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呼吸道健康宣教范文

呼吸道健康宣教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4-01-03 16:53:2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呼吸道健康宣教,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呼吸道健康宣教

篇1

宣教内容

室内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天冷时,可选择中午、下午相对暖和的时候通风。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做好防护: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少去人员密集处,在公共场所必要时戴口罩,既可防感冒,又可保暖。不随地吐痰。秋凉时节,注意运动和耐寒锻炼。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多饮水。定时作息,劳逸结合,保持心情愉快。6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患者、在校小学生及体弱多病者,可在卫生防疫站进行流感疫苗的注射。如出现流涕、打喷嚏、咳嗽、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早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不要将抗生素作为预防用药或长期服用,以免出现耐药性或其他病菌感染。

老人“秋冻”要当心

凡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在深秋季节不应秋冻,应注意保暖,随着天气的变化及时增添衣服,以免旧病复发影响身体健康。此外,有支气管病、哮喘、冠心病等病史的人们也不宜“秋冻”。秋季也不宜洗澡过勤。

儿童“秋冻”最适宜

秋天是锻炼孩子御寒能力的最好时段,通过对外界气温突然变化的逐渐适应,可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使自身抗病能力不断增强,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各种疾病的发生。即使患病,病症也比较轻,好得快。同时加强“秋冻”锻炼还能提高肌肉和关节活动的能力,促进血液循环,流向四肢骨骼的血液也随之增加,对儿童生长发育有益。

“秋冻”要选好时机

初秋,暑热未消,还时不时的有几场“秋老虎”光临,虽然气温开始下降,但并不寒冷。此时是开始“秋冻”的最佳时期,最适合耐寒锻炼,以增强机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而在昼夜温差较大的晚秋,切勿盲目秋冻,容易引发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

此外,要领悟“秋冻”的内涵,不应只局限于秋凉穿衣方面,也包含诸如运动锻炼等,不同年龄可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无论何种活动,都应注意切勿搞的大汗淋漓,当周身微热、尚未出汗即可停止,以保证的内敛,不使阳气外泄。

4个部位冻不得

腹:上腹受凉易引起胃部不适,甚至疼痛,特别是有胃病史的人更要加以注意。下腹受凉对女性伤害大,易诱发痛经和月经不调等。因此,秋冬季节最好不要穿露脐装。

脚:脚是人体各部位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而脚步又汇集了全身的经脉,所以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全身若冷,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病邪就会乘虚而入。

颈:这个部位受凉,向下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

肩: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相对比较脆弱,易受伤。

饮食

建议秋季应多吃清淡、温润类、有营养、易消化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白萝卜、红枣、山药、莲子有健脾化痰、益肾养肺之功效。还可根据自身体质类型,适当选择一些补品如金水宝、灵芝草、胎盘、玉屏风液、养肺膏等,这对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呼吸道防御能力很有帮助。

秋季皮肤干燥,对皮肤易过敏或哮喘病人,可多吃些含钙高的食品。适当补钙有促进骨骼生长发育的作用外,还具有抗过敏的功能。注意:用海产品补钙时,要防过敏。

一般来说,成人每天需要饮水1500~2000ml,以平常中等茶杯为量,大概喝6~7杯。久坐办公室的白领,以及喜食刺激性食物者,更要注意补充水分。对于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们,多饮水不仅补充了水分,而且还可以稀释痰液,有利于黏稠痰液的排出。

运动

首先,运动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每次活动后心率有所增加,休息15分钟后即可恢复正常,则有利于身体健康。过量的运动只能加重心肺负担,增加耗氧,引起疲劳,降低抵抗力,反而容易发生感冒。人们应多到户外参加体育锻炼,呼吸新鲜空气,可以每天进行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练瑜伽等运动,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在身体允许,体质强健者,可锻炼洗冷水脸、洗冷水澡。此锻炼应从夏季就开始,并持之以恒。另外,秋高气爽,登高远眺,游览名山大川,参加集体徒步等运动,均可愉悦心情,放松精神,舒张气管,对预防呼吸道感染有积极作用。劳逸结合,注意休息。

