为全省纺织企业培养教育、输送保全工的职能。细纱保全教学大纲的内容、方式、方法及标准都是严格根据企业对保全工的要求制订的。针对中级工应掌握的技能标准,我们在保全实习教学中,讲授了敲锭子、水平锭子、校清洁器、组装锭带张力架、校锭带张力轴、校主轴轴承座、装卸主轴、平装钢领板、平装三角铁、平校导纱板、导纱钩吊线、平装车头齿轮等课题。针对高级工应掌握的技能,我们在保全实习教学中讲授了:罗拉轴承座定位、罗拉隔距校正、罗拉弯空偏心的校正,机架平校以及细纱机的安装知识等课题。细纱保全实习教学有一个明确的特点,是教学是在“静态”下进行的,即学生只在实习教学设备上进行拆卸、装配,并且设备不进行运转“试车”。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的保全工存在一个薄弱环节:对细纱机在长期运转过程中不断出现的问题、故障、坏车现象及形成原因见识少,更谈不上处理问题、修理“坏车”。这一点很难与当今纺织企业对保全工的要求相适应。

二、目前纺织企业设备维修模式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国家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纺织企业的规模更是得到空前的扩大。随之而来的是纺织企业的市场竞争加剧,纺织企业产品的品种及规格早已告别了大批量、少品种时代,加之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现实促使纺织企业“减员增效”,同时也促使纺织企业对设备管理模式的改变、对保全工技能标准要求的提高。目前纺织企业设备的“状态管理”模式已逐渐替代了传统的“计划管理”模式。纺织企业的动态管理是针对设备运转状态实施管理的一种维修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根据不同设备所生产产品的不同、其设备自身的磨灭、磨损及零部件老化程度的不同,来制订不同的维修周期、维修范围、维修内容。它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设备的维修停台次数、让机器上的零部件最大程度地使用到其寿命周期,最大程度地避免了“过剩维修”,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设备维修人员的数量。与设备的计划管理相比较,动态管理的最大缺点是:只有设备出现了问题,维修人员才会发现、进而解决。而设备计划管理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将许多问题消灭在未出现之前。目前纺织企业细纱设备的维修体系已由原来的“四位一体”改变为“一体四位”即目前细纱保全工的职能已集保全、保养、检修、维修四项职能为一身,其中,原保全工对设备进行大、小修理的功能已大大减少,其日常对细纱机进行大小修理的工作已被对细纱机的预防检修和保养、及坏车修理所替代。但是,这种集多项功能为一体的保全工必须是有多年维修经验的保全工才能胜任的,满足企业需求的变化是我们技工院校的责任。

三、改进细纱保全实习教学的几点想法

(1)校企联合。积极研究、探索、了解纺织企业对保全工技能要求的标准,并与纺织企业协调、合作,征求企业的意见和建议,进而修改、填充教学大纲的内容。

(2)聘请“外援”。我们现有的实习老师讲课能力较高,但知识陈旧、落后,对新设备上机械维修、电器故障的实践经验缺乏,而企业有二十年以上设备维修经验的技师或管理人员实践经验丰富,可以弥补我们的不足。

(3)“送出去”。即在合理调配细纱实习教学的师资需要的基础上,学院安排现有的实习教师到企业“跟班学习”,和企业的一名正式保全工一样,正常上班,脚踏实地干一年,真正把细纱设备预防检修、维修的技能学到手。

(4)调整实习教学的内容。在细纱保全实习中应增加设备运转维修的课题,要求把机器开起来,调试设备,进行试运转。在实习计划中,应增加学生在校期间到企业“顶岗实习”。

篇12

关键词: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中图分类号: TG6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产品的加工制造水平越来越高,社会对数控技术专业人才需求量与日俱增,同时也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各高职院校都加强了数控技术专业的建设,加快了教学改革步伐,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根本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系统性的偏差,集中体现在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距离,而导致这一偏差的最直接原因在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需要进一步进行优化。文章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为例,探讨高职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主要依据、基本准则、优化步骤以及有效途径。

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要顺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要取得更快的发展,必须重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的问题与矛盾,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必要的优化,具体原因有:

1.职业教育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应该和经济技术的发展同步。经济体制的变革,产业结构的升级,科学技术的进步,给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带来了新的挑战。此外,由于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的变迁和科技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就要求高职课程设置不能一劳永逸。

