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幼儿保育的理解范文

幼儿保育的理解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02 10:23:5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幼儿保育的理解,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幼儿保育的理解

篇1

在工作方面我虚心的向老教师学习,积极参加园里的说课活动,以课程纲要为指导,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年龄特征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认真组织好半日活动。在活动中,能恰当的选择和使用教具,重视教学的内容的趣味性,增加幼儿的实践操作活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使幼儿为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在教学中,我还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找出问题的症结,改进教育的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在今学期里,我们小班围绕传统美得教育,开展了《宝贝一家》、《车子叭叭叭》、《动物朋友》、《噜啦啦》、《弟子规》还有今学期的《双美英语》等多次主题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使孩子变成一个个活泼可爱懂礼貌的宝宝。

今学期我担任小一班的副班主任,两位老师轮流当保育员。我班共有35个小朋友,由于他们的年龄还小所以在自理方面比较弱,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两位教师共同协商,把班的纪律及自力能力一起抓。经过努力,我们班小朋友可以说进步很大。自力能力方面:我们坚持正面教育,对幼儿以表扬为主,强化他们的自我服务意识,改变他们的依赖思想。对幼儿好的行为给予表扬和肯定,使幼儿能够更有信心,更积极的做好事情,完成任务。在纪律方面:对少部分幼儿的不良行为,我采取的是及时分析原因,该批评的批评,并给予适度的教育,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慢慢做到遵守纪律。

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小朋友学会了不少礼貌用语,有了初步的生活自立能力。在教学方面,幼儿更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在念儿歌、讲故事、还有在英语等方面都有了很多的成绩。

在保育方面,我能积极主动地配合班主任搞好工作,保证课室的卫生,勤帮幼儿更换衣服。要求幼儿餐前便后洗手,并以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爱护环境卫生,用我的爱心、耐心料理着孩子的日常生活。

一:家园工作

家园联系是保证。在工作中,我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通过家园联系手册、晨间午间接待和电话时的谈话,及时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反馈孩子在家的信息,使家长与教师之间互相沟通。

篇2

关键词:幼儿; 健康;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00-001

一、调查

2000年年底,我们对全园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从203份有效问卷中了解到,2000年全园幼儿共花去医药费68418.5元。而家庭条件富裕的(家庭年总收入超过十万元)32名孩子共花去24258.5元,平均每人所花医药费758.078元。中等家庭的(家庭年总收入2-3万元)147名孩子共花去38349元,平均每人所花医药费260.8775元。而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年总收入1万元以内)24名孩子共花去5811元,平均每人所花医药费是242.125元。可以看出,富裕家庭中幼儿医药费支出每人占到60.1%,中等收入家庭中幼儿每人医药费占到20.7%,而低收入家庭中幼儿医药费支出人均占到19.2%。

2001年6月,我们进行了第二次全园性的家庭问卷,了解了每个孩子在2001年1月~2001年5月中的发病、住院、用药、医药费支出等情况,进一步发现,孩子的发病率跟家庭的经济状况成正比。

具体情况如下:

1.发病情况:(2001.1~2001.5)

家庭经济条件富裕的50名幼儿发病86次,人均1.72次,家庭经济条件中等的134名幼儿发病217次,人均1.61次,家庭经济条件差的20名幼儿发病31次,人均1.5次。

2.住院情况:(2001.1~2001.5)

家庭经济条件富裕的50名幼儿住院69天,人均1.38天;家庭经济条件中等的134名幼儿住院76.5天;人均0.57天,家庭经济条件差的20名幼儿住院天数为零。

3.用药情况:(2001.1~2001.5)

家庭经济条件富裕的50名幼儿用药673天,人均13.46天;家庭经济条件中等的134名幼儿用药838.5天,人均用药6.26天;家庭经济条件差的20名幼儿用药90天,人均4.5天。

4.医药费支出情况:(2001.1~2001.5)

家庭经济条件富裕的50名幼儿支出21103元,人均422.06元;家庭经济条件中等的134名幼儿支出19864.5元,人均148.24元;家庭经济条件差的20名支出1595元,人均79.75元。

二、分析

1.孩子生活无规律。调查显示,富裕家庭幼儿34.4%有早起早睡的习惯,中等条件的幼儿49.7%有早起早睡的习惯,条件差的幼儿41.7%有早起早睡的习惯。经济条件好的家庭,父母一般为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他们工作忙,应酬多,经常带着孩子参加聚餐、舞会,孩子很晚才能上床休息。生活无规律,是富裕家庭孩子发病率高的原因之一。

2.饮食结构不合理。调查显示,富裕家庭的50名幼儿每月买零食支出人民币8075元,人均161.5元;中等条件的134名幼儿每月买零食支出人民币6893.5元,人均51.44元;经济条件差的20名幼儿每月买零食支出人民币1020元,人均51元。

3.抗病能力差。调查显示,家长的就医心态不同。孩子一旦发病,要求医生开好药、贵药、速效药的:富裕家庭的50名幼儿中有12%;中等家庭的134名幼儿中有8.21%;经济条件差的20名幼儿中有10%。自己采取土方法治疗的:富裕家庭的50名幼儿中有4%;中等家庭的134名幼儿中有4.8%;经济条件差的20名幼儿中有5%。

三、对策:正确引导富裕家庭的家长走出育儿误区

利用家长会、家访等机会向家长介绍科学育儿的知识、方法。使他们走出了育儿误区,让这些家庭的孩子得到了健康成长。

我们要求家长为孩子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晚餐应准时,饭后吃适量水果,中、晚餐之间吃少量糖果或点心。少吃零食,多喝水,夏季吃冷饮要适量。2.按时起床,晚上按时入睡,中午应睡午觉。3.活动应动静交替,既要有安静的看书、绘画、听讲故事等活动,又要有游戏、自理生活、帮助做点家务事的活动。4.做到每天到户外活动,冬季也尽可能坚持。5.每天看电视时间不宜过长。

根据我们长期的跟踪记录发现,占全园总人数百分之二十六的孩子,因家长的溺爱,养成了挑食、偏食等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

近年来我国的独生子女日益增多,但许多家庭在养育孩子时却出现了一些误区,许多家长认为:家庭富裕了,又只有一个孩子,让孩子吃得好一点是理所当然的。就经常购买一些高蛋白、高脂肪、多糖的食品让孩子食用,缺乏粗纤维性食物的搭配。这些孩子中的大部分人不爱吃蔬菜及粮食,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营养摄取不均衡。

每年开学,我们对孩子们加强了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首先使孩子们知道,不良的饮食习惯给身体带来的危害,教育他们进餐时要安静愉快地吃完全部食物,无特殊情况,做到无剩余,但可适当添加。并要求家长在家庭中也严格要求孩子,做到不偏食、不挑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2000年,我园每学期幼儿病假人均13.1天,2003年病假人均4.5天,降低了3倍多。2000年血色素人均10.3克,2003年人均12.1克,提高1.8克。

为此,我们向家长推荐纠正挑食、偏食的具体方法:

1.榜样示范法

孩子们进餐时,老师有意识地加入到这支队伍中,使孩子观察到老师能愉快、安静地把全部饭菜吃完。还把一些饮食习惯好的孩子安排到各个餐桌,让其他孩子观察他们的进餐情况,通过榜样的力量,使孩子们逐步改变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

2.激励法

在每周一次的评选“五角星”活动中,把“五角星”奖励给饮食习惯好、有进步的孩子。激励饮食习惯差的幼儿克服困难,改正缺点。

3.讲解法

通过老师的讲解,使孩子们懂得,我们身体所需的营养,必须每天从食物中摄取。如果不好好吃饭,身体就长不好,还容易得病。

篇3

关键词:幼儿园;保育工作;工作问题;工作现状;解决对策

当前,幼儿园保育工作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缺乏对保育工作的重视、保育员的素质较低、缺乏完整的制度、保育工作的质量较低等。幼儿园保育工作中的问题严重影响到保育工作的质量。为此,幼儿园管理者要树立正确的保育观,科学的管理保育员队伍,定期培训保育员,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提高保育工作的质量。

一、保育工作的概述

(一)保育工作的概念

在理解保育这一概念的时候,必须要将幼儿健康这一概念放在首位。人们传统的意识将健康与身体划为一体,其实不然,健康与社会、心理等因素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世界卫生组织重新给健康下了定义。所谓健康是指生理、心理、社会适应、道德健康这四个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下。鉴于此,保育工作要处理好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这三个方面的关系,保证幼儿的生活质量,推动幼儿健康成长起来。

从狭义的立场上来看,保育是指幼儿身体的健康发育。然而从广义的立场上来看,保育包括了心理这一因素,确保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

(二)保育工作的重要性

在幼儿园的众多工作中,保育工作占据核心地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保育工作质量的高与低影响到幼儿的身心是否能和谐发展。幼儿本处于特殊的成长期,在这一阶段,幼儿的成长发育具有以下的特点:迅速性、连续性等。与此同时,这个阶段也是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由此可见,幼儿园保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很多幼儿园中并不重视保育工作,他们觉得幼儿最重要的任务是接受新的知识,以此,幼儿园管理者认为幼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保育员所起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这就严重忽略了保育工作的重要性。

二、当前幼儿园保育工作中的不足

(一)保育与教育相分离

当前,很多幼儿园对保育工作的理解较为片面。很多幼师和保育老师是这样的认为:保育工作就是照顾幼儿的寝食等事务,忽视了教育这一方面。再加上部分家长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认为:幼儿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其他工作都应该放在学习之后。这些错误的认识让保育工作仅仅停留在“保”这一层面上,忽视了“育”应有的作用。

不论是保育老师与幼师,还是保育老师与幼儿,他们之间都缺乏必要的沟通。很多保育老师每天的工作就是清洁卫生,如果有空余时间,他们会找地方休息。保育老师并没有和幼师沟通,了解每位幼儿的习惯,探讨每位幼儿的缺点,这种不沟通现象导致保育与教育相分离,最终无法保证保育的质量。

(二)保育工作人员的素质较低

很多幼儿园所聘用的保育工作人员具有以下的特点:年龄较大、学历较低、观念较为落后。现阶段,幼儿园保育工作人员的年龄较大,再加上他们缺乏专业的培训,因此他们将自身的工作定义为清洁卫生这一范畴内。他们觉得学习知识是幼师的任务,与自身无关,这种错误的认识不利于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由于保育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知识,当遇到突发事故时,他们并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当问及如何科学、合理的搭配饮食时,他们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搭配食物。

