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3 16:53:2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预防医学专业知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护理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王永红(1970-),女,河北邯郸人,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预防医学教学与研究。(河北邢台054000)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9-0155-01
预防医学作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与现代医学模式相适应的21世纪新型医护人才的重点课程。长期以来,护理专业的学生普遍对预防医学课程不够重视,护理专业的学生掌握和了解预防医学的知识和方法,对培养医学生预防为主的大卫生观念是十分必要的,对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也是很有帮助的。为适应新的公共卫生形势的要求,预防医学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势在必行,本文就存在的问题和教学体系改革浅述如下。
一、预防医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预防观念淡薄,对预防医学课程兴趣低。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疾病谱发生了改变,慢性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已占主要地位,而对慢性病的有效控制,群体预防比个体治疗更显重要。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还是重视临床工作,大多数人对健康和身体的关注还停留在有病去医院的被动阶段。预防医学相关的科室在医院并不被重视,很多学生不愿意去预防医学相关的科室工作,也就对预防医学课程不感兴趣。通过对2008级护理专业的293名学生的抽样问卷调查可知,41.8%对预防医学教学不满意,74.5%认为学习预防医学没有多大用处。学生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工作联系不紧密,实验课单调。
2.教材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目前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护理专业学生所使用的预防医学教材实际上是预防医学专业的压缩版,以环境卫生、劳动卫生、营养卫生、卫生统计学和流行病学为主,有的内容已经过时,与临床实践脱节,即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等医学方法学与临床实践相差甚远,不能学以致用,不能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教学效果不理想。由于各种原因,我校护理专业的预防医学学时逐渐减少,现在只有56学时,其中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8学时,实验课内容只有案例讨论和卫生统计习题计算。由于受学时的限制,有些教学内容无法深入讲授,许多重要内容只能一点而过,没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讲解透彻,学生掌握的知识较少而且肤浅。
3.教学方法单一,基本上以课堂教授为主,再加上很多实验课,由于时间、条件等限制无法开展,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我校护理专业的预防医学课程列为考查课,大多数学生甚至一些教师只关心和重视本专业课程,认为预防医学不重要,考核容易通过。
4.不重视实践教学。目前,我校预防医学的实验课主要以专题讨论为主,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太少,再加上部分专业课教师没有公共卫生实际工作经验,讲课比较枯燥乏味,不能有效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很少培养学生现场调查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没有参加过岗位见习,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预防医学教学改革实践
1.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预防医学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学习预防医学课程的重要性。由于21世纪我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这也将使医学人才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一些原来不受重视的课程,如社会医学、预防医学、老年医学、康复医学等将成为医学院校重要的课程。护理专业学生除了要掌握临床护理知识外,还必须掌握预防医学、社区医学等其他专业知识,向个人和家庭提供集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于一体的基本医疗服务。另外,临床医护人员除了为患者诊治、护理疾病外,还需要进行专业研究,课题研究的每一个步骤,从设计到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都离不开预防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即流行病学方法、医学统计学方法等。基于以上认识,必须加强预防医学,特别是非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育。
2.调整预防医学的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社会对公共卫生的需求也出现了变化,应改变长期以来重治轻防的观念,改变护理专业的预防医学学时数较少的现状,适当增加学时数,同时,减少课程之间的重复,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我们重新编写了预防医学教材,调整了教学内容,增加学生感兴趣的、反映学科进展及与临床实践联系紧密的内容。适当增加了卫生管理学、卫生监督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临床预防服务等内容。同时,调整了教学内容的顺序,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接受。
护理专业学生对预防医学教学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不强,表现为上预防医学课程时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心理学的角度观察,学生若先认清学习目标,便有求知的需要。因此,在进行每次课教学之前,首先要向学生展示目标,说明目标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实践中可以操作,具有价 值意义。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一些新的教学方式,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通过教师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问题的提出,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听的动感内容,可以提高课堂容量,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另外,预防医学课程中的卫生统计学比较难学、难懂,以前的实习课主要是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学生感到学习吃力。教改后,增加了卫生统计软件的学习和使用,减少了繁琐的计算过程,减轻了学习负担。
3.建立预防医学实习基地,提高师资队伍的业务能力。当前世界各国的医学院校越来越重视社区医学教育和社区卫生服务实践,近年来我国已有不少医学院校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参加社区卫生服务实践,利用寒暑假期,选派一些教师到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等单位相应的科室参与公共卫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参与这些单位的一些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同时,聘请公共卫生领域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担任部分预防医学课程。只有这样,预防医学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新形势的实用型人才。组织学生在学校进行现场调查,例如大学生就业观念、吸烟情况、艾滋病知识等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有了一些经验后,与疾控中心合作,深入社区,进行不同形式的疾病预防的研究与干预,如针对成年人高血压的发病情况,在社区开展戒烟、控制体重、调节饮食结构等内容的健康教育,预防和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改善预后。通过深入社区,使学生了解到基层存在的卫生问题,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融合预防医学内容,培养学生大卫生观念,进行疾病的一级预防,提高综合服务的能力。
4.改变考核方式。护理专业学生课程负担较重,记忆性知识比重大,结合本学科特点,增加实践考试所占的比例,试卷成绩占50%,实验课占25%,社会实践占25%,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助于增加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以上各种教学措施的改革,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随机抽取2008级护理专业的两个班级,分为传统教学班级和教学方法改革班级。经过一个学期的不同教学方法的实践,通过对学生期末成绩的评估和不同教学方法效果问卷调查发现,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后,教改班级平均成绩高于传统教学班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都有了较大的改观,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在不断拓展,尤其重要的是学生逐步明晰自己的学习方向,形成良好的学习技巧,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1]任峰玲,李宇飞,霍东红,等.非预防医学专业《卫生学》教学效果的调查报告[J].西北医学教育,2002,10(1).
[2]张勤,管远志.加强预防医学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5,25(1).
一、研究方法
(一)评价指标体系草案的拟订
本研究通过文献复习法、专家访谈法、分解目标法、归类合并法等方法初步拟订了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草案,指标体系草案共分三级,每一级指标都是上一级指标的分解和细化,共拟订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44个三级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专家咨询论证[4],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和权重。
(二)研究步骤。
1.专家的选择。根据方便抽样和目的抽样的原则选择专家,所选专家工作年限全部在8年以上,且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1)所从事工作为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卫生部门专业人员、专业课教师;(2)对预防医学本科专业非常熟悉。最终选定27名专家,全部为副高及以上职称,其中正高职称专家人数占51.85%。所选专家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13人,博士4人。27人当中14人来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卫生部门,8人为专业课教师,6人为教学管理人员(同时为预防医学专业课教师)。
2.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咨询。在评价指标体系草案拟定的基础上,设计专家咨询表(含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对指标内容和指标权重分别进行2轮和1轮的咨询。其中指标内容的咨询依据专家对指标重要性的评分(5分制)以及提出的修改意见,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第1轮共有27位专家参与,第2轮有25位专家参与。指标权重的专家咨询采用百分制进行,计算每一指标平均得分值。
(三)资料的分析与整理。
本研究主要采用Excel软件和SPSS13.0软件进行资料的整理分析。包括描述专家的学历、职称等基本情况、计算专家的积极程度、权威度、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指标权重的咨询结果等。
二、研究结果
(一)资料结果的可靠性。
1.专家的积极程度。本次调查共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其中第1轮共发出27份咨询问卷,收回27份,有效问卷27份,回收率为100%,有效应答率100%;第2轮共发出27份咨询问卷,回收25份,有效问卷25份,回收率92.59%,有效应答率92.59%。
2.专家的权威度。以专家自我评价为主,用权威系数Cr表示,一般由2个因素决定:专家对指标作出判断的依据Ca;专家对指标的熟悉程度Cs,且Cr=(Ca+Cs)/2。其中专家对指标作出判断的依据的量化标准如表1所示,即Ca根据专家填表结果对照该表计算得出;专家对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实习情况的熟悉程度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不熟悉、了解一点、一般熟悉、比较熟悉、非常熟悉,熟悉程度系数分别为0.2、0.4、0.6、0.8、1.0[5]。计算得出,第一轮专家咨询中,27位专家的平均权威程度为0.800;第二轮专家咨询中,参加评分的25名专家的平均权威程度为0.825。
3.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将专家评分资料进行量化,每个评估指标按“极重要、很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五个选项分别赋予“5、4、3、2、1”的分值,并计算各评估指标得分的平均值Mj,Mj=1mj∑mi=1Cij,其中mj表示参加j指标评价的专家数,Cij表示第i个专家对j指标的评分值,且Mj越大,则对应的指标的重要性越高。两轮咨询中,专家对各指标的重要程度评分均在3-5之间。
4.指标权重的咨询及结果。本指标体系权重按照百分制设置。例如聘请m名专家对其行权重咨询,以指标体系中的Ai为例,专家对其赋予的分值为Ki,则指标A1的权重Wi为各专家的评分的总和除以专家数,即:Wi=1m∑mi=1K1指标权重的专家咨询表共发放23份,收回23份,回收率100%。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计算权重,并对结果进行四舍五入处理,各级指标权重见表2。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经过对指标体系内容2轮的专家咨询和指标权重1轮的专家咨询,评价指标体系得以建立,最终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54个三级指标,具体如表2。
以往我们德育课的一个重大缺陷就是以知识为中心,从规范出发,以规范去要求、束缚学生,造成德育远离学生生活的被动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道德和道德教育必须回归生活,扎根生活,勤于实践,德育学习方式的转变也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生活过程和生命发展,为现实生活服务,这应是德育课转变学习方式的基本价值取向。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将学生的发展置于核心地位,是素质教育观的精神实质。然而,在德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依然是被动的,这不利于学生的素质培养。因此我认为,在职专德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应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对德育课的学习热情,增强综合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情况:教师费了很大精力备课和讲课,但学生的吸收率并不理想。究其根本原因,我认为还是“重教轻学”的结果。教学本是教和学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然而在很多时候,教师基本上还是注入式的教,学生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这大大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学的对象是学生,素质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让学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品德、能力、智力,发展其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学生应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追求和探索知识。