训练

呼吸训练法:①步行:停下来深吸一口气,然后再步行,同时缓慢呼气。如此重复。②缩唇呼吸:经鼻缓慢地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口唇收拢,作吹口哨样动作,呼吸按节律进行,吸与呼的时间比为1:2或1:3,尽量将气呼净。每次练习3~5分钟,每天练习数次。③取仰卧位,两手重叠放在脐部,经鼻缓缓吸气,使腹部隆起。然后缩唇,经口缓慢的将气呼出,同时收缩腹部肌肉,两手稍向腹内加压。

练习有效咳嗽、咳痰:①有效咳嗽的方法:坐位或站立,身体向前倾斜,采用缩唇式呼吸方法做几次呼吸,然后深吸气后,用力咳嗽,同时用手抵向腹部。②有效排痰的方法:坐位,深吸气、屏气,然后用力进行2次短而有力的咳嗽,将痰从肺的深部咳出。咳嗽时间不要太长,宜在早晨起床后或餐前半小时及睡前进行。

篇2

【关键词】 五官科门诊;上呼吸道异物梗阻;护理体会

急性上呼吸道异物梗阻是五官科门诊常见的急诊之一,完全阻塞气道时可危及生命,因此,及时、果断、正确取出异物和健康宣教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对我院近五年来五官科门诊收治的84例急性上呼吸道异物梗阻患者的门诊护理和健康宣教工作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和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84例,儿童61例,成人23例;男59例,女25例,男女比例2.36:1;年龄10月~86岁,平均10.7岁;从开始发病至就诊时间为12min~2.5h,平均65.6min;从就诊至处理完毕时间为2.5~45 min,平均10.5min;第一次梗阻46例,第二次梗阻21例,三次以上梗阻17次。

1.2 临床资料 全组中异物梗阻部位:位于鼻腔36例,位于咽部23例,位于喉部25例;异物种类:植物类果实33例,玩具类小零部件19例,小件生活用品13例,假牙11例,动物骨骼等食物硬块8例。该组中所有患者均有烦躁不安、焦虑恐惧的表现,有剧烈呛咳31例,有吸气性呼吸困难表现者18例,躁动或窒息者11例;门诊简单处理45例,门诊表麻下手术处理18例,入急诊手术室在静脉麻醉下处理21例。

1.3 紧急处理 五官科门诊护士遇见该类患者时,要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做好患者的心理安慰和疏导、缓解紧张气氛,快速清除口腔和咽部分泌物,必要时吸氧,协助患者采取头低侧卧,并同时通知医师,以最快的速度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协助医师手术,需要在麻醉下手术的患者应予以护送入急诊手术室、并协助手术室人员争分夺秒地做好相关抢救和手术工作。

1.4 观察宣教 手术完毕后,需要住院的患者应协助和护送其进入病区,并做好门诊和病区护士交接工作。对于一般门诊处理的患者,应嘱咐其留院观察一段时间,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防喉头水肿、呼吸道损伤等并发症;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指导、使其提高对该病的认知和预防再发;交待术后的各种注意事项。

2 结果

全组84例患者经过有效紧急处理、精心护理、密切观察和健康宣教,无1例发生异物下滑、窒息死亡、上呼吸道损伤的病例发生,无1例再次发生上呼吸道异物梗阻病例再次发生和复诊。

3 体会

急性上呼吸道异物梗阻是指位于鼻腔和喉之间的外来异物梗阻呼吸道,是五官科门诊需要紧急处理的急诊,特别是咽喉部的异物梗阻。异物一旦进入呼吸槽内,患者出现明显的吸气性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可有濒死感,数分钟内即可导致全身缺氧性损害,甚至出现呼吸心跳骤停而危及生命,有资料证明呼吸道梗阻后10分钟为抢救的白金时间[1]。有时梗阻的异物在就诊途中或不正确的取出过程中,也会下滑进入下呼吸道,引起更危险的后果。该病多见于儿童(72.6%),小孩贪玩和好奇心,常会把一些异物放在鼻腔或口腔里玩耍,或者吃东西时说话或哭闹,导致异物误入上呼吸道;发病后患儿常不能配合,常会导致异物逐渐下滑或胀大,危险性增大;其次是老年人的假牙脱落或进食时动物骨骼梗阻。