2.高职理念的不断更新对高职人才培养产生重大影响。高职教育发展至今,其高职教育改革理念已经历了几次较大的调整。

3.我国的高职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还相当严峻,为应对这些挑战,消除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种种障碍和问题,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研究,既能最大限度地节省开支、避免教育资源浪费,又能分步到位、由点带面地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完善。

结合以上原因,必须对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正是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组成部分。

二、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依据及原则

针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从实际出发,结合高职教育的观念、相关理论基础,明确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依据和原则。

1.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依据

根据学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育部教职成[2011]12号文)”的实施方案》的要求,贯彻落实国家和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以《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及《广州城建职业学院2011-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广州城建〔2010〕79号)、《广州城建职业学院2011-2015年专业和课程建设发展规划》为指导,按照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标准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设计与实施,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2.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原则

结合课程设置优化依据,课程设置优化应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本原则,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顾及学生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的培养,处理好稳定与更新的关系、通才和专才的关系,满足学生就业需要;符合高职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

三、优化整合具体步骤

1.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要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岗位人才”、“职业人”和能生存能发展的“社会人”,甚至是经济全球化要求的“国际人”,必须树立能力本位的教育教学观。学习目标与职业教育不符,学习的应用性不强,学校里学的东西很多在工作中用不上,而且学生也不感兴趣。因此制定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源于企业,源于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2.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

形成高技能人才完成职业任务所需的技术实践能力,必须与整体化的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必须针对“解决综合性实际问题”进行学习。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必须打破传统学科系统化的束缚,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3. 合理整合课程,优化课程体系

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和社会需求,按照“职业素质与专业能力模块”、“基本素质与通用能力模块”及“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基础学习领域、专业能力学习领域、专业拓展学习领域”的课程结构,贯穿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主线,合理整合课程,优化“两块四层一贯穿”的课程体系。同时,在专业教学计划中明确列入相关职业资格考证项目及 “课、证、赛”融合的课程群,提高职业资格证获取率和职业技能比赛竞争力。

4.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注重职业能力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采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的方法。在第二课堂中,完成社会实践、文化素质教育、专业拓展技能培训、专业素质教育、就业指导等教育内容。虽然教学时数不计入教学计划,但有第二课堂学习的学分要求,取不到相应学分不能毕业,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锻炼机会,促进全面发展。

5.改进评价方法,推行全面素质评价

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多方位考察、多元化评价的考核评价体系。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改变过去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法。每门课程实施态度、知识、技能、素养多维度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四、结束语

经过学院评估阶段的建设,我们已基本整合理顺了数控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和相关的措施,制订了科学的教学计划,改革了课程体系内容,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促进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曾冬梅,席鸿建,黄国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5):98-101.

篇13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以及科技化的发展,各类高新技术以及电子产品在科研和人们的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社会对软件工程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目前我国软件产业的高素质人才应对市场需求而言还极为短缺。面对市场需求,各高校开设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以及所招收并加以培养的软件工程的学生,数量上可以满足各企事业单位的需要,然而真正适应市场需求的却远远达不到标准。该文结合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就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方法。

软件工程涵盖了包括计划、分析、设计、实现、测试、集成、交付、维护等在内的软件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作为软件技术人员,要掌握软件基本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掌握面向对象的独立开发软件的方法,掌握并了解软件度量和管理的方法,要了解如何去安排项目的组织和进度,如何保证项目的质量,从而进行有效的项目策划和软件开发。目前,我国软件行业正遭遇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的瓶颈,缺乏高层次、高素质的创新型软件人才,且人才规模不足以满足产业的发展需求,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软件架构、项目管理、文案管理、测试等方面的人才,难以满足现实需求。面对这些问题,学校应在教学课程及教学理念上进行调整与改革,培养应用型软件工程技术人才。

1 不断调整与组织新的课程教学体系

1.1 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

软件工程的课程体系一直都主导以“学科”为主线,偏重于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过分强调学科知识间联系的逻辑性及严密性,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目的是实践应用,而学校往往在课程设置方面却与之相背离。因此,软件工程的课程设置应以应用为导向,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要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在课程结构上,要强调综合性及实践性,旨在培养人才的工程意识、技术实践能力以及技术创新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合理安排课程比例,设置综合了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三大块作为必修课,另外设置多个知识相互独立、内容完整的专业方向模块作为选修课程,构建起在知识结构上具有内在相关性和完整性的综合课程体系。