(三)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

首先,缺乏严格的职业资格制度。很多幼儿园的保育工作人员都是合同工,他们并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取得保育资格证书,这种不健全的准入机制,导致很多非专业的保育员进入到保育工作中,从而影响到保育工作的质量。

其次,缺乏明确的工作内容。保育员的工作内容并不明确,再加上没有细化保育员的工作内容,尤其是在幼儿心理等方面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这就导致保教分离问题始终存在。

最后,缺乏奖惩激励机制。幼儿园并没有构建业绩考评制度与奖惩管理制度。一直以来,不管保育员干的好与坏,他们所得到的工资都是一样,这会严重挫伤保育员工作的积极性,他们不愿意参与到幼儿教育活动,只想完成简单的打扫卫生工作。

三、开展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具体对策

(一)保教结合,凸显保育工作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保育员,其必须要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幼儿园的相关负责人要全面理解保育工作的内涵,认识到保育工作对幼儿健康成长所起的推动作用。目前,幼儿健康内涵既表现在身体上的健康,又表现在心理上的健康。所以,保育员要关注每位幼儿的心理,认识到保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保育员要将保教相结合起来,发挥保育工作的重要性。

如何真正做到保教结合呢?保育员与幼师间要相互沟通,彼此间多多交流想法。对于幼儿园管理者来说,其要鼓励保育员与幼师多沟通,相互了解对方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构建和谐、平等的同事关系。

(二)提高保育员的素质,实现保育员的价值

为了能够提高保育工作的质量,提高保育员的素质是关键。当前,从整体上来讲,幼儿园保育员的素质较低,要想改变这一现象,幼儿园管理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第一,在新聘用保育员的时候,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来进行,确保保育员的学历满足岗位所规定的学历要求。通常情况下,要优先录用学历较高的应聘者。

第二,幼儿园要根据保育员的工作表现来适当提升薪酬待遇。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一做法做缩小保育员与幼师之间的距离,构建高素质、专业的保育员队伍。

第三,不管是在幼儿园内部,还是在幼儿家庭中,要大力宣传保育工作,让幼儿园管理者、幼师、幼儿家长都认识到保育工作的重要性,以此来改变人们对保育工作的看法,让人们重新认识保育工作。另外,幼儿园管理者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即:定期培训保育员,让保育员能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价值,同时在培训的过程中,保育员的知识水平与专业水平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当前,幼儿园的保育员往往都不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他们仅仅照顾幼儿的衣食住行。当遇到一些突发事故的时候,保育员并不能及时想到应急对策。

第四,保育员无法准确理解幼儿的某一些心理现象。在选择处理方法的时候,他们既没有考虑到幼儿的情绪,又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心理需求。鉴于此,幼儿园要构建完整的培训机制,通过培训让保育员学习专业的知识,提高保育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整个培训过程中,保育员掌握了新的教育理念,他们会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心理,还会考虑到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当保育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慢慢提高之后,他们的工作能力、专业水平也会得到提高,此时他们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并且保育工作质量也会明显提高。

(三)优化保育管理,使保育工作有章可循

构建完整的职业资格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整个行业中,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必然趋势。保育员的工作具有明显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决定了保育工作的特殊性。保育工作与幼儿园其他教学工作占据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制定相关的制度,提升保育员的业务水平。当健全了职业资格制度后,只有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应聘者才能被录用,这种做法规范了保育员队伍。

细化保育工作的内容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表面上来看,保育工作较为繁琐,但是这项工作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所以,要按照相关的规定,以卫生、环保为核心来细化保育工作的内容,保证保育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

当然,构建科学的、客观的奖惩激励机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幼儿园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完整的奖惩机制,运用保育员自评、保育员之间相互评价、幼儿园管理者评价等方式来对保育员的工作状况进行评定,表扬工作表现积极的保育员,督促工作表现消极的保育员。有时候,还要组织保育专业知识竞赛活动,奖励在竞赛活动中表现特别优秀的保育员,肯定他们的能力。幼儿园管理者在制定奖惩激励机制的时候,必须要遵循科学性、合理性、灵活性的原则,以此来调动每位保育员工作的积极性。

四、总结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推动幼儿向着德智体美的方向发展,确保幼儿的身体、心理和谐发展。为此,幼儿园管理者要重视保育工作,将保育与教育相结合起来,尊重幼儿间的差异性,推动每位幼儿全面发展。在幼儿园教育中,保育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园管理者要重视保育工作,充分发挥保育工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孔育. 保教结合理念下幼儿园保育工作评价指标构建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2]王杰,周莹莹.做好幼儿园安全工作点滴谈[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4(S2)

[3]孔露,卢清.幼儿园保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四川省南充市某幼儿园为例[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2)

[4]回艳.关于幼儿园的管理与可持续经营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3)

篇4

关键词:保育工作 问题 对策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可见幼儿园保育工作与教育工作同等重要,幼儿园保育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认真做好保育工作,提高保育工作的教育价值,对幼儿园保育工作的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今的幼儿园保育工作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

一、幼儿园保育工作存在问题

(一)保育工作不受重视,对保育工作的理解片面化

在当今的幼儿园教育中,保育被放在一个不受重视的地位。无论是幼儿园教师还是幼儿园园长都没有认识到保育教育的重要性,只是一味的偏重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在他们看来,保育不属于教育工作,自然也没有什么教育价值,保育工作只是属于保育员的的职责,与幼儿园教师无关。幼儿教师基本上就只管课堂教学工作,把保育工作视为是保育员的责任,与自己无关,自己只负责教学工作,那些负责照顾幼儿的吃、喝、拉、撒、穿衣、睡觉、玩耍、生病、外出等所有的生活琐事都只是保育员的工作,自己是不用操心这些教学之外的事的。许多幼儿园教师都普遍认为幼儿园保育工作就是保证幼儿的健康和安全,防止疾病的传染,没有太多的工作可以做的,这些工作由保育员和保健员来做就行了。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导致幼儿园的保育工作被忽视或者是被贬低。

(二)保育员队伍建设不够健全

保育员队伍建设不够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保育员的素质低下

幼儿园在招聘保育员的时候虽然标准不尽相同,但重点都只是简单要求有带孩子的经验、熟悉孩子的生活环节、掌握照顾孩子的生活技能、喜欢孩子等,招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注准,既无学历方面的门槛,业务业务能力上的具体要求。这种招聘方式招进来的保育员可谓是素质低。

2.保育员待遇低

保育员的工资普遍都要比幼儿园正式教师的工资低很多,而且保育员的工作是没有编制的,工作具有不稳定性,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保育员充当的只是一个临时工的角色。

3.保育员地位低下

保育员的工作被看成是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相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保育员的工作对幼儿的发展没有教育性。幼儿教师看不起保育员,不足以与保育员进行对话与交流,从而无意识的贬低了保育员所从事的保育工作,甚至不愿分担保育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贬低了保育员的地位。

4.幼儿园缺乏对保育员的奖惩激励机制

幼儿园未建立起业绩考评、奖惩管理制度。保育员在工作中做的好与不好,都是一个样,这难以调动保育员对工作的积极性。

5.保育员的专业化程度低,没有接受培训和学习的机会

很多保育员基本上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专业化程度低,难以胜任保育员的岗位工作。保育员大多是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自我感觉去工作。

二、针对幼儿园保育工作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树立科学的保育观,全面落实各项保育工作

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保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 “保教结合”原则的重要性来,真正重视保育工作。保育工作不只是由保育员来做,幼儿教师也可以是保育工作的实施者,只有二者配合好,才能顺利的完成幼儿园保育工作。保育工工作应该是贯穿于一日生活的全部过程中的,注重每一个生活环节去及时的对幼儿进行教育。保育工作有很多内容是可以做的,不但要对幼儿的身体进行保护教育,还要对幼儿的心理进行教育,只有身心和谐发展的幼儿才算是健康的幼儿。作为幼儿教育中者,不应该片面地把保育工作理解为是负责照顾小孩的行为,而应该有意识地去指导幼儿在生活中进行教育,培养幼儿人格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去认识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明白幼儿的生长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幼儿的生长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性,幼儿的各个部分、器官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的。居于以上规律,成人不应该过多的去强迫幼儿发展,应该遵循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选准时机来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健全保育员的队伍建设

加强保育员的队伍建设,提高保育员的素质,对保育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性的影响。作为政府应该加大向幼儿园的资金投入力度,努力提高幼儿园保育员的工资待遇,同时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作为幼儿园,应加强保育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在招聘保育员时,要适当的提高招聘条件,尽量招那些素质高的保育员来承担保育工作。幼儿园还应该提高保育员的专业化水平,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对优秀保育员进行奖励,采取保育员自评,保育员互评,园领导评价等多种形式来对保育员的工作进行评价,提高保育员工作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作为保育员自身也应该转变观念,定位好自己的角色,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做好保育教育工作。

只有保育员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在工作中不断地去改进育儿的方式才能使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得以健全的发展。作为未来教育幼儿的主力军,保育员更应该给自己的职业定一个准确的目标,明确自身的职责,加强幼儿教育理论的修养,并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来给自身做一个明确的定位,才能使幼儿园的保育工作落实到位。作为保育员,应该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具有处理幼儿园中突发事故的能力。政府在幼儿园教育的事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教育事业的支撑者,政府应从宏观层面来把握幼儿园教育的发展,重视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对幼儿园各个方面的工作都要给以大力的监管。作为保育员,只有充分的认识到保育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也才能够在日常的保育工作中去正确的实施保育教育,解决诸多幼儿园保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南.学前教育“保教并重”基本原则的反思与重构[J].教育研究,2012(7).

[2]李君.对当前幼儿园保育工作问题及对策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4(10).

[3]曾素霞.论新形势下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探索[J].现代阅读,2011(9).

[4]孙蜀云.认识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J].幼教论坛.

[5]刘燕妮.更新观念完善幼儿园保育工作[J].教育导刊,1991(1).

