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范文

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7:52:4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篇1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难 原因 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不断增加,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同时就业制度由政府统一分配制度向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的转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加之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全球蔓延,大学生就业形势显得异常严峻。

一、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原因分析

(一)高校扩招导致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迅速增加,目前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10年毕业生总量将达631万,如此庞大的就业群体短时间集中进入就业市场参与就业竞争,另外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失业的待就业人员和待就业的往届毕业生也是一个庞大的就业群体,就业竞争激烈程度由此可见。

(二)高校扩招以来,高校的办学规模得到了迅速发展,而高校师资配置和各种教学条件的补充却无法紧跟扩招的步伐,导致师资队伍质量不高、人员不足、结构不合理,很多高校的师生比低于国家规定的1∶14的标准,教学软硬件设施匮乏,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加之扩招带来的生源质量的先天不足,教育质量必然下滑,毕业生自身知识和能力储备不足,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三)就业观念陈旧,随着高校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育模式、规模、质量均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却没有跟上这种变化的步伐,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和要求。大学教育已不再是精英教育,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还把自己置身于象牙塔中,不愿意正视自我,总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不愿意到基层工作,不愿意从事艰苦行业,缺乏艰苦奋斗精神,缺乏主动就业的积极性,缺乏自主创业的意识、能力和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相脱节。

(四)由于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等都普遍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话题。目前,政府职能部门、学校和各种社会团体等都在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和改善服务水平,努力为大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如筹备各种形式的招聘会、宣讲会、座谈会、就业创业讲座等,但目前的服务水平和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程序服务工作做的多,实质工作质量却有待改进,服务水平不尽如人意,如经常出现的失业和岗位空缺并存的现象。

(五)“不看能力看学历”的招聘现象还普遍存在于用人单位的招聘公告中,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过于注重学历水平,而相对忽略应聘者本身的能力及岗位的要求,追求高学历,不求合适的,不能人尽其才,在造成人才浪费的同时,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之一。

(六)高等教育没有及时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结合,高校专业结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不符合市场经济的需求,导致高校培养的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结构不配套。另外,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集约型转变,必将导致劳动力发生转移或出现剩余,劳动力总量需求的下降会进一步加剧大学生就业难形势,而作为主要吸引劳动力的服务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还有待提高。

(七)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完备法律制度的保障,作为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劳动力市场的良性发展同样离不开完善法律制度的保障,而目前存在的一些法律制度,如户籍制度,使毕业生就业公平得不到保障,地方保护主义、性别歧视等也阻扰了就业公平的实现。还有一些用人单位不按劳动法执行劳动合同,压榨工作人员的现象时有发生,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积极性造成了极大冲击。

二、解决对策研究

(一)加强政策引导,促进基层就业。

一方面是大量的毕业生就业困难,一方面很多基层单位、艰苦行业存在着巨大的人才空缺,只是由于工作环境、待遇和发展空间等原因招不到或留不住人才,这就需要国家从政策层面加强引导和保障,积极改进基层单位和艰苦行业工作人员的待遇和工作条件,为他们提供各种政策上的优惠,如学费返还、优先深造等,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为他们的发展创造优越条件,铺平道路,使基层部门和艰苦行业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选择,这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重要作用。

(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挖掘需求潜力。

从经济学理论上看,就业是经济增长的衍生需求,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础。但从经济发展的实践看,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入,就业弹性趋于下降是不争的事实。通过大力发展就业弹性较高的服务业解决就业问题,既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的服务业发展还相对落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失衡。大力发展服务业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趋势,要切实转变观念,把大力发展服务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主渠道。首先要走出加快服务业发展为时尚早的认识误区。目前,我国不仅具备了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基础性条件,而且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其次要转变服务业不可能大规模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观念。一些传统观念认为服务业只能提供一些临时性、非正规的工作岗位,大规模吸纳劳动力还得靠大工程、大工厂,没有意识到现代化大型工业生产越来越体现为“鼠标+水泥”的技术集约方式,更多的就业岗位将由服务业提供,灵活就业、非正规就业将成为主流趋势。最后要把促进就业与加快服务业发展结合起来。在通过服务业解决就业问题上,不能“厚此薄彼”,谈及就业,就把服务业抬到一个很高的位置,谈及服务业自身发展,则支持力度明显不足。服务业吸纳劳动力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服务业自身发展水平决定的。

(三)深化高教改革,调整供求结构。

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诸多矛盾,如高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专业知识更新等,都不能很好地与市场要求相结合,从而导致结构性失业,因此,必须更好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设置专业,制定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改进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技能培训,使得高校培养的毕业生符合市场需求,调整供求结构,改变目前存在的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局面。

(四)发展职业教育,限制招生规模。

高校扩招造成很多高校教学资源捉襟见肘,教学质量相应下降。然而扩招也是高校发展的一个趋势,只是应该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放缓这一进程,限制招生规模过快膨胀。而目前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社会发展需要各种有一技之长的技师能手,但高等教育却无法满足这一需求。适当合理发展职业教育,一方面可以缓解社会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与高等教育发展相协调,控制招生规模,促进高教改革,最终对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产生积极影响。

(五)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就业技能。

在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发展已相当成熟,但在我国却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很多高校都专门设置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心,并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总体来说,发展水平还相当低,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师资队伍缺乏,课程建设相对滞后,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同时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参与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使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趋于表面形式,发挥不了实效。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奋斗目标,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和素质,为成功就业奠定基础。另外在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就业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就业的成功率,而作为职业指导重要组成部分的就业指导是提高毕业生就业技能的重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毕业生实现就业。

(六)扭转职业观念,减少主观性失业。

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是失业和岗位空缺并存的局面,就业观念陈旧是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更多的是以薪水高低、工作环境好坏来作为衡量标准,而很少顾及职业的发展前景和个人的发展,只顾眼前利益的现象比较普遍。同时,不愿意到基层和艰苦行业就业也体现了现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好高骛远的心态。针对这些情况,高校应该加强思想教育、加强引导,使之转变思想观念,政府则应该从各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家庭和社会也应该给予更多的理解,减少因主观上的被动消极而导致的失业。

(七)健全竞争机制,促进公平公正。

完善各种法律制度建设,规范劳动力市场,改革人事录用制度,促进就业公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劳动力市场的良性发展,才能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对挖掘就业潜力和加强人才合理流动具有积极意义,最终也会对大学生顺利进入劳动力市场参与竞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大学生就业。

(八)明确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进一步明确相关政府职能,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服务相结合,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尤为重要,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在开展就业工作方面有着其他社会部门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政府首先可以从政策层面影响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促进用人观念和择业观念的同时转变,另外政府还扮演者服务员的角色,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全方位的服务,政府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不同角度挖掘就业潜力,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是短时间就能解决,也不是单凭某一方的力量就能够解决,这有赖于大学生观念的改变,有赖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有赖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结构调整等。总之,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各部门、各方面的努力和合作才能最终解决。

参考文献:

[1]吴开胜,张翠萍.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因素及对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01.

[2]戴秋香,宫银海,高原.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9.

篇2

关键词:就业难 高等教育 职业规划

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的定位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我国应届毕业生的人数不断攀升高峰,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据了解,200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超过212万人,2004年达到280万人,2005年333万人,2006年413万人,2007年495万人,2008年559万人,2009年610万人,2010年631万人,2011年约有660万人,2012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80万人。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其严峻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不可小觑。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指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主要是指他们较难找到与其专业能力,工作期望,职业观念相匹配的工作岗位,甚至很多人存在毕业即失业或毕业即啃老的现象。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按照传统观念,大学生是最不可能出现就业难的一个群体。他们接受了高等教育的洗礼,学习了相关的专业知识,接触了方方面面的先进理念,理应是一个优势群体。然后现在他们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就业矛盾,其影响因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教学计划有待改善。由于高校扩招发展过快,高校教育设施无法全面匹配,现实情况下高校只能优先保障大学生基本的生活和学习设施,人均师资和人均资源不足,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此外,由于时展和知识更新较快,社会对大学生的专业及其知识结构的需求变化较大,就会出现入学时的热门专业可能在毕业时已经市场饱和变成了冷门专业或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毕业时已经老化等等不利于大学生就业的现象。

(二)人力服务市场体制不健全。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公众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对就业服务的需求日趋强烈。但是我国的人力资源服务业政策法律体系还在发展之中,有待调整和完善,存在不正当竞争、虚假信息等不良现象。

(三)高校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作用不够显著。除了开设专业课程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外,一般高校还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就业指导课程、毕业实习和招聘信息等方式帮助大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价值观,增强其就业能力,提供就业渠道。

(四)大学毕业生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多数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对自身情况和就业环境认识有限,对其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茫然。多数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不足,只是按部就班的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任务,对自己的个人优势和专业兴趣方向缺乏深入的了解。期望值过高、动手实践能力较弱和心理调适能力较差也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障碍。