1.2 整合并优化课程内容,加强学科间的融合

目前学校软件工程教学课程的设置存在两个方面的大问题:一是意识所设课程门类繁多且课程教材,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教学内容陈旧,知识更新慢,无法跟上如今软件工程的技术发展步伐,无法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如平台网络化,系统构建化、方法对象化等的最新发展成果及态势。

因此,必须对课程的内容加以整合和优化。一是要把相邻的教学科目加以整合,把一些小学科的教学内容融合进一门课程中去,培养学生的整体学科认知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二是以项目为单位,综合相关的软件专业知识,构建起综合项目开发、项目设计的应用型教材体系,加强工程技术的渗透,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对实践问题的解决中去。第三,要在教学内容中及时融入教师的最新可以成果和科研经验,介绍最新的科研发展态势及最新技术的应用。

1.3 加强实训课程及创新训练课程

软件工程所培养的是应用型的人才,其课程的设置也应该与课程实验、毕业实践等实践性教学结合起来,将基础训练课、项目训练课与创新训练课相融合,进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课内外相结合,实行分阶段教学的课程教学体系。在基础训练课程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平行并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在基础训练课程的基础上,开设开放式的项目训练课程,指导学生结合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进行项目的分析、设计、实践并模拟运行,充分运用工程知识和操作技能来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那些基础较好,动手能力较强,悟性较高的学生,可提供设计型及创新型的课程供其进行选修,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并锻炼自身的创新实践锻炼。

2 校企结合,培养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

2.1 在理论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1世纪是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及软件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期,软件工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有一个合理的教学时间比例分配,让学生在理解原始理论的基础上,切实地强化练习,主动动手上机操作,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来提高自身的软件工程技术水平,充分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教师可考虑将企业实际开发的项目引入教学中,开发以项目为背景设置的课题,让学生在实验中将所学理论知识及时转化为实践动手能力,并在不断地分析与解决问题中,加深对技术理论的理解与巩固。与此同时,在教学中应不断引入新技术,以及在社会实践中应用比较广的知识,以跟上社会的整体技术发展趋势。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整合课内外的实践教学,统筹安排教学计划,在课内外的实践教学中积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素质和综合素质,在教学实践中一步一步 地不断完善和丰富教学体系,使之形成一个系统。

2.2 聘请企业专家,拉近学生与企业间的距离

软件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最终是面对企业需求的,一直以来,我国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学校的教学都鼓励于社会,不能够很好地与企业需求接上轨,以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学业结束后无法胜任实际的企业项目开展职务。这一切都源于学生不了解企业,单纯地为学而学,而非为用而学。为此,学校教学必须将教学与企业需求结合起来。在实现方式上,可考虑聘请一些国内外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和技术骨干为学生开设一些专业课程,或者聘请企业的技术骨干作为学校的授课指导顾问,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贴近实践需求的教学和学习,以达到理论结合实践,加深学生对企业软件工程技术人员工作职责及工作内容的了解,拉近学生与企业间的距离。另外,还可聘请it技术顾问作专题讲座,及时传达最新的软件技术发展态势及研究成果,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及加深对业内发展的了解,进一步巩固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实用的技术手段和先进的技术方法,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去应对社会需求。

2.3 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

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最好办法是让他们深入到企业内部实地参与工作,在工作中学习。一方面,企业面临软件技术人才的短期及人才输入的不对称,另一方面,学校内部的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无法与社会需求相对接,面对这一矛盾,最好的方法是加强学校和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学校可寻求与一些知名的it企业如摩托罗拉、中兴、华为、amd、旺宏等的合作,在企业内部建立专业的教学与实习基地,系统拟定学生的实习计划。首先,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组织架构、软件工程人员的职务架构,企业的主要研究方向及开发工具、软件平台,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和发展态势,使得学生在了解业内需求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兴趣及特长,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及职务定位。其次,开展假期的社会实践,让学生参与到一些项目的开发中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一些小型模块的开发工作,使学生掌握到灵活运用知识的方法,及认识到在实际工作中,自身知识及技能的局限性,以期在实践中加强对自身理论知识的巩固与学习。第三,安排学生在企业中的毕业实习,使其参与较为完整的项目开发,锻炼其独立设计与开发项目的能力。安排教师常驻企业对学生进行指导,在实习的过程中,完成毕业设计。