一、要充分重视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特别是专业课教学要结合行业特点和专业技术发展要求,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创业精神教育。教师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学生在知晓为人处世的道理后,需要可供模仿的榜样。而在学校、在课堂上进行德育最明显的形式就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榜样。听其言,观其行。要拨动人的心弦,教师必先自身心灵纯洁,品行端正,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影响人、感染人。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身教重于言教。“做”得好,说才有份量;“行”得正,“言”才有感召力。因此,教师的榜样不仅体现了教师个人品性中的言行一致的一面,也等于在行为方式上告诉学生该如何去做。
二、改变德育教学方法
1、德育实效,也即德育目标的达成度,德育目标的实现直接体现在学生品德素质的形成上,因此,由被动地接受教育变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实现自我教育,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关键所在,也是德育方法科学性的重要体现。教育者要把育人的立足点转移到激发学生德育自主性上来,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围绕一个核心,树立两种观念,把握两种走势,使德育工作与时俱进。
一个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和谐发展为本。因此务必"把学生真正当成人,当成正在学习走向社会的人,当成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走向自觉的学习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精神、主体实践、主体创造,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要。德育说到底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根本的宗旨,这是德育根本目的所在。德育的所有环节必须体现这个教育理念,并以此理念统帅自己的教育行为。
两种观念即:一要树立双主体德育观。德育工作同样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二者都是主体。只有充分认识到德育的双主体功能,使双方的主体作用配合协调,都得到充分发挥,德育才能收到最佳效果。我们要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自主地获得德育知识,并通过切身体验转化为内在的德育素质。二要树立整体德育观。学校德育工作要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结合,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要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寓德育于丰富多彩的大课堂之中;要把弘扬我国优良传统与批判吸收国际理论宝库中未来学思想的精华相结合,寓德育于国情教育之中。德育要注入时代特色,体现创新精神。
把握两种走势,首先,从政治化走向生活化。让学校德育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中走出来,回归生活,关注、指导和引导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包括他们的学习、交往、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等,教育帮助受教育者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新生活,以文明健康的方式享用新生活。二是从认知型走向实践型。学生品德形成规律告诉我们,学生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等实践中形成的,德育实践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唯一基础;同时学生的品德素质又必须在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实践是检验学生品德素质高低的唯一标准。学生如果不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不仅自身品德素质难以提高,而且会出现"知行不一"的伪君子。
三、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体验学习的机会
开拓第二课堂,要让学生直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之中。要深入开展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学雷锋为民服务周活动"和"青年志愿者行动"等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在教给学生有效助人技能的同时,使学生体验到真实的社会,明白自己是和别人联系着的个体,学会关心周围的人和事,关心所在地区的发展。这种具有真实感的学习使得正义、集体意识等抽象的道德概念更富有直接性,学生也就有了把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相结合的需要性,进而养成真正能在生活中起作用的道德品行。
四、树立积极的人生哲理和人生态度
我们要充分发掘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道德资源。从心理感受来讲,传统的本民族的东西学生也更易于接受、更乐于接受。
[摘 要]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专业实践,有利于研究生在实践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学术与工程结合起来。全日制专业学位研
>> 养殖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实践分析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同实践方式效果的比较研究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探索 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实证调查与分析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与对策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探索与研究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全日制渔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思路与举措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与发展探析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优化的探索与实践 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思考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培养模式研究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研究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09-03-19.
[4] 雷世富.研究生社会实践中参与各方的利益冲突与协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3):13-16.
[5] 周叶中.目标转换与模式重构: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4):57-60.
[6] 许斌,汤爱君,马海龙.校企联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3(7):60-62.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临床医学专业 预防医学 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241-01
随着疾病谱、死亡谱的改变,人口的老龄化,医疗条件的改善以及人们健康观念的变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已经成为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预防医学》课程也被列为临床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显示出其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为了使《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更好地与实际工作岗位相对接,适应医学发展需要,我院对《预防医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
一、进行岗位调研,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及基本工作能力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主要面向社区培养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要求承担预防医学教学的教师要转变观念, 深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岗位调研,了解真实工作环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家共同分析,确定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是集“预防、保健、康复、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卫生服务。因此,应具备基本的工作能力包括:能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治疗与转诊;能开展传染病的预防及社区管理;能分析判断慢性病的流行因素并制定预防措施;能对社区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自我保健;能对社区三大公共卫生进行管理;能初步开展医学科研;能建立并使用健康档案。
二、制定课程标准,实现校内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
在岗位调研基础上,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课程标准。确定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和执业标准为依据”的设计理念[1],将《预防医学》定位为临床医学专业核心课程,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预防为主”的基本思想,强化“群体观念、环境观念、预防观念、大卫生观念”,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预防意识、水平和技能。使学生毕业后不仅能够开出临床处方,更为重要的是具有开出预防处方的能力[2],以适应将来从事社区医疗服务的需要。将课程内容整理为环境、职业、食品等三大卫生;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医学统计与流行病学方法;健康档案的使用与管理等五大学习任务,努力实现校内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
其课程目标按照执业考试大纲要求与岗位工作要求制定出知识、 技能与态度三大目标。例如, 在知识目标中除要掌握环境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懂得如何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避开和消除危险因素, 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三级预防原则与措施, 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内容、自我保健与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技能目标要求具备开展社区卫生保健服务的能力, 具有指导群众开展防病和自我保健工作的能力,具有制定预防疾病和增进人群健康措施与计划的能力。职业素质目标要求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观念,具有维护与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社会使命感。
三、加强社区实践,获得岗位工作的初步经验
预防医学的实践性很强。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 更是要教会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 ,这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3]。因此,预防医学的教学应将课堂外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使学生在工作环境中学习, 提升专业适应能力, 深刻感知就业岗位, 从而获得基层工作的初步经验[4]。例如, 为培养学生在社区开展慢性病预防的工作能力, 教师提出“生活方式与慢性病” 的健康教育课题组织学生到社区完成。到社区前, 学生分别收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资料进行准备 , 到社区后,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合作, 精心制作社区健康宣传板报、印制发放宣传单,进入社区高危人群家庭帮助制订个性化的干预计划, 实践结束后班内开展总结交流。大多数学生表示,通过社区实践,学会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同时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更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灵感, 获得了岗位工作的初步经验。
四、改革课堂教学,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课堂上,大多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学生只是一味的被动接受知识,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记,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课堂知识,更没有时间对课堂知识提出质疑,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亟需改革课堂教学,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课改中的体会是:一是教师课前备课要充分,悉心编写或选择恰当的案例,从案例中引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典型性,能覆盖讲授内容;二是课前将问题布置给学生后,学生需要通过网络、杂志、专著等途径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此过程不能流于形式,可通过学生自查、教师抽查来严格落实;三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为特点,在教学中可采用提问、讨论、讲授、学生专题发言等多种教学手段,教师要充分把握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有效地传播知识,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成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及时引导、不断纠偏,具有较高的课堂驾驭和教学组织的能力。同时,通过课改实践我们感受到,学生接受在校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医学的发展是无限的,要使学生学会利用各种渠道获取和掌握不断涌现的前瞻性知识,成为自主学习者,满足终身学习的需要,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失为一条重要途径。
五、建设精品课程网站,实现共享互动平台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通过高职院校多年来的实践表明,精品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我院《预防医学》精品课程的建设起步较晚,课改组成员以借鉴现有优质资源为基础,搜集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课程标准、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案例、习题、模拟试卷、图片、表格、flas、视频、网站等,并将其进行整合、优化和共享,建成了更加适合我院教学实际情况的精品课程网站。网站的建立,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了具有示范作用的本课程优质教学资源,提供良好的资源上传、下载功能,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平台,学生可以利用教案、课件、习题等教学资源提前预习和准备,上课没充分理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复习。教师还可以通过互动平台适时布置学习任务和相关练习,学生可以通过互动平台向教师提出需要解答的问题,由教师答疑解惑。通过这些方式,实现了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交流。既可使学生的疑难问题得到适时解答,又可使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还可因材施教,体现个性化教育。从而在教与学两方面提高了教学质量。
总之,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是大势所趋,作为高职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勇于探索,在课程改革中做出积极尝试。
参考文献:
[1]纪艳,朱海燕.基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岗位任务的预防医学课程改革[J].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4,(02).