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分析

就业为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不仅是每个大学毕业生忧心的话题,更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和经济增长的重要促进因素。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大学生毕业生就业:

(一)加强政策引导,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首先,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并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把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实现高等教育和社会供求的对接。其次,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培训,根据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对大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商务礼仪培训和职业理念培训等,和高校的专业教育互为补充,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缩短其职业磨合期以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需要。

(二)完善人力市场体制,做到公开、明确、信息畅通。首先,各地方要建立高度统一的业务操作系统,以市场为基础,整合加强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就业服务机构,实现数据信息资源共享以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其次,促进人力资源市场的常规化和规模化,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重点关注特殊就业群体,形成广泛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

(三)高校要做到有所变,有所为。首先要注重实践课程的合理化设置,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其次,要增强法律法规和形势政策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遵纪守法意识,了解社会现实和发展前景。再次,要使用多种手段帮助大学生就业,发挥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作用,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可行性的职业生涯目标,发挥寒暑假实习、课余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实际作用,避免流于形式,发挥心理健康课程的作用,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增强其应对和处理挫折的能力。

(四)鼓励大学毕业生多渠道和多形式就业。鼓励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利用多种方式拓展就业渠道、整合就业信息。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到中小企业就业,实施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下基层进社区。对有意向有条件的大学生做好创业知识的普及,帮助他们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创业实践,实现创业愿望。

(五)大学毕业生要提高社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大学生是就业的主体,因此必须从自身做起,提高社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首先要学好专业课程,并根据自身优势和兴趣,有所侧重和专研。其次,充分利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进行专业或职业意向相关的实习,加强对自己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再次,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发扬自身优势,克服自身不足,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学习和他人相处的技巧并适度推销自己。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每个大学生的自身发展和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人才兴国战略的实施。同志在十报告中也着重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和就业优先战略,因此改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可以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有利于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管理体制,有利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刘丽.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篇3

关键词:就业分析;供求关系;产业结构与专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大学生的就业不仅关系到学生本人、学生的家庭和学校的利益,而且也成了一个社会性问题。因此,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并寻找相应的解决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一、大学生就业难点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供求总量失衡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飞速发展。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仅占劳动人口(25岁-64岁)的5.2%,但200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指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与相应年龄段即18岁-22岁的人口的比例)已达到23%[1]。按照美国教育学家马丁•特罗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三个阶段论(精英型高等教育,即毛入学率在15%以下;大众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至50%之间;普及型高等教育,指毛入学率在50%以上),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在很短的时期内,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转变为大众化阶段,随之产生的一个现象是,高校毕业的应届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在市场经济中,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受供求规律影响的。从大学生供给总量来看,应届毕业生数量的急速增加无疑是促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下列图1、图2是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和就业情况,反映出供给总量的急速增加导致的就业困难。

假如其他情形不变,供给增加,则劳动力的需求方就会有更大的选择余地。事实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最早成为人们关注重点的时候是2003年,正好是1999年大规模扩招大学生毕业的时候。而在1999年之前,高校招生规模尽管也在逐年增加,但总体而言相对平稳,其就业形势也相对平缓。在供给迅速增加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就可以相应地提高用人要求和降低待遇标准,大学毕业生的期望如果不降低,就会面临就业难的问题。

从需求的总量来看,尽管这些年我国经济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但相对于连年迅速增加的供给而言,社会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的增长非常缓慢,甚至已经出现减少的趋势。例如,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13万人,比上年增加22%。而根据人事部有关调查数据,当年全国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约为166.5万人,比上年实际就业减少22%[2]。所以,供求总量失衡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相互搜索

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日趋市场化,由过去的“统招统配”过渡到现在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从此大学生就开始在人才市场上为寻找一份理想的工作而东奔西走。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认为,每一个求职者都是理性的,由于不同工作的工资和工作条件不同,人们为了找到满意合适的工作而自愿选择暂时失业。因此,最佳的求职策略是不急于接受出现的第一份工作,而是继续发现更好的工作。如果继续寻找工作的边际收益大于为之付出的边际成本,则职业搜索过程就会继续下去,直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才达到最佳搜索状态,此时停止搜寻。所以,求职者应当比较一个马上能够得到的工作的好处与等待以后找到更好工作的好处,并减去为此付出的等待成本。见图3。

在图3中,边际成本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相交于A点,所对应的搜寻企业数量为N2,即当一个求职者在走访了N2个企业后,此时MC=MR(边际成本=边际收益),便应该停止搜寻过程。

当然,也许会有人在走访了N1个企业后,便中止了搜寻过程而接受某一工作。但事实上,大学生的求职过程总是遵循MC=MR这一规律的。因为,当走访的企业数为N1时,继续搜寻的边际收益等于B,继续寻找的边际成本等于C,此时B>C,说明继续寻找工作可以提高潜在的收益水平,因而是有利可图的。例如,某大学生马上就业的工资是1000元,但若再继续寻找工作如2个月后可以找到工资为1200元的工作,那么,一年内接受的第一份工作的收入是1000×12=12000元,第二份工作的年收入是1200×12=14400元,多出的14400-12000=2400元就是等待第二份工作的风险溢价。事实上,行业收入的差异、地区发展的快慢、个人发展空间不同等都成为当今大学生在人才市场上寻寻觅觅不断搜寻乃至不惜支付违约金毁约的动因。实事求是的说,大学生的这种搜寻行为是理性的,但这同时也客观影响了大学生的及时就业,从而降低了整体就业率。

(三)大学生自愿失业

根据古典经济学理论,随着供求状况不断调整的实际工资会使劳动力市场自动“出清”,即经济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状态[3]。但若是在劳动力市场上存在诸如法律、制度、文化习俗等各种障碍因素,可能就会阻碍真实工资移动到充分就业时的水平。如果工资停留在充分就业水平上方,就会产生失业现象。例如,当某一求职者的最低工资低于所在城市规定的失业低保金时,这位求职者会宁可自愿失业也不去选择这份工作。还有,某些制度和习俗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理念和价值取向,不愿从事低层次的劳动,“宁愿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 “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现象都是此类因素在大学生就业上的体现。所以,自愿失业也成为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原因之一。

(四)摩擦性失业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即使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相等,也会有人处于求职状态,这是因为在劳动力市场运转过程中难以避免地存在转业等原因造成的短期性、局部性的失业,这种失业被称为摩擦性失业。其原因有二,一是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有人刚刚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有人为了个人发展或收入提高等因素,辞去原有的工作重新寻找新职位,进行着工作或职业的不断变换;二是存在着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使得求职者和企业未能找到接触、沟通并达成雇佣协议的机会。摩擦性失业被认为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对于每个求职的大学生来说,它也只是过渡性的,但摩擦性失业同样也加剧了目前日益紧张的就业状况。

二、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与建议

以上的分析说明供求关系失衡是目前就业市场的主要矛盾,同时个人求职决策、自愿失业与摩擦性失业也是客观存在的影响因素。因此,下面主要从影响劳动力的需求和供求两方面并考虑存在的客观因素,提出缓解当下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建议。

(一)调整产业结构,扩大社会需求

从劳动需求方面来看,如果能采取措施使需求量增加,则会增加大学生的就业数量。而劳动的需求取决于工资水平、经济增长率、产业结构等因素,在这些因素中,劳动需求量与工资水平负相关,与经济增长率正相关,与产业结构升级进程正相关。因此,若要增大对劳动力的需求,首先,要提高国民经济的增长率。虽然近年来我国GDP增长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但仍存在许多不利于经济活力释放的因素,比如行业、地区的垄断,国有企业需要继续改革等;其次,应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相比较于过去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传统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仍旧过大,而可以吸纳更多劳动力的第三产业仍然很薄弱,因此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最后,国家还应加大扶持民营经济的发展,鼓励投资,保障就业机会的增加,同时,也应鼓励部分大学生自主创业,从而提高整体的就业率。

(二)调整专业结构,提高供给质量

从劳动的供给方面看,劳动的供给量取决于当年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数量,因而供给量是一个确定的值。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源源不断地需要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因此,不能通过直接减少大学生的数量来减小供给,只能通过改变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疏通供给渠道来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

首先,调整供给结构,适应市场需求。一方面,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和办学模式的限制,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具有很大的刚性,有些已经不符合时展要求,市场没有需求的专业仍然在继续招生,导致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即失业”;另一方面,部分所谓热门专业,有些高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导致严重的供过于求。

其次,改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质量。虽然我国已经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但高校的管理体制并未发生太大变化,导致高校对人才的培养缺乏足够的动力与活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陈旧,缺少必要的社会实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比较差。所以,高校生产出的产品(大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也降低了大学生的可信度,以致于大学生就业困难。

最后,高校和政府应疏通学生在求职中面临的种种障碍,缓解就业压力。高校应设立专业的就业指导机构,及时搜集就业信息,减少信息不完全造成的效率损失。此外,学校还应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帮助毕业生确立个人的薪酬预期,提高学生的就业技巧。同时,政府方面还应继续推动人事制度、档案制度、社保制度等的改革,尤其是对户籍制度的改革,并建立完善的就业检测预测系统,从整体上对就业市场进行宏观的调控和管理。

参考文献

[1]陈宝泉.中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N].中国教育报,2008-03-12(3).