参考文献:

篇14

摘要:本文从信息安全技术人才的需求出发,分析了高职院校培养信息安全人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分析高职院校培养信息安全人才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信息安全;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信息化在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防止各种信息泄密、黑客攻击等行为的信息安全人才的短缺就是严峻的挑战之一。相对于已初步形成的专业信息安全领域以及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安全产业发展速度而言,信息安全人才显得非常匮乏。在这种形势下,在高等职业学院开办“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加快培养以技术应用为主的信息安全技术人才已成为当前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1信息安全人才需求分析

我国目前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包括了多个层次和多个方面,我们认为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类是对理论研究人才的需求。这种需求通常来源自于遍布各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型企业中的信息安全相关研究机构。这方面的人才要求具有良好的学术功底,具备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知识,能系统深入地掌握密码学、安全协议、安全体系结构、信息对抗、网络安全等信息安全理论和方法。

第二类是对技术开发人才的需求。这种需求通常来源于提供信息安全产品、信息安全服务的各种企事业单位。信息安全技术开发人才要求具备良好的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熟练的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包括良好的规划设计以及软硬件实现能力。

第三类是对管理服务人才的需求。这种需求目前是广大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的主要需求。信息安全管理服务人才是一种复合型和应用型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一定信息安全技术能力,能够正确使用、配置、维护常规的信息安全设备,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管理和法律知识,能正确规划、实施和维护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体系。

第四类是对教育培训人才的需求。这种需求主要来源于高等院校和各种培训机构。

2培养高职信息安全人才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只有3500多人,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化进程的需求。同时,在全国高校中开设信息安全专业的学校也是凤毛麟角,只有武汉大学、信息工程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大等少数几所大学。巨大的市场需求,使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人才变得炙手可热。因此,充分利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在高职院校开设“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培养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型人才,对构建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体系,尽快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信息安全人才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3培养高职信息安全人才的可行性

当前,我国信息安全技术人才的培养渠道主要有两个:一是科研机构(如中科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有关高校培养的博士、硕士和本科生,这部分毕业生主要从事信息安全理论和信息安全体系结构及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教学、设计和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二是 IT行业通过各种培训和认证(如CISP认证、NCSE认证等)培养的信息安全员和信息安全工程师等。IT行业认证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固然较为实用,但他们往往一方面缺乏必要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和系统性知识,另一方面小批量、短期的培训往往形不成规模,无法填补信息安全人才的巨大缺口。

在高职院校开设“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培养信息安全人才,其优势非常明显。一是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高职院校众多,培养人才规模大、数量多、周期短(2~3年),可尽快填补我国目前的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的缺口。二是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贯彻“够用”、“实用”“、能用”“、会用”,培养的人才面向就业岗位群,适应性强,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而这正是信息安全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三是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灵活,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建有实训基地,培养人才“短、平、快”,就业口径宽,能很快适应技术、服务、管理一线的应用型工作。四是高职院校现在“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不断增大,实验条件极大改善,大都建立了仪器设备较为齐全的实验室、实验中心、校园网和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等,能够满足信息安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总之,从信息安全人才的整个培养体系来看,可以说高职培养信息安全人才是最“对口”的。

因此,在高职院校开设“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培养此类人才,有着巨大的潜力,也有利于形成一个多层次、多规格、科学合理、较为完善的国家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体系。

4高职院校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现状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允许在电子信息大类中开设信息安全技术专业(专业代号:590208)。当前高职高专院校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

4.1培养的信息安全人才量小口窄

目前,几乎所有高职院校均开设了计算机类专业,但开设信息安全专业的却寥寥无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49所高校开设了信息安全专业,这49所高校绝大多数为综合性大学,培养的人才大多为本科以上的高层次人才,仅有北京、重庆等地的极个别大专院校开设了信息安全专业。我院在2004年开始招收计算机网络安全专业的高职生,是广西首家招生该专业的学校。在已经开设了信息安全专业或相近专业的高职院校中,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和所培养的人才仍然停留在技术防护的层面,尚不能涵盖信息安全的各个方面。