[2]陆春城,夏彦恺,王心如.对加强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类课程教学的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6).
[3]李君,孙维权.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中预防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4,(02).
[4]李研.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3,(22)
【关键词】师爱 信任 平等 心灵 快乐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95-01
人的生活中充满了爱:慈爱、恩爱、友爱、喜爱、恋爱等等,但任何一种爱都不能和教师的爱相比拟。师爱生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人们把它喻为“点燃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焰”,开启心扉的钥匙,开发学生心智的能源。爱学生,这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爱学生也是所有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教师的共同情感,爱学生是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是做教师的天职。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 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即教育是感染、潜移默化,是心与心之间的渗透,我认为,这就是班主任的工作艺术。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可爱、富有朝气且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这就对班主任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班主任工作,单凭说服教育是不够的,还要进一步研究出一些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新办法、新路子。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是学校里的“上帝”,没有学生就没有教师施展才华的沃土,把学生比作上帝,并不意味着宠学生、惯学生,让学生放任自流,或者说老师不敢管学生,而是要与学生建立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若要取得学生的信任和在工作上的支持,你必须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捷尔斯基说过这么一句话:“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所以在工作中,我总是真心实意地去爱护他们。
一、老师,请给学生多一点爱。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只有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朋友那样,怀有真诚、理解、尊重、信任和爱护学生,才能使学生亲近、信任教师和盘托出心底的秘密,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指点。
对那些惰性心理、依赖心理较强的学生,他们的行为往往未得到别人的肯定,犯错误后又易受老师的训斥。长此以往,他们总觉得不被理解而产生一种惰性和逆反心理,有时甚至与老师对抗。碰到这样的学生,老师在教育批评时应加强情感投入,并在平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多关心,做好心灵疏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满含期待的批评,往往会收到奇效。
我班学生张宇般,经常不写作业,上课在座位上说话,搞小动作,下课常欺侮人,上课做操故意捣乱,对老师的批评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还常与老师“讲理”,在班上造成不良影响。这样的学生如果靠训斥只能越训越皮,越训越没有自尊心。为了转化他,我首先从沟通师生情感入手,他犯错误时,我总是心平气和地单独与他谈话,帮他分析危害。他看到我对他不讨厌,不嫌弃。而是对他很平等,很真诚,就对老师慢慢亲近了,我用情感的缰绳套住了这匹不驯服的“小马”。在日常生活中,我慢慢诱导他走上道德规范的正轨,在学习生活多方面关心他,把他推选为本班的纪律委员,给他为集体做事的机会,使他把老师的关心变为自己的道德情感。现在,这匹“小马”懂事多了,做事能顾及到别人的感受,做到心中有他人了,在行为上能用《小学生守则》来约束自己。所以,班主任要搞好班级工作,就要爱自己的学生,把自己所带的班当作自己的家,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让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老师对他们的爱,学生会信任老师,这样才能互相理解,互相进行心灵的沟通,从而唤起师生感情的共鸣,产生心理相融的效应,让学生觉得老师理解他们、爱他们了,他们才能勇敢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班主任才能顺利搞好班级工作。
二、老师,请给学生一个平等的机会。
前些天,看到这样一则故事:一个犯人外出修路时拾到1000元钱,马上交给警察,警察却说:“你别来这一套,想贿赂我换取减刑的资本吗?”囚犯万念俱灭,当晚就越狱了,在逃亡的路上,他正好站在厕所旁,这时,一个漂亮姑娘要上厕所,发现门扣坏了,她轻声对这个逃犯说:“先生,你能为我把门吗?”逃犯一愣,看着姑娘纯洁无暇的眼神,他点点头。姑娘红着脸进了厕所,他像忠诚的卫士一样守着门,一刹那间,他突然改变了主意,下一站,他下车来到站点派出所,投案自首了。
有人说这是信任的力量,警察对犯人的不信任,使得犯人自暴自弃,越狱逃跑,那位姑娘对犯人的信任,却让也顿然醒悟,决心认罪。其实,最大的区别在于:警察知道囚犯的历史,而姑娘不知,如果姑娘知道为她把门的是一位囚犯,很难说故事还会有这么美丽的结局。
我由此想到了教育中的一种情形。每到开学,接手的新班的老师总习惯去了解学生的过去,犯过什么错误没有?有什么坏毛病?对于学生的错误,一些老师可能在头脑 “回收站”里留下“案底”以便哪天再度犯错时拿来作“参考”,知道了学生的过去,往往就会用“有色眼睛去看人,原谅一个人的过错不难,忘记一个人的过错却很难”。
我认为,接手新班的老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给予同样的关怀、信任和理解。老师不知学生的过去,用一样的眼光看学生,给予学生积极的关注和良好的期待,可以使那些有过失的学生重新树立自信。
我班学生韩振生通过初步接触,我发现该生能说会道组织能力很强,很有魄力,可学习成绩却一般,我一直没有去了解他的过去,而是经常表扬他的一些优点。前一段时间,他被大家选为小队长,在当天的作业中他夹了一个纸条写道:“老师,你难道不知道,我以前经常不做作业吗?李老师不喜欢我,谢谢您给我的信任和鼓励!”这几天,他还帮我训练集体舞,并指出谁不守纪律,谁动作不到位”。
的确,我不想去了解学生的过去,只想以欣赏的目光去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你的过去,我一概不知,我只看你现在的表现。”我对每一位同学说:“我想给学生一个平等的机会,也给自己一个宁静的心境。”
昆明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云南个旧 661000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2011级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实验诊断学期末考试成绩,总结实验诊断学教学工作中的优点及不足之处,对今后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改进提供帮助。方法 对2011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114份期末考试试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考试成绩呈负偏态分布,平均成绩71.39分,平均难度系数为0.71,区分度0.23,信度0.81。结论 试卷内容涵盖全部教学内容,题型分配较全面,试题总体难度较难,区分度良好,在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的同时也反映出在命题和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
关键词 ] 实验诊断学;试卷分析;教学质量;信度;区分度;难度
[中图分类号] R46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a)-0005-02
考试成绩不仅能够清除反应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了解情况,还有利于了解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考试试卷在课堂学生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同时,它也是也是课程考试统计分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教师根据教育现状调整教育方法,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1]。因此,我们对昆明医科大学2011级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实验诊断学考试试卷进行质量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侯治富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验诊断学》(供临床基础预防护理检验口腔药学等专业用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为教材,先后有6名教师参加了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 受试者为昆明医科大学 2011 级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学生, 考试时间为 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
1.2试题组成
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试题满分100分,总题目63道,各题型分布见表1。
1.3评分方法
试卷评判根据考前制定的标准答案和评卷标准对答案进行评价,为保证评分的公正性,主观题由同一阅卷,并各处相应的成绩。
1.4数据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分析文中数据,其中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成绩分布
本次考核的总成绩为100分,其中2例为50~59分,占1.75%,42例60~69分,占36.84%,45例70~79分,占39.42%,25例为80~89分,占21.93%,其中50~59分与80~89分之间的比例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试卷质量分析
试卷质量分析以试题的难度、区分度和信度作为主要评价指标[2]。
2.2.1 试卷难度 难度(P)就是指题目的难易程度, 或者测验的难易程度, 常以试题的通过率作为难度的指标。难度值在0~1之间, P 值越大, 难度越低。一般认为 P<0.75为较难,P>0.85为较简单[3]。本试卷整体难度系数为0.71,各试题难度见表3。
2.2.2试卷区分度 区分度(D)反映试题对考生水平的鉴别能力,D 值与区分度逐渐呈正比关系。D值低于 0.15 ,则提示区分度差, D值高于0.3 时,则提示区分度优良[3]。本套试卷区分度0.23,各试题区分度见表4。
2.2.3试卷信度 所谓信度主要至时间的可行度,参照Cronbaech’s α信度系数相关标准对文中数据进行分析。标准化考试要求信度值α高于0.8,常规课堂考试的可信度的值为≥0.4或≤0.7。本次试卷的信度为 0.81,认为本次的考试成绩是稳定可靠的。
3讨论
次考试的难度系数0.71,属于较难试题。根据研究结果,我们认为为充分发挥学生的水平,应尽量降低的难度。此外,本次试卷的设计仍然存在不足,即试题的分值过高,可能造成两极分化的现象。本试卷的总体区分度为0.23,提示本试卷的区分度合适,能充分显示学生的水平。然而,本次试卷中,仍有41.27%的试题无法达到测试的目的,应予以实适当调整。本次考试试卷的评分标准客观、准确,且试卷经过复核, 无判卷错误和统分错误, 总体信度系数为0.81, 信度系数中等, 可以认为考试结果基本反映考试的准确性, 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学者对医学专业的儿科考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难度适中的开卷才能够充分发挥对学生的考核作用,本研究结结果与其相符。