[6]阎岩.幼儿园保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5

一、制订保育岗位的职责制度,明确保育老师的工作职责

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人具有履行自己社会角色的灵活性,保育老师作为一个社会角色,她既不是“清洁工”,也不是“保姆”,而是履行教育职责的、维持教育秩序的劳动者。由此,管理保育老师并不仅仅停留于保育工作的具体事务中,而是帮助保育老师明白自己每个行动之后的教育功能和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为此,在管理具体行动中,我园拓展保育老师明确自己职责的多层次内涵,首先保育老师要明确自己劳动的内容;其二,保育老师要明确所承担的劳动内容的功能;其三,明确自己劳动内容中应该负有的责任和达到的标准。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明确自己保育劳动的内容,即能确保保育老师能够明白自己在何时何地做什么事情。为此,幼儿园制定了《保育老师岗位职责》,这些制度明确了保育老师应该履行的职业工作内容。明确了保育劳动的功能即引导保育老师明确为什么要这样劳动,只有保育老师明白了保育劳动的意义价值,她才能够主动遵守保育劳动规则。例如带领保育老师观看生活科教片,理解被子要勤晒的原理是太阳能够有效杀灭感冒病菌、过敏螨虫等。很直观地与保育老师认真地算一笔账,一位幼儿感冒之后家庭的损失、幼儿园管理的损失以及幼儿成长的烦恼,这样保育老师就能够从保健原理和工作的社会价值两个方面,明白自己保育工作的重要性。

二、制订保育工作的操作细则,规范保育老师的工作程序

保育老师的所有工作是在行动中完成的,有时承载着“此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意义。例如保育老师所摆放的区角玩具和家具,这样的空间有可能帮助幼儿成为空间的主人,也可能成为束缚幼儿的工具。因为保育老师的教育理念不具有预先被教育性,所以她们不具有自觉的教育理念,由此,需要管理者从结果到理念逆向地建立理想教育生活。本园在管理过程中通过三个程序细化保育管理。首先由保健医生与后勤园长以教育理念为指导细化保育老师操作程序,然后运用练习法使得保育老师能够自动执行这些规范秩序,最后在实际情景中,管理者根据保育老师的具体工作,通过培训、相互观摩等方式让保育老师体验保育意义。例如有些保育老师认为擦桌子只要用84消毒液消毒一下就可以了,至于用多少没关系。精细化管理制度建立之后,首先由个别保育操作能手和保健医生通过实验法配制消毒液的比例,使得消毒液比例配备达到恰到好处之后,把这个比例和步骤写入保育操作制度中,那么保育员的“勤劳”就变成了“科学规范”、有实效的“勤劳”。

三、制订保育技能的培训制度,由被动规范为主动创造

所有的制度不是为“束缚”管理对象,而是为促进管理对象自发性地发展。俗话说“熟能生巧”,只有在技能的熟练与熟悉过程中,保育老师才能够自觉地反思自己操作技能的价值。由此,幼儿园建立保育老师技能培训制度。每学期安排了“保健老师做讲座、骨干教师引领示范、理论考核、操作技能比赛”等培训课堂,建立“定时定点定事”的培训制度。保育老师参与这些园本培训课程,不仅学以致用,同时在培训活动中展示其技能风采,获得自信,实现自我价值。按照不同的执行主体分为以下培训制度。保健医生执行健康保健培训制度,如:保育老师一日工作流程、常用物品的消毒、常见病的症状及预防、幼儿急症的处理、幼儿心理健康知识、体弱儿的管理、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等;保育园长开展保育教师操作技能培训,通过比赛、展示等生动的培训形式开展餐前消毒、午餐管理、叠被子、擦窗户、幼儿早操、半日活动组织、折纸、泥塑、搭积木、自制教玩具、讲故事等技能培训活动。评委由园长室成员、保健医生、小中大各年级组组长组成,比赛均量化评分,成绩从高到低排列,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通过全方位的培训,保育老师因为技能的增强而建立了职业能动感,他们内心不再把自己的职业看作助手、影子、保姆这样从属地位中,而是成为能够真切地具有了执行教育的能动能力,从而成为有些教育时空段的执行主体。如开学初进行保育老师早操比赛后,我园幼儿早操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天清晨全园教师、幼儿、保育老师都在操场认真做操,以往保育老师手捧手站在旁边看的现象消失了,而是与教师履行着同样的示范职责,在幼儿的锻炼时间内同锻炼。我园每周四下午3点半到4点半教师集体学习,这个时间段由每班的保育老师组织幼儿活动。通过培训保育老师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班级教学计划制定周四下午活动内容,不仅会组织幼儿开展生活游戏如穿衣服、系鞋带,使孩子在游戏中学会生活技能,而且还能生动地给幼儿讲故事、组织幼儿绘画,制作手工等游戏活动。每周四下午的游戏内容丰富多彩,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高了,保育老师的信心增强了,自身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篇6

一、“幼儿园喂药”事件反映出教师保健专业素养的严重缺失

在我国,许多人习惯将抗生素称作“消炎药”,认为其是万能药,可包治百病。许多人在自己患感冒的时候常会选择“吃吃感冒药、打打点滴”的治疗方式,也就是说,使用抗生素治疗感冒。身处“消炎药万能”的社会环境,尽管我国对幼儿园一直有严格要求,明确规定“教师不能自行给幼儿喂药,如果家长委托幼儿园教师代喂药的,所服药品必须是家长亲自送来,并登记在册的”,但为了预防幼儿生病,避免退还保育费,部分幼儿园选择无视相关规定,擅自喂幼儿服用“病毒灵”,因为“病毒灵吃了就灵”。

殊不知,抗生素并不能预防和治疗感冒。更严重的是,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抗生素,会使细菌与药物反复接触,导致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最终严重危害身体健康。〔1〕“幼儿园喂药”事件的发生,深层次反映出幼儿园园长与教师保健专业素养的严重缺失。

幼儿身体发育尚不成熟,非常需要科学保教的支持。幼儿园科学保教一定是建立在系统的保健专业知识基础之上的。若缺乏专业素养,仅靠自身经验,是很难做到科学保教的,很可能会受一些不科学的民间观念误导。可以说,保健专业素养是幼儿园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之一。当前我国幼儿园教师保健专业素养严重缺失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二、教师保健专业素养缺失的原因分析

1.部分幼师院校生源质量较低

近些年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加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后待遇偏低等原因,幼师院校的生源质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事实上,很多幼师院校很难招到足够数量的高素质学生。〔2〕生源质量较差,学习能力较弱,导致学生很难理解学前卫生学的复杂知识。

2.学前卫生学专业难度降低

学前卫生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三大核心课程之一,是主要研究如何保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门学科。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学前卫生学、幼儿卫生学教材纷纷出版,可这些教材大多只关注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生长发育规律、健康评价之类的内容,对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儿科学、微生物学、流行病学和其他一些能帮助学生获得系统卫生学知识的内容或语焉不详,或付之阙如。可以说,现行的大多数学前卫生学教材内容只停留在对学前儿童卫生状况的现象描述层面,忽视对现象背后的卫生学原理的分析与阐释,学前卫生学的专业难度大幅度降低。此外,尽管我国大多数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都开设了学前卫生学课程,但就教学目标而言,过分强调知识的掌握,形式化严重,课程功能失位,并不强调对学生保健专业素养的培养。就“幼儿园喂药”事件而言,如果教师没有在职前学习学前卫生学课程时了解到病毒灵等病毒类药物的抗药性原理,那就很难了解擅自服用的严重危害了。

3.学前教育保育、保健实验教学体系尚未建立

长期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既没有实验课程体系,也没有完善的实验室体系。大多数幼师院校重视的是画室、舞蹈教室、音乐教室、琴房、书法教室等的建设。近些年来,一些幼师院校还建立了奥尔夫音乐教室、蒙台梭利教室、玩具室、儿童观察室等,但普遍缺少系统的、有关儿童保健和生理健康方面的实验室。可以说,学前教育保育、保健实验教学体系尚未建立。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前卫生学教学偏向教师教授为主,课程大多只涉及儿童保健和生理发育的一般规律,很少有通过学前卫生学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的教学安排。

4.教师资格认证考试尚未充分落实《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2011年,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教育部在湖北和浙江两省试行幼儿园教师资格认证考试。之后,虽然试点省份不断增多,但尚未在全国全面铺开。因此,尽管教育部出台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在“专业知识”维度“幼儿发展知识”和“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方面对教师科学育儿提出了具体要求,〔3〕但由于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在我国尚处于起步和试点阶段,因此对幼儿园教师的保健专业素养要求尚未充分落到实处。

因为在幼儿园教师培养与培训中一直存在忽视保健专业素养的问题,幼儿园教师的保健专业素养缺失也就在所难免了。因为缺乏专业判断能力,加之被并不科学的民间观念误导,又受利益驱动,“幼儿园喂药”事件不幸出现了。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出现,亟需提高幼儿园教师保健专业素养,以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三、增强教师保健专业素养,提高幼儿园保育、保健能力

1.增强教师保健专业素养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是幼儿园教育的底线,幼儿保育、保健知识与能力理应成为幼儿园教师的基本素养,《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此也是有明确规定的。〔4〕幼儿园教职工,包括幼儿园的医务人员,不仅要了解幼儿保育、保健工作“做什么”和应该“怎么做”,还应该能对“为什么”作出专业解释,从而以自身的专业性影响幼儿家庭,进而影响全社会,促使公众形成健康保健观,建立幼儿健康成长的保护网。

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涵盖了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通识性知识三个方面。《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教师要“科学照料幼儿日常生活,指导和协助保育员做好班级常规保育和卫生工作”。所谓“做好班级常规保育和卫生工作”,包括了解幼儿生理发育规律,掌握与儿科学、卫生免疫学等方面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能及时处理幼儿卫生保健问题等。

除了掌握科学保育、保健知识,提高自身保健专业素养外,幼儿园教师还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自主性,以免被误导。专业工作者对自身的专业工作拥有充分的解释权,外在因素不应对其产生根本性影响。〔5〕对幼儿园教师而言,尽管受幼儿园园长管理,但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识到,教师享有对专业保育和教育的自主权,拥有专业自主性。凭借自身的保健专业素养,遇到类似可能会危害幼儿健康的事件,教师应当作出科学、专业的判断,本着对儿童健康负责、尊重儿童权益的态度,予以反对和制止。

2.强化教师保育、保健专业意识与能力

除了端正办园价值取向外,幼儿园还要注意强化教师的保育、保健专业意识。专业意识引领专业行动。只有强化保育、保健专业意识,幼儿园的保育、保健工作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真正为幼儿服务。研究发现,目前幼儿园普遍存在重教轻保问题,〔6〕教师常常将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作为首要任务,尤其是年轻教师,许多人甚至不知道保育有哪些内容和方法。在教师没有意识和体会到保育工作的重要性时,幼儿园需要通过理论引领和实践训练来强化教师的保育、保健专业意识。〔7〕首先,幼儿园应重视对保育、保健工作的研究,把保育、保健工作纳入常规教研活动,以促使教师体会到保育工作也是有价值的。其次,制定本园、本班日常保育、保健工作规范,将保育、保健工作纳入班级常规工作计划之中,从而进一步强化教师保育、保健专业意识,促使保育、保健工作落到实处。