篇4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以2006—2007年大学生就业情况为例,200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2007年有100万左右毕业生未实现就业,加以中国数以万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即便政府每年提供900万的就业机会,还是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 250万人预计到1996—2010年平均新增1 450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1]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达到280万,2005年将超过300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2]

    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中国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择上:选择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63%,而选择乡镇企业、大中学校、集体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择上,选择大城市的有20.8%,而选择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3]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4.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介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调查显示,非常需要职业指导的大学毕业生对本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了解程度多寡不一,其中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只有1/3的人,有10%的人根本不知道学校有这样的机构。”[4]这说明大学职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5.社会壁垒,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必须调动多种力量,做出多方努力。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2.高校的改革。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

    伍中来。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政府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中国基层人才匮乏,存有大量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一定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中国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一定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修池,刘子婷.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2]陈岩松,赵瑞君.大学生就业指导[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

篇5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就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002-02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

1.一些长线专业就业比较难。我国的高校目前的一些长线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讯工程、汽车工程、金融学、国际贸易、法律和临床医学等专业毕业生数量较大,而社会对这些专业的需求量并没有明显的增加,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状况,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

2.一般普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比较难。目前,在我国出现了一种用人的怪圈,各个用人单位普遍把眼光盯在985或211大学的毕业生身上,造成一些非重点院校毕业生就业难。

3.高学历毕业生比专科和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就业难。目前,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企业迫切需要一些动手能力比较强的毕业生,所以就造成了博士生和硕士生就业比本科生难、本科生比专科生难的现象,而我国的高校却都热衷于升本、创硕、招博,直接造成了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的局面。

4.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目前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弊病很多,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不是靠能力而是靠“关系”几乎是人所共知的现象,谁的关系过硬谁就在就业中可以化解种种不利因素,而那些普通老百姓的孩子就业就比较困难了。

5.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就业比较难。长期以来,社会上重男轻女的思想还存在,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女大学生就业比较难,有些用人单位排斥录用女大学生。

二、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原因

1.大学毕业生的供给和需求比例的严重失衡。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高校的急剧扩招,导致了这几年毕业生数量迅速增长,而社会经济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对就业的需要,从而导致我国目前在劳动力就业市场出现了大学毕业生供给明显大于需求的状况,这种状况造成了一部分高校学生的就业困难。

2.高等学校的发展不适合我国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滞后。这几年高校追求规模,导致一些学校盲目进行学科的拓展,使得原来的一些单科学校的办学特色都不复存在了,再加上专业设置不合理,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差。目前有的高等学校一味追逐学科的大而全,追求上层次、上档次,追逐一些热门专业,但是由于忽视了师资的建设水平,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实践条件的滞后,培养的学生能力比较差,质量不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毕业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也造成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

4.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上也存在着严重的错误,缺乏正确的引导。首先是很多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往往把薪酬、待遇和工作地区看得很重,不切合实际,把工作的重点过度集中于东部大城市,而在我国的中西部和一些二线中小城市却对毕业生有着大量的需求,而大学生们却不愿意去。其次是社会的一些偏见和毕业生父母对当今就业形势的认识也严重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很多父母不切实际地希望孩子的就业岗位是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

5.部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也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困难。目前我国的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对毕业生的工作经验等要求比较高,或者是对毕业学校要求比较高,普遍要求为985或211高校的毕业生,这些人为的壁垒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6.一些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和自主创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高校没有把就业和创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教师缺乏对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工作有针对性的指导。有些学校就业和创业指导工作往往是在毕业前才匆匆忙忙进行,因此他们对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指导也就缺乏针对性。

7.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不完善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几年来,国家虽然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和措施,比如国家出台的大学生中西部支援计划,支援偏远落后农村的教育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对于大学生就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自主创业方面实行了很多优惠政策,国家在自主创业审批、创业资金援助、税收减免等诸多方面也出台了很多政策。尽管如此,国家在大学生就业政策方面还缺乏一些政策和措施,诸如国家还没有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保护政策,大学生就业的岗前培训政策,对就业中的一些歧视现象还没有相关的制约措施,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

三、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相关对策

1.国家应尽快制定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政策法规,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工作。国家还应尽快制定一些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服务农村,到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去就业和创业;各级政府要把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工作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内容来安排,要提高对解决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工作的认识,努力创造条件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

2.高等教育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改革的力度。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教学内容、实践环节、课程体系的改革,要彻底改革高等教育目前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自主动手能力,使其更加符合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把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以实现大学生顺利就业。

3.高等学校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工作的理论研究,还要把建立专业化的就业和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列入学校的教师管理范围。要对从事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指导工作的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拨付专项资金选派他们到各级人事部门进行锻炼,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科优势吸收一些具有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和创业指导队伍中来,可以是专职的,也可以是兼职的,在学校形成一种合力,确保学生充分就业。

4.大学生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更新和转变自己的就业和创业观念。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必须不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自己对实际工作的动手能力。只有掌握了过硬的业务本领和专业知识,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同时也要求高校教师要教育大学生能够对自身能力水平及就业市场状况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估,形成较为理性的择业行为,缩小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同时要把就业的着眼点放在基层一线。

篇6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指导

大学生就业难这是目前社会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样的,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可以具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

1.大学生就业观束缚于传统观念,就业市场化意识薄弱。传统文化重视人际关系和权力等级,

“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对就业选择还有很深的影响力;计划经济时期的“干部意识”之上又加上了新经济时代的“白领情结”,大都要求去大城市的好单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和择业取向。同时,社会缺乏创业氛围。社会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舆论,优秀人才不能在商界脱颖而出;用人单位注重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缺乏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许多用人单位都只看到人才使用的短期行为,不愿作长期投资。大学生缺乏创业观和市场化观念,如果换个思维,将开辟就业的崭新天地。

2.大学生面试技巧能力有待提高,缺乏求职技巧训练。由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人们一直都很少关注到求职技巧这一领域,就像没有被微波信号覆盖的“盲区”一样被人遗忘。学校毕业的学生也是一样,我们学校对求职技巧同样没有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重视,根本不存在求职技巧的问题,计划经济时期学生一毕业就被国家分配到企事业单位工作,无需要理会什么求职技巧,只要学好书本知识即可,不需要掌握求职的技巧的知识。虽然到了市场经济的今天,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的情况经过几年,但求职技巧的训练仍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我们过去的计划经济对“求职技巧”的要求是淡泊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劳动力的价值必须通过市场来实现,有市场存在就会有竞争,而劳动者在竞争过程中,如果不掌握一定的“自我推销”艺术,纵使有一身好“功夫”,也有可能被招聘单位冷落,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3.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不足与结构性失衡,高等教育质量难以保障。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已经不再是简单扩大供给的问题,而是如何扩大有效供给的问题。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上,可以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某种商品的供求平衡,而在高等教育市场上,价格机制很难奏效,出现了结构性矛盾,其原因在于供应主要由政府控制。政府垄断高等教育造成“市场失灵”与结构失衡,高等教育的个人投资回报率没有达到均衡点,私人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过高,致使高等教育有效供给不足,大学生内在质量下降,国有高校出具名不符实的文凭,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4.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脱节现象,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没有市场化。当前,高校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首先,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过窄过细,导致培养的毕业生就业面较窄,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就业机会就少。其次,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滞后于社会的发展的需求,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调整,教学计划、教学模式和教材陈旧,与时代脱节,培养的毕业生在知识能力,思维模式等方面与社会的需求有着较大差距,使人与职匹配产生错位,形成了结构性就业矛盾,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最后,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就业指导内容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指导形式单一,就业指导过程过短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面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原因中找到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对策来引导大学生就业,这个关系到我们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针对化的指导工作:

首先,引导职业社会化观念,循序渐进地改变传统就业取向。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职业选择随着年龄的增长,受到个人兴趣和志向的转变以及就业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要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中。应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把就业指导渗透到各科教学中,任课老师不仅要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阐明它们在职业领域中的应用,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职业方向。同时,各专业学院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号召教授、副教授担任学生导师,带领学生进入项目组,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并利用自己在做项目和做科研过程中与用人单位建立的联系,积极向有用人需求的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全员促进就业。