本次实验诊断学考试有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及病案分析题共六种题型组成。有学者指出,客观题能够了解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清情况,能对其学习情况进行定位,了解其薄弱点,主观题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以及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从试卷分析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客观题的解答明显低于主观题,在客观题中多选题又更为突出。该研究结果提示,反映出部分同学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表现为听课时对关键的知识点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对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的掌握还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未能从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与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来学习。有报道指出,受到教育形式的了解,很多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较低,导致其对医学知识的了解的仅停留于在表面上,这也是造成学校教育与社会严重脱节的重要因素之一。此次考试的主观题在命题时,主要选择了课堂教学中多次强调要求掌握的重点及难点,旨在考查同学是否初步掌握了结合病史询问、体格检测及检验项目解释来诊断临床常见疾病的能力。
既往研究表明,很多学校注重学生对书本实质的掌握,未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于本次考核情况,我们对今后的教学情况有了新看法,并提出应根据上课的主观以及客观对象,选择合适的模式开展教学,摒弃传统的说教形式,尽量向临床思维发展,该方式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临床诊治的掌握度,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有学者指出,加强问题引导式学习法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还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6]。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又要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始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适当调整试题难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
参考文献]
[1] 冯修猛,王晓东,李凯军,等. 加强对考试结果的分析和利用, 提高教学质量[J].医学教育,2009,38(8):116-118.
[2] 卓朗,王一波, 谢震环, 等. 医学院校试卷分析软件的构建思路与结果分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7,6(3):233-235.
[3] 熊石龙,王前,郑磊,等.临床医学八年制实验诊断学试卷分析与思考[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3):563-565.
[4] 熊晓美,冯晓敏,金巧云.护理本科急救护理学考试试卷分析与评价[J].现代护理,2007,13(3):226-228.
[5] 江艳,陈琳娜,徐玉善.2010 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考试试卷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8):128-130.
【关键词】高职 艺术 教育 实践 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3-0080-01
高职艺术类专业就业面狭窄,就业模式和就业途径相对短缺,加上近几年来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传统教育培养的学生,在面对社会就业门槛逐渐抬高的情况下,就显得更加力不从心。而选择将教育的根基植于实践中,将传统课堂教育和校外实践有机结合在大学培养过程中,让学生在学校的教育中充分掌握实际工作能力,既是对就业形势的适应,也是艺术类专业教育的重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基于服务学习方法的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深入分析,指出了实践教学的各种优势,对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 基于服务、专于实践是艺术类教育的出路
艺术类专业较难的就业模式和社会需求的缺失,让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在社会实践中处于被动地位,而传统高职院校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本身能力和社会工作的脱节、实践能力不足、缺乏深刻的艺术造诣等因素又严重影响着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就业。为此,将教学模式培养方向转向实践,将传统教学课堂中融入社会的实际设计工作,从实践中把握艺术应用,将书面的艺术理论随机进行实践,不仅提升了学生自身对艺术的把握能力,而且能大幅提高艺术类专业学生自身的素质。该培养模式下造就的学生和社会需求紧紧结合,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符合社会环境本身的需要。
二 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的可能性
与一般专业不同,艺术类专业学生从事的工作一般根基在创意行业,即有效创意和艺术素养的有机结合,创造出富有社会价值的艺术产品。艺术类专业学生一般从高中起就接触艺术作品,自身已具有了一定的艺术涵养,一旦创意新颖,产生优秀作品的概率还是很高的,而校园这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也给学生提供了相对开放的创作平台,相对于紧张而压抑的社会工作环境,高职学校内学生创造出富有创意的作品概率反而较高。一些优秀的高职院校,学校本身就不断接到社会企业提出的创作需求,以期待灵活新颖的作品,而艺术类在校学生的作品也往往让社会企业的工作人员觉得新颖特别,具有较大创新,所以,这种校企合作的创作模式在当今不仅得到了社会和学校的认可,还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也让实践教学模式有了实施的保障。
三 实践教学模式具体实施办法
在传统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培养模式中,为了让学生牢固掌握有效的艺术理论和应用办法,学校不得不组织学生外出参观优秀的艺术作品,并在学校教育中安排大量的练习。而传统的考核方式一般将学生在外参观实践中的作品和在校练习的成果作为评价一个学生对艺术理论掌握的程度。在这种模式下,艺术理论本身是否适合学生的作品以及学生自身的努力程度都被拦在了考核的范围外。不同的地域和艺术背景下,有着完全不同的设计理论以及各种设计理念。学生自身适合哪种设计理论,能适应哪种设计理念并不被该教学模式所指引,传统课堂作业式的考核,不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创作的作品不一定能反映出学生全部的专业水平,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而将校外实践引入教学模式,从社会中引入一定的教学资源,供学生独自在学习中去探索和施展,则会促使学生自主地凝聚身心去研究、改善,让优秀的作品成为每一个学生追求的目标。
四 服务是教学的宗旨和最终走向
服务是艺术类专业培养的最终目标,艺术来源于生活并最终应用于生活,脱离生活和时代的艺术多因缺乏生命力而在时展中提前萎缩。在高职院校的培养中,凭借学校教育灵活创新的独特魅力,吸引社会资源的加入,使学校培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给传统的艺术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给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强大的能量支持。艺术类专业的走向是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创造富有美感的产品和生活方式,而专业实践是将两者有效连接的高效模式。实践走入学校,是艺术类专业发展的必然走向,也是艺术培养的有效保障;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走向社会,是艺术类专业培养的宗旨,也是艺术类专业培养的根本使命。
五 结束语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的高职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是现代艺术类学校教育的新出路,是艺术类专业发展的走向。社会企业也需要艺术教育的加入,社会实践和学校教育的结合,让基于服务的教学模式得以实现和成功,而在实践中提高了自身素质和艺术素养的学生成为整个过程最大的受益者,他们从社会脱节中走出来,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唐香花.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项目+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广西轻工业,2011(7)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三明治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169-02
“三明治”教学方式兴起于英国的20世纪初,其将“实践―理论―实践”进行结合,是一种优秀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与三明治的制作相仿,所以被称为是“三明治”教学方式,其实质就是将工作与学习进行合理的穿插、有机的结合。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我国传统教育体制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新思维创新。采用“三明治”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新思维能力,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三明治”教学方式的特征与优势
(一)课程内涵
“三明治”教学方式就是“1+2+1”、“1+3+1”教学计划,简单的说就是将学生的学习课程与相关工作业进行结合,工作的时长安排为1年或者2年,学生的工作可以一次性完成,也可以分成两次。不管是采用哪种方式,学生都要在课程学制的最后一年返回校园,将所有的学业完成。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三明治”教学具有以下特征:①“三明治”教学模式在英国得到了高度的认可,无论是从政府、学校还是企业都赞同这种教学模式,三者形成了良性循环机制。②学生在长时间的实习过程中会比较集中;在实习单位会签订明确的合同,受到严格规定的约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单位会发放工资,学生会有一定的经济收入。③“三明治”自有一套非常严格的质量评估体系。
(二)“三明治”课程优势
“三明治”教学计划可以将教学、设计和实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在哪种工业环境中学习,同时还会有不同的社会、经济等活动。“三明治”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融为一体,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实验的过程中做好就业的准备,有效提高工作技能以及新思维创造力。“三明治”课程通常都是与知名企业进行合作,学生在实习时不仅可以深化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可以获得薪金的报酬,这样也大大地减轻了学费的负担。“三明治”教学方式是学生在学习期间获得实践经验非常有效、可行的方式。此外,最主要的是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一方面获得了学历,另一方面还获得了非常难得的知名企业的工作经验,也积累了工作经验,这对毕业后的就业问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且在实习阶段可以获得薪金报酬。
“三明治”教学方式可以将学生在课程上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亲自体会到学有所用。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学生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还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巩固和深化,从而更深一层次地提高教学质量。