3.1 提高护理技术水平 护理人员要加强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基本操作的锻炼,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和工作适应能力;注重自身基本素质的培养,特别要培养心理应变能力和情绪稳定性,做到遇事处变不惊、有条不紊、忙而不乱;要掌握五官科门诊基本疾病的就诊流程,学习相关的临床医疗知识,合理安排患者就诊,做好就诊的前期准备工作;分清各类疾病的轻重缓急,优先安排急症、老年人、儿童就诊,遇见较危急的病例时要争分夺秒的进行施救。

3.2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护理人员要树立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不断提高护理技巧,加强工作责任心,提倡人性化服务,让患者在舒适、愉快的环境中顺利接受整个诊疗活动,实现护患和谐。护患关系是护士与患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2],此类病人和家属的情绪一般都非常急躁、焦虑不安、态度欠佳,容易产生医患矛盾,要求护理人员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动作要迅速、麻利,用简短的语言解答和安慰,充分理解病人心理和做好病人的情绪安抚工作,增强患者及其家属的信心。

3.3 配合医生处置病人 护士在接诊到此类病人时,应立即暂停手中非急救性工作,简短询问病史、观察患者情况、指导和协助患者采取头低侧卧、畅通气道适当吸氧、防止异物进一步下滑,同时通知医生,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做好门诊小手术和抢救所需药械,保证手术能最快、顺利、安全进行;术中不断地通过简单的语言或肢体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可以目光注视给予患者以更多的支持和鼓励,积极配合医师完成手术;需要在麻醉下进行手术时,应立即通知门诊手术室,护送患者至手术室,可能时协助手术室工作人员做好抢救工作。术毕,仔细询问患者的感受,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防喉头水肿或呼吸道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如需留院观察或住院时,门诊护士应主动护送患者至病区,向病区护士介绍患者的病情及初步处理经过等交接手续。

3.4 做好健康宣教工作 对于术毕的病人,护士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工作。在门诊处理、没有明显并发症的病人,一般不会有后遗症;重点是叮嘱儿童家属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儿童的健康教育和看护工作,不要将玩具或植物性果实等放进鼻腔或口腔里玩耍,不要模仿一些危险性的动作;老年人应注意假牙的使用和护理,进食时应注意细嚼慢咽,尽量少进食带骨头的较硬的食物;一旦发生异物梗阻后,不要慌张,不能自行乱抠,应采取头低侧卧位,可试行咳嗽冲击、拍背、压腹冲击等自救办法,如果无效应立即就医。

总之,五官科门诊护士应加强自身职业素质修养、不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和护患医患沟通技巧,因急施救、务实工作、团结协作,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对于急性上呼吸道异物梗阻患者,绝大多数会取得很好的疗效的。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呼吸困难;吸氧;围术期护理;健康宣教

气管-支气管异物多发生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发病急,病情重,不少患儿来就诊时已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感染和通气功能障碍,需紧急手术治疗,取出异物后症状方能缓解。风险大,治愈力高,我科于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气管-支气管异物手术有98例,经精心护理,均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婴幼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98例,其中男孩62例,女孩36例,年龄8个月至5岁,异物主要有花生米,黄豆,葵花籽,开心果等,误吸时间最短20 min,最长28 d,患儿食异物后有不同程度剧烈程度呛咳,面红耳赤,呼吸不畅,并有憋气,喉鸣等症状。所有患儿术前均行胸部X线透视。

1.2 方法 患儿术前30 min肌肉注射阿托品针0.15 mg 苯巴比妥针0.02 g,有利于减少腺体的分泌及镇静,增加麻醉效果。用1%丁卡因喷雾麻醉咽腔粘膜,在直达麻醉喉镜引导下由口腔下入气管镜后,再用1%丁卡因进行声门,气管内及异物周围的气管粘膜表面麻醉可以减轻喉-气管痉挛的发生,预防喉气管的不良反应,行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术中持续吸氧3 L/min,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观察患儿面色,口唇及全身情况,术后应用激素,抗生素及雾化吸入,吸氧等措施。