第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太学毕业生是高校生产出的“教育产品”,在教学活动中,大学应该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造机会与用人单位接触,让学生早日介入就业市场,为就业早做准备。我们应当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氛围,培养创新意识。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就提前做好准备。

篇7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难 成因 对策

我国政府在2010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明确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就是千方百计扩大社会就业。可见,就业问题是我国目前阶段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大学生的就业则是政府解决就业问题中的重点内容;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优秀的合格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最主要目标。不能很好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会严重影响到我国目前的教育结构,造成大量的优秀人才外流和教育资源浪费。

一、高校毕业生当前就业形势

目前,我国大学生所面临的是“毕业就失业”的局面,就业形势严峻。据统计,截止 2010 年12月份,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年供给为0.5亿人,而解决劳动力就业岗位每年只能增加0.4亿个,由此算出,年缺口在0.1亿个,供大于求的劳动力就业比例失衡,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十五”期间,我国高校毕业生约0.19亿人,“十一五”期间则上升到0.25亿人。大学毕业生第一次就业率约为75%,近年来,大学生毕业生二次择业人数有逐步上升的趋势。以下依次是我国从2003年―2009年每年的劳动人员就业率:70.2%、73.4% 、72. 6% 、71. 8% 、71.2% 、73. 8%、74.5%。

二、影响就业的成因

(一) 社会因素

1. 人口基础大,增长率高。目前,我国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现有人口13亿,人口基数巨大,其生育高峰周期必然会带来严峻就业高峰,这种现象在1998开始第一次出现,据统计,我国“十五”期间的适龄劳动力就业人员数量较“九五”期间年均多出约293万人。可见,近年来由于人口生育特点的影响,在大学毕业生中出现的就业高峰同全社会的就业高峰是同步的,这也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进一步加大的主要客观因素。

2. 高校扩招导致就业人数增加。从上个世纪90年末期开始,我国对高校制度进行重大改革,高等教育由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由于高校招生范围的扩大,高考门槛的适度降低,大学毕业大学生人数逐年上升,自高校改革并轨以后,大学毕业生毕业人数2000年为107万人,到2010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为630万人,平均年增加47.5万人,社会解决大学生就业岗位的空间大幅度压缩。

3. 高校专业结构与社会需要不同步。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生就业后所从事的岗位与所学专业不相符,高校专业在设置上与市场供求严重不符,“专业不专用”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不可忽视的一个客观因素。我国多数高校在教学上通常重视对学生的理论教育,对社会上有专项需求的生产技能、行业技术教育的常常忽略。近年来,人们对大学生的认识也逐渐发生转变,由以往的精英群体印象逐步转变为大众群体认识,多数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也在不断地同社会行业的专业技人才的需求相靠拢。此外,高校重视理论教育的所产生的另一个现象是在大学毕业生跨出校门后,对社会不了解,对岗位适应慢,在理论上纸上谈兵,怕吃苦,跳槽改行等现象比比皆是,使得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面是毕业生严重过剩、企业招聘“一岗难求”,一面是社会相关行业技术人才短缺、企业求才若渴。

(二) 地域之间需求不平衡

改革开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决定了沿海城市以及发达省份的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如:北京、深圳、天津、浙江、广东、江苏等地,由此导致了上述地区的高校毕业生出现“扎堆”的现象,2010 年,就业总人数中城市就业人数占比为 81%,其中,北京、天津、广东、浙江等省(市)城市就业占比到58%。高校毕业生出于自身考虑青睐经济发达地区,多数人都不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尤其是农村地区。

此外,我国的高校就业市场的供求双方在观念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多数招聘企业在选择高校毕业时普通认为名牌大学或者研究生、博士生素质高,专业水平强或者对有实际工作经验毕业生另眼看待;多数高校毕业生在求职时普遍都过高地估计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认为大学毕业后人高一筹,通常都抱着先“就”业后“择”业的心态,往往都想在发达的城市中聘到工作稳定,薪酬待遇高、让人羡慕的机关、企事业工作岗位。

三、促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1、多方协调,出台有利的政策环境。政府应从教育体制结构着手,建立适应社会需要的教学评价结构,不断完善相关就业政策。一是在大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要注重具有中国特色产业的自主创新,特别是高新技术管理行业。二是教育部等相关行政管理机构应结合社会实际加快高等教育结构的调研步伐,针对行业的不同实际出台相关高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其教学质量实现监控,以达到高校毕业生在人才类型、层次、质量上能够与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三是要持续的完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少考核惩罚多鼓励改革。四是要在各企事业单位中恰当的招聘用人观念,改变一味追求名学府,高学历选人观念。

2、 强化职业生涯教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校在教育中应注重在自身职业理想、人生规划、时代使命上加强教育,使其能够真正了解自己的爱好、兴趣、性格并以此来策划自己的人生目标、职业生涯,以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3、加强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诚信观教育并培养吃苦耐劳意识,使其树立正常的人生价值观,走向社会时能够正确摆正自身位置。二是加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高校毕业生在社会就业中能够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从容地面对各种压力,能够积极面对生活、宽容自己、适应社会。

提升高校毕业生的自身能力和就业水平是应对当前严峻就业形势的最根本办法。高校应根据社会行业需求和学生需要,设置实用性强、有助于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课程。高校毕业生应结合自身实际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专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张函. 浅析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应对措施[J].教研教改,2008(7):29.

篇8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走向社会。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着毕业生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从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的角度,分析了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1.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导致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有的高校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仍沿袭传统的培养模式,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动手及创新能力培养,忽视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虽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但动手及创新能力不强,不能较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高校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全体教师有针对性、分阶段的指导和培养,就业指导工作应贯穿于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整个学习过程,仅凭几场就业指导讲座是很难让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职业倾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而是在人才市场上盲目找工作,这样自然容易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

3.大学生的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不高

进入大学后,没有了父母和老师的监督,加之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有些学生容易沉迷于各种消遣娱乐方式而丧志。还有一些大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动手及创新能力较差。此外,现在有很多高校毕业生都是独生子女,一直备受父母的呵护,社会适应能力差,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心理的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弱,一旦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挫折,容易意志消沉,悲观失望。

4.职业规划意识薄弱

据了解,大多数学生没有“职业生涯”概念,对职业发展缺乏必要的认知与思考,在校期间对自身学习生活没有清晰目标,不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缺乏对就业政策、及就业形势等问题的全面的了解,在面临就业问题时手足无措、无所适从。

5.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难以转变

有些毕业生对待遇期望值过高,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不愿意从基层干起,不愿意去中小城市,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仍然受“铁饭碗”思想影响较深,他们认为大学毕业就应该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高薪外资企业,由此导致很多急需人才的岗位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很多高层人才被激烈的就业竞争所淘汰。

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途径及对策

1.改革实验教学,突出动手及创新能力培养

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等方面承担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然而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基本操作和验证性实验较多,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学习态度,这不论是对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是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开设设计性实验,就是要打破现成的实验方案,通过查找文献自行设计新的实验方案,完成实验要求。通过设计性的实验,为学生提供了独立动脑、动手的机会,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处于完全主动地位,增强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他们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优秀学生和在实验方面具有潜能和兴趣的学生,我们可以引入新的实验技术开设创新型实验,目的是为了开阔眼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导师制的优势

导师制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被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应用于研究生培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又进一步将其推广到本科生培养之中。上世纪80年代未,著名教育学家钱伟长教授担任上海大学校长后,实行了多项教学改革,在学校推广了导师制,为各级本科生配备特色导师。大一的“学业导师”,由年轻有活力的青年老师担当,旨在指导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帮助学生规划大学生涯,提供心理咨询;大二的“优秀生导师”,由资深教授担当,指导本科生选择专业方向,激发研究兴趣,提前进入实验室,为科研做准备;大三、大四的“专业导师”,在指导专业深入学习的同时,更多引导本科生加入导师的研究团队,做力所能及的科研工作,并通过与硕士研究生、博士生的交流来增长自己的知识,进一步培养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

3.加强就业指导,增强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1)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针对大一新生,通过介绍院系概况、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和毕业生就业情况等,指导学生更好地适应环境,初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指导学生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拓宽知识面,增强就业的自主性。对四年级的毕业学生,通过报告会、讲座等形式,指导学生分析就业形式,掌握正确的求职技巧,提供求职信息和指导,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理想职业。

(2)指导大学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西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高度发达的国家,很多人从小学时代就开始了职业生涯的自我探索,这种从小学到大学的长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得他们的职业选择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及社会需求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在我国,很多高校都是在学生临近毕业才开始上《就业指导》课,大学生接受到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十分有限。我们应该严格遵照教育部等有关部门的规定,从新生一入学就开始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大学生尽早树立危机意识,引导大学生如何认识自我、了解社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化“被动就业”为“主动择业”。

(3)指导学生做好就业心理准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由于缺乏就业经验和就业市场竞争激烈,许多大学生倍受就业问题的困扰。他们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或焦虑不安,茫然不知所措;或情绪亢奋,四面求职,一旦碰壁,又灰心丧气、怨天尤人;或依赖父母,不主动去争取,没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或随波逐流,不结合实际地去跟着追逐热门职业。针对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当务之急是引导学生调整心态,确立科学的就业观,教育学生以有利于自身的成才和发展为主,讲求待遇为辅,结合自身实际,及时就业。

(4)引导学生明确学科优势,找准合适的就业位置。有些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理论性较强,这些毕业生除了做教师、去研究所外,似乎“无路可走”。其实不然,这类专业的学生,如果平时善于积累,多关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可以发现在众多相关行业里,可以发挥其先天优势,并有望转向热门行业。比如,数学系毕业生转向IT、金融;物理系毕业生转向电子行业及超导行业;化学转向生物、石油化工等。

参考文献:

[1]陈秋.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对策浅析.中国电力教育,2008,(1).