除了强化教师的保育、保健专业意识外,幼儿园还应当重视教师专业保育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理论学习、实践观摩以及跟踪指导等多种形式,指导教师掌握保育、保健知识,切实提高保育、保健技能。

3.幼师院校重视对学生保健专业素养的培养

幼师院校或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可以通过提高生源质量、改革目前学前卫生学课程与教学、增加保健实训等途径,加强对学生保健专业素养的培养。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即将在全国全面推广,幼师院校应更加重视对学生保健专业素养的培养。

幼儿园保育工作涉及幼儿生理、心理、营养、保健、生活、游戏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所以幼儿园保育工作也需要由专业的保育、保健人员来承担。建议幼师院校(或具备条件的职业中学、技工学校)增设幼儿保育、保健专业,通过制定课程大纲、编写教材、配备专业师资、出版专业刊物等正规途径,系统培养高质量的保育、保健人才。这应是时代进步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8〕

4.医科院校加强幼儿园保健医生培养

我国早已对幼儿园保健医生的配置以及资格和素养有明文规定,即“按照收托150名儿童至少设1名专职卫生保健人员的比例配备卫生保健人员,收托150名以下儿童的可配备兼职卫生保健人员”,卫生保健人员为“医师、护师和保健员”,医师应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护师应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然而,目前许多幼儿园并没有配备专职卫生保健人员,因为专业医生大多不愿到幼儿园工作,而幼儿园已经配备的许多卫生保健人员并不具备《医师执业证书》。幼儿园专业保健医生缺口很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次的“幼儿园喂药”事件,与幼儿园保健医生不称职有很大关系。笔者认为,鼓励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到幼儿园服务,健全幼儿园医疗卫生专业人才使用机制,确保幼儿园医疗卫生专业人才“稳得住、下得去、干得好”,是短期内改善幼儿园保育、保健现状的重要举措。但从长远考虑,需要加强医科院校对幼儿园保健医生的培养,以真正提高幼儿园保育、保健质量。医疗卫生专业人才进幼儿园,对幼儿园教师保健专业素养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

作为引领家长和社会做好幼儿保育、保健工作的重要阵地,幼儿园有责任依靠教师、保育员和保健医生,强化专业保育、保健意识,提高专业保育、保健能力,从而形成三级保健预防网络,坚决杜绝危害幼儿健康事件的发生。与此同时,幼儿园还有义务向家长宣传科学养育知识。教师、保育员和保健医生可以定期向家长宣传科学保健知识,以避免类似危害幼儿健康事件的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段晓丹.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及科学使用抗生素〔J〕. 当代医学,2012,24(18):19-20.

〔2〕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幼儿教师教育委员会.中国幼儿教师教育转型〔M〕.北京:新时代出版社,2008:24-26.

〔3〕〔4〕〔5〕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6-153.

篇7

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保育员也是教育工作者,其行为同样对幼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加大面向农村的幼儿教师培养力度。

笔者深入徐州地区农村幼儿园,对保育员工作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保教分离现象依然存在,远不能达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国家重要法规文件对保育工作提出的要求。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近期,针对徐州地区10所农村幼儿园的保育员的年龄、学历、工作年限、有无编制、保教结合贯彻程度、工资收入等,采用问卷调查、访谈与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发放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72份。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涉及10所农村公办园和私立园,其中公办园3所,私立园7所。

三、调查数据分析

(一)年龄偏大,学历水平低

从表1可以看出,被调查的72名保育员的年龄分布为31~40岁占10.2%,41~50岁占69.7%,50岁以上占20.1%。笔者在与相关保育员访谈时了解到她们绝大多数是在家务农的妇女。

1989年,《幼儿园管理条例》中就已明确规定:“保育员应当具有初中毕业程度,且均受过专业培训”。从表2可以看出所调查的农村保育员仍广泛存在学历低的现象,大部分是初中学历,少部分是高中学历,调查的幼儿园中有两所私立园甚至存在小学学历的保育员。

(二)保育员配备不合理

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2所公办园基本能达到每班配备一名保育员,1所公办园和3所私立园是几个班级共用一个保育员,其他的4所私立园没有专职保育员,而是由教师兼任,根本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每班配备一名保育员的要求,这种严重的配备不合理现象使得保育工作正常开展受到极大影响。

(三)保育专业知识贫乏,缺乏科学系统的培训

笔者了解到农村保育员主要是来自当地的家庭妇女,以小学、初中文化为主,保教观念淡薄。对于保教结合的理念,有13.5%的保育员表示能积极贯彻保教结合,配合教师教学工作,69.6%的保育员表示知道保教结合的重要性,16.9%的保育员认为保育与教育无关。对幼儿在生活、游戏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保育员的工作方式随意化、经验化和家庭化。

在被问及会不会定期接受园所及上级部门的保育培训时,在被调查的幼儿园中只有2所公办园和1所私立园一学期会开展2-3次保育员培训。

(四)工作管理不规范,缺乏监管

幼儿园经常会迎来不同级别不同形式的检查,但是笔者在走访幼儿园中发现涉及保育工作的检查少之又少。一些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存在保育员就是清洁工、保姆的认识误区,甚至有些园长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对保育工作的要求是低之又低,只要不出卫生安全事故就行。

(五)收入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

表3显示保育员中有编制的仅为8.3%,其余均没有编制。保育员的工资收入范围大致为500―1200。表4可以看出其中收入500-600元的占42.7%,700―800元的占33.5%,800元以上的仅为23.8%。微薄的工资收入与保育员所承担的繁重琐碎的工作不成正比,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保育员的工作积极性。

(六)入职门槛低,资格准入制度等不健全

很多保育员没有保育员工作资格证、健康证等,但是幼儿园会把这些人招入承担保育工作,文化水平低造成学习能力欠缺,观念更新困难,使得她们的工作能力不能满足快速成长的幼儿群体的学习与生活需要。

(七)缺乏奖惩机制

笔者所调查的农村幼儿园遍布徐州六个县区,这些农村园普遍缺乏考评、测查、奖惩机制,很多保育员的工作水平长期不被园所领导重视,保育工作质量好坏与工资收入关系不大,只要领导检查不出大问题就不会被予以任何处罚,得过且过思想严重,长期以来造成保育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

四、对策建议

保教结合是幼儿园教育实施的基本原则,保育员是保育工作的实施者,在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是深远的,所以保育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素养和能力,以高度的专业化水平从事保育工作,方能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转变思想观念,坚持保教结合

当前对于保育工作,存在教育主管部门、部分农村幼儿园领导和老师理解不全面的现象,有的保育员虽然工作热情很高,但是因为缺乏幼儿教育的专业知识而做一些不利于幼儿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养成的事情。例如笔者在观察中发现,一天小(二)班的瑶瑶在吃香蕉之前自己尝试剥皮时,不小心让香蕉从中间断了之后掉到了地上,保育员老师看后没有责备瑶瑶,而是给瑶瑶重新拿了一个香蕉,从这之后,保育员老师担心瑶瑶再把香蕉弄到地上,都是剥好后给她,看似无微不至的关爱却剥夺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发展的机会。因此,为了加强规范性,保育员应加强对幼儿身心成长规律的学习,通过对《纲要》、《指南》的学习逐渐体会和理解保育对于幼儿的价值和意义。

保育员除了做好幼儿一日生活的保育工作,如盥洗、用餐、如厕、睡眠、入园、离园等环节,还应配合教师组织好教育教学活动,包括根据具体教育活动内容的需要,协助教师准备好活动材料。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很多保育员平时忙于照顾幼儿的盥洗、如厕、午睡、午餐等生活,老师主要忙于上课、幼儿游戏指导,管理者应引导鼓励老师和保育员经常沟通交流,真正在实践中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如在晨炼与早操环节中,教师面向全体幼儿精神饱满地领操,指导幼儿进行晨锻活动,保育员应配合教师指导幼儿进行早操活动,同时观察幼儿的身体状态,提醒、帮助幼儿及时增减衣物,要及时拿出幼儿擦汗巾,特别要关注体弱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保育员老师应提前与教师进行沟通,协助教师做好材料、场地准备,配合教师进行游戏指导,保障幼儿的安全,游戏结束时协助教师帮助或带领幼儿收拾、整理游戏活动材料。

同时幼儿园应注重加强保育工作重要性的宣传,使家长和社会认识到保育和教育同等重要,改善人们对保育工作的看法,增强保育员的职业认同感,提升其社会地位。

(二)开展培训,注重宣传,为保育员素质提高创设支持性环境

保育员工作任务繁杂,但是目前保育员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学习能力弱、专业程度不够的问题,这种现象在农村幼儿园更为严重。现在很多保育员都是用人单位自主招聘、自主管理,很少有农村幼儿园的保育员接受过正式的国家级、省市级培训,甚至有不少保育员没有参加过园本培训。教育主管部门及幼儿园自身园所领导应针对保育员的知识水平开展针对性强且丰富多样的培训,对培训内容和时间应进行科学合理安排,对保育员比较缺乏的幼儿疾病预防和处理方法、一日活动环节组织方法和心理疏导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培训。

培训形式建议丰富多样,例如可请妇幼保健院相关专家开设保育讲座,渗透教育理念;可以专门开展园所保育员工作研讨活动,鼓励启发大家对自己工作的困惑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共同想办法解决,这种接地气的培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可以请有经验的、工作能力强的保育员与大家做经验分享交流,取长补短;同时园所领导可以将对教师进行的培训进行合理筛选,选取适合保育员可以一起参加的培训,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保育员参教的能力。这些不同形式的培训将使保育员老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专业化素养得到提高,保育质量就会稳中有升。

(三)提升待遇水平,建立奖惩机制

笔者在走访的几所幼儿园中了解到不少保育员的工资收入低于当地最低收入标准,不符合法律规定,相关政府部门应尽快予以改善,保证保育员老师的合法权益,满足生存的最低需要,有利于保育员队伍的稳定。

为了调动保育员工作积极性,幼儿园应经常开展多样的活动,如削苹果、剥桔子、缝裤子、保育知识比赛等,给保育员展示自己的才能提供舞台,并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保育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列入绩效考核项目中。同时保育员作为教育机构的重要成员,也应逐步培养自己的科研意识,养成观察幼儿的习惯,逐步提高观察能力,独立撰写个案观察记录,并结合所接受的培训知识进行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断积累一线工作资料,切实提高保育工作水平,为深入贯彻保教结合的原则和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建章立制,规范保育工作管理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幼儿园也应当以资格证书作为保育员上岗和晋升的资格凭证,将保育员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同时要严格按照《幼儿园管理条例》的学历要求予以招聘,优先录用学历较高者。相关教育部门要根据《幼儿园管理条例》、《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保育员职业技能标准(试行)》等文件的要求,围绕保教结合的工作环节内容与流程制定保育工作细则,出台系列管理规定,促使保育工作有章可循,促使保教工作顺利开展。教育主管部门要对保育工作以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予以监管,以促进保育工作长期科学有效开展。

五、结语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农村保育员专业素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可喜的是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保育员这个教育群体,我们坚信保育员的工作一定会在多方努力和支持下,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得到完善,为幼儿营造一个规范健康的保育环境,从而适应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思敏.农村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困境及对策―基于中部某省的个案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3(4).