1.“三明治”教学方式的阶段目标非常明确,而且专业训练分层十分具体,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实施“三明治”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竞赛的成绩、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普及程度、增强学生的实习巩固率。
2.“三明治”教学方式加大了专业管理的科研力度。“三明治”教学方式逐渐地从浅至深、环节紧密相扣,摆脱了我国传统的最后一学期进入实习的模式。其建立在学科模块的基础上,将学科内在逻辑贯穿其中,以层次目标为教学的关键,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三明治”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增强人才竞争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可以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与学校的自身特点来设计独特的教学方式,这样能够让学生稳定的进步,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完成向社会的过渡,增加学生的适应能力与新思维创造能力。在“三明治”教学方式下培养的学生不仅可以满足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要,还推动了艺术设计的整体水平。
二、“三明治”教学方式的实施途径
“三明治”教学方式主要是以培养目标为主,因此,应该具备我国的教学特色。其通过高校的课堂理论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两方面来培养人才,可以采取以下可实施途径。
1.合理划分课程的任务模块。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在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艺术设计公司的设置与工作每份任务要求,深入了解完成工作任务时对工作技能与知识的需求,编排出艺术设计群工作与岗位的对应情况。本专业依照典型的工作任务,对整个工作过程以及行动领域进行总结,之后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总结了多个典型工作任务及关键任务。之后艺术设计小组根据调查结果,确立出基础领域、专业领域、拓展领域以及实践领域,建立了一个全新的课程体系。
2.合理安排课程教学。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方式根据企业岗位和对工作能力的需求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综合的整理、分解以及增加,建立起以专业课、拓展课为核心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想结合的体系。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计不仅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还兼顾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能够较好地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点。
3.有效监控课程教学过程。艺术设计专业“三明治”教学方式分四个阶段教学,为了能够保证教学质量,应该对每个阶段给予监控。比如,学习阶段在二级院系管理的基础上,可以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质量监督和管理,此项工作可以通过学院教学督导组以及学生处来共同完成。为了能够有效监控,需要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在学生的实践阶段,应该由学校与企业联合管理,为学生的实习做出指导和做出实习报告。
4.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有效地实施艺术设计专业“三明治”教学方式,需要有效的教学管理方式。首先,要建立学校与企业良好的合作教学体系,将学校艺术设计项目独立出来,实施专业管理。可以引进知名企业来承担学院的艺术设计项目,成为学校中的企业,并且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其次,在学生实习阶段,应该建立课程教师与工作教师的合作机制,对学生给予正确的评估;再者,应该定期做出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实习情况进行了解,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5.灵活运用教学手段。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教师应该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比如:对课程给予单元划分,使结构清晰完整;将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对学生的学习准备工作给予指导。
6.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对艺术设计专业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以职业能力作为核心考核部分,实行“双证”融通制度。在对学生实施考核过程中,要始终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同时可以融入过程评价机制、企业参与评价机制以及职业技能鉴定机制。参照专业课程本身所具备的特征制订出与之相符的考核制度。
参考文献:
[1]容继业.台湾三明治教学实施策略及挑战――以高雄餐旅学院为例[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9,(4):18-22.
[2]李惠玲,刘光忱,赵亮,黄昌铁.工程管理专业“三明治”教学模式探析[J].中国建设教育,2007,(8):21-23.
陕西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中医药学系 陕西省宝鸡市 721013
【摘 要】高职中医中药专业学生培养,面对就业挑战,试图需找更好的就业契机。目前亚健康和老年病的的普遍,保健食品成为一种需求。可是,保健食品产业目前存在一系列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试从专业和产业对接,进行“订单”培养,提出几个方面的对接途径,力求达到“教”与“用”的无缝对接。
关键词 高职;中医中药专业;保健食品产业
目前中医中药专业毕业生的岗位过于饱和,在人才的就业方面已面临着严峻的压力。为了给高职中医中药专业学生寻求更好的就业契机,本文旨在探索中医中药专业与中药保健食品产业对接途径,怎样才能更好的做到“教”与“用”的无缝对接。
1 目前我国应对老龄化社会的紧迫性
和人们对保健食品的需求根据2012 年3 月20 日《人民日报》的社论报道,随着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成长,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老年人的慢性病引起了药医界的高度重视。据2012 年12 月27 日卫生部的《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报道:伴随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慢性病患病、死亡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中国现有确诊慢性病患者2.6 亿人,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中国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维系公众健康”的亚建康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医药领域争相关注的问题之一。
据“21 世纪中国亚健康市场学术成果研讨会”报告,我国人群健康和非健康各占15%,其余70% 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1]。
我国有着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地的药用植物和药用膳食的经验,行业内开发中药保健食品对慢性病和亚健康状态的防治起着积极的作用。中医食疗早在《黄帝内经》就有明确的记载,唐代就有食疗专著《食疗本草》刊行,明代《本草纲目》更是收录了食药并用之品超过了500 种,为中医食疗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品种。陕西省是我国中药材资源的大省,仅秦巴山区就有各类中草药资源3000 余种,其中《中国药典》所列的主要品种达580 余种[2]。这样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为中药保健食品的研发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 国内中药保健食品产业的现状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历经30 年的成长历程,已初具规模,但还尚属起步阶段。中投资顾问医药行业研究院郭凡礼指出[3]:2000 年我国保健品市场规模为500 亿,到了2009 年达到911 亿,截止2009 年,我国保健品市场份额在整个医疗保健体系里仅仅占5% 左右。到2015 年,我国保健品的销售额将达到4500 亿左右。面对保健品市场未来的潜力,我们怎样把它做大做强,需要正视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
3 国内中高等院校中医中药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和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我国的中药高等教育整体起步较晚,随着国家政府重视中药的教育工作,先后创办了中高等大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以及各种形式的函大和夜大教育,中药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专业设置向多专业方向发展,基木涵盖了中药的主要学科。目前,社会对中药专业普通人才的需求将趋于饱和,而对中药专业的行业针对性人才培养却显得后劲不足,因此,进一步加强中药专业针对性人才行业成为中药专业教育的重要课题。
4 中医中药专业人才面向中药保健食品的研发生产与相关企业需求的对接
4.1 对接企业定课程
专业课程设置要围绕职业岗位的需求,从“须知”、“必会”两个层面,体现职业教育的针对性,企业用人的专业性。应让学生掌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构建公共基础平台课程+ 基本技能平台课程,含订单培养+ 顶岗实习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遵照教育部颁布的大纲要求开设,要求“须知”;专业基础技能力求“必会”。第一学年:开设公共基础平台课+ 基本技能平台课;第二学年:工学结合+ 订单课程;第三学年:顶岗实习。
4.2 对接实训定师资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专业型人才,加强师资力量的引进和培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既是学校办学质量的保证,也是企业所需专业型人才的保证。通过校企合作,让企业参与学校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形式的组织,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质量的监控。聘请企业工厂的技师们做兼职教师,发挥企业在学校专业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学校在专任教师的岗位设置时,要做到知人善用,专任教师要能传职业之道,学生能学专业之业,企业能有可用之才。
4.3 对接岗位练技能
对接职业标准构建课程体系,学校安排教师参加企业生产,深入了解企业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与行业企业一同构建满足订单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职业技能的检测和监控,鼓励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劳动部门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强化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参加各级中职生技能大赛,熟练专业技能,造就满足企业岗位技术要求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 张聪恪, 王海玉. 中药类保健食品的发展和问题探讨[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2, 20(6): 508-509.
[2] 中国医学科学院陕西分院中医研究所编. 陕西中草药志[M]. 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78.
[3] 郭凡礼. 2015 年我国保健品销售额将达4500 亿[J]. 中投顾问.2010-2015 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2010(06).