篇9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141-01

近几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现,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的热点,甚至一度出现了所谓“毕业即失业”的说法。据最新资料显示,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60万,比2010年增加30万,而就业率却不到80%,这对社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在中国毕业生网的2008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中,使用了“就业寒流”来形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1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随着我国当今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越发变得困难起来,其具体表现为如下。

1.1 高校普遍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

这几年,我国大学入学率不断提高。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00万,2010年630万,2011年660万,2012年680万,4年之中增加了80万,预计今后还将会持续增长。毕业生存量迅速扩大,增长幅度也不断加大,毕业生数量呈现出跳跃式增长,但社会的人才需求增长相对缓慢,无形中增加了就业的难度。从全国人才市场供求的总体趋势来看,人才供大于求,这不是简单的人才过剩,因此需要各地积极调整人才政策,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1.2 在就业地区、部门的选择上失衡,出现“难”就业状况

大学生就业存在趋同性,他们大都选择到省会及沿海大城市,势必造成择业方向上的集中,增加了就业的难度。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分流下岗人员增多,大学生的就业模式又转为“双向”自主就业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大学生有一种普遍的不稳定和不安全感,他们更希望能够得到较为稳定的职位。而具有此种特点的高校、科研单位、医院、国有企业、中小学等部门,因报考人员扎堆,不断抬高部门就业门槛,也使得就业难问题愈加凸显。

2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

2.1 体制方面的因素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并逐步完善。市场机制应当在大学生就业和人才流动中起基础性的资源配置作用,而我国大学生就业体制在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方面却未能有效地进行二者供求信息、质量信息的传递工作。人才结构问题,实际上是流动体制的问题,只有通过充分的流动才能够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2.2 传统观念方面的因素

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15%,已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传统观念依旧影响着大学生就业,这主要是:我国大学生仍然用“精英教育”时代的就业思想看待就业,习惯于“被计划”;大学生对薪水的期望值普遍偏高;大学生对就业单位的选择缺乏自己合理、客观的判断。大多数学生选择就业单位时,偏重大型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忽视中小企业。据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处2010年12月的有关调查报告显示,中、小企业人员需求所占比重分别是33.9%和46.5%,中小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占企业人才总需求的八成。传统的就业观,与现实社会需求错位,这严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

2.3 社会用人环境的因素

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人们已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各类用人单位在选择时存不少误区,主要体现为:很多用人单位一味盲目追求高学历的人才;用人单位选人用人急功近利,多要求毕业生具有相关工作经验;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经常遇到歧视,如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中明确要求“只要男生”或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

3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产生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原因是方面的,所以,要解决这一社会性难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3.1 政府要加大对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引导

政府要努力消除就业的制度障碍,确保就业政策及时落实,缩小全国不同地区就业政策上的差距,同时根据各区域经济情况的不同,做出必要合理的政策倾斜。要构建全国性的就业市场网络,让招聘单位和毕业生实现网上双向互联,让二者实现自主的、多样化的选择。

3.2 学校应优化自身的课程设置

学校对课程的设置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和水平量力而行,提高课程的质量,发展自己的优势科目,把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高等教育内部规律相结合,改变不合理的专业设置,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更能面向社会,面向市场。

3.3 大学生要努力充实自己,提高核心竞争力

面对就业压力,大学生平时就要不断充实自己,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学校要加大投入,重视各种实验室的建设,培养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论是社会还是高校,都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通过引导,使大学生积极有效地将自身的特点与适应职业结合起来,更好地进行自己的职业选择。

参考文献

[1] 窦秀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2):58-59.

[2] 王新,马金锁,张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归因分析及对策[J].大家,2011(12).

[3] 刘艳,李树民.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8(2).

篇10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对策

目前,我国高校女生比例约为44%。随着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特别是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女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越来越成为一个弱势群体。厦门大学有关调查显示,在相同条件下,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只有男大学毕业生的87.7%,女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3.4%,比男大学毕业生低8.7个百分点。因此,重视和做好女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保障妇女政治权益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现已成为当今社会极为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

1、妇女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追求高效率与高效益,增强竞争力,把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首要目标,把创造经济价值极限作为对就业者的基本要求。女性因其天然的女性特点和社会传承赋予她们的任务而不得不承担生育和家务劳动,很难全身心关注所在行业,因而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相悖离。客观上造成了企业成本的增加,因而女大学生在市场选择中往往处于劣势,造成其就业难的关键是国家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社会规章制度,保障女大学生的利益和用人单位的利益。

2、社会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古老国家,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歧视和偏见,对男女的不同角色期待和双重标准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一项统计显示,26%的女大学生经历了与家庭对她们所抱有的传统角色期待的冲突。在一般人心目中“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观念,“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依然盛行,传媒中陈规性别角色定型,对女性消费人格、依赖人格的片面塑造,造成男性群体对女性社会参与的排斥,进而对女性工作能力的怀疑,从而导致女大学生就业愈加困难。

3、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尖锐。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尖锐的供大于求的矛盾,这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几年来,由于高校的扩招,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据新华网上载,从1999年起我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使高等教育普及化。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为145万,2003年达到212万,2004年是250万,4年增加了140万,今后还将继续增长,而社会上的人才需求增长则是缓慢的或与往年持平。同时部分单位片面认为中国现在是资本稀缺而不是劳动力稀缺,导致了性别、工作经验、学历等就业歧视问题的泛滥。用人单位自也无限扩大,使得社会企业将追求经济效益作为用人的最高标准,再加上社会对女大学生的偏见心理,致使女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

4、高校培养方式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脱节。目前大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模式和专业设置还不能很好符合市场需求,过多的学生集中在很多长线专业上,造成一方面社会急需人才的企业招不到人,另一方面长线专业毕业生人满为患,导致用人单位百般挑剔,盲目追求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等用人策略上的短期市场行为,对男女性别的挑剔也应然而生。教育改革、高校专业设置和专业教学内容改革还不能完全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实施以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的综合素质培养不够,都影响了就业。同时女大学生相对保守和求稳的心态较强,难以适应市场的竞争和发展,也是就业难的因素之一。

5、女大学生自身因素。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生理差异,大多数女大学生在体力和精力上不如男大学生,这是客观的,也是众所周知的。但与此同时,一些女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在实践活动中缺乏自信,意志不够坚强,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无法摆正自己的位置;部分女生看重学习成绩,忽略了能力培养。在一些实践性要求较强的岗位上,女生明显劣势于男性。市场看重的是劳动者的综合劳动能力,这就使得女大学生失去了为数甚多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行业。

另外,在观念上受传统影响,一些女大学生仍未能走出“我不能”的阴影。她们一方面埋怨传统观念,另一方面却不自觉地充当传统的卫士。对社会上所讲的“女研究生相当于男本科生”这种歧视女性的说法也予以默认,这说明女大学生自己就未能摆脱世俗的性别观念的束缚。