[2]吕曼.加强保育工作管理,提升保育教师素质[J].中国校外教育,2012(4).

[3]李君.对当前幼儿园保育工作问题及对策的思考[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4(4).

[4]李香.浅谈农村幼儿园保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

篇8

(一)年龄偏大,学历水平低

笔者在与相关保育员访谈时了解到她们绝大多数是在家务农的妇女。1989年,《幼儿园管理条例》中就已明确规定:“保育员应当具有初中毕业程度,且均受过专业培训”。从表2可以看出所调查的农村保育员仍广泛存在学历低的现象,大部分是初中学历,少部分是高中学历,调查的幼儿园中有两所私立园甚至存在小学学历的保育员。

(二)保育员配备不合理

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2所公办园基本能达到每班配备一名保育员,1所公办园和3所私立园是几个班级共用一个保育员,其他的4所私立园没有专职保育员,而是由教师兼任,根本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每班配备一名保育员的要求,这种严重的配备不合理现象使得保育工作正常开展受到极大影响。

(三)保育专业知识贫乏,缺乏科学系统的培训

笔者了解到农村保育员主要是来自当地的家庭妇女,以小学、初中文化为主,保教观念淡薄。对于保教结合的理念,有13.5%的保育员表示能积极贯彻保教结合,配合教师教学工作,69.6%的保育员表示知道保教结合的重要性,16.9%的保育员认为保育与教育无关。对幼儿在生活、游戏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保育员的工作方式随意化、经验化和家庭化。在被问及会不会定期接受园所及上级部门的保育培训时,在被调查的幼儿园中只有2所公办园和1所私立园一学期会开展2-3次保育员培训。

(四)工作管理不规范,缺乏监管

幼儿园经常会迎来不同级别不同形式的检查,但是笔者在走访幼儿园中发现涉及保育工作的检查少之又少。一些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存在保育员就是清洁工、保姆的认识误区,甚至有些园长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对保育工作的要求是低之又低,只要不出卫生安全事故就行。

(五)收入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

表3显示保育员中有编制的仅为8.3%,其余均没有编制。保育员的工资收入范围大致为500—1200。表4可以看出其中收入500-600元的占42.7%,700—800元的占33.5%,800元以上的仅为23.8%。微薄的工资收入与保育员所承担的繁重琐碎的工作不成正比,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保育员的工作积极性。

(六)入职门槛低,资格准入制度等不健全

很多保育员没有保育员工作资格证、健康证等,但是幼儿园会把这些人招入承担保育工作,文化水平低造成学习能力欠缺,观念更新困难,使得她们的工作能力不能满足快速成长的幼儿群体的学习与生活需要。

(七)缺乏奖惩机制

笔者所调查的农村幼儿园遍布徐州六个县区,这些农村园普遍缺乏考评、测查、奖惩机制,很多保育员的工作水平长期不被园所领导重视,保育工作质量好坏与工资收入关系不大,只要领导检查不出大问题就不会被予以任何处罚,得过且过思想严重,长期以来造成保育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

二、对策建议

保教结合是幼儿园教育实施的基本原则,保育员是保育工作的实施者,在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是深远的,所以保育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素养和能力,以高度的专业化水平从事保育工作,方能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转变思想观念,坚持保教结合

当前对于保育工作,存在教育主管部门、部分农村幼儿园领导和老师理解不全面的现象,有的保育员虽然工作热情很高,但是因为缺乏幼儿教育的专业知识而做一些不利于幼儿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养成的事情。例如笔者在观察中发现,一天小(二)班的瑶瑶在吃香蕉之前自己尝试剥皮时,不小心让香蕉从中间断了之后掉到了地上,保育员老师看后没有责备瑶瑶,而是给瑶瑶重新拿了一个香蕉,从这之后,保育员老师担心瑶瑶再把香蕉弄到地上,都是剥好后给她,看似无微不至的关爱却剥夺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发展的机会。因此,为了加强规范性,保育员应加强对幼儿身心成长规律的学习,通过对《纲要》、《指南》的学习逐渐体会和理解保育对于幼儿的价值和意义。保育员除了做好幼儿一日生活的保育工作,如盥洗、用餐、如厕、睡眠、入园、离园等环节,还应配合教师组织好教育教学活动,包括根据具体教育活动内容的需要,协助教师准备好活动材料。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很多保育员平时忙于照顾幼儿的盥洗、如厕、午睡、午餐等生活,老师主要忙于上课、幼儿游戏指导,管理者应引导鼓励老师和保育员经常沟通交流,真正在实践中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如在晨炼与早操环节中,教师面向全体幼儿精神饱满地领操,指导幼儿进行晨锻活动,保育员应配合教师指导幼儿进行早操活动,同时观察幼儿的身体状态,提醒、帮助幼儿及时增减衣物,要及时拿出幼儿擦汗巾,特别要关注体弱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保育员老师应提前与教师进行沟通,协助教师做好材料、场地准备,配合教师进行游戏指导,保障幼儿的安全,游戏结束时协助教师帮助或带领幼儿收拾、整理游戏活动材料。同时幼儿园应注重加强保育工作重要性的宣传,使家长和社会认识到保育和教育同等重要,改善人们对保育工作的看法,增强保育员的职业认同感,提升其社会地位。

(二)开展培训,注重宣传,为保育员素质提高创设支持性环境

保育员工作任务繁杂,但是目前保育员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学习能力弱、专业程度不够的问题,这种现象在农村幼儿园更为严重。现在很多保育员都是用人单位自主招聘、自主管理,很少有农村幼儿园的保育员接受过正式的国家级、省市级培训,甚至有不少保育员没有参加过园本培训。教育主管部门及幼儿园自身园所领导应针对保育员的知识水平开展针对性强且丰富多样的培训,对培训内容和时间应进行科学合理安排,对保育员比较缺乏的幼儿疾病预防和处理方法、一日活动环节组织方法和心理疏导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培训。培训形式建议丰富多样,例如可请妇幼保健院相关专家开设保育讲座,渗透教育理念;可以专门开展园所保育员工作研讨活动,鼓励启发大家对自己工作的困惑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共同想办法解决,这种接地气的培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可以请有经验的、工作能力强的保育员与大家做经验分享交流,取长补短;同时园所领导可以将对教师进行的培训进行合理筛选,选取适合保育员可以一起参加的培训,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保育员参教的能力。这些不同形式的培训将使保育员老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专业化素养得到提高,保育质量就会稳中有升。

(三)提升待遇水平,建立奖惩机制

笔者在走访的几所幼儿园中了解到不少保育员的工资收入低于当地最低收入标准,不符合法律规定,相关政府部门应尽快予以改善,保证保育员老师的合法权益,满足生存的最低需要,有利于保育员队伍的稳定。为了调动保育员工作积极性,幼儿园应经常开展多样的活动,如削苹果、剥桔子、缝裤子、保育知识比赛等,给保育员展示自己的才能提供舞台,并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保育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列入绩效考核项目中。同时保育员作为教育机构的重要成员,也应逐步培养自己的科研意识,养成观察幼儿的习惯,逐步提高观察能力,独立撰写个案观察记录,并结合所接受的培训知识进行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断积累一线工作资料,切实提高保育工作水平,为深入贯彻保教结合的原则和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建章立制,规范保育工作管理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幼儿园也应当以资格证书作为保育员上岗和晋升的资格凭证,将保育员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同时要严格按照《幼儿园管理条例》的学历要求予以招聘,优先录用学历较高者。相关教育部门要根据《幼儿园管理条例》、《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保育员职业技能标准(试行)》等文件的要求,围绕保教结合的工作环节内容与流程制定保育工作细则,出台系列管理规定,促使保育工作有章可循,促使保教工作顺利开展。教育主管部门要对保育工作以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予以监管,以促进保育工作长期科学有效开展。

三、结语

篇9

关键词:创新;保育;幼儿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活动中学习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熟知的一个教育理念。如今,保育的观念从传统的“保护身体发育”扩展到“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从“安全保护与卫生”扩展到“实施教育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保健”,健康安全地进行一日活动就是孩子们生活的全部。因此,幼儿园各项活动是否安全、合理、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一日活动中,如果能较好地培养孩子、老师及保育员的保育意识,就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对教师们组织一日活动的观察及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

1.丰富幼儿的基本安全常识

教师应广泛收集有关日常安全知识方面的教育资料,教育幼儿不做有危险的事情,有意识地利用故事、游戏等教育手段向幼儿宣传安全方面的常识。如,组织幼儿到马路上走一走、看一看,教幼儿认识并知道红绿灯、人行横道线及各种路标的用途。户外活动中,教师要提醒幼儿检查自己的服装是否整齐。引导、提示幼儿观察游戏场地是否有安全隐患,待确认场地安全后方可进行游戏。在游戏中教师要指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教育幼儿游戏中不乱跑和快速奔跑等。

2.养成快乐健康心境

众所周知,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儿童也有喜、怒、哀、乐,健康的孩子也会出现短时的消极情绪,但消极情绪表现得太过分、太频繁,如,焦虑、恐惧、强迫、抑郁等情绪反复出现,就难以称得上是心理健康了。努力配合家长找出孩子的心理问题,针对性地进行特殊的教育和护理,帮助孩子养成快乐健康的心境,使孩子们逐渐从小家融入大家,乐于与人交往,善与同伴合作,理解与尊敬他人,待人慷慨友善,努力培养孩子具有独立的、独创的、机敏的、充满活力的人格特征和健康快乐的心境,这也是培养孩子自我保护意识极其重要的内容。

二、教师全面保育意识的培养

1.掌握全面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教育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各方面所需,生理保育为基础,心理保育为重点