1.3 护理

1.3.1 术前护理 ①严密观察病情及呼吸情况:了解异物的种类,形状,及存留时间,观察呼吸道有无感染情况。保持患儿安静,减少活动,尤其是儿童,避免哭闹,跑跳,拍背等,一是防止异物刺激引起喉痉挛或阻塞声门,气管而造成呼吸困难或窒息的发生。二是避免增加耗氧量,禁用吗啡,盐酸哌替啶等抑制呼吸的药物。严密观察患儿呼吸,体温,喉鸣音,咳嗽,面色,有无憋气情况,如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困难加重情况,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正压吸氧)。行心电监测及血氧饱和度监测,立即报告医生处理。②心理护理: 由于发生气管异物后,患儿危险性大,手术风险高,故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解除家属的焦虑,恐惧和不安等不良心理状态,耐心的听取家属意见和要求,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疏导;并详细的向患儿或者家属介绍手术的过程,必要性,术中和术后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必要性,安全性以及延误手术造成的后果,使之配合治疗及护理的注意事项等取得同意,手术的承诺,并签署手术同意书。③术前检查:心电图,X线透视或64排CT,血常规,血型,术前8项等,(如紧急情况下可不做辅助检查,立即手术)。④术前准备:术前患儿禁食,禁饮6 h,与患儿家属沟通,签署手术同意书。备氧气,负压吸引器,简易呼吸器,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包等,术前30 min肌内注射阿托品,苯巴比托,静脉滴注抗生素药物。全麻患儿术前禁食,禁饮6~8 h。

1.3.2 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局麻患儿取半卧位,全麻患儿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分泌物,及时洗净患儿口腔内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予面罩吸氧3 L/min,监护,抗生素及激素治疗,并行压缩雾化吸入,以预防窒息感染和喉水肿的发生及改善缺氧症状;观察手术部位有无出血现象,口腔内有无血液吐出或者患儿有无吞咽动作,如有情况立即报告医生;特别注意呼吸形态,如有严重的呼吸困难发生,经药物治疗和吸氧等仍无改善并呈进行性加重时,应及时通知医师予以处理,必要时需施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1]。(2)饮食护理[2~3]:患儿麻醉清醒后4~6 h协助患儿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温凉流质饮食或者半流质饮食,如面条,片汤,稀粥等,禁止吃过热,坚硬,粗糙,辛辣和酸性食物。局麻患儿术后2 h即可进食。(3)健康宣教:①5岁前的小儿勿食用瓜子,花生,豆类,果冻等食物。②如小儿口内有异物不能强行从口内挖出,应诱导自行突出。③小儿进食时应注意力集中,避免嬉笑,追逐等情况下禁食。④教育幼儿不要养成口中含物的习惯。⑤加强对昏迷及全麻患儿的护理,防止呕吐物吸入下呼吸道。⑥帮助患儿及家属正确认识气管异物的危险性。

2 结果

本组98例患儿住院天数2~7 d,平均5 d,所有患儿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取得良好效果,治愈出院,无1例出现呼吸困难,大出血,隔气肿,气胸等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气管-支气管异物手术是一种高风险,高难度的手术,根据异物的种类,大小,形状及存留时间,术中操作时,动作轻柔,迅速的通过气管镜有目的的,准确地取出异物,减少呼吸道粘膜的刺激,避免出现呼吸困难,粘膜出血,缺氧症状的发生,治愈力高[4,5]。及时的术后护理及严密病情观察,用药,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合理有效的健康宣教可减少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薛刚,尚小领,林彦涛,等.气管支气管3018例临床分析.中国耳鼻喉颅底外科杂志,2008,14:372-374.

[2] 张杰,张亚梅.降低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并发症及病死率的诊治和治疗方案分析.中华耳鼻咽喉杂志,2004,39:658-662.

[3] 江沁波,江载芳.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临床诊治探讨.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734-737.

篇4

【关键词】精神病人;呼吸道感染;护理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5.223 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5-1230-01

呼吸道感染是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极易发生的感染性疾病,为了进一步做好预防工作,降低住院精神病人呼吸道感染率,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出院病例呼吸道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1.材料与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出院病例共2294例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发生呼吸道感染276例,感染率为12%,其中女性发生呼吸感染为101例,男性发生呼吸感染为175例。