再者,一些女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偏高,自认为学识渊博,在就业过程中缺乏从眼前做起,从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不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敬业精神,而是过分注重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工作条件,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益,希望能够在大城市的行政事业单位求职,以至“高不成,低不就”影响了自身就业。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完善法制建设。宪法中明确规定: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也规定了妇女作为劳动者的一部分,享受平等的就业机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现在一些单位把“用人自”扩大,其直接后果就是对女性就业的封锁。求职过程造成性别歧视现象的社会原因,客观地看,绝不单单是性别歧视的因素,妇女负担过重的社会现实是一很重要的原因,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这其实是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承担的双重任务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社会分工应进一步细化,从而使女性摆脱负担过重的问题。为此,在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时,应该把保证女性的合法权益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社会要尽快建立女性就业的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女职工生育保障制度,减轻用人单位的经济负担,使女性就业的难题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2、倡导先进的性别文化。树立文明、平等、公正的社会风气,政府应加大男女平等的宣传力度,消除思想文化领域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加强对家庭教育观念和男性对女性认识的转变,确保女大学生的充分自主择业权,更新和改变社会上存在的性别观念,营造和谐人文性别环境,切实从社会观念上缓解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媒体应大力宣传成功女性的事迹,公正评价女大学生的工作能力,对其刻苦勤奋、耐心细致等诸多优点进行大力宣扬,使女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被社会认可。这样女大学生的优秀形象才能深入人心,才能改变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的偏见,女大学生才能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3、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拓宽就业视野。经济的改革,社会的发展使女大学生的就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有的女性就业最集中在纺织业、批发零售等行业,以及各种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等,如今这些岗位已大幅减少。与此相适应,女大学生应转变传统“一种职业定终身”的就业观念。据调查资料显示,旅游、餐饮、家政服务、保健服务等非正规就业将逐渐成为女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式,同时包括了不少与新生活、新科技有关的行业,如网络技术、广告策划、自由撰稿人、证券经纪人、律师、翻译、模特等。

4、高校教育应与女大学生就业紧密联系。高校对女大学生的培养教育应该与她们未来的就业紧密联系,注重因材施教,因性别施教,因社会需求施教,从教育内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其一,开设发挥女性特色的课程,根据女性性别特点培养适应于性别特长的能力,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要让女大学生独立面对问题,以磨砺意志,塑造她们自尊、自立、自强、自信的现代女性形象,促使她们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终拓宽她们未来的就业渠道;其二,开展女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专门课程。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针对女大学生择业的误区,帮助她们调整择业心态,让女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作为女性群体在择业中所具有的语言能力、思想能力、交往能力、管理能力等优势,扬长避短,提高求职能力和求职技巧。

5、发挥女性自身优势,增强自身的就业应对能力。一般说来,只要女大学生善于发挥她们的职业能力优势,还是能寻找到适合她们自身特点的行业单位,特别是在公关、教育培训、广告咨询、新闻媒体、文学创作、文艺表演等行业方面更能发挥其特长。由于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有些女大学生存在自信心不足和上进心不强的现象,但女性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形象思维能力和思考问题的细致、周全上有明显的优势,大多数女性能够做到态度认真、忠职守责,在相对单调、乏味的条件下仍能孜孜不倦的坚持工作。因此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充分展示自身优势,从而改变社会及用人单位对女性的不正确认识。作为女大学生自身要正确对待社会上存在的性别歧视,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择业时应把挫折看成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机会,同时还要克服自卑、怯懦、依赖等不良心理状态,切忌羞涩、扭捏,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应当加强自己对各类岗位的适应性,从平凡岗位做起,以素质高、能力强证明自身的价值,提高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冯皓.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6);

[2]李秋荣,王进彦.对女大学生就业劣势问题的探讨[J].河北企业,2006.4;

[3]陈的非.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4]薛丹.新时期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归因与对策[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

篇11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2-029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但在现实生活中,从女大学生到女职工,女性的就业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问题。在许多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中,都指明只招男生,就业性别歧视的情况普遍存在。即使标注性别不限的岗位,实际招的大多还是男生。真正愿意招女生的,大约只有三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凸显。本文就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作一些探讨。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1.就业形势严峻。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的步伐加快,大学生已不再是稀缺资源。也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女大学生就业形势就更加严峻。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为用人单位人为地抬高就业门槛、设置性别限制提供了条件。

2.传统文化偏见的影响。在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诸多因素中,传统性别偏见与歧视,对男女的不同角色期待和双重标准是根本原因。尽管法律中明确规定男女平等,但数千年“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的历史文化已作为一种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大部分人的头脑中。社会对女性的期待更多的是贤惠温淑、端庄持重、遵守传统、相夫教子。社会对男女两性不同的行为期待不仅影响到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的职业选择,同时也会影响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

3.用人单位追求利润最大化。经济学假定人都是理性的,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资源条件下追逐个人效用最大化。对用人单位而言,即利用可获得的生产要素组合追逐利润最大化。总之,用人单位要全面衡量使用某种劳动力的“性价比”。由于生理因素、婚姻因素以及生育保险费用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等等,用人单位需要为此付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使得“女牌”劳动力的“性价比”低于“男牌”劳动力,这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二)自身因素

1.男女两性在生理上存在差异。无可否认,男女有别,两性之间在生理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女性的生理负担比男性要重得多,使女性在择业中处于弱势,她们在一生中要经历月经、怀孕、生育、哺乳等过程,特别是在女大学生毕业以后,从结婚到生育、抚养孩子要消耗女性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此期间,女性不能像男性那样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中,必须将时间和精力在孩子、家庭和工作之间分割,而这些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工作,男女两性生命周期的显著差异就是女性承担着生育孩子和哺乳的任务,由此必然造成女性职业生涯的中断。所以,生理上的差异及由此导致的生命周期的不同,与传统的家庭角色观念相结合,造成了女性在就业中的不利地位。

2.女大学生本身受传统文化观念的消极影响。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歧视和偏见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社会上往往将女性生存的空间限制在家庭,将女性生存的意义限制在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上,将女性同男性的关系界定在依顺、服从、服务、性吸引上,并以此得到男性的呵护、爱慕、供养、资助和指导。与此同时,“男强女弱”的传统文化也部分消解了女性的主体意识,使女性在“我不能”的阴影下放弃了开发自我潜能的努力,使其生活领域更加私人化,附属化。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女性处于两难境地,形成双重人格,一方面诅咒传统,另一方面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传统的卫道士。女性角色的传统定位和男强女弱的社会论调,在一定程度上使女大学生内化为自己的价值标准,忽视了动手能力的培养,抑制了自己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

3.女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更注重毕业生的质量,注重毕业生的思想素质、在校表现、事业心和吃苦耐劳精神,注重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相当一部分女生片面看重学习成绩,不愿参加更多的文体活动和其他社团活动,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提高。她们虽然学习成绩占优,能力却较单一,在工作能力、社会经验和适应能力方面与男生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而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能力。

二、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途径

(一)政府加大公共政策的调整力度

女大学生就业既涉及到中国高层次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也象征着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可以说既是一个具有复合性的社会问题,又是一个具有公共性的政策问题。公共政策对于女性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针对女性就业特别是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显性化态势,政府不应采取消极形式的公共政策,而应通过制定积极形式的公共政策,创造女性公平就业的法律环境和制度环境,对就业中的机会均等与公正程度进行适度的调控。尤其要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充分认识到女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障碍与困境,制定出相应的补救政策或相应的补救条款,同时对政策可能造成的歧视和不公平现象进行限制。

具体说来,首先要规范企事业单位的用工行为,保证男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公平竞争。用人单位的行为要受到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范,应该使劳动力市场竞争建立在知识、能力的竞争上,杜绝人为因素、观念因素和性别因素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对于就业中存在的侵犯妇女权益的行为,应制定出惩处和补偿的条款细则,对性别歧视的案件及时有效处理。

此外,要建立与完善相应的女性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单个企事业单位不会因为招收女大学生而增加雇佣成本。政府应当将生育保险费用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实行社会统筹。企事业单位不愿聘用女大学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女性特有的生育责任和家庭责任。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必须降低企业招收女性职工的成本,改革原有的由企业负担的生育保障制度,将妇女的生育价值补偿从企业中分离出来,由社会承担并补偿。只有建立统一的、独立的生育保险险种,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和监督生育保险基金的运行,才能真正实现生育的社会保障。通过实行女性社会保障制度,使用人单位对男女劳动能力的评价和用人标准更为合理,消除他们使用女性劳动力提高人工成本的顾虑,为实现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利提供了先决条件。

政府还应该积极提高家务劳动社会化程度,发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化家庭服务,女大学生工作后面临结婚、孕期、哺育幼儿成长等事务,这占去了女性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也是用人单位不愿接受女大学生工作的主要原因。各国实践表明,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加强家政服务工作的社会化、专业化,使女性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工作上,从而提高其在就业上的竞争力。

(二)女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

政府提供积极的公共政策是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条件,但这并不是对女大学生提供保护性就业,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出路还在于女大学生自身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女大学生应该自觉提高就业竞争力,靠实力寻找适合自己的那份工作。

1.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女大学生自身应该与时俱进、更新观念、自我完善。女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彻底摒弃“女子无才便是德”及“女性是弱者”等传统观念,摒弃自傲或自卑心理,克服依赖心理、攀比心理和从众心理等不良就业心态。要不断用新知识、新理念丰富自己。在心理上要有自信心,要相信自己和男生一样有实力,要敢于竞争,克服胆小、怯懦等自身心理障碍,保持良好择业心态。女大学生要善于发挥自身优势,寻找适合自身生理特点的行业单位,开拓进取,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职业道德,适时抓住成才的机遇。