作者简介
[关键词]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图分类号]G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7-0102-02
1高职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1.1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房地产方面的经纪、经营、策划及评估等多种技能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所以实践教学体系以这个目标为基础,把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对应确定成:以培养房地产经纪技能为重、兼具房地产经营策划及估价技能,构建起恰当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架构。要充分以基础知识及核心技能为主体,以发展与提升为目标。还要将培养高职学生的团队协作、持续发展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能力纳入到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中。
1.2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在对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学生拥有的岗位能力培养分析为基础,围绕如何完成上述目标而建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其构建以纵向阶梯化与横向模块化的体系要求,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贯穿了三个层次,即阶梯式的横向实践教学,第一层为学生边学实践,将单科课程实训及职前实训等实践教学相结合,以此确定专业教学内容,并按照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技能要求安排在课程学习后的实训内容;第二层次是实践,即教师做专业指导,鼓励学生参与技能大赛和校外实践等不同实践活动,以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和学习兴趣,增强其实践能力;第三层次则是入岗实习,即高职院校会安排学生进行校外基地实习或到房地产企业开展入岗实习,以提升学生的实际岗位适应力。这就是纵向阶梯化。
而横向模块化则强调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另一要求。按照不同岗位的职业要求差异,其实践教学内容分成三个实践模块:一是整合房地产经纪基础和实务、房地产销售和营销心理、房地产税收及金融业务、房地产商务谈判等不同学科资源,完成房地产经纪技能的实训;二是整合房地产估价理论、估价实务、投资分析及房屋构造等资源,完成估价技能实训;三是整合房地产经营、管理、开发、报建、社交、商务礼仪、营销策划等资源,完成经营策划技能实训。
1.3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以内容体系为根本,主要涉及专业实训的场地建设及师资建设等内容。首先,高职院校要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根据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不同岗位的不同技能要求,规划出相应的实训基地,即经纪技能、经营策划技能及估价技能等相应的实训基地;其次,高职院校可以和校外的房地产评估公司、开发公司及经纪公司合作,针对学生开展校外实训;最后,保证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培养一批素质高、理论扎实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保证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实践教学顺利进行。
1.4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针对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保障,针对不同环节都要开展有效的管理,要建立起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制定管理制度、实训计划及指导制度,确保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实践教学合理规范地开展。
1.5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加强管理、提升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分为过程及结果两个方面的评价,并结合实训过程评价综合进行。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操作时,其态度、规范性及质量等都是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评价的重要内容。
2高职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课程特点使得开展教学相对困难
我国现行的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实践教学因其起步时间晚,导致其理论相对薄弱,一些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相当不具象,无法理解;相关教材定义和理论罗列繁多,相对枯燥。这样的课程特点必须导致其教学无法有效吸引学生,所以学生不愿意学习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课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难度。
2.2学生不重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
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后,自卑心加重,不好好学习,更别说重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实践教学了。虽然近年来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相对有所改善,但其作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很难在短期内改变学生的固有模式。
2.3房地产行业不规范导致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实践教学效力消减
我国至今尚未颁布房地产经营与估价法,导致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实践教学行为不规范,这些现状导致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实践教学在实际工作中的效力达不到预期要求。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不健全也造成专业得不到健康的发展,学生思维在面对这种实际时必定对于其认知造成冲击和质疑。
3高职院校创新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措施
3.1提高学生对于实践教学课程的重要性的认识
提高学生在观念上对于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让学生真正明白学习本专业课程对于自身以后从业的重要作用。在观念上的提升方面,教师可以将一些优秀的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工作人员请到课堂中,和学生面对面地交流,让学生明白房地产行业的法制化和正规化是我国房地产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使学生在大方向上明白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实践教学是必须学习并且必须掌握的。
3.2加深学生对于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的实用性的认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教学必须学以致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加深学生对于相关课程的实用性的认知。即在教学时必须强调课程在实际工作和应用的参照作用,从而启发学生认真学习并思考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在实际操作中的用处,做到从内心愿意学习。
3.3提高学生对于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实践知识的自觉应用
教师可以科学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些真实的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事件作为教学案例,帮助学生分析这些事件中发生的原因和如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使学生在真实的思考过程中完成对相关知识的实际应用和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的有效互动。这种互动教学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能使学生在面对以后的工作时,可以有更准确的案例作为工作中解决难题的借鉴。
3.4提升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实践教学手法
教师也要采取适当措施提升自己的教学手段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实现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实践教学创新的关键。教师的专业素养强调师德、师才和师术。师术即教师本身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手法。教师认真钻研本职课程,实现教学时手法的创新,利用新颖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教学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实践教学的效果。
教师作为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实践教学的主导,学生的思路必然是紧紧跟随着教师的教学思路,所以教师一定要梳理好自己的教学流程,驾驭好教学的艺术,提升自己面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的应对能力,一直掌握好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实践教学的节奏,从而吸引学生并创新课程的教学手法。
4结论
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实践教学时间紧且任务重,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创新教学手法,在学生学习相关课程的过程中给予正确指导。只有教师能够清楚掌握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实践教学的知识体系和知识重点,才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章鸿雁.紧扣职业能力培养、提升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高职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08(12).
[2]刘刚桥,李明,师建华.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3]王业军.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0(14).
[4]李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刍议[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摘要:校企合作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最有效模式,也是该专业特色办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能否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展校企合作的成效,而创新机制一直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的重点。本文以我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提出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三个方面的实践,包括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酒店管理专业;合作机制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7.053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7—0116—02
基金项目:本文为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教师责任机制研究”(课题编号:RJ201333)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5—01—12
作者简介:周贵平(1981— ),男,江苏金坛人。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酒店管理。
一、校企合作办学,提升办学活力
(一)学生和企业双方互选,成立“富都酒店管理班”
自我院2009年与常州本地最大的酒店企业——富都酒店集团开展校企合作以来,每年大一第二学期都由企业和学生进行双向互选,成立“富都酒店管理班”。该班级的学生在校的两年内,除了进行校内的课程学习外,还定期地进入酒店进行酒店企业文化、职业技能、岗位职责、团队协作方面的学习,主讲教师分别是酒店人事、餐饮、前厅、客房等部门的负责人,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尽快接触酒店的企业文化,认识酒店各岗位的职责,提前进入“富都酒店人”的角色。
(二)建立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搭建预就业平台
常州富都酒店集团是常州本地最大的酒店集团公司,旗下有常州香格里拉酒店、富都盛茂酒店、富都戴斯酒店、富都青枫苑酒店、都喜富都滨湖酒店五家酒店。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这五家高星级酒店都是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截至目前,已经接受258名学生进行定岗实习,完成14门课程的酒店实训,四名毕业学生已经升至部门经理,十名学生历练成酒店部门主管,领班更是达到23名之多。应该说,校企合作搭建了一个良好的预就业平台。过去,学生在初次就业时总会有一个相当长的不适应期,而预就业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在学校期间就接受社会大熔炉的锻炼,提早接触企业,为毕业时的就业工作积累经验,提高了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这样一来,毕业生的就业稳定率也有了很大提高,受到酒店企业的欢迎和好评。
(三)定期颁发各类企业奖学金
常州富都酒店集团自与我院合作以来,共出资20万元设立了“富都奖励助学基金”,设励志学习奖、素质拓展奖、人文关怀奖三个部分,专门用于奖励富都酒店管理班品学兼优、家境贫寒的优秀学生,以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和组织学生参加培训活动等。目前,集团已经连续六年为我院酒店管理专业颁发了企业奖学金。
二、校企合作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重大事情集体商议
自我院与富都酒店集团合作以来,校企之间通过深度的融合与合作,建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成员主要由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企业实践专家组成,主要承担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专业教学文件的审定、专业建设研究,开展并指导校企合作。酒店集团也参与酒店管理专业教育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的制定。校企合作资源共享,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目前,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人才培养方案已经从学校自拉自唱变成了完全的校企共同商讨完成。
(二)共同开发课程,编写课程标准
让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参与课程开发可以使课程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使教学内容紧扣企业实际,把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与所对应的职业资格标准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实现“零距离”就业。目前,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已经与富都酒店集团共同开发了“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等十门课程,共同编写了十门课程的标准。专业负责人每年会同酒店企业专家对上一年度的课程标准进行修订,目前也已经修订了六次。
(三)校企合作共建教学团队
校企合作共建教学团队主要是着力打造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鉴于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双师型”教师不仅仅是拿到“双证”,更要有扎实的专业职称背景和丰富的行业经验背景。目前,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已经建成了院级教学团队,主要成员有十位,校内专任教师四位,均有一年以上的酒店行业经验;企业专家六位,均有十年以上的酒店从业经验,都是富都酒店集团各家酒店的前厅、客房、餐饮、人事等主要部门的经理或主管。每一学期企业专家的授课任务至少保证在两门课以上或75课时以上。
三、校企合作就业,实现就业可持续发展
(一)共同制订顶岗实习计划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与富都酒店集团共同成立了学生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系主任和酒店人事总监担任,副组长由教研室主任和酒店主要部门的经理担任,成员包括班主任、辅导员、校内毕业实习指导教师、校外实习带教师傅等。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了顶岗实习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顶岗实习计划,建立了顶岗实习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和质量评价体系,校企各司其职,保证学生实习顺利进行。
(二)实行校内、校外指导教师共同负责制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实行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负责制,校内指导教师的职责主要包括认真做好实习学生的岗前教育,负责填写学生的实习去向并登记上报,与学生、学生家长和实习单位保持联系,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会同企业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岗位进行业务指导,批阅学生的实习日记,修改毕业论文等。校外指导师傅主要负责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酒店的工作环境,指导学生的实践技能,帮助解决学生在工作岗位上遇到的实际困难,同时负责对毕业实习生的实习业绩进行考核。
(三)成立校企合作就业工作指导小组
校企合作就业工作指导小组的工作宗旨是实现学生在富都酒店集团稳定就业。小组组长由系领导和酒店集团人力资源总监担任,主要成员由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班主任、实习指导教师等组成。对于即将进入酒店实习的学生来说,校企双方应该共同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酒店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排除学生实习前存在的各种疑虑,让他们尽快找到归属感,把酒店当作学校学习和生活的延续。而对于已经进入酒店实习一段时间的学生来说,校企双方要根据学生在各个岗位的实习情况,帮助学生制定1~2年的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短期内的发展目标,让学生能朝着目标前进。
四、对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思考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本质所求和特色办学的关键所在,而机制建设又是目前高职院校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所以,学校在寻求和酒店合作的同时,应该了解酒店的需求,尽量帮助酒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把酒店的发展需要和学校人才培养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实现校企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合作。校企合作的形式、内容可以丰富多样,但笔者认为,校企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还在于要切准校企合作共赢的要点,确保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
[1]赵善庆,朱有明.校企合作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
[2]李贺.如何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进程中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2(6).