如,教师具备安全意识,就能预见和估计活动的安全性而做好活动前的安全检查工作。幼儿体育活动中,教师要具备拉伤、扭伤、跌伤、碰伤等小损伤的简单处理技能及应对措施。此外,教师做到与孩子关系融洽、和谐,对孩子充满诚意、友好,给孩子信任与温暖。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让他们在友好和善的气氛中愉快地生活、健康地成长。提高自身实施“幼儿身心健康教育”的能力,努力使教师成为科研型教师。

2.协调幼儿、家长、保育员全员关系,共同做好班级幼儿保育工作

如今的幼儿教育不再是一个人的奋斗,而是一群人的坚守。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要善于协调好各方关系,从面到点地关注身边每一位孩子。

三、保育员细致保育意识的培养

树立一日生活都是教育的观念,将保育工作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游戏中。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保育时间约占用了50%,保育员每天与孩子在一起生活游戏的时间比教师长,更有机会接触孩子,了解孩子。现代保育观念认为: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已不再仅仅是对幼儿日常生活的安排和护理、身体的保健和养育,保育工作更关注如何提高幼儿的成长质量,如何创设和提供增进幼儿健康的生活环境条件和宽松、和谐的人际心理环境,重视关注幼儿的情绪和需要,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保育意识不断增强,保育工作的实施已逐步渗透到幼儿园一日生活游戏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教育要渗透幼儿的一日生活”教育观念指导下,为培养保育员们深入细致的保育意识,我园合理制订了保育员一日工作常规及保育员一日工作时间,减少卫生工作所占用的大量时间,尽可能地让保育员有时间参与教育教学工作,为保育员提供教育氛围及展示的机会,让保育员参与教育教研活动,使她们明确每日、每周、每月的各项活动目标,了解本班特殊典型案例,根据班级幼儿的身心需求,有针对性地配合孩子及教师进行一日活动。

综上所述,“三位一体”就形成了幼儿园活动中的主动保育,在这种新的保育观的基础上,保育不仅要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更要反映下一世纪社会与人才发展的实际需求;不仅要搞好传统的保育工作,更要重视“保”与“育”的相互作用过程,将保育和教育真正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静.幼儿园游戏活动形式特征及结构探析.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3).

篇10

关键词:保育员 职业倦怠 原因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244-01

1 保育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

1.1 保育员职业动机不强,兴趣不浓

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力,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保育员保育动机不强,他们对于保育员这份职业没有很高的兴趣,对幼儿保育工作缺乏干劲。在这样一种职业倦怠的状态下,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性不强,缺少干劲。

1.2 保育员自我效能感较差

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保育员,往往相信自己的角色在儿童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也相信自己具有积极有效地影响儿童发展的教育能力,一般能够信心百倍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而自我效能感较低的保育员认为保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微乎其微,对自己的保育能力和对儿童的影响力信心不足,对幼儿的期望也比较低,在工作中容易感到烦躁、焦虑和紧张不安,不能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根据观察和访谈记录发现,存在职业倦怠的保育员一般自我效能感都比较差,自我实现的需要往往得不到满足。这也是保育员形成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

1.3 社会期望低,家长不关注保育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家长们的教育观念也在不断的转换,他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很多家长甚至抱着“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家长们对幼儿教育抱有强烈的期待和重视,并对教师的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对于保育,家长们却不怎么关注,甚至认为保育员就是保姆、打扫卫生的,长期下来家长和保育员之间就难免产生或轻或重的矛盾和摩擦,长此以往,也就诱发了保育员的职业倦怠。

1.4 保育员待遇低,认可度差

在保育员的实际工作中往往产生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现象,尽管保育员的工资待遇与以前相比已经上涨了许多,但与其他职业相比还是偏低的。据调查了解,保育员的收入水平一般比幼儿教师低50%左右,可是由于保育员每天的保育工作量却很大,而工资却较低,从而导致职业倦怠。

2 保育员职业倦怠问题的解决策略

2.1 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保育员专业化必须具备的素质,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学前教育理论、幼儿教育和保育员的理论和技能,才能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趋势,才能在实践中采取适宜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来施加相应的保育和教育,从而使幼儿的身心得到进一步提高,保育员在工作中才能发挥自身的功能,达到共同保育和教育幼儿园的目的。所以说专业知识及技能的丰富和提高,对于提高保育员的自身素质,对于提高保教质量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保育员首先得形成正确的保育观,制定个人成长计划,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如婴幼儿卫生保健知识、婴幼儿心理发展知识、婴幼儿教育基础知识等等;此外积极参加幼儿园的园本培训,与同事之间进行心得交流,相互观摩,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2.2 提高保育员的的社会地位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情怀,关注保育员工作价值的体现。提高保育员的社会经济地位是保育员工作价值被认可的一种体现,国家应该加大对保育员的投入、支持力度。只要保育员的待遇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也会随之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或减少保育员职业倦怠感的产生。

此外幼儿园和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保育观,全面认识保育员及其重要性,彻底改变幼儿的健康就是能吃能睡不生病想法,透彻了解保育员的工作性质,明确知道保育工作不仅仅是对幼儿生活的安排和护理、身体的保健和养育以及生长发育指标的完成,更应该关注创设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关注幼儿的情绪和需要,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协调发展,从而提高保育员的社会地位。

2.3 规范管理保育员,建立奖惩制度

幼儿园的不当的管理方式是形成保育员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保育员的保教主体地位,重视保育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满足保育员的不同需求,充分发挥保育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真正发挥保育员的服务和教育功能;其次,幼儿园应该加强民主管理,充分体现对保育员的人文关怀,给他们提供参与幼儿园管理决策的机会,增强其主人翁意识,调动他们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最后,建立保育员奖惩激励制度,创建多角度、多层次、多元化的保育员评价机制,使每一位保育员把“一切从幼儿出发”作为自己工作的方针,时刻督促自己的工作。

此外幼儿园和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保育观,全面认识保育员及其重要性,彻底改变幼儿的健康就是能吃能睡不生病想法,对于保育员的工作性质有深层的理解,明确知道保育工作不仅仅是对幼儿生活的安排和养护、身体的保育和护理以及生长发育指标的达成,更应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关注孩子的情感和需求,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促进幼儿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从而提高保育员的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

[1] 杨澜.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与玩教具制作[D].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3.

篇11

 

 

保育员工作计划1    本学期,我园的保育工作还将紧紧围绕幼儿园中心工作务实创新,不断提高保育老师的工作水平及思想业务素质。经保育组全体成员共同探讨,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园保育工作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引领,以园务计划为指导,以加快发展为主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阳光管理为手段,全方位提升保育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塑造一支具有“阳光心态、热于奉献”的保育队伍,以保证园内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具体工作任务和措施:

   (一)卫生工作常态化,力求幼儿健康。

   保育老师配合保健室做好幼儿膳食、疾病预防、卫生消毒等保育管理工作。严格遵循“一问二摸三看四查”的原则,把好幼儿入园关,做好幼儿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控制、减少疾病发生率。配合保健室对体弱儿、肥胖儿的管理,并做好记录。

   利用多种形式对家长进行安全卫生知识宣传,让家长了解更多的科学育儿方法。及时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内的生活及身体情况,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多与家长沟通,多听取家长的意见。

   在平时工作中,做足细节,做好细节,自觉提高工作标准。

   (二)队伍建设优质化,着眼长效发展。

   1、专业引领助成长。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想要提升保育老师的专业能力与保育能力,大家有必要了解《指南》、学习《指南》。只有具备了正确的理论学习引领,才能把我们的保育队伍建设得更专业。

   本学期组织保育老师学习《指南》的具体做法如下:

   ①学习《指南》,有重点。有针对性地选取学习内容,将健康领域作为重点,大家共同解读与探讨,实行循序渐进的学习模式。

   ②解读《指南》,有方法。为了让保育老师对《指南》有针对性的学习,我们运用多种学习方式与方法开展活动。通过这样一个学习过程,让大家对幼儿的培养目标引起重视。

   ③深入《指南》,有实践。基于大家对同一个目标的实践困难,结合工作中的具体案例,组织大家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寻求改进的措施。

   2、技能训练促提高。

   专项技能训练是保育老师规范操作的一面镜子,通过镜子验证了日常的规范工作。本学期会将规范化的意识不断地落实于保育老师的一日工作中。本学期拟开展技能技巧的展示和常规工作的观摩等活动,努力塑造技能硬、理论强、经得起考验的新时期的保育工作者。

   此外,保育老师还要和搭班老师密切配合,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一同探讨保教工作方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互相关心每一位幼儿,使孩子健康成长。

   总之,感谢各位保育老师一直以来对我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在新学期里,我们大家还会一如既往,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附:每月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定新学期保育工作计划。

   2、搞好班级和包干区的环境卫生,迎接开学检查。

   3、召开保育员开学会议。

   三月份:

   1、积极配合教师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

   2、开展保育老师手工技能展示活动。

   3、认真做好各项卫生消毒工作。

   4、学习《如何做好春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

   5、保育老师执教健康课。

   四月份:

   1、开展学《指南》心得体会交流活动。

   2、学习《意外伤害预防》知识。

   3、接受园内卫生大检查。

   4、保育老师执教健康课。

   五月份:

   1、开展保育老师常规工作观摩活动。

   2、保健老师做卫生讲座。

   3、召开保育员会议。

   4、保育老师执教健康课。

   六月份:

   1、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及各项消毒工作。

   2、学习肥胖儿童个案的撰写及矫治工作。

   3、午睡、午餐抽查。

   4、保育老师执教健康课。

保育员工作计划2

   为了自己更好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得到成长,针对我班孩子制定本学期计划如下:

   一、日常活动方面

   1.搞好班级卫生,每天做好清洁、消毒、通风工作,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合理地安排好孩子的一日生活。教育孩子不动插座、电板,以防触电;不将手指放在门、窗处,以防夹伤;注意不玩水、火、肥皂以及消毒物品;教育孩子入厕时不推不挤,以防撞伤、碰伤。

   2.小班孩子在环境中容易新奇。平时利用晨间谈话、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对孩子进行浅显的安全常识教育,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常规培养中教育孩子遵守活动规则,不携带危险物品参与活动(如:剪刀、玩具等尖锐物件),游戏中不做危险动作(如:头朝下滑滑梯、由下向上爬滑梯、不攀爬等),不擅自离开集体,同伴间友好相处,互相谦让,不挤不撞,不(打、推、咬、抓)人。

   3、抓好孩子的常规习惯,如喝水、饭前便后洗手、说话轻轻、拿放椅子轻轻、看书、玩玩具、礼貌等习惯,孩子每天不用老师再提醒,都能主动完成好。

   4、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自理能力。教孩子学习穿脱衣服、鞋袜,练习整理自己的着装和床铺,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二、做好三检工作