2.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1)女性运用语言词汇的能力强于男性。有关研究表明,女性运用语言的能力比男性强。随着年龄的持续增长,知识的积累、女性驾驭语言和运用文字的能力会更加出色。一般说来,女性从事文学整理、编辑、翻译以及教育工作和接待洽淡工作,更能发挥其特长。(2)形象思维能力的优势。女性在三维空间的认识能力上往往略逊于男性,但她们在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细致、周密上却普遍具有优势。在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等工作上,往往能创造出使人感到优美、典雅、和谐、细腻、新颖的作品。在文学创作和艺术表演中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3)交往能力的优势。女性普遍温柔、和蔼、易与人相处,感情也丰富且善于倾听或体谅别人的处境和困难,在社交场合或工作协调中能表现出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女同志从事商品推销、对外联络等工作具有较大优势。(4)管理能力的优势。正如女性善于管理好小家庭一样,女性也同样善于管理好工作,她们也可将办公室作为自己的第二个家整理得有条不紊,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能够接受新事物,不固执己见,能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对工作认真负责,专一且有耐心,对于单调的工作往往也能孜孜不倦。

所以,女大学生应立足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的优势和长处,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勇敢地参与就业竞争。

篇12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难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4-0222-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等学校招生规模以及在校生规模持续不断地增加,导致大学毕业生人数也逐年膨胀。2003-2009年全国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从212万增至610万,预计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会达630余万人。若再包括往届尚未实现就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将会大大增加。这些方面都会使得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更加的严峻。

一、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大学生就业人数激增和就业市场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引起了劳动队伍的变化,一共有四方面的劳动人员不断地涌向劳动力市场。一是因为高等院校扩大招生带来的高校学生毕业人数激增。从2003年到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7年间增长30多倍。且高校毕业生的增幅高于社会需求增幅,毕业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之间的矛盾逐渐突出;二是下岗工人数量因为产业结构调整而不断增加;三是农民进城打工队伍蜂拥而至;四是近年“海归”人数也不断地增加。这样使得如此多的打工队伍涌向我国的就业市场,这客观上增加了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加剧了就业岗位少而就业需求不断增加之间的矛盾。

(二)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造成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假象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量的毕业生失业,一些人认为这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培养的大学生太多的缘故。事实上,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只占总人口的5%,而发达国家已达到1/3。为此,我国的高等教育毕业生过剩只是相对过剩。我国高校毕业生几乎挤在大城市、大企业以及大公司。而那些中小企业,偏远地区以及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则是高校毕业生稀疏且人才十分缺乏。

(三)高校指导工作和高校学生自身需求间的矛盾

据调查表明,我国高校部分毕业生不但尚未了解形象设计、面试技巧、求职途径以及信息收集和整理等方面技能,还不了解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内涵、模式以及方法,对求职技巧的缺乏将会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成功率。而且现阶段,一些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还是单纯以就业为中心,学生职业指导课的辐射面也十分狭窄,还有一些高校毕业生缺乏职业素质、意识的训练,在求职策略、技巧以及就业心理方面还存在问题,这些都会导致高校毕业生择业的失败。

(四)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我国高校以前的教育很少涉及到有关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工作,一般来说,只有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才开始考虑自己的职业发展,但这也是最初的和简单的职业生涯的内容。当上了大学后,大一与大二的高校学生绝大多数还没有考虑职业生涯发展的问题,到了大三才开始在学校的帮助下想到找工作的事情,但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意识,重视程度与资源支持方面上还不够。

(五)大学生择业期望值过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扩招学生已转变成大众化的劳动力,多数学生和学生家长甚至整个社会还尚未接受毕业生地位的转变。另外,目前我国国民平均可支配收入并不高,尤其是在贫富差距比较大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的教育费用对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这使得许多家长与学生期望高校毕业后找到一份工资高以及社会地位高的工作。但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的阶段,其无法提供大量的高地位与高收入的就业岗位,这样使得更多的毕业生只能进入社会的一般岗位或者边远地区就业。因此,许多的高校毕业生心理上产生了很大失落感,高校学生毕业后找不到理想中的工作就干脆呆在家中待业。

(六)依赖和求助心理普遍存在

在就业竞争中我国一些高校学生受到挫折或者压力使得他们畏首畏尾,转而去依赖和求助他人,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众心理,毕业生缺乏独立的思考见解,不是从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出发做出符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二是依赖政策心理比较强,不是主动和积极的竞争,而是消极地等待就业信息或想按政策回生源地就业。三是对家长与亲友的过分依赖,自己不去主动寻求信息和竞争机会,而是认为工作应当由家长为自己搭桥和铺路。

二、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适应市场需要和改革高校办学模式

为保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各高校需要根据就业市场上反映出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对本校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模式进行改革。具体来说,我国各高校需要创办灵活的办学模式,确定有效的办学层次、专业设置以及教学内容,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如对专业结构调整,减少招生数量,扩大学生选修课的范围,增加学生应用性、操作性以及技能性课程等,使高校毕业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保证毕业生总体供需结构的平衡。

(二)加强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建立、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职能,需要从高校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发挥信息采集、职业咨询以及技巧指导等功能作用;同时还需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软硬件建设,特别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且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需要邀请用人单位到学院举办供需见面会与专场招聘会,不但加强了学院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还可降低毕业生的就业成本,学生还可以走出高校,深入企业,跟踪调查那些已就业的学生,掌握第一手市场需求、市场反馈的信息。

(三)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需要让高校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并深入了解、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定位,帮助高校学生了解自已的性格特征、职业兴趣以及价值取向,并可以通过在高校大学期间的学习与实践,不断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希望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二是帮助高校学生认识职业世界,让他们认识社会职业的种类、以后职业发展的趋势、职业资格以及职业对人的素质要求等方面的内容,懂得依照人职匹配的原则,选择适合自已的职业发展要求。

(四)调整大学生就业期望值

高校学生毕业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与就业情况,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并希望尽量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的观念,从而放弃过去择业就是“一次到位”、安稳的观念。另外,在毕业生择业的时候,还要看得更长远些,学会规划学生自己的人生职业生涯。对于理想的职业时机还不成熟的时候,需要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先增加毕业生的工作经验,然后再凭借他们的努力,通过正当的职业流动,来逐步实现学生自我价值。

(五)树立良好的、健康的就业心理

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时需要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就很容易出现不良的心理。具体来说,一是帮助高校毕业生客观分析就业形势与政策,帮助毕业生积极调整就业心态,要教育他们正确面对就业压力以及积极转变就业观念,从而树立一种正确就业观。二是学校需要引导竞争机制,强化毕业生心理适应,教育他们适应形势,适应竞争环境,从而逐步提高他们心理承受力。三是需要及时纠正毕业生就业难的归因偏差,使他们自身奋发努力,从而适应当前学生就业难的困境。

【参考文献】

[1]史梅等.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8):78.

[2]郦波.论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养成.中国成人教育,2006,

(4):67.

[3]任达轩.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透视.北京教育,2009,

(3):34.

[4]张艳.高校就业指导新思考.闽江学院学报,2009,(4):

121.

[5]任伟,史良君.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中国电力教育,2009,(11):188.

[6]伦志国.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9,(5):14.

[7]朱云霞.普通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7,(4):18-19.

[8]刘莹,刘进华.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社会经济,2008,(11):313.

[9]邵际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职业时空,2010,(1):35.

篇13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问题

中图分类号:G459文献标识码:A

New Exploration on Difficulties for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YE Li'na

(Hangzhou Wanxiang Polytechnic, Hangzhou, Zhejiang 310023)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esent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a simple elaboration, by consulting information and relative data analysis, base on thi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ifficulties and causes that college students facing, finally, it discusses the ways to solve those problem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roblems

1 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通过对近两年的大学生毕业人数的统计发现,我国高校毕业的的人数呈逐年递增的态势,例如,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人数为610万,10年则达到了630万,而有相关资料显示,2011年毕业生总数将突破700万,这个数字是庞大的,特别是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部分学校盲目扩招导致的毕业生人数与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日益凸显。我国高校的大学生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来讲,我国现在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日益增长的毕业生人数和市场实际需求及职业规划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也是当前主要的社会矛盾之一,毕业生人数和市场需求之间是供大于求的关系,而已经就业的人群也面临着专业和职位是否匹配及职业发展空间是否充分的问题,这个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

2 影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2.1 政府的就业政策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的越发丰富,早已经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严格选拔过渡到了多种高等教育形式并存的大众时代。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学生就业只要服从分配,就不会出现没有工作的问题,那时的毕业生充其量只考虑发展空间与专业匹配等问题,而市场经济下的毕业生就业则要看市场的“脸色”,扩招后的大批大学毕业生涌向市场,与用人单位展开了双向选择的博弈。但实际情况是,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等就业配套改革方面的步伐远远没有跟上扩招所带来的严峻的就业形势。