4.2专业设置不科学

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应该具备系统性和规范性。在已经开设信息安全专业的高职院校中,专业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学计划不够科学。这些院校开设专业的模式一般有两种。一种为“量体裁衣型”,即院校经过调研论证,拟开设信息安全专业,但是本校尚不具备相关软硬条件,于是在制订信息安全专业教学计划及授课时,根据本校条件量体裁衣,有什么样的师资,就开设什么样的课,有什么样的实验室,就进行什么样的实践教学。这样培养出来的信息安全人才存在“发育不良”现象。另一种为“时尚拼凑型”,即院校组织几名专家,照搬本科院校培养本科生、研究生的专业设置模式,社会上什么技术最时髦,就列入专业教学计划中,这样的专业设置没有抓住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特点。

4.3教学内容及手段不能适应专业要求

信息安全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没有认识到信息安全专业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强的特点,授课方式缺乏多样性,课程安排没有体现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注重能力培养的特点,仍按照对普通专业学生的要求安排授课,平均分配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的时间。没有注重理论知识的应用,实验环节教学非常缺乏,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4.4教材选取不能适应人才培养要求

由于信息安全技术专业为新兴专业,国内普通本科学校2001年才开始设置。高职高专院校信息安全专业的建设更迟,这造成课程体系开发不完整,体现在高职高专院校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上,就是没有专门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基础和学习特点的精编教材。

5高职院校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策略

我们要从战略高度重视信息安全教育工作,加强对信息安全教育的管理,不断拓宽信息安全教育的途径,为培养信息安全人才而努力。

5.1根据社会需求,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我国准备在“十一五”期间,建立并完善以高等学历教育为主,以中等职业教育和各种认证培训为辅的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体系;开办信息安全专业的大专院校应达到80个左右;学历教育年培养人才到达1万人/年,各种职业教育和认证培训人才达到千人/年。到2020年,力争开办信息安全专业的大专院校达到200个左右,学历教育年培养人才到达3万人/年,各种职业教育和认证培训人才达到1.5万人/年。高职高专院校完全应该根据社会需求,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开设信息安全专业。暂时不具备条件的院校可以有选择地开设信息安全类课程,开设网络安全基础与防火墙、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加密与PKI技术等选修课,举办信息安全专题讲座,结合培训、认证机制,引进信息安全职业资格认证(如NCSE、CISP、CIW)等多种途径培养实用型人才,为我国信息系统安全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5.2多方调研,科学设置信息安全专业课程

信息安全科学体系应以信息安全技术为特点,全面贯彻适用性、科学性、超前性、层次性、交叉性的原则。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引入专业资格认证体系,实行双证书制度,实行两条线培养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在大一、大二阶段,普及信息安全专业课程,完成教学计划内开设的课程,在大三阶段,引入专业认证体系,以某一认证项目作为最后一年的学习内容,获得证书即代表最后一年学习圆满结束。

在信息安全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要以就业为导向,多听取行业和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就社会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进行抽样、分析,根据市场需求改进课程体系、大纲设计,及时引进该专业的新知识和新技术。注重高职高专职业教育与网络安全人才需求的同步性,强调专业针对性、应用实践性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结合。

5.3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

信息安全是“技术+管理”的集合,信息安全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道德修养,提高学生对理论的认识,更要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信息安全实验教学,应相应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在沿袭普通高校大体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教改方案,提高专业课和实践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比重,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可以组建网络技术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开展实践教学,组织行业企业资深专业人才开发教学软件模拟信息安全攻防环境,以增强信息安全类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应摒弃教师讲学生记的传统模式,引入研究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演练式、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选用适合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特点和需要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5.4科学选用教材

要选用项目驱动式、任务引领型的教材,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学习兴趣。所选用教材应该既强调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又注意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并且对许多新技术和新的发展方向有不同程度的介绍。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计算机安全》《电脑爱好者》《电脑报》等相关课外读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开阔视野。

5.5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建设信息安全系统的关键是人才,培养信息安全人才的关键是师资。根据信息安全专业发展方向,一方面,应鼓励教师走出去,积极参与访问学者、访问工程师等项目,加强与国内外企业、高校的学术交流,建立校内外人才锻炼和培养基地;实行“访问工程师制度”,鼓励教师到计算机公司、软件企业、信息安全企业挂职锻炼,深入企业了解业界发展趋势,紧跟信息安全领域主流技术,提高教师的专业视野和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要把专家请进来,开设师资培训班,开展多种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科研管理能力与水平,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双师型”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 何小东,沈利华. 高职院校培养信息安全技术人才的可行性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