[3]赵居礼,刘向红,贺天柱.高职学院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探索——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6).
【关键词】预防医学专业 学制 改革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7-016-02
Research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measure indicators of internal medicine in Preventive medicine after five years educational system to four years educational system
HUANG Xiangzeng1 LIU Haiying1 WANG Zhen1 WANG Rui2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Diseas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28, China)
【Abstract】The preventive medicine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was founded in 1978, contain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In recent 30 years, the preventive medicine explore positively in the thought of running a school and the reform of teaching, it has become a cradle of training the talent of preventive medicine for Xinjiang Province and other provinces of the country. In 2007, the educational system in undergraduate of preventive medicine was changed from five years to four years. Compared the differences of five years educational system with four years educational system in teaching cont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examination outline, practice outline, difficulty of test papers, score analysis and the evaluation of teaching in experts, colleagues and students in this research. And founded that there have no differences in teaching cont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examination outline, practice outline and difficulty of test paper. And founded that there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core analysis and the evaluation of teaching in experts, colleagues and students.
【Key words】Preventive medicine educational system reform
1 学制改革背景与目的
新疆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系始建于1978年,该系具有优良的教学设施和雄厚的师资力量。该系除了承担预防医学专业全日制本科培养外,还承担着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为新疆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高级预防医学专门人才。自2007年起,预防医学专业全日制本科教育由五年制改为四年制(简称五改四)。
此次学制的改革在预防医学教学过程中,要按社会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地瞄准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有效地实施教学课程改革和教学内容的更新。本专业按照新的教学理念,结合和不断调整专业培养与人才市场的需求,通过对预防医学基础理论、临床医学概论、公共基础科目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学习,要求达到熟练掌握预防医学基本知识,掌握基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理论与技能,毕业后能够从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卫生部、及预防医学教学及医学科学研究等工作。本文将着重对我校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四年完成学业的合理性及可行性进行探讨。
2 学制改革后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影响
1.1 研究对象
2004~2006年五年制和2008~2009年四年制的预防医学专业的内科学教学单位的班级。
1.2方法
采用专业知识掌握考核及专家同行和学生评教等多方面,对五年制的学生和四年制的学生作出全面而系统的比较。
1.2.1 专业知识考核 选择内科学课程作为考核项目。由考试题库随机出题,出题范围与难易程度均较符合预防医学专业学习及实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且限定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试卷,以保证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1.2.2 问卷调查 关于五改四,学生评教共设计了8道题目,分别是:①治学严谨、仪表端庄、教书育人;②按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实施教学;③备课充分、内容熟悉、概念准确、重点突出;④口齿清楚、语言生动、板书合理、文字规范;⑤联系实际、举例恰当、注重课程间纵横关系;⑥适当运用专业外语词汇;⑦采用启发式、课堂气氛活跃有序;⑧合理运用现代和传统教学手段。评教等级分为:优、良、中、差四级。应该说,这张问卷是比较全面系统地包括了学生最热切关心的几个问题,可以反映绝大部分同学的真实想法。
1.2.3 问卷调查 关于五改四,专家同行评教共设计了10道题目,分别是:①治学严谨、爱岗敬业、教学充满激情;②仪表端庄、谈吐文明、为人师表、教书育人;③教案规范、符合大纲、按教学进度实施教学;④备课充分、内容充实、讲授精练、板书规范;⑤概念准确、思路清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⑥理论联系实际,合理运用专业外语和双语教学;⑦教学方法学用恰当(问题/讨论/启发/案例式等);⑧合理运用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课堂气氛活跃有序;⑩调动学生主动作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评教等级分为:优、良、中、差四级。应该说,这张问卷是比较全面系统地涵盖了教师需具备的条件。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五年制与四年制学生内科学考试成绩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五年制与四年制学生内科学考试通过率比较采用x2检验。五年制与四年制专家同行评教与学生评教比较采用两组等级资料的非参数检验。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完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专业知识考核比较结果
对比五年制和四年制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实纲及考试试卷难易程度,两者间均未见明显差异。
五年制学生内科学考试成绩平均分74.58,标准差9.20,及格率95%
四年制学生内科学考试成绩平均分71.34,标准差9.38,及格率85%
对五年制和四年制学生的内科学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t=2.34,p=0.0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五年制和四年制学生的内科学考试通过率进行统计学分析,x2=5.30,P=0.037<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和表2。
表1 五年制和四年制学生内科学考试成绩比较结果(x±s)
表2 五年制和四年制学生内科学考试及格率比较结果(x2)
3.2 专家同行评教比较结果
对专家同行评教进行统计学分析,z=-2.268,P=0.02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五年制和四年制专家同行评教结果
3.3 学生评教比较结果
对学生评教进行统计学分析,z=-2.499,P=0.01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五年制和四年制学生评教结果
4 讨论
通过此次调查研究显示:预防医学专业四年制普通本科和五年制普通本科的课程设置和安排差不多,无法体现出差异和特色。然而,在教学质量、专业知识考核、专家同行及学生评教等方面,五年制比四年制普遍具有优越性。我校预防医学专业学制自“五改四”以来,尝试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研究证明,学制改革所取得的效果是不太理想的。
学制改革并不是简单地将时间延长,而是根据专业特点进行调整,用优化来表述更准确。比如改制后,要保持学科的精华课程,加强毕业论文的指导及实践教学,从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体系上来看,五年制的教学体系以医学基础课、专业课、临床实习按顺序分阶段进行,其优点是循序渐进,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具体来说,预防医学专业前四年学习医学基础,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专业课程,培养预防医学通用型人才,最后一年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专业培养,使其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毕业后可从事相应专业岗位工作。随着医学分科日益细化,医学课程不断增加,使得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无暇了解相关学科的最新进展,导致学生知识片面且陈旧老化,综合素质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不能适应新世纪对实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将学制改为四年,以上矛盾会更加突出。
四年制预防医学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不尽合理,主要不足处有:1.专业课学习时间短;2.课程安排注重传授知识,对素质培养注重不够;3.课程设置仍停留在六七十年代水平上,脱离了公共卫生事业和卫生防疫工作实际;4.有些教学内容没有从理论上、方法上系统阐述,而是分散在几门课程中,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不重启发引导,忽视创新的“填鸭式”教学。现行的预防医学课程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时制定的,以卫生学科为主,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也势必导致有些教学内容和课程脱离实际。
从就业上看,教育部规定预防医学专业的学制是五年,我校尝试对预防医学专业进行五改四改革,使得我校预防医学专业四年制毕业的本科生将与全国其他院校预防医学专业五年制毕业生处于相同的竞争环境,使得我校预防医学专业四年制毕业的本科生就业压力加大,竞争更为激烈。从经验上来看,对于预防医学专业进行五改四改革,目前国内其他大学院校尚未有过此类尝试,我校缺乏充分的可借鉴的经验,其可操作性不强。
综上所述,我校对于预防医学专业进行学制改革,存在着许多弊端,且取得的效果不理想,五改四这个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傅华. 预防医学(第5 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关键词]模具专业一体化教学 “三所”对接教学最优效果
引言