2.2 我国建立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够完善

目前,在推进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法制化进程方面的滞后,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既然是市场化,就需要行业监管和行业指导,在这方面我们现在面临着组织缺失,这就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良莠不齐,市场中的供需主体和市场交易行为也不规范,其中存在不少以赢利为目的的投机行为,在大学生就业需求保证方面还存在很多隐患。

2.3 企业与大学生的就业供需渠道不畅

大学生就业供需渠道过于简单,而且目前的供需渠道还导致了供需信息的不畅通。所谓供需渠道简单主要是指形式的单一,表面上看,各种琳琅满目的招聘会铺天盖地,但形式几乎是完全一样的,此外,还有中介的形式参与其中,这些形式远远满足不了大学生就业的需求,部分供需渠道的建立者由于利益的驱动往往把供需信息故意隐藏,使供需双方不能够获取十分有效的信息,从而增加了用人单位与大学生的招聘与就业成本。

2.4 大学生对职业的要求较高

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心态比较浮躁,把目标锁定在比较稳定的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甚至有的机关及事业单位的普通岗位出现了博士生的身影,这就造成了人才浪费的现象。此外,大学生的就业浮躁心理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践基础差,不能学以致用,社会适应能力不强;二是独生子女为主的当代大学生普遍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团队合作及工作责任感,更谈不上奉献精神;三是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出校门便有了“官本位”的思想,这种思想使部分毕业生不愿从基层做起;四是一些大学生缺乏就业常识,对其所选择的行业和职位毫无了解就签了工作协议,到岗后工作又不认真,一心只想着“跳槽”。

3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3.1 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首先,制定大学生创业专项扶持政策。从政策、资金及效率上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下转第248页)(上接第230页)让部分想创业和有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实现其创业梦想,这样就能从供需两方面减少严峻的就业形势。这里面应该注意的问题是,除了资金及政策的保障外,还要重视相关部门注册及审批的效率,尽量减少审批的环节和程序,此外,还有加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行业指导力度。

其次,加速推进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法制化进程,规范市场秩序,作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预测与信息。应该做到人事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匹配,政府要对阻碍大学生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人才的配置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加大供需渠道的整合和开发,探索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新模式与有效交流平台。政府要对未来产业与就业发展趋势做出及时预测,收集大学生就业供求信息,分析就业市场变动趋。

3.2 建立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

虽然眼下政府制订了鼓励大学生到边远地区就业的政策,但还需加大这部分毕业生的相关补偿力度,并且要充分考虑这些政策的可执行性。同时,针对国防科技建设人才不足的现状,还应该鼓励优秀毕业生去部队寻找发展空间,这样即能解决部队科技人才及后备力量不足的情况,有同时分流和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此外,实施西部计划,鼓励大学生为国家西部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3.3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就要在学生充分认识自我的前提下,了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和国家相关的政策及法规,引导学生对就业目标进行合理定位。帮助学生树立树立“先就业求生存,后择业谋发展”的观念,先在社会上站住脚,通过踏实工作和优异表现,逐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树立“先工作,后工资”的观念,低姿态求职择业,适当放低薪金要求;树立“重事业,轻地域”的观念,勇于到基础锻炼成长,善于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3.4 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高校办学及学科建设不能只求大而全,要真正实现质与量的同步发展,通过扩招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已实现了规模上的量的突破,未来各高校应该在办学的“质”上多下功夫,不能满足于教材的系统性,要正真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的做法和经验。不但要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和表达的能力,同时,还要培养了他们合作协调的精神,使学生学会将书本知识与社会接轨,善于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4 结语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国家的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大学生、高校、政府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参与,积极应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就业难”的问题将在发展中逐步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将继续持续、高速发展,高校将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大学毕业生将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陈腊文.大学生就业对策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刘慧.大学生实现就业与创业的战略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6(6).

篇14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问题

1 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通过对近两年的大学生毕业人数的统计发现,我国高校毕业的的人数呈逐年递增的态势,例如,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人数为610万,10年则达到了630万,而有相关资料显示,2011年毕业生总数将突破700万,这个数字是庞大的,特别是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部分学校盲目扩招导致的毕业生人数与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日益凸显。我国高校的大学生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来讲,我国现在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日益增长的毕业生人数和市场实际需求及职业规划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也是当前主要的社会矛盾之一,毕业生人数和市场需求之间是供大于求的关系,而已经就业的人群也面临着专业和职位是否匹配及职业发展空间是否充分的问题,这个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

2 影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2.1 政府的就业政策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的越发丰富,早已经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严格选拔过渡到了多种高等教育形式并存的大众时代。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学生就业只要服从分配,就不会出现没有工作的问题,那时的毕业生充其量只考虑发展空间与专业匹配等问题,而市场经济下的毕业生就业则要看市场的“脸色”,扩招后的大批大学毕业生涌向市场,与用人单位展开了双向选择的博弈。但实际情况是,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等就业配套改革方面的步伐远远没有跟上扩招所带来的严峻的就业形势。

2.2 我国建立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够完善

目前,在推进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法制化进程方面的滞后,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既然是市场化,就需要行业监管和行业指导,在这方面我们现在面临着组织缺失,这就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良莠不齐,市场中的供需主体和市场交易行为也不规范,其中存在不少以赢利为目的的投机行为,在大学生就业需求保证方面还存在很多隐患。

2.3 企业与大学生的就业供需渠道不畅

大学生就业供需渠道过于简单,而且目前的供需渠道还导致了供需信息的不畅通。所谓供需渠道简单主要是指形式的单一,表面上看,各种琳琅满目的招聘会铺天盖地,但形式几乎是完全一样的,此外,还有中介的形式参与其中,这些形式远远满足不了大学生就业的需求,部分供需渠道的建立者由于利益的驱动往往把供需信息故意隐藏,使供需双方不能够获取十分有效的信息,从而增加了用人单位与大学生的招聘与就业成本。

2.4 大学生对职业的要求较高

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心态比较浮躁,把目标锁定在比较稳定的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甚至有的机关及事业单位的普通岗位出现了博士生的身影,这就造成了人才浪费的现象。此外,大学生的就业浮躁心理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践基础差,不能学以致用,社会适应能力不强;二是独生子女为主的当代大学生普遍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团队合作及工作责任感,更谈不上奉献精神;三是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出校门便有了“官本位”的思想,这种思想使部分毕业生不愿从基层做起;四是一些大学生缺乏就业常识,对其所选择的行业和职位毫无了解就签了工作协议,到岗后工作又不认真,一心只想着“跳槽”。

3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3.1 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首先,制定大学生创业专项扶持政策。从政策、资金及效率上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下转第248页)(上接第230页)让部分想创业和有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实现其创业梦想,这样就能从供需两方面减少严峻的就业形势。这里面应该注意的问题是,除了资金及政策的保障外,还要重视相关部门注册及审批的效率,尽量减少审批的环节和程序,此外,还有加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行业指导力度。

其次,加速推进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法制化进程,规范市场秩序,作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预测与信息。应该做到人事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匹配,政府要对阻碍大学生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人才的配置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加大供需渠道的整合和开发,探索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新模式与有效交流平台。政府要对未来产业与就业发展趋势做出及时预测,收集大学生就业供求信息,分析就业市场变动趋。

3.2 建立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

虽然眼下政府制订了鼓励大学生到边远地区就业的政策,但还需加大这部分毕业生的相关补偿力度,并且要充分考虑这些政策的可执行性。同时,针对国防科技建设人才不足的现状,还应该鼓励优秀毕业生去部队寻找发展空间,这样即能解决部队科技人才及后备力量不足的情况,有同时分流和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此外,实施西部计划,鼓励大学生为国家西部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3.3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就要在学生充分认识自我的前提下,了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和国家相关的政策及法规,引导学生对就业目标进行合理定位。帮助学生树立树立“先就业求生存,后择业谋发展”的观念,先在社会上站住脚,通过踏实工作和优异表现,逐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树立“先工作,后工资”的观念,低姿态求职择业,适当放低薪金要求;树立“重事业,轻地域”的观念,勇于到基础锻炼成长,善于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3.4 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高校办学及学科建设不能只求大而全,要真正实现质与量的同步发展,通过扩招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已实现了规模上的量的突破,未来各高校应该在办学的“质”上多下功夫,不能满足于教材的系统性,要正真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的做法和经验。不但要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和表达的能力,同时,还要培养了他们合作协调的精神,使学生学会将书本知识与社会接轨,善于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4 结语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国家的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大学生、高校、政府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参与,积极应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就业难”的问题将在发展中逐步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将继续持续、高速发展,高校将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大学毕业生将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陈腊文.大学生就业对策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刘慧.大学生实现就业与创业的战略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