   1.晨检:小班孩子习惯把很多东西塞到鼻孔、耳朵、嘴巴、肚脐等有洞的地方,在日常生活中时常仔细留意,引导孩子注意个人卫生,不把脏东西放入嘴里,以防止病由口入,不吃不洁净、变味发霉的食物。

   2.午检:眼不离孩子,腿勤加强巡视,手勤,常摸一摸孩子。检查孩子不玩衣物(如:扣子、珠子、发夹、拉链等),不蒙头睡觉,不拿玩具、物件睡觉。

   3.晚检:分工明确,接待家长,组织孩子,收拾好卫生,断水断电,管理好班级物资。

   三、家长联系方面

   1.对家长进行知识的宣传,请家长积极配合孩子园做好安全卫生、保育工作,特别是加强交通安全的重视,在接送孩子时遵守交通法规。

   2.提醒家长注意家居生活安全与家居活动环境安全。引导孩子记住父母姓名、电话号码等。离园时要求孩子与教师道别,并说明来接者的身份,不跟陌生人离开或擅自离园。眼观四路,要是家长自己在离开班级之后带孩子在园内大型玩具区玩,一定要提醒家长看好孩子。

   四、药物安全管理

   孩子体质的不同类型,必须提示家长与老师及时沟通,请家长配合将需服用的孩子药品上写明班级、姓名、剂量、时间等,交于班级老师,由老师做好药品管理工作,以免孩子误食,防止班级老师由于其他工作影响孩子服药的最佳时间。平常积极配合医务室做好孩子体检等各项保健工作,使孩子能够健康茁壮成长。

保育员工作计划3

   一、干净卫生习气。

   养成饭前便后及手脏时洗手的习气,学会本人卷衣袖,正在教师的指点下会用洗手液洗手,没有咬指甲,没有把玩具放出口中,用毛巾洗脸,坚持衣服整齐。

   二、杰出的进餐习气。

   要宁静高兴进餐,坐姿天然,精确运用餐具,左手扶碗,右手拿汤勺,喝汤时两手端碗,养成细嚼慢咽,没有挑食、没有措辞、没有糜费、不必手抓菜、没有剩饭菜、没有弄脏衣服,餐后要喝水、漱口以及洗脸。克制幼儿的依附性,培育幼儿自力性。

   三、有杰出就寝及穿脱才能。

   1、养成幼儿卫生习气的请求。

   能宁静寝息,睡姿精确,没有蒙头睡觉,进修自力,有序地穿脱衣服,鞋袜,能将脱下的衣裤、鞋袜放正在牢固之处,本人叠被子及收拾整顿床展,让幼儿养成杰出的习气。

   2、共同教师展开教授教养勾当。

   做好课前预备,共同教师展开各项游戏勾当,帮忙办理好班上的规律,让教师较好地展开教授教养勾当。

   3、做好家短工作。

   实时向家长报告请示幼儿正在园内的糊口及身材状况,应用下学工夫多与家长相同。多收罗听取家长定见,让家长共同教师展开班上教授教养任务。

篇12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保教;策略

在幼儿园教学中,很多时候保教工作才是整个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因为保教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幼儿的学习以及个人的健康成长,同时也可以反应出幼儿园的教学水平。所以,在幼儿园的教学工作中必须对保教工作不断进行优化。

一、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基本特征

1.什么是幼儿园保教

理解幼儿园保教需要对“保”和“教”分开理解,保就是保护的意思,也就是教师在幼儿园的教学中,要保护幼儿在身体和心理上能够健康成长,在身体上必须让幼儿远离疾病的困扰,并且让学生在饮食上及时补充营养,时刻记锻炼身体;在心理上让幼儿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应对学习和生活。也就是说在具体的幼儿园管理中,教师要让幼儿的身体和心理上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幼儿有良好的心态应对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在人际交往中,幼儿基本可以掌握一些与人交流的能力。所谓“教”指的是幼儿园在具体的教学中,首先要制订教学计划和目标,而且必须是针对幼儿的问题所提出的。具体的教学计划和目标主要包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且还要对幼儿的体能加强训练,这些教学内容的制订主要是为了提升幼儿的心理素质以及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保证幼儿在启蒙教育阶段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基本的社会适应能力。

2.保和教之间的关系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保和教之间虽然有各自的一定特点,但双方的内容却是相互影响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下可以相互促进。在幼儿园的教学中,由于孩子的年龄较小,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以保护幼儿的身心健康为根本,因为该阶段的幼儿对基本的生活常识和基本的行为规范不能很好地掌握,比如,如何很好地吃饭、如何与其他小朋友相互交流等都应该向幼儿讲解,其实这些内容不仅是保护教学,其实也是基本的教育内容,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保证幼儿掌握一些生活技能和的健康方面的知识。所以,真正的保教教学必须与日常生活相互结合并尽可能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像幼儿的生活习惯、个人卫生习惯都应该有所涉及。

二、保教工作面对的一些基本挑战

1.一些教师对保育工作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位

由于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和保育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分工不同,并且在待遇上也有所差别,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些教师认为保育工作只是基本的教学辅助内容,不需要十分重视,只有基本的教育工作才是需要加强的方向。这样在具体的教学中,作为保育人员其工作性质和工作时间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由于幼儿园的管理人员没有这种意识,保育的价值就会被严重忽视。

2.重视教育、轻视保育的情况比较严重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许多在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就被要求学习很多关于个人智力和知识技能,而作为生活和个人交际方向的学习却没有重视起来。显然过于追求幼儿的知识学习是和幼儿的实际接受能力不相符的,只有在身心两方面的教学中齐头并进,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教学策略才能帮助幼儿提升个人素养。另外由于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保育人员的师资配置情况同幼儿园的教师配置的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一些幼儿长期得不到很好的专业的保育人员的教育。

三、面对问题所采取的基本策略

1.加强对保育人员的培训,优化师资队伍

保育人员的基本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在具体的教育中是否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先进的教学观念指导幼儿,因此在这两方面的培训必须作为保育人员优化的重要内容。另外必须注重对这类人员实践学习时间上的投入,比如,可以不定期地让保育人员去幼儿保健机构进行学习培训,让专家现场来指导,力争让保育人员的素质更高。

2.规范对保育人员的管理

由于市场上保育人员的素质不一致,可以在保育人员的认证和保育工作日常管理上提出具体措施。具体来说可以让保育人员参加关于保育人员的资格考试,以证明他们有基本的保育能力。另外对日常管理上,可以设置管理目标以及相对科学的考核体系,让保育工作有制度可以去监督,逐步促进这些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特别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对于幼儿园的孩子而言,只有将保育工作与平时的基本教育都付诸到位,幼儿的身心健康才会全方位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篇13

《福建省幼儿园保育教育活动常规(试行)》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教育规律,针对幼儿园一日活动各环节的特点,对幼儿园管理和保育教育工作提出的规范性要求,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各环节的合理组织和实施对于保证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幼儿园工作效率,促进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有重要意义。我园以《福建省幼儿园保育教育活动常规(试行)》为指导,以精细化管理理念为引领,以幼儿园一日活动规范操作为抓手,不断转变观念,树立质量意识,在精细化管理中营造保教工作无障碍的氛围,优化落实保育教育活动常规教育,调整规范保育教育工作行为,提升保育教育活动实施的质量,保障每一个幼儿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一、我园实施保育教育活动常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对照《福建省幼儿园保育教育活动常规(试行)》实施意见,我园在实施《常规》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保育员对幼儿园保育教育活动常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日活动组织存在重集中教学活动,重游戏、轻日常生活管理,轻基本生活常规训练;教师执行一日活动作息较为随意,随意减少幼儿生活、活动和游戏的时间,对幼儿常规养成教育缺乏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意识。

2.管理层对教师、保育员施实一日活动常规教育的过程监管不到位,督查力度不强,督查工作没有做到持久性和常态化;教师、保育员没有把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活动常规作为一种自觉的习惯,出现教师、保育员对待常规教育工作消极倦怠,班级幼儿常规管理滑坡等不良现象。

3.保教人员之间缺乏有机整合。保育与教育之间的界线划得过清,同一班级中的保教人员各司其职,缺乏协调统一。保育人员缺乏参教意识,教师缺乏与保育员的有效沟通。种种行为割断了教师与保育员缺乏有机的联系,影响幼儿保育教育活动常规养成教育的有效性。

4.教师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教师、保育员对幼儿园保育教育常规教育的内容把握不准,无合理安排组织好幼儿一日活动各环节的内容和活动,一日活动各环节的过渡衒接缺乏科学性,造成时间浪费,幼儿消极等待等现象。教师、保育员在观念和行为上还存在一定的落差,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园存在的以上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落实保育教育活动常规教育的措施不到位,实施保育教育活动常规教育的管理不够细化,教师、保育员执行保育教育活动行为缺乏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影响了保育教育活动组织实施的质量。

二、实施幼儿园保育教育活动常规精细化管理的实践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从管理入手,以精细化管理理念为指引,把握管理的要点,以幼儿园一日活动环节规范操作为重点,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做到:

1.精心组织学习,强化思想认识

为提高教师对实施幼儿园保育教育活动常规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福建省幼儿园管理规范(试行)》和《福建省幼儿园保育教育活动常规(试行)》,帮助教师分析目前幼儿园在落实保育教育活动常规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使教师明确实施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教育,对于建立班级正常的保育教育秩序及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思想上认识到实施幼儿园保育教育活动常规教育的重要性。

2.制定实施计划,有效落实《常规》

《福建省幼儿园保育教育活动常规(试行)》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教育规律,针对幼儿园保育教育活动各环节的特点,对幼儿园管理和保育教育工作提出的规范性要求。它为我园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的常规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文本,使我们更加明确了常规管理中各类人员在保育教育活动中的职责和工作方向。如何调整规范保育教育工作行为,有效落实《常规》,我们制定了具体的实施计划。

(1)分层培训,解读《常规》。为了让保教人员深入理解《常规》,我们组织全体教职工分批学习和培训,从《常规》的细则和具体的行为要求,逐一从晨间活动、户外活动、生活活动、集中教育活动、区域活动、游戏活动、离园活动分七个部分来解读学习,使教师熟悉《常规》文本,理解内涵,并将《常规》所要求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行为,树立起保育教育工作的新理念。此外,根据《常规》对保育员工作的要求,我们还专门对保育员作细致的《常规》解读,使保育员明确工作内容,并且做到规范操作,体现保育工作的教育价值。