随着我校模具专业建设的不断进行,我们始终密切关注省内至全国模具行业的动态,根据行业的变化,不断适时调整我校模具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使我们的学生能适应模具行业的变化。目前,随着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行业对模具相关专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近两年来,一方面企业苦苦找寻不到模具相关专业的熟练人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每年培养的大批模具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找工作时,屡屡被企业以无工作经验为由拒之门外,形成了一个“要的找不着,有的找不到”尴尬局面。产生上述原因的症结是在于我国高职教育目前对模具相关专业的培养存在两大误区:
1)理论与实践脱节。生产实习与模具的理论教学环节衔接不紧,降低了学习的效率。
2)学校教学内容和方法与企业岗位职责脱节,致使学生毕业后还需要接受工厂较长时间的再培训。培养企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大事情
一、确定课程工作目标
(1)“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和完善;(2)建设和完善模具专业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设施;(3)建立和完善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理实一体化主体的模块化的专业课程内容;(4)做好对一体化教学模块实施的过程监督和结果考核,以不断完善一体化教学模块的内容和调整教学方法手段。
二、一体化教学的准备
(一)选择和培养适应一体化教学“双师型”教师
实施一体化教学首要条件是教师。一体化教学需要的是“双师型”教师,没有“双师型”教师,理论和实训还是割裂的。“双师型”教师是指那些能够把专业理论与生产实训有机地结合起来,高效率地教会学生的教师。双师型教师必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综合职业能力不仅是操作技能或动手能力,还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的全部内容。为加快一体化教学的步伐,学校直接从一些企业聘请具有十年模具设计与工艺变成的工程师任教,他们能将各种知识、技能、技术相互渗透、融合和转化。为了培养双师型教师,我校采取理论教师下工厂企业工作,实习教师理论进修的方法,大力培养一体化教学所需要的双师型教师。
(一)模具专业课程内容准备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课程教学要围绕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进行。选择工厂常用结构又结合教学内容的题材作为我们的教学内容。
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将本课程按冲压工序进行分成冲裁、成型两大类,其中冲裁部分包括冲孔、落料、冲孔落料复合、冲孔落料级进四个项目,成型部分包括弯曲V、弯曲U、无凸缘筒形件拉伸、翻边四个项目,在选择项目时注意一下几点
1.有梯度
以项目为载体,将理论教学的内容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在突破技能学习为主的基础上,对知识的要求有梯度、全面、重点突出,掌握够用的原则;对技能的要求,掌握符合学校、国家、市场三个标准的原则;对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掌握优化思维能力的原则.在准备学材上,有所摒弃,细心掌握,做到“懂”、“透”、“化”。在学生具备各专业基础课的前提下,强调专业理论教学应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
2. 三所对接
在教学内容上,要切实体现教师所教与学生所学的二者之间的基本对应。这种对应又应该以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参照系。在大脑里用应该意识去结合“所用”的,对照所讲的,不仅会使教师自觉地按教学大纲要求备课,而且实现与学生的岗位能力相结合
在教学内容上除了体现教师所教、所学、所用三所接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层次,就是抓住大头兼顾两头,“大头”,指的班上大多数学生的水平。“两头”指的是学习能力强的和少数学习能力弱的,备课时始终以“大头”为主要目标,花最大精力让这部分学生都能真正喝进“一杯水”。对能力强的,要设置小灶,对能力弱的,采用课堂上适当“关照”和课外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办法使之由“弱”变成“不弱”或较强
(三)一体化教学必备的设备
现代模具设计更多采用的是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要求学校具备计算机房和辅助设计软件以使学生能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完成模具设计的工作。模具制造所需设备更多,从基本的加工设备到数控加工设备均涉及到,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学校自身加工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种模式开展模具制造的项目,只有当学生亲手加工出自己设计的模具出来时,才能自发的完成了一次知识的飞跃。除基本的加工设备和数控加工设备外,还必须具备多媒体教室(要求投影仪一部,30台电脑、配桌椅),模具拆装台面6个,拆装工具6套,陈列单工序模、复合膜、级进模、弯曲模、拉伸模各6套,各类典型零件挂图书套等。
三、一体化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
就笔者任教的《冲压模设计与制造》课程为例,教学的班级以30人左右为宜,每小组4~5人,应有组长1名。对于大班教学,每组人数可适当增加,或增加指导教师,以保证有效的教学控制和指导力度。为了保证较好的教学效果,促使学生既开展竞争又养成协作习惯,分组可采用报数法、抽签法、拼图法、自愿结合法、指定法等。
模具专业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对于教师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求较高,以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为主,也可以通过搭配基础教师与专业教师共同完成一个教学项目,
项目式一体化教学的过程是,首先明确项目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依次以每个教学项目(垫片的制作为例)设计制作展开,每个项目分成五个任务实施:工艺设计(垫片的工艺设计)―模具设计(垫片冲裁模设计)―模具零件加工(凸模、凹模等零件的加工工艺与加工)―模具装配(装配工艺)―模具安装和调试(模具与压力机的安装要求,调试的方法),每个任务:任务引入(垫片的工艺设计)―任务流程(间隙,刃口尺寸确定,排样,等相关知识)―知识准备(间隙的确定方法,刃口尺寸计算方法,排样的方法等)―任务实施(垫片的工艺设计的相关内容)―评价,评价形式和标准是由教师给定还可由学生自主设计。
项目的设计在兼顾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应具有多层次和提供不同的可能性,如,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状况,设计分层次的规定任务和拓展任务,既保证执行力较差的学生可以完成规定任务,维护学习的自信心,又促使所有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都得到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差异性,呵护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作为支持者和帮助者,陪伴学生完成整个学习过程,保证学生在各个学习环节中随时可以得到教师的参与、指导和帮助。把相关教学内容包含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目的锻炼各小组同学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另外锻炼各小组同学互相学习的能力。本教学以过程考核为主,兼顾项目成果评价。
四、评价方式
课程考核既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可以考查教师的教学效果,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考核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有明显的导向作用。科学的考核制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课程考核必须取消单一的“理论知识”考核标准,采用以过程为主的考核方式,这样才能全面反映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过程性评价强调过程与方法,既考核工作态度与职业素养,又考核技能,提高了技能培养的针对性与适应性。见(附表)
附表:“冲裁模具设计与制作” 项目名称: 考核评价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项目的设计者、评价者,而且是行为师范者、实操者。在每一个项目的教学过程中把和本任务有关的教学内容融进去,使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并且通过作品的制作,使学生对企业实际工作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
五、优化教学方法
(一)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程教学,教学形象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过去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专业课时,学生普遍反映枯燥、难学。而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把典型模具结构、工作原理等内容用计算机软件仿真出来进行立体演示,教学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感觉到这门课程易懂、易学、实用,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好这门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采用现场教学
在一个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强调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化为课堂中适时适度的“教、学、做”三者合一。例如:在冲裁模工艺的过程中,要讲冲孔、落料的基准、间隙等学生不易接受问题时,选择不同厚度、不同材料的冲裁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冲裁件的断面状况;讲授间隙大小对冲压件断面质量的影响时,主要是通过现场教学的办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加工一小批冲压件,分析间隙对不同材料、不同料厚断面的影响,写出分析报告,使理论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坚决问题的能力。
六、一体化教学的大纲校本教材的不断完善
过去,高职学校所使用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只适用于分段式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采用的是模块化的教学方式,这样,现行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已经不适用了。但一体化教学没有现成的可资借鉴的大纲、教学计划、教材。我校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决定从根本上扭转理论与实习脱节的现象,根据目前学生的知识层次,编写适合职业教育的学材,创建以能力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校本教材模式。提倡“先讲义,后教材,努力探索校本教材编写的新途径。目前我校的部分校本教材正在实施完善阶段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应用性强的专业, 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完成常用模具的设计并掌握模具的制造技术,项目式一体化教学是“基于行动理论和情境理论的学习”是符合职业教育改革方向的,以项目式一体化教学作为知识综合运用型的教学方式在专业教学改革中非常适合该专业的教学。以项目式一体化教学为突破口改变专业培养形式的最终效果,培养出有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学生,才能为企业所接受,达到教学最优效果。
[参考文献]
[1]冯小明.《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
[2]刘美玲.基于《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改革,中国市场2010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