2.相关因素

2.1 环境因素。精神病患者住院时间长,并且对不同年龄、不同症状、不同体质的患者均采取封闭式强制性住院治疗,人口密度大,活动空间小,日常生活接触密切,户外活动少,加上吸烟造成空气污染对呼吸道黏膜刺激,导致抵抗力下降,为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2.2 疾病因素。由于患者精神异常,长时间处于兴奋吵闹、夜间睡眠不佳、进食无规律状态,体力消耗过多,免疫功能下降;部分病人精神衰退,对自身健康漠不关心,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或丧失,自我保护能力差;有些精神病衰退期患者处于淡漠、被动状态,生活懒散、自理能力差,加上精神病患者自知力缺乏,对潜在的感染不能识别,又不配合医务人员的消毒隔离措施,自我保健能力下降等有关。

2.3 药物因素。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有过度抑制作用,可抑制呼吸道纤毛运动,使正常的呼吸道防御能力下降。白细胞减少、咳嗽、长期住院和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免疫功能下降是这些患者感染的主要原因。

2.4 自理能力。精神病患者生活懒散、不注意口腔卫生、衣着不整、乱食异物、吃不洁食物、进食无规律、夜间睡眠差;有些精神病衰退期患者处于淡漠、被动状态,生活懒散、自理能力差。

3.护理措施

3.1 加强卫生宣教,培养卫生习惯。开展精神病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督促并协助病人洗漱更衣,保持口腔、皮肤清洁,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多喝水,参加有氧运动,增强抵抗力。

3.2 加强病房通风换气,改善患者休养治疗环境。保持病房空气流通,每天开窗2次通风以上,必要时安装换气扇,定期进行室内空气消毒(食用醋熏蒸或喷洒),保持室内适宜的湿度、温度。注意保持病室与患者活动场所的清洁,合理安排患者的休养生活,培养患者活动兴趣,鼓励患者参加各种工娱疗活动,按患者疾病康复情况实施开放式管理,让患者多到户外活动,按患者不同年龄、爱好、兴趣、病情及机体实际情况组织患者做广播操或健康保健操,参加适当体育活动,从而增强抗病能力。

3.3 合理用药,做好用药护理。掌握各种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服用氯氮平的病人因唾液分泌增加,加之药物作用病人睡眠较深,应督促病人侧卧,以利分泌物及时排出,协助病人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减少吸人性肺炎的发生。卧床病人及时翻身拍背,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防止发生呼吸道感染。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期间,加强早期呼吸道感染症状的观察与处理,如需使用抗生素,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3.4 做好消毒隔离,切断传染途径。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避免院内交叉感染。晨晚间护理更换床单被褥时,动作要轻,打扫卫生采用湿式清扫方法,避免灰尘飞扬,不要在病房内清点脏衣服,病人排泄物及时清理消毒,室内定时通风换气,减少空气中的细菌密度,保持空气新鲜;同时,对病人及家属加强卫生宣教,对疑有感染病例应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篇5

关键词 急诊病员 调查 年龄与疾病种类

资料与方法

资料:对2006年度我科接诊患者进行回顾性统计。

方法:将年龄分为6个段(≤6岁、7~13岁、14~20岁、21~50岁、51~70岁、≥71岁),将病种分为7类(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外伤、交通伤及其他病种)。2006年共接诊患者7466例,其中男4688例,女2778例,年龄出生后1小时~97岁。现将统计数据列表如下。

其他病种包括疝气、食道异物、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输尿管结石、前列腺增生、临产妇、妇科疾患。

结 果

从年龄段看,≤6岁占患者总数14.2%,7~13岁占6.1%,14~20岁占9.7%,21~50岁占46.1%,51~70岁占19.4%,≥71岁占4.5%。21~50岁年龄段为主要发病年龄,其次为56~70岁年龄段。

从病种来看,中毒占3.7%;呼吸道疾病占17.9%;消化系统疾病占7.3%;心脑血管疾病占15.2%;外伤占15.5%;交通伤占28.7%;其他疾病占11.7%。交通伤为主要病种。

年龄段与病种的关系,≤6岁呼吸道疾病占此年龄段70.6%,其次为外伤。7~13岁呼吸道疾病占此年龄段35.5%;14~20岁交通伤占此年龄段34.8%,其次为外伤。21~50岁交通伤占此年龄段37.4%;其他病种占17.2%。其他病种中男性以输尿管结石居多,女性以孕产妇居多;51~70岁心脑血管疾病占此年龄段35.8%,其次为交通伤。≥71岁心脑血管病占此年龄段51.7%。

讨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