(2)落实《常规》,有效跟进。为有效推进行《常规》的落实,管理上我们制定出一套管理办法,形成行政——班级(教师、保育员)——幼儿三级管理网络。首先,我们要求每个行政挂钩到具体的班级负责督查指导保教人员落实《常规》工作,设置了相关的检查常规工作量化表:有《作息时间执行检查表》、《户外活动锻炼记录表》、《晨间活动情况记录表》、《区角游戏检查表》等等,各类表格都有相关的细则与要求,要求行政每周要把各项工作检查到位,记录在案,并在每周的教职工例会上进行小结反馈,表扬鼓励好的做法和行为,对存在的问题和行为提出整改措施。其次,我们把保育教育活动常规目标具体到了幼儿的保育教育生活之中,要求每个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集中教育活动、游戏、进餐、睡觉、盥洗等各个环节中定出可行的规则要求,制订出一套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目标计划,一步一步地对照执行,有效地推进《常规》的落实。

3.关注过程落实,细化各项工作

注重过程管理,落实每一细节,是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我们从大处着眼,从细微处入手,把落实保育教育活动常规工作力争做精做细,调整规范保育教育工作行为,向精细化管理要质量,用精细化管理促提高,并通过以下举措使保育教育活动常规工作形成了常态化的管理。

(1)行政人员检查细化。为了帮助行政人员了解教师、保育员工作的规范性,让行政人员在检查过程中有章可循,进行有目的检查,我们要求行政在检查的过程中要注重细节,确保活动环节实施到位。如我们针对每月的工作重点,制定了行政人员检查要点和细化的要点检查表,并实行如下方式对全园班级的常规情况进行检查:

浸入式检查:由园长和副园长组成质量检查组,主要检查的对象是骨干教师和年段长所任教的班级,我们采用事先不打招呼的形式深入班级对一日活动进行全面检查,并对照《常规》要点和园部作息要求,了解年段长和骨干层面在组织一日活动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既从幼儿的表现到保教人员组织实施活动的策略等多角度审视一日活动中教师、保育员的优势和不足。检查后,我们采用和教师、保育员面对面的沟通,帮助她们了解存在的不足,提供检查组指导的要点等形式,指导她们调整规范保育教育行为。

跟踪式检查:由分管教学和后勤的副园长负责并担任组长,在对教师、保育员全面培训指导的基础上,结合一日活动作息检查各班教师保育员具体落实的情况。以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和研究思考解决的办法与对策为主,对各班教师保育员一日活动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式的检查。对实施情况较好的班级采用实地指导的方法,就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对实施中问题较大的班级,采用现场示范、活动后分析指导、阶段性再跟踪的方式,帮助教师、保育员转变观念,学会方法,获得(提升)经验。

(2)保教人员工作细化。为了确保一日活动中各环节精细化、明确化、规范化,我园按《常规》中对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教师、保育员的行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教师、保育员严格按照《常规》细则中的规定认真完成好每项工作,准确把握一日活动的操作要点,确保一日活动规范、科学。

调整工作时间,确保教师、保育员之间的配合。首先,我们要求班级的两位教师和一位保育员要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努力做到分工不分家,注意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贯性,保证班级保教质量,共同完成保教任务。其次,要求保育员要提高保教配合的意识,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保育和教育配合的内涵,在操作上要明确保教配合的环节与内容。如调整保育员工作时间,制定保育员跟进配合的版块和内容(点心、午餐、户外活动、离园等环节需要跟进;关注特殊儿童的生活护理)等,明确操作要求,使保教配合形成合力。

关注操作细节,实现一日活动常规的有效落实。为了规范我园教师、保育员的保育教育行为,让教师、保育员明确、预设好一日活动教育每个环节的内容,关注各环节中操作细则,同时也让幼儿明确在每个环节中做什么?怎么做?确保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我们根据《福建省幼儿园保育教育活动常规(试行)》的内容要求,结合本园的实际,相继出台了《实幼教师操作手册》及《实幼保育员操作手册》,要求教师、保育员在实施一日活动教育中要依照《手册》中的细则和程序来规范行为,关注操作细则,确保幼儿园保育教育活动常规的有效落实。

融合过渡环节,实现一日活动环节的有机衔接。为了改变过渡环节幼儿行为整齐划一,教师、保育员消极控制,单一的紧凑化的处理方式,我们努力做到弱化过渡的痕迹,融合教育与保育的功能,达到即满足教育教学活动组织与安排的需求,又满足幼儿身心的需求。如我们利用音乐.故事、游戏等活动作为环节的转换信号,使版块之间的过渡环节模糊、弱化,边缘互相融合,减少幼儿在过渡环节中的消极等待。同时,我们还把握好过渡环节中幼儿的生活护理,如晨间来园活动、如厕后的仪表、户外活动后的整理、离园前的准备,让幼儿形成宽松、自主、有序的生活习惯,实现幼儿自我管理和一日活动环节的有机衔接,提高幼儿在园的生活品质。

4.强化监督考核,建立评价机制

篇14

关键词 幼儿园 保育 建议

幼儿园是针对学龄前儿童进行保育和教育的机构,一直以来,幼儿园的工作重心放在了教学上,忽视了保育工作对幼儿身心发育的重要性。幼儿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基础教育,在幼儿未来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教工作者不仅要注重幼儿的智力开发,还要注重幼儿的情商培养,而“保教”的完美结合才能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现实中,幼儿园保育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较低,直接影响保育工作的发展,这就要求保育员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来弥补自己在保育方面的不足,也要求幼儿园管理者在提升保育员水平方面起到促进与监督的作用。

一、 认识保育内涵,形成保育新理念

新时代的保育员应树立新的保育理念,重新认识保育员的工作,保育员不仅要负责幼儿园的安全,卫生,饮食等生活方面的琐事,还要关注幼儿的性格培养,心理保健,生活习惯的养成。转变思想是提升保育员整体水平的前提。

(1)逐步形成明确的“健康观”。保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幼儿健康上,世界卫生组织赋予了健康新的含义:“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也就是说保育员要把传统的“身体健康保健”的理念转变为“生理、心里、社会适应健康保健”。根据新的健康理念,保育员既要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成长,还要促进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发展。

(2)树立“以人为本”的专业思想。幼儿保育工作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幼儿生理心理的实际需求为目标,保障幼儿生活质量,创造健康快乐的生活环境,提供安全卫生的生活设施,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合理安排幼儿膳食,做到食物来源安全,制作过程卫生,食材搭配有营养味道好;要定期对幼儿用品,园内的教学和娱乐设施进行维护消毒,避免意外伤害;要热爱保育工作,爱护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换位思考了解孩子的心理。因材施教,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寓教于乐,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气氛;要深入幼儿生活,切身体会孩子的喜怒哀乐,兴趣爱好,耐心抚慰,正确引导;要帮助孩子养成讲卫生,讲文明,讲道理的好习惯,培养他们“礼貌,谦让,友爱,互助的优良品格。

二、完善幼儿园的培训体系

通过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地开展具有特色的内部培训,提高保育员的业务素质,教师与保育员的基本素质和内在涵养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保育员的整体水平比较低,更应该提高自身修养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现代幼儿园的发展,这就需要幼儿园加大培训力度,提供培训资料,改进培训方法,为保育员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打造高水平的保育队伍。

建立完善的园本培训体系,幼儿园办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幼儿园的硬件和软件的配置,硬件指的是幼儿园的建筑设施、教学设施、娱乐设施等基础设施,软件主要指的管理者,教师,保育员等人力资源。硬件的提升来源于资金支持,相对比较单纯,而软件的提升是一个漫长和艰苦的过程。长期以来,幼教系统存在重“教”轻“保”的现象,只重视教师队伍的选拔培训,忽视了保育员的专业成长,使幼儿教育发展缓慢,所以我们要发展幼儿教育就应该重视保育员的专业培养,提升保育员的专业素质。首先要明确保育员的工作目标。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发扬实干精神,创造安全、清洁、

愉快的教育环境,确保幼儿身体健康发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及参加体育娱乐活动的兴趣,增强体质和身体的协调能力,有了目标就有了工作方向,就能把工作落到实处。其次要加强保育员对自身工作的正确认识。知道保育工作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提高保育员的思想觉悟,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认识到幼儿期是孩子发育成长和性格养成的基础时期,是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需要保育员富有爱心和耐心,对孩子精心照护。提醒保育员不能轻视自己的工作岗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在孩子面前时刻保持正面形象。

三、完善幼儿园内部管理体系

幼儿园内部管理制度,决定着幼儿园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教师和保育员的工作起着指导、监督、促进的作用。许多幼儿园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特别对保育员的录用,管理,考核没有具体规范的制度要求,有很大的随意性,这就造成了保育员水平良莠不齐,人员流动频繁,工作目标不明确,缺乏责任心,工作效率差、质量低。因此,加强保育员管理,健全保育制度,规范保育员行为,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是提高保教质量的前提。第一,制定保育员录用细则,要高标准严要求,选拔录用身体健康,人格健全,有文化,有爱心的专业保育人员,录用标准是提高保育队伍素质的源头。第二,制定保育员守则,引导保育员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增强责任心,加强责任感。第三,制定保育员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范围,工作要求,工作时间,工作程序,让保育员知道如何有效、有序地完成工作任务。第四,制定保育员考核制度,为了加强管理力度,促进各项规章制度的顺利执行,要定期对保育员的工作进行评定考核,考核范围包括考勤,卫生,安全,工作方法,工作态度,反馈意见,工作执行等方面。做到有奖有罚,优胜略汰。第五,制定园长问责制,明确管理者的责任范围,加强保教工作的管理力度,制定工作目标,合理改进管理体系,科学调控幼儿园的工作重心,把发展保育工作提上议程,采取有效措施督促保育员把工作做好,做实。

四、保育员应持证上岗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日益成熟,教育工作者走上岗位都必须持有职业资格证,教育行政部门对保育员也应进行职业培训,推行保育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培训内容包括保育员职业道德,儿童保健,儿童心理学,营养学,儿童常见病,基础文化知识,幼儿教育发展方向等,从不同领域提高保育员的职业素养,通过统一考试,选拔优秀合格的学员,为幼教机构招聘保育人才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

我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路径,而幼儿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源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下转247页)(接下241页)是父母的希望,世界的未来,承载着我们的理想和建设未来的责任,所以我们要从根源做起,重视幼儿教育,重视幼儿保育事业,建立一支有文化,懂教育,有爱心,有追求的高素质专业保育队伍,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各方面关爱孩子,辅导孩子,使他们在幼儿园期间“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为未来的成长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